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肥水之战

肥水之战

时间:2023-05-29 17:50:24

肥水之战范文1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合肥;创新;经验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048-03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皖江示范区也进入到纵深发展的新阶段,安徽省皖江办提出推进新一轮皖江示范区建设工作,“确保完成示范区年度建设各项任务,为引领带动全省转型发展、建成长江经济带新支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于2010年启动,“十二五”时期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一、承接产业转移成果展示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安徽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安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有利于皖江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区域主导产业,加速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安徽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皖江人民积极抓住这黄金发展机遇,结合地域实情,探索出一条科学承接、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子,示范区经济实力得到明显增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示范区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拉动全省经济年增长近10个百分点,使安徽增速跃居中部第一位。”[2]“2015年,皖江示范区生产总值达到14 639.3亿元,增长9.6%;引进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到位资金5 891.5亿元,增长14.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5.3亿美元,增长12.3%,大大超过2010年皖江城市带获批时确立的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6 825.4亿元,占整个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76.5%。”[3]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省会合肥发挥了龙头作用,在五年大发展期间,率先启动,科学承接、创新承接、绿色承接,成绩斐然,经济水平飞速提升,成为皖江示范区最具活力增长极的城市,在拉动示范区经济增长中作用举足轻重,据2016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三个千亿台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是“十一五”末的2.5倍。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合肥的家电、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加速转型升级,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崭露头角,光伏、新能源、机器人技术初露锋芒。巢湖市划归合肥后,第五大淡水湖巢湖变成合肥“内湖”,使合肥总面积超过武汉、南京,2015年末,合肥常住人口接近800万,未来有望成为千万人口级别特大城市。合肥城镇化率大幅提高,核心城市功能突出,作为全国综合通枢纽城市的建设速度加快,4E级枢纽干线新桥国际机场通航,高铁特等站合肥南站正式运营,城市轨道交通雏形初现,地铁1号、2号、3号线开工建设,未来地铁线路将会覆盖全城。

二、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的意义

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发挥地方比较优势,引导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推动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合肥引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再加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规划、政策双重发力,叠加效应明显,赶上合肥“十二五”建设,发展机遇对合肥难能可贵。合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处于龙头地位,其承接经验对其他地区起到示范、支撑作用,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区域带头作用,将直接推动示范区整体、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实现皖江地区健康、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期间,合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立足自身优势,大胆创新机制,合理布局,坚持科学承接与自主创新发展并重,优势产业、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科学评定,努力找准承接点,提升承接能力,完善产业链条,打造配套产业,培育产业集群,构建承接产业转移核心区域。合肥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经验值得研究总结,帮助我们更进一步探索创新承接模式。

三、合肥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经验思考

1.提前布局、承接优势明显,战略部署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皖江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布局较早。20世纪90年代,浦东开放,安徽省委、省政府顺势提出了“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战略决策,皖江地区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为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省委、省政府于2005年提出“东向战略”,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合作。皖江地区大胆创新,攻坚克难,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平台初步成形。

合肥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先头兵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合肥是安徽政治、经济中心,产业基础良好、承接空间大,距离长三角交通便捷。2010年3月,合肥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员,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新格局打开,诸多明显优势使合肥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合肥科研基础雄厚,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是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国第一台窗式空调、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都是在合肥诞生。为更好地运用政策,合肥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积极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促成合肥核的形成,打造合肥经济圈。合肥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为重点,重点打造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用电器产业,以建立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4]2012年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落户新站区,这个“区中园”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重点发展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促进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夯实承接平台、增强承载力。在皖江示范区发展政策指导下,高铁线路布局优先合肥,为畅通承接产业转移中资源、人员的流动渠道,合肥加大公路、水运、港口、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主动与长三角“大交通走廊”无缝对接。为扩大对外开放,开展交流合作,对重点项目、外来技术给予资金补助;为夯实承接平台,对获批的各类产业基地、创新园区给予专项建设基金。合肥市政府规定:“对市外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来合肥市落户、投资的,给予其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10%、最高500万元的奖励。来合肥市落户的企业将研发总部迁入合肥市,研发总部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 000万元的部分,给予投资额20%、最高1 000万元的资助,专项用于研发总部建设。”[5]

承接产业转移要有成效就得有好项目落户。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第一要务要靠招商引资第一要事来保证”,全力打造“政策洼地”与“服务高地”,努力使合肥成为“投资宝地”。对核心项目,从洽谈引进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等各环节强化服务保障机制,营造高品质的服务环境。在重点项目引进中,资金往往是难题,合肥创新投融资方法解决困难。比如,对京东方六代线项目,采取模拟产业基金的方式,带动社会投资参与[6]。为推进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帮助代建厂房,给予补贴,在审批环节给予“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2014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创新性做出省市共建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战略部署,省市共建公共资源交易综合平台在全国尚属首次,“合肥模式”引发关注。合肥投资环境升级,承接能力增强,区域性市场初显。

3.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配套支撑、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合肥找准自身定位,结合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把优势产业做强做大。随着承接产业转移,合肥家电、装备制造业飞速发展,其中家电销量全国领先,合肥被美誉为“家电之都”。同时,合肥积极引导企业壮大特色产业,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配套支撑,促进产业集中布局。在京东方TFT-LCD六代线项目的引进上,合肥政府充分考虑了项目自身的成熟稳定性,以及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地区传统优势。京东方入驻后,吸引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企业前来,开启了合肥承接产业转移的序幕,随后一大批电子巨头、光伏“大佬”接连落户合肥,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成为合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承接产业转移如果只集中低端产业链的承接,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与成熟的创新体系,那么是不利于地区长远发展的。合肥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是高端产业,定位是高起点承接,合肥正快马加鞭,大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突出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以“创新、转型、升级”为战略思路,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合肥的新能源、太阳能光伏、机器人、智能语音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4.承接与创新并重,壮大科研力量,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合肥市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努力把“制造”转变为“创造”,不断激励创新,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激励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机结合起来,持续壮大科研力量,促使产学研相结合,推动企业和高校人才双向流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提高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决策话语权,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研发占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承接产业转移就是人才聚集、资本聚集、技术聚集的过程,需要积极引资引技引智,合肥现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211高校,拥有中科院物质研究院、多个部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同时,合肥未来将继续推进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努力筹建国际水平的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

为适应示范区产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示范区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合肥市接连出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以及《皖江城市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及中职教育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创新举措,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加快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全方位深层次校企合作。

四、合肥承接产业转移未来展望

2016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有8个城市被纳入规划中,合肥被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之一。

随着合肥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合肥战略地位被进一步提升,发展势头强劲,“合肥速度”全国瞩目。展望未来,多项重点政策覆盖,有利于合肥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全方位、宽领域对内对外开放,有利于合肥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肥积极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城市名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入“十三五”建设时期,合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推进体制、机制等全方面创新,锁定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创新承接、高端承接,全面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促进区域协调联动,在凸显自身特色基础上进一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皖江办.关于印发2016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Z].2016-07-15.

[2] 丁海中,周禹,王开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报告(2014年)[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 尹永光.皖江城市带成安徽发展新引擎探因[N].长江商报,2016-03-21.

[4] 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修订)[Z].2012-12-04.

肥水之战范文2

南海、东印度洋、西太平洋,历时23个昼夜,航程8 000多海里,海军南海舰队导弹驱逐舰“合肥”舰、“兰州”舰、“广州”舰,导弹护卫舰“三亚”舰、“玉林”舰,综合补给舰“洪湖”舰,舰载直升机3架及数十名特战队员,组成三个兵力群,在远海大洋积极展开练兵备战。

“参训兵力多、带动兵力广,全程突出实战条件下的对抗,是这次远海训练的突出特点。”编队指挥员、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周煦明告诉记者。通过训练,检验了新型主战舰艇、潜艇和航空兵作战运用,积极探索了常态化远海训练方法路子,增强部队海上编队指挥信息系统组网运用,侦察预警、信息传递、分析判断和指挥决策等要素集成训练,强化了海军力量的常态化运用。记者全程跟训,切身感受到海军舰艇编队远海大洋练兵备战透出的实战味和实战化练兵给海军部队带来的新变化。

从南海到印度洋、太平洋,从重要海峡和主要水域,每一场演练都不是孤立的―― “合肥”舰装备的130毫米舰炮实弹射击

背景复杂化:锤炼应急处置能力

“我是中国海军军舰174,你即将进入我领海,为避免发生误判,立即转向远离。”航行至西沙海域的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通过组织搜索跟踪、警示驱离、临检拿捕等多种特情处置演练,提升了部队海区管控能力。

演练的背景是由在西沙海域担负值班任务的“韶关”舰模拟不明国籍商船抵近我领海侦察,正在该海域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导弹驱逐舰“合肥”舰通过先进的雷达探测设备率先捕捉到目标,并迅速采取措施。演练现场,“合肥”舰高速向目标靠近,舰载直升机快速起飞前出查证。多种方法警示驱离无效,“合肥”舰果断通过主副炮进行模拟拦阻射击,并令其停船接受检查。

海区管控手段包括跟踪监视、警示驱离、临检拿捕等,是对侵犯我国海洋权益的外国船只实施驱离、警示、扣押等,这既是各国海军的通行做法,也是合理运用国际法赋予军舰的权利,是保卫国家海洋权益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必要手段。

背景设置复杂化,是这次演练的一个突出特点。编队结合海军舰艇海上维权维稳任务重、海上形势复杂等特点,组织开展海区管控演练,进一步完善了组织程序和实施方法,在加强舰艇各部位与各兵力协同配合的同时,也提高了一线舰艇指挥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在完成海区管控演练后,远海训练编队一路南下,经巽他海峡进入印度洋。巽他海峡是沟通爪哇海和印度洋的重要航道,也是北太平洋国家通往东非、西非或绕道好望角到欧洲航线上的航道之一,在军事和经济上都有重要价值。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曾率领远洋船队穿过此水道。

在这里,一场反恐反海盗演练也随即打响。由远洋综合补给舰模拟的运输船队遭遇多艘疑似海盗船只袭扰,由导弹驱逐舰“合肥”舰、“兰州”舰,导弹护卫舰“三亚”舰组成的护航编队对海盗船只进行驱离,并对“洪湖”舰模拟的运输船队进行伴随护航。

上午9时许,演练开始。随着急促的战斗警报,舰员和随舰特战队员按照部署迅速就位。“合肥”舰和“兰州”舰上,观测组密切监视海面,锁定可疑目标动向;警戒组占据有利位置,对海上可疑目标实施严密监控;火力突击组携带轻武器在起降平台集结;火力支援组调整舰炮瞄准目标,随时准备火力打击。

“对海盗进行打击,是国际法赋予海军军舰的特殊权利,也是世界各国海军的通行做法。”编队参谋长、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副支队长龙卷告诉记者,“演练中背景设置既有国际复杂形势,也有海上各种敌情交织,给执行任务官兵提出更高要求。通过设置这种复杂背景,在远海组织这种常态化训练,对提高各级指挥员组织指挥能力,提高编队依法行动、正确处置各种复杂情况能力,提高海军远海大洋执行多样化军事行动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空中到水下,从水面到电磁空间,每一场战斗并不是某一个孤立的科目―― “合肥”舰与战机远海协同训练

课题连贯化:与未来海战场对接

南海某海域,一场空情威胁条件下的跨昼夜舰潜对抗演练悄然拉开序幕。

“报告舰指,声呐发现目标,方位076,距离5.3千米。”演练一线,以新型导弹驱逐舰“合肥”舰为指挥舰的红方舰艇编队与藏匿深海的某型潜艇展开激烈厮杀。“合肥”舰利用先进的声呐探测装备,很快锁定蓝方潜艇的踪迹。然而,蓝方潜艇通过大深度下潜,来规避“合肥”舰的搜索与攻击。在脱离“合肥”舰的声呐搜索范围后,蓝方潜艇迅速对红方舰艇编队进行反制。

让红方舰艇意想不到的是,在与潜艇激烈角逐的同时,蓝方战机又突然来袭。红方编队迅速调整攻击队形,对来袭蓝方战机实施抗击。演练中,潜艇和航空兵也不断调整攻击方案,与水面舰艇进行不定时、不定海域、不定战法的连续对抗,这对所有参加演练的官兵都是一次实战的检验。

牵一发而动全身。“未来海战场,反潜作战不仅要思考如何发现和攻击潜艇,更要考虑‘敌’方协同兵力的打击。”远海训练编队政委谭江山介绍说。在远海训练过程中,他们通过设置连贯性课题,从空中、水面、水下以及电磁环境等“四维”空间构建“敌”情,最大限度贴近实战,最大限度检验了海军新型主战装备的各种技战术性能和各级指挥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这种课题的连贯性设置,实现了海军主战舰艇与未来海战场的无缝连接。 “合肥”舰、“兰州”舰编队航行

西太平洋某海域,一场复杂环境下的实兵对抗演练,在远海训练编队间悄然拉开序幕。由导弹驱逐舰“合肥”舰、“兰州”舰,导弹护卫舰“三亚”舰组成红方舰艇编队,对由导弹驱逐舰“广州”舰、导弹护卫舰“玉林”舰组成的蓝方舰艇编队实施立体打击。演练还同步带动南海舰队航空兵、潜艇以及北海舰队部分兵力参加。

演练中,红方编队的进攻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发现蓝方舰艇编队准备实施打击时,红方舰艇编队却陷入了蓝方精心设置的“陷阱”:蓝方舰艇编队故意暴露行踪,掩护深海藏匿的潜艇出击,以达到阻击红方舰艇的进攻并实施反制打击的目的。刚刚摆脱蓝方潜艇追击,红方舰艇编队又遭遇蓝方导弹袭击和空中战机打击……

海天一色,险象环生,上演“十面埋伏”。这次蓝方编队接到的任务就是不断为红方舰艇制造“麻烦”,蓝方编队指挥员、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支队长翟保然告诉记者,这次对抗给了一线指挥员充分的临机处置权,蓝方编队主要通过创新战法来弥补装备方面的不足,以达到阻击红方舰艇行动的目的。 引导舰载直升机着舰训练

每个课题都以作战任务为牵引,与未来海战场对接,紧紧围绕海上机动作战中的重难点问题来组织实施。

大海深处,远海训练编队又听令起航,下一场战斗又即将打响。

从驱逐舰到补给舰,从战机到潜艇,每个战位都在远海接受实战的检验――

兵力任务化:作战单元发挥最大潜能 防空反导作战演练

“舰空导弹攻击,打击目标1557,齐射两枚。”在太平洋某海域,首次参加远海训练的远海训练编队指挥舰“合肥”舰,组织进行了一场实战条件下的防空反导演练。记者在“合肥”舰作战室看到,由舰空数据链、舰舰数据链和舰岸数据链组成的“数据战场”让人眼花缭乱。指控技师、三级军士长张建清迅速将各路数据准确传送到雷达和导弹战位,实现了对蓝方来袭导弹的成功拦截。

这是“合肥”舰利用装备信息化程度高、防空反导能力强等特点以及使命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战化训练,强化参训舰艇的“任务运用”。从南海到印度洋、太平洋,航行一路,练兵一路。编队“兰州”舰、“广州”舰、“三亚”舰、“玉林”舰、“洪湖”舰也在不同海域、不同海况、不同训练强度条件下开展了符合本舰艇的实战化训练。

远海大洋,一艘战舰防御力量最弱的时候莫过于后勤补给时。印度洋某海域,蓝方对以导弹驱逐舰“合肥”舰为指挥舰的红方舰艇编队的袭击,也选择了红方编队进行后勤补给时。 “洪湖”舰对“合肥”舰进行靠泊补给

上午9时,海军综合补给舰“洪湖”舰抵达印度洋某海域,开始对刚刚结束东盟防长扩大会议海上联合演练、加入远海训练编队的“兰州”舰进行后勤综合补给。演练现场,导弹驱逐舰“兰州”舰迅速占领补给阵位,“洪湖”舰采用横向补给模式对“兰州”舰进行综合补给。然而,正当“洪湖”舰对“兰州”舰进行油水补给时,蓝方多架战机突然直奔补给舰而来。

担负警戒任务的“合肥”舰和“三亚”舰组成防空队形,并抢占攻击阵位,对来袭的蓝方战机实施打击。双方交战中,“三亚”舰多名舰员“受伤”,伤情严重的两名伤员通过直升机转运到“洪湖”舰。在“洪湖”舰医疗室,医护人员利用先进的手术设备对两名伤员进行手术救治。

远海大洋,远洋综合补给舰“洪湖”舰战时油水补给、医疗救护等功能作用得到了实战化的充分检验;“兰州”舰、“广州”舰、“三亚”舰、“玉林”舰,结合未来海战担负的使命任务,强化了中远程防空反导、深海反潜等实战化科目的演练。每个作战单元都激发出最大潜能。

从海区管控到反恐反海盗,从反潜防空到打击“敌”驱护编队,每一个作战行动都紧贴海军职能使命―― “合肥”舰吊放小艇

行动多样化:逐梦深蓝更加从容

南沙某海域,战斗的气息在蔓延。

“我们所在的投放点,‘敌’方守卫严密,歼‘敌’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隐蔽自己,伺机歼敌。”航行至南沙海域的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在巡航南沙岛礁过程中,与南沙守备部队开展了一场实战条件下的攻防演练。演练一开始,“合肥”舰、“三亚”舰和“洪湖”舰搭载的特战分队乘着夜色,通过直升机和小艇悄然出击,率先向渚碧礁守备部队发起渗透破袭。

渚碧礁守备部队警戒兵力及时发现“敌”情,迅速组织抗击。随后,远海训练编队还先后巡航了赤瓜礁、永暑礁、华阳礁、美济礁、南薰礁、东门礁等南沙岛礁附近海域,并带动相关守备部队,围绕指挥控制、侦察预警、战备等级转进等进行攻防演练,最大限度检验了南沙岛礁守备部队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了守礁官兵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增强了守礁部队整体防御作战能力。 特战队员搭乘小艇巡航南沙岛礁

在训练过程中,远海训练编队还结合海军遂行使命任务的特点,先后组织进行了实战条件下的驱离警示、搜索查证、打击近岸目标、反潜、防空等军事和非军事20多个作战行动演练。

“01,我已发现目标,方位068,距离267。”“对海注意,导弹攻击,打击目标1438!”这是编队舰载直升机在远海大洋实施超视距引导打击的情景。

东印度洋某海域,远海训练编队与蓝方舰艇展开激烈对抗。“合肥”舰对蓝方舰艇展开搜索,几番搜索未果,“合肥”舰舰载直升机听令起飞,采取超低空飞行、无线电静默等方法,机动至编队前方搜索空域,开始雷达搜索。机组人员利用直升机搜索雷达迅速捕捉到蓝方目标舰艇,并及时将信息传回编队指挥所。在直升机引导下,编队进行了导弹攻击和协同作战训练,模拟完成对蓝方海上舰艇的突击。 舰载直升机飞行员研练飞行计划

肥水之战范文3

[关键词]现代经济 区域金融中心

一、合肥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必要性

目前,大约全国有29个城市先后提出了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这些城市基本上都是省会城市或者直辖市。合肥作为安徽省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构建区域金融中心,是实现“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合肥作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龙头,经济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对金融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省会城市经济圈战略以及安徽省率先实现中部崛起的目标,都要求把合肥建设成为一个辐射全省、承东启西的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另一方面,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不能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就很难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合肥在整个中部城市中经济水平并不占优,地域上受到南京、武汉等中心城市的包夹,如若不把握时机,谋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将有可能被边缘化,对合肥市,乃至整个安徽省经济的发展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些都使得把合肥建设成为安徽省乃至周边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成为促进和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合肥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有利条件

1.经济发展潜力。近年来,合肥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925.61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701.61亿元,年均增长17.9%,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全国省会城市第三,中部省会城市首位。

图1 2006-2010年中部六省会城市发展速度比较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以及合肥统计信息公众网

2.金融总量不断增强,结构不断优化。伴随着合肥省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建设金融中心各项政策的有力执行,2010年,合肥金融业增加值达151.06亿元,同比增长30.46%,占全市GDP的5.6%,占第三产业增加值13.58%,金融业已当之无愧成为合肥市支柱性产业之一。与此同时证券、保险、期货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迅猛,仅2011年合肥就新增上市公司6家,12家证券期货公司和5家保险公司在肥设立分支机构,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已具雏形,主要业务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支持经济发展能力增强。

3.政策支持。自合肥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战略目标提出以来,得到了省市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安徽省、合肥市相继出台多项举措助力合肥金融中心发展。2008 年省政府《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提出了“力争到 2015 年,使合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运行稳健的区域性金融中心”;2011年《安徽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中更加具体的提出建设合肥区域经济中心的各项举措。

4.区位交通优势。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基本涵盖中国东、中部七省一市、长江中下游地区近5亿人口。未来几年,将有10条铁路穿境而过。高铁枢纽、4E级新桥国际机场正在加快建设,随着合肥港综合码头的建成,合肥将成为通江达海的内河航运中心。

5.科教创新优势。作为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合肥是国务院批准的唯一科技创新试点市,是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核心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各类高校60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各类科研机构358家,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才比例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因此,巨大的科教人才优势为合肥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保障。

三、合肥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制约因素

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制约,安徽省金融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合肥距离区域性金融中心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

1.经济基础薄弱。受制于安徽总体经济水平偏低、缺乏历史根基等因素,合肥经济总量落后于中部其他省会城市。

2.经济结构优化难度较大。以产业结构状况看,合肥第二产业中主导产业趋同,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偏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够强。第三产业整体实力不高,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对金融业发展也形成了制约。

3.金融业总体规模限制。2010年,合肥市金融业虽然同比增长30.46%,占全市GDP的5.6%,但增加值仅有151.1亿元,而同期中部地区的武汉实现 347.12亿元,是合肥的2倍多。与此同时合肥上市公司融资能力仍显不足,保险、证券等收入在中部省会城市地区排名也靠后。

参考文献:

[1]黎平海.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S].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肥水之战范文4

合肥市,历史悠久,古称庐州,又名庐阳,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巢湖北岸,辖东市、西市、中市、郊区4区和长丰、肥东、肥西3县。总面积7266(市区458)平方公里,人口425.9(市区127.94)万。市内道路宽阔,绿树成荫,景色优美,既多现代建筑,又有名胜古迹,是一座古老而又年青的城市。

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信息、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全国甲等开放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拥有中国科技大学等30余所高等院校。高科技工业园、科大同步辐射实验室等蜚声中外。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不一。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载:“夏水暴涨,施合于淝,故曰合淝。”通常把施水叫南淝河,肥水叫东淝河,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淝,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市素以“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常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魏将张辽大败孙权十万大军的逍遥津战役,即发生在这里。两千多年前,这里就已开始形成商业都会。秦、汉在此设郡县,明、清为庐州府治,民国时为安徽省省会,如今已是千樯鳞次、商贾辐凑的商 业都会。

合肥素有“绿色城市”、“花园城市”的美名,其环城公园便修建在合肥古城墙的基础之上,沿着起伏的岗丘地形,加之原有的绿林带及护城河,精筑而成。环城公园总长约达9公里,分为六个景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茂林修竹,夏河朝露的银河景区;湖峦相映、水碧枫赤的西山景区;林木葱茏、芳草常青的环北景区。这样的环城公园无城墙之隔阂,面水而立,一派迷人旖旎的江南风光。

近年来,合肥经济突飞猛进,城建日新月异,五里飞虹东西飞架,庐州灯火流光溢彩。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岗工业区等镶嵌周边。淝水穿城而过,环城公园似翡翠项链;逍遥古津、包河秀色、瑶海公园等如珍珠散落其间;蜀山春晓、包公墓园、教弩梵钟、吴王遗踪,徜徉其间,吊古论今,让人留恋忘返。

合肥的名胜古迹甚多。从前有镇淮角韵,梵刹钟声,藏舟草色,教弩松荫,蜀山雪霁,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顶朝霞八处,统称 “庐阳八景”。其中巢湖夜月,四顶朝霞等景,现已不属合肥市;镇淮角韵等景,因天长日久,物换星移,已荡然无存,成为历史陈迹。现在的名胜古迹以教弩台,明教寺,逍遥津,包公祠等最为著名。

合肥物华天宝,地杰人灵,名人辈出,星转斗移,改革开放给合肥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如今,合肥市正以科学城、工业城、园林城、卫生城的崭新姿态,笑迎天下客,广结世界朋友。

肥水之战范文5

许小柠跟陈夏夏并排坐在操场边。

“好热啊!”许小柠已经连续吃掉了三根柠檬雪糕和两大份红豆冰沙,可还是觉得热。

“我都说过了嘛,心静自然凉!”陈夏夏无奈地摇摇头,她脚下摆着一排矿泉水瓶子。

“喂,你怎么可能要求一个体重高达一百四十斤的胖子心静自然凉?!”许小柠恼怒且悲伤地说,“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过一个和她们一样的夏天啊!”

操场上来来往往的全是瘦瘦的长腿美女,相比之下,坐着的许小柠和陈夏夏活像两座山,在烈日之下,稍微动弹一下都觉得热。要不是必须完成校报主编分配下来的摄影任务,两人一定会选择呆在教室里不出来。

陈夏夏摆弄着相机,她已经热得连快门都按不动了。忽然,一个男生走进了相机的镜头。那个男生高高瘦瘦的,穿着白衬衫、牛仔裤,皮肤白皙——这不正是主编分配本次摄影任务时口中反复强调的“阳光型男”么?陈夏夏赶紧按下快门。没想到,那男生越走越近,最后居然站在了镜头前。

陈夏夏和许小柠一起抬头,只见那男生咧嘴一笑:“拍我?我可是要收版权费的哦!”陈夏夏和许小柠愣了几秒钟,赶紧站起来。

“我们是校报的记者,我们……”陈夏夏一时结巴起来。

“我知道,你不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校报摄影师陈夏夏么?我经常关注你的摄影作品。”陈夏夏第一次被人这样夸奖,脸更红了。

“韩林,三对三篮球赛就差你一个了!”这时一个抱着篮球的男生在不远处大喊。

“马上来!”韩林跟陈夏夏和许小柠挥挥手,跑开了。

许小柠和陈夏夏对视一眼,两个人忽然间觉得天气似乎没有那么热了。而带来这一丝清凉的就是在不远处的韩林,他像一支抹茶雪糕,清凉却不甜腻。

2

校报编辑部里静悄悄的,许小柠坐在电脑前校对稿子。

陈夏夏用手捅了捅许小柠:“要不我们减肥吧?”

“减肥?”许小柠叫了出来,直摇头,“陈夏夏,你不是脑袋坏掉了吧?减肥需要很顽强的毅力,可惜你我都不是意志坚定的人,还是算了吧!”

“我就是知道自己的意志不够坚定,所以希望我们能一起减肥啊!”陈夏夏似乎对这个提议很满意,“我们互相监督,一定能成功!”

“我才不要减肥呢!陈夏夏,你怎么突然想起要减肥了啊?”

“我只是……我只是觉得瘦一点儿可能不会觉得那么热吧。”陈夏夏搓了搓手,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

“你还是自己减吧,我在精神上支持你!”许小柠说。

“许小柠,你也太没斗志了吧!我现在宣布,我——陈夏夏,要减肥,我要和肥肉‘战斗’到底!”陈夏夏手舞足蹈地吼着。

就这样,她的夏日“大作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3

“减肥的方法之一是节食,少吃肯定会瘦!”回家路上,陈夏夏对于自己决心减肥一事仍兴致勃勃。

“算了吧,就你,路过蛋糕店时腿发软走不动,每天中午第一个冲进食堂……要你节食不等于要了你的命?”许小柠不屑一顾地说。

第二天早上,陈夏夏起床,觉得自己状态非常不错,没有饥饿感。

“我一定会胜利的!加油!”陈夏夏对自己说。

还没走到厨房,陈夏夏的意志就动摇了。一阵阵诱人的香气让她鼻头发痒,她不由自主地吞了吞口水,然后看见餐桌上摆着她最爱吃的水煎包。

“老妈,这早餐不‘给力’啊!”陈夏夏高呼。

“还不‘给力’?你不是最爱吃水煎包么?特意给你买的。”陈妈答道。

“我从今天开始节食,你怎么能一大早上就拿这么好吃的东西诱惑我呢!”陈夏夏的眼睛一直盯着水煎包看。

“爱吃不吃!不吃就喝豆浆吧!”陈妈把豆浆摆到陈夏夏面前。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豆浆在陈夏夏看来尤为清淡,这豆浆肯定是兑水了!

陈夏夏眼睁睁地看着老妈夹起一个水煎包,轻轻咬开,然后看到汁水留出来,香味溢满了整个厨房。陈妈还故意把咬开的水煎包在她面前晃了晃,接着一口吞下。

陈夏夏受不了了,舌头上的每一个味蕾都呐喊着:“我要!”

“算了!我从中午开始节食!”陈夏夏把豆浆推到一边,再把水煎包拖到面前,狼吞虎咽起来。

吃完早餐,心满意足的陈夏夏来到学校。

“你嘴里有一股包子味,我就说你肯定坚持不下来嘛!”许小柠在教室门口一脸坏笑地看着她。

“谁说的,早餐要吃好,节食也应该选在中餐和晚餐。我这是有‘作战’计划的!”陈夏夏撇了撇嘴。

“哟,还真没看出来!好吧,让我看看你能‘作战’多久。”许小柠捂嘴偷笑。

中午,下课铃一响,陈夏夏压制住内心的冲动,强装淡定地从书桌里掏出一本杂志,一页一页地翻看。不知道怎么这么邪门,平时杂志里也没见这么多食品广告,今天这些广告全都冒了出来!

“面包最好的伴侣——你拒绝不了的巧克力酱!”、“手把手教你做咖喱鸡”、“伊斯坦布尔,美食的王国”……看着这些标题,陈夏夏吞了吞口水,合上杂志。

还是趴在桌子上睡觉最安全,以守为攻——她又改变了“作战”方式。

因为没吃午饭,下午上课时陈夏夏迷迷糊糊的,肚子虽然不叫,但胃似乎隐隐作痛。她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只知道老师的嘴在动,浑身冒着金光。好不容易熬到第一节课下课,陈夏夏站起来,发现自己的腿麻了,头重脚轻。她跌跌撞撞地挪进厕所,厕所里的地板很滑,她一下子没站稳,跌坐在地上。

“哎哟,好疼!”陈夏夏揉了揉屁股。

“谁要你中午不吃饭?”许小柠把她扶起来,递给她一块巧克力,“中午不吃饭,肯定会低血糖的,这样还怎么学习?”

“许小柠,你这话听起来真有道理啊!”走出厕所,陈夏夏把巧克力塞进嘴里,狼吞虎咽,顿时觉得视野清晰多了。

至此,她的节食减肥计划彻底宣告失败。

4

“许小柠,你看那些瘦瘦的女生,好像吃什么都不会长胖,可我连喝一口凉水都会变胖。”陈夏夏有点儿沮丧地看着窗外。操场上,韩林正在投篮,旁边围观的全是一些弱不禁风的女孩儿。

“你应该这么想,要是遇上闹灾荒的时候,你就捡了大便宜,多省粮食啊,脂肪足够燃烧好多天呢!”许小柠揶揄道。

节食减肥计划宣告失败之后,陈夏夏宣布产品减肥计划正式提上日程。周末,陈夏夏拉着许小柠到药店去挑选减肥产品。

“XX减肥茶,这个我看过广告,据说效果不错!”陈夏夏边说边把一大盒减肥茶丢进购物车里,“减肥贴,七天就能瘦肚子,不错!买回去试试。哟,瘦腿霜!这个我也要。还有,那个减肥咖啡也给我拿一盒来……”

不出五分钟,陈夏夏的购物车里便堆满了各种减肥产品。

“夏夏,你不会真的要把这些都买回去吧?”许小柠一边查看价格,一边将眉头越皱越紧。

“是啊,当然都要买!总之,我一定要打败肥肉,取得最终胜利!现在是‘武器’储备阶段,如果我用了见效,那咱俩就可以一起变瘦了!”陈夏夏兴致颇高。

“不过,夏夏,这些都是药啊,能随便吃么?”

“电视广告都说没事,你放心吧。”

“可那都是广告!”

“好了,好了……”陈夏夏拍拍许小柠的肩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

“喂,你说的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许小柠生气得直跺脚。

买完减肥产品,陈夏夏的心情变得格外舒畅。她一回家就拆开了所有减肥产品的包装,挨个尝试了一遍,然后给许小柠打电话报告“战果”。

“许小柠,我现在已经试完所有减肥产品了,觉得身体很轻松,有瘦下来的趋势。”

“别骗自己了,哪有刚用就见效的?”

“你不懂,现在各种减肥药已经进入我的身体里,正和肥肉‘作战’呢!我只需静观其变就可以了,等我胜利的消息吧!”

挂断电话之后,陈夏夏躺在床上,的确感受到了一点儿“作战”的“氛围”——她的肚子在微微颤动,很快,颤动变成了刀绞一样的疼痛。

“哎哟!”陈夏夏叫唤着跑进洗手间。

“夏夏,你的脸怎么绿了?”晚上,许小柠跑来看望躺在床上的陈夏夏。

“少说风凉话,你一下午跑十几趟洗手间,脸也会绿的。”陈夏夏有气无力地说。

“你这哪叫减肥啊,应该叫‘一泻千里’!”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我正处于排脂阶段!”

“她就是嘴硬!”这时,陈妈走进来,手里端着一盘西瓜,“明明是吃错药了,还不承认。我问过医生了,医生说那个减肥咖啡和减肥茶根本不能一起喝,你这回尝到苦头了吧?”

“老妈,您到底是不是我亲妈啊?您闺女都成这样了,您怎么还幸灾乐祸呢!”陈夏夏哀怨地叫唤着。

“谁让你瞎吃药啊!许小柠,来吃西瓜,我们不理她!”陈妈笑着看向许小柠。

“哎哟!”陈夏夏捂着肚子,又跑进了洗手间。

产品减肥计划宣告失败,而且损失很大——陈夏夏不但跑了无数趟洗手间,第二天痘痘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她脸上冒了出来。

“我的傻闺女,胖就胖呗,以后嫁不出去,妈养你一辈子。你这瞎吃药,弄乱了内分泌,长出一脸痘,你说我该不该阻止你出去‘吓唬’人呢?”陈妈一边帮陈夏夏涂红霉素软膏,一边还不忘揶揄她几句。

“谁知道这两种减肥产品不一致对外,居然还‘窝里斗’起来了啊!”这次试药结束之后,陈夏夏把所有的减肥产品都锁进了柜子里,再也不敢碰。

5

总结了前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陈夏夏决定展开第三次减肥“大作战”。

“夏夏,你要晨练就晨练呗,干吗还叫上我?”许小柠打着哈欠抱怨道,“好困啊,这天还没亮呢!”

“许小柠,我是看在你是我朋友的份上才叫上你的!这不是给你一个和我共同进步的机会么?”

“谁要进步?我要睡觉!”

“好啦好啦,小柠,我知道你人最好了,你要是不陪我就没人肯陪我了……”陈夏夏拉着许小柠的手,摆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

“跑就跑吧!谁让我是你的朋友呢?”许小柠无奈地摆摆手。

天还没完全亮,小区里异常安静。

“夏夏,我怎么觉得气氛有点儿可怕呢?”许小柠问。

“我觉得挺好的啊!”陈夏夏甩甩胳膊。

“怎么一个人也没有啊?”

“谁说的,前面那儿还有个老大爷呢!”

的确,在小区花园里还有一个人,是不是老大爷说不好,因为远远地看不清他的脸,只看到他慢慢地弯下腰。

“他这是在做身体前倾运动呢!看,老人家也一大早就起来锻炼!”陈夏夏得意地看了许小柠一眼。

“不对吧?他蹲下了呢!”

“身体前倾加屈膝呗!锻炼膝关节和大腿肌肉。”

“我怎么感觉他好像在搬什么东西呢?”许小柠探出头张望。

陈夏夏定睛一看,发现他的确在搬东西,好像那东西还是圆形的。

“他不是搞锻炼的!他在偷井盖!”许小柠大叫。

突然,警铃响了,可能是他触发了报警装置。一个保安从保安室里跑出来,大喊:“偷井盖的!站住!”

小偷向陈夏夏她们跑过来,和她们擦肩而过。

“站住!别跑!”保安拿着警棍也向她们跑来。

“陈夏夏,我有点儿害怕……快跑!”许小柠看着冲过来的保安,拉着陈夏夏的手,跟着刚才那个小偷一起跑起来。跑了足足十分钟,直到听不到保安的呼喊声她们才停下。这时候天完全亮了,她们浑身上下被汗浸透了。

“吓死我了!”许小柠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我们干吗要跑?”陈夏夏的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刚刚那个保安好像以为咱们俩是小偷的同伙,你难道看不出来么?”

“大姐,我哪能看出来啊?现在好了,我的腿都快抽筋了!”

“都赖你,我回家了!”许小柠丢下陈夏夏,回家了。

到了学校,早晨运动过度造成的各种症状慢慢显现出来——且不说胳膊、腿酸疼,她们因为起来得过早,一整天都昏昏欲睡,根本没办法集中精力听课。

第二天早上,陈夏夏起不来床,疲倦得好像从没睡过觉一样,手脚像中了“僵硬咒”,根本不听使唤。

“夏夏,你怎么还不起床,不是说要去晨练么?”陈妈敲门,喊道。

“今天不去了,让我多睡会儿。”陈夏夏把头缩进被子里。

6

自从陈夏夏正式实行夏日“大作战”计划至今,“军费”损失400元人民币,消灭肥肉负1.5公斤,即长胖了3斤。“仗”打到这种局面,身为“总司令”的陈夏夏已经欲哭无泪。

“夏夏,你为什么一定要减肥呢?你胖胖的也很可爱啊!”许小柠问。此刻,她们趴在学校天台的栏杆上,夏天的风轻轻抚过她们的皮肤,十分惬意。

陈夏夏看着操场上英姿飒爽的韩林,心里暗暗地想:“也许瘦了,他就能多关注我一点点儿;也许瘦了,我就可以像其他女生一样,穿着漂亮的裙子站在他旁边给他加油、呐喊……可是现在,我——陈夏夏,依然是一个胖女孩儿,一个穿过校园时会招来某些人鄙夷的胖女孩儿。”

九月,学校举办“废品服装”大赛,就是将废弃不用的材料做成衣服,然后穿上身走秀。比赛当天,陈夏夏摆弄着相机,无聊地坐在后台的椅子上,看着那些参赛女生们紧张地准备着。陈夏夏闭上眼睛,幻想自己也变得那样瘦,穿着好看的衣服,接受他人羡慕的目光。

忽然有一个人拍了拍陈夏夏的肩膀,她回头一看,是许小柠。许小柠手里拿着一个大编织袋,里面“叮叮当当”作响。

“干吗?”陈夏夏问。

“走啊,换衣服去!”许小柠镇定自若地说。

“换衣服?你说的不是我吧?”陈夏夏瞪大了眼睛。

“当然是你啦,这可是我辛辛苦苦做的衣服,你不会辜负我吧?”许小柠做出如电影《怪物史瑞克》里穿靴子的猫一样标准的“卖萌”表情,然后不由陈夏夏分说,将她拉进了更衣室。

陈夏夏换上许小柠做的“衣服”——那是用废弃包装纸做成的公主裙,上面有汽水瓶盖作为点缀,还真挺好看的。唯一让陈夏夏郁闷的是,这是一件露肩的公主裙,镜子里的她活像一头穿着衣服的猪。

“穿好没?快要上台了!”许小柠问,这个时候她也穿了一件几乎一模一样的公主裙。

“我们这样上台不是闹笑话么?我不去!”陈夏夏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开始扯自己的衣服。

“怎么会闹笑话,这正是展示你夏日‘大作战’‘战果’的机会!”

“哪有‘战果’啊!”陈夏夏闷闷不乐地嘀咕。

不过,许小柠根本不管陈夏夏,一把将她拽出更衣室——也真只有重达一百六十斤的许小柠能拽得动她。

接下来的一瞬间,陈夏夏连同她那一身肥肉暴露在众人面前。陈夏夏赶紧低下头,等着迎接大家的嘲讽。没想到,这次居然没有人嘲笑她,后台响起一片赞叹声:“好漂亮的衣服啊!尤其是陈夏夏穿着,真像个雍容的皇后……”

陈夏夏惊讶地抬头看许小柠,许小柠笑了笑:“我就说没事嘛!走,该我们上台了!”

许小柠拉着陈夏夏上台。

陈夏夏走上T台,被耀眼的灯光照得什么也看不清。她的腿已经不听使唤了,但她的手被许小柠牢牢地拉住,两个人坚定地往前走。

渐渐地陈夏夏找到一点儿感觉了,她开始微笑,开始像电视上的模特一样向观众挥手致意。她看到了台下的韩林。他正微笑地看着她,眼睛里带着不一样的赞许。

“哎哟!”陈夏夏正陶醉在这当模特的骄傲感中,突然脚下一滑,重重地跌倒在T台上,衣服上点缀着的瓶盖掉了一地。

完了,这回脸可丢大了——陈夏夏一下子懵了。

“没事吧!”许小柠伸手把她拉起来,紧张地问。

“没事,没事……”陈夏夏笑了笑,“我这胖子不出点儿什么岔子,就不是我了呢!”她忍住膝盖的疼痛,继续走完T台,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7

表演结束,所有参加表演的同学都站在舞台上,等待比赛结果。

陈夏夏和许小柠站在众多瘦瘦的女生之中,格外显眼。

陈夏夏扭头看了看站在身边的许小柠。

“怎么了?”许小柠问。

肥水之战范文6

1.水肥耦合的新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推广应用灌溉施肥技术,将肥料配兑成肥液,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水分和养分需求。其特点是将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进行少量多次的灌溉和施肥,水分和养分的供应与根生长的空间、时间保持协调一致,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肥的流失,提高水、肥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近两年,该项技术被称为“水肥一体化”。

为适应节水农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水肥管理技术深化,我国专家提出了广义的水肥一体化,即水肥耦合的概念。水肥耦合是指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以肥调水、以水促肥,全面提升水肥利用效率。这里所说的水,既包括自然降水和灌溉水,也包括土壤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分管理既要考虑缺水的威胁,也要考虑渍涝的影响。水肥耦合,要综合利用自然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灌溉水,使水和肥料在土壤中以优化的组合供应给作物利用。水肥耦合不仅适用于灌溉区,也适用于旱作区和水田区,在全国范围内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水肥耦合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战略方向。我国水资源紧缺,总量仅占世界的6%,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日趋突出,尤其是水、肥资源消耗巨大,浪费严重。

我国每年农业灌溉用水约3600亿立方米,年缺口达300亿立方米以上,灌溉水生产效率1公斤/立方米,仅为美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我国化肥年用量超过5400万吨(折纯),居世界首位。高耗低效的生产方式带来了资源浪费、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有必要树立水肥耦合、科学管理的理念,大幅度提高水肥利用率。狭义的水肥一体化已经不能满足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创新理论,推动水肥一体化从狭义走向广义,从局部扩展到全国,使“水肥耦合”成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战略性措施,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新技术。

3.大力推广水肥耦合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随着农业发展步入新的阶段,水肥耦合技术推广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在旱作农业区,以发展旱作保墒、集雨补灌技术为核心,通过深松耕营造土壤水库留下天上水,地膜秸秆等覆盖保住土里墒,施用抗旱剂、保水剂增加抗旱抗逆能力,建设集水窖池,积极发展集雨补灌,推广抗旱保苗坐水种,使用长效肥料、缓控释肥料、有机肥料改善养分供应状况,大幅提高单产,达到提高自然降水生产效率的目标。

二是在设施农业、果园及适宜微灌的马铃薯、棉花、玉米等大田作物灌溉农业区,以高效经济园艺作物为重点,制定合理的灌溉施肥制度,充分利用喷滴灌技术,配合水溶肥料的应用,实现水、肥资源的科学精确利用。

三是在普通灌溉农业区,大力推广测墒灌溉、因墒施肥,肥料企业因水配肥,改善灌溉制度和肥料养分形态配比,提高农民科学用水施肥意识,提高水肥生产效率。

四是在水田种植区,推广湿润灌溉、覆膜保水、交替灌溉、垄沟灌溉等技术,调整肥料养分形态,调控农田水分循环,促进水肥耦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

肥水之战范文7

关键词:园林养护体制;改革;森林城市;合肥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81-03

合肥市委市政府2005年掀起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大拆违风暴,2006年实施“三大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战略,按照空间布局拉开合肥“十一五”城市发展大幕,并取得辉煌成果。“十二五”更加快速发展之势锐不可挡。2011年8月安徽省关于巢湖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原巢湖市,其中大部分合并到合肥市,使得合肥面积扩大,人口增多,合肥成为唯一拥湖的省会城市,实现通江达海,扬帆远航的梦想。合肥适时调整空间布局为1331模型,努力打造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名片。如此快速发展,导致园林行业原体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合肥市委市政府经过深思熟虑,果断决策,于2012年底将原市林园局管理的部分单位下划到各辖区。2013年初各区委区政府在安顿好下划单位人员同时,积极投身到全市开展的绿化大会战工作中,争先恐后抓紧本辖区绿化项目的建设,为合肥市创建森林城市目标共同努力。因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 合肥森林城市建设现状

合肥作为首批国家园林城市,始终没忘“园林”这张城市名片,不甘落后,其实已经落后。2011年提出合肥创建森林城市目标,2012年合肥聘请中国林科院对《合肥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并通过专家评审,确定了“江淮锦绣森林城市,环湖魅力新合肥”的森林城市建设定位,提出了“一湖一岭、两扇两翼、一核四区、多廊多点”的空间布局。最近又提出886增长行动计划,即中心城区着力构建8河(南淝河、十五里河、塘西河、派河、四里河、板桥河、二十埠河和店埠河),8湖(巢湖、天鹅湖、翡翠湖、南艳湖、柏堰湖、五咀湖、方兴湖和少荃湖),6片森林公园(大蜀山森林公园、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塘西河金斗公园、牛角大圩生态公园、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森林公园)。为森林城市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并在发展理念、组织形式、管理体制、建设机制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实行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合肥连续多年实施的绿化大会战、实施“五森”工程,为创森打下坚实基础。截至2013年9月,全市森林面积快速增加至17.04万hm2,林木绿化率达36%,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2%,绿地率达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m2。合肥森林城市建设主要指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据市行政主管部门介绍合肥今后4a内每年还要新造林2万hm2左右。如此一来,合肥人的“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合肥梦一定会实现。

2 合肥市园林原体制存在的问题

2.1 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统筹全市绿化建设的关系不顺 各县区、开发区各自为战开展绿化建设,没有一个统筹管理机制。因为不是市局出资,因此市局难以监管。即使监管,各自未必听从。这样导致项目建设标准有高有低,质量有好有差,最后出现效果不佳时,领导和市民就怪罪林园局。市林园局在这种形势下很被动,很尴尬,很委屈,形成不作为的印象。另外,近几年来,市政府把全市绿化权交给市重点局,只是叫市林园局参与监管,同样会出现上述现象。市林园局在建设中不是主持工作,而是协助工作。市重点局本身事务较多,又何以顾及绿化呢?即使能顾,但重点局都是道路、桥梁、土建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包括监理也是这样,而非园林绿化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合肥道路绿化是打包在道排施工中,有些道排单位找一个草台班子拿个绿化资质就可以施工了,施工完了管护跟不上,这样就难以出效果。因此合肥的绿化建设出现关系不顺,统筹不力现象。

2.2 合肥市林园局统管全市绿化养护的精力不足 大建设的绿化项目到期以后都移交市局管护,市局通过招标进行管养。合肥道路这些年快速发展,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大,绿化的战线长,面积大,仅靠市局的一两个处室去监管已是力不从心了。因此平时的检查考核只能走马观花,只能侧重于主要道路、公园、广场的监管,抓一些面上的事务。另外,合肥的养管经费较低,养管企业通过恶性竞争获取养管权。近年随着物价上涨,管理成本较大。时常有养管企业投入不足,同时抱有侥幸心理与监管部门玩藏猫游戏,即使考核不合格扣除部分养管经费也无所谓,曾经有家公司被逐出合肥市场,但改观不十分明显。绿化管养企业没有从大局出发,从合肥园林事业发展角度出发,缺乏责任心、自觉性,如此乱象对合肥创森工作有较大影响。同时还涉及一些侵绿、占绿、毁绿等破坏行为,难以及时制止。因为有执法权的城管多侧重于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两部门不能及时高效融合,协调一致,导致绿化成果的保护工作不力。

2.3 合肥市园林管理包袱较重 由于历史的原因,合肥市林园局下属有十几个单位,分别是全额、差额、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编制。各单位经营状况有好有差,普遍人员多、负担重,人员结构老化,思想保守,抱有吃大锅饭意识,不思进取,难以适应新形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存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在行使政府职能方面有时充当建设的运动员,管护的教练员,考核的裁判员,统筹的指挥员,集四权于一身。因此包袱较重,难以自拔,必须重新厘清,轻装上阵。

2.4 绿化队伍建设和管理体系不健全 绿化队伍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主力军,这些队伍素质的高低,技术水平的高低,责任意识强弱等,直接影响绿化作品质量的好与差。目前合肥企业大小有几百家,不仅各自为战,而且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低,没有制定相关先进的、配套的、操作性强的管理办法,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3 园林管养体制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3.1 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合肥大园林理念 合肥提出“大湖名城”的战略发展目标,那么园林行业必须以合肥大园林发展理念适应新形势。因此应加强全市园林行业从业人员思想教育,深刻认识园林管养体制改革的意义,树立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积极投身合肥园林事业的跨越发展。同时合肥市要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等管理体系,为园林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让园林主管部门拥有统筹大局的权力。全面增强市民建绿、护绿的意识,加大执法检查和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共同为生存环境群策群力。

3.2 必须充分发挥县区政府对园林工作积极作用 绿化项目分布在全市各县区,由县区政府管理起来更方便快捷。因此市里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人、事、物等权力下放各县区,有利于园林事业更好地发展。但县区政府必须做到: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园林,创造本区域上下联动参与建绿护绿的良好氛围,提高街道社区、市民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意识。二是建立和完善区一级园林行政主管机构职能,充分发挥下划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形成从区域绿化规划、方案设计、施工监管、养护考核、应急抢险、执法检查等方面规范的工作机制,协调区一级其它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作用。三是区级政府必须根据自身所处位置和相关园林绿化指标情况,按照合肥绿地系统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要有效投入,依目标有序实施,逐步改变本区域生态环境不足的现状,为安徽生态强省、合肥创森目标打牢基础,发挥最佳生态效益。

3.3 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合肥园林全面均衡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县区经济状况、所处位置、人口密度等因素有别,因此必须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应客观认识问题,差别化目标考核,差别化实施奖补,充分调动各县区的积极性。学习交流一方面学习别人的好做法、好经验,找出自身不足和差距;另一方面增强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市级园林主管定期公平、公正考核结果,年终奖补及时兑现,并实施问政问责办法。同时应对各区域不均衡现状,提出全面发展目标,让园林事业发展成果惠及每位市民。

合肥园林管养体制改革现已实施,但必须措施到位,让改革凸显更好成果。今年以来,各区积极实施部分干道绿化提升改造,老旧小区景观环境整治,以及各县特色的重点亮点工程项目建设。如包河区的滨湖森林湿地公园,蜀山区的四季花海,瑶海区的滨河公园,庐阳区的三十岗湿地公园等,真是精彩纷呈。让我们充分发挥改革的强大动力,早日实现合肥森林城市目标。

4 合肥森林城建设的对策

4.1 提高思想认识 全市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做到可持续发展。尤其重要一点就是领导要高度重视,提出发展大目标,由各县区有计划实施。目前这方面的工作正在践行,但我们必须看到践行的好成果,还必须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4.2 加大规划建设统筹力度 合肥创森工作的绿文章应由市林园局总负责,曾有领导说过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从城市绿地系统的总规划到各县区具体项目建设要把关审查、监督考核,不能多头管,出问题就扯皮。建议合肥向先进城市学习,建立绿色图章制度。如开发商小区绿化覆盖率缩水,最后验收交房时不予通过,使得房子不能出售,这样就能保障绿文章建设的良性循环,保护市民购房的消费权益,维护主管部门的权威。同时要注意发挥专家的作用,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因为园林是有生命的。

4.3 加强专业队伍的治理整顿 目前合肥的绿化施工企业很多,但专业性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公司仅几个人员也是公司,这样的公司资质能否达标,必须全面治理一次。另外,还必须组织园林技工的培训学习。现在不仅是园林技工人数少,而且有技术的不在岗,在岗的没真正技术,大多就是农民工,技术水平低,且多数为老弱病残者。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研究解决。

4.4 增强公民爱绿护绿意识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适度采取强制措施,严格惩罚,营造爱绿护绿氛围,增强公民的意识,提高公民的素质。爱绿护绿工作是全市上下共同的职责,假如公民没有很好的生态观念、环保意识;职能部门没有全面的长期性、常态化监管力度,绿化成果无法保护,那么合肥创森工作目标就很难实现。目前存在有门面占道经营,拉挂晾晒侵绿现象;有市民乱穿绿带毁绿现象;有在公共绿地和小区绿地占绿毁绿种菜现场;有偷倒垃圾占绿毁绿现象;有乱摘花果偷苗现象等。这些现象反映公民爱绿护绿意识淡薄,必须尽快治理。

4.5 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园林体制改革后,行政主管部门职责更加明晰,但必须发挥监督和考核职能,对各县区项目建设过程监督好,项目成果考核好,这两个环节十分重要,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牢牢把握(下转93页)(上接82页)住。针对年年财政投入,收效甚微,甚至有虚假数字现象,2013年7月合肥市政府出台了《合肥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考核暂行办法》的文件,非常及时。让全市从事园林行业工作的人有一个统一执行的标准,对指导工作实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应该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

[1]实现从绿化层面向生态层面的提升[N].经济日报,2011,3.

[2]从园林城迈向森林城的理论思考[N].安徽园林季刊,2012(4).

肥水之战范文8

关键词:合肥、战略规划、对策,建议

一、合肥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

合肥都市圈位于长江中下游城市群核心地带,包括合肥、六安、马鞍山、芜湖、淮南、滁州这六个地级市以及桐城一个县级市,所占土地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位置优越。2006年,在省第八次党代会上,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合肥要“提高经济首位度,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省会经济圈”,标志着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大致形成。2016年4月10日,合肥、淮南、六安、滁州和桐城5个县市签署合肥都市圈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合肥都市圈合作框架协议,此框架协议的生效被认为是合肥都市圈战略的正式启动的起点。

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正式出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将长三角城市群培育成高水平的世界经济增长极,将其建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城市群。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在地理上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共26个城市,安徽省有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8个城市被列入其中,这意味着长三角的已经从原来的“两省一市”扩展到目前的“三省一市。而合肥都市圈正式加入长三角,给安徽省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来全新的发展,这是长三角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区域之间协调、联动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合肥在长三角发展战略总局中新定位

长期以来,安徽省在地理上被划归为中部城市,如今《规划》的出台,标志着合肥已经开始融入长三角城市群,成为长三角副中心,其战略地位上升到与南京、杭州比肩,这对于合肥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的飞跃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将有利于缩小安徽与江苏、浙江在收入、消费、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差距,同时进一步发挥上海中心城市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分工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从建设开放协作的新高地上分析,合肥的战略定位也更加广阔,从过去注重国内分工转向今后的更多参与全球产业合作,扩大了合肥都市群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区域板块重要性。合肥都市圈在长三角发展战略总局中新定位,是“十三五”规划和新发展理念大背景下合肥都市圈发展的新起点,合肥将和南京、杭州等城市一起建设国际化都市区,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角之一。

三、合肥都市圈纳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必然性

长江三角洲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影响力、创新力、竞争力最强的经济区,但其在高速发展同时也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长三角地理区位长期以来局限于长江以南,城市拓展空间趋于饱和,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紧张,住房、公共设施供给不足,生存成本提高,区位优势减弱,城市病日益凸显,从而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极不利于长三角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长江以北的合肥都市圈兼具空间广阔和资源充足优势,却囿于区域规划局限无法充分享受到上海及南长三角的核心区经济外溢效益;另一方面,长三角迫切需要一个拓展空间承接产业转型升级和细化分工合作,从而缓解发展带来的土地、能源、劳动力、基础设施紧张、生产生活成本急剧抬高等问题。因此,合肥都市圈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就成了大势所趋、水到渠成。

同时,合肥经济圈近几年的发展也是全国乃至全球有目共睹的,2006年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构建省会经济圈的蓝图,到后来发展成为合肥经济圈,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合肥经济圈实现生产总值9107.1亿元,财政收入153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 97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761.4亿元,均占安徽省全省40%左右,实现了综合实力质的飞跃。而在已经过去的五年里,合肥地区的生产总值更是可圈可点,奋起直追直至三个千亿台阶,突破56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1.9%升至25%左右。科研创新效益方面,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700亿元、年均增长29.2%。合肥作为全国著名的科教文化基地,在建设区域性科教文化中心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合肥都市圈自身的蓬勃发展与不断优化,使其在科技创新、产业转移与可以与长三角其他区域的协调,城市建设内部空间结构、布局体系十分适合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所以说合肥都市圈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是合肥都市圈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新的战略定位下的发展机遇

此次《规划》中合肥都市圈新的战略定位为:与杭州、南京、苏锡常、宁波都市圈实现同城化发展,发挥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创新资源富集优势和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发展,提升合肥辐射带动功能,打造区域增长的新引擎。

而合肥都市圈纳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规划,最直观的发展机遇体现在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上。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作为目前世界上公认共有6个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合肥作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副中心之一,将和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一起建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化都市区。

交通便利程度上看,长江三角洲经济带致力于形成辐射全国范围的综合通枢纽,作为贯通全国的交通主轴带,合肥及其都市圈的发展空间不再像过去一样仅仅局限在省内的区域内,发展平台更加广阔,合肥的交通枢纽地位空前上升。

从对外开放角度来讲,《规划》要求推进建设长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的开放高地建设,取消一些限制,发展开放型经济,而合肥都市圈就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提出要推进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伏尔加河畔联邦区的交流协作,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俄罗斯经济交往。

五、加快合肥都市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发挥合肥的区域枢纽定位对合肥都市圈发展具有重大引导支撑作用。围绕长三角经济带立体化交通布局规划,推进全国性机场、港口、高铁、高速等建设,全面对接长三角城际交通网络规划,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机衔接与多式联运,加快城际交通发展速度,掀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立体交通的新高潮。

发挥中科大在量子与信息科技前沿的领先优势,利用高等学府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推动产业结构的创新升级。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合肥及其周边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合肥作为全国著名的家电城,应该思考自己在产业分工中的位置,加强先进科学技术在产品中的比重,用过硬质量和先进技术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从而形成一个高效合理的产业布局,实现区域经济效率的最大化。

走建设国际化新都市道路,树立起国际化城市新形象。合肥打造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必须借鉴世界上其他发达城市群先进经验,打造符合国际惯例、国际标准的发展环境,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促进与“一路一带”的交流合作,建设合肥-新疆-欧洲“新丝绸之路”,高水平建设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空港示范区、合肥港等开放新平台。

建设滨湖新区金融新中心,缩小与长三角其他中心城市差距。扩大对金融机构的招商,邀请中国工商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信达资产后援基地、中国人保财险等金融行业的龙头企业入驻,完善金融体系。同时搭建校园与企业合作平台,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吸引科大、安大、合工大等省内高校人才集聚,使社会需求、企业岗位和毕业生就业相匹配,打造滨湖金融新中心。

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吸取经验教训,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污染治理,贯彻“大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肥水之战范文9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土壤肥料;问题;策略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所拥有的耕地面积总量虽然相当可观,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因而人均耕地占有面积却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耕地面积以及水土分布不均匀,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破坏程度严重等现象常有出现。我国对于粮食资源的生产消耗,产技术及设备相对落后,粮食消耗数量大、利用效率低等不利特点,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推进我国耕地土壤、肥料等方面的应用问题进行全面优化,对促进农业现代化、不断建设新型生态循坏农业的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述

我国大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实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更是我国建设和谐自然环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主要体现在对自然资源基础的保护方面,使农业生产既满足当前民众的生存需要,又兼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并同时不断延续农业生产(包括农林渔牧等副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有效性。

2农业可持续发展视阈下的土壤肥料问题剖析策略

2.1土壤肥料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1农田土壤养分流失问题

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于土壤有机肥料、化肥的科学性配比应用,最终导致耕地特让养分逐渐流失,土壤贫瘠程度严重,更有甚者将会造成土壤沙漠化现象,不仅严重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大大降低了耕地内的粮食产量,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背道而驰。

2.1.2耕地面积退化现象严重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城镇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完善,使得城镇有效耕地面积大大降低,耕地退化现象严重,诸如此类的现象,不仅使得土地的承载能力严重超过负荷,同时还大面积的对耕地土壤造成了“三废”污染现象。

2.1.3肥料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化肥资源短缺现象严重,并且同时存在着资源分布大体上呈现着南多北少的状况,而对有机肥料的管理和应用又常常缺乏统一规划,致使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我国的钾肥资源不足,为满足农业生产所需,往往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

2.1.4化肥结构比例失调问题突出

由于我国钾肥资源不足,获取成本较高,因而在化肥结构氮、磷、钾的科学比例中,钾肥的含量往往不足,而氮肥的含量却又相对较高。

2.2解决农业发展中土壤肥料问题的有效对策

2.2.1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有效减轻土壤养

分流失的问题例如,将禽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混合,通过高温发酵的方式,将原本的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去,并以此来不断提高耕地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及微量元素含量,减少化肥滥用对于耕地资源、地下水资源的破坏。

2.2.2全面建设保护耕地资源的法律法规

从法律的高度出发,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不断加大对城镇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降低土壤压力,全面减少城镇耕地的“三废”污染现象。

2.2.3合理化利用微生物肥料

通过对微生物肥料的合理化利用,可以有效分解掉土壤中所包含的难溶性有机物质,以此不断提高土壤内的微量元素含量,从而在防治植物病虫害发生、提高农作物生长能力的同时,进一步的提升土壤肥力,降低污染。

2.2.4加强对土壤肥料问题的研究工作

相关单位理应加强对土壤肥料问题的研究工作,保证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之下,不断提高耕地土壤质量和耕地循环利用的效率,从而保证或提升现有的粮食产量。

3结束语

耕地土壤肥力的增强,对于农业粮食产量以及农产品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证作用。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土壤肥料问题及其相应对策,耕地的土壤和肥料作为十分重要的农业资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生态规律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保持现有土壤环境的同时,不断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张凤 单位:吉林市磐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肥水之战范文10

二、土壤干旱时不宜施浓肥。须先浇水,使土壤湿润后再施肥。否则,易导致花卉枝叶因生理失水而枯萎,甚至引起植株枯死。

三、不宜阴雨天施肥。阴雨天空气湿度大,土壤含水量高,吸肥保肥能力差,肥料容易流失,且易诱发病虫害。

四、不宜施不腐熟的有机肥(如人粪尿、厩肥等)。未经沤制或处理的有机肥,含有很多禽畜病源菌、寄生虫卵和杂草种子等,施用后会生蛆生虫,散发臭气,使植株染上病虫害。同时,在其腐熟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会烧伤植株。因此,有机肥应堆沤一两个月至腐熟后才能施用。

五、施尿素不宜马上浇水。尿素中所含的氮素成分为酰胺,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需3~5天才转化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为花卉根系吸收利用。如果刚施尿素马上浇水,肥料会随水流失。

六、不宜在土壤缺水时施碳酸氢铵。因为碳酸氢铵极不稳定,在土壤干旱缺水的情况下损失严重。所以,花卉施用碳酸氢铵应在土壤湿润的情况下进行,也可兑水施或施后浇水。

七、不宜在植株的根部施肥。随着花卉植株的生长,根系不断扩大,在植株的根部施肥反而不宜被充分吸收和利用。最好在离根适当的位置进行穴施,以利根系吸收。

辩证施钓

兰芳

我刚学钓鱼的时候,以为钓鱼没啥,一根渔线串起漂、坠、钧,挂上条蚯蚓,是人都能钓上鱼来。开始时我一人独钓,果真如此,颇为自得。后来到赣江从众而钓,差距立刻呈现出来:人家是连连上鱼,喜形于色:我是每每无鱼,实在“悲催”(注:网络用语,指不顺心,不如意)!无可奈何,我只好买书看,寻友问,勤琢磨,这才渐渐悟出点道理来。

“钓鱼”二字就是一对矛盾。钓者思鱼,以饵诱之:鱼者思饵,涉险窃之。人鱼斗智,妙趣横生,垂钓娱情真谛就在这里!钓鱼属于打上门的异域作战。要想钓到鱼,只有用“设伏一诱敌一突袭”的战术才有胜算。这就要求线坠钩要有隐蔽性,饵要有适口性,漂要有灵敏度。

先说渔线,无色透明自不必说,主要是要细,而且越细隐蔽性越好。但它受制于鱼的大小,越细的线钓到大鱼时越容易断线。

再说渔钩,越小隐蔽性越好,但它也受制于鱼的大小。大鱼吞小钩容易,吐小钩也容易,从而易造成咬钩率高、上鱼率低的后果。再加上断钩、破腔、豁唇等致使跑鱼,上鱼率更低。

三说浮漂与铅坠,浮漂越小,入水阻力越小,灵敏度越高,但它受制于铅坠的重量。坠重漂小,钩必沉底,只能钓“沉水”(即钓底层鱼),而且铅坠沉底,使浮漂的灵敏度大打折扣;坠轻漂大,浮力过剩,浮漂将横卧水面,灵敏度更是无从谈起。况且,浮漂太小。钓者若视力不佳,其灵敏度再高也是白搭。铅坠轻,鱼咬钩不易生疑,上鱼率高,但它受制于水的流速和风之大小,风大流急,小坠锚不住,会带动钓钩移出窝点,从而导致咬钩率下降……

以上是说到线、钩、漂、坠四“硬件”。矛盾关系就复杂成这样,遑论识水情、辨鱼踪、配饵料、观气象、选钓位这些“软功夫”了。

要解决上述纷繁复杂的矛盾,就要将矛盾关系拎清。而拎清矛盾关系,就要作调查研究。如:目的钓场有哪几种鱼,各种鱼数量多寡的情况,其中大小鱼各占的比例。调查清楚了,就可以下决心了:今天钓沉水还是钓浮水(注:沉、浮取决于鱼种);追求数量还是单求大小(注:这涉及选择饵料和渔钩的大小)。情况清,决心定,就可以着手确定四“硬件”了。

肥水之战范文11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产量的地力贡献率为52%,比欧美国家低了约20个百分点。”万连步说。

不过,让他欣慰的是,这个问题已引起国家重视。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土地整治。”

作为国家划定的粮食自给自足产区,重庆如何确保耕地质量?

密码一:扭转耕地酸化之殇

――通过施用石灰、调节肥料比例、土地整治等技术,改良耕地的化学元素分布,恢复耕地化学酸碱均衡。

近些年,重庆市农技总站专家李伟和同事年年都往璧山区跑。

他们正帮助当地农户对抗一个“劲敌”。

2014年12月底,璧山区农技中心对全区蔬菜基地土壤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

期间,一些蔬菜种植户向调查队员诉苦:“土地像中了邪――无论种什么都没收成!”

将采集的332个样本拿回农技中心一分析,“邪”找到了――土壤样本平均PH值仅为5.3,呈酸性。

“土地酸化已成为农作物低产甚至绝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技人员感叹。

不仅仅是璧山――农业部指出,土壤酸化是西南地区耕地质量下降的一大主因。

“酸”从何来?

“西南地区丰沛雨水的洗融、化肥农药滥用……都会导致耕地酸化。”有农业专家指出。

酸化之势迅猛,重庆如何扭转?

李伟和同事们的璧山之行,就是为此而来。

2013年2月22日,璧山县(现璧山区)河边镇同心村葡萄基地。

密布的葡萄架下,李伟和同事们来回奔走,调研当地农户用肥情况。

完成调研后,李伟给当地农户支了一招:“采样显示,基地土壤磷含量过大。因此,大家追肥时可以氮、磷、钾分别施用,控制磷肥用量,避免浪费和污染。”

农户们点头称是。

此次调研,仅仅是璧山“葡萄种植基地酸化土壤改良试验”的一个环节。

而这场旷日持久的试验,又仅是重庆对抗土地酸化的战役之一。

早在2012年,重庆就根据农业部要求,开辟了潼南、璧山两个试验场,同时开展酸化土壤改良项目,通过用肥调节和土质改良,寻找破解土地酸化的良策。

历经三年不懈尝试,试验取得突破――试验区土壤PH值普遍上升的地块占到了样本总量的56.9%;蔬菜增产达8%―15%,粮食作物增产10%―20%。

密码二:平衡耕地生态之基

――通过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和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恢复土壤生态平衡,培育肥力。

2012年12月3日,大足区中敖镇三桥村。

拎着水桶,陈昌华大步迈进水田。

他左手提桶,右手频频挥舞――一些淡黄色粉末被洒进水田。

对陈昌华和乡亲们来说,这些名曰“腐秆剂”的粉末很神奇――它既不是除草剂,也不是肥料,却能帮助耕地恢复“生态平衡”。

“健康的土壤就是一个稳定的、有恢复能力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以及可以维持内部养分循环的整体。”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说,而土壤有机质含量,就是衡量土壤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近十年来,耕地有机质含量却连年下降。

“为快速提高肥力,大部分农户放弃了传统农家肥,打破了耕地土壤肥力的自然恢复过程,导致有机养分大量损失,耕地肥力下降甚至板结。”有学者如是评价。

如何让土壤生态重归平衡?

陈昌华手里的腐秆剂就是一条破解之道。

“今年,区农业部门免费给全区农民提供了腐秆剂――它可以帮助秸秆腐熟还田,这样就能提高耕地肥力,少用化肥。”陈昌华说。

何谓“秸秆腐熟还田”?

即通过秸秆自然腐败,分解出其间富含的有机质,使其回归耕地土壤,保持耕地肥力。

可是,仅凭微生物自然分解,秸秆需要3―5个月才能腐熟――这样的利用周期,会影响下一茬耕作。

如此难题怎么破解?腐秆剂登场了。

“秸秆腐熟剂可以加快秸秆的腐熟速率,加快土壤对有机质的吸收。”农技人员介绍说。

近年来,重庆大力推广稻草、玉米、油菜等秸秆还田腐熟技术,以及种植绿肥和增施有机肥等技术,让土壤生态重归平衡。

密码三:蓄积耕地增产之力

――通过实施水土保持、石漠化防治、高标准农田等工程,改良影响耕地生产能力的地理环境,恢复和提高耕地基本生产能力。

梁平县,因当地土地平缓宜耕,素有“坝子”之称。

可就算是“坝子”,却也饱受水土流失之扰。

2013年以前,梁平县仁贤镇方福村有一大块坡地,面积达1100多亩。

以前,这块地让村民游代玉很闹心。

“土薄得很――一下雨,土就被水往坡下冲;碰到干旱,庄稼就会减产甚至绝收。”游代玉说。

“梁平坝子”尚如此闹心,其他山地密布的区县更是如此。

地势崎岖,耕作地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劣势的地理环境,拉低了重庆的耕地生产能力。

“先天”不足,“后天”如何“进补”?

2013年底,方福村的乡亲们不再为坡地闹心。

“县政府派来工程队,把坡地改为了梯田,还修齐了排水沟、蓄水池和人行便道――现在,‘闹心地’成了高产田!”游代玉笑了。

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出台后,梁平县借力而上,在全县发动了“重塑”坡耕地、低产田的战役――2013年,实施了4个总面积达1.19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2014年,又有20多个高标准农田项目通过国土和农业部门批准。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全面治理坡耕地,将低产田‘重塑’为高标准农田,既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又能优化生态环境。”梁平县国土房管局一位干部说。

这就是重庆破解耕地“先天不足”的密码――借助高标准农田、国土整治等工程项目“重塑”耕地,让“闹心地”变成“开心农场”。

密码四:完善耕地质量调节之制

――通过健全耕地日常运行管护制度,阻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控制农膜残留,即时控污、即时修复。

2013年7月的一天,九龙坡区金凤镇虎峰村。

区农技站研究员向华辉正在调研。

一块菜地旁,蔬菜种植大户范明很远就瞧见了他。

“向老师,感谢你哟!”范明冲上去,拉住向华辉的手说。

以前,范明的地“不给力”――无论种什么,产量都不高。

无奈之下,范明找到向华辉。

“我帮你测测土。”向华辉说。

一测,原来是钾和钙不足。

于是,向华辉对症下药:“试用缓控释肥料做底肥。”

第二年,范明的蔬菜基地增产15%。

九龙坡区是重庆青叶蔬菜供给基地。长期以来,农户一味“用猛肥”,导致土壤化肥沉积严重,不但降低了生产能力,还埋下了农药污染的隐忧。

这也是萦绕全国耕地质量的一个“梦魇”――全国耕地土壤化学点位超标率达到19.4%,其成分主要是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催生了南方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北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等问题。

如何为耕地“去污”?

“控制化肥农药投入数量,阻控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控制农膜残留。”何才文说。

耕地面积如此辽阔,农业部门又如何调节?

九龙坡区的回答是:完善耕地质量的动态调控制度――将全区耕地以地力高低划为六个等级,制订有针对性的施肥用药计划,让农户按图索骥。

肥水之战范文12

肥西,这个全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祥地,如今旧貌换新颜,依托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这三驾马车,肥西县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催生了令人瞩目的“肥西速度”。

据了解,2007年经济运行高开快进,几项主要经济指标预计3项全省第一、2项全省第二、2项全省前10位,即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3家、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50亿元,均居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22亿元,财政收入12.5亿元,均居全省第二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进入全省前十位。

肥西县县长陈晓波表示,在2008年,肥西将按照“工业化增强县域实力,城市化改善城乡面貌,产业化促进农民致富”的工作思路,努力做好“新型工业、副中心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旅游服务业”四篇大文章。

新型工业显优势

肥西县坚持“工业为上、投资为本”,不断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大力打造“129”工业平台,把园区经济作为县域突破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129”战略,构建全县工业经济多极增长新格局。

据肥西县长县长陈晓波介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53家、达到136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2户,其中江汽产值高达65亿元、安利达10亿元,新增工业平台17平方公里,桃花工业园成为全省首个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省级县域工业园。产业特色加速彰显,江汽轿车、 格力电器等大项目相继投产,汽配、家电两大产业迅速扩张,汽配产业产值78亿元,占据全部规上工业产值半壁江山;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引进项目180个,协议投资额12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到位市外资金50亿元,其中外资2000万美元,分别增长71%、98%,首次成为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县,填补市属三县招商先进县的空白;进出口总额7000万美元,冲进全省前五位,增长54%。

陈晓波表示,在2008年的工作的当中,将突出工业强县战略,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大跨越。以“园区建设年”活动为统揽,扩平台、抓招商、攻项目、促提升,全力实现工业“12458”目标,即新增园区平台10平方公里,努力打造两大特色工业园区,桃花汽配产业园新增5km2,长安家电产业园新增3km2,上派、小庙、紫蓬山、花岗共新增2 km2;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00亿元,其中汽配产业过100亿元,家电产业超40亿元;新增规上企业40家,完成工业投资50亿元,新开工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0个。

现代农业促发展

走进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三岗村,放眼望去,真可谓村村花扶树、户户绿绕门。

目前,肥西县苗木花卉种植面积约15万亩,居全国第3位。涉猎苗木、盆景、草皮等6大类400多品种,产品远销全国除台湾、外各省市,年销售额6个亿。为做大做强这一产业,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安徽三岗花木大市场二期市场已于去年11月运营。旺季时每日交易额达20多万元。

“买全国、卖全国”是肥西600多名苗木花卉经纪人从事苗木花卉经销的真实概括。目前肥西全县有苗木花卉协会20多家,仅上派镇苗木花卉经纪人协会就有400多名会员,正是这些协会把全县的花卉苗木生产销售大户有序地组织起来,开展技术、信息交流,联合起来闯市场,让苗农花农们家家户户赚得盆满钵满,生活过得殷实而富足。

苗木花卉业成了肥西县发展特色经济打造的六大产业带中的一个亮点。如今,上派至小庙24公里长的公路两侧,苗木花卉展示区已见雏形。

作为全省养禽第一大县,肥西县紧紧瞄准市场,不断提升档次,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131个,涌现出正旺、东方、益农、江夏四大龙头禽业公司,家禽养殖量高达7500万只,居全国第6位;年出栏家禽近8000万只,沿312国道的小庙、南岗等乡镇到处可见养殖大棚,56天出栏一棚鸡,净赚万把块。

“现在我们村的青壮年劳力一心迷上养鸡,谁还希罕出门打工去赚那几个血汗钱?”肥西县小庙镇养殖大户胡庆宝告诉记者。肥西政府扶持和引导,加之身边养殖户的榜样示范,滚雪球样逐步壮大起来的养殖业正一天天地撑破越来越多的农人腰包。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临巢湖的圩区发展水产养殖,岗头地区发展花生产业……六大特色产业带把全县绝大多数农户链接到集团作战的队伍中来,其收益远比单枪匹马来得实蕙。

乡村旅游绽活力

肥西东吞全国五大淡水名湖巢湖,中衔紫蓬山国家森林公园,南拥千年水乡古镇三河,西落全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山南小井庄,境内有太平天国“三河大捷”古战场、清代淮军将领圩堡群等重要遗址,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两广总督张树声的故乡、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的客居地。

人文底蕴丰厚的肥西高起点、大手笔进行全县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主要风景区及功能分区规划和标志性景点的单体设计,以建设合肥后花园和城市生态屏障为目标,把旅游作为朝阳产业精心打造,现已形成以紫蓬山、三河镇、巢湖西岸风景带为框架的县域旅游开发大格局。小井庄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上派苗木花卉产业园绿色精品游吸引了周边大量游客,紫蓬山生态游正在向大潜山、圆通山腹地拓展。

为了建设好省城合肥后花园,肥西县实施“83310”工程,充分发挥名山、名寺、名镇、名湖、名人、名园、名村、名企综合效应,承载省城旅游市场,构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紫蓬山风景名胜区、三河镇休闲观光区、三岗苗木花卉休闲区3大景区,筑3条精品旅游线路,建10大旅游景点。07年共接待游客140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4亿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