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爱与责任

爱与责任

时间:2023-05-29 17:49:44

爱与责任

第1篇

在老街进行志愿服务已经快四个星期了,在这四个星期里。我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四个字“爱与责任”。我们每位志愿者成员都是因为志愿者工作的热爱而让我们相遇相识,而对游客的责任让我们风雨无阻。尽职尽责。

上个星期我们值班,因为新的志愿者衣服刚发下来,我们必须值两天班,可惜天公又不做美,星期天又下起了大雨。我们四个人坐在遮阳篷下面听着雨点打着篷布吧嗒吧嗒的声音,虽然街上失去了往日的热闹,行人稀少,但是我们大家反而可以自由自在海阔天空的聊天,聊了很多,大家对彼此也都熟悉了很多,一下了拉近了很多的距离,蓬下时时向风雨中传去我们阵阵的笑声。

每一次志愿服务都能带给我久违的感动和快乐。从组员的每天准时到达和离开,以及毫无抱怨,无怨无悔的表情,我感到我们组志愿者对志愿者荣誉的珍爱和责任。

为了志愿者的形象不被玷污我们都在无怨无悔的努力着,付出着,也在付出中不断的快乐的成长着.

第2篇

爱是内心最柔软的感觉,一种甜美、一种深情、一种不知所措的忐忑,但爱更是一种责任。责任是牵系爱的纽带,是爱的永恒支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的爱与责任演讲2021,感谢您的欣赏。

教师的爱与责任演讲1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平凡中奉献》。

教师,是既平凡又神圣的职业。开启蒙昧,传播文明,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是教师人生的主旋律;一身粉笔灰,两袖清清风,三寸不烂舌,四只亮眼睛是教师的简笔画,没有显赫一时,也没有流芳百世。当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也就选择了一种幸运,一种付出,一种无私和崇高。投身教坛,肩挽时代的犁,耕耘那三尺讲坛,我们就在这平凡中奉献着。

如果说黎明的奉献是太阳,黑暗的奉献是群星,大地的奉献是鲜花;那么,老师的奉献就是对学生们的爱。正如老一辈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也就没有教育。只有对学生拥有了爱,才会同时对学生拥有了责任感。

几年前,我们学校的汤辉老师接手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觉很差的班,为了使班上学生摆脱没有信心的局面,与班上的学生整日待在一起。有一天,他为了做几个后进生的工作,让这些学生能解除心中的疑惑,很晚才回家。到家后,才得知自己唯一的女儿就在他与学生交流的时候,病了。弄得上吐下泻,体温不定。在她的口中不停地叫喊着爸爸,爸爸——看着病床上昏迷的孩子,看着孩子和妻子那憔悴的脸,此时,汤老师的心碎了。在女儿最需要她的时候,他却没有守护在他身旁,没有尽到一个作父亲的责任。但到了清晨,他为了班上的学生,揉揉浮肿的双眼,却毅然离开了昏迷中的孩子,向学校走去,向他热爱的学生走去。

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爱!正是这种爱,使班上学生看到了前进的希望,考到了自己理想的学校就读,正是这种爱,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正是这种爱使后进生感受到了阳光;正是这种爱,使教师真正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以及在坐的大家还有什么理由不把这种崇高的爱奉献给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从事这爱的事业而感到自豪!

教师的爱与责任演讲2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战线广大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师爱更多流淌在平凡的日子里。老师深刻感悟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是什么力量把一个人见人烦的孩子,变成人见人爱的孩子?是爱。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从不对学生发火,从不惩罚一个学生,从不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多么伟大的师爱。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我们每天做的就是这一件件平凡而细小的事,而这些小事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有的老师“用大山一样的情怀,让爱在大瑶山中不断延伸”;有的老师指出“师爱是严慈相济的爱、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无私广泛而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一位优秀教师群体在突如其来的井喷事故和严竣的洪灾考验面前,舍生忘死,无私奉献,抢险救灾,保护学生,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和崇高的思想境界,在突如其来的井喷和洪灾考验面前,他们把学生的安危放在首位,临危不惧,团结协作,抢险救灾,保护学生,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师德精神的颂歌。正如这位教师所说的:“因为我是老师,所以,在危难时刻,老师在,学生在,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那些优秀教师的事迹让我感触很深,使我更加明白了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从教20多年,平时要求自己也挺严格,也为教育做出了贡献,但和这些优秀教师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站在时代前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们爱祖国、爱人民,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学习他们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我要以培育优秀人才为己任,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超的教学技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教师的爱与责任演讲3在人生的辞典里,“爱”一词最为广博而深奥,但在每个人爱与被爱的生活中,它显得又是那么单纯与具体。教育学生最好的方法是爱,因此有人说,教师的职业就是一种良心的职业。

是的,只有我们真正做教师的人才能体会到,教师的工作不能用简单的时间和量来衡量,学生占据你的不只是时间,还有你的思想和灵魂。做了教师,才体会到什么是魂牵梦绕,多少次半夜醒来,梦境中全是围绕着欢声笑语的孩子们。

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感悟生命的起源和蓬勃。在工作中,你面对不只是一个懵懂的小孩,而是他的整个家庭,他的家庭背景,他的成长环境,你要操心的不只是他们的成长还有他们的人生。

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有人说老师是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说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我只愿做那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虽然它没有水晶的纯静,没有宝石的艳丽,没有钻石的光芒。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让我的孩子们走在我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远方,触摸幸福。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于是,我问我自己:你因为爱别人而幸福过吗?

当然,我首先应该选择将爱献给家庭,但当我成了一名教师的时候,就像圣洁的白衣天使向南丁格尔以诚信起誓,我从此拥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象宽容你爱人的小脾气,和原谅你小孩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吧。

教师的爱与责任演讲4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值得炫耀的成绩。在这充满机与挑战的今天,我依然努力的工作,因为它已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有人说我们是燃烧的红烛,有人说我们是高级保姆,无论别人对我们怎样评价,我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重大。我是一名老师,所以拥有这样称号的我,应该不断进步,慢慢积累经验,做个孩子喜欢、领导同事信任的老师。记得刚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我和曲老师带小班的孩子,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挑战。这是我新的开始,看到孩子们陌生、害怕的眼神,听着哇哇哭的声音,让我觉得孩子好可怜呀,我有责任和爱心去照顾他们。

我的这种爱与责任就越发强烈,而它的源泉就来自于我的孩子们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爱,是他们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是他们让我更进一步解读生活。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幼儿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孩子贴心。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做为幼儿教师,我们的责任感可以体现在关心和热爱幼儿。因为爱是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的最基本前提和需要。我们还要平等地对待和尊重幼儿,这也是幼儿的权利与成长的需要。我们要将自己的爱给予班级里每一个可能招人喜爱和不招人喜爱的孩子,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充分的发展,让他们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

做为幼儿教师,我们的责任感可以体现在支持幼儿的学习,促进每一个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幼儿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的。教师要在教育工作中努力为幼儿创设和提供各种丰富的学习、活动环境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积极鼓励他们操作、探索和与人交往,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态度、兴趣,在促进幼儿认知和智力发展的同时,还要关注和促进幼儿社会性、人格的积极健康的发展,因为促进每一个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是教师的重大责任。

做为教师,不仅要把幼儿作为一个年幼的个体来培养,而且要把幼儿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个体、未来社会成员来培养,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负责,为其一生成长奠基。这也是对幼儿和社会做出的承诺。

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早上特别的冷,而我又是个最怕冷的人。做操时我感觉特别的冷于是不停的搓手。子轩跑到我的身边问我:“老师你很冷吗?”我点点头说:“是呀老师好冷,”“老师,我的手很热,我给你暖暖手吧,”“不用…”还没等我

说完我的手已在他的小手中了。突然,有好多的孩子跑过来,把他们那一双双小手伸到我手里,“李老师,我的手也很热,不信,给你暖暖,”刹那间,一双双肉乎乎、暖融融的小手,给了我一股暖流,它直通心脏,然后随血液流向全身的各个部位。此时此刻,我的眼眶湿润了,再也没有任何言语,因为再多的言语不能准确地表达我当时的感受,她的美丽是无法用任何绚丽的词句形容的,她们的善良在这短暂的动作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力量让我用力去抱住这些可爱的孩子,许久,许久…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怎样让短暂的生命像彩虹般绚丽多彩呢?曾有位名人说到:“美丽处处可见,只是人的肉眼没有去发现。”幼儿园的工作繁琐、压力大,且我们民办教师工资待遇低,但我都坦然的面对,不以个人的得失斤斤计较,不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可以说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态、饱满的情绪,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轻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情来干实实在在的事情。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我在幼儿园的每一天,看到的是童贞的天真无邪,感触到的是童心的美丽可爱,欣赏到的是童年的雏形艺术,那是一般人所体会不到的真谛,我在被孩子们关爱的同时,也在想,时刻被关爱所包围的孩子,长大后也一定会成为一个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的高尚的人。行走在童心的世界,我倍感骄傲与自豪,选择幼教,我就选择了微笑与欢乐,感动与幸福。相信对孩子的好永远都不可能是一种错误!

教师的爱与责任演讲5尊敬的评委老师,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知道我的言辞不生动感人,文笔不华丽优美,今天我不回忆我的短暂的职业生涯,因为在座的大家绝大部分比我工作的时间长几倍,甚至我还没有出生你们就从事了特殊教育,所以我没有资格去摆老;我更不想去回忆以前所做的工作,因为我知道我并没有做出比在座的大家更出色更有成绩的工作,我也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我们大家每天做的工作目的都是一样,为了拿那不算高的工资,说的好听一点为了那一百多个残疾孩子,说的再好听一点,为了祖国的希望未来!不管怎样说和理解我们所做的工作,我们每天都还是上班下班,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上好课带好学生,不出事,这就是我们责任吧!

我们经常开玩笑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因为我们以前和学生素不相识,这样看来我们和学生之间不应该也不可能会存在后一种关系。我们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学相长,爱,不就在这中间油然而生了吗?我认为是的,只是我们爱的形式和方法不一样,严父是爱,慈母也是爱,教他们知识是爱,给他们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也是爱。

可是爱和责任这两个词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分量或是排列顺序恐怕不是一样的,说实话我自己有时候就不是搞的那么清楚。为了一个生病的学生,上到校长下到教职工个个心急如焚,打电话送医院,急症病房跑前跑后,比自己家人生病还要着急,你能说清这是爱还是责任?九年级学生毕业,一部分学生复习考试,一部分学生要求工作,为帮助找一个条件好待遇高的工作,老师奔走于各个企业,你能分清这是爱还是责任?

第3篇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作为学生人生导向的教师,在教育之初想过这样的问题吗?社会不断的发展,对人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应该教育学生成为怎样的人? 

        一、人格完善是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在寻找答案过程中,一种回答让我心有所动。1972 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无独有偶,哈佛的校长在谈到大学教育的目的时也说到:“大学要提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他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特别是通过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的渗透,使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懂得鉴赏艺术,从事艺术创造的人了解科学,使每个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此,笔者认为:人格完善是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要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教师必先完善自己。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培养人格,正如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得好:“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也就是说,教师须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道德、言行可以作别人的榜样。教师人格中的自我、责任心、态度、爱心、道德等,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一种榜样在学生人格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确实如此,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鲁迅先生是伟人,他在教学生方面也是杰出的榜样。在北平师范大学,来听鲁迅讲课的人越来越多,礼堂容纳不下,只好临时挪到大操场上去。他站在一张方桌上,处于人群当中。他滔滔不绝地说,鼓励青年认识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走自己的路。在秋风萧瑟中,没有扩音器,也没有扬声喇叭,但听者专心致志,激动振奋,听得一清二楚。何以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是鲁迅先生人格的力量。  

这种人格魅力来自于崇高的品德和渊博的学识。高山仰止,先生是教师们学习的典范。那些把关心留给社会,把热心留给学校,把忠心留给教育,把爱心留给学生,把真心留给同事,把耐心留给自己,用心工作,用爱育人的教师不正闪烁着人格的巨大魅力吗?事实上,不管教师自觉不自觉,情愿不情愿,对学生的影响都不可能是零。做几年班主任,有些学生走路、说话、写字都有班主任的影子,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结果。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故而,教师作为身负重任的社会一员,更应该积极地自我教育,在人格自我完善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三、用爱与责任铸师魂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师德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德中爱与责任则是师德的灵魂。小学特级教师陶淑范就曾这样说:“我把一生献给学生们。我深感其乐无穷,很有价值。在小学教育的田野耕耘收获,给了我一生的充实。”优秀教师无不把教育事业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也许正是这种以爱与责任为出发点,他们才能不停地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才能更靠近学生,正所谓“大道无声”。教育的爱必须通过的教育的智慧表达出来,否则可能出现恨铁不成钢的体罚、侵占学生自习课、罚抄作业等现象的泛滥。如果说爱是一种内存的情感,那尊重则是外在的行为,尊重学生是师爱的底线。马卡连柯就曾说过:“如果有人问我,你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你教育经验的根本时,我就回答说,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其实责任也是一种爱。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一名援藏教师在《带着爱启程》的文章中写到:“当我看到那些帮学生背沉重行李的母亲那期待的眼光时,当紧紧握着家长的手,听家长一遍遍地说‘拜托、拜托’时,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这正是师爱的真挚的表白。但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今天,有不少人却把责任定位在升官发财上,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不和谐音符。为了依大官、傍大款,有钱有势人家的学生不管好不好,年年是三好;班上的核心座位也作为讨好别人的资源;对有“背景”的学生犯了错姑息迁就,而对于不送礼、家长地位低的学生则鄙夷不屑;更有甚者,为了金钱拿回扣、为了评优弄虚作假……尽管现代教育技术日益高超,但在涉及学生人格的完善,特别是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方面,教师的作用无法取代,教师应是民族的良心。 

        “教书育人”就是一名教师的责任。“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对教师的职业多一点使命感,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份精彩。让我们的生命和使命同行,人格就能闪发出耀眼的光辉。 

第4篇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思考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五位教师的模范事迹和重庆开县优秀群体先进事迹之后,写下了“爱与责任——师德之魂”,这是对新时期师德内涵作出的新的概括和阐述。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些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看似很简单的道理,却蕴含无尽的人生道义。回顾自己的从教生涯,认为师德中“爱”是根本所在,教师应从热爱学生做起,的传播者。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我们给他们阳光、雨露,更需要我们火热、真诚的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责任。在与学生的不断接触、不断磨合中时时提醒自己说“不要吝啬自己的爱”。

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走进教室,走进学生,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做一个“爱”的使者,用爱教书,用心育人。

一 学会赏识,走进学生的内心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因此,教师的心里应充满阳光,坚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甚至要将学生目前的缺点看成是未来的优点。哪怕仅仅只是星星之火,也要及时地鼓励、表扬,以促其形成燎原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不断成长,向着更高、更远、更美好的目标努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识到自己优点、才能发现自己的潜能、才会努力、才会进步。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即使是差生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

二 学会宽容,让学生信服

魏书生说:“学生不管多么难教育,毕竟是青少年,其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世界必然是假恶丑与真善美并存的。教育学生时,要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而要力争站在学生的心里,站在其真善美那部分思想的角度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训斥他,而是在帮助他。”对待学生的优点,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缩小镜”,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

无数成功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宽容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曾经有个学生因个人愿望没有得到实现,顶撞了老师。这位没有作任何解释,而是给她写了一首小诗:“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学生看了这首诗,悟出了一些道理,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当教师后我经常反思自己,是否有哪些行为做错了,哪些做得不太合理,常常发现自身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班中爱捣乱的学生我开始不问原因,总是批评,有时语言还很过激,学生有时候还还嘴,使自己和学生都下不了台,这样做的效果很不好。后来我用谈话代替批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我在处理犯事学生时,总是提醒自己:我是个教育工作者,负有教育孩子责任,应用平和的心态,宽容学生,用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用自己的阳光热情感染学生,以满腔爱意滋润学生。

三 严爱结合,让学生敬重你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一味地对学生严格要求,最重要的是应有一颗爱心,用爱心感染学生,使他们懂得爱与被爱,心存感激,学会关爱他人。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后进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也要爱“丑小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爱护有加,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第一,在尊重关爱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没有规距,不成方圆。人活在世上都要接受一定的约束,老师正因为爱护你们,才要对你们严格要求。”我经常对学生这样讲。对作业我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坚决杜绝不做、抄袭、应付等现象,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成绩不断提高,我所执教的班在每次考试中都能名列前茅。第二,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关心、理解、爱护学生,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的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在学生违反纪律时,不能只是批评,更多的应是诱导学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认识到他的行为会对他人、班级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学生的抵抗情绪,另一方面也可增进师生间的感情,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行为。第三,在学生面前,应做到为人师表,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尊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因此为人师表者要努力摆正自己做人的目标,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

教师就要甘于奉献,心甘情愿地为学生付出自己的爱心。爱,给了学生希望;爱,给了学生动力!爱是教育事业的主旋律,教师的爱是孩子们的雨露,没有爱,没有责任感,最光辉的事业也会黯然失色。爱是教师美丽的语言,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您若变成孩子,便有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瞬间成为乐园。”用我们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赢得孩子们的信任,让师生敞开心扉,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教师的劳动里呈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情的魅力。

第5篇

关键词: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 隐喻 主体的差异性 隐喻形象

一、引言

发表于1943年的《小王子》,是法国贵族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最负盛名的小说。自出版以来,受到世界各地的广大读者的喜爱。该本书已销售四百万册以上,创造了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奇迹。时隔七十多年,《小王子》作为一部良心之作,在2015年10月1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与其说《小王子》是一部童话,倒不如说是一部成人式寓言。这部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所涉及的东西不单单是对于童真世界与大人世界的表层化对比,还包括爱情、人性、哲学、社会学,是一个蕴含着深刻哲理的童话故事。《小王子》的魅力在于,文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赋予其广泛的隐喻意义和深刻的内涵。因此,为了更好地欣赏、深层次地理解其内涵,文章从隐喻理论的角度分析《小王子》中经典形象的深刻内涵。

二、隐喻的定义和其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研究当中,隐喻一直被当做是一种修辞手法,给文学作品增添艺术光彩。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核心之一。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产物和语言美化手段,更是人类借助语言表现出来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王文斌,2007)。Richards曾指出,隐喻是思想间的借用。隐喻的意义就是把两个事物的思想放在一起,使这两个思想活跃地互相作用的产生的结果(Richards,1936)。隐喻的产生和最终的理解都离不开三个要素,即施喻者、受喻者和认知对象。其中,施喻者和受喻者是认知主体。通过认知主体之间的积极沟通和作用,实现了隐喻间性,即内涵的最终理解。但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异隐喻性现象,即认知主体的差异性必然会导致认知对象理解的不同。由于施喻者和受喻者存在个体差异,成长背景不同,学识修养和角度不同等,会造成对同一认知对象的不同解读。但使文学作品中对隐喻意义的理解和构建的多样性、创造性成为可能的,恰恰是这种认知主体的异隐喻性的存在。面对相同的文学作品,不同的读者会对隐喻意义有着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位读者,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境遇下,面对同一认知对象也有不同的内涵构建。换句话说,隐喻其实充分发挥了读者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正是经典文学作品禁得起反复阅读、历久弥新的魅力所在。

三、从认知隐喻理论角度剖析《小王子》的经典形象及其意义

1944年7月31日,法国作家、飞行员圣埃克苏佩里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失踪,他的《小王子》却没有因他的离去而被人遗忘。这部作者用3个月一气呵成的作品,是作者积累的几十年的生活和情感厚积薄发的产物。王尔德说过,童话是写给成年人看的。而这句话更是为《小王子》量身定做的。这本书本身就不单单是一本儿童读物,它所涉及的深度,更像一则成人式的寓言。《小王子》中最让读者印象深刻的是小说开头的第一幅画:那幅画第一眼看去像帽子,实际上却是蟒蛇吞食大象。这几乎也成了《小王子》的一个标志性的特征,因为小说的结构正如这幅画一样,表面上普通,其实书中很多故事都隐喻着作者生平的大量信息,而书中的每一个角色有着深刻的隐喻内涵。作品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本文尝试从认知隐喻理论的角度对其内涵进行解析。

1.蛇

很多人会奇怪,为什么地球上那么多生物,小王子却偏偏第一个遇到的动物是蛇。这就要从西方的寓意中找寻答案了。首先,在西方,特别是基督教义里,蛇是邪恶的化身,《圣经》里蛇是撒旦的化身,希腊神话里也有蛇妖美杜莎,等等,蛇在西方社会被普遍看做一种邪恶之物,而这正好与纯洁单纯的小王子形成强烈的对比,蛇的邪恶与不洁正好反射出现实社会的种种丑象,是小王子接触外在世界的必经之路;其次,蛇还是小王子来到地球时见到的第一样和最后一样事物,如此举足轻重地贯穿着小王子在地球上的历程,可以说蛇同时也起到了“导师”的作用,它指引着小王子面对“现实”世界,并最终让他回归。

2.玫瑰花

在小王子最孤独的时候飘来了一颗玫瑰花种子,他精心地把玫瑰花培育好。那朵花就成了小王子的爱人。但是他却逐渐对这个爱人产生了怀疑,他有点不适应玫瑰花的骄傲与矜持。这是一朵美丽骄傲的玫瑰花,外表非常倔强,其实内心温柔。她渴望得到小王子的爱和关注,却因为方式不对,让小王子非常苦恼。小王子终于忍无可忍,决定离开他的小行星时,是义无反顾的,即使他的玫瑰放下骄傲,向他表露爱意和不舍,他依然不为所动,甚至觉得自己会一去不回。小小的玫瑰,留不住他,因为他要去见识更大的世界,认识更多的朋友。他渴望成长。成长的目的,是领悟什么是生命中的重要之事。小王子带着这份初衷,开始人生之旅。这美丽又脆弱的玫瑰花隐射的是自己所爱的人。

3.狐狸

在小王子痛苦孤独的时候,拯救他的是狐狸。狐狸在西方的寓意,也不同于东方的狡猾奸诈,它被当做智慧的化身,作者通过狐狸的嘴巴向读者说出了太多深刻的道理。例如:“To me, you are still nothing more than a little boy who is just like a hundred thousand other little boys. And I have no need of you. And you, on your part, have no need of me. To you, I am nothing more than a fox like a hundred thousand other foxes. But if you tame me, then we shall need each other. To me, you will be unique in all the world. To you, I shall be unique in all the world.”(圣・埃克苏佩里,2006)这段话可以解读为:“对我而言,你只是一个小男孩,和其他成千上万的小男孩没有什么不同。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而言,我也和其他成千上万的狐狸并没有差别。但是,假如你驯服了我,我们就彼此需要了。对我而言,你就是举世无双的;对你而言,我也是独一无二的。”从中狐狸向小王子提出了“驯养”的概念。爱情有时候就是相互驯养,让对方对你产生信任、依赖、理解。一旦彼此相互信任、依赖、理解,那么双方就成为彼此的唯一。也就是因樵谡庵炙谓的“驯养”的过程中,双方付出了时间、心思等,也让这件事物有了有别于其他相同事物的意义。当小王子发现自己拥有的玫瑰花和玫瑰园里其他的玫瑰花没有什么不同的时候,小王子痛苦极了。狐狸的教导是,生命中真正重要之事,并非它从外在来看有多少价值或有多么与众不同,而在于你能否和你所在乎的人或物,建立起真正的关联。要有这样的关联,你需要用心。你要用纯洁的心爱对方,聆听对方,了解对方的需要,也要容忍对方及为对方牺牲,并承受因爱而来的种种伤害。所以,狐狸才对小王子说:“你花在你玫瑰身上的时间,才让你的玫瑰变得这么重要。”(圣・埃克苏佩里,2006)小王子开始领悟,即使他的玫瑰并非世间唯一,但通过驯服,他却可以拥有另一层意义的“独一无二”。故事的最后,小王子为了寻找玫瑰花要离开地球的时候,狐狸伤心地流泪了,但仍然坚持鼓励小王子去寻找自己的最爱。狐狸的角色映射出的是一种大爱,真正爱着小王子的人,并告诉他,爱还有责任。它深爱小王子,它知道它一旦将道理全部告诉小王子,小王子就会离它而去,它也知道会因此受伤,但它愿意承受。对它来说,它和小王子共同经历的一切,早已成为生命中至为美好的回忆。只要风吹起麦子,它就会想起小王子金黄色的头发。这于它而言,同样是生命的唯一的小王子。因为责任,一切未知、恐惧和危险都可以克服。小王子再一次义无反顾,走上生命的另一段旅程。

四、结语

《小王子》成功了运用隐喻手法,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了一个足以让人永葆童心的不朽经典。来自一颗小星球的王子,因为不知如何与所爱的美丽但骄傲的玫瑰相处而负气离开旅行,途中遇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人物,比如傲慢的国王、爱慕虚荣的人、唯利是图的商人和墨守成规的科学家,最后他来到了地球,遇到了一只狐狸,终于明白了该如何治愈痛苦和孤独。笔者试图从认知隐喻理论的视角,结合主观认知,解析了书中的三个经典角色。站在施喻者的角度出发,以施喻者的认知和思维方式理解隐喻内涵,必然能够更加接近作者的真实含义。《小王子》貌似是一部童话,其实是一面清澈见底的镜子,照亮了愚钝的成人世界。它用纯真如天使般的故事提醒着我们,唯有爱,才是最高的哲学。

参考文献:

[1]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第6篇

老师=爱+责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教育是一种责任,教师责无旁贷。惟爱与责任同在才能称之为师,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

一、教师,是一个用爱书写的称谓

师德的核心是一颗爱心,教师要为学生健康成长乐于付出的诚心。新的教学理念向我昭示要搞好教育,就必须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没有爱不行。不断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浅薄与无知,只有不断得自我鞭策,怀着一颗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爱心,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教师的爱是一缕阳光,我要让她照进学生的心田,让灿烂在她们纯洁的心灵开花。爱是一抹微风,我要让她轻拂学生的心田,让笑容在她们清纯的脸颊绽放。爱是一泓清泉,我要让她滋润学生的心田,让生命在师爱的温馨中成长。平凡的工作孕育的是不平凡的人生,当你将师爱奉献给你的学生时,你也会得到回报。“桃李满天下”是每个老师最感欣慰的一件事,当你的学生一个个成为祖国栋梁之材,捧着鲜花来看望他的恩师时,你将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师爱的表现很平凡,也许仅仅是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目光,可却是孩子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学习上,教师的悉心指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生活中,老师的谆谆教诲告诉了学生为人处世的准则。 从事教育事业九年了,我始终觉得教师对学生的真挚深厚的情感,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因此,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赞扬的话,都会使学生情绪振奋、学习兴趣油然而生。教师上课时精神抖擞,带着极大的教学热情去感染学生,将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自我意志和愿望,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增加,家庭溺爱、家教缺失严重,这使得如今的学生自我中心意识强烈,相当多的孩子并不能用心体察老师的心意和感受。但说过来,孩子毕竟也就是个孩子,我们要维护自尊、要保持尊严,就必须有换位思维的意识,有时就得识点眼色,管教学生不一味的磕扎动紧,很多的时候应学会以退为进,始终保持平和心,有个好态度,“爱”让学生能感受,也能接受。

二、教师,是一个用责任支撑起的身躯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平凡而又伟大,要无愧于本职工作,应当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重任在肩。“我是人民教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却应当掷地有声。没有责任就当不好教师。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园丁,无论是高贵的牡丹,还是艳丽的玫瑰;无论是香冷的寒梅,还是娇媚的桃蕾;甚至是那名不见经传的卑微的小草,教师皆以自己相同的爱心去精心栽种,精心呵护,精心浇灌,精心栽培,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为了这份责任,课堂上我激情澎湃地带领学生莘莘学子 在科学的殿堂遨游,让他们畅享知识的甘霖;课外我语重心长地与他们促膝谈心,为他们排忧解难;空余时间,我如饥似渴的在教海探航,为自己的远航积聚能量。多少次课堂上的播洒智慧,多少次办公室内的潜心批阅,多少次操场上的嬉戏打闹,我完全融入了孩子们的世界,这一切的努力、一切的付出,均源于一位教师强烈的责任感。为了这份责任,我每天辛勤的工作,迎着清晨的薄雾,送走天边最后一抹夕阳的余辉,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没有精神的寄托,责任的支撑是做不到的。因为责任,所以无怨无悔,三尺讲台就成了教师书写不平凡人生的舞台。深重的责任,莫过于肩负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担此重任,爱与责任不可或缺。

“爱”与“责任”,二者其实是分不开的。责任是树,爱就是藤,他们是紧紧依附在一起的,爱融入在责任之中,他们是如影相随。“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我坚定我的选择,我无悔我的选择,做一名小学教师。爱孩子、关切孩子是我今生执著的追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对教师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尽职尽责是教师基本的道德规范。教师职业是“人类幸福和自我完善”结合的职业。一方面,教师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合格人才;另一方面,在平凡的岗位,撒播爱心,享受充满活力的人生幸福。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事业,这对社会文明进步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爱岗敬业是一种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力量源泉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教师的职业注定平凡,淡泊名利,讲究职业良心,才能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如果把平凡而神圣的教师岗位看作个人谋生的手段,就永远也不会成功与快乐。在教师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认真负责,工作严谨是教师的职业要求,是责任感的体现。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智能的钥匙,是用以点燃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孩子是鲜花,教师是绿叶,因为有爱,因为身负责任,我们才一生与花相伴!为了让孩子红花映的更鲜艳、更红,我们甘愿当绿叶,为了让绿色带给人间带给大地,我们甘愿当小草,为了那无悔的选择,为了那一片纯净的天空,奉献自己,永无止境!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深感教育的崇高,教师的伟大。我希望教育是一块青草地,祈盼所有的孩子踩在上面都像跑进足球场般的欢快,而没有走进沼泽般的恐惧;希望能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情操在每个孩子心灵深处种下公正、清澈、宽容的种子,让学校真正成为所有孩子公平、快乐、成长的平台。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根本,同样也是师德的基础。作为一名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小学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爱心与责任是师德之灵魂,让我们用“爱心与责任”托起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7篇

人们对爱都有着很多渴望与追求,如果爱离开了责任,那它也只能如美丽的流星闪过夜空;又如静夜里的昙花一现,留给人们的也许只是非一段美好的回忆,

每个人都肩负着责任,对工作、对家庭、对亲人、对朋友,我们都有一定的责任,正因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责任,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

做为一名教师,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从爱学生的角度讲,就是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这句话简单明了地道出了何谓师德,那就是爱与责任,这正是师德之魂。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们感动,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教师在生死面前展示出了师德的光辉:汶川县张米亚老师,在地震发生时双手死护住两名学生,自己却不幸遇难,救援人员不得不锯掉他僵硬的手臂来救出孩子,这样一个年轻的老师,在灾难面前,选择了摘下自己的翅膀来保护孩子,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崇高与伟大的真正含义,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展示着师爱的伟大;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和讲台护住了四名学生,他的牺牲成就了四个家庭的团聚和幸福以及无数的感动。他们在生死关头用鲜血和生命保护学生的壮举,犹如最后一堂无声的课,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师魂。

那么,做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老师要爱自己的学生

记得有位教育家曾说过:爱学生是对老师最最基本的要求。老师爱学生,可以弥补家庭和社会教育的不足,使教师的影响长久地保存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爱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必要的关心和帮助。我还抽时间给学生谈心、交流,和学生共同活动,缩短了师生距离。爱学生,关心学生,处理问题及时,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信任老师,喜欢老师,也喜欢上老师的课。热爱学生,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程度、水平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有用的人才。一个教师能得到学生的信任,使自己的工作顺利进行,使学生能健康活泼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成功和欣慰。

其次,爱自己的职业

经常会听到这句话:“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高精神境界。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我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谐的氛围,才能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

另外,不断学习,努力使自己具有广博的知识

第8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巴特尔也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

 

教育“不是索取,也不是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这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教育是一种崇高无私的大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有爱才有教育。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0个教师节前夕考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明确指出自己心目中好老师的四个标准:有理想信念,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大公无私所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有仁爱之心,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开启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

 

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总书记对教师提出办好党和人民满意教育的四个新标准,在新时期新常态下,倡议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认真思考,大胆创新,大胆突破,共同办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育。教育赋予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民族的光荣任务和重要职责。每一个有良心、有良知、有道德修养的中国公民都知道: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所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涌现出一批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这种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博大情怀来之实属不易,我们应倍加珍惜,发扬光大。

 

师爱是一种高于友爱、异于母爱的最伟大最纯洁的爱。从教28年来,我始终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没有教育事业的强大,就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期盼。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责任,善待学生、关爱学生是每一位老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前提。

 

师爱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起着引领辅助作用。师爱作为人类情感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蕴含作用和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

 

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无声,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重在礼尚往来,情爱缺少几许严谨。教师,一肩挑着国家民族的前途与未来,一肩挑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希望。师爱承载着高度的社会责任,师爱担当着沉重的历史使命,没有哪种爱比师爱更高尚。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爱教育,首先要有敬业爱岗的无私奉献精神,正确认清和对待教师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尽其所能提高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歌德说:“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给世界增加价值。”对此,教师的责任在于教育与引导,重在树立让学生满意的教育思想观念,努力实现学生合理的要求。为了把教育寓于服务育人之中,使我们的教育得到学生的认可,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

 

总书记说过,老师的光荣,来自其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在落实“三严三实”中,要想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教师,除了学识渊博、教学得法之外,还应有更高的追求,就是以育人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为己任,这是没有功利目的的,是完全出于对社会、对学生一生负责的责任感。

 

要承担如此重任,教师就要始终做一名有德之人、有为之人、有才之人。教育青年学生树志向、有梦想、爱祖国,切实发挥教育塑造向善灵魂、崇尚生命、健全人格的重要作用。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教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重任和使命,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成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梦想的正能量;把育人与修己结合起来,重视提升自身的能力和修为,既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本领,也要树立和传播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义利观、得失观,承担好以知树人、以德化人的神圣职责。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不惜失去双腿,用爱与勇气,接受生活中的一切悲欢,这是舍己为人之爱;大量乡村教师拿着微薄收入坚守课堂,这是克己育人之爱;无数教师一心扑在教学上,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两鬓斑白无怨无悔,这是敬业成人之爱。爱岗位,爱教育,爱学生,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每一位好老师都是一张教育的名片,老师看似平凡,却以无悔一生的奉献写尽了人间大爱。

 

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必须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因为爱心是每一名老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每一位好老师的基本条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沟通,就谈不上教育。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把热爱学生看成教师最基本的道德情操。孔子以“仁爱”精神影响了几千年的教育发展,他以启发方式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与抉择,也是对学生主体价值观的关心与尊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平凡的教师和乡村中学校长的岗位上,做出了出类拔萃的成就,成为教育楷模,大众学习的榜样。

 

爱是公平,爱是一视同仁。现实生活中,学生的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各异,这就要求老师以仁爱之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精心引导培养,让所有学生成为有用之才。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理解激励学生的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爱是情感,更是责任。徐敏老师在其《师爱的智慧》中说:老师要春风化雨,爱生如子。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成长,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来爱护,愿与学生成为朋友,不随便发火,处事公平合理,不偏帮,对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建立起平等和谐、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师生关系,让教育发展焕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

 

师爱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责任。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老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学生终身受益。热爱、关心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动力,两者相辅相成,协同发展,借力发力,教育事业才能兴旺发达、繁荣富强。

 

教育工作者如何做一名仁爱之师呢?我想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老师心里有学生,无论是多还是少,总想着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与成长。

 

老师的仁爱之心,主要体现在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上。教师的教育方式各具风格,但仁爱是教师永恒不变的话题。如果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就会亲其师,信其道。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作为一名教师,要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大无畏无私奉献精神感染引导学生。爱的实质就是尊重,发自内心的爱和尊重更是教师实现成功教育的前提。

第9篇

在山的那头,是路吧;路的那头,是水吧;水的那头,是海吧;海的那头,是时光啊!人生如画,生活本身是一副画,但在涉世未深时,我们都是阅读观画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辩别了事物,我们又变成书中的主角,在各自演译着精彩.幸福更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缕花香,当花开放在心灵深处,只需微风轻轻吹动,便能散发出悠悠的,让人陶醉的芳香。我们!都有责任!

乘着时光的列车,我看到了蔺相如那举璧抵柱、智对强秦的身影和那泰然自若的神情。秦王倚仗国家强大的那点儿神气,此刻在相如冲天的豪气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是什么给了相如这莫大的自信?是保护赵国子民使其免于阶下囚的责任。

明亮的烛光下,诸葛亮在写着什么。是呀,在这出师的前夜,他一定有许多话要对他时刻牵挂的后主说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罢,他不禁抬头仰望苍穹,目光闪烁。是什么让孔明如此夜不能寐?是报答先帝知遇之恩、辅佐后主强国安民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都是农夫,我们若播下种子,就要好好温柔爱护,这样就会有丰收。在我的生活中,我拥有一片撒下美丽花种的田畦,那么美丽的花儿会在我的手中开放,我深深地爱着他们,我愿意给予我所有的情感与责任,呵护着这片田畦,不让那里长满杂草,我希望未来会比明天好。

歌德曾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我们要时刻心怀责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将它做好

现在屋内和屋外有着一样的气息,睡觉就好像是躺在草地上,床单是暖的,被子里是阳光的味道,窗外的月亮星光,渐渐明朗。我想,明天我将带着爱与责任迎着朝霞出发。

以上是第一稿,为了赶时间,到处编的。

携着爱扬帆起航

2011年的我因为向往孩子们的童话生活,毅然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当我走进学校的大门映入我的眼帘的就是那句衡量着所有教师人生的坐标“为了一切的孩子”。自从19xx年,湖北武昌蒙养院的建立,谱下了中国近代学前教育史的序章的那一天开始,所有的教育者都是怀着爱与责任为了一切的孩子。

2011年的我,离开了美丽的象牙塔,选择了我心底深处那个又辛苦又幸福的基地—浙江省交通厅幼儿园。今年的九月我迎来了我生命中的一个工作日,我满怀着期待的想要看到一个个甜美微笑的小脸,但是最终我面对的是哭闹不休,泪流不止,满脸都是对陌生环境感到不安的小小孩。

在这里面对那么小的孩子,我深深的体会到什么叫做无措,什么是困窘我会沮丧,甚至也有过退缩,但是既然船帆选择了远方,那就要风雨兼程。在这条路上,有风雨,有坎坷但是我相信还会有甜蜜和幸福。在这首我们一起谱写的曲子中又沉沉的低音和旋,也有清脆灵动的旋律。我知道,我会继续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地跋涉下去。我要像爸爸妈妈一样照顾好每一个孩子,我跟着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着怎么样去做一个好老师。我慢慢的从家长手中抱过泪流不止的孩子,带着他们一起去玩,喂他们吃饭,带他们去厕所解小便,帮他们系裤子。照顾他们睡觉,做恶梦了我摸着他们的头安抚他们继续睡觉。我会带着他们一起学本领,教会他们各种简单的生活技能,尽管我自己还是一个大孩子。

第10篇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责任 关爱 班级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点,是教与学的关键结点,也是一名教师教育教学生涯中不可缺少的内涵。我工作22年,深深感到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十分有意义且十分辛苦的事。本着求真善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开启心灵之窗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我积极努力,思考出智慧,实践出真知。下面我就这些年管理班级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切嗟,共同进步。

一、细心观察、见微知著,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班主任要细心、耐心,做到细水长流,点点滴滴地积累,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交往人员、成长历程、学科短板和长项、个人爱好和追求,然后根据学生的发展潜能给学生指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为自己的前途和发展学习。抓好班级工作的关键是了解、理解学生。知人要知心,爱要爱到深处,只有读懂学生的心理,才能走近学生,得到学生的信任。

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使学生的向上人格和内心价值得到理解和承认。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文中说:“在影响孩子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折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可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孩子的成长多么重要。孩子是小草,尊重是阳光,孩子是健全的人,像每一个成人一样,在他们尊重父母、尊重师长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我们应更好地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深层的精神生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点燃希望之火,树立自信,对他们说,“你行”,“你一定会成功”,不要挫伤他的自信心,永远不要让他产生失败感,即使在遭遇挫折时。

其次要做到关爱学生。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热爱学生,做事服务于学生。要耐心、细心,学生出现心理障碍,要及时帮助他解开疙瘩,或提出建议。学生遇到难题时,要及时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争取做到:学生哪里需要,哪里就有班主任的身影,事无巨细,时无长短,只要是雪中送炭,它就会深深留在学生的永恒记忆里。关心意味着奉献和努力,同时是责任和义务。唯有关爱学生,才能取信于学生,人们常说:“关心他人如日。”让关心给你我送来光明,带来和谐。

最后要用心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就是读懂学生心里所想的和师生相融的。相信学生口中说的,明白学生手中做的,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是个性品质和人格气质的塑造时期。因此,不时会出现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错误,班主任对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不能见风就是雾,不分轻重地加以批评、训诉,应宽严相济,严要严得有理,“宽”要有据。不能仅以“不出事”为目标,而单纯教条地采取“盯、吓、压、罚”等方式管理,要多一些教育,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引导,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情感,少一些暴躁。现在考试频多、密集,学生心态调整的周期大为缩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增多,因此,班主任更要勤于疏导,做好个性调整。“理解万岁”,理解是宽容的体现,是情感的见证,是心与心的碰撞,是黏合剂,将师生之心紧紧连在一起。

二、大力提倡学生自我管理,组建优秀班委会

班主任不可能一天24小时跟着学生,要学会让学生自主管理、自我管理,因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合作能力和处事能力,就成为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在工作中,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允许一两回没把事情做好,培养他们,使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自觉形成合作共赢的向心力、凝聚力。

首先,对待全体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努力做到以信任之心待之,以信任之目视之,以信任之耳闻之,以信任之意导之。对待问题学生时,要以信任为前提,背后了解问题的根由,想方设法地让他开口说话,耐心地进行引导,最后使之幡然悔悟。即使问题严重的学生在“道理”和错误面前,虽面似无所谓,但内心深处都会有所振动和感悟,要先“管”,后“理”,“热加工”、“冷处理”,用真诚让学生敬畏你、诚服你。

其次,在对待班干部上要坚持“慎重选拔、大胆使用、热情支持、严格要求、提高素质”的基本准则,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示范性和创造性,最终建立人人有责、全员共管的局面,建立和谐的班集体。因此,班主任要加强对班委会工作的指导,配合班委会工作,树立班委会的威信。一要在班委会成立初期,进行培训和指导,介绍成功案例,讲解工作艺术。二要充分信任班委会工作,要与班委会成员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并协助其认真执行。三要帮助班委会树立服务意识、竞争意识、模范意识,让每个班委会成员都能成为这个班级的形象大使和代言人。四要教育全体学生尊重班委会工作,讲清楚班委会同学是为班级服务的,如对班委会工作或成员有意见可以向班主任反映情况,班主任需给予答复。五要对班委会同学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多给予鼓励和帮助,如果他们思想出了问题或成绩下降了,这个班委会就无号召力可言。

第11篇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花的事业是甜美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但让我挑,我还是选择叶的事业,因为它总是谦逊地张开着它的绿荫。"为了充当"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从师范毕业后,我便踏上了三尺讲坛,怀揣梦想真正开始了我叶的事业。首先非常感谢金塔县教育局各位领导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平台,让我有机会向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们汇报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成长的心路历程,也借此机会感谢在座的各位老师和我的同事们,谢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爱、支持和帮助,包括对我所有缺点和不足之处的包容。说实话接到今天的任务,我开始有点犹豫,因为坐在下面的许多人是我的熟人、老师、同事、同学、朋友等,有比我更有资格坐在这里讲话的老教师,优秀教师。说别人的事我可以很动情,说自己的事有点难为情,回顾自己十几年来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没有波澜壮阔的成绩,没有五彩炫目的光环,有的是平淡和真实,有的是师爱和责任,有的是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今天我把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但却是真实的感悟拿来,希望做引玉之石,与老师们探讨和交流。

1.找准切入点——从思想教育入手

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良好的学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每当新学期开学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一些最能打动孩子们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比如去年我刚接到六一班以后,在师生很陌生的情况下,为了消除一部分学生心中的恐惧和担心,我对全班同学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我很高兴今年能和你们一起学习语文,早就听说咱们班同学个个聪明,上进心强,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感觉到了,老师不想知道你们的过去,我只看重今天,不管以前你表现怎样,那已经成为过去,从今天开始,努力学习,用你们的行动来证明你们的现在。我相信我们班每一个同学都会有进步的。"这番看似寻常的话,没想到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找准关键点——在转变后进生上狠下功夫

教学质量的提高决不能忽略对差生的培养。著名的水桶原理:一桶水的容量还要看最短的木板。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还是要抓差生培养。一、勤,二、爱,三、耐心。我相信:勤师手下无差生,也相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霍懋征说:"孩子只有内向外向之别,没有先进后进之分。"师爱是永恒的,也是无限的。这是我的坚定信念。我相信只要功夫深,那些差生也可以转化为优生。我接六年级一班这个班以来,发现这个班的部分差生字迹潦草,不写家庭作业,课堂作业拖拉,上课时搞小动作,不举手回答问题,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守纪律,在老师的眼中就是"差生",他们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意志品质;二是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接受能力弱,从而导致厌学,甚至弃学,因而成绩落后。于是我就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与学困生谈心交心,实施情感教育。我首先让后进生感受到大家的关心,于是定了一些规矩,班上任何一个学生都不得歧视后进生,主动找差生谈心,了解其思想状况,了解差的根源,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与他们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主动地、心甘情愿地把心里话说出来。我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对他们关心爱护,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喜欢我。其次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明确奋斗目标,培养他们的自制力, 帮助他们走出低谷,在学习上不对他们提出不可能做到的要求,密切关注他们的进步,在及时表扬他们的同时,又告诫他们不能自满。为了使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我在班上成立帮带小组。把优生安排与差生同桌,上课时,优生随时监督他们是否认真听讲,发现他们开小差,搞小动作时,及时提醒;写作业时,督促他们抓紧时间做,不会做的给他们讲解;优生每天向我及时报告差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我还经常把进步学生的作业作品在全班展示。这样做的目的是感染激励后进生,使后进生在优生的带领、帮助下通过努力学习,不断增强自信,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2.2对学困生不抛弃,不放弃。我不光在校内不放松后进生还注重与家长随时电话联系,还要求家长两个星期必须到学校一次,这样便于我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我也及时反馈孩子在校的情况,做到家校密切配合,监管到位,关心好每一个孩子。我对学困生做到了不抛弃,不放弃。善待他们、厚爱他们,耐心地教育他们,真正做到以情动人。

3.找对出发点——对优生从严要求

我对优生要求严格,一贯要求他们把自己放在最高的位置上,高标准,严要求,包括自己的一言一行。每天除了完成和全班同学一样的作业外,自己还要多读课外书,写一写读后感,积累好词佳句和文字优美的片段,拓展一些课外练习,有时是老师布置,有时是自己找资料做,上新课期间,词语的掌握,优生自主掌握,不强求跟其他学生一样的抄写。把学习的自还给优生。学完课文,多做拓展,可以是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是找与之相关的内容读一读。如学了《燕子》,可以找一找有关燕子的资料,如:燕子的生活习性,它在什么地方搭窝,怎样搭窝,窝有什么特点等,然后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写一写,并与同学们共享等,让优生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让自己的潜力发挥极致,不断进步。

4.找准训练点——优化作业设计

第12篇

在将近40年的教学生涯里,柏宗材如同一个上紧发条的钟摆,一刻不停地为教学、学生奔波忙碌。记者采访柏老师时,这个年逾六旬的汉子羞涩的神情中带着一丝木讷,只是一味地强调:“我真的没做什么,只是分内的事罢了,我相信换成任何一个人,在我的岗位上都会这样做的。”

在去往南矶山小岛的路上,两旁的芦苇荡像起伏不定的波浪,像落地不散的云朵。青翠欲滴的芦苇,不放过任何一处可以生长的地方。美景固然令人陶醉,但是在这怡人的环境中生长着的不只是芦苇,还有那肆无忌惮的血吸虫,尤其是夏季到来,血吸虫得到大量繁殖,湖水、湿地间除了一些芦苇和不知名的鸟儿,多了些少有人烟的空旷。

“现在去南矶山还真碰上了好时候,要是赶在半个月前,到处都是水和芦苇,我上个月来调研还是坐了两个小时的船才进来的。”一位陪同采访的新建县教育局的同志说。说是南矶山,其实就是鄱阳湖里的一座小岛,每年长达3个多月的汛期,进出岛都要坐船航行1到2个小时。

因为交通受限、生活环境艰苦,南矶中学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外地年轻教师调入,最近几年政府加大了乡村教师的招聘力度,学校才陆续有外地的年轻教师加入,但能坚守在这里教书的老师却很少。“2010年一位考来的老师,听说进来还要坐船,直接就去了别的地区。就在今年,另一位要调来的老师,特意先让他父亲来这里调查了一番,之后就没来任教。”南矶中学的万校长很无奈地对记者说道,“这也能理解,交通条件和血吸虫病对这里的人一直是个很大的挑战。”即使来到这里的教师,也因为有血吸虫病,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悄然离开。2014年,在南矶中学任教两年多的一位女教师,就重新参加了教师招聘考试,去了别的地方教书。

记者见到柏老师时,他正在给初一的学生上“血防教育课”。他拿着放有钉螺样本的玻璃瓶,用夹杂着南昌方言的普通话对学生说:“这是我两年前收集的钉螺样本,里面的血吸虫已经死亡了。”当学生看到钉螺时,目光立刻都集中起来。

课堂上,柏老师创设情境、问题呈现、展示实物,利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明白怎样预防血吸虫病。一名学生下课时说:“老师经常带我们到鄱阳湖的草洲上,教我们识别钉螺,辨别哪些是疫水,现在我知道怎么预防血吸虫病,一点都不害怕。”

谈起柏老师的血防教育课,南矶乡的群众更是赞不绝口。因为是血防重疫区,南矶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几乎人人都得了血吸虫病,外面的人根本不敢来。由于行为习惯不好,不讲究卫生,学生感染血吸虫病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柏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响应“血吸虫病的防治,必须从娃娃抓起”的号召,在课堂上讲起了血防知识。不久之后,柏老师就多了一门必须要教的课,担任学校的血防教育教学。

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并通过学生影响他们的家庭,柏宗材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求把血防课备课做到详细、细致、生动。几年下来,南矶中学学生的血防意识提高了,附近村民也养成了好的生活习惯。县血防站的医生给学生检查身体后,连称“奇迹,奇迹”,南矶中学连续五年获得了“县血防先进学校”称号,柏老师的血防知识宣传教育经验也由学校推广至整个南矶乡。柏老师也被岛上人民亲切地称为“南矶乡血防战线卫士”。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那不是简单的“无人知晓的小草”,而是坚守在这鄱阳湖畔,给这片荒芜的芦苇荡带来绿色与希望的小草。

柏宗材特别痴心于教学教研工作。

1976年他从南昌师范毕业后就一直在南矶中学任教,做了近40年的普通教师,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这片故乡的土地。作为新建县首批高中毕业生,当年可是乡里的大“秀才”。“当时乡党委书记三次找我谈话,想把我调到乡政府做事,但我都拒绝了。”柏老师说,“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只适合教书,和孩子们在一起我就很快乐。”

早在青年时期,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柏宗材便经常通宵达旦地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世纪在90年代,柏宗材所教的学生曾经创造过这样的奇迹:学校数学竞赛中,柏老师所带的初三学生与高一学生同卷同赛,他的学生勇夺一、二名。原来,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班上有几名学生的数学天赋非常不错,初三的数学知识完全满足不了他们的学习需求,于是,柏老师就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高中数学知识,或者给他们留一些思考题,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不断深入学习的热情。同时,柏宗材也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总结出一套“发散探索教学法”。柏老师用此法指导优秀初三学生超前复习高一课程,并创造了初三学生超越高一学生的奇迹。

除了对悟性好的学生“加餐”“补料”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柏老师从不歧视,而是用心对待。现为同事、曾是柏老师学生的万军回忆道:“当初自己偏科,数学成绩一直很差,柏老师知道后,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放任不管,更没有责怪,而是在学习方法上耐心指导。”正如柏宗材所说:“对于学困生,首先应该充分尊重他们,再从学习方法上予以引导,通过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每天下午放学后,柏宗材都要留下几名学生进行辅导,有时候并不是学生主动来问问题,而是因为他发现的那些学生最近成绩有所下降。万军就是当时这些学生中的一个,“柏老师经常辅导我,一道题怎么解答,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方法,柏老师都会耐心地给我讲解。记得有一次,柏老师在给我讲数学题时,外面下起了大雨,当辅导完,柏老师一拍脑袋说‘坏了,我家还晒着谷子呢’,说完就跑着回家了。”经过这件事,万军对柏老师更加尊敬,对数学学习渐渐地不再排斥,成绩也逐渐提高了。如今回到南矶中学任教的万军说:“柏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一直影响着我。”

柏宗材常常对年轻的教师说,教学要因材施教。“这里的孩子很少出岛,外面的一些新词汇,他们都很难理解,所以我讲课时会经常穿插一些方言来‘翻译’课本中的词汇。”因此,柏老师的“塑料”普通话在全校师生中都是非常著名的,柏老师的课也是全校最受欢迎的课。

“在实践中探索益于生,而在探索中归纳则益于师,教师就是科研工作者,研究教学、课堂、学生,永无止境。”早在上世纪70年代,柏老师就提出科研兴教的理念,由此可见他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预见性。

柏宗材一直担任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同时兼任班主任。他对“班主任”这头衔,可谓一往情深,他总喜欢对校长说:“你看,我老了么?”校长笑着说:“你啊,还壮实着呢!”柏老师便一本正经地说:“这可是你说的,那班主任的岗位可不能给下了啊。”校长立即明白了,又钻套了,谁叫老柏不服输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教师,家里农活多,家庭负担重,柏老师也不例外。人到中年的他,上有老母,下有幼儿,为了贴补家用,种了几亩田地。每逢农忙季节,田里的活大多压在他爱人身上,许多人便劝柏老师不要做班主任,多抽时间帮帮家里。柏老师有点无奈地说:“不行啊!耽误禾麦只一季,耽误学生误一世啊!”那时,学校每个学期都有两天农忙假,柏老师从未休过。作为弥补,他只好在每天早上、中午、下午放学后的三段时间内到田间地头忙上一回,他笑称这是自己干农活的“三段论”。有时候,他的爱人也忍不住发牢骚说:“看你都累垮了,还是多管管自己的孩子吧!”柏老师总是笑笑说:“我一个人累点不算啥,能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我就心满意足,再说孩子嘛,什么自己的别人的,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我的孩子。”

工作时柏老师是严师,工作之余他是“慈母”。有个单亲家庭的学生邱媛,成绩不好,却十分懂事。有一天放学,柏老师看到她许久都不动身回去,便问起情况,她结结巴巴地告诉老师,自行车坏了,自己又无钱修理,不知怎么办才好。柏老师二话不说,拿来胶水、橡皮,干起了“补车胎”的活儿。一阵忙碌后,柏老师说,车胎爆狠了,自己修不了。为了不影响孩子回家,柏老师帮她把车子推到修理铺,叮嘱修车的师傅一定要好好修。中午一点多钟,车子修好了,邱媛骑着自行车高兴地回家了,而柏老师这才冒着烈日走回家。那时候,柏老师家里经济拮据,连自行车也舍不得买。为此,一些人善意地开玩笑说:“老柏太吝啬了!”但谁都知道,柏老师对自己吝啬,对学生却是那么大方。柏老师的学生有许多因家庭贫困而得到过他的资助,柏老师总说:“光有爱心不行,还要有爱的行动。”

南矶乡万家村,有一女孩万玲,由于父亲身体不好,视力较差,农活干不好,家境颇为贫困,初一开学不久,父亲硬是中途将她拉出了校门。当时教她的柏老师知道后,急坏了,每天放学后都骑着自行车,赶四五里路,到她家里给她父亲做思想工作。一个多月后,她父亲终于松口了,却又非常担心落下了的课程。结果从她返校的那天,柏老师每天放学的时间就从庄稼地里转移到了她身上。为了表示感谢,万玲家送来了一桶油,柏老师三番五次给退了回去,并说:“有钱,用在孩子的学习上,再送来,我这番苦心就不值了。” 多年后,已参加工作的她,提起这件事,仍流露出对老师的深深敬意,并说:“很多时候,柏老师的话就像一粒火种,让人不努力都不行,这种神奇的力量,可能就是爱的教育吧!”

对于偏离学习轨道的学生,柏宗材并没有放弃,而是像“慈母”一样给予关怀。柏老师班上曾有一个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调皮留守生,一天晚上他没有返校住宿,柏老师得知情况后,饭也没吃,一个人冒着雨,拿着手电筒在街上四处寻找,将近11点终于在一家网吧找到了他。这个学生玩累了,正睡在沙发上,柏老师没有立刻叫醒批评他,而是悄悄把他背回了学生宿舍。学生醒来看见柏老师已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汗水夹着雨水,满脸流淌,当即扑到柏老师怀里哭了,承诺以后再也不会出去上网了。柏老师拍拍孩子,信任地点了点头。安顿好他睡下后,已是凌晨一点,柏老师带着一天的疲惫回去了。第二天,他结合此事,给学生讲了文明上网的益处。柏老师说:“中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的黄金阶段,当学生沉迷网络时,做老师的应该及时纠正,注意方式方法,让孩子在正确的学习道路上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