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

时间:2022-04-22 12:18:00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范文1

因为在此之前,对于大多数中国汽车消费者者来说,TPMS是仅在宝马、奔驰、奥迪、法拉利、保时捷等中高端车型上使用的“高科技奢侈品”。由于率先在日韩车中使用TPMS,并在全系车型中标配了TPMS,“索八”被认为“创立了新的标杆”、“开了先河”,还得到了一个“厚道”的名声。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TPMS是“索八”吸引中国消费者眼球的一大亮点。

TPMS “标配”欧美市场

其实,在中国汽车市场显得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TPMS,在欧美市场上早已经是汽车的“标准配置”。

早在2005年9月,美国就规定所有载重量小于4.5吨的新车必须安装胎压监控系统。欧盟委员会也颁布了强制性的法规,规定从2012年起,所有新车型都必须配备轮胎压力监测系统。

能够让以“市场论”自居的欧美国家先后专门为其立法的TPMS,最初其实是行业间“妥协”的产物。

因为轮胎的减震特性必须配合底盘的调节才能最终对汽车的抓地能力和整体舒适性产生决定性作用。出于各自的立场,轮胎厂商主张尽可能提高胎压以保证安全并减少轮胎的磨损,而汽车厂商则坚持保持适度的胎压,从而使汽车获取更高的驾乘舒适性。因此,在上个世纪90年代,轮胎和汽车两大行业之间曾出现了激烈的利益冲突。为了解决矛盾,欧洲的工程师开发出了用于检测和监控胎压的系统。

2000年,因胎压不当而造成的一系列事故引起了美国公众的高度关注。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美国立法机构在2005年规定所有新的轿车和轻卡必须安装胎压监控系统。

在汽车加装TPMS后,人们惊讶地发现,除了更加安全之外,保持正常的胎压还有助于汽车的“节能减排”――减少了汽车燃油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道理其实很简单,汽车轮胎在胎压不足时,会加大滚动阻力增加油耗。法国的公路安全机构还在2005年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乘用车而言,低滚动阻力轮胎和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节油潜力,分别为3%和2.5%,如果轮胎的气压不足会使汽车的燃油消耗增加4%,而轮胎寿命也会降低45%。也就是说, 如果每辆汽车的胎压都正常,仅在法国,每年便可以减少16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当时的欧盟正致力于“如何采取有效方法减少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利于环保”,该项调查的结果让欧盟委员会眼前一亮,并立刻了强制性的法规。

更智能化的TPMS

虽然在面对加装了TPMS的“索八”时,中国市场显得不够“淡定”,有点像“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但对于零部件企业,这却是个绝好的机会。

在汽车行业有24年工作经验的Denis Favresse,就被大陆集团从欧洲调来负责大陆汽车轮胎信息系统在亚洲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大陆集团在整个轮胎压力测试监测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可以帮助中国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在“2013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坛上,面对来自中国各大汽车企业的工程师们,Denis的演讲令人鼓舞并受到了格外的关注。Denis曾在法国图卢斯负责大陆集团在全球的胎压监测系统的应用研发,在动力总成、汽车底盘及汽车电子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行业经验。他带给中国市场的是大陆集团最新研发的――“eTIS”。

此前,作为TPMS的全球领先供应商之一,大陆集团对于自己生产的胎压监测系统有一个特殊的称谓“TIS”(轮胎信息系统),而“eTIS”则是“TIS”更智能化的升级产品。

“我们的新产品可以监测压力,还可以通过传感器传递关于轮胎的数据,并且还能够帮助用户进行载荷的测量,进行胎纹深度的监测,甚至还可以用手机中的APP看到轮胎的充气是否已经完成。”而这些关于车辆的评估,在过去很多都是需要由驾驶员自己根据经验来判断的。

在正确的时候给驾驶员提供正确的信息,帮助驾驶员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是“eTIS”的最大亮点。这一点,在中国这样一个年轻司机居多的国家显得格外重要。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范文2

继央视“3・15晚会”曝光后,3月21日晚间,锦湖轮胎全球总裁金宗镐、中国区总裁李汉燮通过央视《消费主张》栏目,正式向中国消费者道歉声明,同时宣布召回所有违规产品。

而很多汽车上的原装锦湖轮胎似乎一时间成为可怕的“定时炸弹”,目前锦湖轮胎的3C认证已被吊销,但召回却遥遥无期,一些车主甚至等不及厂家召回,纷纷自己更换了轮胎。

锦湖为何从众多汽车的标配,一下沦为“轮胎业的三聚氰胺”?在轮胎中加入过量返炼胶究竟会给消费者带来哪些隐患?整车生产企业为何一直无视锦湖轮胎的质量问题?这次事件又给中国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启示呢?

这次锦湖轮胎事件主要是指锦湖公司天津工厂在轮胎生产过程中过量添加返炼胶。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解释,“返炼胶”是指在轮胎制造的压出工序,在开机初期由于设备的压力、温度等波动因素,导致开始时生产的部分半成品尺寸出现误差,或者表面出现气孔等现象,不能满足下一步工序使用要求的胶料,需进行返回加工处理;另外,开机初期因调整半成品的尺寸及规格替换时产生的部分余量的橡胶也作为返炼胶。

返炼胶是轮胎隐形杀手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实验室副教授卢荡长期从事轮胎特性和轮胎匹配的研究,他告诉记者,国家规定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返炼胶,但是肯定会影响到轮胎性能,如果按照规定比例添加,这种影响不足以造成安全隐患。轮胎企业为了博得整车企业的信任,往往在前装市场不使用返炼胶轮胎,加返炼胶的轮胎一般只是提供给后装市场。这说明,添加了返炼胶对轮胎的性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不按照标准规定来添加,对轮胎性能的影响会更大。比如,轮胎气密层如果添加超过标准比例的返炼胶,就会造成轮胎慢泄气,使轮胎长期处于低压运行的状态。

卢荡指出,这里说的低压状态与普遍意义的低压胎不是一回事。自从1946年,米其林公司发明子午线轮胎后,这种无内胎的轮胎迅速出现在各类品牌的汽车上,由于这种轮胎低压胎弹性好,断面宽,与道路接触面大,壁薄,散热性好,所以在充气时只要充到200~250千帕就够了,比以往的轮胎充气压力低得多,因此叫低压胎。

但是,这种普遍使用的低压胎最怕缺气行驶。一旦缺气行驶,除了会造成胎面与地面的剧烈摩擦外,胎体内部的钢丝与帘布层之间也会产生剧烈的摩擦,生成的热量会加速橡胶与钢丝的老化、变形,降低了轮胎的强度,长期行驶会引发爆胎。

而返炼胶的超比例添加无疑增加了慢泄气的风险,漏气后,轮胎只有100千帕左右的气压,轮胎的很多特性都会改变,比如滚动弯曲变形加大,这时,如果轮胎长时间高速行驶,就会使滚动阻力急剧上升,让轮胎在短时间内温度急剧增高,进而引起轮胎爆裂。

卢荡告诉记者,原国家规定的轮胎返炼胶掺混比例在20%~30%之间。这次锦湖轮胎事件主要出在生产流程环节,因为,锦湖公司在添加返炼胶的比例上有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比如:规定了胎面层中原片胶与返炼胶的比例应该是3:1,气密层的标准是6:1。但是在生产过程中,这些规定并没有被严格地执行。胎面层中原片胶与返炼胶的比例达到了1:1,气密层中的比例达到了2:1。这种情况的出现究竟是有意为之还是管理疏漏很难说,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添加过多返炼胶的轮胎生产成本比只用原片胶的轮胎要低。目前,世界轮胎行业第一阵营是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三大家,而锦湖与邓禄普、倍耐力、韩泰等都属于第二阵营,无论是在技术水平、新产品研发、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锦湖轮胎都与第一阵营有一定差距,而要扩大自己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轮胎市场的份额,价格战是个很好用的手段。

一位轮胎销售商告诉记者,在市场上,锦湖轮胎的价格比同类型、同尺寸的米其林、固特异轮胎便宜。比如同样205毫米宽的轮胎,米其林900多元,固特异800多元,而锦湖只要500多元。锦湖轮胎的特点是比较柔软,适合路况好的道路,在路况好的道路行驶时没有太多颠簸的感觉。然而这个特点也使锦湖轮胎的寿命在相同情况下远远低于大品牌轮胎。

据记者了解,国内很多汽车企业在2007年以前生产的汽车上都标配固特异或普利司通轮胎,之后一些企业生产的新车开始标配锦湖轮胎。可见,锦湖轮胎供应前装市场已经有一段时间。而且,锦湖轮胎的质量问题早已出现。比如:2008年,锦湖轮胎配套别克凯越轿车出现“异常鼓包”现象,一些遭遇了锦湖轮胎鼓包的车主们成立了QQ维权群,人数一度达到了最高上限。其中,家住山东东营市的卜女士买的别克凯越车配置的是锦湖轮胎,她的车在开了仅仅半年7000多公里后,车子的3个锦湖轮胎就同时出现了大包。而河南漯河市的姚先生购买的雨燕车行驶了不到3个月1800公里锦湖轮胎也出现了鼓包。

汽车市场快速增长,问题轮胎钻空

即使出现了以上问题,一些汽车企业仍然把锦湖轮胎作为新车原配轮胎放在零配件采购目录里。这些早期出现的质量问题为何没有引起国内汽车生产企业的关注呢?为何直到央视3・15晚会曝光后才引起重视呢?

西南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刘锋告诉记者,任何一个品牌的轮胎要被装在整车上,首先要进入整车生产企业的零配件供应平台,而整车生产企业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选择零配件,所以对零配件企业的要求很严格,如果质量不合格,很快就会被淘汰。

在这样严格的淘汰制度下,质量不稳定的锦湖轮胎能够钻空子还是因为日益增长的汽车消费市场,让整车企业萝卜快了不洗泥。2009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空前火爆,为了满足市场供应,整车生产企业都开足马力扩张产能,也就需要更多的零配件供应商,锦湖轮胎这时就挤进了原来第一阵营占领的市场。

到了2011年初,随着限购政策,中国汽车市场出现萎缩,汽车销售量日益减少,而整车生产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就必须加大单车利润,而这是通过挤压零配件的成本空间来实现的。而锦湖轮胎的价格优势,又让它在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卢荡则从技术方面指出,国内整车生产企业在选择配套轮胎时也关注轮胎性能和与整车的匹配。但是关于轮胎性能的试验并不是由整车生产企业去做的,在竞标时,耐久性测试、力学测试等这些轮胎性能试验报告往往由轮胎企业自己提供;而轮胎与整车的匹配试验虽然由整车生产企业去做,但只是简单地把轮胎装配到整车上,拉到试验场跑几圈,听听噪音大不大,感受抓地力、平稳度如何,这种匹配试验中试车手的主观感受占更多因素。

问题轮胎需法律出重拳

锦湖轮胎事件发生后,锦湖公司一开始选择辩解。锦湖轮胎在3月16日中午通过其微博发表了对消费者的声明。声明称:我公司关于返炼胶料的使用制定有科学完善的生产工艺标准,且生产线都严格遵循标准进行生产作业,原片胶、返炼胶的添加比例是按照重量来进行计算,并非直观的数量比例,因此简单通过视频中添加不同胶料的数量就判定我公司违规操作,并不准确。锦湖轮胎天津工厂的品质保证部部长尹宗大也表示,对于轮胎的品质,工厂有着严格的管理。

但是,北京市京德律师事务所主任刘爱明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告诉记者,“问题轮胎厂家被曝光前,还拥有3C认证标准,这意味着厂家是非常清楚合格的产品是什么样的,要达到哪些标准。但现在出了这种情况,就说明他们在一段时间里是在以次充好,这就是对消费者的欺骗。”

然而,面对这种明目张胆的欺骗,消费者即便是找汽车厂商协调,厂商也通常以“使用不当”来搪塞。

针对这种状况,刘爱明谈到,消费者要想维权,只能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这便是通常所说的“双倍赔偿”条款。

除此之外,今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也将正式实施。刘爱明告诉《北京科技报》,这部法律倾向于认定责任的方式,比如产品责任纠纷中,因为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就应当对生产者和销售者施用严格的责任,以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最大利益。比如在第5章41条就明确规定,“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这些法律看上去覆盖面很广,也很详细,但碰到此类的案子往往都变得苍白无力。”刘爱明说,首先是举证和鉴定难度都很大,尤其对于使用过的轮胎,国内鲜有第三方的权威鉴定机构,消费者要想证明轮胎是质量问题出现裂纹、爆胎,多是经过厂商推荐的鉴定机构,这难免有包庇之嫌,并且消费者花费的维权成本、时间成本往往都让人望而却步,更多人都是自认倒霉。

其次,生产厂商违法、违规的成本太低,更多的厂商是一种“大不了赔双倍钱”的心态。众多消费者中真正较真打官司的少之又少,使得生产厂商更加肆无忌惮。而且在法律规范方面,只有2004年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中,对生产厂商有明确的处罚规定,但这种处罚也仅仅是通报批评,并由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这种处罚力度太低,对于生产厂商根本起不到威慑的作用。“这种尴尬的现状在于,我国的召回制度还没有建立,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刘爱明说。

在欧美发达国家,实施汽车召回并非是新鲜事,汽车召回的实施往往对于这个利润丰厚的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但这种召回制度没有任何公司敢于挑战或回避。比如,在10年前,福特旗下一款越野车型,配给的是普利司通的凡世通轮胎,被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后来花了30亿美元对配套凡世通轮胎的车辆进行了召回,福特为此元气大伤,但若不召回,福特很有可能因此而破产。

“福特召回事件表明,生产厂商即便是花费巨大的财力,也要保证召回的力度来规避法律的制裁。在美国,违法、违规的成本非常之高,企业都很谨慎。”刘爱明谈到,在美国,按照相关规定,凡是汽车制造厂家隐瞒严重质量缺陷不予处理,并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的,有关责任人最高处罚可达15年有期徒刑,有关厂家需要赔付1500万~1亿美元的罚金。从中可以看出,这中间不仅包含了高额民事赔偿,还附带了刑事判罚,高昂的违法成本使得大多数企业不敢铤而走险,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尽快召回问题汽车。

美国不仅有这样严厉的法规,还有非常完善的汽车召回制度。早在1966年,美国就颁布了《国家交通与机动车安全法》,这也是该国率先建立汽车召回制度的标志。2000年11月,美国又通过了《交通工具召回的强化责任和文件法案》,明确企业在安全召回方面的责任,并规定企业在建立早期预警机制时,随时向行政主管机构及时报告缺陷。同时,作为具体执行机构的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对于有关汽车缺陷报告和召回的各种操作性流程进行了细化、补充和解释。依次,从汽车部件出现安全隐患到用户投诉,有关部门对此立案调查,再到汽车生产商自检自查,确实有问题便宣布召回,包括召回后的维修与改进,都有十分明确的措施。

此外,我国汽车行业并没有推出“三包服务”,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往往诉求无门。但在美国就并非如此,他们将质量问题频发的汽车统称为“柠檬车”,由此出台了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柠檬法”,这也是美国各州保护汽车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规定的总称。比如这些法规都要求制造商对车辆缺陷负责,而不是经销商。以加州为例,在新车购买之后的180天或行驶里程达到18000英里之前,车辆存在不足以致命的质量问题,消费者在原厂或经销商处经过4次以上维修仍无法解决问题时,消费者可以要求汽车企业无条件退款或更换新品,汽车企业不得拒绝。

“我国还应该多多建立第三方鉴定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刘爱明说。美国在这方面也做得非常突出,比如对厂商,一旦产品使用中,消费者遭遇人身伤害,他们就可能面临很严格的民事诉讼。因此,厂商多会选择通过美国承包商实验室UL检测,作为美国最具权威的保险机构,他们的检测非常严格,但能从最大程度上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合格者可以贴上UL标识进入市场,消费者对此的信赖程度也很高。

在日本,为解决汽车投诉问题,由日本各大汽车生产商组成的日本汽车工业协会(JAMA)设立了纠纷处理机构――“汽车产品责任咨询中心”。作为民间组织,日本汽车工业协会能够有效利用汽车行业资源,并保持中立性、公正性,迅速地解决纠纷,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锦湖轮胎近日发表声明称将召回问题轮胎,但对于召回的具体步骤、细则并没有明确的说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比如召回轮胎以什么为标准召回?是整车厂商进行更换还是轮胎制造商进行更换?费用由谁来出?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凸显企业真心召回的诚意。”刘爱明说,我国以往鲜有召回事件,锦湖轮胎的案例,相关部门如果处理妥当,将为未来遇到类似案件的判罚,以及消费者的索赔,起到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刘锋也认为,这次事件给中国整车企业也敲响了警钟。在产能扩大的时候,不能忽略零配件的质量,更不能因为追求高利润,而无底线地挤压成本。

同时,他认为,只是召回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在产品质量监督上吸取国外经验。在欧美国家,汽车质量的监管责任并不只是由政府来承担,民间机构也可以随时进入汽车工厂抽查产品质量,监督汽车生产环节,而且,这些民间机构还经常组织整车试验,然后将试验结果出来,这些结果在评价汽车质量时一样有权威性。

在刘锋看来,中国经过前几年汽车消费的井喷式发展,以后召回事件会越来越多,而消费者的苛刻会促进汽车产业更好的发展。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范文3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背景下中美之间的轮胎“特保”案,不仅牵动着中美经贸往来的神经,也可能诱发其他行业甚至是其他国家的大举仿效,必将为金融危机下世界经济的复苏蒙上阴影,通过对“特保”案的背景进行回顾的基础上,运用国际经济学的相关模型对美国实施特殊保障措施,征收高额关税对中美双方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得益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得出美国特保措施的“双输结果”以及负面影响,最后在结论中指出美国实施特保措施的真实意图以及中国可以采取的措施。

一、“特保”案背景

中国与美国于1999年11月15日签署了中国加入wt0的双边协议。该协议第13条规定,在中国加入wto后的12年内,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可以使用特殊保障措施机制。为避免美国市场遭受市场扰乱和贸易转移,2000年美国国会经过立法程序,在《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增加了“进行贸易救济”的内容,第421节规定了“针对市场扰乱采取的措施”、第422节明确了“应对贸易转移的措施”、第423节限定了“规则与条款的终止日期”。这是美国为应对中国加入wt0而专门设计的防卫武器,于是美国使用特保条款的国内立法正式产生。依据“421条款”。在中国加入wto后的12年内,若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数量增加,对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美国国内产业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美国总统可以在防止或补救市场扰乱必需的限度和时间内,针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或实施其他进口限制手段。2001年10月1日,《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13款过渡性保障措施第245—260段对特保条款又作了细化。2001年l1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第16条“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第l款规定,如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在进口至任何wto成员领土时,其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造成或威胁造成市场扰乱,则受此影响的wt0成员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期寻求双方满意的解决办法,包括受影响的成员是否应根据《保障措施协定》采取措施。中方也作出承诺,允许其他wto成员国在中国2001年l2月人世后的12年内,可使用该条款来限制进口中国产品,一些wt0成员据此先后进行了相应的国内立法和实践。

我国作为轮胎生产和出口大国,2008年的轮胎产量达到3.5亿个,其中40%的产品出口,约1/3出口到美国,美国目前对其执行的进口关税约在3.4%~4.0%之间。

2009年4月20日,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2009年4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对中国轮胎产品的特别保障措施调查;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轮胎特保案作出救济措施.建议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出口美国的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特别从价关税;2009年7月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向美国总统和美国贸易代表提交补救措施报告,总统将作出最后裁定;2009年8月3日,美国业界反对特保案,国内产业代表团赴美沟通。8月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召集涉案各方召开听证会,此后作出裁决;9月2日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向奥巴马交出裁制意见,9月3日,轮胎特保案建议被呈交至奥巴马:2009年9月l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l1日不顾中国方面和美国业者的强烈反对,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即在4%的原有关税基础上,在今后三年分别加征35%、30%和25%的附加关税。这一特保措施于9月26日正式生效。这一措施的出台,无论是美国的消费者还是中国的生产者,都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美国轮胎工业协会表示,协会成员大量使用从中国进口的轮胎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如果强行削减从中国的进口,只会迫使企业从其他国家选择类似产品,这不仅无利于美国制造业.还会给美国消费者和汽车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对此,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表示强烈不满。我国政府部门和业界立即表示这是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性做法.是对特保措施的滥用。美国轮胎工业协会也发表声明说,限制进口中国轮胎不仅无助于保住美国制造业的就业岗位.也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二、“特保案”负面影响的经济学分析

中美之间橡胶特保案之争的经济得益或者受损,可以通过经济学的模型来进行形象且深入全面的分析,我们用国际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来建立模型说明此问题,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从几何图形上来看.是价格直线、消费者需求曲线与纵轴围沉的面积组成的部分,要注意的是这个区域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这是因为经济学中为了建模研究的简便,通常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它是线性的。生产者剩余等于厂商生产一种产品的总利润加上补偿给要素所有者超出和低于他们所要求的最小收益的数量。从几何的角度看,它等于价格曲线之下、供给曲线之上的区域。

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把两国的价格供求曲线放在同一个坐标系进行分析,其中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产量和需求量,横轴从原点向右表示中国供给量或者需求量的增加。横轴从原点向左表示美国供给量或者需求量的增加.外国的相应变量右上角用号表示。

从图l与表1可以看出,对于中国的消费者而言,在征收关税之前,消费者的剩余是图1中的面积a部分,生产者剩余是b+c+d+e+f部分,政府得益为零,国家整体得益是a+b+c+d+e+f部分。征收关税后.中国消费者的剩余变为a+b,增加了面积b部分,生产者剩余变为c+d+e部分,损失了b+f部分,也就是美国征收关税的结果是中国生产厂商的受损.政府的得益仍然为零,国家整体得益是a+b+c+d+e,受到的损失是f部分。

三、美国“特保案”负面影响

1.加剧中关贸易摩擦

小布什政府时代,美国对华实施的制裁一般都是由美国商务部或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制定,这次轮胎特保案却由奥巴马本人作出决定,可能会给中国发出一个错误的讯号——认为这是美国最高层的意志和态度,是美国总统的直接意愿。中美双方不少人士都认为很可能引发双方的报复性措施的进一步加剧。

实际上,奥巴马作出决定没几天,商务部依照我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了反倾销和反~t,ri立案审查程序。2009年10月13日起,商务部决定对进口自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聚酰胺一6,6切片征收最高37.5%的反倾销税,期限5年。

2.影响世界经济复苏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世界各个国家为了摆脱危机的袭击.都在尝试运用各种政策调节来刺激经济的复苏。但是作为自由贸易的倡导者与标榜者的美国,随着近几年国内经济下滑、贸易保护主义为政客所利用而不断抬头。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2月17日在美国西部城市丹佛签署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涉及到带有明显保护主义“购买美国货”的条款,就遭到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事后不久,美国又对中国轮胎进行了特保调查与决定.进一步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

美国不断违背承诺,以各种借口行保护主义之实,无疑将对世界自由贸易和多哈回合谈判带来消极影响。被美国的其他行业不断仿效。继2009年9月l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最终裁决对中国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后,9月17日,又有消息称,美国钢铁公司已经向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某些钢管产品征收最高9o%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一些国家也会效仿美国的做法。欧盟2008年7月9日反倾销立案致中国无缝钢管出口大幅下滑。这一切将延缓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轮胎特保案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摩擦案件,将会影响世界自由贸易的前景和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美国做出的错误举动,最终将使自身陷入得不偿失的境地。

四、结论与对策

1.加强政治领域的沟通与合作

事件发生后,主席在和奥巴马总统的双边会谈中.明确表示美方对中国输美轮胎采取的特保措施不符合两国利益,希望类似事情不应该再次发生。奥巴马则回应说,美国致力于继续拓展同中国的贸易关系,并称美方愿同中方通过对话和磋商解决经贸领域问题。在第6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会上,主席重申坚定反对保护主义的立场,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这种政治上的沟通对不久之后美法院裁定美对华两反调查不合理应该起到一定的作用。

2.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2009年7月15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表了致美国总统奥巴马先生的公开信.认为2009年4月2o日,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但提出该案申请的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仅获得不足半数轮胎工人的支持,美国的轮胎生产企业没有声称因中国轮胎产品进口而遭受损害;事实也表明,中国生产的轮胎与美国国内生产的同类产品,并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美国国内生产的产品主要向汽车制造商市场销售。用于新车配套,而中国的涉案产品主要在美国的低端替换胎市场销售,彼此并不构成明显的直接竞争.所以中国涉案轮胎就根本不存在扰乱美国市场。美国进口的中国涉案产品也没有快速增长,最近两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涉案轮胎,占美国实际消费量比例同期仅上升2.7%,即使根据申请人自己提供的数据,占美国实际消费量比例同期也只增长3.5%,所以申请人提供的数据并不能证明快速增长的存在。中国涉案轮胎对美国轮胎生产、消费也不存在实质损害。代表美国轮胎企业和工人利益的美国轮胎产业协会已明确表示反对特保措施:因此我国出口美国的轮胎未给美国轮胎产业造成损害.对中国轮胎实行特保案理由既不充分,也不公正。

在发达国家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与纠纷的时候,由于国际诉讼较为复杂,牵涉到的因素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财物.这往往是单个企业难以承受的,许多企业往往不能及时应对.从而失去了应诉的宝贵机会。即使有的企业耗费了大量的财物把官司打赢了。也往往使得许多同行业的企业“搭便车”,这大大地打击了企业积极应诉的能动性。因此贸易纠纷发生后,行业协会可代表出口商出面应诉.费用通过一定的规则比如出口额的一定比重让全行业的厂商共同分担,如果官司打赢了,成果由整个行业的厂商共同享受。

3.根据wto准则解决轮胎特保案

对于美方的特别保障措施调查.要积极地利用wto争端解决机构,争取在wto框架内解决这些问题。由于中国加入议定书和报告书的有关规定允许wto成员国在针对来源于中国的进口产品使用特别保障措施时,适用与《保障措施协定》完全不同的标准。这种例外规定包括中国在内的wto成员都应遵守。所以针对特别保障措施问题应从程序上着手,如果发现美国政府在调查的过程中有任何违反《人世议定书》、《工作组报告书》或者wto有关规则的行为,我国政府可以将案件提交wto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此举的目的,一方面可以澄清《人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书》中规定不明确的条款,另一方面避免美方随意和宽松地解释特别保障措施条款。

4.积极开拓内需市场

发展国内市场,这是中国企业未来要走的路,发展国内市场才是长远之计。国内生产的轿车轮胎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占有率只有lo%,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轮胎企业多年来一直把销售的重点放在了出口市场上.放到了美国市场上,不可否认.这种模式的确为国家创造了不少外汇,但这种模式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受到外部市场的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干扰,使得企业很多时候被别人牵着鼻子转。此次贸易摩擦发生后,建议中国的轮胎企业可以考虑把销售的重点逐步转移到国内市场上来,加大研发的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提高质量,使得国内品牌与国际先进品牌的差距缩小.让中国汽车企业都用国内企业生产的轮胎,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国内轮胎的进口替代,节约了外汇,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得国内轮胎企业在规模上做大,实现规模效益。此外,还可以开发中东市场、非洲等等市场。

5.适度的报复措施遏制对方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对于外国根据特殊保障措施相关条款而采取的贸易措施,中国政府也应当有理有据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运用《议定书》中赋予中国在一定条件下采取对等报复措施的权利。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有关负责人13日表示,依照我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原因是商务部收到国内产业申请,反映上述产品以倾销、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内产业造成冲击,要求商务部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此外,商务部决定自2009年10月13日起,对进口自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聚酰胺一6,6切片征收最高37.5%的反倾销税.期限5年。目前美国公布的美国财政赤字高达1.87万亿.在所有政府所持美国国债2.28万亿总和中.我国达到0.82万亿,占36%,美国目前因为救市的需要资金缺口较大.中国可以利用减持或者少购买新债券来作为同美国谈判的筹码。此类举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以此遏制贸易伙伴的保护主义倾向,从而为国际贸易创造更平稳、更可预期的环境。

6.利用发展中国家地位做文章

《保障措施协定》第9条第1款规定:“对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只要其有关产品的进口份额在进口国不超过3%.并且进口份额不超过3%的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总计不超过有关产品总进口的9%,则保障措施不得适用于来自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这是《保障措施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规定。在这一规定下,如果要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采取保障措施,除了“某一产品输入至该成员境内的绝对或相对数量大为增加,且对国内生产同类或直接竞争产品的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重要损害威胁”这一一般条件外,还需要满足第9条第1款的比例要求。显然,对发展中国家采取保障措施的条件要比对其他国家采取保障措施的条件更加严格。加入议定书时候并未对此问题进行充分明晰的说明.成了一个真空地带。没有人对此加以承认或者否定,倘若中国对此率先作出表态,坚决地向他国表明自己属于发展中国家的这一地位,可能就会掌握主动权,享受到《保障措施协议》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规定。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WTO;南非;轮胎业;反倾销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4-0103-04

当前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许多国家和地区为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不断强化贸易救济措施。WTO规则许可的贸易救济措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愈加成为各国理想的贸易保护手段,其中反倾销则更是各国贸易保护的首选措施。关贸总协定第六条中对构成反倾销的三个条件作出了权威界定:第一,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内,则该出口产品被视为倾销产品;第二,该倾销产品对进口国相似产品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威胁,或实质性地阻碍某一相似产品工业的建立;第三,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如果一国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产品符合以上三个条件,进口国为了抵销或者阻止倾销,可以对倾销产品征收不超过该产品倾销幅度的反倾销税。

据WTO统计,1995―2007年,中国是遭受他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本文以南非对华轮胎实施反倾销案为例,研究了近年来中国出口轮胎遭受反倾销的情况,分析了国外实施反倾销的动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反倾销应对措施。

一、中国轮胎行业出口现状与特点

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2007年中国全年轮胎产量已增至4.3亿条,仅次于世界产量第一的美国,其中有1/3的轮胎出口海外,主要出口地区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随着贸易额的不断增加,中国轮胎出口日益受到反倾销的威胁。

1.出口以低附加值轮胎为主,数量和金额迅速增长

中国出口的轮胎产品主要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斜交线轮胎(简称斜交胎)为主。而发达国家主要是生产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的子午线轮胎(简称子午胎)。斜交线轮胎有很多局限性,如胎体易生热,加速轮胎的使用寿命,而子午线轮胎使用寿命长且节油性较好。轮胎的子午化率是衡量一国轮胎先进性的重要指标。斜交胎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轮胎,在发达国家已经停产或很少生产,这使我国轮胎出口有了较大空间。

2.出口轮胎数量和金额迅速增长

2004年以来,中国汽车行业的“井喷”式增长,直接导致我国轮胎业也呈持续增长态势。同时,在减免轮胎消费税、取消轮胎项目行政审批等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市场规模达到约80亿美元,占国际轮胎市场份额的9%。2007年,我国出口轮胎数量达1.5亿条,同比增长11.4%,出口金额达29.3亿美元,同比增长31%。

2.频频遭受反倾销

近年来,中国轮胎出口增长的同时,也不断面临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贸易壁垒。入世以来,委内瑞拉、秘鲁、埃及、土耳其、南非等国都先后对中国轮胎提出过反倾销调查。自2005年底开始,墨西哥、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对中国出口轮胎发起了反倾销调查,2001―2007年中国轮胎行业已经遭受了10余起反倾销案件,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遭受反倾销次数最多、频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其中以南非对华轮胎业反倾销最为典型。2005年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公告,接受南非制造业联盟代表南非国内的轮胎生产商提交的申请书,对原产于中国的轮胎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认为,原产于中国的轮胎在南非国内市场上低价倾销,给南非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涉案产品包括用于摩托车、卡车、公用汽车的新型充气轮胎。

二、中国轮胎出口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剖析

通过对中国轮胎行业分析,结合南非对华轮胎反倾销这个具体案例及相关资料,可以得出中国轮胎遭遇反倾销的四个原因。

1.无序竞争导致低价竞销

中国出口的斜交胎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由于产能超速增长,产量严重过剩,过剩比重高达30%―40%,产需矛盾也由此被带到国际市场,导致轮胎出口价格下滑。许多轮胎企业低价竞销,严重扰乱了出口秩序。以主要出口产品型号9.00-20为例,在天然等原材料综合成本上涨1倍的情况下,出口轮胎价格却从2005年的90多美元/条降为2007的40多美元/条。中国出口轮胎价格远低于各国轮胎平均出口价格,其中乘用轮胎低26%、轻卡轮胎低21%、重卡轮胎低38%,成为国外进行反倾销的主要证据。

2004年中国修改《对外贸易法》后,放开轮胎企业外贸经营权,过多的企业加入轮胎行业,导致无序竞争,从而使出口产品价格,特别是斜交胎的价格越来越低。目前,国际市场上斜交胎的竞争主要是国内生产企业间的竞争,只不过由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为争订单,一些轮胎企业往往以比正常水平低10%―20%的价格为谈判筹码,更有甚者是为了尽快销售产品,不顾生产成本,使出口轮胎始终处于较低价位。

2.轮胎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

从出口的轮胎产品看,中国出口的轮胎多是劳动密集型的斜交胎,产品附加值较低,易给进口国造成以“低于正常价格”倾销的印象。轮胎产品的子午化是世界轮胎发展的主流,也是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整体发展及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的一个目标。西方发达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其轮胎的子午化率基本上达到100%。高性能的子午胎与我国主要生产的普通斜交胎相比具有高速行驶下的安全性,低滚动阻力,有利于节能和环保,乘坐合适,使用寿命长等优异性能。

但是,轮胎行业属于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国内企业如果想发展子午胎就要形成规模效益。然而,目前中国的轮胎生产企业约有300家,其中大部分为年产量在50万条以下的小厂(约占70%)。这些小厂主要产品均为斜交胎,规模一般较小,生产设备相对落后。这就与世界轮胎子午化这个大趋势背道而驰。在南非案中,中国向南非大量出口工程车、摩托车、重型卡车和轻型卡车所用的斜交胎,对南非本国的轮胎生产厂家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这是南非对中国发起轮胎反倾销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世界轮胎巨头的操纵

从以往国外对中国发起轮胎反倾销案的具体情况来看,世界级的轮胎生产厂商与此密切相关。以南非案为例,名义上提起本案的是南非轮胎生产商协会,但实际操纵该协会的则是世界轮胎巨头普利司通、固特异、邓禄普、大陆这四家跨国巨头。事实上,近几年这些垄断国际市场近70%份额的跨国公司在中国频频建厂,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挤占中国轮胎企业的国内市场,迫使中国企业只能加大开拓欧美、南美、亚洲和非洲的海外市场来弥补国内市场的损失。但中国企业刚刚大规模进入国际市场的同时,这些世界轮胎巨头又意识到中国轮胎有可能威胁其国际市场份额,于是通过发起反倾销来挤压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不但在与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通过削弱中国企业的实力,达到其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的目的。

4.中国轮胎企业应对反倾销诉讼力度不足

中国企业普遍对倾销和反倾销认识不足。在遭遇反倾销调查之前,不积极采取措施避免立案,遇到反倾销调查时又不敢应诉。有的企业甚至怕出诉讼费而放弃应诉权利,使申诉方轻易得逞。涉案企业不积极应诉,其后果就是客观上助长了国外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气焰。据统计,对华反倾销案中,中国至少有一半的企业不去应诉,直接导致了80%反倾销案件的败诉,即使有企业组织了应诉,也是力度不足,难以胜诉。

三、中国轮胎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措施

2007年4月10日,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ITAC)对原产自中国的轿车轮胎、轻卡轮胎和重卡轮胎反倾销调查做出终裁,对出口南非的中国轮胎不征收任何反倾销税。此次反倾销应诉胜诉是中国轮胎行业近10年来遭受的10余起反倾销案件中的惟一一次完全胜诉,对中国轮胎行业影响巨大。由此,本文从企业、行业组织、政府层面提出应对反倾销案件的具体措施。

1.企业应对措施

首先,企业要规范自身的出口行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若实行低价出口,容易给进口国造成倾销印象。众多出口企业为争夺同一国际市场,不惜亏本出口,恶性竞争,严重扰乱了国内的出口市场秩序[1]。低价出口甚至低于成本价出口让企业尝到“以价取胜”甜头的同时,也饱尝国外反倾销的苦果。纯粹靠价格竞争占领市场是一种短期的经营行为,它可能会带来暂时的经济效益,但难于永久地占领市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已经不再采取价格策略,而转为采取融资、服务、质量、品牌、包装等非价格竞争策略。这样就可以规避进口国贸易当局的反倾销调查。因此,企业要清醒地意识到只有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加强行业自律,调整出口战略,才能避免和预防国外的反倾销指控。同时,企业在国内市场上要尽量避免同行低价竞争,因为这种竞争方式既伤了自身,也容易招致国外同行的反倾销报复。

其次,走技术品牌之路,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中国产品的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这种“以价取胜”的经营模式已成为制约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成为企业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原因。因此,出口企业转变经营策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争取增加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已迫在眉睫。许多轮胎企业已意识到这一点,有的已经开始企业应积极跟踪、关注自身发展的前沿,掌握、获取相关专利技术、知识产权成果为己所用,提升自身产品的档次;提高研究开发能力,不断推出自有品牌,进一步提高出口效力,通过提高设计能力,创立国际知名品牌来提高出口产品的价值,树立名牌企业形象。

另外,出口企业面临出口市场高度集中的现象虽然在短期内难于出现根本性转变,但综合实力较强的一些出口企业已开始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目前我国轮胎主要是出口给发展中国家。所以我们企业应当加大力度去开发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

最后,面对反倾销指控,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应诉。在轮胎行业,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实际上只有几大国际轮胎巨头,如南非轮胎生产商协会只有普利司通、固特异、邓禄普、大家会员,因此反倾销立案呈现出很强的连续性,一个国家立案后,另一个国家马上跟进。如果中国企业在一个市场不应诉,那么在另一个市场马上就会遭受更沉重的打击[2]。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惨痛的。以南非案为例,企业可以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争取在反倾销案中处于有利的位置。(1)

利用进口国一切有利于反倾销抗辩的力量。南非案中,应诉企业运用WTO的《反倾销协议》和进口国反倾销条例提及的“公共利益”条款。中国轮胎企业在终裁做出之前,与南非进口商取得联系,成功劝导其中的多家进口商和下游用户积极参与本次反倾销调查,积极游说这些进口经销商和下游用户,指出如禁止中国轮胎向南非出口,将有可能会导致南非当地行业中仅有的4家外资轮胎企业垄断操纵南非轮胎市场,且中国轮胎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对南非消费者来说都极其有益,南非消费者需要质高价低的中国轮胎,采取反倾销措施最终伤害的是南非汽车企业和消费者。最终使南非进口经销商、下游企业用户和消费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提供对中方有利的证明材料或出庭作证。也正是这些进口商和下游用户的努力,使南非调查机关不得不慎重考虑各个产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平衡,提高了中方的申诉和抗辩能力,赢得胜诉。因此,企业平时要与进口国经销商、下游企业用户和消费者做好沟通联系,做好调研,了解当地轮胎生产情况及价格变动,争取在申诉和抗辩中处于主动位置。(2)积极搜集产品销售价格和销售成本等证据。2005年11月25日,做出应诉的8家轮胎企业委托律师,开始准备南非调查机关要求提交的问卷。律师们通过深入南非国内的主要轮胎生产企业,进行调查取证,在当地搜集了大量销售价格和销售成本数据,以证明中国企业并没有进行低于成本销售。一份完美的倾销问卷和初步无损害和因果关系抗辩意见在截止日期之前交到了南非调查机关。由此可见,反倾销的应诉、抗辩需要进口市场大量的销售价格及销售成本数据,所以企业在应诉之后要积极地搜集这些证据。企业只有掌握充分的证据,才能保证赢得反倾销的国际官司。(3)主动向调查机关提供无损害及因果关系抗辩意见。本案中,在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ITAC)做出的终裁中,采纳了中方大部分无损害及因果关系抗辩意见,认为虽然南非申请人遭受到损害,但其基本不生产中国向南非出口的斜交胎,南非申请人在轮胎出口市场上虽然遭受了损失,但未构成轮胎进口的迅猛增长,也未挤占南非申请人的市场;南非申请人是南非最大的轮胎进口商,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进口轮胎,况且其无法证明其汽车轮胎原配套市场和二级替换修理市场分别遭受过损害,中国出口的轮胎与申请人的损害不存在因果关系,决定终止本次反倾销调查,对所有中国轮胎不征收任何反倾销税。因此,企业要积极地与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机关交涉,获取相关的调查信息,并主动地向调查机关提供有利证据,旨在应诉中取得先机。

2.商会和行业协会应对措施

2006年8月,商务部颁布的《出口产品反倾销案件应诉规定》指出,进出口商会等行业协会应负责反倾销案件应诉工作的行业协调,促进会员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案件。在反倾销应诉新规定中,行业组织在协调反倾销案件应诉工作中的职责得到了明确规定。在南非案中,中国五矿化工商会和轮胎分会对该案的完胜起了决定性作用。

首先,组织企业应诉,制定合理的应诉策略。

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积极应诉反倾销案,但由于缺乏组织,策略不当,所以胜诉率非常低。这时行业协会就应自觉担当重任,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反倾销应诉。在应对反倾销中,许多数据和资料的提供都需要行业协会牵头来完成,帮助企业积极应诉。南非案发生后,中国五矿化工商会和轮胎分会立即组织了中国10余家向南非出口轮胎的企业开会商讨对策,经过多次研究,协会采纳了同时进行集体抗辩和单独抗辩的“两条腿走路”的应诉方式。即由成山公司、三角轮胎公司等8家中国轮胎出口轮胎授权轮胎分会,代表中国轮胎行业就本次反倾销调查提出集体抗辩。同时上述8家企业出口份额最大的成山公司等4家企业,又分别聘请律师,进行单独的倾销抗辩。因为一旦集体抗辩失败,企业还可以采取单独的倾销抗辩。且据以往经验,集体抗辩可以加大企业单独抗辩胜诉的几率[3]。事实证明,这种应诉方式非常有效,它降低了风险,加大了胜诉的几率。

其次,以全行业的利益为重,规范企业行为。为防止企业遭受反倾销,行业协会还可在业内企业中充分开展协调工作,规范企业行为,组织各个企业有序地进行出口,防范企业间的不良竞争,形成有序的出口局面。行业协会应以全行业的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以全行业的胜诉为最终目标。2006年7月27日,ITAC公布了本次反倾销调查的初裁结果。成山公司等4家参加单独抗辩的企业取得零税率,但有关行业无损害和因果关系的抗辩失败。为此,轮胎分会及时组织未获零税率的另外4家企业商议下一步的应诉工作。在接下来的应诉过程中,五矿化工商会和轮胎分会联合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多次对应诉轮胎企业进行调研,为企业应诉及开拓其它国家市场规避反倾销风险提供了指导。

3.政府应对措施

首先,强化政府的外交职能。政府对反倾销应对的重视和参与,对整顿出口市场、增加企业最终取得反倾销胜诉几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可通过外交手段与对方国家的高层进行磋商或对其施加压力,阐明贸易纠纷可能给双方带来的贸易利益损失和外交关系的恶化,摆明厉害关系,争取反倾销案件能够引起对方政府的重视,让对方政府能够从公正、公平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产品的出口价格进行合理评估,以确定反倾销幅度。南非案初裁之后,轮胎协会的应诉人员了解到,南非国际贸易管理委员会的反倾销调查局局长要来中国与中国反倾销主管局长进行双边磋商。于是,相关工作人员直接找到商务部,向主管领导汇报了此案件。主管领导非常重视,就此与南非进行基于WTO规则下的磋商,并敦促南非方面公平、公正地处理此案。由此可见,通过政府与进口国当局的外交交涉,对企业应对反倾销案件的胜诉起了决定性作用。

其次,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完善预警机制。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促进我国商务工作的高效开展,另一方面满足公众对政府提供公共信息的要求,尤其是在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最大涉案国的今天,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及时提供庞大的信息为企业随时了解国外市场情况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能的信息渠道。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当部分的出口企业已运用电子商务对外进行交流、业务洽谈和签订合同等贸易环节。在国内与有关部门之间,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联系和业务往来。政府部门为做好政务公开,也不断推动信息化建设。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凭借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出口企业间构建信息共享平台,通过银行、海关、商检等部门的信息反馈,了解企业的出口动态、创汇情况以及经营状况等方面,从而了解整个行业的出口态势和出口市场分布,获得企业出口的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政府和有关部门还通过其他官方的和非官方的途径,把进口国有关外贸政策、国外产品信息、出口市场情况等资料传送给出口企业,指导出口企业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出口市场和出口价格等,预防和避免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或出口价格过低引发国外的反倾销指控,同时也有利于出口企业在反倾销的应诉中随时获得国外有关产品和行业的资料,做好国外有关机构进行产业调查的准备,为应诉赢得搜集资料的时间。

作为频繁遭遇反倾销的中国轮胎行业,在未来也将面临其他国家的反倾销,所以制定防范预警措施势在必行。反倾销预警涉及的内容很多,主要包含出口国国内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情况、进口国的进口基本情况、进口国同类厂商的生产情况,其中出口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及其对进口国市场和同类厂商的影响情况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反倾销预警操作主要表现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利用信息渠道获得国外对我国某一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指控后,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与产品出口有关的企业,一方面摸清涉案出口企业的产品出口情况,包括主要出口企业的数量、产品在反倾销调查期内的出口数量、出口成交价格、合同履行情况等,另一方面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协助出口企业准备应诉材料,制定应诉方案,在思想上和技术上做好应诉反倾销的准备。

最后,加强国内反倾销立法。鉴于我国绝大多数轮胎出口企业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以价取胜”的出口经营模式的现实,国家有必要通过加强国内立法,打击变相压价的出口不公平竞争行为,规范出口市场秩序,推动国内出口市场稳定、有序地健康发展,保护依法经营的出口企业的权益,。由于我国在反倾销立法上起步较晚,致使法律法规对一系列扰乱国内市场的出口行为打击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外对我国实施反倾销“升温”现象与此不无关系。因此,加大国内立法是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减少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发生。

政府除了在国内加大立法以便在源头上杜绝反倾销的产生外,对涉案企业进行应诉的要求也应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行政规定,通过行政手段和其他手段对不参加应诉或应诉消极的出口企业,尤其是涉案金额大的出口企业加大惩罚力度,从根本上改变企业“被动”应诉的局面。同时,要对积极应诉、胜诉的企业通过相关行政规定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形成有效的应诉工作激励机制,推动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积极应诉。

参考文献:

[1] 宋永辉,马少凌.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

[2] 赵云.反倾销高频率使用的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2007,(1).

[3] 谢辉.南非经济对华轮胎的反倾销调查[J].决策参考,2007,(8):13-14.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 特保措施 金融危机

一、案件始末

自2009年4月起,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中国对美轮胎出口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中方代表团赴美交涉未果,9月11日,奥巴马批准对中国的特保制裁,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加征三年惩罚性关税。

这是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的第一案,如果任由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势必会损害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二、案件分析

(一)何为“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简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签订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纺织品特殊限制措施)》,主要内容是:如一个世贸组织成员认为《纺织品与服装协定》所涵盖的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自《世贸组织协定》生效之日起,由于市场扰乱、威胁阻碍这些产品贸易的有序发展,则该成员可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以期减轻或避免此市场扰乱。

(二)给我国带来的损失。1.对我国轮胎业造成巨大冲击。我国轮胎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出口中又有30%是到美国。据统计,去年中国对美国轮胎出口金额约22亿美元。在原有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大幅加征惩罚性关税,将致使我国基本丧失美国的出口市场。据中国橡胶协会的初步估算,国内将有大约30万家企业因为特保案而减产停产。

如果出口受阻的产品转移到国内,国内市场就会出现饱和,会出现新一轮降价趋势和恶性竞争,进一步损害中国轮胎产业的发展。

2.影响10万工人就业。受到企业减产停产的影响,中国将会有10万人失业,使本来严峻的出口形势雪上加霜,也会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埋下严重隐患。

3.威胁中美其他合作。轮胎特保案无疑会给中美两国关系蒙上阴影,对朝核问题、伊拉克问题以及全球经济变暖等关键问题的解决带来影响。

(三)连锁反映。1.行业“跟风”。虽然奥巴马政府已经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的未来三年对中国轮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最终压缩至35%、30%和25%。但值得警惕的是,受轮胎特保案影响,目前美国纺织团体和各大纺织工人工会正在密切沟通,研究对中国进口服装提起421特保调查的可能性。

如果这些特保调查付诸实施甚至最终成立的话,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纺织行业所遭受的损失和失业将会远远高于轮胎行业。

2.连锁效应。5月18日,印度已发起对中国乘用车轮胎的调查。

9月中旬,阿根廷和巴西将联合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展开反倾销调查,以限制中国产品的进口。

这些信号表明: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中,准备重新拿起贸易保护主义的杀手锏的国家绝对不仅仅美国一个。

(四)特保的来由。1. 出“黑手”保护自己。近期美国经济有触底反弹的迹象,奥巴马必然要采取措施保护这些转暖的苗头。美国希望一方面扩大出口,另一方面压制进口,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无非是为给国内经济恢复打一支强心剂。事实上,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轮胎主要供应维修市场,而美国的自产轮胎主要供应原配市场和替代市场,两者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轮胎特保完全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

目前美国的传统产业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钢铁、纺织、农产品、重金属等复苏的迹象都不明显,而这些恰恰是中美贸易往来最为密切的领域。为了保护自身的经济发展,美国政府会更加重视国内企业针对中国提出的各项贸易诉讼,这些传统产业会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灾区,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将会更加频繁。

2.“民主政治”运作模式的需要。在美国的“民主政治”模式中,政党要取得选民的支持,就要对选民的意见进行回应。如果选民认为是第三国损害其利益,他们往往不惜引发国际争端,来讨好之;当自己面临问题和挑战时,为了转移视线,也拿国际事务大做文章。这一次,中国输美轮胎就成为美国政党利益战争的“祭品”。

3.为医改拉票。美国是当今发达国家唯一没有医疗保险的国家,有近五千万人没有任何医疗保险。其医疗费用是全球最高的,连中产阶级也难以承受,往往一病返贫。

奥巴马上台后,雄心勃勃,声称他将终结美国人无医疗保险的历史。然而,反对力量之强大还是超出他的预料。夸下海口的奥巴马一旦失败,其后果之严重,不言而喻,他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闯关成功,不遗余力地拉票,于是牺牲中国便成了最好选择。而且以轮胎做为突破口,损失极小,就算是中国能够通过世贸组织申诉成功,他也可以取得强大的工会支持。

三、应对措施

(一)积极应诉,利用世贸组织规则解决争端。从9月13日开始,我国已正式就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的特保措施启动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这是行使世贸组成员权利的正当举动,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切实行动。

(二)自主发展降低对出口过度依赖。长期以来,以轮胎为代表的中国产品对国外市场依赖过大,一旦遇到国外抵制就很容易导致大规模受影响,应当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廉价的基础上提升品质,同时拓展国内市场。

(三)政府采购民用品牌轮胎,支持橡胶工业度过难关。如果整车配套以民族品牌为主,出口退税的税率能由现在的9%恢复到以前的13%~15%,原材料进口的关税能由20%多降至5%甚至全免,对于企业来讲,可以有效缓解出口受阻的压力。

(四)实现技术升级,开拓海外中高端市场。中国轮胎企业应该反思,我们的质量、成本、管理、工艺的优势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

1.积极开拓市场营销网络。目前我们的出口结构相对单调,美国市场一旦出了问题,损失就很大。

2.实现技术升级,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开拓中高端市场。我们自主品牌的轮胎产品比合资企业便宜一半,成本优势明显。如果技术再获得提高,就有了与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

3.中国产品遭反倾销,大多是被“价格便宜”所害,如果我们一直仅凭低廉的价格占领市场,将继续遭到“反倾销”围攻,实现技术升级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sohu.com搜狐新闻中心.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中国政府;贸易摩擦;轮胎特保案;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3-0029-06

2008年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将恐慌与危机传染到全球各国,导致全球经济进入“严冬期”。随着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不断扩大、深化,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贸易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经济衰退是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根源。一国经济衰退,其对本国贸易的保护必有抬头,而当前的情况正激发了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2009美国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发起涉案金额约为22亿美元的“轮胎特保案”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此案意味着美国在纵容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开了极坏的先例”,[1]并会导致其他国家采取跟进措施,损害中国利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给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的一个非常严肃的课题。作为公权力代表的中国政府,是经济发展中的有力舵手,必须充分认识、理性分析、积极对待,为中国外贸经济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一、“轮胎特保案”及其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6条,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WTO成员国时,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致于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时,那么这些WT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特保”实施的期限为2001年12月11日~2013年12月11日。本文所探讨的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是由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2009年4月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导致美国工人失业为由要求美国政府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引起的,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2009年6月29日建议美国政府此后连续3年依次对中国输美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加征55%、45%和35%的特别关税。[2]9月11日,美方不顾中方严正立场,决定对中国输美乘用车轮胎产品采取特保措施。根据奥巴马的最终决定,美国将在此后3年内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依次征收35%、30%和25%的特别关税。[3]这一特保调查是2007年以来的首次对华特保案,也是针对中国的最大的特保案,涉及金额达22亿美元,影响中国数十万人就业。具体来说,轮胎特保案对中国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轮胎贸易摩擦严重影响中国出口贸易额

轮胎特保案的通过,使中国出口轮胎的成本提高,竞争力下降,进而导致中国的轮胎出口急剧下降。据中国橡胶协会统计,2008年中国对美国的轮胎出口额约有22亿美元,轮胎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如果削减输出美国轮胎的半数产量,意味着中国会出现12%的剩余轮胎产能,并且减少10亿美元的外贸收入。[4]据报道,华南橡胶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是此次特保案中受影响最大的国内轮胎企业之一。该公司海外部经理苑云涛表示,目前中国出口轮胎的关税为4.4%,而华南轮胎公司2008年对美出口额为2亿美元,如果按照60%计算则要收关税1.6亿美元,这意味华南轮胎公司将要放弃美国市场。[5]同时,受损的不仅是轮胎企业本身,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也会受到牵连。轮胎特保案的通过,将使得其上游产业链的橡胶、炭黑、焦油以至焦化等产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品积压、销售困难等。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就表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中国轮胎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同比下降的速度均为两位数,1/3的企业亏损。轮胎特保案后,中国轮胎出口量将下滑12%左右,连带着橡胶工业的增长速度将下降5至6个百分点。”[6]另外,即使中国轮胎出口企业没有倾销行为,但从立案到调查,再到初裁、终裁,整个过程可能持续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轮胎企业的市场拓展进程,也严重影响了中国出口轮胎的贸易额。

(二)轮胎贸易摩擦容易引起国际贸易摩擦的连锁反应

轮胎特保案可以起到“风向标”作用,可能鼓舞国内其他产业和其他国家引起连锁反应,因为“这一招好使”,且在数据收集、律师费用等方面成本也比反倾销调查低。正如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所说,“轮胎特保案的关键不是在征税的高低。核心的问题是,美国作为一个大国,其做法有全球示范性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对世界其他国家起一个引导作用,采取的特保措施有着很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先例。以邻为壑,别的国家就会跟风。”[7]这时因为,根据WTO规则,相关国家可直接援引美国的特保措施对中国轮胎实施制裁,或以涉案轮胎产品可能发生“重大贸易转移”为由,预先对于中国轮胎产品设限。事实已经开始证明了这种连锁反应的存在。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采取特保措施仅仅过了6天,中国出口美国的钢管再次成为两国贸易争端的一个焦点。9月17日,美国钢铁公司向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某些钢管征收最高90%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这是继中国出口轮胎在美国被征收限制性关税之后,美国政府再次挑起的贸易争端。[8]接着,中国轮胎业又在阿根廷遇阻,阿根廷拟对中国生产的小汽车用轮胎征收反倾销税。一旦这一做法蔓延,中国轮胎出口南美洲的大门或将关闭。[9]欧盟也紧跟着于24日决定,对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和铝箔征收为期五年的正式反倾销税,税率分别高达39.2%和30%。[10]

(三)轮胎贸易摩擦引起国内市场的激烈争夺和生产轮胎的工人失业

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轮胎实施惩罚性关税,截断了中国众多轮胎企业出口美国之路。部分从美国市场退出的轮胎产能将被迫转移到国内市场,加入本已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争夺之列。正如业内人士分析称,虽然特保案对中国的轮胎业尚不足以造成灭顶之灾,但会带来巨大冲击。若对美出口的销量转入国内销售,势必增加国内供给,产能过剩的局面也将不可避免,国内轮胎企业的竞争格局将随之发生改变。[11]这样,短期内供应的大量增加必将引发轮胎价格恶性竞争,对国内市场形成巨大压力,也必将影响整个轮胎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由于轮胎生产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中国经济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吸纳大量就业人员。轮胎特保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的就业状况。这是因为,中国生产的轮胎中有40%出口,而其中1/3出口美国,按最高35%的关税计算,这意味着中国的轮胎产品在实施特保后的第一年将不能出口到美国,这将影响到10万左右工人的就业,损失约10亿美元出口额。[12]

二、从“轮胎特保案”看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

贸易摩擦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既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客观普遍性,又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中国”等外部因素,也有中国经济发展和转轨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等自身因素[13];既有其不同阶段的理论根源,又有反映其本质的利益根源。[14]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例外。通过近期发生的“轮胎特保案”,我们便能透视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

(一)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

保护主义是国家采取的所有限制、禁止、控制或者影响国际贸易的措施,保护主义因而是国家强制权力干预建立在贸易直接有关人士的自由意愿的贸易程序的结果。[15]因此,所谓贸易保护主义,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和冲击,同时为本国商品的销售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通常的做法一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二是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从历史经验来看,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与贸易保护主义呈负相关。近年来世界经济趋于疲软,发达国家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常常利用WTO的模糊性规则,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滥用反倾销措施和保障措施,从而导致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在金融危机的肆虐下,不景气的美国经济再次走向低迷,与中国经济的繁荣形成明显反差。于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回流,加强了对其国内产业的保护。“轮胎特保案”就是美国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典范。美国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奥巴马这一带有保护主义色彩的举措是一个“危险的策略”,奥巴马为了让几个工会组织满意,却将中美关系推到争端加剧的危险阶段。普拉萨德指出,如果中美间的贸易摩擦升级,就有可能破坏全球贸易体系,并使全球经济刚开始出现的脆弱复苏遭遇挫折。[16]

(二)美国贸易政策受政治体制运作影响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原因

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权在立法部门,决定了其贸易政策的制定更多地代表国会议员的利益而不能总是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标准,容易滋生贸易保护主义。国会议员是由选举产生的,每个议员会代表选区和特定阶层的利益。因此,一旦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影响到相关阶层或地区特定的利益,他们就会置社会最高福利于不顾而选择制造障碍,贸易摩擦由此而生。同时,美国政治实行的代言人制度使得议员和政府官员无一例外成为某一集团利益的代言人,在选举制度下,个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对于政治前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维持和延续个人的政治地位,议员和政府官员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以及资本来进行兑现竞选承诺的活动,甚至还要为了下次的连选连任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轮胎特保案”的发生,意味着贸易问题再次成为美国国内政治角力的牺牲品。美国政府不顾轮胎进口商、销售商以及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作出上述决定,迎合了美国国内某些利益集团的需求,以换取他们对奥巴马政府医疗改革计划的支持。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专家胡夫鲍尔就认为,奥巴马政府的医疗改革计划目前陷入僵局①,为达成妥协,奥巴马可能不愿在诸如轮胎特保案等问题上得罪支持工会的人。[17]

(三)中美贸易中的美方巨额逆差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原因

根据国际收支理论,贸易赤字的增加通过对外贸易乘数的作用导致美国国民收入的下降,国民收入的下降必然使国内失业增加,如此就会产生两国间的贸易摩擦。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认为,两国间经常项目收支的逆差,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1.5%,会发生激烈摩擦;超过2%,就会引发报复行为;如果对一国的贸易顺差超过该国贸易额的25%~30%,那就是政治问题了。[18]

近年来,中美贸易中的美方逆差,是美国国会经常提起的一个问题。按照中方的统计,2006年,中国对美贸易逆差为1 442.6亿美元;2007年中美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 866.8亿美元,增长12.8%;[19]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虽然中美双边贸易额增速降至入世7年来最低点,但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国对美国出口仍然高达2 523亿美元,同比增长8.4%,扣除自美国进口814.4亿美元,对美贸易实现顺差1 708.6亿美元,增长4.6%。[20]贸易不平衡是目前中美贸易摩擦最重要的消极因素,迅速攀升的贸易逆差,必然引起逆差国的强烈不满,他们把国内经济发展的疲软归因于中国的外贸顺差,频频引发贸易摩擦。“轮胎特保案”便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进行特殊保障措施调查的结果。

(四)中国外贸经济的自身缺陷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

一方面,低价倾销、无序增长、重复建设等以求得外贸数量扩张的外贸模式为美国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提供了口实。当前,中国出口产品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大都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价格偏低,附加值不高,产品差异化不大,而且是大批量的出口。这就不可避免地与国外的产品发生剧烈的碰撞。同时,长期对出口产品进行出口补贴,导致对出口产品定价过低,因而经常被控倾销。甚至有些企业为了换取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无利也要销售,造成不规范的定价行为,结果为美国指责中国破坏公平竞争和公平贸易的准则、发动对中国的贸易战提供了借口。

另一方面,中国在外贸上对美国的依存度较高容易引起美国动辄以贸易制裁相向。中国出口商品的市场过于集中在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的份额在这些国家非常大。就“轮胎特保案”而言,据《上海证券报》调查,对美国市场的出口份额在很多企业的销售总额中占比很大,2008年,中国轮胎单对美国的出口就达到总产量的1/3[21]。这就很容易引起进口国的关注,引发贸易摩擦。因此,出口产品的外贸依存度越高,将大大增加中国防范对外贸易风险的难度,一旦出口受阻,国内生产企业和相关企业就会受到严重打击。

三、中国政府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有效策略

从理论依据上,近年来逐渐盛行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对我们有深刻的启发。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改变企业的战略,使国际贸易朝着有利干本国企业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方向发展。[22]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不仅意味着“看不见的手”能够发挥作用,“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也应该发挥作用。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后,减少了很多与WTO有关协议下不一致的行政干预或政府干预。但选择对外贸易的自由化并非不要政府干预。相反,加入WTO要求我们的政府具有更高超的干预手段,促进贸易利益的最大化。以“轮胎特保案”为标志,中国的外贸经济正遭受新一轮贸易摩擦的冲击。在出口境况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在自寻出路的同时,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与规范。

(一)健全适合WTO规则的法律制度

中国是新入世的国家,仍然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还未能完成新法的订立,未能完全完成对与WTO规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的废改和调整工作。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既为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轻易找到借口,也不利于中国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纠纷以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因此,中国政府应根据加入WTO的要求和中国入世时所做出的承诺,调整、增加中国的现行法律和法规。这就要求我们对那些与WTO规则存在冲突或不协调的地方结合国情予以修改,以保证中国的法律、规章与行政程序能够符合WTO规定的义务。同时,中国国内立法应尽量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规则接轨,以求更充分地获得WTO的保护,通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纠纷。另外,中国还应当完善公平法律体系,如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领域以保护中国的利益。

(二)建立国际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

加入WTO后,虽然中国可以借助多边机制来解决贸易争端,但由于中国在入世时承诺了“特别保障条款”等条款,使得中国出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摩擦时,中国企业仍然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中国出口企业欠缺敏锐、通畅的信息捕捉、分析和传递系统,致使竞争手段单一,国际营销谋略不足。更重要的是,由于对国外市场的动态了解不及时,即使在国外企业或行业中介组织已经决定或表现出对某种出口产品的关注,并可能付诸调查、决定立案时,我们的企业仍不改变原有的出口战略,继续大量涌入出口市场,使自身陷于被动地位。

“轮胎特保案”的发生,再一次发出警示,政府必须建立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与此相适应,建立有效的情报和预警机制,事先对一些重大经济问题展开调查和评估。这是因为,政府作为公权力的代表,与其他部门相比在解决贸易信息失灵问题时具有极大的优势。当前,引发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对外贸易信息的失灵,因此,市场必然要求政府出面建立贸易摩擦的预警机制,以消除对外贸易信息失灵问题。具体来说,政府有关部门协同商会要实时跟踪一些产品的出口贸易情况,如果某一产品在某国市场上销量突然大增或价格急剧下跌,我们就应提高警惕,考虑是否会引发国际贸易摩擦。贸易主管部门应当与相关行业协会之间保持紧密联系,互相通报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出口情况,一旦察觉进口国国内有正在酝酿贸易保护措施的动向,应立即向全行业预警信号,及时协调出口量、出口方向和产品出口价格,防止国际贸易摩擦的真正发生。

(三)引导企业优化出口结构

美国“轮胎特保案”因其不公正条款,再度使中国轮胎企业陷入水深火热之困境,然而反观事件本身,中国部分轮胎出口产品确实存在着价格低廉、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和品牌价值不高的短板,很容易受到国外制裁。在特保案宣布后的第二天,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就曾经指出,虽然此次特保案影响很大,但中国的高档轮胎仍有很大市场,政府也将积极研究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予以相应的支持。[23]

具体来说,政府在引导企业优化出口结构时应当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帮助国内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通过高新技术、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推动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避免陷入“低价格―低质量―更低价格―更低质量”的恶性循环,实现出口商品多元化,提高对外贸易质量。第二,支持企业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战略。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中,增强加工贸易的产业配套能力,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从国际产业链的制造业环节入手,逐步实现制造优势向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和产业集群优势的转变。第三,积极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输出等形式,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

(四)鼓励行业组织的良性发展

在维护行业利益、企业利益、化解国际贸易摩擦方面,行业协会是政府、企业的合适的“代言人”。在这次的中美“轮胎特保案”中,中国行业协会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橡胶工业、中国五矿化工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以及中国全体涉案轮胎企业12日发表致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抗议信,称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及涉案企业表示强烈抗议,并表示已向中国政府要求,对美国实行强烈的反制措施。[24]然而,由于中国对行业协会法律定位不清等限制性因素的存在,制约了中国行业协会此项作用的发挥,严重削弱了在对外贸易中的自我保护能力。面对频繁爆发的贸易摩擦,中国的出口商会、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协调和服务功能还远远没有发挥,不能满足应对贸易摩擦的需要。因此,中国政府应推动《行业协会法》尽早出台,促进行业协会的建设,进一步明确行业协会的权威性和协调作用,让行业协会能切实地保护各个行业企业的利益[25]。

(五)促进国内市场的健康发展

面对美国“轮胎特保案”的决定,在强烈抨击其贸易保护的同时,也应当理性审视中国贸易市场的发展及其政策背景。当前,在中国的出口部门中,存在着一种奇特的现象,即:同一种产品出口给国外,其价格不但低于目标市场的其他同类商品价格,甚至还比国内售价还要便宜。以本次“轮胎特保案”所涉及的小轿车、轻型卡车轮胎为例,大体上,出口到国外的价格,相较而言要比国内低10%左右。[26]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出口退税因素。以轮胎行业为例,现行出口退税率约为9%。二是出口市场的信用体系畅通,而国内市场信用体系滞后,交易成本高,风险大。三是国内物流成本较高,同时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分割。[27]于是,企业热衷于出口产品,选择通过庞大的数量来获得可观的利润。这种出口状况,成为美国反倾销、实施特保措施的把柄,也形成了目前对外国市场开拓有余而对国内市场建设不足的现状。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常识,出口和内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美国“轮胎特保案”再一次警示我们:中国贸易政策的重心应当立足于建成国内统一的大市场体系,让中国企业更愿意在国内市场做生意。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帮助企业尽快树立国内市场也是世界市场一部分的理念,促进国内市场的健康发展。首先,通过调节收入分配、推进城市化进程等途径加快提高国内市场容量。其次,加快国内市场规范化建设,彻底根治地方保护主义,构建诚信、法制和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大市场。第三,彻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价格和市场改革,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早日确立。

注释:

①奥巴马拟耗资9000亿美元、原指望8月前推出的医改计划现已被国会推到夏季休会后再讨论。当前,美国国内反对医改的声音越来越大、民众对此的支持率也在不断向下(最新民调不满率已升至52%)。当奥巴马召开万人集会大谈特谈医改之时,反对奥巴马医改计划、新税收政策及财政支出失控的万人抗议活动也在华盛顿爆发。

参考文献:

[1]江国成.美国开了极坏的先例[N].三峡日报,2009-09-14.

[2]张蕾.轮胎特保案对世界经济复苏构成严峻挑战[N].中国青年报,2009-09-14.

[3]严松.“轮胎特保案”伤害了谁?[N].中国经济时报,2009-09-24.

[4]宦璐.出口转内销 中国轮胎业“外伤”变“内伤”[N].上海证券报,2009-09-18.

[5]郭小戈.“致命”警告:危险的9月17日[N].南方日报,2009-08-14.

[6]宦璐.出口转内销 中国轮胎业“外伤”变“内伤”[N].上海证券报,2009-09-18.

[7]王红茹.“特保措施”比“反倾销”招数更损[N].中国经济周刊,2009-09-21.

[8]王红茹.“特保措施”比“反倾销”招数更损[N].中国经济周刊,2009-09-21.

[9]吴琼.阿根廷、巴西相继发难 中国轮胎出口南美再遇阻[N].上海证券报,2009-09-17.

[10]高友斌.多数网民支持报复欧盟对华钢管反倾销行为[N].环球时报,2009-10-06.

[11]宦璐.出口转内销 中国轮胎业“外伤”变“内伤”[N].上海证券报,2009-09-18.

[12]刘洪.美宣布对中国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N].深圳特区报,2009-09-13.

[13]刘力.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摩擦与对策[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4,(11):47.

[14]唐宇.中国面临贸易摩擦之根源探析[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4,(11):55.

[15]【法】帕斯卡・萨兰.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M].肖云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P1.

[16]刘洪.美学者:轮胎特保案完全是保护主义行为[N].经济参考报,2009-09-17.

[17]明金维.对华轮胎特保案奥巴马竟然通过[N].青岛早报,2009-09-13.

[18][19]卞淑贤.关于中美贸易摩擦应对措施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1):31.

[20]周英峰.中美去年双边贸易额增速猛降[N].渭南日报,2009-02-07.

[21]宦璐.出口转内销 中国轮胎业“外伤”变“内伤”[N].上海证券报,2009-09-18.

[22]徐广军,崔鹏程.战略性贸易理论与中国政策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2,(3):21.

[25]宦璐.轮胎特保案的反思:提高技术含量 淘汰落后产能[N].上海证券报,2009-09-18.

[23]颜潇.威海轮胎挥矛铸盾战“特保”[N].威海晚报,2009-09-15.

[24]晁旭.我国出口贸易摩擦的新发展及对策探析[J].福建理论学习,2006,(11):34.

[26][27]徐奇渊.为什么轮胎出口价比内销价还低?[N].南方周末,2009-09-24.

On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of Our Government Coping with the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Li ci

(Jiangsu Police College, Nanjing 210031, China )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范文7

自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开始,中美贸易共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时至今日,中国和美国都成为各自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然而,从2006年开始,中美之间经常性的发生经贸交锋,损害了中国大力发展的轮胎制造业,光伏行业,风电行业等。本文从三个案件为切入点透视中美经贸交锋背后的真正原因,并提出三点对策。

【关键词】

中美;经贸交锋;美国农业;内需

1 中美贸易概述

自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开始,中美贸易共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基本停止阶段(1949年-1971年)第二阶段:缓步发展阶段(1972年-1978年)第三阶段:稳步发展阶段(1979年-1989年)第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0年-2001年)第五阶段:超常发展阶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至今),中美贸易发展至今,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出口国,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国,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的加拿大和墨西哥。

然而,从2006年开始,中美之间经常性的发生经贸交锋。2007年2月2日,美国向WTO提出申诉,指责中国为国内制造商提供补贴以刺激某些行业的出口。2007年4月9日,美国政府就中国打击盗版不力和限制美国电影、音乐、图书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两项问题,向WTO提起申诉。2009年轮胎特保案,美国决定连续三年对中国出口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2011年11月,美国先后就中国输美金属丝托盘,输美油井管,输美铜版纸,输美焦磷酸钾等提出双反调查。2012年5月17日,美国对我国光伏产业输美产品征收31.14%~249.96%的惩罚性关税,7月对中国风能行业出口的风电塔征收最高99%的惩罚性关税,10月8日,以华为,中兴可能对美国带来安全威胁为由,建议相关美国公司尽量避免同华为中兴合作,以避免造成知识产权方面的损失。

中美如此多的经贸纠纷,究其原因,“从中国进口太多,是造成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最重要原因”——美国各大报纸从来不乏此类醒目标题,而美国国内一些狂热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更是对此深信不疑。然而,纵览之下,中美贸易争端的另一个事实是: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同样在以相同的速度增长着,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国。那么中美贸易摩擦真正的原因在哪,我们不防从三个典型案例中透析。

2 中美经贸摩擦典型案例及原因解析

2.1 2009中美轮胎特保案

2.1.1背景简介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美国方面认为,中国输美轮胎扰乱美国市场,导致美国5100名工人失业,并且正伤害到美国的轮胎产业。尽管中国政府提出上诉,认为美国国内生产的轮胎主要为美国汽车制造商配套,而中国的出口轮胎主要在美国的低端零售市场销售,彼此并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然而2011年9月5日,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在日内瓦关于中美轮胎贸易纠纷案的裁决结果仍然判定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符合世贸规则。

2.1.2 特保案发生的真正原因解析

美方在华有4家轮胎生产企业,并占中国对美轮胎出口的三分之二,本案将直接影响这些美资企业的利益;并且限制措施将大大提高美国内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削弱美国政府力图振兴汽车产业相关措施的效果。那么特保案发生的真正原因何在,这就要追究到2008年总统选举中,奥巴马在关键的俄亥俄州和宾夕法尼亚两州的胜利与当时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及其兄弟组织主导的大规模社会动员活动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全面医疗改革计划的可行性受到社会广泛质疑,政府支持率明显下降。医改计划还同样激起了工会组织的强烈反对,因为其中一项内容是要对劳动者的医疗福利津贴征税。因此,奥巴马亟须在讨好工会组织的同时,保持内的统一和团结,否则将直接导致政府立法及改革项目破产,而特保案正是可以转嫁其国内矛盾的良好机会。

2.2 2011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

2.2.1 背景简介

2011年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以63票赞成,53票反对通过了《2011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汇率被低估”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升值。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商务部分别表态,坚决反对美国通过此项法案。

2.2.2 法案推出的原因解析

这一法案一出参议院大门就夭折几乎是必然结局,那么执掌的参议院为何还要多此一举。从执掌的参议院来看,其积极推动议案过关,最深层次的考虑依然是大选。

美国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国会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其中一次国会选举与四年一度的总统选举同时举行,而另一次则在两届总统选举之间举行。在两次总统选举之间举行的国会选举,就是“中期选举”。2011年中期选举中有相当一部分议员,将毫无疑问地被高失业率所困扰,将成为对手攻击的靶子。主导国会及白宫期间,美国高居9%以上失业率中受损失最大的群体是社会的中下层,而历来标榜自己代表社会的中下层,更重要的是其选票也主要来自于这一人群。高失业率正在诱发的普通民众对的不满,不但会使部分议员丢掉饭碗,而且可能导致参议院领导大权落入共和党囊中。为转移基础民众对的不满,尤其是对国会不作为的抱怨,参议院人急切地要通过炒作人民币汇率等议题诱导舆论,提出根本就站不住脚的所谓可增加200万就业岗位的推论,以便转移民众怨气,为稳住基本票源。也就是说,选票及捍卫对参议院的领导权,才是人民币汇率议案背后的真正思维。

2.3 2012华为、中兴案

2.3.1背景简介

2012年10月8日,美国国会报告表示,华为和中兴对美国安全构成威胁,并禁止其在美国的收购及交易,为期一年的国会调查宣布结束。针对美国众议院常设特别情报委员会报告中指出华为、中兴产品有威胁其国家安全问题一事,华为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表示,该报告充满了传闻,未能提供明确的信息证明委员会的担忧是合理的。其次,该报告的本质和目的是阻挠中国公司进入美国市场、阻碍竞争。华为在声明中也谈到了如何配合整个调查过程。在过去11个月里,华为抱着良好的意愿全力和委员会进行公开、透明的合作。华为还提供了大量文档,包括过去10年的董事会、监事会的名单,从1987年成立以来每一年的销售数据,以及持股员工名单和持股数量,资金来源及财务运作等。

2.3.2 案件原因简析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形形,有关税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还有反倾销、反补贴、特保等贸易壁垒。此次美国众议院报告又创造了一个新的贸易壁垒 “安全壁垒”。该报告充斥“可能”、“机会”等不确定的词汇,根本拿不出两家公司产品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真凭实据。华为与中兴分别为当今世界第2大和第5大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与全球最大50家运营商中的45家都有合作,唯独美国市场的5家运营商不在此列。可见,美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方面,这一次美国感到传统手段不够用了,于是借助于冷战思维,直接推出“安全壁垒”,以蛊惑人心的“安全威胁”为幌子,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美国大选日期临近、选战日趋升级,此时两家中国公司被扣上“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影响深远。

从以上三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每一次中美经贸交锋背后的政治原因和不合理因素,那么,我们要如何应对中美间的贸易摩擦?

3 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对策简析

3.1 扩大国内需求为突破口

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球流动性大幅度增加,债务危机反复冲击市场信心,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我国 30多年来主要依靠外需牵动的增长模式和建立其上的传统的习惯的增长思维方式,必须在这样的世界新格局、经济新形态的多重风险与压力之下,直面现实,扎扎实实走内需驱动的发展道路。

扩大内需关键在于扩大居民消费,而扩大居民消费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最近十年来中央政府对国民收入分配的政治承诺越来越高,各种宏观分配和民生保障的战略构想越来越清晰,现在是到了重诺履信、实干兴邦、重点突破、着力提升消费需求战略的质量和效益的时候了。

3.2 以美国农业为新的切入点

美国国会由参议员,众议院组成。众议院是根据公民人数组成的,众议员代表着选民的利益,所以人口多的州众议员也多,表决的优势也就多。参议院是来自各州的,每州两人,总数一百人,参议员代表着各州的利益。

在美国,除了纽约州和加州之外,都是农业州,而纽约和加州,各两个参议员而已,农业洲选出同样比例的参议员,因此美国政府最不敢得罪的就是农业。巴西曾经向世贸组织提出大量的数据证明美国补贴。巴西发现美国政府对于棉花每一磅补贴6.67美元,如果每一磅的售价低于72.4美分的话,美国政府要把这个差价补给农民。这就是一个标准的补贴,因此美国棉花的价格比国际市场要低。而由于美国棉花价格非常低,所以在整个棉花产业、纺织行业非常箫条的情况之下,美国棉农依然能够生存,于是巴西开始控告,一直告到了2009年11月19号,世贸组织作出裁决,允许巴西对美国进行8.29亿美元的惩罚性报复措施,每一年是1.43亿美元。就在这个惩罚生效前一天,美国做出让步,美国出1.43亿美元和巴西成立一个共同基金,然后帮助巴西的棉农提高生产技术,又提出一大堆的和解方案。

除此之外还有玉米,美国玉米每一年补贴90亿美元,包括加拿大、阿根廷、墨西哥、巴西等等都因此控告过美国,我们没有这样做过,为此,美国农业是我们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范文8

在“特保案”之前,7月28日,欧盟反倾销委员会决定对产自中国的无缝钢管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税率有可能高达40%。在这一天之前,欧盟部长理事会决定对中国产的紧固件征收为期5年的正式反倾销税,税率为24%。10月6日,欧盟部长理事会决定对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征收17.7%至39.2%的最终反倾销税,此后一天,即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调查。观察家预计,美国和欧盟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可能会扩张到鞋类、纺织类等其他产品上,贸易摩擦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美欧行为属贸易保护主义

从理论上说,贸易保障措施与贸易保护主义是两回事。贸易保障措施是基于双方认可的游戏规则框架内,一方为纠正扭曲的贸易关系而对另一方采取补救性和惩罚性措施,具体形式有征收惩罚性关税、反倾销税或实施配额制以限制市场准入等。然而,一方滥用游戏规则,在没有证据证明受到“实质损害”的情况下,基于保护本国企业之目的,设置贸易壁垒,营造有利于本国企业的贸易环境,那么,贸易保障措施就转化为贸易保护主义。

在轮胎“特保案”中,所针对的产品是乘用车和轻卡车两种车用轮胎,这些轮胎产品,美国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产品更新换代时就退出,属低端的空白带,中国输美的轮胎根本不可能对美国轮胎企业造成实质冲击。美国政府基于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请求,而不是生产企业的申请,以保护本国就业机会为动机作出的贸易补救措施,因而是属于保护主义的范畴。

而欧洲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或反补贴税,则基本上是出于保护本国企业的目的而采取的贸易壁垒行为,自然也属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一手主导的最新一场“闹剧”,则出现在纽约世贸重建项目中。中国玻璃企业通过符合于国际规则的投标手段,拿下了提供世贸重建大楼部分楼层玻璃供应合同。然而,美国国内玻璃企业,不断地把合同行为政治化,意图排挤对手出局。美国政治人物已经在介入这场“闹剧”,如美国撕毁合同,这又是一例夹杂着经济民族主义和政治意识形态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在20国集团峰会上,各国与会首脑谨慎地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宣言上签了字。然而,现在表明,有些国家并不准备严守承诺。西方评论认为,美国和欧盟带头搞贸易保护主义,就是在放弃他们在贸易问题上的领导地位。

对中国企业造成的损害

中国依赖于外部市场的程度很高,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对中国外向型企业造成巨大的伤害。

中国玲珑集团是外向型轮胎生产商和出口商,生产有全钢轮胎、半钢轮胎、高性能轮胎等,其产品一半用于出口,输美产品占其出口额的40%,年出口量达2至3亿元之巨。

在“特保”之前,美国关税水平相当低,为5%水平,“特保”之后,针对中国产品的关税将猛升到40%左右水平,基本实现了把中国产品驱逐出美国市场之目的。

除了玲珑集团,风神集团也遭受了巨大损失。1998年,风神轮胎开始出口美国,在2006年高峰期出口额达到近9000万美元。

据不完整统计,目前中国轮胎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北美地区的销量就占国内轮胎总产量的1/4。按照2008年产量计算,“特保案”意味着中国会出现近12%的剩余轮胎产能,即出现6600万条的巨大过剩,这意味着有一大批轮胎和与轮胎相关企业,将倒闭或裁员。

在中欧紧固件贸易纠纷中,将有1700余家中国紧固件企业蒙受巨大损失,大批工人将失去工作。

而如果在欧盟针对中国输欧无缝钢管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后,美国也接着宣布对输美的无缝钢管采取同样措施,那么,中国无缝钢管可能失去全球最大出口市场,从领头人坠落为旁观者,中国相关企业的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中国如何应对

欧美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中欧和中美存在巨大贸易顺差也是众所周知之事。从经验上看,双方贸易额越大,双方发生贸易纠纷的几率和频率也越大。中国出口商品,大都凭借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在价格上取得竞争优势,也是不争之事实。

从中国政府的层面上看,有宏观应对和微观应对的思路。如中国有关部门获悉欧美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后,纷纷通过外交途经向对方表达不满和愤怒,这属宏观应对。或是双方坐在一起,启动谈判程序,就某一贸易摩擦商谈解决办法,最终协商解决。

而微观应对,则是诸如申诉至世贸组织,透过世贸纠纷解决机制,在法律内解决问题。另一种微观应对法,则是中国也针锋相对地宣布对输华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如在“特保案”中,中国商务部马上回应对美国输华的汽车零配件和禽肉类食品展开调查。

那么,什么是应对办法取舍时应遵循的原则呢?首先,应看准大势,把握分寸。中国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对美国和欧盟产品进行大规模的贸易保护主义调查,因为市场依赖程度上看,中国依赖度要超过欧美。这一原则有利于商务部门在制定反击策略时把眼光放远一点,把贸易纠纷只视为一桩正常的双边贸易摩擦,并诉之于世贸机构来裁决,也就是说,把贸易摩擦引发的双边关系“疼痛”,巧妙地转移到“别处”,保持中美和中欧关系的稳定,从而有利于其他产品的出口。

另一个原则,则是适度控制出口原则。这有利于国内外向型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有利于企业的转型,从而保持长久的竞争力。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范文9

掀起“绿色革命”

在汽车行驶中,能量会被各种阻力所消耗,其中,轮胎油耗占汽车油耗的20~30%。传统轮胎滚动阻力较大,在增加油耗的同时,还增加了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排放。因此,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轮胎也是一种污染源。

此外,传统轮胎配方中必备的软化剂芳烃油含有多环芳烃,轮胎在使用时会因摩擦挥发产生苯环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在离地面1米的空气中飘浮,对身高1米左右的儿童直接造成危害,而长期与车为伴的司机也会受其影响。

基于此,2006年年底,欧盟通过了世界上最为苛刻的轮胎环保法规“REACH”法规,该法规对轮胎中的添加油做出了严格限制,要求从2010年1月1日起,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轮胎,其多环芳烃中苯并芘等8种有害物质含量总和必须小于10毫克/千克。

2012年11月1日起,欧盟绿色轮胎标签化法案正式执行,这对轮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强制性法令,对轮胎进行分级管理,从燃油经济性、能耗效率等方面进行明确界定,以进一步提高轮胎使用的准入标准,促使企业加快发展绿色产品。

实行轮胎标签制度,核心是推广节油、环保、安全的绿色轮胎。具有低滚动阻力、低燃油消耗、出色的操纵稳定性、更短的制动距离、更好的耐磨性、可多次翻新等突出特性的绿色轮胎,逐步成为世界轮胎工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而早在2005年,风神轮胎就在无任何行业约束标准的前提下,对可能在生产环节中产生有害物质的促进剂NOBS、硫化剂DTDM、防老剂A等全部进行了无害化替代。2008年,风神轮胎实现了出口欧盟市场的全钢载重子午胎(TBR)100%绿色制造。

2011年5月,在国家没有明确的轮胎产品环保法规要求情况下,风神轮胎再一次加大了绿色制造的步伐,在全球首家实现子午胎系列产品100%绿色制造,在全球市场统一按照欧盟REACH法规的环保标准生产和销售轮胎,并在此基础上降低了轮胎滚动阻力及汽车油耗,实现了风神轮胎绿色制造的根本性跨越。试验数据显示,风神绿色轮胎可使滚动阻力减小20%-25%,油耗降低5%。

在2011年7月9日于河南焦作举办的风神绿色轮胎全球上市会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对风神给予充分认可:“风神绿色轮胎必将对上下游、同行业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2012年6月30日,风神轮胎绿色轿车轮胎上市,宣布风神轮胎进军轿车轮胎市场。至此,风神轮胎全线进入绿色轮胎生产时代,一场轮胎界的“绿色革命”已然在中国掀起。

践行“绿色承诺”

据了解,由于生产轮胎的环保芳烃油多为进口产品,轮胎制造企业使用环保芳烃油生产绿色环保轮胎,成本将大幅提高。加上我国至今没有明确限制多环芳烃的使用,国内轮胎制造企业一般只在出口欧盟的产品中才使用环保芳烃油,在内销轮胎中仍在使用普通芳烃油,造成了国内轮胎出口和内销两种标准。

“即使是具备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外资企业,在中国销售的轮胎也达不到欧盟REACH环保标准,这显然是对中国市场的一种歧视。为什么我们出口的轮胎就是绿色环保轮胎,反而自己的国家不能享受绿色环保轮胎?”风神轮胎董事长王锋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质量是根本,风神轮胎是一家有责任感的轮胎企业,我们必须对用户负责,对社会负责,这不仅仅是一个承诺,更是良心的体现。”

正是有着这样的思想,王锋做出了当时直到今天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决定:“要让中国人同样使用欧洲标准的轮胎”。近年来,通过无差别无歧视地投放绿色轮胎,风神轮胎率先实现了内销和外销产品环保标准一个样,打响了国内绿色环保轮胎第一枪。

不是所有的轮胎都是无毒无害的,都是绿色的,风神轮胎不惜每年增加上千万元的成本,应用绿色技术,推广绿色制造,在中国、在全球践行着绿色承诺。

“风神轮胎将子午胎全部置换成绿色环保产品,暂时会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但从长远看,不仅可以改善生产工人的作业环境,更能大大降低车辆用油消耗,从而提高轮胎的综合利用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周献慧认为,风神轮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绿色轮胎,充分体系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符合国际上行业推行的责任关怀要求,符合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有利于企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

为确保原材料无毒无害,风神轮胎识别取消了污染型原材料的使用,采用低碳低排放无机原材料,采用创新产品设计及应用新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达到低烟气,低粉尘,低噪音和低能耗。所有的原材料厂家必须提供满足欧盟环保标准要求的检测报告,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原材料的环保指标符合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

在绿色轮胎产品的配方上,风神轮胎采用高填充比例的白炭黑来替代炭黑作为补强体系,利用自主研发的混炼技术实现了硅酸盐无机填料的纳米级均匀分散。另外,风神轮胎在绿色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坚持高标准要求,有效提高了轮胎的综合利用效率。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努力,风神轮胎生产的绿色环保轮胎实现了低滚动阻力,节油耐磨,轮胎可利用率高,风神轮胎也成为国内极少数全钢胎可翻新的企业之一。目前风神轮胎已与欧洲著名翻新工厂签署了海外轮胎翻新增值战略合作协议。

传递“绿色价值”

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是全人类的共同美好愿景,风神轮胎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在发展的过程中,风神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方面,加大环保资金投入,依靠技术改造、技术改进、严格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节能减排、治理污染,实现清洁化生产;另一方面,着手打造“绿色风神”,较早启动了绿色发展战略。由于使用超精细炭黑,采用氮气硫化技术,并通过加深花纹沟深度及加大花纹块强度等设计,风神轮胎绿色产品具有了优越的耐磨性能。2011年11月――12月,专业测试公司在浙江对风神轿车胎进行了累计3万公里的实车道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风神轿车轮胎适应于各种复杂路面,其耐磨性能优于市场同类产品,里程更长更耐磨。

风神绿色轮胎采用含硅配方,改善了胎面橡胶的滞后性,降低了轮胎的滚动阻力并采用高硬度胎圈填充胶,提高了胎侧部位刚性。2011年12月,风神轿车胎在江苏大学进行的低滚动阻力试验中,在同等气压、载荷及速度情况下,风神轿车轮胎比同类产品可实现3%-5%的省油效果。

风神绿色轮胎采用带束层垫胶设计,有效降低了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集中效应,改善了轮胎高速性能,并使用低发热碳黑,解决了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因发热引起的爆胎事故。

鉴于消费者青睐高科技与高质量产品的趋势,风神轮胎已经将绿色科技作为产品策略的核心,不断贯彻绿色制造理念,做到原材料必须无毒无害,加工过程对环境无影响,使用过程绿色环保,实现产品可循环使用。

王锋曾经说过:“风神推广绿色轮胎有3个理由:一是风神加快世界级制造、推动内涵式发展的需要,这是风神的价值观;二是加快中国由轮胎大国向轮胎强国转变的需要,这是助力实现强国之梦的举措;三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为世界环境保护做贡献的需要。”

2013年11月7日至9日,王锋应邀出席联合国第三届“绿色工业大会”,并作了题为《实施绿色制造,引领转型升级》的典型发言,国内仅有2家工业企业应邀发言。风神轮胎率先在全球实现了子午胎系列产品无差别无歧视100%绿色制造,风神轮胎的发展完全符合联合国工发组织倡导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风神轮胎创造的价值是绿色GDP,得到了联合国层面的认可。

风神绿色轮胎的普及和推广,逐步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结构调整,并将实现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升级。如上游产业中绿色环保原材料的生产领域,轮胎加工机械领域,都会逐渐与绿色轮胎生产相配套,与绿色轮胎制造接轨,同时逐步淘汰传统、落后的轮胎原材料和轮胎加工机械产能。对于下游汽车产业来说,绿色、节油的环保轮胎势必是绿色汽车必备的零部件,绿色环保轮胎给新型环保汽车带来的不仅仅是安全舒适,更有节油、无毒无害等优异性能,从而可以极大促进国内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王锋看来,轮胎的绿色环保是大势所趋,风神轮胎经过近5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秉持:只要是趋势性的、方向性的、符合风神价值观的,风神有能力做又是客户期待的,做得越早越好。”

“风神敢于担当、勇于实践,再领行业发展方向,但不能做绿色制造孤独的践行者。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轮胎生产企业加入到绿色轮胎制造的行列。”王锋呼吁,国家、社会,以及上下游原料、汽车生产企业都要关注绿色轮胎的发展。

纵观当前的世界,大到国家、行业,小到衣食、住行,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了“绿色”的重要性,并且正在加入到行动中的行列。世界对“绿色”的需求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中,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在如此迫切地呼唤绿色意识、如此迫切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将意识化为行动,也如此迫切地希望让绿色成为一种时尚。发展绿色产品既是企业的责任,也应是全社会的共识。只有加快轮胎产业的升级,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实现绿色制造,才能推动我国从轮胎生产大国跨入强国之列。

掀起“绿色革命”

在汽车行驶中,能量会被各种阻力所消耗,其中,轮胎油耗占汽车油耗的20~30%。传统轮胎滚动阻力较大,在增加油耗的同时,还增加了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排放。因此,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来看,轮胎也是一种污染源。

此外,传统轮胎配方中必备的软化剂芳烃油含有多环芳烃,轮胎在使用时会因摩擦挥发产生苯环等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在离地面1米的空气中飘浮,对身高1米左右的儿童直接造成危害,而长期与车为伴的司机也会受其影响。

基于此,2006年年底,欧盟通过了世界上最为苛刻的轮胎环保法规“REACH”法规,该法规对轮胎中的添加油做出了严格限制,要求从2010年1月1日起,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轮胎,其多环芳烃中苯并芘等8种有害物质含量总和必须小于10毫克/千克。

2012年11月1日起,欧盟绿色轮胎标签化法案正式执行,这对轮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球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强制性法令,对轮胎进行分级管理,从燃油经济性、能耗效率等方面进行明确界定,以进一步提高轮胎使用的准入标准,促使企业加快发展绿色产品。

实行轮胎标签制度,核心是推广节油、环保、安全的绿色轮胎。具有低滚动阻力、低燃油消耗、出色的操纵稳定性、更短的制动距离、更好的耐磨性、可多次翻新等突出特性的绿色轮胎,逐步成为世界轮胎工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而早在2005年,风神轮胎就在无任何行业约束标准的前提下,对可能在生产环节中产生有害物质的促进剂NOBS、硫化剂DTDM、防老剂A等全部进行了无害化替代。2008年,风神轮胎实现了出口欧盟市场的全钢载重子午胎(TBR)100%绿色制造。

2011年5月,在国家没有明确的轮胎产品环保法规要求情况下,风神轮胎再一次加大了绿色制造的步伐,在全球首家实现子午胎系列产品100%绿色制造,在全球市场统一按照欧盟REACH法规的环保标准生产和销售轮胎,并在此基础上降低了轮胎滚动阻力及汽车油耗,实现了风神轮胎绿色制造的根本性跨越。试验数据显示,风神绿色轮胎可使滚动阻力减小20%-25%,油耗降低5%。

在2011年7月9日于河南焦作举办的风神绿色轮胎全球上市会上,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范仁德对风神给予充分认可:“风神绿色轮胎必将对上下游、同行业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2012年6月30日,风神轮胎绿色轿车轮胎上市,宣布风神轮胎进军轿车轮胎市场。至此,风神轮胎全线进入绿色轮胎生产时代,一场轮胎界的“绿色革命”已然在中国掀起。

践行“绿色承诺”

据了解,由于生产轮胎的环保芳烃油多为进口产品,轮胎制造企业使用环保芳烃油生产绿色环保轮胎,成本将大幅提高。加上我国至今没有明确限制多环芳烃的使用,国内轮胎制造企业一般只在出口欧盟的产品中才使用环保芳烃油,在内销轮胎中仍在使用普通芳烃油,造成了国内轮胎出口和内销两种标准。

“即使是具备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外资企业,在中国销售的轮胎也达不到欧盟REACH环保标准,这显然是对中国市场的一种歧视。为什么我们出口的轮胎就是绿色环保轮胎,反而自己的国家不能享受绿色环保轮胎?”风神轮胎董事长王锋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质量是根本,风神轮胎是一家有责任感的轮胎企业,我们必须对用户负责,对社会负责,这不仅仅是一个承诺,更是良心的体现。”

正是有着这样的思想,王锋做出了当时直到今天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决定:“要让中国人同样使用欧洲标准的轮胎”。近年来,通过无差别无歧视地投放绿色轮胎,风神轮胎率先实现了内销和外销产品环保标准一个样,打响了国内绿色环保轮胎第一枪。

不是所有的轮胎都是无毒无害的,都是绿色的,风神轮胎不惜每年增加上千万元的成本,应用绿色技术,推广绿色制造,在中国、在全球践行着绿色承诺。

“风神轮胎将子午胎全部置换成绿色环保产品,暂时会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但从长远看,不仅可以改善生产工人的作业环境,更能大大降低车辆用油消耗,从而提高轮胎的综合利用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周献慧认为,风神轮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绿色轮胎,充分体系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符合国际上行业推行的责任关怀要求,符合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有利于企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

为确保原材料无毒无害,风神轮胎识别取消了污染型原材料的使用,采用低碳低排放无机原材料,采用创新产品设计及应用新生产工艺,生产过程达到低烟气,低粉尘,低噪音和低能耗。所有的原材料厂家必须提供满足欧盟环保标准要求的检测报告,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原材料的环保指标符合情况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

在绿色轮胎产品的配方上,风神轮胎采用高填充比例的白炭黑来替代炭黑作为补强体系,利用自主研发的混炼技术实现了硅酸盐无机填料的纳米级均匀分散。另外,风神轮胎在绿色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坚持高标准要求,有效提高了轮胎的综合利用效率。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努力,风神轮胎生产的绿色环保轮胎实现了低滚动阻力,节油耐磨,轮胎可利用率高,风神轮胎也成为国内极少数全钢胎可翻新的企业之一。目前风神轮胎已与欧洲著名翻新工厂签署了海外轮胎翻新增值战略合作协议。

传递“绿色价值”

以人为本、促进和谐是全人类的共同美好愿景,风神轮胎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在发展的过程中,风神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方面,加大环保资金投入,依靠技术改造、技术改进、严格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节能减排、治理污染,实现清洁化生产;另一方面,着手打造“绿色风神”,较早启动了绿色发展战略。由于使用超精细炭黑,采用氮气硫化技术,并通过加深花纹沟深度及加大花纹块强度等设计,风神轮胎绿色产品具有了优越的耐磨性能。2011年11月――12月,专业测试公司在浙江对风神轿车胎进行了累计3万公里的实车道路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风神轿车轮胎适应于各种复杂路面,其耐磨性能优于市场同类产品,里程更长更耐磨。

风神绿色轮胎采用含硅配方,改善了胎面橡胶的滞后性,降低了轮胎的滚动阻力并采用高硬度胎圈填充胶,提高了胎侧部位刚性。2011年12月,风神轿车胎在江苏大学进行的低滚动阻力试验中,在同等气压、载荷及速度情况下,风神轿车轮胎比同类产品可实现3%-5%的省油效果。

风神绿色轮胎采用带束层垫胶设计,有效降低了轮胎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集中效应,改善了轮胎高速性能,并使用低发热碳黑,解决了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因发热引起的爆胎事故。

鉴于消费者青睐高科技与高质量产品的趋势,风神轮胎已经将绿色科技作为产品策略的核心,不断贯彻绿色制造理念,做到原材料必须无毒无害,加工过程对环境无影响,使用过程绿色环保,实现产品可循环使用。

王锋曾经说过:“风神推广绿色轮胎有3个理由:一是风神加快世界级制造、推动内涵式发展的需要,这是风神的价值观;二是加快中国由轮胎大国向轮胎强国转变的需要,这是助力实现强国之梦的举措;三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为世界环境保护做贡献的需要。”

2013年11月7日至9日,王锋应邀出席联合国第三届“绿色工业大会”,并作了题为《实施绿色制造,引领转型升级》的典型发言,国内仅有2家工业企业应邀发言。风神轮胎率先在全球实现了子午胎系列产品无差别无歧视100%绿色制造,风神轮胎的发展完全符合联合国工发组织倡导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风神轮胎创造的价值是绿色GDP,得到了联合国层面的认可。

风神绿色轮胎的普及和推广,逐步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结构调整,并将实现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升级。如上游产业中绿色环保原材料的生产领域,轮胎加工机械领域,都会逐渐与绿色轮胎生产相配套,与绿色轮胎制造接轨,同时逐步淘汰传统、落后的轮胎原材料和轮胎加工机械产能。对于下游汽车产业来说,绿色、节油的环保轮胎势必是绿色汽车必备的零部件,绿色环保轮胎给新型环保汽车带来的不仅仅是安全舒适,更有节油、无毒无害等优异性能,从而可以极大促进国内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王锋看来,轮胎的绿色环保是大势所趋,风神轮胎经过近5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就是不断地创新,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秉持:只要是趋势性的、方向性的、符合风神价值观的,风神有能力做又是客户期待的,做得越早越好。”

“风神敢于担当、勇于实践,再领行业发展方向,但不能做绿色制造孤独的践行者。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轮胎生产企业加入到绿色轮胎制造的行列。”王锋呼吁,国家、社会,以及上下游原料、汽车生产企业都要关注绿色轮胎的发展。

纵观当前的世界,大到国家、行业,小到衣食、住行,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了“绿色”的重要性,并且正在加入到行动中的行列。世界对“绿色”的需求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领域中,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在如此迫切地呼唤绿色意识、如此迫切地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将意识化为行动,也如此迫切地希望让绿色成为一种时尚。发展绿色产品既是企业的责任,也应是全社会的共识。只有加快轮胎产业的升级,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实现绿色制造,才能推动我国从轮胎生产大国跨入强国之列。

2013年底,天津宣布小客车限购,再度引起热议。天津市政府的文件指出,对小客车限购,是为了“优化城市交通环境,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实现机动车保有量的合理有序增长”,是按照《美丽天津建设纲要》的要求来做的。其实天津汽车机动车保有量并不多,只有236万辆,千人均167辆,无论是总保有量和相对保有量在国内都不算最高,更不用说和国际大都市作比较了。然而2011年天津城区主干道路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为19.5公里/小时,低于20公里/小时的国际拥堵警戒线。

限车的城市越来越多,好像是因为车越来越多。地处大西北的兰州,汽车保有量不过50万辆,但是堵车水平可以比得上有500万辆汽车的北京。问题不是汽车多少,而是城市本身出了大问题。

2012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1.27%,预计到2020年将达55%。联合国人居署和亚太经社理事会《亚洲城市状况2010/2011》调查报告称,还将有1.5亿中国人在未来10年间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空间转换、身份转换,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引领经济增长的门槛节点,未来10年是中国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在50%―70%时,“城市病”有可能集中爆发,大面积限车恰恰发生在城镇化率超过50%的时候,这说明城市病进入爆发期,首先是特大型城市病倒,大城市开始出现症状,随着时间推移,更多城市都会“发病”。

城市病的症候群是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等,有关学者指出“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各种关系的失谐。长期的失谐,必然导致城市生活质量的倒退乃至文明的倒退。

有655个城市希望“走向世界”,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一波波造城潮风起云涌,圈地规划不厌其宏大、地标建设不厌其豪华,一番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之后,有时却陷入形象上不叫好、经济上不叫座的尴尬――发展中的城市如何防治‘城市病’”。

国内经济发展的最大弊病是GDP挂帅,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盲目扩张,两者相加,就造成了疯狂的效果:满城挖,满城拆。有人写道:也许,“北京”,这个地理名词事实上代表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城市,一个是低调内敛,艰难而顽强的保持着传统的老北京,另一个是张扬喧哗,毫无禁忌地进行创新,渴望成功与瞩目的新北京。北京的变化引起了我们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我们不得不赞叹她今日的风貌,一个大都市所具有的繁华与壮观,同时旧日优雅风貌的失去又令我们惋惜。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这是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美国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师)的名言。毫无疑问,北京曾经是盛纳中华文化最丰厚的“容器”之一。然而,容器破了,文化将何以保存?

《中国新闻周刊》写道:在美国城市规划师苏解放的眼中,长安街到处充斥着洋建筑师那种青春期时的设计幻想。每一个建筑都是偶像般的“签名”建筑,它们争着标新立异。这些体量庞大、充斥着玻璃幕墙的“怪物”没有统一协调的风格,让城市显得毫无章法,古都的历史身份和特征被削弱得无以维系。

1948年12月,北京城兵临城下,两位干部登门拜访梁思成,请他把有重要文物古迹和古建筑的地方在军事地图上标出来,这些将成为禁止炮击区域。两位客人告辞时强调说:“为了保护这些古迹,我们即使多付出更大的牺牲也在所不惜。”然而未毁于战火的北京城墙却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消失了。

大城市“得病”的根源,并不在“大”,而是在“大而不当”。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总书记就告诫北京市:城市人口不要超过1000万,北京市领导没把这话当回事,结果实际人口达到3000万。国际上认为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很多问题都不好办。但是竟然有人说北京人口可以达到5000万。现在北京的煤、电、气、粮食、蔬菜、肉类等都依赖外地供给,甚至要从几千公里外调水,如果人口增加到5000万,无异于是一场灾难。

据《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2011年北京水资源总量为26.81亿m3,按照2011年末常住人口近2019万人,加上流动人口约240万人,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19立方米,远低于国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的重度缺水标准。北京市的水资源人均需求量约为345立方米,以此推算,北京市当地水资源只能承载667万人,相当于现有人口规模的40%。

蓝皮书指出:至2015年,在考虑所有指标均能同时满足的条件下,京津冀地区人口承载力为8620万人,在考虑各要素内部能够相互补偿的条件下,京津冀地区人口承载力为9800万人。现实情况是,京津冀区域总人口2010年已超过1亿达到1.04亿。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12亿,2020年将达到1.2亿。

由于GDP挂帅,各城市忽视公共产品供给,造成道路拥挤、房价飞涨、看病难、上幼儿园难、就业难。国内许多城市都存在政府只卖住宅,忽视配套设施,造成人们在新建小区睡觉,到老城享受购物,到CBD工作的情况。金融、商业,政府单位多集中于城市中心,而居住区则多集中于城市,这就形成了北京“潮汐式”的交通流量。

而所谓的限车,不过是给癌症病人吃止痛片,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从北京等已实行限购城市的情况来看,交通拥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越演越烈,这说明限购并不能有效解决拥堵和污染的问题。缓解交通拥堵,根本措施还是要发展轨道交通,并且使轨道交通承担至少60%以上的交通流量。

去年,雾霾笼罩了东部大部分城市,再度引起各方的重视。 但是,很多人把雾霾形成的原因归结为机动车污染,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去年1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柯蔚蓝女士在《中国大气污染的现状与分析》中指出:“有好几个原因导致雾霾,交通可能是10%-20%左右,氮氧化物大部分来源是来自于车,交通方面也有油品质量的问题,如果油品含硫量比较少,就不会产生那么多氮氧化物的排放。”

去年2月,中科院专项组表示,在京津冀雾霾污染中有4类有机组分:氧化型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北京周边;油烟型有机物,主要来自局地烹饪源排放;氮富集有机物,一种化学产物;还有烃类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和燃煤。其中氧化型有机颗粒物在整个污染过程所占比例最大,为44%,其余三个组分别占21%,17%和18%。

在北京地区,机动车为城市PM2.5的最大来源,约为1/4;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1/5。对于整个京津冀区域,专项组认为,应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过程,重点在于燃烧过程的脱硫、脱硝和除尘;同时要高度关注柴油车排放和油品质量。

但是,这里面要注意一个区别:雾和霾不是一个概念,雾霾和PM2.5也不是一个东西。PM2.5是燃烧造成的,因此机动车是重要原因,而雾霾是一种天气现象,没有车的时候就存在了。

在一个座谈会上,一位来宾说:“到今天为什么不能拿出很科学的数据来说服大家,让所有老百姓都知道北京最近这两年这么高的污染到底是什么原因,在不同的天气下,哪个季节会怎么样,不然的话,这么简单的问题就没有一个很科学的说法,甚至现在居然说老百姓炒菜都污染环境,我们还活不活?谁才是最该承担这个社会污染最大责任的人,老百姓的炒菜都列为污染源,我们几千年的生活都这么延续下来的,为什么以前没有成为污染?不要找各种借口,要让我们知道什么是造成今天这么可怕的情况,我们才可能找到解决办法。”

根据环境保护部《2012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按车型分类,全国货车排放的NOx和PM明显高于客车,其中重型货车是主要贡献者;而客车CO和HC排放量则高于货车。按燃料分类,全国柴油车排放的NOx接近汽车排放总量的70%,PM超过90%;而汽油车CO和HC排放量则较高,超过排放总量的70%。按排放标准分类,占汽车保有量9.5%的国I前标准汽车,其排放的四种主要污染物占排放总量的40.0%以上;而占保有量53.7%的国Ⅲ及以上标准汽车,其排放量还不到排放总量的25.0%。按环保标志分类,仅占汽车保有量16.4%的“黄标车”却排放了63.7%的NOx、86.6%的PM、55.9%的CO和60.4%的HC。

也就是说,在汽车贡献的雾霾10-20%的份额里面,烃类有机颗粒物、氮氧化物主要是大货车提供的,黄标车只占保有量的16.4%,却贡献了大部分污染物。

我国一次能源中,煤炭占70%,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近年来,燃烧农作物秸秆也经常造成浓烟蔽日,河北钢铁产量全国第一,相应污染最重的十大城市也就有七个在河北。以限车来治雾霾,不过是障眼法,以此来掩盖GDP至上的恶果。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范文10

关键词:国际生产网络;国际分工;微笑曲线

一、引言

中美贸易战呈愈演愈烈之势。而美国针对中国汽车轮胎出口企业实施惩罚性关税已有一段时日。据信息时报报道,以广州华南轮胎厂为例,2009年9月、10月份该公司没有接到任何来自美国的订单,月均毛利锐减80%。不少社会评论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此次中美轮胎特保案的根源在于美国的国内政治。作为贸易领域的事件,中美轮胎特保案产生的经济原因是什么?对于面临贸易摩擦日益增多的我国来说,回答这个问题,对我国对外贸易应对和规避类似的贸易争端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际生产网络的视角出发,分析发达国家轮胎生产的产业链、以及中国轮胎生产在发达国家轮胎生产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从国际轮胎生产网络中挖掘中美轮胎特保案产生的经济原因。

二、国际生产网络的特征及原因

1、国际生产网络的特征

经济学家常引用一个关于芭比娃娃生产的故事来描述国际生产网络这种新的国际分工与贸易现象。通过观测这种现象的特征大概有如下三点:第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参与同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第二,在生产过程中,中间投入品按工序在国家之间流转,中间品的贸易成为这种分工模式的一大特点;第三,跨国生产活动,有时候由一个厂商在不同国家投资设厂完成,有时候由不具有特殊关联关系的不同的厂商共同参与完成(姚枝仲,2007)。那么国际生产网络下的这种生产方式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国际生产网络产生的原因

国际生产网络的重要特征是分散生产。分散生产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迪尔多夫认为成本节约是生产过程分散到不同国家的动力。卢锋按照一种与迪尔多夫类似的方法演示了在两要素和两个生产阶段的情况下生产阶段按照比较优势进行重新配置所带来的成本下降(姚枝仲,2007)。相关的论证过程和方法在姚枝仲的相关文献中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三、跨国轮胎企业优化国际生产网络是中美轮胎特保案的经济原因之一

迪尔多夫认为成本节约是生产过程分散到不同国家的动力。经过分析跨国轮胎企业的国际生产网络的特征,我们认为跨国轮胎企业利用当今国际分工的形势有效整合轮胎生产产业链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中美轮胎特保案的经济原因之一。笔者以在华跨国轮胎企业为例证明这一论点。

1、跨国轮胎企业生产方式的国际生产网络特征

目前,在轮胎配套和零售市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轮胎销量占全部轮胎销量的三分之二,全球有300多家轮胎公司,但80%的产量和销售额集中在世界轮胎10强之手,60%又集中在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异三大国外轮胎公司之手(欧阳洪利,2005)。这与他们有效整合轮胎生产产业链、利用当今国际分工的形势形成了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国际生产网络是分不开的。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轮胎生产的产业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个环节: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首先,在产品设计环节,技术垄断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他们非常重视对专利等知识产权方面的技术垄断,轮胎产品设计环节常常由跨国公司本身来掌控。比如2006年,普利司通就中国某轮胎企业的两种载重胎设计与其相似而该公司,要求停止生产这两款轮胎并修改模具。其次,在原料采购环节,众所周知世界轮胎巨头所在的国家都不是出产天然橡胶的大国,但他们却在橡胶的原料采购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控制能力。例如,2005年中国国内最大的橡胶经销商中化国际包括国内胶在内共经营各类橡胶25万吨,而固特异只设一家采购商,每年在东南亚就采购七八十万吨天然胶供其世界各地的工厂使用。跨国轮胎公司一般都是在产胶国实行定点采购,而且是集团采购。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协在印尼考察时,参观了当地8家标准胶和1家烟片胶加工厂,几乎家家都有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横滨、库珀等跨国轮胎公司的天然胶直供专用包装。另外,几大巨头公司还拥有自己的胶园,如米其林在巴西和尼日利亚拥有6个橡胶种植园。第三,在仓储运输环节,对于处于任何一个行业的企业的物流管理来说,低成本、高效率运作是唯一、也是最终的目标,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进行的对供应商的选择都会围绕于此标。2002年7月,中国轮胎物流市场上演了一个本土企业从跨国物流公司“虎口夺食”的案例――中国外运辽宁公司正式取代马士基物流为米其林沈阳轮胎公司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而此前,在沈阳一直是著名的马士基物流在为米其林提供物流服务,但最终马士基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辽宁外运提出的物流服务价格上比较有竞争力。可见,在仓储运输环节跨国轮胎企业也拥有很强的价格控制能力。第四,订单处理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高低甚至是能否生存的问题,因此也为跨国轮胎企业所重视。例如自中美轮胎特保案爆发以来,锦湖轮胎在我国国内的生产并没有减产情况,因为早在2009年年初美国开始对中国轮胎调查之时,他们便感觉有变,迅速将订单向中国工厂以外的产地转移。除以上环节外,近年来跨国轮胎公司在华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战略也出现了调整。例如固特异在近年宣布在中国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授权汽车服务网络,旨在改变传统轮胎零售店经营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结果,他们在短短6个月内筹建300家零售加盟店,创下几乎平均每天开设两家新店的惊人纪录(李永钧,2008)。这种战略加强了跨国轮胎企业对生产、销售、服务整个产业链的控制,充分体现了外资企业的整体利益。

2、“中国制造”是跨国轮胎企业国际生产网络的重要一环

笔者把跨国轮胎企业国际生产网络的加工制造环节放到这一部分来突出说明,以世界轮胎巨头在中国的生产布局来说明中国在跨国轮胎企业国际生产网络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工厂设备老化、与联合工会谈判困难等原因,跨国轮胎公司早已逐渐减少其在发达国家的投资。如大陆关闭了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工厂、米其林关闭了美国安大略湖的工厂并减少在阿拉巴马州厂的产量和雇员、普利司通关闭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工厂。与此同时,世界轮胎12强已经先后在中国设立了生产基地,目前在我国的外资轮胎企业已有20多家。其中世界排名第一的米其林轮胎在中国设立了2个生产基地,而排名第二的普利司通在中国设立了4个生产基地。可见,由于劳动力成本低廉、环境约束不强、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等原因,中国已成为跨国轮胎生产企业眼中理想的世界轮胎生产基地、是他们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一环。

3、在华跨国轮胎公司对美出口情况

由于资料所限,笔者无法获得在华跨国轮胎企业对美国出口的详细数据,但我们可以根据我国轮胎企业的所有制构成和各轮胎出口大省的轮胎出口特点得出结论:在华跨国轮胎企业对美国的出口是我国轮胎出口美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海关统计,目前美国轮胎产能约3.5亿套,从中国进口的轮胎数量占据了美国市场的五分之一,从数量上看,中国轮胎出口的确对美国有影响。但事实上,中国前十大轮胎企业70%跟外资有合作,外资企业出口轮胎7354万条,而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合计只出口4792万条,且中国轮胎业合资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2009年上半年,中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轮胎占轮胎出口总量的84.6%。表2中的数据又反映了我国轮胎主要出口省份中外商投资企业在其轮胎出口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中国企业在轮胎加工制造环节所获利润有限

外资在华投资的轮胎企业大部分从事的正是“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业务。例如2005年,辽宁轮胎出口加工贸易占绝对主导地位,贸易额占辽宁轮胎出口总额的92.9%,出口量占辽宁轮胎出口总量的85.9%,并加工主体主要为外商投资企业;2009年1-5月,福建省轮胎出口也主要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占同期福建省轮胎出口总量的97.9%,外商投资企业为出口主力,占同期福建省轮胎出口总量的98.7%;2009年1-8月黑龙江省以加工贸易方式对美出口轮胎22.2万条,占同期全省加工贸易轮胎出口量的66.9%,并且2009年黑龙江省没有以一般贸易方式对美出口轮胎;2008年1-8月,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轮胎占全省轮胎出口量、值的91.4%和97.5%,而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轮胎占全省轮胎出口量、值的88.6%和97.1%;2007年江苏口岸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轮胎占轮胎出口总量的96.5%,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占到了江苏口岸轮胎出口总量的90%。

注:以上数据由各省海关及商务厅网站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中国成为世界轮胎生产基地和出口大国与跨国轮胎巨头优化全球生产网络配置息息相关。但是随着中国产品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不断提高,类似的“贸易壁垒”似乎不可杜绝。那么如何规避?就中国轮胎行业而言,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平衡轮胎行业引资数量和质量。若不适当控制轮胎引资数量,则不仅会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甚至会累及国内轮胎企业出口和国内轮胎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同时要注重轮胎行业的引资质量,吸引有利于对国内轮胎行业形成技术外溢、提高国内轮胎行业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的外资企业,壮大国内品牌企业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促使轮胎出口市场多元化。我国轮胎出口市场存在集中度偏高的现象。这使得轮胎行业潜在风险较大。一旦美国出口市场遇阻,加上市场贸易壁垒的突然加剧,出口产品短时间内又无法在国内市场得到充分释放,我国轮胎行业将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随着全球人口收入水平的提高,新兴市场对汽车和轮胎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大力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开拓有利于降低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外资轮胎企业在中国所占地位不可小觑,因此,也应适当地利用政府力量敦促外资轮胎企业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开发和出口。

参考文献:

[1] 李永钧.中国轮胎80%的市场份额将要被外资侵占[DB/OL].2008-09-28. 省略/CBPResource/StageHtmlPage/414/A2442008928154734414.htm.

[2] 欧阳洪利.国外轮胎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变化及应对[J].中国橡胶,2005年第23期:3-6.

[3] 姚枝仲.国际生产网络:理论与问题[A].见:世界经济前沿问题(上)[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31.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范文11

一、“轮胎特保案”的国际法依据及其本质

2001年我国刚迈入wto时。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wto给出的中国人会协议中有一项条件,使得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始终有所顾忌。它便是“特别保障措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等法律性文件中均有规定,是wto成员对新加入成员施加的一种过渡性约束措施。根据两项协定中的相关条款,自中国加入wto之日起的12年内,wto成员可以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产品采取撤销减让或限制进口的特别保障措施。

特别保障措施比一般的wto反倾销条款运用起来门槛要低。因为。实施反倾销措施要求进口国举证进口产品对市场造成实质伤害,并且此伤害直接是由于出口国出口产品价格低于同类竞争国造成的,一般来说,反倾销举证难度较高,历时较长,并且出口国有听证申辩的权利。而特别保障措施的实施标准相对较低,以本次“轮胎特保案”为例,美国行业或工会只需向美国政府机构递交申诉,并由美国政府单方面作出这些进口轮胎对美国国内轮胎相关产业造成或者威胁造成市场扰乱的判决即可实施特别保障措施.一般而言,特别保障条例针对的可能是对外贸易具有攻击性的国家;但它更多的是针对新加入时被定性为非市场经济的国家。

在美国,贸易法案第421款是wto特保措施的本土化,它被称为“针对中国的特别保护条款”,其中规定只要从中国进口产品导致或可能导致生产类似产品或直接与之竞争的产品的国内厂家的市场扰乱。就可以采取加征关税或限制进口。这样一来,美国政府的举证责任很轻,不需要一些“骇人听闻”的数据就可以任意制裁某件来自中国的产品。

分析特别保障措施条款我们可以得知,这项措施具有相当大的历史局限性。首先,它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和歧视性。一般的保障措施只针对公平贸易条件下所有国家的同类进口产品,必须无歧视地对所有的成员方都同样适用,而特保措施均为wto其他成员方针对中国的产品单向援引实施的限制措施。其次,它实施的条件具有模糊性和低标准。特保措施中的一些涉及实施条件的关键概念,如“市场扰乱”、“重大贸易转移”、“重要原因”、“实质损害”由于缺乏严格的界定,隐藏着大量可以质疑的模糊空间,从而导致实践操作上的任意性。事实上,美国、欧盟等wto其他成员方都更倾向于对这些概念所涉及的一大片灰色地带自由地加以解释。最后,针对不合理的保障措施的补救手段充分,而针对特别保障措施的补救手段受限,根据《保障措施协议》的规定,如果中国认为美国所采取的保障措施不合理,可以在经过一定程序后,及时中止实施在该项下中国对美国的实质相当的减让或其他义务;而在特别保障措施约束下。如果中国要采取同样的补救手段,须待到(如果进口产品相对增加)特别保障措施实施2年后,或者待到(如果进口产品绝对增加)特别保障措施实施3年后。

二、“轮胎特保案”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与以往贸易保护争端的涉案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相区别,在本次案例中,轮胎作为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正在成为新一轮受害者。这说明,继劳动密集型产品之后,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将成为未来美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对象产品,如果中国出口的其他中高端产品损害到当地产业的利益,美国同样会挥起贸易保护的大棒。历史上,美国就曾针对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打压过德国、日本等国家。而且从数据上看,2009年上半年中国产品遭贸易调查数量较2007年上半年几乎翻了一倍。因为贸易调查往往比出口限制措施早12个月至14个月。这预示着2010年将出现一波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此为远虑。

再看近忧。“轮胎特保案”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整个中国轮胎产业。2008年,中国轮胎有40%出口,其中又有30%是出口到美国。美国对中国轮胎加征高额关税,意味着中国轮胎将失去美国市场,有10万人可能因此失业,损失约20亿美元出口额,直接造成12%的轮胎产能过剩。而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看,奥巴马的裁决鼓励了美国国内诸如钢铁、服装纺织品、鞋类等劳工组织对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信心;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的巨大影响力,其他国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国的这一制裁方案,对中国轮胎出口征收同等关税,从而使中国的轮胎失去世界市场。

首先,我们要对国际法有个全方位的认识。国际法是在为正义而进行的抗争中不断得以发展、完善的。如果我国手握正义而不去伸张,不符合大国的形象。况且,这项条款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本身就是集歧视与不公正于一身的不正常协议。如今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而金融危机给各国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相关国家更真诚地合作,为了遏制如今全世界所警惕的贸易保护主义,倡导更自由、公平、公正的贸易环境,我国理应采取相关措施。

其次,我们要基于条约法的解释规则对特保措施的有关条款严格加以解释,从而消除特保措施设计上的瑕疵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条约法中规定,wto各项协议是一个大的整体,在解释某个协议时,其他相关协议都是可供参照的“上下文”。无论是保障措施还是特别保障措施,都是针对公平贸易所采取的行动,它与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所针对的非公平贸易,是有本质区别的。因此,《保障措施协定》与特别保障措施之间应为普通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如果在特别法没有详细规定时,应当适用普通法的规定。于是,如果我们严格解释特保措施的启动和实施程序,便可将其限制条件明确化。例如,可以通过要求启动特保措施的外国政府提供尽可能详实的相关说明和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对采取特保措施的任意性予以限制。

再次,我们需要争取遭遇特保措施调查产品的进口商

轮胎市场调查报告范文12

替换胎市场正迅速扩大

目前,在中国轮胎市场,外资轮胎及合资品牌占到中国轮胎产量的40%左右,包揽了乘用车轮胎70%的份额,特别是外资企业生产的高端轿车子午胎,在汽车配套市场上已占据很大优势,尤其是在洋品牌轿车配套产品领域处于近乎垄断的强势状态。

但外资企业并不满足于这些数字。在新车销量减速、汽车保有量增加的中国,轮胎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更推动了外资轮胎企业升级中国战略的步伐。

有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最近十年来市场规模增长至4.6倍。2014年新车销量同比增长7%,达到2349万辆。但2015年4月却转为负增长。新车市场减速直接打击了轮胎行业。据轮胎世界网报道,包括外资在内的46家大型轮胎企业2014年的总销售额减少了2%。这是因为企业库存增多,出现了降价竞争。

美国调查公司IHS Automotive统计显示,中国的汽车保有量为1.6万亿辆,预计再过五年将超越美国的2.5万亿辆,跃居全球首位。

中商产业研究院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的轮胎产量达到11亿个以上。新车用轮胎和更换用轮胎各占一半,预计更换用轮胎未来所占比重将增至80%。

业内人士认为,曾在发达国家出现过的售后市场争夺战,将在中国市场重演。

投资侧重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外资轮胎企业项目投资呈现出新的特点,与以往注重产能扩充投入不一样,年更注重研发、质量和效益方面的投入。

普利司通(无锡)轮胎有限公司已经进入到第5期项目建设阶段,年产230万条子午胎项目列入无锡市2015年重点项目。项目建设期为2014年? 2015年,总投资5.88亿元,其中今年将投入资金3.72亿元。

普利司通(天津)轮胎有限公司计划投入12740万元对轮胎生产线进行提升改造。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购入一条密炼机生产线以及成型机、喷涂机、硫化机等设备,目的是应对国内轿车市场对高性能、大规格轮胎的需求不断增加。据悉,该项目拟于 2016年12月竣工。

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的两个项目――高性能子午线轮胎扩产项目、轮胎压延线技术改造。这些项目列入沈阳市2015年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其中,炼胶线技术改造项目投资15960万美元,年混炼胶产能增加8.25万吨;压延线技术改造项目将增加纤维帘布和钢丝帘布压延产能。据悉,去年米其林在中国市场的轿车原配胎和替换胎全年增幅分别达9%、8%,均高于亚洲(不包括印度)市场总体4%的增幅。

大连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搬迁到普兰店海湾工业区新厂后,经过两期建设,计划将年产能定为轿车子午胎1000万条,卡客车子午胎100万条。现在,该公司又在进行三期扩建,拟投资1.2亿美元新增轿车子午胎208 万条/年,其中缺气保用轮胎48 万条/年,预计2016年一季度达产。

大陆集团虽然是最晚进入中国市场的世界“10强”轮胎企业,但投资步伐极为迅速,主要体现在不断提升合肥工厂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方面。一期项目于2011年5月开始批量生产,二期项目于2013年完成。今年4月27日,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与合肥高新区举行了签约仪式,将追加投资打造三期项目。据了解,三期项目产能和产品方案为680万条乘用子午胎。

住友轮胎有限公司2月14日宣布,已在中国生产邓禄普品牌轮胎1亿条。其最早进入中国落户江苏常熟,第二生产基地选址湖南长沙。2012年7月住友橡胶(湖南)有限公司一期项目产品下线。今年将陆续投入新的设备,预计12月份产量可达1.9万条/日,全年产值可达10亿元。为增加市场占有率,长沙基地开始着手二期扩建计划。从湖南省发改委的备案内容看,二期产能与一期相同,为1050万条/年,总投资为15.38亿元。长沙工厂由此将超过常熟生产基地,成为“邓禄普”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另外,今年起,住友橡胶将其FALKEN(飞劲)轮胎品牌引入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将实行邓禄普、飞劲,双品牌销售策略。并规划将飞劲轮胎的在华产能从30万条起步,在2020年达到200万条的规模。

列入重庆市2015年重点建设项目的韩泰轮胎重庆公司二期项目――年产1100万条轮胎项目前不久投入运营。该项目除生产韩泰品牌轮胎外,还将生产韩泰不久前才引入中国的 “路欧锋” 子品牌轮胎,年产量为40万条。

2015年?2017年是横滨橡胶株式会社中期经营计划的第四阶段。据悉,该公司2006年出资组建的苏州优科豪马轮胎有限公司,通过两期建设,目前已经有年产32万条全钢子午胎、100万条轿车子午胎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该公司决定投资7326.3万美元,扩建年产170万条轿车子午胎项目,预计今年实现试生产。

前不久,位于昆山市的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决定投资3500万美元在厂区实施年产100万条子午胎技术改造项目,淘汰相同规模的斜交胎产能。同时,投资9800 万美元,建设年产150 万条全钢胎项目,拟在2016 年1 月完工。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决定立足企业现有生产条件,投资1.92亿元进行技术改造,预计2016年1月投产。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全钢子午胎生产,规模为日产8500条。将再投资1.43亿元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全钢胎产品附加值。

今年,南京锦湖轮胎公司要进行厂区整体搬迁,项目于1月22日奠基,总投资额5亿美元,建设规模为850万条轿车胎和44万条载重胎,占地面积668亩,计划在2016年6月完成建设,2016年12月底之前完成老工厂移交,搬迁后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2014年,锦湖轮胎在华销售额约25.73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5.3%,比2013年的2.9%提高了82%左右,并预计今年还将进一步提高。该公司今年在华轮胎销售目标为1200万条,同比增长30%。

2014年,耐克森轮胎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轮胎128万条以上。据了解,为加速扩大中国市场,该公司将采取推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强化流通渠道、展开多样化的营销活动等措施。

建大橡胶(惠州)有限公司拟投资9000万美元,引进欧、美、日最先进的设备和生产技术,一期建设配套内胎年生产能力9789万条项目;二期建设轿车子午胎年生产能力1500万条项目,以满足国内市场、北美和欧洲市场的需要。

此外,一些非轮胎橡胶制品企业、配套原辅材料和橡胶机械设备企业,也在布局中国。4月3日,德国朗盛公司常州三元乙丙橡胶工厂投产,完善了其全球三元乙丙橡胶生产网络,新工厂将为中国和亚洲市场定制10个高品质三元乙丙橡胶牌号。还有2月份奠基的印度博拉集团科伦比恩(济宁)年产12万吨炭黑项目,还有韩国奥瑟亚(枣庄)项目、日本新日铁化学公司江苏邳州炭黑项目等。7 月 6 日,康迪泰克在华建设的首个混炼胶生产设备在江苏常熟投入使用,这是该公司混炼胶业务单元在欧洲之外设立的第一个工厂,1000万欧元的投资也是该混炼胶业务单元历史上大型投资之一。

贝卡尔特(济宁)钢帘线有限公司,是比利时贝卡尔特与华勤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贝卡尔特钢帘线有限公司,是比利时贝卡尔特与华勒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未来规划成为全球最大的钢丝制品生产基地。规划成为全球最大的钢丝制品生产基地。据悉,美国高性能纤维公司广东联新(开平)公司准备投资93600万元建设轮胎帘子布、帆布和线绳等骨架材料项目。圣莱科特化工(南京)有限公司决定在现有年产3.6万吨酚醛树脂生产装置的基础上,利用公共设施,实施年产4.4万吨酚醛树脂扩能改造项目。

还有一些世界著名橡胶机械制造企业,如德国HF公司、日本神户制钢、日本三菱、荷兰VMI、台湾精元和东毓油压等都在中国大陆开设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前不久,克劳斯玛菲机械(浙江)有限公司年产250套塑料、橡胶机械设备建设项目已经通过了竣工环保验收。

零售渠道布局提速

今年,米其林驰加天猫官方旗舰店正式上线,与去年12月份上线的驰加零售网站共同构建了米其林面向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驰加O2O解决方案。在网上完成支付后,可在全国约600家门店内取货,并免费更换轮胎。

据悉,米其林的网上旗舰店今后将全面扩大售后服务,包括汽车维修和机油更换等,通过提高便利性来扩展客户群。

固特异(中国)公司在其指定的沃尔玛中国超市门店设立固特异“轮胎墙”销售专架,由专职销售人员为客户提供详细的现场咨询讲解服务,并为在超市门店购买轮胎的客户提供免费安装服务。深圳、上海两个试点已投入使用,预计今后还将扩展到全国50家沃尔玛超市门店。固特异中国乘用轮胎事业部副总裁黄锦松表示,这是固特异在全球实现卓越销售和市场拓展战略的实践,这是品牌全新的营销策略。

日本厂商普利司通轮胎也没有局限于现有销售网络,正在推广汽车用品专卖店“车之翼”。计划尽早将目前的360家门店增加到500家,主打品牌实力与细致的市场营销活动,以凸显与竞争产品的差别。

普利司通中国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右田裕隆表示,针对中国各地区的路况相差大的特点,还将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以获取客户。

加码SUV市场

随着SUV保有量呈爆发式增长,未来几年,SUV轮胎替换率将逐渐增高,可能成为中国替换胎市场中的主力军。

今年以来,许多嗅觉灵敏的外资企业,都开始在中国打造其SUV轮胎产品。

近日,米其林在华新推出一款主打舒适卖点的SUV轮胎――Primacy SUV旅悦。除了8月份的米其林Primacy SUV旅悦,固铂轮胎7月份推出了Discoverer STT Pro,卖点是牵引力和耐久力;邓禄普5月份同时推出两款产品,SP SPORT MAXX 050 与GRANDTREK PT 3,以运动和操控作为卖点;通伊欧3月份推出新型号OPEN COUNTRY A/T II,以静音和驱动作为卖点。

多重压力倒逼国内企业变法

我国轮胎行业在产能结构性过剩、贸易摩擦不断等多重压力下,库存居高,利润偏低,需求不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化解当前矛盾,实现我国从轮胎制造大国转向强国,兼并重组是必经之路。未来几年,并购将成为轮胎行业发展的趋势。

另外,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范仁德认为,中国橡胶工业未来必须走智能制造之路。他表示,智能制造是21世纪各种科技革命理论的核心,并已成为发达国家顶级发展战略。

据了解,目前,中国橡胶工业智能制造水平较低,信息化项目覆盖率和企业覆盖率均在30%左右,而且各个平台之间无缝衔接效果较差;企业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而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产业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双方密切合作,促进橡胶工业智能制造发展。

但可喜的是,中国橡胶企业的智能制造已经起步。如软控股份正在实施轮胎智慧工厂解决方案;青岛森麒麟虽然起步晚,但轮胎智能制造起点高、进展快,有可能成为国内较快实现轮胎自动化生产的企业;双星集团已经启动了轮胎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大力推广机器人应用;中策、三角、玲珑、双钱、风神、万力等轮胎企业都投入人力物力,以期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面缩小与跨国公司的差距。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会长邓雅俐还强调,近期以及“十三五”期间,还要重点推进橡胶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据了解,中橡协近期工作包括:扎实推进绿色轮胎产业化,完成《轮胎标签 制度研究》课题相关工作,制定轮胎标签制度实施方案;做好《轮胎行业准入条件》公告管理推进工作,使符合准入条件的轮胎企业尽快享受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中国轮胎企业进入最困难时期

从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对44家主要轮胎企业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轮胎行业主要指标全线变“绿”,产量、销售收入、出口量、实现利润同比大幅度下降,库存额相对提高,轮胎投资降至历史最低。下半年,随着中国复合胶新标准的实施以及美国对半钢胎“双反”的落地,轮胎行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据中橡协轮胎分会统计,上半年,44家轮胎企业销售收入791.2亿元,下降(同比,下同)13.61%;轮胎总产量1.773亿条,下降6.17%,其中子午线轮胎1.598亿条;子午化率90.13%,增加0.33个百分点。

内、外资企业的轮胎产量及销售收入均有所下降,内资企业降幅更大。从轮胎产量来看,内资企业下降7.7%,外资企业下降3.4%;从销售收入来看,内资企业下降15.6%,外资企业下降8.4%。共有25家企业轮胎产量下降,其余19家增长;30家企业销售收入下降,其余14家增长。

国际轮胎产业的六大发展趋势

全球轮胎企业分布在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世界轮胎产业现已形成以大型跨国企业为主导的高度密集型产业族群。集团化、多元化和差异化已成为目前世界轮胎工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中美日三大轮胎生产国分别占世界的近1/3、12%和7%,其他韩国、德国、法国各占2%―5%上下。业内认识认为,国际轮胎产业发展正呈现出六大趋势:

趋势一,轮胎生产从西方转向东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发展中经济体竞相快速展,呈现由西方到东方,从美欧向亚洲倾斜扩大的趋势。

趋势二,轮胎生产的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向质量和品种提升方向前进。未来五年的年生产增长率大体可保持在4.5%―5%的范围内,主要是靠寻求现有轮胎降低成本以及追求发展高性能、超高性能和多功能性新轮胎来提高企业效益。创新成为企业的不竭动力,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世界轮胎业的结构形式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动荡、分化、并购、重组之风会此起彼伏,愈演愈烈。

趋势三,三巨头争霸和十大轮胎企业集团称雄的局面将出现新情况。前者在世界市场所占比例可能缩小到40%以下,而十大集团将扩大到30%以上。中国中策橡胶集团已闯进世界十强之内。

趋势四,轮胎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的浪潮不断高涨。世界前五强轮胎企业的工厂遍布全球,海外基地生产比例已占到总部的60%―80%;其他十强企业也都已把境外办厂、全球发展,作为进军世界、由大变强的重要战略手段,不断加大力量予以强化。创办跨国型企业集团,抢占本国和国际市场,拥有境外多个生产基地,将被公认为壮大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使企业处于强势发展地位的重要标志。

趋势五,轮胎企业集团的经营方式将以多种形式走向多元化。除了现在的人财物、产供销和工厂、技术中心统一一体化的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之外,主要是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一是发展原材料内供体制,自办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及化纤和钢丝帘线等工厂,或者采取与原料企业联合直供的方式,以确保原材料及时按需供货并降低采购成本,保证生产正常运行。二是实行轮胎产品深化服务体制,自设轮胎店对外零售轮胎,回收旧胎,检测在用轮胎;建立翻胎厂,推行轮胎从新到旧再到翻新最终到报废的循环利用一条龙体系。

趋势六,轮胎产业绿色化。利用绿色原料,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绿色轮胎,工厂达到无污染,零排放,轮胎产品实现安全、节能、环保。今后,缺气保用的安全型轮胎、节省汽车燃料消费的低滚阻节能型轮胎、无噪声静音的环保型轮胎等高性能和超高性能轮胎,将逐步取代现有产品成为主流。智能和功能轮胎的比例也会逐步增加。

轮胎产业的发展道路是力求走向经营多元化、多样化,实现大型化、专业化;推进生产低成本化、多品种化,加工高效化、节能化,产品轻量化、小型化。整个轮胎产业要实现绿色化、循环经济化,而国际化更是世界轮胎工业未来的总趋势。

中国首家轮胎试验场已具备测试条件

近日,随着最后一台测试设备――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成验收,中国首家可满足欧盟标签法测试道路和测试能力要求的第三方轮胎试验场――中汽中心盐城汽车试验场已具备轮胎测试条件,,可以开展与轮胎相关的所有室内外测试项目。2015年底全部建成投用后,可满足所有汽车整车及轮胎的法规和研发测试。业内人士认为,该试验场的投入使用将加速我国轮胎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据悉,目前整车企业对轮胎研发测试的要求已不仅局限于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如尺寸、强度、高速、耐久、脱圈阻力等,而是向更安全(干/湿地制动性能、干/湿地操控性能、冰/雪地操控性能)、更环保(轮胎通过噪声测试)、更节能(轮胎滚动阻力、路试油耗、轮胎磨耗测试)、更高性能(纵向/侧向极限水漂测试、操纵性能主观评价)、更舒适(轮胎NVH性能测试)、更加站在整车企业(OEM)的角度考虑对轮胎要求等方向发展;不但注重室内台架试验,还更加注重试验场跑道设施的建设和利用。

为此,业界专家认为,由于此前我国一直没有能提供独立、公正、第三方服务的轮胎综合试验场,因此国内轮胎企业很难为汽车提供配套服务。盐城试验场的建成,为我国轮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开发高性能产品、满足国内外市场和汽车OEM配套的技术要求提供了必要的试验条件,必将加速我国轮胎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