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魏书生教育思想

魏书生教育思想

时间:2023-05-29 18:23:06

魏书生教育思想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1

一、学习魏书生的精神

魏书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他想着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宗教家的精神:就是牺牲自己,拯救别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了解魏书生的思想

魏书生的思想是真真切切地从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开始。他主张人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互助的关系,而不是互斗的关系,因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与人为善的,互相谅解的。在遇到矛盾、解决具体问题时,则应坚持“正面引导,搞心理穿透”,而不搞“互相碰撞”。每个人对自己应本着“宁让别人负我,不可我负别人”的精神,坚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这样,人就可以以活得轻松一些,人际关系也就会更协调。

他还主张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为发展长处而学”。在教学实践中,他主张“强化过程,淡化结果”,不是简单的搞分数控制。

魏书生的这些教育思想都体现他的那些既具有规律性又是很规范化的具体措施中。在他所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间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干”。

三、研讨魏书生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科学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把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作为教学的基点,潜心钻研,着力摸索,从全面了解学生真正的思想入手,力求把人生观教育融汇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在听说读写训练中。

魏书生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功能,抓了思想教育,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文以载智”的功能,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分析力、理解力,带领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他的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文道”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魏书生抓了四个过程,即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他强调以法治语文教学,减少随意性。

他建立了计划系统,按计划行事,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事、时、人三者落到实处。他归纳出与语文教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不能放弃的事,制成具体规范化的措施,规定了做事的人,做事的时间,做事的方法。

为了强化教学过程,魏书生又建立了五种检查、监督方式,并制定了具体检查时间、检查方法和奖惩措施。

他很重视实践结果,又建立了反馈系统。他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民主科学管理水平,他的教学实践体现了教育家的思想,改革家的魄力,思想家的气质。

魏书生成功的经验是从实际出发,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能用语文这一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陶冶学生情操,能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能

掌握规律实行首次慢动——逐渐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的四步调控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他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这里,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天赋得到了发挥,特长得到了培养。他们在自由舒畅的民主自学环境中,恢复了“人”的本来面貌。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学给语文带来了一派蓬勃的气象。

四、学习他伟大的人格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难怪有人会说:魏老师具有着“神”的思想品格!他当之无愧!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2

【关键词】魏书生教育思想;阅读方法;教学策略;自学能力;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爱学”、“会学”,这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魏书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魏书生同志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他经常给学生讲学习方法。在这一点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和帮助,使我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魏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运用的:

现代文的教学任务包括字词教学、段落层次结构的教学、阅读分析教学等等,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我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一、字词教学

学生课前预习,查字典解决字的音、形、义,课上通过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对字词的预习情况,若学生读错则由其他学生指出,这样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动口读课文,既完成字词教学的任务,又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课文较长不适宜全文朗读时,我就让学生完成预习题中的注音或选出重点易错的字词让学生拼读,如有错再纠正,总之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我都尽量让学生去完成,学生不能完成时,我再帮助完成。字词教学一般我采用这样两种程序:

第一种程序:适用于篇幅不太长的课文的字词教学。第一步,出示教学目标,这一步应让每个学生明确读什么内容,有什么要求;第二步指名学生轮流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读,不可让其他学生放任自流;第三步,引导学生找出读错的字,当学生读错字音时,应让其他学生指出,如其他学生不能指出,则由我点拨;第四步,引导学生齐读。

第二种程序:适用于篇幅稍长的课文的字词教学。第一步,出示教学目标;第二步,指名学生给生字注音或解释词义;第三步,小结段落结构的教学――运用先学后教法分析文章结构大意。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划分是否正确,层意概括是否恰当。如学生讲错了或讲不清,则由老师提示并教会学生分析归纳的方法,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段落层次结构教学

段落层次结构的教学采用这样的程序:第一步,应明确交代学生完成的任务,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写清文章段落的起节次;第二,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大意。第二步,指名学生板演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大意。第三步,引导学生评议改正。第四步,小结分段的规律。

三、阅读教学

阅读分析文章内容教学,老师先提出要求,出示明确的思考题,让学生自学(可独立自学,也可分小组自学)边阅读课文,边分析课文,找出思考题的答案,接着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最后再由教师小结归纳。

阅读教学采用的程序是:第一步,示标;第二步,出示思考题,进行自学前指导;第三步,对照思考题自学,老师巡视;第四步,检测自学效果;第五步,小结。在实际教学中,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或者即使只有一个目标,但却有几个不同层次的子目标,这样一堂课就必须有若干先后教的小板块组成。因此我一向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机动地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即魏老师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四、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教学课堂应用

以前我曾认为老师应该深挖洞――讲的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学的就越快,越好。老师带领学生“钻山洞”总比学生自己摸索来的快一些。事实上,这样做很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学生成了被动的“哑巴”。自从学习了魏老师的教育思想,课堂上几乎都是学生在自学,思考,讨论,交流,我讲得愈来越少。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3

关键词:模式;策略;反馈

一、理论依据一脉相承

魏书生在《教学工作漫谈》一书中反复总结阐释了其成功经验的主要理论依据,即: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本书多篇文章屡次谈到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策略措施,屡次谈到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措施。如:《学校管理一要民主二要科学》《班级管理要靠民主与科学》《教学要民主化科学化》。

所谓民主,就是千方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谓科学,就是从管理的角度组织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帮助每位同学都成为管理者。魏书生主要是依靠民主和科学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他具有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发扬民主,善于和学生商量,善于把自己的教学管理对象当作自己的助手;他具有科学发展观,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科学管理的角度组织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帮助每位同学都成为管理者,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坚持不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这就是他轻松完成超负荷工作任务、工作效率高的秘诀所在。

二、操作模式一脉相承

高效课堂的“五步三查”教学模式(“五步”: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整理学案,达标测评。“三查”是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一查在学生独学时;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与魏书生探索实践总结出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一脉相承,都包括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都体现了“以学论教、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都发挥了师生两方面的能动作用。

三、教学策略一脉相承

魏书生从五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互助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决策过程多商量;给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机会。通过建立三个系统提高语文管理自动化、科学化的程度:建立计划系统;建立监督检查系统;建立反馈系统。制订较完善的教育管理制度、计划,并坚决执行,再建立健全检查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这样就基本走上了以法治教的轨道。

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吸收了魏书生的民主科学管理策略精华,主张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提出了高效课堂的五项策略:预习先行,先学后“交”,实现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教学从“学情”调查开始,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注重当堂纠错,及时矫正反馈;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如需布置,只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

魏书生在谈到对今后教育工作的建议时说,静下心来,潜心思考,反复比较,左右权衡,我们仍然认为“民主、科学”4个字是第一重要的。民主治教、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大多数人民群众认可的常识,大多数师生愿意接受的常识,常常就是符合规律的、科学的人间大道。对这些常识,我们一定要坚守、坚守再坚守,绝不动摇,我们的教育事业就一定能科学发展。不动摇坚守常识不是目的,往深处扎根,向高处发展才是目的。

我们在“高效课堂建设”这场新的教育革命中,要牢记魏书生“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谆谆告诫,要像魏书生那样,凡是看准的事儿,就说了算,定了干,少说多干,养成习惯,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将“高效课堂建设”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刘力.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J].上海教育,2009(Z2).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4

    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实践,对教育工作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我国教育界已逐步了解魏书生、研究魏 书生并学习魏书生。事实表明,研究魏书生和学习魏书生,已不仅仅是一百多万中学班主任的事,更不仅仅是 我国几十万语文教师的事。可以说,全社会都在研究魏书生从而学习魏书生,以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地 向前发展。 

    显然,这与十几年来,对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实践的研究和推广有直接的关系,魏书生研究成绩斐然 ,这些研究给教育界,尤其是中等教育界,提供了学习魏书生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这是有目共睹 的,倘要回顾魏书生研究发展的话,大体经过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魏书生是作为热爱教育工作的执著者来研究的。那还是1977年的时候,他为了当一名普通 的中学语文教师,竟然锲而不舍地申请150次之多,他不惜舍弃当时人们羡慕的政工干事和未来的厂级接班 人之职,虔诚而且甘愿从事在当时受极“左”影响地位低下的“臭老九”。这本身就是新闻人物,其壮举令人 赞叹不已。这与他后来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实践所取得的辉煌成果,虽互为因果关系,可传奇式色彩却给人们 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1984年《年轻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一书的出版,给人们介绍了一个不但是甘当教师的魏书生, 而且是当了教师之后成为年轻教育改革家的魏书生。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可谓一鸣惊人。这本书研究的意 义在于一方面基本总结概括并介绍了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实践情况,另一方面对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及其 实践的完善和发展也指出了前进的发展方向。是否可以这样说,这是研究魏书生的开篇力作,它让国人和世界 认识了中国有个魏书生。要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怎么能了解魏书生,而且肯定魏书生呢? 

    第二阶段,魏书生是作为先进班主任,全国优秀班主任而引起注目的。可以说,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正 是通过班主任具体工作实践打开突破口的。他以民主和科学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冲破了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 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实行自我教育,因而贵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诸 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985年《魏书生教育100例》就是此间的代表性研究。这是体现魏书生教育 改革思想的方法论研究。在这里蕴含着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教育实质和方向 的大问题。可以说,研究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正是从这里入手的。方法来自于魏书生教育改革实践,因此,非 常新鲜而又有活力。这很容易操作,又能令人接受。这一研究,对于认识魏书生,深入了解魏书生,进而学习 魏书生更有具体性和直观性。这些方法的研究既是魏书生教改实践的真实写照,又是教改思想的具体化,不但 生动活泼,而且情理交融。正是这一研究的启发和导引,使之学习魏书生更有着落有奔头。不要小看这种方法 论的研究,这比起那些极为抽象的所谓上升理论层面高度的教条,要实在得多,亲切的多,感性得多。人们正 是从这100例的教育方法,看到魏书生的教改思想,了解魏书生的教改实践,研究魏书生的教改思想的。可 以说这是魏书生研究“看得见,受得着”的理论研究的先导,意义颇深,影响很大。 

    第三阶段,魏书生是作为语文教师来研究的,可以说,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主要是体现在语文教学改革上 。因为学校是以教学为主的,离开了教学,离开了教学改革,魏书生敬业精神,先进班主任管理工作还有什么 意义? 

    引人注目的“大语文”观,就是魏书生全面培养学生素质,进行教改的统帅思想。应当说,这是学习魏书 生和研究魏书生的中心。这方面的研究见诸散论的居多,成绩卓著。 

    第四阶段,魏书生给人以全面和整体认识,当属1991年出版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一书,这本 纪实文学,把有血有肉,立志教改的魏书生性格及其教改实践的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作者重点阐述魏书生教改思想核心是民主和科学,教改能取得惊人成果,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 能力,进行思想教育最有成效、最根本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要想参与教改的大潮中去,就要为人师表 ,展现了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楷模形象。在这部专著中,作者为我们提供了有关魏书生生活、工作、教学 的大量实例,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魏书生,进一步研究魏书生是难能可贵的资料。 

    之后,1995年出版的《魏书生教育改革研究》,是从哲学分析和归纳了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的面面观 ,给人们以理论的新认识。 

    显见,把魏书生研究分了几个阶段,是为了表述的方便。其实,各个阶级是相互依存而又有机联系的,并 不存在自然的分割。只是阐述研究的发展,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方法到思想,由局部到整体而已。 

    十几年来,魏书生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对于学习魏书生,深化教育改革,无疑起到举足轻重的 作用。然而,当我们认真审视过去的研究时,不难发现,还确实存在一些应当引起注意的问题。诸如:对魏书 生某些做法的神秘化,对所谓冲破传统教育束缚,对魏书生已建立起一整套教育体系等等,均属亟待探究的问 题。为更好地、健康地、深入地进行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研究,我们是否应当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魏书生研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和态度。面对魏书生的新思想、新经验,作为理论研究和探 讨,应当以科学的态度,既充分揭示魏书生教改实践所蕴含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应该站得更高些,正视其不 足或偏颇,作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实事求是同样是研究魏书生的基本原则和态度。因此,对魏书生的价值缺 乏估计,是理论研究迟钝和滞后的表现。同样,把魏书生表述得玄而又玄,使之神秘化,这就限制了魏书生的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使之变成可供观赏而不可效仿的榜样。我们的理论研究要想不落在实践之后,就应当给魏 书生的继续发展留下余地,启示方向。因为,研究魏书生不是终极目的,而把握规律,促进教改实践的深入发 展才是最终指向。 

    我们发现,对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形成,是研究的一个薄弱点。他怎样顺应时代要求,怎样吸收外来启迪, 怎样学习当时国内先进教师的新经验等等,这些没有得到充分的揭示,就给人以误解:似乎魏书生是天赐良机 ,或者是有某种天赋神悟。这是走向神秘化的主要原因。 

    第二,魏书生研究既要着眼于理论本身,也不应回避实践的复杂性。理论只要是彻底,就能说服人、征服 人。所谓彻底是以揭示客观规律为主要标志的。理论对经验进行归纳、提炼、升华时,往往忽略经验中最有生 机起决定作用的那部分。条理化后容易变成空泛的理论教条,系统化后容易掩盖实践的复杂性、曲折性。为了 避免这些偏颇,理论研究不应只着眼于理论本身,不应回避实践的复杂性,更不要削足适履,为了理论的高妙 而忘掉实践真理的“朴素”。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5

(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有中国当代“穿西装的孔子”之称的魏书生,他以民主和科学的教育思想冲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早在三十年前就有先见之明的力图改变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善于启发诱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倡导今日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新型学习并总结出一套以“自我教育”为中心思想的教育理念。本文旨在对魏书生利导思维下其具体的教学实践是如何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进而引发自主学习进行探析,找出现实意义且有选择的进行适宜传承,以此为基础结合前人的教育教学研究总结出适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魏书生;利导思维;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一、研究的背景意义

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特点下,传统教育教学弊端的日益显露,教育面临着知识经济、科技革命、多元文化的强烈挑战。另一方面科技革命带来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知识陈旧率也随之加快。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很多,对于教会学生如何对知识进行选择,如何进行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改基于“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提出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使学生能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创造学习。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与魏书生自我教育思想有共同之处。魏书生善于引导诱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这与新课标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本文以研究魏书生利导思维下的自我教育探索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给初入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提供可行建议。

二、利导思维下的自我教育

利导思维就是把一切思考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也就是遇事往好的方面去考虑。做到凡事多从正面理解,在不利的事情中看到有利因素,改变认知角度,调整比较对象,破除思维定势,培养正面的、积极的、良好的情绪,消除负面的、消极的、恶劣的情绪,也就是“常想好的一二,少思烦的八九”,从而构成自己的心理优势,及时平复心灵创伤,快乐地工作和生活。魏书生就是一个利导思维的典型者,他善于运用利导思维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也是他教育艺术的精髓。他把这种思维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更好的开展自主学习。

魏书生的自我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思想的自我教育,即以育人为核心的强调思想的自我教育。二,语文自主学习。即以学会学习为宗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班集自我管理,强调班级自行管理,秉承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三、以育人为核心的思想自我教育

(一)通过阅读进行思想自我教育

魏书生在课堂上坚持“少讲多读”的原则,使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引导者,合作者。老师给的是点拨提示引发学生头脑风暴去主动思考学习。他主张学生多读伟人传记,科学家故事,内容健康,思想积极,催人上进的好书,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真善美,受到感情的熏陶。

(二)通过写作进行思想自我教育

魏书生认为写作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兼顾学生的思想教育功能。他倡导“作文育人”,通过写作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他引导学生以《两个自我》,《尊人者,人尊之》,《善良与邪恶的对话》,《我心中的天平》,《隐恶扬善》,《常思己过,莫论人非》等为题目让学生以写作为契机,审视自我剖析自我。通过作文和日记的形式以多种身份对自己进行教导与激励。

(三)犯错误,自我诊断写病历和说明书进行思想教育

魏书生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教育。不是以传统的惩罚教训而是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进行一场独特的思想。犯错误写说明书,把自己犯错误的心理活动如实的记述下来力图对自己犯错误的原因从心理学角度加以说明。让学生深层次的认识自己的错误。犯错误写心理病历有利于使学生跳出自我保护的小圈子,站在客观公正冷静的角度改正错误。

(四)利用座右铭进行思想自我教育

魏书生把座右铭分为三部分,一,自己最崇拜人的名字照片。二,自己要追赶同学的名字。三,根据自己的弱点写一句医治的格言警句。魏书生通过格言教育让座右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激励学生不断进步。针对学生内心深处的弱点,像良药一般治疗他们心灵深处的疾病。

四、基于魏书生自我教育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实施课堂“六步教学法”

1.定向。确定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2.自学。在经老师学法指导后,学生在足够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在根据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指导。

3.讨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小组讨论尝试互相帮忙解决问题。

4.答疑。经过上一步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拿到全班进行交流思考,集思广益。

5.自测。采取自问自答,学生相互问答,教师出题学生回答等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

6.自结。总结自己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巩固旧知识,吸取新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引导学生画知识树

他主要把语文基础知识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八方面以及它们下级分支的知识根据由粗到细,有浅到深的顺序由树形图来表示,形成一个条理清楚的知识系统,使学生在学习之前方便了方向。

(三)引导学生自学教材

通过锻炼学生写教材分析,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独立完成课业,锻炼自学能力。

(四)引导学生自己布置作业

魏书生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下他善于与学生商量,对传统的作业制度进行改革,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每人每天只完成固定的量,内容可以根据自我的需要选择。

(五)引导学生自己出试题,批试卷

在小测验中魏书生主张学生自己出题,学生自己出题与做题的过程中进行脑力活动相当于进行了两次学习。每个学生不同的出题思路又为学生提供多种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对魏书生教育教学方法的启示

(一)从学生思想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教育、感染、熏陶

可以通过开研讨会,讲名人故事,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让学生首先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与兴趣。

(二)教师在课堂讲授的同时渗透学习方法的展示

教师多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实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一起探究合作自主的学习,切身体会学习过程的意义进而乐于自主学习。

(三)教师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

教师本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有课程开发的自觉意识,要成为研究型教育者善于开发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四)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小组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找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

(五)加强学生自我反馈

通过不间断的适时自我评价从而完善自我,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6).

[2]张艳薇.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魏书生.培养民主科学治教的习惯[J].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0).

[4]魏书生.三言两语谈育人[J].成才之路,2011(34):7.

[5]魏书生.每天点燃一盏思想的明灯[J].教师,2010(31):1.

[6]朱小蔓.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人民教育,2009(13):13.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6

关键词:魏书生思想;班级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探制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一直秉持着两大原则――民主和科学,在管理过程中,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班级管理的主人,积极采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途径来对班级中的各项工作加以调控和管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魏书生思想下的班级管理作几点分析和探讨。

一、采取民主教育态度,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自觉性

魏书生提出:“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班主任如果凡事都和学生商量,一定容易成功。”从魏书生提出的这种观点可以看出,他一直提倡民主思想,确定师生之间是平等、互助的P系。因此,作为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做到用民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对班级进行管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把学生当作管理的主体。采取讨论、协商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自觉性,进而实现班级管理的有效目标。

例如,班级纪律一直处于不可控制状态,作为班主任,我们就应该和班级学生一起找出问题症结所在,然后通过商量、讨论的方式,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使班级纪律得到优化;对于主题班会的开展,我们也可与学生共同商量,如班会开展的主题、内容、方式、时间等等,使主题班会的开展体现出其最大的价值和功效;对于班级制度的制定,我们也可采取与学生商量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的机会,从而制定出符合学生自身特点和班级实情的管理制度。如此,对于自己参与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学生也会积极遵守,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碍和恐惧,进而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我教育自觉性。

二、通过具体扎实训练环节,培养学生自我控制力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魏书生曾说:“自我教育的关键是当好自己的‘驾驶员’,即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所以他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当然,他的方法也是十分有成效的,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同龄孩子相比,自我控制力要更强。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想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就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采取具体扎实的训练环节,有效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从而在班级管理中做到实现学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

例如,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坚持写日记的方式进行自我反

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如此,既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实现学生自我控制力的发展,又能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时,难免会产生心理疲劳的现象。此时,我们就应该及时与学生商讨,就学生的一些困惑展开主题教育,如“如何增强学习注意力”“如何实现高效学习”“如何控制闲话”等等,从而使学生心理发生变化,积极改变心态。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学生独立提供保障

在班级管理中,要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首先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学生的独立提供有效保障。魏书生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着自己独具一格的做法。

例如,做到班务包干,分层负责,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实际锻炼的机会。如果班主任对每件事都大包大揽,那么很容易让学生滋生依赖和懒惰心理。所以,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让学生各司其职。在履行自己职责时,学生渐渐会对班主任不再依赖。久而久之,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另外,我们要做到注重培养学生的效率意识。魏书生曾说:“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率,要养成用大段时间做大事情、用零碎时间做小事情的习惯。”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提高效率的训练,如营造竞争氛围,激发学生获胜心理;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时间计划,让学生学会对时间进行高效利用等等,这些举措都为实现学生独立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要深入学习魏书生的思想,并借此来指导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期望能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班级管理风格,使班级管理水平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7

   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并学习了“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光盘”,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认为学习魏书生,一要学习他的教育思想;二要领会他的教学艺术。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课堂艺术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上,而是体现在课前、课后和课外;不仅仅是体现在教书上,而是体现在育人上;不仅仅是体现在教师的如何教上,而是体现在学生的如何学上;不仅仅是看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学,而是看学生在课前学的怎么样。所以,魏书生的课堂艺术的魅力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效果的检测上。因此,纵观魏书生的教学全过程,魏书生的教学,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简单的教与学的互存关系,而存在着一种普普实实的教学组织环节和组织形式。

    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学会学习是通向21世纪的个人护照。在他的教育理念中,使学生会学,促使差生转化一直是他努力的方向。要使学生会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魏书生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总是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学习兴趣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变成满足心理需要的一种极大乐趣。培养学习兴趣,还应注意既要有广泛的兴趣,又要有中心兴趣。学习兴趣与老师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则视为乐园。魏书生上课,学生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是一种享受。

    综观魏书生的教学,方法灵活是他的特点。魏书生常说,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传授知识的程序,要研究教学方法,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教师的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创造精神的饱满和乐观愉快的语调,在培养牢固持久的学习愿望和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方面,对兴趣培养都有极大的意义。并对一堂课还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一堂课应当激发出真正的激动心情。魏书生教学,就是要通过各种教法找到兴趣的源泉,他认为,教师讲课,寡淡无味,平铺直叙是教学的大忌。他总是力图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在课堂上,趣事,乐事层出不穷,学生思维可以驰骋,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发挥,久而久之,学生对他教的语文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爱上了他并迷上了他。

    新的事物,学生会有兴趣。变换教学方法从中得到快乐,学习兴趣就会成倍增长。魏书生老师在校或外地讲课,课前总喜欢用气功冥想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魏书生常说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规性的学习方法,帮学生制定一些语文学习的规矩,制度,计划,在一些方面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老规矩可遵守。在一些方面让学生猜的透,但在具体一堂课的安排上,具体教法的运用上,在一些小的技术,技巧问题上,又应该让学生猜不透。越猜的半透不透,学生越愿猜,越猜学习兴趣越浓。与教师感情越进,对教师所讲的理解的越深。

    民主平等是魏书生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两个字--商量。魏书生在全国乃至香港、台湾出公开课事先从来不告诉学生学习内容,有时还要学生猜猜看学什么。这与我们许多教师出课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往往要提前预习、认识学生、提前试讲等等,待到了课堂也只是在学生的配合下把预案十分精彩的表演一次罢了。

    能说魏书生心中就没有预案,但是可以肯定地说魏书生心中的预案与我们的预案相比在本质上是大不一样的;我们的预案是让学生当演员把课堂教学过程一步步表演下来--学生的学从属于教师的教,为教师的教服务。而魏书生的"商量"型预案是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并且千方百计的去适应学生的学。

    魏书生的"商量"教学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高深莫测的,用"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起惊雷"来形容是不过分的。其一、用商量的教学策略主导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师生共同处在一个非常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用魏书生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任何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取代的"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拉近了师生距离,产生强烈的师生情感氛围,良好的师生情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石。其二、在商量教学策略氛围中学生全员参与教学活动,因为"商量"的那根弦始终在拉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使你无法拒绝它而走神,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其三商量教学策略极大的遵从了"因材施教"原则,摆脱了出课教师最担心的因师生不熟而启而不发,对不同个性特点和学习特长的学生也顾及到了,顺应班级基础状态和学生个性特点而进行"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同时魏书生还注重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方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魏书生经常说“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我们不缺乏学习的学生,但缺乏具有想象力的学生,学习离不开想象,而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茅以升说“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的圣人。而只有学而知之的天才。”前汽车大王福特说“不创新,就灭亡。”魏书生自己对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的体验是非常深刻的,他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经验是很丰富的。

    魏书生老师的教学艺术,已经不是教育教学所能概括的了。他用自己的人生体味,用个人的性格魅力,用深厚的学术修养,在教育和影响着学生。课堂虽小,却有着广阔的钻研天地,钻进去,人了门,师生双方都有无穷的乐趣,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魏书生说:“我只是在人口处,悟到了点滴激发学生兴趣之法,更有效的方法,还在前面等着我。”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8

“我是一名教研员。”

2011年6月16日,天津市教委与中国教育报共同举办了“魏瑞江教学思想与实践成果展示、研讨、交流会”,向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教师代表进行展示汇报,推广魏瑞江的教学思想与实践成果。在推介会上,魏瑞江不仅介绍了美术创意教学的特色及操作方法,还通过课堂教学向与会的专家和教师展示了独特的教学,受到专家和教师们的普遍肯定和赞誉。在大会上,魏瑞江启动了感恩教学回报社会“双百计划”。他计划用5年的时间走进天津市100所小学,上100节不重样的美术课,以此推广并验证美术创意教学思想和方法,为学生们创造充满创意的高质量课堂。另一个计划是要求教研团队中每个教师用3年时间上100节相同的课。魏瑞江身体力行,用严谨治学的态度,影响、激励着青年教师,使他们对教学工作的一些想法、看法和做法悄然改变。“成功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并从中发现积蓄成功的力量,使每天都进步一点、收获一些。当成功来临的时候,你挡都挡不住。”魏瑞江经常这样鼓励青年教师。一课上“百遍”,更要“百变”,魏瑞江指导教师挖掘每课书的文化内涵,启发学生更多的思考,给予学生更多的艺术感受,教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方法和技巧。“一课上百遍熟能生巧,一课上百变上出自信。”这是一位普通美术教师在参加“一课上百遍”活动之后发出的感慨。

采访中,魏瑞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一名教研员”。“教研员上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经常上课。教研员一旦离开课堂就意味着你的经验是滞后的,因为课堂在变、学生在变、知识在变、时代在变,而自己也在变。因此,教研员应该经常到课堂中去不断获取最有价值的教育信息,置换自己陈旧的经验。”魏瑞江引领全区美术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活动,深入学校进行听课指导,还定期为教师们做示范教学。

魏瑞江积极倡导教研文化,进行创意教研方式的探索,打破以往的教研模式及思维定势,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探讨,不期许每次活动都能获得成功,而在于通过活动给教师深层的启迪,生成各自的经验智慧,以改变教师自我、教学研究环境,最大限度地扩展教师的教育视野和展示空间,形成最具创造智慧的美术教育团队。魏瑞江深有感触地说:“课堂教学即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即课堂教学。因为教研的深处是课堂,课堂的深处是教研。”他率领教研团队举办了“童年童画童趣――天津市河西区小学美术创意教研团队教学成果展”,让大家看到了创意教研的影响力,同时也看到了创意教研结出的硕果。

“‘河西?虹’走到哪里,哪里红。”

约翰?列侬说:“独自一个人做的梦,就是个梦;而由大家一起做的梦,就将成为现实。”工作室就是把拥有梦想的教师聚集在一起,追逐梦想,实现梦想。东楼小学的朱玉虹老师就非常喜爱剪纸艺术。魏瑞江发现了她的特长,鼓励她扬长创特色。在魏瑞江的帮助和指导下,“河西泛纭苯淌糁焦ぷ魇页闪⒘耍ぷ魇疑柙诙バВ灾煊窈缋鲜ξ煜蔚慕淌糁酵哦樱稍狈直鹄醋?所学校。工作室以“虹”为寓意,既能凸显剪纸特点,又代表着彩虹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每一个成员代表一种颜色,组合起来便成为最美的彩虹。在工作室里,教师们探讨剪纸技法、剪纸蕴含的民俗文化、剪纸教学中的种种策略。魏瑞江提出希望,希望他们的研究更加深入、长久、有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开展了许多活动,多次在市、区展演。用魏瑞江的话说就是:“‘河西?虹’走到哪里,哪里红。”

“河西?虹”工作室的理想是:结合小学教育特点,做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结合各自学校艺术工作需求,发挥教师个人特长,形成各自剪纸特色。她们希望经过努力让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走进学生的内心,得到更多学生的关注和喜爱,使剪纸艺术得到弘扬和发展,使其艺术性和实用性更强,让剪纸这一中国传统艺术符号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经典。她们是一个出色的教师团队,又都来自最普通的学校,在她们的指导下,普通学校越来越有特色,成为河西区美术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魏瑞江这个伯乐也乐在其中。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赫伯里德说:“艺术家不在于描写世界客观真实,而在于描写其精神上或身体上的对客体及事件所产生的感觉的主观真实。因为,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艺术家。”魏瑞江也认识到:儿童在绘画中充满率性而自由的表达是与生俱来的,而想达到这样的艺术自由必须通过多年的历炼。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努力探索既顺应儿童天性发展又能发掘儿童潜能的美术创意教学法,并基于他在艺术上的理解与把握,在课堂上把自己和学生同视为艺术家而进行平等的艺术对话作为课堂的追求。

在2011年“国培计划”讲座中,魏瑞江上了这样一堂课,堪称美术创意教学的经典案例。“挑战自己――写生书包”一课,选自六年级教科书,教学要求是对照书包进行写生。魏瑞江大胆地提出:“让所有的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画五个书包,而且是五种不同角度看到的书包。”这一富于挑战性的教学设计,所挑战的何止是学生,其实还有他自己。40分钟,除去讲课、总结,留给学生的时间只有25分钟。而且,此次上课的学生从来没有上过写生课,这无疑更增加了挑战性。为了给教师们展现真实的课堂,上课之前,魏瑞江没有与学生见面,而是直接走进课堂。在课堂上,他首先唤起小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在写生演示中暗示他们方法,使学生在有效的注意和欲望的驱使下主动地学到方法。

当学生们奇迹般地在规定的5分钟内画完第一个书包时,所有的学生都充满了自信。学生们越画越有兴趣,越画越自如,观察也越入微。最终,所有的学生都画出了五个不同角度(正面、侧面、背面、底面和顶面)的书包。这一课,让所有的学生和听课教师领悟到:在学习上,不是拥有充足的时间就会拥有好的学习效果,相反,缩短时间往往更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不断延长和增加学习时间的今天,缩短时间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当一个人在很短的时间里去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他们往往不会因时间而退缩,反而更能激发起斗志,迸发出内在的潜能去挑战极限。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同时更是课堂教学师生生命的价值体现。

这节课的展示环节,魏瑞江改变了以往单一评价作品的方式,让学生举着自己的作品走到台下向听课的教师们展示,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肯定、赞赏。一位“国培计划”学员感慨地说:“魏老师,我记录了您在课上共说了49次赞赏学生的话,每一句都不一样,都是针对不同学生而提出的,真是令我敬佩。”

最后结课,当学生们的展示结束后,魏瑞江没有让他们回到座位上,而是让他们围坐在一起。他深情地对学生说了一句话:“有的同学曾幻想,什么时候才能够摆脱沉重的书包。的确,你们的书包太重了,但你们可知道,书包装载的不仅仅是书,它还承载着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对你们的期望,让我们快乐地背起它,勇敢地去迎接挑战吧!”

魏瑞江在杭州胜利小学的《流水作画》授课也十分精彩。一开始,学生们画得都有些拘谨,随着魏瑞江“停”、“传”的口令频繁出现,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每接到前一个同学传过来的画,都能听到学生们的欢笑声,他们愉快地画着。每个学生都能按照前面同学的想法去画,体现出学生之间的默契。当然,也出现了“乱画”的现象,这也恰恰体现了儿童率性顽皮的天性。为了营造艺术情境,魏瑞江创设了一个拍卖环节,使教学达到了高潮。两件作品各以10元钱成交,获得的钱将买一盆花美化教室,学生们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和快乐。“流水作画”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绘画方式的多样性,在合作中体悟到学习乐趣,在造型中表现并把握个性与共性、想象与联想,形成心灵的默契。

“创意教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育人育己。”这16个字是魏瑞江创意教学思想的核心理论。同样的课程内容,同样的学生,一旦进入魏瑞江的课堂,课程内容就会变得鲜活而充满神奇,学生就会变得自信而与众不同。在魏瑞江的美术创意教学中,人人都是艺术的欣赏者、创意者、表现者和创造者。他的教育理念是创建少儿美术文化学习的空间,用儿童的率真荡涤心灵,与他们一道认知自我和世界。以美术特有的方式表达情感,并通过艺术教育教会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实现用心灵与世界对话。总之,不论学生对美术有无兴趣、有无基础,只要走进美术创意教学的课堂,魏瑞江均能让他们做到提笔能创意地画、执笔能创意地写、张口能创意地评、动手能创意地做,并从此爱上美术。

魏瑞江认为,一个教师最快乐的时光是在课堂上,真正地让自己陶醉于课堂中,享受教与学的过程,享受那快乐的40分钟。教师能焕发学生的生命,而学生也能焕发教师的生命。一个有生命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教育的真谛不只是能够传递知识和技能,而在于焕发生命。正如雅斯贝尔斯说的那样,“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美术教师的“三心二意”

“你看,孩子们在艺术学习中释放了自己。”魏瑞江说。其实,教画画是同学生对话的一种途径。在画画的过程中,学生发挥了无尽的想像力。魏瑞江并不自诩为“培养画家”的教育家,他觉得正是在那样的压力下,很多有天赋的学生离开了画画,越来越不喜欢画画。任何人都可以毫无压力地学画画,享受这个过程,释放自己。

魏瑞江有个习惯,珍藏学生的每一幅作品,不论画作美或不美、完成还是未完成,都是他珍藏的对象。“孩子小的时候不会在意自己的画作,甚至再长大些就会扔掉,所以我就帮他们保存起来。”魏瑞江认为,不论画画的学生是否能成为画家,画作都忠实地记录下了他们的灵感瞬间、成长历程。假如一个孩子从几岁开始画画,到了十几岁时,每年画的作品放在一起,就会成为孩子成长的轨迹,这时孩子回首时,会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认识。而同时,这种“轨迹”也是研究孩子心理、研究教育的“标本”,弥足珍贵。

在长期的美术教学、教研工作中,魏瑞江别出心裁地为广大美术教师提出了“三心二意”:“三心”即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教育,感恩社会,感恩学生;一颗教师的心――博爱,敢于承担责任;一颗画家的心――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二意”即课堂教学有创意,人生教育有意义。魏瑞江认为,做到以上几点,必定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美术教师。

魏瑞江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敢于挑战、敢于承担。他宁愿行走在不断研究、实践和探索的路上,即使会失败,即使会有不成功,这都将成为他教育人生最为丰硕的经验,有了这样的经验人生又怎会不成功、又怎会不精彩呢?让我们翘首以待,魏瑞江用创意之手、执其画笔来描绘未来美术教育事业的精彩篇章!

魏瑞江的教育哲思: 1.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重复性的劳动,但它的每一次重复都不一样。因为你面对的学生每天在变(包括我们自己),因此,教师是在重复过程中不断创造和不断完善的人。

2.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关注的焦点往往是知识。而那些看似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往往潜在着教育因素,这需要教师的发现、点拨,因为这里隐藏着智慧的宝藏,需要用心开启,也是一般教师和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之处。

3.任何一名教师,都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学传给学生,但很少有人考虑你的所学是否正确。

4.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情感缺乏真诚,语言就会空洞,空洞的语言是无法引发师生情绪的波动的,没有情绪的教学不会产生情感,更不会有情感上的碰撞。没有师生情感的碰撞,便没有课堂的升华。

5.是谁搅乱了我们的课堂,是淘气的学生吗?不是,而是我们教师自己(不当的教学设计)。

8.平日思考少,教学受累不讨好;平日多思考,教学不累效果好。

7.教学真经:教无痕,学无惧,繁做简,简做繁,会变通,智广大。

8.我喜欢听课,听课能带给我灵感,能够让我联想教学中的许多许多。听课中,经常让思想游离于课堂内外――浮想联翩。

9.给教师方法,不如给教师思想,因为再好的方法也不能让教师真正地改变教学,而给教师思想才有可能改变教师。一个教师的思想改变了,即使没有方法也会创造出方法来。

10.特级教师之所以“特”是“特“在课堂教学上,即教学语言的独特、教学技艺的独特、教学风格的独特、教师人格的独特。特级教师一旦离开了课堂,就没什么“特”了,即使有也仅仅是个符号而已。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9

【关 键 词】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55-03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先秦主流管理思想更是精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四家管理思想在当时为统治者管理国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也为之后管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魏书生博众取材,充分吸取儒、法、墨、道四家管理思想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

一、符合儒家人性化的社会管理思维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提倡以“仁”治国。“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范畴主要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五常即为儒家的核心价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实行仁爱思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三纲八目》)八目强调修身为本,为政以德。五常与八目思想相一致,都是在修身的基础上施行仁政,以人为本,建立人性化的社会管理模式。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魏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体现民本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处处体现了儒家人性化的社会管理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书必须育人。有许多教师问魏书生,靠什么办法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魏书生回答:靠“育人”两字。[1]育人指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包括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教书必须育人,就是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把学生当作实实在在的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

2. 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文明与进步时代的选择,大团体如此,小的团体——班级也是如此。”[2]魏书生对班级管理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决策过程上,管理班级全跟学生商量着办。民主管理就是尊重被管理者的思想、情感、人格,让被管理者参与管理自己的事。民主管理的本质就是人性化管理。

二、体现了法家的依法管理原则

韩非为代表的法家认为,人性好利,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法治”。“法治”思想体系包括法治、术治、势治三个部分,三者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割裂。“势治”是实现“法治”和“术治”的前提,“法治”和“术治”是稳固“势治”的保障。

1. “法治”。法家主张以“法”来维持国家的秩序、治理国家一切以“法”为准绳。法家的“法治”要求“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4]魏书生对班级管理实行科学管理,其中其科学管理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以“法”治班,以“法”作为治理班级的主要方法。魏书生认为,“研究规律而后制定制度,制定班规、班法,从而使班级摆脱人治的不规则轨道,而走上法治的轨道。法治既可以避免班主任的失误,也可以避免学生因认识、情感的不稳定、不持久、不正确而导致的行为偏差”。[3]可见,魏书生充分肯定“法治”在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势治”。法家所谓的“势”,就是指君的权势,让臣下百姓对君王产生敬畏的权势。法家在“法治”的基础之上提出“势治”。法家认为,“法治”和“势治”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重“势治”就是重“法治”,要对国家实施“法治”,必须使统治者掌握能够使“法治”得以贯彻执行的权力。魏书生在管理实践中贯彻实行依“法”治班选好班干的思想。常务班长统领整个班级,负责班级的一切事物。魏书生每次接新班,选常务班长作为头等大事。一般选取具有组织能力、心胸开阔、思维敏捷的“孩子王”担任常务班长,这样的领袖人物具有使依“法”治班得以贯彻执行的威信。

3. “术治”。“术治”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如何实行“法治”的问题,“术”指权术、御臣之术,就是讲国君要处理好与臣下的关系,要会驾驭群臣,要让臣下的力量彼此牵制,从而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班级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以法治班,全班同学根据本班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班规班法,然后在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下,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5]魏书生管理班级主要靠民主加科学,监督检查系统属于科学的部分,主要包括自检关、互检关、责任人检查、集体舆论关、老师五个部分。科学的监督检查系统是整个班正常运转的保障,老师靠此系统来管理同学、处理与同学的关系,体现了法家“术治”的管理思想。

魏书生以“法”治班为本,选好班干和采取科学的监督检查系统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思想分别体现了法家思想体系中“法治”、“势治”、“术治”的管理思想。

三、体现了墨家和谐的社会管理思想和自苦为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1. 墨家和谐的社会管理思想。互助互爱,魏书生认为不仅体现在同学与同学之间,也体现在老师与同学之间。“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6]教书这些年来,魏书生向一届又一届学生反复强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一人为全班,全班为一人。”[7]师与生、生与生之间互助互爱。师生之间这样想、这样做,学生与老师、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就融洽和谐了。魏书生的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互助互爱班级管理思想体现了墨家的社会管理思想。

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和谐的社会管理思想体现在提倡兼爱。墨家的兼爱是一种泛众的、无等级差别的爱。兼相爱,交相利,墨家认为人类只有在互助互爱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社会。墨子兼爱的法则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篇)如果能做到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国家一样,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看待自己的家族一样,看待别人的生命也能像看待自己的生命一样,那么整个社会就没有了祸患的根源,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可见,魏书生互助互爱的班级管理思想正是墨家所提倡的“兼相爱,交相利”的和谐社会管理思想的体现。

2. 自苦而为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万事莫贵于义”(《墨子·贵义》篇),即在世间万物中,义为最宝贵。义的定义是为公众谋取利益,也就是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宗旨。有一次,墨子的朋友对墨子说:“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墨子·贵义》篇)而墨子却回答:“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墨子·贵义》篇)墨子以身作则,以义作为一种人生目标、人生享受,而自己独自受苦。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视精神乐园的建设,认为建设精神乐园最要紧的是强化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苦乐观。“痛快,痛快,痛而后快,世界许多幸福,快乐都要先付出痛苦的代价才能换来。”[8]不同层次的享受观使人成为不同层次的人。让学生拥有苦乐观,将来把工作当享受、助人为乐当享受,一辈子能天天活在享受中。魏书生的苦乐观与墨子的自苦为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处。

四、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社会管理思维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道家的“无为而治”不是传统意义上消极的无为,而是尊重事物的本质属性,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具体到政治层面,指顺应人的自然属性和个性发展,不对其生存和生活进行人为的阻挠和压制。“无为而治”的社会管理思维实质是“无为”背后的有为管理,这种有为的管理是一种尊重人性,发挥被管理者主动性的无形管理。“无为”胜有为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魏书生作为中国知名教育家,深受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其管理班级的主要指导思想是民主加科学。民主,其本质体现也是发挥被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无为而治”管理思维的一种体现。魏书生对班级进行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发展学生自然的人性。魏书生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自然教育法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我觉得育人,首先要尊重学生自然的人性。魏书生坚信所有的活人,人性中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有积极、好学的一面,这是铁的法则。而且经常研究学生的起点、能力、可接受性,就用人家学生心灵深处真的、善的、美的、好的一面来改变学生。

2. 发挥学生的主人翁作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魏书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养成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管理班级。谁是学生命运的主人,显然应该是学生自己;谁是班级的主人,显然应该是全班学生。20多年来,魏书生带班的最要紧的一个思维就是凡是老百姓能干的事,班委不干;凡是普通班委能干的事,班长不干;凡是班长能干的事,魏书生自己就不干。魏书生就是用这种思路让学生在集体中养成对集体的责任感,对老师的感情。不做事、喊口号,永远没有这个责任感;经常做事,学生主人翁作用在班级发挥的越充分,越爱这个班集体,从而形成一种无形的管理。

在发展学生自然的人性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主体性班级管理思想与道家“无为而治”的社会管理思维一脉相承。

总之,儒家人性化的的社会管理思维、法家的依法管理原则、墨家和谐的社会管理思维和以苦为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家“无为而治”的社会管理思维都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管理,体现了主体性管理思想。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实践体现了四家的管理思想。对班级进行主体性教育管理,既继承了和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又与时俱进,体现了新时代的特色。

注释:

[1]魏书生.魏书生文选(第一卷)[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2][5][6][7][8]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10

很有幸聆听了教育家魏书生的专场报告,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引发出一些肤浅的思考。在2007年下半学期,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吉林省开始试行了,面对此次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我们得承认没有好的教师,即使课程设计与教材编写得再好,教学改革仍然还会“穿新鞋走老路”;相反,有了好的教师,即使课程与教材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也可以设法去弥补。人的因素是十分重要的。此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就是“语文教师与新课程同行”,它是语文教师应面临的现实挑战,也是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然选择,把自己由“一般教师”、“教学能手”转变为“学者型教师”、“教学艺术家”,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人生追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治教,身教重于言教,实践在身,要少说多干,养成习惯。魏书生良好的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很强的感召力,他始终加强各方面的师德修养,摆脱匠气,争当名师,努力做到“三养”。

1 做“有修养的人”。学为人师,身为人范。每位教师在师德方面都应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教师要把师道规范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学生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魏书生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自己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因为魏书生具备了符合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修养,所以他在学生中才享有威信,才能促使学生以他为榜样,修养品德,学习知识。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空前提高。在这一背景下,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从教师的专业道德来看,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待和教师自身的道德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特别是在当时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教师如何能正确对待教学,正确对待学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教师职业道德潜伏着危机。细想自己,在平时总是急于求成,因而在教育学生的时候粗暴、缺乏耐心,从而教育也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令人懊悔。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教育失误,推动学生的发展。从魏书生身上,我看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在包括品德在内的人的成长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在观念的形成、情感的培育、品德的影响和文化的熏陶等方面无一不影响学生的一生。它会促进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对社会和自然的关怀,以及对自身生命的珍爱。

2 做“有素养的人”。即要求教师做一个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为完成语文教学重任,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魏书生能闻名教坛,没有他博大精深的知识素养,他肯定干不出令人赞叹的事业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魏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了语文专业知识,他研究语文知识本身的特点,研究语文知识的结构,研究学生和传授语文知识的新规律,从教和学两个方面进行整体、彻底的改革。他的语文教学出现了新面貌,教学效率自然也就得到提高。魏书生还在教学之余,认真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他不但自己掌握了教育科学这个思考武器,而且还把这个武器教给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以说,教育科学知识在魏书生认识教与学的规律,进行教学改革,探求教学育人的真知提供了启发力、导向力。语文学科中充满了哲学,语文教材里也有哲学。魏书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特别青睐这类关于世界观,关于认识世界的方法,关于思想方法的知识。他对哲学的原理理解掌握得特别好,唯物辩证法成了他主要的思想方法。在他身上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哲学气质”。语文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任何一位教师来说,都是绝对必需的,这不仅是因为教学是一件根基很深的心智工作,而且是创新的工作,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更是一种发展状态和深化过程。魏书生强调教师一定要开阔获取知识的视野,不能把自己局限于所教的那一个专业知识的天地里,而应不失时机地向其他知识领域开拓。教师知识结构中,如果拥有几门与教育相关联的学科知识,这几门知识之间就会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综合,形成一种整体的知识力量。

3 做“有学养的人”。每个教师都要做一个追求高品位的人。魏书生气十足是人师,在20多年的为师生涯中,他一直在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魏书生问题自己先做到。他“善于调整自己的需要”,强调“多改变自我,少埋怨环境” ,强调“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总是“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不断的“提高笑对人生的能力”。他决心“终生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力争在离开这个世界时流下的汗水,能够多于这个世界养育自己的乳汁”;他要求学生通过写日记来进行道德长跑,不断地完善自己,他自己也不间断地进行 “道德长跑”,追求不断的自我完善,几十年来,一天不断地写了400万字的日记。重视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培养学生的人格力量,这是魏书生育人成功的重要原因。

魏书生以丰厚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折服了我,更以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爱深深感染启迪着我,促使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去揣摸。“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同样面对三尺讲台,我们应象魏书生那样做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以自己的人格师德去影响学生,以期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11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同时又是一位年轻的家长,因此教育孩子方面是肤浅的、渺小的,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我无法一一破解,常常觉得痛苦和疲惫,于是《好父母好家教》一书自然对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那深邃的思想深深地震撼着我,使我没有任何拒绝阅读的理由和力量。不久前,我细读了这本书,感觉受益非浅。这本书的作者是人称“现代孔子”的魏书生,他是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同时又是一位成功的家长。他的教育思想光芒四射,家教经验独树一

帜。

书中的一个个事例道出了魏教授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理论指导和博采众帮独具特色的经验。可以这样说,读完这本书,我获得了许多及时有效的教育良方。本书蕴涵着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教育实质和方向的大问题,如: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如何批评孩子)、教育子女德为先、后进生也能成就大事业……等,近七十种非常新鲜而又有活力的案例,实在又实用,言辞恳切,入情入理,令人心悦诚服。

魏教授提倡特别重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他说:“平时,采用轻声细语的批评方式,体现出一种父母对孩子友好商量的姿态,这种姿态的结果是让孩子感到最终做出的决定是自己思考的结果,并不是父母强加于他的。”的确,对孩子是这样,对学生更是这样。可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大声训斥或批评孩子之后,孩子难受,咱们心里更难受、更后悔,总觉得发火发怒,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伤害更重的还是自己。孩子的自尊心是稚嫩的,如果由于我们批评方式不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可是得不偿失的。

魏教授在教育上成功的做法还有赏识教育。书中的一个事例让我记忆犹新:有两个全校最差的学生进了他的班,他说:“你们先做一件事,每人找到自己的优点。”这两个孩子说自己没有优点。魏教授说:“不可能,我都已替你找出两条了……”后进生对批评往往能非常镇静地对付,要给他们说优点,他们反倒脸红了。有个学生说:“老师,我学不好的,只考了8分。”魏教授说:“你一上课不听讲,二不写作业,三又不看书,还能得8分,这是天赋哪!”这个差生就来劲了。魏教授就这样把孩子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脑神经激发起来了。这就是赏识的力量呀!看来,在教学中,我们还是多一些赏识为好,我们要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要把每一位后进生看成是大器晚成者,要关爱他们。想想爱迪生、爱因斯坦、达尔文、毕加索等上小学时不都是老师公认的差生吗?说到赏识,可能有不少同仁认为“你如果……就更好了”、“你要是……老师就更喜欢你了”这样的话语是廉价的赏识,可我经常用。我想观点不一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作为第一线的老师,不是去证明许多教法的没道理,而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与自己有用的花粉,酿造自己教学的蜜。

魏书生教育思想范文12

关键词:魏了翁 理学 蜀学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谥文靖。著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北宋时期,巴蜀文化以苏氏蜀学为主,理学虽已传入,但影响甚微。直到南宋时期,在魏了翁等人的对理学的极力倡崇和传播下,理学才有了大大地发展,实现蜀学义理化,K居于蜀学主导地位。明人张之厚赞曰:“历魏晋唐宋二千余载,而蜀人咸知义理之学,自鹤山先生始。”因此,本文试将魏了翁为促进现蜀学义理化所做出的努力概括如下:

一、设立书院,讲授理学

从北宋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到了南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发展,洛学诸儒在全国各地纷纷创建p主持书院,著书立说,宣讲学术,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就曾在白鹿洞书院p岳麓书院等书院讲学授徒,传播理学。后来,随着苏氏蜀学的衰退,理学的传入,书院在蜀地也开始大量兴建,而魏了翁正是完成这一转变的重要人物。他创办了多所书院,并讲授理学,积极扩大理学在蜀地的影响:

⑴蒲江鹤山书院。嘉定二年(1209年),魏了翁在蒲江县创办了“鹤山书院”,书院藏书有十万余卷,包括“家故有书”、“得秘书之副而传录”、“访寻于公私所板行者”,其中有大量理学实料,这自然有助于魏了翁自身的学术钻研,也更便于向生徒们讲授理学,这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力,因而“所闻于辅广、李燔者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之。”

⑵靖州鹤山书院。公元1226年 魏了翁贬谪靖州,创办了靖州鹤山书院,促进了靖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⑶泸州鹤山书院。公元1232年,知州魏了翁于城南建立了鹤山书院,传播理学。

魏了翁创办书院,积极传播理学,培养了众多人才,扩大了理学在蜀地的影响,形成了在全国理学界极有影响力的鹤山学派。魏了翁也得到了“南方共宗鹤山老”的盛赞。

二、刊布朱书,传播理学

尽管理学思想在四川有了一定的传播,但仅是有限的理学著作流传到了蜀地,受阅人群受到了限制,理学思想的传播速度也相对滞慢。直到魏了翁携回了大量的朱熹著作,藏于鹤山书院。这一点在前面所讲蒲江鹤山书院时已有所提及,这里不再重复说明。但魏了翁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他不仅将其携回的朱子书籍供讲学授徒之用,还加以刊布流传,“辅汉卿授以所集《朱子语类》文字,度周卿从予乞本,刊诸青衣。”“某之生也后,不及从游于朱文公先生之门,而获交其高弟,尽得其书以诒同志,而今蜀本所传是也。”魏了翁此举不仅大大扩大了理学著作的受阅人群,提高了蜀地文人对理学的认识水平,也加快了理学在蜀地的传播。

三、树立理学权威

由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理学思想一度受到了重创。但魏了翁坚定理学信念,与真德秀等人积极从事理学学术和政治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为理学争取地位的活动。嘉定九年(1216年),魏了翁上疏宋宁宗,为程颢、程颐请谥。其奏疏说:“河南程颢、程颐亲得其传,其学益以大振。虽三人皆不及大用于时,而其嗣往圣,开来哲,发天理,正人心,其于一代之治乱、万世之明暗所关,盖甚不浅。”

经过魏了翁的一再奏请和强调,终于在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宁宗谥周敦颐为元公,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并向全国褒扬了周、程开创理学的功绩。

理学由民间传授到被确定为官方的统治哲学,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这其中自然离不开魏了翁坚定的理学信念以及他对理学事业所做出的矢志不渝的努力。

四、培养人才,自创一家之言

公元1225年,魏了翁的学术思想发生了一次转变和升华,不再是单纯地服膺程朱理学,而是更加深入地研读前人的理学著作,摒弃了理学存在的弊病,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经学思想。

魏了翁为官38年(1200---1237),四川定居23年期间,通过各种活动,在蜀地大力倡崇和传播了程朱理学。也正是因为魏了翁在蜀地对程朱理学的致力传播,使得“蜀人尽知义理之学”。不仅形成了理学的鹤山学派,而且大大推进了宋代蜀学的发展,完成了蜀学的转型,实现了“洛蜀会同”,理学已居于蜀学的主导地位,从而发展到宋代蜀学到定型与鼎盛。

参考文献:

[1]脱脱.宋史.魏了翁传.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版.

[2]栗品孝.朱熹与宋代蜀学.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蔡方鹿.魏了翁评传.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