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经工作要点

农经工作要点

时间:2022-06-07 10:53:44

农经工作要点

农经工作要点范文1

一、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1.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督查督导,指导各地有序推进试点,倒排时间表,科学确定工作进度,争取年底实现开展试点工作的县(市、区)占全国应开展数的80%以上,实测面积超过10亿亩。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加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质量的文件,重点在规范工作程序和招投标、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资金管理、注重矛盾纠纷调处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对已开展整省试点的12个省份加大推进力度,进行专项督查,指导其组织“回头看”,抓好制度健全和成果应用,重点推进数据库数据汇交、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和试运行;对2016年中央确定的10个整省试点省份,重点抓好宣传培训、政策执行、技术指导、测绘招标等关键环节工作。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试点,探索解决地块细碎化的方式和途径。

2.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深入开展“三权分置”问题研究,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建议。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法修订进程,配合有关方面开展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点工作,夯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的法律基础。配合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指导意见,尽快提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具体意见建议。

3.引导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机械和科技成果应用、绿色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制定土地流转市场运行规范的指导意见,印发土地经营权流转示范合同文本。认真总结地方经验和做法,加强适度规模经营在现代农业发挥引领作用的调查研究。继续抓好中办发〔2014〕61号文件和农经发〔2015〕3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加快建立工商资本租赁农户承包地上限控制、分级备案、审查审核、风险保障金和事中事后监管等制度,鼓励工商资本将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经营理念和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使广大农民成为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

4.扎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制度,建立健全乡镇农村土地承包调解委员会,实行村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负责制。加强仲裁培训,探索建立仲裁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完善综治考评指标,督促各地落实调解仲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仲裁工作条件。加大土地承包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依法维权。

二、扎实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5.培育发展家庭农场。认真总结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家庭农场发展的模式,创新指导服务方式。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家庭农场的财政、金融、用地等扶持政策。指导各地健全家庭农场认定和名录制度,明确认定标准、认定程序和监督管理措施,建立认定农场名录数据库,为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报制度奠定基础。鼓励各地健全示范家庭农场评定制度,充分发挥示范家庭农场的引领作用。完善家庭农场统计监测制度,深入开展家庭农场全面统计和样本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情况典型监测,家庭农场年度发展报告。加强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政策宣传培训,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

6.加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引导合作社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民主管理,严格依法办社。评定一批国家示范社,纳入国家示范社名录,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督促指导合作社按时完成年度报告,提高资信能力。加强合作社法治建设,积极配合全国人大修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广泛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努力使法律适应合作社发展需要。

7.引导农民合作社创新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加强联合与合作,不断创新合作社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产业业态,增强合作社发展活力。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让农民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可以采取土地经营权、资金、技术要素入股等形式加入合作社。引导农民合作社在自愿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联合社,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发挥农民合作社对贫困农户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培育发展,鼓励广大农户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优势产业组建合作社,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实现产业扶贫脱贫。

8.鼓励农民合作社拓展服务内容。配合银监会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信用合作试点,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对已开展试点的地方,认真总结阶段性成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持“联网+合作社”,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过程。鼓励农民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专业化服务,支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合作社。支持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开展直供直销,发展“农社对接”。鼓励和支持合作社参加各种展示展销活动,注重品牌建设,扩大产品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9.落实和完善合作社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全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平台作用,推动落实和完善农民合作社相关扶持政策,帮助农民合作社尽快做大做强。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优先承担政府涉农项目,推动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农民合作社、形成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继续开展农民合作社贷款担保保费补助试点。深入开展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辅导员培训,加强政策法规、合作理念、专业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市场意识和发展能力。坚持开放办社,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农民合作社。

10.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八部门成员完善支持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阶段。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总结各地依托农业产业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各种模式和经验做法。在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中,选择一批经营主体完备、产业链条完整、带动效果较好的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参加试点示范,探索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11.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研究土地经营权入股具体操作规范,让农民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经营、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创新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户、农民合作社形成稳定购销关系。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为带动基地农户提供贷款担保、资助订单农户参加农业保险。总结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的经验做法,研究创新财政、金融、税收、贸易等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财政支农资金使用要与建立农民分享产业链利益机制相联系。

12.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引导龙头企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粗放增长向集约节约转型发展。推动落实国家技改资金支持龙头企业转型升级,鼓励研发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加入农业科技联盟,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开展第七次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将成长性好、竞争力强、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企业递补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强化龙头企业人才培训。

13.深入推进“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加快“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建设,创建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继续实施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品牌建设项目,加快示范村镇特色产品的品牌培育,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大力推动村企对接,积极引导专业村镇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拓宽特色产品市场空间。开展示范村镇致富带头人培训,提高他们发展生产经营的能力。

14.启动实施农业产业化扶贫行动。依托贫困地区资源优势,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引导龙头企业采取直接投资建基地、联合兴办加工、产销对接、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形式,与贫困地区广泛对接,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和贫困农民增收。在总结援疆援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引导与其他地区龙头企业的联合合作。指导各地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总结推广“一村一品”扶贫开发模式,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15.发展农业生产业。深入调研各地发展农业生产业的实践经验和政策需求,研究提出支持农业生产业发展的意见。推动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扶持政策,大力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拓展农业生产领域,积极发展良种种苗繁育、水稻集中育插秧、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病死畜禽无害化和粪污集中处理等生产。

16.扩大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机制创新试点。加强督促检查,开展第一批24个试点县运行情况监测调查,全面总结试点县的经验做法。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组织开展第二批创新试点,深入探索购买服务内容程序、承接主体资质、绩效评价和监管机制。举办专题培训,加强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机制创新试点经验交流。

17.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研究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撑工程建设指引,支持服务组织建设亟需的集中育秧、粮食烘干、农机场库棚和仓储物流等服务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设施条件和装备能力。鼓励地方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建设,为农民提供农村产权交易、农业大数据采集分析、技术培训和教育、灾害预警等专业化服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相关扶持政策,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18.制定“十三五”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听取意见,尽快出台“十三五”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规划。推动完善财政、税收、金融、人才、用地等扶持政策,确保重大任务的落实和重大工程的实施,促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指导各地编制相关规划和实施方案。

三、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

19.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抓好中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精神的贯彻落实,制定重点改革内容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确定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宣传培训,编写辅导材料,分期分批开展多层次培训,准确解读中央有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大决策和政策精神。抓紧拟定集体经济组织主体登记、示范章程、成员登记备案、股权登记管理等相关配套政策。指导地方依托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机构建立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积极开展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情况摸底调查,加强农村集体产权流转交易监测统计。

20.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督导指导。

按照《关于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的批复》的要求,加强对试点工作的跟踪指导与监督检查,全面督导检查各项试点任务完成情况。组织开展试点工作中期评估,进行现场观摩交流,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研讨重大问题。加强信息沟通交流,传达中央精神,反映突出问题,推动改革试点各项工作稳妥有序进行。

21.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台账管理,加快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继续开展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创建活动,推动县乡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各项管理制度,规范集体资产和资源承包租赁经济合同管理。

22.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深入开展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要求,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会计核算制度。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修订工作。强化财会审计监督,重点开展对农民群众关心的集体重大事项和村干部经济责任专项审计,指导地方建立审计结果定期公开和建议移交制度,切实维护农民权益。

四、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23.深入开展农民负担重点治理。继续对农民反映问题较多的领域开展专项治理,落实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治理任务。切实落实涉农收费文件“审核制”,严格执行涉农收费和价格“公示制”,加强对涉农收费行为的监管。今年将贫困地区作为专项治理的重点,推动各项涉农收费减免政策的落实,严肃查处涉农乱收费行为。继续对农民负担较重的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实行问题排查、处理、整改全程督办。

24.探索建立村级组织负担监管机制。加强对村级组织负担的监管,切实防止向村级组织转嫁工作经费、摊派工作任务和要求配套资金等行为。组织开展村级组织负担问题专题调研,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和管理制度。推动健全村务管理支出的村民民主监管制度,探索建立“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村级组织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制度,明确政府和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的政策界限。坚持村级组织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推动加大对村级组织订阅报刊的支持力度,对贫困地区的村级组织给予重点帮扶。

25.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措施,创新村民民主议事程序,逐步降低筹资筹劳限额标准,探索控制以资代劳的措施。切实履行一事一议监管职责,加强筹资筹劳方案审核,加大专项检查和专项审计力度。村集体资金投入村级公益事业,须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并作为筹资筹劳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履行审核程序。鼓励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向农民筹资和以资代劳,推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减轻贫困地区农民的筹资负担。

26.继续开展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各级减负部门要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农民负担检查,建立和完善农民负担检查情况通报和公开制度。在各地检查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国务院减负联席会议重点抽查和部省联合检查。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担的监管,建立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内的农民负担监测体系。将惠农政策的相关内容纳入农民负担监督卡,防止在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中加重农民负担。畅通农民负担渠道,加强对问题的督查督办。健全减轻农民负担工作逐级督导制度,落实各级农民负担监管责任和工作任务。

五、加强基层农经体系建设,完善农经统计制度

27.切实加强基层农经体系建设指导。贯彻落实重要批示精神和2016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强化部门沟通协调,健全县乡农村经营管理体系,明确职能并落实到具体承担机构,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组织开展基层骨干培训班,提升经管队伍政策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能力。各地要主动作为,多渠道多形式推进基层农经体系建设。

农经工作要点范文2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成效显著

1、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20__年度我县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拨付及时、足额,资金管理运作规范。已经落实兑付的补贴资金有:粮食直补914.35万元,农资综合补贴3658.79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80万元,油菜补贴210万元,冰冻雨雪补贴76.58万元,退耕还林1196万元,失地农民养老保险902万元,民政低保756.03万元,新型合作医疗2988.91万元,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减负3951.46万元,合计13834.12万元,同比增4574.51万元,增49.4%,全县农民人均受益238.93元。

2、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全面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今年我县列为全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补试点县,年初,我站及时核算出20__年度村级一事一议筹资上限为25元/人,筹劳劳均10个/年,向市政府减负办作了请示,接批复后,以腾政(减负)字〔20__〕3号文件向各乡镇转发。5月15日召开了全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座谈会,传达了全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政策精神,重申和培训了有关政策原则和操作规范,印发了《云南省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申报表》及相关表册。指导各乡镇完成分级培训,做好奖补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建立全县一事一议项目储备网,录入了近700个项目的受益区基本情况、项目规划和议事表决情况,以及项目筹资筹劳的祥细数据。县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下发了《__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和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腾政办发〔20__〕122号),配套了开展一事一议和财政奖补相关政策,并通过政府相关网站向社会公布,实行阳光作业。县级批准财政奖补立项297项,已竣工和正在实施146项,预算总投资5,539万元,其中:村民筹资441万元,筹劳72万个,集体投入2,048万元,社会捐资1,318万元,县乡财政奖补580万元;项目覆盖全县308个自然村、486个村民小组、26,622户农户、123,852人,分别占全县自然村数的21.2%、村民小组数的18.2%、农户总数的20.5%和农村人口数的21.3%,呈现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计划所有批准项目10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11月底前基本竣工,确保年内项目验收和上级复审,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圆满完成好今年的试点工作任务。

3、涉农税收、价格、收费公示,农村订阅报刊限额,农民负担监督卡及涉农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4项制度得到较好落实。全县296个涉农收费单位全部推行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度(比上年减少18个乡镇中心学校);有187个村(社)和全部农村中小学的公费订阅报刊征订费用控制在规定限额,占总村数的84.6%和农村学校的100%;农民负担监 督手册发放到户率达99%以上,采用统一收费票据,公布了农民负担监督举报电话;及时转发了《云南省涉及 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腾办发〔20__〕21号),进一步完善预防和处置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的有效机制,确保了我县不出现农民负担恶性案(事)件和,查处涉农负担案件3起,较好维护了农民利益。

4、深入清理涉农收费文件和项目。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清理整顿涉农收费和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__〕1511号)和省市的工作部署,县发改、财政、农业部门于8月24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清整工作实施方案,及时转发了上级有关文件;8月26日,3部门联合召开了县监察、教育、公安、民政、司法、建设、国土、计生、广电、水务、商务、畜牧、电力、自来水等17个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全面部署了清理整顿工作。9月初全县相关涉农收费部门、单位和18各乡镇均上报了自查登记表,进入集中清理阶段,全县清理涉农收费文件31,涉及项目31项,按照上级有关政策界限,对有关收费项目逐一提出保留、降低标准或取消的清理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并通过政府网站等相关媒体向社会进行公示;县级组织专项重点抽查,做好查缺补漏,确保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涉农收费文件联合审核制度。

5、扎实开展农民负担执法检查,确保农民负担减轻不反弹。根据上级关于每年开展两次以上减轻农民负担执法检查的规定,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20__年共召开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联席会议8次,组织专项调查4项,专项执法检查1次,督促跟踪检查1次,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及时、准确、顺利落实。全年共抽调32人次组成检查组,检查乡镇18个(次),村民委员会42个,走访农户97户,抽查涉农收费部门29个(次),检查中心学校26所(次)、初级中学19所(次)、完全中学6所次。检查过程中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实地查看、走访调查农户等形式,进一步宣传贯彻了减轻农民负担的法规政策,掌握了农民负担现状的第一手资料,及时纠正了存在问题和偏差。组织召开了执法检查工作总结会,认真总结了我县几年来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逐一分析排查存在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按照部门责任制的要求,责成相关部门抓好落实,确保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6、严密监控布防,加强动态管理。20__年,全县继续巩固了每乡镇2户共36户农户,农业人口169人,计税面积145.48亩,劳动力87个的农民负担监测调查工作,坚持农户按月记帐、逐级按季汇总,及时掌握本辖区农户家庭经济收支费用等情况,评估农户生产成本及缴费的合理性,对农民负担实行动态监测掌控。据监测户的调查统计表明,20__年,我县各项支农惠农资金落实到位,减负政策执行较好,未发现违纪违规收费。

(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1、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扫尾以及档案归类装订和移交工作。重点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进行扫尾完善、查缺补漏,办理经营权证变更手续239户,为外出打工回乡及分家农户补办经营权证159户。规范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档案室,完成《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档案归档1017册。整理移交县档案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申请书》档案507册。

2、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和仲裁工作,稳定土地承包关系。20__年县、乡共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306起,妥善处置295起,占96.5%,其中:县农经站共接待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来信来人来访103件次,含群体上访14起,个人上访84起,来信5起。处置完毕101起,其中,调解87起,仲裁立案16起,开庭审理结案14起,正在办理2起。通过大量的解决和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缓解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压力,减轻了人民法院的负担,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农村大局的稳定。

(三)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

1、继续巩固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对全县221个村民(社区)委员会财务公开的内容、方式和财务公开的程序进行了规范。全县按月公开的村委会45个,占20.4%,按季公开的村90个,占40.7%,半年公开的村86个,占38.9%。

2、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全县18个乡镇农经站对所属211个村委会财务 会计进行了委托代管,代管资产总额9428.84万元,代管资金总额1960.25万元。滇滩镇、明光乡农经站在做好村帐乡管的基础上,开始试点组帐乡管,已接管15个收支较大的村民小组财务,代管资金总额达150万元。

为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20__年我县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的审计监管力度,采取县级审计乡代管办,乡代管办审计村民小组的分级负责制办法,层层抓落实。县农经站重点加强对乡镇农经站代管资产的稽查审计力度,督促各乡镇“双代管”规章制度上墙,接受监督,按季报送财务报表。对明光乡、滇滩镇6个农经站代管办室进行了审计,总审金额1783万元,未查出违纪违规情况。乡镇农经站审计村民小组及其它单位或项目82个次,总审金额2561.29万元,查出违纪单位4个,违纪人员6人,违纪金额23.9万元。

(四)切实抓好工作

20__年度我站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对全县工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已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千方百计开展工作,妥善处理案件,为确保全县农村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突出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群众来信来访得到妥善处置,全年共接待群众来人来信来访367人次,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103件,已妥善处理104件,办结率为98.1%,其中:立案仲裁16件,审理结案14件,正在办理2件。二是加大农民负担上访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县发生农民负担上访案件3件,都得到了妥善处理。其中能繁母猪保险理赔5户,为每户农户挽回经济损失500元。三是在奥运会召开前,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了工作实施方案,站领导接待来信来访案件9起,对涉及维稳的件开展主动下访5次,通过排查调解和裁决了重点纠纷案件5件,集中解决了五合乡象山村杨兴洪等3户与丙弄村于朝东4户互换田地可能引发和滇滩镇山寨村徐德早户屡次重复上访等纠纷隐患,对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确保奥运期间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项目管理取得较好的成效和经验

今年我县认真落实县委政府关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集中抓好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项目管理。组织实施了马站乡云华村红花油茶基地建设、曲石乡江南村集镇建设、__县荣庆蔬菜腌制专业合作社等省级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3个,完成上级扶持资金投入24万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县一方面深入调查研究,精心拟定实施方案,健全项目资金财务管理制度,单项建设项目达3万元以上的项目,全部纳入招投标管理;另一方面定期不定期组织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及时纠正和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项目实施工作顺利进行,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调研肯定。

20__年共组织申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项目9项,首批获准实施2项,分别为滇滩镇胜利和曲石乡清河村。

(六)农经统计工作扎实有效

我站不断强化业务基础,按时完成了全县农村经济各项统计任务,农村经济调查统计较好地反映了20__年全县粮食增产,烤烟、茶叶、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增产增收,旅游带动二、三产业发展,以县城为中心的小集镇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及时向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数据。据统计分析,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211368万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2591元,同比增加238元,增长10.1%。带动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一是第一产业持续发展。全县粮油经产量增加,价格上扬,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二是矿业、电力、建材、食品加工等第二产业在规模化、品牌化、资源利用率方面又上新台阶,带动农民增收能力明显增强。三是交通运输、商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稳步发展。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自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劳动工价提高等因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比重增加。五是财政扶持农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做好开展农村入户调查统计的前期工作,下发了《__县农业局关于开展农村入户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腾农发〔20__〕24号),全县乡镇级选调查户132户,县级选择曲石乡清河村、五合乡象山村各25户、共50户作为县级的统计调查户,全县合计182户。目前正在进行选户,预计11月中旬完成调查户的基本信息统计工作。

我县农经统计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政府领导和上级部门的高度肯定。在今年6月荣获“全省农经统计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受到省农业厅表彰,统计工作方法和经验在全省农经统计工作会上做了交流推广。

(七)完成各项常规工作及全县中心工作

1、设立政务公开栏,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为更好地加强行风建设,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接照农业局的统一部署,我站本着“简便易行、方便群众、利于监督”的原则,设立固定办事公开栏,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的范围、对象、限额规定、申报程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和流转合同签定办法;农村集体财务委托制工作流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流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办证程序等办事指南进行公示,并设立服务电话和举报电话,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同时,设立工作人员岗位公示牌,完善工作纪律,督促工作人员实行挂牌上岗,严格推行行政问责办法、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

2、完成全县预算单位“小金库”检查工作。受县清查预算单位“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派,参与滇滩、荷花等五个乡镇和县卫生局及下属五个单位,腾六中等12个单位检查工作。

3、圆满完成上级调查、调研任务。根据省、市减负办要求,组织开展了农民用水负担综合改革试点调研,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思路,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此外,还完成了全县54户一村一品统计调查任务,23个专业合作社情况统计调查工作,以及全县18个乡镇会计人员的统计调查和甘露寺水库扩建15户移民的实物补偿及房产调查工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机构改革中,乡镇农经站人员编制不增反减,人员分配不尽人意,将对农经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由于少数基层干部对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法规的理解不透彻,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认识不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仍以农户自行转包为主,且操作不规范,多数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只有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合同,有的未经发包方审查同意。

(三)村以下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移交到村级监督管理存在 一定困难。少数村干部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

(四)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持续增长,调解压力逐年增大。

三、20__年工作要点

今年我站在提升职能,加快发展,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完成了主要工作目标,成效显著。20__年我站的工作思路是: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适应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与时俱进,积极服务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切实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项目的实施工作。把试点工作列为我站的中心任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益,做好项目实施总结,为上级提供更好的试点经验。

(二)进一步提高农户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促进农村土地有效流转,以土地流转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土地产出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加。切实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保护流转农户的合法权益。

(三)进一步加大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力度。在巩固完善村财乡代管的同时,积极探索自然村、联队、村民小组财务管理的新机制,村级以下的农村集体财务收支较大的,由乡级直接代管,其余的由村级代管。同时,要继续加强村组财务公开力度。

农经工作要点范文3

一、学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

1、多形式学习宣传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将于20__年7月1日起实施,对此,市里将以专题学习会,印发法律公告、单行本,在“__龙网”开辟专栏等形式认真学习宣传法律;各区、县(市)要运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及学习座谈、知识竞赛等形式进行宣传;各县级以上的示范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要通过增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力求达到农喻户晓。要通过市、县的分级培训,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主要精神,并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2、积极培育,加快发展。要继续积极引导种养大户、加工企业及甚至组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培育发展以生产季节性强、鲜销农产品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当地无加工企业带动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全市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80家,累计达到500家。

3、抓“百社五化”,推进规范化建设。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管理民主化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市里将出台规范化建设意见,并对其中规范化水平较高的合作社以奖代补。各区、县(市)也要制订相应意见并组织实施,力争20__年建设市、县二级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

4、开展“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全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会议精神,积极开展政府主导、合作社主体、多方参与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以政府部门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信息、融资、营销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平台。余杭、淳安两地要根据省、市的要求,结合实际如期完成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市里将出台全市构筑新型为农服务平台的指导意见。

二、围绕村级资产和财务,加强村级民主管理,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1、深化财务公开工作,保障群众知情权。要根据新情况,充实各种补贴发放、土地补偿费分配、“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内容的公开;要按照三级会计科目细化财务收支的公开内容,有条件的地方,要实行逐笔公开;要完善公开形式,力求所有财务公开内容均由电脑自动生成,减少人为因素。

2、推进村级民主管理,保障群众决策权。市里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__实际,与市有关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以村级资产和财务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明细村级民主决策的内容、程序、方法和责任追究等要求,并通过检查监督等措施,促进我市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化。

3、加强民主理财,保障群众监督权。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小组建设。民主理财小组须经社员代表大会民主推选产生,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应当公道正派、具备一定的财会知识和有较强的议事监督能力。要加强培训,明确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职能,避免越位或缺位情况的发生。

4、积极推行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落实群众参与权。认真实施国务院办公厅《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按照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加强对村级筹资筹劳范围、对象、程序和管理工作的指导。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落实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奖补政策,以鼓励农民群众通过投资、投劳等方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创新经营机制,进一步做强做大新农村建设主体

1、加快出台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市里拟出台关于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力求通过用地政策支持、财政转移支付和加强经营管理等途径,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各区、县(市)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和路子,并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要典型引路,总结并树立一批可看可学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

2、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继续重点推进撤村建居村、镇中村及经济强村的股份制改革,全市完成股份制改革60家;对已完成改制的村,要围绕建立社区稳定机制、经济发展机制、股权流转机制、经营者激励机制等内容进一步深化改革;要优化股份经济的发展环境,积极与国土、税务、工商等部门沟通协调

,落实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用地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工商登记费用优惠等政策。3、加强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管理。按照依法管理、合理使用、民主决策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土地补偿费的性质和主要用途,处理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分配关系。要切实加强对留存村集体土地补偿费的管理,实行土地补偿费专户存储、专账管理、单独核算、专项公开。

4、开展“千村审计”活动。认真实施《__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按照“三年轮审”的目标,积极开展以年度财务收支及村干部离任为主要内容的“千村审计”活动。要规范审计程序和审计行为,做年初审计有计划、审计进点有公告、审计结果有公开,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出具审计意见书,并责成有关乡镇政府及村整改落实。

四、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1、加强土地承包权证的动态管理。对承包地与承包权证不一致、农户要求进行变更的,各地要及时受理变更申请,并给予办理变更手续;在征地较多、地证不一情况严重的地方,要及时有组织地开展权证核查变更活动;其他地方,年底要开展一次承包土地变动的调查统计工作,及时掌握各地证地不一的动态情况。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试点,切实提升动态管理的手段和水平。

2、扩大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试点。要积极推广桐庐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的试点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到年底累计要有4个区、县(市)建立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仲裁工作制度,力求按照准司法程序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3、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为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市里将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力争出台鼓励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各地对二、三产业发达或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充分、兼业现象比较突出的地方,要加强引导,鼓励农民采取土地委托转包或股份制等形式,加快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政策宣传、工作指导、政策扶持、搞好服务,力争全市土地使用权流转面积实现140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到50万亩。

五、深化农村改革,加强监督管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支撑

1、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加强农民负担监督。自3月下旬始,市农负办、市物价局、市政府纠风办将联合开展一次全市涉农价格和收费的专项检查活动,检查的重点内容为化肥等农资价格及农民建房、农村交通、农村有线电视和农村用水用电等收费情况。检查期间,市里还将派出联合督查组对各地的涉农收费情况进行明查暗访。要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的收费行为,禁止村级组织的收费行为,禁止村级组织用押金等不合法方式约束村民、管理村务。因新农村建设确需向建房农户收取一定基础设施配套费用的,也必须严格控制。

2、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各地要以20__年12月31日为时限,对村级债务开展一次全面清理,进一步扣清村级债务的底子;要探索化解村级合债务的措施和办法,通过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优先化解村级因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形成的债务。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安排资金,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3、完善农经统计信息网。为进一步提高农经统计样本户的代表性和农经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要及时对现行市级农经统计信息网进行调整。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适当扩大样本数量。要及时改革现行农经统计报表体系和指标设置,农民人均收入要突出反映农业收入结构和“四金”收入结构,并加强对主要农产品的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

4、加强农经队伍建设。按照国发[20__]30号关于“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等列入政府职责,确保履行好职能”的要求,各地要积极争取人事部门的支持,进一步明确县级农经管理总站的性质和待遇。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要切实将农经管理职能列入乡镇政府职责,并确保乡镇农经人员不减,工作落实。

农经工作要点范文4

6月1日至2日,市委副书记带领市委办、市农牧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到县调研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书记一行在县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到江洛镇、伏家镇、栗川乡、银杏乡的专合组织、龙头企业、经营大户中调研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座谈会上,黄书记听取了县县委、县政府关于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做了重要讲话。在肯定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就如何进一步抓好试点工作,从四个方面做了再安排、再部署。

一、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试点要解决好认识问题

解决好认识问题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思想基础,要把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深入地开展下去,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确实起到示范带动作用,首先在座的各位领导,特别是分管同志在思想认识上要到位,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要解决土地能不能流转的问题。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看,需要做土地流转。土地制度是农村生产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中央和省上对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非常重视,这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土地承包经营以后,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又一次深刻调整。30年前的土地流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践证明非常成功。经过30年的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本具备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基本条件,说明我们工业发展积累的财富,足以支持农业发展。所以说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是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的现实需要。从城市化发展水平看,需要做土地流转。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的城市化率不到10%,现在已经达到44%,城市发展水平具备了容纳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条件。过去为什么不让农民进城,为什么要对城镇户口严格管理,因为把农村劳动力转到城市以后,政府要对生产资料进行补贴,需要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现在生产资料通过市场调节,政府不需要进行补贴,而且城市通过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具备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现实条件。并且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对劳动力需求就会增加,土地流转就显得尤为迫切。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看,需要进行土地流转。实行联产承包到户的初期阶段,主要是解决吃饭问题,最重要的事情是种粮食,小农生产完全适应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人们普遍注重绿色、环保、科学的饮食方式,对发展农业产业化提出了新要求。要发展农业产业化,不搞土地流转,不搞集约经营,永远是小农经营。所以说,农业产业化也需要调整土地关系,也需要对土地制度再次变革。中央政策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长久不变,这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政策依据,创造了良好条件。群众可以按实际需要流转自己的土地经营权,按合同签约的流转时间来规划投资。对此市县、乡镇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认识要明确,不能有含糊。

第二,要解决土地为什么要流转的问题。一是要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过去土地承包到户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现在农村生产水平要提高,一个劳动力能产出多少,在小农经营产出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把土地流转出去,一个人出去打工,甚至两个都出去打工,就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劳动力生产水平。二是要提高土地的综合收益。同样是农民,由于个人经营能力、市场意识、务农技术的不同,土地经营的产出效益不一样。通过土地流转把更多的土地流转到善于经营土地,善于在土地上投入的人手里,然后把不善于经营土地,没资本投入的人变为劳动者,这样就会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三是要解放农村劳动力。现在农村临近过年和耕种收割季节出现大量农民工返乡回流情况,因为他们的根子在农村、土地在农村,就把农民长期束缚在土地上。如果依法把土地流转出去,既能保证土地收益,还能保障外出打工,甚至可以成为城里人,这样就把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四是要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劳动力生产水平的提高,通过土地综合收益的增加,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增加农民收入应该说没有问题。所以说,我们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首先要在为什么要流转、能不能流转的问题上有明确的认识。

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试点要把握好基本原则

有几个方面的原则需要认真把握,第一个原则就是自愿的原则。要尊重农民意愿,必须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这是做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第二个原则就是依法的原则。要依据《土地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合同法》,尽可能地促使农村土地依法流转,不能改变土地用途,不能把农用土地全部盖成房子,修成商品住宅,这是不允许的。当然在具体过程中农业用地和非农用地该如何界定,这是试点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办农家乐,从经营性质上来讲,农家乐属第三产业的内容,从依托资源上来讲,农家乐是观光旅游农业。比如伏镇的玫瑰园,如果建设的规模大,在那个地方建个农家乐,从农家乐来讲,它确实是旅游业,属第三产业的范畴,但是从依托的资源来讲,农家乐的人来了在玫瑰园摘玫瑰,每斤还可获得6毛钱的劳务收入。这就需要在实践中来探索,需要基层来给出答案,这就是通过依法的原则来解决的问题。第三个原则就是市场主导的原则。流转给谁,按什么价格流转,流转多长时间,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政府要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发挥积极作用。这几条原则是土地流转的根本性原则,一定要在工作实践中把握好。

三、土地流转改革试点要抓好关键环节

土地流转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我们国家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比如说现在有些老板、有些农民通过承包工程发了大财,但是让他把土地扔掉,他从感情上难以割舍,我们要理解农民对土地的朴素感情。在推进工作中重点把握好七个环节:

第一,要宣传发动。一定要把宣传发动工作做到位,要对农民讲清楚土地流转是经营权的流转,不是没收土地,不要让农民产生误解,既要引导得准确,还要引导得有力,要给农民把道理讲清楚。

第二,要典型示范。要树立一些土地流转的典型,通过土地合法流转,一些大户集中了大量的土地,土地收益得到明显提高,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城打工做生意,同时还可从土地上获得稳定收益,通过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土地流转的好处,自觉地流转、主动地流转、自愿地流转。

第三,要强化服务。服务是政府的职责,要坚持事前介入,从开始就要签定规范的合同,把土地流转搞规范,避免矛盾纠纷。特别是乡镇要研究村一级的农业经营管理机制,研究村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因为基础性的工作在村社,要发挥农民自治的作用,把这项职能融合到村级组织里面去,既不增加工作人员,又不增加农民负担,这是我们要研究、解决、强化的问题。

第四,要规范管理。包括提供规范合同文本,确定规范流转流程等。

第五,要建档立卡。土地流转涉及农民的直接利益,档案资料一定要齐全,保管一定要完善,使用一定要方便,这要作为历史性资料,从一开始要把工作做到位。

第六,要调处纠纷。土地流转过程中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纠纷,一方面要通过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来减少纠纷,另一方面要对产生的纠纷依照政策法规,有效进行调处,既要稳定土地流转关系,又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农民的合法收益。

第七,要完善政策。土地流转大的政策是明确的,法律层面有土地承包法,政策方面还有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省市县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性文件。我们开展试点就是要解决小政策的问题,研究如何灵活运用大政策,并在实践中完善的问题。

四、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要突出试点特色

我们对县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先行一步,探索创新,省内一流”。具体要按这个要求谋划试点工作,要突出试点特色,重点做好四个结合:

第一,要把依法依规与大胆创新结合起来。大的工作要依法执行政策,同时,需要大胆创新推进工作。比如能不能探索农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经营的形式,引导农民把土地折股入到合作社,然后按股来分红,将经营者和入股农民与土地收益直接挂钩,这是土地流转比较高级的形式。需要强调的是,这和过去农业合作化时搞的形式完全不同,过去搞合作化时农民把土地入社后就完全失去了土地的支配权,现在土地入股有退出自由,土地股权可以转让。当然,没有达到约定期限,群众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大胆创新,形成亮点,形成县特色,解决好大政策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二,要把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结合起来。既要总结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学习借鉴外地的先进做法,又要研究解决土地流转的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创新工作思路,来完善政策措施。

第三,要把全面推进和树立典型结合起来。县作为全市的试点县,就要全面推进试点工作。同时,县上必须培养典型,突出抓好示范点,这是工作水平的反映,工作做到哪个层次,要用典型来说明。

第四,要把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县区、一个乡镇来讲,要统筹谋划流转土地的效益问题、主导产业的培育问题,要着力从政策上、措施上、资金上、项目上对主导产业进行扶持。

如何突出特色,应当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组织体系。试点要为将来推广积累经验,县要统筹考虑土地流转和机构改革工作,建立比较完善的土地流转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目前,要重点考虑农村经营管理站如何才能更好地在土地流转中发挥作用。比如流转服务站,如果在服务水平上、在程序的简化上能够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农民自然是愿意的;如果操作不好,签合同要收钱,三天两头来没人,那有什么作用;如果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完善,服务水平不高,不但不能推动土地流转,而且会成为土地流转的障碍。因此,一定要把流转体系完善起来,特别是要探索乡村两级怎样运转,怎么受理申请、怎么进行公正、怎么进行评估等问题。可以考虑在乡村这一级和林权制度改革结合起来,农业经济管理站不但要承担土地流转服务,还要承担林地流转服务,因为林地本身也是土地,只不过林地的流转方式更灵活。要把农经站、林业站的职能整合在一起,这是试点解决的问题。县要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确定、工作流程、工作考核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

第二,要深入学习研究,提高工作的指导水平。总体来讲,我们的生产发展水平比较低,产业化水平比较低,流转的起点也比较低。要学习外地土地流转的先进经验,如果山东的寿光不搞土地流转,那几十万亩大棚就搞不起来,在全国叫得响的蔬菜生产大县也搞不起来。同时,要把培训工作跟上去,要使县乡两级干部,特别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把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搞得清清楚楚。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发现和解决问题,善于提练、升华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

第三,要加快流转步伐,形成一定的流转规模。土地流转试点最终的成果是土地流转,如果说牌子挂了很多,文件发了很多,人员配了很多,最后没有流转土地或者流转的很少,那试点就不成功。因此,关键要把流转土地这个核心工作抓好。在群众自愿、依法依规、市场主导的基础上,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典型示范,形成一定的流转规模。特别要在条件具备、流转基础好的地方率先形成规模,然后梯次推进。

农经工作要点范文5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在全市范围内基本杜绝非法农药产品的流入,高毒农药经营实现有限制、能控制、可追溯,农药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隐患大幅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二、工作内容

(一)做好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的宣传工作

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标语、资料、宣传栏、培训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向广大群众,尤其是农药经营人员、种植户广泛宣传,要把禁限用高毒农药的种类、使用产生的危害以及对蔬菜、果树产业健康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安全隐患等作为重点,要让广大群众和农药经营者明白和理解高毒农药的危害以及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引导群众使用替代高毒农药品种,提高广大群众抵制禁限用高毒农药的自觉性。同时,要做好农药经营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守法诚信安全经营意识;引导农药经营人员理解、支持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工作,符合条件者可以自愿申请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资格并做出承诺,获得高毒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资格后,严格执行“五项管理制度”(购进备案制、经营专柜制、销售台账制、购买实名制和公开承诺制)。

(二)做好高毒农药的摸底和市场清理工作

各县区在做好广泛宣传工作的基础上,要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所有农药经营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清理,重点加强农药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零售大户、集散地、乡村流动商贩以及植保站、农资公司、供销社仓库为重点的检查,做到县不漏户、店不漏产品,对清查中发现的高毒农药产品进行登记造册。建议经营者采取退货、折价给定点经营单位等形式尽快处理库存高毒农药,确保5月1日前全部按要求处理完毕。对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逾期未处理仍继续销售的高毒农药,各县区要加大市场监督抽查力度,及时引导经营单位将剩余高毒农药转让给定点经营单位。

(三)全面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

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工作目标要求,根据经营单位的营业执照情况实行分级受理,由各级农药监督机构按程序进行审批,确定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资格。对于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信誉度良好,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人、场所与食品店、生活聚集地有一定隔离区的经营单位,经自愿申请,营业执照由县(区)发的,由县(区)农业局受理审核,市农业局批准,省级备案;营业执照由市级发的,由市农业局审核,省级批准。取得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资格的,由省上统一颁发“陕西省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牌匾,并向社会公示。

(四)做好定点经营单位统一五项制度落实工作

对获得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资格的单位,全市统一实行“五项制度”严格管理。一是购进备案制。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购进农药产品,要严格把关。凡具备“两证一号”(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书、农药标准号)、标签符合规定要求的国家允许生产销售的农药产品,经农业部门登记备案后,方可销售;没有通过备案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销售。通过登记把关,可以有效杜绝非法农药进入流通环节,进一步净化农药市场。农药登记备案管理要坚持市、县联动、以县(区)为主。在一个县(区)销售的农药产品,要到该县(区)农药执法机构备案,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县(区)销售的农药产品,要到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备案。市和县(区)两级农药执法机构要及时沟通信息,避免重复登记备案。对于高毒农药产品销售完毕后要及时向备案机构核销。二是经营专柜制。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在经营门店必须设立高毒农药销售专柜,实行专柜摆放、封闭存放、明示标志、专人管理。三是销售台账制。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必须按照统一要求,全面建立销售台账,对高毒农药产品的名称、备案登记号、购买者姓名、身份证号、购买数量、购买时间、购买用途、联系方式等进行详细登记。四是购买实名制。购买高毒农药人员,须凭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和所在地村委会(或合作经济组织)出具的种植证明,根据需要限量购买。五是公开承诺制。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必须公开承诺严格执行“五项制度”,与当地农药管理机构签订承诺书,并固定悬挂于店面醒目位置,接受农药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和社会监督。

三、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4月1日至4月10日。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制度既是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一步强化农药监管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今年省市农业工作会议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县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制度摆上今年农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搞好宣传发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制定方案阶段。4月11日至4月30日。以县(区)为单位,对辖区内的农药经营单位及经营的高毒农药产品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掌握辖区内高毒农药市场的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各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方案要任务具体,步骤明晰,进度明确,措施有力,确保方案的科学、可行和可操作。

(三)全面实施阶段。5月1日至9月30日。各县区要按照方案要求,在辖区内全面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管理。5月1日至5月10日为申请受理阶段,5月11日至5月31日为审核把关阶段,6月1日至6月10为上报批准阶段,6月11日至9月30为全面实施五项制度提高完善阶段。各县区要倒排工期,分步实施,务实求实,扎实推进,确保如期完成工作任务。对批准确定的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是一项把关要严格、操作要规范、关系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强度大。各县区也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为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农经工作要点范文6

一、行动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按照“四个统一”的标准要求和“立足工商抓工商、跳出工商抓工商”的工作理念,巩固20*“红盾护农”行动已经取得的成果,突出工作重点,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积极支持农业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创新和完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服务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努力实现农资市场监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二、行动重点

切实加强对种子、肥料(主要是复混肥)、农药、农机及零配件等农资商品的监管;突出抓好重点地区、重点季节、重点市场、重点品种的整治;结合春耕、夏播和秋种农时,组织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红盾护农保夏播”、“红盾护农保秋种”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无证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缺乏有效管理的挂靠经营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国家禁用农资商品、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或批准生产、销售的农资商品和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违法行为;突出整治虚假标识、标识不清、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建立健全农资市场、农资经营户索证索票和进货台帐制度。

三、实施步骤

(一)3月上旬,组织召开20*“红盾护农保春耕”专项整治行动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全省工商系统立即行动起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二)3月中旬,全省统一组织开展肥料重点是复混肥料的商品质量定向监测工作,公布监测结果,查处违法行为。

(三)3月下旬~4月底,在全省组织开展“红盾护农保春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种子、化肥、农药等商品。采取上下联动,点面结合、自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对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核查。县、市局先行自查,省辖市局组织联查,省局组织抽查。县、市局要做到普查,对经营单位要全面检查,市场上销售的种子产品要检查50%以上,其中小麦、杂交玉米、杂交水稻、棉花种子产品要全部检查;各省辖市抽查种子产品30%以上。检查农药批发市场和主要农药经营店(点),对县、乡重点农资市场进行检查。对发现有经营标签不合格农药产品的,要责令停止经营。对随意使用未经批准的商品名称或假冒他人商品名称的,未标明农药混剂批准名称或有效成分中文通用名称的(部分农药品种暂无中文通用名称的除外),剧毒、高毒农药产品未明确标识的;无生产日期或生产批号等情节严重或继续经营标签不合格农药产品的,要依法查处。加强对复混肥、配方肥、精制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的监督抽查。对肥料生产相对集中的地区,肥料销售相对集中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散地,进行重点和突击检查,彻底捣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肥料的黑窝点,坚决取缔非法销售的经营单位和摊点,杜绝生产、销售环节中的违法行为。

(四)4月份,全省统一组织开展农机商品质量定向监测工作,确保夏收夏种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五)5月~7月底,组织开展“红盾护农保夏播”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对种子、农药、肥料、农机及零配件、粮食收购市场进行整治。查处制售假劣种子、农药等违法行为。重点对叶面肥料产品进行检查,严厉打击经营伪劣农资、掺杂使假等不正当竞争和坑农害农的行为;对当地农机销售、维修市场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农机经营门市,对违法销售存在安全隐患的土制小型农机具、销售假冒农机及配件等违法经营行为进行严肃查处,打击假冒伪劣农机商品;对非法收购粮食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大力查处无证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粮食行为,严格监督粮食主渠道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严防欺行霸市、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各种扰乱粮食市场秩序违法违章行为,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六)8月份,全省统一组织开展对肥料、种子、农药商品质量定向监测工作,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确保入市农资商品质量。

(七)9月中旬~10月底,组织开展“红盾护农保秋种”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对种子、肥料、农药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对农资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内农资经营点等农资经营户进行全面检查,清查农资经营主体资格,取缔无照经营。突出查处有效成份含量不足的化肥、明令淘汰农药、明令禁止经销的农药以及假冒他人产品商标、名称、包装、装潢等行为;重点对复混肥、配方肥和微生物肥料产品进行市场检查;制止利用广告或其他手段对产品质量、服务、功效、适用范围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等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违法违章行为。

(八)11月上中旬,各省辖市工商局对“20*红盾护农行动”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将总结以书面形式报省局。

(九)11月下旬,省局组织各地对“20*红盾护农行动”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内容: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建立及运行情况,重大案件查处情况,重点地区、重点市场整治效果,农民群众的满意程度等。检查方法:以听取汇报,查看相关记录、资料,察看(暗访)市场,走访群众等方式进行。

(十)12月上旬,省局对20*红盾护农行动进行阶段性总结,向社会通报全省工商系统20*红盾护农行动的总体情况,曝光一批违法农资坑农害农的典型案件。

四、行动内容

(一)全面清查和整顿农资市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坚持打防结合,立足预防在先,狠抓一个“早”字,做到早动员、早部署、早安排,认真研究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后农资市场监管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积极做好灾后农资市场监管的应对工作,把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作为积极支持农业抗灾减灾和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要保障春耕生产顺利进行,确保农民群众用上放心农资,确保农资流通渠道畅通,确保农资市场秩序稳定。要狠抓关键农时,着力推进农资打假工作重心下移,重点加大对农资批发市场和乡村集散地检查力度,实施拉网式检查,消除农资商品质量安全隐患,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二)加大对农资经营主体的监管力度。要继续严把农资经营主体准入关,严格依照现行法律法规,认真清理规范农资经营主体资格。对不具备经营资质的,坚决停止其经营活动,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告;对无照经营的,坚决予以取缔。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者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等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要建立农资经营者档案及市场巡查监管动态资料,将其纳入经济户口管理,完善对农资经营者市场准入、交易和退出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实施对农资经营者的信用分类监管,对守信企业要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宣传,对严重失信的企业要依法予以惩戒。

(三)着力推进农资市场专项整治。狠抓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及零配件的监管。要发动整体攻势,找准薄弱环节,寻求重点突破。做到重点季节集中查、重点环节认真查,重点区域反复查。切实把农资销售旺季的重点商品作为突破口,带动相关产品的查处力度;严把重点环节,广泛收集农资信息,锁定质量目标,实行追本溯源,严查制售假劣的窝点;切实把重点对象作为突破口,对屡查屡犯的单位和个人从严、从重查处,直至取消经营资格,吊销营业执照;切实把重点地带作为突破口,采取严防死堵,多次突击、反复排查等方式,坚决控制违法经营的源头地带。要大力开展综合治理,推动全面整治。根据农资商品销售季节性的特点,制定针对性更强、检查更细的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开展三次专项整治行动

(四)加强流通环节农资商品质量监测,提高流通环节农资商品质量安全水平。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在省局的统一部署下,有计划、分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实施对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等主要农资商品质量的定向监测工作。做到制度健全、流程规范、程序合法、结果客观。非定向监测工作要以新闻媒体披露的、农民群众投诉突出的、进货渠道不明的、信誉差、屡次监测不合格的农资商品和经营者为重点。建立和完善农资商品质量档案;建立和健全监测信息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和市场监管预警信息,积极引导农民群众理性消费;不断探索不合格农资商品下架、退市制度,加强对不合格农资退市后处理的监管,指导经营者建立退市处理制度和退市处理台账,坚决把不合格的农资商品清除出市场。

(五)严厉查处“傍名牌”行为,实施打假与扶优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严厉查处利用境外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并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傍名牌”产品的行为;严厉查处利用对产地、质量、商标虚假表示等手段,冒充进口化肥,欺骗广大农民的违法行为;要进一步加大农资商品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严厉查处商标侵权假冒行为。要从打假和扶优两方面入手,加强与农资龙头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农资龙头企业的专业优势,深入开展“打假扶优”活动,积极探索与农资龙头企业联合打假的有效途径,提高优质农资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六)依法查处农资经营中的商业贿赂行为,积极引导诚信经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严厉查处农资经营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坚持标本兼治,继续大力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包括是否有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否有商业贿赂行为等内容的企业信用档案,将农资经营者的商业贿赂行为信息记入其信用档案,积极引导农资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

(七)加大对虚假广告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作、虚假农资广告行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以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农资广告为重点,严厉查处制作、虚假农资广告行为。强化对农资广告环节的监管,防止虚假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向农村传播。加大对虚假农资广告的惩治力度,严厉查处国家禁止生产、销售的农资广告的违法行为。

(八)强化以日常规范管理为重点,加大基层工商所监管执法和市场巡查力度。要加大农资经营者的经济户口管理和信用分类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工商所经济户口档案,实施动态监管。依据经营者的诚信守法情况,客观评定农资经营主体信用等级,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失信、严重失信农资经营者的重点监管。要加大农资市场巡查工作力度。继续巩固和完善工商所划片分段监管农资市场的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市场巡查程序,突出巡点,按照“六查六看”的要求,切实提高市场巡查的执法效能。要把红盾护农的任务作为工商所的重点工作,划分责任区,分片划段责任到人,并把集中巡查整治与日常规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市场巡查长效机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提高规范管理水平。

(九)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及时解决因农资消费引发的投诉。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保护广大农民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措施,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做到农民申诉举报不出村。要广泛开展12315申诉举报网络进市场、进村镇、进商家活动,形成信息采集、投诉受理、纠纷调解、案件查处和跟踪督办相结合的行政执法网络。要完善农村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工商所和红盾护农联络员的作用,及时依法解决农村消费纠纷,特别注意解决好因农资消费引发的群体性投诉,切实促进和谐消费,维护社会稳定。

(十)狠抓大案要案的查处。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农民群众投诉举报的案件,要逐一排查,做到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结果,群众满意。对案值较大、情节恶劣、危害严重的大案要案,要一抓到底。对群众反映强烈、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涉及面广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和跨市县案件,省工商局和省辖市工商局实行挂牌督办,加强跟踪督导,协调有关地方和部门联合查处。

(十一)建立和完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并建立健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举措。要突出抓好工商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消费者参与“四位一体”的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农资市场监管的长效监管机制。要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整体执法优势,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农资市场监管方式方法,建立和完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推进红盾护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不断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努力提高监管执法效能。

要认真落实《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试行)》,依托“经济户口”,积极引导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自律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督促农资企业制定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责任书。要在确保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并执行索证索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农资经营者建立和完善购销台账制度、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制度、不合格农资退市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和市场开办者质量责任制度;大力推行种子留样备查公告制度、农资质量承诺先行赔偿制度;落实农资市场开办者、经营者责任制;逐步建立农资市场信息化监管机制;切实用制度规范经营者经营行为,实现农资商品可追溯监管。系统上下要在红盾护农行动的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方面下大功夫、真功夫,在工作中发现新亮点、采取新举措,形成自身的特色,探索出一套符合我省农资市场监管实际的措施、办法和长效机制。

(十二)大力支持建立农资连锁经营和农资经营放心店。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鼓励和支持信誉好、规模大的农资企业到乡村开展农资连锁经营,进一步推广农资商品销售与农资技术指导相结合的农资连锁店,支持流通型企业直接开办农资连锁超市,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统一订购需要的农资产品,继续推进大型农资市场组织种子、肥料、农药等优质农资定点直供到户,促进优质农资进乡入村,开拓、净化城乡市场。要结合创建文明诚信市场、文明诚信商户、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活动,鼓励和引导农资经营者积极创建“农资经营放心店”,方便广大农民群众购买放心农资。

五、行动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红盾护农行动重要意义,扎扎实实开展工作。要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做到组织落实,安排周密,责任明确,是红盾护农行动重点突出、主题鲜明、行动有力、内容丰富,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二)强化宣传,营造红盾护农社会氛围。各级工商机关要密切与新闻单位配合,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跟踪报道,宣传和普及识辨真假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曝光违法行为,跟踪大案要案,及时报道农资打假的好典型、好经验,全面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红盾护农行动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牢固树立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观念,团结协作,加强与农业、质监、供销、公安、商务、监察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开展工作。各地还要注重加强内部之间、区域之间的协作,密切与新闻单位的配合,加大执法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资打假工作的氛围。

(四)强化督查指导,注重行动实效。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加强对红盾护农行动的指导和检查,确保前移监管关口,下移监管重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制定考核办法,加强考核督查。注重掌握情况,及时总结经验,积极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将工作推向深入。

(五)严格责任制度,认真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根据属地管理和农资市场网格化监管原则,全面落实农资市场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的作用,把红盾护农的各项工作细化责任落实到人,确保责任到位,职责分明。要严肃查处农资市场监管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对发生重大假劣农资案件,造成严重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的,坚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切实提高农资经营者的素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充分发挥农资行业协会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自律作用,切实提高农资经营者的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各行业协会在农资市场管理和农资打假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引导会员诚信经营,公平竞争。

农经工作要点范文7

(一)199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大力发展市场需要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继续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在农业连续丰收的好形势下,一定要保持更加清醒的头脑。对农业,在思想上必须始终重视而不可有任何麻痹,在工作上必须切实加强而不可有半点放松,在投入上必须不断增加而不可有丝毫减少。当前,顺利实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做好各项经济工作,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自觉地重视农业。要着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要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主要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继续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和粮棉收购政策,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粮棉购销体制改革,尽快建立有利于粮棉产销协调发展的新的流通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本建设,搞好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强化农业的科技基础,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需要的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继续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促进农业增值增效。

(二)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稳定和加强农业。1999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届三中全会的部署,稳定农村基本政策,下大力气抓好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持农村稳定这两个突出问题。要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广泛开辟农村就业空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努力使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减轻农民负担,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搞活农产品流通。同时要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团结。

(三)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99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地区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开发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科技教育。

会议要求,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抓紧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注意运用市场机制,更多地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走出一条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会议还要求,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从调整优化结构、增加农业投入、扩大以工代赈、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

(四)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注意安排—些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有利于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和改善农村市场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建设项目。认真搞好乡镇机构改革。

200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九五”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现在突出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件大事来抓。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紧紧依靠科技,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要积极稳妥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产业化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和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应当大力推进和扶持。要正确处理调整农业结构与稳定粮食生产的关系,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放松粮食生产继续贯彻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保护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要保持相对稳定。要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态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注意安排—些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有利于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和改善农村市场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建设项目。要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认真搞好乡镇机构改革,下决心精简财政供养人员,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还提出,加强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农业,需要继续增加投入。

(五)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要把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

200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大力开发优质专用农产品,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要把食品质量、卫生和安全工作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和管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要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大事来抓: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进一步扩大退耕规模,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步伐,要继续抓好水利、公路、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没,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多搞一些小型基础设施。今年出台的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对于健全农产品市场,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扎扎实实向前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02年要在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加强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粮棉主产区和贫困地区倾斜,保证农村教育和基层政权运转的必要开支。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原则,不能刮风,不能下指标,不能强制推行。继续抓好农村“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六)200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国债资金使用要向农村倾斜,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要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城镇化进程。

200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调整和优化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着力提高使用效益。其中要求:向农村倾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加快实施退耕还林,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农业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围绕发展优势农产品,调整区域布局,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城镇化进程,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增收渠道。

(七)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会议亮点:必须坚持“四个始终重视”。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的现象。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要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的现象,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推进优势农产品合理布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强农业科技储备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做好农村扶贫工作。

(八)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农经工作要点范文8

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要围绕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强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l、广泛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培训工作。

2、抓紧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登记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和仲裁办法》等配套规章。

3、总结各乡镇加强土地承包管理的经验,依法指导农村土地经营权健康流转。

4、妥善处理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二、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要围绕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改革政策,巩固减负成果,防止负担反弹。

l、要及时掌握税费改革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参与税费改革后的政策完善工作,推动健全农村筹资筹劳“一事一议”制度。

2、继续抓好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的公示制,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收费一费制,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贡任追究制等“四项制度”的建设。深入开展农业生产性费用、农民建房收费和农村中小学收费的专项治理工作。

3、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和违规违纪的查处力度。

4、切实抓好农民负担接待工作,切实解决农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继续抓好农村集体财务与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

1、抓好“两税”附加的管理。指导各乡镇逐步理顺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的管理,各乡镇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工作内容之一,按照市县有关规定、文件的要求,指导乡镇规范“两税”附加的征收管理程序,做好对“两税”附加管理使用的审计监督。

2、抓好村级财务制的试点工作。在认真总结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有效创开展村级财务制的示范、推广。

3、抓好农村财务的电算化试点的起步工作。大力宣传农村财务电算化的意义和作用,先进地区开展该项工作的成功经验等,争权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

4、继续坚持农村财务公开。指导各乡镇按照农业部、监察约《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期定》的要求,同时结合农村稿费改革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新内容,在农村财务公开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狠下工夫,力争今年全县95%的则推行财务公开,规范公开面达85%以上。

5、开展村级债务监测控制,采取措施防止新的不良债务发生,总结各乡镇化解债务的经验,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化解乡镇农村债务的有效办法。

四、抓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试点工作,并把它作为农经工作的新亮点,寻求工作思路、方式、方法要有新突破。

l、抓好各级试点,坚持典型示范引导。指导各乡镇围绕本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制定发展规划,抓好试点。工作中要按照“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民兴办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另一方面要规范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要通过试点,总结一批章程比较规范、组织比较健全、制度比较完善、利益连接机制较为直接的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做到“可看、可学、有效益”使之真正起到带动示范作用。今年全县抓好一个市级、二个县级、48个乡镇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

2、加强调研争取政策。一是拟请县政府出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解决目前在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的思想认识、工作原则、优惠政策,指导管理协调服务等方面的内容;二是开展农村乡镇专业合作组织的调研工作;三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重点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典型宣传。各乡镇要通过广播、电视、板报专栏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带领农民联合进入市场,实现共同富裕所取得的成就等等,提高干部群众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

五、加强农经、农业统计工作。一是各乡镇要确定每个村5~10个农户作为农村经济调查户,搞好调查统计工作。二是各乡镇农村经济统计上报必须以村为单位统计上报。三是各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必须按照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设置的报表内容,做到准确、及时上报,不得迟报。

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随着农村各项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职责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农村的新事物。新问题,接踵而至,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现在我们必须要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基本功,贯穿到整个工作中去,继承和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农村、关注农民,掌握农村经济发展的第~手资料,给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做好助手,把我们的队伍建设成一支素质高、作风硬,各级党委政府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信得过的农村合作经济管理队伍。同时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不段改善和强化农经工作手段,解决好工作经费、基础设施建设。队伍作制方向存在的问题,努力开创我县农经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农经工作要点范文9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千村经济振兴”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点,是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立足点。此项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为指导,要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的开展,久旱条件下农民稳定增收模式系统的实施,一并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载体,找准弱项漏项,全力强攻。

工作思路:今年“千村经济振兴”工程主线由实施“4321”工程调整为“421”工程。工作重心是:围绕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扶贫开发“四个重点”;着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民脱贫致富能力“两个提高”;突出增加农民收入“一个增加”。为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增强活动效果,去年市、县帮扶单位及所包扶的村今年均不做调整。解决贫困村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工作重点。

二、主要工作及任务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先行是实现经济振兴的基础保证,因此要大力实施以节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对原有水利工程要有计划、有重点多方筹措资金,进行全面维护和渠系配套,进一步提高现有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所有机井、大口井年内力争全部配套,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上,要根据项目类型确定投入主体,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内资、外资一起用,实行多元化、多层次筹资办水利,确保振兴村人均一亩保浇地。同时要大力发展以滴灌、喷灌、管灌为主的节水灌溉,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力争年内30%的水浇地实现高效节水。

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持续增加投入,不断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国债资金、扶贫资金和信贷资金,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切实抓好农业两类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一类是重点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包括农业工程和示范基地建设,以及以温室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另一类是农村公益设施项目,包括农村沼气、生态农业、旱作节水农业、农村道路硬化等项目。列入“千村经济振兴”的村,年内要力争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户户用上自来水。

(二)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结构调整,确保双增

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业结构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抓龙头、抓科技、抓基地、抓标准化、抓市场、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形成比较优势。以县域经济、镇域经济的发展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村,要按照挖掘优势,快速发展的原则,重点在培壮产业,扩大辐射面,提高区域带动能力上下功夫,在结构调整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列入“千村经济振兴”活动的村,今年要结合特色主导产业,因村制宜。要把畜牧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予以强攻,通过龙头企业的建设,推动适度规模养殖户的发展,通过“周转畜”工程的实施,拉动养殖规模的扩大,通过养殖小区建设,拉动分散饲养户向养殖小区集中,通过标准化养殖,拉动优质牧草面积的扩大;种植业要突出一个重点:巩固、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积极发展错季蔬菜,充分发挥农村经纪人、农民运销大户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引导其健康发展;村庄、荒山绿化和生态造林工程要向振兴村集中,使振兴村面貌有较大改观。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确保20*年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以上,经济发展较快村增幅要达到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00元以上。

(三)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对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创新和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具有重要作用,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并要围绕龙头企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农业区域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打造自己的特色,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要认真贯彻县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若干意见》(怀政[20*]6号),简化项目审批手续,优化服务环境,吸引更多县内外企业投资兴建经营加工企业。在抓新兴产业的同时更要注重后续产业的开发。20*年要扎实推进柴沟堡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左卫昌泰现代农业示范园、*城——头百户科技示范园建设,发挥园区的科技承载、推广、示范作用。依托南海•北国蔬菜物流广场和宏都食品有限公司等大型龙头企业的发展,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经济发展较快村更要紧紧抓住农业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增量扩模的机遇,向农产品加工核心龙头集聚,调整种植结构,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密切农户与龙头企业的联系,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0%以上。

在推进产业化进程中,要按照产业化的要求,特别要对农业的主要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加快发展“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经济组织。各乡镇要选择1—2个经济发展较快村,探索以“支部+农户”的专业服务组织,同时要选择和培育1—2个已形成特色、规模生产的小区辐射中心村,按照实体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思路,建立高标准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示范试点。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方面要注重农产品的开发创新,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一批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高市场占有率,低消耗的名牌农产品,以此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另一方面要建立与生产布局相适应的初级农产品市场网络,市场信息网络,指导农民有序生产。振兴村中的小区域中心辐射村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资金,加快并完善产地批发市场的功能建设。

(四)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紧紧抓住国办帮扶的机遇,突出抓好结构调整,公益事业、农田水利、人畜饮水、龙头带动“五大工程”,重点抓好“周转畜、周转棚”、劳务输出和移民搬迁四项工作,捆绑使用涉农资金,实施整村推进,确保贫困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同时要强化外援项目的管理,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的整体效益。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推进城镇化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贫困人口脱贫的直接路径。在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方面,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要重点抓好农民工外出前的职业技能培训,使从事劳务的农民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同时要抓好农民外出务工就业信息和中介服务,引导有序流动,减少外出盲目性,降低务工成本。要落实好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政策。

(五)下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脱贫致富能力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来抓。

(1)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突出问题,在千村经济振兴活动中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党员干部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增强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的本领。

(2)加大农技推广力度,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县直有关单位要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把国家最新科研成果,特别是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有较大推动作用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和加工领域。要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

(3)以“双万人技术培训”为载体,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要通过县职教中心、阳光工程培训等载体,大力开展劳动力引导性培训,按照农民知识化、知识技能化、技能实用化的要求,引导农民加快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转变,增强广大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谐创业能力“四个能力”。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专业协会,不断壮大经纪人队伍,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1、“千村经济振兴”是我县抓“三农”工作的重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抓好了“千村经济振兴”就抓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无论在那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振兴工程的进度和效益。各级领导、各级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全力做好振兴村的各项工作。

2、建立全社会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城镇、经济集聚区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强化城镇经济对农村的辐射、人才智力对农村的支持、医科教对农村的服务。要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千村经济振兴”活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要结对帮扶振兴村建设。建立全社会参与“千村经济振兴”活动的激励机制,加强舆论宣传,鼓励各行各业投身“千村经济振兴”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千村经济振兴”活动的浓厚氛围。

3、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级各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办实事的有效机制,既要注重实物帮扶,更要注重帮助包扶村干部群众换思路、变观念、送科技,把农业的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让农民群众在活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农经工作要点范文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两个“一号文件”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3月15日,辽源市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市、县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乡镇党委书记,市直农口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第六批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市委书记马明,市委副书记、市长姜有为,市人大主任宋春芝,市政协主席王国栋,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殿民,市委常委、秘书长薛金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唐永军,副市长王顺军出席会议,并为2010年度县(区)域发展工作先进单位,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村、先进示范村和示范项目,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女状元进行了颁奖,为第六批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进行了授牌。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殿民作了重要讲话。刘殿民指出,要认清形势,切实增强“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十一五”期间,辽源市农村经济基础进一步增强,农村产业全面发展,农村民生不断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十二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农业农村工作还面临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等现实问题。因此,要切实增强“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

刘殿民强调,要明确思路,加大措施,切实抓好“三农”工作。今后一个时期辽源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三化统筹”、“三个转型”和“三动并举”的战略思想,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增强、农村和谐稳定四个目标,突出发展五大产业,着力实施工程,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按照上述总体要求,要全力抓好七项重点工作。一是强力推进“三化”统筹;二是积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三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四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五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六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七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刘殿民要求,要加强领导,强化“三农”工作的责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将之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直接抓,做到工作上重点支持,政策和资金上重点倾斜,干部配备上重点加强。建立体现“三农”工作绩效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粮食生产、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任务目标作为考核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相关部门领导班子绩效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造性开展好“三农”工作。

副市长王顺军在会议上作了工作报告。他指出,要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增强和农村和谐稳定四个目标,突出发展优质粮食产业、精品畜牧业、高效园艺特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绿色食品产业等五大产业,着力实施粮食生产跃升工程、畜牧业扩能升级工程、高效特产提速工程、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新农村建设提升工程等工程,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于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王顺军指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年,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目标至关重要。今年发展目标是:粮食生产正常年景下实现28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00元。肉、蛋、奶总产量分别增长13%、14%和11%,实现畜牧业产值49.5亿元。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产量38万吨。梅花鹿发展到21万只,柞蚕发展到1230把。具体工作要着力抓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县域经济提升晋位、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改革等“六个推进”。

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王顺军指出,要把水利作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快推进防洪抗旱体系、水资源开发保护体系、农田水利保障体系、城乡供水保障体系、水利管理体系建设,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重点抓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水毁工程修复重建、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力做好抗旱防汛工作、深化水利改革、认真谋划水利建设项目等八项工作。

就抓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王顺军要求,要切实抓好备春耕生产、加强粮食市场监管、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抓好春季防火工作、全力抓好农村社会稳定等五项重点工作。

(辽源市农委 供稿)

农经工作要点范文11

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农村发展是解决民生、构建和谐的主线,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诸暨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大建设的任务之一,既是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的需要。

一、明确新农村建设的方向

“农村”是一个恒久的概念,“新”是相对的,更是动态的。农村之所以会新,是因为发展,发展赋予农村新的内涵、新的活力、新的形象。所以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就是发展,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变的主题和永恒的道理。诸暨过去的发展,得益于农村的发展;诸暨今后的发展,仍将依托农村的发展,农村经济是诸暨经济的主体,农村发展是诸暨发展之母,农民群众是诸暨发展的功臣。

发展需要方向。我市新农村建设到底往哪里去?简单地说,是三个字,那就是“现代化”;展开来说是三句话,即发展现代产业、建设现代村镇、培育现代农民。根本出路在于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三农”的带动作用和“三农”对“三化”的促进作用,让农民主动地参与到“三化”进程中去,成为“三化”的主力军和“三化”成果的享有者,并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和反哺产业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达成市域的整体统筹与和谐发展,使农村成为诸暨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水平线、保障线。

二、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作为当前农村发展的主要抓手和核心载体,新农村建设主要抓什么,着力点必须抓准。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是五句话,我市根据实际提出了六句话。不管是五句话还是六句话,如果再作归纳,就派生出新农村建设的三大任务:一是围绕“经济发展,生活富裕”这两句话发展农村经济,二是围绕“村容整洁,生态良好”这两句话改善农村环境,三是围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两句话提高农民素质。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情况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从农村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轨迹找规律,关键问题是两个:一是钱从哪里来,二是钱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是指财富的创造和积累,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发展农村经济;“钱往哪里去”是指财富的分配和使用,可供选择很多,但对于目前的农村和农民来说,改善环境、保护生态、提高生产生活质量是当务之急,是重中之重。不管是“钱从哪里来”,还是“钱往哪里去”,解决问题的主体还是人,人的观念、能力、素质决定了经济发展和发展成果的运用,决定了农村社会的发展与和谐。

因此,不管从各级要求来看,还是从新农村建设的自身规律来看,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共同构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三大基本任务,是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所在,发展农村经济是源头,改善农村环境是基础,提高农民素质是根本,不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紧抓不放。

三、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研究

农村地域广、人口多、分布散,新农村建设需求多元、视角多样、体系庞大,所以,要加强研究、注重结合。

一是注重要求与需求的结合,找准工作定位。要求自上而下,很清楚;需求自下而上,很多元。新农村工作的定位就是通过要求引导农民,同时通过满足需求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目前情况下,可能要更多地考虑农民的需求,体现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享有更多的成果,更好地体现民生为重的执政理念。

二是注重主导与主体的结合,增强工作合力。新农村建设县市是主战场,镇村是主阵地,农民是主力军。目前情况下,必须以党政为主导,并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领导,二是方法指导,三是政策引导,尤其是政策,要制订在要求和需求的结合点上。政策引导得当,工作指导得法,宣传教育得力,农民才能从自发响应,到自主投入,到自觉参与,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发挥,新农村建设才能避免一头热、一头冷的情况,实现上下互动、整体联动。

三是注重点与面的结合,提高工作效果。农村工作是面上的工作,新农村建设需要面上的效果。整体提升是目的,所以基础工作必须抓面,不能以点代面(比如村庄卫生);点是手段、是方法,点的价值必须体现在特色性、示范性和可推广性上,所以,超前性、导向性、示范性、特色性的工作应该抓点,通过抓点促面达到整体提升的效果。

四是注重眼前与长远的结合,建立工作规范。去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后,我们又面临一个难得的机遇,那就是对农村规划需要而且可以进行全面调理,并形成严格的管理规范和刚性的监督实施。农村整治很难改变农村的历史,但规划可以设计未来。规划比整治更重要、更有价值,影响的层面也更广、时间也更长。所以,新农村建设眼前要按规矩抓整治、长远要按规划抓建管,使其走上规范、有序、健康的轨道。

四、明确任务、明确政策、明确责任,扎扎实实抓好07年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根据省、绍兴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和市党代会、全委会、人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围绕建设富裕农村、整洁农村、文化农村、和谐农村的目标,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是五个方面:

(一)以发展民营经济、个私经济、家庭工业为主体,以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源头活水和持续后劲。

这里需要说明和强调的是,诸暨农村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个私经济和家庭工业,尤其是家庭工业,既是诸暨经济今天的源,也是新农村建设明天财富的流,发展农村经济不能忘了这个本。希望各镇乡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紧抓不放,在政策上予以倾斜,在要素上予以支持,在服务上予以保障,促其健康发展。今天这个会议上主要布置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工作,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以“基地、龙头企业、农产品品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特色经济增长与发展”为主要内容,抓好星级特色农业镇乡创建。本项工作由农办牵头负责。

二是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培育并鼓励投资额大、科技含量高、收购本地农产品多、自营出口多、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培育优势特色农林产业。重点发展香榧、茶叶、水果、食用笋、药材、花卉、出口蔬菜等各类特色农林产业,鼓励发展毛竹生产、设施农业、蔬菜基地以及供港、供沪瘦肉型猪养殖场等。

四是构建农业服务平台。支持鼓励企业、单位开展农业“三新”技术项目应用推广、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培育,各类体系(产品)认证和提高农业信息化程度。

以上三项工作由农业局、林业局分头负责,有关部门共同配合。

五是保护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生产,扩大面积(尤其是早稻),依托科技,提高单产,发展种粮大户,提高粮食加工和应急供应能力。本项工作由农业局和粮食局负责。

与此同时,要加强欠发达镇乡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综合开发。

上述各项工作,市财政安排资金1200万元,其中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1000万元,欠发达镇乡帮扶200万元。

(二)以市党代会、人代会确定的十大实事工程和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六整治一提高”活动为重点,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新村建设工程。修编完善“1-6-80”建设规划,积极创建3—5个诸暨市样板村、8个省、绍兴全面小康示范村、30个诸暨市级新村,并力争有更多的村进入这些行列。本项工作由农办牵头,相关镇乡街道共同负责实施,规划局负责规划的修编工作。(按市人代会的要求,今年要做好200个村的规划。为此强调:1、规划要做得起,一是财政要扶持,二是修编单位要支持;要做得好,一是规划要科学,二是规划要可行;要做得了,一是要刚性执行,二是要严格管理。2、建议规划按三级要求修编:集镇所在村纳入集镇规划,中心村做整体深度规划,一般村做宅基地规划,既便于执行,又节省成本。)

二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推进以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和生活污水处理为重点的“六整治一提高”工程,鼓励以镇乡街道为单位成片整体推进。尤其要巩固和拓展农村固体垃圾集中处理,落实专人保洁,鼓励专业保洁,建立完善垃圾收运及考核机制,建成店口垃圾焚烧厂并投入使用。本项工作由农办牵头,建设局、环保局、卫生局、农业局等部门按各自职能分块负责。(生活污水处理突出重点,与饮用水源保护相结合,从源头抓起。)

三是继续推进农村饮用水工程,建成30个饮用水源、30个农村小型蓄水池,增加解决6万名农民的饮用水安全。本项工作由水电局和水务集团负责。

四是积极开展行政村河塘整治工程,大力整治河塘环境,逐步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本项工作由水电局负责。

五是在康庄工程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加强后续管理,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并着手开展新村联网公路建设,新建联网公路200公里。本项工作由交通局负责。

六是积极开展新农村电气化试点,建设6个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镇和61个电气化示范村。本项工作由供电局负责。

上述各项工作,市财政安排资金14850万元,由各职能部门根据市委、市政府新农村建设政策意见,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确保政策到位、工作到位。

另外,特别强调一点,中心镇建设既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今年以来新农村建设中各级都高度重视的一大课题,希望有关镇乡,特别是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已通过验收的示范村,也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和完善。

(三)以农民素质培训、农民健康工程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全方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继续实施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切实加强农民岗位技能培训、农业科技培训、预备劳动力培训和在岗农民继续培训等各类素质培训,拓展培训渠道,提升培训层次,提高农民就业素质,促进农民就业转移。本项工作由农办负责。

二是继续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切实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改善农村公共卫生设施,调整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全市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面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本项工作由卫生局负责。

三是继续实施文化阵地工程,切实加强镇乡街道、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及其他文化阵地建设,积极争创文明村镇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类先进,提高农村各项事业和各类阵地建设的水平,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乡风文明。本项工作由宣传部牵头,各职能部门共同负责。

上述各项工作,市财政安排资金4917万元。

(四)以政府主导、多方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为主线,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多元投入机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切实增加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在此基础上,规范政策、明确导向,四两拨千斤,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尤其要注意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开、公平与公正。各政策牵头和执行单位要充分听取镇、村的意见,认真负责、科学合理地研究和制订政策的实施细则,同时要充分调动镇乡街道、机关部门的公共资源和行政资源,配套出台相关政策,与市委、市政府的政策相呼应、相配套,形成政策合力。请各部门和镇乡街道切实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二是切实抓好“双百结对”工程。百企联百村要向纵深推进,有项目、有投入、有督查、见实效;有关部门要及时总结、媒体要大力宣传。会议以后,要以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迅速启动百部门联百村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全员参与、八方投入、全面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本项工作由农办牵头。

三是积极拓展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平台和渠道。积极鼓励工商企业按照市场原则投资农业、投资农村,发展自己、回报社会。

(五)针对行政村规模调整这一现状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现实需要,不断深化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和制度创新。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镇乡运行机制研究。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重点明确驻村干部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的工作职能,以此落实驻村干部的工作制度、工作责任、工作考核。

二是健全宣传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教育、引导、激励作用,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亮点、先进典型和新鲜经验,扎实开展新农村主题教育活动,以强有力的舆论声势统一思想、营造氛围、凝聚力量。

三是完善维稳、保障机制。落实“枫桥经验”,加强农村管理,重视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为目标,深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村养老保险等制度,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切实构建以就业保障为根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为基础,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农村保障网络,促进农村社会的整体和谐。

四是切实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基层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组织核心作用,积极探索行政村主要干部职业化路子,真正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市财政将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村干部职业化试点。

农经工作要点范文12

我县2006年的农经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和“农业稳县”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重点突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经济统计”4个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经管理工作的新职能、新任务,全面提升农经管理工作水平。具体是:

一、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

村集体资产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共同劳动成果和共有财富,受法律保护。近年来,我县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和财务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造了较好的做法和经验。根据《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保山市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X政办发[2004]104号文)精神,今年要全面推行村账、村资乡镇“双代管”。县级将进一步制定完善“双代管”监管制度,加大对各乡镇农村集体财务及资产管理办公室的检查力度,并切实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各乡镇农经部门要充分发挥其业务优势和职能作用,认真履行好农经部门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和财务管理的工作职责,各司其职,创造性工作,全面推进我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

(一)全面推行村账乡(镇)“双代管”。

村账乡(镇)双代管,是严格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杜绝不合理收支,控减农民负担的一种有效方式,广大农民对此寄予很大希望。农经部门要履行职责,主动迎上去,认真管理起来,确保管到位。各乡镇要在坚持村级财务的集体性质不变,资产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基础上抓好村账乡(镇)“双代管”的移交工作。要在总结全县试点示范试点示范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各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规范》,在制度建设、流程规范、民主管理、审计监督、培训上岗和电算化应用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年内村财“双代管”率要达到100%。确保我县村账乡(镇)“双代管”工作达到真管、管好的目的。

(二)继续完善财务公开。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文件要求,各乡农经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一要保持100%村级财务公开率;二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财务公开制度,提高公开质量;三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群众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和扩展公开的内容。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公开形式;四要进一步加强工作检查和监督,经常听取民主理财小组和农民群众对财务公开的意见,加强监督和检查。

(三)认真履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职能。

各乡农经部门要认真履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职责,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能。重点是:结合财务公开,对公开中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组织专项审计;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组织村范围内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审计;结合村干部换届,组织村干部的任期和离任审计。审计结束后,要将审计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要坚持和完善日常财务的定期审计。

二、切实加强土地承包管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和保持农村稳定的制度基础。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农民耕种土地积极性高涨。今年要继续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充分认识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重要性,加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解力度。

(一)继续完善经营权证颁证扫尾工作版权所有

(二)按照农民意愿积极配合承包土地流转工作。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民享有的法定权利,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流转承包地。

(三)妥善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目前出现的一些土地承包纠纷,实际上是没有贯彻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的反映。对此,各乡镇农经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一定要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重要性。进一步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贯彻当前中央关于农业和粮食工作各项决策,保护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的重要基础,对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持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各乡镇应切实加强对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工作的领导,认真履行职责,依法加强管理,切实承担起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责任。一要正确把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央关于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一系列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原则,妥善化解矛盾,消除对立情绪,坚决防止发生;二是对农民反映强烈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要及时调处解决,不能推诿,不能久拖不决,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当地,化解在基层。三是要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尊重和保障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自。四是县级要积极创造条件,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建立纠纷调处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巩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形势。

三、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农民负担是关系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事。中央采取了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促进农民减负增收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今年要进一步履行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进一步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对违规违纪行为的督办查处,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逐步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落实。

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解决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推进配套改革,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巩固和发展改革成果,力争在“三个确保”上有新的进展。

(二)坚持“四项制度”,深入治理农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一要进一步做好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工作,公示内容要全面、准确、合法,公示形式要贴近群众,切实做到经常化、规范化;二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管理,严格推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费制”收费办法;三要进一步扩大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的实施范围;四要继续落实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和违规违纪行为,建立预防和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的有效机制。

深入开展农村用水用电等涉农价格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的专项治理。彻底取消中间环节乱加价和搭车收费。继续治理农村义务教育等方面的乱收费。继续清理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

(三)强化涉农收费监督管理,坚决纠正和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

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方各部门都无权设立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要切实加强对现行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和公示内容的审核、监督,防止以经营服务性收费为名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各乡、村要加强面向农民收费的监督,坚决纠正和查处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集资、摊派,尤其是巧立名目变相的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集资、摊派,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四)完善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制度。

在深入总结各地开展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等劳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各村完善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等劳管理制度。对超出规定范围向农民筹资筹劳、统一下达筹资等劳任务、平调使用筹集的资金和劳务、强行以资代劳等问题,要严肃查处。乡镇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强对本地区农业税附加和村级补助资金的监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平调,确保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版权所有

(五)改进检查方式,加大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

县乡各级要继续坚持开展农民负担检查,组织好每年2次的减轻农民负担重点抽查。各乡镇要加强对农民负担的重点监控,对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督查督办,并总结经验,发挥示范作用。要根据年内农民反映突出的问题,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项检查。进一步加强对农民负担办理的督促检查,切实解决农民反映的问题,做好农民负担动态监测工作,逐步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

四、积极探索“三项”指导,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一)组织开展腾越镇饵丝专业协会工作。

(二)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克服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实现小生产和大市场对接,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有效措施。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思路,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积极探索新的合作组织形式。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工作,积累经验,探索适应本地的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

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立足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产业链条、农产品流通、整合农村各类资源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解决龙头企业的后顾之忧,实现了农民和企业之间的“双赢”。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出发,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从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出发,较好地实现了小农业与大市场的对接。

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千家万户农民的直接利益。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同类农产品为纽带,以合作服务为载体,以增收增效为目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方针和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管理,规范运作,逐步实现数量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拓宽合作领域,密切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带动功能,从而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关培训。

五、改进农经统计

抓好农业部农村经济调查户,省农村经济基点,农民负担监测点,农产品成本核算,农村经济统计工作。

做好2003年度半年、年终预报年报汇总工作。

加强统计资料分析和有关热点、难点问题的调研,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六、做好农经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