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留守中小学生交通伤害探讨

留守中小学生交通伤害探讨

时间:2022-03-18 09:34:34

留守中小学生交通伤害探讨

儿童是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弱势群体[1],农村儿童是伤害干预的重点人群[2]。全国妇联2013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已达到9683万人,其中6岁~14岁留守儿童达3762万人[3]。道路交通伤害是我国1岁~14岁儿童的第二位死亡原因[4]。为此,本文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交通伤害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农村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和交通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省6个市的8个乡镇抽取8所农村小学和5所初中,按照国务院意见提出的留守儿童界定标准: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或者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年龄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符合以上标准的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1.2调查方法

采用一人一表的自编调查问卷对13所学校的留守中小学生进行回顾性调查。由组织培训的调查员当场解说,而后由留守儿童填写问卷,问卷当场收回。

1.3交通伤害的判定标准

根据伤害的定义,本研究将有下列4种情形之一者纳入交通伤害统计:①发生交通伤害后经过紧急处理者;②因交通伤害到校医院、医院诊治者;③发生损伤后休息半天以上者;④因伤死亡者。在1年内,受伤害多次则各计1例,同时受伤害多种也各计1例。

1.4调查内容一般情况

①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年级、上学交通方式、居住地交通环境等。②伤害情况:交通伤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伤害的类型、部位、形式、原因等。③伤害的结局:伤害的程度及治疗情况等。

1.5统计方法

以率和比为主要指标,内容包括:①交通伤害情况的描述性分析。②交通伤害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分析。③交通伤害的类型、原因等比较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8个乡镇13所学校的968名留守中小学生,其中小学8所,632人;初中5所,336人;男生482人,女生486人。一年中共发生伤害288人,426人次,交通伤害发生率为44.01%。受伤者中有27.78%(80/288)的学生一年中发生2次及以上伤害。

2.2伤害的人群分布

留守的中小学生男生交通伤害的发生率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

2.3交通伤害发生部位

受伤部位在下肢、上肢、头面部、躯干、多部位、内脏,所占比例依次为29.81%,24.41%,22.07%,13.62%,7.98%,2.11%。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机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交通事故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青少年和儿童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5]。近年来,儿童交通伤害的研究越来越多[5-7],且多基于交通或卫生部门的监测资料,对儿童交通伤害的特征、原因进行分类分析。而对农村留守儿童交通伤害系统调查,探讨其在不同儿童群体中的发生频率并比较其差异,分析留守儿童交通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鲜有报道。本次对安徽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交通伤害调查结果显示伤害发生率达44.01%,高于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的32.4%[8],且远高于我国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人次发生率的6.80%[9]。差异较大,可能与调查范围、研究对象不同有关,而且对于伤害的界定标准也不尽相同[10]。但该地留守儿童交通伤害率之高应引起政府、学校、家长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可能该地的交通设施、交通环境是促使交通伤害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不足,也会导致伤害率居高不下。男生发生率(52.28%)高于女生(35.80%),与同类研究类似[11],可能男女生性格不同,男生较女生好动,更多有在道路上打闹行为,从而忽视了交通安全;初中生交通伤害发生率高于小学生,可能与多数小学生上学有家长护送有关。伤害发生的季节分布特点是夏、秋季高于春、冬季,可能农村中小学生在夏、秋季衣服单薄,缺少受伤时的保护,而且夏、秋多为农村农忙季节,家长护送上学也会减少。受伤时段以下午最多,概因中午部分同学在学校就餐,且下午放学学生急于回家,疏于对安全的重视。故学校与家长应加强此时的安全提醒与教育。交通伤害原因以走路为多,主要是外部交通工具对学生造成的意外伤害。而引起受伤常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或三轮车、摩托车或助动车,分别占48.59%,29.81%,与陈建东等[12,13]调查结果类似,可能与农村地区交通工具的拥有情况有关。农村经济落后于城市,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或三轮车、摩托车或助动车,为减少交通伤害的发生,宜加强此类车辆的管理。另外,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匮乏,安全知识掌握不足,无规范的安全行为也是造成交通伤害的原因之一,调查发现22.73%的学生没有学习过交通规则,52.48%的学生骑或乘坐摩托车从不戴盔。建议:学生在交通伤害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其家长对交通安全意识的缺乏、违规行为、交通执法不严、道路硬件设施的缺乏等[14]。所以,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监督,交通部门应加大对中小学生违反交通规则的管理,政府应加强对农村道路设施的改善,从而提升农村交通环境,规范道路文明交通行为,降低农村留守中小学生乃至农村居民交通伤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荣峰,陈雪,陶磊,等.7735例道路交通伤害病例分布特征分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5,31(5):61-64、88.

[2]薛晓丹,张颖,王德征,等.2015年天津市14岁以下儿童伤害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17,32(9):774-777.

[3]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6):30-34.

[4]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2015[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44-248.

[5]李美莉,王莉,石倩,等.2002—201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交通伤害发生率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5):533-537.

[6]钟节鸣,郭丽花,赵鸣,等.2010—2014年浙江省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病例特征分析[J/CD].伤害医学(电子版),2016,5(2):22-26.

[7]鄢涛,王森,姜伟,等.德阳市儿童道路交通伤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措施[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1):34-36.

[8]胡洋,宇翔,廖珠根.中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的Meta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3):4240-4243.

[9]余小鸣,王璐,徐海鹏,等.我国城市学龄儿童青少年伤害现状及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52-55.

[10]王湘,林继斌.贵州省布依族苗族山区学龄期留守儿童及监护人意外伤害知识知晓度的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3):23-24、66.

[11]谌丁艳,熊华威,王赟,等.深圳市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伤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7):1075-1078.

[12]陈建东.汕头市初中生道路交通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8):1255-1258.

[13]袁其微,农乐颁,黄萼华.道路交通伤害与公共健康的伦理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76-78.

[14]陈瑶,王书梅,叶周丰,等.小学生交通伤害干预定性访谈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0):1447-1450.

作者:王玲玲 刘国礼 邹羽彤 孙贝贝 王郸丹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