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29 16:30:01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高一;化学教学;反思性学习;策略

反思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习中的反思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1.高中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即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反思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对象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反思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2.高一年级是高中学习生活的特殊阶段

根据心理学研究,高中生(15~18岁)的理性思维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很少注意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性学习的意识和反思性学习的能力。

高一年级是高中的起始阶段,学生应该尽快地转入并逐步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从实践来看,初中生进入高中后应在学习方式上学会过渡。所以高一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以获取基本知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而反思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反思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主动学习,学会学习,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二、培养高一学生化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不是简单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也就是学生要具有反思能力,在高一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反思的动力

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主体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认识过程,其中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智力因素则积极有效地影响着学生智力因素的发挥,对学习行为起着动力和调节的作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笔者认为兴趣最为重要,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化学科学的实用性、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只有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提高了,才有利于学生化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实施后高一教学中九门学科百花齐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因为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等原因而忽视实验的重要性,其实哪怕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如钠与水的反应、镁带的燃烧等学生都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观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的话,在课堂应多做实验,多开设学生实验,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反思的动力。

2.运用多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新课程实施后,高一年级相对于初中而言,课程多,综合性强,课程较深,教学进度较快,作业量增多等许多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中习惯于被动的“跟学”,作业大多以完成为目的,缺乏自身体验、反思、感悟的过程。为改变这种学习的状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促进学生的反思。

(1)充分发挥典型例题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一道题目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还是会错!也常听见学生这样埋怨:平时上课都能懂,一到自己做就难以下手,但是只要老师一点拨就又豁然开朗……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很多。习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一道例题接一道例题地讲,解题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的学习停留在例题表层。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一学生课程多,学习化学的时间有限,而化学习题类型繁多,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教师必须进行筛选、精选习题并做适当的变式训练给学生使用。如化学2乙烯的性质,选了如下例题(部分):

【例题】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确证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①如图所示,Ⅰ、Ⅱ、Ⅲ、Ⅳ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

I______,Ⅱ______,Ⅲ______,Ⅳ______。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H2SO4 D.酸性KMnO4溶液

【变式】(部分)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除去乙烯中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

①I、II、III、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是

I______,Ⅱ______,Ⅲ______,Ⅳ______。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H2SO4 D.酸性KMnO4溶液

笔者发现很多同学并没有仔细审题就照搬例题的思路迅速写好了答案,于是利用这个情况,让学生反思“为什么会错?”――例题的要求是“确证上述混合气体中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而变式中是“除去乙烯中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应该怎么做?”――使学生明白解题的关键在于审题清晰,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在教学过程别是复习时精选一些典型习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举一反三的训练,打破学生在解题上的思维定式,激发学生反思,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发生迁移。

(2)创设合作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探究性是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特征之一,这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因此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做出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做出解释或得出结论、进行反思与评价。如化学1“SO2的性质”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从物质分类和元素化合价这两个角度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得出结论:(1)S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与CO2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2)SO2中+4价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3)特性:漂白性。最后引导学生反思,在学习无机化合物性质时可以从物质的类别、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特性等方面展开。

3.采用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反思的自信心

自信心可理解为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所持有的充分信赖之心。高一学生处于过渡时期,自信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今后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于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或有一定难度的题目,老师在提问时,有些同学的想法、思路非常合理,可总是担心说错了,所以不敢大胆发言,这时教师就应该鼓励他们勇敢地发言,让他们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于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有些学生一下子就能说出几种解法,并且讲得有根有据,这时教师就应该对他们的表现表示赞许,使他们信心倍增……总之,在教学中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了知识,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自然而然地喜欢学习,乐于反思。

4.教师要垂身示范,帮助学生学会反思

美国心理学学家波斯纳(G.J.Posner)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更是反思性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必须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创造反思条件,引导学生自觉反思,并且教给学生反思性学习的方法,如学习档案反思法――让学生给自己建立学习档案,是养成良好反思习惯的途径;日记反思法――学生可以在一节课、一个单元或者一个专题学习结束后把自己学习的情况记录在日记中。

总之,反思性学习的形成要靠教师正确地引导和培养,才能够让学生逐步形成一种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并在学习中自觉地、积极地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玉香.反思性学习理论与实践探索.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

[2][美]Scott G.Paris,Linda R.Ayres.培养反思力.袁坤,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周海川.反思性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途径.学科教学,33-34.

[4]陆红.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反思性学习的必要性与策略.科教文汇,2008(4).

[5]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高中教学化学教学反思

引言

教学反思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所出现的一种新形势,教师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自我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地学习多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不断地反思自我缺点,敢于在自我批评的过程中承认自己的不足,进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构建起新的教学体系。高中化学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及时开展相关的教学反思工作,能够切实提高教师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一.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反思中面临的问题

1.1正向价值观的缺失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高中化学老师在教学反思中往往将反思的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化学这门课程时的心理诉求。长此以往,教学反思也就只是一个教师用以完成教学任务、追求考试分数的工具而已,既会阻碍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容易造成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2自觉意识的缺失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往往缺乏突破创新的勇气,自觉意识不够强烈,习惯性地以传统的评判标准和检验方法来审阅自己的教学活动。这就非但不能对教学过程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反而还很容易让老师一味地沉沦在这种虚幻的自我评价满足之中,在不断地固步自封之中彻底让自己的自觉意识和自我评判精神萎缩。

1.3实践创新的缺失

目前大多数高中化学教师将教学反思活动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在意识方面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忽略了透过现象见证本质,忽略了对教学反思过程与方法的实践创新。由于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没有深入思考教学反思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应该怎样开展,没有将反思的结果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并且创新发展,这就直接导致教学反思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不能真正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具体对策措施

2.1主观性对策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教师要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首要在于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从而激发自身教学反思欲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更新教育理念就要求教师及时摒弃传统的陈旧教育理念,在充分支持与理解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彻底吃透新教材的内容,深入体会新教材的核心内涵和本质追求,真正做到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内化到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1]。苏教版的高中化学教材与传统的人教版教材各有测量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师活动中必须完全掌握苏教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体现出其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材编写主旨。

(2)善于发现问题和自我批判。当前多数化学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觉意识,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因而,要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能力,教师应当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和自我批判的意识,主动学习多种有效的反思方法,养成日常生活活动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自我批判的良好习惯,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反思活动中,从多个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多层次、全方面的剖析,以便于及时发现自己在各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例如,教师在苏教版必修二“元素周期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在元素周期表的理解性记忆上的问题,与学生实时探讨出一套有效的记忆法则,帮助学生迅速记忆。

(3)强化教学实践。由于当前部分教师在教学反思活动中存在着反思活动只停留在意识层面而缺乏实践检验的问题,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反思活动中应当重视教学实践在教学反思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将自己在反思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运用于教学实践,以检验自己教学反思的成果和效率[2]。以苏教版化学选修四“水的电离”这一知识点为例,教师通过总结自己在上一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次的实验室教学活动中将自己的操作失误与学生分享,叮嘱学生不要犯下与自己相同的措施,在强化学生科学操作意识的同时,帮助同学深刻理解“水的电离”的实验操作原理和过程。

2.2客观性对策措施

提高教学反思的效用,不仅要从主观方面着手,同时还应当充分发挥有利的客观条件,这就要求相关学校和部门应当切实为教学活动提供有利的教学反思环境,建构教学研究评价体系。提供有利的教学反思环境就要求学校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管理职能,采用多种多样发组织形式,为教师和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反思环境,进一步拓展教学反思发生作用的领域和范围。构建教学研究评价体系则要求学校方面应当对教学反思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客观情况的认识,着力构建教学研究评价体系,倡导全员参与评价活动,通过多种评价标准判定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大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力度。

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反思是当前中学教学活动中一种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手段,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校和教师只有从主观教学反思和客观教学反思两方面同时着力,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反思;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反思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就笔者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而言,当前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笔者不揣浅陋,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一、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导向偏离

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强调:"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中学化学老师虽然有教学反思,但是他们的反思初衷并不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能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21世纪公民,而是为了达成"知识与技能",为了分数的提高;忽略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维目标的达成。开展反思性教学不应只注重对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效果的反思。因为反思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并不能保证反思内容的正确性,而反思内容的正确性依赖于教师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当下高中化学教师受功利目的的驱使和影响,在片面追求分数的价值理念的影响下,可能会过度地追求教学反思的工具理性作用。在这种情形下,反思的成效要被打上一个问号。

(二)自觉意识缺失

叶一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在教学中遇到教学中的困境并愿意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时,就倾向于进行教学反思。但人的惰性又通常使教师不自觉地用过去的习惯、经验和方法来进行教学,容易落入窠臼。而人一旦满足自己的狭隘经验或对自身的问题缺乏反思的行动时,反思性思维就容易沉沦、消失或者遗忘。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迈出这一步,认为教学反思、做科研等是一种负担,不乐意去进行教学反思,而更愿意关注学生成绩等显性现象,忽略教学反思这些隐性因素对自身提高的重要作用,对教学反思缺乏自觉意识。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当地高中化学教师时间普遍有限,并且很多教师不习惯笔头书写,导致一些反思的想法"稍纵即逝"。久而久之,教学反思的自觉意识越来越淡薄。

(三)实践创新缺失

没有实践的反思是空洞的,教学反思只有基于实践才能对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美国学者舍恩提出了"反思性实践"的概念假设,认为反思性实践既要"反思"又要"行动"。而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虽有不同程度的教学反思,但有很多教师都将"反思"理解为"意识流"式的思考方式,并未对反思过程进行深度"加工",没有思考下一步应该如何行动,缺少探究、批判的成分,没有将反思的结果应用到后面的教学实践中,导致反思过程不了了之。久而久之,反思的习惯也慢慢消退。对于新教师而言,及时反思之后的实践创新对后续教学的改进是很有帮助的,平时在理论学习或者培训过程中也要将新的教学方式等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来。

二、问题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

叶澜教授曾说:"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如果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和帮助学生考试得分,不愿意进行教学反思,最后导致在教学日益模式化的同时也沦为教书匠。所以转变教育观念、激发教师的教学反思欲望尤为重要。

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行为,新课程改革是一场从教育思想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深刻变革,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果不能转变过去陈旧的教育理念,则课程改革难以顺利进行。笔者在实习过程中和对教师的访谈中得知,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教师仍然沉浸在旧的课程理念中,旧瓶装新药,甚至有的教师对新教材非常抵制,使用得不顺手,干脆还是用老教材。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新课程不断提出的挑战前,要乐于将新课程理念内化到教学并创造性地实施教学,不要让新课程理念"流于形式"。

(二)培养问题意识

教学反思的前提是发现问题,之所以很多化学教师缺乏教学反思的自觉意识,原因之一是问题意识淡薄。因此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是提高教学反思能力的前提。我们时常要求学生要有问题意识,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而言,同样要培养一种问题意识,《化学教学》《化学教育》《中学化学教学参考》这3种中学化学教师熟知的化学教育期刊中优秀教师的论文和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那些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捕捉反思点、勤于在文献阅读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理论修养,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和实践,最终把理论学习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的教师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培养问题意识,对于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教研能力

教研能力也称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反思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学反思是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和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式,是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师进行教研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教师只是教书匠,而现在的教师则同时要成为教学和学习的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处处都在做研究:我该怎样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怎样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怎样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这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等等问题。这些教学中的决策判断就是研究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科学研究者,拓宽理论基础,以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用研究者的身份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在教学中进行教研,以教研促进和改进教学。

因此教师从自身角度应该提高个人效能感,从教师的信念系统出发,刺激教师教改的欲望和教学反思的动机,实现有效地、持续地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 高中化学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089-02

教学反思可以促使教师在反思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才能对教学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改变教学活动的刻板性,进而加强学生思维的发展及学习能力的锻炼。因此,本文将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W教师的教学反思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有效提高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质量,构建高效课堂。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一般来说,教学反思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教学前的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以及教学后的反思。每一阶段的反思内容都不一样,但反思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前的反思,顾名思义,主要在教学前进行,主要反思的内容有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设定以及具体的实施办法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同时,教师还要注意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计划。最好能对本课时的教学计划列出目标项,并写好反思的关键项目。如,课本中有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事实需要明确教给学生;教学的重难点是否准确,是否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设立了目标;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能够帮助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思考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影响课堂顺利进行的“小事件”及应对方法……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主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来进行。对这些内容进行反思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无法预料的情况随机应变,以自己的处理方式进行反思,每当有计划外的突况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其中有利于教学实施的因素,根据情况及时改变原定的教学计划。不过这种变化不应该变成“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应该还是以原定的计划为大方向,只是对突况作细微调整,切不可大修大改。

同时,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时,教师要积极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适时对教学计划作细微调整。教师应该把各种感官调动起来,捕捉课堂上学生的反馈信息,也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记录课堂,便于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如录音、录像等。

具体的反思可以这样进行:回忆教学过程、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学生在这堂课中是否达到了教师预定的目标等等。

教学后的反思在一堂课结束后进行,教师要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不断反思教学目的、教具的使用以及教师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发展。一般来说,教学后的反思教师可以用笔记录自己的所得、所失、所感,还可以记录课堂上学生活动的闪光点,可以是赞赏的地方,也可以是困惑的部分,可以是对某种理论的再阐述,也可以由某一点发散出去的想法。不追求文笔,也不追求题材,但一定要记录下来,才算是将反思落到实处,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正向价值观的缺失。对于目前高中化学的教学反思,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过于注重知识与学习技能等方面,其目的着重倾向于提高学生成绩,而忽略了学生化学素养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于学生化学思维的扩展及化学学习能力提高的反思少之又少,正向价值观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反思的效果,只是片面的反思学生成绩的提高措施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十分不利的。

其次是自觉意识的缺失。教学反思是为了帮助教师在教学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找到有效解决的方法,进而避免造成一些教学失误。但是由于自觉意识的缺失,教师习惯于依赖原有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方法来教学,这就使得教学反思由一种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措施变成了教师的负担,导致其在实际教学中不愿意花费时间去进行教学反思,而是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忽视教学反思的现状,使得教学反思的效果难以凸显。

最后是实践创新的缺失。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还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缺少探究与批判的成分,没有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及实践,无法积累新型教学模式的经验,更无法将反思的结果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难以展开进一步创新拓展。纸上谈兵的教学反思使得教师的教学模式没有新的突破,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反思的措施

一是更新教育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通过教学反思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教师需要在反思中关注传授知识方法的改变,着重引导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使其具有较强的参与感,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例如在讲解《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甲烷》这一课时,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甲烷,而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课堂上,教师在教学前通过对教材进行反思,对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及批判,从而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先利用甲烷的概念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对此你有什么疑问?以一系列的问题点燃学生的兴趣点。由问题引出内容的教学模式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相比更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是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是教学反思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很多化学教师问题意识薄弱,在教学反思中不能从问题中获取反思点,从而降低了教学反思的作用。例如在《物质的分类》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中,由于这部分知识是初中、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高中化学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反思中思考:教材的内容衔接为何这样安排?这样的安排对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又有怎样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在初三的化学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化学思维……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教学前的反思中思考,将学生对过去化学知识的重复记忆变成思维能力的提高,避免学生产生重复学习的厌倦心理,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教学。这样的教学反思不仅细化了教材编制意图,还能发挥教学反思的作用。

三是重视教学实践。教师要注意将教学反思及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样才可以凸显教学反思的价值及意义。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自我观察、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做到在反思后实践,在实践中创新,从而提出合理、科学的新型教学理念。例如在讲解《盐类的水解》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思考 Na2CO3 水溶液显碱性的可能因素有哪些?并结合实验教学加以验证。此时教师可以采用实验对比研究:①水+酚酞的实验现象观察;②Na2CO3 水溶液+酚酞的实验现象观察;③Na2CO3 乙醇溶液+酚酞的实验现象观察;④在实验③的基础上+水的实验现象观察。以实验中溶液最终是否变红来让学生对比总结归纳 Na2CO3 水溶液显碱性的因素。在教学反思中突出以实践检验实验结论会更容易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的知识点。教学反思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可以帮助教师更快地寻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为了提升高中化学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在教学反思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传授教学内容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化学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除此之外,注重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后不断实践,凸显教学反思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展现创新效果,也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卢颖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高中化学课堂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访谈[J].化学教育,2009(5)

[2]卞小峰.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实践与反思[J].高中数理化, 2013(18)

[3]张昌恒,陶恒兵.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的经营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高中化学 反思性教学 概念 元素化合物

1、前言

新课标下的教学改革进程不断完善,在推进和发展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了重视,反思教学就是改良自身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力的途径。对于反思教学,国内有很多教授学者对其理解都较为准确,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体根据自身行为经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改正,探究其中的原因,并反馈回自身的教学活动,使教学和学习在一定层面上统一起来,很多的教师都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努力更加完善了自己。

通过新课标下的反思教学的宣传和改进,很多高中化学老师都具备了反思的能力,不仅在教学理念上不断反思,使化学教育的大方向不变,还会针对课堂上的具体内容进行反思总结,备课阶段和结课后都有反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反思内容有很多,最重要的当属提高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将反思思维也要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

2、反思化学学科特点,优化课堂设计方案

化学式一门需要进行实际操作的学科,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要想有所成效,必须要推陈出新,把以前那种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彻底的去除,要牢记课堂中最主要的部分永远是学生,课堂时间也是属于学生的时间。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进来,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轻松地记住知识点,还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如果发现试验中的异常现象,还可以引起学生们探索的好奇心,对这些现象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和学习,这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反思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化学教学就是要求学生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在某些情境下对化学亲自去理解和感悟。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化学。教师要尽量结合实际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灵活地安排课程学习,尤其对初级知识的引导,化学教育工作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高中化学初级阶段的概念性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旧的概念对新概念的理解有很大促进作用,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对自身掌握的知识进行反思总结,发现其中的联系,在引入的新概念中有更加完善的知识总结框架,不对已经记忆理解的知识进行反思的话,在接受新概念的时候无法完全理解,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都是很有影响的。例如,在进行离子反应学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没有发展的看待问题,对复分解反应发生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概念死记,拘泥于此。通过实验可以促使认知有新的冲突,已有的复分解反应相关概念不再适应新的实验现象,这就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实践的欲望,深化概念的同时获取对应的知识。

4、反思教材特点,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对于一门学科来说,学习的基础是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了充分的基础概念后才能从根本原理上进行思维的创新,化学概念是人类根据自然界中一些化学现象和规律,总结出一些化学属性,对其进行法充分的分析和高度的概括,得到的一种文字性的知识产物。它对人类了解自然界的化学现象有很大的帮助,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必须完全掌握和理解化学相关概念,通过这些基础的知识,对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物质和反应有清晰的认识和解释。不能对文字死记硬背,没有自己的看法是不行的,要深入了解化学概念中的原理性知识,对化学思维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教材中的元素化合物部分是高中化学教育内容中最重要的一个知识块,除了是基本理论、概念的载体,还要学生们通过对它的学习来对科学探究过程有个初步的了解,对科学研究方法会熟练的运用,对科学本质有更大的求知欲,令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此部分的教学内容较多且知识量较大,容易理解,但是要求强化记忆,实际教学中有很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此部分教学的发展,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针对课程内容、课程指标,对教学模式计划进行优化处理,反思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总结相关措施,努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在总结过程中批判性思考,使教学工作者对教学理念有了新的理解,在进行日常教学的同时,我们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反思教学方式是不是紧扣新课改的要求,是不是能够令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能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不能再学生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达到预期效果。

5、结束语

反思是对化学学习的回顾,在重复思考的过程中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地对其中的知识和思维进行探索,反馈回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化学分析能力,也使得高中的化学老师对教学有新的认识,反复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反思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仍要坚持反思,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赵玉峰,张建莉.高一化学新课教学中概念深化发展的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

[2] 张昌恒,陶恒兵.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的经营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6).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

新课改对于高中化学的要求发生了改变,教师要如何推陈出新,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都是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对于这些新问题,只有教师多加反思才能解决,才能将更好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实践中。特别是对高中化学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师更应该重视。

一、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些教师,尤其是有些教课时间比较长的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已经深刻地扎根在他们的脑海中,教学方式很难改变。而在化学反应原理课堂上,他们依旧采用传授式的讲课形式,他们依然是作为化学课堂的主体而存在,学生只能被动接收。其次,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方法陈旧,缺乏课堂活力。素质教育要求高中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和谐、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究与合作。特别对于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来说,因为课时的原因许多化学反应原理都是抽象概括出来的,没有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教师都是一味地在课堂上用理论知识讲课,让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一些较难的化学反应原理来说学生不能理解它的原理。最后,在教学化学反应原理时,有些教师没有能够把握好难度,讲课的时候讲的难度系数过于大,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跟不上,这样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师过于简单死板,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化学反应原理,这样同样造成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降低。

二、对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的反思

针对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的这些问题,教师要学会反思,及时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一方面要反思的问题就是反思教师的位置是否要改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但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是新课改的参与者、解释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处于操控者地位,以化学知识的讲授为主,没有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但新课改要求学生全方面发展,尤其是实践操作。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位置,要进行改变,不能再以发号施令的身份出现,而是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他们在轻松自在、师生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反思是否要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高中化学教学并不是单单为了知识的灌输,而是要让学生学有所用。在过去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中,教师没有注重实验,只是让学生知道理论性知识。但现在教师要反思是否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告别过去纸上谈兵式的学习,在日常学习中让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自己在实验中探究化学反应原理的由来。

三、提高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措施

从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的现状看,有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把反思的内容运用到实际课堂上。要提高高中化学反应原理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提高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兴趣。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不要只从理论着手,要善于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化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决定了化学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理论学科存在很大差别,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说教层面,尤其是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应该借助化学实验把抽象的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生动、形象、直观地阐释出来,这样做就能使化学原理实现向具体应用的巨大转变。比如学习硫酸亚铁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进行实验教学,让班上的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寻求答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实验完成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验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采用实验教学更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加强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与敏感性,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优秀的品质和意志,对加强素质教育起到积极作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产生良好效果。除此之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用及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出既会操作又既懂理论知识的高能高分的创造性人才。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懂得创新。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校里引进了新型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设备进行化学课堂的创新。比如利用现在最流行的微课教学,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对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重难点进行录制,然后发给学生,让学生上课之后,有不理解的可以反复看,这样能让学生的基础知识更牢靠,及时解决不懂的问题。还有一些受时间和场地限制的化学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从中明白化学反应原理的由来。就像学习离子反应的时候,学生对离子共存有些模糊不清,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把离子共存单独拿出来讲解,说清楚它的基本内容,把它不能够共存的形式一一讲解出来,像生成易挥发性物质就不能共存这些情况,让学生下课后根据自己不懂的重难点反复地听。最后,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过程中,要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情绪,和学生积极互动,注意学生的学习动向,及时调整教学节奏,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四、结语

高中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变化且长期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化学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反思,而且要求教师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增长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范文7

论文摘要:教师及时、全面、深入地进行教学反思,是顺利推进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关键。当前,高中教师反思意识不强,教学反思存在随意性、间断性和分散性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影响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对此,既需要教师进一步增强反思意识,更需要高中学校积极搭建反思平台,建立反思制度,建构反思文化,引领和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反思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从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求改进教学的过程。现在很多教师能够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并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但从新课程实施的要求来看,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反思还比较随意,缺乏有效的连续性,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基本上还是单兵作战,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整体效应不强。大多数学校对此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也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和办法。教师和学校两方面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反思应有的功效,既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也给学校推进新课程改革带来诸多困难。以上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教师进一步增强反思意识,更需要学校积极提出应对策略,搭建反思平台,建立反思制度,构建反思文化,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反思工作。

一、增强教师反思意识

新课程实施,要求教师先培训、后上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组织了相应的教师学习培训,但这种只停留在外在的技术性知识灌输的“教师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缺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变革自我、反思内化的“自我理解”过程。教师并不能因此达到对新课程全面深刻的理解,在此之上的教师应有的“课程意识”与“教学觉醒”也十分有限。一般来说,多数教师会把在新的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事与愿违”的现象或结果归咎于外部环境(如高考政策、学校管理和学生等),而很少去思考自身的内在因素。当今实施新课程的大势是不可逆转的,高考也不可能因此而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不能倚待拖沓,只能顺势而为,只有改变自己,别无他法。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和学习的理论知识,但是,教师了解了某种理论后,并非就能自动地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有学者把教师的理论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所倡导的理论,这种知识教师容易意识到,容易显示出来,它更容易受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但它并不能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类是所采用的理论,这类知识可以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却不容易被意识到,而且不容易受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而是更多地受文化和习惯的影响。这两类知识之间并非是截然分开的,所倡导的理论可以转化为所采用的理论而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

当前高中新课程实施不理想,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忽略了这两类知识的差别,误认为向教师介绍了新课程的理念,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导致教学行为的革新,却不知教师仍在用传统的观念进行教学。教师对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开始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倾向的观点,操作性较差,而旧的教学观念却往往根深蒂固,成为习惯性的做法,这在无形中给新课程理念的采用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而教师本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采用的理论”与“所倡导的理论”之间的不一致。唯有引领教师从新课程的视点展开反思,重新审视“天经地义”的课程实务与“司空见惯”的教学实践,才能激发“课程意识”与“教学觉醒”,从而拓展教学视野,推进改革步伐。

二、搭建教学反思平台

为督促教师形成内省、反思的习惯和技能,克服单一的“课后”反思形式,宜将教学反思引入课堂,在学科教学中开设“反思课”,为教学反思创造条件,搭建新的平台,提升教学反思的功能和效果。

学校应根据各学科教学实际,对反思课的内容、组织形式和课时安排等方面做出明确要求。一般来说,反思课的内容要以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主,重在了解、分析和研究师生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在组织形式上必须由学生来策划和主持,面向所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全面收集整理前段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体验,在学科课代表的主持下,由各组派代表在反思课上进行汇报,开展讨论交流,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发言,不要怕学生触及自己的痛处,课末要以谦虚的姿态,用少量的时间对学生的意见、建议进行总结,并对课堂参与积极有效的学习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学校要设计专门的表格下发到班,并要求学习委员对反思课的内容进行记载,反思课上所反映的问题决不能作为学校考评教师的负面材料,而应把它作为了解教学情况,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素材,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教师的疑虑,把反思课落到实处。在课时安排上,要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进度进行设定,一般来说,周课时较多的学科(如语数外)以每月安排一课时为宜,其他学科以每半期安排一课时为宜,也可视教学的需要适当增加课时,但不能减少。

教学“反思课”作为推进教学反思的新型平台,将教学反思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得以有效落实,其主要功能如下:①将反思课纳入课程课时,保证了教学反思的经常化、制度化和序列化。②将教学反思建立在学情反馈的基础上,保证了教学反思的针对性,即重点解决学生的困难和要求,促进学生学习进步。③反思课由学生主持,是一次对学生做“学习主人”意识的唤醒,对促进教学民主交流、促进教学相长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④保证了教学反思的群体性,可以克服单兵作战的不足,充分发挥师生共同体的群体智慧。一方面,教师通过听评课,可以开展教学反思的交流与研讨;另一方面,将学生作为教学反思的切入点,可以克服教师个体反思的主观性,加强师生互动。⑤反思课的原始记录,是学校了解教学实情的重要渠道,也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素材,可以帮助学校改进和完善管理。

三、建立教学反思制度

当前,高中学校大部分还没有把教学反思纳入教学常规工作中,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教师教学反思缺乏明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反思方面的作为,完全凭靠自己的“觉悟”,而在目前教师职业倦怠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有这种“觉悟”的教师实在是太少,教学反思在学校多数教师看来是一种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东西。倘若学校不从制度层面上来加以规范和要求,就根本无法保证教师进行经常和有效的教学反思,学校推进新课程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对此,学校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反思制度,把教师的教学反思列入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以此来保证教学反思落实到位。

首先,要明确提出教师撰写教学反思的基本要求。叶澜教授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写教学反思要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习惯,教学反思的内容不求多,但要抓住关键问题,从自身因素(思想观念、知识经验和行为习惯等)开始剖析,弄清楚教学问题与自己的关联程度,不回避自己的问题和责任,找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其次,要立足于课堂开展反思。课堂是教师的工作室和实验室,教师的反思应主要围绕课堂教学来进行,坚持一课一反思,学校要把教师的课后反思作为教学检查的必要内容。再次,要从课程设置上保证“反思课”的开设。把“反思课”引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便于形成师生相互反思、共同反思的做法和局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换位和教学相长”。第四,要把教学反思纳入常规教研工作之中。如在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活动中增加教学反思这一内容,在不增加教师工作量的同时,保证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经常性和连续性,将单兵作战变成集体行为,将民间自发的教学反思变成学校组织的常规工作,确保教学反思工作的有序和有效开展。最后,在上述基础之上,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教学反思工作,使教学反思不但促进其自身水平的提高,同时还成为教师工作业绩认可的重要依据,从而不断增强教师的反思动机,不断提高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构建教学反思文化

学校文化是一种内隐的、深层的、无形的力量,但它又时时处处弥漫在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全部过程之中,并决定着学校工作的成效。因此,反思文化建设关系到教学反思工作的开展和效果。正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文化就是社会的传统,或者说是人们“活法的样式”,反思文化就是学校教师是否有反思的习惯和氛围,这关系到教学反思能否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关系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

目前,教学反思文化在校园基本处于缺失状态,教师对含有自我否定意向的教学反思还没有完全接受,对教学反思之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在反思中忽视学生资源,而师道尊严的传统又在无意识中强化了这一现状。因此,学校应积极营造积极、民主、平等、和谐的反思文化氛围,使教师能在教学反思中体验到职业快乐,实现教师的职业追求和价值,进而在内心深处建立对教学反思的高度认可,最终使教学反思成为全体教师的一种工作态度和习惯,成为弥漫于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全程的一种无形的力量,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具体来说,学校除开设反思课外,可以通过组建教学反思沙龙,利用校园网或互联网开辟教学反思论坛,逐步营造健康的反思文化和积极的反思氛围,使教学反思不断被教师所接受和认同。教学沙龙通过平等、自愿的教学反思探讨,可以吸引教师不断参与,培养教师开展教学反思的兴趣和习惯。开放的网络环境,有利于教师排除顾虑,大胆参与教学反思的研讨,暴露真实的问题,解决教学实践中呈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吴国平主编.反思中国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范文8

【关键词】 化学;教学;理念;过程;实验;反思

教学反思也称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当前,新颁布的《国家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主要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及其教学理念,依据化学学科特点,结合我国目前化学教育教学现状和要求,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求反思的层面很多,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1 教学理念上反思

“新课标”要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而本人在教学中注重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

如在讲到乙醛得氢还原为乙醇,得氧氧化为乙酸时,我先引导学生分析上述两过程中乙醛醛基碳原子氧化数的变化,从而与无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统一,使学生真正理解了为什么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得氢是还原、得氧被氧化,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他们终生学习能力。

2 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过程反思包括课前思、课中思、课后思。课前思主要是面对新课程改革,如何突破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法,应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改进教法,优化教法;课中思则是一种难度较大的瞬间反思,它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至于课后思则是教学过程中最常见、内容最广、形式最为多样的一个反思过程,其主要类型有“课时思”即一堂课下来就进行总结思考,写好教学日记,这对第一轮高中教学最为重要;再有为“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一周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进行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接着为“月后思”对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为教学承前启后作必要准备;最后是“期中思”或“期末思”,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分析,通过对考试情况的分析以及与学生座谈等形式对教学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当然还有时间跨度更长的一个学年甚至于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对于宏观反思本人认为要注意与时俱进,使自身教学经验与“新课标”要求进行完美的结合,从而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境界。

3 教学方式上反思

常期以来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育的逻辑和接受逻辑,即教材中的章节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的单元,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无一变动成为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授课方法基本是“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鲜有师生互动,更谈不上激活体悟、启迪智慧、开掘潜能,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新课标”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基于上述要求、本人在高三化学复习阶段、大胆采用先讲授中学化学理论知识即原子结构、电解质、化学平衡、氧化还原等内容、然后在已有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元素化合物的内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还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主体、都得到充分发展。

4 实验方法上反思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学科的发展与化学实验方法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然而,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化学实验方法远未能反映化学学科发展现状,实验方法的单一或陈旧减弱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情和兴趣,一些原本应由化学实验所体现问题却被不严密的思辩和理想化的数学计算所代替,难以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结构、性质、规律的建立主要靠系统的实验研究所得到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实验方法上的创新,在实验安排上将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相融合,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例,或将验证性实验作为探究性实验的一种活动形式等等,事实证明以上做法都大大调动了学生在实验形为中的积极性,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完成实验及分析讨论实验现象和结论等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各种能力。

以上便是本人在高中化学教学反思中的一些探索,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过程,教学反思可以激发教师终生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反思会不断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进自已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因而教学反思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愿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 郭思东.感悟学习的若干思考、《课程、教材、教法》 2004(1)17-19

[2] 刘登学.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中学化学》2003(6)28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范文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变迁进一步加速,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起初受到人们的种种非议,引发了人们的种种思考,但它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成人文化,在某些领域甚至“反哺”成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思想活跃,富于创新,在一些领域,他们往往处于先导地位,这将强有力地影响、“反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种教育中与学生接触最密切,对学生影响最深的,反过来它也同样受大学生文化反哺影响最深,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大学生群体,更应该特别关注“文化反哺”问题。“文化反哺”并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否定,而是表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方法、理念、内容正在向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理念、新内容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原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者反而成为反哺的对象。目前“文化反哺”现象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青年文化对成人文化的反哺确实为成人文化提出了许多新思想和新思路,有许多方式和方法确实值得借鉴。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大学生的“文化反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吸收借鉴其中有益的内容、方式、方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一、“文化反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启示

    “文化反哺”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产物。它可以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提供有益的启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生机与活力。首先,“文化反哺”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片面强调政治功能的观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重视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在当前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强调政治功能必然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文化反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不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原有功能的情况下,立足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不断地思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功能,为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次,“文化反哺”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过于注重单向性“灌输”教育向师生互动的方向转变。“文化反哺”的视野是宽广的、长远的。在“文化反哺”进程中由于交流、交往的加强,使得人们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思想观念更加活跃、自由和开放。当代大学生由于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不固步自封,这样一些新的思维方式、方法可能会在他们中首先产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吸收、借鉴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益的方式和方法,改变学生原有的被动地位,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成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互动的系统。在这一系统当中,原本的受教育者可以转变为教育者,而原本的教育者却可成为受教育者,这就改变了原本单向的文化传承模式,而向双向互动模式转变,这样就形成了学生与教师互相具有双重角色,避免了传统的单向“灌输”的弊端。再次,“文化反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文化反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观念更新、思想自由和开阔,但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看到了青年文化中存在的消极和不成熟的因素,如果不加以及时纠正,将使学生的政治觉悟淡化,价值观形成偏差。此外,人的一生并不是都在学校度过的,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只是学校的教育教学内容。一个人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是伴随人的终生的实践行为,同时社会的发展也要求人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因此,在“文化反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履行道德的习惯,使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标准内化为内在的自觉意识,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政治觉悟,切忌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期行为,树立终生学习的观点。“教育的目标规定着教育的内容,教育内容确定教育途径与措施,教育的途径与措施决定着教育的成效。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一定的观念、理念指导下完成的”。因此,不同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文化反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启示,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文化反哺”背景下组织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用新的眼光与视野审视、考虑问题,要认真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

    二、“文化反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启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思想观点等大多比较空洞和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再加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量不大,知识更新速度慢,使正处于心智发育高峰期,充满了对知识和信息渴求的大学生对于这些行为规定兴趣不浓。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不断变化,不断的发展创新,要与时俱进。由于“文化反哺”不仅仅是一个地域、一个界域、一个民族国家的一种现象,它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得到拓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到丰富,从而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文化反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创新机会。“文化反哺”本身具有开放性,这样就会吸纳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思想,拓宽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使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国门,实现“多元”参照系下的交融与碰撞。因此,在“文化反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放眼于世界,立足于未来,吸纳更多更丰富的内容。随着校际、国际间的交流和网络的高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料的选择不再只局限于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充分利用网络,吸纳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向广度、深度转化。其次“,文化反哺”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丰富的内容。从范围上来讲“,文化反哺”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特别是现代科技迅猛发展中产生的许多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对这些问题加以吸收和利用,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避免空洞的理论式教育,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会与把握思想政治理论的精髓与内涵,从而成为思想素质过硬与人格健全的时代建设者与接班人。高校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能不能为社会发展服务,这些需要社会实践的检验。因此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将学以致用、是否能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作为评判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依据之一。因此“,文化反哺”进程中的网络化、数字化等,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化程度。

    三、“文化反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当下,大学生生活在价值取向多元、信息开放的环境中,他们必然会受到全方位、多渠道的影响。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而片面强调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逆反心理。因此,在“文化反哺”背景下,这种“单一的灌输式”方法,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理解力,使他们的灵魂充满人性的魅力和理性的光辉这方面的作用也是做不到的。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文化反哺”为其提供的新的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化的逐渐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范围在不断扩大,以数字为基础的新兴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不断提升。在“文化反哺”的作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逐渐意识到安于现状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了,因此,他们在“文化反哺”的影响下,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关注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采用渗透的方法。“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强调灌输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思想渗透,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中。”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采用互动交流的方式。由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有较高的政治热情,较强的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要借鉴吸收国际的先进教育方法。“文化反哺”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眼界大开,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内,而开始放眼世界。同时,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学术经验交流更加频繁,其他学科的方法和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方法必然会对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因此,吸收和借鉴这些先进的方法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学生、尊重学生。“文化反哺”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学生的看法,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地位,使他们开始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不再仅仅通过教师获取知识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大大减弱,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逐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正视这一点,更好地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文化反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直接因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一种信息优势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容易树立起威信,得到受教育者的尊重,这样就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文化反哺”的出现,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重要影响。首先,“文化反哺”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地位。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信息的拥有者,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学生受传媒(电视、杂志)影响甚少,教师的传授自然成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直接来源,处于受支配和被动地位。而当前面对新事物和新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往信息优势的地位不复存在了,一方面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超过于他们的师长,不会完全依赖于师长,另一方面现代的信息媒体可以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多方面的渠道,在某些领域教师反而要向学生学习。例如在计算机和网络科技方面,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的一部分人往往了解与掌握有限,远不如学生的水平。其次“,文化反哺”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角色重新定位。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问题,将有助于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一般是教师独享知识,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和受支配的地位,学生的角色也就是认真的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以往思想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0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因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运用系统观点,建立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其责任所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者针对高中化学的特点,探索出一套高效的教学模式,即“引导、归纳、反思”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引导、归纳、反思”教学模式

    1.1引导引导是该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其思想是激发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极大的兴趣,捕获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思想,给学生提供学习该课程的信息、力量和动力。“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学生能不能学好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引导”的成功是学生学好该课程的第一步。引导的好坏,决定着高效教学的好坏,因而,引导的另一个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效教学。引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切入点引导和过程引导。(1)切入点引导。切入点引导主要是教师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而采用问题情景、生活情景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现在的水资源比较不足,而海水中因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工业原料而不能被直接饮用,采用什么化学方法可以既能从海水中提出工业原料,同时又能生产生活或工业用水呢?从而使得学生感觉到学习知识的有用性,进而激发学习热情。(2)过程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步骤等进行引导。是教师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例如针对浓硝酸与铜反应的知识点,可进行如下的思想和方法的引导:氧化铜能否在硝酸中稳定存在?探究硝酸与铜会起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产物?在该反应中,硝酸起到哪些作用?浓硝酸分解会产生什么物质?哪一种分解产物会与铜发生反应写出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归纳归纳法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由个别到普遍”、“由表象到实质”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探索规律、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而化学这个学科,知识点零散、系统和规律性不强,且学生从初三到高中的学习,化学知识跨度大、难学难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面对零碎的化学知识,要确保提高教学效率,进行归纳分类,是教者和学者常用的学习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归纳法是该教育模式的中心环节。高中化学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常用的归纳法主要有类比归纳法、分类归纳法、按序归纳法、体型归纳法等等。例如,教学元素周期规律时,可以先告诉学生该内容主要采用归纳法来进行讲解和学习。然后将1~20号元素和具有代表性的族类元素作为个体,画出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引导学生归纳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最后,再引导学生归纳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让学生在归纳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热情,体会成功,提高自我学习效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学习效率。再如,在复习物质的漂白性时,采用归纳法教学进行总结:(1)HCIO,Na2O2,H2O2,CIO2的漂白原理——氧化性。(2)木炭、明矾的漂白原理——吸附性。(3)SO2的漂白原理——结合性,即与有机色质结合成了无色物质。通过归纳学习,学生既可以知道和了解一些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又可以掌握它们的漂白原理,从而在研究漂白物质的过程中,运用原理,进行创作性的活动。可以说归纳给学生的知识自成系统,多而不乱,一目了然,便于学习和掌握。

    1.3反思反思性教学是由美国学者D?A?舍恩(DonaldA.Schon)在其着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中提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而在“引导、归纳、反思”教学模式中,反思不仅是包括教师对自己知识所授体系的反思,还包括引导学生的对知识有探究思想的反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思。其思想是教师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而培养学生的反思则是教学的最终目标。(1)教师教学的反思。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进行反思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而且在反思的同时,教师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教师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于此同时,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实践,从中获得经验,而这些经验又会促进教学。教师在该模式中的反思主要有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反思。例如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问题的设置是否合理?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能否保证每个学生有尽量多且均等的回答机会?课堂讨论能否有效开展?阅读、活动和练习的指导是否有效?(2)引发学生反思。引发学生反思,是该模式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要交给学生学习化学的思想和方法。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不知该如何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学到知识。因此,引起学生反思的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关键。例如在强弱电解质的课程中,弱电解质的水解平衡方程式CH3COO-+H+CH3COOH,在该反应中,是否应该有H2O参加、可逆符号是否可以用等号代替、如何才能促进水解的进行,如何才能抑制水解的进行等等。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发现;永不停息地去探索、辨析,是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指导思想。也是“引导、归纳、反思”模型教学的最终目标。

    2结果和讨论

    高中化学教育也是一个使得学生能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引导——归纳——反思”教学方法,是符合自然界生物对物质获取的本质规律:引诱——捕获——消化——吸收。通过引导,捕获学生的学心,使学生对化学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能够安心、静心、心无旁骛地学习、探索、发现和提升;通过归纳,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类、巩固,从而能达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掌控的目的;然后,通过反思,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探索、知识重组,从而达到能够重新有所发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1

一、高中政治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1.反思性教学是课程标准的需求

随着我国的课程改革的新一轮开展,传统教学理论与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教育事业进步的需求。高中政治教材内容发生变化,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要求教师利用丰富且灵活的教学方法。但是好的教学方法需要在思考与反思中得出。高中政治学科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教师要在课堂中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大量反思,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建造与学生交流的桥梁。

2.反思性教学是提升教学水平的要求

在新课程标准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是教学的创新点所在。如何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生活化教学内容,是一个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政治教师应当将此作为教学反思的点,通过反思,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在教学准备阶段选择与学生需求最贴近的教学内容。只有不断反思,才能让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形成更科学。

3.反思性教学是提升教师素质的手段

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自我评价的过程。反思性教学活动,就像是教师教学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教师在第一时间发现他们的教学不足,拓宽他们的教学视野,让每一位教师积极追求完美。教师可以在反思中获得实践的重要方法,也可以让自己头脑中的教学理论得以提升。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善于反思,乐于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二、高中政治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落实反思性教学,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教学理论的反思

现阶段实施的教学理论是创新化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育工作者的提高。每一个教学理念,都是大量教学经验的浓缩内容。教学活动能否取得高效益,不仅在于教师教学水平如何,更在于学生的课堂反应如何。高中政治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枯燥性,如果教师利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提高。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政治知识,让学生成为政治学习的主动者。

比如在讲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时候,教师不要在课堂中告诉学生什么才是正确的消费观,而是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消费观,每听到一个新的消费观念,就组织学生讨论,共同探讨正确的消费观,以此提高政治学习内容的吸引力。

2.加强教学行为的反思

逻辑,是影响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具有逻辑能力,自主分析政治知识,会让教学效率快速提升。但是当前的高中政治课堂缺少师生互动,学生智慧潜能的挖掘变成教师的单方面传授。死板的教学方法不仅限制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更会影响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形成。当代高中政治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转变自己的教学身份,做好学生政治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比如在讲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同桌共同讨论政府在哪些方面为人民服务,促进学生开口交流。当学生具有讨论结果时,让学生汇报学习成果,促进师生互动。在反思中优化教学行为,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加强教学过程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要求教师在正确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自己之前的教学行为进行回顾与自主评价,通过反思明确自己的政治教学效益,将教学内容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明确下来。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而不仅仅关注教学结果。多发现局部教学活动的问题,通过每一个局部教学过程的优化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才能让反思性教学模式发挥意义。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2

【关键词】错题 高一学生 反思 化学

高一化学相对于初中的化学来说,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增加,知识的系统性增强,有的学生学起来会觉得吃力,尤其在做题时会出现“屡做屡错”的情况。怎样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错促思,以思促学”,利用“错题”这个优秀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进行反思,提高教学效益。

一、教师利用错题促进学生进行反思的策略

1.营造错题反思的空间。学生做错题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如每次考试卷发下后,给学生一些时间去反思:“怎么错了呢?”“解题的思路是什么样的?”“还有其他的解法么?”……或者让学生相互之间讨论,相互促进反思。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反思情况,可以交流讨论他们反思得出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当学生做错题时,留点反思的空间给学生,相信学生不会让你失望的。

2.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错题反思。在课堂上利用错题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让学生寻找错因。教师应多问几个问题,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设计成几个梯度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如,在学习氯气性质时,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的问题,有的学生只回答生成盐酸,此时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1)若将pH试纸来检验氯水,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动手实验,发现pH试纸边上呈红色,而中间呈白色。

2)为什么中间呈白色?

学生经过思考能够回答出:“被漂白了。”3)那氯水中什么物质将pH试纸漂白了呢?此时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了氯气与水的反应。这样,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剖析了错因,巩固了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反思能力、探究能力。

3.教师整理错题档案,促进学生进行反思。为了充分挖掘错误在教学中的有利因素,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典型错误,分析原因,提出纠正策略,对搜集的典型的、共性的错例再编制成各种形式的练习,进行对比反馈练习,反复强化训练,让学生辨析,提高纠错能力。既提高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反思教学能力,即是师生共同进行有效反思,教学相长的过程。

二、学生利用错题进行反思的措施

1. 反思做错的原因。弄清做错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错误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审题不清、化学知识概念模糊、解题思路错误、基础知识不牢固、计算错误等等。

2.反思解题关键点。对审题不清的情况,在反思时,让学生用笔圈出关键点,如离子共存中,无色、酸性、碱性等,隔一段时间回顾一下,提醒自己做类似的题时要注意这些关键点。

3.反思解题思路。反思解题思路,是进行化学学习活动的核心,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力措施。反思解题思路,思考其考虑是否全面,有无漏洞。在反思解题思路过程中还可以进一步提出质疑,探究问题,巩固化学知识,总结解题规律,有利于学生掌握一类题的解题模式。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突破思维局限,培养创新精神。

例如:物质的量计算是高一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学生初学时困难很大。在学生做错后让学生反思,总结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先物质的量,后其它;先大物质,后小粒子”,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4.反思一题多解。化学题往往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做题后反思,可以比较多种方法的繁简,找出解题的最佳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学习效率。

教师要在学生错题订正时多问一句“哪位同学有不同的解法?”引导学生反思一题多解,让学生尝试探索多种方法解题,这不仅让学生更深地理解和掌握问题,还能培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5.反思一题多变。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我们也发现有这样的现象:类似的题,我们做过讲过,但学生还是做错。这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变的错题反思。学生在思考变式后的解题方法和答案后,很容易就总结出类似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规律。

6. 反思试题的深度和广度。化学考试时不会考完全一模一样的原题,近年来化学试题越来越突出考查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因而,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注意训练学生错题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以求查漏补缺,固本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