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时间:2023-05-29 18:19:43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1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英语教学 高效课堂

新课改实施以来,各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相继成熟,通过对我校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总结和分析,就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来讲,教师作为引领课堂教学的关键,需要从知识传授、课堂环境营造、教学方式创新、师生、生生互动中探索更为广阔的教学渠道,同时要从英语教材实际聚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切实打造高效课堂。

一、设定灵活的知识点层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得能力。

从智力因素的培养来看,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而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进步快,有的学生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够有所成长,其根本原因是基础的不同而达到不同的学习效果。为此,在仁爱版英语教材中,由于知识点如单词的量比较大,学生的年龄特点相对较小,对学习的自控和自主能力需要另外进行引导。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如听不懂、看不懂、记不住等,而教师在打造高效课堂时,就需要从知识点层次上进行细化和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得有益的知识。比如在讲解介词in、on、under时,可以从课堂设计上做出如下构思:有一只小鸟从盒子里飞出来,在教室里飞了一会,落在了桌子上,然后在桌子上走了几步,又飞到了桌子下面。在小鸟每一次更换位置时,都要提问学生:“Where is the bird?”从而让学生通过小鸟的位置变化学习和认识in、on、under,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对知识的体验。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从课堂教学质量来看,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师生关系的和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能够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学生从教师的引导中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尊重学生,可以获得学生的信任,比如有些学生基础差,教师应该慎重地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赞美,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同时在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时,教师要从自身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做起,用爱心和关怀增进师生的情谊,从而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为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构筑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三、注重对教学知识点的挖掘,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堂高效教学的实现,关键是教师能够从知识体系中提炼出趣味,因为只有课堂教学变得有趣了,学生才会有动力,学生才会乐于学习。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教学手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刻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趣味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趣味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仁爱版教材初二英语Unit 7 Topic 1 Section B一节时,在学习食物单词时,我让学生区分食物的颜色,从而实现对应单词的学习和记忆。

四、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培养主动性。

主动性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也是打造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关键,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作为近些年来常见的课堂教学方式,其特点在于,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获得学习体验,并在生生互动之间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比如在教学仁爱版教材初二英语Unit 7 Topic 1 Section B一节时,通过引入如下句子,让学生在自由讨论中获得知识的迁移:“Suppose you and your friends are on QQ.You are chatting about preparing for the food festival...”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使之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新模式,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分组学习设立学习目标,在分组学习和共同讨论学习中让学生在不同的合作分工中获得个体的学习体验。因此,合作学习作为学生互助学习的一种,是初中英语教学策略的重要内容,并在互动策略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在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地营造良好的环境,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合理组织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教与学互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2

关键词:优质课堂;教学策略;有效问题;情境创设

一、构筑优质课堂的标准与实践误区

1.优质课堂的标准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

度、合作的效率和探究的深度;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就是看课堂中是否依据新课程标准施教,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从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达成了三维教学目标,并且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2.构筑优质课堂的误区

(1)认为优质课就是普通“观摩课”

许多观摩课中是为了迎合评课的标准而设计的,并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结果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这样的课当然不能称为优质课。

(2)认为优质课就是“多媒体教学课”

多媒体不是什么课型都适合使用,比如一些可以动手做的实验、一些反应原理等。如果运用不当,或者是把多媒体当做目的而不是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的手段,则多媒体使用就无任何意义。这样的课当然不能称为优质课。

(3)认为优质课太花精力,虎头蛇尾

不可否认,要上好一堂优质课,确实需要花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备好每堂课本身就是应尽的职责。当然,我们也可以集大家之力量,通过学科教研集体备课,再经过课堂实践和反复改进,教学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如何实施高效教学策略

1.要有高效教学理念的指导

一堂好的化学课要有高效率,说得通俗些,就是追求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这里的“高效”,不只停留在学生的知识建构方面,还包含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等。教学要获得效果,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二是指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并借助一些技巧,如:重音重复、抑扬顿挫、表情手势、深入浅出等。如果教师在授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更谈不上高效教学。

2.高效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1)从高效备课入手

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尽量做到“各尽其才,为我所用”,尤其是关注备课中的信息采集,扩大信息来源,并且要求信息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追寻学科前沿。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充分整合这些教育资源,体现出优质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这是做好课堂预设的物质基础。

(2)从教学模式构架课堂

教学模式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新课程提倡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于学习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的愉快,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我们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讨论探究式、实验探究式等容易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比如,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概括如下:

(3)优化教学过程与方法

对于理论性强的课堂,要优化讲解,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讲授应重视思维的迁移与延续性,倡导简洁、精炼、有效度的课堂讲授,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的整合和反馈,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此外,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通过直观手段以图象、动画、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来反映事物本质,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存在和动态变化,吸引学生的听觉和视觉,诱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是否达到高效、优质,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建立“师生互评”的评课体系,对于实现“教学双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效果,也要关注学生学的效果;不仅要注重评价教与学的效果,而且要注重评价教与学的过程;从课堂的“五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师生互评,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5)配置合理的课堂练习

注意学生作业练习的高效性,选择一定量有开放性、探究性的习题,让学生开拓思维。课堂练习配置应该合理、有密度、能够引导学生智力潜能开发,要和学过的知识有内在的联系,有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要做到抛砖引玉、举一反三,尽可能减少课外作业量和家庭作业量。

参考文献:

[1]郭根富.让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成长[J].人民教育,2003.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3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传统教学过分依赖教材,注重知识传授,技能模仿,讲授为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创造力缺乏。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八次课改,从课程总体设计到课堂教学设计,始终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倡导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已面临一场不可逆转的改革潮流,改变传统课堂,推行高效课堂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才能让初中物理课堂更加高效呢?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

《新语词大词典》中的高效是指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高效课堂是相对有效课堂而言学生在课堂上有更高效的收获、高效的提高、高效的进步。高效课堂上学生应具有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续的内在动力、保持适度的思维张力、形成强大的团队合力、洋溢不凡的成功魅力、培养长远的发展潜力。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原则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打造高效课堂的措施

1.把握好三种课堂教学流程

物理教学中,课堂教学常有新课教学、复习课教学、讲评课教学,三种教学在三维目标实施过程中侧重点不同,教学流程也有所不同,把握好了三种教学模式对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打造高效课堂具有很好的作用。

新课教学流程:创设情景,情境导入学案引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完善学案展示点评,达成共识精讲点拨,突破难点当堂检测,及时反馈提纲挈领,画龙点睛。

复习课教学流程:明确课标,把握方向自主复习,查漏补缺组内交流,完善学案讲练结合,注重实效 展示点评,达成共识精讲点拨,突破难点提纲挈领,画龙点睛。

讲评课教学流程:自我纠错,自我反思错题解剖,组内交流展示点评,形成共识精讲点拨,突破难点 拓展提升,完善认识。

2.激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成功了一半。有了兴趣,学习就会变得主动积极,就会积极思考问题,萌发创新意识,课堂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激趣可在引入新课、课中或结束时用风趣的语言、丰富的情感、精彩的故事等方式进行。

3.自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自学是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对学生终身有用,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4.合作、交流、展示,提高课堂效率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新课改提倡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在组内或组间进行合作、交流、展示,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生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效率等。

5.探究,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

物理教学中涉及到的探究实验较多,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和作风,体验科学家探究问题的经历。

6.质疑,解决问题的开始

孔子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解决问题。通过质疑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7.说与做,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研究表明,看一遍收获约10%;听一遍约20%;说一遍约70%;亲自动手实验或操作约90%。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做,不仅可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记忆深刻,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互动的时间,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8.精讲点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精讲是教师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有针对性地讲解。精讲,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是讲重点、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规律和方法;“三不讲”是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做到了这些,既节约了时间又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点拨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9.有效评价,激发学生潜能

评价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灵活选用评价方式、手段并把握好评价的尺度,增强学生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成绩。评价要及时且注重实效性,有效的评价可让学生具有成就感、激发竞争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

10.灵活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引入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在营造情境、演示教学、过程模拟、微小放大、成果展示等方面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多媒体引入高效课堂,对教师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1.尊重与欣赏,享受和谐快乐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一个和谐的课堂,教师要学会尊重、欣赏、夸奖、鼓励学生,从而让学生感到老师器重他、欣赏他。学生在这种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下就会具有持续的学习动力。

12.注重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技能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4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提问;策略

一、提高教师认识,实施有效提问

教师对有效提问的认识程度,制约着他在课堂上的提问行为,直接影响提问的效果。因此,要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必须提高教师提问的意识、观念。只有教师善于提出问题,才能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自己思考,并且提出问题。当然也不能说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而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提出有创新、能引起学生注意的问题。课堂提问能否有效实施,有赖于教师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课堂提问。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来进行有效提问。

二、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有效提问

(1)问题难易要适宜,紧扣教材的重难点。教师设计问题要把握分寸,既要让学生进行思考,又不能让学生因为问题太难而丧失信心,同时还要关注所有学生,对于难易不同的问题选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来作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让学生自发地探究问题。例如,有位地理教师在讲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时,让学生看书,并思考回答“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哪些削弱作用”,当学生回答了“有反射、散射、吸收作用”后,教师又进一步问学生“为什么大气对太阳辐射有散射和吸收作用”,这种不顾深浅的追问,不切合学生实际。因此教师提问的难度要适度,要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才行。

(2)问题要符合地理事物发展的规律。教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坡度”,问题与问题之间也要有一定梯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拾级而上,这样符合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让学生逐渐地进入角色。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系统地设计问题。例如,在“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可以从整体上推进教学:

考虑地球形状 考虑地球自转 考虑地球公转 考虑海陆分布

简单环流圈 三圈环流 气压带季节性移动 复杂大气环流

根据总体思路,可以层层设问:①如果地球不运动,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大气在赤道与极地之间怎样环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环流形式能否保持?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考虑地球自转,太阳直射赤道,赤道流出的大气能否到达极地?在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作用下,会发生什么变化?(逐渐引导学生探究三圈环流的形成)③若考虑地球公转,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接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方会怎样的变化?气压带和风带会发生怎样变化?④所有因素都考虑,地球运动,地表不均匀这种模式是否存在?受海陆分布影响气压带和风带会怎样?

(3)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如“我国的环境怎样?我国的气候怎样?”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会使学生摸不着头脑。因此,对所提的问题应当精心设计,不可随心所欲。

(4)问题要有趣味性。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采用一些手段使问题具有趣味性。可以以图设问,教学中涉及地图的内容很多,且地图更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身边的事例设问,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一场降雨之后,可以让学生分析降雨形成原因,进而来分析水循环;以故事、典故设问,如在讲第一节内容恒星、星云、星座等概念时,可以引入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进行有效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强化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真正发展。教师首先应该教会学生质疑,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从比较中发现问题,从地理实验中发现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积极评价。即使问题质量不高,教师也要给予鼓励,不能因为学生的问题幼稚,就不予回答。

总之,教师有效的提问不仅可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和提高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彦容.关于地理课堂提问技巧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9).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导入;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导入是教学实施的前期阶段,高效导入策略是高效课堂构建与实施的基础,需要重视导入阶段的教学。导入策略的合理选择与实施至关重要。新课改理念下,需要践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思维的培养。如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挖掘学生潜力成为小学阶段语文导入教学策略选择的关键,由此,教师需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引入多元化导入策略,打造高效、智慧的语文殿堂。小学语文导入策略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简介导入,全面了解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其发生的时代背景,作者写作意图,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等。为更好地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教师可以实施简介导入策略,引领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从课文中收获。如《负荆请罪》新课的教学导入,可以运用简介导入法,介绍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的生平故事以及“负荆请罪”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等相关知识。“本课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作者为汉代的司马迁,《史记》是一部非常杰出的历史著作和文学著作,它不仅反映历史,还把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性格鲜明,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一起来看战国时期蔺相如是如何让廉颇自愿负荆请罪的!”通过简介导入,让学生对新课有大致了解,也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史记》的兴趣。

二、悬念导入,引导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悬念是激发人产生疑问的关键因素。小学生好奇心较强,教师基于各年龄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差异、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认真分析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后,科学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未解悬念的引导下,进一步拓展探究。除了悬念导入外,还可以在教学完成后,预留悬念,让学生课下自主探究。如《维生素C的故事》一课导入时,教师出示准备好的课件,展开悬念导入:“哥伦布是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一次他带领着船队在大西洋上航行,准备去探险,可是中途船员们都生病了,全身无力,走不动路,还全身出血,慢慢死去,走了一半的时候,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之后哥伦布不得已将他们都放在了一个孤岛上,等到哥伦布再返回时,发现他们并没有死,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是什么救了他们的生命呢?”之后开始讲述课文,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维生素A、B、C、D、E等,并设置悬念,这些不同的维生素分别有什么作用呢?激励学生课下查阅更多关于维生素的资料,拓展学习,更好地提升生活能力。

三、故事导入,激活课堂

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感性思维较强,精彩故事更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在语文课程导入阶段,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引入一些名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以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故事的趣味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中包括“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等故事,教师为激发学生兴趣,在课前让学生收集更多课外有趣的成语故事,课上五分钟时间上台表演,讲给同学听。部分学生收集了“铁杵磨针”“掩耳盗铃”“瓜田李下”“三顾茅庐”等成语故事,并两人一组表演出来。课程一开始,这样的故事导入策略,就激活了整节课程。

四、复习导入,有效衔接

复习导入是新旧知识衔接的一种策略,也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以承上启下的复习导入形式,完成过程的衔接,也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关联之处,更好地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建构知识网络。如学习《大自然的文字》时,可以运用复习导入策略,复习《学与问》文章中的哥白尼、沈括是如何提问、勤学、观察和思考的,并了解知识来源于仔细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在了解了这层中心思想后,学习《大自然的文字》时,我们又该如何去“问”和“学”呢。通过复习导入,激活学生“提问”思维。借助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建构出完善的知识网络,也深化对新课的理解。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兴趣爱好、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认真分析新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后,科学选择针对性的导入策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主观能动性。多元化导入策略的实施,使得语文课堂更加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多变性,让学生更加期待新课的开始,也从多方面拓展了学生思维与能力,为学生知识储备、能力提升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6

“边学边导、边练边清”的物理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的四大环节是:目标揭示、学法指导;学生探究、教师巡导;学生展示、教师点拨;边练边清、总结提升. “高效互动课堂”的教学策略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人人参与、人人发展的理念.

1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

1.1目标揭示、学法指导

操作要领:引入教学、明确目标、布置任务.

操作策略:教学引入要直观、简洁、形式多样;学习目标要详细、具体和简明,切合学生实际;布置任务应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自学的方法.学生自学前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案例:在教授《自由落体运动》时,老师将“抓尺”游戏引入新课后,及时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2)会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能通过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探究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建立起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它的方向;

(3)掌握自由落体规律和特点.

展示知识目标之后,教师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要求学生以导学案为载体自主学习、积极讨论交流,观察“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这一演示实验,体会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在揭示自然规律中的重要作用,内化本节课的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1.2学生探究、教师巡导

操作要领:学生自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操作策略:学生先独立自学,然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进行个别答疑辅导.如有实验演示任务,教师可安排学习小组轮流上台探究;教师巡视时收集学生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做好精导准备.

教学案例:在学习《交变电流》时,教师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

(1)什么是交流电?什么是直流电?交变电流有什么特点?

(2)小组轮流到讲台进行演示实验,探究交流电的产生过程,观察小电珠的亮度变化情况.实验中线圈转动产生的电流有什么特点?

(3)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没有电流,什么位置电流最大?此时小电珠的亮度怎样变化?

1.3学生展示、教师精导

操作要领: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展示情况进行点拨、拓展、评价.

操作策略:多给学生展示机会,让他们通过做、观、演等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做好课堂调控,适时对学生的展示情况给予肯定、补充和纠正;教师点拨精讲要少而精,对共性问题要引导学生再讨论,明辨错因.教师讲什么、讲多少,取决于学生课堂掌握的情况,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案例: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一节的展示中,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推ё酆闲越锨浚知识跨度较大,可设计成三个小问题分别让同一小组的基础较差的同学分层展示:

(1)请展示卫星围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

(2)请展示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

(3)请展示牛顿第三定律的公式.

学生在回答上面三个基础问题后,要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仍然还有困难,最后让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综合归纳,得出结论.这样各层次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分享快乐.

1.4边练边清、总结提升

操作要领:布置课堂作业并督促学生独立完成,及时批改部分学生作业.

操作策略:教师精选训练题,分为基础必作题、提高选作题和拓展思考题,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在学生当堂训练时,勤于巡视,及时了解学情并进行辅导;教师可采取“兵带兵”的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也可采取“兵考兵”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训练情况;教师评价各学习小组的学习达标情况,以求达到“堂堂清”和“日日清”.

2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思考

要践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的新课程教学理念,“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操作模式,但要真正用好这种教学模式,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

高中物理知识综合性强,计算量大,模型抽象,学生易学难精.如果不将教材知识和课后习题进行有效整合,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导学案的编写研讨过程就是一个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其编写质量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编制导学案时发挥备课组的教研功能开展校本教研,将课本知识点加工成可探究的问题点、能力点、思维发散点和兴趣点,使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和情景生活化.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本策略探索出的四个环节,以问题为线索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自测勾勒一个清晰的学习路线图.这样的互动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理性化的物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2.2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

没有准备的课堂是放任的率性的课堂,也必然是低效的课堂.要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打造高效物理课堂,课前的充分准备尤为重要.每天晚自习前,由物理学科代表根据第二天教学内容拟定预习计划,在黑板上向全班公布,学生根据预习计划分组上好晚自习,先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内容,找出教材中的重难点,完成部分预测题,同时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以待交流讨论时解决.晚自习最后一节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探究讨论和小组内解答,提出共性问题,待第二天上课解决.

2.3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是促进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可以找到适当的激励机制.一个好的评价机制应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作用.

通过建立6人学习小组机制以及6人捆绑考核制度,促进学生成绩的大面积提升.笔者将每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的优、良、中层次等分为A1、A2、B1、B2、C1、C2人选,每组确定一名物理组长(原则由A1担任),将学生们课前的预习,课堂的探究和展示都交由组长负责组织实施.

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评价杠杆,对以小组为单位的各项表现及时评价,不断鼓励,让学生的学习时时处于兴奋状态.课后教师根据每个组的课堂综合表现,按比例评价出A、B、C三个等级的学习小组.并对不同等级赋以不同分值,每个同学的课堂表现分值均由组长记录于《学生成长手册》,作为班级、年级组每周、每月进行学习之星评比的依据.

2.4教师的专业提升是实现教学高效的核心要素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的中心环节是学生的展示和教师的精心指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只有在课前认真钻研,课堂上才能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对教师的要求明显提高了.教师要能熟练驾驭新课程课堂,必须不断充电,加强业务学习.备课时要精心编制探究性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充分预设,这样才可能捕捉到学生课堂讨论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有时即使准备很充分,在课堂上教师也可能被学生问住.因此,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行动研究和海量阅读,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7

一、影响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因素分析

(一)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传统

教师观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所树立的教学观念对整个教学活动有很大影响。教师所树立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长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但在新时代,传统的教学观念越来越不适用于教育领域。因为,以教为中心,教师在英语课堂上仅围绕教材内容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适当摒弃不合时宜的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符合时代教育需求的观念,科学、合理、有效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所以说,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是制约和影响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因素之一。

(二)教学内容设计不科学

实现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教学内容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学内容设计应当注意趣味性、针对性、科学性等,以提高教学内容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更加有效地开展英语课程教学创造条件。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综合性的教学内容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内容仅按照英语教材内容来进行设计,相当于照搬材料,缺乏趣味性、针对性、科学性等,不利于进行有效课堂教学。

(三)教学环境不佳

教学环境尤其是教学氛围也是影响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活跃、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投入到英语课堂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得到提升,促使整个英语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但事实上,大多数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不佳,教学氛围沉闷、枯燥、乏味,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提供教材外的信息资源,致使整个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受到严重影响。

二、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面对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不良因素,笔者建议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课前培养兴趣和预习习惯

兴趣是提高高中生英语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兴趣的引导下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课程学习当中。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必要。

首先,以情引趣。利用积极的情感来调动课堂氛围,使整个课堂愉悦、轻松、自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以成功体验激趣。制定英语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课前预习是非常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英语课程学习。高中英语需要接触很多英语单词、语法等知识,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减轻课堂学习难度,更好地掌握英语语法、单词等,因此,课前培养兴趣和养成预习习惯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课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

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都很重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合理、规范、有效地教授学生,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以提高。在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非常重要,直接决定着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了提高高中英语有效教学水平,合理、有效、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所谓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就是结合高中英语教学内容、教学任务以及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在探究式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中选择最适合、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来进行教学,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三)课后强化学习攻略

课后强化学习攻略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巩固学生英语知识有很大帮助。当然,一定要保证课后学习攻略是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对于课后学习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养成阅读英语课外读物的习惯、复习和检查作业等学习攻略来强化英语知识,这对于提高高中生英语水平起到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巧丽.浅淡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02).

[2]李剑冰.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广州大学,2011.

[3]王跃红.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8

关键词:高效课堂;“导、教、学”三合一案;主体意识;文化合成

纵观近二十多年来的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推陈出新,层出不穷。这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如洋思的“先学后教”,杜郎口的“全放式自主课堂”,以及我们莲湖区近些年来大力推行的以“导学稿”为载体的餐桌式教学模式等,无不都在强调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应试压力,解放教师的思想束缚和沉重包袱,努力打造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效课堂。也正是在这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中,我校大力推行高效课堂“导、教、学”三合一案(简称“导学案”)教学模式。在学习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求一条符合我校实情、具有自己特色的课改新思路。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和策略去实施高效课堂?它能否解决当前我们教育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下面结合“导、教、学”三合一案的教学实践来谈谈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和理念

我们说高效课堂绝不是单纯追逐时间效益和知识效益的课堂,不仅仅只是追求消耗最低化和效果最优化,而是要追求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整体收益,要反映课堂的“价值体现”。要深刻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就必须以此为“基点”,准确把握高效课堂的五个特性:即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生命性和发展性,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交流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激发潜能、创造快乐、精彩生成,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而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演“一言堂”,抑或是师问生答的单一化课堂,最多只能体现课堂的有序、严谨和充实,完全不能体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案例分析:初中八年级物理“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教学场景片段,老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生产实践中蒸汽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原理。接着又让学生积极讨论收集生活中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例子,学生马上就举出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等例子。接着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小装置,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同学们,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模拟一下蒸汽机工作和火箭升天的原理吧!”

场景:老师安装好酒精容器瓶,学生兴致大增,观察到瓶底放有固体酒精。

师问:“有哪位学生胆大心细,愿意上来帮助老师完成这个小实验?”

学生面面相觑,欲试又生怯,但彼此推举,终有一名男生踊跃上台。

师说(很神秘):“看来你比老师勇敢。请你帮老师按下这个容器下方的打火石按钮,先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答:“瓶盖可能被冲开。”

师问:“是这样吗?如果是,那让咱们把瓶口对向教室门口处操作吧。”(提示规范操作、保障安全)

老师将装置瓶口朝向窗户一边,学生按下按钮。顿时看见瓶中一道明火闪现,只听“砰”的一声,瓶盖直冲门口,全班欷[哗然。

师惊叹:“咱俩配合太好了!同学们,请大家讨论一下刚才瓶中发生了什么现象?现象中怎样体现能量的转化原理?”

学生讨论热烈,高举手臂,争先回答。

一生立刻站起来抢答:“容器中酒精挥发的蒸汽被打火石点燃,空气遇热膨胀冲开瓶盖。此时酒精燃烧的内能转化为空气运动冲开瓶盖的机械能。”

答案完美,全班鼓掌,学生热情高涨。老师乘胜追问:“同学们,我这里还有一个空着的矿泉水瓶子,但里面没有酒精燃料。谁有办法同样利用瓶中空气内能转化做功将瓶盖冲开?”

反应好迅速,立刻又有多位学生争先恐后举手。还不等老师点名,一位小个子男生已经抢先跑上讲台。只见他双手拿起矿泉水瓶子,转身面向教室门口,弯身用力扭曲塑料瓶,还不时发出“吱吱”的响声。最后猛一松手,只听“砰”的一声瓶盖直冲教室门外,全班又一次掌声响起,其中蕴含的能量转换原理已经不言而喻。

这群孩子太有才了,我们在座听课的全体老师为他们的精彩表现倍感惊喜。孩子们比我们想象得更加机敏聪慧、富有创意。这节课的成功设计和实施教学不正是体现了高效课堂的五个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生命性和发展性。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和发展学生。但是,在我们传统教学的应试课堂中,还严重存在着教学的专制和文化的侵犯,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批判意识,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培养。这主要表现在课堂中注重教师的“会讲会教”,忽视了学生的“会学会做”;强调教师的“标准解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体验”。久而久之,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批判意识就在被动的灌输学习中沉睡和消减,使他们湮没在“沉默文化”的课堂中,少有机会去思考和表达,难以享受学习的快乐和创造的激情。

“教育即解放,学生即创造”,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思想和核心理念。那么,如何来实现这两点呢?

二、高效课堂“导、教、学”三合一案的实施策略

1.唤醒“主体意识”,培养“批判意识”

高效课堂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注重采取多种途径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认知结构、独特视角来审视前人认识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我们编制的“导学案”中,设置了“预学―演学―练学―思学”四个板块。“预学”板块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在预学中对教材文本进行独立思考、质疑诘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在课堂“演学”板块中通过重难点内容的选材组块、问题设置等优化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演学探究,让他们在自主管理、合作学习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和独特视角下对文本的解读,学习借鉴别人的观点,检视纠正自己的想法,不断超越自己,提升自己。在“练学”和“思学”板块中以教室的讲台、黑板、多媒体为主阵地,让学生或讲、或写、或演,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和提升,用批判的眼光对呈现的诸多成果兼收并蓄,并形成个性化的观点和认识,进而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批判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以真正体现。

因此,教师在使用“导学案”过程中千万不要惜时间、赶进度,任意剥夺或取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过程。总是放不下学生,解脱不了自己,“一言堂”到底。如果是这样,那精心设计、辛苦编写的“导学案”岂不是耗费时间却流于形式,完全有悖于初衷!

2.师生共同“经营教材”,实现课堂“文化合成”

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就是把传统的“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在我们的“导学案”中设置有“预学”板块,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将教材的解读权在课前下移给学生,形成师生共同经营教材的格局,这样才能使师生共同进入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中,对教材的不同领悟,让师生成为相互学习、互为教学的对象。在课堂“演学、练学”板块中,通过有效实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探究、表达交流、补充完善、反思提升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具体的且有针对性的教学氛围,真正体现了“教师在教中学”“学生在学中教”,使师生共同“经营教材”,实现课堂中的“文化合成”。

案例分析:初中八年级语文《杨修之死》教学案例分析

【课堂导入】

由描写杨修的诗歌导入:“聪明杨德修,时代继簪缨。笔下走龙蛇,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师问:这首诗评价历史人物杨修,认为杨修才能卓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杨修到底因何而死?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杨修之死》。

【预学展示】

1.学生介绍罗贯中及《三国》。(准备充分,扩展知识)

2.字词过关:以男女生竞赛形式设置必答题和选答题,通过这个形式,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学生互查,基础过关)

【演学交流】

1.描述故事,梳理结构:(教学重点)

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对每一次犯忌,曹操各有怎样的心理反应?(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补充)

“改建园门―甚忌之、分食酥饼―心恶之、语破奸心―愈恶之、告发曹丕―愈恶之、教植斩吏―操大怒、代作答教―杀修之心、鸡肋事件―操杀修”

2.人物分析,深入探究:(教学难点)

(1)分析曹操和杨修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分析“杨修之死”的原因有哪些。

(小组讨论热烈,思维活跃,争先发言)

生1:曹操嫉贤妒能,对杨修不够宽容。(文中领悟)

生2:杨修恃才放旷,不韬光养晦。(文中领悟)

生3:作为臣子,杨修不能与上级保持一致,不服从领导,没有团队精神。(生活联系)

生4:早年曹操与杨修父亲就有过节,后又杀了杨修的好朋友,故杨修早就积怨在心,从内心就根本不尊敬曹操。(课外积累)

3.联系实际,情感升华:(拓展延伸)

(1)联系前面学习的文章,说说杨修和纪晓岚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做法?

(2)如何让杨修之死的悲剧不在我们身上发生?

(学生讨论再次热烈,各抒己见,老师凝练升华)

“做人既要刚正不阿,又要善于保全自己,这种保全,和阿谀奉承是有本质区别的。就像舌头和牙齿的关系,最坚硬的东西是最容易受损害的。做人,当学水,放到盆里是盆的形状,放到杯子里是杯子的形状。水虽柔和,却能以柔克刚。平坦大道,险滩坎坷,都可势如破竹,一往无前!”

可以说整节课以“导学案”为载体实施教学,节奏紧凑、生动活泼、思想深刻、余味无穷。教学中老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科学整合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课前“预学”充分到位,课堂“演学”积极主动,学生观点标新立异,大放异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批判意识。教学中师生共同“经营教材”,解读文本,实现了课堂中的思想碰撞。像这样经典的文本、精彩的故事和人物,我们的老师千万不要肆意表现自己的才情,占用课堂时间表演口才,殊不知学生的思维和想法会更具新意和创意。作为老师应该放下自己的架子虚心向他们学习,正所谓“教师在教中学,学生在学中教”才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

综合上述,高效课堂下的“导、教、学”三合一案教学模式是以“生”为本,从“学”出发,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突出“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从学生角度看,“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指南针、方向盘、路线图;从教师角度看,编写和运用“导学案”就意味着教师要充分调查学情、确定目标、选择内容、精心设计、灵活应用,有效达成“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践证明,“导、教、学”三合一案是实施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是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模式。面对新课程实施以及未来高考制度的变革,我们每一位教师只有立足于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去审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不断探索,与时俱进。逐步走向理念先进、专业精深、师德高尚、教有良方的理想境界,最终赢得学生的发展,也必然成就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9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关系着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对学生的性格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学习的阶段课业负担逐渐加重,很多学生独立性差,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周围事物变化敏感,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方法是学生能否吸收理解新知识,建立独立的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放在首要位置,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之一就是将数学教学与生活进行完美的结合,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要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循序渐进地进行:

一、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学生成为朋友

小学生的心理比较敏感,很多学生都是刚刚离开父母的呵护,适应性较差,在这段时期,教师要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予以一定的关心,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用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特别偏爱优等生,对成绩差的学生要多帮助,与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上的导师,帮助学生在第一时间完成儿童时期心理角色的转变,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留心注意学生对什么样的东西感兴趣,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提供广泛的素材。

二、多研究教材,完善备课,在教材中挖掘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地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调整教学思路

数学跟其他的学科不同,逻辑能力要求高,枯燥无味,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多注意研究教材,将每一个知识点用通俗、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传授出来,对于一些重点、难点,在备课时设置好相应的备注,当讲到这些内容时,要多注意学生的反应,对学生理解不了的知识点可以设定一些趣味游戏帮助学生吸收消化,同时,将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与生活结合起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应的知识点,多倾听学生的心声,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不能为了授课而授课。

三、灵活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增添适当的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授课语言要生动活泼,多运用一些幽默段子,让学生印象深刻,对数学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四、从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入手设计预习题,提高小学生解题的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要以学生熟悉的童话世界和生活为出发点,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来布置习题,可以不断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愿意学、主动学,积极地与老师互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小学生对生活已经有了基本的认知,并对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学数学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就给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中的相遇问题,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习题,喜羊羊和美羊羊因为小事吵了一架,都不理对方了,村长想把他们两个人叫到一起谈心,可是谁也不愿去,这可急坏了村长。他忽然想起喜羊羊和美羊羊都有晨跑的习惯,而且都在羊村旁的小路上,都是早晨7点钟,只是喜羊羊隔三天去一次,而美羊羊要隔五天去一次。今天是10月3日,早晨两人都去晨跑了,那么他们下次要等到几号能相遇呢?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助村长算出时间呢?将小学生感兴趣的事融入预习题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学习的兴趣,也能够给课堂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重视提问,开展平等的课堂对话,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直接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学习内容将问题层层推进,采取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锻炼学生单独思考和团体合作的能力,同时根据本班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单独提问,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课程的设置波澜起伏,趣味生动,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用鼓励的语言调动起学生参与回答的兴趣,采取与学生平等的方式进行提问,对答不上来问题的学生要多多鼓励,对思维敏捷、回答问题又好又快的学生给予口头上的表扬,同时,采取恩威并施的方式,在整个班级表现不好的时候给予不记名的口头批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经过深思熟虑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六、采用分组提问法,并及时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评价,增强学生的满足感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两人以上的对话模式,尝试将学生分成小组,展开小组与教师、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提问,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氛围下进行沟通,自由地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倾听他人的看法,修正自己的错误观念,获得有益的借鉴。在学生之间的对话中,教师要做好引领者的角色,多倾听学生的交流,对于有偏差的地方及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修正,在适当的时候以平等的身份加入与学生的交流中,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热情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除了及时帮助学生解答外,还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评价,对善于提问的同学给予适当的鼓励,增强学生的满足感,调动起学生的提问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实践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2]赵新俊.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课外阅读,2010(8).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10

因此,本期以“高效课堂”为专题,对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阐述了构建高效课堂的思路和对策,提出了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有效的课前预习、独特的课前导入、高效的课堂研讨、精辟的课后巩固等建议,供广大教师交流、学习和共同提高,以期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合作意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高效课堂的教学新思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效率低下的“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打造适合学生的成长路线。新课程的意义,在于高效课堂要发展成为一种教师乐教、学生爱学、形式丰富、教学现代化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新课程;高效课堂;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11-02

课改的深入,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诸多变化,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逐渐将被动式的“填鸭”教学转向积极有效的引导、开放式教学。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就是要在课改的基础上,突出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入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目标多元化、实施策略人性化的特征。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日益显现的缺陷

初中语文的教学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学习祖国语言,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语文学习的社会智力背景相当宽泛、学习范畴也日益加大,再加上学生的学科兴趣分化,在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下,很容易出现以下这些问题:

1.轻视基础知识,不重积累,缺少学习方法的引入。在语文教学中,基础的掌握至关重要,如今的初中语文课堂,较少涉及基础字词、语法和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掌握。通常情况是,学生在听或读一两遍之后就进行讨论交流。这显然是不可行的,这样的讨论交流缺乏相关的阅读基础,学生只能进行或片面或肤浅甚至错误地感悟。

2.缺乏科学求实的精神,盲目追求形式的创新。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法对课堂效益的提升大有裨益,但是仅仅追求形式创新,不讲科学实际,反而会南辕北辙,离最初目标越跑越远。有些表面热闹的教学,各种探讨交流,配上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排场铺张,这样不仅浪费时间,也影响学习能力的养成。

3.一味褒扬,评价不当。语文教学提倡各抒己见,但是教师在给予学生评价时最好中肯、恰当一些。恰当的表扬能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恰到好处地指正错误,也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一味褒扬,认为“什么样的答案都有道理”,会使学生得不到客观公正的指导,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语文教学要提高效率、增强效果,就要实施科学有效的新方法,高效课堂的推进势在必行。

二、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指出,教学的过程要力争做到有效、最优,这也是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总目标。而要达到这个总目标,就要达到牢固基础知识、做好阅读教学、提升写作能力、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开展实际有效的学习活动这几个目标。

1.牢固基础知识。教师如果意识不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就会在教学过程中疏于教导,久而久之,学生也会轻视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下降,影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掌握,最后形成写白字、表意不清的态势,严重影响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将教学立足于应用之上,并将基础知识的教学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中,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

(1)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熟练使用字词典;正确地书写和运用常用汉字。

修辞:了解和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够在阅读中识别并在写作时熟练运用。

语法: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准确无误地运用。

(2)实施策略。在立足于实践的基础上,将基础知识的教学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根据教学活动等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策略。首先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善于累积、善于运用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累积,在多次运用中才能逐渐掌握,比如,工具书的使用、修辞手法的运用、文学常识和文体知识的掌握等。其次,长期累积不能等同于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为学生减负。第三,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特点等实际情况来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书法、作文比赛、成语接龙等。第四,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立足于文本,有利于学生牢记基础知识,并有效地巩固和提高。

2.做好阅读教学。注重做习题而不重读书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要用加强阅读的方式来改变这种低效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爱不爱读书、读多少书、读什么样的书、会不会读书、能收获什么等这样一些关于阅读的问题甚至可能决定语文教学的成败。

(1)教学目标。首先是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从用标准普通话朗读,到用浏览的方式拓展范围,再到一定速度的默读,都要循序渐进。利用馆藏、网络等资源搜集所需材料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部分,利用多种资源的能力有助于开拓视野、激发兴趣、扩大知识面。其次是阅读数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要有相应的阅读计划,如每学期要看多少名著、多少散文等,在量上达标才能在质上突破。最后是阅读质量。阅读质量一方面指学生阅读的内容要适合相应的年龄段,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阅读从课本和课堂延伸到方方面面,学生能否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结构、体验文章表达的感情,能否欣赏文学作品、感受语言魅力也是阅读质量的重要指标。

(2)实施策略。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尤其如此。要形成先学后教的阅读模式,在学生读完、思考完之后再教学,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其次,要注重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字词的推敲、对篇章的理解能锻炼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最后,树立良好的阅读理念,使学生认识到阅读不仅是为读书、为学习而阅读,读书也不仅限于课堂。

3.提升写作能力。

(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写作习惯。改变以往学生被动的写作心态,启发兴趣使之勤于写作、善于写作。

(2)实施策略。首先要明确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应以实际生活为写作的灵感来源,使学生能够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想。其次,写作思维的更新。以往对学生要求“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可能还是写不出来。利用学校和身边发生的事情来调动写作思维,尝试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看问题。再次,注重写作方法:一是谋篇布局的方法要掌握,二是文章结构的巧用活用,三是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4.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基本任务,要从整体上提升语文水平,就要练好口语交际能力,达到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双重提升。

(1)教学目标。在生活和人际沟通中的运用是基本要求,此外,还要注重情感态度、倾听能力、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培养。

(2)实施策略。一是技巧和方法的培养,在听与说的不同状态下应怎样表现,在不同场合和对象又该怎样等。二是将听和说与读和写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共同提升。

5.开展实际有效的学习活动。开展实际有效的学习活动,属于语文综合性活动学习范畴,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素质的提高和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组织筹划等知识和技能,在过程中掌握和巩固学习语文的能力、在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爱国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2)实施策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健康活泼的综合性活动。

三、高效课堂的启发

高效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也给教师的教学艺术带来新的转机,可以说高效课堂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良好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推进脚步必将越来越快,学习将变得越来越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志辉.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有效的学习活动再也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它应当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它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是高效课堂的基本前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这种差异性。”

1. 了解学生个性。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

2. 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比如,在探究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 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3. 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的进行团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二、良好的自学能力是高效课堂的坚强后盾

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 、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 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 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 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 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 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 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 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与自觉钻研数学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教师要不断地将学习数学方法化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明白“授人以渔”的道理。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高效课堂的保证

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 就 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就个体学习的内在本质而言的,关键是看自我在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中的角色地位与表现。与之相对的是“被动学习”、“他主学习”或“机械学习”。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 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 可 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 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 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 并从中调整了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还存在着串讲串问,牵着学生鼻子走,不给学生留有积极思考的空间。

高效课堂实施策略范文12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课程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1.教学目的不明确。由于受到中考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对教学目的无法真正明确,一方面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另一方面却又想着让学生在中考取得好成绩,一直在细细地讲述考点、重点和难点,这就让教师成了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矛盾之下,教学目的就不明确了,教师又普遍采用以传授知识为教学的重点,硬性将课本知识和考试内容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长期发展和潜在能力的培养。

2.课堂教学缺乏实践。如今,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出现空洞的情况,以在语文模板中所占比例重的作文为例,长期以来教师对作文课都颇为头疼,指导学生写出满意的作文一直是教育工作中所要突破的难关。因此,在作文课上,教师讲题材、讲格式、讲框架等等,目的就是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写出差强人意的作文。但是,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空洞无物,缺乏情感。归根到底,就是生活经验少、实践少、阅历少。作文效果得不到改善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生活感悟,以至于为文者的思想和想象能力得不到拓展。

3.课堂教学过于封闭。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往往会在授课之前进行备课,以求教学效果更佳。但是,不少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喜欢一手拿着《语文》课本,一手拿着教案参考书,结合两者进行备课。备课一般也以教学重难点为主,所设计的教学流程较为简单,教学方法的构思也较为传统,教学目标也与应试教育息息相关。这种情况下的语文课堂通常如学生所说:乏味、封闭、无趣。创新,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不创新、不拓展的语文教育课堂致使教学效率得不到切实提高。

二、优化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策略

1.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语文教学,明确教学目的。在新课改的要求影响下,语文课堂教学的中心应从“教”转变为“学”,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从片面的、静止的、单一的教学转变成联系的、动态的、多元的新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学习《送东阳马生序》时,让学生自行进行翻译,遇到难句时提出问题,如:容臭、持汤沃灌、袍敝衣等等。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语文指导。《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重视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打开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重视生活周边的人、事、物的发展。在作文的指导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处处存在于生活之中,要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结合合理的想象,进行作文。生活周边的人、事、物往往是灵感的来源,只有面向生活、立足生活、感受生活,才能真正在作文中体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从生活中感悟出来的作文,必然是有情感、有经历、有感想的。

3.建设开放式教学课堂。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以课本知识为重,忽略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必然关系,导致了语文课堂一味地强调重点、难点和考点。教师通常以考试要求为指挥棒,设计的教学流程、结构和方法都以考试为落脚点和归宿,这样语文课堂就成为枯燥、乏味的代言人,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渐渐失去兴趣。因此,教师有必要建设开放式课堂,以生活为重,以学生为本,将语文的资源和空间逐渐扩大。生活如此多娇,语文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而要跳出课堂,向生活靠拢。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的语文学习,让学生去探讨生活周边发生的人与事,让其进行观察和感悟。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参加自然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的世界。

建设开放式教育课堂,需要创新的思想和实际的拓展。开放式教育课堂不仅让语文成为有趣、生动的代言人,而且能让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学习人文精神,让学生人人成人,人人成才。

三、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