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俄文学论文

中俄文学论文

时间:2022-05-23 07:39:49

中俄文学论文

中俄文学论文范文1

关键词:接受理论;中俄文学交流;文化心态

郭沫若曾经说过,中俄文学交流是“洪流与溪涧的关系”。中国从19世纪末开始翻译俄国文学,鲁迅形容当时的心态:“那时就知道了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从文学里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两种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从现在看来,这是谁都明白、不足道的,但是那时,却是一个大发现,正不亚于古人发见了火可以照暗夜,煮东西。”

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中俄交流现象产生不对等的原因,那就是俄国是中国的导师,所以在文学交流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虽然俄国不乏有文学大师曾经深受中国文学的影响,例如托尔斯泰就尤其推崇老子的思想,深入研究了《道德经》,其“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也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中俄文学交流的大势所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俄国有中国急需的理论和经验,文学作品作为思想理论的载体,源源不断的涌向了中国。之后,俄国了沙皇专制,建立了苏联,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对抗德国法西斯的中坚力量。那时候,中国也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战争,并在战斗中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中国各方面力量都逊于苏联,又需得到苏联的指导和帮助,文艺也处处效仿和学习苏联,两者之间的交流自然不可能对等。二战后,世界分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苏联成为能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跟随苏联对抗西方,这段时期堪称中俄的“蜜月期”。中国不仅在科技、政治方面深受苏联的影响,文学方面也亦步亦趋,引进苏联的作品,接受苏联的思想,以苏联文艺为本国文学的风向标。而后,苏联政府因为种种原因和中国政府斡旋不成而交恶。中俄交流进入冰封时期,俄国对中国的文学输出也暂时中断。直到八十年代,中俄关系重新修复,文学交流也进入昌盛时期。中国复兴,国力强盛起来,俄国经过解体已经元气大伤,影响力大不如前,而且经过交流的冰封期,俄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大不如前,俄国又恢复了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成为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可以说,直至此时,中俄文学交流才终于摆脱了俄国占据绝对优势,中国被动接受的局面。

中国最早的汉译俄国文学作品是克雷洛夫的3则寓言。至于俄国文学翻译总的情况和数量,据统计,“从我国晚清民初直到1919年之前介绍俄国文学的情况来看,当时我国已翻译过普希金、莱蒙托夫等十几位俄国名作家的作品约80种以上。”在此可以看出虽然俄国文学的译介虽然较为突出,但是情况既分散又不具有代表性和明显的倾向性,从寓言到诗歌,文体多样,思想内容也各异。此时俄国文学的译介和其他国家文学作品在中国的流传其实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和差异。

然而十月革命后,中国人对苏俄产生极大的兴趣,把译介俄苏文学当作“盗天火给人类“的神圣事业。俄罗斯文学翻译的数量激增,在外国文学翻译中的比重急剧上升,并占居首位。据《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中的统计,以后八年内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共有187部,其中俄国为65部,占三分之一。这个阶段的翻译家,主要有鲁迅、瞿秋白、郭沫若等。从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形成了“红色的十年”的世界,从中国来看,则从此时起苏联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著作冲破重重的封锁和禁令,源源不断地被介绍进来。苏联的文艺政策和革命文学运动对中国的文学运动起过很大的影响。文学的接受说到底是为了改造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学,不论怎样引进和译介外国的文学,都是为了本民族的需要。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学接受史,往往就可以窥见一个民族的心灵史和社会的变迁史。苏联的文学之所以在中国如此受欢迎,并非是其艺术成就方面格外突出,而是它切合了中国当时社会的现实,迎合了知识分子的需求。当时中国内忧外患,对外面临着被列强瓜分殆尽的危险,对内军阀混战、战火连绵,中国首要的任务不是莎士比亚式的关心人的生存意义,也不是荷马史诗式的瑰丽想象,而是迫在眉睫的救亡图存。十月革命在中国造成的震动可想而知。这也充分说明为何苏联有那么多杰出的作家,无产阶级的作家却能在中国独领。虽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纷纷批判传统文化,但他们骨子里仍打上了传统思想的烙印。中国儒家思想中要求“文以载道”,士大夫应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早已深入他们的灵魂。在当时,普通大众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学的译介工作主要是由精英知识分子进行的。文学接受的风向标也由他们掌握,鲁迅、瞿秋白、郭沫若、沈雁冰、郑振铎都是精英知识分子的代表。俄国文学的思想正是满足了他们的现实需求,才涌入中国。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继续坚持翻译苏联文学,尤其是抗战文学。在延安有柯涅楚克的剧本《前线》。在大后方重庆等地,有“苏联文学丛书”。在沦陷区上海,有以苏商名义出版的译作。这一阶段的译介虽然仍然以无产阶级作品为主,但又有了新的特点,那就是以战争文学为主导。这个时期,苏联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涌现了大批优秀的战争文学作品。而中国大量引入这些作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中国也在进行反法西斯的战争。因而不只是文学主题思想,甚至是文学形式也和苏联极其相似,如报告文学和战地文学。

中国在50年代这次翻译俄苏文学的高潮,特点是译介的文学作品数量大、范围广。在50年代,人民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待苏联的文学作品,翻译和发表的热情极高,影响极大。中国青年以保尔·为榜样,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许多苏联文学作品都对中国青年发挥了巨大的教育作用。《铁流》、《青年近卫军》等更成了鼓舞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赴朝作战的有力武器。俄国文学从古代的《伊戈尔远征记》到19世纪所有名家的代表作,都有了译本。苏联文学能够在中国如此繁荣,绝不仅仅是因为其文学成就高。最重要的的原因是政府的作用——也就是政治生活对文学译介的干预。当时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对西方资本主义有天然的抵御情绪。加上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封锁,也从客观上阻断了对中国的文学输出。在全民学习俄语的大背景之下,俄国文学的译介洪峰自然到来。

苏联文学中还有一类作品虽然未被列入文学史上的名著,但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也及时翻译出版。这部分文学作品文学价值并不高,但是由于政府的大力倡导,也译介入中国,并深深影响了中国的一代人。文学作品的译介和推广都依赖于政府的审核和倾向,所以这种现象更充分说明了在文学的接受中,政府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80年代起,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扩大,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园地也增加了。发表译作的期刊已由主要的《译文》一家增加到有《苏联文学》等多家。还有一些地方的文艺刊物也登俄苏文学的译作。许多出版社曾大量翻译出版俄国和苏联的文学作品。以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例,已经出版了许多作家的文集、选集和合集或单行本的中译本。大型的文集、选集有:《普希金选集》(7卷)、《高尔基文集》(20卷)。选集和合集如:俄国的《果戈理戏剧小说集》等。加上下列一些作家的单行本,几乎把俄苏名家包揽无遗。80年代也是俄苏文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阶段,其标志是同时创办了4家专业杂志。另一个表现是改变了文学论著多出自翻译的局面,由中国学者撰写的文学史、专著、论著开始成批出现。这时期中国对俄国文学的译介面不再局限于无产阶级作品,而是包含了各个方面,极为广阔,又有系统性。大型文集、选集的编撰和研究,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需要安定繁荣的社会大环境。例如《永乐大典》的编撰,就是在明朝国力全盛之时进行的。当然,这更需要海纳百川的怀和大视野。正是有强大的国力做后盾,中国才有能力做到这一点。而且中国对俄国文学的接受也不再局限于译介和模仿,而是批判性地接受,并进行独立的研究。这也充分说明中国和俄国文学的交流终于打破了一边倒的现象,中国不再亦步亦趋地跟随俄国文学,而是随着中国的崛起,逐渐向对等的位置转换。

参考文献

[1] 陈建华.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曹顺庆.比较文学论[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周发祥.中外文学交流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中俄文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 文艺论争;《文艺报》;真实性;形象思维;影响

苏俄文学和文论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规范有着重要的影响,传播苏俄文学和文论的期刊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和作用同样不可忽视。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政策,《文艺报》是传播苏俄文学文论的重要桥梁,对中国此期文学的发展与规范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传播苏俄文学文论对国内文艺论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20世纪50年代文学真实性和形象思维两个文艺理论问题的论争为切入点,对《文艺报》译介苏俄文学和文论的情况做了一番梳理考察,以探讨五十年代《文艺报》如何通过传播苏俄文学与文论而对国内建立一体化文学规范起到影响和作用的。

一、真实性问题的论争

真实性问题是五十年代重要的理论问题。1956年,在“双百方针”的影响下,秦兆阳、胡风、陈涌、于晴、蔡田、唐挚、冯雪峰等对建国以来文坛充斥平庸的、灰色的、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不满,他们质疑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存在的根据,主张以 “真实性”来作为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的最高标准。为此,他们提出了“写真实”和“干预生活”的创作口号,提出大胆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真实性的论争由此开始。《文艺报》对这一问题的论争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文艺报》上发表的关于真实性问题论争影响比较大的文章有:1956年第23期钟惦棐的《电影的锣鼓》、1957年第4期于晴的《文艺批评的路》、1957年第8、9期蔡田的《现实主义,还是公式主义?》、1957年第10期唐挚的《繁琐公式可以指导创作吗?——与周扬同志商榷几个关于创造英雄人物的论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时“双百方针”的提出,此时的《文艺报》可以更多地认可自主的、自由的声音,可以认可文学的真实性的提法。并且,《文艺报》在此前后刊发了大量的苏俄文章,传播苏联解冻文学以来关于真实性的文艺思想,设法从苏俄文章中去寻找艺术真实性的理论根据,这实际上间接表明了要维护文学的真实性,使得国内文学界能够接纳真实性的文艺观念。《文艺报》1952年13号发表塔拉森柯夫的《艺术的真实》、1952年14号发表索弗罗洛夫的《争取生活的真实》、1953年16号发表戈尔卡柯夫的《感情的真实性》、1953年第18期发表威·道布伯申考的《真实的法则》,这些文章实际上站在拥护的立场回答了论争中的真实性问题。如塔拉森柯夫在《艺术的真实》中写到:“为了刻画真实的人物,作家必须了解生活的各个方面,仔细研究生活,洞察社会发展过程的实质,必须能够真实地写出在改变和向前发展中的现实面貌。”[1]塔拉森柯夫的文章主张真实地、深入地了解生活,这实际上与国内提倡的文学的真实性本质上没有区别。索弗罗洛夫在《争取生活的真实》中一针见血地指出苏联许多作家的作品脱离现实,“许多作家都已丧失了苏维埃艺术家的主要特性——忠实于生活的现实,他们都似乎只急于想把我们的生活予以诗一般地美化,而对于生活中那些否定的现象,对于那些伪善者,已不予注意。对于我们的人民——共产主义建设者——正在顽强地和尖锐地斗争着的那些缺点,也都忽视不见了”[2]。索弗罗洛夫要求作家不回避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大胆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和缺点,认为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只有那样新颖、真实、能吸引人的剧本才能够以自己的尖锐性和真实性,以自己能接近人民思想与渴望的东西而抓住观众”[3]。《文艺报》通过译介苏俄文章,表现出拥护真实性的立场,并通过译介苏俄文章为国内论争找到真实性的合法权威根据,进一步影响国内对真实性的认可。

这种情形在特写问题上表现得更为明显。特写问题实际上也是关于真实性的问题。五十年代初期特写在苏联受到重视,它主张如同新闻特写般地真实地再现生活,反映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揭露一切阻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消极现象。瓦·奥维奇金更是大力提倡以特写来真实地再现生活,从理论上辨明特写的重要性。《文艺报》成了传播特写的阵地,无论是苏联关于特写的动态还是关于特写的理论都一股脑译介过来,这些文章倡导特写,引导写真实的文学思潮。《文艺报》1954年第22期刊载《苏联召开全苏特写创作会议》的消息,报道了苏联特写创作发展的情况。1955年第23期译介《集体化农村中的新事物和文学的任务》把特写分为两类,深入地论述了不同特写的特征。1955年第七、八期发表了刘宾雁翻译的瓦·奥维奇金的论文《谈特写》。该文详尽地介绍了特写这种文学式样的意义以及特写作家应具有怎样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并把特写称为“侦察兵式”特写。《文艺报》1956年第8期发表刘宾雁的散文《和奥维奇金在一起的日子》,深入地展现了这位作家的风貌,介绍了他的有关文学特写的思想。在苏联众多的文学问题中,《文艺报》把目光投向特写,旨在为真实性问题的论争推波助澜,引导国内比较自由的文艺思想,在国内掀起批判性、揭露性、写真实的文学浪潮,通过译介苏联特写来影响国内的文学创作。所以,五十年代“干预生活”的小说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与《文艺报》对苏联文学的译介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爬在旗杆上的人》、《被围困的农庄主席》等文章大胆表现生活中的矛盾,不回避对生活阴暗面的揭露和批判,将主要矛头指向领导者的官僚主义、组织上的宗派主义、思想上的教条主义、工作上的保守主义以及革命意志衰退等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种种社会弊端,都是受到苏联特写的影响,这其中《文艺报》传播苏联文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形象思维问题的论争

这一问题同样受到苏联文学理论的影响,《文艺报》通过传播苏联文学思想、译介苏俄理论文章直接影响了论争的开展。形象思维本来是文艺创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思维,但是国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晚。在苏联,别林斯基最早提出了形象思维的命题。1840年,别林斯基在《艺术的观念》中提出“艺术是寓于形象的思维”。1953年,布罗夫在《论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特征》中对形象思维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形象思维不能解释艺术家在创造形象时的思维活动本质,他还认为在创作活动中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不能并存,布罗夫实际上是否定了形象思维。尼古拉耶娃反驳了布罗夫的论断,她在《论文学艺术的特征》中认为:“‘形象’和‘形象思维’是艺术特征定义的中心。”[4]1956年,布罗夫出版《艺术的审美本质》一书,更加引起关于形象思维的论争。虽然在三十年代形象思维的概念就传入我国,但真正的论争是在《文艺报》传播苏联文艺界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的背景下引发的。《文艺报》先后发表了苏联学者的文章,如狄莫维埃夫的《文艺理论的建设》、伯林斯基的《论所谓纯粹艺术问题》、索包列夫的《美学问题与苏联文学》等,这些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讨论形象思维问题,但其中不少地方有所涉及,引发了中国对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在《文艺报》的引导下,国内这次论争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什么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等理论问题上。《文艺报》1956年第9期发表了陈涌的《关于文学艺术特征的一些问题》,将形象思维的讨论推到高潮。由此可见,《文艺报》译介苏俄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文章对国内产生论争以及论争的焦点都有很大影响。

转贴于

三、《文艺报》译介苏俄文学文论对论争的作用

真实性问题和形象思维问题的论争是在《文艺报》译介、传播苏联文学文论的背景下发生的,离不开苏联文学这个大的背景,而《文艺报》通过传播苏联文学文论对国内的论争产生了重要作用。

首先,促使国内论争向苏联文艺观看齐。在真实性问题和形象思维问题的论争中,苏联文艺观成为论争的标准,不管论争者的立场是什么,都一起向苏联文艺观看齐。

在真实性问题的论争中,“写真实”和“干预生活”这些论争中非常响亮的口号也都是直接从苏联文学拿过来的,作为论争的基石和参照。并且,在论争中,《文艺报》刊发了大量的苏俄文章,设法从苏俄文章中去寻找艺术真实性的理论根据,这实际上也间接表明了向苏联文艺观看齐。苏联这一时期出现特写以及相关理论文章,由于《文艺报》的译介,国内马上掀起讨论特写的浪潮。如果苏联的特写理论没有被《文艺报》译介过来,就不可能在国内论争中掀起倡导批判性、揭露性、写真实的特写浪潮,更不可能出现大批大胆表现生活中的矛盾、不回避生活阴暗面的特写式小说。《文艺报》促使了国内论争向苏联文艺看齐,向苏联文艺观看齐。

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论争也是如此。国内以前一直不太注意这一特殊的思维方式的规律,更没有从理论上去辨明形象思维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在《文艺报》传播苏联文艺界关于形象思维讨论的背景下,国内展开了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论争。局限于苏联形象思维的理论水平,国内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也大多停留在“什么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等一些初级基本的理论问题上。

这两个问题的论争都直接或间接受到苏联文艺理论的影响,并没有超出苏联文艺观的范畴。在这些论争文章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作家们对苏联文学及文艺理论的推崇,苏联文艺思想成了他们据以判断论争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文艺报》甚至以绝对的权威性促进论争向苏联文艺观看齐,因为,我国在五十年代实行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文艺政策,苏联的文艺观就是当时的主流文艺观,而《文艺报》是维护主流文艺观点的。为了向苏联文艺观看齐,《文艺报》可以动用行政组织话语权以先入为主的观点来确定所要讨论的某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使论争在设定的理论框架内进行。

其次,构建了论争的知识背景和契机。《文艺报》认为国内需要澄清一些重要的文艺理论问题时,往往首先大量译介苏联政治、经济、文化、文艺理论相关文章以及领导人的文艺思想来构建相关的知识背景,继而诱发国内的论争。在文艺论争中,国内的论争者也更喜欢从苏联文学、苏联文艺理论家的理论中去寻找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真实性问题论争一开始,《文艺报》先声夺人,先后刊发了大量的苏俄文章,这些文章实际上都是态度鲜明地要维护文学的真实性,构建了论争的知识背景,这导致了国内关于真实性的论争一开始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要效法苏联文学反映生活的真实。

此外,《文艺报》通过有意地译介苏联重要的理论论争,或者报道相关的论争情况,来构建论争的舆论氛围,吸引国内文艺理论家和研究者的目光,故意制造论争的契机,以点燃国内论争的导火索。最典型的是国内关于形象思维的论争。在国内掀起论争之前,苏联关于形象思维的论争进行得很激烈,但国内基本没有什么反响,当时中国文坛对形象思维的概念还比较陌生。形象思维的概念虽然在30年代传入我国,茅盾、周扬、胡风等理论家对这个问题都有所论及,但文艺界关于形象思维一直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更没有展开广泛的论争。1956年《文艺报》第5、6期刊登周扬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康濯的《关于两年来反映当前农村生活的小说》,这两篇在中国作协第二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发言都极力倡导形象思维,再加之《文艺报》发表的苏联《共产党人》专论对形象思维进行了大力阐释,这些都构建了国内论争的契机,使国内的文艺理论家和研究者注意到这一问题,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故而形象思维的论争一时成为国内的热点问题。

我们可以说,五十年代国内关于这两个理论问题的论争,都与这个在当时有着绝对权威性、起着文艺导向作用的《文艺报》的积极译介和大力倡导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五十年代《文艺报》在文艺论争、传播苏俄文学文论的过程中建构论争的知识背景和契机对论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促进了对理论问题的重视。国内文艺创作中一直以来之所以不重视真实性问题和形象思维问题,虽然与当时特定的文艺环境和政治环境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理论先在的提倡,没有在理论上辨清真实性和形象思维在创作中的重要性。如形象思维,它本来是古今文艺创作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思维规律,但国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晚。从40年代到50年代,胡风多次谈到形象思维问题,但由于当时文艺环境的影响,文艺界更多的是批评胡风过多强调艺术认识和文学创作的感性特征,贬低乃至抹杀创作过程中的理性的作用。由于文艺界在理论上忽视了形象思维的重要性,当时文学中出现大量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也在所难免。在形象思维的论争中,一些有见识的学者已经开始认识到形象思维在创作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形象思维对于摆脱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的意义。正是这些论争,才促使了文艺界对形象思维问题的重视。五十年代《文艺报》探讨的理论问题都是关于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理论问题,对社会主义文学方向的确立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艺报》为这些问题的探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作为五十年代中国文艺的喉舌,《文艺报》不可能对激烈的文学论争不闻不问,它总是积极主动地介入到论争当中,译介苏联重要文学理论,为论争寻找理论根源。《文艺报》探讨的这些文艺问题,不仅仅是维护当时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文学观念,更是对这些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地反思,促进了社会主义文艺理论问题的深化。在苏俄文学影响下,《文艺报》探讨的这两个问题,虽然由于文学环境和思想观念的影响,还存在偏狭片面的一面,但在根本上还是促进了对理论问题的重视。

苏联文艺的大环境以及国内文学环境对五十年代真实性问题和形象思维问题的论争都有影响。但如果从期刊影响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文艺报》译介苏俄文学与文论对论争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五十年代中国作协的机关报,党的文艺喉舌,《文艺报》总是积极参与论争,成为文艺论争的重要阵地。《文艺报》译介传播苏俄文艺理论不仅从深度广度上影响了论争,而且无形地规定限制了论争的内容和方向,其影响程度不亚于国内外文学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研究五十年代苏俄文学文论对中国当代文学影响的时候需要重新审视这一时期《文艺报》传播苏俄文论对论争的影响和作用,以此来提醒当下文艺研究不要忽视了期刊对于五十年代文学乃至当代文学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塔拉森柯夫.艺术的真实[N].文艺报.1952(13):p35.

中俄文学论文范文3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近日主办“改革开放30年与俄国文学和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由文学院比较文学系林精华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名誉学部委员钱中文研究员和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左东岭教授先后致辞。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40位俄罗斯文学和哲学历史领域的学者,细致深入地探讨了改革开放历程中的俄国文学和哲学的翻译、研究、教学等一系列问题。

贯穿大会的议题是总结和回顾30年来中国的俄国文学和哲学所走过的历程。与会者认为,30年来培养了一批俄罗斯文学研究人才,纠正了重翻译轻研究的现象;众多的研究著作以开放性的眼光超越学术界限,对中国文化、思想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伴随着理论引进,“对话”成为重要的思维方式。与会者同时从立场、方法、视角等角度,对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未来提出建议:程正民认为研究者应具有主体意识、主体立场,发出属于中国的独特声音。钱中文指出研究俄国文学要具有强烈的探索和创新精神;眼光要拓宽;以前文学就是政治、“非此即彼”的方法有一定弊病;在现在的背景下应当以宽容的心态、多元的视角对待分歧,持有开放创新的、有一定价值判断的观点。另外李明滨、查晓燕等从不同方面对中国学界编纂俄罗斯文学史、高校俄罗斯文学史教学的历程及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受俄罗斯文学影响颇深,两国在文学创作、批评理论和文化观念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为中国学者所关注。童道明、吴晓都、夏忠宪等分别总结了中国戏剧观念变化同译介并上演俄国戏剧之关系、俄苏文论中的文学性和文学观念在中国的接受及产生的意义、20世纪俄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之于中国审美变革的作用。汪剑钊还结合自身诗歌创作经验,从中俄现代诗政治和道德关系问题、中俄接受外来影响、中俄现代诗交流的不对等关系、中俄现代诗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问题等方面对比了中俄现代诗的若干问题。

面对共同的俄罗斯问题如何汇通文学和哲学,与会者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张百春等从不同角度说明了作为依托俄罗斯哲学研究俄国文学的意义。王志耕讨论了俄国文学中的基督教人道主义,认为俄国文学之区别于西欧文学的核心价值体现为对基督教人道主义的贯彻。来自哲学界的声音,对文学界启示良多。而对文学理论、文学史、汉学和翻译等具体问题的探讨,是此次会议的又一亮点。李正荣探讨了19世纪末学术大师维谢洛夫斯基文学史观的核心概念及其形成问题,认为他从探索文学史观念到建立历史诗学,同样经历了从驳论到立论的过程。与会者还就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比较文学视角、俄罗斯思想史研究等论题各抒己见。

此外,老学者还对近年来俄语文学及理论文本的翻译表达了深刻的忧虑:过去因为客观条件和人力资源所限,翻译出现了一些问题,而近年来在俄语水平普遍看涨的情形下,不少人不去做原创翻译而满足于不断重译,这于国家和个人都是需要深刻反思的。

中俄文学论文范文4

文献标志码:E

文章编号:1008-0961(2013)01-0094-02

在21世纪中俄两国努力加深互信、不断提升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形势下,中俄关系史研究有必要向新的领域开拓,“国家形象学”正是这样一个有待开拓的领域。

“中国的俄罗斯形象”指的是中国公众对俄罗斯(苏联)的相对稳定的总体评价,反映了中国人对俄罗斯的认知、中国人的俄罗斯观。无疑,这是考察中俄关系史的新视角,从这个视角考察中俄关系史意味着开辟了“中俄关系史”的新领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李随安研究员的这部著作在这个方面进行了可喜的尝试。

由于中国、俄罗斯两个国家的复杂性以及两国关系的复杂性,想要全面、系统、真实、客观地讨论“中国的俄罗斯形象”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所以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中国的俄罗斯形象”探讨得都远远不够。

当中国人对“中国的俄罗斯形象”开始进行民意调查和一星半点的研究时,年迈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C.Л.齐赫文斯基就在2008年出版了著作《中国对俄罗斯形象的接受》(莫斯科,科学出版社,2008)。这部通史性的著作第一次对17世纪到21世纪初年中国的俄罗斯形象作了扫描式的概述。但是,也应该指出,由于齐赫文斯基在中苏对抗时期担任苏联外交部副部长,在中苏论战中“战功”卓著,因而他这本著作多多少少带有当年中苏论战时期的思维惯性,存在诸多偏见、不公正、片面性,对中国责难过多,对苏联偏袒有加。另外,由于篇幅所限,这本书对许多问题的阐述不够深入,甚至忽略了某些问题。

在齐赫文斯基院士考察“中国的俄罗斯形象”的同时,俄罗斯亚·弗·卢金博士考察了“俄罗斯的中国形象”,二人的研究形成了呼应。卢金博士的著作《俄国熊看中国龙:17-20世纪中国在俄罗斯的形象》的中译本于2007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

显而易见,俄罗斯学者对“中国的俄罗斯形象”的研究走在了中国人前面。在此形势下,中国人推出一部自己的阐述“中国的俄罗斯形象”的著作已经迫在眉睫!

正是出于填补学术空白的使命感,李随安研究员这几年为这一课题付出了巨大劳动。他依据档案文献、学术著作、论文、文艺作品、教科书、回忆录、信函、网络贴子、实际调查等,考察中国人眼里的俄罗斯形象。在很多地方,作者采取“让当事人自己讲述”的方式,亦即引用或转述当事人的讲述,使书中所展示的俄罗斯形象更加客观、真实。例如,作者对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从“友谊”到“交恶”的记叙、分析十分详实,其中关于领袖人物的个性特质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议论得有理有据,且可读性很强。书中所有结论性意见都很有新意,许多提法又都是建立在充分事实基础之上的,而且表述得直接、准确,这不仅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更体现了他探究真理的学识和勇气。据初步统计,这部专著所涉猎的各种文献、史料、著作、文章数量多达650余种,足见作者求实的科研态度。

中国人对俄罗斯的认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俄罗斯的形象在中国也几经变化。作者对“中国的俄罗斯形象”的阐述从中国人、俄罗斯人在元朝初年的最早接触开始,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为止。对元初至1949年中国人对俄罗斯(苏联)的认知,作者只是加以简要的概述。1949—2009年这60年里中国人眼中的俄罗斯形象是这部专著阐述的重点。作者把这60年里中国的俄罗斯形象的演化历程分成三个阶段,在阐述每个阶段的俄罗斯(苏联)形象时,作者都是从以下方面着手:该阶段的两国关系;中国希望塑造什么样的俄罗斯(苏联)形象,如何塑造;俄罗斯(苏联)对此采取了什么协作方式;中国教科书中的俄罗斯(苏联)形象如何;中国文艺作品中的俄罗斯(苏联)形象如何;中国人形成了什么样的“苏联情结”。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俄罗斯形象是作者考察的重点,所以在前两章已有架构的基础上,作者在第三章进行了新的尝试,探讨了:中国人如何评价俄罗斯的自然面貌、文化成就、文明水平,如何评价俄罗斯的三个群体——女性、光头党、警察,如何重视俄罗斯历史上几次崛起的成功经验、苏联的失败教训,如何评价俄罗斯民族的性格,如何回应俄罗斯媒体宣扬的“中国”,如何预测俄罗斯的未来及未来的中俄关系。同时,作者还将中国人眼里的俄罗斯形象与俄罗斯人眼里的中国形象进行了比较。

作者以相当大的篇幅阐述了中俄两国之间存在的相互“误读”。俄罗斯方面对中国的“误读”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的怀疑和担心。从19世纪中期到现在,这个强大的邻国一直存在“黄祸论”、“中国”。作者在《疑心重重的邻居》一节里,介绍了俄罗斯“中国”的历史渊源、俄罗斯人的排外心理、近20年俄罗斯人因两国发展速度不平衡产生的心理失衡和焦虑,等等。作者指出,俄罗斯“中国”和“黄祸论”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它导致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对其境内中国人的驱逐和20世纪30年代苏联对远东地区中国人的迫害。最近20年,俄罗斯沸沸扬扬的“中国”阻碍了俄罗斯人对中国的正确认知,丑化了中国的形象,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损害了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信任。作为俄罗斯人的一种灰色心理,“中国”无疑是影响未来中俄关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国人对俄罗斯的误读有复杂的原因。例如,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抗争扭曲了中国人对苏联的认知,“苏联修正主义”堪称中国人对苏联的最大误读。现在的中国人已经形成共识:关于“苏联变修”完全是个伪命题。这一误读与时代的极左路线、个人迷信密切相关,在我国持续二十多年,直到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方面才将之抛弃,转而肯定苏联在50年代、60年代进行的改革。

中国人对俄罗斯的误读还源于自己的传统观念。在这方面,作者以中国的小说、电影、电视剧塑造的一系列俄罗斯女子形象为例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文艺家对俄罗斯女子的想象在相当程度上是不真实的、错误的,塑造出的俄罗斯女主人公带有中国的封建色彩。中国文艺作品中涌现这样一批俄罗斯女主人公,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需要。二十多年来,拜金主义在中国社会中盛行,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中国文艺家们试图在自己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中塑造“好女人”、“好妻子”、“好家庭”,以之作为中国人的楷模,来达到教化的目的。俄罗斯女子非常荣幸地被中国文艺家们请来承担这一光荣的使命。于是,中国的小说、电视剧里出现了一批俄罗斯女主角,她们无一例外都具有高尚的品德。中国文艺家选择俄罗斯女子担任文艺作品的主角,是因为她们的容貌、举止、习俗具有“异国情调”,比中国人早就熟悉的“国产女子”更能完成教化功能。

中俄文学论文范文5

一、中国改革开放后中俄关系

对俄语发展的影响8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实现正常化时期。1989年5月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在北京举行的两国最高级会晤标志着中苏关系中这一历史转折点,从此两国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20世纪80年代后期俄语再次回归到中国这个舞台,在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国与独联体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领域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首先为使广大俄语工作者共同协作,使俄语得到规范化的发展,1981年在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协会在中国正式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也加速了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合作,可以说俄语在中国的现状如沐春风。俄罗斯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越发频繁与紧密,这意味着我国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在中国不论地域差异,几乎在各大城市都设有俄语授课点,例如,离俄罗斯较近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此外广东省、福建省、贵州省、湖南省、安徽省、河北省、四川省,以及直辖市北京、上海和重庆,还包括厦门市、深圳市等各省市高校及中小学也设立了俄语授课点。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在中国,俄罗斯语言和文学专业教师有将近800多人,公共俄语教师160人,其中50%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国设有俄语专业的高校有100多所,有将近4万大学生将俄语作为自己的专业。1984年,我国有11所高等院校具有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截至2013年初,我国具有俄语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或科研院所已达50多所,有10所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拥有了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俄语教育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此外至今为止全国教授俄语的中小学约有240多所,有将近8万名中小学生正在进行俄语学习研究,其中小学生将近3千名。在300所中小学及120多所高校开设公共俄语课程,其中有近4万人将俄语作为第二外语进行学习。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11月3日在中俄两国签署的《俄罗斯联邦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在中国学习俄语和在俄罗斯联邦学习汉语的协议》框架内,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三所中学内开办了俄语教学,这三所中学分别是:北京潞河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市二中。与此同时据俄罗斯官方报道,中国将近有6万非俄语专业的的成年人不同程度的掌握着俄语。

二、中俄友好关系的见证-“中国年”与“俄罗斯年”

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与各领域的良好合作,2005年7月主席访俄期间与俄时任总统普京共同宣布,根据《〈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中俄两国将于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俄罗斯年”活动促使两国共同举办300多项活动,俄罗斯7个联邦区的领导、65个州长来华进行访问,数万俄罗斯人来华举办了各类经济文化交流展览与活动。其中中方直接参加“俄罗斯年”活动的人数约50万,通过媒体经常关注“俄罗斯年”活动的人达几亿。从这些数据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不断提升,俄罗斯方面对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是高度重视的,俄联邦不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力争于乘着中国快速崛起这股东风来积极努力寻求与中国在政治经济等各项领域的发展与合作。两国政府也正在不断的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秉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实现双边合作,达到互利共赢以开启两国战略合作的新篇章。

综上所述,俄语在中国历史上乃至当今中国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中国人民都在高度重视俄语在中国的发展。俄语在中国的起起落落也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见证。当今社会俄语在中国再度崛起正在说明历史总是在进步的,中国和俄罗斯关系正在朝着更加朝气蓬勃的方向发展。此外中俄双边政治贸易、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发展为中国的俄语人才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使他们有信心和动力学习俄语且以学习俄语为傲。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前进,俄语学习在当今以及今后的中国是不可阻断的。再次引用总理的这句意义深刻的话:“苏联—是与中国拥有数万公里边境线的大国,苏联无时无刻不在研究中国,而我们已经停止了对他们的研究与学习。我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将要做什么,针对如此庞大的“一位邻居”我国应当继续培养越来越多的俄语人才。”

作者:阿衣西仁·居马巴依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俄文学论文范文6

1、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必要性

外语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第一,从空间角度来看,由于我们远离所学习语言的语言环境,因此很难实际接触到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以及各种文字的材料,第二,从时间角度来看,想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问题系统地收集相关材料,需要花费一个很长的过程。然而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大大减少了我们收集教学材料方面的时间限制以及与新语言空间上的限制。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为外语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使我们可以根据现实教学过程中不同的需要来收集、整理、使用各种资源,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外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缺乏而带来的难度。

我国著名的学者桂诗春先生在1998年就提出过上网对从事外语教学工作人员的几个好处:第一,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完善的数字化图书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第二,可以更加广泛地接触外语,这样等于拥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对于知识的更新和外语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第三,可以更加便利地收集适合不同水平学习者的最新的教学材料。第四,便于外语教学工作者参加一些和外语教学有关的论坛讨论组和新闻组,交流信息和教学经验,开拓视野,还可以提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请别人帮忙解决。第五,便于外语教师上网参加一些与自己教学水平和兴趣相符合的在线课程,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国可以多加吸收学习俄罗斯在互联网建设的经验,这是由于:第一,从技术条件上考虑,近些年来,俄罗斯的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各种网站可谓是应有尽有,为我们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二,从信息量方面来讲,也许是因为商业观念的淡泊,也许是宣传扩大影响的需要,俄罗斯目前各个网站上的资料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许多资料都已经过整理和加工,有些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应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而且,这些材料大部分都是免费的。第三,在俄罗斯互联网上不仅各种网站上的各种资料可以用于我们的俄语教学,还有专门研究讨论俄语教学的网站,这些网站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材料。

2、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2.1利用网络上的个人空间资源

网络上的个人空间资源包括QQ空间、新浪微博以及其它各网站提供的博客空间等。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俄语空间,在空间中发表各种俄语文章,让学生阅读之后根据阅读的材料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从中挑选出几个典型的观点,让学生们共同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建立自己的俄语空间,从而将俄语阅读和写作相结合,输入与输出形成良性的循环。要求学生定期地发表用俄语写作的文章,可以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可以是生活的点滴也可以是长篇大论,可以记事也可以评论。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自由、更自主地提高写作的能力。

2.2利用各大网站的论坛功能

现在选多国内外网站都提供贴吧或网上论坛服务,论坛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音乐、艺术、教育、体育、电脑等诸多方面。参与论坛讨论的人可以对特定的专题自由地发表个人的见解,或是对他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俄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访问一些对俄语学习有好处的论坛或贴吧,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建立自己的学习论坛,从而成为信息经验交流、互帮互助、资料共享的虚拟教室。本人收集了一些国内外知名的论坛:http://mati.hut.ru(俄罗斯大学生论坛)、http://gramota.ru/forum (俄语语言学习论坛)、http://talk.mail.ru等等。另外,国内的http://ruinfo.net.cn(哈尔滨信息港),俄语沙龙栏目为俄语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交流机会。俄罗斯驿站论坛(http://intersu.xilubbs.com/)为俄语学习者提供了信息交流和结识朋友的中文平台。

2.3建立班级QQ群

教师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QQ建立属于自己班级的QQ群,利用QQ群班级信息、进行问题讨论或者进行问题辩论。首先让学生针对某个特定题目准备自己的语言材料,可以是基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是当下的热点问题,还可以是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充分讨论的话题或者以前学习过的文章,最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俄语阅读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使用俄语准确表达自己观点以及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

2.4建立语音群

语音群可以使用YY。这个平台是多玩游戏设计的多人语音群聊工具。它是一款免费的语音群聊软件,语音稳定清晰,原本是用于游戏玩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即时通话。俄语教师可以通过此软件建立自己的班级频道,然后组织学生定期进行俄语口语交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5利用文档共享平台获得俄语资料

目前,许多大型的网站都建立起了专业的阅读分享平台或文档下载平台。比如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道客巴巴(http://doc88.com)、豆丁网(http://docin.com)、新浪爱问(http://ishare.iask.sina.com.cn/)等。这些平台普遍拥有巨大的文档数据库,其数据库中的文档数量超过亿份,涵盖了财经、商业、教育、实用信息等各个领域。在俄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档库平台,自由分享和下载教育资料、学术报告、研究成果、论文课件等各种教育行业的资料。

2.6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俄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中俄文学论文范文7

关键词: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网络;信息

中图分类号:G259.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0)02-0053-04

在现代人类社会飞速发展和知识爆炸的大背景下,代表着未来世界图书馆发展趋势的数字图书馆终于应运而生。数字图书馆在其诞生的初期曾有各种不同的称谓,西方国家有时也称其为“虚拟图书馆”、“桌面图书馆”、“没有围墙的图书馆”,等等。在俄罗斯,人们更多地是用“电子图书馆”这一术语来称呼数字图书馆。俄罗斯人对电子图书馆的定义是:电子图书馆是对各种电子文献和收藏品(文本、图表、声频、视频等类型信息)进行可靠积累和保存、供用户通过全球数据传输网络获取和使用的分布式信息系统。

一、俄电y-图书馆建设计划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后期,俄罗斯开始着手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1998年3月,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PффH)和俄罗斯技术发展基金会(PфTP)正式提出“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任务,决定为31个电子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项目提供资助。1999年6月,俄科技部受俄政府委托,联合俄文化部、教育部、国家出版委员会、司法部、科学院、联邦档案局、联邦国家通信委员会、基础研究基金会等部门,制定了《俄罗斯电子图书馆计划(3BP)》。该计划指出,建设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目的是:保障俄公民获取和使用信息的宪法权,建设科教文卫等领域的信息资源系统,通过信息通信网络向国内外用户提供使用,利用全新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平台,提高国家机关、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加强俄罗斯在全球信息市场中的地位;传播俄罗斯的科研成果信息;拓宽俄语在全球信息空间中的使用范围,满足居住在国外的俄侨民的信息需求;吸引国外资金投资俄罗斯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通过制作电子复本,加强对有重要价值的文献的保存与远程获取使用;加快教科文卫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为此,该计划拟定了如下主要任务:向用户提供教科文卫等领域有重要社会价值的电子资源;分析、研究、统计、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研究新型信息资源的建设方法;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电子图书馆计划协调制度;制定电子图书馆建设的法律、组织和技术原则。

《俄罗斯电子图书馆计划(3BP)》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计划的制定者们对该计划的实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虑。例如,计划详细列有如下内容:①计划的法律保障:明确电子图书馆的法律地位,保障公民获取电子资源的权利,制定有关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资源建设方式、方法与程序以及电子图书馆建设参与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法规文件;②组织管理平台:成立跨部门管理机构,建立评估与执行的监督机制。解决该计划与其他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协调与统一问题,监管建设经费使用,吸引预算外资金,开展国际合作;③信息资源建设:以信息资源社会价值和可使用度为标准,确定资源类型与主题,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建设电子图书馆,避免重复建设,对有重要价值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处理;④技术保障:严格执行电子图书馆数据加工、录人的技术标准、格式,加快研制数据库保护与存档技术、程序软件、资源导航系统和用户端接口,制定系统软件技术兼容性协议和标准;⑤主体(人员)建设:对所有电子图书馆建设者、管理者和使用者进行相应的培训教育。此外,计划还对具体的实施办法提出了一个“三步走”方案。第一步先务虚,详细审核各种实施方案,以确保万无一失。第二步成立跨部门专家委员会和科技委员会,解决可能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第三步进入实战阶段,电子图书馆建设工程全面铺开。

不言而喻,俄罗斯的电子图书馆计划是具有国家意义的信息资源建设工程,是全国性的电子图书馆宏观建设与发展规划,也是俄电子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建设的纲领性指导文件。该文件于2000年被批准为联邦专项计划,得到了俄政府的全力支持,并随即面向全社会开放。尤其是各图书馆、信息中心、通讯社、博物馆、档案馆、科研组织机构、高等院校、出版社等部门和单位的人员成为最积极的参与者。到2004年时已基本完成了系统整体设计、电子资源建设协调组织与统计、电子图书馆法规标准制定以及干部教育培训等项工作。

二、俄电子图书馆建设的历程

开俄罗斯部级电子图书馆建设之先河的是俄罗斯国立图书馆(PTB)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PHB)。

1996年9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与日本国会图书馆举行俄日电子图书馆研讨会,开始了筹建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最初尝试。1999年2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制定了《开放式俄罗斯电子图书馆(OREL-Open Russian Eleetronic Library)》计划,开始系统性整合分散在互联网上的俄罗斯信息资源,以便逐渐形成一个以馆藏为主,包括各种图书、期刊、学位论文、地图等在内的开放性资源,用户可通过OPEL网站利用这些电子资源。2004年5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已有全文电子图书5744册、学位论文290篇,网站每天的访问量高达2000~4000人次。从2000年起,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开始对馆藏文献大规模数字化。2002年确定了“俄罗斯记忆”、“19~20世纪俄罗斯历史与文化”、“俄罗斯图书馆事业”、“相遇在国界”等四个优先数字化计划,奠定了电子图书馆建设的资源基础。

2001年,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制定了《电子图书馆构想》(以下简称《构想》),明确提出建设目标是为读者建立电子目录、保障提供高质量大容量电子资源、建立文献电子保存本、提供特殊文献(如珍贵的图书、手稿、档案、图册、外文出版物等)。《构想》对电子图书馆的阅读使用、整体社会意义、资源组成与来源以及建设的法律和经济基础、原则与政策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未来电子图书馆发展政策的研究制定奠定了基础。在《构想》的框架下,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开始了学位论文电子图书馆的建设。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的前身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按前苏联高校事务全苏委员会的命令,从1944年开始负责收藏除医学和药学以外所有学科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积累了数量极丰富、价值极高的学位论文资源。目前,国立图书馆每年新收藏学位论文2.5万篇,数字化收藏、保存、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国立图书馆电子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到2005年8月,学位论文电子图书馆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过了7.2万篇。

另一家部级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PHB)也随即开始了电子图书馆的建设。2001年7月,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开始馆藏文献数字化转换,迈出了电子图书

馆建设的第一步。2002年,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提出了自己的《电子图书馆构想》,对电子图书馆的资源组成与类型、资源建设原则与方法、资源统计与保护、资源服务与利用、图书馆系统运行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与规划。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优先对馆藏各类珍贵绝版文献、手稿、善本、档案文献、孤本复制本、手工画等特色文献数字化,优先对利用率高、阅读量大的有价值的文献数字化,优先将光盘、磁盘等电子出版物纳入电子图书馆。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还建立了学位论文文摘电子图书馆,提供2004~2007年学位论文文摘,主要是将副博士、博士学位论文的呈缴本进行数字化管理和使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收藏有14~20世纪俄国内外地图出版物19万份(件),从建馆之初,地图出版物就是其丰富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建立了有200多张电子地图的“18世纪地图电子图书馆”。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电子图书馆是基于局域网络运行和使用的网络资源系统,而非Intemet虚拟图书馆,用户只有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专门的阅览室才能够使用电子图书馆全文资源,Internet远程用户只能获取电子图书馆资源的信息、书目及使用须知等。为了对外宣传,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也将部分电子文献放置外网,供Intemet用户使用。

1999年11~12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先后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签订协议,共建俄英双语种的“相会在国界”电子图书馆网站。美方提供反映美国西部开发历史的文献。俄方提供反映西伯利亚、远东、阿拉斯加等地区开垦历史以及俄美两国人民在阿拉斯加和美国西北部地区交往的地图、图册、乐谱、图片、石印画及珍稀图书文献,许多资料都是从未公开,现有各类资料近3000种,历史图片7万多张。

在俄罗斯国立图书馆(PFB)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PHB)成功建设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H3B)的建设提到日程上来了。

2003年1月,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馆长B.B.费多罗夫致函俄文化部图书馆局局长E.H.库兹明,正式提出建立国家电子图书馆的倡议,即建立全俄文献电子收藏中心,接收和收藏各地图书馆、机构组织甚至个人的电子资源,以便对全俄文献资源长期保存、更新与利用。倡议得到了俄文化部的赞同与支持,E.H.库兹明在复函中指出,建立国家电子图书馆是一项将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并提供给国内外用户使用的国家工程,需要国家投资,建议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牵头组织国内主要图书馆参与建设计划的制订、组织与财政问题研究,吸引俄经济部、教育部、科技部、联邦出版委员会、通信部、“全民信息计划”俄罗斯委员会等部门参与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讨论,将各种讨论意见与建议提请俄联邦总统文化委员会审议,并在大众媒体和Intemet上公布和宣传。

2003年4月,俄罗斯图书馆联盟(PBK)在莫斯科举行了“建立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新闻会。2003年6月,E.H.库兹明代表俄文化部与各大图书馆馆长和信息机构负责人联合签署了标志着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正式启动的建设备忘录。2003年底。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网站(rusneb.m)正式开通,向Intemet用户提供免费和收费的经济、财政、法律、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电子版学位论文。为从总体上规划和指导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统一认识和行动,2004年上半年研究制定了《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构想》。2004年7月,成立了合作建设国家电子图书馆工作小组,签署了实施建设计划协议。随后,俄文化部进行了建设项目招标。

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建设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制定管理文件,确定成员与组织者的相互关系原则,从海量的数字化资源或Intemet免费资源中选取和确定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的核心资源,建立分布式电子目录,解决电子资源的保存与统计、编且等基本技术问题,建立成员间在联合数字化计划、特色资源共建、电子文献交换条件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机制;第二阶段:建立咨询检索系统,研究与网络相关的技术问题,启动“远程书目咨询服务”系统模块;第三阶段:向各博物馆、档案馆等开放俄罗斯国家电子图书馆计划,解决Intemet中电子图书馆活动的法律调控问题。到2004~2005年,已基本完成了购置和安装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的装载录入设备、研制技术软件与程序等工作。

在集中力量建设国家电子图书馆的同时,俄罗斯政府也适时支持和推动了另外一些有全国性意义的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其他比较重要的部级电子图书馆包括:教育资源中央图书馆、国立历史图书馆以及作为图书馆职业团体存在的地方图书馆联盟协会(APBHKOH)、俄罗斯信息图书馆联盟(PHBK)的电子图书馆等。俄罗斯教育资源中央图书馆是2002年由俄教育部创办的。建设俄罗斯教育资源中央图书馆是《建设和发展育信息环境(2001~2005年)》联邦专项纲要的组成部分,投入资金2.16亿卢布。目前,教育资源中央图书馆是由国家财政拨款的国家机构,由“公共图书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它既是一个普通的图书馆又是电子图书馆。

在此前后,俄罗斯地方级图书馆如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公共科技图书馆、卡累利和国国家图书馆、车里雅宾斯克州科学图书馆等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电子图书馆建设计划。这标志着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已经在国内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建设向纵深发展的突出标志是各种社会组织、商业机构和个人创建的电子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据俄电子图书馆协会会长A.B.安托波里斯基统计,目前在俄Imemet上约有400~500个公共的科学教育类的电子图书馆和电子收藏品库,其他类似于电子图书馆的由个人创办的规模较小的全文电子文献库以及一些机构网站建立的专题数据库则多达千余个,其中比较重要和有社会知名度的包括:

(一)“俄罗斯文学和民间艺术”基础电子图书馆(feb-web.m)。2002年7月,由HHgbopMperHcTp科技中心和俄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共建,提供文本、视频、图画等各类网络全文信息,主要收录11~20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和民间文学艺术以及俄罗斯哲学家和民间艺人的故事、俄罗斯语文学和民俗学历史资料,所有资源免费使用。

(二)科学电子图书馆(http://elibrary.ru/)。1997~1998年由HaTpa-Hearrp公司建立,受PM、索罗斯基金会、俄教育部赞助,主要是面向俄重点大学图书馆、俄科学院系统图书馆、科技图书馆和地方大型科学图书馆提供国内外科技期刊和数据库。科学电子图书馆包括从1989年开始的6 726种科技期刊,总数40多万册,800多万篇文章论文,登记注册用户30多万人、l 000多个机构,是欧洲最大的科学信息库,也是世界最大的科学电

子图书馆之一。

(三)公共互联网图书馆(http://public.ru/)。该电子图书馆2000年4月由“公共图书馆”股份公司成立。是面向俄国内社会各阶层使用的大众信息传媒数据库,收藏有从1990年至今的俄国内连续出版物,包括1000多种中央和地方报纸、期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连续出版物的资源保存库,同时开展用户书目信息咨询服务。研究大众信息传媒市场。该馆使用美国Convera公司的ExcMiburRetrievalWare搜索软件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搜索,资源一般是免费使用,如果用户提出特殊个性化服务则收费。

由电子图书馆爱好者、作家、收藏家等个人建立的有重要影响的电子图书馆,应首推俄罗斯虚拟图书馆(rvb.m)、马克西姆・莫什科夫图书馆(http://lib.ru/)、库利尔和梅福迪网络图书馆(lib.km.m)、叶夫根尼・彼什金公共电子图书馆、阿列克谢・卡玛罗夫图书馆(http://ilibrary.ru/)等。这些个人电子图书馆主要是收藏那些不受著作权限制而自由使用的文献资源,包括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果戈里等俄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以及现代文学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个人电子图书馆虽然大都是用自有资金建立或曾得到国内外基金的支持,但其社会效益却毫不逊色,如马克西姆・莫什科夫图书馆现在每天的访问量可达3万人次以上。

三、俄电子图书馆的发展前景

现在,俄罗斯电子图书馆的建设已呈现出国家与地方、公有与私有、集体与个人多点开花,竟相辉映,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

但是,在电子图书馆建设发展空前繁荣的背后,也存在和隐含着众多问题,电子图书馆建设者各自为政,随意性较强,缺乏统一的组织、规划、协调,客观上造成电子图书馆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这种无序、缺乏系统和长远规划、资源分散的特点对俄电子图书馆的整体发展非常不利。

为从总体上规划与协调全俄电子图书馆建设,加强电子图书馆建设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建设全俄统一的电子文献空间,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科技信息中心、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于2005年2月在莫斯科组建了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A.B.安托波里斯基当选会长,俄罗斯国立图书馆馆长B.B.费多罗夫被选为组织委员会主席。同时通过了《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章程》和《电子图书馆创建者建设电子图书馆资源相互关系原则》,这两个文件就协会的成员及其权利义务、法律地位以及成员在组织和管理、目的与任务及发展战略、财产与经费、文献数字化、资源收藏与获取、编日、保存和服务等方面相互协作配合作出了详尽规定。2005年4月,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举行首次全俄大会,讨论了该组织的基本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向。9月举行的组织委员会会议通过了《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2006~2008年工作计划》和《俄罗斯电子图书馆协会发展战略》。从2004年12月起。协会每月举行一次《电子图书馆:理论与方法》研讨会。2005年10月,协会网站(WWW.elibra.m)正式开通,每月出版电子版的《俄罗斯电子图书馆通报》,通报协会工作活动信息,提供电子图书馆研究成果与资料,供公众免费使用。

中俄文学论文范文8

关键词:20世纪 俄罗斯 文艺学 文学教育

一、内容陈述

《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与中小学教育》共分九个章节,主要以时间为线索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对俄罗斯整个20世纪各时期各阶段的文艺学以及中小学教学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从历史发展、政治局势、社会动态等各相关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总结。整本书主要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苏联教育界的概况以及教育思潮的萌动,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国内革命战争之后,俄罗斯文学随着革命形势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不断发展。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学发展路线,出现了一大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作品。在文学教学领域,出现了戈鲁勃科夫、雷勃尼科娃等教学法专家,他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分析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赫鲁晓夫当政以后,受政治因素影响,苏联文学获得越来越宽松的发展环境,出现了以爱伦堡的《解冻》为界标的文学“解冻”时代。这一时期,苏联文学创作呈现出异常活跃的局面。正如文学发展离不开文艺理论的指导一样,这一时期,俄罗斯的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这与其一大批杰出的教育家、文学教学法专家的理论探索是分不开的。赞科夫和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对俄罗斯教育具有重大贡献。

从全书内容看,整个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呈现出了复杂的局面,苏联的建立以及世纪末的解体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中小学教学的方方面面。也可以说在苏联的文艺学思想的发展史上,中小学教学的变革是在政治文化大环境中生存演变的。因此在对俄罗斯文学教学进行研究时,政治因素是不可或缺的。

二、理论贡献

每本书都有其自身的理论价值,我认为理论贡献应该表现在整本书的创新之处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上,看完这本书觉得新的领导人上台后在教育领域所做的调整以及一大批教育家和教学法专家在教学领域所做的努力及探索都有创新之处。结合自己看书的经历,我就整本书的创新之处及其影响谈以下几点。

(一)注重对方法的指导

书中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上,主要体现在雷勃尼科娃和戈鲁勃科夫对文学教学分析的方法上。二人合著《初中阶段的文学学习》,主要内容都集中到了详细的阅读分析上,试图回归作品本身,找到理解它的内容和思想的方法和途径。

在书中第62页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雷勃尼科娃对文学文本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很少出现重复现象。阅读分析的每种方法都是对作品本身特点的回归。比如,在教学诗歌时多采用对比,对比主题相近、体裁相近、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雷勃尼科娃认为:“每部文学作品的分析方法几乎都不能适用于其他任何作品。”①小说教学中,提出了按角色阅读分析的方法,应该说这与他的回归作品本身是相对应的,让学生分角色还原小说情景,通过扮演不同人物,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及行为都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可以让学生找到一个突破口更好地理解作品。这种方法在我们今天的教学中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俄罗斯文艺学及文学教学发展主要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建国之后,我国的教育基本上都是照搬苏联,比较著名的有普希金的红领巾教学法以及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凯洛夫等人的教育思想,这些都对我国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至今有些教育思想还具有现实意义,指导着我国语文教学。

三、存在问题

首先,读完整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本书的名字不应该叫做《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书中在阐述文艺学与中小学教育方面花的笔墨过少,而用大量篇幅介绍历史,整体看起来连贯性不够。

其次,在教育领域,俄罗斯也存在很多问题,从书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俄罗斯的早期教育更多成为了政治利益的附庸,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其自身的教育价值,书中有一句话说:“他们为了倒洗澡水,不惜连孩子一并倒掉。”①应该说是这种现象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与此相对应,政权更迭频繁,每个新的领导人上台后势必会对前一时期的教育政策进行调整和改革,这就造成了教育实施的不稳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俄罗斯又如何实现其自身的教育价值以及怎么维持完整的教育体系。

四、启发与思考

第一,书中介绍了关于俄罗斯的文艺学及文学发展与文学鉴赏教学的密切关系,在他们的语文教学中,关于文学和文学鉴赏有着丰厚的知识根基,他们的文论本身就是文学鉴赏论,产生于课堂,也应用于课堂。众所周知,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世纪的历史更是把这种交往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中国新文学的诞生以及在20世纪的成长、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始终伴有俄罗斯文艺学及文学的影响。②但在文论研究向课堂教学的转化上,我国做得却不尽如人意。王荣生博士在其《课程论基础》中提到:“有两种情况可能对我国的语文课程造成伤害。第一,理论语言家直接涌进语文课程与教学,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界远离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第二,文学研究却始终没有有力地介入过语文课程与教学。”③中国的现当代文论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没有对中小学的文学教学产生大的积极影响。我国语文课堂依旧过于重视对语言的学习,在我国现实背景中,我们应该如何推动文论研究对文学教学的现实操作性,以使其与语言学理论兼得产生更加广泛积极的影响?

第二,简单介绍关于俄罗斯的阅读课复述。相对来说,国外是比较重视口头复述训练的,美国教育家鲁宾逊倡导的一度盛行美国的SQ3R阅读法,将读书的过程分为五个步骤:概览(survey),精读(read),复述(recite背诵),复习(revise),将“复述”作为阅读文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④复述并不是一字一句地对原文进行背诵,而是要抓住文章的关键性字眼和主旨内容,进行概要复述。俄罗斯在阅读课上的复述环节做得很好,并且有自己的复述教材。首先是理解、熟悉阅读内容,提出与文章主旨相关的问题,在老师引导下进行思考;其次是列出复述提纲;最后由老师进行复述指导,指导学生进行书面转述。复述目的在于促进并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理解,不仅可以作为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形式,还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对比我国,我们的部分阅读课也有复述训练,可是却往往以阅读为主、复述为辅的形式呈现,课堂上有时间就进行复述环节,没有时间就直接错过,致使复述成为一种点缀,没有落到实处。而俄罗斯和我们的做法恰恰相反,目标定位之后重点几乎围绕复述展开,这种训练是扎实有效的。

第三,在书中的前言中就简单介绍了有关俄罗斯的很浓的读书文化这一特点,书中这样写道:“俄罗斯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期,其文学也不失繁荣,其原因在于它拥有一个差不多全球最多、最有水平的欣赏者人群,而他们多数就是从小学时期就养成了读书的爱好和兴趣的。”纵观全书,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俄罗斯特别重视课外阅读,俄罗斯中小学长期以来一直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还是赞科夫都认为“相对于课外阅读,课堂阅读的范围和量大受限制”。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课外阅读课并非是学生自己的独立的活动,而是学校专门设立“课外阅读课”,他们在这个课堂上,老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好的、适合他们的课外读物,启发他们进行思考和讨论。另一方面,他们还专门编写文学课外阅读教材,比如《俄罗斯文学世界》。我认为这都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好方法。其次,俄罗斯强调按照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来安排文学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在接受文学作品时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比如说,低年级的文学教学就采用游戏来辅助文学教学,还有雷勃尼科娃的有表情朗读、按角色划分来进行表演性阅读等,而在高年级则是常用横向、纵向概括、对比分析研究、复述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理解表达能力,这些方法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指向一个共同目标就是根据学生阶段心理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他们真正喜欢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注释

① 张冰,李建刚.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② 汪介之.文学接受与当代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语境中的俄罗斯文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③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④ 吴忠豪.俄罗斯阅读复述课[J].小学语文教学,2006(11).

参考文献

[1] 张冰,李建刚.20世纪俄罗斯文艺学与中小学文学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2] 汪介之.文学接受与当代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语境中的俄罗斯文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 朱达秋.中俄文化比较[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4]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5] 吴忠豪.俄罗斯阅读复述课[J].小学语文教学,2006(11):22-23.

[6] 张冰.20世纪俄国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J].中外文化与文论第十二辑.

[7] 赵驰欣.中俄语文教学对比研究[J].专题探讨.

[8] 程顺之.略说中俄语文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1999(6).

中俄文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 瞿秋白 列宁 革命文论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1 盗别国的火,煮自己的肉——于求索中趋近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在俄国迅速传播,列宁结合世界已经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阶段这种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创造性地回答了无产阶级文艺运动中的各种新问题,补充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俄国的文艺和文化思想也受到各国的关注而被争相译介。柳鸣九曾说,“鲁迅把从事西方文化研究、翻译、介绍工作的人称为普罗米修斯式的‘盗火者’,对这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荣誉。”①这句话起码说明了两点事实:其一,一个文明就是一个火种,异国文化与文明之间的交流,这仿佛是普罗米修斯神为人类盗取天火一样,我们要用异国的火种“煮自己的肉”,②点燃自己的原野、照亮自己的天空,③译介这项工作于人类文明可谓善莫大焉;其二,这种研究、翻译异国文学和文化的工作需要译介工作者跨越文化甚至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是非常艰辛而且痛苦的,是一个漫长而且孤独的跋涉过程,译介者其人功莫大焉。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来看,任何新的文化理念的传播都离不开文艺工作者们的集体努力,又由于二十世纪中国内忧外患的特殊国情,任何进入中国的文艺观念都必然与当时政治、革命的要求联结起来。所以,外来文艺思潮的勃兴崛起或偃旗息鼓,莫不伴随着政治上的巨变;或说,中国文艺的每一步发展,莫不受着政治理性和革命理性的规约。在二十世纪初,中国涌现了大批思想杰出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如,鲁迅、郭沫若、瞿秋白、茅盾、蒋光慈、任国桢、朱镜我以及太阳社后期的成员。他们都以马列文论作为译介和研究的对象,以指导革命文艺的前进方向。马列文论本身的实践品质,以及这批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使马列文论的译介传播处在一个相当积极而且活跃的氛围中。这个队伍的领军人物,更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茅盾曾有诗赞曰:“左翼文台两领导,瞿霜鲁迅各千秋。文章烟海待研证,捷足何人踞上游。”(《赠丁景唐》)其中,瞿霜即瞿秋白,此诗正是盛赞鲁迅和瞿秋白在推进中国左翼革命文艺进程中的各自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其实,大批的马列文论的译介者并不是专司文艺理论批评的文艺理论家,他们更多的是以职业革命者的身份对纷杂多样的马列文论进行择选。这些传播者在受制于自身的文化品味和信息来源的同时,也受制于其各自的政治身份。比如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接受的渠道,大略就可以分为日本(如陈独秀、等)、法国(如、邓小平等)、新俄(瞿秋白等),这批马列主义者在涉猎马列思想的同时,更以指点江山的卓越功勋而载入史册。

1927年,中国的文坛发动了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实际上,这场论争是国际无产阶级文化论战的一部分。1923年,苏俄围绕着无产阶级能否建立自己的文学以及文学的阶级特性等问题爆发了一场文艺论战。④这场论战虽然起于俄苏一国,但却辐射波及了包括中国、日本等在内的众多国家。这场革命论战引起中国的注意后,我们广取博收世界各国文艺营养的同时,便越来越趋近和倾向于取法俄苏。

瞿秋白从中、俄社会相似的状况和境遇出发阐释这一问题 :“俄国布尔什维克的赤色革命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生出极大的变动,掀天动地,使全世界的思想都受他的影响。大家要追溯他的远因,考察他的文化,所以不知不觉全世界的视线都集中于俄国,都集中于俄国的文学;而在中国这样黑暗悲惨的社会里,人都想在生活的现状里开辟一条新道路,听着俄国旧社会崩裂的声浪,真是空谷足音,不由得不动心。因此大家都要来讨论研究俄国。于是俄国文学就成了中国文学家的目标。”⑤

促使两国相趋近更为关键的要素是,文学以人为主体——和文学革命的酝酿和演进关系最为密切的也是人的因素,进一步说,相似的社会环境下作为文学的主体要素的人若其文化心理与另一个社会中的人的文化心理存在某种共同性或通约性,这便会直接导致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趋近。在较广泛的意义上讲,中国和俄国是分列于东、西两个文化圈,俄国虽横跨欧亚大陆,但是仍是以欧陆文化为核心,用瞿秋白的话说就是俄国是“俄罗斯文化和西欧文化结晶的焦点”。⑥从彼得大帝到叶卡捷琳娜二世,沉重的传统因袭和向西欧学习并做全方面改革的渴望一直交织在这片广袤的国土上。“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同样是对文化繁荣以及国富民强的向往,二十世纪初的“赤都”俄国虽仍百业待兴,却成为中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希图借取火种以耀国邦的圣地,“饿乡”俄国尽管苦寒萧索,却成为“盗火者”的披肝沥胆、孜孜以求的自觉选择。⑦

中俄文学论文范文10

理论做了较完整的阐释,并不断将其发展完善。本文主要应用空缺理论流派索罗金和马尔科维纳的观点,并结合国内外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中俄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各种文化空缺现象,具体从中俄

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民族性格的差异五方面探索文化空缺现象的成因,从而为减少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和摩擦,保障交际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指导。

关键词:中俄跨文化交际;空缺理论;空缺;文化空缺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引言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各国间的文化差异。在不同语言及文化的相互碰撞和比较中空缺现象被人们感知和发现。近年来,中俄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俄跨文化交际也日益广泛而

深入。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出发运用空缺理论探索中俄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各种文化空缺现象,重点从中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民族性格的差异五方面分析文化空缺现象的成

因,以期对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等有更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空缺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空缺现象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霍凯特发现的,他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中提出了“偶然的缺口”( C.F.Hockett,1954:106-123)。70年代对空缺现象的研究引起

了越来越多国外学者的关注,如霍尔、巴尔胡达罗夫、维列夏金和科斯托马罗夫等。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通过对澳大利亚Warlpiri民族的数字以及颜色词的研究,发现该民族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数字和

其他民族所具有的基本颜色词的名称,将这一现象称作“空白”“间隙”( Hall k.,1975)。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在对比原语和译语的词汇时,采用了“无等值词汇”的术语(巴尔胡达罗夫

著.蔡毅等译:1985)。前苏联语言国情学的代表维列夏金和科斯托马罗夫支持这一观点并将其发展,这里不作详细论述。到了80年代末,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家索罗金和马尔科维纳从民族心理语言学角度

出发,针对异文化文本理解中出现的民族文化特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即空缺法,给出了空缺的定义、特点、分类等,它被认为是对空缺现象较为全面、系统的阐释。20世纪末以贝科娃为代表的空缺

理论流派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重新阐释了语言系统中空缺的本质,分类,空缺现象的成因及消除方法。

我国学者吸取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积极投入到空缺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语言文化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其中代表有:俄语学界的李向东(《空缺现象与空缺研究》)、何秋和(

《论空缺与翻译理论》)、刘宏(《跨文化交际中的空缺现象与文化观念研究》);德语学界的刘越莲(《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等。

总之,经过国内外学者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一个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空缺理论诞生并不断的被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得以发展。

2. 空缺的含义及类型

有关空缺的含义,至今国内外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索罗金和马尔科维纳认为,异文化文本理解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在阅读异文化文本时,读者会遇到不理解、感到生疏的地方,这说

明篇章中存在反映民族文化的特别成分,即“空缺”,这是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现象、特征等等。(李向东 2002:7)他们着眼于以文本为基础阐释空缺。我国学者何秋和

在进行空缺与翻译问题研究时,认为“所谓空缺是指某个民族所具有的语言、文化现象,在另一民族之中并不存在”(何秋和 1997:48)。该定义深入浅出地展示了空缺的主要内容。学者高凤霞综合前

人的研究成果,把空缺定义为“由于各民族在历史背景、社会习俗、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在一种语言文化具有的概念、事物或现象,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找不到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

形成了语言文化的空缺”(高凤霞 2010:112)。我们认为,第三个定义既包含了空缺的有关语言、文化的主要内容,又简明提出了空缺产生的一般原因,此定义对于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剖析文化空缺现

象及其成因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一般来讲,空缺主要有三大类:语言空缺、文化空缺和篇章空缺。其中篇章类空缺反映篇章在内容、意图和创作手法等方面的空缺,反映了比较抽象和模糊的特点(刘宏 2005:38)。语言空缺与文化空

缺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由语言符号承载的空缺,其中包括语音空缺、语法空缺、词汇空缺和修辞空缺;而后者则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非语言手段的差异而形成的空缺。有关语言空缺的研究多与翻译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经很丰富,本文将不做研究。本文旨在研究文化空缺。具体来讲,根据索罗金和马尔科维纳的空缺理论,文化空缺分为:1)民族心理空缺或主体空缺,反映属于不同语言文化共同

体交际者的民族文化特征,包括性格空缺、情感空缺、思维能力空缺;2)交际活动空缺,反映各种交际活动的民族文化特点,包括思维方式空缺、行为空缺;3)文化空间空缺,反映不同语言文化共同

体对文化空间、活动场景的不同评价,包括认识感知空缺、文化储备空缺、民俗空缺(李向东 2002:7)。可以看出,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文化空缺,其主体是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当他们进行交际时,其

交际行为有意或无意地受历史背景、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化空缺,从而导致交际障碍。了解文化空缺的成因,有助于积极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冲

突和摩擦,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3.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分析

不同的国家、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不同的社会习俗,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这些因素给跨文化交际带来潜在的障碍、低效率的

沟通、相互间的误解以及可能导致的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民族交际双方认为是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对于另一个文化的人们来说则往往不知所云,这就是因为文化空缺的

存在。文化空缺现象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及差异性。

中国文化和俄罗斯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很大的差异。为了保证中俄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将从以下几方面就文化空缺现象的表现及成因做一分析:

(1)中俄不同历史背景导致的文化空缺

每个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在其民族国家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其文明特征、民族性格的影响巨大,从而给这个民族留下了独特而深刻的文化烙印。例如,汉俄

两种文化中均有大量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都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如果不了解历史背景,很容易导致理解错位或文化误读,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如汉文化中的“卧薪尝胆”

(勾践)、“焚书坑儒”(秦始皇)、“破釜沉舟”(项羽)、“三顾茅庐”(刘备)、“精忠报国”(岳飞)等等,对于这些在中国基本上童孺皆知的历史典故,在俄罗斯文化中却找不到对应或相近

的表达方式,俄罗斯人知之甚少。同样地,如俄语中的“Крещение Руси”(罗斯受洗),这一事件对俄罗斯民族的乃至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Язык до К

иева доведёт”(会说话就能到基辅),这里的“基辅”实际上指的是第一个俄罗斯国家-基辅罗斯的首都,远近闻名。如果没有足够的历史背景信息,在交际中涉及到与此相关的表达,势

必出现文化空缺,阻碍交际的顺利进行。

(2)中俄不同社会习俗导致的文化空缺

我国在民族文化传统方面与俄罗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民族习俗也有诸多的不同,在社会礼仪、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差异性从一个侧面正反映出每一个民族社会习俗的独特性。各民族

独特的世情风俗在跨文化交际中反映出来,就导致了巨大的文化空缺(高凤霞 2010:113)。下面以俄文化的礼仪习俗和婚俗为例做一简要阐释。

在迎接贵宾时,俄罗斯人通常会向对方献上“面包和盐”。这既是为了表示亲切、友好和尊重,也是给予对方的一种极高的礼遇,来宾必须对其欣然笑纳。这一礼仪反映到日常交际中,就是餐桌上一定

要有面包,去做客时一定要吃面包。显然,俄文化自古至今沿袭下的这个传统,在汉文化中并不存在,在中俄跨文化交际中导致行为空缺(交际活动空缺的一种)及民俗空缺(文化空间空缺的一种)的

产生。

在俄罗斯的婚礼上,宾客高喊“горько”(苦啊),即要求新人接吻,并且说完贺词干杯后把玻璃杯抛向天花板成碎片,象征新人将有美满的婚姻,而中国人最忌讳在喜庆的场合说类似“苦啊”

不吉利的话语及将物品打碎。一个民族的习俗对另一个民族文化群体而言常常找不到对应的表达方式,产生文化空缺。

(3)中俄不同思维方式导致的文化空缺

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不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影响人们交流顺畅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民族都具有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大类型的思维方式,只是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的原因

,形成了不同的偏好。对比中俄文化,传统的中国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具体性,而俄罗斯文化思维方式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在思维过程中,在理解一组信息的切入点方面,中国人

偏好综合思维,而俄罗斯人偏好分析思维,在信息排列组合方面,中国人整体思维优先,而俄罗斯人则是个体思维优先(赵爱国等 2007:234-236)。究其原因,在中国,受几千年来儒家、道家等多种学

派的影响,注重直觉、灵感来体悟和领会,而不是用逻辑推理论证。中国人重视整体,宣扬“天人合一”的思想,而俄罗斯人更倾向于个体思维优先,思维方式空缺便由此产生。

(4)中俄不同导致的文化空缺

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几乎与人类文化同步产生和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影响。俄罗斯拥有深厚的宗教传统,自从公元988年基辅罗斯把基督教(实际指的是东正教)定为国教

以后,《圣经》就在俄罗斯广泛流传。俄罗斯人的传统文化观念与文化心理是尊右卑左,究其原因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基督教认为人的右肩站着天使、左肩站着魔鬼。俄罗斯人尊右卑左的民族心理

或文化习俗至今在日常生活中仍有表现,例如,他们不允许以左手接触别人或以之递送物品,学生忌用左手抽考签,熟人见面不能用左手握手,早晨起来不可左脚先着地。而汉民族左右尊卑现象比俄罗

斯族要复杂得多,其渊源也不尽相同,从而造成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民族心理空缺和交际活动空缺。

(5)中俄不同民族性格导致的文化空缺

俄罗斯人素来以热情、豪放而著称于世,见面接吻和拥抱,是俄罗斯人的重要礼节。俄文化群体的性格特征向外向型凸现。相比较而言,汉文化群体内敛、含蓄,身体接触少,不善于情感流露,从而在

中俄跨文化交际中形成情感空缺(民族心理空缺的一种)。同样,这也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于空间使用的不同看法,也是文化空间空缺的一种表现。

结语

通过对以上空缺理论和中俄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空缺现象及其成因的研究,可以看出空缺现象是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空缺现象的产生和存在是一个民族认知世界过程中相对其他民族认知世界过

程的必然产物。重视文化空缺现象对于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自觉树立文化空缺意识,既熟悉俄罗斯文化又深深扎根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为今后顺利进行中俄跨文化交际打

下基础。

参考文献

[1]Hockett C.F.,Chinese versus English:An exploration of the Whorfian thesis//language in Culture. Chicago,1954. P.106-123

[2]Hall K.,Gaps in grammar and culture//linguistics and anthropology: in honor of C.F.Voegelin. 1975.

[3]巴尔胡达罗夫著.蔡毅等译.语言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4]高凤霞.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现象探讨[J].社科纵横,2010(3).

[5]何秋和.论空缺与翻译理论[J].中国俄语教学,1997(02).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7]李向东.空缺现象与空缺研究[J].中国俄语教学,2002(11).

[8]刘宏.跨文化交际中的空缺现象与文化观念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7).

[9]刘越莲.空缺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J].外语学刊,2008(2).

[10]王秉钦.文化翻译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中俄文学论文范文11

【关键词】网络资源:俄语教学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网络资源与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俄语的教学活动中。在这种情况下,怎么采用新技术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俄语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发达的网络技术以及网上丰富的各种资源为俄语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但是,我国目前俄语教学过程中对互联网的利用还远远不够充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潜力。

1、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的必要性

外语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所独有的特点。第一,从空间角度来看,由于我们远离所学习语言的语言环境,因此很难实际接触到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以及各种文字的材料,第二,从时间角度来看,想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一问题系统地收集相关材料,需要花费一个很长的过程。然而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大大减少了我们收集教学材料方面的时间限制以及与新语言空间上的限制。包罗万象、内容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为外语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使我们可以根据现实教学过程中不同的需要来收集、整理、使用各种资源,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外语教学过程中由于材料的缺乏而带来的难度。

我国著名的学者桂诗春先生在1998年就提出过上网对从事外语教学工作人员的几个好处:第一,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完善的数字化图书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第二,可以更加广泛地接触外语,这样等于拥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藏,对于知识的更新和外语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第三,可以更加便利地收集适合不同水平学习者的最新的教学材料。第四,便于外语教学工作者参加一些和外语教学有关的论坛讨论组和新闻组,交流信息和教学经验,开拓视野,还可以提出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请别人帮忙解决。第五,便于外语教师上网参加一些与自己教学水平和兴趣相符合的在线课程,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国可以多加吸收学习俄罗斯在互联网建设的经验,这是由于:第一,从技术条件上考虑,近些年来,俄罗斯的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各种网站可谓是应有尽有,为我们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二,从信息量方面来讲,也许是因为商业观念的淡泊,也许是宣传扩大影响的需要,俄罗斯目前各个网站上的资料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许多资料都已经过整理和加工,有些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应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而且,这些材料大部分都是免费的。第三,在俄罗斯互联网上不仅各种网站上的各种资料可以用于我们的俄语教学,还有专门研究讨论俄语教学的网站,这些网站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材料。

2、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2.1利用网络上的个人空间资源

网络上的个人空间资源包括QQ空间、新浪微博以及其它各网站提供的博客空间等。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俄语空间,在空间中发表各种俄语文章,让学生阅读之后根据阅读的材料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从中挑选出几个典型的观点,让学生们共同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建立自己的俄语空间,从而将俄语阅读和写作相结合,输入与输出形成良性的循环。要求学生定期地发表用俄语写作的文章,可以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可以是生活的点滴也可以是长篇大论,可以记事也可以评论。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自由、更自主地提高写作的能力。

2.2利用各大网站的论坛功能

现在选多国内外网站都提供贴吧或网上论坛服务,论坛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音乐、艺术、教育、体育、电脑等诸多方面。参与论坛讨论的人可以对特定的专题自由地发表个人的见解,或是对他人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俄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访问一些对俄语学习有好处的论坛或贴吧,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建立自己的学习论坛,从而成为信息经验交流、互帮互助、资料共享的虚拟教室。本人收集了一些国内外知名的论坛:http://mati.hut.ru(俄罗斯大学生论坛)、http://gramota.ru/forum (俄语语言学习论坛)、http://talk.mail.ru等等。另外,国内的http://.cn(哈尔滨信息港),俄语沙龙栏目为俄语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交流机会。俄罗斯驿站论坛(http:///)为俄语学习者提供了信息交流和结识朋友的中文平台。

2.3建立班级QQ群

教师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QQ建立属于自己班级的QQ群,利用QQ群班级信息、进行问题讨论或者进行问题辩论。首先让学生针对某个特定题目准备自己的语言材料,可以是基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是当下的热点问题,还可以是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充分讨论的话题或者以前学习过的文章,最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俄语阅读和组织材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使用俄语准确表达自己观点以及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

2.4建立语音群

语音群可以使用YY。这个平台是多玩游戏设计的多人语音群聊工具。它是一款免费的语音群聊软件,语音稳定清晰,原本是用于游戏玩家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即时通话。俄语教师可以通过此软件建立自己的班级频道,然后组织学生定期进行俄语口语交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2.5利用文档共享平台获得俄语资料

目前,许多大型的网站都建立起了专业的阅读分享平台或文档下载平台。比如百度文库(http://)、道客巴巴(http://)、豆丁网(http://)、新浪爱问(http://.cn/)等。这些平台普遍拥有巨大的文档数据库,其数据库中的文档数量超过亿份,涵盖了财经、商业、教育、实用信息等各个领域。在俄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档库平台,自由分享和下载教育资料、学术报告、研究成果、论文课件等各种教育行业的资料。

2.6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俄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俄语教学过程中,如果需要针对某一专题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俄语的自觉性。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语言文化也随之快速发展,但是俄语教材的更新比较慢,教材中很多专题的内容脱离现实生活,一部分表达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俄语教材时感到教材内容陈旧,枯燥乏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网上的资料具有实用性和时效性强的特点,学生很乐于自觉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查找、整理、消化、吸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改变学生对俄语学习的态度,使他们的学习更加主动。当然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俄语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只有兴趣和热情还是不够的,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正确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总之,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互联网资源和多媒体手段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大学俄语的教学也要打破了传统的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学到地道纯正的俄语。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中俄文学论文范文12

关键词:收视期待 中俄比较 跨文化

全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国际关系处处长彼得・费奥多罗夫2010年6月在京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全俄国家广播电视公司将推出汉语电视台。未雨绸缪,提前了解中国观众对俄罗斯汉语频道的收视期待,对提高该频道的影响力,深化两国之间的合作交流有着重要意义。2010年7月,笔者之一的付饶与清华大学硕士生戴莹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就央视俄语频道在俄罗斯的观众期待度展开调查,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316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得出了一些结论。本文利用结构类似的问卷调查方法,对俄罗斯汉语频道在中国的观众期待度展开调查,并且在对两项研究进行有效对比的基础上,验证一些有关中俄两国文化差异的基本假设。

文献综述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一些有关两国文化差异的假设,对比的基础则是两国观众对于对方外宣频道的收视期待。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随安(2003)在《洪流与溪涧:中俄文化交流的不平衡问题》一文中按照历史脉络阐述了中俄(中苏)文化交流中的不平衡问题。他指出,从18世纪开始,这种不平衡就一直存在,但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虽然仍然是俄苏文化‘入超’,但是‘入超’的规模大大小于20世纪50年代。”“这个时期像洪水一样涌入中国的外国文化不再是俄苏文化,而是欧美文化”。①学者刘井山(2003)以历史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俄两国的文化差异。他将两国的文化差异总结为六点:1.重渐进与好激进;2.懂模糊与好精确;3.崇适度与好偏激;4.尚务实与好浪漫;5.善守拙与好争强;6.会两手与好放任。②但作者并没有利用实证数据验证自己的结论。

学者朱达秋(2009)在《中俄文化比较》一书中也分析了中俄两国文化的主要差异。他认为,基于一种地缘环境的影响,俄罗斯文化具有一种二元结构特征,东西文化的激荡使得这种文化相较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开放进取,也更加容易走向极端。另外,在东正教的教义影响下,俄罗斯人怀有一种普遍的救世情结,而且更加重视一种形而上的精神需求。③

在对外传播时,只有了解对象国受众的基本特点和收视期待,才能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中央电视台的丁勇将这样一个根据对方特点调试自身节目内容的过程称为“本土化”,“其核心是:以观众为主体,而不是以频道自身喜好为准绳。”④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在去年7月份对俄罗斯观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希望了解他们的收视期待。此次通过对比两国观众的收视期待差异,来进一步验证一些有关中俄文化对比方面的假设,是前述研究的延续,也为俄罗斯电视台汉语频道在中国的“本土化”积累一些材料。

研究假设

依据文献综述,笔者提出如下假设:假设一:俄罗斯人更注重精神追求,受东正教影响,有救世情结,因此俄罗斯观众为外向型。体现在问卷上,即俄罗斯人更关注世界各国的节目内容,而中国观众更关注本土的节目内容。假设二:相较于更重视形而上的精神追求的俄罗斯人,中国人更加入世,更追求世俗层面的享受,因此中国观众会更偏爱那些较为生活化的节目,比如综艺、饮食节目和电影、电视剧等。假设三:俄罗斯人性格极端,中国人性格中庸。体现在问卷上,即俄罗斯观众的选项更倾向于作出选择(如“不愿意”、“愿意”),而中国观众的选项更趋近于中庸(如“无所谓”)。

研究方法

前人对中俄文化比较的研究多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都是采取描述现象后直接给出主观性评论的模式,很少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设计和科学的论证过程,定量实证研究则较少涉及。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定量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莫斯科和中国的深圳、北京回收316份和301份结构、内容相似的有效问卷,通过对选项的统计分析探究中俄观众收视期待的差异,从而验证或证伪笔者提出的假设。

样本描述

央视俄语频道在俄罗斯的观众期待调查(以下简称俄罗斯调查)和俄罗斯电视台汉语频道在中国的观众期待调查(以下简称中国调查)的样本特征如下:俄罗斯调查中,男性占45.6%,女性占54.4%;25岁及以下受访者占60.7%,41岁及以上受访者占29.1%;中国调查中,男性占49.8%,女性占50.2%。25岁及以下受访者占61.5%,41岁及以上受访者占4.0%。从教育程度看,俄罗斯调查中,高中及以下受访者占12.7%,大学专科和本科受访者占79.0%,研究生及以上受访者占8.3%;中国调查中,高中及以下受访者占17.3%,大学专科和本科受访者占62.1%,研究生及以上受访者占20.6%。由此可知,两国调查样本结构相似,呈现男女分布较平均,青年群体为主要调查对象,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特点。

中俄收视期待对比与结论

笔者在俄罗斯调查时,81.9%的观众从未听说过央视俄语频道。在中国调查时,俄罗斯电视台中文频道尚未开播,故没有观众听说过俄罗斯电视台中文频道。

俄罗斯调查中,大多数俄罗斯观众对俄语频道的创办及其将会产生的作用给予肯定:86.3%的受访者表示央视俄语频道有助于或比较有助于增进他对中国的了解;85.1%的受访者认为央视俄语频道会起到促进俄语国家与中国的交流作用。中国调查的结果与之相似:87.9%的受访者表示俄罗斯汉语频道有助于或比较有助于增进他对俄罗斯的了解;84.6%的受访者认为俄罗斯汉语频道会起到促进俄语国家与中国的交流作用。

俄罗斯调查中,观众反馈出了较高的期待度:如所在城市能够接收到俄语频道,有73.8%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或“比较愿意”收看;有20.1%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有6.1%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中国调查的情况则不尽乐观:如所在城市能够接收到俄罗斯电视台汉语频道,仅45.2%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或“比较愿意”收看;44.2%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10.6%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以上差异可能由于以下原因造成:首先,中国民众对俄罗斯的兴趣不如俄罗斯民众对中国兴趣浓厚;其次,俄罗斯人性格较极端,中国人性格中庸,因此选“无所谓”的中国受访者大幅超过俄罗斯受访者;再次,访员为中国人,也会部分影响受访者的回答。

俄罗斯调查中,分别有66.7%的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和100%的研究生及以上受访者表示愿意或比较愿意收看央视俄语频道,而中国调查中仅有45.2%的高中及以下教育程度和57.7%的研究生及以上受访者表示愿意或比较愿意收看俄罗斯电视台汉语频道。俄罗斯调查中高学历者的期待度明显较高。笔者分析这一部分人群可能在国际活动中较为活跃,对信息的需求量大、求知欲强,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而中国调查则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是否在中国越高学历的观众越不愿通过电视接收国际信息还有待进一步调查,调查结果折射的“固步自封”的端倪值得我们反思中国的教育制度。

在俄罗斯调查中如果需要付费才能收看此频道,仍有32%的观众表示“愿意或比较愿意收看”;在对“是否愿意收看”和“是否愿意付费收看”两个问题的分析中,我们得出两者强正相关。也就是说,受访者对是否收费不太敏感,他们收看的意愿比较强烈。而在中国调查中,仅有4.7%的观众愿意或比较愿意付费收看俄罗斯电视台汉语频道,高达82.1%的观众选择了不愿意付费收看俄罗斯电视台汉语频道。形成上述差别的原因可能是中俄的频道付费制度的差异。

在两国观众期待的落地方式调查中,俄罗斯观众倾向的前三位落地方式为直播卫星(42.6%)、有线电视(27.2%)、IPTV(8.9%);星级酒店落地(8.9%)中国观众倾向的前三位落地方式为有线电视(58.8%)、直播卫星(24.9%)、IPTV(6.6%)。可以看出“直播卫星”的方式最为俄罗斯观众所青睐,而中国观众大部分选择了有线电视。

在对观众期待的节目风格的调查(可多选)中,俄罗斯观众倾向收看的节目风格依次为:侧重介绍中国本土内容(51.3%),国际视角、世界范围内取材(34.8%),侧重中俄关系发展(34.2%),侧重中国与世界关系(13.9%),侧重俄罗斯观众熟知内容(5.7%);中国观众倾向收看的节目风格依次为国际视角、世界范围内取材(54.0%),侧重介绍俄罗斯本土内容(52.0%),侧重中俄关系发展(25.8%),侧重中国观众熟知内容(18.5%),侧重俄罗斯与世界关系(13.1%)。

在中俄观众对节目内容的期待调查(可多选)中,俄罗斯观众倾向收看的节目内容依次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类节目(63.3%),时政节目(40.0%),地理风光、旅游介绍类节目(38.0%),财经类节目(15.8%),综艺、赏析类节目(15.8%),饮食、健康等服务类节目(15.8%),电影、电视剧(8.9%);中国观众倾向收看的节目内容依次为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类节目(69.5%),地理风光、旅游介绍类节目(54.5%),时政节目(43.6%),饮食、健康等服务类节目(35.9%),电影、电视剧(35.9%)、综艺、赏析类节目(34.9%),财经类节目(31.9%)。相较于俄罗斯观众,中国观众较倾向收看到国际视野、世界范围选材,侧重本国观众熟知的节目内容;而俄罗斯观众较倾向收看到中俄关系发展的节目内容。中俄观众都较喜爱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题材的节目;中国观众对财经类节目,饮食、健康类节目,综艺、赏析类节目,电影、电视剧等节目内容喜好超过俄罗斯观众。

由上述分析可知,假设一部分得到了证伪,中国受访者较俄罗斯受访者更关注世界范围取材的节目内容,另一部分得到证实,即中国受访者更倾向收看到本国观众熟知的节目内容。笔者分析,两个频道的特殊定位(外宣频道)决定了受众在选择时可能会改变一般情况下的倾向。另外,笔者在做问卷调查时了解到,某些中国受访者在做问卷时表达了对于中国电视节目审查制度的不满,他们希望在国外频道中看到一些政治上尺度更大的内容。这样一种期望可能也会影响到中国观众对俄罗斯汉语频道的收视期待。因此对假设一还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在节目内容方面,最受俄罗斯观众喜爱的前三类节目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类节目,时政节目和地理风光、旅游介绍类节目;而最受中国观众喜爱的前三类节目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类节目,地理风光、旅游介绍类节目和时政节目,两者差异不大。但在对其他节目的选择上,两者则呈现出较大差异。比如,分别有35.9%、35.9%和34.9%的中国观众选择了饮食健康服务类节目、电影电视剧和综艺、赏析类节目,但选择这三类节目的俄罗斯观众则分别只占15.8%、8.9%和15.8%,这一结论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假设二,说明中国观众确实更加追求世俗层面的享受。假设三在中俄受访者期待度差异中体现较明显,而如前所述,造成此差异的原因包括但不仅限于俄罗斯人性格极端,中国人性格中庸。

研究的局限性

由于时间、精力等限制,本次调查尚存在样本量不足、抽样方法不够科学、问卷翻译不够精确等问题,但笔者认为此次调查由第三方完成,数据相对客观、可靠,基本能够反映出俄罗斯观众对央视俄语频道、中国观众对俄罗斯电视台汉语频道收视期待的趋势,为两国电视台受众调查提供了思路。

注 释:

①李随安:《洪流与溪涧:中俄文化交流的不平衡问题》,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学术讨论会会议记录,2003年。

②刘井山:《全球化语境与中俄文化比较》,《学术界》,2003(5)。

③朱达秋:《中俄文化比较》,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④丁勇:《俄语国际频道“本土化”思考》,《当代电视》,2009(7)。

参考文献:

1.戴莹、付饶:《央视俄语频道在俄罗斯的观众期待度调查》,《电视研究》,2010(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