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

时间:2022-05-18 04:01:51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法国推出中小学校园安全新举措

据法国国民教育、高等教育与科研部网站2017年3月23日消息,为保护学生和教职人员的安全,法国自2015年1月起就采取了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的措施,实行了一套整体、连贯并与时俱进的战略,该战略建立在三项支柱之上:预先准备、安全保障、合理应对。

3月23日,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法国教育部公布了加强校园安全的三个方面的六项新举措。

在预先准备方面有两项举措。措施一是加强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培训(将培训人数从500人增加至1500人,新增220名学区培训员)。2017年新学期除了现有的80名在国家宪兵中心接受培训的学区培训员外,法国将在2017年6月底前新增220名学区培训员。这些培训员将从2017年新学期起对学区内的学校领导干部进行危机管理能力的培训。2017-2018学年,接受危机管理培训的领导干部人数将增至原来的3倍。最初设定的目标是在4所宪兵中心培训500名地方领导干部,但这一目标早已实现。培训力度的增加将进一步巩固各学区的培训员网络,并将推动受训人员构成的多样化。措施二是加强协作,成立国家危机管理中心。法国教育部听取了国家教育总督学的建议,在教育部炔可枇⒘宋;管理中心。该中心由国家防卫和安保高级官员领导,其任务是推动危机管理各责任方的协作,并促进有益实践经验的传播。

在安全保障方面有两项举措。一是加快中小学校园建筑的安全性,加快对地方政府和学校关于校园建筑安全性内容的文件指导。2017年4月底之前,法国内政部和教育部将共同拨款5000万欧元,用于提高中小学校园建筑的安全性能。二是与协会代表共同起草并校园安全实用指南。指南阐明了应对目前法国校园安全问题的措施并将为各市长配备国家警察和宪兵安全专员或教育部安全顾问及专员,以推动措施有效落实。

在合理应对方面有两项举措。一是为教职人员提供危机应对手册。2015年11月至2016年7月,法国了五份文件并为教职人员提供了众多资源。为进一步加强教职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法国教育部将设立实践指导卡片,以更好地辅助教职人员应对危机。实践指导卡片能够让教职人员更好地识别重大校园危机和侵入式袭击的威胁。此外,法国将设置侵入式袭击的警报系统,明确安全专员的职责和权限,更好地为中小学和安全部队下达指令。二是尝试对课后活动辅导人员进行与学校教职人员一样的安全培训。在与地方协会代表协商后,教育部遴选出3个省份率先尝试对课后活动辅导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将有助于明确不同时刻不同教职人员的职责,进而强化所有学校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责任意识。

此外,法国中小学将与地方政府和安保部队紧密合作,共同推出新版安全演习,以应对紧急突发事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信息中心纪俊男编译)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小学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路径

摘要:挖掘学校的各项资源,通过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使学校安全文化教育更加完善,从而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途径;有效性

小学校园安全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中之重,而校园安全文化更是学校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小学校园文化安全教育的主要任务。只有认真挖掘学校的各项资源,多途径加强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让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校安全文化教育更加完善,才能够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只有完善相关制度,有章可循,才能为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才有利于安全文化建设的进行,才能做到“依法立校”“依法治校”。

加强领导,落实职责 学校要按照有关要求,明确责任人,层层落实,并加大督查力度,奖惩分明,才能使之既能起到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作用。

确立重点,做好预防与预案工作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预防。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考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果断的措施,把一切安全隐患都扼杀在萌芽状态。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对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安全检查等系列措施,切实提高师生的遵纪守法观念,确保安全。

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安全文化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载体文化和以人文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物质设施也是校园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校园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检查 学生在校园中学习、生活,W校的教育设施、生活设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安全息息相关,学校重视学校教育、生活设施的安全,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彰显“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理念的需要。

重视校园安全教育氛围的营造 利用学校的校报、黑板报、文化走廊、标语牌,以及相关的网络平台宣传安全知识、安全制度;将理念、校训、培养目标、校歌、校徽等彰显于学校醒目的位置;设置国学文化走廊,将开心读唐诗、寓言故事、林州胜景、名言警句等张挂于校园显著位置,时刻督促师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认识世界。

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形成的校风、学风、文化传统、学校形象,反映学校整体目标和方向,是具有推动学校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安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亚文化同样体现出了“学校精神”――构建诗香校园,弘扬国学文化。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要把师生的安全提到首要位置,彰显“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

开展学习型建设 积极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深入学习重要论述、“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并做到将学习实践活动与学校实际相结合。

开展服务型建设 服务于学生,做好家长学校的培训工作,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道德讲堂”“文明教师”“四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德育工作建设 坚持把学生常规管理、培养良好习惯、健全人格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利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争做文明学生;将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贯穿学期始末,通过“国旗下讲话”系列主题活动,倡导全体学生学习各种文明礼仪、安全常识,提醒指导学生如何养成良好习惯;深挖地方资源――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石板岩扁担精神,传承道德精神;随时令、节日、活动开展主题活动:“学雷锋 护环境”“爱绿护绿”“清明祭英烈”“经典诵读”“童心向党”“做美德少年”“向国旗敬礼”等系列活动,让学生的德育教育以活动为依托,在浩然正气中茁壮成长。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发挥青爱小屋的作用,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预防与消除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滋生,促进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需要学校领导者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去探索,去研究,去完善;更是需要师生直接践行和精心创建。学校要努力完善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好校园安全文化的功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

(作者单位: 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九小学)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浅谈小学校园安全管理

在当前校园的安全工作引起各界重视的背景下,安全管理成为学校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校园安全管理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健全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的小学在重视校园安全管理的同时,更要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

一、目前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原因

(一)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知道的太少

小学生天性好动,精力充沛,热爱生活,对什么都好奇,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太少,容易在劳动、活动和上学路上发生意外事故。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二)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教师的安全的弦绷得不够紧,安全工作不能只说不做,要务实行动才行,走过场流于形式,结果坑人害己。

二、如何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一)在每一个新学期开始,我们就要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我们要把加强安全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真抓实练,不流于形式。安全逃生,自救技能的演练,让安全意识伴随孩子的一生。

(二)渲染安全氛围

学校要利用各种安全标语,摆放安全橱窗,专题安全板报,通过认真上好安全教育课等途径,使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和掌握安全方面的知识,在浓浓的的安全环境感染下,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三)认真做好班级安全教育工作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最关心他们在学校的安全问题。因此,我们要做到时时刻刻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对安全文件要及时传达,结合文件中的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认真落实。每天认真做到两个一,即:课前一分钟在校安全教育,放学前一分钟安全交通警示教育。

三、作为主抓安全的领导去管理

(一)号召全社会都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

1.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校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校长,学校必须从全局入手,做到层层有措施,人人有责任,个个有目标。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存侥幸,不留盲点,不出漏洞。坚决落实追究责任制,与绩效工资挂钩,对工作中成绩突出,又未发生安全事故的同志要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玩忽职守的要给予惩罚,做到奖罚分明,有效地保障校园安全。

2.建好安全体系。学校要成立安全管理的领导机构、安保机构、安管机构、社会机构(志愿者团队),落实责任,形成校园安全管理共同体。学校与公安局紧密配合,学生上学、放学的时间,门卫保安、协警、民警及安保志愿者们齐心协力抓好各个环节……严格落实低年级学生上学放学班主任与家长交接制度,所有年级必须准时放学,特殊情况要通知家长何时接送。这些内容也都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充分发挥现代技术手段在学校安全工作中的作用。如:在学校重要地点安装红外线报警器和摄像头,110应急中心与门卫间链接报警按钮,做到有情况第一时间到位。

4.落实工作措施。警务室工作人员要定期研究校园治安的工作情况,及时掌握校内外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书面向有关领导汇报,及时解决。

5.健全物品出入检验制度。门卫室对进出学校的外来人员携带的物品进行登记,对可疑物品要进行查验,严禁易燃、易爆、剧毒、管制刀具等危险品进入校园。对带出学校的大宗物品进行查验,凭学校签署的大宗物品出校通知单,查验核实并登记后方可放行。

(二)健全机制,降低危害度

1.安全管理原则,首先是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快速反应的原则、事先预防的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等,这是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制的重要基础。

2.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安全防范,降低危害。

(三)加强疏导,增强调控度

1.加强教师心理疏导。对教师的期望不要定得过高,消除教师的心理压力,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从而使教师更加热爱本职业,主动钻研业务,使自己更专业,底蕴更丰厚,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开设心理咨询室。定期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提高学生的抗打击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宣泄学生的压力,疏导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洗涤灵魂、陶冶情操的目的,这样学生就不会行为偏激,做出让人不理解的傻事。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学期我们学校为了确保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到实处,“校园警务室”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每周进行一次定期检查,由办公室主任主持每月召开一次例会,进行一次工作通报,一次情况分析和一次深化整改。进一步规范校园的日常防范工作,全面提升校园治安综合防范能力;坚持工作留有痕迹,并通过健全工作制度,密切配合,抓好落实,确保做到“四个必报”,即责任落实必报,隐患不查清必报,措施不到位必报,隐患不整改不报。

在这样的管理体制下,确保了我校校园的安全,保证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作为小学校的一名领导,将继续将安全工作放到首位,让孩子们在校园里能茁壮成长!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小学校园暴力事件对校园安全管理的启示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校园暴力事件的涵义及案例,分析了小学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探讨了暴力事件对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启示。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教师需要灵活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缓和矛盾。

【关键词】 小学校园;暴力事件;安全管理;启示

随着经济以及信息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进和施行,使小学教育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另一方面,不断推行的“大众化教育”,致使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进而导致各种暴力违法事件的出现。为此,想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身上入手,探究小学校园暴力事件激增的原因,预防小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加强小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强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长效方式。

一、校园暴力事件的涵义及案例

1、校园暴力事件

暴力指的是用非法的手段,恶意侵犯他人自身安全和利益的极端行为,它具有违背人性、侵犯基本人权、违背社会法制、违背基本伦理等特点,是极具社会危害的伤风败俗行为。而校园暴力,作为暴力事件的外延,它主要发生在各大中小学校校园以及学校周围,以故意杀人和伤害他人、抢劫强奸等暴力行为,侵害在校学生和教师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校园暴力指的是由教师、同学或者校外人员针对受害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而狭义的校园暴力则是专指,那些发生在校园以及主要发生在校园中,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造成某种伤害的侵害行为。

2、小学校园暴力事件的特点

暴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酝酿,通过回顾和分析这些暴力事件始末,我们可以归纳出暴力事件是有相当显著特点的。从山西附小的小学生暴力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暴力事件的主体是不分年龄段的。同时,超过一半的校园暴力事件主角,都处于阶段学习的中期,很少有新生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角。在进行暴力事件的研究和分析时,要特别重视对小学生进行分析研究。此外校园暴力事件产生,大都是学校没有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而是过分看重成绩。在小学生犯错误的情况下,教师及家长只会一再责备,没能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山西附小的勒索事件,还是呼伦贝尔市回族小学校园致死案件,我们研究德育的人都应该从小学生暴力事件中,归纳出德育的有效方法,维护小学校园安全,从根本上改变小学生的错误人生观,从幼年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预防犯罪的发生。

3、小学校园暴力事件的突出案例

发生在山西鸡山小学的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上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向校园里的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零花钱,甚至还拿烟头在同学们的手腕上烫疤痕。他不仅抽烟、喝酒、去网吧,还毫无同情心的伤害自己身边的同学。这一件件不规范的行为,使社会上的大众表示震惊,人们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小学生做的恶劣事件。

无独有偶,2013年6月,呼伦贝尔市的一所回族小学发生了校园致死事件。学校视频显示,六年三班的某位学生,毫无征兆的朝身后的同学进行暴力攻击,将其按倒之后疯狂的拳脚相加,在同学的阻拦下,这位同学还两次挣脱用脚攻击倒在地下的同学,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老师在场。事后老师到达现场也没能对同学进行任何救助行为,导致同学的死亡。

在如今的社会里,小学生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而这些校园暴力的主角完全不懂真情二字,他们任意践踏他人,如果任其发展,将来也必定危害社会。为此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二、小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原因分析

1、学生个人因素

校园暴力在任何一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年龄与校园暴力的类型也有关系。经过普遍观察,大多数校园暴力的主角在自身人格方面都多多少少有些缺陷。大部分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学习成绩都较差,控制力较弱。并且他们的猎奇心理极强,容易对烟酒、等产生浓厚兴趣,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学生自身缺乏自信也是导致学生使用暴力的主导因素之一。学生为了在校园里有存在感,但是在运动、成绩等方面又比较欠缺,这样会导致他们用极端的方式表现自己。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自身拥有了错误的价值观,但他们自身却没有发现自己的三观错误,而是一味地认为这是所谓“酷”。再加上小学生心智不成熟,有些发育较早的同学易产生早恋心理,从而导致同学之间争风吃醋,使恋爱成为校园暴力的导火索。

有些小学生具有狭隘心理,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心理健康问题。狭隘的人无法完整地看待人和事物,这使得他们很容易产生厌恶的情绪,这对于自身和他人都是极为不利的。[1]这样的学生往往非常的自私自利,心胸狭隘,这种心理使得他们很容易将别人不经意的举动牢记在心,这也为他们今后做出意想不到的行为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可以说狭隘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2、家庭的影响

首先,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贫困山区和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存在一大批的贫困生群体。这些贫困生群体受环境及家庭的影响,容易产生自闭心理。而在城市里,家庭的贫富差距更会激化学生错误心理的产生。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往往盛气凌人,学习生活中处处排挤家庭拮据的孩子,这会使家庭拮据的孩子在童年就产生心理阴影,再加之少言寡语,容易形成错误的世界观。据北京的一所高校的统计数据显示,有将近六成的贫困学生会因为家境贫寒而自卑、而羞愧难当。可以说家庭背景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除了自卑之外,还会让贫困生具有脆弱而敏感的自尊心。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中更加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为了不被他人看不起他们比一般人更加努力的拼搏。当然也有小部分的人选择掩饰自己贫困的背景,通过“打肿脸充胖子”来获得他人的尊重。因为这样至少不会被人看不起。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学校的“贫困绿色通道”很少有人会去使用的尴尬现象。他们用自己极强的自尊掩盖起了自己脆弱的内心,他们看似坚不可摧,其实他们的堡垒就像是一张 “纸老虎”,任何一点小小的闲言碎语都会让他们难堪,让他们暴跳如雷。

其次,家长的疏于管理,会使小学生放任自流,导致恶习难以改掉。甚至有些家长面对孩子不理想的成绩,给予的都是责骂和处罚,没能给孩子需要的关怀,这样会使小学生心理严重受挫,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最后导致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最后,有的家庭没能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例如有些家长全然不顾小学生的心理及生活,每天沉浸于享乐,给小学生树立了坏的榜样。年纪越小的学生往往模仿力很强,对于家长的日常行为,小学生很容易被其熏染,从而导致人格的缺失。

3、学校的影响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发展,学校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变和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不小的差距。过度重视学生的智育竞赛,德育工作表面化、大搞形式主义化,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法制以及价值观念教育等问题仍然存在。

学校是校园暴力事件产生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的管理和对学校暴力事件的重视程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暴力事件的发生几率。如果学校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察。那么就会使学校教育变得枯燥乏味,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吸引力,进而致使某些学生产生不良情绪,形成强烈的挫折感,这样就使得学生很容易将内心不满情绪宣泄在他人身上,往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一系列惨案。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小学生普遍具有盲目攀比的消费观,加上教师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的不够重视,这就容易导致学生抵制不了一些不良诱惑,导致学生因为满足内心的贪欲而引发了一些校园暴力事件。最后,师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这样就容易使教师以及家长忽视学生的成长,无法有效疏导其产生的暴力倾向,最终导致对暴力事件的解决和预防缺少必要的关注和长效机制的现象。

三、暴力事件对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启示

1、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校园生活是孩子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和谐校园的建设首先离不开提高学生本身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那些小学生校园暴力事件中,很多被害者都存在歧视甚至戏弄犯罪嫌疑人的低素质行为,可以说他们本身素质的不高是酿成惨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本身的素质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而对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是最主要的。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多组织一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的活动,也可以组织一些讨论活动,讨论的内容和话题集中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加强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同时要开设心理治疗室,给那些心理出现困惑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而对于那些性格外向,但有点狭隘的学生则要注重培养与学生合作共享的精神,多让他们参加一些团体活动如拔河、足球赛等,在活动中,使他们切身体会到合作分享的重要性。而对于那些因贫困而自卑的学生,我们不反对给他们提供资助,但是学校更加应该采取理性的资助手段。在进行爱心活动时要切身考虑他们的真实感受。这不仅不利于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问题还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感。而对于那些存在极强的自尊心的学生,要加强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树立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

2、培养学生沟通能力

当今学校大都注重成绩,几乎没有教育学生如何与他人沟通。因此,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要多安排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课程或实践活动。通过课堂的学习使他们掌握一些与他人沟通、处理交往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技巧。培养学生的良好沟通能力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措施,也是维护小学校园安全的基本措施。

3、教师应灵活处理学生之间的关系

当同学之间的矛盾要激化的时候,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师及时干预制止。首先,老师要及时解决细小矛盾,不要让矛盾堆积、激化。老师在了解了孩子间的小矛盾时,及时做做两孩子的思想工作,引导合理解决同学间的小摩擦,事情就不至于朝坏的方向发展。

其次,老师解决问题要公正。小孩间闹矛盾这是家常便饭,老给老师告状,也会给老师带来很多麻烦,老师可以教给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矛盾的方法,告诉他们自己处理。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孩子们解决不了的事情,这时老师还是要秉公处理,尤其是发生在“好学生”和调皮学生之间时,老师应该对事不对人,公正处理,这样才能服众。因为学生心里本来就敏感,如果老师处理不妥,就会激化学生间的不满情绪,甚至会使同学间的矛盾越来越多。

第三,切忌“和稀泥”。有时候老师谁也不想批评,充当和事佬,在理不在理各打五十大板,会使得孩子的价值观混乱,这种做法也是不妥当的。基本的是非曲直,老师有义务应到引导孩子去认识,尤其是小学生,所以处理矛盾时,要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建议改正的方法,褒贬适当,这样就能减少一些矛盾的发生。

第四,要做好善后工作。老师处理矛盾时,势必会批评到某些同学,有的同学的某些做法或许会在班上形成较长时间的影响,这时,老师一方面要安抚做错事的同学,让他没有顾虑地改正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要教育班上孩子不要去取笑刺激他,应该以宽容友好的态度对待同学。对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的孩子,要积极给与肯定。不要让孩子一朝做错事,永远被人笑话,从而使孩子留下阴影。这样会使孩子做了错事隐瞒或为自己开脱,不敢承认错误。

第五,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不能事事以自我出发去处理。由于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中宝,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唯我独尊。所以,在集体生活中,因为这类原因闹矛盾的也挺多。老师对孩子进行换位思考教育,凡事多站在别人的位置想想,这样就能让孩子们心胸开阔,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从而减少摩擦的发生。

第六,孩子间发生矛盾时老师应积极处理,尽量避免把皮球踢给家长。家长必须一起面对时,老师应该协调解决,不能让家长剑拔弩张。现在的家长都很心痛自己的孩子,家长的偏听容易促使事情处理的复杂化。所以学生间有矛盾时,老师处理相对会更能兼听,老师也应积极处理,而不是用把双方家长叫来以推卸自己的责任。有时不得不请双方家长时,老师言语要委婉,并且要让双方家长都以爱孩子为出发点,就事论事,引导家长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对孩子则尽量少指责,虽然这件事做错了,但其他方面的优点要不吝夸奖,对孩子充满爱意,这样就更能赢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从而使家长间相互谅解,获得教育孩子的共识。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新常态下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思考

摘 要:伴随着新常态的出现,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近些年,中小学校园中经常出现暴力事件,学生管理和教育越来越难,各种安全事故频繁出现。因此,我们要对中小学加大监管力度,让中小学根据实际状况,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使这些措施落实到管理过程中,这样才能提升校园安全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校园安全事小,责任重泰山。对于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研究,在当今形势下,已摆到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部门十分重要的位置,事关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在这种新常态下,学校既要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也应做好教育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并向成功。

一、影响中小学校园安全的因素

校园安全管理一般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安全事故防范,二是安全教育管理。安全事故主要是指意外事故,是教师和学生个人财产或者身体受到意外侵害,这种事故发生的原因多为外在因素,如校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问题,致使学生受到伤害;违法人员进入校园伤害学生等。而安全教育管理则是指,由于教师对学生缺乏正确的教导和指引,导致学生形成错误的思想价值观,这也就是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出现的原因。因而,中小学相关负责人要对校园加强安全管理,增强对教师的指导,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将自我保护理念深入到学生的骨髓中。这样才能尽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

二、关于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

1.校园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大部分中小学在进行安全管理的工作的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师和学生方面,而忽视校园环境和校园设施问题;一些非人为因素,导致校园中的部分教学用品和场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样就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威胁。如:学校的宿舍、实验室、运动场、图书馆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山区的校舍,由于年久失修,从而导致校舍质量下降,甚至有些校舍已经不符合安全标准,学校依旧坚持使用,这严重影响都学生的生命安全。

2.校园周边环境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影响。目前,有许多中小学都是建设在市中心或者城镇繁华的地方,这样就使得校园周围的环境比较复杂,尽管学校负责人在校内对学生加强监督和管理,可在校外,学校负责人就很难控制和管理学生。其次,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其身心发展和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成熟,因此,非常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例如:有些商家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在学校附近开设网吧、游戏厅、酒吧等,这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些条件,伤害学生和教师。

3.意外事故对学生的威胁。在中小学校园中,有些安全事故教师和学生无法预知,这些事故不仅会给学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威胁着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其自然因素如地震、洪水、高温等,社会因素如战争、恐怖分子进入校园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

三、针对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提出的策略

1.构建完善的校园安全法规,并贯彻落实。对于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问题,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的安全法规,并利用法律的手段强制管理和解决校园安全事故,政府对学校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让学校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只有健全校园安全法规,构建一定的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学校才能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校园秩序,学生的生命安全也才能得到保障。此外,对于学校周围环境的问题,我国要明确规定网吧、酒吧等场所不应建设在学校附近,并且明确哪些职能部门来管理这些不良的环境,这才能为学生创建一个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2.加强对校园设备的管理,使其安全可靠。校园设备是影响学生生命安全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尤其是一些寄宿制中小学,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这样加强校园设备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校舍的质量。另外,校园的电器设备、消防器材、教学用品、实验器材等等,都要定期检查,并记录在案,以保证这些器材、设备的安全可靠,从而减少对学生的伤害。

3.加强对教师安全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在进行校园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就要提升学校负责人和教师的安全意识,只有增强学校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方案才能得到落实。因此,相关部门要对学校领导人员加强培训和指导,使其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让学校领导人掌握安全管理的方法,进而在实施安全管理措施的过程中,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例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利用互联网、广播等手段宣传安全知识,定期进行安全演练。让教师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提升自救能力。只有将安全意识贯彻到教育教学中,才能将安全管理方案发挥实际的作用。此外,学校进行安全管理时,要注重创新,从而不断的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

4.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促进自我保护。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和辅助者,教师要加强教学管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将安全意识深入到学生的骨髓中,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这样学生在遇到的事情的时候,才能准确的做出判断,并保护自身的安全。此外,教师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5.做好校园安全事故防范,做到有效预防。对于一些突发而来的安全事故,虽然我们很可能无法及时阻止,但我们却可以预防。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学校要对这些事故加强预防工作,做好各种预案,加强各种逃生演练,从而减少意外事故给师生造成的危害。例如:学校应让学生知道在遇到一些自然灾害或者火灾时,如何自救;在校园内玩耍时,需要注意的事项等等。此外,要引进高科技设备,如校园安全监管预警系统,在校园遍布“天眼”,做到“物防、人防、技防”三结合,使教育信息化真正为校园安全服务。因此,只有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各种防范相结合,我们的学校才能更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

总而言之,校园安全管理影响着师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是当前学生的重要工作任务,由于中小学在进行校园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的问题,所以,学校要结合当前的校园发展状况,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案。此外,国家要制定校园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校园的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提升安全意识,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也才能提升。这不仅对学校十分重要,同时,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对当前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思考

校园安全工作不仅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关系到校园教学质量的提高。安全重于泰山,各个小学学校都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确保校园为学生提供温馨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析了加强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几点策略。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队伍

在小学校园安全管理中,要加强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明确管理队伍的职责。安全管理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因此,小学学校要加强安全队伍的建设,如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教导处、少先队与各年级组长为成员的安全管理小组等,强化安全管理职能职责。首先,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队伍的思想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无小事的重要性,要将安全管理真正落实到工作中来。其次,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队伍的责任建设,校园安全事事应该有人管,处处应该有人管,确保不留安全死角,推进校园安全建设。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保障,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明确教师的责任,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身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要明确管理员的职责,无论是防水、防电、防火等都要让学生知道重要性,促进学生遵纪守法。最后,要加强对各项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如果发现安全隐患问题,要及时检查、通报和整改,一旦发现有人玩忽职守,绝不姑息,以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三、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内容

小学校园安全管理中,不仅仅要提高安全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还要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内容,全面防范各种校园事故的发生。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我保护”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遇到危险时学会自救,学会面对突发情况,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其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不随意购买路边摊的食物,要仔细查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不吃发霉变质的东西等等。最后,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行路安全”的教育,在行路时不要拥挤、嬉戏,要遵守交通规则,骑车时不要与他人竞赛等等,以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新形势下乡镇小学校园安全工作探究

让每个农民工的孩子在校园里平安成长。孩子平安则家庭和睦,家庭和睦则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则国家安定。明德小学的决策者已经深刻认识到:学校不但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消除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心理焦虑的“定心丸”,地理位置特殊的明德小学更是如此。

【关键词】 校园安全;教育防范;社会稳定;留守儿童;社会矛盾;家校矛盾

【作者单位】 湖北省红安县觅儿寺镇明德小学。

“我不仅是孩子知识启蒙的营养师,更是孩子生命安全的守护神。”每个刚入职明德小学的年轻教师,都要在就职仪式上作出庄重的承诺。明德小学自建校以来,就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何福朝作为委派到明德小学的首届启明星校长,履新伊始,就带领新组建的校委会班子,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覆盖全面、职责明确、分工精细且适合明德小学长远发展的校园安全管理措施,迄今未发生一起特重大安全事故。

在安全工作上,新领导班子适时地提出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管教相济,总结创新”的十六字方针,结合这十六字方针,学校始终坚持两个“高度”(高度重视和高度警惕)和三个“零”的高标准。

一、安全隐患排查做到“零死角”

1. 隐患排查的重要意义

安全隐患排查“零死角”是“以防为主”的重要体现:学校每月都会进行一次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政教处,再进行逐一整改。安全隐患排查是一份细致活,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感的警惕性,还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自觉的危险防范意识。

2. 隐患排查的具体措施

电线是否破皮漏电,水管是否爆裂渗水,吊扇挂钩是否牢固,消防器材是否陈旧损坏,围墙是否年久失修……林林总总,巨细靡遗。这些排查项目学校都分门别类制表,逐条逐项列出明细,做好台账,由专人负责排查。学校每周召开一次排查结果通报会,敦促、责令相关职能部门限时检修整改。对排查不全面、反馈不及时、检修不达标、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予以问责。

二、意外伤害处理做到“零拖延”

1. “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思想内涵

对学生意外人身伤害处理的“零拖延”,是明德小学“服务学生、保护学生、关爱学生”办学思想的制度化保障。据当地政府部门公布的权威统计数据,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组合家庭占到了学生家庭成分的70%,这些孩子普遍缺乏家庭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更易发生危险行为和受到不法侵害。针对这一现状,明孕б院涡3の优秀的领导班子,因势利导,本着“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教育宗旨,将关爱、守护、帮扶留守儿童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务。

2. 家校联手严密防范

学校要求每位班主任建立一个班级QQ群,各班学生家长加入到QQ群里,利用现代即时通讯软件架构起家校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实现家长老师“零距离”交流。这样,学生请假不能来校,学生在校出现突发状况,都可以即刻互相通知,家校之间实现“无缝对接”,防止学生在教管范围里暴露出真空地带。

3. 轻伤的处理办法

小学孩子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极易发生擦伤、碰伤、误伤等,因此需要老师具备一些常用的医护知识。明孕先后与镇卫生院、县医院洽谈合作,定期对学校班主任教师进行基础病理、药理的培训,以及让每位教师观摩、学习常见的意外伤害应急处理技巧,人手一本《常用医疗自救百宝箱》。学校还单独从公用经费中列支一笔医药费,用于购置酒精、碘伏、感冒药、咳嗽药、创可贴、红花油、跌打丸、金疮药等。明德小学每个班主任老师都已具备了担任一个初级护士的资格。此举大大节省了送医救治的人力成本。

4. 对不可避免重大伤害的善后处理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再严密的防范也难免出现失算的时候,因此,学校与保险公司长期合作,为每位学生购买了意外伤害险――“学平险”,此举是为了防止由于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重大伤害,不菲的医药费会给学生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由此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和自卑阴影。

5. 让慈善力量渗透到安全管理中来

学校除了成立专门的“医务室”“保险管理处”,还组成“募捐引资领导小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下,动用一切人脉资源和对外业务合作关系,积极为本校贫困家庭孩子和留守儿童募集善款,甚至借助社会力量,建立“一对一”长期捐助机制:即一个社会成功爱心人士定位帮扶一个贫困儿童,建立跟踪帮扶档案。自建校以来,前前后后有二十余家慈善机构和爱心企业为本校捐资助学,这其中不乏“完美”“哇哈哈”这样的大型企业。先后有三十多位社会贤达人士,与本校特困生成功建立“一对一”跟踪定位资助关系。

6. “编织”巨大的安全教育网络

以学校为中心,以校园安全教育为依托,向四周辐射扩散,借助社会各界力量,积极邀请各单位各部门到校举行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并聘请合作单位的一些主要负责人担任本校的名誉校长。学校先后请园区交警大队的交警到校举办过“道路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请镇卫生院医生到校举办“疾病防控知识专题讲座”;请镇派出所警员到校举办“青少年预防犯罪知识讲座”;请县消防队员到校举办“防火防电防雷安全知识讲座”。学校前后聘请交警、公安、消防各系统领导担任本校的“交通安全副校长”“法制副校长”“消防安全副校长”。各部门“现身说法”宣讲各自专业领域的安全知识,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对恶性安全事故要做到“零发生”

1. “零发生”构想的事实依据

近年来,重大恶性校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和反思。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对校园安全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极大重视。但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恶性校园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防不胜防。盘点这些事故,不难发现,多数发生在边远乡镇学校。这类学校由于匮乏必要的安保硬件,门禁不严,致使暴徒轻易进入校园行凶;学校危险防范意识淡薄,对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预计不足,麻痹大意,盲目乐观,极易导致踩踏惨剧和溺水等悲剧的发生。

2. “零发生”要求的理论基础

对恶性安全事故要做到“零发生”,这是何校长面对明德外部错综复杂的环境,在深刻吸取以往其他地区校园惨祸的教训后,纵观全局,通盘考虑,着眼于明德的百年发展大计,审慎地提出的纲领性要求。

妥善安置好农民工的子女,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对农民工而言,是稳定不良情绪、消除剥夺感、提升幸福指数的有效手段;对国家而言,让他们各就各位、各行其是、各安其分,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初步任务。

3. “零发生”目标的现实意义

教育公平是一切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前提。学校通过提升办学质量,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每个农民工的孩子在校园里平安成长。孩子平安则家庭和睦,家庭和睦则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则国家安定。明德小学的决策者已经深刻认识到:学校不但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且是消除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心理焦虑的“定心丸”,地理位置特殊的明德小学更是如此。

搞好校园安全工作,维护学校稳定,避免恶性安全事故发生并成为网络热点,为党和政府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后方支持,为建成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4. “零发生”规章的纪律保障

学校要对教职工的安全工作评定做到三个“必须”:任何教职工包括后勤人员,发现学生可能受到意外伤害时必须提醒警告;发现学生正在遭受意外伤害必须上前帮助学生;发现学生已经受到意外伤害必须做好善后和补救措施。

对玩忽职守、视而不见、推诿卸责造成重大事故者将严肃问责,绝不姑息;对在安全工作中不上心、不负责、不作为者,在其评优评先职务晋升上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在挽救学生生命,排除安全隐患和重大险情时有立功表现的,报请上级教育部门和人民政府给予嘉奖。只有铁的纪律,才能做到防微杜渐、万无一失。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肇因和防范对策

【摘 要】根据调查,我国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形势不容乐观,安全教育不到位、复杂的社会影响及学生心理健康等因素成为小学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诱因,必须借鉴国外校园安全管理的有益经验,探索校园安全管理的新模式,采取具体对策,有效防范小学校园安全。

【关键词】小学校园 安全管理 肇因 防范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益格局的分化和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校园安全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问题,校园安全事件尤其是小学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并呈现出多样化和恶性化趋势,充分暴露出学校、家庭、社区和各级政府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探究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现状、安全事故发生的肇因及校园安全管理对策,课题组对海南省和湖南省部分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实地走访了海南部分小学校园,访谈了湖南省溆浦县部分小学的教师和领导。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其中家长问卷68份,教师问卷72份,学生问卷14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48份,其中家长问卷50份,教师问卷70份,学生问卷128份。

一 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现状调查

为了解校园安全管理现状,课题组选定了四项指标――校园安全力量、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周围环境以及校园建筑物。在校园安全力量方面,受访教师都认为学校安全力量薄弱、专职校园安全人数不多,安全保卫工作主要由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兼任,缺乏专业保卫人员(见表1)。

针对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受访的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本校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对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及执行的了解方面,情况不尽相同,只有48.6%的受访者对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有详细的了解。

在校园内部安全环境方面,74.6%的家长、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城镇学校的校园内部安全环境良好,而农村小学的校园内部安全环境则一般,存在隐患;校园周围周围环境却不容乐观,普遍认为校园周围环境复杂,附近的网吧、餐厅、商店较多,人流量大且成分复杂,很多社会成员和车辆随意停留在学校附近,对校园安全影响大,容易发生不安全事件。

针对校园建筑,受访学生及家长普遍认为学校存在陈旧失修的教学楼,校园围墙不坚固,学生宿舍存在安全隐患,缺乏标准化体育场地。

根据对上述指标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形势不容乐观,缺乏专业的校园安全力量,相关安全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宣传和执行;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国家有关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的理解缺位;校园周边环境复杂,容易引发安全事件;学校部分建筑物年久失修,危及人身安全。

二 引发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调查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人群高度集中,

海南省小学与幼儿教育研究基地课题、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HNSK(ZX)14-171)

人口密度高。而小学生又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年龄小,个体认知和防范能力弱,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引发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和风气的影响,又有校园管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学生及家长认知的原因,根据调查,绝大部分教师、学生及家长认为是以下原因引发的小学校园安全事故。

1.学校安全教育不到位,教育效果不理想,师生缺乏安全意识

尽管很多学校都制定了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但根据我们调查,70%~80%家长对学校安全教育效果持谨慎态度,20%~30%家长认为有必要让子女参加专门机构举办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培训;学生参加安全事故防范活动较少;部分学校管理者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认为学校不出大事就可以,对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更有甚者,部分以安全教育为幌子,蒙蔽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检查结束后一切照旧,放任自流,存有侥幸心理,为校园安全事故留下了隐患。

2.复杂的社会因素

根据调查,受访的家长和教师都认为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容易引发校园安全事故。这些社会因素主要有:

第一,交通安全,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生上学的主要方式是乘车,步行或家长护送上学(低年级学生除外)较少,在学生乘坐的车辆中,正规校车很少,私家车较多,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小学更缺少正规的校车,所以部分学生上学都乘坐私车,根据调查,32%的受访家长对学生接送车不了解,50%的受访家长认为学生接送车不安全,只有18%的受访家长认为学生接送车安全。崭新的私车较少,大部分私车已接近使用年限,更有少数报废的私家车,车辆性能不好,遇上恶劣天气加之路面状况不好,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导致学生人身受到伤害。

第二,校园外来暴力的侵害。所谓校园外来暴力,是非学校人员侵入学校及其合理辐射区域,故意针对师生人身以及学校和师生财产所实施的暴力行为和破坏行为,特别是侵害师生生命、健康和身体的行为①。目前,这两类人最容易引发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第一类就是社会失意群体,这类人多为失业、无业或破产者,处在社会最底层,其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都非常薄弱,面对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后者自身诉求得不到解决时,容易将“黑手”伸向防范能力最薄弱的小学生,小学校园成了他们发泄不满的场所,第二类则是社会帮派或团伙,社会帮派或团伙是指“一群人的聚集,具有可辨认的领导者及内部组织,认同或宣称对社区或邻里的某一地盘具有控制权,而且从事个别或集体暴力或偏差行为” ②,他们通常涉嫌违法犯罪案件,甚至染指校园,利诱或威逼学生加入社会帮派,从而助长这些学生的偏差行为,直接引发严重的校园安全事故。

第三,校园内部暴力侵害。校园内部暴力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生的施暴,如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施暴,60%的受访学生都曾经遇到过高年级或大个子学生的欺负,学生团伙之间的打架斗殴,这些暴力行为如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校园安全事故;教师对学生的施暴,尽管国家禁止教师体罚学生,但在许多地方,教师体罚甚至对学生施暴的现象仍然存在。

第四,家庭安全教育的缺失。家庭是小学生的启蒙学校,家长则是小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相处时间最长、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的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它会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形成。但根据我们的调查,只有20%的家长经常对子女进行安全教育,50%的家长偶尔对子女进行过安全教育,20%的家长经常给子女进行安全教育。

第五,不卫生食品的侵害。国家为增进学生体质,在中小学实行营养餐制度,国家对每个学生进行财政补贴,但由于利益的驱动,营养餐成为部分中小学敛财的“聚宝盆”,给学生提供变质、不卫生甚至是有毒食品,直接损害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并引发校园安全事故。

3.小学生个体因素

小学生是未成年人,其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难以抵御外界诱惑,也不会处理危机;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情感和行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自控能力差,容易模仿他人行为。

小学生在各种困难和问题面前,其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差,经常会出现悲观沮丧、意志消沉、心情压抑等现象,又不愿意与别人沟通倾诉,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理障碍,当这种情绪得不到正常释放时就会采取过激甚至是违法的犯罪行为;小学生思想单纯,对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和友情观缺乏正确的认识,性格上没有定型,愿意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引发校园安全事故。

三 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防范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利益分化期,各种矛盾的汇合导致校园安全面临新的挑战,校园安全事故处于多发期,必须整合社会资源,更新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理念,探索校园安全管理新模式,采取切实措施,构建完善的小学校园安全保障体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1.更新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理念

第一,小学教育要摈弃“以教育质量为本”的理念,重新树立和强调“以学生安全为本”的办学理念。过去,我们始终强调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但如果连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话,教育教学质量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学校也是无法发展的。随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社会进步和发展要求对人的关注更甚于对单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注,因此,安全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第二,要明确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责任,科学界定责任主体。必须转变将小学校园安全管理责任主体单一地划归到学校工作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陈旧理念,在社会转型和利益分化时期,复杂的校园安全工作不可能由学校工作人员和教育行政部门单独承担,它应该成为全社会的责任,由全社会共同承担。

第三,必须树立“以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校园安全事故防范理念。由于校园安全事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对在校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都带来极大危害,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未雨绸缪,提前预防,在教育长远规划中应该融入校园安全管理元素,将校园安全管理作为常态化的管理过程,绝不能搞事后治理。

2.创新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模式

由于人事、编制、财政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只有高校具备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体制,而小学缺乏专业的安全保卫人员,安全保卫工作更多地是由门卫承担。从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爆发的复杂社会化因素和安全管理责任主体社会化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借鉴国外校园安全管理的有益经验,探索适合我国校园安全管理的社会化模式。

第一,借鉴国外校园安全管理的有益经验。英国建立了一整套法制化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强调多元参与的全过程管理,依法明确各参与方的责任,重视事前预防,制定了详细的安全事故回应措施和透明化的沟通措施。美国巴尔的摩市则把校园安全管理做成综合性项目,要求学校、家庭和社区必须参与该项目,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的校园安全防范机制。我国可以借鉴上述经验,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法规的执行,建立问责机制,强化部门责任,密切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的合作,构建完善的小学校园安全防范体系。

第二,探索新型的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模式。根据调查,众多受访者都认为,保卫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传统模式,也是主要模式。然而,受制于人员编制、经费和装备等因素,这种模式的效率非常低,不能应对小学校园安全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必须探索新型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和市场主体重效率的某些做法,采用校区物业管理这种全新的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模式,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市场竞争,教育行政部门选择资质齐全、实力雄厚的物业管理企业,与其签订契约,将维护校园安全的责任委托给物业管理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只负责监督、指导物业管理企业履行其校园安全管理职责。

3.防范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具体对策

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频发,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和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防范小学校园安全事故、创建和谐校园,除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外,必须针对诱发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肇因,采取具体的对策。

第一,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必须牢记“以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和观念,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在语文课、体育课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元素,以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第二,构建校园外来暴力的国家干预体系和社区防治体系。校园外来暴力已成为引发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重要诱因,且对师生人身、财产及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影响恶劣。防范校园外来暴力,要求政府和社会的强力介入,政府必须加强校园安全立法,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如制定《校园安全法》《校园暴力防范与处理办法》;建立校园外来暴力的受害者补偿机制;完善校园外来暴力的教育行政法律救济制度;整合协调各部门,形成防治校园外来暴力的合力。社区应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推广落实校园警务;规范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精神救助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对媒介有关校园暴力新闻进行规范化管理和引导。

第三,消除引发校园安全事故的潜在危险源。学校和家长应重视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问题,教育学生不坐黑车和危险车,公安交警部门应规范校车管理,坚决取缔黑车和危险车,在学校周边道路设立交通标志,对交通安全设施进行详细检查,杜绝引发校园安全事故的交通因素;食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学校食品和饮食的检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略谈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摘要:校园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学生放飞理想的地方,也是安全事故频发的地方,本文拟就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以期能够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校园;安全隐患;措施探究

1.日常校园安全小常识

(1)在校时间学生不得无故离开学校,有事外出得向班主任请假。外出办事、看病需要有老师同学陪护。(2)学生上课要遵守纪律,要听从老师指挥,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等,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体育器材。(3)课间玩耍不打闹追逐,严禁爬围墙、爬树、爬走廊栏杆、攀校门等。(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在楼道玩耍,严禁在楼梯扶手上面滑到下面。 (5)不喝生水,不买无证小摊的"三无"食品,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6)不带利器、管制刀具及易燃易爆物品来校,不做危险游戏。(7)午间用膳要服从教师的要求,不在用膳时讲话、嬉戏或做其他事情。(8)注意用电安全,不要乱摸乱动教室、走廊等公共场所的电器设备、开关、插座等。(9)学生放学回家要按时离开学校直接回家,不要在教室、校园内逗留,也不要在街头游逛。(10)上下学要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看清来往车辆,要走人行横道。学生乘车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如摩托车、三轮车、货动车等),不乘坐超载车辆。(11)不得私自下江、河、塘、沟、堰、渠、水库游泳。

2.消防防火类

2.1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一是不能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

3.如何处置紧急情况

(1)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有秩序的逃离。(2)火灾的处理办法: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或用湿棉被裹住身体逃离。(3)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 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格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应大声呼喊或采取其他方法引起邻居、行人注意,协助灭火或报警。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的安全教育日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巩固、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活动,更加有效地保护广大中小学生和幼儿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积极构建和谐校园,结合每一所学校的实际情况,现将有关事项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学校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扣紧主题。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强化安全管理,共建和谐校园"。学校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制定和完善学校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加以落实。每学期组织疏散演练时,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面向全体学生组织开展一次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要结合"安全教育日"活动,集中开展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特别是要全面动员学生及家长积极举报学校周边的黑网吧、游戏机室等,及时解决安全隐患。

4.应对措施

4.1学校领导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把好安全教育关,把一切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近些年,一些学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管理不善,造成了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学校、家庭带来了较大损失。主要表现为"四重四轻",一是重教学轻安全。一些学校领导受教学奖惩、升学压力的影响,只重视教育教学管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上,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把学校安全隐患置之度外。二是重学生轻教师。有的学校领导认为安全事故只会发生在学生身上,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视而不见,造成了部分老师严重体罚学生,班级管理松散,学校财产被盗等。三是重实轻虚。部分学校领导对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安全问题处理及时,清除了安全隐患,而对一些隐性的安全问题看不清,如煤气中毒、农药中毒等。四是重校内轻校外。个别学校领导对校内安全常抓不懈,形成了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但对校外学生生活缺少必要的自我防范、自我营救等安全知识教育。

4.2建立机制,明确责任。为了切实抓好抓实学校安全教育,确保学校师生生命安全,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科学、规范、有效的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如《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学生安全制度》《班级安全教育量化细则》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如坚持放学集合制度,值周教师时时强调当前的安全问题,有序疏散学生放学,教师护送学生安全离校等。做到分工仔细,责任明确,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先行,把一切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3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学校定期召开安全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安全教育工作,加大安全教育宣传力度。在学校宣传栏、公开栏等醒目位置张贴安全知识挂图、重大安全事故;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处张贴学生安全制度;利用团队广播室、活动室宣传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重大安全事故,以此来警示教育学生;定期举办安全教育知识,组织安全教育主题队会,安全知识竞赛;开展法制安全知识讲座。通过开展活动来潜移默化学生,增加学生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营救的能力。

4.4全面排查、维修。学校领导要经常带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的电线、门窗玻璃、照明灯具、消防器材、宿舍、商店、伙房等基础设施全面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处理,消除安全隐患,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校园环境。

4.5签订安全责任状。学校实行安全责任制,分别与各室负责人、政教处、班主任、教师签订安全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4.6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一是随着城镇建设的加快,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机动车辆日益增多。在学生上学放学的这段时间里,校门口人车争道而行的混乱场面,真让家长、老师为学生的安全问题担忧。二是校园门口的小摊点过多过滥,大多经营一些小吃零食、玩具等。其中,小吃零食的卫生状况十分令人担忧,存在严重的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因此,学校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对校门口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做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清除交通和食品安全。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小学校园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机能和水平尚未完全成熟,个体认知水平较低,自我防范能力差,安全意识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意外安全事故。如教师体罚学生事件、学生食物中毒事件、黑校车事件、教学楼踩踏事件、校园火灾事件、校舍倒塌事件等给学生带来很大伤害。因此,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的理念,大力加强学校安全教育,规范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小学安全工作管理,确保青少年健康、安全成长,迫在眉睫。

一、小学危险源的分析

1.运动伤害

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由于课程性质所定,较易引起伤害事故发生。轻则擦伤、碰伤,重则残废、死亡。这是因学生活动方式不当,加上体育设施设备陈旧而引起的伤害事故。

2.课余伤害

这类事故最易引起纠纷。下课了,学生在操场、走廊和楼梯旁嬉戏玩耍,或是自己不小心,或是他人推操打闹,或是学校设施设备的因素,引起伤害事故。

3.校外活动事故

这类事故往往是重大伤亡事故,给社会带来极不良的影响。这类事件的发生都是因为学校组织活动不够周密,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

4.上学或放学时的伤害

这是学校安全管理最为薄弱、也最为艰难的环节。既包括上学前放学后这一时段发生在校园的伤害事件,也包括发生在路途中的伤害事件。

5.自然灾害的伤害

如汶川5?12的地震,火灾事故的发生等,学校一定要加强学生逃生自救方面的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交通安全事故

这是造成学生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安全工作的拦路虎,令社会关注、家长忧虑的。这一事件的发生也是因为学生的安全意识不够造成的。

7.网络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类问题显得非常严峻,管理不好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很多小学生都喜欢上网聊天、玩游戏等,长时间如此一定会影响身心的发展,因为小学生一玩就会着迷,无法自控。

二、小学安全管理的措施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各项工作之首。要预防与控制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从严治教,严格管理,把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管实管细。结合当地实际,努力探索和掌握学校安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真研究分析加强学校安全的办法和措施,显得十分紧迫。

1.校风与制度的建设

一个学校的校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校园的安全环境。良好的校风会形成学生间相互尊敬、谦让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良的校风肯定伴随着学生之间称王称霸、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弱小孤单的学生就会去寻求保护,从而助长校园帮派的形成和发展,如此产生校风和安全的恶性循环。学校校风的建设一定要从学校的领导班子做起,把这项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对加强学校的制度安全的管理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做:

(1)学生正向行为应给与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2)校长应该将资源开放给大家使用,并要带头在校园里创造正向的且合乎人性的风气。

(3)学校的所有人员如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和家长,应当合作修订并执行校规。

(4)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成绩不应该是衡量成功的惟一标准。

(5)校园里的不合法行为不应宽恕,犯罪与违法事件都应处理。

(6)提供咨询服务,以调解家长、学生和学校人员之间的冲突;有严重问题的学校应该设置安全警卫并采取适当措施,以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免受校园内外暴力行为的侵犯。

2.安全预警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预警救助机制,特别是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因为只有建立这些机制才能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消解安全隐患。例如校园内应设置灭火器,警卫设备,防盗、防摔倒、防拥挤设施,应急照明,常用医疗急救药品和器材,报警通讯,安全引导和警告标志。

3.遏制校园暴力

学校是学生成才的地方,而不是藏污纳垢的场所。学校在维护校园内的治安,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方面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力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控制情绪能力的培养。

4.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训练

学校应当对师生尤其是学生经常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安全防卫技能的训练,使得他们能够识别危险,知道预防危险的发生,知道遇到危险时的应对知识和技能。例如,指导学生了解歹徒常用的伎俩,学会认识和使用各种安全引导、警告的标志和设施、设备、工具,另外就是要学习日常生活和各种场所中的安全防范意识,主要包括家庭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课外活动安全、体育活动安全、游戏安全、火灾防范等方面。

5.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

各级公安机关要会同教育等部门对当地影响学校治安秩序及师生人身安全的突出治安问题,认真开展全面排查,摸清底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集中整治。对学校周边的录像放映室、电子游戏室、台球厅和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要重点进行整治,对治安混乱或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的,要坚决予以取缔。进一步强化对校园周边地区的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地区的治安巡逻,尤其是在学生上、下课和晚自习期间等重点时段和路段重点加强巡逻控制。对校园内容易引发治安问题的经营摊点、违章建筑、出租房屋、文化娱乐场所等认真清理,清除各类治安隐患。

6.充分发挥校园保险在事故控制中的作用

从事故的特性分析,安全防不胜防,无论怎么加强安全管理,事故仍然不能完全避免,除一些人为等可控因素外,还有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既然如此,有没有办法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呢?笔者以为,参加保险,以保险补偿的方式来降低或转移学校风险,是事故损失控制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7.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目前,我国学校安全管理体制的现状是“政府监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负责、师生员工遵守校规校纪、家长和群众参与”,围绕一个共同目标,从不同的角、不同的层、不同的方面推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落实,协调一致抓好学校安全工作。这种管理体制的实施,促使各有关方面、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决定了安全管理责任制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必须分清责任,严肃处理。

三、结论

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如何没有一个良好就校园环境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反而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作为小学的工作人员,我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更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作者单位:六安市梅山路小学 安徽】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浅谈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事前预防

摘 要:近些年,小学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次数越来越多,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小学安全事故事前预防存在的问题,然后交代了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事前预防的重要性,最后针对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事前预防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事前;

安全管理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它是为 实现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心智发展尚未成熟,近些年小学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上升。为了有效防止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事前预防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建设事故的发生率以及造成的损害程度。

一、现阶段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事前预防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管理落实不到位

许多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非因为教育部门管理监督不到位,或者是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空白,而是在有明确制度依据作为行为准则的情况下,实际并未按照规章行事,执行层面发生严重的过错和失误,这样管理制度虽然存在,但是达不到事前预防事故发生的效果。

(二)过于形式主义

小学校园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育行业、学校管理层面以及教师、学生、家长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很多教育主管部门虽然提出了安全事故的指导思想,学校也明确提出要加大力度做好安全事故事前预防,尤其在各种演练活动中,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其重要性并真正掌握保护自身安全的技能,切勿照本宣科,搞形式主义。

二、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事前预防的重要性

目前,小学校园及其周边环境较之以往越来越复杂,给校园安全乃至社会安全带来潜在威胁,低龄孩子频繁的伤害事故更易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对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产生极其不好社会影响。因此,小学校园安全工作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员工能够正常稳定的学习、工作,更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发育不够成熟,辨别能力较低,自我保护能力相对不足。学校除了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以外,更应全面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主动为其健康成长撑起“平安保护伞”。而采取“防患于未然”的事前预防,更加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事前预防改进的建议

(一)完善并坚决执行相关制度

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并落实到位。学校在全面分析校园多发事故的基础上,根据事故类别科学合理地建立保证校园安全的长效机制,并持之以恒加以实施,起到事故事前预防的效果。

层层落实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做到定岗、定责、定人。明确校长为学校的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各项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对学校安全工作负主管责任;安全部门行政对学校安全工作负监管责任;其他中层行政,按照工作分工,对所分管的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各年级主任、办公室负责人及班主任对本年级(室)、本班级的安全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任课教师对所任教(辅导)的课堂内或所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当天的值周领导负全部责任,值周班级老师对当天值日内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各领导及教师均应明确自身责任,不能疏于职守,如果未尽到安全职责而引发安全事故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参与都是不可缺少的。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对于孩子安全事故事前预防的重要作用,不能单靠学校和教师。学生的安全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不仅需要学校的讲授,更需要家长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指导。学校在家长会期间,应该向家长详细讲解安全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告知家长的权利与义务,劝说家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配合教师。学校也可以针对安全教育举办讲座,甚至举行事故演练时,邀请家长陪同孩子一起参加。

(三)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安全管理重于泰山,而责任落实又是重中之重。在考察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抢险工作时强调,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校园安全事故类型多、涉及面广,需要众多人员参与,我们需要从岗位分担与责任落实着手,一一细化分解职责,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为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筑起坚实的防线。

(四)定期进行事故演练

为了使学生对安全事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学校可以会同相关部门共同进行事故演练,将“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全第一”的方针贯彻到底,以“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防患于未然,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逃生能力。

四、结语

小学校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做好事故事前预防,有效避免和降低事故发生,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是一个内涵广博,深度无竭的课题,它受到时代、环境、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需要全社会给予关注与支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积极调整应对措施,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工作。

作者介绍:李毓(1974―),女,现为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东华小学校长,多年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王冬梅(1962―),女,汉族,任职于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校,多年从事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浅谈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是小学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机能尚未完全成熟,个体认知水平较低,自我防范能力差,安全意识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的理念,大力加强学校安全教育,规范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小学安全工作管理,确保青少年健康、安全成长迫在眉睫。

一、小学危险种类

学校常见的危险有运动伤害 、课余伤害 、校外活动事故 、上学或放学时的伤害 、自然灾害的伤害 、 交通安全事故 、 网络安全 。

二、小学安全管理的措施

要预防与控制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从严治教,严格管理,把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抓实抓细。认真研究分析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办法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校风与制度的建设

一个学校的校风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校园的安全环境。对加强学校的制度安全的管理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做:

(1)学生正向行为应给与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2)校长应该将资源开放给大家使用,并要带头在校园里创造正向的且合乎人性的风气。

(3)学校的所有人员如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应当合作修订并执行校规。

(4)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成绩不应该是衡量成功的惟一标准。

(5)校园里的不合法行为不应宽恕,犯罪与违法事件都应处理。

2.安全预警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预警救助机制,特别是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机制。因为只有建立这些机制才能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消解安全隐患。

3.遏制校园暴力

学校是学生成才的地方,而不是藏污纳垢的场所。学校在维护校园内的治安,预防和处理校园暴力方面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力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控制情绪能力的培养。

4.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训练

学校应当对师生尤其是学生经常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安全防卫技能的训练,使得他们能够识别危险,知道预防危险的发生,知道遇到危险时的应对知识和技能。例如,指导学生了解歹徒常用的伎俩,学会认识和使用各种安全引导、警告的标志和设施、设备、工具,另外就是要树立日常生活和各种场所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5.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

学校要主动联系公安部门对当地影响学校治安秩序及师生人身安全的突出治安问题,开展全面排查,摸清具体情况,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行集中整治。对学校周边的录像放映室、电子游戏室、台球厅和歌舞厅等娱乐场所要重点进行整治,对治安混乱或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严重违反管理规定的,要坚决予以取缔。进一步强化对校园周边地区的暂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治安管理,加强对校园周边地区的治安巡逻,尤其是在学生上、下课和晚自习期间等重点时段和路段重点加强巡逻控制。对校园内容易引发治安问题的经营摊点、违章建筑、出租房屋、文化娱乐场所等认真清理,清除各类治安隐患。

6.充分发挥校园保险在事故控制中的作用

从事故的特性分析,安全防不胜防,无论怎么加强安全管理,事故仍然不能完全避免,除一些人为等可控因素外,还有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既然如此,有没有办法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呢?笔者以为,参加保险,以保险补偿的方式来降低或转移学校风险,是控制事故损失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

7.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目前,我国学校安全管理体制的现状是“政府监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学校负责、师生员工遵守校规校纪、家长和群众参与”,围绕一个共同目标,推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落实,协调一致抓好学校安全工作。这种管理体制的实施,促使各有关方面、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而决定了安全管理责任制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如果没有一个良好就校园环境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所以,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共同把这项工作做好。完成育人千秋大业。

(作者单位:吉林省辉南县样子哨镇中心小学)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摘 要: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平安取胜、群体参与和系统构建”。然而,当前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诸如“重制度轻落实、重个别轻整体、重形式轻教育”等问题。树立安全观念、建立安全机制、加强安全教育是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途径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成果,同时又是人自觉地接受文化并通过文化的哺育形成思维、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提升全体师生安全文明素养的有效手段,更是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的基础,这是时代赋予学校的责任,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要求。然而,由于人们对校园安全文化内涵认识的不足、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的缺乏等原因,导致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着“重制度轻落实、重个别轻整体、重形式轻教育”等问题。因此,正确认识中小学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思考和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策略,是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

校园安全文化源于“安全文化”概念,也从属于“安全文化”与“校园文化”范畴。安全文化概念最早是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于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而提出的[1]。1991年国际原子能组织在《安全文化》报告中指出,“安全文化是指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1993年国际核设施安全顾问委员会指出,“安全文化是决定组织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承诺、风格和效率的那些个体或组织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胜任力以及行为模式的产物。”[2]在我国习惯上把“安全文化”理解为“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的总和。”[3]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安全是指个体或系统不受侵害和破坏。由此,“校园安全文化”可简单理解为: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使师生个体或学校免受侵害和破坏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屡见不鲜,从踩踏、火灾、自杀、校园暴力事故到交通、溺水、饮食中毒等意外伤害事件的不断发生,涉及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 20 种之多,危险时时在演绎,安全需要从“文化”抓起。因此,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研究已成为当前热点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者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含义理解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重视安全管理制度。如“校园安全文化是指将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表现在决策和管理者的态度及行为中,落实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4]二是重视安全素养与环境。如“校园安全文化是在长期办学、育人、发展实践中,为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建立完善和谐的安全环境,并使全体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价值观、态度和素质,从而积累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5]三是重视安全群体氛围。如“校园安全文化是指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以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为优秀的观念文化,把行为文化、管理文化和物态文化相统一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6]

不管人们对校园安全文化概念如何界定,但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护好学校和师生员工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创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文化是人们在文明进程中不断习得和积累的并为自身所默认且潜在地主导人的思想、行为以及习惯等一系列知识、经验、感受等的总和。[7]把安全引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就是学校要倡导安全的精神、理念与行为等。因此,我们理解“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时,应考虑以下方面:一是以平安取胜。所谓“平安取胜”就是指学校通过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和环境等途径来达到平安、文明的校园形象。如一些学校提出“一切为了师生的安全”等信条就是以平安取胜之举。二是以群体参与。所谓“群体参与”是指校园安全文化要被全体师生所认同与参与,包括高质量的安全教育、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以及应急自救技能等。换句话说,就是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在全校内、全方面地导入,使全体师生具有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三是以系统构建。校园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包括物态文化,还应包括管理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安全物态文化是指安全防范的装备和设施等;安全管理文化是指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管理规章制度等;安全行为文化是指安全思维、安全操作、安全指挥和应急自救技能等;安全精神文化指有关安全的知识、观念、意识、价值等。

联合国教科文指出:“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实现发展的摇篮。”[8]安全文化是安全系统有效性的决定因素,个体对组织安全文化的感受支配着其安全行为,校园安全文化决定着安全系统要素是否有效地作用。因此,全体师生安全文化的观念和行为的形成以及有效实践校园安全文化策略,应该创建和拥有一种安全型的校园文化。校园安全文化作为集体价值和行为准则的集合体,具有以下功能:

(1)导向与育人功能。校园安全文化是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能引导全体师生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并获得安全知识,形成安全思想、安全心理、安全情感和安全规范行为等安全文化素养。

(2)约束与保障功能。校园安全文化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套安全判断标准和行为规范,规定了做哪些是安全的,做哪些是不安全的,一旦有违背校园安全文化的言行,就会受到群体的舆论压力,促进其修正,从而保障校园的财产、生命和师生的生命素养提高。

(3)规范与创新功能。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师生员工的教育过程。当安全观念、安全伦理道德在师生员工的思想上扎根后, 师生员工就会积极主动地了解掌握安全科技知识, 就会自觉地按学校安全管理的要求去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并能够孕育出新的安全思想、新的安全技术和新的安全操作方式。

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生是弱势群体,容易受到伤害,也最受家长的关心。有关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 1 万人以上,即平均每天约 40 多名学生因各类事故死亡,相当于一个教学班的人数。[9]导致中小学生伤亡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切实建设好校园安全文化,做好师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人身和财产安全,也关系到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目前,学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总体上看,我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仍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

1.注重安全制度建设轻具体落实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各级政府部门近几年先后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一系列学校安全工作政策法规。各地教育系统结合各基层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学校内部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实践当中,各地并没有将这些制度落实到位。年度安全考核中,也并非以预先制定的制度为依据,而是看实际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只要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一定的比例,就会导致一票否决。

以某市教育局为例,在各校原有安全制度的基础上,组织力量重新修订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学校安全工作岗位职责制度》等二十五项安全工作制度,涉及门卫、消防、食堂、接送车、卫生保健、环境、宿舍等多个方面。每年年初,教育局都会与各校校长签订当年度的《安全责任状》。各校为了表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也制定了许多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但在实际工作中,各校却将这些制度搁在一旁,重视只是口头上与纸面上的意识。考核时,教育局也只盯着非正常死亡数,只要这一指标没有问题,考核肯定顺利通过,甚至可能为优秀。

2.注重个别文化建设轻系统构建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具广泛性、层次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架构在精神、物质和行为等相统一的基础上。具体包括安全硬件设施、安全制度、安全组织机构保障、安全文化活动、安全校园网络、心理安全辅导、校园安全精神、安全信念、安全价值取向等。然而,由于校园安全文化内涵缺乏统一认识、评价机制缺乏,导致许多学校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上重视“个别文化”建设。如有的学校重制度的文本建设,却缺乏安全责任系统与齐管共抓的体系;有的学校重视硬件环境、饮食卫生、体育活动、交通安全等显性安全文化活动,却缺乏心理健康、黄色读物、网络管理等隐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预防;有的学校重视突击性的消防演练等活动,却缺乏必要的日常宣传与渗透。绝大多数学校缺乏完整的目标体系及课程体系。完整的目标体系应该包括培养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养,学校安全保障与服务场所、设施、器物等物态载体,以及健全与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预警机制等内容。完整的安全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应包括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和师资的配备、学分设定、课时安排等方面。

3.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轻安全技能培养

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与安全操作能力。然而,“重管理轻教育、重理论轻操作”的学校安全工作的弊病长期存在,影响了学生安全素养的整体提高。许多学校为了加强安全教育,往往存在随机化现象,有的突出检查管理一下;有的强化手机管理、器械管理;有的搞几次安全讲座或消防安全演练以加强安全知识与技能教育。许多安全常识、安全理论学习及安全测验只停留在纸面上,而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应急自救技能、安全操作技能和生活技能的培养却不关心。安全教育活动缺乏系统的计划和周密的安排,从而导致安全意识难以在师生们心中真正树立起来,往往是活动中知道安全重要,过后却抛在脑后。安全工作这根弦时紧时松,难以成为师生们的自觉行动,成为学校安全的一个隐患。

三、加强学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途径

校园安全是校园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最基本的保障。一位安全管理专家指出:“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10]这深刻揭示了安全工作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才是抓住了校园安全建设的根本和实策。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1.“树理念、重关怀”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优秀,它来源于安全工作实践,又指引着安全工作实践。树立“以人为本”及“依法治校”的理念,体现学校安全文化的优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明确校园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发展建设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全体师生服务。一是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观,即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把安全作为考虑一切工作的前提,采取防护、减弱等对策以消除危险因素;二是要培育“安全创造效益、安全促进和谐”的价值观,即安全文化营造与和谐、文明校园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三是建立“以人为本、依法管理、全员参与”的方法观,即中小学要把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和培育良好的校风工作之中,并按照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等来健全学校自身的安全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以保证人人遵章守法、人人做好自我安全防护;四是树立“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认识观,从制度、行为、物质、精神等层面整体构建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做到时刻警惕、全面推进。

2.“强执行、造氛围”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全体师生自主管理、自觉进入安全活动状态,包括安全操作、人际和谐、遵章守纪、自救技能等。事实上,校园安全制度、责任体系等表层的安全文化,都是靠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内在品质去实施的。倘若没有这种品质,再好的制度和规范,实际上都是一纸空文。因此,让每个师生“了解与认同”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与实质、“参与与执行”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安全教育,这是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学校要建立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健全学校安全管理组织,定期分析校园及周边安全情况,表扬与激励在安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人员,力求在全校范围内做到“认识到位、管理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人”的局面。同时,要通过安全警示、安全宣传及日常渗透等途径加强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安全警示可包括严令禁止式、严正警告式、严肃要求式和温馨提示式等方式来提醒师生的安全意识的树立。安全宣传可通过主题班会、学生聚会、校园广播、校园网、橱窗板报、专题宣传、影视播放、征文比赛、专项测试、知识竞赛、图片展览、专题讲座、课堂渗透等形式,让师生在日常活动中获得安全知识、感受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素质。

3.“健制度、建机制”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点

安全文化的推行,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安全管理和完美的安全技术措施基础之上。要建立有效的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包括健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评价体系、规章制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等。管理组织体系包括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校护卫队、安全岗等;责任评价体系包括学校层面与年级层面、教研组层面与班主任层面等安全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包括安全治安管理相关制度,校内外集体活动的组织管理制度,外来人员入校管理制度,安全和法制教育制度,值班值日制度,以及与人防、消防、交通等行政职能部门的联系制度。同时,为确保安全防线、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应建议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主要包括检查督导机制、队伍建设机制、创新发展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等。

4.“抓课程、重教育”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

课程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安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全体师生安全意识与安全行为的关键。学校要积极开发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和师资配备以及学分设定、课时安排和考核等。同时,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性教育活动和安全技能培养的体验活动,如安全主题班会、案例分析、文艺演出、演练活动。建立交通、消防、生活技能等教育基地,以组织师生参观、交流与体验,并通过情景模拟演练等活动,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诸如起居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社交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以及避灾、逃生等最基本的安全文化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此外,还要大力开展心理卫生教育,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对待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总之,安全是校园永恒的主题,它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只有建立起先进的学校校园安全文化,学校才能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合格人才才有真正的保障。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农村寄宿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仅农村在校小学生达9000多万,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及其严重后果使农村小学校园安全问题也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开始提倡规模型办学,整合教育资源以后,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以及社会总体发展较快,导致农村小学校园安全因素增加,致使农村小学校园安全事故多发。

关键词:校园安全;学校;家庭;社会

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个体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活动中永恒的主题,伴随着人

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安全问题已

显得越来越重要。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

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学校是学生求知的场所,肩负着传播文明的神圣使命,被誉为“一片净土”,然而,静谧和欢乐的校园中却存在着许多安全问题。尤其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学生自我防范能力较差,安全意识薄弱,较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意外事故。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

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已经成为新形势下

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多数小学生还都是在农村,农村小学的校园安全已成为

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校园

安全问题更应引人关注。

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发生安全事件的原因很多,校园安全问题错综复杂,但观其形式、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客观隐患、主观疏忽、管理不力及外部影响和自然原因等方面引发的安全事件,由校园内部因素、社会外部因素、社会内部因素构成。这就要求加强农村小学校园安全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学校工作人员的安全

管理水平。

总之,寄宿小学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构建和提供有效的学校安全环境,已经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不可少的资源建设和投入。学校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关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既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有关,也与教育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关,还和整个社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及安全防范技术有关,但最关键

的还是与学校的安全管理和学生安全教育状况密不可分。因此,减轻学校安全工作压力,提高学校抗安全风险的能力,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校园安全形成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及预防策略浅析

摘 要:近年来,校园事故频发,校园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尤其是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中小学校园安全更应受到重视。事故的出现在于人们的防范意识差、安全措施不当,也在于整个社会对中小学生安全还缺乏应有的认识、措施。在对中小学校园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准确分析的前提下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策略,应该是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中小学 学校安全 问题表现 预防措施

校园安全事故现状不容乐观,各类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都成为引发学生伤亡的诱因,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各级政府机关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构建一个安全的校园环境。近几年来,中小学校园安全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安全措施得到了明显加强,但是,在中小学安全投入方面仍显不足,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还存在走过场式的应付现象。对校园安全的系统性研究还很缺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1.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中小学安全管理制度涉及的部门很多,除学校自身外,还应包括学校举办者、学校主管部门、职能监管部门、各级政府相关机构等。他们应该共同为学校的消防、保卫、交通、安全设施等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共同填补管理制度的疏漏,为中小学校园的安全保驾护航。但目前相关部门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方面的参与度并不高,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缺失。

2.学校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从社会舆论来看,多数人都将学校的安全问题归责于学校等教育部门,而忽略了政府相关部门在校园安全中的责任。即便学校采取多种措施来防范校园安全事故,但依然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才是事故难以抑制的根本。中小学学校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是校园安全问题的突出表现。举例来说,我国已经对校车安全特别是对校车在行驶过程和停车、上下学生等环节有了明确的规范,对违反规范的其他车辆有明确的要求,但是,规定出台以来,还从没有社会其他车辆因违反规定而受处罚的案例。有规矩,执行差,落实不到位,很明显就是责任主体尚不明确造成的。

3.学校安全问责制度缺失。社会整体的问责制度不完善必然影响校园的安全问责制度,学校对事故责任主体缺乏正确的认定,很多学校往往将事故责任推到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的身上,对教师进行行政和经济处罚。这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安全问责制度的缺失。笔者认为,出现安全事故后,加大对学校各职能监管部门、政府相关机构的追责力度是强化校园安全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因校舍、器械、设施质量差造成的安全事故,必须加大问责力度,才能起到警示作用。

二、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1.缺少系统性的安全教育。中小学安全教育应该是全面深入的,不仅要对中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更要注重对教师和领导的校园安全培训;校园安全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假如只针对某一方面开展教育就会使校园安全教育缺乏全面性;校园安全教育要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只注重形式,使安全教育停留在表面,学生只了解安全知识,却缺乏实际的自我安全保护的能力。中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的形式化是校园安全得不到保障的一大原因,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

2.安全价值观有偏差。很多中小学的安全价值观并不正确,将学生的安全与开展全面教育对立起来,为了保证安全而将很多有启发、训练意义的教学活动排除在教学之外,这样的观念和做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学校应该努力寻找素质教育与校园安全之间的平衡点,树立起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念。

3.学校安全法律缺失。校园事故责任认定在现阶段依然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虽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些办法,但遇到实际事故处理时却起不到应有的法律效力。可见,明确的学校安全法律亟待出台。

三、中小学安全问题的预防策略

1.开展全面的校园安全教育。校园安全教育面向的主体不能仅仅是中小学生,对教职工及学校领导的安全教育培训也不能放松。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他们应该掌握校园安全管理的知识、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分析等层次较高的知识。教职工则应掌握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紧急事件的逃生知识等。同时,借助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 ,对家长进行相关的知识普及,是促进校园安全的重要方法。

2.明确学校安全事故责任。当校园事故发生时要根据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监护情况等因素来进行责任分配,切不可不加分析地将责任推给一方。应该为校园安全承担责任的责任方包括:学校管理者、学校举办者、学校教职工、相关职能部门、学生个人及其监护人。对各方责任要予以明确,以避免过激行为的出现。

3.构建学校安全法律体系。学校安全法律体系并非独立个体,其法律中心是《学校安全法》,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作为补充来进行学校安全法律体系的全面构建。在法律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多多加入学校安全的相关条款,对校园安全的问责机制和责任分配都予以明确。

总之,中小学校园安全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毕竟保证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学校、政府、家长等各方都应该行动起来,为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构建安全环境。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浅论

一、当前我国中小学安全形势

校园安全工作意义重大,事关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关系教育事业的稳定和发展,事关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学校的安全工作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起校园的波动、学校所在地区的社会局面的颤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校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中讲到,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属于非正常死亡,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等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学生被暴力胁迫、受骗、抢劫、车祸、溺水、触电、性侵害等等案例发生频率较高,伤害、伤亡“安全事件”呈逐年增加趋势,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各级党政部门、广大中小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校园安全的关注程度、重视程度、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二、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自2010年3月福建南平校园伤害案件以来,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给学生及学生家长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无可挽回的损失,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引发校园安全事故的因素众多,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深刻的反思。综观学校各类安全事故,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因素。当前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更加多元多样多变,价值缺失、行为失范导致对抗情绪加重,有些人可能由心理不平衡发展为对社会不满,极易成为群体性事件的积极参与者、打砸抢烧暴力犯罪的实施者,甚至是个别人性格偏执、心理失控,把报复对象指向儿童、学生,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2010年发生的7起针对小学、幼儿园的恶性伤害案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校园周边环境因素。社会流动性日趋增强,流动人口、刑释解教、精神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数量增多。这类群体特别是流动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散布在学校周边。校园周边治安、交通隐患比较突出,社会人员在校内或周边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入室盗窃等问题接连不断。

3、校园内部教育管理因素。对校园安全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师生安全意识不强;安全教育效率不高,教育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安全制度不健全,存在制度隐患;安全设施不达标,没有做到完好有效,不能满足校园安全需要;安全管理职责不清,没有完全落实安全责任制。

三、加强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的基本策略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学校安全牵扯千家万户,社会普遍关注。福建南平等地发生的伤害师生人身安全的恶性事件一时成为社会、舆论焦点的事实,再次证明了这一点。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各级政府和学校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生命至高无上的观念,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着力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学校安全。

2、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化解矛盾纠纷是维护校园安全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公安机关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影响校园安全的各类隐患进行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切实从苗头上发现隐患、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把矛盾或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矛盾激化升级引发群体性事件,全力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3、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管理,严格门卫制度,对出入校园的外来人员严格登记和证件查验,严防不法分子混入校园;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带班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认真负责,中小学、幼儿园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口要有学校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及门卫在岗维持秩序,学校门口不得聚集学生;上学时段,有学生到校应尽快让其进入校园;放学时段,接学生的家长如未来到应让学生在校门内等候。农村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夜间巡逻,对学生外出要建立严格的请销假制度和住宿生晚间就寝点名登记制度,确保学生安全。

4、开展演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和救护能力。学校要积极配合公安、司法、共青团等有关部门开展“法制宣讲进校园”等活动,采取结对子、进学校、进班级、进课堂等形式对师生进行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知识。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教育部《教育系统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把开展疏散演练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主动与地震、消防等部门合作,结合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紧急疏散演练活动,演练要突出实战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学校的防护自救水平和师生的逃生自救能力。

5、加强领导,全面落实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切实坚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监管,落实责任。学校主要领导要切实担负起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对学校安全工作负总责。同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层层分解落实责任,要将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

(作者单位:济南市舜耕小学)

小学校园安全论文:对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调研与思考

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是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因此,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中小学校的安全问题进入多发阶段,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一起起校园安全恶性事件的发生,充分暴露校园安全没有得到重视,致使校园安全这样的脆弱这个问题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问题。为进一步了解我市中小学校园安全隐患问题,笔者利用暑假对部分中小学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希望能给有关部门有价值的借鉴。

一、常见的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

通过调查显示,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通过调查显示,校园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校内安全事件和校外安全事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交通事故。据调查,许多学生本身缺乏安全意识,不走人行道,随意横过马路、跳跃横栏;而很多家长接送学生的车本身也很随意,不按要求停靠车辆,乱窜、乱停,安全隐患极大。

二是学校宿舍安全事故。部分学校开支较大,加上缺乏一定的政府支持,学校无法更新校园设施。为了节约开支,学校不得不继续使用老化的供电线路和设施加之消防器材不足,大多数师生又缺乏消防知识,发生火情不知如何处理。而且有的学生并不知道易燃易爆物品的危害性,在学校明令禁止的情况下仍然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三是校园暴力事故。由于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有的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诱引,讲哥们义气,拉帮结派;有的学生盲目消费导致偷盗,甚至抢劫行为,还有少数教师体罚学生行为等现象。

四是自然灾害事故。学生一方面由于年龄较小,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现在很少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当遇到暴风雨、地震、山洪、火灾等突发事故,学生一时间无法采取相关措施保护自己。

五是食品卫生事故。现在有的学校是将食堂外包。承包商有的素质较低,以次充好,不保证食品的卫生,再加上有些学校食堂基础设施落后,学生食物中毒现象相当严重。

二、引发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的原因

一是学校安全教育缺失,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学校只注重教学质量,升学率,对校园安全很多规定只是规定,缺少实质性的教育,并没有落实到位,很多安全器材只是摆放,投入经费不多。宣传教育不及时不到位。等到出了事故之后,才来采取措施。

二是学校安全经费不足,安全监管不到位。有此学校因办学经费不足,一些年久失修的教室和宿舍及其它教辅场所还在继续使用;有的学校消防安保器材未按规定配足;有的学校从事安全保卫人员的配比不够,从而导致技防和人防都不到位。在安全监管方面,学校相关部门对教学、生活各个环节监管不力。如学校后勤部门对食堂卫生监管不到位会导致学生因食用过期变质食物而中毒;又因对教学设备监管不力,致使设施设备损坏而引发伤亡等。

三是学生抗压能力低,情绪易激动,做事较极端。目前在校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但法律意识淡薄,行为缺乏理性,做事易冲动。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呈现半幼稚、半成熟状态,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盲从性交错的时期,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行为往往不计后果。座谈中,许多老师反映,对学生教育的难度越来越大,一些学生只愿听好话,听不进批评,同学间、师生间交流交往稍不注意就会产生问题。如有的学生因为一点小事,如走路碰撞、早恋争风吃醋、看不惯个性发型和服饰等,就采取单打独斗、找小哥们“摆平”,甚至找社会小混混“报仇”等严重对抗行为,容易导致校园犯罪的发生。

四是基层地方政府执法不严,管理疏忽,造成网吧、游戏厅、社会闲杂人员对校园安全产生影响,致使假冒伪劣及“三无”商品、食品纷纷涌进校园。很多事实表明示校园周边环境对校园安全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也是产生校园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三、解决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的对策

(一)积极实施校园法,实现依法治校

中小学生的安全保障措施,应当给予法律规定,明确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地政府应该做什么,从制度层面保护学生的安全。从当前情况看,我市抓紧制定学校法及学校安全法,使学校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实现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学校安全。

(二)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要将法制教育纳入必修课程,提高师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比如,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充分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等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通过法制讲座、安全事故演练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集体外出活动安全等多方面的教育。使师生养成安全态度、增强安全意识、锻炼安全自护自救能力,努力减少意外伤亡及其他事件的发生。学校同时建立对学生心理辅导机构,有效的预防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三)加强各级部门联动,齐抓共管

各级行政教育部门要加强与公安、安监、卫生、文化、交通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重点问题,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做好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把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要会同卫生部门切实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制与食品安全工作,有效控制学校因卫生而导致的事件发生。

(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

学校一把手要对学校的安全工作直接负责,学校各部门的领导要作为本部门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选拔具有高素质和亲和力的人员组建应急处理小组。安全管理部门要根据制定一整套详细的安全管理办法、安全考核指标、具体操作规程和安全评估体系,建立起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五)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要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学校的各种设施进行检查,尤其是一些安全事故多发地带,更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寄宿制学校要与有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建成后出现的治安、卫生、饮食、交通等新情况和新问题。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校园安全基础设施体系,包括一些重要地方的防护网、道路减速障碍物标志、消防设施、楼道照明应急灯。制定安全巡查制度,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同时各校应在校门卫安保工作上下功夫。必须配备专职保安,要严格校园准入制度,对来访人员要实行电话联系制度、转告转交制度,防止社会失业人员、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内。定时对校园及周边安全进行巡查,在学生上下学时间要组织学校老师进行导护,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在校园门口设置视频监控探头、周边设置周界报警装置,确保对各类治安情况的全方位、多角度、全时空监控,为犯罪的早期预防和案件事故调查取证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