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重阳节古诗词

重阳节古诗词

时间:2023-05-30 09:58:38

重阳节古诗词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1

九日

耿湋



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解琬



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

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

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

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





重阳山居

司空图

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





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严维



上客南台至,重阳此会文。

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务简人同醉,溪闲鸟自群。

府中官最小,唯有孟参军。







踏莎行

辛弃疾



夜月楼台,

秋香院宇。

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

当年宋玉悲如许。



随分杯盘,

等闲歌舞。

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

重阳节近多风雨。







瑞鹧鸪

葛立方



井梧叶叶秋风晚。

东篱点点金钱满。

开急为重阳。

日烘深院香。



幽姿无众草。

莫恨生非早。

嚼蕊傍池台。

寿公桑落杯。





南乡子 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苏轼

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梧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



九日次韵王巩

苏轼

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



九日黄楼作

苏轼

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

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

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

岂知还复有今年,把盏对花容一呷。

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锸{校本作“千柄锸”}。

黄楼新成壁未干,清河已落霜初杀。

朝来白露{校本作“雾”}如细雨,南山不见千寻刹。

楼前便作海茫茫,楼下空闻橹鸦轧。

薄寒中人老可畏,热酒浇肠气先压。

烟消日出见渔村,远水鳞鳞山齾齾。

诗人猛士杂龙虎,(坐客三十余人,多知名之士。)楚舞吴歌乱鹅鸭。

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霅。



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

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2

吕小妹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111)

摘  要:本文以《醉花阴》教学为例,在“文本背景处”、“教学重点处”、“语言精美处”三个方面对这首古诗进行了拓展,来探索古诗教学中拓展的基本形式,浅谈拓展的基本要点,努力提高拓展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拓展形式;基本要点

在古诗词教学中,巧妙地拓展,能够拓宽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增加学生的积累,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要让一首首古诗在课堂里面变得丰富多彩,拓展就是古诗词教学的“春风”。所以,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我们应该重视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地拓展。《醉花阴》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为李清照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它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教学中不仅仅要把握词人内心的“愁”情,还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全面了解李清照其人其作。为此,在这首词的教学中,可进行如下拓展:

一、在文本背景处拓展

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诗词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情感的外观。因此,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就要对作者的时代、人生经历、思想感情等“写作背景”有所了解,这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古诗的内容及所抒发的情感。教学这首词时,可对文本的背景进行这样的拓展:

1、当时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在山东莱州做官,李清照留在老家青州居住,爱情深笃的夫妻却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李清照,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再没有欢声笑语。她的生活孤独寂寞、空虚无聊,更多的是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李清照就写了这首词给丈夫赵明诚,以寄相思之苦。

2、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琅嬛记》

上面的两则材料是李清照写作《醉花阴》的背景。阅读往往是需要知人论世的,尤其是古诗词阅读,因大多年代较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如果不做一点相关背景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可能很难体会作者的深层情感。因此,围绕文本拓展和延伸相关的背景资料,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帮助或辅导学生介入阅读情境,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二、在教学重点处拓展

《醉花阴》这首词的教学重点之一是作者以花喻人写愁,以物写瘦的方法使用,如果将这一方法讲解到位,本诗的主题学生自然而然就把握了,为此,在这一环节上,可做如下拓展:

1、出示一组写愁的诗句,比较诗人写愁方法的不同。

(1)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李白)

(2)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杜甫)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4)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

引导学生分析古人是如何写愁的,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落红,愁是有数量的;李煜说,愁像一江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绵绵不尽的春江之水;秦观说飞红万点愁如海,不仅有数量,还有深度。有如此众多的写愁高手站在李清照的面前,李清照如何写愁才可以在文学史中留下自己的一席之地呢?她是如何写愁思的?继而引导学生分析,李清照写愁的艺术特色: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以花喻人,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淡雅、清秀,与作者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它象征高洁、淡泊,也酷似作者芳华和清品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当的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和内心情感。

2、再出示一组以物写瘦的诗句,让学生品析体会本诗手法的精妙

学生分析出以花喻人,以物写瘦的手法之后,教师再出示一组以物写瘦的诗句,比较同样是以物写瘦的诗句与词句相比哪一个更好?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

“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程垓《摊破江城子》)

在比较中得出,李清照词中这个比喻与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却始终不见一“菊”字。词人用“东篱把酒”这样的典故与“暗香盈袖”的描写,突出咏菊的话题,“菊”的色、香、形态,俱现笔端。清代陈廷焯《云韶集》评价说:“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 这三句共同创作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仁的境界。尤其是帘卷西风,时令与环境气氛做烘托,使人马上想到一副西风瘦菊的画面。很有意境美。

三、在语言的精美处拓展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3

【摘要】古代诗词与传统节日如影随形,她们一路走来,共同构筑我们的节日文化的高台,成为中华文化精美绝伦的一隅。

【关键词】传统节日;古代诗词;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喜爱传统节日,喜爱古代诗词,更喜爱描写传统节日的古代诗词。在笔者看来,传统节日是一道道大餐,那古典诗词便是盛放这大餐的精美的餐具。如果没有这些精美的餐具,传统节日就失去了华丽的载体,成为散落的珍珠,同时也会失去很多很多诗意。在我国,有节日就有诗词陪伴,传统节日与古代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历来以隆重热烈著称。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这个美好的日子因为是岁首,因而是一个象征希望、充满喜庆的佳节。北宋诗人王安石《元日》是一首最有名的春节诗。他对春节这样描写道:“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欢乐喜庆之情溢于诗人言表,诗中“屠苏”是一种药酒,“桃符”即今天的对联。不难发现,贴春联、放鞭炮是至今仍然保留着的两大习俗。清代孔尚任写有《甲午元旦》:“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诗的前四句说除夕,围炉守岁,饮酒消夜;后四句转入写元旦,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作者一颗赤诚的童心。从古到今,历代文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关于春节(古人或称之为元日、元旦)的诗词。

最浪漫的传统节日我以为要数元宵节。有两句耳熟能详的诗为证:“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出自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元宵节又称灯节,是日,人们早晨吃元宵,晚饭后举家出动,逛街赏灯。届时,“花市灯如昼”,“一夜鱼龙舞”,男男女女,流连观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唐朝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正是这样的放灯赏灯的开放时节,男女青年能够比较自由地相互接触,从而为他们表达爱情提供了绝佳机会,创造了一个古代的浪漫时空。元宵节还有一项集娱乐与智力于一体的活动――猜灯谜。这游艺活动无论谜面、谜底还是猜谜方法,都显示典雅的诗意,洋溢着强烈的人文气息。如“傍晚”(打一字),可用会意法想到日落西山,得谜底“晒”字,都富有诗意呀。

清明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五日。此节应属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一风俗沿袭至今,并且人民群众仍用这个节日来祭奠革命先烈和先辈们。正是这样,清明节自有其特殊的气氛。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诗将清明时节氛围渲染殆尽。南宋诗人高翥《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直击墓地凄然情景,气氛沉重,令人难忍。至于清明节的来源,一般都认为是出自春秋时代晋文公悼念介子推的故事。据记载,晋文公在烧山找到介子推尸体时,发现了写有“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诗句的血书。可以这样说,原始意义上的清明节,既有祭祀之意,又有统治者执政自省之功能。

传承千百年的端午节,有着深厚的文化气息。目前,大部分人接受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著名爱国词人屈原的说法:相传屈原救国无望,于农历五月初五沉身汨罗江,当地百姓为了不让鱼虾蛟龙伤害屈原遗体,纷纷把粽子投入江中。这就是端午包粽子、吃粽子风俗的由来。唐诗人元稹《表夏十首》之十便很吻合这一说法:“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但只是诗人很天真,他认为后人对屈原的纪念不够庄重,殊不知以一种欢乐的方式纪念先贤其后一直流传着。且看陆游《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中秋佳节,举家团圆,畅叙亲情,人人向往。中秋首先是赏月玩月,此风俗由来已久,文人尤盛。李白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可谓妇孺皆知。“月到中秋分外圆,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更把情感融入赏月之中,创造了天人合一意境,让人产生深远美妙的遐想。苏轼把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写得淡然、豁达,实际上月圆人不圆时,思念之情是让人难以承受的。晏殊《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便直率地道出了一般身处异乡之人的落寞心曲。中秋的另一乐事吃月饼。月饼是中秋“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同样是苏轼,他曾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两句诗,“小饼”当就指今天的月饼。至于“月饼”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就这样我们与古人一样体验着,赏明月、吃月饼、享人伦的美满乐事。

还有一个至今仍被人们重视的大节――九九重阳节。每逢这个节日,古人都要头插茱萸,手提酒,登山游玩,以求长寿。当然,今天人们很少饮酒,甚至更不知茱萸是何物了,但延年益寿的登山游玩习俗依旧传承。我国政府在1989年还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关于重阳节的古代诗词实在太多。在此姑且举两例。居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抒发了少年诗人客居南方盼望北归的愁苦,诗中劝阻鸿雁莫南飞,实为生花妙笔。还有元代张可久词《折桂令》,“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两句,诗人有可赏,但西风吹人,老在异乡,一腔愁绪。一诗一词表现的都是古代文人登高思远的典型情绪。今人重阳词《采桑子》一反古代文人的低迷,却言到:“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古代诗词就这样与传统节日如影随形,她们一路走来,共同构筑我们的节日文化的高台,成为中华文化精美绝伦的一隅。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4

[关键词]《阳关三叠》 古诗词 音乐 结合

在艺术歌曲宝库中有这样一批作品,它的歌词来源于中国的古诗词,引用原词或在原词的基础上加以填充和变化,使古诗词与所创做的音乐完美结合,从而使得歌曲更具有表现力,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广泛流传于古今中外的《阳关三叠》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对其内容和形式及词作与音乐的有机构合和极具个性的特色之“三叠”创作手法的分析,对于借鉴我国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创作方法,促进我国民族艺术歌曲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阳关三叠》是始创于唐代的著名琴歌,有唱有奏。歌词以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为词,曲子以我国传统音乐的叠奏方式,即在重复的基础上,作局部性的即兴性变奏、展衍和发挥,曲调缠绵,感情深沉,它以极其简朴的手法,通过对送别者眼前所见景色的精心描绘,创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美的境界。

歌曲共分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商调式)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感怀, 感怀” 等处的八度大跳,和“依依苦恋不忍离,泪滴沾巾”等处的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在曲式结构上,《阳关三叠》大体上是由相互重复的三叠加上一个尾声而成。三叠中的每一叠都是由两小段构成。每叠的前一小段,除了有些小的装饰上的差异之处,基本上是相同的。三叠彼此间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每叠的后一小段。在后一小段中,由前至后,从第一叠至第三叠情绪逐叠有所发展。二叠比之一叠,在前一小段与后一小段之间,多了“依依顾恋”的一句;三叠则在后一小段开始之后,才插进了长至十小节的,由羽调式过渡到商调式的一个变化之段。这一变化之段,不仅由新鲜而形象深刻的乐句构成,而且使用了新奇而突出的节奏变化,使乐句逐渐推向高潮。尾声是全曲感情的收束,也是调式的归结。该乐曲在曲式和调式的使用上,都为增加乐曲的表现力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在唐代时,《阳关三叠》曾有过几种演唱形式,有用弦歌和琴歌的形式,也有用其他乐器伴奏的形式,更有被用于歌舞大曲中。多种多样的演唱方式使这首歌曲在体裁形式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上千年的,我们今天所见的《阳关三叠》的词已不再是王维的七言绝句诗了,它的篇幅和结构已经超出了七言绝句。它把原诗的28字改变为长短句259字,使乐曲随之起伏变化,加之反复叠唱及和声,使歌曲情感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加重了惜别的气氛,增强了感染力。在具体演唱过程中,歌曲曲调变化发展似乎已成,但王维的原词由于演唱情境的不同,已经经过了数次的变化,具有多种唱法。

关于《阳关三叠》的三叠唱法,苏轼在《志林》中曾专门做过探讨:“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之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从然无复节奏”。我们从苏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当时的《阳关三叠》已经有了多种叠法。

叠法一: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浥轻尘。(其余三句类推)

叠法二:渭城,渭城朝雨,渭城朝雨浥轻尘。(其余三句类推) 清代《琴学入门》所载,更是直接标出一二三段,即三叠一段一叠。唱词大概有“(一)柳色撩人万绪纷,长条挽不得行人住,种向江头为谁春?怕听阳关第一声。(二)更尽一杯酒,阳关无故人,怕听阳关第二声。(三)浥轻尘、柳色新,一杯酒,无故人,怕听阳关第三声。”

所以概括来说,三叠的解释有两大类:一类认为“叠”在诗内,另一类认为“叠”是在原诗基础上的扩充发展。

在现存歌曲《阳关三叠》中,歌词的“三叠”属于上述的第二种情况: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遄行,遄行,长途越度关津,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的伤悲,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

(尾声)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鸿雁来宾。

自从这首琴歌传开以后,l000多年来,人们就常常用它来抒发各种离别情绪。所以“阳关”二字,在中华民族文学的词汇中,实际已成了“别离”的同义语。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为离别而赋诗填词,“伤离别”演绎出了一段段美丽的人间佳话。从古至今,“伤离别”已演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与歌曲《阳关三叠》广泛传唱及其深远影响是分不开的。

文学是借语言形式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音乐是以声音为媒介来传达感情的艺术,艺术歌曲《阳关三叠》将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艺术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另一种艺术境界。它的巧妙之处不仅在于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上,更在于歌词取材于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古诗词上。中国传统音乐忧郁哀婉的曲调配以古香古色的诗词,无疑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在中国艺术歌曲中,《阳关三叠》当之无愧的成为了这类艺术歌曲的典范之作,为后来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为我国民族艺术歌曲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它的艺术成就可以证明,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拥有更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就拥有了更大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发展空间。

: [2]梁茂春.中国音乐通史教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M].2005,6.

[3]朱立元.美学.高等出版社[M].2001,6.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5

关键词: 诗歌翻译 意象 唐诗

一、引言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在我国古代,最初是从哲学角度提出意象这个概念的,意象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周易・系辞上》说“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所谓意象,既包括我们脑海中呈现出来的各种图像,又包括我们通过各种活动所获得的经验,有了这些经历和体验,我们才有了想象和讲话的能力。

唐诗被誉为我国文化之瑰宝,其内涵丰富,意象深沉。意象的营构是唐诗创作的核心,唐诗的意象非常丰富。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帕尔默(Palmer)在1996年出版的专著《文化语言学理论构建》中借用了认知语言学中的核心概念之――意象作为其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在帕尔默看来,语言是有声音的象征符号的游戏(play of verbal symbols),而所有的象征符号都是以意象(imagery)为基础的。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认为意象是由社会文化和个人经历体验决定的,意象、文化和语言三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们要了解语言必定离不开意象,而对意象的把握和不同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诗歌翻译时,了解源语、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及作者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对原诗意象在译文中得以体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诗歌翻译本质上就是处理者意象、文化和语言关系的语言活动,这三者均已物化在源语文本之中,因而把握源语是成功翻译的前提和关键。诗歌翻译关键在于原诗中的意象能否在译文中再现。如果译文只满足于表层信息和基本内容的传达,和原诗比较起来,译文的美学价值就大打折扣。译诗而不传达意象,就好比画龙而不点睛。从某种意义上说,译诗即译意象,一首唐诗的英译过程,就是译者将原诗中的意象进行解码、重组的过程。

意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具体的诗篇中,意象往往不止一个,诗人往往借助一系列意象构成一幅场景,此时,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对意象进行整体把握才能忠实于原文。同时,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翻译诗歌更对译者的审美能力、把握意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夕阳”在唐诗中的意象分析

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多典型意象,唐诗更是如此。如“月”可象征边塞悲愁(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关山月、楼兰”多表达思乡人或建功立业的心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然而,如同一意象对应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发展阶段,则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常见的意象,“夕阳”代表的不仅是时间概念,更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既包含有对一切流逝之物一去不可返的慨叹和遗憾, 又有对新的未来的无限憧憬, 其蕴含十分丰富, 耐人寻味。由于诗人的心境差异, 产生了对夕阳的不同感受,“夕阳”这一意象就传达了诗人对人生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夕阳以不同的特点在诗歌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唐代诗歌。

夕阳意象主要用“夕阳” 、“ 落日” 、“残阳” 、“斜阳” 、“落霞”等词表示,夕阳意象的意蕴十分丰富, 古代文人不仅是通过它写景绘图, 而且写意传情, 尤其将他们的生命意识和忧患意识寄寓其中, 从而使其意境悠远, 回味无穷。夕阳更多的是一个场景描写, 是具体的象, 具有特定的空间感、色彩感。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展示出一幅辽阔、壮丽的景象。“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描述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场景。

中唐前,唐朝国力强盛,诗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他们有着豁达的胸襟、气度和抱负,反映在诗歌上便是情绪高昂,即使面对即将西下的太阳,看到的也是落日的余晖、金色的大地。他们豪情万丈,激情四射,妙笔生花,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夕阳诗作。李白(登太白峰――西山太白峰,夕阳穷登攀)面对太白峰高峻的山势,却要攀登到顶峰,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险、奋发向上的精神。

到了中唐以后,“夕阳”开始频繁出现在诗歌中,主要被用来象征时光易逝、象征生命无多、死亡将至,或象征怀乡念人,或象征国家的衰微,等等,这既与中晚唐诗人们感受到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历史变迁有关,又与诗人自己迭遭眨谪的坎坷经历有关。

三、《乐游原》中“夕阳”、“黄昏”评析

李商隐是晚唐一位杰出的抒情诗人,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晚唐政治黑暗,社会动乱,人民生活困苦,他的诗用多种方式抒写了伤时忧国之情和个人怀才不遇之感。他的诗抒情婉转,造意含蓄,深情绵邈,但由于当时牛、李竞争激烈,李商隐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诗歌也多隐晦曲折,或多或少地蒙上了一层迷惘感伤的情调,寄托极深。

诗歌《乐游原》是李商隐一首优秀的五言绝句,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是当时长安著名的游览胜地,诗中描写了诗人面对黄昏时分的壮丽景色时的复杂心情。诗人在某一个黄昏时分感到“意不适”,想要驱散心中的郁结,于是驱车登上乐游原,见到了夕阳斜照,霞光满天的壮美景色,由此诗人发出了“夕阳无限好”的感叹,但立即诗人又感到“近黄昏”,原先心中的不快不仅没能排解,反而陷入了一种更深沉的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及光阴之叹中。

诗人李商隐有着强烈的家国责任感,他渴望通过科举之路实现振兴国家,建功立业的远大梦想,但很不幸,他生逢唐王朝逐渐走向衰落的时代,社会政治极为混乱与黑暗,与王茂元之女的结合,又使诗人不自觉地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处处受到排挤,深感寂寞、孤独。从此诗人辗转于各个幕府之中,担任一些无足轻重的小官,即使有时出现一些曙光,但终究是短暂的。可见,诗人的一生是郁郁不得志的。这种独特的人生经历及人生道路上的缺失体验、孤独体验使诗人有了一种少年迟暮,美好事物不会长久的感叹。所以,当他登上古原,面对夕阳斜照的壮美之景时,即使立刻感到“夕阳无限好”,也“只是近黄昏”,使一幅壮美的夕阳图染上了浓浓的感伤,凄凉的色调,使全诗透着一种身世之悲。

然而《乐游原》诗不仅是一首伤己之作,更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诗人处于中晚唐之交,国力衰退,政治黑暗,人民生活困苦。诗人个人的不幸已经糅合了时代风云的变幻,反映到了诗歌创作上,便曲折地反映了唐王朝走向没落的历史命运。霞光满天的壮美景色只是一瞬即逝,和没落的大唐帝国如此相似。

诗人不幸的人生遭际及所处的特殊历史时代给予诗人独特的人生体验,使得诗人在《乐游原》一诗中将家国之悲,身世之感与光阴之叹熔为一炉,赋予诗歌丰富的意蕴和深沉的感伤情调。

四、《乐游原》英译评析

许渊冲在所著的《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英汉对照)》中是这样翻译的:

At dust my heart is filled with gloom;

I drive my cab to ancient tomb;

The setting sun seems so sublime;

But it is near its dying time.

诗歌有诗歌的语言。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含蓄、洗练、简朴、明快、自然,与遣词用字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中,要想力求反映原诗的神韵,所选词语的恰当与否同样至关重要。

原诗中,这一个个图景渲染了作者无尽的羁旅惆怅,引发了读者无尽的想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借助不同的句法手段,但遣词需要经过反复斟酌。译者的词汇选择、诗歌翻译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原诗和诗中所体现的意象的基础上,必须在忠实于原诗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再现原诗的美学价值。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被动、机械地接受并投射原文的信息,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解码编码过程中,其创造性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适”一词体现的是作者郁郁寡欢不得志的心情,译者将之翻译为gloom,准确描述了郁闷的心情。“黄昏”一词可以有多种译法,如dusk, eventide(用于诗中)等,但是作者并没有按照字面意思翻译,而是抓住了“黄昏”在原诗中代表的含义,用“dying time”翻译“黄昏”,准确到位,反映了唐朝摇摇欲坠,即将瓦解的政治局面。 “sublime”与“dying time”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唐王朝走向没落的局势。

将中国古典诗歌译成英文,在保证译文保持原诗风格和意境的前提下,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遣词,还要在形式上讲究韵律(meter)和韵脚(rhyme)。 一般而言,中国古典诗歌重音韵,而英诗则重节奏,英诗的押韵格式趋于多元韵式,即同一首诗中,可连续换用若干个韵脚或交叉使用若干个韵脚。从艺术的角度来看,汉语在表达上更富有表现性和美感性。无论是中诗的音韵,还是英诗的节奏都有助于诗人抒发思想感情,表现诗歌独特的意境。因此,在诗歌的翻译中需要尽可能地体现出原诗的音韵和节奏,还原诗歌的艺术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原诗中每行诗的最后一个字虽然并没有形成押韵,但翻译时译者却注意到了音韵和节奏,翻译的四句话都以[m]结尾,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译文抓住了核心语义,结构齐整,音韵优美,在语义方面损失不大的前提下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五、结语

本文从意象与翻译的角度分析了一则唐诗,指出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在诗歌翻译中,译者不仅要翻译出诗歌的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要还原诗歌的意象,译出诗歌作者的情感;译者不仅要做到用词精确,还必须做到形式工整,格律一致,体现出原诗的音韵和节奏。

参考文献:

[1]陈敬宣.从文化语言学视角看汉诗英译的意象再造――兼评英译《螃蟹咏》的得与失[J].山东外语教学,2007.

[2]龚光明.意象翻译论[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2(2).

[3]纪玉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J].外国语,2002(2).

[4]许渊冲译.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许渊冲.文化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6

关键词:古诗;触动;积淀;体会;成才

古诗是中华民族千古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诵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古诗中所蕴含的人文性与艺术价值,并能从中获得启迪,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因为动情了才能被其所感,才能去领悟这些诗句的文化内涵,才能贴近诗人内心,让古人的高尚情操引领我们前行。

一、背景讲述中积淀情感

“诗”是诗人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感的产物。每首诗都是作者对当时所处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饱含着自己独特的情感色彩。如果在教学中,学生对诗作产生的政治背景,作者的性格,作者的遭遇等完全没有认识和了解,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古诗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等了解古诗产生的背景及其诗人的生平,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课堂中,教师再以补充背景做“引子”,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诗词意思,而且能深刻地感悟到诗人想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在教学《别董大》一诗时,我介绍了诗作的背景:高适,字达夫,唐朝渤海沧州(今河北省沧县)人。他半生流浪,了解百姓疾苦,同情劳动人民。曾两度出塞,去过辽阳、河西,做过节度使、散骑常侍等官,对边塞生活体会较深,边塞诗写得很好,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董大是唐玄宗时期著名的琴师董兰庭,是诗人的朋友。写这首诗时,高适正处于郁郁不得志时期,在北方的初冬季节,诗人与朋友置身于风雪之中,天寒日暗,四顾茫茫,怎能不产生天涯沦落之感呢?这荒凉、冷漠的景象,为送别创造了环境气氛,高适随雪而作,吟诵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千古名句。从而达到劝慰友人,激励着自己的目的。通过以上介绍,学生不仅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而且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唱”“画”中激感

古人吟诵诗词往往摇头,字音间隔有序,实则情感投入很大,听着自然韵味无比。而今,再加入古曲,注重古诗节奏划分后,变更吟诵而唱,这样的教学会激发学生积淀的情感,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凉州词》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古曲《苏武思乡》,让学生轻声地读,而后我又根据七言绝句节奏划分的规律由慢读到摇头轻吟,再到和歌而唱,学生这时也自然会效仿老师而唱。在这种氛围烘托中学生投入到诗人情感中去,而此时“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情感便由此而激发了。

此外,绘画是学生最喜欢的形式。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简笔画进行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诗句,深入领会诗中意境,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鉴赏力。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短短两句话,就写出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夕阳落照江水和残阳铺在水面的美丽景象。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当时景色的优美和诗人轻松愉快心情呢?我先用线条画出一条江水,然后再根据诗意用“绿、红”两色渲染,很快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秋夜江景图。看着图,再体会“铺”字的含义。同学们一下子就迸发出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会到了诗人谙尽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贴近生活体会情感

任何艺术都是源于生活的,没有现实的生活作为源泉,它会失去感情,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有我们以现实作为参照,把最朴实的生活细节与诗中所呈现的情境相结合,这时,再让学生去体会作品中所反映的诗人情感,就会更有立体感。诗人鲜明的情感特征,不去讲解,学生也能体会得到。例如,教学《锄禾》一课时,我针对有的学生随意浪费粮食的不良现象,首先播放了一组反映非洲儿童悲惨生活的照片:照片上的儿童瘦骨嶙峋,双手无力地耷拉着,一双失神的大眼睛盯着镜头,好像在诉说着饥饿带给他们的无尽痛苦。震撼人心的照片,再加上老师的讲解介绍,同学们一下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明白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紧接着,我又播放了一段农民在地里劳作的视频画面:头上骄阳似火,脚下土地滚烫,偌大的田地里,一个弓着腰,赤着脚的老爷爷正挥汗如雨地劳动着……一行大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屏幕上。如此生动形象的画面,无需教师过多讲解,学生便会深深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劳动的艰辛,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便油然而生。最后,教师穿插“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名言,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思想品德教育,让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四、演绎诗作碰撞情感

把历史搬进课堂中来演绎,这样,学生就会在实景实物的观赏中,与诗人情感发生碰撞,这种想象与现实的结合,在已经树立起的情感基础上产生新的共鸣。而这种共鸣会长久地刻在学生脑海中,情感碰撞的火花将一直延续。例如,教学《示儿》这首古诗,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我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悲秋》,组织学生读自己已经理解的诗句,再紧扣诗中重点词语“但悲”“九州同”“无忘”等,表现诗人报国无门与看不到祖国统一的悲愤之情,用重音去读,去诉说,而后让学生们站在诗人的角度,吟诵全诗。在悲秋乐曲和悲愤情感的交织中角色定位就会更准确,学生自然会把诗人的言行模仿得更到位,与历史中人物心灵相交织。炽热的爱国情怀不去解释,字里行间已然涌出。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7

《暮江吟》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6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个首,它是唐朝诗人杜甫的名篇,诗人构思巧妙,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图画。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之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教材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读诗中体会古诗的美景、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受到审美的熏陶。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及单元目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的二个生字,理解“铺、瑟瑟、可怜”等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过程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美景的想像、体验,对诗中的字词讨论、探究,体验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美丽的画面。

情感目标: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教学难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感悟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诗歌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游戏导入法、想像体验法、品读赏析法、提问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想像、体验、讨论比较、共同探究、在情境中诵读的学习方法中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这首诗我安排一个课时,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1. 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首先,我用激情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诗句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一句,你们说出下句,好吗?”

接着,我出题,学生答。然后我引出白居易的诗《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学生说也下一句之后,我接着追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待学生回答后,我进一步说明:“对!是白居易!他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三千多首诗。他的诗内容充实,语言通俗,大从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我们常常说‘如诗如画’,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风景诗-------《暮江吟》”

然后我板书,并解诗题,让学生齐读一遍课题。

设计意图: 这样用游戏导入,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诗,整体感知诗句画面。

第一步,我先让学生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诗。

第二步,我提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风景?你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预计学生都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 让学生找出诗句中所写的时间、地点、景物,让学生从语言文字去感受诗的画面。

3. 听诗,想像画面,进一步感受诗句。

我用MP3播放《暮江吟》的配乐朗诵。然后对学生说:“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首诗。听完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预计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文注释可以听懂诗句的意思,纷纷发言。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我再给予点播。

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从配乐朗诵中感到诗歌的音乐美,发现想像力,把文字转化成画面,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4. 品读诗,体会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

4.1 我先给学生讲解一下诗人写作这首诗的相关背景,激发学生想要亲身去领略当时诗人所看到的美景的学习兴趣。然后对学生说:“诗分两个时间段,傍晚和夜晚,那么我们也按两个时间段来学习品味这首诗。”

4.2学习“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首先,我让学生朗读诗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其次,提问学生“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或者你还有什么疑惑的问题?”

然后,将学生提出的疑惑问题,比如“为什么用‘一道’?”“为什么用‘铺’”“瑟瑟是什么意思?”“‘铺’和‘照、洒、射’等字有什么不同?”等等在班上共同讨论比较探究,形成一定的共识,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最后,我小结: 诗人的遣词造句非常精彩,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美景,以至于历经了九百多年,我们还能感受到它的美妙。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丽画面,美美地吟诵吧待学生美美地读完后!

4.3 拓展:,我顺势问学生“古诗中还有很多吟诵夕阳的诗句,有谁知道?”学生说完后,我将自己积累到的诗句与学生分享,如:

----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之焕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4.4学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首先,我是这样过渡的“诗人漫步江边,面对着醉人的美景,心情十分愉快,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天暗下了,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隐去。这时新月当空,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其次,待学生说完后,我给予适度表扬并补充说明“可怜”“真珠”的古今异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最后,提问学生”夜晚的景物有哪些?这些景物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4.5 总结:傍晚的江边夕阳如火,夜晚的江边新月当空,景色多美啊!诗人的心情非常愉快,即使是今天,我们读到这首诗,内心也充满了跟诗人同样的感受。最后让我们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来诵读一下整首诗吧!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我想让学生通过读诗、说诗、共同讨论,比较探究,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和抒发的情感,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品诗的过程中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说板书

我主要采用线条和简洁的文字组成板书,将诗句中的主要是景物列出,突出两个比喻,让学生一目了然,从而更好的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板书如下:

《暮江吟》

江水

傍晚: 瑟瑟 红

比喻 共同特征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8

诵读是一种审美欣赏性的阅读。新课标对第三学段诵读的要求是: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它关注了诗歌的音律节奏,把感受诗歌的情感,并通过诵读传达出来作为重点。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以古诗《游子吟》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对第三学段诗歌诵读有效性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营造“美”的氛围

师:最近,我听了一首歌叫《儿行千里母担忧》,很受感动,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仔细听听,感受一下歌曲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1:慈祥的母亲。

生2:关爱孩子的母亲。

师:是呀,母爱是伟大的。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对母爱的赞颂从未停止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游子吟》也是如此。

根据古诗的特点,创设情境是古诗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古诗的特点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美”。因此,只有创设出美的课堂情境,才能相得益彰,收到好的效果。本课一开始就播放歌曲《儿行千里母担忧》,把学生带到母子离别的情境中,找到了古诗教学的切入点。

二、有效诵读,体味古诗的“美”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说明学习古诗的有效方法是读。诵读能体会古诗的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音韵优美的特点;还可以品味出古诗诗中有画、寓情于景、思想深刻的特点。可见,古诗教学以诵读为主的做法,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如何有效诵读呢?

第一,明确读的目标。

师:诗人孟郊吟诵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古诗,把古诗读通顺,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点评:

①你的字音读得真准,如果你把节奏放慢就更好了。

②你读得字正腔圆,节奏也把握得很好。

③你不但读得有板有眼,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第二,丰富读的形式。

师:老师也很想把这首动情的诗歌读给大家听听。(教师范读)

师:想像老师这样美美地读一读吗?(教师领读)

师:我们一起合作读一读吧。(师生对读)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边读边根据你的初步理解,想象画面。(全班齐读)

本片段通过教师范读,把握情感基调;师生分层对读,读准节奏;全班想画面齐读,整体感知。这样既丰富了读的形式,又达到把握音韵节奏和情感基调的目的。

第三,理清读的层次。

从读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初读、品读、诵读。初读要求读正确,即读准字音,不读破词语;品读要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句,读出画面感;诵读要读出诗情,熟读成诵。在品读《游子吟》中,我通过反复的创设情境引读,达到诵读的目的。

师:是啊,儿子走多远,母亲的视线便走多远。沐浴着母爱的阳光,让我们一同道出游子的心声——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用心感受温情,用爱传递感激,让我们倾听心中的爱,高声诵读——

以上教学虽然整个过程都是“读”,但是讲究读的有效性,做到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表达。

三、自主创造,再现古诗的“美”

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古诗教学也一样,要想让学生理解古诗,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对古诗进行再创造。如,给古诗配上合适的音乐和画面。一首古诗就是一幅画、一段乐曲。学生能找到相应的乐曲和画面就说明他已经充分理解了诗的“情”和“境”。如,在把握诗歌的情感后,播放不同的乐曲,让学生选择一首为本诗配乐。《游子吟》是一首表现母子情深的诗歌,学生对诗进行了再创作,就会对诗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入情入境也就水到渠成了。还可要求学生创作插图,诠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这些创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了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四、丰富积累,鉴赏古诗的“美”

古诗固然美,但是如果离开了人们的欣赏,它的美便无从谈起。第三学段必须培养学生的初步欣赏能力。在《游子吟》一课中,我设计了一个“透过景物悟情”的环节,就是借助插图中小草无法报答阳光的情景来感受诗人那种无法报答母亲的愧疚情怀,效果很好。提高学生古诗鉴赏能力要从两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丰富古文化的积累。如,在课后拓展孟郊的其他诗歌,如《游子》《别老母》,使《游子吟》的诗画得到延伸,诗意得到了拓展,并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母爱诗篇,诗情得到升华。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9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扩大,诗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更成为中考的必考内容。如何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成为我们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1.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古诗词的语言之美、节奏之美、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只有通过"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神韵。多读古诗词,能使学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境界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多读古诗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文学形象,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1.1读懂意思,体会其节奏和韵律之美,进而体会其思想感情。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掩饰不住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酣畅淋漓的"喜"让读者也喜笑颜开。再如《望岳》中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把自己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大志向与雄奇苍莽的泰山合为一体。而王维的《使至塞上》,通过描写大漠风光的壮美苍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戍边将士生活环境的恶劣,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及戍边将士的爱国之情。

1.2抓关键词语。如杜甫的《蜀相》中有"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之句,句中的"碧草"、"春色"、"黄鹂"等,都是写美好景色的。但一个"自"字,写出了碧草无人观赏;一个"空"字,点明了黄鹂的白白歌唱,这两个字表现出浓重的凄凉孤寂之情,因而春色也就不再是美好的了,所以就不能认为这两句写的是春天美景。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因为"在天涯"而成为"断肠人",相思之苦跃然纸上。

1.3由表及里,领悟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者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读者可以从诗人笔下具体可感的事物逆知诗人内心的情绪。如宋人雷震有一首《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远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是一首描写夏季山村风光的小诗。远山夕阳倒映在水草青青、碧波荡漾的池塘里。归村的牧童横骑在牛背上,自由自在地吹着短笛,虽然无腔无调,却也别有情趣。细细品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清新优美,生活气息浓,是一幅优美的山村晚景图。而在这幅图中蕴含着的,是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山村风光的热爱。

2.品味诗词,体验语言之美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炼,可谓字字珠玑。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使春天一下子变得鲜活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敲",刻画出僧人夜归的画面。又如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生"和"入"两字,诗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写得勃勃生机,同时表示时令的更替,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之理。

古诗词的语言经常是虚实结合,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抽象的"愁"化为人人尽知的滚滚江水,令人感到这个"愁"是无法承载的。或者动静结合,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花落、月出、鸟鸣的"动",突出了春涧的幽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前两句写"动",绘出一幅绚丽的图景;后两句写"静",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但也"静"中见"动"。李白的《望天门山》更是高妙,以"天门中断楚江开"写出了水神奇的"动",力量巨大;又用"碧水东流至此回"写出了山雄奇险峻的"静",强大力量的静;然后又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写"静",静中有"动";"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动",动中有"静";动静相衬,即有力量的对抗,又有宁静与和谐,真可谓运笔如神!还有雅俗结合的,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能不忆江南",用语通俗;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用语典雅。不用雅,写不出江南之优美;不用俗,便失去了亲切感和独特的向往之情,可谓相得益彰。

3.把握时代,走进作者心中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10

我国是花的国度,牡丹国色天香,荷出淤泥而不染,兰幽谷吐芳,梅高寒绽蕊,菊凌霜傲放。我国也是诗的国度,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形式异彩纷呈。自古爱花佳话不胜枚举。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把花作为写景抒情之意象,赋予花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风骨。

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早在《礼记・月令》里就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花”的记载。秋天万木萧疏,群芳零落,而却凌霜傲放,芳香四溢。由此,它牵动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有人崇尚其隐逸的情怀,有人借它抒发淡淡的闲愁,于是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流传开来。

是重阳节的象征物,古代重阳节有个很雅的名字:菊月。九月九日,草木枯萎,独傲霜独秀,每逢重阳,不少人都在家堆叠菊山,饮酒赏菊作乐,不少文人雅士还写有关的诗表情达意。清华大学教授谢思炜也说:“古人咏白菊之诗甚多,而能写得如此有情有境有趣者罕见。”

我国古典诗词中,最早出现在屈原的名作《离骚》中,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句中,虽然此诗中只是点缀物,不算真正的咏菊诗,但却成为后世咏菊诗词的滥觞。从此,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咏颂的对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进入文学作品,使之益彰的,应算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一身傲骨,不为权贵折腰,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印归田,躬耕田园二十余年,他爱菊、种菊、摘菊、饮酒,为此,留下了关于菊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他留给世人传颂千古的名句。他以诗人 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他以的品格和气质自励,菊从此成为怀才不遇的士子、遭馋受贬的谪客、崇尚隐逸的文人寄情世外而高标独步的象征,菊从此有了隐者的灵性。

《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李清照佳节思念外地做官的丈夫,认为自己因思念而憔悴,比秋风摧残下的还瘦,“人比黄花瘦”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多次出现在李清照的诗词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即指代,丈夫过世留下她孤身一人,国家沦丧,故乡沦于外邦之手,她随军南下颠沛流离,饱尝人间辛酸,于是有了憔悴、飘零的悠悠情思,由此,在李清照笔下表达的是思念的淡淡忧伤和感时伤怀的情思。闺怨诗词古已有之,抒发思妇情怀的诗中常见的影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后两句点明作者爱菊的原因: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它历经风霜而坚贞不屈,菊的这种神韵正和作者历经贬谪而心志弥坚的风骨相一致。可见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是说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也不愿被北风吹落在泥沙中。作者借菊言志,成了高尚人格的写照。其实,很多诗人都爱菊,看重的就是它历经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菊又成了志士的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丛菊两开”说明诗人离蜀历经两秋,风霜凄紧,严冬将至,作者营造了一种凄冷的意境,抒发作者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诗人将菊的枝、叶、花比喻为清丽佳人,见诗如见花,见花如见人,在诗人眼中成了游子感时伤怀的代表。

黄巢《题》:“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诗中的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霜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为他们的处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想象有朝一日自己成了青帝,就要让和桃花一起开放,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作者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在《采桑子・重阳》中充满了对革命前途必胜的信心,所以词中描写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秋色绚丽。在诗人笔下,又充满了勇者的豪情壮志。

百花丛中,是幸运的。它得到了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屈原的赏识,后经陶潜益彰,从此,它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备受文人青睐,并与之为伍。古往今来,倾注了中国文人复杂情感的,成为大家共同认可的信息载体,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沟通了历代读者的心灵。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11

一、联系背景了解生平

了解一个朝代大的背景,对理解一个时代诗歌创作特色、某些作家的创作倾向及某一首诗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如: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整个时代的创作主流是阳刚之美,作家们是那么乐观与自信。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是时代的巨人站在最高点提起滚滚狂涛向大海里倾倒是才能找到的感觉,所以,他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就连忧国忧民的杜甫也能抒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他对自己的未来是那么的自信。

阅读欣赏古诗除了要总体了解大的朝代背景外,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了解诗词创作的小背景。

如:李白,其诗风豪放飘逸,而杜甫诗风沉郁顿挫。若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李白处于上坡路,他抬头看天,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和翱翔的雄鹰,充满了自信与狂放;而杜甫处于下坡路,他看到的是荆棘丛生、坎坷不平的小路,充满了血泪和痛苦。抓住了这一总体特征,我们再看他们的诗作,就不难理解杜甫《春望》《登高》《登楼》等所表现的主题。

二、找准诗眼把握基调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词的语言含蓄、精练,往往一个词、一句诗包含丰富的内容。诗眼往往在结构或内容上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应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去发现那些最能传神的诗眼,从而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领会诗歌的意蕴。

一般地说,诗歌都有一种主导感情,即诗的基调。要把握诗的基调,须在反复朗诵的基础上,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仔细揣摩诗中景物的色彩、特点、及感情。下面就以李叔同的《送别》为例,看看如何把握诗的基调。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读这首词应抓住词眼“别梦寒”,“寒”非温觉之寒,而是心理之寒,犹如李清照“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之“凉”。而长亭古道,芳草萋萋,亦使人顿生寂寞之感,“柳”使人联想到“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笛声虽悠扬,着一“残”字,令人卒不忍闻。夕阳西下,倦鸟归巢,而人漂泊天涯,置身山外山之宏阔的背景中,又是那么的孤独与无助,这一切,足以让人感受出这首诗“凄楚”的基调。

三、立足意象领悟意境

有人说读诗的最高境界就是领悟诗歌的意境。谈意境,得先谈意象。粗浅地理解,意象就是渗透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外物。一切客观外物只有经过诗人感情的内化与浸润,才能获得灵气与生命。

意象与意象组合在一起,便会产生新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意境。意境的产生,需要读者的介入。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没有想象就没有意境。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应发挥合情合理的想象,去填补诗中的空白。例如,读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佳节又重阳”“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就要穿越时空,想象以前重阳节和丈夫把酒吟诗的欢乐场面,就能反衬出诗人如今的孤寂。

重阳节古诗词范文12

关键词:夏花 意象 绚烂 审美共通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90-02

作者简介:尹凤芝(1962―),女,内蒙古宁城人,本科学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础教学部部长助理,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与实践。

张亮(1980―),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基础教学部社科教研室专职教师。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文化与文献研究。

夏季是高温多雨时节,也是花期繁盛的时节。荷花、莲花、石榴、蔷薇、芍药等鲜花在夏季争先开放。特殊的季节,繁盛的花朵,使得“夏”字和“花”字两个字合成在一起,好像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某种深刻的内质,有了更深刻的比喻义。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句,更使得“夏花”一词被人们广泛认同。写景用之,记人用之,“夏花”一词处处可见于当今文学作品之中,颇具美感。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卉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的重要意象之一,但是,我们在把“夏花”作为一个合成词进行考证的时候,却发现这个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极低。

那么,在古典文学中,“夏花”一词到底出现在哪些文章中,“夏花”意象是完全的国外审美意象,还是在古代文学中就形成了文学意义,又表达了怎样的意蕴?本文对我国古代“夏花”一词的运用进行梳理,对古典文学中“夏花”意象的审美价值做初步探究。

一、名词性“夏花”词条

夏花,作为一个独立名词概念,在唐前作品中确实很少见到。在我们查阅的文献中,见到的最早的名词性“夏花”词条应为唐代徐晶的《赠温驸马汝阳王》。

赠温驸马汝阳王

畴昔承馀论,文章幸滥推。夜陪银汉赏,朝奉桂山词。

梁邸调歌日,秦楼按舞时。登高频作赋,体物屡为诗。

连骑长楸下,浮觞曲水湄。北堂留上客,南陌送佳期。

忆昨陪临泛,于今阻宴私。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

都尉朝青阁,淮王侍紫墀。宁知倦游者,华发老京师。

诗中“再看冬雪满,三见夏花滋”句,“夏花”与“冬雪”对举,成为季节象征,用这个象征来代指季节更替、岁月流逝,使得无形的时间在流失的时候有了具体的质量感。“三见夏花滋”,给人感觉一次观望就一次变化,冬日以来,三次回眸已经夏花满园了,可见时光飞转之快。作者用语虽然朴实,但是颇有深味。

此外,倪瓒《黄本中书斋为写寄傲窗图》中有“春竹罗径笋,夏花敷沼莲”句,王冕的《黄牛山》 中有“密竹先秋意,长藤过夏花”句,“夏花”均作为一个固定词语出现,与春景秋意对比,展现了颇有特征的意象形态。

二、非固定合成词中的“夏花”组合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诗歌中出现的非固定合成词中的“夏花”组合。中国古典诗歌由于律诗对字数限制的特殊性,使得词语组合产生了多元性、朦胧性的特点,这使得词语在组合上也产生了多元解读的可能。

我们来看郭茂倩《乐府诗集・夏歌二十首》:

夏歌二十首・十二

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摘。

朱夏花落去,谁复相寻觅。

歌中通过桃花春发夏落的对比,表现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感慨。其中,“朱夏花落去”正常的语序应该为“夏,朱花落去”,夏天了,那红色的花朵却悄悄谢落了。作者灵巧地调整了修饰词的位置,使得诗句合辙押韵,更由于“朱”字移动到“夏”前,形成“朱夏”的感觉,增大了红硕颜色的修饰范围,使得读者阅读起来似乎可以感觉到整个绚烂夏天的逝去。

另外一些诗歌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组合,但是“夏花”二字组合的意义并不明显。如苏辙《收蜜蜂》中的“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杨万里《和仲良病中耽睡》中的“欲夏花全退,犹寒柳尚眠。”“夏花”两个字虽然形式上靠在一起,在视觉上可能给人留下“夏花”的印象,但从构词角度来看,实际上“首夏”“欲夏”关系更紧密,“夏”“花”二字并没有形成一个词,这里不再从文学意义上分析了。

在这类非固定合成词中出现的“夏花”概念,应该说还不是一个成熟的词语“夏花”,但是它内在的多义组合产生的文学效果,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三、有明显修饰意味的“夏花”意象词条

在为数不多的“夏花”词条中,令人惊喜的是在一些诗句中,我们看到作者有意识地对“夏花”进行修饰。如元代《闲居丛稿・卷六》中蒲道源的《德衡弟馈石榴三枚》中“遗我盘中硕果三,累累多子出包含。光摇镜面丹砂碎,冷结金茎瑞露甘。一本同胞吾有感,远条盈菊彼无堪。夏花岁岁开时节,莫忘重拈助笑谈”句,“夏花岁岁开时节”,夏天是一个多花的季节,用“夏花”作为时节讲是很有特点的,“夏花时节”有特定的文学意味。蒲道源用“岁岁开”来修饰“夏花时节”,从一个时间广度上延展了这个时节特征,给这个特定的美丽时节以余味。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修饰“夏花”的色彩,使用到的形容词是“明”这个字。如韦应物《种药》有:“阴颖夕房敛,阳条夏花明。”又如宋代朱熹的《萱草》有:“春条拥深翠,夏花明夕阴。”“明”,作为色彩解释,《词源》解释为“光明,明亮,与‘暗’相对”。《中华大字典》还有一条解释,“有光耀也”,并引用《考工记》“举之而丰则明”。可见,“明”除了明亮义外,还有鲜明的、明亮的、色彩动人的、色彩耀眼之意。韦应物专门有一首五律名字叫《夏花明》,对明亮鲜耀的夏花进行了具体描述:“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本诗从夏天浓密的树枝绿叶,鲜亮的红花写起,开篇就写出了绿树中点缀满枝红花的特点,色彩对比鲜明。颔联紧接着又写天气特点,夏日正午,太阳炎炎,灼灼如火。在这明亮如火的季节中,花朵随风翻转起舞,倒影在水中,又形成另外一个美丽明晃的倩影。这高亮度的、晃动的景象,使得作者最后收回远眺的目光,转看屋内字迹的时候,不觉感到眩晕不适,荧煌光亮满眼。“明”不单单是色彩的明亮,它是高强度的鲜丽,明晃,如火,如日,灼灼耀眼,绚烂不已。韦苏州的这首《夏花明》可以说是绚烂夏花的很好注解。

以上,我们只是单单从“夏花”作为一个词语的角度对其意象进行研究。实际上,意象的原型应该来源于生活,也只能来源于生活,作者有了对生活的强烈感受,才能发掘出意象的审美价值。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夏花”一词在古展的大致轨迹。“夏花”一词解经用之,吟诗可见。关于“夏花”意象,借助韦应物等人的诗歌,其明丽绚烂的特点被表现得很准确。“夏花”,完美而又盛大地绽放了自己的希望;“夏花”,意喻不要压抑自我的情感,意味着人生要尽兴而为。生如“夏花”之绚烂,是用诗来阐述生命,也是将生命化作了一首优美的诗,能这样理解生命无疑是一种大勇气、大智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