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

时间:2022-04-25 03:03:22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发挥主导性探讨

摘 要: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必须来一次历史的改革重新定义,只要适宜于学生的发展创新,都是可取的。

P键词:减少;营造;把握;诱发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合作者。这一重大教改,彻底摒弃了教师以往大包大揽、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必须来一次历史的改革重新定义。本文想要探讨的就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主导什么?

一、主导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学生对一篇课文的学习要有层次,培养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提出问题,不等于就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把学生有代表性的问题提炼出来,供全班学生讨论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要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的,限于班级实际情况,学生就近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可以有选择的讨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减少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效率,这样教师对学生学习起到了适当的调控作用。

二、教学中主导学习情境的创设

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帮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是教师激昂的语言,娓娓动听的小故事:一段美妙的乐曲;一段录象等,使学生一下进入情境,很快入境学习,这样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就调动了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堂课就已经上成功了一半。

三、对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与氛围营造起导向作用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要帮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与氛围,使整堂课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有一种意犹尽,兴未了的感觉。如我教《鲸》这课时,我用多煤体给学生放了鲸的进化过程、鲸捕食、鲸喷水等录象,还用网络查到了好多关于鲸的介绍,结果使学生大开眼界,一时在班里形成了“鲸潮”,学生自己查资料办手抄报,办画报,千方百计显示自己对鲸的那份“情感”。

四、主导学生的思维发散点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把握学生思维发散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把课堂与课外、课本知识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结合起来,在大语文环境中学习,使学生拓宽眼界,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如我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在讨论回答“生态灾难是怎样造成的?”这个问题后,我问“在我们身边或者看新闻听广播或看课外资料等你了解到的由于人类随意毁坏资源,滥用化学品,造成的生态灾难有哪些?”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活跃起来,调动记忆宝库中的声像文字储备回答的特别精彩,这也为学生课下留心观察生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次问题的讨论把为什么不能破坏有限的自然资源进一步深化,使学生更能贴近生活去理解感受。

五、主导学生学生质疑

质疑问难是学生最可贵的学习品质,学生不会质疑就不会学习,不能创新,学生就没个性。学生初学课文,自设疑质疑;精学讨论时,敢于向小组同学质疑,向全班同学和老师质疑甚至向权威质疑。老师切忌对学生的问题避而不谈,此时学生最需要的就是老师鼓励与关爱,细心的呵护与诱导。即使学生心中的疑解不了,在他心灵深处也会萌生一颗种子。我坚信:这颗种子随着学生知识阅历的丰厚,定会开花结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就是鼓励学生大胆求异,让学生在讨论中有所获,使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六、主导学生想象力的诱发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诱发学生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创造性学习是离不开想象的。如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当学生明确我们破坏地球以后别无去处时,让学生设想未来的地球,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彩笔画下来。通过想象一方面唤醒加强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憧憬美好的未来,热爱生活,保护大自然我们人类的家园。

七、主导朗读情境的创设

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象,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如《雨点》这一课,在指导学生朗读“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这句话时,我问:你有没有散过步,散步时是什么心情,全身有什么感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说出了:我散步时很高兴,散步时很舒服。有了这种基础,学生便很容易得出:这句话应该读得舒缓些。再如教学《小雪花》中“小雪花飘呀飘呀”一句,我先让学生说说下雪时候的情景,从而唤起学生头脑中有关雪花飘落的表象,此时再趁热打铁问:想想看,这句话应该怎样读才能让人听了好像亲眼看到雪花飘落的情景一样?(要读得轻一点儿,慢一点儿,柔和一点儿。)如此,就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读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

八、主导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教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仅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指导学生将创新理论合理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改进理论,实现理论的二次升华,提高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开展实践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创新能力。同时,当学生的创新想法实施失败时,教师应当及时给予鼓励,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同时,教师应当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优化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勇于创新,肯定并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改革,重新定位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绝不只是以上列出的几种,应该是方方面面的、多渠道的,只要适宜于学生的发展创新,都是可取的。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及培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变。在此背景下,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活动的创造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素质

教师素养的高低便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应该具有相应的专业素养。

一、心理、人格方面的素养

教师作为学生灵魂的引领者,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对学生都有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或许是正面的,或许是反面的。当结果还是未知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心态,给予学生正面的力量和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也逐渐拥有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正确认识自己,面对自己遇到的人和事能和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对社会、对人生充满热情希望,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品”,那么学生的“行”才会顺理成章。

二、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素养

教师在人际交往中应具有沟通能力,交往的能力和充分的自我表达能力,从交往中获取信息以及构建知识和能力。拥有了这些能力,课堂才会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才会有条不紊,传授的知识才会丰富多彩,紧扣时代的脉搏;拥有了这些能力,才会让学生不论是在知识方面,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受益匪浅。

三、自我反思的素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君子博学而参者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些名言不约而同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师无论是为人还是教学,都要有自我反思的素养。为人时自我反思,则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时弥补改进;教学中自我反思,才知道自己教学的缺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从“教书匠”转变为“创造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除了熟悉课程外,更是教学的引导者,交换意见的参与者,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指导者。要成为教学以外的这些“者”,就要求教师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拥有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要有更好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要能以文本为主,开放思维,创造性地传授知识,还要不断强化自己,毕竟“给学生一碗水,你至少要有一桶水”。

五、阅读的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广泛阅读的兴趣,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课堂气氛的需要,还是提高效率的需要,培养学生的需要。如果一个教师一辈子都只会传授一点专业知识,一辈子都只会用同样的方法,那他将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又何来“亲其师而信其道呢”?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可想而知。所以,教师应有广泛阅读、学习的兴趣,只有博采众长,不断改进教法,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以渊博的学识,新颖的教法,风趣的谈吐来影响学生,让学生愿意走进你的课堂,静得下心来认真学习,不仅有学习上的影响,更有人格魅力的影响。

六、终身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素养

“活动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阿尔文・托夫勒说:“面对以几何速度不断翻新的信息洪流,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人,应该具有的素养不仅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且还要看他是否能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学习最新的知识的能力。”在当今知识爆炸,变化迅速的社会中,教师如果不能积极进行终身学习,满足其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则势必要遭受被淘汰的命运。

七、教师间交流与互助的素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更新得越来越快,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必定会让我们的知识有所欠缺,这时,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是弥补知识漏洞,提高教学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一项研究表明:教师在教学研究时,如果参与校内同事的相互指导、集体备课、示范课等活动,大部分教师便能在课堂上运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反之,极少数人会运用。同时,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又不知如何改进,如果能多交流,大家群策群力,便能很快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由此可见,交流与互助的作用十分重要。

八、教师素养的获取途径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关系着教育的成败,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的发展。在这样重大责任前面,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素养。

(一)首先教师应转变观念,有明确的目标

教师清醒认识到专业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改变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本教参“闯天下”的观念,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增加课堂容量提升的自身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吸收其精华,M而有效的提升自己

新课改以来,每个假期都有各种培训,我曾参加过清华大学对边远山区班主任进行的培训活动,那一次培训,让我牢牢的记住一句话:“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好学生是爱出来的”。这一句话让我改变了以往“师道尊严”的观念,面对学生不再是一张冷面孔,而是可以和学生进行愉快的交流沟通,师生关系更为融洽;也正是由于这种交流沟通,增加了彼此的了解,更多的学生明白了老师的苦心,老师也了解了学生的苦衷,大家一起努力去做一件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认真参加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

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为适应教育的新风向,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效,集体备课在重多主观因素的集中刺激下渐渐产生。集体备课首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还集中了众多教师的思想,在多双眼睛的注视下减少了漏洞与不足,还使学生在相对平等的教学方式下学习。

总之,素质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议如何做一名紧跟时展潮流的小学语文教师

摘要: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紧跟现代教育发展的潮流,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本文就如何做一名紧跟时展潮流的小学语文教师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师;发展潮流;有效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应该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语文也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能够有效对学生进行指АPв镂慕淌σ欢ㄒ紧跟现代教学发展的潮流,积极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本文就如何做一名紧跟时展潮流的小学语文教师展开论述。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活动

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语文学习,也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理念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语文教师为了跟上现代教学发展的潮流,应该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来讲,一些教学经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然而一些年轻教师虽然从事教学的时间还不长,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因此,如果不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该如何有效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展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呢?本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一)教师进行自主学习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要积极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自我充电,这样才能使个人的教学理念不断得到更新。当然,教师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的过程中,还要积极的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更好的把握新的教学理念的内涵。

(二)学校组织培训

为了使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够及时得到更新,不仅需要教师个人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下工夫,而且要求学校相关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培训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利用暑假或者周末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也可以举办一些专题的讲座,使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新的教学理念,为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奠定基础。

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

想要成为一名紧跟现代教学发展潮流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应该具有的一个优良品质就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情况,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只有从学生、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当然,想要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清楚的把握,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积极的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奠定基础。

(一)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

为了有效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了解影响每一个小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习的因素,本人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当然本人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更能够接受老师,教师也能够从学生那里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

(二)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过程,因此,也为教师有效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供了条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把握,在教师对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情况有正确把握的基础上,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学科学习。

三、掌握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更好的学习知识点,更好的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技巧。为了达到这样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再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需要学生掌握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掌握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也并不是每一个了解多种教学方法的语文教师都能够更加高效的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将多种教学方法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也需要教师做出不懈的努力。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的学习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尤其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与现代教学十分切合的教学方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新的教学方法,并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将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实际的教学活动更加有效的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适合班级教学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学习他人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并不是小学语文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方法的唯一途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也结合班级教学的实际情况,对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进而找出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更加吻合的方法。

总之,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通过多个途径掌握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有效教学方法的引导下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四、善于进行教学反思

有效进行教学反思也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一种优良品质。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教师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然而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有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边努力开展教学活动,一边进行教学反思,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而且对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及时找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与影响学生有效进行学科学习的因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这就提醒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将教学活动与思考结合起来,进而更好的帮助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学习。

为了有效跟上现代教学的步骤,需要教师注意的问题还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努力开展教学活动,还要紧跟现代教学的潮流,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浅议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铧尖明德小学,甘肃 肃南 734400)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理念随着发展趋势不断产生转变与革新。对小学教学来说,这是教学转折点,所以理念更新尤显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对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确保教学定位明确,确保教学方向的正确性。

关键词: 小学教学 教师角色定位 教学改革

一、引言

角色定位,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对自身职责与义务的理解,以及对自身地位的理解,特别是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决定着学生最终是会得到正面的引导还是受到负面的限制。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先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是十分重要的,在后续的讨论中将针对当前我国教师自身的角色定位进行分析,进而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小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要点

在近年来的发展进程中,创新意识的融入,使得教学领域发生很大转变,包括对师生角色定位的思考。长久以来,在应试体系与灌输思想的影响之下,我国教师早已习惯以自身思想主导的教学,即以自身作为主要角色掌控教学,实质上这样的角色定位却对教学并无益处,特别是针对小学语文科目的教学来说,以教师为主角的定位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限制,而语文是一门重视发散思考能力及独立思维习惯的科目,所以只有教师先确定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发挥怎样的作用,才能使教学方向更明确,真正对学生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定位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具体的定位方向及定位理念还需要以发展趋势及教学发展需求为基础加以思考。在当前的教学趋势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由此可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当以辅助与引导为主,职责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分析与探索,而不是要求学生或给学生下达任务。有了这样的角色认知,教师才能更好地起到师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完善语文知识体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真正学好语文知识,为后续的知识进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小学教师定位措施

(一)扭转教学思想,摆脱陈旧定位局限。

以上对多年来我国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因此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摆脱陈旧教学理念的限制,以更具创新性的角度思考教师的角色定位,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将自身作为学生的队友、同伴,思考学生的需求,通过学生的视角看待问题,而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指示学生配合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是无法得到学生配合的。例如在进行教学规划时,教师不应当只以自身的教学目标为重,而是要先将自己调整到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以学生的视角思考教学需求,确保教学实施方向更明确。在对课程进行规划时,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喜好与需要为主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多询问学生如何思考,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给予更有效的引导。在课堂以外的时间,教师应当与学生随时联系,确保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得到及时帮助。只有始终都坚守这样的关系定位,才能让学生的思想摆脱限制,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向教师提出意见,而不是一味跟着教师的思想走。例如在对数据统计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先与同学进行交流,例如可以让同学针对自己最喜欢的动画、音乐等进行当场投票,以此作为一次调查范例,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喜好,而且不包含强迫与要求的成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这样的教学定位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

(二)平等对待学生理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任何科目知识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对问题进行反思并持续完善的过程,可以说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而且是必然的。只有了解到这一点,教师才能真正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生针对每项课题得出的答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思考方向,得出不同的结果是学习过程中无法避免也无须避免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进一步展开思考,通过与教师针对结论的探讨,有更多的收获。教师在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时,不应当以居高临下的角度判定对错,而是通过分析讲解,与学生探讨,让学生的理念逐渐清晰。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不需要一再告诉学生是对是错,通过探讨与分析,自己便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引导方式更不会对学生的自尊心产生影响,一举两得,可见与学生建立平等地位的重要性。

(三)重视创设促进学生思考、探究的问题情境。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有趣的、丰富的问题情境,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语文,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语文的价值。”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现实的问题情境,重视让学生经历现实问题语文化及语文建模的过程。尽量以实际问题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增强语文的趣味性。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

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角色定位的具体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优秀文化的学习者、传承者和创造者。

从整个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角度看,不管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知识的接收者,在面对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构成的人类文化知识时,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学习者。这是因为所有人类在知识的认知过程中都是从无到有的,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只是闻道在先而已。

(二)语文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提升者。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以学生为本”的方式,采用谈话式、讨论式及点拨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更趋于理性。课上,教师的批评减少了,更多的是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总导演,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予以适当的指导,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分析问题。教师还应根据课程的内容与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做到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途径。

(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3)创设丰富而真实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奠定基础。

(4)营造具有支持性质、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5)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分享其情感体验及成功的体验,与学生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坦诚地承认其中的错误和过失。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是整个新课程的建设者与研究者。

在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下,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但是为了适应学生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而且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学生的充分发展作为根本,创造真实的教学环境,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五、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角色的定位,也要认清学生的定位,以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学生便会以更具自主性的角度看待学习,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如果无法正视自身的角色,学生的思想则会受到限制,导致只能跟从教师的思想去思考。只有教师先转变自身的思想,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才能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利用网络指导作文

二十一世纪,手机和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网络环境以其强大的信息量和快捷的传递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环境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网络环境也同样影响着这个时代的学生,他们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与网络环境息息相关。因此,需要真实反应现实生活的作文教W是不可能对此漠不关心的,实践证明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网络环境的丰富资源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源源不断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同时网络环境的强大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流空间。

一、在线阅读,激发写作兴趣

平时让学生查阅各种作文报纸、杂志,以汲取写作营养。但对于网络来说,报纸、杂志仅仅是一条条小河,网络则是大海。网络上蕴藏着的丰富的信息:从内容来看,网络信息资源除文本信息外,还包括大量的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信息,呈现出多类型、多媒体、跨地域、跨语种等特点,一改传统文本信息单一的面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交互性和动态性,它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能触动人类的不同感官经验;从效用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和时效性。所有这些特点和优势,构成了网络迷人的风采。

如在指导作文《多彩泉州》,上课时,我借助多媒体网络,让同学在线阅读有关泉州景点的文章,查找泉州的著名旅游景点图片。同学们个个兴致勃勃,边观看图文音像资料,边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然后我带领同学们到泉州去参观、游览,他们兴趣盎然,很多学生叫出了泉州各种景点的名字。

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参与,把现实生活的场景搬进了课堂,清清楚楚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有了明确地观察和描写对象,并且有了感性认识,使教有所凭,写有其景;丰富的网络资源,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诱发了写作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们甚至从网上下载图片与文字相配,交给我一份图文并茂的作文,正所谓:“给我一次充分发挥的机会,还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下载资料,获取写作素材

学生写作往往为材料所困,尤其像说明文的写作,例如学生要写一篇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的说明文,常常苦于难以找到相关的资料,因而无从下笔。而网络则为我们提供了有大量的介绍动物和植物的信息资源,有文字资料,有图片资料,甚至还有声音和动画。通过上网查询写作的相关资源,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了要说明的对象,而且通过对资源的选择,拥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这样,写作就不愁了。

学生上网查资料、读文章、欣赏词句、片段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大量信息,如果不及时将素材记录、储存起来,时间一长,也就模糊、淡忘了。这就需要对信息进行梳理,建立资料库,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地储存。一是视频图片库,主要内容为网上下载的和平时班级存入的图片和视频;二是记事库,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周围的人和事或网上的一些信息,记录时要求记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三是文字素材库,从网上汲取的一些名句、好段、好篇,分别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分类归档。

三、在线作文,师生共同评改

学生确定了作文的主题,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布局,并可以快速的把想好的话通过键盘打在屏幕上,形之于文字,形成完整的文章。在网络环境下利用WORD写作,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可以用WORD内的文字修改工具辅助自我修改,非常方便,绝对不会影响卷面的整洁。

作文写好后,作文评改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利用计算机评改作文,能大大提高评改的效率。在评改作文时,我有时在多媒体网络监控系统中对学生操机监控,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评改;有时将有代表性的作文从网络上发送到学生机上,显示在屏幕上,师生共同对文章内容、遣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进行修改,实现多向的实时交流,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得到来自教师、学生的多元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吸取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网上,实施资源共享

网络是一个庞大的、实用的、可享受的信息源,可送出或接收电子邮件,可以和别人建立联系互相索取,也可以在网上信息,还可免费享用大量的信息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性,把学生辛辛苦苦,并通过各种途径修改后作出的文章装入网页,然后通过校园网或Internet上传,把自己的成果与大家共享。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经常进行网上写作,网上投稿,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是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实行作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更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搜集到更多的写作素材,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实效,所以说,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具有广阔的前景,只要我们深入研究,一定会丰厚的收获。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研究

摘要:语文学科有着更多的人性化和情感在其中,这就决定这门学科的教学评价要有所区别,本文着重研究什么样的教学评价能够让教学成果良性发展。特别是小学语文,更需要师生有共同的契合点和情感感染的情况下,教学评价更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教师 教学效果 评价方式

语文作为工具型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性毋庸多言,每个人的情绪、思想表达,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共同,协调社会性活动;传承人类的文明都需要语文。人的一生从最基本的使用到高深的思考都离不开这门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理解力和表现力是学好其它学科和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

和其他学科相同,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实质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效反馈。为了让教学能够及时根据问题、评价进行调整和控制。使之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的教学评价都是教学先行,后期评价制约教学,而且后期评价和前期教学衔接并不紧密。

一、实践层面出现的问题

第一,评价功能未能完全发挥。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过于强调选拨功能,忽视激励、改进的功能。所有的教学评价都归结到考试成绩,考试似乎成了教学评价的代名词,甚至主导了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涉及的方面不仅仅是考试,它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师生关系、沟通理解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前的问题就突出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对考试意义的歪曲认识。

第二,自我评价和互评流于形式,缺少实际效果。教师同行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教师的民主测评都是能够最迅速发现问题,进行反馈的评价。但是整体教学环境的不重视,还有人际关系的制约,教师互评往往都是走形式,说好话,说彼此爱听的话。褒词赞誉、轻描淡写成为互评的主题。其实每所学校关于互评的机制都有很多,比如集体调研、探讨、小组了解、成员互相总结等等形式。教室之间私交比较好,虽然都知道彼此的情况,甚至都了解备课的程度但是也不愿意实事求是。

第三,评价语言缺乏情感;没有人性化因素。俗话说:欲知心中事,且听口中言。所以的思想和情感都能够通过语言来表达,很可能几句教学评价就表达了教师关于整个教学过程最为真实的反映,甚至还有关于整个学科教学的改革理念存在其中。口头评价是公认的最直接、最能够体现内心的评价。只是口头评价有其随机性、瞬时性和评价标准无法固定的因素,对于评价者来说要求很高,这使得人们逐渐弱化了其功能。

最后,评价方法单一、不科学,没有人性关怀。一谈到评价我们常常都认为这是一个需要进行量化的方法,比如对教师的评价就有成绩法、听课打分法,将教师的工作进行量化处理。量化的东西虽然精确但是缺乏了语文学科的特性,那就是情感、交流、人性化的东西在里面。简化后的凭评价程序,评价者只需要根据一张评价表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的教学评价,制约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工作的很多方面是难以量化的。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性化色彩很丰富,有些教学知识点是否讲到位可以当作评价的标准,但是全部量化是不科学的,这本是一个语言、文字、情感交流最多的学科,如果硬要变成条条框框的数据来套用,学生的个性被埋没,教师人性的光芒也难以发挥除了,对学生心底学习兴趣的唤醒也被忽略,

二、实践操作的相关建议

首先,激发师生的自主意识,通过评价促进教学。完整的教学评价还应该有备课评价,提高教的备课质量,促进教师精心钻研教材。

针对教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可以额外的提高评价分数,或者提供给教师一个展示自己特点的平台,比如专项备课比赛,就是针对教师如何对教材之外的文章进行备课,提供自己个性化的解读,设计出富有个性的环节。比赛后将每位老师的备课教学设计制定成册,目的是让每个教师都能够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与不同,一方面教师没有因为评价丢面子,另一方面激发教师自主探索精神,不再盲目参考资料,依靠自身理解力来提升备课能力。

其次,过程评价,方式方法机动灵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离不开过程,如语言的活动和交往、语言的运用和实践,离开了这个过程,语文知识就难以内化为语文能力,就更别提文化的熏陶了。对于小学语文,学生从内心的理解和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效正确的交流和运用言语是教学中不能忽视的环节,这就是一个师生教与学的过程,这是不能量化的,一个学生和教师对话可能就是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应该纳入教学评价当中。如工作量、学生考试成绩、课堂提问次数这是量化数据,但是这都是结果性数据,过程性的东西无法体现出来。学生的情绪、思维都是一个过程,所以在评价小学语文教学时候应该加一个过程性评价,不需要时时跟踪,阶段性了解学生和教师的状态就可以感受到是否有差别,因此要注意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评价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教学评价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将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发挥出来,提升学生语文的理解、运用能力。通过评价激励教师提升自身理解力和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评价在师生之间“活”起来,逐步形成关注学生成功体验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水县高桥镇蓝天希望小学)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简言之,教学反思是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和教育教学效能的过程,

随着教学反思的功能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要想让教学反思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应强化反思意识,明确反思内容,掌握反思方法,养成反思习惯,

一、强化反思意识

一个不懂得反思的教师,是一个不成熟的教师,是一个缺乏理智与创新发展的教师,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教学反思来自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师要自觉增强教学反思的意识,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二、明确反思内容

教师应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教学效果的反思三个方面。

1.教学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我以这样的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我从中学会什么?”等,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教学行为,克服就操作论操作的错误做法,再次,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2.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要对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传媒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校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反思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如教学中教师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性原则等;二是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小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如“教学中是否出现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好,可以怎样改进?”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等,

3.教学效果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缺憾之处,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俺们减少缺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小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法子,如“这堂课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该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等,同时,教师要学会用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这样,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教师的教学实践会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掌握反思方法

要提高教学反思的效果,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教学反思的方法很多,但为便于掌握和运用,俺们可以将教学反思分为内省反思法和交流反思法。

1.内省反思法

内省反思法是指教师主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根据反思对象及反思载体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方法:

(1)日记反思法,主要是指教师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通过写反思日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予以小结、反思的方法,反思小结的内容可以是自己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也可以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灵感、顿悟和教学活动中的关键事件,还可以是学生的反馈意见和独特的见解等,

(2)录像反思法,即通过录像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让教师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教学过程,达到“旁观者清”的效果,具体操作可采用以下程序:上课和录像――观看录像――反思评价――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如此循环反复,能更好地强化教师已有的经验,改造和弥补自己的不足,

(3)档案袋反思法,即以专题的形式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反思的专题,如“教学策略选择的恰当程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程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程度”等,然后由教师本人根据这一专题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并记录下自己过去的状况、现在的状况、自己的进步以及尚需努力之处等,档案袋建立的过程,就是教师对已有经验进行整理和系统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反思的过程,

2.交流反思法

交流反思法就是通过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实践证明,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需要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因此,教师应经常与同事及r交流,与专家共同研讨,教师可以就某一问题与其他教师和专家进行交流,也可以邀请其他教师和专家光临自己的课堂听课,课后一起研讨,请他们指出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在听完其他教师的一堂课以后,针对这堂课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还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在互助合作中进步,在互补共生中成长,

四、养成反思习惯

教师专业成长是建立在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富有个性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持续的修炼过程,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因此,教师要养成对每堂课进行反思的习惯,而且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的有机结合,教学前反思新的课程理念、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以及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然后编写出符合实际而又风格鲜明的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现状及形成路径探究

【摘 要】国内教学改革工作已经逐步走向成熟,要求在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师需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依据学生现状,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形成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尤为重要,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更是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评价的根本前提。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以自身工作经验为例,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现状及形成路径进行系统化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现状;路径形成

1979年,罗马人曾预言:“未来文盲不再局限于不识字群体,而是向学习方法不明确的人员靠拢”。这种思想在当前教学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即结合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通过对知识范围的扩张与更新,形成特定的思维结构,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知识属于智慧的结晶,作为人类劳动文明、社会文化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如何有效地利用教学方法与教学路径,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师迫切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及路径现状

1. 教学风格类型

1980年,国内关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工作还滞留于经验总结阶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学思想的转变,在20世纪末,教育学者逐渐加大对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工作,将其按照年代与时间的差异,分为以下类型:理智型、情感型、幽默型与求美型;探索型、善导型和合作型、启迪型、表演型与综合型;质朴型;沉稳型、逻辑推理型以及慷慨型;典雅型、新奇型;细腻和阔达型、优美型、谨慎型;艺术型、启发型;幽默型与情理融合型。

2. 教学风格定位的作用

通过教师教学风格的定位,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其作用需从教师与学生的双重角度进行细致化阐述。首先,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师要力求实现教学思路、思想的直观展现;改善传统教学课堂刻板化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发展;促进自身发展;改变原有教学模式,顺应时代以及教育行业发展的需求;体现教学艺术魅力;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其次,从学生角度来说,需要注重学生个性化l展;为学生营造良好地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形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 教学路径形成途径

教学路径有着多种形成途径。例如,优化标准教学路径,从而形成具有自身教学特色的教学路径;教师在充分认识到自身不足后,实现全面突破;国家教育部门对教师给予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鼓励教师做好继续教育工作;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将教学路径形成问题纳入教师职称评价的范畴等。

4. 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从当地多所小学所回收的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教师授课时,仅局限于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任其自主发展所形成。由于在采用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创新与应用的过程中缺少教学风格的融合,使教师教学工作难以达到规定标准。另外,在多数教师的眼里,认为教学风格的形成属于个人问题,与学生发展、名师评价等工作关联不大,因此难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更谈不上教师教学风格及路径的形成与构建等。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现状及形成路径探究

1. 教学风格及路径形成架构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及路径的形成影响因素相对较多,但是可以划分为内外因素两大类,其中外部作用是为教学风格形成提供保障、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内在作用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源动力。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支持,促使教师认识到教学风格形成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

2. 优化教师职称评价制度

从整体层面上,国家教育部门作为学校、教师综合管理的优秀部门,所出台的政策支持,是学校与教师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应将关注重点放在校园建设与教师教学现状改变工作中,利用优化教师职称评价制度的方式,鼓励教师做好教学风格构建与创新工作。例如,在《船长》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录音播放的方式,使学生详细解读船长在命令下达中为何采用“大声吼叫”的方式。通过对文章的范读,加深学生对哈尔威船长英雄色彩的记忆。其次,利用学生分角色朗读的教学活动,由学生分别扮演船长、船员,促使学生产生与文中人物同生存、同命运的思想。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创新教学方法可促进教学模式与风格的多元化发展,加之教育部门对职称评价制度的优化,促使教师能够从自身利益的角度认识到教学风格与路径形成的作用。另外,教师激励制度的提升,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教学积极性,全方位调动学生思维,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3. 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普通教师在向骨干教师的转变过程中会形成特色化明显的教学风格。例如,在讲解《荷花》一课时,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完成规定教学目标,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为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荷花图片进行展现,同时播放乐曲,促使学生在心灵角度上产生“自身为荷花”的真实情感。其次,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可在授课前夕,要求学生对“笑脸”进行绘画或描述,在正式授课中,再将学生所展现的“笑脸”插入至荷花中,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总之,教学风格的形成需要教师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结合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进行适当更改,同时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管理者的支持,方可促进教师由普通向骨干的转变。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风格的分析,可知关注教师专业化、多元化发展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首要问题,更是教师职称评价的主要考察方面。而研究教师教学风格与路径,是从直观化以及宏观化的角度,深层次剖析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关键。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浅析“慕课”时代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重塑与素质提升

摘 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加快了教育改革进程。在新课改教学要求下,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利用符合现代化教育变得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就“慕课”时代小学教师的角色重塑与素质提升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慕课时代 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 角色重塑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满足新课改教学要求,教师利用现代化慕课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保证了教学效果,实现了语文教学效果最大化目标,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1、延伸教学职视野,增加教师自身信仰

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科目,关系着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良好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学生思想政治的理解度和转为度具有紧密联系。其次,语文是马克思主义精髓的体现,是一种信仰展现形式,对小学生的全面全面发展和自我行为具有紧密联系,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健康的信仰观念,在此基础上展开实际教学,保证教学效果。其次教师也要注意延伸教学视野,把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建立紧密联系信,关注学生的品格和人格的教导,进行德育教学,提高自身教学,保证教学效果最大化。

2、心中有学生,把学生放在教学关键位置,有温情

心中有学生,就是教师要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位置,把学生放在实践的主体,确认学生主体性质,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实际体现。利用SPOC进行慕课教学,增加和学生的情感互动,保证交流的有效性,把书本教育和情感教育紧密结合,而不是过于关注学生的书本教育,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主观性,包括学生的情感变化、心理变化、愿望等等,保证学生理性和感性整合发展,实现慕课教学的人文意义,构建具有温情的慕课教学模式。

3、层层结合,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教学素养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理念,把不同教学环节的层层结合,增加教学知识的关联性,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创新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进行教学。SPOC慕课教学模式,要求语文教师把教学素材和教学紧密结合,把网络上的慕课教学资源和当先教学体系紧密结合,在秉承慕课教学理念基础上,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知识的讨论和学习。其次,对于创新教学模式来说,在利用SPOC慕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把内外教学和行动教学有效结合。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知识的掌握评判标准,教师也要注意科学的进行评判,不要单一的关注教学分数,而是把评价体系和学习活动紧密结合,增加评价机制的学习能力。SPOC慕课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在课堂学习情况和实际实践教学进行数据信息的载入,并展开分析工作,可以充分掌握学生学习特、理解能力、学习弊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等。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学、合理化评判,满足当下教学要求。

4、把名利淡化,提高自身担当,爱岗敬业

在慕课教学背景下,小学教师可以成为慕课教学的主要讲师难度较大,只存在少数人群。总的来说,绝大一部分教师是奋斗在课堂教育战线上的,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实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爱岗敬业。提高自身的担当,不要过于追求名利。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SPOC慕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需要教师投入较多教学经历和心血,教师首先要掌握慕课教学系统的运用和操作,依据教学进程进行动态化教学,把语文教学重点进行动态教学,做好课外教学资源的准备工作,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学生线上学习的行为。进而,教师在进行SPOC慕课教学工作时,教师要树立好自我意识,树立健康教学理念,正确看待名利和名誉度,做好慕课教学的线下教育者,提高自身教学担当,提高职业初素B,在课下学习慕课教学的知识,增加对慕课教学的理解,增加在线上和线下和学生的交流度,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学生的行为和认识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健康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论

在慕课时代背景下,把慕课教师和小学语文教学紧密结合,形成的SPOC教学模式,符合当下新课改教学要求,也是当下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慕课时代教学背景下,要想保证教学效果最大化,实现教学目标。首先,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模式,提高自身教学素养,愿意在线下做好教育工作,树立正确教学观念,增加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润泽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巧妙运用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就得研究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

一、解决思路

“润泽教育”是我校结合学校历史、学校特色等方面所提炼出来的教育理念。它倡导的是在轻松、和谐、友爱、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在个性化的多元课程中,塑造孩子的心灵,开启儿童的心智。

对于教师来说就是基于对生命成长本质的理解,是尊重人性、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回归教育的自然与本质的基础上教育学生,协助学生成长,发展在语文课堂里,“润”是教学的路径、手段与策略――让教师教有所依。“泽”是教学的方向、目的与原则――让学生学有所获。因此,把“润泽教育”的办学理念融入到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并借助教师的教学语言来提高课堂效率和滋润学生的心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的教学语言包括:导入语、过渡语、提问语、评价语等,把其当作语文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学生就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和学习有关的信息,使学习事半功倍。

二、解决策略

1. 导入语,精辟―― 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果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导入语也可谓是一节课的眼睛。俗话说的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语,它应该是精辟而又不会喧宾夺主的,是能把“教”的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的目标的;也应该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渲染课堂的气氛,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

人教版第六册第八单元的课文《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为了使学生在学文前对“女娲”这一神话形象有初步的认识,我巧妙地把故事的内容整合成一首小诗,以配乐朗诵诗歌作为导入:“是谁?创造了人类?是谁?恳求雨神熄灭熊熊的大火?是谁?救出挣扎在水火中的人们?是谁?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是谁呀?”学生齐声回答:“女娲”。在导入新课时,我用深情的语言,把自己的情感与文章的情感糅合在一起,用一连串的问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根据教师的导入语进行质疑:为什么女娲要恳求雨神下雨?她是如何拯救人类的?又是怎样冒险补天的……就这样,我不留痕迹地帮助学生把握了学习的方向,对下文的学习――理解“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娲”,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导入环节,我边配乐播放和祖国大好河山有关的风光图片,边深情旁述:“我们伟大的祖国风光秀丽。看,她有绵亘不绝的高山峻岭,有壮美宏丽的江河湖海,还有广阔无垠的良田沃野。桂林――祖国南方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以山清水秀的风景闻名于世,有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桂林,领略桂林山水的美好风光。”悦耳的的音乐、美丽的画面、深情的旁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打动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情,使课文与学生的“心”,教师与学生的“心”,学生与学生的“心”,产生共鸣,形成一个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为课文的学习做好了情感的铺垫,打好了感悟的基础。

2. 过渡语,精简―― 百花齐放春满园

对于教师来说,要上出一节既出彩又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就要精心设计和运用精简优美的过渡语,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在教学《长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的原因,我用这样的过渡语引出第四自然段的学习:“面对长城,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一起读――(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学生齐读。)”接着,我追问学生:“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呢?用上这样的句式‘因为( ),所以说( ),说说你的理解。”学生有的说因为长城长;有的说因为长城高大坚固;有的说因为修筑长城不容易……此时,我并没有结束这个环节的教学,我顺势把学生的回答,当作是我引读第四自然段“的一个过渡语:“ 因为长城长,所以说,女同学读――;因为长城高大坚固,所以说,男同学读――;因为长城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所以说,全班齐读――”这种运用学生回答作为过渡语的穿针引线的朗读方式,把学生之前感悟到的零星的不系统的知识整合起来,将长城的特点与理解“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的原因巧妙结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朗读文中的句子,走进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的内心世界,将长城的特点凸显得愈加地鲜明,更将课堂学习的情感推向高潮。

3. 提问语,精炼――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效提问,能很好地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调动好上课的情绪,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课文《女娲补天》中有这样的句子:“她忙了滋旒敢梗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如何通过文字体会女娲的品质?我安排了随机研读关键词“几天几夜”和“找啊找啊”的教学环节。在体会“几天几夜”之漫长时,我先让学生借助句式“她忙了几天几夜,忘记了( );忘记了( );忘记了( )”进行说话,在指名学生回答后,我适时提问:“此时,你仿佛看到女娲变得怎么样?”这样的提问,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我仿佛看到了蓬头垢脸的女娲,长长的头发显得很凌乱。”“我看到了女娲的手在流血,脚也有很多的伤疤。”“我仿佛看到了女娲走路十分的不稳当,摇摇摆摆的。”……提问语既精炼又有效,学生顺理成章地体会到女娲为了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而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在感受“找啊找啊”之坚持时,我用“你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什么?”作为引领,发散学生的思维,并根据学生个性化的感悟,进行随机的追问。学生回答:“从这个词中,我体会到女娲已经很累了。”,我就追问:“她累得怎么样了?”;学生回答:“从这个词中,我知道了女娲应该找了很多地方了。”,我就追问:“她可能到过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我觉得女娲要找到纯青石不容易。”,我就追问:“也许她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你能说说吗?”……我的提问,都是有目的的,都是有针对性的,都是为了体会女娲的品质而设计的。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好教学语言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练、亲切自然,再加上以情动人、条理清楚。同时,还应有恰当的停顿和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把这些语言技巧熟练应用课堂教学中,就能给学生呈现出优美快乐的课堂。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提高教育课堂教学的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教师;教学艺术

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工具,我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荀子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师而惮,可以为师;奢而可信,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意思是说,当老师有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不违反师说;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后两条说的是即是对教师语言的要求,而前两条又是建筑在后两条之上的。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提出很高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不懈追求完美的教学语言?我认为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炼

语文教师要具有简洁精练、清楚明白的教学语言,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绝而不失一词。”所以教学质量很高。语言是直接传授知识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能让学生直接、清晰地感受到知识的存在,且更有利学生接受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

教师要富有智慧、幽默、激情的声音语言,能够让简单枯燥的教材变得生动有趣,让简单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让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现在的课堂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怎样将这些宝贵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用其独特的语言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不让其走神。其中,导入语的运用就非常关键。如我在教学《妈妈的账单》时,为了让孩子明白母爱的无私,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在教学上我通过学生朗读彼得的账单以及我富有智慧、激情的语言来读出妈妈的账单,通过语言对比学生立刻体会到了小彼得为什么惭愧以及妈妈的无私,最终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亲切自然

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学,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亲切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凡是受学生的欢迎的教师,他们教学语言必定是亲切自然的,教态总是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的,他们十分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总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掌握技能。是啊,有着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学生对语文课能没有兴趣吗?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点。他们有的语调平板,课堂气氛沉闷;有的语言严厉,使学生感到盛气凌人;有的居高临下,总以“传道者”,“知识权威”自居,所有这些都严重地妨碍了师生间正常的心灵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以情动人

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是语文教学语言的最大特点。“文章不是无情物”。自古到今,一篇篇名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是因为作家文人的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文章是心灵的产物。“情动而辞发”,教师要教好一篇课文,必须“沿波讨源”,“披文以入情”,同样需要用心灵去拥抱它。只有教者和作者心灵沟通,乐其所乐,悲其所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才能通过自己火一样激情的教学语言,沟通学者和作者的心灵,只有作者、教者、学者三者心灵沟通,和谐y一,共振共鸣,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没有情感就没有智慧,不然人们怎么说“通情达理”呢?

四、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调理清楚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要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语文课虽然不像数学课,自然科学课那样富有显性的逻辑性,严密的推理,但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是始终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的,有其显性或隐性的逻辑与推理。

五、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恰当的停顿

犹如书面语言中的标点符号一样,教学语言要有恰当的停顿。停顿是教学语言艺术的一种要素。停顿对表达思想、突出重点、启发思考、调节气氛,引起注意都有良好的作用。停顿并不等于停止,而是思想感情地继续和延伸。恰当地运用停顿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语言的组织、区分、转折、呼应、回味、想像的作用。有时还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效果。在教学中,学生要接受一个观点,认识一个事物,明白一个道理,从“入乎耳”到“着乎心”,得有一个咀嚼消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素养,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并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恰当地在教学语言中运用停顿。否则,教学语言如同“连珠炮”,只想到“讲”不考虑“听”,即使你吐珠喷玉,口若悬河,但学生没有一个接受和反馈的时间,就不能很好地融合贯通,消化吸收,从而破坏了教学语言的完整性的情感的表达。

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合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索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总之,我认为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最受学生喜欢。正确掌握并熟练运用教学语言,以高超的语言艺术,使我们的孩子爱上语文课,沉浸在语言的乐趣中快乐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管窥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因此总是存在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用语直接影响小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因为高水平的教学语言能够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化与知识的渴求,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的规律,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B。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规范用语,引导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之路。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让生动赋予教学语言趣味

一节精彩的课堂如同一杯好茶令人回味无穷,流连其间,这样的一节好课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的应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他们往往喜欢形象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好比孩子们喜欢动画片,喜欢童话书,喜欢连环画,很大程度上在于这些故事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也极为活泼,能够符合小学生的口味,契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小学语文教师若想通过一节生动有趣的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课堂节奏引入正轨,必须注意运用灵活的语言,编制出一幕幕绚丽多彩的场景,舍弃旧有的呆板生硬的语言模式,让教学用语富有更多趣味性。

教师可以设法用生动的语言将课堂点缀得多姿多彩,用精炼、合适的语言将教学内容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进入图片记忆模式,运用右脑记忆将所学内容牢牢记在心里。例如,教师在教学“歪”“孬”等字的认识时,就可以用“不正就是歪”“不好就是孬”这种有趣的讲解方式,使学生对生字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幽默运用到教学之中,让欢快的氛围充斥着整节课堂,不但可以增添课堂的教学趣味,还可以进一步刺激学生的大脑,让其思维更加活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幽默的本意是让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从而在教学目标上达成一致,能够更加快速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为了幽默而幽默,最终本末倒置,教师需要理顺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二、让情感赋予教学语言灵魂

语文是一门具有崇高人文素养与文学内蕴的学科,同时富有人性之中所有美好的事物,而其中最能表现的,就是人的情感,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客观认知,反映了人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人的所有外现的情感,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人的内心,表达了人的内在需求。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向学生传递―种积极的信号,有利于师生双方的情感互动与交流,同时,有利于促进和谐课堂氛围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想要传达的思想与内容能够毫无阻碍地传递给学生,学生获得思想上的共鸣后,对知识的渴求感与好奇心会油然而生,踏入学习的队列。

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年龄所限,其知识面与生活经验都很有限,教师就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需要通过与学生心灵上的沟通,洞悉学生的情感切入点,并以此为依据,尽量使教学语言亲切可感,符合小学生的情感共鸣点,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陌生的语言,架构起关于真善美、假恶丑的认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尤为注意,在讲解课文时善于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调将课文中的悲悲喜喜准确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掌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用缓慢、低沉的语调还原课文中沉重、哀伤的氛围,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感知课文、传递情感、锻炼思维的作用。在读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时,教师应该放缓节奏,用轻缓的语调传达那种释然与感激,使学生加深对课文中人物形象的感知。

三、让音韵赋予教学语言感染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但拥有外在的形式之美,而且具有独立的音韵之美,其可以凭借本身具有的音韵之美加强语言的感染力,有利于语言情感的传达。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同理,由于语言的传递并非无声的,因此它需要教师有声的传递,而仅仅将其通过声音传递远远不够,还需要准确无误地将其所蕴含的情感内涵表现出来,因此,具有音韵之美的教学极其有必要。

具有音韵之美的教学语言不但能够准确地介绍教材内容,而且能够丝丝入扣,无形之中用音韵的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其中深意;相反,表现力不佳、音韵不和谐的教学用语不但在传递课文内容、讲授所学知识的时候有障碍,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恶课堂、厌恶语文教学的消极心理,影响语文教学的进度。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授课节奏,结合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调整语言的运用,呈现给学生错落有致、长短适当、绘声绘色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在声音的感染下沉浸在文学殿堂的魅力之中。例如在小学古诗课程的教学当中,朗读起来的感觉就是朗朗上口。学生易于被这种规律性的发音吸引,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这个特点来优化授课引导。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尤为注意教学语言的运用,不但使教学语言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必需的知识,还应力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在此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语言的生动、情感、音韵三点建议,以期教师在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利用网络指导作文

二十一世纪,手机和电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网络环境以其强大的信息量和快捷的传递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环境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网络环境也同样影响着这个时代的学生,他们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与网络环境息息相关。因此,需要真实反应现实生活的作文教学是不可能对此漠不关心的,实践证明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网络环境的丰富资源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源源不断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同时网络环境的强大交互性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交流空间。

一、在线阅读,激发写作兴趣

平时让学生查阅各种作文报纸、杂志,以汲取写作营养。但对于网络来说,报纸、杂志仅仅是一条条小河,网络则是大海。网络上蕴藏着的丰富的信息:从内容来看,网络信息资源除文本信息外,还包括大量的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信息,呈现出多类型、多媒体、跨地域、跨语种等特点,一改传统文本信息单一的面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从形式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交互性和动态性,它能从一种媒介流动到另一种媒介,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能触动人类的不同感官经验;从效用上看,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和时效性。所有这些特点和优势,构成了网络迷人的风采。

如在指导作文《多彩泉州》,上课时,我借助多媒体网络,让同学在线阅读有关泉州景点的文章,查找泉州的著名旅游景点图片。同学们个个兴致勃勃,边观看图文音像资料,边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然后我带领同学们到泉州去参观、游览,他们兴趣盎然,很多学生叫出了泉州各种景点的名字。

在这个环节中,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参与,把现实生活的场景搬进了课堂,清清楚楚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有了明确地观察和描写对象,并且有了感性认识,使教有所凭,写有其景;丰富的网络资源,把学生的视野引向生活,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诱发了写作动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们甚至从网上下载图片与文字相配,交给我一份图文并茂的作文,正所谓:“给我一次充分发挥的机会,还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下载资料,获取写作素材

学生写作往往为材料所困,尤其像说明文的写作,例如学生要写一篇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的说明文,常常苦于难以找到相关的资料,因而无从下笔。而网络则为我们提供了有大量的介绍动物和植物的信息资源,有文字资料,有图片资料,甚至还有声音和动画。通过上网查询写作的相关资源,学生不仅进一步了解了要说明的对象,而且通过对资源的选择,拥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这样,写作就不愁了。

学生上网查资料、读文章、欣赏词句、片段等,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大量信息,如果不及时将素材记录、储存起来,时间一长,也就模糊、淡忘了。这就需要对信息进行梳理,建立资料库,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地储存。一是视频图片库,主要内容为网上下载的和平时班级存入的图片和视频;二是记事库,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周围的人和事或网上的一些信息,记录时要求记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点;三是文字素材库,从网上汲取的一些名句、好段、好篇,分别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分类归档。

三、在线作文,师生共同评改

学生确定了作文的主题,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布局,并可以快速的把想好的话通过键盘打在屏幕上,形之于文字,形成完整的文章。在网络环境下利用WORD写作,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可以用WORD内的文字修改工具辅助自我修改,非常方便,绝对不会影响卷面的整洁。

作文写好后,作文评改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利用计算机评改作文,能大大提高评改的效率。在评改作文时,我有时在多媒体网络监控系统中对学生操机监控,发现存在问题,及时通过网络反馈给学生,进行针对性评改;有时将有代表性的作文从网络上发送到学生机上,显示在屏幕上,师生共同对文章内容、遣词造句乃至标点符号进行修改,实现多向的实时交流,使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有机会得到来自教师、学生的多元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吸取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四、网上,实施资源共享

网络是一个庞大的、实用的、可享受的信息源,可送出或接收电子邮件,可以和别人建立联系互相索取,也可以在网上信息,还可免费享用大量的信息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性,把学生辛辛苦苦,并通过各种途径修改后作出的文章装入网页,然后通过校园网或Internet上传,把自己的成果与大家共享。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经常进行网上写作,网上投稿,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是依托F代教育技术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实行作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更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搜集到更多的写作素材,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实效,所以说,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具有广阔的前景,只要我们深入研究,一定会丰厚的收获。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小学语文教师经典诵读教学能力的策略

小学的经典诵读教育可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古代文化,可以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经典朗诵教学,可以显示出古典文学的文化效果,还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经典的理解。而教师对经典的解读和理解、对经典含义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经典的学习和理解。要提高学生对经典的理解,首先要提高语文教师对经典的学习、认识专业技能,从而结合其他各个学科对学生进行综合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加强教师专业素质训练,注重各学科渗透作用

语文的经典诵读教学中,文化内涵需要较高,并且其教学模式也不稳定,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引导性。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教学中建立起正确的教学模式,一个教学模式的好坏优良都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对教师的素质、技能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建立正_的教学模式以外,教师还要注意实现各个学科知识的渗透,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利用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热情,为教学的开展做好充足的准备。所以学校要做好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通过设计教师培训机构、开展教师宣讲会,让教师发表自己对于教学的意见和看法,相互借鉴相互交流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等科目在小学阶段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所以经典诵读和美术、音乐、思想品德在某些方面上具有着统一性。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德育的渗透,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强化民族的优秀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并且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可以在美术课中将诗歌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经典诵读的内容都是经过长时间流传的语言典范,都具有一定音乐的形式,可以用音乐表现出其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特点。

二、加强教师把握国学内涵,理解并感悟经典价值

关于经典诵读,每个人的理解都不相同,每个人对经典诵读内涵也有不同的定义,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但从根本来探讨,是一门需要仔细体会的学问,是一个国家文化艺术的总称,它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从天文地理,到琴棋书画,再到儒学道家等思想学派,以及历史政治经济艺术等诸多方面。其所蕴含的内涵不是只言片语就可以概括的,几千年的发展的文化与哲学包括了各个层面,发掘出的价值十分珍贵。经典诵读教学可以整体提高学生甚至教师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小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前也需要接受一定经典的熏陶,充分了解经典诵读的内涵,从而心灵得到满足从中受益,完成对经典诵读进行内涵的理解。

经典诵读的最大价值就是教育,通过对小学生们从小的文化培养和熏陶,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认知,提升中国经典文化在人民群众心里的地位。开设小学经典诵读课堂可以使小学生们以实践的方式领悟到经典文化的真正价值,从小就不自觉地产生这种强烈的爱国心理,塑造了小学生们的爱国品质。所以教师自己也要充分提高自己对经典诵读的认识,在教学上要有明确的目标,学校可再开展有关的专题讲座,例如论当代为什么要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经典诵读教学的价值追求等,充分让教师明白:经典不仅体现在五千年内流传下来的书籍字画,更体现在发展新一代儿童对经典价值的理解,让学生们传承弘扬中国经典文化并将其发展下去。

三、加强教师理解诵读性质,体会并实践经典精神

曾有一个对小学语文教材的粗略统计表明,六年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共需要学习12本教材,包括412篇文章,其中,有关中国经典文化材料的文章篇幅达到了40篇,接近了整套教材内容的百分之十。并且这些内容大部分出现在课后的回顾拓展及语文园地部分,这样的排布可以使小学生们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更多地了解学习理解和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增强自身的文学素养。所以教师更要清楚地明白经典诵读教育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性质和地位,从而摆正自己的思想观念,有效地把知识传播给学生,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教师也要充分理解诵读经典教学的内涵:诵读经典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们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们的识字量、积淀学生们的语感。另外,根据研究表明,十三岁之前是人脑记忆力的黄金期,在这一段时间内进行小学语文经典的诵读可以增强小学生们对经典的记忆力,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学生们对国学经典的积累,无疑能达到智慧培养和人格锻炼的教学目的。很多教师都认为经典诵读只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其实经典诵读也是一种教学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活动来实现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总的来说,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在经典诵读的学习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认清经典诵读的意义,了解当前诵读的形式,完成对自我素质的提升,才能充分带动每一个学生进行经典古诗文的学习,同时丰富语文课堂,对教育事业起到带动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论文: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大力实施,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时效性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语文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那怎样才能教出能力和分数俱佳的学生和进行教师的角色转变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时效;策略

一、专业的教师素养

小学语文是相对于其他学科丰富多彩且灵活的一门科目,一个连自己都解不出语文题的教师,不可能带出高素质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素养,在课堂上用专业的语文知识去征服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重视你,跟上教师的思路,打好每节课的基础。语文素养体现在教师对语文的认识上,对教材的把握上。教师在注重知识点的生成过程时,也要注重方法的探究,注重能力的培养,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学习,多听名师讲座和示范课,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充实自己。

二、教师精心备课,学生提前预习

无论什么类型的课、什么热莸目巍⒍嗝醇虻サ目危教师都需要精心备课。因为对学生来说,再简单也都是新知识,都会存在难点。还有就是我们的学生如果课前花上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投入课前语文预习,虽然所花时间不多但成效会很大,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预习课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只有精心备课,依据学生成长需要,全面地解读文本,细致地分析内容,才能灵活驾驭课堂,遇到预设外的问题,才能有精力有方法去处理,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只有提前预习课本,才会更明白教师讲课时的教学意图,更好地把握重点,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时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教师要根据每一节课堂的语文知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要根据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让学生爱上语文。比如,情景的创设,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语文学习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和谐情境”“乐学氛围”,用幽默、类比等丰富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做到有效学习。语文是一门灵活的学科,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增加学生的学习的乐趣。而且多媒体的播放会有声有色,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时效性。

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巧妙提问

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严格束缚课堂教学,学习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有效的调动。新课改下课堂教学要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精神,创设合作探讨的自主性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拓展教学空间,加深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同桌讨论、分组交流,从而产生思维碰撞,我们解读文本,学生研读文本,同学间互相倾听,互相补充,引导学生自主吸收语文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教师不仅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而且要巧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启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巧妙的提问不仅会增加学生的语文记忆能力,还可以让课堂变得更有活力。

五、多用鼓励性语言,给予每个学生自信

如火如荼的奥运会结束了,2016年中国女排给了世界一个伟大的惊喜。“慢慢来”,是郎平跟队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2013年5月10日,在郎平率队完成上任后的第一堂训练课后,队员们业余的表现让她颇感意外,基本功差,团队意识差、心理素质差……她不得不对记者坦言:“队员们目前的身体状态还不错,但在技术能力、场上意识上,跟我想象的有差距,慢慢来吧。”郎导的慢慢来,对我感触很大,这是我这个急性子必须学习和应该做到的简单的三个字,给了学生极大的肯定和希望。用激励的语言,实实在在的行动静待花开。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普通的教师奉献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让人发现真理。”教师能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鼓励,使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就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只要学生有自信心,一定能够学好语文。我们要经常鼓励他们,并在方法上悉心指导,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实效性。

六、教师的课后反思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师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我们反思的主要内容有:思考过程、分析过程、语言的表述、教学的思想方法等,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精心备课,让学生提前预习、课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巧妙提问研究教学中的细节、用鼓励性语言,给予每个学生自信、课后总结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转变好自己的教师角色。路漫漫其修远兮,角色转变不是空话,只要我们有心,这必将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