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物理教案

中学物理教案

时间:2023-05-30 10:06:39

中学物理教案

第1篇

一、初中物理的教学现状

纵观我国如今的初中物理课堂,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被严格地定义为“考上一个好高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只是不停地将书本上的知识源源不断地口头传授给学生,学生就在座位上听教师所讲的内容。但是物理学科其本身就是源于对生活的发现,是众多前辈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行探究,最终得出理论知识和根据。物理的产生和实验探究是分不开的,而现如今的初中物理课堂的说教教学模式,对于需要团队协作的研究讨论和物理实验的内容教师都一带而过,只讲考试需要考的知识,因此无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长此以往,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得十分熟练,考试的时候题目也可以快速地解答出来,但是,学生根本上的学习能力和物理概念都是不明确的,要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物理帮助自己实现终极学习目标,更是难上加难。不仅如此,由于我国领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也有着一些差异,导致各地的物理教师队伍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况,有许多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就不够完善,无法将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也很难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去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所以,在新课标的背景之下,初中教学的改革,不仅要及时地转变教育观念,研发新的教学模式,更要不断地对教师队伍进行素质上的提高,强化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哲学家兰德尔首先提出并且在教学中投入使用的,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革,逐渐涉及了许多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案例教学法,就是将一个案例放到课堂之中,以案例为中心,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讨论,并且在讨论之中逐渐摸清知识脉络,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参与性很强的教学手法,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之下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进课堂之中,不仅集中了注意力,兴趣也可以被有效地激发出来,是一种学习效率非常高的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往往呈现以下的优势:首先,是教学内容的真实性。从物理的教科书和教学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初中物理所教授的知识大多数都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原理,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也同样来源于学生最为熟悉的日常生活,十分符合物理教学的内容。并且,由于案例教学中案例的真实性,能够在情感上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更加容易,对物理的兴趣愈发浓郁。其次,是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新课标对于初中物理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作出了明确的要求,而要想让学生主动地、热烈地对课堂内容进行讨论,案例教学法无疑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需要进行讨论,才能得到结论。在讨论中,学生原有的知识得到巩固,对于新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达到一个更深层次的高度。再次,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案例教学法的特殊性质使得在课堂中,学生的自主讨论成为结论得出的关键所在,教师不再起到主体作用,取而代之成为课堂主体的变成了学生。这样的位置互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在不断的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够逐渐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找到学习方法之后,不仅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物理知识,更能够在长远的学习中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最后,案例教学法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在不断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学生的兴趣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所以,学生一旦在生活中发现了物理问题,就会自主地运用已学得的物理知识去加以解决,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如果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案例教学法的位置,那么理论知识就是东岸,实践教学就是西岸,而案例教学法则是连接东岸和西岸的桥梁,正是因为有了案例教学法,才使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得到了很好的融合,能够相互配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物理水平,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条件

案例教学法固然好,但是,在使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之前,一定要准备好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条件,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初中物理教师,在并不适合进行案例教学法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了案例教学法,得到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教师在确定使用案例教学法之前,一定要客观地、理性地结合学校硬件条件和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细致的研究,确定符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条件之后再对学生进行教学。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条件有三:首先,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案例教学能力。并不是所有的初中教师都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得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并且对案例教学法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可以自如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其次,学生也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知识内容。如果学生本身基础薄弱,对于案例相关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知识一无所知的话,就算教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学生也讨论不出什么所以然来,更有可能会因为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低下,导致讨论过程中出现空白状态,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所以,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再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最后,要对案例教学的内容进行细致的编排。案例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充分准备,更需要教学材料的合理编排,因为在案例教学中,教学材料往往起到了一个中心点的作用,无论教师的能力如何,或者是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否充分,最后的关键点都在于案例内容如何。所以,如果想进行一堂十分有效率的案例教学,那么,就必须将教师、学生和教学材料之间进行有机地结合。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法虽然可以给初中物理课堂带来崭新的可能性,但是,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不断配合,才可以将这种可能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教师要考虑好案例教学法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同时也要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最符合自己学生学习状态的案例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在初中阶段,物理学习对于学生一生的重要影响。作为学生人生中最初接触的科学知识,初中物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所以,在未来的道路上,教师要不断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案例教学法、使用案例教学法,使案例教学法在学生的成长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学生的物理成绩节节攀升,综合素质也不断地向前发展,最终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邱和建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琯头中学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导学案;使用价值;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65-01

导学案是现代教学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案,导学案由教师共同研究编写,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当前学校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导学案的设计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够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成效,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导学案的使用价值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导学案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突出重点,明确教学内容和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学生广泛接触导学案,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在导学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生,可以更好地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使学生更好地进入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放开自我,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授课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学生在教案的引领下进行学习,在不断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3)因材施教。导学案教学并不是单一的教师教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方式,而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异步教学方式,摒弃了之前单纯的多媒体播放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寻适合自身的学习策略。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解决。这种教学方式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而学生亦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自主探究,完成课程学习。

二、物理教学中导学案的特点和编制原则

物理教学中的导学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来设计,要贯穿到整个物理教学活动中。具体来说,要做好课前导入、课堂讲解和课后巩固三个部分的内容设计,每一个教学部分的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另外,导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还具有探究性,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实践性。科学的物理导学案设计,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能够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并灵活地应用。在编制物理导学案的时候,要遵循主体原则,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要遵循探究性原则,所制定的导学案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潜力;要根据教学课时内容来制定导学案,所编制的导学案要简单易懂,遵循由易到难的规律。

三、导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研究导学案在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时,可以由具体例子来呈现。比如,讲解电功率内容时便可以设计有效的导学案,详细方案如下。

(1)在设计电功率导学案的内容和目标时,教师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备课。根据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授课的主要内容在于让学生了解电功率的含义,主要描述电能消耗的速度,电功率的单位。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并掌握相应的计算公式。其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从知识与技能的角度来说,在于让学生掌握电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含义,了解电功率的单位,并利用功率的公式来计算生活中家用电器的功率;第二,从过程与方法方面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从情感态度价值方面来说,主要是希望学生能够将物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用物理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2)在实施物理导学案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走访或是与学生的交流谈话来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另外,还可以进行基础的物理测试,根据测验的结果来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设计物理教学方法的时候,充分结合电功率的教学内容,服务于其教学目的,切不可喧宾夺主。为此,在电功率导学案教学工作中,可采用探讨式教学法和观察法等,通过这些教学措施能够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电功率导学案的内容设计。教师在设计导学案内容的时候,可以从五个模块来进行。第一,复习提问。如什么叫电功,电功的单位是什么,如何测量电功等,然后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来回答。第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电功率的物理意义,掌握电功率的定义,理解计算公式。在这个模块中学生可以自己根据教材的内容去学习,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第三,课堂测验。教师可以列出与电功率计算有关的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第四,教师花费短暂的时间来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优化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第五,巩固知识的阶段。可通过习题练习的模式展现。

四、结束语

在物理教学中引入导学案,是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是提高物理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物理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所以,物理教师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变革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导学案的优势强化教学资源配置,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导学案;应用

引言

比较之前的学习,高中物理为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显得极为突出, 这使很多高中学生对物理抱有认真学习的心态,但是苦于找不到学习的法门,更有些学生甚至对高中物理持有一种放弃的心态,不会主动学习。在此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作相应的教学引导。导学案的方法就是在学生缺乏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的前提下,通过教师的导学疏通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理解,进而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1.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是每个学生人生重要的转折点,通过多年的刻苦学习进而考进名牌大学是每个学生及家长老师的切实心愿。当前我国的教育还是以分数衡量每个学生能力的好与坏。物理在高考中作为除语文、数学、外语三大主科之外的所占分值最高的学科,在高考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也正是由于物理的重要性及我国现阶段的考核模式,致使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背弃教学最本质的概念,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过于追求分数,以历年高考试题为标准,着重围绕考试重点进行讲解。忽略了新课改情况下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导致很多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不是为了增长知识增进能力而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除教师的教学目的存在误区以外,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部分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缺乏新的教学模式的融入,仍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仅使抽象的物理更加难以理解,并且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的使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恰当的掌握与调控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致使课堂气氛过于活跃,进而掩盖了教学目的,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虽然提高,但是忽略了本节课教师讲解的重难点,从而导致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

2.将导学案融入物理教学的优点

新课标要求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将导学案融入高中物理教学有助于教师改善教学情况。 首先,导学案的应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物理教学中去。导学案的应用可以为学生物理学习进行一个较为系统有效地设计,使学生复习较为枯燥无味且抽象的物理知识有一定的帮助。除此之外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被确立,常常是教师的一言堂, 但是导学案的应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正确的物理知识的学习结构与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高中物理学习的能力,实现教学内容更好的掌握。并且,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入导学案,一定程度上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增进高中物理课堂趣味性,使本来烦闷的物理教学充满活力,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3.高中物理教学导学案的应用

3.1突出教学细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应注重教材中学习重难点的突出,准确寻找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注意教材中的细节,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例如高中光的粒子性教学中,教师的导学案设计应结合本节课重点,设计过程中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对光的粒子性M行逐步深入的探究。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

3.2注重教学的实践性

新课标要求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例如在自由落体的导学案设计中,教师介绍伽利略、亚里士多德等生平,并且阐述其相关观点,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一起动手演示相关实验,证明先关观点的正确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探索性思维。

3.3导学案分层指导,增加导学案作用

将导学案融入高中物理教学后,还应进一步加深导学案与教学的融合。因为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不足以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学习情况,在导学案融入高中物理教学后,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分组中同学可以互相帮助,在分层教学的同时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的落实。

4.总结

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使得很多地区的高中物理教学已经进入新的教学模式, 将传统教学的优点与现代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但是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进行摸索。高中物理教学导学案的融入,正是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实践的结果。它不仅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立体化、可视化,并且可以增进师生感情,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完成新课改下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庞海龙.“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12

第4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案导学;学科特点;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所谓“导学”,即是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施,改变了学生长久以来的被动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认清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做好引导作用,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一部分。教师应科学编写学案,充分结合教材,并融入新的教学理念,让学案成为教与学的纽带。

一、将物理学科特点融入导学案,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好奇是人的天性,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作为高中一线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其学科特点,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课外探究实验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实验导学,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以及实验观察与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前,必须让学生先了解该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怎样做这个实验,并对实验中所要用到的仪器有所认识,让学生懂得在实验中应注意观察什么,进而做好观察的思想准备。草率的进行演示实验是不少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犯的错误,在学生尚未做好思想准备时,演示实验已经结束,完全没有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比如,在教学“摩擦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木块和火柴盒在不同倾角的斜面上滑动的演示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对比,让学生归纳总结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实验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清楚在实验中应比较什么,如何比较?

又如,在教学“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内容时,有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把小球系于绳上,并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分别采用铁球与塑料球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能否回到原来的高度,从而进一步反映空气阻力对它的影响。首先教师必须承认无论是钢球还是塑料球在实验中都未到达原来的高度,因为它们都要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只是钢球在实验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较小,因此可以将其忽略,这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近似手段。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由于新教材中的演示实验都只给出了做法,并未给出将会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这就更利于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并通过交流与互动的形式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有利于教师利用“导学案”来改变学生旧有的学习方式。

二、通过导学案指导学法,实现增效减负

增效减负是新时期教师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它的实施者是教师,受益的却是学生,其效果的好坏也只能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生生间的交流,以及师生间的沟通,自行总结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减负不应该让学生走进压缩学习时间的误区,更不能是等着老师给出具体的方法。所以,教师应有效的利用“导学案”对学生的学法给予一定的指导。

比如,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研读教材,在编写“导学案”时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隐含条件,并对其进行关键性设问。学生可以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来进行自学检测,让学生懂得对于概念、规律等的学习时,不能只看结论,更应懂得其推导的过程,这将为进一步的应用打下基础,同时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规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应从设问为出发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又如,在利用“导学案”进行习题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模仿能力,在自学例题这一部分给出详尽的解答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掌握规范化的书写格式。与此同时,在“导学案”中还应对解题的步骤做出相应的指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解题技巧。此外,可以让学生制作错题集,收集自己的错题,并对每一道错题进行修正,同时记录下错误的原因以及知识上的漏洞,供以后复习。

三、将课前预习与课堂探究结合起来,加快教学节奏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遗漏点。展示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学生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学生都有着一定的表现欲,但是又担心自己讲得不好,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种思想上的压力,让其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在听同学进行讲解时甚至比听老师讲解时还要认真,他们会特别留意讲的不对的地方,同时对讲的好、比自己考虑全面的地方也印象深刻。对于有争议的地方,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分析解释,通过激烈的讨论、思想的碰撞,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思维的盲区,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学生容易出错的思维盲区,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课堂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平衡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斜面上匀速运动的物体的受力情况又是怎样?其摩擦力该怎样计算?又如,对于数据的处理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公式法,将物理量带入公式判断是否满足其关系;二是图像法,通过横纵坐标的设定,通过描绘图像的形状判断横纵坐标间的关系。若图像是曲线,则可尝试变换坐标,化曲为直。

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做足了准备工作,对课堂内容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有利于教师加快课堂教学节奏。因此,“导学案”是学生课前的学习手册,同时也是课后的复习资料。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努力让学生通过学案尽快地对知识有更深程度的认识,从而降低课堂学习难度。

四、总结

综上所述,“导学案”的应用,为高中物理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注入了生机,这也对师生角色做了更好的定位。“导学案”的灵活性、开放性与可操作性,真正意义上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自导自演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促进教师成长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0-0029-01

“导学案”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之一,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及物理应用能力的有效措施,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导学案”并不是简单的学案,也不是教案和学案的简单结合,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实际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需求以及教学内容等,设计相应的学习流程和内容,并借助教师的额外补充推动师生共同完成导学任务。“导学案”教学以教学案作为主要教材,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进行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还能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因此,探讨“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高中物理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学生容易因为得不到好的学习成绩而呈现厌学情绪,导致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降低,以致物理成绩不断下降。“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导学”,在于将物理知识按相应的规则划分为多个层次,例如,将知识点根据难易程度划分为多个层次,然后让学生从简单的物理知识学起,从而规避直接接触高难度知识而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核心和主体,学生只有将自己的学习能力真正发挥出来,才能提升物理教学效果。“导学案”教学模式借助导学物理知识,能够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能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导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课前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通过分析任务和完成任务的过程掌握基本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学生在认识到自身能力存在缺陷时,会通过更加努力的学习来进行弥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巩固以往的知识,还能掌握新知识,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导学案”主要由课堂准备、课堂学习及课后巩固三个层面构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必须为学生创建预习性任务,使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就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使课堂学习效果更加显著。例如,在高中物理苏教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发一个课前准备导学任务,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等。这一导学任务,使学生在课堂开始之前就有了相应的学习目标,进而为课堂学习提供支持。

(2)课堂教学,充分展现学生主体地位。采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开展高中物理教学,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让学生借助课前自主预习结果进行补充学习,师生共同完成导学案的设计。例如,在高中物理苏教版“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以下几点递进性的教学任务:1)“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是什么;2)定律中的“一切”是什么意思,包含哪些物体,是否存在特殊物体;3)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题目;4)通过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关于惯性的题目;5)设计关于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生活性物理题目,如防止因为惯性而造成交通事故的规则为以下哪一项?(A.桥梁设计限重标志,B.车辆靠右行驶,C.严重超速超载,D.保持车距,E.系好安全带。)

(3)巧妙设计导学任务,促使所有学生获得提升。“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作业设计不能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统一性设计,否则容易导致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无任何提升、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完成作业的现象出现。对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设计层次性和递进性的作业,为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推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提升。例如,在高中物理苏教版“电流的磁场”教学中,教师可按照学生的认知状况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预习作业。对于低层次学生,可以布置“电流的磁场观测方式”作业;对于中层次学生,可以布置关于“电流磁场的基本应用”作业;对于高层次学生,则可以布置一些关于“电流磁场”的具备一定难度的习题。这种“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作业设计,可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同时存在难度较大、不容易理解等特点,所以,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并不太高。而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导学案”教学模式,能够显著降低高中物理的教学困难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并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

第6篇

一、学案的设计

1.学案的特点

(1)围绕物理教学目标,紧扣物理教材,从整体上体现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物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物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这样有利于控制课时学习的知识量,有利于课时目标的实现和物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2)有启发性。对物理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的应作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

(3)物理问题设计应首先考虑其物理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物理问题的编写,除一般地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还要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对物理知识认知的规律。

(4)坚持创新性原则。

(5)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6)重视学法指导是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前提和保证,在学案编写中,学法线贯穿始终,如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

(7)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与现象,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组成学案的基本要素

(1)学习目标。

课堂上,我们应该注重围绕一个或几个知识的关键交接点,引导学生将一系列的学习目标钩挂到这些点上,把新、旧知识内容钩织成一个网,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各项学习目标。 转贴于 (2)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给出有利于学生在宏观上把握所学内容,并能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

(3)诊断补偿。首先设置的题目重在诊断和新知有联系的旧知学生掌握的情况,目的是发现问题后进行补偿教学,为新知的学习扫清障碍;其次有利于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4)技能训练。包括课堂活动,课后讨论等,以巩固所学,培养能力,并获得反馈。

二、学案的实施

1.课前预习阶段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导学案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要对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如要控制自己的预习时间,以提高效率;可以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难点;带着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前预习阶段是“导学案”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

2.课堂讨论阶段

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和猜想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更广泛的提出问题和进行猜想,并将这些问题和猜想记录下来,同时可以让部分小组把这些问题和猜想板书在黑板上,共同来归类、梳理,找出大家要共同探究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诱导性问题,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教师适当设计几个检测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反馈交流,起到巩固、提升的作用,从而将讨论进行到底。

3.课后巩固阶段

第7篇

关键词:学案;物理;应用

物理学案是教学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对教师、教研组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用在对教师、教研组的考核上。理解学案的编写意图,按照学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与学融为一体。学案已被大家所重视,而且应用较成熟,所以下面就学案问题谈谈我浅显的看法:

一、物理学案的作用

物理学案的重要作用是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出一些关健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检测学习效果,查漏补缺,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物理学案的结构

物理学案的基本的结构可分为: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习过程、自我检测、自我补救。具体的模式还要看课的类型,不同类型的课,模式可略有改变。比如规律课中,在学习过程一环节要先为学生创设情境,用文字、图像来唤起学生对自己生活情景的回忆,从而有所发现,再进一步的探究。总之,可拥有基本相同的流程,不同的内涵。学案中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

三、物理学案的应用

物理学案是教师设计为帮助学生的学习、辅助教学。所以在不同类型的课堂上应用的方法是不同的。

(一)概念课上学案的应用。

概念课上注重概念在学生头脑中的建构,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对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的宗旨在帮助学生达成课堂目标,如:《压强》一节的学案:

A、学习目标:知道压强的意义、单位,理解压强的定义、改变方法,能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应用压强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上课学生先自学学习目标:可帮助学生明确目标)

B、学习指导:可从力的作用效果入手学习压强。从生活现象发现问题,提出压强的概念,再了解改变压强的方法并进一步到生活中优化我们的生活。(学生学习完学习目标,学习学法指导:可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基本思路)

C、学习过程:(请同学们参照学习过程学习课文并回答相应问题)

⑴请学习书本上的想想议议,从力的作用效果的角度提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_______。(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并给学生一个提出问题方法的引导)

⑵请根据生活经验做出假设______,你的生活经验依据是______。(提醒学生进行猜想要依据生活经验)

⑶从同学们参照课本上的设计设计出记录的表格:(培养学生设计表格的能力)按书本上做演示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并作好记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的习惯)。

⑷对比书本中的图分析论证:图甲和图乙对比可知:图乙和图丙对比可知: 能否比较图甲和图乙得出结论,为什么?(培养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

⑸归纳(4)得出结论:

⑹速度表示___,单位时间内____叫速度。类比速度学习课本中压强的概念。写出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单位。(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出压强的相关概念)再写出以前学过的类似的概念。

⑺学习课本中的例题,然后做以下练习。(增强公式的应用)

①一个500N的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着地面积为400cm2,求它对地面的压强?②一水平地面上放着一正方体,压强为5000Pa,压力为200N,求它的边长?③一方桌四条腿,每条腿的着地面积为25 cm2,请估计它对地面的压强?

⑻改变压强的方法(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D、自我检测(多媒体投影)

E、自我补救(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定,让学生自己查漏补缺)

(二)规律课上学案的应用。

规律与概念课的学案设计相比,在情境的提出上要多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增加一些可操作的分组实验。对每一个分组实验要设计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可能出现的现象,类似的实验,对于不能实际操作的实验可通过练习达到实验的目的。

(三)实验课上学案的应用。

基本流程不变,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要突出实验的目的、设计、操作的流程、实验记录、数据的分析论证、交流讨论。

(四)演示课上学案的应用。

更注重学生观察与记录能力的培养。

四、物理学案与物理教案的区别

五、使用物理学案的注意事项

(1)物理学案不能替代物理教材,也不能等同于练习。

(2)物理学案设计的内容不宜太多,不能繁杂,必须着力在重

点知识、重点方法上做文章,以给学生较多的观察、阅读、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3)不同类型课的学案,形式、设计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物理新授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准备知识的落实和具有启发、探究味的问题情境的设计。

物理习题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总结解答典型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

物理复习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梳理一下知识体系,对某些重要知识、技能进行专题研究分析。

物理试卷讲评课的学案应该着重帮助学生了解每个试题考查了哪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跨学科的知识:哪些数学、化学方法、数学、化学思想、数学、化学能力在哪道试题上得到了体现,自己的缺陷又在哪里;应该在对每位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学会错因分析和自我纠错。

(4)指导学生重视学案的整理和保存。

第8篇

教学案是镇江实验学校从最初的引进模仿,经过二轮改革的规范融合、形成特色,一直到今年开始的网络整合,凝聚了无数同仁们的辛劳和汗水。教学案实现一体化,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遵照某个固定的模式,将教师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整合成同一文本,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是校本化了的教材,实现师生共用。

那么如何结合使用教学案这一载体,指导学生的物理有效学学法,这是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中一直在追求和探索的课题。现将这方面的体会介绍如下。

1 自主学习能力的指导――课前预习,教学案是基于自主学习的学案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课前预习,可以了解课上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听课,很好地提高听课的效率。

课前预习的方法是:首先要细读课文,包括插图、章首语以及内容、想想议议和动手动脑学物理。其次要边读边思考,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新知识与哪些旧知识有关联,与之相关的旧知识自己掌握得如何,结合教学案预习导学问题,先进行独立思考,再共同讨论思考,这样才能达到预习的目的,才能够独立学习。再次要动笔,将通过阅读思考发现的疑难问题写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上课听讲时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2 良好学习品质的指导――课内探究,教学案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教案

2.1 细心观察,认真实验

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学习大气压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茶壶盖上都有一个小眼,这个小眼起什么作用。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多细心观察周围的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并与课本知识联系。在进行实验时,学生一听教师说要做实验,心情十分激动,因此注意力易被实验现象所吸引,而忽视实验的目的和步骤,更少注意观察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因此,在实验时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观察什么?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问题都要在教学案上有所体现,要求学生填写,养成边思考边实验的习惯。

2.2 联系生活,加深理解

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肯定遇到过许多困难,有一些问题完全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自行解决。如排除一些简单的电路故障、更换保险丝、维修手电筒、安装一些简单的电路等。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提高他们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克服困难,勤于思考

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因此,物理教学和教学案设计中要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科学探究和物理实践活动,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探究活动中独立解决问题,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2.4 规范解题,总结方法

我们要学生解题并不指题海战术,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做好一些较典型但又灵活的作业题。首先教给学生规范、正确的解题程序,在教学案的习题旁用色笔做好详细的标注,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其次,教师要给学生做规范、正确的解题示范,教给学生规范、正确的解题方法。三是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规范要求,并经常地严格训练,发现解题不规范,及时反馈矫正。最后,训练学生灵活的解题方法,主要采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变式训练,教给学生灵活的解题方法。

3 及时反馈评价的指导――课堂训练,教学案是基于检测学情的教案

要培养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首先,当然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教学案的课堂训练。其次,指导学生养成解题后根据教师当堂反馈情况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善于在自己生活的集体中找到评价的参照物。对学生提出正确了解评价自己学习方法的标准和要求,指导学生经常反思、评价、总结学习方法,对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有明显作用。

4 自觉总结习惯的指导――课后作业,教学案是基于提升能力的学案

首先,订正错误又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这些往往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记忆模糊或不理解教材知识造成的,所以对作业出现错误的地方,学生必须要搞清楚错在何处。找出错误的原因后,最好把错因(知识不理解,方法部正确,计算不细心,读题不认真等等)用有色笔记在题旁边,以便复习鉴正。

第9篇

一、 概述学案教学的基本内容

常规来讲,学案教学是一种新式教学法,它以建构、稳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为基准,所坚持的基本教学理念为素质教育理念,其凭借一套独特的教学流程在教学方法范畴内站稳了脚跟,而且体现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征,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十分可观的成效,归结此法的根本教学目的,即为教会学生如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课堂效率。关于学案的具体编写对象,如今研究者们众说纷纭,但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应该由老师编写,不过针对的对象则是学生。

学案教学的教学目标并不固定,哪怕是以学生为培养对象,其教学目标至少也可以分为三大种:一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二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与意识为目标,三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关于学案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四种,同时以现当代某些心理学研究理论为辅助理论,共同形成了学案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以《变阻器》为例详谈学案教学在初中物理中的具体实践

《变阻器》是初中物理学科中的一节课程内容,其对于学生学习电学、了解“欧姆定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以《变阻器》一节为例,设计出如下学案:

1、学习目标

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在电路中的符号,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了解正确使用变阻器的方法。运用所学解释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的原理,并动手操作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

2、重点难点

重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使用方法和原理。难点:连接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正确分析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方向与引起电路中电流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

3、课前复习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作用的大小(2)决定电阻大小的三因素:____、_____、_____。(3)依照图1连接电路,让夹子在铅笔芯上滑动,观察灯泡的亮度,灯泡的亮度___,为什么?回答:因为连接入电路的铅笔芯长度发生变化,即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____来改变___,从而改变电路中的大小,使灯泡的亮度也改变。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制成_____。

图1 图2

4、新课学习:滑动变阻器

(1)原理:利用改变电路中接入的电阻线的____来改变____,从而改变电路中的____大小。(2)结构:如图2,用电阻率较____的合金线制成,电阻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绕在____上,两端分别接在两个接线柱A、B上。C、D 是____,电阻几乎为____。P是___:紧压在电阻线上,电阻线与滑片接触处的绝缘漆已刮去。(3)请画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____________(4)提问: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怎样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

5、小组讨论

(1)当滑动变阻器接在___、___两个接线柱时,灯泡亮度最暗,此时电流最___,变阻器的电阻最___。左右移动滑片P___(“能”或“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电流大小(“有”或“无”)改变,即电阻___(“有”或“无”)改变。

(2)当滑动变阻器接在___、___两个接线柱时,灯泡亮度最亮,此时电流最___。左右移动滑片P___(“能”或“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电流大小(“有”或“无”)改变,即电阻____(“有”或“无”)改变,变阻器的电阻最___几乎为___。

(3)滑动变阻器接在___、___、___、____处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接在___、___处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6、小结

(1)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____,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____大小,使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2)滑动变阻器要____联接入电路。(3)____ (“能”或“不能”)同时接上面C、D或下面A、B接线柱,此时(“能”或“不能”)改变电阻,因此,要采用“一______一______ ”的接法。(4)判断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关键看____面所接的接线柱与间电阻线的长度变化。(5)电路在使用前应将滑片移到电阻最____的位置,以保护电路。(6)探究过程中你还发现哪些问题? 请写出。

以上即为初中物理《变阻器》一节内容的具体教学学案,其主要分为确定教学目标、复习已学知识、学习新课、探究学习、小组讨论以及小结归纳这几个步骤,其全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了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上课效率和课堂利用率,对于整个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第10篇

【关键词】学习 学生 初中物理 兴趣 教师 实验

我们多年的不断探讨中,总结出了一些可行的教学方案,即根据不同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导学方案来突破存在的难点。

一、场景导学

教学中如果单纯的传授知识而忽视了方法和思路的诱导,那将是一个无形的巨大损失和错误。具体教学时,教师都要精心诱导学生领会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方案,从而逐步形成学生的各方面的成长基础。

以“八年级第二章 第一节 动与静” 为例。科学家是用什么来描述与研究运动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子改变则称为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也就是说坐在教室里的学生可以说是运动的,也可以说是静止的,那这与学生们脑呆瓜里对于运动和静止的定义相互矛盾。在他们的认识里,窗外飞舞的蝴蝶是运动的,墙上挂着的五星红旗是静止的,如何解决矛盾呢?在这里,我们设计这样的一个场景来诱导他们思考:“视频中:一辆停在站台的列车中有2个孩子,小女孩脸朝站台,小男孩脸朝窗外的另一辆列车,一会儿后窗外的列车开动,小男孩会认为自己的列车动了起来,发出列车终于启动了,但小女孩说没有动,谁对谁错呢?”看完视频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并思考:视频中小女孩说火车根本没有动的,是静止的,而坐在同一辆火车中的小男孩说火车是运动的。你说他们俩谁说的对了?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之后的问题就可以通过这个视频让同学们自己来分析,

他们两个都说得对。因为他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小明说火车是静止的,是选择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相对于站台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说火车是静止的。小华说火车是运动的,是选择窗外运行的火车为参照物,他们坐的火车相对于窗外运行的火车的位置有改变,所以说火车是运动的。

接着我们将结合生活中常碰到的场景来再次的引导分析。例如:老师抱着物理课本在教室里面走动,问同学们,老师手中的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然后再进行分析说明。这样本节课的难点就可以轻松破解。

二、实验导学

之前,我们组的一位老师就开了一次全校的骨干教师公开课,他当时选的课题是“阿基米德原理” 这节课的内容是这样的:1.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进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我取其中: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是否有关?这一知识点为例子:我们是设置以下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

A、将鸡蛋投入桌子上的装淡水的杯中,我们观察到 。

B、当往水中慢慢加盐,并不停地搅拌,最后我们将观察到 。

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验,观察,并得出结论。

在实验中,他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加盐后,鸡蛋浮起来了,也就说液体的密度变大了,浮力变大了,即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有很多老师都有去听课,当时座在后面的我听到了一些老师说,当物理老师真好,可以有实验做,可以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如此,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是一种五官并用的,全身心参与的体验形式,有些自然科学的学习必须与实验为基础,这是一种规律。我们通过开展探索性学生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同时通过实验告诉学生要实事求是,事实胜于雄辩。

在我们的物理教学中,我们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利用瓶瓶罐罐做实验,物理老师们经常会主动的到医务室拿些废弃的针筒、药瓶,还有早餐吃后留下的吸管等为器材,与学生一起做实验。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例如:在上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的时候,我可以随手找几个东西,如喝水的茶杯,空矿泉水瓶,三角板等,然后让学生闭上双眼,当我敲击任意一个东西的时候,看谁能分辨出来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学生们自然情绪高昂。

二、类比导学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些东西不知道它的特点是触碰不得的,例如电,我们的生活里离不开电,那么电是什么?电线里的电是怎么一回事?如此陌生。此时我们可以选择以电流有些相识点的水流做类比。

所以我们设置以下几个问答:

问题一:什么是水流 答:水分子的定向移动

问题二: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定向移动 答:水往低处流,水发生定向移动的条件是要有水位差即水压。

类比水流,电在电线里面流动好比如水在水管里流动

问题一:什么是电流 答: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问题二:电荷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定向移动 答:电荷发生定向移动的条件是要有电位差即电压。这样,在认识水流的基础上去认识电流,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结论:我们也感觉到了,导学案有以下的几个作用:1,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它可以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途径,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加高效。2,它是学生学习的随堂笔记本,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备份材料,可以给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提供第二次记忆。3,它是学生课后复习的必备材料,通过导读提纲可以让学生轻松的回顾学习过的内容。所以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应反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编写,我们应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有效提高对教材的处理水平、情境设置能力,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要求,设计不同的导学方案,方能有效的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

【参考文献】

第11篇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分析法其含义是把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交给受训人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培养受训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以及业务操作能力该方法在1880年由哈佛大学开发完成后,最初被哈佛商学院应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随着时展,案例分析法被应用于各种行业

一、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法的含义和特点

所谓案例,指对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的描述以此推之,教学案例就是教学过程中的对真实又具有典型的包含疑难问题的教学事例的描述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具体含义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不同典型案例,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分析,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指引为辅的教学方式,是锻炼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以含有初中物理知识概念的典型疑难问题为描述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疑难问题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活动中进行讨论分析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法的特点有三点其一,目的明确案例分析法是利用初中物理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探索,以此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搜集相关资料或补充相关知识,为分析案例做准备这过程中,就体现了案例分析法的目的――学生相关物理知识的积累以及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以人为本在教学案例分析中,教师以辅导为主,真正的案例分析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这体现了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其三,方式特殊案例分析法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从中总结出规律得出结论于本质上说,这属于一种归纳式的学习方法

二、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法的作用

[HTK]1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如果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学生很有可能会觉得平淡枯燥只是被动接收信息,大脑缺失对信息处理的主动,学习效果也会降低案例分析法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用疑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氛围

[HTK]2增强直观效果,便于学生理解

有些物理的知识概念比较抽象难懂教师教学时也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使之变得通俗易懂而案例分析法把抽象的知识概念引入具体的教学案例中,增强了抽象概念的直观效果,为学生的理解降低了难度

[HTK]3加深概念理解,强化理论掌握

物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属于一个陌生领域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消化理解物理知识经过对物理知识板块中的疑难问题的深入分析,学生能加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对知识理论的掌握进行强化巩固

三、当前案例分析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案例分析法自引进中国之后,无数的教育专家和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根据我国教育模式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教育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今,案例分析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已经成为初中物理教学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普遍应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配合教学目标,积极使用案例分析法,以此突破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案例分析,并在参与过程中锻炼自身,使得案例分析法的教学效果取得较大进展

需要注意的是,案例分析法的使用会由于各种因素而降低其教学效果比如选择教学案例环节,如果教师在教学案例的典型性和难易程度上作出了不恰当的选择,致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分析不到位,不能充分掌握到知识要点在用案例分析总结理论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的案例分析作出评价,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四、新课标下案例分析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新课标实施的核心是让学生参与,重点在于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加强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给予每位学生以期望和鼓励,还要适当进行开放式教学从新课标的理念来看,案例分析法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就尤为重要了

第12篇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案的设计就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有计??、有目的地教学,可以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清楚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同时应该保证每一节课有一个教学案,在课堂开始之前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本节课教学案中的内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作为一种高效、先进的教学模式,可以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客观能动性,紧跟着教师的脚步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完善学案导学教学计划,引导学生预习、复习难点内容

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让学生知道教师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本堂课和下节课要讲的知识内容,从而让学生有时间去预习和复习,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在课堂开始之前做好教学案准备工作,在教学案中标注出重点和难点内容,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计划。

比如,教师可以针对高中物理知识中的每一章节制作教学案,尽量把关联性比较强的章节安排到一块讲述,就像电与磁这两个章节看似没有太大的关联性,但是通电导体可以产生磁效应,而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还可以生成电。因此教师可以把这两部分内容放到一块进行讲述,同时还要标注出这两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比如这两个章节中怎么判断通电导体的磁极以及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电流的大小计算公式,并且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学生根据本章节的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先标注出这一章节的重点知识,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去理解和掌握,如果在预习工作中有不明白的在课堂中重点听教师讲这部分内容,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自身的听课效率。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发挥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便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掌握,对提升学案导学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学案导学能力

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是物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学生思考、学习,教师还制订教学案,决定着物理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方向;另一方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引领着学生学习和前进的方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进步与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应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制作学案、课堂导学的能力。

为了加强高中物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之间可以定期举办一次学术交流会议,在会议开展过程中主要针对教师教学案的制作能力进行简单的培训,另外还可以让教师轮流发言,主要讲述一下自己制作教学案的小技巧和在教学活动中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当别的教师在会议中发言的时候,教师可以简单做一下记录,采纳一些自己认为积极有效的制作方法,并且在自己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尝试着加以应用。然后每一位教师轮流发言之后,再由教师之间进行自由提问,主要针对自己制作教学案时的一些困惑,还可以是教师制作教学案时遇到的一些问题,由其他教师进行解答。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加强高中物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制作教学案的整体能力,有利于提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三、制订章节学案导学目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制订章节目标,并且规定出一些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内容,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提倡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进行自由组队,共同完成章节的小目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另外当小组完成教学目标之后,还会有一种成就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比如,在“电”这一章节讲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案给学生标注出学习目标,如电的发展和起源这一章节需要了解,就是学生只需要大体知道电的发展过程就可以,不需要学生掌握。电的一些计算公式比如U=IR等重要的公式需要学生理解掌握,需要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往往是会考到的内容,学生要重点去理解记忆。另外,教师还要针对这一重点知识布置一些讨论题和课后习题,学生之间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完善和发展也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活动中要突出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提升高中物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