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期刊知识 怎样培养科技期刊编辑人才

怎样培养科技期刊编辑人才

时间:2022-08-08 04:49:17

1新媒体环境中科技期刊需要什么样的编辑人才

据《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统计,2015年中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传统互联网)媒体的市场占比首次超过总量的一半(由2014年的47.2%上升到51.8%),进一步拉大了与传统媒体的规模差距。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改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统计的“自然科学、科技类期刊”数据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期刊的平均期印数、总印数、总印张均呈现下降趋势。这种新趋势,对科技期刊既是危机也是机遇:迫使科技期刊的出版形式、传播手段、阅读方式、市场主体乃至赢利模式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导致整个科技期刊出版行业面临结构性转变。学术类的科技期刊在这场转变中机遇远大于危机,几乎所有的学术期刊都在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转型,从而大大提高了所的传播率而使得期刊的影响力大幅提升;而科普类和技术类期刊则在受互联网冲击面临广告和发行量断崖式下滑的严重危机后,不得不寻求适合自身的媒体融合发展方式以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在这种新旧媒体转型融合发展形势下,兼具传统出版和新媒体出版的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将由内容组织、生产管理和营销推广环节组成。在“内容组织”环节,要求编辑有较宽的知识面,较深的专业基础,较强的进取心,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在“生产管理”环节,要求编辑有专门的学问和技能,熟悉出版流程、出版技术、出版软件,甚至各种新媒体平台;在“营销推广”环节,要求编辑既要做好传统出版也要做好互联网出版,还要不断地用新媒体、新手段开拓新市场,以融合发展提升科技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对编辑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再是单一的文字处理能力、外语能力和熟悉标准规范等传统编辑技能,而是需要更多元化的技能,既熟悉传统出版、拥有本专业科技知识,又了解互联网技术,并擅长经营,懂得市场运作的复合型优秀编辑人才。

2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选择———“选才”

复合型优秀编辑需要经历一个“选才”—“育才”—“留才”的过程,“选才”是最关键的环节。“选才”的第1步是必须了解科技期刊自身的特性,学术类科技期刊、科普类科技期刊、技术类科技期刊特性各不相同,中、英文刊的特性各不相同,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选才”的第2步是“好苗子”。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编辑实务技能是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其中人文素质是优秀素质。个人品质与精神,是任何行业“选才”时最关注的。科学素质对科技期刊“选才”来说是第二关注点,由于科技期刊的专业性,编辑尤其是内容编辑往往需要有相关学科的专业背景或对相关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而编辑实务技能需要实践和培养,并不是“选才”时必须考虑的。笔者从相关期刊、招聘网站、相关杂志社网站上选取了清华大学期刊中心、施工技术杂志社、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等10个单位的招聘启事,将其对科技期刊编辑的要求总结如下:1)所有单位对编辑的科学素质(包括学历、专业、科研能力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硬条件;2)所有单位将编辑实务技能(即工作经验)列为优先考虑级别,只是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达到同等条件的应聘者中优先录用;3)最看重编辑人文素质,即做事做人的态度,因此“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工作热情、责任心、爱岗敬业、抗压”等词出现在任职要求中的频率最高。4)大多数单位对编辑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传播、外语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运营策划能力、新闻敏感性、写作能力等也提出了要求。这是因为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业务范围正在扩大,除传统编审校工作外,往往要涉及数字出版等新媒体形式,同时还有可能涉及与其他文化资源融合发展。由此可见,能成为优秀复合型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好苗子”的基本要求是:具有高尚的品质和精神,并具有本期刊专业领域相当的科学素质,具有较强的学习和组织能力,能掌握期刊全媒体发展技能。据此,以及笔者十数年作为期刊主管的招聘经验可知,科技期刊学术和文案编辑的“好苗子”往往来自于期刊相关学科专业的毕业生。中国编辑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筹)和中国编辑杂志社的一份调研报告也显示,传统出版单位认为较好的学科专业和专业知识是一个编辑获得长远发展的根本,因此更倾向于从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的人中招聘发掘人才,进行编辑业务培训和工作实践。科技期刊更是如此,因极强的专业性,其内容生产环节的编辑必须有相关专业背景或对相关专业有浓厚兴趣,了解相关行业。而对于科技期刊专职的新媒体编辑的“好苗子”,则可以从一些高校的新媒体专业和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中选择。文献的调研报告也认为,针对新媒体业务培养的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相对其他专业毕业生而言,对编辑出版的业务更熟悉,适应岗位较快,但知识面和职业发展的后劲相对不足,需要进行相关科技期刊所属学科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

3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培养———“育才”

“育才”是成才的必经之路。笔者所管理的航空知识杂志社,出版科普期刊《航空知识》《航空模型》,学术期刊《航空学报》和《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杂志社分别对学术期刊编辑和科普期刊编辑提出了成为“大编辑”和“五能人才”的要求:要求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精通编辑出版业务,还要对所负责的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基本科学技术知识、学科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等有深入的了解,能很好地与学科专家在专业上进行沟通,成为学科领域专家、编委、审稿人、作者信任的“大编辑”;要求科普期刊编辑不仅能编稿、能写文,还要能开讲座、能上电台、能出镜头1330,不仅是编辑行家,同时也是航空科普专家。通过十数年的努力,培养学术期刊“大编辑”和科普期刊“五能人才”的实践在航空知识杂志社已初步取得成效:全社20余人的编辑团队已有2人获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多人获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突出贡献奖”“金牛奖”“骏马奖”等。这些人才成为了杂志社在新的媒体环境下保持竞争力的最优秀资源,也是杂志社出版的2刊———《航空知识》和《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近年来长足进步、获得我国出版领域最高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最坚实的基础。结合航空知识杂志社实践,下面分别从编辑出版业务能力、相关专业科学技术知识水平、组织运营开拓创新等其他能力这几个方面,来讨论对科技期刊编辑人才进行全方位培养提升的模式。

3.1编辑出版业务能力培养

对非编辑出版专业人员来说,编辑出版行业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其编辑出版业务能力的提升有多种途径的培养模式,各刊都会寻求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如中华医学会选择了举办编辑培训班、岗位技能大赛、编辑沙龙、参加学术会议、撰写论文等多种途径的再教育模式,以培养符合医学类科技期刊的复合型编辑人才。申轶男等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可持续性培养体系,从编辑知识、编辑实务、编辑技能等多方面对编辑进行业务能力培养。而航空知识杂志社在编辑出版业务能力的培养上实践了以下多种形式:以老带新、内部业务交流、参加各类编辑培训、编辑业务比赛、编辑行业学术研讨会、参与编辑学课题研究、撰写编辑出版学论文等。1)以老带新和内部交流学习有利于传承优秀期刊的办刊理念和模式,有利于提升编辑业务水平。优秀期刊能在同行中长期保持领先地位,一定有独特的办刊理念和模式,影响着这本刊物的每个办刊人,并在一代代办刊人的传承提升中延续下来,是期刊的灵魂。因此航空知识杂志社特别重视新老办刊人之间的传承提升,每一位新入职编辑都会有一位老编辑作为其导师,从编辑加工、校对、审校环节到组稿、选题策划进行一对一的传帮带。同时杂志社也重视编辑部的定期交流学习,编辑们可将近期参加的学术活动、采访活动、科普活动、航展、编辑培训等过程中了解到的技术发展、学科动态、办刊新方法等与同事们分享。2)参加编辑业务相关培训有利于系统性地掌握国家相关编辑出版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编辑业务知识,及时了解期刊出版行业的新发展趋势,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新的媒体时代。杂志社对各岗位编辑人员和杂志负责人员参加各类培训有明确的要求。3)开展编辑学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是对编辑实践工作的总结82,要经过主题选择、资料搜查选定、组织思想、文章撰写等过程,是一次将编辑业务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实践的主动性再学习、再教育的过程,对提升编辑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有很大帮助,也是编辑成才必经之路。因此,杂志社制定了一系列制度鼓励并要求编辑撰写编辑学研究相关论文。统计了2016和2017年2年间,航空知识杂志社4刊编辑发表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科技与出版》等新闻与传播专业CSSCI刊上的论文共32篇。4)参加编辑业务比赛、编辑行业学术研讨会并作会议报告等,以推动编辑从杂志社这个小平台走向期刊行业的大舞台,这对编辑的业务水平会有一个质的提升,同时也能培养和提升编辑的沟通交流能力、活动能力、演讲能力、承压能力、公关能力。5)任何一本优秀科技期刊都会有一位或几位理论素养好、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眼光的职业科技期刊出版编辑优秀人才,杂志社和相关管理单位都有责任对这些优秀人才加大培养力度,从面使其成为新闻出版行业的领军人才。

3.2相关专业科技技术和知识水平培养

学术类科技期刊要求编辑对期刊所属专业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初步的评估(初审),要求对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做出专业的评估,要求能与审稿专家和编委就论文进行学术水平评估方面的沟通讨论,要求了解学科前沿水平从而进行提升期刊影响力的选题策划,等等这些,都需要编辑掌握学科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发展趋势。因此,科技期刊界很早就提出了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的观点,而国外名刊学术编辑几乎都是博士或博士后的学历也是基于对其科学素质的要求。相对学术期刊来说,绝大部分科普期刊没有同行评议环节,大部分文章也不送外审,而须由编辑来审查相关的专业问题;同时,科普期刊往往采编一体,编辑还需要撰写相关学科的科普文章,这些,都对科普编辑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科技期刊优秀编辑人才来说,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同时成为学科专家和编辑学专家。对于大多数编辑来说,努力成为编辑学专家并非不可能,而要同时成为本期刊学科领域的专家难度非常之大,但我们可以往这个方向去尽最大的努力,尽量成为熟悉自己刊物所报道领域的科技知识和研究进展的专家。为此,航空知识杂志社在培养编辑科学技术和知识水平方面采用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1)请进来。利用科技期刊丰富的编委、审稿人、作者等专家资源,定期邀请专家到杂志社作主题讲座,让编辑们对相关技术和知识有了新的了解,拓展了视野,为策划好选题打下基础。2)走出去。近年来,在中国科协国际影响力提升项目经费的支持下,杂志社每年都会派编辑参加航空航天领域国际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和展览,在宣传期刊的同时,也了解航空航天领域学科发展趋势和方向。除走出国门外,在国内参观航空企业和航展,参加相关的行业学术会议,与一线的科研工作者讨论,也是提升编辑科学技术和知识的非常好的途径。在“走出去”这个举措上,除了上述的这些编辑走出去以学习科学技术和知识外,杂志社还特别重视把编辑们的知识“传播出去”。科普期刊利用编辑较好的航空专业知识,每年在全国各地进行上百场航空科普讲座;与各广播电台、电视台合作,多位编辑作为航空专家担任了上千场节目的嘉宾。学术期刊则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种专业学术会议合作,开展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讲座。为了这个“传播出去”,编辑们需要拓展、总结、提升其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同时也需要提升其沟通交流、演讲、公关等各方面能力。

3.3其他能力培养

科技期刊需要既熟悉传统出版、拥有本专业科技知识,又了解互联网技术,并擅长经营,懂得市场运作的复合型编辑人才。因此,对有潜质的编辑还需要进行组织能力、策划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运营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一方面与个人自身素质有关,一方面也需要领导给予“压担子”的方式进行培养。航空知识杂志社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从下面的3个例子可见一斑。例1:申请中国科协精品科普期刊项目交由了一位仅工作3年的编辑来独立完成,甚至连经费如何使用,预算、决算报告等都由其负责。这一任务极大地培养该编辑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例2:学术期刊英文版与爱思唯尔合作方案确定后,其后续外汇费用交付过程很复杂,甚至要招投标,此项工作也交由外语较好的一位年轻编辑负责,培养了其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例3:中国首架大飞机C919下线,杂志社提出开发相关文创产品,从设计到制作、推广、销售均由2位年轻编辑完成,锻炼了他们的创新和市场运营能力等。

4稳固科技期刊编辑人才队伍———留才

当今社会,人才流动已是常态,编辑出版行业也是如此,相比较而言,甚至问题更为突出。编辑人才流动过于频繁,会不利于优秀编辑团队的建设,也不利于期刊的发展。如何留住优秀的编辑人才,各杂志社或编辑部都有自己的一些措施,可归纳如下:1)以美好的职业发展前途留才,即“事业”留才。明确而有吸引力且能实现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路径,能让编辑人才看到希望,拥有奋斗的方向,从而激发个人的奋斗动力。航空知识杂志社提出的让优秀编辑人才成为“大编辑”和“五能人才”的职业目标,及已成功的人才成长案例,是其能留住最优秀编辑人才的关键。2)以良好的企业文化留才。人人都希望生活和工作在一个被重视、被关注、被温暖的环境,工作氛围甚至比工作待遇更能留住人。首先,要建设整个单位的正能量;其次,管理者要有气度,有担当,而绝不能揽功违过;另外,还可以制定一些符合编辑出版行业的更具人文关怀的制度,如弹性工作时间制度、每天的锻炼时间、增加亲和力的集团活动等等。3)以待遇留才。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编辑部都依附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属于边缘单位,在编制、职称、奖励等待遇方面往往低人一等,这就需要管理者通过多种渠道为优秀的编辑人才争取。而一些企业化的期刊出版单位,其自主性较强,应该制定相关的优惠待遇政策留住优秀的编辑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