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蜀相杜甫

蜀相杜甫

时间:2023-05-30 10:16:52

蜀相杜甫范文1

杜甫的《蜀相》的意思是: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蜀相杜甫范文2

杜甫草堂导游词1

各位团友:大家好,杜甫在《客至》一诗中写道到花径未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今天我借用这个诗句欢迎大家游览成都杜甫草堂。我们沿着中轴线参观,游览的时间是两个小时,游览时请大家紧跟团队,注意安全。

成都杜甫草堂,是在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遗址上建立起来的纪念性建筑,蜚声全球的著名文学胜地。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草堂,是经元、明、清各时期的修葺和扩建,特别是明弘治13年和清嘉庆16年两次大规模的扩建形成的规模和格局。各位团友,刚才我们参观了大廨、诗史堂。

现在我们来到草堂最后一重也是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工部祠。大家请看,工部祠东边的这栋建筑叫做水竹居,取自杜甫诗句懒性从来水竹居。西边的这栋建筑叫做恰受航轩,取自杜甫诗句野航恰受两三人。这两栋建筑与工部祠形成一品字形的小院,突出了工部祠作为祭祀享殿的主体地位。

工部祠是供奉杜甫的祠宇,因杜甫曾为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幕僚,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人称杜工部,工部祠因此得名。工部祠是清嘉庆16年时重建的,虽经后世多次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原貌。

请大家看工部祠外的这幅对联,上联是:锦水春风公占却;下联是:草堂人日我归来。

人日是指正月初七,这幅对联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正月初七的一段轶事。杜甫流寓成都时,好友高适正在蜀州就是今天成都的崇州市作刺史,杜甫生活上常得到高适的帮助。唐肃宗上元2年也就是761年人日这天,高适赋诗《人日寄杜二拾遗》赠给杜甫,表达了对杜甫的思念和牵挂。五年后高适病死与长安。

十年过去了,到了唐代宗大历五年就是770年正月二十一这天,正漂泊在湖南湘江上的杜甫查找旧诗文,无意中在书箱里发现了高适的这首诗。此时,杜甫的老友故旧大都已不在人世,杜甫自己已老病交加。看见故友的赠诗,不禁伤感十分,只有借诗文表答对古人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全诗感情真切,泪洒字里行间,感人至深。

对联作者何绍基,时任四川学政,以书法名于当时,其诗作在咸丰、同治年间被誉为学坡能得其精髓之第一人,他熟知杜甫与高适人日唱和的故事。清咸丰4年也就是1854年,何绍基在南充主持完科举考试后,在返成都的途中拟成此联。到正月初七人日这天,何绍基在草堂题就对联。

上联指杜甫独享锦水春光,将浣花溪的秀丽风光变成了优美的诗篇。下联借用杜甫高适人日唱和的故事,表达了对前贤的景仰。

请大家注意,对联中何绍基以我与公相对,并使用了归来二字。显然,何绍基含蓄地表达了自命是杜甫继承者的深意。

这幅对联挂出后,文人墨客竞相效仿,每年人日这天都来到草堂,挥毫吟诗,凭吊杜甫。人日游草堂就逐渐成为了成都的风俗。

现在我们进入工部祠参观,大家请看,中间的这尊塑像就是杜甫。左边的是南宋诗人陆游,右边的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工部祠里为什么会有陆游与黄庭坚的塑像呢?清嘉庆年间,草堂重修完工后,乾隆时的拔贡杨方灿建议塑陆游像配祀杜甫,主要理由是陆游与杜甫忠君爱民心迹相同。到了清光绪年间培修草堂时,又以心迹相同的原则,为黄庭坚塑像。陆游、黄庭坚二人在诗歌创作上都十分推崇杜甫,同时三人都曾流寓成都,去蜀后都不曾忘记蜀地。由于三位古代贤哲共祀一堂,所以,工部祠又叫三贤堂。

好,工部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各位团友可以在少陵草堂碑亭前照相留念,随后我们去参观按照杜甫诗意恢复的茅屋景区。

我的景点讲解完了,谢谢!

杜甫草堂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今天带大家游览的是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正门。在旁边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小溪,这就是浣花溪。浣花溪属岷江水系,由温江西来,经苏坡桥至成都。正门正中有一匾额,上书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果亲王允礼的手笔。

大廨是草堂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将这重建筑作了如此命名。

穿过大廨,我们便来到了草堂的主厅诗史堂。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也反映了唐朝转折时期的社会动荡,民间疾苦,读其诗,如同读一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他的诗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也被尊为诗圣。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

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了!这本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赞誉之辞:您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

过柴门,就是纪念建筑的最后一个庭院。只见三幢建筑呈品字排列,工部祠居中,前边两侧西为恰受航轩,取自杜诗野航恰受两三人东为水竹居,也取自杜诗懒性从来水竹居。这令人怀想到诗人在此居住时的那种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工部祠是供奉杜甫塑像的飨殿,因杜甫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人称杜工部,所以如此命名。祠前有清代学者、书法家何绍基撰写的著名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从这副对联,可以引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与杜甫同时代有一位叫高适的诗人,高、杜二人年轻时曾一起漫游祖国名山大川,登临抒怀,饮酒赋诗,畅论国事,结为诗友。杜甫避乱入蜀时,高适正巧也在成都附近作官,在经济上给了杜甫不少资助。二人常互寄诗歌,传递友情。

工部祠内正中为清代建塑的杜甫泥像,东西两侧,分别是清代所塑的北宋诗人黄庭坚和南宋诗人陆游。为什么要塑黄、陆像来配杜甫像呢?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黄庭坚、陆游与杜甫心迹相同(志向相同),二人都是后世学杜并获得极高成就的诗人;第二、黄、陆与杜甫一样,都不是蜀人但都曾经寓居蜀地,写下不少吟咏蜀中风物的诗篇,而且又去蜀而不忘蜀,故深得蜀地百姓的敬重;第三,殿内若只塑杜甫一人,异乡作客,未免过于孤单,如果三人一堂,则既能共论诗艺,免除冷清,又可同受祭礼,以盛香火。这真是一个十分周到的安排!祠内清人的一副对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对此作了很好的总结。对联意思是:当年在郊野溪畔筑茅屋而居的杜公是千古不朽的;与他生活在不同时代的黄、陆继承了他的衣钵,升堂而入室,成就显赫,堪称宋代的两位贤哲。

蜀相杜甫范文3

关键词: 诗歌 《蜀相》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诵读诗歌,研读诗作,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二)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诗歌,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研读诗作,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一位是蜀汉的丞相,他用至死不渝的诚心铸就了蜀汉三分天下的辉煌;一位是大唐的诗人,他用嘶哑带血的歌喉唱出了盛唐气象破灭的悲哀;忠心也好,至诚也罢,最终都敌不过人生长恨水长东。南阳卧龙终成梦,少陵野老泪满襟。公元760年,诗圣杜甫在成都拜谒了诸葛武侯祠,并写下了千古名篇《蜀相》,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圣哲相遇,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1.结合注释,自由诵读诗歌,谈初步感受。

2.杜甫在诗中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平生功业,是哪两联?概括了诸葛亮的哪些功业?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茅庐,定计天下,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六出祁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病逝五丈原,如此英雄伟业,确实让人感慨。

3.从这两句诗中,你感到杜甫抒发了对诸葛亮怎样的情感?

敬仰追慕:雄才大略,忠心报国。

感叹痛惜:事业未竟,壮志未酬。

(三)共同探讨,深入研析。

1.这种情感在前两联中是如何体现的?

设问句式:丞相:更能体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之情。

寻:因思其人,才会寻访其庙,饱含杜甫对诸葛亮的无限追慕之情。

柏森森:“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杜甫)”高大茂密的柏树,不仅是识别丞相祠堂的标志,而且是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

自、空:碧草映阶,春光空自美好;隔叶黄鹂,声音空自悦耳。因为诗人思慕的人早已逝去,诗人无心欣赏自然,大好春光只能“空自”存在,这两字将美好的草色莺声一齐抹倒,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慨叹与痛惜。

2.师生合作,再次诵读诗歌,加深情感体验。

3.诗人借武侯之事,想要表达什么呢?

读懂诗歌,归根结底还是要读懂诗人。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760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唐肃宗宠信宦官,排斥功臣,百姓生灵涂炭,田园荒芜,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杜甫此时结束了在甘肃天水一带颠沛流离的生活,暂时落脚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里,个人生活的艰难苦自不必说,政治上那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更是完全破灭。

(1)刘备与诸葛亮君臣关系融洽,鱼水相得,诗人借此希望唐肃宗也能亲贤远佞,政治清明。

(2)诸葛亮最终未能兴复汉室、一统天下,作者也借此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志不得申。

(3)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诗人借此表明自己虽然身居下品,但仍然期望报效国家的宏伟志向。

4.总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不仅是对诸葛武侯的无限叹息,而且是英雄暮年的穷途之哭。这“英雄”不仅是指诗人自己,还指包括诗人在内的所有壮志未酬的英雄人物。

追羡之泪:羡慕诸葛亮和刘备君臣二人鱼水相得的君臣关系。

感动之泪:感动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痛惜之泪:痛惜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一统天下。

遗恨之泪:为国为民、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何日才能得以伸展呢?

唐代伟大改革家王叔文但吟此诗,唏嘘泣下;宋朝抗金名将宗泽,临终前诵读此联,又大呼三声“渡河”,才离开人世。忧国忧民的杜甫是在借诸葛亮之事浇心中块垒,为自己,也为千百年中所有壮志未酬的英雄人物同声一哭。

(四)温故知新,拓展延伸。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此诗是杜甫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

五、小结

杜甫一生,风尘仆仆,困顿漂泊,但他志在匡国,情系万民。他不似李白,意气扬扬,佩剑求仙,一路有人接济;他也不是苏轼,起起落落,豪放豁达,始终有人赏识;他徘徊在社会最底层,为温饱而屈辱奔波,尝尽了人生最悲凉的滋味,但他对天下苍生了最大的热情和关怀。杜甫用如此多的诗句表现社会的苦难和黎民的悲哀。他静静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中国文化因为有了杜甫而愈显深沉。世界以痛吻我,我却回报以歌――这就是不朽的杜甫。

六、缘诗生情,有感而发

给诸葛亮的颁奖词:

蜀相杜甫范文4

杜甫一生写了大量悲歌,反映了当时“天地日流血”的悲剧时代,披露了悲剧感受的特殊心态,这在中国古典诗史上是极有美学价值的。

杜甫《秦州杂诗》第一首起句就是“满目悲生事”。清人《杜诗言志》写到:“看他开口便说‘满目悲事’,是其可悲之中不一而足。半生期许,至此尽蠲,一可悲也;遍历艰辛,都付流水,二可悲也;进既莫容,退又无归,三可悲也;干戈未息,骨肉远离,四可悲也;君国多难,忠孝莫解,五可悲也;边塞凄凉,惊心鼓角,六可悲也;风雨凄其,秋阴短少,七可悲也;老骥伏枥,壮志难忘,八可悲也;羁栖异地,送老何时,九可悲也;回忆鸳行,寒云愁对,十可悲也……”杜甫数之不尽的悲感,借助于种种题材而汇成一代悲歌,其中吊古咏史的题材,也往往笼罩着浓郁的悲情。

在古代诸多的历史人物中,杜甫特别敬仰自比于管仲、乐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常为之一唱三叹,悲慨不已。其入蜀后的诗有《诸葛庙》《武侯庙》《八阵图》《古泊行》《咏怀古迹(其五)》等,其中《蜀相》的悲情抒写,尤为出色。

《蜀相》的标题及首联,均称诸葛亮为“丞相”,是对这位蜀国名臣的仰慕,是对“诸葛大名垂宇宙”(《咏怀古迹(其五)》)的赞颂。诗人初至成都,怀古ぷ伲在锦官城(成都西城)外寻到了丞相祠,而重点突出了祠前的森森古柏。

值得品赏的是诗人对自然美的态度。丞相祠前的古柏,传为孔明手植,形象崇高壮伟,令人生敬。诗人在《古柏行》中咏道:“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夔州十绝句》也说:“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他不论在成都还是在夔州,无不是爱其人遂爱其树,他那由此及彼的移情把自然物社会化了。诗人在锦官城外寻到了丞相祠堂,瞻仰了森森古柏。在他的审美视野里,作为历史遗物的古柏,铜柯石根,霜皮黛色,白摧龙蛇,黑垂雷雨,不但有其顶天立地的巨大的空间体量,而且有其经磨历劫的久远的时间价值,它是崇高的人格象征,也是历史悲剧精神的体现。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也是写自然美的,然而态度与古柏迥乎不同。这固然由于碧草、黄鹂这类小巧之物无法与矗立于历史时空里的古柏的高大形象相比拟,但是,它还有更深的美学内涵。

在悲剧的时代里,当人们感到幸福化为乌有,欢乐变作痛苦之后,总对自然美抱着矛盾的情绪,甚至见出无动于衷的冷漠心境。葛立方《韵话阳秋》就指出:“老杜寄身于兵戈骚屑之中,感时对物,则悲伤系之,如‘感时花溅泪’是也,故作诗多用一‘自’字。”但是这并未揭示“自”字的审美意义。杜甫《遣兴》诗有“愁眼看霜霜,寒城菊自花”之句。仇兆鳖《杜诗详注》引赵语:“天地间景物,非有厚薄于人,唯人当适意时,剧情与景会,而景物之美,若为我设,一有不慊,则景物与我漠不相干。故公诗多用一‘自’字,如‘寒城菊自花’,‘故园花自花’,‘风月自清夜’之类甚多。”杜甫《蜀相》中的“自”和“空”,不是表现在得意之时的情与景会,物我同一,而是表现了失意之时的情与景悖,物我无关。在悲剧的时代里,在人生的幸福欢乐消逝之后,在“满目悲生事”,“抚事煎百虑”的情绪控制之下,人对最美景物也不能欣赏,因此碧草黄鹂不管怎样悦目动听,也空有其景,枉自为美。“自”“空”二字,揭示了人对自然的漠不相关,揭示了主体对自然美没有相应的欣赏心理,它们不是诗人着力表现和欣赏的对象。金圣叹《杜诗解》评得好:“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二语但见祠堂而无丞相也。”《蜀相》中的“自”字“空”字,可谓诗眼,它们表达了物美人杳之哀、有美莫赏之悲,由此,诗人观照世界的“愁眼”也见于言外。

刘备为了兴复汉室,曾一次又一次的恭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赤诚的至情写道:“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于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不惮频叠繁劳,以一统天下为计。他辅助刘备、刘禅两朝,开其草创之弘基,济其艰困之大业,耿耿地献出了一颗老臣之心。《蜀相》一诗的颈联,以工整的对仗,不但简洁地概括了诸葛亮的生平。而且感人的展现了《出师表》中的一片丹心。诗人把对于社会人格美的理想聚集在诸葛这个典型身上。同时,在对诸葛亮的歌颂中,也可看到诗人杜甫“致君尧舜焉肯朽”(《可叹》)的执着信念。《杜诗言志》说杜甫之悲有“群国多难”,“干戈未息”,“老骥伏枥,壮志难酬”……所有这些,诗人都通过对诸葛亮正面形象的塑造渗透于其中了。诗人之心和诸葛亮之心,二者在跳动的频率是相同的,因而在诗中产生了强烈的互振和共鸣。这一联写得激昂痛快,是全诗的最强音。

诗人的悲感,则突出地倾注在末联中。诸葛亮在建兴十二年亲自出兵,最后一次伐魏,由斜谷出,占领五丈原,和司马懿相持百余日。不幸的是天不假年,星落秋原,兴复之勋未竟而卒于军中,平生所负之志,竟付诸东流!“出师未捷身先死”,这是诸葛亮的悲剧,也是蜀国、汉室的悲剧。杜甫在唐王朝“万方多难”的时代悲剧中写诸葛亮赍志而殁的悲剧,就更值得深入品味:叹世无诸葛之意跃然纸上!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悲感的尽情宣泄。句中的“英雄”,不但包括后世景仰追念诸葛亮的英雄,而且也包括诗人在内。他那壮志未酬的一生,有似于诸葛亮,正如《杜诗言志》所概括:“半生期许,至些尽蠲”,“遍历艰辛,都付流水”。因此,“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既是吊古,又是伤今;既是咏史,又是咏已。“向来优国泪,寂寞洒衣巾。”(《谒先主庙》)“正思戎马泪盈巾”(《又呈吴郎》)……诗人之泪,既是为古代而流,双是为当今而流。这里,诗人杜甫捧出了一颗跳动着的赤诚之心,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其吊古伤今的悲剧心态!

蜀相杜甫范文5

关于儿童该不该背古诗有两种意见。

我先不说我赞成哪一种,每次说到背古诗,我就回想起小时候爸爸教我背古诗的情景。

印象最深的一次,1980年元旦早晨,我躺在床上问爸爸,今天开始是不是就1980年了?因为之前都是一九七几年,1980年这个说法让我特别好奇。我爸爸说是啊,他一高兴,就说要教我背诗,我觉得新鲜得不得了。

那时候,我能背诵的诗就是什么“白日依山尽”啊、“床前明月光”啦,“春眠不觉晓”……,一听爸爸要正儿八经教我背诗,高兴得不得了。“白日依山尽”这样的诗再来它一打都没问题。没想到,我爸教我背的是杜甫的诗,一首《蜀相》、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蜀相》是写诸葛亮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写杜甫自己的,爸爸给我念了一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接着,他大致解释了一下意思,老实说我也听不太明白。我当时就只有一个印象:《蜀相》说的是“诸葛亮好可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说的是“杜甫好开心”。其他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比如,诸葛亮的祠堂有柏树和有黄鹂鸟,诸葛亮是一个老臣,仗没打赢就死了。杜甫的老婆容易发愁,青春不是年轻的意思,而是指春天。还有最后两句有好多地名,什么什么峡,什么什么阳,具体我也搞不清楚。这些东西就像碎片散在我脑海深处,但是印象很深。后来我上了大学,真正从《杜甫诗选》里读到这两首诗,这些碎片一下子全部串起来,句子脱口而出。这时候,柏树、黄鹂鸟、青春,什么什么峡,什么什么阳,全都不是问题了,全都理解了。

我的注意力转到另外一些问题上去。比如“映A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小草很绿,黄鹂鸟叫得很好听,看着、听着不是很舒服吗?可杜甫为什么要说“自春色”“空好音”呢?总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又比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诗人明明在四川,怎么一眨眼就穿过三峡,回到洛阳了呢?真是跑得比飞机还快呀!

爸爸教我背这两首诗时,我从来没想到这些问题,也没有问过他,为什么不问?我觉得这里面没啥要紧的东西呀。等我长大之后,我觉得这两首诗的好处就在“自春色”“空好音”,就在杜甫跑得比飞机还快这些东西上。“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出了寂寞,这是一种美丽背后的寂寞,武侯祠的景色很美,但空空的,无人关注。这是武侯祠的寂寞,也是诸葛亮的寂寞,更是属于杜甫的寂寞。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种“超音速”当然不可能,这是杜甫的想象,但他为什么可以这么想象、这么写?因为杜甫太想回家了。“安史之乱”使得他在外面漂泊那么久,现在动乱结束,可以回洛阳去了,正所谓归心似箭,作者的“心理速度”远远超过了当时交通工具所能达到的速度,这是想回家的狂喜造就的“超音速”。

正因为我小时候背熟了这两首对于儿童来说不太容易的诗,我长大后读到它们,就能迅速越过字面和知识性的内容,去体会某些词语的“文学”意味和诗人的深刻用心,这样理解古诗,不是更快也更深透了吗。

我来总结一下,儿童背古诗背得越熟,长大了对诗的体会就更深,更容易进入诗的世界,更容易和诗人产生共鸣。正因为你已经过了背诵一关,你才会更加留意靠背诵不能解决的问题,靠背诵无法理解的诗意,这就是背诵古诗的价值所在。

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容易地把古诗背出来呢?我觉得可以分几步走。第一步是彻底弄清诗中每个字词、典故的含义。我们就以刚才说的杜甫《蜀相》为例。“丞相祠堂何处寻”,你得记住,丞相指的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锦官城外柏森森”,你得记住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三顾”指的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有朝一日统一天下。“频烦”指的是多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两朝,是指蜀汉昭烈帝刘备一朝,和后主刘禅一朝,“开”就是开国,指帮助刘备开创蜀汉的基业,“济”就是扶助,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继续扶助刘禅治国。“出师未捷身先死”,指的是诸葛亮多次出兵讨伐曹魏不成,最后病死在五丈原军中,所以会使得后来的英雄倍感惋惜,泪湿衣襟。把这些关键词语和典故、历史背景搞明白,才能轻松背出整首诗。第二步,可以先背诗中最有名的句子。比如这首诗,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最有名,先把它记住。假如没有特别的名句,背律诗的话,可以先背中间两联,因为中间两联对仗,比较容易背诵,然后再加上首联和尾联,也就是开头两句和最后两句一起背。这样容易把整首诗背出来。第三步,为了防止遗忘,要把整首诗从头至尾反复诵读,直至烂熟于心为止。过了一段时间,还可以拿出来再温习温习,这样就不容易忘记了。我们看电视上、生活中,有些人可以熟背很多古诗,这都是平常用功的结果。如果你有志于古诗词创作,那更要背大量的诗,只有充分地积累,才可能写出古意盎然的诗作。

蜀相杜甫范文6

罨画池被烟雨笼罩着。坐在湖畔的亭榭中喝茶,聊天,看风景。湖上天色奇异,密布的云团,竟然没有将阳光全部阻隔,几缕阳光从云隙中射出,融化在迷蒙的烟雨中,湖面闪动着斑斓的光点。湖上有雾,雾气若有若无,在水面漂浮,远远近近的树,桥,亭台楼阁,都变得如同印象派油画中的景物,朦胧而神秘。湖畔的垂柳在雨雾中轻摇,那一缕缕飘扬的翠绿,给人亲切的感觉,如有人晃动丝绸的衣袖,试图拂去湖上的雾气,还天地以清明。

罨画池非等闲之地。在唐代,这里就是著名的园林,湖畔东亭,曾出现在裴迪和杜甫相互酬唱的诗篇中,诗中的梅花,在园林中年年盛开。到南宋,因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此地流连,朝夕相伴,迷恋上这里的湖波亭台和花草林木,诗长吟,情永留。罨画池,和这位诗人的名字,难分难解地连在了一起。这位诗人,是陆游。使我感兴趣的是,游遍天下名胜的陆游,为何会对罨画池如此钟情。我问陪我喝茶的崇州友人,友人笑而不答。

青花盖碗中,泡着当地产的绿茶竹叶青,茶盏中碧绿的茶叶,让人联想起身边湖波中菱莲清荷。湖水就在窗外,触手可及。我俯瞰湖波,忽见银光一闪,一条鲤鱼跃出水面,溅起一片水花,湖上涟漪由小而大,一圈又一圈,久久荡漾。友人问我:看见了什么?想起了什么?

此景此情,使我想起陆游的诗《池上见鱼跃有怀姑熟旧游》:

雨过回塘涨碧漪,幽人闲照角巾欹。

银刀忽裂圆波出,宛似姑溪晚泊时。

这是陆游在罨画池写的一首七绝,他看到的景象,和我刚才所见完全一样,雨中游湖,鱼跃水面,触景生情,联想起人生旅途中一些难忘的瞬间。崇州友人聪慧,她这一问,其实也解答了我的问题。陆游迷恋罨画池,是因为这里的幽静平和的自然天籁,是无处不在的诗意。

公元1173年春天,陆游接任蜀州通判来到崇州。那一年,他49岁。陆游的时代是一个苦难的时代,战事纷乱,国土沦丧,爱国者忧心如焚。从年轻时代起,陆游就为国家的统一奔走呼号。他从过军,上过战场,出生入死,殚精竭虑,却发现以一介书生之力,难以挽救国家的危亡。到崇州后,陆游被这里宁静的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风吸引,通判府西邻罨画池,走出后院东门,就能进入园林。罨画池不算大,但园内湖光潋滟,莲荷接天,古木苍翠,修竹成林,给人曲折幽深的感觉。湖上的堤桥,湖畔的亭台楼阁,都点缀得恰到好处。在湖光树影中,身心疲惫的诗人有了归家的感觉,诗的灵感如地下奔泉喷涌而出。刚到崇州,陆游就用诗抒写自己喜悦的心情,并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流落天涯鬓欲丝,年来用短始能奇。

无材藉作长闲地,有懑留为剧饮资。

万里不通京洛梦,一春最负牡丹时。

襞牋报与诸公道,罨画亭边第一诗。

(《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

陆游没有想到,在蜀州,会找到这样一个和他心灵相契的栖所。罨画池虽小,却能容纳并安抚一个漂泊者的灵魂。刚住下时寄给朋友们的这首诗,其实还是有点节制。和罨画池相处久了,在湖畔散步、思考,在湖上泛舟、垂钓,一天四时,罨画池为诗人显示出不同的表情,这些表情,在陆游的眼里,都亲切如故乡的问候。夏日的一天,陆游在湖上泛舟,清风徐来,舟子从柳荫下滑过,湖面上白云蓝天和亭榭树影融为一体。眼前的景象,使陆游身心沉醉,他感觉这湖光水色,就是他结束漂泊的身心家园,就是他梦寐以求的灵魂归宿。又一首感情深挚的诗,从他心中涌出:

乌帽筇枝散客愁,不妨胥史杂沙鸥。

迎风枕簟平欺暑,近水帘栊探借秋。

茶灶远从林下见,钓筒常向月中收。

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

(《夏日湖上》)

今日的崇州人,读到“江湖四十余年梦,岂信人间有蜀州”这样真挚激情的诗句,依然会感到骄傲,家乡的水土,能使一位来自远方的诗人产生如此亲近的感觉,那是何等深切的缘分。

历史常常会有相合之点,诗人的命运也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陆游在崇州的经历,让我想起杜甫,想起杜甫和草堂。杜甫49岁那年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住进成都草堂;陆游到崇州,也是49岁。两位诗人来到蜀地心情,也相似,都是历经磨难后,在这里发现了一片可以休养身心的宁静之地。陆游恋罨画池,颇似杜甫爱草堂;罨画池之于陆游,恰似草堂之于杜甫。一座简朴的草堂,一个幽静的园林,在不同的时代安抚了两位伟大诗人疲惫的身心。杜甫在草堂住了将近4年,陆游在崇州的时间要少得多,但罨画池却一样使他迷恋,并永久萦绕在他的记忆中。杜甫在草堂,写出很多不朽的诗篇,草堂生活,成为他的灵感之源。陆游到崇州后,也写了很多和罨画池有关的诗篇,诗风因环境的幽美而变得清丽委婉。在崇州,陆游每天去罨画池散步。春日的湖景,是万种生灵竞美的舞台,陆游在《暮春》一诗中有生动描绘:

忙里偷闲慰晚途,春来日日在东湖。

凭栏投饭看鱼队,挟弹惊鸦护雀雏。

俗态似看花烂漫,病身能斗竹清癯。

一樽是处成幽赏,风月随人不用呼。

罨画池其实不太大,和江南的很多名园相比,也不见得更精致奇特。然而它却有独特的好处,园虽小,却因湖波清朗而给人开阔之感,园中林木蓊郁,古气森然,让人怀想历史。最迷人处,是它的天然环绕,可一任生灵在园林中自由翔游鸣唱,一年四季,一天四时,会看到全然不同的新鲜景致。即便是黄昏或夜晚,陆游也会来园里踱步静坐,心情好,暮色也有诗意。他曾在一次黄昏的散步时写成《晚步湖上》:

云薄漏春晖,湖空弄夕霏。

沾泥花半落,掠水燕交飞。

小倦聊扶策,新晴旋减衣。

幽寻殊未已,画角唤人归。

陆游常常邀友同游,在罨画池边喝酒吟诗。一次酒过三巡,陆游在微醺时写《池上醉歌》:“我欲筑化人中天之台,下视四海皆飞埃;又欲造方士入海之舟,破浪万里求蓬莱……横笛三尺作龙吟,腰鼓百面声转雷。饮如长鲸海可竭,玉山不倒高崔嵬……”这时的陆游,有点太白醉酒的姿态了。

然而陆游决不是醉生梦死的酒徒,大多数时间,他是清醒的。他也没有迷醉在温婉的湖光里,忘记了内心深处的苦痛。和杜甫一样,在草堂悠闲安宁的生活中,仍然为国事民生伤怀,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诗篇。当秋风掠过罨画池,卷起满园枯叶,陆游也忧上心头,他的七律《秋声》,道出了心中的牵挂和焦虑:

萧骚拂树过中庭,何处人间有此声?

涨水雨余晨放闸,骑兵战罢夜还营。

闲凭曲几听虽久,强抚哀弦写不成。

暑退凉生君勿喜,一年光景又峥嵘。

酷暑过去,凉风拂面,陆游觉得并不可喜,因为一年又匆匆过去。壮志未酬,理想遥远,大自然季节的交替,更令人哀叹人生的急迫。也是写在罨画池的另一首《秋思》中,陆游心中的家国忧思表达得更为强烈:

烈日炎天欲不禁,喜逢秋色到园林。

云阴映日初萧瑟,露气侵帘已峭深。

衰发凋零随槁叶,苦吟凄断杂疏碪。

雁来不得中原信,抚剑何人识壮心!

陆游在罨画池畔写了三首《秋思》,都是相似的心境。面对落叶秋风,感慨岁月流逝而壮志难酬。他在诗中一声声叹息:“白首有诗悲蜀道,清宵无梦到钧天”;“天涯又作经年客,莫对青铜恨鬓丝”;“无处逢秋不黯然,驿前斜日渡头烟”。这样的诗句,既凄楚,又无奈,是陆游当时心境的真实流露。

陆游在崇州,当然不会把自己关在罨画池足不出户。崇州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不仅寻山问水,发现很多美妙的风景,还访问乡民,对当地的民俗风情作了考察。崇州的生活,使他诗兴大发,当时写的大量诗作,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所思。这也和杜甫当年在草堂的生活颇为相似。陆游在崇州写的诗作,和杜甫的草堂诗篇,常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所接触的一切物像,无论雅俗,都能入诗。川菜、薏米、巢菜、新鲜蔬果,都出现在陆游的诗中。在今日的崇州饭店里,还有不少据传是陆游喜欢或创造的佳肴。陆游诗中的美食,不是豪门官府宴席上的大餐,大多是民间的家常便饭。陆游的崇州诗篇中,有一首《野饭》,记一次山乡野餐,很可一读:

薏实炊明珠,苦笋馔白玉。

轮囷斸区芋,芳辛采山蔌。

山深少盐酪,淡薄至味足。

往往八十翁,登山逐奔鹿。

可怜城南杜,零落依涧曲。

面余作诗瘦,趋拜尚不俗。

病夫益倦游,颇愿老穷谷。

是家吾所慕,食菜如食肉。

时能唤邻里,小瓮酒新漉。

何必怀故乡,下箸厌雁鹜。

诗中的食物,都是山林草蔬野味,陆游视若珍宝,明珠白玉,芳辛味足。这样的野饭,是人和自然的交融,陆游甚至因此暂忘宠辱,生出“何必怀故乡”的念头。

陆游第一次在蜀州待的时间不长,年头初到,年尾就调任嘉州。但陆游把家眷都留在了蜀州。到嘉州后,陆游对蜀州心心挂念,如游子牵记故乡。嘉州在岷江下游,蜀州在岷江上游,陆游思念罨画池、牵挂家人的情思逆江而上,飞回蜀州:

归心日夜逆江流,官柳三千忆蜀州。

小阁帘栊频梦蝶,平湖烟水已盟鸥。

萤依湿草同为旅,雨滴空阶别是愁。

堪笑邦人不解事,区区犹借陆君留。

(《雨夜怀唐安》)

离开蜀州后,罨画池成了陆游梦魂牵绕的记忆。他写过两首《秋日怀东湖》,都是文情并茂的佳作:

《秋日怀东湖》之一:

小阁东头罨画池,秋来常是忆幽期。

身如巢燕临归日,心似堂僧欲动时。

病思羁怀惟付酒,西风落日更催诗。

故名岁暮常多感,不独当年宋玉悲。

《秋日怀东湖》之二:

罨画池边小钓矶,垂竿几度到斜晖。

青苹叶动知鱼过,朱阁帘开看燕归。

岁晚官身空自闵,途穷世事巧相违。

边州客少巴歌陋,谁与愁城略解围?

陆游的蜀州诗篇中,有不少怀人的篇章,有一个名字,反复出现在他的诗中:张縯、张季长、张汉州、张少卿,其实都是一个人。张季长是蜀州人,陆游在郑南军队和他相识,两人性情相投,无话不谈,成为终身挚友。陆游到蜀州后,张季长曾从远方赶来看望他,两人在罨画池泛舟品梅,饮酒赏月。分手之后,互相牵挂,书信不断。陆游和张季长的友情,使我联想起杜甫在草堂和他的挚友严武的交往。陆游对友人深挚的情谊,和杜甫也是异曲同工。陆游写给张季长的诗,多达40余首,只要看一下陆游写给张季长的诗歌题目,就能想象他们之间的情谊:《别后寄季长》、《广都道中寄季长》、《东村散步有怀张汉州》、《后园独步有怀张季长正宇》、《久不得张汉州书》、《六月二十二日夜梦赴季长招饮》、《雨夜有怀张季长少卿》、《岁暮怀张季长》、《五更闻雨思季长》、《登山西望有怀季长》……从这些诗题看,陆游对张季长的思念,几乎是无时不刻地存在。这些诗中有很多篇章和佳句,成为怀人古诗中的经典。如《五更闻雨思季长》:“展转窗未明,更觉心独苦。天涯怀故人,安得插两羽。”《东村散步有怀张汉州》:“忧国丹心折,怀人雪鬓催。房湖八千里,那得尺书来。”书信,在陆游的诗中是一个和友情关联的重要意象,对张季长来信的盼望,读信时的激动,被陆游写得情真意挚,细致入微:“故人岷下无消息,尺素凭谁寄断鸿?”“岷山学士无消息,空想灯前语入微”;“故人已到梁州未?尺纸东来抵万金”;“平生故人阻携手,万里一书空断肠”、“今朝更有欣然处,万里知心一纸书”。在《箜篌谣二首寄季长少卿》中,陆游描绘了一个撼人心魄的细节,半夜,因为思念友人无法入睡,便起床读张季长的旧信:“中夜起太息,发箧觅旧书。尘昏蠹蚀损,行缺字欲无。一读色已变,再读涕泪濡……”古人间的情谊,深挚如此,现代人读来,也许应自叹浅薄。

陆游在四川生活了8年,把四川看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如果把这第二故乡凝缩在一点,这一点,便是蜀州,凝缩得更小,便是罨画池。陆游离开四川后,蜀州和罨画池是他下半世挥之不去的美妙梦乡。83岁的那年岁末,老态龙钟的陆游独自对酒沉吟,岁月的长河,在他眼前缩得很短,离他最近的地方,是蜀州,是罨画池的梅花,他在诗中发出这样的感叹:“蜀州白首犹痴绝,更为梅花赋断肠。”

崇州友人带我走出湖畔亭榭时,雨已停,湖上的雾气也已散尽。漫步在园林深处曲折的小道上,竹枝拽衣,风吹林动,绿荫中传出婉转的鸟鸣。这时,眼里所见,心中所思,全都是陆游诗词的意境。

蜀相杜甫范文7

一、蜀王府的四至

谢文说:明初朱元璋封第十一子朱椿为蜀王,蜀王府建在成都城中心(今红照壁到科技馆一带),气势恢弘,有典型皇家风范,人们习惯将其称为皇城。王宫耗费巨资、历时5年方建成,皇城外凿有护城河,筑有防御墙,四周有大片森林环绕。

按,“互动百科”所载“蜀王府”说它:“北起东西御河,南到红照壁,东至东华门,西达西华门”,其中“南到红照壁”也不妥。谢文说“蜀王府”而附加“(今红照壁到科技馆一带)”或由此来。其实“红照壁”远隔蜀王府,不是王府南至。

现今成都天府广场、展览馆和后子门街以南地区,旧称皇城坝。《蜀梼杌》载:“武成元年(908年)王建即位,置府城为皇城。”明太祖封朱椿为蜀王,建国成都。洪武十八年(1785年)命大臣“营国五担山(原蜀汉皇宫所在地)之阳,砖城周围五里,高三丈九尺。城下蓄水为濠。外设萧墙,周围九里,高一丈五尺。”按,今雕像立处即王府宫墙承运门正门所在地,承运殿、昭明殿、存心殿和社稷坛、旗纛庙以及后苑皆在城内。明代摩诃池面积已经缩小许多,包括在蜀王府后苑。今展览馆及其以北地面均属于蜀王府内部。(图一)

嘉靖《四川总志·藩封·蜀府》载:“端礼门前外东西道有过门,南临金水河,并设三桥,桥洞各三。桥之南设石狮、石表柱各二。”按,成都新华书店、百货公司皆在金河北岸。石狮子于上世纪50年代北移至城墙下,后被红卫兵砸毁。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攻占成都,称大西皇帝,“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蜀王府为皇宫,改承运门为承天门,承运殿为承天殿。以府门外屋为朝房”(《锦里新编》)。张献忠后移居城外中园(今华西坝),顺治三年(1646年)离去,皇城和成都大城亦毁。

李劼人《大波》说:直到康熙十几年,四川省会由保宁迁还成都,才披荆斩棘,把这片荒场划出前面一部分,改为三年一考试的贡院,将就藩王府正殿殿基修成规模不小的至公堂;又将就前殿殿基修成一座颇为崇宏的明远楼。(按,20世纪50年代,至公堂为市政府大礼堂,堂前仍保留刻有“旁求俊乂”的石牌坊。明远楼则作为聚会和文娱活动的场所。)所以皇城坝街又称为贡院街。

康熙间,将冀应熊知府所书直径丈余的 “天开文运” 四个大字制匾于皇城前门,正好与街中三架头形式、横刻“为国求贤”的牌坊(东边一道牌坊,正对东辕门,上刻“腾蛟”;西边牌坊,正对西辕门,上刻“起凤”)两相呼应。按,此牌坊位置即今人民东路与人民西路交界处。

实际上,牌坊以南都是街坊(皇城坝街,即今人民南路,下同),已不属于王府。再南行经三桥正街,过金河,经三桥南街,才是红照壁街。前引《四川总志·蜀府》载:“(金水河)其南平旷中设甬道,旁列民居衢东西者四。正南建忠孝贤良坊,外设石屏,以便往来。更建坊于四衢:东南曰益懋厥德,东北曰永慎终誉,西南曰江汉朝宗,东北曰井参拱极。”所以蜀王府并未“南到红照壁”。

今后子门街南端是皇城北门,过御河桥进入皇城。御河环绕皇城东北西三面,南面分别由东西御街进入金河。沿御河形成东西街道(含东御河边街和西皇城边街),上世纪60年代仍然保留蔬菜地若干亩。1969年曾于御河白果林修建自来水三厂(后废置),因为备战而阻绝御河蓄水,改建人民防空工程,筑地下通道;后部分用作地下商场、地下舞场,其上覆盖楼房。其后老街被改造为通衢。

清代在皇城内西北部分建宝川局(铸钱局)。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科举,开学堂(留东预备学堂、通省师范学堂、甲等工业学堂、绅班政法学堂、通省师范附属高等小学堂……),辟操场。今成都警备区、成都实验小学、24中、成都房产中心均在旧皇城西部。牌坊前加了蓝漆木栅子。皇城门洞两边,面临大水池,背负城墙,修建平顶房子:体育研究馆和教育陈列馆。

新中国成立后,拆除“为国求贤”牌坊,辟东西人民路,扩建人民广场,五一节、国庆节省市庆祝集会、游行、烟火晚会、联欢活动均在此举行。

贡院前半部和西侧划为市政府办公区;沿东至北面至公堂后,筑围墙隔开,成为南北公路。(20世纪60年代中,拆除市政府部分建筑,开通西侧道路,在展览馆前后形成Y字型的南北单行道。)贡院东侧为省属五厅办公区。其北至公堂后东部及北端东侧煤山(上百年废弃物资和垃圾堆积而成)旧址修建了西南地区最大的体育场与室内训练、竞赛馆(20世纪90年代扩建为成都市体育运动中心)。

蜀王府和贡院的四至,准确地说,应该是“东北西沿御河为界,南面至承运门(旧皇城正门)”。

二、《蜀都赋》何能记张献忠毁成都事?

谢文说:据史料记载,张献忠命士卒遍集柴薪,堆放在主要建筑物周围,点火焚烧,成都城顿成废墟。大火之后,张献忠又命令士卒用饱浸油脂的棉布将蜀王宫烧剩的石柱包裹起来,点火再焚。《蜀都赋》记载:大火过处,“宫苑、园林、寺观、祠宇、池馆”尽为焦土。皇城面目全非,只剩下一些被烟火烧黑的砖块石柱,诉说着繁华过后的无尽悲凉。

按,记载张献忠毁成都的历史资料很多,如《蜀碧》《蜀警录》《蜀龟鉴》《蜀破镜》《蜀难叙略》等。沈荀蔚《蜀难叙略》记载顺治四年(1647年)七月,张献忠撤离成都北上时下令屠城,并于全城放火:“王府数殿不能焚,灌以脂膏,乃就烬。盘龙石柱二,孟蜀时物也,裹纱数十层,浸油三日,一火而柱折。”“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巡抚高民瞻提兵由保宁来成都。惟见草木充塞,麋鹿纵横,凡市廛闾巷,官民居址,皆不可复识。诸大吏分处城楼——盖前四镇所葺者也。……城中豺虎熊猰,时猎得之;而故蜀府内,二三年后犹然。又闻城中井,昔二万余,后不盈三百。其余皆或人或金实其中,与平地等矣。”《蜀游纪略》说:“官民庐舍,劫火一空。蔡公至,馆于棘园,即蜀王宫也。……阡陌宛然,溪流清驶,人烟久绝,尽成汙莱,山麋野豕,交迹其中。野外高丘累累,……城中茅舍寥寥,询其居民,大都秦人矣!”

著《蜀都赋》者,前有扬雄,作于出蜀前的汉成帝永始二三年间;后有左思,作于晋惠帝初(公元292年)左右。两赋皆以描绘蜀都为题材内容,铺陈夸张,未出相如樊篱。但前者重在模仿相如,展示才华,为都城赋的先声;而后者重在讽谏,旨在表明主张统一,反对分裂,为都市赋的绝响。故此二《蜀都赋》与张献忠不可能有关系。谢先生所言究竟是哪本书?缺乏确切的书证,难免臆断失误。

三、杜甫没写过《畅当诗》

谢文说:杜甫初到摩诃池时,被美景迷住,写下一首五律《畅当诗》:“珍木郁清池,风荷左右披。浅觞宁及醉,漫舸不知移。荫林箪光冷,照流簪影欹。胡为独羁者,雪涕照涟漪。”薄醉中泛舟,两岸景色迷人眼眸,醺醺然也,不觉风送船动,任其漂移。

按,此说有误。《成都城坊古迹考·摩诃池与宣华苑》载有杜甫《晚秋陪严郑公摩诃池泛舟》云:“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高城秋自落,杂树晚相迷。坐触鸳鸯起,巢倾翡翠低。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还有武元衡的《摩诃池》和高骈《残春遣兴诗》)如果谢先生翻阅任何一本杜甫诗集,比如《杜诗全集(今注本)》(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省杜甫研究会主编,天地出版社,1999年),就会了解杜甫没有写过什么《畅当诗》。谢文所引的“珍木郁清池……”诗题为《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被列入《杜诗全集(今注本)》的“他集互见诗四首”。而《全唐诗》收录此诗特地附加“(一作畅当诗)”。显然前贤都对此诗作者质疑,才采取以上极为慎重的作法。

如果谢先生认真上网查阅,就知道唐朝确有畅当,河东人,初以子弟被召从军,后登大历七年进士第。贞元初,其为太常博士,终果州刺史,与诸弟皆有诗名。谢文所引的“珍木郁清池……”诗题实为《偶宴西蜀摩诃池》,作者畅当。把诗题后的附注当诗题,一错;把人名乱解作诗题,再错!

谢文还说:“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不辞不为青春醉,只恐莺花也怪人。”这首《残春谴兴诗》出自剑南节度使高骈,也是写摩诃池上泛舟观景的怡然心境。画船轻摇,桨声欸乃,青春做伴,沉醉春风,这是盛唐阳光下的摩诃池。

按,那“谴兴”应依杜诗“水槛遣心”之例,用“遣(怀)”,而不能用“谴(责)”。杜诗原句是“青春作伴(好还乡)”,后之人没有道理擅改为“青春做伴”吧?

四、摩诃池的消失

谢文说:摩诃池最后一洼余水便蜷缩在严肃堂的西北角,已经完全荒败。到民国三年(1914年),有1300多年历史的摩诃池彻底消失,被填作一块平地,成了军队的操练场。

按,今天70岁以上的成都人,对于“严肃堂”一词都感到陌生;大都晓得“至公堂”为清代贡院应试之堂。许多人读过李劼人小说《大波》,知道当年尹昌衡擒来四川总督赵尔丰,曾经在至公堂前将他斩首示众。“新华网·发展论坛”载:“清贡院中‘致公堂’,前牌坊,正中有清朝乾隆‘御书’‘旁求俊义’四字匾。此牌坊建于1739年。1911年为四川高等学堂(今四川大学前身)”。1911年11月27日,辛亥革命后四川宣布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原文误写作“致公堂”。(图二)

笔者1956年任中学教师时曾在至公堂(当时市政府用作大礼堂)开过会。但“严肃堂”一词是读《成都城坊古迹考》才晓得的。该书所附光绪五年成都地图上,贡院中间建筑物自南向北依次有“至公堂”“清白堂”“严肃堂”“衡文堂”等。西侧有“军装所”“宝川局”和“钱法司”等,宣统三年地图西侧依次标注为“绅班法政”“中等工业学堂” “同省政法”“农业学堂”等学校址。

《成都城坊古迹考》第290页《摩诃池与宣华苑》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清建贡院,余水仍在严肃堂前西北隅。……民国3年(公元1914年)始尽填作军队操场。此一千三百余年之古池,遂无迹可寻矣。”与谢文对比,两者何其相似乃尔!当然首创原作应该是1986年出版的《成都城坊古迹考》。其实谢先生论证事实尽可直接引用原文为据,加个夹注说明来源,更觉可靠;何必为了回避袭用前人的研究成果,而搞改写文字的小动作呢!

介绍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文章,是针对今天的中青年读者写的,他们中出生于1969年的人,都没有见过旧皇城的城墙,不晓得原来那条御河,很难形成蜀王府的印象。要让他们了解历史,应该引书证史,维真求是。若不认真对待,任何细小的失误,都会产生误导。希望作者们都能重视!

蜀相杜甫范文8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 旅游纪念品开发 杜甫草堂

一、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开发现状

(1)成都杜甫草堂现状

成都杜甫草堂(以下简称杜甫草堂或草堂)坐落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草堂于1952 年正式对外开放,1961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草堂现今形成了古建筑与园林交相辉映、人文与自然巧妙结合的历史文化特色,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杜甫草堂典雅质朴,颇具诗人故居风格,是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历史文化名人纪念性博物馆。

(2)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开发现状

杜甫草堂的文化资源,尤其是诗歌文化资源在四川省内占有垄断地位。这在旅游纪念品开发中一直是其唯一的、垄断的文化资源。目前杜甫草堂的旅游纪念品开发也一直围绕着“杜甫文化”和“诗歌文化”为主题发展。

据统计,草堂现在共计开发出草堂丛书、杜诗全集、水晶镇纸、指甲刀、明信片等三十余种旅游纪念品。根据旅游纪念品的分类,我们可以把现有的纪念品分类(如表1—1):

表1—1草堂现有纪念品统计

类别物品艺术品文房四宝水晶镇纸、杜甫雕像墨砚书画金石杜甫诗的名人书法、绘画工艺美术品雕塑工艺杜甫画像的铜塑陶瓷工艺品茶具、花瓶专题旅游纪念品具有收藏意义的旅游纪念品草堂门票、草堂丛书、杜诗全集、画册、光盘标志性旅游纪念品杜甫人物画像、草堂风景缩影

二、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开发现存问题

(1)政策支持不够

杜甫草堂一直以来以“诗歌文化”和“杜甫文化”为主题进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和营销。然而政府对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开发、生产缺少一个完整的政策指导,对其营销系统缺少一个政策性的支持。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开发和营销没有做到真正的文化内涵的体现,一直只是依赖于其杜甫的名号,此时,政策的宏观指导和支持便显得尤为重要。而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支持。

(2)纪念品缺创新。

在国际上,杜甫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与古希腊的荷马、英国的莎士比亚、俄罗斯的普希金、德国的歌德一样享有崇高的声誉,是人类文化的不朽丰碑。成都杜甫草堂是目前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杜甫纪念遗址。然而,成都杜甫草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重要窗口的展示,却没有自己特有的旅游纪念品。仍然是传统的纪念品多,如明信片之类的,创意纪念品少,这是目前成都杜甫草堂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3)产业缺少龙头

成都杜甫草堂以人文的旅游资源为主,最具有开发潜力的仍然是“杜甫文化”和“诗歌文化”。但是就其旅游纪念品来说,却一直没有形成一种产业,所以更不会形成产业集群之类的。杜甫草堂目前亟需的就是一个能将杜甫的诗歌文化,历史背景等整合在一起的特色纪念产品,创意、设计、制作、营销一条龙的龙头。

(4) “高文化”难以大众化

杜甫草堂现存旅游资源以杜甫诗歌文化为主,相对于一般的大众,诗歌文化是属于“文化人”的特权,然而,来此访问的游客中,各个层次的人群都有,而传统的高雅文化的纪念品产物——杜甫诗集等,并不能吸引所有的游客群。

(5)难以摆脱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的制约

一个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主要会经历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而草堂目前的旅游纪念品仍然是以传统的纪念品为主,而且基本都处于成熟期阶段至衰退期阶段,并没有新开发的旅游纪念品,没有其特有的可以长期存在并具有珍藏纪念价值的产品。

三、杜甫草堂旅游纪念品开发建议

(1)强化政策引导

杜甫诗歌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成都杜甫草堂的主打文化,同时也是产品的文化依托。政府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草堂纪念品亟需政府政策措施对其进行引导、支持和规范。对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进行扶持策略与旅游纪念品的特点相结合,紧贴时代潮流对旅游纪念品开发加以引导,才能让旅游纪念品开发摆脱散沙式的现状。

(2)挖掘文化内涵

被称为“诗史”的杜甫流传至今的诗作有1400多首,他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杜甫在草堂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留下诗作240余首。文化无国界,杜甫草堂作为全球著名的文学圣地,对全世界人民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继而,杜甫草堂有着广阔的旅游客源市场。所以草堂依旧应该以杜甫文化为主打产品,书法、绘画作品,即使是普通的小纪念品都要打造杜甫诗歌文化。另外,对于杜甫文化,应该分层次开发。对于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文化需求的游客,对杜甫文化的理解程度也不同,应该分层次开发,使杜甫文化这样的“高文化”渐渐的大众化,而不只是符合小部分的人的需求。

(3)拓展产品外延

中国四川出产的传统的染色丝织品——蜀锦,是我国染织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对于草堂现有的纪念品,例如草堂丛书、杜甫诗集之类的纪念品可以把纸质材料换成蜀锦,让现有的纪念品更具有文化与四川特色。另外,可以开发一些类似唐朝杜甫时期的服装饰品之类的蜀锦制品,以迎合现代人的时尚、特色、文化需要。

(4)结合时尚创新

如今的时尚流行已成为一种跨越国界的行为,对于我国传统艺术元素,以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时尚元素。而草堂现有的旅游纪念品中,比较有我国传统特色的大致包括:中国书法、绘画、篆刻、染织、茶等。可是都是一些泛泛的产品,并没有符合现代需求时尚中传统元素运用的一种走势。现在,只有那些既有地域特点又时尚、能与流行产品相搭配的产品,才能给人带来刺激感、新鲜感、愉悦感和满足感。所以,在草堂纪念品的开发中应注重将时尚元素融入传统元素中,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市场。

参考文献:

[1]于梅好.旅游纪念品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百科论坛).2009.10

[2]王苏昆.谈谈云南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及特色开发设计[J].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2):41—44

[3]刘丽君.旅游纪念品开发问题刍议[J].商业经济.2009.1796—98

[4]范晓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旅游发展SWOT分析与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09

[5]方伟.成都杜甫草堂发展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3.12:12—15

[6]祝重禧.服饰类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地域性与时尚性特征[J].装饰(民意之窗).2005.06

[7]吴广孝.旅游商品开发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101.

[8]耿娟娟.旅游纪念品发展模式的构想[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

[9]刘敦荣.旅游商品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10]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出版社.1998.

蜀相杜甫范文9

杜甫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1.作家作品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诗。杜甫字子美,又称“杜拾遗”“杜工部”,有《杜少陵集》。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以沉郁顿挫为主,代表作有《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秋兴八首》“三吏”“三别”等。

2.各联的内容

八句的律诗共分四联,两句为一联。首联写作者寻找丞相祠堂,在锦官城外一片翠柏中终于找到,此为远景描写。颔联写来到祠堂的院落当中,看到的是碧绿的春草,听到的是黄鹂的呜叫。

景色写得很美,但从“自春*”“空好音”当中,也隐含着物是人非的感慨,春*依旧,诸葛亮这位令人敬仰的先贤却长眠地下,再也不能欣赏。颈联承此而来,两句当中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忠心为国的精神。蜀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出山后,尽心辅佐先主和后主两朝君主,鞠躬尽瘁。尾联慨叹诸葛亮出师北伐.统一天下,大业未成,就死于军中。对诸葛亮悲剧的感叹,也同时是对自己在国家动荡之际,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慨。

3.诗歌主旨

这首诗写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三国时蜀汉开国丞相诸葛亮祠堂,对诸葛亮历史功绩和忠心为国的精神给予热情的讴歌,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给予高度的同情,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在国家动荡之际,未能有所作为的感慨。

4.写作特点

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诗的前两联分别描写了诸葛亮祠堂的远景和近景,但写景当中也包含了抒情,“自春*”“空好音”,含物是人非之感。颈联两句,尾联的前一句,既是追述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也是对其一生的评价,融叙述、议论为一体。末尾句直接抒情。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使诗中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得到充分的表达。

蜀相杜甫范文10

论文摘要:费密,明清之际重要的遗民诗人,存诗三百余首,具有较高的成就。费密诗歌创作前期以蜀中动乱生活为主要内容,中后期则以扬州、泰州遗民生活为中心,地域特征强烈;诗歌风格主要宗法初、盛唐诗人,尤其是杜甫诗歌;基于诗教观念,费密诗歌在整体上表现出深厚和缓的特征,具有很高的价值。

一、浓重的地域特征

费密一生足迹所至一十四省,笔下的诗歌大量表现各地的山水、人文景致。但与费密一生联系最紧,对其诗歌创作影响至深的核心地域却只有两个:一是费密故乡所在地蜀中地区;二是费密流寓东南时的扬州、泰州地区。这两个地区无论是对费密诗歌创作的主题与内容,还是对费密诗歌艺术风格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蜀诗情怀

蜀中生活在费密的内L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费密虽而立之际便已离川,但蜀中故事却影响费密诗歌创作始终。对于费密来说,蜀中地区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费密一生命运浮沉皆源于蜀中,遗民身份也始自蜀中,其家愁国恨凝结于此地;二是蜀中乃乡园故地,乡园之恋是每个人都固有的情感。“物有不平则鸣”,蜀中地区的生活使得费密的诗歌创作大放异彩,费密诗歌代表作《过朝天峡》《北征》等都是在蜀中背景之下完成。蜀中地区山水奇险独特、人文景物丰富,这些都给了费密诗歌创作以巨大的影响:从主题上看,费诗较多歌咏蜀中山水并借以书怀,如《过朝天峡》《栈中》等,也借歌咏蜀中人文物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如《过成都草堂寺》等;从风格来看,其慷慨阔大、旨意深远的风格在蜀中业已初步定型。费密在出川以后直至流寓扬、泰生活的前半期,足迹遍布一十四省,笔下歌咏的山水、人文景物范围更为广大,直接反映蜀中景物、人事的诗歌已不多见,但究其主体风格却仍属于蜀中时期诗歌风格的延续与发展;同时,费密诗中的思乡主题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且,随着诗人的年纪越大,离家越久,思乡的情感就越为深厚,思乡主题贯穿了费密大半创作生涯。这些都给费密的诗歌打上了深重的蜀中印记,即使费密的大半生是在东南一带度过,但在地域上来讲,众多学者都认同他为蜀中诗人,费密年轻时即被冠以“西南三子”之名,《清国史馆儒林传》称“至今谈蜀诗者,推费氏为太宗”a},孙桐生则评之曰:“吾蜀诗人,自杨升庵先生后,古文凌替,得费氏父子起而振之。其诗以汉魏为宗,遂为西蜀名家。”

(二)东南遗风

费密出川后流寓东南,身世浮沉不定,总体上以扬州、泰州为中心,生活了四十余年。清初,扬、泰一带为明末遗民集中地之一,遗民氛围浓厚,遗民诗人群体性诗歌风格特征较为明显。费密作为遗民诗人,参与了较多遗民之间有影响的文学活动,如王士镇红桥修契、孔尚任扬州汇聚遗贤;冒辟疆水绘园诗会等。身处这样的大之中,其诗歌创作受到扬、泰之间地域诗风总体特征的影响较大:首先,“扬泰遗民诗人们在创作中将目光投向现实,关注现实人生,言苦之作极多。或抒自己之悲苦人生,或言友朋之苦况,或道民生之疾苦,大都真实而具体。;i,}费密诗歌的主流基调是以真情实感抒发自己的人生境遇之苦,与这一特征正相符合;其次,在诗学取向上,清初泰州遗民诗人多以杜甫为取法对象。明清易代之际,东南一带对清的反抗情绪最为强烈,人清后东南遗民情怀最为压抑和悲愤,诗人群体效杜陵诗风的特征尤为明显。费密在出蜀时诗作便渐至成熟,诗歌讲求法度与字句的锤炼,表现出学杜倾向。人扬以后,诗歌创作受到这种大氛围的影响而变得更加明显,费密五言律诗宗杜特征最为明显,王士镇在扬州盛赞的《过朝天峡》“大江流汉水,孤艇接残春”之句,便有强烈的杜诗风格;再次,东南一带的反抗在清初较为强烈,这一区域所面临的环境极为冷酷。人清以后,遗民们不愿与清廷合作,有意识地追求孤高冷峻的人格,加之遗民的身世际遇大都以凄凉哀伤为主,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群体性的“严冷”风格。费诗主体风格与之大同小异,表现出“清冷”特色;最后,扬、泰地区的遗民诗风还普遍具有隐逸的的特征。明遗民大多不与清廷合作,但又碍于严密的文网与冷酷的政治环境,既不能积极投身反抗,又不得奋笔疾书、直抒胸臆,还要保全自己的人格与气节,最终的选择几乎只有归隐一途。扬、泰地区人丁茂密,有水无山,隐遁山林不大可行,诗人大多隐遁乡野之间。由于精神气节的相通,田园生活的相近,陶渊明式隐逸诗风便得以大行其市。费密身晚年幽居野田,以诗书自娱,生平创作有大量的田园诗,以述幽隐之志,与这一特征完全相合。

[1]

二、鲜明的宗唐特色

清初,遗民诗人在诗歌风气上以学习唐诗为主。费密诗歌内在气质与当时的主流遗民诗风相通,整体上表现出宗法唐诗的特点,但在创作风格上受到杜甫、孟浩然诗歌的巨大影响。费诗宗唐并非是针对有唐一代的诗人、诗歌风气而言,对于唐诗气格,费密有所褒贬,他指出“自沈、宋定近体诗,声韵铿锵,文采绚烂,有气有格,亦古亦今,固诗中之杰作,可以垂法后世者也。然繁音促节,错彩镂金,质淡消散,古瑟渐稀。时移风转,至于元白之轻理、温李之织艳,长吉、卢全之怪癖,下逮晚唐诸公之小近卑寒,风雅之道于斯变极,愈变愈恶矣!五言四韵,李娇之和平,王勃之精丽,沈宋之典重,王维之舍雅,孟浩然之自然,岑嘉州之疏秀,李白之高华,杜甫之悲壮,沟文章之能事也”o}(卷二)。费密以为中、晚唐诗歌风雅渐丧,渐至于“小近卑寒”,气格低下,不值得效仿。而初、盛唐诗人中沈宋、王孟、李杜等人的诗歌各有特色,或精丽典重,或舍雅自然,或高华悲壮,都是有气有格,可以垂法后世的。费密长于近体诗创作,尤其是五律,在诗歌效法对象的选择上,他摒弃了中晚唐的“小近卑寒”诗歌风气,而主要以初、盛唐诗歌作为宗法对象,追求诗歌的气格之美。并且在取法对象上,费密并非局限于一两人之间,而是博采众家,专取所长,这在费密的诗歌创作中有明显的表现。

费密的一些小诗,在风格上往往做出多种尝试,如七绝《宿汉王城》:

烟霭风清紫琴洲,汉王城下系扁舟。

涛声夜半随明月,流到潇湘下石头。

此诗可与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做比较。与李诗相似,费诗连用“紫寥洲”、“汉王城”、“潇湘”、“石头城”地名。在诗句承转的手法上,也极似李诗,尤其是后两句,李用“向”,费用“随”,一为“下渝州”,一为“下石头”,承转手法如出一辙。在意象的运用上,二者也较为相似,除了地名之外,同用了明月、江水、舟船、夜等意象。在总体风格手上,可以明显的看出费诗的学习痕迹。

又如费密的《洋县二首》:

春山青复青,春水绿复绿。

花开不见人,何处沦浪曲。

微风度城上,满城花尽开。

闲携一壶酒,花落满苍苔。

费密的这些小诗数量较多,风格清新自然、隽永舍雅;意境则境界深远,颇有空灵清幽的“画意”。相对费密所言“王维之舍雅”,效法王维诗风痕迹明显。

费密诗歌虽然效法对象众多,但在主体风格上却是以宗杜为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占据费密诗歌创作主流的感怀诗以五言近体居多,风格沉郁,情感悲凉,写景抒情往往境界阔大,讲求字句的锤炼,语言精工凝练,含蕴深刻,颇得老杜晚年律诗的神韵,费密的代表作《过朝天峡》即属此例。二是费密述事诗,这一类诗歌都是古体诗,数量较少,但创作成就非常高,以长诗《北征》《易樟行》为代表。费密的这一类诗歌往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高度关注现实,把个人、家庭的命运和严峻的社会形势联系起来,成为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乱世诗史。此类诗歌直接承继了杜甫述事诗的现实主义风格,将费密代表性长诗《北征》诗与杜甫《北征》诗相比较,风格上有着太多的相似与继承性:首先,从背景上看,杜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杜甫从肃宗所在凤翔县奉命回解州探亲,一路上民生凋敝,满目疮咦,费诗则作于蜀中张献忠之乱中,当时费密为避蜀中战乱,偕同戚属杨氏、赵氏离开成都仓皇北上,两首诗歌背景绝然类似;其次,从创作内容来看,杜诗全诗以归途中和回家后的亲身见闻作题材,状民生之敝、抒时事之见。费诗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线索,以自己的家庭为缩影,反映清初蜀乱时社会种种乱象,现实主义风格强烈;再次,从诗歌情感基调上来看,两首诗歌沉痛悲郁,都表现出强烈的爱国忧民情怀;再次,从体制上看,杜诗全诗共七百字,是杜甫五言古体中最长也是最有名的巨制,费诗也为五言古体,全诗共}so字,俱属体制恢宏;最后,从形式上看,二者俱属述事诗,叙述手法与表达方式极为接近。实际上,《北征))并非古题,而是杜甫自己所创,费密将自己的这首诗歌直接题名为《北征》就已经说明了他对杜甫现实主义诗歌风格的重视与学习。

[2]

由于精神气节的相通,清初遗民诗较多隐逸情节,多学陶渊明田园诗风。费密田园诗数量较多,风格自然、淳朴,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很大,但仔细甄别,费密的田园诗虽对陶诗风格有所继承,却也存在着重要的差别。首先,费诗没有陶诗中蕴含的深刻人生体悟。费密尽管绝意功名,却也多次人幕,交游颇为广阔,诗中没有陶诗的从容之气;其次,费诗对田园生活的领悟角度不类陶诗。陶诗中有着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带月荷锄、夕露沾衣,实景实情生动逼真。费诗更多表现乱世之中对平静生活的渴慕,费密虽隐遁乡村,家庭贫困,但自己并未真正的投身耕种生活。是以费密的田园诗风虽受陶诗影响,但内在气质与陶诗有本质别。费密较多的是以渴求平静的心态去领略田园生活的自然、淳朴之美,尤其是费密晚年,承平已久,费密幽居野田从事著述,更是带着一种文人士大夫的闲适心态去看待田园生活。他的这种创作心态与陶渊明有着本质的区别,倒是更类于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费密在盛赞唐代诸公时指出“孟浩然之自然”。在“自然”这一点上,费密的田园诗更多取法孟诗之“自然”,而非陶诗之“自然”。

三、深厚、和缓的追求

费密以儒名世,诗教观念亦以儒为宗。费密子称费密:“教诸门人及不肖诗文法最精严,不轻许可,……诗文有法度”,“……为诗则以深厚为本,以和缓为调,以善寄托为妙,常戒雕巧快新之语,故浅于诗者即不能知考之诗矣。”阎9(卷二)综合费密的创作来看,费密诗歌极为看重法度,整体上追求深厚、和缓的美学风格。费诗之深厚,体现为诗歌内容深重厚实,不为虚言;费诗之和缓,体现为诗歌的气韵舒展和缓,不急迫局促。

(一)深厚

费密诗歌中的“深厚”主要表现为诗歌的内容。费密主张诗歌创作应该有充实的内容,杜绝虚假矫饰的情感与无病呻吟的内容。分而言之,一方面,诗歌创作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与社会内容要“深”,不能只是流于表面形式,泛泛而谈,而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另一方面,诗歌创作所反映的情感内容要“厚”,要追求情真意切的效果,不能无病呻吟,故作矫情。费诗内容的深厚,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费密诗歌的内容源于作者所体验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在创作上,费密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来源于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表达发自内心的思想态度。费密云:“吾著书皆身经历而后笔之,非敢妄言也。,>[g}8(卷二)诗歌作为文学允许个人的想象、生发空间的存在,当然不必拘泥于“皆身经历而后笔之”,但也应该来自于白己真实的社会生活,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触。费密《北征》类述事诗具有乱世诗史特征,感怀诗则情感厚重、真挚,费锡瑛评价其父时云:“考与论经术及古文诗词,言必本之人情事实,不徒高谈性命为无用之学也。‑[see(卷二)正印证了费密诗歌的特点—唯有务实,诗歌的旨意方能深厚。

其次,费密诗歌追求内容、情感的真实,但这种感情的自然流露并非说是直白式表白,相反费诗极为重视表情达意的技巧和方法—“以善寄托为妙”[5]9(卷二)。费密诗歌中经常将自己的情感融于景物、意象、人、事中去,充分发挥比、兴的创作手法,来增强艺术抒情的效果。费密的感怀诗大都是关于自己身世际遇及家国沦丧的情感抒发,诗歌在表现这些情感时,或移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如“大将流汉水,孤艇接残春。暮色偏悲客,风光易感人”(《过朝天峡》)中的景物利用:大江孤艇、残春暮色,这样的景物描绘出的阔大境界与作者的感伤情绪结合在一起,使得人生悲情显得更加辽阔久远,可谓景情相生,水乳交融。也正因为其情感抒发波澜起伏而又真挚浑朴,费诗方表现出情深意厚的特征。

再次,费诗内容深厚,还表现为丰富、深厚的学识基础。费密认为,为诗应重学识:一方面应该博闻强记,遍习古书,打下深厚的学问基础;另一方面,则强调诗人丰富的识见,须抛弃杂说,宗于儒术。有深厚的学问与丰富的识见基础,诗歌方能免除轻浮溜滑之弊,表现出中正肃穆、味旨深远的特点。当然深厚丰富的学问与个人识见并非旦夕之力所能够轻易达到,那需要诗人的循序渐进的勤苦学习,日积月累方能有所成就。对之,费密授徒时有形象的描述:“……(张子昭)甫事密焉,乃以文辞来请。数年子昭合户坟册,尽弃所为诗歌,依止于古,清婉秀洁篇章大殊矣。夫诗之为物,若灵花异果,味甘芳远,然时蓄之勤,非旦夕之力,晚节渐于诗律细往品己。如此,子昭既决志古学,不为杂说所惑也。; [a7saz(卷四)当然费密强调深厚的学识基础,并非是要求在诗歌创作中去刻意显现自己学识的广博,或去卖弄奇字僻典,或故意去翻新出奇,这样只会导致诗歌估屈葺牙,导致诗歌内容表达与情感抒发的结果大坏。反观费诗,大多具有平白晓畅之美,用典较少,生僻字更是全无。费诗正是有了深厚、丰富的学识基础,避免了清滑浮躁之病,诗味自然醇厚。

[3]

(二)和缓

费诗的“和缓”主要是就诗歌的风貌而言。从费密中正平和的儒学诗教观出发,费密诗歌气韵舒展和缓,不急迫局促,气格庄重典雅,文字朴素淡雅,无雕巧快新之弊。

首先,费诗的和缓风貌主要表现为诗歌气韵舒展,气脉贯通,流畅而从容不迫。从费诗总体来看,诗歌风格宗唐,尤其是初、盛唐诗歌。费密推崇的沈宋、王孟、李杜等人的诗歌各有特色,但大多气韵舒展,气脉贯通,气势流畅。他的诗歌创作则实践了自己的诗歌主张,代表费密主要成就的感怀诗与田园诗,非常重视诗歌的情感特征,丝毫不事议论和说教,情感浓郁强烈,气韵自然流畅。

其次,费诗气格庄重典雅,大气而不陷流俗之弊。费密以儒为旨归,处世庄重持平,在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上则追求“大气’,—要求诗歌达到有气有格的境界。费密以为:“……至于元白之轻理、温李之织艳,长吉、卢全之怪癖,下逮晚唐诸公之小近卑寒,风雅之道于斯变极,愈变愈恶矣。}} (q}sa(卷四)中晚唐诗歌或轻便导致滑俗,或艳丽浮华陷于庸俗,或炫奇巧而致怪癖,在气格上“小近卑寒”,不够庄重典雅。费密所认为的“大气”标准并不单纯,在他看来,如“李娇之和平,王勃之精丽,沈宋之典重,王维之舍雅,孟浩然之自然,岑嘉州之疏秀,李白之高华,杜甫之悲壮”f41}(卷四),这些诗歌气格方都是“询文章之能事也”,都是值得追求诗歌气格。在费密的诗歌中创作中,各种气格可以说都进行了一些尝试,但表现出的最强烈特征便是庄重典雅并偏于悲壮。在诸种诗体中,律诗尤其是五言律诗最适合表现费密在诗歌气格方面的追求,因而反映在费密的诗歌创作中,五言律诗的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与这种诗歌气格追求相适应,费诗语言既不过于浅白,也不过于富丽繁华,更不奇巧怪癖,而是注重语言的锤炼,使用凝练深刻、古朴淡雅的语言来进行诗歌的创作。

从总体上来说,在诗歌创作上,费密有着明确的诗学追求。他的诗歌承袭了诗教观念,并受到地域诗歌风气的影响。在学习前人优秀诗风的同时,并未陷于案臼,而是博学众家,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清人张维屏在《国朝诗人征略》所说:“王士正盛称其诗文不涉王、李之摹拟,亦不涉袁、钟之织仄,奇矫自喜,颇有可观。(s(在明代前七子的模拟诗风以及竟陵派的故作幽深孤峭的诗风之间,费密的诗歌取其中庸,既能博采众家所长,又能结合自己的情思抒发真情实感,强调诗歌内容的深重厚实,不人形式主义之流弊,于清初诗坛自成一帜。

附录:

蜀相杜甫范文11

论文关键词:明代 杜诗 诗史

论文摘要:明代诗论家对杜诗诗史说的阐释有着独特的视点,杨慎首发其论,驳斥诗史合称,认为诗不可兼史;而许学夷等依据杜诗本身特色,虽在理论上同意杨说,但对杜诗诗艺的评价从另一角度肯定了杜诗诗史说;王文禄则从杜甫本人人手,揭示出诗史产生最根本的原因。他们推动了杜诗诗史说的发展。

自孟綮《本事诗·高逸第三》以诗史之称评价杜诗后,这一说法便成为后代诗论家考评杜诗的重要层面。观孟綮所论,“毕陈”、“推见”、“殆无”表明叙事详尽,而“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指明所叙事类,由此而论,诗史意应为杜诗详尽地记述了自己的生活事实,接近似《史记》列传体的诗。晚唐时,李肇的《唐国史补》,郑处诲的《明皇杂录》,康骈《剧谈录》等书多引杜诗以证史事,如《悲陈陶》、《悲青坂》、观水涨》、《草堂》等。及至宋代,宋祁《新唐书·杜甫传赞》云:“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云:“杜少陵子美诗,多纪当时事,皆有依据,古号诗史。”以时事来申述孟綮语“禄山之难”“流离陇蜀”,已将杜甫个人的历史置换为当时的社会历史,依据是杜诗多处涉及当时事,且多首杜诗直叙时事,或叙议时事。而史绳祖在《学斋占毕》中云:“……先儒谓韩昌黎文无一字无来处,柳子厚文无两字来处。余谓杜子美诗史亦然。为其字字有证据,故以史名。”姚宽《西溪从语》云:“或谓诗史者,有年月、地里、本末之类,故名诗史。”此解释方法发展到极致,便出现了史注杜诗。刘克庄《再跋陈禹锡杜诗补注》云:“盖杜公歌不过唐事,他人引群书笺释,多不咏着题。禹锡专以新旧唐书为按,诗史为断,故自题其书日:‘史注杜诗’。”在他们的论述里,诗史的意义变为杜诗中语言的实际可考了。诗史中史义的变迁,可视为进一步阐明杜诗的必然结果,然时事与一人之史差别巨大,且以时事义诠释诗史,值得商榷。

明人对宋元诗话,多作省悟、反驳。他们不拘泥于前代论述,多有发明。何景明《明月篇序》以诗“贵情思而轻事实”为理论基点,对杜诗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博涉世故”、多叙时事的杜诗,比、兴少而赋体多,与《风》诗传统相背,不合诗旨。王廷相亦有相近的看法。对“诗史”说辨证尤力的首推杨慎。他紧承二人路数,对诗史说作了更细致的驳斥。《升庵诗话》卷四《诗史》云:“宋人以杜子美能以韵语记时事,谓之‘诗史’。鄙哉宋人之见,不足以论诗也。夫六经各有体,《易》以道阴阳,<书》以道政事,《诗》以道性情,《春秋》以道名分。后世之所谓史者,左记言,右记事,古之《尚书》《春秋》也。若诗者,其体其旨,与《易》、《书》、《春秋》判然矣。《三百篇》皆约情合性而归之道德也,然未尝有道德字也,未尝有道德性隋句也。……杜诗之含蓄蕴藉者,盖亦多矣.宋人不能学之。至于直陈时事,类于讪讦,乃其下乘末脚,而宋人拾以为己宝,又撰出‘诗史’二字以误后人。如诗可兼史,则《尚书》《春秋》可以并省。”何谓诗史?“以韵语纪时事,谓之诗史”。史记言,纪事,诗多不纪时事,应各司其职,这是体例的区别要求;且诗以含蓄为旨,杜诗直陈时事,怎能含蓄?这两点共同奠定了杨慎“诗不可兼史”的理论基础。虽然在实践中,以韵语纪时事的诗已经存在,由于诗不可兼史,后世就不应用诗史之名来称道和概括这样的诗,此显示着诗学理论的规范。然如胡应麟对杨慎此论指出的一样,诗史不首出宋人,应以孟綮为先。据上分析,孟綮诗史中“史”并非指时事,应指杜甫一人之史,杨慎反驳了宋人之见,但没有反驳孟綮诗史之义;且他没有对杜甫诗史诗作细致分析,缺乏充分而实质的例证;以“韵语纪时事”概括诗史的意义,显其浅陋。继他之后的王世贞对此论述作了修正,《艺苑卮言》卷四云:“其言甚辨而核,然不知向所称皆兴比耳。《诗》固有赋.以述情切事为快,不尽含蓄也。语荒而日‘周馀黎民,靡有孓遗’,劝乐而日‘宛其死矣,它人人室’,讥失仪而日‘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怨谗而日‘豺虎不受,投界有昊’,若使出少陵口,不知用修如何贬剥也。且‘慎莫近前丞相嗔’,乐府雅语,用修乌足知之。”“述情切事”与“韵语纪时事”或“直陈时事”区别显明,且赋不以时事发之,以此来驳杨慎“诗不可兼史”不能成立。杨慎论含蓄,《诗史》云:“《三百篇》皆约情合性而归之道德也,然未尝有道德字也,未尝有道德性情句也。”由“未尝有……字也”、“未尝有……句也”可知,杨慎的含蓄意义就是诗中所寓美刺褒贬不应用语言直接说出。这样的观点在评论杜诗中也有表现。《升庵诗话》卷八《不嫁惜娉婷》云:“杜子美诗‘不嫁惜娉婷’,此句有妙理,读者忽之耳。陈后山衍之云:‘当年不嫁惜娉婷,传粉施朱学后生。不惜卷廉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深得其解矣。盖士之仕也犹女之嫁也,士不可轻与从仕,女不可轻与许人也”;又云:“‘锦城丝管纷纷,半人江风半人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花卿名敬定,……恃功骄恣,杜公此诗讥其僭用天子礼乐也。而含蓄不露,有风人言之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之旨”。含蓄要求诗意多采比兴手法,以达到讽诫的诗教目的。王世贞认为“赋,以述情切事为快”,不尽含蓄,反驳杨慎由《三百篇》引出的“诗皆含蓄”的论断,又得出了“诗不皆含蓄”的结论,还不能说明“以韵语纪时事”的诗便可以被称为好诗,且进一步推论为诗可以兼史,诗史之名可以称论杜诗。不能杨慎第一论点,便不能作如此的推论。他在末尾云:“‘慎莫近前丞相嗔’,乐府雅语,用修乌足知之”,能证明诗可以这样写,有历史传统可依,然与诗史无涉。他仅以单例(赋相对比兴言,“语荒”等相对刺言)反驳杨慎,未能把握杨慎理论核心,故此论还不能为诗史提供深入而恰当的阐释。

及至许学夷,其《诗源辩体》对杜诗诗史说的论述,为诗史说提供了新的阐释意向。许氏云:“愚按:用修之论虽善,而未尽当。夫诗与史,其体、其旨,固不待辩而明矣。即杜之《石壕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哀王孙》、《哀江头》等,虽若有意纪时事,而抑扬讽刺,悉合诗体,安得以史目之?至于含蓄蕴藉虽子美所长,而感伤乱离、耳目所及,以述情切事为快,是亦变雅之类耳,不足为子美累也。”闭诗与史体旨分辨明晰,诗不可兼史固然正确;杜甫诗史诗抑扬讽刺,虽纪时事,然不离诗体,不应将诗与史合称赞颂杜诗;述情切事为快的杜诗,皆感伤乱离,耳目所及,非史家笔录史实,为变雅体。他肯定了杨慎“诗不可兼史”的理论观点,立论却与其不同:杨慎认为史主纪事,诗不记事,故诗不可兼史;许氏认为诗能抑扬讽刺,史不能抑扬讽刺,故诗不可兼史。可见,许氏更关注杜诗诗的特征。他在《诗源辩体自序》中云:“汉魏六朝,体有未备,而境有未臻,于法宜广;自唐而后,体无弗备,而境无弗臻,于法宜守。易昌:‘拟议以成其变化,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呜呼,安得起元瑞于地下而证予言乎。夫体制、声调,诗之矩也,日词与意,贵作者自运焉。窃词与意,斯谓之袭;法其体制,仿其声调,未可谓之袭也。”他认为诗应分体与境或体制、声调与词意,在论述杜诗诗史说时,自然也将杜诗的体制和词意区分开来论。“抑扬讽刺”不是诗体,是诗旨,杜甫诗史诗合诗旨,不能以史称;纪时事诗,为诗人亲身所历又出于感伤乱离,不失《毛诗序》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由此而出的诗体可视为变雅体,合诗体,不能以史称,故杜甫这些诗不应以诗史之词命名。许氏集中论述了杜诗本身的特征,从诗的角度完全肯定了杨慎所反对的“以韵语纪时事”的诗,说明它既合诗旨又合诗体,最终认为杜诗不应以诗史来称,可谓与杨慎殊途而同归。然而,此论还不能驳倒诗史之名的成立。许氏承认诗史之义应指杜诗纪时事,其合诗旨,合诗体,对这些诗因纪时事引起的争论作了新的解释。在杜诗评论上,他不囿于宋人观点,对诗史名篇的艺术特征作了尽情的发挥。如“石壕、新安、新婚、垂老、无家等,叙情若诉,皆苦心精思,尽作者之能,非卒然信笔所能办也”,“子美五言古,凡涉叙事,迂回转折,生意不穷,虽间有诘屈之失,而无流易之病”,“子美五言古,如自秦州人蜀诸诗及新安、新婚、垂老、无家洎七言律声调浑纯者,为甚精细”,“如《哀王孙》、《哀江头》等,虽稍人叙事,而气象浑涵,更无有相类者”,“谢茂秦云:‘长篇最忌铺叙,意不可尽,力不可竭,贵有变化之妙。’苏子由云:‘老杜陷贼时有《哀江头》诗,予爱其词其如百金战马,注坡蓦涧,如履平地,得诗人之遗法。如白乐天诗,词甚工,然拙于纪事,寸步不遗,犹恐失之,此所以望老杜之藩垣而不及也。’愚按:子由此论,妙绝千古,然子美歌行,此法甚多,不独《哀江头》也”。杜甫诗史诗多用叙事,涉及时事,但并未伤害诗意的表达,诗艺的创造,其原因一是杜诗皆作者苦心精思所为,非史实录;二是杜诗皆迂回转折,气象浑涵,表现出作者个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些论述具体而充分地阐释了杜甫诗史诗的诗学特征,此非史能比,亦非一般诗人能比。纪时事,“不足为子美累也”,不应构成杜诗阐释的中心,杜甫个人的语言创作,杜诗的独特风格才是阐释的重心所在。许氏的这番论述巧妙地回应和深化了孟綮诗史说的本源意义,有关杜诗的具体阐释也证实了“以韵语纪时事”的诗皆是“杜甫个人创造实践”的结论,使杜诗诗史说的讨论本然回归到杜甫本人。然而,因时事人诗而引起的诗与史的辨证,以及诗与史能否合一问题的讨论,许氏没有作深入的阐释。

论述诗史说,必须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吻合,这是许氏留给后人的阐释方向。谢肇浙《小草斋诗话》云:“少陵以史为诗,以非风雅本色,然出于忧时悯俗,牢骚之声犹不失三百篇遗意焉。至胡曾辈之咏史,直以史断为诗矣。李西淮之乐府,直以史断为乐矣。以史断为诗,读之不过呕哕。以史断为乐,何以合之管舷?野狐恶道,莫此为甚。”嗍“胡曾辈之咏史”中的史,相对胡曾辈,已经是过去的历史,故据上下文可知,“以史为诗”中的史指过去的历史;“忧时悯俗,牢骚之声”指杜甫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当时的心境和情绪,前后史义显然存在矛盾。谢氏的矛盾述说,透漏出了诗史说阐释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即:“诗史”中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两《唐书》等史书中史,同形而异义。依孟綮所言,诗史之名的核心是诗,在他的论述中,前半为诗之内容,后半为诗之效果。

诗中“推见至隐,殆无遗事”的正是“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之事,诗史中史的含义很明确,指“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的事,史字为此现象的符号标识。然而,这样做在理论上很容易造成意义含混。宋人将诗史中史落实在时事上,使史脱离开诗;杨慎基于宋人论断,完全将诗史分开来论,说明二者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作出“诗不可兼史”的驳论;这些均可视为诗史中史字带来的负面效应。许学夷更关注诗史说名下杜诗自身的特征,多少回避了诗史概念本身存在的矛盾,仅论到“夫诗与史,其体、其旨,固不待辩而明矣”;谢肇浙依循许氏的视角(不注重诗史概念本身,只注重杜甫和杜诗的特征),便将此视角存在的矛盾凸显了出来。论述杜诗诗史说必须首先辨明诗史概念,否则便造成了诗史说与杜甫诗史诗的双向背离:杜甫诗史诗在诗艺上阐释越显明,诗史之义越模糊,混乱。因为对二者的任何阐释都只是为了阐明一个问题:以诗史之名指称这些杜诗特征合适吗?

宋代周辉《清波杂志》云:“叩于汝阴李遐年,李日:‘诗史犹国史也。《春秋》之法,褒贬于一字,则少陵一联一语及梅,正《春秋》法也。”’诗寓讽谏,多褒贬当时,与《春秋》等史以史事纪录来经世资鉴,虽方式不同,社会功能却是相同的。这可为诗史之名的成立寻找到一定根据。此观点在宋代还不昌明,至明代则甚多。如程敏政云《诗》美刺于《春秋》褒贬同一扶世立教之意,后世词人遂有以诗咏世者。唐杜少陵之作妙绝古今,号诗史。第其,且多长篇,读者未能遽了。”闱以诗咏世,求美刺,与史寓褒贬一样,可达到匡正时政,教化子民的目的,这只能说明诗与史在此点上是相同的,不能就此断定诗可以与史合一;以诗咏世,也并不能说明记录时事的诗便可以称为诗史;“所识者皆唐事”和“史记录的唐事”存在本质差异。杜诗诗史说的内涵和诗史中史的内涵不应简单地因诗与史在某点上有相同之处或不同之处就得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在这一点上,王文禄则另辟蹊径,为诗史说的成立找到了更为可信的根据。他在《诗的》中云:“杜诗意在前,诗在后,故能感动人。今人诗在前,意在后,不能感动人。盖杜遭乱,以诗遣兴,所以叙事、点景、论心,各各皆真,诵之如见当时气象,故称诗史。”“当时气象”指诗中事景情的接受性再现的景象;以诗遣兴,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之旨。兴或意才是诗创造的唯一源泉,这样,诗才能做到事景隋真实的表达。诗史中史由“诗应以意为先”、“作真实的表达”这一论断衍出,应为诗中再现出来的过去事实。具体而生动的事景情并非一般的史能够囊括,若用史字统摄它们,难以让他人接受。然而,王文禄明确指出杜甫创作的基本原则,为“意在前,诗在后”、“各各皆真”,这为诗史说的阐释提供了一个重要前提。杜甫意在前,诗在后,故能真实的再现出当时的客观事实,他的诗也因此具有了史的价值,“如见当时气象”。宋人胡宗愈《读杜工部诗集序》所说“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阿是此论最好的延伸阐释。

综而言之,诗史中史指杜甫“禄山之难,流离陇蜀”真实的生活,指真实再现的当时社会历史,还指“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等杜甫和当时民众真实的思想、情感和愿望。杜诗不仅是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而且成为当时人在政治祸乱中哭嚎和呼唤的真实描述,正如浦起龙《读杜提纲》所言“可见史家只载得一时事迹,诗家直显出一时气运。诗之妙,正在史笔不到处”。即使诗史中史有了明确而丰富的内涵,那么能否断定诗史之名在理论上就一定能够成立?这仍待进一步的探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杜诗这些丰富的内涵用一个合适的词来命名。

明人在宋人诗史说基础上进行激烈的反驳与辨证,使诗史说逐渐走向澄明。清人所论视角不出明代,然略为显明。如钱谦益《胡致果诗序》云:“而诗中之史大备,天下称之诗史。”施闰章《江雁草序》云:“杜子美转徙乱离之间,凡天下人物事变,无一不见于诗,故宋人目以诗史”陈玉王基《借竹轩诗序》云:“若为唐人诗尽无撼,何以言诗史者独推一少陵?夫史之可贵者,以其信也,唯真则可信,此昔人所为善论少陵诗也。”

诗史说是杜诗诗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明人对诗史说的探讨,多不集中于概念,往往将概念所及的杜诗及其他杜诗作出品评来辨证诗史;若集中概念,则将杜诗特征忽略,这样做,杜诗与诗史之名发生了分离。诗史之名首先属于杜诗,然其成立必须在中国传统文论中诗与史概念的内涵中得到阐明。诗史中史不仅存在于一般史的范畴中,更直接存在于杜诗的特征里。故杨慎等人诗与史的辨证将诗史之名完全脱离杜诗,以含蓄来反对时事诗,自然有失偏颇,诗史不是诗的概括,而是杜诗特征的描述。许学夷与谢肇浙回避诗史,只论杜诗的艺术特征,与诗史说渐趋远矣;从诗美刺与史褒贬同一的事实来肯定诗史存在的合理性,与杨慎等思维视角相同,忽略了诗与杜诗的区别;王文禄由“真”论杜诗特征,为诗史说的成立提供了重要依据。杜甫诗史诗特征足以证明诗史之名有具体而丰富的内涵,且其真实可信的表达和再现使其完全具有史的价值。这些独特的诗学特征及杜甫独特的诗学风格完全超出了一般诗学理论范畴,因此,后学者必须在诗学理论中确立一个合适的名词来给予命名。

蜀相杜甫范文12

关键词:板块式;教学设计;案例

板块式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即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呈“板块”状并列又彼此联系、相互渗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设计。本文以《蜀相》为例,分“课前板块”“课中板块”“课后板块”三部分阐述。

一、课前板块

(一)深入教材读文本

《蜀相》以武侯祠荒凉之景表达作者的凝重、景仰、叹惋之情,以厚重之笔墨传递出其忧国忧民之志、怀才不遇之感,是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代表作。在单元教学中有引领作用:教给学生欣赏诗词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其他各篇时,能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单元学习的质量;同时我将作者“穷则兼济天下”的精神,看作是对职业学校学生人生观教育的一个抓手,培养学生身处逆境不坠青云之志、健康昂扬的审美情趣。

(二)分析现状制订目标

我的授课对象是中职一年级的旅游服务与管理班的学生,他们爱阅读,尤其是“微阅读”(微博、短信),能说会道;经过初中及中职一年的课本学习,校本教材《晨读》的背诵,积累了一些古诗,熟悉诗歌的常识,掌握了一些鉴赏方法,善于利用网络资源。

(三)阐述理念论方法

围绕教学目标,重点设计课中板块,分为三个教学板块。以读、感贯穿课堂,本着简化板块、优化板块的原则,不求面面俱到,力求每一个板块主要突破一个目标,板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体现教学结构。

本课所涉及的教学资源:文本资源、网络资源、现代教具……

(四)学生课前作准备

针对教材及学生实际,强化课前预习工作,布置明确的预习任务,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上课做好准备。任务如下:

1.搜集杜甫诗句、生平事迹,观看视频《唐之韵・千秋诗圣》;

2.了解写作背景。请你用“我了解的杜甫”介绍作者;

3.熟读诗歌,找一联喜欢的诗句,把它改写成现代文。

二、课中板块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课堂设计。《蜀相》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出师表》MTV,渲染氛围)

诸葛亮穿越时空隧道,于春节前去草堂拜谒杜甫,享受了数百年后的文化科技成果。想在网上与刘备QQ聊天,发现用刘备作网名的有很多,过渡到杜甫诗句竞赛。接着用一句过渡语,诸葛亮穿越时光隧道,今天我们也要穿越时空隧道,跟随杜甫去瞻仰武侯祠。(板书课题、作者)。

情境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趣和意志领域,把学习变成精神需要(赞可夫)。短短2分钟导入,《出师表》MTV不仅给学生以听觉、视觉的冲击,还把学生带回到战火纷飞的三国。穿越式的导语不仅吸引学生,同时给学生以示范,读诗要发挥想象。诗句竞赛强化学生的积累。

(二)课中板块一:裸读――深情诵读,感知悲情

“裸读”即直接地、本真地、质朴地读,尊重自己阅读的初始感觉,发挥自己的想象。“裸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拒绝“被阅读”。

(三)课中板块二:赏读――深入品读,体验悲情

这一板块有三个环节:

一品景中情:体会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再品事中情:领会融情于事、怀古伤今的写作目的

三品泪中情:深味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四)课中板块三:“悦读”――拓展延伸,交流感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读,即快乐阅读,自由阅读,享受阅读,从阅读中学会阅读,从阅读中得到滋养,达到内在的充实与从容。

1.学生朗读诗歌《倾听杜甫》(配乐:《高山流水》),体会沉郁顿挫、忧国伤时的诗风。学生齐背诗歌,升华情感。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一民族的最强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践行古人的遗愿,涌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撷取几朵浪花,分享感动。

读书要读到书中的智慧之言,《倾听杜甫》理解沉郁顿挫,解诗要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由诗及人,由人索义,从而化解教学难点。

(五)作业指导

除了要求学生背诵《蜀相》、赏析杜甫的《八阵图》或者《咏怀古迹五首》、巩固赏析方法外,我要求学生搜索武侯祠的景点,以“欢迎来到武侯祠”为开头,写一段导游词。另外,我还推荐学生欣赏《古诗朗读》《中华诗词》,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单元教学的印象。

三、课后板块

回顾总结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及上课的教学效果,教学反思如下:

优势:课前准备充足,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资源,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不足:导入部分冗长,以致后来的时间有些紧张;诵读、涵咏的时间还不充分,课堂巩固练习时,学生思考很仓促,回答不尽如人意。改进:舍弃导入部分的一些内容,可以省出时间让学生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理解费力时,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课堂还要给足诵读、涵咏的时间,让学生读足韵味,理解到位。《蜀相》是名篇,研究再深入些,引导更灵活些,表达更洒脱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