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自信格言

自信格言

时间:2022-06-21 12:04:30

自信格言

自信格言范文1

1、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查丘吉尔

2、信念是心灵的良知。——汉沃德

3、勇敢乃是自信与害怕中间之道。

4、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培尔辛

5、只有满怀自信的人,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认识自己的意志。——高尔基

6、一个生意人不想破产,好比一个将军永远不预备吃败仗,只自得半个商人。——巴尔扎克

7、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

8、一个胆怯的问题总会得到一个自信的答复。

9、信念,你拿它没办法,但是没有它你什么也做不成。——撒姆尔巴特勒

10、只因生命在继续才盲目地产生信念,这种信念是空的。——乔桑塔亚那

11、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12、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具有这种观念,任何事情十之八九都能成功。——威尔逊

13、每个人总以为自己的信念都是正确的。——威柯珀

14、骄傲两个字我有点怀疑。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总是相信自己,是有点主见的人。越有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真是有点骄傲,如果放到适当岗位,他自己就会谦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邓小平

15、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毛泽东

16、人必须有自信,这是成功的秘密。——卓别林

17、不可能这个字,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拿破仑

18、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伏尔泰

19、虚起来,要不然他就混不下去。——邓小平

20、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21、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信念。——美国

22、产生信念是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的。——本琼森

23、我们每一做一件事都应该既小心谨慎,又充满信心。——爱比克泰德

24、新鲜有力的主义,在性质上本来就有排他性。从开始就容忍敌方的信念,不可能有行动力,举显得软弱,而毫无功效杜伽尔爱国主义和其它道德感情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凯洛夫

25、许多人都是由于本身软弱而做出问心有愧的事来的,并非都是蓄意背信弃义。——拉罗什富科

26、教育能增加人固有的价值。有素的训练能坚定人的信心。——贺拉斯

27、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司马光

28、信念!有信念的人经得起任何风暴。——奥维德

29、相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能力,而信仰却是力量。——弗烈德利克罗伯森

30、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过远。

31、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麦修阿诺德

32、无论如何,流言总不能吓哑我的。——鲁迅

33、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

34、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列夫托尔斯泰

35、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拿破仑

36、价值产生信心,信心产生热忱,而热忱则征服世界。——华特H柯亭姆

37、地位越高,自我评价就越高,自信心多强,能力就有多强。我们总能表现出与环境的和谐平等。——赫兹里特

38、正义的事业能够产生坚定信念和巨大的力量。——托富勒

39、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才能与坚毅来达成它。——约翰渥夫甘冯歌德

40、女性需要优异的信心,甚于基于道理的信心,男性需要严肃的信心,甚于优异的信心。——裘贝尔

41、信心是人的征服者;它战胜了人,又存在于人的心中马。——法塔伯

42、学习有时候只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中思想与信念的成分,而没有改变情感与行为倾向,因此时间一过,态度又回复原状。——社会心理学

43、信心可以移山。——英国

44、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45、发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气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行。——巴尔扎克

46、人有没有信念并非取决于铁链或任何其他外在的压力。——托卡莱尔

47、地狱中最炽热的地方是为那些在伟大精神考验中保持中立的人准备的。——但丁

48、恃人不如自恃也。

49、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底意志。——高尔基

50、如果没有自信心的话,你永远也不会有快乐。——拉罗什夫科

51、缺乏信心并不是因为出现了困难,而出现困难倒是因为缺乏信心。——塞内加

52、技能和信心加在一起便是一支无往而不胜的军队。——欧洲

53、老去心情随日减,远来书信隔年间。——唐元稹

54、劳动使人建立起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高尔基

55、自信与自靠是坚强的柱石。——英国

56、在获得成功之前,每个人都有自负的权利。

57、放弃信念,无异死亡。——法国中华励志网

58、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徐特立

59、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

60、人必须要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居里夫人

61、不管我们踩什么样的高跷,没有自己的脚是不行的。——布莱希特

62、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弧立。——徐特立

63、社交场上的信心比机智更加重要。——拉罗什富科

64、宁可一死,也要把从先辈手中接管的祖国交给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我们的信念,这就是我们的忠诚。——华兹华斯

65、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66、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67、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苏格拉

68、只有人类精神能够蔑视一切限制,想信它的最后成功,将它的探照灯照向黑暗的远方。——泰戈尔

69、宁肯折断骨头,不能放弃信念。——蒙古

70、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雨果

71、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份推荐书的话,那么圣洁的心就是份信用卡。——布尔沃利顿

7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法国

73、信心是命运的主宰。

74、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拿破仑

75、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华特贝基霍

76、信念是有益的,但它不具有真理性。——阿米尔

77、一个人面对正当之事物,从正当的时机,而且在这种相应条件下感到自信,他就是一个勇敢的人。——亚里士多德

78、自信是英雄的本质。——美爱默生

79、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蒙田

80、信心比天才重要。——希腊

81、对我们帮助最大的,并不是朋友们的实际帮助,而是我们坚信得到他们的帮助的信念。——伊壁鸠鲁

82、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史典》

83、坚信自己的思想,相信自己心里认准的东西也一定适合于他人,这就是天才。——爱默生

84、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史典》

85、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希金森

86、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87、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大仲马

88、天生我材心有用。——李白

89、人的强烈愿望一旦产生,就很快会转变成信念。——爱扬格

90、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陆九渊

91、地球上的任何一点离太阳都同样地遥远。——伯顿

92、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梁启超

93、谁中途动摇信心,谁就是意志薄弱者;谁下定决心后,缺少灵活性,谁就是傻瓜。——诺尔斯

94、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95、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爱因斯坦

96、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贝蒂

9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98、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强得多。——辛克莱

自信格言范文2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曾经彻底准备,便不会害怕。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克服自己消极的、钻牛角尖的扭曲的思想方式,便能增加效率,提高自尊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有志者事竟成也。

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首,因为这种德性保证了所有其余的德性。

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信格言范文3

论文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

网络语言传播的特殊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造成了一些特殊的道德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网络语言伦理来对之予以制约。所谓网络语言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社会中言语表达、语言交流中所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和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络语言主体之间的道德关系。网络语言伦理的要求包括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本文即为对于这些原则与规范的初步探讨。

一网络语言伦理的基本原则

网络语言伦理的道德原则是网络语言伦理道德体系的总纲和精髓,也是网络语言伦理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网络语言伦理的本质特征。就网络语言的使用而言,人们应当掌握的基本道德原则主要包括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尊重他人人格原则、无伤正当利益原则等三个方面。

1、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的主体都是现实社会中的公民,网上言论自由是公民网络交流的前提,也是网民践行网络语言伦理的基础。因此,网上言论自由权利是每一位网民所享有的正当权利,禁锢网络言论自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更是非法的。

网络社会较之传统社会而言,拥有更为明显的自由品格,随着基于网络社会“第四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自由有了可以广泛实现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时代,以往那种十分严格地对于信息传播的管理似乎难以实施,网民可以匿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自以为有价值的事实,而且网络语言在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往往是相对的,二者可以即时换位。互联网提供的这个互动平台,使得网络语言的传播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使得网民极为充分地享受言论自由的权利。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言论自由不等于侵权自由,网络审查制度的不足容易让人们产生网络言论绝对自由的误解。博登海默曾经说过:“如果对自由不加限制,那么任何人都会成为滥用自由的潜在受害者”具体而言,网上言论自由原则至少应设定以下边界:

首先,网上言论自由不等于可以信口雌黄,言而无信,毫无道义的约束,不能对抗国家、破坏政策、搅乱社会,也不能因为自己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而剥夺他人使用这种自由的权利。

其次,网上言论自由的原则不是至高无上和绝对的,必须受到比它更高的社会准则的约束,受到相关法律的规范。

2、尊重他人人格原则

尊重他人人格原则是指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不容任何人污辱和裹读,而不论职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美丑、健康与否,不论人种优劣及其文明发达程度。在网络交流中,有的网民弃他人人格尊严于不顾,对发表言论者或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任意诽谤、造谣中伤,有意识地进行狭隘地域攻击,变相讽刺、戏弄他人;擅自公开他人隐私的;利用他人名义,公然散布虚假信息,将他人作为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手段或替罪羊;对管理员无缘无故进行言论攻击,模仿管理员用户名,假冒管理员或破坏管理员形象。这些现象,都是对他人人格的粗暴践踏。网络社区如同现实社会一样,健康、和谐的环境需要每一位参与者以真诚和关爱共同营造,网友应该象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其它网友的人格尊严,不能一语不和便“拳脚相向”,更不能图一时口快,就对其他人无端攻击。在转发他人的观点或文章时,尤其是涉及第三方个人声誉的文章,应当进行充分考证,不能充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糊涂”。

3、无伤正当利益原则

无伤正当利益原则是指网络语言交际应建立在充分保障正当利益的前提上,不能伤害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共同利益。他人利益通常是指他人的合法权益,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信用、隐私等权益。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则包括社会经济秩序、政治安定、道德风尚等因素在内。有的网民的网上表达动机不良、有意误导、情感虚伪、弄虚作假;有的盗用他人网名,无端谩骂他人,污言秽语,弃他人利益于不顾。一些网民道德水平低下,使用一些含有狠裹、淫秽、色情、暴力信息的网络语言,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也给青少年网民的成长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有些网民在一些论坛上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言论和资料,损害国家利益;有意挑起种族或宗教社群、地域之间的不满情绪或纠纷,公然挑衅网络社会的公共秩序。毫无疑问,这样的网络语言行为,其道德价值负面性质十分明显,有损社会的共同利益。

如果网民试图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或共同利益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那么他这种利益的满足就在根本上具备了不道德性,是应当受到道德谴责的。因此,无伤他人利益,并坚决维护共同利益,是每个网民的道德责任。

二可操作的网络语言伦理规范

1、话语权利平等

话语权利平等是指网上交流的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交流中表现出语话特权,使用的网络语言中不应该带有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语气,不能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思表示。平等是网络的灵魂,网民在网上的身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选择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因此交流的时候应当是对等的。

在网上尤其是在一些论坛上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名网友在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后,支持者众多,但一旦有不同意见,持不同见解的网友可能会受到其他一些网友的集体攻击,即使这种不同见解是建立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但仍然会被视为“异类”和“非主流”,被湮没在其它网友的口水中。事实上,这名网友被剥夺了平等的话语权,被迫屈服于由于其它网友人多势众而形成的话语霸权之下。

话语权利平等规范集中体现了网上言论自由原则与尊重他人人格原则的要求,是这两条原则针对网络语言实践活动时的具体化。作为工具形态的互联网,它能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平等的,不仅都拥有网上言论的自由,同时也拥有不可侵犯的人格尊严。

2、语言内容健康

语言内容健康是指网络语言交流时,其交流内容应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方向,符合社会的正当共同利益,要有助于至少是不阻滞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应当包含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内容或这些内容的影射与暗示。

网上不良内容的泛滥一直是网络环境中的一大问题,毫不夸张地说,网络色情已经从遮遮掩掩发展到明目张胆的地步。我们只要看看tom的“情趣笑话”、搜狐的“魔法宝贝”、网易的“非常男女”、新浪“飞常男女”等栏目,其中许多内容已完全属于网络色情范畴。而在一些聊天室与论坛中,涉及色情、暴力的网名比比皆是,涉及到色情、暴力的网络语言内容司空见惯。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确有必要将“语言内容健康”作为网络语言沟通中的重要规范。

语言内容健康规范直接体现了无伤正当利益原则,也是该原则在网络语言实践环节的进一步展开,尤其对一些网络广告活动、网络文学、网络聊天室以及bbs论坛而言有着直接的道德评价作用。如果使用的网络语言内容不健康,格调低下,必然会给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以及网络语言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最终也必然伤害广大网民的利益。

3,意思表达真诚

意思表达真诚要求网友以真诚的态度进行交流,为所要表达的信息提供正确合理的语言形式,动机与情感真实,不虚伪,不传播未经考证的虚假信息,不欺诈他人,不能有意或无意使交际对象产生误解。

意思表达真诚规范是调节网络人际关系、促进网上合作的重要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网际交往日趋频繁,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迫切需要真诚的表达式。同时,真诚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网络语言交际秩序的必要条件,是保持网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关涉到正义、公平、善恶、义利等多个道德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表达真诚尤其是语言真诚并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相对的、辩证的,是受其他道德条件统辖的。如果无视国家、民族以及社会大众的利益,一味地讲究表达真诚,则是不可取的,行不通的。比如,在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或商业机密时一般就不能追求绝对的表达真诚。这是同我们其它几条规范如不传商业机密、维护国家安全等相辅相成的。

意思表达真诚是根据尊重他人人格与无伤正当利益原则并结合具体的网络语言实践而拟定的,意思表达真诚的前提就是必须要尊重他人人格并且不伤害他人正当利益。

   4、网络评论公正

    网络评论是网友比较常见的网络语言行为,是网友表达自己见解与看法的主要途径,其存在形式是网友在论坛或是网络公共场所中的以文字形式存在的发帖。这种评论应当是网友基于事实依据,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客观、公正地表达的独立见解,网友在评论时应当要充分考虑到其言行对评论对象所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网评”成“妄评”,那么,网络评论本身就会渐变成垃圾,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网络评论公正规范集中体现了网络言论自由、尊重他人人格与无伤正当利益这三条原则。网络言论自由原则是进行客观公正的网络评论的前提,而尊重他人人格与无伤正当利益则是对网络评论的必然要求,因为网络评论如果不公正客观,必然给被评论者造成消极的影响,甚至会污辱他人人格,同时也会给其他网民带来错误的信息,这种错误的信息尽管可能并不能直接给他们带来损失,但却直接侵犯了其他网民的知情权,造成了对他人正当利益的伤害。

5,信守网上承诺

网上承诺是网民在网络交际过程中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争取信用度,对他人做出的语言保证。网上承诺是保持网络社会秩序正常运作的一种前提条件,它可以增加交际双方的信用程度,提高达成合作的效率。信守网上承诺要求网民在做出承诺后应当要及时践行诺言,做到“一诺千金”。任何不履行诺言或是打了折扣地履行自己在网上所做的语言保证都意味着失诺。失诺不仅引发语言道德问题,甚至会侵犯他人合法权利,引发法律问题。

信守网上承诺规范是尊重他人人格和无伤正当利益这两条原则的集中体现。某种程度上说,一个社会运作的效率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诚信度,不折不扣地履行承诺,则是保持社会诚信度的重要条件。网络社会也亦是如此。轻诺寡信的网络语言行为最终损害的不仅会是他人的正当权益,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效率,损害社会的共同利益,违反尊重他人人格和无伤正当利益这两条道德原则。

6、维护国家安全

互联网是无国界的,但使用网络的公民却是一个个拥有国籍的公民。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与传统媒体的严格把关相比,网络信息没有复杂的审查程序,而且传播者大多使用网名,根本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而网络服务商往往在论坛上注明“本论坛文章均为个人观点,论坛不承担由此带来的刑事或民事责任”,由此把责任一推了之。一些对社会心怀不满的人只须在某个论坛上随意注册一个网名,就可汪洋态肆大放厥词。在国内,有的人还专门挑选其中的反动言论提供给国外反动刊物,用来低毁我们的国家,甚至还有的人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地泄露国家机密。这样的网络言论,都可能构成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宪法规定的法律规范,也是基本的网络语言道德规范。国家利益和主权是人权的基础,也是社会共同利益,因此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语言行为都是对无伤正当利益道德原则的践踏。

7、不曝个人隐私

隐私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事,二是本人不愿为他人知悉或受他人干预。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不曝个人隐私是指网民不应当非法获取或传播自己或他人的隐私信息。

随着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介的成长,对“隐私”构成的威胁已来势汹汹。现实生活中非法闯人私人空间或擅自披露他人隐私,都有可能构成侵害隐私权。

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空间,但网络空间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类似的行为也构成侵害隐私权。在电子邮件、公告板、聊天室或网页上公开披露他人隐私;或非法人侵、获得和使用数据库及资料;网络跟踪等行为,均可视作对隐私的侵犯。

隐私权问题有其具体的特殊性,道德规范对保护个人隐私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良好的道德环境所施与的道德压力越大,人们试图侵犯他人隐私时的道德恐惧就越强烈。同时,道德的力量还能强化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即通过呼唤内在的自尊心和羞耻心,主动避免侵犯隐私的不光彩行为。

不曝个人隐私规范充分体现了尊重他人人格原则和无伤正当利益原则。

8、不传商业秘密

自信格言范文4

【关键词】谈话广播节 语言模式

一、广播媒体视野下的谈话编码

视野代表广播媒体机构的信息面,表现出巨大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思维。广播媒体宽阔视野下的谈话编码是信息重组的第一步,主持人要通过最大限度搜集并表述符合广播媒体视野的信息,形成广播谈话节目编码信息流,从而提高谈话节目的话题广泛性和节目的开放性。在这里,主持人代表的是信息流汇集的守门人,话语编码必须体现传统主流文化信息,主持人的话语模式使得这样的文化信息符合本土广播媒体的话语特点。

谈话类广播节目主持人所在的语言环境,集中体现了主持人的社会性,即主持人作为党和政府职能的喉舌,要体现出正确的舆论导向。谈话类广播节目的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主持人需要承担一定传播的社会责任。

谈话类广播节目的主持人语言模式带有社会性的烙印。主持人成为了非自然生活的社会人,不是语言的演员,而是具有社会情感的代言人。主持人的社会角色被规定为广播媒体语言的直接传播者,他们通过绘声绘色的语言工具向广大的听众传播了广播媒体的语言思想,形成了带有社会性的言语风格,表达了广播媒体的精神价值。

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谈话类广播节目走向了类型化改革的方向,节目主持人所具有的品牌语言风格也成为了吸引听众的一种卖点。谈话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言语需要达到从生理发音到情感互动的高度,体现出主流的、富含人文情怀的节目特色。话语的国际化从某种层面上决定谈话广播节目的主体话语设计,实现了收听率的扩大,所以广播媒体必须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化优秀的文化之间的和谐,把谈话广播节目推上一个新的平台。

广播媒体所能提供的硬件支持是信息量传播的基本保障。随着广播媒体技术的进步,谈话广播节目的语言模式比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播通常是在分布式的和移动的社会空间环境下进行,信息科技使得信息的互动进一步加快,现在的听众可以通过手机短讯、热线电话、网络互动等等样式,与广播媒体谈话节目主持人取得“随时随地”的交流,空间的距离被心灵的亲密接触所代替,使得广播媒体的产品――“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最广泛的范围传播,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远程服务。①这样的语言模式是多维的,更进一步展现了广播媒体模式的多元化时代特点,体现了广播媒体的人性化运作,有利于形成谈话广播节目的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互动,铸造听众情感的家园。

二、专家深度的信息重组

目前,很多谈话广播节目主持人为了形成某种语言风格,表现自己具有深厚的知识结构,使谈话类节目成为了主持人个人的舞台,然而其信息量往往并不大,容易造成节目冗余信息的过剩,不利于节目的发展。作为谈话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信息应该代表专家的信息,实现语言信息权威化,这样才可以扩大影响,实现正面的社会效益。

谈话类广播节目的主持人需要了解世界发展形势,开拓谈话广播节目的创新思路。专家深度的信息重组的基础在于体现深厚的文化沉淀,以此提高谈话的文化品位和可听性。在思想先于中国社会形态进入后现代的背景下,谈话广播的信息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正确的价值观。要使专家深度的信息进一步被建构,谈话类广播节目成为雅文化和俗文化的信息传播,展现不同文本的雅俗对话。所以,谈话类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话语信息要代表专家信息,进一步推动了消费时代的专家深度信息组合,形成新形态的中国式专家深度话语狂欢。

专家深度的信息重组展现了居于广播谈话节目本身之上的更高的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等文化理念的讨论,“具有可谈性”成为了信息重组的首要前提。需要强调听众利益和价值观层面,深度才成为现实。了解信息重组的不同效果,借鉴优秀的谈话广播节目主持人言语模式,如何具有专家深度也是很重要的,使得专家深度的信息重组体现出与众不同的显现方式,强调信息的权威性与可靠性,这样一来,带给听众的是信誉感,而不是节目模式本身。信息重组的专家深度信息其深度表现出了一个明确的中心定位,从细微处着力渲染语言的深度,为节目提供了超级价值保证,让听众体味到的是声波更有文化、更有内涵、更有个性,为节目品牌价值打造添砖加瓦。

“一种理念,如果最好的语言都无法表达的话,那就用象征符号吧!”――赛纽尔・泰勒・构勒律治如是说。专家深度的信息重组首先体现在话题的设定上,主流的、文化的话题是谈话的深度挖掘的重要保证,从而用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使得话题涉及事物相互联系,形成网络,产生新的专家意见,引用的专家信息成为了话题的有机组成部分,扩大了专家深度的意义,表现出了节目具有快乐、关心、爱和悲伤的情感意义。另外,专家深度的信息具有很强的效力,提高可信度的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道德法律纠纷,使得广播媒体健康发展,从而广播谈话节目具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谈话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专家深度的信息需要与娱乐组合起来,才能实现广播节目的最大社会效益,实现权威性与大众性的互动。主持人充当的是全知性的中介人物,通过专家深度的节目信息传播把大众吸引到节目中来。“林鲍向人证明将娱乐要素(音乐、模仿、夸张)融入争议性话题的讨论具有价值”。②

谈话广播节目的性质是多样的,情感谈话广播节目必须符合大众心理的需要,从而把具有权威信息含量的节目以娱乐的方式进行传播。选择的信息与传播的信息并不完全等同,专家深度的信息被娱乐化,重组的信息被传播。在讨论时,也注意通过安排优先顺序进行表达,在这样的过程中专家深度信息也被主持人的表达方式重组。例如:“他身体很健康”有着多种理解方式:第一,以他为主语,可以理解为“他的身体很健康”;第二,以他的身体为主语,可以理解为“在我们这个群体中,他的身体是健康的”等等。“他身体健康”在不同的语境也可以理解为不同的意义。在谈话广播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表达空间意义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误解了专家意见,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也使得信息向着更广泛的语言模式发展,体现出1+1>2的效果。

三、主持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品牌

谈话广播节目主持人需要作为个性化的人而存在,从而进一步提升为广播媒体的品牌资产。③作为谈话广播媒体所提供给听众的是谈话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言语风格成为吸引听众的关键点,听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广播媒体广告的收入商品,受众越多,广播媒体的广告时段越值钱。

主持人的言语风格的个性化塑造,使得主持人言语风格成为精神价值的表述,从而创造出在品牌主持人名称下的积极情绪和感觉,给受众可靠和自信的内涵空间。谈话类广播节目主持人都需要有内在信息表达与外在信息表达融为一体的语言风格。内在信息表现主要指主持人传递的信息独特,个人对事物、生活、社会独特的感悟,使得信息成为让人感悟、震撼的原生态信息,④主持人言语表达方式的选择,首先是对于信息的选择,选择的得体主要与中国语言背景的深厚沉淀有关。例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对于吃的要求很高,各种节日都要吃,中秋节的月饼、端午节的粽子等等都从各种角度涉及中国的深厚文化背景。当主持人谈论这类话题的时候,需要对中国文化背景有所把握,通过独特的言语风格表达出来。主持人首先做的是对外在信息的合理表达,然后形成内在信息,抓住话题的感情,使得话语表达方式和信息完美结合,把点点滴滴融入心灵。

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形成与思维密切相关,需要有思维支撑的前提下形成稳定的语言风格特征,培养听众的品牌忠诚。在许多的情况下,同一个谈话广播节目主持人的生存有2~3年的期限,这意味着节目主持人言语表达方式形成也有着一定的时间,言语风格源于思维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需要通过主持人与听众的反复沟通来完成谈话广播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的转化,从而适应谈话广播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主持人言语风格品牌通过为谈话广播节目注入个性化内涵,使得听众在消费信息产品的时候更加具有互动性,形成了主持人言语风格的交流环境,推动主持人与听众之间有一条链将二者之间进行信息强化。主持人言语风格已形成听众评测谈话广播节目力量的机制,而且是听众在思想意识中形成主持人虚构形象的重要因素。主持人言语风格定位准确是在现存的、已经建构起来的听众群基础之上的,要进一步开发更加广大的群体,这是一种让谈话广播节目老品牌产生品牌衍生效果的有效方法。

主持人言语风格必须融合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是将谈话广播节目与听众联系起来的必要条件,可以让听众产生难以忘怀的沟通效果。主持人应树立起“与时俱进”理念,使得言语风格在有效范围内符合听众心目中理想的诉求,达到释放情感的效果,进而达到本身语言风格的创新。

使用与共用的合理性在于把握住传播言语能够促成的情感体验。主持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言语风格需要与听众的情感、利益相一致。所以,主持人要善于把握听众的情感点,加强沟通,深入挖掘广播谈话节目品牌的潜力。■

注释

①“以产品信息结构为基础的远程合作组织设计赋予了新产品分类的钥匙――远程服务”摘自:《合作制造方法技术与运用》郑力[德]frank possel-

doelken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

③“品牌资产是以某种品牌名称或标志相联系的品牌资源或保证,它能够为提供这种产品或服务的公司以及购买这种产品或服务增加或减少价值”。《品牌资产管理》[美]大卫・爱各著,丁恒 武齐译,能蒙古大学出版社。

④原生态信息指不为大众共知的,有新角度,经过主持人加工而富含信息量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郑力译,[德]frank possel-do

elken编著,合作制造方法技术与运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第39页。

[2][美]大卫・爱各著,丁恒、武齐译,品牌资产管理[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第15页。

[3]Jane Stokes 著,黄红宇、曾妮 译,媒介与文化研究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

[4] 张咏华 著,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M],复旦大学出版社。

[5]王正平 主编,伦理学与现时代[M],上海三联书店。

[6][美]詹姆斯・0・卢格 杰拉德・L・赫尔希 著,生活心理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自信格言范文5

关键词:人肉搜索;言论自由;隐私权;名誉权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158-02

“人肉搜索”最初不过是一种由“猫扑”首创的搜索方式,后来,“人肉搜索”发展为以网络为平台,以网民为资源,逐渐获取某个人或某些信息,然后整理分析这些信息,最后找出这个人并确认某个人信息的过程。通过对“人肉搜索”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质不过是一种信息检索技术的革新,只是这种检索中更多的是通过网民来获取信息来源,而网民提供信息的过程就是发表言论的过程,是公民言论自由的表现。不过归结种种“人肉搜索”事件,“人肉搜索”中所出现的种种法律问题都与言论自由的度相关。

一、“人肉搜索”行为多是言论自由的体现

(一)言论自由的法律含义

泽卡赖亚・查菲曾在《美国的言论自由》一书中说到我们之所以需要言论自由是因为“第一修正案保护的是两类言论自由的利益,其一是个人利益,人们需要就对于他们的生存及其意义(if life is to be worth living)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发表意见;其二是社会利益,寻求真理的最终实现”。[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法制的社会中,言论自由权不仅仅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一种私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更是代表社会利益的整体性权利。因此,言论自由称为“人类最重要的、潜力巨大的、活动的资源”,言论自由权往往被称作“第一权利”。

世界各国的宪法和法律都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比如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的《宪法修正案》第1条均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我国现行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自由,在宪法学上均可称为表现的自由,指的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的精神作用公诸于外部的精神活动的自由。言论和出版的自由,是表现自由的最基本、最典型的类型。从表现自由的本义来看,广义的言论自由包括以口头表达、文字表达以及借助绘画、摄影、影视等各种手段所实现的表现行为的自由。从内容中看,言论自由所包含的类型极其众多,比如政治言论自由,商业言论自由,学术言论自由,艺术言论自由,宗教言论自由等。

(二)“人肉搜索”是言论自由的表现

李忠在《论言论自由的保护》一文中指出,我们不仅要尊重个人发表与我们一致意见的自由,而且要尊重个人发表与我们不同甚至为我们憎恶的意见的自由。其实,自从有了民主法治以来,任何一个享有法律权利的国家公民,都有宪法所赋予的言论自由权,而“人肉搜索”不过是公民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发表自己言论的一种方式,而网络表达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已经和传统意义上的言论表达具有相同层面的意义,在很多时候,网络表达还能更真实地反映出表达者的真实想法,从这一点来看,网络表达已经是一种最大众公众意见表达的方式,为了保护公民的表达自由权,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应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宽容。而“人肉搜索”作为网络表达的一种基本形式,虽然有时看起来似乎极为激烈甚至咄咄逼人,但是,很多时候,它在客观上能够对不符合道德观念却不违法的行为起到震慑作用。对许多违法犯罪行为也能起到协助侦破、打击违法犯罪的作用,网民将涉嫌违法、违纪或道德败坏的人和事及其相关信息公布在网上,进行评判,如果是适当合理的,且不违背法律的相关规定,将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和社会正义的维护。因此,“人肉搜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公民行使监督权、批评权的体现,是言论自由表达的体现,无可厚非。

二、言论自由过度在人肉搜索中的表现

(一)言论自由具有限度

任何形式的法律自由只是相对的自由,而不是绝对的毫无限制的,因为任何法律的权利都是一柄双刃剑,滥用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言论自由是有条件的,它的性质是在言论自由权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言论自由以人对他的思想负有义务为基础。如果一个人不负担起这个对得起他的良心的义务,如果他反而运用言论自由去煽动仇恨、诽谤、说谎,如果他故意利用言论自由来玷污真理的源泉,那么他就没有要求言论自由的权利。只有在他负起相应的道德义务时,他才有道德权利”,不过,1998年6月7日,以色列最高法院院长阿哈龙・巴拉克在希伯来大学荣誉博士授位仪式上的发表讲演说道:“过去,人们相信,依靠多数人的自律自制,就足以保证基本价值得到尊重。然而,在纳粹统治以后,人们得到的经验教训是,‘对于多数人的权力,必须要有严格而正式的限制。‘不做’(It is not done)的概念需要一个明确的表达,那就是‘不许做’(It is forbidden)’”[2]。言论自由也不例外,仅凭借内心的道德力量来限制无限度的使用言论自由,以避免会因挑衅性、诽谤性语言而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会因任意的侮辱、谩骂行为使社会公共秩序,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却是并不可行的。也正因为如此,各国的法律在规定言论自由的同时,都进行了相应的限制,这种限制以他人的权利和名誉、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公共卫生或道德为前提,不得任意越界,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而在“人肉搜索”中,由于网络言论的匿名性、广泛性、全球性等特点决定了对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制更为困难,言论自由也更容易被滥用,从而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结果。更需要进行相应的法律限制。

(二)言论自由过度行为在“人肉搜索”中的表现

就我国发生的“人肉搜索”事件来看,这些“人肉搜索”中所体现的言论自由一般为相关个人信息和使用个人信息两类,但由于言论自由过度发展成为侵权行为。

1.个人信息侵犯隐私权

子选手隐私权一词最早发端于1890年,当时将隐私权描述为“独处的权利”(The right to be let alone)。就笔者来看,隐私必然与个人信息相关,一般来说个人信息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人格尊严等无关的信息,比如姓名、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这些信息尽管都具有个人属性,但都与人格尊严没有任何直接关系。这些信息主要用来帮助主体本身完成社会交往,也是社会与之发生联系不可或缺的信息。一般情况下,这些资料的谈论或者获取并不会引起对人隐私权的侵犯。而在“人肉搜索”中出于社会公德考虑以及舆论监督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公布并不会造成侵犯隐私权的后果。另一类是与人格尊严密切相关的信息。如、恋爱史、性生活、生理缺陷等,这些信息与人格尊严紧密相关,一旦公布或者被他人知悉,就会造成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精神损害,这必然侵犯隐私权。

当然隐私权的保护和言论自由本身就是两个相冲突的话题,要保证两者的平衡则必须做到在“人肉搜索”中个人信息时既要保障言论自由,又同时保障公民的隐私权。不同的人所涉及的隐私权的广度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说一般的公民,其所实施的行为也不违公德和法律规定,那么这种人员的隐私权需要保护的范围相对来说应该就是最大的。除了和人格相关的各种信息必然是其必然保护的隐私权。同时其他的一些个人信息,比如其住址,电话等由于公布可能会导致其私人生活受到影响乃至破坏,也必须严格加以保护。而对于官员或者公众人物等进行的“人肉搜索”,他们的诸多利益都与公众有关,如官员与职务相关的隐私,公众人物与公众利益相关的隐私则不能象普通公民一样受到保护。至于那些明显违背道德或法律的普通公民,将涉嫌违法、违纪或道德败坏的人和事及和此事相关的信息公布在网上,进行评判,监督,应该都是合理的,这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和社会正义的维护,有利于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民的监督[3]。

2.滥用个人信息侵犯公民名誉权

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对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保持和维护的权利。《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一般来说,在使用“人肉搜索”中的个人信息主要在于准确确定对象,对其相关的人和事进行评价。然而,在“人肉搜索”中,由于网络言论的匿名性和隐蔽性,网友往往偏听则信,对所了解的信息不进行核实,确认,便任意转载,结果导致很多严重后果,侵犯公民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一是被有心人士利用,对“人肉搜索”对象无中生有,捏造虚假事实,通过提起批判引起众多网民的关注再加以恶评,构成对名誉主体的诽谤。二被所谓的“正义人士”利用,歪曲理解或者片面强调、使用所获得个人信息。有些网民甚至于直接利用第二手信息再进行所谓的强调或者断章取义,进行所谓的网络评判并引发大家讨论,从而造成信息进一步的失实和更多的错误性评论,导致对搜索对象进行无限制的谩骂、威胁、侮辱、构成对名誉主体的侮辱。三是更有甚者用“人肉搜索”的各种信息在现实生活中对搜索对象进行骚扰、对其住宅安宁进行破坏,对其家人和同事等进行批评甚至进行谩骂。这些行为中前两种严重地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至于最后一种已经超出言论自由讨论的范畴,是更复杂的侵权了[4]。

总之,“人肉搜索”中所体现的言论自由不过是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在网络世界的自然延伸。然而孟子早已指出“徒法不足以自行”。正如张千帆老师在《宪法学导论》一书中写到的“作为人所制定的规则或规范,法律本身并没有实施自己的力量。要成为真正有效的制度,法律规则必须依靠法治文化。”[5]人肉搜索要获得真正的言论自由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地为其提供朝向良性发展的有利环境和必要空间。

参考文献:

[1][美]小哈里・卡尔文.美国的言论自由[M].李忠,韩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47.

[2][美]安东尼・刘易斯.言论的边界[M].徐爽,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2.

[3]刘长秋.法律介入道德:基础、限度与对策[J].东方法学,2012,(1):113.

自信格言范文6

摘要: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而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创新是其完成新时代赋予自身使命的主要依据。因此,本文以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艺术规范为入手点,从形成与个人性格相符的语言风格、构建与社会大众近距离接触的信息交互平台、注重语言的亲和力及艺术性等方面,对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及创新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期为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

1生成与个人性格相符的语言风格

首先,基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个人性格特点生成的独特语言风格,是广播电视语言艺术形成及节目品牌形成的关键。而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个人性格相符的语言风格生成的前提为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规范化。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化并不是绝对排斥日常口语化,或者完全集成汉语普通话。而是以向社会大众传递正确、全面的信息为目标,依据规范化、真实性、准确性原则,在无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利用标准的普通话主持节目。同时,针对节目内容、类型差别,播音主持也可以适当融入一些口语化元素。以缩短与社会大众间距离,获得社会大众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应避免说一些网络流行用语,如“小公举”“鸭梨”等,保证语言的规范性。其次,对于广播电视节目而言,过分雷同的主持风格,会导致社会大众产生视觉疲劳,进而促使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率下滑。因此,为促使广播电视节目更加具有个性化,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应根据自身性格特点,构建风格独特的节目形式。如性格较严肃、平和的播音主持,可以选择规范、严肃、逻辑严谨的播音主持风格,并在主持过程中融入一定的个人主观因素;而性格较诙谐、活泼的播音主持,可以根据自身性格特点,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营造欢快的氛围,以形成独特的个人语言魅力。最后,从本质上而言,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其与时代语境具有协同性与共通性。这种情况下,只有保证自身语言语体选择及表达与语境相适应,才可以保证受众接收相关信息。因此,根据时展中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及形式的不断变化,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就需要避免坚持固有的语言风格。而是在语境的约束下,不断学习各个行业领域专业性问题[1]。同时,结合受众需求,有选择地调整个人语言风格、表达形式。必要情况下,可利用不同辅助方式,进一步丰富语言艺术体系。

2构建与社会大众近距离接触的信息交互平台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网络媒体日益发达,对广播电视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以往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主持风格已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也影响了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效果[2]。因此,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应注重与社会大众间进行信息交互。强化交流互动,挖掘节目潜在受众群体,以获取多元化信息。特别是在访谈类广播电视节目过程中,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应在与嘉宾沟通的基础上,从潜在受众群体视角入手,提出一系列有效问题。随后,根据嘉宾的回答,结合自身专业感悟、评判,以便为广播电视受众提供所需的答案。同时,考虑到受众审美需求感知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在自身与社会大众间信息交互平台营造过程中,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结合所主持节目内容,以不违背社会价值观及道德准则为前提,将个人审美修养、电视节目有效结合,并不断寻找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表达主题间结合点。最后,利用向上的价值观、优美的语言、动听的声音、丰富的肢体语言或者多变的面部表情,促使受众获得满足感。在自身与社会大众间信息交互的平台运行过程中,基于大众传播内容、方式要求特殊性,书面性质的语言在传播时极易出现语言歧义。因此,广播主持应注意避免全部采用书面性质语言,而是利用沿用传统广播电视传播语言生动朴实、有条不紊、言简意赅的特点。合理利用语言的言外功能,在标准礼貌的尺度下,与社会大众进行良好的语言交际[3]。特别是在大型晚会主持过程中,由于大型晚会具有现场观众、电视机前观众等多个层次的观众,且观众年龄层次、职业特征状况复杂程度较高,礼貌、标准语言的应用、选择难度较大。据此,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就需要根据现场情况,依托自身专业能力。在谦虚、严谨、慎重的基础上,以礼貌为内核。利用落落大方、平等、尊重、亲切的态度,与各个阶层受众沟通,保证言语传播礼貌原则、合作原则的有效落实。只有受众在与播音主持信息交互中获得利益,才可以在精神层面产生满足感,进而乐于接受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所传播信息,保证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获得成功。

3注重语言的亲和力及艺术性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大多经过网络渠道与受众群体进行信息交互。而播音主持语言亲和力是受众群体在网络渠道中对播音主持的首要观感,也是评测播音主持是否可以吸引自身关注的主要标准。因此,为吸引更多受众群体,一方面,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应注重提高自身在语言表达方面语音、语调的亲和力。根据自身专业文化背景、职业背景及教育背景正确理解语言亲和力的重要作用。缩短自身与社会大众间的距离,加深社会大众对自身所主持节目的印象,保证节目收视率[4]。另一方面,播音主持语言是现代电子传媒文化的重要产物之一,具有大众传播审美性、导向性,是大众传播媒介主要语言交际工具。时刻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其整体变化形式与当代经济、文化、政治具有密切联系。据此,在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产业化生产背景下,作为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不仅要保证自身语言规范、真实及具有亲和力,而且需要逐步渗透国际市场审美、商品、文化等信息,并利用婉转富有艺术性的语言,面对社会大众这一至高无上的消费者,将整体广播电视节目置身于国际文化艺术语境下。详细阐述节目内容,促使节目内容与社会发展潮流及创作规律相符,以达到较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同时,在高雅文化趋同化发展,并逐步形成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应该在保证节目信息真实性的基础上,在通俗生活中寻找力量对有声语言进行创新。在这个基础上,更新传统播音主持理念。在先进的广播传媒领域语言理念的引导下,跟随真实事件发展,利用专业艺术性语言进行适当润色。同时,在保证发音规范、字正腔圆、吐字清晰的基础上,穿插一些接地气的地方口语、或者民族类方言,以促使基层民众更加快速、准确地理解节目内容。此外,以社会一般大众审美品位为视角,社会大众更倾向于接受与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众文化。而大众收听广播电视节目时大多倾向于消遣娱乐、平等互动且通俗易懂的节目。基于此,在保证广播电视播音语言口语化、时尚化、多元化的基础上,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也应该合理设置文化策略及情感表达策略。以健康、科学为导向进行语言表达,避免一味迎合社会大众需求出现的语言泛娱乐化、泛人际化或者文化霸权导致的过分西化情况。

4结语

对于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而言,语言是其在行业内生存的基础,也是其个人职业技能提升的关键。因此,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应立足语言艺术领域,结合自身性格特点,生成独特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语言风格。同时,基于语言艺术性、亲和性、规范性,构建与社会大众亲密接触的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在与受众接触中,不断提升自身审美修养与专业自觉性,提高广大受众群体满意度,为广播电视在新媒体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自信格言范文7

关键词:政治谣言  政治认知  政治动机  非对称性社会互动

法国学者卡普费雷在《谣言》中说:“有政治便有谣言存在。”政治谣言是政治斗争中很重要的一种斗争手段,它们往往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分析政治谣言的心理成因,做好政治谣言的防控是现代社会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政治谣言的界定

(一)政治谣言的含义

1.谣言

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性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谣言的内容是缺乏事实根据的消息,以口为传媒介或散发传单方式等非正常渠道进行传播,具有非官方性。

2.政治谣言

政治谣言是谣言的一种,它是个人或集团为了实现特定政治需要,在没有事实根据或虽事出有因但在传播过程中却严重失真的情况下,对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团进行有意诬陷、攻击和诽谤的政治传言。政治谣言所涉及的事件或人物往往具有重大性,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密切相关,其重大性与暧昧性的结合可以在较大社会范围和短时间内激发起公众的兴趣和关注。

(二)政治谣言的特征及危害

1.内容虚假,蛊惑人心

政治谣言的内容都是缺乏事实根据的信息,但为了争取人们对它们的可信度,政治谣言传播者往往以“据说”、“大家都这样说”、“有人亲眼看见”等模糊性的词语传播这些虚假信息,并竭力使人信服。其结果是人们在政治谣言的影响下,分不清事实,失去判断的标准和行动的方向。

2.证据模糊,混淆视听

政治谣言都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证据,但它为了争取人们对其传播内容的认同,总是尽量提出一些直接但却是虚假的“证据”来,并使这些虚假信息在一定状况下显示出逻辑合理性,因而能够得到一部分社会情绪的认同,迎合某些人的心理或情感需要,引发、左右人们的政治行为,甚至导致社会震荡和政局失稳,造成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

3.方式灵活,真伪难辨

采用灵活有效的方式进行传播是政治谣言流行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本质上来说,政治谣言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信息为了迅速传播会采取不同方式方法来加速传播过程,政治谣言不断地被加以解释和评论。在当今时代,大量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合成的虚假图像,因其逼真度高,真伪难辨,且视觉冲击效果强,更易对人的精神及心理造成震撼,最终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二、政治谣言的心理成因分析

(一)政治认知的缺乏和偏差是政治谣言滋生的思想根源

政治认知是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政治角色、公共政策等国家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政治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再进而支配人的政治行为,这个过程就是政治认知的过程。人在某一情况下出现的问题行为或不恰当的行为反应,是由个体对该情境不正确或不精确的认知加工引起的。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和L.波斯特曼对谣言的研究表明信息的模糊性是形成谣言条件之一。从认知的角度讲,人总是要不断地了解自己所处的政治环境,但很多情况下,人对有关政治事件的信息常常不能无法获知或准确获知,于是会自发地建立非正式渠道沟通信息。当真实的信息来源偏差甚至断绝时,政治谣言的信息亦会被当作对个体政治认知过程有用的信息来看待,帮助他们对事件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促使他们降低不确定感。于是,政治谣言就有了传播的空间,并且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政治谣言也不断地产生。

(二)政治动机是政治谣言滋生的心理动力

政治动机是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的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标的内在动力,是隐藏在人们政治行为背后,驱动政治主体的需求向政治目标实现转化的心理因素。政治动机必须有目标,政治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为个体的政治行为提供原动力。政治谣言的出笼过程与广泛传播,往往有复杂的政治目的。政治谣言具有明显的政治意图,攻击对象明确,目的是要攻击、抹黑政治人物、政治对手。一些国家、某些政治势力与利益团体经常利用政治谣言攻击对手,扰乱民心。我国台湾省领导人选举期间,就曾出现无数攻击对手的政治谣言,这些谣言就是为了瓦解对方选举阵营的士气,使其在选举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人格是政治谣言滋生的重要心理因素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个体人格形成的因素不尽相同,有的人形成了优良的人格,而有的人则形成了某种人格缺陷。这种人格缺陷,在认知方面表现为被动感知、易受暗示、不求甚解、善于幻想和盲目模仿等;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情绪易激动、起伏不定、厌世、抑郁等;在意志方面表现为缺乏主见和信念、自控能力薄弱、放纵自己、遇事优柔寡断、缺乏自信和毅力等;在对现实的态度方面表现为自私、贪婪、虚伪、狡诈、无正义感、自负、自卑、粗心大意等。研究表明,存在上述人格缺陷的人更倾向于制造和传播政治谣言。

(四)非对称性社会互动是政治谣言滋生的社会心理基础

政治谣言的制造和传播实质是特定主体所实施的特定行为,特定行为的实施又受特定的心理支配,而这种特定的心理从形成过程上看是在与他人之间产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特别是在非对称性社会互动中形成的。非对称性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是暗示、模仿和感染。

1.暗示

暗示是在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做出行为反应的过程。暗示的目的在于让人接受某种观念,并按这种观念行事。在高度的暗示下,个人便极易失去判别能力,产生将被暗示的情感转移到直接行为的倾向。一旦那些与自己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政治谣言出现后,人们总是以极其关注的态度来加以证实或否定。这就决定着当某个政治话题所涉及的事情或现象与人们的需要和利益相关时,政治谣言会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并得以滋生和传播。

自信格言范文8

关键词:节目主持人 职业素质 主持文化

1 引言

节目主持人,这个广播电视媒介角色在中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作为传播的制造者和时代瞭望者,他们肩负着为大众建构积极而健康的生存环境和信息空间的神圣职责。因此,时代迫切的需要节目主持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够营造积极健康的媒介角色,在其职业行为中可以形成一种亲切的关系——一个充满信任、愉快和善意的传播环境,这涉及到中国的整个传媒生态,也涉及到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中国传媒的生存境况。

2 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任何一档广播电视节目,都有它的意旨,要求以及特定的传播内容,节目主持人是在这一节目的规范下施展其才干的,在节目的规范中,内容是第一位的。主持人要做的是在主持的推进中显示出事物的内在联系或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作出寄理于趣的简约性说明。主持人的能力构成不外乎:博学多才,对事物的理解,鉴别,分析能力,收集采访素材的能力,综合整理能力以及表现能力(文字、声音、图象等方面)等等。这涉及到主持人用什么来传播信息的问题,同时也触及到了主持人的心态素质,角色力量,媒介人格等问题。

2.1 心态素质

积极的心态是对人对事所持的一种建设性的态度、行为和反应,它使人努力看到和强调事物好的方面,于是就可能充分发挥出积极方面的优势,获得良好的结果。对每个人来说保持积极的心态都很必要,对于传播者来说更是尤其重要 。

总之,一个职业的节目主持人必须学会积极地面对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心态,在生活和传播活动中时时处处都进行积极的思考,决不自我设限以激发自身无限的潜能,并能够尽量地将自己的积极情绪去感染受传者,即使面临恶劣的情形时仍然能够寻求最好的、最有利的结果。

2.2 主持人的角色意识。

主持人的创造能力体现在以主持人为核心的和谐的采、编、播群体中。主持人要不仅能在前台主持节目,还应当在后台能指挥好一个编辑组,成为某中程度上的节目的定调人。主持人要对节目的定位,节目的特色节目的归属,节目的走势负责,因为整个节目最终落实在主持人身上完成。节目的品位来自主持人的修养,主持人在观众面前展现出的文化气质,个性风格,谈吐举止,仪容等等,无不关乎节目的品位。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力量主要体现在对节目的驾驭,对话题的把握上;要达到这一点,必须从文化品位,文化内涵,文化意识上,多考虑一些。主持活力的归宿应当是促使受众迅速地和节目建立在紧密的审美关系。2007年两会期间,《东方时空》推出的特别节目《一丹两会信箱》,中央电视台资深节目主持人敬一丹以政协委员的身份,结合十年的与会经历,用民生视角来解读民生话题,着力打造民众与委员代表、官员的互动新平台,充分反映了角色意识。

2.3 主持人的媒介人格

人格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才能将社会道德准则内化为自身价值观念,才能自觉把美德外化为具体言行。敬一丹说过:“主持人首先是个人,然后是个文化人、电视人,最后才是个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说:“现在的主持人包装得很厚,而作为人的素质却很单薄。”我们在现实工作中更多的是在关注“主持”而忽略了“人”的部分。人格对于主持人而言具有两个方面特征,即自然人格与媒介人格。前者是真实的人的自我部分,后者是传媒被主持人人格参与而人格化了的具有显著的意识、情感及创造性与自身价值等的社会化人的自我载体。这当然涵盖主持人自然人格特征,媒介人格是在主持人人格基础上产生的,受社会公共价值准则、节目自身内容和风格、电视节目创作集体的动机以及观念模式制约并认同所显现的特征。一副积极、真诚、健康的人格素质使一个主持人生成特有的优秀个性、风格、气质成为了可能。人格还包括传统文化气质与美德修养,可以肯定只有具备了真诚、善良、可信等优良品质,才能征服观众、激励观众,才能在媒体与观众之间的信息沟通中建立一个完美的精神家园。因而人格要素在主持人身上所折射的外化力量牵系整个媒体的形象。

2.4 主持人的文化素养

2.4.1 语言符号的表述

语言符号在“主持文化”的具像化表现是:1)自由地接近新闻本体,并加以评论;2)倡导知情权,满足公众发表见解的需求;3)促使公民行使舆论评判与监督权。

应该说以语言表现内容非电视强项,但受众之所以喜欢电视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今日说法》、《东方时空》)就在于电视及它的角色主持人用语言符号激活了每个人独特的擅长的谈话方式,使世俗的交流更具品位。

2.4.2 非语言符号的流淌

非语言符号集中体现在主持人的表情、动作等态势语言上,它追求与语言符号的和谐同意,以期待真实而个性化。作为电视传者的节目主持人就有必要用符合电视特质的符号诉诸传播,而非语言符号往往更容易走进心灵。如倪萍在《综艺大观》中出色的表现使得她每一次都能促使观众迅速地和节目建立起密切的审美关系。

2.4.3 对主导信息的反应

信息敏感是贯穿于信息传播全过程的一种综合性的判断能力,它直接关系到传播者能不能迅速地发现并有效地利用有用信息为传播目的服务,因此,它是职业传播者的一项必备的素质。职业传播者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去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信息敏感。这实际上是主持人选择事实,选择新闻,选择信息,选择受众的能力。

2.4.4 对现实本质的构想

“主持文化”在理念上要对传播现实作出这样的前瞻性思考:如何提高节目的内在品质与主持人的格调;如何使栏目制作艺术化,自然化,使其接近电视本质;如何做到主持人的高雅大气与通俗质朴的合二为一;如何将主持语汇纳入栏目统一的语言符号,以新颖独特的形态包装吸引受众;如何超越主持本身的信息,如何使这个信息传达出更深邃、更具感染力的内涵,等等。主持的高境界在于,传受双方的激情,感染力可以把信息内涵升华,体现出一种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沟通与融合带有双方亲密无间的信任和成就感,一种交流,启迪带来的激情澎湃的超越。

3 结束语

主持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结构化演绎事实的过程,目的不在于揭示事实而在于提炼意义;主持人竭尽所能的是认识及把握受众的需要,并能追随受众进而引导受众。 正如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说的一段话:“一个人用整个身体进行传播,并且动用全部力量来解释收到的信息。”唯其如此,传播才有吸引人的力量。主持人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媒体,受众,社会链条中的各方在不断变幻的市场条件下不断地协调平衡,达成一个契合点,来共同营造主持人的生长空间,打造他们的良好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 罗莉主编:电视播音与主持,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

自信格言范文9

【关键词】新媒体;播音主持;艺术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媒体作为连接受众和信息的桥梁,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受众观看或者收听不同风格节目的需求,催生了不同的主持风格,其带来的信息传播效果也不尽相同。对于主持人来说,信息传播效果一方面反映的是其自身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反映主持人的现场控场能力及应变能力等多种能力。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主持人的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需要主持人不断调整自我、完善自我。

一、播音主持概述及语言艺术特征

播音员主持人借助媒介和自己的声音来传播信息,在广播电视行业占有重要地位。在工作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对稿件进行加工处理,采用一些艺术形式将之传递给受众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来临之前,通过电视、广播的形式进行传递信息是主持人唯一的传播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给受众带来一定的距离感,给受众的感觉也是高高在上和过于正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播音员主持人不再局限于以这两种传播媒介进行信息的传递,而是可以通过一些新媒体进行信息的传播,这样一来能够拉近播音员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同样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也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作为播音员主持人需要积极地迎接挑战并不断完善自我。播音员主持人需要加强播音语言的规范性。电视和广播是主要依靠声音传播的媒介,对主持人提出了严格要求。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主持人不仅需要加强对受众的视觉影响和听觉影响,还需要调动两者产生双向互动,帮助受众加深对内容的接受和理解。另外,主持人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尤其是以新闻播报为主的主持人,必须保证新闻信息的准确无误,这样才能让受众更加信服。在报道的过程中,主持人可以在报道风格上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是绝对不允许对于新闻稿件做盲目修改,不可做过度夸张处理。

二、新媒体时代主持人语言艺术的发展方向

面对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主持人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和调整。

1.语言趋向口语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比比皆是,受众可以通过各种终端接收到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广电媒体之前的播报方式需要作出相应调整,避免在播报信息的过程中出现过多的专业化术语,影响受众对信息的理解。所以,主持人在开始播报之前需要对稿子进行认真阅读,直接剔除一些无用的信息内容。对一些比较难懂的术语可以选择口语化处理方式,播报语言趋向口语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受众接收到最有用的信息,准确掌握信息的关键点。另外,播报时也不必一直字正腔圆,可以在准确播报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语气的变化,使播报更贴近受众的生活,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2.表达趋向个性化。新媒体时代,风格一成不变的主持人俨然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对此需要进行相关的调整和改变,促进个性化表达。不同的节目及不同的新闻报道需要选择不同风格的主持人进行报道,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受众的喜爱,不断提高节目的影响力。同时,网络的快速发展对播音主持的发展有一定影响,越来越多的受众开始从网络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目,这也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独特风格,形成属于自己的品牌,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不同的主持人风格不一,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播报的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公众形象,时刻保持亲和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吸引受众,得到受众的喜爱。

三、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发展措施

1.树立个人品牌,形成独特品牌。作为主持人,应以自身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主持人需要严格审查自己即将播报的各种信息,确保所播报的信息是健康且积极向上的,通过高品质的信息来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另外,作为公众人物,主持人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还要承担起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2.创新节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持人在播报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坚持自己的风格之外,还需要谨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牢记于心。主持人需要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强化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更有文化内涵的语言来向社会大众传递正能量信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很多不同之处,主持人需要积极探寻两者的不同点,并尝试性地借鉴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来推动个人工作。

3.以个人风格引导节目风格。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社会话题的传播,人们了解社会新闻和社会话题的途径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播音员主持人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充分了解新的发展趋势,加强对话题的掌控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播音员主持人需要明确本节目的整体风格特征,之后根据节目风格挑选适合的话题进行播报。播音员主持人的个人风格跟节目风格应该是一致的,与所选话题也是一致的。播音员主持人还需要认真阅读受众的每一个问题,同时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调整节目主持风格,使节目更具特色,得到受众的喜爱。

四、结语

自信格言范文10

摘 要:生活类电视节目与个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实际需求密切相关,为人们提供直接的具体的服务为主的栏目,以实用信息为核心内容,以“人”为本的理念为精神内核,向受众提供实用有效的信息来满足人们生活的实际需求。而对于生活类节目的主持人来说语言所起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的,语言的交流使得主持人与受众之间形成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主持人用独具风格的语言吸引了听众,引发听众的兴趣,激起听众的热情。本文将对生活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活类节目 主持人 口语风格 肢体语言

作者简介:葛晨,女(1981-),汉族,江苏人,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电视节目播音主持及编导。

生活类节目的内容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很多生活类节目兼有服务性,教育性、信息性、知识性、这就对生活类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主持人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涉猎丰富的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生感悟,以及自觉服务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在节目中的形成的口语语言的风格。

一、生活类节目主持人的口语风格

1、通俗简练,生动易懂。

生活类节目的受众主要是普通老百姓,因而通俗简练、生动易懂的语言则显得极为重要。巧妙的提问引发受众的注意,这样的联想来引发观众的思考,同时也有助于将话题层次推进,当然主持人用来提问的话题必须是通俗的、大众化的,同时也应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以避免观众产生距离感、陌生感,以此产生共鸣。 另外,要多用打比方、夸张的修辞方式来解释阐述中的一些受众难以理解的信息,将信息准确的完整的传达给观众。把话“说”的通俗简练、生动易懂,是提升“说”的效果的重要方法,也是生活类主持人主持的节目的目的。如果主持人说的话不能被受众很好地理解、或者记住,那节目的意义也将无存。对于主持地方台的生活类节目主持人而言,适当的使用方言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萧山电视台《生活360°》节目,开办节目三年多,积累了众多的收视群体,这其中不乏一些萧山当地的年长观众。在平日里,这些受众的交流方式以方言为主,为此《生活360°》选用当地著名的绍兴莲花落表演者和主持人进行对播。方言和普通话的结合,让栏目更贴近生活,引起观众的共鸣吸引以及亲切感。

2、真诚交流,将心比心

“你的受众是你的一个朋友或者一个邻居,他(她)现在遇到了一个生活中的小问题,你恰恰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所以你们聊了起来。”这是一个生活类节目主持人应该心态。只有把受众的问题当做是自己身边的朋友的问题,将心比心,让受众感受到主持人的诚心。生活类主持人在节目主持中虽然更多的代表是多数群体的意见和观点,但是主持人的存在的真实性也十分重要,著名节目《为您服务》主持人张悦在节目中,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讲到家庭感情危机中,就很自然的联系到了自己家庭生活经历,借以劝诫人们,珍惜家庭。她以拉家常的方式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让观众觉得自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3、语气亲切、幽默、轻松。

同样的语言以不同的语气来表述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点对于生活类主持人而言尤为要加以注意,在生活类节目中一定要避免“念稿子”、“播音腔”的主持方式,这种方式会让人认为是一种虚伪的表露,没有亲切感,就好像邻居以严肃的面孔帮邻居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虽然明白了其中的原理,但心里也是不舒服的。如此一来,更会使观众对本档栏目的收看有抵触心理。另外,观众通常在收看此类栏目时的心情多是轻松愉悦的,因而要求主持人要在愉悦的心态下来主持,语言力求幽默。

《新闻深呼吸》是浙江经视的一档深度新闻评述节目,由资深媒体人士舒中胜担当主持。节目播出时间较晚,正是人们睡前放松的时候。节目中的舒中胜,语言犀利、干脆,如机关枪冲锋的说话方式妙语如珠收放自如,

时事新闻、社会新闻经其加工,便非常生活化,恰到好处的幽默或黑色幽默让人会心一笑。特别是结尾“时间不早了,洗洗睡吧。”语气亲切,幽默,让人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生活类主持人肢体语言风格

肢体语言是指人们之间用表情、手势和体姿传达感情、交流思想、信息传递的非语言符号。对于主持人而言,不仅要通过有声语言与观众众沟通,主持人行为举止都是与观众沟通的方式,并且会通过画面传达给观众,生活类主持人的肢体语言也正是通过他们的举止行为、举手投足之间传达出来的。肢体语言的体现方式也是复杂多样的,尤其是在电视节目主持过程中,然而更多的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表现的:

1、表情语言

表情语言是主要是指通过面部表情来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传递的语言。表情语言在肢体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表情语言直接向受众传达节目的信息。恰当的表情语言加上有声语言的配合节目深入人心,相反,不恰当的表情语会带来与有声语言相结合,则会使节目的效果大打折扣。 笑容在节目的进行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电视节目中的笑要有尺度,需要配合节目的内容。合适的笑容配合上传达感情的眼睛,可以使观众更好的感受到主持人的真诚。眼睛很容易洞悉内心的一切,而在生活类电视节目主持当中,通过主持人的眼睛,可以感受到主持人的真诚,态度,立场以及主持人的状态等等。

2、体姿语言

体姿语言通常可分为坐、站、走、俯、卧等姿势来传递的信息。生活类节目在像观众提供实用的信息的同时还要求向观众展现积极向上形象,这就要求主持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因而不应忽视良好的体姿语的运用。体姿语在电视节目中贯穿始终,需要主持人在节目中保持良好的体姿语来传达出饱满的精神,亲切自然,真诚待见的姿态。

3、手势语言

手势语言是人们通过人体上肢的各种动作来传达信息。在生活类的节目中主持人的手势语使用的十分频繁,运用的是否得体有着很大的讲究。手势语言有着很强的表意性和象征意义。可以用来计数,可以表示欢迎、请等客气的礼节。和表情语言一样,主持人不恰当的手势语言也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虽然手势语言在传情感情上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是节目主持人也应避免频繁使用。

三、结束语

一个广受观众喜欢的生活类栏目往往需要一个深谙观众内心的节目主持人。曾经有人这样评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生活类节目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特点也是生活类节目重要的表现形式之。因为,生活类节目的主持人是构成节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节目与观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和特点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趣味。” 只有独特的主持风格确立,并为观众所接受,才能塑造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活跃在观众的心目中。

参考文献:

[1]、徐莉、柴凤飞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01

[2]、吴郁 杜丽华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1.01

自信格言范文11

一、以慈爱感染学生

“慈爱”是洒向学生心田的春雨,要让这春雨淅沥地下。教师对待学生应像善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加以批评或指责,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受挫。故教师应具有母亲的慈爱和耐心,小心地呵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否则学生几经挫折,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便会烟消云散;也许你的一声斥责,一句不当的批评会扼杀一个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以一个母亲的爱心、细心、耐心去引导学生,以真情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记得一次测试后,笔者布置了一份特殊的英语作业:用汉语写出试后反思、今后的目标打算及想对教师说的话。通过它,笔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深刻影响。

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您上课时总是面带微笑,您会和每个同学用眼神打招呼,您平易近人、温和可亲的性格,让我们知道了您对大家的关怀和希望。您就像我们的大姐姐一样,关心呵护我们,我们沒有理由不认真听您的课……”看后笔者感触颇深: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是一朵朵满怀希望的花朵,是一张张纯真无邪的笑脸,身为教师的笔者又怎能不像母亲一样去爱每一位学生?

二、以信任感染学生

“信任”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要让这钥匙永不遗失。对学生的信任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要充分相信他们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能力,所以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信任的态度。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不能流利地回答问题时,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胆量就会增大,学习能力会更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以宽容感染学生

“宽容”是架通学生心灵的桥梁,要让这桥梁畅行无阻。一位哲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无论其丑美,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无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无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所以,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更需要教师有一颗宽容的心。换一种心态,换一个角度,换一些形式,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很可爱的,你会发现教育有着无比深刻的内涵和魅力。但宽容也是有限度的,并不是放任自流或放纵,它也可以体现出教师的关爱、理解与鼓励。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幼小的心灵好比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而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就会破碎,应加倍呵护。”

四、以语言的魅力感染学生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沟通心灵的钥匙。尤其是英语教师,英语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专业语言,要在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幽默、风趣、韵律、节奏等方面下工夫。英语教师必须坚持用英语教学,让学生用英语来想英语。同时,相应的“体态语”要尽可能符合英美人的习惯,这种“仿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并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之中,以满足学生语言美之心理需求。英语教学的语言不仅要具有与其他学科一样的形象性与确凿性,还应追求语言的韵律感、幽默感、新鲜感。

自信格言范文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师要关爱学生……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国家层面的正式文件中首次出现“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表明了国家对教师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也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新指向。

教师的人格魅力,即教师高尚的情操、深厚的学识、良好的修养和鲜明的个性升华而成的精神气质,是教师内在的多种素质与外在形象的有机统一。教师的人格魅力通过为人处世、教学授课、言谈举止等形式表现出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和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教师良好的道德和品行对学生思想品德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奠基的作用;教师积极的学习态度、渊博的知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学业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的作用;教师良好的修养、文明的言行、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熏陶和修正的作用;教师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个性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个性形成起着完善的作用。

教师应如何塑造和修炼自己的人格魅力呢?

一、师德的魅力―――关爱学生,责任心强,为人师表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人们心目中的教师典范无一不是具有优秀品质的人,各类“名师”们之所以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也缘于他们的高尚师德和品行。

高尚的师德表现为对学生无私的爱。爱是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的精神雨露,如果教师用殷殷的师爱建立起师生间真挚的感情,就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关心,更要体现在对特殊学生的关注上:为家庭贫困的学生送去温暖,鼓励学习困难的学生进步,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帮助有劣迹的学生摆脱恶习,对有心理阴影的学生伸出援手……

师爱的另一个表现是尊重、相信、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渴望受到尊重和信任是人的基本需要,教师如果能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就能唤起学生内在的动力,会被学生从心底里接受。尊重、平等对待学生既表现在对独特个的接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体验到尊严感和幸福感。

崇高的师德表现为高度的责任意识。把每一名学生都当作独特、完整的生命个体,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用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学生,工作中没有丝毫马虎与懈怠。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堂课,用心批改每一本作业,细心关注每一名学生,耐心挽救有劣迹的学生,教师这些常见而普通的行为背后,是强烈的责任意识。

“为人师表”是人们对教师最普通的要求。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典范、道德的化身、人生的楷模,教师必须用这种标准去要求自己,使自己时时处处都成为学生的表率。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对假恶丑的愤恨和憎恶,都折射出教师人格的光辉,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只有以德修身,才能以德育人,教师的德行,不仅影响学生,也引领着社会风气。

二、学习的魅力―――热爱学习,终身学习,知识渊博

不断学习、知识渊博是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条件。教师要始终拥有丰富而鲜活的知识,唯一的途径是终身学习。教师最忌讳孤陋寡闻、眼界狭窄、知识结构单一,这样的教师会让学生失望,而教师一旦失去学生的信任,那麻烦就大了,因为信任是维系师生关系最牢靠的纽带。“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前苏联马卡连柯)。虽然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但必须有优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有超出学生的文化积淀。

有的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爱学习,其实根源在于教师不爱学习。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知识,及时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学和教育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教师学而不厌的精神,会感染、影响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识渊博是教书育人的首要前提,教师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对学生的反应敏感,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就能调动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识渊博的教师,不仅能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且能激发他们的灵感及创造能力,使他们终生受益。许多科学家、艺术家在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对学生时代点燃他们思维火花的教师总是念念不忘。

教师学习更深层次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提升人生境界和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在这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各种思潮不断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体系和人生哲学,各种诱惑不断挑战着人们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底线。教师要保持对教育的忠诚,坚守住自己的理想与信念,需要对教育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与伟大灵魂的对话,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把自己的生命成长与专业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教育事业中不断获取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坚定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学习能改变人的精神状态,使教师充满生命的激情,提高生活品质,进入一种诗意的美好的人生境界。

三、修养的魅力―――自尊自律,内涵丰富,宽容大度

良好的修养是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核心。有自尊的教师,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一言一行都力求符合道德标准,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准则,面对高官权贵不阿谀奉承、唯唯诺诺,面对平民大众,也不会傲慢无礼、颐指气使。自尊的教师,会格外珍惜自己的人格,敬畏教育、敬畏职业、敬畏学生和家长,做人做事决不会触及道德、伦理的底线。

教师的自律源于道德良知,源于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认同,源于对自己的关爱。他们能坦诚面对自我,坚持原则,坚守信念,面对形形的诱惑,在任何时候都能始终如一,自觉做到“慎独”。因为自律,拥有自尊。自尊自律的教师,说话理直气壮,办事言行一致,为人光明磊落,这样的教师,在获得自身尊严的同时,也能赢得学生和社会的尊敬。

内涵丰富的教师,热爱生活,爱好广泛,知识渊博,情感丰富,紧跟时代步伐。他们会处理生活与工作的关系,把教育工作看作生活的一种方式,享受着教学的快乐与幸福,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内涵更多地表现为深厚的文学、艺术涵养和丰富的人生感悟。所以教师要养成喜欢读书、热爱学习的习惯,从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中感悟人生,主动积累人生经验。内涵丰富的教师能强烈地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甚至崇拜,学生与这样的教师在一起,不用专门去学什么,就会有很多收获。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教师最重要的修养,宽容就是对人待事宽厚、包容,谦逊真诚,礼让大度。宽容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也是自信和胸襟博大的表现。宽容大度的教师,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品行不端的学生不会放弃,不会苛责,而是给予最大的包容、耐心和关爱,让他们体会到人间温暖,回归正常轨道。

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修养,始终维护自己的尊严,努力丰富内涵,成为学生的表率。

四、个性的魅力―――个性完善,心理健康,豁达开朗

完善的个性是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保证。个性完善主要有如下特征: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理想远大、意志坚强等。心理健康则表现为自我内心平衡,自我与社会平衡,能正确对待荣辱得失,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育人更多的是靠润物无声的感染和熏陶,所以拥有完善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和豁达开朗的性格就格外重要。主要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修炼个性魅力。

1.积极向上,追求卓越。教师要始终保持热情开朗、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充满热情,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能正确对待身边的环境及社会现象,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轻言放弃、不灰心丧气,更不自暴自弃,而是勇敢面对,有克服困难的勇气。生活、工作都有目标,追求卓越,为达到目标而不懈努力。

2.风趣幽默,性格开朗。有幽默感的教师永远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在课堂上开个小玩笑,讲个小笑话,做个小动作,能让学生解除疲劳,在笑声中轻松地接受教育。幽默的教师总能让课堂上充满欢笑,可以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开启心智、活跃思维、补救失误,使教学妙趣横生,提高效率。教师只有知识渊博,才能谈天说地;只有性格开朗,才能出言精辟;只有思维活跃,才能妙语连珠。

3.爱好广泛,志趣高雅。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爱好多样,接触的新鲜事物很多,教师与他们有共同语言,才会被学生从内心接受。教师要多看书、听音乐、会唱歌;喜爱体育、旅游、户外运动;对书法、摄影、写作、绘画等都能涉猎一些,让学生觉得与教师在一起很充实,很快乐,很好玩,学生就会主动接近你。亲其师,信其道,教育的效果自然能显现出来。教师要注意培养高雅的兴趣与爱好,自觉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侵蚀,坚决摆脱庸俗低级无聊的生活情调。

4.童心未泯,亲和力强。以孩子的眼光去看孩子,以孩子的心理去悟孩子,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要“蹲下去看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到老师的关爱,增强学习的勇气和自信。

保持童心,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年龄,而主要在于心态。一个具有个性魅力的教师,他的心理年龄一定会年轻,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幻想力与创造欲会给予极大的赞赏和关注。

五、形象的魅力―――仪表端庄,气质高雅,举止得体

形象是构成教师人格魅力的催化剂。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往往产生“放大效应”:教师的一个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疵,则会使他们产生莫大的失望。所以教师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做到风度优雅、气质脱俗、语言优美、衣着整洁、举止得体。

1.仪表。衣着服饰能反映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修养,教师衣着应当整洁得体、朴素大方,既能体现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审美情趣,又能反映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服饰应与自己的气质、个性一致,与自己的形体、年龄协调,与当时的气氛、场合相符。切忌不修边幅、肮脏邋遢,也不可追求时髦,一身名牌,或者花里胡哨,过度暴露。

2.语言。教师的魅力很多时候表现在语言的魅力上,优美的语言能体现教师的学识和内涵。要使用规范、正式和文明的语言,说话清楚有力,生动风趣,言之有物,抑扬顿挫,普通话标准。在课堂上语言要富有激情,把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专业的热爱都溶入语言,让语言富有感染力,具有吸引力,产生号召力。

3.举止。举止大方,温文尔雅,能表现出一个老师良好的教养,给人留下成熟信赖之感。教师在日常言行中要该行则行,该止则止,该说而说,做事稳重而有分量,待学生热情而又有分寸,礼貌而又不过于拘泥。特别是在学校里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