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和动物的作文

我和动物的作文

时间:2023-05-29 18:24:24

我和动物的作文

第1篇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它叫欢欢。它圆圆的头上长着长长的耳朵,吃东西的时候耳朵耳朵一动一动的,有时耷拉着,有声音的时候耳朵竖的直直的,很有警惕性,眼睛圆圆的、红红的真像两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三瓣嘴, 左边有三根胡须、右边也有三根胡须;前两只腿又细又短,后两只腿又粗又长,尾巴很像小圆球,贴在屁股上。还长了四颗牙齿,它的胃口可好了,青菜、萝卜、小白菜什么都吃。妈妈给它准备的水,喝水的时候小舌头一舔一舔的。它睡觉不是趴着也不是躺着,而是缩成一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棉花团呢!它还长着短短的尾巴和四只小爪子,走起路来一扭、一扭、一蹦、一跳可逗了。

妈妈把它放在了一个大笼子里面,我没给它关门,晚上,我们回来的时候,发现笼子里面没有小兔子,原来它还很调皮,趁我们不在家的时候从里面跑了出来,我们赶紧找,最后在桌子下面发现了“欢欢”,它还睡呢!

有一次,妈妈在做饭,顾不上,让我给欢欢换沙子。我跑过去一看,欢欢拉了也尿了。我先把它抱到地上,然后把报纸拽出来,在给它放进去一张干净的纸。当我给他拽脏纸的时候,闻到了它的气味,可难闻了,我想妈妈每天给它换时也这样,我也学妈妈不怕难闻,赶紧换好。换好后,我去找小兔子,它却跑到妈妈那里要吃的了,我把它抱回来,它在我的手上一直舔我,好像在说:“谢谢你,小主人,这下我又干净了。”这时的我一点也不觉得它脏,反而认为它既干净又可爱。

欢欢是我倾诉的对象,当我有烦恼,有委屈时,它都是我最忠实的朋友。那一次,在学校里我被同学误会了,回到家就哭。这时欢欢来了,在我脚边拱来拱去,用它特有的方式表示关切和安慰。于是我抱着欢欢,向它倾诉我的委屈,欢欢似乎听懂了,偎在我的手里,静静地扒着。

这就是我的欢欢,可爱,活泼,还会倾听我的苦与乐。

第2篇

一、领导重视,强化组织,切实保障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启动

(一)建立组织机构。

2013年5月我县成立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体成员,具体组织、协调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文广新局,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将主要负责未来几年的普查工作。

按照普查要求,县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印发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对文物普查的宣传和实施做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

(二)普查设备的采购

根据可移动文物普查调查范围广、汇总资料多等特点,为确保普查工作能够扎实有效的推进,根据可移动普查的标准和需求,我县专门设立了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外聘2外普查人员,并配备了移动硬盘、笔记本电脑等普查所需的设备,以确保普查的顺利展开。

(三)参加普查培训

为切实推进我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加强普查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省文物局自7月21日起先后举办三期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县文广新局副局长等4人参加了省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班第三期培训。

针对可移文物普查范围广、操作要求高、技术难度大等特点,此次培训采取教学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7月30日上午由省文化厅副巡视员、省文物局副局长陈官忠做了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培训动员讲话并对普查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及要求。普查办邀请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副主任周刃为学员讲解了可移动文物的认定,并为各类文物的命名做了举例说明。有关专家对普查文物登录规范和信息采集软件操作等进行了系统的讲授示范,省普查办重点讲授了普查工作流程和普查中各种表格的填写与注意事项等。培训最后一日下午各位专家同普查培训的学员进行交流,对各个学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全体学员积极主动地与授课老师交流,共同为我省普查工作献计献策,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县普查小组通过这次培训明确了普查的目的,对工作进行了细致安排,提高了普查人员的专业素质,为普查工作的全面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组织,积极动员,切实保障文物普查工作顺利展开

(一)普查单位名录的确认、校对、分类和整理

为了确保可移动文物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我县可移动文物普查办公室从县统计局、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等部门收集了全县各个行政国企事业单位共计710余家名录,进行确认、校对、分类和整理。并通过上门确认、电话联系和相关单位咨询的方式,对各国有单位名录进行分类。截止目前,已明确普查的调查对象630余家,为确保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接下来还将对单位目录进行最后确认,为第二阶段展开全面普查做好准备工作。

第3篇

我局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经过全局干部的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干部作风年”和三年大变样的中心工作,现就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两项活动”精神,提高素质

1、按照活动要求,及时召开了各项会议,落实活动精神。认真撰写心得笔记,每个人都完成了两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有的达到三万七千余字,并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班,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重要性。

2、深入调研。结合实际工作,就我局的蹲点村实际情况,积极进行调研,并帮助该点解决了一些实际情况,撰写调研报告。

3、通过学家都能自觉地自我加压,深入落实“干部作风年”提出的各项要求,严格要求自身,以实际行动来做好本职工作。

二、深入挖掘古长城文化,开好论坛

1、成立了机构、制订了方案。成立了“中国·**长城论坛”领导小组,下设**长城文化办公室(简称长城办)。落实了办公地点、车辆、人员、经费。制订了《**县2009年‘中国·**--长城论坛’组织实施方案》。

2、向省文物局进行了专题汇报。两次赴石家庄向省文物局领导做了工作汇报。就我县六代长城的研究、挖掘长城内涵等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3、与有关长城专家接触。多次去北京和保定,先后与中国长城学会会长董耀会先生、中国长城研究会会长成大林先生以及张之平、吴梦麟、赵福生、李文龙等专家联系,到我县境内的东坊子、镇虎台、正边台、黄花坪和桦皮岭多段古长城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增加专家的理性认识,为开好论坛打下坚实的内容基矗

4、呈报了人大代表建议。通过全国人大代表袁妙枝,在今年“两会”上,向全国人大委员会呈报了“关于挖掘、保护六代长城”的建议,扩大我县对长城的保护在全国的影响。

三、认真作好元中都工程,精心施工

1、向上争跑资金。目前落实到位70万元,完成了县委定的项目指标的70%。

2、按照省局指示做好元中都宫城南门和宫城西南角台的保护工程。工程已经做了阶段性的保护,目前正在请省局派专家对所做的工程进行核审和下一步的指导。

3、在现有的条件下认真开展遗址的气象、酸雨、土质、冻溶的监测工作。做好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4、为确保馆藏文物的安全,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工作职责和文物库房管理制度办事,严格文物库房管理制度,确保文物安全。做到24小时不断岗。对馆藏文物进行数据库整理

5、对为了提升元中都在国际国内的影响,进一步做好申遗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定于7月31日召开“中国.**—中都论坛”。届时邀请中国元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专家学者来我县考察元中都。研究中都历史,挖掘元朝文化,丰富我县的历史文化内涵,强化中都品牌,扩大社会影响,提高知名度,增强软实力,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积极推动**科学发展。

四、筹建中都博物馆,科学设计

为了落实县领导建设元中都博物馆的任务,我局在主管领导们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一是完成了陈展大纲的初稿,并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邀请全国元史权威专家学者就博物馆陈展内容进行座谈讨论,集思广益,初步定出陈展大纲(初稿),以发现“元中都、走进元中都、元朝的心脏、统一与文明”等四个内容,十二个单元为陈展内容;二是邀请国内知名展览设计公司和建筑设计公司围绕陈展内容,从建筑规模、体量、格局色彩等方面的进行外形设计,经过多次的协商、修改,目前评审草案已完成,正在启动对博物馆的外形评审的程序工作。

五、精心组织文化遗产日,下乡宣传

今年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是今年的宣传,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我们将今年的工作和宣传重点放在农村。一是精心组织,下乡宣传,发放宣传品1000余份,制做流动展板宣传文物法,印制元中都折页发放宣传,并在元中都遗址实行“遗产日”一周免费参观;二是宣传元中都的历史文化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制定了长期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工作制度,使青少年从小就树立了文物保护意识。

六、建筑工地抓文物征集,严格执法

我县基本建设面大点多,我局在人员少,各项工作量大的情况下,组织骨干经常深入各施工工地,一是宣传落实《文物法》,施工负责人和工人在发现文物后及时报告我局,使出土文物不被人为损坏和流失;二是聘用了一部分思想觉悟高的业余文保员在乡村和工地上进行工作,使我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情况,对一些出土文物及时进行了收回,近期我们收回出土文物三件。

七、全力做好动迁户工作,以诚相待

我局三月二十四日分配到“九鼎房开”动迁工作组,从三月二十四日开始,通过深入细致的入户进行摸底,经过十三天的集中动迁工作,工作中得到组内领导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到四月五日圆满完成了动迁工作。

这次拆迁工作中,有个别被拆迁户因家庭困难和历史遗留问题,开始思想略有偏激。还有些是因相互之间合同问题相持不下,工作难度大。动迁人员深入住户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讲政策、摆道理、及时引导。通过真诚地工作以及向领导反映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现实情况,进行了协调,每日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使他们深受感动,提前进行了搬迁。实际完成动迁22户,比分配的动迁入户数多出14户。

八、全面协调三普工作队,认真配合

今年是我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进入我县的工作年,为了协助来我县实地调查的三个工作队,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给予照顾,出现问题协商解决。对于工作队在实地调查时采集标本量大时,我们及时与省局督查队进行沟通,如实反映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受到省专家组的高度重视。目前全县已调查了15个乡镇。

九、深入调研帮扶工作点,落到实处

第4篇

同志们:

今天,县公安局、文物旅游局在此召开被盗文物追回移交仪式,刚才公安局、文物旅游局负责同志就我县上半年文物保护联合执法、集中开展打击文物犯罪活动作了全面汇报,从战果来看,令人兴奋。为了进一步搞好文物安全与保护工作,打击文物犯罪活动,提高全民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充分发挥乡(镇)文物保护组织网络的作用,促进我县文化旅游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下面就文物的安全保护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搞好对文物安全工作的责任感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文化基础,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为此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对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县文化遗产较多,且分布在全县各个角落。这对我们文物工作者和乡(镇)文保组织来说,要管好它,确实责任重大,所以我们人人都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搞好文物的安全保护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期盼。

二、密切配合,严厉打击文物犯罪活动

根据《文物保护法》、《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和《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精神,认真做好文物执法工作。要明确文物等行政部门执法的行政职责和任务,建立联合协调机制,提高联合执法水平,保证法律、法规全面、正确、有效的实施,坚决制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国家文物不受损失,为文物的利用和开发打好基础。文物保护联合执法工作,是各级政府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文物、公安等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不能马虎,要使这项工作常态化、秩序化,为我县创造一个文物安全环境,以确保文物安全保护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发挥作用,搞好文保网络建设

文物安全保护,库房和田野文物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特别是田野文物,面大、点多,必须发挥基层文保网络的作用,目前以乡(镇)文化站为主,都成立了文保组织,各文保组织都有一定数量的文保员,这些文保员是我们在一线保护文物的主力军,使田野文物的管理基本上形成了网络化,文物主管部门在发挥网络管理的基础上,定期巡回检查,坚持“文物警钟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我县文物一件不流失,一件不损伤,为构建和谐文明新做出贡献。

第5篇

关键词:文物调查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

我国已发现不可移动文物40余万处,其中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近7万处,未定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①由于未定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数量较多,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当前城市建设中,各种破坏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对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成为各级政府和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及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拟以连云港市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现状为例,提出对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一些想法,敬请方家指正。

一、连云港市历年发现的有代表性的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

城后土城遗址

城后土城遗址位于东海县白塔埠镇城后村南首约一公里,四周为农田,呈正方形,面积约40000平方米。城墙高约4米,上窄下宽,呈梯形,上宽约2.5米,下宽约10米。南北正中各有5米宽的城门。据当地居民介绍城外原有壕沟,现已被填平,城址内东北部原有庙基,现不复存在,城址外西北100米处有一古墓墩。城后土城遗址自被发现以来,国家历史博物馆信立祥先生、南京博物馆邹厚本先生、浙江省绍兴市文理学院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志立先生、绍兴市博物馆馆长彭云先生多次考察城后土城遗址,并且在此采集到汉代陶器残片、瓦片等遗物,据专家们初步判断,认为城后土城遗址为一处汉代古城址。专家们认为,城后土城遗址虽然城廓不大,但轮廓之清楚,保存之完整,在目前连云港地区乃至苏北鲁南一带所仅见。目前,由于城址内被城后村辟为村公共墓地,城墙外侧又种上杨树以防止水土流失,因此该城址城墙无人为破坏现象。

精勤书院旧址

精勤书院即今精勤小学前身,座落在板浦镇中正东街,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是淮北地区校史最长的一所学校,校友中名人辈出,在海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精勤书院的创建者为时任海州正堂鲍毓东、淮北盐运史彭家骐以及中正场盐大使陈汝芬,院名取义于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书院设在文昌宫,陈汝芬任第一任院长。抗日战争期间,精勤书院遭飞机轰炸,教室被毁,校产被洗劫。抗战胜利后恢复校舍,定名中正中心小学。1948年中正解放后,恢复“精勤小学”校名。1970年,因学生叶继桂抢救落水儿童张桂香而牺牲,中共灌云县委、县革命委员会把精勤小学改名为“灌云县继红小学”以资纪念。1983年县政府从历史和影响角度考虑,恢复故名“精勤小学”。书院建筑主体为硬山式。院内有清代书法家王晓农题刻纂体“精勤书院”、“精勤学堂”、“文昌宫”、“业精于勤”、“例禁重申”等石刻,并留有部分石鼓。原卞庚纪念馆部分文物也存放于此。

堆沟稽核所

堆沟稽核所位于灌南县堆沟港镇,始建于1935年,由当时的大德公司建造,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大德公司主营盐业,稽核工业所是商家建设的住所。时期稽核所用作征收盐税场所,并拥有三个盐警大队来保护盐运畅通。解放后,稽核所改名叫运销站,隶属淮北盐务局,负责当地一方盐业。1953年,盐船改走燕尾港,不从稽核所经过,淮北盐务局也就撤掉这个运销站。在当时这个地方的交通是比较发达的,站边有两条路,一条通燕尾港,一条通新浦。运销站撤掉之后,有部队来这住了几年,接着堆沟派出所、粮站都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划归堆沟捕捞公司使用。捕劳公司破产后,县老干部局利用闲置空房,在这里成立老年协会,为退离休老干部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并在此办公到现在。目前稽核所仅存两幢对称型砖木结构单檐红瓦19间房屋。南幢有10间,年久失修,已破旧不堪,且无人居住;北幢有9间,现为老年协会办公活动室。稽核所四面尚存带有射击孔的石砌围墙125米。离此100米处还有当时大德公司建的10间小瓦平房,分别为门朝东和门朝南。

果城里建筑群

位于连云区连云港镇果城里,为中西合璧建筑。共有二层楼房四幢,面南向,石木结构,四合院布局。建筑群中间有一南北向小路,小路两侧各有楼房二幢,每幢楼房为独立单元,各建有石制门框为出入口。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每幢建筑面阔20.2米,上下各六间,木质外走廊,外楼梯。该建筑群系上世纪三十年代兴建,原为建港初期的政府要员及高级职员居住,现为港务局员工宿舍,至今保存完好。此建筑群对研究连云港的建港史及近现代建筑艺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问题一,我国现行的是不可移动文物分级保护制度,国家及地方将有限的保护资金优先投放到保护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目前,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上能按《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实现“四有”,然而大多数未定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由于数量较多,保护基础薄弱,虽然《文物保护法》对其保护已有明文规定,但由于保护资金相当缺乏,地方政府难以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②

问题二,除了部分县区文物保护机构对未定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有相关文字说明外,大部分是处于“三无”状态——即无保护标志、无保护范围、无专人保护。

问题三,部分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改变作其他用途的,并没有报告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

问题四,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造成原定级文物保护单位失去原有身份而变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三、对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第一手资料,也是直接反映当时社会各方面发展状况的实物例证。③未被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并非没有保护价值,随着对其普查、研究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将愈加为人所重。④本人认为,各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应深刻领会《文物保护法》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相关文件精神,在继续加大对未定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树立文物保护标志,将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公示于社会。如城后土城遗址位于基本农田范围内,面积有近4万平方米。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当地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除了文博专业人员外,当地大部分村民不懂哪是古遗址,保护意识从何能得到加强?因此,本人认为应由市相关部门申请资金,地方予以补贴,逐步给其树立标志牌、说明牌将文物公布于众。这样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和管理,又有利于提高村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激发群众热爱文化遗产、热爱家乡的热情。

第二,积极配合基本建设需要,促进文物保护和建设工程的“和谐”。我市在当前的各项基本建设中,建设单位在选址时,一般会考虑到已定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最可能遭到破坏的,大部分是未定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最近几年,随着《文物保护法》的修改及其他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国家对文物工作进一步重视,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一般都会事先报请文物部门进行勘察。以我市为例,新海发电有限公司三期扩建工程、田湾核电站三期扩建工程等都事先进行文物调查勘探,但仍有一些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不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作为文物管理机构,我们要将本地区的文物分布情况,制成详细的文物分布图,提供给规划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让其在建设规划时,考虑到我市文物保护单位和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分布情况,根据“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又有利于基本建设”的方针,使建设单位的选址尽量避开未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并提前给相关建设单位“提示”,达到文物保护和基本建设的“和谐”。

第三,可以尝试签订文物保护协议的方式,加强对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由于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绝大多数位于各县区乡镇的各个角落,所以单靠文物部门一方面的力量是无法做好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以我市为例,全市现有文物古迹近500处。目前,由各级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仅有128处,另外还有近370余处是未定级别的不可移动文物⑤,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广而且散,全市市县区各文物保护机构人员还不到三十人,其保护工作量和保护效率可想而知。所以根据《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本人认为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应该是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各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保护的同时,要辅以其他必要的方法加以补充。比如可由各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确定一至二名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或村干部为文物保护协管员,由县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与村委会或使用人签订保护协议,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并对严格遵守保护协议,且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者定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⑥

第四,对部分改变用途的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可及时提醒使用者,按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如我市民主路民国建筑群,如有部分建筑要改变用途,就应及时通知使用者到新浦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此外,本人认为相关文物行政部门可事先组织专家对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用途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形成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用途指导方案,指导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使用者合理利用。⑦

第五,对于部分特殊情况——诸如在近年来撤乡并镇、撤县设市等行政区划变更中,由于文物保护单位原公布政府被撤并而形成的文物保护单位身份模糊的现象,建议由新辖区政府发文确认。如我市原云台区政府于1989年公布过一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其中部分文保单位已升级为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其余的28处由于云台区撤销后,随着原云台区所属乡镇分属3个区域管辖。而新属区政府至今仍未予以公布确认,所以形成这28处文保单位身份发生模糊。本人认为这28处原云台区文物保护单位因由新属区人民政府重新发文予以确认。

总而言之,连云港市未定级别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这也是连云港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的一项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甚至也是整个文物保护事业中的重点工作。作为一名光荣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我们应当积极思考这项工作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并全力解决这些问题。

注释:

①范静宜、张春生、徐玉麟、单霁翔著《文物保护法律指南》,中国城市出版社,北京,2003年第1版,第116页

②③④同上第82页、第111页、第117页

⑤2007年连云港市文化局王亚平副局长在连云港市文物法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1页

第6篇

一、2019年上半年工作小结

一是积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补助经费。根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申报2019年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工作的通知》,完成2018年度省级补助专项经费使用情况上报,并积极申报 “安顺唱书”“安顺屯堡要文化”“屯堡山歌”三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补助经费申报工作和传统工艺振兴补助经费的申报。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管理培训。制定下发《安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传承人及传承基地开展培训工作任务。三是推进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工作。根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推荐“2019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的通知》,组织推荐高校(安顺学院)和我市非遗文化企业(安顺市西秀区杨婷婷蜡染艺术发展有限公司)申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委托安顺市西秀区杨婷婷蜡染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于2019年6月5日至6月11日举办安顺蜡染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共培训传承人40人,目前已签订委托培训协议。四是按要求筹备安排“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积极策划“印象非遗·文脉传承”安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收集、拍摄、展出活动,活动将于2019年6月10日启动。五是继续推进数字化建设工作。根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转发<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记录成果线上填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完成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跳花节》的线上录入工作。六是对各县区局春节期间开展的非遗宣传、以及民俗活动等进行收集整理。2019年春节期间,西秀区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抬汪公”民俗活动;平坝区局举办了贺新春2019“戏剧进乡村”系列活动,以及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介活动,组织非遗类表演节目开展各类演出活动;普定县局举办了民族民间文化展演活动、马官镇第六届屯堡花灯地戏大赛活动、铁水冲龙展演等活动;镇宁自治县在布依族花包节上展示了布依族服饰、蜡染、竹杆舞、板凳舞等非遗项目;关岭自治县局打造了“盘江小调”“苗族花棍舞”“苗族芦笙舞”“凡化地戏”“花灯戏”等非遗节目参加送戏下乡文艺团队到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开展关岭自治县2019年庆祝建国70周年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文化旅游法治扶贫送戏下乡演出活动40余场;紫云自治县举办了“亚鲁王”电音节;经济技术开发区幺铺镇南山村开展了春节地戏展演,西门跳花坡上广大苗族同胞共度“跳花节”。七是组织参加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分别赴河南开封、山东烟台、江西南昌参加我市旅游推荐活动,展示我市丰富的非遗资源,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推进非遗项目的数字化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字化建设,按照省文化厅要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系统,并与《贵州生活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系统》进行数据传输。同时指导各县区完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建设工作。二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管理和培训力度。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市22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4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开展非遗传承培训,扩大我市非遗传承人队伍。三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工作。充分利用“文化与自然遗产日”,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宣传工作,着力提高人们的知晓率,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第7篇

我市各县区都派专人参加了省三普的培训会,参会的同志系统学习了普查的基础知识和设备仪器的使用技能。今年3月3日,在市普查办的组织下,全市三县两区分管领导和文物普查队员20余人参加*市文物普查培训试点工作会。会上,市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市文化局副局长刘捷传达了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市普查队对普查目标、普查范围、普点、第二阶段普查任务进行了详细讲解,要求各县区充分动员、搞好培训、加强信息反馈。会后,在GPS公司技术人员指导下,所有文物普查队员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上宫进行了GPS操作实习,熟练掌握了GPS的操作程序,为全面展开第三次文物普查野外调查工作打好了基础。

今年3-4月,各县区相继召开了三普动员和培训工作会。县区的培训会上,县区政府分管领导都作了动员讲话,参加会议的有政府其他部门、乡镇、社区相关人员,以及各县区普查队员,学员们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大意义、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普查对象及主要内容、工作思路、实施步骤等方面,对*的文物普查工作有了一个全面、清晰地认识和把握。据统计,市县培训会参会人员共计210余人,扩大了文物普查的社会影响,推动了文物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文物普查时间长,任务重,涉及面广,必须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为此,市三普办还制定了本次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在*宋瓷博物馆网站开辟专栏,介绍我市三普工作动态、普查新发现新成果。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中,设立街头宣传站,悬挂宣传横幅标语,散发宣传资料,市县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文物普查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文物普查的社会影响,为文物普查工作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基础。*宋瓷博物馆的工作简报《文博简讯》也对我市的三普工作作了宣传报道。经过广泛的宣传动员及培训工作,各乡镇、社区群众积极响应,通过各种方式为普查队提供不可移动文物线索40余条,给普查工作以极大的帮助和支持。

二、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为保证文物普查工作的稳步推进,我市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胡家正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博物馆。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先后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国务院文件和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对三普的工作方案、人员培训、经费保障、宣传动员等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年9月,市三普办制定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选派熟悉业务的同志组建了市普查队。在*年12月以前,各县区人民政府都成立了由政府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制定和落实了县区普查工作方案,组建了县区普查工作队(组)。市县两级文物普查机构的成立,为普查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争取经费,添置设备

三普以县域为基本普查单元开展,地方各级财政要承担各级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田野调查经费、普查人员经费等。我市各县区政府高度重视为文物普查提供经费保障,各级财政大力支持,今年共拨付专项经费39万元,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但也有个别地方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如射洪县普查办尚未得到任何经费,工作开展进度缓慢。

普查设备对工作开展十分重要,我市各县区普查办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在省上统一配发的设备外,克服困难,仍添置了一些必要的设备。比如:船山区添制了打印机、扫描仪、移动硬盘等设备,射洪县、大英县购买了指北针、望远镜、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高了物资的保障。同时,大部分县区也根据省财政厅的文件精神执行了野外调查人员补助新的标准,调动了普查队员的积极性,推动了工作开展。

四、全面开展田野调查数据采集工作

从今年4月起,在培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各县区普查队开始了田野调查数据采集工作,进入了普查的第二阶段。普查队员不畏困难,艰苦耐劳,走街串户、深入村居、走访群众、查阅宗谱,及时了解新线索,严格按照“三普”技术要求对新发现、复查的文物点进行认真调查登记。队员们坚持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保证了普查野外到达率和调查区域覆盖率,保证了基础数据的科学、完整和真实,较好地掌握了普查工作的相关技术要求,具备了在一线独立完成普查工作的能力。同时,队员们人人树立了文物保护宣传意识,要求自己既是一个文物调查的行家,同时也是一个宣传文物保护的骨干,把文物保护的理念带到了每一个乡镇,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应。到7月31日止,全市已调查不可移动文物127处,其中复查83处、新发现44处。

我市第二阶段田野调查工作以全面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特别重视了乡土建筑、近代建筑、水利设施、交通道路设施等行业性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中,以**明代古寨、安居曾氏祠堂为代表,采集了丰富的数据和资料,在普查网站和地方报刊都进行了宣传报道。同时,根据省普查办的要求,结合我市文物工作实际,还开展了专项调查和课题研究,确定了“*古寨”、“*古桥”、“*民间祠堂建筑”三个普查课题,有针对性、有重点的开展野外调查工作。

我市的普查数据、资料坚持了定期上报。各县区普查办向市普查办公室按月上报普查信息,经汇总和复核后,市普查办公室按月向省普查办上报。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市文物普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个别县区政府对文物普视不足,普查经费迟迟得不到落实,严重影响本地工作进度;二是市普查队应当配备的普查设备如GPS仪、相机、电脑等一直未能得到,影响到对县区三普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三是由于各县区普查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普查经验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普查工作效率。

六、普查第二阶段工作计划

20*年10月至2009年12月是普查的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展开文物调查和信息数据登录工作,普查数据资料边采集、边整理、边审核、边建档。

(1)加快工作进度。市县普查队、普查组,根据国家文物局下达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所负责地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现场勘查、测量、标本采集、绘图、拍照、录像等,认真做好文物数据和相关资料的采集和登记工作。

(2)及时整理、录入调查资料和信息数据,普查队负责人负责审定。保证资料、信息和各项原始数据真实完整。

(3)市普查办对县区报送的相关普查资料和信息数据进行抽查复核,以确保普查数据的科学、完整和准确。

第8篇

摘 要 教育是博物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各项工作中最贴近公众的部分。针对博物馆展览、活动主要的受众群体之一的青少年,怎样让他们对充满理性的博物馆感兴趣,怎样将博物馆教育功能尽最大可能体现在他们身上,吸引他们走进博物馆,教育方式的选择和教育活动的策划显得至关重要。对于我们博物馆教育工作同仁来说,这是一个长期值得学习与探讨的问题。

关健词 博物馆 青少年 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近日,国务院总理签署了第659号国务院令,公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提出:“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性组织。”至此,教育已然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能。事实上,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升华,各个博物馆开展教育工作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2011年至今,福建博物院依托“文物在我身边――福建文博进校园、进社区双百活动”平台,在发挥博物馆教育基地功能和未成年人教育的工作中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将以此为例,就博物馆如何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策划与实施相关教育活动谈些个人看法。

1博物馆教育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教育是博物馆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博物馆开展的陈列、讲解以及围绕陈列主题和博物馆办馆宗旨的一系列活动,旨在向博物馆观众诠释藏品蕴含的信息,传递博物馆科学研究的成果,使博物馆观众理解、掌握、综合应用知识与技能来判别、分析、解决问题,激发博物馆观众进一步学习的意愿,启发观众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按教育对象划分,当今博物馆教育分为成人教育和未成年人教育两大部分。本文所谈及的教育对象,是指年龄在6―18岁之间的青少年。这个年龄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也是情感体验开始复杂化的时期。笔者认为,博物馆教育人员必须认识到青少年观众的特殊性,根据青少年发展和学习的特质,顾及他们之间的年龄差异、兴趣差异和接受能力差异,针对各年龄层展开适当教育活动。因为教育方式的选择和教育活动的策划更能直接影响青少年对博物馆知识、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进而影响他们参观博物馆的行为与兴趣。

2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综观世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相适应的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和博物馆教育理论。如杜威的理论强调学生通过实际生活获得经验,强调“做中学”的学习方式;再如皮亚杰的“游戏参与认知”的理论:即儿童通过自发式的富于想象的“游戏”,学会认识自己和周边的环境,并与其他人进行有意义的“互动”;还有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坚信“我听到的容易忘记,我看到的容易记得,我亲手做的才真正了解。”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多感观协同记忆”,强调识记时各种感官相互配合,尽可能多地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能促进知识的理解、记忆。这些理论都对世界儿童博物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们都强调引导少年儿童通过教育者创造的便于学习的环境和方式方法中,进行游戏和发现,甚至是创造。孩子们参观博物馆,教育者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鼓励他们去尝试、思考和模仿,从而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青少年在游戏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主动地学习知识,这对中国博物馆的从业人员是一个巨大挑战。近几年来,结合馆内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福建博物院以亲身体验、动手参与为切入口进行教学设计,让青少年经由听讲、观察与实际操作,对人文历史、传统技艺、生活形态潜移默化地了解,他们从博物馆活动中获得了自由学习的乐趣、信心和方法,想象与创作的潜力也被激发了。

3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策划过程

针对青少年而开展的博物馆教育活动是在对博物馆藏品、研究资料、观众市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青少年的年龄特点确定出特定情境、主题、方式来开展。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教育人员应与参与者面对面地接触、沟通、互动以保证教育的效果。这就需要对活动的每个环节进行策划和组织。

我们把这个过程分为以下几块内容:

3.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3.1.1进行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需求调查

博物馆观众调查是了解观众和自身的有效方法之一,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博物馆的许多活动都与观众密切相关,教育活动也不例外。2013年底至2014年初,福建博物院在中小学校、博物馆展厅内、教育活动现场、以及市区中心向中小学生、教师和家长发放针对不同群体的调查问卷,征求意见包括青少年及家长对活动开展次数的要求,对活动形式与形式创新的想法,对活动道具和场地的建议等。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如果传统的博物馆观展和互动体验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更符合青少年的教育需求。针对这个结果,我们调整方案,紧密结合展览、馆藏文物设计富含博物馆特色的延伸教育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观展和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文物背后蕴藏的内涵和故事。

3.1.2设置适合青少年活动的教学环境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在研究物理环境对教学中的作用中发现,如果教学目标和活动配以相应的学习情境,将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

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可以开辟专门的相对独立的空间,设立探索空间或者体验教室。诸如首都博物馆的“七彩坊”、陕西半坡博物馆的“史前工场”、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南越王国”,还有福建博物院的“社教中心”等等。这些活动场所除了配备儿童专用的桌椅、黑板、PPT放映设备、音响设备、清洗水槽等必备设施外,还注重用形象的文化图案、符号、彩色的图片、卡通形象来装饰整个空间,并且运用动漫元素的多媒体展示方式来拉近文物和孩子们的距离,也为他们打开的博物馆的大门。

3.1.3进行活动配套教材教具的开发

博物馆教材指的是在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的基础上编写的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并且有助于孩子们能更直观的了解展览、了解文物以及活动的简介、小册子、图书和光盘。教具指的是活动时用的手工材料包。

福建博物院每年结合中小学乡土教材和课本内容,将馆藏文物融合编写与课程相配套校本读物、并结合青少年的年龄、语言特点编辑出版展览解读、文物通识读本等免费送给参加活动的孩子和居民,让更多的少年儿童熟悉博物馆,熟悉文物,感受到博物馆独特的魅力。

此外,社教人员还根据每场教育活动的主题、活动目标、相关历史介绍还有文物的延伸知识编写趣味学习单,在活动前发给孩子们阅读,作为活动课程的辅助教学。诸如在《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七省联展》的延伸教育活动――“舟楫致远――船模制作”前夕,社教人员精心设计制作了双面五折页的学习单,展示了该展览的方位地图、游览顺序,并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按照年代顺序分别介绍了不同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航海业、造船业、进出口贸易等相关知识点。在学习单末尾处结合填空、连连看等参与互动的环节,让青少年朋友乘上时光之船,在历史的海洋里寻觅海上丝绸之路的古老与辉煌。同时,社教人员还根据展厅内福船文物的模型,设计制作了便于在学校、社区发放的精美的纸艺船模型及其材料包,并把这些材料包送入了中小学课堂,使少年儿童在参观展览、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古船之余,可以动手参与福船模型的制作,直观感受“舟”的发展演变过程,了解中国古代先进的造船技术。

3.2活动时的具体步骤

经过四年来不断试验、实施和改进,目前,在福建博物院,教育活动在具体开展时一般分为“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达”“反思与评价”三个教学步骤:

3.2.1感知与体验

这是活动开展的前导部分。首先我们强调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种感受美和体会美的情景。简单的来说,就是先观察,要调动他们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多种感知器官,引导孩子们以一种感性的、整体的方式,与自然景象和作品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共鸣,形成立体、丰富而深刻的审美体验。在“体验时间之美――植物标本制作活动”中,孩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自然馆陈列,并配合观看生动有趣的PPT示范片,宛如置身植物王国,他们在这里探究节气的奥妙、找寻时间的轨迹结合馆藏动植物标本和福建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生态资源进行观察、学习,并亲手采摘、制作植物标本、潜移默化体会到自然变化之美。

3.2.2创造与表达

即通过动手参与的游戏模式,借助陶艺、篆刻、彩绘、剪纸、编结、堆绣、鲜花标本、立体模型制作等基础模式,让孩子们在体验的过程中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重视小组和团体的合作,也重视个人的独立创造。例如,在“纤身绮罗留余芳”宋代服饰体验活动中,我们参照1975年福州发掘的南宋贵族仕女墓葬中出土的服饰文物原型,复原制作了纱罗大袖衫、大袖背子、窄袖襦、修身半臂、圆领袍衫、四幅裙等宋代服饰,让孩子们分组合作按照礼仪、休闲、办公等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服装进行搭配,并且陈述设计构思。在搭配创作中,社教人员尤其注重引导孩子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想,在“动手”与“动口”中,逐步加深对雅致的宋代文化及严谨的宋代服饰文化的理解。

3.2.3反思与评价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请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供大家评价,同时要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及过程,其他同学则认真倾听,然后自由评价他的作品。同学之间的这种创作交流与相互倾听可以促进他们加深自己的艺术体验。同时,让孩子们在互相鉴赏和评价的过程中反思艺术的理念,加深他们对文物外在的美以及其所承载的历史积淀,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这个环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打破了过去单纯强调艺术技能的教学模式,由单向传递逐渐转变成双向的互动,让少年儿童在体验与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和感受到文化和艺术的魅力。同时,还在寓教于乐地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无限发挥自由想象空间的能力。

4结束语

博物馆教育所追求的是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感受博物馆的美好,在创作中感悟文化的魅力,在竞技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这对博物馆教育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在实施教育活动的同时还要时时观察、记录少年儿童对知识点的掌握度和兴趣点,并不断的学习新理念、改进新方式。要如何把握时代脉博、如何创新活动模式、如何设计活动方案,不断吸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不断在教学互动中激发青少年的参与热情,达到潜移默化育人的效果,对于我们博物馆教育工作同仁来说,是一个长期值得学习与探讨的问题。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自由成长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为共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曹默.浅谈博物馆教育中手工活动的教学设计[J].博物馆研究,2009(2).

[2] 果美侠.方式决定成效――情景创设下的博物馆儿童教育[J].博物馆与儿童教育,文物出版社, 2013,5.

[3] 靳宝.浅析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设计[J].博物馆社会教育,北京博物馆学会编,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7.

第9篇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国发〔2007〕9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范围和内容

此次普查的范围是我县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的文物。普查的内容以调查、登录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同时对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主要了解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及环境的基本情况,尤其是量化指标、保存状况和环境现状及其变化情况,全面摸清我县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古民居、石刻、古商道、盐道、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如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准确掌握我县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及科学价值。调查全县化石点,并对已经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各有关单位要在县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的指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县文物部门要根据普查结果,编制普查档案和普查报告,呈报县政府及时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将其中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确定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

二、步骤及时间

此次普查从2007年7月开始,到2011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普查标准时点为2007年9月30日。

第一阶段:2007年7月至9月。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文物局确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组织和接受培训(文博单位业务骨干、专业人员和部分业余文物保护员、热心文物保护的志愿者),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第二阶段: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主要任务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调查,全面调查我县不可移动文物及环境的基本情况,以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重点,并对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具体普查安排如下:2007年普查两个乡镇;2008年普查四个乡镇;2009年普查四个乡镇。

第三阶段: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主要任务是编制普查档案和普查报告,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和文物保护单位级别。

三、机构和措施

为加强对全县文物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决定成立*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文物普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县政府将根据普查工作需要分年度安排普查经费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要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充分发挥文博业务骨干、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鼓励和吸收一些热心文物保护的志愿者加入普查工作,对有突出贡献或者提供重大文物线索的,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10篇

关健词:人物形象 动作 语言 心理

在语文教材中,无处不存在丰富的细节描写,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得细一些,深一些,让学生懂得,这样写会使文章更生动、更具体,更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在无意识中渗透细节描写的概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其作用。在不断的探索中,将刻画人物的细节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刻画

写人,免不了要描写人的动作,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性格和作风,往往能通过行为动作来表现。如同学们学过的《金色的鱼钩》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老红军的话:“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这段话描写了红军老班长连续五个动作。用“坐、捧、嚼、皱、咽”五个准确的动词,写出了老班长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为照料小战友、日夜操劳、精神疲乏的神态。“捧”字,突出了老班长对那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的珍惜;“嚼”、“皱”、“咽”三个动词,写出了草根和鱼骨头难以咽下以及老班长饥饿的程度。通过这些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红军老班长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抗争的坚毅性格和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作文时我们把人物的一举一动细致描写,写出人物具体动作,那么所写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活起来。怎样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呢?这就要求我们用准确的动作词来写人物的活动过程,把人物的大动作分解成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一一描绘出来。

二.人物的语言细节描写的刻画

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成功的语言描写,要求作者使用的语言必须具体、生动、形象;必须精确而凝炼;必须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语言克服一般化、雷同化的弊病。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有些学生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一个人说话时,总要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不但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另外,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如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后面,还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说的话中间,当然,如果读者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是谁说的话,也可以把提示语省略。

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这是作文容易出现的毛病。

三.人物的心里细节描写的刻画

人物的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就是要在文章里,写出人物没有说出口,仅在心里讲的话和他的感情活动,即“想”。怎么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可以采用以下六种方法:

1.直接刻画法。即从文中人物的角度出发,客观地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

2.内心独白法。就是将自己特定状态下的心里想法,通过自言自语,详尽生动地呈现出来。

3.幻觉描写法。幻觉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或思想感情。人在特定的状态下,耳边或眼前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而这些往往是自己最想或最怕听到和看到的,如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

4.梦境描写法。通过“梦境”描写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5.借助人物的其他描写 要展示人物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更有效地刻画人物形象,往往要借助人物的其他描写来实现。

6.借助环境描写。不同的心情看相同的景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随主观感受选择景物。把这些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当然,上述几种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在具体运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立体式的综合描写,灵活运用。反映人心理状态的写作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选用书信、日记、梦的形式,同样可以展现人的心理活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环境的描写,可以衬托出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人物的自白和议论,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只要同学们有意识地多加练习,就一定会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得更细致、更生动。

第11篇

关键词: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五个阶段

中图分类号:G12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11)05-0080-04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保护和传承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土家人一直在为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发展中华文化而努力,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历程。然而,至今仍然困难重重、危机四伏、收效有限、前景堪忧。更为要紧的是,人们还没有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应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是最理想的期。因此,其保护与传承的推动工作从整体来讲还缺乏目标性,从措施来看缺乏长期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分析梳理并概括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四个阶段,并提出应该达到的第五个阶段一比较理想的阶段及其必备的前期的基础和要做的工作。

一、自由自发的民间和精英保护与传承阶段

所谓自由自发的保护传承是指其保护传承工作主要依靠民族民间人们习俗和兴趣、精英传承人的自觉行动,还有一些仁人志士中的文化精英的呼吁呐喊和新思想的影响的推动下进行。这不仅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所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发展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

19世纪末,当的一些仁人志士,如章炳麟、蒋观云、梁启超、鲁迅等人在介绍国外民主思想的同,已经将西方图腾理论、人类学派的进化论等西方民俗文化理论介绍到了中国,这就播下了种子等待机萌芽出土。20世纪后,随着西方思想的迅速传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中国本土文化的研究开始行动起来。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近世歌谣征集处,1920年,顾吉刚、周作人、刘半农等人在北大成立歌谣研究会,1922年创办了《歌谣周刊》,由此拉开了民俗学研究的序幕。在中山大学,创办《民俗周刊》,先驱们深入田野,收集、记录了大量的民间故事、歌谣、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1930年,钟敬文等人在杭州创办民俗社刊,为中国民俗学运动注入了一定的活力。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民俗学民族学学者在云贵川地区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优秀成果,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抗战期,在延安提出了文学艺术民族化的主张。在这一倡导下,民族民间文学受到空前的重视,当搜集到的大量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作品,丰富了中国民间文学艺术的内涵。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开始对部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特别是表演类民间艺术)实施调查研究,出版了《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和《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等大型学术丛书。从1957年开始,还陆续拍摄了《佤族》、《黎族》、《大瑶山瑶族》、《赫哲人的渔猎生活》等一系列民俗纪录片。

但这些工作在土家族地区基本是自由状态,除了为土家族的确认组织专家进行过实地调查外,民俗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没有实质性的有组织性的有效工作。只有一些民间艺人、文化传承人在自发地做一些言传身授工作,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民间艺术大师谭学朝(1924~2006),是土家族的“端公”最重要的继承者和传承人之一,他生前讲:“我祖辈不做端公,但从小好玩,连响打得好。12岁那年我叔叔带我去打连响,被我后来的师父看中,向我爹说:你这娃娃长得好,又唱得好,不如跟我去学灯戏。我父亲答应了,我就开始跟师父学艺。学了几年以后,师父就慢慢把还坛神的东西教给我。看我学得快,师父高兴,又去对我爹说:你这娃聪明,不如干脆跟我学端公。父亲又同意了,我这才正式拜师学做端公。”事实上,谭学朝自12岁开始从艺到独立承担法事并以此为职业,收徒传艺,继承师傅的衣钵,把“端公”及其傩面具制作艺术保护和传承下来。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以此艺谋求生计,成为自己的职业;二是,个人的爱好(兴趣)和天赋(素质),以娱为人为己。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个期失去了专职的和尚、道士、巫师、端公存在的环境,谭学朝之类的文化传人只能私下活动,小心地维系着所掌握的技艺的保护和传承。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社会具有比较宽松的环境,他才重新找到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又如土家族跳丧舞“撒叶儿嗬”,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歌舞艺术之一。其传承人之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艺术大师黄在秀、新_代传人谭学聪等也有类似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与此同也有一些文化精英如李绍明、彭继宽等知名专家倡导、领导和参与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工作,并做出了最重要贡献。

由此可见,在这一期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还处在一种民间精英“自由自发”的活动阶段。

二、经济目标为推动力的阶段

随着人们创造经济的实践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觉察到文化对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从而逐步认识到文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开始关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开始意识到文化的开发可以直接实现经济增长,其途径是通过文化开发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办文化产业等。在这样一种思想意识下,全国各地各级政府,“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搞文化开发,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大势环境下,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做文章,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给文化保护与传承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由于目标、动力与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本质要求的错位,导致土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开发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有些做法已对非物质文化的优秀特质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这是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三、立法保护,进入政府议题和工作议程阶段

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在“自由自发”阶段,进程缓慢、动力不足、效果不明显。在当今信息社会代和诸多原因,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和消失,需要及抢救性保护。显然,仅靠民间“自由自发”式精英保护与传承是不行的。单纯以“经济目标为动力”来保护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会带来许多负面效应,有可能还会给文化保护和社会文明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事实上,在我们的实地调查中已经发现,若干为期望达到的经济目标而不尊重土家族文化本质和价值内涵、不按非物质文化及其遗产保护传承的规律随意的不健康的“开发”事件,给土家族文化发展带来惨痛教训。因此,单纯以“经济目标为动力”的文化保护与传承,还不能算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阶段。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必须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立法来保护。这样才能算得上步入了正常的保护传承轨道。

随着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兴起,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立法保护工作也逐步受到土家族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视,2004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竭力争取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区,并获批准为全国第二批3个综合试点区之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03年开始制定《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05年3月31日,湖北省十届人大第十四次常委会通过正式实施;2005年8月31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一届人大第二十三次常委会审议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草案;2006年湖北颁布实施((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等。这些法规性文件都明确规定了保护的对象、原则,规定了有关单位及的个人保护在责任和义务,提出了措施和奖惩办法。因此,这些法规性文献的颁布和实施,无疑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这充分反映了土家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已进入法制建设的轨道和政府工作日程与工作责任范畴。

四、国家、政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建设体系阶段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总格局是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大建设协调发展。这就规定了我国在一个期内的建设方针和目标。按照中央精神,围绕总体格局,各地各级政府在“十二五”计划及中长期发展纲要中都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战略目标和重大措施。如湖北省委、政府制定的加快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这是湖北“两圈一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的中心内容就是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为核心内容,综合保护开发民族文化、地域生态文化及其周边特色历史文化构建的。这就直接把土家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纳入了省级政府直接支持建设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他地区也有相应的文化建设规划和措施。这一期,各地还将继续完善法规建设,逐步形成更加科学的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要继续探索和寻找更为科学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途径和措施。我们已经看到,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我们坚信,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更快的进展。

五、保护与传承的第五阶段探讨

通过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历程的四个阶段的分析,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之一,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思想,启蒙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批受过国外民族思想影响的进步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和思想家所发起的中国民俗学保护运动。其标志是北京大学先后成立的“近代歌谣征集处”、“歌谣研究会”和“歌谣周刊”产生的影响和取得的成绩。但是,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仍然只是停留在民间学者、收藏家、民间爱好者和民间传承人的自由自发的状况。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改革开放前,党和国家关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并制定过一些相应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因为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和对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的影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主体仍然主要停留在民间一些精英文化人和民间传承人的自由自发(甚至自生自灭)的活动状况。

启示之二,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把建设和发展转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人们在进行经济建设实践过程中,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逐渐感受和觉察到文化对经济的作用和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人们开始探讨如何利用人们对文化的生活与心理需求来开发文化以促进经济的增长,从而进入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以经济目标为动力”的阶段。这是一大进步,因为,人们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到和体会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总算有了一个直接的推动力,这个推动力有利于促使政府官员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吸引民众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注意力和参与度。

启示之三,在以经济目标为动力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过程中,一度期,单纯的经济增长思想占居着文化保护和开发指导思想的主导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出现了一些极端行为。如,确定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项目必须是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效益的;投资的文化开发项目必须对经济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等等。于是,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与开发在忽视非物质文化本质意义和本质内涵的要求的指导思想下进行,产生了许多不应该有的负面效应,有的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随着国际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视和国家经济的逐步好转以及文化人、研究者和民众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开始建立法律法规来规范文化保护、开发的行为,以改变单纯以经济目标为动力造成的被动局面。自此,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进入政府引导和立法保护的期。

启示之四,随着我国进一步快速发展,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加强了,他们希望在充分享受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的同,还能充分享受精神文化生活。这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党和国家审度势,及的把文化建设纳入国家社会总体事业发展中进行科学规划。于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进入到国家政府的战略和建设体系之中的政府主导期。

综上,我们看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与社会历史变迁相关,都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直接相关,都与人们的认识水平、国际上的影响相关,特别与国家的主导政策直接相关。于是,我们会自然地要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应该进入怎样的阶段才是理想的?

第12篇

*年全国文物局长会议马上就要闭幕了。这次会议是继续学习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一次精心部署、务求实效的会议。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单霁翔同志代表国家文物局作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年全国文物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认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事业发展的思路,对文物系统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和国家文物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进行了部署,明确了*年重点工作。与会代表们认真学习讨论单局长的工作报告,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就做好*年文物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发表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在文物局长会议之前,我们还分别召开了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会议和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表彰大会。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孙家正同志出席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并作了《加强保护、提高水平、勇于创新,为丰富和推进全球世界遗产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的重要讲话。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单霁翔同志做了《加强世界遗产保护,造福人类和谐社会》的工作报告。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孟晓驷同志出席了全国文物先进县表彰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管理机构负责同志,国家文物局机关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等出席了以上会议。

时近岁尾,国家文物局一次套开四个会议,符合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是统一思想认识、集中推进工作的一次尝试。四个会议时间非常紧凑,内容十分丰富,大家普遍反映,这次会议时机关键、内容重要,是一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会议,是一次提高认识、明确任务、团结鼓劲、求真务实的会议。下面,我就进一步落实会议精神和做好相关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认清文物工作面临的形势,是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的前提

单霁翔同志在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文物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全年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不断扩大;文化遗产事业的各项基础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但是当前文物工作的总体水平仍与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文物大国的地位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求不相适应,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全国文物工作者首先要提高认识,应充分认识文物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现实基础,认识到文物事业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中国先进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把握机遇,迎接各种挑战,推动文物工作进一步发展。这是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的前提。

要坚持求真务实,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这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是落实各项会议任务的基本保障。这四个会上提出了很多任务,头绪多,任务重。各级文物部门都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要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凭工作热情,靠传统的工作方法,简单地“加大工作力度”,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正确分析文物工作的形势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这不仅是落实会议精神的前提,也是做好文物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前提。

二、统一思想,抓住重点,落实07年工作,是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实处的保障

各级文物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抓住重点,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根据会议部署,切实做好*年工作。

孙家正部长和单霁翔局长在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家正部长指出,当前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中确实存在着“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确实存在着某种“建设性破坏”和过度开发的倾向。一些遗产地因过度旅游开发而对遗产本体和环境造成的种种威胁已证明,凡是忽视保护和管理的遗产地,不仅遗产本身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其经济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都面临难以为继的严峻形势。家正部长为此强调:世界一流的管理保护好世界一流的遗产。要以世界文化遗产的管理和服务为标杆,促进和带动我国整个文物管理工作的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要善于发现并把握世界遗产事业发展的规律,力争在世界遗产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方面,在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方面有所创新,有所贡献。各级文物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认识,端正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各遗产管理机构要认真组织学习《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和有关监测巡视和专家咨询的管理办法,加大保护管理力度,抓好落实工作。要抓紧完善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开拓思路,加强社会协作和国际合作,利用多种渠道筹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资金,要采取积极措施,完善遗产地旅游管理规划和应急预案,实现保护与服务社会的协调和谐发展。

单霁翔局长在报告中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各级文物部门要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分级负责,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国家文物局已与有关部门沟通报请国务院转发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各级文物部门首先要做好这次普查工作的动员和协调,积极争取各地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要建立良好的工作联系和有效的协调机制,抓紧落实普查经费、人员、设备、基础资料等各项工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制定普查工作方案。要集中力量,统筹安排,确保工作重点。要抓紧时间开展普查试点和培训工作,争取在试点工作中解决一些在本地区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针对本地区文物遗存,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普查工作方法。要积极宣传,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加到这项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关于*年的重点工作,单局长在工作报告中已经作了详细的部署。任务很多,都很重要。我在这里还想再强调几项:

一是要继续健全法规体系,加强依法行政。各级文物部门要扩大成果、再接再厉,继续推动这项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不断拓展执法领域,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不断增强工作能力、管理能力、执政能力。要继续抓好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霁翔同志指出,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是我们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有不断夯实工作基础,不断排除安全隐患,不断增强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使文物事业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地发展。我们必须清醒看到,通过全国文物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着长期艰巨的任务。文物保护的各项基础工作必须不断加强,不断拓展,常抓不懈。

二是要提升开放的文物单位和博物馆的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要继续加强博物馆管理,开展全国博物馆评估定级工作。国家文物局将完成《博物馆条例》的起草工作,《博物馆建设用地指标》、《博物馆建设标准》等规范文件,各级文物部门也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各级文物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力度,切实研究博物馆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和方向。要继续推进博物馆“三贴近”及展示服务提升项目。充分发挥省级博物馆的示范作用,继续推动县市级博物馆展陈水平提升。要继续推动馆藏文物保护。继续推进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组织非文物系统的国有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的建档备案工作,提高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水平。要继续加强文物市场管理。各级文物部门要对2010年在中国举办的国际博协大会给予支持。

三、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是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的关键

孙家正部长在文物工作先进县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对文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强调了各级政府保护文物的职责,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是受到表彰的先进县的荣誉,也是对全国文物工作者的激励和鞭策。国家文物局今后要加强并改进评选表彰工作,改进表彰名额分配方式,在适当时机采取先进县自查、省级文物部门复查、国家文物局抽查的方式,加强对先进县工作的检查。要进一步深入调查,认真研究,完善对这一荣誉称号的管理措施,推进评选表彰工作健康发展。明年,国家文物局还将与人事部联合评选表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认真做好评选推荐工作,真正做到好中选优,树立起过硬的先进典型,同时加大对先进经验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示范作用。

单局长在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不断拓展、内涵更加广阔、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各地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状况也并不均衡。各地必须集中精力,因地制宜,在抓好文物工作与本地实际结合上下功夫。各级文物部门要对照中央要求,对照会议作出的各项工作部署,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在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要“长于规划,精于计划,善于策划”,对各项任务目标,要责任落实,进度落实,要求落实。

各级文物部门要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进一步加强学习,结合文物工作实际思考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会议精神,认真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推动文物工作进一步发展。

文物工作是国家经济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把我们的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各级文物部门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主动地去谋划全局,加强组织协调,在协调中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各位局长回去之后,要就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这次全国文物局长会议部署的工作,认真地向当地党委和政府作一次专门汇报,争取他们的重视和支持。要结合当地文物工作实际,提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方案,供当地党委和政府决策时参考,力争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