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

时间:2022-06-21 06:48:43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范文1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漫长的等待,终于在2020年9月如愿加入xxx这个大家庭,转眼已在xxx成长了三个月,现将3个月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扶贫工作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要求,我被安排到xxxxx村驻村,帮助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在组长xxx的正确指导下,我们一队7人下沉一线、走访核查,察民情、解难题,深入调查了花园村全体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对花园村进行了一次问题大排查行动,帮助村干部排查问题、整改问题,同时也摸清了群众家庭的真实情况,为花园村后续开展各项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作为驻村专班的资料员,我每天白天下乡走访,晚上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并及时交办村干部进行整改,还帮助村干部完善了2020年预脱贫的户档资料。2个月多来的驻村工作和生活,给我上了一节深刻而生动的实践课,使我了解到基层干部的工作情况,看到了党员干部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以后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另外,单位给我安排了2户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接到任务,我立即到贫困户家中了解详情,并保证每月走访3次,帮助贫困户打扫卫生、核查资料等,保证贫困户xxx2020年能如期脱贫。

二、安全生产

刚刚接触安全生产工作,很多文件精神和安全制度还不是很了解,目前配合xxx主任进行开展企业的安全生产预防工作和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积极落实上级的工作要求和安全精神,确保企业的生产安全。

三、纪检工作

纪检是单位的重要工作之一,接到这份工作时,压力山大,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纪检的检查工作就要开始,对于不是很清楚纪检工作的我,只能加班加点从头开始整理纪检资料,熟悉单位所要管辖的下属单位、翻阅之前的纪检文件、借鉴别的单位的纪检资料、询问本单位领导和同事、积极学习纪检有关方面的文件和精神,踏实做好纪检工作,认真对待纪检监察,完善纪检方面的资料。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刚刚踏入xxx接手扶贫、纪检和安全生产,扶贫工作之前有过了解所以相对比较容易开展,但是纪检和安全生产工作,我对此确实不是很了解,很多专业名词和工作内容都不清楚,政治理论基础也不够扎实,业务知识也不够全面,工作方式也不够成熟,给开展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下一步就要: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范文2

人生至善,就是对生活乐观,对工作愉快,对事业兴奋。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2020科室年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科室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一:2020在领导下在全科医生的辛勤工作下,我科工作全面健康、协调快速发展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年的业务总收入、入院人数、出院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五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长。

一、加大科室管理力度,创新优质服务新模式

1.首先我们认真组织科室医师,反复学习了医院的各种文件及规章制度。

2树立优质服务理念,提出科室服务理念,树立起各具特色的服务理念和行为规范。落实医疗服务规范,落实医生查房制度.一年来,科室住院部医生在坚持对病人实施个性化医疗、人性化服务,吸引了大量病患者的就医就诊,住院病人数明显增长,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3.09年度科室一方面加大对医生的管理和培训。4,积极调整医疗结构,采取有效措施,想方设法降低医疗费用,取得显著效果。一是抓合理用药。二是抓单病种费用。三是抓一次性材料的使用。四是加快病床周转。通过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保证了科室今年圆满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费用指标,在科室业务增长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使各项费用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切实减轻群众的负担。又提高了医院科室的效率.

二.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1.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a,我科人员利用专家做诊时间,卫生局讲课时间,桂林业务培训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利用病历讨论,主任查房积累临床经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加强。

b,我科在院长的领导和安排下,我院大力对医疗业务骨干进行培养.09年度培养了骨科外科妇产科科业务骨干,为我们以后医院的分科壮大储备了干部人才.

2.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实

科内定期召开会议,每周一次,强调安全,质量,医生,护士职责执行情况;每月两次安全,质量检查,对不合格表现给以两彻底: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定期对病历进行检查和评估。定期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和评估:

四.不足之处

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精心服务、爱心关怀”还没有成为每一位员工都认同的价值观,但科室的行政管理、经营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诊治疗疾病的能力已经每位医生的特长已经专科影响力也有待提高,医院医疗技术形象仍然未被广泛认同等等。

总之,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成绩是主流,我们会继续发扬好的做法,学习不足之处,我们有信心我们做的会更好。

2020科室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二: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投标中心全体同志在处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科室的通力配合下,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积极投身于经营投标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投标中心的思想、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全体同志能积极参加处里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党的报告,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思想,_理论和“_”重要思想为指导,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深刻领会“_”重要思想,学习掌握科学发展观,使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自觉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的过程,成为自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紧紧围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要求,结合我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了五次法律法规、招投标方面的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提高了每位同志的工作能力。

二、工作方面:勤勤恳恳,扎实做好科室工作。投标中心作为处里的职能部门,直接关系着全处经济工作的发展,因此年初拿到《20__年投标中心工作目标责任书》后,科室领导便及时组织全科室同志积极讨论、研究制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案,并将任务层层分解,使大家对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更加明确清晰,找准了工作的切入点和努力方向。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提高了科室整体的业务素质,提高了工作质量,保证了科室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取得的成绩。一年来,全体同志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积极搜集工程信息,认真对待每一次投标工作,并不断提高防范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

1、承揽工程任务方面。

今年中标工程项目富平监狱厂房室外配套工程、青岗坪煤矿改造工程、远东一中综合实验楼工程、西安武警工程学院暑期维修改造工程、天鼎花园及曲江的土方工程等,全面完成全年承揽工程任务1.5亿元的指标,为计划数的125%。

2、创收方面。

20__年目标责任书下达的管理费收缴190万元,在上年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万元,而以前年度的管理费收缴工作很扎实,几乎无拖欠的管理费,而且以前年度完成的工程,建设方均未上缴劳保统筹款,劳保统筹返还这一部分今年就没有,所以创收任务很重。科室同志齐心合力,想法设法,通过多种渠道,截至目前已完成约160万元,我们会继续努力工作争取在春节前全面完成处党委年初下达的190万元任务。

3、管理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所有的工程合同、承揽工程任务、管理费收缴等台帐全部进入微机,现代化管理的步伐更进一步。

四、努力方向:1、进一步强化管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经营人员的业务能力,使经营队伍真正发挥企业经济运行中的龙头作用。

2、进一步深化经营管理意识。

在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加大经营力度上,有新的举措。坚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冷静地分析市场,确定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在市场中的位置。以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让更多的客户了解、认可我们,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20__年已经结束,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还不够强,在新的一年中,我们将不断进取,积极创新,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新的挑战,争取更大的胜利。

2020科室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三:一年来,在部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兄弟科室的帮助支持下,坚持以十_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统领,紧紧围绕我部总体工作思路,认真履行科室职责,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常规工作 圆满完成

一、试用期干部和公选干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1、公开承诺,加强公众对领导干部的监督

为了加强社会公众对新上任领导干部的监督,增强领导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们组织全县新任命的政府26个行政部门负责人和13名乡镇长通过县电视台向全县人民作出公开承诺,并分别制定了年度工作目标,收到良好效果。

2、严格考核,督促工作目标的落实。

为了切实了解副科级挂职干部和大学生村干部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我们于今年元月份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考核。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查、实地察看、综合评价等方式对他们的工作业绩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并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使他们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以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并于2月9日组织他们在县委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与县上主要领导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裴书记、李县长、高部长均对他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全面开展

1、督促检查,确保大学生村干部安心工作。

为了给刚出校门即入农门的大学生村干部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农村,适应工作,从8月20日开始,我们利用半个月时间到全县13个乡镇和社区党委的84个村和6个社区对07年选聘的92名大学生村干部到村情况、食宿情况以及目前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等逐一进行了实地检查和了解,并督促相关单位加以落实。经督查了解,大学生村干部都能到岗工作。他们的食宿安排合理,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1、跟学校老师一起食宿;2、在自己家中食宿;3、在乡镇政府食宿。4、个别在村干部家或村委会食宿。在调查中,有2名大学生村干部的食宿得不到保障,经过与乡镇政府的协调,把他们的食宿安排在乡镇政府。

2、健全机构,加强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

按照“省定规化、市里选拔,县付薪酬,乡镇管理、(教师继续教育总结)服务基层”的原则,为了加强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我们要求各乡镇(社区)党委成立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办公室,并下发了《乡镇(社区)党委管理大学生村干部的职责的通知》(闻组通字 88号),各乡镇党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组织委员任副主任,具体负责大学生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同时,落实了“三结”制度,即:乡镇两委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农村致富能人分别与大学生村干部结成对子,形成班子成员指导干、村支部书记带着干、致富能人教着干的良好氛围和县、乡、村三级齐抓共管及教育、培养、使用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3、强化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学习是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村干部在干好工作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学习。为此,我们先后组织大学生村干部进行了3次学习培训。一是学习《张宝顺书记在全省大学生村干部赴任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二是在自学的基础上,邀请宣传部杨西平科长就十七大报告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专场培训;三是结合我县科局级干部和农村骨干十七大轮训进行了专期培训,并分别撰写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

4、制定目标,签订合同,落实待遇。

为了使大学生村干部明确工作责任,我们要求他们在驻村3个月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目标,目前我们正在逐一审核,加以完善。

为了确保大学生村干部的自身利益,安心工作,我们及时与大学生村干部签订了聘用合同书。并积极与县财政、劳动和公安等部门协调,落实大学生村干部的各项待遇,现在大学生村干部的工资已经拨付到位,落户工作基本完成,各种保险正在落实。

5、圆满完成省、市委组织部对我县大学生村干部管理督查调研检查工作

市委组织、省委组织分别于11月28日、12月3日对我县的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进行了督查调研。省、市委调研督察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和大学生村干部座谈会、实地察看等形式对我县的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进行了督查。通过督查调研,省市委领导对我县的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表示我县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领导重视、管理规范、扎实有效。

在做好科室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完成了远程教育督察、验收,乡镇长公选的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县乡人大换届,思想政治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布点等部内中心工作。

创新工作 成效显著

创新是我们高质量、高标准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必由之路。大学生“村官”是一项新事物,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章可循,无经验可借鉴。为此,我们在部领导的关心指导和兄弟科室的帮助支持下,集思广益、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求创新,力求把此项工作做到的更好,做到最好。

创新之一、开展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题的“五个一”系列活动。

为了深入开展“四比一争”(比学习 比能力 比形象 比业绩争当优秀大学生村干部)活动,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我们创新性地开展了“五个一系列”活动,即:组织一次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报告会、举办一次“三记”展评、举办一次演讲比赛、组织一次有奖征文活动、进行一次驻村实绩观摩活动。开展“五个一”系列活动是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重要载体,旨在激发青年人的内在活力和工作热情,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11月16日,我们邀请县委宣传部杨西平科长为全县大学生村干部就十七大报告作了精彩辅导,12月14---12月16日,又组织全县大学生村干部在县委党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十七大精神培训。与此同时,举办了“三记”展评和“展村官风采,促农村和谐”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决赛。在“三记”展评和演讲比赛活动中大学生村干部都能积极报名,踊跃参加,参评参赛率均达到100﹪,获奖55人次。并且在“三记”展评和演讲比赛活动中,有意识的让大学生村干部进行了全面的参与,从“三记”展评的评委到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从两项活动场地的布置到“三记”评分标准的制定,从评分中场休息节目的演出到颁奖礼仪队,到处都有大学生村干部的身影,充分展现了大学生村干部的风采。这两项活动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尤其“展村官风采,促农村和谐”演讲比赛在大学生村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既是一次思想汇报,又是一次工作交流,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信心,受到更好效果。

创新之二、利用网络,搭建大学生村干部的交流平台。

为了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动态,加强大学生村干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我们在网上建立了电子邮箱,开通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博客群,使大学生村干部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积极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现在加入博客群的大学生村干部已有30余人,效果正逐渐呈现。

自身素质 不断提升

按照“以人为本,人人成才”的要求,我们科室全体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充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一、加强理论业务学习,提高科室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积极参加部里周二、周五集中学习,认真做好笔记,不懂得地方,虚心请教,弄清搞懂每个知识点,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我们对照原文学报告,深刻领会十七大报告精神,提高本科室全体人员的理论水平;二是在工作闲暇时间组织科室全体人员学习探讨本科室相关业务知识。三是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无字办公能力。四是全员参与撰写信息工作,提高写作能力,8月份以来,我们科室在各类刊物及《闻组信息》上发表文章信息18篇。

二、共参中心工作,提高科室人员工作能力。

为了提高科室人员工作能力,就科室中心工作,我们全员参与按排部署,人人谏言献策、想办法、出点子,使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平等交流,最终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通过共同参与、共同决策,不仅增强了科室人员之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每一个人工作能力和独当一面的意识。

2020科室年度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2020医院各科室年终总结3篇

2.2020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个人总结3篇

3.2020医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3篇

4.2020+年度个人工作总结3篇

5.2020年度工作总结范文3篇

6.2020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个人总结3篇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范文3

(一)镇基本情况

镇东邻城区,南临长江与镇隔江相望,西、北与、、、四镇接壤。全镇国土面积145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93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5.5万人;全镇耕地面积6.4万亩;镇内有学校9所,在校学生2837人;卫生院1家,医务人员81人;福利院2家,现集中供养119人。

(二)基层组织情况

全镇设1个党委,党委下设13各党总支,即机关总支、社区总支、社区总支、教育总支、楚天塑业总支、企业总支、农业总支、社会事务总支、总支、新周总支、金龙寺总支、桂花总支、姚家港总支。总支下设61个党支部,党员2440名,其中:村级党支部24个、党员1350人;机关支部、所属企事业党支部、社区支部共37个,党员1090人。

(三)干部队伍情况

镇机关行政编制45名,现有在编在职人员39名,其中,在岗人员38名,借调外单位工作人员1名。另有挂职科级干部2名。我镇“四大家”班子成员13人,班子成员中硕士1人,大学本科11人,年龄最大的52岁,最小的28岁,平均年龄39岁。镇所属事业单位1个,即财政所,共有在岗人员17名。镇所属有5个服务中心,即水利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镇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最佳发展机遇期,坚持工业主导发展、项目带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环境推动发展、改革促进发展,着力提升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得到了持续较快发展。预计年,全镇可实现生产总值13.6亿元,比2006年增加3.4亿元,年均递增5.92%。可完成财政总收入4693万元,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143万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282万元、1560万元,年均递增12.76%、29.74%。

今后五年我镇的发展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镇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打造“宜昌经济强镇”为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率先崛起、强镇富民”为主线,以“三化”联动推进“三区”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三化”联动是指: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三区”建设是指:新型工业聚集区、宜居宜业新城区和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

今后五年我镇发展主要目标是:到2016年,主要经济指标力争在年基础上翻一番。镇属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40亿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突破1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0万元。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宜居宜业新城区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二、年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一)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班子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1、以进一步健全组织生活为抓手,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

一是加强中心组学习,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严格落实制度。建立健全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切实做到合理布置,统筹安排,始终坚持年有计划,季有安排,有学习内容和学习专题,定期检查、定期总结。突出重点,增强学习针对性。始终坚持在中央、省、市重大政治活动的第一时间组织中心组学习。今年深入学习了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换届纪律“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等。创新形式,提高学习效果。坚持理论学习和交流发言、听专题报告、实地考察相结合。结合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先后分批次组织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去外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

二是开好民主生活会,不断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今年月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做到了三个结合:将民主生活会与征求群众意见相结合,在民主生活会前召开座谈会,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将民主生活会与谈心相结合。会前,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广泛谈心,听取意见。会中,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会后,主要领导根据民主生活会情况,进行了针对性谈心;将民主生活会与谈话相结合。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工作部门的负责人谈话听取了意见。民主生活会的召开,切实增进了领导班子的团结,增强了凝聚力。

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建设。坚持发扬民主,实行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大家参政议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健全了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制度,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全局性的大事,如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都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决定。重大问题,还经过充分酝酿、协商和讨论。坚持周一党委例会制度。每周一坚持召开党委扩大会,党政班子成员汇报工作,沟通情况,分配任务,查漏补缺,及时改进。

2、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组织建设。

一是认真学习《条例》,把好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关。经常性组织学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使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理解《条例》,认真贯彻执行《条例》,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程序办事。并严格把好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关。

二是认真落实《条例》,把好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关。镇党委在镇机关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公示、党委会讨论决定的程序进行,通过公示,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监督,在规定期限内认真做好意见建议的整理和信息的反馈工作,全方位、多角度深入了解被选拔任用的领导干部。如在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和村“两委”换届期间,对所有候选人都按照程序进行了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公示等工作。

三是贯彻《条例》精神,选好配强领导干部。今年,按照要求对党政领导班子进行了换届。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共13名,其中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39岁,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优化,优势得到进一步整合,有效增强了领导班子合力。

3、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培训,调整分工,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基本能力。今年,共选派了2名党委委员参加市委党校学习培训,3名党委委员和副镇长参加宜昌市委党校学习培训,1名副书记到外省学习培训。根据工作需要,今年换届后对各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进行了调整,使各位班子成员得到多方面实践和锻炼,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能力,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二是深入调研,立足实际,努力提高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能力。建立了领导班子调查研究制度,制定了《年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调研课题安排》,以课题的调研促进理论学习的深化和工作水平的提高。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领导班子的综合水平得到了提高,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发挥。如在不断调查研究,分析情况,研究对策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我镇实际的“三区建设”(新型工业聚集区、宜居宜业新城区和城乡统筹示范区)发展思路。

三是围绕发展,服务中心,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今年以来,镇领导班子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发展,立足本职,真抓实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不断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队伍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明显提升。

1、以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切入点,抓好了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

镇党委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始终坚持周四集中学习制度,做到了“四个保证”,即保证时间、保证内容、保证形式、保证质量,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工作水平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年共举办了3场大型集中学习培训,换届结束后,组织所有村书记、机关干职工共同参与了“镇新农村建设考察及学习培训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干部队伍提高素质,转变观念,凝心聚力谋发展。

2、以把握干部的思想脉搏为基础,抓好了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工作。镇党委通过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积极开展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调查和分析,全面掌握干部队伍所思所想、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和面临困难的干部,机关党组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诚心诚意关心和爱护党员,让党员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并努力为干部队伍创造干事创业的环境,使他们在本职工作中创造一流的成绩,为本部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不断强化和完善干部考察、考核、测评、评议制度,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消解了各种消极思想的苗头。

3、以增强基层组织建设后劲为目标,抓好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今年,通过民主评议、统一考试、考察确定等环节,公开选拔并培养了一支素质高、结构优的后备干部队伍。并加强了对后备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切实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提高。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切实履行管党职责。

一是党委示范,明确责任。镇委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坚持一个班子成员负责一个党总支,一个班子成员联系一个农村党支部,并确定工作目标任务,严格考核。坚持把“书记抓,抓书记”作为党建关键措施来落实。镇党委与党总支、党支部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建立了镇委书记负总责,党委成员分片负责,机关干部驻村驻厂的党建工作格局。党委班子经常深入到各总支、各基层党支部,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访群众等形式了解基层组织建设进展情况。

二是推行机关干部“一线工作法”。采取“驻村入户”、“逐村办公”等办法,将机关干部推向一线,要求每一位机关干部都要深入群众开展工作,通过面对面的沟通,“零距离”的接触,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摸清农村现状,把握群众需求,密切群众感情,更有效的解决群众关心的养老、就医、行路、饮水等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完善机制,强化考核。建立健全了工作合力机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专题党委会议,听取党建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党建工作,对临时开展的重点工作,随时召开党委会,集体研究决策,整合力量攻坚,不断提高了党建工作的规范性和时效性。深入推进“述诺双评”工作机制。由镇党委书记“点题述职”,村党支部书记履职承诺;由干部、群众和代表分别对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的履职情况进行民主评议,通过“述诺双评”,强力推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履行责任。全面实行驻员“党建工作周”制度。制定了实施方案,每个月定时召开驻员大会,镇党委根据当前党建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工作任务,所有驻员干部根据目标任务进村扎实开展工作,有效拓宽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增强了党性锻炼,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镇党委制订出台了党建工作量化考评细则,把党建的落实情况作为支部年度述职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三挂钩”,即与村组干部报酬挂钩,与机关干部年度考核挂钩,与评先表优挂钩,通过强有力的督办考核,使党建成为每一个基层党组织的自觉行动,成为我镇各级党组织的常抓之举。

2、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一是扎实推进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各基层组织主动作为,加大投入,镇党委全力支持,大力实施基层组织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依托办公活动场所建立“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不断强化基本保障,着力构建以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员干部为主体,面对村民群众的综合服务体系,基本达到了“五务合一”。去年,对石坪、曹店、马家冲、草台、平湖、双湖、石匠店、泰洲、五岭等村委会进行了改扩建和维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今年,全镇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对金龙、新周场、周湖、福星4个村进行了新建,并迎接了上级组织部门的验收。到今年年底,我镇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将全面实现十个“一”目标,即一套标牌,一面国旗,一个广播,一个党务村务公开栏,一个村民说事室,一个党员活动室,一个农家书屋,一个卫生室,一个农资超市,一个体育文化活动场地。镇直单位、企业党组织也积极响应号召,加大党员活动室建设力度,农业服务中心、水利服务中心、秦鄂建筑、楚天塑业等支部投资数万元也建设了标准的党员活动室。镇“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与便民服务室联合办公,全极大地方便群众办事。社区和姚家港社区改扩建项目正在抓紧选址和规划之中。

二是积极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重点强化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考核。今年,镇委、镇政府出台了《镇年度村组干部工资考核方案》,制定了《镇村级年度工作目标千分制考核细则》,对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将村集体收入情况直接与村干部的工资挂钩,有效提高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加强了村“三资”管理。全镇强化“三资”清理和管理工作,进一步修改完善了《镇资金管理办法》、《招投标管理办法》,逐步规范财务管理,确保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我镇还注重拓宽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今年,镇委印发了《镇整合捆绑村级集体积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的通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村企合作,兴办农业项目、新建标准化厂房等方式,积极探索村企合作型、有偿服务型等多种模式,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到2012年所有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由姚家港村、甘林寺村、两美垸村、平湖村、镇财政等共同组建成立的“市金盆山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从事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对外资本营运、中小企业建设、建设标准化厂房项目等,预计今年可实现租金收入达200万元以上。

3、紧扣目标,丰富形式,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实效。

一是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健全组织。目前,全镇设有1个党委,13个党总支,61个党支部,实现了镇域内行政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学校、卫生院等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全覆盖的目标。构建大党建格局。积极开展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带工建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以基层党的建设带动群团组织建设。目前全镇无一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二是提高了党员队伍素质。选优配强村级“两委”班子。今年9月底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村支委委员共82名,其中支部书记24名,男60名,女22名;新一届村委会成员共80名,其中,村主任24名,男53名,女27名,非党5名,非支委委员13名。全镇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基本上实行了“一肩挑”,新当选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下,除18名是初中文化程度,1名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外,其余均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素质高,团结务实,富有活力,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工作。切实加强对全镇党员干部的集中培训、轮训工作。年初,镇委发文对全镇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进行了安排,并按计划对全镇党员进行了春训、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各支部利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每月至少组织四次党员干部学习,参训率达到96%。全镇基本实现远程教育覆盖率100%。扎实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注重了在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妇女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发展党员,今年共发展新党员28名,农村20名,女同志5名,28岁以下11人,初中文化程度11名,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12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名。公示率100%,团员推优率100%。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发挥“双向带动”功能。今年,全镇共有流动党员92名。注重发挥流动党员的“双向带动”作用,切实加强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并落实了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各总支、支部采取不同形式加强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在外地的工作情况和组织生活情况,并依托他们在外打工的经验、技术,向本地传授致富信息。积极做好了党费收缴工作。今年上半年共缴纳12000多元,党费数额居全市各乡镇首位。今年下半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党员的管理,将按规定及时收缴党费,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三是完善了制度体系。今年深入推进了基层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制度,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各项制度规定,并按要求做好了各项记录。

四是丰富了基本活动。继续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开展了公开承诺、践行承诺情况“回头看”工作,通过广泛征求民意,对去年的履诺践诺情况进行评议,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跨越赶超、干事创业的热情,确保了承诺的延续性。镇党委结合换届,将严肃换届纪律承诺作为承诺的主要内容,村级党组织紧密结合3年任期规划,就创建“五个好”党组织,带动农民创业、发展集体经济和维护农村稳定等作出了承诺。扎实开展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和“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群众推荐活动,加强了评先表优工作。组织开展了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参加评议的党支部共61个,党员2285名,占党员总数的94%,评议优秀党员146名。镇委命名表彰了14个先进基层党组织、90名优秀共产党员、14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9个“五个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广泛开展了争创“活力责任区”活动。各党支部结合责任区实际和党员的岗位特点,扎实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主题实践活动。如各农村党组织责任区广泛开展了“双建双带”结对帮扶等活动,各企业党组织责任区广泛开展了“服务社会,技能比武”等活动。扎实开展了“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农村访民情、解难题,在工作上极好地锻炼了干部队伍,进一步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经济上促进了我镇三农工作,赢得了所有农民的认可。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范文4

村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在农业农村的稳定、繁荣、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江苏省宝应县结合实施“富民党建”,从人员编制、任用、培训、待遇、保障等角度出发,奋力强化农村“双带”型党员干部队伍“规范化”建设,有效地破解了村干部队伍职数偏多、素质偏低、效能偏差、后备偏少等一些新时期村干部队伍建设中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障。

一、核编定员,竞争上岗,解决包袱沉重、人浮于事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逐步深化,农村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农民积极性进一步发挥,但与此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特别是“村官”职数多、效能差,镇村债务较大,农村收支失衡,以致产生“人浮于事”和“财力苦撑”的严峻态势。为此,宝应县大刀阔斧地实行了以“精干、高效”为核心的村干部核编定员工作。职数设定上,根据村民人口多少,兼顾耕地面积和集体经济规模,以2000人口及以下的村设5个职数为基数,每增加1000人口可增加1个职数,但不得突破8个。职位设定上,主要设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经济合作社社长、主办会计、妇代会主任5个职位。党员人数50名以上且村级规模较大的,可增设党(总)支部副书记、经济合作社副社长等职。其他岗位由现职干部兼任,勤杂人员一律清退。职责设定上,主要根据农村工作的类型、特点,按条线进行分工,并结合村级规模划成若干工作片,以片、以线包干负责。同时,重民主,强竞争,除村支书、村主任分别参加“公推直选”和直接选举外,其他干部一律竞争上岗。选举办法、竞争对象、资格审查、民主推荐和任用情况及时公开,民主测评和推荐结果当场公布,“孰上、孰下”,群众说了算。通过核编定员、竞争上岗,全县262个村的村干部总数从4554人下降到1735名,村平6.6人,精简率62.3%。

二、多维培训,结对致富,解决率先发展、富民强村问题。“干部不会富,群众没路数”。检验、衡量农村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必须以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绩效为标尺。为此,宝应县一是政策激励,让在彷徨的干部想发展。针对不少村干部存有“守摊子”心理,将招商引资考核、奖惩范围辐射到村,要求每个村都要建立一个一般纳税人企业,要求各镇定期组织村干部到华西等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培训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鼓励村干部因人因地制宜,带头学技术、强本领,带头跑市场、搞营销,带头办实体、创实业,并对照进度,按时考核,引导广大村干部惟先而争、惟高而攀,坚定“跳起来摘桃子”的信念,带头致富,带领民富。二是培训技能,让有愿景的干部会发展。县委规定: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每年参加县以上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每届参加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其他干部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5天。全县先后举办了26期村支书、村主任“双带”能力轮训班、14期村干部科技素质提高班和114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参训人员1.6万人次。在全县建立了35个农业专业协会、151个农村富民合作组织和33个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素质培训示范基地,分批邀请了省市县专家1300多人次送科技下乡。三是结对致富,让正踌躇的干部敢发展。深入开展以结对建设小康村、结对培育村干部、结对拜师学能人和结对帮扶贫困户为内容的“四结对”活动,积极探索“在党员中培养大户,在大户中培养党员,在优秀党员大户中培养村干部”的干部选育模式,多途径提高党员干部致富能力、帮富本领和共富境界。县委还专门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联保贷款,发放了一批创业“绿卡”,有效解决了一些党员干部踌躇满志却囿于资金、技术不足而又疑惑不前的问题。目前,该县80%的村支书、70%的村干部均拥有了家庭致富项目,预计2010年100%的村干部都能达到“三强”标准。

三、吐故纳新,备用结合,解决后继有人、源头活水问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带”型党员干部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障。这些年,由于农村工作任务繁重、报酬偏低、身份难变,许多有一定经济头脑和组织能力的年轻人纷纷选择了办厂、经商或务工,客观上给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带来了后继乏人的问题,素质要求全面的“一把手”更是难选、难备、难留。针对这种情况,宝应县坚持吐故纳新,备用结合,通过退一批、提一批、选一批、备一批,努力蓄足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退一批”:果断地将年龄偏大、素质偏低、身体偏弱的村干部从班子中调整出去。“提一批”:大力选拔实干型、实业型、创新型的农村干部,对那些发展有本领、政治靠得住、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打破常规,放手重用。“选一批”:打破行业、身份和地域的界限束缚,采取在大户中“物色”、离土创业能人中“还巢”、党员业主中“挑选”等办法,拓宽渠道,积极吸纳“能人”、“富人”进入村干部队伍,不拘一格选人才。“备一批”:滚动建立了1200多名年收入3万元以上、年龄35岁以下、有一技之长和产业实体的农村“双带”后备干部队伍,实行跟踪管理、建队培养,及时将条件成熟的年轻同志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来。

四、落实待遇,规范管理,解决潜心干事、队伍稳定问题。为巩固核编定员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励广大农村干部潜心干事,宝应县建立了融“任、酬、责”于一体的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机制。一是选拔任用规范化。县管编制、镇管任用、群众管监督。所有村干部上岗任职都要按照民主程序,实行“公推直选”、依法选举或竞争上岗,扩大民主通道。同时,建立村干部任免通气备案制度。各镇讨论任免村干部,都要及时与县委组织部通气。对超过核定职数配备村干部、违反程序任用村干部的,追究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及时予以纠正。二是报酬待遇规范化。通过“一提、二统、三保”,给定编干部吃上了“定心丸”。“一提”:即提高政治待遇。先后有9名优秀村支书被提拔使用,2007年又尝试在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择优招录公务员。“二统”:即推行村干部结构报酬制,根据所任职务、村级规模、年终考核、经济效益、工作年限等情况分别确定村干部的基础报酬、考核报酬、效益报酬和工龄补贴,年终根据考核结果统一兑付。“三保”:即实行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在职村干部统一办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三是责任体系规范化。年初,将各镇党委政府与村党组织、村委会签定目标责任状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并建立健全村党组织、村委会班子成员岗位责任制,明确村干部个人年度工作目标。年底,采取干部个人述职、党员群众评议、组织进行考察等方式,全面考核村干部履职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任免挂钩。同时,建立村干部不信任投票制度,对不信任票超过四分之一的,实行诫勉谈话,限期整改;对不信任票超过三分之一、经组织考察认定为不称职的,及时免职或依法罢免。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范文5

从调查情况看,尽管区、乡镇、村居三级在落实村级干部工资待遇上克服了许多困难,倾注了不少心血,但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执行标准不一。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各乡镇对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确定依据、标准、考核形式和发放方式也不尽相同。护城乡村级干部年工资待遇总额为8000元至11000元,东郊乡为6500元至8000元,南坪岗乡为7500元至8000元,河伏镇为4500元至5500元,东江乡为6000元至7000元,丹洲乡为5000元至6000元,芦山乡为3500元至5000元。村居内干部工资待遇一般分三个等次,每一等次月差额为20至30元不等。

2、来源渠道不一。工资待遇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个: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村级集体企业收入以及招商引资、集体土地征用补偿、集体资产租赁等其他收入。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相对较多的村,工资待遇发放资金比较宽松,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薄弱的村则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的村级组织补助资金解决。如护城乡高车村,每年企业收入、厂房租赁收入、门面租金、征地补偿等村级集体收入20至40万元,工资待遇主要从这中间解决。而芦山乡大部分村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微乎其微甚至近乎空白,村干部工资待遇的发放则完全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

3、到位程度不一。各乡镇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实际到位程度存在着两极分化的情况,标准相对较低的远郊村拖欠村干部工资待遇严重,标准相对较高的近郊村反而能及时足额发放。据统计,全区88个村居能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的村仅26个,占29.5%。截止去年年底,全区累计拖欠村级干部工资397万元。发放较好的乡镇仅有护城乡和东郊乡。护城乡除聚宝村拖欠19个月工资外,其余均已足额发放。东郊乡除和平村、赵家昏村拖欠44520元工资外,其余也均已发放到位。南坪岗乡13个村中仅有7个村发放到位,还有6个村拖欠。河伏镇自2000年起至今累计拖欠工资53.4万元,落实比例仅41%。丹洲乡、东江乡、芦山乡无一个村完全落实工资待遇,拖欠时间长的达26个月,数额大的村达12.4万元。东江乡靳家湾村去年年终还是向乡财政借款5000元发的工资,芦山乡芦山村支部书记去年全年仅领取工资889元,占其核定工资总额的18.2%。

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的悬殊和实际到位程度上的两极分化所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一方面挫伤了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村级干部队伍的稳定,有的村干部因一年忙到头未领到几个工资,家人埋怨,邻里嘲讽,朋友调侃,因而不想干的心迹多有流露。拖欠数额大、拖欠时间长的有些村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另一方面形成了新的村级债务,不利于村级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原因分析

对拖欠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税费征缴有缺口,转移支付“打折扣”。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虽然大幅度减轻了,但上缴税费的积极性仍然没有提高,以致很大一部分村居无法将农业税费及时足额征缴到位。如芦山乡税费总额为286万元,去年实际从农户中征缴112万元,欠税61%,21个村平均税费征缴缺口8.3万元。有些村对上没有完成任务,乡镇只好用一部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抵缴税费任务。有些村居虽然对上完成了任务,但也不是直接从农户手中全额收取的,而是用村级集体收入填补了任务缺口或由村干部借款垫交税费。如东郊乡皇木关村去年税费缺口2万多元,由集体收入垫支完成任务。河伏镇青林村去年实收3万元,缺口4万多元,由村干部借款完成任务。税费征缴缺口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素,一是税费征缴环境差,对欠税户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二是部分村民间债务结零“明结实未结”,存在以债抵减税费现象;三是极少数特殊困难群体上缴税费有难度,影响整体征缴进度;四是到户的计税面积与上级核定计税面积不符以及抛荒影响,出现“有税无田或有田无税”的情况。

2、村级经济负担重,致使“入不敷出”。目前,农村基层工作线长面广,管理费用面宽额重,村级运转如履薄冰。一是组干部和退休干部工资开支。各个村都设有组长,部分村还设有妇女组长、党小组长,村居需要向这些人员支付一定的工资。如东郊乡黄金阁村,每年的组干部开支就达4万多元。有的乡镇退休村干部工资也需要村级负担。东江乡8个村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退休村干部就有70多人,按照每人200元/年的标准,需要资金14万元。二是报刊杂志订阅费用。一般村居每年用于订阅各类报刊杂志的费用都在1500元以上。三是五保户供养开支。一个五保户一年的吃饭、穿衣和就医开支最低在700元以上,转移支付中五保户供养每人每年406元的标准不足,其余部分由乡镇和村居贴补。四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汛抢险、突发事件处理以及其它中心工作经费开支。护城乡聚宝村今年用于防汛、防非典和先教活动的开支就达2万多元。繁重的村级组织管理费用致使有限的可支配村级财力显得捉襟见肘。

3、超职数配备,造成“僧多粥少”。目前,各乡镇普遍存在超职数配备村级干部的情况。去年农村税费改革中,转移支付体制核定的全区村级干部总数是294人,而目前实际在岗人数为439人,超职数配备145人。超职数配备村级干部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上,大多数村居认为上级核定的干部职数太少,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忙不过来,村里愿意超职数配备干部。对此,乡镇党委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客观上,村级干部是经过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依法产生的,选举的不确定性无法实现上级核定的职数要求,且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与税费改革不是同步进行,而是在税费改革之前,税费改革时,支村两委已经依法选举产生,故无法以税费改革的要求指导村级干部职数配备。

4、集体经济脆弱,“自补能力”较差。从目前已经落实干部工资待遇的村居来看,虽然也存在着税费收缴缺口大、包袱重、职数超等情况,但集体经济收入比较充裕,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不足部分主要靠集体经济收入来补充。如南坪岗乡东风村,2002年村集体纯收入46万元,支出38万元,其中村组干部和退休干部工资支出就有15万元,年终结余资金8万元。而集体收入来源少或近乎空壳的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除了个别村借助外力增强“造血功能”外,有些村则只能依靠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维持正常运转,若如特殊情况,正常运转便难以保障。如芦山乡芦山村,2002年税费任务仅完成总额1/3,转移支付资金仅拿回4398元,占核定指标的9.1%。而该村其他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日常工作运转只好由村干部垫支维持,村干部全年人均领取工资不足500元。

对策建议

加强和规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管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应当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极为关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以充分调动和维护好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区农村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切实规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针对目前各乡镇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不一的实际,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切合实情的执行标准。首先是定类别。根据各个村居区位、人口、面积和经济基础等方面特点,划分出一、二、三种类型。在划分类别过程中,经济基础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年集体经济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一般不得定为一类村居,5万元以下的一般不得定为二类村居。其次是定标准。一类村居一名干部年工资待遇总额不得突破1万元,二类不得突破8000元,三类不得突破5000元。工资待遇可以由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和奖励工资(含各类补贴,但不含区、乡镇奖励资金)三部分构成。固定工资根据村居的类别分别为450、400、350元/月。村居内主职与一般支村委干部的月工资差额不得超过30元。浮动工资总额不得超过固定工资总额的60%。奖金根据村居的经济状况和工作完成情况自行组织发放,乡镇纪委和财经所共同审核把关,无资金来源的村居不得赤字发放奖金。再次是定职数。采取多种渠道精简现有村级干部职数,尽量与农村税费改革核定职数相符。最后是定考核。各乡镇根据村居实际,制定严格的村级干部岗位责任制,年终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与村级干部浮动工资和奖励工资挂钩。

2、完善村级组织转移支付办法。一方面合理调配转移支付资金。在不增加全区对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情况下,合理调配村居之间转移支付资金,缩小村居之间差距。调配方法是:在计算村居转移支付资金系数时,提高农业计税面积因素的权重,把计税面积的大小作为转移支付资金多少的重要计算依据。另一方面完善税费征收考核机制。税费改革后,农税员是征收农业税费的主体,乡、村两级主要承担协税护税职责,而目前农业税费征缴工作的考核主体却是乡、村两级,很大程度造成农业税费征缴工作在责、权、利上的失衡。对此,乡、村两级反映强烈。我们建议将农税员作为考核税费任务征缴的主体,科学合理制定乡、村两级协税护税职责的考核机制,实现责、权、利对等,保证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及时到位。

3、实行工资“保底”制度。区、乡两级对特困村居的状况要适当给予政策扶持,千方百计落实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满足村级干部的基本生活需要,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我们建议实行村级干部工资“保底”制度,即在确定的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总额内,由区、乡两级共同负责调度资金,核算到人头,建立专帐,设立专户,明确专人,根据资金调度情况及时向村级干部发放保底工资,标准为200元/月。区、乡两级各承担保底工资的50%,“保底”工资抵减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总额,年终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扣除。版权所有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范文6

首先我代表党委、政府对各位领导的到我镇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下面我向各位领导汇报我镇农村党建工作情况,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全县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全镇国土面积xxx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8.7万亩,其中水田3.1万亩,旱地5.6万亩。总人口74703人,其中农业人口50987人,占全镇总人口的69.4%。居住着傣、彝、拉祜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52%。有3个社区居民委会,68个居民小组,22个村民委员会,314个村民小组。2006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xx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工农业总产值实现xx万元,比上年增长38.1%,其中:农业总产值15586万元,比上年增长23.3%;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达到xx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工业总产值xx万元,比上年增长48.8%;粮食总产量实现2.3万吨,比上年增长9.2%,农民人均有粮319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3亿元,增长11.4%;支出完成2216.75万元,比上年增长24.7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91元,比上年增长5%;地方财政自收收入完成1726.47万元,比上年增长19.44%,完成年初计划的1.1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年末有党员1814名,设1个总支,35个支部,其中农村支部有22个、农村党员1184名;60岁以上381名,占21%;少数民族952名,占党员总数的52.4%;社区支部3个,社区党员341名。全镇党员中,有女党员359名,少数民族党员952名,党员平均年龄48.9岁,35岁以下441名,占24.3%;流动党员48名,占2.6%;大专以上学历231名,占12.7%;中专、高中学历306名,占16.8%;初中以下学历1277名,占70.5%。农村无职党员设17个岗,683人;2006年各级优秀党员178名,占9.8%。

二、继续深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创新机制,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一年多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将党建工作与农村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继续打牢农业、交通、科教文化三个基础,调整产业、产品、所有制三个结构,发挥区位、热区、林业三大优势,建设林、糖、畜、茶叶、蚕桑五大支柱。以广泛深入地开展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主题活动,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采取“三抓三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班子建设是党建工作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强有力的班子是各项工作上台阶的重要保证。我们采取“三抓三建设”,建设起了一支团结干事、勤政为民的战斗集体。

一是抓队伍,建设和培养一批能干事、会干事的机关干部队伍。在两个乡镇合并后,在对股所长及内设机构负责人的调整中,采取民主推荐、无记名测评、谈话等方式,严格按照选拔副科级干部的标准来做。从而选拔和培养了一批35岁左右年富力强、结构合理的年轻优秀股所级干部。通过一年多的工作,这些股所级干部能吃苦、会干事,在各站所、部门中挑起了大梁,为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在基层的贯彻、落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7月14日凌晨7点左右,我镇公榔村小学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行走在那木河桥时,由于桥体坍塌,致使两名女学生被洪水冲走,接到村民的报告后,我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党员、民兵、干部职工第一时间赶到洪灾现场,积极组织群众进行自救,使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是抓“龙头”,建设一支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的党政班子。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和工作程序,重大的事情、事关原则的问题都由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充实调整了镇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建工作层层联系机制。党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党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强化党委书记及各村、社区支部书记是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同时,将“云岭先锋”工程的责任内容按项目分解到各支部,签订目标责任书。镇党委实行领导班子层级管理,副书记对书记负责,副镇长对镇长负责,全体班子成员对党委负责。在党政班子建设中,首先抓好党委中心理论组学习,以制度建设入手,坚持考勤,除学习有关文件政策、法规外,镇党委组织每个班子成员对近期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及时沟通、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是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充分调动每位副科级干部的积极性,采取既分工又合作,为每位副科级干部都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形成了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人人有干劲的工作格局。并认真组织开展班子民主生活会,提高班子及班子成员的素质。

三是抓重点,建设和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群众拥护的村干部队伍。镇村两级班子是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龙头,其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如何,是农村工作好与坏、成与败的关键所在。镇党委把培养农村支部书记做为工作重点,大胆创新。在第三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把一批致富本领强、工作能力强,能为群众办事和愿为群众干事的优秀党员选拔到书记岗位或进入支部班子。目前,全镇22个村支部书记中,有种植养殖方面的大户和带头人,半数以上的两委成员也都有自己的经营项目,是本村的致富能手。为进一步强化农村支部班子的动态管理,镇党委多措并举,通过召开专门会议、印发党建工作手册、党校轮训、外出参观等形式,使支部班子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树立起抓党建就是抓稳定、抓发展的意识。村两委换届结束后,镇党委于7月2日至4日举办村级干部培训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党务知识培训、农经财务知识讲座等。在河东村河湾组、新民村举办了2期党团员科技培训班,民利村开办了1期农民素质培训班,针对农村实用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教育培训。又如,江东村党支部的广大党员,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产业的引种、试种中,党员发挥带头作用,为群众作出榜样,做好表率。香盐村党员在林改工作中发挥“六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林改工作,使全村的林改工作全部完成。

通过镇党政领导班子、机关干部、村两委班子的三级管理机制,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找准门路,增收致富,使干群在活动中加深感情,消除矛盾。广大机关、各村、社区、组党员干部群众在今年林改、村两委换届、农村合作医疗等中心工作中,都能吃苦耐劳,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为群众解决迫切希望办的实事好事,防范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我镇各项工作走在了乡镇前列。

(二)抓创新,促规范,全镇上下形成良好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工作作风

镇党委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受教育的实施意见》及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十八项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的通知》精神,结合威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抓了工作机制和工作作风的创新。

一是在工作机制上创新。建立了《党支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考核实施细则》,党委与支部层层签定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抓好责任管理,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支部工作,创新考核机制。在各支部设立35名纪检员,协助支部组织检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监督支部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为发挥村“两委”班子因地制宜规划,引导地方群众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在村两委实行村干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今年镇财政安排20万元资金作为奖励经费,对村“两委”引导发展产业实行不封顶奖励:每新植1亩蚕桑,奖10元;每新植1亩杧果,奖10元;每新植1亩茶叶,奖10元;每新植1亩甘蔗,奖2.5元等产业方面的奖励机制。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目前甘蔗完成种植面积41597.9亩,其中新植17110.1亩,比上年增长3%;完成茶叶种植面积8229亩,比上年增长69.3%。加大了村干部抓工作、促落实的力度,提高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是制度上创新,使党建工作更规范化。镇党委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严格坚持已有的好的制度,认真总结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好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新的制度。一是抓好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和班子成员联系产业制度。共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35个,副科级领导联系甘蔗、茶叶、蔬菜、水果等主要产业;二是建立“周五”学习制度。在机关干部每周学习制度上,采取以支部为主,党政办、宣传、组织办牵头,各支部轮流组织学习,相互交流,互相了解各自的工作情况,增强了部门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三是实行了“首问首办责任制”,使机关真正成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集体;四是在农村、社区实行了值班告知制度,方便群众办事,避免了出现找不到村干部办事的现象;五是制定了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十个一”活动制度;六是设立办,配强了专干,接待来信来访。使来信来访件件有交代,事事有落实。

三是在方法上创新。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构建县、镇、村(社区)三级党员干部培训体系,上半年开展各级党员培训47期、2906人次。各村(社区)党支部抓住“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主题活动的良好契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社区)党员的分类定位管理,初步建立起了农村(社区)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有效机制。积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在林改工作中“送戏下村”,在“七.一”举行“廉政文化进乡镇”联欢晚会,在民族节日中组织白象、象脚鼓舞表演等多种活动,不但宣传了党的政策,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党员群众的爱党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四是载体上创新。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在机关开展了“党员先锋岗”、“巾帼先锋岗”、“云岭青年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争先创优活动。

五是在落实上创新。实践证明,农村工作真正的困难之一还是在人,抓人首先抓作风,抓作风重在抓落实,因此党委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成立了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兼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设立督查办公室,代表党委、政府抓好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推进决策的贯彻落实。在机关、站所干部中开展了“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方式,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强了,工作积极性高了,工作落实到位率高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六是抓为农服务,促进作风转变。坚持配强一个村班子,带富一个村的理念,狠抓村“两委”班子建设。在村两委换届结束后,有针对性地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学习的方式进行村级干部的素质培训。如,在集中培训了理论知识后,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支部书记培训党务方面的知识,村副主任培训财务管理、村务公开、村财务帐目管理等,不断提高村级干部的素质。把为群众服务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切入点来抓,在广大镇、村干部中形成共识,突出表现在“三个转变”,即由经验型干部向知识型干部转变,由守旧型干部向创新型干部转变,由行政命令型干部向为农服务型干部转变。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干部高效务实的良好形象。

(三)抓“三培养”,加强党员的先进性建设

按照“五好五带头”的总体目标要求,以“三培养”为突破口,近两年来把86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20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3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江东村、芒冒村党支部坚持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与全村“三个文明”建设相结合,提出实施“党建领村”、“产业富村”、“科技兴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文化活村”的工作思路,广泛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党支部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的能力明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抓“三培养”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增强了广大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形成了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抓发展的工作局面。去年,江东村党支部被省委表彰为“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严格标准,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加强对团员青年的培养教育,做好推优工作。镇党委加强各村党团员电化教室阵地建设的力度,积极组织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把35名优秀青年列为“三培养”对象,新发展党员25名,其中农村党员20名。党支部在民主评议党员和组织学习中,邀请优秀团员青年列席支部会议。今年有18名优秀团员青年加入了党组织。同时加大对妇女党员的发展力度,采取“一帮一”的措施。即:一名女党员帮助一名女同志,新入党的25名党员中,有女党员10名,占40%。在严把“入口”关的同时,畅通“出口”,加大对不合格党员评议和处置力度,今年1名。对48名流动党员进行了管理和联系,全镇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点4个。

(五)开展“关爱困难党员、群众”行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随着“三级联创”和“云岭先锋”工程的扎实推进,根据县委的要求开展“关爱困难党员、群众”行动。一是发放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资金11560元,补助对象138名;二是在是社区开展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做群众“贴心人”系列活动。如:白龙社区党支部发动社区党员广泛开展了结对帮扶送温暖,援助社区弱势居民群体的工作,积极为189户困难户办理低保户申请手续,使400多人享受低保;三是在机关支部建立党支部联系贫困中小学生长效机制——“大手拉小手”活动制度。扶助工作以支部为主,团支部具体联系。已对8所小学14名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共扶助资金6200元。在“6.3”地震后,为灾区群众捐款8680元。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实际的行动,把党的关怀送了千家万户,发挥了党组织“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作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以为民办实事为根本,扎实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建设

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我们结合实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多途径投入,将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与村两委办公楼建设同步进行。在新建的四个活动场所中,统一设计,适度超前,规范建设。全镇实际规划建筑面积达1690平方米,其中新建1080平方米,修缮610平方米。设计结构也从长远出发,有2个村为一楼一底框架结构,面积分别为340平方米。2个村新建平房面积达到320平方米以上,把办公室、活动场所统一规划,美观实用。1个村在修缮原活动场所的同时,对村办公室也进行整体修缮,总面积达320平方米。项目资金总投入132万元,其中上级补助45.8万元,村自筹24万元,其余为镇财政匹配。目前,各村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七)是多渠道融资,千方百计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参与新农村建设

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20字”标准在方式方法上,不统一模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先易后难,分类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两个市、县试点村民小组已顺利完成了项目建设,财政投入25万元的资金,整合各类资金210多万元,把扶贫整村推进、产业立项等有机结合起来。25名新农村指导员扎在基层,与农民群众同吃苦同劳动,了解村情民意,积极协调资金、技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针对部分党员有致富门路无启动资金的现象,把扶贫贴息贷款与开展“党员农贷致富”活动,累计发放贷款200多万元,扶持项目30多个,受益党员300多名,培育了许多个党员致富大户。

三、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年多来,我镇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党支部带富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全镇22个村中集体经济没有收入,大部分村为负债村。没钱办事,不能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直接导致村级党组织难以发挥作用。

(二)党建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三)党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加大。

(五)村干部待遇低,支委、党小组长没有任何待遇,积极性难以调动,服务意识有待于提高。相当一部分不想当村干部,如,龙塘村在换届选举期间就出现了上届班子集体提出辞职的现象。

(六)大部分村办公和活动场所破损,三个社区无办公、活动场所,使支部活动受到一定影响。

(七)新民村、河东村、江东村、三个社区支部党员人数都已达到建立总支的规模。但由于无办公场所,人员经费待遇无法落实,无法成立总支,活动难度大。

(八)解决好落选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四、对今后党建工作的打算

(一)加强领导,强化督查。继续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长效机制的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进行考核,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村、社区党支部班子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要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安排外出考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提高支部班子和党务干部队伍的素质。

(三)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抓好中央四个长效机制、省委十八项制度和市委二十二项制度的落实。增强服务群众意识,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四)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抓好镇党校理论培训,不断完善党员队伍的吸纳更新机制,着力解决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知识和能力结构问题。进一步抓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的落实。

(五)改善村及社区的工作条件。保证党建工作经费,把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争取上级支持修缮和新建村两委活动场所和办公楼。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范文7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全县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全镇国土面积xxx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8.7万亩,其中水田3.1万亩,旱地5.6万亩。总人口74703人,其中农业人口50987人,占全镇总人口的69.4%。居住着傣、彝、拉祜等2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52%。有3个社区居民委会,68个居民小组,22个村民委员会,314个村民小组。2006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xx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工农业总产值实现xx万元,比上年增长38.1%,其中:农业总产值15586万元,比上年增长23.3%;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达到xx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工业总产值xx万元,比上年增长48.8%;粮食总产量实现2.3万吨,比上年增长9.2%,农民人均有粮319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3亿元,增长11.4%;支出完成2216.75万元,比上年增长24.7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91元,比上年增长5%;地方财政自收收入完成1726.47万元,比上年增长19.44%,完成年初计划的1.1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年末有党员1814名,设1个总支,35个支部,其中农村支部有22个、农村党员1184名;60岁以上381名,占21%;少数民族952名,占党员总数的52.4%;社区支部3个,社区党员341名。全镇党员中,有女党员359名,少数民族党员952名,党员平均年龄48.9岁,35岁以下441名,占24.3%;流动党员48名,占2.6%;大专以上学历231名,占12.7%;中专、高中学历306名,占16.8%;初中以下学历1277名,占70.5%。农村无职党员设17个岗,683人;2006年各级优秀党员178名,占9.8%。

二、继续深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创新机制,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

一年多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将党建工作与农村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继续打牢农业、交通、科教文化三个基础,调整产业、产品、所有制三个结构,发挥区位、热区、林业三大优势,建设林、糖、畜、茶叶、蚕桑五大支柱。以广泛深入地开展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主题活动,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采取“三抓三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班子建设是党建工作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强有力的班子是各项工作上台阶的重要保证。我们采取“三抓三建设”,建设起了一支团结干事、勤政为民的战斗集体。

一是抓队伍,建设和培养一批能干事、会干事的机关干部队伍。在两个乡镇合并后,在对股所长及内设机构负责人的调整中,采取民主推荐、无记名测评、谈话等方式,严格按照选拔副科级干部的标准来做。从而选拔和培养了一批35岁左右年富力强、结构合理的年轻优秀股所级干部。通过一年多的工作,这些股所级干部能吃苦、会干事,在各站所、部门中挑起了大梁,为镇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在基层的贯彻、落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7月14日凌晨7点左右,我镇公榔村小学学生在上学的路上,行走在那木河桥时,由于桥体坍塌,致使两名女学生被洪水冲走,接到村民的报告后,我镇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党员、民兵、干部职工第一时间赶到洪灾现场,积极组织群众进行自救,使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是抓“龙头”,建设一支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的党政班子。工作中,始终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和工作程序,重大的事情、事关原则的问题都由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充实调整了镇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党建工作层层联系机制。党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党建工作,进一步明确强化党委书记及各村、社区支部书记是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职责。同时,将“云岭先锋”工程的责任内容按项目分解到各支部,签订目标责任书。镇党委实行领导班子层级管理,副书记对书记负责,副镇长对镇长负责,全体班子成员对党委负责。在党政班子建设中,首先抓好党委中心理论组学习,以制度建设入手,坚持考勤,除学习有关文件政策、法规外,镇党委组织每个班子成员对近期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及时沟通、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是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充分调动每位副科级干部的积极性,采取既分工又合作,为每位副科级干部都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形成了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人人有干劲的工作格局。并认真组织开展班子民主生活会,提高班子及班子成员的素质。

三是抓重点,建设和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群众拥护的村干部队伍。镇村两级班子是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龙头,其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如何,是农村工作好与坏、成与败的关键所在。镇党委把培养农村支部书记做为工作重点,大胆创新。在第三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把一批致富本领强、工作能力强,能为群众办事和愿为群众干事的优秀党员选拔到书记岗位或进入支部班子。目前,全镇22个村支部书记中,有种植养殖方面的大户和带头人,半数以上的两委成员也都有自己的经营项目,是本村的致富能手。为进一步强化农村支部班子的动态管理,镇党委多措并举,通过召开专门会议、印发党建工作手册、党校轮训、外出参观等形式,使支部班子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树立起抓党建就是抓稳定、抓发展的意识。村两委换届结束后,镇党委于7月2日至4日举办村级干部培训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党务知识培训、农经财务知识讲座等。在河东村河湾组、新民村举办了2期党团员科技培训班,民利村开办了1期农民素质培训班,针对农村实用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教育培训。又如,江东村党支部的广大党员,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产业的引种、试种中,党员发挥带头作用,为群众作出榜样,做好表率。香盐村党员在林改工作中发挥“六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林改工作,使全村的林改工作全部完成。

通过镇党政领导班子、机关干部、村两委班子的三级管理机制,各级各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找准门路,增收致富,使干群在活动中加深感情,消除矛盾。广大机关、各村、社区、组党员干部群众在今年林改、村两委换届、农村合作医疗等中心工作中,都能吃苦耐劳,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为群众解决迫切希望办的实事好事,防范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我镇各项工作走在了乡镇前列。

(二)抓创新,促规范,全镇上下形成良好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工作作风

镇党委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认真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员经常受教育的实施意见》及省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十八项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的通知》精神,结合威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抓了工作机制和工作作风的创新。

一是在工作机制上创新。建立了《党支部实施“云岭先锋”工程考核实施细则》,党委与支部层层签定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抓好责任管理,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支部工作,创新考核机制。在各支部设立35名纪检员,协助支部组织检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情况,监督支部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为发挥村“两委”班子因地制宜规划,引导地方群众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在村两委实行村干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今年镇财政安排20万元资金作为奖励经费,对村“两委”引导发展产业实行不封顶奖励:每新植1亩蚕桑,奖10元;每新植1亩杧果,奖10元;每新植1亩茶叶,奖10元;每新植1亩甘蔗,奖2.5元等产业方面的奖励机制。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目前甘蔗完成种植面积41597.9亩,其中新植17110.1亩,比上年增长3%;完成茶叶种植面积8229亩,比上年增长69.3%。加大了村干部抓工作、促落实的力度,提高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是制度上创新,使党建工作更规范化。镇党委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严格坚持已有的好的制度,认真总结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好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新的制度。一是抓好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和班子成员联系产业制度。共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35个,副科级领导联系甘蔗、茶叶、蔬菜、水果等主要产业;二是建立“周五”学习制度。在机关干部每周学习制度上,采取以支部为主,党政办、宣传、组织办牵头,各支部轮流组织学习,相互交流,互相了解各自的工作情况,增强了部门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三是实行了“首问首办责任制”,使机关真正成为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集体;四是在农村、社区实行了值班告知制度,方便群众办事,避免了出现找不到村干部办事的现象;五是制定了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十个一”活动制度;六是设立办,配强了专干,接待来信来访。使来信来访件件有交代,事事有落实。

三是在方法上创新。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构建县、镇、村(社区)三级党员干部培训体系,上半年开展各级党员培训47期、2906人次。各村(社区)党支部抓住“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主题活动的良好契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社区)党员的分类定位管理,初步建立起了农村(社区)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有效机制。积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在林改工作中“送戏下村”,在“七.一”举行“廉政文化进乡镇”联欢晚会,在民族节日中组织白象、象脚鼓舞表演等多种活动,不但宣传了党的政策,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党员群众的爱党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四是载体上创新。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在机关开展了“党员先锋岗”、“巾帼先锋岗”、“云岭青年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争先创优活动。

五是在落实上创新。实践证明,农村工作真正的困难之一还是在人,抓人首先抓作风,抓作风重在抓落实,因此党委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成立了督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书记兼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设立督查办公室,代表党委、政府抓好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推进决策的贯彻落实。在机关、站所干部中开展了“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方式,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强了,工作积极性高了,工作落实到位率高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六是抓为农服务,促进作风转变。坚持配强一个村班子,带富一个村的理念,狠抓村“两委”班子建设。在村两委换届结束后,有针对性地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类学习的方式进行村级干部的素质培训。如,在集中培训了理论知识后,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支部书记培训党务方面的知识,村副主任培训财务管理、村务公开、村财务帐目管理等,不断提高村级干部的素质。把为群众服务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切入点来抓,在广大镇、村干部中形成共识,突出表现在“三个转变”,即由经验型干部向知识型干部转变,由守旧型干部向创新型干部转变,由行政命令型干部向为农服务型干部转变。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干部高效务实的良好形象。

(三)抓“三培养”,加强党员的先进性建设

按照“五好五带头”的总体目标要求,以“三培养”为突破口,近两年来把86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20名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3名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江东村、芒冒村党支部坚持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与全村“三个文明”建设相结合,提出实施“党建领村”、“产业富村”、“科技兴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文化活村”的工作思路,广泛开展党员结对帮扶活动,党支部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的能力明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抓“三培养”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增强了广大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形成了万众一心、齐心协力抓发展的工作局面。去年,江东村党支部被省委表彰为“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严格标准,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加强对团员青年的培养教育,做好推优工作。镇党委加强各村党团员电化教室阵地建设的力度,积极组织各种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把35名优秀青年列为“三培养”对象,新发展党员25名,其中农村党员20名。党支部在民主评议党员和组织学习中,邀请优秀团员青年列席支部会议。今年有18名优秀团员青年加入了党组织。同时加大对妇女党员的发展力度,采取“一帮一”的措施。即:一名女党员帮助一名女同志,新入党的25名党员中,有女党员10名,占40%。在严把“入口”关的同时,畅通“出口”,加大对不合格党员评议和处置力度,今年1名。对48名流动党员进行了管理和联系,全镇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点4个。

(五)开展“关爱困难党员、群众”行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随着“三级联创”和“云岭先锋”工程的扎实推进,根据县委的要求开展“关爱困难党员、群众”行动。一是发放农村困难党员关爱资金11560元,补助对象138名;二是在是社区开展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关爱他人,做群众“贴心人”系列活动。如:白龙社区党支部发动社区党员广泛开展了结对帮扶送温暖,援助社区弱势居民群体的工作,积极为189户困难户办理低保户申请手续,使400多人享受低保;三是在机关支部建立党支部联系贫困中小学生长效机制——“大手拉小手”活动制度。扶助工作以支部为主,团支部具体联系。已对8所小学14名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共扶助资金6200元。在“6.3”地震后,为灾区群众捐款8680元。通过党组织和党员实际的行动,把党的关怀送了千家万户,发挥了党组织“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作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以为民办实事为根本,扎实推进村级活动场所建设

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我们结合实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多途径投入,将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与村两委办公楼建设同步进行。在新建的四个活动场所中,统一设计,适度超前,规范建设。全镇实际规划建筑面积达1690平方米,其中新建1080平方米,修缮610平方米。设计结构也从长远出发,有2个村为一楼一底框架结构,面积分别为340平方米。2个村新建平房面积达到320平方米以上,把办公室、活动场所统一规划,美观实用。1个村在修缮原活动场所的同时,对村办公室也进行整体修缮,总面积达320平方米。项目资金总投入132万元,其中上级补助45.8万元,村自筹24万元,其余为镇财政匹配。目前,各村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七)是多渠道融资,千方百计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参与新农村建设

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20字”标准在方式方法上,不统一模式,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先易后难,分类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两个市、县试点村民小组已顺利完成了项目建设,财政投入25万元的资金,整合各类资金210多万元,把扶贫整村推进、产业立项等有机结合起来。25名新农村指导员扎在基层,与农民群众同吃苦同劳动,了解村情民意,积极协调资金、技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针对部分党员有致富门路无启动资金的现象,把扶贫贴息贷款与开展“党员农贷致富”活动,累计发放贷款200多万元,扶持项目30多个,受益党员300多名,培育了许多个党员致富大户。

三、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年多来,我镇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一)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党支部带富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全镇22个村中集体经济没有收入,大部分村为负债村。没钱办事,不能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直接导致村级党组织难以发挥作用。

(二)党建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效果。

(三)党员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加大。

(五)村干部待遇低,支委、党小组长没有任何待遇,积极性难以调动,服务意识有待于提高。相当一部分不想当村干部,如,龙塘村在换届选举期间就出现了上届班子集体提出辞职的现象。

(六)大部分村办公和活动场所破损,三个社区无办公、活动场所,使支部活动受到一定影响。

(七)新民村、河东村、江东村、三个社区支部党员人数都已达到建立总支的规模。但由于无办公场所,人员经费待遇无法落实,无法成立总支,活动难度大。

(八)解决好落选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

四、对今后党建工作的打算

(一)加强领导,强化督查。继续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长效机制的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进行考核,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

(二)加强村、社区党支部班子和党务干部队伍建设。要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安排外出考察,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提高支部班子和党务干部队伍的素质。

(三)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抓好中央四个长效机制、省委十八项制度和市委二十二项制度的落实。增强服务群众意识,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四)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抓好镇党校理论培训,不断完善党员队伍的吸纳更新机制,着力解决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知识和能力结构问题。进一步抓好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的落实。

(五)改善村及社区的工作条件。保证党建工作经费,把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争取上级支持修缮和新建村两委活动场所和办公楼。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范文8

***区下辖20个镇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有305个行政村。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总人口90多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5万人。近年来,**区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广州市有关部署,以建设镇党委“六个好”和村级组织“五个好”为目标,推进“三级联创”不断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思路。

——由过去四年的工作队驻村扶持转变为工作队和派出单位挂钩跟踪联系镇村。对挂钩联系点,实行“五跟踪”,即思想上跟踪提高,经济上跟踪扶持,工作上跟踪帮助,实际问题跟踪解决,制度建设上跟踪落实。

——由过去四年重点扶持困难村转变为抓“两头”,带中间。在继续扶续困难村的同时,加大力度建设一批高标准文明示范镇村,树立一批两个文明建设富有特色的镇村,使番禺区的镇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过去四年鼓励农民敢富冒富的基础上,大张旗鼓开展以扶持农村困难户为主的弱势群体活动,为群众送温暖,排忧解难建制度、定措施,层层落实、户户落实。

——牢牢抓住重点,继续强化镇党委的龙头作用,通过轮岗、交流、培训和创建好班子活动等,不断加强镇村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使其不断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做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合格领路人。

——努力探索农村工作新路子,通过镇村政务公开、村委直选、村民自治等,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新思路带来了新面貌、新变化、新成绩。经过三年努力,番禺区基本上达到新三年农村基层建设奋斗目标。2000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595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8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6596元,分别比1997年增长352%、1026%和228%。工农总产值达10亿元以上的镇有17个,占全区总镇数的81%;镇级财政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的镇有11个,占全区的523%;村级经济总收入为3853亿元,比1997年增长26%。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均在20万元以上。其中达50万元以上的村有264个,比1997年增加43个,占全区村总数的866%。涌现出榄山村、罗家村等一批省、市农村先进党支部。全区305个村全部达到“五个好”目标要求,其中32个被广州市命名为安全文明村,175个村被评为文明村。全区21个镇(区)基本达到“六个好”目标要求。全区计划生育连续12年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控制计划。去年六月,番禺区被广州市政府评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带头办点抓点,整体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精心部署。

****区为了确保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目标,区、镇分别成立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及时调整和充实人员。区委、区政府每年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各阶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研究制定不同时期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

(二)坚持区领导办点制度,保证农村基层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区坚持并不断完善区领导挂钩联系镇村制度,明确每位领导干部每月要到农村5至7天,全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3个月,且要有10天以上的时间驻村,与群众“三同”;每年要力争为镇、村、户解决一至二个实际问题,办成一、二件实事。区委五套班子成员共26名领导干部分别与21个镇(开发区)建立了挂钩联系点。区委书记***挂钩联系南沙开发区并驻点鹿颈村。几年来,在他的帮助指导下,**开发区、**村经济建设发展迅速,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如为解决鹿颈村因农田被全部征用,农民就业难的问题,梁书记与村干部一起研究,摸索到出海捕鱼、上山种果、外出承包等多种就业途径,并利用南沙东部开发提供的机遇,解决了群众就业问题。2000年,南沙开发区工农业总产值达297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688%;鹿颈村经济收入达121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5332元。区委副书记、区长**驻点联系新造镇。帮助该镇最后一个未通有线电视的东西庄村开通了有线电视,协助秀发村建成了360米的环村公路,解决了该村改路通渠引水灌溉难等问题。目前,****区领导带头挂钩办点,已成为经常化和制度化。

(三)建立工作责任制,发挥镇党组织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区委明确镇党委负责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以镇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镇委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镇领导成员分别负责联系一至两个村的工作责任制。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各镇党委积极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帮助村建立完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制度。通过建立健全村干部岗位责任制,提高办事效率,解决“有章理事”、“依章办事”的问题。二是大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镇领导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教育引导、政策倾斜、资金帮助等帮扶措施,积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如沙湾镇引导各村及时调整发展策略,使村级经济稳步发展。2000年该镇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7995万元。榄核镇为促进村与村之间的平衡发展,每年拿出50万元对村实行贷款半贴息,为扶持村级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各镇党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抓好村民生活、生产和投资环境的建设。各镇认真抓好镇级“十个一”工程建设,即建设一所现代化示范学校、一间达标医院、一个达标广播文化站、一个公园、一个体育活动中心、一个宣传文化长廊、一间影剧院、一个垃圾处理场(站)、一条文明示范村(小区)、一条文明样板路;各村抓好“五个一”工程建设,即一所达标学校、一间图书文化室(藏书三千册以上)、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宣传橱窗、一个公园。目前,全区已建村级小公园165个。此外,积极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文明镇村和文明户、计划生育等工作。四是重视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保持农村大局的稳定。各镇党委围绕征地引发的纠纷、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农村“外嫁女”、福利分配等热点难点问题,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引用法律法规疏导和教育群众,切实解决群众的上访问题,稳定了人心

(四)坚持工作队挂钩联系制度,加大对农村基层的帮扶力度。

1998年初,**区按新三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对全区的挂钩联系工作队进行了调整。重新组派了48支工作队挂钩联系48个后进村。2000年下半年,又以挂钩联系工作队为班底,组成21个由镇领导带队、处局级干部任组长,共有500人参加的工作组,分赴21镇(开发区)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工作组按照区委的要求与基层群众“三同”,了解群众心声,听取群众意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对群众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制订整改方案,按先急后缓落实整改措施,做到件件有回音。在开展“三个代表”教育活动期间,区委、区政府拨出专款2250万元,各镇、工作队及村共筹措3000多万元,用于解决一些困难村修路桥,解决食水等困扰村民生活的问题,以及解决特困户生产、生活上的经济困难。

二、大力加强镇村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一)抓住换届的有利时机,做好镇村班子的调整。

1998年底至1999年初,番禺区的镇村级党政领导班子面临换届。番禺区委针对一些镇班子存在的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以及长期没有交流和轮岗等情况,加大了交流和轮岗的力度。调整了正职领导11人,交流10人。此外,把一批党性强、有开拓精神、年轻有为的同志提拔上领导岗位,全区新进镇领导班子有132人。2001年9月,番禺区委在区镇机构改革中,调整镇级领导班子成员154人,占镇级领导班子成员的542%。其中,调整党政正职领导24人,交流59人,提拔年轻干部11人,使镇级班子调整配备工作有了重大突破。对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干部“四化”方针,着眼于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班子活力和优化群体结构,配强配好班子。在第一届村级换届选举中,优化、调整了村两委干部120人,精简了村干部134人。今年第二届村级选举中,调整班子成员1012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的占6397%,比上届提高19%,为加快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抓好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

加强教育培训,是提高领导干部和党员队伍素质的重要一环。

1、大力抓好干部、党员队伍的培训工作。

××区委十委重视抓好镇村干部的培训工作。按照分层次培训农村干部的原则,分批安排35名镇委书记、镇长到广州市委党校参加了培训。区委党校也先后举办了二期新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培训班,四期连任村支书、主任培训班(388人),四期镇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镇长培训班。镇级党校在抓好村干部岗位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组织657名村干部参加了成人中专学习。1999年以来,全区共培训镇干部601人,占镇干部总数的775%;培训村干部1594人,占村干部总数的838%;培训农村党员19769人,占全区党员总数的945%。通过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学习,番禺区镇村干部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2、认真抓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2001年3月以来,××区先后开展镇、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区委高标准、严要求,广泛发动,组织周密,注重抓点,边学边改,狠抓整改措施落实。拨出专款1500万元,帮助各镇、村解决整改中的实际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在镇级学习教育活动中,全区各镇、站、所排查出484个突出问题,并解决了381个,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新时期党建思想理论的系统教育,转变了思想和工作作风,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定了带领农民奔康致富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信心;农村干部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的拼搏精神得到发扬。

3、深入开展“两思”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强了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

“两思”教育和“警示”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番禺区委要求各镇村开展“两思”教育和“警示”教育要做到五个结合,即与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强化廉政制度建设和管理约束结合起来,带动、深化镇级“六个好”建设及村级“五个好”建设。2000年,大石镇、榄山村、人民村等组成“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活动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团,分别到21个镇(开发区)为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作了24个场演讲报告会。全区近8000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听取了报告会。通过报告团的报告,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知富源,明方向,增信心,创新业”。此外,利用、等反面典型,分别以辅导报告会、学习会的形式对各镇村干部、党员进行“警示”教育,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提高了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三)抓“两头”,促中间,推进农村基层建设上新台阶。

番禺区委积极抓好创建“示范镇”、“示范村”的各项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每个示范镇、村的创建工作,均安排一名区五套班子领导分工负责,保证创建活动的领导力度。二是制订创建规划。既有长远打算,也有近期安排。按高标准、严要求规划,各项指标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一步。三是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情况、互相借鉴、找出差距、取长补短。四是认真抓好落实。尤其抓好个别镇、村在计划生育和村容村貌方面的薄弱环节,抓住难点,抓出成绩,抓出特点。五是树立典型,及时推广。先后推广了被省和市确定为示范镇的大石镇,被省确定为示范村的榄山村,被市确定为示范村的沙坑村、傍西村、沙墟二村、谢村和河村,等等先进典型,在报纸、电台、电视台及有关会议上广泛宣传。组织示范镇村参加“两思”教育报告团,在全区各镇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区委还在榄山村召开了现场会,作出了《关于学榄山,进一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的决定》,号召全区“学榄山,赶榄山”。通过开展示范镇、村的创建工作,使番禺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此外,在抓好示范镇、村的同时,还认真抓好对后进村的帮扶,对后进村实行政策和资金倾斜,在通路、通水、水利建设等方面,由区、镇、村共同投资,挂钩工作队积极协助村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解决后进村的实际困难,改善投资环境。对班子较弱的村,组派区镇工作队实施帮扶,选择思想好、有经济头脑的人进入班子,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对存在不稳定因素的村,以镇党委为主,组派工作组驻村调查,做好群众的解释工作,化解矛盾。由于坚持了抓“两头”、促中间,使番禺区农村基层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三、大力开展帮扶弱势群体工作,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区委、区政府积极开展帮扶弱势群体活动,进一步转变作风,“心”入群众,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一)制订具体措施,发动群众帮扶弱势群体。

为了广泛扎实地开展帮扶困难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工作,并把这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区委、区政府研究制订了具体措施。一是各级党政机关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政治高度,切实把帮扶弱势群体的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建立帮扶工作档案和考核制度,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年度工作政绩的重要内容。二是区、镇、村每年拨出专款,补助帮扶对象,确保人均月收入达210元以上。三是各镇(开发区)每年拨出一定的专款,加上社会各方赞助,建立弱势群体医疗保障基金,确保病有所医。四是对“特困户”的子女就读中、小学,免交学杂费。不足部分由各镇拨出专款解决,确保“特困户”子女有书读。五是对弱势群体中有能力从事生产劳动的,镇、村要通过各种门路和渠道优先解决就业,积极引导他们通过自力更生,摆脱贫困,勤劳致富。六是凡由民政部门确认的“五保户”,采取镇、村共同承担的办法,将“五保户”送入敬老院,确保老有所养。七是凡弱势群体人员自谋职业,从事个体工商私营企业者,属镇内管理收费的,全部减免;属上级部门管理收费的,协助其申请减免。八是实行“特困户”脱贫解困包干责任制,即把各镇“特困户”的帮扶对象逐一与镇各部门、镇属各单位和村委会“结对”,为特困户“帮思想、帮技术、帮资金、帮出路”,使他们从贫困中走出来。为了使扶持工作落到实处,区委、区政府在石楼镇召开了现场工作会议,对帮扶弱势群体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并推介了一些帮扶工作比较突出的好经验,使八项帮扶措施在各镇村得到贯彻落实,掀起了帮扶弱势群体的热潮。区领导和工作队还到各自联系的镇村,对困难户登门慰问,送钱送物为困难户解决各种实际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区镇领导和工作队共慰问困难户910户,为村、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办好事实事175件,大大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此外,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筹建帮扶弱势群体专项基金。番禺区荣誉市民、香港石楼镇同乡会会长陈启发先生慷慨为镇基金会捐赠了20万元,同时带头认助“一帮一”对象100人,发动同乡会帮扶了50人。沙湾镇举办“沙湾扶贫助弱文艺晚会”,以文艺形式,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帮扶弱势群体工作,得到各界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和踊跃捐助。现全区各镇扶持弱势群体基金共有3000万元。

(二)开展“百村共富工程”,结对帮扶,协力脱贫致富。

以富村带动穷村脱贫致富是帮扶弱势群体的重要措施。各镇(开发区)把开展“百村共富工程”与帮扶弱势群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富村与穷村结对子,通过富村对穷村的帮带,使经济相对落后的村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经济意识、招商技巧等方面得到提高。自1997年以来,番禺区每个镇(开发区)在所属范围内普遍结成一到两对对子(另有五个村与增城派潭镇的五个村结对)。最突出的是石碁镇,对子村结了八对。结对帮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该镇石岗东村的结对对象文边村,结对前,全村只有一间产值60万元、利润仅3至5万元的电镀厂,因无力整治环保问题而濒临倒闭,村集体年纯收入仅27万元。结对子后,石岗东村不仅为改善文边村办学条件捐送了100套课桌凳,还无偿拿出几万元解决了电镀厂的环保问题,又与瑞丰机电总厂共同投资80万元,三方联营扩大电镀厂生产规模,使该厂年产值达300万元,文边村每年可净得固定利润27万元。此外,还协助文边村引进了总投资2000元、占地100亩的外资企业福田化工厂,使该村每年可收取72万元的管理费,以后每5年还递增20%。目前,文边村每年的纯收入达到130万元。又如桥山村在结对村新桥村的帮扶下,经济意识和脱贫致富的胆识大大增强,已发展了七、八家企业,村集体纯收入由结对前的80万元增加到130万元,2001年达400万元。石碁镇结对子活动开展三年来,富裕村对欠发达村的无偿资助达155万元。

(三)开展“科技结良缘”活动,帮扶农民奔康致富。

为使科教兴农真正落实到千家万户,番禺区以黄阁镇小虎麻虾标粗和万顷沙镇香蕉组培两个科技项目为试点,开展辐射带动农户奔康致富的“科技结良缘”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三年来,市、区、镇共投入470万元用于黄阁镇小虎村麻虾标粗养殖技术的技术改良、规模扩展,使小虎村麻虾成为知名的品牌,养殖面积不断扩大。目前,该村及邻近村的农户共养殖小虎麻虾7018亩,每亩产值5500元,亩纯收入2300元。各级还投入了资金260万元对万顷沙镇香蕉组培技术实行扶持推广。2000年,生产销售香蕉种苗180万株,产品远销日本和我国各大省市,带动农户种植面积近1万亩,每亩可增产750公斤,共为农户增收731万元。实践证明,开展“科技结良缘”活动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解困、奔康致富的好路子。

四、扩大基层民主,全面推行镇务、村务两公开

(一)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区委在全区农村普遍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基础上,从1999年11月开始,全面铺开了镇政务公开工作。一是成立机构,加强领导。由区委基层办牵头成立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推行镇政务公开的指导、协调、检查、等工作。二是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制定实施意见。为搞好政务公开,番禺区先后到了省的试点深圳坑梓镇、广州市的试点天河区南岗镇参观学习。根据省委和广州市委的要求,结合番禺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行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做好这项工作的要求。三是抓好试点,以点带面。番禺区把原潭洲镇作为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试点镇,为全区推开这项工作树立样板。在认真抓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召开现场会,由潭洲镇介绍经验,区委领导作部署,使这项工作全面展开。四是加强指导和检查工作。通过深入各镇和召开汇报交流会,利用《基层建设简报》,做好检查指导工作。至2000年5月,各镇(开发区)包括所属部门、单位全部实行了政务公开,经检查验收,全部达标。目前,各镇的办事程序、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已全部上墙公开,政务公开资料汇编印发到有关部门和群众手中,大多数镇举办了政务咨询活动和电视政务会,各镇分别聘请10人左右的政务监督员,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番禺区一些镇还把教育、医院等单位也列入公开范围,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范文9

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调研组

按照区委部署要求,我们调研组于6月7日至9日,对邱家店镇的基层班子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听取了镇党委书记、分工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并深入有代表性的村与党支部书记、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基本掌握了该镇村级组织建设的现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邱家店镇共有44个行政村,人口6.6万,全镇共有4个党总支、66个党支部,2678名党员。

1、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状况。全镇共有44名村党支部书记,其中女书记1人。支部书记年龄分布在34到57岁之间,平均年龄47.93岁,其中35岁以下1人,36—40岁3人,41—45岁9人,46—50岁17人,51岁以上14人。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4人,高中16人,中专7人,初中17人。目前“一肩挑”的支部书记有24人,占总数的55%;由镇机关干部下派担任支部书记的7人。从镇党委考察的情况看,优秀等次的支部书记26人,称职的16人,基本称职的1人,不称职的1人。

2、村“两委”班子情况。村“两委”班子成员共有242人,其中男性197人,占81.4%;女性45人,占18.6%。年龄结构偏大,其中35岁以下13人,占5.4%;36—45岁的77人,占31.8%;46—54岁的113人,占46.7%;55—59岁的32人,占13.2%;60岁以上的7人,占2.9%。“两委”干部交叉任职的158人,交叉兼职比例为65.3%。按照村级班子的整体素质、工作能力、团结干事以及群众的评价情况,对44个村分成三个类别:放心班子25个,占57%;基本放心班子16个,占36%;不放心班子3个,占7%。

不放心班子3个,分别是:五里井、东旧县和姚家坡。共同特点是经济基础差,内部派性严重,党员群众对干部意见不一,分歧大。五里井村宗族观念强,派性明显,党员群众意见不统一;东旧县村的班子主要负责人更换频繁,村内矛盾复杂,群众基础不好;姚家坡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两张皮”现象严重。3个不放心班子中,有“两委”成员22名。东旧县村由于近期班子已停止工作,在充分考察和推荐的基础上,于5月28日已进行了支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班子。

基本放心班子16个,分别是:梨园、刘家庄、邱家店、郝家庄、栗林、孙家庄、官庄、崔家庄、吴家庄、东郭庄、中郭庄、后燕村、东燕村、中王庄、北王庄、桂林。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是村经济基础较差,村党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班子成员素质不均衡。具体来讲,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村庄小、人口少、党员少,缺乏干部人选,这种情况的有7个村(梨园、刘家庄、郝家庄、官庄、崔家庄、东郭庄、东燕村);二是村庄较大、支部驾驭全局能力较差,群众基础不太牢固,这种情况的有5个村(邱家店、后燕村、桂林、中王庄、中郭庄);三是村内有两个以上大宗族,有较明显派性分歧,班子相对软弱,这种情况的有3个村(栗林、吴家庄、北王庄)。16个基本放心的班子,共有支部委员55名,村委委员66名,交叉任职的48人,实有人员73人,有4个村缺支部委员4名,1个村缺村委委员1人。调整的初步方案是:4个村保持不变;1个村因书记考核为基本称职调出班子,副书记任书记;2个由下派干部任支部书记的村,经过培养已产生书记人选,拟撤回下派干部;1名支部委员因工作能力或作用发挥不好,调出班子,同时增补1人;1名支部委员退休,递补1人,对4个村支部委员缺职的,增补委员4名。

其他为放心班子,共25个。由于各村经济条件不同,党员队伍状况不均衡,具体情况也有不同。目前,李家庄、黄沟港、宋官3个村仍由机关下派干部担任支部书记,为保证换届期间的稳定和有利于村里工作的开展,决定继续由下派干部担任书记,因此,以上3村可作为放心班子考虑。25个放心班子,共有两委成员163人,缺职6人;10个村保持目前班子及成员不变;14个村退休12人,调整2人,增补缺职6人,共计20人。此外,埠阳庄村因书记退休需要调整,原支部副书记可作书记合适人选;逯家庄村因支部书记由总支书记兼任,根据推荐情况,选拔1名支部书记,正在考察之中。

3、后备干部队伍情况。全镇共有村级后备干部123人,其中男性93人,女性30人,分别占总数的75.6%、24.4%。35岁以下34人,占27.6%;36—45岁的55人,占44.7%;45—54岁的34人,占27.6%。初中以下文化的有38人,占30.9%;高中文化的83人,占67.5%;大专文化的仅有2人,占1.6%。

4、党员队伍情况。全镇现有农村党员2010人,占全体党员总数的75%,其中男1785人,女225人,致富能手170人。35岁以下199人,占9.9%;36—45岁的322人,占16%;46—54岁的495人,占24.6%;55—59岁的322人,占16%;60岁以上的672人,占33.4%。初中以下文化的有1657人,占82.4%;高中文化的334人,占16.6%;大专文化的仅有19人,占1%。入党积极分子共计78人,其中男性47人,女性31人,致富能手22人。35岁以下的34人,占43.6%;36—45岁的32人,占41%;46—54岁的11人,占14.1%;60岁以上的1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的15人,占19.2%;高中39人,占50%;大专24人,占30.1%。

5、集体经济情况。全镇各村集体经济状况总体上比较困难,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仅有5个村,收入最高的37万元,年收入在5—10万元的有18个村,3—5万元的5个村,3万元以下的16个村。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于农村土地承包收入,沿汶河的14个村可以获得砂资源的收益,只有王林坡、前燕村有企业收益,迓庄村为村民服务可获得收益5万元左右。

二、主要经验做法

近年来,邱家店镇党委高度重视村级组织建设,面对原来后进班子多,干部整体素质弱的实际,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狠抓整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履行管党职责。镇党委一班人树立了“党要管党”的思想,能够认真履行管党职责,坚持把加强村级组织整顿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工书记、组织委员任副组长,各村党支部书记和乡镇站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村级组织整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以镇带村、上下联动”的工作方针,实行书记负总责、副书记划片分工负责制,镇党委与各村党支部、各部门(站所)分别签定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狠抓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的分解落实。特别是认真调整落实了机关干部包村制度。根据各村实际和部门特点,合理确定包保部门和责任人。对财务管理比较混乱的,选派审计、经管部门干部包村;对土地承包、宅基地问题突出的,选派建设部门干部包村;对不协调的,选派组织、民政部门干部包村,做到了合理搭配,优化组合。镇班子的11名成员带头包保11个后进村,腾出精力,蹲在点上抓整顿。通过落实责任、领导带头,调动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在全镇形成了抓村级组织建设的整体合力。

2、狠抓组织整顿,精心选配党支部班子。镇党委高度重视村级班子建设,每年都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进行全面的村级班子考察,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全面掌握村级组织建设的情况,找症结,定重点,并确定了“以后进村整顿为突破口,促强、帮弱、带中间,配套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狠抓后进班子调配。在抓好思想整顿的基础上,采取四种方式,抓组织整顿:一是内选。采取“两推一选”的方式,大力选拔作风过硬、年富力强、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二是回请。对那些内部没有合适人选的村,把本村在外工作的有能力的同志请回村任职。三是求贤。对于有经济意识、群众威信高、农村经验丰富,但因发展个体经济等原因而不愿进村工作的党员干部,党委派专人登门做其工作来担任支部书记。四是下派。对本村确没有合适人选的,选派机关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村任职,在一段时期内有效化解了内部矛盾,促进了后备干部成长。

3、注重综合治理,加强后进村集中整顿。在抓好面上整顿的基础上,对少数遗留问题多、各类矛盾突出的老大难村,采取派驻联合工作组的方式,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手段,下大气力进行集中治理整顿。对财务管理混乱的村,集中审计,及时公开,存在问题的,依法处理;对宅基地审批、土地承包问题突出的,集中清理,依法对合同进行公证;对干部作风不实或软弱无力的,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切实选好配强。

4、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针对农村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对奉献意识差的党员干部,突出加强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大家”与“小家”的关系,发挥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对思想保守、畏难发愁的党员干部,突出加强了解放思想的教育,通过与先进村结对子,启发引导他们发扬敢闯敢试、百折不挠的精神,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对守摊子、吃老本的党员干部,突出加强了干事创业精神的教育,组织他们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让他们找差距、换脑筋,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对缺乏致富本领的党员干部,突出加强了实用科技培训,帮助他们提高致富本领。近年来,全镇共举办科技讲座10期,培训2000余人次,培养出了600余名党员致富能手,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5、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富民强村路子。近年来,立足本镇实际,积极帮助各村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重点实施了三大战略:一是实施专业村膨胀战略。依托传统优势,积极引导各村创一村一品,不断膨胀规模,实现了由专业村向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过渡。目前,该镇已经形成了后店木器加工、前燕棉纱加工、李家庄锅炉制造、姚家坡针织成衣加工等22个专业村,专业户达6300余户,创出了一条发展特色经济的新路子。二是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以南王庄村省级科技示范园为“龙头”,大力推广林果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周边各村发展林果2000余亩,形成了基地带农户的产业格局。同时,积极挂靠泰安亚细亚食品公司,在迓庄村发展有机蔬菜种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成为全区唯一的一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仅此一项,该村户均增收2000余元。三是实施借力盘活战略。针对王林坡等村闲置资产多、产出效益低的突出问题,通过大力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产,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村级经济总体上还比较薄弱。虽然近几年,各村在发展上采取了一些措施,也收到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原因,村级经济薄弱仍然是全镇大多数村的共性问题。作为农业大镇,原来村级收入主要依靠三提五统,基本能够保证村级正常运转,近年来随着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大幅下降,村级集体收入受到严重影响。很多村没有经营性收入,有17个村去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今年中央1号文件又对基本农田实行了严格的保护政策,进一步压缩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村级经济发展压力增大。村级班子建设和工作运转都因此面临严峻考验,服务没实力,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影响。

2、村级班子后继乏人问题突出。由于当前村干部任务重、压力大、待遇偏低,庸才干不了、能人不愿干,特别是随着企业改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秀干部提拔、挂职的情况也没有了,政治前途渺茫,村干部的吸引力降低。很多村干部由村里家族大、威望高的老党员担任,有些老干部又不注重接班人的培养,村干部后继乏人问题明显暴露出来。全镇在册的共123名村级后备干部,平均每个村不足3人,有5个村没有合适的后备干部。

3、党员队伍老化现象严重。党员队伍老化在各村普遍存在,一些村不注重党员培养,个别村党员纳新工作受到宗族观念的影响,部分村发展党员有论资排辈现象,影响了党员队伍和村级班子的质量。全镇现有的2010名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的党员占到了近一半,55—59岁的322人、占16%,60岁以上的672人、占33.4%,35岁以下的仅199人、只占9.9%,吸收优秀青年入党,改善农村党员的年龄、学历结构的任务非常紧迫。

4、村干部补贴待遇低。由于村级经济薄弱,村干部补贴待遇普遍较低,全镇村干部平均工资不到400元,有4个村只有240元,并且有不少村不能正常发放,影响了现任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制约了村级组织建设水平的提高。

5、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的比例偏低。在推行交叉兼职方面,工作力度不够,目前“一肩挑”的支部书记24人,仅占总数的55%,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有些村发挥不明显,个别村存在“两张皮”现象,影响了班子的整体战斗力。

四、几点建议

1、下大力气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建议镇党委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的同时,立足实际,深挖潜力,在专业村发展、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总结王林坡、前燕等村的成功经验,大胆探索新路子。特别是结合这次换届选举,大胆起用一批年富力强、有思路、有能力、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优化班子结构,提高村干部驾驭市场、发展经济的能力,推动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夯实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

2、切实解决好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老化问题。增强危机感,采取过硬措施,抓好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突出抓好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回村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党员、培养干部工作,切实改善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在党员发展上,实行指导性和指令性计划相结合的办法,限定发展党员年龄、学历等结构比例,优化队伍结构;进一步充实后备干部人才库,各村在换届前,必须充实一名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培养,条件成熟的,尽快吸收进班子,推进班子新老交替。

3、努力改善村干部的补贴待遇。建议镇党委在区里大政策的指导下,学习借鉴其他处乡镇的经验做法,研究出台符合本镇实际的政策、措施,落实和逐步提高村干部的补贴待遇,切实解除村干部后顾之忧,调动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级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制定有关激励政策,让有本事、能干事的村干部政治上得荣誉,经济上得实惠,增强基层班子的活力。

4、对症下药,抓好重点班子整治。对基本放心、不放心的班子,逐村解剖,制定对策。总体上,条件成熟的要力争在7月底前全部调整到位。对刚刚调整的东旧县村班子不能放松警惕,鉴于村内矛盾复杂的实际,强化帮扶措施,巩固好新班子,同时积极做好村委会换届的准备工作。姚家坡村派性严重,在没有成熟人选的情况下,可仍由下派干部担任书记,但一定要配好后备人选,选拔那些公道正派的干部进班子,抓好帮带,促其尽快成熟。五里井村目前党员群众对现任班子支持反对各占一半,需进一步考察,加大帮扶措施,及早解决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树立班子威信,凝聚人心,为班子建设创造条件。对其他意见不统一的,继续深入考察,摸实摸透,合理调整。对个别人借换届选举之机泄私愤,煽动群众扰乱选举秩序,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坚决予以打击,确保换届选举万无一失。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范文10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围绕五好班子建设,完善考核内容;改进村级考核办法,科学评价实绩;严格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创先争优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县委按照“分级管理、分类考核”的原则,围绕“五个好”班子建设,由乡镇党委成立考核组,对大学生村官村、公选党支部书记村、党建示范村、后进村、贫困村等分别制定了不同的考核标准、县委坚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价值取向,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考核办法、把村干部年度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绩效报酬、兑现奖惩、评先选优相挂钩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建设。张家川县按照村干部“一定三有”目标和“注重实绩、注重公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工作思路,科学考核,严格管理,有力地促进了村级班子创先争优,调动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围绕五好班子建设,完善考核内容。县委按照“分级管理、分类考核”的原则,围绕“五个好”班子建设,由乡镇党委成立考核组,对大学生村官村、公选党支部书记村、党建示范村、后进村、贫困村等分别制定了不同的考核标准,从发展农牧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等8个方面考核村级班子年度工作;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从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综合评价村干部实绩。同时,建立了不合格村级班子和不称职村干部调整机制。对存在班子内部不团结、民主测评中不合格票数超过总票数30%等5种情况之一的村级班子确定为不合格;对政治素质较差、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数超过总票数30%等13种情况之一的村干部确定为不称职。增强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紧迫感,在村干部中形成了“在位有为,有为有位”的共识。

改进村级考核办法,科学评价实绩。县委坚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价值取向,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考核办法,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年度考核分为平时考核、观摩评比和年终考核三部分,全面开展“双述双评”活动,村干部在村民大会上作“述职述廉”报告,兑现年初承诺,提出下年打算,接受乡镇党委和群众民主测评。实现了对人的考核和对事的考核不分开,组织考核与群众测评相统一,既加强了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又督促了岗位目标责任的完成,既反映了村干部履职情况,又展示了各村的特色亮点工作。增强了考核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严格考核结果运用,推动创先争优。把村干部年度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绩效报酬、兑现奖惩、评先选优相挂钩。一是全面推行绩效报酬。村干部绩效报酬占村干部总报酬的40%,由乡镇党委统筹,依据考核等次(优秀、良好、称职和基本称职)发放。胡川乡对2010年度考核为优秀的5名村干部绩效报酬最高增加960元,全县年度考核为不称职的11名村干部绩效报酬全部被扣除。二是“优薪优待”示范村。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对2010年以来村级党组织开展“十村示范、百村竞赛、后进整推、全面提升”活动中涌现出的上等达标,经考核进入全县前列的3个示范村的村干部提高年薪。并在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和推荐“两代表一委员”中优先考虑。三是集中整顿末位村。各乡镇对年度考核处在末位的村班子,实行末位淘汰。2010年,共整顿不合格村班子15个,调整不胜任现职村干部19名,其中村党组织书记15名。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范文11

一、围绕加强农村班子建设,稳妥有效地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实践证明,农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支部班子强,一强百强;干部队伍尤其是党员干部作用发挥好,一好百好;集体经济富,一富百富。因此,农村工作千条万条,首要一条就是把农村两委班子这个“前沿指挥部”建设好、巩固好,这是关键环节和首要前提。

为此,我们坚持“积极对待不回避、稳妥有效不拖延、把握政策不违规”的工作方针,集中时间,统筹安排,既快又稳地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一是“快”。时间上打的紧,一气呵成,从选民登记到两委全部选举结束,前后不超过一个月,速战速决,彻底利索,没有遗留尾子。二是“严”。操作上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严把关口。由镇机关干部组成指导组,按照上级标准要求,盯紧靠牢,杜绝违规操作,做到一个步骤不少、一个环节不漏、一个程序不减。三是“稳”。虽然大幅度地减职减人,但是因为操作得当、把关严格,整个局势安定,控制得稳。四是“好”。换届的效果明显,结果非常好。不但换出了新班子、新成员,而且换出了新气象、新面貌。有一个村原来是一个经济薄弱的乱子窝,通过换届,新班子上任后,工作积极主动,大胆负责,整体战斗力增强,一心想着为群众多干事、干好事,深受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今年,在村集体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一次性发展经济林1200多亩,栽植核桃5万多棵,带领群众找到了一条依靠山区、开发山区的致富路子。

二、构筑农村干部队伍的梯次结构,精心实施“递进培养”工程

针对农村班子后继乏人、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我们着眼于构筑农村干部队伍地梯次结构,坚持把党建“递进培养工程”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坚持不懈地运作实施这一永不竣工的工程。

1、坚持做到“四好”。即选好、育好、用好、管好。选好就是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制定不同的标准条件,并严格程序进行了推选确定。育好就是制订详细的教育培养规划和具体培训计划,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培养。用好就是成立致富能手协会,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机会,锻炼他们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管好就是对各个层面的培养对象,由镇党委建档立卡,加强监督约束,严格考核评议,跟踪管理,逐一抓好巩固提高。

2、探索建立多渠道的培养体制。针对个别村干部的“保位”思想和宗族派性现象,探索成立了“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党支部”。对一些优秀的、有迫切加入党组织愿望的个体经营大户和农村致富能手,只要能够依法纳税,无违法乱纪行为,符合重点培养条件,就通过“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党支部”,把他们列为培养对象,制定措施,明确专人,靠上帮扶,条件成熟后再大胆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并且跟踪观察、重点培养,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到村任职,逐步把他们培养成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模范。

三是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与大户交朋友”活动。我们明确要求支部成员和有条件、有能力的党员与致富能手、个体大户结成帮扶对子,采取入户座谈、定期交流、提供帮助等方式方法,沟通思想、加深感情,目的是把广大的致富能手、个体大户培养成守法经营、社会意识强、群众评价好的先进群体,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不愿入党的问题。并不断密切党员干部、群众与致富能手、个体大户的关系,解决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对致富能手、个体大户的偏见,尽最大限度地把表现优秀的致富能手、个体大户纳入“递进培养”对象行列中来,引导教育他们帮助其他群众掌握各种致富本领,切实增加收入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三、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扎实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活动

20__年,在全市完成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任务后,我们的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普遍提高,精神状态明显好转,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这两年来,我们立足于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再提高,始终不断地在总结活动经验,深化巩固活动成果。特别是自市委号召开展先进性教育“回头看”活动以来,我们更是积极响应,立即展开了活动。

一是查摆整改,开展“三查”活动。工作中,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切实强化领导,紧密联系实际,积极采取有效形式,深入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了以查03年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查长效机制的制定落实情况、查当前又出现了哪些新问题为主的“三查”活动。在此基础上,对发现的新问题进行专门梳理、汇总,坚持边查边改的原则,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和方案,督促整改。在整改环节中,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带头蹲点调研,征求意见,查摆整改,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并且从机关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督查小组,采取不定期的形式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对活动情况进行通报,切实把这项活动抓在手上、落到实处。今年“七一”前后,我们对全镇的党支部进行了半年考察,结合上半年的工作,对5个作用发挥不好的党支部班子进行组织整顿,对23名表现较差的村干部和党员进行了组织谈话,对3名村干部进行了诫免。

二是疏通党员队伍“出口”,探索完善队伍自我纯洁机制。主要是探索实行了对不合格党员的认定案审制度。即党支部对不合格党员的认定采取“办案”的形式,由评议到查办、从定期到经常,做好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具体工作程序有四项:第一项是完善标准。每年初,各党支部对制定的不合格党员具体表现进行修订完善。内容包括政治素质、勤政为民、一心为公、廉洁自律、作风正派、办事效率、服务态度等方面。标准制定后,首先提交支部党员大会进行讨论通过,并且将通过后的标准进行公示,接收群众监督。第二项是掌握线索。采取群众举报、对号入座、民主评议、走访了解四种方式进行。群众举报就是由支部设立意见箱、举报电话、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了解党员具体表现。对号入座就是根据标准和平时表现,不定期地逐人对号

。民主评议就是以支部为单位召开党员大会,先让党员作党性分析汇报,再由其他党员、群众对其进行口头评议,并填写《民主评议票》。分别评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走访了解就是经常深入到户进行座谈,细致了解党员的具体表现。第三项是“立案”调查。在摸清线索后,要对重点调查对象进行“立案”调查,这是这项制度的核心。共分为九步实施,⑴核实取证,由负责调查的工作人员依据事实写出综合材料。⑵让材料与本人见面,确定事实准确度。⑶召开支委会,进行认真讨论,形成综合材料并提出初步处置意见,并及时向镇党委汇报。如发现有违法违纪或其它问题的,按有关规定移交纪检、司法等相关部门处理。⑷同被处置党员本人谈话,对其进行教育帮助,使其端正态度,正确对待组织处理。⑸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将被处置党员的主要问题、表现、态度及初步处理意见向全体党员说明,由全体党员酝酿讨论,形成决议。⑹让处理决定与本人见面,由本人签署意见。⑺党支部将处理决定连同本人签署的意见,及时报镇党委审批。⑻将处理结果正式通知本人,进一步做好思想转化工作,对限期改正和受党纪处分的党员,帮助其制定和落实限期改正的措施。⑼立卷归档。第四项是教育转化。认真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严格落实帮扶责任制。以教育转化为主,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进一步认识缺点,找准不足,制定措施,以实际行动尽快转化,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进社会稳定。四、探索建立干部队伍工资保障机制,调动农村干部队伍积极性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村级收入明显减少,个别村甚至无法保证村干部工资,这一问题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此,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对农村干部队伍“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要求,不断探索改革农村干部工资待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实际,专门修改制定村干部经济待遇和退休的规定,将村“两委”干部中享受固定补贴人员的工资,由村自行发放改为镇财政统一发放,实行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干部管理,解决农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村干部干部事创业的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定人员。享受固定和误工补贴的村干部数,严格按照上级“1000人以下的村一般不超过3人,1000至20__人的村一般不超过4人,20__人以上的村一般不超过5人;其他人员享受误工补贴,一般不超过本村总人口的2‰”的要求进行核定。享受固定补贴的岗位顺序依次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两委”成员兼任的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村党支部委员兼村委委员、村党支部委员、村委委员。

二是定标准。固定补贴由基础补贴、工作量补贴以及人均村集体年净收入补贴和工龄补贴四部分组成。基础补贴标准是每月200元;工作量补贴标准是按照村人口多少核定,即500人以下的村60元/月,501—1000人的村80元/月,1001—1500人的村120元/月,1501—20__人的村140元/月,20__人以上的村200元/月;人均村集体年净收入补贴标准是以上年村集体净收入除以上年村人口总数的所得数,村集体年净收入以年底镇经管站审核的帐面累计数额为依据;工龄补贴标准是每工作一年,补助1元/月。这四项合计即为支部书记月固定补贴的数额。如果是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身兼的,补贴标准可上浮不超过20(不含工龄补贴),但每年实际发放的补贴总额不得超过上年度全镇人均纯收入的2倍。专职的村主任则享受本村支部书记补贴的90;计生主任享受支部书记补贴的85;其他人员原则上享受的补贴数不高于村党支部书记的80。对具体补贴标准,每年第一季度由镇党委、政府核定批准。同时,为减轻村级负担,镇党委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计生主任的固定补贴改为由镇政府统筹发放。并从统筹的固定补贴总额中拿出20,作为绩效补贴,由镇党委政府考核评定后,年底按考核情况一次性发放。

村干部年度个人总结范文12

一、认真谋划,确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要求,*县认真汲取江西赣州经验,结合实际,提出把“四有一新”作为*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即:有一个富民的主导产业,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有一个科学的村镇规划,通过10年左右时间的努力,逐步将目前1万多个自然村落优化成600多个农民居住集中区;有一个民主的治理制度,通过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民主监督等各项村民自治制度,形成布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通过“四清、四改”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基本实现试点村镇环境整洁,各项公共设施配套;培育一批新型农民,使每户农民至少把握一门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每户转移1—2名劳动力。明确把“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力争十年提前达小康”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三年打基础就是两年内完成所有村庄规划编制任务,三年内示范村镇工程和村庄整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五年见成效就是通过五年的实施,全县50的村镇基本达到文明村镇标准;力争十年提前达小康就是到2015年左右,全县80以上的村镇实现农业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农村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现代服务业水平显著提升,农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农村面貌有较大改观,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二、以示范村镇建设为重点,制订配套措施强力推进。*县选择了秦栏、汊涧2个镇和28个行政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试点村镇,制定了具体的示范村镇建设推进机制和配套政策。一是在领导力量上推进。县里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建立了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制度;对试点村镇实行一名县级领导牵头,3个县直部门帮扶,1-2个重点企业支持,并从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担任指导员,驻村指导新农村建设。二是在宣传发动上推进。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宣传活动方案,并在县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开辟了新农村建设宣传专栏,由县委党校、农委、讲师组等部门组建宣讲团,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巡回宣讲活动。三是在资金政策上推进。财政拿出2000万元用于新农村试点建设,1000万元用于村庄规划和试点村的启动经费,1000万元用于扶持试点镇和经济强镇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投入。同时,还将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农业“三增”项目等各类扶持“三农”的项目优先向试点村镇安排。

三、以村庄规划和“四清”为切入点,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县里先后邀请了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建工学院、*县规划设计院等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深入我县农村调研,编制村镇规划。预计6月底前,将全面完成试点村镇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年底完成200个左右的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同时,组织开展了以清除门前屋后垃圾、杂草、污水、乱堆乱放为内容的“四清”工作,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村镇脏乱差问题得到初步整治。

四、以培育经济强镇为结合点,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围绕加快经济强镇建设,重点加大了三个方面的扶持力度:一是在园区建设上给予扶持。拿出1000多万元的资金用于2个试点镇和铜城、杨村、安乐3个经济强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今年以来,5个经济强镇已投入园区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协议引进外资接近4.5亿元。二是在招商引资上给予支持。去年县财政兑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经费达到500万元。对于涉及全县经济发展、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大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由县财政给予试点镇一定的补助费用,支持经济强镇招商引资。三是在发展现代农业上给予帮助。今年加大了县财政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通过多种渠道筹集1000多万元的配套资金,支持经济强镇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信息化建设。

关于组织工作情况的汇报材料

我们*县域总面积*平方公里,辖*镇*乡,*个行政村。总人口*万。现有党委(总支)*个,党支部*个,党员*名。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的部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把促进人的发展和依靠人谋发展作为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建发展型班子为重点,以实施“先锋工程”为载体,坚持用事业凝聚人心,用实践造就人才,营造出鼓励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帮助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41.8亿元,同比增长9.7%。财政收入实现2.5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8260元和4218元,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5.5%。今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17.95亿元,同比增长11.2%。我县先后荣获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县、公路网化建设先进县、科技工作先进县、双拥模范县和全省农村党建工作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一、以建设发展型干部队伍为重点,创建发展型班子。建设发展型班子,班子是主体,干部是关键。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培养和使用发展型干部,创建发展型班子。一是选派干部挂职,培养发展型干部。为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提高工作能力,20*年底,我们选派*名乡镇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包村,一包三年,与原单位脱钩,明确了抓增收、抓稳定、抓精神文明、抓班子带队伍四项重点任务。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办法及细则,加强对包村干部的日常管理,保证包村工作规范化实施。包村工作开展以来,包村干部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实现了能力素质的极大提高,实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218元,比20*年提高了1*2元,增幅达32.8%。14名包村干部因业绩突出被县委提拔为乡镇领导,其中*名包村干部被提拔为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长。二是加强轮岗交流,锻炼发展型干部。把干部交流轮岗作为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干部的一个有效途径来抓,干部交流轮岗的比例占每次干部调整人数的75%以上。

在轮岗方向上,我们注重向经济计划、招商局、项目办、办等单位倾斜,让干部懂经济、善管理、会协调,促进干部综合能力全面提高,使其尽快成长。。近年来,我们先后选派60余名干部到担子重、矛盾多、压力大的环境中挂职,使他们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三是全面推行绩效考评,衡量发展型干部。将政府的绩效考评、人事部门的目标考评和其它部门的单项考评以及组织部门的乡镇实绩考评统筹起来,按照“突出重点、同类同考、打破平衡、形成竞争、重在发展、考以致用”的原则,分乡镇、党群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三个层面,对全县各级领导班子进行统一考评。采取述职述廉、民意测验、严格奖惩等办法,根据考核结果,对各基层班子做出实绩优秀、实绩良好、实绩较差的评价,在此过程中,发现和检验发展型干部。为了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还把对乡镇工作实绩考评下延到村,把“村官”述职的成功做法上延到乡镇,使乡村干部领导发展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同时,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了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科学考评机制,几年来,共对5名能力水平一般、工作打不开局面或工作中存在重大问题的干部进行了降免职处理,对5名工作不力的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和诫免谈话。

二、以培养造就适用人才为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特别是把人才资源开发、引进作为突破口,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一是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培养一批适用人才。从20*年4月开始,在全省率先实施了“村村大学生计划”,选拔农村适龄青年到大学接受培训和教育,培养了一大批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适用人才。目前,全县基本实现了每个村有1-2名大学生的目标,有8个村达到了3名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回村后,正式党员直接任命为党支部副书记,非党大学生在换届选举中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主抓科技工作。回村大学生积极开展万寿菊、西香瓜、玉米、大豆、水稻、蔬菜大棚种植等示范活动,有效地带动了广大农民由传统的种植方式向科学种植方式转化。

在回村大学生的带领下,全县农村涌现出近1000名种植高效示范户,现有农村乡土人才685人。回村大学生的示范引领,加快了我县乡土人才成长,推动了农村人才素质升级。二是建立“域外人才库”,引进一批适用人才。建立了117人的外埠*籍人才信息库,全面加强联系与交流,引导他们帮助引进资金和项目,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几年来,外埠人才帮助引进项目26个,占总建设项目的40%。其中引进的碳化硅微粉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550万元,年产高纯精细碳化硅微粉250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税金740万元,目前已经试车成功,预计今年10月份正式投产。几年来,共为民营企业及各行各业引进域外人才38人。三是实行场(矿、校)县合作共建,帮带一批适用人才。依托高校、院所、企业,积极开展场县共建,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种植技能,培养了大量适用人才。并将一批乡镇干部交流到农场部门,学习先进适用技术,使其掌握农场农业技术,指导生产。从国有大矿中引进煤炭技术管理人才62名,充实到我县煤矿采掘一线。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了5名主管煤矿安全的副乡镇长,让业务精、能力强、敢于碰硬的同志担当重任,有效地促进了煤矿安全生产。

三、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为重点,开展“双争双带”活动、推进实施“先锋工程”。我们把实施“先锋工程”、开展“双争双带”活动作为党建工作总的载体来抓,坚持找准定位,抓住重点,分类推进,注重实效,真正把“先锋工程”抓成党组织的强化工程、党员形象的塑造工程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工程。一是找准定位,科学谋划。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站在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高度,把实施“先锋工程”作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开展“双争双带”活动作为基层党建工作总的载体。县委成立了实施“先锋工程”、开展“双争双带”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紧紧围绕目标抓实施、抓推进。在农村、社区大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全县“五个好”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和“五个好”社区党组织分别达到82%、75%和60%。涌现出省级“五个好”村党支部2个,先进社区党组织2个。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抓规模以上私企党建联系点制度,调整了以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为主体的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私企“五个好”党组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二是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根据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等不同层面、不同单位党组织实际情况,从薄弱环节入手,进一步加大工作指导力度,有针对性地落靠载体,推进“双争双带”活动、“先锋工程”整体上水平。围绕建设新农村,着力开展“一制三体”活动。即推行为民服务全程制,抓好村级组织“六位一体”、致富带头人群体、党群致富联合体建设。乡村干部积极主动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共传递各类信息6317条,代办各类事务9683件,协调生产资金1081万元,办结率达95%以上;去年,新建10个村级组织“六位一体”活动场所,当年投入使用,今年新建的9个,10月中旬可投入使用;致富带头人总数达到5381个,其中党员、村干部带头人达到999个;935名有能力的农民党员牵头组建联合体162个,带动农户2.1万户,成员户人均收入达5800元。围绕构筑现代化新型社区,着力开展“特色社区创建”活动。将镇中、前进、东风、宝泉、振兴社区分别确定为先进文化、平安、优良人居环境、矿嫂保安全和党员联系群众社区试点,其它15个社区各选择一种特色进行创建,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的服务需求。

目前,全县已涌现省级以上典型社区3个。围绕促进私企又好又快发展,着力开展“强素质、提建议、建责任区”活动,党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有了“双提高”;共为企业提合理化建议150余条,70%以上被业主采纳,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200余万元;建立责任区148个,收到了“党员身边无事故、无违纪、无资产流失、无脏乱差、无经济指标下降”的“五无”效果。三是营造氛围,注重实效。全方位制定宣传计划,通过定期编发简报,在县电视台开辟“开展‘双争双带’活动、永葆党的先进性”专栏,在*新闻网开设“双争双带”活动版块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张贴、悬挂永久性宣传标语417条,设立宣传栏40余个,召开形势报告会、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37场(次),组织演讲比赛、专题知识竞赛、专场文艺演出近20场(次),营造了浓厚的的活动氛围,收到了党员人人知道“双争双带”、个个积极参与“双争双带”、群众普遍支持“双争双带”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