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时间:2022-11-05 19:25:48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1

体育,是对一个生命有机体进行训练以促进生命机体新陈代谢,在这一过程中并产生促进生命体成长的一切条件和因素的指导过程。体育教育即狭义的体育,俗称“小体育”,它是通过身体活动,结合一些辅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因此,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对健康的理解,也逐渐深层化,其内涵并非仅仅说明身体没有病就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概念作出了较为完整的科学概念: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良好状态,因此,它并非仅限于表现在一个人身体的疾病状态或虚弱现象。体育教育与健康可谓关系密切,良好的体育教育可以有效增进身体的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大学生的体质现状

为使《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法》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政策文件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笔者通过文献检索,搜集检索到大量关于对高校大学生体质研究的相关文献。整理汇总,分析我国大学生体质状况,探寻大学生体质变化规律,为制定相应的运动对策,提供科学合理的运动指导提供科学的依据。国内相关学者经过资料整理、归类,统计分析等过程发现,大学生整体的体质健康水平呈下降的趋势,尤以身体素质方面突出。此与当前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诸多研究与分析并行不悖。具体表现在,营养不良率增高,学生肥胖率增高,超重者的大量出现[2];大学生身体素质中的耐力素质是相对薄弱的环节,男生力量素质亦呈下降趋势;学生的体质综合评价结果偏低等。还有学者以华侨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目前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高校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3]。研究表明:学生对健康知识匮乏,对健康的意义不明确等,从而影响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状况下降明显,特别是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体育教师的素质也有待提高;体育场馆设施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总的来说,现在大学生的健康现状确实不容乐观,人才是国家现代化实现的重要因素,更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如何开展高校体育使大学生养成一种锻炼身体的习惯和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太极推手作为太极拳运动的技击表现形式,具有那么多的功能和优点,让太极推手走进大学校园,带来健康,同时也使项目得到积极的推广。

3太极推手的概念

太极推手与太极拳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4]。根据“陈王庭造拳说”,它是由明末清初时期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各家武术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吸取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编的一套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并与之相匹配的太极推手[5]。关于太极推手的定义很多,笔者经过比较认为这一说法比较全面:太极推手是以传统太极推手理论为基础,以习练者为活动主体,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简称十三势)为主要活动内容,习练者双方斗技较力从中获得所需,以弘扬民族文化为终极目标的现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高校大学生学习太极推手,由于他们无论从年龄还是知识结构上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在了解其文化内涵,体验其传统文化的特点上比一般的学生更深刻,也是理想的学习阶段。太极推手的文化自身优势对高校学生的健康价值不可估量,在现今西方体育横行下它是一枝奇葩,给人新的视角,也让人们反省对本民族传统体育的回归的意义。

4太极推手对大学生的健康价值

4.1太极推手对大学生生理方面的影响

4.1.1太极推手对大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里他们时常面临着学习、生活以及择业等各方面压力,这促使他们的交感神经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在加上大学生群体对自身的健康关注度较低,很少有时间空间调节自己,因此,他们的情绪会经常性的表现为易怒、烦躁等,严重最终或会造成头痛、过度疲劳、胸闷、血压升高或冠心病等不良疾病反应[6]。太极推手的练习要求思想高度集中,用推手的术语来说,重在练习“听劲”,即肌肉的本体感觉,把注意力放在“粘点”上,感受捕捉对方用力,培养良好的心态及静定功夫,太极推手拳论中讲求“以静制动”,其就基于听劲的基础上。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身心的松静状态下,机体对对方的功力判断的更准确。在放松内心平静状态下与,可以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从而能够稳定情绪,这是太极推手习练的重要结果。因此,它是良好的镇静剂,可以帮助消除怯场心理。然而,要想达到这样的功效,势必要下一番功夫去习练体会。太极推手的训练是在练一种“功夫”,需要耗费时间去推敲揣摩,才能于身受益。

4.1.2太极推手对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

太极推手的呼吸方式讲求深、长、细、匀,简单的四个字在现代生理学中给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也从中体现出国人的智慧,对身体健康养生的重视。随着太极推手项目的发展,对呼吸的要求也有变化,尤其是呼吸频率将加快,心率一般要求在105-135次/分钟之间,吸氧量是最大摄氧量的40%--50%,介于每搏输出量最大值(125次/分)左右[7]。对于太极推手不同水平的习练人群来说,心率波动幅度会有所区别。有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水平较高的习练者心率波动幅度较小,呼吸表现为深长而平稳,因此在太极推手对抗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太极推手的发放环节中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心肺功能有重要影响,其发放过程中讲求“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吸蓄呼发等”,其简短浓缩的字语中蕴含着深厚的道理,这与《运动生理学》[8]中的理论是可以相互支撑的,因此,正确的发放可以提高肺泡气体交换率,为细胞摄入、利用氧提供方便。

4.1.3太极推手对大学生机体肌肉的影响

机体在正常的肌肉锻炼状态下,一定范围内肌肉初长度的增加,肌肉的收缩力量也会相应的增加,相反,肌肉的初长度缩短时,收缩力量减小[9]。太极推手对神经系统的控制及体液调节有着重要能动作用,因此,太极推手的练习能够有改善血液循环,保证皮肤肌肉的健康。大学生在进行太极推手的过程中,上肢在对抗过程中不但需要良好的技术支撑,还要有大力量的保证,身体的稳定要求有腿部肌肉的力量做保证,而且在进行“四正手”等技术动作时腰部的力量是完成的保证。因此太极推手在给大学生娱乐的同时,对提高大学生的全身肌肉力量及协调性具有良好作用。

4.2太极推手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价值

太极推手属技能主导类对抗性项目,它的心理健康价值值得大学生去研究和练习。在太极推手的对抗过程中,初学者或急性者往往喜欢使用蛮力,在这种主观愿望下反而是自己的弱点暴露,被对方借势通过“引进落空”,最终造成失败的结局,我们经常说的“四两拨千斤”也映证了这个道理。随着对太极推手的不断习练及实践,加上对拳理的理解和体悟,习练者会明白冷静、沉着的重要。因此,太极推手对急性者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太极推手对于大学生果敢、机敏性格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太极推手在技击中倡导“随曲就伸”、“舍己从人”[10],外在表现为对手之间的斗技较力,内在是“和合”运动的重要代表,通过高尚的礼仪及点到为止的武德,培养人内在的修为。因此,太极推手对好勇斗狠者的性格改变是很有效的,尤其是在遇到太极推手水平强于自己的对手时,在惨败的教训及对手武德涵养的感染下,会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明白自己的不足,因此对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有重要作用。此外,太极推手给大学生提供了陶冶情操的课堂空间,一方面能有效增强大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加强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太极推手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和感情,对于改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消除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焦虑、敏感、抑郁、敌对及偏执症状等,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情绪良好化、智力和精神的良性健康[11]。

4.3太极推手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价值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技击表现形式,太极拳的套路练习是太极推手的基础,作为太极拳的一部分,它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提供价值。太极推手与太极拳一样,都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民族的瑰宝。多年的发展更验证了太极推手所具有的强身健体锤炼身心的良好效果。在太极拳中我们知道其蕴含的“和合文化”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太极拳术与“和合文化”的融合,体现出其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并最大程度地开发习练太极拳者的个人潜能[12]。因此,大学生习练太极推手,通过对太极拳健康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的学习,可以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发展与他人和睦关系,友善尊重他人,培养高尚的武德。大学生在太极推手习练中通过进行思想、兴趣的交流与了解,增进距离,相互帮助,忘记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同时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在不断的交往过程中,逐步的提高自己的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更好的相处他人,友善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13]。

5结论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2

一、微博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历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网络文化浪潮冲击下越发显得力不从心,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发挥发展的社会节奏和文化潮流,局限性越来越多。面对当前这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教育的弱势发展,微博的介人应用成功为其拓展沟通渠道、提升心理教育效果提供了新的探索途径。微博作为近年来新兴网络载体平台,已经被众多学者论证其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多重积极作用和巨大的潜在能量,可以说,微博的出现和微博文化的流行为教育改革、探索提供了新角度、新理念和新方式。对于当前稍显落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积极应用微博这种平台工具进行教育探索与改革,已经成为必然。应用微博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了当前教育事业发展高目标、多元化趋势的必然。这种新型教育辅助工具的出现与传统单一的、平面的、封闭的教育模式形成对比,通过将当前微博平台上所能调动的一切具有教育功能的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形成立体化的教育网络,从多个角度、多个途径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施加全方位影响。这也是未来很长时间内教育领域所可能应用的最主要、最典型的教育模式之一[]l。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当前的中国社会处于经济、社会、文化的激烈转型与动荡时期,无论从近些年来国内外国际环境变化还是国内政经社探索、改革来看,我们国家无疑都经历着异常剧烈的思想动荡,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碰撞,大学生作为处在学校与社会思想碰撞最为频繁领域的重要群体,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承受了越来越巨大的压力[2]。纵观近些年有关新闻报道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因为思想偏激、心理健康问题等走上了错误的道路,这些状况的出现无疑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正确的思考引导,是确保他们正确看待各种问题、处理各种事件的保障,是他们重要人生阶段的启明星,所以,应用微博这种当前最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拥有强大影响力的社交工具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是必须也是必然。大学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带有不少弊端,与学生心理脱节、与社会现实契合度低,学生不感兴趣充满抗拒,都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所以,改革当前教学模式,引人微博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以一种更加优秀、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深人到学生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更好的引导他们形成健康的思想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微博介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价值。微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在当前多元文化价值观冲击的情况下,抵御各种消极网络文化和信息对学生们思想的消极影响,让他们在充满困惑、矛盾的时候不至于走上偏激的道路。高校通过经营微博账号对关注学生推送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能够更好地促进资料的共享,通过介绍相关的心理论坛、网站或优秀电视电影作品等提升学生接受度,让学生自主动手寻找和应用,通过总结学生们时常在微博上发表的各类心情、牢骚和压力来源等组织相关心理专题,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变化并给予专业化的建议,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微博作为大学生表达自己观念的新载体,越来越多的与他们的生活状况挂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能够自由发挥,在内心出现问题时有可供发泄的途径、可供求助的渠道,对于高校来说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加强交流,更好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高校师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尝试途径3]。

二、微博应用价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挥

微博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突破了传统教育空间与时间上的局限性,不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局限,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与局限从多种途径强化微博积极作用的发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当前主要实践方向。微博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还较短,从目前实践实践情况来看,其具体存在以下三个问题,分别是内容狭窄、互动交流频率低、更新速度缓慢。以内容来说,不少高校的微博平台直接被作为学校官方网站的延伸,在运作模式上还偏向新闻化、固定化,缺乏吸引力,显得僵化落后,内容上也较为狭窄,多数为一些专业的心理测试,学生们简单看过就算,很少能够保持长期兴趣进行关注,可以说得不偿失,并未充分发挥微博平台的功用。互动交流频繁带来的乐趣是微博文化之所以深人人心吸引众多用户群的一大优势特点,微博平台沟通中各种图文并茂充满乐趣的语言是高校的融化剂,对于高校经营微博来说,以风趣生动充满幽默的语言来推送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需要高超的微博管理、运营技巧,目前不少高校在这方面的尝试成绩还是不太理想的。微博作为信息更新节奏更快的平台来说,对信息的更新有着非一般的要求,不少高校微博心理教育无论内容还是与时下新鲜新闻的契合度都十分低,因而无法吸引眼球,使得学生失去兴趣,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存在都会影响甚至限制微博能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挥4。针对当前微博在大学生心理教育中应用的局限性,应该多策并举以应对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搭建专门展开心理教育的微博服务平台,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与时俱进,应用高超的微博管理、运行技巧,打造充满趣味、吸引人的微博心理文化,吸引大学生们的关注度和参与兴趣。针对大学生心理需求和心里特点,在内容上进行精选,比如自我认知方面的知识、情绪的调控、人际关系的经营、心理健康测试等,以春风化雨的方式贴近大学生生活,渗透他们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微博上学生们反馈的心理健康测试信息来完成学生资料的收集,以此为基础展开相应专题教育指导。针对多数大学生不喜欢面对面心理沟通交流的情况提供微博私信沟通渠道,让他们敢于积极抒发内心问题,针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专业解答,并且不断收集相关资料,整理成通稿,借由虚拟案例形式完成推送和教育,在解决大多数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过程中减少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消耗,对于特殊个案展开特殊帮扶。微博作为特殊的运营服务平台,经营团队工作人员的选拔也要具有微时代意识,能够做到对微博资源的物尽其用,配合微博经营需求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经常与在校师生展开趣味互动,提升辨识度和亲和力,强化对这一新型媒介的高校运用,并配合校内心理健康讲座、课程与专业咨询中心服务共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校方要积极重视微博上信息的监督与管理,在做好日常维护的基础上,避免出现误导性信息或者不当信息引发学生反感或抗议等,以一种成熟的方式做好心理教育的推广与专业化服务阎。针对学生们的留言与反馈及时在微博经营方面进行灵活调整,满足学生们心理需求的同时针对互联网上大量流行信息进行针对性鉴别和普及,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负面信息严禁传播的同时也可参与辟谣等活动,充分体现高校文化的包容性与进步性,以获得学生认同与喜爱。总之,微博作为当前流行的网络交流服务工具与平台已经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应用微博的这种影响力介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展开各项工作,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度,以一种更加平易近人的方式为学生们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作者:王小宁工作单位:平顶山学院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3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任何问题的发生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当今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不知如何与人相处、嫉妒心理强、自卑心理强、没有集体意识等等。只有深入的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才能从根本上找出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目前,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原因。大学生通过高中紧张的学习阶段,进入到大学生活中。大多数是要离开父母到陌生的城市去读书。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和熟悉要经历一个阶段。需要自己独立的思考、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处理更多和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高中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来自于老师的指导,而大学阶段则更能多来自于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加之,大学生的年龄较低还没有对世界形成正确的人认识,性格也正处于形成阶段,所以就会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

(二)家庭原因。家庭是人性格形成的第一课堂。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氛围和谐融合对孩子就不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如果父母感情不合,经常吵架就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孩子容易敏感、暴躁、不自信等等。其次,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也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现今的父母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认为学习好了就是优秀的,学习不好就一无是处。这种看法其实是忽略了对孩子情商的培养。须知做人首先要有完整的人格,有健康的心理,这才是人幸福的根本,才是其未来生活更宝贵的财富。另外,家庭背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家庭背景优越的孩子,往往因为得到的物质更丰富而不懂得珍惜,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而不顾他人的感受。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孩子则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觉得自己的物质条件不如其他同学,而失去自信、自暴自弃。

(三)学校原因。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便开始四年的大学生活。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条件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大学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教师能够与学生多交流和沟通、以及学生之间能有和谐融合的关系,那么大学生的心理就会比较的健康。学校的宗旨是教书育人。也就是说,学校不只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更是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使学生成为素质全面的人才,使学生能够适应大学的生活,以便将来适应社会生活。

(四)社会的原因。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所以人不能脱离社会性,大学生也同样要面对社会。目前的大学生面临最严重的社会压力来自于就业。大学生的各种对就业的期望往往得不到满足。比如,专业是否对口、工作的地点、工作的薪酬、上升的空间等等都存在着本身要求与现实条件的差距。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挫败感越来越强烈,这无疑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甚至造成一定的心理疾病,产生消极、自卑、焦虑的心理。

二、音乐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

正如上文所述,音乐教育的目的来看,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利用音乐教育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不注重对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只是灌输学生专业知识,随着教学改革的推动和深入发展,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得到各界的认可。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具有创新的意识。在音乐教育中要摒弃只是教授加上练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旧有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简单的模仿,不假思索,因而没有创新能力的发挥,没有自主的思维。要克服这种现象,教师就要改变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开拓学生的思维。比如,可以适当的考虑减少原有的教师教授的时间,更多开展各种形式讨论和实训,使学生能够对讲授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一样会有新的感悟,会启发教师的思维。教师也应该学习心理。

作者:刘长林 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建设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竞争压力增大,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致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加显著和突出。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郑希付等人采用自编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在全国范围内对随机抽取的在校50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状况只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1]。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都要进行人格问卷调查,然后把学生分成A、B、C三类,没有问题的同学归到C类,问题不大的同学归到B类,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则归到A类。许多学校的调查结果都表明,A、B两类学生大概占全部新生的15%以上。黑龙江省一所高校统计,该校目前每周前往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有二、三十人。每年前往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咨询的学生中,来自高年级的学生占一半左右[2]。这些情况表明,大学生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传统的德育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新世纪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出了重要部署。可以说,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紧迫要求。《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有何关系,如何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它们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可以各司其责,各得其所,并能相互借鉴与提高,具有异曲同工之效应,更似鸟之双翼,不能缺一,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品质是思想道德发展的基础

从发展层次上讲,人的发展可以分为生理水平﹑心理水平和社会水平的发展。生理水平是个体的自然生命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一种先天遗传的素质;各种心理品质发展属于心理发展水平,是先天遗传﹑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思想道德﹑知识等是在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属于社会水平的发展,主要是教育和后天环境影响的产物。大学生各方面的社会性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品质,必须以他们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为基础和前提,这样才能真正获得有效的提升。如果脱离他们的实际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参与,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发展过程简单地看作是一个认识过程,一个道德知识和观念的获得过程,那么,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等素质的发展必将只是纸上谈兵。思想道德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个体和外部世界的和谐关系。如果单纯地强调个体与外部世界的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塑造,而忽视基础性的心理品质的培养,那么个体的思想道德发展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本之木。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大学生生活和思想的因素越来越多,因此,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难免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一方面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排忧解难;另一方面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放下思想包袱,正确面对生活的挑战,由此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3]。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产生健康的思想,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日常的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使他们在面对人生磨难或机会时能作出适当、适度的反应。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与表现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正如布莱克所强调的,“现代化是一个创造与毁灭并举的过程,它以人的错位和痛苦为高昂代价换来新的机会和新的前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等,大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价值失落感,思想道德滑坡以及行为失衡等问题,大学生德育的适应性与实效性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必须冷静地思考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的目标内容脱离大学生实际,忽视大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

道德规范是一定社会中各种现实关系的具体反映。德育目标必然要密切联系个体周围的社会生活,才能使个体获得对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协调并规范自身的行为。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却习惯把系统的道德概念与体系传授给学生,用抽象化的道德教条来要求学生,用单一标准的道德规则来评价学生的行为。课堂中的道德标准知识与现实的社会情景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常常使学生在现实的道德行为中感到迷惑而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四项基本内容。虽然历次国家有关德育的文件中一再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仍存在以下情况:特别重视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对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基本没有心理健康教育[4]。部分学校认为只要加强单纯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可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甚至个别学校为了应付检查、评比和达标,不惜弄虚作假,开展一些所谓的心理健康活动,形式主义严重。社会的急剧变革,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都使大学生的心理品质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几年来,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如马加爵事件﹑浙江金华事件等都证实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不能忽视大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培养。(二)德育过分注重灌输与塑造,忽视大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心理体验

道德的本质在于其实践性。大学生道德成熟的标准不在于其道德知识与观念的多少,而在于其能否对道德行为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能否形成自己的道德原则。现代德育注重个体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参与,从而将道德观念与个体自身已有的道德原则进行比较,接受合理的道德观念,放弃不合理的道德观念,并从中获得一种切身的心理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然而,当前我国学校的德育却过分强调灌输和塑造,其深层的理论根据在

于:一是客体论,即将大学生单纯地看作消极被动的客体,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只要接受教育者的塑造就可以了;二是灌输论,即认为道德的本质是知识,道德的知识和观念只要灌输到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受教育者就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个体的知识越多,成绩越高,其道德也就越好。这种德育的方式与方法把德育的内容课程化﹑知识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心理体验。其结果常常使学生产生两种倾向:一是所学的道德知识在现实环境中行不通,使学生把社会复杂化,从而产生畏惧心理,焦虑程度高,易产生社会适应不良问题;二是大学生缺乏心理体验,无法形成道德意志力,常抵挡不住诱惑,反而把一些违道德的行为当作时髦而接受,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三)德育途径单一,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他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对这一途径的过分强调直接导致了德育途径的单一化。一方面,德育课程中,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活动,都是在特定氛围下进行的,可以说是一种提炼的环境,缺乏与社会实际生活的互动,从而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严重脱节,使他们感到德育课程空泛。另一方面,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把大学生的一切问题都看作是德育问题,不能科学﹑客观地正确对待大学生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将心理疾病视为道德品质恶劣或思想观念错误,在不科学的思想观念的指导下,用德育的观点﹑方法去解决心理问题,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他途径的重要作用,其结果必然收效甚微,这样既加重了德育课程的任务,又降低了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的实效性。

三、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时期内,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

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要求我们要立足大学生的实际,立足现实,立足民族传统,注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适应社会实际的心理德育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研究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的变化,研究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矛盾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立足现实,也就是要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中的优良元素进行现代诠释,继承优良的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对一些不适应现实和当代的道德原则进行修正,提倡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立足民族,也就是要加强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使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明确当前中华民族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另外,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建设中必须同时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在宏观层面上,促进大学生的生理水平和心理水平与社会水平的协调﹑健康和全面发展;在微观层面上,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

(二)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作用,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品质教育一直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更要求我们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切实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乘数效应”,它对学校其他诸教育起着“酵母式”的作用,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基础与中介作用,操作和动力作用,激励和增效作用。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要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大学生的所有问题简单地看成是思想观念和政治觉悟问题,忽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反对一切问题德育化的倾向。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思想道德问题越来越复杂。在思想道德建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并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要在正确区分问题性质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法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既要防止心理问题德育化的倾向,同时也要紧扣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开辟新领域,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加速发展。

(三)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联合,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不在于教给大学生一套道德知识体系,然后按此行动,而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中依据自身的道德原则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思想道德是通过实践和锻炼获得的。我国古代就十分强调以“躬行实践”﹑“德行合一”的方法来培养人。思想道德的实践性要求德育工作者结合大学生实际的心理年龄特点,把德育的要求在活动中转化为大学生的实践,摒弃那种理论和成人的说教。同时在德育的过程中强调大学生的主体参与观念,突出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突出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加强大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让他们深入其中,获得真实的道德心理体验,培养富有创造性的道德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社会教育、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多方面促进大学生的角色体验和道德实践,保证他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一致性,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郑希付,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2):67-72

[2]徐宜军,刘秀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J]发展,2002(8)49

[3]李晓艳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策略探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0):19-140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5

大学生同性恋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忽视的现象,大学阶段是同性恋身份得以确认并通过接触同性恋信息而发生身份认同的集中期。大学生同性恋者是个隐秘存在、人数不多但却不容忽视的群体。中国人民大学潘绥珉教授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 在心理上不同程度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占11.4%,其中男生占7.9%,女生占16%。时至今日,这个群体的数量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大学生同性恋现象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回避和忽视的既成事实。有些人仅仅把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同性恋现象简单地归结为“性定向”困扰的问题, 认为: 因为多种原因, 导致小部分的大学生在决定性定向指向过程中不能如主流文化那样指向异性而指向同性, 双性或其他, 从而无法形成确定的合理的性定向。也有人通过对校园同性恋群体的观察和研究指出: 校园同性恋者的生活状况不容乐观,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他们还与一些社会高危因素有关, 他们生活得并不快乐。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隐蔽地生存着, 忍受着来自自身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压力, 表面上看, 他们生活得很平静, 和我们一样, 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其实, 他们内心非常压抑。大学生群体充满理想主义同时兼具一定理性的个性气质决定了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必将陷于这样的两难境地: 一方面希望能够追求自由自主的生活, 另一方面又害怕让父母伤心, 害怕承担巨大的社会压力。

有更多的数据表明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乐观勇敢。在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自评中, 虽然有40 % 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是“一个特殊但并没有危害性的群体, 需要社会的特别关注”, 另有54 % 的被调查者则觉得他们“跟其他的大学生没什么两样, 很正常”, 但是在被问及“您认为现在的中国社会对同性恋的普遍态度”时, 仍然有高达58 % 的被调查者觉得社会对他们的态度是“鄙视, 厌恶, 排斥”的, 仅有10 % 的被调查者认同社会的普遍态度是“宽容, 表示理解”的。有些同性恋大学生表现出喜欢异性是为了掩饰自己同性恋取向,怕被身边同学知道后受到嘲笑、讥讽或是直接的人身攻击,有的还担心将来不能和异性结婚生子而遭受到父母家人的压力。如果大学生同性恋群体自身主体认为社会对他们是排斥的,那么这种悲观主义只能导致他们更为隐蔽的隔绝自己, 将与社会的互动压缩至最低, 随之而来的只能本文由收集整理是更为深层的心理压抑和人格异化, 而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结果。

2. 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安全隐患

大学生同性恋群体面临着一系列社会的道德的法律的经济的疾病的问题,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与社会规范常常处于不相容的状态,这使他们经常地处于性的冲动追悔和苦恼的矛盾之中,正因为同性恋者接受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异性恋的主流文化,所以他们最共同弱点是自嘲、自贬、自病和自弱,他们心情压抑,心理困惑,行为隐蔽,不敢正视生活,直面人生。学者张北川根据多年来一直对同性恋者进行的跟踪调查,得出一组沉重的数据:因为歧视,30%-35%的同性恋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9%-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同样是因为歧视,21%的同性恋者在身份暴露后,受到异性恋者的伤害,包括当面侮辱殴打敲诈等。这些焦虑和困惑使同性恋大学生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影响学习,个别人因此出现抑郁倾向 ,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另外,由于校园里缺乏适时适度的性教育,很多年轻的同性恋者只能通过黄色网站等不良渠道涉猎相关知识,这也是同性恋者出现违法行为的重要诱因。

大学生是将来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这一群体有主动要求心理辅导的同性恋者,也有有了心理困扰拒绝别人帮助的同性恋者,且成为同性恋可能是自愿的,可能是被迫的,或许还有其他。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痛苦,在同志内部,他们要面临感情的追逐、面对外部环境,有来自家庭、道德伦理法律的诸多困扰。这类学生有主见,且自我封闭害怕被同学发现大学生一般都过着集体生活,对于同性恋大学生除了学习的使命外,不但要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 ,而且要努力使同志间的恋情不被外界环境的压力而产生动摇,所以他们生活的很辛苦,如果同志间的情感不稳定且抵挡不住外界的压力,情绪很容易波动,也很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

3.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认知更多地停留在行为层面, 对于精神层面的内涵了解较少,对于同性恋行为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与偏见, 如将同性恋群体视为情感游戏者、道德败坏者或性病、艾滋病传播者, 由此就本能地、情绪化地反感他们, 并在道德上歧视他们。大学生同性恋群体整体的生存环境仍十分尴尬, 来自家庭、社会、学校、道德、伦理、法律的诸多外在困扰使多数同性恋者不得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心理倾向,承受着压力和痛苦。每个人对自己性倾向的认识和认同都有一个过程, 自我认同不足是导致许多同性恋者痛苦的内在因素。大多数的同性恋大学生生活在自我隐藏状态中,他们或是担心暴露性取向后受到歧视; 或是希望找一位同性恋爱对象, 但不敢或没有渠道去找;他们为未来能否结婚而焦虑, 特别是独生子女同性恋者, 担心将来不结婚要遭受来自家庭的沉重压力;部分同性恋者因为希望改变自身性取向却又无法改变而产生抑郁情绪;也有不少同性恋者偶然发生同性性关系后担心感染性病、艾滋病而感到焦虑。这些困惑和焦虑使同性恋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受到极大影响, 不少人患上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甚至出现自杀倾向。作为高校辅导员我觉得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心理健康很令人担忧,所以做好大学生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和迫在眉睫的。

4.加强大学生同性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4.1做好高校教育引导工作

开设专门的教育课堂,增强大学生健康的性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性取向。高校应加强健康的性文化宣传,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之间正常的两性交往,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和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形成和谐完美的人格和人生观、道德观。

4.2加强人文关怀积极融入到群体生活

由于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内心较为脆弱,极易出现心理波动,辅导员老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特别是特殊生群体,其中应加强对同性恋学生群体的关怀与心理辅导,用辅导员的真挚和关怀使大学生同性恋者缓解压力,动员干部、党员、室友关心同性恋同学,不要使其孤立,通过与同学交流与参加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发挥他们的才能与特长使其融入到群体中来,令他们放松心态,慢慢的帮助当事人形成正确的自我信念。

4.3增强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工作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6

一、环境适应问题

与汉族大学生相比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一般来自较为偏远的山区。所以,当其远离熟悉的环境而进入陌生环境的同时,内心往往会感到孤独与寂寞。另外,当少数民族走入校园时,会在心理产生相应的矛盾与冲突,并且容易将思想步入极端化。少数民族的大学生有时会过分的高估自己,而有时也会将自身进行完全的否定。甚至有些大学生会因为新的陌生环境而产生焦虑以及神经衰弱等。

二、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措施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未来及希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可以使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未来有良好的发展,而相对较差的心理素质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

(一)大力开展活动增强人际关系为了大力拓展少数民族的人际关系,则需要经常开展一些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使得学生们可以在活动中进行相互交流并相互促进,并为学生创造相应的机会使其更多的接触社会。如此,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能力并在某些方面锻炼了学生们心理承受能力,也对其心理健康起到了相应的促进作用[2]。

(二)对少数民族学生予以关怀若高校想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提升,则需要对其进行了解,并通过解决实际困难使得大学生可以得到自身所需要的东西。同时应及时在校园成立一个心理特别服务中心,为了方便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遭受一些烦闷的事情时可以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并教会其合理的运用科学方式来解决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的来为大学生们解除烦恼以及内心的忧虑。如此,便可以更好的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们心里状态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创造良好校园氛围良好的校园氛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影响。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是我国为缓解民族关系的重要条件。因此,校园中应积极培养乐观、开朗的校园气氛,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只有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才可以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尽情的与人交流,并在某些方面培养其自身的性格特点。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拥有健全的心理,进而提升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3]。

三、结束语

对于学生来说,学校是一个具有很强感染力的地方。学校这个特殊的氛围可以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相应的作用。人的心理状态主要是以环境的好坏来进行制约。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培养出积极、乐观的人。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应该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内尽情施展自身的优势,从而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全面提升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身心理素质。

作者:许静珂单位:宁夏理工学院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 高校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75

Abstract The current mental health status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to measure the talent, mental healt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tudy and life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hina's talent tea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ay attention t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humanistic care, to implement the party's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makes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s to build the well-off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Keywords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ode; theoretical research

1概述

1.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概念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帮助高校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综合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心理疏导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①这充分展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方法和目标,是一种科学化的提法。

1.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预期目标,是一种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架起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标志着心理健康教育从经验化转向专业化,从无序化转向有序化。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结合多年的实践和国外的研究经验,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归纳总结出心理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爱心模式和医学模式等几大类,这些模式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也存在局限性,所以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理论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目标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培养高校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大学生消除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分为心理健康、心理亚健康和心理疾病三个层次,②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分为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和矫治性目标,发展性目标针对所有学生开发心理潜能,使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预防性目标是针对心理亚健康的学生制定的,这部分学生虽然没有心理病态,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困扰,严重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所以要帮助他们调节情绪,完善认知,预防心理疾病。矫治性目标针对群体为出现心理疾病的学生,为他们提供帮助,克服心理障碍。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推广价值

第一,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很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达地区的教学和管理都比较先进,具有齐全的硬件和软件设施,这是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模式的前提条件,但是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没有这些先进的教学和管理作保障,导致这种模式很难推广。第二,我国的各个高校之间的教学条件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构建属于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致使这种模式缺乏推广价值,所以目前这种缺乏推广空间和推广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问题。

2.2 理论研究薄弱

首先,从国内到国外的理论研究可以发现,③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程序,各个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不同的解释,不知道如何应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次,缺乏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操作性,往往只是对理论进行架构,泛泛而谈,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

2.3 整合概念模糊

我国已经开始进行整合,但仅仅只是整合部分要素,还没有实现整体整合。整合既是对各种教育模式的整合,又是对各个模式的实施路径进行整合。目前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整合还没有清晰的概念,缺乏明确的整合标准和整合途径,整合的要素也互不相同。

2.4 本土化研究浅显

我国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借鉴国外的教育模式、经验、理论和方法。但这些经验理论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例如,西方的学生一般具有独立的个性,他们崇尚自由,所以西方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一般不对来访者进行心理指导,不对他们的心理思想进行任何评判。④但中国的学生则不同于西方学生,中国的学生从小就崇尚权威,非常依赖心理咨询师的指导性意见,如果中国的心理咨询师也尊重来访者的个性和自由,他们的专业能力将受到质疑。当心理出现问题时,西方学生会倾向于求助心理医生,但中国的学生会去求助亲人和朋友,这是因为西方国家绝对尊重别人的隐私权,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则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以我国一定要结合自身国情特点进行理论研究,研究出一套属于我们本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3.1 加强理论基础研究

面对当前我国薄弱的理论基础,必须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使高校师生和办公室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到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中,吸收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其他学科,通过各方的共同配合,加强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

3.2 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由于资金、建校历史和国家扶持力度等不同,我国各个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够发现这些差异的具体内容,才能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但是仅仅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调查学生的家庭和教育等其它背景,所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调查研究,增强这种模式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依据。

3.3 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具有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强的工作内容。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相对比较分散,⑤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缺乏普遍性,这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整合,明确整合概念和整合目标,制定出一套规范、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是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际的发展大形势。

3.4 重视理论本土化研究

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特点,一定能够研究出最适合我们自身国情发展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西方的经验,我们只能有选择性地加以借b,必须以我国自身的本土教育为主,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大力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本土化探索,研究出我们自己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

4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注意问题

4.1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者政教育

促进高校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的,但是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心理障碍和道德品质往往容易混合,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⑥无论是在工作形式、内容,还是方法上都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矫正,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潜能,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思想道德教育则侧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生信仰和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可以互相融合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⑦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4.2 调适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

前文介绍过调适性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的群体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主体是所有学生。我国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发展性教育为主,调适性教育为次,⑧强调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采取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

4.3 课堂教育与生活教育

为了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使学生系统且完整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会进行课堂教育,但高校学生的心理活动与日常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课堂化,也要生活化,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增强教学效果。

5 总结

总而言之,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在仔细分析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基础研究、开展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深入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理论本土化研究,注重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国家储备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注释

① 周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和策略[J].青春岁月,2013(14):240-241.

② 黄建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4):247-250.

③ 梁日宁,郑文清,杨泽楷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以学生管理的视角[J].时代教育,2015(7):45-45,47.

④ 邵昌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10):53-55.

⑤ 刘珊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6):205-206.

⑥ 杨元花.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J].世纪桥,2015(2):63-64.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8

【关键词】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大学生;高危行为;五位一体;动机理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前所未有的疾病和诱惑不断产生和蔓延。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成长转型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浓烈,求知和探索欲望强烈;同时,心理承受力、判断力低下,抵御诱惑的能力也很薄弱。因此,在面对纷繁百态、变化万千的新事物新社会时,极易产生高危行为,损害自身和他人的健康。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和动机理论,针对大学生高危行为进行“五位一体”综合分析,试图建构符合我国大学生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

一、健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一)健康的界定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概念的认识也不断发展完善。截至1990年WHO提出了现今的健康观念,即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完善的四维健康观。同时,新的健康又有躯体、情绪、心灵、理智、职业、环境和社会七个维度层面,告知人们用发展和动态的眼光看待健康。四维健康观既是整体的健康观,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后还要力求达到以上各个方面的静态平衡。

(二)健康教育的界定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教育、干预为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所进行的系列活动及其过程。健康教育通过向大众传播健康信息,对目标人群进行健康观、价值观的认知教育以及保健技能的培训,针对特定行为进行干预,通过这些系列工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工作对象掌握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改变不健康行为和采纳健康行为,避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主动追求健康,提高健康水平。

(三)“五位一体”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

由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加之自身能力薄弱,如若再受到家庭中不和谐或不健全的状况、社会的不良风气、学校教育的缺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高危行为。所以基于动机理论,以个人为主体,建立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值得探索。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高危行为的影响

国外的健康教育模式一直推崇的是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全面的性教育(CSE)也被罗列其中,同时强调教育要包括禁欲,禁欲可作为很好的疾病预防策略。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医学上关于避孕药和的准确信息,推广禁欲与有保护的;综合项目包括禁欲的详细信息,并且致力于防治艾滋病、性病等,通过教育项目使大学生自我克制主动避免婚前以及婚外,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预防艾滋病,使学生成为健康、自信、快乐的人。

二、理论依据

现代病的根源往往是人们的无知且缺乏正确的信息来源、贪欲却不自制、精神滑坡,导致道德上的缺陷,从而导致不健康的行为(即高危行为)的产生。建构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基于特定路径与理论依据,从全新的视角和源头出发,对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建构分析。

(一)引用建构主义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是教师、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简单联系,现代的教育逐渐引入了媒体、非营利组织等多部门,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多方协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更好地完成教育。

(二)动机理论视野下的模式构想

动机是指“发起并保持目标指向的行为的过程”。认知动机理论认为动机的两个来源是对于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考虑、预测和自我树立目标作为行为评价的标准;保护动机理论(PMT)认为健康相关行为来自于个体对结果的预期和感知价值,涉及个体所认知危险的严重性、对威胁的易感性、保护行为在抵御威胁方面的有效性和个体采取保护行为的能力四个因素;人本主义动机理论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自我约束、为个人成长而努力等因素,注重内部的动机;行为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为健康教育提供了抑制、引导的强化策略。从动机理论的发展来看,学界正在寻找将人是机器的比喻和人是神的比喻相结合的普通动机理论,即日益强调动机的多元性。因此,大学生健康教育既要注重身体健康,又要注重心理健康;既要注重普遍原则,又要关注个体性;既要注重外在诱因、环境的影响,又要注重内在原因;既要注重理性认知,又要注重情感诉求。

三、构成框架

(一)随机通达教学设计

指学习者可以通过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可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采用多途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模式,运用“讲授+活动+咨询”参与性互动模式,采用课堂讲授、阅读、讨论、案例教学、观摩、角色扮演、咨询服务等教学方式,以现代传媒技术为传播载体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识水平。此外,学校教育要不光停留在知识层面,也要注重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关爱艾滋病患教育。

(二)抛锚式教学设计

也称情境式教学设计,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求解。健康教育过程中要综合多种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情景体验,移情作用、少年妈妈现身说法、男生体验孕妇装等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健康教育,意识到高危行为的危害,懂得自身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继而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培育健康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远离高危行为以求健康。

(三)中西结合,五位一体,协同教育

借鉴国外健康教育中的成功案例,比如美国开展综合性学校健康教育(CSHE)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密西根课程模式,英国中学的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程(PUSH)教育卓有成效,挪威建立全国目标,墨西哥教育部和卫生部密切配合,加拿大成立国家指导委员会,澳大利亚在全国开展新的健康教育计划,日本颁布学校保健法。加强学校、政府、家庭和社会主体之间的多维互动,协同教育,由点到面创造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支持系统。其中,政府注重要大力支持,加大宣传,起好带头作用,挣脱传统文化的束缚,为学校和社区提供性教育资源,并且各个单位主体要试图建立相关机制,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对大学生开展综合性性教育。

四、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的特色

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在借鉴国外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同时,注重主体的能动性,客体的协同性,内容的多样性,及时更新并不断完善,关注危险的的共通性,关注高危行为的触发点,使当代大学生建立全面的健康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有效干预降低高危行为的发生率,预防艾滋病,从而获得社会的、自身心理的、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多方收益。提倡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即强调实施主体的综合性,教育内容的综合性,阶段和方法的综合性。

(一)综合性的实施主体

健康教育需要建构实施主体和受众的畅通桥梁,多渠道、广范围、有深度的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性模式在发挥自身动机的基础上,可以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协同教育。其中,大学生是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内因作用,一切的健康行为活动都应以其为根本导向。健康教育要注意调动其内在动机,运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KABP),充分发挥知、信、行的基础、动力、目标作用。就实施主体来说,首先,学校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健康教育需要提升大学高层教育主管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度和重视度,提升师资水平以整合教师队伍,完善教材,创新教育方法,健全教育设施。其次,政府是健康教育的主导,政府健康教育立足于宏观调控,调动教育部、卫生部、学界、新闻媒介等多方力量,树立全国目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引导教育新方向。再次,家庭是健康教育的港湾,父母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向孩子及时灌输相关教育知识,尤其是离异或者单亲家庭更要积极引导孩子。最后,社会是健康教育的保障,发挥非政府组织的非凡作用,开展社区教育、社会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以上四方要多多配合,可以建立联动模式,统筹协调,分期监控教育成果。

(二)综合性的教育内容

当前我国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明显提高,未婚同居及未婚妊娠现象较普遍。大多数学生缺乏避孕意识、避孕措施使用率低,或对避孕知识一知半解、避孕方法不当。健康教育需要按需而教,寓教于乐。教育内容要涉及生理教育、心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避免部分内容的缺失,改变当今教育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状。对于大学生,尤其需要注意性健康教育,综合性的性教育应该囊括性心理、性生理和性道德多方面,培养其自律和理性选择的能力,为其成为独立文明的公众打好基础。基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向大学生灌输科学的性知识、青春期知识、安全知识、艾滋病知识、伦理知识等。

(三)综合性的阶段和方法

健康教育需要注重科学性、阶段性和系统性,青少年是幼稚和成熟的矛盾体,因而大学阶段的健康教育也不容忽视。运用随机通达教学、抛锚教学、中西结合的方法,做到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

五、结语

“五位一体”综合性健康教育模式,以大学生个人为主体,以学校、政府、家庭、社会健康教育为核心,将大学生自预和多元主体综合干预相结合,从灌输知识、形成态度到促进健康行为,三程序贯,贯穿大学生成长过程,整体预防大学生高危行为的发生,这种方法积极、科学、有效,且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假以四方主体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可望极大地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的高危行为的发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田本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实用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2] 刘桂珍.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742).

[4] 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韦小满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 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 2011(5).

[6] 杨铁凡,金友等.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医,2013(10).

[7] JING SHUGLING.Survey on sex conceptand behavior of city unmarried youths in 1990s.Chin Pop Sci,1997(2):50.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6.110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解决,单纯依靠某一方都不可取。坚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做到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增进实效,已经成为摆在当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为切入点。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依据

1.1 协同理论

协同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构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能够产生协同作用,从而使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状态,并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其强调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配合、协同,以实现整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形成超越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两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二者在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解决问题的层面、教育内容侧重点、教育具体目标等个性要素,也形成了包括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共性要素,二者可通过互为补充、互为整合为一个系统,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充分发挥系统各要素的功能,形成协调、同步和合作的整体合力,产生协同效应实现系统优化,从整体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协同学理论为二者协同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1.2 政策文件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中指出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出台的系列政策文件始终要求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开创工作新格局。政策文件为二者协同提供重要的支撑。

1.3 现实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我党和高校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相互交织的新境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不能较好满足新时期的需求,极大的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大学生思想现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以及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发展不成熟、自立适应能力有限等原因,较多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适应等方面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二者协同提供了契机。实践证明,二者协同将更有助于教育问题的解决。

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价值

2.1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等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化解心理危机,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意志品质。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旨在培养综合素质高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层次人才。尽管不同类型高校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存在一定差异,但都把综合素质高作为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将有力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带动科学文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从整体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将有利于丰富二者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教育方法和工作思路。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决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成效。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可移植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学生人格、注重双向互动、平等交流、倾听沟通的教育理念;借鉴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的个别访谈、心理咨询、心理测验、角色扮演等教育方法;主动吸纳心理健康教育的情绪调适、人际关系、挫折应对等方面内容。

2.3 营造和谐稳定育人环境

教育活动的开展和人的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离不开环境。二者的协同将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二个系统环境因素的协同,当然并不是环境的简单叠加。协同优化了教育环境,教育环境的优化促进了协同的深入开展。二者的协同分别影响和改变着各自的环境。环境依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依范围来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依性质来分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依形态来分可分为现实环境和虚拟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所营造的和谐稳定育人环境是大环境与小环境、硬环境与软环境、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的有机结合。

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路径

3.1 管理体制协同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首先要解决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问题,特别要加强管理体制方面的协同。高校要加强党委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领导,预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张皮”或缺位现象,成立校院两级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和处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增强两方面工作实效;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总体规划,全面安排和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同步纳入年度经费预算且专款专用,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投入;择优配齐配精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工作队伍的考核管理,提高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体制协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协同的首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协同的深入开展。

3.2 课堂教学协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系统讲授和心理健康知识讲授,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交融,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知识和教育。可邀请专家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或开设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网络课程,不断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引入,在提升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3.3 社会实践协同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锻炼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勤工助学、寒暑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行动等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要抓好社会实践这一重要支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实践领域的交融,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和项目,不断增进广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对党和政府政策、方针的理解,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及自我成就动机,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大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3.4 教育队伍协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两课教师、专职政工干部、学生干部队伍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专兼职教师、兼职心理咨询师等,二支队伍存在一定比例的交叉和重合。高校要认真做好两支队伍协同,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两支队伍的有机配合,一方面,要加强对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政工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帮助其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和心理危机干预实操,使之能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培训和考核,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理论素养。同时,还要加强两个子系统的工作队伍的交流学习,分享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从而实现彼此的互助和协作。教育队伍协同根本目的是通过提升队伍的综合能力素质来提升工作的实效。

3.5 校园文化协同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广大学生陶冶情操、构筑健康人格和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通过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通过摄影比赛、书画展览、音乐欣赏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审美能力;通过歌咏比赛、琴棋书画、体育比赛等文体活动,起到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孔晓东.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10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培养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02

目前我国还处于一个疾病负担较重的国家,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不高,我们不难看到影响健康的因素还很多,为了能尽快改善这一现状,找到一个较有效的突破口,从宏观上讲,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以预防为主的各项干预措施,若从微观上论,一定要把我们眼前的工作做好,从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入手,切实针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把健康素养的培养手段课堂化及生活化,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因素。

一、研究方法和对象

(一)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以访谈法的形式进行交流。

(二)问卷调查法:结合本文的需要设计相关问卷,发放了650份问卷,收回635份有效率98%。

(三)调查对象:以深圳3所高职院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职院和深圳新安职院)的650名学生(男生386人,女生250人)为调查对象,经过相关统计学的处理后,找出理论性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最后提出理论性的促进建议。

二、讨论与分析

(一)高职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选择与认可情况(见表1)

从表1中不难发现,在所学科目中,首选体育课的仅占14.3%,认为体育锻炼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及养成习惯的为58.02%,认为体育教改有利于身体健康及健康素养培养的占16.67%,由此可见健康课程化对提升健康素养很有意义。

(二)体育教育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

学生身体锻炼的能力主要从学校体育教育中获得,然而学生对体育课首选率并不高,只有14.31%,说明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还不足,他们喜欢自己随意运动,对系统健康素养认识不够甚有障碍因素。

目前学校健康教育比重倾向于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教育元素来自于体育教师的培养因素。体育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以课堂教学和专项训练及课外专门性辅导为主要形式,以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为主要手段。如从体育教育中获得知识和能力上看,体育教师就应具略以下三大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基本掌握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人体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的基本理论及一般的生理、心理营养知识,同时还要具略1-2项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

3、熟悉体育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从知识结构上看,体育教师基本能培养学生功能性健康素养甚至互动性健康素养,但评判性健康素养具有局限性,这是影响提高学生健康素养因素之一。事实上几院校目前只开设一年级体育课,教改中实施体育俱乐部课程,根据师资和场地条件开设一些基本项目的技术教学内容,基本不上相关理论课程,卫生保健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没有明显体现出来,很多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在体育教育中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三)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

高职大学生在健康素养的培养中,已从体育教育中获得了一些身体锻炼的能力和身体保健能力,已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获得了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通过社科课程和社会实践中也获得了不同的人际交流技巧能力,从网络媒体中也能获得其他健康知识。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得知高职大学生在健康素养能力获得中还缺失下列几种因素:

1、缺少功能性的健康素养。补救方法: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从读写、识数等方面,获取健康素养信息的服务能力。

2、缺少互动性的健康素养。补救方法:应多与同学们进行正常的交流互动,从中激励自己产生动机及信心来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动,这一素养会影响健康行为的形成。

3、缺少评判性的健康素养。补救方法:能评判性分析健康信息,并能将健康知识运用到改善个人及社会整体的健康决定因素的实践中,这也是健康素养的最高级层次。

4、缺少基本的心理和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念。补救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健康行为,不可忽略身体的本能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上述情况的体现我们必须要从学校整体教育中与家庭及社会相结合,大力推进健康素养的培养手段,增进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理念,有选择性的接受健康信息及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分析来自媒体宣传介绍及文化方面上的健康影响。注意人际交流中的不利因素,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健康危险因素,融入个人、家庭和社会健康之中,这也是一个有健康素养的人所具略的能力。

三、结束语

(一)目前我国健康素养研究尚属于起步阶段,首次调查也属于基本或功能性健康素养的研究范畴,本人研究认为高职院校有条件在更高级层次即评判性健康素养(信息获取、互动、独立决策与评判等能力)层次上,培养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二)加强食疗教学理念的引导,促进学生了解饮食物对人体作用。学习食疗可改善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提高学生对自己健康状况能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提高学生合理就医能力,有效利用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来提高医学的服务认识水平。

(三)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1246所,在校人数9661797人,因此在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健康素养培养意义重大及深远。

四、建议

(一)培养高职大学生健康素养首先要提高生活理念,从体育课教学与训练中入手。逐步领引他们把健康这一首要的任务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把它带入社会发挥更有影响的作用。

(二)开设健康保健课,专题讲座,举行相关的知识竞赛及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健康素养方面的文化知识,加深对其的认识,从思想深处发挥作用。

(三)推广与人体健康直接相关的饮食文化及中医食疗学教育。积极宣传食疗学的价值观,对当前饮用食物所面临的危害,要有足够的认识,食疗学对自然环境的顺应及对人体内脏平衡,心态平和,心理稳定等起到着重要的作用。

(四)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主流文化,消除一切非健康因素。把健康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要认为他们都是年青人,没什么事儿,不可忽视,要定期检查身体一些生理和心理的指标,生活学习都要有规律,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高皓宇,王刚,袁媛媛.健康素养的内涵及影响因数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1,(8).

[2]郭静,杜正芳,马莎.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1,(6).

[3]邹亮畴,隗金水.《健康国民2010》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6).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11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第12期第二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起源”里,我们看到经过传统文化漫长的孕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时代召唤下诞生。那么,它是怎样发展壮大的呢?可以概括为三高:高起点诞生,高质量成长,高效率传播推广。

一、高起点诞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素质教育在我国逐渐兴起,并成为热潮。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而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这就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思想准备,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著作,其中典型代表就是《教育心理学的新使命:提高新一代国民心理素质》(《教育研究》,1992)和《传统国民心理初探――兼与西方比较》(《心理学探新》,1992),这两篇文章随后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为正本清源,我们还立足传统文化,发表了《孔子的心理卫生思想》(《齐鲁学刊》,1991),《孟子的社会心理思想探析》(《齐鲁学刊》,1990)以及两篇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根基”的文章(《高教探索》,2001;《江苏高教》,2003);本世纪又发表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卫生思想探析》(《心理科学》,2001),还出版了著作《心理传统――全人发展的教育根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到了弘扬传统美德、立德树人的高度。比如,在《教育研究》(1992)发表了《中国传统德育观与当代西方德育观的比较》,在《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高等教育研究》(1996)专门探讨了中国德育传统及其现代化问题,继而在《教育研究》(2006)发表了《美国道德教育50年的演进历程及其启示》,从而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奠定了扎实的德育基础。

建国以来,教育部和国家领导人曾发文或指示十次之多,要求减轻学生过重学习负担,但在实践中落实效果不佳,这也从实践角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学习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为此,我们在《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发表了论文《儿童学习障碍的诱因与诊治》,可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聚焦学习的前奏。围绕学习这一主题,我们在《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发表了《浅论双脑教育与减负》,在《教育研究》(2006)发表了《多媒体环境中动机、意志和成绩的整合理论》。同时,以语言教学为突破口,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渗透,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发表了《论言语能力及其语言教学改革》,在《课程・教材・教法》(2000,2001)分别发表了《正视中国英语 体现民族特色》和《从双脑全能教育思想看外语教学改革――运用脑科学研究成果优化外语教学》,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发表了《基于双脑全能教育思想的5-Ⅰ科学识字法》,在《中国教育报》(2003)发表了《双语全脑识字:从双语趋同入手》。为配合新课程改革,还出版了《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务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其中《优质高效:因材施教的教育追求》和《协作互动:资源整合的教育力量》两本书对优化教学、减负增效做了深入系统的指导。为深化减负增效,实现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目的,我们还强化了科技手段,比如,在《教育研究》(2002)发表了《网络教育的真谛:人文交互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发表了《科技进步与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研究》,在《江苏高教 》(1996,1997)分别发表了关于科技进步与教育评估变革的系列文章。

心理是脑的功能,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世界范围对脑的关注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提供了更高的平台。21世纪是脑的世纪。1989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将20世纪90年代定位为“脑十年”。1991年欧共体成立了“欧洲脑十年”委员会,推动欧洲脑研究及欧美之间的合作与交流。1996年“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宣布成立“脑研究联盟”。同年日本完成了“脑科学时代”的宏伟规划,并制定了战略目标,投入巨额经费用20年时间完成,力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围绕脑科学及其创造潜能开发,我们从革新教育出发,有选择地做了一些初步研究,比如,在《教育评论》(1992)发表了《教育思维方式变革刍议》,进而深入到脑潜能开发,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2,1993,2002)分别发表了《国外关于问题解决与教育的研究述评》《教改的战略重心:加强科技创造力教育――关于开发科技创造力的若干思考》 《右脑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贡献:来自国外的研究证据》,在《心理学探新》(2001)发表了《国外关于右脑的语言功能研究的进展》,等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诞生还基于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挑战与摒弃。这首先起源于对传统惩罚教育的否定,我们在《心理科学》(2004)发表了《中小学生对惩罚的心理感受研究》,指出惩罚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进而,专门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中国特殊教育》(2005,2006)分别发表了《和谐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支持系统研究》《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从而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立提供了直接的基础。

如上所述,都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筑起了学术高地。2006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将“开发心理潜能 提高教学效能”立项为“十一五”教育部课题,充分说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的理论和实践高度。

2007年5月12日,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值得历史铭记的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全国首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大会在四川成都胜利召开。在这个史无前例的大会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宣布诞生。得到了与会的教育部领导、中国教科院领导、四川省教育厅领导、美国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和当地代表上千人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拥护。从此,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此时,恰逢本世纪初西方掀起的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迅速向世界性的心理学革命演变之中。积极心理学运动一传入中国,立即融入中国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洪流,二者相得益彰,使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民族特色更加鲜明,世界视野更加宽广。再一次验证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这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诞生就站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高峰、世界积极心理学的制高点。

2008年5月12日,也就是在四川成都宣布全国开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年的同一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了。我们迅速整合国内外专家资源和研究成果,在总结国外震后心理重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震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方案,发表了《震后心理援助:国外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特殊教育》,2008,6)。在震后心理重建面对“防火防盗防心理咨询”的困境和紧迫情况下,应四川省教育厅邀请,经教育部批准,紧急开赴前线,为灾区提供了震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方案,指导了震区为期两年半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四川省教育厅和当地教育系统的高度肯定,为震后心理重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住了重大事件的考验,被列入教育部简报(2008年第36期)上报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成为心理学领域的创举。这些无疑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的高起点。

二、高质量成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的高起点保证了后天的高质量成长。2008年5月,就在实施震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方案的同时,我们在中国最权威的教育类核心期刊《教育研究》发表了《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成熟。仅仅两个月后,我们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了国内外第一本《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专著,更进一步详细介绍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体系。两个代表作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理论到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框架,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建设的里程碑。

随后,《中国教育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中国特殊教育》《大学・研究与评价》《教育文摘周报》等报刊杂志纷纷介绍和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体系不断丰富发展,日臻完善,茁壮成长。

值得专门一提的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扶正”也兼顾“祛邪”。为此,我们主编出版了专门针对问题的《学生问题教育方案丛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这六本书一方面体现了学生完整的心理结构及其在各维度上容易出现的偏差,同时也反映了教育现实中集中而突出的问题。

至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扶正祛邪”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基本健全。与此同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另一项基础性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即全国大中小学生及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测查与数据库建设,以及开发大中小学生及教师积极心理品质测评工具。

2009年,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公益金课题立项并完成。我们采用分组抽样的方式,从全国七大区域: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随机抽取25个地级市的214所中小学,然后以整班抽样的方式通过网络调查平台和纸质量表两种形式从10万中小学生中获得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共计10个年级39,179人的积极心理品质数据。采用比例抽样的方式,从有效数据中抽取10,000人制订常模,大学生、中小学生和教师(成人)积极心理品质测评三大量表也相继发表。2009年9月之后,逐步完成了覆盖全国七大区域10万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和数据库建设。2010年,“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暨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将“十一五”教育部课题“开发心理潜能提高教学效能”正式更名为“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研究”;从2014年起,中国教科院将“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列入重点资助出版项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规律研究》专著荣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出版,这是国内对学术成果的极高肯定。

上述这些成果标志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建设已经站在了“十二五”规划新的历史起点和“十三五”规划新的发展高度。

三、高效率传播推广

从2007年5月12日,宣布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诞生之日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广受欢迎和关注,传播速度和频率惊人。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2007年5月到2010年12月发表的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心理品质相关的文章如雨后春笋,涵盖了各级各类教育,被下载次数更是惊人,多达111,085次,也就是说至少有11万1千多人次专门花钱购买了这些文献,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开始掀起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9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发表《大力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始人孟万金教授》,2008年7月《中国教育报》发表书评《如果积极成为一种心态》,引爆了全国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热潮。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山东省淄博市,贵州省贵阳市,吉林省长春市等以实验区为单位,以及后来的北京十九中为代表的大批实验校纷纷有组织地开展起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近年,宁波市鄞州区整体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背景下的幸福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湖北荆门全市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首批108所学校先行先试;大连市金州区成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联盟进而带动辽宁省一百多所学校成为联盟实验校。各地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的培训和实验更是数不胜数。

几乎所有实验区实验校都尝到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甜头。2010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检验大会在北京十九中胜利召开,会上实验校和实验区代表纷纷介绍经验。教育部相关领导、中国教科院领导和美国专家到会祝贺并致辞,来自全国十多所知名大学教育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及京内外代表千余人见证了全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成效。之后,北京十九中作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不仅在全国作为唯一学校代表交流经验,而且还作为“幸福中国”的学校代表展示在联合国总部网站。

目前,社会各领域对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情高涨,分别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积极心理品质”为关键词在百度进行搜索,找到相关结果分别为6,160,000个和2,330,000个。这足以说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传播之广,推广之快,影响之大,效率之高。

2016年5月,中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已经得到国际积极心理学组织的正式邀请,其成果将列入国际积极心理学权威著作向全世界发行和推介。

作者简介:孟万金,博士、教授、博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科院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官群,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博士,匹兹堡大学博士后,教授、博导,国家社科基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与规律研究” 核心成员。

大学生健康教育论文范文1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外部环境分析

教育政策的环境分析可以提高教育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对于改善具体教育政策的环境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一项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构成了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对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做出制定、执行、调整或终止具体的教育政策等决定,不断改进教育政策的实施,使教育政策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同时为其他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教育政策的内外部环境因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影响政策的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国际环境4个大的范畴。本文从这4个方面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旨在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引起相关政策制定者的重视,不断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对其他教育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影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具体如下。

一、政治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政治因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受到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发展对国民心理健康水平的要求等方面,反应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中就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目的的要求、性质的要求、方向的要求等。

1.目的的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国际化趋势也更加明显,政治上的快速发展有对国家和社会有利的方面,但也产生社会矛盾增多、社会压力加大、生活工作节奏加快等问题,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大量新的社会心理问题、个体心理问题及精神卫生问题。这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来保障各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缓解因心理健康问题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目的的确立是首要环节,贯穿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始终。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咨询、辅导等方式,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促进国家和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性质的要求。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首先必须符合我国政党的先进性,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在这些基础上,将国内外心理健康领域所获得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应用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变化,主体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性质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酝酿期,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地学校纷纷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或机构。90年代,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规范、政策,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21世纪,各类学校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

3.方向的要求。

我国当前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国民具有较高的心理健康素质,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指导作用,这反映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要求。

二、经济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与经济因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国民生活水平状况等方面,反应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中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财政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求等。

1.财政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将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大。财政投入,也是各级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部门的必要支持,有了财政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师资、场地、经费等都可以落实,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顺利执行。

2.社会需求。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也极大地改善,从最初的基本满足温饱,到现在基本实现小康型社会。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后,人们便开始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是最重要的,是其他一切需求的中心。人们从意识层面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排斥到接受,心理健康不断受到国民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需求如雨后春笋,在国家投资开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基础上,各种民营、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工作室也开始繁荣发展,形成了一个全社会互补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三、文化因素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文化因素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机构、场地和教育培训设备等。物质文化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同时发生关系,具有个体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不同主体却具有同样的价值观,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的健康发展,创建健康、有序、和谐的社会。

3.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指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等。制度文化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效进行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文化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的政策,直到1999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出台,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民间推动向官方主导发展, 从基层探索上升到国家有计划地推进。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质量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政策依据。

四、国际因素分析

从心理学独立于哲学开始,国际上对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蓬勃发展,尤其在当代国际竞争加剧的环境下,欧美等发达国家更是重视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国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反应了一个国家的先进程度。国际因素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全球化趋势加剧了全球居民的心理健康问题、国外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断出现、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分支机构和教育体系扩展到国内等。

1.全球性心理健康问题加剧。

人类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近100年的发展超过了以往所有时期。发展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纵观各国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和报道,抑郁、焦虑、自杀等都成上升趋势,各国都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的学者也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截至目前,还没有十分有效地解决社会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但相对而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较其他国家更完善,国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可度也比较高,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理论和实践仍然不能解决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2.国外先进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实践经验层出不穷。

从心理学独立于哲学学科开始,在美国、德国、俄国等就出现了各种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学派,在相互辩论和融合中不断推陈出新。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等最初的几个学派到现在的百家争鸣,成立了很多理论支持的心理学会,不断提出具备实践价值的理论,以此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引入。

国外心理学的发展较早,所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和体系,很多国际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始到国内设立分支机构,以扩大其理论的影响力。这对我国来说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可以更多地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研究,逐渐提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五、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体系不够健全,在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明显不足,需要我国心理工作者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并结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发展出适合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来指导实践。同时,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同样加以重视,从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督和政策评价等过程全面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管理,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