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

时间:2023-05-29 17:39:17

经济发展战略

第1篇

我国是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地区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选择,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想的实践和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内涵

1956年前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以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战略构想。这一思想在“二五”计划和中央有关经济方针政策中得以体现。邓小平曾高度评价《论十大关系》所蕴含的宝贵思想,认为“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建国后,为了冷战时期备战的需要,国家曾以优惠的财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资加快内地的工业发展。这一政策限制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使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然而,由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基础较差,投资回报率明显低于沿海地区,多项数据都表明了这种强调内地发展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牺牲了整体经济发展的效率,表面上缩小了内部差异,实际上导致了中外差异的扩大。

总结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布局的经验教训,人们理性地认识到,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不顾东西部地区的客观差异,人为地推行均衡发展政策,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邓小平指出:“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他认为搞平均主义的同步富裕、同时富裕,不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只是一种空想,其结果只能造成共同贫穷。因此他再三强调:“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

按照经济学新古典学派的观点,区域二元结构是市场不完善和市场机制失灵的反映。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市场力量的自由运转将使要素收益均等化。因此,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差异将连同“核心�边缘”结构一同消失。1965年,美国人Williamson利用24个国家1940—1961年间的有关统计数据,计算了7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的区际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区际不平等程度大体上呈现出由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变化。因此,尽管经济发展初期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区际人均收入水平扩大,但从长期来看,区域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倾向于均衡和趋同。这与小平同志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就是倡导一种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体的说,有以下几点: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发展战略。适度倾斜是指从全国总体布局考虑,把投资和生产布局向沿海适当的倾斜。因为区位条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东部地区易受海外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梯度转移,起步快、阵痛小,较易迅速成长为亚太地区新兴的经济带。但适度倾斜要求处理好重点开发区域与非重点开发区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均衡布局,也不是简单的扶持东部,而是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非均衡协调发展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战略。非均衡协调发展在国民经济开放体系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从总体上讲,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以追求投资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协调区域间经济关系,协调主导产业同其他产业的关系,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形成合理的东、中、西部区域分工格局,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倾斜经济发展战略,在强调经济效益目标中,忽视了平衡目标,投资重心与政策优惠一味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造成区域经济差距扩大和区域利益关系严重扭曲。我国在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选择时,既不能重蹈覆辙,也不能矫枉过正,另走极端,偏重地区效率,牺牲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效益为代价。在设计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发展战略时,应该充分考虑我国复杂和独特的区域问题,以求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统一,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实现沿海与内地、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和协调发展。

目前对我国应该实行何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它要求以“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一项基本指导方针,从“九五”计划期间开始,逐步加大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及地理自然特色,突破行政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形成多个跨省市区的经济区域,发展各区域优势产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区域经济在高起点上向前发展。

二是多极增长发展战略

就是在中西部地区选择几个省、市或地区或流域(如长江流域),像过去扶助东部沿海增长极那样,培养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三是沿江经济带以互助互动为中心的协调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主要内容包括:以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先导,把“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协调与发展灌溉农业和发展高能耗、高水耗、大运量工业体系结合起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促进资源利用的互补与协作;一般产业协调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建立沿江经济带市场联合体,协调区域市场,协调金融市场,坚持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考虑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的客观事实,也认识到制定发展战略应当从全局出发,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实现上,同时十分关注我国区域发展中公平与效率问题,试图在三者的统一中寻找最佳的区域发展模式,因而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上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另外,国民经济各地区、各产业之间的发展要保持协调。这就要求国家实行的倾斜政策必须适度,必须以保持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为前提,因此,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就成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

第2篇

【关键词】 现代化 战略目标 战略步骤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指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间内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从国情出发,科学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制定它可避免、减少经济决策的失误,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提高经济效益。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三步走”一脉相承的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构想

实现现代化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奋斗目标。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现代化”一词在“五四”以后关于东西文化观的争论中,已偶尔出现。柳克述在1927年出版的《新土耳其》一书中,就把“现代化”与“西方化”并提。1929年,胡适在为英文《基督教年鉴》写的《文化的冲突》一文中,正式使用了“一心一意的现代化”的提法。在这个时期,很多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或“欧化”。但是,有的人已经提出工业化的思想,如共产党人恽代英于1923年10月写的《中国可以不工业化乎》。有的学者明确指出现代化具有广泛和具体两种含义,广泛的意义就是指进步,今日的人与物比从前的好,但就国家社会言,现代化即是工业化。凡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即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有的人明确指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

其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认为现代化就是工业化。1944年,明确提出发展工业的问题。他说中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新式工业。日本帝国主义敢于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欺负我们落后。因此,“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

党的七大作出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伟大决定是顺理成章的。所以,我们说,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来源是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工业国,但最早提出这一思想是党的七大,而不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这说明,在1949年以前,中国人对于现代化的理解,经历了一个从西化到工业化的过程。

四个现代化是在工业化实践中随着认识的发展而提出和发展的,这中间经过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四个现代化酝酿阶段(1954—1960年初)。1954年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这是被公认的四个现代化的最早提法。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两次提到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其他领导人,也有相近的说法。

第二阶段,四个现代化形成与实施阶段(1960—1964年)。1959年12月24日,提出“需要加快建设我们的国家,使我们的国家更快地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此间,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以后,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国防现代化。至此,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四个现代化思想形成。这个思想形成后,没有立即付诸实施,原因是“”带来的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严重困难,迫使党和国家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到国民经济调整工作中,此后二、三年内,党和国家没有强调四个现代化。

经过艰难的调整,我国国民经济有了明显好转,党又重提四个现代化。1963年,根据的四个现代化思想,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完整地表述了四个现代化,并第一次将农业现代化放在四个现代化的首位。1963年9月,中央在北京举行会议,会议对今后的经济建设任务提出了两步走的设想。1964年12月21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向全国人民公布: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至此,四个现代化进入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四个现代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8年)。1964年底1965年初,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后,四个现代化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也就是说,只是到了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后,四个现代化才真正代替单一的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中央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设计,我国准备从1966年起开始用“巨大而又稳重的步伐”进行建设。然而“”爆发了,虽然1975年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重申实现四现代化的目标和步骤,但中心工作还是“抓革命”,四个现代化建设在艰难曲折中行进。

二、邓小平对第一代领导集体发展目标构想的继承和发展

所讲的现代化绝不是仅仅追求工业经济的增长,而是初步体现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思想。邓小平认识到了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央提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根本指导方针。

1979年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他又指出:“要在本世纪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邓小平一直没有停止对现代化目标的思考,随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定,我们党认识到短时间内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不可能的,邓小平说,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对人民夸下的海口,不切实际,要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科学技术落后这个实际出发,来想问题,做事情。

1979年12月,邓小平对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认为,所谓小康,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到1000美元,说准确点是800美元或稍多一点,而在经济总量上可以居于世界前列,也可以说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党的十二大根据这一构想明确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1987年,邓小平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第一次对“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作了明确而又完整的表述。到此,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构想完整形成和成熟。十三大报告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解决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步骤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将产生久远而深刻的影响。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

邓小平在世时,中国人民在顺利实现第一步目标的基础上,正向着第二步目标迈进。邓小平认为更为重要的是实现第三步目标,怎样实现第三步发展目标?这一重任历史地落在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和他们的继任者身上,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

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更高水平、更全面、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在2007年的十七大中,在报告中对我国发展提出了5个方面的新的更高要求,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相一致,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深化,构成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5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它将引领我们在未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并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3篇

论文提要:21世纪是信息时代,更是经济与体育全球化大比拼的时代。体育带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推动体育进步,二者相互依存、同进同退,成为世界共识。本文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体育经济”的战略观点,并就体育与经济的紧密关系和发展体育经济的战略构思进行分析。

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于将体育与经济分割开来进行探讨研究。在一些学者看来,体育和经济完全是两码事,甚至二者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就是国家进行国民经济的行业划分也是如此。于是就出现了研究体育的不懂经济,研究经济的也不涉足体育的局面。本文认为,体育与经济水融,难分彼此。随着21世纪体育的跨越式大发展,体育与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这个意义上说,2l世纪已属于“体育经济”时代。因此,国家抢抓体育快速发展机遇,大力推行体育经济发展大战略,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体育与经济关系辨析

(一)体育经济的内涵。

顾名思义,体育经济就是借助体育声望或力量来发展国民经济。具体可以从下面三个角度来理解:一是从经济类型角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体育需求刺激为动力源、以体育创造的形象影响力为依托而规划的经济发展类型:二是从经济发展要求角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满足体育事业发展需求而建立的经济运行模式;三是从产业体系构成角度,是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的、包括体育行业或产业在内的、与工商等各业协同发展的一种特殊经济运行体系。

(二)体育经济提出的依据

1、现代体育日益凸显出“生产性”特征,对经济产生强大的辐射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对体育需求的层次和认识更加理性化,对体育效应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即体育是一个多功能、多目标、多效应的社会系统,它的“生产性”经济特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体育作为对人的体能培育、保持和潜能开发的过程,即通过科学的体育训练或锻炼实现对人体生理机能有计划地调整和力量强化,从而使人达到更高体能境界的过程。无论从体育活动或运动的物资耗费与体育维护角度来看,还是运动员及体育爱好者们的生活消费角度,体育都对社会经济有着强烈的需求。由此可见,体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一脉相承。体育通过为劳动者创造强健的体魄而直接推动经济的顺畅运行,又通过“体育需求”产生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拉动,并由此而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日趋完善与健全。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而体育恰是传播信息的最直观、最真实的信息形象和运动。因此,也可以说21世纪是“体育经济”时代。世界各国致力于培养体育明星,不仅给本国争取赛事名次与荣誉,更重要的是获得国际的认可、认知,以此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友好往来;甚至可以通过成绩卓著的运动员们的“明星效应”,对其所到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影响。2004年美国最著名的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访华活动,效力于美国西部NBA火箭队的中国篮球明星“小巨人”姚明率火箭队的中国之旅,都对我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效应。

2、体育作为国力昌盛程度的“形象代言人”,必须将之纳入经济体系共同发展。体育离不开经济,否则就寸步难行;经济同样不能离开体育,没有体育的经济是不完整的经济。二者如血之融于水,相互依存,彼此促进。首先,经济决定体育,又对体育有巨大的生存依赖性。纵观世界各国,大凡体育落后的国家,都是经济上同样也十分落后的国家,如亚洲的朝鲜、阿尔巴尼亚及非洲各国。没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政府有限的财力要致力于解决“温饱工程”,很难再分配到体育事业发展上,以求“温饱”为生存满足的国民身体素质都将处于“病夫”状态,其运动员体魄就更难达到体育运动的标准。我国这些年参加国际重大体育赛事竞技项目的一些运动员,技术占优而因体力不支落败的事实也屡见不鲜,说明我国的体育事业投入与人们对运动员成绩的期望值还有一定差距:反之,如果国家经济发达,居民收入水平高,财政支持力度大,企业和社会兴办体育事业能力强,体育就能突飞猛进地协调发展。

3、体育的产业化新功能迫切要求树立体育发展的新指导思想。体育与经济应协调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它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其功能也随着时代的需要变化而不断更新。现代体育已经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强身健体和参加竞技比赛,现代社会环境与质量的改善及现代人收入水平、价值观念、人生观念、生活追求、消费结构等的改变,都要求体育事业展现更多新的功能。而体育职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恰恰是体育产业化新功能的具体体现。比如,美国的NBA、WNBA及欧洲各国足球超级联赛等,都是最为典型的产业化体育形式,令世界各国在该领域望而生畏。我国近些年来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各种联赛,虽然还没有达到完全的产业化地步,但已经向体育产业化发展迈进了一大步。中国武术历来被称为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运动,然而自从武打动作电影问世,中国功夫就成为影视经济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武术届人士如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无数武术俊男靓女,都相继成为熏染全球观众的影视巨星。武术运动员的介入,不仅给影视剧赢得了可观的上座率,客观上也为中国武术做了宣传和争取了荣誉,而更重要的是刺激了经济增长。因此,任何体育运动和项目,都不能人为地将其与经济分割和孤立,它必须要融入经济,与经济同步发展。站在经济发展需要角度构思体育事业规划,充分发挥体育促进经济的新功能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应该允许体育迈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舞台。

二、体育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构思

(一)加快国家体育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我国目前面临的最关键问题,仍是体育业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落后造成对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的严重困扰。经济体制改革的无数实例证明,只有砍断过于繁琐的行政捆绑,国有经济才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我国多年来一直沿袭着落后的管理体制,如教练员的工资分配、职称评定、业绩考核,职业运动员的工资及奖励分配办法、裁判责任规范等;还有故步自封的运行机制,如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选拔、委派、转会(团),很多因过分强调“中国特色”而与国际标准严重滞后,这已成为制约我国体育发展的“瓶径”。政府设立的官方体育机构如何摆脱权利分配观念制约和束缚,将相关的权利,如队员选拔征用、训练培养、参赛资格、运动员转会,以及除了主教练以外的教练成员选聘、教练训练指导思想、方法、技术运用、国内赛事安排、运动器材与服装订购等相关事项和问题,都完全地把权力下放,使其自主经营。新晨

(二)正确协调和处理经济调控机关与体育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要在国内构造一个“政府搭台、经济唱戏、体育呐喊助威”的新型协作格局。政府的经济计划等主管部门等与体育主管部门的合作密切程度必须进一步加强。体育既然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行业主管部门就应该主动联合制定一些有关体育项目的发展规划、政策,共同协作开展一些既有助于体育事业发展又有利于相关产业经济繁荣的项目、活动或运动。进一步说,作为从宏观上领导和引导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与结构的政府经济计划机构等相关部门,可以直接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高度,加强与体育主管部门的沟通、协作、指导,引领体育事业融入经济轨道共同协调发展;体育主管部门应主动向经济计划机构靠近,增进交流,主动接受其给予的方向性和战略性的指导,自觉地融入经济发展潮流之中,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和依托。

第4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与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仿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断。

一、国际政治动因: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与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与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势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央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与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安全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安全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安全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安全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与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措施,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认识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措施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掌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与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如果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掌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央和地方权威经济研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作用,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安全”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与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科技短缺与科技起飞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赖。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与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关于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赖,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第5篇

但由于历史和其他条件的局限,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其经济社会仍然发展缓慢,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们收入水平低,单一地从事农业劳作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一、佤族经济的落后原因及现状。

佤族经济落后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向前发展,该民族也较原始时期进步了许多。

但是这种进步是相对于本民族内部而言,而与外界其他地区相比却差距较大。

(一)佤族经济落后的原因。

1.历史原因。佤族经济社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历史的影响。原先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在发展中有时忽视了地区特点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是导致佤族地区经济生产落后的原因之一。

2.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佤族主要聚居地区约为东经99°-100°,北纬22°-24°。地处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怒江山脉南段舒展的地带,当地山岭连绵,坪坝很少。”[1]1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和地理环境脆弱的限制,佤族地区交通通达性十分落后,使其与外界的交流少,先进的信息和技术不能进入该地区,导致经济的发展滞后。

3.教育落后,封建思想浓厚。佤族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但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获取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没有更高的追求,这种单纯的思想观念显得很狭隘。

(二)佤族经济的现状。

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调整了生产结构,革除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因素,佤族地区特别是沧源、西盟地区的经济生产得到了新的发展,社会面貌也有所改善。如从严重缺粮的贫困状态到基本满足粮食的需求,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工厂企业,建立了从县城到农村的贸易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我们同样应看到,佤族各地区的发展仍然不平衡。边远山区一些农村村寨,佤族人民住的是低矮简陋的茅草屋,靠生产力低下的农业为生,人均收入不高,且人口不断增加,落后的农业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佤族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寻求发展。

二、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分布地域很广,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赋予了佤族丰富的资源。因此该民族具有较好的后发优势和开发价值。

(一)国家政策优势。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保证了人民和平当家作主的权利。当今,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民族地区带去了新的希望。

我国沿边地区民族众多,边境结合部都具有与邻国山水相连、通道众多、民族和宗教相同、语言相通、边民往来密切等特点。由此,我国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边疆地区的政治与经济,并制定了兴边富民行动的方针政策。

(二)资源优势。

佤族具备很好的后发优势,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地理等条件的限制,许多资源并没有开发出来。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沧源阿佤山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被称为可与西双版纳媲美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1)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约70多科,150多属,300多种。其中淀粉植物15种,芳香油植物20多种,纤维植物15种,树胶植物7种,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姜、辣椒及各种蔬菜;经济林木有紫胶寄生树、茶叶、橡胶、油桐等;药材香料植物有胡椒、砂仁、草果等上百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20多种”[1]11。

(2)动物资源丰富。阿佤山区的动物种类繁多,有不少是我国稀有珍贵的保护动物。其中,尤以白象是国家的国宝,其次是孟加拉虎、金钱豹、云豹等稀有动物及近百种珍奇鸟类。[1]122.丰富的水能资源。“沧源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东经98.52°—99.43°,北纬23.4°—23.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2]4阿佤山区山脉走向自北而南,逐渐低缓,山沟纵横交错,构成大小不同的河流,水源充足,是阿佤山乡发展水电事业的丰富资源。

3.土壤资源丰富。“阿佤山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9个土类,12个亚类,28个土属,44个土种。”[1]11土壤营养丰富且类型多种,适合不同经济作物的生长。

4.矿藏资源丰富。阿佤山绵延起伏的大山腹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不高但价值大。如金、银、铜、铁、锌等矿藏都已探明,种类达二十余种。“初步探明储量1500万吨的莲花塘煤矿是目前滇西南最大的煤炭基地。

在西盟,首次发现地球上的一种神秘矿物质,被定为‘西盟石’。”[2]65.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1)旅游类型齐全:佤族有秀丽的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

(2)人无我有。如喀斯特地貌、白云洞景观、变幻莫测的佤山云海等都是佤族地区的一大景区特色,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3)资源品味较高。如云南省小乘佛教三大古建筑之一———沧源广允缅寺,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139平方米,它是云南省民族地区小乘佛教现存建筑中保存最完美、历史较长、艺术价值较高的一座寺庙,已被列为省级、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

(三)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优势。

佤族文化特色也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饮食上,其饮食具有原始自然的特点。如佤族烂饭、风味别致的捣酱菜、汤菜、充满野味的火烧菜、野味浓烈的佤族生拌菜,这些不仅具有当地的民间特色,而且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健胃生津,适合不同人的口味。

佤族的酒文化是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粗犷、古朴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特色。酒的种类多、味美、清香扑鼻,同时也可以御寒、驱邪、解毒、养生、壮胆、提神。

佤族人喜欢喝茶,有时也用茶来治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茶道文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大本民族特色食品、茶、酒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使其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将会大大带动经济的发展。[论/文/网LunWenNet/Com]

三、佤族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落实兴边富民行动政策。

1.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指引下,佤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随着边疆地区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人口流动率迅速提高,周边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社会问题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对边境民族地区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和危害。佤族地区有来自的祸害威胁,境外跨国贩卖枪支弹药、跨国拐卖妇女等丑恶现象也给佤族地区的发展进步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管辖,维护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为佤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3]

2.佤族地区具有特殊性,表现在边民的特殊、区位的特殊和经济文化的特殊性。政府应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行多策并举。

3.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是符合我国21世纪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和开发的构想是:以向周边国家开放为重点,在巩固原有贸易市场的同时,向全面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推进;以开放发展为契机,扩大与沿海、内陆省区的经济交流与协作,增加经济要素向沿边地区流动,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等。”[4]佤族为跨境民族,中国加强与缅甸的合作,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开拓国内外两个旅游市场,将有利于佤族经济的长期发展。

4.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佤族最为匮乏的资源之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佤族经济的投资,吸引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发展交通。

“交通是人们衣、食、住、行四大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重要职能部门。”[5]交通运输业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佤族尤其是农村地区,交通极其不便,阻碍了佤族与外界的交流。而沧源是通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之一,西盟县许多乡镇都与缅甸接壤,因此,便利的交通条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还是经济贸易的纽带。在佤族广大农村地区,连基本的公路都没有,基础设施极差。国家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变这种现状,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特色市场的开拓。

1.面对国内市场的疲软状态,要及时调整市场导向,使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进军国内市场。

2.利用政府部门的影响力,结合佤族地区大多数特色产品批量小、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特点,促使地方、部门做好协调工作,集中力量,扩大佤族地区特色产品的影响,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选择和培育优势突出的特色资源支柱产业是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佤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贫困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和培育一批支柱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单靠农业为生。如可以发展糖、茶、胶、材、矿产等优势产业群体。

(五)合理利用资源。

1.佤族地区资源丰富。由于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众多河流形成了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水能资源丰富且开发潜能巨大,因此,可以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发展电力。同时该地区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业。

2.发展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结合。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旅游业将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的比例结构。

发展旅游业不仅是旅游市场自身的需要,也是改善本民族地区投资环境的需要。佤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且民族文化别具特色。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同时带动相关部门、行业的发展,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强佤族的经济实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六)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在佤族地区大力发展了文化事业。

但总的看来,佤族的文化素质仍然很低,封建思想浓重,孩子受教育程度低,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得少,长大后主要从事传统劳动生产,难以形成突破性发展。要改变本民族落后状态,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改变佤族的命运,必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知识,培养发展经济的专门人才,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国家还应落实优秀青年去山区的从教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佤族人民谋长远福利。

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内涵;发展战略;对策

一、概念:

低碳经济在自然环境系统的循环中,碳循环是一个均衡的整体。然而,近代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多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使人类在对能力进行利用的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有害物质,如车辆排放的尾气、工业生产造成的废弃物等。这些有害物质进入大气系统后,使整个大气环境系统中的碳元素含量大量增多,从而直接造成大气碳循环系统的失衡并引发温室效应等不良问题。二氧化碳的增加使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甚至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之下,采取低碳生产的方式,不断发展和推动低碳经济逐步成为了人类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主要依靠的是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开发和利用能源,通过用新能源、低碳能源来替代或减少原有石化能源使用的方式,以保证和促进经济的发展,进而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消耗之间的协调与平衡发展,以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而言之,低碳经济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高效益、高效能、高效率及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在发展方向上,低碳经济注重的是绿色经济、节能经济及节能减排。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与对策思考

1. 转变消费观念,推行低碳生活

我国的人口政策为全球碳排放的减少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仅仅靠限制人口增长的方式来缓解碳排放过多的危机终究非长久之计。低碳经济的发展和推行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通力合作,在此过程中更是需要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并用的方式。要发展低碳经济,推行低碳生活首先应该从观念的转变上入手,加强人们的低碳环保意识。政府应通过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介大力宣传和推广低碳消费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增强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培养民众的低碳消费观念,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使低碳消费成为人们主要的消费模式甚至生活方式。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的就是观念的改变,一旦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低碳生活才会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使全社会都参与到低碳生活的活动中来,进而推动低碳消费的不断发展,并能通过各自的努力为社会的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这个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改善能源结构

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要发展低碳经济关键是要不断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通过对高碳产业链条的缩短来实现产业发展的低碳化。要改善我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不仅需要从减少煤炭资源的使用上入手,更要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加以着手,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核能及不产生任何二氧化碳的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通过提高新能源的比重来降低煤炭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从而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推行低碳生活方式其最主要的阻碍就是能源结构的改善,只有改变现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才能不断优化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才能减少甚至消除能源结构对发展低碳经济带来的限制。另外,政府还应大力推广和支持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强化企业和人们的高效利用与能源节约意识,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减排效果,帮助发展低碳经济。

3. 开发使用低碳技术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仍然较为落后,技术研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也是我国推广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限制。作为发展低碳经济动力和核心的低碳技术,其开发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低碳经济未来的发展道路与前景,进而决定了低碳经济的发展速度。通过低碳技术的开发与使用,能够使传统高能耗的工业部门实现低碳技术的再生性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可以通过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和再生资源的使用以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捕获二氧化碳的方式来改革自身发展,为工业整体改革提供部分动力与支撑。针对低碳技术的投入和提高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现有技术、对现有的低碳技术进行针对性的整合、拓展前导性的低碳技术等。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发展节能高效环保的低碳经济,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与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首先需要从转变观念入手,然后需要在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和发展低碳技术方面入手,通过综合手段最终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小平 , 王艳秀 .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对策 [J]. 学习与探索 ,2011(2).

[2] 辛立哲 .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与对策探讨 [J]. 商业时代 ,2011(35).

[3] 高 山 . 我 国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战 略 分 析 [J]. 中 国 集 体 经济 ,2010(3).

[4] 张 婷 . 我 国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的 战 略 思 考 [J]. 法 制 与 社会 ,2014(33).

第7篇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而且特别提到要惠及13亿人民,经过这次抗击SARS,对十六大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应该把它体现在对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升上。

一、SARS所反映的人民需要

(一)人民非常需要生命安全保障

在全国总体上实现小康之后,人民最关心的事物是什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是什么,在抗击SARS的斗争中,从重视生命健康的强烈愿望中反映出来。人民甚至理解为这是政府职能的集中表达,是国家内涵的最重要的构成。党和政府采取果断措施,领导人民万众一心取得抗击SARS的胜利,对此人民是拥护和满意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薄弱,反映出公共卫生管理这种关系全民生命健康事业,过去未能从战略高度给予应有的重视。

传染病既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其传染和扩散还有可能影响公共对政府应急能力的信心,导致不良的经济后果,并可能动摇社会的稳定。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应伴随着国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保障能力的增强。从这次SARS之后,我们应明确这是对经济发展的质量检验和评价的最重要标准之一。

美国的公共卫生系统被公认为是世界最领先的系统之一,但是在美国的疾病预防方面仍存在控制能力不足、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缺乏、疫苗研究能力萎缩等重大的缺陷。SARS提醒我们要结合国情建立起一个能基本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体系包括公共卫生系统、医疗保健系统、医疗、医药市场系统以及居民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及公共卫生道德的建设。

(二)人民关注生活质量

国际上相关研究表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生命健康,抵御疾病的基础,是维护自身免疫功能的前提条件。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卫生安全和饮食等广泛的生活领域提出新要求。

在抗击SARS中,人们注意改善卫生环境,开始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对社区赋予了新功能;对水、电等公共系统提出了新要求;对居住条件有了新眼光,特别是对食物的卫生标准和检疫要求倍加关注。这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未来的投资方向都会产生新的影响,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

由于没有相关法律,我们过去普遍消费的食品用现代标准要求有许多是不合格的,甚至对人体是有危害的,如化肥、农药、催熟剂、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农产品,不仅影响当代人的健康,而且影响着下一代再下一代人的体魄和竞争力,为此,我们已经付出还有可能付出沉重代价。在抗击SARS过程中人民对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倍加关注,对食品绿色化的程度也非常关心,甚至对饮食结构也正在做进一步的理性思考,随着SARS病源的揭示,会对居民消费结构产生影响。

(三)提高了对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SARS病毒为什么首先在中国制造传染病并传播扩散,而且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广东省首发,使人们有许多思考和联想,首先想到的是生活方式和饮食的特点,其次想到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那些从自然界捕捉的动物甚至是国家保护动物成为“美味”的“新时尚”的不良影响。

SARS提醒人们,如果我们再不重视可持续发展,不要说下代人,连本代人的生命安全是否能得到保障,本代人的需求是否能继续得到满足都有可能成为问题。更多的人们认识到应承认自然界的地位和环境保护的不可忽视,把它同经济发展一样提高到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地位;承认自然界和环境质量的价值,可能要改变我们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和谋生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统一;迫切要求着重解决影响生活质量提高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如社会教育、医疗、卫生、福利、公共安全等问题;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设法满足工业化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所提出的新需求,改变中国人民的生活——改进由于地域差异、经济地位和贫富差异的约束,给所有中国人以平等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才干和实现抱负,促进国家富强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有专家指出:“人类在自然界中与病毒是长期共同存在的,都在进化中生存。人若是自然界的入侵者,病毒就会是人类基因的入侵者”。这种深刻的看法,值得我们思考,当我们能够爱护自然界时,那么病毒就可能不再那么容易入侵我们。可持续发展、绿色化并以此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是我们应有的战略选择。这其中会有一批新型的产业兴起,在促进人民健康的同时,带来经济的繁荣。

(四)“平等”与“透明”得到人民拥护

我们取得抗击SARS的胜利,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出于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同时,与抗击SARS的正确指导思想和措施是分不开的。

在恶性传染病——SARS面前,国家确定对所有疑似或确诊病人,无论地位和经济条件如何,都平等对待,对隔离区的居民也是一视同仁,国家对医疗费用包下来,使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在医疗保障上无后顾之忧,这种做法,得到人民的广泛拥护和国际舆论的赞扬。中国在抗击SARS中的做法表明“对任何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党和国家对每个人民生命的尊重、善待和保护是一视同仁的,它体现我国对人权的最基本的准则”。这种战略思想和行动,得到人民的爱戴与拥护。

对待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安危的重要事件的观念改变得到人民的拥护。过去有些事情不让老百姓知道,由政府来把握着。现代社会不允许这样做,关心人民切身利益的事,老百姓有知情权,同时,现代有些事件像“SARS”不告诉老百姓就控制不住也控制不了。在政策透明上,过去所以做的不尽如人意,说到底是观念问题。这次“SARS”的透明,既得人心,又受到世界的赞誉,从政策透明的角度看是件大好事。

(五)人民从生活角度关注保护自身免疫力

世界医疗保健观转向注重整体医疗保健和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在抗击SARS过程中,使人们感受到提高自身免疫能力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由于疾病形态的转变,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使得化学合成药和抗生素的适用范围面临挑战,世界范围天然植物药发展加快,西方发达国家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植物药的重视值得我们关注。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被更多的医疗实践证实,进一步说明我国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正确性。

一些医学研究的成果说明,饮食对健康的重要。一位著名的美国医学博士曾讲“每天我们所吃的食品,1/4是来维持我们生活的,而3/4是来维持医生的生计”,尽管我国饮食结构与美国不同,但达到小康初始标准之后,高肉食、高脂肪的态势以及不良的生活模式,应引起我们对改善饮食结构的重视。科学的饮食引导,有助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体免疫系统的改善。SARS期间明显地反映出人民从饮食结构改善上保护自身免疫力。这方面也要求政府加以引导。

重视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工作,这虽不是短期的事情,但现在强调很重要、很必要,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我们健康的最好、最重要的护卫者。有关专家在SARS期间提示人民:“增强我们自己免疫系统,是最好的预防,就是感染了SARS,如果免疫系统够强,没有其他严重疾病,没有用使免疫力下降的药物,病情不一定出现,或者容易好”。“人们主要靠健全的免疫功能维护人体健康”,这在发达国家已是共识,我们却不够重视,SARS所以在我国得以扩散,可能与此有关。其实人的免疫能力本来非常强,比任何药物都强很多,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健康的饮食、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不能乱用药或过量用药,有些药对免疫系统是有损害的,需要予以严格规定和管理。

(六)科学技术抗击SARS能力不足

SARS是21世纪攻击人类的新疾病,我们对它不了解这是可以理解的。问题在于作为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是否有迅速对它揭秘的能力。恰是在这点上反映出我们科技战略的欠缺。

在抗击SARS过程中,中国科学家和医务人员一样做出了贡献,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我们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没有应有的技术储备和装备,对科学工作条件形成制约。应该说这可能不都是财力和科研水平问题,而更多的是管理和对科研重点的选择问题。

(七)政府面临新型传染病挑战

“受全球化、现代医疗实践和农业活动导致的不良后果、人类行为方式的变化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传染病已取代来自敌对国家直接的军事威胁而成为国际社会及各国政府面对的严峻挑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研究中心报告。。

人类安全已经成为21世纪社会所面临的新威胁。在这种背景下,安全的首要目标是保护人民个人安全,这就要重新考虑国家的安全体系。个体安全既取决国家的整体能力,又取决于人民个体的生活质量。

传染病特别是像SARS这样的恶性传染病直接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甚至生存权利,它的传播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和考验政府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对各种各样的新疾病治疗情况表明,现代医学(指西医)对它们日益无能为力,尽管现代医学本身还会进一步发展,但由于其理论体系的局限性,促使人们对传统医学的重新重视。

人类面临的这种挑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的一个世纪,人类对全球生物圈的严重破坏。

由化肥、农药、催熟剂等培育的“石油农业”增强了来自食物的危险。现代养殖业所使用的饲料、动物用药的选择也通过肉类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

上述的情况表明,21世纪袭击人类的恶性传染病可能不只是SARS,还可能会有新的也许是更严重的传染病出现,对此我国应做充分的准备。而且准备不仅是应对恶性传染病本身,更应消除产生它的根源。

从SARS本身、SARS产生的原因、SARS所带来的联想来看,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的持续稳定发展需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提升的高度来进行思考,这正是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二、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建议

(一)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重塑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这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工作的核心

以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标志,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重视人的发展需要的新阶段,以此为基础重塑经济发展战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基本的,对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大国而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必要的,新战略的重点是要围绕发展的目的,是要惠及13亿人民,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来发展经济,这不仅是指导原则而应体现在各项经济工作中。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是新战略的特点,为此要确定经济发展的新的评价标准,不再过分要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要适宜的经济增长速度、良好的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对经济发展目的达到的程度。以此为主导制定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

(二)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在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走出温饱阶段达到小康起始标准之后,就从主要关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到主要关注提高生活质量的新阶段,这一特点要反映在我们的经济工作中。生活水平是指社会提供给广大居民用于生活消费的商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居民物质需要的满足状况,主要用人均收入等指标来衡量。生活水平只是生活质量的一个方面,生活质量则全面、综合地反映了居民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既包括物质生活需要;也包括精神生活需要,必须使用包括人均收入、卫生与健康、安全保障、文化教育、环境状况等在内的综合指数来衡量。

或者说,生活质量是用来反映居民需要满足程度的一个概念。它既反映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又反映社会和心理特征,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包括了居民生活需要的各个方面,如衣、食、住、卫生与健康、就业、社会秩序、安全健康、公平、自由、满意感等等。我们选择重视居民生活质量是经济发展战略在以人民生活需要满足程度上的提升,是后小康或富裕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特征。生活质量从宏观角度而言,是指居民总体的全面发展程度;从微观角度而言,主要是指居民及其家庭生活需要的满足状况。从近期国际上有关公共卫生安全和疾病防治看,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本身是对人的生命健康和自身免疫系统最好的保障措施。

(三)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工业化模式

我国已确定可持续发展作为21世纪议程,是世界上最早制定21世纪议程的发展中国家,但在实际经济工作中,却未能认真贯彻,我们的经济发展付出了很大的生态和环境的代价,“病毒对人类的侵害是人类对自然侵害的回报”。建议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工业化模式,其内涵为:

——我国正处在继续工业化的阶段,并选择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即用信息化提高工业化的效率,降低工业化的物耗、能耗。

——提倡节约能源的工业化模式,决不再重复某些发达国家传统的工业化的老路。如美国工业化时期,其人口占世界6?7%,而使用的能源和资源却大大高于这一比重,造成了沉重的环境负担,同时,造成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使得结构调整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保持或提高现有的生态水平,在此前提下尽量把对环境的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而且要治理达到环境标准。

——在原料、生产、产品、消费、回收、废弃处理的各个环节中进行严格的环境指标控制。

——把可持续发展与工业化联系结合起来,并以此作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

——保持生态、保护各种资源,特别是水资源,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并使发展得以持续。

——在工业化中提倡循环使用、回收再用、重复利用。扩大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工业化中大力采用高新技术、新能源技术、运用技术、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并结合国情进行创新。

(四)提高我国产品的绿色化水平

提高我国产品的绿色化程度既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又是认真贯彻环境标准,提升我国产品质量,打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的需要。

——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产业

有机食品是国际上通行的环保生态食品概念,它要求在生产和加工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化肥、化学防腐剂等合成物质,有机食品比国内通常讲的绿色食品的环保标准更高。可以说有机食品是绿色食品中质量最高的一类。

我国的有机食品尚属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经过认证的有机食品有茶叶、蜂蜜、奶粉、大豆、芝麻等上百个品种,其中一些产品已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

从国际市场需求看,有机食品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消费趋势,有机农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遍农产品,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由于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国内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需求也正在上升。

由于SARS引发的对生命健康的关注,中国有机食品需求有可能快速上升。这是因为今后会有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能够营养免疫系统的,只限于天然植物食品,特别是有机天然植物食品。

——以环境标志为引导,提升工业制成品质量

建议在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中,开展环境标志的认证工作,成熟后逐步推广。以环境标志为引导,提升工业制成品质量。

“环境标志”是为用户提品对环境友好信息而自愿增加的标志。虽然“环境标志(绿色标志)”是相对的,但它们适应人民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需要,它包涵着生产对环境的保护程度。

——逐步推选ISO14000标准,促进我国产品的环境友好水平

ISO14000系列环境标准作为一套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标准,实施它已成为国际潮流,在我国要尽快配置环境管理的硬件设备和完善各种法规,积极推选ISO14000,使相关企业的生产符合国际环境标准要求,以适应我国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而且有利于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政府有关机构指导企业将ISO14000系列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管理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和环保品质,以此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升。

——为国家安全、保护人民健康和环境,应参考国际规范,建立自己的环境壁垒体系

坚持禁止严重污染环境产品,包括危险废弃物和国外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技术和设备的进口,加强进口商品检验和检疫力度,防止危害人民安全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五)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建设列入国家安全体系

由于新型的突发的传染病对全球的威胁,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考虑重建国家安全体系,这其别提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体系在国家安全系统中有重要地位。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结论是“传染病已取代来自敌对国家的军事威胁而成为国际社会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对此我们还应深入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但已使我们认识到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已是刻不容缓。同时,众多的研究也表明,SARS并不是最后一个新传染病,人类还可能面临新的传染病的挑战。

在我国建立应对突发传染病的公共卫生系统有相当的难度,因为我国的公共卫生系统本身还不健全,甚至连基本医疗保障尚未普及。要建立起包括发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资源和责任,并贯穿于整个公共卫生系统有相当难度,因为我们尚未形成足够的能力和资源。有资源显示,美国每年花在传染病上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约为1200亿美元,但他们只不过有2亿多人口。因此建议国家组织力量在抗击SARS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经济结合国情,对我国公共卫生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进行方案比较选择确定,与此同时抓紧时间推进有关基础性工作。

(六)强化中西医结合方针的贯彻

医疗卫生体系特别是公共卫生系统最重要的功能评价指标在于它的公众化程度和覆盖率。当前发达国家在医疗保障上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堪重负,高额的日益上升的医保开支,使人们怀疑它的可持续性。这也是一些国家的政府关心植物药和我国的中医药的原因之一。

我国由于有中医药这个宝库,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我国从未流行过导致几千万人死亡的传染病,像印度和欧洲那样,在这次抗击SARS的斗争中中医药显现出优势和潜力,也证实用中医药治疗比西医药要便宜很多。

世界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现代医学(指西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有些方面,削弱了人们对病毒和病原体的抵抗能力。现代医学(西医)研究的性质和方向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偏差,越来越多地试图完全消除(而不是控制)微生物,这样可能造就出对人类危害更大的微生物。为抵抗病毒而过度使用抗生素及其他化学药物,以及在动物身上使用抗生素,导致出现高抗性的“超级病菌”等等。尽管科技进步,会有利于缓解各种传染病的危害,也会促进西医药的发展,但现代医学面临的挑战,促进了世界范围的转向自然疗法植物药和中医药。

要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用多种手段,中医药与西医药各有特点,不能相互替代,中西医结合是方向。尽管我国确定了中西医结合方针,但实际上仍是西医药主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优势的发挥,要从体制、制度和组织等多方面解决。

建议国家组织中西医有关方面联合制定中西医结合规划。建立完善中医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并纳入国家公共卫生系统中,我国医疗管理体制为此要进行调整和改革,整合有关科研工作并建立中西医专家系统等。

加强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工作,既要研究中医,又要由中医进行研究。把中医药研究与现代生命科学、基因科学、分子生物等结合,争取有大的突破。中医理论也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与时俱进,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多种方式和途径。通过中西医结合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贡献。

(七)缩小差距从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做起

世界各国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如何面对原有和新形成的发展之间的差距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一国的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发展差距以各种形式表现,可用各种相应指标衡量,如发展水平差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收入水平差距(用人均居民收入)、社会保险差距(用社会保障程度)等等,从这次SARS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公共卫生安全差距值得重视。

差距的缩小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甚至有的外国学者认为一国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才能进入缩小差距特别是缩小以人均GDP所表示的发展差距的时期,否则效率和国家竞争力就要受到影响。但从我国发展战略要求看,从中国国情看,从社会主义性质要求看,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看,缩小差距的工作现在应开始,就应有所作为。当然现在就开始缩小各种差距是不现实的,有的差距还可能会扩大,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差距是应该着手缩小的。

公共卫生安全关系人民生命安全,保障全体人民的生命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公共卫生体系的覆盖率是对公共卫生系统最重要的检验。公共卫生普及乃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保障水平差距大,影响整体公共卫生的目标难以达到,像SARS这样的传染病或是的细菌袭击,需要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才有可能防范或抗击,因此,建议缩小差距从公共卫生保障做起。

公共卫生体系与医疗体系,医保制度、社区功能、救助安排等都密切相关。公共卫生工作涉及相关方面的改革,重塑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是卫生改革的重大战略抉择,公民生命安全、生命健康和社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改善程度是人类最重要发展目标。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乃至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基础。选择这样的卫生战略,就意味着政府要投资人民健康与消除健康贫困并引导市场投资于人民生命健康事业。也就是说明确提出缩小差距从公共卫生做起。

(八)科技发展战略应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作为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但从SARS期间所反映的情况来看,科技发展战略需要提升。人民生命健康的科研工作未能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在抗击SARS中表明,在关系人民生命健康方面科技基础的薄弱。

如,P3实验室又称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是国际上通用的可对病毒进行培养和分离安全性实验室。它最大的特点是拥有一个负压实验室——单位面积上,其内部压力小于外界的压力,使得外界物质可以进入,内部物质却无法外泄。抗击SARS需要这样的实验室,但我国却一个也没有。为了能够满足当时检验检疫工作对病毒检测的需要,特别是研究和检测SARS冠状病毒的需要。用很短时间内在北京就建成了一座建造设计非常严格的P3实验室,说明我们有这个条件和能力,只因未列入工作日程。

SARS表明我国在保卫人民生命健康的科研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基础装备和技术平台水平方面与国际上有很大差距,不适应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需要,迫切要求提升科技发展战略。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作为重要任务,安排科研计划和科技工作,促使科技战略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九)关注新的消费热点促进形成持续的有效需求

SARS引发城市居民生活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变化,出现了若干新的消费热点,有些与疫情直接有关的商品如有针对性的预防药和疫情期间的防护用品,在SARS后可能会下降但有些消费热点有可能会形成新的有效需求。

抗菌消毒用品可能会因对环境卫生的重视而会比SARS前销量上升;对高品质或符合绿色标准的食品销量上升;对住宅消费要求有所提高,由于家庭活动的新体验对住宅的品质及空间结构有了新要求;对网上购物和电子网络娱乐的需要增加;由于独立交通工具的重要性,对汽车消费有所增加;对居住的地域空间选择有所变化,重视环境因素和小区功能,等等。总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已经体现在现实的消费上。有关部门应关注这些情况,并进行跟踪分析,加以引导促进将一些消费热点转变为持续的有效需求。它有可能促进住宅、汽车、电信、高品质食品、抗菌产品与设备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四个战略阶段 过程与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国情为基础,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目标、发展机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长期探索和科学创新,一方面,遵循“均衡——非均衡——新的均衡”的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探索出“平衡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本文是笔者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战略阶段做的分析与概括,求教于同仁探讨。

一 第一个战略阶段: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在历史上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整个国家处于农业经济发展阶段,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国家的经济比重70% 在沿海,30% 在内地;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相对充实,内地广大地区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如何进一步发挥沿海工业基地的作用,如何加快内地工业基地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何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捍卫国家安全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

高度重视新中国经济基础的建设,高度重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高度重视新中国的经济布局。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与论述,其一,提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这个战略思想;其二,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其三,使工业布局趋于平衡,并且有利于备战;其四,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其五,沿海也可以建立一些新的厂矿,有些也可以是大型的;其六,沿海工业的发展,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根据“平衡发展”的战略思想,中央把战略目标定位在建立分布均匀的独立的工业体系上。就全国来讲,要平衡发展;就内地来讲,要重点发展。平衡是大局,平衡中又有重点。中央在大规模的工业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上,以内地为投资重点,以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工业基地为重点。1956年6月,中央工作会议做出战略部署:决定在全国建立七个新的大型工业经济中心,使之成为七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经济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西南等内陆地区。我国“一五”期间将有694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中的472个分布在内地。“二五”期间,内地基建投资占全国的53.9%,交通投资占60%,资源投资占75.5%。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开始全面恶化、美国介入越南战争,新中国的外交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开始重大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也随之调整,决定加快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步伐。1964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做出了重点加强“三线”建设的决策。“三线建设时期,内地基建投资占全国的53.5%,达2000亿元,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军工、机械、电子、化工、交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等部门,建成国营企业29万个。到1975年,全国1500个大型企业中,西部占40%,三线地区基本上成为工业门类齐全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建立了近代工业的基本框架和生产体系,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史无前例的成就。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个战略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基本特征是:国际战略环境,前期是苏联援助,国际形势温和,开放型发展;后期是外部封锁,国际形势险恶,全封闭型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国民经济体系、平衡工业发展布局。战略思路是以工业化为主导,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相结合;战略特点全国一盘棋,重点在内地;战略成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形成了相对平衡的工业发展格局,有力的保障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独立自主。

二 第二个战略阶段: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经济战略思想主张对外开放,建设和发展开放型的经济体系。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循序渐进地开放。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贯彻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因此,开放发展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的讲话中指出,特区是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因此,特区要“成为开放的基地。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国区域经济又实行了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倾斜战略。

邓小平区域经济战略的重要创新就是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结合部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在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广东、上海、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国提前五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同时,在4个经济特区建设取得成功经验后,国家又先后逐步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放开发海南岛和浦东,开放开发沿边沿江地区,开放开发内地中心城市,由此,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的梯度推移、渐进发展、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第9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经济战略

中图分类号:D912.29文献标识码: A

一、新阶段面临的新任务和存在的问题对中国经济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因为,我国己经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更是提出要到2020年,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我国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七大顺应形势发展和人民意愿,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2020年的奋斗目标进行了充实完善,并作出了重要部署。如,实现人均GDP翻两番,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等,这些任务只能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这是因为,新阶段中国还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主要包括需求结构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以及地区发展差距、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和经济整体运行效率不高;二是需要破解存在的一些“两难”的矛盾,如在新阶段需要解决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矛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高投入的矛盾、保持经济稳定安全与深化改革开放的矛盾;三是面临国外强有力的挑战,特别是面临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廉价劳动力的挑战;同时,在我国社会总体形势平稳的同时,一些不稳定因素还长期存在并有所增加。面对这些不和谐问题,应该用发展的方法予以解决,这既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中经过艰辛探索所积累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如果把上述经济社会问题从经济战略方面予以归纳,可以说,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基本上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些战略举措和相关的一些经济战略,往往是针对当时显露的一些突出问题而提出的。这样一来,提出的某些经济战略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有些经济战略虽然很有针对性,但由于对经济的运行及其长远发展缺乏系统的分析,往往存在脚痛医脚、头痛治头的现象。二是有些经济战略虽然设想很好,但在实际中却很难执行,使存在的问题不但没能得到更好地解决,有的甚至进一步加深了。三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些老问题依然非常突出,说明原有的经济战略仍然在执行。四是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出问题。比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己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瓶颈约束日益增大等。

上述存在的问题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也不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因此,很有必要从整体的高度系统地分析中国经济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其需要调整的走向。我们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社会发展战略”向“新的科学的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

二、科学发展观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战略的调整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呢?这就要从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谈起。

发展是第一要务,没有发展一切将无从谈起。而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发展中,必须辩证地理解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而贯彻科学发展观又必须坚持经济发展的基础地位。因此,只有使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党执政兴国才有稳固根基,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才有雄厚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根本前提。

这样一来,科学发展观就成为了我国制定正确的经济战略的指导观。那它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战略调整又指明了什么样的方向呢?一是科学发展观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显而易见的问题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原则。对于这些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显然要坚持全面协调的原则。“单打一”可能在短期内有效,但在长期时间内不一定有效。例如,三次基本产业结构不够协调,长期存在农业相对滞后、工业比重过高、服务业比重过低的状况。这是在片面工业化战略指导下出现的结果。如果认为解决服务业比重低的问题只要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即可,这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实际上,解决服务业比重过低的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需要对“三农”问题、工业问题和服务业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才能做出统筹安排——确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战略。又如,解决个人收入过分悬殊问题,在中国也不是简单地通过收入再分配手段就能解决的问题,它与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这些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实际上是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结构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靠“单打一”也是行不通的,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可行的发展战略,做到统筹兼顾,方能得到切实解决;二是科学发展观为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难矛盾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原则。比如,解决提高增长质量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矛盾,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加以解决;三是科学发展观为应对国际挑战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导原则。例如,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挑战,科学发展观提出,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就应当正确处理好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关系,以及自主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关系。总的来说,确立或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方能解决经济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战略问题。

总体上来讲,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战略,就是要推动实施以人为本的经济战略、全面发展的经济战略、协调发展的经济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

以人为本的中国经济战略,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指导方针,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从全社会范围来看,要比较充分地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这只能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不能要求过急。现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还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完善,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不可能完全做到。要注意处理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同时也要看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所以,应当从现在的具体事情做起,把以人为本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

正确的经济战略要求全面的、协调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经济战略应该把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贯穿始终。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几个统筹兼顾既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对全面发展经济战略的具体解释。协调发展的中国经济战略应由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合力的一系列具体战略所组成,这些具体战略结合在一起,追求的是综合效率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不断上升。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战略,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要从主要注重物质资料的增长转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从单纯追求数量扩张到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兼顾;从主要注重静态资源配置转到注重动态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战略的重大意义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着眼中国又面向世界提出的重大理论成果,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经济战略的选择与调整本身就是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借鉴了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教训及认识成果。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观的不断演变和逐渐趋于成熟合理,这些国家的经济战略也随之调整并逐渐完善,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水平提高。科学发展观吸纳了人类历史上关于人的学说的有益成果,以人为本汲取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合理因素,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人文精神的意蕴。同时,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世界各国关于社会建设的经验和成果。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强调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理想和基本制度,善于独立自主地搞建设,又强调要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充分运用当今世界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和成果来发展自己;既强调要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和资源来发展自己,又强调要负起对世界应有的责任,让世界受益于中国的发展;既强调中国选择自己政治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又强调要善于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既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强调要大力学习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既强调中国的崛起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又强调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归结起来,科学发展观不是经济发展的单赢发展观,而是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与时俱进,也是对西方工业化国家传统发展观的根本性创新。由此可知,科学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所以,由此制定的经济战略也是与时俱进的发展战略。

第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中国经济战略能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目前我国社会两大突出矛盾又演化为一系列具体矛盾,即不和谐,诸如“看病贵、上学难、房价高、收入差距大”等社会问题,铁路、电力、石油、电信、民航、邮政、盐业和市政等行业垄断问题,官员权力腐败严重、干群关系紧张、弱势群体权益缺乏保障等焦点问题。这些不和谐如果得不到有效缓解和妥善应对,必然成为改革攻坚阶段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同时,在上述不和谐中,因经济发展和利益调整引发的利益矛盾已经是社会矛盾的主流形态,这种矛盾不仅是最复杂、最普遍和最突出的矛盾,同时也是令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矛盾。而根据科学发展观制定的经济战略正是实现这些目标的保障: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始终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为人民群众谋取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为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和人的潜能的发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全面发展的经济战略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大力推进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建设;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始终要以“统筹兼顾”来推进各项改革,努力实现宏观经济改革和微观经济改革相协调,经济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和农村改革相协调,经济制度改革和政治制度改革相协调,确保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在现代建设中,将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战略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的研究 融合 战略与区域经济相融合

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有了较大的改变,区域经济也从最初的“非均衡”发展转向了“统筹和谐化”的发展。而企业如何在短短几十年中良好的适应我国经济策略的改变,如何将经济改革带来的应下降到最小,如何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跟上发展的步伐,这是几乎每一个想要做好做强的企业都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在现如今信息、网络、科技为企业发展主导因素的情形下,企业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战略和区域经济对企业的影响

(一)企业战略制定的重要性

企业战略是企业进行自身整体性规划的过程,它贯穿了整个公司,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指路牌。与此同时,企业战略又可以分为营销、职能、业务、产品、品牌等多个方面。它对公司的全局发展和长远发展有这指导性的意义作用。是企业健康高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潞安矿业集团为例。对于潞安矿业集团来说,他们的企业战略在企业成立之初便已明确的建立――“以煤为基,多元发展”。这是潞安矿业集团最基本的战略思想。而潞安矿业集团在多年的经营和发展中,企业战略的主导思想并没有发生较大的改变,但是,潞安矿业集团却及时正确且因地制宜的建立了更加详细又符合时代潮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企业战略,这就是――“高端化、低碳化、国际化,循环型、创新型、效益型”。从潞安矿业集团在2008年12月产出全国第一桶钴基煤基合成油以来,该集团一直秉承着企业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集团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以及由高碳能源向低碳利用转型。而也正是潞安矿业集团战略的正确性,才能够使潞安集团煤矿企业中独占鳌头,更是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由此可见,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与核心,一个企业想要更好更有效率的发展,离不开一个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

(二)区域经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同时受到内部与外部因素影响所形成的经济综合体。而由于受到区域和范围的限制与影响,区域经济往往要同时考虑到自然条件(如水分、光照、土地、地质、灾害、热量等)、社会条件(战争、政策等)、人文条件(宗教、习俗、传统节日等)、技术与人力条件(人力资源、高新技术发展)等的影响。当然,在最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往往还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等的影响。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并不如它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简单易懂。与此同时,区域经济由于其变化多样且变化快速,企业的经营者常常需要花众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及时的把握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向,而且,想要企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区域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所以,无论是国外的企业想要进军国内的市场,还是中国本土企业想要在国外占有一席之地,最基本的区域经济调查是不可省略的。

再次以潞安矿业集团公司为例,在该集团建立之初,集团只是一个以煤矿为主要发展项目的企业。然而在近几年的发展之下,其受到当地的区域经济和我国“对环境一再重视”政策的影响下,企业及时的改变了自身的经营方针,把单纯以煤矿为主导的企业发展格局,转变成了以重点发展煤、油、硅、化、电等五大主导产业,同时进军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煤层气、物流贸易、金融服务五大辅助产业的多样化产业格局。与此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号召,潞安矿业集团投巨资引进国外既环保又高效的设备,力图成为一个绿色环保企业。假如企业并没有及时的发现煤矿行业的经济走向,也没有重视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政策,那么潞安矿业集团的发展势必不会如现如今般这么让所有煤矿行业所倾羡。

二、区域经济和企业战略的关系

通过上文对区域经济和企业战略的分别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区域经济和企业战略之间存在的是一种相辅相成、共生相生的关系。在一本经济学书上曾经指出,区域经济是企业进行个性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而想要走区域战略发展的道路,“企业个性发展”是必然的选择。而不注重区域经济,也不根据区域经济调整企业经济战略,不走“企业个性发展”道路的企业必定会被淘汰在经济发展进步的洪流之中。

山西的煤矿行业就是这个事情最好的证明例子。在我国经济制度尚未健全的时期,山西的煤矿行业曾经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由于山西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矿资源,所以在我国初期,不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纷纷加入“采煤大队”的行列之中。一时间,山西的煤矿行业的发展大跨步的前进,与此同时,山西煤矿行业的秩序也发生了混乱,但耐人寻味的是,在如此混乱的秩序下,许多人在这混乱的环境中大赚了一笔。然而,这样的“好情形”并没有持续多久,制度的混乱带来了一系列的隐患。许多人在不规范的煤矿企业中丢去了性命,没有再次加工与清洁的煤矿给我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山西民众由于煤矿的过量开采与燃烧,纷纷得上了难以医治的病痛。于是,国家开始改革,山西甚至全国的煤矿行业管理办法纷纷出台,煤矿行业的区域经济战略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有全局意识的人察觉到了这类变化,纷纷加大资金的投入,进行企业的改革升级,希望更上国家煤矿行业的发展。部分心存侥幸的人不愿意花费资金在这看似“没有利益”的改革上面,所以在不久之后,这类企业便被无情的淘汰。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对企业战略的制定的影响是巨大的。企业应该及时察觉到区域经济政策的变化,在区域经济变化之前,就应该加大这方面的投资,科学的预测将未来可能存在的情况,尽企业最大的可能性,使企业走在经济政策变化之前。因为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比竞争者更有优势,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后续的较量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企业战略的制定

战略制定需要具有前瞻性。俗话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企业想要有更好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势必需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因为经济的发展同样也遵循“先入为主”的观念。在旁人还未发现商机之时,明智的预测并判断市场未来而发展,在做出决定之时,果断的加大投资,努力拓宽企业的发展道路,在企业资金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企业做到全方位发展,开创多条企业收入项目渠道。而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不断的壮大。这里同样在列举潞安矿业集团的例子。在这个煤矿方面发展势头良好时,企业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在其他行业,如物流贸易、金融服务、建筑建材等方面加大了投资,同时在煤矿这个老本行上,潞安矿业集团企业一边努力的向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一边提高企业自身的科创水平。而也正是这一系列的举动,潞安矿业集团企业的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十二五”末,企业的资产总额一度达到了25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00亿元,建成“双两千亿企业”。企业也从传统的煤矿企业,发展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源企业,该企业更是成为中国一个有实力进入全球500强企业的一员。

四、结束语

影响企业发展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想要在企业治理上面取得较高的成效和效益,那么便离不开一个科学的企业战略。而企业战略又是受区域经济影响的。所以,只有在企业战略建立与调整之时,是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融合,那么在战略制定与调整上,才有可能在最大程度减少“改变”带来的影响。所以,企业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研究不可缺少。

参考文献:

[1]杨建梅.企业战略研究的系统方法论[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9):2271-2279

[2]邵雪廷.企业文化特质对企业战略的影响研究――以胜利油田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13,(4):173-176

[3]肖健华,林健,刘晋等.区域经济中长期预测的支持向量回归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6(4):97-103

[4]魏守华,王缉慈,赵雅沁等.产业集群: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经济经纬,2012,(2):18-21

[5]罗志辉.区域经济调控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20(7):31-35

第11篇

关键字:财务战略;市场经济;风险控制

我国企业的财务工作主要集中在短期财务核算等基础性方面,普遍缺乏战略性的财务管理与规划,即使部分企业制订了财务战略往往也不能与市场经济完全相适应,因此企业要顺应时代需要,尽快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

一、企业财务战略与特征

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主要特征如下:

1.动态性

战略是环境分析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战略的变化。一般而言,当一个企业面临的理财等环境没有发生变化时,一切都可以按照企业原来制定好的财务战略行事,但是一旦企业的理财等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的财务战略也应该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体现财务战略的动态性。

2.长期性

企业的财务战略不是为了解决企业当期财务问题而制订的,而是为了使企业在未来可以健康、持续以及长远发展而制订的,因此,财务战略一经制订势必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3.全局性

财务战略是以整个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全局性工作为对象,根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而制订的,因此,财务战略的制订涉及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企业的财政战略对企业各项财务活动普遍具有指导性,这也体现了其全局性的特征。

4.风险性

由于企业面临的各种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任何企业的财务战略都伴随着风险。财务战略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一旦实现,会给整个企业带来勃勃生机和活力,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二、企业财政战略制订中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战略管理认识不足,财务战略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的企业都存在着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财务战略意识淡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财务战略管理认识不足,认识不到财务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简单的认为制订财务战略费时费力,因而不会主动去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二是财务战略意识淡薄,财务战略执行不力。一些企业管理者尽管认识到了财务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专门聘请人才来帮助企业制订财务战略,但是由于财务战略需要企业财务组织来执行,而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组织还存有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与市场经济下的战略管理相脱节,所以会导致企业财务战略难以得到执行。此外,由于财务战略在执行中会遇到种种困难,例如:与企业其他业务相冲突等,也会影响企业执行财务战略的决心。

2.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也不断增多,所以,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不仅会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更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国很多的企业都没有对财务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根据自身企业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预防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从而一旦企业发展遇到财务风险,就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3.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更可以保证企业财务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与实施。但是在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的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都尚未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这主要是因为,一是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不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无法从制度上有效的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二是部分企业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在企业内部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使得企业财务战略无法得到有效执行。此外,即使部分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由于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相对独立性,无法对企业经济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监控,也就无法保证企业财务战略可以得到有效实施。

三、企业要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

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完善和剔除这些问题还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要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及合理控制经济增长速度、防止泡沫经济出现等工作都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制订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旦财务战略出现偏差,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对企业生命力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在企业财务战略的制订中,以下三个方面需要企业高层财务管理者予以足够的重视。

1.提高对财务战略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财务战略理念

我国企业要想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就必须要提高企业对财务战略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树立正确的财务战略意识。首先,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战略的认识,改变过往陈旧的观念,充分认识到财务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制订与实施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其次,强化财务战略的执行力度,财务战略只有得到了充分地实施与执行,才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此,企业有必要制订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证财务战略的执行。此外,企业在制订财务战略时应该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不要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财务战略模式,不然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一个企业在实施与执行企业财务战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为了将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更为了保证企业财务战略得到有效落实,企业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与风险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与防范,并制订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如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等。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保证企业的财务战略顺利实施。

3.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的财务战略得到贯彻与执行。因此,企业要想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就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可以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尤其是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贯彻与执行财务战略的重要性;二是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性,可以使企业有效的控制筹资、投资、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等生产经营环节,有助于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三是可以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并保证其独立性,发挥出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监管作用,使企业财务战略的执行得到有效监督,减少风险,提高财务战略的执行效率与质量。

作者:陆明霞 单位:郑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萌.浅析企业财务战略管理[J].现代商业,2010(20).

第12篇

关键词:川南经济圈;自贡经济;发展战略

在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成都、重庆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的第三个“新特区”后,四川与重庆迅速联手构建“成渝经济圈”,川南的自贡、内江、泸州、宜宾和乐山五个城市也积极谋划构建“川南一小时经济圈”①,川渝省、市、县各级政府和经济部门围绕“经济圈”主题,研究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自贡作为川南一小时经济圈中的主要城市应当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积极发展城市经济,推动两个“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

一、自贡在川南经济圈中的比较优势

川南一小时经济圈的范围包括自贡、内江、泸州、宜宾和乐山五个城市及其辖区,地处四川东南部,俗称川南地区。鸟瞰川南五市,自贡属于川南腹地,其它四市环绕四周。自贡分别相距四市的交通距离最长100公里,最近38公里,峨隆铁路和泸雅高速公路贯通后还将大大缩短自贡与四个城市间的交通距离。在重庆建立直辖市以前,自贡城市行政排序在成都、重庆之后名列第三,在经济和功能上仍然优于其它四市。

“城市也是一种经济组织”[1],通过对川南五市经济的比较分析,自贡凸现一定的经济优势。发达国家和地区公认的三产业比较合理的比例约为10:50:40的比例[2],川南五市三产业结构比例约为20:50:30,自贡在川南五市三产业结构比例同合理比例比较,一产业居第二位、二产业居第四位、三产业居第一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合理率优于其它四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自贡在科研机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从事科研活动人员等方面占有极大优势,特别是在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占城市人口比例上超过内江、泸州一倍多。自贡财政收入在川南五市棑名第四位,人均财政收入排名第三位,gdp总量排名第四位,但自贡在地均gdp与人均gdp两个方面大大超过其它四市,综合分析说明自贡经济产出效率、集约化程度相对较高,经济总体贡献力大于其它四市。“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3],消费、人口和商品的流动反映了经济的活跃度,自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川南五市中居第四位,但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贡居第二位。自贡在地均公路里程居第二位,地均公路旅客周转量居五市之首,地均公路货物周转量居第二位(见表1)。从社会消费水平和人货流动情况分析,说明自贡是川南地区经济最活跃的城市。

前面对川南五市的综合比较分析,明显地看出自贡具有地域中心、行政居前、经济优势和城镇化率高等特点,区域中心地位及其核心作用十分显著。国内外区域开发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好的中心地的特点有:中心地和腹地的经济资源强;中心具有发达的多条‘轴线’,即多种方式组成的客货运输线、通讯线、能源线、水资源线;中心地有超强的工业和科技水平;较高的城市化水平。”②因此,川南经济区应当选择自贡为中心城市,确定自贡在区域中的核心地位,按照当前世界区域开发和城市建设的最新理论“点—网”系统理论③和最受推崇、最为成功的方式“点—轴”模式(叶青等,2007)整合川南五市,构建川南一小时经济圈,并使之成为成渝经济圈中的一个次级经济圈。自贡也应当争取和担当起川南经济圈的“领头羊”,并通过壮大城市经济,发挥区域核心作用,扮演好“领头羊”的角色。

二、自贡在川南经济圈中的发展战略

自贡成为川南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是川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自贡在川南经济圈的构建和发展中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发展战略,强化城市经济建设,增强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引领功能和支持度,联合川南其它四市,共同构建川南一小时经济圈。这是自贡在川南经济圈发展中的基本战略。

(一)战略原则

自贡在川南经济圈发展战略的规划和执行中,必须坚持定位中心城市、围绕经济圈运行两条原则,确保基本战略的实现。(1)定位中心城市,发挥区域核心作用。自贡要成为中心城市,必须具备技术中心④、信息中心、集散中心、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创新中心六大功能。[4]因此,自贡的战略调整、发展规划和经济建设都要以“六大中心”为目标进行设计与构建,培育自贡在区域中的核心作用。(2)围绕经济圈运行,着力发展城市经济。“城市离不开所在区域,区域也离不开城市中心作用的发挥。”[5]川南经济圈是区域宏观经济体系,自贡城市经济是区域微观经济体系,要围绕经济圈的运行,加强城市经济的调整、构建和经营,夯实基础,做大做强,培育自贡经济的内涵实力和城市中心风范,提升自贡对区域的引领功能和支持力度,推动川南经济圈的构建,促进宏观、微观两个经济体系同步发展。

(二)战略规划

1.川南经济圈发展战略规划。这是川南五市共同的战略规划,因此,必须由川南五市共同参与,协调运作才能实现。自贡在区域宏观经济战略规划中,应当发挥两个作用:一是牵头组织川南五市制定和实施川南经济圈发展战略规划;二是率先拟制自贡城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推动川南各市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2.自贡城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自贡城市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实质上就是自贡的城市发展战略,具体体现为自贡城市经营的理念、精神,以及经济规划。

(1)自贡城市经营的理念。自贡是川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坚持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工业强市,构建区域性产业基地、技术基地和服务基地,培育城市的技术、信息、集散、管理、服务和创新六大中心功能,树立发展、中心、基地和功能化的经营理念。

(2)自贡城市经营的精神。自贡作为川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善于经营,勇于创新、勤于服务、社会和谐,表现出一种创新与服务的城市精神。

(3)自贡城市经济规划。这是自贡城市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是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其规划如下:

①“一核两星”,构建自贡经济区。自贡所辖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富顺县和荣县共四区两县,四区相对集中,两县相对分散,并分布东、西“两肩”。自贡经济区布局可以四区为自贡经济中心区,并以自井区为核心区或叫中央商务区,两县作为“卫星城”。在两县通过“城市膨胀”的途径,形成自贡经济的“副中心区”[6],从而构成自贡经济区“一核两星”模式的空间布局。

②公路框架,构建自贡经济带。自贡正在逐步“形成中心城区‘四纵四横’城市路网骨架和以城市主次干道为骨架、南北环线为起点的多层次自由式放射形路网结构。”⑤。笔者认为还应在大山铺—田湾—板仓之间建东环路,东、南、北环路连接,形成闭合式外环路网,加上内宜、泸雅高速公路交叉经过自贡中心区,构成自贡的“蜘蛛网”式公路框架。在中心区内根据公路和街道布局,运用“园区化、基地化、专业街”等主体功能区经济形式进行“点—网”式组合,密实中心区内部结构,在中心区与两县之间沿着城交公路线收缩乡镇工、商业,新投资项目布局落址,扩大镇区规模,按照“点—轴”模式构建“两肩式”经济走廊,形成东、西走向的经济带。

③产业聚集,构建自贡经济点。“在一个国家中城市的竞争和发展主要是通过城市产业来实现的。”“产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⑥自贡三产业的结构比例约为18:46:36,产业内部基本还是原生态、分散性状态。因此,首先是调整三产业比例,其次是整合产业内部结构,而整合产业的主要途径是产业聚集。自贡在调整三产业比例中,应伴随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扩大二、三产业规模和投入;在产业聚集中,第一产业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建农业生产基地,构建农业产业链。第二产业以新材料、盐化工、机械制造、化纤制品和信息技术为主导,其它同步跟进,加快产业的承接和转移,在汇东、板仓、贡井工业集中区的基础上,促进产业聚集和空间集约化发展,形成更多不同类型的产业基地和生产园区,如“盐化工基地、机械成套设备研发制造基地、特色新材料研发基地、四川新材料出口基地”(自贡市规划建设局,2008)和其它工业园区等。第三产业要围绕金融、商贸、服务、物流、信息和知识技术等产业类,成龙配套,分类集中,形成集中心区、特色街、专业市场、集散基地和研发中心等。在产业聚集中注重功能配套,抓好生产、消费、供给、还原、循环、调控和缓冲功能的有机组合,构建自贡“产业复合生态系统”。[7]通过产业聚集,形成自贡经济的亮点。

④产品战略,构建自贡产品品牌族。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6月视察青岛企业时说到:“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集中表现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这说明了产品对于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的重要性。自贡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要坚持产品诉求、产品创新、产品品牌的产品战略。产品诉求,发展经济的首要目的是生产出产品,以出产品引领经济投资、开发和运营;产品创新就是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市场为导向,科学技术为内核,不断提升产品的使用功能和价值含量;产品品牌是产品的名号与信誉的市场评价。目前自贡拥有3件中国驰名商标,19件四川省著名商标、92件自贡知名商标⑦,还须坚持品牌经营理念,强化品牌创新活动,争创国际知名品牌,培育自贡企业与产品品牌族。

⑤整合科技,创造知识产权。2006年末自贡已拥有7 165名科技活动人员,56个科研机构和2所普通高校,实施了731项科研项目。但是,科技人员大都分散在机关、企业和学校,独立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和设备使用工作,缺乏集合效应。自贡应当加强科技整合,首先,统一管理科技机构及其人员,统一规划、综合利用,构建专业科研中心和网络;第二,分析各种科研机构及科技人员的专业性质,加强联系与合作,统一规划与自选相结合确立科研方向、项目及设备的使用;第三,确定知识产品的科研目标,倡导自主创新,瞄准国际水平,创立知识产权;第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体系,促进科技向生产转化,提高生产与管理的科学化程度,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第五,加强科技普及,坚持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科技研究与科技宣传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全民科技素质,使自贡成为川南地区的知识孵化园和科学城。

⑥整合人文,构建良好的宜居城市。自贡是历史文化名城,具备较好的人文基础,在整合城市人文环境中,首先,建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念,坚持“便民、利民、富民”的原则,尊重市民,保护市民,造福市民。第二,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遗产。自贡的“大三绝和小三绝”、名人、名胜、古迹、景观、老街、老宅以及“半城山水半城楼”的城市风貌都是自贡的宝贵文化遗产,应当加强法制保护,加大投资开发,形成旅游产业链。第三,提高市民综合素质,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法制教育,提升广大干部和市民的综合素质。第四,建设学习型城市,通过教育体系改革,学习条件改善,学习组织构建,营造一个“人人皆学、时时在学、事事可学”的城市文化环境和“学习化社会”⑧。第五,发展地方文化,盐文化和灯文化是自贡的两大地方文化,对盐文化要深入开掘,弘扬特色,规划改造,使之具有科学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对灯文化要统一市场,加强管理,规范运作,把现代科技与自贡特色相结合,打造自贡灯文化品牌。第六,构建良好的制度平台,包括法治、金融、工商、物价、税收、土地、投资、教育、治安等方面的制度,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要放宽放松,完善系统,成为社会组织和市民的行为规范与保护屏障。

⑦整合城市,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城市昰社会经济活动的区位平台。自贡拥有四区两县的城市区,在整合城市中,首先,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赋予规划的法律性和强制性,保证城市建设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第二,在城市规划中坚持科学性,专家、政府和市民共同拟制,反复论证,筛选最优,切忌长官意志。第三,城市规划要有长远目标和形象定位,按照1000年城市目标进行规划,城市定位为田园城市、生态城市、节约城市、竞争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第四,城市布局要分功能区,即工业区、农业区、商贸区、文化区、休闲区、住宅区、绿化带和山林河湖保护区,自然环境、交通条件良好的地区如南湖应划建为高档商务总部、会展经济区和休闲区,运用圈层式结构布局中心区,网络化结构组合两县。第五,楼盘开发要向高层、低密度、亮化、绿化、太阳能利用和生产生活物循环方向发展,建筑风格要形成一楼一色,一街一色,和谐统一。第六,城市公共设施要长远考虑,配套完善,品质高,有特色,便民利民,表现大城市风貌,其中管、线要地下化、坑道化,主要道路要宽敞、黑化,污水、垃圾、废气和废弃物的净化处理与回收利用力争达到100%。第七,坚持城市经营,以城养城,以城建城,对城市土地及其它资源和公共设施进行资源化改造,用市场机制 “推动城市公用事业走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行、企业化经营的路子”(段进军,2005:173)。第八,“‘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必须从区域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段进军,2005:148)同时,“要把规划的城市和区域看着是按各种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自然物质要素组成而成的复杂开放系统。”⑨因此,自贡在作城市整合规划中,既要放到川南地区和成渝地区平台考虑,又要考虑系统中各种组成的有机组合和发展,预留与区域整合的“搭桥”路径。

⑧统筹城乡,构建和谐社会。自贡经济包括城、乡两个经济单元,是“二元”经济城市。自贡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要统筹农村,促进城乡同步发展。首先,要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加快城市化发展,通常城市化率达到50%才基本实现城市化,而自贡2006年末的城镇化率仅为36.6%,离城市化水平差距较大。其次,要加强自贡农村城镇化发展,农村城镇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自贡城镇化发展,一是要以现有自然乡镇为基础进行整合;二是要依照自贡经济功能区进行规划;三是要向公路为骨架的经济走廊聚集;四是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开展科学生产,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形成“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基地化生产模式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营销体系;五是要改善农村生活、交通、医疗和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逐步达到城市水平,形成城乡平衡,社会和谐的城市社会形态。

(三)战略执行

战略执行指战略的实施与运作,是实现战略规划的唯一途径。自贡经济发展战略执行分为两个方面:

1.战略规划的制定要“齐头并进”。自贡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时要把政治、经济、文化和城市建设整体考虑;要把城、乡两个部分统筹考虑;要把城市与区域一并考虑;要把短、中、长期通盘考虑;要把设计、执行、监督和考核四个环节系统考虑;要让政府、专家和市民共同参与,从而提高规划的科学性、适用性、完善性和可执行性,使之成为自贡经济发展的有效战略指导。

2.战略执行分“三步走”。自贡在川南经济圈中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发展城市经济,构建川南经济圈和融入成渝经济圈。自贡经济发展战略分三步走:第一步,强力发展自贡城市经济,用几年或十年的时间,把自贡建设成为具有产业与技术优势,引领功能与竞争力强劲,贡献力与服务力超群的区域中心、城市群核心的大城市。第二步,联合川南五市打破壁垒,聚集产业,统一布局,合理分工,推动经济一体化,构建和发展川南经济圈。第三步,融入成渝经济圈的发展轨道运转,按照成渝经济圈的规划,寻找结合部和切入口,把自贡城市经济和川南经济圈纳入成渝经济圈同步发展,同效运行,形成自贡城市经济、川南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三赢“的发展态势。“三步走”的战略执行在时间上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而是指在执行上有阶段性和时间性的侧重点,总体上保持“齐头并进”的运行状态。

(四)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自贡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的重要保障。第一,建立战略的组织系统,包括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自贡可由政府部门、专业人员、市民代表组建专门的发展机构,专司其职,专负其责;第二,提供制度保障,包括职能、职权、政策和法规,促进战略设计、规划和执行的顺利、权威和有效的运行;第三,配备充足的物质条件,即提供专门的活动经费和工作条件;最后,建立激励机制,对战略机构及其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奖罚结合,优胜劣汰,促进战略机构及其人员最优化组合和运行。

三、结束语

自贡在川南五市中较之其它四市在区位、行政和经济上更具比较优势,符合国内外区城开发理论和实践对中心地选择的要求,因此,自贡可确立为川南1小时经济圈的中心城市。自贡担当川南经济圈的“领头羊”,在壮大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经济的战略性整合,增强自贡经济的发展度、聚集力、竞争力、引领力和服务力,成为川南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成渝经济圈的次核心城市,为“两个经济圈”的发展做出城市贡献。

注释:

① 在阶段成果:潘春跃. 《川南五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已作了论述。

② 叶青.论中部崛起过程中区域中心角色的角逐[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7):24.

③ 段进军.竞争城市[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15.

④ 笔者增补。

⑤ 自贡市规划建设局.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j].调研与决策,2008(4):23.

⑥ 段进军.竞争城市[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86.

⑦ 92件商标获“自贡市知名商标”[n].自贡日报,2007-12-15(1).

⑧ 孙久文.城市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45.

⑨ 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32.

参考文献:

[1] 段进军.竞争城市[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2.

[2] 叶青.论中部崛起过程中区域中心角色的角逐[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7):27.

[3] 吴海峰,柏程豫.中原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比较研究[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3):47.

[4] 王志纲工作室.城市中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18.

[5] 李树琮.深化研究城市与区域理论[j].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