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

时间:2023-05-29 18:23:47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范文1

论文关键词:成语;秋季文化;悲秋

1 成语中的秋文化

秋季无论是在自然物侯上还是在人文素养上都在中华文化中占据有一席之地,以下是我们从《中华成语大辞典》中找到的一些带秋字的成语。

翻开《中华成语大辞典》,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诸如“秋毫无犯、春华秋实、明察秋毫、秋水伊人、临去秋波、望穿秋水、一叶知秋、多事之秋、暗送秋波、秋高气爽、老气横秋、一叶落知天下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各有千秋、平分秋色、秋毫之末、秋毫不犯、落叶知秋、秋水盈盈、兼葭秋水、春花秋月、百岁千秋、秋月寒江、万代千秋、万古千秋、洞察秋毫、皮里阳秋、秋扇见捐、春去秋来、一字千秋、万载千秋、微察秋毫、秋收东藏、秋月春风、春秋鼎盛、独有千秋、秋荼密网、秋高马肥、秋高气和、千秋万代、千秋万古、秋实春华、秋月春风、秋后算账、秋色平分、利析秋毫、千秋万岁、霜气横秋、叶落知秋、有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遗臭千秋、望秋先零、社燕秋鸿、华屋秋墟、春生秋杀、多故之秋、春露秋霜、秋毫见捐、秋高气肃、千秋万世、千秋人物、凛若秋霜、秋风扫叶、秋风团扇、秋风纨扇”等等。秋,这个万物成熟的季节,同时也是万物凋零、生命终结的季节。先民们更不会收起对于她的赞美之词、怨诽之词和慨叹之词。

1.1 秋季时间概念的来源

人类要进行生产和生活,就需要认识时间,并能够掌握时间。然而,人类的时间观念和计时本领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1)对于日月运行的观察。

先民最初的计时方法和时间概念,是通过对日月运行的观察而形成的。并以此有了“时”、“昔”、“日”、“夕”、“旬”、“旦”、“暮”、“昏、“朔”、“望”等诸多时间名词。

(2)对于自然物侯、周期性的观察。

日月却并不是先民把握时间的唯一依据和参照,有规律的自然物侯和周期性的认识活动,也是先民认识把握时间的契机和根据。“四时”就是先民据此创造的对于计时的一种新的认识。四时:指春、夏、秋、冬。西周以前,一年只分为“春”和“秋”两个季节,“春秋匪懈,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这里“春秋”即为一年。鲁国的编年史叫《春秋》,也是因为上古只分“春”、“秋”二季。可见,“秋”季不仅是先民们为子孙后代总结出的利于生产生活的自然物侯,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1.2 秋字的源流

前面我们讨论了秋季作为时间概念的来源,但在成语“春花秋月”中,“秋”为什么是这样一种面目示人?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汉字最初是一种简单的图像符号,成熟的汉字是其慢慢演化而来的。这种图像符号不是古代先民的一种臆想,而是对现实生活及实物的摹绘。也因此汉字有载蓄与储存文化信息的功能。“秋”字的诞生就是我们伟大汉字演变的一个缩影,追寻此字的源头也就是去探寻秋季节文化的始末。

“秋”是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像一个蟋蟀的形状。秋天到了,蟋蟀鸣,庄稼成熟了。金文加上了字义符号“禾”,表示庄稼;又加上义符“火”,表示庄稼黄了,有的红了,成熟了。篆文就简化成了禾与火的秋。因此,与“秋”这一时节概念发生了牢固联系的乃是农作物成熟收获的景观。

从成语中寻找我们亦可发现这种联系。“秋”字本义是指庄稼成熟了。“春华秋实”、“秋收冬藏”里的“秋”就是这种意义的体现。“秋”又引申指秋季。由夏到秋,蟋蟀先生也不停地在搬家。“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大概八月份的时候,蟋蟀还在野外,九月就跑到了屋檐下,十月就进了家门,十一月的时候,它在我床下过冬了。在成语里秋季这一意义体现是最多的。甚而取代本义“收获”。诸如“一叶知秋”意思是说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的来临;“秋高气爽”是形容秋日晴朗凉爽的天气;“秋后算账”表面意思也是说,到了秋天收获之后再细细分算账目。无论是从“秋收冬藏”的本义“收获”还是“秋后算账”的引申义“秋天”,都说明了先民是从成熟的物象之中认识了“秋”这个季节的。 转贴于  2 秋字的文化意蕴

2.1 秋季文化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看那一片片金黄色的麦田多让人喜欢;她是回归的季节,不单落叶归根,远行的游子也在归途上。八月十五团圆夜,人们多么希望能和家人共聚天伦之乐啊!“春华秋实”需要与家人共享;“春秋花月”需要与家人共赏。

秋也是思念的季节。尤其是当别家都在团圆,而自己却不能如愿的时候。那“望穿秋水”的思念就如滔滔江水奔流不绝。秋天,也容易让人屈指算年华,临风伤别离。“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该是怎样的思念啊!“社燕秋鸿”意思是说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秋天在古代是行刑的季节,也是战争的象征。所以“秋后问斩”、“春生秋杀”就成了古代社会的定律;“秋荼密网”用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来比喻刑罚的繁苛。

“秋”还引申指一个时期。大概是基于上述特点,所以它指一段时期的时候常指那些形势严峻、情况不好的。如“存亡之秋、多故之秋”表明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但也有没有色彩意义的,比如“千秋万代”是一千年一万代,形容岁月的长久;带有褒义色彩的“一字千秋”指文字精辟,足以名垂千年;“千秋人物”指盛名能够流传千年的人物;“千秋万古”犹言千年万代,形容岁月长久。

秋,虽是收获的季节,但同时也意味着万物的凋零、生命的终结,是萧杀的冬天的即将来临的前奏。这种悲凉的气氛自然被捕捉到了成语里。“秋风过耳”指像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在意;“望秋先零”指望见秋天将要来临,自己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华屋秋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秋风团扇”是说秋日凉风至,扇子遂弃置不用。常以比喻女子色衰失宠。

虽然,秋多的是悲凉与萧杀。但古人也从这片悲与萧之中寻出了些豪迈与肃穆。“秋毫无犯”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冰壶秋月”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洁。

2.2 伤春与悲秋的传统

春与秋本为两个主要季节,但却都与悲伤之意发生了联系,乃至“伤春”、“悲秋”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两大主题,引领出一大批伤春悲秋为主题的文化作品的问世,实为其他民族所罕见。在此,我们还是从成语文化中来探寻伤春与悲秋的情感归宿。

春、秋两季盛行性活动作为一种古代习俗,“有女怀春”(《召南野有死麋》)直指姑娘当春而情动;“秋以为期”(《卫风氓》)约定秋天为娶亲的日子。此外,像“春梦无痕”、“秋水伊人”、“暗送秋波”等皆写到了春秋之时,男女欢会相悦之情。

然而既是欢会,何以会有伤悲呢?大约是青春短暂,美好时光匆匆易逝。因为短暂而美好,所以“春宵一刻”值千金;爱人远去,“望穿秋水”与“社燕秋鸿”是怎样的刻骨铭心!“思”与“悲”都是因“物化”即时光易逝而引发的思索与悲叹。人们从草木易枯、美景易逝的“春去秋来”,进一步联想到生命的短暂,“落叶知秋”的没落,由自然而反观人生,自然就获得了一种文学和宇宙意义上的悲剧意识:“春光明媚”使人产生的惜春情怀其实是寄寓了对生命的渴望,“秋风萧瑟”则使人触发对死亡的忧惧。这两种情绪,在中国文人特有的忧患意识的助长之下,遂演化为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春兰秋菊”也就不单单指花草虫鱼,而是表达对大自然千姿百态的称道;“春蛙秋蝉”也不再是鸟兽之属,春天蛙叫,秋天蝉鸣。而是被人们借来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范文2

关键词:诗文教学;节日;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185-01

一、语文教学应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十分丰富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些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中秋节等。在这里,我们并不要求学生了解所有的传统节日,而是选择那些在传统节日中那些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的,适合孩子们学习探究的语文素材,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交流等方式,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例如:我们可以结合清明节指导学生收集古人描述清明时节的诗词,如唐朝杜牧的《清明》;并且让学生向父母了解清明节民间的风俗习惯,理解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每逢清明节怀念先人的习俗;结合元宵节组织学生猜灯谜,创作灯谜,感悟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妙绝伦;结合中秋节感悟人们“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浓乡情等等。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从古诗词中寻找中国的传统节日,以了解古人的生活情况。

春节:《元日》(宋)王安石

中秋:《水调歌头》(宋)苏轼

清明:《清明》(唐)杜牧

元宵节:《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生查子 元夕》(宋)欧阳修

端午节:《端 午 》老舍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通过一首首优美的古代诗歌,学生们既了解了古代百姓的生活情况,也了解了这些传统节日文化在我国的悠久的历史。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了解并发扬光大这些传统文化,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又好象我们儿时唱的儿歌一样“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种中国独有的思想,会深入学生的脑髓,假以时日,会显示它独特的魅力。

二、语文教学应深化传统文化的深度

自五四以来,中国人不断批判传统,导致国人漠视古典文化,到如今已直接威胁到民族文化的传续。所以语文教师责任重大,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次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早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古往今来,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读古书的人能成为一个修养良好、内心丰富有志报国的人。

三、语文教学中应融入传统节日文化

初中学生年龄小,但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利用这个特点,每到一个节日,可以要求学生动手动脑,把自己融入到节日中去。结合我的实践,把我的做法归纳如下。

(一)向学生简单介绍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习惯、意义等等。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月亮最圆,最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人们一般在中秋节里赏月、吃月饼、赏、赛龙舟等等的纪念活动。……

其他几个传统节日的介绍也如此。

(二)让学生背诵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

与中秋有关系的古诗词:李白《静夜思》、苏轼《水调歌头》、李白《月下独酌》、王建《十五夜望月》等。与重阳节有关系的诗词:的《采桑子·重阳》、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与春节有关的诗词:王安石的《元日》、林伯渠的《春节看花市》等。与清明有关的诗词:杜牧的《清明》、宋之问的《途中寒食》等。与端午有关的诗词:唐代文秀的《端午》、清代李静山的《节令门·端阳》等。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范文3

[关键词]语文 教学 传统文化

1在单元课后穿插古诗词的背诵阅读

中国传统的古诗词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记录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古诗词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古诗词可以说是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易记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是广为传诵。在全国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都有古诗词的学习、背诵,而且篇幅很大,内容形式也是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小学语文人教版的第十一册第一单元,课后穿插的三首古诗《墨梅》、《竹石》、《石灰吟》,都表现了作者坚贞不移、顽强不屈、勇于奋斗的坚强品质。还有第五单元的古诗两首,其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再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映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而深厚的敬爱、感激之情,尊老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从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可以看出,关于古诗的学习背诵内容很多,词就显得有些少,其实词也能传达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比较详细具体。比如: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课后就有两首词《菩萨蛮》和《卜算子》,像这样的词类也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和背诵。古诗词的作者总是用形象、简短的语句,写出深刻的含义,可以说古诗词意境悠远,文化氛围浓厚,是小学语文阅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2搜集春联

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多采,民间文化更是其中的精华之一。教师们可以布置学生在寒假做一道特殊的作业:每人至少搜集5副春联。到开学后,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对联,在班队活动中进行交流。还可要求学生表达这些对联类别,如:有两字的,三字的……十几个字的;按贴的地点来分,有贴在正门的、旁门的,有贴在厨房的、灶边的,有百货商店贴的、五金商店贴的;按内容讲,有赞扬美德的,有歌颂领袖伟人的,有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的,还有以商品名开头的……这样归类后,学生对春联有了新鲜感,当他们想到小小春联中竟然有这么大的学问,觉得有收获,就会主动去读、背春联。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了语言、记忆了语言、积累了语言。除了搜集、整理春联这项活动外,还可以要求学生注意留心日常生活中顺口溜、歇后语、俗语以及过年过节时的传统习俗,适当搜集,加强积累,以便运用。

3熟记成语

3.1课内熟记成语。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的课后就有、有的在每个单元的园地里也有要求熟记的成语,这些成语大多两个一组,安排合理,或意义相近,或结构相同,或意思相反,或有所关联。教师们可要求学生把这些成语记熟,帮助他们了解成语的来源、本义、今义及运用范围,做到真正地掌握。除此之外,课后出现的成语,不但要求学生熟记,还要求学生会写会默。

3.2课外摘录成语。课外阅读中,学生常常接触到不少成语,通过“摘抄”的形式进行积累,比如每人准备一本“成语摘抄本”,一遇到成语就记录下来,通过查阅工具书理解这此成语的大概含义,并在学习中尝试运用这些成语。此外,在课外活动中,为了配合学生摘录、积累成语,教师们还可以开展了一些诸如“我讲成语故事”、“成语接龙”、“谁是成语大王”等活动,它们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收集热情。

3.3生活中留心成语。只要处处留心,记住成语就不难。除了课本、课外阅读中有成语外,广播、电影、电视、日常用语中的成语也数不胜数。如果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留心,日积月累,那么他们成语仓库里的成语就越来越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也就得到了稳步提高。

4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有效进行文化熏陶

比如: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中秋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中秋节有哪些别名?中秋节的来历?哪些著名人物写下了与月有关的诗词?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关于中秋节的传说又有哪些?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撰写报告,以网页、演示文稿等形式进行交流。还可以吟诗词、赏明月、吃月饼……一个传统节日,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可以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5营造文化氛围

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涉及到传统文化课文教学时,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与此同时,也可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古筝曲创设传统文化的校园育人氛围。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范文4

关键词: 《吕氏春秋》成语 结构形式 意义演变 儒学思想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39年,是先秦诸子中唯一可考其年代的著作。全书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共160篇。①书中的文章结构严谨,构思精巧,锋芒锐利,说理深刻,善于运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来说明抽象的道理,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醒世人的艺术效果,其语言经历代广泛习用,许多已转化为成语。经调查,《吕氏春秋》一书中出现的成语共有四十余个,本文将就这些成语的结构形式、意义演变,以及这些成语所承载的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吕氏春秋》成语的结构形式

《吕氏春秋》中出现的成语可以分为直接采用《吕氏春秋》原句的成语、调整原文语序、改动或增加少数字词的成语以及从《吕氏春秋》故事、寓言中加工提炼而成的成语等三类。下面分而述之:

(一)直接采用《吕氏春秋》原句的成语

这类成语是指后世沿用原书文字,保留原有语法功能而形成的成语。《吕氏春秋》作为杂家经典和中华文化名著,世代相传,影响广泛而深远。其中一些富于深刻哲理、含义丰富、形象生动的词语,为大家所熟知,并直接转化为成语。如:

①竭泽而渔——《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竭泽而渔”字面意义是说抽干池塘里的水,以捕捉其中的鱼。比喻目光短浅,只图眼前利益,做事不留余地。亦作“涸泽而渔”、“竭泽涸渔”。如汉·刘安《淮南子·本训经》:“焚林而畋,竭泽而渔”。又如晋·裴松之注引刘向新序:“覆巢破卵,则凤皇不翔,竭泽而渔,则龟龙不见”。再如姚雪垠《李自成》:“请皇上勿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为小民留一线生机”。

②鸿鹄之志——《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

“鸿鹄”是指天鹅,因它飞得很高,故常用以比喻志向远大之人。“鸿鹄之志”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志向远大。如《史记·陈涉世家》:“庸者笑应曰:‘若为耕庸,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又如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这样的成语在《吕氏春秋》中占大多数,代表了主流,不能一一详解,类似的还有“亡戟得矛”(《离俗》)、“博闻辩言”(《疑似》)、“不教之教”(《君守》)、“不偏不党”(《士容》)、“殚智竭力”(《本味》)、“道而不径”(《孝行》)、“伐性之斧”(《本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尽数》)、“扬汤止沸”(《尽数》)、“天下太平”(《大乐》)“五脏六腑”(《达郁》)、“烟视媚行”(《不屈》)、“言行相诡”(《淫辞》)、“以利累行”(《审为》)等。

经分析以上成语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在《吕氏春秋》里都只是一般的句子,在一定的上下文里表示某种具体的意义,后来经过长期的使用转化为成语,成为一个凝固的整体,意义上也不再是词义的简单相加,使用的时候相当于一个词。

(二)调整原文语序、改动或增删少数字词而成的成语

这类成语是后人在《吕氏春秋》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简略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主要方法是删减、增加个别字词,或是对原文语序稍加调整,使原文语句凝固成四言成语,以达到精简含蓄的表达效果。

①东面而望,不见西墙——《吕氏春秋·去尤》:“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

改造为成语“东面而望,不见西墙”。该成语字面意思很简单,是指向东面看,看不到西面的墙。用来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如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隅之解,欲拟万端之变:所谓东向而望,不见西墙也”。

②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吕氏春秋·审为》:“中山公子牟为詹子曰:‘身在江湖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改造为成语“身在江湖,心存魏阙”。魏阙是指朝廷,该成语比喻虽然不当官,却关心朝政。如唐·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余独坐一隅,孤愤五蠹,虽身在江湖,而心驰魏阙。”

这样的成语还有“舍本事末”(《上农》)、“因噎废食”(《荡兵》)、“一夔已足”(《察传》)、“按兵不动”(《恃君》)、“贪小失大”(《权勋》)、“物极必反”(《博志》)、“泽及枯骨”(《异用》)、“发指眦裂”(《必己》)等。

(三)从《吕氏春秋》故事、寓言中加工提炼而成的成语

此类成语是将《吕氏春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语句的意思加以概括,摘取其中的主要成分或新加成分组合成的。

刻舟求剑——《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止,从其所刻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概括为成语“刻舟求剑”,本指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失落水中的剑。后比喻方法不对头,拘泥固执,不知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如:唐·刘知几《史通·因习》:“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刻船以求剑也。”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受人家国之托者慎无刻舟求剑,托名为儒,求治反之乱。”

这样的成语还有“罄竹难书”(《明理》)、“尝鼎一脔”(《察今》)、“掩耳盗钟”(《自知》)、“分行同气”(《精通》)、“射石饮羽”(《精通》)、“癣疥之疾”(《直谏》)、“宵鱼垂化”(《具备》)、“丁公凿井”(《察传》)、“鲁鱼亥豕”(《察传》)、“良工巧匠”(《不广》)等。

二、《吕氏春秋》成语意义的演变

见于《吕氏春秋》中的成语在后来使用过程中,大部分保留了《吕氏春秋》中的原义,但是,还有一小部分的成语,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其含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与最初的意义稍有不同,综观《吕氏春秋》一书中的成语,最具特色的是该书中的成语在后世的演变中普遍产生了比喻义。

(一)与原义保持一致的成语

①三豕涉河——《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古今义都是指文字讹误或传闻失实。

②博闻辩言——《吕氏春秋·疑似》:“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古今义都是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③不教之教——《吕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不言之诏。”古今义都是不以直接的方式教育。指自然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熏陶。

此外出自本书的成语如“殚智竭力”(《本味》)、“道而不径”(《孝行》)、“烟视媚行”(《不屈》)、“言行相诡”(《淫辞》)、“按兵不动”(《召类》)、“物极必反”(《博志》)、“宵鱼垂化”(《具备》)、“良工巧匠”(《不广》)等均属此种情况,其古今含义始终保持一致。

(二)古今语义存在差别的成语

①贪小失大——《吕氏春秋·权勋》:“燕人逐北入国,相与争金于美唐甚多。此今贪于小利而失于大利者也。”原指因贪金而致失国,现形容因贪图小利而造成重大损失。

②射石饮羽——《吕氏春秋·精通》:“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也。”原形容射出的箭力量很大,后来泛指武艺高强。

③舍本事末——《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原指弃农从商,古以农为本,以商为末。后用来比喻做事情只在枝节上下功夫,放弃了根本或轻重主次颠倒。

(三)现在多用比喻义的成语

①立锥之地——《吕氏春秋·为欲》:“舆隶,至贱也;无立锥之地,至贫也;殇子,至天也。”比喻能够容身的极小之地。

②亡矛得戟——《吕氏春秋·离俗》:“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比喻有得有失或得失相当。

③鸿鹄之志——《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比喻志向远大。

《吕氏春秋》中具有比喻义的成语很多,不能一一详解,故列举如下:“竭泽而渔”(《义赏》)、“鸿鹄之志”(《士容》)、“满而不溢”(《察微》)、“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尽数》)、“扬汤止沸”(《尽数》)、“五脏六腑”(《达郁》)、“舍本事末”(《上农》)、“因噎废食”(《荡兵》)、“罄竹难书”(《明理》)、“尝鼎一脔”(《察今》)、“掩耳盗钟”(《自知》)、“丁公凿井”(《察传》)、“鲁鱼亥豕”(《察传》)等。

三、《吕氏春秋》成语中蕴含的儒学思想

《吕氏春秋》这本书是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一部著作,它的内容庞大驳杂,思想内容与先秦诸子百家的主张有着深厚的渊源。《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杂家”,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对此书做出了较为公允的评价:“不韦固小人,而是书较诸子之言独为醇正,大抵以儒为主,而参以道家、墨家,故多引六籍之文与孔子、曾子之言。”③

中国传统文化,其主流是儒学,《吕氏春秋》中蕴含丰富的儒学思想,它不仅是一部学术性著作,它也是吕不韦“为当时秦国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的思想武器”。④成语是一种固定短语,一般总是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来使用,和词一样具有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以及功能整体性。⑤源自《吕氏春秋》中的成语,其中大部分与原义保持一致,也就是说大部分能够反映出该书深邃的文化内涵。这些成语都显示了汉语大量吸收《吕氏春秋》思想学说的营养作为自己一部分的建筑材料,涉及了《吕氏春秋》各个重要的思想文化领域。《吕氏春秋》所蕴含的儒学思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民本思想

《吕氏春秋》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儒家提出民本思想的目的是希望国君能够顺应老百姓的意愿,关心民生问题,解决老百姓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终实现政权的巩固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吕氏春秋》详细阐述了“以人为本”的政治理论思想,并博采先秦诸子百家之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人为本思想理论体系。该书中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成语主要有:

①泽及枯骨——《吕氏春秋·异用》:“文王贤矣,泽及髊骨,又况于人乎!”

②立锥之地——《吕氏春秋·为欲》:“舆隶,至贱也;无立锥之地,至贫也;殇子,至天也。”

③舍本事末——《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④竭泽而渔——《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成语“泽及枯骨”指恩泽及于死人身上,形容恩德深厚,普遍。“立锥之地”指插下锥子的一点地方。比喻能够容身的极小的地方。“舍本事末”原指弃农从商,古以农为本,以商为末,说明了该书对农业的重视,对人民生存的担忧。“竭泽而渔”指抽干鱼塘里的水,以捕捉其中的鱼,这是一种只图眼前利益,不够长远的做法,是应当否定的。该成语恰恰反映了人们对农业生产方法的反思与认识。这些成语无不折射出了君主对人民的重视和关心,正是民本思想之所在。

(二)“和”的目标与“教”的手段

“和”的目标,即追求“和而不同”。《吕氏春秋》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向心力和包容性,实际上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贵和尚中”在先秦时期自觉地、较为成熟地体现。“教”的手段,即重视教育及教化的积极功用。《吕氏春秋》以儒家尊师重教的思想为核心,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教育思想,为维护中华民族的稳定和谐,推动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提供了精神的动力与支持。例如成语:

①伐性之斧——《吕氏春秋·本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曰:‘伐性之斧’。”

②不教之教——《吕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无言之诏。”

③宵鱼垂化——《吕氏春秋·具备》:“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

成语“伐性之斧”指毁坏性命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吕氏春秋》将与养生结合在一起,明确提出了“节欲”的主张。“不教之教”指不以直接的方式进行教育,在自然的言行中进行熏陶。这与孔子的教学理念相契合,也正是我们当今教育所追求的。“宵鱼垂化”是形容地方官吏治理有方,善于教化。这些成语正是《吕氏春秋》“和”的目标与“教”的手段的具体体现和有力的佐证。

(三)认识事物的方法

《吕氏春秋》为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在研究政事时十分注重认识事物的方法与途径,并且运用儒家洞察社会的认识方法,指出观察事物要察其秋毫。这种“察其秋毫”的方法之一就是要仔细辨别传言。这样的例子在《吕氏春秋》成语中有明确的体现:

①三豕涉河——《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是指文字讹误或传闻失实。

②一夔已足——《吕氏春秋·察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乐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夔相传为尧时的乐正。孔子答鲁哀公问,说“足”是足够的意思,表示有夔一人就可以制乐。后用成语“一夔已足”比喻只要是专门人才,有一个就可以了。

③丁公凿井——据《吕氏春秋·察传》记载,春秋时,宋人丁某家中挖了井,不须外出汲水,节省一人力,于是对人说:“吾穿井得一人”。比喻语言辗转传误。

《吕氏春秋》为了适应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政治需要,试图在意识形态上统一天下的思想,吸收诸子百家之长,并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等多方面内容的杂家理论体系。特别是保存了大量的儒家思想言论片段,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前期的思想基础,也为后人研究先秦时期儒学思想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该书中的成语虽只有近五十条,但是这些成语以它表意丰富,结构缜密、功能完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等优点在汉语宝库中熠熠生辉,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2510.

②班固撰,张传玺主编.汉书[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654.

③[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608.

④夏征农等编.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728.

⑤邵敬编.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39.

参考文献:

[1]吕不韦著.高诱注.毕沅校.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刘万国,侯文富主编.中华成语辞海[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4]韩省之.中国成语分类大词典[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89.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范文5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了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训练,要充分发挥朗读对小学生理解语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朗读训练是一种既能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中心思想的理解,又能达到审美、传情的目的。那么,该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帮助小学生提高朗读水平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是搞好小学生朗读教学成绩的得要砝码。

一、朗读与识字同行

阅读教学就是需要多读,而且要反复的读,在一次次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与文本产生共鸣,而识字教学也能在多读中得到解决,在朗读中小学生也能感知字形字音字义,在朗读中渐渐加深对字形字音字义的记忆,巩固和理解字意。教师必须知道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字相同,声调不同的准确读法,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不断纠正和巩固,在朗读训练中逐步形成发音标准化。字不离词,只有理解了词义,掌握了词汇,才能识好字。因此,在读文理解中,只要不打断学生理解文情,尽量多的给学生创造读词的机会,也就给学生多创造了识字的机会。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识字的愿望,在初读中初步感知生字的音形。然后在反复读中,形成语感。在情境中感悟生字字音字形。再就是在多读之后,加大学生识字的难度,把生字脱离具体语境,增强认识单字的能力。为了解决班额大,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识字情况的难题,我让同位合作互相当小老师检查生字卡,一举多得。最后,根据学生检查情况,将有难度的生字重点指导记忆。扎扎实实的巩固识字

二、在朗读中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

朗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学习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这时的朗读不仅要求正确、流利,还应传达出每部分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一种多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相对小学生而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例如,在教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一文中,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这简短的语言,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小学生就从抽象的文字化为准确、具体、生动、形象的感知,进而秋天的美景时而浮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这样不但教会学生朗读这些句子,而且可以激发小学生边读边想象“秋天的图画”的情境,具体形象地理解“秋天的图画”在课文中的含义。多数文章所描述的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思维来说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朗读、泛读、品读等方式,让“秋天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进而真正让学生领悟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学生的特点是直观和具体的理解事物,而不是从抽象的思维中透视到事物的内在联系。相对于小学语文的课文教学,许多文章只有让小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才能领悟到文章的精髓。作为语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思考,进而想象出课文所描述的意境,让小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对第一自然段的朗读,教师先用缓慢的语音作泛读,然后引导学生用凝重、低沉的语调来朗读,把当时我国失去圆明园后的悲痛和惋惜的心情读出来。其中,“不可估量”一词要突出重音,一字一顿,像“损失”这个词两个字之间的停顿稍长一些。随着读到圆明园美丽景观这一段时,基调和语速产生了,用轻松和欢快的语调朗读,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圆明园的美丽。第五自然段叙述了外国侵略者贪婪和无比残忍的强盗行径,又指导小学生用低沉和悲愤的语调来读,从而激发他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三、在朗读体验文本时,重视词语训练,突破重难点

朗读时,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人物的境遇,为学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感情,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想象,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学生就会入境入情,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与作者产生共鸣。

在教学中,我把词语朗读训练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读好双音节字。双音节又分为双声,就是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如崎岖、澎湃、秋千……还有叠韵的,即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如沙发、玫瑰、马达……另外有双声和叠韵组合的,如蝴蝶、葡萄、玻璃等。这一部分的朗读训练可以让学生对字音和字形有机地记忆。第二部分引导学生准确读好轻声。轻声的特点是发音时用力特别小,音特别弱,如动词中的“进来、下去”;名词中的“的、地、得”等,都要求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第三部分是让学生能正确读准变调的词和字。如“一”和“不”的字,在字去声前念平阳,即一夜,不对;在词语中念轻声:如“去不去、想一想”;在非去声中,“一天、一年”等。以上都是指导小学生朗读训练中值得注意的地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不易读错词语。

小学语文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又十分丰富、精彩且深厚,不少词语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有一些文章,让学生能独立思考并找出表达文中的中心思想的重点句都困难。如果没有教师精心的指导和讲解,不少学生是很难突破的。针对这一难点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对小学生既要优化课堂朗读训练,又要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形成攻克难点的思维,并通过这一系列的朗读训练最终领悟中心思想、突破难点。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教学,因为课本中的文章大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在语言文字方面同样有独到之处。教师应指导学生着重朗读理解教材内容,并在朗读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从而增强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进而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范文6

关键词:

一、单音节形容词的出现频率考察

1、出现频率在50次以上的共16个,如:

青、清、翠、静、碧、绿、寒、深、明、小、白、红、好、紫、空、长

2、出现频率在26—50次的共31个,如:

晴、淡、冷、少(多少)、闲、多、老、黄、轻、香、悲、新、柔、沉、薄、低、高、旧、素、美、暖、残、瑶、秀、久、晚、远、同、幽、细、独

3、出现频率在10—25次的共38个,如:

满、锦、难、芳、嫩、遥、倦、斜、银、粗、兰、瘦、浓、苦、浅、迟、早、艳、近、野、巧、荒、暗、狂、微、杳、宝、圆、绛、阴、懒、苍、悄、暮、急、软、寂、孤

4、出现频率在10次以下的共222个,如:

强、荣、悴、烂、酸、安、净、盛、迥、渺、伤、偏、疏、阑、铿、暝、稀、淳、暮、皎、凄、湿、危、贤、金、逊、贵、默、酣、铜、瑞、弧、袅、虚、枯、凉、健、修、横、丹、衰、彩、凛、紧、烈、干、佳、齐、端、乐、弱、曲、乱、峭

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青(191次)、碧(127次)、翠(109次)。

二、单音节形容词的分类

汉语形容词是个开放的词类,我们试将形容词所概括的语法意义分类以下几类:

1、拟形:描摹人和事物形态,如:

清、静、明、小、长、柔、美、残、瑶、秀、细、嫩、粗、锦、芳、艳、圆、软、烂、皎、弧、修、凛、曲、峭、浊、沃、肥、瘦、弯、平、澄、繁(茂盛)、团、洁、妍、纤、直、亏、秾、窈、茂、洌、乔、精、稔、韶、倩、莹、曼、澈、楚2、拟质:描摹人和事物性质,如:

好、巧、宝、铿、淳、贤、逊、铜、佳、媚、娇、忠、穷、嘉、耿、雄、祥、妙、困、贱、慵、简、凡、劣、故、新、旧、愚、信、严、坏、歧、慈、朴、仁、伟

3、拟态:描摹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的状态,如:

斜、悄、安、盛、偏、阑、暝、默、酣、袅、枯、衰、齐、端、乱、颠、饱、饥、碎、旷、澹、茫、矜、宜、盈、彻、定、劲、酲、颓、浪、浪、稳、流、凋、茁

4、拟时:描摹客观时间变化,如:

早、晚、壮、老、久、迟、暮、永、稚、少、乳

5、拟量:描摹人或事物的约略数量,如:

少、多、独、满、微、疏、稀、繁(多)

6、拟感:描摹人们的感官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体验,包括触觉、味觉、嗅觉乃至意觉等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体验。如:

空、晴、冷、闲、悲、暖、幽、倦、苦、野、荒、暗、狂、阴、懒、苍、寒、急、寂、荣、悴、酸、净、伤、凄、湿、贵、瑞、虚、凉、健、干、乐、奇、热、俗7、拟度:描摹客观事物状态变化的程度,如:

深、淡、轻、重、沉、薄、远、咫、遥、慢、快、缓、浓、浅、近、危、横、紧、松、烈、弱、强、怒、

8、拟色:描写人或事物色彩,如:

青、翠、碧、绿、白、红、紫、黄、银、兰、绛、金、丹、彩、鲜、赤、黑、乌、玄、蓝、粉、彤、绯

三、单音节形容词的语法分析

1、作谓语

绝大多数形容词可以作谓语,在《全明词》中作谓语的单音节形容词数量最多。例如:

(1) 沈酣后,任南山石烂,东海尘飞。(谢应芳《沁园春》)

(2) 经行路难,幸儿孙满眼,布帆无恙,夫妻白首,青镜犹團,笠泽西头,碧山东畔,又与梅花共岁寒。新年好,有茅柴村酒,旁人莫笑儒酸。(谢应芳《沁园春》)

(3) 酒也香,菜也香。须劝哥哥醉一场。(叶盛《长相思》)

(4) 酒洌鱼肥,料得要人陪。(林翰《定风波》)

(5) 夜月将圆宝镜,春冰已碎青瑶。一向薄寒犹峭。(顾恂《西江月》)

2、作定语

    单音节形容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与名词结合紧密,这类组合有许多演变为合成词。如:清风、深渊、青山、白云等。

(1) 敲火试新茶。苔生雨馆,尘凝锦瑟,寂寞听鸣蛙。(倪瓒《太常引》)

(2) 白露点珠,明河生浪,秋光看又一半,翠衾知夜永,清梦冷孤馆。(刘基《玲珑四犯》)

(3) 绿槐绕屋未鸣蝉。浴罢新携團扇。(陶安《西江月》)

(4) 蹇驴破帽,知是几度寻春,山南山北。(凌云瀚《狮儿词》)

(5) 赋就芳姿,生成美质,可为当代贤良。(陈循《满庭芳》)

3、作状语

形容词可以放在动词前修饰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等。例如:

(1) 小楼十二更萧萧。白发空思年少。(顾恂《西江月》)

(2) 绿莎轻。月明空照黄昏。(顾恂《天净沙》)

(3) 落花辞枝悔何及。丝桐哀鸣乱朱碧。(倪瓒《江南春》)

(4) 鸳带慵宽,凤鞋懒绣,新晴谁与共行乐。(杨基《多丽春思》)

4、作宾语和主语

在《全明词》中形容词作宾语和主语的用例很少,例如:

(1) 新制罗衣珠络缝。消瘦肌肤,欲试犹嫌重。(杨基《蝶恋花》)

(2) 浅碧深红,是谁家,分染桃花片。两枝争艳。(杨基《点绛唇》)

(3) 白露横空,金风荐爽,银河凉影西流。(刘炳《满庭芳》)

(4) 茶蘼送香。枇杷映黄。园池偷换春光。(韩奕《四字令》)

以上是作宾语。

(1) 疏雨。疏雨。绿满蘼芜洲渚。(高启《转应曲》)

(2) 疑有月,光摇树。疑是雪,香生处。(凌云翰《满江红》)

(3) 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倪瓒 《人月圆》)

以上是作主语。

还有几例单音节形容词作补语的,如:帘外雪深风紧,梅花偏旺诗神。(张宇初《风入松》),西风冷透鸳鸯被。一夜芙蓉秋雨重。(朱有燉《菩萨蛮 秋夜》)。

四、小结

通过对《全明词》单音节形容词各方面的考察,我们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全明词》单音节形容词构词能力很强,307个单音节形容词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构成数量众多的复音节形容词。

2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出现频率高,构词能力强的全是基本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词汇发展的过程中处于稳定地位。出现频率低、构词能力弱的形容词已经有一部分不再单独使用,而是作为复音词的构词语素存在。

参考文献:

[1] 张璋、饶宗颐.全明词[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范文7

班级中秋节活动策划书一一、活动目标:

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道中秋节的来源及意义,以此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

二、活动准备:

资料搜集,做课件、歌曲《明月几时有》

1、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分别收集与中秋节相关的文化。

(1)可选内容:

中秋节的美丽传说 (向家长了解,到有关网上查询。)

月饼的文化(收集形式:网上收集,上街调查,向家长了解)

有关中秋有诗词歌曲(向家长了解,到有关网上查询,在书籍报纸中查找,到磁带店等相关商店寻找。)

(2)时间限制:三天内

(3)展示形式:图片、诗朗诵、语言汇报等

2、教师准备相关的补充资料,制作课件。

三、活动流程预设:

1、活动一:中秋节的美丽传说

(1)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2)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3)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2、活动二:月饼的文化

(1)学生汇报有关月饼的文化。

(2)汇报:同学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月饼,可以从种类、味道等方面去说。

(3)教师展示:

课件显示,老师师再稍作解释:

先吃咸后吃甜。

品尝月饼伴茶水。

吃月饼要适量。

要吃新鲜月饼。

3、活动三:中秋节的诗词、歌曲、歇后语

4、活动四:地方习俗大家看(教师资料袋:中秋节的地方习俗)

四、活动意义:

中秋节在中国是一个全民性的重大节日,在日益重视传统的当今时代,如何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如何让儿童也在传统节日中尽享游娱之乐并受到有益的熏陶,让新一代的儿童感受由一种传统节日带来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情怀,一次主题班会课能起到的作用也不可小视。

班级中秋节活动策划书二一、活动前准备

知识目标

(1) 了解中秋节的由来

(2)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 了解中秋节月饼的由来

(4) 了解有关中秋节的诗歌、故事、传说。

[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

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本次活动更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请学生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诗词以及月饼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通过上网等途径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资料卡片。

2、教师准备:搜集素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活动时间

9月至10月上旬

四、活动程序:

(一)情境导入

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征。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从渊源上看,我国古代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中秋又叫“祭月节”。祭月的风俗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甚至被定为国节,烧斗香、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中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起来。

根据我国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节”,也称八月节、八月半;因这天的主要活动是围绕“月”进行的,有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又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我们中国的习俗在“团圆节”这天,和家团聚,共度佳节。

师:从今天起,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中秋节的文化,关于中秋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学生发言之后确定研究主题

如:a、中秋节的由来

b、中秋节的习俗。

c、有关中秋节的诗词

d、中秋月饼的来源

(二)分阶段活动:

第一阶段:开展调查研究

活动内容:

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知识,并在班内交流,让同学们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与含义,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并从中解读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韵味。

2、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准备展示交流。

3、搜集中秋节习俗方面的资料。

a、中秋节的起源

b、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师:对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是各种各样,你们想了解吗?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及一些民间故事?

中秋传说——嫦娥奔月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范文8

“薄雾浓云”何生“愁”

李清照在《醉花荫》里有一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教参上解释“薄雾浓云”一语双关,既指天气阴沉,又指女子如被薄雾愁云所笼罩。

课后反复揣摩这四个字,却发现了一番新的意思。薄雾,好似水气在眼中腾起,欲落又止;浓云,好似心中愁肠百结舒缓不得,只好把眉头紧皱,堆叠成云状。薄雾好似泪眼,浓云恰似愁眉,自古眉目含情,这里一句“薄雾浓云”,不正描摹出女子的眉目,映射了女子的离愁?按照普遍的理解,“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把一名深闺女子的生活情调,特别是如李清照身份的女子的寂寞感情表现的很好,香烟袅袅消磨了长昼,说明了白天的寂寞,“佳节又重阳”点出了季节,首句“薄雾浓云”一般就指当时的天气情况。

中国传统诗歌中,兴发感动是创作的要素,“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人心感物,万境千缘。自屈原《九歌》 吟唱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木叶”这一类自然风物就被赋予人情,一枝一叶不再是单纯的物象,后来的诗人们受此启发,寄情于景,寓怀于物,歌咏山水,抒发性灵。李清照也不例外,更由于自身的女性特质,注定了她在情感上的纤细敏感,自然界和人世的变迁,都会兴发她的感动。《声声慢》里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季节变换,心境起伏,愁情难了。这就为“薄雾浓云”引发“愁”的心情提供了有力的注解。

然而,还有另外一种情况:“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通过女性的细致观察,表现了许多暗示。对时节、衣饰的观察:秋天荷花零落,莲蓬露出来了。南唐中主李词说“菡萏香销翠叶残”讲的就是同一景象。“翠”是莲蓬的颜色,这一句本写时节改变,但“贴”字更暗示指衣服上的服饰。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相交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也用了一个“贴”字和“金”字,像李清照这两句也有“贴、金”二字揭示这是衣服,有一种传统的联想。温词写金线绣在衣服上的鹧鸪,“贴”是熨帖之意。李清照的“金销荷叶稀”有两个解释:一是秋天来了叶子零落,莲叶残破稀少了,二是刺绣在衣服上的荷叶因金线磨损而松散了,同时联系后面她说的“旧时天气旧时衣”,看到秋天不只会引起悲秋情绪,看到身上衣服磨损,不也想到人磨损了?

因此,“薄雾浓云愁永昼”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秋天微凉的薄雾,厚重的浓云,以一股萧瑟之意引起了闺中人的愁情;二是“薄雾”“浓云”本身就是人的面部表情,一个人目中氤氲、眉头难舒,不正是发愁?那么,我国古代是否有将眉目比作“自然山水”的用法?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前人惯以自然山水来形容女子的眉眼,以山喻眉,以水秀目,山青水秀,天地造化齐集一身。对于王观的这首《卜算子》,南宋王灼在所著的词曲评论笔《碧鸡漫志》说他:“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盈盈绿水是少女盈盈的眼波,簇簇青山是少女攒聚的眉峰。在词人笔下,江南的山水和送行的少女都盈在笔尖,可谓高妙。古人将美目比作“秋波”,豆蔻年华的小周后,入宫探望生病的姐姐,无意中遇到风流皇帝李煜,二人目光相接瞬间,那无意的秋波一转,不仅牵绊住了他的一生,更点亮了他灵感的火花,他用一句“眼色暗相勾,秋波横欲流”来形容他和小周后私会的情景,倾城容颜的小周后,罗袜着清露,倒提金缕鞋,眼中那盈盈欲滴的风情,透过诗词扑面而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庄姜的秋波凝住了卫庄公。白居易写谈筝的女子“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秋水双眸愁思淡淡,欲说还休,移愁来手底,送恨入弦中,淡淡秋水随波流淌。李贺有句诗“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仁剪秋水”,更有“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又用“远山”“云烟”来形容眉峰。清人咏“小山眉”曰:“春山虽小,能起云头;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徐士俊《十眉谣》)《西京杂记》载,文君面容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惹得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成就一段当垆卖酒的佳话;宝黛初见,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烟眉”,眉似轻烟,隐隐有出尘之意,正应了三生石畔那一段遥杳往事。而溯至大唐,白乐天早有“芙蓉如面柳如眉”的比况。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范文9

一、

导语

古诗词 是我国传统文化 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而意境则是古诗词 的生命。

二、

正课

1、

什么是意境呢?

明确:意境也叫意象,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一种 主观情思。表现在诗词 中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等。即景 中有意,意中有景。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我们创造 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呢?《钱塘湖春行》又为我们创造 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呢?(这两 上问题由学生自由回答)。

2、

如何把握诗词 中的意境呢?一般可从下面三方面入手:

⑴描绘诗词 中展现出来的图景图画。这个环节主要抓 住诗词 中的主要景物和关键词 (包括色彩词 、季节词 、形容词 等 )用自己 的语言再现诗词 中的画面。描述时一定要忠实于原诗,语言力求简练有诗意。展示材料1和材料2:(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洞庭湖(刘禹锡)

滁州西涧(韦应物)

湖光秋月两 相知

独怜幽草涧边生,

潭面无风镜未磨

上有黄鹂深树鸣

遥望 洞 庭 山水色

春潮带雨晚来急

白银盘里一青螺。

野渡无人舟自横。

解析1、这首诗抓 住“湖光、秋月、无风、白银、青螺”这些意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湖光山色、宁静优美 的山 水画。前两 句用拟人手法写了洞 庭 湖的美丽宁静;后两 句用比喻手法描绘了洞 庭 湖与君山相映成趣的优美境界。

解析2、这是作者任滁州刺 史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境幽深,有动有静的山水画。前两 句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鸟鸣交织成幽雅的景致;后两 句描绘出扁舟自横的画面。

⑵概括诗中景物所营 造 的氛围。这个环节要扣紧景物特点及情调,用一个词 或一个四字短语来表达。如孤寂清冷 、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苍凉 悲壮等 。如李清照 的《醉花阴》营 造 的是一个“孤寂清冷 ”的氛围;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营 造 的是恬静优美的境界。再看材料3《秋夕》营造 的是什么氛围?(学生互动,发言自由)。

秋夕(杜牧)

银烛秋月冷 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 凉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

解析3:营造 出失意宫女生活孤寂幽怨的氛围 。一“冷 ”一“凉 ”暗示了秋寒。

⑶分析诗词 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首先可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送别、怀古、咏史、爱国忧民、思乡思亲、咏物抒怀、哲理言志等 等 。可让学生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其次,借助注释和标题 ,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表达 的词可以有;愉悦、欢快、激动、哀伤、赞美、惜 别等 。答题 时,一定不可简单答之,而要结合诗词 的具体内容答出为什么是这样,即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展示材料4和材料5: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除夜(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凉。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解析4:这首诗通过“打黄莺儿”这一细节,表明了因为它的鸣叫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 梦,表达 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 之情。

解析5:表达 了作者思念 故乡亲人的感情。

三、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通过如何把握诗词的意境来阅读古诗词,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所收获。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范文10

摘要: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思维和语言共同作用的过程,从幼儿阶段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作者教学经验探讨了幼儿教育中如何立足于语言教学,发展启蒙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言教学;启蒙;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91-02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思维和语言共同作用的过程,阅读能力是每一个获取成功认识必备条件之一。从幼儿阶段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在语言教学活动中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策略,激发幼儿的阅读欲望,让幼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使幼儿通过阅读提高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

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创设各种具体、生动阅读活动情境,将幼儿引入所要学习的情境之中,激起幼儿的阅读情思,促进幼儿全身心地进入阅读活动中。因而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阅读情境,激发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体验、了解阅读的内涵,初步发展学生启蒙阅读能力。如一位教师教学《造字的故事》片段: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古筝乐曲声,在优雅的古筝声中,画面上呈现出“结绳记事”、“画图记事”以及仓颉当史官怎样记录各地发生的事情,接着仓颉又是怎样通过记事发明中国最早的象形字。教师结合画面进行娓娓叙述,让幼儿沉浸在故事情境中,教师讲述的过程中,应着重出示打结的绳子及故事中出现的象形字,使幼儿明白“结绳记事”的意思以及“象形字”的基本特点,接着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设计一些问题,如:①“结绳记事”是什么意思?②发明字的仓颉为什么不赞成用绳子打结来记事的方法?③最早的象形文字是不是很像画出来的物体形状?你知道的象形字有哪些?幼儿带着这些问题再一次倾听教师讲述第二遍故事,然后让幼儿根据问题自由地说一说、答一答,由于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回答问题积极性较高,教师则适时给予帮助、点拨,使幼儿的解答更加完整具体。教师又出示一些象形字,让幼儿根据象形字体猜一猜现代汉字,此时,幼儿对了解汉字来源的欲望自然更加强烈了。教师并提出,要想对我们中国文字的来源了解更深刻,就必须利用时间多阅读有关汉字来源的故事、歌谣。教师布置幼儿课后搜集、阅读汉字来源的故事、歌谣、谜语等。教师以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让幼儿带着探究的欲望参与阅读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二、结合语言教学,培养阅读技能

阅读的技能和方法是幼儿阅读活动的前提,也是阅读得以深化的基础。语言课堂教学是形成幼儿初步阅读能力的主阵地,因而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活动时,应创设有利于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环境和空间,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方法,使幼儿掌握语言能力的同时,阅读能力获得应有的生成。如在一次语言课堂教学时,有一位教师与幼儿以聊天的形式谈论应该怎样爱护公共卫生,或讲一讲不讲卫生的笑话。教师给每一个幼儿分发一本故事书,其中就有《鸡毛鸭》这个故事,教师先教幼儿按页码顺序翻书,找到《鸡毛鸭》这篇故事,培养幼儿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的方法并养成习惯。接着指导幼儿学习按从左向右、自上向下的顺序看书,让幼儿亲身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故事是要一幅一幅有序的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并且详细指导幼儿学会观察每幅画面上人物、动物,理解前后画面的联系。最后,教师要帮助幼儿把相关的知识经验与当前的故事阅读联系起来,这时,教师要时刻有意识地利用幼儿已有的经验,如与主题有关的汉字、单词、概念、知识和言语经验等,从而提高幼儿对故事的学习与理解。教师有意识地采取各种策略,引导幼儿自觉形成阅读习惯,形成初步的阅读技能。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故事后,继续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有哪个不讲公共卫生,所以被惩罚了?我们自己讲不讲卫生?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探究故事内容。幼儿已基本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教育意义,教师则将鸡毛鸭、大脚、大头的形态、动作在黑板上画出来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幼儿观察画面可笑不可笑,同时又出示写有“鸡”“鸭”两字的卡片,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这两个字在书中故事的位置,师幼一起交流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语言学习活动后,教师让幼儿课后从故事书里找一找类似讲究公共卫生的故事,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了解故事内容,然后与小伙伴或在家中与他人交流。教师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阅读技能的培养,既可以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为幼儿逐步达到独立阅读的状态,为幼儿入小学学习,获得知识,增长智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造阅读环境,提高阅读能力

陈鹤琴先生说:“孩子们来到人世后,应尽早为他们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领着他们踏上第一步台阶,使他们认识书籍、爱上书籍,从此步入书籍的海洋中,并且毕生视其为生命的伴侣和导师。”教师要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目标,努力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阅读能力进行培养,充分利用语言教学课堂,开展阅读活动,让幼儿的竞争意识、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获得和谐发展。如某教师进行《秋天多么美》语言活动课时,课前,教师组织幼儿到公园秋游,观赏花卉植物、动物等,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秋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这样使幼儿对秋天有了初步体验。课堂上,教师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对秋天的感知和认识,同时,提出:你怎么知道秋天到了呢?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师流之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散文诗《秋天》,让幼儿欣赏这首诗歌,在教师的讲解中,幼儿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感受秋天独特的美,也引导幼儿认识一些词语,如“吹拂”“成熟”“飘香”等,并要求幼儿利用课外在其他故事书或儿歌里找一找这些词语,并把它们记下来。接着,让幼儿谈一谈阅读散文诗《秋天》后的感受,并要求幼儿结合课前对秋天观察,在小组里交流“我看到的秋天”,鼓励幼儿在同伴面前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教授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抒情的语气描述秋天的美景,讲述自己秋游的情感体验。还可以利用晨间活动、放学等业余时间,与幼儿共同阅读语言领域中的故事,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范文11

【关键词】作文;语言;方法

一、锤炼动词、形容词、修饰语等

妙用动词、形容词,使文章语言新颖脱俗,鲜活生动。对用于表示颜色、声音,形状,情态等的词语要十分讲究,描绘事物力求曲尽其妙,要使读者感到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用词力求生动形象,尽量选用含义具体又富有形象感的词语,它能给人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如:柚子挺着金黄的大肚子,把西瓜顶到了水果摊的一角,螃蟹挥舞着威武的大钳子,爬上了街边餐馆的广告画。白嫩嫩的藕悄悄地告诉人们荷花已经凋零在池塘。夏装的折扣已经打得贴近了水面。报纸笑眯眯地教大家秋补秋养的新法子。

二、巧用修辞

巧用修辞可以使你的作文形象生动、鲜明突出,大大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用词准确,富有变化,增强语言表达之美;运用叠音词,可以增强词意,表现节奏之美;多用四字格,两两相对,可以构成匀称和谐之美;引用名言警句,又可以获得理性思辨之美;综合运用整句和散句,可以形成整齐、错综之美;巧用文言词汇,可以营造庄重典雅之美;而充分地使用修辞格,则可以使自己的语言幻化出无限新奇夺目之美。一个普通的意思,一旦使用了修辞格,就如同涂了魔水的童话一般,从而使自己的作文焕发出亮丽的光泽,激发出魔力。

1.妙用比喻

如:“如血的残阳像一位戴着红斗笠的侠客”。“晚霞飘落在天边,宛如一匹红丝绸,召唤着从远古走来的吹箫人。”这是描写“飞天”壁画而运用的绝妙比喻,不能不佩服比喻的新奇、想象力的丰富。

2.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排比句用于说理、抒情能造成一种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气势,如关于“魅力”的一段话:魅力是六弦琴上流动的音符,是时装模特轻盈的步履,是演讲者潇洒的手势,是胸襟博大者宽容的微笑,是球王贝利的脚,拳王泰森的拳,是卓别林的鞋,梅兰芳的水袖,是白石老人的虾,悲鸿先生的马……

这段话把抽象的概念全具体化了,不由分说地把你裹挟到奔腾的激流中,去领略它那大气磅礴不可遏制的巨大力量。

3.生动比拟

如:“随手攥一把肥沃的月色,都会芳馨出孤独与哀愁……”、 “月色在倾听” (2003安徽《成长是一种体验》)

4.回环反复

如:……在其中辨明了真善美,分清了假丑恶,不亦乐乎。……在其中体验知识的真谛,科学的美丽,不亦乐乎。……在其中,我读得更多,想得更多,书使我渐渐成长,不亦乐乎。

其它修辞格,如夸张、反问、设问、对比、对偶等,只要我们巧妙运用,一定会亮人耳目,怡人心扉。

三、套用术语、俗语

如:期中考试后,老妈边看《证券市场》边问:“‘年报表’下来了吧?你‘中期业绩’怎么样呀?”我诚惶诚恐地递上成绩单,等着挨批。那边却不紧不慢几句:“这么长一根‘阴线’啊!怎么搞的?不能再退步了,这……这简直是‘高位套牢’嘛!”什么?把我当股票?唉!算了,怎么说她也是对我进行“智力投资”的“超级大户”,拼拼吧!凭着强烈的“上攻欲望”,我在苦海中奋斗了几个月。期末交上“年报表”,老妈再开金口:“这条‘阳线’拉得还算漂亮,我说嘛,我女儿是‘潜力股’‘成长股’,再继续努力呀,就成了‘绩优股’。这回你‘反弹’上来,一定要保持‘涨势’。我呢,这就‘补仓’,多给你买几本好书。”没办法,怎么说我都还是股票。(《老妈炒股》)

又一日,自习课上一片宁静,突然“当”的一声击碎沉寂。一看,原来是个空饮料罐。她抬头,两道寒光扫射过去,众人纷纷侧身躲避,那位蹩脚的“三分射手”早已拿起书,操起笔进入“学习”状态了。怎么办?最后结果是,这位损友周围的四人一齐进入第二天的扫地计划。这之后,我才知她的座右铭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所以,班上许多“三分王”都只得改行做“扣篮王”了。

奇怪的是她做了这“七品芝麻官”后,我们班的卫生流动红旗从未“流动”过。看样子,她这“七品芝麻官”还是做下去啦。(《七品芝麻官》)

四、巧用课文

上午第三节课,我们迎来了语文老师。他“抚尺一下”,将沉醉在下课快乐气氛中的“一滩鸥鹭”惊吓住了。接着,“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只得恭恭敬敬听命于师了。(《补课》)

“懒虫,起床了!都八点了!”妈妈狠命地把我推醒。

“昨夜月朗星稀,沉读不知疲倦。试问催我人,却道懒虫一个。知否知否,读书趣味多多。我非‘懒虫’,‘书虫’是也!”我哼着自编的“小令”,翻身下床。好歹“五一”放长假,不充实我的“精神粮库”,哪行?(《书虫》)

五、借用歌词

语言求新可借助于亲切自然、新鲜活泼的现代流行歌曲。由于流行歌曲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轰动效应”。歌名及歌词有“知名度”,容易产生共鸣,况且有的优美歌曲的歌词蕴藉丰富,富含哲理,荡气回肠,魅力十足,若读者能善借巧用,定能妙笔生花。

例如:《拥抱秋天》 “秋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么妩媚,夏那么袒露,冬那么含蓄。”“拥抱秋,降落人间。拥抱秋,秋使天空蓦地高远了。拥抱秋……”

这些句式工整的美妙的语言,尽显文章风采,而震撼人心,使人对秋产生眷恋之情。而且作者从“硕果――秋空高远――秋雨绵绵,令人激动”等词语用丰富的充满个性化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之图画。

六、新奇组装

1.大词小用

如“小学时,桌上的‘三八线’总是一厘米,常常由于不慎侵入了同桌的‘领空’爆发‘自卫反击战’……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到了初中,同桌就有了两种关系,一种是‘民族融合’式,另一种是‘和平演变式’。”

句中加引号词语,被作者赋予了全新的意蕴,绽露出了新的格调,新的风韵。

2.实则虚之

如果所表述的对象比较实在,比较具体,就设法使之“虚化”,写出它的意义来,写出它的韵味来,写出它的情趣来。

儿女是父母的一部作品,不求妙笔生花,只愿质朴天成。

“儿女”是实在的、可感的,将之暗喻为“一部作品”,进而以“不求……只愿……”的取舍句式,推出“妙笔生花”和“质朴天成”这两种评价,如此虚化,就使语意升华了,情趣、韵味显现了。

3.虚则实之

如果所谈论的话题比较抽象,就设法使它具体些、形象些,用“实化”的手法写出它的情感、思想来,话题含义、内蕴就显豁了。

创新是什么?是古猿第一次从森林走向草地的勇敢,是只身划着独木舟横渡江河的胆识,是鱼儿第一次跳出水面的惊喜,是鸟儿第一次穿趟云天的快慰,是不求苟同于人的执著,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不二法门。人生因创新而精彩,世界因创新而壮丽。

“创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将其化为“古猿走向草地”“划着独木舟横渡江河”“鱼儿跳出水面”等具体意境,以“勇敢”“胆识”“惊喜”“快慰”等心理品质或感受加以阐释,其含义就实在了。

4.扬则抑之

为了表达某种见解,欲扬先“抑”,前一句把话说“死”了,后一句又从新的层面进行“扬”,使语言活起来,形成强烈的反差,既出入意外,又入情入理。

命运是不可改变的,但可改变的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

形容中秋节的词语范文12

天空的色彩真是美妙呀!近处一片红色,把深蓝色的天空映照得格外艳丽。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表示大自然的词语,欢迎大家阅读!

表示大自然的词语1临风对月:面对清风明月。形容所处的景色非常容易引发人的思绪。

下临无地:向下望去深得不见地底。形容极其高峻陡峭。

阡陌纵横:阡陌:田埂。田埂纵横交错的小路;田埂相互交错。

应接不暇: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红装素裹: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柳暗花明:①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暗:指树荫蔽日。明:丽。②也比喻突遇到新的境界或形式。

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秦鬟妆镜:秦鬟浙江的秦望山;妆镜绍兴鉴湖。比喻山清水秀的风景区。

水色山光: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浪蝶狂蜂:轻狂的蜂蝶。比喻轻狂的男子。

福地洞天: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琪花玉树:古人指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出处:元·杨维桢《梦游沧海歌》:“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表示大自然的词语21、西风落叶:形容秋天的景象。

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出处: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2、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

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3、百花齐放:百花,指各种花,齐放,一齐开放。

指春天到来时各种花开放的景象,常用来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流派自由发展。

4、春意阑珊:春意,春天的气象;

阑珊,将尽、将衰。形容春天就要过去了。出处:南唐·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5、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

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6、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

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7、烧琴煮鹤:拿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

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

8、偶影独游:偶:配偶,伴侣。

以影为伴,独自游览。比喻孤单。

9、无边风月:无边:无限;

岁月:风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死后影响深广。后形容无限的美好风景。

10、寻幽探胜:探寻求。

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11、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

指秋天的天空。

12、花香鸟语:鸟语鸟鸣如同讲话一般。

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13、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14、柳暗花遮:形容深夜花柳形影朦胧的景色。

15、山光水色: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

形容山水景色秀丽。出处: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表示大自然的词语3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鱼游濠上:是指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雪月风花:①代指四时景色。②比喻男女情事。

泉石之乐:泉石:指山水:泉石名胜之处;乐:乐趣。比喻生活在山水园林之中,享受其中的乐趣。探奇访胜:探寻奇迹,访求胜地。指游览或寻访山水名胜。

旖旎风光:旖旎柔和美丽。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

白草黄云: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出处:唐·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琪花玉树:古人指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水流花谢:谢:脱落。指河水流逝,花儿也凋谢了。形容景色凋零残败,用来比喻局面残破,好景已不存在,无法挽回。亦作“花谢水流”。

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表示大自然的词语4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背山起楼: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百花凋零:百:表示多;凋零:凋残衰落。各种各样的鲜花都凋残衰落了。形容秋霜严酷,触目伤怀的情景。

暗无天日:昏暗得看不到天上的日光。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山高路陡: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水秀山明: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鸟语花香:鸟唱着歌儿,花飘着清香;形容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多指春光明媚。

春回大地:好像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三山二水:三山:护国山,位于南京西南,以有三峰得名;二水:白鹭洲,位于长江之中,分江面为二。泛指南京的山水。

万紫千红:是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放情丘壑:谓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出处:秦牧《花市》:“人们怎能不热爱这个风光旖旎的南国花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呢!”

水秀山明:形容山水清丽,风景优美。

表示大自然的词语5双柑斗酒: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歌莺舞燕:歌声宛转如黄莺,舞姿轻盈如飞燕。亦形容景色宜人,形势大好。出处: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水送山迎:玩赏风景,寄情山水。也指旅途绵长。

旖旎风光:旖旎:柔和美丽。柔和而美丽的韵致风采或自然风景。

山辉川媚:辉光辉;媚美好。形容风景非常优美。

洞天福地: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孤峰突起:单独的一座山峰高高地耸立着。

山容水态:山与水的姿态和面貌。比喻山水风光景色。

嘲风弄月:嘲:嘲笑;弄:玩赏;风、月:泛指的是各种自然景物。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

滔滔不绝:滔滔:是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水碧山青:碧青绿色。形容景色很美,艳丽如画。亦作“水绿山青”。

重岩叠嶂:嶂是指屏障之意,指的是重重叠叠的岩石直立的像屏障一样。

连云叠嶂:山峰高耸入云,重叠连绵。

东南形胜:形胜地理条件优越。指东南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