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父亲节的诗

关于父亲节的诗

时间:2023-05-30 09:39:39

关于父亲节的诗

关于父亲节的诗范文1

读到诗人黄亚洲的抒情诗集《父亲,父亲》,第一印象是:既熟悉又陌生,如同遇到了一位多年未遇的老友,又仿佛是刚刚结识了一位新知,颇感兴奋,不能自已。

说熟悉,那是因为诗人笔下的吟咏对象是常见的,所抒发的情感也是“人人心中皆有的”。此诗集以其中的一首诗《父亲,父亲》命名,诗集共分七辑。第一辑《父亲》除收录作为诗集名的《父亲,父亲》之外,还有一首《父亲》。显然,歌颂父爱是这部诗集的核心。自古以来,写父亲、赞美父爱的诗篇,尽管不及写母亲、赞美母爱的诗作,却也为数不少。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写父亲、赞美父爱的诗,往往又是与写母亲、赞美母爱结合在一起的。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便可找到不少歌咏父母之爱的诗篇和诗句。单独写父亲、赞美父爱的诗,在唐宋诗里也可找到一些,但为数不多;而在当代诗人的作品中单独写父亲、赞美父爱的诗则不少。无疑,写父亲、赞美父爱之诗作,在当今读者眼里、心中是再熟悉不过的了,然而,要咏之出新,又何其难也!

这本诗集中除吟咏父亲的诗作外,还有一些咏史诗、旅游诗。其中,咏史的对象,如儒家创始人孔子、唐代大诗人杜甫、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等,读者早在史籍中,在孔子、杜甫、元好问的著作中与之会晤,与之相识;有关山西、浙江、大江南北等名胜古迹的旅游诗所吟咏的对象,如“雁门关”、“平遥古城”、“金华”、“九寨天堂”等,读者或许也曾造访过,对其景致并不陌生。读这类诗,读者自然觉得似曾相识,颇多亲切感。

如果黄亚洲的诗集《父亲,父亲》仅仅给读者熟悉之感,那就谈不上佳著,也就很难给人艺术美的享受。我们说,《父亲,父亲》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给人熟悉感,而给人更深刻印象的则是其陌生化――

构思的陌生化。我们读《父亲,父亲》中的诗,无论是第一辑《父亲》中的写父亲、赞美父爱之诗,还是第二辑《生肖》中的《关于我的生肖》等诗,第三辑《生活,我为你如此感动》中的写爱情、友情的诗作,抑或是其它几辑中的咏史诗、旅游诗,都构思巧妙,与众不同。如《陶唐峪所思》一诗,首先,以“我可以想见”开篇,并通过“还可以想见”,“我甚至可以想见”等诗行分别统领下文,想象当年尧在溪边洗脚,思索如何决定将两个女儿嫁给舜,尧“是在把双脚抽出流水的那一瞬间/悟出山溪与时俱进的道理的”,并付诸实施,“于是他用方言大笑起来/他把自己,连同两个女儿/一齐交了出去”;继而,想象尧的两个女儿在几十年后“成了湘江的神”,“她们也是通过流水的方式走入了人心”;最后,则写“湖南那个地方是出领袖的”,这是事实,不需要过多想象的,但诗人“惟一不能想见的是/湖南出身的领袖们/在思考湘江之神及其伟大的父亲之时/抽着一根什么牌子的烟/以及那根烟/是怎么在一块歌唱着的鹅卵石上/揿熄的”。此诗,由“我可以想见”写到“我惟一不能想见的是”,对照强烈,并以作为父亲的“尧”、“流水的方式走入了人心”为贯穿全诗的红线,既有对父亲形象的拓展与升华,又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发人深思。如此构思,你能说给人的感觉不是陌生化的奇异吗?

细节的陌生化。细节在小说中是常见的,但这不等于在以抒感为主的诗歌中不需要,而恰恰相反,好诗往往是借助于陌生化的细节达到陌生化之诗境的。《父亲,父亲》中的诗,大都很善于运用细节,而且其细节给人的感觉也有别于其他诗人同类诗作。如开篇之作《父亲》,写出了诗人对父爱独自的感悟、对父亲平凡人生独有的解读,既具有人类情感之共性,更有诗人情感之个性,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语言的陌生化。所谓语言的陌生化,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说的语言新,也即“人人笔下全无”。《父亲,父亲》中绝大多数的诗篇、相当数量的诗行达到了这种陌生化。“生活,我为你如此感动/以至琐碎的岁月愿意在我脸颊上/无休止地,开拓/眼泪的河床”(《生活,我为你如此感动》),以拟人化的笔法将诗人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写得如此真切,如此动人;“忍不住要来看你,大海啊/要叫你把我衣裳像帆一样吹湿/要叫你把远方的船队做成蚂蚁/叫你把波浪,做成树皮/要叫你用海平线做弹弓,把我扔进/幼时的幻想里”(《大海》),这里,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段融于一炉,写出了诗人在观大海时与众不同的感受;“看见了天下最艳丽的裙子/顺便说一句,我认为全世界所有的战争/都起源于裙子升上旗杆”(《黑山羊》),对战争起源的看法,很形象,很幽默,也很耐人寻味。像以上语言陌生化了的诗行,在《父亲,父亲》中俯拾即是。

关于父亲节的诗范文2

记:父亲是我一辈子的恩师,谆谆教诲受用一生。虽然父亲是个地道的农民,只字不识,但父亲教会我男人得挺起脊梁做人-------------

一、

今天我有意无意的打开一本

关于秋的诗集 被尘封已久的诗集

斑驳 枯黄的封面,像 一片古老的落叶

褶皱 萎缩的翻卷着 ,我想起了

我的父亲 青筋暴起的双手和满面沟壑的皱纹

以及夕阳下那未曾直起过的背

一部我要用一生饱读的诗

二、

父亲是 秋

在季节的最深处

在落叶堆积的坟冢里,思念隐隐作痛

这种痛只在父亲的季节 从陌生到熟悉

从熟悉到痴迷

三、

父亲是山,我站在山上

才知道天如此的高远

而真正高远的却是父亲的情怀

四、

秋在季节的最深处

重彩浓墨的每一处风景

关于父亲节的诗范文3

大学生父亲节演讲稿:给父亲的诗

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就要到来了,同学们那一天是什么节日呢?对!那一天就是父亲节啊!同学们你们知道父亲节的由来吗?原来它源于美国,在州士波肯市有一个杜德夫人,当她参加完教会举办的母亲节主日崇拜之后,杜德夫人的心里有了很深的感触,她心里想着:「为什么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纪念父亲的节日呢?

年那年,正好是斯马先生辞世之年,当杜德夫人参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拜后,她特别地想念父亲;直到那时,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心与努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的辛苦。

杜德夫人将她的感受告诉教会的瑞马士牧师,她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向伟大的斯马特先生致敬,并能以此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

瑞马士牧师听了斯马特先生的故事后,深深地为斯马特先生的精神与爱心所感动,他赞许且支持杜德夫人想推动「父亲节的努力。于是杜德夫人在年春天开始推动成立父亲节的运动,不久得到各教会组织的支持;她随即写信向市长与州政府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提议,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长与华盛顿州州长公开表示赞成,于是美国华盛顿州便在年月日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聚会。

大学生父亲节演讲稿:给父亲的诗

年,美国总统科立芝支持父亲节成为全美国的节日;年,美国总统詹森宣布当年月第个星期日,也就是斯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为美国父亲节;年,美国总统尼克森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的六月第三个主日,订为全美国的父亲节,并成为美国永久性的国定纪念日。

虽然今日一般人对于父亲节的庆祝活动,不像对母亲节一般的重视与热闹,但是上帝在圣经中教导我们对于父母的关爱却是一致的,当母亲含辛茹苦地照顾我们时,父亲也在努力地扮演着上帝所赋予他的温柔角色;或许当我们努力思考着该为父亲买什么样的礼物过父亲节之时,不妨反省一下,我们是否爱我们的父亲,像他曾为我们无私地付出一生呢?

接下来让我们把一首诗送给天下的父亲:

是谁,用虬劲的臂膀,为我们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

是谁,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构建一个幸福的家园?

是您,父亲,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

父亲一座山,胸怀宽广,容纳百川

父亲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使我们远离灾难

父亲一艘船,载着我们,乘风破浪,驶向爱的港湾!

在女儿的眼里,父亲您更像是一棵树

春天能倚着幻想您的爱像滴滴甘露,滋润着我的心房;

夏天能靠着乘凉您的爱像阵阵凉风,轻轻地拂过身旁;

秋天教我变得成熟,您的爱是累累硕果让我看到成功的希望

冬天教我变得坚强,您的爱是缕缕阳光赋予我自信和力量!

春夏秋冬,日月轮转

时光的痕迹,悄悄爬上您的脸庞

风雨的磨砺,使您饱经沧桑

忘不了,您谆谆教导的情景

忘不了,您骑车载送女儿上学的背影

忘不了,女儿迟归时您目光中的忧愁

忘不了,女儿生病时您脸庞上的担心

忘不了的一幕幕,忘不了的父女情……

如果生命可以轮回,来生我还做您的女儿!

关于父亲节的诗范文4

【关键词】群文阅读;内容选择;为何;何为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6-0021-03

【作者简介】陈慧,南京市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南京,210023)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时代在发展,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现在儿童的语文学习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常规的语文单篇(课文)阅读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我们的语文课程框架、教学内容已经到了必须重构的时候。审视当前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笔者以为,群文阅读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但在实践中笔者发现,群文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为何与何为”常困扰着一线教师。以下就四年级《不一样的爸爸》的群文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为何

1.增加阅读数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学段目标与内容”的“阅读教学”部分,明确了背诵优秀诗文的篇数和课外阅读的数量标准: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的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6年期间学生课外读书量不少于190万字。阅读量从哪儿来?群文阅读教学是个好途径。相对于常规教学来说,群文阅读教学,是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阅读教学三篇以上的文章,阅读的数量上明显增加。如:笔者以“父爱”为主题,在构建四年级群文阅读课《不一样的爸爸》时,选取了苏教版三下中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人教版五上中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李海生的《爸爸真是不简单》、波・R・汉伯格的《我的爸爸叫焦尼》为阅读材料。一节课中,学生接触了两首诗歌、两篇记叙文和一个绘本。

2.提高阅读速度。

信息时代,每天都会产生许多新知识。学会快速阅读,便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新课标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出:第二学段要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需要训练的。在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地震中的父与子》的环节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笔者提出了如下的阅读要求:

(1)默读《“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后思考:没有人看见,为什么爸爸坚持让我把鱼放掉?默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思考:当别人都认为没有希望、应该放弃的时候,爸爸为什么坚持?(2)用“――”画出文中父亲的语言,想想两位父亲有什么异同?(3)比一比,两篇文章分别写了怎样的父亲?(4)默读、思考时间为6分钟。

这个板块的教学,有明确提高阅读速度的目标和方法,如用主要问题引领、抓主要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形象,并规定了完成阅读的时间。

3.突出阅读主体。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主表达。笔者发现,学生对《我爸爸》这首诗中幽默风趣的语言很感兴趣,便引导他们自主阅读诗歌,读出自己的感受。同时顺势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仿照诗中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眼中的父亲”。在个性的表达交流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进一步激发,对文本的理解也得以加深。

4.关注阅读方法。

《不一样的爸爸》群文阅读教学中,笔者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悟文本内容,发现文本特点,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如:阅读两首诗歌时,学生先比较诗中爸爸的形象,再比较体现爸爸形象的诗句;阅读两篇记叙文时,学生先比较爸爸的语言,然后再比较爸爸的形象;阅读绘本时,学生先比较读绘本与读诗文方法的异同,再比较不同体裁中父亲的形象。最后,学生在这些文本内容的比较中感悟:不一样的爸爸,都有同样的深情和爱。

5.积累语言材料。

“积微者著”,积累,是中国传统求学之法。在《不一样的爸爸》群文阅读教学中,围绕“父爱”主题,让学生阅读诗歌、记叙文和绘本,引导他们熟读精思:“作者分别写出了怎样的爸爸形象?”“写得好在哪里?”“对我有启发吗?”“我也能这样表达吗?”从作品内蕴、结构章法、用词造句等不同角度,体悟语言文字运用的奥妙和规律,促发文本中的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言语系统,形成系列化的语言材料。

二、何为

1.确立阅读材料。

“群文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者把怎样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群文阅读材料的选择,考验着教师的阅读视野、品位以及教育理念。

教学中,笔者发现有很多作家和诗人都常常以母爱为题写下很多感人的诗句和文章,可写父亲的却很少,于是想让学生能阅读一组关于父亲的文章,所以,起初笔者确立的主题是“父亲”,于是从网上、图书馆找了很多资料,有故事、散文、童话、诗歌、小说、传记等。但是,笔者比较发现,如朱自清的《背影》、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贾平凹的《酒》、龙应台的《目送》这些作品,篇幅较长,加上描写的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所以尽管与主题相关,但最终笔者还是舍弃了。

在《不一样的爸爸》的群文阅读材料选择时,笔者确定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选文的标准为:一是让学生觉得好玩;二是有矛盾冲突,能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三是能让学生读中有思维的碰撞,有能力的发展;四是在表达上能有迁移的点。

2.选择教学内容。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对语文教学来说,教学内容的确定更为重要、更为关键。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极为有限。”因为对语文教学来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在单篇文章的精读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确定尚且处于“模模糊糊一大片”的状态,而群文阅读教学,面对一组相关联的多篇文章或整本书,教师更容易雾里看花,或顾此失彼或茫然无措。

在设计《不一样的爸爸》一课时,笔者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组织教学内容:

(1)找准“两线”

一是人文情感线。不一样的爸爸,都有同样的深情和爱。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和李海生的《爸爸真是不简单》,描绘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爸爸。《我爸爸》用幽默的语言把爸爸描写得无所不能,让孩子在心里树立了父亲的伟大形象,最后直抒胸臆:“我爱爸爸,爸爸也爱我,永远爱我。”《爸爸真是不简单》以孩子的口吻,塑造了一个辛苦、勤奋的爸爸形象,诗中虽无一个“爱”字,但字里行间,洋溢着爸爸对家庭和孩子的爱。《“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讲述了汤姆和爸爸去钓鱼,在父亲的要求下自觉遵守规定把鲈鱼放回湖中的事,塑造了严厉和遵守规则的爸爸形象。《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描绘了在大灾大难面前父亲沉着冷静、恪守诺言、永不放弃的形象。无论哪种形象,都体现着对孩子浓浓的爱意。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会让孩子感受到,离异家庭里的爸爸,对孩子拥有同样的深情和爱。

二是情感表达线。本次的群文阅读教学,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比较”,笔者引导学生在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比较中发现:两首诗歌的作者都是用简练的语句,概括出爸爸的特点,塑造爸爸的形象;两篇记叙文的作者都关注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绘在不同事情面前爸爸的形象;绘本将图画和文字完美地结合,弥补了两者的缺憾,发挥两者的优势,通过语言的表达和图画的渲染,表达出浓浓的情感。

(2)抓住“三美”

“三美”即“音美、意美、形美”。音美,指音韵节奏的美,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意美,指文章思想内容的美,能够感动人心,触动人们的内心情感;形美,指语言形式上的美,如语法修辞、句式段落的安排,能让人感到悦目。《不一样的爸爸》一课的教学,笔者紧扣住“三美”,挖掘文本中相关元素,让学生感悟和表现“三美”。

在教学诗歌《我爸爸》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看看每一节的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1:作者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生2:每一节都有“我爸爸真的很棒!”

生3:一句诗就描写了关于爸爸的一件事。

师:对!你们也能模仿着说一说吗?开头用上“我爸爸真的很棒!”

(生模仿交流)

生1:我爸爸真的很棒\他像喜羊羊一样可爱\像熊大一样聪明\在和汽车赛跑中\他轻轻松松得了第一名。

生2:我爸爸真的很棒\他能帮我扎辫子\还能把我的玩具伺候周到\他的头发卷卷的\像包方便面扣在脑门上……

(3)体现“语用”

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是语文学科,国文教学的重心在于语言文字。虽然国文教学富有‘教育意义’,但这不是它的‘专任’。国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务,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因此,笔者在建构本次群文阅读课时,努力想体现“语用”的教学理念,如阅读诗歌时,请学生仿照句式,说说自己的爸爸;阅读两篇记叙文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等表现人物形象的细节,抓住对话中的提示语,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记叙文如何通过语言表现人物形象;阅读绘本时,让学生在阅读文字内容的同时,边看图,边想象,引导他们感受绘本图文互补的表达方法,发展思维能力。这些,都为学生交流、表达提供一个示范、话题、形式和平台。

3.讲究教学方法。

语文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不一样的爸爸》一课,主要运用了下列方法:

(1)情境中激发兴趣

这里的兴趣包含这样几方面:一是对这个主题感兴趣;二是对提供的阅读材料感兴趣;三是对课外阅读内容的拓展、运用感兴趣。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学伊始,笔者便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歌曲《爸爸去哪儿》让学生听,引出交流话题:你心目中爸爸的形象;课中根据阅读材料内容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联系生活表达等,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内容,同时也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比较中加深理解

人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阅读也是在阅读中学会的。尽管教师的讲授、示范有其作用,但阅读经验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个人的阅读策略一定是学生亲身操作、应用后内化而成的。群文阅读本身倡导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这一点,前面已有介绍,就不再赘述。

(3)实践中掌握方法

关于父亲节的诗范文5

2017年父亲节主题晚会主持词

尊敬的爷爷奶奶、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 在这个艳阳高照、热情似火的六月里,我们迎来了又一个父亲节。继五月的母亲节晚会后,我们又组织了这台父亲节晚会。欢迎你们走进《大爱无声祝福父亲节》联欢会现场。希望你们在这里开心愉快,预祝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温馨美好的下午。

父亲和母亲都是我们最亲的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将我们抚育成人。然而,翻开线装典籍,我们发现赞美母亲的诗文很多,而赞美父亲的诗文却寥若晨星,或许是因为父亲的爱是无声的、含蓄的,因而也是容易被作家忽视的。如果说母爱是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涓涓细流,无微不至。那么父爱则是海洋,深邃而悠远。父亲是一棵参天的大树,用浓密而高挺的树枝,为我们挡阴遮阳;父亲是宽广的土地,散播着希望的种子;父亲是一本教科书,传诵着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内涵。在今天父亲节到来之际,为了表示我们公寓全体员工对在座的各位父亲和各位爷爷们的一份孝心和爱心,现在向各位爷爷发放一份小小的节日礼物,祝你们父亲节快乐!

在这个温馨的时刻,让我们为父亲献上一支心中的玫瑰,在这个美好的下午,让我们为父亲唱一首祝福的歌。祝天下父亲健康长寿。

下面我宣布 2017大爱无声 祝福父亲节 活动现在开始!

1、向快乐出发, 世界那么大 ,任风吹雨打,梦总会到达 。向快乐出发,别害怕,幸福就像天边灿烂的晚霞 。一起来吧!请欣赏舞蹈《向快乐出发》。

2、年少的青春,未完的旅程,是你带着我勇敢地看人生。无悔的关怀,无怨的真爱,而我又能还给你几分。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就让我们在这深情的旋律中再次感悟浓重的父爱吧!请欣赏歌曲《父亲》。掌声有请蒋老师。

3、太湖,人们喻它为碧波三万六千顷,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接下来的这首歌就用诗的语言描述了太湖美景。请欣赏高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歌曲《太湖美》。

4、不知道有多少人心中都埋藏着一个梦想,那里铺满着美丽的草原,牧马和羊群在中间穿过,蓝色的天空飘着白云朵朵。多么美丽的风景,多么美好的生活,让我们一起在这纯天然的歌声中翩翩起舞,请欣赏舞蹈《我要去》。

5、伟大的祖国有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面对这广阔无垠的国土,面对这富饶秀丽的海疆,我们怎能不向往!就让我们融入这海的音画,海的交响吧!请听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掌声有请赵老师。

6、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现代京剧《红灯记》作为样板戏之一,可以说是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下面再让我们一同走进《红灯记》,请欣赏由韩桂英长者为大家带来的唱段《我家的表叔数不清》。

7、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临城枣庄微山湖一带的铁路线上,活跃着一支铁道游击队,他们专门在交通线上打击敌人,牵制敌人兵力,打击侵略者。请听由高老师和赵老师演唱的歌曲《微山湖》。

8、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请听歌曲《父老乡亲》。

9、古往今来,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诗人、作家创作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成功范例。下面请欣赏苏应照长者给我们带来的豫剧《西厢记》选段。有请。

10、如果,今生注定与你相逢,感谢上苍的馈赠。那么我甘愿做一朵黄玫瑰,开在你经过的路旁。请欣赏舞蹈《黄玫瑰》。

11、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歌唱二郎山》,向人们展示了西出茶马古道川藏线第一道天堑的险峻,接下来让我们掌声请出陈敏祥长者为我们带来《歌唱二郎山》。

12、无情的岁月在你年轻的身体上刻划着成长的痕迹,而你全然不顾地舒展着自己的枝枝节节,在苍白的日子里,无言独立,成一片亘古的风景,默默地奉献着。一棵树里长着一个故事,一片绿茵中讲着一段传奇,下面请欣赏歌曲《好大一棵树》。

13、接下来请欣赏诗朗诵《老有老的骄傲》。

14、接下俩让我们掌声请出陈占三长者,为我们带来快板表演。 15、 欢快动感的乐曲和着轻快优美的舞姿是表达我们美好心情的方式,今天我们依然用这美丽的身姿表达美好的心情,表达对父亲的祝福。接下来请欣赏舞蹈《最炫民族风》。

16、太阳出来照四方,的思想闪金光,太阳照得人身暖,思想的光辉照得咱心里亮,请听歌曲《的思想闪金光》。

17、请欣赏快板表演《赞赞咱们的颐寿苑》,让我们掌声请出闫冬梅、刘显真。

18、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动人的旋律唱出久远的过去,让人想起中国共产党在长征岁月里带给中国大地的温暖和感动。是红军把祖国母亲的凄凄眼泪揉去,换来了祖国朝霞般的微笑;红星闪闪,勇敢把路开;红星灿烂,光辉照万代,请欣赏大合唱《红星闪闪》、《学习雷锋好榜样》、《颐寿苑之歌》。

世上的感情千千万万,父亲给我们的爱像阳光那样温暖,像高山那样厚重,无论是儿时的欢闹,年少时的成长还是踏入社会,每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关爱和祝福。 父爱深沉,含蓄,内敛,重如大山,深如大海,正如高尔基所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2017年父亲节联欢晚会主持词

一、开场:

小朋友,知道今天为什么把你们的爸爸请到幼儿园来吗?对,因为父亲节快要到了,我们小朋友要给爸爸过一个快乐的节日,爸爸为了你们的家庭付出了许多,正是因为爸爸的付出,才让我们过上快乐、幸福生活,在这里,请小朋友向爸爸说一声爸爸,节日快乐

二、幼儿表演《爸爸好》

1、爸爸这个角色和妈妈一样,都是很重要的,世上不只是只有妈妈好,爸爸也一样。

孩子们经常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但是我们的爸爸也非常好,请爸爸们欣赏孩子们表演的歌曲《爸爸好》。全体起立,请小朋友们把脸转向爸爸们!

三、献上孩子们的祝福

1、今天爸爸们非常得激动,孩子们也非常开心,他们有很多心里话想对你们说,现在请小朋友向爸爸献上你们的祝福。全幼儿一起祝福爸爸!

2、爸爸们,孩子的话语虽然稚嫩,但孩子们都对爸爸说出了自己的爱。我相信,这一刻,爸爸们一定都被感动了。

四、送画及心愿卡

1、爸爸们,孩子们为你们画了一张像,你们想不想看啊?孩子画的很认真,都画出了自己心中的爸爸,孩子们说了,在他们心中,自己的爸爸是最帅的。孩子们还给爸爸做了一张心愿卡,我们都贴在了主题墙上。

2、孩子,现在爸爸都在你面前,请你们对爸爸大声说出对爸爸的爱,亲一亲你的爸爸,爸爸们听完后要给予最真挚的回应。

五、和父亲一起做沙拉(配乐)孩子们说出了自己对爸爸的爱,看!现在看看老师这里有那么多的水果,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水果沙拉给爸爸吃?

六、孩子们喂爸爸沙拉。(配乐诗朗诵)

七、结束语:

关于父亲节的诗范文6

[摘要] 《三轮车夫》以一种无声的影像展示了越南人民孤独的生存状态,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生活坐标,又在现实中苦苦挣扎。影片中的画面凝聚着强大的力量,唯美与暴力让陈英雄导演在这部影片中完美诠释,意味深长。

[关键词] 《三轮车夫》 唯美 父亲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37

1995年,越南导演陈英雄的《三轮车夫》荣获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这部电影不仅是陈英雄导演的转型之作,也是他在电影路途中的转折点。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三轮车夫的故事,车夫的母亲难产而死,父亲死于车祸,车夫的姐姐在市场挑水,妹妹在给人擦鞋,年迈的爷爷给人补车胎,车夫租老板娘的三轮车以维持生计。三轮车被抢走以后,车夫被迫为黑帮杀人放火,车夫的姐姐为了诗人沦为艺妓,诗人一方面是作诗,一方面为黑帮做事,老板娘和她痴呆的儿子相依为命。这些人都没有特别交代名字,他们是一群没有名字的人们,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从影片的一开头喧闹的街头,嘈杂的三轮车声,仿佛我们就置身于炎热午后的越南街头。导演所呈现给观众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影片一开始很嘈杂,刺耳的三轮车上,炎热的夏季,空气里都散发着压抑分子,让人焦躁不安。感觉就像出汗一样,粘糊糊的。与陈英雄导演的处女作《青木瓜之味》相比,这部片子没有《青木瓜之味》中散发的那种清香,恬谧,舒适的味道,而是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反差。但是《三轮车夫》的一些画面处理得非常细腻、唯美,特别是影片中姐姐这个角色在第二次接客的时候,明明是一个很扭曲的场景,导演却拍摄得很美,完全很难想象这是描写性变态嫖客的一场戏。导演用这样的拍摄方式确实让人佩服,而那个场景仿佛又让人回到了《青木瓜之味》中的那种淡雅,清芬的感觉。在阳光下,交替出现的一张张天真、稚嫩而又虔诚的面孔,仿佛在接受阳光的洗礼,又仿佛是在祈祷和憧憬着什么,给人一种希望但又充满着绝望,让人的心隐隐作痛。当姐姐跟着诗人回乡下的时候,她洗头发的情景,也很美,让人不忍心破坏那份美好。此时影片中那种血腥、暴力的镜头被无形封锁,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心灵暂时得以舒展。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在类似与现在酒吧的场所里,迷离的灯光下,舒缓的音乐,姐姐那摇曳的舞姿和陶醉的眼神,显得妩媚但不媚俗。这样的一些场景导演刻画得非常精致,完全跳出了之前那种嘈杂,躁动不安的情绪。

相反的,车夫在纵火以后逃离到那间屋子里,全身恶臭,脸上头发上污垢不堪,嘴唇上还有蛆虫在蠕动;车夫去掉的壁虎的尾巴,半条金鱼含在嘴里,鱼儿的尾巴在嘴巴外摆动;车夫在看黑帮杀人时候,刀子划破颈部,鲜血喷涌而出;当车夫在小巷里再次见到偷他车的那个人时,用带钉子的木头扎进那个人的眼睛;老板娘的儿子死在血泊中的那一大片鲜红;车夫在房间里浑身涂满醒目的蓝色油漆,用塑料袋套在头在令人窒息的喘息;诗人在房顶上杀死嫖客的时候那种淡定,节奏很慢,但很深刻。这些都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这些画面一幅幅的滞留在观众的脑海中,让人厌倦、烦躁、绝望的同时里面又充斥着希望……

父亲是孩子的引路人,是孩子避风遮雨的港湾,影片中三轮车夫失去了父亲,诗人有父亲却和没有一样,还有老板娘痴呆的儿子也被父亲抛弃,一些失去亲情的孩子比拥有亲情的孩子更容易叛逆、迷失……但也有的会更坚强。在片中开头就出现了几句三轮车夫父亲的话:“孩子,你听着,我们家一直靠蹬三轮车为生,从早到晚,必须要不停地蹬车,才能糊口,吃、睡都得在街上,腰经常会疼得无法起床,这就是我的全部生活,根本没什么前途,到死也不会给你留下什么,所以,你得好好想想,去试着找找更好的路子。”所以接下来车夫在报纸上看到“人民委员会遵循消除贫穷的政策,将发放贷款给贫穷家庭”的时候,他去提交了申请,或许他就是在遵循父亲的话试着找找更好的路子。可是还没有等到有结果,车夫的车就被别人抢走了。然后他为老板娘做事,得到了相应的报酬,这时候,他要求加入黑帮,或许在他的心里他认为自己找到了父亲所说的“更好的路子”。他觉得加入黑帮或许就意味着赚更多的钱,能够更好的生活。可是当他在偷运的路上,被车撞的路人飞进他车子的一瞬间,他惊愕了,他想到了他的父亲,在他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是诗人的吟唱:“爸爸/你牺牲自己/是为了救我/今天早晨/我感到分外宁静/仿佛活在你的体内/仿佛活在你的轮廓/步伐和举止之中那嶙峋的指头/那粗糙的双手/是你的还是我的呢 /我的臂弯感受到你肌肉的关节/你的皮肤被灼得粗糙了/经年抵抗酷热严寒/你把血脉唤作人生的路途/现在我恍然大悟了”。 此刻车夫仿佛清醒了,他意识到自己在走向歧途,走向一条不归路,他有意识的想摆脱这种处境。如果车夫的父亲活着,他可能就不会加入黑帮。当诗人带着车夫的姐姐回家的时候,父亲非常不同意诗人和一个做的女人在一起,并且对诗人棍棒相加,如果父亲对他很亲切,说不定他就是个纯粹的诗人,而不会叛逆的当黑社会。对于诗人和黑帮这两种身份,或许从侧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其实诗人并不像黑帮里的人那样残忍。还有老板娘的痴呆儿子,从小没有父亲,而是在母亲的溺爱中长大。在片中三轮车夫第一次去见老板娘的时候,老板娘的儿子躺在母亲的怀里听母亲唱歌,而三轮车夫同样的年纪却担负着家庭的重担去拉三轮,这种差别让人心里感叹。老板娘的儿子喜欢油漆,他想用这个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像小孩子用哭声去吸引别人的注意一样,可是老板娘没有理解儿子,在新年前夕的那个夜晚,老板娘的儿子死了,如果他有爸爸在身边,或许他会很快乐的生活。导演没有在父亲这一角色的刻画上施加重彩,但是父亲的每一句话、父亲的形象、父亲的气息对本片的影响却是藏锋敛颖。

电影是生活的展现、是生活的渲染,用电影表现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是电影导演追寻的一种电影意义。人们往往摆脱不了命运的束缚,希望、坚持、挣扎、失望……在影片的最后,三轮车夫回归到了最初的生活状态,让人重新找到了生存的希望!《三轮车夫》用暴力、变态、血腥,唯美、迷人、沉醉,展现了越南人民生活的真实社会现状,陈英雄导演用他的视角,带给观众独特的观影感受。

关于父亲节的诗范文7

关键词:结婚礼仪 弃妇诗与女子的忠贞 混乱的婚姻关系

婚俗是对长期零散的婚姻习惯的积累完成。《诗经》婚姻诗将先秦时期的婚俗用诗歌的方式歌唱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诗歌的高低旋律来体会沉浸在先秦婚俗中的人们的欢悦和忧愁,也可以将完整的婚俗还原到诗歌中。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探讨。

一.婚姻诗中的结婚概况

(一)结婚礼仪

结婚礼仪包括外在形式和内涵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结婚礼服和亲迎两个方面对礼仪的外在形式和这种形式下所包含的的内涵进行具体阐释。

1.结婚礼服

结婚礼服是婚姻大礼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玄端服是先秦时期民族服饰的标志,在祭祀、乡射、朝拜等重要的场合下,士都是穿玄端服,《礼记・士婚礼》有说到,先秦时期在举行婚礼这样重要的场合时,主人公要穿玄端服,玄端服以黑色为主,表示正式场合的端庄高雅和对其的重视。另外,除穿玄端服外,新娘还要外加一件禅衣,《卫风・硕人》有诗句:“硕人其颀,衣锦衣。”[1]《仪礼・士婚礼》中说到:“…女登车,姆为加景,乃驱…”[2]这里的姆指新娘的保姆,景衣其实就是《硕人》里面提到的衣,即我们平常说的禅衣。《中庸》说女子嫁时加衣是为了涂间辟尘,我们知道先秦时期妇人是管内不管外的,可见这里加禅衣是为了让女子遵守妇道,杜绝尘世。表示这一涵义的还有《郑风・丰》等。

2.亲迎

亲迎是古代婚姻习俗中必须要有的、最重要的一道程序。亲迎在《诗经》婚姻诗中的体现是比较多的,如《召南・鹊巢》诗句中提到的“之子于归,百两御之”[3],是说诸侯之间的迎亲用百乘;《豳风・东山》诗中“之子于归,皇驳其马”[4]是写武士怀念当年结婚有风风光光的的车马队;《卫风・氓》诗中“以尔车来,以我贿迁”[5]是说一般农民结婚也要用车亲迎才可以。可见迎亲时声势的浩大与国家对婚姻的重视,分析其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一是就婚姻家族观念方面说,婚姻在先秦时期,不仅是两个家庭,更是两个家族之间的大事情。男女结婚后最重要的一个影响是两个大家族亲如一家,因此婚姻在家族观念里面有着其他事件无法可比的重大意义。汪玢玲在《中国婚姻史》中也说到聘请婚姻最大的特点就是家族关系。在婚姻的内涵下,国家重视婚姻是必然的。二是对新娘守妇道的期望,《评析本白话三礼》中孔子对这一个方面做了比较明确的解释,《豳风・东山》诗中有“亲结其缡,九十其仪”[6],成人妇的母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即将成为妇人的女儿,希望她能够遵守妇德。这应该与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有直接原因。第三方面的原因来自当时的人们看重礼节不看重礼品的观念,《礼记・士昏礼》记录了当时结婚的一整套礼节,里面大量的文字写的都是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的礼仪,包括所穿衣服,所驾之车,所带的东西,拜见岳父母的礼节等等,可见亲迎在长辈心目中的重视程度,同样,经过亲迎的婚姻才会受到社会的认可。所以从上层社会到下层平民,对待婚姻亲迎礼仪都是非常重视的。而相对于亲迎礼来说,聘礼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仪礼・士婚礼》说到:“…至于庶人,无过五两。”[7]可见聘礼不需要很多,但是亲迎礼是必须要有的。

(二)父母之命

众所周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人伦大礼贯穿于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但追本溯源,这种婚姻观念早在我国早期已经形成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8],将父母亲大人的决定比作天理,不可违背。《礼记・士婚礼》中所记录的结婚六礼中,首要进行的程序便是纳采,男方家庭派人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由父母出面接见来者,并且做出是否同意这两个家族间婚姻的决定性答复,我们没有看见婚姻这一事件中主人公女子的任何意见,可见,父母在婚姻嫁娶方面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父母之命不仅体现在结婚前,婚后生活也深受父母的影响,“三礼”中明确指出了妻子能否留在夫家,父母的喜好也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的。面对父母的决定,子女即使再不情愿,也不会违逆,这是与当时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孝”道观念紧密结合的,古代人的品格的认定是从“孝”开始的,是否孝顺,决定着子女是否能够得到社会的肯定,“孝”作为真理理念,植根在人们的思想深处。

(三)媒妁之言

与父母之命相伴随的便是媒妁之言。在先秦时期,媒人在婚姻这个社会关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统治者的重视也使媒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确立。在周代,有官媒一职,专门负责成年男女的婚姻嫁娶,将结婚嫁娶通过官媒纳入到了国家管理体系里。《{风・[X》说到:“乃如之人也,怀昏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9]意思是说女子的脑海里面只想着嫁人,毫不考虑和忌讳自己的行为已经触及到了当时礼制的底线。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当时的婚姻之道是经过媒聘和亲迎礼,这首诗是说姑娘没有经过媒聘这一个为社会所敬重的程序,主动与自己喜欢的男子生活在一起,是违背结婚之道的,这种现象在古代被称为“奔”。《礼记・内则》说到“聘则为妻,奔则为妾”[10],媒聘与私奔会导致女子在夫家妻妾的悬殊地位差别,经过媒聘的女子和私奔的女子在夫家会有天壤之别的尊卑之别。所以诗中父母不希望女儿做这样违礼的行为,可见媒人在当时婚姻中的重要性。在《卫风・氓》中女子虽然希望男子来迎娶自己,但是在礼制的约束下只能耐心等待媒人的到来;《豳风・伐柯》这首诗将媒人在婚姻中神圣地位一语击中。

媒人在婚姻中地位的确立除了由于统治阶级的重视之外,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原因,首先是男女有别的隔离制度,这种隔离制度虽在贵族阶层和贫下民阶层有不同的体现,但都有同样一个目的,这个目的便是使得男女分离开来,阻绝男女之间的接触。在贵族社会中,从上学开始,男女就在不同的学校里进行学习,时间长达十年之久,这种规定,一是在于当时人们的观念里面,男女本不该有过多接触,二是当时女子的地位本不如男子;在下层平民里,男女也是严格隔绝开的,比如男女八岁以后要分桌吃饭,晚上走路时要有烛火来分辨男女,女子出门时面部要有所遮掩,种种这些,就是防止男女之间的接触……其实男女之别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男女见面不相识使得男女间的婚姻需要有一个媒介,这个媒介就是媒人。其次,当时的人们在长期经验积累之下,希望自己的孩子与自己有纯粹的血亲关系,但也意识到了这种纯粹血亲关系有可能导致孩子某方面的缺陷。所以他们在结婚时,会选择和自己的家族没有血缘关系的另一个家族,这就需要有一个媒介连接两个家族,这个媒介作用就落在了媒人身上。最后是在当时人丁紧缺、社会不和谐的特殊年代,国家设立官媒来协助安定社会,结婚生子来壮大国力。

二.《诗经》婚姻诗之婚姻夫妻关系

《诗经》中的婚姻诗不仅比较全面地描写了婚姻结婚场面礼节,也通过很多诗篇展现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婚后夫妻关系和婚后生活。

(一)弃妇现象

在西周至春秋时期,男子凌驾于女子之上的社会现象在婚后的夫妻关系中得到详细的的解释。突出表现在《诗经》弃妇诗中。

古代强调妇人的应有始有终。观在《礼记》里面有明文规定的。当时女子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孝顺公婆,执操家事,尊从夫君。观在妇女心中根深蒂固。《周南・卷耳》提到:“……我姑酌彼金,维以不永怀……”[11]。尽管这样,妇人对生活也不会感到很安心,害怕遭到夫君的不喜欢甚至是得到丈夫抛弃的恶果,有的母亲甚至在女儿出嫁之时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可见当时社会弃妇现象的普遍。尽管妇人一再小心,还是有很多妇人被遗弃。《卫风・氓》、《召南・江有汜》等都是关于弃妇的哀怨诗。在周代春秋时期,婚后这种婚姻关系的出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社会男子在社会中的主导地位。首先体现在当时的礼法规定“七出”,《大戴礼・本命》指出妇有“七出”,即“不顺父母,无子,淫,ィ有恶疾,口多言,盗窃”[12],这七个方面是对妇人在夫家言行方面的约束,乍一看,似乎和我们现在的道德底线是一致的,如果只是这样理解,那就意味着在先秦时期对妇人的这些规定是文明发展的体现。但是在我看来,这样的理解只是表面的,实质上这“七出”的规定是男女不平等的变相体现,因为其中的任意一条都有可能成为丈夫抛弃妻子的理由,但是妇人却没有休弃丈夫的权利,不管丈夫在夫妻关系中犯有多大错误。因此男子在婚姻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我们不能否认,一部分丈夫抛弃妻子是由于妻子触犯“七出”,但是《诗经》弃妇诗中看到温良贤惠的妻子由于丈夫的喜新厌旧和背信弃义而遭到抛弃。所以虽然说“七出”已经是对女子的不公平,而现实中男子对女子的抛弃更是随意的。其次女子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惟夫是从的观念,也使丈夫对随意抛弃妻子更加理直气壮。先秦时期的女子在母亲那里从小受到男尊女卑、尊父从夫的思想,听从丈夫的话,不违背夫言对女子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她们即使有反抗的想法,很少有反抗的行动,甚至觉得违背自己的夫君是不对的。所以在礼制的社会中,“惟夫是从”思想的影响下,婚后的夫妻关系是极度不平等的。

(二)混乱的婚姻关系

《诗经》婚姻诗对婚姻生活的记录不仅有夫妻间婚姻关系的不平等现象的普遍存在,同时也存在一种异样的,不被当时礼制所包容的婚姻混乱关系。《诗经》的成书年代和它本身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年代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可以说是经过后人的筛选,付之后人思想认识而编纂完成的,编纂者的思想对《诗经》所反映的主题有直接的影响。儒夫子在整理《诗经》时融合着自己学派的观点态度,儒家是讲大礼的一个派别,因此,这种不合礼制的婚姻混乱关系被编辑在《诗经》中,被作为一种反例所惩戒和教化民众。

西周春秋是一个女性被强烈压制的礼制社会,但是《诗经》中婚姻诗所呈现的婚姻混乱关系中,仍可以分为以男性为批判主体和以女性为批判主体两个方面。典型以男性为批判对象的婚姻混乱关系诗,是讽刺卫宣公强夺自己准儿媳的《邶风・新台》,在当时社会中,虽然说男人在婚姻关系中占有主导性,但是仍然存在伦理方面的约束,先秦时期,下层人民思想中对这种混乱关系是严重排斥和不能接受的,但是卫宣公凭借着自己的地位,不顾世人的鄙视而强行占有了自己的准儿媳。《邶风・新台》就是下层民众用自己的语言来对这件事情的批判讽刺。深入探究,其实是编纂者儒家礼制对这件事的不容忍。以女性为批判对象的诗歌在《诗经》中也不少,而批判的对象主要有齐国的文姜和陈国夏姬,如以文姜为批判对象的《齐风・敝笱》,诗中说到“齐子归止,其从如云”[13],人们直接用语言来讽刺文姜对婚姻的不忠贞,婚姻生活的以及对国家潜在的危害。处于位尊的男子在触犯伦理时都会受到人民的批判,何况是受到百般约束的女子,可见文姜这样的行为受到人们的讽刺是在情理之中。

当时社会是礼制社会,对下层贫民来说,周礼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推行的,但是周礼并没有影响到当时的整个社会,比如贵族阶级在婚姻问题上面的行为已经远远违背了周礼的约束。这和当时的阶级观念是紧密结合的,在贵族阶级的思想里,他们是高高在上的,周礼也是他们规定出来约束下层阶级,为的是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是他们并不希望这种约束影响到他们自己的自由。

综观《诗经》中的婚姻诗数量不是很多,但却全面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婚俗,以小见大,从婚姻诗和婚俗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当时的婚姻概况,更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即“礼制”和“重男轻女”: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婚俗是“礼制”、“重男轻女”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的产物,而《诗经》中的婚姻诗是对这种约定俗成的婚俗生活的生动展现,以“诗”观“史”,正是我们读诗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

[2]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8

[3]宋镇豪,中国春秋战国习俗史,人民出版社,1994.4

[4]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4

[5]王宁主编,评析本白话三礼,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11

[6]何新,风与雅・《诗经》新考,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8.8

[7]王炜民,中国古代礼俗,商务印书馆,1997

[8]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8

[9]陈顾原,中国婚姻史,商务印书馆,1937

注 释

[1]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28

[2]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142

[3]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26

[4]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337

[5]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32

[6]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337

[7]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142

[8]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00

[9]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113

[10]陈戍国,《周礼・仪礼・礼记》,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89.7,390

[11]金启华,《诗经全译》,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11,8

关于父亲节的诗范文8

关键词:人情小说;玉娇梨;才子佳人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了人情小说这一说法:“当神魔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之‘银字儿’,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1]110从题材来看,明代除了讲史和神魔小说外,还有人情小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还说道:“《金瓶梅》《玉娇李》等既为世所艳称,学步者纷起,而一面又生异流,人物事状皆不同,惟书名尚多蹈袭,如《玉娇梨》《平山冷燕》等皆是也。至所叙述,则大率才子佳人之事,而以文雅风流缀其间,功名遇合为之主,始或乖违,终多如意,故当时或亦称为‘佳话’。”[1]116文学史上对于才子佳人小说这一概念,向来都较含混,其模式也较固定,主人公在经历各种挫折后,总会有个大团圆的结局。虽然《玉娇梨》也是如此,但在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的过程中又对社会现状、风俗人情等有所描写。深入地研究其内在意蕴,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积极的意义。

一、美好的才子佳人形象

1.专情的才子

多数才子佳人小说中,都把才子写得很专情,他们把爱情放在首位,宁要婚姻也不要功名。《玉娇梨》中苏友白就认为“若不娶一个绝色佳人为妇……就做一个才子,也是枉然”他还抱着“若今生不得此女为妇,情愿一世孤单”[2]52的决心,叔父给了他一个进京求功名的好机会,他却想的是:“倘或因此访得一个佳人,也可完我心愿。”[2]10在投奔叔父的途中,苏友白听说了白小姐的才气便留在锦石村,睹其风采,遂把见叔父的事抛在脑后。

2.知性的佳人

《玉娇梨》女主角白红玉“生的姿色非常,真是眉如春柳,眼湛秋波,更兼性情聪慧,有百分姿色,自有百分聪明”。[2]18她不但有迷人的外貌,还有过人的智慧。小说中写她“知书能文,竟已成一个女学士”,“白公因有了这等一个女儿,便也不思量生子”。小说第一回《小才女代父题诗》写白红玉替父亲作诗,害怕父亲得罪小人而惹上麻烦,又用“长安险地,幸勿以诗酒贾祸”小帖提醒父亲,从这一情节,便可见其胆识与远见。

二、诗歌在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作用

诗歌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才子佳人小说中,它是小说的有机成分,对于叙事有着重要意义。诗歌在小说中有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读者理解小说内容,使小说富有诗歌意境,使情节富有浪漫性。

《玉娇梨》的第一回红玉为了帮父亲解围,就替父写了一首诗,杨御史“见了白小姐的诗句,便思量着要求儿子为妻”,[2]11白太玄喜欢用诗来挑女婿,当他发现杨御史的儿子不会作诗后,便拒绝这门亲事,因此得罪杨,被迫去塞外,诗为白家引出了祸端。作者又在第八回中借苏友白说“做辞赋乃文人的家常便饭”, 才子佳人中的诗歌不是为了炫耀文人的才华,也不只是抒情,“每一首诗都是小说情节设置中有意味的形式。”[3]它的出现是为了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它时而加快小说情节的发展,时而舒缓故事情节,使得小说有急有缓,内容更加饱满。

三、曲折的故事情节

小说要吸引读者,要靠曲折的情节,元以来,戏曲发展迅速,小说作者也常借用戏曲的创作方法,李渔在《闲情偶寄》里总结说:“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人,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4]62《玉娇梨》也不例外地借用了戏曲中的情节设计,小说中白红玉衷情于苏友白,苏却把她当作了丑女,拒绝答应,红玉以诗挑夫君时,苏友白来了,碰上两假才子张轨和苏有德,他们从中作梗,使才子佳人错过,正因为有这样的错过,苏友白才会进京赴考,才会遇到卢梦梨,遇到另一段姻缘。小说主人公的爱情才会在层出不穷的曲折中发生,使情节环环相扣,扑朔迷离,更具阅读性。

四、才子佳人小说表现的进步思想

自由的婚恋观。小说体现了作者婚姻自由观念,卢梦梨女扮男装为自己寻求才子的情节,苏友白一心寻有才色的佳人来看都表现了这样的观念。作者借苏友白说道:“即有才有色,而与我苏友白无一般脉脉相关之情,算不得我苏友白的佳人。”[2]63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小说中的婚姻并没有按照当时社会上“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思想来发展,而是具有近代婚姻自由的思想。

女性的自主意识。小说中的女子们,并不是男子的依附品,她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识,帮助父亲解决烦恼,为自己寻找真爱,而不是等着父母来为自己解决婚姻大事。她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挑选丈夫,最典型的就是卢梦梨,她看中苏友白,便女扮男装与其私定终身。事后,白玉红也称她道:“可谓美人中之侠士也。”[2]172白太玄也大赞:“不意他小小年纪,到有许多作用……此乃极快之事,有何不可!”[2]217从作品中人物的思想和对话来看,作者对女子的这种自主选择婚姻,追求幸福的行为,是极为赞赏的。表现了对女性的一种尊重,她们可以像男子一样,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寻找适合自己的婚姻。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对男女平等在一定程度上的赞同。

林辰先曾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才子佳人小说处于作家自创小说的学步阶段,因而它的艺术质量还比较粗疏稚嫩。”[5]无论从叙事结构和思想性来说,《玉娇梨》都无法与《红楼梦》等相提并论,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婚姻爱情观,对男女地位的看法,对自身以及女性的要求。从小说史的发展来看,才子佳人小说的模式,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世界,同时也有一定的现实性,它并不完全等同于现实世界,它在片面性上又多了一层诗意色彩。它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北京中华书局

[2]荑秋散人编.玉娇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3]邱江宁.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5.

[4]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关于父亲节的诗范文9

关键词: 家变 家族小说 反传统

放诸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的整体视野中,这样的特况很少,台湾作家王文兴的小说《家变》别具“异”格的特色。与同类小说相比,《家变》在行文语言、叙事结构和情节内容三个方面上均呈现出鲜明的探索性和开拓性,其背后维系着作家创作过程中有意识的反传统的精神追求,换言之,这种创作中反传统的精神追求是通过变异小说语言、结构和情节所形成的“向心力”得以实现。值得说明的是,家庭和家族虽有小大之别,其内部构成、人际关系和生活辐射面等均有简繁差异,但二者都关注“家”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存在状态,展现家庭内部成员之间、人与家乃至家与家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家”的运作模式及其所具有的社会文化意义也持有共同的表现热情,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讲,以现代家族小说为参照来透析《家变》有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家变》亦在与其他现代家族小说的对比中更为突显其独特性和启示意义。

一、 “怪语”的“陌生化”追求

1972年底,《家变》在《中外文学》刊载以后,公众曾一片哗然,所争议的焦点之一就在于小说语言之艰涩怪异,着实令人难以忍受。确实如此,王文兴对语言的求新求变和苦心经营,在《家变》这部小说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他曾说:“一个作家的成功与失败尽在文字” [1],为了追求语言文字的标新立异,他创作《家变》耗时近七年,每天成文不上百字,对语言可谓是锱铢必较,想尽办法打破语言规范,给读者制造阅读障碍,延长读者的阅读时间,让读者在他所创造的“成功”的语言中被迫慢读,从而获得细腻丰厚的阅读体验。

整体来看,《家变》的语言艰涩怪异,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半文半白的字词和句法结构不时点缀于小说中,凝练而近乎枯索,与主体语言样式(基本上以现代汉语为主)不相调谐。例如,“他出门衣着已穿毕,但未出发,躇坐于纱门处”[2]8。小说还多有出现用“遂”、“之”、“果”、“甚”等文言单字代替现代汉语双音节词使用的现象。

其二,生僻字、生造字词、错别字乃至病句的大量使用,使小说语言晦涩剧增,这种对语言光怪陆离的加工变异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堪称奇绝。“冬的夜晚予开闭门牖的家里面庞烘烧殷赧的”[2]47一句中,“予”有意错换“于”,“殷赧”是生造词,语法也难以理清。“他只觉得妈妈的影子镇日萦回着他”[2]58中的“镇日”实为“整日”。

其三,福州方言的巧妙融用,也促使小说语言偏离约定俗成的正常轨道。王文兴童年的最初八年生长在故乡福州,其父母祖辈皆是福州人,乡音作为一种母体语言植入个体的语言系统中,纵然赴台离乡也难以抹去,继续发挥在家庭生活中无可取代的交际功能。因此,福州方言作为一种母体语言、童年记忆和家用语汇,成为王文兴在创作中可资利用的一套重要语库,这种重要性在于福州方言与现代汉语悬殊极大,恰恰是其变异语言的绝佳工具。有学者研究认为,福州方言中叠音词的使用极为常见,有些是惯用的修辞表达,有些起加强语气的作用[3],这在小说中可见一二,如“你快给我‘定’‘定’的,你小辈的人在长辈面前要有礼数”[2]87,“‘山东饺子馆’的牛肉面真真好食”[2]75,前者意为“安分”,后者表示“非常”。另外,小说中还掺杂了许多福州方言中难以用语法解说清楚的惯用表达,如“我是听见有人开门的”,“几声都喊不应”,“想到可是出门去了”,“到街上张了张”[2]2,这些表达语式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自然十分陌生别扭。

《家变》语言的艰涩怪异所造成的“陌生化”效果,在现代家族小说中实属罕见。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作为现代家族小说的经典范例,其语言的平实顺畅、简明规范,不仅践行了巴金“把心交给读者”的创作理念,同时也为现代家族小说提供了最实用、最便捷的语言样式——避用洋文,主人公所吟诵的外国诗句均翻译成中文;拒绝欧化语式,以平实易懂的语言向读者“示好”;中国式的人名,例如梅、琴、鸣凤、瑞珏、剑云等,携带有浓郁的东方气息,与家族题材的民族性特征相吻合;最为重要的在于,语言的简明顺畅不会阻塞主题的阐发,巴金无意对语言进行艺术创造,而着意于直观、明确地表现主题,五六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以来的家族小说的整体语言风貌亦是如此。

与之相比,王文兴则明显不同,他力图借助语言的搞怪变异,抽象地“隐喻”文本内在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对小说主题呈现方式的“陌生化”。叶维廉先生认为,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结构所产生的内在的应合,正是消除主题的可述性,迫使批评家回到作品本身去感受其间的完整性的一种手段”[4],而《家变》内在的完整性则在于“一个传统价值崩溃、奇理斯玛权威解体后的断裂、空虚和怪异矛盾的精神世界”[5],这种精神世界通过语言实验展示出来,不仅是主人公范晔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王文兴的,这与他在创作中的精神追求密切相关——现代文学观念对传统文学资源的排挤和重塑,而在这一过程中又饱含“外援”与“母体”难以和解的碰撞与纠缠。王文兴“在写作时绞尽脑汁,一边敲打、一边揉纸的过程”[6],以致一天最多完成数十字的写作状态,正是在这种反传统的创作追求下极为享受又极为痛苦的表征。

二、 剪影式叙述的“诗化”追求

在中国新旧文学转型变革时期,小说结构的“诗化”一度受到五四作家的青睐,打破古典章回小说和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模式,成为变革文学气象的手段之一。新时期以来,现代主义的西风引导中国作家再次开掘小说结构这块试验田,寻求突破和创新。这种在叙事结构上的“诗化”探索在《家变》这部小说中体现明显,在现代家族小说中尤为“别致”。

作为台湾现代派文学的主将,王文兴大胆创制了一种前无古人甚至后无来者的小说结构模式:两条线索像两条独立而渐趋逼近的直线,在小说结尾才交聚汇合,交织到范闽贤离家出走的事实上。两条线索各设篇章,其中,标注英文大写字母的章节写范晔寻父的渐进过程,各章节首段用登报启示标明,章节之间距离较远,但总体描述了范晔由焦灼到麻木,终至放弃的寻父过程;标注阿拉伯数字的章节则回溯范晔的成长历史,各章节之间支离破碎、毫不相干,又似电影中运用的“蒙太奇”手法,依循范晔成长和家庭变迁,剪切闪换一个个生活片段,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并无情节因果的内在关联,但整体勾勒出范晔心理的变化过程——恋父到厌父。

之所以说《家变》的叙事结构一反常道,除却小说的两条线索是在两个不同的时间维度上展开之外,还在于其剪影式叙述所容纳的极其有限的家庭生活达不到家族小说的惯常应有的容量,同时王文兴采用此种结构模式的用意,不再是关注“家”本身的存在与变迁,而是转向对个体心理的聚焦和剖视。

反观现代家族小说的惯有容量,《家》把高家当作一个“全社会”来描写,《四世同堂》把祁家当作北平市民社会的缩影来描写,《红旗谱》把冯家与朱、严两家当作农村两个敌对阶级阵营来描写,甚至王蒙在《活动变人形》中写倪吾诚的几口之家,也要牵带上父辈与子辈、城市与乡村的复杂话题。这些小说无一不是以“家”为载体,植入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庞大容量,而与之相应的是依托情节营构一个信息丰富、矛盾交织、连贯完整的故事——就多数现代家族小说来看,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仍是首选。

《家变》则不然。王文兴显然无意对范家的祖上渊源、家庭变迁以及家庭之外的社会动向耗费笔墨,而是用范晔的家庭认同感架构起范家的存在,同时范家的生活图景只为表现范晔的家庭伦理意识的转变——《家变》的“家”实际上只关注范晔本身,深受西方现代文化浸染的台湾青年人的心理图谱才是《家变》的真实容量。正因于此,小说无所谓情节存在,破碎的生活片段无法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只是范晔“恋父”到“厌父”这一心理变化过程中的“图像记忆”,《家变》叙事结构的“诗化”即在于此,也是现代家族小说整体构型的亮点所在。

王文兴对这种“诗化”结构曾有过解释,他认为“现代主义艺术精神上的不同,自然也带给它形式上的变改。由于质疑精神对传统形式的不满,故而发生碎不成形的‘砸碎’形式”。故而,现代诗与现代小说的界限日趋模糊是事实,现代文学新的美学实验是“散文体学写得像诗,诗则又写得如同散文体”[7]。由此可见,《家变》所采用的剪影式的“诗化”结构,缘于王文兴文学创作的“质疑精神”对传统叙事结构的“砸碎”,创作主体的反传统的精神追求可见一斑。

三、“逐父”——探寻家庭运作的新模式

“父”与“子”的关系,几乎是所有现代家族小说绕不过的话题,对“父亲”这一角色的保留甚至留恋,又常常反映出现代家族小说存有挥之不去的传统伦理情结,同时也难以打破“父亲”在家庭中居于领导核心的运作模式。《家》意在批判封建大家庭“父权”对家庭成员的戕害,但这一反封建主题并没有向否定传统伦理道德这个方向演进,最终也并没有消除“父”的权力,质言之,《家》只批判“封建家庭”及其相关世相,并不否定家庭伦理和基本伦常,也并无打破传统家庭的运作模式。觉新与梅重逢后并没有对瑞珏的婚姻造成伤害,觉慧也极力隐瞒梅的出现,深怕影响哥嫂和睦。不仅如此,巴金有意在高老太爷临死前呈现一场爷孙之间亲情横溢的画面,凭借死亡的契机让这位专制冷漠的家庭首领回归到衰弱慈爱的“爷爷”,同时又保留他受子孙尊仰的父权和身份,巴金纵然批判封建家长极权,但在他笔下,“父亲”的角色和传统家庭运作模式始终不曾消隐。在《红旗谱》中,作者似乎更为珍视朱老忠与严江涛、严运涛两兄弟在精神上的父子之情。严家遭难后,朱老忠代替严志和扮演起父亲的角色,关照严家老小,这种“父亲”形象获得了道德层面的升华,而朱老忠亦以“父亲”领导的运作模式挽救严家于解体。新时期家族小说的“父”“子”关系进一步呈现出“和解”、“对话”的局面,作家们在情感上往往把“父”及其连带的“家”视为可皈依的对象,形成一种“家族情结”[8]。王安忆也在《纪实与虚构》中写道:“家的概念,可使每一个孤独的背井离乡的人深深感觉到在他身后站着一个亲情脉脉的庞大集团。”[9]

家庭对个体的束缚逐渐退出新时期家族小说的主题范畴,而家庭与亲情的关系愈加紧密,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愈加巩固,传统家庭模式亦得以延续和保留。正因于此,王朔笔下的马锐(《我是你爸爸》)即便“瞧不起”父亲马林生,但还是挽留“父亲”这一传统角色,当马林生决意“归隐”时,马锐反过来劝慰父亲,向父亲和解——“我也很自私,爸爸”,“你是我爸爸,我是你儿子,别的想什么也是不成”[10]。

与现代家族小说对传统家庭运作模式的一致性保留相比,《家变》则打破传统伦理道德的规约,探索现代经济背景下家庭运作模式的新的可能性——“父亲”走了。对于王文兴而言,“父亲”同样具有象征意义,它“可以代表家庭里的父亲,也可以象征‘一个文化上的传统’”[11],而在《家变》中作为父亲的范闽贤出走而家庭其他成员照常生活,则彻底消解了父亲在家庭运作中的传统地位,同时也暗含了在现代金钱观和西化意识的冲击下,传统伦理文化无处容身这一艰难现实。小说中,家庭经济的窘迫使范晔无法获得家庭幸福感的满足,由此引发心理的畸形发展,他逐渐嫌弃乃至虐待父亲,在他拥有经济能力后,“异常冷厉”地操控家庭财政,俨然把父母视为寄人篱下的低等生物。他不仅否定“家”的合理性——“家大概是世界上最不合理的一种制度!它也是最最残忍,最不人道不过的一种组织!”还认为之所以提倡孝道,“一概是因为的需要‘积谷防饥,养儿防老’”,是“为着自己自私己利的算计而已”,而在西方“根本就不认为什么‘孝’不‘孝’是重要的东西”[2]170-172。父亲出走后,范晔寻找无果而渐渐麻木,后来竟适应了没有父亲存在的生活,并以此心满意足(范晔的脸红光满面,秋芳洋溢着身体健康的气征),传统家庭运作模式在此彻底瓦解,这在中国家族小说中是绝然没有的案例,表现出王文兴在情节设置方面的反传统的创作追求。

值得关注的是,王文兴有意打造这种离经叛道的结局,也有意消隐作家的人伦立场,回避对人物行为和故事结局的道德评判,这相比于情节营构方面更具反传统性,也因此使小说备受争议、毁誉不一。实际上,这种创作行为关联着作家对于文学创作的自主性理解——“我纯粹只为自己写作”[12],“我们为什么要苛求作家在他的作品里面,要有社会良心?”[13],此中散播着王文兴精神深处反传统的文学理念和创作热情。

综上所述,在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的整体景观中,《家变》在行文语言、叙事结构和情节营构上均趋于异端,呈现出其独特的个性,也反映出王文兴强烈的反传统的创作追求,这既是作家个人的主观选择,也受时代氛围的催化作用。《家变》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这一时期台湾的文学创作接续着50年代兴起的现代派文流,主张文学表现人的非理性,强调文学独有的形式特征及其非功利性和反传统性[14],这对王文兴个人的文学观念不无引导。王文兴反传统的创作追求实际上是对现代派文学主张的回应和投合,也正因于此,中国现代家族小说的异端得以诞生。笔者认为,《家变》对于现代家族小说的整体构型和发展趋向而言,有其独特的启示意义。其一,消减“家”所负载的文化语义和历史重量,将“家”由文化符号、阶级集团、历史博物馆等“超重”角色复归到最基本的社会构成单位,重新看待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二,将家庭成员从阶级符号中解放出来。范晔不再是反封建的觉慧,或由地主家少爷成长为与工农大众同阵营的革命者的张嘉庆,范闽贤也不再是高老太爷式的封建领主,或祁老者式的弱民典型,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人,生活在普普通通的家庭里,而正是这种超阶级、超种群的“普通人”的心灵真相更应该成为表现主体。其三,拓展了现代家庭运作模式的“存在可能性”,为未来家族小说的构思提供了新的路径——“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的新变相。其四,充分挖掘、创新艺术形式,打破家族小说一贯遵循的结构特性,从而将主题的特殊性与形式的特殊性结合得更为紧密。

参考文献:

[1]王文兴.家变·序.台北:洪范书店,1978.

[2]王文兴.家变[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8.

[3]陈泽平.福州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118-119、162.

[4]叶维廉.现代中国小说的结构.现代文学,总第33期.

[5]朱立立.现代汉语的个体私语奇观——从精神史角度看王文兴小说语言实验的意义[J].华文文学,2003,3.

[6]刘煦南.寻找王文兴.幼狮文艺,总第688期.

[7]王文兴.书和影.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77:183-193.

[8]罗新星.难以割舍的家族情结——新时期家族小说论.中国文学研究,2009,2.

[9]王安忆.纪实与虚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52.

[10]王朔.我是你爸爸.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219.

[11]康来新编.王文兴的心灵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90:58.

[12]康来新编.王文兴的心灵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90:48.

关于父亲节的诗范文10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作者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延续30多年历史的千叟宴如期在三水芦苞镇独树岗村举行,250多围酒席宴请了1600多名村中老人、港澳同胞和党政代表,酒席之多、参与面之广,创下了历年之最。

独树岗村传来阵阵欢笑声和碰杯声,村前灯光篮球场和广场大排筵席,村中老人、港澳宗亲和政企代表齐聚一堂。20名长者坐在主席台上,接受少先队的献花和政府部门的祝福。今年103岁、村中最长寿的老人蔡月桂脸上笑出层层皱纹。一直以来,独树岗村有着敬老爱老的传统,每年重阳节,村里都会举办千叟宴。老干部蔡可平依然记得,30多年前,港澳同胞自发组织千叟宴,“当时只在村中古庙摆几十席”,如今,筵席的规模越来越大,今年首次突破250席,创下历史新高,并加入了各种文艺表演。

过去老人们以满腔热血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的建设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社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辉的业绩,吃尽了千辛万苦。人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深有体会,我们的父母所处的年代和带儿女的辛苦人人知道。现在老了又不愿打扰儿女的工作,自己孤独的生活,就像满文军在歌里唱的“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真实的唱出了我们的心声。父母无私的把全部的爱给了我们儿女,自己默默的老去,想想我心里也很伤感!

在这里我想说点:作为儿女应该抽时间常回家看看,老人没时间等我们有时间,为父母尽尽孝心,捶背揉肩,嘘寒问暖,多吃几顿团圆饭,为老人洗洗衣服陪陪他们,象照顾孩子那样呵护他们,让我们的父母愉快的度过晚年。不要找借口说原因,免的以后心里悔恨自己。老人节,想起我的双亲已离我远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浮现父母慈祥的笑容,心里荡起无数的感慨,想起童年,想起父母年轻的笑脸,许多许多……

我们应该感谢,感谢有这样一个传统的老人节日,让我们有时间和机会孝敬老人,感受亲情!九九重阳,秋高气爽,沉淀着金秋的丰硕,感受了生活的温馨!祝天下父母,健康长寿!

今天,很开心很有意义的一天,因为这是我进入中学以来做的最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虽然以前也参加过这我喜欢的社会实践,但还是抑制不住我心中的好奇,控制不住我想要快点到达敬老院这个神秘的目的地的心情。

敬老院以前给我的感觉是黑白的,无色彩的,它永远都笼罩着一种暗淡悲伤的气氛,可是这个敬老院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宁静的,清新与安宁,绿色也较多,很像一家疗养院。

虽然怀着很大的热情,也充满信心,但参加这次活动之后,我才明白,自己成功在那里,失败与不足又在哪里,在与同学们的讨论中,我还更觉得自己是个门外汉,许多东西都急需吸收与提高。对我来说。我与个别老人的交谈能力是有的,而且和他们交谈时我会察言观色,不同的时候能及时应付,也给老人们一个比较好的印象。可是,最大的缺点是忽视了组织每一个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搞些热闹的气氛使他们知道我们的心意,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我还非常欠缺组织能力,也非常欠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能力。

这次活动,在众多参加者的参与下,我们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这让我认识到,做每一件事,我们都要用心,用心用爱去左每一件事,让自己无悔,让温暖和爱与人分享,让自己在爱中茁壮成长。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唐代着名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写的是游子思乡之情,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成为千百年来游子思乡的名言,不知打动了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活动。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在这天,我们应该尊老敬老,听长辈的话。俗话说得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这样一个和谐的文明社会,我们更应该孝敬,听从长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这一点。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老师的正确指引下,我们学会了感恩,并且知道了孝敬长辈。就在这天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在家里为长辈做一件孝心事。这天我早早得写完了作业,思考着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到底该为长辈做什么呢?这时奶奶突然对我说:“午饭要延迟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我,非常失落。突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我的脑际——为什么非要奶奶煮饭,我自己难道不可以吗?正好我可以让奶奶尝一下我的手艺。虽然我只会做蛋炒饭,但我认为只要付出真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克服。

说做就做,我急忙跑到厨房,从冰箱里拿了两个鸡蛋,还有剩饭,又从碗橱里拿了几个碗,再跑到放佐料的地方拿了油和盐。准备工作井然有序,按照爸爸教我的方法:先在锅里放油,在等待着油煮开时,我们还可以把蛋敲开。油煮开了,我们就可以把调好的蛋倒下去,蛋煮好后,就可以炒饭了。炒饭很简单:先放少许油,再把饭倒下去炒,炒到快熟的时候放少许盐,就行了。最后把蛋和饭一起放入锅内,一直不停地翻炒!

饭很快就炒好了,我把它们盛到碗里,放在桌上后,就急忙跑到田里去喊奶奶:“奶奶吃饭了吧,我好饿!”我并没有和奶奶说我已经煮好饭了,因为我想给她一个surprise。当奶奶来到厨房时,看到桌上的饭时,非常震惊,便问道:“这是你做的?”我笑嘻嘻的说道:“对啊,没事儿干,而且我肚子好饿啊,所以就做了。”奶奶听了非常开心,便说道:“我的孙女长大了嘛,都会做饭了!”我满怀信心地说:“那是当然!”中午,我们坐在桌上,津津有味地吃着饭,谈笑风生。这天我们聊了许多。

关于父亲节的诗范文11

[关键词]等待 闺怨 情景交融

王国维先生曾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所以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明清有小说,然而不管是哪一代的文学,总是会有一些相同的内容,会有一些永恒的话题,比如爱情:比如亲情:比如乡愁:比如等待。

本文所要谈到的三部电影就是拍摄这样一些永恒的话题。《我的父亲母亲》讲述唯美的初恋,《那山那人那狗》讲述委婉的亲情,《暖》讲述感伤的乡愁。三部电影又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等待。《我的父亲母亲》在经历了长久的等待之后,相守一生。《那山那人那狗》中的母亲在爱上了乡邮员父亲之后开始了一生的等待,等待常年在外,总是奔波在山区送信路途中的丈夫《暖》中的暖儿经历了两次无望的等待,那位信誓旦旦的井河在和她一起荡秋千的时候绳索绷断,导致了她的残疾,却终究还是辜负了她的等待,无奈之中美丽而残疾的暖儿嫁给了一直爱她的哑巴。

等待,成为了三部电影最美丽的背景氛围,以故事的外延形态存在,所有的情绪情感都在“等待”二字上找到了落脚点。

一、“等待”主题与“闺怨”传统的默契

若要提到等待,尤其是女子的等待,就不得不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闺怨文化。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闺怨诗词数量很多,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这些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遭遇下或悲悼、或悔恨、或失落、或惆怅。其中王昌龄直接以《闺怨》为题,写下了“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名句。

中国最早的闺怨诗见诸于《诗经》。《诗经》305篇,其中《国风》中相当一部分是描写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情感的,由劳作、行役、婚姻、家庭而衍生出来的闺怨诗占了不少篇目。如写弃妇的《卫风・氓》,写思妇的《卫风・伯兮》,写怨恨的《{)风・柏舟》等。出自《诗经・王风》中的名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不日不月。……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不正印证着所有在等待的这一头苦苦盼望的痴情女子的心态吗?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也是以一位“与君生别离”的女子口吻来诉说别后的思念与忧伤:“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唐朝大诗人都写闺怨,杜甫笔下“三别”中的《新婚别》就是离愁的名篇:“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以这些闺怨诗的意境来观照这几部成功的电影作品会发现:传统的道德标准,传统的审美取向依然是这两位导演的选择。

《我的父亲母亲》中几次告别的镜头,年轻的母亲眼中流露出来的担忧与伤心,让人想起“欲别牵郎衣,问郎游何处?不恨归日迟,莫向临邛去。”的古诗。(聂夷中《古别离》)

无论是沈如筠的“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影”,还是李益笔下的“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都能让我们想到那位无数次站在桥头等待郎君的乡邮员妻子。月光下,她的身影与古人笔下那些痴情女子幻化成一体,共同吟唱着关于等待的柔情。

乡村小学教师的恋人或者乡邮员的妻子都是纯情而痴情的,为了有情郎从一而终的等待,追求生命中爱情世界的“守得云开见月明”。

烟雨小楼上,痴痴望着流水落花,梳着一头烦恼丝的暖儿,在害怕拒绝与遗忘的岁月中慢慢绝望,而这样的景象竟在八百年前就被文人收在笔下,且看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当井河为自己的负心而忏悔的时候,他站在雨巷中哀伤地对暖说“暖儿,我对不起你,我忘了你……”暖倔强的抿了抿嘴巴说,“你没有,你越不回来,就越忘不了!”的确,苏轼的名篇《江城子》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暖与井河虽然不是生死相隔,却也是两个世界的人,只是那些曾经荡漾在秋千上的笑声与情话,永远都回响在心头不可能忘记。暖守在故乡,腿瘸了只是她的肉体残缺,心中两次为爱受伤,等不回有情郎才是生命中的残缺。

与批判负心郎,比如“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类闺怨诗有所不同的就是《暖》这部电影选择了一种“哀而不怨”的传统美学标准。更凸现了导演对传统审美的追求。电影开头两人十年后再次见面的时候,暖对于负心人井河有抵触的情绪以此造成了情节上的悬念,但是随着回忆的展开,两人平静而略带忧伤地在暖的家中见面,与暖的哑巴丈夫还有小女儿一起渡过一天的温暖时光之后,两个人都变得温和,这种温和的情绪更加深了落寞的感触,这就是“哀而不怨”的审美境界。暖是在等待的命运中不太幸运的一位,可是在那些寂寞的岁月里,她一如既往地在无情的河流中梳洗着自己的美丽,哀愁的情绪在她的眼波中荡漾,却极少对命运的怨恨,很显然霍建起追求着一种让人更加心生怜爱的美丽。

闺怨诗词往往以其意境动人,深婉悠长、含蓄无尽而打动人心,因此在千百年之后,许多名篇名句依然脍炙人口。在众多永恒的话题中,“等待”总是显得那么绵长而充满着忧郁的美丽,等待又往往与别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等待远方的恋人,等待迟归的子女,等待知心的朋友,等待会意的理解……等待,在千古文学长河中,留下了一个个痴情缠绵的身影,留下了一串串温暖执著的手势。

二、情景交融的拍摄感人至深

如果说三部电影都在“等待”这一主题中继承中传统审美,那么在影片拍摄中,便都成功的利用了电影的影像手段,达到了情景交融,感人至深的境界。

三部电影均改编自中短篇小说,《我的父亲母亲》改编自鲍十的小说《纪念》;《那山那人那狗》改编自彭见明的同名小说;而《暖》改编自莫言的《白狗秋千架》。三部小说都是情节比较简单的作品,但是各有一种情绪弥漫在其中,从这些作品中,张艺谋发掘出了初恋与爱情的美丽;霍建起发掘出了父子亲情的传递与乡愁的永恒话题。

散文诗一般的小说,其中的情绪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文字语言细腻的表达出来,这样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往往会显得叙事性不强。但是两位导演都克服了这样的困难,张艺谋是摄影出身;霍建起是电影美工设计师出身,在如何用影像表达情绪的方面,两人不约而同的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正如王国维先生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以我观景,景必有我之情感,在导演使用的诗情画意的镜头中,在唐宋诗词一般的意境中,清纯、或者哀愁的情绪淋漓尽致的泼洒在银幕上,让观众被简单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更被电影制造的如空气 一般的情绪与气氛所包围。

《那山那人那狗》取景在湖南西部,湘西地区风景如画,最美的就是春天生机勃勃的绿色。大山中郁郁葱葱的绿色滋养了山里人的纯朴,也滋养了电影作品中的父子亲情。绿色是代表着生命的颜色,正如走上这条路的父子,老乡邮员最后一次走上这条路,新乡邮员第一次走上这条路,父子第一次同行这条路,他们的身份在一次次的对话中转换,时而是为了工作的交接,时而是为了家中的事情谈心。穿行在山林中的乡邮员父亲,平凡真诚并且执着,与一片片让人赏心悦目的绿色结合在一起,正是一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似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导演用影像把古诗词的意境生动地再现了出来!

霍建起拍摄《暖》的时候,把小说中本来属于东北高密的故事搬到了夏天的安徽。烟雨笼罩中的徽派建筑一派灰黄,那是承诺被辜负的失落与寂寥,也是绵延不断的乡愁带给人的感伤与淅沥。粉墙黛瓦的江西婺源,小桥、流水、人家。不要说荡起的秋千有多么浪漫,那上面的恋人有多么美丽,即使是痴恋暖的哑巴也有一种独钓寒江雪的等待,他在等待所有人的放弃,当小武生与井河都放弃了之后。他的等待竟有了收获。

在张艺谋镜头中的《我的父亲母亲》相识在一片金色的秋天,等待在一片皑皑的白雪中,而象征着热烈情感的红棉袄,就在嫩黄的山景与雪白的山路上奔跑。那座乡村小学堂,总是用仰拍的镜头,穿过几株白桦树,小学堂显得高高在上,母亲心中的学堂就好像西方油画中的教堂,那是母亲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

整部影片在拍现实场景时全用黑白两色,拍回忆的画面时却是斑斓的彩色,当下场景中的故事以父亲的葬礼开始。过去场景以儿子从一张照片引发的回忆开始讲故事,死亡是生命最终的结束,爱情是生命中最美丽的升华,所以这一反传统的色彩基调使观众的感受在一开始就跟随着影片,走上了一位乡村小教师最后的路程,走进一段唯美青春的爱情。

三、结语:等待让人间充满温情

在《我的父亲母亲》与《那山那人那狗》中,在等待的这一头,总是有一位美丽而温柔的母亲;在等待的那一头,总是联系着一个高尚的职业――教师或者乡邮员,乡邮员为乡亲们传递着情感与亲情,乡村小学教师为乡亲们传递着知识与文化。

乡邮员的妻子站在桥头,乡村小学教师的恋人站在路口,所不同的是,乡邮员的妻子在离开山里之后,开始了一辈子的等待,她的一生都在送别、等待与盼望之中:乡村教师的妻子在殷切的等待,痛苦的盼望之后,换来的是一生的相守。

乡邮员的儿子说“出门在外的人总是有很多原因顾不上想家,倒是家里的人更牵挂他们。”乡村教师的儿子说,“在母亲最后等到父亲的那一天,又穿上了那件红棉袄,从那一天起,父亲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母亲。”

关于父亲节的诗范文12

“秋是怀人的季候。深宵里,床头上叫着蟋蟀,凉风吹一缕月光穿过纸窗来。在这没法合紧眼的当儿,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可以说,我的心无论什么时候都给老哥哥牵着的……”

在臧克家先生的笔下,经常会出现一位“老哥哥”。晚年,他再次写“老哥哥”时,竟三次失声痛哭;临终,他嘱家人把自己的骨灰撒到“老哥哥”坟上。

“老哥哥”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何让他用毕生的情感来承载?

本刊记者访问了臧克家先生的女儿郑苏伊。

老哥哥真是老哥哥,他来到我家时曾祖父还不过十几岁呢。祖父是在他背上长大的,父亲是在他背上长大的,我呢,还是。

郑苏伊说,父亲虽出生在山东诸城臧家庄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却在穷孩子堆儿里长大。“他们穷得可怜,没有田地,没有房子,有的是一条‘农奴’的身子。”父亲同情和热爱这些淳朴善良穷苦的农民,“老哥哥”就是他们的代表。他在父亲家做了一辈子长工,从20岁起,用他那曾是铜帮铁底的身子,用一生的血汗和忠诚,服侍了臧家四代人。待年老无用的时候,却被臧家无情地撵出了门。

父亲曾详细记叙过当年的情景:“老哥哥一天一天地没用了。日夜蜷缩在那一角炕头上,像吐尽了丝的蚕一样,疲惫抓住了他的心。背曲得像张弓,小辫越显得细了。他的身子简直成了季候表,一到秋风起来便咯咯的咳嗽起来。……祖父最会打算,日子太累,废物是得铲除的,于是寻了一点小事便把五十年来跑里跑外的老哥哥赶走了。”

“我满眼流泪,哭送老哥哥走。他背着一个小包包,劳动一生的代价,走向何处?(“老哥哥”终身未娶,无家可归,只好去焦家庄子投奔侄儿。)

“侄儿是穷苦农民,穷得吃不上饭,怎能再加上他这个累赘呢?我送老哥哥出了庄,看着他一步一步地下了坡……”

望着被榨干血汗后的老人孤身离去的背影,父亲第一次对他的祖父和地主阶级产生了憎恨!

父亲早期诗作的题材和主题主要是描绘旧社会农民的不幸遭遇,他关心农民、同情农民,为农民的不幸控诉、呐喊!而“老哥哥”则成了他一生的挂念。

每次写老哥哥的时候,我都是心发痛,眼流泪的。……他去世几十年了,但他的魂与我的神交接,至亲的人是不死的。

郑苏伊说,为了怀念“老哥哥”,父亲蘸着浓情多次写过“老哥哥”。他写的时候流泪,我们看的时候也流泪。

父亲曾写道:

“在这个长的期间里,我是一只乱飞的鸟,也偶尔的投奔一下故乡的园林。……到了家一个腚还没坐好,就开始问短问长了。心急急地想探一下老哥哥的消息,可是口却有些不敢张开,早晚用话头的偏锋敲出了老哥哥健在的消息,心这才放下了。”

“1929年,祖父去世了。我把还活着的老哥哥请了来,一道睡在我的房子里,我想他,我亲他,我想在他生前给他一点温暖,使他感到,人间并不完全是一个冰桶。”

“‘日后再见吧!’我一边走着一边回味着老哥哥这句话。但是一个熟透了的果子,谁料定它那刹会自落呢?”

“老哥哥离开我家,算来已经足足十年了。……又是秋天了。秋风最能吹倒老年人!我已经能赚银子了,老哥哥可还能来得及接受吗?”

“1937年,我从临清回到老家,得知一年前老哥哥已下世了,我亲自跑到焦家庄子去凭吊荒野中孤零零的他那口小坟。我对老哥哥真是比对曾祖父、祖父、父亲还亲上几分。”

父亲83岁那年,写《诗与生活·皓首忆稚年》中“老哥哥”这一节时,往事涌上心头,他不禁痛哭失声,快步跑到卫生间拧开水龙头以冷水冲面;回头写了几行,又第二次、第三次痛哭……

父亲说,人心交感泪自倾啊。同样写一个人,运用的材料也不出事实的范围,但感情的浓度却不随时光的流逝而减弱,反而日益深厚与强烈了。

父亲还常给我们讲,看见故乡夏夜光亮的场园,儿时看星星到深夜,怕红毛鬼,扯着“老哥哥”的衣角,央求他送自己回家的情形就来到心间。冬天,大雪压屋檐,他就想起在小耳房的热炕头上,听“老哥哥”讲“长毛”作反的乐趣,尽管没有罩子的煤油灯煤烟子冲鼻冲眼,却觉温馨一团。他深夜不眠的时候,一种什么声音忽然入耳,仿佛听到“老哥哥”半夜起来给驴添草,那种亲切而呵斥的声音续断……在秋收季节,满街高粱叶的香味,声声尖鞭的声响,仿佛看到“老哥哥”在场园上伸长手臂高举木锨……

“老哥哥”在父亲心中无处不在,不管是在梦中,还是白天。

设若我死了,设若我死前还有一点时间,/我一定写下一句最后的请求……不管路多远,山多高,水多深,/一定要把我葬埋在故乡!……就在这些穷人的身旁,/匀给我一小块安身的地方……

郑苏伊说,1994年10月,是父亲90岁诞辰。为筹备纪念活动,我和我的哥哥、嫂子们又一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

就在我们出发前的几天,父亲郑重对我们说,人老了,必然会想到自己的归宿。你们这次回去一定要找到“老哥哥”的坟墓,我死后想和他做个伴。

可是,“老哥哥”去世快60年了,他的侄子也早已离开人间,到哪里去找呢?经过多方打探,我们最终在“老哥哥”生前住的焦家庄子,找到了他侄子后人的下落,他带我们来到他家长着栗子树的墓地,但“老哥哥”的坟头荡然无存。是啊,除了父亲谁还会惦记长工“老哥哥”呢?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愿,后人在“老哥哥”坟墓的大概位置上,又堆起坟头。

2004年2月5日,父亲走完了他99岁的人生旅途。遵照父亲的遗愿,妈妈带领我们回到故乡,在清明节那天,亲手把父亲的骨灰撒在了“老哥哥”和父亲的其他3位农民朋友的坟上。望着洁白的骨灰合着片片花瓣轻轻飘落,我没有落泪,因为我知道,这是父亲最好的归宿。

其实父亲很早就有了魂归故里的心愿。2000年初,我和二哥接受了一个艰巨任务——为父亲编辑全集。在搜集父亲散佚在外的作品时,我们找到了他40岁时发表在1945年8月《时代文艺》创刊号上的一首诗《爱的熏香》。

当时,父亲被迫害,不得不来到重庆歌乐山中。相同的农家小院,熟悉的乡村风光,重新置身于农民中间……这一切,勾起了父亲对久无音讯的故乡和亲人们的无比思念。在后山杜鹃鸟“不如归去”的声声泣血啼叫中,父亲写下了这首《爱的熏香》。

“不管路多远,山多高,水多深,/一定要把我葬埋在故乡!……我太爱这乡土,太爱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这爱是那么浓烈,那么醇厚,/它的熏香使我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