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遣词造句

遣词造句

时间:2023-05-30 09:04:54

遣词造句

遣词造句范文1

高洪洋 1988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外语系, 2000年4月苏州大学外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2003年8月被省教育厅选派赴牛津大学学习。2001年9月获中学高级教师职称。2002年5月被评为盐城市中学英语学科带头人。 英语作文的遣词与造句是在茫茫卷海中抓住阅卷老师眼球的闪光点。下面以2011年高考作文为例讲解如何进行遣词造句。

(一) 遣词―――三原则

复杂原则,多变原则和温暖原则。复杂原则是指可以用一些“牛词”来代替一些“土词“,比如说,“忙于做某事”,一般的说法是:be busy doing sth,使用复杂原则后,我们可以用be engaged in doing sth.;be absorbed in sth;be buried in sth 等。

多变原则就是当文章中要写两处相同中文意思的词时,善于用不同的词或者词组代换,比如最后一段,两处写到“努力”就可以使用不同的短语“spare no effect”和“try ones best”。

温暖原则就是,任何一个名词都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或者定语从句,或者是同位语从句来修饰,比如这边的working mum,就比“mum”形象得多;任何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都可以由一个副词来修饰,如:“a little girl comes to greet her working mom happily”中的happily 就对该剧中的come这个动词起到了温暖的作用。

(二) 造句――三套路

书面表达中的句子也很讲技巧,可以遵循三套路:适当拉长,英式思维,闪光句式。首先适当拉长,可以运用定语从句,并列结构,插入语等方式使得句子变得更加的丰满。“In response ,the mom kneels down to show how thankful and delighted she feels .”这边的“in response”就是一个插入成分。其次是英式思维,要做到不是一直以人作为主语,宁否定不肯定以及宁被动不主动等。如 “Being a good daughter outweighs being a good student.” 就用了动名词做主语。最后是闪光句式,就是用一些比较出彩的句式,比如“Totally engaged in my study ,I seldom pay attention to what mother needs and feels”。这个句式中,运用到了非谓语动词,分词作状语的形式。

The burden of students has been a hot topic for years, but the load of parents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especially from their own children.The burden of students has been a hot topic for years, but the load of parents has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especially from their own children.

The picture shows us a touching moment when a little girl comes to greet her working mom. Realizing her mom must be very tired after a days work, the girl helps to remove the bag from her shoulder. In response, the mom kneels down to show how happy and thankful she feels.

All this reminds me of my mother who has been doing whatever she could to let me have the best. But, totally enagaed in my own study, I seldom pay my attention to what mother needs and feels, and always think studying well is the only thing I could do in return. Now I know I can do my bit to help with the everyday washing, bedroom cleaning, or at least prepare breakfast myself, so as to share mothers daily burden. The picture convinces me it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o be a good daughter than a “good” student.

遣词造句范文2

关键词:遣词造句;表情达意;博览群书;积其精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390-01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也是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句子是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用词造句的能力,是作文教学要培养的基本能力。

就语言的功能来说,一要表意,二要传情。所以我们常说的语言能力,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要有深刻的思想,清晰的思路;二要有丰富的词汇,准确的表达。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要完整而周密地表情达意,还必须善于遣词造句。而造句最基本的要求是文通字顺,合乎语法。那么怎样的句子才算通顺呢?第一、句子结构完整,叙说精炼。第二、词语搭配得当,安排有序。第三表达合乎逻辑,思路清晰。

现在的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是词不达意,文不符题,言不由衷。因此,抓住词语完整,语句通顺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文教学要注意积累的渐进性

训练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非朝夕之功,切不可急于求成。从小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看,由于学生对某些词语的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学生在作文时,观察的物体和词语之间往往不会建立起相应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要求学生多积累词语,并深刻理解,使学生能见词现物,见物生词。这样,学生在观察事物,看到身边某一形象时,就会马上想到相应的词,或从词马上联系到他所概括的事物。通过观察事物和理解词语,促进事物与词语之间紧密联系,是丰富学生词汇、发展学生语言表述的极好途径。在句子的训练时,要一句一句地训练,不求篇幅,只求精炼,让学生把每一句话说通顺,写通顺,学生遣词造句的基本能力也就扎实了。

二、作文辅导要注意训练的整体性

无论是表达一个意思、说明一个事物、抒发一种情感还是阐明一个道理,都需要陈述者综合运用字、词、句、段乃至篇章。所以,对学生进行基本训练时,无论是遣词造句、填充词语,还是补充句子、修改病句,一要实,二要活,要着眼于能力的培养,应用的提高,不能为考试而训练,要侧重于对学生语言整体的训练。

三、作文习惯要注意张扬学生的独立性

对小学生语言的独立性训练应贯穿在整个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习作的独立性,关键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不要让他们存在依赖心理,要从写一句话开始,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精彩的世界,感知大自然的美丽动人,通过他们的思维活动,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实际上就是把训练语言于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在遣词造句上培养学生作文的独立性。为了丰富学生的词汇,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做到“三多”,即多读、多背、多说。多读是博览群书,丰富知识。阅读和作文,一个是吸收,一个倾吐,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没有进,就无从谈出,吸收得好,就倾吐得精。学生在阅读中,通过读、思、记,将文中优美的词句转化为自己优美的语言,这样可以为语言的充分应用打下基础。多背是积其精华,以备后用。背诵是学生在学习好文章时,将作者的精妙运笔和传神造句背诵牢记,存放在自己的知识库。只有积累的多了,作文时生动的内容才会涌出笔端,不招自来。三是多说。说 ,就是互相倾吐、互圆其说。口头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连贯性、概括性、生动性等都于学生写好作文息息相关,在习作指导时,让学生把看到的互相说一说,互相评一评,互相补一补,达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目的,为培养小学生作文中的遣词造句能力打下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品。

遣词造句范文3

【摘要】作文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部分学生感觉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习作时没有话可写。教师要从遣词造句、积累知识、口头作文等基础入手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遣词造句;口头作文;知识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是语文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部分学生感觉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没有信心,不乐于写作文。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所以为了教学生写好作文,我作出很多办法努力,从中也有些感悟。

1.加强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 遣词造句是习作的奠基石。遣词造句的基本要求:一是用词准确,二是句子完整。步骤是:①理解词义,理解词语表达意义,明确词语的运用范围,分清词语的感彩。②选择材料,选取一些新鲜的、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来写,用词要灵活,内容要丰富。③培养造句能力,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这就是句子的主语部分。后一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怎么做”或“是什么”,这就是句子的谓语部分。一个完整的句子应当把话说得具体明白,让人一看就懂。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在平时加强以下遣词造句的训练。⑴句子结构要完整,结构完整是造好句子的前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说出的句子是不完整的。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仅能回答“谁在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更要能够回答“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怎么干?”等。如果我们在平时就坚持不懈地强调句子的完整性,学生写出不完整的句子的次数会大大下降。⑵内容要生动,文章是由句子构成,为了使文章生动,句子的表达首先就要生动具体,必须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为习作打下牢固的奠基石。

2.重视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语言方面则是口头语言的发展先于书面语言的发展。抓住这一点,在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时,充分发挥学生说的这一优势,让学生先说多说。但想让学生先说多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要联系课内课外的阅读,不仅要让学生多读,还要让学生把看过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积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诠释阅读阅读内容。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之后,才可能把想说的故事说全说细。学生在说作文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说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习作的具体规定,提高审题能力。二是说自己的准备材料,目的是检查学生习作前材料准备的情况。三是口头作文,结合习作指导过程又分为说题目、说提纲、说作文。说作文可采用个人自说、同桌对说、班内口头作文交流等形式。通过说不但解决了学生作文的内容问题,而且还解决了他们的语言表达问题。

3.注重知识积累 3.1 注重语文教材内容知识的积累。在平时语文课教学中,注重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的积累。比如:在教完《尊严》这课后,就让学生重点理解描写年轻人外貌的句子,采取背诵、摘抄等方法进行积累,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教完《白鹅》这一课时,着重让学生理解课文的结构及作者的写作方法,并适时进行习作指导。还有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并摘抄积累,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铺垫,就让学生在习作时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3.2 加强课外阅读,重视课外知识的积累。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和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展课外阅读。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为了介绍图书,我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选择图书提供了方便,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二是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例如开展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诗海拾贝》前,我让学生通过读报刊、杂志和书籍、询问等途径,搜集创作的诗歌或记录当地流传的民歌、童谣等并加以分类整理。还可以举办朗读比赛、成语接龙赛、手抄报展示、“古诗朗诵会”、“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提高了习作能力。

遣词造句范文4

写作过程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思维的把控。措辞即遣词造句,从静态形式上看,是写作中最基础又最难形成的能力,从动态过程上讲,又是与思维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写作环节。可以说,思维是措辞的幕后推手,是提升措辞水平的“黑匣子”。

语文教师若想提升学生的措辞水平,首先要知晓措辞过程中思维运作的原理和类型,树立写作教学中以“措辞思维”为重心的观念,其次要分析这些思维类型的作用和教学价值,把“措辞思维”具体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去。

一、措辞思维的原理、类型

措辞的过程就是思维转换成语言的过程,即搜索、选择和厘定由思维产生的意思单元所要表达的语义,把“思维的意思单元”变成语词或语句。这样的转换过程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呢?刘勰说:“宅情曰章,位言曰句。”①这就是说:“章的安排及章内句子的安排,是对文章段旨、句意的安排,句子的生成就是对语词位置的安排、确立、到位。”②理想地说,形成的语词或语句不仅要准确反映客观世界、符合文本语境甚至生发独特含义,而且要保证具备语感、美感。根据以上分析,措辞的思维运作类型可以分为基本语义和功能语义。

(一)基本语义

基本语义即对语句的基本意思的把握。这里考虑的是在写作中对“思维的意思单元”要表达的基本语义的搜索、选择和厘定。譬如这样一个语句:“春节临近,为了安排春节市场物资供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请贵场将花生、芝麻、红枣、核桃的其余数额,在本月前如数交足。”其基本语义就是:“请交足所欠物品。”

(二)功能语义

1.节奏性语义

节奏性语义是对遣词造句的人称、口吻、详略等问题的节奏性把握。这里考虑的是遣词造句的情感色彩、行文速度、详略安排等选择问题。譬如“空言不如实践”一句,可以化虚为实地表述为“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S”,从而拉长了措辞的节奏,增强了感彩。

2.策略性语义

策略性语义是对遣词造句的谦敬、禁忌、同理心等问题的策略性把握。这里要尽量避免写作禁忌,尽量利用一些互惠互利的字眼曲折、礼貌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譬如“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一句,可以表述成“我很想你回家”,从而隐蔽了抱怨、指责的情绪,避免了话语禁忌,策略性地表述了写作者的真实意图。

3.修辞性语义

修辞性语义是对遣词造句的形象性、文采性、渲染性等问题的考虑与选择。譬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将无声的画面变成了枝繁花盛之景,群鸟竞唱之态,浓郁的春意在这喧闹的“红杏枝头”活灵活现。联想开去,春天万物复苏,争喧不已,人间社会也是喜气洋洋,闹春之声喧嚣尘上,一个“闹”字,不仅点染了春景,而且渲染了春景里人的情意。

写作语言与会话语言不同,会话语言关注的是基本语义、节奏性语义、策略性语义的问题,而书面语言(写作语言和艺术语言)还必须进行修辞性语义的把握。书面语言如果不关注修辞性语义等功能语义,就会成为孔子所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语言。

二、措辞及其思维的作用

根据刘勰所说“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措辞中的“言”怎样才算“到位”呢,其“情”又是怎样进行“宅”定的呢?在措辞这一“表情”“达意”的过程中,其背后的思维会产生什么作用呢?

措辞,有语词、语句和语段三种形式,分别有措词、砌句和成章(生成语段)的作用。在措辞过程中,思维分基本语义和功能语义,这些思维在由不同的词句段组合而成的语言环境和表达风格中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一)措词及其思维的作用

语词,无论偏正词组或并列词组,其语义组合的本质是对字义、词义的修饰、渲染。偏正词组中,偏对正的限制是一种修饰,这修饰是一种渲染、重复。例如,“深红”,“红”是一种抽象的红色,而“深红”还是一种红,一种红的程度比较高,甚至还是一种冷色调的红。因此,教师说“深红”是对“红”这个词义的渲染、修饰。并列词组是典型的渲染、修饰结构。例如“悲凉”。此外,节奏性构词中的重言、双声、叠韵,无一不是对声音和意义的渲染和修饰。于是重言、双声、叠韵这些双音词就成了汉语词汇的一个独特的景观。李清照的名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是如此。

(二)砌句及其思维的作用

砌句主要考虑句子中的语法搭配、字词修饰等问题。譬如鲁迅在《故事新编・铸剑》手稿中“他们泪眼模糊地回顾,武士们还在打捞”一句,定稿时写成“他们泪眼模糊地四顾,只见武士们满脸油汗,还在打捞”。砌句首先是要准确表达基本语义,初次生成的句子在准确度上不一定能够达到要求,要多利用语法知识进行理性判断,以避免错误。如初稿中“回顾”一词有歧义,到定稿中被改成了“四顾”,使得字词搭配更和谐。

但是砌句的本质不是为了陈述基本语义,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和修饰。加入的“只见”一词,仿佛电影镜头将我们的视线带入到现场,使语句表达更顺畅而亲和,原稿中句子则显得散淡而冷漠。“满脸油汗”一词把镜头推近,成为武士们的特写,形象立刻鲜明,具有立体感。

(三)成章及其思维的作用

这里的“章”是段落的意思。成章时,句子已经生成,段落的旨意通过重复或者对比已经明确,行文基调、语气已经形成。这时成章的作用就体现在:首先,将基本语义展开、蘖生为一系列的句子;其次,对每个句子按照上述的思维类型(节奏性语义、策略性语义、修辞性语义)控制句子语法关系的展开与限制。实施并融合以上两方面内容,就是成章的功能。譬如:“车厢空寂,四人坐定,聚会使人漂亮,有精神。宏庆与康总熟悉。汪小姐与梅瑞,善于交际,一讲就笑,四目有情。火车过嘉兴,继续慢行,窗外是似开未开油菜花,黄中见青,稻田生青,柳枝也是青青,曼语细说之间,风景永恒不动,春使人平静,也叫人如何平静。”③这是金宇澄长篇小说《繁花》中的一段文字,经过提炼的口语,首先表现为一种纯熟典雅的书面语言,其次在节奏思维和策略思维的作用下,将基本语义“曼语细说之间,风景永恒不动”展开、蘖生为一系列的句子,使得叙述变得陌生而有韧劲。在这个意义上,《繁花》又可以说是发现了文学创作的奥秘,即对传统成章模式的改造:通过分解和破坏,通过句法的创造,作家在语言中创造了一种新的语义,他自己的声音。

三、措辞思维的教学运用

分析措辞过程中思维运作的原理、类型及作用,有助于语文教师从思维运作的高度重新认识“提升学生措辞水平”这一写作教学难题,并运用措辞思维进行写作教学。下面试从遣词造句和集句成章两方面分别举例。

(一)遣词砌句思维的教学运用

遣词砌句犹如将帅统兵,作者就是将领,排兵布阵的策略就是思维运作。老师犹如统帅,教会属下将领(学生)排兵布阵之法的圭臬就是掌握思维运作的规律和方法。譬如朱自清《背影》结尾的一句话:“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31个字要表达的基本语义就是7个字:我看见父亲背影。从行文的基调来看,这句话用了一种深沉低回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彩,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深情。从修辞性的角度来看,作者对“看背影”这一基本语义进行了尽情的修辞、渲染:首先,交代了自己看见父亲背影的时间“我读到此处”;然后,描写“我” 看见父亲的情感状态“在晶莹的泪光中……”以此作为这个句子的状语从句,强化了句子的悲情力量;最后对宾语“背影”进行恰如其分的修饰“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在对宾语背影的修饰中,作者运用的是多重定语,即修饰、渲染的语义,从而强化、渲染了“背影”的形象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准确表达基本语义的基础上,恰当使用节奏性语义,结合读者意识和语言环境使用策略性语义,巧用甚至多用修饰性语义,才能使叙述语言生动有力,抒情语言充沛感人,描写语言更具画面感。一般说来,遣词造句的思维训练有以下三个步骤:

(1)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完成语法结构,使之成为一个像“样”的语句。

(2)改换原有词语,把概括的意义具体化。例如“瓯江好美”,可以把“美”具体化为形象描述:“瓯江,是一条美丽的绸带,绕在丽水的山壑之间。” 或者创造性地描述为:“瓯江的美,穿行于丽水的山壑之间。”

(3)补充句子枝叶。“枝叶”指句子的定语、状语、补语。譬如上句,可以把它补充为“瓯江,是一条柔软透明的绸带,萦绕于丽水灵秀的山壑之间。” “柔软透明”点染了瓯江柔美的具体情状,“灵秀”是山壑秀美的特点概括。

注意一点,教师在指导学生使用修辞思维时,首先要确保学生能准确、严密乃至有策略地叙说基本语义,在此基础上方可施展渲染、铺陈的辞措,否则将导致语义失真、失言,修辞失效、失美。

(二)集句成章思维的教学运用

集句成章好比将帅发动战略,将战略据点连成一片,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1.修辞成章思维的教学运用

分析鲁迅《故乡》开篇段落:“时间已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不禁悲凉起来了。”这是一个著名的借景抒情语段。作者开头第一段讲自己对回故乡的渴望,为了使作品产生强大的反差效果,紧接着就描述了故乡的荒凉、萧索。语段运用渲染、重复的思维对故乡的荒凉、索进行渲染、强化,以达到感染人、打动人的目的:时间是“深秋”,已有西风肃杀的感觉。“阴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也是对环境的渲染。“苍黄的天底”,“萧索的荒村”,“没有活气”,“悲凉”的心情,是对情绪的再次渲染。构成这个语段的主要的思维运作类型,就是渲染、重复。在教学中,教师可提供一个或几个语句,让学生扩写成语段,要求在扩写中运用到渲染、重复的修辞手法,以期训练学生修辞成章的能力。

2.反衬成章思维的教学运用

语段可以运用渲染、重复的修辞来达到对语段意旨的渲染、强化,但有时也可以运用对比、反衬的思维方法来清晰段旨。这时,行文中往往要用到“然而”、“可是”这样的语词。再分析《故乡》的第四个语段:“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揭示说:故乡也本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但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的心情不好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情。”开头两句写故乡的美丽,从第三句起就转向对故乡日趋没落的渲染,以“美丽”反衬“荒凉”。作品之所以成功,主要就是运用了反衬、渲染的艺术思维。鲁迅成功的奥秘就是如此。学生早在小学阶段就知晓了反衬的作用,但如何在成章行文中运用反衬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写作相关语段,要求学生运用反衬手法进行写作。

总而言之,“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措辞不是语词、语句、语段的简单组合,而是语词、语句、语段的有机聚合。”④有机聚合的准则、原理就是对节奏性语义、策略性语义和修辞性语义的控制与把握。从写作学的角度来看,措辞不单关注基本语义,更加关注节奏性、策略性、修辞性这些功能语义的控制或把握。正因为这祥,无论中西方的古作学都把写作叫做“修辞”,有些西方国家至今把写作学叫做“修辞学”,这是很有道理的。

“措辞思维”关乎写作意图,关乎写作过程,更关乎写作结果。措辞思维全方位地影响写作的始终,并且在关键时刻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理应成为写作教学的重心。

――――――――

参考文献

①刘勰:《文心雕龙》,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②④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2页、355页。

遣词造句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话教学;写话兴趣;写话训练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学生对写话兴趣不高,缺乏正确的写话动机;写话质量较低,具体表现为语言不通顺、错别字与标点错误较多、写话内容机械单一等,究其原因,除了与学生自身储备不足导致他们倾吐困难外,还与教师的指导方式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对写话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通过采取合理指导方法与措施来改变当前低年级写话教学高付出、低成效的现状,力图促进写话教学的长远进步与发展。

一、激发学生写话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由写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一二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是我们进行写话教学的首要任务。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如果我们不能激发他们对写话的兴趣,那么写话教学的后续活动就难以有效、顺利展开。所以,在写话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自由写话,由此体验写话带来的乐趣。

二、加强写话训练,丰富写话指导方式与方法

指导学生写话,我们要注意运用多样化的写话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写话并非机械单调、乏味无趣的,而是始终对写话持有新鲜、好奇的心态。另外,在写话指导方式的运用中,我们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展开,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写话指导方式与方法中受到科学锻炼,从而把学生顺利带入写话的殿堂。

1.组词造句,连句成段

小学低年级注重对学生的识字教学,而且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很多识字教学主题,在这些主题教学中,我们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用所学过的词造句,并将多个句子连起来组成一个段落,如此可以帮助学生对遣词造句的规律进行初步理解,并通过练习对各种句式进行了解与熟悉。如一年级下册中“语文园地一”需要学生认读的几个词语:春暖花开、春风拂面、万里无云、五颜六色、百花盛开、欢声笑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这些词语造句,并将所写出的句子连起来组成一个段落,以为学生了解遣词造句规律和熟悉不同句式打下基础。

2.看图写话

如今小学语文课本的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每篇课文都配以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插图,而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些精美形象的插图对他们有着强烈吸引力,总能吸引他们的眼球,所以,我们就可将这些插图当做训练他们写话的素材,指导学生写出句子通顺、句意清楚的语句和段落。例如,《找春天》这篇课文,配了两幅形象生动的插图,第一张插图中,三个小朋友在田野中奔跑,其中一位小朋友停下脚步屈膝观察一朵盛开的鲜花;第二幅插图中,两位小朋友在河边草地上追逐嬉戏,空中有两只小鸟自由飞翔,远处还有一只放飞的风筝……根据这两幅插图,我们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插图中环境、人物的观察,让学生尝试写一段话,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句意表达清楚、句子通顺即可。

3.仿写和续写

仿写,即让学生对已有文本材料的结构与句式进行模仿。低年级学生缺乏独立的观察思维和学习自觉性,而且他们本身有善于模仿的性格特点,通过给学生提供范本让学生进行模仿练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写作的难度,培养学生写话的自信心。续写,指的是学生通过发挥自身想象力对课文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对某篇课文进行续写,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还能锻炼学生遣词造句和书面表达能力。例如,以《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为例,课文结尾部分是小鸟要求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我们就可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续写内容包括:青蛙跳出井口了吗?如果没有跳出井口,它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结局是什么?如果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这样,通过要求学生续写课文,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能促使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获得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要尝试探索和寻求切之可行的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写话展开训练与指导,使学生适应写话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为学生日后迈好写作这一步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遣词造句范文6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与郑敏、辛笛同为“九叶派”代表诗人,也是《九叶集》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他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诗歌以浓厚的现代派之风而为人瞩目,其诗歌有意识地借鉴英美现代派,把新诗带到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前区,语言风格正如评论所说:“很少中国人习惯的感性抒情和翩然风姿,因而不容易叫人喜欢。可陌生与生涩一经深深探索,又给人一种莫大的惊异,乃至惊羡。”正因为如此,他的诗在一般读者中流传并不是那么广泛,特别对初步接触现代派诗歌的中学生来说理解更有一定的困难。他的选入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的《赞美》就是一首不易理解的现代派风格的诗歌,下面试就这首诗的语言技巧进行分析,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该诗,更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现代派诗人睿智的艺术锋芒。

一、意象抒情

所谓意象就是渗透了诗人情感的形象,它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现代派诗人作品中往往使用密集繁复的意象表情达意,《赞美》一诗也同样如此。该诗第一节为了展现中华大地的满目疮痍和民族的深重苦难,运用了“呼啸着干燥的风”“低下的暗云”“单调的东流的水”“忧郁的森林”“泉涌的热泪”“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阴雨的天气”等一系列意象,使人目不暇接。我们在读该诗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意象的表面,而要深刻理解这些意象表达的内在意蕴。

二、遣词陌生化

遣词陌生化就是运用艺术的方式,对熟悉的事物或意象加工处理,使之变得陌生,造成心理上的审美距离,激起人们阅读的好奇和注意。《赞美》一诗中存在着大量的遣词陌生化现象,如“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该句中的“溶解”按惯常的造语习惯应用“埋葬”,但这里避熟就生运用“溶解”,产生了新颖而又含蓄的审美张力。该诗中的其诗句:“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再一次相信名词,融进了大众的爱。”“他看见自己融进了死亡里。”其中的“流”“名词”“融进”都是通过陌生化处理了的。

三、句式倒装

倒装是语句在语法上的错置变形,体现为惯常词序的改变,由于打破了人们所习惯的语言常规,从而使句子取得了神、奇、巧、警的效果;增加了语言的容量和弹性,取得了多义的效果;强化了语言的启示性,取得了写意传神的效果。《赞美》诗中运用了不少词语倒装的句子,如“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起伏”一词本是修饰“山峦”的定语,却倒置在了宾语的位置;“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溶解过他祖先的”本应放在“泥土”前面,结果却后置了;“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这句话按惯常的语序应把“凝固在路旁”前置修饰“受难的形象”。

遣词造句范文7

“英语作文(书面表达)”一直作为高考英语科试题卷的主观测试题之一,主要基于“英语作文”这种测试题型能达到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大部分要求。从测试角度而言,“英语作文”有利于考查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包括从单词拼写、词语搭配、词法结构到语法,从遣词造句、把握要领、谋篇布局到修辞风格等。考生这一切的语言综合应用素质尽在评卷入的眼中,其能力强弱、成绩优劣,真可谓是历历在目;从学生角度而言,英语“听、说、读、写”四会能力,惟独“写”最难,最具挑战性,因为其他三项只要你“会”即可过关,但是“写”却不然,光会不行,还得要遣词准确、词语搭配巧妙、句式结构应用恰到好处,体现出语言结构完美,从而更能体现文章的表述优美的境界。正因如此,我们不难看出“英语作文”在高考试卷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高三年级复习阶段的英语作文复习与指导尤为重要。

遣词造句范文8

一、注重词汇量的积累和运用

高中阶段词汇量的积累非常重要,学生只有具备了充足的英语词汇,才能满足写的需要。作为教师,我们应督促学生每天背单词,教给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如根据读音、构词法记忆,以及阅读记忆、联想记忆、分类记忆等。再者教师要有每单元课时设计,检查单词记忆效果,并及时反馈,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此外,还要注意对已记忆单词的回忆和反复咀嚼,并善于及时、灵活运用。比如,在单元词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在学案中所做的句子所反映出的初中词汇进行有意识的替换,渗透给学生these words are better than common words in your middle school.

二、简单句的训练复习

在一升入高中时的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做好初高中英语的衔接,不要一上来就做一些复杂的句子,要大量训练初中的五种英语简单句。即主谓结构、主系表结构、主谓宾结构、主谓双宾结构和主谓宾补结构。这五种基本句型是复杂句子的基础,任何复杂的结构都是由简单句组成的。所以,老师要求学生首先会写简单句。这样的训练可使得基础差的学生也会对写作产生兴趣。这样就避免了由于老师设置的基础门槛太高,忽略学生的不同起步水平,会导致后来的两极分化现象。例如:必修一第一,二单元的词汇教学中遣词造句:1.过了一会,我镇静了下来。I calmed down after a while. 2.他在遭受疾病的痛苦。He is suffering from illness. 3.妈妈很担心孩子的安全。Mother is concerned about children's safety.等。

三、时态、语态训练

英语句子离不开时态和语态,很多学生受汉语思维影响,容易忽视谓语动词的变化。对此,我们应分类型各个击破。比如,老师在每单元对于新词汇的遣词造句教学过程中,可以分阶段地有意识地训练某个时态语态。人教版必修一第一,二单元的词汇教学中,重点训练一般现在时态。例如, 而转到了第三,四单元,则重点训练一般过去时态。到第五单元时,可以把这两种时态混合起来,让学生根据语境,通过遣词造句来区分这两种时态的不同。而到了下册,再重点训练时态的主动与被动。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从而让学生时时刻刻考虑时态和语态,随时随地留意时态和语态。相信所谓的有“历史背景”的差生也会在这样的循序渐进的教学中使得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四、固定句型训练的渗透

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固定句型,熟练运用这些句型能使学生的作文更具文采。如

(1)Computers play an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with societies developing.

(2)It's important /useful helpful for us to do exercise regularly.

(3)He was so stubborn that we can't persuade him to change his mind.

(4)There is no doubt that he will be admiited into university.

(5)It's in this place that I came across him.等等我们应让学生学会套用这些经典句型,从而轻松地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既能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也能为文章增色。

五、句型转换和一句多译训练的提高

英语中有时一句话的意思可用多种不同的句式表达。所以句型转换和一句多译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使学生通过多种表达方式,熟悉各种句型,以备与在考试中不仅不会因想不起如何表达而“卡壳”,而且还有助于丰富表达的方式,使得文章更出彩。例如,要表达“看见他偷东西我很吃惊”可用

I was amazed to see him stealing.

What amazed me was to see him stealing.

To my amazement, I saw him stealing.

It is amazing to see him stealing.

I saw him stealing, which amazed me greatly.

英语教材中有大量可以相互转换的句型,师生要善于发现,勤于总结,学以致用。

当然了,要想达到较好的效果,与平时扎实的基本功和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六、加强阅读、抓朗读、背诵和默写

学生对于所学课文要认真朗读、背诵且能默写每课的重要段落、句型及精彩片段,老师要要求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的范文,以便拥有丰富的语感资料。这样写作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七、练习过后及时讲评

讲评能使学生领悟到自己的语言错误,体会词、句的功能,还能开拓视野,发展思维。所以对于写得好的作文,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仪让学生欣赏,讲评给全班学生,讲评完后也可张贴于作文墙报专栏上,以予鼓励,这样亦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

遣词造句范文9

1. 认真审题

认真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它关乎作文的成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如何审题。在教学中,笔者常常讲“四步审题法”,即审体裁、审时态、审人称、审要点。在高考英语作文的写作中,对体裁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要求写议论性文章,记叙性的文章,还有的则是写书信,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用语或写法,只有明了体裁才能进行规范的写作。第二步就是时态问题了,这个主要考虑是看看所给题目适合哪一种时态就可以了。第三步就是看人称,尤其在书信中,我们要明确这一问题,即用第几人称写,写给谁看。第四步就是看要点,在一些作文中它都有提示性的要点,这些是不可忽略的,有的可能是情景说明,如果把要点吃透作文就比较容易了。

2. 列出提纲

提纲是作文的框架,只有列出提纲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在列提纲时根据所审要点,将要写的内容一一列出来,这时候的提纲可以用中文也可用英文列出,但是笔者在教学中更主张学生用英文,因为这样学生们更容易完成接下来的写作。在列提纲时叮嘱学生,不可遗漏要点,确保要点齐全。同时,要琢磨是否需要添加细节或将所给要点适度拓展,只有进行合理的拓展,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更生动、更精彩。

3. 写出初稿

在写初稿的时候,学生们应该根据提纲的内容完成三个内容,即遣词、造句和谋篇。

3.1 遣词的方法

晚词优先法,在英语中有些单词出现的比较晚,而这些词又受教师的偏爱,所以在写作中使用学得比较晚的单词,可以体现一个人“学以致用”的意识。如:“困难的”一词,写成difficult的分数肯定没有写成challenging的分数高。所以在写作中我们要有意识训练学生们这一能力。

短语优先法,活用短语是一个考生能力的体现。因此,在教学生们作文时我们可以试着让学生们将某些常见单词转化为短语,这样也会使作文增色不少。比如,“参加”一词,写成join就会黯然失色,但是写成take part in或participate in就会增色很多。

衍生词优先法,在高中英语中,学生们已经学习到了很多词根词缀的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可以将很多高中词汇拓展,这样的作文将会增加许多亮点。比如,“不开心的”这一单词,如果写成sad就会使阅卷教师感觉学生的水平好像还停留在初中,但是用discouraged、depressed、downhearted、low-spirited等词,效果就会不一样。

3.2 造句的方法

首先,写正确的句子。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有的学生将汉语和英语弄混淆了,写出的作文竟然是汉式英语。还有的学生将单词记错,更严重的就是语法使用的错误,这些都是致命的,所以在作文时要把句子写正确。

其次,写平衡的句子。句子要平衡就是一些并列、转折等词前后语句要一致,我们看一个例子。比如:In my spare time, I enjoy popular music and collecting stamps.显然这个句子有问题,经过修改是这样的:In my spare time, I enjoy listening to popular music and collecting stamps.这样句子就平衡了,也符合英语的语法了。

再次,写连贯的句子。如果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是连贯的,那么行文也是连贯优美的,所以在平时的时候我们的教师要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尤其是学生写完作文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改正,或者让学生们相互批阅。

3.3 谋篇的方法

首先,写好开头。开头最好就开门见山,要么解释和描述主题、要么提供背景知识、要么小故事引路、要么提出问题、或者用倒叙、悬念、名言、描写等方法。

其次,写好段落。段落本身又像一个小短文,要想写好每个段落就要做好前期的工作,即遣词和造句,这两方面都完成了,写段落就容易多了。

再次,巧用过渡词。英语中有很多过渡词,如果使用恰当不仅能使行文更流畅,还能增强文章的耐读性。像,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 一方面……另一方面……

4. 修改润色

这需要考生们在考试时将自己写的文章通读一遍,检查是否有单词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如时态是否有错,主谓是否一致,人称是否一致,句子结构是否完整,是否有介词的误用,是否有be的少用或多用,上下是否连贯等等。

5. 规范誊写

规范的书写往往能给阅卷教师留下美好的印象,有可能会给你的作文评分提升一个档次。因此,平时练好书法,考时规范誊写,这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遣词造句范文10

一、颠覆前后的比较

对于简练而凝重的语言,如果常规的品味方式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意味,而通过增、删、移、换等手段,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是增词比较。文学语言中的留白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在阅读时就要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语言丰富的潜台词。如杨绛的《老王》中的“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这是老王临终前,为了报答作者一家平日里对他的关心,奇迹般来到作者家里送香油与鸡蛋的一个细节。当我问:“老王,你好些了吗?”,老王“恩”了一声,他既没有说“好些了”,也没有说“我很不好”。其实他是答非所问。假如把老王的“嗯”,增补为“嗯,我很不好,可能马上就要死了”,或许我当时就会嘘寒问暖,又或许会带老王上医院,那么即使后来老王去世了,作者也不会如此愧怍。但问题是当时老王答非所问地“嗯”了一下,而作者却完全没有关注到这个细节,所以当听说老王在来作者家后的第二天去世后,心里总感觉不安。因为作者觉得自己根本没把老王当做亲人一样来关心与平等对待,只是把他当做弱者来同情与关照。通过增补词句比较品味,我们发现老王的一个看似不经意的“恩”,其实为后文作者的愧怍之情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二是删词比较。它是指将修饰限制成分加以删减,并将删减后的文字与原文进行比较,以体会语言的妙处。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如果拿“无可削”和“不得减”作标准来观照语言材料,当能品味到语言的真味。

如朱自清的《背影》中“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一句。删去“等”、“再”、“又”,改为“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来了”。朗读比较发现,原句中的“等”“再”,可见当父亲远去时,我一直注视着父亲的背影由近而远,由显而隐,直到完全消失的整个过程,我对父亲的感动、留恋、不舍、担心、惭愧、惆怅、悲悯等多种情感也随着背影的渐渐消失而越来越沉重。“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说明我不是第一次流泪,我是再次被父亲的爱所感动。若去掉“等”“再”“又”,所表达的对父亲的那种依依不舍、感动、惆怅等复杂的情绪明显没有原句来得浓厚,而且“我的眼泪来了”还让人误解为这是我第一次流泪。通过删减与原句比较品味,就不难看出,这看似可有可无的三个字,却体现了儿子当时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父子情深,想到父亲的至亲至爱,想到自己先前的自以为是,想到父亲的命运和前程,生起了无限感慨。通过这样的比较品味,学生能深入地理解本文的主旨。

三是移位比较。这是指改变句序或者调动句子中某个字或词的位置。然后与原文比较表达效果的不同。如泰戈尔的《金色花》中“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引导学生品味,先变换句式为“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朗读比较品味,原句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焦急与担心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天真、调皮、自以为得意,增加了亲密感。而变换句就没有这样丰富的表达效果。改变句式进行对照比较,揣摩品味,让学生更直接、深刻地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只需三言两语就能使学生领会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

四是换词比较。这是指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替换句中的词语,然后两者比较表达效果的差异。如鲁迅的《风筝》中原句“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改写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扔在地下,踩扁了。”引导学生朗读,比较品味“抓、掷、踏”与“折、扔、踩”的表达效果。“抓、掷、踏”,三字可见“我”当时因为“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竟在做如此“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愤怒充斥着“我”的大脑,看到“风筝”“我”出手之重、用力之专、发泄之狠。三个动作传神地写出了“我”的盛怒和狂暴,与后文小兄弟的“惊惶”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字里行间深含自我谴责的意味。“折、扔、踩”三个动作较之“抓、掷、踏”意思相近,但从力度上分析明显没有“抓、掷、踏”来得大,来得狠,那么对作者的怒气、粗暴的刻画也没有“抓、掷、踏”来得深。因此,学生就不难理解“我“当时那种“盛怒”的情景,而就是这一行为,为后文“我”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一心想补过,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做了很好的铺垫。

当然,语言品味中增、删、移、换等方法的区分并不是十分明晰的,运用也不是孤立和单一的,有时几种方法综合使用,效果会更好。通过增、删、移、换等方法对语言进行比较,学生才能感知到语言的精妙,领悟到某些精彩文本在遣词造句上不可移易的道理,从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逐渐滋养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结合生活体验的比较

结合生活体验比较品味文本语言,就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文中的情境进行比较,品味文中语言的奇妙之处,能更深层次地打动学生,激活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如琦君《春酒》中“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平日里喝饮料是如何喝的?同学都说是一大口一大口,咕咚咕咚爽快地喝。而作者喝八宝酒只能喝一指甲缝,让同学看看自己的指甲缝到底有多大容量?简直是微乎其微。那为什么这么好的八宝酒母亲只让我喝那么一点点呢?因为八宝酒太补了,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的。母亲慈爱温柔,孩子的活泼调皮都从这“一指甲缝”一词中体现出来,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平时喝饮料与文中“我”喝八宝酒的情境进行比较品味,使“我”与母亲的形象就更加鲜活了。

三、原稿与修改稿的比较

原稿与修改稿的比较,就是作者原先写作时的遣词造句与修改并定稿后的遣词造句进行比较品味,把握修改稿的精彩之处。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伏”原稿是“趴”,“窜”原稿是“飞”。“趴”紧贴地面,且口语色彩较浓,和上下文的书面色彩不协调:而“伏”写出了黄蜂的轻盈。“窜”与“轻捷”搭配,更能表现叫天子从草丛间突然高飞的慌乱、敏捷。

遣词造句范文11

炼字,就是对诗中的每一个字进行精细的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其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因为汉字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所以炼字往往也是遣词造句,运用字词的功夫。前人曾有“一诗要炼字,字者眼也”、“字为句眼”和“日锻月炼”等说法。意思是说有的诗句往往因为一字之异而决定一句的优劣,甚至看出这首诗的高下。炼字既重要,更是难以达到的佳境。如何炼字,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炼动词。一般地说,诗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充当谓语的动词。把这个动词炼好了,就是所谓一字千金,诗句就变得生动、形象了。著名的“推敲”的故事说明了这个道理。相传贾岛在驴背上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犹豫不决,用手作推敲的样子,不知不觉地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前导,韩愈问明白了,就替他决定了用“敲”字。这个“敲”字,也正是充当谓语的动词。因此,炼字往往就是炼动词。

陶潜“悠然见南山”。“见”字用起来更能达意。“望”是有意识的,而“见”是无意识的,自然地映入眼帘。用一个“望”字,人与自然之间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仿佛在自然之外,自然成了人观照的对象。而用一个“见”字,人与自然不是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在自然之中,与自然一体,我见南山悠然,料南山见我亦如此。与自然一体也就与天地一体,与宇宙一体,是天地境界或者近于天地境界。如果是“望”,就成了有意所为,而“见”字正写出了人与自然,乃至宇宙之间的一种和谐。

张先的“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词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的动态:云破而有月来,月来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而有花枝随风摇动、抚弄花影的幽雅姿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使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

王勃的“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这两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贾岛的“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写人行之迹很快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

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卧”字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2.炼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词承担的。

王维《观猎》第三四两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枯”、“疾”、“尽”、“轻”,都是谓语。但是,“枯”与“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马蹄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轻”,“轻”比“快”更形象。

贺铸的“绿净春深好染衣”,一个“净”字,既是对暮春时节芳菲凋尽、大自然呈现出纯净绿色的客观描绘,同时结合全诗的意境主旨看,又是词人超然物外、完全没有心机的纯净的心境的自然流露。(宋《钓鱼归》)

曹伯奇的“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一个“空”字既传神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周密的“梦魂欲度苍茫去,怕梦轻还被愁遮”(《高阳台・寄越中诸友》),以“轻”字描状梦魂,化无形为有形,而且通之于表重量的触觉,更是形容词锤炼中通感的妙用。

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另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王安石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洪迈《容斋随笔》称:“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余字,始定为‘绿’”。这里的“绿”就是形容词当动词用。这些佳话都说明古典诗人非常注重动词的锤炼。

3.炼数量词。优秀诗人的笔下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在他们的驱遣之下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有这样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前人就称之为“读之骚逸欲绝”。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周邦彦的《风入松》是一首追悼昔日情人的词,其中“一丝柳,一寸柔情”就是对数量词的贴切锤炼。诗人追忆昔日,那楼前小道上的履痕足印,花前柳下的笑语轻声,携手分离处的黯然神伤,都勾起词人难以消除的隐痛,数量词“一丝”和“一寸”形成的贴切暗寓,使这种伤痛更加形象、更加感人。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4.炼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欧阳修《昼锦堂记》首句本为“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递走后飞骑追加二“而”字成“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使文义大为增光,那么,从上面所引的诗例中,我们就更不难领略诗词中炼虚字的美的消息。

王昌龄的《闺怨》:“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前两句写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遣词造句范文12

自从教以来,批改了不少作文,但是每次改作文总能发现有相当多的作文是按照中文习惯或母语思维炮制的,心里觉得很焦急,但又觉得无计可施。有一天,笔者在一本教育参考书上看到了教育家布鲁纳的一句话――学生的错误是十分宝贵的课程资源,顿觉眼前一亮。Carl James指出,错误评估的目的并不是把所有的错误都弄出来,连最小的错误都不放过。恰恰相反,错误评估的目的是防止纠缠于小错误,着重研究大错误。何不去找找大错误背后的原因呢?于是笔者将初中学生尤其是九年级学生多次作文中的典型错误进行分类。

二、错误类型

1.不注意英语与汉语的差异,缺乏体味句意的能力,往往导致中式英语。例如:Behind my house has a long river.分析这句话,明显是Chinglish,正确的应该为:There is a long river behind my house.

2.错误地用逗号“,”取代并列连词连接两个在语意上完整的句子。例如:He has three sons, all of them are scientists.正确的应该为:He has three sons and all of them are scientists.

3.缺少主语,造成成分不完整。例如:Watch TV is my hobby.正确的应该为:Watching TV is my hobby.

4.在特定的时态中的主谓不一致,尤其是在含有一般现在时的句子中,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或相当于第三人称单数表达的动名词短语或从句等时,忽视谓语的变化。例如:The house stand near a railway.正确的应该为:The house stands near a railway.再如:Watch TV make me relaxed.正确的应该为:Watching TV makes me relaxed.

5.不注意谓语动词的时态、语态。例如:Nothing leave in the house after the big fire.分析leave为及物动词,应用其被动语态,故正确的应该为:Nothing was left in the house after the big fire.

6.单数可数名词前无限定词,造成表达的错误。例如:Warm weather made me want to take off my coat yesterday.正确的应该为:The warm weather made me want to take off my coat yesterday.

7.及物动词后缺少宾语,造成句子成分残缺。例如:It is difficult to learn.正确的应该为:It is difficult to learn something.

8.谓语动词连用,未注意连接的方式。例如:He likes read in his spare time.分析谓语动词只能用一个,其余应该根据需要变化其形式。这里应该用reading,正确说法应该为:He likes reading in his spare time.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be”动词与行为动词连用。例如:We are want to go there by bus now.根据句意,无需再用系动词,故应该为:We want to go there by bus now.

9.There be 句型中动词的错误使用。例如:There are many people wait for the bus.分析:There be 句型中已有谓语动词be, 故其后的谓语动词改为非谓语动词形式。上句中的wait 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应改为waiting.或者也可以将there be 后面的部分改写为一个定语从句:There are many people waiting for the bus.或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wait for the bus.

10.置于句首的分词短语的逻辑主语不与句子的主语保持一致。例如:While reading books, the telephone rang.分析:read动作应该为人发出的,故应改为:While reading books, we heard the telephone ringing.或When we read books the telephone rang.

11.不注意语境导致用词不准确。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用词。语境不同,用词也不同,因此写作时要选用适合上下文的词语来遣词造句。如不注意语境对选词的影响,就可能因用词不当而写出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的句子。选词与语言环境不适宜,就会用词不当。例如:

(1)Unluckily, I forgot my keys in the bus.

(2)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gate? The air in the room is not fresh.

例句(1)中,forget的含义是“忘记”,而句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作者把钥匙遗留在了公交车上,应把forget改为left(遗留)。例句(2)中gate指“院落的大门”,一般不用于指房门。从上下文看,说话者指的是房门,所以应改为door。

12.形容词当动词使用。例如:He handsome at first sight. 正确的应为:He is handsome at first sight.再如: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 beautiful.正确的应为:The flowers in the garden are beautiful.

13.从句单独成句的现象。例如: If you are free. I will invite you to go shopping.正确的应为:If you are free, I will invite you to go shopping.

14.忘记添加必要的介词。例如:I want to find a room to live.正确的应该为:I want to find a room to live in.

15. 情态动词与副词位置颠倒。例如:I also can do it.正确的应该为:I can also do it.再如:I hardly can sing this song.正确的应该为:I can hardly sing this song.

16.学生中还存在更为严重的影响交际的错误。如有时我们在读学生的书面作文时,会不知所云。对此,教师要特别加以关注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三、错误分析

从上述分类中我们会发现语言现象后深层次的原因:

1.英语和汉语在话语组织方面明显不同。英语注重形合,汉语注重意合。形合指借助语言手段实现句子的连接;意合指不借助语言形式而借助词语、句子所含意思的逻辑关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英语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应,汉语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英语是形态语言,使用的形式手段远比汉语要多;汉语是语意型语言,具有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结构素质。英语句子中每个成分结构通常都要有合适的连接词来表达相互关系。汉语句子各成分往往通过内在联系贯穿在一起,不用或少用连词。

2.母语思维对英语写作有很大的干扰。研究表明,英语写作极易受到母语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二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如在过程控制的思维活动中母语参与量最大(80%),内容和结构构思时学生仍然倾向于使用母语思维(>50%)。

3.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表现为对两种语言的组织形式缺乏应有的了解和区分。还表现为用词的准确性存在很大问题,特别是动词的使用,部分学生存在死扣词汇表中的释义,缺乏上下文的灵活性。

四、教学建议

鉴于作文中的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平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力求减少这种现象的产生。

1.关注语言差异。平时应加强对两种语言的差异方面的关注,让学生去寻找一些组织方面的差异并适时加以归纳总结,有意识地培养两种语言的语言习惯;在对比中使学生领会英汉两种语言在选词、造句、谋篇方面的差别。

2.了解英语思维方式。要了解英美民族从整体到个体的分析思维模式和观念原则,帮助学生克服汉语思维的负迁移,排除母语的思维干扰。

3.重点抓好词汇教学,特别是加强动词的准确使用。我们认为词汇教学应包括对词汇的认读、拼写、词义理解、使用和辨析。这里要指出一点:词汇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动手、动口,多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运用。这样导致学生虽然对词汇有印象,但当真正要用时,却根本不能正确使用,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者根本达不到词汇学习的目的。因此,建议教师在加强词汇教学的同时,更多地让学生进行口、笔方式的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词汇的能力。

4.面批作文。通过面批作文,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进行更正,提高纠错效果。建议一周进行一次,确定时间和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