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底气作文

底气作文

时间:2023-05-30 09:58:30

底气作文

第1篇

与其有时间整天做着白日梦,想着自己和优秀的人物有交集,倒不如把这些幻想的时间落实到行动当中去,去努力提高自己,发展自己,也许未来会有更大的可能性和优秀人物有共同语言。

只去想不去做,这是很多人的通病。我们总是习惯于怨天尤人,这个世界上到底哪里又不符合我们自己的想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又开始变得玻璃心,觉得这一切都和自己想的有点不一样。实际上这一切的真实面目早就有了征兆,只是平时的你粗心大意的一点都没有注意到而已。

与其在网络上做一个键盘侠道,还不如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好的去做自己的事情,因为往往做成功一件事情,你就会拥有自信和成就感,自信和成就感是可以累积的,时间长了之后你就会慢慢变成一个有底气的人。

以前我不相信的东西有很多,可是现在我渐渐的学会去信任别人,因为这个世界在你眼中是什么样子的,完全取决于你如何去看待它,这个世界上除了客观的东西就是主观的东西,那些主观的想法其实往往比客观的事情更加致命。如果你的态度和想法完全的是歪斜和极端的话。

我们不去期盼别人能在某方面做得更好,我们只希望自己可以无愧于心。也许忙碌的生活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慰藉,但是却可以让我们保持自己完美的生活状态。没有各种突发因素的出现,生活就是比较平稳的。

当然当出了事情的时候,大家都会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一起去扛过这一件事情。当然在平时的时候我们的国泰民安,我们的幸福生活其实都是积累在每一个瞬间的。只是平时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注意,也并不懂得去感激。或许大多数时候多阅读一点书对于我们而言都是有好处的。

阅读静心,也可以让自己变得平静。

第2篇

在模范引领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共产党员是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是我国社会的先进分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课讲稿: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国民的志气、骨气、底气,往往以所在国家、民族的强盛为根本支撑和坚强基石。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致力于复兴中华民族、强盛中华文化的千秋伟业,不仅带领全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物质基础,还丰厚了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精神底气。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不仅是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寄语和殷切期盼,更是对新时代生活在中华大地上亿万中国人的时代号召和拳拳期望。风华正茂的百年大党正带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奋斗目标,也必将以更大的贡献强盛中华民族、兴盛中华文明,增强中华儿女堂堂正正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的百年奋斗,增强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以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的伟大贡献,撑起中华儿女堂堂正正做中国人的豪迈志气、铮铮骨气、厚实底气。

开辟自己的路,把命运牢牢掌握在手中。一个丧失独立、失去自主的民族和国家,其人民也注定蒙受苦难与屈辱。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冲击下,从器物、制度到理论、文化,中国人5000多年积淀的尊严和自信一步步塌陷,坠入“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宰割”的困境。危亡之际,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都没能给苦难的中国、蒙辱的人民带来真正摆脱列强控制、实现独立解放的出路。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带领人民踏上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路的漫漫征程。“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路的坚定决心,是我们党不断从挫折中觉醒、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真谛。”道路决定命运,自主升华自信。历经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前进,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人的主体意识逐步觉醒与确立,以前所未有的志气、骨气、底气拒绝任何“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自立自信于世界东方。

创造伟大成就,增强志气、骨气、底气。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的最恢宏史诗,就是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四个“伟大成就”支撑起民族自信,增强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和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我们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亲历亲见并切身感受祖国伟大成就的中国人,生发出堂堂志气、骨气、底气。

实现美好生活,增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内生动力。愿望的实现、需要的满足、利益的维护,是一个人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的内在源泉、内生动力。中国共产党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中国人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朝着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各层次各领域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7岁;中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中华民族消除绝对贫困,告别千百年来缺吃少穿的梦魇,实现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夙愿,凝聚起中华儿女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盛中华文明,滋养着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成员生产生活的精神营养。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奋斗,取得的伟大胜利,使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激发了中国人民“此生无悔入华夏”的自豪气概。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之光照进民族复兴的现实。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但文化只有适应时展,才能促进文明进步。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发展中孕育出的文化,曾经是生活于这片古老国度的各族人民感到自豪的精神动因。当时代的列车驶入近代,封建统治者背倚千年文明底蕴却抱残守缺,以闭关自守抗拒时代潮流,中国人民不得不以屈辱挨打的姿态进入世界历史的洪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华民族正确对待自身传统的新路径、新局面。毛泽东同志强调,中国的面貌,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不应该是旧的,都应该改变,但中国的特点要保存。与全盘否定、全面抛弃不同,中国共产党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致力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文化繁荣,把一切优秀的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使中华文明重新焕发光彩,守住了中国人的“根”与“魂”。

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时展相适应。近代中华文明遭遇的危机同民族的生存危机相伴,也使中国人的尊严跌入历史低谷。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没有彻底否定传统而搞全盘西化,而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生长土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形成了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文明现代化的凝结升华,共同熏陶、塑造和提升当代中国人的主体价值、素养个性和文明水平,支撑起中国人的堂堂志气、铮铮骨气、厚重底气。

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使中华文化彰显新的世界意义。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古老的精神文化同现代世界相适应。比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和邦国的价值追求,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的人生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被充分挖掘和阐发,呈现出有别于西方传统模式的思维和理念,彰显出中华文化造福人类的巨大潜力。这些东方智慧滋养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良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更为世界范围内破解现代化困局、推动生态保护、促进文明交往等带来启示,增强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充分激发新时代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从跌入历史发展的低谷到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不断增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向新征程,只有以史为鉴,不懈奋斗,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进一步增强堂堂正正做中国人的自信与豪迈。

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一个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往往以生于斯、长于斯的民族和国家实力为底色。美国历史学者斯特雷耶曾直言,如果一个人不幸成为“没有国家的人”,那他什么都不是,“在国家组织之外,不存在所谓的救星”。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从苦难中铸就辉煌、自困苦中创造奇迹、在奋斗中收获成就,绘就了当代中国人志气、骨气、底气最浓厚的底色。在新征程上,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原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汇聚磅礴力量,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撑起新时代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教育激励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志气、骨气、底气不会凭空产生,需要教育滋养。中国人要有中国“心”,只有通过润物无声、持续深入的教育,才能不断明志增信、涵养气质、提升境界。要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党的伟大贡献,深刻感悟党的初心宗旨,学习党的重大理论成果,传承党的伟大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要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光荣历史,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模范引领中长志气、强骨气、厚底气。“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共产党员是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是我国社会的先进分子,他们是否有志气、骨气、底气,对普通民众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作用十分关键。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比如,李大钊面对敌人的绞刑架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连反动军阀都发出“共产党员的骨头真硬”的感慨;陈树湘曾有“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钢铁誓言;江姐展现了“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做的”的豪迈气概;钱学森彰显了“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的铮铮骨气,等等。要让党员干部成为有志气、骨气、底气的中国人的模范形象,让人民从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中看到并且信服,进而增强自身的志气、骨气、底气。

第3篇

【关键词】气井 油管 油套 合采 井底流压

获取准确的井底流压是正确分析油气井生产动态,作好油气井配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1]。井底流压主要有下井底压力计实测和井口压力计算两种方法。生产中,每次井底流压参数的获得通过下井底压力计实测是不现实的,通过井口压力准确计算井底压力在现场生产中十分重要,不仅为油田节约一定的测试费用,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为油田提高生产时率,提高产量服务。气井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三种,油管生产、油套环空生产和油套合产。某工区9-2井常因节流而无法正常生产,为防止节流发生,在开井初期采用油套合采的方式,因此确定井底流压成为指导该井生产的重要工作。目前常用气井井底流压计算方法―平均温度和平均压缩因子法,Cullender和Smith法[2-3]针对油管生产和套管环空生产,目前国内外很少介绍油套合采。

将油套合采时井筒内流体的流动假设成二并联管路流动,如何正确计算井底流压转化为计算油套环空和油管产量分配。确定油套环空和油管产量分配后,根据并联管路流动原理,任何一支管线的流动压降就是整个管路的流动压降,用油管或油套环空生产时井底流压计算方法计算出油套合采时井底流压。计算结果表明,油套合采时进行的简化假设是合理的,建立油套合采时井底流压的计算方法可靠。

1 油管和套管环空产量分配公式推导

文献[2,3]指出:对于气井采用油管生产和油套环空生产时用平均温度和平均压缩系数法计算井底流压的计算公式为:

1.1 用油管生产时

2 计算实例

一口干气井,生产方式是油套合采,日产气量130000m3,井口压力15 MPa,井深4030m,井底温度148℃,井口温度40℃,井筒平均温度90℃,天然气相对密度0.6,油管内径6 2 m m,外径7 3 m m,套管内径130.53mm,表面绝对粗糙度0.02mm,天然气粘度0.014mPa・s,迭代精度0.001。表1是 q、wfp的计算结果。

由表1和图1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用迭代法和近似法计算的产量分配结果和井底流压计算结果十分接近,但随着日产气量的增加产量分配误差略有增大。在产量达到130000m3后,产量分配误差为3.165%,井底流压误差为0.670%。

由于所选气井采用油套合采的生产时间较短,压力产气量数据较少,宏观上还不能规律性的反映出井底流压计算的相对误差与日产气量的关系。因此相对误差随日产气量的变化趋势有待进一步核实。

3 认识与结论

(1)用迭代的方法计算出的套管环空与油管的产量分配和井底流压是正确、可靠的,迭代求解方法适用于任何情形的油套组合。

(2)与迭代方法计算结果比较,近似法计算出的油套环空与油管的产量分配结果和井底流压结果误差较小,但误差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建议当日产气量大于130000 m3时,用迭代方法求解。

(3)本文计算过程全部假设为纯气井,未考虑产水因素,可能存在一定误差,但若产水量较小,则基本不会影响计算结果。

参考文献

[1] 唐海,黄炳光,刘志斌,等.气井(藏)动态优化配产方法研究[J].天然气工业,1998,18(3):57-60

[2] 杨继盛编.采气工艺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3] Hagoort J.Fundamentals of gas reservoir engineering[A]

第4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管理、质量、安全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目前,电气安装工程已成为高级民用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工作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通过加强施工方案编制、控制关键质量要点、提高技术素质等基础工作,在协调建筑电气施工各环节的基础上,加强建筑电气施工管理的措施,提升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在建筑电气正式施工之前,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最为重要的就是设计方案,对于设计方案要经过相关部门的集体讨论商定,确定后送交相关部门备案。在方案确定之后,要召集各个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的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将工程的设计意图,设计理念和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交待清楚,然后将设计图纸分发到每个部门的手中,从各个角度对图纸就行检查,发现和实际不相符的地方及时提出,及时更正。

施工中对质量的控制

1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版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擅自变更设计。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程序。每道工序未经有关人员在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记录好工作日志.防止监督流于形式。

2在施工阶段要严把材料质量关,推行质最控制卡措施.每种材料里有完整的资料(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复测报告等)并经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签字才可进场,将不合格材料进入工程的门路堵死;其次要严格控制分部工程的质量关,重点是工序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中质量控制要注意细节部分,重点检查和控制:

2.1基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应及时配合土建做好强、弱电专业的进户电缆穿墙管及止水挡板的预埋、预留工作。这一工作要求电气专业应赶在土建做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避免电气施工破坏防水层造成墙体今后渗漏;对需要预埋的铁件、吊卡、木砖、吊杆基础螺栓及配电柜基础型钢等预埋件,电气施工人员应配合土建提前做好准备,土建施工到位及时埋入,不得遗漏。电气施工安装中,管理人员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好质量关。

2.2主体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必须分清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在电气工程质量监控中,确定配电装置、电力电缆、配电箱三个重点设备交接协调环节,明确关系,制定措施,根据规范进行超前监控,达到对工程质量的预控。其次,必须在监控好重点环节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促进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电气工程要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根据土建浇注混凝土的进度要求及流水作业的顺序,逐层逐段的做好电管敷设工作,这是整个电气安装工程的关键工作,做的不好不仅影响土建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也影响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后续工序的质量与进度.浇注混凝土时,电工应留人看守,以防振捣混凝土时损坏配管或使得开关盒移位。遇有管路损坏时,应及时修复。

2.3装修阶段的质量控制:在砌筑隔墙前应与土建工长和放线员将水平线及隔墙线核实一遍,因为将按此线确定管路预理位置及各种灯具、开关插座的位置、标高。抹灰之前,电气施工人员应按内墙弹出的水平线和墙面线,将所有电气工程中的预留孔洞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核实一遍,符合要求后将箱盒稳定好,将全部暗配一遍,然后扫通管路,穿好带线,堵好管盒。抹灰时配合土建做灯配电箱的贴门脸及箱盒的收口,箱盒处抹灰收口应光滑平整。

施工中对安全的控制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工程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对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施工员对所管辖的班组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班组长要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每天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并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安全交底记录由安全员负责整理归档。

1、建立完善的用电制度

建立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交底人及安全员对应对安全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章作业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3、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定期对专业电工及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应根据工程的自身特点,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做好技术交底,认真管理好从材料采购、施工过程到工程验收的全过程,并且建立良好的质量监督体系,提高电气工程的工程质量。电气工程中应把“质量第一、安全第一”放在首位。

对建筑电气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的要求

建筑电气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者应该明确建筑电气施工准备工作的要点,熟悉建筑电气施工的各关键环节,提出有效的建筑电气施工管理措施,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到加强建筑电气施工的措施和办法,达到切实加强建筑电气施工管理的作用,在充分研讨建筑电气施工管理相关问题的前提下,归纳和总结出实现建筑电气施工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实际的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工作。

电气工程师应对所负责的电气工程质量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充分应用自己的专业水平深入、细致的搞好电气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签证、安全等管理工作。

电气工程师首先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建筑工程的施工包括土建、装修、给排水、暖通、电气安装、消防等.在施工中,若某一专业只考虑本专业或工种的进度,势必影响其他工种施工,同时本专业也很难搞好。

【结束语】建筑电气从业人员无论是电气工程师还是操作人员一定把电气安装工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好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以确保电气安装工程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目的和目标,真正做到各个小工序的有效衔接,材料的合理选择和利用,工法的先进性乃至操作人员的积极性。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法规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在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充分享受建筑的舒适性和实用性。

第5篇

关键词:气体分馏;再沸器;结焦;方法

中图分类号:TQ01 文献标识码:A前言

2009年8月6日,清江石化为了解决MTBE装置产品MTBE中硫含量高的问题,增开13万吨/年的气分装置脱碳五塔。MTBE中硫含量由500mg/kg左右降至50mg/kg以下,取得了很好的脱硫效果,之后却出现了脱碳五塔底再沸器结焦的问题,生产上需4~5月停塔清焦并更换再沸器器芯一次,给连续性生产带来了麻烦。期间,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向再沸器内注入一定量的阻垢剂、用热水代替蒸汽作热源等,上述问题未得到解决。

现通过对脱碳五烷塔塔底再沸器结焦原因分析,介绍已实际运用的解决脱碳五塔塔底再沸器结焦的主要措施,并提出解决气分装置脱碳五塔底再沸器结焦的一种理论上可行的方法。

1脱碳五塔部分的工艺流程介绍

碳四、碳五馏分与原料液化气换热后,自压进入脱碳五塔(T2004)第16层塔板。塔顶碳四气体经脱碳五塔顶冷却器(E2011)冷凝冷却后,进入脱碳五塔顶回流罐(V2005)。冷凝的碳四馏分一部分由脱碳五塔回流泵(P2007A、B)送回脱碳五塔顶部作为回流,另一部分经碳四送出泵(P2008A、B)加压,经碳四冷却器(E2012)冷却至33℃左右进入MTBE装置作为原料,若MTBE装置不开,直接进液化气罐区。塔底碳五馏分经碳五冷却器(E2013)冷却至40℃左右,经碳五送出泵(P2009A、B)加压送出装置。由于碳五馏分较少,采用间断方式外送至重催装置或液化气罐区。脱碳五塔底再沸器(E2010)热源为0.35Mpa蒸汽。

2脱碳五塔底部分的工艺流程简图 见图1

图1

3脱碳五塔底再沸器结焦原因分析

3.1根据对气体分馏装置结焦物的分析结果(见表1)以及对结焦物中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分析结果(见表2和表3)可以看出,虽然结焦发生在气体分馏装置,但结焦物的产生却是由于上游精制装置脱硫过程中,液化气中携带了部分降解的胺液以及脱硫醇过程中携带了部分二硫化物和部分腐蚀产生的聚合物,分析结果见表1~表3

表1 装置结焦物组成分析 w,%

表2 装置结焦物中主要非金属物的分析结果 w,%

表3 装里结焦物中主要金属物的分析结果

3.2在气体分馏装置原料罐脱出的水相中仍有部分碱性物质,这也充分说明了精制液化气中携带有降解的胺液及二硫化物聚合物,只有将这些聚合物与精制液化气充分分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五烷塔塔底结焦问题。

3.3在气体分馏装置的操作过程中,操作波动太大,操作温度过高,操作压力过大也会加速塔底结焦物的形成。

3.4聚合物在脱塔五塔塔底再沸器内停留时间的长短也是结焦周期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果聚合物在再沸器内的停留时间长,则结焦物形成更容易,如果减少聚合物在再沸器内的停留时间,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焦物的形成。

3.5聚合物在脱塔五塔塔底再沸器内浓缩是形成结焦物的重要因素,在整个气分装置中,现只发现脱塔五塔塔底再沸器内出现结焦,在其他地方未发现结焦物,气分装置也只有脱塔五塔底再沸器内聚合物的浓度是最高的,可以说高浓度有利于聚合物结焦。

4采取的常规措施及效果

刘长庆等采用如下的措施解决脱塔五塔塔底再沸器结焦问题的。

4.1液化气精制装置增设水洗罐,使液化气与水经混合器充分混合接触,洗掉液化气中携带的部分降解胺液和二硫化物。

4.2增设凝聚脱水器,在精制液化气进入气体分馏装置前,加设凝聚脱水器,加强气体分馏原料的脱水,脱除携带的部分聚合物。

4.3优化操作条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压力以降低塔底温度,使脱戊烷塔底操作温度、压力处于更加优化的操作条件下。脱碳五塔塔底温度为75℃~80℃,塔底压力为0.44MPa。

4.4装置原设计在戊烷馏分泵出口设有一条戊烷返塔线,使一部分戊烷馏分重新返回塔釜。现将该线投运,增加了塔底的扰动,从而降低了塔底结焦物在塔底的形成。

上述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结焦问题,延长了装置的运行周期。

5一种理论可行方法

5.1清江石化气分装置脱碳五塔作用

清江石化气分装置于2004年3月建成投产,脱碳五塔一直未投用,碳四、碳五馏分混合进MTBE装置。2009年8月投用,目的是为了解决MTBE装置产品中MTBE的硫含量。

5.2清江石化气分装置脱碳五塔底产品情况

间歇性每天产出碳五馏分4t~5t,即167kg/h~208kg/h。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碳五馏分产量很少,这有利于聚合物在再沸器内浓缩且长时间停留。

5.3一种理论可行方法

将一定温度、流量的催化裂化装置稳定塔底汽油引入气分装置脱碳五塔塔底再沸器内,对脱碳五塔底液位进行控制,催化汽油由再沸器底部抽出,去汽油加氢装置。采用上述方法可解决再沸器结焦问题并将碳五馏分转移入催化汽油。引入催化汽油的温度、流量由脱碳五塔提馏段上升蒸气流量定。

采用上述方法:

⑴由催化汽油中的碳五组分对脱碳五塔提馏段上升蒸气流量补充;

⑵对催化汽油中的轻组分进行净化;

⑶催化汽油可对再沸器内聚合物进行快速稀释,降低聚合物浓度;

⑷催化汽油可将再沸器内聚合物快速带走,减少聚合物在再沸器内的停留时间;

理论上看可彻底解决再沸器结焦问题。

5.4采用5.3法脱碳五塔底部分的工艺流程简图 见图2

图2

结束语

在装置操作条件下,由于液化气精制脱无机硫(主要为硫化氢)和有机硫(主要为硫醇)过程中产生的降解物和二硫化物聚合物进入气体分馏装置,附着于再沸器器芯和壳体上,发生生焦,造成换热效果下降,并最终堵塞再沸器。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可从根本上解决了结焦问题,延长了装置的运行周期。

参考文献

[1]叶庆国,李宁,杨维孝等.脱硫工艺中氧对N一甲基二乙醇胺的降解影响及对策研究[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9,15(2):219~223

[2]王涌,杨兰,王开岳.CO2所致MDEA化学降解的鉴定与研究[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1999,28(20),98~102.

第6篇

掌握填埋场气压分布是填埋气灾害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的基础。提出了分层垃圾填埋体气压分布一维稳态分析模型及求解方法。该模型可分析含有给定抽气压力或给定抽气流量水平导气层的填埋体气压分布。采用该模型探讨了垃圾分层特征、封顶覆盖层下和填埋体内的高渗透性水平导气层、填埋体底部渗沥液导排系统兼作填埋气导排通道对填埋体气压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参数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填埋体垃圾不考虑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随垃圾埋深增加而减小(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按埋深平均)会高估填埋体内气压;封顶覆盖层下和填埋体内设置水平导气层可有效降低填埋体内气压;填埋体底部填埋气导排通道对填埋气气压较大的深部垃圾降压效果较明显。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指导填埋气收集系统设计,如水平导气层位置和间距布置及抽气功率选择等。

关键词:

填埋场;分层垃圾;气压;填埋气收集系统;导气层

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填埋后发生生化降解,产生大量主要成分为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填埋气(其中甲烷体积约占一半)。填埋气无序排放,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同时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费(甲烷具有资源化利用价值)。垃圾填埋体中填埋气导排运移受阻造成的气体累积和气压上升,易引发填埋体失稳和物理爆炸;另一方面,填埋气与空气混合极易引发化学爆炸[13]。现代卫生填埋场应当科学设计填埋气导排和收集系统,控制填埋体气压,防止填埋气相关灾害,有效收集填埋气以资源化利用。

马小飞,等: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气压分布一维稳态分析模型

掌握填埋场内气压分布规律是合理设计填埋气导排和收集系统设计的基础。Findikakis等[4]和ElFadel等[56]提出了单相一维对流扩散运移模型,仅考虑填埋气从填埋体顶部排出情况,分析了填埋体中气压和气体组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Townsend等[7]建立了均质垃圾填埋体气压分布模型,分析了垃圾产气速率、填埋厚度和固有渗透系数对气压分布的影响,并针对填埋场顶部导气层和底部渗沥液导排系统兼作填埋气收集的情况分析了填埋气收集对填埋体气压分布的影响。上述模型均假设填埋体为均质,然而实际填埋场垃圾因填埋作业顺序的原因,工程特性在深度方向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填埋垃圾的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随填埋深度增加而减小[89],上述已有模型无法考虑填埋垃圾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的分层特征对气压分布的影响。魏海云等[8]提出了分层填埋体气压的有限差分分析模型,该模型在填埋体沿深度方向空间离散求解。国内学者对于竖井抽气条件下的填埋场气压分布研究较多[1011],水平导气层对气压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还较少。

提出可考虑填埋体分层特征和水平导气层的气压一维稳态分析模型,采用线性表达式描述填埋体边界条件和层间连续条件,提出给定气压和给定填埋气流量两种分析水平导气层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通过4个例子分析了垃圾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分层特征、封顶覆盖层下和填埋体内的高渗透性水平导气层、填埋体底部渗沥液导排系统兼作填埋气导排通道对填埋体气压分布的影响规律,指导填埋气收集系统设计。

1分析模型

考虑实际填埋场垃圾生化降解时间随埋深增大的规律,针对填埋垃圾的分层特征提出以下气压分析模型。将填埋体分为n层,各层厚度为hi,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分别为ai和Ki,如图1所示,填埋体总厚度为H,z为垃圾埋深,第i层和第i+1层层间界面埋深为zi。各层可为具有不同填埋龄期的垃圾层、水平导气层、封顶覆盖层或中间覆盖层。

图1分层垃圾填埋体模型图

填埋体中某一层材料(垃圾层、导气层或覆盖层)的填埋气流动可根据多孔介质流体力学理论[12]采用一维气体流动控制方程表示:

式中:Ki为固有渗透系数,m2;ρi为填埋气密度,kg/m3;pi为气体压力,Pa;μ为填埋气粘滞系数,137×10-5 kg/(m·s);ng为垃圾含气率,无量纲;ai为产气速率,即单位体积垃圾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填埋气质量,kg/(m3·s),其中导气层和覆盖层ai为零。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填埋气密度与气压存在如下关系:

填埋体的顶部边界条件一般可设为给定气压(即大气压)。底部边界条件通常填埋气流量为零,即底部无填埋气外漏情况,渗沥液水位雍高的中国填埋场多可采用该底部边界条件;另外,根据Townsend等[7,17]和Fredenslund等[18],其他国家低水位填埋场,如渗滤液导排层水头控制在30 cm以内[19],底部渗沥液导排系统兼作填埋气导排通道,如在导排层上部铺设导气管单独导排填埋场深部填埋气,底部边界条件可设为给定气压(如直接与大气相连作为填埋气导排通道)或给定填埋气流量(与抽气措施相连作为填埋气导排通道)。上述边界条件可表示为:

2模型运用

填埋场气压现场监测主要针对垃圾表层,鲜有随深度的分层气压监测资料。采用Townsend等[7]的单层均质填埋体算例及魏海云等[8]的分层填埋体算例验证了本文提出模型,并分析了垃圾填埋龄期、低渗透性的中间覆盖层因素对填埋气气压分布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垃圾分层特征、封顶覆盖层下和填埋体内的高渗透性水平导气层、填埋体底部渗沥液导排系统兼作填埋气导排通道对填埋场气压分布的影响。填埋场堆体高度为30 m,填埋速率为3 m/a,分析时将填埋体分5层,每层厚度为6 m,各层垃圾龄期取其平均值。填埋垃圾的产气速率a随填埋龄期的变化规律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处理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CJJ 133-2009)中的公式确定,即

式中:t为填埋垃圾龄期,a;a(t)为填埋垃圾在填埋龄期t的产气速率,m3/a;M为填埋垃圾的重量,t;L0为单位重量垃圾的最大产气量,m3/t;k为填埋垃圾产气速率常数,1/a。文中L0取150 m3/t,k取湿润、中等湿润气候范围内值0.12,填埋垃圾密度取800 kg/m3。

深度小于18 m的填埋垃圾固有渗透系数根据Jain等[9]的现场实验数据取值,深度超过18 m的填埋垃圾固有渗透系数根据魏海云[20]实验数据所得固有渗透系数随深度变小趋势变缓的规律取值。填埋场封场时各垃圾层产气速率a和固有渗透系数K具体取值如表1所示:

模型边界条件采用顶部边界条件为给定气压(大气压),底部边界条件为给定零流量。下面分析除说明外均采用上述封场时垃圾分层产气速率、固有渗透系数取值和边界条件。

2.1垃圾分层特征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首先,采用本文模型分析垃圾分层与否对封场时填埋体内气压计算结果的影响(图2)。若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均分层取值,气压梯度在层间处具有明显变化,这是由于层间固有渗透系数不同产生的。若固有渗透系数分层取值而产气速率取各层平均值,气压梯度仍在层间处呈现明显变化,但由于产气速率取值按埋深平均后,深部垃圾产气速率高于其实际值,加上深部垃圾的固有渗透系数较低,因此填埋体底部气压明显高于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均分层取值的分析结果。若产气速率分层取值而固有渗透系数取各层平均值,气压梯度无上述层间突变现象,但由于固有渗透系数取值按埋深平均后,浅部垃圾固有渗透系数低于其实际值,而浅部垃圾因填埋龄期较短而产气速率较高,因此填埋体浅部气压明显高于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均分层取值的分析结果。若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均取各层平均值,填埋体气压整体明显高于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均分层取值分析结果,例如深度12 m处高出88%。可见,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按埋深平均取值计算会显著高估填埋体内气压。本文得到的无覆盖条件下填埋体气压值与文献报道的无覆盖条件下气压计算值相近[78]。

图2垃圾分层特征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2.2土质封顶覆盖层下设置水平导气层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与垃圾相比,土质覆盖层固有渗透系数明显较小,假设填埋体表面设有一厚度为1 m[13,2123]、固有渗透系数为1.0×10-14m2[21]的土质封顶覆盖层。由图3可见,设置土质封顶覆盖层后封场填埋体表面气压增大为10.7 kPa,该部位气压过大可影响土质封顶覆盖层稳定性。如在土质封顶覆盖层设置一厚度为60 cm、固有渗透系数为3.0×10-9m2的高渗透性水平导气层[16]。气压的减小值与水平导气层抽气速率q基本成正比例关系。当水平导气层抽气速率为9.0×10-6 kg/(m2·s)时,填埋体表面气压下降至0.9 kPa。可见,水平导气层可有效减小填埋体表面气压。填埋场工程设计中可根据土质封顶覆盖层下气压控制要求,根据本文模型分析结果指导合理选择抽气泵。

图3封顶覆盖层下设置水平导气层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2.3填埋体内水平导气层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在填埋体内设置水平导气层是高效收集填埋气的一种常用手段。假定在填埋体埋深12和24 m处各设有一厚度为60 cm的水平导气层(导气层上下两层垃圾厚度各减小30 cm),其固有渗透系数为30×10-9m2,并假设12和24 m处导气层抽气速率分别为q1和q2。由图4可见,当q2=0 kg/(m2·s)时,q1从2.0×10-6 kg/(m2·s)增大到4.0×10-6 kg/(m2·s),12 m埋深导气层以下垃圾的填埋气气压在相同埋深处均降低了0.24 kPa,即导气层以下气压分布曲线形态不随导气层抽气速率变化而变化。这是由于稳态条件下导气层下部气压分布形状由该部分的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决定。当抽气速率为2.0×10-6 kg/(m2·s)的导气层从埋深12 m处下降至埋深24 m处时,底部最大气压降低幅度从13%增大到49%,但12 m以上垃圾气压分布没有变化。这是因为在稳态条件下填埋体底部至12 m处的垃圾产气速率a不变,且该部分填埋气出流量恒定,故对于12 m以上产气速率a不变的垃圾气压分布不变。由上述分析可见,填埋体内设置水平导气层可有效降低填埋体内的气压;相同抽气速率条件下,填埋体内水平导气层埋深越深降压效果越好;本文模型可指导水平导气层位置和间距布置及合理选择抽气功率。

图4填埋体内设置水平导气层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2.4填埋体底部填埋气导排通道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国外低水位填埋场底部渗沥液导排系统兼作填埋气导排通道[7,1718]。下面分析填埋体底部填埋气导排通道集气速率q对气压分布的影响。由图5可见,填埋气气压减小值随集气速率q的增大而增大。集气速率为2.0×10-6kg/(m2·s)时,底部填埋气气压由无气体导排时的2.05 kPa下降至0.43 kPa,下降幅度为79%;而埋深12 m处填埋气气压下降幅度仅为28%。其最大气压则是由无气体导排时的2.05 kPa下降至0.93 kPa,降幅为55%,且其位置由底部上升至埋深21 m处。由上述分析可见,填埋体底部填埋气导排通道可有效减小填埋体内填埋气气压,特别是接近导排通道的深部垃圾填埋气气压。

图5填埋体底部渗沥液导排系统兼作填埋气

导排通道对气压分布的影响

3结论

提出了分层垃圾填埋体气压分布一维稳态分析模型,并提出顶部边界为给定气压、底部边界为给定气压或流量工况的求解方法,分析了垃圾分层特征、封顶覆盖层下和填埋体内高渗透性的水平导气层、填埋体底部渗沥液导排系统兼作填埋气导排通道对填埋场气压分布的影响,并得到如下结论:填埋体均质化模型(产气速率和固有渗透系数按埋深平均)会显著高估填埋体内气压,填埋体气压分析宜采用分层模型;封顶覆盖层下和填埋体内设置水平导气层可有效减小填埋体气压,在相同抽气速率条件下水平导气层埋深越深降压效果越好;填埋体底部填埋气导排通道对填埋气气压较大的深部垃圾降压效果较明显;本文模型可指导填埋气导气系统布置及合理选择抽气功率。

参考文献:

[1]

El F M, Findikakis A N, Leckie J O.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solid waste landfilling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7, 50: 125.

[2]Manfredi S, Christensen T H.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solid waste land?lling technologies by means of LCAmodeling [J]. Waste Management, 2009, 29:3243.

[3]Chen Y M, Xu X B, Zhan L T. Analysis of solidliquidgas interactions in landfilled municipal solid waste by a biohydromechanical coupled model[J].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12, 55:8189.

[4]Findikakis A N, Leckie J 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as flow in sanitary landfills [J]. ASC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979,115: 927945.

[5]El F M, Findikakis A N, Leckie J O. Numerical modeling of generation and transport of gas and heat in landfills I. model formulation [J]. 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 1996, 14: 483504.

[6]El F M, Findikakis A N, Leckie J O. Numerical modeling of generation and transport of gas and heat in landfills II. model application [J]. Waste Management & Research, 1996, 14: 537551.

[7]Townsend T G, Wise W R, Jain P. Onedimensional gas flow model for horizontal gas collection systems at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5, 131(12): 17161723.

[8]魏海云,詹良通,陈云敏,等. 分层填埋垃圾体中气体一维稳态运移规律[J]. 岩土工程学报,2009,31(11):16651671.

Wei H Y, Zhan L T, Chen Y M, et al. Onedimensional gas migration in multilayered landfills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s [J].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9, 31(11): 16651671.

[9]Jain P, Powell J, Townsend T G, Reinhart D R. Air permeability of waste in a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ll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5, 131(11): 15651573.

[10]彭绪亚,余毅,刘国涛. 垃圾填埋场竖井抽气条件下的填埋气压力分布[J]. 重庆大学学报,2003,26(11):9295.

Peng X Y, Yu Y, Liu G T.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LFG in a landfill with vertical extraction system [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2003, 26(1): 9295.

[11]刘磊,薛强,梁冰,等. 垃圾填埋场封场后气体产出及释放规律研究[J]. 环境卫生工程,2010,18(1):1921.

Liu L, Xue Q, Liang B, et al. Landfill gas generation and emission in closed landfill sites [J].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 2010, 18(1): 1921.

[12]BEAR J. 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M]. 李竞生, 陈崇希.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3.

[13]Arigala S G, Tsotsis T T, Webster I A, et al. Gas generation, transport, and extraction in landfill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1995,121(1): 3344.

[14]Chen Y C, Wu C H, Hu H Y.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as emission in a sanitary landfill equipped with a passive venting system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2000, A35(9): 17351747.

[15]Tinet A J, Oxarango L. Stationary gas flow to a vertical extraction well in MSW landfill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mechanical settlement on hydraulic properties [J].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2010, 65:62296237.

[16]Jung Y, Imhoff P T, Augenstein D C, et al. Influence of highpermeability layers for enhancing landfill gas capture and reducing fugitive methane emissions from landfill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2009, 135(3): 138146.

[17]Townsend T G, Miller W L. Landfill gas extraction from leachate collection systems [J]. Journal of Solid Waste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1997, 24(3): 131136.

[18]Fredenslund A M, Scheutz C, Kjeldsen P. Tracer method to measure landfill gas emissions from leachate collection systems [J]. Waste Management, 2010, 30(11): 21462152.

[19]USEPA, 1985. Minimum technology guidance on double liner systems for landfills and surface impoundment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S]. EPA/530/SW85012,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Cincinnati, OH.

[20]魏海云.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气体运移规律研究[D] . 杭州: 浙江大学, 2007: 156157.

[21]Thomas H R, Ferguson W J. A fully coupled heat and mass transfer model incorporating contaminant gas transfer in an unsaturated porous medium [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1999, 24:6587.

第7篇

关键词 风景 油画 构图 色彩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A

1风景油画的简介

西洋画最早的一种就是风景油画,所谓的风景油画就是以风景作为题材用含油质的颜料在布或木板上绘成。风景油画艺术在20世纪初“西学东渐”之时传到了国内。风景油画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有着自己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本文则着重从风景油画的构图和色彩两方面对其进行论述。

2风景油画的构图

(1)构图的方法和特征。斜形线构图:在心理上给人一种方向、不稳定、动势等感觉,如艾中信的油画《过雪山》中的红军队伍所形成的长斜线,隐含着决定的方向和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的意境。横向水平构图:能像平原一样给人以一种一望无际、心胸开阔的感觉,妥木斯的油画《晨曦》运用这种水平线,成功地表现了草原平静的日常生活,取得了很美的意境。竖形构图:在心理上给人一种高大、严肃、宁静、挺拔的感觉。和静也意味着构图处理应合乎情理,合乎画理,合乎天性。说明构图对意境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构图的另一个特征是圆的运用。首先是画面气的流转始终在画面内作圆形运动,形成一个不外泄的独立的气场。这对表现意境的画面有相当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图形意境和自然的统一和谐。构图还有一个重要特征是简约、含蓄,它也是表现构图与意境统一的重要特征。

(2)构图的法则。构图中的变化和统一,是构图法则中最根本的一条,即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至于其他规律,在处理画面时,大抵都大属于这个规律。在构图中为取得变化统一的良好效果,还应注意以下的法则构图中的对比,这是指一种造型因素就其某一特性在其程度上的比较。

(3)构图中视觉要素和造型手段的关系。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日常景象,如蜿蜒弯曲的河流,不同形状的建筑物,礼花和灯光产生的五彩缤纷的色彩世界等,都可以运用视觉的感觉去储存和想象,用不同的造型手段表现美术创作的构图中。因此,了解作为造型手段的线条、形状、明暗、色彩等,与人类视觉心理特征在构图中表达空间形态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构图中的各种形状会使人们的视觉心理产生不同的反应。圆形给人以优雅、平和气氛,三角形则给人的一种稳固、安定的感觉。

3风景油画色彩

(1)风景油画中有色底的运用。根据笔者的学习研究,油画这个特殊的画种,在动笔前,前期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而底色就是这前期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画面的色调、构图、用笔、意境等等都与它息息相关。笔者曾在研究的过程中尝试过一些底色的制作,这些底色对于风景油画的画面效果产单一底色。将木板或画布涂好底子,最好略为吸油。待底子做好后,用刷子调松节油,稀释调和几种油画颜料,颜色略灰,可偏冷或暖,然后薄涂于画板上,这是单一底色的制作方法。在这样的底色上绘画很好把握色调,但不足的就是底色太过单纯容易造成画面单调,缺乏灵动的气息。复合底色,单一底色比较均匀,可在单一色上稍稍调和一点其他的颜色使其丰富,待较为丰富的底色干后,再上层薄涂透明色,或用含油少的颜料干擦。注意制作这种复合底色需要进行两遍工序,第一遍调色时多用些松节油来刷,等第一遍干了之后再用画笔干擦颜色。这种底色要求颜色变化丰富而又协调统一。在涂刷时,用笔宜灵活,以使画面富于生气。花底该种底色在于将底子颜色做花、做乱、使其一开始便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大胆的颜色,这样才能在之后的绘画中利用其颜色、肌理、形状的偶然效果产生不同于常的画面效果。在该种底色上作画,难度较大,更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和处理画面效果的能力。且在有色底上作画应当注意透底色。

(2)民间艺术色彩的借鉴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可以感知的生命聚合体,它是由经济生产行为、社会组织行为、风俗习惯行为等组成的生活式样的系统。楼钥在《功愧集》中说:“国家元气,全在风俗;风俗之本,实系纪纲。”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其命脉维系在乡土上,所以在“中国气息”中最浓厚的是“乡土气息”,而我们的艺术又往往是从乡土中汲取养分才得以发扬光大,具有中国气派的。中国人历来对土地和与其相关的山石树木、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有着特殊的感情,中国山水画特别昌盛,就是这种感情的曲折反映和隐性显现。大量乡土气息浓郁的视觉形象潜藏于民间,保留在民间艺术之中。而民间美术也以它特有的形式,凝聚着中华民族意识和智慧。我们的风景油画需要发展,一方面可以学习西方现代艺术中诸流派的手法;另一方面则要走向民间,在民间艺术中去感受“乡土气息”,从中受到启发和发展。

(3)色调的把握对画面的影响。自古以来人们就思考和发掘有关色彩调和、不调和的系统原则,以此来建立享受和创造色彩美的理论法则。从科学的色彩体系对此做了研究的便是色彩调和论。油画作品中色彩的主要作用是两方面:以色彩造型和组成画面色调。油画色彩的表现力,主要取决于画面的总色调给人的视觉作用,画面色调是否和谐统一、是否具有整体感是油画色彩处理的关键所在。

(4)以色传神、以色传情,色调的把握,对境造意。风景油画作品中意境的创造离不开色彩形式,这需要作者对物象色彩的深刻理解。众所周知,色彩的艺术性在于它是提炼的、传神的、抒情写意的。凡高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吸引我们,除了绘画美本身之外,更多的是由于他的热情与对象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们可以从他强烈色彩中体会极深刻的意境,形式美与意境美在他的作品里深刻自然而然的完美结合。

4结语

本文从风景油画的构图和色彩两个基本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总结了风景油画的构图方法和特征、构图法则等。在色彩方面,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在日常实践中在底色方面对不同底色对色彩的影响作了总结,并且明确指出应从我国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中吸取精华,最后,结合意境和色彩关系,说明油画要以色传神、以色传情。

参考文献

[1] 章文熙.美术创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第8篇

《卧底主义》是诗人及资深传媒人叶辉在《新报》所写专栏的结集。“卧底主义”一词,源自一日本时装品牌“undercoverism”,它令人想起港产片“无间道”中的卧底形象。叶辉说,卧底就是“自愿或不自愿地越界的非法移民”,而叶辉这位作家,改以博览群书的读者角度,去写文化评论、时事短评,当一个“文化卧底”,却是多多少少出于自愿放逐的心态。不过这种卧底是需要一定文化修养的,而作者当然也表现出这种素质。

作者爱好文学,却因为报纸专栏的缘故,或在文中就时事、文化现象大谈经济、历史、文化,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或带着读者一起博览群书,也诱发读者重新思考社会。身在报馆的他,其真实身份是作家、又是诗人,可是碍于工作,不能以真面目示人。从这两方面看,叶辉都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卧底”。而《卧底主义》亦透过各种文化及经济理论,隐藏了叶辉自己的真正身份。当然,这要感谢报纸编辑黎佩芬,给予作者这样的自由度,可以上天下地无所不谈,不是这样,读者就不能见识叶辉“如座头鲸一般的吐纳”各种知识的“绝世本领”了(黎佩芬推介语)。

究竟叶辉是怎样成为“卧底读者”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许读者应该读一读“附录”的访问,第一个答案是,读很多的书是为了写更多的东西,写更多的东西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好养妻活儿。另一个理由,可以从创作层面看,作者是一个诗人、散文家,但他不单读文学书,也读很多闲书,包括“身体、衣服、饮食、烟草、航海、生活百科等的简史”,因为不同范畴的知识,与个人生活经历、阅历和阅读经验互相碰撞,这样才会产生创作灵感,写出内容更丰富的诗、小说。

从理论上说,正如作者回应访问者时说,这个世界太多作者了,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写作的人,没有人愿意成为读者。而作为一个称职的读者实在是太困难了。作者引用保罗・德曼的《阅读的寓言》,说明读者透过修辞的不公义和不可称性,仍须负责任地完成阅读工作。叶辉当然知道,战胜“阅读之难”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阅读”的目的,何尝不是为了一种更高层次的写作呢?况且,将阅读经验写成文字的创作,也是一种新鲜的创作。创作是一种“重复”,将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断重复地写,难免枯燥乏味,作者最好“道成肉身”,回复原初的“读者”状态,谦卑、有批判性地吸收知识,壮大自己的视野。

虽然叶辉在这本书中讲书,不过“卧底读者”与“说书人”是有分别的,“说书人”只会照本宣科地告诉读者文本的内容,而在“卧底读者”身上,却蛰伏一位“卧底作家”的幽灵。读者或许不会相信,这些阅读笔记其实也是一种个人的诠释,也许这亦促成了一种新鲜文体的问世。当读者们读得津津有味时,也意味着那令他们乐在其中的是作者的笔法,而不是作者阅读的书本,或者书中的内容、知识和见解。曲笔虽然隐晦难解,但“皮里阳秋”自在其中,透过丰富的知识内容,其中隐然可见作者对世界大事和各种现象的思考。

叶辉一直为报章写类似的专栏,然而《卧底主义》无疑比以前出版的结集更为耐读。较早出版的《书到用时》,是为《明报》世纪版专栏而写的,似乎多是介绍性质的短文。与之相比,《卧底主义》的文章,分析性更强,理论根底也更强。另一本结集是去年十二月出版的《亲密闪光》,它的文学性很浓,介乎于书写个人经验和文学评论之间,没有《卧底主义》的包罗万有。《卧底主义》书中就各种时事发掘了许多令人深思的话趣,例如赤壁之战与疫疠的关系、气候与国家兴衰的关系,石油高峰期与全球经济、隈研吾的“建筑之恶”论与美国房产次按危机的关系等,这些看来与时事话题或文学写作无关的题目,作者都侃侃而谈。许多看来不相干的书本、理论,作者都能带出它们的内在关系,真可谓“恣肆”!

正因为这种“侃侃”不失“持平”的语调,令读者更能投入其中,与作者一起审视这些学术理论,并找出当中的漏洞。最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对于气候改变历史的讨论,当中涉及布赖恩・费根(Brian Fagan)的《历史上的大暖化》、德国气候科学家豪格在雷州半岛的研究结果、竺可桢对中国历史气候期的划分,和王国维对《竹书纪年》的疏证,作者一一枚举有关气候影响历史的不同见解,又指出这些理论的不足。《为什么要“清一色”国籍?》一文,讨论香港早前闹腾的公务员“双重国籍”问题,作者翻看历史,从唐太宗“华夷不分”的聘用政策开始,到朱元璋“锁国政策”对外国人居留权的限制,让读者不单对“双重国籍”问题有明显的概念,还将视野扩大到中国整个历史发展历程中对待外国人观念的流变。

读了《卧底主义》这本书后,你会更晓得什么是“知识”,知识不单是一堆数据、数据或艰涩的理论,更是我们除错误观念的重要理据。哲学家卡尔・波柏认为,科学辩证必须有“辩伪”(falsification)的过程,一本能启发读者思考问题的书,也应该能启发读者去“辩伪”,或许这也是“文化卧底”的任务。书中或许有叶辉他个人的看法,但作者绝不会坚持自己绝对无误,这就是叶辉思考问题的原则,也是他作为作家,又作为“卧底读者”的个人魅力所在。

彭砺青

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自幼不善考试读书,惟好古典音乐和阅读各种书籍。现于香港一书店内工作,工余时写评论及各类文体,希望写出自己的经验和对世界的看法。

第9篇

“听说台先生越写越生气”,我是听董桥先生说的。庾信文章老更成,年纪越大当火气越少才是,怎么会越写越生气呢?想必是台先生耳太聪目太明吧,竖耳听窗外,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一听自然来气;抬眼看街市,佛头着粪,煮鹤焚琴,一看自然也是气不打一处来。莫生气,莫生气,气死自己没人替。我曾隔了时空向台静农先生喊话,听什么窗外?看什么街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故纸堆,没事了嘛,不用生气了嘛。

我给自己找到了好出处,青灯黄卷,古潭瘦影,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城楼换王旗?读历史,自然有点事不关己,高挂起,可以搞点自由主义;也自然是事不关人,大骂起,可以动些批判精神。我曾学了一些东方朔与周星驰的滑稽术与无厘头,东割一块经,西剁一块史,南拉一块子,北扯一块集,佐以辣椒,撒以味精,乱策,乱炖,乱炒,正统史家见了,大为生气,大加鞑伐,出语之恶,薄脸皮的人士是受不了的。我却是甘之如饴,满脸坏笑。活得那么苦,笑一个都不行吗?你越是呼孔子孔子,我越是喊茄子茄子。

可是没过多久,孙琼歌女士偏着头问:你好像越少幽默,越来越多哭丧脸了?我不会幽默,只会沉默了。孙女士是一家杂志的编辑,有那么两年,她几乎月月给我编小稿,对我文气的细微演变,比我更清楚我。孙妹这话也吓我一跳,翻检旧作新文,果然如是。原来故纸堆里,也不是好玩的。曾读历史唯物主义,心生无限乐观: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否定,肯定,再否定之否定,历史就是这么螺旋式上升的。这多让人满心欢喜啊。是这样吗?历史演进几千年,让史家津津乐道的,却还是传说中的尧舜之世,尧舜之后是桀纣,桀纣之后是秦始皇,读汉书读唐书好像让人开始笑,刚嘻开嘴,却是千里无鸡鸣,却是渔阳鼙鼓动地来,“读明史最让人生气”(语),读清史不更让人生气?抱着乐观心情,想象历史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实际情形呢?多是弃其精华,取其糟粕,历史非但不是螺旋式上升,反而是螺旋式堕落,叫人如何不生气?正人君子对我不生气了,我却自己生气了。

气这概念,人言人殊。道家之气,是金木水土,气构成世界;医家之气,是心肝肠胃,气支撑生命;气象家之气,是风雷雨电,气运作天地;那么杂文家之气呢?首先是真气与底气吧,历史真相、新闻真相与事实真相,是杂文作者南征北伐的始发站。真,是杂文立论基点,真了,哪怕他再有颂歌沸耳,也应敢提一口唾沫上嘴来,给呸一下;反之,失真了,纵使再能体现批判精神,也应将提上口来的唾沫,咽下去。莫说杂文作者东也骂,西也骂,好像世界皆浊,唯我独清,看谁都不顺眼,看啥都不习惯,其实也是误会杂文家了,杂文家应最具有宽容之心,看得惯,耐得烦。让杂文作家拍案的是,人心失去了底线,社会失去了底线,文化、经济、教育、政治越发没了底线,杂文家应该生气了,当拍案而起了。

弄杂文者的真气与底气,盖源自其心存沛然元气与浩然正气。我所谓元气,是为元元之民慷慨放歌。杜甫诗云: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曾与我同槽吃食的同事问我,你吃衙门饭,何搞老骂衙门?同与我一同上版面的文友问我,你最少也算半个士子了,何搞老与士子过不去?我非仕亦非士,我过去是贫民,现在是平民,我至死愿以公民身份,进行公民写作。如今很多学优之士,民间对他失去了敬意,大因是单会为自己哭,会哭的士子多吃奶;喔喔喔叫的公鸡越发多了,呼呼呼吁的公知越发少了,士人的元气丧了;元气一丧,正气自然不足,看上去士人在大放厥词,用上了很多大义词语,掀开其底里,公义无多,私利在在多有,或更是他所批评的,恰是他所暗行的。

不过有一股元气,有一腔正气,并不等同于可以自由呼气。元气,可能会被权者视作怨气,正气可能会被强者视作狰气,都可能招致杀气。有那么多气煞人的事,这些事像鼓气机一样,向着我们心肺间输送气愤,让人整日气鼓鼓的,常年气呼呼的,成年累月气气冲牛斗,怒发冲冠,气冲脑门,社会向人那么输气,那么人又如何来舒气呢?

舒气方式,盖有两种,一是喷气似抒发脾气,心中有气,张开大嘴,像机关枪,嗖嗖嗖嗖,痛快淋漓,快意恩仇。我也曾如此吐过气,但是这么吐气,于我并不适合,不是我自己上气不接下气,就是别人如塞管涌般来塞我嘴巴。多年来,我学着使用憋气似表达。少时我游泳,潜下水去,先是吸一口大气,然后在水底潜行,隔三差五,嘴角细发一丝气,居然沉潜更久,游得更远。这意思是说,杂文是一种论说文体,但我更乐意以故事来叙述。我从故纸堆里翻故事,将固然有的情节生发演绎,将沉了底的情节沙堆推演,在故事关节处,按刘勰的作文要诀是,得“立片言以居要”,我却继续以叙代议。我们村里曾有恶汉,我怕他,但有正义之师要来捉他,我爱给他带路,带路快到恶汉门边了,我不出声,我只是努一下嘴,指给他看:恶汉在那。如果说,我说故事,是给人带路,当导游,那么到了观点处,我却闭嘴了,让人自己去看,他肯定比我睿智,能看到那里的奥义与高义。

你说我这是胆小,我承认;你说我是偷懒,那我不承认。叙故事其实是一件累活,需要蜿蜒曲折,需要平心静气。要平心,是因心大不平,要静气,是因为气在胸间汹涌。坐在电脑边,要把自己心绪安抚下来,并不容易,但越不容易越得如此,一方面,是因胆小,另方面,也源自杂文是一门艺术,记不得是谁说的了,写文章没啥诀窍,堂皇讲章嬉笑着写,歪邪事情正经作文;快节奏的生活,有人呼吁慢生活呢。气急的题材,我学习悠着写,练憋气,习憋功。我已爱上慢写作。

慢写作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憋着一股气,慢慢放。

刘诚龙,年龄不老不少,到中年;身份非士非仕,公务员;处境不尴不尬,靠边缘;面目无党无派,自个玩;文体难解难分,乱成篇。出版有散文随笔集《腊月风景》与杂文随笔集《暗权力》、《暗权术》、《暗风月》、《恋爱是件奴才活》等。

第10篇

周凌晞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本职工作,1985~1994年在无锡化工研究设计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期间,曾获“无锡化工系统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4年到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工作后,致力于气象科技事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学习、贯彻中表现突出;在实施科技兴气象、拓展领域、人才强业三大战略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主持及主要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中国气象局相关课题和业务工作,科研成果丰硕,在科研、业务、管理双肩挑关键岗位上,注重科研与业务相结合,为促进研究型业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成绩。周凌晞这种实干精神,为领导和同事们所钦佩,戏称她为“女强人”。

一、倾心竭力,为确保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按时成立和走上正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大气成分观测和服务的新需要,根据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整体部署,并结合国家级气象科研、业务单位的实际情况,中国气象局拟定建立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筹建文件的准备和统稿工作主要落到了周凌晞的身上。为此,从20xx年7月起,周凌晞不顾酷暑,废寝忘食,往往在办公室工作到深夜,赶写有关文件材料,待她下楼时,有时地下车库的出口已经锁了,不得不“打的”回家。周凌晞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驱使她夜以继日,按时主笔完成了大气成分中心立项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组建方案、人员经费及运行费预算方案等的起草任务。半年的辛勤劳动结出了丰硕果实,迎来了大气成分中心成立的大喜日子。20xx年12月16日,周凌晞协助中心主任,参与组织并具体承办了大气成分中心成立暨揭牌仪式。

中心成立后,周凌晞紧接着全身心地参与了落实中心的目标任务、岗位设置、队伍建设和机构运行等事项,与此同时,还担当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轨道及功能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方案主笔人之一,气科院“十一五”规划思路和工作方案(20xx~20xx)编写组主要成员等等。20xx年恰逢她儿子中考关键时刻,她丈夫也是中国气象局职工,经常出差外地,她虽有心却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不得不让儿子在放学后到她的办公室来复习功课。很多个日子,母子俩在办公室,一个埋头工作,一个认真学习,互不干扰,常常相伴到深夜。有时,孩子靠在座椅上睡着了,作为母亲的她深感心疼和歉疚。她丈夫曾开玩笑说:“给你买个冰箱和微波炉,太忙的时候可以住在办公室了!”孩子看着妈妈辛苦忙碌、疲惫仍坚持工作的样子,心疼地说:“妈妈,您别累坏了!”还举例浙江大学一位年轻教师过劳死的故事。她笑着说:“我身体好得很,工作累一点,没事的。”周凌晞任劳任怨,笑对人生,鼓舞着孩子如愿考进了名校人大附中。

二、尽心尽责,为大气成分中心能力建设做出显著成绩。

大气探测是气象科技事业发展的基础,周凌晞为这种基础性能力建设工作,尽心尽责,她担任编制组副组长,不负众望,具体组织并圆满完成了中国气象局《大气综合探测系统工程(大监二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大气成分观测分系统》的编制工作,并得到局党组的表扬。

她担当了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中心、大气本底观测站网、大气成分观测站网、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能力建设核心成员,参与组织了临安、龙凤山本底站以及瓦里关本底台能力建设项目方案、23个大气成分站建设方案的编制等工作。

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框架下,她协助周秀骥院士和张小曳主任,主笔起草了“大气成分本底国家野外站申报指南和遴选办法”,提出站网布局、观测要素和仪器设备方案,完成站点勘察、设备选型、技术谈判等工作。还配合中国气象局科技司,调动大气成分中心科技人员加盟各申报台站,具体组织指导大气成分本底站的 申报评审工作。工夫不负有心人,中国气象局推选的9个野外站,有6个通过了科技部专家组初评,3个通过了终评。

周凌晞是一位闲不住的科技工作者,近期,为加强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能力建设,周凌晞正在就实验室综合分析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型等积极开展工作。

三、以台为家,为瓦里关本底台的建设和发展,扩大其影响,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显著成绩。

1994年,瓦里关本底台的成立,揭开了我国全球大气本底业务观测的序幕。从那时起,十年来,周凌晞一直承担该台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工作,不畏站址偏远,环境严酷,每年都要去瓦里关,与台里同志同吃同住,认真解决现场测量、采样,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本底观测是一项极为严肃的科学工作,对于观测数据,周凌晞更是一丝不苟,为了做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她放下科学指导的架子,没有一点知识分子“清高”的陋习,和台里同志们一起,逐条核对观测数据和原始记录。即使她不在瓦里关,只要台里仪器或数据出现问题,她也总是通过电话与台站人员商讨,不厌其烦、一一予以答复。

1996-20xx期间,她曾公派赴加拿大大气环境局、芬兰气象局、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韩国气象厅等地开展合作,并在夏威夷maunaloa、北极pallas等gaw全球基准站和其他区域本底站短期工作。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难能可贵的是,知识不私有,特别是把自己首先知道的信息公开,不独自占有。周凌晞就是这样,她在国外工作期间,依然一心念着瓦里关,只要自己了解到点点滴滴新的信息都及时转告瓦里关的同行们,以便瓦里关与世界接轨,同步发展。

1997年,周凌晞从加拿大带回气相色谱法一氧化碳观测设备及配套系统,自己在国外作的所有技术笔记毫无保留地让台里同行们转抄,并亲自安装、调试这套设备,培训台里观测人员。还查阅有关资料,指导台站人员自行制备原先依赖于国外进口的昂贵消耗品,为国家节省了不少资金。

1998年,瓦里关本底台屋顶大梁出现裂缝,周凌晞和同志们一起按规程精心却又迅捷地拆卸、包装、转移观测仪器设备。待二楼工程改造完成后,在她和其他专家指导下,重新安装、调试仪器系统,及时地恢复了观测工作。

在瓦里关建台十周年之际,心系瓦里关的周凌晞,出任第一副主编,具体组织并主笔撰写、校对、审核了《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进展总结报告(1994~20xx)》,(已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对这个我国大气本底观测网的核心台站、科技部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wmo全球基准站之一、欧亚大陆腹地惟一的大陆型全球基准站十年来的工作,做了科学总结,显示瓦里关已迈入世界一流本底台站的行列。今年8月,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她又具体承办了在青海西宁召开的“大气本底观测国际研讨会暨瓦里关本底台十周年纪念会”,再次使瓦里关的十年成绩向世界作了展示。

四、科研管理两不误,在紧张有序中,妥善安排时间,在科研上同样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得到了国际公认。

周凌晞的研究领域涉及大气成分本底观测、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大气化学、碳循环、全球变化等。20xx年以来,以第1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包括国际著名sci期刊美国“globalbiogeochemicalcycles”、美国“geochimicaetcosmochimicaacta”、瑞典“tellusb”、英国“atmosphericenvironment”等,均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为第1单位),20余次出席各类国际、全国性学术会议,通过多种形式交流研究成果。还代表中国气象局参加每2年1次由wmo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共同召集的二氧化碳及相关微量成分测量技术专家会议,主笔提交中国国家报告(wmo正式出版的技术报告系列收录)。

第11篇

[关键词]原油储罐 腐蚀 防腐

中图分类号:F42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286-01

腐蚀是石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也是石化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大敌。原油储罐是油气采输系统中的主要容器,在其内部腐蚀性介质的作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腐蚀相当严重,如果不能及时掌握腐蚀程度,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将会造成各种恶性事故。

一、油罐的腐蚀部位及原因分析

在原油储输过程中,原油储罐内油液面经常波动,但对于一个进满原油的拱顶罐来说,其内部介质分布有以下规律:上部属于气相空间,中部是原油层,下部是水和泥砂层。由于油罐内侧接触的介质中含有腐蚀性物质,因此腐蚀程度比较严重。油罐外侧由于与外界所处的环境不同,其腐蚀程度也不尽相同。

罐顶和上部壁板内侧不直接与原油相接触,却处在从原油蒸发出的轻质组分气相环境中。气相中含有CO2、SO2、H2S等腐蚀性气体,在O2和蒸汽等作用下,发生化学腐蚀。具体的反应如下:

Fe+H2S+1/2 O2FeS+H2O

Fe+H2O+1/2 O2Fe2++2OH-

3FeO+H2OFe3O4+H2

Fe3O4+ O2+H23Fe2O3.H2O

由于机械呼吸阀经常吸入新鲜空气,使罐顶和经常不储油的罐壁上部钢板不断地腐蚀。另外,油面上下变动的罐壁部分,由于存在着氧气的浓度差,在两者靠近的区域形成了氧浓差电池,缺氧区为阳极,也易腐蚀。

罐壁中部由于直接与原油相接触,接触水分和O2较少,发生的化学腐蚀较轻。但是含硫原油中各种硫化物可与钢板发生化学作用,从而锈蚀罐壁钢板。罐底是水和泥砂的混合物,为厌氧环境,且SO42-含量较高,既为SRB提供了生存环境,又为它生长繁殖提供了养分,使污水对罐底和底部罐壁腐蚀性加大。另外,罐底板因化学成分不均一,在电解液作用下将形成腐蚀电池,产生电化学腐蚀,加剧钢板腐蚀的发生。

罐底板外侧与石油沥青砂接触,一般不易腐蚀,但在施工焊接时焊缝附近的防腐蚀涂料往往被烧掉,引起电化学腐蚀,严重时会腐蚀穿孔而出现漏油现象。另外,如果油罐沉陷不均或罐底辐板施工时与基础结合不严密,因罐底外侧充气不均而形成氧浓差电池,也会造成罐底板腐蚀。对于罐底边缘板下部,由于透气性好,存在着氧浓差,极易腐蚀。

由于油罐壁板外部包有保温层,一般情况下始终处于非常干燥的环境中,在防锈涂料的保护下,不易发生腐蚀。但是因上部遮雨效果差漏进雨水或中部渗进雨水,潮湿部位将会发生电化学腐蚀。特别是罐壁底部,由于雨水不能及时排走,而保温岩棉又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则大量水分积聚在底部保温层中,导致罐壁底部钢板(包括罐外边缘板上部)长期处于潮湿而充满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罐顶外表面由于长期与大气接触,会受到空气的氧化,但常温下,干燥空气对金属表面的腐蚀是很轻微的,而且大气腐蚀的产物可以在罐顶表面形成不可见的保护性氧化膜,起到减缓腐蚀的作用。但在罐顶凹陷处、焊缝凹陷处和其它易积水的地方,大气腐蚀是比较严重的。

二、预防腐蚀的措施

1、油罐内防腐蚀

为了避免腐蚀性介质与油罐直接接触,一般采用耐腐蚀涂料作表面涂层保护。考虑到原油进罐后会产生静电积聚,为防止静电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油罐内壁应使用导静电防腐蚀涂料,以促使原油中静电荷泄漏。目前,油田油罐的内防腐蚀都采用导静电防腐蚀涂料和环氧树脂涂料。具体做法:罐顶和罐壁上部不经常接触原油的易腐蚀部位采用导静电涂料涂敷;罐壁底油层以下以及罐底板采用耐油、耐蚀、防水、附着性能优异的环氧树脂涂料涂敷;罐壁中间段由于经常接触原油,腐蚀相对比较轻微,因此采取一般的防锈涂料防护即可。

2、油罐外防腐蚀

一般对罐顶表面采用涂敷防锈底漆和银粉面漆的方法即能保护钢板免受腐蚀,该种防腐蚀层具有耐酸、耐水、抗渗、抗光老化性能好的优点。对有保温结构的罐壁采用“上遮、下断、中防渗”的防护方法,即:罐的上、中部钢板表面涂刷防锈涂料,并将保温层外铁皮密封,防止雨水进入保温层。对罐壁底部防腐蚀时,须先拆除底部保温层,使罐壁底部和罐外边缘板暴露于大气中,然后喷砂除锈,再在罐壁和边缘板上浇涂热石油沥青进行防护。这样,使罐壁始终处于一个干燥环境中,即使有雨水进入保温层,也可以很快排出。如果油罐基础比四周地面低,则还应在油罐周围设集水槽,及时将雨水通过排水沟排走,保持干燥环境。

罐底板外侧防腐蚀相对比较困难,要求油罐新建或大修时加强施工质量,避免油罐基础沉降不均,采用有效的石油沥青砂填平夯实基础,确保罐底板平整,与基础面紧密结合。目前对罐底板采用阴极保护技术进行外防腐蚀,从而弥补了现有罐底钢板外防护技术的不足。实践证明防腐蚀效果较好,但投资较高。

三、油罐大修防腐蚀相关问题探讨

原油储罐防腐蚀质量的优劣,不仅与根据油罐不同部位接触介质来选择适宜的防腐蚀措施有关,而且还需要做好表面处理和防腐涂料涂刷。

因为油罐金属表面上的水分、油污、尘垢和氧化皮等,会降低或丧失保护层与金属表面的粘结力,直接影响防护涂层的使用寿命。因此,防腐蚀施工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除锈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一般油罐内壁采用喷砂除锈方法除去壁板上的污物,除锈等级要求达到Sa3级。油罐外表面可采用手工除锈方法,除锈等级要求达到St3级。该道工序必须在晴天干燥的气候环境下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油罐表面处理后要尽快涂敷涂料,以免误时而使钢板重新生锈。涂刷间隔要求为头遍涂料表干后即可进行下一遍涂料涂敷。对于环氧树脂涂料必须涂刷4遍,且涂层总厚度为100μm。涂料涂敷完毕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查,目测有无凸瘤、起泡、裂纹等现象;用防腐蚀层测厚仪检测涂层总厚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用电火花检漏仪检测有无针孔;用钝器敲打的方法检查防腐蚀层的韧性和粘结力。

油田生产建设中要做好原油储罐的防腐工作,加强管理,认真落实防腐措施,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确保储罐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第12篇

1、上妆时用气垫海绵按压取粉,并用双手夹住粉扑的边缘,以粉扑的中心施力,均匀的以按压的方式涂抹在脸上即可。

2、气垫粉底液是一种比较清透型的底妆产品,它和粉饼、粉底液一样具有均匀肤色的作用,也有一定的遮瑕效果,但是相对于其他底妆产品而言,它的滋润度和通透性又要更好一些。一般在使用气垫粉底液上妆时,要采用少量多次的涂抹方式,这样才可以保证底妆的清透和服帖。而且在用气垫粉底液之前,一定要先涂抹隔离霜,以让气垫能够更好的贴合皮肤。气垫粉底液既有着粉底液的清爽又有着粉饼的方便,饼盒的包装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补妆。

(来源:文章屋网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