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

时间:2023-01-19 01:44:38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范文1

【关键词】中考历史复习提纲设计历史复习提纲使用

包头市将历史学科作为中考的考试科目以来,引起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重视。对于历史学科在中考中分值小、内容多、复习时间紧的特点,做好历史中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必要。我就教学中的摸索,针对复习提纲在中考历史复习中的运用谈点自己粗略的看法。

通过对这几年中考历史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考历史考试绝非死记硬背就可以拿高分,而是分层次进行三个维度的考查,包括知识与能力的考查、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中考备考中做大量的工作。

在实践摸索中我认为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有效的使用复习提纲,对提高中考历史的复习效率非常有效。因为时间有限,用提纲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对历史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把握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这种复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课上听课有依托,课下复习有笔记,有利于学生更有效的听课和复习,可以说一举多得。但是要设计好提纲、使用好提纲也绝非易事,需要下一番功夫。下面我就提纲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作简单的阐述。

一、设计好提纲是前提

1、立足课标,研读考纲

在初中历史教学和中考历史命题中,都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中考说明为大纲,因此,老师在设计复习提纲前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细读考试说明,这样才能在设计复习提纲时按照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的教学要求有效地把握好考点,找准方向,才能对课程标准中涉及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哪些是要求学生理解的内容,哪些是要求学生运用的内容,做到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设计的复习提纲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在老师掌握课程标准的情况下,也应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所以在设计复习提纲时先将课程标准的相关知识点的清单列出,使学生在复习中对所考查的知识点了然于胸,增强学生复习的目标性,增强复习效果。

2、立足基础知识是关键

按考试说明中中考历史试题的难中易比例为 2 :5 :3 ,从中可以看出中考试题体现出的基础性原则,所以在中考历史复习中基础知识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在设计中考历史复习提纲时要立足基础知识。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的设计中要按照三个维度的教学要求去设计,尤其对识记和理解的内容要做细致的分析设计。比如九年级下册“文艺复兴”一节内容我作如下设计:

1)、(理解)了解文艺复兴的史实,认识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课本P2-3)

简况

①时间:__

②背景:___扼杀人性

③兴起国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___

④传播: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几乎蔓延到__所有的国家。

⑤主要内容: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___

⑥实质:___

⑦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___,将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启示:①思想进步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②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识记)文艺复兴的先驱:__(1265―1321,)意大利,代表作品

《___》被认为是欧洲___的标志。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指的是___)

2)、(识记)知道达?芬奇、莎士比亚的作品(课本P4--6)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被称为___ 。代表作是《___》和《___》。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文学巨匠,其作品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四大悲剧:

《___》、《___》、《___》、《___》。

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清晰准确的把握文艺复新的相关知识点,记忆时也比较直观明了。

3、知识整合要重视

在中考中历史考查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四部分,内容很多很细,为了避免学生在复习中的盲目性,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提纲时重视对知识的整合,通过整合使学生能清晰明了的掌握基础知识。

在知识的整合过程中采用单元线索的方法,即以单元知识为框架进行整合,在复习提纲的前面列出本单元的线索,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形成初步的整体认识。比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和动荡》列出如下的框架:

生产力发展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近代社会确立

工业革命 对外扩张民族解放运动 近代社会

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国际工人运动 的动荡

然后在单元知识框架下对每一个知识点做具体的整合,可以从时间、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整合。

当然在设计单元知识框架时,还要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一定的扩展,或横向的,或纵向的。在提纲中通过对知识纵横对比的设计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以填空形式设计提纲

在设计提纲时有一个误区,就是老师把提纲完全设计好拿给学生使用,如果这样容易抹杀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尤其对于一些学困生,会影响教学效果。所以为了调动复习课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好采用填空的形式,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眼、脑、耳、嘴、手,从看、想、听、说、写几方面强化对提纲的把握,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也就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5、精练习题别放松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必须通过练才能体现出来,但是由于提纲篇幅的限制,我认为应该在复习提纲的最后面针对相关知识点有选择的设计练习题,一定要把握少而精的原则,才能做到高效减负。通过设计习题既可以对前面提纲中的基础知识点做巩固练习,也可以做相关的拓展分析或总结,或者在提纲的最后面介绍一些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二、提纲在课堂运用

复习提纲设计好之后关键在于课堂上的运用,只有应用到课堂上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价值。

老师在讲解提纲时要把握好度,既不能完全照着提纲宣读,因为照本宣科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反而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影响教学效果,也不能对提纲知识点做过多的分析讲解,因为分析过多对初中学生来说,会增加学习负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复习提纲为依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即为学生“授之以渔”。

在课堂上要努力构建和谐、有亲和力的氛围,学生在轻松不压抑的氛围下才会敢说、敢问、敢讨论,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出复习提纲的效用,做到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有效评价。

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我也是初步开始尝试使用提纲复习法,对提纲的设计和使用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以上的阐述只是个人的一点粗略见解,而且还存在许多瑕疵,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这一方法。

参考资料

[1]《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包头市中考说明(历史学科)》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范文2

一、教材和《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三者的关系

国家教学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公布中高考范围。1992年以前,中高考命题只以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为依据。1992年6月,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第一次制定了《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对知识考查的范围和能力考查的要求都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是复习和考试的依据。历史复习如何正确处理教材和《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三者的关系呢?

1.以纲为纲

这个“纲”是指以《考试说明》为纲。要求教师:(1)深入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认识其基本特点,熟悉内容,认准考试目标,把握教学方向。(2)依据《考试说明》,对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在教学中向学生说明考试内容,排除考试要求以外的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3)重点研究《考试说明》中四类能力要求,一方面把各项能力要求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在设计习题时加强能力要求,在讲评练习时结合能力要求,使学生准确理解各项能力要求的实质和水平层次。

2.以本为本

这个“本”是指以教材为本,尽管《考试说明》上说:“不应当拘泥于某一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如果不以教材为本,师生在历史复习中就会无所适从。因此要求教师:(1)依据《考试说明》,按纲目顺序,逐个推开,逐一覆盖,不留任何死角,不搞跳跃式教学,引导学生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这是教好、学好、考好的第一要素。(2)适当拓宽知识面,提供一些与教材密切结合的新材料、新问题,创设一些新情境,以便使学生对《教学大纲》的不同表述尽快适应。

二、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教材是教学与复习的依据,离开了教材,复习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流。复习资料则是教材的补充,一本好的资料,既可启发学生学习,也可以启发教学。因此,教材与复习资料之间是相辅相成,不能偏废。我们提倡:

1.历史复习的全过程都要“滚”课本

手不离本,读不离本,讲不离本,练不离本,能力这个半径始终围绕“本”这个圆心旋转。

2.要提高高考质量,还必须配置一些好的资料进行复习与训练

复习资料精一些好还是广一些好?师生应有所别。对教师而言,应博览群书,吸取多本资料中的精华,加以提炼,以充实复习教学内容,手头的资料应适当多一些。对学生而言,资料太多并非好事,因为总复习阶段学生头绪多,任务重,参阅过多的资料不利于减轻过重的负担,不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因此,教师应自制资料卡片,积累资料,并及时掌握新书出版信息,为学生选订一份行之有效的复习资料。

三、重点、难点与知识面的关系

复习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但在复习中只注意“点”,而不注意“面”,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中高考命题可不受覆盖面的过多限制,但为使中高考对中学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命题还是要适当考虑知识覆盖面的,这就对复习面的铺开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提倡:

1.注意复习的广度

对教科书上的每一知识应逐一学习,特别要重视那些易为人们所疏忽的所谓“非重点内容”。在每单元复习结束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用列表或图示的方法列出该单元的知识结构网络。测试题的编制也应在突出重点与难点的基础上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并尽可能涉及各个知识点。

2.注意对重点的复习和难点的突破

为切实提高复习效率,复习工作在照顾全面的同时,必须克服事无巨细的平均用力的做法,高度突出重点,必须从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去剖析某个重点,不遗余力地讲深挖透,直至揭示其内核和本质。而达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就必须突破包围重点的难点,这也是历史学科特点本身所决定的。

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的关系

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既要考查考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要注意考查历史学科能力,并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等思想教育内容于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之中,因此我们提倡:历史教学必须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渗透思想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狠抓基础知识教育

历史高考越来越重视学科能力的考查,但是有必要指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强调注重能力,并不意味着轻视知识。相反,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为此,我们要下工夫抓好打基础的工作。但是,再现历史知识决不能仅仅看做是孤立的、机械的死记硬背,而应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2.突出对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要求教师:(1)始终把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之中。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之中,即把能力培养考虑到每节课中去,从第一轮复习开始就要做到不仅使知识到位,同时力争能力到位,到第二轮复习时再纵横联系,深化教材,形成立体型复习,到第三轮复习时在原有基础上综合提高,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比较和论证的能力。(2)加强历史理论和历史概念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史实典型,有意识地灌输、补充、讲解有关哲学理论和史学理论的观点、方法,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观点分析历史现象,解释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

3.渗透思想教育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范文3

1按层次复习,逐步到位

复习应该多轮反复,按不同层次确定不同的目标全面系统地复习,拓宽知识,夯实基础。

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课本逐册、逐章、逐节全面复习,复习进度慢一点,步子稳一点,要求细一点,落实具体一点但要注意不要搞成上新课。复习不是简单知识的重复,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示出这节课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老师教学时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即讲课时要语言精炼,线索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和空间概念明确;多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多让学生分析、发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每章每节的基础知识做到人人过关。

复习要综合,有跨度,有比较,有重点,既抓纵向线索,又抓横向联系,分门别类,在同中找异,异中求同,适当组合。在评价人物、综述事件、观点运用、材料分析等方面,理清线索,把点、线、面上的知识贯穿起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构建知识网络,获求规律性的认识。

这一阶段的复习,一方面进行综合复习,查漏补缺,突出重点知识。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点广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另一方面要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练题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练题形式要多样化,包括课堂的口头回答、书面作业、单元检测、月考等,但不要搞成题海战术。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培养。

2读、讲、练、评、相结合,环环扣紧

“读”是基础。要强调学生反复读记,多次重复,提高课本利用率,不断同遗忘作斗争。:重点记忆,准确无误;理解记忆,左右逢源;联想记忆,举一反三。

“讲”是关键。教师为主导,“导”就是引,“引”就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讲。抓历史走向,抓前后照应,讲清历史事件始末,一个人物,一个事件,一个过程,在某一章节了结,顺势追问反溯,把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如把孙中山各个时期活动加以整理,列成专题讲给学生。除此之外,我还列了一系列专题,如西方列强的侵华专题、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专题、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专题、科技革命专题、专题等等。抓关键、抓重点。主要是抓住“转折点”、“新阶段”、“第一次”、“开始”、“开端”、“性质”、“标志”等。抓深入、抓疑点,明知故问,有意设疑,多问几个“为什么”。

“练”是巩固,也是应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训练他们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是提高。每次练习、测试之后,都应重视讲评,质量是靠练和评得出来的。在评的过程中,主要是评出方法,评出信心,教会学生审题、解题技巧,不断自我完善。

3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联系乡土

学习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的,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留心也可以学到历史知识。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把握现实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并把它们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认识和分析它们。热点问题体现了历史试题的开放性和时代气息。

近年来中考并不回避热点问题的考查,在考前复习和训练中一定要多加注意,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联系现实进行总结复习。例如,关于台湾“公投”,要能结合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统一是人心所向,历史所趋,“公投”是违背人心,违背历史,必以失败收场。解决的途径是实行“一国两制”。

此外,作为考生,也要对自己的家乡历史特别关注,能够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4仔细研究考纲

考纲是中考的重要指导用书,复习时要紧扣考纲,研究考纲,有的放矢。在复习时,要认真阅读和对照考纲上的内容,按照考察水平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安排复习,考纲上没有的内容不是考试的内容,可以不复习或只作一般了解。

考纲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要从中了解考试范围、内容、形式、题型及其要求等情况,结合近几年来中考试题,把握考试命题方向、难易程度,选择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题型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5注意学科间的渗透

学科间的渗透是近年来中考考试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这不仅是对学生基本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考察,也是对教师综合业务素质的考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专,而且要博,要想达到既专又博,平时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在教学中也要给学生提到,并进行专项训练。学科之间的综合考试常见的有历史与语文(如材料分析题、问答题对材料的阅读与分析、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与政治(如时政热点的考查)、历史与地理(如填图题、识图题的考查)、历史与数学及自然科学(如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历史图表数据的分析)等学科的综合渗透。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学科综合意识,基础知识扎实,思路开阔,在训练过程中多从学科联系方面去锻炼思维能力。例如,在复习“郑和下西洋”时,要学生弄清郑和下西洋经过的海域、最远到达地的地理位置等;在复习“世界格局的新变化”时,引导学生分析和平与发展的辨证关系,这反映了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的渗透。

6沉着应考,留意细节

首先,开卷考试首先要有“卷”。现在一些同学缺失了初一、初二的教材,不仅降低了上课的听课效率,也对中考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把书备齐是第一步!在考前应准备好所有的教材和打算带到考场的资料,避免在考前发现遗忘后惊慌失措。

其次,认真审题,科学分析。拿到试卷后简单的浏览,选择比较得心应手的一份先做,看到题目后,不要急于翻书开卷,先要有层次的审题。尤其是图表题,要先仔细观察图、表的形状、注释、标题、说明等,结合问题找出相关有效信息,综合所有信息后,认真思考后,找到并结合课本出处,依据题目要求作答案。对于选择、判断、材料、问答等题型,要仔细阅读,抓住关键词语,忽略无效信息,将关键词综合分析,结合课本内容,理清思路。对于一些与平时练习时比较接近的题目,千万不要以为可以照搬原题答案,盲目抄袭,要独立思考,找出区别与联系,当然也可以借鉴有用的部分,加深自己的理解。

另外还要注意时间,任何一门课不能超过一个小时,以免影响下一科。遇到难题及时查阅课本并思考,如果短时间内没有答案就先做后面的,不要因为一道题耽误太多时间和精力。

最后,做完一定要检查,避免出现漏题。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范文4

一、“看、讲、写、练”复习的应用

高中文科班的历史复习课,大体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打基础。如何上好这一阶段的课,是每位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看”是指学生看书,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列出一章的信号提纲,根据信号提纲,记忆基础知识。“讲”即在学生初步熟悉一章内容的基础上聆听老师讲授,使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获得明确的历史概念。教师在讲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突出重点和难点;2.要讲带有规律性的、前连后挂的内容,理顺知识的层次结构; 3.可能出现的各种题型。“写”即教师在黑板上将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的信号提纲写出来。信号提纲应反映: 1.本章或本节的前后顺序; 2.各信号的内在联系; 3.重点要求简单明了,既不丢失要点,又要有系统性。“练”即在完成三个环节之后。为了强化记忆,以教师拟出的练习题为中心进行操练。一堂课、一个单元的效果如何,一般要在此环节经受检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有目的、有压力地进行自觉复习;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接受从学生那里反馈来的信息,了解学生知识上的漏洞,以便及时查缺补漏。

二、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全面复习

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对中学课本就要掌握透彻。不管是课文目录、年表、地图,还是正文、注释、插图,都要认真熟读,准确把握,千万不可孤注一掷地猜题、押题。应先统观全局,勾划出历史知识的基本轮廊,然后在复习单元、章节内容时,弄清其在整体中的位置,把片断的内容纳入历史知识体系之中。历史事件可分成原因、背景、内容、过程、表现、结果、意义、影响。对构成历史基础史实的人物、地点、时间等应重点记忆,反复巩固。只有这样,才能以基础取胜,靠苦战过关。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高三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高中历史复习时,教师要善于选择复习材料,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的欲望,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自主质疑,对历史问题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寻求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识。如为使学生对早期资产阶段革命的特点有一个科学认识,在复习完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确立君主立宪制而结束,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保守性,请谈谈你的看法?”问题提出以后,同学们围绕如何评价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使命到底是什么等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甚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四、归纳整理,把握规律,抓住特征

为了做好灵活性、考能力且富有立体感的题型,在高考历史复习时,教师要敢于打破教材的章节体系,以各种方式把同类问题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归类串联,整理成知识网络。即弄清不同类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这有助于把握其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再把古今中外容易混淆的史实进行分析比较,弄清此事物与彼事物的本质区别。

五、认真分析,掌握技巧

对历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有关知识要抓实、抓全。对重点知识,具有共性和启发性的内容,要进行加工整理,组合重构,纵横贯穿,有序贮存。要善于从众多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加以总结、比较,得出正确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在教学中力争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逻辑性等。在高考历史复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将历史问题中的信息、情境、内涵等加以鉴别、归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加以分析,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说明 、论证。不仅如此,还要求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加以分析和评价,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如对秦始皇的评价,应从他所处的时代来看待他,分析他的功与过。

历史的领域是广泛的、综合性的。它叙述和分析了人类的各个领域中追求和奋斗的活动,从社会、政治、科技、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研究家庭、团体、国家、民族及世界上的各种人。对上述五个方面人类活动的分析,要注意把它们放在历史的时间和地理位置上考虑。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范文5

阅读能力;问题情境;思维能力;

发展线索;学习重点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5—0079—01

从现代教学论的角度来看,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参与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断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一、编写学习提纲

阅读历史教材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是历史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教材时容易遇到很多困难,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把握不住教材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把传授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及提纲导读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并让他们尝试编写学习提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逐渐学会了模仿教师编写学习提纲。在此基础上,我给他们提供了更多自编学习提纲的机会。如,学习新课前,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编写学习提纲。学完一个单元后,则让他们编写该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纲,并引导其概括出历史发展阶段的本质特征。学生若想编写出科学的学习提纲,首先,必须认真阅读教材,要把握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明确它们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其次,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归纳与概括,以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然后,在掌握了编写知识点的方法后,可运用这种方法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的知识结构提纲,并归纳出这些历史现象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最后,尝试编写复习提纲,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二、创设问题情境

历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部分学生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缺乏学习历史的内驱力。他们认为历史是一门记忆性的学科,只要死记硬背即可,并不需要进行思考和理解。为此,教师应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贯通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各种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疑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要引导学生从具体史实入手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出某种结论,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如,在讲有关“美国内战”的内容时,教师可这样设疑:20世纪80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表明,在美国建国以来四十多任总统中,最受美国人民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之家的林肯为何在美国人民心中有如此高的威望呢?大家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吗?林肯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那么这部书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与结果如何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进行分析、概括和评价,能够启迪他们的思维,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范文6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0年),较之l992年试用版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变化。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史”与“论”的关系的阐述,即是其中之一。试用版大纲的提法是,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新大纲修订为“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教学大纲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深入学习和研究新大纲,并将其时代精神和科学性在教学中加以体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快教改步伐是极其重要的。对新大纲中关于史与论关系的重新阐述,我有以下理解:原大纲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的提法,未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很容易忽视其中一方,或忽视史实依据空谈理论,或史与论脱节,随意得出结论,任意运用原理及方法论来解释历史现象。新大纲着重指出,要坚持历史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贯彻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在此特别需要理解“论从史出”的含义,即实事求是,依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得出相应的结论。教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也就是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以论御史”,也是与史实紧密结合的(史论结合),是论从史出的科学史观的体现,即: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就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论成果;二是它可以解释历史现象,研究历史规律,而并非将历史“为我所用”。

领会了新大纲“论从史出”的含义,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呢?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要使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史实。初中学生了解、认识历史的主要载体是教材,教材中关于史实的内容有以下几类:

1、文字。文字表述是教材的主干。初中历史教材中关于史实的阐述是依据历史学的基础知识、初中生的认知规律编写的。其特点是,按时间顺序叙述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历史概念、人物、重大事件等等,语言浅显易懂,线索清晰,体系完整。1992年教材改革以来实行的大小字分述法,以小字辅助大字内容,更适合教与学双方使用教材。

2、插图。插图有彩图、黑白图、照片几种。为说明文字内容而编入的直观材料,有历史照片,有画家描绘的历史场景,也有表现史实的漫画等等。插图反映了历史现象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观看插图也是获得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

3、地图。实际上历史地图也属于教材插图,为了认识其独特作用在此将其独立分类,作为教师研究教材的一个专门方面。历史地图反映了历史现象的时空变化,如古今地名异同,陆路、水路的变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范围等。教学中需要有相当多的时间来讲解地图。

4、图表。图表包括数据资料图表、线索表、大事年表、章节知识结构等等,也是辅助文字内容的,既概括了文字,又说明了文字,是史实的一种表述形式。

5、史料。现行的历史教材借鉴了外国、港台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方法,提供了一定量的原始资料,供教学中研究。学生接触这些第一手材料,更能清楚历史知识的来源,了解先人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

学生掌握了上述几类史实内容,可以说就具备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当然,教学中需要对这些内容加以拓展,扩大知识面,如适量补充图片、地图、史料,深入讲解重点内容。

除了以上几类史实内容外,教材以外的多种内容与形式的史实来源,也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信息源。目前常用的信息源有以下几种:

1、时政资料。当代的时事政治资料是史料的补充和再积累。报刊、影视新闻的内容可以广泛用于历史教学。如香港、澳门回归事件,都是历史现象的延续与补充。教师积累时政资料,并充分运用到中国史、世界史教学之中,效果相当好。

2、调查报告。除去专家、学者的调查报告可以用作史实的印证与说明外,师生自己动手获得的调查报告,对学习历史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如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反映的是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变化。

3、文物、遗迹。出土文物、历史遗迹,都是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展示。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是认识历史的良好途径。介绍重大考古发现成果,是对教材内容的重要补充。

4、网络信息。师生从网络上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目前已被广泛运用,并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网上信息快捷、海量,易于存储和交流,能扩展视野,丰富教学内容,是历史教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最新途径。

上述各类“史”的来源,只要教师备课时充分掌握和理解,并采用不拘一格的手段和方法来教学,就能使学生掌握好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然而,了解史实只是历史教学第一层次的目标,更高的层次是使学生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具备人文素养。因此,按照新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即具备历史思维的能力,是历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论从史出”在教学中大致有以下步骤:

1、研读史料。这里所说的史料是广义的,不仅是指第一手资料,也包括后人记载的史实。研读的方式是多样的,它的过程包括搜集材料、排除阅读障碍、理解内容。

2、辨析史料。大量的材料要经过辨析真伪才能被运用,这种史学特有的方法往往要求教师首先掌握和实施,在备课中要潜心研究,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它主要包括文献、实物材料的反复印证,计算年代,识别运用各种图表等等。

3、提取信息。这一过程是经过分析、综合、概括,将有用而又有信的材料提取出来,作为最基本的史实论据。

4、论从史出。应当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历史现象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结论。

历史的结论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譬如对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等重大史事,都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即历史背景来认识其性质、影响、意义。对史实的评价不能片面、狭隘,不能主观臆断。因此,“论从史出”并非简单的一句话,它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水平,要求学生具有历史思维的能力。

虽然一般认为,初中生学习历史只要达到了解历史(知道“是什么”)的目的即可,高中生才需要达到认识历史(知道“为什么”)的层次,但是新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对有关的历史问题进行简要的评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初中阶段也要进行相应年龄段的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内容、途径、手段、方法非常之多,有两点我认为是要特别考虑的。

1、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教师采用丰富的手段、方法,使枯燥的史实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乐于学习、易于掌握,这是我们多年实践并已取得成效的探索。今后,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这种探索还将继续下去。

2、让学生学会像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这种“论从史出”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体现学生主体性、实现自主性学习的过程,是新教育观的要求,它对教师素质、能力的要求更高。

首先,它要求教师给学生创造民主的氛围,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勇于思考,充分发挥想象力。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范文7

一、如何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中考总复习教学应以《历史新课程标准》、省颁《考试大纲》为指导思想,以历史教材为依据,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这就要求老师们不但要吃透课标和考纲的要求,还要结合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和质检试卷,围绕今年的重点、热点问题和易错易混点,确实落实好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

(一)吃透课标和考纲的要求

明确每一单元的考查要求,各单元中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哪些是不必掌握的?哪些部分属于基础知识?哪些是理解和运用部分的内容?我们该理解、深化、拓展到什么程度等等。

老师们在进行中考总复习教学和复习指导时往往会“不放心”,主要是对省颁中考考纲不放心,教学时拼命拓展、延伸、深化、挖掘等等,给学生加工加料,生怕漏了什么,到时中考万一考到怎么办。所以,这里就涉及到如何依据课标和考纲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

(1)中考复习应扣紧考纲,不要增加内容。例如:世界近代史第二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考纲要求是:“知道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史实,了解蒸汽机的作用。理解 简述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铁路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那么,课本上的其他内容,如:“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工业革命的影响”等等都不必掌握。

(2)老师要对考纲要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对考纲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的把握要精准,这样才能确定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我们将中国古代史第一、第二单元定为一个课时,(考纲要求是: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知道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 记住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西周的分封制。理解:通过商鞅变法的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商鞅变法(了解变法的背景、重点掌握变法的内容和作用),并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当然,商鞅变法2011年才考过大题,今年我们主要研究的是选择题和改错题的考法,因此对变法内容的理解、深化及易错易混点的落实尤为重要。这两个单元的其它内容只要掌握基本史实即可。

(二)结合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和质检试卷

中考试卷和市质检试卷往往反映今年中考的导向,教师应特别关注和重视。如去年中国古代史部分,我们推断二个点比较容易出大题:一是孔子,去年的考纲对这一知识点的要求提高;二是商鞅变法,内容重要,但近年没出过大题。结果,去年市质检考孔子,中考考商鞅变法。今年建议关注人物评价方面的问题。

(三)围绕今年的重点、热点问题和易错易混点

本单元的易错易混点是 “黄帝”与“皇帝”不同;夏朝的第一位王是禹,不是启,获得世袭的是启;秦国与秦朝的区别、商鞅的“鞅”易错。

历史学习应该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历史学习中要重视将历史知识与社会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注意的时政热点可以是一定时期内值得关注的事情,也可以是一年甚至近期的事件。复习中要重视历史事件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关心社会,做到学以致用。关注与现实社会有关联的知识点,如维护国家统一问题、“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问题、建立创新型国家问题、日本右翼势力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改革开放问题、中共十的召开等。环境问题、金融危机、中日建交40周年、尼克松访华40周年及其它周年的知识点,闽西历史还有有古田会议、八一建军等。这样将学习的重点与时事热点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历史学习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对事件深层次的探究,提高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构建知识框架(串线索)

(一)结合课本目录,搭建粗线条框架,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每一历史阶段的主干知识;(形成高度)

如:中国古代史可按社会发展历程及朝代顺序,围绕考纲要求串线索。具体来说,例如:奴隶社会的朝代主要有夏(形成)—商(发展)—西周(繁荣)—春秋(瓦解),每个朝代的主干知识可以加以串讲和细化,也可以有学生自己找出,由学生讲,另一位学生纠错或补充。

又如:中国近代史,可以按目录进行专题式串讲。如“侵略与反抗”专题,我们可以用表格的方式进行列举和对比,教学效果很好。

(二)围绕考纲,串讲重要知识点,构建小框架;(挖掘深度)

如世界近代史关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分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共同原因、时间、领导人、主要历史事件、主要文献及其作用等),和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等),我们可以用年代轴和表格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构建小框架,同时对中考容易考大题的考点进行小切口、深分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如何如何指导学生答题?

(一)指导答题方法

中考复习的效果最后要反映在答题上,必要的练习可以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换。训练必须有的放矢,反对题海战术,要选择内容新颖、覆盖面宽、设问巧、质量高、具有典型性的试题进行必要的训练;练习应着重于解题思路的剖析、答题技巧的领悟、答题规范性的养成。虽然不同试题具有不同的答题方法,但都讲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练习和考试中都应注意审题、解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审题过程中,要审题型和要求、审关键词、审时空范围,然后确定解答思路和答题方法,有的答题思路是有方法可循的,例如:材料分析题设问的方式往往会表现为三种方式:第一种“根据材料,回答……”该题答案一般来自材料,教师可指导学生如何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二种“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题目的答案部分来自材料部分来自课本(所学知识);第三种,“不写根据材料,也不写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提出问题”,这种题目的答案往往来自课本(所学知识)或学生的人生体验。

(二)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范文8

初中毕业生历史课程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考试,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方面所达到水平的重要环节。加之历史学科中考内容多、复习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做好新形势下新课程历史中考复习工作,提高复习效率十分必要。本人就新形势下做好新课程历史中考复习谈几点策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复习策略 ;基础;强化训练;关注热点;政史结合

一: 加强训练,夯实基础-------第一轮复习

侧重基础,理、背、思、讲、练五步紧密结合。

理:就是师生共同整理历史线索。由于历史新教材是以课为单位编写的,所以在这个复习阶段要依据教科书逐册、逐章、逐节进行全面复习,但是,要注意这不是上新课。也就是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示出这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主要就是让学生明确无误的了解每一单元、每一课时必须要掌握的基础和重要历史概念.

背:就是背诵基本知识点,“理”是复习的开端和前提,“背”是复习的基础和关键。我们以填空的方式将课文主要知识点展现出来,印发给学生填写记忆。

思:运用简单的历史材料进行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重点引起学生对重大事件、历史概念的注意。

讲:“思”是“讲”的铺垫,“讲”是“思”的落实,就是针对学生“思”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教学法突出一个“精”字:即讲课时要线索清楚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讲的过程要讲清,讲透,而且要讲的有趣味性,不仅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练:就是紧跟做练习。目的在于巩固学生“背”“思”“讲”的基本知识,要做到难易适中、基本的知识、概念、观点基本掌握。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一章一节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做到大面积过关。

第一轮复习主要以每单元的每一课时为主,偏重于“点”的掌握(如基本时间标志、重大历史事件)对于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的掌握,不做过高要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抓住重点,为下一步复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精选习题,综合运用强化训练――第二轮的复习

要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点、线成面,做到点实,线清,面广,要求师生将已基本掌握的教科书内容前后上下、东西南北贯通起来,构建知识网络,获求规律性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即有助于学生把握问题的内在联系,又更加踏实的掌握了知识要点。九年级复习任务重,时间紧,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根据考纲,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写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训练分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每次训练下来要及时阅卷分析总结,全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与学生交谈,课堂上要集中评讲。不仅评讲正确答案,更重要地是交给学生审题、解题的方法。

三:关注热点,政史结合――第三轮复习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是新课改的重要精神之一,也是近几年来中考历史试题命题方向。因此在复习时,学生要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平时多注意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培养信息探索的能力,开拓思维,历史学习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应该寻找适合的切入点,特别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历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现实,关注现实,服务社会。在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将历史知识与社会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注意的时政热点可以是一定时期内值得关注的事情,也可以是一年甚至近期的事件。复习中要重视历史事件与现实的结合,注意历史的时代性,重视历史的史鉴作用。把握时代脉搏,关心社会,做到学以致用。如聚焦,反对行径、维护国家统一问题;“三农”问题;改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科学的发展观问题;靖国神社问题;战争赔偿问题;经济全球化问题。涉及周年的知识点,如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等。这样将学习的重点与时事的热点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对事件深层次的探究,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认识和分析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四:全面演练,教授方法,提升能力――第四轮复习

这一轮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熟悉中考题型,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题能力,轻松迎接中考。

通常,从学生答题角度来看存在着审题不细,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题不全面的情况。因此,从第三轮复习中一开始就要严格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题与答题习惯,尽可能减少失分的现象。

培养能力,除记忆力外,主要是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鉴于如北,在复习的后阶段中,要进行强化训练,要抓住中心,以点带面。教学中要有整体教学的观念,重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图示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完整的系统性、简明的直观性、较强的思维开放性和可行的实践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正和历史总复习要求相一致,在初三历史总复习中大量采用图示教学,可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要在复习教学中注意学习方法的点拔,解题思路的分析,学习规律的总结。要运用专题复习法,多归纳比较,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避免基本概念和史实的混淆。以问题为中心梳理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应在专题之下设计问题,以问题为中心梳理知识,将古今中外相关的知识按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内在的联系统一于一个系统之中。

综上所述,初三历史复习应该紧扣考纲,以课为本、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结合时政、归纳技巧,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应对新形势下的新课程历史中考,赢得历史中考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范文9

回顾杭州党史二卷纲目的形成过程,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从而确保二卷写作的顺利进行。

第一,时经事纬,关注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各大历史阶段中重大历史事件推进的波段性。

党史二卷编章节目四层结构的划分应以何为标准?在总体上做到时经事纬的原则下,我认为应关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各个历史阶段中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波段性。

杭州党史二卷共分5编24章68节260目。对前7年的内容,我们采用了前3后4两编的形式,主要理由就是基于对其是同一历史时期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判断。我们认为,虽然总体而言前7年是开展新民主主义建设、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但仍可以因建设主题的不同而划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前三年是围绕政权建设和经济恢复为主题,后4年是以实现社会制度的过渡为主题。这样划分,与此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基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展“”和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转移三个不同历史主题而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是一脉相承的。

在章的设定上,同样要体现各个历史时期内历史事件推进的波段性,如在第一编中,党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建立新政权与恢复国民经济而展开的,就此根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断推进的程度,我们将这一历史时期划分为4章,其对应的历史波段是:建立政权、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同样,在第三编中,我们根据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阶段性,其中既有成功的时期,也有经受的挫折,更有对挫折的调整与提高。既有经济的发展,也有政治运动冲击,从而将这一历史时期划分为经济建设的良好开端、整风反右、与、纠“左”与继续、国民经济的调整与进一步发展等若干波段,从而依此设立各章。

同样,在节、目的设置上,也要尽可能地体现各具体历史事件的阶段性,如,农业合作化运动从第一编中初步发展内容中的互助组、初级社的试办,到第二编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深入内容中的初级社的快速发展、巩固提高和高级社的试办,再到第二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内容中高级社的普遍建立。镇反运动一节中,对应运动的三个阶段而设立三个目的做法,都是对历史事件发展的阶段性认识的结果。

坚持时经事纬,关注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历史事件的波段性,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容易理清纷繁复杂的历史脉络,而且也能使地方党史在总体结构上保持与全国党史、全省党史的一致性,避免在写作上走大的弯路。

第二,关注整体性推进原则的体现。在纲目设计阶段就力诫以后专题性写作问题的出现。同时要尽可能做到前后呼应,保持历史事件记载的完整性。

整体性推进,是正史写作中一条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在记载历史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中,必须与所处的历史阶段保持一致,而不能一味追求历史事件叙述的完整性。对此,我们在纲目设计中采取了两个做法来兼顾整体推进与叙事完整。

首先,坚持整体推进原则,坚决按照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对一些跨时期、跨阶段的历史事件进行分编、分章、分节的记载,力诫专题性写作问题的出现。如,农业学大寨是个从上世纪60年上半期至70年代末的长期运动,在党史中也是一个重要的专题研究对象,如何记载?我们从研究中发现,同样是农业学大寨运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其主题与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前的农业学大寨,主要是学寨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上世纪60年代上半期学先进活动的内容之一;“”前期“政治挂帅”的农业学大寨和上世纪70年上半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中的农业学大寨,在学习主题和表现形式上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别;“”末至改革开放初,以建设大寨县为主题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则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各级党委、政府促进农业生产的一个抓手与平台(那个年代是口号)。因此,我们在二卷纲目中,就据此设置了相应的节、目,在写作中作分别记载,避免出现二卷中的农业学大寨专题。同样的情况还有许多,如,跨第一、二编内容的三大改造、第三编中跨不同阶段的农村公共食堂专题、一些重大的工程建设(如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杭州的城市建设)等,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对这些专题作较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符合史稿写作要求的安排。

其次,重视重大历史事件记载的完整性。在史稿纲目设计与写作中,历史事件的完整记载,不能靠一气呵成的专题写作来完成,而是主要以全书写作的前后呼应来实现的。这种前后呼应,既可以直接反映在纲目设计之中,如,农业合作化运动,我们在第一编“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开展与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一章中有“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初步开展”一节,在第二编“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深入”一章中有“农业合作化的不断推进”一节,又在第二编最后一章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一节中设置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普遍建立”一目,从而构成了完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记载;又可以在相应内容的记载中加以“拼凑”式的完整记载,如,公共食堂的问题,我们就是在三章四节的相关内容的写作中达到完整记载的目的,在“和化运动”一章的“化运动”一节,我们设置了“公共食堂的普遍举办”一目,在“初步纠左到继续”一章中,分别在“整顿公共食堂与农村政策的初步调整”和“开展继续”两目中记载1959年上半年公共食堂的整顿和1959年9月后把农村公共食堂作为“方向问题”强制推行的内容,至于农村公共食堂结束的内容,则在“农业六十条”的贯彻中记载,这样的“三拚四凑”,构成了对“农村公共食堂始末”的完整记载,达到了历史事件的完整性要求。

第三。关注党的发展史与党领导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史两条主线。重视革命与建设内容的平衡。突出对党的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内容的记载。

新中国建立后前30年的党史,既是党领导广大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又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条件下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历史。这两条历史主线构成了这一时期党史的全部内容。如何充分体现这两条主线在各个历史阶段中的表现,如何正确处理历史主线之间和历史主线内部相关内容之间的平衡,是我 们设计党史二卷纲目必须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采取了三条措施。

一是重视对党建内容的专门设置。党史的最大特色在于“党”,没有党建内容的专门记载,仅仅用一句这一时期的工作都是党领导的,难以说明党史与国史的区别。在杭州党史二卷的纲目中,我们在前三编中专门设立了“执政初期党的自身建设”“过渡时期党的建设首次党代表大会召开”和“调整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章,在“”中围绕市委工作,设置了“市委试图掌握运动领导权以吐故纳新为中心的整党建党”“双突事件与整顿党组织”等节目的内容,并在第五编中以市委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的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实现”一节作为全书的结束。在党建的各个内容上,既有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记载,也有党的组织发展、统一战线等各项工作的反映,还有党领导的群团工作、思想文化工作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两者结合清淅地构勒出这一时期杭州地方党组织的发展史。

二是重视革命与建设内容的平衡。这一时期政治运动不断,许多建设的内容,也是以革命式的政治运动的形式出现,如,“”中的抓革命促生产等,因此,很容易把这段历史写成政治运动史,尤其是在政治运动高潮中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半期和“”中。就此,我们对这两个阶段中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内容进行了重点挖掘,设置了“五十年代后期杭州经济建设的推进”和“社会事业的发展”2节10目,以及“七十年代上半期经济建设的恢复性发展”和“社会事业重现活力”2节8目,从而较好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的主题。

三是关注人大、政协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内容记载的整体性。对于人大、政协工作的记载,不可仅局限于制度创立阶段的内容,还要对这一时期各个阶段制度完善和受冲击内容的记载。对社会事业发展内容的记载,我们在纲目中,既对各个历史阶段科教文卫体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内容记载都有记载,也力诫简单地对各个历史阶段总体发展情况的笼统记载,力求以各项社会事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特色和重大事件来引导事业发展内容的记载。如,我们在“五十年代后期杭州社会事业的发展”一节中设置了“开展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基础教育改革和业余教育体系的初建”“视察小营巷与群众爱国卫生运动的高涨”和“市文联的建立与文体事业的发展”等目。

第四。重视对史情、地情的分析。在纲目设计中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内容。

地方特色,是地方党史的生命。如何体现地方特色?是党史二卷纲目设计与写作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并非是在标题中加入地名就能解决,也不是在节目中加几个发生在本地的事件那样简单,我们认为应从史情、地情的分析着手,综合地体现地方特色。

对史情的分析,就是要根据这一时期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主题,分析得出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特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重点记载。对五个历史阶段(一至五编)中建设与发展的主题,我简单地归纳为:恢复与转轨、改造中发展、曲折中探索、混乱中坚持、“”后的复苏五个方面,对应于这五个方面主题,我们对各方面建设与发展内容设置了相应的节目,以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例,我们设置有:转轨中的杭州教育事业(建国初)、院校调整与杭州教育事业的初步发展(过渡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和业余教育体系的初建(五十年代后期)、学校调整和“两种教育制度”的探索(六十年代上半期)、招生制度的恢复和正常教学秩序的重建(七十年代上半期)、恢复高考和正规化教育(“”后)等。这些节目的设置,既明确了写作的重点,也使事业发展之类的大众化内容,有了杭州自身的特色。

在杭州党史二卷的纲目设置中,体现地情分析的内容,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地方党史中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与记载,如:许桂荣农业合作社、考察新登农业生产合作社、杭州系列事件的发生、“”中的“四・四”事件等;二是杭州作为浙江省会和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内容,应作为重要内容,在党史中充分体现。为此,我们在第一编与第二编中设置了“杭州城建事业的恢复与城市面貌的初步改善”和“首次编制杭州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杭州城建事业的较快发展”等节目,在此后的各编中设置了“背景下的二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快速发展”“中美外交影响下的杭州城市建设”等节目;三是杭州作为风景园林城市,对西湖保护与治理,一直都是历届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党史二卷的纲目设置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西湖治理工作的起步…‘西湖清理运动?“灵隐寺的保与毁之争…‘环湖截污与环保事业的起步”等。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范文10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6)01-0058-07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学者科里斯特(krist)和沃克(walker)为课程政策下的定义是:“儿童在学校里通常会被要求学习某种学科,或被禁止学习什么,被鼓励去探索什么问题,回避什么,提供机会学习什么现象,避免形成什么意义。当这些要求追求一致并持续不断地被执行的时候,我们把这些清楚或不清楚的行动指南称为课程政策。”课程政策要解决的是调整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之间的偏差,当课程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部门的时候,这样的课程政策也就属于一般的公共政策的一部分。一般来讲,文本的或静态的课程政策包括课程方案、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大纲、教材以及相关的保障性或解释性的文件。

目前对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一般参照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与步骤,陈永明等人将课程政策制定的决策类型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行政型,采用自上而下模式,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和修订课程,变动性较小,课程权力集中在中央,中央制定的文本政策可以包括概括性的指导方针,通过政府立法而制定的正式文件,每个学生要获得的具体规定能力等,如法国、俄罗斯、中国等属于这种类型。第二种是草根型,采用由下而上方式,由各地教师团体或地方教育机关决定或改变课程,其变动性较大,在课程权力上,地方拥有较大的自,并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美国是典型代表。第三种是示范型,既依循中央教育行政部门之要求,即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预期目标,又能广泛采用专家、学者、教师、家长等的意见,并将课程研究成果先作为示范性的使用及修订,通过充分的实验研究,然后普遍实施,典型的国家是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很多国家课程政策的制定作了很大调整,出现了第三条道路的趋势,表现在课程政策上,集权控制的行政型与追求民主及弹性的草根型纷纷作出调整,以期寻找国家课程的适度权限,宏观把握、控制教育质量,最大限度发挥教育对国家发展的功能。

新中国成立以后,指导中学历史教育的文本经历了由“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发展的历程,这种变化与我国60年来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形势相适应。教学大纲作为我国历史教育的指令性文件,对我国历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学大纲在我国50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自身建设虽渐趋完善,但仍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基于此,21世纪的历史课程改革才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历史教学大纲作为指令性的政策文本,其制定过程与作为指导性的课程文本――历史课程标准,有很大不同,主要采用委托制定到审批或审查再到颁行的程序,即由教育部委托专门机构――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制定,然后交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最后由教育部颁行。其中,1956年中学历史大纲(以下简称“56大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的第一套历史教学大纲,其制定的过程具有开创性和示范性,也是规模较大的一次中学历史课程文本研制的活动:1992年义务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以下简称“92大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研制时间最长、参与人员最多、质量最好的一部大纲,其研制过程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1世纪初,教育部采用了委托立项与招标立项相结合的方式来研制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委托人或中标人作为负责人组建课程标准研制组,并与课程方案研制组以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课程标准组同步进行课标的研制。“课程标准”初稿完成之后,交由相关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经教育部颁行,在试验区试行之后,向全国推广。世纪之交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体现出鲜明的变革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反思这一阶段历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对今后国家历史课程标准和地方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二、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的主要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历史教育格外重视,赋予历史课更大的责任。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国运盛衰系于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在这种形势下,历史课程无疑面临着重大的改革。

新课程设计中参与设计人员的数量是我国历次课程改革史上最多的一次,近千名的设计人员形成了三个大型研制团队:课程标准研制组、课程项目组、课程工作组(如图1所示),这三个研制团队都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及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组织与协调下开展工作。以义务教育为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组下分18个学科组,有300多位核心成员。课程项目组的部分专家同时也在课程标准研制组或工作组,项目组根据研究的问题又分为若干具体课题组,这些课题组是根据新课程研制,尤其是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难点而有系统地研究、突破,如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项目组、学生评价项目组、课程实施项目组、教学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组以及新课程传播与社会理解项目组等。课程工作组由课程专家构成,他们除了拟定课程方案以外,还起到与各个课程标准研制组的沟通与协调的作用,在课程标准设计过程中,他们被分派到各个学科组一起研讨,最后信息反馈到工作组中交流、斟酌,以把握各科课程设计的总体趋向与风格。

中学历史新课程设计人员的确定。1999年,教育部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新课程的大型研制工作全面启动。1999年12月到2000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分别召开了八所师范大学校长会议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会。在启动会议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向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中央教科所、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等单位,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申报、审批及管理办法》和项目概览,其中包括高中历史课程课程标准研制的项目,明确了项目申报及评审原则与要求。会议之后,教育部又以文件的形式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教委下达了有关通知,号召全国的教育科学工作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广大教研人员和教师申报研究项目。课题申报下达后,教育部收到各地递交的申报方案共计261件,其中高中历史课程设计方案十多件。2000年3月16日至18日和4月18日至20日,教育部组织31位专家组成初审委员会,先后两次对各地提交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审核。为了做到项目审查的公平合理,在审查过程中每一份申请表中的研究人员介绍部分不提供给审查专家,称之为匿名招标。高中历史课程设计项目初评出来的中标人是西北师范大学姬秉新。2000年5月,教育部组织专家成立复审委员会,并于16日至18日,对初审委员会提交的各个项目研制方案进行再次审议和讨论。这次讨论通过了所有项目的送审方案,并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自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计项目的方案基本确定下来。

2000年5月至6月,委托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组与招标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组合并,由北京师范大学朱汉国和西北师范大学姬秉新担任课标组负责人,开始着手准备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设计过程(2000年7月至2001年7月)

2000年7月,包括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在内,各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同时展开研制工作。义务教育纲领性会议是在2000年8月份召开的,即“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科、文科项目负责人会议”,这次会议确定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的时间维度和内容维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的初稿要2001年3月份之前完成,各个领域课程标准统一思想体系与话语特征,即采用“共同框架”洛科课程标准的内容包括五个明确的纵向线索,导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课程实施建议和课程评价:同时,还有一个内容维度,即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横向的线索。2000年9月至2001年3月,各科课程标准研制组每月一次集中,每次拿出一定的进展。在这一段时间里,教育部在北京大兴七次召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核心成员,几乎是每月一次,每次大约集中一周左右,在这一周中,200多位参与新课程研制的专家首先要听取教育部的具体部署和对课程标准编写的反馈意见,然后用更多的时间进行课题组内的交流研讨,编写课程标准,同时向教育部汇报进展情况。

历史课标组第一次核心成员会议召开的时间是2000年7月25日至28日。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第一次负责人联席会议精神,商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究计划并落实前期各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员。核心组成员朱汉国、姬秉新、王斯德、陈其、马世力一致认为,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应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和民主的过程。研制中将采用专家专访、比较性研究、现状调查与分析、专题性理论研究、区域性座谈、个体与群体协作,以及合作研讨等方式。整个研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期理论研究、研制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指南。

第一阶段的工作,即前期理论研究,应根据教育部的新精神,争取在2000年9月底完成。在这一阶段中,主要确定下列八个方面的问题及相关负责人:国外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现状研究(陈其负责)、国内(包括港、澳、台)中学历史教学现状调研(陈其负责)、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与方法研究(姬秉新负责)、历史课程目标研究(马世力负责)、历史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研究(姬秉新负责)、历史教学评价问题研究(王斯德负责)、历史学科发展对中学历史教学影响的研究(朱汉国负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马世力负责)。本阶段研究成果的形式是调研报告和专题论文,字数不得少于1.5万(不包括复印资料、附录等)。

在前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2000年10月开始,进入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2000年10月16至19日,历史课程标准组召开第三次会议,讨论明确了核心组成员的分工以及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编写完成课程标准的初稿,并提出10月30日前完成标准初稿的修订本,11月20日前各自征求初稿的意见的要求。2000年12月4至12月12日,课程标准组召开第四次会议,核心组成员汇报各自征求意见的情况,对标题问题、层次问题、衔接问题、用词问题、可操作性问题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完成了对各部分内容标准的修改。2001年1月3至8日,课程标准组召开第五次会议,工作的重点是精简课程内容,减少学习主题、降低目标难度,讨论课程专家组提出的批评意见,即内容陈旧、学科色彩明显、缺乏人文关怀等问题,对课程标准再做进一步的修订。2001年1月31日至2月5日,课程标准组召开第六次会议,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讨论修订。在此期间,历史课程标准初稿曾经向、中央党校、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和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社科院等高校院所的专家多次征求了意见:课标组核心成员也多次向北京、南京、兰州等地征询意见。稍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七所大学的课程中心对各科课程标准(初稿修改稿)组织了系统内的广泛征求活动,征询意见的对象包括一线教师、教研员、教育专业工作者,共有两百多人参与了阅读课程标准、提出了问题和修改意见。

2001年3月,课程标准初稿形成之后,教育部再次组织大型的社会征询活动。这次征求意见是在广东深圳、广西玉林、福建厦门、江苏苏州、辽宁大连、河北石家庄、湖北武汉、上海,以及西南、西北等十个地区进行,涉及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人士623名,还包括了67位国有大型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外独资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的高层领导。在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各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修改完善。2001年5月,教育部邀请了75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文史专家、艺术家及教育专家对18科课程标准进行了审议。2001年6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与其他各科课程标准经教育部党组成员的集体审议,获得通过2001年7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包括历史课程标准在内的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9月,新课程进入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个县级试验区进行实验。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设计过程6001年7月至2003年3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研制是在2001年7月启动的,由于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需要考虑与义务教育课程的衔接、学分制管理、选修必修课程划分以及高考等问题,并且课标组成员还同时承担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任务,因此,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经过了相对较长的历程。基于义务教育新课程研制的经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也经历了调研一基础研究一文本制作一意见征询等环节。具体设计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年7月至10月,教育部召开了三次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议,组织参与新课程研制的核心成员讨论高中课程方案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高中阶段教育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课程结构,高中课程的多样化、选择性,以及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的关系、高中学分制管理等。与此同时,历史课程标准组完成了相关调研和基础研究,具体有21世纪中学历史课程展望、国外历史课程现状研究、国内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分析、社会对高中历史课程的需求调研、高中生历史学习的特点。在前期研究过程中,课标组核心成员初步形成了对高中历史课程的框架型设想。一种设想是高中历史课程可分为两类:一是基础性课程(包括共同基础课和选修课),二是拓展性课程(包括A层面和B层面两类课型)。第二种设想是高中历史课程分成不同学习领域,即人文社会领域和科学技术领域。

第二阶段,提出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结构――模块。2001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教育部组织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的第四次会议,课程工作组集中对普通高中课程框架进行了研讨,提出普通高中课程“模块”的整体设想。历史课程标准组则具体讨论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中心领导也先后参加了历史组的讨论。历史课标组主要围绕“是否要设共同基础的必修课”,“如何设置选修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课程框架:共同基础课30个专题(中国古代史8个、中国近现代史12个、世界史10个),选修课10个专题(推动人类进步的重大科学发现、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影响人类进程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文明的交往与冲突、20世纪战争与和平、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世界文化遗产介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演蓟。

第三阶段,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的形成。2002年1月到6月教育部又先后召开了五次会议,历史课程标准组在撰写课程标准初稿的过程中,就课程标准的结构、模块的划分、专题内容的选择与表述、课时分配、标准各部分的表述分别进行了专题研讨。在此期间,课程工作组以及课程工作组的有关成员多次参与历史课程标准组的讨论。2002年5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基本形成,并对初稿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第四阶段,征求意见与初稿修订。2002年7月,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相似,教育部组织了一系列的意见征询活动。2002年8月至2002年12月,历史课程标准组根据反馈的意见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第五阶段,审议通过,颁布实施。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相似,各科课程标准经过相关专家审议后,2002年12月22日,教育部党组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03年3月正式向社会公布,并于2004年秋季进入试验区实验。

三、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中的

主要特点分析

课程设计问题是一个实践问题,但这一实践过程是有目的,“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主体一开始就对自己的需要有自觉的意识,并且能在大脑中以观念的形式改造甚至创造外界对象,能够在大脑中对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预演,从而一方面把自己的需要外化为一定的对象物,使其成为实践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对外界对象的认识,获得达到这一目的的知识、手段,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服务”。60年来,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历程充分展示了实践的这种目的性,正是由于这种目的性的指引,历史课程设计过程才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完善。

1.根据国情,借鉴和改造国外经验,改进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流程

“56大纲”的研制过程主要借鉴前苏联经验,主要作为国家政策文本来研制的,政治主导的倾向比较突出,相对来说,脱离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这种情况在“92大纲”文本的研制中得到了改善,变化是第一,文本编制人员的广泛代表性,尤其是优秀历史教师的加入,使大纲文本与教学实践有了结合的主体因素:其次,大纲初稿制定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验再进行修订,体现了大纲研制过程的相对开放性,进一步加强了课程文本与教学实践的联系。“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吸收和借鉴了欧美地区国家课程设计的先进经验,文本研制过程体现出鲜明的行政模式,并且构建了一个相对系统、严密、有序的设计流程,并把文本研制过程与反馈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既保证了课程文本的质量,也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文本研制流程。

新课程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与课程方案以及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同步进行,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严密的过程,从图2(见下页)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课程方案与标准研制的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具体包括1.项目招标,确定研制方案与人员2.基础研究3.新课程方案即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形成;4.修改与修订5.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颁行。而且整个研制过程又于一系列的反馈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反馈系统是在“草案”公布前,反馈系统是在草案“草案”公布后,这使课程方案与标准的研制过程形成了持续开放的机制。

图2:“课程标准”设计流程图

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由课程设计人员内部的讨论协商逐步发展到课程设计的内部与外部相关人员之间建立起一种长期有效的协商文化

“56大纲”的文本研制主要是历史教材编写专业人员的内部讨论与协商:“92大纲”就扩大到历史教材编写专家、高校历史学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的讨论与协商,而“课程标准”则充分发挥了历史学专家、历史教育专家、课程专家与教育部官员之间的对话优势,形成了一种协商文化,在不同专业视阈的融合中推进历史课程文本的研制。课程标准研制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教育部官员、课程工作组成员、课程项目组与课程标准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坚持、协商与妥协。就历史标准研制过程而言,协商文化主要表现为课标组内部成员的协商和历史课标组、课程组与教育部官员之间的协商两种形式。

3.由中学历史课程文本的独立研制逐步发展到多学科(包括课程方案)文本研制的组合

“56大纲”和“92大纲”都是独立的研制过程,“课程标准”的研制则和课程方案以及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同步进行,这种文本研制流程有助于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文本能够形成一个联系密切的文本体系。

四、新世纪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研制过程的反思

新中国60年多年来,我们往往只重视历史课程设计的结果,而忽视历史课程设计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很少看到对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过程进行研究的成果,而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者也缺少对历史课程设计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

“56大纲”是新中国研制的第一套教学大纲,具有鲜明的行政色彩,从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来评价,这套大纲的文本质量还是很高的。30多年以后,参加过大纲编写的苏寿桐先生对这套大纲的评价是:“不但对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指导作用,也对以后历套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6大纲”的研制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者先,确定大纲文本研制的议程、规划过程和审定都是由行政部门来完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具体的执行机构。其次,研制人员的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写人员。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历史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专业人员是非常缺乏的,人教社历史室的大部分编写人员是1953年以后从全国各地调入或借调的,主要研制人员的研究领域是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的专家只有杨生茂和李纯武两个人。研制人员的历史学专业背景决定了“56大纲”只能构建一套历史学科体系的中学历史课程。又由于世界史研究人员较少,在短时间内制定出高质量的大纲文本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世界史部分更多地借鉴前苏联的历史教学大纲也是当时的必然选择。第三,受政治形势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既定的,所以本次大纲的研制工作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第四,主要依靠研制人员个人的作用,集体协商与研讨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五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有较大差异。第五,研制过程比较简单,与历史教材编写同步进行,大纲成了教材的缩略本,或者反过来说,教材是对大纲的具体化。

“92大纲”研制的过程与“56大纲”相比,行政色彩有所淡化,学术性凸显,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研制流程,讨论编写意图,明确分工一草案整合,集体讨论一通过审查,进行实验一重新修订,通过审查一正式颁行。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主要特点是,第一,研制的过程比较科学,尤其是“进行实验”和“重新修订”这两个环节,使文本研制与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大纲在实施中的操作性。第二,参与大纲研制的人员有较广泛的代表性,既有教材编写专家、历史学专家和历史教育教学研究专家,还有优秀的中学教师参与,这些人员集中在一起,反复交流、研讨与协商,及时吸收了历史学界和历史教育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既保证了教学大纲文本的质量,又增加了教学大纲在实施中的适切性。第三,制定过程比较平稳、从容、务实、有效、严谨。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作了重大调整,在历史课程发展史上呈现出新的特点,但其存在的许多问题也是值得反思的,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缺少课程设计理论的支撑,课程设计过程安排得不够科学。如文本研制的时间比较仓促,研制人员之间缺少充分的沟通与磨合:文本研制过程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形式,缺少教学实践的检验,缺少对课程标准文本的及时评价簿等。文本研制者的代表面不够广泛。具体来说表现如下,第一,缺少贯通古今、融汇中外的历史学者参与,第二,文本的研制者大多是没有从事过中学历史教学的师范大学的历史学专家,第三,师范大学从事历史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专业人员较少,第四,长期从事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者占极小比例:第五,始终没有中学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的过程中,受西方教育学和心理学影响的课程专家在理论层面起着绝对的引领作用,他们的很多教育理念是积极的和先进的,但新课程实施十多年的事实证明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对这些理念的僵化操作破坏了历史课程的科学性。在文本研制过程中,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如历史课程设计的基础研究(包括教育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蓟、国际比较研究、学生需求研究等工作做得不够深入,致使制定出来的课程文本与教学实践、社会实际差距较大。在协商过程中,讨论的问题不能聚焦,缺少必要的学术争鸣。这么短时间要研制高质量的课程标准是不可能的。人少(尤其懂中学生学习需要的人少)、时间短、反对意见听得少是这次课程标准研制的最大不足。上述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对历史课程设计过程本身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没有对设计程序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论证,设计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合作机制和有效的组织,等等。这些问题目前都需要在认真反思过去的设计实践和借鉴别国先进研制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深入地研究,从而能开发出适合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设计的一套程序,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真正能为提高中学历史教育质量发挥作用。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范文11

一、大钢修订的背景

(一)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历史课程改革

近十年来,为培养新型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历史课程方面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

美国历史教育近十年来呈现出如下趋势和特点。首先,历史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1991年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颁布,要求所有的中小学学生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五门核心课程都要合格。 1992年《历史课程全国标准项目》开始启动。1996年,三个《标准》,即《世界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通往今天之路》《美国史课程国家标准:探寻美国的历程》和《幼儿园到4年级历史课程全国标准》正式发表。这三个《标准》实际上是《2000年目标:教育美国法》中的主要教育改革目标之一从而成为国家立法的一部分。历史作为五门核心课程之一的地位,被国家立法所认可。

从这些《标准》中可以发现21世纪美国中小学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功能。首先,历史课是培养公民意识的主要阵地。美国史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首先是参政的意识。《标准》强调了历史教育对公民的重要意义:历史知识是政治智慧的先决条件。它认为,学习本国史的意义在于:“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合格的公民同时必须具备世界性眼光。新《标准》明确指出:“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现在的学生更需要对世界史和创造了不同于美国的思想、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其他许多文明国度进行全面了解。通过一部平衡的、范围广泛的世界历史,学生们可以了解世界的多种文化以及所有文化中共有的人类情感和存在的共同问题。学生们会由此养成通过别人的眼光评价事物的习惯,并且逐渐认识到,通过研究其他国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尤其重要的是,对世界多种文化的理解有助于培育彼此宽容,相互尊重的涵养和文明的精神。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彼此依存的世界要求我们具备这种品质”。

从能力培养来看,美国的历史教育强调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主动学习精神的养成,认为历史学习和研究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通过它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新《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着重培养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五类历史思考能力:按照年代顺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历史的理解能力;历史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历史研究的能力;历史的问题分析和决策能力。

从历史课程的功能来讲,美国历史教学强调理解“历史对我们的私人和公共生活、对我们社会的意义”,认为历史是“了解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和互异性,以及我们同享的社会共同性”必不可少的课程。60年代,西欧的“新社会史学”对美国史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新社会史”着重撰写“自下而上的历史”。历史的主体不再是美国历史上社会各界的“精英”,而是名不见经传“沉默无声的”姜芙众生。美国史成为印第安人、非洲高美国人、亚洲裔人、拉丁美洲裔的男女老少共同书写的历史。“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史不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过去,而是生动的、伸手可及的、与现实和个人密切相关的往事,使历史学习和探究更好地为现实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服务。

英国于1991年颁发统一的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该文件提出三个具体的成就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理解目标。在这三个目标下,要求学生在五个方面取得进展:历史年代顺序的理解;历史上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和理解;历史的解释;历史的探究;组织与交流。“国家课程”要求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五个方面得到发展:精神世界的发展;道德修养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发展;公民意识的发展;在关键技能方面得到发展:如交流的能力;数字运用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用互联网、 CD-ROMS、 e-mail进行历史探询,发展、编辑、分类,重新组织和建构信息,然后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美国和英国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有以下主要共同点:1.历史教学的整体目行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后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历史知识的类型转变大思维训练的类型;2.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一尤其是重视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3.不是把历史学习当成对历史知识的机械议记,而是注重对历史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历史解释,并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4.重视学生学习历史时思维活动的具体操作,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学习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5.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使学生通过历史的视野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现实问题。

(二)近十年来我国历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党和政府把推进素质教育提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1999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强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四有”新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德育方面,强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它同时强调“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为此,《决定》特别指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在智育方面充分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历史教育。今年春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亲自调阅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历史、地理教材。总书记于3片12日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我最近看了一些初中、高中的历史、地理教材。我们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世界的过去和现在,这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各级干部要加强历史、地理等知识的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对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亲切关怀,是对青少年学生乃至干部历史、地理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是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的充分肯定、鼓励和鞭策。实际上,去年江泽民同志在致白寿彝教授的信中就曾指出,学习中国历史,对领导干部来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获得“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有益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唯物史观,丰富治国经验”。他还指出,干部们也要学习和借鉴外国历史,以开阔眼界和胸襟,提高精神境界。对于青少年来说,通过中国历史的学习,“以使他们学习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

10年来,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在历史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已取得许多积极的进展。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简称试验大纲)。与以往的大纲相比,它有了明显进步。比如,它提到历史学“具有认识社会和教育的功能”;对“提高国民的素质”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认清世界发展进程,进一步了解国情”。基础知识方面,它强调要学生“认识近代以来世界形成统一整体的进程,近代世界格局的变化”。能力培养上“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认识历史的方法”;思想教育方面,增添了“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和养成“改革开放意识和参与世界竞争的意识”,等等。根据试验大纲编写的试验教材从1997年秋开始至今,已在两省一市(江西、山西、天津)试验了一轮,反映基本是好的。与在1990年历史教学大纲(高中部分)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相比,已有长足的进步。

上海的历史课程改革也正处于积极的探索之中。目前上海使用自己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历史教材。上海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的《历史》有几点新意。第一,它采用近年来史学界的新观点,即以15世纪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才真正成为一个整体,才有了真正的世界史。第二,是在结构体系上进行突破,采用中外史合编的结构体系,目的是“更有利于学生了解今天世界与中国现状的由来”。第三,如此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各国历史,以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问题,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线索以及中国的发展与演变。1999年上海又颁布《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历史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2000~2010年),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正确的认知方法和历史观念;希望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构建新的历史教学体系,同时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是:初中构建以生产力发展为线索的文明史框架体系;在高中开辟专题史;设置居于探究性课程模式的史学阅读、分析与实践;降低历史学习的难度。

北京市于1999年制定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其主旨是:在教育理念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课程结构方面,它在初高中阶段构建中国史和世界史“融合一分部一融合”的课程结构。在初中阶段构建中外史合编的新体系,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注重学生对人类文明脉络的整体把握,形成完整的历史图景和正确的历史观。”高一和高二年级采用中外历史分部深化的体系。这一体系强调知识的相对系统性,注重在初中综合学习的基础上的纵深学习。在高三年级则采用中外文化史合编的新体系。

对课程价值的论证中,与过去传统提法相比,北京市的历史课程标准也体现了很多新鲜的观点和思想。它把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彼此独立然而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即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下面只列举对传统突破较为突出的几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一般把“思想教育”目标的内容涵盖得相对狭窄。北京市的《标准》把“思想教育”的提法用“态度与价值观”取代,拓宽了其内涵。比如,它指出,历史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理解、尊重其他民族,有民族的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的观念;使学生了解世界众多民族发展的历史,认识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

二、高中历史试验大纲征订版的新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历史教学在某些方面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表现在:历史教育的功能没得到充分发掘;对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品格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所忽略;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历史学科体系束缚较大,对历史教学体系的考虑则不足;知识点偏密、概念偏多、理论性偏强、难度偏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部在高中1996年试验大纲的基础上,最近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与以往的大纲相比,这部大纲体现了如下新意。

(-)历史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得到强调与充实

首先,历史教学大纲的政治导向性和传统的思想教育目标在大纲中得到坚持。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扩大和深入,西方学术观点不断地被研究借鉴,活跃了学术思想,使学术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在历史研究领域,20世纪中期出现到70年代达到高峰的西方“新史学”对西方的传统史学发起冲击。法国的“年鉴学派”、英美的“新社会史”,新马克思主义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英国的“全球历史观”和美国的“世界体系理论”一都扩大了我们认识历史的视野,加深了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我国史学工作者摈弃“左”的影响和教条主义倾向,通过借鉴和吸收,在研究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负面影响也随之产生,在我国历史学界和中学历史教学界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也使很多青少年对诸多历史问题产生糊涂、甚至完全错误的历史观点。

转贴于

国家颁布的教学大纲,特别是历史教学大纲,理应具有政治导向功能。任何一个国家的官方历史课程标准或历史教科书概莫能外。比如,从美国的历史标准就可以看出,美国的历史教育主要强调三个原则。第一,爱国主义精(patriotism)。这个词虽然很少直接出现,但是它的精神自然渗透于课文具体的历史叙述中。第二,美国价值观念的教育,主要通过《独立宣言》《美国宪法》的学习和理解来实现;第三,《公民权总论》对公民权观念进行灌输。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同样要体现符合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因为它不是“私家著作”或“一家之言”,就要求对中学历史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有一个准确而审慎的定位,为它制定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在这方面,修订大纲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史观和方法的指导,又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修订大纲在原则上仍然依据唯物主义史观。把社会发展形态和性质作为历史阶段分期的主要依据。需要说明的是,在世界史方面,近年来我国世界史学界从整体世界史现出发,以“ 20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分期法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从目前的中国国情出发,再考虑到中学历史教育与高校历史教学和历史专业研究的不同性质和对象,十月革命问题就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意识形态性很强的问题。况且,即使从纯学术角度衡量,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俄国十月革命说”的立论基础仍然有其合理性。所以,修订大纲仍然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种处理是审慎而负责的。

另外,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也反映了对思想教育的重视。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两史一情”教育的指示,修订大纲把中国近现代史作为必修课加以重点讲述,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和富强所进行的探索和奋斗;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了解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教训。同时,它还使学生通过对历史的思考,认识闭关自守、因循守旧是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理解改革无效、不断创新,才是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由之路。

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也得到拓展。大纲中出现了一些新提法,如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使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增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日这里“国情教育”被提高到比较突出的地位。所谓国情教育,一方面,通过讲述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使学生理解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了解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我国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增强学生对民族命运和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历史责任感。另外,“正确的国际意识”与传统的“国际主义教育”相比,既符合时代精神,又拓宽了世界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教学应强调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轨迹和方向,不但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精华,还要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优秀遗产。要建立为世界和平、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交流等与世界进行多方面合作的意识。但是需要指出,对“全球化”“一体化”“世界村”和“世界公民”这样比较时髦的概念要持审慎的态度,不能一概而论。

“健全的人格”和“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是对传统思想教育目标的拓宽,也是江总书记的指示和第三届全教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理解,对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大有神益。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学生们能够体验人生的意义,对人类在为争取物质和精神进步的奋斗过程中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会有足够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对全人类,特别是本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基本了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在历史长河中和社会中的位置,认识到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与历史发展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从而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采取更加客观的态度;通过对历史规律的辩证理解,可以对国家、民族和个人的前途保持自信与乐观。“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指的是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在人文素养方面,从浅层次上讲,正确而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话语言谈和道德情操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高层次来讲,历史知识的掌握能加强人文精神,从对自己人格和人生的尊重和珍惜,产生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在社会迅速转型和高科技发展对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对人文知识相对忽视的总体形势下,更应该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

(二)能力培养的原则得到充分强调

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为把历史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修订大纲突出了能力、特别是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以往大纲相比,修订大纲对能力培养的要求更加具体。其宗旨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并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历史学习中的核心能力是历史思维能力。修订大纲对“研究性课题”的新设置,就是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研习过程中,首先涉及搜集和整理与本专题有关的史料、然后对已有资料进行解读、判断和运用。接着,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活动,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大纲还强调: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教师可适当安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例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搜集整理多种类型的历史资料;编演小历史剧;有条件的地方,可鼓励学生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

在考试和评估方面,为了体现鼓励学生发展,开发学生潜能、保护学生的自信和自尊等原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修订大纲特别强调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综合理解的同时,要注重考查能力,尤其是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还强调,“对学生的考试评估,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简单掌握上,而是希望通过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线索、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把握,使历史教学尽可能与现实生活和时事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所以,大纲特别强调,历史教学要达到“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的目的。例如,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时,可以联系去年的科索沃问题;讲到信息技术革命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们感受科学技术革命的重大意义,理解它对改变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巨大作用。历史知识传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注意与现实问题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大纲列出的研究性课题参考题目,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的中美关系,巴尔干问题的由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等等,都意在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吸此最新研究成果、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修订大纲在教学内容方面,注意尽量吸收史学界公认的新成果。对某些历史阶段的定性,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更加趋于客观。以世界历史举例说。在1990年大纲中,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等历史内容,都是作为西欧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加以处理的。1996年试验大纲已经吸收史学界的新成果,表述为“14、15世纪,人类开始向近代迈进”、“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修订大纲保留了试验大纲的基本思想,但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表述为“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历史内容的表述,也从原来的相对片面和主观转变为更加全面和客观。1990年大纲中,对世界现代史的定性从“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落、灭亡,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改变为现在的“是垄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再如,对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评价,也从原来的全面肯定,到现在客观地指出其弊病,如“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严重失误和经济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问题”;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评价,加入了它“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的评价。

修订大纲根据新的历史发展,把历史叙述的下限延伸到20世纪90年代末。与几年前相比,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方面显现出新的特征。这次大纲在修订时增添了这方面的内容。从国内的历史发展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取得了一系列巨大进展。过去几年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内容十分重要,有益于学生正确地认识时代特征和走向,认识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更清醒地应对21世纪挑战。举例说,在世界政治方面,大钢突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变化,既涉及东欧剧变导致两极格局的结束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也明确指出美国独霸世界的企图,实际上想把北约轰炸南联盟及其体现的“新干涉主义”原则包括进来。在经济方面,则指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的继续发展。修订大纳希望通过这些新的历史内容,使学生意识到“争取世界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仍然是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大纲在坚持唯物主义史观指导的前提下,避免对历史进行机械化、庸俗化和教条主义的叙述和理解。在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同时,对人类精神文明的历史发展给以更多的关注,防止把人类历史叙述为简单的政治和阶级斗争发展史。西方的一些史学理论、流派和方法,如法国的年鉴史学、近代化史学、社会史学、心理史学、人口史、生态史学,新社会史和政治史,以及一些具体的研究成果也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值得我们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从建国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历次历史教学大纲,政治史和阶级斗争史的痕迹较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史学界通过自身探索和对国外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合理借鉴,日益重视社会史、文化史、学术思想史、科学技术史和教育史,使历史叙述的对象更加丰富和全面。修订大纲也进一步拓展了历史叙述的对象和内容。它对文化史方面的内容,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内容增加幅度较大,如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7世纪至20世纪的自然科学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修订大纲还特别提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这些内容的增加,使高中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精神文明在历史过程中推动作用的理解,认识科学技术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格局,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修订大纲的世界史部分努力突破欧洲中心论,增多了亚洲史的内容。这也与近年来国外历史教育改革的趋势相吻合。日本中学历史教学努力摆脱“偏重欧美”的传统,开始重视亚洲地区的历史和现状。韩国有些中学历史教材甚至遵循“近远亲疏”的排列顺序,把中国文明单元置于印度、两河流域和埃及文明之前讲述,原因在于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或“儒教文化圈”,更是地理上的近邻。马来西亚中学开设的历史课程,除本国史、世界史外,还开设东亚史。美国历史教育也因近十几年来世界政治和经济新格局的逐渐形成,打破“西欧中心论”和“美国特殊论”的传统,强调对亚洲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的研究。中国作为亚洲大国更应当重视亚洲的历史和现状。修订大纲讲述了较多亚洲史的内容,如“16至18世纪的亚洲”“亚洲革命风暴”“亚洲的经济发展”几节。此外,在西方国家的殖民活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等节中,对亚洲史多有涉及。

(四)指导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地方、学校留出充分的空间,为教材编写者提供较大的回旋余地,修订大纲在几个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弹性。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范文12

一、上面本人结合初三历史教学,谈了初三历史教学与能力培养是如何分三步走的,下面我再谈谈具体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找准切口。三轮教学中应结合各个轮次的特点及每节课的具体知识内容,“找米下锅”,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相应能力。

②集中力量。每一轮教学中能力的重点培养应从各个方面加以体现,课堂教学、强化训练、知识检测都应围绕重点展开。否则,能力培养就落不到实处。

③兼顾其他。教学与能力培养三步走中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重点培养,不可放弃或轻视其他。这是由知识和能力的本身特点所决定的,各种能力是交容的,解决一个问题有时需要好多能力协作。

④手段多样。教学中培养能力的方式要有变化,注意教学材料的组织、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有所变换,忌简单划一;尽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通过读、写、听、说、想等多种途径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初三学年作一整体来设计教学方案,统筹安排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

二、按课本章节体例对教材内容展开全面梳理,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概括、史论结合阐释历史之能力。

第一轮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每一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认识,把每一具体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起因、经过、内容、性质、结果、影响、意义、局限、教训、特点、成败之因、历史启示等环节搞清楚,并理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要求全面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使教材知识结构化、体系化。这一轮教学任务较为繁重,教学速度比较慢。这就决定了此轮的能力培养应着力于基础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编定基本的学习提纲,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明白看书时应抓住的基本线索。再次,引导学生概括本课主要内容;从而弄清历史事件的联系与实质。指导学生概括历史事件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掌握概括之要领,即全面、扼要,抓住本质、重点。最后,让学生形成本课小结,使学生弄懂史论结合的方法有:先史后论;先论后史;史中有论,论中有史等。

三、开展专题、国别史复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第二轮教学旨在通过按某一方面或某一国家、地区分类综合考察历史,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律,进一步分清易于混淆的概念,使学生所学知识能真正得到全面巩固,形成大跨度之综合比较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处理《新文化运动》这节内容时,可将其放在中国近代探索史中考察,引导学生比较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变化,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说明前期新文化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之时的重大事件。最后引导学生把新文化运放到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去考察分析,中国新文化运动发生于世界近现代交替时期,明显地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后期转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