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节气小雪古诗

节气小雪古诗

时间:2023-05-30 10:07:14

节气小雪古诗

第1篇

【关键词】诗词;云雾雨雪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文中有许多描述自然现象的优美诗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等等。自然景象是人们熟悉的场景,正因如此,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感觉并用某些自然现象来衬托个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人生理想。在关于远古时期,我们先人对云雾雨雪何时出现的猜测进行过探究,如: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郭沫若《卜辞通纂》;在《周易》中:“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暑。”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到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再到可以成为“诗的国度”的唐代,都是诗人笔下经久不衰的意象。

一、诗词中某些佳句是阐释自然产生过程

关于云雨的产生和用途在诗句中也有描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说到了春季,大片的云彩汇集在一起,产生飘浮在空中的水蒸气,当空气承受不住大量汇集的水蒸气的时候,就会下雨。此时的云,不管是对流云还是层状云,一般情况下都是云层较厚,含水量大,也就是在垂直方向积分含水量大,此时太阳的短波辐射不能直接穿透云层,所以陆地上看,灰黑色的云居多。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更为此时的雨,提供了条件。由此,万物复苏的春季,天空中的云已为古人(如杜甫等)所熟知,这是一条较为准确的雨情信息。

二、诗人感官地对待自然现象

诗人从他们自己独特的角度和感观来对自然现象下定义。国际上对雨有一套分类、方法和定名,气象观测上对云的定名、特性、编码也有规则,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如何彼此理解和沟通,应该是有意义的。对于雨,相似地有:朝雨、夜雨、春雨、秋雨、过雨、宿雨、新雨、积雨;从大小及浓度上说有烟雨、微雨、轻雨、丝雨、小雨、暴雨、倾盆雨、密雨;还有寒雨、冷雨、飞雨等等。

诗词中普遍能见到的密雨、微雨、急雨、细雨、杏花雨、小雨、飞雨等。例如:

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

从中可以分析:

(1)以上小雨、微雨、轻雨、细雨等雨都是属于小雨,在现代气象上,就是指雨量小于2.5 mm/h的雨。雨滴大小倒是没有明确规定,从云物理学来看这种小雨雨滴的直径一般应在0.4 mm以下。但上述几种小雨,彼此间还是有区别。

(2)烟雨或许是雨滴最小、浓度较大的雨,在诗人眼中,经常是烟雨蒙蒙,能见度较差,眼前的状态,景物忽隐忽现,朦朦胧胧,好比眼前有一层雾。这种烟雨的雨滴直径的平均值小到10-150lam (0.O1-0.015mm),它大小则是雨滴定义直径中的下界附近。

(3)轻雨、微雨、丝雨应该是在烟雨和细雨之间,可算是毛毛雨,就是雨滴小、浓度大的3种雨。它们对物体、草木、树叶只是稍微打湿,其平均直径约在150-250lam,雨量在0.2-0.4mm/h。

三、以雪为题的感情释放

中国古诗词中还有大多是以雪为题的诗篇,在诗中诗人常常以雪为背景,在描述中加入情景,把关注点放在后半段的诗词主题上,大都是借题发挥,寓情于景。下面我们只以雪等为例,剖析诗人是怎么借题发挥的。

关于雪的诗有: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农谚中说,瑞雪兆丰年。黄河流域冬天下了雪,来年庄稼会有好收成,冬雪可冻死害虫,到春天雪融后,湿润土壤,有利于春耕播种、植物生长,这是一般的说法。但农业上的丰收,其因素很多,气象上风调雨顺是一个因素,冬天的一场雪,并不能代表来年从春到秋的风调雨顺。丰收也与农业上的耕作、培育有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因素、治国的因素。所以1-2次瑞雪不一定能保证来年的丰收。

古诗中描述的北方,行走在路上很难,白天尘土飞扬,下雪天路上积雪很厚,只会下马艰难地步行。这就是北方与江南不同,江南绿树青山,灰尘较少,即使是下雪的天,雪也是细小的不大,随下随融,有雪也会是浅浅的一层。

综上所述,云、雾、雨、雪等自然现象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文人们把这些自然现象作为意象运用到诗词创作中来,一方面可以点明诗词创作的地域特征和季节气候特征,另一方面文人也可以假借这些意象来传达自我独特的某些情感,增添诗词的内涵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工岚选.中华诗词名句鉴赏[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2.

[2]黄美元,徐华英,等.云和降水物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第2篇

关键词 古代文学;二十四节气;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崔玉霞,(1966-),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江西南昌 330046)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在二十四个节气背后,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曲赋,无不鲜明地带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成为我国农耕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从天文上讲,二十四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24节气由来。

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温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联系,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文人还是民间百姓,多有通过诗词歌赋来反映二十四个节气的变化和习俗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二十四个节气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便于人们记忆和传诵,人们还把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一首歌谣在民间传唱: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这首诗前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缩略的集成,依次称为:

立春、雨水、惊蛰、眷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后四句为各节气的时间。通过“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这两句对仗巧妙,指出了如果以阳历来推算节气的日期,那么7月份以前,每月两个节气的日期,多在阳历6日或21日,下半年每月的两个节气多在阳历的8日或23日。有时也相差一两天。所以口诀中又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一句。

此诗的巧妙之处在于把二十四个节气取其中的一个字贯穿起来,组成一首七言律诗,同时指出了节气之间的间隔规律,简单易记,朗朗上口。

二、二十四节气与谚谣

谚语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里就有不少“引谚”的实例,在《易经》、《尚书》、《左传》、《战国策》、《国语》、《孟子》、《史记》等古籍中,都提到并且记载了谚语,宋代以后还出现了关于俗谚的专著,如《古今谚》等。

由于我国是农业发达的文明古国,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因此对气候与季节变化,须有一套准则或方法来遵循,二十四节气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制定出来。为了便于记忆,智慧的劳动人民还把有关节气的内容加工总结、凝练压韵,形成民谚民谣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这些民谚民谣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意象鲜明,流传甚广。例如“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惊蛰一犁土,春分地如筛”“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下种,谷雨栽秧”“立夏小满,雨水相赶”“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三朝遍地锄”“过了芒种,不可强种”“夏至进入伏天里,耕地赛过水浇园”“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大暑大落大死,无落无死”等等。这些农家谚语短小精练、实用具体,至今还在农村流传和使用。

比民谚形式更高级的形式是民谣,关于节气的谣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如有一首五言节气歌,将每个节气中的典型物候与景色以及农业生产、民风民俗编在一起,通过阳气转、乌鸦叫、滴水干、封河等外在景物描绘出鲜明的季节变化,通过种粟、种大田、动刀镰提醒农民到季节该进行的农事活动。大家乐、不着棉、忙买办、要过年写出不同季节的民风民俗。全诗如下: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幕,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署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失雪芟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流传于四川地区的《节气百子歌》,则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民风民俗: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账主子。

这首诗一共写了十二个月,每个月份中重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节气民俗,其中吃麻饼、吃捞糟烘笼子等习俗带有浓郁的四川地方特色。

三、二十四节气与诗词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广泛和深刻,在中国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很多,多愁善感、触物兴情的诗人们对季节的变化尤其敏感,通过诗词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表达不同阶层,不同时节的情感,反映不同历史不同地区的生活生产和民风民俗,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

二十四节气诗词主要表现的内容有:

一是反映炎黄子孙在不同季节从事劳动生产的场景和农家生活的场景。

这些诗词宛如一幅幅优秀画卷,不同朝代的不同农耕图和农家乐组成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我国最早的一首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诗歌是《诗经》里的《七月》。作为《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七月》描写了先民们随一年四季节气的变化所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诗歌从一年最寒冷的十一月、十二月“无衣无褐”的冬日生活起笔,写了“春日载阳。鸟鸣仓庚庾”的春天万物复苏景象;接着写夏季芒种的繁忙;然后的秋收冬藏,一年四季不停歇的劳作。其中写道“六月食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寿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这一段写先民在不同的季节采食不同的果实,丰收喜悦的情景。

农事诗在此后各朝都有杰作出现,田园诗人陶渊明、孟浩然、范成大都有与节气相关的农事诗佳作。宋代陆游的《时雨》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节气诗佳品,“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香,处处菱歌长。”文字短小精焊,清新自然,不仅写出了节气时令、物候现象,而且突出地渲染了田家插秧、采菱时的繁忙与欢畅。

第二类是通过描写农家生活的艰难和辛苦,反映我国农民吃苦耐劳、辛苦劳作的精神及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事活动是国人生存根本。很多文人出身就是农家,也有的是躬耕垄亩的田园诗人,对农村生活有切身的感受。而中国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也让他们特别关注农民的悲苦,关注百姓的生活。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白居易的《观刈麦》,诗歌开头就写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一段非常逼真地写出了芒种时节田家麦收的劳累和辛苦。为了抢时收获,全家老少一起出动,脚踩滚烫的热土,头顶炎炎的烈日,不顾劳累,不怕流汗的精神。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如其三十五“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写农夫被租税所迫无力买田耕种,只好在七月采菱为生的困苦和愤怒。

这类反映农家被剥削和压迫的诗歌在历朝历代都有新作,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诗人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爱民的情怀。

第三类是随景寄情、四时感怀之作。

战国公孙尼子《乐记,乐本篇》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感物说是中国古代诗学中最基本的艺术创作触发论。“感物说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气本原之说上的。”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古代文人从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中感受到季节更迭、时间的流走、人世的变迁、年华的逝去,由此触感,他们通过节气诗或抒发感慨、寄托心志,或吊古伤今、怀乡念友、或人生悲愁、忧国忧民等等,情感均随诗词表达出来,为诗词领域增加了丰富的内容。

春有梅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都会引起诗人无限感怀,伤春、苦夏、悲秋、枯冬均成为文人创作的由头和契机。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借春分日来写离愁,其在《清平乐》中这样写道:“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该词撷取春分天最易让人伤感的落花来融情人景,情景交融。春风吹又生的春草在作者看来却成了离恨的象征,将无形之离恨化为有形之春草,生动而贴切,富有创意。

“自古逢秋多寂寥”,自宋玉在《九辨》中感叹“悲哉!秋之为气也”以来,悲秋成为我国文学中的传统主题。而在四时感怀的节气诗词之中,悲秋的诗词所占份量最多。“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诗人触物兴词,以白露季节水边的秋景营造出凄清哀婉之氛围,烘托出为追求爱人历尽艰辛而不得的怅惘和凄苦的心境,全诗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在以悲秋为主题的诗作中,杜甫的《秋兴八首》被誉为律诗中的精髓,是“裘领之作”,是“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其第一首诗:“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该诗通过悲自然之秋来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全诗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愁,含义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第四类写节气变迁时的自然之景及百姓在不同节气里民风民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民间特别重视立春、清明和冬至等几个节气。这也许是这几个节气物候变化较明显,其中关于这几个节气的传说更多、习俗更多、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比其他节日更深。在涉及到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中,也尤以这三个节气的诗词为多。

立春在每年的2月4日。据资料记载,历代王朝对立春这一节气都相当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农业立国,对立春的到来寄予了厚望。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返赏公卿大夫于朝。”后世历朝历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迎春活动,有的朝代还举行隆重的迎春大典。到唐宋时期,立春日还有盛大的春祭活动,从京师到县城都特修专供祭春用的宽阔的“春场”。立春这天,人们穿着同一颜色的春服。打着旗、幡、伞盖,牵着纸糊的春牛春象,用彩杖鞭打,意为打春”,送小春牛,载歌载舞;明清以来,又发展了民间食青菜,迎土牛,浴蚕种,喝春茶等习俗。立春这一天,民间还有吃春卷的习俗。据说这是为了祭奉春神句芒,请他督促耕牛努力干活,催促庄稼快快成长的意思。

苏轼在62岁时被贬到海南儋州,对于一个年近古稀老人来讲,海南这样一个荒蛮之地已近乎是葬身之所了。但我们从达观的坡《减字木兰花・立春》词中,看到的却是欢欣鼓舞,清新活泼的春的气息:“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花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胜雪花。”全词写春风吹暖,桃花盛开的春日景象。词中还写了农人在立春日举行鞭春牛插春幡等民俗内容。

清明在阳历每年4月5日前后,是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的。据《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据统计,《全唐诗》《全宋词》中,内容中包贪“清明”“寒食”字样的作品有850多首。有些诗词已成为妇孺皆知的千古名篇,如杜牧的《清明》诗,几乎家家尽知,无人不晓。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祖扫墓,清明前后,他乡游子不论多远都要返回故里,到祖先亲人墓前祭祀洒扫,寄一腔哀思,以慰地下亡灵。唐戴叔伦的《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就是写清明及清明前一日寒食节的习俗的。“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花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在外为官的戴叔伦为仕途羁绊不能回乡,清明之日送儿还乡祭扫,离别时说到家乡触动思乡之情,忍不住泪湿衣襟。诗中“晓厨新变火”一句指的是我国寒食节习俗: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是日禁火,家家冷食。至次日清明方举火做饭。此习俗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

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的好日子。古代民间有植

树、插柳、放风筝、打秋千、蹴鞠(踢球)、斗鸡等多种有趣的民俗活动。宋代吴惟信的诗《苏堤清明即事》写苏州清明美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冬至古称“至日”、“日短至”。冬至在阳历的12月21或22日。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自昼最短的一天。 在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冬至诗以唐宋时期为最多,宋黄公度《至日戏题天福寺》“去年至日老夫家,呼儿具酒对梅花。今年至日空奔走,岂止无花亦无酒。薄宦驱人无已时,客怀牢落强裁诗。君不见杜陵老诗伯,年年至日长为客。”全诗运用对比手法,写去年冬至过节的欢乐及今年过节的冷清,抒发宦游生活的无奈。通过由已及人,想到杜甫遭遇的对比,突出诗人寻求自我安慰的心理。宋范成大的《满江红・冬至》借写冬至日节序的变化,抒发一种对时光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清昼永,使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四、二十四节气与曲赋

由于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还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作为弹词的开篇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节气名:立春、雨水;戏目名:《西园记》、《霄光剑》。

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闲。节气名:惊蛰、春分;戏目名:《跃鲤记》、《蝴蝶梦》

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节气名:清明、谷雨;戏目名:《风筝误》、《西厢记》。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玉簪小满布庭前。节气名:立夏、小满;戏目名:《牡丹亭》、《玉簪记》。

隔溪芒种渔家乐,义侠同耘夏至间。节气名:芒种、夏至;戏目名:《渔家乐》、《义侠记》。

小暑白罗衫着体,望湖亭大暑对风眠。节气名:小暑、大暑;戏目名:《白罗衫》、《望湖亭》。

立秋向日葵花放,处暑酉楼听晚蝉。节气名:立秋、处暑;戏目名:《葵花记》、《西楼记》。

翡翠园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华天。节气名:白露、秋分;戏目名:《翡翠园》、《折桂记》。

烂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芦花红蓼滩。节气名:寒露、霜降;戏目名:《烂柯山》、《惊鸿记》。

立冬畅饮麒麟阁,绣襦小雪咏诗篇。节气名:立冬、小雪;戏目名:《麒麟阁》、《绣襦记》。

幽闺大雪红炉暧,冬至琵琶懒去弹。节气名:大雪、冬至;戏目名:《幽闺记》、《琵琶记》。

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节气名:小寒、大寒;戏目名:《邯郸梦》、《一捧雪》。

冬去春来天渐暖,白兔鸟飞又一年。戏目名:《白兔记》。

作者马如飞原籍苏州,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苏州弹词艺人。原名时霏,字吉卿。一署沧海钓徒。江苏苏州人。’马如飞一生致力于弹词《珍珠塔》的加工和曲调的研究,此外还创作了不少弹词开篇。此节气弹词即为开篇演唱之作。此曲的妙处在于,词人不但把二十四节气名和二十六个戏目名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嵌入句中,语意双关,联缀成篇。而且从中既可见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和人事,也可知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戏曲的流行情况。全篇文词典雅,天衣无缝,含蓄有致,别有风味。

第3篇

节候表征

小雪是农历十月的中气。元人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在古人的观念中,雪与雨同质,雨在降下时受寒气所迫而成雪:“霜只是露结成,雪只是雨结成。”

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小雪有“三候”:“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又五日,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又五日,闭塞而成冬。”在古人看来,彩虹是阴阳之气交接的结果,小雪之时阴阳之气不再交接,故彩虹不再出现;5天之后,阳气回到天上,阴气降到地下;再过5天,天地之气闭塞,真正的冬天就要来了。

如果上述“候应”不能如期而至,则相应地就会有一些异象发生:“虹不藏,妇不专一;天气不上腾,地气不下降,君臣相嫉;不闭塞而成冬,母后淫佚。”古代蒙学教材《幼学琼林》上说:“虹名EX,乃天地之淫气。”虹对应妇女的道德,当藏不藏就会出现妇女用情不专一的现象;天尊地卑对应君臣关系,如果“天气不上腾、地气不下降”,君臣就会相互嫉恨;按易卦上的解释,十月为“坤”卦,是个全阴的月份,“冬者四时之终也,坤道也”,故其占为母后淫佚之象。

唐代诗人元稹有《咏廿四气诗・小雪十月中》:“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诗以“虹无影,小雪时”的“候应”开首,写小雪时的凄清景色,也写作者的孤寂情怀。唐代诗僧无可也有《小雪》诗,其中有“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的诗句,写出了小雪降下时舒缓的样子。

小雪虽已入冬令,但天气并不十分寒冷,甚至还会出现温暖和煦的天气,民众称这种天气为小阳春。明人谢肇J《五杂俎・天二》记载:“即天地之气,四月多寒,而十月多暖,有桃李生华者,俗谓之小阳春。”明人徐光启《农政全书・占候》也说:“冬初和暖,谓之十月小春,又谓之晒糯谷天。”在浙江地区,民间俗语说“懒人有句话,十月里还有个夏”,这里的“有个夏”指的就是初冬尚暖的天气。

传统农事

在华北地区,小雪节气之时,传统农事已基本结束,人

们的活动也由户外逐渐转移到室内,进入“猫冬”的状态,民间俗语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极大,农事节奏也并不相同。

在中原地区,此时处秋收的扫尾阶段。东汉崔《四民月令》是叙述洛阳地区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专书,书中记载十月的农事是“趣纳禾稼,毋或在野”,意思是说督促人们收获庄稼,不要把庄稼留在田里。《豳风・七月》中也有“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的记述。据《礼记・月令》记载,孟冬十月,天子命令司徒巡视露天堆放的禾稼、柴草,让人们把这些东西全部收藏起来。到了十一月,如果农作物还不收敛入库,牛马等仍放在外边乱跑,其他人就可以将其作为无主物取走,不会被问责。

在浙江一带,据明末清初文人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记载,十月是人们斫稻、用稻、做米的时候。斫稻,即收割稻谷;用稻,即以稻桶掼稻,为稻谷脱粒,南方又称“掼稻”;做米,即稻米加工,传统做米的工具为砻,做米的过程被称为“牵砻”。砻,是用木头箍成的为稻谷脱壳的工具,状如磨盘,它由上下两个直径1米左右的圆盘构成,下盘固定,上盘转动,人们把干谷倒入上盘中间,转动上盘,通过两盘碾压把稻壳脱掉。

小雪节气期间,人们也占验天气和农事。农谚说“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小雪大雪不见雪,小麦大麦粒要瘪”。又据《农政全书・占候》记载,农历十月十六日为寒婆生日,晴主冬暖;十月之内若有雷,主灾疫,谚云“十月雷,人死用耙推”;如果有雾,俗称 “i露”,主来年水大,谚云“十月i露塘b,十一月i露塘干”。

民间习俗

小雪节气里,我国各地也有一些习俗活动。

腌菜 入冬之后,我国南北民众有腌制咸菜的习惯,以备冬季蔬菜淡季时食用。在江南一带,俗语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据清人《真州竹枝词引》记载:“小雪后,人家腌菜,曰‘寒菜’……蓄以御冬。”真州位于今天江苏省仪征市。

地域不同,口味相异,腌制的方法也有区别。据清代文人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京师腌白菜》中说:“冬菜百斤,用盐四斤,不甚咸。可放到来春。由其天气寒冷,常年用盐,多至七八斤亦不甚咸。……北方黄芽菜腌三日可用,南方腌七日可用。”

烤白薯 此俗我国南北皆有,又称烤地瓜、烤红薯等。入冬以后,小贩们在铁桶或其他器皿中烘烤白薯,烤熟后的白薯外焦里嫩,在街巷中贩卖。据《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师食品亦有关于时令。十月以后,则有栗子、白薯等物。……白薯贫富皆嗜,不假扶持,用火煨熟,自然甘美,较之山药、芋头尤足济世,可方为朴实有用之材。”

第4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的这首 《清明》,是一首雅俗共赏的七言绝句。

清代著名学者纪晓岚曾把这首诗改成五言绝句,即:“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他说,既然“清明时节雨”,当然“纷纷下”;既说是“行人”,自然已在路上;第三句本就是问句,不必“借问”;至于“遥指杏花村”,也不一定非要是牧童。 纪晓岚的改法虽可算作“精炼”,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诗中原有的美好意境。

还有人采用了另外一种断句方法,将此诗改为词,也别有味道。 即,“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人名对联趣话

人名对联,从古至今都很受人们喜爱。旧时关帝庙曾有一联:

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

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

对联中巧妙安排了三国时蜀汉四位名人,并说明了他们与关羽的关系,可谓精妙。

借用谐音法,使对联中的词语产生一语双关之效,也是常用的手法之一。如: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此联中的“橹速”、“帆快”、“笛清”、“箫和”分别谐音四位古人的姓名,即三国鲁肃、汉将樊哙、宋将狄青和汉相萧何。

相传,唐伯虎曾为一家酒肆题了一幅对联: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上联中的“贾岛”是唐代诗人,而“假倒”是“假装醉倒”的意思;下联中的“刘伶”是西晋“竹林七贤”之一,而“留零”是“一点也不剩”的意思。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这同样是一个运用了谐音并嵌入人名的上联,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试着对个下联吧。

《塞下曲》有错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是唐代诗人卢纶的 《塞下曲》。

华罗庚先生曾对此诗质疑: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初看之下,这样的疑问不无道理。 然而,如果经过认真、科学的考证就会知道,诗中所描写的景象是没有错的。

塞外的气候是不能用我们平时的天气状况去衡量的,那里气候变化无常,经常会出现阴历八九月和三四月下雪的情况。 另一位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也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名句,而此时,正是大雁南飞的时节。 这就形成了大地茫茫白雪、天上群雁飞翔的塞外独有的景色。 此外,“月黑天高”虽然看不到天上的大雁,但可听到雁鸣,“孤雁两三声,行人不要听”正是古人对夜空飞雁的描写。 由此可见,《塞下曲》 没有错。

我国古代同堂三文豪

三班:东汉的班彪、班昭、班固

三曹:汉魏的曹操、曹丕、曹植

三张:西晋的张载、张协、张亢

三苏:北宋的苏洵、苏轼、苏辙

三袁:明代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何谓『孺子牛?

鲁迅先生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仗工整,广为传诵。你知道其中的“孺子牛”是什么意思吗?

“孺子牛”语出《左传.哀公六年》,这里的孺子,指的是齐景公的幼子。 据史料记载,齐景公非常宠爱他的幼子,一次竟趴在地上,口衔绳子,让幼子当牛骑。 幼子不小心从“牛”背上跌落,绳子把齐景公的牙齿折断了,但齐景公丝毫没有生气。

鲁迅先生化用这一典故,摒弃了旧义,赋予了“自己对人民大众无限忠诚”这一新义,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境界。

“斗大”究竟是多大?

第5篇

关键词: 李颀 边塞诗 慷慨悲壮

一、李颀生平

李颀(690?—754?),开元天宝年间著名诗人,赵郡(今河北赵县)人,长期居住于颍县(今河南登封西)。开元二十三年登进士第,官新乡尉,不久去官。颀有东川(颍水支流)别业,世称李东川,曾被误为四川人。全唐诗收其诗作3卷124首。新旧唐书均无记载,但在元朝辛文房《唐才子传》中有传传世,赞其:“多放浪之语,足可震荡心神。”李颀少时任侠,出入两京交游权贵,希冀仕途有成,后闭门读书数年方才及第,久未升迁,后归隐于东川,时往来于长安洛阳之间,隐居期间醉心于炼丹求道,学佛诵经。与当时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等均有交往。李颀长于七律七古,诗多歌咏边塞、描绘音乐,赠别友人,咏史怀古之作。

二、李颀边塞诗评析

李颀诗作边塞诗只有五首,然而被予以相当高的评价,亦是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人物之一。李颀边塞诗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从军行”本为乐府古题。唐诗中写当代之事,常以汉代唐,借古讽今,所以题前着一“古”字。诗开头用互文手法先写紧张单调的军旅生活。日夜警惕着有时爬到山上观望烽火台,有时又在交河边上让马饮水;不论登山或者傍水都要随时准备打仗。三、四句接着描绘:在风沙弥漫的漆黑夜晚,伴着将士的只有军营中巡夜敲击的刁斗和声声幽怨的琵琶。“刁斗”,是古代军中铜制炊具,容量一斗。白天煮饭,晚上用作更柝。“公主琵琶”是指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前三句实写第四句用典,虚实结合。接着,诗人又着墨于环境的艰苦,营地驻扎之处是绵延的荒漠,没有城池可以依附,雨雪纷纷与大漠连成一片,可见气候酷寒恶劣。接着两句反面烘托,土生土长的胡雁胡儿尚且双双哀伤怨恨啼哭落泪,何况远来戍边的“行人”呢?边陲险恶,班师还朝便是将士的最大希望了。可是“玉门被遮”,归家仍无希望。据《史记·大宛传》记载,汉武帝时,李广利率军攻大宛求良马,因饥饿攻战不利,请罢兵。帝闻之大怒,派人遮断玉门关,下令:“军有敢入者辄斩之。”罢兵不能,只好继续跟随将帅拼命战斗,而拼命死战的结果是埋骨荒野。将士们苦寒戍边征战沙场求得的竟是“空见蒲桃入汉家”。“蒲桃”就是现在的葡萄。汉武帝求天马通西域,轻启战端。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蒲陶”和“苜宿”的种子,汉武帝把它们种在离宫别馆之旁,弥望皆是。最后一句用典故讽喻帝王好大喜功不顾将士性命,既非保国亦非开边无有寸土之功,而只是将胡地植物入了汉宫。先层层推进最后画龙点睛,显出此诗巨大的讽喻力。本诗巧妙地运用音节来表情达意。此诗先用双声“刁斗”和“琵琶”,后用叠字“纷纷“、“夜夜”、“双双”、“年年”等,不但在语意上起了强调作用,更显音节之美,雄奇悲壮骨气老劲。

另外,李颀其他的边塞诗《古意》、两首《塞下曲》和《古塞下曲》也颇受好评。

从诗歌主题上分析,李颀边塞诗善于塑造不畏生死的英雄形象,表现边关将士的慷慨气概,赞颂他们立功报国的热情。《古意》中的“幽燕客”轻生死,重义气;首先“男儿”两字先树立了男子汉大丈夫的形象。“少小幽燕客”,介绍了这位勇敢的男儿来自自古民风尚勇武重豪侠的幽燕之地。他敢在马蹄之下与人赌输赢,从来就不会看中自己的性命,所以在战场上也奋勇作战,使敌人惧怕不敢再向前。接着又抓住主人公的体貌特征,胡鬚来描绘。勇猛刚烈的男子不会蓄着风度翩翩的长须,“鬚如蝟毛磔”五字,写出其鬚短、多、硬,显出杀敌时鬚蝟怒张的神气,鲜明而有力地突出了这一从军塞上男儿的形象。五律《塞下曲》中有少学骑射“勇冠并州儿”的少年,希冀报国,素怀壮志,要以军功搏出身前程;“戎鞭腰下插,羌笛雪中吹”用质朴平实的语言,刻画了战士的飒爽英姿和豪迈洒脱气概,声调昂扬,通过渲染边地的荒凉艰苦,有力刻画了戍边将士战士的精神世界,表现出了盛唐时期人们的昂扬向上乐观豪迈,可谓盛唐之音。五绝《塞下曲》有“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成百上千的将士们着黑貂裘,更显军容整齐肃杀。

在塑造英雄形象之后,抒发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情,也有壮志未酬的苦闷和别家思乡的痛楚,蕴含着复杂的感情。五绝《塞下曲》“帐下饮葡萄,平生寸心是”作结句写将士们痛饮美酒后抒发其誓欲报国、同仇敌忾的豪情。五律《塞下曲》“膂力今应尽,将军犹未知”的结果与前句“少年学骑射,勇冠并州儿”对比鲜明:原来勇冠以剽悍尚武风气著称的家乡并州儿郎,而今膂力用尽,沙场拼命换来的不是大漠扬名,建不世之功业,而是“将军未知”,强烈的反差中寄寓着战士深沉的愤慨,有志难伸,格调悲壮。“万里别吾乡”、“未得报恩不得归”说明将士虽不免时有思乡归家的情绪,但由于还没有报答国恩,也就不想回去。这句连用两“得”字,都更显出坚定的决心,语意决然,又含雄壮气骨。

从诗歌意象上分析,李颀诗多用“黄云”“风沙”“雨雪”,不论色彩或风景都偏于昏暗,《塞下曲》诗开头“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描绘了风吹沙起,黄云蔽日这样苍凉的边塞景色。《古塞下曲》有“袅袅汉宫柳,青青胡地桑”对着青青翠色胡地春光,士兵却辗转于战场中冲杀,又想到为之效命的汉地家乡的柳树也应绿了。或许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季节离开家乡,亲人们也曾折柳送别,盼望能够早日归来。

从修辞手法上来说,较多对偶句。《古塞下曲》“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以千、百二字言战事频繁,衬托为战事所累的士兵的痛苦。句式中多上下两句相对,结构形式相同,富含音节匀称节奏整齐之美,对照鲜明,给人以深刻印象。另外,李颀诗还好用叠字或在一句中重复使用同一个字,起到强调作用。

李颀边塞诗中好以乐声入诗,尤其是琵琶羌笛所奏的出塞曲,达到烘云托月的效果。《古意》在塑造形神兼备的从军男儿后又描写了年仅十五正直妙龄的“辽东小妇”,从“惯弹琵琶能歌舞”中所显示面貌风姿并不是重点,而是这位芳华女子身处边地同时奏的是幽怨悲壮的“羌笛出塞声”,“羌笛”是边疆乐器,“出塞”又是边疆乐调,与前句文“幽燕”、“辽东”相互映照。笛声中透出的幽怨凄凉,勾起从军男儿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听着曲声幽咽,居然“使我三军泪如雨”了。《古塞下曲》以“琵琶出塞曲,横笛断君肠”为结语,把凄苦思乡之情和幽咽哀怨的出塞琵琶声糅合在一起,愁苦使人柔肠寸断。《塞下曲》中有“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战马嘶叫,金笳奏鸣,铿锵有声,斗志昂扬中透着勃勃生机。

三、李颀诗与高、岑诗比较

盛唐是我国边塞诗创作的巅峰时期。由于当时唐王朝国力富强,疆域开阔,周围多邻国,同时奉行开土拓边政策使得对外战争连绵不断。知识分子积极入世,都渴望建功立业。边陲塞外的壮丽风景,从军健儿的浴血沙场,将士的艰苦生活渴望归乡,闺中儿女思恋愁肠都囊括在盛唐诗人的笔下成为抒写的对象。边塞诗既是时代的写照,又是盛唐气象的突出表现。著名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以饱满的热情,深刻的见解,形成了奇伟奔放,刚劲清新风格的边塞诗派。

高适、岑参的诗是盛唐边塞诗一个难以逾越的巅峰,从个人经历来说,高适两次北上蓟门曾入河西幕府,岑参也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诗风都雄浑豪放,后人并称他们为“高岑”。热衷功名进取边塞立功的积极入世精神是诗人们的共同主题,高的愿望是“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岑则称“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比较之下李颀的同类诗作,功利色彩较为淡薄,蕴含着强烈报国精神,英雄气概突出。不论功名,爱国理想都透着直接单纯,这可能和他生平际遇有关。李颀颇具才华,却不受重用,反映在他的诗中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轻功名重气节的精神风貌。

在此将李颀代表作《古从军行》,高适代表作《燕歌行》,岑参代表作“两歌一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进行比较,高适诗中蕴含着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男儿横行天下气概的表彰“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又有战争给百姓带来离乱的同情“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对边疆战士浴血奋战的赞扬“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对军中苦乐不平将领只顾享乐的批判“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全诗纵横跌宕以浑厚雄健著称。岑参诗奇伟壮丽,有飞沙走石、雪夜风吼的奇景“轮台九月风如吼,一川碎石大如斗”,有雪夜如梨花开的大气意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诗擅长描绘奇景,运用夸张手法“四边伐鼓寻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进攻的鼓点如海涛从四面八方涌动而来,战士们豪情喷薄大呼的声音使整个阴山也随之震动,既有视觉又有听觉,既是激烈的战况,又有雄奇的想象。描绘边地气候恶劣时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大胆想象而辞章华美。岑诗写景壮阔,篇幅浩大,用一种歌颂的态度将边塞风物异域风光刻画成英雄豪情的衬托。高诗重在叙议,表达复杂的感情。李诗则写艰苦的军旅生活和苍凉的边塞风景用以讽喻,表达苦于边战的愤懑的情绪。可以说,岑参是昂扬的开疆拓土的英雄豪情,高适转而进行冷静的思考,既有豪情又有悲情,至于李颀,则急转直下讽刺统治者好大喜功,轻启战端,蕴含末路狂生的不平之意。很明显,高岑二人的诗作更加丰富直观具体,都是出于他们自己的实际感受。与之相比,李颀诗似乎内容稍嫌狭窄单薄,但就各自艺术手法和思想深度来说,可说是各有千秋。

参考文献:

[1]乔象钟,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第6篇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二十四节气令我们惊叹和叫绝的,除了与物候、时令的奇异吻合和准确对应,还有它的一个个具有田园风味和充满诗歌韵味的名称,它们体现了汉语的简约性和表意美。这真让我们这些后世的汉语使用者不仅感到骄傲,也感到渐愧。

“惊zhé( )”,两个汉字并列一起,即神奇地构成了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故事。你可以暇想:在远方那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 )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chǎng( )开了各自的门户。

仿佛为了响应这一富于“革命”意味,天,豁然晴朗了。整面天空像一个深隐林中的蓝色湖泊。小麦已经返青,望着满眼绒绒的新绿,你会感到,绿色自身也有生命。在沟堑和道路两旁,青草破土而出,连片的草色十分醒目。柳树伸出了鸟舌状的叶芽,杨树拱出的花蕾则让你想到幼鹿初萌的角。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惊zhé( ) chǎng( )

惺忪(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3)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是语病,请加以修改。

2.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你所在的班级,也开展了“走进二十四节气”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结合本次申遗的成功,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

(2)有同学把二十四节气分了类,便于记忆,请你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内容。

①这些节气反映四季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_______的意思。

②这些节气反映_______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③这些节气反映天气现象:雨水、谷雨、_______、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④这些节气反映_______现象: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3)随着申遗的成功,网友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自豪之情,请你也写一则跟帖,表达自己的心情。

网友“花彩绰绰”留言:华夏民族农耕文化的瑰宝,祖先的智慧结晶!节气时令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正是东方文化精髓的体现!

我的留言:____________。

(4)请你根据自己的记忆,默写二十四节气歌的其中一句。

(5)请你对“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写一段评论的话语。

3.根据要求,默写古诗。

古代文人墨客根据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的一首首优美隽永的诗词,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如:杜牧曾在“清明”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 ① ”的伤感之作;杜甫在“白露”的夜晚曾写过“ ② ,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篇;喜欢田园风光的韦应物在“惊蛰”到来的时候,写下了“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的句子;孤身异乡的白居易在“冬至”写下“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的诗句;在“雨水”的春日,读一读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③ ”;在“小满”的夏夜,吟一吟辛弃疾的“ ④ ,听取蛙声一片”;在“寒露”的清晨,感受一下李煜“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的寂寞萧索;在“大雪”的傍晚,欣赏柳宗元“ ⑤ ,独钓寒江雪”的遗世独立;在“小寒”的黄昏和好友一起分享“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温暖;在“大寒”的夜晚,与知己一起等待“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美妙时刻……天地、自然、季节更替与个人的思想情感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怎不让人身心俱醉、浑然忘忧呢?

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雨水

材料二:在川西民间,雨水是一个非常富有想象力和人情味的节气。这天不管下雨不下雨都充满一种雨意蒙蒙的诗情画意:早晨天刚亮,雾蒙蒙的大路边就有一些年轻妇女,手牵了幼小的儿子或女儿,在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而一旦有人经过,也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拦住对方,就把儿子或女儿按捺在地,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这在川西民间称为“撞拜寄”,即事先没有预定的目标,撞着谁就是谁。“撞拜寄”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儿女顺利、健康地成长。当然“撞拜寄”现在一般只在农村还保留着这一习俗,城里人一般或朋友或同学或同事相互“拜寄”子女。

材料三:明代有一秀才,某日夜宿山中,次日晨起,见茅屋上一片白霜,随口吟出上联:“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小雪。”此联中嵌有三个节气,一时成为绝对。请你对出下联:_____________。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雨水”相关的哪些内容?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3)请你对出材料三的下联_____________。

(4)联系三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5.曾经,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曾经日月星空、江河湖海、山川草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都是我们生机勃勃的同伴。我们踏着自然的节律,劳动着,生活着,哪怕气候恶劣、环境危险。古中国便是根据太阳移动的脚步命名了“二十四节气”。从《诗经》到唐诗,我们处处可以看到节气的文化魅力。请你任选一个节气,阐释其含义,并诗意描述该节气。

【参考答案】

1.(1)蛰 敞 xīng sōng (2)“渐”改为“惭”;“暇”改为“遐” (3)在“意味”后加“的节气”。

2.(1)示例:产权保护受关注 节气申遗暖人心。(2)①开始 ②温度 ③白露 ④物候(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祝贺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了!为古人的智慧点赞!(4)示例: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5)示例:“二十四节气”既是古人智慧的一种结晶,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重视自然规律和生态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说,“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文化意义。希望能借这个机会,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节气文化,并传承下去。

3.①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露从今夜白 ③当春乃发生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 ⑤孤舟蓑笠翁

第7篇

李白的《静夜思》,是我背会的第一首古诗。

小时候,吃过晚饭,出门散步,我就会背诗给父母听。常常有不相识的路人,因为我的嘹亮童音、如同歌吟般的背诗而多看我一眼。他们眼中的惊奇和赞赏,仿佛为我穿上了最华美的衣裳。

学校里老师规定学生背诗或古文,同学们苦不堪言。他们认为的苦刑,对我而言,却是那样快乐的事。

而后我开始读李煜、李清照的诗词,在漫着忧伤的字里行间,我变得多愁善感,沉溺于悲伤和自怜。他们的诗词,统一都是忧伤的情调。后来,我无意间看到了一首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里面的忧愁呢?追悔呢?感伤呢?为什么既不怀念远去的朋友,也不追忆逝去的情事呢?为什么没有年华老去的无奈?为什么没有时不我予的慨叹?为什么这首诗读完了,竟感受到好多喜悦的情绪?

从那时起我就意识到,诗词的世界何其广阔,绝不只是多愁善感。

王国维是春天的拥护者:“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春天万物冲破冰雪,一夜之间便有满枝春浓。只要我们仍有热情,也能冲破人生的冰雪,回到年少,无所畏惧。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在夏日的宅院中看见葵花,为它而感动,这是柳絮与葵花的不同:柳絮随风,并没有固定的方向;而向日葵不管阳光在何处,它的脸都会永朝光明。人们有了明确的目标,便是艳阳下的向日葵,可以尽情绽放。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境界。秋日是收获的时节,也是赏菊的季节。收获自己的耕耘,也欣赏他人的成就。不张狂,不嫉妒,直至悠然的境界。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白居易邀请朋友饮酒的诗。银铺世界,玉碾乾坤,下雪时天气奇寒,白居易在红泥小火炉里温着佳酿,邀朋共饮,如此浪漫与温馨。哪怕走到了生命的冬天,还是不能放弃享乐与好友,不能割舍生之欢愉。

诗词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多愁善感,还有心灵的智慧与启发。我们要有几首诗,放进行囊里,抵御诡谲多变的人生。

我常想起幼时,背着诗,嘹亮而欢愉,在黑夜中走着。

让我们一起念着诗,无畏黑暗,勇敢向前,在人生的路上,谱写出属于自己的欢歌!

第8篇

【关键词】东西南北风;意象;地理季节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表情达意,形成了凝练、含蓄、形象等特点。意象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表现物,很好的满足了这一需要。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意象的表意性、暗示性,让形象丰富、立体、多极。在几千年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的积淀中,一些意象被古代诗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具有了固有的表意表情功能。比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风这一意象,在诗歌的应用过程中,不同的风被赋予不同的情感、思想。本文从这一思路出发,试着浅谈一下东西南北风的各自被赋予的内涵和成因。

一、东风

东方旭日东升,为一日之始,预示着生机活力,诗人们往往借东风表达温暖、和煦、热闹、喜庆、欢乐之情。东风往往又和春天联系在一起,变成了春风的代名词。如李商隐的“沛国东风吹大泽,蒲青柳碧春一色”(《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作为春风,还有唤醒万物、破旧立新的功能。如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中“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东风催化万物,诗人们或喜或愁,表现各部相一,但春风的意义是很明确的。有时诗人为了反衬对比,往往又借东风表达忧伤、烦恼之情。如欧阳修《青玉案》中的“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再如晏几道《玉楼春》中“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东风既可以欢愉,又可以伤情,往往一忧愁居多,尤其在宋词中,这和那个时代是紧密相联的。

二、西风

和西方相关,夕阳西下,日暮途穷,诗人们往往用以表达忧愁、寂寞、孤独、凄伤、惆怅之情,往往和秋天联系在一起。如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如晏殊的《少年游・重阳过后》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诗人有时又以西风表现昂扬乐观、雄壮豪迈之情。如贺铸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蓬。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i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借西风表达悲壮慷慨,无非是西风意象自有苍凉萧瑟之意,方可托起诗人的胸襟气魄。诗词中东风西风相反相成,往往对立又相互转化,全在于诗人的所处境遇,所达心思所决定的。

三、南风

南风的意象比较模糊,诗人用得也少,但通常是比较温暖,舒适,幸福的意象,多写暖春以及夏天。比如: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此诗中南风似老友,趣味盎然安慰诗人淡淡寂寥。立夏后是农忙季节,是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所以夏季温暖的南风合乎时令,可以增长老百姓的收成,在诗词中的意象也往往是积极美好的了。南方湿热,所以往往和夏天联系在一起,表现温暖、舒适、幸福之情。如李颀的《送陈章甫》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写庄稼写收获往往和南练习在一起,固然和南亩等传统意象有关联,更重要的是南方适宜、温暖有关,才会有辛福、美满的意味。如宋・刘(bān)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还有宋・沈瀛《减字木兰花・棋枰响止》棋枰响止。胜负岂能全两喜。不竞南风。忽尔三生六劫通。客方对酒。一片捷音来自寿。甚快人何。大胜呼卢百万多。饮酒猜卢,南风送爽,何其愉快。

四、北风

北风是冬季肃杀凛冽的意象,但诗人又往往以北风的磨砺来表现人的坚强或是表现豪迈情怀,尤其是边塞诗之中。比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是冬季大雪纷飞之景。又比如:北风吹,吹我庭前柏树枝。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况复阳和景渐宜,闲花野草尚葳蕤,风吹柏树将何为?北风吹,能几时!这是以物咏志了。北方寒冷,北风往往和冬天联系在一起,表意肃杀凛冽。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种气候的寒冷,也只有北风将其表达的更加深彻、形象,给人切身临境之感。如宋代苏庠的《菩萨蛮・北风振野云平屋》北风振野云平屋。寒溪淅淅流冰e。落日送归鸿。夕岚千万重。荒坡垂斗柄。直北乡山近。何必苦言归。石亭春满枝。北风在表达苏庠离别之情时显得更有气魄和广度,全诗才会体现出畅达之感慨,洒脱之气度。

五、东北风、东南风

(1)东北风也有寒冷的意味,比较北风略轻,往往表现忧愁凄伤。唐代白居易的《送兄弟回雪夜》日晦云气黄,东北风切切。时从村南还,新与兄弟别。但有时在困难中,表现出了诗人的豪迈之情。如王安石的《定林寺》城市少美蔬,想今困捶佟G移径北风,持寄岭头云。

(2)东南风。中国的大江大河大多向南流去,东南风即是顺风,有顺成助长帮扶之意。如白居易的《续古诗十首》虽有东南风,力微不能吹。宋代仇远的《留饮筱坞承隐君山庄》东南风顺帆上桅,一转瞬间行十里。人生交契无故新,他日停云从此始。

六、西北风、西南风

(1)西北风,略逊西风,也有寒冷凛冽的意味,往往表达悲愁凄婉之情。如唐代崔曙的《山下晚晴》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苏轼《与秦太虚参寥会于松江而关彦长徐安中适至分》浮天自古东南水,送客今朝西北风。都有伤感之调,而无贬义,和现在的西北风相去甚远。

(2)西南风,和东南风比,虽也有顺成助长之意,但往往是被动消极的,往往表达忧愁情感。曹植《七哀诗》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赵崇蟆豆嗜恕饭嗜宋髂戏纾遗我一束诗。长哦结幽想,慌惚若见之。

七、结语

由上述可知,不同的风是和地理季节相关联的,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季节特点:东方(春天)温暖,西方(秋天)凉爽,南方(夏天)湿热,北方(冬天)寒冷,与之相对应的东西南北风也就有了程式化的欢快忧郁,豪迈婉约,奔放深沉等。意象要形成特有的表情物,必然是在人民共同的感悟体会下,润如千姿百态、千人千面的个性,形成各自代表的特有的、固有的、可转化的内涵,方可绵延长久,发扬播越,为一代又一代诗人继承创新。东西南北风的意象不仅体现出了古人对于地理气候的直观感受,更传达出的是中国的诗歌文化的深邃内涵及所蕴含的精神、气质和传统。

参考文献:

[1]王祝英.敦煌辞书的集大成之作――读《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小学类》[J].辞书研究.2013(04)

[2]雷华,王祝英.大国大典盛世丰碑――《汉语大字典》编纂、修订、出版历程侧记[J].辞书研究.2011(05)

[3]江非.推进“诗歌岛”建设,打造21世纪“诗歌海军”――“海南・澄迈诗歌创作基地”授牌仪式暨首届海南诗歌文化研讨会综述[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第9篇

“读经典学作文”正是根据古诗文的这些特点,将诵读古诗文与小学生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消化经典,提升能力,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陶冶情操,使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古诗文的阅读理解和想象,对写作的构思、表达方式与技巧,对文言词句的理解和文言文语言规律的掌握等多方面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即把古诗文作为作文练笔的材料提供给学生,通过“读写结合,艺术嫁接”这一途径,运用古诗文的写法和技巧,对古典诗词进行再创作。其创作的前提必须建立在文本的解读上,忠实于文本。读经典学作文教材共收录写景诗12首,诗中的景物描写或精美奇丽,或色彩斑斓,或浩瀚雄伟,或神奇静谧,让我们跟从大师学习写景的方法,尝试着解读文本。

一、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特点

作文源于生活,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写具体,才能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认真观察,是写好景物的前提,要善于抓住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不同地区景物呈现出的颜色、形态、声响、气味等特有的变化,善于通过眼、鼻、耳等感观去观察体会,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特点。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由远望到近观,勾勒出天门山气势的雄峻险要,长江洪流的湍急与威力,江水的颜色与走向,把山的神奇与水的浩荡展现在我们眼前。“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用简笔写意般地展现出一幅斜月轻照的深夜图景,只见朦胧的斜月如水地照射着家家户户,没有灯火通明,没有人影幢幢,只有无声的庭院一半沉浸在银辉之中,另一半笼罩在暗夜的阴影中,此时北斗星和南斗星都横斜在空中,即将隐落,勾画出“月明星稀”的自然景象。“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作者调动了自己的感觉、听觉、视觉写出深夜了,山间的雾气袭进屋来,如轻纱,似薄绡,缥缥缈缈,遮掩了层峦迭嶂;晚风吹来,松涛阵阵,如哀如怨,如泣如诉。

二、大处着眼,描写壮阔场面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这是因为任何大的事物,都是由许多小事物聚合而成的:而任何小的东西,又都是大事物的“细胞”,都包含着大事物的成分。所以看问题要善于以小见大。拿这个道理运用到写作上,就叫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很多古典诗词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近处,两岸青山相对,一江碧水夺路而去;远处,水天相接,一片白帆自日边而来,画面阔大深邃,瑰奇壮丽。“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水波静静地泛起微澜,浩瀚无边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不过是一面铜镜,一具银盘,美而神秘的君山,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螺壳,水天一色,多么宽广阔大的胸怀!内容丰厚,境界阔大。“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诗人身处斗室之中,想象飞越千里之外,从上到下,由近及远,描写夜幕下的群山万壑、千里大江,展现了辽阔渺远,壮丽迷人的江南夜色。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开阔而丰美的诗意空间。

三、小处落笔,精绘动人细节

作文本质上的主观性、形象性、人文性决定了作文必然是感悟的、品味的、揣摩的、咀嚼的。因为在作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已经领悟了其中的意思,但却说不出来,然而从学生的作文中却可以体现出来。生活中的一幕场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大师为我们演绎了一个个的实例:“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望洞庭》),“湖”“月”两个很平凡的景物联系在一起,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自然让人联想到水天一色。“二月初惊见草芽”,二月小草发芽本很平常,可是诗人却想到花儿依旧没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赋以雪花生命。“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徐府《春游湖》),燕子、桃花、春雨、断桥、柳阴、小舟,用“蘸”、“度”、“撑”串联起来,以清新的笔意写出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写出了作者徜徉在春雨西湖中的惬意。

四、赤橙黄绿,描绘缤纷世界

缤纷的色彩,是生命活力的展现。诗人和画家都喜欢运用色彩表现生活。画家是直接用色彩表现在画纸或画布上,给人直观的美感:诗人则是通过对色彩的描写,烘托气氛,增强诗情画意,提供更加丰富的想象余地,激发人的感情。古人作诗,很善于运用色彩这种绚丽的视觉语言表达内心的情感。明亮轻快的色彩,抒发着诗人愉悦的感情:凝重灰暗的色彩,寄寓了诗人伤感悲悯的情绪。

“两岸青山相对出”(李白《望天门山》)一个“青”字写出郁郁葱葱天门山的生机盎然:“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把湖水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青山凸显在如银的水中,突出月色之下洞庭湖的美;“白雪却嫌春色晚”(韩愈《春雪》),写出人们盼春的心情;“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虫声透过绿色的薄薄的窗纱,涌入诗人敏锐的耳鼓,使诗人更感受到盎然的、氤氲的春的信息;“绿阴冉冉遍天涯”(曹豳《春暮》),写出夏天绿荫遍野的特点;“半江红树卖鲈鱼”(王士祯《真州绝句》,色彩与声音相配,展现出一幅秀美的水乡图。“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雨后晚晴》),描绘出雪后晚晴银山披彩的胜景,给人以美的震撼:“要看银山拍天浪”(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银山般的排天巨浪,是何等的气势。

五、动静交错,渲染无尽韵味

古诗中有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这种动静结合的写法使景物描写妙趣横生,充满了生机和韵味。《月夜》中“更深月色半人家”,银辉倾泻中的明亮与繁树掩映中的阴暗,衬出了月夜的静谧与安恬:

“虫声新透绿窗纱”,虫声稀疏而微弱,却声声入耳,声声动心,以动衬静人与物的融合,动与静的融合,绘画出勃勃生机的早春景色。

《春暮》中“绿阴冉冉遍天涯”花儿落了,大地上已万木葱茏,“青草池塘处处蛙”莺歌歇了,青草池塘处处有蛙声,两两相对,把暮春时节的那种繁盛和热闹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真州绝句》中“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静动结合,勾画了一幅色彩绚烂的江景和忙碌的鱼市。《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立,船尾跳鱼泼剌鸣。”诗歌从水中月景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六、虚实结合,增添生活情趣

实是具体的景象描绘,虚是意中景物,即眼见为实,心想为虚。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睛》),蜂儿蝶儿翩翩舞是实写,春色本是无处不在的,作者却疑在邻家,写出这些小精灵飞往邻家的一种嫉妒,这是虚写,充满了情趣。“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白雪是实写,你看她穿树飞花,装点人间春色(虚写),富雪花以生命。“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人站在前行的船头,遥向东望,兀立大江两岸的开门山跃入眼帘,这是写实,感觉到自己的船是从日边驶来,这是写意,碧水青山,红日白帆,交相辉映,凭添生趣。

七、比喻拟人,合理巧妙穿插

景物描写需要绘形,绘声,绘色,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到到,这就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尤其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大师们在古诗词创作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典范之笔。

第10篇

【关键词】想象;领悟;训练

加强想象训练,提高古诗素养就语文教学而言,是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举措,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这个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下面就谈一谈如何结合古诗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

一、启发想象,领悟古诗的意境美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人都提倡在意境中教学。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而我们的古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只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通过想象联想,而获得感同身受、异常真切的体验。更何况诗歌以言简意丰、富于张力的意象表现主客观世界,跳跃性极强,留下大量的空白,召唤读者加以填补、连缀和再创造。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鼓励孩子结合已有的生活阅历,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把诗词中简约跳跃的意象有机联系起来,做到诵读时脑海中能呈现出立体的、流动的、形象生动的画面,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加强记忆,更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思维品质。在古诗学习中,我们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中的意境美,只有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才能走进古诗,走进诗人。

就拿《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来说吧。语言相当精炼是这首诗的特点,初读此诗,似觉平易,细加欣赏,则易中有难。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深入思考。此后,针对这几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了适当的点拨,紧接着顺水推舟,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此时,他们更深层次地领悟到了诗的意境。

二、在指导朗读中训练想象

通过朗读,能够透过语言文字,在脑海里浮现出具体的形象、情境,把抽象的符号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懂得其意义,并且受到感染。在基本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后,接下来就应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新课标提出的朗读的总要求,指出应“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诗歌的语言极富音乐性,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节奏和平仄相对、回环往复的音韵,给人以咏叹歌唱般的音乐美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并得到初步的情感体验。另外,语言的习得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古诗词学习中,学生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加以积累,慢慢培养起古汉语语感,这对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都将是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开端。

有质量的朗读,能够诱发主体的想象,产生超出语言文字本身所包含的内容。例如,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就可以采取先由诗范读,尤其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然后指导学生用赞叹地语气边朗读边想象自己此时就站在瀑布前游赏的情景。

三、在推敲词句中训练想象

理解和推敲古诗中的字、词,是理解古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借此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的有效办法。有些字、词乍看容易理解,稍作深究又觉得含义颇深,它们深刻地揭示他们本身的含义,还有古诗背后的含义。怎样引导学生去感悟这些字、词背后隐藏的含义呢?这就需要通过推敲进而展开想象。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引导学生抓住“三 月”的扬州怎么只有诗人一只船在行驶?孩子们通过“三月”正是好时节,扬州的船只不可能会那么少,这样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作者要些“孤帆”?从“孤”字只有“一只”的解释,马上就体会到了这“孤”字还表达出了作者此时孤单的心境。抓住关键的字、词,想象作者写诗时的心情,这样,又能使孩子进一步与古诗、与诗人对话。

四、在观察插图中训练想象

画面是现实情境的直观显示,它通过色彩、形象等再现着具体的事物,比起抽象的文字符号来,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 诱发学生对现实情形的“再造”。因此,它是帮助学生进行形象思维的阶梯,也是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的直接凭借。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配有很好的插图,我们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充分运用这些插图来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

第11篇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一幅幅画面

桃花潭边

芬芳优雅的桃花一朵接一朵地开着,灿烂,迷人。在幽深的谭水边,一位诗人站在一叶小舟前,岸边,另一位诗人与他深情地握着手。夕阳的余晖飘洒在潭水边上,慢慢地被舟边的余波打碎。蒙蒙烟雨依然无声无息,无声无息地编织着暮春的江南。风有酒的气味,雨有酒的气味,桃花潭那墨黑色嶙峋的崖岸有酒的气味。江水不倦地流,小旋涡似一朵朵水青色的小莲花,开在多少有些禅意的墨青色的江面上。似乎有一叶小舟,倏地滑进烟雨,滑进迷蒙中的别离,从古到今,由远而近,招招手、惜别古人,惜别那诗意的陈年旧事。逝者如斯,而烟雨中的桃花潭却留住了永远的小舟,和在踏歌的节奏中濡润出生命嫣红的桃花

那深深的友情在冬末春初上演,也咏出了那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雪山风里

迷茫的雪景,北风在塞边呼啸着,一位将军,朝着远处慢慢消失的影子挥手着,风雪咆哮,盖过一层层的野草。雪花四处散乱地飘着。一个个深深的脚印,印着那深深的友情上,永远不会消失。远处的梅花见证了你们的情谊。归路亦漫漫,山一程,水一程,“风雪夜归人”,是怎样冷寂孤凄的结局,你在别人的归路上还是忍不住泪眼迷蒙。 泪水被风所冻结,风不愿意让你落下。感受到在冰天雪地里脉脉的温暖,心里的装载宽容而清健。渐渐的,马蹄声走远了,脚步也走远了……

在这冬末春初的季节里,塞外依然寒情,冷酷,但却阻止不了友谊之火的燃烧。一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纵然脱口而出,是那深深的豪迈阿!

冬日的风依然猛烈,春天的芽依然坚强。

但是,上演的是那深深的友谊,那火焰燃烧着,永不停歇……

第12篇

情趣.意趣.理趣

《江南的冬景》,自然流淌出的是郁达夫心灵行走时的文化歌吟,从他对“江南的冬景”的描写、抒情的文字里,读者品味的是那情动于衷而形于外、意生于中而言于形,以及理想于心而哲思见(现)的美学意蕴。

情趣:江南冬景之爱。“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主文之本源也。”(刘勰《文心雕龙・情采》)意思是说,情理是文章的经线,文词是情理的纬线;经线端正了纬线才织得上去,情理确定了文词才会畅达,这是写作的根本。先来看作者所写的这段文字:“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作者拿北国的“夏夜”比江南的“冬景”,抒发了对明朗的情调的喜爱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之色彩”,就是作者寄托于景物中的情感。由作者构想的“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就是本文“明朗”的情感基调的见证。因此,郁达夫心目中的江南冬天晴暖温和可爱,优美闲适,和煦温润。如“午后冬郊图”,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带着绿意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等,色彩亮丽,蕴含生气;“乡村冬郊图”,长桥、杂树、乌篷船、细雨、灯晕,淡雅朦胧;还有,“江南雪景图”,围炉对酒、月映梅花、柴门犬吠、行人投宿、雪中红梅凌寒怒放,给人高雅、宁静的情调。一幅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无不寄托了作者“一片冰心在玉壶”――对家乡的爱之情结。

意趣:江南冬景之美。读本文感受之切,就是江南冬景充满诗的意境。这种诗的意境,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赏析。一是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实写。且看:“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描写“晨霜”之“白”,所用之喻,对比强烈,白霜旨趣,可感可见;再如描写晨曦初照,鸟雀和鸣,地气升腾,余烟袅袅;尤其是描写人们冬阳晒背、谈笑风生的情景,让读者共同消受着江南的冬景所带给人们的如诗如画的意境和乐趣。一是文中对江南冬景的虚写。体现在行文上为引用古典诗歌,巧借诗句意境表达江南冬景。譬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雪景美丽,酒香怡人;生活悠闲,友情深厚。又如,“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深人更静,有家倍温暖;“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雪后冬晨的惊喜。通过古人的诗句来领略江南冬雪的美妙。再如,作者还引用“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句,如果说英国诗人雪莱的名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政治的远见,那么,郁达夫的纯美之处在于说明“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冬景的自然美。所以作者自豪地说,“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这是读者感受到的作者在自然景物面前体现出的精神世界。

理趣:江南冬景之思。作者在本文中寄托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从文中两例可见理趣所在。其一,江南冬景的“迷人”。迷人,隐含在“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上。唐代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据载,李涉曾过九江遇盗,问“何人”?曰:“李博士也。”其豪酉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诗足矣。”原诗中的“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江南皖口小村井栏砂;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就连风高放火、月黑杀人的“绿林豪客”也“久闻诗名”而玩起高雅,尊重诗人。这里暗含的理趣可解读为:诗意的典型环境能够濡染人,改变人。所以,作者评介“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其二,以梅花素艳的风韵,寄寓高远的境界。文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诗句,出自齐己《早梅》。全诗的意境为: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蓄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造了一种高远的境界。

总之,文末写到的达夫的散步,是文化的行走,于亘古的天地间吟哦诗情词韵,于宁静的天籁中聆听最遥远最轻柔的声音,用美好将美好复原,用浪漫将浪漫抒写。这是一种清澈与宁静,一种明朗、豁达、恬静、悠闲、满足、和平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一个回到了江南的作者,一个温和的作者、平静着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