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学创新

科学创新

时间:2023-05-30 09:37:23

科学创新

科学创新范文1

科学技术的普及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地区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从根本上决定这个国家、地区生产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创造能力。

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关系。科技创新是国家、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而科学技术普及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科技创新和科学技术普及是一体两翼,两个轮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科技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共同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创新是在科技前沿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而科学普及则是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科学技术的普及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经环节,没有科学普及,也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科技创新。我们绝不能只重视科技创新,不重视科学普及,更不能只要科技创新而不要科学技术普及。版权所有

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科普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的今天,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创新步伐不断加快,人才和科技已成为支撑现代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基础。有一份资料显示,英国在1660年-1730年拥有了世界上40%的科学成果,因此,当时的英国国力最强大。美国1950年拥有了世界上57%的科学成果,因此至今一直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从这个方面分析,在我们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地区综合实力中,以下趋势十分明显。一种趋势是从重视财富的现实增量、转向财富的潜在增量。潜在增长是什么?就是科学技术。第二种就是从重视物质资本等有形财富,转向技术、人才等无形财富。第三种就是设备引进转向重视管理、技术软件引进。如果从认识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而科普工作就是将科学技术大众化、应用化、普遍化,任何一项科学技术要为人们所掌握,转化为巨大的现实生产力,一定离不开科普工作,科技创新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技术普及进而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我们要像重视科技创新那样重视科普工作,否则,经济发展就后劲不足。

科普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科普工作,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科普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首先,陈旧的、玩固的封建思想仍给科普工作造成消极影响。我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破除起来非常不容易。封建迷信思想本质上是与科普文明相对立的,封建思想越浓厚,科学普及就越困难。第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赋予科普工作十分繁重的任务。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短。科学以其难以置信的速度展示其无穷的魅力和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如何使公众了解各类科学知识,知晓各类科学技术,这赋予科普十分繁重的任务。第三,市场经济的功利因素给科普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影响。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是无可非议的。科学普及是一项公益性工作,是一项更多体现为少量的零碎的分散经济效益和长期的整体的巨大的社会效益的事业。因此,科学普及需要公共财政更大投入和需要社会各界共同作出努力和奉献!

科学创新范文2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是以能源生产和装备制造为学科背景的工科学院,下设能源与动力、机械工程、材料工程、自动化、水质科学与技术、核能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分属于5个一级学科。每年我院教师在承担百余门实验课的同时,还承接了机器人、智能汽车、机械创新设计和节能减排等4类全国性大学生竞赛的训练和备赛工作,同时还积极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每年获批3~4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等项目。如何充分利用我院学科多的特点,实现各学科间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何正确处理实验、实习与竞赛的关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三创”精神与能力,成为我院实践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1改革前我院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

改革前我院实践教学是实验与各类大学生竞赛各分一摊,常规实验项目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为竞赛打下基本技能的基础,各类竞赛中好的实验方案、实验成果和自制实验装置没有及时地转化为常规实验内容或进行更新。我院实验与竞赛之间的中间层次“以兴趣为导向,注重学科融合的选修实践环节”比较薄弱。由于能参加竞赛的学生毕竟是极少数,薄弱的选修实践环节直接导致接受“三创”教育的学生较少。以前四大赛事各由相关专业组织,教练与学生的学科交融没有得到重视,导致有些赛事成绩一直停滞不前。

2学科交融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为了使我院实践教学能形成3个层次的实践体系:必修实验项目、选修创新实践环节(全校8门实践公选课、集中实践教学的选修学分、大学生业余科研项目和社会科技实践活动等)、各类竞赛与创业活动,并使这3个实践层次互相支撑,相互促进,我院进行了学科交融式的创新体系建设,在选修创新实践环节与各类竞赛、创业活动中,实现学科交融、资源共享[1-2]。

2.1学科交融式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组建能源动力工程及装备综合实验室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3-4]。动力与机械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负责开设院本科教学计划内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实验,因此是这次交融式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点。2011年年初,在武汉大学教务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部门的协助下,学院拟将全院本科教学实验中属于公共基础内容,能以参观、现场演示、动手拆装等开放方式进行的实践项目重新进行资源整合,迁入收回的原机械厂生产车间,组建学院的“能源动力工程及装备综合实验室”(以下简称“综合实验室”)。综合实验室属于本科教学实验室,它的建设以融合能源动力、机械、材料、控制、环境与安全等多学科知识的现代能源和制造工程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科交叉和资源共享。综合实验室拟分“能源及发电技术基础、通用机电设备及加工制作、车辆构造、装置及安全应用、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统、工程材料认识及加工和能源工程安全、环境监测”等6个实践教学主题区进行建设。建成后的综合实验室将采取各种措施为学生提供相关开放实验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加强思维方法训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科交叉,努力成为大学生创新实践的新基地[5-6],并积极扩大教学规模和学生受益面,更好地服务于武汉大学“三创”人才培养目标。

2.2学科交融式创新实践课程建设

2.2.1学院平台实践课程建设学院虽然设有分属5个一级学科的7个本科专业,但这些专业都服务于“能源动力工程及装备”领域,因此均设有“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公共平台课。这些学院平台课不再局限于某个系或某个专业,而由学院牵头成立了统一的院平台课课程组,实行课程组负责人制,对这些平台课进行学和考试,特别是对“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等平台实践课也进行了统一建设。这些平台实践课的内容一般包含必修和选修2个环节,必修实践内容为课程的基本要求,选修实践内容可由各专业根据各自的应用背景进行选择。

2.2.2开展社会实践在我院2010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将一直有名无实的“生产劳动”环节改为“社会实践”环节。每年暑假都会以学生申请、经学校审核批准后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的方式,鼓励学生走入全国各个行业,调查和研究社会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发明创新提供灵感,指明方向。近年来我院不同专业的学生积极参加了“践行科学发展,倡导节能减排新方向———宁夏青铜峡市节能减排风能利用情况与贺兰山电厂风车田结构布局的调查研究”、“聚焦节能减排———中国垃圾发电产业状况调研”等多项武汉大学重点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这样学生既加强了课本学习和具体实践的联系,又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

2.2.3首开实践性全校公选课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增设了“机器人设计与制作、智能汽车设计与制作、机械创新设计与制作和节能减排科技实践”等相关内容的集中实践教学选修学分,使全院乃至全校学生都可以了解、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打破了专业、院系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提供了可能;加强了“以兴趣为导向,注重学科融合的选修实践环节”的建设,扩大了学生接受“三创”教育的受益面。去年我院申报了“创新与实践”、“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和“汽车结构与运用实验”3门面向全校的实验公选课,获教务部批准。这是我校工学部首次开设的面向全校的以实践教学内容为主的实验公选课,课程内容设置上充分体现了我院“能源动力工程及装备”的特色,是践行“三创”理念的又一新举措。本学期,这3门实验公选课在全校学生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加下顺利进行。其中“创新与实践”公选课,除理工科学生外,还有经济与管理学院、医学院、艺术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等21个学院共计150余名学生选修,同时周边高校也有10多名学生积极参与。这3门实验公选课注重实践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试方式的探索,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热情,在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以“创新与实践”课为例,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发明方法、发明实例解剖,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提交一份创意作品。因此本课程在“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上也有所改革。尽管课程只有36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4学时,制作训练12学时),但课程成绩的最终评定时间可延长2~4学期。学生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理论测试占总成绩的30%;其余70%的成绩由创意报告或者专利证书、专利授理通知书(专利申请号)决定。在教学方法上,课程内容与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全国大学生CCTV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新大赛、智能汽车大赛、本田汽车节油大赛、节能减排大赛)紧密结合,案例教学始终贯穿其中。通过“课堂提问”、“课后设问”、“QQ、邮箱互动及解答问题”和“电话直通车”等方式进行互动教学,将“满堂灌”转变为“启发式”,激励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并能做到因“人”施教,因“事”利导。学生提交的创意作品与申请的发明专利多来自专业和生活,这表明,只要施教方法正确、激励机制完善,任何专业的学生都能发挥发明创造的潜能,点燃“三创”的火花[7-11]。以选修这些实验公选课的学生为基础,经过校内选拔、精心准备,组成了6支队伍参加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湖北省预赛。在赛场上,6支队伍各展风采,最终取得了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的好成绩。

2.3学科交融式创新实践队伍建设

2.3.1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我院把指导创新实践与教师和学生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在构建“科研课题组创新实验室科技社团科研立项重大赛事”的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的同时,出台政策稳定了“班级导师、学生业余科研项目指导教师和竞赛教练班子”3支师资队伍,从而保障了各项制度实施的实效性,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较好的途径。我院对稳定科技创新教育的3支指导队伍分别采取的措施是:(1)科研项目指导教师。坚决执行学院制定的奖励政策,给予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工作量,调动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国家重点项目和面上科研项目的积极性。(2)竞赛教练队伍。落实待遇,给予竞赛指导教练教学工作量,稳定竞赛教练指导队伍。例如,指导学生科研项目获部级一、二、三等奖,补偿的教学工作量分别为200、150、100个。(3)班级导师。确定职责、明确任务,严格执行导师考评制度,继续将科技创新活动作为考核班级导师的核心内容。我院还不定期地召开大学生科技竞赛工作经验交流和研讨会,广泛听取一线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各赛事间经验交流,为今后的工作集思广益。

2.3.2实践教学学生队伍建设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实现大学生创新可持续性,我院成立了大学生创新活动小组,统筹协调,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全面深入开展[12]。我院还设立了科技创新基金,制定了“武汉大学动机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管理办法”,以面上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分别资助大学生科研和创新性实践。面上项目每年50项左右,每个项目支持500~1000元,主要资助小型科研项目;重点支持项目每年资助10名拔尖学生(或团队)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践,每个项目支持5000~10000元(项目周期1~2年)。同时还将科技创新成果纳入奖学金评定和推荐免试研究生综合评分体系中。我院通过积极发展科技社团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智能汽车协会、计算机仿真协会、创新设计与制作协会和机器人协会等多个科技社团,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锻炼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还邀请在各项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团队和个人进行经验介绍和创新成果展,向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创新教育。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从而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

科学创新范文3

育资源;教学模式;育人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7—0017—01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学谋划先进的办学理念

我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建人民满意教育,育祖国合格人才”为办学宗旨,全面实施“规范办校,以德治校,改革活校,教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建设“四园”,即“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家园”;民主文明、厚德载物的“馨园”;生态和谐、激趣善做的“乐园”;教学相长、勤勉砺志的“杏园”;常规工作求规范,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求创新,逐步形成“励志厚德、尚雅至诚”的学校特色,实现了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二、创新师资培训机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

首先,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建设。一个好校长才能成就一所好学校,因此,我们加强对各校校长和中学中层领导的培训工作。采取选派优秀校长和中层领导到北京、青岛等教育发达地区学校观摩学习,请本地市区教育专家、优秀校长、陇原名师到学校进行讲座培训,促使他们心中常谋事,眼中能见事,双手会干事,脚下要成事,确立“教育家办学”的理念和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准确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成为抓教育教学的行家里手。

其次,通过四项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高、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通过师德教育、师德演讲,制定师表公约、签订师德承诺书等形式,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依法从教的责任感;二是开展以培养诚心、耐心、爱心、责任心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大力倡导“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教师道德规范。把“办好学校、提高质量、育好人才”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把“教好学、上好课、关爱好学生”的教学行动落到实处,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批改好每一次作业,辅导好每一名学生;三是加强校本教研培训,通过组织学习新课程理论、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四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向课堂要质量是一个永恒的教育课题。

三、潜心研究课堂教学,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我们根据学校和学生特点探讨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和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以高效课堂创建活动为载体,以校本研训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以提升队伍素质和教育质量为宗旨,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原则,深入扎实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活动。把打造高效课堂作为课题研究实施,全面实施“雅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堂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

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创新育人模式

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要成才先成人”的理念,在 “实”上谋发展,在“新”上求突破。

科学创新范文4

(一)合理选择教学媒体

在小学科学创新教育中,教学媒体的选用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的。如在科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件简单电器的使用原理和了解一件简单电器的构成与组装是具有差异的教学目的,前者可以使用投影与板书来完成教学,而后者则需要使用到这件简单的电器;二是教学内容。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并且小学科学创新教育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具有紧密关系,所以小学科学创新教育应当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应当尽量选择能够呈现直观形象的媒介来开展教学活动;三是教学对象。年龄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教学媒体的选用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差异。年纪较低的学生并不具备较强的抽象和概括能力,所以适合选用录像以及幻灯片等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具有生动形象特点的媒体,而高年级的学生在媒体选择方位方面则会宽泛很多,这主要是由高年级学生抽象与概括能力的提升所决定的。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在小学科学创新教育中被广泛运用,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中教师需要做到进行的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及突出教学的重点等问题,避免过度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而影响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的提高,同时避免在小学科学创新教育课堂中加入过多内容而影响学生的有效接受。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对教学过程做出调控。要实现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首先教师应当重视提问过程中的引导,即在新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与新的教学内容相关的旧知识点作为问题来提问,让学生通过回忆旧的知识并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引申来发现问题答案;其次教师所提问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这种针对性主要体现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针对性,避免提问内容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此,教师需要以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位依据来选择问题,同时要围绕提出的问题做到精心组织措辞、合理选择表达方式,同时要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出考虑,确保提问的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三)提高课堂管理有效性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管理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定严格的课堂规则。课堂规则是确保课堂秩序的基础,教师需要制定适用于学生的有效规则,在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学校规章制度的同时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几率问题进行有限预判并声明规则,这种预判需要基于教师教学经验与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基础之上。同时教师要重视对良好的行为进行鼓励以对这种轻微进行强化,对于课堂违纪行为,教师可以使用手势、突然停顿、眼神暗示等方法来及时制止。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存在行为问题的学生等同于品性败坏,而应当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纠正和引导;二是做好课堂时间管理。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与科学创新教育内容的无限性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而要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就必须对教学时间作出严格把控。这要求教师能够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将教学的难点放置在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间段即上课之后五分钟到二十分钟,从而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并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作者:张文付 单位: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伊丹镇中心小学

科学创新范文5

虽然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在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从教育体制来看,虽然素质教育开展多年,但是高考的指挥棒还在发挥着作用,考试成绩依然是决定考生升学去向的关键决定因素,因此,高中生进入大学学习后首先摆脱掉巨大的学习压力后,对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荡然无存,其次由于学习方式的机械化、技巧化导致学生思维模式固化,这种僵化的头脑直接阻碍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另外,许多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宣传、组织的力度还不够,认为这仅仅是一项任务,甚至有的学校将学生创新成果的多寡看作政绩。而多数院校,在组织过程中甚至把自己的课题拿来让学生参赛。从师资队伍建设来看,多数高校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专门指导教师队伍,许多指导教师基本上都是在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之外指导学生,或者在自身研究的项目课题中分配任务给有志参与科技创新的学生,这样学生的创意得不到施展。从以往学生提交作品的方向和创新内容看,许多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选题过于宽泛,致使研究难以形成实用的成果,这一点在人文社会科学类作品中尤为明显,在研究方法上往往不能突破学科,没有形成多学科、多专业的组合、交叉。当然,依然有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组织没有提升到带动学风建设的高度,没有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出现了学术氛围不浓厚,参与面不宽的现象,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或影响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带动学风工作的路径选择

1.通过完善课程体系培育科技创新在学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过去忽视时间、缺少创新的传统教学模式、方法等受到极大冲击。网络公开课等第二课堂的开发、开放,各高校开展的科技创新课程的实践,在网络上平台上逐步建立,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育体系呼之欲出。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系,是重塑高校学风的要素。各高校发挥自身行业特色和传统学科优势,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建设以及营造创新学风的实践活动的维度、广度、深度依然有空间去研究探索。重新审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在推进学风建设中发挥的潜在价值,开展协同创新,建立更完善的教育体系制度,构建大学生科创引导学风建设新机制,协调各方面的新问题,综合社会、学校、教师、学生、企事业单位、国际合作办学等的优势,构建更加完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来推进学风建设。

2.以传统为基础,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建设学风

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取决于高校学科建设和教育体系建设的结构和目标的合理设置。学科建设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而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学科建设水平能否带来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体现的是一所高校的教育质量的核心竞争力。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发展仍然是高校的三大主要职能,而大学的人才培养、学风建设又是其他两个职能的基础,更是其他两个职能的体现。专业设置应按照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设置,培养方案应结合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的学科水平,才能更好地培育符合社会需求的学生,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职责,这一切都要求高校学风建设要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科技创新又应该是学风建设的题中之意。因此,高校应进一步立足、发展自身特色优势学科,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发挥其对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作用;同时要紧跟时展需求,加强专业建设的时代性,培养创新氛围,营造良好学风,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服务。

3.创新和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载体和形式

第一,开展学生学术活动,建设科技创新宣传平台。营造良好学风,吸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应该加大学生活动中大学生科技活动的宣传。高校要组织科技活动来普及科技创新信息、培养科学兴趣、组织经验交流会交流科研心得,邀请专家学者和指导教师开展讲座、指导课,丰富科技节的内容,提高科技节的水平,吸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从而营造人人关心、知晓,人人志在参与,实践知识提升动手能力的学习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带动学风建设。第二,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观摩大型科技赛事。在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高层次科技竞赛。完善选拔机制,组建专业固定的指导教师队伍,有制度、有程序的组织学生、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帮助学生将创意、想法转化为作品。在检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培育良好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激发更多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

4.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需要高校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培育和推动,因此高校应重视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培养工作,将其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设计、积极培育、推广,加强制度规范建设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项目,提升大学生参与学术创新和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对参与创新活动并取得成果的学生予以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奖励,例如:申请专利、发表学术论文,在大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中加入创新能力指标,在奖学金评定体系中增加科技创新的类别,以形成大学生追求真知、勇于实践的育人氛围。高校管理者还应重视为学生组织营造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乃至国内外的各种学术论坛,开放科研文献检索平台,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公开课等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开拓学生视野,鼓励学生发展多元化思维能力,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结语

科学创新范文6

关键词:教育教学;科学探究;观念认识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它强调在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和灵活运用物理知识,体验科学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立体目标。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不断得到重视和推行,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但在教学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教师对科学探究的内涵认识及对它的实施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这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一、正确理解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意义

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为何把科学探究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呢?原因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1.从学习方式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教学材料作为信息传递给学生。如此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了学生对知识的传承,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方法、态度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当然,探究式教学,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2.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来看。首先,科学探究应当是科学的本质特征之一。自然界的奥秘只有通过人们的不断探究活动,才能透过自然现象,进而揭示其本质,从而形成科学理论。其二,科学探究是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这是因为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环境,提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主动探究自然的环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其三,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可见,科学探究不但是一个逻辑的实证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是一个发挥潜能、克服困难、艰辛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二、认清教学中探究教学的误区

在探究教学中有两种比较突出的的误区:其一,就是对“探究性教学”理解泛化,随意给一些人们早知的教学形式贴上“探究”的标签,使一些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忙于配合老师的教学,而忽略了自身的思维发展。其二,就是对探究教学理解“神化,将探究教学中问题的提出,事实证据的收集,探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到解释的形成,检验和结论的得出等等都由学生独立进行才视为“探究”。如此,过分强调了学生的独立性,使得学生失去探究的方向和目标,对于学生的发展也起了相反的作用。

针对以上认识误区,我们更要注意以下几项:

1.科学探究并非要素齐备。《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这些要素是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但不是科学探究学习的必需环节。也就是说科学探究学习不一定是“完整”的。完全探究能让学生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能够在开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由于这种形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只能在教学中少而精的设计这样的探究课题。部分探究需要的时间相对较少,比较适合于课堂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最大限度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发展学生的智能。例如在讲解欧姆定律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好这个重要定律,我特意分成两节课处理,这样在探究欧姆定律时其探究目标就放在了实验上,其他的环节全部放在了其他时间。

2.科学探究不一定必须动手。比起需要动手做,科学探究更强调动脑。只有学生的思维投入到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才会产生真正的探究。例如,在讲分子动理论时,老师提出分子间既有引力,为什么还存在间隙呢?学生可能会去想:引力使分子聚合,而应改还有一种力使其保持一定距离,进而对分子的平衡距离理解也就顺理成章。这段教学过程虽然没有让学生动手,但在猜想与假设、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思维着,体现着探究的精神。

3.科学探究不是仅仅为了寻求某个科学结论。有的教师总习惯于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取某个科学结论。为了让学生尽快得出结论,教师总是把学生的思维往自己的思路上引导;同时,学生一旦得出结论,教师也就宣告本次探究活动结束。这种仅追求结论的探究活动是不可取的。因为科学探究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4.“科学探究”非“学生实验”

通过科学探究要素,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实验只是科学探究的一个环节,科学探究要做的活动比实验多很多,但它不再强调实验的“学术性”。科学探究不再局限于实验室和课堂教学活动,也有课堂外的其他学习活动。就像前边所提到的,为了探究欧姆定律必须实验,但我们也明白,这仅仅是学习欧姆定律的一个环节。

综合以上,我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仅仅是探究教学的部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总结和创新的地方,探究性教学作为新课改的主要教学方式,我们要从真正意义上大胆实施,也要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在物理学科中创造性发展,这也是我们21世纪教育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科学创新范文7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如何创新,大学科技园与其他园区之间在集群创新上有何关系、相应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都值得做出探讨。

大学科技园与创新集群现状

大学科技园

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制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草案)中,关于大学科技园的定义是:大学科技园是指依托研究型大学,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社会上的其他资源优势相结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条件和服务的园区和机构。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一流的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国内许多大学都建了科技园,其中有近60家已被认定为部级。它们各具特色,发展迅速,共同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坐落或邻近于中关村的清华、北航、北科大、北邮等大学也有自己的科技园,不同程度上为中关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科技园里的创新集群以及集群创新

因为一种或多种内在的必然联系,行业相同或相近的机构或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共同存在于同一个区域内,便构成了集群。本文所说的集群,特指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集群,即在某一特定的高新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中,数量众多且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汇集各种高级生产要素,从培训、研究、开发、生产到销售等环节形成信息、政策、地理环境、技术与市场等方面的共享网络,支持集群创新,并形成该区域持久的竞争优势。如已经具备知名品牌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及其下辖的各类专业化园区,就是由各类创新集群不断进行着集群创新的典型代表。

大学科技园与创新集群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功能已经在原来的教学和科研基础上增加了社会服务,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服务,核心内容是技术创新,这也应该是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在将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大学的技术创新成果必须走出学校变成有用的生产力,才能体现出研究的最终价值。走出去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围绕某一技术成果的转化而创办企业是目前大家采用的较为普遍的行为。这样的企业一般而言属于中小型的、研究型的、创新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所依托的大学学科的多样或交叉,其衍生、繁殖并可生存和壮大的高新企业数越来越多,大学科技园便应运而生。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于其行业产业链的某一端,需要众多阶段性合作伙伴,以及相应的支持机构;同时出于合作的便捷性、降低物质与非物质的交易成本以及专门人才的搜索与使用成本、获取更多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的机会以及大学及其科技园所独有的文化“磁场”效应,园区企业便日益增加且创新活动日趋丰富。当大学科技园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时,科技园管理者通过内部组织、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的相互作用,形成推动创新的环境和网络、完整的区域创新服务系统,增加集体学习和创新的机会,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内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帮助园区内从跨国型到归国留学生“一人”型的大、中、小企业会在合作与竞争中和谐发展。一个个富于高校特色的创新集群就此形成,如上海的复旦和同济,北京的清华和北航等。

大学科技园与其他园区在创新集群建设上的一致与差别

这里的“其他园区”,指的是由政府或社会创办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等。理论而言,大学科技园与这些园区在创新集群建设上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在保持特色、专业发展、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将所有的园区视同于一个有机整体,使大学、企业和政府的各自优势作用在此整体上予以完美体现,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效应,增强技术与产品的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做强做大地区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战略产业,共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

差别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主体不同:开发区、工业园、产业基地等基本上是由当地政府直接出面或由其委托某公司进行土地开发征用,在一个指定的区域内就某一方面的产业发展予以招商引资,政府的行为和作用贯穿于此区域发展的始终;而大学科技园主要是由大学自己承担的,虽然也有不少地方的当地政府参与了其中的建设,但核心当属学校,其成败兴衰更多的体现出学校的历史责任,而不是行政使命。

建设目标不同:其他园区既由政府所办,高规模、高产值、高就业等指标就一定成为管理者追求的目标;而大学科技园的首要也是终极任务是科技成果转化。

经营环境不同:按照前面所言,其他园区有义务、有条件去按照政府规划开发和利用土地,进行综合市政配套建设,为众多大型企业的入住打下非常良好的基础;而大学科技园限于条件,一般也只能在学校校园里面或周边,直接使用或新建少量的办公场所,供中小企业创业之需。二者的规模和容量差距是巨大的。

经营内容不同: 在其他园区,除了必要的环境和企业,管理者还必须在投融资、市场配套、搭建园区“生态链”等诸多方面尽职尽责;而大学科技园无论其规模多大,经营内容多么丰富,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也是其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本任务。

大学科技园在创新集群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集群建设上,大学科技园还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规模不大,空间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理念大于内涵,创新手段不多、创新效应不强;赢利模式不清晰,持续发展能力脆弱;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或形式不当或多头管理或力量分散,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纳入到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大学科技园彼此之间联系与合作不多;与其他园区之间互补效应差。

发展对策

需要特色化与精品化:一个区域里面大学的存在,总是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同理,由该大学创办的科技园,也应该是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大学科技园有必要在经营中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同时要在转化成果、孵化企业、培养人才等核心功能领域方面提升管理者和经营者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创出大学科技园应有的品牌效应。

需要政府支持:在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已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引导园区健康发展,包括政策导向、人才输出、土地优惠、税收减免、资金配套、体制创新等方面,应该再加大一些力度,同时一定要保持政策的集中性、连贯性和稳定性。

科学创新范文8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开创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之路,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机组成,也是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的使命。

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科技的更新、制度的变革、文明的演进无不源自创新的力量。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是科学技术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有机统一。在世界大变革、大转折的关键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在引领社会变革、推动制度创新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态和文明素质,更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真理,就在于它不会永远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回顾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创新”;始终贯穿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传到俄国,形成了列宁主义,传到中国,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列宁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必须在多国同时取得胜利”;的论断,取得了俄国革命的成功。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和俄国革命不同的道路。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在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认识境界,不断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当前,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激烈变动之中,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这既为哲学社会科学界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也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重要的历史使命,对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重要贡献 ;要坚持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建言献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系统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涵盖学术观点与理论创新、学科体系创新、科研中国监察方法与手段创新、科研组织与管理创新、用人制度创新、学术传播平台创新等内容的全面创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要高度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系统推进各项创新子体系的协调发展。

学术理论创新。理论是学术思想的最高形式,理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持续发展的支撑。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还要从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大力扶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和学科发展创新的基础理论研究,大力扶持对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大力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有重大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大力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有长远影响的基础理论研究。

方法和手段创新。创新研究方法与手段,首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这也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其次,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殊的研究方法,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法的互相启发是方法创新的重要途径。比如,王国维的“古史二重证据法”;是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研究,傅斯年的“语言文字比较的考据法”;是历史学与语言学的结合。

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法的相互启发,这一点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中尤其重要。此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创新,还得益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创新。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更新,而且直接促成了新兴领域、新兴学科的发展。

体制机制创新。改革不适应科研生产力和科研人员积极性发挥的体制机制,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体制机制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关键在于创新人事制度,建立起具有竞争、激励功能的管理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和科研辅助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薪酬机制和激励机制,消除现有科研体制机制的弊端,真正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严格考核、奖赏严明,高效灵活、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和严格的“退出”;、“淘汰”;机制。

传播平台创新。学术理论创新、科研方法创新不应闭门造车,更不应孤芳自赏。加强学术传播平台建设,抢占学术理论制高点,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硬件保障,也是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出去”;战略,不断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的内在要求。传播平台创新要把政治性寓于学术性之中,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要深入研究、把握信息化时代学术传播的规律,重视新技术、新媒体在促进学术研究、扩大学术影响中的作用,加强“报刊出版馆网库”;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品牌优势的学术传播平台,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术发展的传播渠道和网络。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今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首次被写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这是使哲学社会科学迈上一个更新层次、更高台阶的重大战略举措。创新工程是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战略任务的综合性实践载体,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依托。

创新工程要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导向。创新工程要同创新任务结合起来,落实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深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深化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研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深化加强和创新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研究,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深化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研究,推动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深化国际问题研究,营造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创新工程要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创新工程不是“编故事”;要钱,更不是“排排坐,吃果果”;。实施创新工程的关键,在于打破现行科研体制的弊端,通过竞争、激励机制解放科研生产力,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使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具有可持续性。通过实施创新工程,不仅要激发、培育科研工作者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要促进科研团队、科研辅助机构以及学术传播平台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合作机制,形成合力,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

科学创新范文9

一、强化使命责任,立足自主创新

军事医学科技是部队战斗力、国家安全和人民健康的特殊需要,我们这支由一批海内外著名专家领衔、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特种部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同时,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在国际军事竞争日益激烈的战略格局下,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靠别人也是靠不住的,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积极主动为军而研、为战而研、为赢而研。着眼部队需求自主选题,攻坚克难。坚持姓军为兵、姓军为战、服务部队的科研方向,紧紧围绕部队战时卫勤保障、平时执勤训练和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现实需求选题,先后开展了部队重大传染病和虫媒病防治、部队营养食品卫生、野战卫生装备、军用药品疫苗等一系列重要研究。为了自主选题能够贴近部队需求实际,我们有计划地带领科技人员上高原、下海岛、走边防,心系官兵的健康问题。仅“十一五”期间,我院就有2000余人次走出实验室,深入各军兵种和偏远艰苦地区部队开展调研,围绕部队需要开展了200多项新课题研究。面对一个个新的科技难题,科研人员刻苦攻关,勇攀高峰,不断创新,为保障官兵健康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了贡献。为解决高原部队官兵吸氧难问题,我们自主研制出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多种型号的高原制供氧装备并装备全军高原部队;为解决困扰边防官兵的蚊虫叮咬难题,我们组织专家反复现场试验,成功研制出新型防蚊系列装备和长效驱避剂,从根本上解除了边防官兵的蚊患之苦。立足科技前沿超前布局,引领创新。

为了不断提高卫勤保障核心能力,危急时刻能够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们始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着眼军事医学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按照基础与应用并重、科研与工程同步、军队与地方融合的科研思路,确立了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以药物研发和装备研制为支撑的自主创新体系,重点开展了基因组与蛋白质组学、创新药物、基因芯片、模式生物以及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基础前沿和高技术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人类肝脏蛋白质组学研究,取得国际领先地位,2005年被确定为“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的国际执行总部,开现代中国领衔国际重大科技合作项目之先河。经过60年的发展,军事医学科学院已成为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医学科研结构,建设了一批跨学科综合性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重大基础研究、重大专项、高技术研究和军队科研项目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获得了一批原创性的科学发现,攻克了一批关键性技术难题,推动了军事医学科技自主创新,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7项;获准专利授权800余项;研制药品、疫苗120多种,防护技术200多项,并储备了一批作战急需的新技术、新药物、新装备。自主研发的抗疟特效药“复方蒿甲醚”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疟疾治疗的首选药物,拯救了全球千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2009年获得“欧洲发明人奖”,2010年获得有药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美国“盖伦奖”。

二、实施人才战略,打造创新团队

自主创新,人才为本。我们坚持以科技领军人才、创新拔尖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战略性后备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高层次创新型军事医学科技人才队伍。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履行特殊使命的战略任务,我们紧紧依托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国家和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及系列重大战略任务,大力实施“创新人才工程”,坚持育引并举,突出抓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在人才培育上,注重把担当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战略任务联合作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有计划地组织科技人员到实战中磨炼,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同时,每年拿出1000万元设立人才专项基金,通过学术生涯设计和量身定制培养,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新秀人才和技术专家人才进行重点扶持。在人才引进上,抓住国家“”契机,依托国家人才战略、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多渠道、多方式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目前已从美国引进2名生命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建院60年来,我院先后有20位专家当选为两院院士。

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一支整体水平较高、攻关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结构比较合理的科技队伍。着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在考评机制上,按照集中与分类、能力与业绩、定量与定性、专家与群众、平时与阶段“五结合”的原则,建立了一套符合实际、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设立了“青年人才擂台赛”,完善了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机制,促进了优秀青年人才不断涌现;在管理机制上,率先在全军实行研究室主任聘任制、课题组长负责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制,推行“任命+聘任、固定+流动”的用人制度,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在奖励机制上,设立“军事医学阿姆斯成就奖”和“年度贡献奖”,加大对军事医学创新人才的激励力度,对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一等奖的团队给予100万元重奖,极大地激发了创新人才的创造性。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大力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政治环境;开放融合、独立自由的学术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专家至尊、科研至上的人文环境;后顾无忧、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确保科技人员一门心思搞研究、无忧无虑干事业。在职级晋升、学习深造、选拔任用等方面,不论年龄论能力,不论职级论业绩,不论名气论民意,不求全责备,不迁就照顾,先后将14名研究室主任提拔到研究所领导岗位,50多名30岁左右的青年人才破格晋升正高职称。为了稳定人才,我们多方筹措资金20多亿元,建设干部经济适用房1978套,新增仪器设备价值5亿多元,极大地改善了科研和生活条件。

三、依靠自主创新,勇于应急处突

在坚持为国防和部队服务的前提下,我们积极争取把军事医学科技力量纳入国家计划轨道,把优势学科向民用方面延伸,一批高科技成果和产品已推向社会,部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向战斗力、保障力、生产力转化。依托60年来不断创新的科技实力,我们在党和国家召唤之时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人民群众危难之际奋不顾身、迎难而上,被中央军委领导称赞为“国家安全坚盾、军队卫勤劲旅、人民健康卫士”。构建防护体系担当安保救援重任。围绕国家应对核生化恐怖威胁等多种安全需求,依托战时核生化武器伤害医学防护研究系列成果,建立了侦、检、消、防、救、诊、治综合水平世界领先的技术装备体系,在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神舟系列飞船发射等百余次重大活动保障中,发挥了决策咨询、技术支撑、培训指导和现场处置的中坚作用。2008年,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授予我院“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今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发生后,我们派出15名专家,先后通过各种媒体或多种方式普及核医学防护常识,极大缓解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恐慌心理。依托技术平台预防控制疫情疾患。着力构建系统配套的专业中心和技术平台,逐步完善内外衔接的组织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疾病防控、伤病救治、健康促进和能力强健系统建设,不断提升战略预警、战略支援和应急研发能力。

2004年,禽流感在继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接踵而至,在我国订购不到国外抗人禽流感特效药物“达菲”的危急关头,我们怀着对国家公共卫生安全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依托药物研发平台,再次站到了与病魔战斗的最前沿,在最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抗人禽流感特效药“军科奥韦”,彻底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有效防控疫情赢得了先机和主动。2009年,我们及时开辟征服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殊战场,第一时间研制出5种检测试剂和抗流感病毒新药帕拉米韦三水合物原料药及其注射液,迅速建起世界上产能最大的抗流感药物生产线,圆满完成国家紧急下达的2600万人份药物生产储备任务,为维护人民健康铸造了坚强盾牌。依靠优秀队伍危急时刻敢打硬仗。着力培养一批卫勤指挥和医学管理人才,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技术保障队伍,储备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不断提高反恐和应急处突能力,高标准完成抗震、抗旱、抗冰雪、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处理等一系列应急救援任务。2009年乌鲁木齐发生“扎针”事件后,我院紧急抽调10名专家星夜赶赴现场,通过前方取证与后方检测相结合,迅速得出科学权威的结论,及时消除了群众的恐慌心理,坚决有力地击碎了不法分子的阴险图谋。

科学创新范文10

建立以创新教育为中心的21世纪教育发展模式,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目前我国中专各级领导及广大师生的共识。为实现这目标,笔者在内科教学中,对开放性教学、善疑求异、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参与双向互动式教学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实施开放性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内科专业的学习,不仅是对内科专业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这不仅需要再现性思维,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与内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直接关系。如果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训练,学生就会逐渐学会创新性学习。从这个思路出发,在教学中,笔者力求采用引导式教学,将教师的开发性教学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结合起来,在教学调控形式上不拘一格,或讲解,或师生问答,或只介绍现象引起学生兴趣,或只提出问题不作解答,或课外辩论,在教学要求上不以统一固定的模式要求学生一致,而是尽量允许存在千差万别的个性创新。通过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授课前预先准备一些病案资料发给学生,上课时首先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病案资料,使学生能带着问题分析资料,并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找同学来分析,对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还组织专题讨论,给每个同学发表意见的机会。这种开放性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的形式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兴趣,他们认为,这样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能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起到良好的作用”。

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上,要尽可能展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多维化和多面性,做一些“引而不发”的提示,留有学生各自探讨的可能性;或是深入发掘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有关内容,作多向探索的示范等等。从教学实践来看,这样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认可。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可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只需点拨而不是包办,让学生自主思考。当然,教师也应起到引导学生思考的向导作用,毕竟中专学生知识的深广度还不够,但这种引导应该是示范性的,绝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考,以免学生养成思维上的依赖。创新并不是凭空假想,它需要有一个好的向导。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向导示范作用,以创新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值得每一个内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认真思考和对待的。

此外,在组织课堂讨论时,笔者不搞那些简单问答式的讨论或只能有现成结论的讨论,而是进行交流式或辩论式的讨论。内科学的讨论应带有学术性,是每个学生主动思索、独立创新结果的交流。在教学要求上,当学生创造性思维成果尚无法明晰,无法确切表达时,不应轻易予以否定,而允许存疑、存异,绝不因为教师一己之见强行取舍。当然,这样的课堂讨论对学生也是一个压力,一开始的发言情况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事实上,课堂效果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关键是教师向学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学生在课堂上不应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参与者和创新者。内科教学课堂应是知识探索和思维创新的场所,只要学生能在阅读、分析、思考、归纳中锻炼相应的能力,发言与否倒是其次了。

2 引导学生不拘一格,善疑求异

现代创造学认为,只有鼓励学生多向探索,善疑求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刺激和启发,而不应进行取舍性干预。尤其是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性见解,应允许存疑存异,暂不做优劣是非的评价,使学生处于一种有多向探索创新余地的宽松状态。

就内科学而言,它是一门实践性强,更新快的学科。其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把书本的诊疗方法当成惟一正确的终极结论,势必会人为地断送继续多向探索的可能性。任何一种疾病的诊疗方法都是在不断探索中得到进步的。所以,教师不宜把书本的观点说得过于肯定绝对,以免使学生产生机械背诵的倾向。从内科教学的内在要求来说,创新性教学要留有多向探索的余地,应保持适当的模糊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下结论,但这个结论只是做了主流倾向的选择,只能是一种倾向、一种方法,不能说成惟一,应鼓励学生探讨多种合理的方案。从创新性学生的角度看,如果学生对单一指向和绝对化的结论习以为常,肯定不利于创新性思维的开发;反之,当教师向学生提供多元并存的认知引导模式,尽量多地介绍或暗示对同一疾病的多种不同诊疗思路和观点,学生就会习惯多向探求和形成兼收并蓄的学习态度,始终保持学习的最佳状态。因此,创新性教学不能以单一的标准去束缚、抑制甚至泯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而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新。

在教材方面,由于目前的内科学教材中许多观点和结论十分绝对化,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这是惟一的感觉,从而进行多向探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就越小,在善疑求异方面的惰性就越大。从创新性教学的角度来看,内科教师应设法打破学生对教材观点结论的这种确定性的迷信,尽量多地让学生接触病例,多做病例分析,由教师点拨,学生自己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上,笔者主张用“基本原理加病例加目前几种最新的诊疗方案加参考书目”的方式。其中“基本原理”包括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讲解时教师只需将基本原理点出来,再举出典型病例,然后提供一些目前诊疗方面的新进展以及比较齐全的参考书目,供学生研究讨论。在学生去伪存真、不断思索探求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启发学生如何去分析病例,并认真做好鉴别诊断,使学生的阅读、思考、分析、归纳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不断提高思维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内科教学的目的。

3 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双向互动教学

教学本身就需要一个能够进行相互交流的互动式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从创新性教学的角度来看,宽松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师的学术宽容和教学宽容两个方面。学术宽容,主要是针对教学过程中接触到的各种不同的思路和见解,不论这些思路来自权威人士、书刊或教科书,还是来自学生的见解,教师都应允许作多向探讨。所谓教学宽容,主要是教师在对待学生给自己的评价态度和对自己的适应态度上,应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从而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感化作用,使学生体会到创新性教育应有的宽松教学环境。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参与双向互动教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尽量给学生在学术上的多种选择,自己的见解只是作为供学生参考的一种,讲出自己得出见解的根据即可。同样,学生如果能根据病例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可以存异,留待课后进一步深入探索。这样,也增加了学生课后读书、讨论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即使学生在课堂讨论时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有些过激的言论,或者一部分学生对这样的教学环境一时还不能适应,教师也不要强求一律,而应尽量引导学生参与进来,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科学创新范文11

关键词:广谱哲学

科学精神

科技创新

广谱哲学(Broadspectrum Philosophy)是由我国学者创立的一门新型哲学,它从辩证结构观的角度探讨一般事物系统的机理,以“广义四化”标准(即广义公理化、广义模型化、广义数学化和广义程序化)研究现代哲学思想的依据,从而为现代哲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为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技术的结合架设了相互沟通的桥梁。限于篇幅,我们在这里只对广谱哲学与人们关注的科学精神、科技创新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步的研究。

一、关于科学精神的实质

一般而言,科学精神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科学精神包括一系列的科学规范(如可观性原则、可控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对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的规定等)和科研要求(如严谨、求实、创新等),也包括科学价值观(如功利主义科学价值观)等。狭义的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上的实事求是,亦即“求真”精神,本文讲的科学精神特指后者。

从认识论上看,科学和真理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因为凡是科学上确认了的东西,都是经过实践(如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检验了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因而是真理。这是人们对科学确信无疑的原因。由于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因此科学精神的真谛或第一要义就是“求真”。

对于如何“求真”,怎样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早就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检验方法和标准,例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模拟方法、可观控原则、可重复性原则等等。但是,这些方法和标准,往往限于在各门具体科学中应用,且加上了本门学科的特殊限定条件。没有形成哲学层面上的普适原则和判据。因此,当科学以外的非科学和伪科学打着科学的旗号到处招摇撞骗时,许多科技工作者乃至于哲学工作者竟不自觉地做了俘虏或盲目跟随者。中国的“法轮劝”事件和一系列迷信活动中不乏科技工作者与哲学工作者就是鲜明的例子。

要区分科学和非科学(例如飞碟和外星人研究、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等)、科学和伪科学(如各种邪教),必须有评判一切知识、认识、理念的统一的标尺,这个标尺不因所谓学科特殊(许多伪科学正是打着特殊性的幌子拒绝接受检验或提出检验无效)而失效。广谱哲学正是在这个层面上提出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普适标准。具体地说;

第一,它提出了研究对象是否客观存在的可观控变换结构,其核心是“以人们多重的可观控变换下的不变性”取代了任何实体性的概念,这是对各门科学技术中不成文的约定—可重复性原则和可观控原则的广义操作模型,原则上适用于一切知识、认识和理念的检验。在这一标准下,非科学和伪科学没有立足之地。例如,所谓“耳朵识字”、“隔墙看人”、“意念取物”等“人体特异功能现象”均经不起这种检验,而“治病不用吃药”的“法轮功”也经不起这种检验。

第二,它提出了检验认识客观性的两个广义判据,即结构模拟型判据和机理模拟型判据,前者是从原型系统的结构与模型系统所反映的结构的广义同构性上来判断认识的正确性,而后者是从理论模型推演的具体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是否一致上判断认识的正确性,它是“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标准”这一哲学思想的具体实现形式。例如,在科学史上,只有当从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推出来的预言(位移电流、电磁波与光波的同一性)被赫兹的实验所完全证实时,才反过来证明了麦克斯韦理论的正确性。又如,只有当从广义相对论推出来的预言(引力场使光线弯曲、光谱线的引力红移、水星近日点的进动)被后来的观察和实验所证实时,才反过来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广谱哲学的这些成果,为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为揭露伪科学,为坚持科学的“求真”精神,提供了近乎统一而可操作的依据。

二、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动力的“怀疑”精神问题

爱因斯坦本人和许多科技史学者都承认,休谟和马赫的哲学对于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具有直接的影响。休谟和马赫的哲学都包含着“怀疑主义”的经验主义成分,即认为凡是不能被经验证实的概念都是可以怀疑的。马赫曾以此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这给爱因斯坦以深刻的影响。

“怀疑”的精神也叫“批判”的精神,这里的“批判”不是指政治上的“大批判”,而是对学术观点的扬弃。马克思曾经指出: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就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怀疑”精神的直接含义即不轻信、不迷信、不盲从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适用于没有得到科学检验的假说、结论,也包括已获得科学检验的正确结论。对于前者(假说),一般只有部分事实的依据,因此有待于新事实的检验,应该根据“求真”的精神,寻找新的事实,随时修正或抛弃己有的假说和结论,建立新的假说。对于已经获得科学检验的正确结论(也包括科学上公认的定理、定律等),为什么也不能迷信和盲从呢?对此,广谱哲学从客观性的相对性和真理相对律的角度做了具体的分析。

第一,人们所获得的任何关于客观实在性的认识,都是相对于一定观控模式(一定水平的观察、控制手段,一定的参照系等)而言的,在这种观控模式下,客观实在性是确定的、不变的,因而是绝对的。但人们的观控模式可以不只一种,也可以发生变化,这时一种客观性将变成另一种客观性,这就是客观性的相对性。在力学中,伽利略变换代表一种观控模式,在伽氏变换下的不变性代表经典物理学获得的客观实在性。但当伽利略变换用洛伦兹变换(代表另一种观控模式)代替时,人们获得的是相对论力学意义上的客观性。不仅力学如此,一切科学知识、定理、定律,都有类似的情形。这就是为什么对已获得科学检验的正确结论(它们在特定的观控模式上正确)也不能简单化、绝对化、迷信和盲从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前提,在这些前提下,它们是确定的、不变的,因而具有绝对性。但理论前提可以改变(如依据新的事实或转换思维角度),可以用新前提置换旧前提,这时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将变为另一种真理性的认识,这就是真理的相对律。欧氏几何有一条基本公理(理论前提)即“过已知直线外的一点能作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在这一公理下,可推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等欧氏定理。后来俄国的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了另一条基本公理即“过已知直线外的一点至少能作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不相交”,在这一公理下,可推出“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等非欧定理。这样,由于公理的转换(即理论前提的改变),欧氏几何的真理性就转换成非欧几何的真理性。

以上两个方面,是广谱哲学对于科学的“怀疑”精神提出的具体依据,显然,它与盲目的、否定一切的“怀疑主义”或虚无主义毫不相干。

总起来说,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即追求对客观世界本来面目的认识,而作为科学精神表现形式的“怀疑”精神则是另一种“求真”,是在新的事实、新的观察角度下的“求真”。

三、科技创新的若干方法论

科学探索和技术发明总是有一定规律可遵循的,这就是科技创新的方法论问题。由于客观世界的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因此,在理论上,科技创新的方法也是无限的,它将随着人类向客观世界的深度和广度的进军而不断被创造出来。这里只选择几种典型的方法从广谱哲学的角度予以分析。

(一)学科交叉型方法

熟悉控制论的人都知道,维纳能够创立控制论这样的横跨机器、生物、社会诸领域的交叉学科,首先得益于他带头去开拓科学的“处女地”,即在学科之间的边缘地带,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协力攻关的结果,这是运用学科交叉方法创立新学科的典型例证。

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运用二个或多个学科的知识去探索与这些学科相关的问题的综合方法。如果把不同的学科看成是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反映,由于客观世界总是可以划分成不同层次的(例如自然界从宏观、微观、宇观的角度划分,从无机界、有机界的角度划分,从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的角度划分等),而层次与层次之间总是存在着过渡区,因此,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总是可能的,即横断交叉学科的对象就是客观世界不同层次之间的过渡区。这就是横断交叉学科的本体论基础。转贴于 从广谱哲学的角度看,我们总可以把不同的学科按某种标准(一般表现为半等价关系或相容关系)进行分类,得到某种商集合,它是以相容类为元素的集合,其中相容类之间的交集就是横断学科交叉的“活动土壤”或滋生地。这样,广谱哲学就给出了学科交叉方法的一般数学基础。

交叉学科的典型特征是它具有亦此亦彼性,即它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在n(n>2)个学科中是通用的。特别是,它的定义域所涉及到的学科越多,它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普适性就越高,其覆盖的领域就越宽。系统科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学、耗散结构论等)是如此,广谱哲学从它做为哲学、系统科学、离散数学等的交叉学科上看,也具有这种性质。

(二)类比移植型方法

类比移植方法是利用两个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似之处,把适用一个对象的概念、原理或方法移用于另一个对象,从而获得对另一个对象研究上的突破。类比移植方法的哲学基础是研究对象之间的异同关系,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性是类比移植的前提,否则,谈类比、谈移植就失去了意义。而且,两个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性越大,越悬殊,类比移植的意义、价值也就越大。另一方面,两个研究对象之间又必须有同一性(相似性或类似性),否则,就不能类比,也无法移植。

广谱哲学对于类比移植型的方法给出了两个重要的基础性研究,一个是给出了具有极其宽泛意义的异同公理及其数学模型,再一个是给出了类比移植型方法的建模程序。不难知道,这些模型和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基础科学的理论创新,也可用来进行新的技术原理的构思,在一定的意义上,科技创新中利用类比移植方法的各种范例也都是它们的特例。例如麦克斯韦利用电磁现象与热现象及水流现象的类比导致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建立、刻卜勒利用大地测量法与天文测量的类比以及地球和火星运动轨道的类比等得到刻卜勒行星运动定律等,都是类比移植型程序的特例。

(三)系统置换型方法

对于一个理论系统,如果我们用一组新的公理置换了旧的公理,则可导出一批新的结论,或者对于一个技术系统,如果在保持该系统基本功能的条件下,用一组新构件置换了旧构件,往往可使该系统的功能得到优化,这就是系统置换方法。前者如欧氏几何经公理转换后得到非欧几何,以及在不同的变换群下获得不同的几何学;后者如用晶体管置换电子管而使计算机升级换代等等,都属于系统置换型方法。

从广谱哲学的角度看,系统置换型方法的实质是置换下的某种广义不变性(即部分性质、功能变了,但某些性质、功能不变)。例如用晶体管转换电子管后,第二代计算机比第一代计算机在体积、运算效率上都大大改善了,但计算的功能没变。又如时钟系统的摆动器可以有平衡摆轮、石英晶体、磁控摆动等多种型式,当由一种型式置换成另一种型式后,便可出现不同的新式钟表产品,但计时功能不变。

系统置换型方法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用,例如广义的同构变换、同态变换都可以看成是系统置换的类型。特别是这一种方法也不限于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创新,在社会的制度创新上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 考 文 献

[1]张玉祥,《广谱哲学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2]张玉祥,关于多叶客观性的定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期。

科学创新范文12

法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长期以来,我国法学本科教学偏重于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学生分析及处理实际案件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毕业从事实务工作后,不能很快适应审查、审理案件或诉讼等各种法律事务的需要。在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强化实践教学的内容,在实践教育的基础上,配以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重要的课题。本文在阐述实践性教学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目前法学本科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的现状,进而提出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实践性教学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客观需要理论来源于实践,所学的理论也只有服务于实践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其价值。[1]法学专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是法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两项基本素质。其中,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是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是,法律的具体适用并不等同于法律理论、概念和条文的简单运用,扎实的理论功底要想转化为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必须经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转化的过程。实现这一结合和转化的途径就是在法学教学中加强实践性教学,使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理念贯穿于法学教学的全过程。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法学理论和法律实际才能实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和创新的能力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二)克服传统法学教学模式弊端的客观需要受前苏联专才教育、对口教育目标的影响,加之受德国、日本等大陆法系法学国家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法学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教学内容上来看,理论教学课程较多,实践教学课程较少。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概念、原理、原则、规则的传授,忽视职业技能的培养,[2]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毕业后很长时间难以适应现实工作;其次,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往往采用“演讲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再次,在教学目标上,往往采用“一站式”的专才教育、通识教育,以培养法学理论研究教学人员和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职业人员为主要目的。培养目标单一,口径过窄,学生毕业无法适应各行各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与西方国家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两站式”,甚至“三站式”的法学教学模式存在较大差距。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客观需要目前,法学本科毕业生普遍存在着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的现象。在实践中往往只是简单地生搬硬套法律条文,缺乏对具体案件的全面分析,不能独立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复杂疑难的法律问题。再加上不具备实际运用能力、不了解法律实务的实际运行方式,导致大多毕业生在从事法律职业时,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工作要求。而21世纪是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所培养的法律人才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具备较强的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传授的主要是法学基础理论知识,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开展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实践教学,正是对课堂教学缺乏实践这一局限的弥补,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四)培养适应21世纪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客观需要法学教学担负着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法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应用型法律人才需要具备灵活应对新时期急剧变化的复杂社会环境的各种能力,使其法律应用能力的发挥不受社会环境变化的过分影响;而复合型法律人才需要具备多学科知识的复合以及知识与能力的复合等。但目前,我国法学院系的学生大多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和经验,缺乏对社会变化的应对能力。他们从高中直接升入大学,本科毕业后就直接进入社会工作,或者继续研究生的学习,缺乏对社会工作经验的了解,缺乏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更不具备知识与能力的复合以及灵活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增强法学专业学生对社会、对工作对象的了解,增强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社会阅历,有利于培养适应21世纪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要。

二、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取得法学界的普遍认同,大多法学教育工作者都积极倡导利用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法学界对改进法学实践教学方法的努力和探索也从未间断。众多法学院系纷纷编制并完善教学计划,强化实践教学,使得法学实践教学呈现多样化、多渠道发展的态势。如加强学生实习环节,注重案例教学,进行“诊所式”法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的尝试等。这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对于推动法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现阶段我国的法学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的发展状况仍不容乐观,我国的法学实践教学仍然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及实践上的缺位

在法学本科的课程设置中,课程的内容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几乎占到全部课程的95%以上,而实践教学主要是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所占比重不足5%。虽然大多学校都规定了学生的实习期,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许多律师事务所及公检法部门因本身业务压力等因素对学生实习缺乏热情,疏于督导,再加上学生受就业压力的影响,使这种实习制度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3]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会穿插一些案例教学,但由于开展案例教学的复杂性,加之课时的限制,真正在课堂上开展案例教学的少之又少。大多只是讲一个案例,但马上就给出处理的结果,对学生而言根本没有对案例进行分析的机会。由于模拟法庭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许多学校模拟法庭建设缺位,即使有些法学院系建立了模拟法庭,但由于模拟庭审资金及参与人数的限制,开展活动的次数也只能是一个学期举办一次,大部分学生也只能充当观众,很少同学能参与其中。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

法学实践教学发展到今天,虽然看上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实际上,大多法学院系往往只停留在课堂案例分析、旁听审判、模拟法庭、毕业实习这几种形式,这些实践形式怎样进行、什么时候进行,随意性很大,造成各个实践环节之间的脱节,根本无法形成法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机联系的整体。以课堂案例分析教学为例,由于受制于课堂教学计划的分割性,任课教师仅就事先分配好的一门特定部门法进行讲授,其采用的案例分析被人为地事先预设了范围,围绕特定内容进行。如刑法课的案例分析围绕刑法规定和制度进行,学生了解的主要是实体法的规定,而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则主要围绕刑事诉讼程序进行,主要学习的是程序性规定。这样的安排使得学生在课堂案例分析教学中受到的实践锻炼大多都是分割、零碎和片面的,无法给学生提供对部门法知识融会贯通的机会,更无法系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法律综合运用的全过程。最终,这样的教学手段还是无法摆脱其内容的“虚拟性”,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法律在真实环境中的具体操作。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发生冲突

我国大多数法学院系的教学安排,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在4年本科总学时学分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大多不足5%;同时又由于实践性教学自身的“实践性”特点,更注重理论知识运用的过程性和学生参与的亲历性,其实施过程往往需要多个主体之间的互动交流,这就决定了其实施要比理论教学更耗费精力和时间。例如,课堂案例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较为充分、完整地交流沟通,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整个程序费时费力。因此,在总学时一定的情况下,单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就会存在与理论教学时间相冲突的问题。目前,实践教学大多采用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案例分析、疑案讨论等环节进行,在总学时有限的情况下,过分压缩法学基本理论的讲授,会造成理论教学计划无法完成、学生基础理论不扎实的困境;而一味地只讲理论,就不可能在课堂上进行足够多的案例分析、展开充分的讨论。因此,目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而开展的实践能力培训受到教学时间的局限,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时间上的冲突。(四)缺少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师资队伍作为法学本科专业的教师,不但要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法律思辨能力,还要有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和敏锐的法律洞察力。[4]我国目前的法学师资队伍与以前相比,在学历结构上大有提高。一般的本科院校在新进教师时都要求博士学位,教师的理论水平、知识体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这些教师多是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培养出来的,缺乏法学实践的历练,缺少法律实务经验和社会阅历。他们中的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更擅长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足够的法律实务工作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再加上高校普遍存在的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大多数法学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理论研究上,对法律实务无暇顾及。因此,要想较好地开展实践性教学,还要求法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三、法学本科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对于高等院校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长期以来争议不断。实际上,无论将法学教育定位于一种什么样的教育,优秀法律人才都应当具有比较完整、扎实的法学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较强的法律专业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5]因为法学是关于法律的学问,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更是一种处理问题的经验,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问。法学的主要意义就在于解决各个领域的法律问题,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和实践性,因此实践性教学必不可少。法学是对人类法律活动中产生的经验的理论总结,具有知行统一的特点。法学的知行统一决定法律教育应当重视实践性教学方法,强调在实践中学习法律。法学本科教育必须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立足职业教育,突出学生应用性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法律思维的训练,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法律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合格法律人才。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会同中央政法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高等法学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并把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作为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应当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法学实践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不少于总数的15%,逐步建立起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入学第一、第二学年,以法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为基础、在教学中注重运用案例教学,教师精选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同时可以组织学生旁听法庭审判、观摩见习、进行法律宣传活动等,并结合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进行有组织的讨论,增强学生对法律的感性认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和习惯;在第二、第三学年,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选取合适案例,模拟真实法庭,集程序与实体于一身,综合训练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实施法律诊所教育,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处理事件,亲历真实案件,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又服务了社会;在第三、第四学年,每学年都要集中安排8-12周的时间,让学生集中进行法律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等单位进行专业实习,严格要求,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全面考核,把实习真正落到实处。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到相关实务部门进行实习锻炼,平时也要积极参加由学院统一安排的法律援助活动,在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也使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锻炼。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就是根据不同实践教学形式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的发展状况,把实践教学合理分配到四个学年中,使每学期都有实践课程或环节,都有不同侧重、不同层次,环环相扣、相互配合、逐步推进,真正把实践教学体系与学生的知识理论构建过程相结合,使学生在知识理论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职业技能。总之,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通过校内校外的结合、长期与短期的结合、实务工作与业务演练的结合,以及社团活动与专业学习的结合,为学生搭建的是在实践中学习、运用法律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