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活与健康论文

生活与健康论文

时间:2023-05-24 14:34:44

生活与健康论文

第1篇

一、课题实施步骤

在课题实施之前,将总目标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分解,即: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界定,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及实践框架的形成,生命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怎样具体实施生命健康教育。分解目标的目的,在于使研究目标与课题实施起来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

(一)生命健康教育的情报研究

国内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现状、国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做法和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对我省大学实施生命健康教育的启发。

(二)生命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包括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框架。

(三)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研究

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生命健康教育专项课程,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性研究。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将生命健康教育与创造教育及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开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拓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资源。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生命健康教育及其课程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学校已有的关于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制定研究方案和教育规划方案的理论基础。

(二)调查法

调查学生家庭、社区生命健康教育状况,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现状,之后进行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实践的比较分析。

(三)经验总结法

在每一研究的阶段均要总结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对照组研究

选择不同的大学,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对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训、生活实践的对照组进行分析研究。

(五)归纳整理法

对材料去伪存真,经历“实践―探索―总结―调整”的过程,获得对生命健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

三、相关理论支撑

(一)人的生命健康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人的生命健康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健康不仅指在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科学发展观也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个体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代教育课程理论

我国教育改革提出,课程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课程要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主权。课程不局限于文本型的教材,提倡师生共同开发和建设学校课程。

(三)现代医学心理健康理论

心理学里有四种主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人文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对“幸福感” “和谐”“生命健康”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关注点。

幸福感是人的“自我感觉”,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心理健康的另一种重要品质是“和谐”,即内心的和谐。所谓的内心和谐就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认真分析自己眼前的处境、将来追求的目标、现在所能够做的,使各个方面的事情之间能够达到和谐一致。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就是从人的幸福感以及和谐发展方面来关注生命质量。

四、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源于20 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是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人。国内外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较早,大量科学研究显示,学校开设生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中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如抽烟、酗酒、同性恋、网瘾、暴力等。现代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是从学校教育中的单项内容开始的,1840年美国部分学校开始设立“急救”课。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在港台地区迅速推进,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实施的出发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问题迫切地摆在了学校教育面前。2002年8月,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生命教育课程在国家正式课程中占有重要一席。21世纪,西方学者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也逐步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这一问题。2003 年4 月8 日,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2004年4月,在杭州召开“两岸三地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40多位专家、教授呼吁重视校园“生命健康”教育理念;2006年12 月2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教育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联合支持,以“优化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大、清华、人大在内的67所学校的专家和来自全国的教育人士探讨了生命教育在中国的现状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等问题。

(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生命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性

影响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性的因素,涉及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的共识性。没有对生命教育的共识,就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学校教育与社区舆论冲突等问题,从而影响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生命健康人格内化过程中的评价问题

生命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内化是一个高层面的问题,其评价的量化问题极其复杂,教育工作者难以把握评价的过程。鉴于评价是生命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促进生命健康教育趋向本真和凸显实践效应的问题,即使存在难度,教育工作者也要勇于实践和探索。

(三)实施过程

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大学生命教育的情报资料进行研究之后,确定以开设生命健康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作为学校实施开展生命教育的突破口。对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形式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展开调查,并对开设专门的生命健康教育课作为学生必修课的大学作重点研究,关注大学中较为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训练课程。

通过在江西省多所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把生命健康教育与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全面结合。课题组在大学教学课程计划中建设性地开设了生命健康教育课与求生训练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危险情景下的模拟求生训练。总结学校生命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经验成果,定期进行交流。具体做法有:

在大学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机会举办生命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及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建立学生的生命健康档案,实现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随时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动向。

开展以学校社团、班级等为组织单位的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游戏活动、求生训练,营造校园生命健康教育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板报、广播、征文比赛、小品演出等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学校的教育理念应以健康为首,在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将人文和科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生命健康的含义,指导学生将健康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讲授健身知识,指导大学生开展健身实践,有效培养学生健身的能力和终身健康的意识;讲解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构建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实践创新平台,激活学生探究性学习及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健康教育注入生命力。

五、研究成果及意义

课题的创新点在于确立了“三线一面”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工作格局,使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落实、教育研讨、专题活动三线互为融合,使生命健康教育融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面向学生群体。

一是构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试点开设了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可以说是我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的一个亮点。生命健康教育教材,不仅仅是指生命健康教育的文本教材,还包含了形成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要素和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法等。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涉及人力、物力、财力,如教育设施设备(图书馆书籍、实验室、校园网络)、教育媒介、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社区支持等。这些基本要素和基础条件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状况、水平和质量。

第2篇

关键词:回归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3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今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来越遥远,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作为一门理论性学科而存在,让学生去实践和操作的机会越来越有限。

教师在心理健康课程教授中多将重心放在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上,很少有教师会主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严重偏离社会主体,没有以社会为衡量的依托,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一旦没有生活作为依据与支撑,必然会让大学生觉得失去了探索的勇气与机会,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纸上谈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回归生活的路径探讨

1.重视生活实际,客观对待理论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需要实践操作的课程,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当把握好尺度,对学生接受能力以外的知识做到点到为止,如果课堂上出现过多学生理解不了的知识,必然会干扰打压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理论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根本,应当注重教授的方法与内容,基础理论知识需要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深层次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去自行体会。运用生活实际加以理解这也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的重要举措。有研究显示,大学生尤其偏爱从生活中来的课堂教案,这种讲课方式可以让大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组织讨论,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过程中可以将知识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采用多种讲课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适当的氛围,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办法之一。教师可以多挑选生活实例作为教学案例,不但可以增强可信度,还能方便学生思考。

2.树立以生活为基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从客观角度来看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现状息息相关,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周围的生活以及环境。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生活。教师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应当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赋予学生最真挚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用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未来的人生。

3.以知识的生活逻辑创新教材编排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当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学生的心理的困扰,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解答。教师可从生活中去搜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素材,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贴合实际,避免现实与课本的脱节。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进行修改是教师的工作任务之一,包括教材中的知识点等具体内容。教师可以以开设专题讲解的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学讲课,而其中选取的材料应当是以大学生耳熟能详的材料为主要内容。这种教材内容更加具有可实施性和指导意义。心理健康教学应以实践为根本,开展相关集体活动,而活动中应当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协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知识训练时,应大范围运用理论知识,以当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引出课堂的核心内容。不管是理论知识的讲授,还是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训练活动,都应当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来实施教学工作。所有知识都是有一定规律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如此,需要在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的逻辑思维模式训练来巩固学生的学习。

三、结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为核心的课程,希望大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既要在遵守心理健康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开展课程,又应当以生活化的资源为主使课堂回归生活。

参考文献:

第3篇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和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联合总会主办的“第三届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暨三次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联合总会全体会员大会”,于2012年10月19—21日在中国南京金丝利喜来登大酒店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智利、巴西、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大陆及台港澳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华人社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科研院所、医院、投资机构、中医药创新基地及相关人士济济一堂。大家聚焦中医中药、养生保健、公众健康、慢性病防治以及健康产业等领域,发表高见,各展绝技,交流碰撞,介绍健康生活方式实践成果,描绘未来人类健康长寿的发展蓝图,展示全球健康企业和健康产品,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次论坛亮点多多,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大会致信世界卫生组织(WHO)陈冯富珍博士阁下,表达了促进实现人人身心和谐、健康长寿的强烈愿望,分析了不良生活方式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大敌的种种表现及危害,提出了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及建议,郑重地向全世界所有尊重生命、热爱生活、期盼健康、珍爱和谐,满怀信心、希望和大爱的兄弟姐妹们发出如下倡议:每年公历10月20日为世界生活方式健康日。让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大众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愿21世纪地球更美好,人类更健康。请求冯陈富珍博士予以确认、备案。

自2010年举办首届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暨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联合总会成立以来,论坛及联合总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影响越来越大。不仅使参会代表兴趣大增,也引起海内外各界知名人士关注。对此次论坛举办,纷纷发来贺信、贺电、贺词表达祝愿与希望。联合国紧急救援亚洲中心副总指挥、联合国癌友康复协会常务主席王宝芬到场宣读贺信,宝岛台湾中国荣誉主席吴伯雄先生委托代表送来书有“中华医药 嘉惠全球”的贺轴,已故元老陈立夫儿媳陈颖曾送来陈老生前的养生书法作品:“养身在动,养心在静;饮食有节,起居有时;物熟始食,水沸始饮;多食果菜,少食肉类;头部宜冷,足部宜热;知足常乐,无求常安”。国家卫生部原副部长朱庆生、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赵炜、江苏省政协副主席范燕青等领导莅临祝贺或讲话。波黑驻华大使阿梅尔.科瓦切维奇也慕名前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希望中医专家到波黑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促进波黑人民健康。

数十位代表在论坛上发言,从21世纪生命科学与医学革命、生命科学与健康、自然医学慢性病防控与逆转康复、营养和起居养生、非药物疗法等不同角度,介绍了各自的研究及实际成果。集有上百篇论文的《第三届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优秀论文汇编》,凝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心血。代表们的发言,强烈地表达了大家的关注焦点:

人的精神道德因素对健康长寿的影响。全国著名养生学家、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马烈光的“论中医的健康观”,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刘力红讲述的“中医———尚礼的医学”,引用了诸如“大德者得其寿”、“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克己复礼为仁”、“仁者寿”等先贤圣人的论点,分析了道德修养对于养生延寿的重要性,认为这是中医养生学一个高层次的健康维度;一个人能自觉自愿地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使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道德沦丧、良知缺失、心神不定、贪欲膨胀的人,是不可能身体健康的。

顺应自然在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地位。美国伊利诺大学医学院教授陈厚琦、世界自然医学联合总会主席马永华,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李铁君、夏登杰,中国台湾自然医学健康养生中心主任杨聪慧等专家,分别从世界自然医学的发展和运用、现代人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回归自然、自然养生等多方面分析,列举了很多英年早逝的实例,认为现代常见病的根源在于违反自然规律,如不顺四时、起居无常、饮食不节、环境污染等,造成身心疲惫,阴阳失衡,百病丛生;强调按照自然界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居处法天道、饮食法地道,使机体的生物节律与自然四季相吻合,这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阴阳平衡。

身心健康来源于各方面的和谐。尼泊尔的释怀善、北京的石金芳、南京的居天渊、安徽的査全太等许多专家谈到,和为贵、和则健,要在多方面做到和谐。总的是天、地、人和谐。具体来讲,外在方面,要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内在方面,要做到身心和谐,进一步说,心要平和、性要柔和、身要矮和(低调一些)。方方面面都和谐了,必然是精神内守、形与神俱、和于阴阳,身体各系统循环运转正常,时常处于最佳状态,怎么会生病呢。

专家走进患者群体直接讲解、对话,是此次论坛的又一大特色。美国保健自疗中心创始人、自然医学博士吴永志教授与其夫人、自然医学博士吴冯润钰,现场为肿瘤患者作抗癌专题报告,直接与肿瘤病人对话,使他们从饮食、营养、运动、起居和心理等方面养成良好习惯,也促进了普通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进家庭的了解和认知。礼堂容量有限,许多人站在过道上听讲,现场气氛热烈。少量刊有吴永志报道的《华人时刊》在会场散发,大家争相抢阅。与会者对40多年前患肺癌晚期、经自然疗法痊愈后身体强健、75岁的吴博士极感兴趣,排队向两位专家咨询。

会议还专门设立了“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论坛”,共同探讨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融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致力于为中国医疗健康行业企业与海内外风险基金、私募基金搭建合作平台,推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资本化进程。还到江苏省生命科技创新园举办“生命科学与健康国际论坛”,栖霞区及创新园领导介绍了园区发展状况与投资环境,专家学者讲述了各自拥有的信息、知识、技术 ,双方交流对接,起到了知识与产业相结合的作用。

10月21日下午,代表们前往南京栖霞寺,做“佛教养心文化之旅”。隆相大和尚做了佛教养心方面的讲解,他列举实例、讲解方法,代表们听得津津有味。之后,大家瞻仰了寺里供奉的佛祖舍利,参观了栖霞寺历史文化景点。代表们耳闻目睹,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养生保健资源取之不尽,向世界传播大有可为。

第4篇

南方李锦记的独特健康理念,源于中华5000年的中医理论和养生文化及南方李锦记人15年来的摸索、归纳和总结,这在向中华5000年养生文化致敬的同时,也见证了李锦记集团跨越三个世纪的辉煌和展示了南方李锦记永续传承的决心。

15年铸就核心健康理念

以“思利及人”为核心价值观,以“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为使命的南方李锦记责无旁贷,应当为人们提供一套科学的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在南方李锦记成立的15年中,通过摸索、归纳和总结,逐步将其核心健康理念高度归纳成八个字:“养生固本,健康人生。”

养生固本

南方李锦记人认为,养生固本,养生是基石,固本是核心,“不治已病治未病。”健康源于养生,养生的核心在于固本,就是强调未病先防,注重平时对身体的保护和调养。调养着重于激发和提升人体内在的生命潜能。

这一观点契合了中医“治未病”传统健康理念。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认为要发展中医必须要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则认为中医药在发展中需要找到突破口,“治未病”正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和突破口。

从养生文化高峰论坛到中医中药中国行,在中医药行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南方李锦记完成了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提升,一直走在传承并发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的前面。

健康人生

南方李锦记所指的健康人生,包含平衡、富足、和谐三个要点。

平衡,是指健康、家庭、事业的平衡。生活是一个整体,健康、家庭、事业三者缺一不可,要平衡发展。健康是生命的支柱,没有健康,家庭和事业就变得苦涩无彩。家是生命的归宿,没有家庭,就会失去正常的生活秩序,健康和事业都难以为继。事业是生命价值的体现,也是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没有事业,家庭和健康就会变成“无米之炊”。

富足,是指时间、财富、精神的富足。生活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有充裕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拥有自主有余的财富,不但可以保障自己的健康生活,还可以帮助他人;有明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在追求自我成长的同时,帮助他人一起成长。时间、财富、精神的富足才会有健康的生活。

和谐,是指个人、集体、社会的和谐。生活不仅是个体的,更是社会的,保持和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是健康人生的重要内容。个人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以实现;集体只有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才能成长壮大;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和集体的贡献。只有个人、集体、社会的和谐,才有共同的发展。个人要尊重他人感受,帮助他人成长,发扬集体合作精神,承担社会责任,才能在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成就健康人生。

南方李锦记人对平衡、富足与和谐的理解,事实上是将优秀的传统中国文化和现代日益全球化的普世价值观进行了完美结合,这对实现南方李锦记第二个使命尤其重要――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多次指出,要将中国中草药保健品传播到全世界。

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养生文化高峰论坛上,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十分认可三平衡三富足三和谐,四位专家也从大量的养生文化的角度基于充分的可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温长路教授评价为有高度、有内涵、有实践,这些都充分说明健康人生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对南方李锦记来说,在输出产品的同时更要输出价值观,作为中国价值观的输出者,南方李锦记已经做好了准备。

健康理念追溯之旅

弘扬中国优秀养生文化的背后,是长达5000年的悠久历史,要做到传承和创新,需要有足够深厚的积淀和理解。在李锦记集团跨越三个世纪长达百多年的历史中,既有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通过酱料传播到全世界的丰富经验,又有了足够深厚的历史积淀,这也让承托第二个使命的南方李锦记在追溯健康理念的时候显得分量十足。

南方李锦记要做的就是,怎么在传统养生与现代生活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让这个联系紧密扣住时展和健康需求?南方李锦记人认为,要想让传统养生文化发扬光大,为现代生活服务,为广大民众服务,就应该让这个联系通俗直白,容易理解,易于传播。

养生的由来

在现代实际生活中,南方李锦记人发现真正影响人们健康水平的重要原因不是别的,而是人们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在许多人的观念中,把健康等同于没病或有病治愈,把健康维护的重任交给药物和医生。由此出发,一些人平时并不注意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是否健康。为此人们也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疾病带来的痛苦,巨大的花费以及对家人和事业的影响。所以,在我们的健康理念中,首先感到最重要的也是最迫切的一点就是应该向人们传播治未病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平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的至关重要性,努力帮助人们树立和注重养生的理念。

这是我们的理念内容的第一个层次:养生。养生,就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顺应四时,劳逸结合、起居有时、饮食有节、运动有恒、舒畅情志。

固本的由来

通过对古今中外医学名家的研究成果的总结提炼,结合对生活与实践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影响与决定人们健康水平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命的本能,这是一种自身维持与提升健康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抵抗疾病与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自我康复的能力。

人的内在生命力,影响并决定着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影响人的健康水平,特别在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更要重视提升生命力的重要性和对健康的作用。我们不能一下子改善环境,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科学的养生提升机体本身的潜力来应对环境,维持和提升健康水平。这是我们的理念内容的第二层次:生命力,我们借助传统养生文化中的“固本”表达。

第5篇

关键词:体育 全民健身 生活方式 社会化

1 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与全民健身

体育生活方式的概念由国际卫生组织与国际奥委会联合所提出,它强调把个体的健康与生活内容、与体育相结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健康”和“人人健康”。而实现“社会健康”和“人人健康”的关键却在于体育生活方式的广泛推行,即体育生活方式的社会化,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是国际组织所极力推崇的,它是现代社会以体育作为健康生活的内容与手段,从社会个体的全面健康入手,来实现“社会健康”和“人人健康”的基本途径和根本趋势。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政府在针对全民的健康问题方面正致力于推行全民健身运动。因此,体育文化建设与体育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以体育为内容和手段的健康文明的社会生活方式便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一项基本发展目标。而对于我国政府来讲,实现这一基本目标的实践过程就在于全面深入推行“全民健身”运动,“全民健身”是我国政府的一个重要体育实践手段,它的核心在于科学的全民健身体系的确立、其关键在于以体育为内容和手段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广泛形成,“全民健身”的深入发展必将落实到推行体育生活方式的社会化上来。

2 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2.1 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的本质是体育文化的现代化

体育文化的核心是关于人的“身体”的“人化”,是以“人为”的手段使人的身体得以发展的过程,体育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在增进健康、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等方面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现代体育文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促进体育产业经济、管理体制和体育文化发展机制的全面社会化是实现体育文化现代化,最终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使命。而在体育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一体化过程中,以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现代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所极力推崇的。体育生活方式是 “健康促进”与体育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现代体育文化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手段,体育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健康、文明、具有明显现代性特征的体育生活方式,实施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其实质和核心就是促进体育文化全面现代化的过程。

2.2 实现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具有广泛而现实的社会途径

体育文化与其它社会文化的一体化是体育文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有利于体育与其它各种社会文化成分间的互动整合以适应社会主体文化发展的要求。促进体育文化生活方式的社会化可以广泛利用已有的社会理论和社会技术方法,在拥有科学研究、教育、宣传媒介、社会组织、政府政策(法规)与经济支持的基础上,广泛利用现代社会科学的技术手段促进体育生活方式的社会化,实现“社会健康”的目的。另外,在现时的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由政府组织并推行体育社会化和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发展,是我国实现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所选择的一种特殊途径。

2.3 面向生活世界和面向大众是科学实践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的基本原则

推行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必须以生活为本体,以体育为内容,以社会大众为对象来考察体育事业的发展。离开社会大众、离开生活世界来谈体育社会化、全民健身和体育文化的发展是根本没有出路的,只有全面面向生活世界和面向大众,让体育文化植根于生活和深入群众,服务于生活,服务于最广泛的人群,体育文化的发展才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全民健身运动才能顺利开展,实践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才能成为现实。因此,全面面向生活世界和面向大众是推动社会体育文化发展,科学实践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的潜力所在和基本原则。

3 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的功能与意义

3.1 强化体育的健身功能,支持全民健身发展

“健康”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与标志,“全民健身”是小康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实现全民健身是极其需要理论与方法支持的,研究和实践体育生活方式的社会化是对全民健身的全面深入,将为现时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提供科学的社会学理论支持,有助于有效的实现“人人健康”和“社会健康”,这是任何其他领域所不能根本替代的。实践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将促使体育文化生活成为一个主动的主体活动过程,使体育成为人的自觉的生活过程,从此,体育将不再是一个工具和手段的问题,不再是被动的和形式的,而成为人们日常健康生活的根本内容,这正是全民健身发展的方向、目的和内容,这样才能使得体育存在的目的和发展手段与其本质功能相一致。研究和实践体育生活方式的社会化是对体育健身的本质功能进一步强化,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最终将使得体育回归于生活、回归于社会,真正发挥出面向大众生活的健康功能。

3.2 拓展体育的经济和文化功效,促进体育文化与其它社会文化的一体化

由于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体育文化生活在日常的消费与生活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有所提高,这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也必将拓展体育与经济联系的视野,使体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可能。体育生活方式的有效形成在体育文化生活过程中将拓展出巨大的生产与消费空间,这是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并发挥出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资源配置作用。

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是关于健康生活方式与体育文化一体化的标志,在我国它是全民健身体系方面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关于宏观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的有效补充。体育生活方式的社会化能促使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与其他社会文化有效的一体化,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这将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体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综上所述,体育事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生活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产业经济和文化价值的开发将是今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潜力和热点所在,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将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视角、思路、方法和基本措施。

4 结语

目前,体育社会学关于观念与内容创新的研究正力图寻找新的突破,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这一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中的新内容的出现,在社会发展、理论创新和认识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的。阐述体育生活方式社会化命题,使体育科学研究全面介入了人的生活层面,这是以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为根本历史前提,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的思想指导我国体育工作实践的一项理论研究工作,它指出了体育社会学的相关研究与社会体育工作需要从新的思想、思路、视角、策略、方法、手段上开展,并为全民健身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更全面的社会学支持。体育生活方式理论研究还尚未形成气候,体育社会学研究在观念上和思考方向上还应充分重视“生活世界”方向的现代化体育内容的研究,并努力创新,广泛借鉴和应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促进体育文化与其它社会主流文化一体化,使体育文化的发展保持与社会主体文化发展方向的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宋泽滨,齐爱兰.社会全面进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体育健身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探索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我国构建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体系提供借鉴。

发展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的重大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但文化生活却相对贫乏,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改善,尤其是人民体质还有待提高。与此同时,广大人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十分强烈,“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已经成为共识。进一步发展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通过强化政府对公共体育的服务,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逐步改变各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为我国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夯实基础,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

当体育健身活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人们体育健身活动,可得到生活中健康的满足;同时通过体育活动,可扩大个人生活的空间。通过体育拥有完美的人性和生活,这对提高和改善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也是生活质量提高最好的体现。目前,关心健康、热衷健身、积极投身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健康时尚追求。因此,研究和探讨休闲体育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一项重要和有意义的任务。

同时,只有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对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消费的需求有了实际的支付能力时,体育健身的发展才有了可能。而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体育健身作为精神文明的范畴与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相关。因此,尽快发展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而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改善生活质量,更可以繁荣先进文化,提升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和人民的基本文明素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实现“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推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体育健身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民健身的氛围在全国的蔓延,城市体育设施逐步完善,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体育经济发展依然低迷,一些地区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的开展还是停留在较低水平。

(一)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落后

以重庆市石柱县为例,县城除了休闲广场、民族广场和秦良玉广场等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外,各乡镇几乎没有专门的文化娱乐设施,最多只能在学校和政府部门里面建设有篮球场等简单的体育设施,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村的体育文化需要。而现阶段依然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成为主要原因,要素的不平等流动使得农村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落后,农村居民获得的福利性体育服务远落后于城市。

(二)体育文化活动开展难度较大

现阶段,我国政府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体育文化事业的组织与传播,各地方政府多因忙于发展实体经济,加之财政拮据,对于投资体育文化事业显得力不从心,导致了难以开展体育文化事业。另一方面,一部分群众对体育文化认识不够,他们与其参加体育活动不如休闲的时候在家看电视,认可此方式更可缓解精神压力。此外,专业体育文化队伍素质较差。

结论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更加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以人为本,健康第一”、“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人们意识中的应有之为;人们喜欢在休闲时间,到体育俱乐部或到社区健身场所甚至在大自然中间,参加各种健身锻炼和各种文化娱乐体育的活动。在城市社区广场,健身爱好者丰富多彩的锻炼活动,俨如一道别致的城市风景线,将休闲与体育健身结合已成为重要选择。美国有学者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未来社会将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发生变化。这就预示着发达国家必将优先进入“休闲时代”,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也将紧随其后。据预测,体育与休闲、健身娱乐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迅速,但体育健身对经济有一定的依赖性,而体育对经济的积极反作用也是有目共睹。体育健身与休闲服务业在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可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这样一来不仅刺激了消费,也扩大了内需,充分实现了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

体育健身活动由于它的广泛性、多样性、趣味性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投身其中,已经或正在悄然占据着人民群众日常的闲暇时间,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民俗民间体育项目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运动设施、经费和活动的组织都要求不高,能够激起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不仅有利于增强人民的体魄、陶冶情操,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学校体育;健康教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的健康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最初的病理健康发展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三维健康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育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作为实施健康教育的阵地,要努力通过体育健康教育来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方式和习惯,培养终生体育意识,树立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体育生活方式理论的提出是时展的必然

体育生活方式理论是现代生活方式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指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其特点是能够调节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行为能力,是其他生活方式所无法替代的。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恢复人的本质和体现人的价值的生命活动及社会实践,以及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2 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育健康教育相结合是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们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这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改革目标。健康第一成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健康观的改变,人们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3 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应成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

3.1 体育生活方式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带来了现代文明病和心理疾病等健康问题。据调查:近年来,我国居民的主要疾病(非传染性疾病)中致病的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为了有效地解决人类因现代文明而带来的健康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通过教育、组织、法律和经济措施干预那些对健康有害的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以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基本要素是运动、营养和休息。运动是核心要素,积极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时促进健康的基础。新世纪的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正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具有指导现代人在体育锻炼中实现健康生活,缓解心理压力,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健康质量的特殊作用。因此,体育生活方式应成为人类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形式。

3.2 体育与健康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体育方式为主要目标。 随着体育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得以充分融合,但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以体育为健康,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不仅要求学生增强体质,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期望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体育活动参与等多层次的稳定形态和行为特征起到调节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可持续性,是实现终身教育体育的必备条件。而且,前我国学校体育在这方面的培养尚显欠缺。

4 学校培养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有效机制

第8篇

关键词:高校;积极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近些年,国家与社会各界愈发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数高校均已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在建设积极心理健康体系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学生具体发展状况,明确影响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逐步完善与健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现阶段国内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自21世纪以来,伴随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兴起和广泛运用,诸多心理学研究者与工作者以高校育人目标、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为基准,牢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点与重点,建设完善且科学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致力于探索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积极心理健康工作模式,使学生在习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健全自我人格,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

(一)过度关注心理消极问题,忽略学生积极品质培育现阶段,多数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普遍采取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兼并的被动化教育模式,将关注焦点置于存在心理问题的部分大学生身上,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视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任务,而此种教育模式并不具备科学性,最终导致教育过程逐渐脱离培养积极品质的育人目标。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理健康教师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视作首要任务,仅注重学生的问题,而忽略了积极品质培育。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以增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举办讲座以及张贴海报插画等活动为依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此种以心理问题预防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致使部分学生仅关注个体存在的消极因素,忽略了个体优秀品质的挖掘与提升。

(二)心理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完善近年来,国内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优秀人才匮乏,部分高校始终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有些教师在毕业后便直接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工作,其心理学理论还未达到深厚与扎实的程度,且部分教师也并未接受专业训练,所采取的心理疗法及咨询方式较为陈旧,无法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均亟待提高[1]。与此同时,高校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属于系统化工程,需要高校各个方面共同合作,惟有各个学科互相渗透、充分配合,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国内部分高校欠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未构建系统性与相关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仅是以心理健康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为依托简单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成效甚微。

(三)教师倾向心理问题解决,致使教育关系发生僵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在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一理念,在广大师生群体内心深处根深蒂固,这对教育成效提升以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反向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心理健康课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主体,而学生则作为受教育对象接受各教育主体的心理疏导与理论灌输。多数教师将问题解决视作核心教育目标,借助心理疏导与辅导咨询等方法解决部分学生在心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但是,部分学生因为担忧被其他同学过分关注,通常不愿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咨询与自身有关的心理问题,对于心理疏导和辅导咨询亦会产生抵触与排斥心理,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难度,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从整体上效果欠佳。

二、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一)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等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目标表现在培养学生群体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帮助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两个层面。只有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从本质上获得提升。在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层面,学生个体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重视、关注积极品质养成,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直面困惑和问题,并积极解决。因积极的体验对积极品质培育具有正向影响,所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当中要主动参与可获得积极体验的实践活动,以积极体验的不断积累为依托推动积极品质培育。基于教师视角而言,教师要将积极品质培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不断更新教育手段,不仅要注重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还要致力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协同发展,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基于学校视角而言,应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目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引导,对教育目标加以整合[2]。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相对于仅解决心理问题而言更具现实意义。因为积极心理品质有着预防及治疗的功能,只要学生能够积极发展,充分激发其内在积极因素,必然可规避心理问题的出现。学校把积极品质培育置于教育目标体系的重要位置,可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实现其育人价值。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以个体专业技能与高尚人格教育、引导学生,以自我良好素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三观、素质与品行进行积极影响,明确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面向学生群体传递正能量信息,争做学生榜样。部分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教师并不具备夯实且深厚的理论基础,心理咨询专业技巧和技能也相对滞后、保守,所以难以充分顺应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也难以真正感受学生当下心理状态,致使教师在具体咨询与授课过程中很难提升教育成效,所以必须丰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其心理咨询和教育技能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教师与心理咨询室教师,应提升个体专业素质,着重培育个体专业技能,积极学习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与新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学习与掌握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逐渐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深入到实践方面,使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消极问题,所采取的教育和治疗方法也应具有积极性,从而充分呈现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除此之外,也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工作态度。从学校视角出发,校领导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在充分体谅教育工作者辛苦的基础上,也要深入了解其心理诉求,优化工作环境,从经济层面为需要照顾和关怀的教师给予支持与帮助。高校还要把积极因素融入教师教育工作中,深挖教师积极力量,强化教师积极感受,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长远发展[3]。

(三)有效拓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一方面,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与各科教学整合。在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价值,促进多学科互相融合渗透。教师应在课堂教育中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借助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等方式,促进学生们积极思考,在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当中,有效完成相应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众所周知,外在环境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且对学生而言,校园生活是最为直接的外在环境。所以,着力建设校园文化,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潜在驱动力。诚然,校园文化隶属高校隐性课程体系的分支,不但对学生心理品质具有无形影响,而且与学生个体心理健康也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过程中,重视校园文化构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第9篇

当前,社会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享受物质的同时却也面临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实现人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而在生活中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学习效率,还将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本篇论文简单概括了心理健康出现的背景,又主要从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关键词】

心理学;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影响及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满足时代的需求,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这个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健康心理学随之而出现。健康的心理表现的是一种持续、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况,在这种健康心理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并充分发挥自我潜力。但是长期发展以来,人们并没有充分重视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较为片面。不过,近年来,健康心理越来越受关注。心理健康在保证人类健康的同时,对提高生活质量也起到显著作用和重要意义。

1 心理健康出现的社会背景

近年来,心理学知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人们的生活中不断得到普及,大家对心理学的认同度也逐渐得到提高。人们对自身认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都得到长足发展。只有生理与心理都健康,并且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这样的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的欠缺及人情的冷漠,也致使心理发病率严重,人们生活中物质与精神严重失调,随之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掌握一定的健康心理学知识,以满足和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我们主要从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人的潜能、人际关系以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

2.1 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健康心理学知识有助于人们保持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心理上承受着来自学习、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压力。学生因为压力无法正常学习和完成学业,而工作者则无法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严重者甚至不能过正常的生活。所以,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现代人如果不学会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自己的心理及时调整,那么很容易就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影响到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亚健康”在全球范围及其严峻的形式下,对于保持人们身心健康提供重要保证的就是健康心理学知识。

2.2 对人的潜能的影响

劳动创造了人们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物质,满足生活所需。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越多的物质文化财务,那么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其得到的尊重也就越多。经过现代心理学研究得出,人的心理因素影响着个人的创造性,也决定着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心理潜在能力能充分发挥,其工作效率与学习成绩也必然在心理不健康者之上,而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最大。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坚强、乐观等优秀品质,能够在困境与挫败中成长,激发和挖掘出潜在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

2.3 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社会生产、社会发展中,人际关系必不可少。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就是心理关系,其属于人们之间心理距离的一个真实反映。研究表明,人在集体中深受欢迎的个性品质,与心理健康的标准保持一致。相反在集体中受到排斥的个性品质,也与心理健康标准相悖。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与他人相处融洽和谐,其人际关系就好。同时,他本身的个性在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也不断完善和变得越来越成熟。总之,健康的心理是提高生活质量和品质的重要前提。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正常的智力状况、情绪稳定和积极乐观、意志力坚强具有良好的克制力,再就是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及良好适度的反应能力。此外,正常健康的心理,还表现为行为与年龄的相符。

2.4 对事业发展的影响

高智商并不等同于高成就,一个智力高学习好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在进入社会后作出一番成绩。这主要和人的健康心理有着紧密的关系。研究表明,人的成功只有20%受智力因素影响,而其他80%则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则主要指的是心里因素中的调节情绪的能力、自信心与意志力等。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自信心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再就是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个人因素都影响到了这个人在自我认识、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表现。一个人能否正常开展工作,人际关系存在缺陷的影响要比技术能力的影响严重。因而事实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成功与否,与其掌握和运用健康心理学知识有着紧密的关系,只有通过健康的心理调节情绪,培养自信心,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有效的保证事业的成功发展。

总之,一个人只有处于全面的健康状态中,才能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保证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有效提高。

3 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

拥有健康心理,掌握健康心理学知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活,对事物一分为二,对好的方面强调的同时,也要坦然面对不好的一面,一个人在有积极心态的同时,也不否认消极因素,那么在恶劣的情境局势中也能够寻求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建立健康的心理,要彻底将与过去失败有牵连的经验,消除那些影响决策的不良因素;建立自我目标,并持之以恒的去做去实现;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用于面对挫败和困难;要多参加活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第10篇

关键词: 生活方式 体育生活方式 健康

1.前言

健康不是人生活的目的,但却是人生活的一个必备条件。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身心健康。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和生殖五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因此,健康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满状态。

实际上,大多数人在不同程度上处于不完全健康又没有患病的状态。这种既不完全健康也不患病的中间状态,医学上称之为“第三状态”,或灰色健康、亚健康。这种亚健康的人群在现代化城市中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趋升高。因此,“第三状态”大大降低了社会劳动的效率,是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中介点”,要预防疾病就必须改善“第三状态”,从而增进人民的健康,挖掘社会劳动的潜力。

2.生活方式与健康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各种生活活动的形式。大体上来说,生活方式就是人的生活格局与行动选择,它的实质就是人们的“行为消费”和“时间消费”。因此,生活方式具有个性色彩,与每个人的生活状况、社会能力、文化教养等具体条件密不可分。怎样支配自己的时间与行为,一个人就会获得怎样的生活方式,并反过来等比例地影响自己的身心状况。

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然而现代工业社会中的某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如扭曲的价值观、单纯的拜金主义和物质享乐主义,并不能使人们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现代人已开始寻求身心的解放和回归自然。可是现代生活方式中存在着较多的健康隐患,如环境破坏、营养过剩、运动不足(漫画:怎么会这样?)、解剖结构与生理机能的退化、生活危险、高度紧张等。

根据国外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临床社会调查证明,制约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是:(1)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50%―55%;(2)环境状况,20%―25%;(3)遗传因素,15%―20%;(4)医疗保健机构的工作10%―15%。目前,人们将主要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所致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统称为“生活方式病”,其中包括心脑血管病、癌症、肺部疾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等。

因此,生活方式与健康是息息相关的。

3.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

所谓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它是回答“人们怎样从事体育生活”的理论,选择它本身就表明人享有了体育的基本权利――“体育是人的权利”。前苏联医学博士兹与诺夫斯基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健康长寿公式:

从公式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健康和寿命与他的情绪稳定、经常运动和合理饮食成正比;与懒惰和烟酒成反比。在这些因素中,社会生产的高度自动化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大大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而且更多地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如果此时人们缺少运动,就会导致“现代文明病”的发生,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是提高生活质量,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缺少的因素。体育运动的生活方式对人们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大量的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运动健身是抵御“现代文明病”的良方妙药。人们在运动时,可以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逐步消除体内的脂肪。因此,运动是预防和消除肥胖的有效手段。与此同时,健身运动可以改善机体的脂质代谢,减少脂质在动脉管壁的沉积,增加血管的弹性,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健身运动能有效防止运动系统的异常,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而且能加强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从而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同时,人们在运动中可以加强交往,协调人际关系,并能够为在工作中所产生的压抑、不满等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的、合理的宣泄口。正因为如此,我国政府为了更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于1995年6月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发动全国人民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由此可见,体育健身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生存的基础,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因此,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一种与人的生命质量关系密切,与现代人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休戚相关的特殊生活方式。体育生活作为恢复人的本质与体现人的价值的生活活动及社会实践,是一种人性的解放。人愉快、自由地享受体育生活,可以发展身体、智力和认识的能力,可以轻松愉快地与他人、社会和大自然产生沟通和交流,拥有健全的人格,体验人生的幸福完美。通过体育,通过大自然追求生命的质量和生活的意义,这就是珍爱生命、珍爱身体、珍爱大自然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4.结语

体育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和健康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体育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人们应广泛注意,逐渐认识到生活方式与人类健康是息息相关的。体育生活方式是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养成文明、健康、科学的体育生活方式是人们健康的保证,是社会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等著.全民健身与生活方式.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70.

[2]卢元镇主编.高等学校教材《体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254.

[3]苗大培著.论体育生活方式.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7:18,90.

[4]吴俊心.论生活方式对我国居民体质与健康的影响.中国体育科技,2002,第38卷,(8):50.

[5]聂连福,聂环玲.转变体育生活方式促进身体健康.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9卷,(2):95.

[6]刘凯,杨明哲.论生活方式与体育生活方式.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5,第21卷,(3):11-12.

第11篇

关键词:理工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健全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以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我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将其列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开设的目的是保证该课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自我调适的策略。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控制自我,积极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与其它高校的大学生相比,在性格、学习和生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本文根据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就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需要的教学方法,加强理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展开讨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独特性

该课程的独特性决定其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及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实践操作。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说教”课,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课。目前的心理健康课教学形式单一,授课过程灵活性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二)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

杨子萱在2013年的研究中指出:目前理工科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适应能力欠佳造成心理不适;学习压力大造成心理焦虑;人际交往困难造成个体心灵闭锁。以及情感的困惑和危机;求职与就业造成的心理压力等。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理工院校性别比例特殊性、现阶段男女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都说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三)教育者的责任

首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认识受教育群体与社会发展的一体关系,认识并反思高校教育的责任,即应该给社会提供何种适用人才。其次,以批判思考的角度,审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最后,主动开展行动取向的实地研究,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群体在高校教育中的影响。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一)完备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般理工科院校不开设心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导致理工类高校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引进心理学相关专业教师,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为兼职教师,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迫在眉睫。另外,心理健康课程不仅要求相关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师能够熟悉和掌握与心理学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例如,医学及精神病学相关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师,要掌握了解医学及精神病学的一些相关知识,以便向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及时辨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理论研究,及时把目前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依旧是课堂教学,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往死板的填鸭式教育,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前提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将心理实践与心理体验融入即时的教学活动中。如在每一个专题适当安排心理活动、心理视频、心理测验、问题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必要时还要布置课外心理和行为作业等。课堂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结合具体的心理活动和亲身体验,让学生领悟得更加深刻,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获得实际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增强本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案例讲授

案例讲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生动形象地把具体的心理问题再次在学生面前呈现,进行现场演示分析和处理。案例讲授在具体操作中有两种方法,一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案例的现场剖析,让学生看清教师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获得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二是把具体案例交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的学生会通过分析与讨论,把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中去。最后,教师再作以点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分析与讨论可以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收获。教师可以挑选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典型个案,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教学,通过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自我教育。这样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同,它体现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重要特色。心理健康的活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心理活动的过程中,以身临其境方式感受活动的意义,不仅让学生在自我的剖析与认识方面,而且在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中也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种,然而,不管哪种教学方式,都会特别强调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它强调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中获得亲身体验,以触及学生心灵的方式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根据目前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效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首先,教师要采取多重互动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活动,将不同形式的心理活动引入课堂,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互动参与中获得启发和领悟,以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充分应用和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视听效果。课程的有关资料可上传到网络,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网上互动,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随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126-127.

[2]钟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的探索[J].梧州学院学报,2007(1):103-106.

[3]钟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学理论,2013:270-271.

[4]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2):93-94.

[5]杨波.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新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8):6-7.

[6]潘柳燕,刘惠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坛,2007(5):54-56.

第12篇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98-02

一、问题的提出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很重要。”许多研究表明,一些成年的心理疾病可以追溯到幼年。而幼儿园是幼儿除了家庭外的重要活动场所。因此关注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的心理健康工作首先在心理卫生领域开始出现,1989年,上海成立了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是最早的普及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性学术团体,对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社会已经逐渐认识到学生心理的健康已经成为了进行其他各项教育的载体和保证。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3~6岁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是幼儿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通过本研究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帮助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有利于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从小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及未来教育的需要,也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二、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幼儿的比例较小,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在于幼儿的行为习惯、情绪、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主要的行为表现有如下。

(一)行为习惯问题

1.多动行为:活动过多,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课时手脚不停,缺乏自制力等。

2.咬指甲:是指经常控制不住地表现出用牙齿咬去指甲的行为。

3.厌食:对食物缺乏兴趣,没有食欲,进食量减少,强迫进食则易引起呕吐。

4.说谎:说的话与现实不符,编造各种谎言骗人的行为。

5.吸吮手指:还可表现为吸吮被角、衣物。

(二)情绪问题

1.情绪不稳定:整天闷闷不乐、心情时好时坏、心烦、学习情绪忽高忽低。

2.入园焦虑:说到上学就肚子痛、头痛、尿频、学习力不从心,产生厌学情绪。

3.发脾气:性格偏执,用发脾气来表达不满情绪,会出现大哭大叫、扔东西、打人等不良行为。

4.分离焦虑:与家长分开造成的心理不适应情绪体验。

(三)社会适应

1.攻击:与同伴不能友好的相处,更多地依靠身体攻击。

2.胆怯:主要表现为胆子小,退缩,不能主动与老师和小朋友交往

3.自闭:对别人视而不见,缺乏情感反应,不与同伴交往。

4.性格孤僻:畏缩、害羞、忧郁、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的等,出现害怕、嫉妒、焦虑、自卑等情绪,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这种状态会降低孩子的学校生活质量,进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的作用,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当具有针对性,重点对幼儿行为习惯、情绪、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进行教育。

三、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环境的作用:积极构建安全、温馨的健康心理环境

1.物质环境

环境是幼儿能否健康生活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之一,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的硬件设施设备,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家庭环境等,这些环境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其中感到舒适、安全、快乐、放松等。

2.心理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环境中尤为重要的是建构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等。幼儿园要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心理养成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

(二)从课程的设置上说要整合在一日活动中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包括生活、运动、学习、游戏四大板块,日常生活中,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心理品质自然而然显露出来,可以结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与游戏活动的整合

幼儿的活动离不开游戏,游戏既可以是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载体,在游戏中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也可以是游戏,游戏是发现幼儿心理异常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游戏中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或情绪问题等;更可以是治疗幼儿心理异常的有效手段或媒介,通过游戏疗法对幼儿的心理异常进行矫治。

2.与教学活动的整合

每一次教育活动都有目标,而目标中都体现情绪情感的要求,各教学活动中潜在的教育因素以及随时出现的教育契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制定教育活动计划时,可通过对本班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经验的分析,将情绪情感目标与技能目标有机融合。

3.与生活活动的整合

生活活动分散、随机、渗透性的特点,为教师对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有助于独立意识的培养。个别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给予适时的辅导与帮助。

4.与运动活动的整合

在运动活动中给幼儿自主的同伴交往的契机,教师在幼儿的交往时观察,特别是当幼儿的交往出现障碍时,老师以观察为主,必要时进行引导,促进幼儿自主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和挫折的能力。

(三)幼儿园开设专业心理健康课

1.开设相关课程,寓教于乐

心理活动课与四大版块活动并列进行,不是渗透在其四大版块中,而是有具体的教学活动时间,针对幼儿好奇、好动、好胜的特点,通过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欢声笑语中体验情感,形成和强化健康的心理品质。

2.建立心理档案

心理档案的内容包括幼儿的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生理状况、对幼儿心理有影响的重大事件、智能状况、个性特征等。老师通过心理档案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利于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3.专业的心理辅导

在幼儿园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由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借帮助幼儿消除心理健康问题与障碍。

4.开展个别辅导

由于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幼儿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在集体的课程中无法进行解决,因此需要采取个别辅导,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疏导与矫治。关注个体差异。如:设立心理角、心情日记等方式进行个别辅导。

(四)老师的影响

第一,要切实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规范教育行为,言行举止不仅不能伤害幼儿的心理,更要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注重幼儿园老师师德的养成。

第二,通过理论学习、专家讲座、实践操作等方式丰富幼儿园老师的心理学知识,学会用专业的知识技能科学地对幼儿的情绪情感进行合理的培养和疏导。

(五)家庭、社区、幼儿园三位一体

首先,幼儿园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帮助老师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增长,同时要引起老师对幼儿园心理健康的关注。同时还要对家长进行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宣传,让家长不仅仅关注幼儿的知识学习,更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其次,社区要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如社区的资源利用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持。同时可以借助社区的宣传使人们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同时,家庭环境也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同时关注幼儿心理方面的发展,家园配合,促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思考与趋势

目前国家要求中小学每3 000人配备一个心理健康老师,这一目标的达成度还不是很高,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纵观文献综述的集中策略观点,大部分是思辨的研究,实证研究很少,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科学性、专业性不够。而且每一类策略对于老师的实际操作指导意义不够,基本上是笼统的概括,缺乏技能性操作方式。因此未来的研究趋势首先要进行实证的研究,找出科学、专业的方法,然后再根据研究归纳细致的操作程序,使得幼儿园老师能够进行运用,而不仅仅是作为摆设。这样不仅能够能使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更加专业化、科学化,而且能够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同时实践的操作也能促进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王霞.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浅探[J].山西科技,2008,(4).

[4]吴冰清.浅谈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7,(5).

[5]钟翠苹.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J].新课程研究,2010,(2).

[6]韩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及发展趋势[J].考试周刊,2010,(1).

[7]李兰兰.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发展,2010,(3).

[8]徐艳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对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7,(1).

[9]李槐青.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7).

[10]徐秀玲.浅议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5).

[11]邹长缨.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中国西部科技,2011,(24).

[12]方文艳.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若干问题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7,(10).

[13]沈悦.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心理研究,2009,(5).

[14]王向宇.幼儿心理素质教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