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写月亮的作文

写月亮的作文

时间:2023-05-30 10:17:25

写月亮的作文

第1篇

是那样的明亮 纯洁,

你时而像玉盘 时而似金钩

为我们展示着多姿的美丽。

每年的八月十五,

有多少中华儿女梦牵魂绕

为了亲人的思念 祝福

在天涯与海角因你而团圆

在平静的夜晚,

你呈现出弯弯的模样,

好似一艘玉船,

在波涛滚滚的大海上乘风破浪。

我有时奇怪起来,

圆圆的玉盘怎么就成了一艘小船

莫非是嘴馋的小宝宝偷吃了?

我将用彩笔为你涂上!

月亮呀!你有多少秘密,

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第2篇

月亮爬上了山头,洒下清白的光,给群山和树木都镀上了一层银色,山间的石板路映着月光,蜿蜒曲折。壮壮在山路上小心地走着。没办法,学校离村子有十几里山路,每天放学快到家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城里的笑笑刚刚吃完妈妈准备的丰盛晚餐,然后在爸爸的催促声中拿出作业本,打开台灯,开始在书桌上奋笔疾书,今天的作业有点多,不写快点恐怕又要晚睡了。窗外的霓虹灯光芒璀璨,初升的月亮显得有点黯淡。

翻过一道山梁,已经可以看到坡下的村庄,终于要到家了,壮壮在一块青石上坐下来。抬头看着已经升高,显得更加明亮的月亮,壮壮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城里的孩子那样,住在学校的附近,每天不用花很多的时间在上下学的路上,自己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了。壮壮的理想是将来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能够走出大山,到城里过上好生活。但是,想想山里的教育条件,没有好的老师,没有好的辅导书,也没有好的辅导班可上,壮壮觉得自己的理想就像这天边的月亮一样遥远。真羡慕城里的孩子们呀!算了,不想了,回家还得干活呢。

笑笑刚刚写完语文作业,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抬头看看窗外渐高的月亮,有点发愣。记得以前爸爸经常会带着他一边看月亮一边讲故事,他也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在月光下嬉戏打闹。可自从上了初中,进了名校,他已经很久没有出去玩了,爸爸只剩下催他学习了,朋友们也不来了,每天一睁眼就上学,晚上回来吃完饭就要写作业,作业写完还要补课。总之,每天都要学到睡觉前。曾经的欢笑是那么遥远。或许爸爸说的是对的吧:现在的辛苦是为了以后的幸福。抬头看看月亮,感觉幸福怎么好像天边的月亮那么遥远呢。算了,不想了,还要写数学呢!

月亮升上了高空,夜深了,壮壮和笑笑都忙完了自己的事情,关上灯,睡了。亮亮的月光透过窗棂,在屋里洒满了清辉,直透进孩子们的梦里。

作者自评:

本次作文的话题是“月亮”,我想通过描写月亮下的两个处于不同环境的孩子,来表现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不同的愿望和烦恼,也许是现实激发了我的写作欲望吧。老师要求情景交融,感情真挚,紧扣主题,语言流畅。我想我这次做到了。

段昊鹏同学点评:

我认为你的文章切入点巧妙,选材新颖而典型。语言细腻流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同身受,不仅影射了现实,也能够引人深思。我对文章中城里少年的烦恼很有共鸣,但是通过乡下孩子的向往,我也懂得应该珍惜机会。

谭敏老师点评:

本文透过月亮下的身居城乡的两位少年的心事和感受,表达了乡下孩子渴望走出大山,实现梦想的愿望和面对现实的遗憾;也写出了城里少年繁重的课业压力和少有闲暇与欢乐的纠结。构思巧妙,情景交融,以少年的视角,来关注现实,含蓄隽永,意味悠长。作为初一孩子,有这样的构思和文笔,令人惊叹,也令人深思。

第3篇

关于体裁的基本特征,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历年来主要考查小说和散文,对戏剧和诗歌考查得不多。因此,下面只就小说和散文作一讲解。关于表现手法,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我们不难看出对表现手法的考查主要是对表现手法的辨认和赏析。主要题型有:分析作品是如何体现该文体的某一特征的。作品或作品某一部分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收到怎样的效果?判断对作品表现手法的分析是否正确。

【解题技巧】

一、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

1.散文。高考语文试题主要选取以下三种散文:(1)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其突出特色是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文章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2)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写景散文一般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3)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没有贯串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为其突出的特点。

2.小说。小说的基本特征一是性格刻画丰富,细致;二是情节构造完整,复杂;三是环境描写具体,生动。阅读小说时,考生要注意把握文章的记叙方式和描写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2)不同的描写有不同的作用: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景物描写则通过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而环境、场面描写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

1.抑扬结合。这两种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可以收到特殊的表达效果。有时候,为了对事物进行褒扬,往往先进行贬抑,以形成鲜明的对照;有时候,则是为了贬抑表现对象而先进行褒扬,形成前后的强烈反差。

2.点面结合。“点”,就是对某一个具体的对象进行描写,从而使文学作品内容具体,有血有肉;“面”,就是作较为全面的情况概述,从而使文学作品具有普遍意义,主题深化。点面结合可以使文学作品既具体又有概括性。

3.动静结合。“动”,就是对事物的动作形态进行描绘;“静”,就是对事物的静止状态进行描绘。文学作品中可以运用对比、反衬等手法,以动写静,或以静写动,从而深刻地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动作,使人物形象更有魅力;使情节波澜起伏,更加引人入胜。

4.情景交融。(1)触景生情,是指在文学写作中,自然景物和它的变化,触发了作者的联想,引起和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2)借景抒情,是指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来抒发人物或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3)寄情于景,指作者在写作中,带着由人物或作者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主观之情。(4)状物抒情,指在文学写作中,作者通过对自然风物的特点的细致描绘,抒发人物或作者自己强烈的感受和真挚的感情。

5.衬托对比。(1)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2)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起到强调突出的作用。衬托一般是以次衬主,而对比一般是正反对照,无主次之别。

6.伏笔照应。(1)伏笔,是指在作品中对以后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所作的暗示。恰当地运用伏笔,可以使人物的出现或事件的发生显得自然而又合理。(2)照应,是指作品中对前面所写的内容作出必要的回应。恰当地使用照应,能使作品的结构显得紧凑而又严密;能帮助读者了解作品的脉络和文章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

7.白描工笔。(1)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2)工笔,是指对描写对象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渲染,以突出其特点。

8.铺垫悬念。(1)铺垫,就是在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或高潮到来之前,所作的环境、情绪、气氛等的描写,从而收到“呼之欲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2)悬念是指文学作品在情节进展的关键处,有意制造一些激发读者兴趣和紧张心情的未知数或细节,而将详情放在后面交代。

9.正面侧面。(1)正面,指直接描写,就是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生动而形象的描摹和刻画,亦即“实写”。(2)侧面,指间接描写,指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事、景物来反映、衬托被描写的主要对象,亦即“虚写”。

10.卒章显志。是指在文学作品的篇末才点出作品主题的一种写法。“卒章显志”手法的运用,对作品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1.承上启下。指作者为了使作品行文流畅,特意在作品中运用一些既能紧承上文文意,又能启示下文内容的过渡语句或段落的方法。

12.开门见山。运用这种手法,作者在作品的开头往往不考虑使用什么特殊的技巧,下笔即点出描写对象或表现主题,使文章主旨显得明白清楚。

【同步突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玛 莎

[俄国]屠格涅夫

许多年以前,我住在彼得堡时,每次雇街头马车,总要和马车夫聊聊天。

我特别喜欢和夜间的马车夫谈话,他们都是近郊的贫苦的农人,赶着拉着上过赭色油漆的小雪橇的羸弱的瘦马,来到京城,希望挣些糊口的费用,凑些钱还地主们的代役租。

那一天,我就雇了一个这样的马车夫……他是个20岁光景的小伙子,身材高大,体格匀称,仪表堂堂。他有一对蓝色的眼睛,红润的面颊,他那一直戴到眼眉边的带补丁的帽子下边,露出卷成一个个小圈圈的淡黄色头发。然而,马车夫那漂亮的、没有胡须的脸上,露出悲伤和郁闷的神情。

我和他攀谈起来,从他的话语里,也听得出他的悲伤。

“怎么啦,兄弟?”我问他,“你为什么不愉快?难道有什么不幸吗?”

小伙子没有马上回答我。

“是的,老爷,是的,”他终于说道,“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了。我死了妻子。”

“你爱她……爱自己的妻子吗?”

小伙子没有回过头来看我,他只是低下头。

“我爱她,老爷。已经过去7个多月了……但我还不能忘掉。我心里难过死了呢!她年轻,健壮!仅仅一天工夫,她就给霍乱病夺走了。”

“她待你好吗?”

“唉,老爷!”贫苦的农人沉重地叹了口气,“我和她在一块儿生活得多么和睦啊!她死时我不在家,所以,我突然在这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人们已经把她埋掉了――我立刻赶回村里去,赶回家里去。等到我回来,已经是半夜啦。我跨进自己的小木屋,站在屋子中间,就这样小声地说:‘玛莎!玛莎呀!’只有蟪蛄的吱吱叫。我不觉哭起来,坐在小木屋的地板上――还用手掌拍了一下地板!我说:‘你这贪得无厌的东西……你吞噬了她……也把我吞噬掉吧!唉,玛莎!’”

“玛莎!”他突然压低嗓子又叫了一声。他没有放松手里的缰绳,用手套揩了揩眼泪,抖了抖它,放到一边,耸了耸肩膀,就再也没有说一句话了。

我跳下雪橇时,多给了他15戈比。他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双手抓着帽子――随后踏着街上空荡荡的雪地,在一月严寒的灰白色的雾里,小步慢慢地挣扎着走去。

(选自《屠格涅夫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在人物形象刻画上别具一格,玛莎这个主人公始终未正面出场,作者将笔墨全部用在玛莎的丈夫――马车夫身上,借助丈夫的介绍具体形象地表现了玛莎的性格特点。

B.“贫苦的农人”“羸弱的瘦马”“凑些钱还地主们的代役租”“霍乱病”等文字,反映了俄国19世纪农村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揭示了作品中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

C.马车夫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还地主们的代役租”,一再称“我”为“老爷”,表明他尚未觉醒。作家对此虽未作品评,但实质上持否定态度。

D.英俊的马车夫的悲伤的神情、沉重的叹息和声声深情的呼唤,反映了他对妻子刻骨铭心的挚爱,并促使读者想象出玛莎动人的形象。

2.小说着重写出了“夜间的马车夫”因死了妻子而产生的悲伤情绪。文本从哪些方面写出了马车夫的悲伤情绪?

答:

3.透过小说的侧面描写,你能看出玛莎的什么特点?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井 绳

李汉荣

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国航天局发现的。在美国之前,甚至远在公元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发现了接近月亮的最佳方式。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澈的好水,一根井绳。

面对水井的时候,要让自己燥热、混乱、凶狠的心情静下来,不要怀着总想征服什么的冲动,不要乱折腾,安静一些,内心清澈一些,低下你高傲的头,弯下你高贵的身子,你就会看见,从水里,从岁月深处,一轮干干净净的初月正向你升起,并渐渐走向你,走进你的生活。

美国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劲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几块冰冷的石头回来让人类看,让人类扫兴,让人类的神话和童话破灭,让孩子们面对冰冷的石头再不做美丽的梦。

美国航天局让人类离月亮越来越远,离石头越来越近。

我父亲不知道人类的宇航船在天上折腾些什么,我父亲心中的月亮仍是古时候的那个月亮。那神秘的月亮,是嫦娥的月亮,是吴刚的月亮。我不读诗的父亲也知道,李白打捞的就是水里的这个月亮。

我父亲几乎天天都要和月亮会面,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一直都在打捞水中的那个月亮。

你见过我父亲在月夜里挑水的情景吗?

他望一眼天上的月亮,微笑着低下头来,就看见在井水里等着出水的月亮。我父亲就把月亮打捞上来。

两个水桶里,盛着两个月亮,一前一后,猛一看,是父亲挑着月亮;仔细看,就会发现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一闪一闪地在地上行走。

通向月亮的路是多长呢?据美国航天局说是三十多万公里。走了三十万公里,他们发现了一块冰冷的石头。

我丈量了一下父亲用过的井绳,全长三米,父亲通过这三米的距离,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

审美是需要保持距离的。取消距离,美国得到一块冰冷的石头;谦卑地、怀着敬畏守着一段距离,我的父亲披着满身满心的圣洁的月光。

我发现,美国是一个会折腾的技术员,父亲是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美术家。为什么要去解剖一个美女呢?为什么要把天地奥秘都去洞穿呢?为什么要用冷冰冰的技术肢解万物的大美大神秘呢?

我记得父亲的那根井绳,三米的长度。三米之下,就能触到孔夫子和李白的那个月亮;三米之上,到处是伸手可掬的白银一样的月光。

(选自《李汉荣散文选集》)

1.“我”父亲在月夜挑水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

答:

第4篇

一、从司空见惯中寻找新鲜事例

对于身边常见的素材,我们要睁大双眼,调动两耳,从全新的视角进行仔细观察,深刻地感知,冷静地思考。正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说:“我们要有鹰一样眼观四方的目力,狗一般的嗅觉,田鼠般的耳朵。”只有这样,才能见他人之所未见,闻他人之所未闻,写出别具一格的优秀作文。在这方面,朱自清先生堪称导师。一般人认为,荷塘月色有什么好写的?然而朱自清先生工笔描绘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生动描摹荷叶、荷花的神韵,以及若有若无、不绝如缕的荷香,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也深深感动着读者。写景如此,写人亦然。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要善于发现各种不同,写出各种差异,把最感人的、鲜为人知的侧面展现出来。

二、从繁琐细碎中悟出道理

对于繁杂的生活琐事,要像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里写的那样:“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先占有,再挑选。通过分析、归纳,逐步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悟出生活素材中蕴含的道理。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材料,通过比较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闪光点”,挖掘出其中隐含的价值。具体地说,在搜集到足够的材料之后,经过整合、过滤,提取出真正有用的能触及人心灵的“核心”内容。这样提取出来的材料,就应该具有典型性、新颖性,而且能够紧扣中心。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精彩动人。

三、从表面现象中找到本质

写作素材纷繁芜杂,要学会分析、选择,从表象中找到本质,用小素材做好大文章,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种方法。(1)以小见大。人们常说,一滴水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从庞杂的生活中发掘“微素材”,揭示本质,触动人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如巴金的《小狗包弟》,通过一只叫包弟的日本种宠物犬的遭遇,反映出“”中颠倒黑白、道德滑坡、人不如狗的现实,是以小见大的典范之作。(2)合理取舍。生活中有些事比较感人,且几乎天天发生,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应尽量不用或慎用;而有些事情突然发生,甚至违背常理,令人不可思议,猝不及防。而这些“突发事件”,很可能正是足以感动人的,要紧紧抓住。如葛朗台临死前突然伸手抓镀金十字架,80岁高龄的老母亲习惯性伸手拉自己60岁的儿子过马路等。

【经典引路】

月 亮 桥

柏启平

故乡叫月亮湾,清水江流到此处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轻轻地绕过村子,奔向山外的世界。清水江上有座桥,母亲叫她月亮桥。

月亮湾距离小镇有几十里山路,父亲在小镇上开了一家铁匠铺子。我六岁时父亲拽着又哭又跳的我跨过月亮桥,沿着蜿蜒的山路去小镇里读书。一哭二闹三回头,那月亮桥总是深情地凝望着我小小的背影,还有我回头时幼稚惘然的泪光。月亮桥总揪扯着我稚嫩的心,因为桥上站着我那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母亲。

每逢放假,我就撒开脚板往月亮湾的方向奔去。临近家居之地,爬上山坳,便竭力向竹幽林密的月亮桥望去。我老远就不断地大声呼喊着母亲。站在桥上的母亲,像月亮桥,饱经风霜的脸上绽露出不同于一般母亲的微笑。

在这美丽的月亮桥上,母亲月亮似的目光看着我尽情地释放着儿时的情趣和轻松。还有她那我根本无法解读的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企盼、柔和的眼神。

晨曦初露,竹林中鸟儿翻飞,啼声婉转悦耳,山鸠咕咕,叫声不迭。站在月亮桥上,极目四望,山川相缭,湿润清馨,绵长漫溢,诗意清新。母亲轻抚着我的头,凝望着山的那边,慈声励语地说:“去吧,儿,好好读书!读到你书上画的地方去。”

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背着书包,在母亲的凝视下,跨过月亮桥,踏上那蜿蜒如练的山路。回头一望,月亮桥上的风景让我心悸――母亲雕塑般的身影和月亮桥构成了我今生今世深深的记忆。母亲告诉我,叮嘱我,要好好读书,读到我书中那美丽画儿的地方中去,那儿才有更美的风景。

我那时不知道母亲何以知道我每次回月亮湾的时辰,上苍也许可怜做母亲的人,赐予了她一种心灵的感应吧?她每次都站在桥上凝望着从山那边求学归来的我飞向她的身边,无论是寒暑易节,还是飞雪风雨。

我从月亮桥上走过了春夏,迈过了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一次回归,都定格了一幅月亮桥的永恒迎送风景画。母亲和月亮桥是我梦想的起点,也是我希望的终点。月亮湾、月亮桥和母亲组合的风景是我生命的鞭策和精神的家园。从此,我为了寻找比月亮桥更美的风景而跋涉在人生曲折坎坷的求学寻“画”之路上,读书读到了母亲千叮万嘱的“画儿”里去了。

母亲于1997年8月13日突然离我而去了,故乡只剩下了月亮湾的月亮桥。

第5篇

1. 猜谜语,出示谜面:“有时落山腰,有时挂树梢,有时像圆镜,有时像镰刀。(打一天体)”学生尝试猜谜,教师相机先后板书:月亮、河里的。

2. 学生读题,引导质疑:月亮一直在天上,河里怎么也有一个月亮呢?

3.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诗,去看一看河里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有什么不一样吧!

【评析】上课伊始,教师出示谜语,新课在学生饶有兴趣地猜谜中缓缓拉开序幕。教师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提问,教学在浓厚的情趣中悄然展开。

二、 通读诗文,感知韵味

1.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认真看书聆听。

2. 学生充分自读,尝试将每一个字音读准确,将每一行诗句读通顺。

3. 同桌互读生字、词语及课文,帮助同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 检查初读情况:

(1) 出示一类、二类生字进行认读,引导对比字音,加强巩固朗读:

jīng īng jìng dōng dòng yào qiáo liǎng ràng

晶―惊―静 东 ― 动 要―瞧 两―让

(2) 读一读,说一说。

滚圆 圆滚滚 圆滚滚的皮球

晶亮 亮晶晶 亮晶晶的____

5. 再读诗文,引导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6.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语句押韵,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评析】对于初入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语文是一块藏着无数未知的宝地。因此,教学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设计,扎实推进。首先,示范朗读,先入为主,让学生陶醉其中,激发其读好课文的强烈愿望。其次,教师关注学习伙伴的合作能力培养,在识字、朗读词语和课文之初,创设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机会,教师再加以当堂评价和指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就能慢慢培养起来。再者,教学生字词时,教师有意识地将音同、音近的词语归类,强化识记,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同时,也为后面学生对全诗押韵、富有节奏感的认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 品读诗句,体味诗情

1. 品读第一句

(1)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试着在脑海里“画画”。

(2) 交流各自脑海中勾画的画面,教师相机板画。

(3) 想象着画面,尝试朗读,引导将“滚圆,滚圆,晶亮,晶亮”读好,读出月亮晶莹圆满的样子。

(4) 学生加上动作,配合音乐、画面演读。

(5) 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天上、河里都有一个月亮?为什么诗人要用两个“滚圆”“晶亮”,去掉一个行不行?)

【评析】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一边朗读诗句,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动作表演,将自己体会到的内容生动地加以再现。

2. 品读第二句

(1) 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鱼儿游过时的情景。

(2) 指导多形式练读,着重引导读好“忽然”“一块,两块,东晃,西晃”。

(3) 指导学习书写“东”“西”两个字。根据教室朝向,让学生尝试指出“东”“西”方向。引导对照书后“描红临写”,自学书写笔顺。教师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4) 情景对话:看到河里滚圆晶亮的月亮“碎”了,你想小~儿和月亮说些什么?

――小鱼儿啊小鱼儿,你怎么把那么圆、那么亮的月亮弄碎了呢?

――滚圆晶亮的月亮啊,你怎么碎成一块、两块,还东晃、西晃了呢?

3. 品读第3句

引导多种形式轻声朗读第3句:“啊,不要惊动它,让它安静一下。”

【评析】情境里对话,语境中识字,是这一环节的亮点所在。首先,教者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并围绕动态变化展开朗读评价。当学生全身心投入情境时,教师适时采访,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将心中的疑惑吐露,从而使品读过程彰显思维的深度和语言的审美。其次,在语言学习情境中,教师紧紧抓住“东晃”“西晃”这两个动态变化的词语,引导学生关注“东”“西”两个生字,开展生字教学,使诗句品味和生字书写有机融合,相辅相成。

4. 品读第4句

(1) 同桌互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教师相机指导合作朗读。

(2) 引导体会:“依旧”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吗?(仍然、仍旧、照旧、还是)

(3) 交流想象到的画面,与第一句对比朗读。

(4) 引导讨论:读到这里,你能解开读题和初读第一句时产生的问题吗?(天上的月亮是真的;河里的月亮是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水里的影像,不是实实在在的月亮。)

(5) 相机出示儿歌,了解地球、太阳、月亮之间的联系: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

【评析】针对全诗首尾呼应、反复描写的手法,巧妙设计“首尾呼应释疑”,引导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感悟写法,并解开阅读的疑惑,将学习的方法指导蕴藏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四、 诵读积累,拓展延伸

1. 拓展延伸:你还会背诵其他写月亮的小诗或儿歌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中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根据课堂实际,选择出示《月亮歌》:初一一条线/初二看得见/初三初四像蛾眉/十五十六圆又圆。)

2. 教师小结:诗人用优美、富有感情的诗句,描写了美妙的月亮,希望大家课后多读、多积累,本月的诵读小擂台比赛中,我们将选出背得正确、背得多的同学,成为班级的小诗人!

3. 课堂练习书写生字,当堂指导反馈。

第6篇

关键词: 李白 月意象 意境

月在传统文人笔下,经常是被高度的人格化,具有了人的思想与感情。诚如张福庆先生指出的:“每当诗人写到明月时,常常是把月亮当作友人、亲人和恋人,把自己的感情向它倾诉,用自己的心灵与它交流,像孩子一样天真无邪,毫不掩饰地向它敞开自己的心扉,用最纯洁、最真诚、最热烈的情感去拥抱明月。”[1]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这里诗人李白把思念峨眉山月比作是思“君”,用一个“君”字,不仅赋月以人的生命,而且流露了诗人对月的敬重之情。在《月下独酌》一诗中,诗人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影子、月亮完全融合成一体,最后还要“相期邈云汉”,实在是妙不可言。又如《赠别从甥高五》一诗有:“贤甥即明月,身价动天门。”李白更是把外甥比喻成月亮,多么亲切美好的月亮[2]。李白的好友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提及,李白将自己的儿子起名为“明月奴”,足见他对月的情有独钟。最值得称赞的是,李白在继承前人营造的月意境基础上,运用精妙绝伦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李白在咏月的同时,常常会借助其它的意象为伴,从而营造出一种更新奇更浪漫的意境。如“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若无云间月,谁可比光辉”,等等。在这些诗句中,李白把云作为月的伴侣,把月衬托得更为迷离朦胧。除了云之外,还有花意象也是李白的酷爱,如“夜凄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然”,“江城回渌水,花月使人迷”,等等。诗人用花来陪衬月,花前月下,意境是何等温馨幽美。当它们三者融汇在一起时,就有力地呈现出李太白的浪漫主义情怀与超现实的唯美意境。

李白还非常擅长运用非凡奇特的想象,在刻画月意象时,注入自我的生活体验,将人事与自然完美契合,从而显示出独特的意境之美。他笔下的月是可乘的:“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可寄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可衔的:“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可揽的:“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可问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甚至可赊的:“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神思飞扬,飘然物外,用他的生花妙笔,一次又一次描绘出雄奇飘逸的梦幻天地。

月光如流水一般,前人在描写月亮时都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和刻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月为全篇之魂,写出了月的初升、高悬与斜落,而李白却有意打破前人的常规,别出心裁地开创新的月亮意境,即极力去描写月的静态美。如“海树成阳春,江沙皓明月”,“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风”,“手舞石上月,膝横花间琴”,“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等等。这些诗句分别写到了“沙月”和“石上月”,诗人写这两种事物,正是希望通过它们来映衬出月亮的皎洁之美[3]。当心静如水时,洒在沙和石上的月辉折射到诗人的心里便不再是动态的了,而是流动后的静谧。皎洁的“沙月”和“石上月”是两道至美的天然风景,可是,千百年来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去发掘,是独具慧眼的李白把这长期埋没于尘世中的绝景发掘了出来。

李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十五岁便开始研习道法,这对他的诗歌创作有极大的影响,诗歌充满哲思。他常将自己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与独特感悟寄托于明月,阐发深刻的宇宙意识,这无疑丰富了月意象的哲理内涵。如《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人一开头便来了一个千古万世的发问,表达对天上月亮的心驰神往。然而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中,总使人生出“人攀明月不可得”的感慨,当你无意追攀的时候,它又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写出了月亮与人似远却近、若即若离、神秘可亲的奇妙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明月佳景,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现今的人们,当然没有见过远古时候的月亮,而今天的月亮却曾经照过古时候的人。月亮本来只有一个,无论何时都只有这一个月亮而已,这就是说,人的一生在宇宙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瞬间,是短暂而痛苦的,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和寂寞,而月亮却是永恒的。李白是超脱豁达的,他最终还是从对人生宇宙的思考中得到积极乐观的结论,只要明月常相伴,忘却世间的一切,人生就会像蓝天一样辽阔,像月亮一样自由自在[4]。

再如《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和《苏台览古》,这两首诗都是诗人游览名胜古迹后的怀古之作。“梁王已去明月在,黄鹂愁醉啼春风。”梁王已去,六朝的旖旎风光早已不再;“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如今苏台已荒芜,当年的繁华已歇。真的是物是人非,惟有江月不改。李白借历史遗迹深沉地感慨沧桑巨变与历史兴亡。西江月仿佛成了历史兴亡的见证人,明月依旧在,而当年曾不可一世的梁王、吴王除留下荒坟野丘外,已化作历史的烟云散去[5]。这些月亮诗都给后世读者以深刻的哲理启迪和无限的意境联想。

自从李白以旷世奇才进一步丰富了月意象内涵,古典诗词才真正拥有了天人相通的趣味。李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凭借自己高超的创作技巧,丰富了月意象形态,又借助复合情感创造并强化了月意象的复合形态,月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秋月、沙月、闺月和乡月等,从而使诗人的情感传达得更加精妙和深入。

月光唤起了李白不尽的诗兴和灵感,而李白也使月意象作为宇宙的精灵融入人间,蕴藏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深刻的哲理精神,完成了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类情感的转变,使古典文学中的月意象地位提高到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月意象从此便真正进入了哲理升华的发展阶段,对其后的李商隐、苏轼、辛弃疾等人的咏月诗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正是这类哲理诗的扩展与延伸,以致传诵至今,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月亮的永恒与皎洁、清冷与通透是符合李白的精神内质的,他在传统月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熔铸了自己的人格和情趣,赋予了月意象更为丰厚的精神内核,这既体现了月文化审美特征的共性,又体现了诗人李白强烈的个性特征。无疑,在月意象的传承与创新上,李白是用力最深的一位诗人。

参考文献:

[1]张福庆.唐诗美学探索.华文出版社,2000:166-167.

[2]姬默.李白与月亮.古典文学知识,1986,(2):86.

[3]张天健.论李白诗歌月亮的意象.中国李白网,省略.

第7篇

二、研习文本

(一)刚才我们背诵的文章体裁是“词”,那么,请同学们看题目,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说说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生:赋。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古人解释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板书:赋,体物写志)“体”的意思是“借”,“体物写志”也就是“借物抒情”。请同学们思考:本文主要借助什么景物来写志抒情的。

生:赤壁。师提示:怀古的地点。

生:江水、清风。师提示:这是俯视。生:还有仰视“月”。师:文中出现的这些景物,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呢?生:是“月”。(板书:月)

(投影)一、自读第一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月”写赤壁之景的。(板书:写景)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提示:这是月出前的景色,此时作者做些什么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师提示:《诗》三百篇,作者为何单呤诵《月出》这一章呢?

生:想月亮早点出来。

师提示:月亮听到作者的呼唤了吗?

生:听到了。

师:哪几句能证明?

生齐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这里,作者用“徘徊”来形容月亮动作,“徘徊”是什么意思?

生:来回走动。师提示:月升起后,又怎么会来回走动呢?生:苏轼酒喝多了醉眼朦胧,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生笑)生:因为作者在江中的小船上,清风徐来,江水流动,小船飘荡,观察点在不断的变化,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师提示:请从下文中找一个字来证明这个分析。生:“纵一苇之所如”中的“纵”。师提示:大家试试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生:拟人。师提示:修辞的效果呢?生:用“徘徊”一词赋与月亮楚楚动人的情态,显得它很多情。生:月亮不会对作者多情,而是作者对月亮多情,作者对月亮情有独钟,不愿离她而去,却倒过来说月亮流连忘返,可见月亮与作者心心相印。师提示:心“月”相印,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分析得很好。

师:作者千呼万唤,月亮终于出来了,此时景色怎样?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师提示:此时“秋水共明月一色”,那么人的活动呢?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师提示:作者此时的感觉怎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师:这天是阴历既望日,为何选择这日?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作者就是想去欣赏明月。

师小结:作者借助月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欲乘风归去”“羽化登仙”之感,本段无一“乐”字,但……(停顿)生答:字字显“乐”情。师:(板书:乐)请大家齐读一遍,要读出这种乐的感情来。生:齐读。

师:作者陶醉在这样的良辰“月”景下,作者由月还想到了什么呢?

(投影)二、作者由“月”想到了什么?

生:与“月”有关的诗歌。

师:诗言志,作者先吟咏诗经中的作品《月出》唤月亮出来,现在,随口吟出自己的作品,大家齐读作者自己的作品。生齐读“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作者饮酒唱歌,由“月”想到在天一方的美人。你是怎么理解“美人”的?

生:不就是美女吗?(生笑)师提示:你的理由呢?

生:上文中的《月出》诗,不就是描写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吗?(生笑)……此时有酒有美景,不就缺一位美人吗?(学生鼓掌)

师提示:大家都认为你的分析不错,能从书中找到根据,言之有理。大家有不同理解的吗?

生:我认为是指自己的理想。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离自己济世报国的理想越来越渺茫,这个理想此时就像远在天涯的“美人”。

师提示:能知人论世,有道理。还有其它的分析吗?

生:我认为是指君主。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远离了皇帝,用“美人”喻皇帝,用“望”来表达自己对君王的忠贞之情。(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我认为这里的“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屈原《离骚》中的“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其中的“美人”就可以理解成自喻;从创作背景及后文对音乐的描写来看,苏轼心有报国济世之志,却被贬到黄州,这不正是幽壑中的潜蛟吗?对君主忠心耿耿,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不正象孤舟中的嫠妇吗?另外,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此诗句后面还有两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就是形容人才没有归宿时茫然无措的样子,不也正是此时苏轼的自我写照吗?所以我认为“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当然同学们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可以。

师小结:由“美人”一词,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壮志未酬的忧伤,作者借月抒发了自己的悲情。(板书:抒情悲)可见被贬黄州,这对胸有“鸿鹄之志”的苏轼打击很大,赤壁的美景只能暂时抚慰一下他失落的灵魂,但还不足以抚平他心中的创伤。看来要想彻底摆脱忧伤苦闷,还得靠自己从思想上精神上去解脱。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通常采用“主客对答,抑客扬主”的形式。

师:(板书:“主客对答”)苏轼此时,就借“赋”的“主客对答”的形式,请出一位“客人”来与自己辩论,其实“客”也是作者自己。通过“抑客扬主”的手法来展现了自己的解脱过程。

(投影)三、自读三、四段,思考主客是如何议论的?

生:客借“月”表达了“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师提示:为何有此梦想?

生:因为客感到“吾生渺小而天地无穷,吾生须臾而宇宙永恒”。

师提示:为何有此感叹?

生:因为看到了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一世之雄——曹操,他与山川明月之永恒相较,也不复存在了;更何况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等闲之辈了。(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很精彩,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小结:客借月道出人生最大的理想——永生不朽。同时也点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耳”。客人的言论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内心写照。

师问:那么“主”又是怎样超越解脱的呢?

生:“主”指出,从“变”的角度看,水逝者如斯,月盈虚之变。从不变的角度看,而水未尝往,月卒莫消长。故不应羡乎。师:原来客只知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却不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客“知不可乎骤得”是只知皮毛,而并不是真知灼见;那么客的理想“抱明月而长终”能否会实现呢?

生:不能。

师:为何?用下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生齐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师:那么我们可以拥有些什么呢?

生齐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如何将清风明月这些无主之物,变成为我所有的有主之物呢?

生:用耳去“得”,用目去“遇”。

师:苏轼说过“江山风月,闲者便是主人”,从此文中,你看如何才能做到“闲者”呢?

生:伸长耳朵,张大眼睛,卸下心中的包袱,用心去拥抱自然,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自适。

师:也只有胸无尘渣的“闲者”才能享受到明月山水之乐。这场主客之间的辩论,谁取得胜利了啊?

生:是“主”。

师:何以见得?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客人终又破涕为笑、解愁为乐了,于是“洗盏更酌”,重新开怀畅饮起来。三杯下肚,管它周郎曹瞒,管它人间悲欢,放枕便睡,睡即入梦,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月亮此时消失了吗?

生:没有,月亮已与作者融为一体了。

师:不错,苏轼借助“月亮”,通过辩论,从精神上“解放”了自己。至此被贬黄州的苦闷、忧伤已经彻底战胜。(板书:“议论喜”)请同学们再齐读四、五段,读出“喜悦”的感情。

师小结:总观全文,可见词人对月情有独钟,前人评《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这的确有道理。本文中,“月”确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但是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四、作者借月抒情,但感情既有喜又有悲;以月为论据,但主客结论却迥然不同。这如何理解呢?

生:黑夜中的月亮显得格外皎洁,这与作者品质的高洁相似,所以月下赤壁的美景,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作者引月为知己,抒发了喜悦之情。

生:同时,夜晚中的月亮,它又是凄清的,这与作者被贬到黄州的悲寂心境类似,所以作者对月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情。

生:月亮的盈虚变化,同人命运的变幻无常相似,作者借月表达了人生的无奈。

生:月亮的永恒长存,这又反衬出人生命的短暂,作者借月抒发了人生如戏的感慨。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评论:(投影)请大家齐读一遍。

“苏轼借月与月夜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理想。他从月之盈亏感悟宇宙的无常,从月之永恒追问生命的价值,进而从动态中把握人生奥秘,表达旷达的思想;他又从月之孤冷慨叹生存的挫折,从月之美好坚定人生的信仰,进而从静态中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反弹出达观的心态。总之,月这一‘天地自然之象’当它与苏轼的主观心态相统一时,便产生了苏轼月夜这一‘人心营构之象’。”〔丁美霞〕①

生齐读。

师小结:原来自然中的“月亮”本身就变化万千丰富多彩,而多情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感情去望月寄情,借月抒怀。所以创作的有关“月”的诗文,既首首优美动人,又情感各异。同学们现在对这种借月抒情的手法有点感觉或感悟了吗?下面从补充的诗歌中,任选你最有感觉的一首来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附:《赤壁赋》拓展阅读材料

虞美人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注]。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注]①离披:枝叶散落。

中秋月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②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熙宁十年(1077)在徐州作,为《阳关词》三首之一。《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②银汉:银河。玉盘:指圆月。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君之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疑是在钱塘(杭州)作”。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发)。③孤光:远照之月光。《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单汎逐孤光。”注:“铣曰:孤犹远也。”

生:我说说《虞美人》。我觉得作者由月亮的圆缺,感受到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借酒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感情,貌似超脱,其实内心充满了苦楚与无奈。

生:我谈的是《中秋月》。这首诗有点张若虚“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味道。作者用天上月亮的永恒,来反衬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第8篇

关键词:废名小说;用典;庾信;李商隐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2-0184-005

用典是废名小说中非常突出的现象。用典在废名看来不仅是一种文学手法,还具有中国思想特征、文化特征的意义。废名认为“中国的好文章,要有典故才有文章”[1],他在《谈用典故》中借庾信的《谢滕王赉马启》说明中国文章以典故驰骋想象、表现境界,不以表现情节见长。在《再谈用典故》中,他认为外国文学重故事,表现方法是戏剧的;中国文学重典故,表现方法是联想和点缀,并进一步指此为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区别。这些地方提示读者从用典进入对废名小说的讨论。而废名对中国历史上的两位用典大家庾信和李商隐极为称道,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废名小说用典与庾信、李商隐用典的联系,考察废名如何使用典这一文学手法从古代的方式转化成了现代的方式。

一、废名对庾信、李商隐用典的称道及拒绝用典的寄托义

废名对庾信用典的称道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庾信用典是“成熟的溢露”,即庾信想写一个人或一件事时,不需由人物、情节、故事等发展出他想写的东西,他可以纯用典故来表达。二是庾信用典像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废名将其比作“昭日月之光景,乘风云之性灵”,即庾信有信手乱写的气度,很敢写,很放得开。三是庾信的厌世,使他将“坟”写得美丽,十分见性情。

庾信有“月逐坟圆”的句子,将天上月亮慢慢变圆的过程描写成“逐坟圆”,这样就在“月亮”与“坟”之间建立了联系。这为李商隐关于月亮和嫦娥的诗、也为后来废名的进一步生发提供了最早的启示:庾信的“月亮—坟”为李商隐的“月亮—嫦娥”所吸收,李商隐的“月亮—嫦娥”里暗含了“坟”的气氛,废名,更是将庾信和李商隐的努力又熔铸成了新境。

在《神仙故事》、《女子故事》中,废名对李商隐的用典概括如下:

(1)李商隐的用典经常涉及神仙世界和女子世界。其中,神仙世界并不高于人间,李商隐将神仙世界写得富于人情。而李商隐的女子世界中,女子不受政治、经济等利害关系的束缚,可以自由自在地笑乐歌哭。

(2)李商隐的用典感情重,感情越重越晦涩。

废名《再谈用典故》一文中说:“庾信也常借字面,但感情没有李诗的重。李的感情重而诗美,……用典故却不宜感情重,感情重愈生动愈晦涩。”[2] 推测其意,废名是想说,一个诗人如果感情重,则遇到感情的关键部分就会曲折地表达,即寻找典故来寄托。李商隐用典的名句几乎无不牵涉寄托,以致寻找李商隐诗歌本事或微言大义的注解家们高议纷纭。而废名在谈李商隐的用典、神仙故事,鉴赏“水仙欲上鲤鱼去”、“嫦娥应悔偷灵药”等诗句时,都是大谈李商隐用神仙典故如何充满人情、包含理想,只从文字表面作精妙的文学欣赏,避而不谈李商隐在典故中寄托的深意。

废名对庾信《小园赋》中两句诗“龟言此地之寒,鹤讶今年之雪”的分析很好地说明了他对典故寄托义的拒绝。他详细分析了庾信这句诗中的两个典故:“秦苻坚时有人穿井得龟,大二尺六寸,……坚以石为池养之,十六年而死,取其骨以问吉凶,名为客龟。卜官梦龟言:‘我将归江南,不遇,死于秦。’”、“晋太康二年冬大寒,南州人见二白鹤语于桥下曰:‘今兹寒不减尧崩年也。’于是飞去。”废名对这句诗作了精彩的审美分析:

即如龟言寒,鹤讶雪,我们何必问典故呢?不是天下最好的风景吗?言此地之寒者应是龟,讶今年的雪大莫若鹤了,是天造地设的两个生物。一个在地面,在水底,沉潜得很,它该如何的懂得此地,它不说话则已,它一说话我们便应该倾听了,它说天气冷,是真个冷。……一个在树上,在空中,高明得很,它该如何的配与雪比美,所谓白雪之白,白羽之白,所以鹤说:“呀,好大雪!”是真个茫茫大地皆白了。[3]

废名的文学鉴赏可称美轮美奂,却偏偏一字未提庾信写《小园赋》的心情:庾信写这个园子是表达他的乡关之思的,所以这两个典故里,江南的客龟、尧崩年的语鹤,一个羁留异地不得归江南、一个见证了圣人的崩殂而觉寒冷,这两个生物身上有庾信的自况和寄托。庾信既成功地改造典故、对北方的小园作了精美绝伦的景物描写,又在两个典故里有所寄托。两个生物不仅是写景的天造地设,也是表达庾信思念江南和梁朝的天造地设。但废名在审美分析时对庾信的寄托义不关一字,这充分说明废名对于作家用典时的寄托义是不太关心的。即使在解诗时,废名也只从典故的字面理解庾信、李商隐的用典,拉开与寄托义的距离。

二、废名小说用典与庾信、李商隐用典的联系

废名对庾信和李商隐经常使用的典故进行了创造性发展。本节从三个专题来具体分析,专题一为“‘月亮—坟—嫦娥’·神仙故事”,二为“女子及其身边事物”,三为“夜—梦—笔(彩笔)”。

第一节已分析了庾信在月亮与坟之间建立起联系,但庾信的月亮里不曾出现嫦娥。到了李商隐,他写月亮往往写到嫦娥,着重写的是嫦娥的孤单,即“碧海青天夜夜心”。而废名在“月亮—坟—嫦娥”三者之间建立了联系,并建造了一个对应的结构:“小船—海上的坟—细竹”。《桥》的第三卷有两处对废名之前屡屡感叹的李商隐的嫦娥和月亮作了总结:

他微笑着念一句诗道:

“青草湖中月正圆。”

……

小林又急于要解释他念那句诗的原故,他怕她们以为他把她们两人比作月亮看了,这足见他自己的意识不分明,他解释着道:

我是思想这一座坟,你们一来我就毫无理由的记起这一句渔歌了。

第9篇

关键词:月亮 意象 滕肖澜

滕肖澜的文章是暖人心扉、给人希望的暖文。她笔下的主人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小人物,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日子。而这些人物总能坚强面对人世间的无常,充满了中国式的知足祥和。但是她的文章又不一味地充满市井之气,其中各种月亮意象的插入,让小说在空间与层次上具有延展性,更充满雅意。

一、月亮意象的流变

月亮意象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他们常通过月亮意象的运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哲思,如苏轼《前赤壁赋》中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以月为喻,表现了作者即使身处逆境仍然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月亮也可作为诗人悲凉心境的写照,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与无情之物月、影为伴,烘托出诗人孤独、冷清的感受;月亮更多地被文人赋予怀乡离别之愁,脍炙人口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叙写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思乡之情。

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打开视野接受西方先进文化,月亮意象也被注入了新的内涵。鲁迅融入西方现代派的笔法,将月亮作为社会黑暗本质和狂人焦虑、恐惧处境的见证,月亮的意境因此成为人性异化的象征。而另一里程碑式的独创者张爱玲,大胆地赋予月亮丰富的色彩和形态,使之成为人间苍凉的对照。当代文坛上莫言大胆地用“红月亮”隐喻人性的异化与疯狂,迟子建将萨满教的宗教文化注入月亮意象,使月亮具有普渡众生的生命意识。他们大大拓展了月亮的表现力,使月亮意象意蕴更加深厚。滕肖澜将古典诗词的月亮意象与人物命运融为一体,在营造氛围的同时使月亮意象参与故事情节构造,将月亮意象的内蕴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月亮意象的类型

夏志清先生曾说:“张爱玲的世界里的恋人总喜欢抬头望月亮――寒冷的、光明的、朦胧的、同情的、伤感的,或者仁慈而带着冷笑的月亮。”[1]滕肖澜深得张爱玲月亮意象运用的精髓,在她的笔下,“月”也成为人物精神的寄托,不同形态的月亮,象征着不同的心境、人物所面临的不同处境。

(一)圆月

自古以来月亮常作为文人墨客笔下思乡念人、寄情伤怀的写照,加之中秋节的习俗,圆月被冠以团圆的象征,滕肖澜抓住这样的心理共鸣,适时地在小说中运用,时而正面衬托人间团圆的温馨,时而又寥寥几笔反衬出此情此景中人物的悲凉。《似水流年》中:“窗外,一轮圆月挂在树梢。旁边,几颗星星点缀着。”[2]在经历了旧情人的骚扰之后,妻子及亲人们依然选择相信男主人公楚仲岩,并肩携手共度难关。此时圆月象征着一家人团圆的景象,几颗星又像家人围绕在他身边,巧妙地用象征的手法代替了苍白的感叹。不同于《似水流年》的团圆美满,《爬在窗外的人》中笔锋一转借月思乡:“水东躺在床上,望着窗外那轮月亮……乡下的月亮,也是这个呢……即便隔得再远,月亮只有一个。嘿,这不等于全家人一起在看月亮嘛。”[3]此时的水东独自闯荡上海,孤独、苦闷的他靠着家人的慰藉苦苦支撑。

(二)残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残月是月亮的一种形态,也是作者笔下常常借用的意象。漆黑的夜晚,调皮的月牙儿散发出丝丝微光,在迷茫的日子里给人以心灵的慰藉。《美丽的日子》里,月亮不再是实体的存在,而幻化成人物的女儿。外来打工仔杜琴生活艰辛,打算捐肾卖钱时想到自己的女儿“月牙儿”,放弃了捐肾,保住了完整的身体。这里的“月牙儿”是生活希望的象征,是外来打工者杜琴的精神支柱。月牙儿不像满月给人圆满的感觉,残月总是给人以微弱的希望,象征着普通人美中不足的日常生活。

(三)无月

不难想象无月的夜空让孤苦无依的人们怎样地绝望,滕肖澜的小说中也有不少对于这样的夜空的体会。《爬在窗外的人》中,勤奋老实的水东迫于生活压力出来闯荡,但是难以融入都市生活,在水东走上不归路(入室盗窃)时,天空是一片黑暗,像无底洞,像堕落的深渊。“抬头看,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4]“空中刚好飘过一朵云,遮住了月亮和星星,雾蒙蒙的……漆黑一片了。”[5]水东深知这样做的危险,而道德底线的崩溃也让水东感到绝望。即使有微微的月光,也是雾蒙蒙的,象征水东不明朗的未来。正如鲁迅先生笔下狂人眼中的月光,是暴露黑暗势力的正义之光,随着月光的消失,一切虚伪欺诈又将卷土重来。水东生存在社会的底层,他已被这茫茫的黑势力同化。这里的月亮,是人的生存环境和心理世界的双重象征。

(四)彩色月亮

张爱玲笔下月亮的色彩是多样的,有象征暧昧的红色月亮、白流苏泪眼中银色的月亮,还有象征着绝望、诡异的蓝色月亮。这些丰富多彩的颜色,多属冷色调,恰如其文章之苍凉。滕肖澜的暖文则结合古典与现代的灵感,有黄黄的像松的月亮,有梦幻般粉色的月亮,这些以暖色调为主的月亮显得别致又耐人寻味。

小说《月亮里没有人》中写道:“于胜丽仰天看头顶上的月亮。月亮像个软软的蛋黄,里面似是透明的。”[6]此时的于胜丽恋爱顺心、人生顺意,她眼中的月亮是像蛋黄一样给人温暖、让人满足的黄色,随着情节推进,于胜丽失恋后,为了挣钱并寻求慰藉投入已婚男人的怀抱,“于胜丽靠在他肩头,看着窗外的月亮,淡粉色的月亮。月亮似罩着一层薄薄的纱,光线从薄纱中滤过,不再是直线,而是一团一团,浅浅地晕开。”[7]淡粉色的月亮恰似少女的梦一般,浪漫而又充满对爱情的幻想,切合了此时于胜丽对于人生、对于爱情的美好愿望。

三、月亮意象的作用

月亮意象的象征作用古已有之,作者常以月亮盈亏变化象征人物命运,或借以抒发内心感受,而高悬的月亮也常作为人类心灵的港湾给人以力量。滕肖澜将这些月亮意象交融并用,不仅仅具有背景环境衬托的意义,更使月亮意象与故事结构,人物命运息息相关,扩大月亮的内涵空间,成为小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在小说《月亮里没有人》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于胜丽坚信月亮里有人像监督者一样审视着世间一切,月亮是她心底道德的底线,也是支撑她坚强的精神依托,更是她内心的真实写照。单亲家庭长大的于胜丽乖巧懂事,接替工伤离职的父亲进厂工作,活泼开朗的性格让她工作顺利,恋爱甜蜜,这时的月光还是柔和的淡黄色,温暖地可以将一切都融化。但好景不长,外来打工男友的背叛让于胜丽恍然大悟,自己不过是被人利用的傻大姐。此后,承受巨大心灵创伤的于胜丽开始与深受官二代妻子压迫的刘文贵相互慰藉取暖,在出轨的那晚月亮成了淡粉色,仿佛给了于胜丽生活的希望,然而透出诱惑之感的粉色月亮,又让人觉得那么不祥。月光透过窗纱成了“一团一团”,在这样的视角下月亮看着又像是“有花纹的”“放在水里的石头”。本该是良辰美景,而此时的月亮却像冰冷的石头,处于无法探取的水中,正如身边靠着的男人一样,终究不属于自己。此时的月亮不仅象征着于胜丽往后看似飞黄腾达的命运,也象征着她心中对爱情的不明晰的认知。而后于胜丽利用情人身份参与刘文贵公司的创立,开始为自己作打算。然而好景不长,于胜丽倾其所有投资的公司出了事故。刘文贵重新求得妻子的庇护躲过惩罚,父亲于国庆却代女儿坐牢。在历经世间冷暖后,她回归善心,将所有积蓄匿名寄给受伤的老关。此时望向月亮,她仍然相信月亮里有人在看她,这时月亮是人物心中坚定的信仰,她将善恶有报寄托于月亮,可她看得“头颈都酸了”。作者留下了意味深长的结局,恰与小说的题目交相呼应。

在传统文化内涵的继承之外,滕肖澜不乏对西方现代派手法的借鉴,给月亮抹上了更多变的情感色彩,暗示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出人性异化的可怖。月亮时而温馨可爱,时而变得可怖,营造出肃杀冰冷的氛围,透出一种冷酷的乃至死亡的气息。以为背景的《荒诞的事》中,张杰因偷看曹方方洗澡被罚扫厕所,一向不近人情的曹方方此时因情窦初开而注意到了张杰,宽宏大量地原谅了张杰,并为张杰求情回到岗位,张杰因感激将印着头像的手帕赠予曹方方。这一切在柔美的月光下显得那么祥和,此时的“月亮很圆很亮,旁边稀稀落落几颗星星,点缀着。”但是“云淡淡的,像层薄纱。”[8]又圆又亮的月亮被淡淡的云遮掩着,也暗示着小说情节的推进。恰在此时厕所又堵了,手忙脚乱中曹方方不慎将印着主席头像的手帕掉在粪水里,张杰立马跳出来揭发,曹方方的爱情梦碎,冷静下来后反控上面绣着张字,并向领导汇报。随着人心的变化,月亮也发生了改变,“天空像块巨大的黑幕,几颗星星点缀着,似是衣服上的晶片,一闪一闪的。风吹得树枝轻轻颤动……安静得有些可怖了。窗户上渐渐积起薄薄的水汽,把画面弄得朦朦胧胧。”[9]几分钟前还是又圆又亮的月亮,瞬间消失的只剩几颗星星,而曹方方刚刚柔软的心,再一次穿上了坚硬的防护衣――冷漠,狠心。这样的月亮在周围环境描写的衬托中像极了张爱玲笔下狰狞脸谱般的月亮,成为了人性异化缩影,与人物互为对照。

不仅如此,还有《城里的月光》《我是好人》《快乐王子》等小说都巧妙运用了月亮意象,这些月亮意象既有古典意蕴的继承,也有西方意境的引进,让小说在市井故事的推进中更增添了一份雅意,而这些丰富的月亮意象,也成为她小说标志性的存在。

注释:

[1]夏志清:《张爱玲小说评述》,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页。

[2]滕肖澜:《似水流年》,小说月报,2009年,第2期,第148页。

[3]滕肖澜:《爬在窗外的人》,中国作家,2006年,第18期,第70页。

[4]滕肖澜:《爬在窗外的人》,中国作家,2006年,第18期,第76页。

[5]滕肖澜:《爬在窗外的人》,中国作家,2006年,第18期,第81页。

[6]滕肖澜:《月亮里没有人》,人民文学,2005年,第8期,第78页。

[7]滕肖澜:《月亮里没有人》,人民文学,2005年,第8期,第87页。

[8]滕肖澜:《荒诞的事》,小说界,2008年,第2期,第151页。

第10篇

一、关注文本的“语象世界”,实现由“写什么”到“怎样写”的本体实践

文本的“语象世界”是指作者的言语表现(言语意图)、主体具象及两者之间形成的张力联系。探询深层的“语象世界”,不仅要带领学生弄明白课文“是(写)什么”,还要弄清“为什么说‘是什么’”和“怎样表达‘是什么’”。

在引导学生领悟“月光的意象”时的片段:

师:明明是母亲在月光下用歌谣、童谣等给我启蒙,为什么说是“月光启蒙”呢?

生:是因为作者的母亲只能小时候陪他,等到长大了,遇到坎坷的时候,也许作者看到了月亮也就想到了母亲,就不会害怕。

师:我们再来看看书上是怎样写月亮的,读读写月光的句子。

生:“……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生:“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师:联系这里月景的描写,想想为什么用这个题目,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母亲和月亮一样,月亮是把光明无私地献给了大地,母亲是把她那伟大的爱无私地献给了我。

师:是呀。月亮是无声的,母亲给我的爱也是无声的。这里把月亮和母亲结合起来写,这种写法叫作――“情景交融”。

不难发现,“月光启蒙”的“语象世界”里有柔和的月色景象、有穿着白布褂子的美丽的母亲形象,还有母亲搂着小作者轻轻吟唱歌谣的景象等。这几种意象不是独立的,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从“月亮升起来了”的再现性意象,到“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的表现性意象,再到“凤凰落在梧桐树”的象征性意象。在这样一个柔和的月色里,一位美丽而勤劳的母亲搂着孩子唱歌谣、讲故事的意境就建立了。月光和母亲是两个主要意象,月光是照耀聪颖智慧母亲的月光,母亲是沉浸在如水月色里的母亲。月光是柔美的,母亲是柔美的;月光是神秘的,母亲唱的歌谣、讲的故事也是神秘的。此时月光就是母亲,母亲就是月光,月光已不只是一种意象,更是一种象征,这也正为我们深入走进文本的“语义价值”提供了可能。

二、走进文本的“语义价值”,实现语文知识的“普适性”到“个体性”的完满建构

语义价值作为文本构成的“表现层”,是从文本“表现什么”的视角,在多维对话中探寻多层次的语义内涵,实现语文知识“个人意义”的获取与建构。从知识的内在生成看,它是强调语文知识对学生个体的发展性价值,也体现了文本语义所彰显的公共审美意蕴向学生个性涵养的转化与升华。

引导学生创作童谣的片段:

师:平时妈妈唱童谣给你们听,你们有没有唱歌谣给妈妈听呢?接下来请同学创造一首童谣。(五分钟后交流)

生:《我们爱妈妈》――花儿爱阳光/朵朵齐开放/鱼儿爱大海/游得多欢畅/鸟儿爱蓝天/展开金翅膀/我们爱妈妈/爱您到永远……(掌声)

……

“月光启蒙”是篇抒情性散文,它呈现的是作者“情感流动的过程”。而语义的最大价值是构建“个人意义”,这种构建要在“多向流动”中实现多重“融合”,即文本言意象的融合;文本的客观价值与个体主观理解的融合;文本的核心语义与自我精神世界、公共文化世界的融合等。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 书写 教学技巧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心脏跳动的视频,过渡到实物图片,然后出示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汉字造字的魅力。

1、说一说对心字的认识和理解。预设:①人体器官。②思维、感觉。③中心。

2、分析心字的笔画组成。(点、卧勾、点、点)预设:忘、想、念、意、总。

3、为什么这些字总是和“心”有关呢?预设:这些字的字义和“心”字的字义相关联。

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心字底”汉字的书写,板书课题。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汉字造字艺术的魅力,激发孩子对汉字造字字理的探究。

二、形象比喻,掌握“”笔画要领。

1.形象比喻,初识形态。

提问:上册我们就学过心字的写法,回顾一下卧钩像什么?(月亮、小船、镰刀、香蕉等)

2.观察比较卧钩与月亮的形态,突出卧钩的弧度。(课件显示卧钩与月亮相叠的情景。)

提问:卧钩的弯度与月亮的弯度是怎样的?(卧钩是月亮的一部分,卧钩的弧度与月亮的弧度是重叠的。)

3.运用儿歌,掌握要领。

弯弯月儿小小船,(形态) 轻轻起笔重重弯,(起笔与行笔) 挑钩之前要停顿,(关键技巧)对准左上再出尖。(收笔)

4.教师示范。

5.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6.作业点评,选取优秀作业和典型缺陷的作业各一。

本环节主要是让孩子扎实掌握对该字的认识和写法,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其的形态,改变课堂授课方式,激发孩子对写字的兴趣。用儿歌的形式总结写其写的要领,便于孩子记忆运用。

三、学写“心”字,寓教于乐。

1.根据课件演示找位置游戏,看月亮姐姐和三颗小星星的游戏,对“心”字的结构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明确三点位置,参与星星找位置游戏,位置找对是笑脸,位置找错月亮消失。

3.演示课件,学习“心”字的笔顺和笔画。

4.观察“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组织拼字游戏,小组合作,齐心协力拼“心”字。

5.学生尝试练习,师生共评;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本环节通过游戏的方式,强调“心”字三点的位置;用组字游戏固化三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书写要领。

四、学习“想、念、忘、意、总”的写法。

1.出示“忘、想、念、意、总”指导写法。

(1)学生观察怎样写好“心字底”?预设:心字底的三个点起笔处约在同一横线上,卧勾略长,整个心字底略扁。

(2)教师师范,边写边讲解,生学写,师巡视指导。

(3)回忆第10课《小松鼠和小松果》中“意、总”的写法。

意字中“心比立窄,比日宽”,整体紧凑;总字中“心比口宽又扁”,整体上窄下宽。共性特点是心字中间的点都落在了竖中线上。

(4)观察2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中“忘、想、念”三字中“心字底”的占格特点。

①小组讨论,比较不同。

预设:忘――心字底三点的起笔和卧勾的起笔约在同一横线上,忘字整体上窄下宽。

想――心字底扁又长,第一点和第三点托起上面的相部,整体想字上半部分稍大于下面的心字底。

念――心字左点的收笔和今字的左撇收笔基本在同一竖线上,念字整体上大下小、上宽下窄。

②学生根据讨论,进行板演,提醒学生先不要急于写,认真读帖,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再写。

③师生评价。

④学生练习。

2.小组评选“书法之星”,全班展示。

本环节利用前后知识的迁移,从学过的“心”“总”“意”的写法过渡到本课新字的书写。新字书写通过学生自己讨论比较得出书写要领,让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自行书写、评价,达到在合作中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第12篇

一、让学生懂得热爱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作文也是一样,要想写出好作文,离不开对生活的热爱。“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教育家朱熹早已总结出了这个道理:怎样才能文思如清泉奔涌?它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

怎么让学生懂得热爱生活呢?说白了就是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是美丽多姿的,是处处充满爱、时时有精彩的: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时时处处都有大自然的美丽――你看那“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春天;你看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天;你看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天;你看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冬

天……为了让孩子们明白这一点,我在作文课上让每个孩子都说一下自己心中的四季是怎么样的。果然,孩子们纷纷发言,且答案在孩子们的口中也如同四季的色彩一般斑斓。然后,我顺势总结:每一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风姿,大自然如此多娇,我们若有不爱她的理由,不是太奢侈浪费了吗?

二、让学生学会用心观察生活

源头活水就在我们身边,那么怎样才能发现源头活水,才能汲取源头活水――用心观察。用心观察生活是作文的前提条件。用心去观察,要求学生做到注意观察生活的细节,留意事物的特点。为此我给孩子们举了“月亮”的例子。我问孩子们,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呢?我的问题一抛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像炸开了锅一样:有说像明亮的圆盘的,有说像小船的,有说像镰刀的,有说像大鸡蛋黄的……果然如我所料,孩子们陷入了我的“圈套”――我就是要他们说出不同的月亮。然后,我因势利导――你们说的都对,说明你们都用心观察了!但为什么你们眼中的月亮形状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呢?它们不是同一个月亮吗?孩子们讨论后得出结论:它们是同一个月亮,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情况下,我们看它的形状和颜色是不一样的。我接着问,怎样能把月亮形容得尽量全面些呢,有什么诀窍吗?孩子们齐答:要用心仔细观察!我的“目的”就这样达到了。

记得有一次下雪了,我给三年级的学生留了一个小作文,让

他们写一下自己眼中的雪。还别说,孩子们把雪描写得还真不错。有些雪像盐,有些像白糖,有些像鸡毛……有意思的是,有个学生说雪像冰箱里鱼身上面那层白冰凌,还有个学生说雪下在地上就

像铺了一层塑料布。看来孩子们还真是用心观察了!

三、让学生表达真感受

要让学生明白,我们写作文是用“心”来写的,而不是用一些“憋”出来的语言来“编”作文的。要引导孩子们以“我手写我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就是要把自己看到的写出来,把自己想说的写出来,把自己想到的写出来。但看到的、想到的从何而来?当然是日常的生活。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日记本,每天写日记。字数不定,但要写自己当天生活的切身感受。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即能不断积累作文素材。材料积累的多了,也就为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看到孩子们写的满纸的“家长里短”和他们自己身边的“小社会”,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懂得热爱生活、用心观察生活、表达真实感受这三部曲既单独成曲,又相辅相成。让初入作文殿堂的孩子们,在“三部曲”的引领下由蹒跚学步到稳步前行,切实有效地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