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产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时间:2022-11-15 23:52:02

产科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第1篇

马文萃:女,本科,护师

马文萃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10月我院614例住院产妇设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模式的优质护理服务;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5月587例住院产妇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医患满意度和基础护理合格率。结果:将PDCA循环应用于产科优质护理后,产妇满意度由84.16%上升至95.43%,医师满意度由85.44%上升至97.08%,基础护理合格率则由69.23%上升至9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运用于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效果良好,提高了医患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PDCA循环;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22

Application of PDCA in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of obstetrics department

MA Wen-cui(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dopting PDCA circling management in high quality care of clinical care. Methods:614 parturients hospitalized from July 2011 to October 2012 were enrolled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587 parturients hospitalized from February 2010 to May 2011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 group.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and doctors,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primary care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used the PDCA circling to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in obstetrics department,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rose from 84.16% to 95.43%,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doctors rose from 85.44% to 97.08%, and the qualification rate of primary care rose from 69.23% to 96.15%,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s:Using the PDCA circling to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can benefit for promotion of clinical car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and doctors,and should be extend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PDCA circling;High-quality nursing service;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

PDCA循环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是一种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中,是质量持续改进、螺旋式上升的有力保障工具[1]。为响应卫生部号召,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服务、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我院产科作为国家卫生部定点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从2011年7月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并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其中,提高了产妇及医师的满意程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住院产妇1201例,产妇平均年龄(27.3±2.4)岁。孕周(40.1±1.2)周。分娩方式:462例阴道分娩,739例剖官产。将2010年2月~2011年6月587例住院产妇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7月~2012年10月我院614例住院产妇设为观察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为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将PDCA模式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中,具体如下:

1.2.1计划(P)(1)分析现状。2011年6月我院进行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及医患满意度调查度调查显示,对照组住院产妇满意度84.16%,医师满意度85.00%,基础护理合格率69.23%。护理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服务态度。护士表情冷淡、口气生硬甚至轻蔑,缺乏耐心和责任心。②护理措施及护理操作技术。很多操作由实习生在没有带教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护理工作由家属代做,如术后协助孕产妇翻身等;部分护士专业素质较低、操作不熟练不规范;病情观察不细心、呼叫不及时到等。③产妇隐私保护方面。(2)设立目标。住院产妇满意度95%,医师满意度98%,基础护理合格率95%。(3)分析原因。由于各种原因,护士编制不足,医院护理工作繁忙、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容易厌烦、身心疲惫等。护士素质参差不齐,科室护士技术骨干有的外出培训,有的因工作压力大调离产科,而年轻护士护理经验有限,加上对护理技术认识不足,对产程、新生儿病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察觉,对病情未能及时判断处理。管理体制不健全,造成护士无竞争意识,不求上进,对现有岗位不珍惜。(4)采取措施。①加强护理培训,提高业务能力。新护士入科后加强三基培训,对年资高的护师则强化专科培训,科内组织丰富经验的产科护理人员授课及小组讨论,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使其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护士每月写读书笔记2~4篇,讲课1次。②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提出换位思考,开展“如果我是患者”的换位体验活动,要求在对患者护理前进行换位思考,体会患者的困处,转变护士的服务态度和行为,实施人性化护理。注意护理服务中礼貌用语,制定行为规范,严禁与患者发生争吵,强调服务热情周到。尊重患者隐私,对其个人资料严格保密,充分理解部分患者的隐情,不嘲讽、轻蔑。建立家庭病房,创造温馨环境,实施家属陪待产制度,最大程度减轻产妇的恐惧感。③护理病历书写合理简化,减轻护士书写病历的负担,把更多的时间及精力投入到优质护理服务上来,把时间还给患者,各项临床护理措施确保做得准确到位。④护理排班合理化。实施弹性排班制度,按照工作量大小及产科工作性质,将能力强、高年资的护士与能力弱、年轻护士合理搭配,充分调配技术骨干,确保夜间、节假日工作质量。

1.2.2组织实施(D)(1)成立质量管理(QC)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均为主管护师职称,小组每周进行2次活动,每月初对上月进行阶段总结,讨论产科护理中存在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2)及时反馈质量检查的结果及理论、技能考核成绩等并督促改进。(3)积极采纳群众提出的合理修改建议,及时完善修改计划中的不合理条款,以确保计划的实用性及科学性。

1.2.3检查阶段(C)(1)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及具体方法。基础护理合格率有QC小组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评价标准进行测评。设计医患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包括护士业务水平、服务态度等。(2)实施上下级相互监督、同级人员相互监督、自我监督及外部监督等,有利于从不同侧面、多视角来监督评价科室护理工作,包括环节质量及终末质量监督、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等。

1.2.4处理阶段(A)PDCA循环管理在我科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根据检查结果,寻找PDCA循环中不足之处,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接着转入新的循环,在不断循环反复中逐步修正完善管理措施。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及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两组产妇均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每月均发放15份医师满意调查表,两组均共发放240份,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或χ2c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表2)

2.2实施PDCA前后护士基础护理合格率比较共有26名护士参加基础护理合格测评,实施PDCA前,基础护理合格率为69.23%(18/26),实施PDCA后,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6.15%(25/26),实施PDCA后,基础护理合格率显著升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c2=6.5840,P=0.0103)。

3讨论

PDCA循环法是美国治疗管理专家戴明基于信息反馈原理而提出的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工作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质量管理中[2]。其中P是整个实施过程的行动指南,因此科学、准确的计划对工作实施至关重要。D是循环的中心环节,是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C是督促计划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对计划的实施可直观地反应。A是对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优化措施,保障计划顺利完整实施[3]。

PDCA已广泛应用于医院各项管理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王丽华等[4]研究发现,运用PDCA模式管理病区环境,可显著提高病区环境的综合及单项评分,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患者和医师的满意度。张瀛等[5]通过将PDCA全程质量改进手段引入患者满意度调查时发现:PDCA循环在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是有效的,特别是在医院的临床医疗及医技部门效果显著。杨俊华等[6]对妇科患者出院流程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护士专科知识内涵得到加强,也增加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改善了护患关系。

我科在2011年7月起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为保障优质护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引入了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及强化。通过PDCA循环、环环相扣,在不断地循环反复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进入新的循环,并赋予新的内容,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本质要求。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我科的优质护理服务中,通过PDCA循环模式,患者及医师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护士的基础护理合格率也有明显进步,表明PDCA循环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是卓有成效的。

PDCA是一个循环而非终结,它引领护理工作者找出问题、纠正偏差并及时总结经验,实现了既往的“检查结果”的护理管理模式向“产生结果的过程和原因”的转变,体现了前瞻性原则,突出了护理质控的前移[7]。PDCA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也适合在其他科室的优质护理服务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Russell CL. A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led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medication adherence using the plan-do-check-act cycle for continuous self-improvement [J].Clin Nurse Spec,2010,24(2):69-75.

[2]袁志敏.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质量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75-77.

[3]岳利群,徐蕊,高永芳,等.PDCA循环在护理关键指标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9):1064-1065.

[4]王丽华,缪滔,朱玲凤,等.运用PDCA模式管理病区环境[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93-895.

[5]张瀛,张云婷,田丹,等.PDCA在提高医院满意度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2):1128-1130.

[6]杨俊华,温贤秀,关晋英,等.PDCA循环在妇科患者出院流程改进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6):1099-1100.

[7]Hall LW, Moore SM, Barnsteiner JH.Quality and nursing: moving from a concept to a core competency[J].Urol Nurs, 2008, 28(6):417-425.

第2篇

(一)我市农村环境现状与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乡镇规划得到重视;农村公路建设、能源建设、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步伐加快,测土施肥、秸秆还田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环境监管能力极为薄弱,农村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垃圾任意排放,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普遍存在,部分地区饮用水水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使食品安全令人担忧。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成为影响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广大农村地区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是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让农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农村的具体行动;是改善农村生活和生产条件、缩小城乡差别的具体措施。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的总体目标,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创建环境优美村、镇为载体,引导农民树立清洁生产理念,逐步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各级政府要把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作为农村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组织、大力宣传、认真落实。要在充分尊重农村意愿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技术、物资和资金支持,发动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和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2、统筹规划,形成合力。各部门要集中力量,在原有规划、计划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整合,统筹安排农村环境建设资金和项目,重点保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需要。

3、综合整治,和谐发展。坚持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创新适合农村特点的环境保护工作模式,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县域经济发展,在发展中改善环境质量。

4、重点突破,总体推进。在环境优美镇、村创建上要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引导和推进一批具有较好基础的镇、村首先达到环境优美镇、村的标准。

5、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重点内容,重点抓好村容、村貌、卫生、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村镇规划和环保能力建设。项目的安排要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先解决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工作目标与任务

(一)工作目标

到2010年,农村环境污染趋势得到一定控制,农村饮用水源地得到保护,畜禽养殖业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到2015年基本达到“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目标。

(二)主要任务

根据我市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和近期治理目标,到2010年重点完成以下六项任务。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首先,要改善农村饮用水质量,划定水源保护区,严格保护农村饮用水源,特别是农村人口相对密集居住区的集中饮用水源。其次,要防治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对饮用水源的污染。第三,要建立农村水源水质监测制度。第四,要杜绝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化肥农药对水质造成污染。

(2)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积极开展土地退化和矿山植被破坏的生态修复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严格控制因不合理开发导致新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加强封山禁牧、封山育林。

2、强化乡村污染治理

(1)防治土壤污染。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工作,根据不同土壤污染类型,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试点,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

(2)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加强对畜禽养殖的环境监管,科学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重点保护的区域、流域和生态敏感区;要规范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超标排放的养殖企业进行限期治理;要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生产沼气、生产有机肥、堆肥等工艺处理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与达标排放率。

(3)治理乡村工业污染。制定乡镇环境保护规划,对乡村工业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乡村工业企业,给予限期治理、取缔或关闭;乡村工业发展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对污染实行集中防治。

3、开展村镇创优活动

要积极开展村镇环境创优活动。引导和推动一批具有较好社会基础、较强经济实力、良好环境的村镇率先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环境优美村的标准。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发挥的提高自然环境调节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经济。

(1)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建设一批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2)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积极开发绿色、环保、高附加值产品,推进乡村工业生态化,提高乡村工业档次和效益。新建乡村工业要实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秸秆等再生资源转化及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水平。

4、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采取市直部门包扶,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等综合措施,在全市广泛开展清垃圾、清柴垛、清路障、清宅侧、清违建和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及村屯绿化等“五清、五改、一绿”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

5、提高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水平

(1)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通过秸秆气化为村民提供燃气。

(2)推行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工作。开展太阳能、民用炉灶、炕节能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6、推进农村环境建设

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配合建设部门采用适用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要加强农村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监管,适当加强乡镇一级环保机构建设与人员配备。

四、重点工程

(一)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

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已纳入我市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对具有较好社会基础和较强经济实力的乡镇、村,率先开展环境创优工作。全市建设20个环境优美乡镇,100个环境优美村。

(二)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安全示范工程

建设5个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安全示范工程。在县(市)进行农村饮用水源地周边污染源调查的基础上,划定水源保护区,设置水源保护区标志,各建设1个饮用水源保护示范工程。同时,开展水源地周边截污、工业污染治理、农业生产污染防治等工程。

(三)再生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建设5个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各县(市)要组织资源再生与循环利用技术研发,选择经济适用技术,开展农村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各建设1个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

(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程。建设5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各县(市)要根据种植业和养殖业布局,因地制宜的选择生产有机肥、沼气、堆肥、粪尿处理、各类环境技术模式,各建设1个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五)乡村工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5个乡村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各县(市)推行清洁生产,建设和完善乡村工业污染治理设施,各建设1个工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六)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建设5个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示范工程。各县(市)要开展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调查与评估;编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发展规划;开展产地水、土壤、大气环境质量定期监测;各完成1个(有机杂粮、野生茹、干鲜果品等)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七)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1、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路、改灶、改厕、改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2、农村生活垃圾实现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理、集中处理。3、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做到达标排放。4、村庄道路要硬化平整,道路两侧栽树种花,要清除柴草堆、物料堆、垃圾、残土堆、粪肥堆,无散放的畜禽。

(八)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工程。完善8个县(市)区的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1、加大农村环境的监测和监管力度,加强县级环境监测站基础设施、装备和队伍建设,初步建立农村环境应急预警系统。2、加强农村环保科研能力建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畜禽养殖废水处理达标排放与资源化技术研究,加大农村科技人员培养与引进力度。3、深入开展科普与宣传教育工作,举办农村环保技术知识讲座,组织当地农民观看科普挂图、展板、宣传资料等,向农民传授农业环保实用技术,引导农民自觉保护农村环境,形成良好的生产、生活习惯。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要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卫生、民政、交通、建委、公用事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行动计划的组织与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调度、协调和考核工作。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

(二)政策措施与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采取政府补贴、部门支持、农民自筹、市场运作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各部门要统筹安排专项工作资金,形成合力;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要作为环境优美村镇的配套工程进行安排,根据国家规定,从排污费中解决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工程建设,确保农村环境保护有稳定的投入,并随财政收入的增加逐年调整。

(三)科技支撑。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研究的投入,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解决实施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加强农村科技人员培养与引进,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加大农村环保科普工作力度。

第3篇

品质管理圈由工作性质相似/相关的人共同组成,核心是质量,基础是全员共同参与,落实护理部部署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现将我科在优质护理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及其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科科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人员护理操作技术的满意度以及对本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度。年龄22-38岁,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采用QCC优质护理,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病情监测、健康指导等。

1.2.2 观察组实施管圈的优质护理措施。品管圈的护理方法内容如下:建立品管圈负责小组,第一期圈因护士长具有领导作用力因此作为圈长,发挥其领导、指导、计划、培训的能力;品管圈小组其他人员需要明确自身职责与任务,给予患者优质且满意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以PDCA循环法为指导,进行改善活动,即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置(A)。深入病房发现问题,发放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更多实际情况。寻找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的方法,宣传和落实优质护理服务,严格降低病房检验标本回退率等,并且对检验标本回退率较高的原因进行仔细分析,以探讨有效对策进行有效处理,从而全面提高本科护理管理水平以及患者临床总满意率[2]。

1.3 ^察指标 通过调查问卷以及电话随访等多种方式来了解两组患者对本护理活动服务的满意度。

1.4 方法经检验,P

2.结果

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实施品管圈+优质护理、常规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品管圈+优质护理模式背景下,其对本科的护理操作技术的满意度为96.0%,对本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度为98.0%,而对照组患者在无品管圈的优质护理模式背景下,其对本科的护理操作技术的满意度72.0%,对本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满意度为70.0%,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 品管圈可以紧密地与优质护理理念结合,是集体智慧与群体力量集合一体的模式,团队精神作用强。

3.2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形成良好护患关系。提高工作现场管理水平,提高工作现场员工团队士气,提高工作人员品质意识,提高员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改善工作质量的意识,提高节约和降低成本的意识,增强自我提高和自我培养的意识,有利于培训学习型组织。

3.3 科室的员工人人都可以参加QCC活动,以员工自愿参加为前提,自我管理,不受行政命令的制约,以解决科室管理实际问题为目的,QCC活动遵循规定的工作程序,采用科学的统计技术和工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参加QCC活动的员工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挥民主精神实现既定的目标。

3.4注重护士的内在修养及实战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整体管理水平,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妇产科优质护理中的效果比常规的护理方法效果更好,在妇产科优质护理工作中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不断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妇产科,优质护理;人性化;医患关系

妇产科作为迎接新生命降临的神圣所在,其所提供的护理工作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孕产妇和婴幼儿的生命安全,给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是做好妇产科护理工作所必须积极尝试与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1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化解护患矛盾;时下医患之间关系的紧张已经是个普遍现象,由此也引发出许多的医疗纠纷的发生;在妇产科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有利于促进护患之间关系的融洽,提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认知与理解,从而避免护患矛盾的发生乃至升级,杜绝医疗纠纷发生。

(2)有利于护士工作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在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必须需要引进许多可以量化的标准,这种量化管理的方式对护士自身的能力会有更高的要求,进而全方位提升护士的职业素质,进一步做好护理工作。

2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方法思路

(1)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实行三级护理管理,工作区划明确,责任落实明确,结果评估明确;三级护理责任管理的主体责任人,必须是从分管院长到总护士长到妇产科护士长三个层级一以贯之的区划下来,三级护理责任管理人对承担具体护理职责的责任护士,应该有明确的工作指导意见,其形式包括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妇产科自身的病房工作计划,以及具体护理工作的指导,形成全局工作与具体分项工作之间的整体协调与配合,促进妇产科优质护理工作的开展。对于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必须要求有明确的详细记录行为,以科学确定护理工作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2)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应该注重方式方法的适用性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其核心就是要注重护理工作的人性化,因此,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的时候要注重方式方法的适用性,针对不同护理对象拟定不同的护理方案并随时调整,以适应实际护理工作的需要。

3妇产科必须积极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促进科室建设,给孕产妇和婴幼儿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1)明确优质护理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可以是多方位的,包括护患之间沟通技巧的考核、护士护理技能的熟练程度的考核、护士对基础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的考核,以及护士的职业道德方面、综合素质方面的考核;同时还要关注到护理工作中的失误事故发生率以及事故发生率的情况、患者投诉的情况等。

(2)切实贯彻人性化护理原则人性化护理原则的贯彻落实,关键在于护理细节要做到位,比如:改进你工作中的询问方式,将传统的病床号巡视改成病人名字巡视,这样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加病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避免查对差错发生的可能性;也可以改进备皮方法,使用一次性备皮刀,撤销民用备皮刀,将滑石粉备皮改为肥皂液备皮,提高工作效率和备皮效果;关注病患者家属陪护问题,配备病患者家属陪护的相关设备,比如可收拢的简易床以方便陪护家属的过夜。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妇产科的人性化护理,要注重做好整个护理工作的分段工作,比如,针对孕前产妇要做好常识指导工作,而孕妇分娩中的心情疏导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也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对于出生的婴儿,要加强护理工作;整个护理工作要以母婴为中心展开,一方面和孕产妇做好沟通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和家属的沟通工作,从而方便整个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护理过程中,既要注重护理专业技能的到位,也要注重护理态度的恰当;对孕产妇的护理,既要保证予以专业的医学知识的服务,还要注重予以及时恰当的心理安慰护理;只有注重这些细节,才能确保母婴安全,真正实现优质护理的目的。

(3)加强护理经验的相互交流与学习,促进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科室形象不仅仅取决于一个医护人员的工作,而是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因此,做好妇产科优质护理工作,也必须注重对全体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建立护士交流沟通本,实现日常工作的流水账记录,以方便不同班次护士人员之间的交流;建立各种业务学习制度,注重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包括工休座谈、抢救药品、实习生讲课、业务学习等等多种形式分别责任到人,形成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负责,大家共同参与科室管理,有效提高全体护士的积极性。

4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必须做好原则性的掌握

第5篇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产科;剖宫产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医疗供求关系的复杂化,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看病贵、看病难”成为影响百姓生活的焦点问题,让病人“早日康复、降低医疗费用”也是护理学者正在研究的重要课题。住院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保证诊疗效果的基础上,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是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措施之一。国外研究表明,临床路径以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为特征,具有规范诊疗行为、节约卫生资源、控制医疗成本、提高医疗品质的重要作用[1]。临床护理路径是为具有特定诊断和治疗(手术)的患者群体制定的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模式,是一种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整体服务计划,包含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多种专业的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2],属于临床路径范畴。

我科在总结归纳以往护理实践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剖宫产的临床路径研究。通过设定路径表实施护理,使孕产妇得到全面相同的护理,达到护理优质化的目标,并且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增加了其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标准性。通过临床应用的效果比较,表明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是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可行途径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0 年1 月~2010 年9 月期间,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64 例计划性剖宫产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内的504例剖宫产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产次、职业、经济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研究组根据临床路径表(见附表1),由医护人员按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流程合作完成治疗和护理,并接受相应的管理和监督。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采用随机教育方法。

1.3 研究步骤

1.3.1 临床护理路径准备

在推行临床护理路径前对临床护理路径的概念、特点、应用价值等进行宣传教育,对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分层次开展护士长、临床带教老师和护理骨干的重点培训,系统学习临床路径的相关知识、实施要点及处理问题的方法。

1.3.2 临床护理路径实施

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研究组由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按制订的路径表实施临床路径。由责任护士按照临床路径流程,向产妇详细讲解临床路径的目的、经过、服务和目标,取得理解和合作,征得产妇和家属的同意后,按标准确定产妇进入路径后按照临床路径表来完成各项治疗、护理、观察、健康教育等任务并详细记录,实施过程中不断了解产妇和家属的感受和意见,并定时讨论、修改。

1.3.3 评估指标

①平均住院日即从住院当日到出院当日;②平均住院费用即住院的所有医疗费用;③评估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自制健康教育知识评估表,内容包括是否认真阅读临床路径与整体护理文本,是否理解及产前产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④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在产妇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

1.3.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验。

2 结果

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两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与费用的比较

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越来越高。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是整体护理工作的深化,对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疗质量,节省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作用。

3.1 提升患者满意度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可使患者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及目标,并且可以就诊治计划提出自己的问题,增进了医患、护患之间多层面的交流沟通,有效地改善了医患关系,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感,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在医疗护理工作面临挑战、竞争、机遇的今天,临床护理路径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我科今年开始开展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由于病例数有限,尚未得出满意结论,有必要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研究。实施临床路径的优越性已经有所体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在各基层医院得以普及。

3.2 提高医疗质量

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基本是通过表格的形式制定,护理工作者根据临床路径表,对患者实施自入院到出院的系统化和动态化、连续性而又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改变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和被动地服务,主动协调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化健康教育,充分显现健康教育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 [3]。

3.3 改善医疗品质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促进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能有效加强初产妇母乳喂养基本知识、新生儿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及母婴保健基本技能,提高医疗品质,增进母婴健康。

3.4 缩短平均住院日

临床护理路径制定了合理的标准住院天数,并明确规定了每天的医疗计划,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合理高效的利用医疗资源,有效缩短不必要的住院天数。

3.5 降低住院费用

临床护理路径引入了成本医疗的原理,对医疗费用实行限额控制,规范医师行为,减少浪费,降低医疗成本,以达到降低住院费用的目的。

本研究今年刚刚开始,病例数有限,但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优越性已经有所体现。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6.88%,与对照组相比,满意度大大提升,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研究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也有所降低,但因病例数较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随着临床路径的开展,护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和护理计划的完善,实施临床路径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将得到进一步验证。

4 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主要通过路径表的使用,可以提高护理效率,促进整体护理的深化,增加护理工作的主动性、计划性、标准性、规范性,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Levin RJ, Ferraro RE, Kodosky SR,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a“clinical Pathway”in the management of laryngectomy Patients [J].Head Neck, 2000, 22(7):694-699.

第6篇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护理质量越来越成为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不仅为世界各国在企业管理上实现有序和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提供了统一的标准,而且也为医院的质量管理和优质服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指导方法,为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越来越为中国的医院所关注和重视,并开始经营国际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已被世界150多个国家等采用为国家标准,广泛用于企业管理,而且还逐步将它推广政府、财政、金融和教育等质量管理领域。如今ISO9000已悄然走进医院,如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医疗管理和技术领先的国家有不少医院应用ISO9000管理体系并通过ISO9000的质量认证。我国多家医院也相继通过了ISO9000族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未来几年内,全国将有更多的医院朝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努力。

二、ISO质量管理体系在我院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市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医院必然更新和重建自己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然而,医院护理管理中如何进行护理管理模式创新。如何进行护理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打造护理文化的问题是医院发展中着力解决的问题。我院应及时掌握国内外护理管理的信息和发展动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大胆实践,创新,构建护理管理的新模式,促进我院护理管理与国际接轨。由于妇产科仪器设备多,各管理规范条款众多,要将平时的工作有机地纳入管理体系之中,是一个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因此成立妇产科“ISO9000”运作小组就显得很有必要,她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领导作用和妇产科护理管理体系的全过程性、全员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落实各项工作职能,提供资源,促进全员参与,检查绩效,组织实施与改进,通过其领导作用及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发挥每一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在我院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十分必要,因此妇产科专门成立实施小组,研究其对妇产科临床工作的影响。

1、成立实施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

成立ISO质量管理体系小组之后,接下来的便是如何实施的问题,我院妇产科是由院长亲自指派1名副院长具体指导实施,从医院的中层干部内挑选精力旺盛、有较丰富管理经验、外语好,又有较丰富临床医疗经验、懂得并能熟练使用医护人员组成实施小组,并指定小组负责人,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工作。

2.工作计划内容

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的中心是建立一个符合ISO9000族标准的医院管理模式,并使此模式在医院内实施,由此,制定工作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①学习与培训计划;②体系文件编制计划;③质量体系实施计划;④内部质量审核计划;⑤组织并接待认证计划。在指定工作计划时应重点突出,阶段目标明确,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既防止以次充主,又要保证整体工作效率。

3.妇产科ISO9000《质量标准》的编写

《质量手册》是描述医院质量方针与质量体系的最高文件,ISO9000族质量体系是一个规范的文件式管理体系,文件体系部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质量手册》为其三层文件的最高层,其作用为体现医院的管理方针,描述医院的质量体系并使其有效地运行,为医院的质量活动提供最基本的运行标准,并保证在情况出现变化时,质量体系自身及质量活动的要求保持连续性。因此,编写包括以下内容:①医院妇产科的简介;②医院妇产科的资源状况;③妇产科自身的管理说明;④医院妇产科的质量方针;⑤医院妇产科的管理机构;⑥妇产科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的分别描述。

4.质量体系的运行与实施

在整个妇产科医疗工作过程中,ISO9000系列标准是系统性的工程,它的贯彻与实施过程中重要一环是培训。妇产科人员的培训其范围是全面的,其内容包括:①ISO9000的管理观念的接受;②对ISO9000管理体系的认识;③各个工作岗位职责与权限的界定;④业务技术的规范操作等。经过内审可以了解体系运行的真实状况,并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为医院管理层进行管理评审提供真实可信的信息。

5.组织协调

在ISO9000体系下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相互配合,以期彻底杜绝扯皮、推诿现象,这样就会使ISO9000质量体系能够在医院妇产科持续运行。

三、妇产科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效果及意义

“ISO9000”以系统的方式将护理经验纳入到其文件化的质量体系之中,该文件化质量体系可作为培训和教育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工作业绩的依据和手段,为使护理人员一次就做好工作提供了方法,文件的持续改进性也为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供了教材。ISO9000在我院妇产科质量管理体系中卓有成效,其具体表现为:

1.树立了新的护理理念

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思想,树立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护理理念。在医院病区护理中,要以病人以及相关方为关注焦点,以持续改进为终极追求。我们提供的护理服务,不仅满足病人生理上的护理需求,还要满足心理需求,而且最终让以病人以及相关方满意。

2.强化了护理过程管理

“以过程管理为基本方法”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其目的在于强化过程管理。因此,它要求医院护理的每个工作模块都要按照“P—D—C—A循环模式”进行科学的管理。必须对护理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全部因素的控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系统化的管理保证与评价机制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保证。

3.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

ISO900质量标准指出:“任何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是该组织中每一个成员。”人力资源的管理,首先是激励每个人员的积极性;其次是人员的培训和发展。因此,推行标准有利于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落实,有利于调动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4.提高了护理管理效益

要保持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质量是重要保证。运用ISO9000质量标准进行管理,能把所有与质量有关人员的职责和作用具体化、文件化,使职责更加明确。该标准对护理管理者的职责、职权和护理人员的关系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标准”中的“管理资源”,不仅可以得到良好的护理质量,还可树立良好的管理形象,扩大医院的知名度。

第7篇

【关键字】妇产科;优质护理;应用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74-01

随着我国的医学界的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不断的在完善。目前,人们对自己的身体质量越来越重视,对医疗护理的要求变的越来越高。一个医疗优质护理服务体系,不是单方面的提高医疗的护理技术管理、护理文化管理、护理人员的素质管理、护理环境管理、护理制度的等,同时也是为了总体的提升‘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的贯彻[1]。最基本的就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的具体需要。这是时展的趋势,近几年,本院针对妇产科患者具有的特点,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探究,总结出相应的护理服务方法。本文随机的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的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的患者50例,平均年龄为43±1.2岁,妇科手术23例,剖宫产19例,妇科其他治疗8例;B组患者50例,平均年龄为39±2.2岁,妇科手术22例,剖宫产17例,妇科其他治疗11例,A、B两组病种、年龄、孕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对比如下:

1.2方法

对这随机挑选的100例产科和妇科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干预的整体安排包括全体动员、合理排班模式、策划等[2]。

1.2.1全体动员

医院的妇产科在护理工作上有着很明显的特点,需要具备一个特别的护理程序。想要实现妇产科护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就需要全部动员起来,强化妇产科科室护理人员的优质护理理念的贯彻,确保妇产科护士可以为患者建立一个连续性的全程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那些刚刚进入医院的患者,负主要责任的护理人员需要主动的跟患者沟通,做好自我介绍,消除患者因为紧张而产生的戒备心态。充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深入性的分析,将所有的注意事项传输给患者。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的时候,需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护理素质,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对患者做相关的心理护理。尤其是产科患者,在分娩之前要将相关的必须知道的知识传输给患者,让患者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在分娩结束后,指导病人正确的母乳喂养方法和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1.2.2合理排班模式

合理的排班模式在优质护理过程中非常的重要,护理人员如果有了足够的休息时间就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和干预[3]。在排班的时候要科学合理的实行弹性排班模式,分层管理助理护士、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不同的工作人员需要安排在不同的时间点,这样就可以为护理工作相关的人员足够的精神休息时间,为患者提供一系列完善的护理干预。

1.2.3策划

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来说是最佳的途径,通过这个途径去实现身体的快速恢复,而对于相关的医护人员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这个途径可以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优质服务的开展时间要安排好,并不是在患者进入医院的实际就马上展开,而是相关医护人员上班的那一刻算起,才算真正的优质护理干预。护士长的工作是,首先组织本科的全体护理人员去探视护理的实施情况,同时按照实际的护理情况去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4]。最好是按照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病症以及本科室的护理工作区制定一系列优质护理实施措施。

1.2.4强化健康指导力度

医院可以制定相应的图文并茂的妇产科宣传册,将这些宣传册派发给患者,让患者可以及时的得到和理解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熟练的掌握健康保健知识。与此同时,还要设置母乳喂养或者正确哺乳方法的宣传栏和板报,帮助和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的方法。相关的医护人员需要重视母婴感情交流的重要性和交流的正确方法,也可以经过宣传科学合理的坐月子的知识,及时的纠正产妇的不良饮食行为,以后人员需要给予产妇正确的卫生指导,将需要了解的知识全部传输给患者,让患者勤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受到感染。这样有利于伤口的快速愈合。在患者出院的时候,还要给患者详细的产褥期指导,同时进行定期性的随访。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数据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采取x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

2结果

跟之前相比,上述的100例患者在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之后,治疗后的恢复效果非常的明显,患者的出院时间也比之前的早得多,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产科患者在分娩之前进行优质护理干预之后,提高了分娩时的顺产率,在分娩结束后,护理人员对患者传输的相关喂养的知识的作用非常的明显[5]。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相比往年也提高了许多。

3分析

在医院的管理体系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必须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妇产科护理的实际工作中,应该将优质护理服务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首要的工作是实现基础护理的贯彻落实,让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优质服务理念,并且坚持优质服务理念的具体要求。在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基础护理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护患关系的融洽和睦、加以亲情般的护理服务、新型的护理操作技术、温馨的病房等措施,有利于强化跟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医护人员可以顺利的开展对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指导工作,总体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优质护理是一种最新的护理服务模式,汇集护理、评价、工作时间、策划、学习、绩效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将它们合为一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优质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相关的临床实践应用。想要很好的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最基本的是要落实护理的基础,贯彻优质护理理念,强化跟患者的沟通,不断的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倩倩,闫丽丽,徐学森,崔锦美.全身麻醉术中知晓并发术后烦躁1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0(23):102-105

[2]罗红英.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1,7(06):321-325

[3]王继君.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7(18):157-158

第8篇

妇产科是个高风险的医疗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技能关系到两代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要在科室内切实建立起医疗安全责任制,从科主任、护士长具体落实到人。科室成立了以科主任为负责人的质量管理小组,严格执行医疗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质控标准。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妇产科工作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妇产科医生工作心得1我进修学习的科室是产房。产房工作节奏快,抢救病人多、精神高度集中,助产过程中既是高强度体力劳动,又是高精力的脑力劳动。下面我对这一年来的产科工作作如下总结:

产程是需要耐心去守的,观察宫缩、宫口扩张、先露下降、胎心变化。对不够配合的产妇进行耐心的说服和解释。产房的工作需要极大的爱心,分娩的过程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时刻,在这时给予贴心关怀是产妇顺利分娩的信心和动力。哪怕是一口水,一口饭,一双支持的手。工作严密观察,细心发现异常情况极为重要。高度的责任心,每一个班做好自己的工作。要知道再好的服务态度,没有过硬的技术是万万不能的;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和丰富自己。每天的工作充实而又忙碌,一个班下来,感觉到没有时间坐在哪儿休息一下,没有医生或护士在哪儿喝茶或聊天;只有在写病历,记录单、微机录入时才有时间坐。十月份出生的新生儿有六百多、十一月份出生的新生儿有五百多,工作量大;每个班只有三位护士加一个产科医生,共同协作,工作时大家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内强自我,尽心尽责,认认真真地做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对每一件事,进而将事情尽己所能地做好、做细。各班之间相互查漏补缺,超前服务,培养自身的预见性、思维、和超前意识。在产房除了主动干活,很多东西上手的做了,就会有手感、灵感、有经验;经验必须不断总结、反思、理清思路,对实践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推荐阅读:_上半年工作总结

常言道:众志成诚,势必乘风破浪。现今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谁拥有了高效能的团队,谁就拥有知识经济时代的竟争力与战斗力。一个科室要想把阅历、经历、学历、特长个性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需要一种“思想”来引导与融合,这种“思想”,也即团队理念,它能使团队的力量综合化,能营造出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奋发努力、共赴目标的团队家园。

两个月的时间转眼即过,感谢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目前正值独山子大发展阶段,“不求无所不能,但求竭尽所能”,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只有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才是对独山子大发展的诠释。

本人_年毕业被学校分配到一家三甲医学实习,第一科室便是妇产科,产房工作节奏快,抢救病人多、精神高度集中,助产过程中既是高强度体力劳动,又是高精力的脑力劳动。产程是需要耐心去守的,观察宫缩、宫口扩张、先露下降、胎心变化。对不够配合的产妇进行耐心的说服和解释。产房的工作需要极大的爱心,分娩的过程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时刻,在这时给予贴心关怀是产妇顺利分娩的信心和动力。哪怕是一口水,一口饭,一双支持的手。工作严密观察,细心发现异常情况极为重要。

高度的责任心,每一个班做好自己的工作。要知道再好的服务态度,没有过硬的技术是万万不能的;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和丰富自己。每天的工作充实而又忙碌,一个班下来,感觉到没有时间坐在哪儿休息一下,没有医生或护士在哪儿喝茶或聊天;只有在写病历,记录单、微机录入时才有时间坐。十月份出生的新生儿有六百多、十一月份出生的新生儿有五百多,工作量大;每个班只有三位护士加一个产科医生,共同协作,工作时大家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内强自我,尽心尽责,认认真真地做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对每一件事,进而将事情尽己所能地做好、做细。

各班之间相互查漏补缺,超前服务,培养自身的预见性、思维、和超前意识。在产房除了主动干活,很多东西上手的做了,就会有手感、灵感、有经验;经验必须不断总结、反思、理清思路,对实践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

妇产科医生工作心得220_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医院标化管理、优质服务为契机,按照“二甲”专科医院的分娩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标准,妇产科全面促进和提高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水平,现将我科一年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标准化管理及科室管理方面工作:

今年我科围绕产科标准化建设要求,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及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大大加强了科室质量控制管理,更加有效地保证了医疗安全,全年无任何差错和事故发生。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1、根据标化要求和专家的指导意见,逐条落实分娩质量管理要求和制定各项整改措施,建立、完善了如分娩风险预警制度、剖宫产术前评估制度、急诊剖宫产分级管理制度、母婴阻断工作制度、新生儿安全制度、胎盘处理制度等;

2、建立健全了各种流程,如新生儿复苏、产后出血、子痫、羊水栓塞的抢救流程,产程干预流程、母婴阻断流程等;

3、进一步加强十五项核心制度的落实;

做到服务规范化,操作规程化,质量标准化。妇产科是个高风险的医疗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技能关系到两代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要在科室内切实建立起医疗安全责任制,从科主任、护士长具体落实到人。科室成立了以科主任为负责人的质量管理小组,严格执行医疗护理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质控标准。每月对医护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医疗安全天天抓,坚持每周专业知识、急救知识、技术操作培训,强化责任意识,急救意识。确保患者就医安全、防患医疗纠纷的发生。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了医护质量的规范化。除规范医疗文件的书写,完善三级查房制度,三级医师查房100%,甲级病历率100%外,抗生素应用更加的合理和规范,尤其是术前抗生素的规范应用均达要求,特别针对产房质量管理及整体护理进一步规范,不断完善了产房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并把制定的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培训考核,从而使科室医护人员按规程要求严格执行;科室各种资料管理有序、资料完整。各项设备仪器均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定期检查。

另一方面提高产科应急能力培训,加强医护操作技能水平,加强妇产科业务力量和硬件设施的建设,做到科室布局更加合理,急救物品、药品齐全并处功能状态,尤其是气管插管和简易呼吸器的应用每人都熟练掌握,切实提高了产科综合实力。我科除参加医院组织的学习外,还重点要学习产科急救,如产科大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心脏病、羊水栓塞,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心肺复苏等技能,全面提高应急配合能力,确保高危孕产妇的安全分娩,有效的降低了孕产妇死亡及新生儿死亡,全年孕产妇、新生儿死亡为零,保障了医疗安全。另外特别学习了剖宫产的指征、术前评估、术后监护与健康指导,剖宫产非医学指征为零,无剖宫产并发症发生。尤其是加强了艾滋、梅毒、乙肝孕妇的诊断、母婴阻断工作,完善了母婴阻断流程,我科阻断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做好手术分级管理,统一了手术规范操作,术后加强监护,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全年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特别提出的是今年我科的院内感染工作大幅度提升,按照标化要求,定期学习医院感染知识,科主任每人访谈院感相关内容,尤其是艾滋、梅毒、乙肝孕妇的母婴隔离、血污染物及手术器械的消毒隔离的每个细节培训到位,同时做好产房、手术的无菌操作,做好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培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将医疗差错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杜绝在萌芽状态,全年无医疗事故和差错发生。

二、爱婴医院工作

今年全市对爱婴医院进行了复审,作为复审单位之一,黄院长和医务科、宣传科对此工作非常重视,给予我们大力支持,按照复审标准科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许多同志加班加点,不计报酬,科室不仅完善了母乳喂养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了各种母乳喂养常规和流程,对更新的母乳喂养知识和技巧,全科组织多次学习、培训和考核,还配合基建科修缮了产房、病房的门窗、地面,彻底打扫了所有房间的卫生,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并更换了新的母乳喂养宣传资料,印发了各种宣传手册,免费发放给孕产妇,使母乳喂养率大幅度提高,我院不但顺利的通过了复审,而且检查组对我院母乳喂养工作给与了充分的肯定。

三、科室医疗工作

1、住院164例,门诊人次434人次;住院手术46台次,住院分娩59人,无痛人流术68人次

2、在孕产妇系统管理方面,落实孕产期全程跟踪管理责任制,对孕产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建卡,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并做好各种记录。

及时上报孕产妇系统管理的月报表、季报表、年终总结按时上报且项目齐全,数字准确。住院分娩产妇数59人,活产数59人,无围产儿死亡,无产褥感染,无子宫破裂、会阴三度裂伤,无孕产妇死亡,无新生儿破伤风发生。

3、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对辖区内的妇女进行健康宣教及妇女病的普查,今年共完成了1000多人次的普查任务,普查人数比去年的增加了30%,资料、信息及时、准确上报。

四、医德医风建设

一年来加强科室精神文明和医德医风建设,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廉洁行医的各项规则,认真学习各项法律知识,教育大家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岗位,不俱怕传染,在乙肝、梅毒病人被别院拒收后不推诿,不计较个人得失,以高质量完成传染病孕妇的母婴阻断工作及其他各项医疗工作;并同情、关心体贴传染病孕妇,耐心为病人和家属解释病情及有关注意事项,以治疗方案为病人解除病痛。科室人员多次拒开各种假证明和假检查结果。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工作态度,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一年来,通过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科室各项工作任务,但工作质量与医院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新的一年里,要转变观念,加大业务中医理论及适宜技术的学习力度,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团结一致,扎实工作,高标准完成本科的工作任务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任务。

五、工作中的不足与对策

病人对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面对我们的服务对象,无论从科室的管理和服务质量都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产科妊娠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孕产妇均逐渐增多,医疗风险及诊治难度均较高,防范医疗隐患、提高医疗治疗尤为重要。今后需要我们进一步改善的工作环境,我科室医生护士均较年轻,工作经验不足,在应对危重症患者是对病情评估不足,以后须加强业务学习,多组织相关的危重症病例讨论,包括外院的病例,总结经验,完善各项诊疗常规,明确常用抢救药物的规范使用,逐渐形成自己的成熟的抢救流程及常见危重症、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孕产妇管理及诊疗常规。要求医务人员以更高的业务水平、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从事临床工作。

妇产科医生工作心得3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的是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总体目标。由此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也就凸现的尤为重要。为了加强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管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公民的生殖健康权利,我院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各项规定,并且配合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做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现将我院多年来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院是持有国家颁布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并且符合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设置标准。从事与计划生育有关的妇产科临床医务人员,都具有执业医师或护士资格证书,都经过计划生育专业的正规培训上岗,并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和国家有关护士管理的规定。

二、我院自2002年以来从未进行过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并且严格将计划生育手术控制在上环术、取环术及人流术,未发生过超范围的计划生育手术行为。而且在计划生育手术方面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

三、我院在施行避孕、节育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坚持征得受术者本人同意,并且手术室及器械消毒严格,各项指标全都合格,保证了受术者的安全。

四、在病历书写方面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达到了档案室存档的标准。

五、自2002年至今,我院共操作了五百多例计划生育手术。现我院在计划生育技术人员方面拥有一支很有质量的妇产科队伍,其中包括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3名,从而保证了我镇居民享有高质量计划生育服务的权利,也受到了辖区内育龄妇女的好评。

以上是我院多年来在计划生育工作方面的基本情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不足的地方,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工作欠缺之处,学习其它医疗机构的经验。我院还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毫不放松地抓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突出重点,把握难点,理清思路,继续搞好宣传与优质服务工作,为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妇产科医生工作心得4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维护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任劳任怨、呕心沥血、多次被评为县、市、省级先进工作者。

在分管业务工作期间,积极围绕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前提,以增强理论知识和提高业务技能为基础,坚持走临床和社会工作相结合的道路,积极带领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在工作中,本人深切的认识到一个合格的妇产科医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通过订阅大量业务杂志及书刊,学习有关妇幼卫生知识,写下了打量的读书笔记,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经常参加国家及省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聆听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并多次去省市及兄弟单位学习新的医疗知识和医疗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从而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始终坚持用新的理论技术指导业务工作,能熟练掌握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产科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羊水栓塞及其他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熟练诊治妇科各种急症、重症,独立进行妇产科常用手术及各种计划生育手术。工作中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的处理每一位病人,在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自任现职以来,本人诊治的妇产科疾病诊断治疗准确率在98%以上、独立完成数百例剖宫产及其他妇产科手术,病人都能按时出院,从无差错事故的发生。

注重临床科研工作,参加了《药物促排卵联合人工授精治疗不孕症临床研究》县级科研项目,荣获一等奖。撰写论文四篇,并先后在省级刊物发表,受到了专家的赞赏和肯定。

注重人才的培养,自任职以来,积极指导下一级医师的工作。在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中,担负组织和教学任务,由本人具体指导培训的各级妇幼人员达2千余人次,提高了各级妇幼人员的工作能力,真正发挥了业务骨干作用。

本人在分管保健工作期间,严格按照上级妇幼工作要求,认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指标和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保健网,建立了妇女、儿童“四簿四卡”,并定期检查落实,掌握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每年为女工健康查体3千余人次,0-7岁儿童健康查体1千余人次,实现了妇女、儿童系统化管理,有力保障了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

配合主管领导,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如初级卫生保健、创建“爱婴医院”等工作。认真组织学习,培训业务骨干,深入各乡镇,配合各级领导,当好参谋,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积累了大量的实施材料,在省市抽查、评估、验收时,顺利通过。

学习、宣传、落实《母婴保健法》,整理收集有关材料,书写版面,组织人员利用宣传车到各集市、乡镇宣传,散发宣传材料,带领同志们办起宣教室,并帮助指导各乡镇办宣教室或宣传栏,为《母婴保健法》的落实打下一定基础。积极开展婚前查体工作,发放《致新婚夫妇的一封信》,进行新婚保健知识及优生优育知识的宣教,每年举办学习班1-2期,提高了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降低了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提高我县的人口素质奠定了基础。

自__年本人主持全院工作以来,积极协调好领导班子之间的关系,齐心协力、求真务实、大胆创新,不断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坚持走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路子,通过改善院容院貌,增添医疗设施,提高高医疗水平,使临床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行风建设,注重思想教育,任人唯贤,积极发挥业务骨干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岗位责任制,职称评聘分开等措施的实施,极大的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强化了主人翁意识。一年多来,临床工作有了新的突破,业务收入达到建院以来的水平。社会保健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极大地提高了两个系统化管理率,降低了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率,使保健院的各项工作有了新的飞跃。

综上所述,本人从政治表现、任职年限、业务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晋升副主任医师资格,评聘后,本人将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妇幼卫生事业贡献毕生力量!

妇产科医生工作心得5我是_医院妇产科医生_,现年_岁,20_年7月毕业于_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_年取得郧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文凭及执业医师资格证,同年底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工作期间,在医院党委和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较好地完成了医院安排的各项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注重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知识,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心全意为人_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积极配合领导工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名思想健康纯洁的人。

二、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我深刻地认识到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妇产科医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在工作之余,我通过订阅业务杂志及书刊,经常学习了解国内本学科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发展动态。多次代表医院参加了县、市组织的妇产科医师培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甘落后才能不被时展所淘汰。在利用业余时间抓好专业理论钻研的同时,我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撰写学术文章,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于20_年9月在《中国误诊学杂志》上发表。

三、认真做好医疗工作,坚守岗位职责。在卫生院工作期间,我承担了妇产科病房及2线班工作,24小时待命,医院有加班,随喊随到,掌握了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在业务院长的指导下开展了剖宫产、子宫全切、卵巢囊肿、计划生育等手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效果良好。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一丝不苟地处理好每一位病人,在程度上避免了误诊误治。工作期间还参与了全县组织的妇科病普查及上消化道疾病普查工作。20_年我院率先实施电子病历,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我积极运用自身掌握的电脑知识,熟悉系统操作后给其他同志一一讲解要点,带领科室医生迅速掌握电子病历,并承担了部分电脑的维护工作。此外,配合医院主管领导,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了在省、市、县组织的各项抽查、评估、验收时顺利通过。

第9篇

【关键词】整体护理 计划生育技术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282-01

最近几年社会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对相关的生活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服务于大众的计划生育技术也面临了挑战[1],因为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以需要在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手段对新时期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进行改善,整体护理在其改善的过程中有着积极作用。本文对整体护理在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 整体护理及其现状

1.1 整体护理的形式

整体护理是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形式,与传统护理相比,整体护理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结构,对其进行了扩展和补充,能够更加全面的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其主要形式以对心理的护理,生理的护理以及社会文化相结合,从而为患者营造好的康复条件。最大限度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2]。因为整体护理的综合程度较高,所以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护理人员的水平决定了整体护理的质量。

1.2 整体护理的现状

随着临床医学对于护理作用的不断重视的加深,整体护理在护理学中的地位变的更加重要。其应用也具有了广泛性,在进行医院护理改革时,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是其重要部分。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面均有开展整体护理。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面,本着优生优育的原则[3],产科引入了整体护理并且已经被系统化流程化为一种有效的模式,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对产妇和婴儿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其统一规模化的流程方式更利于整体护理的实施。在推行整体护理的过程中,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执行标准操作。

2 整体护理对于计划生育技术的作用

2.1 生理护理对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促进

整体护理对于服务人员的护理技能要求高,需要服务人员有专业的相关护理知识[4],因此整体护理中的生理护理与传统的护理方法相比较其专业水平更高,对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涉及到的不孕不育,性病预防和治疗,生产分娩等相关方面,整体护理能够给予患者更好的专业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整体护理在产科的妇婴护理中,有效的缩短了生产所用时间,防止了新生儿的窒息死亡,减少了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因此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生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整体护理不是单纯的传统护理,在临床上多采用的是一对一的协同护理方式,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整体护理的生理护理更加全面到位。

2.2 心理护理对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改善

整体护理中的心理护理也是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的重要部分[5],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采取心理干预能够极大程度的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6],使病人积极的配合治疗,在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和充分的情感交流,通过对其心理问题的掌握,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从而使得患者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其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尤其是患者的病情为不孕不育或障碍等特殊情况,且病程较长,都会出现情绪低落,心情压抑的情况,严重的还会产生对身体健康不利的影响。所以心理护理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护理过程中,整体护理通过心理干预和交流反馈的模式消除患者的焦虑,烦躁和心理应激,从而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达到患者满意的水平。

2.3 社会文化对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影响

整体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要结合社会文化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对于不孕不育,传染性性病,障碍等的治疗,护理人员要掌握专业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病况,从而消除疑虑和无谓的恐惧。对治疗树立信心,对病人的隐私做到按照相关规定严格保密[7],切实体现出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进行服务的同时,要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重视程度,保持低生育率。

3 新时期的计划生育技术要求

人口的发展对计划生育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其技术服务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在追求功能不断完善,技术不断规范的过程中,计划生育服务也在进行着改革和创新。随着市场化机制的引入,以前的冷漠死板的医患关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8],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要进行角色的转换,由依靠政策带有行政色彩的强制性转化为受术者至上的服务性,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患者提供技术服务。在进行医患服务意识改进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满足人们对于采用新医疗技术的需求。医护人员要保持与时俱进才能够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

4 小结

整体护理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高,能够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发展,同时整体护理将心理护理纳入到其结构体系中,重视与患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沟通和情感交流,密切了医患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了新时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改革要求。因此整体护理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工作理念有所创新的结果,在其的参与下,构建了新时期的计划生育服务的模式,从而增强了服务机构的提高优质服务的能力,更好的服务于群众,使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整体护理符合新时期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要求,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在进行整体护理推广的同时,要抓好对护理人员的培养工作,只有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相关业务水平,才能够改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东女.提高服务站护理服务水平的思考[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62(4):242-243.

[2] 刘银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53(7):395-396.

[3] 吴梅玲.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中如何做好护理工作[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36(2):95-96.

[4] 陈新洁,高显英.护理工作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2010,23(9):17-18.

[5] 任素卿.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8):2149-2150.

[6] 邹春标.深入学习,转变观念,强化沟通技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技巧谈[J].中国医药导报,2008,27(5):121-122.

第10篇

一、加强产房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服务一流的专业技术队伍。

人才是实现科学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xx医院要打造成一流的妇产医院,产房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但是,产房长期以来面对的是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硬件设施不够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服务一流的专业技术队伍,除了产房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还需要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1、 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增加助产人员3—4名进行专业训练,大约需要一年时间顶岗。因产房现有人员处于不稳定状态,一人属医疗人员在产房进修,月底离开产房;一人面临生育,随时可能休假。人员严重短缺和不足。加上产房工作具有不可预见性、集中性、突发性、紧急性等特点,要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和服务,人手不够是万万做不到的。

2、 产房全体员工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学习时间及学分与奖金挂钩,做好奖惩考核工作。

3、 严格制定和落实学习、考核、考试计划,根据学习计划进行提问、考核和考试:每月业务学习讲座一次(轮流主讲),每周提问考核一次,每季度专业知识闭卷考试一次,每半年技术比武一次。考试成绩与奖金、工资挂钩,考试成绩不合格者扣除当月奖金(按规定数目),成绩优异者年当月奖励(按规定数目),年度涨工资时作为参考。

4、 积极开展比、学、赶、帮活动,高年资的帮助低年资的,技术好的帮助技术差的。要比谁的专业技术水平高,比谁的服务态度好;要向积极进、技术业务棒的同事学习,赶超先进,争做先进。使专业技术达到一流水平,使服务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5、根据产房的工作任务和助产士的具体情况,优化护理力量的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排班,严格各班岗位职责。

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1、无痛分娩开展三年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新的一年,无痛分娩在产科工作中仍然是一个工作重点,要积极宣传和推广无痛分娩,认真掌握无痛分娩的最佳时机,尤其中期妊娠引产的病人,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确保每人实行硬膜外镇痛术。

2、vip套餐是过去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的一年要把开发vip套餐服务作为产房工作的工作重点,对入院待产产妇及亲朋好友大力宣传推广,尽最大努力挖掘vip尊容客户。

三、认真学习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1、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时刻把医疗质量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每月学习和考核十三项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职责流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杜绝院内感染的发生;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2、提高风险意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随时想到自己是一名产科工作者,把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自觉提升自身素质和操作技能,做到产前、产时、产后认真观察,积极处理,不留任何可疑之处。

3、认真学习和执行缩宫素的临床应用原则,严格执行医嘱,掌握缩宫素应用的禁忌症、适应症、禁止滥用缩宫素。

4、严格执行三级医生负责制,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不可自行处理。

5、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产程进展中的各种异常情况,并及时协助医师进行积极处理。

6、按护理部及产科质量管理要求,制订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到位,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各班岗位职责以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执行落实情况,及时总结讲评,不断提高产房工作质量。

7、做好产房内各类物品、仪器及急救用品的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保证供应并定期检查,做好记录。

8、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因技术原因导致的医疗意外,及时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接受教训。

9、做好病案记录和病历书写,严格各项记录的规范化,禁止涂改和写错,严防因粗心大意造成不应有的医疗纠纷。

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病人的口碑”,新的一年要把产房的各项服务做好,把产妇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做到按需服务。

1、vip套餐服务:专人陪伴提供生活照料,专家和高级助产师跟踪技术服务,确保vip客户100%满意度,把医院的vip品牌做好。

2、无痛分娩的产妇做好导乐服务工作,使产妇确实感受到体贴周到、温馨的导乐分娩服务。

3、做好产妇产前、产时、产后的生活护理,协助进食和排便,除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还要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指导产妇缓解疼痛的方法,宫口开全时教给产妇合理用力的方法。

4、做好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随时察看新生儿的呼吸、面色、大小便情况,指导早开奶,做好母乳喂养的指导和宣教。

五、积极参加全员营销,开发潜在收入项目

1、全科员工深入市场,利用业余时间开发客户,联系身边的家人、朋友,提供新的客户资源,每人定数量、定指标并制定奖惩制度。

2、积极开发产房收费项目,对于无痛分娩的引产的病人要适时进行分娩镇痛术,以免造成延误现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展陪伴待产、陪伴分娩。对于应该收费的项目不可漏收,做到每位病人严格收费。

六、做好科室与科室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协调配合工作

协调本科室工作人员与医生、后勤人员及其他科室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相互沟通情况,及时取得支持和配合。

七、坚持做好5s管理工作

1、5s管理工作开展一年以来,成效显著,医院的整体面貌、人员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产房在有限的室内也保证了环境的整齐、清洁和优美观,在新的一年,要继续深入做好5s管理工作。

2、认真做好产房的无菌管理工作。新的一年,要按手术室的管理标准严格管理产房,禁止闲杂人员进入产房。有关人员进入产房要严格执行无菌隔离制度原则,做到严格管理,人人有责。

3、做好物品管理,定期盘点物资,禁止物品过期导致的浪费,节约笔墨纸张,节约用水用电。

新年伊始,产房将在院长、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和支持下,全体员工将全力以赴,为顺利完成医院的方针目标,完成各项工作计划,认真按照拟定的工作计划把产房的各项工作做好,确保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医院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为xx医院辉煌的明天做出应有的贡献。

范文二:妇产科工作计划范文又一个新的起点,又一轮努力的新开始,用新的希望,充满新一年的征程。计划也是新的突破:

一、加强细节管理,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细节决定质量,妇产科随机性强,平时工作习惯差,做护士长忙于日常事务,疏于管理,20xx年将把精力放在日常质控工作,从小事抓起,将质控工作贯穿于每日工作中,每周质控一到两项,形成规范,让科室人员也在质控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减少懒散心理及应付心理,真正从方便工作,方便管理为出发点。另外发挥质控员及责任护士的作用,将一些日常质控工作交给她们,提高大家参与意识,动员全科人员参与管理,有效提高自我管理意识,提高科室管理的效率。

二、规范业务查房,提高查房效果。

改变往年查房应付的局面,由管床护士负责病历选取,真正选取科室疑难病历,书写护理计划,责任护士负责讨论该病的疑、难点护理问题,集思广义,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提高业务水平,解决护理问题的目的。同时,讨论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学习专科疾病的知识,规范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每规范一种专科疾病,便将此种疾病的护理常规应用于日常工作,逐步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性。

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整体专业水平。

加强专科业务知识学习,系统学习妇产科学,围产期知识,新生儿复苏,产科急症护理及应急程序,全科人员参与,大家轮流备课,每月一次。并进行产科急证抢救演练,人人过关,提高应急能力及专科护理水平。

四、设计使用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加强健康宣教工作。

设计专科健康教育手册,分为新生儿保健手册,产褥期保健手册和妇科疾病保健手册,将保健知识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形式表达,设计清新的版面,吸引病人真正去了解知识。同时规范科室健教内容,制作护理人员健教手册,形成一体化健教内容,科室备份,人人掌握,有效提高健康宣教工作。

五、申请护理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工作。

已申请护理科研项目:中药贴敷促进泌乳的效果观察与研究。年内全面开展效果观察与研究,进行统计学分析,撰写研究论文,上报申请材料。并要求全科参与科研项目,学习开展科研的知识,提高各类人员整体素质及专业水平。

六、加强产房管理,完成日常各项工作及质控工作。

第11篇

一、继续加强细节管理及护理人员的层级管理,保证护理安全。20xx年将严格执行绩效考核制度,采取责任组长竞争上岗制,把各项质量控工作分工到人,责任到人,充分发挥责任组长及责任护士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检查,增加科室各班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规范科室管理。

二、加强业务学习,更新知识,拓展服务内涵,增加经济收入。制定助产士培训计划,着重培训助产士对产程的观察及对难产的判断,护理文书中增加临产观察记录,以详细记录整个产程的进展,从而提高助产士对产程异常的观察及处理能力,同时将针对科室常见病及危重病的护理组织全体护士进行业务学习,对危重患者及时组织护理查房;对新业务、新技术加强培训,严格准入制度,以提高全科室的理论及操作能力。

三、严格消毒隔离,预防医院感染

1、产房及新生儿室管理:产房及新生儿室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中之重。助产班人员实行每周轮班制,责任组长负责制及护士长总负责的方式做好全面质控工作。严格消毒隔离及物品交接管理,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及监测工作。通过检查与督导,全面提高产房、新生儿室的管理,完成各项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

2、规范处置医疗废物,严格消毒灭菌。并做好各项登记工作。

3、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对母婴同室和发热患者的病室每日行空气消毒,患者出院当日做好终末消毒处理,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四、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严格实习带教

实习带教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将对实习生、进修生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模式,放手不放眼,加强劳动纪律的管理,制定学习计划,定期进行转科考试,并对实习同学进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调查,评选年度最满意带教老师。

五、晨会护理交班采取脱稿交班的方式,以提高护士对患者"十知道"的掌握及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增加优质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免费为新生宝宝提供出生第一步的脚印,做好产后乳房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定期征求患者意见,改进服务质量,为患者家属提供一个满意的医疗环境。

七、加强医疗设备、急救药械的管理,责任到人,将各区域放置的设备分给专人负责管理、保养,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每台设备都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实现医疗设备的最大经济化;加强急救药械的管理,专人分管、定点放置、定期消毒、定期检查检查维修,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第12篇

一、近三年来公司技术优化情况(一)**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技术优化成果1.优化矿井通风系统,生产系统进一步得到收缩、简化

通过科学制定2015-2017年采掘接替计划,合理安排矿井采场收缩,减少了矿井漏风和通风阻力,采区内系统工程得到进一步简化、优化。同时,结合永久工程进行临时工程设计,尽量减少措施巷道,采区轨道上山或胶带机上山和行人上山合并,实现一巷多用。三年来公司共计封闭巷道85887m,减少巷道施工23500m。

2.优化巷道支护工艺,有效降低巷道失修率

公司各矿井均为深井开采,主要巷道受强地压影响破坏严重。通过近年实践,对深井软岩巷道破坏机理的研究探索,制定完善“内锚外架+反底拱浇筑+浅孔充填注浆+深孔加固注浆”的支护方式,不断优化“浅孔低压封闭+深孔高压充填”注浆方式,口孜东矿在开拓巷道采用“锚架充”三位一体复合支护形式,有效降低巷道失修率。

3.优化采煤工艺,合理布置工作面长度,延长工作面服务年限

根据地质与煤层赋存情况,实现多煤层联合布置及“L”型、“倒梯字形”工作面回采,合理布置工作面长度,极大发挥综采设备优势,实现5.8m大采高成功回采,同时减少了搬家倒面次数,完成综采工作面月度最高单产61.4万吨。

4.建立矿井矸石运输系统网络,实现煤矸分流,提高矿井煤质

针对井下掘进矸石运输困难、运煤胶带机煤矸混运影响主井提煤和煤质等难题,不断优化煤矸运输系统。利用现有提升运输系统,发挥运煤系统能力大和已有矸石井的优势,共用运煤胶带机运煤运矸;设计运煤运矸系统联络巷道,建立煤矸分流系统;施工矸石仓和矸石窖,对矸石进行分类分区储存;利用运煤胶带机分时集中运输矸石,通过分流进入主运矸系统。

5.矿井“一孔多能,一巷(室)多用”常态化

从设计源头控制,充分利用瓦斯钻孔、防治水钻孔及地质钻孔的功能互补条件,实现钻孔利用最大化;超前考虑巷道(硐室)“时间、空间、功能”各环节交叉点,实现“一巷(室)多用”,减少成本投入。

6.优化松软煤层钻进施工工艺及工作面顺槽内钻场设计

高瓦斯区域松软煤层内顺层钻孔施工,由于煤层松软、瓦斯喷孔等因素影响,易出现垮孔、塌孔,钻孔成孔率低,很难施工至设计孔深,严重影响瓦斯抽采效果。通过对钻孔施工工艺的研究分析,对钻机回转器及钻孔施工工艺进行改造,确保顺层钻孔均能按要求施工至设计孔深,保证了抽放效果。

7.优化生产布局、矿井实现集中生产

近年来公司在保证矿井中长期发展的条件下,以保障矿井安全效果为前提,淘汰了炮采放顶煤工艺,对各矿井生产面布局进行较大调整,目前各矿井均调整为“一井一面”的生产格局。

8.各矿井掘进械化程度进一步得到提高

建立掘进机械化装备作业线(配备备综掘机、锚杆钻机、胶带转载机等成套设备),实现掘进、运输连续作业;拓展岩巷台车适用范围,由平巷转入上下山应用;引入侧卸装岩机、卧底机等辅助装备,提高掘进单进水平,实现综掘岩巷最高单进306.2m。

9.矿井千米钻机定向长钻孔代替高抽巷取得成功

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合作完成了高抽巷采用大直径定向长钻孔替代部分高抽巷施工技术,实现孔深500m以上大孔径(Ф96mm)瓦斯钻孔精准定向施工,验证了千米钻机定向长钻孔代替高抽巷瓦斯治理技术的可行性,为机械化减人和矿井经济效益的提高提高了装备保障。

10.优化主运系统,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安全性能

利用地面视频监控站,实时监控井下胶带机运行、能耗、各传感器数据等情况,实现井下胶带机、给煤机集中控制;利用贝克控制系统满仓保护进行改造,增设主运胶带机满仓预警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原理从源头上避免眼口堆煤的可能性,使司机在胶带机即将满仓时提前收到提示信号,以便更好的应急处理,保证系统运行安全。

11.对选煤厂洗选系统、配煤系统进行改造

通过对选煤厂洗选系统和配煤系统的改造,提高了洗选效率和配煤的精准度。粗煤泥的水份由以前20%以上,降到17%,提高洗煤系统运行可靠性,同时增大入洗量,能有效的提高商品煤煤质;配煤量的精准控制,可根据煤质的好坏来调节给煤机的放煤速度,从而实现精准配煤,避免配煤热值高于要求热值给公司带来损失。

12.综采工作面进一步优化

工作面实现自动割煤、记忆割煤和跟机移架,在地面集控中心和顺槽集控中心开采煤机、三机并实现跟机移架。泵站乳化液自动配比目前已完全可以在线监控,并可实现自动跟机移动、远程介入补架,以及对工作面设备的远程集中监控和“一键式开停”。

13.智能仓储与物流管理项目,通过物联网技术的矿山智能化物流管理系统利用WIFI无线网络技术,采用RFID射频卡和二维码实现车皮运载物资从地面装车到井下卸货的全过程监测,提供一站式的物流配送管理平台。系统减轻人员工作强度,节省人力成本,提供对井下车皮位置信息和车载物资状态信息的实时监测,增强对运输物资各环节的监管,提高空车皮利用率,有效解决了物资严重浪费、设备复用率低、物资运输过程不受控、丢失、冒领等现象。极大地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提升明显。

(二)技术经济分析、评价(具体见附表一)

二、2018年技术优化、提质增效成果及实施情况(一)2018年初制定的矿井技术优化项目,安全保障能力目标及经济技术成果简介(二)2018年完成技术优化项目;生产系统简化优化和提质增效方面取得的成果具体见附表二

(三)2019年需要继续实施或调整的项目1.继续优化矿井采掘布局,持续推进“减头、减面、减人”

通过优化采掘接替,合理调整采掘布局,在保证矿井产量稳定的前提下,保持“一井一面”生产布局;同时,加大掘进机械化装备投入,推广单轨吊辅助运输,加强可视化系统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减少固定岗位及系统维护人员,实现减人增效目标。

2.优化掘进及支护工艺,提高矿井单进水平

通过与科研院校积极开展《矿井支护材料及支护参数优化》和《深部高应力厚煤层巷道高效快支快掘技术研究》等项目研究,大力推广液压锚杆(锚索)钻车及掘锚一体机等先进设备,探索适应本矿地质条件的支护新工艺、新技术,努力实现“掘、支、运”一体化作业,促使矿井单进水平更上新台阶。

3.升级改造辅助运输方式,提高矿井运输效率

通过与科研院所深入开展矿井辅助运输系统改造研究,旨在远距离高效快速运人、整体支架快速搬运等方面寻求突破,如引进无轨胶轮车等运输新方式,解决矿井长距离运输难题,提升辅助运输效率。

4.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应用研究

为确保矿井生产正常接续,减少围面工程量,缩短围面工期,实现无煤柱开采,增大保护层连续开采规模,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计划在3608(6)采区首采面360804工作面开展切顶卸压沿空留巷项目研究,2019年12月份减少相临面360802工作面风巷工程量1700m,实现采区单翼工作面无煤柱连续开采。

三.矿井技术优化取得的主要经验和亮点(一)组织领导方面为更好推进“技术优化”工作,深入贯彻学习集团文件精神,积极开展降本增效活动,公司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任为成员”的公司技术优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公司“技术优化”各项工作,确保规划项目顺利实现。

(二)完善制度方面为确保“技术优化”工作稳步开展,公司建立健全采掘、机电、一通三防、地测防治水等专业技术工作管理制度及管理体系,制定专门考核制度,定期分析、总结优化工作开展情况和影响因素,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各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三)规划计划方面科学合理制定公司未来3~5年采掘接替计划,简化优化各矿井生产系统。通过采场的收缩,从而简化优化生产系统,实现“一优三减”目标,使矿井年产量、人员配备、经济效益处在一个科学、合理的生产局面。加强与科研院校(所)合作,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矿井单产单进水平和辅助运输效率。

(四)激励约束方面为深入贯彻**公司的“技术优化,降本增效”相关文件精神,调动全公司职工创造积极性,激发职工创新热情。公司制定相应奖励政策,对在各矿井生产过程中技术优化显著的成果给予表彰奖励,并全公司推广使用。

(五)学习交流方面公司每年召开技术优化、创新评比交流会,且以召开现场会和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交流、探讨、学习,为参与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学习了解其他矿井好的思路、创新点、优化点,结合自己矿井,举一反三,不断提高技术优化、创新人员的创新、优化能力。如**矿360804工作面采用切顶卸压留巷新技术项目,为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公司倾情组织多次到外面学习,为该项目方案编制和下一步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组织人员前往中煤集团中天合创煤炭公司下属矿井、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煤矿等单进水平较高单位,了解快速掘进设备使用和现场工艺情况,以便在矿井借鉴应用。

(六)典型示范方面公司针对技术优化、创新评比的项目在全公司内部推广并应用,如双创获奖的《摩擦式提升机钢丝绳跳动、脱槽检测装置》在混合井主提应用且运行效果较好;《斜巷强力带式输送机胶带敷设新工艺》在-550m西三运输下山安装强力皮带机工程中得到应用且减少50%的施工工时;《锚索快速退锚》施工工艺在131301工作面安装及工作面回采期间风、机巷段应用实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顶板离层仪“1+1-0.5”结构升级改进》,该项目在井下各掘进工作面推广使用,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存在深浅部刻度环不能有效动作问题;《多功能供水施救系统改造》,该项目在井下使用效果显著,解决了供水施救设备不能专用的难题;《液压驱动自动弯管器设计制作》,该项目在运输设备方面运用显著,此装置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加工精度高。通过典型示范项目的应用,节约了矿井生产成本,为矿井创造良好经济效益。通过典型示范项目的应用,为矿井的技术优化、创新奠定了基础,同时节约了一定成本,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公司技术优化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及拟采取的保障措施

(一)技术优化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1.深部水平开采存在多重致灾因素问题

随着矿井服务年限的增加,采掘活动逐渐向深部水平延伸,采掘范围进一步扩大,生产系统更加复杂;同时,对瓦斯、顶板、防治水、矿压显现、地热等多重致灾因素的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口孜东矿的千米深井支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矿井的发展,也影响了技术优化工作。如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效安全开采技术还有待突破、成套装备需要研发。

2.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应用问题

工作面采用切顶卸压留巷新技术进行开采,在两淮地区深部、高瓦斯、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尚属首次,实际应用中如何保障两巷支护效果以及工作面回采期间,工作面瓦斯、采空区防灭火管理等方面仍是面临的技术难题。

3.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快速掘进技术难题

矿井受构造影响,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围岩赋存极不稳定且岩性较差。探放水钻探及煤与瓦斯防突钻探、测压、原距离放炮等安全保障措施工程制约了单进水平,因此,如何保障巷道快速施工且支护可靠将成为各矿井正常生产接替的难题。

4.开拓、准备巷道欠账问题

由于前几年煤炭市场不景气,各矿井为了压缩投入,开拓及准备巷道欠帐较多,导致工作面接替空间与时间安排困难,对方案选择余地很小,对正常生产接续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为优化方案和设计带来较大困难。

(二)下一步拟采取的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

(1)公司成立“技术优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技术优化”的统筹协调、资金保障和实施推进工作,确保专项工作按照规划目标稳步推进。

(2)明确责任,加强考核和督导。总经理为“技术优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项目实施的技术负责人,按专业、项目明确实施责任人。保障“技术优化”规划项目按要求有序开展,确保规划项目按期按质完成。

(3)统筹安排,确保稳步实施,综合考虑矿井开采条件、灾害程度、从业人员素质和资金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选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条件的开采方法及工艺,保证资金投入,加大“技术优化”工作统筹协调,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2.技术保障

(1)细化各矿井采掘接替规划,加强技术管理,超前隐蔽致灾因素分析,减少技术因素对生产影响,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2)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技术培训,确保“四新”技术有序推广,利用现有培训机构及科研院所合作单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专业人员和施工队伍。

(3)加强技术指导,发挥技术先导作用,完善项目开展各项制度、措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3.工艺保障

推广“锚架充”支护形式,解决深井支护问题。在确保支护强度的基础上,加强开拓及准备巷道支护的及时性,加强巷修施工现场工序衔接和措施执行管理,使新掘进的巷道不再失修,修复完成的巷道在使用年限内不再需要重复大修,巷道失修率逐年下降,进而减少巷修人员。

4.装备保障

持续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通过先进技术、先进设备、高效工艺等提升公司单产单进水平和工作效率。引进新型机电设备、自动化改造、装备升级,达到减人提效的目的。

五、有关建议1.定期安排人员到同行业做的较好的公司或煤矿进行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培养技术工作创新意识。

2.加大对技术创新奖励,对已经采用、推广的技术创新项目,给予创作人员物质、精神上的奖励,激发技术创新,营造技术创新浓厚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