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时间:2022-08-09 03:48:57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1

20xx传承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1】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锻造了革命力量,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长征胜利80年来,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长征题材文艺作品。这些作品充分发掘红军长征题材的美学内涵,以各具特色的艺术手法,为世人展示了红军长征的宏伟长卷,极大地弘扬了长征精神,成为当代中国文艺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讲好中国故事。长征题材就是典型的中国故事,长征题材文艺创作的实践给了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几点启示。

其一,应充分挖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素材,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长征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是中国当代文艺对人类文化的一个独特贡献,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品以其独具的思想艺术魅力,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发挥着独特而积极的作用。反复要求今天的文艺作品要由“高原”走向“高峰”。长征题材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就是今天的文艺创作或者文艺作品由高原向高峰攀进的一个坚实的基石。要进一步深入挖掘这些题材的思想内涵,并用精湛的艺术手段将其变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艺术精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其二,应科学分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有声有色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故事,不仅要讲,而且要讲得引人入胜、打动人心。缺少思想的艺术是很难有震撼力的,缺少艺术的思想也是很难有感染力的。对于长征题材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更应当强调深刻思想与精湛艺术及精良制作的完美结合。优秀的文艺作品不是创作者自说、自讲、自看,特别是当前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文艺产品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欣赏方式、接受方式和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文艺生态,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造时,既要自觉地遵循唯物史观,正确地把握历史,又要敢于创新,突破固有的套路和模式,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善于运用现代科技的新手段、新方法,丰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实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资源和创作资源、生产资源的优化组合,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思维,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创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其三,努力探索文艺评论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推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助力讲好中国故事。文艺批评是改进文艺创作的重要手段。推动包括长征题材在内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尤其需要文艺评论界和批评界的积极参与。批评应关注、重视和研究包括长征题材在内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积极探索和掌握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评论的一些独特的规律。既要注重对艺术本体的衡量,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好处说好,不足处说不足,通过建设性的批评,推动作品的生产创作;又要把评价的目光超出艺术之外,在更广泛的社会历史视野中对作品进行考量,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在人人都可以成为网上“评论家”的状况下,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同志要特别注意适应这样一种新状况、新变化,努力使自己的行文方式、语言风格更加生动活泼,更加适合大众审美的变化和需求,真正使我们的文艺批评既推动创作,又能提高人民大众的审美,能够引领社会的风尚。

20xx传承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2】当一轮红日从东方缓缓升起时,当五星红旗拌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徐徐升起时,我总回想起长征,想起参加长征的红军战士们,想起中华民族的胜利,想起…

长征战士那伟大的足迹走过两万五千里,走遍千山万水,为人民打开解放的时代,始终铭记在人民心中。

长征那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长征以它的精神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为祖国写下一幕精彩、自豪的历史。到底什么是长征精神呢?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失败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初国外有一些质疑长征的言论,认为长征其实并不伟大,只是毛泽东为了宣传编造的一个谎言。而通过实地走访长征路,李爱德用事实驳斥了那些言论,使许多外国人却成为长征的崇拜者,改变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我也是一个长征的崇拜者,当我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当年进行长征的红军战士们,想到他们可贵的精神。记得我刚上初中的时候,不太适应七科的生活,于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一点都不坚强的我,渴望小学自由自在的生活,渴望没有英语单词的困扰,渴望没有负担的小学时代,于是我想要放弃。就在这时,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红军战士长征的很多故事,使我感触很深,想到我竟然是那么的弱不惊风、想到“那些先烈们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国家的富强,他们宁愿献出自己的宝贵的生命”而我呢?“生在福中不知福”遇到这么一点小小的困难就退缩了,如果当初大家都像我这样,那哪来的解放,或许在世界地图上早就没“中华人民共和国”了。所以,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起这些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岁月里拼搏、奋斗,没有一丝放弃,让他们的精神鼓舞着我前进。

“天是被子地是床,野菜野果是主粮。饥同飞鸟争余粒,倦向芳草索绣衾”。这收诗写出了长征的艰辛,可如今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一点都不珍惜自己美好的生活,许多青少年都沉浸在网络游戏当中,你们可曾想过以前的生活,难道还要让历史重演吗?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新长征路上的主人。走向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一定要接过长征前辈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20xx传承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篇【3】长征红军完成人类历史记录上第一次的伟大长征.

面对山高岭秃, 寒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着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很多战士就这样倒下了,没有一句怨言.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以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瞧!那冰冷的空荡荡的十三根铁索,他们"飞”了过去,瞧!那高耸如云的大雪山,他们翻过去了;瞧那无人烟的草地他们踏过去了.

作为学生的我们不得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然而我们能更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同学们,我们要卧薪尝胆.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智慧迎接挑战.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当然这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2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光辉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长征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正是凭着长征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创造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人间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最终取得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长征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懈奋斗。

   历史也将证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还将继续激励中国青年坚定地跟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抚今追昔,共和国和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的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x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x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传承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给人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我们要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进行艰苦的努力。艰苦能磨炼人,创业能造就人。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走进21世纪的中国青年,一定能够接过前辈长征的火炬,让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长征,你使中国更辉煌. 我记不起这是我第几次想起长征了,在我的记忆中,它就像古希腊文学中一部长长的史诗,我至今才读懂它一个小小的章节。

   在漫长的历史与文化的进程中,我们的民族有着很多辉煌的过去,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是历经沧桑后的繁华,的确,我们的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风吹过,雨打过,火烧过,铁蹄践踏过,但宁折不弯的是中国人的脊梁,这就是长征的真实写照.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座巍峨的丰碑,百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

   坚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索,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在当今的词典中,没有哪一个词能够像“长征”那样,包含了所有这些令人感动的崇高精神和象征意义!

   抚今追昔,共和国的沧桑巨变令人感慨万千;继往开来,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呼唤着我们奋然前行。展望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大船正劈波斩浪,昂首向前!

   淋浴着新世纪灿烂的阳光,历史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这一代少年的肩上。过去,长征使中国辉煌;今天我们要将长征精神发扬下去。我相信,未来的中国载入世界编年史的一定是更华美的篇章!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

   光阴荏苒,一晃85年过去了。85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副无比壮丽的历史画卷,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空前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

   茫茫长征路,途中艰辛谁能体会?寒风刺骨,风如刀一般割在脸上。在冰天雪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巨龙在云雾中蜿蜒盘旋,慢慢地蠕动……夜,伸手不见五指。草地上坑坑洼洼,沼泽连片,没有道路,没有人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葬身泥潭。坚强的红军战士硬是咬牙挺过来了,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7天内走过了600多里的黑草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是呀,敌人的围剿算得了什么?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得了什么?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得了什么?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黑草地,这些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坚强的红军战士征服了吗?

   虽然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战士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但红军前辈们留给我们的丰硕的精神财富是永存的。他们在那种艰难困苦中对革命理想和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和无比忠诚。英勇顽强,勇于拼搏,不怕牺牲的英勇气概;憧憬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崇高品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及至今不忘的历史使命。他们高尚的品格永远是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永远激励着我们。

   这使我又想起了毛主席的语录:“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没错,长征是宣言书,它不仅宣告了共产党的胜利,更是宣告了我们建设祖国的决心。长征是宣传队,它既向人民宣布共产党是解放他们的队伍,还向我们宣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长征是播种机,它播下了无数革命的`火种,也播下了我们这些还未发芽的种子,总有一天我们会结出累累硕果报答祖国。

   我们是祖国未来的主人,在这庄严的历史时刻,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无疑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也都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应该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而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让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好好学习,努力奋斗,迎接新的长征。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红军创造了万里长征的奇迹,他们饱经风霜,就算环境再怎么恶劣,也不向困难低头,坚持到最后,是为了换来如今的安定繁荣。

   一为14岁就参加红军、曾经走过草地、戎马半个世纪的老红军战士,原济南区副政委任思忠老人。这位83岁的老人的话匣子打开了,谈起过去的峥嵘岁月,老人的神情激动起来,双唇有些颤抖……

   1935年下半年,任老任红四方面军总部教导团一连指导员。大军从阿坝向绥靖方向进发。来到黑水河时,便桥已经被毁掉,南岸则被土匪占领。为保证主力部队过河,任老和另外30名干部战士趁黑夜泅水渡河。时值隆冬,水流湍急,冰冷刺骨,成功游到对岸的只有8人。接下来就是一次令敌军魂飞魄散的突袭,大部分敌军在睡梦中被击毙,8人很快便占领了桥头堡,大部队顺利搭起便桥。任老却因此染上了重伤寒,红军缺医少药,食物的供应已经断绝,他的病情一步步恶化,常常昏迷不醒,战友们便抬着他行军。20天后,部队走出草地,来到绥靖。此时任老长期休克,战友们误以为他已经死了,便把他放在山洞里。任老苏醒过来了,挣扎着爬向河边喝水,十几米的距离,任老竟爬了两三个小时。当地居民郝老汉每天熬小米粥喂他。他每天搬小板凳坐在大门口,希望看到队伍上的同志。任老的病痊愈后,重回革命队伍。

   红军战士们不怕苦、坚强、无私、不屈不挠……任老当时只有18岁,却有着大人一样的坚强意志。他坚信自己的努力定能换来百姓的安定繁荣,太平盛世。使中国成为强国。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今天,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八十周年纪念日。想那八十年前,中央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率领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了重大的牺牲,翻过了一道道山,涉过了一道道水,行程两万余里,终于到达了陕北。

   实事求是地说,长征,是我们党和军队,由于一错再错的错误路线的领导,迫于严酷形势的一次无奈的战略大转移。“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这是老红军萧华同志所创作的《长征组歌》里对中央红军离开x革命根据地时的悲壮写照。但是,正是在这个战略大转移的过程中,一次次失败的教训和血的事实,使我们的党和军队认清了错误路线的本质和危害,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用他那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洞察形势,用他那军事家的雄才大略指挥红军,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陕北,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也使中国革命走向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此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在长征胜利以后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着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用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又经过了十几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长征,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今天。而在坚苦卓绝的长征过程中所形成的长征精神,正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强大精神保证。

   岁月悠悠,转瞬已经八十年过去了。当年那支衣衫褴褛、疲惫不堪,依靠着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实现共产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让全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走出雪山草地的军队,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国家武装力量,成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抚今追昔,让我们深深的理解到,人是要有理想和信念的,正因为有了理想和信念的支撑,我们的红军才走出了雪山草地,才完成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理想和信念,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了理想和信念,或者说失去了理想和信念,那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现在,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千变万变,人民群众的理想和信念没有变,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和信任没有变。人民群众渴望革命老传统、老作风的回归,期盼着革命老前辈为之奋斗的目标早日实现的愿望没有变。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3

   提起长征,许多文人墨客总要赞叹敬仰,佩服长征中的每一位战士。长征就像一本宣传册,又像一台播种机,它将老一辈革命先烈们的坚强不屈、舍己救人、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的精神一代又一代传递下去,闻名全世。

   长征就像一幅幅惨烈的图画。包受饥寒的战士们在草地上行军,到处都是沼泽,一不留心就会陷入泥潭;别的战士去救,就会一同陷下去,越陷越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士们失去生命;战士们在爬雪山时,衣服单薄,寒风刺骨,有的战士身体都冻僵了,呼吸也极其困难,一不小心就会滑入深谷;还有战士们过铁索桥时,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手一边抓着铁索一边和敌人勇猛的战斗,不小心就会掉入滚滚长江。

   红军长征过草地时,草地气侯恶劣,变化无常。时而大雾茫茫,时而电闪雷鸣,时而烈日当空,时而寒风凛凛。茫茫草地上沼泽遍地,但水质恶劣,饮用后会生病,而且不小心就会陷入泥潭。就在这种恶劣的确环境下,很多同志生体生病,有的甚至失去生命。但是,红军战士 们以藐视一切困难的革命精神,顶风雪,冒严寒,吃草根,啃树皮,经过艰苦地奋斗,终于战胜了不可想象的确困境,走出了茫茫草地。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事。记得暑假奥数班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几道题。在做这些题时,有一道题很难,我左思右想,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题思路。这时,恼怒的我把笔一扔,坐在沙发上大吼:“这是什么破题材!”急躁之余,我想到了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想到了翻雪山的磨练……渐渐地我平静下来。红军长征中遇到了那么多困难和挫折,还能勇往直前,我这点儿困难算什么?怎么能轻意放弃呢?想到这些,我重新理轻思路,用线段图方式表达出题意,并认真思考,终于把这道题做出来了。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面对困难不要退缩,要勇往直前,知难而进,只要用心去做,什么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挫折。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总会想起红军长征坚强不屈、舍己为人、严于律己、知难而进的精神。这种精神使我克服重重困难,并会使我受益非浅。只要我们有这种长征精神,无论什么困难也会被我们克服。这种精神将会永远激励我前进。

 建党百年弘扬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色之旅>>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毛爷爷就出生在这里,他从小,热爱劳动关心别人,他的同学因家中贫困,所以经常吃不上饭,*知道后,就经常送饭给他吃,那个人非常感谢*。

   我读到这里,心里不禁惭愧起来--有一次,我们发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可是我们并没有去扶起老奶奶来,而是在一旁幸灾乐祸,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后悔呀。

   在长征路上,红军们忍饥挨饿,艰难跋涉,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而我呢,做事总是半途而废,不坚持到底,前几次到公园去玩,看见大哥哥,大姐姐们滑旱冰的那英姿飒爽的样子,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第二天就让妈妈给我买了一双旱冰鞋,可是滑旱冰哪有那么好学,刚一滑就摔了好几次骨碌。我没有勇气再学了,在爸爸的耐心劝说和指导下,我才坚持学了下来。和红军叔叔的坚强意志相比,我简直太渺小了。

   杨靖宇为了活下去,经常吃一些棉絮,树跟和树皮,生活十分艰苦。敌人不让家属送吃的,想存心饿死他。可是过了好多天了,杨靖宇依然顽强的活着,敌人很奇怪,就剖开他的身体,发现有许多棉絮之类的东西。杨靖宇这种战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使敌人地为之敬畏。

   我们现在的生活和革命年代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可我们的意志和英雄们相比,却是一个矮子,一个巨人。他们在我们心目中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从这些先烈身上汲取..........

  建党百年弘扬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今天下午的第一节课后,我们观看了《我的长征》这部电影。

   电影开始了,我们都认真地看《我的长征》。整部影片让我高兴,让我悲戚,让我流泪。看到那湘江激战、那四渡赤水、那抢渡乌江、那飞夺泸定、那爬雪山、过草地、攻克腊子口,以及马蹄声急;见到那一个个倒下去的革命先烈,使我一次次流下了热泪。那十盼红军的旋律在我身边不时回绕,那千万红军的身影不时在我脑中呈现,那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无时不在我的心中回荡着。

   影片中,红军战士为了能够抢渡泸定桥,他们不畏艰辛,日以继夜地赶赴目的地;红军组织的突击队,攀着铁索桥,冒着对面桥头堡敌人的枪林弹雨,匍匐前进,勇敢顽强地向前冲,最后勇士们冲破了敌人在桥头堡的火墙,为他们身后千万个红军战士顺利通过泸定桥铺平了道路。

   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刚刚开始,革命先烈用血肉和气魄竖起了一座万世瞩目的丰碑,英雄们的斗争精神也将靠我们这些后世子孙去延伸。我们只有从现在起发奋学习,做一个正直、勤勉的人,长大后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同学们,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他造中华民族世纪的辉煌吧!

 建党百年弘扬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根据办机关党委和党支部“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安排,为提升党性修养,以实际行动践行长征精神,今年休假期间,我专程去了x和x,沿着红军的足迹,分别参观了x迭部县的俄界会议旧址、腊子口战役旧址和宕昌县的哈达铺革命遗址及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俄界会议确定了红军新的战略路线、保证了党中央北上方针的贯彻实施;腊子口战役突破国民党重兵扼守的由川通甘的腊子口天险,打开了通往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胜利通道;哈达铺则是决定中央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在这里做出了到陕北去重大战略;六盘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以中央红军长征时间和路线为重点,展示了整个长征的历程。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跨越万水千山,翻越雪山草地,于1935年9至10月先后到达x和x,在六盘山上,*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清平乐.六盘山》,抒发了冲破敌人围剿,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迈情怀。这些会议、战役、路线在红军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4

    根据机关党支部的要求,我通过集体学、自己学和读原文、查资料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相关资料,其中于2016年10月21日发表的一份讲话《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卷第47页至58页)尤其让我感慨万分。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格最集中的展示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高体现。我们从先辈手中接过永垂不朽的精神和信仰,必定坚持把今天、未来的路好好走下去。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弘扬长征精神,就要继续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不动摇

说:“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因为,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无论什么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长征的过程,也是以实际行动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过程。今天,我们要走的新长征路,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不忘初心,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有党和国家正确的理论指导,我们在大路的方向上才不会迷惘。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首要事项为公。公事听党指挥,坚持学习正确的理论,融入工作生活。

二、弘扬长征精神,就要继续坚持真理不动摇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和灵魂。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实践,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活学活用,在实践中不断与工作生活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成为指导工作和生活的理论源泉,最终把事情做好。现在,中国经济强大,国力雄厚,正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发展、繁荣、强盛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工作于生活方方面面,我们努力向伟人的思想靠齐,也必将不断脚踏实地完成一个有一个的工作。工作和生活,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坚持完成,就是最好的长征精神。!

三、弘扬长征精神,继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人民群众形成了紧密的鱼水关系,并把它作为一项政治制度贯彻执行了下来。在长征过程中,自然环境恶劣,信息不畅,并且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中国共产党人最终能够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当时脱离了群众,是不可能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的。因此,作为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尽心尽职为人民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关系你我他千家万户。我为人民,人民有我,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才能对得起党和国家的教导,这个宗旨,是我事业的力量源泉。

     在时代中,找到一条正确发展的道路非常不易。我们这一代人,肩负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任何徨犹豫都是要不得的,只能白白浪费青春。当然,在前进过程中,我的工作、生活各方面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其难度、其阻力,不会比80年前的长征少,但只要我们弘扬长征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将克服一切困难,走好时代给予的这条新的长征路。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5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体会交流发言提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对党史、国史的学习领悟,深刻感受到建党的不易,体会到过往的艰辛,进一步增强了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下面按照会议要求,结合自身实践,简单谈几点学习体会。

学习党史、国史是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回望党的伟大征程,历尽艰辛探索,秉承光荣传统,积累宝贵经验,取得辉煌成就,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精神财富,特别是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深刻体现,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要走新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段话深刻阐述了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长征精神既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无论处在什么时代,无论从哪个方面汲取,都会产生新的震撼,受到新的激励。

长征精神不可遗忘

长征路上,革命先辈以坚信不疑的定力战胜内忧外患,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挑战生命极限,以坚如磐石的合力同甘苦、共患难,这些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历史深刻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坚守,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勿忘历史、薪火相传”。新时代,长征精神就是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就是不畏艰险、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的精神;就是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扎根人民、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既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克服艰难险阻、践行初心使命的力量源泉。作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部门,我们发改人更要认真学习、传承长征精神,依靠长征精神的强大力量扎实践行“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

长征永远在路上

“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今天的新长征正是当年红军长征的接续和发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勇担历史重任、弘扬长征精神,是实现最终奋斗目标的根本所在。我们要把长征精神融入具体工作中,要坚定信念、明确方向,与时俱进认清当前新形势新任务,全力化解新矛盾、应对新挑战;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效果,真正扑下身子到基层开展调研服务工作;要深化思想政治建设,紧密结合业务工作,妥善应对各种考验;要强化责任担当,振奋精神状态,结合实际,增强创新进取和主动谋划意识,全力以赴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立足新时代,使命在肩、初心如磐,我们要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始终牢记长征精神、大力传承长征精神,不忘初心、铭记党史、珍惜当下,扎扎实实接好长征精神的“接力棒”,在新时代继续“长征”。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6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感想心得 篇【1】1934年10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灵活机动,英勇作战,在川黔滇等地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方重兵之间,歼灭大量敌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奔袭昆明,抢渡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而后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先后在陕北、甘肃完成了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我们党领导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熔铸了光照千秋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为实现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政治本色,集中体现了我军排除万难走向胜利的特有优势,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研究中心党总支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长征精神,领会长征精神,并将其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程主任强调,学习长征精神就是要居安思危,努力学习,创新工作,为冶金渣综合利用工作作出贡献。

居安思危,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口号,而是根据我们工作实际所作出的重要指示。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幸福的新时代。然而正是这种安逸的生活环境消磨了我们的毅力,这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消磨了我们自己的吃苦耐劳的能力。实际上,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前途的艰辛与风险我们无法预知,我们急切需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长征精神。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满足于现状。这次研究中心组织的长征精神的学习活动,不仅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且教导我们要学习长征精神。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真的有必要发扬长征精神。我们要汲取当年红军战士长征精神中的精华——惊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吃苦耐劳的决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以我觉得在安逸稳定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克服自身的惰性,寓长征精神于学习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队伍为我们创建了新中国,创造了幸福生活,我们现在有责任接下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担当起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责任,努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的使命!

居安思危,创新工作,重点在创新工作。伟大的长征实际上是一成功的规模空前的战略转移,是我们党军事理论的创新。长征的胜利终于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前进开辟了道路。

长征是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伟大胜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可以回顾冶金渣公司的发展建设历史,实际上也是一次技术上、思想上伟大的创新。冶金渣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终于使“十里渣山”变成了园林式的工厂,使为钢厂倾倒废物的倾倒地变成了拥有几千人工作的环保型企业。

我们研究中心也是深刻领会了长征的创新精神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单位。研究中心的前身为冶金渣公司分流性的部门——开发分公司,当时各个部门下来的人员都集中到开发分公司来“养老”,工作秩序混乱,人心涣散。研究中心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这种状态,研究中心领导创新工作,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各人实际的情况,对原开发分公司的原有组织机构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划分,突出了项目开发和质量检测的职能,为公司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公司领导的指示,承担了公司战略研究的职能。这种创新性的工作使研究中心焕然一新,改变了研究中心被“边缘化”的局面,同时也为研究中心的职工的发展创造了广阔天地。

我自己作为一个从事冶金渣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也需要创造地开展工作。冶金渣的利用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涉及到冶金渣的处理、加工和利用等多个环节。鉴于目前冶金渣特别是钢渣利用率一直在低位徘徊,我们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几个: 1)钢铁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发展,钢渣成分日趋复杂,难以利用;2)钢厂的扩能导致钢渣总的产量逐年增加,钢渣的综合利用率逐年下降而且综合利用技术发展不平衡,高附加值的利用途径不多;3)钢渣利用率低的原因是富矿冶炼后对原料要求严格,钢渣中含P、Si高,给钢厂带来成本增加,难以返回烧结;4)钢渣热焖粉化技术推广困难,导致钢渣性能不稳,难以在建材上大规模使用。因此我们需要认真研究钢渣前期粉化技术,不断研究并尝试钢渣新的综合利用途径。

一次改变中国人命运的伟大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去过了半个多世纪。然而长征所赋予的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却让我们不断思索,不断总结,不断努力,不断前进。处于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虽然并无法深刻体会那种革命情怀,但是通过理解长征精神,我们学会了坚强,也学会了坚持;学会了谦让,也学会了团结;学会了节俭,也学会了严谨。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先辈的精神,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我,创新性地工作,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感想心得 篇【2】长征精神是一种革命必胜的精神,使英勇的红军打败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强敌,战胜了人间罕见的艰险,取得了伟大胜利。

今年恰逢长征胜利80周年,党校进行长征精神的学习,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1933年9月,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红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1934年夏季,中央苏区由原来的纵横千里,缩小到300余里,敌人重兵压境,形势日趋危急,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至此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英勇的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辗转10余省,长驱25000里,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在没有学习长征精神前,我脑海中曾有这样的疑问:当年长征,物质极其匮乏,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红军战士靠什么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现了最后的胜利?通过这次党样学习,我找到了答案:他们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党全军的坚强团结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靠的是红军战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革命精神。正是这种革命必胜的精神,使英勇的红军打败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强敌,战胜了人间罕见的艰险,取得了伟大胜利。

有了答案,心儿自然变得愈加敞亮,学习的劲头也高了不少。

长征以敌人失败和我军胜利而告结束。红军将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成为我党我军的宝贵财富。当前,我军的任务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这又是一次新的伟大长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有无数的“雪山”、“草地”要过,作为在“长征精神”哺育下成长起来的革命军人,我们要像歌中唱的那样“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切实保持和发扬老红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新长征的道路上书写新的奇迹、夺取新的胜利。

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党已经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了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制定了发展战略和宏伟蓝图。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是异常艰巨复杂的任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扬长征精神,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感想心得 篇【3】20xx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不朽丰碑,伟大征程。长征精神催人奋进,复兴之路接力前行。

连日来,我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新的长征路。

10月21日晚,吉林艺术学院主办的“永远的丰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交响音乐会”在省交响乐团音乐厅奏响,来自高校的师生们与广大春城人民一起共同追忆红军80年前的革命壮举。

同日,一场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吉林省基层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在长春举办,广大市民通过一幅幅反映80年前广大红军勇士为了革命理想和信念而浴血奋战的书法作品,再次领略到红军长征故事的强大历史震撼力。

今晚8点,大型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将在央视一套播出。整场晚会综合音乐、舞蹈、戏剧、情景展演、多媒体呈现等舞台手段,通过大型情景史诗的形式,突出表现了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克服艰难险阻、坚定革命信仰、敢于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品格,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挽救民族危难的担当精神和引领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作用。

从即日起到11月,省内城市各主要电影院线及广大农村地区将统一开展优秀电影展映献映活动,诸如《勇士》《遵义会议》《大会师》《四渡赤水》(动画片)等新创影片,以及《长征》《突破乌江》《走过雪山草地》《我的长征》等经典红色影片将在省内上映,再现红军长征的历史壮美画卷。

吉林电视台将在卫视频道和影视频道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国产影片、电视剧展播”活动,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千里雷声万里闪》《雄关漫道》《井冈山》等多部新拍和重播剧目将密集播出,讲好红军长征历史故事,阐释伟大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7

观看筑梦长征路心得体会 篇【1】长征精神是一种革命必胜的精神,使英勇的红军打败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强敌,战胜了人间罕见的艰险,取得了伟大胜利。

今年恰逢长征胜利80周年,党校进行长征精神的学习,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1933年9月,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使红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1934年夏季,中央苏区由原来的纵横千里,缩小到300余里,敌人重兵压境,形势日趋危急,红军被迫战略大转移,至此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之路。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英勇的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辗转10余省,长驱25000里,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在没有学习长征精神前,我脑海中曾有这样的疑问:当年长征,物质极其匮乏,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红军战士靠什么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现了最后的胜利?通过这次党样学习,我找到了答案:他们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全党全军的坚强团结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靠的是红军战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革命精神。正是这种革命必胜的精神,使英勇的红军打败了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强敌,战胜了人间罕见的艰险,取得了伟大胜利。

有了答案,心儿自然变得愈加敞亮,学习的劲头也高了不少。

长征以敌人失败和我军胜利而告结束。红军将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成为我党我军的宝贵财富。当前,我军的任务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这又是一次新的伟大长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任重而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有无数的“雪山”、“草地”要过,作为在“长征精神”哺育下成长起来的革命军人,我们要像歌中唱的那样“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切实保持和发扬老红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新长征的道路上书写新的奇迹、夺取新的胜利。

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是新的伟大长征。我们党已经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了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制定了发展战略和宏伟蓝图。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彻底改变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贫穷落后的面貌是异常艰巨复杂的任务。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风险,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扬长征精神,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的传统,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道路上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观看筑梦长征路心得体会 篇【2】20xx年10月22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不朽丰碑,伟大征程。长征精神催人奋进,复兴之路接力前行。

连日来,我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传承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新的长征路。

10月21日晚,吉林艺术学院主办的“永远的丰碑——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交响音乐会”在省交响乐团音乐厅奏响,来自高校的师生们与广大春城人民一起共同追忆红军80年前的革命壮举。

同日,一场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吉林省基层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在长春举办,广大市民通过一幅幅反映80年前广大红军勇士为了革命理想和信念而浴血奋战的书法作品,再次领略到红军长征故事的强大历史震撼力。

今晚8点,大型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将在央视一套播出。整场晚会综合音乐、舞蹈、戏剧、情景展演、多媒体呈现等舞台手段,通过大型情景史诗的形式,突出表现了红军将士在长征途中克服艰难险阻、坚定革命信仰、敢于牺牲、勇于胜利的精神品格,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挽救民族危难的担当精神和引领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作用。

从即日起到11月,省内城市各主要电影院线及广大农村地区将统一开展优秀电影展映献映活动,诸如《勇士》《遵义会议》《大会师》《四渡赤水》(动画片)等新创影片,以及《长征》《突破乌江》《走过雪山草地》《我的长征》等经典红色影片将在省内上映,再现红军长征的历史壮美画卷。

吉林电视台将在卫视频道和影视频道举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国产影片、电视剧展播”活动,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千里雷声万里闪》《雄关漫道》《井冈山》等多部新拍和重播剧目将密集播出,讲好红军长征历史故事,阐释伟大长征精神。

10月下旬,“长征精神·中国魂”主题诗文征集及文艺巡演活动将继续在全省各地举行。活动开展以来已吸引全省各界近1万多人参与主题诗文创作,一批优秀的诗歌、散文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公众平台等广为传播,网友们纷纷点赞,“像这样的活动,红得有力量,有血性,有意义,支持,加油!”

同时,为了增强活动的感染力,主办方还邀请省内著名广播电视主持人、朗诵艺术家和大学教授等走上舞台,通过情景式演出、诗配乐朗诵等形式将红军长征艰难壮举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

观看筑梦长征路心得体会 篇【3】1934年10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灵活机动,英勇作战,在川黔滇等地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方重兵之间,歼灭大量敌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奔袭昆明,抢渡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而后又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先后在陕北、甘肃完成了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我们党领导红军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熔铸了光照千秋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为实现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政治本色,集中体现了我军排除万难走向胜利的特有优势,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研究中心党总支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长征精神,领会长征精神,并将其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程主任强调,学习长征精神就是要居安思危,努力学习,创新工作,为冶金渣综合利用工作作出贡献。

居安思危,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口号,而是根据我们工作实际所作出的重要指示。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幸福的新时代。然而正是这种安逸的生活环境消磨了我们的毅力,这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消磨了我们自己的吃苦耐劳的能力。实际上,我们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前途的艰辛与风险我们无法预知,我们急切需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长征精神。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满足于现状。这次研究中心组织的长征精神的学习活动,不仅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而且教导我们要学习长征精神。因此我们需要反思,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真的有必要发扬长征精神。我们要汲取当年红军战士长征精神中的精华——惊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吃苦耐劳的决心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所以我觉得在安逸稳定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克服自身的惰性,寓长征精神于学习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队伍为我们创建了新中国,创造了幸福生活,我们现在有责任接下前辈们手中的接力棒,担当起建设祖国美好明天的责任,努力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的使命!

居安思危,创新工作,重点在创新工作。伟大的长征实际上是一成功的规模空前的战略转移,是我们党军事理论的创新。长征的胜利终于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前进开辟了道路。

长征是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伟大胜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着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可以回顾冶金渣公司的发展建设历史,实际上也是一次技术上、思想上伟大的创新。冶金渣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终于使“十里渣山”变成了园林式的工厂,使为钢厂倾倒废物的倾倒地变成了拥有几千人工作的环保型企业。

我们研究中心也是深刻领会了长征的创新精神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单位。研究中心的前身为冶金渣公司分流性的部门——开发分公司,当时各个部门下来的人员都集中到开发分公司来“养老”,工作秩序混乱,人心涣散。研究中心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这种状态,研究中心领导创新工作,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并结合各人实际的情况,对原开发分公司的原有组织机构进行了重新整合和划分,突出了项目开发和质量检测的职能,为公司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公司领导的指示,承担了公司战略研究的职能。这种创新性的工作使研究中心焕然一新,改变了研究中心被“边缘化”的局面,同时也为研究中心的职工的发展创造了广阔天地。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8

今天,我们参观了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听取了金华市委党校党史党建研究室主任刘迎建老师所作的报告。目的是通过重温党的历史,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激励大家同心合力共谋*发展。

横店集团红军长征博览城通过艺术化的项目设计和创意,以全新的视觉切入,依山而建,以前瞻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知识性、教育性等吸引受众。这不仅是展示长征时期沿途各地景观、体现长征重大事件和重大战役以及红军将士英勇业绩的重要窗口,也是进行艰苦奋斗传统教育、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党团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基地,更是我市文化大市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亮点。

70年前,由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红军未能打破军第五次“围剿”,不得不另行开辟新的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年8月,红军第六军团奉命西征,拉开了长征的序幕。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随后,红军第25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也分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进行长征。在两年时间里,各路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粉碎了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战胜了自然界无数的艰难险阻,纵横11个省,跨越万水千山,终于相继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这次惊心动魄的远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沿途自然环境之恶劣,敌我力量之悬殊,在人类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它是中外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谋求解放和发展的一曲凯歌。

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既是激励我们*谋求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鼓舞我们全体领导干部求实奋进的信心所在。长征精神是永恒的,我们领导干部要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带头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求真务实,谋求发展。这里,我讲三点意见。

一、学习红军长征坚定信念、坚韧不拔精神,振奋精神风貌

中国工农红军能够在长征中拖不垮、难不倒、打不败,并表现出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坚持理想和信念是最根本的精神支柱。长征,对每一个革命战士都是一次坚定理想信念的严峻考验。敌人围追堵截,自然条件险象环生,党内分裂主义的干扰,都没能阻挡红军胜利地实现战略转移。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正是这种坚定的政治信念,点燃了人们的革命激情,把全体官兵凝聚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之下,使红军在艰苦复杂的斗争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政治头脑,维系和增强了团结,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并激励红军战胜了强敌和种种艰难困苦。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人民正是从红军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光明未来。

红军艰难奋战,转战数万里,其根本动力是他们对崇高共产主义理想的热切追求,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长期以来,我们*人民艰苦奋斗,培育起一种特有的精神,这就是好学求技、向外开拓、吃苦耐劳、团结互助、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曾经激励过无数*人勤耕苦读、积极进取,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使我们*成为声名远播的“建筑之乡、教育之乡、工艺美术之乡”,才使我们*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和全省经济强市。我们干任何一项工作,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一种精神,精神能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当前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问题和不足,有的同志认为周边县市发展快于本市,就对*的发展信心不足;由于*的投资环境不尽人意,有的同志就怀疑*的发展;特别是“画溪事件”以后,更使我们有的同志产生了消极埋怨和急躁情绪。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学习红军长征坚定信心、坚韧不拔的精神,集中大家的智慧和精力。我们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要对事业充满信心。*的发展是我们每位领导同志的责任,*的发展需要我们弘扬长征精神,树立起必胜的信心。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在事关*发展的问题上,在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中,我们没有退路,只有前进,只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我们的能力建设好*,尽心尽力,坚持下去,*才有出路。在若干年后,当我们回想在*担任领导干部的过程中,我们做了哪些工作,是不是能够说我们已经努力了,已经问心无愧了?*发展,我们责任重大,责无旁贷;*落后,我们脸上无光,受责难免。因此,我们大家务必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共同为*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二、学习红军长征不畏艰难、求真务实精神,合力攻坚破难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精神的楷模。世界上没有一支军队经历过这样艰苦的军事环境、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嚼草根、煮皮带……,无数红军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中国工农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牺牲精神,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全国抗日民族运动和统一战线的形成。

纵观整个长征全过程:放弃湘西,转向贵州;舍弃川西,北上陕甘;四渡*,巧渡*;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智取娄山关,突破腊子口……。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套战略战术的实施,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与共产党人的探索和求实精神息息相关。长征把中华民族吃苦耐劳、不畏艰险、求真务实的精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赋予新的内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长征的胜利给我们一种深刻的启示:不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一个政党,还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领导,只要有艰苦奋斗、不畏艰难、求真务实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从*的实际来看,*有今天这样的良好局面,与各位领导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充分发挥作用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合力共谋,以不畏艰难、求真务实的作风,想方设法,谋求发展。一要作风务实,勤政为民。领导作风是领导者思想、品德、知识素养、经验等在领导行为上的体现。可以说领导作风如何,直接反映出领导者素质的高低,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成效。领导者一定要树立起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无数事实证明,如果是光练“唱功”,不练“做功”绝对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好领导。因为,政绩是创出来的,公仆形象是干出来的。我们也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把平凡的事情办得很伟大,有的人却把伟大的事情办得很平庸;有的人把本来很虚的事情办得很实在,有的人却把本来很实在的事情办得很虚浮?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我们领导干部身为人民公仆,应当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要苦干,艰苦奋斗;要实干,不做虚功;要巧干,讲究方法。做到不说假话,不说大话,不说空话,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二要知难而上,奋力拼搏。只要我们深刻领会当年红军将士那种战胜困难的毅力和意志,弘扬他们那种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就能获得为*发展而献身的勇气和力量,就能正视困难,迎接挑战,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所以,我们要克服避重就轻、弃难就易的思想意识,要知难而进,拣重而行。三要敢抓敢管,善作善成。我们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集体领导下认真负责地把自己分管的工作抓好,要敢于负责,善于负责,一抓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要把维护稳定作为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要善于抓好难点、弱点问题。现在最大的难点弱点问题,还是稳定问题。要抓住不放,抓紧处理,不要积少成多。我们务必讲究方法、扑下身子、坚持不懈抓难点,确保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三、学习红军长征依靠群众、团结协作精神,共谋*发展

长征是一首团结协作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风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现出了许多顾全大局、依靠群众、团结协作的感人事迹。我们在碰到困难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跟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在一起,同甘共苦,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长征首先表现在各路红军互相配合,协同作战。有的部队为了主力红军的安全,不惜牺牲局部利益,孤军奋战,直到战斗到最后1人。其次表现在红军将士同甘共苦、患难与共。行军途中,红军将领、把自己的马让给伤员骑,自己则踏着泥泞道路艰难前进。再次,表现在红军与各族人民团结战斗,共同对敌。长征路上,中国工农红军以超人的胆略、顽强的毅力、乐观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走过万水千山,为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时时处处关心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沿途群众为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收集情报、救护伤员、提供兵源。军民团结如一人,构筑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御敌长城。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9

是什么力量,让我们为之动容?是什么精神,让我们自豪回首?是什么努力,让我们感到无限的骄傲?是他——那伟大的壮举,光辉的历程!

距长征结束已经已经整整70周年了,我们怀着梦想,怀着希望的一代人知道,是长征给了我们学习、游戏的机会,没有长征的胜利,又何来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和美满!每一个中华人民,都会为长征而感到自豪。因为这乐观坚定而又豪迈的精神,已经深深地扎在了我们的心中!

滚雪山,过草地,渡金沙,战铁索,这么多故事,哪个故事不流传在大街小巷?红军不畏艰险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我们小学生的学习上,同样也需要长征知难而进的精神,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我们必须努力去克服,而不是欺软怕硬。想一想长征的那些老前辈们,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换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不好好地珍惜,又如何能对得起他们?自从知道长征精神70周年后,我开始发奋地努力,不再像以前一样遇到小小的困难就退缩:那次我正在做数学题,结果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奥数题,难就不说了,还剧复杂,算了几次结果都不一样,当时我就是很丧气,一下子吃瘪了,心想:这道题简直不是人做的,还是跳过吧!就这样,我放弃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当时已经被困难冲昏了头脑,什么长征不长征的精神全都忘了,殊不知红军在遇到困难时根本没有“跳过”的机会,只能亮剑,向困难发起挑战,最终还是胜利了,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

由此可见长征精神是多么的可贵,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个团结、互助的群体。回想当时的放弃,真不知道有多么的惭愧,红军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自豪的。当义勇军进行曲结束时,我会昂头挺胸,自豪地看着国旗,因为长征精神,会在我的心中永存,永存!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10

【弘扬长征精神,鼓起理想风帆范文一】

在我们的概念中,长征是爬雪山、过草地的两万五千里路程,至于期间是怎样的艰难险阻、坎坷崎岖我们只能从历史记载中寻求答案。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江西瑞金)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历经了2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由于错误的领导,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从而,有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正确的思想方针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能够在犯错误之后,及时纠正错误,并且尽力弥补,这是中国共产党所拥有的宝贵的自省精神。自我批判、自我检讨是一个人难能可贵的高尚精神,而当一个组织集体拥有这种精神,那么这个集体必定团结一致,忠于自己的信仰。对于我们现在,没有战火的喧嚣,处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想要做到自省,怕是说来容易做来难。现在社会风气浮躁,人们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更不用提深入地剖析自己的灵魂,何来"自省"一说呢?尽管如此,作为一名中学生,传承和发扬民族精神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在这盲目从众的人流中,我们要洁身自好,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不仅拥有自省精神还拥有进取精神。"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为了历史赋予的重任毫不退缩,"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他们迎难而上,卧薪尝胆,义无反顾,愈战愈勇,最终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走完了充满艰辛坎坷的漫漫长征路,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奇迹"。小到个人,大到集体,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都是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现在我们所能做到的是乐观,自信和自强,敢于直面自己的内心。认真学习,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不抛弃,不放弃,不泄气。"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共产党就是经历了失误,在失误中总结教训,吸取经验,从而走向最终的胜利。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所以,我们要怀有在任何艰难困苦面前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就算不是最优秀的,但也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未来。长征中体现的精神和种种英雄事迹说不完也道不尽,它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教会我们自省和进取,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为了国家繁荣强盛的理想继续努力奋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弘扬长征精神,鼓起理想风帆范文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80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弘扬长征精神,鼓起理想风帆范文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这句诗句是毛主席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题,"万水千山"指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翻阅的山川河流,也暗指许多困难和不易,可"只等闲"三字充分的表现出了红军队伍面对困难时,大无畏的革命豪情,极为鼓舞人心。

长征。一个久远的字眼,对于处在和平,富足年代的我们,根本就是遥不可及的。长征仅一共走过了13个月零2天,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只是一瞬间,可为什么人们总是一再提起这个历史事件呢?据美国记者斯诺统计,80年以前,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过10个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望着这些令人惊叹的数据,我好像有所领悟。

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国极为贫穷落后,吃不饱,只能挖野菜吃树根;穿不暖,却要翻越终年严寒的冰山,几近每天都有人活活饿死,冻死,亦或累死,可有的红军明知自己会迎来死亡,依旧勇敢跟着队伍向前走,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他们坚持了整整13个月!长征胜利后,人数也所剩无几。他们拥有超能力吗?不!他们条件优越吗?不!他们比常人更加抗寒抗饿吗?不!他们凭借的仅仅是超乎常人的毅力和抗战到底的决心,我们的对手比我们条件优越,可我们依旧凭借朴素、踏实的努力,和同样的信仰一步一步走向了胜利。这或许,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纪念的地方吧。

通过回首过去,再放眼如今,我们的生活改善太多,我们绝不会和当时的红军吃同样的苦,可难道这就可以代表着我们可以懈怠了吗?可以肆意的挥霍了吗?不是这样的。长征可以说是中国不可缺少的基石,也是八十年前的红军们一步一步为我们走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我们要保留长征精神留在我们身上的影子,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再传承下去。学习时,要刻苦;吃饭时,要珍惜节约;遇到困难,更要勇往直前。这难道不就是长征教给我们的吗,它不仅仅向我们证明了红军的精神底蕴,更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沿着历史书,我走了一遍长征的道路,沿着红军的故事,我走了一遍长征的精神路。铭记长征,这就是我心中的长征,一条意义不凡的精神路。

【弘扬长征精神,鼓起理想风帆范文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一阵抑扬顿挫的声音从津市二小198班的教室里争先恐后地传出来。一只小鸟惊奇地飞进教室一看:哦,原来同学们正在举行“长征精神代代传”的诗歌朗诵会呢!

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从同学们口中脱口而出,有的声情并茂,有的手舞足蹈,有的惹人发笑,有的发人深省。座位上的听众,有的哈哈大笑,有的竖起大拇指,还有的使劲鼓掌……场面热闹极了。

《长征精神》——只见蕊廷,芷希等几位同学落落大方地开始她们的演讲。《长征精神》——明瑞等几个同学也毫不示弱,非要与上一组分个高低。《清平乐六盘山》思绮、鑫颖等同学一边朗诵,一边载歌载舞,真让人耳目一新。

终于,轮到我们这一组了。我既兴奋又紧张,我的心“怦怦”地跳着,怀里就像揣了一只兔子,不知如何是好。“别紧张,放松心态,照常发挥就好。”我安慰着自己,并深吸了几口气,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忆秦娥 娄山关”我清了清嗓子,开始朗诵,腿却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突然,我的同伴朱智“卡壳”了,我更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忙低头小声地提示他:“雄关漫道真如铁。”朱智一下子像点通了穴,马上接起来。很快,我们的表演结束了。我想,我们这组多训练几回就好了。

早听说威铭,京城一组有场好戏,我做好准备洗耳恭听。原来是他们自编的小剧,故事发生在长征路上,一老一少爬雪山,爷爷很乐观,一边爬,一边念《过雪山草地》,以此激励孙子不怕艰险。孙子很聪明,很快领悟到爷爷的心思,念了一首《清平乐六盘山》,向爷爷表达自己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爷爷笑了,放心地对孙子说:“孩子,你先走,一定要赶上大部队啊!爷爷老了,歇会儿,再走。“孙子大步流星地去追赶大部队了。可刚走几步,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回去找爷爷。爷爷已经奄奄一息地倒在一块大石头旁。看见孙子又转身回来,爷爷悲喜交加,可此刻的爷爷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爷爷爱怜的看着孙子,终于,攒尽自己最后的力气向孙子行了一个军礼,便倒在了雪地上……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11

(一)红色的脉搏,在神州大地跳动。80年过去,仍然如此强劲。

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墙上,80双草鞋组成一幅中国地图。那一支脚踏草鞋的队伍,从这里开始跋山涉水、历经九死一生,将足印刻写在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

贵州遵义,遵义会议旧址。二楼的会议室里,桌下的火盆似乎还炭火熊熊。那一次生死攸关的会议,在这里挽救危亡局势、开启关键转折,让革命的种子星火燎原。

宁夏固原,将台堡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三尊英姿勃发的红军头像,雄踞碑顶眺望远方。那一场气吞山河的行军,在这里开始新的进发、找到新的希望,把这个国家带向新的航程。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两轮寒暑,纵横十余省,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完成了一次“无与伦比的史诗般远征”。地图上标识行军方向的纤纤一脉,蜿蜒西去北上,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激荡成改变历史的滚滚洪流,标注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

这个伟大壮举,已经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2016年,在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前默然肃立,在“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主题展览前驻足凝视,这是“长征永远在路上”的自警,这是“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的决心。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80年,长征宛如一条精神的航道,从昨天走到今天,让历史走向未来。

(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启程时,一位战士问四团团长耿飚,咱们这是要到哪里去?耿飚说道:“打敌人去!”

面对调集的50万重兵,面对规模空前的“铁桶围剿”,面对党内严重“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带来的生死存亡危机,中央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当8.6万多人离开中央苏区时,没有谁能预知即将开始的远征,他们不过是怀揣一个简单的信念:改造中国。

万里长征路遥迢,青史长留照古今。红军用脚步丈量出胜利的征程,行经15个省份,转战地域超过半个中国;翻越20多座高山,其中5座位于世界屋脊之上且终年积雪;渡过30多条河流,包括世界上最汹涌险峻的峡谷大江;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几乎和法国的面积相等……面对“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这支年轻的队伍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平均3天就遭遇一次激烈的战斗。扭转敌我力量悬殊的劣势、战胜恶劣自然环境的障壁、通过严峻党内斗争的考验,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中国的西北角迎来了光焰万丈的日出。

在这条征途上,年轻的共产党人以对国家的深刻忧患、对民族的责任担当,把自己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军事上的战略转移与政治上的战略转变联系在一起,把长征前进的大方向与建立抗日的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世界军事史的惊人奇迹,谱写下中国革命史的光辉篇章。从东南到西北,从红土地到黄土地,每一步都是创造历史的脚注。被认定“流徙千里,四面受制”的红军,走出了一条“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的新路。

这是一条牺牲之路,一支队伍舍生忘死、抛洒热血。“如果要念一遍倒在湘江边的官兵的名字,我会从黄昏念到黎明。”湘江战役,红军浴血奋战7个昼夜,战士马革裹尸,湘江血可漂橹,当地居民“三年不食湘江鱼,十年不饮湘江水”。激战独树镇、强渡乌江、浴血娄山关、飞夺泸定桥、鏖战腊子口……万水千山之路,也是万死千伤之路。红一方面军从江西出发时的8.6万多人,抵达陕北时只剩6000多人;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红军战士倒下,每14人只有1人到达陕北。“青山有幸埋忠骨”,这条血色之路上,至今仍有大量红军墓、红军碑,诉说80年前这支队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英勇与坚贞。

这是一条转折之路,一个政党走向成熟、涅蜕变。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的一栋小楼里开了3天会,“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同志担任领导”。“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而遵义会议之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从确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路线,到逐步形成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个创立刚刚15年的政党,在这条路上完成自己的“成人礼”。

这是一条锻造之路,一代新人朝气蓬勃、淬火成钢。长征队伍中,大约54%的人都在24岁以下,只有4%的人超过40岁。“长征塑造了一代新人,这代新人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就了两千年来停滞不前的伦理体系和政治制度。”正如所说,经过长征锤炼的同志,“一个可以当十个,十个可以当百个”。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1000多位将军中,90%以上参加过长征。那些经受过生死考验的幸存者们,增长了胆识与才干,成长为革命的中坚。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多少人千难万险中跋涉,多少人枪林弹雨中战斗,多少人壮怀激烈中牺牲,多少人上下求索中坚定……旗帜指引理想,鲜血铸就丰碑,让长征成为萦绕于世界东方的“红飘带”。

(三)1999年,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编辑的《人类1000年》一书,选出从公元1000年至公元2000年之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件重要事件,长征毫无悬念地入选。

“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长征的历史意义正在于,它开启了中国革命不断胜利的序章,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创造奇迹的大幕,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征程,它以坚毅的品格、执著的追求,刻写下人类精神的高度。

以80年前的胜利为起点,沉沦的民族寻找到价值的坐标,以信仰充实生命、以意志创造奇迹,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这次远征,完成了现代中国一次宝贵的心灵书写。

曾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57岁的爱国人士周素园毅然加入长征队伍,“死也要死在红军里”;四川马尔康一位名叫桑吉悦希的喇嘛,脱下袈裟参加红军;彝族果基家支首领小叶丹,与歃血为盟结为兄弟……那群头顶红星的人,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唤醒了中国的千百万民众。精神的溪流在长征路上汇成洪流,从井冈山到延安,无数中国人追随这面红旗一路远去,坚信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改变世界的不公,坚信这条道路的尽头就是梦想中可爱的中国。在这“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大搏斗中,红军不仅赢得了胜利,更以“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汇聚起一个民族的精神伟力。

以80年前的胜利为起点,古老的国度凝聚起红色狂飙,荡涤百年屈辱、千年沉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曙光初现。这次远征,完成了现代中国一次关键的历史书写。

上世纪30年代,正是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日本加快侵华的步伐,以“攘外必先安内”消极抵抗,中国社会危机四伏,中国人民饱受煎熬,在此大厦将倾、狂澜既倒的历史关头,长征中的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救国鼓与呼,提出集中一切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坚定主张。长征的胜利,不仅推动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实现了我们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的前进阵地,中国革命大本营形成于西北,此后,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全面抗战爆发后,作为红军继承者的八路军、新四军迅速奔赴抗日前线,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可以说,长征的胜利,为抗战的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成为中国革命的奠基礼。

美国人威廉・莫尔伍德形象地指出,“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其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举世无双的奇迹说起。”长征路上的红军将士,与留在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创建陕甘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西北地区红军、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在统治区进行地下斗争的党组织,共同用火一样的热情、铁一般的意志,标定历史的界碑,铸起精神的丰碑。

(四)青山依旧,斜阳几度。80年前的烽烟已经散尽,最坚固的石头上留下的弹痕也渐渐抹平。然而,沿着长征途中的雄关漫道,迎着如海苍山和如血残阳,不断有人回到长征路上,接续这一传奇般的史诗。

开满芭茅花的湘江畔,一群重走长征路的大学生以酒酹江,祭奠80多年前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很多人泪流满面。深圳一位白领独自重走长征路,在四川抚边乡,借宿的房主大妈把干粮硬塞进他的背包,大声说:“饱饱地找红军呐!”如果说长征是一段追寻,那么,从1934年到1936年仅仅是追寻的第一个起点。为什么这一远征能穿越时间,成为联通一代又一代人精神的航道?

“醒事宣言为长征,神来战史数四渡”,在四川古蔺县太平镇的长征街上,有这样一副对联。从繁华的上海,到贵州习水土城镇、赤水复兴镇、仁怀茅台镇,都有“长征路”“长征街”;中国的运载火箭、核潜艇,也以“长征”命名;而治国理政、改革发展,更是被视为新的长征……如果说长征是一段征程,那么,从江西到陕西仅仅是征程的第一个脚印。为什么这一远征能跨越空间,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感受到精神的力量?

白求恩在给友人信中这样告白:“要问我为什么去中国,请读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和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英国历史学博士李爱德和朋友马普安重走长征路,合著《两个人的长征》,一经出版即受到读者热捧。如果说长征是一个奇迹,那么,两万五千里仅仅是奇迹的第一次展现。为什么这一远征能超越人心,让不同国度的人听到精神的召唤?

那些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就像整个天空的电聚集于避雷针的尖端。闪电划过,惊雷炸响;疾风烈火,碧血丹心。长征是一个人类精神的高光时刻,人们从这里聆听来自高处的召唤,寻找人的意志、人的信念、人的理想、人的精神所蕴藏的磅礴伟力与无限可能。

(五)这些名字,我们或许不太熟悉,但重温他们的故事,却每每让人震撼:

郑金煜,17岁,红四团通讯员,过草地时饿得走不动路,被战友们绑在马背上前进。“在政治上我是块钢铁,但是我实在是不行了,我坚持不住了,我要死了,我看不到革命的胜利了。”说完临终遗言,他牺牲在了走出草地的前一天。

姜秀英,24岁,红四方面军藏族女战士。翻越雪山时,她的脚趾被冻坏了,为了跟上行军队伍,她从老乡家里借来斧头,砍掉溃烂的脚趾,简单处理后继续前进。

陈树湘,29岁,红三十四师师长,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在湘江边激战四天五夜,最后因弹尽粮绝、腹部受伤而被俘。在押解途中,躺在担架上的他撕开伤口,把肠子掏出来拧断,慷慨就义。“断肠英雄”的事迹,至今流传。

更多的红军战士,他们的名字已经难以寻找,他们的事迹也难以还原,唯山河记取,唯天地见证。他们的精神,早已汇入了长存的浩气之中,与国家民族的脉搏一起,永恒跳动。

“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长征锻造了一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坚强队伍”,因为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不渝,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如磐石,红军战胜了常人看来不可战胜的艰难险阻,创造了人间奇迹。多次与共产党“交手”的张学良感慨,共产党、红军信仰他们的主义,即便是普通士兵也是如此。曾跟随红军长征的英国传教士薄复礼,在《神灵之手》中这样描述,“这些被称作土匪的人,实际上是坚信马克思主义并实践着其原理的人”。

长征精神是什么?是为掩护中央红军,红三十四师死守湘江阵地的壮烈与卓绝;是宿营地的篝火旁,用法语唱起《马赛曲》、用德语背诵《共产党宣言》的乐观与豪迈;是瞿秋白神态自若走向刑场,对着枪口坦然说“此地甚好”的从容与坚定;是转战粤赣边在大山中坚持游击战,笑称“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的信仰与信念。长征精神,在宁肯自己挨饿也要保障后勤的“金色鱼钩”上闪耀,在怀着对胜利的无限渴望留下来的“半截皮带”上刻印,在临死前托付给战友的“七根火柴”上熊熊燃烧……

长征精神是什么?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是中国革命史中至为关键的一环,信仰的锤炼,意志的锻造,激荡着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豪情。出发,出发!向着理想豪迈进军。前进,前进!信仰支撑我们前行。胜利,胜利!未来终将属于我们。“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长征展现出信念的力量、意志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路标。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六)在四川省通江县沙溪镇的红云岩上,有一幅巨大的石刻标语――“赤化全川”。字高5.5米,远远之外也清晰可见。

沿着漫漫征途,红军将士留下了很多这样的石刻标语。仅川陕根据地,就保留下4000多条。在群山怀抱、万谷之巅,一个个壮怀激烈的口号,如同深藏在岩石之中的呐喊;而长征携带的精神基因,也如石刻一般,镌刻在一个民族的心灵。

长征尚未结束,鲁迅就向陕北发去贺电,“你们的勇敢的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也感慨,那些被污为“土匪”者,“应当是中国的光荣”。将这支队伍的跋涉放到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中,才更能理解长征之“光荣”。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百年陆沉、神州凌夷,中国人精神之苦闷,与国运同调。“忍看山河碎?愿将赤血流!”长征精神,回应了太平天国的抗争、维新志士的喋血、辛亥革命的壮歌、五四青年的呼喊,回应了一代代仁人志士面对民族独立和强国富民两大历史任务的不懈奋斗。长征路上的红军将士,让人看到中国人有如此豪迈的气概、如此坚强的信念、如此壮烈的牺牲,让人看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美国学者布热津斯基曾赞叹,“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来讲,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

“长征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次远征,能像长征这样,鼓舞数十亿人为改变自身命运而奋斗,指引一个5000年历史的民族向着复兴不断前行。

从争取国家解放、民族独立的伟大抗争,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光辉岁月,从开启改革开放的壮丽征程,到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程,对于中国而言,这始终是一段“在路上”的征程。黄土高原上的延安、白山黑水间的油田、荒漠戈壁中的航天基地、南海边崛起的新城、奥运五环闪耀的北京……在“长征”中播种,在“长征”中收获,80年来,长征这一精神的源流,滋养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导引出一幅现代中国的精神画卷。

时间播下种子,有些会发芽,而有些不会。长征正是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在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结出硕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我们总能看到长征的精神基因,总能从80年前的那次远征中,坚定我们信仰的主义、确认我们秉持的价值。

长征这一座精神的丰碑,矗立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近些年,那些所谓的“重新发现”、所谓的“揭秘解密”,不过是打着种种旗号的,他们无视人类精神的力量,更无意发现人类心灵的秘密,让精神庸俗化、让历史碎片化。唯有把长征放入历史的、民族的、精神的大江大海中,才能发现,这一远征拥有怎样的分量、蕴含怎样的价值、孕育怎样的未来。

(七)相比空间上的征程,时间里的征程,更耐人寻味。以1921年和1949年为界,中点是长征中的1935年;以1978年和2049年为界,中点则是党的十之后的2013年。这是一次新征程的开启――

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进入新常态,没有一个胜利“立等可取”。利益格局分化、社会转型加剧,如何治理13亿人的大国?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技术革命一日千里,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国际秩序深刻变革,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应该肩负怎样的责任与使命?

强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是“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坚定不移走出来的英雄史诗。当前,中华民族踏上的,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如果说,80年前的那次远征,是精神的壮歌、信仰的迸发、价值的磨砺,那么,今天行进在新长征路上的共产党人,更需要精神的支撑、信仰的坚守、价值的导航,更需要以长征精神凝聚信念信仰、守护不变初心。

回望长征问初心,80年过去,我们是否还有长征中那样改写历史的豪情?杨成武将军认为:“许多红军战士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英勇无畏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所信仰的革命事业。”尽管不知道战略转移何时何地结束,但红军将士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不论我们自己能否到达胜利的彼岸,我们的旗帜一定能达到”。信仰的引领,让一切艰险皆成淬炼,一切磨难皆成锻造。

让我们传承这不息的基因,激荡信仰的力量。新的长征路上,少了围追堵截、战火烽烟,少了枪林弹雨、生死考验。然而,这里仍然弥漫看不见的硝烟,仍然充满不可知的挑战。面对繁重的任务,能否挺起脊梁、敢于担当?面对利益的诱惑,能否站稳脚跟、不改初心?当少数党员干部信仰流失、价值错乱、行为失范,我们更需要鼓起信仰的风帆,为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执着追求、坚定前行。

回望长征问初心,80年过去,我们是否还有长征中那样创造历史的能力?1935年5月,红四团在天降大雨的情况下,创造一昼夜山路行军120公里的纪录,一举夺下泸定桥。1999年,有人带上干粮在宽敞的公路上,试图复制这一行军,费尽全力也慢了整整一天。四渡赤水期间,一个13岁的红军小战士与大部队失去了联系,他翻山越岭,拼命追赶,历经三天三夜重回大部队行列。意志的力量,让他们克服生命的极限,创造人间的奇迹。

让我们传承这不屈的意志,续写全新的奇迹。新的长征路上,没有雪山沼泽,没有天险阻隔,但一样布满暗礁与荆棘。深水区的改革阵痛、转型期的两难烦恼,多少思想的桎梏需要打破、多少利益的羁绊需要挣脱。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新发展理念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之路已然确定,民族复兴曙光在前,正需要我们鼓起精神、闯关夺隘。曾说,“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前夕,就曾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共产党人的“赶考”远未结束,长征永远在路上。以理想为魂,以信念为魄,在长征中纪念长征,在奋进中继续奋进,才能挺立起精神的脊梁,跑好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

(八)“黑夜沉沉,朦胧的黎明前时分,遥望辽阔而古老的亚细亚莽原上,一条觉醒的金光四射的巨龙在跃动、跃动……”

如果说长城是传统中国的核心意象,那么在现代中国,居于核心位置的无疑就是长征。理解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与心灵史中的结构性作用,就能理解为什么在8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需记取长征、纪念长征。

10月17日,以“长征”命名的运载火箭搭载着航天员,开始了中国人的又一次太空探索;10月24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就要召开,全面从严治党继续发力,一个政党在新长征路上再次整装出发。

空间的征途,向星辰大海挺进;时间的征途,向民族复兴迈步。长征胜利80年,我们的脚步从未停息,始终在“向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走过80年,我们党仍有创造历史的能力;走过80年,中华民族仍有昂扬奋发的精气神。

长征精神心得体会范文12

[关键词]长征精神中国梦时代价值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伟大的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认真回顾和反思那段征程,深刻把握鲜血凝就的长征精神,并把它放到中国革命、世界历史及人类生理极限与精神追求的大背景下审视,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长征伟大永恒的价值和魅力,更好为军队官兵进一步理解长征精神、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以长征精神成就中国梦指明方向。

一、回溯史实,从历史起点中认识长征精神

在参观古田会议纪念馆时说:“历史,往往在经过实践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1]长征是长征精神的载体,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长征精神的内涵,必须深入全面地了解长征史实,把握长征精神的特征。

(一)深刻把握蕴藏于恢宏历史中的长征精神时代特征。人类历史进程表明,任何重大历史事件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长征发生在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主题的20世纪30年代。长征精神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孕育,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铸就,在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光大,是其所处时代必然性的反映。从国际大背景看,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世界资本主义陷入全面危机;德、意、日等国法西斯主义先后登上本国政治舞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大举入侵我国;共产国际领导各国共产党掀起了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革命运动。从国内局势看,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被迫率领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中国革命战争的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长征由局部性的战略退却发展成全局性的战略转移。国际国内局势的深刻变化,对我们党和红军实行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深刻把握根植于转战进程中的长征精神实践特色。长征精神是广大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浇灌的精神之花,是用具体行动对崇高理想信念自觉实践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从长征转战过程看,可以说长征精神体现“走”的韧劲。从1934年10月红军跨过于都河,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历时两年多,脚踏14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走遍大半个中国。所以说“走”是体现长征精神的一个显著特征。长征精神又反映“拼”的刚毅。长征是红军十年内战中最为严酷的一个阶段。先后调动100多万兵力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在中央红军368天的行军途中,平均20天左右就有一次大战斗,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所以说“拼”是体现长征精神的又一个显著特征。长征精神更彰显“苦”的磨砺。长征途中,红军除了要对付凶恶的敌人,还面临严酷环境的考验,生存条件空前残酷。面对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山和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地,粮食、医药、被服严重匮乏,随时受到疾病、伤残、饥饿、死亡的威胁,这对红军将士生理和心理都是极限考验。漫长的行军、残酷的战斗、险恶的环境,使无数红军指战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在长征途中,红军总共牺牲将士多达14.9万人,其中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师职干部80余人[2]。这是以鲜血换胜利的“苦”,是以生命作代价的“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所以“苦”是体现长征精神的第三个显著特征。正是由于敢走、敢拼、敢吃苦,红军才把战略大转移转变成了斗志昂扬的进军。

(三)深刻把握彰显于重大转折中的长征精神党性品格。长征精神的党性品格是党的革命性、先进性、组织性和权威性的集中体现。这一特征是由长征中一系列重大转折的不同侧面揭示的,可概括成三个维度:

一是一系列重要会议[3]。这些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对长征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1934年12月贵州黎平会议,决定到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解决了行动方向问题;1935年1月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为代表的正确领导;1935年6月四川懋功会议,制定了红一、四方面军共同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1935年9月甘肃迭部县俄界会议,对之前召开的两河口会议、芦花会议、毛儿盖会议、沙窝会议等进行了归结,批判了、分裂红军的错误行动。1935年12月陕北瓦窑堡会议,明确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

二是两次党内斗争。遵义会议前,主要是以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与博古等“左”倾错误的斗争;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主要是与分裂主义的斗争。两次斗争中,我们党坚持正确的党内斗争原则和方法,不仅顺利解决了党的组织领导问题,还有力地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

三是六次红军会师。1934年10月红六军团与红三军在贵州印江县木黄会师,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在陕西延川永坪镇会师,1935年11月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在陕西甘泉地区会师,1936年7月初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和宁夏将台堡会师。六次会师,壮大了红军力量,展示了红军将士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性。

二、探寻本质,从与中国梦的一致性中理解长征精神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释放出强大的号召感染力。深入理解中国梦与长征精神的本质,探寻其取向的一致性,有助于更好以长征精神为动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一)基于价值取向维度,具有根本一致性。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倾向。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一切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是我们党和军队的根本价值取向。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也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长征时期,我们党和红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索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二万五千里长征自始至终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当前,党领导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需要为之长期奋斗的历史任务。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中国梦的本质来说,长征所追求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上篇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下篇文章,二者是不同历史时期实现同一远大目标的不同实践阶段。实现中国梦,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延续红军长征价值追求的未竟事业。

(二)基于理论逻辑维度,具有内在一致性。长征精神和中国梦理论逻辑的一致性,首先取决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始终不渝的坚持。长征精神和中国梦,产生于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必然具有理论逻辑的一致性。长征精神和中国梦理论逻辑的一脉相承,集中体现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进程中。长征和长征精神,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产物。中国梦是我们党在回顾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展望中国未来发展前景,在党的十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现实构架。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动,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思想观念多样化的形势下,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就要树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剖析中国社会特点;就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学会运用民族语言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回答和阐明国家治理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向前进。

(三)基于力量基础维度,具有高度一致性。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无论是长征精神的形成还是中国梦的实现,都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依靠力量的。长征让红军刻骨铭心的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红军生存的根基、行动的靠山、力量的源泉。工农红军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鱼水相依的血肉联系,使得红军有了打不烂、拖不垮的无穷力量。中国梦的本质特征,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既符合全民族的共同利益,又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在党和国家的历史方位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弘扬长征精神,实现“四个全面”,处理好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用梦想这个最大公约数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凝聚成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所在。

(四)基于创新精神维度,具有传承一致性。创新发展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长征精神和中国梦都蕴涵着强烈的创新精神。长征精神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先河和源泉,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是原创性质的民族精神。从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看,长征不仅是我们党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开始了由土地革命向抗日战争的转变,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从长征的转战过程看,我们党不仅及时根据形势变化确定行军路线,而且采用机动灵活、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打破敌军的围追堵截,创造出许多世人惊叹的军事奇迹。当前,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保证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作用,又要科学地将创新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中整体把握,结合学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理解精髓,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领会核心要义。

三、牢记职责,从我军肩负历史使命中把握长征精神

中国梦引领强军梦,强军梦支撑中国梦。弘扬长征精神,就要把长征精神转化为有效履行我军使命任务的强大动力。

(一)强化军魂意识。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红军建立之初,特别是经过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长征前,党对红军实施领导的党委制被取消,给红军建设带来了极大损害。遵义会议后,红军在团以上部队中恢复了党的领导制度,同时突出加强了连队党支部建设,对党支部有关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长征途中,各级党团组织以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了“生命线”的强有力保证作用。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了党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指示在部队的贯彻执行。早在1928年11月《井冈山的斗争》中就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他曾一再强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绝不容许枪指挥党。此后,这一原则在全军深深扎根,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全党、全军的共识。现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遇到新的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推行“西化”“分化”战略,不但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而且把部队官兵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对象。一些同志对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缺乏深入了解,更没有经历过严格的党性锻炼,对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安邦之要[5]。对军队来说,弘扬长征精神,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强化军魂意识,毫不动摇地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高举旗帜,听从指挥,确保部队的正确政治方向和高度集中统一。

(二)关注国家利益。军事从属于政治,是为国家利益全局服务的。我军自建立以来,就是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坚定捍卫者。长征时期,国家处于四分五裂、强敌入侵的危急时刻。长征途中,尽管红军力量弱小,处境艰难,一时还看不到曙光,看不到希望,但仍然高度关注整个时局的发展,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早在1933年11月,、就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个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并于1934年7月派红七军团作为抗日先遣队北上。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党中央正式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红军到达延安后,我们党摒弃前嫌,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条件。1937年2月,又致电五届三中全会,在向政府提出五项要求的前提下,作出“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和“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四项保证,最终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促成了抗击外敌入侵、捍卫国家利益的新局面。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利益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宽广的领域。就内涵来说,国家利益主要包括以国家、领土完整统一和安全为标志的安全利益,以维护国家基本制度和社会稳定为核心的政治利益,以确保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利益,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根本的文化利益;就领域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利益的范围正从传统的领土、领海、领空向海洋、太空、电磁空间拓展。海洋安全、太空安全和电磁空间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国家利益原则告诉我们,国家利益拓展到哪里,军队的使命就应该延伸到哪里。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像红军那样开阔视野,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要善于着眼国家利益全局来筹划部队建设,生成强大战斗力,以维护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军队每改革一次,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就进一大步。要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必须抓住当前改革“窗口期”,切实引导官兵深刻领会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改革决策部署的战略意图,以实际行动拥护支持投身改革,把军队改革宣讲同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贯彻到改革强军主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统一思想认识,坚定改革信念,稳住心神定力,振奋精神干劲,自觉把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热切期盼转化为干好本职的工作热情上,以革命军人应有的忠诚担当勇气投身改革强军伟大实践。

(三)强化战斗精神。军队战斗力由人、武器以及人和武器的结合方式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由人的因素而产生的战斗精神,是战斗力的重要源泉。长征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是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革命英雄主义。正是凭着这种精神,红军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伟大奇迹。当前,我们强化战斗精神,既是弘扬长征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更好地履行我军历史使命需要解决的现实课题。就部队的现状看,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主流,人们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缺乏清醒认识,思想上容易麻痹松懈;在长期和平环境下,部分官兵战斗意志和战斗精神也容易淡化。另一方面,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精确性、突发性、隐蔽性、远程打击力和毁伤力大大加强,对官兵的思想、意志、精神和心理的考验更为严峻。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和平条件下强化战斗精神,也要遵循战斗精神的生成规律。这就是说,强化战斗精神,重点在磨练,关键在养成。各级指挥员都要注意在严格的训练中磨砺部队的战斗精神,在完成重大任务中锤炼部队的战斗精神,在经常性的管理教育中培育部队的战斗精神。要发扬部队特有的光荣传统,叫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树好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把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建立在扎实可靠的思想基础之上,让长征精神在官兵心头扎根,在脚下延伸。

参考文献:

[1]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 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奋斗[N].报,2014-11-02.

[2]雷国珍.论长征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长沙:湖湘论坛,2007(1).

[3]石仲泉.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J].南昌:苏区研究,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