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果活动总结

水果活动总结

时间:2022-05-30 10:27:53

水果活动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格兰杰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 贡献率

一、引言

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见图1)。2006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6%。本文研究产业结构变动是否带动了经济发展,如何带动以及贡献有多大。

二、数据来源

产业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二、三次产业比重的增加和一次产业比重的减少,这里产业结构数据我们采用二、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员的比重来表示。

三、实证分析

首先分别对各数列取对数来表示原数列水平。产业结构、GDP和人均生活水平分别采用lcyjg、lgdp和lshsp来表示。分析得到产业结构、GDP及人均生活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表明相关性非常强。

1.产业结构、 及人均生活水平序列的单位跟检验。对数列进行回归分析,还要进行平稳性检验,否则会出现伪回归现象。采用ADF单位根检验,运用EView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的含有常数项和趋势项并且滞后期为4的产业结构数列的单位根检验统计量为-2.679558,表明产业结构序列是不平稳的。对该序列的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检验统计量为-3.744920,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得出产业结构序列是一阶单整的,即为I。

对国内生产总值及人们生活水平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Dlcyjg、Dlgdp和Dlshsp分别代表lcyjg、lgdp和lshsp的一阶差分。结果表明产业结构、 及人均 序列本身是不平稳的,但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

就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来看,国内生产总值不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格兰杰成因,产业结构变动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格兰杰成因,产业结构变动是人均生活水平提高的格兰杰成因。

2.协整检验。变量间的均衡关系需要进行协整分析。运用EG两步法,首先对lcyjg和lgdp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得到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验证了lcyjg和lgdp的协整关系。同样方法验证了lcyjg和lshsp的协整关系。得出国内生产总值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反应程度是富有弹性的。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下图所示:

四、对策建议

1.格兰杰检验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带动了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充分表现了产业结构升级所带动的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2.贡献率分析可以看出,贡献率大于50%的年份达到三分之二以上,且其中有六成的年份的贡献率超过了100%。肯定了产业结构变动在经济增长中的显著地位。

3.由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弹性3.8686和人均生活水平产业结构弹性3.3513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生活水平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反应非常敏感。我们应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调整,以此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子奈 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

[2]H.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1

[3]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4]刘 飞:我国价格指数和经济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5,11

第2篇

历时近三年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今天,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召开总结大会,回顾科考工作,交流科考成果,总结经验,表彰先进,非常重要,十分必要。钱正英副主席高度重视,亲自主持会议并传达了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旭日干副院长宣读了表彰通报,鄂竟平副部长代表科考领导小组做了总结报告,孙鸿烈、沈国舫和丁仲礼副院长讲了非常好的意见。在此,我代表水利部,向为这次综合科学考察活动付出巨大心血的钱正英副主席、孙鸿烈、沈国舫副院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受到通报表扬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各相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参与这次科考活动的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这次科学考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一次水土流失科学考察活动

这次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保持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综合性科学考察行动。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考察活动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在考察活动正式启动不久就做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这次考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精心组织,充分依靠有关各方面专家,合力调研论证,提出高质量的科考成果"。以钱副主席为组长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倾注了大量心血,发挥了关键和核心作用。钱副主席先后四次主持召开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对科考工作思路、总体工作方案、科考重点内容、以及科考成果汇总提炼等关键环节、重大问题、重要观点进行了严格把关,并亲自指导了"水土保持水资源和水环境效应"专题研究工作;孙鸿烈副院长和沈国舫副院长多次深入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科考的阶段性成果审查把关,亲自主持汇报稿的编写和修订。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专家指导委员会的许多院士、专家先后参与了实地考察,对总报告以及各考察组和专题研究组的报告进行认真审核,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作为这次考察活动的联合主持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科考活动的顺利开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林业局、国土资源部、环境部等中央有关部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各流域管理机构、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积极参加,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给予了密切配合。

与以往历次水土流失科学考察相比,这次考察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全局性与区域性统筹。这次考察将生产部门、科研部门、宏观决策部门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央政策研究部门、国家有关部委、科研部门、大专院校、流域机构、地方部门等各方面的优势,在从国家和战略层面研究我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问题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考察和研究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二是专业性与社会性兼顾。这次考察不仅从自然科学角度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生产实践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以及代表先进科技水平、符合客观规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的水土流失治理技术路线,而且从社会科学视角探索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搞好水土保持的政策建议。三是知名专家学者与基层技术人员互动。这次科考受到我国知名科学家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得到基层水利工作者的热情响应,共有86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28位院士、223位教授和研究员,以及各流域机构、各有关省(区、市)、地、县水利部门的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考察。广大科考人员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知名专家与基层技术人员并肩作战、良性互动。四是科学考察与宣传普及结合。科考人员及时与基层部门、单位交换意见,注意倾听当地干部群众对水土保持的反映和要求。同时,大力宣传水土保持基本国策,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推广水土保持技术,唤起全社会对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的忧患意识,搭建公众参与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的平台。

总之,这次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是一次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考察行动,是一次全面系统深入考察、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各方面力量的大型科研过程,必将载入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光辉史册,发挥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二、这次科学考察成果为我国防治水土流失、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次考察重点对黄土高原、长江上游、东北黑土、北方土石山、南方红壤、西南岩溶和北方农牧交错等7个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区总面积519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12.5亿左右,范围广泛,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一是准确摸清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在第三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的基础上,这次科考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重点实地考察和核对,进一步摸清了全国水土流失的类型、分布、强度、成因和危害。二是全面总结了我国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对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的成效进行了科学评价,对我国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三是深入分析了当前水土流失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经济建设中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坡耕地和侵蚀沟等水土流失主要策源地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措施、投入、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摸清了问题,找准了症结。四是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的对策和建议。在各考察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我国近期水土流失的防治目标、建设布局、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这些考察和研究成果既是广大干部群众和水土保持工作者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院士、专家们多年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特别是这次考察根据自然地理情况分为七个区域进行,各区域内又进行了细分,工作扎实深入,研究问题和提出的对策符合当地实际,符合科学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总报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注重反映各片区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国家生态治理与保护的宏观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必将对我国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长期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把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次科学考察活动,是对我国水土流失问题的一次全面会诊,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水土保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坚实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科学考察成果的应用,总理对这次科学考察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成果,对于坡耕地水土整治和扶贫开发工作,也有现实意义"。今年7月份,在《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一书出版前,回良玉副总理专门为此书作序,对这次科考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充分运用好这些成果,发挥科技在防治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科学防治水平"。我们要按照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大力宣传、积极应用科考成果作为水土保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科考成果的重要作用,把科考成果转化为谋划水土保持工作的正确思路、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要主动向各级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状况,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要积极争取把科考成果报告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专题讲座,让各级党政干部了解水土保持,关心水土保持,支持水土保持。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向全社会宣传的力度,通过宣传科考成果,增强全社会的水土流失忧患意识、防治责任意识,使全社会更加重视保护水土资源,更加主动参与水土流失防治。

二要科学谋划发展。这次科学考察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土保持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和采纳这些建议,尽快修订中长期水土保持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尤其要结合正在进行的《水土保持法》修订和即将开展的"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把科考成果作为制定水土保持发展规划、制定法律政策、进行水土保持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促进科考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要突出治理重点。这次科学考察认为,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头,同时,也是耕地的潜在资源。将坡耕地改造为基本农田,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山丘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这些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基本条件,而且也可以为国家增加宝贵的耕地。专家们建议尽快启动坡耕地与侵蚀沟水土综合整治工程,我们要把坡耕地与侵蚀沟水土综合整治作为当前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抓紧开展工作,争取资金支持,早日启动实施。

四要加快建设步伐。我们要抓住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水利投资、拉动内需的重要机遇,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结合科考提出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议,着力做好有关项目的前期研究和规划工作,大力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开展重大水土保持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

五要强化科技攻关。要根据本次科考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科研课题,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支持下,组织广大科技人员,紧紧围绕黄河中游、长江上游、东北黑土地保护、石漠化治理、南方崩岗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治理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在水土保持理论和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以满足水土保持发展的需要。

第3篇

关键词: 做中学 《化学能与电能》 高中化学教学

杜威有句名言:“一个儿童要学习的最难的课程就是实践课,假如他学不好这门课程,再多的书本知识也补偿不了。”他的实用主义教学思想之一就是“从做中学”,主张“在做事里面求学问”。从笔者的角度,从做中“学”,实际上包含从做中“疑、学、探、悟、用”五个过程。课堂中真正实施这五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帮助他们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下面笔者以《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这五步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实施。

活动一:从做中“疑”:水果为什么可以说话

在课堂开始老师首先播放火力发电的视频,并让学生找出火力发电中能量转换过程及火力发电存在的弊端,学生经过思考与交流后很容易得出火力发电存在的弊端:(1)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会造成能源危机;(2)煤炭燃烧会产生污染性气体;(3)经多次转换,能量损耗大,燃料的利用率低。此时老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假设你是电力工程师,面对这些弊端,你会如何应对呢?学生很容易想到研究新的发电方式:化学能电能。“但是有这样的装置吗?”学生内心此时必定是充满怀疑。老师引导学生试一试:分别将锌片和铜片平行插入到橙子中,戴上耳机,将耳机的插头同时接触锌片和铜片,听听……学生会惊喜地发现:水果竟然可以“说话”,但是“水果为什么可以说话呢”?

设计意图:由生活中火力发电的弊端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做中“疑”:“水果为什么可以说话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感受化学的魅力。

活动二:从做中“学”:理解水果可以说话的原因

在学生提出“水果为什么可以说话呢?”的疑问后,老师引导学生领悟:水果会说话的原因正是因为产生电能。并继续提出疑问:那这个装置的电能从何而来?从而引入原电池的概念: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并强调:刚刚水果会说话的整个实验装置就是一个原电池。为了方便探究水果可以说话的内部原因,老师引导学生将稀H■SO■代替橙子进行原电池原理探究的实验:

学生动手实验,并记录现象:

在学生完成实验后,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总结:

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分析总结铜锌原电池的微观原理,最终学生明白:水果可以说话的主要原因是有一个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现象本质,从做中“学”:水果可以说话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活动三:从做中“探”:探究水果可以说话的条件

水果在什么条件下都可以“说话”吗?老师抛出这个疑问之后,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实验装置及水果可以说话的装置,分析原电池装置的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路。为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老师提出改变影响实验的一个因子,探究水果可以说话的条件,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九小组,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探究,并记录实验现象。

第一大组(1、2、3小组):锌片(两片)、铜片、铁钉、碳棒、橙子、双接头耳机。

第二大组(4、5、6小组):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酒精、柠檬汁、双接头耳机。

第三大组:(7、8、9小组):锌片、铜片、橙子、小刀、双接头耳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勤动手实验,在做中“探”:探究水果可以说话条件,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掌握改变影响实验一个因子的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活动四:从做中“悟”:总结水果可以说话的条件

通过以上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水果可以说话的条件,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总结如下:一个前提:有一个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三个条件:①两个电极: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金属和非金属导体(石墨);②电解质溶液;③闭合回路:电极用导线相连或者直接接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验中总结结论,在做中“悟”:总结水果可以“说话”的原因,提高对原电池原理的认识。

活动五:从做中“用”:水果可以说话的延伸

化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必定服务于生活。为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的习惯,列出以下生活困境:

生活困境一:海上黑夜自救。

如果你是一名海上航行员,因为海上突况很多,很多时候要漂流在夜间的大海上……因此在出发之前你一般会准备哪些器材,你将如何自救?

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由水果可以说话原理联想到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利用灯光引起其他船只注意,寻求救援。分组实验,设计如下方案:准备铁棒和碳棒,以及导线和灯泡,并将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

生活困境二:格林太太的烦恼。

格林太太诉说病情——一次车祸后在黄金假牙旁装了颗不锈钢的假牙。但那次车祸以后,格林太太就老是头疼,四处求医就是治不好。你能给她治治吗?

学生集思广益,得出解释:由于金与铁(钢的主要成分)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唾液中含有电解质,就构成原电池,产生微小的电流,刺激她的神经,使得她头痛,因此必须换掉其中的一颗假牙,使两颗牙材料一样(如全为陶瓷牙)。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已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从做中“用”:水果可以说话的延伸——解决生活中的困境,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

结课:

现各种电池如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等已经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各种储能更高、体积更小、寿命更长、使用更方便等高科技含量的化学电池正在研发。未来电池的发展,就靠在座的各位科学家了,希望大家将来能投身于科学研究中,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从做中“疑、学、探、悟、用”的思想,把传统的教学变导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全部的教学过程中,都处于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自主状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张丽芝,潘君燕.走近杜威的“做中学”[J].上海教育科研,2012(9):41-44.

[2]李军.“学中做”和“做中学”的教学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27-29.

[3]宋兆爽.“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设计与课堂生成[J].化学教学,2013(10):38-39.

[4]孔琳.“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J].新课程学习,2012(1):87.

第4篇

l研究方法、变蕞选取和数据处理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问的关系进行分析,所采用的主要计量方法:(1)首先,采用ADF方法对农业科技资源即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农业技术人员、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经济增长四个时问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以确实其单整阶数。(2)其次,如果ADF检验结果表明四个序列具有同阶肇整性,利用E—G两步法来检验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3)在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条件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二者之I.日J的短期动态关系。(4)最后,利用Grange因果关系检验来考察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

1.2变量选取

1,农业科技资源。农业科技资源是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农业科技财力资源、农业科技物力资源及农业科技信息资源要素的总和,是由农业科技资源各要素及其子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系统。本文中的农业科技资源的度量主要由农业技术人员(H)、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RD)、农业机械总动力(肘)来体现。

农业技术人员:指从事农业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以及从事农业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农业科技人员数量最能代表农村科技人力资源的状况。

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研究与开发机构的R&D活动增强了我国农业领域的竞争能力,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对促进我国农村科技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状况则更能真实地体现科技活动经费的实际投入与使用状况。因此,选择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指标来代表农村科技财力资源。

农业机械总动力:主要指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一定程度反映了农业科技物力资源的水平。

2.农业经济增长(y):该指标用农业总产值来表示,即农林牧渔总产值(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农林牧渔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代表性。

1.3数据来源与处理

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数据分别来自1990—2008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对于个别指标所缺失的数据采用插值法进行了修补。

由于对数变换并不影响原始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而且对数变换往往可以消除异方差现象,所以对农林牧渔总产值、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等4个变量分别取自然对数,可得到对数变换后的新变量记为LNY、LNRD、LNH和LNM。

分析软件采用的是Eviews5.1。

2实证分析结果

如果直接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有可能出现“谬误回归”的情况,导致不可靠的推论,并且只有当变量序列都为同阶单整序列时才可进行协整分析,所以在协整分析前,有必要先检验LNH、LNM、LNRD和LNY四个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2.1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常用的方法是DF检验以及它的扩展形式ADF检验,后者带有变量滞后项,以消除自相关的影响。研究采用ADF方法对变量原始序列、一阶差分序列和二阶差分序列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见表1),原始序列LNY、LNH、LNM、LNRD在10%的显著水平下,均不能拒绝存在单位跟的假设,因此是非平稳的;一阶差分序列ALNH、ALNM、ALNRD、ALNY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是非平稳的,而ALNRD在5%的显著水平下是非平稳的。但二阶差分后的变量A2LNH、A2LNM、A2LNRD和A2LNY在l%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假设,因此是平稳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LNH—I(2)、LNM—I(2)、LNRD—I(2)和LNY—l(2),均为二阶单整序列。

2.2协整检验与协整方程

上述单位根检验表明变量LNY、LNH、LNM、LNRD都是二阶单整变量,所以可以进行协整分析以验证LNY与LNH、LNM、LNRD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协整关系的方法,目前主流的方法有两种:(Engle—Granger)E—G两步检验法和Johansen检验法。

本研究首先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选择序列有确实性线性趋势,但协整方程只有截距项,滞后阶数为1,得出检验结果(见表2)。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检验均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LNY、LNH、LNM、LN肋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其次,将农业经济增长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业科技资源作为解释变量运用普通最dx_-乘法(OLS)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见表3,得到如下回归方程:LNY=一11.733+2.743×LNH一1.279×LNM+1.0915×LN兄D(1)t值=(一6.43)(5.41)(一2.89)(5.52)R2=0.9766F=209.2018DW=1.006根据各统计量的精确显著性水平,可知各解释变量的T统计量高度显著,模型的拟合优度达到0.9766,调整后的拟合优度R2=o.972,说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很好,且F统计值为209.2018,模型整体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令E表示上述回归模型残差,根据E=LNY+11.73298552—2.742980416×LN日+1.279462888×LNM—1.095938477×LNRD得出残差序列,并对残差稳定性进行检验。表4为E的ADF检验结果,由于ADF统计量为一3.叭l794,小于显著性水平0.01时的临界值一2.728252,可认为残差序列E为平稳序列¨1,进而再次验证序列LNY和LNH、LNM、LNRD具有协整关系,式l即为协整方程。#p#分页标题#e#

由式(1)可以看到:在样本期内,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弹性分别为2.74、1.09和一1.28,且高度显著,其经济含义为: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每增加1%,则农业总产值分别增加2.74%、1.09%,这充分说明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科技财力资源投入的增加会有力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发展的弹性为一1.28,说明农业机械的利用效率不高,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即农机总动力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显著的负值,这显然与事实不相符合,笔者认为在当时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低且主要集中在某几个省份的状况下,将农机总动力引入模型必然会带来一定的偏差,结果很可能使得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科技经费投入的效果被高估了,故该模型有待进一步改进。出现这样结果的原因Ⅱr能是因为农业机械分布不均衡,地块细碎化、土地类型差异导致不适宜机械化而且使用机械成本过高。

2.3误差修正模型通过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无法得知这些变量偏离它们共同的随机趋势时的调整速度,误差修正模型(ErrorCorrectionModel)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目的在于研究因变量在短期波动中偏离长期均衡关系的程度。

根据Grange表述定理(Grangerrepresentationtheory):如果变量X与Y是协整的,则它们间的短期非均衡关系总能由一个误差修正模型表述。误差修正模型既能反映不同的时间序列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又能反映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修正的机制。

通过上述的JJ协整检验,我们得出四个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对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其短期动态均衡情况,增强结果的可信度。下面利用E—c两步法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建立如下误差修正模型:ALNY=2.317×ALNH一0.066×ALNM+0.542×ALNRD一0.595×E(一1)(2)t值=(2.892)(一0.116)(3.119)(一3.257)R2=O.512,DW=1.080.AIC=一4.060,Loglikelihood=40.54。

式(2)各t统计值均在5%水平上显著,F统计量显著,LM检验也表明不存在自相关,模型整体效果比较好。

误差项的系数为负数,说明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当短期偏离均衡时,将会以59.5%的幅度被调整到均衡状态。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的短期产出弹性分别为2.32、0.54和一0.07,即短期内农业技术人员、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加1%,农业经济增长分别为2.32%、0.54%,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使农业经济产值变动一0.07%。通过长期与短期弹性的对比发现,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其促使农业经济发展的效果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而农业机械的短期产出弹性大于长期弹性,即农业机械的功能在短期内就可以体现出来。

2.4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可确定一个变量能否有助于预测另一个变量。Granger和Sims提出的因果关系检验法的基本思想如下:如果变量x有助于预测变量Y,即根据Y的过去值对Y进行自回归时,如果再加上x的过去值,能显著地增强回归的解释能力,则称x是Y的Grange原因;否则,称为非Grange原因。同时,Granger指出,如果变量之间是协整的,则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Granger原因;在非协整情况下,任何原因的推断将都是无效的。Grange检验结果见表5,表中的第一列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零假设,第_-歹ul数据为F统计量的数值,第三列的数据为F统计量在零假设成立时的概率显著性水平,第四列为滞后阶数。由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的阶数非常敏感,本文采用AIC最小原则来确定滞后阶数。

在10%显著性水平下,我们认为农业技术人员(LNH)是农业经济增长(LNY)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经济增长(LNY)不是农业技术人员(LNH)投入变动的影响因素,二者之间存在着单向Grange因果关系,农业技术人员(LNH)投入的提高或降低必然引起农业经济发展(LNY)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第三、第四个原假设,即农业机械总动力(LNM)与农业经济发展(LNY)呈双向Grange因果关系;同理,在5%显著性水平下,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LNRD)是农业经济发展(LNY)的格兰杰原因,这与姜涛(2008)的研究结论一致|9。,而农业经济发展则不是农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Grange原因,也一定程度反映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还存在深层次问题。3结论与建议本文选取了能够代表农业科技资源投入的关键变量,展开了农业研发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经济学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得到如以下结论:(1)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序列与农业科技资源序列都是二阶单整序列,即LNH—I(2)、LNM—I(2)、LNRD—I(2)和LNY—I(2)。

(2)农业经济增长序列与农业科技资源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

(3)农业经济增长序列与农业科技资源序列之间也存在短期动态关系,误差修正方程的误差修正系数均符合反向修正机制,农业科技资源对短期偏离均衡的调整力度为59.5%。

(4)Grange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存在从农业R&D机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农业技术人员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反向关系得不到实证支持。但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

针对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证结果,我们必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注重农业经济运行中的增长质量和效益,即实现农业的粗放型(外延型)增长向集约型(内涵型)经济增长转变。具体建议如:(1)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并高效利用。农业科技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真正对农业生产发展有用的科技成果缺失¨…。同时,应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支撑作用¨“,着力对水、土、气和生物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农业污染防治、生态恢复与重建、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与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科技攻关,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并为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持。

(2)构建农业R&D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虽然近几年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但各级地方政府的农业科技投入的短期行为比较明显,且仍沿袭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以致农业科技投入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力度不大,持续性不强,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从长远看,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将会产生持续的正向拉动作用,因此,我国在采用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政策上,应采取长期政策而非短期政策¨“。#p#分页标题#e#

第5篇

关键词: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外排处理;污水处理;SBOT;臭氧-活性炭过滤

1试验流程

选择某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水量为7000m³/d)进行试验分析,污水外排需要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的相关要求,目标水质的pH标准值为6~9。试验流程为排污水—进入集水池—在SBOT单元曝气—投入混凝剂,泵后投入助凝剂—进入澄清池—进入滤池—进入中间水池—经过提升泵提升至臭氧氧化塔—进入活性炭滤池—污水外排[1]。

2试验与分析方法

2.1试验方法

(1)SBOT运行。第一阶段,将水注满,并加入300kg的专用菌种进行闷曝,时间为3d。第二阶段,将进水量调整为初始进水量的1/3,持续3d,每天投入100kg的菌种。第三阶段,将进水量调整为初始进水量的2/3,持续3d,每天投入50kg菌种。第四阶段,调整进水量为满负荷,并控制池内溶解氧含量为3mg/L。(2)澄清池运行。选择除磷效果较好的PAFS、PAM为混凝剂,PAFS投加量控制在35mg/L;PAM的投加量控制在0.2mg/L[2]。当污泥沉降比为30%时进行排泥处理,排泥频率为3~5min/2h。(3)滤池运行。采用间歇定时方法,对出水质量进行检测,结合试验需求和标准要求,确定反冲洗强度为14.4L/(s·m2)。(4)臭氧-活性炭过滤运行。将污水与臭氧的接触时间控制在30min,投加量为55mg/L。当污水进入活性炭滤池环节时,进行反冲洗操作,强度控制在8L/(s·m2)[3]。

2.2分析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污水的重铬酸盐指数(CODCr)、氨态氮(NH4+-N)、总氮(TN)、总磷(TP)、悬浮物(SS)指标进行分析。《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目标水质的重铬酸盐指数(CODCr)为20mg/L,氨态氮(NH4+-N)为1.5mg/L,总氮(TN)为10mg/L,总磷(TP)为0.3mg/L,悬浮物(SS)为10mg/L。

3试验结果分析

3.1去除重铬酸盐指数(CODCr)的效果

对该试验SBOT、臭氧-活性炭单元的重铬酸盐指数(CODCr)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图1、表1所示。结合图1、表1数据分析可知,重铬酸盐指数(CODCr)的总体最大去除率为87.3%,最小去除率为84.6%,平均去除率为86.2%。该试验选择的污水水源为城市水,重铬酸盐指数(CODCr)多为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较差。该试验选择应用SBOT单元,原因在于其运行中,进水端的厌氧环境为重铬酸盐指数(CODCr)的降解提供了便利条件[4]。该试验的SBOT单元末端出现少量玫瑰旋轮虫,表明此单元具有活性污泥特性。通过臭氧氧化处理,羟基自由基对有机物进行进一步降解,并在活性炭吸附作用下提高了重铬酸盐指数(CODCr)的去除效果。

3.2去除氨态氮(NH4+-N)的效果

对该试验SBOT单元的氨态氮(NH4+-N)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图2、表2所示。结合图2、表2数据分析,氨态氮(NH4+-N)的总体去除率为99.2%,去除效果良好。由于氨态氮(NH4+-N)的去除效果受到曝气均匀度、生物载体量等因素影响,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溶解氧的含量越高,氨态氮(NH4+-N)的去除效果越好。该试验发现,当溶解氧的含量超过6mg/L时,生物载体的磨损增加,总氮的去除效果受到影响,降低了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使混合液夹带氧气进入厌氧区,不利于厌氧菌生长。为了提升氨态氮(NH4+-N)的去除效果,降低碳源消耗,基于该试验图2、表2数据分析,确定溶解氧含量为2.9mg/L左右[5]。

3.3去除总氮(TN)的效果

对该试验SBOT单元的总氮(TN)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图3、表3所示。结合图3、表3数据分析,总氮(TN)的总体平均去除率为75.6%,与传统生化工艺相比,去除效果较好。总氮(TN)的去除效果受到碳氮比、回流比、pH值等因素影响[6]。该试验中,SBOT单元应用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利用两种方法的特性加速池内水流的切割气泡运动,提高了氧利用率,形成良好的厌氧氨氧化微单元。基于上述分析,明确在碳氮比为2左右时,总氮的去除效果最佳。

3.4去除总磷(TP)的效果

对该试验SBOT单元的总磷(TP)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图4、表4所示。结合图4、表4数据分析,总磷(TP)的总体平均去除率为91.1%,去除效果良好。由于去除总磷需要通过生化与化学作用方式,因此需要通过化学辅助除磷[7]。特别是在澄清单元运行过程中,需要投加聚合铝铁进行水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铁[Fe(OH)3],吸附磷酸根生成磷酸铁(FePO4)等难溶化合物[8]。

3.5去除悬浮物(SS)的效果

对该试验SBOT单元的悬浮物(SS)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图5、表5所示。结合图5、表5数据分析,悬浮物(SS)的总体去除率最大值为97.5%,最小值为89%,平均值为91.8%,该试验的悬浮物(SS)去除效果良好。由于悬浮物(SS)由脱落的生物膜、部分无机污泥颗粒组成,因此在去除悬浮物(SS)的过程中,少部分悬浮物(SS)可以通过排泥管排出,而大部分悬浮物(SS)可以在澄清单元运行中通过混凝沉淀去除,残余的部分胶体物可以通过过滤方式去除[9]。综合分析该试验效果,SBOT工艺在悬浮物(SS)去除方面具有稳定性高等优点。

4结论

(1)应用SBOT工艺,可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溶解氧含量为3mg/L)。重铬酸盐指数(CODCr)平均去除率为86.2%,氨态氮(NH4+-N)的总体去除率为99.2%,总氮(TN)的总体平均去除率为75.6%,总磷(TP)的总体平均去除率为91.1%,悬浮物(SS)的平均去除率为91.8%。与传统生化工艺相比,基于SBOT工艺的排污水处理方式具有稳定性高、效果良好等优点。(2)在澄清单元运行过程中,可以投加聚合铝铁进行水解反应,以产生氢氧化铁[Fe(OH)3],吸附磷酸根生成磷酸铁(FePO4)等难溶化合物。同时,通过混凝沉淀方式,可以去除悬浮物(SS),提高了试验效果。

参考文献:

[1]肖艳.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达标外排处理试验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21,35(4):34-38.

[2]杨秀美,郭莹,廖健.工业污水排放监测与水质预警研究综述[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5):42-44.

[3]郑思伟,唐伟,闫兰玲,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协同控制温室气体的核算及排放特征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41(5):556-559+583.

[4]杜葆强,张朝阳,胡明明,等.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试验研究[J].全面腐蚀控制,2021,35(2):36-41.

[5]马岚.电容去离子技术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脱盐实验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

[6]许振华,李会鹏,张建华,等.结晶软化处理技术用于电厂循环水补充水处理的试验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20(9):40-42.

[7]金文龙,乐晖.强降雨对昆承湖总磷浓度的影响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21,47(5):123-125+139.

[8]李碧莹,马晓娜,田会芹,等.盐度对养殖水体中总氮总磷浓度测定的影响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21,43(5):127-135.

第6篇

按照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构建有效的教学过程,要注重给学生创建“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做到在向学生有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达成,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学科知识实现同步健康成长.

2“蒸发”的教学设计

“蒸发”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时刻影响着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这里,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相关实验和探索活动,试图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既让学生牢固掌握“蒸发”的规律,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有用和生活快乐.

2.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互动]教师让学生先用棉花蘸上酒精在桌面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再观察桌面上字迹的变化,并与同桌同学讨论和思考以下问题:(1)桌面上的名字很快消失了,但同时闻到了酒精的气味,你怎样看待这一变化?(2)这个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哪种物态变化?(3)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得出“蒸发”的定义: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汽化现象.

设计意图:利用“写在桌面上的名字很快消失了”这一“奇怪”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构建讨论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例举类似现象,然后归纳总结得到“蒸发”的定义,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2科学探究,学会研究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分组共同进行交流讨论和科学探究.

实验探究一: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学生猜想]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有哪些因素?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报告本组猜想的结果.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总结学生猜想的结果.猜想的结果可能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气压的高低等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分类的能力.

[学生探究]主要就“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三大因素对“蒸发”的影响因素展开探究(其它因素的影响留作学生课后探究),每个学习小组探究一个因素.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控制变量法”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和完善,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探究方案.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设计方案:

[探究活动一]探究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对蒸发的影响

设计对比观察实验:只改变“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这一个因素.例如,用滴管同时在A、B两块玻璃片上分别滴上相同质量的一滴酒精,再用玻璃片C把玻璃片A上的酒精刮开(即增大酒精和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记录玻璃片A和B上的酒精蒸发完需要的时间t1和t2,由t1和t2的相对大小判定“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如何影响蒸发的快慢.

[探究活动二]探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对蒸发的影响

设计对比观察实验:只改变“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这一个因素.例如,用棉签蘸冷水在桌面左右两边各涂上一个水圆斑,分别以大小不同的风速向两个水圆斑的表面吹风,记录两个水圆斑蒸发完需要的时间t3和t4,由蒸发时间t3和t4的相对大小判定“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如何影响蒸发的快慢.

[探究活动三]探究液体温度的高低对蒸发的影响

设计对比观察实验:只改变“液体温度的高低”这一个因素.例如,取两根相同的棉签分别放入冷水和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棉签的温度和水温相等,再用两根棉签(蘸有冷水或沸水)分别在桌面上轻轻涂两个相同的水圆斑,记录两水圆斑蒸发完需要的时间t5和t6,由蒸发时间t5和t6的相对大小判定“液体温度的高低”如何影响蒸发的快慢.

[学生活动]各个学习小组分组按照大家制定的方案进行探究,并评价本组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再派代表向全班报告本组的探究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重点让学生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开展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实验探究二:蒸发是否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教师活动]在探究活动三中,同学们发现冷水和沸水都能蒸发,水在其它温度下能否产生蒸发呢?请大家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探究活动四]探究水能否在不同温度下产生蒸发

一个可选的探究方案:采用酒精灯给一烧杯中的水加热,并取一棉签放在水中一起加热,使水的温度分别到达30 ℃、40 ℃、50 ℃、60 ℃、70 ℃、80 ℃时,用该棉签分别蘸水在桌面的不同位置轻轻涂水圆斑,观察各水圆斑是否发生蒸发现象.

学生分组探究在以上不同温度下的水圆斑能否产生蒸发.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探究结果并得出结论:液体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设计意图:构建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手脑并用的能力.

实验探究三:蒸发是否要吸热和是否具有制冷效应

[学生体验]学生在手背上擦上酒精,体验酒精蒸发过程中的感觉.

[学生观察]取两只相同的温度计,使它们的表面都处于干燥状态,用风扇同时吹这两只温度计,观察这两只相同的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现象:两只干燥的温度计示数都不变.)再将其中一只温度计的玻璃泡包上蘸有酒精的小棉团,放在风扇旁边用风吹,观察该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现象:该温度计的示数迅速降低.)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液体蒸发要吸热且具有制冷效应.

设计意图:构建“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学以致用,培养能力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有哪些办法可以使湿衣服干得更快?(方法有:摊开,放在太阳下晒,放在火炉旁边烤,用“电吹风”吹等等)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为什么穿着被雨淋湿的衣服很容易患感冒?为什么游泳上岸后会感到比在岸上的人冷一些?在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常在地面上洒一些水?(原因是:蒸发要吸热,具有制冷效应.)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为了减小水果中水分的蒸发,即水果保鲜,可以采取哪些保鲜的办法?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可以采取的保鲜办法有:用塑料薄膜袋把水果装好密封,冷藏等等)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夏天移栽树苗时,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可以采用哪些办法?并说明其原因.(可采用的方法有:剪掉树叶减少蒸发面积;在树苗上盖上黑色有小孔的网状透气膜或者搭一个遮阳棚以便减弱阳光对树苗的照射;在树苗根部多浇水或者给树苗打营养液点滴等等)

设计意图:利用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事例,构建讨论和思考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把湿衣服等快速弄干的通常做法,知道穿被雨淋湿的衣服很容易感冒的原因而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掌握水果保鲜、夏天栽树等可采取的有效做法,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亲切、有趣、有用.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与蒸发有关的事例或做法?请对它们进行评价,并分别对它们提供改进的思路或者更多的做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训练学生的评估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讲授]水分通过植物活体表面进行蒸发的过程称为蒸腾.蒸发蒸腾可以产生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动力,该动力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并可以到达包括植物体顶部在内的任何部位,蒸发蒸腾还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从而避免阳光灼伤叶片.也正是因为蒸发蒸腾的作用,使得人们夏季从露天走进树林会有凉爽的感觉.

设计意图:向学生展示蒸发在植物体生长过程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热爱之情,并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

[教师讲授]蒸发式冷风机又称节能环保空调,是一种集降温、换气、防尘、除味于一身的蒸发式降温换气机组.它可以给企业车间、公共场所、商业娱乐场合带来新鲜空气和降低温度,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节能和环保,它是一款无压缩机、无铜管的环保产品,主要的核心部件是蒸发式湿帘(多层波纹纤维叠合物)和一个电机,它的耗电功率只有传统空调的1/8.蒸发式冷风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水蒸发具有制冷效应”,即让水泵不断地将水流送到湿帘纸表面,室外空气通过湿帘纸吹入室内,水流在湿帘纸周围产生蒸发,水蒸发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而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从而制造出凉爽而清新的风.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蒸发可以制冷的规律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冰箱,使家中剩余的饭菜在短期内不变质,制好后并使用,检验自制冰箱的保鲜效果,再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工作原理和实践体会写成小论文贴到“学习园地”供大家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蒸发式冷风机的工作原理和环保功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向学生展示蒸发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热爱之情,并通过学生课后设计和使用简单冰箱来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4归纳总结,把握重点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然后板书:

(1)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3)蒸发要吸热,且具有制冷效应.

第7篇

错误中总会有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比较深,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学生的智慧,充分展示出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学中我们会惯性地排除万难,唯恐在教学中出现失误,然而当我们在课堂上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失误”,那么这时我们就当抓住失误,让失误有所生成。

四年级上册“溶解得快与慢”研究“碾碎物质颗粒大小是否能加快物质的溶解”,教学时为学生准备了方糖,采用对比实验规范水量、水温、方糖等条件一致加以探究,但学生的探究出现了多种不同结果:1.碾碎的方糖和整块方糖溶解的速度几乎差不多。2.整块的方糖比碾碎的方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甚至更快。面对这样的结果,可以说“事实”悖于理论。此时如何处理这样的尴尬,刚好看到原先准备的冰糖,于是以冰糖为材料,严格控制材料,通过研磨碾碎冰糖颗粒及整块冰糖进行对比,结果为“碾碎冰糖颗粒能加快冰糖的溶解”,至此学生对之前的预测才恢复了信心。由于时间限制课堂上我与学生共同总结了结论为“对于部分物质,碾碎其物质颗粒大小能加快其溶解的速度。”课后通过研究,发现可能因为方糖结构松散,用其进行研究效果欠佳,所以研究时应该采用单晶冰糖效果明显些。而正是这失误给了我一个警醒,我们应当准备充分,严谨至教,当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失误我们应该灵活化解,努力做到严谨科学化。

二、练智慧对话生成教育机智

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的必然选择,而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交流是打造高效课堂关键,我们应当充分地把握好每一次谈话,让每一次谈话有所生成。

来看顾超老师执教的“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教师早有准备地抛出问题“在一块磁铁上吸上另一块磁铁,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会怎样变化?如果继续吸上磁铁,磁力大小又会怎样变化呢?”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展示各自的预测。课堂上顿时呈现了几种不同思维的碰撞――“老师,我们组觉得吸回形针的个数(磁力大小)会随增加相吸磁铁数量的倍数而成倍增加”;“我们组觉得继续增加相吸磁铁的数量,磁力大小肯定会变大的,但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第二块磁铁可能会把第一块磁铁的磁力吸掉点,这样它们的总磁力应该不会成倍地增加”;“我们组觉得后面增加的磁铁会把前面磁铁的磁力吸掉,这么多磁铁的磁力会相互抵消,使总的磁力反而减少。”此时顾老师也不急于肯定或否定学生的任何一种观点,继续他的对话“如果预测增加磁铁数量磁力大小也会随之增加,那么实验操作时在第一次挂回形针个数的基础上可以怎样挂回形针?如果磁力大小是减小的,那么可以在第一次实验时挂回形针个数的基础上怎样挂回形针?”师生在又一次地对话中总结而出“实验时可以根据预测在第一块磁铁吸回形针个数的基础上直接进行适量地增、减。”此时的学生已然蠢蠢欲动,他们急切地渴求证实自己的预测,学生的主动探究,当然使他们更专注于实验操作、数据分析,他们的发现也就水到渠成了。更可贵的是,经历了猜测与实测间的差异,学生的记忆是更为深入的,理解是透彻的。

三、行创新治教生成魅力教学

1.更新实验材料。合适的科学实验材料是顺利进行探究活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如果我们不断创新实验材料,我们的课堂也会流光溢彩。

“热是怎样传递的”相比传统教学,浙江一位名师更新传统材料使用了“蜡烛环”完成实验探究――同等大小、厚薄均匀,学生通过在一定距离处挂上多个蜡烛环亲眼见证“热的传递”,有效地避免了因凡士林涂抹的量不等而引起的实验误差,且学生直接悬挂烛环,操作简便,实验结果更为科学严谨。

2.创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当我们抓实此细节,以创新地理念设计教学,我们的课堂也会焕发无穷的魅力。

第8篇

关键词:采油厂;开展管理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TE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笔者就所在的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为深化管理创实践,激发全员管理创新热情,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尝试探讨如何开展管理创新实践工作。

一、为何要开展管理创新实践

(一)管理创新活动主体单薄

2013年以前,管理创新活动主要在作业区大队中开展,活动主体多数是主体生产单位人员,厂机关部门及科研单位的成果虽然每年都有一些,但没有形成优势,应该说大多数人员还没有介入管理创新工作。为了解决管理创新活动主体单薄问题,我厂以全员性管理创新活动开展为主线,拓展管理创新层面,增加厂机关部门管理创新点项,管理创新主体由基层单元向全厂多员转化,目的是形成全员管理创新人力资源强势。

(二)管理创新活动水平失衡

从第二采油厂2013年以前获得公司级以上管理现代化41项成果奖项来看,主体生产单位成果占79.9%,机关部室及科研单位成果仅占20.1%,出现了管理创新活动水平不均衡、获奖率严重失衡现象。为了使全厂各单位及机关部门管理创新活动效果较为均衡、获奖成果接衡,我厂通过推行全员创新长效管理方式,将机关部门及科研单位管理创新由活动程度不够向创新能力足够转化,使机关部门及科研单位逐步拉近和赶超矿大队的管理创新水平。

(三)管理创新工作驱动不够

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油田企业发展的两个驱动载体,管理创新是构建驱动保障机制,技术创新是增加驱动前行动力,只有两者互相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企业才能持续有效发展。2013年之前,我厂的科技工作达到了全员参与、整体不断推进,而管理现代化主体较少、工作驱动不够。为了解决管理创新工作驱动不够问题,我厂围绕管理创新工作,不断激发全员的创造性,以此逐步形成全员管理创新体系,加速推进全厂管理创新活动开展。

二、开展管理创新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以课题立项为出发点,注重“三个结合”,做好管理创新的事前引导

课题立项是管理创新计划性的体现。我矿在持续抓管理创新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注重事前引导,坚持课题立项的“三个结合”,不断增加管理创新工作的计划性。引导课题立项与油田开发紧密结合,针对注采矛盾日益突出的实际,将油田开发定为管理创新课题立项的重点关注领域,引导油田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想创新思路、寻创新途径。

(二)以突破发展为着眼点,注重“三个探索”,做好管理创新的事中指导

突破发展是管理创新实效性的展现。第二采油厂面对多套系统、多项工作中的各类问题,围绕“三个探索”,做好管理创新活动的事中指导,不断增加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效性。指导基层单位,探索管理创新模式。

(三)以成果总结为落脚点,注重“三个提升”,做好管理创新的事后辅导

成果总结是管理创新经验性的呈现。在每年的油田基层管理创新成果总结中,第二采油厂采取管理创新活动事后辅导的方式,注重“三个提升”,不断增加管理创新工作的经验性。逐项辅导,不断提升获奖成果数量。为了全面展示油田基层各单位的管理创新活动情况、不断提升项目负责人的总结能力,每年底,管理创新主管人员针对成果文字稿进行逐项初稿审核、逐个成果辅导,使管理创新多数课题立项都得到了全面总结;集中辅导,全面提升获奖成果质量。在每年的年终成果撰写中,将活动总结全面、撰写质量较高的成果集中展示,在评价认可的同时,分别讲成果质量提升方法。针对活动总结欠缺、撰写质量偏低的成果,进行集中讲评,指出存在不足,明确整改思路;重点辅导,努力提升获奖成果层次。作为国有企业的生产点位、石油系统的基层单位,为了保持申报高层次成果的获奖成功率,在扎实推进、持续开展管理创新活动的同时,抓住上报高层次成果的参评机会,采取专项成果定专人重点辅导的方式,从成果格式、内容、附件等多项要求上精细修改,确保了上报成果的高质量、高标准。

三、开展管理创新实践活动的实施效果

通过开展机关与基层互动、干部与员工联动的全员管理创新长效活动,连续多年取得多项管理创新成果,成效显著。

(一)管理创新工作得到持续规范与运作

第二采油厂在全员管理创新活动中,通过以课题立项为出发点,做好管理创新的事前引导;以突破发展为着眼点,做好管理创新的事中指导;以成果总结为落脚点,做好管理创新的事后辅导,全员管理创新活动得到规范运作、持续发展,三年来,总结提炼的管理创新成果,荣获公司级成果奖41项,省级、行业部级成果奖9项,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3项,获得国家专利6项。充分调动了管理干部能够主动思考管理难题,技术人员能够积极攻破技术瓶颈,岗位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二)管理创新经验得到广泛交流与推广

通过召开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会,由各单位讲解本单位优秀的管理经验及做法。如电力维修大队宣讲的优化劳动组织的电力运维工区无人值守专业化管理模式;第一作业区的修旧利废基地展现的是多年专业化修旧人员的集中、手段的集成、机制的集汇,精细修旧优势越来越明显。这些管理创新经验迅速在全厂得到推广,使我厂的管理创新手段应用得以深入延续与广泛拓展。

第9篇

关键词:印染 废水 碱减量 生物膜

Abstract: The CODcr and alkali content in the wastewater discharged from printing and dyeing mills are very high.A new process was tes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wastewater from alkali-decrement in a printing and dyeing mill using industrial spent acid,scrap iron and carbide slag.The pH value range of acid eduction,the iron-carbon reaction tim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reament using biological membrane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process and activated sludge SBR proces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Dcr removal rate exceeded 72% when the PH value range of acid eduction was 3~4;the CODcr removal rate exceeded 62% when the iron-carbon reaction time was 20~30min;the treatment result by biological membrane SBR process was better than the result by activated sludge SBR process.

Key words: printing dyeing;wastewater;alkali decrement;wastewater treatment;biological membrane

化纤印染厂生产排放印花染色废水和碱减量生产废水。涤纶仿真丝纤维在高温、高碱度条件下被减量,PTA溶入碱液中。碱减量废水中CODcr和碱含量极高,给废水处理增加难度[1][2]。本文提出一种应用工业废料的碱减量废水处理新技术,实验研究表明有效、可靠、廉价,适合印染碱减量废水处理。

1 实验工艺

实验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取铸铁屑,用5%盐酸浸泡清洗,加1%JHH活化剂溶液浸泡6h后,装入微电解柱待用。SBR槽各投加活性污泥2L,其中2槽悬挂30%软性填料,污泥驯化2周,周期COD去除率约80%~85%,待用。

2 静态实验结果和讨论

2.1 酸析静态试验

水质:碱减量废水,No.1:NaOH 2.4%,COD 8854mg/L,BOD5 1845mg/L, SS 350 mg/L;No.2:pH 14,COD 6524 mg/L,BOD5 1283 mg/L, SS 136mg/L。

表1 碱减量废水酸析点对COD 和 BOD5/COD的影响 碱减量废水实验PH 12 10 8 6 4 3 2 1 No.1废水 COD/(mg.L-1) 8765 8271 8135 7878 3377 1684 1534 1454 BOD5/COD 0.21 0.21 0.22 0.24 0.26 0.34 0.36 0.35 SS/(mg.L-1) 235 478 554 658 457 145 254 387 No.2废水 COD/(mg.L-1) 6218 6149 5672 5132 2984 1246 1114 1064 BOD5/COD 0.22 0.23 0.26 0.26 0.29 0.31 0.32 0.33 SS/(mg.L-1 354 354 489 562 396 231 235 356

利用染料化工厂65%废酸,调节碱减量废水PH。表1结果显示,加酸量越大,PTA去除越多。酸析点PH<3时,COD去除率>80%,BOD5/COD>0.30,SS也明显降低。

2.2 微电解静态实验[3]

2.2.1 PH对铁耗和BOD5/COD的影响

按pH值为1、2、3、4、5制备碱减量废水酸析沉淀上清液2L。在微电解柱加入1.5L已活化铸铁屑,微电解反应0.5h 。实验反应条件:出柱废水①:微电解柱静止;出柱废水②:微电解柱置于振荡器上;出柱废水③:微电解柱静止,通空气10mL/(cm2.min);出柱废水④:微电解柱1.5L铸铁屑中均匀添加10%Φ 0.5~Φ1mm焦炭并置于振荡器上。微电解处理后碱减量废水测定总铁,用电石渣中和至PH9,充分搅拌0.5h,静沉1h,取上清液测定BOD5、COD。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碱减量废水PH与微电解柱铁耗、BOD5/COD的关系 进柱废水PH 5 4 3 2 1 进柱废水BOD5/COD 0.18 0.21 0.20 0.21 0.23 出柱废水1 PH 5.5 4.5 3.8 2.6 1.4 总铁/(mg.L-1) 305 463 754 1065 3932 COD去除率/% 28 31 60 64 73 BOD5/COD 0.35 0.42 0.46 0.51 0.58 出柱废水2 PH 5.4 4.6 4.1 2.9 1.7 总铁/(mg.L-1) 547 652 1589 2648 4553 COD去除率/% 32 51 65 73 78 BOD5/COD 0.51 0.48 0.49 0.52 0.51 出柱废水3 PH 5.6 4.7 3.9 2.8 1.7 总铁/(mg.L-1) 536 706 1830 2365 3985 COD去除率/% 35 53 66 68 81 BOD5/COD 0.42 0.49 0.52 0.43 0.53 出柱废水4 PH 5.5 4.5 3.9 2.9 1.7 总铁/(mg.L-1) 536 560 1378 2312 4011 COD去除率/% 36 45 63 71 73 BOD5/COD 0.43 0.48 0.46 0.50 0.52

铸铁屑中含有铁和炭,在酸性溶液存在条件下,形成一个个以铁为阳极、炭为阴极的微原电池,产生如下电极反应:

阳极Fe-2eFe2+

E0+(Fe2+/Fe)=-0.44V

阴极2H+2e2[H]H2 E0(H+/H2)=0V

Fe2+在碱减量废水中将被作为混凝剂使用。OH-是一种羟基自由基,可氧化多种有机物。PH影响微电解的电极反应速度和电极反应产物生成。电极反应进行使OH-大量增加,导致PH上升。当PH升高1.5左右后,其上升速度趋缓。

不同条件对微电解废水总铁影响较大。其中高频率振荡时改善电极表面条件最为有利,氧化还原反应得到加速,铁离子进入溶液速度加快。曝气充氧条件下,氧的大量加入并未对电极反应明显加速。OH-的增加也没有对BOD5/COD产生推动作用。当微电解柱加入10%焦炭时,其处理效果也没有提高。

分析实验结果数据发现,只要出柱废水pH提高0.6以上,总铁在652mg/L以上,就可保证COD去除率>5.5%。

2.2.2 反应时间对铁耗、BOD5/COD和混凝效果的影响

备已酸析碱减量废水6L(pH3,COD4 846mg/L,BOD5/COD 0.25),加入微电解柱作HRT实验。测定微电解柱出柱碱减量废水总铁,用电石渣调节至pH9后,测定上清液的BOD5/COD。再取微电解柱排出碱减量废水,以10%比例加至印染废水(pH7.6,COD1358mg/L,BOD5/COD 0.02,,色度800倍)中,加电石渣调至PH8.5,测定微电解柱出柱碱减量废水的混凝效果,实验结果如表3。

实验发现,当HRT>40min时,COD去除率大于62%,色度去除率大于80%,BOD5/COD有很大提高。利用铸铁屑微电解产生Fe2+,在每吨碱减量废水加1~3kg废铁屑,水量占10%时可产生理想混凝效果,费用约0.07~0.21元/t印染废水。

3 SBR对比实验

对碱减量废水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两种SBR工艺比较。HRT分配研究中,使用图2所示SBR时序。每次实验加入混凝沉淀后印染废水6L(PH7.8,COD1685mg/L,BOD5 339mg/L,色度240倍。实验结果见图3、图4、表4。

表4 SBR 运行实验终点印染废水BOD5/COD值   时序Ⅰ 时序Ⅱ 时序Ⅲ 时序Ⅳ 生物膜法 SBR 16/177 18/109 15/93 10/185 活性污泥 SBR 21/158 20/136 16/124 11/215

图2时序Ⅰ为典型的“兼氧—好氧”处理工艺,通过6h兼氧段、7h好氧段使COD达标去除。时序Ⅱ采用“兼氧1-好氧1-兼氧2-好氧2”工艺,其COD去除率比时序Ⅰ高。时序Ⅲ的COD去除率最高。对照时序Ⅳ,COD降解曲线虽呈现陡峭状,但是长达13h的好氧只能使COD降到185~215mg/L,BOD510~11mg/L。对照图4、图5,两种SBR工艺的生化降解趋势大致一致,膜SBR的降解能力优于泥SBR。

考验SBR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实验结果见图5。泥SBR槽加入碱减量废水后,COD曲线为一直线,说明活性污泥呈不可逆转死亡。膜SBR槽在曝气6天后,COD曲线微微下倾,8天后COD降至148mg/L。说明附着型活性污泥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大于悬浮型活性污泥。

4 动态试验

4.1 微电解柱连续运行动态实验

在微电解柱中投加铸铁屑1.5L,以HRT 0.5h,0.2L/h流量连续运行1个周期后,用JHH活化剂活化铸铁屑,每2天增添铸铁屑。测定碱减量废水出柱废水参数见表5。进柱废水:pH 3.2,COD 1567mg/L。

表5 微电解柱连续运行动态试验数据 时间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数据 COD去除率/% 总铁

/(mg.L-1) COD去除率/% 总铁/(mg.L-1) COD去除率/% 总铁/(mg.L-1) COD去除率/% 总铁/(mg.L-1) COD去除率/% 总铁/(mg.L-1) 周期1 82 806 79 736 73 802 72 786 76 811 周期2 65 653 68 702 71 658 65 657 72 735 周期3 64 725 65 698 68 712 71 721 69 681

动态试验中,在保持进柱废水PH3.2条件下,周期运行中处理效率基本均衡,铸铁屑表观晶亮,疏松。观察出柱废水发现,水中有少量焦炭粉末悬浮,应是铸铁屑中析出,其量为6~16mg/L,中和后焦炭末与亚铁絮体混合不能分离。3个周期连续实验表明,在保持一定运行条件下,微电解柱可以保证正常运行,未出现钝化、堵塞、处理效率下降问题。COD去除率64%~82%;总铁量653~811mg/L。

4.2 碱减量废水动态实验

当碱减量废水0.2L/h,印染废水1.8L/h流量作动态连续运行时,整个工艺流程的控制点可灵活调整。表5示出关键工艺参数控制于不同控制点时的运行结果。碱减量废水原水参数:NaOH0.84%,COD7884mg/L,BOD5 1452mg/L,SS 256mg/L。SBR时序见图6,时序编号同图2。 表6 不同控制点时的动态运行结果 酸析控制点PH 4 3 1 微电解柱反应时间/min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碱减量废水 PH

4.3

4.5 5.1 3.6 3.7 3.9 2.4 2.6 2.7 总铁/(mg.L-1) 427 530 675 655 728 936 645 839 1251 印染混合废水 混凝沉淀出水 PH 8.7 8.6 8.5 8.4 8.9 9.0 8.1 8.4 8.5 COD/(mg.L-1) 878 725 711 812 739 732 754 732 706 BOD5/(mg.L-1) 272 235 217 260 256 253 246 266 244 色度/倍 360 240 200 240 200 160 200 100 100 生物膜法 PH 7.2 7.0. 7.1 7.1 6.9 7.2 6.8 7.2 7.3 COD/(mg.L-1) 125 134 126 118 108 97 109 101 84 BOD5/(mg.L-1) 24 18 22 14 11 19 色度/倍 120 80 80 100 80 60 100 60 60 活性污泥BSR PH 6.9 6.8 7.0 6.9 7.1 7.3 7.1 7.1 7.2 COD/(mg.L-1) 158 164 151 139 184 153 162 125 128 BOD5/(mg.L-1) 23 21 20 13 15 15 色度/倍 160 120 120 120 120 120 100 120 120

表6数据显示,膜SBR出水COD低于泥SBR约26%。碱减量废水酸析点PH在2、3、4时,对于SBR出水并无特别影响,只对总铁和前段处理效果有影响,考虑到铁耗和管理,可选择酸析点PH3~4和微电解反应时间20~30min。

5 结论

① 印染碱减量废水经废酸酸析后,在酸析点pH3~4可使COD去除率大于72%,BOD5/COD提升到0.3以上。

② 酸析处理的碱减量废水去除了PTA和部分COD,进微电解柱作20~30min铁碳反应,出柱废水可作为混凝剂对其他印染废水作混凝处理,色度去除率大于80%,COD去除率大于62%。

③ 生物膜法SBR工艺具有比活性污泥SBR更佳的处理效果,采用“好氧1-兼氧-好氧2”运行时序,可实现碱减量废水的达标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国庆.仿真丝生产中碱减量及染整废水的治理[J].环境保护,1998,(2):21~23.

[2]全国红.印染废水的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J].给水排水,2000,(2):40~42.

第10篇

1高产创建关键技术

1.1播种

一是选用良种。主推品种为西农928、长旱58、运旱20410。二是深翻改土,精细整地。在夏闲期深翻蓄水、耙耱保墒的基础上,播前10 d左右浅耕或旋耕,做到地上地下无土块、无根茬、无杂草、上虚下实、地面平整[1]。三是做到适期半精量播种。9月15—20日播种,播量150~180 kg/hm2,全面实施机械趁墒条播技术,播深3~4 cm。推广种子包衣、药剂拌种、土壤处理等技术,防治地下害虫[2]。

1.2肥分管理

根据地力水平和目标产量确定施肥量,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氮、磷、钾、中微量元素相配合。按照每生产小麦100 kg需纯氮3 kg、五氧化二磷1.5 kg、氧化钾3 kg计算施肥量。一般产量为4 500 kg/hm2的地力水平施纯氮172.5 kg/hm2(折合尿素375 kg/hm2)、五氧化二磷108 kg/hm2(折合普磷900 kg/hm2)、氧化钾30 kg/hm2(折合硫酸钾60 kg/hm2),改“一炮轰”为氮肥后移,即70%氮肥作基肥,30%氮肥作追肥。早春地面解冻后根据苗情长势进行耧施化肥,一般施尿素112.5~150.0 kg/hm2,破除板结,促进苗情转化升级[3-5]。

1.3田间管理

一是预防冻害。春霜冻害多发生在惊蛰之后小麦返青拔节期(3—4月),低温冷害一般在4月上中旬发生。冻害发生后,要及时追肥,并叶面喷施有机活性复合肥如天达2116、碧护等,加强管理,促进小分蘖快速生长,可减轻冻害损失。二是化控防倒。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小麦拔节前叶面喷20%的壮丰胺或多效唑溶液,对降低基部节间长度、提高茎秆弹性和增强抗倒伏能力有良好效果[6]。

1.4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返青期至灌浆期及时防治条锈病、白粉病、红蜘蛛、蚜虫等,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达到追肥、杀虫、防病的综合效果。冬前化学除草。在中耕除草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小麦化学除草,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日平均气温10 ℃以上时(小麦分蘖期)进行,用75%苯磺隆15~18 g/hm2对水450~750 kg,或10%苯磺隆120~150 g/hm2对水450~750 kg。小麦在蜡熟期及时收获,效果最佳。

2高产创建措施

2.1提高产量,良种良法相配套

高产创建的目标是要提高产量,应当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作为主要目标,从而实现产量的提高。通过示范活动的带动作用,促进全县小麦增产增收。立足实情,通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扩大示范区域,有效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最终实现全面增产增收。同时,彬县坡川塬并存,地处黄土塬梁沟壑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坚持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成果相结合。目前,小麦是种植业的第一大产业,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存在诸多困难,为了把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推向新阶段,应当突出县域农业特色,进行生产实践尝试,采取良种良法相配套,坚持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成果相结合的途径。

2.2强化技术服务,进行技术创新

高产创建的核心是加强指导,集成技术,不断强化技术服务。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品种技术、增产增收,组织专家和技术力量,探索有效模式,对技术进行集成转化利用,推广配套关键技术,广泛宣传、发放培训材料,通过挂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效果,促进技术集成应用。此外,高产创建的突破口是技术创新。农民在实践中受到缺水的自然现状困扰,盲目施肥,当务之急就是破解生产难题,充分利用水资源,力争实现肥料投入均衡。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进行创新研究,实现技术发展飞跃。

2.3加强协作,优化服务

各级部门应多方协调合作,提高服务水平,重视高产创建活动。要发挥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效益,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实现多方协作,共同推进,采取政策激励、行政手段、技术支持等多种途径。高产创建是投入和产出等生产过程的综合成果,是一项农业系统工程,应当推广技物综合型示范推广模式,以物质投放来辅助技术服务,以利益驱动来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示范质量和辐射带动效果。

2.4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投入

小麦高产创建活动要实现大幅度推进,应当加大投入力度,从而加强旱作农业技术应用、病虫害综合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实施。通过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对技术和项目进行集成,进一步建立种植大户带动的模式,树立典型进行扶持,提高生产资料的物化投入效果。

2.5广泛宣传,调动群众积极性

通过广泛宣传,调动群众积极性来加快高产创建活动实施。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培训,使群众的参与意识提高,才能使农业技术被农民最终接受并且应用,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率。一方面积极提高项目区群众的科技素质,另一方面在高产创建活动过程中进行广泛宣传培训,从而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促进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

3成效

3.1总结出旱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根据彬县目前耕作制度和实际情况,总结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探讨了提高其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实现技术配套,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基础。通过百亩核心攻关田、万亩示范片的典型示范,大力推进小麦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带动全县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

3.2完成创建目标

2009—2010年和2010—2011年彬县在底店镇和水口镇累计建立万亩示范片4个(次),面积2 825.31公顷次,平均产量4 950~5 250 kg/hm2,比全县平均产量增产778.5~1 014.0 kg/hm2,增值1 588.5~2 068.5 元/hm2,总增产2 532.2 t,总增值516.6万元;在张家堡村和晁家塬村累计建立百亩核心攻关田4个(次),面积75.73公顷次,平均产量5 400~6 300 kg/hm2,比示范镇小麦产量4 795.5 kg/hm2增产604.5~1 504.5 kg/hm2,增值1 233~3 069元/hm2,总增产79.9 t,总增值16.3万元;示范带动全县小麦1.46万公顷次,平均产量4 993.5 kg/hm2,比全县平均水平增产790.5 kg/hm2,增值1 612.5元/hm2,总增产11 541.3 t,总增值2 354.3万元。总之,项目区高产创建成果显著,农民种植小麦信心大增,为今后整县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辐射带动明显,社会效益显著

一是单位面积产量明显提高。2011年全县小麦平均产量为4 152 kg/hm2,比2010年增加282 kg/hm2,增幅为7.3%。二是培养扶持了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重点技术实现全部入户,示范区农民每户掌握新技术3~4项,调动了农民采用农业科技技术的积极性,激发了周围群众学科学、用技术、依靠科技发展粮食生产的热情。

4参考文献

[1] 燕敦方,张浩.小麦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75,84.

[2] 郝明杰,谭丽萍,纪平忠.旱地春小麦200 kg/667 m2规范化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118-119.

[3] 赵广才,刘利华,张艳,等.肥料运筹对超高产小麦群体质量、根系分布、产量和品质的效应[J].华北农学报,2002(4):82-87.

[4] 罗鹏,祁峰,汪庆昌,等.谈谈小麦施肥的原则[J].种业导刊,2007(4):22.

第11篇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C3、C4对监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的意义。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92例在我院SLE确诊患者在其SLE缓解期、活动期分别进行补体C3、C4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显示血清C3、C4在SLE活动期呈显著性下降(P<0.05),下降幅度分别为46%、25.6%,C3水平降低更为显著;C3、C4下降结果超过5%者分别为78例、32例,选定人群中C3下降更为广泛。构建C3、C4监测SLE活动性的ROC曲线,C3下面积为0.784,C4为0.541。结论 血清C3可作为用于监测SLE活动性的指标之一,血清C4监测意义劣于C3。

[关键词] 补体系统;C3;C4;系统性红斑狼疮

Association study of serum complement C3,C4 level and the disease activity of SLE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gnificance of serum complement C3,C4 changes in monitoring the disease activity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Methods Ninety-two in-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were evaluated with SLE activity index.The serum levels of C3,C4 were examined respectively in active phase and remission phase.Then analysis was conducted.Results In active phase,the levels of serum C3,C4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extent of serum decreases were 46%(C3),25.6%(C4),respectively,and the decrease in C3 level was more significant.The numbers of people with serum decrease over 5% were 78(C3),32(C4),respectively,and the decrease in C3 was more extensive.Draw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to sh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C3,C4 and SLE activity,and area under curve(AUC) of C3 was 0.784,AUC of C4 was 0.541.Conclusion Serum C3 can be used as a good marker to monitoring SLE activity,while serum C4 cannot be as good as C3 in monitoring SLE activity.

[Key words] complement system;component 3;component 4;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补体是存在于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补体系统由30多种血浆蛋白和血细胞受体组成,约占血清总蛋白的10%,其中C3在血清中含量最高,是在补体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3条补体激活途径都要经过C3活化才能实现。C4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被C1s激活后大部分成为C4b参与C3的激活。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形成沉积或激活补体造成组织损伤。血清C3、C4降低,有助于SLE的诊断,并提示狼疮活动,其阳性率约为80%[1]。

本试验选取我院9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通过对其活动期和缓解期的血清分别进行血清C3、C4测定,分析测定值在SLE活动期和缓解期的变化,研究血清C3、C4测定对监测SLE活动性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所有标本均来自于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3月间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住院患者,诊断符合美国ARA 1982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2],共92例,男5例,年龄18~41岁,平均(23.1±15.5)岁;女87例,年龄19~40岁,平均(26.3±8.4)岁。患者均由临床医师经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病例诊断等综合指标,明确诊断分期(活动期和缓解期)。以上患者均于活动期和缓解期各真空抽取静脉血5 ml,3000 rpm离心5 min后留取上层血清,待检。

1.2 仪器与试剂 美国Beckman公司IMMAGE免疫分析仪,免疫散射比浊法;试剂为Beckman公司配套试剂。我实验室正常参考值范围是C3 85~193 mg/dl、C4 12~36 mg/dl。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并应用ROC曲线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血清C3、C4活动期与缓解期测定结果 血清C3缓解期均值为(117.3±46.1)mg/dl,活动期均值为(64.2±51.7)mg/dl,活动期血清C3水平较缓解期更低,下降约46%,92例患者中下降水平超过5%的共有78例,占总人数的84.8%;血清C4缓解期均值为(16.8±7.4)mg/dl,活动期均值(12.5±8.3)mg/dl,活动期血清C4水平也较缓解期有所降低,降低约25.6%,其中92例患者中C4水平下降超过5%的患者共32例,占总数的34.8%。比较C3、C4分别在缓解期和活动期的测定值,进行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C3、C4均发生了显著性降低。见表1。表1 C3、C4活动期与缓解期测定结果注:*结果下降人数,表中统计对象为(缓解期测定值-活动期测定值)/缓解期测定值>5%的患者人数。5%是本次试验人员考虑到仪器日间差异、患者自身基础情况波动等因素,人为暂定的统计界定值

2.2 C3、C4监测SLE活动性的ROC曲线 选取(缓解期测定值-活动期测定值)/缓解期测定值>5%的结果,计算A=缓解期测定值-活动期测定值。依据试验患者所处病程和A值,绘制成C3、C4监测患者SLE活动性的ROC曲线(图1)。ROC曲线中,C3的AUC面积为0.784,C4为0.541,均>0.5,说明C3、C4对监测SLE活动性均有意义,但C3对于监测SLE活动性的意义更大。

图1 C3、C4监测SLE活动性的ROC曲线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可能的发病机制是,机体在外界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下,促发了异常的免疫应答,持续产生了大量的免疫复合物和致病性自身抗体,这些物质沉积在脏器中,或与补体结合形成膜攻击复合物最终引起炎症反应,使靶细胞损伤[3]。在SLE活动期,大量免疫复合物在体内形成,血清中补体系统被过度激活,大量消耗而使血清水平降低;在临床症状改善进入缓解期后,其含量又可回升[1]。因此,目前临床医生经常通过检测患者血清C3、C4水平,监测SLE患者的病情进展。

人体内的补体系统共有三条激活途径,分别称为经典、旁路和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途径,三条途径均是独立的,但都需经过C3的裂解,激活途径才能启动。因此,C3是所有补体介导炎症反应的必需因子和汇合点,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可达550~1200 μg/ml。C4正常血清含量比C3低,约200~500 μg/ml,不参加旁路激活途径,是C1的作用底物之一。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清C3、C4的含量相对恒定,我们以前的试验也证实,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其含量基本无影响[4],只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急性炎症反应时发生变化,因此,虽然SLE的发病率女性远远高于男性,本试验所选取患者中的男、女比例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补体C3、C4降低出现的低补体血症,是免疫复合物性疾病及其是否活动的重要标志。本试验中共选取92例患者,比较缓解期与活动期,其中有78例血清C3下降超过5%,占总人数的84.8%;32例血清C4下降超过5%,占总数的34.8%,以上可见血清C3在活动期的下降比C4降低更为普遍。血清C3缓解期均值为(117.3±46.1) mg/dl,活动期均值为(64.2±51.7) mg/dl,平均下降约46%;血清C4缓解期均值为(16.8±7.4) mg/dl,活动期均值(12.5±8.3)mg/dl,平均下降约25.6%,两者降低水平P<0.05,C3、C4均发生了显著性降低,但C3降低幅度更大。从ROC曲线结果可以看出,血清C3是监测SLE活动性的优秀指标,灵敏度、特异度都很好,而C4则相对较差,AUC仅为0.541,对监测SLE活动性意义不大。本实验也与Saisoong S等[5]的试验结果一致。补体降低,通常是由于经典途径或旁路途径被激活。在SLE进入活动期后,大量免疫复合物可由经典途径或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而由于C3可以通过经典途径或旁路途径激活而被消耗,C4只能通过经典途径激活,造成C3被消耗的更多,因而下降也更明显。有研究者发现[6],血清补体的降低并不与狼疮红斑的变化相一致,而与狼疮肾脏和血液系统的活动性病变平行。也有学者研究发现低补体C3、C4水平是SLE远期低存活率的唯一血清学指标[7]。由此看来,狼疮活动时补体C3、C4的作用可能不仅是参与了补体系统的激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09-915.

2 Tam EM,Cohen AS,Fries JF,et al.The 1982 revised criteria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Arthritis Rheum,1982,25:1271.

3 陶义训.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5-34.

4 谢志贤.对老年人血清补体C3、C4的测定分析.中国检验杂志,2004,5(6):536-537.

5 Saisoong S.Correlations between antinucleosome antibodies and anti-double-stranded DNA antibodies,C3,C4 and clinical activity in lupus patients.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heumatology,2006,24(1):51-58.

第12篇

根据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即将从第二阶段:分析检查、查找问题阶段,转入第三阶段:整改落实、完善制度阶段。今天,我们召开转段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对第二阶段工作进行简要总结,对第三阶段工作做安排布置。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全市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部署会议的主要精神

7月6日,全市召开了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部署会议,市委副书记杨毅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传达了全省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工作部署会议精神,总结了全市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取得的成效,对全面开展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毫不松懈地抓好理论学习,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要坚持把理论学习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要精神,把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全市经济平衡较快发展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心工作与学习实践活动与有机结合起来,坚定改革开放方向,坚定攻坚克难信心,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提升学习效果,转化学习成果,努力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严格按照“四个明确一承诺”的要求,制定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位和整改落实方案。要立足于更好地履行部门职责,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以整改措施目标化、具体化、责任化为基本要求,认真制定能解决突出问题和完善体制机制的整改落实方案。整改方案要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做到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目标和时限、明确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落实责任、对整改落实做出公开承诺的工作要求。三是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要求围绕服务基层和促进科学发展,紧密结合工作和思想实际,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突出重点抓整改、多措并举抓整改、上下联运抓整改、求真务实抓整改,特别要切切实实做好大学习就业工作。四是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要从实际需要和真正体现群众意愿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要组织专门力量,集中时间认真做好政策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清理,及时废止不适应科学发展形势、阻碍科学发展观的制度规定,修改完善总体较好、局部内容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制度规定,抓紧建立和充分论证当前迫切需要而且实践基础较好的制度,沟通协调和联动解决涉及多个层次、多个部门的制度,着眼长远地探索建立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最后,杨毅副书记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分类指导、营造良好氛围,科学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把学习实践活动紧紧抓在手上,毫不松懈扎实推进,有始有终抓好落实,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人民满意工程。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杨毅副书记的讲话精神,扎扎实实抓好我局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按照市委安排,我局学习实践活动从5月初起转入第二阶段:分析检查、查找问题阶段。在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我局严格按照市委指导组的工作安排和要求,认真做好各项“规定动作”,做到了认识上水平、分析有深度、问题摆充分、提高有目标、发展有方向的活动效果,第二阶段学习实践活动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是继续深化学习,牢固树立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工作的思想基础。坚持把学习贯穿到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突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采取中心组专题学习带动各支部集体学习,通过举行交流座谈、专题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决策部署,认真学习了省委书记白恩培同志在全省县委书记队伍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学习省、市关于加快扩大内需水利项目建设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与抢抓机遇、加快水利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现实全市水利工作的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找准制约水利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局紧紧围绕“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这一主题,采取拓宽渠道“群众提”、座谈走访“当面问”、问卷调查“多方求”、总结经验“对比找”等方法,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深入基层走访、诚请群众进机关等多种活动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共组织召开6场征求意见座谈会,分别向各科室、局属各支部、五县区务局、基层水利站、工程建设单位、水利服务单位以及离退休老干部和全局干部职工等征求意见,共发出征求意见函200份,回收195份。经对各方面意见、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汇总成7个方面共159条意见、建议。找准了我局在贯彻落实干部队伍建设“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要求方面的突出问题,找准了影响和制约全市水利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和科学发展观方面的突出问题,找准了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三是深刻剖析,认真撰写了领导班子分析报告。紧密联系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和推进水利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具体实践,紧密联系当前水利工作实际,认真撰写了《××市水利局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初稿后,先后召开了局机关各科室和局属各支部负责人座谈会,同时主动征求五县区水务局、基层水管单位的意见。按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局党组先后3次对分析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全面总结了我局近年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取得的7方面成效,形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6点共识,查找出了8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分析出了3个方面的主观原因,理清了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7项主要思路,制定了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四是精心组织,认真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委指导组关于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要求,我局在民主生活会召开前,通过采取座谈、发放征求意见通知等方式,广泛收集了局机关、局属各单位和服务对象对局领导班子的意见和建议,并将这些意见向班子成员进行了通报。局领导班子在深入学习调研和认真对照检查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了全面反思,撰写了个人发言提纲。6月19日,召开了局党员领导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局领导班子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加快建设全面实现全市水利又好又快发展”主题,紧密联系个人实际和分管工作,认真开展“四个对照检查”,重点分析查找了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局班子成员开诚布公地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主动吸取经验教训,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畅谈了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水利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了局班子科学发展领导水利工作的水平。

五是征询广泛,认真组织开展了群众评议。向基层单位、服务对象、机关各科室、局属单位干部职工代表和市级有关单位等5个方面的代表发送了评议邀请函,在充分讨论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基础上,以无记名方式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共发出测评函60份,收到回函60份,满意率为100%。

六是注重实践特色,切实做到学习实践活动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以学习实践活动推动工作,以工作引领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抓好扩大内需水利工程建设和安排部署好全年各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水利建设管理目标任务。按照“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的要求,我局始终把“三个一”贯穿于分析检查阶段全过程,局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市委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积极引导机关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努力把全局工作思路和重点统一到市委的决策上来;局领导班子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全身心投入到抢抓机遇加快建设的中心工作上来,上半年共争取资金1.4亿元,完成投资4.2亿元;局领导班子结合前阶段调研成果,科学谋划了下一段时期水利建设与发展的工作重点,努力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设,计划在年内再开工12件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解决1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总体上看,我局分析检查、找准问题阶段工作总体进展顺利,活动都按照时限规定,有条不紊地进行,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边整边改的力度还不够大,整改措施的落实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个别科室对问题的剖析还不够深入,提出的对策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个别参学单位在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们要继续进行分析检查“回头看”,采取有力措施及时改进,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三、准确把握整改落实阶段的总体要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整改落实阶段是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最为重要阶段,中央、省委和市委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整改落实阶段也是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活动能否总结出经验、创造出效果、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阶段。

按照市委部署,我局整改落实阶段时间从7月初开始到8月底基本结束。本阶段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我们要把加快扩大内需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最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抓实抓好,紧紧围绕“为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这一活动主题,着重抓好整改落实“四个环节”的工作。通过加快水源工程、病险水库除险、饮水安全、干支渠防渗等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更加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成效,下功夫解决好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集中力量办成几件群众迫切希望办好的实事,研制完善一批当前迫切需要的制度措施,更加重视抓实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努力在解决实际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确保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一是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要根据领导班子分析报告中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提出的解决措施,研究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把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工作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和制度化。整改落实方案要切实做到“四明确一承诺”,即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落实责任,对整改落实方案重要事项作出公开承诺。要按照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对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析归类,对需要解决哪些突出问题、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条件、在什么时间内解决、达到什么效果都要心中有数、一目了然。要从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完善监督等方面细化整改措施,提出完备的工作步骤和办法,增强整改落实的实效性。尤其要明确责任,由谁主管、由那个科室办理、由什么人来完成、什么时间完成,都要做出明确规定。

二是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根据整改落实方案,坚持把行动整改、制度整改同思想作风整改结合起来,把上下联动整改同左右配合整改结合起来,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和制约水利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要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住1-2件群众反映强烈并能够通过努力在近期加以解决的重点问题,加大整改落实力度,向社会作出整改承诺,集全局力量下功夫解决和寻求突破。要切实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力求在活动期间取得一批实践成果,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取信于民。特别是要鼓励工程建设单位增加就业岗位,系统内有条件的单位要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召录毕业大学生,扎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三是健全完善体制机制。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过去出台的有关水利工作发展的制度、措施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件和规定,要坚决废止,对局部内容不适应科学发展要求的规定和规定,及时进行修改完善,当前迫切需要而且实践基础较好的制度,要抓紧建立、充分论证。抓住加快水利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结合调研专题,建立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完善市水利局工作制度。抓紧对一些现行制度特别是关系水利发展大局的政策性文件、法规性文件进行清理、修订、完善,继续加大水管体制改革的指导督促力度,创新水价、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水务一体化和水资源流域管理。

四是认真做好总结、测评和考核工作。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要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等进行认真总结,形成总结报告,并对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做出安排。总结报告要在一定范围内向党员、群众通报。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学习实践活动满意度测评的方法内容、人员范围,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工作要简便易行,测评结果要真实可靠。满意度测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坚决防止盲目攀比,片面追求得高分的倾向。要根据测评结果,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对测评满意度过低的单位要进行补课,限期整改,真正把测评过程变成听取民意,促进整改,推动发展,创建群众满意工程的过程。

五是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切实抓好当前水利重点工作。抓好在建5件水源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隆阳红岩要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年内完成扩大内需投资任务,龙陵三岔河要加快导流隧洞的开挖进度,力争8月底贯通基础毛洞,腾冲甘露寺要按期完成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确保9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抓紧隆阳大小海坝、梨树岭岗等22件中型及重点小(一)型病除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力争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龙陵八0八要力争年内竣工验收;加快规划内12件重点小(一)型病除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方案编报工作,做好年内新开工准备;加快实施5.5万人的中央扩大内需饮水安全项目;继续抓好施甸旧城二号大沟等干支渠防渗、腾北中型灌区、龙陵平达小礼山节水示范项目和龙陵帮焕大沟、大红坡节水等水利工程建设。当前已进入主汛期,要切实加强水情、汛情的预测预报,全面落实防汛应急预案和防汛责任制,严格执行防汛值班制度,加快腾冲山洪灾害防治试点工程建设,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期间的防汛安全,为国庆60周年营造好氛围。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项举措,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我局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已经全面转入整改落实阶段。各支部要把学习实践活动紧紧抓在手上,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抓好落实,毫不松懈地扎实推进“四个环节”的工作,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整改落实阶段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关键和见成效的阶段,我们一定要把解决问题、完善机制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作为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机遇,切实做好整改落实阶段的工作。各支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决打消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继续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拿出比前一阶段更大的力气、更强的劲头,扎扎实实抓好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二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支部(总支)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亲自带头实施好整改落实阶段各环节工作。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各科室领导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用饱满的热情、足够的精力带头开展整改落实工作。局班子成员要经常深系支部,加强对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理清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局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要精心组织好本阶段各个重点环节的工作,及时掌握整改落实阶段工作的进展情况,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保证学习实践活动符合各项要求。

三要抓好宣传营造氛围。要继续运用简报、信息、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手段,进一步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特别是要大力宣传加快推进扩大内需水利工程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大力宣传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提高水利保障和促发展、保民生的做法、主要成效和先进经验,认真总结宣传学习实践活动尤其是整改落实阶段的好做法好经验。以强大的宣传力度,继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切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