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相伴到老

相伴到老

时间:2023-05-30 09:04:11

相伴到老范文1

核桃读书时,不喜欢读历史,他说,旧事重提,烦不烦啊。历史老师那么老了,在家歇着不是更好?那天核桃上历史课,与众同学一起念:核桃又称胡桃,原产于西羌 (今四川、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汉朝张骞出使西域而得种。李时珍说:“此果外有青皮……其形如桃,胡桃乃其核也,羌直呼核为胡,名或以此。”

啊,我核桃有那么远的历史啊?!

那天核桃和同学们上生物课,与众同学念:核桃仁营养丰富,内含脂肪、蛋白质、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其蛋白质与脂肪的化学结构特殊,易被人体吸收。核桃仁中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是很好的营养品。实验证明,核桃仁能破坏对人体有害的丙酮酸,使人精力恢复。经常食用,能够益智健脑,延缓衰老,故在我国素有“长寿果”之美称。核桃仁还能长肌肉,增肌力,古代俄罗斯人称它为“大力士吃的食品”。

啊,这就是我们核桃?那么小,功用却是那么大,真是不可貌相啊。

核桃后来读了大学并留校任教,他在讲台上讲:核桃仁既是营养丰富的食物,而且还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如名医张锡纯所说:“胡桃为滋补肝肾、强健筋骨之要药。”唐代《食疗本草》记载:它能“通经脉,润血脉,黑须发,常服骨肉细腻光润”。

一个学生说,我爷爷常把核桃仁与黑芝麻共捣烂,每天早晨用开水训服1汤匙,说这样能治疗老年性便秘。

另一位同学说,正是此理,我爸每天就吃生核桃仁1个,从秋后食至清明,这样可消食化痰。

这两位同学找到核桃说,我们大山里,拉来一车核桃,你就帮忙给宣传宣传,提成少不了你的。

核桃不理会这些。他对患老年结石的校长说,核桃仁还有补肾纳气、敛肺定喘之功。肺肾两虚,久咳痰喘之人,可将核桃仁1~2枚、生姜1~2片,细细嚼食,早晚2次,日久必有显效。核桃仁还有溶石作用,对于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结石,在服食核桃仁数天后,可使结石缩小、变软,或分解于尿液中而使尿呈乳白色。

很快就有一车核桃,不失时机地运到这所大学里来了,校长理解地说,核桃那么好,我们这个中秋佳节就分核桃吧!

宣传核桃一辈子的核桃想起了年少不更事时读历史的事,笑了。核桃太太说:核桃那么好,相伴他到老。

相伴到老范文2

“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伴老伴,老来做伴。夫妻白头偕老,长相厮守,是人生弥足珍贵、被人羡慕的一大乐事,是老人晚年生活减轻孤独、解除寂寞的灵丹妙药。生活中,老夫老妻互敬互爱,出双入对,相依相伴的,为数不少。但也有一些老夫妻,相互间总是别别扭扭,说话不投机,相互爱抬杠,小吵天天有,怄气三六九,“老来伴”成了“老来拌”。拌嘴斗气,给晚年生活蒙上了阴影。

谷师傅老两口就是这样一对“停停打打”,“打打停停”的“老来拌”。谷师傅退休前是公路养护队的技术员,长年野外作业,养成了吸烟的嗜好,烟瘾特大。那时,他只是周末回家,到家一大摊子家务事,谷师傅也没闲工夫多吸烟。退休了,闲来无事,谷师傅一天到晚喷云吐雾,小屋里烟气熏天。老伴忍受不了了,起初是絮叨,后来便是藏烟,到最后发展到连挖苦带诅咒:“抽!抽!早晚得抽死。”火爆脾气的谷师傅也不甘示弱,发狠说:“我抽死,那才趁了你的心,你有机会找新老头了。”老伴气得大哭一场。就这样,谷师傅一抽烟,两人就吵,一吵就是几天不说话,好好的日子过得极不愉快。

“老来伴”为何变成了“老来拌”?细想起来,原因之一,就是刚刚退休的老夫妻还不适应整日厮守的新生活。年轻时,为工作奔波操劳,为儿女出力,有些夫妻当年工作还不在一地,节假日团聚,时间有限,懂得珍惜在一起的日子,不会吵来吵去。如今退休在家,有的是时间,老两口抬头不见低头见,相互间就感觉到对方的毛病多了,你看我不顺眼,我对你看不惯,为针尖儿大的小事也要争论,互不相让,不拌嘴吵架那才怪呢!

人说“无事勿生非”,退休不久的老人,身体都还不错,精力也充沛,整天呆在家里,确实容易发烦,发烦又没地方发泄,老伴往往成了出气的对象,拌嘴由此而生。在刚刚退休的这个“磨合期”,老两口对新的生活要有计划,要有安排,或是同进老年大学学习,或是同去公园锻炼身体,或是担起隔辈教育的责任,或是出外当一名“银发打工族”,让日子过得充实些。正事安排好了,闲杂事就少了,老两口有了新的追求,心情舒畅,就不会争来吵去了。

最为重要的是,老夫老妻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相互体贴。不要以为老夫老妻共同生活了几十年,争争吵吵不伤大雅;更不要以为老夫老妻拌嘴斗气,不至于像年轻人那样闹分居,闹离婚,是小事一桩。要知道,老夫老妻打来打去也是很伤感情的,不仅伤神害体,而且搅得儿女不安,全家不宁,何苦来呢!老年相伴,晚年相帮,是夫妻间的福分。“老夫老妻同枕眠”,是人生的美事。况且,老两口相伴,时间不再无限,顶多再共同生活二三十年吧。珍惜相伴生活,过好相伴日月,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应该成为老年夫妻生活的准则。

欣赏一下《相依相伴》这幅外国幽默画吧!画虽夸张,但它告诉人们,老年夫妻应该心心相印,配合默契,做相依为靠的“老来伴”。

相伴到老范文3

这是一对老两口的“家庭战争”

70多岁的老王找到社区,请社区帮他和老伴离婚。原因是老王一个月给老伴500元生活费,老伴最近要求增加到1000元。老伴逮到他的存折就往出取钱,他发现存折“丢”了跑去银行挂失。他认为老伴不关心他,总是惦记着花他的钱。

11月5日,迎泽区南内环一社区,70多岁的老王坐着手摇轮椅来找社区主任许俊萍。

看到愁眉不展的老王,该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许俊萍热情接待了他。原来,老王和老伴因为钱产生了分歧,他认为老伴总是惦记着花他的钱,不是要求每个月多给她一些生活费,就是取他存折里的钱。两人总是争吵,老伴现在还对他冷“家暴”,不言不语。

许俊萍表示,满头白发的老王一见到她就说:“求求你,帮我离了婚吧!”对于老王的家庭情况,许俊萍是有所了解的,本是原配、相守大半辈子的老两口因为钱,总是闹矛盾。她凑近老人说:“老爷子,您都七十多岁了,离婚干啥呀?”她还告诉老人,其他老人来社区都是因为孤单,想来找个老伴,还没有一个是来闹离婚的。

说完这些,她让老王讲讲自己要离婚的原因。老王说,他每个月退休金3000多元,老伴每月就一百多元的养老金,家庭各项日常支出都由他承担。具体来说,他每个月给老伴500元生活费,可是最近老伴总是追着问他要钱,要求把生活费增加到1000元。他不给老伴钱,老伴就在家到处翻找他的银行卡、存折。

老王解释说,去年,老伴找到他的一张银行卡,从卡上取走了2000元。从那以后,老王找不到存折,就跑去银行先行挂失,防止老伴取出钱来花。老两口一个取钱,一个挂失,老王更是频繁出现在银行挂失存折。

他还赌气列举了老伴对他的不好:只问他要钱,不给他看病;不洗衣服;儿女都不和他说话……老王说,以前老伴还和他吵闹,这几天都不愿意搭理他了,吃饭端到他跟前,扭头就走了。

社区主任调解 多想想老伴的好

许俊萍安抚了老王,劝他多想想老伴对他的好。

随后,许俊萍陪同老王回家,并上门进行了调解。老王的老伴表示,老王疑心大,就怕自己花他的钱。老王经常出门转悠,看上广告四处找卖药治病的,因此不止一次被骗。她最担心的是,老实的老王把钱“砸”在无效药上,不仅上当受骗,还对身体不利。她每天做饭、洗衣,没有少下过老王的那份。至于增加生活费,她解释说,现在的物价,一家人一个月500元确实不够花。此外,她和老伴不说话是想尽量避免两个人争吵。

相伴到老范文4

“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伴老伴,老来做伴。夫妻白头偕老,长相厮守,是人生弥足珍贵的一大乐事,是老人晚年生活减轻孤独、解除寂寞的灵丹妙药。生活中,老夫老妻互敬互爱、出双入对、相依相伴的为数不少。但也有一些老夫妻,相互间总是别别扭扭,相互爱抬杠,小吵天天有,怄气三六九,“老来伴”成了“老来拌”。

我的邻居王师傅老两口就是这样一对“停停打打”、“打打停停”的“老来拌”。王师傅退休前是公路养护队的技术员,长年野外作业,养成了吸烟的嗜好,烟瘾特大。那时,他只是周末回家,到家一大摊子家务事,王师傅也没闲工夫多吸烟。退休了,闲来无事,王师傅一天到晚喷云吐雾,屋里烟气熏天。老伴忍受不了了,起初是唠叨,后来便是藏烟,到最后发展到连挖苦带诅咒:“抽!抽!早晚得抽死。”火爆脾气的王师傅也不甘示弱,发狠说:“我抽死,那才趁了你的心,你有机会找新老头了。”老伴气得大哭一场。就这样,王师傅一抽烟,两人就吵,一吵就是几天不说话,好好的日子过得极不愉快。

“老来伴”为何变成了“老来拌”?分析起来,原因之一,就是刚刚退休的老夫妻还不适应整日厮守的新生活。年轻时,为工作奔波操劳,为儿女出力,有些夫妻年轻时工作还不在一地,节假日团聚,时间有限,懂得珍惜在一起的日子,不会吵来吵去。如今退休在家,老两口抬头不见低头见,相互间就感觉到对方的毛病多了,你看我不顺眼,我对你看不惯,为针尖儿大的小事也要争论,互不相让,不拌嘴吵架才怪呢!

不要以为老夫老妻共同生活了几十年,争争吵吵不伤大雅;更不要以为老夫老妻拌嘴斗气,不至于像年轻人那样闹分居、闹离婚。要知道,老夫老妻吵来吵去也是很伤感情的,不仅伤神害体,而且搅得儿女不安,全家不宁,何苦呢!老年相伴,晚年相帮,是夫妻间的福分。“老夫老妻同枕眠”,是人生的美事。况且,老两口相伴,时间不再无限,顶多再共同生活二三十年吧。珍惜相伴生活,过好相伴日月,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应该成为老年夫妻生活的准则。

相伴到老范文5

高老太今年七十七岁,中等身材,戴一副近视眼镜,短发中夹杂些许白发。与她相识是因为一起赴英国的旅游。她是只身远行,旅行团里数她年纪最大。在赴英国的飞机上,她与我老伴相邻而坐,两人一见如故,谈笑风生。

到达爱丁堡已是傍晚,在酒店用餐时,她显得心情沉重,少言寡语,与在飞机上判若两人。询问后才知道,她刚走出机场,老伴便给她打来电话,问她:“你不管我啦?”原来,她的老伴已八十出头,患帕金森病卧床多年,因家里条件有限,前些年住进了老年护理院。一双儿女除了休息天轮流照料,平时都是她从早到晚陪伴。老伴也心疼她,常常让她早上晚点来,晚上早点走,嘴上这么说,她真要这么做,又会埋怨她,甚至耍性子发脾气。去年冬天,有天她路上淋了点雨,当晚就感冒了,第二天醒来天已大亮,她匆匆吃了点东西就往护理院赶,还是比平时晚到,老伴见到她竟然赌气地扭过头去。她怕老伴担心,只说路上发生车祸堵车了。后来,她像哄小孩一般逗了半天,老伴才将头转过来。

这次她到英国旅游,是被一双儿女逼的。儿子说:“趁老爸现在病情稳定,你还走得动,出去走走看看。”女儿也劝她:“过去忙工作,忙家务,退休了又一直守着爸爸,也该慰劳慰劳自己了。”可她一次次拒绝了,她放心不下老伴。后来,儿女又去做老爸的工作,老伴一开始有点犹豫,但想想自己年轻时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曾到过阿尔巴尼亚,也算是出过国了,而她别说出国,连上海都没离开过。在儿女的说服下,老伴多次劝她旅游。“选旅行社,报名,缴费等都是儿子与女儿帮着办的。”高老太接着说:“在上海说得好好的,怎么刚一走他就变卦了呢?”“怕是他想你了。”我老伴笑着安慰她说。“哎,我怎么会不管他呢?”她告诉我老伴,当年她与老伴是在直不起身子的小阁楼里结的婚,那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两人结婚时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平时进进出出都是穿厂里发的工作服。“现在他病了,我每天来来去去虽说也很累,但比比从前,如今好了不知多少,更不会不管他了。”

第二天早上用餐时,只见高老太满脸春风地挨着我们坐下,欣喜地告诉我老伴,昨晚她与女儿通话,询问是怎么回事,女儿说她给老爸熬了点汤,谁知只尝了一口就说没我熬的味道好。女儿在电话里大声说:“不是汤的问题,是老爸想你啦,他是跟你撒娇哩。”我老伴听了赶紧对她说:“对了,老人撒娇也是爱,你就放心吧。”高老太听了,捂着嘴开心地笑了。

此后,高老太一路都很开心。在苏格兰的一个小镇,她买了不少黄油饼干,我老伴担心地问:“这么重,你累不累啊?”她说有人曾送过她这样的饼干,她老伴很爱吃,再累也要多带点。

一辈子相守,一辈子扶持,人老了,爱还在。

(摘自“钱红春新浪博客” 图/李迪)

相伴到老范文6

赞扬话,夸夸好老伴儿

著名表演艺术家石维坚和爱人李玉芙相濡以沫走过银婚,他经常当面夸妻,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还是采访我的爱人玉芙吧,她比我更优秀,她给了我很多帮助……”言语间,恩爱深情尽显。难怪业内很多人都说他们是恩爱楷模。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赞美需求”是老年人区别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的特殊需求,老年人对于精神价值的追求更甚,受到称赞和肯定,心情更为舒畅喜悦。

常言道:好语一句三冬暖。夸赞是送给爱人的最好礼物,是幸福婚姻的绝佳处方。赞美妻子依然年轻漂亮,收获她加倍的温情;夸赞丈夫成熟大度,赢得他加倍的体贴。享受着老伴亲手做的菜,别忘了加上几句赞美点评;穿上老伴给你买的新衣,同时把赞美诚心献上,老伴听得心花怒放,一家和睦,其乐融融。

幸福婚姻的夸赞之道:

一是夸老伴的话要发自内心,要真诚。

二是夸老伴一定要及时,每当看到老伴对自己、对家庭有“突出贡献”时,要抓住时机“闪夸”。

三是要养成在老伴背后表扬的良好习惯,老伴从别人嘴里听到爱人对自己的表扬,幸福感和激励效果会呈几何级数倍增。

另外还要“组合夸”,在父母和家人面前,李阿姨经常说老伴儿的优点,父母夸奖女婿的话,她都非常“及时”地向他“汇报”,老伴更为努力和开心。夸赞能不断深化夫妻感情,让家庭关系无比和谐。

情话、昵称不能少

老年夫妻也需要情话绵绵,昵称浪漫,老年人之间的情话有其独有的魅力:曹灿称老伴的乳名“小芬”,花甲背包客夫妇互称“张能能”、“王神神”,歌唱家沈小筱称老伴为“老掌柜”……

说起情话,人们总是把它与年轻的情人、恋人连在一起,其实,年轻人之间感情炙热,但远不如多年老夫妻感情更凝重、深沉。因此,老夫妻间应该常说些情话,对交流和深化夫妻感情十分重要。一对夫妻如果很少用深情的语言去温暖对方,彼此就会感觉失落感和无味,甚至会使婚姻走向危机。

有对老夫妻在商场购鞋,老先生低声说:“宝宝,给你买一双新拖鞋,我那双还能穿。”老太太甜甜地笑了。老先生称老伴儿为“宝宝”,多么生动的爱称!

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在花店买花。营业员问:“大爷,您买给谁呀?”“噢,给我的乖孩子,她腿脚不便,不能亲自来。今天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乖孩子”竟是他的老伴!老人手里那束鲜红玫瑰簇拥着白百合,如同他们纯洁的爱情和火红的激情。

古稀老人阎祖照顾瘫痪18年的病妻李红芳,执着相守不离不弃,他称她为“我的小苹果”,病妻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无法用语言交流,但在阎祖老人眼前,她永远是年轻时舞姿卓越、苗条秀美的模样……

整点儿幽默欢笑多

幽默是情感的柔顺剂,既能消除消极情绪,又能缓解矛盾冲突,在调和紧张气氛时更是具有巧妙而奇特的功效。幽默能化烦恼为欢畅,而且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增进感情。夫妻厮守,小摩擦难免,急中生智来点儿幽默笑料,让家庭氛围更融洽!

一位妻子总是唠叨丈夫早晨不按时起床,还气恼地对丈夫说:“你应该买个闹钟。”丈夫说:“不用!把买闹钟的钱省下来‘孝顺’老婆吧,我老婆就是现成的闹钟!”几句幽默话“柔情抗议”,把妻子气乐,幽默让他们平和化解矛盾。美国心理专家称:经常一起欢笑的夫妻,通常能长久在一起,幽默“段位相同”的男女较易相爱和相处。学会幽默,使夫妻之间充满欢笑。

老王在家务和卫生方面一直是“差等生”,老伴儿对他的缺点非常宽容,在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他的幽默。老伴帮他洗袜子之后唠叨他,老张对着干净的袜子说:“你脸皮真厚,也不谢谢我老伴儿。”接着又替袜子向老婆道谢,他的幽默逗笑了老伴儿。

贴心话“套牢”爱人心

有调查表明:恩爱夫妻,交流上有个共同之处,他们经常相互交心,说贴心话。心灵的大门向爱人敞开,让爱人与自己欢乐共享,苦恼分担。

当年,爬楼轮椅发明家李荣标卖掉别墅背水一战搞研发,他去了京郊农村租厂房,老伴儿见拦不住他,随后带着行李跟来了,她说:“咱俩是一个战壕里的,这辈子你去哪儿,我都跟着你,只要能给你洗衣、熬粥,啥日子我都认了。”

李先生的老伴说的是朴实的贴心话,言外之意是:“我会支持你所做的任何决定”、“不管怎样我都爱你”。

在每个伟大的男人后面总有个更为伟大的女人,关键时刻的几句贴心话,默默地支持,给李荣标无穷的力量。患难见真情,他成为退休再创业的楷模,短短三年成就了了不起的事业,而发明家和他的农民妻子一直情深意重。

相伴到老范文7

相依为命,勤劳持家

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千佛镇瓦窑坝村13组的张近才和卢淑容夫妇风雨相守 ,患难与共,过着快乐长寿的幸福生活。丈夫张近才,出生于1902年2月23日。现年107岁。张近才老人须发皆白,精神矍铄。妻子卢淑容生于1906年2月28日,现年103岁。两位老人满脸如同树皮般的皱纹,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他们天真、灿烂的笑容却印刻在每个人的心中。夫妻俩于1918年喜结连理,结婚整整91年。夫妻俩年龄加起来已达到210岁,是目前全国年龄相加最大的夫妇。

结婚以来,他们先后养育了7个儿女,现在的孩子中,年纪最小的儿子张吉元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今年也有55岁了。张近才现在已是五世同堂,家里共有118口人,是远近闻名的“大家族”。

张近才平时更像个老小孩。他最喜欢跟人家讲他和卢淑容的婚姻故事。是什么样的缘分让他们至今相守了91年?张近才回忆说,结婚那年。他才16岁,而老伴也才12岁。那时结婚就像“隔山买猫儿”,照面都没打过一回。一位在药店抓药的卢姓乡人为他们牵了红线。双方父母择订一个好日子,一阵吹吹打打,抬着花轿,就把两人送进了洞房。婚后不久,张近才被抓去当壮丁,但又偷着跑了回来。那时居无定所,一家人光是搬家修房子,就折腾了好几十回。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砍竹子破竹条,晚上点起煤油灯后再编些兜兜筐筐,卖了买油盐柴米。1944年大旱,地里没有收成。为养活一家大小,张近才去做了挑工,挑药材上沙湾、成都,下云南、贵州。而卢淑容在家做针线活。日子困难的时候,家里每人每顿饭只有一个地瓜食用。一家人起早贪黑拾柴耕田,上山挖野菜维持生计。家里喂的2头牛、种的10多亩田几乎都靠夫妻俩操持。那些年月,附近十里八村的人家都有孩子被饿死。但是,张近才夫妻相依为命,勤劳持家,就这样一天天地把儿女拉扯大了。

他们两夫妻感情特别好,大家从没看见他们红过脸、吵过架。即使在最艰苦的时候,他们都是乐观的。从没见过他们愁眉苦脸。到现在,张近才和卢淑容的“打情骂俏”每天都要上演。尤其是家里来客人,张近才会特别兴奋。有点像小孩子一样“人来疯”。而每次张近才老人兴致盎然回忆往事时,身边的妻子卢淑容总会小小地打击他一下:“又在乱说了。”张近才不服气:“哪里乱说了,都是真的。”卢淑容撇了撇嘴说:“老掉牙的事还要说。”“人家问我的嘛!我得告诉人家才是。”共同牵手,“相互关照2009年1月,张近才老人与老伴卢淑容结婚91周年的庆典正在举行。两位老人都身着大红喜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卢淑容老人坐在藤椅上,眯着眼睛寻找着丈夫的身影。“我就在你旁边,你看今天好热闹。”坐在右侧的张近才老人凑近老伴的耳根悄悄地说。“那今天来了好多客人?”卢淑容问。“来了两个,一个男客一个女客。”张近才老人幽默的回答惹得亲朋大笑不已。

这可是双喜临门的大日子啊!两位老人的子女决定为两位老寿星办起寿宴,宴请亲戚朋友和乡邻。“我们是来沾沾喜气的!”前来参加寿宴的村民乐呵呵地说。“你们得给我化妆漂亮点啊!”卢淑容为了在结婚庆典上再当一回美丽的新娘,突然提出让化妆师给她化妆。“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化妆是在结婚的时候,也不知道今天化妆漂亮不漂亮?”卢淑容自言自语地说。化妆人员请她微笑一下,卢淑容就抿一抿嘴。为了化出一个漂亮的妆,老人“很听话”地在那坐着一动也不动。

刚化完妆,卢淑容马上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镜子,左照照右照照:“不错,真不错!好久都没这么漂亮了!”接着卢淑容马上起身,走到老伴身边:“老头子你看。我今天漂亮吗?”“哎哟!怎么今天我的老太婆这么漂亮啊,脸上两朵红霞飞,圆目双伴柳叶眉,这一描,这一绘,起码年轻20岁。”张近才幽默的话语逗得老伴和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婚庆典礼正式开始,现场一片沸腾。二老按照司仪的安排,在众人的掌声中携手走到院子中央,然后张近才老人用一根秤杆轻轻挑开老伴头上的红盖头,现场又是掌声四起。喝交杯酒时,张近才接过碗将酒一饮而尽,随后悄悄嘱咐老伴:“你少喝点嘛。”在场的小青年不依不饶:“不行哟,再来点精彩的。”在大家的鼓动下,张近才把一颗棒棒糖喂到老伴的口中。再一次与老伴喝了一碗交杯酒。这下可把现场的亲朋好友逗乐了,大伙儿乐得一蹦老高。生日歌刚唱完,老两口立刻迫不及待地品尝起了生日蛋糕。“来嘛,我喂你。”张近才忍不住用勺子舀起一块奶油,亲自喂给老伴吃。牵手至今,老两口仍然恩爱如初。

张近才老人一向开朗乐观。而卢淑容老人则常常爱发点小脾气。每当老伴发脾气时,张近才的“法宝”就是唱歌,唱歌逗不笑老伴就跳舞。一直到老伴大笑不止才肯作罢。反正老伴不笑他就觉得没意思。就是现在,只要老伴一生气,张近才都要跳上一阵子。

卢淑容的身体不太好,已经很久没出去赶场了,每次张近才赶场回来都要给她讲讲新鲜事,让老伴了解最近的“新闻”。张近才从前就爱讲笑话,现在还是喜欢讲笑话。话到精彩处,张近才老人向妻子挤眉弄眼,做个怪相,口中不时唱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让人忍俊不禁。在说话的间隙,卢淑容老人偶尔也插两句:“他呀,一生编竹器就带过10个徒弟。现在10个徒弟都去极乐世界了,唯有他,还很潇洒,时不时地唱唱歌,说说笑话,让你无法生气,总感到快乐在身边。”

张近才没读过书,但他从小爱说爱唱。老两口性格很开朗,心态很健康,就连闹别扭都跟常人不同。至今,老太太一发火就会举起小棍子要打老伴,张近才不仅不躲闪,还笑呵呵地说:“打嘛,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老太太不信邪,起身就追打老伴,没想到她一起身竟然撞到老伴身上,大伙哄地一声笑开了。

有一次,快到老伴的生日了,张近才显得特别地兴奋,想为老伴好好地庆祝一番。他背着自己编的簸箕到十几里地的市场上去卖,卖了15元钱,用这些钱给老伴买了一些蜂蜜,然后在市场上转悠起来,当走到了一个小摊上,拿起一块白色的手绢问:“这个多少钱?”摊主说一块钱。老头点点头觉得比较满意,然后又问: “有花色的没有?”摊主说还有一块带花的手绢,于是他买了这块手绢。他带着买好的东西又赶了十几里地回到了家里,掏出来送给老太太,嘱咐

她用手绢多包点钱,好留着花。老太太笑得像一朵,高兴得眼泪都留了下来。

别看两位老人的年龄加起来都210岁了,但他们还常常逗着玩儿。活泼好动的张近才吃饭都不“老实”,他一会给妻子夹菜,一会又拿酒碗跟妻子的饭碗“碰杯”。妻子就用筷子打他,张近才也不避让,嘴里念念有词: “婆娘打,男人挨,嗨!恭喜发财。”夫妻俩就这样你逗我,我逗你,一起走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

高高兴兴,豁达乐观

“酒仙”,是张近才的“雅号”。老人家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酒,每天的酒量都在7两左右。平日里他最喜欢编箩筐、簸箕等竹器,每逢集市,他都要拿箩筐、簸箕之类的竹制品到离家2公里远的干佛镇去卖。也有时去离家5公里的宝五乡五龙场子上去卖,每次赶集都是自己扛着竹器顺着山道往来。竹器能卖8元钱,他就拿5元钱泡杯茶,喝二两白酒,海阔天空与众酒友聊天。酒足饭饱后,再给老伴儿买点包子往家赶。张近才大老远就喊:“老伴,我回来了!”坐在街沿边打瞌睡的卢淑容听到喊声,就来精神了。张近才从怀里取出一个包着里三层外三层的塑料袋,打开后把温热的包子递给老伴。“快点,拿稳点。看猫儿来了。”有时,妻子还要撒娇: “我不想吃。”“啥子不吃哟,来,我喂你。”张近才把包子掰成小块喂妻子。妻子说:“我一个人吃起不香嘛。”“那我就陪你吃嘛,你吃一半,我吃一半。”张近才和老伴每次吃饭的第一口,都是相互喂给对方的那口。有一次吃牛排的时候,张近才好不容易切好了一块,他口水咽了又咽,还是把牛肉喂给了老伴。

卢淑容老人不饮酒,但吃饭方面却不落人后。她一顿能吃两碗大米饭,子女都吃不过她。吃饭时,张近才经常喝两口酒就给老伴夹一下菜,还时不时伸出手拍拍老伴的肩,抚抚她的背,夫妻情义一览无遗。不过,老夫妻俩的生活都很有规律。多年来,他们都是晚上八九点睡觉,天亮就起床。同时,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

少年夫妻老来伴,夫妻俩时不时会寻点乐子。张近才喜欢搜刮老伴的“私房钱”。卢淑容就用颤抖着的手掏出藏在贴身衣服里的“钱包”,一层一层地翻,翻了10多层,张近才的眼睛都快望穿了,才看见最里层的钱。明明是几张一元的,几张五元的,张近才老人却扯着嗓门大喊:“呀!你有那么多钱哟,3张50的,5张100的,拿点给我买酒喝嘛。”“你就晓得喝酒,我的钱是存起来去五通女儿家生活的。”卢淑容带着她体温的钱包里藏的是她的幸福梦呢。

张近才一直住在村子里,很少出远门。有一个女儿在五通桥区,那是老两口至今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所以,卢淑容老人总是向往着能常去女儿家走走。满100岁后,张近才老人闹起了情绪,怎么也不肯再跟妻子睡一张床了。但他们的房间是连着的,中间的门从来不关。半夜一听到妻子这边有点响动,张近才就连忙爬起来,精心伺候一番。去年卢淑容生了一次大病,张近才偷着哭了几次。老太太在家里输了两天液之后,张近才一直守在她床边。

相伴到老范文8

睡前,老伴说:“女儿已定于十一结婚,希望父母到时能一块陪伴她。”听了这话,一股醋意顿时涌上我心头。

再婚后我对老伴是理解的,欢迎随其前夫的女儿常来我们家,且学习、生活上我也关照不少,老伴很满意。但也对老伴心存担忧,是怕她与前夫有往来,旧情萌发。这些年,老伴似乎理解我心情,凡关于女儿之事需与前夫沟通,她从没单独与前夫面谈,总是当我面用电话讲,消除我疑虑,再婚生活也因此幸福美好。这次,女儿要求父母一块参加她的婚礼,同意嘛,老伴即有机会与其前夫相处,弄不好旧情萌发就难办了;不同意嘛,毕竟是女儿的婚礼,人生大事,反对必遭反感,不仅影响与老伴的情感,还会影响与其女儿的关系。难啊!我没立即应答,老伴也没再问,各怀心思睡不着。最终,理解战胜了醋意,我同意老伴与前夫相随参加女儿婚礼,满足女儿心愿。

婚礼我也参加了。见老伴与前夫“和睦相处”迎来送往,我主动进了包厢,饭后又及时离开。婚礼结束,老伴挺累的,我替她揉肩捶背,说开心话儿。老伴突然转身将我拥抱,或许,我的理解感动了她,让她禁不住回报我温柔。之后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非但没如我事前想象的那样,反激起老伴给了我更多关爱与温柔。还是老伴先前说得好:“正因性格差异,情感不和,相处没共同语言,没幸福快乐,产生的只是痛苦,为开创新生活寻求新幸福才离婚的。现彼此都有了适合的伴侣,有了幸福的家,谁还会走回头路,再把痛苦给找回呢?”先前我不信任,现才彻底理解,于是我保留对老伴的那份理解,消除对老伴的那些担忧,生活骤如阳光般灿烂。

再婚难长久,虽不绝对,但却普遍。难在哪?就我体会而言,难在理解与宽容。想当初,若我不同意老伴与前夫一块参加女儿的婚礼,必然会导致连贯矛盾,如母女矛盾,其女与我的矛盾,而我与老伴则靠什么来连呢?靠的就是理解与宽容,正因采取了理解与宽容的态度,才没闹出连贯的矛盾来,才让我们的再婚生活得以幸福地继续着。

其实,许多再婚夫妇矛盾多,相处难,甚至再婚失败,缺少的就是理解与宽容,如果彼此都学会了理解与宽容,再婚长久并非难事。

相伴到老范文9

我已年届古稀,老伴长我四岁,相濡以沫59个春秋。前半生,老伴是我的“后勤部长”,并为我养育了五个儿子,为其成家立业;相继添了五个孙女和五个孙子。这庞大家庭的创建,老伴立下了汗马功劳。

老伴年轻时,上要侍奉两代老人,下要抚育一群孩子。经济拮据,生活艰辛,超负荷的家庭重担,使得她身体严重透支,落下一身毛病:高血压、脑血栓、腰椎间盘脱出;还因意外事故,左腿股骨头骨折,行动困难。退休后,我就义不容辞地走马上任,担任起老伴的“专员”。

一是家务“承包员”。我接替了老伴的家庭重担,一切家务由我全部“承包”。里里外外,一手独揽。拾掇打扫,洗洗涮涮,成了我的“中心工作”。虽然老伴尽力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但我对“大权”紧抓不放,争取多一点补偿对老伴早年的亏欠。

二是卫生保健员。为准确掌握老伴的病情,我特意购买了血压表、体温计,每日检测,及时根据老伴身体变化调整药量或就医。老伴左腿做过大手术,蜷曲困难;腰椎僵直,弯腰吃力,我就每晚为她洗脚。她皮肤娇嫩,稍用力就受不了,我都是轻洗、轻搓、轻擦,保证她感觉舒适。每次她觉得过意不去,我就说:“换了你,也会这样做的。”

三是专车驾驶员。为方便老伴外出,三年前就购置了乘坐舒适的休闲型电动三轮。无论是赶集逛店、走亲访友,我都带老伴一块去。有时,为了晒晒太阳、透透新鲜空气,带老伴到野外,欣赏一下田园风光;也有时,轮流到儿子们家中“视察”一番。孙子孙女们笑侃:“奶奶真酷,配上了爷爷这专职司机!”

四见习炊事员。一日三餐,炒菜做饭,我成了“主厨”。虽厨艺欠佳,但有老伴这“名师”的指点,进步颇为显著。开始时炒糊、熬干的情况,现在基本绝迹,特别是刷洗的碗筷,那是一流的干净,时常受到老伴的夸赞。

五是天天读报员。十年来,我一直订阅多种报刊。每天饭后,我都找上几篇文章:或故事、或新闻……念给老伴听。有时我的文章见报,老伴听后还给点评一番。因此,她和报纸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如果有一天忘了念,她就督促我。

六是精神调剂员。饭前茶后,我陪老伴下几盘跳棋。开始时,老伴是我的学徒,输多赢少。后来由于她常和孙子、孙女对阵,棋艺大进。有时我稍不留神,就败在她的手下。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老伴虽年老多病,但神采奕奕,头发乌黑,春光满面,好多人见了都说她不见老。她脸上乐开了花。我心里也高兴――这也有我“专员”的功劳。

相伴到老范文10

香港媒体曾调查238位已婚的退休人士,发现退休初期即退休两年内的婚姻满意度偏低,只有约37%受访者满意婚姻状况。对此,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68岁的王敏深有同感,她和老伴退休后就相互嫌弃了好长一段时间,所幸后来两人共同努力,改变了这个状况。

矛盾:朝夕相处暴露缺点

王敏和老伴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个做了兽医,一个做了畜牧师,相处和谐。可退休后,摩擦反而多了起来,“以前我们都忙工作,在专业上的交流比较多,在生活琐事上都不大在意。退休后,一天24小时都待在一块儿,才发现彼此都有很多小缺点。”王敏说。

“我喜欢在房里绣十字绣,有时候来不及收拾房间,他就说我太邋遢。我每周末骑单车参加戏曲社活动,他说我没事瞎倒腾。”王敏说,老伴觉得自己有那些闲情,还不如把屋子收拾干净一些。可实际上,老伴只挑自己喜欢的家务做,整天不是上网炒股,就是往证券公司跑。渐渐地,王敏觉得老伴太自私、太霸道了。

缓解:一次赞美懂得老伴心

这种相看两厌的状况一直困扰着王敏,直到两人参加原单位组织的一次旅游才让事情有了些许改观。王敏说,在那次旅途中,很多男同事都在开玩笑说自己老伴能唱会跳,没想到老伴也接过话头,“王敏还会十字绣呢,刚绣了幅好几米的‘锦绣中华’,家务也都是她一个人包的……”头一次听老伴这么夸赞自己,王敏又惊讶,又欣喜。

那次旅游回来后,王敏和老伴的关系缓和了很多。“回来后有点尴尬,觉得他在家刀子嘴,在外又那么郑重其事地说我的好,有点不适应。但毕竟知道他还是理解我的,他再说我,我也沉得住气了。”王敏说。

磨合:找回情人的眼睛

但矛盾并没有因此完全杜绝,性格相对随意的王敏觉得还是难以时时满足老伴爱干净、爱精致的要求。“我没看完的书,没绣完的作品,难免会先放那儿,但老伴儿就喜欢一尘不染,有时候他一股脑地都收掉,又把我的东西弄乱了。”

不过,王敏也学会了寻找彼此的共同点,“我们一起上老年大学,虽然学的是不同的课程,但一起去一起回,在路上讨论彼此学到的东西,以及班级里新奇的人和事,好像回到了从前读大学的时候”。

“我现在觉得,退休后需要彼此重新接纳对方,在这个阶段,要多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少纠结一些琐碎的差异。”王敏还说,“人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为什么恋爱中的年轻人会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甜蜜呢?因为他们更善于发现对方的好,所以我们老夫老妻应该重新找回‘情人的眼睛’。”

相伴到老范文11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许多老人为使自己精神上有个依托、生活上有人照应、减少麻烦、不滋生矛盾,喜欢选择搭伴养老,即老年人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便同居生活。社科院的一项统计表明,老年再婚者中选择搭伴养老的占50%以上。搭伴养老虽然规避了很多矛盾,但因其缺乏法律保障,也造成了很多人事纠纷。

双方都可以随时走人

案例:2013年1月13日,向志萍收到了“老伴儿”的最后通牒:三日内必须走人。想起自己为了与“老伴儿”在一起付出的代价,向志萍泣不成声。早年丧夫的向志萍,含辛茹苦地将孩子带大,直至儿子成家、女儿出嫁,本以为可以安心地找个老伴儿解除自己多年的寂寞安度晚年了,可子女偏偏反对。无奈之下,她不惜与子女决裂,于2010年与“老伴儿”未办结婚登记便同居了。可“老伴儿”是个“花心萝卜”,仅一年多的时间便对她失去了兴趣,非要将她“休了”。

点评:向志萍与“老伴儿”的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五条第(二)项规定: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未办结婚登记的,按同居关系处理。也就是说,搭伴养老的法律本质是非婚同居、无证同居,因其未遵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缺乏法律基础,也不符合道德规范,而不受法律保护,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走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对方走人。也就是说,“老伴儿”的做法虽不得当,但向志萍也只能“打落门牙往肚里吞”。

新增财产并非一人一半

案例:郭玉兰与“老伴儿”是从2002年3月起开始搭伴养老的。此后,郭玉兰为“老伴儿”洗衣做饭、缝补洗浆,照顾“老伴儿”的孙子孙女,终日劳碌不停,连自己的退休工资都补贴进去了。2011年1月,“老伴儿”用两人同居期间自己所攒的积蓄购买了一套价值80余万元的商品房。“老伴儿”的儿子担心父亲死后房子被郭玉兰占去,遂常常在郭玉兰与“老伴儿”之间挑拨,导致“老伴儿”对郭玉兰越来越不信任,于2013年2月向郭玉兰提出分手。郭玉兰无奈答应,并要求分得一半房产,但被断然拒绝。

点评:郭玉兰不能分得一半房产。《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十条规定:“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 就如何“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90条规定:“在共同共有关系终止时,对共有财产的分割,有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的,应当根据等分原则处理,并且考虑共有人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适当照顾共有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等情况。”本案中的搭伴养老属“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但由于购房资金来自“老伴儿”,郭玉兰只能不分或少分。

个人财产不易确定

案例:2010年1月,罗琳娇与“老伴儿”进入了搭伴养老的同居生活。这期间,罗琳娇见“老伴儿”家徒四壁,遂将自己价值5万多元的冰箱、彩电、空调等家用电器及真皮沙发等生活用品搬了过来。2013年3月,两人的搭伴养老生活走到尽头。“老伴儿”坚持上述搬来的东西不让罗琳娇搬走。无奈之下,罗琳娇提起了诉讼。但由于她无法提供购货发票,也不能提供相应的证人出庭作证,法院最终驳回了她的诉讼请求。

点评:法院的判决并无不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指出:“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也就是说,罗琳娇说冰箱等财产是同居婚前她的个人财产,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因其不能提供书证、人证,她只能“承担不利后果”。

相伴到老范文12

虎跳峡夜宴受启发,花甲夫妇启动全球游

今年64岁的张广柱退休前是一家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老伴王钟津今年61岁,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退休后,老两口的主要任务就是照看年幼的外孙童童。每天在阳台上看着外面人来人往、喝茶聊天坐待日出日落,老两口厌倦了这种平淡无趣的退休生活。

一天,张广柱看到一则“背包客走天下”的新闻,立刻来了兴趣,并推荐给老伴看。王钟津也很羡慕那种背包走天下的潇洒,便对丈夫说:“咱们工作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有了空闲时间,不能老拴在下一代的车轮上,我们只有走出去,去感知这个多彩的世界,生命才有活力!”张广柱非常赞同老伴的观点,女儿也很赞成父母外出远游的想法。

张广柱和老伴曾跟旅游团出去玩过多次,觉得那种放羊式的旅游方式很不过瘾,就决心做一对“背包客”,一边走一边感知身边的世界。2006年下半年,张广柱和老伴行走了新疆、陕西、甘肃等地,走在路上的兴奋感让他们无法停止远行的脚步。

2007年春节前,张广柱和老伴又来到了云南虎跳峡。一天晚上,张广柱夫妇住在当地一家纳西族老板开的店里,正逢店老板嫁女大摆流水席,房客们被作为贵宾应邀出席。张广柱夫妇所坐的那一桌有来自澳大利亚、比利时、美国等国的游客,其中一位来自美国的中年游客引起了张广柱的兴趣。这位美国人拿着一本地图,向张广柱询问一个景点所在的位置,张广柱听不懂英语,所幸席间有一位会说英语的中国游客,就给那位美国人做翻译。通过一番了解,张广柱惊讶地得知,这位美国中年游客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竟然摸到了云南这个偏僻的小镇。这件事对张广柱的震动很大。他想,一句中文都不会说的美国人能到中国来旅游,我和老伴虽然不会说英语,也照样可以到别的国家去旅游。他把自己的想法给老伴说了,王钟津马上说:“老头子,你是不是疯了?”看到丈夫不像是开玩笑,她的好强劲儿也上来了:“只要跟着你,我到哪儿都不怕,去就去!”

回到北京后,张广柱和老伴就开始为环球旅游做准备。张广柱最想去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滑雪,王钟津的愿望则是到亚马逊河漂流。最后老两口统一了意见:先游欧洲试试手,然后再去美洲、澳洲,70岁之前争取游遍全球。

亲友们得知张广柱夫妇环球旅游的想法后,议论纷纷,说他们异想天开。对于外界的议论,张广柱付之一笑,在博客里写道:“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下一代过于关心,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我和老伴将来给孩子留下的不是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确定好远行的日期后,张广柱和老伴忙活起来,每天除了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制订旅游路线、申请旅游国家的护照外,张广柱每天还抽时间学习英语,就连吃饭、睡觉时也念念有词。看到老伴这么用功,王钟津也不敢怠慢,从未用过电脑的她学会了打字、上网、更新博客,她还忙着读一些有关欧洲宗教和历史方面的书籍。

2008年春节后,距离远游的日期越来越近,张广柱和老伴紧张起来:订机票、旅馆,开资金证明,办国际信用卡,一系列为签证做准备的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张广柱和老伴准备办理90天18国申根签证,这样要在停留时间最长的国家申请签证,他们选择了意大利,按照行程要在那里住24天。为了签证,老两口往位于北京六里屯的意大利签证中心跑了六七趟。

2008年3月9日上午,张广柱和老伴再次来到北京六里屯的意大利签证中心。签证官是一个意大利帅哥,中文说得很标准。他问了张广柱和老伴的名字后,还逐一审阅了他们的行程表,并把他们要去的城市名字一个一个大声念出来:“雅典、罗马、佛罗伦萨……法兰克福,哇塞!就剩下月球没去啦!”签证官的话音随着麦克风传了出来,张广柱的身后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在张广柱夫妇略显紧张的等待中,签证官又问了问张广柱家庭成员的情况,最后面带笑容说:“你的女儿应该为有你们这样的父母感到骄傲。OK!你们可以回去了。”就这样,张广柱和老伴的签证顺利通过了。

勇气加智慧遇难成祥,语言不通照样游全球

2008年3月29日,张广柱和老伴乘坐国际航班飞抵雅典,迈出了环游世界的第一步。在雅典机场下飞机后,老两口不清楚到港口乘船的路线,王钟津催丈夫去问路,谁知张广柱站在原地一语不发,王钟津催促道:“你倒是赶紧问啊!”张广柱尴尬地挠着头说:“在家里照着英语书本能念下来,可是我说不出来呀。”王钟津有些哭笑不得,说:“你什么也不会说,把我带出来干吗?”张广柱只好拿出地图,鼓起勇气向别人问路,老两口连说带比画终于弄清了去港口的路线。等他们赶到港口后,却发现忘了问轮船到达的时间。此时,天已经黑了,老两口找不到住的地方,只能在港口依偎着等待天亮。凌晨3点钟,一阵狂吠由远及近,张广柱和老伴猛地一激灵,发现一群野狗向他们跑来,他紧紧搂住浑身打颤的老伴,安慰道:“有我呢,不怕!”好在那群野狗没有攻击他们,向前跑开了,老两口这才松了口气。出国第一夜便遭遇惊魂一幕,让老两口终生难忘。

虽然蹩脚的英语成了张广柱夫妇的拦路虎,但丰富的肢体语言也能帮他们与外界沟通。2008年4月3日,张广柱夫妇在水城威尼斯玩了一天,晚上,老两口到一家旅馆住宿,老板要价90欧元,老两口觉得有些贵,就想砍砍价,却不知道“便宜”、“打折”用英语怎么说。王钟津灵机一动,一边用中文说“便宜点”,一边将手由高处往下压,老板费了好大劲儿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双方最终以60欧元的价格成交。

4月中旬,张广柱和老伴路过阿尔卑斯山脚下一户人家,看到主人正在花园除草,张广柱用蹩脚的英语和男主人打招呼:“你们这里太漂亮了,我们都醉了。”张广柱说着,王钟津在一旁比画着,并做出沉醉的表情和神态。男主人被这对黄皮肤的老夫妇感染了,热情地邀请他们到家里参观,这让张广柱和老伴体会到了“背包客”的乐趣。一晃三个月过去了,张广柱夫妇游历了希腊、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欧洲16国70多个城镇,带着满足和幸福回到了国内。

此后的三年,张广柱夫妇再也无法停止环游世界的脚步。2011年2月17日,老两口从北京出发,游历了阿根廷、巴西、秘鲁、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南半球14国,还搭船去了南极,8月15日平安回到了北京。至此,他们的足迹遍及七大洲,因为签证问题,他们曾6次穿越赤道。

环游世界的过程中,张广柱和老伴感受着外面的精彩的同时,也尝试着用多元的思维看待人类共同生存的这个世界。提起南美一些国家,大多数人的印象是治安很乱,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张广柱和老伴近距离接触后发现,最不安全的地方也能遇到好心人。

2011年4月中旬,张广柱夫妇结束了巴西潘塔纳尔湿地的行程,在网友的推荐下,来到一个名叫“paraty”的世遗小镇。巴西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张广柱夫妇根本不懂葡萄牙语,在这里,他们遇到了环游世界以来最严重的问题:老两口提前订好的车票,购票点和乘车点却不在同一个车站。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张广柱有些不知所措。就在此时,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用蹩脚的英语告诉张广柱夫妇如何搭乘城铁去正确的车站,并送他们上了车。离开前,这位工作人员还委托车上的乘客,提醒这对老夫妇到站下车。让张广柱和老伴更感动的是,那位好心的工作人员还打电话告诉了目的站的保安,委托他们将张广柱夫妇送到客运站。于是,张广柱和老伴下车后,在保安人员的带领下,顺利赶到了要换乘的车站。像这样的事情,张广柱和老伴在南美遇到过很多。他感慨地在博客中写道:“很多时候,世界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恐怖。”

在亚马逊河漂流时,几个来自美国的嬉皮士和张广柱夫妇同在一个团队。起初,老两口并不愿和那些装扮夸张的年轻人接触,在他们的观念里,那些年轻人等同于街头的小混混。直到有一天早晨,在餐桌上,一个扎着花头巾的美国小伙子好奇地问张广柱:“接下来你们会不会去哥伦比亚呢?”张广柱无奈地表示拿不到签证,小伙子惊讶地说:“哥伦比亚这么破的地方也要签证?”之后,他从签证话题谈起,一直谈到大家感兴趣的舞蹈上。这位小伙子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告诉他们探戈和桑巴的起源,用很多的舞蹈动作告诉他们如何区分这两种舞蹈等。经过这次对话,张广柱和他们成了好朋友。通过近距离接触,张广柱觉得这些所谓的嬉皮士并非想象中那样愤世嫉俗,他们更多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并且不愿忍受传统的束缚。

“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我们的背包越来越重,我们走的路越来越远,我们的心却越来越年轻。”这就是环游世界给张广柱和老伴带来的收获。他们在博客里写道:“语言不通不是问题,当你拥有勇气和智慧,一切都不在话下。”

相依为命的旅程,让他们找回恋爱的感觉

三年来,张广柱和老伴很享受在路上行走的感觉。一路上,他们相依为命,相互扶持,陌生的旅程、奇妙的世界让老两口重新认识了对方,用张广柱的话说就是,他们又恋爱了一次。

张广柱和老伴当年都是插队知青,他们见到彼此的第一眼,就认定对方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当初,王钟津的父母觉得张广柱家庭条件差,极力阻挠他们结合,王钟津却坚定地对父母说:“我这辈子非张广柱不嫁,你们不同意我就终生不结婚。”最终,父母只好妥协了。就这样,两人相濡以沫地走过了35年。退休前,张广柱在海南一家企业工作,夫妻俩两地分居了8年,有段时间他们觉得彼此陌生了许多。奇妙的是,当他们踏上环球之旅后,又找回了恋爱的感觉。

在秘鲁旅游的时候,有一天,因为淋了雨,王钟津发起了高烧,随身带的感冒药根本不起作用。张广柱给老伴量了量体温,竟然烧到了40℃。看着老伴被烧得迷迷糊糊的样子,张广柱心急如焚,求助旅店老板帮忙把老伴送到了医院救治。到医院后,医生对张广柱说:“病人已经严重脱水,各项生理指标也极不正常,幸亏送得及时,不然有生命危险。”

王钟津在医院输了三天液,病情才渐渐稳定了。这三天里,张广柱衣不解带地陪在老伴床前。老伴病情稳定后,张广柱用自带的电饭锅给老伴熬皮蛋瘦肉粥,把半个鸡蛋皮都煮进了粥里。看着老伴笨手笨脚的样子,王钟津心里暖暖的。在异国他乡,她觉得两人的心从来没有贴得这样近。

身体稍稍恢复后,为了不耽搁行程,王钟津坚持继续赶路。老伴病体初愈,张广柱把老伴近20公斤的包背在了自己身上,王钟津不愿让老伴一个人负重,非要背自己的包,为此,张广柱还和老伴瞪了眼。王钟津哑着嗓子说:“你一个人背这么重的包,我心疼呀!”张广柱笑呵呵地说:“我这身子骨哪能轻易压垮!”老两口相视一笑,手牵手赶往下一站。王钟津在博客里写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这样一个好老头相伴是我最大的幸福。”

2011年7月10日,张广柱和老伴来到澳大利亚西部,他们租了一辆轿车,开始了驾车自助游。当天,老两口驱车近千里来到草原深处,在方圆数十公里没有人烟的地方“安营扎寨”。张广柱捡来干柴和杂草,和老伴在空地上燃起了篝火,红红的火焰映着老两口幸福的面庞,他们紧紧靠在一起,一边欣赏着满天繁星的美丽夜景,一边用树枝翻动着番薯。王钟津想起了当年插队时,他们在田野里烤玉米的情景,感慨地说:“当年咱们恋爱时,在山西农村的田野里烤玉米,如今时空转换,咱们在荒无人烟的澳大利亚草原烤番薯,多么奇妙的情景啊!”张广柱动情地说:“当年咱俩风华正茂,如今已年过花甲,最让我欣慰的是我们的爱越来越浓了。”说着,他紧紧拥住了老伴,王钟津把肩膀靠在老伴怀里,仿佛又回到了青春岁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