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关送别的古诗

有关送别的古诗

时间:2023-05-29 18:21:09

有关送别的古诗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1

关键词:语文 教材 古代 送别诗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时人们会产生迥异的特殊感慨。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指出:“唐人好诗,多在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因此历代的文人墨客抒发离别之情的诗作很多,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送别诗名篇。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大约有五首古代的送别诗,本文主要分析这些送别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对相关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内容

同为古代送别诗,不同诗人笔下抒写的内容是不同的,从中反映出其特殊的感情体验与人生体悟。下面我将从诗歌选用的景物、抒发的情感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祝愿三方面对送别诗的内容进行研究。

1.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

在离别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境中,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同时,由于诗人对事物的感知以及创作特色的不同,他们选用的景物也会有所差别。

有的古代送别诗的景物和环境于水路、水边有关,李白就善于在离别时摄取眼前的流水,移情并寄情于流水。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一诗中写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出蜀不久,便结识了孟浩然。孟浩然将要去广陵,他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李白选用了“孤帆”、“长江”、“天际”等景物,此皆诗人远望的景色,写出友人别后的情境,正如后人所说“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在言外。”长江向天边流去,诗人对朋友的牵挂也随江水一起流向天际[1]。由此可见,景是情的体现,不同景物的选用表现出诗人离别中复杂特殊的情感。

2.抒发依依不舍与眷恋之情

虽说这些诗人作诗时选取的景物不同,使得作品风格迥异或是自成一派,但也都脱离不了性情中人的队伍。其送别诗中所蕴的朋友情谊从诗词中溢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或直露不掖,或委婉曲折,使人感慨。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直观看来,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然而诗人意不在景,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此外,我们能够在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中感受到一种诗意的离别;也能够从李白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看到他在送别族叔李云时的那份不舍。

3.对友人的由衷赞美与美好祝愿

离别时分,文人多伤感之情,而有时,诗人们心胸又是那样地豁达,他们反客为主,劝慰友人。在《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值得我们关注。东汉时学者称东观(政府的藏书机构)为道家蓬莱山,这里用“蓬莱文章”借指汉代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建安风骨”,其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提及“小谢”(即谢I)诗清新秀发的风格。而李白在此提及,是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表达了对族叔李云的由衷赞美。[2]王勃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五年级上册)中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诗人在临别前劝慰友人:不要像一般儿女一样伤感,只要你我心音相通,为真知己,即便身各天涯,不是也像身居相邻一样吗?诗人的豁达、豪迈之情从其对友人的劝慰语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同时也寄予了一份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3]。同样的,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末句“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对荷花极尽赞美之词,看似写景,实则以荷花喻友人,委婉表达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艺术

除了古代送别诗中的内容,这些诗的艺术表现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如诗中现实主义是如何体现的,每首诗的艺术结构又是如何,以及诗人采用的写作手法等问题都是需要探讨的,下面我将来具体谈谈。

1.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与多变的艺术结构

古代诗词的创作,诗人多采取现实主义的写实方法对身边的景与自身的情进行渲染描写。而在古代的送别诗中,更是不缺现实主义的运用。现实主义诗歌指的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这一类型的诗歌作品。一般说来,这类诗歌作品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与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代的送别诗,大都描写出了与友人送别时的场面,都是作者的真实经历。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中,岑参以对边塞壮丽雪景的描写作为典型的环境,而雪中送别又表现出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包括前文提到诗人往往会借助身边的事物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达到意在言外的效果,景物的选用也是现实主义的一种体现。这些都是通过典型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正如恩格斯说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古代送别诗中大都使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文人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真实经历和现实生活。

在艺术结构上,我们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与《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为例,分析送别诗的三种不同结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结构是先景后情。诗歌前十句写送别前的雪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句中一个“愁”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为转入写送别作铺垫。以下八句再转写送别。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是情景交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是以景结尾,比较含蓄,启发读者想像品味。此外,同样是李白所作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这首饯别诗,如歌如诉,感情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诗人豪放坦率的性格和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全诗在结构上也有了大跨度的跳跃,其写法与前两首诗差别很大。

2.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的多样使得作品的语言风格不同,不同的作者有着各自擅长的写作手法。

在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古代送别诗中,诗人多是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来创作。我们可以从诗人对送别的景物与环境的描写中能够看出这一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也运用了虚实结合,前半句送别是实景,后半句想象扬州的美景是虚写。而李白另一首送别诗《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运用了生动奇特的动作描写,多样的写作手法使得送别诗各有各的亮点。此外,有的诗歌还使用了白描的写作手法。

3.多样的修辞艺术

李白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经常采用想象、夸张、比喻等修辞丰富自己的诗歌内容。在情感强烈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中就用了奇特的比喻:“抽刀断水水更流”本是生活中的现象,现在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这个比喻富有创造性。由于这一比喻源于眼前之景,合乎心中之情,因此读来也感到是自然天成。

而与李白相比,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则以一“奇”字开创新意。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在这首诗中,诗人还在“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一句中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此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了大胆的夸张。

4.古体近体兼具的诗歌形式

形式,即体式,指诗歌的语言结构的组合方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奇妙的形式能够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读者理解诗意、加深印象。

诗歌有古体诗、近体诗之分,而近体诗又分为律诗与绝句。古体诗的写作相对自由,格律上没有严格限制,能够让诗人尽情发挥,体现出了音乐美,而近体诗格律非常严格,讲究平仄,富含节奏美。在苏教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的诗歌形式包含了这两种形式。古体诗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八年级下册),近体诗有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以及七言绝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五年级下册)。

三.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送别诗的教学方法

有人这样来评价古诗文教学:“古诗词教学必须确立这样两个基本点:固守语文本体,披文得意,缘意学文;显现古诗词以言造象、立象尽意的本色。”[4]以此结合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古代送别诗特点,我们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开展相关教学。

1.创设情境法

古代诗歌大都是富含意境之美的,而送别诗写的是离愁别绪。其中有送别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复杂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意境氛围就通过诗人的笔触营造了出来。在古代送别诗教学中,我们可以重点放在创设与诗的感情基调一致的情景中来。结合多媒体幻灯片,我们可以通过音乐、图画以及语言的渲染让学生们把握全诗的整体基调,再让学生诵读,体会诗歌发生的情境,并融入到诗歌创设的意境中去。

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情境的创设,抓住重点字词的理解,使学生理解诗歌大意。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投影出边塞白雪皑皑景象的图片,结合离别之乐,引入本课的教学。随后让学生自由诵读,诵读是为了促进读者对作品的感知和理解,所以在课堂上采用诵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教学文本的感知和理解,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读中初步理解诗中蕴含的画面与情感[5]。但在此之前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送别的现场。教学中需要预设,但这种预设最好是在对文本整体把握基础上提炼出一个简单而根本性的问题,而教学的生成需要自然而丰富,这中间离不开教师恰切的点拨与高效的归纳。简单而根本的预设应该能清晰地指出目标,同时又能给学生留有挥洒个性的生成空间[6]。

2.联想训练法

中小学语文的古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识得古字,懂得其意,更要借助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韵。一是借助诗中提供的相关物象发挥联想和想象,二是突破诗的有限形式的限制发挥联想和想象。

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年级上册)为例,诗中本就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可以借此拓展,烟花三月的扬州会是如何的吸引人呢?让学生试用优美的词句将想象的画面展现出来。这样做不仅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还训练了语言,促使学生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得以活化。在学生交流后,辅以课件展示诗中美景,让学生感到真实且不空洞的美丽,为学生入情入境奠定了基础。

3.知识延伸法

古诗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项瑰宝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对古诗也是相当的重视。所以可以借古诗教学的机会,通过知识延伸法加强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发现、理解、表达等综合能力,不局限于教材,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课内外知识以得到相应发展。

我们可以加强学生古今知识的延伸拓展,古代送别诗与现代送别题材的诗歌可以放在一起体悟学习。对于古代送别诗,其中包含很多典型的意象,但比较固定。而现代的送别主题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可能呈现出跳跃的趋势。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八年级上册)与席慕蓉的现代诗《渡口》相结合,同样于水边送别,比较两者的差异,对比分析古今送别诗,这样将古代与现代诗歌知识联系起来分析。

总之,送别诗是在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分支,以上我们通过对它们的内容、艺术结构与相关教学方法的分析,对教材中选用的古代送别诗篇目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感受体悟到古代送别诗的美妙之处,做到真正掌握。并由此提醒学生应当珍惜友谊与人伦亲情,拥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6年

[2]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494页

[3]刘吉美:《送别诗的多样情怀》,《文学教育》(下),2010年,第1期

[4]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夏峥嵘、胡根林:《诵读是诗意的启蒙》,《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6期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2

1.复习有关“送别”“思乡”的古诗词,积累诗句,提高理解运用古诗的能力。

2.通过“送别”“思乡”的古诗词归类,学习整合归类古诗的方法。

3.通过诵读“送别”“思乡”的古诗词,进一步培养珍惜友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贺卡

【教学预设】

一、导入

知道刚才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吗?(送别)再过一个多月,大家就要离别母校,离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了。一说到要离别,总让人感到难舍难分。你们知道诗人离别时往往会干什么吗?(写诗)

二、复习回顾

1.送别意

师:是呀,“离别”是诗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诗人们书写了大量的送别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板书:送别)

大家还记得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词呢?能背一背吗?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赠汪伦》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别董大》唐·高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这些诗有课堂内学过的,也有课外积累的。从哪里可看出这些是送别诗呢?

①诗题:你真善于发现。一般情况,送别诗的诗题中往往含有送、别、赠字眼,以及送别的人。

②诗句:诗句中也有直接的提示(故人西辞、平明送客、又送君归去等)

③诗意:那你知道诗人写这些诗要表达的是什么吗?比如说这两首: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看看这两首诗,李白想表达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小结:是啊,送别诗的内容表达的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

2.思乡情

过渡:同学们,“送别”是诗人们歌咏的主题,思乡是诗人们歌咏的另一个永恒的主题。(板书:思乡)那么你又积累了哪些表达思乡的诗呢?

出示思乡诗题:《静夜思》《泊船瓜洲》《秋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夜书所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长相思》《忆江南》。

为什么这些是思乡诗呢?

小结:这些诗都表达了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思乡诗。

同桌相互背一背。

三、积累运用

第一关:诗句对对碰:

1.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2.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第二关:是非辨辨清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诗句中的“妻子”指杜甫的夫人,全诗突出了一个喜字。( )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

3.《赠刘景文》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苏轼送别刘景文的古诗。

( )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中没有错别字。( )

第三关:快乐填填看

出示练习纸,学生自行填空后校对。

课件一:教师结合视频叙述:在宁静的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诗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吟起了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课件二:“钟灵毓秀、山摇地动、只争朝夕、隔墙有耳、数不胜数、重见天日、山清水秀”,这七个成语中藏着王安石的一句诗,是钟山只隔数重山。它的题目是《泊船瓜洲》。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知道这首诗中哪一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课件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圣”杜甫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听到河南河北被官军收复,不禁大喜若狂,遂生青春做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就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从而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课件四:《泊船瓜洲》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春风又绿江南岸);《静夜思》李白的乡愁是由皎洁的明月唤起的;《秋思》张籍的乡愁是由萧瑟的秋风引起;《长相思》中,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师:可见,同是表现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所借的景是不同的。

四、拓展写话

过渡语: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我们也将离开我们生活六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伴的同学,走向初中生活,让我们也来写几句。

出示:1.在这依依惜别之际,给哺育我们的母校、亲爱的老师或朝夕相处的同学写上几句临别赠言。你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加以表达。

先出示,你可以用上下列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2.再过二十年,也许我们同学天各一方,每个人也有了不同的家,也许你的家在繁华的大都市,也许你的家在偏僻的小山村。也许你会想起家乡,想起儿时的同学、老师和母校。请你选择恰当的诗句把你的思念写下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写后交流,相互读读修改。同学们可以保存作纪念,也可以送给老师或同学。

五、欣赏歌曲

同学们,古诗词语言简洁,意义深厚,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歌唱。

(欣赏古诗视频歌曲:明月几时有)齐唱古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送别诗、思乡诗。根据内容分,还有山水田园诗、爱国诗、哲理诗等,如果你能把小学生必背的80首和书本上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分类,再背下来,肯定会终身受用的。

板书: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3

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赏析诗歌,最重要的就是赏析诗歌的主旨,这也是高考古诗词最常见的考点。那么怎样把握与分析诗歌的主旨呢?

一、要熟悉古典诗歌的题材内容和思想感情类别

当我们对古人所写诗词的题材内容、写作背景、思想感情类别熟悉之后,每读一首古诗,就会顺着古人的想法去思考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一般来说,按题材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诗、爱情诗、哲理诗、边塞诗(军旅诗)、田园山水诗、咏史诗(怀古诗)、咏物诗、闺怨诗、题画诗、爱国诗等。而古人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见的类别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相知相思;长亭送别;别恨离愁;思妇闺怨,等等,这里主要以送别诗与边塞诗为例来展开分析。

(一)送别诗

1.兴起原因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难以再见面,因而古人更重视送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或留给居者(留别),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2.感情主旨

①全诗基调凄清缠绵,表现惜别恨别之意。如白居易的《南浦别》,“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因别而幽怨悱恻,悲情满怀。

②积极开朗,格调高远,以壮语慰别。如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于慰藉中充满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③借别抒怀之作。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传达出自己虽被贬但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决心。

(二)边塞诗

1.兴起原因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不少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著名的边塞诗人有: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王翰。

边塞诗歌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歌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歌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极为丰富。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比如说,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大多感慨深沉。

2.感情主旨

①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②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与奉献精神,如杨炯的《从军行》。

③写将士的乡愁、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④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如高适的《燕歌行》。

⑤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⑥表达矛盾心情: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如徐兰的《出关》。

二、要掌握如何分析诗歌的主旨――“抓意象,析特征,悟情感”

诗歌是用来干什么的?诗歌的本质特点是什么?《毛诗・关睢》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抒情言志的,这是诗歌的本质特点。而诗歌靠什么来抒情言志呢?历览古词,会发现诗人主要借意象抒情(间接抒情)。当然诗歌还可以直接抒情,但中国古诗讲究含蓄和韵味,靠意象来抒情的占绝大多数。诗歌主要借意象抒情,这是古人写诗的规律。意象是出现在诗歌中的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这个载体包含四大类:景、物、人、事。而诗歌的情感特征和意象特征是相融合的,因此要从赏析意象特征入手来感悟作者情感。根据诗歌的本质、规律,分析诗歌主旨的总方法就是“抓意象,析特征,悟情感”。

三、要掌握诗歌主旨题的作答步骤,答案表述清晰完整,要点突出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4

关键词:旅游文学;送别诗;分类

旅游文化的界定众说纷纭,但旅游文学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的组成,却是众所公认的。在旅游活动中,旅游文学之游记、记游诗词、旅游目的地的风景名胜之典故传说、楹联与碑刻等,是旅游开发者与旅游主体关注的重要项目;但人们却经常忽视了出行之际的送别诗词。

古人的“宦游”,是“旅游”的一种;一个诗人告别故乡或者告别京城,到很远的地方去做官,有的还是遭贬谪去的,因此,沿途的山川、风景便抹上了一层特殊的“色彩”。这种“游”,既有“旅”的意义,更有心情的变化,主观心理上的变化,会让客观的山川也染上主观的色彩。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丰富多彩的“旅游”。“送别”是“宦游”的开始,就像初唐四杰中的王勃说的:“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离别就成了宦游的一部分。

西晋元康六年(296),石崇赴任,文友潘岳等30人齐聚河南县界金谷涧,游宴饯送,赋诗叙别,宦游便从游园与饯送开始;南朝刘宋永初三年(422),谢灵运出守永嘉,与邻里相别于方山,赋诗留别,揭开了旅游生活之序幕;唐代魏万进京途中与李颀相别,宦游生活中凭添了“朝闻游子唱离歌”的别恨。历代文士,无论是主观的仕宦求索抑或客观的仕途迁谪,都难免背乡别土、远离厮人的事实。

宦游从“黯然销魂”的别离开始,求学的艰辛、赶考的焦虑、结交的企盼、迁任的欣喜、谪贬的消沉连同别离时满腹的伤怀却在旅途的自然山川与都市村落中消解,旅游的愉悦成了士人诗意的栖所,即时的联句、兴感的诗词、挥洒的游记,或迟或速,都因旅游而生。阅读怡情悦性的旅游诗文,体悟诗人的“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与“萋萋满别情”,不难发现离别已经成为旅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别离发生于旅游生活的起始,离别情愫贯串于旅游生活的始终,送别诗词作为旅游主体生命情怀的释放,充实着旅游文学。“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等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句,往往与旅游主体的审美情趣契合,令出行旅游添上一丝丝悯怀与关念,从而使旅游主体在“放松精神、陶冶心情、恢复体力、亲情交流、环境体验、欢快娱乐”等“泛精神”满足之余增加一份别样的美学情意。

送别诗就是送别题材的诗歌。送别诗的产生与古代送别活动紧密相关。先秦时期王公出行,经常要举行送别活动,送别时的仪式活动称为“祖饯”。“祖饯”亦是送行之际一种重要的祭祀活动,有“祖”、“祖道”,“R”、“犯R”,“饯”、“祖饯”等多种题法,通过对古代文献资料的梳理,大致可以归纳出古代“祖饯”活动的若干要点:

(1)一祭三名。按照古代经学家的注疏,古代送别仪式“祖”、“道”、“R”3个名称是相通的。孔颖达《诗经・泉水》疏:“《大驭》云‘犯R’、《诗》云‘取羝以R’、《聘礼》云‘释R’是也;又名‘祖’,《聘礼》及《诗》云‘出祖’是也;又名‘道’,《曾子问》云‘道而出’是也。以其为‘犯R’,祭道路之神,为行道之始,故一祭而三名也”。而在汉唐以后,人们更多的以“祖饯”、“饯”来指R祭送别活动,“犯R”却较少运用,因此,可以说“饯”与“祖”、“道”组成了新的一祭三名。

(2)祭祀原因。古代送别祭道神原因很明确,即要求神明保佑行者旅途顺利,“求无险难”,也体现了古人对差旅的重视。《诗经・泉水》孔疏:“所以为祖祭者,重己方始有事于道,故祭道之神也”。

(3)R祭地点。春秋战国时期,R祭多数是出国门而举行的。“知出国而为之者,以《聘礼》、《A民》、《韩奕》,皆言出祖,则不在国内,以祖为行道之始,则不得至郊。故知在国门外也”。其时各诸侯国割据纷争,行人远行也以外交往来为主,而在国门外举行盛大的送别仪式,既是对行者前程险难的一种安慰,也是向国人与邦国告示诸侯对此次外交往来的重视,有一定的政治作用。至于汉魏以后,祖道活动日益频繁,R祭地点也便不居一地了。

(4)R祭人员。因为每一次R祭活动的重要性,因此参加这一活动的人员也有一定的要求。除了远行者是主要对象外,必须有诸侯或卿大夫参加。如《诗经・韩奕》写韩奕出祖时,“显父饯之”,毛《传》:“显父,有显德者也。”郑《笺》:“显父,周之公卿也。”除了有显德者主持祖道活动以后,还有许多卿士一起送行,“笾豆有且,侯氏燕胥”,郑《笺》云:“且,多貌。胥,皆也。诸侯在京师未去者,于显父饯之时,皆来相与,燕其笾豆且然荣其多也”。

(5)R祭用牲。祖道道具中,因为参加人员的规格不同,祭祀用牲根据等级的不同而不同,天子用犬、诸侯用羊、一般卿大夫释酒脯而已。《诗经・泉水》孔疏:“据天子诸侯有牲,卿大夫用酒脯而已。”“天子以犬,诸侯以羊,尊卑异礼也”。

(6)R祭致辞。祖道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程序就是向神致辞,文种的祖道辞和蔡邕的《祖饯祝文》或者是祭祀致辞的正体,汉魏以后祖道活动中更多的则是写诗,也有用箴这种文体的。如《后汉书・文苑列传・高彪传》载:“时,京兆第五永为督军御史,使督幽州。百官大会,祖饯于长乐观。议郎蔡邕等皆赋诗,彪乃独作箴云云。邕等甚美其文,以为莫尚也”。而唐宋以后更有于送别时做序体的,只是不复有先秦那样严格的祖道仪式了。在致辞人选上,先秦时候首选德高望重者,如显父之饯韩侯、吉甫之诵仲山甫与申伯;而汉魏以后,主持祖道的人则要求参加送别活动的所有人都要做诗或撰文,从许多祖道应令诗就可见一端。

(7)饮饯致别。整个R祭活动的最后一项,就是饮饯致别。《诗经》中多次提到了“饯”、“饮饯”,都是以酒壮行送别的意思。这一程序在先秦祖道活动中也许不是最重要的,但却在历代送别活动中传承并光大发扬,R祭或者没有了,但饮饯是必不可少的。酒可壮行,也是加剧文人墨客离愁别绪的催化媒,故而后代许多脍炙人口的送别之作就是在推杯换盏中创作出来的。

(8)出行出宿。古代交通闭塞,行旅维艰,每一次远行择黄道吉日出发后,就要义无返顾,一直向前。故祖道出发以后,行者一般不会在R祭地留宿,必须在下一地点出宿。正如《诗经》所言,分别于祢则出宿于沸,出发于言则出宿于干,韩侯出祖要出宿于屠。“计宿、饯当各在一处而已”,“宿、饯不得同处”。

由此可见,古人的送别活动尊卑有次、程序井然、敬神重人,既有浓郁的巫术特色,又有深厚的人性关怀;既是对行人远去的辞行,又是文人雅士的 笔会。送别诗正是祖饯之际叮嘱行人、表达挂念、预祝平安的产物。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游历名山大川,广结投缘笔友,每一次远行,互相赋诗作别,留下了无数的送别佳制。对送别诗进行全面把握,不妨对之进行分类归纳,在旅游文化设计上,按类索引,方棼结可寻。

宋李防等编《文苑英华》较早对送别诗进行了分类,卷一七七在“应制一”门下立“饯送”目;卷二六六到卷二八八集中收录送别诗作,分为“送行”和“留别”两大类,在“送行”门下另立“送人省觐”和“赋物送人”目以彰显特殊的两类。《文苑英华》虽然存在着“饯送”、“送人省觐”、“赋物送人”3种类别定位的尴尬,但其“送行”与“留别”二分的范式却一直影响着学人对送别诗的分类,如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补注《李太白集分类补注》按李白诗歌题材归类编纂,其中就立有“留别”和“送”两大门收录太白的送别诗。至于后代一些诗歌总集与那些按题材编结的别集,对其中的送别诗或明或暗运用这种二分法归类集结的亦不在少数。

《文苑英华》的二分法,其实就是按照作者在送别活动中的主客、去留身份来划分的,现在一般称为送别诗与留别诗,送别诗即作者以主人的身份送别去者出发的诗歌,这类诗占送别诗的大多数;留别诗即作者身为被送者感离伤别而作的诗歌,诸如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诗》、李白《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即是。吴承学在《唐诗中的“留别”与“赠别”》(载《文学遗产》1996年第4期)一文中即把唐诗中各种不同形态的离别诗诸如“宴别”、“赠别”、“送别”、“饯别”、“寄别”、“留别”等类型总归为两大类:送别与告别,其“告别”也就是指“留别”,即“留诗而别”。这种二分式归类简洁明白,但还不足以涵盖整个送别诗,如那些写作和以离别为题材抒发胸臆的送别诗,在送别活动中作者既不是主人也不是客人,只不过是送别活动中的第三者,对某一次有情人的分离有感而发,就不好以送别或留别来范围了。

松浦友久在《李白离别之吟》中给离别诗划分类型时,创造了一种新的送别诗分类法:

当然,仅就所谓“留别”、“送别”看,从离别诗即歌吟分别这点说,别人的存在与对方的离别,是其作品不可欠缺的要素。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各种各样诗怎样对待对方,就成为论述离别诗性格不可欠缺的要素。若尝试以此为基本分类标准的话,可能有如下两大方面区别:(1)因同对方关系紧密,所写离别具有很高的个别性,具体性。(2)因同对方关系并不紧密,所写离别形象化,而有很高的普遍性、抽象性。不用说,作为文学作品,两者要素混合存在于一体的情形当然也是常见的。

按照诗歌中表达送别的具体性或抽象性来进行分类,一般情况下,作者与对方关系密切,写作时自然更多着眼于彼此双方都很熟悉的事实,因此这类诗作中显示出来的送别活动就具有个别性、具体性;而作者与对方关系生疏时,写作中则更多从离别的普遍性上着墨,这类诗作中显示出的送别活动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第三种类型就是结合个别性的描述与普遍性的表达于一体的送别诗。当然,也有许多送别诗作者与对方关系很紧密,所写的离别却有较高的普遍性、抽象性。故松浦友久的分类其实是按照诗歌中所表达出来送别的概括程度来确立的,简单地说就是个别性(具体性)送别诗、普遍性(抽象性)送别诗、二者兼备的送别诗。这种分类从诗歌内容出发,划分标准简单准确,具有较清晰的区分度。但与传统分类送别诗为“送别”、“留别”存在一样的问题,松浦友久的分类是基于具体送别活动和送别主客体的存在来划分的,并不能周延完全意义上的送别诗。

对送别诗进行分类和对许多其他类型诗歌归类一样,标准不同,结果不一。当每一类可以进级二级分类时,不妨做进一步的划分,建立送别诗的目录树,庶几能包含各种形式的送别诗。

首先,在传统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按照诗歌是否涉及具体送别活动可以分为送别诗和叙别诗两大类。叙别诗是以“别”为题材的诗歌,作者或者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描述耳闻目见的他人之分别、或者咏怀古代重大送别活动、或者描述设为不知名的两人之依依惜别、或者以七夕为题材慨叹牛郎织女的离别、或者泛抒别情别恨,无论哪种题材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诗歌中或多或少都有送别场景的描述或对离别的伤怀。这种类型送别诗经常以代言抒情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展示作品主人公感情波澜的外抒情层面,另一方面透露作者情感起伏的内抒情层面,有时还会在叙述离别过程中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慨,形成双重抒情效果。六朝叙别诗为数不少,特别是乐府诗中有许多这类诗作。《乐府解题》分析陆机、谢灵运《豫章行》日:“陆机‘泛舟清川渚’,谢灵运‘出宿告密亲’,皆伤离别,言寿短景驰,容华不久”。陆诗载《文选》卷二十八,谢诗《艺文类聚》卷四十一摘有断章,根据诗歌内容和《乐府解题》的记载可知二者均属与离别相关的叙别诗。汉乐府《艳歌何尝行》围绕“忧来生别离”的主题采用双白鹄“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的意象表达“念与君离别,气结不能言”的依依惜别之情,生动感人,属于典型的叙别诗。汉乐府《离歌》《芑梁妻歌》对晨行梓道无还期的“余丝”(谐“思”)的表述、对“悲莫悲兮生别离”的感慨都是伤离恨别的主旨,曹丕《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徐斡《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诗》以第三者的身份描述他人的离别,陶渊明《咏二疏》《咏荆轲》分别悬想了或热烈或悲壮的古人饮饯场景,都是叙别诗。另外,像何逊《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与《见征人分别诗》,诗题即明确指出其属叙别一类。随着送别诗发展日趋成熟,叙别诗逐渐减少,但作为送别诗早期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对送别诗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具体送别活动密切相关的送别诗又可以进行二级分类,按照作者在具体送别活动中所处的身份位置可以分为3个小类:代言送别诗、留别诗、送别诗。魏晋之际,代言诗赋体很流行,如曹丕《寡妇赋》叙陈留阮元瑜遗孤悲苦之情,曹植《愍志赋》感邻人之女嫁不得其人而代言感戚,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陆云《为顾彦先赠妇往返四首》等都是代言之作。梅家玲说:“至于纯‘代言’之作,其旨本在代他人立言,故文中必具有一明确之情性主体,且所立之言,即为此主体之所见所感。因此,所据之‘文本’虽非特定的文字作品,但却必然是与此主体有关的,可想见、可感知的具体情状。此一‘情状’,或为所闻,或为所见,而代言者,即依此而设想,为其立言,说其心事”。代言送别诗即作者代他人写作送别诗,根据他人的生活经历和其时的送别场景,拟测他人在送别活动中的情怀,为之立言,拟其心事。这类送别诗数量留存不多,谢晦在九日戏马台集送孔令时代宋武帝作《彭城会诗》、鲍令晖《代葛沙门妻郭小玉作诗》、王环《代西封侯美人诗》属于此类。留别诗在数量上仅次于送别诗,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一为行者感离作诗送给送行 者,其对象是送客的人;一为作者不忍离开熟悉的故土而感赋,其对象为故地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前者如秦嘉《留郡赠妇诗》,后者如谢灵运《初发石首城》。作为送别主人鉴于具体送别活动而作的诗作是送别诗中的大宗,兹不例举。

其二,叙别诗属于送别诗中的旁支,代言送别诗数量较少,传统送别诗分类一般都不考虑这两类。要力求全面清理历代送别诗,就不得不注意到各类送别诗作的方方面面,可以称作广义送别诗的研究。如果只着眼于具体送别活动的送别诗,可以称之为狭义送别诗研究。狭义送别诗更适合做分类研究,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对狭义送别诗做进一步分类。

江淹《别赋》分别描写了富贵者之别、剑客游侠之别、从军之别、远赴绝国之别、夫妇之别、方外之别、男女情人之别的不同场景,透析了别中之异,如果这些不同之别中有诗,那就是各种类别的送别诗。惜其分类标准不一,不能作为狭义送别诗分类依据,按同一标准衡量方可确定送别诗的分类。按照送别双方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君臣送别诗、主僚送别诗、官民送别诗、朋友送别诗、亲人送别诗等。其中,亲人送别诗又可细分为父子送别诗、兄弟送别诗、夫妇送别诗、情人送别诗等。六朝皇帝亲自主持百寮饯行的送别活动非常频繁,大臣应诏赋诗不得不在意君臣关系,因此,君臣送别诗不同于一般送别之作,独具特色。颜延之、庾肩吾都善于做这种类型的送别诗。主僚关系的送别诗略同于君臣送别诗,僚属应令赋别同样很注意对主上的歌功颂德,六朝送别诗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主僚上下级关系下的诗作,像二陆、二潘就长于这种主僚送别诗,尤其是陆云特别用意于各种类型的公务祖饯活动,在《与兄平原书》中就提到宿构准备祖饯诗一事。六朝部分官僚很注意个人在群众中的声威,在调任之际也会写作送别诗致原任所吏民。如谢灵运《北亭与吏民别诗》、谢胱《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沈约《去东阳与吏民别诗》、萧纲《罢丹阳郡往与吏民别诗》、萧绎《别荆州吏民》等可以称之为官民送别诗。朋友送别诗是历代送别诗中数量最多的,那些抒发朋友之间真挚友情的作品更加脍炙人口、流传久远。恰恰相反,古代亲人间送别诗虽也有不少留存下来,感情的抒发却没有朋友间送别抒怀那样经典有韵味,如郭帧洞拥鼙鹗》:“乖索易永久,寻离觉月促。辽落隔修途,窈窕阂丘谷。”虽然也注意到分别造成相聚的时间尺缩、离索的时间延伸,空间距离的阻隔等现象,但没有典型的意象,缺乏真挚动人的抒情,既没有“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融情于景所营造的时间流逝、空间远隔诗人伫立惜别的效果,也没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直抒胸臆的感人情怀。其他亲人诸如父子、夫妇、情人之间的送别诗也大抵有情不发,也许是中国儒学思想浸染下“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束缚吧,至真之情反而无法言说,亲人之间的交流反不及朋友之间,形成送别诗的一大悖论。

按照送别诗感情基调不同,可以分为怨别伤别诗、劝慰送别诗、励志送别诗、欢别诗。方回《瀛奎律髓》对“送别类”解题曰:“送行之诗,有不必皆悲者,别则其情必悲。此类中有送诗、有别诗,当观轻重”。方氏所谓的送诗、别诗之分,其实是建立在别离必悲的感情基调上的,而送行之作有悲有欢,当观其中轻重。虽然方氏这种分法略显局促,但其注意从感情基调角度对送别诗进行分类,不为无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文选》李善注:“黯,失色将败之貌。言黯然魂将离散者,唯别而然也。夫人魂以守形,魂散则形毙。今别而散,明恨深也”。江《赋》又曰:“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是知有别则恨,有别必怨,种种怨恨之别“感荡心灵”,故钟嵘《诗品》曰:“离群托诗以怨。”怨别伤别一直以往就是多数送别诗的感情基调,李徽教《诗品汇注》:“‘离群托诗以怨’,如李陵《与苏武诗》三首等属是也”。其他如谢I《远送曲》“潺蜗伤别巾”,何逊《仰赠从兄兴宁真南诗》“当怜此分袂,脉脉泪沾衣”等直接以流泪来表达送别时的伤怀,应`《别诗》“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直抒胸臆伤别,类似这些以怨别伤别为感情基调的送别诗不胜枚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慰送别安抚离人,也是古代送别诗经常选择的感情基调,如《古诗・行行重行行》“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以劝慰离人保重作结就是如此。六朝时祖饯诗大多会在作结时劝慰离人,祝福前途一路平安。中国古代社会有各种禁忌,送别时一味伤怨通常被认为不吉利,会影响离者的情绪,故送别诗在伤怨抒怀的同时交织劝慰祝福,抒发双重感情表达送者矛盾心情。在劝慰基础上进一步就是励志,以激昂的话语振起全诗,鼓励离者勇往直前,开创新天地,也是古代送别诗常用的手法。如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鼓励邻里要“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励志送别诗在六朝偶有人作,唐人则于此种手法情有所钟,不少送别诗采用了励志的感情基调。“悲莫悲兮生别离”,通常认为送别时都是缠绵悱恻、怨恨相交、黯然销魂,其实不然,诸如荣调进京、迁升就任等饯送活动多是在一片喜气中进行的,送者更多的是对离人的祝贺,离别弥漫在愉悦的氛围当中。诗人以欢愉的感情基调创作欢送诗便顺理成章,如王粲《赠杨德祖》“我君饯之,其乐泄泄”,描述了欢送的场景,惜其诗只存此断句,但可以肯定这首诗采用的是欢愉的感情基础。

按照送别活动规模的不同,可以分为祖道饯送诗、饮饯惜别诗、送行话别诗。根据离人的身份与出行原因的不同,古代送别活动规模也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军事出征、外交出使、官僚贵族迁调就任都要举行祖道饯行活动,并且送者要赋诗送别,这就是祖道饯送诗。正规祖道仪式上既有媚神、慰人的祖道致辞诗,又有饮饯时百僚应令赋作的媚主、慰人祖道饯别诗。六朝时凡标题“祖道”或“侍宴”的送别诗都属于这种类型。士人分离,送别仪式通常比祖道简单,日昔好友,或登高临水,赏景叙别;或齐聚一堂,推杯换盏借酒抒怀,并赋诗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这种饮饯惜别诗在送别诗中为数最多,名篇如沈约《别范安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等。送别最显真情也最简单的一种就是长亭南浦执手话别,而这种场合下触景生情即兴赋作的送别诗更是真情的流露。如谢I《新亭渚别范零陵云诗》、李白《赠汪伦》都是送行话别诗的代表作。

按照离人出行事由和前方目的地的不同,有出塞或从军送别诗、出使送别诗、出游或就任送别诗、归乡归隐或返京送别诗等。每次分别,行人都有一个明确的前方目的地,而古代士人出行事由最主要的是从征去边塞、出使到异国、出游往名胜、就任之职所、归隐返乡里、述职迁京都等,这些重要的行旅或如愿所偿、或前途莫测,离人心境各不相同,送者或祝贺或祈福或安慰或悲慨,情感不一。故根据这个标准分送别诗为若干小类,能合理地反映出各种送别诗真实的感情基调,且能从同类送别诗中清晰地揭示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如六朝时出塞别诗与唐人出塞别诗感情抒发就迥然不同,从中可透露出六朝与唐代士人对边塞功业的不同态度,也反映出不同时代社会风貌的不同。而六朝时出使外聘者经常被对方扣留等事实也可以从其时出使送别诗中祝福平安旋归的心态中折射出来。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5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友离别往往数载难以相见。尤其是在动乱的年代里生离有时就意味着死别。因此,在古代,人们特别看重离别。离别时也就更见人问真情。江淹在《别赋》中说:(自古以来)“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也正是这些难以承载的离愁别绪。拨动着别离人的心弦,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送别诗在我国古代诗歌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宋代柳永在离开都城汴京时,以一首《雨霖铃》抒发了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诗人虽不是送行人,但被送人的别离之苦溢于言表,亦感人至深。现行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几乎都将其选作课文。

【原文】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令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赏析】

这首词先着意渲染离别时场景的悲凉――“寒蝉”“长亭”“骤雨”这些意象成为了诗人抒发难舍难分之情的载体。“执手”“泪眼”“无语”“凝噎”,则直接表达与情人依依惜别之情。这是实写。一句“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则是一半实景一半虚景,实写江面的烟波。天边的暮霭。又想象到达楚地的情景,实现了由实到虚的过渡。下片却完全是虚写了,想象“今宵酒醒”后的孤寂,想象“此去经年”后生活的了无生趣。诗人以风月的残破喻指心灵的残破,以无人诉说的万种风情,衬托与情人的浓情密意。全诗以离别时的所见所闻所想,表达了真挚的爱情。

从这首词中我们不难看出送别诗(或称离别诗)的一些主要特点。

一是送别诗常常从叙事人手,先交代送别(或离别)的时间、地点、场景,以此渲染气氛。构筑抒情的基础,否则就难免突兀,甚至让人感到无病。

二是借重意象。意象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景物。送别诗中常见意象有寒蝉、孤雁、孤蓬、长亭、杨柳、夕阳、酒、秋风、落花、黄叶等。其中长亭是送别时分手之地,夕阳衔山常常是行者上船之时:杨柳常是分别时送行之物(含“留”之意),而把酒话别常是壮行之仪;至于形单影只的孤雁,无根随风的孤蓬,飘零的落花、黄叶则是离人的自况。这些意象虚实相济,能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是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的结合。诗人袁枚说:“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俳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说虽有将景情割裂之虞,但就“言情难”来说。不无道理。所以送别诗中除了直抒胸臆,还常常借景抒情。例如《雨霖铃》中除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直接抒情外,还借助暮霭、寒蝉、骤雨初歇等实景与晓风残月等想象之景来抒发浓重的离愁。让草木说话,风月传情,更富有意蕴。

四是运用想象与联想。离别时的百感交集,往往把思绪迁向远方,让人联想到昔日聚时之乐,想象到来日分时之苦。送别时,诗人的思绪常穿越时空,借此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雨霖铃》主要是通过想象别后的孤寂,来表达离别时心情的沉重的。

五是送别诗以写离愁为主(如《雨霖铃》),兼有其他丰富的立意。送别时由于送别对象不同,背景不同,送别时各人的境遇不同,心绪不同,送别诗的立意除了共同的“惜别”之情外,常常还有各自的侧重。这一点在赏析送别诗时也应充分注意。

二、古代送别诗常见的立意

古代送别诗既然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其主旋律当然是写诗人与亲友的依依不舍,但在此共同的主题中。常常各有侧重。有的侧重抒发友情,有的侧重感伤世事;有的侧重对亲友劝勉鼓励,有的侧重惜别时表达自己的志向……凡此种种立意都有其健康、积极的一面,值得玩昧。

1 抒发友情

【原文】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赏析】

这是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陈子昂26岁离开家乡四川射洪赴东都洛阳求取功名,友人为他设宴饯行时他所作的诗。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诗人在诗中是如何抒发与友人的深情。先写夜宴难散,别情难离。两个字,一个“吐”,一个“对”特别传神。“银烛”“金樽”“绮筵”,突出饯行盛宴的豪华,以表达对送行友人的尊重。然而,筵席之上,唯有银烛吐烟,金樽相对,友人与诗人相对无言,这万语千言。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个个语塞。其友情的深重充溢于这一“吐”一“对”之间。

再写送别路上难舍难分。耳畔回响着夜宴的乐曲,别路在山川间绕行,送了一程又一程,不忍分手,以至西沉的明月隐没于高树,浩瀚的银河消失在拂晓的天空。正是“张郎送李郎。送到大天亮”,这友情之深重尽在不言中。

末尾直抒胸臆。这漫漫的洛阳之路,山高水长,从此天各一方,相会无期,诗人的惆怅失落,催人泪下。

2 伤感世事

【原文】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 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赏析】

这首词依依惜别之情写得袒露:“唱彻《阳关》泪未干”,直写唱完王维的《渭城曲》――“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后。仍然泪雨未干。“浮天水送无穷树”,写水中舟行,岸边树退。送一程又一程,不忍道别,这别情难舍,一望便知。但词中还有何深意呢?是感伤世事。这一立意,写得凝重深沉,应细加体昧。“功名馀事且加餐”,诗人视“功名”为“馀事”,姑且把酒言欢吧,隐含激愤之情。“带雨云埋一半山”,固然有友人前路遥遥,愿君一路平安之意,然而又何尝不含诗人对自身未卜的前程的忧虑呢?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诗人直发议论:古今之恨有千种之多,难道只有离别之悲(相聚之欢)?暗指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国家分裂,百姓受难,这些深重的忧虑都胜于与友人的离愁别绪。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诗人以江头急风险浪衬托人生之旅的险恶,更是对世事人生的浩叹。

这首诗就是这样含蓄地写出了在乱时背景下的离别之情,表达诗人对世事的感伤。

3 劝勉鼓励

【原文】

韩冬郎为诗相送寄酬(其一)

李商隐

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凤声。

【赏析】

这首诗题目很长,全文是“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待坐徘徊久’之句,有志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晚唐诗人韩僵,小名冬郎,父韩瞻。字畏之,是李商隐的故交与连襟。离别时韩冬郎只有10岁,他在别宴即席赋诗。才华惊动四座,后李商隐返长安,重读韩冬郎当时临别题赠的诗,写两首七绝酬唱,这是其中一首。诗中就表达了诗人对晚辈的劝勉鼓励。

诗人先赞美韩冬郎才华横溢:别宴上的冷灰残烛牵动了别离之情,于是走马成诗,如东晋的袁虎一样早慧。接着就以“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一句表达了他对晚辈的殷切期望。丹山路上,万里桐花怒放,冬郎前程似锦。又以雏凤与老风分别喻指韩冬郎与韩畏之,希望韩冬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就超过前一辈人,这样的赠别诗对青年人是多么大的鼓励啊f

4 临别言志

【原文】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选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赏析】

诗人李白在宣州谢楼饯别自己的族叔――时任校书郎的李云。借饯别赠言,表达了自己的心志。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诗人赞美李云的文章有“建安风骨”(蓬莱是对校书阁的美称)。又表达自己对小谢(谢肫)清新明丽的诗风的钦慕之情,抒发自己的文学理想,又贴合谢胱楼送别族叔的特定环境,个中结合得何等巧妙。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诗人表达自己与族叔一样心怀对光明世界的热切追求,且为之不遗余力,也把言志与赠别结合在一起。

诗中其余各句则表达对黑暗政治的憎恶,对豪门权贵的鄙弃,显示了诗人傲岸不羁的性格和豪爽磊落的胸怀。这首诗堪称把赠别与言志结合的送别诗之典范。

当然,送别诗的立意不止这些,以上四种仅为举例而已,希望引起同学们对送别诗具体立意的关注,防止先人为主,见到送别诗就以为仅仅是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三、古代送别诗赏析指津

1 走近诗人,走进诗作

走近诗人,还原诗人创作时的原始状态;走进诗作。具体解析诗句,领悟诗意,防止先人为主,或“死在句下”,这原本是古诗鉴赏的基本要求。送别诗有特定的环境、特定的对象,因此赏析送别诗就更应遵循这条原则。

【原文】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赏析】

赏析这首诗先得走近诗人,了解创作背景。原来卢梅坡是南宋诗人刘过在京城交结的朋友,情谊笃深,但聚少分多。这次作者与卢梅坡在京城又是短暂相聚。随后即将分别。深深的一杯飘着的美酒。传来悠扬的 《梅花落》的笛声,牵动诗人的离愁,于是吟诗抒怀。

走进诗作尤其要补足诗句中省略的部分,挖掘其隐含信息。这“云边孤雁,水上浮萍”,还有“尘随马去,月逐舟行”都存在省略。前者省略了“你我”,把你我比作孤雁、浮萍。喻指别后你我的孤寂难耐,且四处漂泊,行踪不定。后者省略“我”,写诗人想象别后夜不成寐,想着自己如尘埃随你骑的马浪迹天涯,想着自己如月,随你的船,一路同行。这朋友之情的确感天动地。

2 把握感情基调,紧扣诗歌主旨

这也是赏析诗歌最基本的原则之一。由于送别诗的主旨,不只是写别离之情,因此准确把握其主旨尤其重要,不然。可能出现误读。

【原文】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赏析】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若误读其主旨,很可能会以为诗眼为“送”。实际诗眼为“悲”,“悲”是全诗的感情基调。首联直写“离别之悲”,颔联写“景色之悲”,李端欲往之路伸向寒云之外,“我”归家之时暮雪纷飞,还不悲吗?颈联写“身世之悲”,从小父母双亡,客居异地,多难中与君相见恨晚,这身世够凄凉的了。尾联写 “未来之悲”,君走后,“我”独自向你离去的方向掩面而泣,这动乱的岁月,不知后会何期。瞻望前程,不寒而粟。具体分析,不难发现这首哀婉动人的送别诗是以抒发悲情为主旨的。

3 注重情感载体的体味

送别时的离情通常都有其载体,赏析送别诗,应对其载体细加体味。

【原文】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赏析】

这首送别诗的情感载体是“微雨”。诗人前三联都写微雨:首联写暮钟声里的微雨,点题;颔联写微雨使船帆沉重,飞鸟归迟;颈联写微雨使海门隐没,浦树湿重。尾联以“散丝”再点微雨,写泪雨沾襟好比微雨,这别情的深重顿现,这种表达效果极佳。

【原文】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赏析】

这首送别诗的情感载体却是“看”。一般离别时,都是依依不舍,希望多看亲友一眼,然而这首诗中诗人让亲友别回头看了――“好去莫回头”。他不是有点反常吗?再一想。诗中写道:“一看肠一断”,原来诗人在说,“你别看了,你回头看我一眼,我肠子断一截,再看,又断了一截,我实在受不了啦。”于是一咬牙,一跺脚。吼一声“好去莫回头”。这岂不是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的佳句吗?如此清淡如水的语言。道出了如此缠绵悱恻的情怀,诗人驾驭语言的功夫了得。

4 注重细节传递的真情

李白的《赠汪伦》脍炙人口。这首送别诗就有一处细节值得玩味――“忽闻岸上踏歌声”,似乎汪伦的送别有几分意外,且汪伦的送别是踏歌而来。何其轻松。其实此处细节正合于李注这次愉快的相会。桃花潭豪士汪伦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一游。信中写道:“此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欣然应邀。却不见汪信中所写之景。汪伦解释道:“我说的是十里处有桃花,潭边有万氏开的酒店。”李白大笑不已。如此轻松的会见,当然会有如此轻松的送别。李汪二人的豪爽、旷达性格跃然纸上。

四、(2006年湖北省高考题)读下面两首送别诗。回答后亘的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末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沪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风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释】凤城:京城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6

一、激发兴趣是“诵读”的前提

片段一:

1.课件演示:小桥流水、垂柳依依的画面,配以幽幽的《长亭送别》乐曲和诵读音频。

2.听了这首送别的曲子和诵读,你会想些什么?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组送别诗,首先来学习李白的《赠汪伦》。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是世界的语言”,因此本课在开课前让学生欣赏小桥流水、垂柳依依的画面,并聆听《长亭送别》的乐曲和范读,很好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在聆听中欣赏“诵读”,在欣赏中向往“诵读”,并为后面的诵读打下基础。同时,送别乐曲也为本课诵读教学奠定了一定的感情基础。

二、分层指导是“诵读”的重点

片段二:

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古诗。

2.抽读古诗。谁能读出这首诗的韵味和节奏?

3.学生自由读。

4.抽读。说说你是怎么利用停顿读出韵味和节奏的?

5.以自由读、男女接龙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熟读成诵至背下来。

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是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文诵读的几点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也是有层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分层指导尤为重要。首先,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其次,利用停顿读出节奏和韵味。在读出节奏和韵味时,不要整齐划一地要求学生怎么读,应放手让学生尝试,无论哪种停顿只要能读出诗词韵律,教师都给予肯定。最后,采用不同诵读形式熟读成诵。这样分层指导诵读,让学生在读中逐渐达到诵读目标,潜移默化了诵读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标准了读音,培养了语感。

三、情感体验是“诵读”的升华

片段三:

1.同学们太厉害了,不仅会读诗了,还会背诵了,那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感人的故事。(配乐讲故事)

2.你就是李白,面对如此深情的汪伦,读一读你给他的诗。

3.你就是汪伦,在与李白分别多日的今天,回想起与李白的深情厚谊,来读读李白给你的诗句。

4.假如你是李白的好朋友杜甫,看到这首诗,也不禁朗诵

到:……(个体展示,相机指导)

朱小曼说:“情感可能是生命最内核的东西,它是最率真、最有个性的品性,是极不易伪装。可以设想用情感作为生命的一个重要标志。”而情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认真体味,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本课古诗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不仅介绍了创作背景,而且古诗的大意学生已了然于胸。同时,教师深情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为“情感诵读”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转换角色进行诵读,能体会到不同的情感,使本首诗情感得以丰富和延伸,情感诵读也就水到渠成。

四、迁移对比、歌唱表现是“诵读”的延伸

片段四:

1.师生共同总结学法。

2.将《赠汪伦》通过填词方法唱出来。

3.出示《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选择一首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出示诵读目标:一读,读正确,读流利;二读,读出韵味,读出节奏;三读,读懂大意;四读,读出情感)

4.自由诵读小组讨论:这些诗中又描绘了怎样的离别情?(要求:选择各小组喜欢的诗,学习诵读。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

5.组织交流:诵读《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并试着唱唱。

6.对比诵读本课三首送别诗:通过诵读将你的感受展示给大家。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7

一、结合自身的体验加以想象

学生欣赏诗歌时,要对所欣赏诗歌的内容加以想象。古代诗歌不像古代散文那样直白及容易理解,是借助于赋比兴的诗歌欣赏手法加以表现。某些诗歌中的某个字也就能够表现出整篇诗歌所具有的精神境界。其中还有某些不曾道出的感情,使得情深立现。比如:李白所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歌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加以想象,有没有独自出门的时候,当只身一人游走在长江,只见一艘帆船的孤寂。学生则会体会到诗人的一往情深。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要对诗歌中的个别字准确把握,因为诗人主要是借助于某些字来寄托自己的全部情感。

有些诗人,主要是喜欢寓情于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所呈现出的景象加以体会,然后在景象中对体会到的作者全部感情加以体会。通过自己的感受,对诗人的感觉有所体会。

二、找寻“诗眼”

古诗词中的某个字或者某个词有时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其中包含着许多说不清道不完的深深意蕴!欣赏古诗词词语所需的最佳途径,主要是对画面加以想象,把画面与体味含义加以统一。一首词中值得欣赏的词语有很多,这些需要有教师的引导,由学生做出选择,不用字字求得解释。如果在选择重点的欣赏词语时,应当在学生对全诗的画面加以想象后,选择某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就是找到我们所谓的“诗眼”。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忆”字为主,让学生说一说诗人在“忆”什么,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还要请学生在诗句中找出和“忆”有关的字眼。有些还可以与诗中的“思”字及“知”字相联系,进一步感悟到诗人的思乡之情。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诗中,其中的“绿”字是诗的“诗眼”,这使得全诗的境界全出,因为它妙在形象,妙在自身的意味上。这样让学生学会了反复推敲与研磨,使学生领悟到诗人的用字之妙,进一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意境。诵读大量的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

三、研读古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1.了解写作背景

小学阶段所学到的古诗词中,有许多古诗词有不同的作者,也

有不同的背景,表情达意也有所不同。以“送别”诗为例,在学白的《赠汪伦》时,诗中以汪伦的歌声送友,李白借用潭水抒发对友人的深深感情;在学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李白目送自己的朋友,用长江的水比喻与友人间绵绵不绝的情意;在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王维借酒送友人,借朝雨、青柳以及美酒来表达对友人分别的伤感之情。从诗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所具有的恋恋不舍之情。

再例如:翁卷在《乡村四月》、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以及张志和在《渔歌子》中,为我们所描绘出的田园风光真是风景优美,也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在写景诗中,不同的是李白所写的《独坐敬亭山》,除了对敬亭山秀丽风光的赞美之情,还有“尽”“孤独”以及“只有”等词都体现了诗人非常孤独寂寞的心情。在背景资料的了解中,我们了解了李白的才华横溢,青年时的雄心壮志,但是遇到这样无奈的朝廷,在黑暗的统治中感觉到了世态炎凉,在长期的漂泊生活中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产生了孤独寂寞的情感,在读其诗时,要有压抑孤独心境的

表达。

2.课外拓展

以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为例,我主要是让学生以画画的方式理解诗句。在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搜集了大量江南的美丽风光,用这些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诗人为何对江南难忘,进一步读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

送别诗主要通过学生与朋友分别的故事及心情,体会到朋友间的恋恋不舍及离别之情……古诗词距离我们的年代久远,但是,古人的心情和感受都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深远的诗文中,这些贴近人们心灵的诗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通过它与我们生活进行比照,就会更好地理解诗文。

总之,中华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味及作用,在古诗词教学方面除了提高学生学习中华民族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优秀文学的表现手法及技巧,还要能够担负起培养年青一代的情感这一重要责任,让学生在健康美好的情感熏染下,能够提升人生境界。在古诗词中运用理想、道德及情感意志等的见解,能够比较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净化心灵,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处.小学语文教学技能[M].北京出版社,2012.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8

诗词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可谓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珠,它经典的语言、深沉的内容、格调的美妙,古往今来,孕育了一批又一批文人雅士。对于生活在信息时代、不断受西方文化强力冲击的当代小学生来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能把传统文化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里,让他们置身于诗情画意般的氛围中,爱上传统文化,爱上语文。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注重积累

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最具权威的著作,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起到奠基和引领作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会逐步提高,语文教学也会得到升华。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经典诗词的积累,利用课余时间,从唐诗宋词中筛选适合本年段学生背诵的篇目,每天晨读时间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反复读,直到熟读成诵,然后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些古诗词描绘成一个故事或一幅画面。为了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从内心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往往把从《唐诗宋词鉴赏》中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介绍给学生。如《送元二使安西》中有一句“客舍青青柳色新”,在学生背这首古诗时,我问学生:“你知道古人在送别诗中往往会提到哪个字吗?”学生经过查阅知道一般都会提到“柳”这个字,如: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等古诗。接着我又问学生为何古人在送别诗中往往会提到“柳”呢?因为“柳”谐音“留”,意思是希望要走的人留下来。除此之外,还渗透小知识,“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种送别习俗,它产生于汉代,盛行于唐朝。通过这样的讲解,逐渐使学生对古诗产生兴趣,古诗中蕴含的知识也吸引着学生去了解。又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介绍了塞外荒凉的景象,为了突出这个重点,我不是简单地介绍诗意,而是告诉学生“羌笛”是塞外羌族的一种乐器,吹起来声音哀婉、幽怨,所以作者表达成它在抱怨杨柳不绿,又告诉学生:连春风都不到的地方,可见塞外是何等荒凉,是何等寸草不生。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它的满目荒凉,我又介绍了描写关内春回大地的一句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精髓和真正内涵,他们逐渐陶醉了,背诵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孩子们渐渐爱上了传统文化,爱上了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进而爱上了语文,爱上了语文课堂。他们在语文课上放飞心灵,驰骋思绪,把语文课堂教学当做一次次文化大餐,真有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舒畅淋漓的精神境界,语文教学自然得到升华。

二、运用精妙的语言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如果老师的语言没有精妙之处,没有吸引人的闪光之点,学生自然不会兴致盎然。所以我在课堂上特别在意语言的运用,更准确地说,在恰当的地方运用恰当的古诗词的改句,以此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学古诗的兴趣,从而升华语文教学。如在教授古文时我告诉学生:“这真是悠悠千年事,切切汉字情。汉字就是如此之神奇,如此有魅力,真不愧对天下第一语言的美誉。”教授《圆明园毁灭》一课,为了突出园中景物的无与伦比,我说:“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它们就如一位位风姿绰约的女子,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美。”在教师精妙语言的讲解渗透中,学生不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更浓了。他们在作文中也运用了古诗词,如一位学生在写秋雨之夜的寂寞心情时写道:“孤灯独照,辗转无眠,无奈何,小楼一夜听秋雨,秋声残,心事浓,罢罢罢,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像这样不大成熟的所谓诗词,学生还写了很多很多,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越来越浓,仿写诗词,成了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成了一种精神享受与审美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语文课堂呈现出轻松、美好、清丽脱俗的美好意境,让学生在享受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对于今后的语文教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9

关键词:古诗词;情感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088-01

中国古诗词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中考语文份量不小的必考点。从2011年中考开始,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开始选择课外的古诗词,侧重于学生理解运用、独立鉴赏能力的培养与考查。故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

中考对古诗词考点主要有:明确情感主旨;对词、句的理解;指出景物的特征;赏析字句的表达效果;分析艺术手法和风格;描绘画面;常见意象的内涵;朗读节奏;写出押韵的字。诗是寄托诗人思想情感的载体,“诗言志”是诗歌的终极目标,其中的“志”就是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感悟诗歌的情感,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审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些诗歌,题目就交待了很多信息:或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或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或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如果只看诗歌的内容,我们很难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道理的,但扣住“观书有感”就迎刃而解了。像这样的古诗还有很多,如:《夜雨寄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农家望晴》等等。

二、抓文眼

文眼,是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可以教会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直抒胸臆的语句,传统内涵的意象,富有情感倾向的修饰语。

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作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只要学会抓住直抒胸臆的句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就可以理解词人抒发的思想感情。

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 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学生只要学会抓住传统内涵的意象“征蓬、归雁”就可理解。

三、观注释

在一些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古诗词下方出现了有关作者、写作背景和一些词语的注释,这些注释对学生理解诗词的情感主旨有很大的帮助。如湖南省邵阳市2009年中考试题。

中秋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但共度了一百多日后又分离了。

这首诗写法上由 入 ,抒发了作者 之情。

注释中对写作背景的介绍,对学生把握诗人的情感就有提示作用。

四、判类别

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把学过的古诗词分类:写景诗;送别诗;田园诗;爱情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即事感怀诗等。写景诗主要有《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望岳》、《渡荆门送别》、《早春》、《渔家傲 秋思》等,情感主要是赞美山水,思念家乡亲朋,表达胸怀志向;送别诗主要有《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等,情感主要是离愁别绪,对亲朋、故乡的依依不舍;田园诗主要有《归园田居》《饮酒》等,情感主要是远离官场,淡泊名利,品质清高,质朴自然;爱情诗主要有《无题》、《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关雎》、《蒹葭》等,情感主要是表达爱恋,对爱人的思念、追求;咏物言志诗主要有《卜算子 咏梅》《石灰吟》等,情感主要是所咏事物比喻、象征着某种精神品质;边塞征战诗主要有《使至塞上》、《渔家傲 秋思》、《雁门太守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石壕吏》等,情感主要是报效国家的豪情,征夫百姓的同情,戍边将士的乡情;即事感怀诗主要有《春望》、《江城子 密州出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过零丁洋》、《己亥杂诗》、《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等,情感主要是因一事而引发感慨,可以是建功报国、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感叹世事等情怀。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10

1.有助于传承中国优秀文化

随着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部分青少年盲目追求国外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象日益严重。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的文化遗产,更是人们的精神家园,让学生从小接受古诗文的熏陶,感受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沉淀,珍惜自己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形成强烈的爱国理念和荣誉感。

2.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非常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课程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受到许多教师、家长、学生以及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同时,部分学校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把古诗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平台。

3.有助于教材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随着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选编的古诗词暴露出的典范意义缺乏、脱离学生生活、缺乏必要的注释以及儿童题材的古诗文数量所占比例小等突出问题,同时,教学方法陈旧、教师思想观念保守以及老师忽略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致使小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低下,小学语文诗词教学效率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中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学习。

二、研究角度及创新论点

1.心理学角度分析

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有效开发古诗文教学资源。

2.艺术角度分析

将美学理论与古典诗词教学活动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寓思想教育于形象感染、动画呈现等方式,在充分利用教材范本的前提下,通过诵读过程中发现美,全面提高学生古诗词阅读欣赏水平,让枯燥无味古典诗词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

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角度分析

小学语文课程务必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注重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高度重视并研究古诗文教学,是追求教育民族化和本土化的要求,也是学生充分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结晶的有效途径。

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在苏教版小学古诗文研究中,对于教学教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理念的研究比较零碎。从教材的角度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包括古诗、古词、儿歌以及儿童诗。而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选编中,古诗成为古典诗词学习的全部,在小学语文教材文体选择上,务必考虑到古诗文题材的复杂性,全面满足儿童的生长状态、情感萌动以及心灵世界。“以诗解诗”是古诗文研究的趋势。所谓“以诗解诗”,就是以相关的诗文为中介,让学生通过已经学习的诗句更好地感受古诗的艺术形象,深刻领会诗人的感情,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诗句灵性的美妙古诗意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有助于小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全面培养,使得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得到普遍提高。同时,“以诗解诗”的教学形式,既能很好的促进古诗文教学的开放性和有效性的实现,又能充分体现教师课程理解能力与资源开发的能力,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实践中,理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最后两句诗句时,即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诗中的“孤帆”、“唯见”等词深刻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意。但对于缺乏情感经历的小学生在理解该句诗句时,且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引入学生已学过的送别诗,如在《别董大》中,以物送别;在《赠汪伦》中,以歌送别;在《送元二使安西》中,以酒送别,通过这样的“以诗解诗”教学方法,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以景送别的写作手法,埋藏在学生心底的情感不再仅仅是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友人的祝福以及两人友谊天长地久的祝愿。

四、总结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11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接受传统诗歌的浸润,弘扬中华文化,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应进行有效拓展,让语文课堂更高效、开放,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全面地发展。

一、拓展、积累“同主题”作品

以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为例,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上课伊始,便引入《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生边诵读边找到两首诗的共同点,即都是送别诗,从而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到“送别”的氛围中。而后以“折柳赠别”的典故,引出系列杨柳送别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王之涣的《送别》:“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像这样拓展“杨柳依依离别愁绪”同主题的诗句,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为一体。这样整合,同中求异,奠定了古诗的情感基调;异中求同,索解出古诗一致的精神本质,为后文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拓展、理解“同文言现象”

诗歌阅读的第一部,便是正确理解词义。掌握文言实词是阅读浅易古诗词必备的知识和能力,缺少它,就谈不上阅读古诗词、欣赏古诗词。换句话说,掌握相当数量的实词,是提高古诗词阅读能力的基A。

教学《乡村四月》中,在理解“白满川”的“川”时,引入学生熟知的词语“川流不息”和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通过比对,学生明白了“一词多义”这一文言现象。

再如,教学《四时田园杂兴》时,“村庄儿女各当家”一句中的“儿女”是典型的古今异义,便可拓展相应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和“停车坐爱枫林晚”,其中的“走”和“坐”也是古今异义,由此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文言现象的印象,并顺势渗透了读懂古诗文的方法。

三、拓展、感悟“同意象”作品

古诗词语言的精炼、含蓄,意境的悠长、深远,给我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古诗词教学中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也就没有了品位和创意。而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意义,它不是普通、客观的物象,而是浸透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的物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

以《渔歌子》为例,作者运用“写意山水画”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色彩艳丽的画卷。教学时着重在还原和拓展意象中,让学生读懂词中景,更读懂词中情。

1.走入意境,寻找意象

古人说得好“一切情语皆景语”,诗词的意境是诗人情感的化身,情感融化在意象中,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教学时应根据古诗文本,去唤起或开掘学生心中隐藏着的文字文本或经验文本,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在理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句时,先让学生圈出诗句中的景物,而后让学生在倾听乐曲的同时想象会看到怎样的画面,有哪些色彩,这时学生很快发现了白鹭、金鳜、红桃、青山,于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

2.丰富想象,还原意象

通过寻找意象,学生找到了诗句中的景物:白鹭、金鳜、红桃、青山,这些恰恰都是春天里的,于是让学生回忆描写春天的诗句。有的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有的说“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还有的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想象、吟诵诗句的基础上,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词中美好的意境。教师又让学生透过诗句,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师生合作找到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意象,比如:翠柳、黄莺、紫燕等,在语言的互动转化中还原了意象。

3.情辞勃发,拓展意象

在学生找到了许多描写春天的意象后,要求学生填入意象,创作诗词:

此时再问“张志和为何不须归”时,学生的答案不止停留在景美上了,有的说“向往自由不须归”,有的说“爱好垂钓不须归”,还有的说“留恋自在不须归”。这样的读写结合,既深化了对诗句的理解和记忆,又能入情入境,更好地体验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有关送别的古诗范文12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66-02

我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实践证明,在儿童语言、思维、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多读一些古诗文,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主题阅读”的研究、实践中,我们采用“主题诵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深入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在诗中漫步,从而进入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

1.整合同一主题内容,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人文内涵。

在浩渺的古诗长河中,许多诗歌均以浅显含蓄的笔调,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乡,或讴歌大好河山……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首送别诗,写的都是朋友离别之情,没有千言万语、千叮万嘱,只是长久伫立,翘首凝望,直到朋友远去。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尽在默默无言、翘首凝望之中。不同的作者,在感情的表达方式上,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借潭水抒发友人对自己感情之深;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者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以豪言送友,劝慰共勉之情溢于言表。送别诗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物的命运和世态人情。

同一“送别”主题,多首古诗融为一体,建构了互相联系、互相延拓的立体资源。学生整合比较,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不仅深入理解了古诗的内涵,还培养了其探究和思考的习惯。

2.整合同一诗人作品,让学生在拓展中解读诗人内心世界。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外化,是诗人用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对生活的意见、态度、思想情感的,具有无限美感的文本。不同时代的诗人,其诗作有着不同的特点。屈原遭逢残酷命运的打击却不屈不挠,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化作精彩的诗篇,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神话;陶渊明辞官回乡、归园田居、躬耕田亩、饮酒作诗,在田园生活中体会人生哲学,开创了田园诗派;谢灵运在山水之间发现诗意,寻找心灵的平衡,开创了山水诗派……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王维的诗恬静自然;岑参的诗豪气横溢,透出阳刚之美;陆游的诗豪放,充满爱国情怀……整合同一诗人作品进行诵读,由个及类,深度拓展,由类及理,形成主题阅读的整体之效,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解读,从而把握其写作风格。

如: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学《李白和月亮》一课时:

课前预习。孙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呈现6首李白写月亮的诗:《静夜思》《古朗月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月下独酌》《将进酒》《把酒问月》,学生借助工具书和网络理解诗意。学生上网查找其他一两首李白写月亮的诗并理解。深度思考:李白为什么偏爱写月亮?结合李白的人生,找出三点原因,可以上网搜索或与父母商讨。

课上研读。谈论李白导入:你了解李白吗,说说你对李白的了解。李白有哪些别称?呈现李白6首写月亮的诗或片段,学生配乐朗诵。你还找到哪些李白写月亮的诗,分享给大家。重点研讨:李白为什么偏爱写月亮?首先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在李白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月亮诗中:月是相思,寄托情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月是想象,启迪智慧――“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月是朋友,消解寂寞――“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月是牵挂,希冀平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秋歌》);月是陪伴,相随万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月是追求,寄托理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课后总结。李白是“月亮诗人”。李白为天而生,据说母亲怀太白金星而生李白;为月而死,传说因醉中跳入长江捞月而亡。他一生政治上不得意,怀才不遇。因而他以无限深情,向往月亮,讴歌月亮。在人世间,他遭白眼,受委屈,那什么地方是他理想的净土呢?月亮,只有月亮,才是他精神的家园,理想的乐园。播放歌曲《月之故乡》。一轮明月啊,给了诗人多少遐想,多少安慰,多少思念,多少情怀。让我们一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月之故乡》的美妙音乐中结束这堂课。这一组“李白与明月”的诗,增进了学生对诗人的了解、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3.整合同一艺术手法,让学生在品味中感悟言语的美妙。

诗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志向,但大多数作者并不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写景诗常用的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等。诗词中,数字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诗句化平淡为神奇。清代陈沆即景写人,在《一字诗》中用了十个“一”:“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以数词冠物、冠人及人的动作神情,写得别有情趣。清代王士G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诗人在江边独钓,伴着高歌清酒,意不在“鱼”,而在一江秋色,一切烦恼忧愁大概都会随着一江秋水远逝,快意酣畅。两首诗中,数字“一”是实指,表示数量“一”;也是虚指,表示全部。数词“一”反复巧妙地入诗,使全诗于单一中又富有变化,变化中又有着复沓的韵味。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里”指辽阔广远的境界,“更上一层”指更高的地方。数字“千、一”用于以景喻理,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中,要高瞻远瞩,不畏艰险,努力攀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是虚数,形容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遥远,“一日”是实指,形容时间之短。“千里”和“一日”虚实的对比,表现舟行速度之快,透露出诗人遇赦东归时的兴奋之情。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也是虚指,在诗中意为“处处”,春天到来,到处花红、柳绿、莺啼,有一种开阔之美,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三首诗都有数词“千”,都是虚指,诗人将其巧妙运用于诗句中,使得文辞生辉,情趣盎然,显示了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诵读古诗时,应关注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抒情方式,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归类整合,分析比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加深对古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