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学术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vb语言通用六篇

时间:2023-05-29 17:45:19

vb语言

vb语言范文1

关键词:VB;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8-5012-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VB Teahing Reformation

ZENG L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Changzhou College, Changzhou 21300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and teaching quality, the article introduces how to reform VB teaching through teaching pattern, teaching method and exam mode.

Key words: Visual Basic; Teaching Refomation

VB(Visual BASIC)作为面向对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简单、易学、功能强大等特点。正如BASIC的含义一样,是一门适于初学者的符号指令代码(Beginners All-pu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通过VB设计语言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理念,了解数据库访问技术,编写简单实用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多的院校将计算机语言VB划为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越来越多的专业选择VB作为计算机语言必修课程,所以如何提高VB教学质量,进行行而有效VB教学改革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VB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分析出如下一些教学方法。

1 因“材”施教与因“需”施教相结合

计算机语言VB教学改革前,教师按照书本的目录顺序教授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死板,章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这种教学方式极易造成教与学的脱节,学生不能融会贯通整本书的内容,学生创新能力不能得到正常发挥。出现学生刚学就忘,VB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差,部分学生不能独立编写VB简单应用程序的现象。因此,改革VB教学方式成了VB教改的首要任务。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采用了因“材”施教与因“需”施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以书本教材为纲,参照教材的章节安排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属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调整和组织教学内容知识点,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紧跟教师的思路。因“材”施教主要运用于教师理论课堂教学,以教师“讲”为主,由教师将VB课程内容融会贯通,打破课程界限,将相关知识点加以整合。在计算机语言VB的教学实践中,取消了“用户窗体界面”理论授课时间,对于控件对象的讲解放入到程序应用当中,这样一讲即用,通过实践应用反而加深了学生对该章的映像,突出重点。同时,将文件的读写过程很早就运用于程序结果的输入与输出,让学生较早接触自定义过程,有利于过程与其它章节的衔接、融合。

因“需”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自身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因“需”施教主要运用于VB课程的实验环节中,以任务驱动方式,由老师布置多个相关实验课题,课题根据难度、综合应用程度分为简单、中等、高级三种,每种课题又由至少三个实验题目组成。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评分标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身情况选择课题。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助教学次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VB程序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班级中还出现了学生辅导学生的现象,有效地加强了班级学习气氛。

2 实例演示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计算机语言VB的教授过程中,采用了问题驱动法、条件迁移法、实例演示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合理综合地使用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效果。

问题驱动法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我总结探究,逐步掌握程序的设计步骤、VB教学内容的难点、易错处。条件迁移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书本原有程序为基础,通过改变和增加条件让学生独立对程序进行再分析、再理解、举一反三,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VB课程被安排在多媒体电化教室进行授课,而且VB具有可视化程序开发图形用户界面通过本地窗口、监视窗口以及立即窗口,可以让学生真正观察到程序运行的步骤、变量值的变化、表达式的运算结果等。

实例演示教学法从实例入手通过让学生观看、模仿,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VB程序面向对象设计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以VB教学的第一堂课教学为例,主要向学生演示了三个程序。“欢迎学习VB”程序让学生生动地了解了什么是对象、对象三要素、事件驱动机制及VB程序的编程步骤等,简单的实例演示了VB简单、易学等特点,加强学生学好VB的信心。“抽奖”程序让学生了解到学会VB能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VBA在PPT中的应用”程序进一步展现了VB语言的实用性,让学生充分了解VB的各种实际应用,引发了学生探索和研究VB深入应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需求。这种实例演示教学教学打破守旧以知识点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

3 改革传统考试方式

一般VB课程的考试方式,多数是由选择题、程序设计题等题型构成的理论笔试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的考核,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考核形式单一。在VB课程教学改革中,在课程考核环节中增加了平时考核和上机操作考核的内容。期末闭卷考核成绩占50%,平时成绩占20%,程序设计任务考核成绩占30%。平时考核包括课堂提问、课程作业、学生考勤情况几个方面。课堂提问,重点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课程作业,包括理论作业和上机作业两部分,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规范意识、质量意识,通过作业成绩了解自身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程序设计任务考核是将所有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VB课程设计课题,而后采用分组答辩的方式,对各小组开发的课题进行性能指标的测试和设计文档的检查考核,最后评分由小组自评分、学生互评分和教师评分三个部分组成。程序设计任务考核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组内化,通过知识点的串联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编写一个完整的VB应用程序。该考核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期末闭卷考核采用选择题、改错题、完善程序题等多种题型,内容丰富、涵盖全部知识点。考核形式相对公正客观,是检查、评价学生最公正的考核方式。三种考核方式相辅相成又相互独立,既有效地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客观、公正地评价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4 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以上VB教学改革方法,更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施用有效地调节了课堂学习气氛,学习氛围轻松话,教学效果更好。多种考核方式的穿插使用有效督促学生学习,缓解学生压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学成果有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vb语言范文2

关键词:编程;训练;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5-0000-01

VB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Weng Yanjun

(Yuyao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Yuyao315400,China)

Abstract:VB programming a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vocational schools computer major,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n the program design,how to solve the program design itself,boring, hard to understand this problem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start of VB,and strive to find a good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Programming;Training;Ability;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efficiency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简称VB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它不同与网页制作等以操作为主的课程,VB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能,还有很强的理论性。内容抽象枯燥,许多概念、语法和命令更是抽象难懂。如何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让教学更有效,笔者对此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索,在VB语言教授中大胆实践,并得到显著效果。

一、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VB程序设计是计算机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它不象Office、网页制作那样具有立杆见影的效果,而是抽象性强、逻辑严密、长远见效益的教学难点,这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差的职高生来说可谓更加困难。因此老师应努力地创设一种民主、活泼、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和思维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前精心准备好素材,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演示。这样不仅能够将教材中学生难于理解掌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在VB编程教学过程中,先将程序的运行结果演示给学生,然后根据结果逐步分析思考,最后总结出编程的方法和思路,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良好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独立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求新求巧的程序设计思维变得活跃起来。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在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二、重视上机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VB语言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必须上机重复练习,在必要的理论教学之后,给出充足的上机操作时间,让学生多练,多动手操作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在学生掌握某部分编程基本语句或全部语句后应及时训练学生进行编程,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体验程序运行成功的喜悦,否则只是纸上谈兵。由此可见,如何利用好VB语言的上机操作课是关系到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问题。

在让学生上机过程中,不要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让学生自由上机,也不要单纯的采取保守做法让学生调试课前编好的程序清单,而是多种教法并举,用限题限时训练,一题多编训练来加强学生的反应能力、知识反馈能力的训练,从多方面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编程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即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上机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一题多编,因为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使学生在一题多编的过程中激发兴趣、开阔思路。

三、结合项目教学法,挖掘学生潜力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此教学中,要求学生全过程参与,每个环节都要独立在合作下完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为主。

在进行程序设计教授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先让学生独立编制一些短小、能担负一项或几项功能的程序,要求自己设计,独立绘出模块图,然后根据模块图自上而下地编写程序,调试通过,这样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有了一定的编程基础之后,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完成较复杂的程序,如为学校各部门编制比较完善的系统管理程序。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集体画出模块图,制定好操作界面、功能选择项。组长根据模块图,在小组内分工各自写出实现某些特定功能的程序,并调试能运行。然后再连接成过程文件,形成完整的系统,再由上而下进行系统调试,老师随时为学生解决编程过程中的难题。通过这样一个个项目的完成,使学生学到了系统程序的编写调试方法,学生还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从而充分的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效果是十分可观的。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解决学生所熟悉的一些实际问题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编程能力不断地得到加强。事实证明这是一种编程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中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

四、结束语

VB语言的教学,历来是计算机技术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只要能根据学生实际,在讲授课、上机课中针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教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化难为易,实现让每位学生都能对这门课感兴趣,并掌握这门课程的目的。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自律性高、动手性强的素质型人才,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

vb语言范文3

西安理工大学 109#   710048

E-mail: yangyanxi@jardin.aci..xaut.edu.cn

摘要:  本文通过对机器人足球比赛对策的研究,提出了决策推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VB语言对机器人足球比赛进行了仿真。

关键词: 机器人足球,仿真,对策,VB。

Research of Robot Soccer Match and The Matching Strategy based on vb

Yang Yan xi    He Dong yu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Box 109, 710048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presents the matching strategy in Robot Soccer match and puts forward Decision-Reasoning model . On the base of it, this paper realizes simulation for robot soccer match by VB program language.

KEYWORDS:Robot Soccer , Simulation , Strategy , VB.

⒈ 引言[4]

机器人足球比赛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训练和制造机器人进行足球比赛是当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机器人足球正以一种高新技术对抗的形式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同与关注;它涉及智能机器人系统、多智能体系统、实时模式识别与行为系统、多智能体结构设计、实时规划和推理、基于网络的三维图形交互、传感器技术等。目前,有关机器人足球比赛的国际组织有两个:RoboCup联合会和FIRA组织。比赛项有三个:(1)、小型机器人比赛(Ф≤15cm);(2)、中型机器人比赛(15cm<Ф≤50cm);(3)、电脑模拟比赛。在仿真设计中涉及到很多关键性问题,如智能体的体系结构、智能体团队的合作、自学习功能等。采用一种基于行为模式的体系结构,使球员能根据环境和自己的状态来决定当前的行为模式,然后根据该行为模式来决定当前要采取的动作。而团队合作则主要是通过队伍的组建(阵形)实现的。每个阵形是一组角色的集合,不同的角色通过预定的协议来实现合作。本文通过对小型机器人足球比赛仿真组比赛(五对五)的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了四步决策推理模型,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动态链接库,采用VB语言对此进行了仿真。

2.  足球机器人对策研究

vb语言范文4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VB

中图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1-0000-02

中职学生可以掌握程序设计的具体做法和这一技能吗?在中职学校有必要开展程序设计教育吗?如果开展程序设计教育的话,中职学生又怎样将程序设计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呢?基于诸多疑问,我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旨在利用多年的中职教育工作中获得的经验,为中职学校的老师提供有益教学参考。

一、精选程序设计语言,降低程序设计学习难度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种类丰富,风格各异,应用多姿多彩。针对中职生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我们选择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语言。

VB编程方式效果直观,趣味性强。VB使用所见即所得的设计方式进行界面设计,减轻了界面设计的负担,使得学习过程更轻松更直接并充满了趣味性和成就感。BASIC语言本身就是为初学者设计。其简单的语法相比C语言省却了许多计算机底层复杂的细节,比如VB就没有指针的概念,没有动态内存申请的概念,使得学生学习更容易上手编程。VB语言的语法虽然简单但功能全面,其支持多媒体编程、支持数据库编程、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特点,都使得VB适合作为编程学习的入门语言。VB实用性强,而且应用广泛。学习VB语言后可以在微软OFFICE办公软件、AutoCAD制图软件以及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二次开发。另外,动态网页中使用VB脚本开发网络程序也很普遍。这些都说明了VB有着强大的生命力。VB应用广泛,范例丰富,这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备选素材,也为教学提供了实用的目标。并且通过二次开发的范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其它课程(如计算机基础操作课、AutoCAD课)的认识和应用水平。

经过教学实践证明,与C语言相比较而言VB语言以其直观的效果,丰富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从实用的角度来看,VB语言是一种在实际当中用途非常广泛的一款程序语言,其实际地位已经与C语言一样成为一种被大众广泛认可并接受的程序语言。此外,VB语言相对于C语言来说还具有例如直观性强、应用范围广、学习入门容易、推广性强等特点。因此,VB语言具备了广泛传播和易于推广的所有优点,成为学生程序语言学习的首选也就不足为奇了。基于这种现状,VB程序语言目前已经成为了中职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在中职学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考虑到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较薄弱的特点,选用简单易学的VB程序语言成为了中职学校开展程序教育的首选。

二、精选程序设计内容,提高中职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内容往往感觉比较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在教学组织中,通过从生活中提取的案例,通过给学生演示、模仿,并在实际应用中去探究和领悟解决案例所需要计算机实施的行为来理解程序设计中的若干概念,教学中适时地对这些概念加以归纳总结和延伸,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同时,在学科体系中的案例都是围绕程序设计概念而选择,为了理解概念而编程,我们打破学科体系中的逻辑结构体系,让学生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习惯于一个完整的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的编程方式,而不是解决一个问题的片段。这样做的好处是把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编程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等方面。

鉴于程序语言学习比较枯燥,我们就要在开展VB程序语言学习的时候改变教学方法,选用精彩的教学内容,通过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来达到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执行精挑细选的原则,尽量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通过对案例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VB程序语言的魅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方法,要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使整个VB程序语言课堂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所以,对于VB程序语言的教学活动,我们只有通过精选教材内容和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取得积极的效果。

三、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以学生的特点为主

对于中职学校学生而言,普遍的情况是感性思维强烈一些,理性思维欠缺一些。在平时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学生一般都会喜欢上实践课和多媒体掩饰课,这主要是因为这类课程比较直观,并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理解的过程中难度也很低。相对于实践课程来说,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课程就没那么容易被学生接受了。学生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普遍感觉到困难。这种困难不是来自于实际上的,而是来自与心理上的。所以我们在开展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时候,必须要对这种情况有所了解,必须要及时的改变教学方法,并且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最终做到根据学生的特点而制定详细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由此看来,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并以学生的特点为主,训练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

vb语言范文5

关键词:VB程序设计课程;现状;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4-3335-02

VB(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是一种针对初学者的较为基础和使用的入门型程序设计课程。作为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第二层次的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应当在坚持这一课程基础性、实用性、系统性以及即时性等的基础上,从学生自身资质考虑,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

1当前我国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1.1课程教学形式与方法

在我国高等院校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通常教师会根据其教学材料的进度安排进行授课,首先介绍VB中的专业名词如对象、属性、方法、事件;其次介绍VB程序设计的应用界面设置以及编写和运行其程序代码;然后介绍VB语言的基本语法和VB程序的基本结构,进而循序渐进地引出其程序设计的基本理念、算法、过程、数组、常用控件、函数、文件读写、数据库等知识点。我国高等院校教师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特点较为严谨和和充分,以知识点为序安排教学计划,更注重教学中对课程的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握。

1.2课程教学质量与师资

目前我国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普遍不高,从社会外部环境因素来看,这主要是由于近几年我国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从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条件和状况来看,则主要问题在于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不高、教学资源不充足、教学条件还较为简陋。而综合内外这两方面因素,对我国VB程序设计课程造成的结果是高等院校招生人数激增和招生整体素质水平下降等更加剧了高校原本就不充足的师资力量和匮乏的教学资源,具体表现为了应对教师数量不足和教学资源缺乏而对VB程序设计课程进行大班教学,而大班教学又直接影响到了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质量。VB程序设计课程的大班教学不仅从客观上制约了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它还从主观上直接影响到其学生受众对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度。

1.3课程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我国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除了以上长久以来存在的传统教学方式方法的制约和近几年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张造成的教学水平差强人意和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的严重匮乏等问题外,还有一些在VB课程的课堂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例如,高中时期文理分科导致高等教育中不同专业学生对VB程序设计课程知识内容的接受力出现偏差,文、理科背景学生相比较而言,理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强、其数理理论知识也更为扎实,因而对编程语言VB的理解和学习能力更强,相应的文科背景的学生对VB语言的学习则存在更多的障碍。再如,机房资源等教学条件的不足和过多的实际课程人数不仅直接影响了部分学生上课的质量,还限制了教师计划的课程进度。

2我国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趋势

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外部大环境下,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在当前全国各个高校都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背景下,学校、社会和学生对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需求。目前我国高校通常在本科一年级学生完成了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学习后再开设VB程序设计课程,以减小学生直接学习编程语言课程的难度,然而由于VB程序设计其本身的课程特点以及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该课程依然较为晦涩和枯燥,因此我国VB程序课程教学改革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方面:

2.1教学安排突破教材的传统教学框架

突破课程教材的传统教学框架有两方面的涵义,首先是传统教学安排理念的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点为线索的教学计划与安排虽然具有较强的体系感和完整性,然而面对VB程序设计枯燥、晦涩、抽象的课程内容特点,显然传统上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接受速度,因此需要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框架,以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为依据,循序渐进地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其教学质量,例如,将VB编程的对象和语法穿插讲解,然后以同时会用到这二者内容的一个实例进行巩固;其次是针对上文提到的学生对VB程序设计课程知识内容接受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在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按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分班教学,在对不同VB编程知识背景学生的教学中运用与其相对应的个性化教学计划框架。

2.2丰富课堂教学的方法与形式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中,VB程序设计课程多以讲解为主的,而事实上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且相对而言其实践性特点更为显著,因而今后我国VB程序设计课程将在课程教学中运用更为丰富和多样的教学手段与形式。首先,在理论教授阶段,VB课程仍然以传统的讲解式课堂教学为主,清晰完整地给学生介绍这门课程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再渐渐深入,引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其次,以丰富的实际例子进行分析,以巩固课程基本知识,也可以通过错误例子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例如,假设三个变量a、b、c满足a

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a=-3:b=-2:c=-1 Print a

Print a<b<c, False End Sub

这样的反例教学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另外,采用“项目化教学”等方式,以某个工程项目为例,在实际的案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培养其全局概念。

2.3提升师资力量与充实教学资源

加强我国高等院校VB公共课程的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的建设,这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当前高校扩招的客观现实,更是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高校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提升VB课程的教学环境,其具体的操作手段可以是短期培训、集体备课和经验交流等等。

3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不断发展并推动我国高校教育进行改革的新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V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应当在明确VB课程定位的前提下,立足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解决现存最明显的教学问题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的师资构成与教学资源系统,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从本质上提高我国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生.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刘向秋.浅析VB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论坛),2009(2).

vb语言范文6

关键词:VB;EXCEL

中图分类号:TP311.11

VB(Visual Basic)是微软公司推出的应用于Windows的泛用性编程语言,与此同时Excel 也是目前在办公、商务活动中应用范围最广的软件之一,并且由于Excel的可以通过VB进行相关的程序操作,因此VB在EXCEL的应用也具有了越来越大的研究价值。

1 VB在EXCEL数据处理的应用

VB在EXCEL的数据处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通常来说这主要体现在EXCEL数据处理的常用对象、程序调用、应用流程等方面。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VB在EXCEL数据处理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1 常用对象

在VB编程语言的应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对EXCEL进行运用需要相应的常用对象支持,通常来说在VB在EXCEL中的运用过程中较为常用的对象主要包括Application、Workbook、Worksheet、Range、Cells等。众所周知VB在这一对象上的运用可以进行多个工种表的访问、激活、增加、删除、更名等工作。例如Range是EXCEL程序中较为普通的对象模型并且其多代表工作表中的某个或多个单元格。另外,Cells对象通常包含Worksheet 对象中并且Worksheet对象模型层的下层。除此之外,Cells的有效运用可以促使Excel成为一个优秀的电子表格,在这些常用对象的分析与应用过程中当编程程序需要通过报表形式对最终结果进行有效显示,则这些常用对象的运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工作人员可以通过VB对Excel数据表格的显示进行有效控制并且能够对这一过程中的细节进行简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EXCEL的手工操作量。

1.2 程序调用

通常来说在数据处理过程中VB需要对Excel类型库进行合理的添加与引用,从而能够更好地从VB应用程序中对Excel丰富的相关资源进行访问。通常来说为了更好进行程序调用VB需要保证程序调用过程的必要程序都是可用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EXCEL的宏代码过于复杂则会减少其运行效率和表格的美化程度。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在程序调用过程中对表头内容进行美化则可以通过在VB中对列宽进行合理设定从而更好地进行解决。除此之外,VB在EXCEL程序调用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快速完成数据处理,从而促进VB在EXCEL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水平。

1.3 应用流程

VB在EXCEL的应用中需要相应应用流程的有效进行,在这之中VB在Excel工作表函数的运用可以促进大多数情况下EXCEL程序的有效调用。在这一过程中Range对象大小与EXCEL程序数组的合理匹配是促进数据处理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如果Range对象与EXCEL程序组配比差距较大则无法很好的显示所有数据,并且会对接下来的流程产生较大阻碍。因此为了更好地使Range对象与EXCEL程序组进行合理配比则需要在Range对象中有效加入循环变量。除此之外,在VB对EXCEL数据除了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将尽可能地的数据进行保存,则需要在应用程序处理完毕后再将EXCEL数据的处理结果进行适当的加工与美化同时进行备份,从而为今后的数据处理与数据读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VB在EXCEL报表生成中的实际应用

VB在ECCEL中的实际应用还包括报表生成工作。通常来说在这之中比较重要的包括报表生成原理、Excel对象、报表生成流程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VB在EXCEL报表生成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

2.1 报表生成原理

VB在EXCEL报表生成中的应用可以在对数据库进行合理的导出并且在此前提下将VB编程语言自身具有的强大可扩展性运用到报表生成中。因此可以使其在Excel报表生成中占有很大的优势并且能够合理对报表进行较为灵活的处理,从而能使EXCEL报表的适用性得到极大提升。如果VB在EXCEL的报表生成过程中对应用程序进行直接调用并且将处理数据写直接入文件同时进行保存,则可以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更为便利同时能在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深化处理的前提下促进EXCEL报表的有效生成。除此之外,VB在EXCEL报表生成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减少报表的误差控并且提升报表的整体精确性与灵活性,从而促进EXCEL报表生成水平的不断提升。

2.2 Excel对象

在VB的Excel报表生成过程中其对象主要包括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等内容。在VB在EXCEL的应用过程中EXCEL对象的合理确定需要将其相应对象进行有效表示并且结合相应属性与方法就可以进行EXCEL表格的生成。例如VB的应用提供了一个Excel的对象模型,这一对象模型包括了一百多个不同的对象,从而很好的促进了EXCEL通过该对象运行。除此之外,EXCEL对象的合理选择能够促使其格式内容更加规范并且将其数值进行有效计算,同时可以利用EXCEL极其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对EXCEL对象中的数据进行有效计算与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从而为进一步通过VB对EXCEL表格进行编辑奠定了基础。

2.3 报表生成流程

报表生成流程是VB在EXCEL报表生成中运用的关键方面。并且用VB创建的EXCEL报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将Excel对象进行合理引用并且对其从属对象的属性和参数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更好地利用VB对EXCEL表格进行生成。除此之外,VB在EXCEL的报表生成流程中的运用可以通过后来环境的设置从而提升报表生成指令的有效性。这也进一步提升了VB在EXCEL报表生成中的灵活性与运行效率。例如可以通过添加用户窗体、模块添加等指令的有效执行进行相关属性的有效添加,并且对相关指令进行有效驱动。另外,VB在EXCEL中的运用可以促进EXCEL报表直接调用VB所编辑过的程序,从而极大程度上对传统EXCEL报表生成中的繁琐流程进行简化,从而进一步促进了VB在EXCEL中运用水平的不断提升。

3 结束语

随着VB语言整体水平的不断进步和EXCEL程序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VB在EXCEL中的应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计算机工作人员在进行VB在EXCEL中的实际应用时应当注重数据处理和报表生成等两个方面工作的有效进行,从而促进VB在EXCEL中的实际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瑞新.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肖必武.Visual Basic程序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3]郭琦.Visual Basic数据库开发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