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美术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美术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时间:2022-07-18 11:39:31

美术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美术课堂教学艺术研究:浅谈美术课堂教学艺术

当你站在讲台上,讲着理论性较强的课,布置一套新的作业课题,入学不久的新生们却只是迷茫不知所措时,你就会感到在接下来的课堂作业中个别辅导别有分量。

艺术教育中对学生习作的个别辅导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实在的工作,有时手把手就像师傅带徒弟一样。这是由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再现代化的艺术教育也不能完全脱离这一古老的传统方式。基本规律也好,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好,无论是被梳理得如何清楚明了,都得通过人去教。任何一种实践本领,都不可能用文字表述完备,这如同即使看菜谱也不一定能烧出美味的佳肴一样。

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再好的大纲、计划、教材与习作课题设计,要变为学生的一张较为理想的作业,这是一个颇难预测的过程。这个过程如同一个电影导演,拿着分镜头剧本在给演员说戏,诱导演员寻找感觉,掌握分寸,进入角色,而理想的剧本案头准备与演员状态之间的距离就成为问题的所在。教师在个别辅导中必须无限缩小这个距离,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在美术教学中,大量新课题的设计,使大家无根可寻,无据可依,这就更显示出个别辅导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个别辅导不仅是美术教学的一个具体实施过程,而且是上好美术课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在上美术课时,个别辅导讲究的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现与培养学生艺术的个性,那么在开始的基础训练中则要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对课题的理解能力及具体的处理形式,从而引入到一种正确的轨道上来,熟悉与掌握一种方法甚至是模式,即从无法到有法。

对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训练的辅导,尽管在教学中可以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地开展,但其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活的优秀,那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看出,即使是最简单的基本课题,也有一个开动脑筋的问题,而且这个脑筋得动在点子上。思路不对的习作,只能使人啼笑皆非。大量独创性的课题设计是美术教学的一大特点,这就更促使学生要开动脑筋,当然这些课题本身也会启发、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展开。如何把作业做得有意思、有情趣、有想法,思维的正确与否、充分与否是一目了然的。我们既要花力气、费口舌地纠正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与不良习惯,这是理顺正常思维渠道的前提,又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哪怕是幼稚的想法,而要保持他们的兴致和情趣,因为一旦真正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就具备了点石成金的本领。

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在许多情况下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真正地解决好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在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方面系统地下更踏实的功夫。

在个别辅导的过程中,培养运动状态的思维方式,多做草图,重视作业过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发现不少学生出于一种片面的理解,在做作业时谨小慎微,把表面挺括、精细作为完美的标准去追求,因而并不在草图上下功夫,呈现一种单一的线形思维的状态。这种片面强调制作感的作业标准与完成方式给其带来了一种束缚创造能力发展的紧张感与压迫感,为了扭转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做草图,做多种构思与方案的尝试,强调一种对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多种构成方法、多种色彩关系、多种描绘手法表现,使学生将完成作业的过程变成一个不断尝试各种可能性的过程,重视并抓住这个过程,而不是急于完成作业。作业只是这个过程的结果,没有这个过程,任何作业都缺乏实际的意义,因为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一种完成课题的方法。如在美术字课程中,不少学生开始时一味地使用尺与直线笔,而忽略了字的结构、比例与笔画的关系。后来让他们做徒手练习,将注意力放在大的方面,使练习量大为增加,进一步引发学习兴趣。在色彩课的变调练习中也是如此,关键是让学生如何来变,而不是在“平面”或“写实”这一外表形式上做修补。同一对象作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不同构图、不同方法的练习,这样学生对对象色调关系的理解就较为透彻了。

学生做作业时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只满足于教师所规定的基本要求,有“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倾向,即作业效果刻板,不够丰富生动。针对这个问题,我曾向学生举过这样的例子:做作业如同参加足球比赛,不能只以不违反规则为满足,而是要在不犯规的前提下以进球取胜为目的,乃至要争取成为球星。在这儿,守规则不是目的,只是取胜的基本保证。这又如同会讲普通话并不一定就是话剧演员一样,演员是用普通话去演戏,但这只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基本需要。这一现象实际上涉及对待作业的标准问题。可以说完成作业有两个标准,即低标准与高标准。低标准即完成一张作业,仅仅以完成为目的而已。而高标准则是以作业完成过程为磨练,得到更多作业完成后纸面上图形、色彩、造型、绘制手法以外的东西,在高一级的层次上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应该看到,一个单元、一门课程并不能做出多少作业,数量是很有限的,所以如何在有限的习作中解决诸多的问题,打下既有宽度又有深度的基础,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本领就显得极为重要了。而这又是过渡到全面专业设计实践中解决更多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一。

个别辅导中使人头痛的一点是,绝大多数学生的艺术视野较为狭窄,审美基础与鉴别能力空白如纸。而这种鉴别能力的提高实际上是做出较好作业的一把钥匙。常见有不少同学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纸面上常有闪光之处,有一些好的苗头,但由于他们把握不住火候,往往转胜为败。而这种不善于控制效果的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缺乏敏锐的鉴别能力、好坏不分。没有一定的鉴别水平,就会变为艺术上的“睁眼瞎”,就不会选择资料、利用资料。所以他们有一种对印刷品的盲目崇拜,眼光死盯着一些俗不可耐的东西。因此我们在向学生大量介绍各类优秀的典范作品的同时,也向学生指出一些劣作的丑陋之处,一正一反,对学生鉴别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按以前的说法,教师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首先要有一缸水,但在信息普及的今天,教师在缺乏集中、更新,乃至出国进修的情况下,这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但要紧的是教师要能告诉学生到哪里去找水。

课堂教学中个别辅导的效果与教师的有无威信乃至个人魅力是分不开的,它并不完全取决于地位、职称、年龄,而在于与学生思想与语言的沟通,因为在辅导作业的同时自然是产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的程度是重要而关键的,对许多关系与问题起着微妙的调节作用。它还在于教师是否对艺术教育有着深邃的理解和把握及一定的当代意识。学生对教师及辅导的兴趣有时会成为其求取知识,获得专业上进取的稳定倾向,以至成为一种内驱力。

美术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美术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美术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影随形,美术的社会作用远非其他艺术可比,美术的综合素质高,其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会丰润饶益,表现在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商业美术、环境艺术等等方面,在工艺美术和建筑中,美术的价值尤为突出,促进着人们的文明之发展。下面将教学体会略作分享,敬请匡误扶正。

一、培养学生认识美的能力

审美是一种实践活动。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术教学的内容,大都来源于大自然的事物。为使学生认识美,带领学生到自然界中进行观察体验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教学中,让学生走出教室,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分析,去感受。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艳艳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笑,此四时之美;风霜雨雪,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气候变化之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人与自然共融,此自然和谐之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绝伦的形色之美。

在这些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体验、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去锻炼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从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二、学生预期培养目标

1.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能够达到正确地看待人生,规划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对事物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对美术的理解、欣赏能力与水平有所提高。

2.能够达到确立学习目标,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的能力。具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总结、反思的习惯。

3.让学生能达到认真上好每节美术课,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同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意志坚定,不怕挫折,正确认识自我,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自信心,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和较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4.在审美与表现方面,形成珍视自然、文学、艺术和科学之美,热爱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色彩,具有辨别美与丑的感觉和直觉的审美素养。具有创造美的欲望和思维,具有应用艺术美化生活能力的审美表现。形成鲜明的美术教学风格,提升教学品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而奋斗。

三、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与需要

一头牛,一棵树,前人画的作品一样能够震惊于世。牛,一些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不是很了解,更不要说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了。在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树我们随处可见,树在自然界中不可缺少,它具有韧性,呼唤春天,在冬天与严寒共舞;在阳光下,在夜里,它美丽多情,魅力无限,树影婆娑,随风起舞,它姿态万千风情万种;树有坚强的意志,它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抵御风沙,保护着自然环境,为地球的绿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树平凡而伟大,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吟诗作赋,歌唱树、赞美树,说到这里,对我们中学的学生来说,非常适宜,因为书画同源,画好一幅美术作品,可以题一首小诗,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这都不是陌生的,也不是非常之难;画树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界的情怀,让学生进一步对树有所了解,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对艺术的追求兴趣。现在,《苍松翠柏》的教学内容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学习世界,提示了树在山水画中的重要意义,为丰富绘画尝试以及进一步了解山水画提供了一种学习路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学习美、研究美的各种活动中,与美术相比,其他艺术相形见绌。没有美术,人生的乐趣大为逊色。没有美术,艺术殿堂便不再丰实。美术学习与生活不可分割,丰富着人类的文化生活,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

美术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美术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美术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影随形,美术的社会作用远非其他艺术可比,美术的综合素质高,其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会丰润饶益,表现在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商业美术、环境艺术等等方面,在工艺美术和建筑中,美术的价值尤为突出,促进着人们的文明之发展。下面将教学体会略作分享,敬请匡误扶正。

一、培养学生认识美的能力

审美是一种实践活动。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术教学的内容,大都来源于大自然的事物。为使学生认识美,带领学生到自然界中进行观察体验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教学中,让学生走出教室,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分析,去感受。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艳艳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笑,此四时之美;风霜雨雪,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气候变化之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人与自然共融,此自然和谐之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为我们展示了精彩绝伦的形色之美。

在这些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体验、分析的过程中,让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去锻炼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从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二、学生预期培养目标

1.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能够达到正确地看待人生,规划发展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对事物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对美术的理解、欣赏能力与水平有所提高。

2.能够达到确立学习目标,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的能力。具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总结、反思的习惯。

3.让学生能达到认真上好每节美术课,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同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意志坚定,不怕挫折,正确认识自我,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自信心,有较强的意志品质和较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4.在审美与表现方面,形成珍视自然、文学、艺术和科学之美,热爱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色彩,具有辨别美与丑的感觉和直觉的审美素养。具有创造美的欲望和思维,具有应用艺术美化生活能力的审美表现。形成鲜明的美术教学风格,提升教学品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而奋斗。

三、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与需要

一头牛,一棵树,前人画的作品一样能够震惊于世。牛,一些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不是很了解,更不要说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和观察了。在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树我们随处可见,树在自然界中不可缺少,它具有韧性,呼唤春天,在冬天与严寒共舞;在阳光下,在夜里,它美丽多情,魅力无限,树影婆娑,随风起舞,它姿态万千风情万种;树有坚强的意志,它深深地扎根在土壤里,抵御风沙,保护着自然环境,为地球的绿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树平凡而伟大,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吟诗作赋,歌唱树、赞美树,说到这里,对我们中学的学生来说,非常适宜,因为书画同源,画好一幅美术作品,可以题一首小诗,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这都不是陌生的,也不是非常之难;画树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界的情怀,让学生进一步对树有所了解,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对艺术的追求兴趣。现在,《苍松翠柏》的教学内容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学习世界,提示了树在山水画中的重要意义,为丰富绘画尝试以及进一步了解山水画提供了一种学习路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学习美、研究美的各种活动中,与美术相比,其他艺术相形见绌。没有美术,人生的乐趣大为逊色。没有美术,艺术殿堂便不再丰实。美术学习与生活不可分割,丰富着人类的文化生活,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

美术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美术课堂教学艺术优化论文

前言:21世纪是个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的发展与人们观念的更新促使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美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场所。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的各种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美术教育的内涵也在日益丰富。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应当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如何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方面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使美术课堂教学优化为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美术室注意环境布置营造气氛,教学中除了运用实物教具和挂图等简单手段,还运用音乐、幻灯、投影仪、电视录像、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美术教学,增加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中,现代教育呼唤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强,有省时、省力、直观、灵活、生动、节奏快、容量大等特点。比如,在七年级的《结构素描》一课中,运用FLASH动画可以将“近大远小、近低远高”的透视规律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还可以在FLASH制作的运动画面中随心所欲地变化字体,使学生从中掌握美术字体的变化规律,同时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在以往的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资料来源往往局限于书本图片或几本书籍、杂志中的精彩图片,但那一张张小得可怜的图片使学生即使睁大眼睛,也看不清楚。如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各种信息,并有机组合,声形并貌,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也不会因为教师的语言不够生动、演示的画面过小而对美术失去兴趣。随着“校校通”的开通使用,一个美术课件可以为多所学校下载,网上资源可以共享,使得美术课堂素材更加丰富,有限资源得到无限使用。可想而知,只要老师能够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对美术课堂教学来说,无疑大有裨益。

(二)拓展美术教学材料,丰富美术教学课程的内容。

当今的美术在现代艺术材料和艺术技术、交流传播媒体、视觉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在表现手法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美术教学和学生,而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学生掌握某种绘画技法上。比如,在七年级的《标志设计》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即时贴进行剪贴的方法制作和创意小队活动的标志,从而塑造可爱、活泼、健康的小队形象,这样既省时、省力、又符合初中生好动的心理特点。美术材料的日益更新使得老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有了拓宽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如鸡蛋壳工艺画的制作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版画的制作体现了这种绘画流程给人带来的视觉美感和快感;再如,在八年级《纸的造型艺术》一课中,老师不仅仅要教学生纸的剪、折、裁、叠、卷等方法,还要使学生了解和感受到不同材质的纸张的制作特点,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怎样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课堂氛围是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创造的心理和环境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会产生更多的师生互动,学生愿意更多地表达自己。如何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呢?

(一)充分运用教师语言的艺术。

课堂并非是老师的一言堂,因此老师的话不一定多,但要能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老师就象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家,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语言艺术,言词中透露着思辩与智慧,话语中体现着幽默风趣、语调中包含着抑扬顿挫。老师在主导教学时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得以轻松地展现自我,那么,学生就会把对老师本人的喜欢迁移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以六年级的《发射构成纹样》一课为例,我先从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比如旋涡、波纹、射击的靶心等例子出发,用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引起暂时神经联系的兴奋,以唤起学生对感知过的事物或场景的联想;再促使学生比较这些现象的共同点: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和由四周向中心集中;接着我以这些现象的共性向学生提问,从圆形引申到正方形、三角形以及不规则的图形等。最后我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展示一些发射构成纹样的作品,同时加以具体形象的描述,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发射构成纹样有了更深的了解,从完整意义上看,这是从认识到理解再到发展创造力的过程。在此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引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课堂气氛宽松,学生思想活跃,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发挥,学生学会了发现与思考、同时也学会了探索与创造,从学生的作品中表现的正是不同层次的创作。

(二)尝试失败,因材施教,增强学生学好美术的信心。

与其他学科比较来说,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尝试失败的教学方法,就是事先不必给学生过多指导和框框加以限制,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当学生在实践中出现错误时,或出现抵触情绪、不想画时,老师不应该责怪、批评学生,而应该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的契机,及时地给学生以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心中想要表现的作品,使学生在失败中学到许多东西。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更新颖、独特的绘画方式,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剪纸》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把剪纸和纸贴画混淆在一起,因此,学生的作业中有剪纸,也有纸贴画,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只有通过展示一些个性鲜明的图例,帮助学生了解和区分纸的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手法,而不能完全否认学生的作业,要帮助受挫的学生树立自信。随着时代的进步,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已不再局限于区分门类和传授绘画技法上,而是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变化和组合、创造出无数个新造型、新形象、新形式。

第三、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素质教育理念所要求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比如:他们让学生课堂讨论、动手练习,表面上似乎学生都很活跃,思维也开动起来了,但是,老师最后还是用一个标准答案无形中限制着学生的思维,学生还是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虽然学生的绘画技能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我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所倡导的是,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外,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把心中想画的东西画出来,甚至画得更好。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以门类、画种作为教学脉络,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是老师教学生怎么画,而现代美术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为中心,是教师帮助学生将他们想要展现的事物画得更好,是老师帮学生怎么画。比如:八年级的《漫画》的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展示名人漫画,使学生对漫画的多种形式一目了然;运用PHOTOSHOP的技术对图片进行修改,使人物的特征更加夸张,从而达到漫画效果;鼓励学生运用漫画的特殊功能把生活中的事物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使学生能够从中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

优化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它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起到很大的作用。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艺术。

美术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美术课堂教学艺术论文

一、让学生认识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运用艺术的美以及自然的美,并创造美的能力。发展美育,不仅是美育自身的要求,而且也能使学生受到道德熏陶,提升思想境界,有利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健身健美活动。也就是说,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劳全面发展。在独自或合作完成美术活动、创作时,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学生总会产生审美体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美术创新能力,学会评价美、欣赏美,培养了学生现实观察能力,形成自己的美术素养。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美术技能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启蒙,对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美术教师要想实现教学目标,产生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深入研究现行美术教材,并根据自己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征,找出教材与学生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生对美术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美术课由于以学生活动为主,且学生学习活动多种多样,跟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不认真组织教学,不管控好课堂,易造成课堂混乱局面,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美术教师在课堂秩序混乱的情形下,有时对学生大声批评、指责,甚至惩罚,但学生的逆反心理非常强,你越压制,反而闹得越欢。教师只有冷静下来,用耐心和平静对待,就能使学生慢慢安静下来。另外,教师要潜心研究美术教材内容,发掘教材中易产生学生浓厚兴趣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所学的对象产生一种情感。如教师可以对美术课文的题目进行引发悬念的修改,可以通过欣赏学生优秀习作,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有了主动学习的愿望,课堂秩序就会井井有条,学习习惯也就自然养成了。

三、重视对优秀美术作品的赏析赏评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美术欣赏教学,培养学生直观认知感受能力以及抽象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全面、准确的观察能力,创新、设计、实践能力,以及在美术活动中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美术欣赏教学不能让教师一直在讲解、灌输,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品味、感受。而学生出现疑惑时,也正是教师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渠道进行感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直觉印象。更重要的是,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面,要积极鼓励学生对美术作品在欣赏的基础上,展开评价和评论。教师可以让学生评论作者所处的年代、作品的内容、表现手法,以及作者、作品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而且,评论的重点还是要放在作品本身的内容、形式上。至于评论的深度跟学生的审美体验、文化素养、知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不要求全责备,可以学生评论,教师评论,也可以学生评论,教师总结。例如,对于齐白石老人的作品,在总结其特点的同时,教师可以拿出齐白石的几幅画作让学生欣赏、评价,让学生得出齐白石的画上的动物跟真的一样,充满活力,特别是画的虾在水里,透明、活泼,最后让学生得出结论:画家笔下的动物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创作活动的渴望,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实践活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生整天上课、考试,学习、生活紧张,校园生活枯燥乏味,环境沉闷,严肃紧张,长此下去,对学生身心健康会带来一定影响。美术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当材料,进行手工制作,如用黑豆、黄豆、红豆、绿豆以及各种颜色的树叶等,拼贴自己喜欢的或者教师要求的图案。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进行美术制作,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在美术学习、制作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为了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进行集体表彰,还可以奖励学生看一些与美术相关联、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给学生一些不一样的视觉印象,可使学生从中学习画面的美感、形象的刻画,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学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成为中学教育的必修课程。我们美术教师应该努力研究中学美术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和学生,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素质教育的魅力,使其各项潜力能够在艺术的熏陶中得到提升。

作者:霍玉红单位:河北省清苑县中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