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乐于助人的同学

乐于助人的同学

时间:2023-05-29 17:46:41

第1篇

姓名:刘晨曦(大)

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她叫岳筱,是我的好朋友。她今年十岁,性格和活泼,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唱歌,可爱极了!她非常乐于助人,不信我就给你讲两个关于她的事情吧!那天下午放学后,岳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发现一位小同学摔倒了,因为路上都是小石头,那位同学的膝盖摔伤了,流出了鲜红的血液,岳筱连忙走过去,一把把那位同学扶了起来,拍掉他身上泥土,从口袋里掏出一条干净的手帕,帮那位小同学包扎了伤口,并对他说:"小弟弟,你怎么那么不小心啊,疼吗?我带你去对面的诊所看看好吗?"那为同学感激的望着她说:"谢谢你姐姐"。岳筱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啊"从诊所出来后,因为那位同学的腿很痛,岳筱就扶着他一直把他送到家后才回自己家。

岳筱平时在生活上很节减,衣着很朴素,也从不买零食吃,可是在2008年学校举行的5。12大地震捐款活动中,她把平时妈妈给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全部捐了出来,一共有四百多块呢,在我们班是捐款最多的一位同学,后来我们问她,你为什么捐那么多钱呢,真看不出来啊,你平时自己都不舍得花一毛钱,这次怎么那么大方啊?她笑了笑,说:"我们捐的钱可以让那些生病的人吃上药,没有食物吃的孩子吃上食物,他们缺吃少穿而我们什么都不缺,还有个温暖的家,给他们捐些钱尽我们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也好啊!"我们听了都非常感动。

怎么样?你们被岳筱乐于助人的精神感动了吗?我今后一定要向她学习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做一个有爱心的小公民!

第2篇

我们班有很多同学,他们各有千秋,但是我最想夸的是魏安飒。魏安飒个子不高,也不算是豆芽身材,她长着一张圆形脸,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每次有同学没带本,她就借一张纸。记得一次上课的时,贺老师突然说要听写。我翻遍了书包,找遍了桌膛,就是找不到英语纸,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的我坐立不安,正当我没有办法的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张雯琪,没带英语纸吗,我借你一张吧!”我转过头一看,是魏安飒!她微微一笑,从本子小心翼翼的撕下一张纸,放在了我的桌上,顿时,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心田,刚才那焦急的心情也一扫而光。“谢谢你魏安飒,你真是雪中送炭啊!”不一会儿贺老师走进教室,开始听写:“playground、bank……”下课了,除了做值日的同学,其他同学争先恐后的跑出教室。我追上魏安飒,对她说:“谢谢你,魏安飒。”魏安飒微笑着说:“不用谢,同学之间就应该互相帮助。”

三年级:张雯琪

第3篇

[关键词]音乐情感教学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10079

大多数音乐作品都重在表达情感。作为学习者,首要任务则是理解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因此,情感教学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感知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通过感知音乐中蕴含的情感逐渐提升自身素质,实现自身价值观的自我更新。另外,音乐教育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影响重大,不仅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更对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和道德行为规范起到重要作用。

一、情感教育对音乐教学的作用

1.情感教育能够健全学生人格

古希腊哲学家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富含情感的学科,能够在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情感体验。通过在音乐课中开展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学生人格。尤其是在学生压力过大时,通过音乐及其蕴含的情感鼓励学生,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

2.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初中学生理解音乐

初听《二泉映月》,学生会听到夜阑寂静,泉清月冷。但是,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并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经历,难以理解《二泉映月》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为此在通过教学生学习旋律和音乐技能的同时,应该将情感教育渗透到作品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通过该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以旋律为媒介,体验华彦钧创作该作品时悲惨的生活经历。

二、将情感教育引入初中音乐教学的方法

1.利用音乐带来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行为的推动力,是使学生行为趋向学习目标的内部力量。在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应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问欣赏音乐,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了解音乐旋律的起伏所带来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感知音乐、欣赏音乐、创作音乐。让学生懂得情感的表达和宣泄,可以通过音乐来进行;让学生学会欣赏的同时,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精选适合学生情感阶段的音乐教学内容

在所有种族文化中,音乐所蕴含的情感是相通的,在音乐教学的内容选择上,不分国界。初中生情感细腻、敏感,是培养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积极向上、有较大情感培养意义和价值观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作为教材。另外,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两性认知充满好奇而又羞于启齿,可以根据学生此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甄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和正确表达两性情感。

3.通过音乐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情感、掌握情感表达技巧

每一位音乐家都有着丰富的情感经历,并且能够通过对音符的掌控和驾驭能力,将自身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初中生在学习新作品时,由于音乐知识不足,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不够丰富,难以体验到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基于学生实际,适当还原作者创作背景,让学生在体验丰富情感的同时,掌握作者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技巧。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感知能力

第4篇

[关键词]情感体验;高中音乐;欣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88-01

高中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一定的音乐知识,并体验到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而得到心灵上的释放和净化,增强高中生的精神素养和审美水平。音乐所表达的核心内容就是情感,每种类型的音乐都具有自己丰富的情感内涵。将情感体验应用到高中音乐教学中,有利于加强高中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内心情感,进而引导学生健康生活、努力学习。

一、情感体验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情感体验能够加强高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采取多种音乐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欣赏音乐获得情感上的共Q,体验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在心中产生对这门学科的喜爱,进而加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其次,情感体验能够培养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将情感体验应用到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充分发挥出优秀音乐作品的引导作用。学生能够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感悟音乐精神,培养自身的道德素质。随着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不断推进,学生的欣赏水平和领悟能力也提高和进步了,整体精神面貌有所提升,有利于树立高尚的人格。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应用情感体验有助于培养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再次,情感体验能够加强高中生的审美能力。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另一主要目的是提高高中生的审美水平,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对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生具备自己的认知观点和审美意识,会对音乐产生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因此,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能够正确理解音乐的情感和美感,进而加强自身的审美能力。随着对音乐的不断倾听和体验,学生会对音乐艺术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

二、加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1.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进行情感体验

首先,高中生的心理和生理正处于逐渐成熟的阶段,开始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高中生对生活充满了活力和信心,有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活动,所以,进行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教学。通过挑选励志和积极向上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慷慨激昂的歌词会引导学生的情感与之紧密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同时,收获到音乐中的情感体验。其次,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古今中外的著名民歌或乐曲,而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都是流行或通俗音乐,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如果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一直摒弃流行音乐,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使其对这门学科产生厌烦感。因此,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可以扩展到流行音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缓解学生心中的紧张情绪,进而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顺利沟通,让学生更好地获得情感体验。

2.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释放情感

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音乐实践释放自己的情感。音乐欣赏其实就是人们心理反应的过程,由外部音响感知到想象联想再到情感的共鸣,最终实现对其的认识理解,因此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应按照人们心理反应的过程进行。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释放情感,引导学生从喜欢听音乐到用心听音乐,再到评价和理解,逐渐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与此同时,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种类的音乐及其表现手法等等,扩宽学生欣赏音乐的视野,进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

3.采取不同的音乐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第5篇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阳光刚刚透过窗户射进一丝温暖的光束,刘朋已经哼着曲子进办公室了。清点一下办公室的空暖瓶,提起四个暖瓶悠然而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平常,对于他来说,帮助身边的每个人是他的责任,也是义务。他乐意去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收获快乐。

一、 爱洒学生,滋润心灵

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刘朋关心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点点滴滴。班里的晓晓同学,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家庭状况可见一斑。刘朋从一年级接手这个班的班主任以来,一直用教师博大的胸怀关爱着这个瘦弱的孩子。每次学校有帮助贫困学生的名额,他总是挂着这个最需要帮助的小姑娘。由于晓晓的奶奶年纪大,文化水平低,一系列的材料上交他总是帮晓晓整理,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看着孩子可怜,咱能帮一点就帮一点,让孩子快乐度过小学时光。"他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面对晓晓同学的家庭状况,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晓晓同学买文具,给她买衣服。只为孩子能够在他的帮助下更快乐一些,在他的无私关爱下,晓晓同学从自卑的阴影下走了出来,学习成绩也提高了。在他的感染下,班里的同学自发对晓晓同学更多些关爱,她的笔坏了,总是有同学善意地借她用……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他把爱洒给他的学生们,在他乐于助人的情感的感召下,他们班里的孩子也变得微笑待人、热心助人了。

二、 热心服务,微笑待人

刘朋热心助人,乐于助人获得同事和朋友们的喜爱,也得到广大家长们的认可。他平时对同事、对朋友都能以诚相待,友好相处,不论是谁,遇到什么困难,只有他碰到或是只要找到他,他都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帮助和安慰。他也常说:"同事相聚一起工作,一种缘分,多做一些好事情,大家的关系就肯定会和谐,工作起来也更有劲。"

在办公室里,不管谁的电脑出现问题,总会看到他的身影,重装系统、敲击键盘、埋头插线,从无怨言,总会拍拍手说道:好了,没问题了。在学校里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哪个班里的多媒体坏了,他总是积极去维护,谁有困难找到他,他总是笑着说:"交给我吧。"中午在学校值班,不管谁有事情脱不开身,只要找到他,他总会笑着说:"放心吧,我值班,你忙去吧。"不求回报,热心服务,这就是石麟小学乐于助人的刘朋。

三、参与公益,关注社会

他常说:"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最想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对社会尽一份自己的责任".于是,他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一头扎进社会公益活动中。他曾参与腾讯公益,在网络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别人。虽然工资微薄,但他仍然定期存一定数额的钱款,帮助山区的小朋友,以及一些需要帮助的人。

前段时间,电视广播中倡议广大市民积极行动到义务献血的行列中,血库用血紧张。听到这个消息,他提前两天做好准备,不吃油腻、注重饮食,既然要献血,也要献健康的血。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足以见得他是多么细心,热心了。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主动参与到义工的行列中,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

多年来,刘朋同志始终认为助人是快乐之本,是一种美德,人生要有善心,多点爱心,能为他人多办点好事,多帮一份忙,就多一份快乐,社会就多一份和谐。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不辞辛苦,这就是我们大家心中的好榜样——刘朋。

第6篇

1、这些小小的善行让你有机会去帮助别人,让你意识到待人友善、助人为乐的感觉有多好。

2、因为无因管理既然是助人为乐的行为,就应该一助到底,如果中途而废,往往会给本人造成一定的损失,甚至较自始不管理所造成的损失更为惨重,这有悖于无因管理的精神。

3、因此,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标准应体现在他对社会的贡献,在他正当合法追求自身利益时不忘他人及社会的利益,能够扶危济困,助人为乐,帮助他人共同发展。

4、小孩子很容易笑,所以尽量让他们咯咯笑。助人为乐。

5、小朋友们就是在这种游戏场景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到帮助人的快乐,获得对小动物特征的认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助人为乐的教育。

6、培养学生勤劳节约,艰苦奋斗,不怕挫折,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扶危济困,爱护公共卫生,遵守公共秩序,等等。

7、客家人崇文尚德,尊师敬道,勤劳俭朴,吃苦耐劳,家教严格,诚实直爽,刚正不阿,助人为乐,开拓进取等等精神品质,与杨时有文化上的先后相互影响。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加剧,利益矛盾频生,但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仍然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安定,民风美善的精神力量。

9、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教师采取相反的态度,忽视学生助人为乐这一美好动机,而一味指责他违反校规爬窗户这一行为,那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10、党员学生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教学实践,合理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开阔了实践视野,拓展了专业技能,()提高了团队精神,光大了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11、具有良好处世能力,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随遇而安,进退自如,泰然处之,不斤斤计较,人际关系好,家庭和睦,团结邻里,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无不良嗜好等。

12、无因管理作为助人为乐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因此,对无因管理及其引起的民事法律关系进行专门的研究必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3、学生的回答让人大为震惊,有的劝告仙鹤救人时要看清对象,有的则夸奖它助人为乐,有的批评老虎忘恩负义,有的则认为这是弱肉强食社会的必然。

14、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成绩较好的学生通过帮助别人使自己掌握的知识更加得到巩固,同时,在交流过程中又有新的发现,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在帮助别人过程中也收到一份助人为乐的喜悦。

15、我们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必须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具有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

16、这时我朝四周看了看,只见周围的乘客都对我助人为乐的行为报以微笑呢。

17、他想做个助人为乐的朋友,马上在他们之间进行斡旋。

18、她不大说英语,但她那富有表情的眼睛和助人为乐的行为胜过言语。

19、将来我希望可以周游全球,并助人为乐。

20、市场经济强调交换原则,凡事讲求互惠互利,有的人便见利忘义,以致使往昔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淡漠了,关键时刻舍己为人的举动少见了,办什么事都要论报酬,讲价钱。

21、亚洲年轻人往往被归类为唯我独尊抢钱一族,但这个地区的新富阶级愈来愈以助人为乐。

22、我们要在青少年中大力提倡勤奋学习助人为乐的革命风尚。

23、在做人方面,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以团队和大家的利益为重。

24、老师教育我们要做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25、玛格利特为我们做过许多事,但并不希望得到什么回报。她真是个助人为乐的人。

26、相识的、不相识的,都纷纷向郑丹同学伸出了友爱之手,献出了一份爱心,表现了助人为乐的精神。

27、世界各国的报纸经常刊登访问过中国的外国人所写的报道,介绍中国人如何彬彬有礼、助人为乐。

28、助人为乐要从日常生活做起,特别要爱护儿童,更加关心帮助鳏寡孤独的残疾人,当别人身处危难的时候,不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都应见义勇为,助人一臂之力。

第7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视唱练耳;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013-01

音乐一直是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中如果缺少音乐,那么生活将会失去原有的色彩。而学生掌握音乐的能力则是帮助他体会音乐的技能,通过真实情感而表达的音乐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状况。因此通过视唱练耳进行大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视唱练耳对于大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音乐教学对于其他科目来说,主观性更强,需要学生的主动练习才能够掌握音乐技能,因此视唱练耳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学习到音乐的知识。视唱练耳包括视谱即唱与听觉训练,这两种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度,对于大学音乐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 视唱练耳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音乐敏感度。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听不同类型的音乐,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在大学音乐的教学中,视唱练耳方法起到增强学生对节拍、音调、音色的认识。节拍对于音乐学习有很强的重要性,所有的音乐都有独属于自身的节奏,因此掌握好节奏是学习音乐的第一要义。而视唱练耳联系作为大学音乐的基础课程,通过对不同的音乐把控,增强了学生双耳的敏感度。音乐主要依仗于双耳的功效,音乐的感知度以来与对不同声音的辨识。对于不同音乐的敏感度一方面依靠学生的先天天赋,另一方面也依靠于学生的后天练习。因此对于大学音乐来说,视唱练耳训练对增强学生音乐敏感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视唱练耳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音乐创造性。乐谱是音乐的载体,这种记载方式给学生提供的只是书面形式的内容,没办法给学生直观的音乐感受。而通过视唱练耳的方法则可以让音符从乐谱中活过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则锻炼了自身的音乐创造性。任何行业都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大学音乐教学也不例外,通过视唱练耳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可以表现出自身的内心感受,塑造创新性的音乐人才。音乐一直依赖于对其的理解,在视唱练耳的学习中能够让学生积累充足的乐理知识。不同的音乐可以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学生如果要表达自身对于不同得音乐的认识就需要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艺术效果,为今后的音乐创作提供灵感。

2.视唱练耳训练的运用方法

正是由于视唱练耳训练对于大学音乐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学会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视唱练耳,从不同的来源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从而积累更多的音乐知识与音乐经验。

2.1 基础与进阶方式相结合。对于视唱练耳教学课程,应当将基础与进阶方式相结合,基础方式即是不改变唱名法,进阶方式则是首调唱名法。在课堂上老师应当将两种方式相结合,充分的调动学生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认识,在两种方式的训练下,可以让学生把握不同的音律音准,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使学生把握音乐的内涵,改变自身观念,投身于音乐之中。这种基础与进阶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增强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观,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达到音乐学习的最终目标。同时该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音乐思维的创新,利用两种方式的交替,积累学生的音乐词汇,增强音乐创新性,完善自身音乐能力。学习要因材施教,不同学生的自身素质不同,改变基础与进阶方式的配合比例,有助于不同的学生自身素质的综合发展,有些学生可能进步较快,更加适合进阶方式的练习,有些人适合基础的练习,因此基础与进阶方式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更加讲求不同的配合。这种方法不仅仅有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更加能够达到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的培养效果。从多方面提升了大学音乐课程的课堂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2 范唱模式。声音示范是学生接受音乐的重要途径,老师通过范唱可以让学生准确的掌握音乐。如果不能做出正确的声音示范,这种音乐学习就无法实现具象的效果,因此老师如何为学生展现正确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上老师进行准确的声音示范,学生对这种范唱进行模仿可以增强自身的对音乐的理解。老师的声音示范有利于学生尽快把握音乐的核心,掌握歌唱要领。不难发现大多数的歌手期初都是模仿型的歌手。但同时,范唱也要注意几点问题,音乐模仿不能够完全照搬,要加入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同时学生要学会选择合适自身的音乐进行范唱模仿,如果模仿的范唱并不是适合自己的音乐,只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其次,对于不同性别间的范唱模仿要改变音阶模仿,一般认为,女声要比男生高八度歌唱,这种音阶搭配比较和谐。

2.3 通过高端设备增强学生的音乐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学也要改变教学设备,通过高端设备进行视唱练耳可以让学生的音乐能力有很大的提升。视唱练耳对于音乐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增强学习设备的先进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配合学生的练习对不同的课堂方式作出正确的调整。通过高端设备进行视唱练耳课程,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音乐行业也逐渐进步,因此大学音乐教学中的视唱练耳练习也趋向于专业化,这是一种全新的变革。音乐的学习需要不断地练习,高端设备的引入可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

3.总结

大学音乐是一种艺术性的学科,一个人掌握音乐的重要途径就是视唱练耳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双灵敏的耳朵是十分重要的,将视唱练耳的训练引入到大学音乐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积累丰富的音乐经验,所以视唱练耳训练对于大学音乐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文丽明.高师音乐教学中大学生视唱练耳能力培养的研究[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4,(5):212-212.

第8篇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大学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文明的重要基地,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想要进一步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需要构建起和谐的大学校园。音乐教育作为高校实施美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方面是很有效的。例如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能力方面,是不可替代的。音乐教育还可以陶冶情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助于推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一、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成败自然而然的也就是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涉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关键也就在于培养四有新人,即德智体美,而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其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促进人际和谐。音乐有助于大学生陶冶道德情操。因为音乐本身就是生活,学生可以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来体味音乐教育中的德育作用。同时,音乐还有助于推进人际关系的和谐。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例如,合奏和歌咏活动都是属于集体活动,都是通过一个集体的面貌而出现的,这就需要大家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就认为艺术是人们之间实现交流的一种方式,艺术可以将孤立的个体同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让人们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第二,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音乐可以舒缓学生由于学习所带来的压力和紧张的情绪,使他们从沉闷的学习状态中暂时的解脱出来,进而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使其思维变得更加敏锐,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

    第三,音乐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提高。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音乐教育,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来培养,以往的大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之前,往往不能从众多的音乐中挑选出优秀的音乐作品,大多都是那些情调低下、粗制滥造的音乐。在接受过音乐教育之后,他们首先会对听觉感知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进而尝试着去理解音乐,表达音乐情感,甚至会去创作音乐。经过音乐教育之后,自然而然的会主动去接触那些高雅的、优秀的音乐作品,而不是盲目地乱欣赏音乐。

    二、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中所发挥的作用

    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音乐教育可以催使校园充满活力。和谐的大学校园必须要具备活力和创新。并且活力和创新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的时期,也是他们人生的黄金时期,具有较为灵活的思维和创新意识。只有将大学生的创造精神调动起来,并且对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予充足的保障,使大学校园充满创新活力的气息,这样的大学校园才能算得上是和谐的校园。而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培养。经过有关研究人员的研究发现,音乐可以开发人的右脑,而右脑正是形象思维能力的控制区,音乐有利于想象力和创造力思维的发展。通过音乐教学,可以诱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音乐教育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所谓的人际关系和谐就是指人们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团结互助,当然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还可以是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大学校园的人际关系和谐包含着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和学生与集体之间的和谐相处。音乐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构建。当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内心世界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一种唯我独尊的意识,这种意识将不利于人际交往。而音乐教育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如音乐活动服务、音乐比赛等,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他们之间会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情形,形成一种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的形成。与此同时,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如,合奏和歌咏活动都是通过一个集体的面貌而出现的,这就需要大家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列夫托尔斯泰曾经就认为艺术是人们之间实现交流的一种方式,艺术可以将孤立的个体同合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让人们之间能够和谐相处。

第9篇

互动、激趣,为尝试教学做好预设

互动,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双边沟通,也是完成有效教学的一种高效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律动演唱、打击乐器、游戏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音乐,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教师的“动”是课堂的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激趣、互动的氛围当中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在教唱《下蛋》一歌时,笔者用了一个很有趣味的话题:“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要告诉我原因呀?”以此作为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跃跃欲试、竞相回答中感受音乐。然后告诉同学,“大家都喜欢恐龙的动画片,你知道吗?科学家通过对77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的研究分析后,已经知道了恐龙首先建造了类似鸟窝的巢穴,产下了类似鸟蛋的蛋,然后再进化成鸟类,这很明确,蛋先于鸡出现的――鸡是由这些产下了类似鸡蛋的肉食恐龙进化而成。”这样的科学故事很精彩,能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表达、互动的机会,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在课堂上,大家积极参与,充分展示,使课堂气氛越发宽松愉快,真正表达出音乐的魅力。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就应注意把音乐与其它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儿童艺术的全面发展,为在新教材中进行尝试教学做好预设。

其实,学生都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他们更喜欢被表扬、被肯定,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中,他们能体会到自己是否成功,是否被认可,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和对学习的态度和自信心。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平时就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中体味乐趣。

互助、互学,为课堂教学做好引导

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有着整体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其特有的旋律,让孩子们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学习成长,孩子们能够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在音乐带来的宽松气氛中表现出自己的内心的感受。在当今的社会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中每个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无论做什么事情大人们都尽量的去满足他们,这让很多孩子不懂得怎样和别人友好的相处。在音乐课堂教学上进行音乐活动中,教师就要引起这方面的重视,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结合以往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教师选择性地在课堂中开展同伴互助学习,教师及时指导帮助、不断练习,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如三年级第二单元的《悄悄话》,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孩子们获得了情感生活的体验,不仅体会到身边的亲人、同学、社会对自己的关爱,而且能学会思考: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家人、朋友和社会?学生家长都会惊奇的发现孩子们身上的变化,回家说话不再粗声粗气,不再觉得家长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了,懂得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歌曲歌词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在充满音乐的优美的氛围中,进行音乐活动中的角色体验,为他们的互助学习打造一个友好的环境。所以说,音乐是感情的艺术,同时也是表演的艺术,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强烈的求知欲不知不觉陶醉于音乐之中,使他们自觉接受韵律教育,主动参与音乐活动,达到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的目的。

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体育俱乐部教学 课内 学习行为

一、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要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就要对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从而改善学生体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水平。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是现在高职学校比较流行的体育教学模式,只有对学生课内学习行为进行调查,才能发现问题,提出对应的措施。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为了本研究,我查阅了体育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大量的相关书籍与学术期刊。这些资料为论文的完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问卷调查法

在学校就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在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学习行为状况,对所调查的数据结果进行汇总,集中说明五年制高职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整体情况。在正式测试前先后走访了多位相关专家,结合他们的意见对内容进行了修订,并再次回访。专家一致认为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2008年3月至2009年8月间,先后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8份,回收率99.67%;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检验发现,有效问卷586份,有效率97.99%,其中男生304人,女生282人。

(三)数理统计

对所收回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并运用检验法,对数据结果进行了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部和外部原因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面。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状况直接体现教学形式实施情况。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威严、高深与高不可攀。学生认为教师在学习中的地位是不可代替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相当少。学习是一个互助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帮助都能很好地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因此,对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下学生的学习行为主客观动力原因、学生对教师教学中的态度、学生互帮互学状况的调查,可以全面反映学生在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受益状况。

(一)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学习的主观原因

通过随机抽样,对部分五年制高职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学习的主观原因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男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主观原因前三位的是“增强体质”、“丰富业余生活”与“社会交往”;女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主观原因前三位的是“应付考试”、“丰富业余生活”与“增强体质”。其中,大多数学生对“增强体质”的目标是肯定的,且无男女性别差异,但在“应付考试”目标上,男女性别差异非常显著,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从“丰富业余生活”目标趋向看,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例也较高,但却呈现非常显著性别差异,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学生选择“学习运动技术”的比例相对较低,并且女生比男生更低些,另外,部分学生表达了对体育学习“社会交往”目标的关注,但是性别差异明显,男生高于女生。

在“应付考试”目标上,男女性别差异非常显著,可能是女生对参加体育俱乐部的现实性更明确所致,也表明目前体育课考试对女生来讲,与男生相比要面临更大压力。学生选择“学习运动技术”的比例相对较低,并且女生比男生更低些,表明大多数学生在体育俱乐部教学中,忽视运动技术提高的重要性,在今后教学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特别是女生)的技能学习意识。另外,部分学生表达了对体育学习“社会交往”目标的关注,但是性别差异明显,男生高于女性,因此,有必要在俱乐部教学中发挥体育活动优势,进一步突出体育活动的“社会交往”功能,特别关注女学生体育活动的交往能力的提高。

(二)参加体育俱乐部学生学习的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学生学习的外部因素,包括学习环境、场地设施等方面,对学生学习行为影响有重要作用。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客观原因的调查结果如下。

受“同学朋友的影响”和“体育明星的影响”而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学生较多,其中,受“体育明星影响”,男生与女生比例相比差异显著;“家庭成员的影响”也是学生参与的重要客观因素,但相对其他因素较低,同时也未显示性别差异;此外,受“体育类书刊的影响”比例显示出男女性别差异,而受“媒体的影响”无性别差异。

受“同学朋友的影响”和“体育明星的影响”而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学生较多,而受“家庭成员影响”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学生相对较少,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影响逐渐淡化,体现了高职学生体育学习锻炼参与的自主独立性逐渐提高。此外,受“体育类书刊的影响”比例显示出男女性别差异,而受“媒体的影响”无性别差异,这表明媒体由于强烈的视觉感官效应对学生的影响特别大,今后教师可以借助媒体的优势进行教学。

(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学内容的实施。在教育理论的研究中发现,当前教师的角色已经由原来的教授者、知识的传授者与领导者转变成为现在的引导者、协调者。总之,不管教师角色怎样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教与学中都是最重要的。为了反映互动的情况,我对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时是否协助过教师完成教学内容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协助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在性别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有68.43%的男生协助过教师完成教学内容,而只有38.30%的女生协助过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卡方检验表明,与女生相比,参加体育俱乐部的男生更乐意帮助教师完成教学内容。

协助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在性别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是由男、女天生的性别差异决定的,即在上课时,男生更愿意张显自己,女生天生比较内敛,不太主动表达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多调动女生,刻意安排女生协助教师的机会。

(四)学生对教师地位的认可程度

通过对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地位态度相当肯定,统计结果如下。

男女学生对教师地位的态度无差异。总体来看,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4.4%,认为“比较重要”的占25.43%,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占39.93%。

这表明:教师在大部分的学生心目中地位是重要的,不管教学形式、教学环境的变化,还是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的地位都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更需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做好学生的引导者。

(五)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相互交流状况

通过对学习过程中学生间相互交流的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73.55%的学生表示在学习过程中愿意与其他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检验显示,男女生比例无显著差异。

体育俱乐部区别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其突出特点是将具有共同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而不是根据班级人数统一实施教学。体育俱乐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和平台,增加了具有共同爱好的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认识、相互交流与相互提高的机会。调查说明体育教学俱乐部组织形式,可能更加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特别是女生表现更为突出。

(六)学生在体育俱乐部的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状况

团队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平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状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学生通过体育俱乐部教学形式的学习中,50.34%的学生“接受别人的帮助”,73.38%的学生“帮助过别人”。其中,在愿意“接受别人帮助”的态度上,呈现性别差异,男生认同的比例高于女生;而在对待“帮助别人”的态度上,也呈现性别差异,男生愿意帮助别人的比例高于女生。

上述结果表明,女生在“接受别人帮助”方面和“帮助别人”两方面,与男生相比,显得比较被动,可能与女性较强的害羞心理有关系。但是,从女生愿意或者帮助过别人来看,俱乐部教学对女生乐于助人还是有所帮助。因此,在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中,教师应注重开导女生,适当改善女生自身害羞性格,克服接受别人帮助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培养和提高女生的人际交流能力。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俱乐部有许多优势,虽然男女生之间存在性别差异,但还是受到广大学生的认同。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得到了广大高职学生的认同,学生参与的主观原因不尽相同,但主要是为了“增强体质”、“丰富业余生活”与“社会交往”,学习运动技术的需求不高。学生参与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受“同学朋友的影响”、“受媒体的影响”与“受体育明星的影响”。在“社会交往”、“受体育类书刊的影响”等方面,男、女生存在性别差异。

2.不管教师角色怎么样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教与学中都是最重要的。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一方面是教师在实施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协助教师完成教学内容的状况,后者更能体现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动的主动性,也能体现出互动的实际意义。协助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在性别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师在大部分的学生心目中地位是重要的,不管教学形式、教学环境的变化,还是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的地位都没有发生改变。

3.体育俱乐部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和平台,增加了具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认识、相互交流与相互提高的机会。调查说明体育俱乐部教学组织形式,可能更加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特别是女生表现更为突出。

(二)建议

在开展高职体育俱乐部模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男、女性别差异,注意区别对待,因势利导。

参考文献:

[1]王港.我国五年制高职现有体育俱乐部的构建形式[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36-37.

第11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幼儿;艺术培养;发展策略

幼儿时期作为人生发展的启蒙期,对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幼儿未来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整体素养。然而,艺术素养并不是天生就具备的,它需要后期的学习与培养。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能够提升个人的艺术修养。因此,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孩子们的艺术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注重音乐才能的挖掘

幼儿教育不能够仅仅重视音乐教育,同时更要注重音乐素养的培养,重在帮助儿童开发他们的音乐潜质。通过这种做法能够帮助那些具有音乐潜能的儿童开发他们的智力,帮助他们在个人专长方面提升一个台阶,同时对于他们个人而言,也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肯定与鼓励,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做好铺垫。为了发现幼儿的音乐潜能,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里仔细观察,多创办一些能够体现幼儿特长的活动,以此来发现他们的个人才能。只有在这种活动里,才能够激发儿童表现出自己的才能,进而凸显出自己的潜能,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同时,教师需要经常鼓励儿童去感受音乐,了解音乐乐器,这也能够帮助儿童显露与提高自己的音乐才能。

二、注重培养幼儿对音乐教学的兴趣

幼儿作为人生发展的启蒙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主要性格特征。因此,音乐教学工作一定要体现出趣味性,以此来提升幼儿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兴趣。例如说在音乐教学工作里掺杂一些表演节目,让孩子们都参与到表演活动里来,由于孩子性格特征的影响,此类课堂教学一定要会备受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同时,音乐教师还要学会利用当前的信息化教学思想以及信息化教学工具,教学工作里综合孩子们的性格特征,设置一些游戏,例如说歌唱比赛等一些竞争游戏活动,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活动不但能够提升他们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兴趣,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竞争和合作意识,有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除此之外,还能够激发他们在歌唱方面的潜质。通过经常举办这种活动,能够不断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三、借助于多渠道多方式进行综合教学

伴随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幼儿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增多。如今,幼儿音乐教学工作不但注重幼儿跳与唱,同时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提升幼儿的兴趣,不但需要结合他们的性格特征,同时还需要采用科学化的教学方法。例如说,将游戏纳入教学环节,通过游戏活动来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进行学习。教学不能够采用传统“说教”模式,应当顺应新课改的教学思想,注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里来。通过孩子们的鉴赏与个人表演,充分体现他们的音乐才能。不仅如此,还要定期地举办一些音乐剧观看活动,以此来培养幼儿的音乐思想。在周末等一些假期期间,还要举办一些合唱比赛,邀请幼儿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合唱,通过这种活动,不但可以提升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同时还能够帮助孩子家长增加与孩子们之间的亲情,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

四、提倡音乐舞蹈互相结合的音乐教学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音乐教学工作需要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正是幼儿所处的年龄段,很多学生都喜好舞蹈,在跳舞过程里,他们能够感受到很大的乐趣,因此可以将舞蹈活动引入音乐教学工作里。通过音乐舞蹈互相结合,能够增加音乐学习的趣味性,正好迎合了孩子们“好玩”的性格特征,不但能够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舞蹈水平以及他们肢体之间的协调能力。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相互结合,更加能够凸现出一种潜在的“艺术性”,提升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帮助他们未来的发展。

五、总结

艺术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通过后天培养而形成的。幼儿时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启蒙期,他们对外界具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理。通过音乐教学工作,能够激发他们的音乐学习兴趣,通过有效引导与培养,能够加快他们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同时,处在幼儿时期,活泼、天真、好动是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特征更加有利于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日常音乐教学工作中,音乐教师需要有效引导,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借助于现代化教学工具,来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进而帮助他们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媚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研究[J].大众文艺,2015,09:244.

[2]朱继红.幼儿园如何开展有效的音乐教学活动[J].学周刊,2015,32:238.

[3]谢金伶.多媒体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3,06:179.

[4]陈跃辉.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探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8,03:166-167.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艺术感;教学方式;情感表达

高校音乐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全民音乐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甚至关系着国民音乐教育的未来,决定着民族和社会的音乐面貌。因此,艺术感的培养应该作为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和培养重点。本文从高校音乐教育的需求和发展出发,理论结合实践,探究高校音乐教育中艺术感的培养。

一、艺术感的本质及内涵

(一)艺术感的本质

艺术感的本质是人们对事物的感觉印象。人的感官将客观世界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并对这些信息做出翻译和解释,大脑对这些感觉信息进行细化,就形成了艺术感。艺术感是多种感觉的综合,它是人对艺术进行判断的基础,既具有独特性,又有社会性和时代性。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艺术环境,会对艺术感的形成造成影响。

(二)艺术感的内涵

艺术感的内涵有两层含义:“结果”和“能力”。当艺术感作为“结果”时,其内涵主要是指人对艺术活动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感觉和感知,通过心理活动和大脑意识的传递,最终得到艺术化的审美结果。当艺术感作为“能力”时,主要是指人对艺术活动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感觉和感知的程度,因为人作为个体存在差异,人的艺术感也各不相同,会受到个人经验、所处环境与表现欲望等因素的影响。艺术感的产生所经历的艺术活动及心理活动,都是情感迁移的过程。

二、高校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艺术感的方式

(一)教学方式艺术化

音乐艺术是具有情感审美性的。高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与审美。注重艺术感培养的音乐教学并不排斥知识性的学习,它是在培养艺术感的过程中恰当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感受美、认知美、创造美、享受美,进而参与美、传播美、评价美。高校音乐教育方式的艺术化是指关注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情感联系,让教育方式实现形象性与可感性。

(二)教学过程感性化

音乐是感性的艺术。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音乐教学要想触及音乐的本质,需从感性入手。感性化的认知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具有感性化音乐认知经验,比使其获得理论技能和知识更加重要。感性化的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使其在音乐活动中积累经验,最终获得对音乐全方位的感知。因此,高校音乐教育要注重教学情景的铺垫,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其能用感性化的经验对音乐形象进行塑造与想象,形成对音乐的感性认识,从而获得欣赏音乐作品的经验。

(三)培养学生音乐修养的个性化

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实现教学方式艺术化和教学过程感性化之后,进一步要实现的是对学生音乐修养的个性化培养。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对学生音乐修养的个性化培养具有现实意义。学生的内心世界、音乐感知、审美体验和情感活动都因人而异,在培养其共性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这样才有利于音乐艺术的创新。艺术感的培养增强了高校音乐教育中学生音乐修养的个性化,其音乐体验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经验,有利于实现对学生音乐修养个性化的培养。

三、高校音乐教育中艺术感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受注意力

感受注意力是艺术感培养要素的第一步,也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首要条件。音乐教育中对于学生感受注意力的培养需要注意几点:首先,要注重感受注意力的产生,因为提升了注意力,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觉敏感性。其次,要注重注意力的保持,艺术感的培养是注意力保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以艺术感培养为目标的音乐教学中,感官被充分调动,学生可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感受注意力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对事物产生的感受注意力不同,产生的感受注意力的结果也不同。

(二)有助于学生建立认知辨识力

艺术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建立认知辨识力。学生从音乐感觉过渡到音乐知觉,在认识中形成感知,进而建立起音乐元素与音乐经验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以音乐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辨识力。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完成对音乐感知的过程,分析音乐作品的音高、速度、力度等元素,从而为学生获得音乐整体认知辨识力打下基础。实践证明,艺术感建立的认知辨识力是符合艺术规律的,从始至终贯穿于音乐教育的过程中。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绪敏感性

音乐教育的过程也是音乐体验的过程。学生在音乐体验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情绪表现力,在艺术感的支持下,形成相对长期稳定的情感共鸣,并对音乐产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绪敏感性。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敏感越高,说明其产生的情感共鸣越深。情感共鸣使学生获得美感并提升兴趣,最终产生自主情感表达的强烈欲望。艺术感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表现力,直接影响情感体验的获得,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音乐体验的敏感性。

(四)有助于学生形成情感表达力

艺术感的培养大大提高了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在获得情感体验敏感性的基础上,学生基本具备了深入感知音乐的能力,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能够用音乐来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这也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所在。艺术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情感表达力,这种自主情感表达的核心是情感,要注重情感的选择性表达、模仿性表达、创造性表达、交流性表达,按照高级音乐活动中制定的情绪、情节去体验符合自身的情感,这些情感的表达都需要建立在学生自主情感的基础上,是其内心世界外化的表现。

高校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养的音乐人才,而音乐教育中的艺术感是人们获得情感共鸣的基础,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因此,笔者认为,高校音乐教育中对于学生艺术感的培养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按照音乐教育的规律对学生的艺术感进行培养。

作者:梁祝宇帆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