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

时间:2023-05-29 17:43:47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1

自主创业的定义社会氛围资金瓶颈地区差异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定义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通过个人和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

二、高职高专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势

1.基础知识扎实,眼光开阔利于创业。大学生毕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学堂里经过系统的学习,受过系统的训练,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获取知识的能力方面也较强,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看问题的思路较为开阔,角度较高,这样会有助于克服创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在我国社会上,虽然有的也是成功的创业人士,但是他们的经营范围窄,起点比较低,大多是聚集在比较传统的行业上,如零售类,餐饮类,种植类等,他们的事业都是发展到一定的空间,就无法扩张了,一方面是源于他们创业的类型,更多的是在创业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模式难以改变,以至于无法再扩张或者深入发展自己的业务。

2.年轻是创业的资本。在我国,稳定是大部分人都渴望和追求的,基本上人到了中年是不会跳出自己原来走的轨道,寻找新的道路,因为年龄不允许,年轻已经是过去式。但是大学生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年轻,年轻是资本,哪怕跌倒了也可以再爬起来,重拾失败的经验,再来创业。年轻带给大学生的是机会。

三、高职高专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劣势

1.我国国情制约大学生创业。我国是个氛围很强的国家,这是人人都晓得的现实,每年奔赴公务员考场的大学生不计其数就是个明显的体现。所以大学生基本上都选择靠公务员,因为那是个铁饭碗,起码老无所忧,而且国家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比较弱,虽然有一些优惠的政策,但是这远远是不够的。

2.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创业有差异。一般来说学艺术类的学生较少选择创业,因为学艺术类的学生毕竟自己掌握了一门技术,都希望进入国家相关部门或者进入大公司,方便自己走上艺术的舞台。文科学生基本选择考公务员,因为文科学到的知识基本上用不到,所以很多文科生选择学习语言,创业冒险性大,基本上不尝试,相反理工科的学生创业比较多,一来他们有自己的技术,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在一些公司或者机构从事底层的工作,但是进过时间的考验后,他们一般都选择自己创业,自己开设公司。

3.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的学生创业观念不同。在我国,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一般农村孩子都不会选择创业,一来他们没有资本,二来,他们基本上都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很多年,经历过重重困难才考上大学,为了不让自己多年的功夫都付诸东流,所以宁愿一辈子做打工仔也不愿出来冒险创业。相反城市的孩子有创业的优势,一来资金的准备是有的,而且家庭负担没有农村孩子重。但是城市的孩子一般都选择安逸的生活。在北京地区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自主创业的男生比例占为53%,女生比例为47%,贵州省大学生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者中,男身占据75.8%,女生占据24.4%,性别职业的刻板印象往往影响着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选择,女生可能偏向于稳定、轻松、闲适的工作。

4.不同地区创业情况不同,东部较多,西部较少。东部大多数是沿海城市,商业氛围比较浓厚,所以选择在东部创业的大学生比较多,而且东部比西部有绝对的优势,成功率高。

5.资金障碍。刚刚步出社会的大学生,最缺乏的是资金,创业需要资金的支持,没有资金,何来创业,这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据调查发现,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占据16,比本科院校的比例要高。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是资金短缺这个重大的障碍,虽有我国有相关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并且有一定的补贴,但是力度远远是不够。而且社会山涌现的自主创业机构等,似乎都是形同虚设,在给予资金支持上,作用也不大,这是跟我国创业机构体系不完善有关。所以说,高职高专大学生虽有创业的热情,但是这股热情却很快被资金缺乏这个问题所打退。

7.难以转变观念,创业社会氛围不浓。国外崇尚个人主义,崇尚自由、开放的教育模式,促使大学生动手能力强,敢想敢干,这是中国大学生所缺乏的,尤其是动手能力。在我国,走官道一般是大学生的首要选择。其实这是教育模式带来的思想约束。从进入小学学校那天起,基本上我们的教育模式都是不变的,通识教育始终贯穿其中,直到大学,也是一样的,当思想观念已经深入脑子时,要一下子转变观念,是较为困难的。在国外,报刊会经常刊登关于创业者的故事,形成了良好的氛围,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在中国虽然偶尔会有出现鼓励创业的热潮,但是基本上是三分钟热度,没有形成持续性。

7.家庭与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会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家庭成员的意见和观念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但是在我国,大学生从家庭中受到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支持都比较少,许多家长根本就没有想过让自己的孩子出去创业,更加谈不上创业的支持了。学校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创业,理论式的教育贯穿始终,考试约束着每个学生。学校缺乏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中国学生一般是眼高手低,这很大程度上归根于学校填鸭式的教育。

8.创业目标不明确。河南省很多大学生认为只有找不到工作或者是没有出路才去创业的,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而被迫进行创业活动的我们称之为被动型创业者,这些创业者占据了大学生创业者的70%,即使大学生开始创业了,但是他们的创业目标不明确,不知道选择那个行业去创业,茫然不知所措。对市场缺乏了解,实践的艰巨性又多了一点。

9.缺乏胆量和勇气。我国社会上也不乏创业成功的人士,但是基本上是学历不高的人士居多,大学生与他们相比,显示在知识的获取能力,接受新事物方面比他们强,但是这些学历不高的社会人士,他们拥有的勇气和胆量是大学生无法媲美的。

10.高职高专和本科大学生创业的差异。高职高专学生创业成功率高,本科学生创业率低,这个跟学校教育和环境的影响等有关,高职高专的人认为自己本来就不太遵循学校的教育,这样反而有利于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本科生不选择创业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考研,很多人选择考研,所以创业基本上不会出现在他们的字典里。

参考文献:

[1]龙佳.浅析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障碍与因素.

[2]陈建.艺术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向调查分析.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2

关键词:创业教育;角色扮演;投资风险

一、研究目的

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企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但是随着现在大学教育的大众化,加之城镇化进程加快,职业院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类职业院校学生,他们的就业压力更大。尽管政府不断出台各种措施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但是在大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职业院线大学生就业出现起薪不断降低、频繁更换工作、对口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

二、职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对于创业的基本认知

“如果创业,你认为最困难的是什么?”(多选题)这一问题,在被调查的180名职业院校大学生中依次是资金与经验不足、缺少创业指导和投资风险。其中“资金与经验不足”为91.11%,“缺少创业指导”是64.44%,“投资风险”是41.11%。这说明现阶段职业院校大学生在创业前主要缺少创业经验,因此对于自身的信心不足,对于投资风险的感知不强,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和毕业后创业的意愿不是很高,即使创业,成功率也不高。

“你是否有创业经历?”这一问题,在被调查的180名大学生中,4.44.%的人选择“有,正在创业中”,12.22%是“有过,但现在不在创业”,53.33%是“没有,但身边有在创业中或有创业经历的亲友”,30%是“没有”。因此,只有16.66%的大学生具有创业经历,83.34%的大学生没有创业经历。由此可见,大学生明显存在创业经历严重不足,对于创业过程、创业团队、创业风险和创业管理等过程没有感性的认知。

2.对创业相关课程的了解情况

“你是否参加过创业相关课程?”这一问题,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56.67%的大学生“没有参加过与创业有关的课程”,21.11%是“没有,但是有朋友参加过”,22.22%“参加过”。可见77.77%的大学生自身没有参加过与创业有关的课程。大学生对于创业相关课程缺乏了解。

“你或你的朋友是通过什么渠道参加创业相关课程的?”(多选题)这一问题,依次是其他、校内组织社团、学校课程和自费去培训机构,分别占到51.11%、44.44%、35.56%和20%,可见大学生大部分是通过其他途径和校内社团组织参加创业相关课程的,都是被动地去参加创业相关课程,主动了解创业相关课程的很少。

“你通过哪种途径接触过创业的相关知识?”接触的途径依次是:家人、朋友等,社团及实践活动,创业主题讲座,与创业相关课程,其他途径,自学相关专业书籍,参加创业大赛。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创业相关知识的了解主要是基于家人、社团和讲座,只是分散的创业经历和成功典范等,对于创业的系统知识和流程的了解较少,不能形成系统的创业知识体系。

3.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及能力需求

“你对创业的想法或意向”这一问题,70%的学生有创业冲动,11.11%的有创业意向并已经做好创业计划书,11.11%的无创业意向,7.78%的愿意舍弃固定工作。由此可见,88.89%的学生具有创业的想法或意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较强。但是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想法,甚至很多想法都是冲动的,付诸实际行动的很少,而只有11.11%的人已经做好了创业计划书,为创业做好基本的市场调研和前期准备工作。

“你会基于何种因素选择自己的创业项目或者创业方向”(多选题),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或者创业方向的次序依次是:市场需求和产品(服务)的发展前景、所学的专业和自身的知识结构、自己可以整合利用的社会资源、投资风险小的项目和亲戚朋友正在进行的创业项目。学生在选择创业项目的时候,更多考虑的是市场需求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业项目的选择。

“您认为哪种能力在未来的创业中最重要”(多选题),学生看重的能力依次是:沟通协调能力、经验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分析驾驭市场能力、专业能力和其他能力。从现阶段职业院校教育的现状出发,学生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只是拥有了“技”,最缺少的是“能”,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团队合作等进行“能”方面的强化练习,不断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

4.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如果你想创业,你最希望得到学校的哪种帮助”(多选题)这一问题,学生依次选择的是:技术指导和支持;创业基金扶持;牵线搭桥,提供信息;创意孵化基地和其他。这也是现阶段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尤其是技术指导和创业基金,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和创业企业初期发展的瓶颈。而目前由于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不是很完善,不能为学生创业提供实际的技术支持和指导。而创业基金更是职业院校不能提供的,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提供,这就存在学生不会申请或者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创业基金的优惠贷款政策,因此导致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基金不能有效到达大学生的手中。

“你所在学校的创业教育模式是什么?”(多选题)这一问题,50%的学生选择的是课堂教学;41.11%的学生选择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2.22%的学生选择的是实践教学,如自主创业、创业考察或实习等;30%的学生选择的是专题讲座;还有21.11%的学生不清楚自己学校的创业教育模式。由此可见,现阶段各个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而且大部分职业院校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而实践教学主要是停留在考察或者实习方面,即创业教育模式只停留在理论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

“你所就读的学校是否具备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这一问题,48.89%的学生选择“没有”,16.67%的学生选择“有,但是师资力量一般”,28.89%的学生选择“不清楚”,只有5.56%的学生选择“有,师资力量雄厚”。由此可见,各个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比较薄弱,无法满足创业教育的需要。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缺乏,必然成为制约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你所在学校创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是”这一问题,44.44%来源于经管系的专业教师,40%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11.11%来源于其他,4.44%来源于辅导员。由此可见,88.89%以上的师资是来源于学校内部,而这部分师资力量大部分都是为了开展创业教育临时抽调过来的教师,甚至于有些教师只是参加了一两次创业大赛,就成为学校创业教育的主力师资,自身对于创业教育相关知识的了解还处于简单的理论层次,实践能力更是严重不足,不能有效进行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

5.希望的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如果采用课堂教学的形式,你希望教师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多选题)”这一问题,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依次是:案例分析讨论法;视听教学法;管理游戏、角色扮演等;利用创业软件模块教学;讲授法。其中只有30%的学生喜欢讲授法,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案例分析讨论法、视听教学法、管理游戏等教学方式。而现阶段职业院校的教学方法还大部分停留在课堂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穿插案例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学习,只能让学生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了解方面,对于实践知识的了解少之又少,不能有效提高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你最希望通过创业教育课程获得哪些方面知识”(多选题)这一问题,学生希望获得知识依次是:创业的基本常识、方式与技巧;经营管理理念;市场信息;创业者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大学生创业政策和创业方案分析。由此可见,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创业基本常识、方式与技巧、经营管理理念和市场信息,而职业院校现阶段的创业教育只能满足创业的基本常识性教育,经营管理理念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即学生只是学会的“技”而不会“术”。市场信息更是远离各个职业院校,甚至于有些职业院校只是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开展专业教学,而忽视或者直接无视产业市场的人才需求情况。对于大学生创业政策,只是少数几个就业指导中心教师有所了解,甚至了解得也不是很全面,不能有效指导大学生享受创业的各项优惠措施。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对于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提升大学生对于创业的基本认知,做好创业的初期准备。第二,优化创业相关课程,提过课程体系的设置和优化,使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更加满足市场需求。第三,提高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创业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第四,开展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各个职业院校的特色,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创业教育培养目标与教育模式,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第五,大胆改革创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从创业教育的基本常识出发,做到以点带面,全面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本文针对职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据此提出了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发展和优化的模式,建议如下:

第一,在大一、大二阶段主要进行创业的基础知识教育,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模拟创业活动,使之对创业教育有一个基础的认知;在大三阶段,鼓励小部分具有创业热情和创业能力的学生开展创业活动,使之通过案例分析和亲身体验等,强化创业基本认识,对创业的过程和管理有一个感性认知,为以后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根据产业需求和创业过程,结合各个职业院校的特色,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尤其是邀请成功的创业教育专家或者创业人员进行经验分享和专题讲座,让学生认识到创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业教育中。第三,职业院校通过创业基地孵化基地的提供和创业项目的扶持等措施,切实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进行一些低投入的创业项目,为以后自己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实践中提升大学生分析驾驭市场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沟通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第四,在对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了解大学生的创业需求、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明确自身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不仅仅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而且要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升其竞争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和招聘一批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使创业教育有效开展起来,而不是流于形式。第五,大胆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多采用案例分析法、视听教学方法和管理游戏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经营管理能力、创业方式与技巧,通过分析创业案例的方式,让学生密切关注市场信息,了解大学生创业政策,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文献: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3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贵州高校2014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贵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

>>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招 浅析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SWOT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高校毕业生依托母校资源自主创业的调查与分析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难题及对策探讨 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方向选择 关于推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思考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及相关问题研究 当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探微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税收优惠政策探讨 浅谈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问题 高职设计艺术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 广东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SWOT分析 英语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查分析与对策 分析如何激励和引导艺术类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提升 不因就业困难而创业 高校毕业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模式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贵州省“万名大学生创业计划”实施方案[EB/OL].贵州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网http:///zwgk/gggs/13130.shtml.

[3]“贵州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EB/OL].

Abstrac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 analyse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uizhou 2014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The results showed the Guizhou college graduates self employment rate is low, the venture industry is relatively dispersedself-employe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lf entrepreneurship of graduates have capital, entrepreneurial team and the quality of their own. Proposed the advice that the university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urse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and support the students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undergraduates;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创业心理 心理素质 学生

心理素质是先天素质与后天素质的综合产物。作为心理、身体与社会素质之一的心理素质,在实际生活当中,以生理素质为根基,通过客体与主体相互作用的形式,逐渐形成的品质、能力等综合行为。在社会求职当中,高职院校学生面对种种困难,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如自卑、孤独、易怒、暴躁、焦虑、冲动等情绪。还有一些是对自己的情绪无法把控,会莫名其妙的伤感,对生活充满了悲观的心理状态。更为严重的是使自己走向了极端,最终与社会背道而驰。因此创业心理的培养需要引起高职院校与社会的关注。高职院校需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心理健康培训。使学生能够从容面对社会给我们带来的压力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氛围。增设心理教育课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大学生的创业压力。

1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心理现状分析

1.1 调查方式

专业课日趋纷繁复杂的高职院校,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与形势。所以,我们对高职在校学生采取了随机抽样的调查方式。根据湖南地区的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专业为单位,在每个专业当中抽取一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在收回的800份问卷当中进行结果分析,其中有效问卷高达95%。

1.2 调查数据分析

根据对高职院校大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整理出来在学生就业创业当中,以择业方式与就业创业心理动机两个方面为研究对象,其结果显示:

1.2.1 择业方式

从问卷调查结果中显示,对于学校推荐与家庭帮助的方式选择就业的占58.94%,自己择业的占21%,想自己创业的仅占4%。这样的结果能够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的依赖心理较强。根据性别的不同进行分析发现,男生的依赖性要少于女生,选择学校推荐与家庭帮助的男生比女生要少百分之二十。根据年纪的不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高年级学生明显比低年级学生独立。

经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对创业教育的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让学生能够了解就业趋势以及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学生在就业的选择上明显多于创业,这说明当代年轻人不想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究其原因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即便有创业想法,也不知道该如何实现自己的创业想法。

1.2.2 就业创业动机

动机作为衡量学生价值的一个标准,是就业创业的动力。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结果中,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目标较为狭隘,其中主要是四点:追求专业知识的学习,希望获得一技之长,文凭,就业创业本领。结果显示,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在校生比较缺乏的意识,就业关键看待遇与个人兴趣,对选择职业是否具有很好的潜力并没有多做关注。还有部分学生是随遇而安,动机与内驱力不足。

2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需要具有的心理素质

2.1 独立并不代表凡事都是自己行动,指的是能够独立思考与遇见事情的担当能力,不过分依赖他人的能力。职场当中独立性是员工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职场人必须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有自己的主见,不能盲目听从别人,在工作中创作新的处理途径,独立性对就业创业意义深远。独立性在工作当中的发挥,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塑造,员工合作精神的增强,为企业发展增砖添瓦。光是有独立性对于职场是完全不够的,建立团结合作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独立性需要在做事方面积极果断,做人方面乐观,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现如今的社会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使一个企业长久的生存下去。合作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2.2 敢闯与自制

敢闯精神作为职场中必须具备的。指的并不是做事鲁莽行为无知,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格。敢闯指的是在困难面前毫无畏惧,顽强的品格,不屈服于困难,坚持与命运做斗争的精神。与此同时,不仅需要敢闯也需要自制。指的是克服冲动,在困难面前有效的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积极果断的对待事情。

2.3 坚韧与适应能力

在创业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会经历很多坎坷与失败,面对社会的各种就业创业压力,能够顽强的坚持下去,经过长久的坚持才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所以,坚韧对于就业与创业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如此才能够在社会纷繁的竞争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快速适应对于职场而言,是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谷歌”总裁曾经说,快速适应环境才能够成为成功的职场人,取得最后的胜利。她认为自己能够在这个突飞猛进发展的社会当中取得成功,其主要原因归结于她超强的适应力。

3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心理素质养成策略

3.1 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合理定位

在职场当中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合理定位是对自身的认知。定位决定了在职业生涯中扮演的角色。然而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相对封闭,所以就需要教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对自己的性格、爱好与职业倾向全面了解清楚的学生才能够在职业生涯中找到适合自己职位,做好规划,合理避开自己的劣势,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避免了就业创业的盲目性。

3.2 引导学生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

高职院校应该开设一些心理培训与就业指导等课程,为学生面对就业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让学生能够在遇到困难时从容面对,自行调节,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就业创业做贡献。

3.3 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心理训练

经过专家研究发现经过训练的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心理素质会比较好。学校可以通过举行面试模拟等方式来实现训练目的。并在模拟面试中给学生进行打分,综合分析,给出建议。让学生在实际当中亲身感受的就业创业的氛围,达到培养心理素质的效果。

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往往通过假期实习来完成,在校学生通过对自身性格、喜好以及专业的确定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向职场过渡做准备。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让企业为学校提供一个实习的平台,组织学生到实践当中去锻炼与学习。学校则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互利互惠,达到共赢。经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去感受实践给我们带来的,总结经验与教训,在后续的在校时间里,增强学习,取长补短,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06:88-91.

[2]苏益南.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模型构建及培育[J].企业经济,2010,01:63-65.

[3]唐海波,王瑜萍.谈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培养途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1:56-58.

[4]刘欣.创业心理资本、创业机会能力及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3.

[5]车丽萍,李守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路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93-96.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5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学模式;现代教学模式

1当前高职学生职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三大方面: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当前高职学生职素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文明礼仪修养的待提高

由于国内高考分流的现象导致了高职学生在基础能力方面表现较若,其中就包括文明礼仪问题。学生在之前的成长过程当中,由于文明礼仪习惯问题方面缺乏必要的学习,因此,普遍表现文明礼仪方面素质较差。

1.2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弱

高职学生在高考中失力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自我管理与约束能力差有关。因此,他们不能有计划的管理与约束自己。这样的问题如果带到工作岗位当中去,势必会影响其工作能力。

1.3爱岗敬业服务社会意识差

爱岗敬业是每一位员工的必备能力,也是其在职场中能够投入精力的主要动力。服务他们也是未来高职学生的主要工作,而学生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当中接受别人的爱都是无私的,却不懂得向他人与社会奉献爱。而服务社会是每一位社会人必需怀有的工作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是有意义的。

1.4理解能力弱,表达沟通需要提升

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式学习,因此,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能力逐渐退化。导致学生们在课堂上都不是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工作岗位中也不能够流利的与领导、同事以及客户沟通。

1.5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

现代社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当下高职学生往往习惯与按指令做事,缺失了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对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就更弱,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的引导。

1.6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创新能力是当下大学生在全面提升的重要能力,随着我国“双创”计划的提出,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被社会各届广泛关注,很多高职院校也都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指导课程。然而创新能力也非几个课时就能够让学生有长足进步的,需要开长日久才见成效。

2利用现代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分析

分析了以上问题我们会发现,职业素养对于学生就业后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职业素养不同与专业能力,不是一朝一夕通过讲解什么是职业素养就能够形成的。它是一个养成训练,需要天长日久付出时间,不断坚持而最终形成的。所以,通过职业素养训练课来达到对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目的,只是一种简单的手段,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学生成长的每一天,每一节课,抓住学生成长的主要阵地,也就是每一个课堂,将课堂变成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阵地,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教育时刻围绕学生左右,时刻教育,时刻养成,时刻训练,最终才能达到养成的效果。

3利用现代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应用

3.1现代课堂组织模式改革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管理能力、团队意识等方面,在高职课堂教学组织方面应该做合理调整。例如采用团队合作的课堂组织模式,将学生分成项目组,项目组又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有项目经理、质量控制人员、收发人员等,或者是根据所学习的专业,扮演该专业领域内的角色,让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进行工作、学习、沟通。这样,对于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敬业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成员之间需要沟通与表达,有利于训练该方面。

3.2现代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课堂教学模式是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的。现代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这里提出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辅助效果。

3.2.1自主探究教学法

自主探究教学法就是导引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不是让每个学生各学各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可以广开言路,发表创造性的言论,甚至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去实现。

3.2.2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如今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通过头脑风暴教学法,让学生进行集中讨论,让每一位学生都写下自己的观点、方法、设计,这样可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新能力。

3.2.3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文)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文件中包括一系列难度不等的引导问题组成。学生通过阅读引导文,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清楚地了解应该完成什么工作、学会什么知识、掌握什么技能。在引导文的引导下,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获取有意义信息,解答引导问题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评估工作计划,避免了传统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弊端。它是项目教学法的完善与发展。引导文是引导文教学法成败的关键,采用此种方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发展。通过引导文教学法的实施,能够中进行学生分析、决策等,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综合提升。

3.3现代课堂评价模式改革

对于课堂评价来说,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评价只局限于学生的技能,而忽略了职业素养。而现代课堂评价则是多维度的。例如,将学生是否迟到、回答问题的次数、着装情况、坐姿、语言表达、态度等都纳入到课堂评价当中来,以此来促进学生向着更好的职业素养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冉.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04).

[2]吴进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模式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11).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6

关键词:旅游类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心理障碍;相应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26902

1引言

近几年来,在社会经济的大力推动下,高职教育也开始逐步普遍化,随着大学生的与日增多也造成了就业的困难。相对与最初“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现在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则给面临就业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所以,在社会经济新形势的推动下,自主创业则成为了大学生的又一新选择。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具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比例高达70%以上,但是实际创业者才不足1%,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成效。我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困难重重,创业心理障碍问题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创业的信念与决心。本文结合旅游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心理分析,进行及时的疏导与化解,培养他们敢创业、能创业、创好业的精神理念。

2旅游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心理品质

2.1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开始首先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要相信自己可以做好,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否则就很难坚持下去。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只有不断地鼓舞自己,相信自己,具备这样坚持下去的理念,才能不断地战胜在创业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2.2清晰的创业思路

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不管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的,都会影响到创业者的心态。所以,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来引导自己,时刻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态,善于思考分析各种问题。

2.3坚强的意志力

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必须要吃得苦,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为,在创业过程中,由于资金的缺乏,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动手亲自去完成,比如收拾办公室、搬运桌椅、打扫卫生、整理文件。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必须要有很强的意志力与坚持下去的勇气,最后才能获得成功。

2.4勿嫉妒、匆猜疑

现在的大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都较强,同时还有较强的嫉妒心理,以致于心胸狭窄,爱斤斤计较,做事不踏实认真。而多疑则是很不好的心理情绪,它很容易造成创业者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工作不能及时到位。创业大学生一定要克服这些心理因素,拥有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这样才能在创业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促使创业的成功。

3旅游类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3.1情感障碍

就现在的高职大学生而言,很多都是在温室里成长起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创业意志不坚定,没有足够大的信心与勇气去应对挑战。在创业上还是存在着一定恐慌、焦急、压抑的心理,没能真真正正地投入到创业实践的活动中去。为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现在的大学生在情感上过于依赖他人,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思维情感也没能脱离群体的存在,所以在接受领导的任务时往往会措手不及。

(2)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问题,由于现在大学生的抗压能力都比较薄弱,心理适应能力也不强,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丧失原有的激情与信心,从而影响积极性。

(3)随着现代高职教育的大众化,很多大学生的创业动机是因为就业的压力,把它当成一个不会成为失业人员的无奈之举,这就丧失了创业本身所具有的激情与挑战性。

3.2认知障碍

从认知障碍的角度来看,旅游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过度的自我贬低。由于大部分的高职生认为自己是被高考淘汰下来的,总是认为自己学习、沟通、组织的能力都比不上本科生或者研究生,从而低估、轻视自己本身的能力,为自己躲避创业的机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与借口,不愿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2)夸大创业的风险。现在很多大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想法,但是惧怕创业的风险。创业风险大,成功率低,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创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挑战性、风险性的过程,需要累积不同的经验与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取得成功。面对这种高风险、低成功率的自主创业,很多大学生选择知难而退。

3.3行为障碍

虽然现在很多高职学院都提倡学生自主创业,但是真正付出行动的学生则少之又少,就行为障碍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盲目创业。创业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既充满新鲜感也充满刺激感,同时在各大媒体就大学生创业的造势下,很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种幻觉心理,觉得创业是名利双收的捷径,既体现了自我能力,又创造了金银财富。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也没有考察市场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与总结的前提下,就盲目投身到创业的思潮中去。

(2)逃避创业。那些真正具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因为担心创业带来的风险与难题,找寻出各种各样的客观理由来堵塞自己的想法,以资金不足、能力不够、经验缺乏、家庭反对等各种借口来逃避创业。

2013年10月绿色科技第10期

李伟:旅游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分析文化与教育

4正确消除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的有效措施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本身就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知识和良好的思想素质,为此,高职院校不仅要提高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在创业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创业的相关知识,给学生认真讲解当下市场经济的情况、最新国情、市场营销、竞争分析、价值利益、企业战略、公司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加强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丰富自身的创业基础知识,提高创业的心理品质与心理适应能力,以达到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创业计划比赛,使他们在创业竞赛中激发自我创业的激情。

4.2政府鼓励支持学生创业

对于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政府应该加大对创业成功事例的宣传力度,在政策发面鼓励支持他们创业,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他们的斗志,勇敢地进行创业实践。还要积极开展创业技能的相关培训,使他们了解掌握创业的相关知识。同时,政府在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提供小额低息贷款、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等方式来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大学生的权益,为他们的自主创业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健康良好的环境。

4.3家庭、物质与精神的支持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大约有70%以上的大学生创业是受到家庭创业成功的影响,因为家庭成员的创业成功经验不仅在大学生最初构建创业理念的时候树立良好的信心与决策,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大学生的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在创业过程中一些不必要风险的发生。

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时候,获得家庭物质与精神的支持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创业开始的初期,物质条件是首要解决的难题,没有物质方面的保障,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所以,获得家庭物质方面的支持是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动力源泉。同时,得到家庭精神方面的支持,也是鼓励大学生坚持创业的有利因素,家庭精神的支持是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坚持下去的重要力量,是预防心理障碍的有力保障,是激励大学生不言放弃的重要理念。

4.4坚定自身的信念,培养创业的心理品质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而言,“内因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不管遇到怎样的难题,都必须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持下去的勇气,要不断鼓舞自己,激励自己,在困难中吸取教训,不断寻求经验,这样才能在创业过程中战胜种种困难,克制种种心理障碍,以巩固自己内心对创业的定位,来消除对创业的心理障碍。同时还要大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的创业经验与创业的相关知识,提高自己创业的心理品质,尤其是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调节能力,将创业的理念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业的实践当中去,与此同时还要自觉转变就业观念,充分认识到当今的国情与就业形势的严峻,正确分析自己对于创业理念的理解,端正自己自主创业的科学态度与实际动机,从而树立正确的自主创业意识,坚定自己在创业过程中不放弃不抛弃的理念。

5结语

对旅游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进行了正确分析与指导,通过在院校、政府、家庭以及自身的共同努力下,采取相应有效的积极措施,得到精神与物质方面的支持,使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能拥有更多的资本与最优化的资源。在各种有利条件的帮助下,正确有效地消除他们对创业的心理障碍,从而提高他们对创业的激情,消除他们对创业的恐惧,培养优良的创业心理品质,为他们能成功创业、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建花.大学生创业的心理障碍及对策分析[J].管理观察,2009(14):142~143.

[2]崔永华.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及其干预[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77~80.

[3]王一海.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心理分析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0(14):200~202.

[4]唐海波,李赛兰.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及干预方法[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5):31~33.

[5]柴华.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分析[J].经济视角(下),2011(8):88~89.

[6]邓水平,朱晓阳,赵薇.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1):222~223.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7

1 课程开发融入职业素质的培养

职业素质的培养不是空洞的说教,应当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使其具体化,职业素质与工作任务相结合进行培养效果最佳,因此在开发课程内容时融入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针对学生职业思想、职业素质的培养要与企业很好地接近,我们在开发课程内容时,先对相关工作岗位进行调查,做好职业能力分析,为课程内容的设计提供主要依据。如在分析检验工作概貌课程中融入5S管理内涵,要求学生在岗位工作过程中,营造规范、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通过在实训室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升职业素养,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在开发农用化学品品质检验课程内容时,不但重视概念、判断和专业理论等显性内容,同时也密切关注隐性内容的开发,如精心选取来自企业实际的项目加工成教学项目,如“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品质检验”,在安排项目每个任务时,努力挖掘存在于项目中的隐性课程,将职业道德渗透到各个任务的教学中去,如在实训中,坚持数据的真实性、工作组及各组员之间相互帮助和协作、妥善处理有毒废液等,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与具体的工作任务结合;最后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对项目中各个任务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安排,既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有序,又保证知识层次的逐渐递进,将知识的铺陈着眼于“导学”,而不是着眼于“告知”,不但使学生在课堂中接受显性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具备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和感情、职业态度和职业经验等隐性知识。

2 课程教学渗透职业素质的培养

2.1 创设真实的职业情境

项目化课程是把职业能力的培养由课堂式教学转向情境化的项目教学,学校情境中正越来越多地融入工作情境要素,而真实的职业情境对学生素质以及能力的提高能起到非常有效的影响作用。工业与分析检验专业学生对应的工作岗位是企业的分析检测,通过多次和企业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我们实训室的布置零距离接近企业的化验室,而且在实训室中融入职业文化,如把分析的标准操作规程、分析人员的职业道德等悬挂于墙上,加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对接,使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自觉地认同所在企业的价值理念,模范地遵守其规章制度,快速融入到所在企业的文化环境中。

2.2 创新教学模式

综合职业核心能力直接体现学生的基本素质,基础是岗位技能,它是直接影响学生能否顺利顶岗、胜任岗位资格的基本素质要求,而综合职业核心能力中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则是推动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期待我们的学生能适应社会职业转换,具有可向岗位的深度、广度发展的能力。如工业分析检验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掌握好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技能,达到进入行业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培育学生拓展职业的其它能力,如仪器的销售、质量管理、研发等拓展能力。为此,我们运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服务于职业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职业素质的培养与课程学习任务相融合,设计入门、主导、自主三个层次的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相关的岗位技能和完成工作任务相关的职业知识、职业经验、职业兴趣和职业情绪等,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

2.3 改革教学方法

在项目化教学中,创新原有的以教师为主,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 “引探法” 为主体,辅以讲练结合法、类比法、师生易位互动教学、问题中心教学、渐进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的点滴中渗透职业个性、职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通过实训室开放、企业调研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心态,热爱所学专业,陶冶稳定、良好、乐业等与相关职业吻合的职业个性。

3 课程评价体现职业素质的培养

课程教学是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主渠道,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应当建立适应职业素质培养的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原有的评价方式是通过一张卷子决定学生的成绩,存在形式单一,以偏盖全的缺点。创新后的课程考核模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形式上是多样化的。考核分为终结性评价和项目评价,终结性评价包括标准化试题的闭卷考试和技能考核评价;项目评价是学生完成每一项目的质量的评价,由学生自评、互评(学生用)及项目过程性评价(教师用)、项目结果评价(教师用)四部分组成,学生自评、互评及项目过程性评价都对工作态度、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合作能力、职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等职业素质进行考核,创新后的考核评价体系中,提高了学生自评、互评及项目过程性评价的评分比例。

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由原来的看重文凭发展到看重职业素质,对学生敬业奉献的精神和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比较注重,也就是要求学生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因此在专业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分量,让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项目化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如何培养职业素质[J].教坛视点.

[2] 潘雪义,徐喜波.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讨[J].经济师,2009(3).

[3] 盖晓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8).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8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视角”(编号:10110T1700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9-0126-03

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能够在激发学生实际行动的同时,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在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服务于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侧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人才,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更加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工程的对接。项目教学法通过设置与行业企业技术技能需求实际相吻合的主题,利用项目任务驱动,能够将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技能学习与职业发展相结合,提升与岗位知识体系需求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因此,项目教学法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对于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开展应用型人才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及工程师文化渗透有很好的作用。

一、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基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与行动学习法理论开展项目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项目进行科学设定,教师发挥其引导、组织作用,发挥学生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最终营造出教师引导,学生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具有创新性、协作性的教学氛围。由此,引领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參与项目活动与项目合作时,提高学生互助能力、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起步较晚,利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愈发受到高校教育学者的重视。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操作路径是教师通过研讨设定一个符合教学目标和学习阶段要求的教学实践项目,将教材知识分解成若干有联系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以教学项目为中心,开展教与学的项目组织活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够促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中,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力。

1.选择并确定项目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步是选择符合教学实际和教学要求的实践项目,构建紧密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设定出难易适中、科学合理的项目课程,将其应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应重视项目的趣味性,可采取场景模拟等方式。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正确认知并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划分项目小组

划分项目小组时要综合衡量班级的综合实力,按班级整体为单位进行分组,每组6~8人,每一个项目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整个项目实践过程的实施,在整个项目实际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协调和引导者的角色。

3.制订并完善项目实施方案

教师首先要制订好整个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方案确定以后教师应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合理地采纳学生的意见,对项目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并制订考核方案,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项目实施效果。

4.按照计划方案开展项目

组长要发挥好自身职能,统筹安排项目内容,做好小组成员的分工,提高组员的执行力和协作水平。组长要实时监控组员的项目实践情况,及时纠偏,若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应积极向教师反馈和求助。教师要提高指导的针对性,耐心地帮助学生掌握和吸收相应的知识。

5.汇报结果与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对求职的正确认识,并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了提高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应制定出科学的考核标准,从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出发评估各小组及小组成员的能力水平。还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结果汇报工作,考核学生的项目学习效果,小组组长作为重要汇报人要将本组的项目实践结论进行充分汇报,并解答其他小组和教师的疑问。教师在汇报完成后要进行总结点评,帮助大家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二、项目教学法与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联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多样化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教育,项目化教学法是一种整合多方面的知识体系、为综合能力培养搭建综合载体的教学方法,应用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内进行独立课程的展示与体现,有利于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的新机制,加强跨学科的教学组织和跨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

1.切入点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在时下愈演愈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应顺应时展要求和当前市场发展和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特长和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并基于此,做好项目教学,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等进行适度调整,以有利于提高项目教学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效,并有利于建立与岗位知识体系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结合点

其一,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中融入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动态、特点等教学内容,以行业企业技术技能需求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彻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中去,有效衔接实践与教学、企业与课堂的互动,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其二,引进企业资源,探索校企共建的实践体系,推进校企人才培养工作室,校企共建课程、实验和教材,企业实习基地、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等建设,与当地政府进行科技文化项目产业的对接,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建立起社会对创新教育积极支持的社会氛围。其三,将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引入项目教学法的师资队伍中,重视大学精神的凝练,积极探索适应人才培养特色的工程师文化,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知识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互补、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互融”的一体化培养体系。

三、项目教学法在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1.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平台

(1)紧紧围绕主导课程开展项目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紧密结合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在项目教学法中设定渗透创新创业的实操性教育项目内容,校内教学结合校外实践,课堂理论结合项目内容,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造多元的教育场所,使创新创业的价值取向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同时有效渗透专业课内容。如,在项目教学中体现创业基础、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内容,将通识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渗透到项目中去,同时要重视项目创新。

(2)将隐性课程融入项目教学之中,构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环境。隐性课程是指高校校园文化及环境的营造,可在项目教学法中适当地增添帮助学校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的课程以及帮助学生认同学校文化的课程。在项目教学中,可将主题设定为丰富素质教育内涵和学校文化,并且深入贯彻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设置不同的子项目,包括素质拓展模块、创新创业教育模块等,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还可以为学生建造创业园区,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创业,选择优秀的创业项目进行公示,帮助学生的个性养成。

(3)将实践课程引入项目教学之中,以项目为牵引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将实践课程和项目教学法有效结合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以丰富的创业项目为牵引,激励学生投入到项目实践中去,增强互动,将实践课程作为项目推进的重要手段。项目运作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能力,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学科协同、校企协同、师生协同,以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孵化

项目教学法的有效实施还需要校企间进一步加强合作,企业为高校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和高校共同开展教育和实践活动。高校可借助和企业间的合作,开展更加丰富的项目教学实践活动,包括专门的创业创新教育项目、专业的职业入职培训项目、专业的技能操作项目等。企业还可以和高校合作设立专门的创业班,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真正落实创业创新教育体系,为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提供适宜的发展平台,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四、项目教学法在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例分析

以某高校为例,分析其应用项目教学法开展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内容。该高校在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时将课程内容分为七个项目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要求教师给予详细指导,注重对学生职业规划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开展和分配每一个项目之前都需要向学生讲解项目的具体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认知自我需求,根据自身实际构建项目框架体系。接下来教师对项目进行分配,并分好小组,组间自主学习和讨论,并进行自评和互评,选取优秀产品进行共享。

1.项目一:制作创业计划书

创业计划书的制作和项目教学法对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及提高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直接相关,因此在进行项目教学时教师要将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内容结合起来作为学生制作创业计划书的理论支撑。每个学生根据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制作自己的创业计划书,制作完成后可进行项目展示。

2.项目二:在创业计划书中規划职业发展路线图

创业计划书中需要有和职业生涯相关的清晰明了的规划线路图,帮助学生按照清晰的产品框架和设计思路开展创业项目实践活动。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功底,充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整体内容,为真正创业提供线路指导,体现产品特色。

3.项目三:创业计划书中要进行“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项目侧重于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认识自己,包括自身的优缺点、兴趣、行为习惯等,以此形成对自我的清晰认知有助于学生更科学地匹配职业需求。在实施该项目教学活动时,要将每一个维度分解开来,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认知自我的途径,对学生每一个维度的评估均可借助相应的工具——测试量表,以提高学生自我分析的精确度。

4.项目四:结合整体环境制作创业计划书

分析外界的环境是帮助学生了解家庭、学校环境、社会经济和职业、行业大环境,提高学生对社会职业变化的敏感度,并结合自身实际做好创业计划。在实施项目教学活动时,同样可以对每一个子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创业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结合自身的发展能力和目标充分利用可用的优质资源,规划自我创业发展道路。

5.项目五:确定职业目标,引领创业计划

职业目标的确定对学生求职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能有效引领学生进行创业。当前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明确的职业追求,因此,应该重视对学生职业目标选择重要性的灌输,并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项目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需求,制定好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并积极做好未来就业的心理、知识、能力准备。该项目可将项目分解为“长远目标确定”和“阶段目标确定”两大子项目,并丰富每一子项目的实践内容,确保项目实践课程对学生有成效。

6.项目六:严格执行创业计划书中的项目

在确定职业目标之后,学生应严格执行创业计划书制定目标实施措施,以确保目标的达成。目标确定以后,学生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实施措施。根据目标项目的子项目确定该项目教学中的子项目,措施的制定要包含任务(含方法)、标准、时间三方面的限制标准,措施应尽量具体、有针对性和较高的可执行性。为了提高阶段措施的实际成效,学生可借助文字、图像等使项目各实施阶段措施更加清晰。

7.项目七:对创业计划中的目标和措施进行评估与调整

结合创业计划书的目标对职业发展目标和措施进行预评估与调整,这个项目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可预见性地发现职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变化,从而及时地采取调整措施。社会是变化的,职业的变化性要求学生根据变化来调整自身计划,从而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要求,这就需要学生能深入分析行业需求,结合自身的求职需求,分阶段采取措施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因此本项目可分为两个子项目,包括“规划的评估”和“规划的调整”。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评估时间、评估主体、评估的内容等方面做好项目设计,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项目规划调整。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能获得对职业的深入认知,经由创造性的学习提升自身的创新创業水平。

作者:赵倩

参考文献: 

[1] 张显悦,郗婷婷.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47-149. 

[2] 游义兰,刘毅.项目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3):181-182. 

[3] 何代钦.应用型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82-83,86. 

[4] 梁川,滕翠.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11):138-139.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9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创业教育;融合

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创业意识、精神、技能的培养。会计专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会计人才。将两者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创业中所需要的具体知识,又能利用创业的驱动力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一)职位竞争激烈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学生都有报考会计专业的意愿,很多高校以及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竞争十分激烈。财经类院校以及其他综合性质的院校都不断增加会计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加剧了财务类学生毕业后的职位竞争。高职院校相较于一般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因此,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类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作为高职类院校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应该改变传统的以重视考证、应试教育为主的方式,将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尽快做好就业准备,并且鼓励学生突破就业限制,自主创业,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

(二)创业教育的优越性

创业教育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理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做人,其教育贯穿于学习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将人才培养、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还是会计等其他学科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目标;就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来看,目前的高等教育实际上还是专业教育,各种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充斥其中,对教育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具有优势。但是,学生所选择的学科专业以及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对其创业可以说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在创业初期。因此,要将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既可以发挥出专业的优势,也可以满足创业需求。高职院校将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融合,能够促使创业理论知识与实际专业技能同时发挥作用,培养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国家和高等院校逐渐提高了对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部指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中,丰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层次,在必修课中增大创业教育的比重。高职院校中的会计专业具有与创业教育融合的优势,因为会计专业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是创业与经营管理所需要的必备技能,在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比如,会计专业中涉及到资金筹措与资本积累的有关知识,像打开市场销路与成本核算的方式、核算账款、盘点货物、核算利润等,都是创业中必需的知识技能。

三、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

教师作为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主体,其创新意识与知识结构对这两者是否能够顺利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才能为在会计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会计专业的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今后应该加强创业教育的宣传,转变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学核心,从而挖掘出会计专业教育中与创业有关的因素,在实际的教学中以创业知识为基础,找出与会计专业知识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另外,可以采取鼓励会计专业的教师深入实际,在创业企业的一线进行学习,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对会计专业不断提高的要求了然于胸,帮助教师找出上课重点内容与针对性内容,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创业活动联系起来,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经验。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专业技能与实践操作的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心理素质、职业迁徙能力等。

(二)在创业情境下构建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数量很多,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因此,需要摒弃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开创多元化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在创业情境下构建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创业项目作为主体,学生的实际创业需要作为动力,构建专业课程,促使学生将创业与专业结合到一起,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素质与创业创新的能力,培养出高端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改善学生的就业环境,还能促进学生自身学习热情的提高。这是由于创业是人类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以及对财富的追求所产生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驱动性。有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学习的欲望以及学习能力,这种心理倾向十分值得信赖,并且在受到激励或者其他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倾向与能力就会释放出来。因此,在学习内容与自身的实际需要相契合的情况下,学生会主动进行学习。一位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自我实现需求能够决定个体行为,所以,创业作为驱动力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根据创业项目的需要设置课程

将创业需要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驱动力,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将创业需要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例如,将创业与风险投资管理作为必修课程,增开一些与创业息息相关的《市场学》、《小企业管理》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学习环境,将创业的知识、所需技能融入到会计专业课堂之中。

(四)在会计专业课教育中体现出创业教育的特色

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一般采用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虽然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得到一定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但是在创业情境下,传统教学模式所起到的作用距离创业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是有一定差距的。由于这些教学依然沿用课堂案例进行分析,实质上还是为了应付考试。在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模式下,应当将具体的创业项目作为载体,将教学模块与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将创业全过程作为主线,将主线之中所需要的知识进行串联;将课程学习转化为分析创业项目的过程。在完成创业项目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导入,将知识转化为完成项目所需要的工具。例如,在《财务管理》课中,一般的教学方式是按照教材安排进行逐章讲解,先是投资,再是财务预算与分析,这种纯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创业情境下,应该以具体的创业项目为核心,采用分组或者学生自由结合的方式,以小团体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创业项目,将创业项目的运营过程作为主线,对整个项目进行财务方面的全面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扮演指导而不是主导的角色。例如,可以创设具体的创业项目,可以在学校开设一个文具店,也可以是小吃店。学生可以想象自己为创业者,根据创业中的实际活动将教材与之相关的章节进行串联,如将筹资管理导入资金筹集阶段,将项目投资分析导入固定与无形资产投资阶段。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财务管理》教材转化为趣味性、实践性的创业知识。这样学习既能够学到教材内容,还能够完成完整的项目财务分析,增强教学效果。

(五)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开设实训课程

当前的高职会计教育中主要有两种课程实训的方式:会计专业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前者的方式一般为教师设计一些会计题目或者会计案例,要求学生将填制原始凭证到做报表这一完整流程亲自操作一遍,而后者只是将前者的手工操作替换为计算机操作而已。这些实训方式虽然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一些复习与巩固,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没有太大的帮助。因此,为实现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应该将创业项目与会计实训课程结合起来;用创业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提高创业能力。

(六)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创业教育

学校与企业联合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岗位,增强对创业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校内建立创业孵化器与实践基地,促使学生迈开创业的第一步。围绕会计专业开办创业讲座,邀请会计专业的已经取得创业成功的人才来校讲课,分享成功道路上的经验与走过的弯路。通过产、学、研结合,能够促进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更深层次融合。

(七)开发促使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网络平台

信息化的网络平台能够更加方便学生将两者融合起来。平台的主菜单设计要将两者的内容与需要结合起来,如会计专业标准库、创新创业指导等。栏目的设计应该将两者的特色融合起来,扩充平台信息量,设计美观的网页。另外,该网络平台要为教师提供具有创新性、特色性的资源,创建学生自主学习、创业的平台,同时能够满足会计专业人员继续学习的需要。为完善平台建设,还需要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家与创业先锋为平台的建设提供个性化与建设性的意见。优秀的网络平台不仅能够推动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还能将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结语

创业教育是今后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将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进行融合,符合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应国家的号召,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创新教育方式,培养实践型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晓庆.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探讨[J].中国市场,2014,(1):113-114.

[2]陈俊.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探索[J].青年时代,2016,(13):164.

[3]崔艳芳.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21-24.

[4]姜庆.高职会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某高职院校为例[J].商业经济,2016,(4):158-159.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10

关键词:创业教育;就业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19日

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比2013年增加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很多毕业生面对择业存在许多困惑。显然,高等教育扩招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因此,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不仅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还要切实加强创业与就业课程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择业技巧,为毕业生顺利创业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和指导。

创业与就业课程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针对大学生特点组合开设的一门体现高等教育创业就业导向的综合性课程。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就业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零散,缺乏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尽管随着创业与就业科学研究成果对其学科内容及其体系的不断丰富,创业与就业教学也通过一定的课程内容更新和课程设置来反映这些研究成果,但创业与就业科学的交叉融合还未形成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如何通过课程融合来促进学科体系形成便成为创业与就业课程体系建设重要任务之一。

一、以能力培养和创业就业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创业与就业课程通过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形势分析,以增强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为引领,以引导高校学生理性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为课程主线,以就业观念、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创业知识与能力为依据,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课程内容。通过真实岗位能力或技术应用能力分析,确定相应的创业就业技能或能力模块,设置对应的实训项目。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强调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分解出创业就业所需的能力要素,形成由基础技能,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构成的教学内容体系: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准备与训练、就业准备与训练三大模块。

创业与就业课程教学目的在于明确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的创业与就业观念进行科学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理性评估自身特质,确立创业定位;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合理规划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掌握一定的求职择业技能和技巧,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而将课程目标对准某种职业,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直接在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中清晰体现,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缩短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

二、构建全程化、分阶段的创业与就业课程体系

高校学生创业与就业教育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创业与就业课程的建设需构建一个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化的课程体系。创业与就业教育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让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就开始关注创业与就业。在贯穿全程的基础上,课程设置还应针对大学期间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育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如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环节应在大一、大二阶段统一开课,主要帮助学生树立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意识,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着重自主创业、考研、出国、求职等就业方式的指导。创业训练教学环节在大三阶段统一开课,着重创业技能培训及自主创业的引导。就业训练教学环节在大四阶段统一开课,主要进行就业政策的学习、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信息的搜集、求职准备、择业技巧、心理调适、职业测评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实用战术的训练。

入学教育应该从大一开始,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帮助他们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使他们尽快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在大一、大二阶段,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的职业理想树立和专业毕业流向结合起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启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帮助大学生认清毕业时面临的就业压力,使学生明白就业是自己的事,就业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是自己的能力与素质,帮助学生逐步确立将来的就业方向,进行自我认知训练及试探性的职业生涯设计,合理规划大学期间的生活及将来的出路。并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规划验证,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测试,了解其心理、性格特征和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适应范围,修改完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大三、大四阶段是职业发展规划的实施阶段,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创业就业意愿增加创业与就业课程,联系实际,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鼓励学生增加参与竞争的筹码。本阶段主要以咨询、分类指导、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水平,为将来的创业、就业储备知识和能量。既要引导他们认真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重点培养各种能力,又要为他们提供实践和培训的机会,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通过创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学生掌握创业思维方法、创业方向的选择、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团队和创业资源管理的技巧与方法等。就业准备及训练课程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环节;结合就业形势,既加强就业准备及训练课的理论教学,又指导学生参与择业实践的训练,通过模拟择业实际过程,提高择业的技巧和能力,提高其择业竞争力。

三、突出创业与就业课程体系的实践创新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还要结合学校专业优势和学生的专业特点,突出可行性和实用性,精心制定创业就业教育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教法,实现课程体系与相关技能平台、创业就业实践平台、创业就业实践项目的相互支撑。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知识讲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来组织教学,倡导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树立自主意识、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确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为实现自身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面试、创业就业实践、岗位实训等方式对课程进行有益补充,开展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技巧辅导等方面的讲座和指导活动。建立就业实践与实战体系,通过就业实践提供真实工作预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以创业指导中心为依托,以“挑战杯”及“创新・创意・创业”等创业大赛为平台,在校园内大力推进创业教育。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成功创业校友为大学生授课,讲述创业就业知识和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构建学生与社会联系、到单位实践就业的畅通渠道,建立教学实习与就业实践基地。举办大型的就业实践双选会,为学生到企业实践搭建平台。

四、加强创业与就业课程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在教材建设中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突出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针对性及创业就业理论的完整性。创业与就业课程的教材建设应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素质的校本教材,无论是结构设计、案例选择还是实训活动,均把创业就业素质和能力的训练作为主线。在内容选取上,针对在校学生动手能力差、创业就业能力欠缺、职业素养水平偏低等现状分别设计各章知识点、教学案例、实训活动、深度思考等模块,旨在强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等环节,以实现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材内容设计上,职业生涯规划按照一年级(生涯认知阶段)、二年级(自我探索阶段)、三年级(探索环境阶段)、四年级(生涯发展阶段)来编写,围绕阶段主题开展教学工作。创业准备与训练从创业思维(高效创业思维的基本方法)、创业方向选择(创业方向的选择原则与方法)、创业机会识别(创业机会识别过程、技巧)、创业资源管理(创业资源获取途径、技巧)、创业团队管理(创业团队组建及重要性)、新企业开办(企业注册流程、相关文件编写)来编写。就业准备与训练从心态准备(主动求职积极性的调动)、职场调研(如何了解目标行业、职位)、渠道分析(获取求职信息和该获取职位的渠道)、政策解读(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困惑的解读)、文书准备(简历、求职信的书写)、笔试面试(礼仪、着装、技巧等)、细节管理(其他想对毕业生说明的问题)来编写。

创业与就业课程是遵循职业教育规律,针对大学生特点组合开设的一门体现高等教育创业就业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对创业与就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可以提升课程的教学水平,加快课程教材建设,这对于大学生成才观的建立、就业观念的更新、择业技能的增强、就业率的提高、高教事业的良性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庄新豪.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研究[J].学理论,2010.3.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11

本文以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类专业近五年的就业数据为基础,分析导致就业质量偏低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提高高职农林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农林类专业;就业质量;毕业生

一、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类毕业生就业情况

近五年,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汇总结果如表1所示。2011届毕业生来自植物保护和园艺技术专业,共89人。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对口分别为100%和70%,学生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均为90%。2012届共147位毕业生,其中植物保护专业65人,园林技术专业51人,园艺技术专业31人。毕业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分别为98.6%和75%,学生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分别为90%和91%。近三年,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在202~230人范围内,来自植物保护、园艺技术、园林技术和食品技工技术(农产品加工及贮藏方向)四个专业。就业率≥97%,对口就业率超过70%,学生满意度和企业满意度约为90%。从提高高职农林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角度分析,本校农林类毕业生就业情况无明显优势,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仍需深入探讨。

二、导致高职就业质量偏低的因素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可从三方面进行理解。即毕业生工作和收入情况,其工作与受教育情况的吻合度,以及毕业生服务社会的能力[1]。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首先需对影响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导致就业质量不理想的关键因素包括以下四点:

1.毕业生自我认知不足,职业定位不清晰。毕业生是就业的主体,该群体对自我认知不足,职业定位不清晰是导致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关键因素之一[2]。高职生源质量总体较本科院校低,在学习方面大多数高职学生延续之前的学习习惯,致使其未能较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导致就业竞争力偏度。另外,高职农林类毕业生向往舒适的工作环境和高薪职业[3],其对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职业定位的理解存在偏差,从而导致就业困难,就业对口率偏低。

2.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和就业服务体制不完善。就业率等同于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是不合理和不科学的。在过分强调就业率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主导下,易出现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不到位的现象。例如,就业工作服务人员误认为其工作职责只是将毕业学生成功送往用人单位,而毕业生的就业对口情况、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均不重要,与其工作无关。甚至会因为片面追求就业率逼迫毕业生签约,而毕业生因对工作岗位不满意而离职。这会对毕业生的身心和就业观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

3.创业培训教育形式化,创业扶持力度不足。学校过分重视就业率忽视创业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创业培训教育形式化表面化,对学生创业扶持力度不足的现象更为普遍[4]。聘任无创业经历、企业工作经验和相关培训职业技术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创业培训教育是不可取的。学生经培训后全部颁发创业培训合格结业证书,而无配套的创业扶持措施的现象也较为常见。创业培训教育形式化,创业扶持力度不足的现状,难实现就业质量的提升。

4.就业信息平台融合不良,有效就业信息难甄别。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平台较多,如学校和人才市场组织的招聘会以及智联招聘、前程无忧、新安人才网等网络就业平台等。各就业信息平台相对独立彼此竞争未能有机融合,加之就业信息量庞大,要获取有效就业信息如大海捞针,效率极低。这消耗了毕业生的有效择业时间,也挫伤了他们的求职信心。

三、提高就业质量的措施

针对上述不利情况,主要解决措施包括四个方面。

1.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增进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按教学计划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定期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结合最新就业动态和高职农林类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开展就业指导讲座以促进毕业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计划[5],增进自我认知,并形成正确的择业观[6]。

2.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实现全程跟踪服务。建立就业率、就业对口率、就业满意度、就业幸福感和持续跟踪服务等并重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明确就业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对就业服务人员进行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培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实现全程跟踪服务。建立毕业班学生QQ群,微信群等多渠道跟踪途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终生服务。

3.完善创业培训,扶持学生创业。“教育+孵化”的创业模式为毕业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动力,将创业培训与扶持学生创业有机的结合,有利于实现就业质量的提高。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类专业聘请企业家和企业高管进行创业培训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学院孵化基地和校企合作企业共同扶持学生创业,并取得较好的成效。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类专业的“花颜草语”“、艺园果蔬”二个创业孵化小组是专业带动孵化典型。喻嫒嫒同学组建的食用菌创业小组在校内实训基地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创业活动取得成功,其事迹被安庆电视台和安庆晚报报道。

4.发掘农林类行业协会职能,建立有效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农林行业协会在农林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监督规范市场和联络沟通等。深入发掘农林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充分利用其所掌握的有效信息搭建高效就业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安庆职业学院园林园艺系涉农专业和农林行业协会深入合作建立了高效的就业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作为企业和毕业生交流沟通的桥梁,提高了毕业生和用人企业的满意度。此外,学院和农林行业协会深入合作,优化了农林类专业及其课程体系的建设,促进了毕业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世峰.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顾强,于善波.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5,2:3-4.

[3]昌蔚.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

[4]陈洪源.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的国外经验借鉴及国内现实构建———基于广州6所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4,11:215-220.

[5]李俊.农林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初探[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4,4:128-129.

自主创业职业分析范文12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教学

中图分类号:F713.36-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最近几年,国内外数家知名的电子商务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并不断的在扩大企业规模和涉及领域。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推成出新,电子商务行业里的“创新”、“创意”、“创业”已然成为最能代表电子商务特征的代名词,“三创”的发展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把电子商务的创业实践活动有机的融于到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去,通过一系列的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创新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和企业要求的人才。

一、多元化高职电子商务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和经济形式,并取得迅速发展。在此带动之下,电子商务学科也已经成为了很多高等院校、职业学院的重要课程。该学科涵盖了电子商务领域的基本概念、理论、各种交易方式以及常见应用等方面,该学科通过对相关操作和技能的培训,使学生能够在扎实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形成对于该领域自己的理解。所以,在该学科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凸显电子商务的实际操作行,这就需要逐渐形成贴合实际、兼顾创新和全面的多元化电子商务教学模式。

国外电子商务已经有了比较长的发展历史,因此在理论与实践教学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外高校注重将电子商务学科建设与真实商业活动相结合,并相应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同时提倡学生去真实的企业进行实习。然而,国内的大多数高校为学生提供的企业真实实习机会很少,大多是通过实践课给学生提供模拟环境进行操作,但这样的课程只是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商务和管理方面的课程简单揉和,并不能反应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在相关行业领域的真实应用。高职院校尤其面临这一问题,由于教学时间只有三年,学生或者偏技术、或者偏管理,不能两者兼顾,导致技术上比不过计算机、管理上比不过企业管理的尴尬局面,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创业。

二、形成多元化高职电子商务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一种有趣味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交易方式的相关理论讲授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目前成功的主流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自主的分析、对比和思考,归纳得出每个网站自己的成功原因和经营理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购物过程和购物体验中,形成自己的认知和思考过程,在原有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识,最终对各个模式的具体操作、优缺点、注意事项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又例如在讲解钓鱼网站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实际当中出现的各种诈骗案例进行分析,进而思考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漏洞,最终对相关的技术和原理形成深刻的认识和灵活的应用。可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授可以有力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项目实践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岗位的职业技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逐步发展为以“四通”为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具体为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要求直通、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直通、实践教学与核心技能直通以及顶岗实习与就业直通。基于多种实践平台逐步培养学生从网络零售员到电子商务应用专员、网上销售的岗位能力,可利用的实践平台有淘宝网店、企业商城以及中国供应商等。还可以通过实践课程有效的提高电子商务人才的技能,实践课程旨在培养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良好,能够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和电子商务技能,并且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能够熟练应用电子商务知识开拓市场的高素质创业型人才。

(三)“三创”教学实践

通过使用网络及电子设备,可以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资源,开展网络支持下的多媒体课堂授课与学生自主在线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另外,还可以开发一些“三创”教学实践平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化沟通,对学生进行授课以及电子商务竞赛的在线指导。“三创”实践教学的教师力量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其中专职教师包括专职管理人员、职业技能教师和创业理论教师等,主要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兼职教师主要包括成功企业家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相关专家,对“三创”活动进行辅指导。创业导师制是指在真实项目的实施阶段,对学生团队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创业指导。创业导师由成功企业家、实战型指导老师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相关专家组成。成功企业家用他们的个人品质感染培训的学生,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实战型指导教师协助学生查找并解决问题、总结项目经验。政府职能部门专家向学生普及国家政策及相关法规,帮助和指导学生分析企业发展的走向。

(四)校企合作

低成本是电子商务创业的优势之一,学生可以通过这一活动更加容易地进行创业,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创业。电子商务创业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自主创办“网络商店”,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创业实践当中来;二是充分利用学校学生创业园“免租金、免税收”的优势,鼓励学生以实体店面和跳蚤市场摊位的形式进行创业实践,从而逐步营造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以上这些创业活动的经验与问题积累均可运用到竞赛中,形成完整的竞赛作品。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与较多的竞赛有电子商务竞赛和挑战杯创业大赛,前者按照参赛学生范围可以分为部级、省级和校级电子商务竞赛,通过选拔逐级参与高一级别的比赛。除了创业与竞赛之外,还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升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例如“助理电子商务师”以及“高级营销师”等。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学校从社会需求入手,结合校内外优秀的资源,利用好实训基地,针对不同专业灵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把就业作为主要的方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环境,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