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长跑比赛

长跑比赛

时间:2023-05-30 09:58:03

长跑比赛

长跑比赛范文1

从四年级开始每年都有一场长跑比赛,每个年级跑得米数都不一样,但是跑完了都一样累。

两个星期前我们班的郭华琳从别的班知道了下个星期二要开始长跑,从那天开始他就开始练长跑,练到下周二天有不测风云,真不巧下雪了,大家有等到周五,周五下午从1:20开始往三中那边走,我站队的时候老师说:‘‘柏寒你回班把电池拿来。’’我在班级找了10分钟没找到,老师又派了一个同学叫我,她在叫我的过程中帮我找,没找到我们两个从学校跑到三中也有2500米,我们俩在路上说咱们胜利了,他们都输了。我们俩到了三中不一会儿就开始跑了,我们为他们加油打气,我们班有一个女生得了第三名,人那个早就知道长跑的那个女生,居然跑了一个倒数第一,我们都为她感到遗憾。

这次长跑我也想跑,但不敢和老师说,因为我怕别人说我长得那么胖能跑得动吗,所以我就没敢和老师说。

从这次长跑中我知道了,有活动就参加,参加了,拿不到第一但是在活动中,也会有收获的,这次没跑好,还有下一次呢,再接再厉呗!加油加油加油!四年二班加油,四年二班永远都是第一名,我喜欢四年二班的人,而我更喜欢四年二班的老师。

四年二班我爱你!

一年级:我是公主

长跑比赛范文2

今天是学校春季运动会的最后一天,今天阳光明媚,微风迎面。今天的重头戏当数男子1500米长跑了,我们班的刘磊参加这项比赛,我们早早的来到看台,为他加油助威。

比赛即将开始,只见所有的运动员都站在了起跑线上。他们身穿运动服,脚穿专门的跑鞋,各个整装待发。只听得裁判员:“各就各位!预备—”运动员们个个身体前倾,接着一声枪响,他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前方。操场上顿时沸腾了,耳边响起同学们的加油声,敲鼓声……当运动员跑到我们这边的看台,我们搜寻到我们班的刘磊,只见他跑在所有队员的中间,他跑得很轻松,不紧不慢。我们班所有的同学都在喊:“刘磊,加油!刘磊,加油!……”他好像听到了我们的加油声,加快了点速度,但是还是在队伍的中间,紧跟着前边的队员。一圈,两圈,到第三圈的时候,有好多在前面的都已落在了后边,他们都累得气喘吁吁,速度越来越慢,腿上像绑了一个沙袋。再看看我们班的刘磊,现在已经冲到了前边,他前边就三个人了,他跑得还是很轻松。最后的300米了,只见我们班的刘磊,这时突然加快了速度,向终点线冲去,超过一个,一转眼又超过一个。就剩最后一个了,只见最前面的一个此时也加快了速度。还有最后的一百米了,我们班的同学扯着嗓子喊,为刘磊加油。他好像听到了我们的加油声似的,速度又加快了点,近了,很近了……离终点也很近了,在我们眨眼的一瞬间,只见他们同时撞线了。到底谁是第一名呢!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的等待着比赛结果。这时广播喇叭里开始报成绩了:“第一名:刘磊!”我们的看台顿时沸腾了,大家高兴得像自己拿了第一名一样。原来这个成绩和第二名就差了0。9秒!

今天的比赛太精彩了,太刺激了,太扣人心弦了!多么精彩的一场势均力敌的长跑比赛啊!

四年级:hjymwg

长跑比赛范文3

    关键词:中长跑 运动员 比赛战术 特点

    1 前言

    中长跑是典型的速度、速度耐力、速度力量技战术相结合的周期性的体能类项目,近百年来世界中长跑运动水平不断提高,在高手如林,竞争激烈的比赛中,要想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获得最好名次,除必须注重科学选材和科学化的训练因素外,合理安排和正确运用比赛战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所谓中长跑比赛战术是根据本人和对手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种专门的方法,来创造优异成绩和名次合理运用战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技术水平,比赛经验和意志品质来创造优异成绩。近年来,在世界重大国际比赛中,如奥运会、世界锦标赛等,运动员运用战术优势,获得金牌的例子很多,尤其是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日见激烈,比赛往往在最后一圈,甚至距终点几米时见分晓。所以运动员在诸因素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战术运用是否合理,就成为获得冠军的关键。本文试图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中长跑比赛战术的运用及自己的看法可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查阅收集近几年来国内外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比赛时常运用的战术和最佳战术,及所取得的比赛成绩,对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比赛成绩进行分析,以及上网查询中国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有关信息和数据,收集中国体育报刊关于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报道。

    2.2 观察法:对近几年来举办的田径锦标赛、黄金联赛等大型田径比赛当中,所取得优异名次和成绩的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比赛战术进行观察,并对比赛中运用比赛战术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进行分析。

    2.3 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有关资料用EXCEL进行整理统计,包括分断时间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种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分析:

    3.1.1 匀速跑战术分析

    匀速跑战术是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将体力均匀地分配到每个段落的跑法,是指运动员在比赛前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制定好严密的速度分配方案,保持匀速并不意味着匀速用力,相反,要保持匀速需要逐渐增加用力程度,才能保持速度不减。采用此战术的运动员往往是想使自己的体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取得自己的最好成绩。从起跑开始就要以较快的速度抢在其他对手的前面,占据有利的位置,取得领先的机会,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赛前定的速度,合理地分配体力,途中跑时要严格按照事先安排好的计划,哪一圈用多少时间完成,不要管其他运动员如何跑法,只要一直按制定的方案跑下去。这种战术是有节奏的,比较匀速的形式跑完全程,其优点是速度比较均匀,跑的节奏和呼吸频率也较平稳,能保持身体各器官系统工作的平衡,使运动员相对感到舒适轻松,能量的消耗也相对减少,肌肉工作的效率也较高,往往能创造较好的成绩,例如:我国优秀女子中长跑运动员曲云霞,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上采取此战术,以3分50秒46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记录。就是成功地运用了开始阶段高速发挥速度(前400m分段时间达到57.46),第2、3圈采用平均的匀速节奏跑,最后300m全力冲刺,使世界纪录提高了2.01,这种战术的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和打破记录,而不是为了获得好名次。表现形式是以较快的速度起跑,定时跑每一段距离。运动员不管比赛场地的情况如何变化,而只管“我行我素”。

    此战术特点:是从起点到终点,要合理分配好体力,跑每段的速度基本相等,速度感很好的运动员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例如:美国中跑名将约特尔在1972年第20届奥运会800米决赛中采用此战术以1分45秒91的成绩获得金牌。英国着名的世界中长跑巨星安?科,在1981年6月7日佛罗伦萨用该战术创造的1分41秒73的800米世界记录,至今无人问津。1984年,巴西允许中长跑运动员克鲁日,在美国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以这种战术跑完了800米全程。而且以 1分43秒的成绩创造了奥运会新记录。采用匀速跑战术,首先要定好速度分配的计划,每一圈跑的时间都要定出来,按计划一圈圈地跑下去,上一圈的速度快了,下一圈的速度就适当地放慢一点,上一圈的速度慢了,下一圈的速度就要快一点,追回失去的时间,基本保持好计划时间相等的速度跑下。匀速跑战术主要是为了争取破记录和创造好成绩时采用。这种战术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自控能力,不能轻易地被对手的比赛节奏和其他条件所打破。

    中长跑的体力分配方案采用匀速跑的方法最好。因为跑的节奏稳定,呼吸节奏也稳定,能保证需氧量和供氧量的平衡,使肌体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因此,以平均速度跑完全程是节省能量的最好方法。要在比赛中准确完成每一阶段的速度要求,就要在平时训练中培养跑的速度感,并建立牢固的动力定型,在训练中经常以达到的平均速度进行各种距离的训练,才能达到预计成绩的控制速度。采用匀速跑战术的运动员在比赛的一开始就使自己保持预选制定的衡定速度,这主要依靠速度和节奏感的综合控制来实现。在激烈的比赛中,场上的变化多种多样,运动员要完成自己的战术计划而不受干扰,就一定要始终保持沉着、冷静的状态。另外,随着体力的不断消耗,运动员要随时依靠视觉、听觉、触觉、温度感觉等来进行自我调节。

    3.1.2 领先跑战术分析

    领先跑战术又称为“创造最佳成绩战术”,是指运动员在起跑后就占据领先的位置,按预定计划分配速度,主动控制跑的速度和节奏,并把领先优势保持到比赛结束的战术方法.

    典型实例是,1985年摩洛哥运动员奥伊塔创造5000m12min58s39世界记录时的战术,就是全程始终领先跑,并获得了成功,比计划的成绩12min59s 快0s61 (见表1)。

    运用此战术在比赛场上先发制人,在比赛开始阶段就给对手压力,以此来挫伤对手的积极性,削弱其信心,增强自己的信心和斗志。当对手一个个被甩在自己身后时,中长跑比赛中运动员获得了胜利,往往是由于他很好地运用了这种领跑的战术。他们的观点是“我若前程放慢速度,后程也跑不快,不如开始就拼,后程尽力而为之。”而另一部分运动员则是根据比赛任务的需要而运用此战术。领先跑战术大致可分为2种:突然加快跑速领先,这是多数运动员所惯用的方法。采用突然加速、往往使对手感到迅雷不及掩耳,当对手一旦发现,已经被甩开一定距离,使其感到措手不及。常常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以惊人的速度的耐力领先跑,并多次创造世界纪录。逐渐加速,越跑越快,勇于领先,直到获得战术的成功。

    此战术特点:是速度耐力好,能以较高速度跑完全程。这种跑法适用于训练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对手,或专项耐力好,而速度和冲刺能力相对较差的运动员,采用此战术,应尽量设法在终点冲刺前把对手远远抛在后面。也有人称这种跑法为“破记录跑法”,是指运动员为了打破记录,在自己实力较强的情况下,不受其他运动员的干扰充分发挥自己最佳的竞技能力。例如“东方神鹿”王军霞也采取了这中战术打破了世界记录。英国长跑巨星戴夫?莫尔克罗夫于1982年7月7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比赛中以13:00.42的成绩打破5000米世界记录时,也是采用这种战术。当人们问他为什么采用这种战术时,他说:“我感到这种战术不错,他能充分发挥我的体能,我喜爱这种战术,当意识到这次比赛完全是靠自己的体力跑出这样的成绩,我想我感到更满意。

    众所周之,训练水平较高,比赛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如果相信自己的速度耐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比对手强,就可以果断的领跑,掌握场上的主动权。但更宜疲劳因为在有风的情况下,最前面的运动员会把风挡住,在比赛中有种情况却相反,领跑明显关键,因为你不领跑,你就不会赢,例如逼迫对手过早进入冲刺状态,以便消耗他们最后的体力,选用领先跑战术的运动员应具备的条件:雄厚的训练实力和良好的竞技状态、良好的速度耐力和控制速度的能力、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必胜的心理素质专项耐力较好但速度略差的运动员多采用领跑的战术。

    3.1.3 变速跑战术分析

    变速跑的比赛战术是比运动员速度耐力和机体代谢转换能力的战术。其能量消耗和比赛难度都是很大的。在比赛全程,运动员主动改变跑的速度和加速的距离,以破坏对手跑的节奏和心理状态,增加对手的能量消耗和紧张程度。从而达到胜利的目的。选用这种战术一般总的成绩相对低一些。

    肯尼亚运动员D?切利莫1992逆水内在罗马国际田径邀请赛上1000m决赛上1000m

    表2 D·切利莫10000m成绩分段速度段落的速度变化(见表2)。

    可以看到前5000m13min30s27,1000m平均速度2min35s78,前5个1000m的最大速度差为3min63s,后5000m成绩为13min45s26m,1000m平均速度是2min48s52,后5个1000m的最大速度差是19min12s。后半程变速跑的速度变化幅度19s12是世界中长跑比赛中少见的。也正是这一点他取得了胜利。

    此战术特点:是从起点到终点,基本上都是以变速跑的形式跑完全程,是夺取冠军,因此采取此战术的运动员必须要有很强的变速能力,即具备高水平的有氧和无氧能力,其次,要有很强的控制能力,速度感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比赛开始,运动员要以较快的速度,去站领有利的位置。当匀速跑一段距离后,再用的跑法,以不断变换跑速的形式,打乱跟跑队员跑的节奏,加重心理负担,达到逐渐甩开对手,而取得最后胜利的目的。例如英国的波?伏特尔在1976年和1978年分别获得欧洲杯赛5000米冠军和英联邦运动会10000米冠军的那两次比赛中,都成功运用了这一战术。这种战术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度,需要有很强的制能力,如果做不到,很可能会被外界的条件所破坏,所以实施起来一定要慎重。这种战术适用于平时训练有素,能量代谢转换能力较强,而中的成绩相对低一些的运动员。

    选用变速跑的比赛战术,运动员应具备的条件:高速度的持续跑能力和高速度变速跑中机体代谢转换能力,雄厚的速度和能量储备,最佳竞技状态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运动员心肺系统功能和代谢功能具有较大的优势。从根本上讲,良好的速度和速度耐力是最后冲刺能力的基础,还要根据比赛最后冲刺的要求进行模拟训练。世界纪录不断更新,训练中从传统的“马拉松式”专项研究训练强度和速度向全面性发展,必须在多年训练中加强对速度和最后冲刺能力的训练,并让中长跑运动员养成在任何一次训练中都以最快速度跑完最后一段距离的习惯。比赛时战术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影响运动员成绩和名次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使比赛选用的战术特征与训练过程相一致,有计划、有目的地在训练中反复应用,才能显示出战术的作用。一般是运动员运动水平越高战术运用得越自如,战术的作用也越显着。

    3.1.4 跟随跑战术分析

    在中长跑比赛中,无论是世界级大赛,或是国内外中、小型比赛,经常看到有的选手尾随在后,紧跟不舍,最终后来居上取得胜利,这种战术称为“紧跟领跑者”的跟随战术。这种战术的表现形式:起跑后,利用较好的速度,迅速抢占第2或第3位,然后,一直紧跟其后,等到还剩最后一圈时,利用自身具有良好的速度的优势,开始有力的冲刺,超越领跑者。特别是400m速度很好的中长跑运动员,采用跟随战术,只要不掉队,一般都能奏效。例如:捷克运动员福马诺娃在1997年第7届世界田径世锦赛女子800m决赛中,采用跟随战术,整个比赛过程名次保持在2-3名之间,在最后几十米处快速冲刺,以1分56秒 68的优异成绩超过对手获得冠军。

    此战术特点:是跟随跑的运动员在领跑的运动员后相对放松,节省了能量消耗,以最后冲刺的速度取得胜利,多在预赛、半决赛中选用, 或是运动员与对手实力有一定差距,以跟随跑的方法,提高运动成绩。以取胜为目的的跟随跑,一般地说要保持超过对手的实力(即高速度),以便做决定性的冲刺。跟随要密切注意领跑者和其他对手的动向,准备随时在任何距离采取行动,以高速度超过对手,最好在领跑者的右侧。在重大比赛中,中长跑运动员为了战胜对手,往往会让对手领跑,自己紧随其后,时机成熟立即出其不意抢先到达终点,这种夺冠的战术通常对最后冲刺能力强的运动员有利,历届奥运会的事例很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10000m比赛就是一个示例,中国选手王军霞在最后150m左右被葡萄牙的里贝罗超过从而失去了金牌。而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选手邢慧娜就是利用这一战术在最后80m超过对手获得金牌。跟随跑战术与领先跑战术相比,跟跑者的心理定向比较单一,常常在大多数赛程中只要集中精力于紧紧跟住领先者,保持“衔接”即可。

    选用跟随跑战术运动员应具备的条件:具有较大的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优势;运动员变速跑的能力较突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运动员与主要具有较大的速度和速度耐力水平优势;运动员变速跑的能力较突出;良好的竞技状态和顽强的意志品质;运动员与主要对手实力相近。采用领先跑的运动员一定要头脑清醒,随时观察场上的情况,并注意防止对手的变速跑战术,一旦发现领跑者的跑速,以致自己必须要打乱正常的节奏才能跟进跑时,就要即时放弃,避免盲目地跟谁跑,这时要改用匀速跑战术,同其他队员一起跑进,积蓄力量再寻找机会。如果跑过一段距离后,感觉对手的实力高于安静时,就不要勉强按自己的节奏跑进,等待时机,再继续跟随跑,跑一段后,特别是比赛的后阶段,当发现对手呼吸混乱,动作不协调时,速度下降时,应当机立断,不失时机作超越的尝试。

    3.1.5 最后冲刺跑战术分析

    这种战术是指运动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速度,动员全部的力量进行最后距离的拼搏的战术。采用最后冲刺跑战术的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速度和很强的最后冲刺能力。要使最后冲刺战术运用得当,必须要充分考虑不同距离的项目最后冲刺的距离,一般来说,800m跑在最后200m-250m处开始冲刺;1500m跑在最后300m-400m处开始冲刺;3000m、5000m、10000m跑往往是在最后的400m-450m处开始冲刺。由此可知,要使此战术充分发挥,运动员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好冲刺的时机。进行冲刺跑时,加速要突然,给对手造成一种防不胜防的感觉,这样,不光在速度上赢得了时间,而且在心理上占据了优势。

    此战术特点:是最后冲刺战术的运用是基于运动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大的速度。这就要求运动员在0.40内越过对手赢得最后的胜利。多年的比赛得出这样一条规律,不同项目有不同的最后冲刺的距离。一般说800m跑在最后的200-250m处开始冲刺,1500m在最后的300m和500m处冲刺,3000m障碍跑、5000m和10000m跑,冲刺往往是在最后的600-1000m处开始。通晓这些特点,可以帮助运动员选择冲刺的时机。为了夺得好名次,哪怕最困难也应努力加速冲刺,以给对手造成突然袭击,增加对手压力。当你从对手后面加速,并超过对手时,你不尽赢得了时间,此外在开始最后冲刺之前,一切都要做得隐秘。最后冲刺要求运动员能够动员全部力量,发起强有力的冲刺。

    当今中长跑比赛日趋激烈白热化,往往谁能先合理采用最后冲刺战术,谁就能在势均力敌的比赛中获得胜利。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最典型的是我国20岁的年轻新秀邢慧娜在第28届奥运会女子10000m决赛中,一直跟在第1集团的末位,当比赛还剩最后5圈时,邢慧娜逐渐跑在埃塞俄比亚老将图鲁和年轻运动员迪巴巴的后面,处在第3位的位置,在最后1圈时邢慧娜突然开始发力,在最后1个弯道过后超过了跑在最前面的迪巴巴和图鲁。最终以30:24.37的成绩和差不多10m的优势,高举双手第1个冲过终点,为中国夺得了第2枚价值极高的奥运会金牌,同时还创造了新的世界青年纪录。

    4 结论

    综上所述,中长跑比赛战术共有五种类型,这些战术既有不同的特点,也有着相互联系的共性特征。其中速度分配是中长跑运动员运用战术方案最重要的内容。因此,不管运用何种战术,都要根据运动员本人的特点和比赛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己知彼。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运动员的最好水平,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和名次、夺得最后的胜利。领先跑和跟随跑战术对中长跑运动员的长期发展是有好处的,采用领先跑战术可为每名运动员提供积极的反馈信息,使运动员在稳固的基础上取得一定运动水平。如果所有比赛都采用领跑技术,那么又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就我们所知,不是所有比赛都应该采用领跑战术的。因此,要允许运动员体验不同形式的跑速。在比赛中,好的战术是成功的关键。年轻选手不应总依赖于跟随跑,这会限制它们运动能力的发挥。有时,勇气和胆量是运动员成功的关键。起跑以后,特别是开始80~100m应该加速跑,争取抢占有利位置,要环顾四周,避免碰撞,避免被包围。跑弯道时,要紧靠跑道内沿,超越对手在直道上进行。超越对手时,应采取出其不意的加速与冲刺,应有一定的距离,或采用变速方法甩掉对手,消耗对手的体力,要注意安全和合理运用规则。强风、逆风时不要带头领跑,顺风应尽可能跑到前面,提高跑速采用加快频率、缩短步长的方法,降低动作幅度和用力程度。一般不要落后对手太多,再追赶消耗太多体力或失去信心。在比赛中要了解对手,尽量避免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对手,争取主动,增加胜利信心。比赛中大脑要清醒,善于控制自己,不要采用自己没有尝试过的,没有把握的战术,否则容易造成失败,战术的实施要随机应变。战术计划选定后要根据比赛进程的情况灵活选用战术,必须制定跑速时间表,为取得优异成绩,前半程的时间和后半程的时间要考虑到能量的储备,用较高平均速度跑完全程,在训练中应培养速度感。结论战术的应用在中长跑项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比赛的名次和成绩。因此,在战术训练中应重视战术意识的培养。一般来说,匀速跑是取得最佳成绩的方案之一。但在比赛中。由于竞争力强,每个运动员都想只按预定的计划跑是不现实的,或多或少地要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在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头脑清醒,不能盲目地被他人牵制,既要按自己的方案跑,又要能根据场上情况随时应变。

    参考文献:

    [1]贺新武.试论中长跑战术.辽宁体育科技.2002,(6).

长跑比赛范文4

上个星期五,我们学校在操场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比赛。那天天气晴朗,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到赛场。

队员们穿好服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比赛场地。三(3)和三(4)班比赛,三(3)班的小红想:为了这场比赛,我已经练了好久,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每个班选16名赛手,选手们都准备大显神威。“嘟”,哨声响了,比赛开始了。跑道上各个队员都互不相让,全都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看看跑在第一的小红,她双脚拼命的奔跑着,把腿上的劲全都用上了,像一条活泼的小金鱼。无论其他队员怎么跑也跑不过小红,再看看不示弱的雪儿,她脚都有些软了,还是想超过小红,只见她一跳,突然就跟小红对齐了。比赛到了最长的跑道,小红心想:这个冠军非我莫属。场外的啦啦队摇着手中的红旗拼命地喊叫着:“加油!加油!”那声音比地震、打雷还要响亮。

最后,小红如愿以偿地夺得了冠军。这真是一场精彩的比赛。

长跑比赛范文5

但是这次的比赛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1、运动员们没有按照体育部所规定的在规定的接力区进行接力棒的交接,许多的班级都在第三个拐点开始了下一棒的交接,这不光影响了比赛的公平性,更是严重影响了比赛的进程,计时员们没有办法准确的根据自己所负责的班级,所对应的队员进行计时;

2、打旗的同学没有认真的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没有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打旗的同学不仅仅起到的是路标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维护好运动员们安全的问题。在比赛进程中,有两次送水的车子冲进了我们比赛的线路,打旗的同学根本就没有加以阻止,这是一种失职;

3、在比赛开始的时候由于组织没有到位,所有的运动员都围在终点的附近,场面有点混论,并且当开始组织运动员站牌准备比赛的时候,个别的班级不听从指挥,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等待”

虽然这次的比赛存在着比以往要多的不足,但是还只有其闪光的地方:不少打旗的同学都在为运动员加油呐喊,让运动员们得到了鼓励,即使天气很冷,但是加油的同学还是用他们声声的呐喊让运动员们温暖。

紧张,兴奋,忙乱的时刻都以过去,所有的活动都告一段落,希望同学们都能抓紧时间投身到更紧张的期末考试中去,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终的比赛成绩是:

第一名 09级农工

第二名 08级农工

第三名 08级交运一班

第四名 09级能源

第五名 09级交运一班

第六名 09级机化一班

第七名 09级机制一班

长跑比赛范文6

【关键词】营养缺失 机能下降 科学饮食 全面恢复

青少年长跑运动中人体体内能量代谢以有氧氧化为主,训练与比赛时间长、无间歇、大负荷、大强度,极易造成运动员营养缺失。所以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及时给运动员补充所需的营养,有助于减缓消除疲劳的产生,恢复运动员正常的生理机能,增强耐力性,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以取得最佳的运动成绩。

下面将就各种营养素在青少年长跑运动中的消耗情况与体能状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营养缺失之间的因果关系。

1 糖

1.1糖类营养的缺失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在长跑运动中,随着运动时间和强度的增加,糖因大量消耗而缺失,这是导致运动员机能不正常,运动能力下降,产生运动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

1.2运动中糖的补充

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训练或比赛中理论上最好每20分钟补充糖15~20克。

1.3运动后糖的补充

训练或比赛后,及时补充糖分,保证赛后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要,使运动能力能尽快得到恢复

1.3.1在比赛终点服用100~150克糖,促进血糖恢复和减少血乳酸含量。

1.3.2赛后应多食含糖量高的食物来补充所缺失的糖分。

1.3.3补充的量应根据训练比赛后糖的消耗量、和赛后的正常生理需要量和运动员个体对糖的吸收情况来决定膳食中糖的供给量。

2 脂肪

脂肪作为人体贮存能量,对长时间运动的耐力运动员尤为重要,在耐力性的运动中,脂肪的能量供给达到了总热量的25~30%。脂肪的发热量高,具有抗饥饿的作用,对于长距离运动项目脂肪供能占有重要比例。

2.1脂肪类营养的缺失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如果在运动后,导致脂肪在体内的不足,将导致:

2.1.1不能提供充足的能量,对维持体温的恒定有影响。

2.1.2心脏及肾脏等重要的器官缺乏脂肪的缓冲保护,容易受振荡和运动损伤。

2.2运动后脂肪的补充

由于脂肪不易消化吸收,所以在运动中是不应补充脂肪的,否则只会增加运动员的负担。补充脂肪时,应多食用植物性脂肪和磷脂(大豆中含量高)为宜,动物性脂肪不宜超过热能的10%。

2.3过多的摄入脂肪对运动的影响

2.3.1脂肪摄入量超过总质量的30%时,对训练和比赛是不可取的。

2.3.2食物中脂肪过多,增加体重和运动负荷,影响运动能力。

3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根据食物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可将蛋白质分为完全性蛋白质和非完全性蛋白质。

3.1运动后人体内蛋白质的消耗情况及不良影响

在长跑运动结束以后,运动员身体的新陈代谢达到了最高峰,组织蛋白的更新、运动中组织的损伤修补以及热能提供亦增加了对蛋白质消耗。女运动员还会出现月经不调,这将严重影响训练比赛水平。所以赛后及时补充运动中消耗掉了蛋白质,将有迅速修补受损组织,提高免疫力,最终恢复运动能力的重要意义。

3.2运动员的蛋白质补充

3.2.1蛋白质的补充要适量平衡,过多或过少对运动员的身体恢复并无益处

由于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较高,代谢产物氨是一种有毒物质,由肝脏将氨转变为尿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随尿排出体外,这会增加肝、肾负担,对运动员的恢复是不利的

3.2.2不仅要注意蛋白质的数量,而且还要注意蛋白质的质量

在运动员的膳食供应中,应供给氨基酸齐全、比例合理的蛋白质,比如:鸡蛋、牛奶等食物,大豆是最理想的优质蛋白质食物。

4 水

4.1水的代谢功能与缺失对运动的影响

水是人体运动中消耗最多的物质。长跑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水盐代谢旺盛,水分大量丧失。合理的及时的补充水分有助于机体的血液循环和体热的散发。

4.2运动员水(饮料)的补充

人体在运动一个阶段后,体内将丢失大量的水分,饮用饮料可以保持和恢复已消耗的能量和丢失的体液。一般补液原则是:

4.2.1运动中补水应根据运动项目剧烈程度、时间长短、环境温度和人体的机能状态等的不同而不同;

4.2.2运动中应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补水,每15~20分钟左右喝一次,每次不超过250毫升,每小时不超过1000毫升为宜。

4.2.3运动后的补水量=体重丢失量,运动中每丢失1千克体重,补充1000毫升的水;

5 维生素与矿物质

5.1维生素与矿物质的代谢与缺失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在青少年长跑运动中,运动员的新陈代谢旺盛,导致体内的矿物质如钙、钾、钠、锌等被大量消耗,并随汗水和尿液排出体外,之后运动能力下降。

5.2维生素与矿物质的补充

5.2.1维生素的补充

长距离运动的运动员在训练比赛后要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来及时补充由于长时间运动而损失掉的维生素,有效地加快体力的恢复。

5.2.2矿物质的补充

运动中消耗掉的多数矿物质基本上能从运动员正常的饮食中得到补充,而且必须经常适量补充,如钙、镁、钾、钠、锌、铁等。

女子青少年长跑运动员缺抶性贫血的发生率较高,应多吃瘦肉、鸡蛋、猪肝、绿叶蔬菜等含铁高的食物,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维持血红蛋白水平,预防缺铁性贫血。

6 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利于营养吸收和体能恢复

6.1一日三餐的热能供给要作合理安排。

6.2在训练及比赛后,至少要休息40~50分钟以后才进餐,否则会引起胃肠性炎症。

6.3运动员饮食需适量,防止暴饮暴食。

6.4不宜多吃巧克力。

7 结论

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及时的补充了运动中消耗了的糖、脂肪、蛋白质、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消除疲劳和迅速恢复运动能力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物质保证,是运动员取胜的法宝之一。运动员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间吃,均会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恢复,对训练和比赛的成绩产生影响。虽然营养不能代替训练,但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营养及其他辅助手段与训练相结合更有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如果我们能在实际训练和比赛中付之行动的话,那我们就正走在科学训练的大道上了!

参考文献:

[1]王维群.营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2]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保健学》教材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6.

[3]季浏等.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

[4]陈永清.运动营养指南[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

长跑比赛范文7

在移动互联网诞生之初,它曾被大多数人定位为消遣娱乐的玩意儿。人们能够感受到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手中的功能机换成了智能机,办公设备不须固定而是随身携带。但现在,谁还能把移动互联网看成是纯粹用来消遣的东西呢。移动战略,正在成为2014年甚至未来几年企业最重要的战略,与移动互联相关的领域均会炙手可热。

2013年,针对企业未来计划实施项目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20%的CIO和IT主管指出,支持企业移动化将成为2014年前三个重点项目。在Gartner对2013年十大科技趋势的预测中,移动技术排在了榜首。传统IT巨头们的移动战略也在快速落地。

2014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IBM论坛2014”上,IBM宣布“通过移动社交构建互动参与体系”成为其三大战略之一。人们印象中那头会跳舞的大象,此刻仿佛是一头插上翅膀的飞象。与IBM移动战略相呼应的是,2013年IBM推出“IBM MobileFirst”(移动为先),并进行了八次收购以推动移动业务发展;在社交领域收购Kenexa公司,帮助企业利用行为科学与人打交道。

同样打出“移动为先”战略的还有微软。4月15日,微软在上海宣告Office 365正式商用。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应用和服务工程部负责人陆奇宣布“移动为先,云为重”的战略。Office 365的正式商用将原本单机版的Office套件、即时通信、协作组件等打包为云服务。这些云服务将从传统电脑桌面延展至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乃至互联网。

为何移动战略会被众多企业列为核心战略之一呢?一组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3亿部,预计到2020年,每个联网的家庭平均有12.5个移动设备。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正涌入市场,让移动互联网商机的爆发具备了基础条件。在市场推动下,企业主流的计算正在由以PC为主转变为以智能移动设备为主,特别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计算终端的改变,让企业可以随时随地响应客户的需求。

马化腾曾说过: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在移动互联网的跑道上,选手们进行的是一场长跑而非短跑。

因此,抢占先机只是第一步,还必须具有持久的耐力。而隐藏在移动战略背后的耐力恰恰就是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方面的技术实力。一些IT巨头看穿了其中的关联,在完成布局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之后,通过收购或转型落地移动战略。

移动战略的布局是一盘大棋,它既改变了IT的架构,也改变了IT的交付模式,体现在移动端,源动力在底层技术的融合。通过聚合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这四种力量,才可以更好地推动企业变革、创造出新的商机。

长跑比赛范文8

[关键词]中长跑 战术 训练

1 中长跑的战术分类

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时期,他们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不稳定,正在不断地发育和发展阶段。因此,必须按照他们自身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科学训练,决不能把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训练方法等与成年人等同。中学生中长跑训练应强调以技术为中心的全面身体训练,内容应多样化,不能单纯追求能力,应以学习掌握项目的基本技术为主,培养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合理性。尤其要注意中长跑比赛的战术。这里作一略述:

1.1 领先跑战术。领先跑战术又称为“创造最佳成绩战术”,是指运动员在起跑后就占据领先的位置,按预定的计划分配速度,主动控制跑的速度和节奏,并把领先优势保持到比赛结束的战术方法。这种跑法适用于训练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对手,或专项耐力好。而速度和冲刺能力较差的运动员。也有人称这种方法为“破记录跑法”,是指运动员为了打破记录,在自己实力较强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最佳竞技能力。例如1985年摩洛哥运动员奥伊塔,就是全程领先跑而创造了5000米世界记录,还有“东方神鹿”王军霞采用了这种战术打破了世界记录。

1.2 跟随跑战术。跟随跑又称“影子战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紧跟某个运动员后面或者仅仅保持在非领先的某个位置,选择适当的时候冲刺,而取得预想成绩的战术。此类战术适用于运动员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竞赛能力相差不大,具有较高速度和速度耐力的优势,并且具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的选手。但这种战术一般不能取得最好成绩,因为你的跑速和节奏很大程度上受限制于领先者,会打破你的比赛计划。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以失败告终。

1.3 变速跑战术。变速跑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按照预先的设计不断改变跑的速度和节奏,完成预想成绩的战术方案。这种战术的目的是,打乱对手的比赛节奏和心理状态,增加对手的能量消耗和紧张程度,在途中把对手拖垮,甩开,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这种战术适用于平时训练有素,能量代谢转换能力较强,而总的成绩相对低一些的运动员,例如在十六届运会男子10000米比赛中苏联运动员弗,库兹利用变速跑拖垮了主要竞争对手皮里,而取得冠军。

1.4 匀速跑战术。匀速跑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赛前预定的速度,合理分配体力,严格按照此方案有节奏的跑完全程。此战术主要为了争取破记录或者创造好成绩时使用。这种战术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自控能力,不能轻易的被对手的比赛节奏和其他条件所破坏。

1.5 战术对成绩的影响。战术的运用在中长跑项目中起着重要作用,应用的好与差直接影响着比赛的名次或成绩,所以,在训练中应重视战术意识的培养。一般说,匀速跑是取得较好成绩的最佳方案之一。但在比赛中,由于竞争力强,只按自己的计划跑是不现实的,或多或少的要受到别人的影响,所以在比赛中要求运动员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根据现场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战术,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不但学会各种战术,而且还要懂得比赛时应用战术。例如:在1978年金华地区第五届运动会上,浙江省田径队专业运动员方x x在金华作表演赛,在上午的800米预赛中,我观察了他的比赛,他采用的是匀速跑战术。在下午的决赛中,我出其不意的采用变速跑战术,发令枪声响后,我一马当先,首先来了个200米的冲刺,为避免距离拉的太开,方x x拼命地赶上了我,和我并驾并驱。400米过后,我又来了个100米的冲刺,他又拼尽全力赶上我。几经拉踞战,在最后的100米冲刺中,我以0.1秒的优势战胜了省队运动员,创造了当时业余队运动员战胜专业运动员的先例。至今回想起来,赛场硝烟历历在目。我想,能战胜省队运动员,除了自己平时的训练水平提高外,更重要的是能够适时针对对手改变战术,这是取胜关键。

2 中长跑战术训练分析

2.1 起跑在不分道起跑时,一般开始时运动员都是用稍快的速度跑到有利位置,在人数众多时就显的更为重要。通常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外道的运动员总是被挤在外圈跑,而增加了跑的距离;二是内道的运动员由于加速时速度慢,没有及时冲向前去。因此运动员要把握比赛的时机,找准自己的位置。

2.2 途中跑在比赛中,有的运动员速度较好,有的专项耐力较好,因此他们所采用的战术就有所不同,一般速度较好而专项耐力稍差的人,多采用跟随跑战术,而专项耐力较好的速度略差的人,多采用领先跑战术。跟随跑的运动员一般是在领先者的后方以便随时加速超越,并以较大的优势超越对手,以避免彼此多次超越而耗费体力,但也不要落后对手太远,否则追赶或超越就会造成消耗体力过大,甚至失去追赶的信心。另外每个运动员都应该具有领先跑和跟随跑的经验,这样就不会在比赛中造成措手不及。所以在平日的集体训练测验中,有目的的培养领先跑和跟随跑战术是很重要的。

2.3 终点跑。终点跑是全程跑的最后阶段,是运动员在疲劳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的跑。它的运动生理特点:对运动员的肌肉刺激强度大,乳酸堆积过多,心率趋于最高,速度最快,是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情况下完成的极限的周期运动,目前普遍采用的两种比较实用的后程冲刺技术:

2.3.1 长距离的领先冲刺跑战术。这种战术适合于耐力很强,绝对速度一般的学生。它的特点是加速过程平稳,加速阶段最大限度的节约了体能,冲刺时间长,能保持较长的时间,高速度的后程跑,训练时要求把握住冲刺的距离,结合自己的体能掌握好后程冲刺的速度。

2.3.2 领先跑或跟随跑中在最后阶段突然加速摆脱或超越对手的战术。这种战术适合于绝对速度较强,善于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好成绩的运动员,它的特点是加速过程突然后程冲刺,冲刺速度快,采用突然加速的方法造成对手的不适应,这样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要多进行短距离的快速跑和加速、变速的练习。要求具有在能够完成大运动量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高速跑的能力。

3 中长跑制定战术的依据

机能状态的监督。机能状态监督的有效方法是利用遥测脉率计,评定心血管机能状态的调整情况,也可采用运动测试仪来测定跑步负荷时的脉率调整情况。

长跑比赛范文9

他已年逾花甲,却有着一颗年轻的心;他坚持跑步40余年,是集全运会、亚运会与奥运会于一身的“大满贯“火炬手;他曾连续11年获得北京市海淀区元旦越野长跑比赛冠军,连续10年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最好成绩2小时34分……如今,他开始跑向全世界,力争在3年内完成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他叫李战哲,今年61岁,是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的退休干部。

越跑越年轻

2014年的秋天,李战哲正在新疆乌鲁木齐的郊区与当地一个长跑俱乐部的会员们交流。邀请他前来的是他的跑友、在纽约马拉松比赛中认识的宏景集团董事长李建宏。李建宏也是一名长跑爱好者,之前就看到过李战哲的很多报道,结识后更加钦佩他的顽强精神和优异成绩,特意请他来给公司员工和俱乐部的成员分享自己的故事。

李战哲从16岁时就喜欢上了长跑。那时,李战哲入伍后在空军雷达部队服役,驻地在江苏省的一座山上。山上条件艰苦,海拔几百米的山路,每天要来回多趟,这让他的腿部力量得到很好锻炼。后来,连队开运动会,李战哲参加长跑比赛拿到了第七名。再后来,南京军区空军田径运动会上,他又获得了1500米与800米第一名,还受到部队的嘉奖。取得了这些成绩,让李战哲爱上了长跑这项看起来有些枯燥的运动。

复员之后,李战哲回到了北京。从1977年冬天开始,他每年都会参加海淀区的元旦越野长跑大赛,并连续11年获得了这项比赛的冠军。1983年,他作为业余长跑爱好者代表北京参加了第五届全运会马拉松赛。1988年,李战哲代表北京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越野赛并取得第五名。虽然身份是业余选手,但李战哲在比赛中对自己的要求却像专业运动员一样,每次参加马拉松赛,李战哲都要求自己的成绩能比上一次比赛更进一步。

李战哲越跑越爱跑,越跑越“出名”,无论是比赛还是其他活动,只要和跑步有关联,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李战哲是全运火炬传递的火炬手。1990年第11届亚运会,他也是火炬手。2008年,他是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湖南岳阳段第157棒火炬手……

退休前,李战哲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湖南工作,那时,他每天坚持在湘江边和岳麓山跑步15公里,风雨无阻。因为常年锻炼,年逾花甲的李战哲仍然有着运动员般的身材与年轻的容颜。他曾经参加湖南卫视的节目,与众多年轻人一起同台表演,还被主持人称为“27岁的小伙子“。

跑出国门,展现中国老年人的风采

几十年来征战国内大小跑步比赛后,李战哲一直梦想着能够跑出国门,“向世界展现一下中国老人的风采”。2012年,李战哲终于等未了机会——成功报名东京国际马拉松赛。为了助其完成梦想,单位对李战哲“特事特办”,多批了一周的假期,让他全力备战。

时至今日,说起自己的“国际处子秀”,李战哲依然记忆犹新。比赛当天,他遭遇了多项难题,差点儿没坚持下来。东京国际马拉松赛全程42195米,在跑到接近30000米的时候,李战哲明显感觉后劲不足。跑过35000米后,脚底又是一阵阵酸痛,赛后才知道是磨出了几个大水疱。

但比赛期间,李战哲顾不上这些疼痛。用他的话说,东京马拉松”有某种感情在里面”,跑的时候就想起过去中日的战争,跑到终点以后整个人特别激动。两个台湾人过来祝贺,说:“你真棒,能跑3小时30分,真是不简单,给咱们中国人争气!“这点让李战哲很难忘。

2014年4月的法国巴黎马拉松赛,李战哲的成绩是3小时46分8秒。而巴黎的比赛也是让李战哲感觉最轻松有趣的一场比赛。”巴黎有乐队来为我们马拉松健儿伴奏,每隔一两公里就有一个乐队奏一些法国名曲,什么马赛曲,还有一些进行曲,虽然我们运动员跑的时候很累,但有他们乐队的这种伴奏,心里感觉就不一样,跑起来就带劲”。

但他也有过惊心动魄的恐怖经历,那是2013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赛现场发生的爆炸案,当时李战哲正在那儿参加比赛,可以说是和死神擦肩而过。“我在跑过终点十多分钟以后就发生了爆炸,当时我目睹了现场的爆炸情况,声音非常大,而且那气浪也比较大,因为它爆炸的那些东西都是钉子等小东西,炸伤了不少行人、运动员,但是美国人自救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所以没有特别慌乱,人家组织还是比较得力的”。那次爆炸造成3人死亡、260多人受伤,李战哲幸运地在发生爆炸前跑完了全程,庆幸自己躲过了一劫。

每次出国参赛李战哲都是一个人前往,行程在三天左右,除了倒时差、饮食差异,他还要面临语言不通等障碍,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要跑出不错的成绩,更依赖于平时练出的基本功。李战哲的训练可以用闻鸡起舞来形容:“如果早晨要跑36公里的话,那早晨四点钟就要起来跑,因为四点钟公路上人很少,车也没有,空气比较好,所以我一般从四点钟跑到七点钟差不多就结束了。通常是别人还睡觉呢,我摸着黑就得起来了,路灯就是我的伴儿。长安街就像是我的一个训练场地一样,这条路上留下了我很多足迹。”

饮食起居 一切围绕长跑

多年来李战哲从不抽烟、喝酒,他说这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有一阵子他自己做生意.经常有一些应酬,由于自己坚持不喝酒也导致了一些生意的不成功,但他从不后悔。

在饮食上,李战哲说自己是非常讲究的。不暴饮暴食,只吃七分饱,每餐荤素搭配,基本不吃猪肉,多是牛羊肉,这样可以增强肌肉的生长;钟爱吃水果,因为运动完需要补充大量的维生素每天坚持喝蜂蜜水,既可以清火助消化,在长跑时使肺和嗓子感觉舒服,又可以保持排便的通畅。

确切地说,李战哲的食谱严格得更像一名专业运动员。“每天四个红枣、两个鸡蛋、三两牛肉、两勺蜂蜜、一个苹果、一个梨、两粒蜂胶、半斤青菜,还有保护膝关节的药,这些是每天必须吃的,还要喝半斤牛奶,夏天每次跑完步还要喝两瓶运动饮料。”李战哲说,每天跑完步后,他还要自己按摩腿部肌肉一个小时,然后用热水泡脚,放松肌肉做好身体恢复。

”你有好的身体才能完成马拉松,同样,马拉松也要求你必须有好的身体。“李战哲说,这么做既是牺牲也是收获。“这种看似简单、规律的生活其实也是一种付出,但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正是马拉松带给你最大的收获吗?”

李战哲说,很庆幸自己生逢盛世,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想吃什么都有,也有经济条件去国外参加比赛,有了这么好的条件,一定要好好抓紧时间训练,自己在一年年衰老,夏要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梦想。

在国外参加比赛时,他常常被那些外国老人所感动,有些老人七八十岁了还在跑,而且体力充沛。李战哲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要跑。他们说,奔跑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运动,这是一项神圣的运动。

长跑比赛范文10

关键词: 3 000 m障碍;赛前训练;负荷;强度;特征

中图分类号: G 822.5 文章编号:1009-783X(2013)01-0072-04 文献标志码: A

赛前阶段是训练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衡量该阶段的训练安排成功与否的依据是看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该阶段的训练主要是针对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技术水平、运动负荷水平、机能水平、放松程度等方面的表现和反应来对运动员的训练进行调整,包括运动负荷量、负荷强度、训练内容与方法、技术要求和恢复措施等内容,将运动员的竞技状态调整到最佳程度。3 000 m障碍跑要求运动员既要有很强的速度耐力、较好的速度和力量素质,同时必须掌握完善的平跑和跨越障碍的技术,这些要求都需要通过多年系统训练来逐步实现,进而创造出优异成绩[1]。优秀运动员的训练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律性,他们的训练既有普遍意义,也有其独特意义。我国3 000 m障碍跑优秀运动员林向前(基本情况见表1)从2004年8 min 44.02 s的成绩在5年时间里就将成绩提高到8 min 27.14 s,达到了8 min 30 s的国际运动健将级标准(见表2),并且每年运动成绩都有所提高,成为我国甚至亚洲最优秀的3 000 m障碍跑运动员之一。由此可见,他的训练是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分析他的训练计划就有了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对他第11届全运会赛前训练进行分析,总结其在训练计划制定方面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以推动我国3 000 m障碍跑训练水平的提高。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男子3 000 m障碍跑优秀运动员赛前训练特征。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法

为了了解优秀男子3 000 m障碍运动员赛前训练特征,通过调查林向前的个人训练日记,获得他在2009年第11届全运会3 000 m障碍比赛前1个月(赛前训练阶段)每次训练课的训练安排,重点调查训练强度、训练量、训练手段和方法等主要训练指标。

.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16.5版本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赛前训练的负荷与强度特征

当代训练理论认为:赛前阶段训练要逐渐从大负荷量向高强度训练过度。周跑量为最大跑量的80%~90%。混合代谢的跑量,中跑运动员占总跑量的10%~15%,长跑运动员占30%。中长跑各项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跑量占8%~12%[2]。赛前训练安排要体现出科学的运动负荷,运动负荷量不宜突然降低,要充分考虑运动员的恢复过程,确保比赛所需要的体能储备。在此阶段应注意的是不要过快地降低运动负荷,虽然负荷强度有所提高;但由于训练负荷量过小,致使运动员已有的训练水平和能力储备在临近比赛阶段过早地下降,不利于运动员以最佳的体能参赛,因此,赛前训练阶段应保持“合理的负荷量和较高的负荷强度” [3](如图1所示)。这样,不仅能预防竞技状态过早形成,而且有利于运动员机体恢复过程加快进行,使运动员在生理、心理和体能方面均作好充分的比赛准备,并在比赛前夕进入超量恢复状态。

对于赛前训练的小周期和运动强度问题有关教材指出:赛前训练分为赛前小周期和比赛小周期。为使机体在比赛日处于最佳竞技状态,在比赛日前必须要有1~2次竞技状态高潮和负荷高峰。进入赛前训练阶段后,注意不要过早、过快地降低运动量。这样虽然强度有所提高,但总的负荷却大大下降,会使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到比赛时有所下降或提前出现比赛状态。这就需要在保持训练过程连续性的前提下,单独制定赛前阶段的详细训练计划。在制定计划时,通常是从比赛日向前推算安排每一个训练小周期,使各小周期紧密衔接,环环相扣[4]。同时,比赛周的训练安排通常需要降低训练强度或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比赛日前必须有一个大负荷训练日和紧随其后的减量训练日。也就是在赛前训练阶段中通过逐渐地降低训练量,同时逐渐而平稳地提高训练强度。这样不仅能预防竞技状态过早形成,而且使运动员在仍承受一定的负荷量的情况下,体力逐步得到恢复,并在比赛前夕进入超量恢复状态。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林向前赛前一个月训练每周总负荷量的变化规律(如图3所示)。赛前训练的第1周负荷量较大,周训练负荷为180 km,第2周继续增大,达到了197 km,随着比赛的临近,周总负荷量逐渐减小。在最后1周达到最低水平。相对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中跑120~220/周,长跑160~240/周[5],林向前的训练负荷已经接近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负荷上限。

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是紧密相连的。分析林向前的训练负荷与负荷强度曲线(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规律:在赛前训练周期,运动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搭配是有规律的,当运动负荷量较大时,则运动强度适当降低,当逐渐增大强度的时,负荷量相应减少。周训练负荷变化与田麦久所描述的周训练负荷2种组合(如图4所示)基本相吻合。所不同的是:1)赛前训练前保持着较大的运动负荷(180~197 km/周);2)林向前在比赛前分别出现了2次高峰,在第3周的周五和第4周的周三,其强度超过了120%;3)赛前1周运动量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大,仅比最大运动量减少了24%,并未大幅降低,而其练习强度下降7%。

2.2 赛前训练特征分析

2.2.1 以“速度训练为核心”的指导思想

当今中长跑训练的新动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确立“速

度训练为核心”的指导思想[5];高度重视无氧跑量和混氧跑量的再增加;高度重视力量耐力的训练;训练的方法和手段的改善。对中长跑项目特征认识程度是不同教练员确立训练指导思想、制订训练计划、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差异的根本所在。有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认为:制约中长跑竞技能力的关键因素是人体能量的产生和动员,体内能量输出快而持久,就能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长时间高速奔跑,取得优异成绩。我国著名中长跑教练马俊仁提出:“中长跑项目是高速度的能力。”[6]大量的运动实践也证明,目前优秀中长跑运动员的基础耐力几乎没有差异,而关键是运动员速度与速度耐力水平。速度耐力是中长跑的核心,而速度则是速度耐力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抓住项目的基础和核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7];因此,在中长跑训练中,要运用科学的训练手段,充分挖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肌肉的代谢能力,提高运动员的供能效率,提高运动员高速奔跑的能力。由于当今中长跑对于运动员的速度能力和力量耐力的训练重视,这就意味着运用长时间、长跑距离、小强度的持续训练法和法特莱克训练法,以发展运动员一般耐力的训练逐渐减少,而继以高训练强度、距离短的间歇、重复、模式训练法、综合训练法成为当今中长跑训练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建立了“以长补短,以短促长,长短互补,全面发展”的训练理念。

在林向前的训练计划中,可以看出他的赛前训练计划是以速度训练为核心,速度训练在整个训练中占了很大比重,并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主要手段采用短段落的重复跑和间歇跑,如400 m间歇跑及一定强度的1 000 m、1 200 m、2 000 m等的场地跑或者跨栏跑,严格掌握每组练习的间歇时间,随着比赛的临近,重点放在专项能力的提高,采用缩短每组练习的间歇时间,增加训练强度。每周进行2~3次的强度训练来发展运动员的速度能力(见表3)。在第1周,进行了1次400 m×15间歇跑,间歇时间1 min,每次时间在57~73 s,并且速度是由快到慢;第3周进行1 000 m×8和400 m×15的速度训练;甚至,在比赛前最后一周还进行了1 000 m×5等内容的训练。由此可见,对速度和速度耐力的重视程度。

2.2.3 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特点

根据训练任务的不同,以间歇或重复的方式进行训练,主要特点是距离短(300~500 m),每次课的前1/3时间采用大强度进行训练,使运动员体内积累一定乳酸,欠下一定的氧债,在训练课的最后再采用大强度的训练。这种训练方法能有效提高运动员适应比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训练,提高了运动员耐乳酸的受力和消除乳酸及偿还氧债的能力。

用短距离训练手段突出训练的强度,但并不意味着长跑距离手段不采用。在林向前的训练计划中,长时间、长距离的持续训练和短距离、高强度的间歇、重复训练法是穿行的,并且结合3 000 m障碍跑的专项特点,多进行跨栏跑的训练(见表4)。因为无氧耐力和混氧供能能力的基础是一般有氧耐力,只有一般耐力较好的运动员才有可能从事大强度的训练;所以,在训练的方法手段等方面,更应注意长、短距离的结合,使运动员得到全面的发展。与当今训练方法有所不同,林向前的训练计划中长距离的有氧跑、公路跑和沙滩、草坪、公路交叉跑的比例还是很大的;但是,并不是小强度的训练,林向前的耐力跑都有一定的速度要求,与以往普遍采用的大量的低强度的越野跑或场地跑等手段不同。采用的间歇或重复训练方法,距离为400 m,与众不同的是:在上每次强度训练前都进行较长距离的准备活动跑,大强度训练后也再次进行强度训练,还是采用的传统训练理论,先准备活动,再上强度的训练方法。

2.2.4 训练结构特征

随着训练强度和有效跑量的增加对运动员机体造成的刺激也越来越深,运动员则需要恢复的时间就越长。如何解决训练课与训练课之间的相互冲突,使运动员的机体在下次课训练得到基本恢复,是广大教练员所遇到的最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多次课的训练结构,每天训练由原来的2次变成每天训练3~5次,减少每次课的训练时间,原来的每次1.5~4 h减少到每次课45~90 min,从而避免一次课负荷最大、机体不易恢复的缺陷[8]。多次课训练并不是减少负荷量,而是在总量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增加每次负荷强度,减少运动员单位时间内的负伤程度,促进运动员机体尽快恢复的训练方法。毕红星研究认为:把过去每天1~2次课的训练内容分散到每天3~5次或更多的课次中,其效果在于进行大运动量训练的同时又能保持较高的负荷,不因1~2次课负荷过大,而影响训练强度和造成局部负担过重,导致机体的不良生理反应[8]。林向前的赛前训练计划尚未采用多次课的训练结构,他仍然采用每天2次训练课的训练结构,每周留有半天休息。解决体能恢复问题主要采用如下方法:1)对于运动强度安排,在保持较大训练强度的同时,超大强度(100%)的训练出现的次数每周不超过3次;2)每次大强度后都进行一定的放松训练,采用慢跑、拉韧带的形式,保证机体的有效恢复。有关研究表明,肌肉放松对速度的提高非常重要。肌肉放松,张弛有度,能够减少肌肉本身的内阻力,增大肌肉合力,使血液循环通畅。林向前的赛前训练尽管通过合理安排大强度训练出现的时间来解决恢复问题,但在中长跑项目训练强度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多次课训练是他今后在训练结构设计上值得借鉴的,而在恢复手段上表现出的单一性,更是广大教练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3 结论

1)林向前的训练负荷强度随赛期的临近呈上升趋势,采用的是减量加强度的方法,每周都有一个强度高峰,赛前训练的后2周达到最大强度(107%)以上,比前2周的负荷强度明显上了一个台阶。在比赛日前有一个大负荷训练日和紧随其后的减量训练日,在临赛前,量和强度都降到最低点。比赛前一天进行了低强度的训练,有利于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

林向前的赛前训练,速度训练所占比重较大;高度重视运动员的无氧、高混氧与低混氧的训练;高度重视运动员的一般耐力训练。林向前的训练计划符合当今的中长跑训练理论。

3)在训练方法与手段上,根据比赛任务主要手段是短段落的重复跑和间歇跑,并严格掌握间歇跑的间歇时间,以及与专项高度结合的跨栏训练。

4)在训练结构上,采用国内常用的训练结构,即每天2次训练课的传统训练模式,在恢复手段上表现出单一性。在训练强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他所采用的传统训练结构和恢复手段的适应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翟丰.对3 000 m障碍跑优秀运动员马英虎训练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21(8):45-48.

[2]迪特里希.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4]车保仁,李鸿江,邰崇喜.田径运动训练计划的制定[M].田径:专修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1-85.

[5]郭层城,韩佐生.对中长跑运动的规律性及训练手段的认识[J].中国体育科技,2000,36(9):37-39.

[6]赵京华.中长跑训练理论的新趋势[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45(7):545-546.

长跑比赛范文11

【关键词】中长跑 赛前训练 负荷 竞技能力

1有关赛前训练的概念及对中长跑赛前训练的定义

田麦久博士将赛前训练定义为:赛前中短期集训阶段。王永刚指出:“赛前训练是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为把自己的竞技状态调整到最佳而进行的专门的、较系统的准备训练。”茅鹏将赛前训练定义为:“为比赛取得好成绩直接进行准备的阶段性训练”。《中长跑》一书指出:赛前训练是赛前6―8周的训练,这一段训练的成功与否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关系到运动员比赛时的体力状态、技术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可见中长跑赛前训练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通过赛前训练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形成最佳竞技状态,使影响最大竞技能力的各专项因素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保证运动员在重大赛期创造最高专项成绩。

2现代中跑训练的特点

随着现代中跑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我们在实际训练中也逐步意识到无氧代谢供能能力训练比重的增加,已成为我们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中跑的训练方法首先是更加重视组合训练:“组合训练法能够明显提高运动员身体机能和专项能力由于组合训练法各项能力训练的时间缩短,有利于运动员各项能力或各个供能系统之间训练效果的相互转移,可促进运动员各项能力的协调发展”。

第二是重视后程冲刺速度的训练。最后冲刺训练是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所贯彻的一条训练主线。在训练中培养运动员的专项节奏,以保持步长相对稳定,使运动员跑的自然轻松,速度也越快。由此可见进一步提高中跑运动员的后程冲刺速度已成为当今中跑训练的特点。

第三是重视对高原训练的利用。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对高原训练的理论探索,赛前到高原训练能够充分利用高原缺氧的环境来进一步挖掘运动员的身体潜能,提高机体的抗缺氧能力,保证运动员的体能在赛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比赛中能够调动各方面的能力去得良好的比赛成绩,并为以后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3国内外中跑赛前训练的研究

黄航、周少智等学者研究得出:赛前训练内容应以专项需要为主,加大速度和速度耐力的训练比重,强化高速度耐力的能力,增加无氧代谢训练的比重,技术训练应以完整的成套的训练为主。

申建和在《关于优秀运动员赛前训练方法的探讨》中指出赛前训练方法和手段与准备期的训练方法手段有较大的差异,并强调赛前训练中,应多采用模拟比赛、测验比赛以及高原训练法,以适应比赛的需要。潘健指出:在发展专项耐力的专项训练过程中,注意变化训练手段和方法,改变和刺激运动员的训练情绪。训练方法主要采用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法特莱克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高原训练和模拟训练法,训练手段比较单调,以公路跑、节奏跑和草地跑为主。在训练的过程中要予以重视。

张辉在《山东优秀女子 400 米跑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分析》中把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时间规定为六周,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的训练阶段其训练负荷量和复合强度出现一定的变化,体现为加量加强度周,调整恢复周,超量恢复周,以保证运动员有充沛的体力去参加比赛。男子800米运动员李慧泉备战 14 届亚运会时,赛前调整训练的负荷安排基本保持赛前训练的周跑量,但强度降低,每次课的重复次数按原来每次无氧训练课中重复总次数的 20%递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运动员进入赛前训练期后,应注意运动量的调整,把运动员调整到较好的参赛欲望是赛前的主要任务,控制好赛前训练的专项运动强度,注意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同时迟玉斋在谈中长跑赛前阶段的训练安排时也同样指出赛前训练应保持合理的量,较高的强度,加速运动员机体的恢复过程,使运动员在心理和体力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美国著名运动员刘易斯指出,在比赛中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发挥不好,多数是由于其心理上的准备不充分造成的,可见心理训练对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性是不可磨灭的。熊和平在《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中根据其多年的训练经验总结出了六种赛前心理调整的方法与手段,主要有激励法、情绪转移法、自我暗示法、深呼吸调整法、念动训练法和训练调整法。

施亚菊等在《运动员赛前心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提出即使运动员在技术动作、训练水平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相差不大,而在心理方面有较大差异时,其比赛成绩也会出现较大的差距,心理训练是运动员比赛时的有力支撑。程昕通过实践证明在重大比赛前对运动员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可有效帮助中跑运动员克服心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促使运动员在比赛前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在能力相当的情况下夺取比赛的胜利。

综上所述,中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是指赛前的6―8周的训练,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突出专项训练,同时重视对恢复训练与心理训练的安排,为运动员赛前达到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迟玉斋,试谈中长跑赛前阶段的训练安排[J].2000,7 .

[2] 杨震,谈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J].田径2001,(5).

[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4] 王永刚,赛前训练若干热点问题[J].内江师范学院报,2008(12) .

长跑比赛范文12

一、合理可行的目标

目标是行为决策的前提,首先要使运动员明确比赛的任务和奋斗的目标,激发积极参与比赛的动机,使之能最大限度地动员自己,自觉克服困难,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其次,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要过多考虑比赛成绩和名次,否则会使运动员背上思想包袱,导致怯场和比赛失常,所以确立合理可行的目标,可激发运动员积极参加比赛的动机。过重的心理压力、不合理的竞赛目标,会对竞赛成绩和心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毕竟这些运动员在心理、生理处于生长发育期,不能施加过重的精神负担。再次消除胆怯心理,还能帮助运动员形成一个争强好胜的良性兴奋中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

二、比赛中的注意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而中长跑比赛中对注意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少年运动员的注意力易分散。中长跑的注意更有着自己的特点,既要求注意在任何时候高度集中,哪怕是稍有一点分散都会导致全局的不利,同时还要合理分配。在比赛中既要注意技术动作的合理、正确性,又要注意到神经系统的放松性,以及战术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注意速度的变化,达到快速灵活转移的程度,并在这种快速的转移中,注意还要有正确的选择性,使注意力集中和分配在适当的客体上,密切注意竞争对手的动向,因此,中长跑的训练比赛对注意要求相当高。它对胜负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加强持续注意力的练习。

三、稳定的情绪

情绪对运动员来讲具有相当重要的因素。原因在于其一,中长跑比赛是单独的对抗运动,运动员个人把握战局。所以要求运动员的情绪有较高的稳定性。其二,在弧身奋战中,运动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裁判的、观众的、自然环境的各种刺激,这就大大增加了运动员的负担,加深了情绪的体验强度。其三,比赛场上战局错综复杂、瞬息万变,领先和落后的不时交替,常常出现的对峙局面,甚至直到最后几秒钟才能决出胜负。这就使运动员每时每刻都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也可能是消极的减力情绪,因此,中长跑的情绪体验特点,是运动员增力情绪由稳定而逐渐上升。这种增力情绪有助于控制自己的动作和力量,如果中长跑中情绪过于强烈就会破坏跑的正常速度和战术,因此,情绪稳定性对中长跑来说是关系重大的。

四、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在中长跑训练和比赛中尤为重要。如一个距离段落中所用的步子快慢,体力消耗程度,对动作的速度和节奏的感觉,以及每段距离的时间要有概念,这对中长跑比赛中的战术分配以及获得比赛胜利是有极大关系的,为此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提高运动员的速率控制能力,来强化时间知觉概念,增强动作的节奏感。

五、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在中长跑训练和比赛中能帮助提高运动成绩,对战胜对方起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解决战术任务时能帮助运动员迅速而正确地判断变化着的环境。思维能力不仅体现在战术上,而且对于较快地掌握动作技术也有重要意义,所以思维能力对中长跑运动员来说是必需具备的品质。

六、决胜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