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3篇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3篇

时间:2023-01-11 10:43:50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3篇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篇1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能够深化小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有效巩固,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双减”政策下,作业的设置要关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结合,更要回归到教育的核心———学生的发展。本文主要着眼于学生发展,在此基础之上,以主体性、差异性、开放性为原则,根据学生能力水平和教学内容,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作业精准定位,精准施策,从而因材施教,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以生为本,尊重差异

小学语文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本质就是关注小学生的差异性、主体性、发展性,为每个学生布置与其相适应的作业,以促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第一,在具体设计时,需注重学生在整个过程的主体性,教师要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观念,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发挥,相信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敢于放手,激发学生在作业完成中的原动力,以促使学生实现良好发展。第二,设计需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的双眼需看到每一个学生,而并非是大部分的学生,需切实注重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于每个学生而言,其自身的学习水平、理解能力、基础知识等都有所不同,并不一定沿着相同的速度、相同的路径,完成全部任务。因此,设计分层作业的时候,应充分遵循作业个性化、有针对性等特点,丰富作业内涵,全面认识作业功能,让完成作业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二、优化设计,注重实质

语文教师应避免只注重外在时间的控制,忽视具体引导。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研讨水平,明确作业目标,根据班级情况,诊断教育教学情况,综合思考每个相关的要素,自主设计作业,例如完成作业时间性、思考力、多样性、发展性等各要素,从而实现有效的分层作业。以六年级为例,在“双减”的背景下,按国家规定学生晚辅的作业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而60分钟须考虑其他学科的时间,分给语文的时间分量也就是20分钟以内,如何让学生在20分钟内达到巩固、提升呢?首先,教师要解放自己的观念。大部分教师会认为20分钟连词、句、段巩固的时间都不够,提升的部分是优等生的事了。这样的模式只会让学生陷入题海战中,可能60分钟都不够。难道只有机械的抄写这一种方式吗?以教师头痛的生字为例,教师常常会发出灵魂拷问:“那么简单的一个字,怎么就不会呢?”多一点少一横都是错别字,学生是真的不会,因为缺少分辨力,只会导致错别字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提升分辨力。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作业。我们一起来当福尔摩斯。裸祼luǒ露的()是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蒸zhēnɡ饭的()是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这是六年级下册第8课的一次生字作业,此作业的设计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时间短。选取了两个出错率最高的生字,对其他没难度的生字放手,缩短时间,精准选择。二是提高兴趣。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最高,化身福尔摩斯的设置,将学生放在了主动的位置,个个都是“侦探高手”。三是梯度提升。写出()里对的字,达到了巩固效果。“理由”的设置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这个环节的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辨析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并照顾了各个层次的学生。

三、多样化设计,减负增效

1.关注学生兴趣需求。大部分小学生好奇心强,形象思维较强,喜欢涂涂画画,语文教师可关注学生这样的兴趣点,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完成作业。学生可依据其生活经验,根据文字,通过点、线、面勾勒出相对明确且较为简单的图形。2.注重学生智力多元化。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学说提到人类的智力是多元化的。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整合学生的多元智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例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可组成学习小组,实地走访调查,对所见所闻所为形成调查报告,提升学生的参与、协调、社交能力;学习《故宫博物院》,可让学生化身为导游,设计最佳游览线路,这种角色扮演可提升学生知识的储备能力及全面考虑事情的能力……这类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展示自我、体验成功,还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以发展,从而促进学习。3.“自留地”式作业。相同的作业,小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一些与自己的学习状况符合或者自己需要增强的部分,可以多选择,也可以少选择,具体情况都由学生自己确定,但每个学生都需要完成一定的作业。

作者:钟美满 单位:龙川县老隆镇第二小学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篇2

一、基于素养,精准制定目标

1.紧扣要素,设定单元教学目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民间故事”为主题,以“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和“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为语文要素。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应从字词句、阅读、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多个维度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图表略)。2.立足整体,明确单元作业目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相连,本单元作业目标建立在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是与教学目标的对话,两者相互照应;作业目标的达成情况也是对教师教学目标的检测标准之一,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调整。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笔者制定了如下表所示的8条单元作业目标。单元作业目标是教师设计作业的重要依据,可以基于整体目标对作业的活动进行综合考量。基于单元视域下的单元作业设计,是避免作业呈现不延续、碎片化的有效途径。同时,从上述作业目标中可以看到,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作业的学习水平以应用与综合为主,也是素养导向下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二、依托目标,开展作业闯关活动

1.研目标,分设知识点。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前,必须充分研读本单元教学目标与作业目标,对目标进行整合与分类。教师可综合本单元需要掌握的知识,以“闯关活动”的形式呈现作业:第一关,字词乐园;第二关,“民间故事达人”选举;第三关,民间故事连环画设计大赛;第四关,民间故事征集活动;附加关,民间故事“最美人物”评选。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可发现不同关卡之间体现了一定的逻辑关系,由基础到综合,由易到难,螺旋上升。以基础知识作为起点,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附加关则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继续闯关,满足其学习欲望,实现能力分层。试以以下几个闯关活动为例。该项设计对应单元作业目标中的第5条,这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传统作业常常忽略口语作业的布置,或流于形式,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素养。因此,该项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运用课内学习过的“创造性复述”的方法,以选举“民间故事达人”作为活动内容,提高学生兴趣。同时加入了具体的生活情境,拓宽了作业的空间范围,利用社区资源,让学生在社区中进行民间故事宣讲推广,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民间事的征集实际上是为了达成单元作业目标中的第6条,以“民间故事”征集为活动导向,让学生主动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将自己所阅读的内容,运用缩写的方法,进行故事的简单介绍,对应了作业目标中的第7条,培养学生的语言弹性,在实际场景中引导学生建构与运用语言。我们还设计了附加关——民间故事“最美人物”评选,请学生为喜欢的人物撰写赞美词。附加关的设置指向本单元的“快乐读书吧”,但基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完成前面作业闯关中已遇到一定的障碍,或由于阅读速度的问题,部分学生无法实现从单元课文走向整本书阅读,并对书中人物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与评价。因此,此关卡体现分层设计,主要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阅读素养,扩大阅读面。评 价·测 试2.观进度,串联逻辑线。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把控教学进度与作业进度,寻找适切点布置作业,落实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方法性指导。串联上述关卡,我们发现其构成的是学生本单元的学习路径,“闯关活动”的作业回扣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际上训练了思维逻辑,这也是一个训练多项能力的过程。3.究学情,构建思维面。本单元作业设计中,民间故事的创造性复述要求学生在不改变故事基本情节的基础上,改编复述顺序,加入细节描写,配以动作、神态等进行故事复述,其本质上是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民间故事征集活动”中要求学生缩写故事进行推荐,使用删减或改写等方式对长篇民间故事进行缩写,本质上是指向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训练。由点成线,由线成面,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每一单元作业都构成了独特的学习路径,学生对所学的目标有清晰认知,从学会走向会学,激发了学习的内驱力。

三、立足整体,重构评价体系

1.因材分层——让评价“精”起来。相较于传统作业评价,单元作业评价基于整体对学生进行评价,分设阶段性评价和整体评价。在阶段性评价中,对学生进行星级评定。同时加入同伴与自我评价,让评价主体更多元。针对能力较弱的同学,教师在评价中可弹性增加奖励,鼓励学生继续闯关,保持学习信心。2.指向素养——让评价“活”起来。传统作业评价中大多关注是非对错,以等级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而素养导向下的单元作业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察,包括书写、绘画、表达等多方面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指向素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选书写、绘画、表演等“小达人”对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鼓励。3.多样形式——让评价“趣”起来。通过多种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评价类的活动,让评价更有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小小命题人”活动。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自主命题,加入作业设计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通过命题的方式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2)单元作业档案卡。在完成单元闯关检测后,学生将本单元闯关成果进行评选,如“最美连环画”等,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并汇编成班级作业档案,每个单元成果单独成册,学期末进行表彰。

四、单元作业设计经验总结

1.初步建立并实践了单元作业具体实施的流程与模型。根据研究与实践,初步建立了单元作业实施模型,从单元教学目标出发,最终又指向单元教学目标。过程中以活动为载体,用若干“闯关”的形式呈现作业,让学生拥有明确的作业目标与达成目标的作业路径。以此作为学生思维的触发点,制定以素养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最终重新指向本单元教学目标,形成完整的回环。2.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单元作业设计的尝试中,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大大提高,更乐于完成作业,挑战任务,在活动中掌握方法,真实地运用在实践中,表达素养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发展与提升。

作者:张嘉玲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篇3

小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之前或者课程结束之后,进行有效的课前作业预习,不仅能理清课上的语文学习体系,从而快速掌握课上所学内容,加快学习进度;也能够在课程结束之后,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强化记忆力,改善学习方法,从而不断提升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一、“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预习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小学语文预习作业的设计缺乏一定重视,并且对小学语文预习作业的认知存在一定偏见。例如,部分语文教师不是很重视课前预习,认为语文预习作业作用不大,于是只是让学生翻翻书、看看生僻字等等,并且认为这些预习内容完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一笔带过。所以往往没有针对小学语文预习作业进行有效设计。在这种背景的影响下,会导致学生缺乏预习能力,甚至不去预习课程,并且不了解预习课程的目的是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对语文课程预习的兴趣,缺乏预习积极性。

二、小学语文预习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1)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现阶段,小学生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能够为其以后的个人发展带来重要意义,并且体现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就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并且促进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小学语文预习作业中,对课程知识进行有效预习,对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课程预习习惯,是需要长期进行培养的,并且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往往比较浮躁,好奇心较强,对一些学习计划的持续性较弱。基于这种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可在小学语文预习作业中进行有效设计,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得小学生对作业预习产生浓厚兴趣,强化预习积极性。继而通过长期的作业预习,来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学习效果,促进语文学习质量的提高,继而有效面对未来的语文课程学习,为此打下坚实基础。

(2)强化学生课前预习质量现阶段,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语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一般预习时间较短,并且只是简略地针对语文课文或者相关生僻字进行浏览,没有达到真实预习的价值。这种预习方式只能粗略地查看将要学习到的内容,无法加深记忆,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应对小学语文预习作业进行有效研究和创新设计,采取相关改进手段和创新技术,来提升作业预习的多样性和完善性,从而帮助预习作业发挥更大价值,提升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培养,以及预习质量的提升。

(3)提升语文教师教学效果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将教师和学生、教材互相衔接的动态平衡教学方式,并根据教学大纲的需求,以及教学目标的方向,结合课程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生个人特点,来进行科学完善的教学过程。因此,应有效提升学生与教师、教材之间的动态平衡,从而使语文教师根据这种动态平衡,来针对性进行教学。现阶段,有效应用小学语文预习作业来解决教学问题是十分有效的。通过对语文课程的课前预习,能够帮助教师分析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联系性,并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来将学生不理解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重点教学讲解,继而通过站在学生的观点上,来科学合理地规划语文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能够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更具有准确性,从而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发展提升。

三、小学语文预习作业设计的相关注意事项

(1)作业预习设计应具备多样性小学生的年龄段较低,因此个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控能力较弱,并缺乏实践思考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预习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明确教材内容,使预习作业设计具备一定多样性和完善性。在课文知识的预习内容制定上,应该有效划分任务界限。并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进行适当调整。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应该减少预习作业的工作量,并且增加预习有效性环节的设计;而针对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也应在预习作业的设计上,来布置一些能够使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的内容和相关问题。例如,在语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性为学生制定相关预习任务。“吃水不忘挖井人”本身作为一句谚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类似谚语的调研,通过进行网络查找、课下交流询问等方式,来找寻一些相似的谚语句子。通过对谚语内容的有效搜索,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来提升预习效用,丰富了学生的课下预习方向,并且提升了学生的作业预习积极性,提升了预习兴趣,拓展了更加宽广的知识面。又如在课文《永生的眼睛》的预习阶段,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熟读全文,继而通过对全文的阅读,进行阅读理解的写作,写下相关阅后感或者新的体验。在预习结束后,课程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主动问询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预习,来设计相关教学问题。例如向学生提问,琳达一家人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和价值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精神?通过这种多样化的预习作业设计,能够有效丰富语文预习作业内容,强化学生预习体验,促进预习质量的提升。

(2)作业预习应紧随课程关键内容有效针对语文课文中的关键阅读内容进行学习,并掌握总结课文大意,是小学生进行语文课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进行预习设计时,要结合课文的中心思想,仔细钻研和挖掘文章的结构等,不能只停留在字词的学习上。这种片面的预习过程,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实际的语文课程学习中,无法跟进教师的教学节奏。因此,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紧随课文关键内容,并针对一些文章关键词、关键段落的学习,来强化预习效果。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来紧抓关键内容的预习设计,并针对学生的预习内容,有效分享相关预技巧和手段。例如,在小学语文的外国名著学习中,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鲁滨逊漂流记》这种长课文的预习设计过程中,学生可能面对长课文没有下手的地方,此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分享有效预习技巧技能,告知学生正确的阅读方式和预习技巧。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的预习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创建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表达个人情绪,并将自己带入故事中,与女主人公的经历情绪结合,从而有效理解文章含义及其中心思想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设置读后感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进行阅读预习后,写出对文中主人公命运的感受,以及悲惨结局产生的原因,给自己带来了哪些体验,等等。通过课文的有效预习,使学生拓宽知识面,挖掘文中更加深刻的含义,提升学生对课文关键内容的学习认知,以及相关理解。

(3)跟随课文预习作业本质,设计有效预习任务小学语文预习作业的有效设计,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并且是需要服务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在小学语文预习作业设计中,除了要使预习作业的设计具备一定多样性、紧随课程关键内容以外,还需要丰富预习内容,拓宽预习维度,从而跟随课文预习的本质意义,来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文预习。此外,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预习作业设计时,对于预习作业的系统性也十分重要。例如,通过对课文《金色的鱼钩》进行预习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设计此类型的预习任务:第一,应对文章进行两遍有效阅读,提升对课文的掌控认知,并在阅读过程中对生僻字进行自主学习,解决并理解生僻字的读音、含义;第二,通过询问搜索,或者交流沟通的方式,来了解课文内容反应的现实问题,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第三,应该在预习过程中有效划分课文结构,总结每个结构的段落含义,并在总结过程中,针对个人喜好的句子段落进行摘抄。从而达到跟随课文预习作业本质,设计有效预习任务的目的,促进学生语文作业预习的质量提升。又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的古诗单元,涉及了3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围绕这些故事,即需要学生能了解生字、生词,还要对古诗会读、熟读,同时了解这些古诗表达的意境。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单元的课前预习作业:第一部分是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背诵;第二部分是生字新词,对古诗涉及的字词进行读写和默写;第三部分则是梳理内容,对古诗的内容进行基本的了解;第四部分是思考问题,让学生圈出古诗描写的事物,说出古诗描绘的景物;第五部分是“我有疑问”,让那个学生在预习完哪里不明白的地方写下来;第六部门则是延伸阅读,再找几首和春天相关的古诗进行阅读。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全面地让学生掌握单元知识点,并且由浅入深地进行预习,对课堂教学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综上所述,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小学语文预习作业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效果提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语文预习作业的有效设计,能够利用其设计的创新性和巧妙性,来不断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提升。现阶段教师在小学语文作业预习设计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从而强化学生课前预习质量,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作业预习设计应具备多样性、系统性、完善性,紧随课程关键内容,设计有效的预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预习作业的价值,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陶婷 单位: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第一回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