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

时间:2022-08-25 08:22:53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

本人长期在生产一线从事变电运行工作,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和实践,掌握丰富的变电运行值班经验和班组运行管理方法,能独立组织完成班组反事故演习、编写现场运行规程、典型操作票、典型工作票。在实际工作中传帮带变电所新工人多人,在变电所的设备改造过程中,对安全管理有独特的管理方法。从进厂时的一名普通值班员,经历从一名付值到正值,已成长为一个既懂管理,又精通变电运行值班的专业技术型班组复合人才。

      本人自进厂以来,在20多年的变电运行值班实践过程中,已积累了丰富的事故和异常情况处理经验,对运行中的设备缺陷判断、定性正确,对复杂倒闸操作能应对自如,倒闸操作十年来,无发生过差错。同是对设备改造中的安全管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变电所新设备的投产、验收有丰富经验。

   本人工作认真负责、有较丰富的变电运行值班经验。

2014年黄体变改造,新古荡投产。

2015年高技变改造。

2016年新杭州变投产

本人对变电运行值班和变电运行班组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际经验,在倒闸操作、工作票、事故处理、异常情况分析有丰富的实践积累。在职期间还多次参加了各类业务培训班,同时还参加浙西电力教育培训中心变电运行值班仿真的培训。

本人对安全生产相当重视,在日常的倒闸操作、工作票许可或结束、设备巡视工作中,总是按规范和要求严格执行,特别在设备巡视和工作验收方面,每年都能及时发现紧急缺陷和重要缺陷,特别是有一次在测温时发现一条220kV线路副母闸刀严重发热,立即汇报调度,得到了及时的处理。同时本人在十年的倒闸操作中,从没有发生过差错。本人对班组的安全管理认真负责,对班组的安全管理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规定,用规范和规定来管理班组的安全生产,坚持在班组开展安全稽查活动,努力提高班组安全生产的靠性。

本人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多次参加了大型操作和设备改造项目。2006年10月古荡变220kV线路上改下改造。在此改造过程中我作为一个参与者,通过看、听、问渐渐的掌握设备改造的环节和流程,对设备的投产也有了一个了解。此次改造使我获益非浅。2012年9月花港变样板变电所改造。时间紧,任务重,作为一名变电所的值班员,我提出了在改造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数,并得到了及时改正,从而保证了改造过程的安全性。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2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电气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关于电气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你们写的怎么样呢?下面是为大家出来的有关于xx年电气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xx年电气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1】

本人于xx年xx月毕业xx专业,xx年x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xx年xx月-xx年xx月,工作于xx有限公司,先后担任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售后服务以及产品研发等工作。xx年xx月-2xx年xx月,工作于xx有限公司,主要担任电力系统的安防工程技术支持工作。xx年xx月-至今,工作于xx有限公司,主要担任特种车车内供电设计工作。

从毕业到现在先后进入以上3家公司工作,从一名青涩的大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电气设计人员。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从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多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职业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对现在的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帮助。现将过去几年的专业技术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大学期间由于学习成绩优秀,从积极分子逐步发展为重点培养对象,进而成为预备党员,工作后转正成为中共党员。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自己深深认识到,只有政治上的坚定和思想上的清醒,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勤奋精神。因此,在平时工作中,自己更注重不断地补充自己,提高自己的政治和理论素养。一是抓好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工作,在学习中,自己一方面按照规定的学习制度参加集体学习,记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还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抓好自学,注意拓宽学习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水平;并注重了解和掌握时事政治,在思想上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步调上与县局保持一致;同时,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与同事们一起有针对性地学习探讨,研讨工作学习方法和体会,用正确的理论武装思想,指导工作,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二、安全方面

作为从事电工、电子、电气行业的一名技术人员,无论在哪个公司工作,首先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防止事故发生,保证人身安全是从事电类行业工种的首要问题。在入职初期,在对电气设备进行设计、操作、维护工作中,始终坚持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安全工作规程,认真分析安全工作中各类难点,针对各个工作任务的特点,有意识、有目标、有重点地做好各项安全措施。除此之外,还积极参加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细心体会,并认真讨论分析安全事故案例,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安全责任事故的再次发生。

三、学习工作方面

1、基础理论的提高

在大学里面,我们所学习的更多的是理论上的东西,而对现实的实物、实例了解较少。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做的不够,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这对深入学习是不利的,是所谓的闭门造车,没有实践的指导,理论不会得到很高提升。参加工作后,以前理论的东西得到了实物的指导,使原本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突出表现为对电工、电子、自动化产品的性能以及用途,有了深刻的理解。

2、专业技能的提高

xx公司主要以生产电工、电子、自动化教学实验平台为主,通过对该类产品的装配、调试、技术支持以及到后来的研发工作,将自己专业所学充分运用到工作中,做到了理论和实际的合理结合,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检验理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掌握了大部分产品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多次被派到高校去维护设备和客户培训。通过两年的工作,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在xx有限公司工作2年期间,主要担任安防技术支持工作。本公司主要工程对象是电力系统的安全防范工程。安防行业对我来说虽然是全新的,但电厂、变电站是我所熟悉的。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掌握了现场勘察、CAD图纸制作、工程项目组织、安防系统施工以及工程项目洽谈的技能,同时对电厂、变电站、配电所等供电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2xx年到xx有限公司工作至今已经有5个年头,主要担任特种车车内供配电设计工作。特种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电是我所熟悉的。特种车虽然空间很小,但在有限的空间内,将实现供电、输电、配电的工作,是一个小型的供电网络。通过向老师傅请教,

通过一年的学习,掌握了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供电系统的设计思路,同时逐步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独立设计不同的特种车辆。由于在国家重点工程中的优异表现,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优秀工程师以及优秀党员称号。在公司工作中,将以前企业中先进的设计理念,引入到特种车供电产品中,在xx年申报了专利,适合特种车的综合电源控制装置,并在xx年拿到了专利证书。在专利产品为公司的科技创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培训学习

为适应发展以及工作的需要,参加了高级电工技能培训、安防技术人员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如《plc原理及应用》、《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输变电专业知识》以及《实用电路手册》等书籍,以此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五、存在的不足

1、对电能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以及电能的自动分配知识还有待提高,要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2、努力学习自动控制知识,学习系统集成知识,更好的为供配电设计服务。

3.关注社会科技信息,要尽可能的多渠道了解行业信息,跟上当今特种车供配电行业科技的更新速度。为我们解决当前的问题尽可能多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

尽管在师傅、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来对待,踏踏实实,拒绝似懂非懂;多与师傅、同事们交流,积极吸取他们丰富的实际经验,及时的发现总结存在的问题,并立刻改正;勤勤肯肯,态度端正,真正从思想上做到静、悟、实,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努力做一名优秀的电气设计人员。

xx年电气工程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2】

本人xx年七月毕业于xx市职业中学,于同年xx月份参加工作,至今已有12余年,一直从事电气安装工作。xx年xx月经人介绍进入xx市电气安装工程处(供电局下属单位,后为xx市电气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从事现场电气安装工作。xx年xx月由于公司需加强技术科技术力量及工程概预算人员,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让我进入公司技术科从事工程施工技术负责管理及工程概预算工作。在工作中,我工作认真、负责,劳动积极,并坚持党的基本原则]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同时认真学习电气专业知识,熟悉国家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结合实践,所以由我负责的工程均能以一次性合格,通过验收部分工程达到优良标准。工作得到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并于xx年xx月份取得电气专业技术员任职资格。

xx年xx月,xx市电气安装有限公司成立,当时需要大量的电气安装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及概预算人员,我调入该公司工作并担任技术科科长,从事工程技术负责及工程预决算工作。于xx年xx月份通过职称评审,取得电气专业助理工程师资格。在职期间我认真工作,同时参加有关专业知识及大专学历学习,于xx年xx月份取得xx大学大专学历。现取得助理工程师至今已有4年,在这4年中,通过学习、实践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及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下使本人自被公司聘任为电气专业助理工程师以来的工作总结:

自从本人被公司聘任为电气专业助理工程师以来,承担过多个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及工程预决算工作,同时协助项目经理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及技术把关。如xx菜市场17#楼,xx新村4#楼,xx厂A、B、C幢,

xx小区A1、A2、A3、A4幢、xx改建工程xx花苑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认真做好各工种的配合工作。使工程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

xx年xx月,xx市xx菜市场开工,由我担任该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及工程预算员。该工程一层为菜市场,二至七层为商住楼。建筑面积较大,工艺较复杂,且时间较紧。针对该工程的实际情况,我认真、仔细的查阅施工图,发现问题及时在施工图会审时提出,同时提出建议方案,得到设计人员的认可,并以最快的速度编制好工程预算,按该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家规范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把握好每一道工序,做好上一道工序合格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的原则,同时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及安全教育工作,与总包单位及其他各施工单位配合工作,使该工程能按质、按量、按期完成。竣工验收一次性通过,得到业主及主管部门的好评。该工程产值175.6万元,上缴税收14.3万元,创利润21万元。

xx年xx月,我担任xx团组xx号楼电气施工技术负责人,从事现场技术及施工管理工作。该工程设计单位为外省设计,可能由于该设计院不了解xx地区的实际情况,所以施工图纸的平面电气布置不合理,并且进户干线的电线截面偏小,针对该工程设计问题及结合xx实际情况,在施工图纸会审会议上,我提出调整电气平面布置及电线截面面积增大一级的设计方案,经过专家及设计人员核算,一致认为我提出的方案比较合理。进场施工之前,认真做好该工程的施工方案编制工作及施工人员安排,做好现场施工人员技术交底工作,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施工,施工规范及优良标准施工。在施工中遇到技术难题及时解决,做道勤检查,不错过任何一处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该工程在竣工验收时一次性通过,被评为安装优良工程,得到业主、监理单位及主管部门的好评。该工程造价66.5万元,上缴税收5.93万元,创利润13万元。

xx年由我担任技术负责人的工程由:xx花苑EH2,ES1及xx花苑B标段等多个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及工程预算工作。

自从我担任电气安装工程技术负责技术工作以来,坚持不断的学习有关规范及专业知识,总结经验,由较强的专业基础及实践经验,能独立完成各种复杂的电气安装工作。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工作期间,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同行们的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我将保持勤学苦练、再接再厉、积极进取,为我市的城市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上是我的专业职称工作总结,特此申请工程师任职资格,望评审专家们给予通过,为感!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3

关键词:输变电管理所;人才激励;员工队伍;盘活人才策略;绩效考核体系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8-017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8.085

1 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员工队伍的现状与分析

1.1 电白输变电管理所特点

1.1.1 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是主网专业管理后成立的业务部门。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是在2012年5月主网专业化管理后成立的业务部门,由原来的输变电管理所分为2个业务部门:电白输电运检组和电白变电运检组。输电运检组主要负责的是电白境内所有输电设备的巡视、维护、预试、检修以及大修技改项目;变电运检组主要负责的是电白境内所有输变电设备的巡视、维护、预试、定检、检修以及大修技改项目。

1.1.2 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的业务直接由茂名输电管理所、变电管理所负责。在主网专业化管理后,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的业务主要由茂名输电管理所、变电管理所直接负责,电白供电局不再负责业务方面的工作。电白输电、变电运检组行政、后勤等工作由电白供电局负责。

1.2 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员工队伍分析

1.2.1 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员工队伍的现状。截至2015年7月,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共有员工106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变电检修班9人、继保自动化班7人、试验班6人、水东巡维中心21人、宿车巡维中心21人、菠萝园巡维中心14人、输电线路一班11人、输电线路二班10人。

1.2.2 岗位结构。截止2015年7月,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共106人,按其岗位来分类,管理人员7人、专业班组人员43人、巡维中心人员56人,分别占员工人数的6.6%、41%、52.4%。

1.2.3 学历结构。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在职职工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1人,大学本科学历的11人,大专学历的31人,中专及技校学历的18人,高中以下学历的45人。

1.2.4 专业技术结构。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在职职工中,具有高级工程师资格0人,工程师资格的2人,助理工程师及技术员28人,无专业资格72人。

1.2.5 技能结构。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在职职工中,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资格0人,高级工资格的30人,中级工资格的59人,初级工资格的7人,无技能资格的10人。

1.2.6 年龄结构。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在职职工中,29岁以下的18人,30~39岁的2人,40~49岁的60人,50岁以上的26人(55岁以上的10人)。

1.3 电白输变电管理所人才队伍分析

总体分析,电白输变电管理所人才队伍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技能等级和年龄构成比较不合理,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技师以上的高技能人才为零,71.69%的人没有评专业技术职称,55.66%的人为中级工,42.47%的人为高中以下学历,年轻人偏少,40~49岁年龄段的员工占总人数的56.6%,尤其是30~39岁年龄段的员工仅为2人,年龄结构配置不合理。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电白输变电管理所人才素质处于较低水平,缺少高技能、高学历人才,员工年龄结构老化,因此要每年争取5~7名新员工补充队伍,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制定适当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发展战略,以提高电白输变电管理所员工的工作素养和工作能力。

2 电白输变电管理所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高层次人才不足,欠缺高技能员工,员工总体素质亟待提高

在专业技术职称方面,高级工程师为0人,工程师仅为2人,此两项中高级职称人员仅占员工总数的1.89%,并且有72人无专业技术职称,占员工总数的71.69%。在技能方面,技师及高级技师为0人,高级工30人,占员工总数28.3%,中级工59人,占员工总数55.66%。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部门中的高级技术人才非常欠缺,员工的技能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亟待提升。

2.2 培训工作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培训设备、培训场地还有待完善

2.2.1 培训工作形式单一、效果不显著。长期以来,我们的培训工作开展的形式就是集中培训,将培训的员工集中在课室里,培训的内容多为理论性的文字,部分员工理解不够透彻,难以消化这些理论性的培训内容,效果不显著。

2.2.2 培训设备、培训场地还有待完善。培训设备和培训场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培训工作开展的难点。由于一直以来我们都是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不注重实效,因此在培训设备和场地方面一直不重视。设备和场地方面主要欠缺的是继保、试验、检修人员的实操培训设备和场地。

2.3 部分年龄大的员工不愿意提高自己技能水平,对培训工作不以为然

随着今年来对员工技能要求的提高,培训工作也在逐步开展,但是部分年龄大的员工却不愿意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认为自己年龄已经到一定的程度了,学习新技能在理解方面已经跟不上年轻人了,也没有多大的上升空间,于是不愿意主动去学习,并且认为以前那么多年都这样做的,现在用复杂的流程去做,没有必要。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4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推动生产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促进新产业的诞生和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源的科学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能源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电力工业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领域,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历史机遇,应努力占领新一轮能源革命制高点,主动推进电力科技创新,促进电力工业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实现科学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人才,要加快形成人才资源优势。做好“人才”这个大文章,首先需要我们树立和传播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同全面深化改革,不是不分重点、全面用力的改革,而是有重点、有步骤的改革,人才的优先发展也应既在整体层面推进各类人才的不断发展,又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带动整体素质的跃升。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对未来10年人才优先发展做出战略布局,明确了“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等12项国家重大人才工程。能源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中,我们也同样需要确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取得率先突破。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提升科技人才素质

人才队伍的素质,尤其是科技人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高新技术的吸收能力和国家的发展后劲。《人才规划纲要》将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列在首位。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引导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变革的关键变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国家对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在2014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总理强调,要把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必须充分尊重人才、保障人才权益、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活力。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使青年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按照有利于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和提升创新价值的要求,改进科研管理和组织方式,鼓励人才的自由流动和组合。努力为广大科技人员和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有良好服务、法律保障和公平机会的创新创造条件,用改革红利、人才红利、创新红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人才开发的主体也在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具体培养工作最终落实在企业层面。通过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牵头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深入实施人才发展规划,统筹重大人才工程,鼓励企业建立研发人员报酬与市场业绩挂钩机制,使人才的贡献与回报相匹配,让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企业成为用好用活人才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将人才优势最终转化为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我国电力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电力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科技创新的步伐也不断加快。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世界装机数量最多、外高桥三期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性能考核指标世界第一;特高压电网建设运行多项技术世界领先。2012年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中国核工业集团先进核能技术创新工程等8项电力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依托项目,我国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压技术标准体系,在国际电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大幅提升,首次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电力工业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成就,依托于成千上万科技创新人才的强力支撑。

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龙头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质量

以“知识大爆炸”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成果层出不穷。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结果也表明了同样的趋势:人类的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是每10年翻一番,20世纪70年代是每5年翻一番,而近10年则是每3年翻1番。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将是现在的3-4倍。

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人才的知识极易老化。对人才进行知识更新,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可谓迫在眉睫。知识老化,是我国现阶段人才队伍素质的又一突出表现。我国人才队伍的年龄结构、学校教育、继续教育等原因,知识老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少人才尽管有着中高级职称,然而应用新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仍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破解人才素质危机,除了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更应将着力点落在全面提升现有人才素质上。在经济、科技、卫生等各个领域、多个行业,专业技术人才从所占比重和地位作用上讲,都是人才队伍中的主体。他们是带动社会体系正常运转的齿轮和链条,为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以专业技术人才为突破口对全面提升我国人才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2005年,为加快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原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2010年,作为我国人才工作顶层设计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列出了国家12项重大人才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赫然在列。这项工程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12个重点领域,开展大规模知识更新继续教育,每年培训100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一批部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653工程”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新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新十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以下简称“新十年”)与“653”工程相比,首先培训覆盖范围有所扩大:“653”工程重点为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信息技术、能源技术和现代管理五大重点领域;“新十年”工程扩大为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生态环境保护等12个重点领域;“653”工程提出6年培养300万名人才,“新十年”工程提出10年培养1000万。其次,培养对象更为聚焦。“653”工程重点培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而“新十年”工程则面向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2011年10月,人社部牵头印发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2012年,研究成立了工程指导协调小组;随后,不断建章立制,陆续出台知识更新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实施办法》等文件,逐渐完善工程实施体制机制。在这一工程的牵引下,全国绝大部分省市成立了本地的工程指导协调机构,并配套出台本地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的知识更新培训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也迅速成长为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质量的龙头工程。

电力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始于2006年,为贯彻落实“653工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电力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电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制定出台了《电力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方案根据我国电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明确了在电网技术、水电技术、火电技术、核电技术、电力环保技术、电力市场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等主要领域,开展电力专项继续教育活动。方案指出:从2006年至2010年,每年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3万人次左右,5年共培训各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次左右。通过专项继续教育活动,使各类中高级电力专业技术人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5

本论文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400V供电系统中变、配、输、用各环节设备性能状态及供电质量的智能监测系统,主要解决400V供电系统短路故障、变压器环网故障的检测,总断路器自动合闸以及负载断路器分合闸状态的监测问题。运用电压测量技术、电流测量技术、开关量测量技术、PID计算方法、计算机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数据端口协议技术等,整合集成各功能部件,以实现如下功能:变压器出线侧三相电压在线监测;输出回路断路器跳闸在线监测;输出回路供电电缆短路检测;末端用电器状态检测;总闸自动合闸送电;故障指示、报讯;利用以太网实现远程操控,为精细化管理和物联网提供电力系统的基础数据等。该智能监测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监测结果可靠、降低故障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短路故障检测 400V供电系统 自动合闸 环网故障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结合目前箱式变电站的使用情况。我站组织技术力量,对现有供电系统进行技术改造,研制一套400V供电系统智能监测系统,提供400V供电系统的各项基础数据,作为管理、维护工作中的重要依据;同时降低安全隐患,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并实现对400V供电系统中变压器、供电电缆以及末端用电器等设备工作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控制功能。

2 谐波检测系统硬件平台实现

2.1 系统硬件结构

包括用于总体控制的中枢控制器模块,用于负责以太网通讯的以太网模块,用于检测短路故障的短路检测器及其末端模块,用于检测环网故障以及提示停电、来电的电压检测变送模块,用于负载端断路器跳闸检测的分和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控制总断路器合闸的总的自动合闸模块,用于本地监控的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远程实时监控的上位机,用于停电时给装置供电的UPS电源模块。结构如图1所示。

2.2 中枢控制器模块

中枢控制器模块由控制器单元连接电源单元、开关量单元。所述控制器单元由TMS320F2812组成,所述电源单元由电源变换模块与稳压芯片组成,所述开关量单元由达林顿管、分压电阻以及插针组成。

2.3 以太网模块

以太网模块由以太网控制器与以太网接口单元组成,所述以太网控制器选用ENC28J60,以太网接口使用RJ45。

2.4 短路检测器及其末端模块

由短路z测器连接末端检测器组成,二者通过电流信号通讯。所述短路检测器由控制器单元连接电源单元、信号采集单元与信号发送单元。所述控制器单元TMS320F28335组成,所述电源单元由电压变换模块与稳压芯片组成,所述信号采集单元由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运算放大器构成。所述信号发送单元由交流变压器与水泥电阻组组成,所述末端检测器由1:500电流互感器与1:10电流互感器组成。

2.5 自动合闸模块

由中间继电器构成,当无故障时,中枢控制器发出接通指令,中间继电器线圈通电,常开开关闭合,使总断路器开关通电三秒,总断路器合闸。

2.6 分合状态检测模块

中间继电器组成,中间继电器线圈接负载断路器A、C两相,当断路器合闸时,常开闭合使中枢控制器开关量单元插针接通,从而完成负载端断路器分和状态的检测。

2.7 电压检测变送模块

由信号采集单元连接显示单元。所述信号采集单元依次由电压互感器连接运算放大器组成,所述显示单元由四个八位共阳极数码管组成。

3 结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论文专门针对400V供电系统的短路故障、环网故障、负载端断路器分合状态以及自动合闸而设计的。通过本装置能够准确地知道供电系统的状态,操作和使用情况,结构简单,检测结果可靠,并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更加实用、稳定的优势,降低了故障带来的安全事故,控制器模块采用DSP芯片,具有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能够保证本装置快速、精确对电流巨变进行检测,从而快速判断电缆是否处于短路状态。不仅能确定电缆是否有短路故障,更能够确定出现故障的具体设备。并且能够通过中枢控制器将数据和结果上传至上位机服务器,并进行web,配合人机交互模块,在远程和本地都能对供电系统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对整个400V低压配电系统网络化,智能化的实时监控。

专利申请: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案号:KHP161210918.2Q

注明:

《400V供电装置智能监测系统研制》论文成果已申报国家专利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于2016年6月27日发出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相关信息如下: 申请号或专利号:201620639072.5 发文序号:2016062700551610 申请人或专利权人: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创造名称:针对400V供电系统的监测装置

作者简介

王明江(1967-),男,贵州省安龙县人。大学专科学历。现为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生产设备技术改进和管理工作。

李淮(1967-),男,贵州省贞丰县人。大学专科学历。现为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生产设备技术改进和管理工作。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6

[关键词]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培养方案 经济欠发达

一、引言

我校位于江西中部井冈山地区,本地经济不够发达,但与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相邻。“十一五”期间,江西计划新开工建设华能瑞金电厂、分宜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井冈山华能电厂二期、新昌电厂和萍乡电厂等一批新机组,到2010年全省新增电力装机500万千瓦以上,全省统调总容量突破1200万千瓦。新增500千伏变电所9座,500千伏线路1887公里;新建220千伏变电所52座,扩建、改造变电所10座,新建220千伏线路3378公里,形成覆盖全省的500千伏主网架结构。

可以预见,到2050年以前我省内外的电力系统、电气工程仍会有较大的发展,对人才也会有相当大的需求。本着发展本地、服务全国的宗旨,我校于2006年开始开设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自该专业招生以来,我们就如何充分利用本地有限的教育资源,培养市场欢迎的应用复合型人才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同类院校办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

我校是一所地方性高校,为江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人才是我校的办学方针。我们的专业特点定位在:以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学生应受到电气工程、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及信息理论方面的基本训练。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不仅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门人才,而且有较宽的知识面,有很好的应变能力,不仅有较深厚的基础知识,而且应有很好的继续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技术、电工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电力系统运行方面的专业知识。有以下业务要求: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掌握中外文资料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培养方案的制定

1.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

(1)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生从国家统一分配逐步转向自主择业。原有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已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毕业生的就业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专业面过窄的矛盾日显突出。如电力专业分配在电力系统工作的在逐年减少,大量的毕业生并不从事其在学校所学专业有关的工作。窄而深的专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增加学生的适应能力,拓宽专业势在必行。但是,随着专业口径的拓展,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同时学习和掌握若干个专业方向的所有知识,现实的办法是拓宽和加强基础。

(2)学生的素质教育。近年来,在关于教育思想的大讨论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问题。所谓全面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反思我们过去的教学计划,重理工轻人文的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转变只有数理化,只有技术基础课才是基础知识的概念,从培养人的需要出发,从知识和能力并重的需要出发,从自身生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给学生打好人文学科的基础。

2.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

(1)总课时要压缩。东西方教育、现代与传统教育存在差异。东方教育注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总课时多,单门课时长;西方教育注重创新式、启发式的教育。我国的创新成果不多,要加强创新式、启发式的教育。课程时数要降低,同时,通过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外组织课题研讨,结合实践讲授等方式弥补课时不足。

(2)课程要“新、真、博、精、实”。“新”体现在课程设置要跟上形势,课程内容一定要新,并将本专业的发展态势和发展的最新情况告诉学生。“真”体现在课程安排要科学合理,课程衔接要合理,要科学安排课时。“博”是相对于专业的“精”而言,指课时应相对减少,课程门数相对增多,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时展的脉搏。选修课要多一些,而且选修课也要打造精品,需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精”体现在课时要少而精,提高上课效率。这需要科学地设置课程群,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实验、实训手段,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实”体现在扎扎实实地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扎扎实实地做好实践教学。

3.培养方案的设置。

为了达到培养目标,确保培养质量,我系对专业课程进行了十分慎重的设置,经过初步探索,我系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其中学分为171分,学时接近2500个,主要课程如下:

(1)通识课模块。主要包括政治、体育、大学英语、大学物理、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线型代数、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为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和进一步学习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奠定基础。

(2)专业基础课模块。包括电子技术、汇编语言、电路分析、MATLAB程序、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原理、DSP原理及应用、文献检索等。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奠定牢固的基础。

(3)专业课模块。主要包括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变流技术、高电压技术与绝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使学生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的专业知识,成为能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设计、运行、试验和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实践模块。包括军训2周、金工实习2周、电机实训1周、电子技术实训1周、继电保护设计1周、生产实习2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上述课程设置既注重基础知识,又突出专业特色,为学生构造了一个较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学习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安排学生到各大电力公司、电厂实习和见习,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

四、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各高校实行学分制管理体系的深入,如何面对市场,培养出具有“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项严峻课题。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扎扎实实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7

[关键词]变电运行 技术培训 问题 对策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城乡电网技术改造的大力推进和实施,是电力工业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建设变电所最多的时期。大量的高新技术设备在变电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电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变电所,能否安全可靠的运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影响甚大。因此,搞好在岗变电运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素质,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环节。借此,笔者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就如何搞好运行职工培训工作,谈一些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1 变电站运行人员现状及存在问题

(1)新站不断地建成投运,运行人员相对缺员。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运行工,因年龄原因面临退休,年轻运行工缺乏相应实际工作经验,变电站运行工队伍在技术层次上面临青黄不接现象。

(2)根据工业项目的分布和区域负荷的特点,大多数变电站建在郊区及外县乡镇偏远的地方,变电运行生活单调乏味,尤其是女职工的小孩在当地入托、就学上存有诸多不便,多数的孩子放在家中,由爷奶照护,现实生活压力重,自学精力不集中。同时,因各站配备的人员较少,集中轮训难度较大。

(3)新投变电站,由于高新设备、高新技术的大量应用,有些专业技术超过运行工的实际接受能力,特别是年龄偏大的运行工在常规保护的变电站值班时间较长,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中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原理的学习兴趣不大,急需在方法上合理引导在新技术知识上充电。

(4)常规培训流于形式。过去的定期考问讲解、技术问答、事故预想及反事故演习,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曾促进过运行工业务的提高,但年年用这种方法培训,人员易产生疲劳厌烦心理,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能按时按计划完成,但所开展的活动内容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应付上级检查现象,其最终效果是要我做好而不是我要做好。是被动的而不是自觉的用心来做好上述工作。再者由于平时电气设备运行稳定,事故发生较少,运行实践经验匮乏。在进行事故预想时对事故特征及处理措施,不能结合现场设备及运行实际情况而有的放矢,所制定的预案可操作性较差。

(5)运行值班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原始学历专业对口的大、中专生的占少数,大多数是八零后和九零后的技校毕业生或复转军人,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2 应采取的对策

2.1

合理配备运行人员编制数额

变电工区要根据变电站运行人员配编情况,应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结合设备核对定员,配备足够的运行值班员。另外,从发展眼光出发,要考虑到新建变电站技术人才的储备,及早动手做好技术培训。

2.2 稳定运行工队伍,解决后顾之忧

公司在已给予运行工一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应再视政策允许情况给予再优惠:如将偏远地区运行工浮动一至两级岗位工资;奖金向运行人员倾斜20%;边远站全部配齐交通通勤车。职工家居市区的留守儿童,上幼儿园期间由公司提供专车负责接送或报销一定的接送费用。

2.3 采用多元形式搞好技术培训

其原则是:坚持做好新职工的安全、技术启蒙教育;转正上岗前的岗前教育;岗位调动的应知应会教育;典型案例举一反三的现场教育。培训中要始终贯彻以岗位练兵为主,脱产培训为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与自学相结合;集中轮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用先进的典型引导人,用事故案例警戒人,用规章制度规范人,用言传身教感化人。要求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在运行实践上见水平。

(1)针对各变电站的设备、保护配置不同,变电工区应组织小范围的技术讲课,将有同类设备、同种保护配置的变电站的运行人员集中在一起,聘请保护班或检修班的专责,进行3~10天的技术讲课,专题问题专题解决,增加针对性,减少盲目性,这样既增加了运行人员学习的兴趣,又减少了不必要的往返台班车辆浪费。

(2)扎实做好新上变电站的运行准备。一是要提前派变电运行人员进驻变电站,在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让运行人员跟着厂家或安装人员学习,力争在新站投运前将新技术学到手。二是派运行人员到厂家去学习。回单位后,进行考试,强调成绩不及格不予报销差旅费。三是聘请有关专家或首席工程师专门对新上站的新设备进行技术辅导讲座,力求用通俗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授课,达到熟悉系统基本原理,熟悉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规章制度、标准。能分析设备运行状况,能分析故障、排出故障,能掌握一般维修保养技能。

(3)利用仿真培训,使学习更加逼真直观。

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在传统的岗位培训中,主要是通过对实际事故的总结分析或对预想事故的分析以及对正常运行方式的观察、操作来培训运行人员处理事故的能力。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使运行人员对事故的发生和发展及后果有亲临现场的实际感受,而且对假想的安全控制和处理措施的正确性缺乏实际的考核。尤其是随着电力系统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力系统中实际发生故障的机会是很少的,所以不可能以实际的事故或制造人为的事故来积累经验。实践证明,积极创造条件采用模拟仿真培训是实现从理论到实际操作技能培训的重要手段,可以使人员体验事故现场,区别事故特征,对事故处理过程加以熟悉,提高事故发生时正确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

(4)签订师徒合同,搞好传帮带

针对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利用本站的现有资源进行“传帮带”。许多老职工运行经验丰富,他们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处理异常、故障、事故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不是我们在哪一本书中所能学到的,新职工跟他们学,拜他们为师,可以避免少走弯路,避免企业重新花钱买教训。根据新学员的素质状况确定师徒合同的期限,一般大中专及以上毕业生签3个月合同,复转军人签6个月合同,合同规定师徒的义务及徒弟的学习内容,合同期满工区组织考试,徒弟考试优秀,要对师傅进行奖励。同时,站上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将技术娴熟者与技术一般或生疏者,学习接受能力较强者与较弱者,勇于改革创新与富有实践经验者等不同能力类型的组员合理安排在同一项任务中,这样对人员素质的提高也是十分有益的。

对职工不好理解的问题进行现场培训,就地提问,就地解答,留下问题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巩固,根据运行人员倒班的特点,在其下一个工作日重新提问强化记忆,这样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对强化职工的记忆和理解帮助很大。

(5)推行“技术讲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让每个职工结合现场实际,每月自己出一道题,要求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各站汇总后上报工区把关,工区审核批准后,让每个人自己对照题目找答案,工区领导和相关专责到站上,让全站职工集中起来,让每位职工自己当老师,将已准备好的题目讲解给大家听,工

区领导和站上的职工既是听众又是评委,听完后,大家再对所讲内容进行提问。推行技术评讲有四大好处:一是一人讲解,多人受益,如果一个站有10个人,等于学会了10道题。二是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三是避免培训走过场。四是新老搭配,互相促进。

(6)以岗位培训为主,集中轮训为辅。

岗位培训着重立足于本岗位专业技术的难点、疑点开展培训,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上级组织各种学习班、轮训班,让他们把新技术、新思路带回来,再给全站职工进行二次讲课,使变电运行技术培训工作始终与企业的整体工作接轨;也可以定期的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反事故演习等活动,或者是利用现场培训将理论知识更好的指导或应用在运行实践中。对于十分偏远的变电站的运行值班,在确定站长、副站长的前提下,其运行值班人员可否不予以固定,在变电工区系统内部从所辖各站值班人员中统一安排,定期到该站进行轮流值班,以便于各站的业务技术以及管理方法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2.4 扎实开展技术竞赛活动

技术竞赛是激励员工学业务、提高业务技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是检阅员工队伍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精神面貌的有利时机。应以“学为基础,练为核心,以赛促练,以考促学”为宗旨,坚持开展“大练基本功,技术大比武”活动,其活动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事故分析与处理等。把技能教学与技术比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运行人员在复杂的情况下正确的应变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

3 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巩固培训成果

3.1

实行动态定岗考试强化约束机制

运行工种是集设备运行、继电保护、设备检修、高压试验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工种,除了熟练掌握倒闸操作、巡视设备、事故处理三大专业技术外,还必须对其他相关工种有所了解,运行岗位肩负的安全职责要求运行工必须有过硬的业务技术素质。因此,要积极开展并实行动态定岗考试。每年年初将指定的培训教材和考试题目下发到站(100题),由职工系统的学习。每年10月份组织全工区符合条件的运行工(男45岁,女40岁以下)参加考试。工区组织考核小组,从出题、监考、改卷全过程负责,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工区对考试的前三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时,给予相应级别岗位岗级待遇。对后三名实现降岗使用,待三个月补考及格后恢复原岗位。总之,动态定岗考试是督促运行工学技术的手段之一,通过考试可以检验运行工平时的学习效果,也可以促进后进职工向先进职工转变。

3.2 广开渠道完善激励机制

对三次以上在变电运行技术竞赛活动取得优异成绩的个人,公司应把获奖人员纳入公司技能人才库。是专业技术人才的获奖选手,将在首席工程师的评选中享受加分的待遇,是专业技术人才的将在公司开展的首席班长、首席作业手的评选中,享受相应加分待遇;其三是扩大宣传,营造氛围,使获奖人员能在职工大会露脸、领导颁奖、众人敬仰,从而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切实起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激发职工的岗位成才的积极性。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8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和比较新颖的教学理念,对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和管理,从而完成对教学过程的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软件的设计、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的开发、教学软硬件、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学环节的实际应用、现代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电工专业教学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取得了一定进步。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信息技术种类非常多,具体包括卫星广播电视技术、模拟和数字音响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理念进行指导的前提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发挥其指导教学的作用,按照教学课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承受能力,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方式进行选择和应用,以此对教育资源、学习资源进行优化。尤其是电工专业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逐渐呈现出其独特的教学形式,让电工专业教学的模式发生重要变化。下面对现代教育技术用于电工专业教学应用优势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一,现代教育技术帮助电工专业教学向信息化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对于电工专业来说相当于是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表示教育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应当提升自己的教学层次,不能仅仅从教育的层面看待教育信息化的问题,应当结合技术层面分析。一方面,从教育层面来说,教育信息化可以简单概括为开放交互、共享协作;另一方面,从技术层面进行分析,教育信息化向多样化发展,网络信息化、多媒体信息化、数字化等。教育信息化中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学资源为内容,信息技术是前提,信息资源利用是主要目的,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使得师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控制而共享学习资源。第二,现代教育技术利于电工专业教学理念发生重要变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电工专业教学理念也成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员。现代教育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使电工专业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进行激烈地碰撞。具体体现为电工专业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和教学的主题,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充当指导的角色,关键是要让教学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积极参与。电工专业教学中尤其注重每位学生的特点,按照其特点开展教学模式的匹配。第三,现代教育技术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充分结合,对于常规的教学理念来说是一次重要变革。以前的电工专业教学特别注重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且认为其他影响因素不是那么重要。建构主义提倡的是协商、会话、情境以及意义建构等因素,这是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环境的理解。以上四个因素同样也是现代教育所认同的观念。意义构建的重要基础条件就是要创设教学情境,这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多媒体教学就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教学工具,假如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结合,情境教学的效果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电工专业教学的影响

1.对专业课教师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电工专业教学对于专业课教师的影响,一方面帮助教师领会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原则,帮助教师学习如何在电子信息时代利用新技术、新理念。电工专业教学作为技工院校的主要专业课程,重点在于如何把专业中的知识和课堂相融合。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学习到先进的现代学习理念和教育教学理念,对于自身以往的教育观念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改变和进步,让自身可以更全面地看待事物。除此之外,专业课教师要善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其教学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来说有着重要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专业课教师有着帮助和促进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实际上就是课堂的领导,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掌握等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要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对资源载体进行丰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要注意自身的角色定位,引导学生提升对电工专业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教师的教学研究,实际上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重要存储功能,教师按照各种教学课程对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对教学信息进行收集,让教学信息传播的更加迅速,也便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

2.对电工专业学生的影响

(1)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学习环境的变化是指和常规的学习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常规学习环境注重的是学生的整体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对其学习方式进行转变,从根本上体现学生认知主体的重要作用。比如,电工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对电路组成进行演示,从而让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电路的构成及其原理,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和知识。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提升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现代教育模式的发展,使得学生感知对象过程中注重多样性和特色,学生的定位在发生变化,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向积极主动学习不断变化,按照自己对于课程的理解,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方式进行选择,这样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学习的空间变得延伸和扩展。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逐渐从以往的监控变成指导,同时也要注意学生要有一定的主动性和自律性。

(3)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强调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目标有巨大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注重的是学生可以有效地处理信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点和常规教学模式有很大区别,尤其是电工专业教学过程中,狭小的教学空间不适合电工专业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开放性的教学空间,让学生更好地处理及加工各种教学信息。

四、树立正确观念,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教师一方面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要学习其教学理念,对以往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审视,梳理其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当然不能仅仅存在于教学层面的现代化,观念层面的现代化才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点,假如不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尽管使用最新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也不会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任何帮助,这是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教学设备与教学效果并不成正比,以此凸显出教学观念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技术观念。充分利用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和教学技术,深入推进素质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五、小结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9

1高职通信电源中电子技术课程联系化教学设计的建议

通信电源专业课程群的总体规划,课程群划分的标准与其他通信专业方向划分类似,都是以能否适应通信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高职通信电源专业开设了通信电源设备维护方向和开发方向。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课程联系化教学设计规划首先应在通信电源设备维护方向尝试,因为高职学生以后就业方向就是上岗应用。在经过实践后,开始向通信电源专业方向其他知识关联的方向延伸,最后扩大至其他通信专业教学的范围。对跨课程联系库的项目资源进行通盘设计既要考虑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也要定期更新教学资源库,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使课程之间的联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具有灵活性。例如在整流UPS的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教学的学习积极性,要经常介绍新的控制技术的发展、高智能化集中监控系统的动向。将电子技术的新发展和通信电源专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来讲授。项目库最好是每两年更新一次。在高职的教育中主要是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职通信电源的学习也是如此。通信电源的每一次大发展都和电子技术的大发展是分不开的。例如在电子技术中采用大功率开关管的高频开关整流电源电路,与传统采用工频变换技术的相控电源相比是一次很大的电子技术上的突破,导致通信电源变换技术的大发展。学生在领悟通信电源技术的基础上,要求能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动向,突出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针对通信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将通信电子技术的内容分为有机的几个部分,提出了新的课程内容设置思路,即:以模拟电子技术的放大电路、负反馈为基础,讲述通信电源的变换电路。以电路与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为基础,讲述通信电源调制与解调的应用。以数字电子技术的逻辑电路为基础,讲述通信电源的油机、不间断电源的控制应用。兼顾当前技术发展,这种内容设置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课程核心内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即能让学生理解通信电源的应用又能兼顾通信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在通信电源课程展开前一定要让学生建立通信电子技术的概念。普通的电子技术教学和通信电子技术的教学是有所不同的。通信电子技术更具有针对性,通信电子技术针对的是本通信专业所需的电子技术的内容,概念深奥难懂,电路复杂多变,学生基础差,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在实践中要注重学生对本专业培养,激发学生对通信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如开设“对讲机”“发射机”通信电子技术实验。“通信电子技术”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两者交叉的新兴学科,是通信电源、通信工程及其移动通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发展很快的学科,它不仅能为通信工程及其移动通信等各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为从事与电能变换、柴油机、开关电源、电力系统等相关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础知识,在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通信电子技术的电路原理复杂、概念深奥难懂,应用变换多样,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难学难懂,因此,我们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实验和教学手段等环节的改革,除了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制度。例如作为下一代通信核心机房(NGN系统、5G系统)的供电设备应该是要求极高的供电设备,其供电方式必须做到能消除单点的供电故障,电源质量要求高、可靠性好、效率高、监控完善。能满足下一代通信核心机房的供电设备要求的非直流电源(-48V系统)不可。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如何很好掌握新一代通信电源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把握信新一代通信电源发展变革方向,鼓励学生自学新知识、学习新技术。

2高职通信电源中电子技术课程联系化教学设计举例

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有很强的联系性和依赖性,这种联系性和依赖性虽然也能跨越到其他通信专业课程,但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的联系性和依赖性更高。高职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学习不积极、高中理科基础差、自学能力低,对知识的连贯性掌握技能就更差。项目库中每个项目的实施需要相关课程群合作完成,例如将电子技术中的功率因数概念的教学和通信电源的直流不间断电源中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结合起来讲,学生更易于对功率因数概念的理解,也能很好地掌握通信电源的直流不间断电源中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原理。通信电源课程根据教学计划需求就能完成对应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任务。在相关通信电源知识群中由项目驱动完成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任务后,通信电源教学任务也同步完成最终结果。因此,教学设计者应能够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来建立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课程间联系构架和设计跨课程的教学项目,在教学活动中,动态地将通信电源和通信电子技术课程进行联系,形成具有活力的知识连贯体,并根据与通信电源课程群的知识联系性来设计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库。通过对高职通信电源专业联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通信电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剖析后,我们应首先对通信电源和通信电子技术进行联系化设计,提出对电子技术教学的设计方案,例如将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中的电路与信号、模拟电子技术融入通信电源的配电和防雷来讲授,将数字电子技术融入通信电源的UPS和整流来讲授。电子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实训、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与通信电源的设备实训相关联,进行项目关联设计试点。基于联系需求将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课程的这些环节紧密相关,层次清晰,环环相扣。从而实现,在高职通信电源专业技能培养的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前后紧密联系,并最终形成通信电源专业的教学表现结果。

3结论

总之,教学改革工作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特别是在专业课的改革中更是如此。高职通信电源中电子技术课程联系化教学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在教学改革中肯定会存在不足之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不能停止教学改革的脚步。我们只有勇于创新,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才能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作者:张效民 单位: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0

关键词 电力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计算机应用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1-0029-0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通过应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优化组合传统变电站中的自动装置系统、继电保护系统、远动装置系统、调节系统和信号系统等功能系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测量、控制以及协调的一种智能化的综合系统。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因其具备技术先进、运行可靠、兼容性好、可拓展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在各级变电站和一些大型变电站的监控项目中。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典型结构

1.1分散式结构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分散式结构是指按变电站的控制对象和控制层次设置二层分布控制系统结构:即就地单元控制级(段级)和全站控制级(站级)。这种结构具有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和开放性强的优点。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变电站能够大大减少站内二次设备所需要的用电缆,节约了投资。

1.2分布式结构

分布式结构的主要是用主、从CPU 多台计算机来完成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工作。通过这样的工作方式,各功能系统实现了数据通信,解决了CPU 运算处理并行多发事件的瓶颈问题。这种分布式的结构在低、中压的变电站比较常用。

1.3集中式结构

集中式结构一般采用性能比较强的计算机采集、计算和处理变电站的数据量信息和模拟量信息,并且分别进行微机保护、微机监控和自动控制。这种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体积小、造价低,但也存在系统处理能力有限,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抗干扰能力较差的不足。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2.1数据采集、记录和处理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主要是指状态量、模拟量和脉冲量等数据的采集。除了采集这些数据以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还包括事件记录和故障录波。至于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数据的行程和存储,如断路器动作次数;断路器跳闸操作次数和切除故障时截断容量的累计数等等

2.2操作和控制功能

一般来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后台的机屏幕,对隔离开关、断路器、电容器组投切和变压器分接头等进远距离操作,以便防止系统发生故障时不能操作被控制的设备。应注意的是,设计师在设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时应该保留人工直接跳合闸的方式。

2.3自行诊断功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的各插件具有自行诊断功能,其会对自身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实时检查,一旦发现装置内部的缺陷障及故障会及时给出提示,并且指出故障的位置。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3.1技术方面的问题

当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技术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某些生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厂商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设备的使用过分地追求技术含量而忽视产品的实用性和性能,因而导致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虽然技术含量很高,但质量无法保障,部分投产使用的变电站产生很多问题。其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生产厂家对其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各项技术功能指标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电力系统的内部专业人员对产品了解、认识不透彻,造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设计存在较多的漏洞。再次,某些生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厂家对于某些产品只做技术鉴定,不做质量鉴定。

3.2结构形式选择问题

随着变电站规模大小、复杂性、重要性、所需求的可靠性等情况的不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选择的实现方案会做相应的变化。合适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式不但可以节省投资费用,而且因为系统质量高、功能全、可靠性强,十分便于运行操作。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集中式、分散式和分布式三种类型。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出现虽然时间有先后,但是无所谓谁优谁劣,也不存在前后替代的情况。变电站应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以及这三种系统各自拥有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结构形式。

3.3管理体制与系统难以融合的问题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通过应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优化组合传统变电站中的自动装置系统、继电保护系统、远动装置系统、测量系统、调节系统和信号系统等功能系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测量、控制以及协调的一种智能化的综合系统。这项系统的建设,使得涉及其中的继电保护、计量、远动、变电运行等各专业相互渗透,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技术分工已经难以适应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发展的要求,从而制约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如变电站继电保护与远动专业在专业设备上虽有明确的划分,但这两个专业的内部联系已经密不可分,设备出现问题时通常需要两个专业人员同时到达现场进行检查分析,这不仅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在两个专业衔接部分产生的问题,往往会出现两个专业的维修人员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导致问题无法解决。

3.4运行维护人员水平不高

当前,我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备维护绝大部分是依赖于厂家的,变电站缺乏专业的队伍。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变电站只能通知厂家来进行处理和维修,这容易造成问题处理不及时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后续问题。要实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良好运行,变电站需要成立一只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培养一批跨学科的复合专业人才。

4结论

近几年来,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技术正朝着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针对目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电力系统的工作者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探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规律性,以便促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世成.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相关问题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1).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1

本文系电力职工工作总结范文,各位电力工作者,如果你不知道工作总结怎么写,可以就本文予以参考。

本人于2001年6月毕业于xx电力学校,所学专业为发电厂及电力自动化。后分配至xx市供电公司,于2001年12月7日在公司人力资源部报到至今,已年满四年。通过公司组织安排进行了入局教育培训,后工区组织进行二级教育培训,在2002年3月进入电气修试工区继电保护班,在班组进行了班组教育培训,这几年来在身边师傅同事及领导的帮助下做了一些专业技术工作,现将工作总结介绍如下:

2002年期间:第一次跟随师傅参加现场实践工作,参加了110kv高崖变电站、110kv新添变电站春季检修工作;参加了新建110kvxx变电站的安装调试工作,安定变电站110kv部分采用先进gis室内一次设备,全站实现无人值班站;参加了110kv新添变电站技改工程工作,实现保护微机化改造;参加了35kv内官变电站、宁远变电站、阳坡变电站实行无人值班站的改造工作;期间,一直参加其他各变电站的消缺工作。在期间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有关条文;在这一年工作中,对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有了系统地初步认识,会合理使用常用工具和专业工具,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正确选用测量仪表、仪器,做好维护保养工作,能正确执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继电保护有关规程,会按整定值通知单整定各种继电器,能正确执行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整定通知单中的跨线连接和连片投切等各项要求措施。

2003年期间正值“非典”:我随工区师傅及工区领导、公司领导参加了110kvxxx变电站新增#2主变、四条110kv线路保护装置、10kv线路保护、母差装置、低周减载装置、35kv和10kv母联备投装置安装调试工作,期间,现场有新旧设备并存现象,对保护知识有机会全方位认识。在工程验收阶段,xxx遇到了暴雨遭遇洪水,我施工人员在公司领导带领下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抢险工作,使电力设备完好无损,本人也受到公司表扬;参加了新建110kv洮阳变电站综自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参加了各变电站消缺工作;在这一年中,对继电保护知识有了更进一步掌握,能进行简单的继电保护整定值计算和变比计算,能看懂控制信号、测量、以及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等二次回路图,并能熟练地按图查线,判断其回路接线的正确性,能核查继电保护装置检验报告填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能正确执行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内容,处理回路缺陷,对发生的一般故障能调查、分析和处理。

2004年期间:参加了xx330kv变电站的验收工作,xx330kv变电站是我公司首座33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使我有机会认识学习,对高电压等级更深入学习电气知识;参加了110kv高崖变电站gis室内一次设备及其二次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在这一年中,对继电保护工作已很大程度上掌握了技术。

2005年期间:参加了110kvxx崖变电站、xx变电站、xxx变电站的旧直流系统的电池更换工作;参加了110kv渭源变电站、高崖变电站的低周减载安装调试工作;参加了110kv洮阳变电站110kv线路新增、母联保护装置安装调试及投运工作,在这工作中,我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会了制定工作计划,学习了独立完成工程负责人应该掌握的。在这一年当中,有了独立负责一项普通工程的能力。

2006年,刚参加了110kvxx变电站、xx变电站、xx变电站的春检工作任务。在这新的一年中,努力使自己在工作中更成熟、技术更全面、思想更先进,在今年公司会议精神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作为抓安全、保稳定的工作主线,摆在2006年各项工作的首位,这一主线使自己在这新的一年内有更突出的表现。

在这工作的几年中,我对继电保护工作应知应会、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已掌握,对继电保护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有了一定的经验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任务中,还是继续向师傅们虚心请教、刻苦钻研继电保护知识,使自己在继电保护工作岗位上发挥得更出色。

在这几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中,自己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

以上是我的个人工作总结报告。我作为一名xx供电公司普通电力工人、合格的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在此申请继电保护专业助理工程师任职资格,望公司职称工作小组领导审查,并希望审查通过,给予鼓励!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了: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变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12

1.专业平台课

《电力变流技术》课程包含电力器件的知识、各种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驱动和保护电路的原理与实现等内容。在该课程的学习中,采用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

1)单相整流电路模块;2)三相整流电路模块;3)单相逆变电路模块;4)三相整理与电路模块;5)驱动与保护电路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授和实际验证的模式进行。同时在完成教学内容后,通过1周的集中实训,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要为学生提供所需的控制技术相关知识。在该课程中,需要学生掌握CPU的接口技术以及相应的软件程序设计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必须增强程的趣味性。鉴于此,采用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小车进行教学,同时开发了一整套的课程学习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依托以上三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电子技术、变流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是体现学生应用能力的知识来源,是学生就业的技能基础。在该专业的开设时,设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力电子产品设计、生产、调试和服务的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各类变频器、驱动器、开关电源、特种电源、光伏逆变器的生产和设计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辅助设计、调试以及售后和售前的专业服务。鉴于以上目标,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为《变频器技术》、《电源技术》和《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这三门核心课程。课程的基本安排如表2所示。《变频器技术》是一门典型的电力电子技术综合应用的课程,包含电子技术、变流技术和控制技术等内容。同时变频器是工业电力电子产品,在工业应用上具备广泛的应用,是进行电力电子专业教学的典型载体。在教学中,我们将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课堂和实验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阶段通过两周的专用周完成一个单相变频器的安装和调试,使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电源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其类似。当今,电力电子技术是新能源的重要技术支撑,为此开始了《风光互补发电技术》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新能源领域中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增强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就业领域。

3.总结

对于高职高专的新专业电力电子技术,我们采用“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的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平台课程完成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核心课程完成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提供的保障。但由于该专业是一个新专业,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客观的对课程的教育形式、方法等进行反复的优化和修改。

作者:雷刚施芸王涛单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