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动技术论文

传动技术论文

时间:2022-07-12 10:06:24

传动技术论文

传动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永磁传动技术材料结构应用

Abstract:Newdevelopmentonmagneticdrivinginforeigncountryissyntheticallyreviewed.

Applicationsfieldisbecomewideandtechnicalpropertyisimproved;Newtechnique,

technologyandconstructionappear;Magneticdrivepumpsbecomehighefficiency,

rliabilityandlonglifebyusingadvancedmanufacturetechniqueandmanagement.

Keywords:magneticdrive;Mag-drivepumps;newtechnique.

[中图分类号]TM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61-0330(2003)07-00

1引言

1940年英国人Charles和GeoffreyHwward首次解决了具有危险性介质化工泵的泄漏问题,解决的方法是用磁力驱动泵。在以后30多年里永磁传动技术由于磁性材料的原因进步十分缓慢。1983年高性能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的问世,为磁力驱动泵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关键部件的材料。近年来永磁传动技术已从泵类向其它密封机械扩展,技术上集中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抗介质腐蚀新材料的研究,流体技术及制造装配的精度。磁力泵代表着一个国家制造技术的水平,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的磁力泵在效率、寿命、制造周期、成本、可靠性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永磁传动技术是将原动机的动力通过其轴上的外磁部件传递给工作轴上的内磁部件,内外磁部件由隔离罩分开,从而工作轴无须伸出所要封闭的空间,取消了动密封,实现无密封、零泄漏。永磁传动技术主要应用于化学工业、石油化工、医药、食品工业中的泵和压缩机、搅拌机与阀门等。目前我国流体机械大量使用的传统机械密封在国外的这些部门已逐渐被永磁传动所取代。

2应用领域拓宽、技术性能提高

2.1磁力传动是密封领域最有效最安全的解

永磁传动即永磁联轴器对于需要密封的机械,对有害、有毒、污染、危险、纯净、贵重的产品和生产过程是一最安全解,它的应用范围很宽。石油化工、医药、电影、电镀、核动力等行业中的液体大都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有毒、贵重,泄漏会带来工作液体的浪费与环境污染;真空、半导体工业要防止外界气体的侵入:饮食、医药要保证介质的纯净卫生。永磁传动技术在这些领域找到了用武之地。英国Howard机械发展有限公司(HMD)从1946年就致力于无密封泵的制造,至今在全世界37个国家已销售近7万台,每年销售额达28百万英镑[1]。美国一家制药厂有上百个装有机械密封的离心泵,处理各种酸类,这些泵由于设计问题常常干运转,仅能使用2~3个月就自行破坏,换用了Ansimag公司生产的K1516系列磁传动泵,自1993年投入运行(每天操作4.8小时每年365天)至1998年还在运行[2]。美国中西部的容器板厂,合成苛性纳是回转叶片泵密封的极大问题,这里的工程师称这些泵是“维护黑夜里的天”安装了Ansimag公司的ETFE衬里无密封磁力泵,运行11个月没有停机[3]。美国一大型化工厂面临着输送甲醇的严重困难。因甲醇易燃,60℃接近沸腾,流量仅7m3/h,压差高达250m。问题的解决靠的是Dickow磁传动多级端吸泵,它的流量是15m3/h,压差400m,确保了甲醇的零泄漏,保证操作人员与工厂的安全,并解决了甲醇中含有气泡输送问题[4]。

2.2磁力泵在技术性能上向微型,大型化发展

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石油化工公司成套设备向大型化发展,我国必须有一批年产千万吨级的炼油厂、百万吨级的乙烯装置。机械装备要满足重负荷、长周期、低能耗,并符合环保要求。我国在仿制国外产品中发现,制造磁力泵的材质和工艺要求是很高的。即使11~13kW的中小功率泵,其可靠性制造成本也无法让用户接受。对于耐强腐蚀、高压、高温的大功率泵尚属空白。目前磁力泵的发展极限应由HMD公司的产品来描述:流量由1m3/h到681m3/h,压差由10m到500m,温度范围由-100℃到450℃,系统压力从真空到400bar,原动机功率达350kW。微型泵是专门为某些部门研究开发出来的,例如激光器的冷却、分析仪器的供料、化学剂的补充、生物工程、冷却循环,以至于打印机的喷嘴等。齿轮泵与电机一体化封闭联接,适用24V、36V直流电源,速度人工自动控制。最低流量为10ml/min,压差7bar。日本Iwaki公司为电镀、冷却循环用的MD系列微型磁力传动齿轮泵的流量范围是7.5~288L/min,传动功率1/25~1/3马力。

2.3各种类型的泵均可改造为磁力传动泵

离心泵是磁力泵的主导产品,磁传动回转位移泵虽有25年的历史,仅近七八年在设计制造水平以及大扭矩能力方面才有广泛的基础。重点是磁力传动齿轮泵与螺杆泵,最大传动能力达400Nm,转速3500r/min时功率为150kW。地处美国边界犹地州气体动力厂,透平压缩机的泵是常轨的外啮合齿轮泵。油泵因高压差平均每两个月便过度磨损而报废,造成压缩机关闭。1992年改用磁传动三螺杆泵后,一直连续运转,不用任何维护。英国Tuthill成功地应用了它的磁传动齿轮泵为Scottish公司的过程水系统中泵入添加剂,该泵取代了螺杆泵,符合卫生安全条例。

2.4磁力传动压缩机

磁力传动的内轴承位于所密封的空间内,它用密封的介质和冷却。鉴于我国材料制造水平,磁力传动在气体输送机械中尚未应用。加拿大Nova磁有限公司生产的超压风机,在170bar氦气压力下,泄漏率小1cm3/h,轴承寿命超过10000h。另一系列的加压风机,自由排放流量750m3/h,在400m3/h流量时系统压差35MPa,实现了零泄漏。此外,磁传动的特殊性能同样应用于无泄漏的搅拌器、阀门等设备。在冷冻机中的应用还未得到相关信息,笔者为实现将磁力传动应用于冷冻压缩机正在作探索工作,因冷冻剂尤其是氟里昂的外泄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3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

磁力传动技术并非只是简单的利用磁体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作用,它是传动技术、材料技术、制造技术的集成。世界一流的专业生产厂,他们的产品在世界享有声誉,以至于我们无法仿制,其原因就在如此。现在这些“老手”还在进行效率和质量的改进,减少成本,延长两次检修之间的平均时间。

3.1新材料、新工艺

磁性材料的选用各国基本认识统一,NdFeB材料工作温度低于150℃,SmCo材料工作温度低于250℃,对于微型泵可选用钡铁氧体。泵体材料分金属、非金属两大类。金属不锈钢不意味着对一切液体都是不锈的,它主要用于与其兼容的过程液体、贵重液体、超纯净液体。非金属是专门为腐蚀性应用而研制的。它又分为2种情况。其一是纯塑料泵,用纯聚丙稀或乙烯氟化物热塑铸模。如英国VantonCGM泵流量为136m3/h,扬程84m(温度135℃),电机功率32kW。其二是衬里泵,是目前流行的耐腐蚀泵内衬塑料的一种方法。一般泵体可用可锻铸铁制造,FEP、PP、PFA、PVDF、ETFE无缝衬里。Magnetix新的MTA系列无密封泵与其它衬里泵的关键优势是应用了它的先进PFA氟聚合物衬里,PFA以它独特的广泛的耐化学剂腐蚀的能力,比ETFE,PVDF或其它非金属材料而闻名。采用专利技术:浇铸压膜工艺,联接的PFA衬里厚而均匀,与旋转模铸相竞争。应用于高纯度和高温流体更为理想。ISO泵PTFE衬里最小厚度3mm,用榫槽压入泵壳,泵壳用硼硅玻璃制造。隔离罩是密封的关键部件,它的破裂会导致流体泄漏发生灾难性的危害。单层金属封罩应用范围很广,尽管涡流会产生热量有能量损失,若采用高强度、高电阻材料可以限制到最小损失,如:哈氏合金C-4(2.4610)。由Taiani发明的金属叠层隔离罩取得5国专利,在许多设计中已被应用,它的效率可达99%,传动功率150马力。单层陶瓷ZrO2(氧化锆)隔离罩,耐苛性溶液,酸的腐蚀,具有高硬度和良好的滑动性能,及高的机械强度和弹性(E=2×105N/mm2),已用于工作压力250bar。但陶瓷罩壁厚较大,不能塑性加工。1999年初获得美国专利的IMO泵,新的隔离罩用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制造,厚度小于2.8mm,与不锈钢法兰相联。适于操作压力31bar、温度232℃,传动扭矩407Nm,在3600r/min下功率达149kW。双层隔离罩提供了双保险和可供检测的空间。日本IWAKIMDE系列泵双层罩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造。AnSimag双层环氧树脂隔离罩磁传动泵为造纸厂输送氧化铝,运转2年没有更换任何部件。隔离罩焊接是结构的薄弱点和腐蚀的敏感源,先进的制造方法是塑性成型,如深拉、旋压、延伸旋压。轴与滑动轴承由高耐磨性SiC制造。干运转按惯例是无密封磁力泵的凶兆。精心的流体平衡设计,后部密封圈与叶轮孔联合作用,平衡液体轴向推力减小叶轮的压力。入口调整阀防止低流量时的预旋,减小湍流,保证低流量操作。两个烧结SiC轴承优化设计支承点,轴套中的螺旋槽帮助冲洗和轴径,提供干运转30min的保证,可使操作者有时间调整系统,恢复正常运转,避免灾难性破坏。德国ITTRichter公司的MNKA系列泵的纯SiC轴承,在2900r/min下可以干运转1h。

3.2新技术

以最优的物理尺寸保证经济有效地利用磁体的体积,静磁脱开扭矩与温度的相关性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广泛的试验。轴向与径向轴承由泵送介质来进行。流道提供必须的流量。新的自动调节轴承可承受大的轴向推力和径向力。具有超群的抗腐蚀和耐磨能力的SiC或碳石墨制造的滑动轴承,它缩装在金属外壳内,保证机械运转的稳定性,即使轴肩破坏,仍保持轴承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另一技术是流体平衡,使轴承所受的力限制到最小。目前内轴承的寿命可达到10000h。高温问题:KSB热油泵用环形冷却器来包围联轴器室,保持磁体附近的温度在材料最大允许温度之下,尽管介质平均温度是350℃。HMD的涡流型联轴器具有独特的“扭矩圈”设计,扩大温度范围至450℃不需要冷却。专利技术—风机自动冷却:在各种速度范围内磁联轴器可自动冷却,不需要外部冷却系统,仅用环形气室传动子自动完成。完全可靠性:在磁联轴器上装有摩檫圈以保护磁体;为防止干运转,流量传感器可以安装在用户管线上,确定断流或低流;国外机组随机装备数字式功率控制监控器来确定超载条件,泄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使用PLC(可编程控制器)实时监控磁传动的工作情况。连续监视外轴承的运转间隙,监视任一球轴泵的磨损,使轴泵在损坏前及时更换。

3.3新结构

几乎所有的磁力传动泵均采用“后拉出”结构。整个联轴器部件、轴承部件分别作为一个单元,拆卸时不必从管路、底坐上拆出泵壳,益于检修服务。例如日本富士山胶片化学公司以前使用双机械密封离心泵,由于化学品的腐蚀磨损,轴封至少一个?????????更换一次。该密封的更换是很昂贵的,通常占泵总价值的25%,更换时间要花费5个小时。改用Global磁传动泵后,运行了2年完全成功。与双机械密封相比,检修周期增加了1倍,装拆一次减少到15min。1997年年内全部输送泵均更换为磁力泵,并将泵的预期寿命(不用任何服务)规定为5年。ALLweiler理智的提出无叶轮轴设计,叶轮安装在SiC轴承中间,标准间隙正在申报专利。风机应用分开式电马达,插入式套筒内轴承,无论是检修马达还是风机轴承均可在30min内完成。零部件大范围的与EN22858/ISO2858、ANSIB73.1、API610、DIN、BS等标准泵互换。平衡按API/ISO实施。

4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

为适应全球化竞争与合作,世界泵业都在发展自已的技术优势,扩大产品范围以适应世界大市场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产品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毫无疑问应充分满足严格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生态环保要求。先进制造技术是产品先进的主题。磁传动泵的先驱者HMD三年前推出了长远生产方式和完全的研究计划,最后重新设计它的装配设备。投资100万英镑来扩充HMD的产品能力,又花费70万用于新的高速加工系统,购买了6套加工中心。然而不单是用先进的机器来增加产量,重要的是建立挠性加工,减少循环时间。以往扭矩圈要围绕工厂传送540m,在制造链上要花费8~9周时间,今天,制造是家庭式的组织,许多机器均连于公司的CAD/CAM系统,工程师根据用户迅速对标准件做出创造性改革,直接上载到加工中心。同一扭矩圈运行30m,在线上仅需要花2天时间。由于快速制造,材料泵可以很迅速交货,某种情况下少许3天。按他们的话说“竞争优势将使我们代入下世纪,开创更多商机”。[1]先进的产品来自先进的设计与严格的试验,3D设计与模拟,无图纸加工,虚拟制造、快速成形都在进行。高强度合金材料的冶金学试验制作,泵体、叶轮及隔离套受强腐蚀作用确保长寿命:非磨损的SiC轴泵的冷却系统在化学过程工业中进行广泛的试验,包括高的系统压力345bar,自吸和热套设计。每一部件、组件和系统都周密地检查和评定。HMD认为制造与需求的原则是:超前战略性原材料;发展关键的供应关系;通过组织制造循环,减少制造周期;减少排队,加速进程。笔者在网上查询了20几家著名的磁传动公司,发现他们在世界各地均有子公司及销售网。质量设计和制造由全世界技术精湛的泵发行者来决定,才能对市场战略性地迅速作出反应。服务包括解答用户遇到的应用问题,泵的选择,特种泵专门设计,每天24小时为用户技术咨询。21世纪制造技术不但将继续制造常轨条件下运行的机器与设备,而且将制造出极端环境下运行的机械设备。21世纪制造的产品应是符合生态环保,与人友好的绿色产品,磁力传动技术正是适应这一发展态势,让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这一技术的发展吧!

参考文献

[1]HMDSeamless.PumpManufacture,atMaximumVelocity[J].WorldPumps,1999,(7):33-36.

[2]EquipmentNews[J].WorldPumps,1998(4):36.

传动技术论文范文2

[内容提要] 本文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对于以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为研究焦点的麦克卢汉理论进行新形势下的再探讨、再认识。文章从3个方面进行论述: ① 分析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当初的魅力所在以及在新形势下重放光芒的原因。 ② 讨论以往学术界对该理论的一些批评。 ③ 结合当前的传播新环境,理性地审视、评判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以及学术界以往对该理论的主要批评,以期使麦氏理论在新形势下重新起到启发学术界审视媒介的社会影响的思路之作用。[关键词]媒介技术 再认识 唯物辩证法 科技动因 社会意图 技术决定论 机械化 在世界闻名的传媒理论家中,若论在学术界所受到的评价的起伏、落差之大,恐要数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最为突出。他的以“媒介即讯息”论断著称的媒介理论,于电视在全世界蓬勃发展的60年代提出后,曾迅速风靡欧美各国,极受褒扬,他也因而名噪一时,频受传媒报道。但是,在“麦克卢汉热”似一股旋风刮过后,国际上学术界开始批判性地审视其理论,对该理论提出诸多批评。而在经历褒扬和批评的起伏之后,在相当长时间内麦氏及其理论似乎退居于较少引起注意的位置。事过境迁,随着电脑互联网络(尤其是因特网)的迅速崛起,人们对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的关注再次出现高潮,以媒介技术为研究焦点的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理论又从寂寞中走出,重新受到学术界的瞩目,引起学术界的探讨。 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时代呼唤传播学界加深自身对于信息传播新技术的社会作用之认识。因而,对于专门论述媒介技术的社会作用的麦克卢汉理论进行新形势下的重新思考,意义重大。本文试图分析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当初的魅力所在以及在新形势下重放光芒的原因,并对照以往学术界对该理论的一些批评和结合当前的传播新环境,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对麦氏理论来一番再探讨、再认识。 I.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魅力及其在新形势下重放光芒的原因 翻开西方传播学的发展史,以媒介传递的各种信息内容对受众的影响为中心的研究传统,在传播学领域堪称根深蒂固。 不论是传播学在美国形成初期四大先驱的研究还是被称为美国大众传播研究中的里程碑的几项大型的重要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媒介传递的各种信息内容或其影响展开的。而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却一反这种研究传统,沿着将媒介技术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探讨的学术先驱、加拿大著名经济史学家英尼斯(Harold Innis)开创的研究方向,强调媒介技术本身对整个文明/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从而为在传播学领域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用媒介技术史作主线把文明发展史串起来的研究传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的确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创举。这一创新之举开拓了一系列新的研究领域,包括媒介的形式特性与社会的文化特征,媒介特征与人的感官、心理活动过程等,从而使文化研究与传播学研究的范畴得到了拓展。此外,麦氏理论的表述颇多别出心裁的比喻和新奇惊人之语,如“媒介即讯息”的断言,称任何媒介的“内容”都是另一媒介的提法,将电视节目等通常意义上的媒介内容比作“窃贼所拿的多汁的”、“旨在分散看门狗的注意力”的肉片的比喻,“地球村”的概念,等等。 而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等著作中对“电视一代”与“书本一代”之间的代沟和对美国60年代的校园抗议等的关注,显示了他善于探索贴近现实的热点问题的敏感性。 新颖,出语惊人,善于联系热点问题,这些都是当时使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具有极大魅力的因素。而这些又恰恰同传媒时时追新、讲究轰动效应的特征相吻合,麦氏一度在美国大众传媒中频频亮相,可说决非偶然。 当然,对于学术界而言,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魅力,还在于它的主要观点,显示出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以麦克卢汉有关媒介对人体的延伸有三个阶段的观点为例,虽然,由于60年代电脑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等信息传播新技术尚未出现,因此麦克卢汉笔下的新媒介以电视为代表;但是,麦氏在其富有想象力的预言中并非丝毫没有涉及电视后的媒介发展。他这样描述媒介对人体的延伸的三个阶段:“在机械化时代,我们实现了自身在空间中的延伸。如今,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电子技术的发展之后,我们已在全球范围延伸了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在我们的星球范围取消了时空。目前我们正在很快地接近人的延伸的最后阶段——意识的技术模拟阶段,在这个阶段,知识的创造性过程将被集体地、共同地延伸至整个人类社会,如同我们已通过各种媒介延伸了我们的感官和神经一样。”⑴尽管当时麦克卢汉尚不可能对后来迅速崛起的互动型媒介,作出清楚的描述,但是他还是扮演了预言家的角色,虽不无模糊但却大胆地对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将使知识、信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资源的趋势,作出了预言。他在《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中写道:“在电子技术下,人类的全部事物变成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意味着所有形式的职业变成‘有偿学习’,所有形式的财富都来自信息的流动。发现职业或工作可能被证明是难题,而发现财富反倒轻而易举。”⑵他还说,“时间(……)和空间(……)在瞬时信息时代双双都化为乌有。在瞬时信息时代人类结束了其分门别类的专业化工作并承担起收集信息的角色。今天,收集信息重新占据包罗万象的‘文化’概念,完完全全如同原始的食物采集者在同整个环境完全平衡的状态下工作一样。我们在这一新的游牧和‘无工作’世界中的追求目标,就是知识和对于生活及社会的创造性过程的洞察。”⑶这些论述可说含有对人类目前正在步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轮廓性的勾画。麦克卢汉的深刻洞察力和预言能力,不能不令人赞叹。 再以他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的中心论点为例。这一观点,乍听上去给人以一头雾水之感:媒介是传播过程赖以实现,使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发生关系的中介,讯息是通过媒介传递的内容,媒介怎么会就是讯息呢? 但如果细加思考,就会发现它非常耐人寻味。麦克卢汉从功能和影响效果这两个角度,对“内容”这一概念作出了标新立异的解释。对于麦氏将媒介对社会的影响视为媒介的“内容”——媒介带给社会的讯息,我国学术界早已熟知,这里不赘述。关于从媒介技术的功能的角度理解“内容”,麦克卢汉出语惊人地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如果有人问,‘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是非言语的。’”⑷他还将媒介效力强归因于一种媒介总是被赋予另一种媒介作为其“内容”。按照麦氏提供的思路,从媒介的功能作用与社会影响的角度理解“内容”。应当承认,媒介作为承载、传递社会信息的工具,一旦进入信息流程,便会以其自身的特征与活力,对社会与其成员产生有力的影响。由于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行为之一,因此传播方式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的思考与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例如,当印刷传媒在社会传播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时,人们自然而然会重视书面语言符号的使用技巧,重视文章的逻辑、修辞等。一旦电视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媒介,人们对书面语言符号使用技巧等的重视程度就有所减弱,而开始转而强调声像效果、形象等。近年来,随着电脑排版的应用与电子出版的兴起,人们开始对印刷物的版面设计、格式等产生了新的期望,日益重视这方面的视觉效果。近年来出版的电脑排版的书籍,往往插图丰富多采、排版精致、格式考究,与以往的书籍在外观方面已不可同日而语。事实证明,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即讯息”的论点,含义深刻,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倍显出其指导意义。 正是因为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在阐述媒介技术与人类文化/文明进程的关系中所表达的思想的深刻性及前瞻性,他的理论才会在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再度出现突飞猛进的质变时重新为学术界所瞩目。在国际上,有些学者提出应重新给麦氏的理论以较为肯定的评价。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和加拿大,专门关于麦克卢汉及其媒介理论的书籍频频出现。例如,1995年,加拿大麦吉尔–昆思(Mcgill–Queens)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朱迪斯·斯坦普斯(Judith Stamps)撰写的《改变对现代性的看法:英尼斯、麦克卢汉和法兰克福学派》;199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格伦·威尔莫特(Glenn Willmott)所著的《麦克卢汉,或逆向的现代主义》;199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保罗·本尼戴逖(Paul Benedetti)和南希·德哈特(Nancy Dehart)合编的《通过反视镜向前:有关麦克卢汉的看法和麦克卢汉提出的看法》;纽约基本出版社(Basic Books)发表了W·特伦斯·戈登(W. Terrence Gordon)撰写的《马歇尔·麦克卢汉:进入理解的出口》;1998年,加拿大黑玫瑰出版社(Black Rose Books)出版了保罗·格罗斯威勒(Paul Grosswiler)所著的《方法即讯息:以批判理论重新思考麦克卢汉》……一些广泛阐述有关信息传播新技术与传播新动向、社会新变迁等的书籍,也纷纷论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近年来,因特网上也出现了有关麦克卢汉的网页,如〈http://www.Mciuhan.Toronto.edu〉和〈http://hosted/beaulieu/Mcluhan/default.htm〉以迅速沟通学术新信息为己任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性刊物,也及时反映了学术界对麦氏及其理论的新兴趣。例如,1998年3月,在美国纽约福得姆(Fordham)大学举行了为期两天的题为“麦克卢汉的遗产”的研讨会。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宝贵之处,对其理论的要点对传播学研究的启示,进行探讨;尤其是结合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对麦氏理论中的“凉”、“热”媒介区分说,按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媒介技术划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阶段的观点等,进行了新的分析。虽然与会者的意见并不统一,但有一点则可说是他们的共识,即:在信息传播新技术革命正给社会带来巨变的今天,重新认识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正值其时。 又如,美国《传播学杂志》季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98年夏季号刊登了匹兹堡大学弗雷得里克·沃塞(Frederick Wasser)教授撰写的题为“时下流行的对麦克卢汉的看法”的评论文章,对上面提到的美国和加拿大近年来出版的5本专门关于麦克卢汉的书籍,进行了一番分析评论。文章指出,这5本书均“赞美麦克卢汉战胜了传播效果研究的客观主义方法。”根据沃塞的书评,这几本书显示出学术界对麦克卢汉及其理论作出了多种多样的解读。有的将麦克卢汉视为语言学家,有的把他看作文学分析家(文学一词在他们论述麦克卢汉中用作广义),有的视麦氏为历史学家,有的将他视作诗人。⑸这些不同的解读多少折射出美国和加拿大传播学界正试图重新思考麦氏理论的闪光点所在。 在我国,近来也已有学者提出应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进行再研究、再认识,并有学者联系传媒新实践重新探讨麦氏理论的启示作用。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徐耀魁先生在今年第一期《国际新闻界》上“对大众传播的再认识”,文中提出,“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麦克卢汉关于媒介作用的学说大都为社会实践所证实,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麦克卢汉的学说给予重新的认识和评价。”⑹又如,《新闻大学》今年春季号刊登的华中理工大学屠忠俊先生的论文“网络多媒体传播——媒介进化史上新的里程碑”,提出:“在人们力求对因特网现象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的时候,麦克卢汉又从‘无声无息之中’走了出来,重新扩展、启发着人们的思路”。⑺该论文极为重视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以及“凉”、“热”媒介的区分之观点,对它们进行了新的探讨。透过徐、屠先生的论文,可以看出我国传播学界当前也已开始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进行再认识,以期使之重新启发学术界审视媒介的社会作用之思路。 学术界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重新思考,必须将以往这一理论所受到的指责和挑战考虑在内,否则这种重新思考便难以全面。有鉴于此,本文的下一部分,将讨论学术界对该理论的一些非议、批评。 II. 学术界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缺陷的批评 既然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自有其魅力,那么,究竟是什么使这位“传播学怪杰”及其媒介理论后来在学术界受到诸多非议、批评,跌入低谷的呢?本文第一部分提到的沃塞的“时下流行的对麦克卢汉的看法”一文指出,麦克卢汉在生前因其缺乏学术严谨性、连贯性及其空前出名而受到学术界的蔑视。⑻缺乏学术严谨性和连贯性,则可说确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缺陷之一。麦克卢汉著述的写作,带有一些按学术严谨性来衡量属于缺陷的特点:在其藐视实证研究的结果、轻视逻辑推理的思想指导下,麦氏的著述文体散漫,以书籍写作而模仿电视“马赛克”的表述方式。 他对媒介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之考察和论述,虽然深刻,但却失之于缺乏严格按照逻辑进行的推敲,结构松散,不讲究严谨的论证。就连对他非常推崇的美国传播学者梅罗威兹(Joshua Meyrowitz)也指出,麦克卢汉虽然对各种媒介的作用作出了概括性的断言,但是这些断言却没有形成清晰的、连续结构的论证和论据。⑼他虽然旁征博引,但引用的往往是文学作品或传媒作品,却忽视史料的引用,更不必谈对实证研究结果的引用。因此,麦克卢汉的论著,颇有点像文学批评,有些部分甚至带有神话评论色彩。如在《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一书中,麦氏引用希腊神话中的那喀索斯神话来说明新的媒介导致的“麻木”和“麻醉”状态,书中的这一部分就带有神话评论色彩。麦克卢汉原是文学批评家,他使用的语言带有文学色彩很自然,而且可说不无优势,例如,这可能使其论述“富有诗意”而能打动许多人的心灵。但这不能取代严密的逻辑性、结构的连贯性等所能带来的说服力。即便是麦氏理论所显示的一些观点的深刻性,也无法取代学术论著的严谨性要求;思想家和学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等号;麦克卢汉洞察深刻的思想可以使他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思想家,但若以学者的标准来衡量,缺乏严谨性却是一大缺陷。 此外,麦氏对其著述中的基本概念缺乏严格界定。他笔下的媒介等基本概念,既不同于学术界使用这些概念时通常所取的意义,又未经他本人作出必要的界定,从而使之缺乏解释,缺乏明确的科学界限。例如,在他的笔下,金钱、时钟等都是媒介,这同传播学中通常意义上的媒介概念显然不同,但他却未对自己使用“媒介”一词的定义作出任何界定。又如,“凉媒介”、“热媒介”概念在麦氏的媒介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却缺乏严格的科学界定,以致他本人在使用这些概念中也不能完全一致、连贯。麦氏忽视对标新立异的概念作出严格的界定,从学术研究规范性和严谨性角度来说,这终究是一种不足。

转贴于 然而,比严谨性和连贯性的缺乏更为强烈地引起学术界对麦氏理论的批评和挑战的,则是该理论的唯技术决定论倾向。就这方面的批评而言,英国著名学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批评堪称富有代表性:它不但长期以来在学术界深有影响,而且至今仍在传播学研究文化学派对麦氏理论的评价中,占主导地位。⑽在威廉斯看来,麦氏理论的根本要点,就是断言媒介的技术特征绝对决定人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⑾威廉斯曾在其力作之一《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中,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尤其是该理论的技术决定论倾向,专门进行评论。他认为麦氏的技术决定论是由形式主义的发展与精制化而来的很复杂的技术决定论,它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威廉斯的批评,很重要的一点是指出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忽视控制和使用媒介的机构和人,避而不谈社会意图问题。具体而言,威廉斯对麦氏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如下几点: 威廉斯认为,在麦氏理论对媒介的描述中,实际上见不到社会的影踪:它丝毫不能解释不同的媒介之特征同特定的历史文化情境及社会意图之间的相互关联。由于麦克卢汉一味只谈媒介技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导致的结果,却丝毫不从另一个角度,即从哪些社会因素导致媒介技术的产生、应用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媒介史和文明史,因此,在威廉斯看来,麦氏的整个理论极其缺乏历史感和社会意识。他指出,麦氏的著作虽然关注不同媒介的特殊性,但却没有把媒介视为实际运作,而是根据其主观意愿武断地指派给媒介的心理功能,将它们归类。如此一来,麦氏的理论不但隐去了各种特定的意向,而且也隐去了各种一般的意向,把媒介的本质仅说成是心理上的调适,说成产生于概括化的人体器官同普通的自然环境(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从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产生。威廉斯认为,麦氏居然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中牵强附会地设想出一系列社会阶段的形象,预言人类社会将经由“电子传媒时代”重新回归部落化生活,整个社会将紧缩为“地球村”,这是荒唐的。 威廉斯尖锐地指出,麦氏的理论不但认可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现状,而且尤其认可这种社会文化状况的内在倾向。在威廉斯看来,麦氏的理论是一种有关社会文化的技术决定论,这种决定论显然对西方社会文化及其发展状况毫无批判态度。他提出,麦氏的理论既然把媒介(技术)本身说成是原因,那么,所有的其他原因,所有通常被人们视为历史现象的事物,在这种理论中就都化成了效果。而在别处被视为效果,因而必然接受社会、文化与道德要求的批判的事物,在麦氏的理论中却被排斥在外,视为毫不相关,因为在这一理论中,相比之下,媒介所带来的生理的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的效果,更为直接。 威廉斯指出:麦氏在阐述讯息瞬时传递这一技术上的可能性时,毫无批判地接受这一“物理上的事实”(physical fact),将之说成是“社会的事实”而毫不思考、注意这些讯息的传递,“既是由现有的社会权力当局所筛选的,也是由他们所控制的”。威廉斯文笔犀利地评析说,麦克卢汉将控制问题一概抽象成对于特定的媒介的分配与搭挡,以便造成特定的心理效果;麦氏的理论一经提出便受到现存制度的“媒介人”的欢迎,决非偶然,其原因在于按这一理论来推论,则传媒由谁来控制或使用以及控制者试图插入什么内容,似乎都对传媒效果无关紧要,人们似乎尽可忘却平时的政治与文化上的辩论,而让技术自行运作。⑿ 威廉斯在指陈麦氏媒介理论的缺陷之后,提出麦氏的理论无法令人信服,除非人们在真实的时空意义上抹煞了历史,但是,对历史的抹煞从本质上而言即是抹煞当代社会。威廉斯对于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这些批评,确定深刻表达了一系列很有见地的观点,而且他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佐证材料丰富。正因为如此,威廉斯对麦氏的评价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尤其是在传播学研究文化学派中,影响深远。而且,即便是非常推崇麦氏理论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的学者,也对威廉斯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技术决定论倾向的批评,高度重视。例如,本文第一部分中提到的“时下流行的对麦克卢汉的看法”一文的作者匹兹堡大学弗雷得里克·沃塞教授,他是颇为称许麦氏理论的,他在文章中称,“数字化传播的激增已证实他(指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和传媒环境的预言式的论述。我们对于麦克卢汉的兴趣在持续是因为他同时做了几件任何别的人都弄不清如何去做的事”。⒀但是,他还是承认,威廉斯说麦克卢汉无视控制与使用媒介的机构和人,把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之要点简化为声称媒介的技术特征绝对决定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方式,这是“有一定道理的”。⒁ III. 对有关问题之我见 但是,以往学术界对于麦氏理论的唯技术决定论的倾向的批评,虽说的确切中要害,却也未必毫无偏颇,未必丝毫不受文人对科技理性的抵制情绪和(因不熟悉技术而产生的)对技术的恐惧心理的影响。在去年美国纽约福得姆(Fordham)大学举行的麦克卢汉研讨会上,就有位学者在分析传播学界不愿教授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原因中,提到人们的反技术的偏见以及人们对决定论的恐惧。⒂就威廉斯的著述中对于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批评而言,也有一定的疏漏,那就是:未能肯定麦克卢汉以科技作为动因解释社会变迁的观点中的合理成分,未能肯定麦氏的理论在启发人们对于(作为当代科技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技术的重要作用的思考方面之贡献。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当笔者对照传媒实践的最新发展,对大众传播与现代社会历史进程这一范围广泛的课题,试图重新进行新形势下的再认识时,笔者发现:麦克卢汉在解释社会变迁中以科技作为变化的原因,其思路中包含着符合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合理成分: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一些原理,含义深刻,不但在当时具有前瞻性的特点,而且在因特网的崛起正在挑战传统的传媒及传播学理论的今天,倍显出其启迪意义。 根据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主要的决定的作用。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正越来越清楚地印证马克思所说“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⒃和邓小平所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其特征即以知识、信息为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和主要资源。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的智能性因素正日益明显地渗透到生产力的实体性基本要素中。有关数据表明,科技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中所占的比重正在大幅度提高:在本世纪初,这一比重即使在工业化国家中也仅为5%—10%,而现在,这一比重在发达国家已高达60%—80%,在有些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部门甚至高达95%以上。⒄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先导之信息传播新技术,不但在传媒文化/讯息生产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知识产业的迅速崛起,新产业的开辟,信息产业之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国民经济的转型中,都产生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理论的最终检验应来自实践。以人类社会当前的生产实践、传播实践来验证,把媒介技术描述成人类传播活动的变化及人类社会的其他相关变化的重要因素,这在思路上、原则上而言并无不当。科技原因说并非一概不能成立,而是不能被引向机械的、排斥其他原因的极端,把科技当作游离于人类社会实践和历史之外的力量。从这个角度而言,学术界以往对麦氏理论的批评中恐不无疏漏。 笔者认为,学术界不必闻科技为动因即色变,惟恐一承认科技为动因即会陷入唯技术决定论。关键在于:要辩证地看待科技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关系,认识其互动性;对于因果关系,要有全面的、辩证的认识。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原因和结果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作用的。另外,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因果关联也具有复杂性,并非总是一因造成一果,而是存在着多因多果、复合因果、同因异果、同果异因等情况。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他在探讨媒介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关系中缺乏对于因果关系的辩证认识,一味只将传媒技术当作变化的动因,既不考察导致媒介技术本身的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也不探索引起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变迁复杂现象之多因复杂组合,试图以机械的媒介单因说解释一切变迁。我们应将麦氏肯定科技的决定作用的观点,同他在认识论上的机械化,区分开来。 麦克卢汉在认识论上的机械化,还使他毫不过问人类发明与应用传媒技术的社会意图。这一点,也正是使他遭到学术界尖锐批评的重要原因所在,威廉斯的尖锐批评即是重要的一例。不可否认,近年来国际上有些学者试图为他开脱掉说他犯有机械的技术决定论的指责,例如,加拿大学者Judith Stamps于1990年争辩说,麦克卢汉使用一种“否定式的辩证法”。⒅又如,美国缅因大学的Paul Grosswiler(1996年)在加拿大《传播学杂志》上,认为麦克卢汉使用了辩证的方法。Grosswiler分析说,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看法,显示了他的辩证方法,因为麦氏对那喀索斯(Narcissus)神话中自动截肢的理论之运用中,蕴含着否定的否定的意思。Grosswiler还认为,麦克卢汉的另一观点也体现了他的辩证方法,这一观点是:媒介在达到一定的发展点后会转向它们的后面,从而出现“型式倒转”现象。Grosswiler争辩说麦克卢汉不是一位(唯)技术决定论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Grosswiler引用了麦氏著作中的一小段,在这一段落中,麦克卢汉承认社会“可以在我们推出一些事物之前彻底考虑这些事物”。⑴⒆但是,我们认为,这并不足以证明麦氏在对待媒介技术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关系问题上没有陷入唯技术决定论。Grosswiler引述的那句话出现在长篇累牍的关于媒介技术引起变化方面的效果之论述之中,从而显得就像淹没于一片大叫技术的力量的叫嚷声中之微弱声音。就Grosswiler提到的麦克卢汉关于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来说,其中也许包含着有关过程的概念,并含有这样的意思: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对每一延伸的“否定”,而每一延伸然后又变为新事物,但是,这不足以驳倒对于麦氏的唯技术决定论的批评,因为就麦克卢汉理论对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解释来说,该理论并未研究诸如社会决策、经济力量等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发展和技术应用的过程。当然,任何学者的任何著述都不得不有自己的关注焦点,我们并无理由批评麦克卢汉将论述的焦点放在传播技术的影响上。但是麦氏理论的问题在于:它倾向于将媒介技术视为一贯是变迁的动因。这一绝对化倾向却不是以研究焦点为理由就可辩护的。 笔者认为,只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就可以做到既肯定麦克卢汉理论的阐述科技决定作用中的合理成分,又摒弃其在忽视社会意图方面的错误,从而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作出更为全面的评价。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与科技应用于生产过程的人类生产实践紧密相连;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正是在日益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对生产力各个要素的作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的。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之一,科技渗透到生产力各实体性要素之中的表现之一,即是科技转化为劳动者的技术和技能。科技发明与应用的主体、生产实践的主体,都是具有意识与主观能动性的人。人类的一切实践,其特征之一即能动性,即人的精神因素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而且,人们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的。因此,人类的所有实践,都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实践中因而也不可避免地会牵涉到社会决策。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在承认传媒技术对于传媒文化生产及其社会效果的重要作用的同时,重视人们的意图及社会决策对于传媒技术的社会应用及其效果的影响与制约。 综上所述,以唯物辩证法来分析,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虽曾因其唯技术决定论倾向而受到学术界的尖锐批评,但是,瑕不掩瑜,这一理论对媒介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的阐述中还是包含着非常有用的成分:肯定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的信息传播技术对人类传播活动的变化及人类社会的其他相关变化的重要作用,可说正是麦氏理论的闪光点。如果我们对麦氏理论的机械性和单因论解释予以摒弃,那么其对传媒技术作用的强调就并无不当。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有分析、有批评地对待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而且需要有分析、有批评地审视学术界以往对麦氏理论的批评,以便在有关科技与文化/文明发展进程的互动关系的问题上,既避免陷入唯技术决定论的极端,又不低估技术的力量和作用。 ⑴Mcluhan, Marshall(1964).Understanding Media(second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p.19. ⑵Ibid., p.65. ⑶Ibid., p.130 ⑷Mcluhan, Marshall(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en.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pp.23-24 ⑸⑻⑽⒀Wasser,Frederick(1998).Current Views of Mcluhan. Jourual of Communication,Vol.48,No.3,pp.146-152. ⑹徐耀魁“《对大众传播的再认识》。《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一期,第22-26页。 ⑺屠忠俊:《网络多媒体传播——媒介进化史上新的里程碑》。《新闻大学》1999年春季号,第21-26页。 ⑼Meyrowitz, Joshua. (1986) No Sense of Place: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paperback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20-21 ⑾⒁⒂⒆ Ibid. ⑿Williams, Raymond.(1974).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Wm. Collins & Co. Ltd. Pp.126-130 ⒃马克思:《政治经济批判大纲》(草稿)第三分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50页。 ⒄《光明日报》,1998年4月24日。 ⒅Grosswiler, Paul.(1996)《The Dialectical Methods of Marshall Mcluhan, and Critical Theory.》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21,No.1.http://www.cjc-online.ca上网日期:Aug.14,1999.

传动技术论文范文3

对伍绍祖同志说的“西洋体育,更多地是建筑在西医解剖学基础之上”,恐怕没人公开反对。因为这是事实。也只有中国人能说出这样的话,因为西洋人认为这是当然的,没什么可以争论的。然而,他说武术的对象“是研究有机的活人”,却被某些武术专家教授们忽略了。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认识是从生命出发的,有生命才有人的活动。一切对人体的认识,都是对活人观察的结论。中国的人体经络、穴位、气血运行的认识,充 分表明了这点。如果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死人,你是找不到经络、穴位和气血运行的。这些东西仅存在于活人,只能在活人身上观察到。

中国传统武术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对活人的认识上建立起来的。武术既然是活人行为,那就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因素,所以提出“精气神”的锻炼,重“术”而不重“力”,称武“术”,称“技击”。练习方法是练“功”;练习“招法”和“套路”。中国的传统武术,没有一家不是这样练的,内外家都如此。尽管从事现代武术研究的专家教授们,对传统武术的这种练法多有微辞。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历史,正是中国发明发展了这样的武技,它使中华民族依靠自己独特的技击术,保护了中华民族五 千年的安全、繁衍,至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衰!这是经过历史考验的。

反观之,西方认识人体是从解剖死人尸体开始的,把死人的骨骼取出来,看人体结构是什么样的;把大脑取出来,看大脑组织什么样;把肌肉解剖开,看肌腱什么样,肌纤维什么样,细胞什么样,神经什么样,等等。然后,再看它们的活体(在人的整体已经死亡,局部还存活的情况下)在外部刺激下的反应。西洋体育理论,就是建立在人体(死人)解剖学的基础上的。他们得出结论:人体的力是肌纤维伸缩的结果;人体力量的大小是由肌纤维和肌腱发达的程度决定的。这些认识结合西方传统的“强者哲学”思想,表现在体育上,必然是重视力量训练,认为体育运动的三大要素,“力量、速度、技巧”力量是最根本的。我们不反对西洋体育的研究成果,也并非不能为我所用。我们所反对的是,盲目崇拜西洋体育理论,而对中国传统武术不做认真地研究,轻率加以否定的言行。我们想,这也不是周文极力宣扬的科学态度吧!

二、“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学说是中国对人类认识自然的传大贡献

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源于《周易》,它指导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军事、工程、天文、地理、医学、农业等一切方面的发展。传统哲学思想的核心就是“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学说。周文称之为“旧式理论”,是“巨大的历史惰性”。这不像一个炎黄子孙所说的话,这是中国体育教育的悲哀!我们搁下这些不谈,来论述一下传统武术的理论。

周文称中国传统哲学为“旧”,为“历史惰性”,显然是对比西洋体育科学理论而言。世界进入十九世纪中后期,中国落后了,向西方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是正确的、必要的,现在我们仍在学习。但是,决不能反过来说我们自己一无是处。如果是这样,我们问,今天还研究中国传统武术干什么?周文站在西洋体育理论的立场上,完全看不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体认识在理论研究上的先进和不可代替性。今天西方在理论枯竭的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花大力气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国传统理论的一切成果。例如三千年前中国的《易》学就演出八卦,它只有二个符号,是世界上最早的二进位制,而二进位制正是今日电脑的理论基础。太极学说,也源于《易》学,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分为二”的理论。宋代张载说:“一物两体,其太极之谓焉。”今天的原子核裂变,正是太极原理的延续。这些令西方科学家惊讶不已的中国古代科学成就,作为中国人却视为“历史的惰性”,太可悲了!

我们说先进性,就是走在西方的前面。中国的太极学说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是由对立的两方面构成的,并且告诉我们,两者是不对称和不平衡的,不对称表现为相互制约,不平衡表现为相互变化。表现在技击方面,创造出了“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四两拨千斤”的内家拳法。

西方体育至今还不认识这种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他们的口号是“最高、最快、最强”,向人体能力的极限挑战。为了达到目的,超体能训练,服用兴奋剂,向人类健康挑战。在技击上,他们的理论是,技击是一种人体对抗,对抗就是力量的对抗,力量大胜力量小,天经地义,无可怀疑,不相信“弱能胜强”。他们不理解,在一定条件下小力可以胜过大力,弱能胜强。中国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就是阴阳两体的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学说,中国人运用这个学说创造出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充分研究“两体”的不对称性(如刚柔、虚实、动静),于是出现了“以静制动”的内家拳法。

今天,不对称理论已被用于我国的现代化军事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上。面对超级军事大国,对付它,不能跟着它的屁股重复走它们的老路,必须从它的不对称面,找出克制它的办法,发展不对称武器。可见,中国的传统武术理论是非常优秀和先进的理论,绝不是周文说的“巨大的历史惰性”的“旧式理论”。我们不明白,周文为什么一定要到西方去找什么“理性”来改造中国传统武术!

说不可代替性,就是西洋体育科学理论代替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理论。我们知道,中国的学术界始终有一部分人,不承认中国的传统哲学原理是科学,或者说不科学。周文可以说是一个代表。我们把问题引向深入,看看西洋体育理论不能代替中国传统理论的事实:

中国从研究活人出发,发现了人体有经络和穴位。西方解剖死人,能把经络和穴位用刀解剖出来看看吗?

中国人练功讲究“气沉丹田”。丹田确实有,在传统武术的习练中有特殊的作用。然而,仅存于活人中,在死人身上解剖不出来。

传统武术都讲“气”,气遍体流行,可催力,可保护机体。气也仅存于活人,人死即散。

以上举的例子都证明,中国传统武术的基本原理,西洋体育不能代替。

三、“感悟”是传统武术的高深理论

周文批评传统武术“重实践感悟”是“重术轻学”,没有打开“科学理性大门”,说这是“把式”的“认识水平”。又说,“甚至在学术场合也不忘嗫嚅‘是驴是马拉出来遛遛’”。周文扬言要“净化”传统武术。

笔者说,周文差矣!笔者参加过许多次传统武术的学术讨论会,参加者文化层次很高,有许多业余武术家是高等学府的专家教授,会议的学术气氛浓厚,学术水平很高,武技的水平也很高;有一些老武术家,也自学传统文化,表现出很高尚的文化修养。反之,笔者见到的,高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恰是周文所推崇的现代武术专业队的“技击家”们!小学文化的“太极王子”、“武术奇葩”、“太极皇后”已是现代竞技武术一大顽疾!我们不客气地告诉周文: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不能透彻理解和掌握传统武术的,因为传统武术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感和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感”是相互间的概念;“悟”是自身的概念。感和悟,在中国传统人体研究中,又都是活人的概念。传统武术非常重视感和悟。首先,感和应是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是二个人对抗中的表现。中国的许多传统技击的理论典籍,对感应都有经典的阐述。例如《说苑・指武》有“鲁石公剑,迫则能应,感则能剑”之句;《俞公剑・总歌诀》有“刚在他力先,柔在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之“知拍”。次之,悟是自我锻炼。传统武术都讲“悟”,就是单练,自己苦练,悟出道理。例如太极拳讲求整体劲,老师指出腰为枢纽,要上通下达,不能把人从腰截为两段,上下不达。怎么练呢?要求把腰松开。怎么松开腰?麻烦了!有人很快就把腰松开了;有人练十年八载,腰也没松开。这就是“悟”。

和感悟相对立的是“测量”。测量,中国古代就有之,不过西洋的科学仪器先进,测量更精确。《易・系辞上》有“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这样,易学把事物概括为“乾、坤、变、通、象、器、法、神”。其中,“器”占有重要位置。春秋战国时期及其后,中国在器方面,有许多世界级的重大发明。测量方面,曾经发明指南针,是很先进的。近代,中国落后了,西方后来者居上。但是,西方走到另一个死胡同,把测量绝对化,用仪器测量不出的东西,他们一概不承认其存在。具体到技击术上,他们只承认“力”,因为,力的大小可以测量出来。中国传统武术的“意”,或者说“意念”,他们就很难接受了。所以,我们说用西洋体育科学理论,无论如何也发明不了中国的传统武术。因之,西洋体育理论也是不能指导中国传统武术的。周文在这点上不必不服气,尽管你们用西洋体育理论改造中华武术的标本已经“克隆”出来了,那就是今天的现代竞技武术和武术散打比赛。但国人却不认可!

西洋的测量,被 用在竞技武术上的表现,就是“数量化”或简称“量化”。对武术套路比赛评分,套路量化是不可少的,即把武术套路分解成若干个动作,对每一个动作规定分数标准。为此,对动作必须定出动作规范,以便比较,给分。“规范化”和“量化”的结果,必然使武术套路“体操化”。中国传统武术是技击术,它不以动作的美观和难度为标准,唯一的标准是技击效果,而美观和难度却是体操评分的标准,于是竞技武术提出了“高、难、新、美”的体操口号,使中国武术彻底地脱离了传统。对此,谁都可以看出,今天的竞技武术已经彻底地背叛了中国传统武术。周文对此却喊出:“证明以套路运动和散手运动为模式的中国武术现有发展走向是正确无误的。”这是在研究传统武术还是向传统武术示威呢!

周文手中的另一个王牌是武术散打,周文称为“散手运动”。如果说今天“竞技套路”还穿着中国传统练功服装,手里还拿着中国古代刀、枪、棍、剑;那么,今天“散手运动”连这点外表也抛弃了。剩下的仅是三大件:拳击、跆拳道、摔跤。国人讥讽为“拳击加腿加摔跤”!现在的问题是,近年来,武术散打在国外以“中国武术”或“中国功夫”自诩,频频亮相。反之,他们在国内,当人们质疑他们为什么不采用中国传统拳法时,他们轻蔑地回答:“中国传统拳法不管用!”多么干脆地把他们与中国传统拳法划清界线。笔者郑重地告诉他们,中国传统拳法不可侮!中国传统拳法恰是“武术散打”的克星!我们中国传统拳法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戳脚翻子,在对付散打方面做出有成果的实践,树立了中国传统拳法战胜“武术散打”的信心。我们将在后面提供这个战例。

武术散打的拳法和步法直接采用了西洋拳击,整体上是西方的倒三角形结构,上实下虚。对此,后面我们还要剖析。

四、中国传统武术与西洋技击术的对比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中国传统武术与西洋技击术的根本差异,我们列表对比如下:

从上表的对比看,中国传统武术的理论系统是十分完备的,它是完全不同于西洋体育理论的富有东方特色的完美理论系统,它的先进性和不可代替性是显而易见的。从这个表上看,可以明显地剥开现代竞技武术和散打比赛的包装,很容易判定它们不属于中国武术,而属于西洋体育的范畴。

笔者是现代科技教育工作者,当然体会到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这也包含现代科学理论研究的落后,在这方面应该向西方学习。然而,在学习问题上,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尤其是在理论研究上。要认清什么问题我们落后,哪些问题我们并不落后。我们特别要指出的,在有关人体科学方面,特别是在人文方面,中国的传统理论研究并不落后于西方,与西方的研究是互补性的。然而,中国确有不少的人,错误地把中国在现代科技方面的落后,夸大为在一切方面的落后,都要代之以西学,甚至把外国没有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要用西学加以检验其是否正确。这正是周文的基本观点。这种思想既是一种错误,更是一种偏见,而偏见往往比愚昧更可怕!

西方的现代化是从发明蒸汽机开始的。人类第一次制造出了不依赖人或兽力和自然之力的动力机,这是标志人类社会进入现代的分水岭,把人和机器分开成独立的两个体系。机器帮助人做了许多人力做不到的事情。但是,负面的结果,人越来越依赖机器。在对人体的认识上,现代化应该是从发明显微镜开始的。显微镜使人看到了活体细胞,甚至看到了基因,解读了基因密码。我们承认,这都是非常先进和现代化的成就。但是,人们却忽略了人的生命组成不仅仅是这些可以看得见的东西,更多的是看不到和不可知的,仅存于活人身体上的。还是中国人从感知得到的结论是对的。有人问死于孔子,子曰:“不知生,焉知死”。活人被打,感到“疼”,死人则不知疼;活人,当有人击来,知道躲避和反击,死人则不能;活人能思考,死人则不能。如此等等,都是“生命”。对于生命现象,现代科学一直也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把死人解剖到再细微,把显微镜放大倍数再增加一万倍,也看不到生命是什么。死人或活人身上取下的活体都不是生命,它们都不能存活多久。这充分表明现代科学的局限性。这是一个严重问题,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现代科学的反动性。

从西方文化思维看,人和机器没有什么不同,机器可以制造,一切都可以制造,人也不例外,可以复制,“克隆”人。少数科学家克隆成功了牛、羊,克隆人也列入计划之中。这对人类是个灾难。

传动技术论文范文4

一提到媒介分析理论,很多人第一个想起的名字便是麦克卢汉,殊不知,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英尼斯的影响,他自己也把英尼斯称为“良师”。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英尼斯就在他的专著《帝国与传播》、《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中广泛分析了人类转播的各种形式、各种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把传播技术及其发展同人类社会变迁、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考察的媒介理论。比起麦克卢汉的媒介分析理论,英尼斯的媒介理论要早问世十多年。

英尼斯从20世纪40年代初起,在他生命的最后10来个年头里,他把传播置于人类历史运转的核心位置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媒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与之相关的是传播媒介的时空倾向性,因而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同占支配地位的传播媒介息息相关。英尼斯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具有时间偏向或空间偏向,也就是说,传播媒介或具有长久保存但却难于运输的倾向性,或具有易于运输却难以保存的倾向性,前者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如羊皮纸、石头等,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时间的媒介”;后者便于对空间的控制,如轻便的纸张,英尼斯将其称为“偏向空间的媒介”。根据英尼斯的观点,就这两种媒介同权利结构的关系而言,“偏向时间的媒介”有助于树立权威,从而利于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偏向空间的媒介”则有助于远距离管理和广阔地域的贸易,有助于帝国领土扩展,从而有利于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制度不强的社会体制。英氏还探讨了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两者之间的平衡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他的媒介理论认为,建立在强调时间偏向的传播手段或强调空间偏向的传播手段基础上的两种不同的权威和知识垄断——宗教的或国家政府的,道德的或科技的,是帝国兴衰的主要动力、文明兴衰的主要动力。这种理论还把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视为辨证的统一体,认为一味地向时间倾斜和向空间倾斜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一个稳定的社会离不开维护时间倾向和空间倾向间平衡地机制。

英尼斯的媒介理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作者对科技理性的怀疑态度,尽管英氏很看重媒介技术发展史在文明发展史上的作用,但他并未从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中看到解决现代文明中如下重要问题的希望:如何发展道德的力量去和物质科学所释放出来的力量向抗衡,以维持一种社会的平衡。例如,他在《传播系统的偏向性》一书中,英尼斯对知识的机械化中所隐伏的问题作了如下的评论:“机械化强调了复杂性和混乱,它造成了知识领域的垄断。对于任何文明而言,如果它不屈服于这种知识的垄断的影响,对此进行一些批判性的调查和提出批判性的报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事项。思想自由正处于被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机械化及伴随他们的西方文明摧毁的危险之中。”也许尽管英尼斯在对待科技的态度方面的悲观论调和怀旧情绪并不可取。但是他对现代西方文明过于强调物质科技的力量,忽视道德力量的批判性思考确是每一个习惯于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所必须尊重的。

假如说英尼斯是将媒介技术与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思考的先驱,那么麦克卢汉则是继续开拓这一领域、并在传播学领域研究中确立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研究传统的关键人物。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理论以其一系列大胆新颖的论点,迅速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重视,非但如此,他还在美国媒体与大众之间掀起了一阵麦氏风暴。麦克卢汉最为重要的一个论点应该是“媒介即讯息”,这即是麦克卢汉与另一学者合著的一本重要著作的书名,也是其媒介理论的发人深思的主题。麦氏从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阐述了“媒介即讯息”的论点。首先,麦氏从媒介技术的功能作用的角度理解“内容”,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一媒介。“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如果有人要问,‘那么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就是非言语的’”。此外,麦克卢汉还从媒介技术的社会影响、效果的角度赖理解“内容”,认为一种新的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是什么样的讯息内容,这种媒介本身就会引发社会的某种变化,这就是它的内容,也就是它带给人类社会的讯息。

麦克卢汉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其“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理论。他把媒介技术比作人体或人类感官的延伸,并提出了“感官的平衡”的概念。他指出,使用不同的传播技术会影响人类感觉的组织。例如,文字与印刷媒介是视觉器官——眼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器官——耳朵的延伸,而电视则是全身感觉器官的延伸。麦氏根据人类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手段的演变,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口头传播时期、文字传播时期以及电子传播时期。在每个时期,人类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思维的方式都有其自己的特点。与此相应的是部落文化、脱离部落文化和重归部落文化。他认为人的感觉需要平衡,任何一种感觉一旦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另外的感觉的作用被人们所疏远,这样的个体不会是健全的。而新兴的电子传播时期,将会使人重新走向和谐,使人的各种感觉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另外,麦还有关于“冷媒介、热媒介”的理论。

二人把媒介技术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背景进行考察,强调媒介技术本身的作用,在传播学研究中开创了以媒介技术为焦点的新的研究传统。这是此二人学说的重要历史地位。但是,他们的理论也存在着重要的缺陷:陷入了唯技术决定论的悖论。他们的媒介理论都失之于过分强调媒介技术的作用,把媒介描绘称导致社会变动的最大动力。从而被学界批评为陷入唯技术决定论的极端。这是我们在阅读他们的著作,吸取其精华思想时所必须警醒的。除此之外,两人在写作中,常常对一些基础的定义未作明确的界定,而为了追求一种夸张的风格造成了思维逻辑上的混乱。这一点也同样需要读者加以注意。

与此二人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英国著名学者,西方批判学派中的社会文化学派的理论先锋、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评家雷蒙·威廉斯。威廉斯毕生致力于文化研究,于他而言,大众传媒研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文化研究就是研究整个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首先,他认为,对媒介文化研究要运用一种整体的、历史的、动态的观点。其认为,文化现象(包括媒介文化)是和所有社会现象紧密联系的一部分,它们的变化牵涉到所有社会现象包括内在结构的变化,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运动过程,“在任何时候,它都即包括对现代的反应,也包括对历史的延续。”其次,他把文化研究同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试图探询文化制品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这可以从他以下观点看出来:第一,强调社会传播过程就是意义和定义在社会上建立并且历史地演变的过程,强调传播和社会制度机构、习俗之间关系密切。第二,指出大众传播的商业形式并非象某些人吹嘘的那样是自由的大众传播模式,而是一种实际上由商业系统控制社会的模式。第三,指出文化现象的复杂性以及传媒文化中的种种问题的社会性。他反对非此即彼的简单两分法去看待社会文化问题,大众文化中存在着内容低劣等问题,但并不是孤立的,他主张把他们看作社会问题,其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这其中包括:对过去真正的通俗文化传统的蔑视;作为人类文化伟大成就的伟大文化传统又被搞成少数人的独占;投机商们的乘虚而入。

对于传媒科技发展与社会关系这一问题,威廉斯批评了传播界占有显赫地位的两位大师的理论,一是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二是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威廉斯对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颇为不满,他认为这一模式遗漏了对真正社会与文化过程至关重要的“意向”问题,如果忽略了为什么目的而传播,那么就等于忽略了所有真正的社会与文化过程。这涉及到传播过程所指向的意向和利益等问题。他进一步指出,西方传媒的真正意向常常与有关当局公开宣言的意向有很大的区别,并与那些假象的一般的社会过程中的情形有很大区别。只有对意向的正确分析,才能更深的理解西方传媒的内在制度。

威廉斯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提出了自己的批评,首先,他认为在麦氏的媒介理论中,实际上见不到社会的踪影,它丝毫不能解释不同的媒介特征与特定的历史文化情境及意向之间的相互关联。麦氏的理论虽然关注到不同媒介不特殊性,但只是把它们臆断地指派给媒介的心理功能。其次,麦氏的理论不但认可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现状,而且尤其认可这种社会文化状况的内在倾向。也就是说,它缺乏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理性批判,最后,麦的理论中还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混乱的缺陷。

传动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 身体技术;书法字体设计;三维观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书法是中国传统的书写艺术形式,不仅传达和记录信息,还具有传达文字意境的艺术价值。然而,现代数码技术的普及,让这一传统的书写方式逐渐淡出人们日常生活。现代设计师不甘于如此美妙的书法艺术形式的逐渐消退,他们极力地运用现代技术重建书法表达的艺术魅力。由此,现代书法的字体设计孕育而生。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设计师却走向对技术的迷失。比如,有的设计师排斥现代技术的不断渗透――认为这会导致传统书法艺术形式的变味。这使得他们无法适应技术变迁带来的设计表现方式的变换。[1]168-169还有的设计师认为技术构成是设计的本体,因而沉迷于工具软件的便捷和虚拟的美妙,从而脱离传统文脉的传承,迷失于形式化和趣味化的表现技法。[2]102-103

上述问题,可以归结为设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针对此,早在学界就素有技术工具论(1)和反技术工具论(2)的争论。一方面,技术工具论认为技术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或者工具体系,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服从于使用者的意志。技术存在的意义仅仅限于技术使用的目的。[3]22-23另一方面,反技术工具论看到了人与技术之间的冲突。它认为,现代技术作为改造世界的工具,很快就会滥觞成统治一切,并反作用于人本身。[4]23-30实际上,设计技术与设计师主体本身具有互通的一面。对此,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指出,在人类身体和技术的惯习中,个人是一种总体性的人,在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维度中活动。[5]78因此,在身体技术的范畴中,人和技术互为一体。借用莫斯的概念,设计师与技术可以从物质、传承和自我反思三个层面讨论两者之间的关系构成。其一,物质观对应身体技术的客体建构;其二,传承观对应身体技术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其三,反思观对应身体技术的主体能动性。这三个层面分别从主体、客体和主客体间进行分别阐述,立体呈现在技术占支配地位的现代社会中,设计师是如何主导自己的身体技术,并审视技术之于设计师身体的内化状态,从而讨论设计师主体话语权的体现。

一、身体技术的物质观:书写工具的现代变革

现代技术可以视为人自然身体之外的器官延伸。它可使人类弥补自然身体的不足,提升人的社会生产能力。对此,莫斯认为:“身体是人第一个、也是最自然的工具,……是人的第一个、也是最自然的技术对象,同时也是技术手段。”[5]85同样,克里斯・席琳在“技术态的身体”中论述了技术和身体的关系,他把“人们利用技术尝试改变其身体存在的特定形式及所居处的社会情境当下所造成的约束”看成是“身体拓展”。[6]204 由此,人的自然身体和技术工具作为主体的两个组成部分,是创作主体展演身体技能的物质基础。而工具是身体外在器官的物质延伸,是历史的产物。

在现代技术的变革中,数码技术改变了世界,甚至主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构建创作主体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文字的书写方式上,大部分人很少通过笔墨来书写文字,而是通过敲击键盘在屏幕上呈现文字。文字形态不是由文字表达者直接书写,而是通过选择字库里现有字体来呈现。因此,字库里的字体是设计师有计划的、有目的的设计成果。设计师把设计好的字体放入字库中,供文字表达者选择使用。从而,设计师成为了文字风格的直接创造者。那么,现代设计师又是如何创作书法字体形态?方法大致有两种:其一,先通过传统的笔墨工具进行书写,然后扫描输入电脑,将文字转化成数码格式,最后通过电脑的绘图软件进行编辑与修缮;其二,通过手写板和绘图软件等现代电子技术,直接在电脑上模仿书法笔画特点进行设计。虽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包含了传统书写技术的使用,但是最终的设计方案仍须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因此,设计师需要把握现代技术变革带来的文字形态表达方式的变化,把现代数码技术内化为经验,运用于设计过程之中。毋容置疑,数码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渗透到整个设计过程,并与人发生叠加,真切地成为创作主体的一部分。

从身体技术物质性的角度出发,设计师既要看到现代技术带来的优越性,又要充分理解其局限性。一方面,电脑技术的介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书写效率。因书写失误或者字迹不够美观,需要重新抄写的困扰已经被消除。不仅如此,设计师作为字体形态的创作者也获益良多。不是每种字体设计师都得成为书法家,才能创作一款让人满意的书法字体。运用数码技术反复雕琢与修改,可以帮助书法艺术摆脱以往手工抄录的困扰。但问题同样明显,比如,通过电脑设计出来的文字形态会呈现模式化的艺术表现痕迹,失去书法书写中“字如其人”的文字性情。阅读者可以从字体的风格中体会书写者想要表达的文字信息,却无法像传统书法那样,通过外在时空的笔画流动韵律,来洞悉和体会书写者波澜起伏的内在情感。

总之,从物质层面分析,我们认为:设计师的成长需要一个与现代技术互相磨合的过程,不仅接受技术给予的主动导引,而且要把握技术最终实现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技术和设计师的关系表现椋荷杓剖羌际跸蛏杓浦魈宄开的过程,反过来,也是技术塑造设计主体的过程。

二、身体技术的传承观:现代技术与传统法则的交融

莫斯认为身体技术具有传承的特点,他把技术称为“传统的、有效的行为”,如果没有传统,就没有技术和技术的传承。[5]84以现代的书法字体设计为例。它是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技术中的延续,为丰富现代人的文字表现形态、领略古典文化的艺术魅力而产生。它表达了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彰显了现代技术实践的媒介。因此,兼有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混合。因此,设计师在书法字体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技术不仅包含上述计算机绘图能力和现代数码工具的使用技能,还需要具备扎实的书法艺术基本功。因此,后天教化和技术的传承尤为重要。若设计师要深刻领会笔墨的特性,及传统审美的意蕴,就需要强调主体的“身”与“心”的规训,进行书法的执笔姿势和用笔方法的身体训练。

(一)技术传承对主体“身”的规训

莫斯认为,身体技术的传承,是在一系列被集合在一起的行为中所追寻的个人行为。因为传承行为既通过主体本身,也通过主体所接受的全部教育和主体所属的社会、占据的位置等要素聚集而成的。[5]85他强调,在使用身体技术的所有这些要素中,教育占据主导位置。古训:“无规矩,难成方圆”,“自古百工皆有法度”。其中,“规矩”和“法度”的熟练掌握是驾驭技能的最佳手段。

书法字体设计亦是如此。例如,书法基本功中的笔法练习,笔法即用笔的技法,包括了下笔、行笔和收笔。这需要用毛笔弹性而柔软的性能,让笔毫在疾涩相顾、顺逆相交、轻重相间的境况中从容运行。对此,元代书法家赵孟\曾说道:“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由此可见,笔法的练习需要在古往今来书法领域中,对“有威信的成功行为的模仿”[5]82。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从中体会运笔过程线条的各种表达方式,即在不同的笔法下点画线条所产生的形态变化。现代数码技术的掌握更是如此。任何类型的绘图软件培训均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逐步进行,被教育者通过向师者的模仿的方式,反复地操作练习,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功能。

上述两种类型的设计技能:一是来源于传统;另一种则来源于现代。在设计应用过程中,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相互交织――或是被穿插使用,或是融合为一种设计技法。它们内化于设计主体的潜在意识中,外化为其身体技能,并演绎于每幅设计作品之中。

(二)技术传承对主体“心”的建构

身体技术的传承性不仅体现在设计技能上的适应和熟练应用,还渗透到设计理念和审美心理上的体会和理解。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芒福德所说,每一种技术都根源于人类心灵的某种模式。[7]377同样,笛卡尔身心二元论和之后的斯宾诺莎身心一元论,均揭示了身体拥有思考的能力以及身体的精神性。[8]26-27莫斯也提到:“这些技术很容易地进入我们共同的系统:成为心理学家们思想的象征性生活的基本观念。”[5]85在技术的习得过程中,受教育者被潜移默化地灌输了特定的技术生产所代表的审美价值。

书法艺术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历代书者对书法文字意境的追求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禅的哲学根源,从而在篇章中透露出独特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方式。相对而言,现代技术来源西方文明,代表着西方工业文明所推崇的功能至上,讲究简洁、效率、模式化的设计理念。这两类身体技术(传统的身体实践和现代技术实践)背后蕴含的审美价值观既有共通和融洽之处,也有剧烈的冲突和妥协的挣扎之处。例如,基于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对破坏生态环境的反思而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它与中国传统艺术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有着共通之处。然而,草书线条的抽象化表达、追求笔墨的痛快挥洒和酣畅淋漓的自由情境,与现代字库技术仍未能脱离模式化表达而形成的工整、效率的设计审美观之间不相协调。可以说,在书法字体设计中,因传统的身体实践和现代技术实践的训练,不同设计师会形成对作品各自的独特构想和审美水准。例如,获得第五届方正中文字体设计大赛一等奖的作品――《新新魏》。设计师基于现代数码技术网格化设计原则,重新解读传统魏碑书法的艺术风格。作品既体现了计算机时代的零部件标准化的审美特点,又以锐角的笔画呈现传统魏碑书法艺术的金石趣味和“宁拙毋巧”的审美标准(图1)。

三、身体技术的反思观:传统艺术形式的现代延续

在莫斯看来,人的一生其实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社会所承认的身体技术,从而表现自我并与他人交往的过程。设计师的身体不是一个消极的文化教化容器。任何一项身体技术,不管其受到怎样的社会文化规制,其实践过程必然包含主体对行动的反思性监测。[9]145-245规范化的训练使设计师获得了标准的、具有效率的身体技能。但是,这并不是设计师获得身体技术的最终目的。日本设计师武藏野曾说过,“设计是追求新的可能。”近250年的现代艺术设计发展史告诉我们:每一次时代风格运动的形成无不以反叛和突破为时代精神特征。设计的任务必须具有不断假设、推测并保持思维的前瞻性,才能起到引领社会时尚文化,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的重要作用。[10]58-60单纯依靠传承得来的“被驯服的身体”,无法满足设计任务的创新需求。那么,在书法字体设计过程中,设计主体是如何反思由传承构建起来的身体技术,而不至于使身体遭受技术的殖民呢?

(一)时代环境带给主体的身体技术反思

刘熙载《艺概》言:“一代之书,无有不肖乎一代之人与文者。”书法字体设计亦如此。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浪潮下,任何现代风格的设计作品都是基于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创作。设计师对传统书法的深入理解,是建立书法审美感受模式不可或缺的基础。然而,传统书法中所蕴含的审美理想、精神生活是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的,会引导人们不自觉地回到过去,复制前人的感受。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不仅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更不能在现代人心中引起共鸣、产生震撼。

艺术来源于生活。设计师从现代社会生活中获得身w体验,并把它渗透在自己整个心灵中,成为创作的重要资源。亚瑟・普洛斯(ICSID前主席)曾认为,设计师的目标不是维持现状而是尽力改变它。设计师用身心体验生活,不会满足于那些表现肤浅的或者过时的精神面貌的作品。他们会强烈地渴望寻找对新的精神生活的表现――不满的情绪从心灵开始萌动,最后表现在形式上。以书法设计为例。设计师通过对自己生活的深刻体察,构建属于这个时代的审美感受模式和审美判别标准,藉此来重新诠释从传承而来的身体技术,形成每一个社会所接纳的身体技术习惯。如第二届获评委奖的设计作品――《美眉》,是设计者为现代网络女孩量身定做,借鉴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白描技法,以热烈、恬静而又舒展的线条,昭示现代女性的精神面貌。作品中折射出设计者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审美态度(图2)。

(二)个体差异性带给主体的身体技术反思

在身体技术的实践过程中,反思性使设计主体获得一种自我表达的,实现了设计主体话语权。与此同时,反思性还表达了现代人对传统艺术形式自己的审美理解,借助群体的力量建构具有文脉气息的时代感。

莫斯认为,在身体技术的模仿行为中,包含着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因素。对同一个身体技术的模仿,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模仿能力,对模仿内容不同的解读,最后模仿产生的结果也必然是不同的。在书法字体设计中,设计主体的身体技术不仅展现为如“秦碑力劲,汉碑气厚”的时代风格,还有“书如其人”的个体风貌。南朝梁袁昂在《古今书评》中品评了二十多位书家的书法:“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 纵复不端正者, 爽爽有一种风气。王子敬书如河洛间少年,虽皆充悦,而举体沓拖,殊不可耐。羊欣书如大家婢为夫人,虽处其位,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他把书家笔下的字,当作个人的品性风貌来进行观照。其中同时代的书家,亦是有迥然不同的独自文风。因此,在同一时代的背景下,个体差异性也会带给主体对身体技术独特的认识、想象和表现力,呈现独特的人格与修养。“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3)

与此同时,个体反思也受其心理结构的制约――有其习惯和活动范围。齐美尔认为,身体是社会文化形式的一个源头。反之,这些社会文化形式也使个体发挥出他们的个性。[11]73-81除了生物学上的基因差异,设计师的个体差异性的形成,更是人生经历的概括性体现――涉及社会实践、生活经历、教育方式、个人信仰、家庭环境等方面。社会文化因素会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入个体的心理结构,并通过个体的外化结构折射出来,展示为主体对身体技术的多样化反思。图3为第三届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获得第一名的作品《魑魅》。其设计者唐一鸣在谈及设计灵感时,这样描述道:“这套字体起初的想法是来自我迷迷糊糊的一个梦,几经修改形成了一套字体。”设计者力足于书法笔墨“元气淋漓幛犹温”的传统审美基础,加上了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主观体会,挑战现有成规的极限,在字体中彰显“似在现代人的白日梦中搜获最自由的感情印记”(4)。

四、结 语

在这个以技术为主导的时代,技术工具论和反技术工具论的辩论方兴未艾。它们是以改善人类的社会生活为出发点,不仅探讨技术存在的现实意义,而且看到在人类该如何应对技术的自我膨胀所带来的反作用力。然而,不管是技术工具论,还是反技术工具论,都把人和技术看成两个独立的实体。这样的立足点很可能导向两个极端:要么为技术大唱赞歌,乐观看待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社会价值,产生统治技术的幻想;要么认为在当今的世界,人已经沦落为技术的附庸,恐惧于技术对人类的反控制力――主张技术必须停止乃至后退。

上述两个观点均存在片面性。本文基于身体技术的理论,把设计师――主体和技术――客体看成一个实体,一个“总体的人”,分别从身体技术的三个维度,以书法字体的设计实践为例,阐述设计主体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两者如何成为统一体的过程。首先,在现代书写方式颠覆性变革的时代趋势下,现代技术是设计师身体的延伸,帮助设计师实现的设计构想。同时,它又在一定程度上规训设计师的创作行为,决定设计作品的最后呈F;其次,现代数码技术和传统书法技术通过以教育为主,在传承方式上,内化于设计师的身体当中,并潜移默化地构建两种技术混合后形成的审美标准;最后,设计师通过对身体技术的主体性反思,感悟生活中的点滴,演绎在设计作品中。整个设计实践是技术内化于设计主体“身”和“心”之中的过程,是技术与设计主体融为一体的过程。因此,在技术与设计主体的关系中,不是两个实体之间的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也不是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而是一个实体身体里的两个元素,通过彼此之间互动交融,在不断反思中,实现设计师的主体话语权。

注释:

(1)在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就形成了朴素的技术工具观。从工业革命到20 世纪中叶,“工具论”逐渐成为了人们认识技术的主要观点。人们认为通过技术人类可以达到对自然的真正控制。当代西方技术工具论的代表人物E・梅森认为,技术“为人类的选择和行动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也使得对这些可能性的处理变得不确定。产生什么影响和服务于何种目的与技术本身并不相干,而取决于人们用它来做什么”。

(2)18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卢梭主张消除技术,以人的天性代替文明的罪恶。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批判技术消极作用的思潮悄然兴起。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技术向社会的全面渗透,技术发展所引发的危机也逐渐露出端倪,于是反技术思潮席卷全球。

(3)西汉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指出:“书,心画也。”其中,“心画”指书法是文人心性意态的自然流露。

(4)这是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担任第三届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大赛评委时,对作品《魑魅》的评语。

参考文献:

[1]余洋.书法印刷字体的当代困境[J].大舞台,2010(9).

[2]徐懿睿,钟兆荣.设计教育要走出“技术工具论”的思维误区[J].装饰,2008(11).

[3]谷娟,刘志业,张召媛.关于技术工具论与技术价值论的哲学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报,2010(9).

[4]高亮华.技术:社会批判理论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技术哲学思想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2).

[5](法)马赛尔・莫斯,爱弥尔・涂尔干,亨利・于贝尔.论技术、技术与文明[M].蒙养山人,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6](英)克里斯・席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M].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8](荷)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9]林晓珊.反思性身体技术:一项汽车与身体的扎根理论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3 (6).

传动技术论文范文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排球二传技术的体育价值和学习方法的研究

学生姓名:

系 别: 体 育 系

专 业: 体 育 教 育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排球运动在中国有着悠久和辉煌的历史,尤其是中国女排姑娘的精神曾经激励了无数的中国人奋发前进,感动了全世界,赢得了世界对中国女排的尊敬和称赞,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在世界各项大赛中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五连冠”,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姑娘们绝地反击,最终获得冠军。中国女排值得我们敬佩,中国女排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强手如林的世界排球中,身体素质欠缺的中国女排姑娘们却能占据一席之地,这与中国女排的战术特点分不开的。中国女排一直提倡的全面、快速、高度、灵活、准确的全攻全守的整体排球思想和灵活多变的技战术。正是这种指导思想使中国女排长时间屹立于世界而不衰。

灵活多变的战术是由一个技术良好的二传进行组织的,在日益严密的防守里,二传如何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战术,取决于良好的比赛意识和成熟的传球手法,因此,组织者对于二传的传球技术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二传是排球场上的枢纽和灵魂。

由于现在国内对此方面研究甚少,很多书籍只是提到了二传技术的种类与方法,但由于每一种技术都与战术安排密切相关,因此,简单介绍种类和方法并不能很好的引导人们学习和研究此项技术,所以,本课题将以理论结合实践,从练习与实战两方面来研究二传技术的体育价值与学习方法。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排球技术中二传技术在现代的发展趋势 2、二传技术在排球战术中作用与价值 3、二传技术在比赛中应用

拟解决的问题:

1、如何提高排球运动中的二传技术 2、如何使二传技术与排球战术结合起来 3、二传技术与排球其他技术的连接问题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研究的步骤、方法及措施:

1、根据所学知识和兴趣选择论文研究方向

2、搜集排球训练与心理素质联系的相关资料并选择论据

3、确立中心论点

4、采用相关学术专著和学术期刊及上网获得更多更广泛有关排球训练与心理素质联系的相关信息

5、与指导老师或同学探讨和起草开题报告,获取更多信息与参考意见

6、整理资料,明确研究方案,列出纲领

7、正文撰稿,展开论述

进度安排:

2005年12月 设计或拟订论文方向和题目,下达任务书

2005年12月—2006年2月 查阅资料。收集相关资料,开题报告

2006年2月—3月(第1周—第4周) 填写并上交开题报告

2006年3月—5月(第4周—第13周)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

2006年5月(第13周—第14周)交论文初稿,指导老师修改论文,参照指导老师意见对论文进行改正和完善。

2006年5月(第15周) 定稿、装订成册,为答辩做准备

2006年6月初(第16周) 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中佩林著[j].排球教学与训练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8. 13-22

[2] 施达生等著[j].关于排球教学训练指导[j].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12. 53-57

[3] 《球类运动——排球》 高等教育出版社

[4] 《体育教学论》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5] 乌尔里希菲舍尔著.排球教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 77-102

[6] 黄汉升.球类运动——排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5-68

[7] 李安格编著.排球[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11.2-33

[8] 虞重干等主编.排球运动[m].上海体育学院,1999.37-81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传动技术论文范文7

《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一书还解释说:“武术概念所反映的运动形式既属于体育范畴,又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有的刊物也说武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体育项目”。什么地方特殊呢?一是形式的特殊,二是文化的特殊。就概念说,“体育”这个词所包括的范畴很大,武术也是体育。体育中任何一个项目都区别于其它项目。从形式上说,武术是特殊的。从文化上说,相对于世界而言,武术首先是民族的。民族体育种类很多,武术所占比重较大。世界体育大于民族体育,民族体育大于民族传统体育。相对于现代,武术又是传统的。武术如果不是面向世界、面向现代,本来不必重新讨论定义问题。中国武术要与世界体育接轨,首先是民族体育与世界体育接轨,是中国民族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与世界现代体育接轨,是传统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的问题。武术的传统,有文化的、有历史的。中国的与外国的不同,是文化的不同;历史与现代的不同,是时间的不同。文化的不同不必改,就像中国字不必变成洋文一样;时间的不同,如果要进入世界现代体育行列,就需要现代化。事实上,近几十年所开展的武术竞技运动,使武术目前在国内、国外,都存在着传统和现代两种表现形式。所引发的传统武术如何现代化之争,至今方兴未艾。据报道,国际武联宣布拟成立传统武术委员会,传统是相对现代而言,可见国际武联以前是推进现代武术走向奥运的专职机构,为满足国际间传统武术的需要,才将其职能进一步完善。我们且不去讨论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含义是什么,但目前存在着这两种形式是不争的事实。武术是个类名,就应该蕴涵这两种形式。况且与世界现代体育接轨,一定要化传统为现代。以此而言,新定义说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并不确切。

自然科学没有民族性,外国物理学与中国物理学并无两样。人文科学有民族性,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差异甚大。体育属人文科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我们常说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就是说民族性文化亦是世界性文化。发达国家的体育文化伴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已在中国生根开花,这些现象本不是中华民族所固有。说武术“应属于高层次的科学,是高层次的体育”、“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实则是说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强调武术的民族文化特征,是相对于世界现代体育而言者。现代体育是世界的,它无论怎样在中国生根开花,我们无论在世界上获多少奖,它还是其它民族的。武术走向世界,无论有多大影响,还是中华民族的,是中华民族体育在世界者。以此而言,武术的文化属性是中华民族的。

每一事物皆须依照许多理,有许多性,属许多类。就体育性而言,武术还有自身的主要特性(主性);主性又蕴涵许多其它辅助之性(辅性);还有与主性、辅性不相干的性(无干性)。说武术的定义,事实上就是在说武术的主性,找出主性才能准确定义。新定义强调的几个方面,哪个是主性呢?换句话说,哪一项可以蕴涵其它项呢?

中华武术有百多个流派,套路不下千数个,它们大多有三个共性:1.功法练习;2.套路练习;3.散手技击。说“大多数”,是因为有些流派除功法练习外,特别重视套路练习,通过功法和套路练习,达到散手技击的目的;有少数流派只有功法练习和散手技击,却不注重、甚至摈弃套路练习;有的流派只是重视简单的单式练习,不重视复杂的套路练习。套路性、尤其是复杂性套路不涵盖所有的武术流派。套路的、非套路的、单式的,都是达到散手技击的手段。以此而言,技击是武术的主性。

虽然不能涵盖中华武术各流派,但套路性确是大多数流派的共性。所谓套路,都是由具有攻防含意的一招一式所组成,一个武术套路的名称,实际上就是这一串招式的总名。套路无论是单练的、对练的,徒手的、器械的,都是双方攻防假设性显示。散手技击和套路练习都可以表演,表演水平愈高则离招式的攻防含意愈远,这样的套路训练离武术的主性也就愈远,就愈缺乏技击价值。套路训练通过发展其中的攻防含意,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逐渐完成由复杂到单纯性过程,形成特殊风格的散手技击形式。套路训练中攻防含意离武术主性越近,就愈有技击价值。技击形式有多种,各具民族特点,通过套路训练达到散手技击目的,是多数武术流派的特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套路表演和散手技击都具有艺术性,也体现了武术精神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观念是多义的,武术之艺术性是超越技术而近乎道术者。武术本来被称之为武艺,是说神而明之的技击,超越格斗本身,简直是艺术。传统文化离我们越来越远,人们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只说套路“能熟练地展示武术的艺术性,具有观赏性审美价值”。如果单纯局限于套路,或者套路“高、难、美”化,在过去曾被讥之为花拳绣腿,不符合传统武术一贯精神,是传统审美趣味的失落。艺术观赏价值,散手与套路共有,不是单纯套路者;武术民族文化属性,不是单纯技艺者。练武术套路不一定能散手技击,由套路而散手技击者,套路表演亦不在话下。以此而言,套路是武术的辅性。

“注重内外兼修”不易理解,其实是说武术还具有修心、修性等作用。世界现代体育也有类似作用,只不过时代、民族、文化属性不同,表现也不相同。传统武术非常注重个人德行修养即所谓武德,如果说武术的内外兼修之“内”是指精神性,当无可置疑。就物质性而言,兼修之修,形式大概可分为三种,一是单纯修炼外部的所谓肢体运动;二是单纯修炼内部的所谓气功、瑜伽术等;三是内外兼修的所谓内家拳术。说全部武术都是注重物质性的内外兼修,并不符合事实。武术有的项目注重呼吸吐纳导引,有的并不注重。旧时曾将武术分为内、外两家,若以此而言,大概也是不错的。这起码说明,武术有些项目注重内外兼修,有些则不注重内外兼修。即使是太极拳非常注重“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地位也不是最主要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则以形神内外统一,作为内外兼修的注脚。如果这样,举重运动其神、其气、其形、其力也应该是内外兼修的。注重内外兼修者不能涵盖整个武术运动,与武术主性、辅性不相干。以此而言,注重内外兼修是武术的无干性。

武术技击主性,与奥运更快、更高、更强,向极限挑战的精神并不矛盾,传统武术现代化不必将其“化”掉。武术的民族文化属性,技击时体现为不但要把对手击倒,而且要体现出艺术性。这与现代其它技击项目不但相同,而且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现象”、“高层次的科学”、“高层次的体育”,是堪为世界现代体育技击项目所仿效者。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都有其个性,亦有其共性。个性是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共性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基础。武术的文化属性所体现的精神性价值,本来与奥运精神相吻合,我们不必削足适履,以世界现代体育一些形式来改造中华武术的文化精神。

以逻辑的必要与充足条件说:武术的技击主性是“有之为必然,无之必不然”,是说技击的是武术,无技击的不是武术;套路辅性“有之不必然,无之不必然”,是说,武术不一定是套路的,套路的不一定是武术;内外兼修无干性“有之为必然,无之不必然”,是说,内外兼修是武术,不内外兼修就不一定是武术。这是传统武术的逻辑。回眸武术现代化所走过的道路,前期忽视武术技击性而单纯突出套路,运动员不打散手使武术不“武”;近十几年所开展的散手,运动员却又不练套路,使武术不“艺”。竞技套路是现代武术体操,是化传统武术辅性为现代武术主性者;竞技散手是现代技击或搏击,是舍传统复杂性为现代单纯性者。这样的武术,割裂了套路与散手的统一性,割断了传统与现代的延续性。不讲技击的套路和不讲套路的散手,如果“高、难、美”、“凶、狠、强”地发展下去,直至与传统没有、或少有关系,也能够形成具有现代体育价值的新武术学派。不以传统二字半遮面,毋庸讳言传统的羁绊,反而更清楚、更利于发展。这样的武术体育文化不是民族所固有,是现代之新创。“全国武术学术专题研讨会”下的新定义,大概是概括了当前竞技武术套路与散手两种运动形式的共性,抽象出“技击动作”这个词汇。“技击动作”可以作为世界上一切搏击运动、影视戏曲武打、艺术武舞的共性,“技击动作”的外延大于、或超出了武术的范围,因此也就不能够作为武术的主性。说武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合适吗?与这两种形式有共性的运动难道就都是武术吗?散手是相对于套路而言者,散手之“散”映衬了套路之“套”。新定义把散手换成格斗,技击就是格斗,格斗却不一定是技击,格斗就是武术吗?说武术“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关系是什么呢?它们仅仅只是一些技击动作吗?现代竞技武术不但套路与传统要求不一,竞技散手与传统散手差别也很大,《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并不讳言:“现代所开展的散手与中国传统的散手有着质的区别”。既然明明知道这样的散手已经不是传统的了,为什么还将武术定义为“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呢?

以自身的传统逻辑,武术可能有三种存在形式:1.符合传统者是传统武术;2.延续传统并以新的形式发展者是现代武术;3.背离传统者是后现代武术。说武术是套路的、或是格斗的,都背离传统武术精神。《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教程》不但分武术为套路的、散手的,甚至连段位也是评定的而不是赛定的。这样的武术不是延续传统的,这样的段位制也不是彻底现代的。“全国武术学术专题研讨会”为武术所下的定义,只是想为当前的竞技武术运动找出一个合理的说法,却混淆了事物的主性、辅性与无干性之间的关系,因此就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硬要把传统与现代捆在一起,就会出现定义危机。不能突出武术的主性,就不能指明武术运动未来发展方向。竞技武术艰难地走过了几十年,不就是这样子吗?受世界现代竞技体育影响,现代的竞技武术大概属于尚未完成的后现代化。现代也罢,后现代也罢,概念都是现代的,现代是相对于传统者。以此而言,传统武术是民族体育传统技击项目;竞技套路是民族体育现代武术;竞技散手是民族体育现代技击。

逻辑的内涵越小,外延也就越大,从定义上把武术的传统与现代统一起来并不很难。以此而言,武术是民族体育项目。

传动技术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校 武术教学 武术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58―04

1 前言

武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融汇了中国哲学、传统医学、伦理学、养生学、兵学、美学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思想,形成了武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武术文化体系,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的传统体育项目。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强音。高校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主力军。因此,研究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如何通过武术教学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临沂大学、泰山学院、菏泽学院、德州学院、潍坊学院、滨州学院、济宁学院、枣庄学院,共计18所高校的武术课教学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样本基本覆盖整个山东省,能体现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总体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来关于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的相关专著以及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了从2000年以来的有关高校武术教学与武术文化传承的论文70多篇,为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了武术课教师问卷和武术选项课学生问卷。分别累计发放问卷54份、900份,有效问卷回收52份、8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3%、95.6%。

2.2.3 专家访谈法

深入各高校,访谈在武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武术选项课学生,了解当前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推理对相关文献资料和数据进行逻辑分析,整理归纳得出结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课教学目标

通过查阅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和对部分武术课教师的访谈,可知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目标制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传授武术的基本技术、技能,能运用武术方法进行身体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三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培养民族自豪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武术课程教学目标设置来看,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缺少对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要求。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在武术教学中,仅是把武术选项课定位于体育课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武术技术层面的传授,忽视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忽视武术特有的多功能教育价值,以至于武术教育仅沿着艺术表演和纯健身方向发展。

3.2 武术课教学内容

从表1可知,在被调查的武术教师问卷中,有34人选择了初级长拳(剑术、刀术、棍术),占总调查人数的66.7%。有37人选择了太极拳(太极剑),占总体的72%。有14人选择了攻防技击术,占总体的27.8%,有6人选择了传统套路,占总体的11%,有9人选择了健身功法,占总体的16.7%,其它3人,占5.6%。

由此可见,山东省高校武术课主要教学内容还是一直沿用上世纪50年代原国家体育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的规定套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已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更新,但山东省高校的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在当今时尚体育不断爆发的形势下,这样的教学内容很难吸引大学生的参与,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对武术文化的需求。

3.3 大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需求

由表2显示,高校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需求依次是防身自卫术、散打(攻防技击)、太极拳(器械)、健身气功、传统武术套路、初级剑术(刀术、棍术)、初级长拳、武术文化,他们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89%、62.7%、56.2%、33.8%、22.5%、18.4%、8.1%、5.6%。

由此可见,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学生学习武术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学生选修武术更注重武术运动的实用性和健身性,对一些内容枯燥、过于表演化、竞技化的套路项目,不再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对传统武术套路和武术文化的选择,也说明部分学生想通过武术课来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3.4 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

由表3显示,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分别是防身自卫、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拿学分、了解传统文化、其他等,分别占81.5%、79.2%、31.6%、28.1%、11.3%、4.8%。

由此可见,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防身自卫和强身健体是吸引学生选修武术课的最主要原因。同时,对锻炼意志品质和了解武术文化选项的选择,也说明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需求。

3.5 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和重视程度

通过对18所高校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的调查可知(见表4),每学期理论课安排2-4学时的高校占66.8%;安排6-8学时的高校占16.5%;没有安排学时的高校占16.7%,安排10-12学时的高校数为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每学期安排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根据纲要的指导精神,大部分高校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的安排是合理的。但对武术理论课重视程度的调查中发现,非常重视和重视武术选项理论课教学的高校占45%,认为武术理论课一般或者说不重视的高校占55%。

由此可见,高校一方面根据学生需要增加武术选项课设置,另一方面却不能从理论上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武术文化。甚至部分教师认为设置武术理论课没有必要,只会影响学生对武术技术学习的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有时还会减少或者不开展武术理论课教学。

3.6 武术课成绩评定方式

由表5显示,69%的武术任课教师采用技评+平时成绩的评定方式,17.3%的任课教师采用技评+理论考核的成绩评定方式,7.7%的任课教师采用技评+平时成绩+理论考核的评定方式,其它考评方式为6%。

由此可见,高校武术课教学成绩的评定还未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仅以“技评和平时成绩”就决定了学生对一门课程掌握的优劣,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结果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地、机械地学习,无形中淡化了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和探究,泯灭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3.7 对武德、武术礼仪教学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6),5.6%学生认为非常重视,23.5%的学生认为重视,51.3%的学生认为没有突出武德、武术礼仪的教学,还有19.6%的学生认为不重视对武德、武术礼仪的教学。

由此可见,武术教学中,大部分高校只是把武术等同于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一样进行教学,忽视了武术本身特有的文化内涵,那么传承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便无从谈起。

3.8 学习武术对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用的评价

由表7显示,76.8%的学生认为武术教育能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18.5%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4.7%的学生认为不能。可见,武术教学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手段能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大部分学生不再把武术看作为一个简单的体育项目,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那么,今后如何重新定位武术,如何从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中选取最适当的内容进行教学,应当成为武术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4 结论

(1)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但没有突出“传承武术文化”的教学目标。

(2)武术教学内容陈旧,轻武术理论学习,偏重于对基本技术、技能的传授。

(3)武术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没有将武术教学作为一种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手段。

(4)武术的技击性和健身性是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的最主要因素,但对武术文化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需求。

(5)高校武术教学评价模式单一,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过于注重技术、技能的评价,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5 建议

5.1 突出“文化传承”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定位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报告中总书记也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这就需要学校的领导和负责传授武术的教师从认识上予以改进,突出“文化传承”在武术教学中的地位,倡导文化教育比技术传授更重要的武术教学理念。学校开展武术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的是通过武术教学来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5.2 强化武术教育体系中的“文化意识”

武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或武术文化体系),承载的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儒释道的精神要义。凹武术是一种文化,文化性是武技成为中华武术的灵魂,是武术得以延续的生命力。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仅仅将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来关注武术的传承,是实现不了中华武术传承目的的,只会导致武术的发展畸形化。没有文化的武术是贫乏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暴力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断裂的。因此,强化武术教育体系的文化意识,把强化文化意识当作整个武术教育的核心来抓,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弘扬。

5.3 合理设置武术课教学内容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根据青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切合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将那些能够代表中华武术运动形式、能体现武术运动文化底蕴的武术内容,经过优化组合设置为武术教学内容。要“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运用”。如选择散打、擒拿、抱摔、防身自卫的方法、有攻防技击性的传统套路等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要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认同感,要让学生了解武术,认识传统武术文化。

5.4 注重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解析

提起武术文化,我们总是用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来形容。但是武术文化是怎么样的博大精深,这样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如何让学生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刻解析武术文化、让学生体悟武术文化的内涵。武术文化中蕴含的中国哲学思想,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学说”、“形神统一”等,在武术教学中都要有针对性地阐述,要让学生理解中华武术思想的渊源。如《八卦拳学》中习、练武术要顺应自然规律,这是要求练功时须择天时、地利、气候、方向而练之。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人体内脏的变化,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功法练习,来达到练功的目的。习练武术还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比如:中国隶书“武”字,由“止、戈”组成,意思是止戈为武,化干戈为和平。在武术教学过程中通过解析武术文化内涵,一方面让学生感受这武术文化带来的魅力,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武术教学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5.5 将武德、武术礼仪与武术技术教学相结合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说明了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武德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礼仪则是武德的最直接的外在体现,包括抱拳礼、鞠躬礼、持械礼、武术竞赛礼仪等。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在武术教学中,应该把武德、武术礼仪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贯穿到武术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体悟到“仁、义、礼、信、勇”真正内涵,有选择地吸收传统武德中对现代社会有益的成份。比如,师生之间在上下课时行抱拳礼,习练器械时行持械礼、递接礼等,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生们从武术课的一言一行中产生对中国悠久的武术文化的认识。

5.6 更新武术教学评价理念

虽然学生武术课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离不开技术评价,但是武术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面,应该考虑到武术的文化属性,适当对武德、武术礼仪和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进行评价,做到“淡化分数,重视学习过程”。任课教师可采用考试、考查、学习态度、能力等综合评定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及掌握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被动地、机械地学习,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探究,由教师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转为通过学生弘扬武术文化。

6 结语

总之,武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当前的高校武术教学仍然被纳入体育教育的范畴,但武术的文化功能越来越凸显,并逐渐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内容。各高校武术课应加大对武术教学内容、教育手段的改革力度,加大对学生传承武术文化的力度,同时注意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创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郭玉成,邱丕相.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历史使命[J].搏击・武术科学,2006(2):1-3.

[2]张岂之.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2.12.10,http:∥.cn.

[3]邱丕相.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0.

[4]权黎明,王岗.传统武术文化特征的当代阐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9):40-43.

[5]王岗,邱丕相,李建威.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J].体育学刊,2009(12):83-86.

[6]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62-64.

传动技术论文范文9

关键词:传统技术创新 哲学反思 价值 尺度

一、传统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1.经济利益最大化。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熊彼特(1942)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深入观察,划时代地提出创新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的论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恢复战后经济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和许多国家的政府以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目标,逐步形成了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同的传统发展观。正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观的指导,传统的技术创新将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将经济价值作为其一切经济活动的惟一评价标准。传统技术创新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片面、单一的技术创新观。其表现为加大了对自然索取的力度,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过分强调效率,忽视公平,激化了人与社会的矛盾。它忽视了技术创新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违背了马克思的价值论,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它强化了整个社会的片面经济观,突出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而忽视了人类在其他方面的价值追求,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

2.技术工具理性主义。工具理性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形式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讲究效率原则,认为技术是纯粹中性的、超然的。这种技术工具论不涉及任何价值评价,认为技术本无好坏之分,只有在被人类当成工具使用以后,才能显现出它的性质。在技术工具论思想的主导下,技术工具理性主义成了主宰经济活动和左右经济决策的工具,从而导致人类无度征服自然、掠夺资源、污染环境进而毁灭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灾难性后果。人炸、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退化等,都隐藏着技术工具理性主义膨胀的经济社会根源;技术工具理性主义是造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对立或分离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有机联系的重要因素。技术工具理性的加强是以人的物化、价值的失落即价值理性的衰退为代价的,导致了非理性的行为。

传统技术创新传统技术创新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凸现出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观律的缺陷。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得传统技术创新忽视了技术创新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技术工具理性造成了传统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忽视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技术创新必须转变传统价值观念,重视技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传统技术创新的价值缺失

基于马克思技术实践的观点,技术创新被技术哲学的众多学者界定为具有创造性地社会实践活动。技术创新通过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的实践活动构成了技术创新系统。这个技术创新系统是价值负荷的。李兆友教授指出,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借助于技术手段的中介,认识、利用、变革创新客体,使创新客体成为合乎人的目的和需要的实践活动过程。技术创新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与管理实践的三重性质。夏保华博士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展开的有技术设想到技术物品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性塑造,内容是创新技术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系统辩证论认为,价值系统是分层次的。从系统物质价值层次可将技术创新的价值分为经济价值、自然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传统技术创新只片面强调了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的自然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传统技术创新唯经济价值取向忽视了自然生态和环境价值。受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影响,传统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负面影响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严重破坏。传统技术创新在追求工业产值和商业利润的同时,把人们引向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开发和无节制的消耗,经济增长的实现以自然资源的衰减和枯竭、环境质量的恶化和损害人体健康为代价。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传统技术创新唯经济价值取向忽视了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技术创新社会价值体现为对人的全面发展、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技术创新社会价值的前提。技术创新的“纯经济性”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发展产生了冲突,人们在充分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在失去精神生活发展的空间,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使得人们丧失了深层的情感体验和对美、自由、理想的热情,信仰危机、道德失范、心理疾病等消极现象,严重地影响人的全面发展。19世纪马克思就曾深刻地描绘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创新的异化现象:“……技术的胜利似乎是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物质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三、传统技术创新的尺度失衡

所谓尺度,就是标准、准则、范式、规范。主体的内在尺度反映了主体实践的目的,客观尺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无数事物和过程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各组成要素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客观尺度,而且这些尺度有着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平衡关系,形成物质世界统一的尺度。忽视物质世界固有的客观尺度,主观任意的改变自然界的形态和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关系,也就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再生能力。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使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必须掌握和遵守自然规律,同时,还必须掌握和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要考虑自身行为的自然后果,还要考虑自身行为的社会后果。毕竟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人。

技术创新作为实践活动应在实现人的内在尺度和客观尺度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技术创新实质上将实践主体的内在尺度扩大化而忽视了实践客体的客观尺度,造成内在尺度和客观尺度的失衡。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作为实践活动的技术创新只有按照自然界事物本身的尺度和他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平衡关系进行,才有利于保护物质自然界自身在生产的能力,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相适应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回顾我们党的发展观,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粗浅到精深、从古典到现代、从缺乏科学性到科学性的逐渐演变。从发展的科学性视角看,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发展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过程。缺乏科学性的发展观不仅违背了自然规律、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律,也违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辩证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标志着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技术创新作为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体现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承载着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实现;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成果在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同时,应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健康水平。正如十七的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在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个阶段中引入生态观念,从而导引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并利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下的方向协调发展。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人的发展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其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把自然、社会、人的和谐统一关系形象地比喻为社会有机体,而这种社会有机体的良性互动、和谐统一同样运行于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中。再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就是保证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作为创造性实践活动,在有目的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把环境价值和生态价值纳入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系,从自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的综合评价,保证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调持续发展。

五、结论

传统技术创新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凸现出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观律的缺陷。传统技术创新有着经济发展和技术工具论的理论形成基础,表现出技术创新自然生态和环境价值、社会和人文价值的缺失。同时也反映出传统技术创新在实践主体和客体之间内在和客观尺度的失衡。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相适应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应在注重经济价值的同时,把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纳入技术创新价值体系,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

[本文系青岛理工大学校立人文社科基金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兆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反思》,《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11。

[2]夏保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商务印书馆,198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2卷),人民出版社,1972.4。

[5]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4。

传动技术论文范文10

关键词:篮球运动,进攻,传、接球

 

前言

篮球比赛是一种集体性运动项目,传、接球是实现战术组织配合的纽带和桥梁;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战术的质量;成功地传接球,可以把五个队员联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投篮机会,同时可打乱对方的防御布置,从而达到进攻的目的[1]。,进攻。

篮球中的传接球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它是实现战术组织配合的纽带和桥梁,对一个球队来说,传球的好坏和得分、防守一样重要。,进攻。由于传接球失误而输掉一场比赛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反之,由于传接球技术好,运用合理,传得准确及时,造成良好的得分机会,从而取得胜利或者转败为胜的战例也是常有的。通过对CBA各队各项技术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在激烈、热闹的比赛背后,我国篮球运动队在比赛中的技术与国外队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在传接球技术失误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篮球比赛中传接球技术运用

1.2 研究方法

本人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2];逻辑分析法;观察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查阅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图书和学术期刊15本,其中对本研究有用的图书及期刊7本,并通过清华同方数据库查阅到体育类2级以上期刊共20余篇,关于传接球技术的相关文献10篇,并进行搜集,分类整理。

1.2.2逻辑分析法

利用搜集整理的文献资料,根据篮球运动员比赛需要对传、接球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运用形式逻辑学和辩证逻辑学的方法对本论文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1.2.3 观察法

仔细观看近年来的国外篮球比赛录像10场,其中NBA比赛录像5场,世锦赛比赛录像5场。国内CBA比赛录像20场,体育学院院内篮球联赛10场,进行分析现阶段比赛中传接球技术运用的特点。

2传接球技术运用的分析

2.1 传球技术作用分析

2.1.1 传球时的心理问题

传球意识可理解为通过传球组织进攻及破除对手防守的意识, 对出现进攻机会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并及时合理地做出行动的能力。

2.1.2 传球的目的性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传出的球是给谁的,是要发动怎样的战术配合的。虽然动机不一定相同,但传球要有明确的目的。

2.1.3 比赛中传球方法

2.1.3.1 双手胸前传球

双手胸前传球是从胸前传球快速、有效,是最常用的传球方式。双手胸前传球是传球技术的基础,具有准确性高、容易控制、便于变化的特点[3]。,进攻。

2.1.3.2 单手肩上传球

做单手肩上传球动作时单手持球的后下方,利用蹬地扭腰、转肩动作,向前甩臂、扣碗将球传出。

2.1.3.3 背后传球

背后传球的动作要点,持球于跨步的同时,上体前倾,侧对传球方向将球传出。

2.1.4 有针对性的控制传球落点和方向

传给原地或已摆脱对手的同伴时,要传向接球人远离防守者的一侧。传给向前移动的接球者时,要根据他移动的速度,传到他身前一步左右的地方,球的高度一般在他的胸部。

2.1.5 传球时机的把握

传球时机的选择要耐心对有利于攻击的传球时机做出选择,传球的时机出现是非常短暂的,要抓住瞬间时机将球传出。

2.2 接球技术运用的分析

2.2.1 接球时观察场上情况

接球时不能原地等球,要积极移动迎接球或领接球。移动接球要有明确的攻击性,要符合战术配合需要。根据比赛中的情况进行判断,身体提前向有利于做下一步动作的一侧进行转移。

2.2.2 接球时集中注意力

接球的一霎那,眼睛要看球,接触到球的瞬间,手指用力握球并顺势引球,以便控制好球。

2.2.3 接球要充分利用身体和空间

接球时要利用身体躯干,上肢和脚步动作抢占空间位置,摆脱防守,上步卡位,伸手迎球,挡住对手可能的断球路线,以保证球的安全[7]。

2.2.4 做好接球的准备动作

接球时要保持身体平衡,要和连续的动作衔接好。,进攻。

2.2.5 学会保护性接球

养成接球时用远离防守者的手去接球,并借助身体把球保护好。

3 传、接球技术失误原因的分析

3.1 阵地进攻中,出现的传接球失误的原因

3.1.1 传球队员的原因

传球技术水平低,传球动作生硬,手指手腕用力不协调,球速过快过猛造成接球队员接不住球而造成球失误;获球队员看到快速插下的同伴,将球传出,这一过程中他没有根据该队员技术特点来传球,传球的路线、力量、速度、落点没掌握好,直接造成球失误。

3.1.2 接球队员的原因

由于接球队员接球技术差,接球手法不对而接不住球而造成球失误;由于接球队员接球准备动作不合理或身体姿势没调整好而造成球失误。

3.1.3 传、接球队员配合上的原因

传接球队员之间默契程度不够,使得队员之间跑位与传球之间不协调,不能很好的进行传接配合,使得战术得不到有效执行,继而破产。

3.2 快攻中传接球失误的原因

3.2.1 第一传球队员的原因

传球队员对场上队友的观察不够,传球不及时。传球队员传球技术基本功不扎实,传球动作生硬,手指手腕用力不协调,对传球的落点,位置、时间差、力量、速度等掌握不足,直接造成传球失误。

3.2.2 接球队员的原因

接球技术差,接不住球。跑动不积极,不主动去接球。,进攻。配合意识较差,没有及时的领会意图。,进攻。身体保护球不够而造成接球失误。

3.2.3 传接球队员双方原因

传接球队员在传球和接球时,缺乏用逼真的假动作吸引和调动防守者的身体重心和运动路线,传球意图太明显,造成球被断[10]。

3.2.4 传接球队员配合上原因

场上队员相互之间的默契程度不够,造成传球过早过晚或接球队员跑位不当,造成传球队员直接将球传出界,或接球队员接不住球等现象。

4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传、接球技术的探讨和分析,得出了对我国篮球运动员传、接球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训练的原则与要求。传、接球技术动作的训练必须与对抗中的运用密切结合;对抗中的运用必须与提高全队和局部战术的变化结合;传、接球技术的提高必须与综合技术的提高结合;纠正、改正、提高传、接球技术动作必须始终贯穿在训练全过程,必须增加联系中内外线之间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冯秋明.篮球传接球教术教学与训练法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2).32-34

[2]香礼来.篮球项目研究方法.《体育科研》[J].2005年(4).78-89

[3]苏和.浅谈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教学方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75-79

[4]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篮球》教材小组.《篮球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0.49-55.

[5]臧家利.对篮球比赛中传接球的探析[J].青海体育科技,2003(1).7-8.

[6]王大中.略论篮球运动员比赛意识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3-5.

[7]郭永东.欧洲篮球的飞跃与中国篮球的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89-92.

[8]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2).

[9]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

[10]翁丽.提高中学生篮球传接球技术的研究[J].陕西体育科技,2005(1).52-54.

[11]温家平等.《篮球运动理论》[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109-113.

[12]孙民治.主编.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0.

[13]郭永波.现代篮球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10).36-38.

[14]谭朕斌等.论篮球运动的内外线进攻结合规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6).46-51.

[15]「美裴博儒等.《青少年篮球训练110法》[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02.6-8.

传动技术论文范文11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尤其是一些新型的网络技术的出现,人们越来越重视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关注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网络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并详细的阐述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移动 互联网络技术 现状 发展

目前,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传统的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研究的深入,一些运动子网络,以一种相对稳定的方式得到信息,所以,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进行研究是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研究高新移动互联网络技术是现在的主要任务。因此,现阶段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1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现状

1.1 新型移动互联网络需要更为先进的理论与协议的支撑

传统互联网络技术是以数据通信作为最初设计,这种网络理论与协议都能符合互联网发展的需求。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对网络协议适应性、可靠性和变化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互联网络理论与协议已经无法满足新型移动互联网络的需求。因此,新型移动互联网络需要更为先进的理论与协议的支撑。传统的路由协议的基础是以最长前缀匹配为原则,一旦运动主体发生位置变化,IP包就会出现错误投递。在此条件下,传统的路由协议与理论不能胜任移动网络数据传输的要求。

1.2 移动互联网络自身特点需要新的路由协议与理论

现代新型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其接入方式、链路形式和通信与应用模式等与传统的固定网络模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移动互联网的拓扑结构一般更加稳定,并且承载的无线链路也比较多。一旦某一段子网络受到制约,就会形成更加稳定的运动主体。因此,移动互联网络自身特点需要新的路由协议与理论,而不能照搬传统的互联网协议和理论。

1.3 移动互联网络协议与理论需要对运动网络动态连接的支持

为了有效地防止传统移动网络在路由效率、地址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现代新型的移动互联网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移动互联网络协议与理论需要对运动网络动态连接的支持。尤其是技术和隧道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地解决了终端运动问题,但是无法达到整个网络动态的要求。通过移动IP的应用,各运动子网中都设立了主机路由。由于移动IP的拓扑结构更加稳定,并且其只对传统互联网进行拓展,而不会影响现有的协议。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网络的动态变化,变革路由协议与理论是大势所趋。

1.4 移动互联网络协议与理论的研究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在对互联网络进行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主机集合与互联网之间的分组路由机制与理论、连接运动子网与主机集合到互联网的无线技术和主机集合的有线和无线传输技术等。但是,主机集合与互联网之间的分组路由机制与理论更加具有研究空间,并且有相关的技术支撑。然而,另外两种要素通过现代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因此,移动互联网络协议与理论的研究依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2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路由协议的算法和理论

在对移动互联网中的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进行研究时,需要分析路由协议的网络扩展需求,以实现络路由技术和理论的改进。同时,为了保证动态变化网络在有基础支撑网的环境条件下,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路由协议的算法和理论显得至关重要。对移动网络运动主体进行动态研究,不仅包括对主机的研究,还包括对限定子网络的研究,但是,能够实现对移动网络运动主体进行动态研究的前提是这些主置相对比较稳定。高速变化的拓扑关系会对网络流量分布和路由策略实施带来影响。同时,移动网络的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也会对路由协议的处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不仅要对子网络的动态拓扑路由进行管理,还应该对移动网络主机运动进行处理。当然,为了实现对路由协议的有效设计,应该根据移动动态变化网络的特点,对运动模型进行分析。同时,对移动网络运动主体结构进行研究,以得到动态环境下路由协议和理论设计的要求。

2.2 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描述理论和方法

由于新型移动互联网具有动态分布、大规模变化和拓扑频率高等特点,因而需要结合运动主体组成形式和运动行为方式对移动网络的系统结构、运动模型和分配策略等进行管理,从而保证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描述时,一般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建立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的描述理论和方法一定要保证将网络拓扑动态复杂高速变化的特点体现出来,使得其能够与移动网络运动主体拓扑复杂性相符合。第二,要充分考虑网络动态变化特点,对网络动态变化的路由协议具有较好的启发式。第三,在拓扑描述方式上新的理论应对传统网络前缀有一定的兼容性。同时,新型的移动互联网体系结构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特点。

3 总结

总而言之,在分析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现状的技术上,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未来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旨在对移动互联网络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现有互联网络的理论与协议只能满足固定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而无法满足新型移动互联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因而需要提出应研究新的互联网路由理论与协议,以满足现代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因此现阶段研究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及文字组织能力有限,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张宏科.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通信发展论坛,2013(10):5-8.

[2]李强.关于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的探讨[J].互联网,2014(24):75-77.

[3]周卫宁,刘友刚.移动互联网发展技术与安全问题[J].信息科技,2012(2):210-211.

[4]欧祥斌.浅谈会议电视系统及其发展现状[J].民营科技,2009(09).

传动技术论文范文12

一、引言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的课程主线之一,其课程包括“电机学”、“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数字控制技术”、“电气传动控制技术”等。课程的数量多、相互衔接和耦合紧密,因此对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所需基础、课程内容、掌握程度、时间安排和实践方式方法等都需要合理设计、规划和实施,否则出现一个环节不合理,就会影响整个教育质量。

目前,高校的教学改革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个是宏观层次,即研究某一专业的课程规划和设置,以该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牵引,提出全周期的总体课程规划和时间安排。例如,文献[1]讨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总体培养目标及毕业后的服务对象,对专业四年中应当学习的公共基础类课程和专业技术类课程进行规划设置,但没有考虑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统筹衔接。另一个是微观层次,即针对某一门具体的课程,提出相应的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等,如文献[2]、[3]等分别讨论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方法,这些研究都是从课程自身建设的角度出发,都没有考虑该门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接口关系。而课程群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一种课程体系,它既讲究内容安排,又讲究衔接关系,集系统性和个体性于一体。现有的教育科研对电气工程专业的课程群系统教学方法鲜有研究。因此需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的最终培养目标,对课程群中的各个课程的课程内容和授课时序等进行统筹安排,才能在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二、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在掌握电气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实作、工程计算、仿真建模等方面的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程技术实际问题。同时具有归纳、评估、处理各种资料信息并加以利用的能力。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分支方向必然要配合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方向的实际情况,可制定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的分培养目标为:在掌握电路、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基本知识与实践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系统深入地掌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控制技术的理论基础以及对电气传动系统进行数字控制的编程基础;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门专业知识实现对电气传动系统的分析、计算与仿真,最终完成电气传动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与制作。

上述培养目标决定了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融合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现代交直流电气传动技术以及数字控制技术等多个方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有限的教学周期内需要多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规划才能更好地完成。

三、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教学内容统筹规划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课程群中的各个课程和课时虽然安排比较多,但是,一方面各个课程内容上交叉重复较多,另一方面仍然缺少电气传动技术所亟需的一些教学内容,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梳理和统筹规划,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为此采用以下措施。

(一)课程设置调整

取消“电力拖动基础”课程,把课程中的传统电力拖动部分的内容并入到“电机学”中进行讲授。把“现代交直流调速控制技术”课程调整为“电气传动控制技术”课程,课时由60学时调整为40学时,并新增40学时的“电气传动控制技术综合设计及实践”课程,以强化学员的综合分析、设计和实践能力。新增40学时的“电气数字控制技术”课程,使学员掌握电气传动控制所需要的单片机、PLC等方面的数字控制知识。

(二)课时及课程内容安排

“电机学”的课时由122学时调整为110学时,精简合并有关直流电机特性、特殊用途的直流电机、变压器的并联运行和不对称运行、非正弦分布磁场下绕组电动势中的高次谐波及削弱方法等部分内容,强化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和交流异步电动机电力拖动部分的教学内容,使得被取消了的“电气传动”课程中与传动电力拖动控制相关的内容在电机学中进行了补充。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除了为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服务之外,还要为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群服务,因此其教学时数保持60学时不变,但是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删减部分基于晶闸管器件的教学内容,增补电气传动控制技术所需要的SVPWM、多电平控制、间接直流变换等内容。对于四大基本变流器以及PWM控制技术的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讲授。

调整后的“电气传动控制技术”变为40学时,删减PWM控制和变流技术部分的内容,该部分内容由“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统一讲授。

(三)教材调整

由于课程及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因此对各个课程的教材也进行调整:

“电机学”的教材改为自编教材《船用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改为王兆安编《电力电子技术》第5版;“现代交直流调速技术”课程调整为“电气传动控制技术”后,选用的教材为阮毅、陈伯时编写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4版;“电气数字控制技术”课选用的教材为:韩俊峰等编写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和王阿根等编写的《电气可编程控制原理与应用》。

(四)课程时序安排

课程群中的各个课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有的课程需要其他的课程作为基础,因此在开课顺序上要合理安排,否则在授课和学习上都会造成困难。

电气传动技术课程群的各个课程中,“电气传动控制技术”及其综合实践应当是终极课程,其他课程都是为该课程服务并作为该课程的基础,因此应在其他课程之后开课。此外,“电机学”是所有其他课程的基础,应当在课程群中最先开课。因此在课程时序安排中,应当把握以上基本原则。

四、结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