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

时间:2023-05-29 17:24:51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范文1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99-100页第八单元 例1、例2、例3和练一练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是安排学生学习怎样用字母表示数,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定律、数量关系等,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同时也是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一次飞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加概括地理解这些知识,也能更加概括地表达这些知识,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以后教学方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实用价值,并能熟练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方法。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及时地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3.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并能熟练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

【教学难点】

用数学符号表示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情境一、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用字母表示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片都代表什么意义)

情境二、回忆以前的学习中,用字母来表示的例子(如:运算律、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等)

(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情境三、唱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

…… , ……

n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条腿

师:这首儿歌中说明了什么,你能接着往下说吗?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选取生活中的常见的字母图片,让学生轻易地就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回忆复习,加深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熟悉的图片和知识引入新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情境三学生们唱着儿歌,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的主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轻易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儿歌中在学生感受到说不完的时候,领悟到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需要,从而渗透符号化思想。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1.教学例1:利用课件向学生们展示用火柴棒摆三角形的情景

(1)课件展示时,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完成书上的填空。

(2)集体交流答案,组织讨论:

a.三角形的个数与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

b.可以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

c.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

(3)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报交流,师总结并适当板书。(注意: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意的自然数)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讨论和交流等过程,运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探索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精神,也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2,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和同桌交流

(2)独立完成填空,集体交流答案

(3)小组讨论交流:这里的b可以表示哪些数?如果b=200,剩下多少千米?如果b=120呢?追问:如果已经行驶了c千米,剩下的千米数怎么表示?

(4)汇报交流并总结;因为这里的总路程是280千米,所以b只能表示比280小的所有正数。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行驶的千米数后,就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剩下的千米数,而只要知道字母的具体数值,就可以求出剩下的千米数。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中安排了一道行程类的题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方式,体验到用字母表示事物间的数量关系的简明性和一般性,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发现中比较,在抽象中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比较、归纳,使本环节的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研究“用字母表示公式以及字母乘法的简便写法”

1.课件出示例3,明确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写出问题的答案,集体交流答案

师:像这样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还有更简便的写法,想知道吗?

2.学生自学例3下面的内容,再汇报学习的收获,师总结,并适当板书。

师:老师现在想来看看大家的自学效果怎么样,同时,利用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写出练习1的答案

3.师生总结简写时的注意点,并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注意点。

【设计意图】

例3的教学,我采取了特殊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再全班进行交流,然后安排学生自学例3下面的内容,自学后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自己才是课堂上的主人。

三、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一)再续儿歌,现在你能用一句话结束开头的那首儿歌了吗?

(二)完成练一练第2、3两题。

(三)完成练习十八1-5题

【设计意图】

应用新知,解决开头没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以致用,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四、归纳概括,及时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学的吗?

课件展示:近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成功的秘诀时,写下了一个公式:A=X+Y+Z,你知道这里的四个字母分别表示什么吗?课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范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A-0053-01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有效的练习会使数学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新知,对新知加以消化,形成基本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巧设针对性练习,巩固新知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既要讲授新知识,还要进行及时的巩固练习。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做到有针对性,结合所学的知识巧妙地安排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做到精讲精练。

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在讲解完简写规则之后,针对简写规则中“数和字母相乘、字母和字母相乘、相同字母相乘”的3种不同情况,我设计了“动动脑,比比谁是简写能手:a×c= 4×a= X×X= ”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对应的练习巩固规则,并学会正确运用规则。在学生基本掌握简写规则之后我又设计了“手势判断:1×t=1t b×c=bc 12×x=12x”。通过变式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理解新知识在题目中的应用。但在练习时,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在“12×x=12x”这题中出错,原因是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形式主要是乘法运算,但不少学生容易将所有运算混为一谈。针对这样的错误,我又设计了相应的填空练习。学生通过再次的练习巩固,就避免了先前的错误。

可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能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学会新知。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巧设练习。

二、关注典型练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练习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作为教师,对于学生难理解或理解不到位的地方,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进行机械、重复的练习,而要设计一些典型或专项的练习,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例如,三年级下册《分数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可以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其中的1份的数量可能是1个,也可能是几个。而这恰恰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学生虽然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但由于他们是第一次接触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以在讲授时,有部分学生总是转不过弯来。在练习时,我将课本上“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练习作了一定的修改,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图一图,最后再写分数。这样,通过典型题目的练习,既让学生在一步一步的练习中理解了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含义,也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利用多样化练习,让学生主动参与

形式多样的练习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练习设计成学生喜欢的类型。如: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开火车、游戏、夺红旗;中、高年级学生比较热衷猜谜、闯关等。通过多种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比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新知讲授完之后,我在设计练习时注意了练习的趣味性与层次性。我将整个巩固练习设计成游玩“生活馆”、“智慧屋”、“音乐吧”三个生活化的情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生活馆”以教材中的“想想做做”为蓝本,设计成游乐园的数学日记,引出与生活相关的形式多样的练习。在练习中,学生进一步强化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习惯。“智慧屋”让学生特别地向往。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学生易错的地方设计成相应的表格。通过填表格,强化训练,既让学生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也让他们在练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在“音乐吧”环节,我设计了“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让学生用所学知识续编儿歌。他们很快就利用所学知识编起了朗朗上口的儿歌。正因为是设计了形式多样、学生喜欢的练习,所以在整个练习过程中,他们都非常积极。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范文3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第44页例1、例2、例4。

【教学目标】其一,通过基于情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字母可以表示数”“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逐步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描述生活现象、表达运算定律”的方法,并从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所在,初步体会数学学习的“符号化”思想。其二,引导学生体验“生活现象数学化”“数学知识应用化”的完整过程,切身品味“数学学科”与“生活世界”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描述生活现象、表达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能够表示数量关系”的数学观念。

游戏导入(例1教学)

第一步,找规律,破数谜。

(1)学生填数后,明确在这个题中实物“福娃”表示了数字9。

(2)学生填数后,明确在这个题中图形“长方形”表示了数字15。

(3)学生填数后,明确在这个题中字母a表示了数字4。

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思想“符号化”的思想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接受,“用字母表示数”这一数学内容本身就蕴涵着数学思想“符号化”的初步学习。为此,合理开发教材,将课本例题作为导入题有效运用,改变例题的呈现方式将活动命名为“找规律,破数谜”,在活动中让学生经历“实物”表示数、“图形”表示数、“字母”表示数的学习过程,力求培养学生的数学“符号感”。

第二步:揭题――《用字母表示数》。教师说:“在刚才找规律的活动中,我们感受到,实物可以表示数、图形可以表示数、字母也可以表示数。其实,在数学中,‘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探究展开(例4教学)

“年龄”问题 第一步,对话引入:揭示师生今年的年龄。①“能告诉老师,你今年几岁了吗?”(板书:同学们的岁数+++11)。②“想知道老师今年几岁吗?”(板书:老师的岁数)。③让学生们“猜一猜”后,让教师评价。④“同学们各有各的猜法,这样吧,老师给你透露一个秘密!(课件出示:老师比同学们大32岁)现在知道老师的年龄了吧,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步,丰富信息:展示各时段师生对应的年龄。①“我们来回忆一下过去。当同学们只有1岁的时候(板书:1),老师几岁?(板书:1+32)”②“我们再来展望一下未来。当同学们长大到20岁时(板书:20),老师几岁?(板书:20+32)”③“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时空隧道’。同学们可以回忆过去,也可以展望未来,每人给自己假定一个年龄,并推算出‘老师那年该是多少岁’,把想法用算式记录下来。”学生活动,教师巡视。④“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汇报,教师板书。⑤当三四名学生说完后,教师再问:“如果老师要把你们每位同学的想法都记录下来,你觉得方便吗?”

第三步,生成新知:用“一个式子”概括出师生年龄之间的数量关系。①“能不能帮老师想个办法,用‘一个式子’概括出所有同学的想法?”②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的式子。③“同学们很能干,居然能够想出这么多的金点子来解决问题。那么,在这几种字母方式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优化对比后,板书只留下a,a+32。④“现在,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如果把同学们的年龄定为a,那么,老师的年龄就可以表示成什么?”⑤“先来看a,a可以表示哪些数?最小可以表示多少?有最大的吗?由于a表示的是年龄,所以,它的取值范围是有所限制的。”⑥“再来看a+32,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什么?从结果看,a+32是什么意思?能够表示‘老师的年龄’数(板书:数);而从计算过程看,a+32还表示了‘同学的年龄+老师比同学大32岁=老师的年龄’这个数量关系。(板书:数量关系)看来,‘用字母表示数’真是一举多得。”⑦“反过来思考,如果现在用字母b来表示老师的年龄,那么同学们的年龄可以怎样表示呢?”板书:b-32。

“举重”问题 第一步,情境导入:由“2004年雅典奥运会举重冠军张国政”谈起。①“张国政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举重比赛中,举起了160千克重的杠铃,获得了比赛的冠军,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图片出示:举重运动员张国政的比赛图片。②“但是他本人还笑着说:‘如果在月球上我还能举得更重!’(课件文本框出示)你们猜测一下他为什么这样说?”然后由两三名学生回答。③“是呀,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

第二步,丰富信息:从“地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推算“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①“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在地球上能举起1千克的质量,那么在月球上能举起多少千克的质量?”②“6千克是怎么来的呢?你能列出算式吗?”③“如果一个人在地球上能举起2千克的质量,那么在月球上又能举起多少千克的质量呢?如果一个人在地球上能举起3千克的质量,那么在月球上又能举起多少千克的质量呢?”④“那么照这样推算,谁能说说张国政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怎么来的?”

第三步,生成新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概括出两者关系。①“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②“同样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表示了数,又可以看出怎样的数量关系呢?”c×6。③“反过来思考,如果现在用字母d来表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那么人在地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怎样表示呢?”d÷6。④“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用来表示‘+、-、×、÷’各种运算关系。”

【教学设想】以上过程中,通过教师、学生年龄关系的分析和对举重问题的分析,力图借助老师年龄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教师“隐私问题”和创设富有童趣的举重情境,多元的呈现“用字母可以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各种运算关系,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完成学习。教师可让学生完成相关的配套练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

探究展开(例2教学)

第一步,初步感知:从“乘法交换律”字母表达式中引出“用字母表达运算定律”。请学生观看大屏幕:a×b=b×a,并问:“能看懂这个式子吗?谁能说说这个式子所表达的意思?”

第二步,自学感悟:自学课本内容,领悟“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方法与注意点。比如,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过程中,有什么窍门?又要注意什么呢?可请学生们自学课本第45页的内容。然后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白“在乘法中,乘号可以用小圆点来表示,也可以省略不写”。

第三步,应用深化:四人小组分工合作,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外4个运算定律。比如,在信封中抽取“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当中的一个定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示。然后,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和修改。接着,全班交流汇报。可问学生:“如果要求熟记运算定律,你是选择记忆‘文字内容’还是‘字母内容’?为什么?”

【教学设想】将“自学”形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带着“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过程中,有什么窍门,又要注意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有效地进行了自学,并将自学知识运用于其它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书写中,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更彰显了有活力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完成相关的配套练习:根据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填空。

梳理小结与练习应用

基本练习 为开展体艺“2+1”活动,学校体育组决定购买一批球类用品。体育老师到商场后了解到以下信息:篮球每个60元,足球每个a元,排球每个比足球贵5元。请说出每个算式的意思。①60-a:( );②a+5:( );③a×4:( );④60÷a:( )。

发展练习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生活中的现象。①我国青少年1980年平均身高x厘米,到2000年平均身高增长6厘米,2000年我国青少年平均身高 厘米。②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身高早晚可能会相差2厘米,在早上最高,晚上最矮。如果一个人早上身高b厘米,晚上身高可能是 厘米。③人的骨骼约是体重的0.18倍。如果一个人重a千克,骨骼约是 千克。④某校文学社将在今后3年培养出n个“小书画家”,平均每年培养 个。⑤“小灵通”每月缴费规定如下:“每月固定月租费15元,每分钟通话费0.1元。”老师这个月“小灵通”通话时间为a分钟,这个月应缴交费 元。

【教学设想】以“生活”理论为支撑,练习的设计清晰地体现了层次性,结合“体艺2+1”和乡土资源,立足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在增长科普知识的同时感受了数学学习的价值。将所学知识随即运用于生活实际问题的的解决中,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努力使学生观察、分析、创新、实践等能力得到培养。

点化延伸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范文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技术也呈现出不断推陈出新的局面,并且正以惊人的速度向课堂教学进行推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巧妙使用新媒体技术手段确实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生成“灵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那么,如何让新媒体技术真正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新媒体技术又该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有兴趣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材料对学习成就有很大的影响。新媒体技术的各种表现形式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能让学生产生积极情绪。教师如果能抓住兴趣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有趣”“兴趣”和“志趣”,巧妙运用新媒体技术创设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媒体形式,不断地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激发起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设置了3个层次。通过这样具有一定层次的设计,在抓住学生兴趣点的发展规律的同时,使得电子白板技术与生活媒体有效整合,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把握探究的过渡点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问题、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是评价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堂数学课是由教师对几方面知识内容组合而成的,之所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因为在这几方面内容的组合衔接上常常有其独到之处——精彩的过渡性媒体及语言。由于儿童正处于从具体的生活经历向抽象的文字理解过渡的阶段,教师一定要从具体教学内容入手,把握探究的过渡点,设计合理的媒体,促进学生有序思考。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通过解读教材,为了能在两个不衔接的知识点之间巧妙过渡,笔者利用电子白板摆三角形再过渡到摆正方形的环节,随后在摆出的正方形中抽出一个正方形,学生发现这时出现的边长a与刚才a个正方形的a所表示的含义是不相同的,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感悟到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同一个字母表示不同的含义。这时再顺势利导,让学生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正方形的周长C及面积S这样的计算公式,明白字母还可以用来表示计算公式,并为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写方式埋下伏笔。

解决操作的困难点

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学具操作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并以最佳方式把抽象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操作活动能促进学生把外界的运动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起来。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学内容无法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或者足够数量的学具进行操作演示,而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人机交互功能,却能实现。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观察物体》第二课时从“不同位置观察几何体”,如果按照教学要求必须预先制作许多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来操作,这显然比较困难。但通过电子白板技术与数学互动插件技术的结合,可以让每个学生在机房的电脑上操作探究,利用互动插件的3D技术让学生从不同方向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参与面以及操作的时效性大大提高,教学重点及难点一下子得到解决。

构建练习的延伸点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发挥计算机容量大,信息的检索、提供、显示及信息类型的转换方便迅速,信息传播放率高的功能优势,巧妙设计练习,激发学生“乐学乐做”的情感非常重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广泛借助新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学习态度、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通过设计“快乐广场”这一个练习情景(如图),学生选择不同的场景就会进行不同的练习,并在练习前让学生说出不同的含有字母的式子,这样把练习进行了整合和延伸,大大加强了练习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使用新媒体技术。恰当、合理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要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优缺互补,交互使用,提高新媒体新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战功能”,这样就能促进新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范文5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这本教材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用语,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课是教材42页的Let’s learn和Let’s do部分的内容。教学内容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等方面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从该教材强调语言运用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多媒体设计相关的情境和话题。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字母词汇部分和唱跳部分。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使枯燥的字母词汇教学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展现,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掌握了知识,记得快、记得牢;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Let’s do,模拟真实情境,自然地诱发学生学习动力。总之,在本节课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字母Ll、Mm、Nn 和单词monkey,panda等。

2、能够听、说、做Let’s do,有节奏的吟唱。

3、培养对英语语言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字母Ll、Mm、Nn的正确读音及规范书写。

四、教学难点

六个四会单词的发音及书写。

五、媒体运用

一、合理设计情景,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1、多媒体在Let’s say中的应用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功能,将抽象的静态的字母、单词以图像、声音、多维动画等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生中来,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做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们边看、边听、边学,很快就记住了,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教学单词monkey,panda,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活泼可爱的猴子、熊猫画面,再跳出单词的写法和读音,学生边看边学,很快就记住了。

2、多媒体在Let’s do中的运用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和操练课文歌谣的过程本身就需要依赖多媒体的辅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习新的单词和句型,需要多次反复地练习听、说句子直至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将一个个生硬的句子转换成实情实景,伴随强烈的有节奏的音乐,学生更易熟记与理解,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1、师生问候

2、表演英文歌曲"One Two Three Four Five"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播放课件)

3、拍球游戏、数数导出课题Let’s say,板书并由学生齐读。

二、介绍新语言项目及练习方法

A、Let’s say部分

1、教学字母“Ll”,大屏幕显示衣服的型号“L”教师手指画面,询问“What size?”生答:“L”,导出字母L,多媒体显示字母Ll的书写,教师教授发音,并运用字母卡片强化发音、指导书写。

同样方法教学字母Mm、Nn。

2、出示monkey,panda的课件。

教学monkey (指课件猴子),询问"What’s this?",生答“猴子”或monkey,教师示范书写、教授、指导单词monkey的发音及示范书写。

同样方法教学单词panda。

3、总结所学字母及单词,编出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字母的准确读音,而且要求学生学会其音素读音及在单词中的准确发音,为学生认读单词及提高认读能力提供有效策略。

4、游戏"Guess the words”。利用多媒体显示不同的动物画面让学生猜单词,强化、巩固所学新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

B、Let’s do部分

1、课件演示Let’s do动画效果,让学生先欣赏美妙的音乐,听一听这部分的内容。

2、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边唱边跳,模仿动画里的人物,分组练习并表演,评出最佳小组并给予奖励。

三、总结评价

1、做拼词、连词成句的游戏并进行分组比赛。

2、总结课堂表现。

四、布置作业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范文6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环节,引导得好,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新课导入中,精心构思思维情境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反之,教师若不注意思维情境的创设,一开课就平淡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后来再想扭转乾坤就比较难了。

案例一:“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情境设计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26个英文字母,除了能组成英语单词外,你们知道这些字母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沉思了一会,不敢举手发言。

师:那你们能说出下列字母在生活中是表示“人名”、“地名”、还是“数字”吗?

1.小A和小B周末一起去看电影《阿Q正传》,这里的A、B、Q表示的是_______。

2.国庆长假,小明游玩了A市,这里的A表示的是_______。

3.扑克牌中有K牌和Q牌,这里的K、Q表示的是_______。

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而且很快就联想到了一些例子,如我们在音乐课本上看到的C大调、汽车牌照浙G、李字牌蚊香的农药登记号WL200164等字母。教者适时指出数学中字母可以表示数,然后引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在这个情境中,教者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和可接受性,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通过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体会字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乐趣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创设情境,探索、巩固新知

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给学生设置了一定的思维障碍。学生面对新的、带有挑战性的现实的有趣问题,需要运用数学的意识,发挥思维的潜能,深入的钻研、灵活的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案例二:学习相似三角形有关知识后,教师提问:请你用所学知识测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图片显示操场上旗杆实景),要求画出示意图,简单说明测量原理。

这是一道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探讨的题目,条件和方法都开放,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想法,有利于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愿望,并形成对方案优劣的比较,从而挑选出最佳方案。同时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学生体会到应用数学时的具体要求,还现场发现了更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三、在练习、小结中创设思维情境

课堂练习是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也是学生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有目的、有选择的编选课堂练习也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练习中,根据所讲的内容编选变式题,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编选开放探索性题,给他们提供展示思维能力的平台,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小结中也要注重创设思维情境,一堂课的小结对于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小结能使一堂课所学知识及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化。每堂课的小结都给学生创造不同的思维情境,创新自然会走进课堂。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范文7

1.使学生会解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分析

重点: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试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什么叫分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

二、新授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

用x表示这个数,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x=b(a≠0)

在这个方程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以前学过的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

例如:解方程5x+6=3x+10与解方程ax+b=cx+d。

解:移项,5x-3x=10-6,ax-cx=d-b,

合并同类项,2x=4,(a-c)x=d-b,

x=2。当a-c≠0时,

x=.

可以看出,上述两个方程的解法及其步骤基本相同。只是最后一步,从2x=4与(a-c)x=d-b中求出x不同,其中2≠0是很明显的,所以得x=2。而a-c必须指明a-c≠0时x=.

例1解方程ax+b2=bx+a2(a≠0).

解:移项,得ax-bx=a2-b2,

合并同类项,得(a-b)x=a2-b2。

因为a≠b,所以a-b≠0,方程两边同除以a-b,得

x=,x=a+b.

注意:方程的解是分式时,一般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例2解方程。

解:去分母,得b(x-b)=2ab-a(x-a),

去括号,得bx-b2=2ab-ax+a2,

移项,得ax+bx=a2+2ab+b2,

分解因式,得(a+b)x=(a+b)2。

a+b≠0,x=a+b。

三、练习

练习:P90中练习1,2,3,4。

四、小结

本课内容: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五、作业

作业:P93中习题9.5A组7,8,9。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范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渗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还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表达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来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近些年,常和教中学的数学教师聊天,当谈论及小学学生进入中学的学习情况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学生对中学“数与代数”中关于“字母符号的代数式及相关的问题解决”的学习较为困难,也就是由数的应用到符号的应用还是一道障碍。这个问题虽说是中学数学老师提出的,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也责无旁贷。其实,细想一下,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小学教师在教学中的确有轻视对学生进行符号意识的教育,这就给学生的后续发展没有铺好路,至使学生在中学的学习中有一定的困难。

在人们的生活中,符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的表达和理解,使人们认识周围的事物,从而解决身边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例如:公路上我们时时可以见到路标牌上的指路符号,公共场所禁止抽烟的符号,地图上形形的不同颜色的符号……所有的这些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符号,它们能表达出各种各样的意思,依一定的规则对应着一定的事物。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一个充满符号的世界里。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也有数学符号。什是么数学符号呢?美国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曾指出:“数学符号看来是一种语言,一种构造良好的语言,一种非常适合目的,简练而准确的语言。”确实,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进行表示、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在数学语言中,像数字以及表示数字的字母,表示点的字母,运算符号,关系符号等,都是用数学的符号语言刻画各种现实问题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有数字符号如1、2、3、4……,运算符号如+、-、×、÷;关系符号如=、>、<、≈,图形符号如,,等等。

这里,不是说我们小学数学老师没对学生进行符号的化思想的教育。而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潜藏的“符号意识”,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物――学生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学会数学地表示”这一逐步符号化的过程,更好的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灵活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并解决生活中许多的实际问题,像《课标》上所说的,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怎样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好地对小学高段学生进行符号化思想的教学,让小学数学与中学数学接轨呢?

一、拓展教材,渗透符号化思想教育

作为小学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不要足限于教材,要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把教材编排的意图摸透,从而渗透符号化思想。比如《同分数加法》的教学,教材出示了一幅图,帮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意义和对结果的理解,学生可以用语言把计算的方法叙述出来。但教材没出示用字母来表示,这时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用字母符号来表示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既简单又方便,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符号化思想教育的好时机。只要教师能吃透教材,教学中要有对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的意识,学生潜藏的“符号意识”就会被激活。

二、变式练习,渗透符号化思想教育

小学中,更多的练习是以数字的符号呈现出来的,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具体的数字符号较为敏感,对其它符号的理解就较为难。也就是学生的思维形成的一种定势,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是不利的。要改变这种状态,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在符号领域进行一些变式的练习。比如出以下一些练习题。

在“-=A,+=B,÷=C”三个算式中,代表同一个数,要使A+B+C=149,这个数是( )

如果+=++

++=+++

+++=80

那么=( ),=( ),=( )。

这样既参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又能加深学生对运算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解题方法,渗透符号化思想

符号可以代表一个数,也可代表一个算式,也可代表一种关系。在解题过程中,如果适当地运用符号替代法去解题,不仅方便简单,而且有利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解决下面这道计算题:

(1+23+34)×(23+34+65)-(1+23+34+65)×(23+34)

当学生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题时,首先选择的是按四则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对于学生的计算,我不作评价而是等待,当学生硬着算了结果后,提出要求:有一种方法很简单,你知道吗?孩子们直遥头。于是我叫学生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找出来。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因数中都含有(23+34)和(23+34+65),对。如果用字母来代替这两个因数,会变成什么呢?

设(23+34)为A,(23+34+65)为B,于是上面的算式就可以写成:

(1+A)×B-(1+B)×A

=B+AB-A-AB

=B-A

=(23+34+65)-(23+34)

=65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范文9

字母表示数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的教学内容,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和运算律基础上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感受字母的不同取值范围,从而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经历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这节课是认识方程的第一课时,学生理解字母这种抽象的知识难度很大,怎样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从而接纳运用这一知识是教学重点。因此我在上课时把书中的几个情景做了调整,换成了学生更常见的生活内容,学生学起来兴趣更浓,也在这几个情境中理解了字母的妙用。

【情景一】生活引入

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神秘的礼物,瞧,这是什么?

生:扑克牌

师:那老师要拿出一张来考考你,(拿出10)这是几?

生:10(接着再出示J)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在扑克牌中J就是11的意思

师:那Q、K、A呢?

生:Q表示12,K表示13,A表示1

师:在扑克牌中,可以用J、Q、K、A来表示一个数,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字母表示数”(板书:字母表示数)

【情景二】猜年龄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11岁,对不对?那你知道老师几岁了?

提示:老师比你们大11岁,现在你知道老师几岁了吗?

师:那如果你1岁时,老师几岁了?2岁?3岁呢?

师:如果从小时侯说一直说到老,写下来的话,是不是写到明天也写不完?那你能不能想个办法,用一个式子表示你和老师的年龄关系?师:a+11表示你们几岁时,老师的年龄呢?

师:当a=21时,也就是你们几岁时,老师是几岁?

师: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数字吗?表示500,行不行?

生:因为人不可能活到500岁……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看来在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生活中的数量时,字母所取的数要符合生活实际。

【情景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学得真好!老师送大家一首儿歌数一数。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__张嘴,____只眼睛____条腿

n只青蛙__张嘴,____只眼睛____条腿

学生汇报,引导:n×2和n×4可以写成2n和4n。

2.填空。

(1)1只手有5个手指;

2只手有10个手指;

n只手有___个手指。

(2)我们每76年才见到一次的哈雷彗星,在公元s年出现后,再一次出现将是公元_____年。

3.用字母表示正方形周长和面积。

如果用c表示正方形周长,a表示边长

如果用s表示正方形面积,a表示边长

反思与分析: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学生已经接触过,本节课是在已有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一步。在教学中,我主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和适度性。在教学中我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设计了教学目标。首先,我从学生比较常见的扑克牌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字母就在身边。再从自己和学生的年龄为切入点,引导他们从具体的事例中概括出内在的数量关系,再把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这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基础上,体验到许多数量和数量关系可以用字母表示的过程,尝试了在具体情景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字母灵活表示。渗透了符号化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实现情境创设的趣味性。本课一开始,我创设了“扑克牌”这一情境,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在探究阶段,我将教材中的情境“母子年龄”换成了更直接的“猜教师年龄”便于组织教学,学生在猜的过程中很活跃,在经过引导逐步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的方法,体会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洁性。在学生会用字母表示师生间年龄后,引入摆小棒,让学生明确加法和乘法的简写形式,让学生明白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范文10

一、理解五笔的特点

1、五笔之“五”理解一:五笔来源于我们汉字的书写,是我们汉字的最基本的五种笔画“一”(横,用代码1表示,指从左到右的笔画,包括提),“丨”(竖,用代码2表示,指从上到下的笔画,包括竖左钩),“丿”(撇,用代码3表示,指从右上到左下的笔画),“丶”(捺,用代码4表示,指从左上到右下的笔画,包括点),“乙”(折,用代码5表示,包括除竖左钩之外的所有带转折的笔画)。

2、五笔之“五”理解二:用键盘字母五五之数(最后的一个字母另作他用)。25个字母分成五个区,与五种笔画对应,分别叫横区竖区撇区捺区折区;每个区五个字母,也与五种笔画对应叫位,如“大”记为“横中撇或13键位”,并且和手指基本对应。

3、五笔之“五”理解三:字根排列的五条规律

规律之一:字根的首笔画代号通常与其所在区号相同。也就是说明要用一个字根时,如果它的首笔是横,就在一区内查找;首笔是竖就在二区内查找等。规律之二:字根的次笔画代号通常与其所在的位号相同。例如,字根“王”其首笔画为横,放在第一区;次笔画为横,放在第一位上,即第一区第一位“11”键“G”上。字根“七”的首笔画为横,次笔画为折,所以该字放在“15”键“A”上。字根“夕”的首笔为撇,次笔为折,所以该字放在“35”键“Q”上。根据上述两点,可以帮助我们较快地找到所需字根。规律之三:由单一笔画构成的字根,笔画数与其所在位号相同。例如,字根“一”笔画数为一画,所以在第一区的第一位键上,即“11”键“G”上。字根“川”的笔画数为三画,所以在第二区的第三位键上,即“23”键“K”上。规律之四:形相似或形相近的字根尽量放到同一键上。例如,字根“田”、“四”、“甲”形相近,所以同在“24”键“L”上。规律之五:义相同放在同一键位上,字根“氵”、“水”意相同,所以同在“43”键“I”上。

4、五笔之“五”理解四:汉字拆分的五大原则

①书写顺序:拆分汉字最主要就是按汉字的书写来进行,即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外边后里面。

②取大优先:“取大优先”,也叫做“优先取大”。按书写顺序拆分汉字时,应以“再添一个笔画便不能成其为字根”为限,每次都拆取一个“尽可能大”的,即尽可能笔画多的字根。

③兼顾直观:在拆分汉字时,为了照顾汉字字根的完整性,有时不得不暂且牺牲一下“书写顺序”和“取大优先”的原则,形成个别例外的情况。

④能连不交:请看以下拆分实例:“于”一十(二者是相连的)、二丨(二者是相交的);“丑”乙土(二者是相连的)、刀二(二者是相交的)。当一个字既可拆成相连的几个部分,也可拆成相交的几个部分时,我们认为“相连”的拆法是正确的。因为一般来说,“连”比“交”更为“直观”。

⑤能散不连:笔画和字根之间,字根与字根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散”、“连”和“交”的三种关系。

二、突破五笔字型教学中的难点

1、用形象实例总结“三种字形”、“四种关系”和“五种笔划”

五笔字型输入法把所有汉字按结构分为三大类:左右型、上下型和杂合型。一般教师都是通过举例来讲解这三种类型的定义,并通过“给出汉字让学生说出类型”的练习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字形的理解。但学生理解得快、记得快,忘得也快。在讲解字根组成汉字的四种关系(单、散、连、交)和五种笔划(横、竖、撇、捺、折)时也是如此。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一点,那么在以后讲解键外字的编码时问题就出现了,键外字的编码规则用到“能散不连、能连不交”,试想如果连“单、散、连、交”的关系都搞不清的话,还有可能写出键外字的正确编码吗?

所以,在讲解完这部分内容时,最好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字表示“三种字形”,四个字代表“四种关系”,一个刚好有五种笔划的汉字帮助记忆“五种笔划”。

例如:江南雨:代表三种字形(江:左右型,南:上下形,雨:杂合形)。

虫吃生果:代表四种关系(虫:单,吃:散,生:连,果:交)。

札:代表五种笔划(一:横,丨:竖,丿:撇,丶:捺,乙:折)。

这样,就可把“三种字形”、“四种关系”和“五种笔划”的记忆转化为对“江南雨虫吃生果札”八个字的简单记忆。

2、引导学生通过开发右半脑理解记忆字根表

五笔字型最难学的一点就是字根表难背。《开发人的右半脑》一书中说过,“把要记忆的内容变成比较古怪的一句话、一串数字或一幅画可以帮助我们记牢一些难以记忆的内容。”记字根时同样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把字根较多的键位上的字根编成一句易于自己记忆的话。例如:“V”键上有“女臼巛九刀彐”字根,我们可以编成“一个女孩拿九把刀,把山砍倒(彐),把日劈开(臼),三只小鸟吓跑了(巛)”。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把25个键位上的字根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编出25句话。

3、找出规律,让学生一眼说出识别码

识别码是讲解键外字编码的教学难点,“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与成字字根的编码易搞混;第二,难以找出正确的识别码。一般情况下,键外字的识别码都是通过“末笔字型交叉识别表”找出识别码,对“末笔字型交叉识别表”的依赖性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说出识别码的难度。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加识别码的规律总结成:一型字(左右型)加最后一笔码,二型字(上下型)加最后二笔码,三型字(杂合型)加最后三笔码。

三、五笔字型输入法的教学步骤

1、键盘指法教学

与英文打字教学一样,五笔字型输入教学也必须建立规范的键盘指法。五笔字型的指法与英文打字的指法是一样的。

2、字根教学

五笔字型的字根是分区组织的,整个键盘的26个字母除Z键用于替换键外,根据起笔分成横、竖、撇、捺、折五个连续的区,每个区再根据次笔的笔画或者起笔的重复个数分成五个键,这是总的字根编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根据这个规则对每个键上的字根进行逐个讲解,或者由学生进行逐个核对就可以解决字根的编码问题。偶尔有不能用这条规则解析的是少数,可以要求学生单独记录,反复记忆。

3、一级简码的集中练习

一级简码就二十五个汉字,为提高输入速度而将最常用的二十五个汉字定为一级简码字(简称一码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打一个字母键再加一个空格键就可打出来。一码字的练习是,学生取几张报纸,在报纸上圈出一码字,然后校对25个一码字,找出遗漏的一码字。这个练习对熟悉一码字很有效果。然后上机用练习软件作一码字打字练习。

4、拆字规则的教学

在学习一码字以外的字之前需要先学习拆字规则,可以举例讲解每种拆字原则的实际运用,主要还是要落到练习上来。在使用练习软件练码字的过程中,大部分字都可以正确拆解了,但是少部分不能正确拆解的字,应该要求学生逐个记录到纸上,并查出正确的编码,反复练习。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范文11

一、 设置大量的具体情境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其实不然。这是学生从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量向用字母表示数量的过渡。由于用字母表示数量与实物的实际数量不是一一对应,因此抽象性极强,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更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据此,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我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境,使学生有了一个从具体到更抽象的依据和支柱,使学生在学习抽象的代数知识中感到言之有物,了解到代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实际价值。

二、 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新《课标》强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此,在课始,我引导学生介绍自己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信息,理解用字母可以表示数,再将这些已有知识推广到含有字母的式子,就是在数字关系式中加上了字母。这样的引入,让学生感到既轻松又自然,对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这一知识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新课教学这一环节,我运用学生容易懂而又感兴趣的题材,即引导学生猜测两个密闭盒子内各装着 几个球。由于学生具有好猜测的心理,这一设计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没有费很大的力气就理解了抽象、陌生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这一知识,更可喜的是中下等学生基本上消除了畏难的情绪。

三、 采用比较的教学方法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间的关系是教学难点,要弄清式子表示的数量关系,首先要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再联系情境,才能找出其中的关键所在。在此,我采用比较的方法,如,乒乓球可以用a来表示,也可以用b-3来表示,通过比较b-3与a在表达意义上的不同,进一步读懂a+3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内涵,使学生很清楚地弄清“含有字母的式子”比单独一个字母表示数量的意义更丰富。

四、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很多的环节中,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交流,学生们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本来已有些把握,加上听取同伴的看法和见解后,进行了知识间的融合,从而获得更系统、更清晰的概念,这样,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其热情的喷发就不言而喻了!

当引导学生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这一环时,我没有采用“授——受”的方法,而是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学生充分地享受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产生了学习的主人翁的自豪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用字母表示数练习题范文12

我国的孔子就主张“因材施教”,是最早的个性化教育的思想雏形。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不同的学习者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建构结果。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倡导个性化学习,就是遵循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心理规律,根据学生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倡多样化的直接经验的获得,丰富个人体验,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在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各自不同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本课堂。

一、依据学情,分层设计目标,构建生本课堂

教学目标的一刀切是课堂教学低效的主要问题。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层次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是实施个性化课堂教学的前提。

特级教师季国栋老师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 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意义,会根据字母取值口头求简单的代数式的值。2. 初步熟悉代数式的简写。3.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和符号化思想。在目标的设计中,教者运用了这样的关键词“初步理解”、“会”、“初步熟悉”、“体会”、“感受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关键词层次鲜明,切中要领,要求得当。围绕这个目标,教者设计了“神奇的魔盒”教学策略,堪称经典。

课上,为了让学生初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既表示结果也表示数量关系,教者设计了神奇魔盒的教学环节:

(1)出示魔盒,演示神奇之处。学生说个数,课件演示从魔盒出来的结果。

(2)学生猜测,揭示魔盒秘密。鼓励学生猜想验证:a+10表示的就是出来的数。

(3)将字母作为数学对象,理解意义。这时,师揭示,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进入魔盒的数是变化的,出来的数也是变化的,然而“a+10”所表示的关系却是不变的。正如开普勒所说,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关系。

不难看出,教者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给足学生自学与交流的时间,进行适时的小结,层层递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顺学而导,学法自由选择,构建生本课堂

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内部需求、学习风格和外部学习环境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其根本出发点和核心还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

特级教师钱金铎老师在教学《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时,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黑板的面积与桌面的面积大小差别很明显,我们经过观察便能很容易地知道它们的大小。这种比较的方法叫观察法(板书)。

师:(实物呈现:两块长方形的红白硬纸片面积大小相差无几,红纸片面积略大一点,使学生更容易看成与白的一样大)这两块硬纸片的面积又是谁大谁小呢?

学生根据观察,说出自己认为比较大的纸片。接着,师问:现在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问题还不能解决。那么,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进过组织讨论,有的学生说可以用测量法,有的学生说用重叠法。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这些都是观察法。观察法的局限性是很难准确地判断哪个面积大,大多少。“师:重叠过程结果发现还是很难说出谁的面积大,怎么办呢?”进而水到渠成,引导学生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

如此,通过师生对话,逐步从观察法、测量法、重叠法到数格子法的筛选的过程,引入了数格子法,并且突出了还必须统一格子的大小才有意义,进而引入面积单位的概念。解决了为什么要学习面积单位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内容的意义,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面向全体,组织分层训练,构建生本课堂

课堂练习习题的编排要有层次性,必须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注意沟通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练习的层次性。在练习时,无论是习题的份量、难度的大小,还是练习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做到学习好的学生能吃饱,学习较差的学生吃得了。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各自体验成功。

贲友林老师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组织了多维度的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口诀、运用口决。

师:7是个很神奇的数,我国古代有很多问题都跟七有关。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古诗《枫桥夜泊》)。

首先,从儿童熟悉的古诗入手,复习7的乘法口决,接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7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编7的乘法口决,学生兴趣浓厚。同时,学生关于7的乘法口决的认识又跃升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时,教师又问:还记得七个小矮人吗?(课件出示7个小矮人,并配音呈现“1个矮人1张床,7个矮人7张床;1个矮人两只碗,7个矮人14只碗……”的儿歌文字)师: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什么意思?师:那好,请同学们下课以后把这首儿歌继续编下去,好不好?

生(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