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初中科学论文

初中科学论文

时间:2022-03-23 04:24:14

初中科学论文

初中科学论文:浅议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摘要 本文通过对教学预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教学策略,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预设 生成 课堂教学 初中科学

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看成是鲜活的发展中的人,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优秀地位,为学而教,努力营造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生态环境”。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通过“预设”去促成“生成”,如何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问题。

一、精心预设、实践生成

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预设,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而且这种预设必须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等多方面。但我们也要明确预设并非只是写一份详尽的教案,并非是在上课前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完美”的设计,进而形成完美的教案,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的将教案完美的演示出来。因此,对教学的预设应灵活而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确定上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一切精心的“预设”,是为了“生成”,同时让生成更具有成就感和方向感。有了精心的预设,学生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才能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率。

1.预设一个话题,在学生主动“讨论”中生成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主动地说,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互相点燃对方思维的火花,形成不同的联想,不仅可以彼此启发,拓宽思路,引发灵感。

案例1:鱼为什么会减产?

在《种群和生物群落》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例子:某地的一个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把酸性物质释放到空气里,工厂东面有一个湖,湖边渔民世代以养多鱼捕鱼为生。最近渔民纷纷反应,自从工厂开办以来,鱼产量不断减少。而工厂的科研人员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工厂放出的酸性化学品对鱼资源的减少没有关系。

实验是这样做的:科研人员用一只大容器,取来该湖的湖水,从湖里找来大鱼放在该容器内,喂以蛋白质饲料,在这样的条件下,鱼兴旺成长。假定你是评判者,来对这项实验进行评估,请你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及理由。以此展开新课学习。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新课,这就来自于预设时教师应充分思考、挖掘教材中有有价值的信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抒发情感,激发想象,促进生成。

2.创设一个悬念,在学生的求知欲望中生成

教师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迫切要求得到解答的问题,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悬念”,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案例2:为什么50+50≠100

在进行“分子之间有空隙”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我在引出分子的概念之后,不动声色地在黑板上写下:50+50≠100,这时原本鸦雀无声的课堂一片哗然,然后纷纷议论着,脸上都露出一副疑惑不解的神情。此时,我这样设问:50+50=100这个在数学上永远恒等的式子,为什么在化学上不被承认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每个小组利用组内两个10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50毫升的水和酒精,混合后你发现有什么现象?这一“悬念”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中立即产生了撞击,思维被迅速激活起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弹性预设、动态生成

“生成”是需要智慧来支撑的。教学中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所谓“弹性”就是指为实现化学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线性“教”案。要鼓励师生中的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目标的要求。

1.利用错误 即时生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正常的,出现错误有时并不是坏事,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赋予它特有的价值,为我所用。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有耐心,不轻易打断或否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生成正确的认识;或引发学生对问题的重新审视,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体现良好的、动态的生成式教学。

2.捕捉“意外” 即时生成

教师在组织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落实预设好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则要根据课堂的动态随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对那些与教师预设不相吻合的内容,或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教师要以民主开放的心态思考其价值,及时纳入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对预设作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生成更丰富而又灵动的资源。

案例4:澄清石灰水为何没有变浑浊?

在co2 性质这一知识点学习时,在演示用稀盐酸和石灰石抽取co2并检验co2的特性实验时,由于课前准备太伧促,拿了一瓶浓度较高的盐酸。结果在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产生了与预期不同的现象: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学生们议论纷纷,甚至有个别调皮的学生怪笑着准备看老师的笑话。我并没有被这意外“吓倒”,也没有采用欺骗、搪塞等手段强行按预设施教,而是顺水推舟,先告诉学生所用盐酸浓度较高,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原因以及从中有何感想。通过对“意外”事件的转化,不但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药品(稀盐酸)的选择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性有了亲身体验。只要教师树立生成意识,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完全可能将这个意外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料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从而使学生在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动态生成式教学,不图省事和形式,追求真实自然,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突如其来的问题时,即使这个问题不适合在课堂上展开,也不要采取否定的态度,而要鼓励他们到课后去寻找答案,因为课堂上的45分钟总是有限的,但课后的时间是无限的。我们相信:只有预设与生成在课堂中激情共舞,课堂才能焕发出精彩。

初中科学论文:浅谈初中科学新课程教学情境的创设

论文关键词:教学情景 创设原则 创设方法 科技热点 社会热点

论文摘要: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具有趣味性。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学生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学生的心灵升华,为其未来探究事物藏下本源。”学生只有对所探究的问题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并在探究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例如,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将氧气通入到放置在温水中的白磷上方,会有什么结果?”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但听到最多的是:“白磷在水中怎么可能燃烧呢?”然后老师就这个问题进行演示实验,发现温水中的白磷却燃烧起来了,顺势告诉学生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只是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并且跟氧气接触。学生顿时有所领悟。

实践表明:良好的教学情景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良好,并影响探究活动的实效,决定着学生探究能力形成的进程。教学中如何恰当地创设教学情景呢?我认为应坚持正确的原则和选择好的方法。

一、教学情景创设的原则

1.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具有真实性。教学中学生探究的问题绝大多数是前人已研究过的,有现成的结论,但对于学生而言却是新颖的。当他们面临这些问题时,同科学家们当时的心境是相似的,老师将探究的周围环境创设得越真实,学生心理上的探究动机就越强烈,探究的欲望就越大,探究过程的收获也就越大。

2.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具有趣味性。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学生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学生的心灵升华,为其未来探究事物藏下本源。”学生只有对所探究的问题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并在探究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

3.教学的创设应具有适宜性。一个有难度但又可以让人尝试,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引发另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探究问题的难度过大,所讲述知识又与初中生的基础相关太远,则会让学生扫兴,进而损伤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降低探究的欲望。因此,创设的教学情景应具有适宜性。

4.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具有针对性。教学情景的创设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牲、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针对不同的教材、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切忌只图表面热闹,占用过多的时间,而学生提出的问题又与情景问题相去甚远,导致老师只能无可奈何地自己指出要探究的问题,从而失去创设教学情景的意义。

二、教学情景的创设方法

1.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入手创设教学情景,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关注;又能够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揭露他们的已有认知,激发他们流露自己的想法,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利用学生的学习问题创设情境。通过设置与学生已有知识相冲突的教学情景,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急需解决问题的愿望。

3.利用实验过程、结果的新奇创设教学情景。初中生对实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对那些走出他们预料的实验结果,更是惊叹不已,都希望自己能新手来完成。因此在教学中若能通过实验来创设与教学密切相关的情景,定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例如,学习“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可分别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下列两个实验:(1)在5只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而后分先后顺序加入大小相同的铜片、铁片、锌片、镁片和一小粒绿豆大小的钠,观察现象。(2)向盛有跑题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投入自己所带的无锈铁钉、刀片等铁制品,观察现象。

4.利用真实而又有启发性的故事创设教学情景。故事和传说都是中学生所喜闻乐道的,选择一些与将要学习的新课题有关的真实动人的故事,定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作出各种假设,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5.利用社会热点和科技热点创设教学情景。许多社会、科技热点与中学科学都有一定关联,若能及时捕捉并用于教学情景,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状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体会到高科技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增加学生学习信心,引导学生学好科学为人类造福。

小结:情境教学强调为学生创设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激励学生的认知需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体验学习,完整地经历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认知全过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涨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的负担。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科学教师要树立新课程理念,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学习、不断交流、不断反思,这样一定会使科学课上得有声有色,学生也会对科学课产生越来越浓的兴趣。

初中科学论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 实验内容 教学方法 科学实验的方法

论文摘要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实验课教师充分地认识到现有教学模式、内容、方法的不足。改进实验课教学方法。本文围绕这个主题,从实验的内容、仪器和设备、教学的方法入手,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1 新课程改革的科学实验与原教材实验的对比

(1)新课标教材无论从实验的内容、呈现形式,还是对实验的要求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科学实验改革的主要方向是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的转变。

(2)新课程中的实验和以老教材中的实验有很多不同之处:第一,比以往更注重从生活中寻找资源进行实验,从身边的事物中理解科学。第二,注重科学知识的应用,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利用学习的知识处理生产、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第三,改变以往的实验课模式,更加注重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如何设计实验。第四,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实验,从实验的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新的知识,激励他们探究的兴趣。

(3)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体会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自己的方案,强化了实验方案的设计、注重实验中出现的误差以及对误差的处理分析等等。

2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国家不少专家学者和广大科学教师对中学科学实验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科学教学改革也正在紧密锣鼓地进行着。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1)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 不少中学学校的教师对科学实验重视不够,而且实验教学的效果也不理想。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理论。(2)实验教学模式僵化,科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方式呆板。以上实验教学的现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必须予以改革。

3 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3.1 实验课教师观念的改革

以往的教师总是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地把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仪器使用、数据记录、数据处理等等,认为这样的教学效果很好。其实不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自主思考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这种教学观念应该予以改革。

在实验课中,教师应该作为一个引导者,应该学会将学习的任务逐步转交给学生,最终在有效的引导下,学生能学会自己进行实验和探究。这个过程比较复杂,需要有耐心。同时要有精心的设计,又要保持自然,不能让学生觉得很“做作”。可能在很长的时间内,教师要向学生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各种行为,如提出问题、操作技巧、自我反思、合作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良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等,直到学生展现出他们独立的实验能力为止。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听听学生的问题与想法,适时地评价学生的实验过程。必要时教师可以把学生集中起来,通过讨论、示范、演讲等形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而逐步达成共识。

3.2 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本身就是创造性工作。新课程的实施,又为教师创造性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信息瞬息万变,要求教师学会批判、选择、加工,现有的科学实验理论与方法不能照搬,必须经过教师个性化加工,才能适合自己的学生。实验课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实验方案,使之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实验的方案,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善于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新课程需要创造型的教师;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创造新型教育理念,创造性使用教学资源。我们要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围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规划设计新的课程体系、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根据教学目的的侧重点不同,可把普通科学实验按基本型实验、提高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三大模块进行建设。

3.3 培养学生做课外科学实验的习惯,促进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改革

目前有很多中学的实验室紧张,管理人员紧缺,实验教师也配备不足,导致很多实验不能正常开设。这势必会影响到中学的实验教学,挫伤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导致科学教学效果下降。因此,可通过学生做课外科学实验的方法来弥补其不足。但学生做课外实验的习惯并不是天生固有的,需要培养、逐渐养成的。要培养学生这种习惯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取决于指导老师的方法,具体是:对学生要做好动员工作,与学生家长也要沟通到位,还要取得社会的信任,而最重要的是提供的实验素材一定要科学合理,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一旦学生养成了做课外实验的兴趣,就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实验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同时,学习方法也会得到改进。这对培养学生今后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

3.4 科学实验课教学资源的改革

科学实验需要利用教科处以外的资源。除了充分地利用学校内的实验设施、图书馆资料等实验资源以外,还要寻求更多实验资源的帮助。(1)发挥校外科研人员对实验课的指导作用。(2)重视利用校外自然物质资源。(3)通过多种媒体获取丰富的实验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仅仅通过互联网,人们就几乎可以获得大部分想要的信息。当然,因特网只是众多媒体中的一种,只要有心,总是可以得到有用的实验资源的。

3.5 实验教师自身素质和培训体系的改革

战斗在教育第一线上的教师是实施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不仅应具备一定的学历、资历,同时还要具有广博的科学知识,具有设计、改进、自制教具的科研实践能力;不仅能讲好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善于运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所以,每一位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验教学能力。通过学习,不断地更新、完善已有的知识结构,既要学有所长,又要广泛涉猎;既要精通一门学科,又要研究相邻学科;既要有理论家分析、综合、雄辩之才,又要有艺术家想象、概括、表演之才。同时各地区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定期对在职的科学教师进行培训。其他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在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但针对科学实验教学的相对较少。可以针对科学教师在设计实验、实验操作技巧、改进实验等方面进行培训,还可以通过举行各级研讨会,给广大教师提供交流与探讨的机会,相互促进。

4 总结

要完成改革老式的实验教学理念,就要注重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等,注重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要想有效地改革,首先,我们要从观念上改革,认识现有观念的局限性。改变传统的思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构建和思考问题要有整体观念。其次,应该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代替过去只强调智育发展的质量观。在改革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的作用,把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引导、师生合作共同探究的过程。

初中科学论文:浅析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实施策略

论文关键词: 科学实验教学 发展趋势 实施对策

论文摘 要: 科学实验的教学趋势呈现出注重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以探究型实践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然而,在现实的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导致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实验动手率低,实验课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实施对策,以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与推广,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实验教学既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基本手段,又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途径。本文拟从科学实验的内容与形式及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两个方面,与同行一起探讨实验教学的趋势与实施对策。

一、科学实验的内容与形式

不同时期的科学课程中实验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是分层次逐渐提高的。它们分别为学科知识+基本操作—学科知识+基本操作+生活知识—学科知识+基本操作+生活知识+生产和环境问题。实验的主要形式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实验+设计实验—编号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家庭实验+习题+模块。

科学实验的作用和功能需要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来体现,相应于科学实验作用和功能的变化,其实验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

1.科学实验的趣味化、生活化、绿色化。

不言而喻,科学实验的趣味化可进一步发挥实验的动机功能,而贴近生活、体现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的实验更有利于科学价值的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时也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现行浙教版科学教材体系中,实验内容的趣味化、生活化、绿色化趋势已非常明显,但这些实验还多分布在选做实验和家庭实验等课外实验中,在新课标课程中,这种趋势已成为教科书实验改革的重要方面,这类实验不仅数量上明显增多,而且内容深度上显著加大。

在实验的趣味化上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趣味实验不仅出现在家庭实验一类的课外实验中,而且类似“彩色喷泉”这样紧密配合学科教学内容的趣味课堂实验也增加了。如“通过气球体积的变化观察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用石蕊试液染制的花朵代替试纸检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等。这类实验在完成其呈现原理、概念等使命的同时,用更引人注意的趣味化方式展现其魅力,融学科教学目标与情感培养目标为一体。二是更多地采用了可激发学生研究趣味活动实验的创新设计,如研究静摩擦的“筷子提米实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实验本身的学科价值和潜能开发功能的作用逐步增强,这正好与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相符合。

实验生活化的体现,一是实验内容多采用来自平时生活中例子;二是用科学知识、技能探讨的也大多是身边的生活或社会实际问题。如“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用塑料瓶,砂石等自制简易净水器”。

实验的绿色化最初是从师生健康角度关注实验环境的清洁,后来逐步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不仅教科书的实验设计体现了绿色化,而且要求学生就实验的绿色化进行思考、讨论,甚至研究、设计。不仅视角更大,力度更强,而且其教学功能大大扩展。

2.实验形式的多样化和探究化。

实验的教学功能不仅与其内容有关,而且与实验的形式、呈现方式,甚至与实验在教学中出现的位置均有关系。如课内实验、课外实验与家庭实验,其功能与作用就不尽相同。又如物质性质的实验,如果安排在相关性质的介绍之后,这个实验就只是在验证事实;如果安排在相关性质介绍之前,并配以相应的问题思考,就赋予了这个实验一定的探索性、启发性;如果先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寻找答案,这个实验就具有了探究性,而探究程度的高低仍与实验的具体设计有关。

新课标教科书提倡尽可能由学生动手做实验,没有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分。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和习题中也安排了不少实验。这些实验分布于各章节之中,这种编排将实验由原先的附属于各章节变成了与各章节平行的独立内容,显著提升了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新课标不仅多用探索性和探究性两类实验,而且统筹考虑安排,使实验的探究程度循序渐进,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生知识、技能积累的增多而逐步提高,使实验的探究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对策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科学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实验课教学效率不高”、“实验动手率低”、“实验纸上谈兵”、“观看课件代替真实实验”等情况还普遍存在。同时教师对新课程中实验探究的实施也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嫌麻烦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学时间紧张,怕实验时间控制不好而影响教学进度;二是学校的实验设备跟不上;三是教师还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手段;四是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理论讲授与实验教学分开的教学方法,注重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教材中的多数实验属于开放性、探究型,学生必须经过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而且结论可能不唯一。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与结论”和“实际应用”等关键词构建“设计实验”这个栏目的框架。在每个关键词所涉及的内容中又细化实验目的。例如,在“分析与结论”这个关键词中要常常强调“进行描述”“制作图像”“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辨认关系”“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进行推测”“作出解释”“检验假设”等,用具体的实验内容来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技能。

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下列方法以供参考。

1.实验方案微型化。

所谓实验方案微型化,就是为了保持原教材的逻辑结构体系,同时又体现课程标准的重点,将实验方案简化、精炼,安置在相关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等内容附近,以栏目“小实验”的形式出现。虽然实验方案微型化了,但其教学功能仍定位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对科学探究的本质的理解之上。举例如下。

实验:听力测试

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测试你的听力。实验材料是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请实验合作者按照任意顺序将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你闭眼仔细倾听,能辨别出不同的硬币发出的声音吗?

描述与推测:描述声音的差别,分析引起声音不同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们通过学习声音的传播、音调、响度、音色、分贝等概念、频率和人的听觉关系等内容;通过调查研究获得证据;通过研究听觉实验的数据,完成有关的实验方案。

2.实验过程活动化。

将科学实验的教学与学生分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调查、讨论、辨别等有机结合,使得实验过程活动化。这样设计中学科学实验可以使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重点能够得到贯彻。为了让学生感受科学与技术的真实世界,实验过程应包含:活动、实验、调查、讨论、辨论、提出论点和质疑等,使它们相互交织在整个实验活动中。

活动通常分为五个循环步骤:请你思考、请你做一做、反思与挑战、科学在前进、拓展练习。在循环步骤二中,一般融入相关的学生实验或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家庭用电”为例。

活动一:电流的形成(学生实验:电路的连接)。

活动二:电路连接(学生实验:串联与并联电路)。

活动三:火线与零线的鉴别(演示实验:测电笔的使用)。

活动四:保险丝(学生实验:保险丝的作用)。

3.实验内容生活化。

新课标认为,科学不能脱离社会,科学是社会的一部分。然而科学实验本身是非常具有学科特色的。如何将实验内容和生活世界结合是体现新课标精神的重要问题,因此实验设计要表现出“实验内容生活化”的特点。

教材中提出了许多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导引下,学生经历科学证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习对科学证据的获得、解释和评价的方法;探讨科学证据的两面性,即对人们生活、健康、环境等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然后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基于科学证据而不是个人感觉的基础上作出相关的、恰当的决策。学生亲身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他们逐步理解科学的力量和局限性,理解科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收集与整理证据的过程,而不是掌握一系列现成答案的知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材给予学生的经历,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评价行为化。

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是否具备各种探究的技能,是实验评价的重要特点。行为化的实验评价也是真实而公平的评价的具体表现。

评价学生的学科学习分为四个方面:档案袋评价、知识评价、行为评价和技能评价。其中的行为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设计科学实验”和“小实验”中的表现。行为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是否遵守安全规则: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

(2)对实验技能的掌握:观察、交流、预测、测量、解释数据、使用数据、制作图表、控制变量、归纳、推理、推导公式、构建模型、操作性定义等。

(3)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使学生明确概念、定理建立的依据,掌握其建立的方法,理解概念、定理的内涵,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分析和总结:在遵循证据法则和运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解释和总结必须具有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通过批判性思考,合理地接受他人的质疑,并进行更改。

(5)情景的应用:思考、讨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发表观点,评价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生产、生活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分为四个方面,并给出每个方面的比重,其中实验教学的比重最大,分别为实验室活动和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占40%;知识评价占30%;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占20%;参加班级活动占10%。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对图表、实验步骤、实验内容等的语言描述往往比实验结果更重要,学生参与讨论和表现的过程也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

21世纪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智力资源为重要因素的社会经济文化时代。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主要并不在于增加其知识和信息的容量,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以及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利用它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不只是定理的收集和事实的罗列,它更是人类智慧伴随着各种新思想和新概念的创造和结晶。”

科学发展的趋势启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和挖掘中学科学的教学功能,并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设计与课程的三维目标和科学探究内容有机结合的科学实验,从而使实验的设计和课程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体现和贯彻新课标的精神。

初中科学论文:浅谈新课程下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论文关键字:提高 实验教学 有效性 策略

论文摘 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就针对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从改变师生观念、实施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等方面入手提高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据了解,在科学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总体上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在实验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对科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验证,因此就出现多了验证性实验而少了探究性实验,多了教师演示实验而少了学生实验;二是演示实验难以面向全体学生,出现学生被动观察的现象,难以通过亲身的体验来获取知识;三是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总是先由教师演示,学生“看热闹”后,再去实验室“照方抓药”地做实验,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动手不动脑;四是很多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只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未能很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知识、技能、情感的三维目标效果……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大大影响了实验教学价值的发挥。

二、从改变对科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研究科学实验教学操作策略入手来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1.端正教师和学生对待科学实验的态度,以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要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一要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在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实验的教育教学价值,重新认识科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除了教师要端正态度外,还应关注学生对科学实验教学的认识,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认真研究科学实验教学的操作策略,使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达到最大化

2.1提高演示实验的有效性。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演示实验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一是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通常被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只需设法把实验做成功,实验现象明显即可,这是对演示实验肤浅的认识和狭义的理解;二是演示实验往往存在可视性较差的现象;三是演示实验中蕴含着的丰富内涵,没去深入地发掘。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以上几个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相应的措施进行研究——演示实验必须确保成功:第一,要认真做好演示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第二,了解、掌握实验的准确程度,找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和减少误差的方法;第三,要估计和掌握实验时间;第四,要认真设计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即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什么时候要提出什么问题,实验中要注意些什么等等。这些事项都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2.2提高分组实验的有效性。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或用眼睛看科学。”只有体验和实践,才能有所创新。基于这种思考,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把凡是新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分组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也经历了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最有效地落实了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提高了实验教学中学生体验的有效性。坚持完成分组实验,能够让学生收获很多。

分组实验中老师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二是引导实验观察、探讨分析实验现象;三是注重培养学生多动脑。例如,在沸腾实验中,我让学生注意水未沸腾时和快沸腾时声响的不同,分析“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的道理。再如,上分组实验课时,我会在热心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各个实验环节的基础上,还注意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完整意识,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我会认真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从中了解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有必要时就课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实验。这样可以提高探究实验教学的质量,逐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2.3开展课外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和创新意识。课外实验是科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课中的实验为根源,探索一些来自生活的创新实验来替代书本同类实验,可使实验生活化、趣味化、多样化。比如:可选取学生身边的物质作为实验药品,选取生活和社会中的科学现象、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作为实验内容,以拓宽实验的视野,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也能让学生“过把探究瘾”,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认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课后布置些家庭小实验,如用玻璃杯、饭碗和小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多数学生在家里动手做了这个实验,有的成功,也有的不成功。学生会于第二天七嘴八舌地询问老师,经过简要解释和指导后,有的同学回家又重复做了这个实验。再如,我把教材中铁钉生锈演示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到了上常见的材料铁的性质一课时,我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

2.4开展实验操作设计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有效性。目前的中考中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不仅仅限于笔试,还要测试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因此开展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创意科学实验设计竞赛,丰富实验设计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也包括根据一定的实验目的,从零开始,通过探究实验仪器、药品、装置和操作方案,设计新实验。

综上所述,本课题组成员自从课题申报到课题的实施,有意识地围绕本课题,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策略尝试研究,以上的策略正在进行第一轮的实验,已有了一定成效,章老师所带的二(3)班及我带的二(5)班科学期末全市成绩评估,超市平均分十分,八年级科学组总排名居全市第五。这些成绩的取得跟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是分不开的,相信在我们的继续研究下,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将更会有进一步的进展,效果也会更明显。

初中科学论文:浅谈初中科学课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论文关键词:科学课 科学思维能力 能量

论文摘要:初中学生学习科学课,思维能力决定了其对于课程的理解程度,因此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科学课的学习尤为重要。本文以培养初中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为基础,总结出初中科学课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两种重要方法。

一、培养初中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科学思维能力简介

科学思维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达到思维最优化、科学化,是适应现代化实践方式以及现代化科技创新而创立的方法体系,是对世界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的全局把握。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以科学认知得到的以及人的大脑依赖于信息符号对于感性材料加工处理的途径和方式,其实质是通过合理地处理各种科学思维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使其达到最优化,做到科学地、历史地、全面地观察问题、考虑问题,得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思维方式是一个庞大的方法集合,其中包括科学抽象方法、思维发散法、逻辑方法、模型优化法等。

2.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基础

初中生在学习科学课的传统过程中,往往是老师把需要传授的知识和课程固定式思维结合起来,学生将老师的思维固化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模式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导致对熟悉的课程和内容铭记于心,但是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就会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入手解决问题。这就是模式化思维与现代教学没有同步前进的结果。而科学课是对自然科学进行探索、求知过程的研究,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创新、灵活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思维能力也就成为了学习科学课的重要保证。

(2)初中生习惯于单一思维,缺乏发散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时候,习惯于单一的沿着问题的发展过程考虑问题,思维习惯固定,思维方向难以改变,因此不能够通过多角度多途径解决问题,难以进行发散思维或变换角度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模式化,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难以从根本上突破学习科学课的瓶颈。

(3)科学课自身特点对于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

科学课对于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塑造是科学课的首要目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其知识体系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其对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生的视野开始变的开阔,知识与信息的来源广泛,如果缺乏科学思维对于知识与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处理,难以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只有让学生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够在信息时代合理地运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科学课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发散式的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首要任务的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即发散式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冲破传统观固定化思维模式的单一性与局限性。

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为例,学生在初学该章节时,对于转化与守恒这个概念就有所误解,认为其相互矛盾。既然能量可以相互转化,那么能量还能够守恒么?这是很多学生所产生的疑问。这就是学生考虑问题的时候单从某种能量自身考虑,缺乏能量的整体式思维,而且考虑问题绝对化,把转化与守恒进行绝对化思考,导致对问题难以理解。

该例子说明学生在思考科学问题时候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个别以及整体不同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该例中很多同学会从单一的势能或者单一的动能出发,没有考虑到能量的总体性,即思考的角度要全方位。因此可以通过教学中的看似矛盾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式思维能力是科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科学课的研究中,会遇到边缘科学等许多超越现实的实验条件,现实生活中难以重现实验环境。这就要求学生抓住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其他次要因素,使研究对象与实验条件理想化,从而建立理想的实验模型。

例如对于势能的理解,很多学生认为火燃烧时释放出热量这种形象化的能量才是能量,因为它可以通过人体感觉得到。而像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人体感觉不到的能量,学生就无法理解。因为势能比较抽象化。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解势能这个概念时采用抽象式、理想式的科学思维方法。将能量作为一个整体抽象的描述印在脑海中,将无形的势能附着于有形的物体上,从而将无形的势能抽象的想象成有形的势能,从而消化对势能概念的理解。

因此,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任务。

三、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科学课学习过程中一些影响思维能力的常见现象,总结出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的两种重要方法,如培养学生发散式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等。相信这些对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科学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初中科学论文:小议初中科学课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摘要:初中学生学习科学课,思维能力决定了其对于课程的理解程度,因此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科学课的学习尤为重要。本文以培养初中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为基础,总结出初中科学课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两种重要方法。

关键词:科学课 科学思维能力 能量

一、培养初中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科学思维能力简介

科学思维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达到思维最优化、科学化,是适应现代化实践方式以及现代化科技创新而创立的方法体系,是对世界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的全局把握。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以科学认知得到的以及人的大脑依赖于信息符号对于感性材料加工处理的途径和方式,其实质是通过合理地处理各种科学思维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使其达到最优化,做到科学地、历史地、全面地观察问题、考虑问题,得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思维方式是一个庞大的方法集合,其中包括科学抽象方法、思维发散法、逻辑方法、模型优化法等。

2.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基础

初中生在学习科学课的传统过程中,往往是老师把需要传授的知识和课程固定式思维结合起来,学生将老师的思维固化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模式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导致对熟悉的课程和内容铭记于心,但是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就会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入手解决问题。这就是模式化思维与现代教学没有同步前进的结果。而科学课是对自然科学进行探索、求知过程的研究,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创新、灵活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思维能力也就成为了学习科学课的重要保证。

(2)初中生习惯于单一思维,缺乏发散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时候,习惯于单一的沿着问题的发展过程考虑问题,思维习惯固定,思维方向难以改变,因此不能够通过多角度多途径解决问题,难以进行发散思维或变换角度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模式化,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难以从根本上突破学习科学课的瓶颈。

(3)科学课自身特点对于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

科学课对于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塑造是科学课的首要目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其知识体系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其对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生的视野开始变的开阔,知识与信息的来源广泛,如果缺乏科学思维对于知识与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处理,难以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只有让学生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够在信息时代合理地运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科学课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发散式的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首要任务的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即发散式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冲破传统观固定化思维模式的单一性与局限性。

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为例,学生在初学该章节时,对于转化与守恒这个概念就有所误解,认为其相互矛盾。既然能量可以相互转化,那么能量还能够守恒么?这是很多学生所产生的疑问。这就是学生考虑问题的时候单从某种能量自身考虑,缺乏能量的整体式思维,而且考虑问题绝对化,把转化与守恒进行绝对化思考,导致对问题难以理解。

该例子说明学生在思考科学问题时候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个别以及整体不同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该例中很多同学会从单一的势能或者单一的动能出发,没有考虑到能量的总体性,即思考的角度要全方位。因此可以通过教学中的看似矛盾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式思维能力是科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科学课的研究中,会遇到边缘科学等许多超越现实的实验条件,现实生活中难以重现实验环境。这就要求学生抓住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其他次要因素,使研究对象与实验条件理想化,从而建立理想的实验模型。

例如对于势能的理解,很多学生认为火燃烧时释放出热量这种形象化的能量才是能量,因为它可以通过人体感觉得到。而像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人体感觉不到的能量,学生就无法理解。因为势能比较抽象化。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解势能这个概念时采用抽象式、理想式的科学思维方法。将能量作为一个整体抽象的描述印在脑海中,将无形的势能附着于

有形的物体上,从而将无形的势能抽象的想象成有形的势能,从而消化对势能概念的理解。

因此,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任务。

三、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科学课学习过程中一些影响思维能力的常见现象,总结出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的两种重要方法,如培养学生发散式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等。相信这些对于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科学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初中科学论文:关于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本文结合科学教学实践,旨在探索通过实验教学、概念教学和复习课中的探究教学,力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探究教学 科学教学 实践

一、实验教学中的发散探究

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立探索环境,开启可进一步探索的“窗口”,利用实验引导探索,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1.以实验装置发散探究

如:讲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的实验装置,从已经掌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入手,创设如下问题情境:(1)实验室制氧气和制氢气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有什么不同?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氢气可以吗?应作哪些改进?(2)如果稀盐酸不够了,添加酸时,只能将活塞拔掉从试管口加入,是否方便?你能否设计一种装置,不需要将试管塞拔掉也能随时加酸呢?(3)为什么不能用普通漏斗?(4)长颈漏斗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时加稀盐酸,但它能否使反应随时停止呢?有什么办法能使反应随时停止?(5)用什么办法可以将锌和稀盐酸分开呢?锌放在塑料板上,是否可以控制反应呢?怎样才能控制呢?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深入,一些想法也许是老师没想到的,其效果肯定比教师讲,学生记要好得多。在课堂上还尽可能地把一些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随堂实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去做,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事实运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物质的本质。让学生参与实验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允许失败,鼓励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以实验现象发散探究

本文以酸与吕反应为例,基本步骤如下:(1)发现问题:某同学在进行al的性质实验时发现,用已去除氧化膜的大小相同的al片分别与h+浓度相同的稀hcl和稀h2so4反应,发现存在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铝片跟稀盐酸反应快,产生气泡多;铝片跟稀硫酸反应慢,产生气泡很少。(2)提出假设:①铝片跟稀盐酸反应快是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②铝片跟稀硫酸反应慢是稀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对反应有抑制作用。(3).实验探究:①在铝跟稀硫酸的溶液中加入固体食盐,发现反应明显加快;②在铝跟稀盐酸的溶液中加入固体硫酸钠,发现反应几乎没有什么影响。(4)得出结论:氯离子对铝片跟h+反应有促进作用。(资料:氯离子会破坏铝的致密氧化膜结构)(5)总结应用:为什么铝制品除了不能盛放酸碱之外,也不宜长期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结合铝对人体的危害,理解食品包装及与饮食有关的物品不能用铝制品。

化学实验中的意外现象、学生生活中遇到一些化学问题,都是进行探究的好素材。在探究性实验的假说验证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以初中生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很难得出完全符合实际的结论,这既是探究性实验的特点,更是探究教学的精髓,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

二、概念教学中的整合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希望对每一个基本概念都能讲解深而透,只怕学生一知半解,有时会出现过分注重概念本身的含义与科学性,过分的精细,从而容易产生从“概念到概念”的偏差。

概念课的教学过去习惯采用讲授式教学,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究的很少,这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其实有时候这些建立在少量的直接观察和具体经验基础上的概念,大都比较粗浅,有些甚至是错误的。这些错误认识对学生学习新知识造成障碍,教学中,即使教师反复讲解、强调,学生表面上也承认教师说法正确,似乎也理解了概念的含义,但在分析问题时仍会以生活概念为依据进行思考。这种情况如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亲身探究,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已有经验与新

发现的现象或事实之间不一致甚至冲突之处,他们才会自觉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

如:“什么是力”的教学,学生觉得很简单,但却难说清楚,教师可提供大量的、表象差异很大的材料供学生去寻找共性的东西,学生寻找的过程就是探索、分析论证的过程。教学中先安排一组实验,表现出“拉、压、捏、推、撞、踢……”由学生说出力的行为和产生的现象,再由学生自己例举一些力的行为或现象,最后启发学生归纳“什么是力”,从学生的发言中再讨论最具有代表性的给力下定义。

三、复习课中的探究

复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与针对性,在复习的过程中应以问题为导向,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通过探究教学,不断完善和深化知识。

对于复习课教师叹“难上”,学生说“无趣”,如何让平淡的复习课充满活力,方法很多,其中实施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让复习课充满活力。在复习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旧知识创设一些新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激发他们积极思维,进入问题情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形成知识系统。

在复习课中,实施科学探究,教师可从学生兴趣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联系各学科知识,创设能体现探究性、实践性、经学生努力可解决的问题。分别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三方面去思考,最后学生设计的方案很多,而有的已经超过了自己的认知结构。有的是生活经验给了学生设计灵感,虽然不一定能解释它的原因,但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次探究结果为下一次探究打下良好基础,学生不断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之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

四、对探究性教学的思考

探究教学能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探究教学所强调的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发现学习、科学精神等必将为创新教育开拓新的路径,使创新教育能够真正付诸于现实。

探究教学在实施时需要学习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刚开始时从表面上看效率比较低,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知识和练就全面的必要的技能。适应一阶段后,学生养成了探究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探究的课题以课本上提供的素材为主,不仅不影响对知识的系统学习,而且还能使知识更加全面和丰富,更能贴近实际生活,弥补了教材更新不及时、与当地生产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的缺点,真正附合了建构主义观点: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

探究教学中还会出现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参与意识强,能独立完成探究,而其他同学当“陪客”的现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教师的引导,多搭台阶,降低探究的难度,这样使学生尽可能少受挫折,使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积极的参与进来,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初中科学论文:初中科学探究性学习三步曲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将探究性学习既作为学习内容,又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本文就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作一浅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科学课;探究性学习

《科学课程标准》将探究性学习既作为学习内容,又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根本性变化。对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从知识和技能上看,是一个“不知——知道——应用”的渐进过程;从过程和方法看,是一个“不会——会——熟练”的渐进过程;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看,是一个“体验快乐——享受快乐——追求快乐”的渐进过程。因此,我们在实施探究性学习课程时,分三个渐进过程来有效实施。

1扶着学生走,让学生迈出探究性学习的第一步

初中生刚接触科学这门新的课程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探究”,更不知道如何去探究。对此,教师要像对待蹒跚学步的幼儿那样,扶着他们走好第一步,让他们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与快乐。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探究及获取物理化学生物类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基本的科学实验技能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前提。因此,在学生学习科学的伊始,一是要“扶”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通过教师的演示与讲解以及一些模仿性的训练,掌握好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二是要“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从落实教学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开始,就应注意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3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为后续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在科学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逐步向学生渗透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让学生体验完整的探究过程。例如:在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采用“实验探究单”的形式来出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现与交流”等环节,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逐步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例如,在教学《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中,上课伊始,我就将做成船形的橡皮泥轻轻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然后让学生提问。

师:看了之后,你想研究什么?

生1:橡皮泥应该是沉下去的,可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

生2:什么样的橡皮泥会沉?什么样的橡皮泥会浮呢?

生3:橡皮泥的沉浮与什么有关呢?

生4:橡皮泥的构造是怎样的?

……

在生成的许多问题中,显然偏离了我预设的探究主题,我并没有急着将本课的探究问题生拉硬拽地强行出示,而是引导学生将其他问题转化为本课的中心问题。

师:是啊,橡皮泥照理应该是沉下去的,但却浮了起来!其他物体会这样吗?

生:会。

师:生活中有很多沉的东西浮起来,浮的东西也会沉下去,那么我们今天研究什么问题呢?

此时把提出问题的主体抛给学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因为马上就有学生提出: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这一“石”击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产生响应和共鸣,从而生成本课要研究的问题,可以说是探究学习成功的良好开端。

2领着学生走,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

一个有效的探究活动的实施,始于一个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因此,我们在领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首先要创设真实的探究情景,让学生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把自己发现的问题演变为一个具体的、有意义的科学问题来开展探究。

在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从操作的角度把探究的猜想具体化、程序化,并进行实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在不断的实际探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究,排除心理上怕失败的障碍。其次要注意及时提供信息、启发思路,决不能“包办代替”。看到学生学习方案不对或偏差过大不要急于下结论,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独立在对实验装置的自主选择、描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得出探究结论等过程中,独立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样,学生在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后才会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从而维持持久的探究兴趣。

3看着学生走,让学生享受探究性学习的快乐

有了“扶”、“领”做铺垫,作为教师要尽早让学生自己走,只有学生自己走,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追求探究性学习的快乐。

3.1自主选择课题、自主合作探究

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进行探究并最终能解决问题,从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基础后,教师要主动放手让学生发现科学学习过程中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化学、生物等问题,并能及时抓住问题,开展探究。但放手并不是“放羊”,为了使学生能开展有效的探究,教师要适时地进行有效的引导,指导学生选择好探究的问题是成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想要探究的问题进行汇总,帮助学生筛选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来开展探究。

3.2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舞台

大多数科学课问题的解决需要利用实验来获取结论。因此,开放的实验室,让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能否自己走好的必要条件。作为老师,要克服困难,努力为学生服务,要有牺牲休息时间陪学生探究的忘我精神。只有满足了学生的探究需求,才能使他们持久地保持良好的探究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才能开发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3.3创设个性展示舞台,物化探究结果

获取有效的结论是学生开展某个探究活动的最终目的。那么,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如何有效的监控学生的探究行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填写“实验探究单”的形式来有效调控学生的探究行为。每一次探究活动,我们都要求学生能提供“实验探究单”。根据学生的“实验探究单”,能有效地了解学生探究活动中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倡每次探究活动后,能写出“探究小论文”(或探究心得)。学生在撰写成小论文的过程中,经过相互交流讨论,既体验到思考、探索的心路历程,又获得了猎取真知的心智锻炼,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探究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领悟到了探究后的成就感。

初中科学论文:探析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实施策略

摘要: 科学实验的教学趋势呈现出注重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以探究型实践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然而,在现实的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导致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实验动手率低,实验课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实施对策,以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 科学实验教学 发展趋势 实施对策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与推广,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实验教学既是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基本手段,又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途径。本文拟从科学实验的内容与形式及实际教学中的问题两个方面,与同行一起探讨实验教学的趋势与实施对策。

一、科学实验的内容与形式

不同时期的科学课程中实验的主要内容与形式是分层次逐渐提高的。它们分别为学科知识+基本操作—学科知识+基本操作+生活知识—学科知识+基本操作+生活知识+生产和环境问题。实验的主要形式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实验+设计实验—编号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家庭实验+习题+模块。

科学实验的作用和功能需要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来体现,相应于科学实验作用和功能的变化,其实验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出显著的变化。

1.科学实验的趣味化、生活化、绿色化。

不言而喻,科学实验的趣味化可进一步发挥实验的动机功能,而贴近生活、体现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的实验更有利于科学价值的体现、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时也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现行浙教版科学教材体系中,实验内容的趣味化、生活化、绿色化趋势已非常明显,但这些实验还多分布在选做实验和家庭实验等课外实验中,在新课标课程中,这种趋势已成为教科书实验改革的重要方面,这类实验不仅数量上明显增多,而且内容深度上显著加大。

在实验的趣味化上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趣味实验不仅出现在家庭实验一类的课外实验中,而且类似“彩色喷泉”这样紧密配合学科教学内容的趣味课堂实验也增加了。如“通过气球体积的变化观察气球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用石蕊试液染制的花朵代替试纸检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等。这类实验在完成其呈现原理、概念等使命的同时,用更引人注意的趣味化方式展现其魅力,融学科教学目标与情感培养目标为一体。二是更多地采用了可激发学生研究趣味活动实验的创新设计,如研究静摩擦的“筷子提米实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实验本身的学科价值和潜能开发功能的作用逐步增强,这正好与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相符合。

实验生活化的体现,一是实验内容多采用来自平时生活中例子;二是用科学知识、技能探讨的也大多是身边的生活或社会实际问题。如“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用塑料瓶,砂石等自制简易净水器”。

实验的绿色化最初是从师生健康角度关注实验环境的清洁,后来逐步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不仅教科书的实验设计体现了绿色化,而且要求学生就实验的绿色化进行思考、讨论,甚至研究、设计。不仅视角更大,力度更强,而且其教学功能大大扩展。

2.实验形式的多样化和探究化。

实验的教学功能不仅与其内容有关,而且与实验的形式、呈现方式,甚至与实验在教学中出现的位置均有关系。如课内实验、课外实验与家庭实验,其功能与作用就不尽相同。又如物质性质的实验,如果安排在相关性质的介绍之后,这个实验就只是在验证事实;如果安排在相关性质介绍之前,并配以相应的问题思考,就赋予了这个实验一定的探索性、启发性;如果先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寻找答案,这个实验就具有了探究性,而探究程度的高低仍与实验的具体设计有关。

新课标教科书提倡尽可能由学生动手做实验,没有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之分。在“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和习题中也安排了不少实验。这些实验分布于各章节之中,这种编排将实验由原先的附属于各章节变成了与各章节平行的独立内容,显著提升了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新课标不仅多用探索性和探究性两类实验,而且统筹考虑安排,使实验的探究程度循序渐进,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生知识、技能积累的增多而逐步提高,使实验的探究性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对策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科学实验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有了很大的

变化和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实验课教学效率不高”、“实验动手率低”、“实验纸上谈兵”、“观看课件代替真实实验”等情况还普遍存在。同时教师对新课程中实验探究的实施也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嫌麻烦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教学时间紧张,怕实验时间控制不好而影响教学进度;二是学校的实验设备跟不上;三是教师还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手段;四是没有相应的评价体系。

因此,新课程改革的一线教师应摒弃传统的理论讲授与实验教学分开的教学方法,注重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教材中的多数实验属于开放性、探究型,学生必须经过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而且结论可能不唯一。教师应引导学生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与结论”和“实际应用”等关键词构建“设计实验”这个栏目的框架。在每个关键词所涉及的内容中又细化实验目的。例如,在“分析与结论”这个关键词中要常常强调“进行描述”“制作图像”“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辨认关系”“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进行推测”“作出解释”“检验假设”等,用具体的实验内容来培养学生在这些方面的技能。

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下列方法以供参考。

1.实验方案微型化。

所谓实验方案微型化,就是为了保持原教材的逻辑结构体系,同时又体现课程标准的重点,将实验方案简化、精炼,安置在相关的科学概念、原理、定律等内容附近,以栏目“小实验”的形式出现。虽然实验方案微型化了,但其教学功能仍定位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对科学探究的本质的理解之上。举例如下。

实验:听力测试

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测试你的听力。实验材料是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请实验合作者按照任意顺序将它们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你闭眼仔细倾听,能辨别出不同的硬币发出的声音吗?

描述与推测:描述声音的差别,分析引起声音不同的因素是什么?

学生们通过学习声音的传播、音调、响度、音色、分贝等概念、频率和人的听觉关系等内容;通过调查研究获得证据;通过研究听觉实验的数据,完成有关的实验方案。

2.实验过程活动化。

将科学实验的教学与学生分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调查、讨论、辨别等有机结合,使得实验过程活动化。这样设计中学科学实验可以使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重点能够得到贯彻。为了让学生感受科学与技术的真实世界,实验过程应包含:活动、实验、调查、讨论、辨论、提出论点和质疑等,使它们相互交织在整个实验活动中。

活动通常分为五个循环步骤:请你思考、请你做一做、反思与挑战、科学在前进、拓展练习。在循环步骤二中,一般融入相关的学生实验或教师的演示实验。以“家庭用电”为例。

活动一:电流的形成(学生实验:电路的连接)。

活动二:电路连接(学生实验:串联与并联电路)。

活动三:火线与零线的鉴别(演示实验:测电笔的使用)。

活动四:保险丝(学生实验:保险丝的作用)。

3.实验内容生活化。

新课标认为,科学不能脱离社会,科学是社会的一部分。然而科学实验本身是非常具有学科特色的。如何将实验内容和生活世界结合是体现新课标精神的重要问题,因此实验设计要表现出“实验内容生活化”的特点。

教材中提出了许多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有意义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导引下,学生经历科学证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习对科学证据的获得、解释和评价的方法;探讨科学证据的两面性,即对人们生活、健康、环境等有利和不利的两个方面,然后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基于科学证据而不是个人感觉的基础上作出相关的、恰当的决策。学生亲身参与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他们逐步理解科学的力量和局限性,理解科学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收集与整理证据的过程,而不是掌握一系列现成答案的知识体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材给予学生的经历,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评价行为化。

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评价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是否具备各种探究的技能,是实验评价的重要特点。行为化的实验评价也是真实而公平的评价的具体表现。

评价学生的学科学习分为四个方面:档案袋评价、知识评价、行为评价和技能评价。其中的行为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设计科学实验”和“小实验”中的表现。行为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是否遵守安全规则: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安全规章制度。

(2)对实验技能的掌握:观察、交流、预测、测量、解释数据、使用数据、制作图表、控制变量、归纳、推理、推导公式、构建模型、操作性定义等。

(3)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使学生明确概念、定理建立的依据,掌握其建立的方法,理解概念、定理的内涵,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分析和总结:在遵循证据法则和运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解释和总结必须具有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通过批判性思考,合理地接受他人的质疑,并进行更改。

(5)情景的应用:思考、讨论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发表观点,评价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生产、生活和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分为四个方面,并给出每个方面的比重,其中实验教学的比重最大,分别为实验室活动和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占40%;知识评价占30%;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占20%;参加班级活动占10%。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对图表、实验步骤、实验内容等的语言描述往往比实验结果更重要,学生参与讨论和表现的过程也是教师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

21世纪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智力资源为重要因素的社会经济文化时代。培养公民的科学素养主要并不在于增加其知识和信息的容量,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思维的方法,以及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利用它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不只是定理的收集和事实的罗列,它更是人类智慧伴随着各种新思想和新概念的创造和结晶。”

科学发展的趋势启示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和挖掘中学科学的教学功能,并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设计与课程的三维目标和科学探究内容有机结合的科学实验,从而使实验的设计和课程的实施能够更好地体现和贯彻新课标的精神。

初中科学论文:浅谈初中科学课中的情感教学

摘要:情感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情感、积极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能够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科学;情感教学;教学效率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情感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情感、积极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科学价值观,能够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侧重从单纯的认知角度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水平,但效果总不尽人意。有些学生认为科学课枯燥、单调,对科学课产生了厌烦情绪。这不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也降低了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殊不知,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始终贯穿着两条线索,一条是认知线索,另一条便是情感线索。人在任何活动中都伴随着情绪、情感现象,它的两极性(正情绪、负情绪)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果。同样,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也总是处于某种情绪状态之中。因此,如果在认识活动中融入情感教学,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带着愉悦的情绪情感面对学习,就会出现情知交融、以情促知的局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掌握的水平。

1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实施情感教学

科学课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材内容不仅包含了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情感体验,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这些因素,实施情感教学。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要善于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为只有教师本人被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所打动,才能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从而感染、影响他们。②要善于运用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来表达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在情感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逻辑性强,条理性好,更要求教师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有一定幽默感,富有情趣和感染力,以便使教材内容不仅能传知,也能传情。同时,在利用口头语言进行表达的同时,配合以自然、恰当甚至有点夸张的体态语言,可以帮助教师将情感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③要善于运用情绪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教师为配合教学内容可自觉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生动的情境,使学生获得直接情境气氛的感染,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更好地体验其中的情感。如教学《运动和能的形

式》时可播放视频: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奔月,让学生感受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提出问题:你知道火箭升空的过程中有哪些运动和能的形式吗?你想知道吗?这样3 min~5 min时间内学生即表现出求知的欲望与参与学习的强烈意识,各种感官积极活跃,渴求找到正确的解答。在学生们的自主探索中,课堂气氛一下子推到了高潮,于是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开始学习这一知识。

教师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将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2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实施情感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只有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为此,教师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2.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发扬民主,创设和谐氛围,学生才有主人翁意识,因而心情愉悦,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学生群体才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造行为才能激活。如在学原子结构模型时我在黑板上画了水分子的模型,就听到有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我让这几位成绩并不好的学生大声地说出来,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水分子像‘熊猫头’!”我笑了笑,对他们这种富有想象的描述加以表扬,不料,此后这几位科学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对分子模型的基础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鼓励和期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学其道”,才能使学生勇于并乐于参与课堂教学。

2.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手段选择的趣味及教学活动安排的多样性

现代化教学手段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供了条件。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让学生听或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录音、录像及投影片,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如教学《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创设如下情景:大屏幕上显现动画,动画里有一个奇怪的山洞,人走进去后安然无恙,但猫和狗却一命呜呼,当地人称它为“死狗洞”。教师看着同学们好奇的眼神乘机提问:“是谁向猫和狗下了毒手?你能侦破这起案件吗?”学生的求知欲望立即被点燃了,教学也在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中展开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从教材的实际出发,设计适合学生心理状况和认识规律的教学形式,如课堂讨论、辩论、实际动手操作等,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在教学“液化”时,可以从我们的生活实例出发创设情景。如冬天人们讲话时往往会看到口中呼出“白气”,那为什么夏天会看不到呢?为什么戴眼镜的同学冬天从室外进入室内眼镜会蒙上白雾,导致看不清东西呢?夏天为什么棒冰则刚从冰箱里拿出来时会冒“白气”呢?为什么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啤酒瓶外壁会“出汗”呢?经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这些平常早就发现了的、也可能是疑惑很久的问题恍然大悟了,从而也巩固了这部分知识。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通过自身的感悟、体验、探索、发现,得到充分地主动地发展。只有在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喻其中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才会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3通过加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成功体验实施情感教学

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是科学课教学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之一。探究活动成功带来的愉快、胜任感,可以增强学生从事探究活动的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探究需要和更浓的探究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此,在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应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要给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体验科学的魅力。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用力推桌子,桌子就运动,停止用力,桌子就静止,和两千年以前的亚里士多德一样学生会错误的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止运动”。为了打破学生的错误观念,我引发学生开展讨论,要求学生各抒己见,举出事例,讲出道理来。学生甲:抛出去的篮球、踢出去的足球、射出去的子弹在力停止作用后,这些物体还要运动,所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一定正确。学生乙:可是在工地上推车,确实是手推车才动,放手后就停啊!学生丙:我们骑自行车时,脚不用力自行车也能滑行一段距离,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所体会吧!这时我顺势启发、引导,使学生广泛议论。学生思维往往异常活跃,知识信息交流密集,思想交锋激烈,在和谐而热烈的“思维对撞”中爆发出闪光的火花。二是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探究活动往往要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协作和启发来完成,因此积极的合作精神是顺利完成探究活动、获得成功体验的关键。然而有的学生不能积极地与他人合作,出现与其他组员发生分歧、不肯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或者单独行动,不肯参与小组分工的现象。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与学生个别交流,安排同组的组员关心和帮助他们,并对他们的长处及时予以积极的鼓励。使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能适时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愉快地投入到小组探究中。如在电路探秘一章的复习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参与度,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负责电流、电压、电阻及它们相互之间关系的讨论,并相互补充。游戏带有竞争的分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一组同学代表上台发言,介绍电流表的使用及电充的有关知识,其他组员向其提问,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又解决,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也有共同的话题,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一片热闹的讨论声中,内容讨论完成后课也结束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

实施情感教学,激发学生从事科学探究的兴趣,营造积极、富有激情的教学情感氛围,使学生获得胜任、自信、成就感等良好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克服困难,将探究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4采取多种激励方式实施情感教学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需要付出努力的行动。要使这种行为持之以恒的进行下去,就必须对其加以强化。而最好的强化为采用多种激励方式,激励是指调动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可利用语言、体态、暗示、情感需要等多种激励措施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4.1让学生体验成功

成功感是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成就时产生的一种积极情感,获取承认,取得成功是每个学生的愿望和需要。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如,回答出问题、发现和提出问题,完成了作业等等。不管学生的劳动成果是否令教师满意,教师都要通过自己鼓励的言行保护学生渴望得到肯定的心理。对积极发表见解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使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体验成功。

4.2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调控学生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良好的评价能鼓舞学生,能激发其向更高目标迈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评价,既要体现鼓励性,又要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不断地进步;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心理上的成功感、充实感会使他们产生一种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体验,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参与教学。

学习中的情感与学习的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参与教学。

初中科学论文:初中科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浅谈

论文关键词:初中科学 课程资源 实验课 日常生活用品 利用

论文摘 要:现从两个方面入手对初中科学实验课日常生活用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进行探讨,包括: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直接替代实验用品、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实验用品。

日常生活用品来源于学生生活,且易取、易得,是对学校实验室资源的补充。日常生活用品开发成为实验课程资源,能把学生的学习视点从书本逐渐引向生活,引向更广阔的自然时空,使学生对科学现象获得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科学知识就存在于生活之中。

一、利用日常生活用品直接替代实验用品

如果没有合适的课程资源,可以由那些特征和性能近似的其他资源代替,课程资源具有替代性。中学科学实验创造技法中的替代法是通过对原型的观察研究,洞悉其材料结构、工艺造型、功能原理等,在原型的引发下进行创新的一种技法。替代法不是消极的顶替和被动的替换,而是主动、积极地创造。利用替代品做实验能打破常规实验的条条框框,启发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可直接替代的实验仪器:白色厚薄均匀的瓷汤匙可作代蒸发皿,用于一般固体的加热,少量溶液的加热、蒸干等;口大、口边光整、无色、大小适宜的药瓶、罐头瓶等,都可作集气瓶;用塑料吸管或水性笔芯代替导管;用泡沫塑料代试管架;包装药片的塑料凹槽可作井穴板;光亮的纽扣、灯泡、表蒙子、罐头盒等,根据上述物体表面是凹或凸的可以成为凸面镜或凹面镜;老花镜代替凸透镜等。

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可直接替代的实验药品:废旧干电池外壳剥下洗净替代锌,废旧干电池中剥取的石墨棒替代石墨;破铝锅、铝壶、青霉素等瓶口剥取铝片;精装香烟的铝箔代替铝箔;铝质废电线中剥取铝丝;铜质废电线中剥取铜丝;大理石可替代碳酸钙;食用小苏打可替代碳酸氢钠;厨房用精盐可替代氯化钠;厨房用醋可替代醋酸;豆油、菜油、猪油可替代油脂。

二、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实验用品

学校实验室应提供一些常用工具盒,为师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自制教具,进行科学实验提供便利。有些制作精巧的自制教具和创意新颖的实验器具不是登不了大雅之堂,而是可以作为学校的常规仪器保留下来。它们不仅有助于科学实验教学,而且可以激发广大师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以亲切感和成就感。正如麦克斯韦所说:“演示实验的教育价值常常是与仪器的性能成反比,学生用自己自制的仪器,即使在用的过程中总是出错,却常常比用细心调整的仪器易于学到更多的东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曾说过:“自制的仪器永远比买来的好。”有些药品也可以利用一些身边易得的原材料自制。尽管不是很纯净,但用于一般实验还是可以的。

可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的实验仪器:利用墨水瓶(代灯座)、汽水瓶盖(固定灯芯)、塑料瓶盖(代灯罩)、废铁皮(代防风罩),可做成很实用的酒精灯;取下废灯泡上的金属套(可在酒精灯上转动着烧一会儿),再小心取出灯泡中的玻璃柱。金属套内外涂一层漆,干后配上皮塞和导气管,把金属套用油灰黏合在玻璃泡上,即可做成代烧瓶;用眼药水软塑料管或其他类似的软管,在管口上套上一支拉尖的细玻璃管,就是一支非常实用的滴管;用大小适宜的圆玻璃瓶,截取上面部分,可以做成漏斗;用油灰或熔蜡把大号废旧注射器的顶端的小孔堵住,配上水泥座或厚木座,就成了一个很实用的小量筒;用普通食品塑料袋制储气袋,储用都很方便;简单的木质天平可以自制:用木条作横梁,用一段废锯条磨成刀口作支点,在横梁上等臂两端各挂一个塑料盘子作托盘。砝码可用硬币(三个一分硬币作2克砝码,三个五分硬币作5克砝码,误差不大)、空药瓶(盛上相当的沙砾,可当10克、20克、50克的砝码)和砖头(切成所需的重量,例如100克、200克、500克、1000克)来代用。如自制简易显微镜的材料完全可以废物利用,可以选用圆形花镜片两个、马粪纸1张(鞋盒即可)、三合板或薄木板1块,小镜片1个,铁丝和圆钉若干,乳胶和小木条。

可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的实验药品:用稻草等烧制少量即得草灰;用柳树枝自己烧制,研细即为炭粉:取蛋壳数个洗净、晾干、捣碎,可制得碳酸钙:用铜丝在水焰上燃烧,表面可生成氧化铜;一些花草、果实及蔬菜如卷紫心菜、紫萝卜、红萝卜、紫罗兰花等均含有育翅酸碱指示剂作用的色素,可以用这些植物来自制酸碱指示剂。

近年科学实验改革正在向着贴近生活的方向进行,从生活性、实用性和符合年龄特点的角度来考虑设计实验是很有必要的。要善于从熟悉的环境和事例中发掘实验课程资源,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加深对周围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就已经涌现出了很多主体性教学的思想及模式。

那么,什么是主体性教学?如何在中学科学教学中更好地实施主体性教学呢?通过学习和教育实践,主体性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

通过学习和教育实践,我认为要做好主体性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做好设计是实施课堂主体性教学的准备工作。

(一)要设计好教学模式。

目前,初中科学的教学方法中主要是以教师讲授结合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

从科学学科的知识传授特点看,教师的讲授是必要的。教师讲的越明确,学生理解的越快,容易围绕教学优秀内容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但讲的过多,便成了“一言堂”,学生觉得上课枯燥,缺少兴趣,久之会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丧失。

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探究式教学法,以直观教具演示法为依托、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通过探寻现象的产生原因过程,发现自然现象的存在的内在科学规律。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增长了知识和了解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欲望;学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的品质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学科能力得到了拓展。它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二)设计好教案。

教学的具体设计和开展过程体现在教师的教案设计中,要落实哪些基本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素养,都要通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活动来实现。

二 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主体性教学的实施。

(一)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形象多元性。

1、启发性: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生活背景,具有不同的个性。其学习的思维品质及学习的兴趣是多元化的。每个学生对具体的自然现象学生的认识,一方面都较流于表象,又另有其独特的视角。所以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需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持续的、循序渐进、去伪存真的认识过程,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科学的原理,学会科学的学习思维方法。

2 形象性: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所以,课堂教学必须针对初中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多以实验演示为基础,让学生对自然现象有充分的感受,为启发学生的探究发现作准备。对难以演示的,要以形象的描述或相关的简易演示,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在思维上的产生迁移。

3 互动性: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处于消极学习的状态,要突出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充当好“导演”的角色。调动学生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让课堂 “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变再现型教学为探究型教学。

4 独立性: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独立是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二)习题教学中注重客观性和生活性

科学离不开生活实践,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不应该脱离生活的实践。模型化、抽象化的理论习题,脱离生活实践,缺乏开阔的生活气息和背景,容易挫伤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所以在习题教学中,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努力从生活的实例出发,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知识理论。

例:讲放大镜的成象原理及应用时,可结合“学校生物课外实验小组采集标本,用焦距为10厘米的放大镜来观察,标本应放在离放大镜多远的地方?”,将科学原理融人生活情景、实践。学物态的变化时.以常见的冰与水、水蒸气的转化例为突破口,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的视野冲出课堂知识的局限。

(三)实验教学注重实践性和探索性

青少年学生天真好问,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他们学习的最初动机在于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因此。教师应针对科学实验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生实验中,要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对部分实验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改进,进行多种途径的尝试探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动手,动脑和观察能力和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科学精神。

三 课外教学活动是主体性教学的延续

我们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要把学生从课堂引向广阔的课外实践,通过课外的教学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从而加速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成熟过程。

科学可结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组织科普知识讲座,实验操作技能比赛、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及相关劳动技能、课外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在课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探究学习,用所学科学知识去进一步现察、分析乃至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示其主体能力、创造能力提供机会和舞台。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信、进取、合作、创新的个性品质。

四 在主体性教学中实施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关键

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要在科学教学中实施好主主体性教学,首先,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是权利主体的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权益。既要给学生以悉心指导,又要给学生更多的信心和鼓励。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民主的气氛进行教学,注意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情感渲染。再次。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能象朋友一样关心和帮助学生,能与学生分享探究知识的欢乐与忧愁,分享成功的喜悦。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在亲师爱师的基础上,产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初中科学论文:在初中科学教学中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的策略

摘要:迷思概念是学生头脑中论文存在的错误概念或与科学概念不完 全一致的认识,它违背了科学道理,对学生正确地掌握科学概念造成一定的障碍。学生日常 生活经验、个体的认知方式和教师授课方式等的影响是迷思概念形成的原因。教师应认真研 究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的策略,并认真加以实施。

关键词:科学教学;迷思概念;转变策略

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就已经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观察和体验,形成了许多 概念。在这些概念中,一些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朴素概念,但更多的是有悖于科学的错误概念 。我们把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概念或与科学概念不完全一致的认识叫做迷思概念。迷思概 念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而仅仅反映事物的一些表面现象,违背了科学道理,对学生正 确地掌握科学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造成一定的障碍。

一、学生迷思概念的成因

1.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

科学作为一门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知识在内的综合性的理科学科,与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又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生理、心理还不够成熟,往往只能凭借自己的感性认识、 经验得出结论。例如,学生认为燃烧必须要用火点燃、金属不能燃烧、燃烧必须有氧气参加 等等。据调查,有60%的学生对月相存在迷思概念,认为月亮只有在晚上可以看到,除了天 气状况影响以外;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夏天、冬天的变化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远近造成 的。

2.受个体认知方式的影响

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凭借自己喜好的认知方式认识事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归 纳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和发现规律的重要的认知方式。但是,由于学生知识面较窄,经验较 少,思维简单,往往把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当做本质属性。例如,学生 把鲸当做鱼类,把蝙蝠当做鸟类。从访谈中得知,学生小时候看到麻雀、乌鸦、燕子等,通 过自己大脑简单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把“会飞”归结为鸟的本质属性,而不能抽象 提炼出鸟的本质特征。所以,就造成迷思概念的出现。

3.受教师授课方式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灌输的方式讲授,学生对知识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导致对知 识缺乏科学的理解。例如,学生对酸雨的概念理解就存在偏见。他们认为酸雨是酸性的雨水 。殊不知,酸雨的ph值必须小于5.6;而且酸雨不仅包括液态水,还有固态水(如冰雹、雪 等)。有些教师在讲授科学知识或演示实验时,过分地强调某个知识在章节中的作用,而忽 视了对它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讲解,造成概念的片面性,导致迷思概念的 出现。如在催化剂的教学中,教师为突出催化剂在分解氯酸钾过程中起到加快反应速度的作 用,而忽略了催化剂这个科学概念也有减慢反应速度的作用。教师自身存在着迷思概念,是 学生形成迷思概念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迷思概念转变的策略

1.利用科学方法,对学生的迷思概念进行探查——转变迷思概念的前提

用来探查学生有关迷思概念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利用访谈法[1]、测验法来研究学 生的迷思概念,也可以采用二阶式多选题的方式来进行研究[2]。近来更有人提出 以制作概念图的方式来探究学生的迷思概念。笔者利用访谈法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这个主 题进行探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对这两个科学概念,头脑中潜存着许多迷思概念:有的学 生认为光合作用会制造蛋白质;有的学生认为绿色植物只有在夜晚(或没有光时)才进行呼吸 作用;有的学生认为绿色植物在有阳光时,放出二氧化碳的量最大;有的学生认为呼吸作用 只发生在叶子细胞中,因为叶子有气孔能交换气体;有的学生认为绿色植物依靠根从土壤中 吸收营养,并储存在叶子中……探查出这些迷思概念,不仅让教师了解了学生学习前的认知 架构,也提供了提升科学教学成效与学习进步的基础。

2.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转变迷思概念的契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完成对新知识的理解[3] 。 当新知与原有的经验相符合时,就会容易理解并接受,纳入认知结构,顺利地完成认知结构 的同化过程。当新知与原有经验矛盾时,则必须经过认知结构的顺应才能接纳新知识。而顺 应过程是有条件的,并且相当困难。教师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策略,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 很容易将顺应建立起来的知识淡化或遗忘。因此,转变迷思概念策略的落脚点应放在如何促 进学生对知识的顺应过程上。科学的历史发展,给我们转变迷思概念以深刻的启示。众 所周知,历次重大科学观念改变之前,都要经历新旧观念的对峙阶段。只有当新旧观念矛盾 日益尖锐,发展成危机、灾难,再也无法规避时,人们才不得不走出他们建造的象牙之塔, 以审视的眼光和批判的思维来对待曾经深信不疑的象牙塔基,从而导致观念的革命性变革。 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人类对知识建构的历史,它与学生个体的知识建构具有雷同的地方。 因 此,迁移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转变迷思概念时,要先给学生一个“震撼”,引起学生认知 冲突,以使其放弃迷思概念,实现科学概念的构建[4]。例如,在牛顿第一运动定 律教学中,有许多学生持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观点。他们认为,物体受了力,才会 运动,没有受 到力,就会停止。为了消除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骑自行 车 ,用力蹬车,自行车就走了,但用力压闸时,自行车反倒停下来——这是否与我们认为的“ 物体有 了力就运动”背道而驰呢?此时学生就会对自己已有观念进行质疑,产生强烈探求新知的欲 望。教师应抓住这个转变迷思概念的契机,趁热打铁,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顺应建构。

3.讨论交流,相互辨析——转变迷思概念的途径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共同体”所有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的过程 。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相互辨析,不失为转变学生迷思概念的好策略之一。因为学生如果只听 教师讲解,则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缺少自己对知识结构的主动建构。组织学生讨论,合作 交流,互相辨析,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还能够使不同观念相 互交锋,使学生的头脑经历一场“晴天霹雳”,重新构建认知结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思 维活动越多,学生对迷思概念的错误认识就暴露得越充分,在知识结构中的“根”就挖得也 越 深,科学概念的建立就越牢固。例如,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存在迷思概念。为了转变这 一认识,教师可以用手握木棒向上作匀速运动,让学生讨论交流。有的同学说“摩擦力的方 向跟运动方向相反”;有的同学说“摩擦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相同”;有的同学反驳:“如 果 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同时重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两个竖直向下的力能使人向上作匀 速运动吗?”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发现用自己原有的概念无法解释现象,从而使学生改变了 自己的认识,建立起正确的概念。

4.整合教学方法,强化、巩固科学概念——转变迷思概念的保证

把建立起来的科学概念全面、深刻、牢固地印留在学生的头脑中,是转变迷思概念的关键。 为此,教师应该优化、整合教学方法,巩固学生已经建立起来的科学概念。

(1)运用随即通达教学法。随即通达教学是斯皮罗等学者提出的,他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 在不同时间里多次进行,而每次的情境都需要经过改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 不同侧面[5]。这种多次通达,绝不是传统教学意义中的复习,这里的每次通达都 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例如,在讲述季风的时候,很多学生将“近地 面气温高气体体积膨胀大气密度变小气流上升气压变低”理解为“气温高气低压 ”。这个迷思概念的产生是因为学生忽略了气压的高低变化是相对于同一水平面而言的。针 对这一情况,在教学大气压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时,我重点突出在2000米海拔以内,高度升高 ,温度降低,大气压也降低。而且,我在讲授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特点时,就落 实 到某地垂直方向的气压总是近地面的比高空的高,并不是气温高气压低。教学实践表明, 运用随即通达教学法能使学生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能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的迷思概念与 科学概念进行对照、比较,从而达到对科学概念的意蕴的理解。

(2)采用概念变式教学法。所谓概念变式教学是指在引导学生认识概念属性的过程中,不断变 更所提供材料或事例的呈现形式,使概念的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 6]。概念变式教学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活学生的内心思维,活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是概念教学的一种好方法。例如初中生对氧化反应存在迷思概念,学生错误地把氧化反应 理解为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教师应该说明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是指能提供氧元素的物质 ,不仅包括氧气,而且还包含氧化物。如氧化铜与氢气反应,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等,都属 于氧化反应。教师在举例的时候,应抓住氧化反应的关键特征,即得到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 应 。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变式进行比较,突出概念事例的关键特征,舍弃其无关本质的特征, 可以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概念,有效地转变迷思概念。

(3)制作概念图的方法。概念图是指学习者按照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结构网络的组成来表 达概念的意义及其他概念之间联系的一种网络结构示意图[7]。一般地讲,概念图 包括节点(概念)、连线(有关的概念之间)、层次(不同概念的抽象水平)、命题(两个概念之 间的意义关系)等要素。其基本制作方法是在有关系的概念间连线(箭头),并在连线上用最 简洁的语言标注描绘其关系的文字。例如,在物质的组成教学中,因这部分知识概念较抽象 ,学生易混淆,存在较多的迷思概念,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制作概念图(如图1)。通过概念 图的制作,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的脉络,促进学生 正迁移和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实现迷思概念的转变。

初中科学论文:初中科学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 本文结合科学教学实践,旨在探索通过实验教学、概念教学和复习课中的探究教学,力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探究教学 科学教学 实践

一、实验教学中的发散探究

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立探索环境,开启可进一步探索的“窗口”,利用实验引导探索,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1.以实验装置发散探究

如:讲氢气的实验室制取的实验装置,从已经掌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入手,创设如下问题情境:(1)实验室制氧气和制氢气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有什么不同?用制氧气的装置来制氢气可以吗?应作哪些改进?(2)如果稀盐酸不够了,添加酸时,只能将活塞拔掉从试管口加入,是否方便?你能否设计一种装置,不需要将试管塞拔掉也能随时加酸呢?(3)为什么不能用普通漏斗?(4)长颈漏斗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随时加稀盐酸,但它能否使反应随时停止呢?有什么办法能使反应随时停止?(5)用什么办法可以将锌和稀盐酸分开呢?锌放在塑料板上,是否可以控制反应呢?怎样才能控制呢?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深入,一些想法也许是老师没想到的,其效果肯定比教师讲,学生记要好得多。在课堂上还尽可能地把一些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随堂实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去做,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事实运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物质的本质。让学生参与实验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允许失败,鼓励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以实验现象发散探究

本文以酸与吕反应为例,基本步骤如下:(1)发现问题:某同学在进行al的性质实验时发现,用已去除氧化膜的大小相同的al片分别与h+浓度相同的稀hcl和稀h2so4反应,发现存在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铝片跟稀盐酸反应快,产生气泡多;铝片跟稀硫酸反应慢,产生气泡很少。(2)提出假设:①铝片跟稀盐酸反应快是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有促进作用;②铝片跟稀硫酸反应慢是稀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对反应有抑制作用。(3).实验探究:①在铝跟稀硫酸的溶液中加入固体食盐,发现反应明显加快;②在铝跟稀盐酸的溶液中加入固体硫酸钠,发现反应几乎没有什么影响。(4)得出结论:氯离子对铝片跟h+反应有促进作用。(资料:氯离子会破坏铝的致密氧化膜结构)(5)总结应用:为什么铝制品除了不能盛放酸碱之外,也不宜长期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结合铝对人体的危害,理解食品包装及与饮食有关的物品不能用铝制品。

化学实验中的意外现象、学生生活中遇到一些化学问题,都是进行探究的好素材。在探究性实验的假说验证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以初中生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很难得出完全符合实际的结论,这既是探究性实验的特点,更是探究教学的精髓,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

二、概念教学中的整合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希望对每一个基本概念都能讲解深而透,只怕学生一知半解,有时会出现过分注重概念本身的含义与科学性,过分的精细,从而容易产生从“概念到概念”的偏差。

概念课的教学过去习惯采用讲授式教学,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究的很少,这不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其实有时候这些建立在少量的直接观察和具体经验基础上的概念,大都比较粗浅,有些甚至是错误的。这些错误认识对学生学习新知识造成障碍,教学中,即使教师反复讲解、强调,学生表面上也承认教师说法正确,似乎也理解了概念的含义,但在分析问题时仍会以生活概念为依据进行思考。这种情况如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亲身探究,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或事实之间不一致甚至冲突之处,他们才会自觉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

如:“什么是力”的教学,学生觉得很简单,但却难说清楚,教师可提供大量的、表象差异很大的材料供学生去寻找共性的东西,学生寻找的过程就是探索、分析论证的过程。教学中先安排一组实验,表现出“拉、压、捏、推、撞、踢……”由学生说出力的行为和产生的现象,再由学生自己例举一些力的行为或现象,最后启发学生归纳“什么是力”,从学生的发言中再讨论最具有代表性的给力下定义。

三、复习课中的探究

复习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与针对性,在复习的过程中应以问题为导向,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通过探究教学,不断完善和深化知识。

对于复习课教师叹“难上”,学生说“无趣”,如何让平淡的复习课充满活力,方法很多,其中实施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让复习课充满活力。在复习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旧知识创设一些新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激发他们积极思维,进入问题情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转变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形成知识系统。

在复习课中,实施科学探究,教师可从学生兴趣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联系各学科知识,创设能体现探究性、实践性、经学生努力可解决的问题。分别从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三方面去思考,最后学生设计的方案很多,而有的已经超过了自己的认知结构。有的是生活经验给了学生设计灵感,虽然不一定能解释它的原因,但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次探究结果为下一次探究打下良好基础,学生不断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之中,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

四、对探究性教学的思考

探究教学能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探究教学所强调的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发现学习、科学精神等必将为创新教育开拓新的路径,使创新教育能够真正付诸于现实。

探究教学在实施时需要学习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刚开始时从表面上看效率比较低,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知识和练就全面的必要的技能。适应一阶段后,学生养成了探究的习惯,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探究的课题以课本上提供的素材为主,不仅不影响对知识的系统学习,而且还能使知识更加全面和丰富,更能贴近实际生活,弥补了教材更新不及时、与当地生产生活联系不够紧密的缺点,真正附合了建构主义观点: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

探究教学中还会出现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参与意识强,能独立完成探究,而其他同学当“陪客”的现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加强教师的引导,多搭台阶,降低探究的难度,这样使学生尽可能少受挫折,使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积极的参与进来,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初中科学论文: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教育反思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及其反思

以上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实践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出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了信息技术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息技术教育的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过分要求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看枯燥乏味的文字材料,只能引起他们的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科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而多媒体组合的视、听、动结合的教学方法,生动的语言环境,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盎然。例如:导入本课时,学生通过屏幕看到视频,这是教师设计的课前准备,目的是营造课堂教学的有效氛围,将其带入情境之中,深深吸引了学生,同时,老师的问题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课外搜集的有关资料,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谈论着,开始了饶有兴趣的学习。

2.信息技术教育的应用改变了以往科学教学的表现形式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传递的教学信息,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发展能力的主要源泉。传统教学弊端中的科学教学内容是描述、讲解、实验,不能用声音、图像、动画一体化的形式表现教学内容。而信息技术教育支持下的科学教学内容,有文本、图形、图表、音像、动画;有静态的、动态的;有分散的、合成的;有视觉的、听觉的。这些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的集成处理形成了一种多媒体信息形态的结合体,它克服了传统教学弊端中科学教学内容表现形式比较单一以及难以协同表现的弊端,因而比较直观。以往科学教学中的弊端是采用讲授、实验,教师是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决定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法,沿袭下来的教学方法是以教为主,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信息技术教育支持下的科学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呈现的相关状态下,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运用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灵活运用。

二、总结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所创造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改变了从教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而促进了学习者学习方式的转变。它的快捷性、参与性、交互性,极大地拓展了学习者的知识领域。

作者:万勤华 单位:浙江省平湖市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乍浦实验学校

初中科学论文:新时期初中科学教学论文

一、新时期初中科学分组实验课程的现状

一是准备不足。大部分新时期初中科学教师都没有重视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这个教学环节,忽视了实验课前的准备,没有进行仔细备课。

二是课堂纪律没有保障。分组实验课有着独有的课堂特性,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课堂大部分时间是交给学生自己的,尽管在分组实验中有一定的纪律条款进行适当的约束,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分组实验课比常规课堂教学难度更大,而教师本身对于分组实验课堂的纪律要求又比较宽松,而且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难以预知的情况,像实验成功或失败带来的喜悦感和失落感等等不同的情绪的爆发对课堂的影响。由于各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学生分组实验课往往是在一个吵吵闹闹的环境中完成的,很少能看到平静的实验环境,这样自然很难达到分组实验的预期目标。例如: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中,学生刚进实验室还没有坐下,就拿起显微镜,一会转目镜,一会转物镜,一会有拿起玻片标本看,由于不规范的操作,一不小心则损坏显微镜或摔碎玻片,使整个实验无法正常进行。据跟踪调查和提问,发现有近30%的学生回答不出刚才所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步骤怎样?出现了哪些异常现象等问题。如洋葱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如何?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什么?相当多的学生答不出或答非所问,更谈不上去分析“上表皮还是下表皮细胞”等深层次的问题。这样的实验只能算是走过场,无大的收获。

三是分组实验开出率特别是探究性实验开出率不够高。在实验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对科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验证,因此就出现多了验证性实验而少了探究性实验,多了教师演示实验而少了学生分组实验。

四是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低下。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往往先由教师演示,学生“看热闹”后,再去实验室“照方抓药”地做实验,学生只是简单机械地重复,动手不动脑,很多教师进行实验教学只是为了实验而实验,未能很好地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大大影响了分组实验教学价值的发挥。

五是盲目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准备”是指学生进行分组操作实验前,指导学生做好相关知识整理与复习,组织学生开展实验问题讨论,帮助学生克服对实验的畏惧感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准备”既有知识上的准备,还有心理上的情感辅导。通过准备不但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实验有所把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处于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因此,它是科学分组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很多实验时,学生往往没有预习,进入实验室后一无所知无从下手,要么坐在一边袖手旁观,要么模仿同学,要么看着实验报告“照方抓药”,边看边做。结果就导致了顾此失彼,不但不能实现实验目的,反而损坏了实验仪器,制造了实验事故。

那么,如何在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学生的分组实验,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呢?

二、提高分组实验教学质量的对策

只有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的实现新时期初中科学分组实验教学的目标。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才能提高分组实验教学的质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加强。

(一)改变观念

分组实验课程必然和理论教学课程存在一定的区别,但是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科学能力和文化素养,它们都是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两者需要有机结合、相辅相成。因此,初中科学教师要改变观念,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分组实验课程,多进行分组实验的分析、研究、设计和反思,多进行在同一备课组间的关于分组实验的讨论与交流,另外对于分组实验设计或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还要多寻求校外老师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和创造能力,多给他们提供部分自主探究,完全自主探究的分组实验,让他们更多的利用实验小组的集体力量而不是依靠老师的指导来完成实验。

(二)充分准备

1.做好内容的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的内容往往与教材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或是对定理原理的验证;或是对某一规律的探究;或是对定理原理的运用等。所以,从内容上看,决不能把学生分组实验与课堂理论教学人为割裂。认真备课,不仅要备实验内容也要备教材理论,要备二者的联系。只有把二者充分结合,才能充分去理解和完成教材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要求。

2.明确目的

实验的前一天组织学生预习《实验实习册》中的有关内容,并布置自编的实验预习题,当天完成,经教师批改后,第二天一早发还到学生手中,并令各实验小组长帮助有关同学进行纠正。如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的分组实验中,设计下列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回答: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实验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规格怎样?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什么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放在什么位置上?根据你连接的电路图,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移到哪一端?为了提高实验精确度,减小实验误差,该实验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通过对测定导体电阻的实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程序性问题和开放型的讨论回答,不仅使学生加深对伏安法测电阻的理解,而且还掌握了测定导体电阻的基本方法和特殊方法。

课上检查预习情况,采用恰当手段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采用抽查提问的方式回顾重要实验操作内容及步骤。回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真正养成课前充分预习的习惯。实验操作的示范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未学过的操作由教师自己示范,已学过的重要操作改由学生示范,并对示范结果由教师或同学给予点评及时反馈。这样做的依据是麦卡拉与凯尔德的一个研究发现:对于新手,观察专家完美无缺的示范,其效果不如观察同类伙伴的示范并得到执行结果的效果好。这样一来,学生们会在课前思考操作的步骤与准确性,课堂上其关注程度也会大大增加。

3.做好器材准备

实验必然要关系到实验器材,而实验器材是否完整就关系到是否能顺利完成实验目标。因此,教师要多了解实验内容,掌握相关实验器材的情况,不断与实验员联系交流,通过配备或自制分组实验用具来不断更新实验器材。下面列举几个实验室值得准备的实验用具及其使用方法:1、收集几十个带橡皮塞的废葡萄糖瓶,可用于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将瓶子用沸水预热后迅速装入半瓶沸水,盖紧盖子后把瓶子倒立过来,再向瓶底浇冷水,水会重新沸腾起来。注意:①学生要带一副防烫伤的手套来做②冬天时要浇温水,以防瓶子破裂。2、收集带盖的密封性好的空矿泉水瓶,可用来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瓶内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马上拧紧瓶塞,稍加振荡就看到瓶子被严重压扁了。3、准备500mL左右的小食品袋,用于做氢气爆炸实验:袋内充入空气,使它完全鼓起来,再插入导管并压出一半空气后用橡皮筋系紧袋口,通入氢气待食品袋再次完全膨胀后抽出导管,拿到操场或附近空旷处用燃着一木条碰捅食品袋,随着会听到“砰”的一声,袋子被炸得粉碎,这样会使实验更易操作,更安全。

4.优化设计

在分组实验中,教师经常需要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又要留出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实验,也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分组实验的目标,这就需要充分优化实验设计,尽可能地构建一种理想的实验教学环境,以达到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和生生多重交互、合作创新等多方面要求。例如利用砂纸(砂去氧化层,有利于焊接)、松香(助焊剂)、焊锡和电烙铁,将两节新干电池串联焊接起来,并在两端各焊上一根导线作为电源(按班级人数一人一个),在小灯泡的螺旋和尾部也各引出一根导线作为用电器(每人两个),再加上实验室里的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等就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电学分组实验。我是在本系列实验课前选出8位平时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作为焊接小组长,在课前让他们在我的指导下把较难焊接的大部分小灯泡先焊接好(每人焊接15个左右后都会成为焊接熟练工,能做到1~2分钟焊接好一个),并各留给他们一个作上课时示范焊接用。实验课时我先集中介绍焊接的注意事项,然后由8位小组长带领和指导他们的组员每人自己制作好自己的简易测通器(约需15分钟)。接下来还可以用简易测通器探究我提供的和学生自带的一些导体与绝缘体的导电能力,时间充裕的小组还可以合作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际操作判断出一米长硬塑料管内导线的“首尾”,来不及的小组课后完成。接下来把测通器中连接电池和小灯泡的那条导线中间处剪断,上面制作完成的电源和用电器接下来还可以用在连接串并联电路,练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练习根据实际电路画出电路图,研究欧姆定律,探究变阻器的作用等十几个实验,每一次实验都可以让每一位学生节省3-5分钟的电路连接时间,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验设计和交流评价等环节,同时,让上面两组器材由每位学生自己保管,这样就很方便将原来要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带到教室甚至家里完成了,从而大大提高了分组实验的灵活性和效率。

(三)做好示范

由于新教材中没有专门对试管加热、药品取用、酒精灯的使用、试管的清洗等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进行单独的学习,而是在课堂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零星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演示实验中一定要规范,在平时的学习中进行渗透,并反复强调。这样,在分组探究实验中,教师可以减少讲解仪器使用的时间,从而提高实验效率。

(四)合理安排课堂结构

分组实验作为一堂课,教师需要做到有效管理,需要对课堂进行紧凑安排,使学生处于适度紧张的实验气氛当中。将合理安排课堂结构和让学生都能动手实验结合起来。通过教材分组实验内容安排偏少的特点和两人一组的实验现状,需要教师将时间节点抠得更准更细一些,尽量在一堂课完成两轮实验。每一轮实验由一个学生进行单独操作:第一轮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另外的学生进行观察,第二轮需要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就不再进行指导。此时,鼓励第一轮操作的学生担当指导的重任,帮助第二轮的学生完成实验,从而让课堂结构更加紧凑,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能动手做实验。

初中科学论文:轻负高质初中科学教学论文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个轻松、和谐、宽裕的教学环境,不仅能促使学生个性的发展,还能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中科学知识以具有趣味性的实验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其操作简单、方便,现象也是生动、具体的,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初中科学教材中的酸、碱、盐等内容之所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因为在教学中具有较多形象化的实验演示,提升了学生的新鲜感、有趣感,激发较强的求知欲望。通常情况下,设计具有趣味性实验的方法有以下三个途径:第一,对书本上的演示实验进行简化或者是重组,或者是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第二,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多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进行教学;第三,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重力”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在教学前先让学生了解宇航员的一些事情:宇航员在睡觉的时候床板形同虚设,站着和躺着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差别、在洗澡的时候倒在身上的水不会流失等。当同学们在听到这些“奇怪”的现象之后,就会兴趣盎然,同时也会打开自己的思维,进行想象。此时,教师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宇航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那么,在地球上这些现象也有可能发生吗?经过学生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恍然大悟。接着,教师需要乘热打铁,对学生的引导再次进行引导:“若是我们的生活中都失去了重力,那么,我们的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学生就带着这些问题一步一步的走进该堂内容的学习中去,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想象,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2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掌握教学过程中的步伐

在有效地时间范围内,适当的加快教学步伐,这样有助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头脑,同时还能振奋学生的精神,促使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并且还能有效的延长学习时间。轻负高质的教学要求,就是要求我们在轻负的前提下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过程中,高质量的课堂要达到高密度、大容量,这就要求加快教师的教学步伐。课堂节奏加快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增多了,自然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教学中要想实现高密度、大容量,必然要求所教内容要精湛,要突出该堂内容的重难点,避免出现以往的“灌输式、机械式的教学以及题海战术”,在有效的45min内完成有效的教学内容。适当的、科学的加快教学步伐就是现实这种轻负高质教学的措施之一。例如,在教学“元素化合物”这章节内容时,首先要以物质作为教学优秀,接着联系“结构-性质-用法”以及“性质-存在-制法”这两中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最终逐渐提升初中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能力。

3教学中实施问题式的教学模式

问题式的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法而言的,它以“问题”为纽带,使学生在问题的提出、思考和解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开拓思维和提高能力。

例如,在教学“浮力”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以下这几种方法来开展问题式的教学:

3.1情境的创设

漫画之一,国王将皇冠交给阿基米德,设法验证其真假。漫画之二,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水溢出,人变轻了。教师在出示这两幅漫画的时候,采用故事的形式进行对其进行叙述,再通过这些漫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进入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去。

3.2为引发思维提出问题

教师在提出了问题之后,要求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唤起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这堂课我们也来研究一下该现象,阿基米德进入浴缸所涉及的物体有哪些?那么,我们所要研究的是什么呢?我们是要研究谁与谁之间的关系呢?”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分析、回答,最终引出浮力的概念,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知识框架,促使学生在上课之前明确其所学的方向。

3.3自主、探究、合作,加强自我的纠错、完善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将相关的器材分发给每个小组,并让小组亲自动手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探究、讨论的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生生之间互帮互忙、优生带动差生、锻炼学生的胆子、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等。此外,教师要主要对小组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进行总结,指出不足之处,促使学生及时的改正、完善自己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出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及阿基米德定律的完整结论。

4结语

总之,要想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现真正的“轻负高质”教学,就必须不断研究教育科学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构建和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创新。

作者:王祖侠 单位:浙江省临海市东塍中学

初中科学论文:初中科学教育的生活化策略解析

【摘要】初中科学是一门自然学科。科学教育过程中,如果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增强学习效果就必须让学生去观察和感受丰富的科学现象。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策略,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本文讨论了初中科学教育的生活化策略,希望对初中科学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学教育;生活化;学生;教学

一、生活化的知识构建

通过学习可以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学习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如果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杯白开水,毫无所知是不正确的,他们之所以“不知”是他们原来脑海中所学过的知识和日常积累的经验与现学知识少了连接的桥梁。作为一名授课者,教师可以用直接的语言和直观的行为或者提问问题或者做实验等方式去将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里有所启发,能够实现心灵互通,这样学生脑海中的新知识构建也可更加容易。例如,在讲浙教版科学《摩擦的利与弊》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现日常生活中会出现的自行车,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针对自行车运行中会出现的摩擦力等科学知识进行讨论,学生跟据日常所见所感相互讨论后积极举手发言,通过老师的帮助和学生的经验总结得出下述结论:自行车的轮胎,把套,脚踏板和刹车块的设计都有凹凸不平的图案并且采用摩擦力大的材料以加大摩擦力。当我们面对突发情况必须立刻刹车的时候我们会使劲捏住刹车把,使得车块和车圈在碰撞中产生压力,达到加大摩擦力以停住车的效果。面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老师首先要对之表示肯定满意、鼓励表扬,然后就可以将课本中车轮与地面的摩擦的利弊引入讲述了,紧急刹车可以通过加大摩擦来及时停车,避免危急事件发生,这是他的好处,另外润滑油可以帮助减少不良摩擦;但是也有弊处,摩擦会磨损自行车的器件从而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缩短。

二、生活化的情境创设

如果让你空口吃芥末,不管怎样你都咽不下去。但是如果将芥末放入面包中,你就会在享受面包的美味时将放入里面的芥末都吸收了。情境对于知识,就像面包对于芥末。芥末要放到面包中,才能被咽下吸收,将知识放到具体情境中才能展现出知识的风采。这就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考虑教学目标分析,更要构建出对学生有益处的情境。教师要时常留意生活中的事情,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料,认真解析教材,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轻松愉悦的领悟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窍门。例如,在《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这一节教学中,为了给学生讲明白植物油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不同,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我们会把植物油滴到只装有水和只装有汽油的试管中,对比两种现象得出结论,了解到溶解性的不同。但在使用情境创设这一方法后,我们就有了别的授课方法,比如说“我们吃油泼面时很容易将里面的油溅到衣服上,而这通常很难用水将油渍清洗干净,原因何在呢?”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面对问题,我取来一块带有植物油油迹的布,然后我先用一块干毛巾来擦有油迹的地方然后蘸水擦拭,但是无论怎样用劲总是弄不干净。于是我便拿起带油迹的布问学生们“水无法将油清洗干净,那有是不是说明了有不能溶于水?”学生答“是。”然后我又尝试提问引导“那有没有别的溶剂能将油去掉呢?”“大家会把难以洗掉油迹的衣服送到干洗店,他们会帮我们清洗的很干净是用了什么办法呢?”我从容不迫的取出预先备好的一小瓶汽油,告诉学生这是汽油后将汽油抹到布上有植物油的部分,然后用毛巾轻轻一擦,油迹不见了。于是“植物油可以溶入汽油等物质中却不能溶于水”的结论得出,构建的教学情景,通俗易懂,对学生的知识及思想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生活化的实验器材选择

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下,短期内将设备完善有一定的难度。而我们器材资源不仅来源于实验室设备,我们身边的物品和器具都可以作为我们使用的资源。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不仅易于操作,现象明显,而且有利于更加容易的领会科学要意,增强对科学对生活的热爱。与此同时,也方便我们在课后开展实验,减少限制,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可用于做实验的物品来弥补设备短缺问题。例如,在进行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关系的实验中,通常会取两个不同的音叉,使他们发声,然后比较两个音叉音调和振动快慢的不同,但是这种方法不容易直观的比较音叉振动的快慢。这时我们就可以从市场生活中取材了,取一把梳子,用手指以变换的速度拔动梳齿,让他发出不同的声音,来研究音调跟振动的快慢的关系。如果想探究物体浮沉的条件,我们可以利用喝剩水的饮料瓶,分别往瓶中注入不同的水量,来观察装有不同水的饮料瓶在水中浮沉的不同情况,从而得到物体浮沉的条件。在进行压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取一把菜刀,使用相同的力来让刀刃和刀背分别切割橡皮泥,观察不同的效果。

四、生活化的举例论证

老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协助讲述课本内容效果甚佳,但是不乏一些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和理解程度都不够,尽管使用例子讲述,难免一些同学仍然不懂。因此,需要生活化的举例论证。例如,在教授浙教版科学《大气的压强》这一章时,老师可以在一个杯子里加入水,然后在瓶口处放一玻璃片,然后将装满水的瓶子倒立,玻璃片不会滑落,这样的例子能非常直观地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但是具体的道理必须要有老师的引导,否则学生很难明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大气压的存在。教师需要针对“大气压”“压强差”这些抽象的概念详细解说,引导着学生感悟大气压所产生的“吸引力”。初中生对大气有压强这个观点难以理解,这时如果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老师还可以选择“排完了气的瘪篮球”、“两片紧贴的玻璃片”、“挤尽水和空气并拧紧盖子的热水袋”等等作为教学道具,要求学生将以上三种东西的夹层分离开来,通过夹层很难被拉开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通过这些方法,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大气压的含义,学生掌握知识也更轻松。生活化的例子不仅要体现科学的原理,还要注意现有教学器材是否支持。生活化的举例论证需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从优性原则。在同一个知识点中,能够用于教学的例子会很多,这时老师应该从中挑选最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子;(二)教育性原则。所选择的例子应充满正能量,而非反科学或者反社会等带有消极作用的例子,这样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三)适度性原则。使用生活化的例子,要短小精悍,要求质量而非数量,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里理解更精确的知识;(四)科学性原则。采用的生活化例子应是科学客观的,不能为了迎合试题中的数学意义而随意编造例子,这样能避免误导学生;(五)针对性原则。采用的生活化例子要与课本中的知识点关系紧密,所设计的场景要有针对性,以此获得更佳的课堂教学效率。

五、从教材理论到回归生活实际通过回归生活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展现科学教育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将小课堂、大生活的教学理念融入实践科学教育中,将教学实践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科学魅力,从而更加热爱科学,增强对科学的认识,提高自主探究科学的能力,以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在教授浙教版科学《空气污染与保护》这一课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咨询环保局和生产企业相关人员控制空气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同时采访群众对当地环境保护的意见,再对当地的实景进行拍摄,最后小组成员合作撰写一份调查报告。实地调查结束后,回归课堂,让每一个小组派代表采用文字、口述、图片等方式介绍小组调查的结果,教师就其表现打分。这种回归生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思考科学问题。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结合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认识科学学习的重要性,能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结束语

在教学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结合,将生活中的相关事例和能够做实验的物品引入实验中,从生活本质中发现科学现象,掌握科学知识。课堂上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知识增强对科学课程的兴趣。不过,课本知识与生活现实相联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初中科学老师应该善于将科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不断总结并完善生活化教学经验。

作者:郭力嘉 单位:杭州千岛湖建兰中学

初中科学论文:初中科学教育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摘要:人类科学的快速发展与我们日益加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有着密切关联,动手实践活动在教学课堂当中往往被称之为实验。自从人类开始加强对科技领域的重视程度,科学和实验这两个名字就不断地被联系在一起。这种现象在初中科学教育课上也十分普遍,教师通过创造新颖的教学情境,增设有趣的提问环节,构建科学的知识框架以及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来实现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目的。

关键字:初中科学教育、学生动手能力、能力培养

1.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培养时需遵循的教学原则

1.1日常原则

初中教师在科学教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培养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即形象特性,因为初中学生经历的人情世故较少,生活阅历也不够丰富,所以其思维往往较为开阔。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选取教学素材时便需要从学生们平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去挖掘,然而再由老师根据不同课程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情节,这种教学原则被称之为日常原则,通过在日常生活当中寻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素材,以便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增加学生的理解力。

1.2开放原则

何谓开放原则,顾名思义,教师和学生都要走出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体系,通过充分接触社会,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大千世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不断激励学生勇于突破传统的屏障,只有始终遵循开放原则,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有效掌握“实践出真知”的基本道理。在开放原则得到有效落实的同时,科学教育课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避免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固定思维,始终推进培养初中生开放性思维的进程。

1.3实践原则

初中科学教育课程的内容主要都来源于社会生活,该课程开展的目的是想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不断体会与理解,去了解生活的真谛,从而更好的为自身生活提供保障。所以初中科学教育课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时必须遵守实践原则,实践原则是指要让学生有效的解决未来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纸上谈兵。通过实践原则的科学指导,可以让学生科学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内容来解决社会生活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增近学生与生活的关系,并且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夯实基础。

2.初中科学教育课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2.1创造新颖的教学环节

创造新颖的教学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进而使得学生在不断学习当中汲取到更丰富的经验,自身动手能力也会得到显著加强,所以创造新颖的教学环节已经成为初中科学教育课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初中科学教育课上,教师创造教学情境的途径有很多种,比如说:讲述一个故事、播放一段视频、演唱一首歌曲等等,无论哪种形式都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环节,与此同时,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一些教学工具,以便更好的烘托教学环境,使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达成共鸣。

2.2增设有趣的提问环节

在教学期间增设有趣的提问环节,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开展科学教育课程之前,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比如说:学生的生活阅历以及掌握的知识程度等等,通过归纳、分析,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提问环节,以便在教学期间,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当中。增设有趣的提问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自然而然,动手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2.3构建科学的知识框架

构建科学的知识框架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传统的科学教育课程主要具有三个环节,分别是: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以及情感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构建科学的知识框架指引学生学会独自归纳内容,并在自己头脑里建立起知识网络。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思维再加工的能力,通过将新内容整理到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以便实现从大脑中对已有知识的快速提取,从而增加学生的理解力,也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

3.科学教育课相关教材的完善

3.1对教材进行制定时要增加学生动手实践次数

科学研究的主要途径就是动手实践。所以在初中科学教育课上也是如此,相关教材必须要求学生动手实践次数达到一定标准才能给予学分。然而原有的教材虽然也要求教师必须开展一定次数的实践活动,但是大多数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因此,原有的教材即使在学生实践环节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可是仍然具有很大的限制性。在对初中科学教育教材完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中心放在理论和实践教学整合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有效运用科学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

3.2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在不断完善科学教育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放在第一位,并且对传统的基础教育定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随着科学教育课程在初中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通过对不同类型孩子参加实际活动情况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同年龄段的西方初中生的思维敏捷程度往往高于东方学生,而在知识累积方面东方学生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这一些现象的产生,便有效的证明了目前大多数教材都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学生动手能力缺乏重视。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缩短东方孩子与西方孩子之间的差距。

4.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初中教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不断重视,目前在该领域的科学教育课程质量已经有了明显加强。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为科学教育课程具有静态的特点,其教学优秀一般都在理论依据、科学原则以及抽象概念等方面,所以对具有动态特性的实践环节以及检验途径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篇论文主要从初中科学教育课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科学教育课相关教材的完善等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作者:金柏清 单位:乐清市乐成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