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时间:2022-08-02 12:18:40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1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大诗人杜甫在《丽人行》中,以细致的笔触描写了古时上巳节的盛景。“三月三”,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诗经》中有关情爱的国风部分,共162篇,很多地方表明了三月三为情人节。三月三能成为中国情人节是有着古老传说、民间风情和官方提倡等诸多基础的。三月三原称上巳节,因是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而得名。由于每年的三月上巳都不固定,但又都在三月三日前后,从魏晋开始就统一将上巳节定在三月初三。根据这个节俗的内容,民间又将“三月三”称为三月节、三月会、情人节、定情节、女儿节、求子节、游春节等。

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一提到三月三,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广西壮族”。其实,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传统歌节,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不少汉族地区,近年来民间也自发举行三月三活动,比如玉林市已举办多届,三月三绵延南流江畔多地。

“壮族三月三”,桂台民众共欢乐

“本是同根同血脉,何必彼此分内外,炎黄子孙是一家,心有中华情和爱。桂花开放香两岸,唱着山歌邀你来……”当歌曲《兄弟姐妹一起来》的音乐响起,这首讲述桂台两地情谊的歌曲点燃了桂台各族民众代表的热情。

3月28日晚,桂花香两岸、中华一家亲――2017年桂台各民族欢度“壮族三月三”联谊晚会在南宁举行,来自台湾花莲、宜兰、台东、苗栗等地少数民族代表和青年学生前来欢聚。中国前副主席蒋孝严等出席。

“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广西的壮、汉、苗、瑶、侗等各族民众都会欢聚一堂,举办唱山歌、抢花炮、打铜鼓、抛绣球、打扁担、舞春牛、师公戏等民族特色文体活动,参与人数逾千万。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侯建国在晚会上介绍,自2014年开始,广西官方将“壮族三月三”设为公众假日,节庆活动日趋丰富,已成为广西重要的民众文化品牌。

“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共度佳节是这个品牌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侯建国说。2016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广西官方邀请台湾花莲、宜兰、台东等3县7乡的近200名台湾同胞出席,并分赴广西4个市参与当地的节庆活动,体验壮乡独特的民俗风情。

2017年“壮族三月三”(3月27日至4月3日),广西再次邀约台湾花莲、台东、宜兰等地400余名少数民族代表和青年学生前来体验壮乡风情,进一步深化两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持续推进桂台各领域交流合作,研究出台便利台湾同胞在广西学习、就业、创业和生活的政策措施,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和福祉。”侯建国说,希望台湾同胞访桂之旅结束后,将在广西的美好回忆向更多台湾友人宣传介绍广西,欢迎更多台湾同胞来广西旅游,加强两地人文交流。

“我对广西有特别的情感,我出生在桂林,我的先母也安葬在桂林。”蒋孝严说,他曾多次到桂林祭拜母亲,但从未曾带齐儿孙一同前去祭拜。“今年祖孙三代要一起来广西看看,要让后辈知道自己家庭与广西的这段历史渊源。”

蒋孝严还谈到,经贸文化对两岸关系很重要,“经贸合作让两岸手连手,文化交流促两岸心连心。”

海南黎苗同庆,擦亮民族文化品牌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黎族苗族民间的“情人节”,也是黎苗百姓迎接春天祈求生活幸福的日子。今年的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主会场在琼中县黎族苗族自治县。

2007年,琼中举办建省后首次大规模三月三活动,至今走过十个年头。每逢农历三月初一,琼中县就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全县10个乡镇、571个自然村,13万黎族苗族同胞,超^80%的男女老少穿上少数民族美装,戴上民族风情挂饰,怀揣最美的祝福和期许,一齐涌向县城营根镇。而营根镇从初二下午开始,人山人海,初三更是水泄不通。

琼中县委书记孙此担琼中从民族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走“农+文+旅”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对黎族苗族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发扬,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更好地实现建成小康社会和“一地两县三区”、全县各族人民的美丽幸福家园美好愿景。

三月三节是黎族苗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资源,是黎族苗族文化最具体最典型的表现,也是黎族苗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其民俗主要特色与价值是黎族苗族生产、生活、娱乐等整体民俗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世人了解黎族苗族文化和历史的窗口。

现在每年三月三,海南黎族苗族各聚居区都要举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有赛歌会、簧火晚会、彩车比赛、花灯展览、民族传统体育比赛、男女青年对歌、民族歌舞表演及经贸活动等。如今黎族苗族三月三节成了丰富旅游产品、传播民族文化、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盛会,每年都吸引数万国内外游客。

贵州“三月三”被纳入国家非遗保护名录

2017年3月17日,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乐旺镇乐宽村布依山寨采用“高山流水”敬客人喝酒。

一大早,布依族同胞在村口迎客门上扎起大红灯笼,摆上拦门米酒,夹道欢迎来自全国各地参加“三月三”布依文化节的宾客。当天,布依族同胞打糍粑,摆长桌宴,唱布依民歌,展示布依妇女手工纺织和布依古榕浪哨等,与八方宾客共度“三月三”布依文化节。

三月三是布依族同胞在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一个祈盼风调雨顺、缅怀祖宗先辈、感恩山水自然、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传统节日。2011年6月,贵州省望谟县“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被纳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2

关键词:布依族大学生;布依族文化;文化认同

Abstract:The Buyi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main force of the Buyi culture inheritance,but in the society of high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 traditional Buyi culture cannot meet their needs,which resulted in the change of attitude of Buyi culture .Probing into four main aspects of religion,language,identity and customs of Buyi culture,we can see that the Buyi students do not play a good role of Buyi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Buyi college students;Buyi culture;Cultural identity

耿亚军(2012)通过研究发现,多民族构成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扩大,与国际的接轨越来越深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逐渐增多。文化的碰撞虽然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1]。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他们知识水平高,接受能力强,与传统并且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相比,他们显然更乐意接受公认的便利的外来文化。

1. 布依文化传承的现状

张京玲和张庆林(2007)通过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成员在面对除本体文化以外的外来文化时表现出了矛盾,既想融入外来文化但是又担心失去自己的根本文化[2]。韦磐石(2010)运用问卷对黔西南布依族的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布依族人(84.5%)对自己的宗教文化有很强的认同,约有15.5%的布依人信仰不明确,且同时对自己的文化不怎么了解[3]。胡玲(2012)通过调查发现,在文化融合的环境下,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对现代文化的接受和适应持一种积极态度[4]。李忠和石文典(2007)通过研究发现,在多元文化交织的格局下,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会产生分化:一部分人为了摆脱自己社会地位低的现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主流文化的动机,另一部分人则表现出对本民族文化消极认同的态度[5]。布依族的“五宝”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一种传统文化,但是余明浩(2012)通过对黔西南州布依族的调查发现,现在对“五宝”熟悉的多是老年人,中年人只是一知半解,青少年、儿童知之甚少[6]。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快速的发展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觉学习汉语,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步淡忘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年轻一代的传承中开始衰落。

2. 布依族大学生与布依文化

布依文化的内容多种多样,在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宗教、语言、身份和风俗四个方面来讨论布依大学生对布依文化认同的现状。

2.1 布依族宗教文化

2.1.1. 布依族的宗教文化概述

布依族的宗教是原始宗教,他们相信自然界具有神秘的力量,因此崇尚自然之力,这与人类早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一致。布依宗教文化也是在融合外来文化之下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尤其是儒家的祭祀文化[7]。布依族的宗教活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生礼仪和人的繁衍本身;二是农业生产时对自然的祈祷以及对畜力和生产工具的祭奠和禁忌;三是村寨社会的祭祀活动[8]。他们的图腾崇拜是从自然崇拜发展出来的包括相当多的方面,例如竹子和自身繁衍以及子孙绵延相关;莺与报恩和保护有关;牛能够保护家人和子孙后代的安全及幸福;猴子是祖先的象征;对于鱼的崇拜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祖先和鱼结合而繁衍的后代等等。

2.1.2. 布依族大学生对布依族宗教文化的心理认同

布依族大学生是布依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在他们走出封闭的生活环境,接触更大的环境,接受科学和开放的现代知识之后,他们并没有因为知识水平的提升而更好地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视界的扩大和交流的广泛使得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对本民族的产生了怀疑。科学要求唯物主义,而是唯心主义这与他们所受的教育相对立。他们在进一步接受教育后加深了对本族宗教的质疑,像是信仰神灵和图腾崇拜在布依大学生身上已经很少体现了,更有些大学生把这些当成愚昧的封建迷信而加以抵制。因此,他们无法完成相关的宗教文化传承。

2.2. 布依族大学生对布依族语言文化的心理认同

布依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中的壮侗语族壮泰语支,他们的文字是不健全的,因此布依族的历史文化主要是通过口头文学的方式流传下来。学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大家通常是使用通用语――普通话进行交流。布依族学生在校期间使用的是非本民族语言。生活于布依族中的他们也并不是耳濡目染本民族的语言,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一个布依族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布依族语,因为在布依族聚集的大部分人是使用汉语进行交流的,而不是所谓的布依族语。在布依族聚集地,掌握并使用本民族语言的通常都年岁已高的老人,以妇女居多,多数青年基本不会本民族语言[9]。尤其是现在族际之间通婚较多,大多数和汉族通婚的家庭汉语都会取代布依族语,这样就导致“双语”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外在环境的影响下会弱化对布依语的认识和理解[10]。文字的缺乏和语言的生疏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原本就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再加上长时间的外出求学使大部分学生觉得即使不会布依族语对他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影响,而且在别人面前使用布依族语也很少人能够听懂反而不利于正常的社交,有这样的想法就会使得他们更加不会主动去学习布依族语,从而无法完成布依族文化传承的重任。

2.3. 布依族大学生对布依族身份文化的心理认同

少数民族成员在当今民族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往往会认为自己在多元民族的中国处于弱势,也就是说自己属于弱势民族。因此部分少数民族成员则认定了自己的弱势和不利地位,产生自卑、悲观、消极的态度,终而无法认同自己的民族[11]。布依族人世代居住于中国西南部的贵州。无论是科技、文化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比不上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原地区,这种环境中走出去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由于没有共同的背景和相似的爱好,从而无法和同学聊在一起,越发的孤独;由于接触到的事物远少于其他同学,使得自己越发的显得孤陋寡闻,越发的小心生怕同学的耻笑。起点低,见识少,这些都使得布依族学大学生容易产生厌弃自己民族的感觉,从而抵制并不愿意接受或者公开自己布依族人的身份。

2.4. 布依族民俗文化

2.4.1. 布依族的民俗文化概述

布依族的民俗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其节日的丰富多彩和饮食的“饭稻羹鱼”。布依族依山傍水而居,是典型的农耕民族。布依族从古至今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久而久之演变成今天的节日风俗。根据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起源于祭祀活动、起源于纪念活动和起源于庆贺活动[12]。其中“三月三”、“六月六”等是起源于祭祀活动的节日;查白歌节和毛杉树节等是起源于纪念活动的节日;大年节和四月八等是起源于庆贺活动的节日。“饭稻羹鱼”则是布依族人饮食的主要特点,这是因为布依人的主食是大米,而副食主要有蔬菜和肉食两类[13]。布依族人依山傍水而居,根据“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布依族人的主食就是依水而生的稻米,肉类的来源自然主要是在水中随处可见的鱼类及其它肉类;蔬菜类也以当地特色为主,如洋芋和折耳根等。

2.4.2. 布依族大学生对布依族民俗文化的心理认同

虽然在布依族聚集地仍然保留着各种民俗风格,但是这些已经不是纯粹的民族传统了,而是一种吸引游客的方式和手段。各布依族聚集地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己,纷纷以自己民族特色为卖点打出招牌,各种令人应接不暇的民俗纷纷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盘歌、独山花灯等),原本触手可及的民俗成为了展出的活化石,令人啼笑皆非。即使是布依族的人也不一定能够接触到正宗的布依族民俗文化,这种保护性发展使得布依族大学生无法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民俗文化,同时日渐走形的民俗文化吸引不住大学生的眼球而且无法使他们意识到民俗文化的重要性,自然无法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做什么大的贡献。布依族今时的饮食也没有了往日的讲究,完全随性,民俗的特色日益消减。当今世界饮食总类何其繁多,在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乐趣的同时使得民族特色不断减弱。布依族大学生由于常年在外地求学,接触到的美食不仅种类丰富而且更加符合当下大学生对时尚和美的追求。因此,传统的布依饮食文化自然就不在布依族大学生的考虑范围之内,他们也就无法承担起这种饮食文化的传承。

3. 结束语

布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通过上述的论述可以看出,布依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容乐观,很多典型的布依文化已经消失或者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是灵魂,是核心,是基础,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手段来保护布依族文化。当然保护布依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 耿亚军.和谐社会背景下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实证调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61-64.

[2] 张京玲,张庆林.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态度模式与文化适应的关系[J].中国祖师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2(52):10636-10639.

[3] 韦磐石.黔西南布依族的发展及变迁[J].文史哲,2010,(12):180-181.

[4] 胡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J].群文天地,2012,(7):10.

[5] 李忠,石纹典.文化同化与冲突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偏见[J].社会心理科学,2007,(5-6):13-14.

[6] 余明浩.布依“五宝”传承与发展[J].文学界(理论版),2012,(8):355.

[7] 王冬梅.从祭祀对象看布依族文化哲学的融合性[J].贵州民族研究,2014,(1):74.

[8] 孟慧英.布依族的神话与宗教[J].贵州民族研究(季刊),1987,(4):116.

[9] 余明浩.布依“五宝”传承与发展[J].文学界(理论版),2012,(8):355.

[10] 周国炎,申建梅.布依族母语教育及其文化传承和保护[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11] 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2002,10(1):102.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3

【关键词】布依族;祭祀;舞蹈;艺术;文化

祭祀,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说文解字》解释为:“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祀:祭也,祭不已也。”其中“祭”是一个象形文字,表现的是双手举起(又),手持肉食(月),而中间有一个桌台,所以“祭祀”最初的意思就是“用手持肉奉于天地先人,沟通天人之界,以期得到神启与  护佑。”祭祀是人类的童年时代就存在的文化活动,进入文明社会后,祭祀活动越来越复杂,并有了一定的规范。几乎所有的祭祀活动,总是混溶着歌舞等艺术。艺术,成为祭祀的载体,所以祭祀艺术是人类远古和上古时期的原始社会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的混合体。

布依族是世代生活在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带的贵州土著民族,为古“百越”之“骆越”一支,秦以前称濮越,两汉六朝称濮僚,唐代称蛮、僚,宋元称番、蛮,明清至民国末年称为“仲家”等,1953年正式改称“布依”。布依族自古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宋史》载:僚人“疾病,击铜鼓、桫椤以祀鬼神。”布依人认为万物皆有神灵,因此,每当逢年过节就要举行各种神灵的祭祀和有关活动,祈求保佑,驱邪镕灾。

布依族的祭祀活动统称为“报笨”(布依语,意为“请摩公办事,摆桌子祭祀”),“报笨”活动中常常包含有舞蹈这种艺术形式,很多祭祀舞蹈已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具有相当高度的技巧。如布依族舞蹈有丧葬祭祀时跳的“绕坛”(“回旋舞”)和“转场舞”、“刷把舞”、“响篙舞”、“耙槽舞”、“香花舞”、“打铙钹”、“铙钹舞”等,其舞步、服饰、道具等各有内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有黔西南州坡岗地区保存的祭水活动——“二郎锁孽龙”,祭石活动——“上山狮”,以及黔西南布依族春节祭祀祖先时的“高台舞狮”、 “金线吊葫芦” “杀狮祭祖”等舞狮活动,以及望谟地区与舞狮相类似的“耍麒麟”,既是祭祀活动,更是内容丰富的艺术表演。

一、布依族祭祀舞蹈介绍

(一)丧葬祭祀舞蹈

布依族历来尊祖敬宗,认为祖宗神灵至高无上,人的吉凶祸福都与祖宗神灵有关。祖先崇拜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原始宗教中的,布依族崇拜自己的祖先,主要表现在供奉家神和对丧葬问题的重视上。布依族每个家庭都设有神龛作为祖先神位,节日、嫁娶都要祭祀供奉,另外,当家族中有长者过世,还要举行大规模的“报笨”活动祭奠逝者,所以布依族丧葬祭祀时基本上都伴有场面宏大、热闹非凡的祭祀舞蹈。

回旋舞:布依族丧葬的大祭那天,要举行大型舞蹈“回旋舞”,布依语称“尤边”,汉称“绕坛”,流行于册亨、望谟一带。即摩公(布依族传统宗教体系中较为专门的宗教职业者,又称摩师、布摩、老摩等。)手执令旗,接着锣鼓手、笛手,还有孝男孝女以至所有亲戚朋友,组成一长蛇阵,围绕幡竿行进。摩公行到一定的地方即向后转穿插队伍逆行,后面的人跟着,先是一人一人地穿插,然后是两人两人地穿插,再是三人三人地穿插……直至末尾又重新开始。其间人的舞步一致,大家共同随着笛声、锣声的节奏行进,远看如龙蛇盘绕,笛声锣声凄厉,十分壮观。

转场舞:“转场舞”一般在老人“超度”那天“砍嘎”(即“砍牛”,丧葬中杀牛祭祀的活动。)时跳,以烘托气氛。“转场舞”流行于黔南长顺县的摆所、营盘、紫云县以及盘县等地区,舞者均为男性,舞蹈动作大都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模拟性动作,舞者有力地打击铜钹形成强烈的节奏,舞蹈动作健壮有力,给丧葬仪式造成一种强烈威严的氛围。

刷把舞:“刷把舞”又称为“铜鼓刷把舞”,布依语称“敬纠碧”或“得碧舞”,多表演于灵堂前面。舞时男女二四六人不等,各执一把或两把刷把(刷把是布依族做饭时洗锅子的竹制工具),刷把摇动或互相敲击有声。一人在一侧敲铜鼓伴奏,舞者随着铜鼓的节奏舞蹈,舞者边敲击刷把边舞蹈,铜鼓声、刷把声响成一片,期间夹杂呼喊声,形成热烈活跃的场面。此舞流行于荔波、独山、平塘、三都县周覃区等布依族地区,最初在丧葬仪式中较热闹的“砍嘎”场面中表演,现在每逢节日等娱乐活动也表演。

响蒿舞:响蒿舞在布依语中称为“蹈就竹龙”,意即:来打响蒿。响蒿舞由男女二人对舞,人数不限,但均为偶数,舞蹈时男女手持翠竹相互敲击,伴奏乐器有铜鼓、皮鼓,舞蹈节奏明快,热烈豪放,具有浓烈的民族韵味。响蒿舞流行于独山地区,最初用于丧葬仪式中,后来每逢年节、婚丧嫁娶、祭社等活动男女老少就跳起响篙舞娱乐消遣。

耙槽舞:耙槽舞布依语称“缕咙”。一般由两个、四个或八个男青年手持木棍表演,此舞流行于贵州省布依族聚居的村寨,最初广泛用于丧葬祭祀活动中,现在多在节日庆典中表演。

香花舞:香花舞布依语称“转状令”,一般也在丧葬仪式“砍嘎”中表演,舞蹈由六人表演,舞者手持燃香及纸花,从子时开始,按逆时针方向绕圈舞蹈,以表达对已故老人的悼念,伴奏乐器有铜鼓和皮鼓,流行于惠水县宁旺、岗度、甲烈、本底、关山乡、长顺县的摆所、营盘乡、紫云县、盘县、荔波县、龙里县等布依族地区。

铙钹舞:铙钹舞也叫“转阳舞”,布依语称“佯躲”。铙钹舞也在丧葬祭奠中举行,有的地方则在“砍嘎”时举 行。舞者每人手握两面系着大红绸的大铜钹,舞时铜钹有力地相击发出洪亮的声音,形成强烈的节奏,舞者时而低头低下身躯,时而昂首后转,时而双钹在胸前击撞,铮铮之声,气势雄伟,气氛强烈,十分具有感染力。舞蹈人数大约十一、二人,舞步动作是打一钹、走一步,动动作不断变化,并用双钹表演许多花样。舞蹈的伴奏乐器有大锣、皮鼓、大钹,流行于黔西南望谟、册亨、安龙、贞丰、普安、晴隆、镇宁、六枝等布依族地区。

打铙钹:打铙钹布依语称“娄哇笑”,是一种驱鬼逐疫、迎神驱邪的娱神舞蹈,一般在“点主”仪式中进行。布依族老人去世时,丧家在“超度”那天,要举行“砍嘎”(砍牛祭祖)和“点主”的仪式,“砍嘎”仪式结束后即开始“点主”。在“点主”仪式时,由摩公念“开路经”,当念到“上粮”时,要举行“偷猪”仪式,同时跳“打铙钹”舞蹈祭奠。舞蹈持续到出殡,伴随着送葬队伍,四个或八个手持铙钹的舞者打击铜拔,随着吹奏海螺、唤呐和敲击锣鼓的音乐,围绕着棺材边走边舞,直至墓地。此舞流行于罗甸县逢亭镇一带。

(二)节日祭祀舞蹈

远古的布依族先民,由于条件限制,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缺乏理解,对自然力带有恐惧心理,进而从恐惧变为崇拜。人们不仅感到自然现象神奇莫测,而且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神灵。万物有灵的朴素神灵观逐渐演变成原始的多神崇拜,为了“求神”、“娱神”,每个布依族的节日都被赋予了祭祀和祈求平安的功能。如布依族传统节日“三月三”、“六月六”要进行“扫寨”,祭寨神、山神、社神、树神,田神、水神、虫王、谷王等;四月初八祭牛王神;“七月半”和新年祭天地、祖宗、官厅、寨神、社神、山神、树神等,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这些祭祀活动大都十分隆重,并伴有舞蹈、歌唱等娱乐活动以资助兴。

祭水:黔西南州兴义市郑屯镇的坡岗地区每年“三月三”要组织“二郎锁孽龙”(布依族战胜孽龙、消除水害的传说)的活动来祈求避免水灾。活动开始时,村民们先到泉边供奉祭品,摩师念咒,然后四个青壮年男子举起起竹龙起舞,佯装是孽龙出洞,一阵舞步过后,围观村民则纷纷用树枝、竹棒等对孽龙作象征性的攻击,或掬水去洒孽龙,孽龙则佯装回击,如此一番对舞之后,扮演二郎的男子便跳出,以“镇龙杆”将龙镇住,让它再也不能兴风作浪。“二郎锁孽龙”活动场面宏大、热闹非凡,视觉冲击力很强,既是祭祀活动,也更像一出情节跌宕起伏的舞台剧。

祭石:黔西南兴义市坡岗布依族地区还有一种极为隆重的祭石活动,通过在大石上表演舞狮来完成祭祀,名为“上山狮”,是布依族祭祀舞蹈的一个典型。上山狮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祭石驱邪仪式,一般在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四举行。祭石前村民备好祭品,齐集到“簸箕营”(山名),摩师在山前点燃香烛,念起咒语,禳灾祈福,再烧起一堆冬青叶,噼啪作响,烟雾缭绕,村民们敲锣打鼓,八只憨态可掬的狮子先在山脚跳跃嬉戏,随后便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攀爬而上。最后,两只战胜其他对手的狮子,捷足登上“簸箕营”的最高峰——一块狭小突出的岩石上,或临风站立,或探头悬崖,惊险万状,令人叹为观止。

春节舞狮、舞麒麟:布依族春节祭祖时还有舞狮的习俗,各村寨一般从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舞狮闹新春。各户人家祭祖时要请舞狮队到家中跳狮,并故意刁难舞狮队表演一些刁钻古怪的节目,娱乐众人,以飨祖先。譬如:

金线吊葫芦——主人家用红线将红包高高吊在房梁上,舞狮人必须叠起罗汉才可以将其取下来。有的人家,堂屋足高二丈许,叠罗汉的难度加大,表演可谓极精彩又惊险。

杀狮祭祖——舞狮队在主人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娱乐表演后,最后的压轴戏是杀狮祭祖。屋主在堂屋神龛前准备一盆水,盆中放两个红鸡蛋或者两个红苦楝果(代表睾丸),待舞狮队其他表演完毕,主人即用刀对狮子做出砍杀的动作,同时迅速将红色染料投入盆中,模拟出杀死狮子的场景,以此祭祀祖先。

高台舞狮——一般在村寨空地中表演,舞狮人用6张或8张八仙桌重叠成高台,最顶上的八仙桌翻转至四脚朝天,狮子自下盘旋而上,时而转动,时而跳跃,完成翻、滚、叠等惊险动作,直至顶部,再在桌子的四只脚上凌空起舞,场面惊险刺激,观赏性极强。

舞麒麟——舞麒麟与舞狮相似,是流行于贵州望谟地区的民间舞蹈,俗称“耍麒麟”。舞麒麟时,由一人持鞭戏舞引麒麟,麒麟根据锣、鼓伴奏节奏的不同进行舞蹈,一般包括拜神、送福、共享麒麟头三个部分,也有平地舞动和跳上高台等内容,但其舞步、道具、装饰具有更浓烈的民族特色,表演热烈奔放,风格独特,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最初是望谟地区春节祭祀活动的表演项目,现成为当地各种庆典活动的常规表演项目。

二、布依族祭祀舞蹈的特点

(一)表现形式热情奔放

无论是丧葬祭祀还是节庆祭祀,布依族祭祀舞蹈都呈现出热情奔放的特点。譬如布依族祭祀舞蹈中女性舞者的服装颜色往往是大红大绿,再佩戴上一些银饰,环佩叮当,看上去喜庆而热情;又如祭祀舞蹈中的配器铜鼓、铙钹、锣、皮鼓、竹笛等,声音响亮,伴奏音乐节奏明快,无不传递出热情奔放的情绪;表演中舞者的情感表达、风格演绎则更是将布依族祭祀舞蹈中热情豪放的气质赤裸裸地表达出来,鲜少出现阴暗、悲伤、晦涩的格调。正因为布依族祭祀舞蹈热情奔放的表现方式,使老百姓大多对其喜闻乐见,这也是一些原本在祭祀时才跳的舞蹈逐渐成为日常庆典中常见娱乐活动的重要原因。

(二)表演难度高、危险性大

布依族祭祀舞蹈中还有许多难度高、危险性大的表演内容,尤其是舞狮活动中的“金线吊葫芦”、“耍麒麟”、“高台舞狮”都需要狮子、麒麟跳上几米甚至十几米高高台上的翻转腾挪,“上山狮”甚至要攀上一百多米的高山上半悬空式地表演,场面惊险刺 激,十分危险,极具观赏性。另外丧葬祭祀舞蹈中的道具有木棍、竹竿、刷把等,需要舞者相互敲击发出响声对舞,舞蹈节奏明快,如果没有经过长期训练实难胜任表演工作,难度极高。

(三)结局圆满

尽管布依族祭祀舞蹈中不乏难度高的表演内容,但舞蹈的结局总是以圆满告终。譬如“金线吊葫芦”,无论主人把红包系得多高,“狮子”总能取到;“上山狮”总有两只战胜的雄狮登上最高峰;“二郎”也总能战胜“孽龙”,结局一定是朝着人们希望的方向前进的。

三、布依族祭祀舞蹈的社会功能

(一)祭祀舞蹈的文化传承功能

一种文化得以诞生,并能够在历史长河和社会变迁中延续和发展,需要一定的载体。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祭祀和舞蹈都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两者结合则能强化文化传承的效果。如布依族的服饰变化很大,据史籍记载过去布依族妇女都穿裙装,且色彩艳丽,后来才改穿裤装并以青黑色为主。《旧唐书·南蛮传》记载:“横布两幅,穿中而略其首,各为通裙,男子左衽,露发徒跣……”。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妇女以青布一方裹头,着细折青裙,多至二十余幅,腹下系五彩挑绣方幅如绶,仍以青衣袭之。”清乾隆《南笼府志》称布依族“椎髻长簪,银环贯耳,项挂银圈,以多为贵,衣短裙长。衣色青、兰、红、绿花为缘,裙饰以青布十余幅,细折镶边,委地数寸,腰以长花带数围结于后,带垂若翅。”可知明代以前这样的穿着直至清代以后才改变。清乾隆《独山州志》载:“妇女渐改汉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以反抗地主和清朝政府压迫为目的的“南笼布依族农民大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加强了对布依族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控制,实行高压统治,致使“乡寨半属狆(仲)苗自嘉庆二年劝平后皆向化,格心、畏法、驯谨,服饰言动多学汉人,几不可辨。苗妇多学汉装,婚嫁多学汉礼……应试入庠者有之”(《兴义府志》)。民国时期,国民党当局对少数民族实行民族歧视与民族同化政策,不准少数民族穿民族服装、讲民族语言。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安龙县长王佐提出要将少数民族的“一切风俗习惯极力改良,与汉族同化”,权绅袁廷泰在龙广要求绅士地主强迫少数民族“讲汉话着汉装”。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省主席杨森训令各级官吏迅速果断铲除民族特点,不让一个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服装,扬言要以“清剿”代替“羁縻”,以“同化”辅助“清剿”,致使布依族传统文化出现了质的改变。直到现在,不少布依族地区全改汉装,衣裤也逐渐改小、改短,不镶干栏了,服装颜色也以青黑为主。但在布依族祭祀舞蹈中,妇女大多穿着颜色艳丽的服装,镶嵌干栏,做工传统,并佩戴银饰,与远古无异,这无疑是传统的布依族服饰文化通过祭祀舞蹈得以传承的实证。除去服饰,还有布依族的铜鼓、皮鼓等乐器,刷把、粑槽等生活用具,布依族的传统音乐、传说等也随着布依族祭祀舞蹈的传承得以延续。

(二)祭祀舞蹈的情感释放功能

在古代,布依族和其他民族一样,改造自然的能力相对较弱,无法应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因此,往往将生死祸福寄托于超自然的神灵,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布依族战胜自然和困难的勇气。布依族人为万物皆有神灵,所以通过过自然万物及祖先的祭祀获得某种程度上的安全感,并通过对神灵的信仰和依赖来取得心理和精神上的慰藉,得到情感的释放。如前所述,布依族祭祀舞蹈有很多难度高、危险性大的表演内容,但无论如何几乎都有圆满的结局,这不仅体现了布依族无畏艰难的精神,也表现了布依族对  圆满结局的期待,是对内心希望的一种情感释放。另外布依族祭祀舞蹈中的舞步常常是节奏明快、铿锵有力、场面热烈的,这样的情形既“娱神”、又“娱人”,更有利于全体参与者抛开亲人逝世等不良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这也是布依族祭祀舞蹈情感宣泄、释放功能的具体表现。

(三)祭祀舞蹈的社会协调功能

祭祀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与其他大多数社会活动一样,具有群体性活动的特点。在祭祀舞蹈中,人们对神灵的礼敬,能达到增强彼此情感认同的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促进布依族社会和谐的功能和作用。布依族传统祭祀舞蹈十分重视群体的和谐与统一,舞蹈大多以集体形式进行,强调群体协作精神,这对于布依族社会群体的稳定,抵御“外来文化”,强化民族意识,构建和谐的布依族社会,具有很大的作用。

(四)祭祀舞蹈的娱乐功能

丰富多彩的布依族祭祀舞蹈随着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已经逐渐变“专门”为“多能”,从只在祭祀仪式中烘托气氛跳的舞蹈,逐渐过渡到日常助兴的娱乐活动,仪式感减轻,娱乐感加重,开始成为联系布依族群众的文化、娱乐纽带,形成新的布依族“大众文化”。

参考文献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4

摘要:黔西南册亨县是贵州省最集中的布依族聚居县,它地处偏远,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和民族文化背景,一些布依族村寨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信仰和文化形式,者术村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对者术村地理历史、民族文化和经济现状的分析,试图探究其村寨中布依文化与西方天主教文化共存的原因。

关键词:布依族 天主教 宗教文化信仰 共存

前言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册亨县是国内布依族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是贵州省县级区域内布依族人口比例最多的地方。这些布依族除了自己本民族的信仰之外,还信仰天主教,少数民族本土信仰与西方天主教信仰在这样一个小小的村寨中和谐共处。西方文化信仰能够与这里的原始相适应,其中必然有之可探析的深层原因。

一、 地理历史环境

册亨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内布依族居住最为集中的地方。者术村是册亨县的一个行政村,布依族占全村人口的76%以上。者术寨是者术村布依族居住的自然村寨之一,全寨的布依族全部信仰天主教。据当地人说,1904年天主教传入此地。过去由于者术偏僻落后,巫术偏方盛行,村民生病只有草药可用,很多病症无法医治。自天主教传入后,传教士用西药治好了很多疾病,村民自然感恩之心溢于言表。出于感恩,便信仰天主、信仰传教士,认为是天主为他们带来了健康平安。自那时起,者术便世世代代信仰天主教了。

天主教传入贵州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那时的封建王朝对贵州地方的政治统治和思想专制统治比较薄弱,尤其是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儒学思想的影响就十分有限;贵州地区落后的生产力致使广大的少数民族农民生活极端贫苦,当他们的物质生活得不到满足时,他们渴求寻求精神上的出路。但简单的原始宗教无法为他们解释生活悲苦的原因,更无法为他们提供解脱的出路,这样的物质、精神生活状况,正是天主教进入贵州的社会基础。其次,明末清初,封建王朝一度稍稍放宽的宗教政策则为天主教的传入提供了条件。尽管因“礼仪之争”,从康熙朝起,清王朝对天主教在华传教予以严禁,但天主教在华活动并未终止,而又由于清朝在西南等地的统治相对薄弱,传教士设法进入贵州等地传教,皈依天主教的人数仍在增加。①

二、独特的文化

如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布依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和风俗文化。在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信仰中,对神明和祖先的信仰是极为崇敬的。他们信仰山神、地神、树神,对祖先的崇拜非常重视,这些显示出布依族保存了本民族原始文化;而对佛、道教的信仰,则反映出百年来汉族文化对少数民的影响,使原生态的宗教向人为的宗教过渡,两种文化产生碰撞并相互尊重、相互融合。如果说汉族和布依族的文化可以称作异质文化的融合的话,那么近代以来,西方基督教天主教信仰的传入和被容纳,则又扩大了这个融合的范围,使得布依族的更加多样化。

作为在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布依族人民,地理位置的偏远和交通的不发达决定了他们仍然生活艰难。这里的基督信仰与民间信仰并不是界限分明的,他们眼中的“天主”是等同的传教士本身的,他们感恩于传教士,而传教士是上帝派来的,所以他们就信仰上帝。者术村的布依族村民对天主教的信仰并不同于一般界定上的、有着死板教义教规的、严格遵循传统宗教仪式的,而是一种由自我内心发出、简单、纯粹、善良的人为,一切出于这个民族对于外来援助者的感恩之心,久而久之到如今变为一种共同的信仰习惯。比如,红白喜事会念平安经;小孩生下来第三天会赐教名并念平安经祈祷;新教徒入教受洗时,全体教徒也会念平安经。但他们并不去教堂,一切只是在家中进行,形式简单灵活却不乏虔诚。他们既过圣诞节、复活节,又过春节,而阴历三月三他们则去上山祭神。又如,他们并不完全遵守“十诫”,除了上帝之外他们还信仰很多神,本民族的、其他民族的,只要是好的,是对他们的生活有好作用的,都可以信仰。而像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偷盗、不奸淫、不作假见证、不贪恋他人的财物,这原本就和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相一致,也和布依族原始文化中作为人的淳朴善良的本质相符合。所以,我们可以说,者术村得布依族文化能接纳西方天主教文化,并用自己的方式与之融合,是有着文化基础的,这个基础源于文化信仰中共通的交集。

三、 经济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大多与土地资源的贫瘠、地理位置的偏远、交通运输的阻塞、对外交流的稀少有着密切关系。他们与外面的世界有着一层无形的隔膜,因而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圈子。时至今日,者术村的经济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村民靠种植农作物、出售原材料为生,这在现代社会的商品交换中还是处于付出多而收获少的初级的阶段。政府民族宗教部门并没有因此信仰天主教而有额外的拨款,节日期间,村民一般用“集资”的形式获取过节的资金。可见,经济状况的不乐观并没有影响村民信仰的保持度,反观,这种自发的形式可以看做是一种“自我疗法”,反映出布依族村民在异质文化的碰撞之中身心观、世界观和宇宙观所能达到的一种高度。

布依族传统文化信仰与西方天主和谐相处,经济的落后不影响对其信仰的忠诚度,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归因于现代化进程的缓慢。因为地理上的劣势导致经济的落后和现代化进程滞后,粗放式的农业文明使村民自给自足,这其实表明一直以来这里并不受外界太多的干扰,这对于保证单一纯洁的信仰至关重要。本民族的宗教文化信仰可以同天主教信仰一起慢慢消化融合、博弈碰撞、归于统一。然而不排除一种情况,就是未来这里已经与外界无异,物质文化达到一定高度之后,随同而来的还有各种异质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中免不了别的文化信仰形式,那时的村民是否还能保持现在这样的多样却虔诚的。

结语

本来就具有自己独特民族文化信仰的少数民族能够容纳来自西方世界的异质,布依族文化信仰与西方天主教并存于一个小小的少数民族村寨里,却能够互相尊重、相互融合、和谐共处,这不得不让人赞叹之神奇。究其原因,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民族文化信仰和经济的发展状况在其中起到了一定重要作用。而探究其中原因,在号召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对于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人文学院)

注解

①贵州省宗教学会 编.《贵州宗教史》(天主篇),2011年10月,第3页

参考文献

[1]贵州省宗教学会 编.《贵州宗教史》(天主篇),2011.10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5

摘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和少数民族成片聚居的省份,共有包括苗、布依、侗、土家等17个世居民族。各民族节日文化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丰富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同时,也成为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非物质实体。如何在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本民族的节日文化,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在保护民族节日文化中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同时又通过开发来更好的保护传统节日,这是一个两难问题,也是保护贵州文化千岛,开发少数民族原生态旅游,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一条必由之路。

关键词:少数民族 节日文化 开发保护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省份,共有l7个世居民族,他们是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彝族、水族、白族、满族、壮族、瑶族、蒙古族、羌族、仡佬族、毛南族、畲族。其中布依族、水族、仡佬族3个民族的人口,均占国内本民族人口的90%以上,苗族和侗族人口也超过了国内本民族人口总数的一半。贵州各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他们在历史上曾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狩猎文化、稻作文化、山地游耕文化,具有千姿百态、多元文化的色彩。由于交通阻隔和开发较晚等历史地理的原因,一些在其他地方早已消失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现象在贵州得以延续保存下来,在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中,特别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性、传承性、群众性的民族节日文化至今仍存在于少数民族群众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之中,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这种节日文化不仅是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贵州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打造“多彩贵州风”文化品牌的宝贵历史资源。

一、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概述

贵州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贵州民族节日数量繁多,内容丰富。贵州民族节日堪称全国之最,据有关统计贵州各少数民族一年中的节日集会共1046次,全省具有影响力的少数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苗年、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侗族的祭牛神节、林王节;彝族的彝年节、火把节、赛马节;水族的端节、卯节;仡佬族的祭山、吃新节;瑶族的盘王节等,这些民族节日基本上是本民族全体群众的节日,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内涵丰富,除本民族群众参与外,往往还吸引相邻的其他民族的群众参加。每逢节日来临,各族人民穿上节日的盛装,举行唱歌、跳舞、吹芦笙、上刀梯、击铜鼓、斗牛、斗鸟、赛马、摔跤、赛龙舟、舞龙灯、演地戏等活动,其场面之盛大,其情景之感人,让游客们留连忘返。

民族歌舞、民族服装、民族礼俗在这些不同类型的节日中得以集中展现,每一个节日盛会就相当于一个露天民族风俗风情博物馆。其中,舞蹈性质节日最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祭祀性民族舞蹈就有苗族的木鼓舞、粑棒舞;布依族的转场舞、回旋舞;侗族的龙脱皮舞;彝族的海马舞和水族、瑶族的铜鼓舞等等。代表性的节日喜庆类舞蹈就有苗族的板凳舞、芦笙舞、古瓢舞;布依族的铜鼓刷把舞;侗族的哆耶舞;彝族的跳脚舞;水族的斗脚舞;瑶族的狮鼓舞和土家族的摆手舞等等。这些舞蹈原汁原味,形象生动,具有全身舞动的韵律感,有强烈的感染力,最具有地方色彩,最具有民俗意味,最具有民族特性。民族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教育资源、科学资源,民族文化是贵州开发民族风情旅游的灵魂。

二、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开发现状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是包括所有少数民族在内的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各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文化特点,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有自己的服饰饮食文化,有自己的节日文化。就贵州省来看,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居住地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这种分布特点也导致着周边少数民族受汉族影响较深,大部分和汉族居住在一起的弱势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被汉文化同化的趋势。因此,在少数民族节日文化旅游开发中,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节日文化开发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 贵州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在旅游开发中面临着同化。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生活习惯、风俗观念、、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总和,是贵州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各地出现了一哄而上的情况。比如四月八是苗族传统的节日,而苗族地区周边的其他少数民族也过起来了四月八,给本民族造出一个节日来。这是典型的弱势民族节日被强势民族节日文化同化的节日。很多人口少的少数民族纷纷抛弃自己民族固有的节日,转而投向周围人口较多的民族节日。这种现象的存在,为保护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带来巨大的隐患,是对本民族节日文化传承的毁灭。

(二)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有低俗化和滥用的现象。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部分旅游目的地为了满足游客的观光要求,在传统节日中加入了众多非传统的成分,使原本内容丰富的节日变成了逗游客开心的“丑戏”,甚至加入了黄色下流的成分。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传统节日的节期也被随意改变,内容也被随意编排,节日文化在某些地方已经沦为一种单纯的商业表演,失去了该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不少民族地区为了增加旅游的吸引力,获得媒体的吹捧,各出高招来打造旅游胜地。在黔东南某地举办的国际苗节期间,其中有个表演节目就是在大街上进行苗族歌舞游行。为了争取政府的关注,吸引游客的眼球,各个游行的队伍各出奇招,有些队伍为了突出与众不同的特色,竟然把原来短裙苗族服饰里的绑腿换成了性感的肉色,虽然很前卫吸引人的关注,却破坏了原生态的民族风俗。还有各地经常举办民族小姐、民族形象大使的选拔活动,这种活动从出发点上开是好的,但商业化操作下来就变味了。很多地方选出来的民族小姐、形象大使根本就不是原住的少数民族,甚至连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一点都不了解,试想这样的小姐如何能代言该民族?

(三)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旅游开发品味不高,没有作为该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最主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贵州十八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整体上都出现一个自然风光与民族节日文化开发结合部紧密的问题,绝大多数民族节日在旅游区仅仅是陪衬而已。同时节日旅游活动部丰富,旅游景点开发的节日旅游大都形式单一,基本上年年重复,缺乏创新,看得游客都厌倦,回头游客人数极少。民族节日旅游基本上还停留在简单的、大众化的表演上,缺少高文化品味、高质量、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为一体的多元化民族节日文化。

三、建议与对策

有关专家在调查中发现,贵州部分民族地区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形态发生变异,传统的某些类历史及文化内涵不复存在,更多地衍化为纯粹的表演和旅游节目;许多民族手工技艺如某些刺绣工艺、蜡染技艺、雕刻技法等,逐渐被工业化产品替代;相当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项目如口头文学、民歌、古歌、乐曲、曲艺曲目等在原流传地区因无人继承而濒于失传。近年来,贵州开始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已于2002年7月 30日经省第9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

在保护民族节日文化中开发民族节日文化旅游。民族节日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源泉,若无民族文化,民族旅游资源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贵州民族地区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把握和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其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旅游开发,必将受到外来强势文化、商业价值观念的冲击,其民族特性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在旅游业的开发中一定要谨慎,各地政府一定要重视对民族节日文化的保护,要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来者的涌入,异族异地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化逐渐被同化、冲淡以至消亡。

在旅游开发中保护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给民族节日文化的保护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以“保护民族文化”为名限制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行为。保护不是保守,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予以继承和提倡;保留与创新相辅相成,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民族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民族传统文化只能在舍弃与创新中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对少数民族节日文化合理的开发,提升当地的旅游文化价值,同时通过旅游开发来为保护民族文化提供资金,发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参与保护。

一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如果不加以创新和变革,也就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这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不相符。例如大型民族歌舞 《多彩贵州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多彩贵州风》是省委、省政府为贵州旅游市场量身订做的一台歌舞节目,目的是为提高贵州的整个旅游软环境。与周边省市相比,贵州旅游市场缺乏常年演出的文艺节目,这是与邻省旅游业的差距所在。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的推出,不仅弥补这方面的空白,而且荟萃了原生态的民族歌舞,使得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得到了传播和继承,备受赞誉。《多彩贵州风》集多民族的风情为一体,囊括了众多民族的优秀代表性节目。该节目的创新,在于在传统的民族文化中融入了舞美、灯光,体现出很强的现代气息,既保持了原生态的元素,又有强烈的时代感。集朴素、华丽、原始、现代为一体的《多彩贵州风》,以她特有的绚丽与清新,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青睐。《多彩贵州风》的成功推出说明了它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多彩贵州风》在开发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时候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使得贵州的民族文化在旅游业中得到了突破性的开发,同时也继承和传播了传统的民族文化。

我们对少数民族节日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开发利用上,同时总之,在旅游业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的问题上,既要考虑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发展,又要有利于旅游的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要辩证地看待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最有效的方法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保护与开发应该是对立统一的, 保护是为了开发,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保护与开发是密切关联的,是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只有二者的关系处理好,这样才能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的优势,为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贵州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再加上贵州有着49个少数民族,如此丰富的民族文化构筑了贵州民族文化的丰富性。贵州民族旅游的核心应是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高度融合,这是贵州民族旅游的精彩之处,也是值得挖掘和升华的元素。在自然资源基本上被开发殆尽后,贵州只能开发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来满足不断升温的旅游市场,在民族文化中,民族节日作为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成果,它积累、继承、发展,并周期性的展示自身的传统,坚持民族拥有的文化身份,是贵州旅游最具有魅力的特色之一。

参考文献:

[1]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 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1月.

[2]周春元.贵州古代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6

一、精选适合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可贪多、贪深,适合的就是最好的。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需要,我们可以将自己身边的传统美德、文学经典、民族工艺(布依族的织布、蜡染等)、传统体育、古典音乐(布依族的木叶、八音坐唱等)、民风民俗(布依族每年三月三、六月六等)等领域的内容,作为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一是打造环境文化。对学校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充分利用每一间教室,每一面墙壁,开辟传统文化经典长廊,讲述传统美德故事,展示传统文化经典代表,使学生身处校园,能时时处处感受到伟大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二是建设班级文化。把圣贤智慧、经典名著、璀璨艺术和传统节日文化等与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有机融合,营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开辟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剪纸、书法、绘画作品,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是铸造精神文化。致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风、校训,班风,使其成为师生思想的引领,诠释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新内涵。

三、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一是参观名胜古迹。结合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下五屯刘氏庄园、泥凼何应钦故居等),使学生了解祖国悠久、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现场视听真切地感受中华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进而激发他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开展民俗文化采风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当地社区开展民俗文化采风活动(布依族的编、织、染布等),直接参与到当地民风、风俗中去,真切领略民俗风土人情,亲身感受这些久传不衰的民间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是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古往今来,经典文化长久不衰,灿若星辰。经典诵读气势磅礴,可以震撼学生心灵,给学生带来各种感官的刺激,使其直观、有兴趣地参与其中,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一幅厚重而宏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画卷,令人震撼而又倍感亲切,也勾起了世界人民包括广大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这为我们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供了一个绝佳机会。在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被科学技术带来的利益所迷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却少之又少,从而形成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年青一代最为明显。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应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教育,向学生讲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讲清学生自己肩上所负的责任,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让学生知道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品格。如果离开了传统,割断传统文化的血脉和根,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

四、利用节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继承和发展的文化价值。诸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涵盖了民族习俗、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诸多知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充分利用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但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文本的解读也会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寒假结束,学生带着对春节的留恋走进了课堂,对贴春联、包饺子、看花灯等地方习俗还是记忆犹新、回味无穷。教师可专门拿出一节课以口语交际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例如,由学生任意组合,分成春联小组、饺子小组、花灯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搜集贴春联、猜灯谜、包饺子等关于春节习俗的材料;在交流环节,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对于感兴趣的知识也可以摘抄积累。如果学生的交流背道而驰,或抓不住重点,教师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读给他们听,以达到收放自如的效果。又如,清明节时可以在少先队大队部的组织下,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祭奠英灵、凭吊先烈,现场给学生讲一讲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然后让学生写一写作文,洗涤心灵、提升素养。再如,端午节自然要引出屈原,教师鼓励学生搜集屈原的爱国故事,品读屈原的《离骚》等,观看赛龙舟的视频,从视觉和感觉上领悟伟人的爱国情怀,欣赏地方习俗的热闹和喜庆。又再如,中秋节期间可以开展中秋诗词比赛,鼓励学生踊跃搜集,并利用阅读课展示表演;还可以组织开展中秋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以调查研究、访问、查找资料等多种形式,了解各地和家乡过中秋的习俗;然后,每人制作一份手抄报,在交流会上,同学们以解说形式汇报。这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了节日的意义,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精神,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五、利用校园宣传阵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渗透的主渠道之一,是无声的传统文化教科书。我校虽属农村学校,但是文化氛围浓厚。教学楼的墙壁上则戎有名的人物像、中国有名人物的事迹,操场上的《五心童谣》等都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此外,学生在课间活动的时候进出教学楼,必然可以欣赏到文化长廊上那些图文并茂的经典诗文,通过走一走、背一背,积累古典文化,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也可以利用三分钟口语训练引导学生加深记忆,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达到了积累目的。

六、做到学科教学渗透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7

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出平衡点和结合点,不断发展与完善生态文化旅游,充分保护民族文化,真正实现既保护了原生态文化,又能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生态旅游;黔西南;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

How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Folk Culture in Ecotourism

―― taking Southwest Guizhou Buyi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for an Example

Chen Ming-guang Pan Guiyu Zha Lanjian Tian Weike Wang Shenzheng

(Southwest Gu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Xingyi Guizhou 562400)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aking Southwest Guizhou Buyi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for an example, discussing the ecological tourism, cultural tourism and folk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ccording to the spirits of the No.2 Document of State Council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report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o find out the balance point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national culture and heritage, further develop th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to make the full protec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not only realize the protection of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economy.

Keywords: tourism; ecotourism; Southwest Guizhou; folk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面临的工作、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出行旅游正可以缓解压力,为工作积聚更多的能量,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更有助于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通过旅游可以改变人们对事物的感受,甚至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越来越多旅游者更向往的是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风景,增强了 “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所以就出现了生态旅游,即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种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民俗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特征。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因此,生态旅游更注重生态与文化的结合,保护自然环境和传承当地民风民俗,坚持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适度、科学、合理开发,立足于保护自然景观、体现良好的生态性,使民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开发黔西南生态旅游的背景

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数分布在偏远的贫困山区和民族地区,近年贵州始终坚持“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的理念,把乡村旅游与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有机结合起来。2012年初,国务院下发的2号文件明确了贵州省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在推进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统一,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做到在保护中科学开发,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实现发展旅游和保护资源共赢。十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义。在发展旅游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繁荣文化中提升旅游产业的素质和内涵,坚持文化与旅游相融合。

二、黔西南州生态旅游的优势

黔西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然文化、民俗文化等等,黔西南各族儿女一直在不断地摸索与探求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黔西南州八县、市已成为海内外游客进行生态旅游、文化休闲的精品旅游胜地。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气候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交通便利,全州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州府兴义市。黔西南人民热情好客,这里居住着布依、苗、彝、回、汉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素有“小春城”之称。

(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黔西南地貌类型奇特,岩溶面积分布广,自然风光旖旎多彩,山川秀美、景色迷人,是中国西部一个颇具潜力和开发前景的黄金旅游区。有部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部级森林公园仙鹤坪,部级水利风景旅游名胜区贞丰三岔河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安龙招堤、兴义云湖山等奇特的自然风光,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

(三)历史文化厚重

黔西南州的名胜古迹引人入胜,文物古建筑别具一格。如:兴义市刘氏庄园是石堡内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占地五亩,词厅面阔三间,中为戏台,左右为通道,台下是供演员化妆、休息之所,台口八字形,上下场门额题“出将”、“入相”,中绘寿星图,整个建筑窗棂雕花、朱漆饰金、富丽堂皇。兴义市是贵州龙的故乡,“贵州龙”被科学界称为“举世罕见的科学发现”、“稀世至宝”。距今12000年的猫猫洞古人类化石,展示着兴义古老的文明。有 “兴义人”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遗址、南明历史遗迹“十八先生墓”、“永历皇宫”和抗战公路遗迹“晴隆二十四道拐”、何应钦先生故居等。

(四)浓郁的民族风情。

黔西南州少数民族众多,风情独特,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民居、服饰等独具魅力,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享誉海内外;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质朴、纯真、自然,被称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多姿多彩。特别是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还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黔西南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化旅游可以说是黔西南州的独有特色,来过这里的人都会为这里的原生态景观和民俗文化气息所感染。寓生态文明建设于旅游发展之中,让两者奏响优美的和弦,是贵州也是黔西南州的一大特色。我们在看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不容忽视的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淡化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体将外界的信息和生活方式的渗入,少数民族双语文化教育跟不上,阻碍了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使本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山寨传统习俗逐渐淡化;加之,现在民间艺人的老化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分布不均,民族文化人才出现断层。例如,在黔西南州的一些布依族村寨,在20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多数青年还是以“浪哨”的方式,即通过唱山歌来谈恋爱,到80年代后期逐渐“淡化”,现在已有很多布依族后代不会讲布依语,不会缝制布依族服饰,更少见到过去那种男女青年在田埂边对歌的独特的恋爱方式。

(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流失严重

生活在黔西南州的布依族和苗族妇女们心灵手巧,擅长刺绣;苗族服饰是当今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服饰之一,本州的兴仁县、晴隆县和安龙县的苗族服饰更是多姿多彩,刺绣构图讲究严谨、对称、协调,图案有花、鱼、虫、鸟、凤等,各种图案浓缩了苗族生活环境的景物,配上银角、项圈、头花、银簪、手镯等,显得绚丽多彩,苗族的服饰也是苗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古往今来生活环境的浓缩,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但是由于受到生活环境和文化因素等影响,加之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复杂,苗族村寨的大部分青壮年都到外省工作,部分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正在和即将失传。

(三)景区(点)的开发、保护和经营缺乏合理性

民俗风情旅游缺乏统一的布局、合理的规划以及相应的美学素养,导致开发时出现不和谐的败笔,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差,文物流失、植被遭到破坏,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加之,旅游业内部企业互相压倾,只顾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忽略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四、保护和传承黔西南少数民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民俗文化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就会消失。要保护和弘扬黔西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繁荣,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不断发展和完善生态文化旅游,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注重民族文化母体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不断发展与完善生态文化旅游,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采取措施,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生态旅游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宏扬呢?首先,要树立保护地方文物资源和民俗文化的意识,让当地居民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能客观地对待自身的传统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同化和庸俗化。其次,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针对于一些即将消失的民间习俗、民族节庆、舞蹈、戏曲活动和民族的语言、音乐、服饰等,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和传承,如加大力度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学经验,传技能”的互补学习方式;同时,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让更多游客参与的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

(二)开发原生态民俗村寨,开创民族旅游新模式

要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原有的古村寨,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以展现原有民族的生活风貌,重点打造南龙古寨、安龙打凼民族村等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以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蕴吸引游客,建设相应的主题生态旅游(园)区,形成旅游热点。如徒步观峰林、环湖野钓、自行车旅游、峡谷漂流、自然生态考察、登山探险、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让旅游者充分体验郊外活动的乐趣。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强与海内外旅游机构合作,形成生态文化旅游热点。要开辟生态旅游专线,为旅游者出游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要不断完善景区的各种设施,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甚至流连忘返。

(三)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研究

黔西南少数民族节庆丰富多样,形式各异,要加大开发力度,着重发掘、提练和开发以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节庆、民风民俗、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宗教和民族建筑等活动内容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利用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资源,如:布依对歌、赶表、布依古音、古调(如布依铜鼓、八音坐唱、唢呐、嘞尤演奏)表演;布依服饰、饮食、浪哨、礼仪(进寨拦路酒、杀鸡敬客礼仪、敬酒歌礼仪、布依婚礼、演示布依赶尕过程)、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进行主题宣传或举办民族旅游节,让游客亲身体验,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

(四)加强景区(点)的开发、保护和传承

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互利共生的环境,正确处理好景区建设管理、旅游开发经营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鼓励包括规划者、决策者、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参与到生态文化旅游区的管理。要依法加强景区治理,科学管理,确保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得有效保护和恢复、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发掘、抢救和传承,以促进黔西南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守郡 旅游学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2]国发【2012】2号文件明确了贵州省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第八节。

[4]龙长春.黔西南州州情简介[N].经济信息时报-今日兴义,2013年2月27期。

[5]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13年4月23日召开的第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8

布依族是一个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其次在安顺地区、贵阳市、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省曲靖、红河等地也有少数布依族居住。历史上布依族没有通行的布依语文字,人们通过口耳相传来传播自己的语言文化。尽管如此,布依族传承下来的语言文化是十分丰富的。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布依族传统文化,在党和政府的倡导下,语言专家们在20世纪50年代经过长期实地调查研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文。此后学者、专家深入布依族聚居区,通过采访录音,整理出一部分布依语和汉语文学作品。直到今天,布依族文学仍在挖掘整理之中。长期以来,布依族与汉、苗、水、毛南、侗、壮等民族互为邻里,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生态分布状态。在与汉族人民长期相处过程中,布依族人逐渐学会了汉语,学会了用汉语唱民歌,用汉字写民歌。现在布依族地区人们大都能用布依语和汉语唱民歌。这是民族之间长期接触、学习、交融之后,布依族文化不断被先进汉文化影响的结果。笔者试图通过对布依语民歌和布依族汉语民歌的比较研究,分析布依族文化在民族大融合中的趋同趋势。

一、布依语民歌与布依族汉语民歌的区别

民歌是布依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布依族地区素有“诗乡歌海”之称,布依族人特别喜欢唱歌,据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仲家婚嫁,则男女聚饮歌唱。”布依族民歌从语言上可以分为布依语民歌和布依族汉语民歌。虽同为布依族民歌,但二者是有着很多不同的。首先是在押韵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布依语民歌除极个别押尾韵外,多数押头尾韵、腰尾韵,也有头尾韵、腰尾韵混合押的。韵相同或相近都可以相押。民歌中韵可以换,无需一韵到底。押头尾韵,就是上句的最后一个音节韵母与下句的第一个音节韵母相同。如《Sul miz xaz xih nangh》(《你们若不嫌弃就请坐》)(下划线者为韵脚):

Reeg miz gvas mbael haz(最细不过茅草叶),

Nal miz gvas mbael joic(最厚不过芭蕉叶),

Zoix miz gvas songl dul(穿得最破的就我们了),

Sul miz xaz xih nangh(你们若不嫌弃就请坐),

Raz miz xianf xih nangh(若不嫌弃就请坐).

第一句的尾韵“haz”与第二句的首韵“nal”相押,第二句的尾韵“joic”与第三句首韵“zoix”相押,第三句尾韵“dul”与第四句首韵“sul”相押。第五句是第四句的反复句,不讲究首尾韵,或者说这两句只是押尾韵“nangh”。

押腰尾韵,就是上句的最后一个音节韵母与下句中间某个音节韵母相同。如《gul genl ianl daangs haux》(阿哥吸烟当茶饭):

Feax genl ianl daangs ianl(别人吸烟当作玩),

Gul genl ianl daangs haux(阿哥吸烟当茶饭),

Genl ianl daux ramx dal(狠抽几口挡眼泪),

Genl xunc baz xunc yah(借烟解闷把心宽).

第一句的尾韵“ianl”与第二句的第三个韵“ianl”相押,第二句的尾韵“haux”与第三句第三个韵“daux”相押,第三句尾韵“dal”与第四句首韵“baz”相押。

头尾韵、腰尾韵混合押。如《Mingh ndil rauz ndaix nangh》(《命好遇见你》):

Goy doc mingh ndil waanz mingh ndil(情哥我命真的好),

Mingh ndil bungz ndosqyas(命好遇到染米花),

Xohneex ndosqyas hail gueh mbeenx(染米花开连成片),

Daangheenc hail gueh bil(丹桂花常年不谢),

Mingh ndil rauz ndaix nangh(因为命好遇见你),

Mingh ndil bix ndaix nangh(坐在一起叙衷肠).

第一句的尾韵“ndil”与第二句的第二个韵“ndil”相押,第二句的尾韵“ndosqyas”与第三句第二个韵“ndosqyas”相押,第三句尾韵“mbeenx”与第四句首韵“Daangheenc”相押,第四句尾韵“bil”与第五句第二个韵“ndil”相押。第四句和第五句是尾韵相押。

布依族汉语民歌在押韵上与布依语民歌有着很大的不同,它不是押头尾韵、腰尾韵,而是押尾韵。有的是首句入韵,双句押韵。如《可惜塘深难下网》:“大田大坝难插秧,人多口众难开腔。好个鲤鱼逗人爱,可惜塘深难下网。”这首布依族汉语民歌吸收了汉族民歌形体上的特点:句式整齐,双句押韵,首句可以入韵,押的是尾韵,“秧”“腔”“网”相押。有的是首句不入韵,双句押韵,如《要把纱线团拢来》:“郎家没有人做饭,妹家没有人砍柴。我俩都是单纱线,要把纱线团拢来。”布依族汉语民歌在吸收汉族民歌双句押韵的特点之外,创造性地发明了句句押韵的方式,如《妹要跟哥不畏难》:“天上星宿单打单,妹要跟哥不畏难,一脚踢开铁门坎,伸手折断石栏杆。”

句式上,布依语民歌和布依族汉语民歌也有很大不同。布依族人在学习汉语民歌之前,布依语民歌主要以长短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如《weanl hams》(《探问歌》)。

Buxsaail(男):Ndidt dais bol laez dauc xeeus bas(太阳从哪座山来照耀)?

Ramz dais dah laez dauc riml suangl(水从哪条河来流淌)?

Nuangx dais beangz laez dauc bah rih(妹从哪个地方来种地)?

Rih maz jamxbisbyog(地里种的什么绿油油)?

Rih rog rox rih bah(熟地还是新开地)?

Rih daais rox rih gvaanl(娘家地还是夫家地)?

Rih daais nuangx xih daanl(娘家地请妹开口),

Rih gvaanl goy xih ies(夫家地哥且不提).

Legmbegt(女):Dagtdais raiz lac rinl(蟋蟀石头底下叫),

Dagtjinl raiz nazxeeh(蚂蚱滥田里边叫),

Meel rox bux daucraiz(是公的还是母的)?

Jail rox jaec dauc ngaauh(远方还是近地唱)?

Dungxsaauh rox bohraanz(单身像我或家长)?

Saauh los nuangx xih haanl(单身像我妹就唱),

Bohraanz nyangy xih ies(当家汉子妹不应).

古代布依族青年男女在“浪哨”中,为了表达内心情感,往往见物起兴,随口而唱,字句一般没有限制,长句可以超过十字,短句可以是两个字,句数也没有限制,可多可少。少则四句,如《分别歌・之三》:“哥呀哥/太阳偏西了/卖棉花摊子的人都散完了/太阳也喊我们分别了。”多则达四、五百句以上,如《十二部对歌》中的《闹婚》就有五百多句。古民歌一般不分节,不管多少句都是连续排列的。现在所见的分节的民歌,多是后来翻译为汉文时采取的形式,其目的是弄清层次、突出重点。

布依语民歌也有五言体和七言体。五言体如《Weanl dois》(对歌)。

Legmbegt(女):Bix dais baaih laez mal(哥从哪方来)?

Ral xiez laez ral max(寻牛或寻马)?

Ral xiez gvas ronl lac(寻牛走上路),

Ral max gvas ronl jaangl(寻马走中路),

Waangl mal nix maz yiangh(到此来干啥)?

Buxdsaail(男):Bix dais baaih mauc mal(哥从东方来),

Bix yej miz ral xiez(哥也不寻牛),

Bix yej miz ral max(哥也不寻马),

Gaaul saz laail jeenl daaux(划船多臂疼),

Ngaaux saz laail jeenl jeedt(撑船多臂痛),

Ramx dogtdeedt mal ndaangl(水溅到衣上),

Waangl mal nix rieh deah(到此来更衣),

Dungx ies mal ral ngaaiz(饥饿找饭吃),

Dal raaizmalral haux(眼花来用餐),

Ral haux mal iel raaiz(找饭治眼花),

Ral ngaaiz mal iel ies(吃饭解饥饿).

七言体如《礼节歌》:

nat8 lwk8 t?aU5 deul ?o?1 ?e:n2 t?aU5(一粒桐子两钱桐),

nat8 lwk8 t?aU5 deul ?o?1 ?e:n2 Xa3(一粒桐子二钱五),

nat8 lwk8 t?aU5 deul Xa3 ?e:n2 ju2(一粒桐子五钱油),

rau2 xa6 sa:u3 ta?1 ju2 pu4 la:u4(咱要费老人灯油),

rau2 xa6 sa:u3 ta?1 ju2 po6 me6(咱要费父母灯油).

用汉语唱的布依族民歌常见的有五言体、七言体、杂言体等,但以七言体居多。五言体如《春耕谣》:“大家忙春耕,田土出黄金,五年看三载,三载看一春。”七言体如《酒歌》:“燕子飞来双脚黄,飞来飞去落大塘;落到大塘吃好酒,落到大树好遮凉。燕子飞来双脚青,飞来飞去落院庭;落到院庭好吃酒,落到大树好遮荫。虽然是杯淡淡酒,借杯美酒表表心。”又如《只有妹心照不明》:“三两三钱买盏灯,留下三分买灯芯。万丈深渊照见底,只有妹心照不明。”多数学者认为,大概清朝初期时,押尾韵的七言体民歌就出现了。

章法上,布依语民歌有“散花调”“双调”“长篇歌”。“散花调”即以一首单独存在,如《请妹快出门》:

po5 bal1 ka:u3 pal1 ta2(吹木叶去喊),

po5 bal1 xa2 pal1 jeu6(吹茅笛去请),

jeu6 san2 tin3 san2 rai2(一声紧一声),

mei3 mw?2 ma1 po1 ji5(请妹快开门).

“双调”即两首组合成,如《今晚月当中》。

男:Xam6 ni4 bwn1 ro?6 bwn1(今晚月当中),

Xam6 ni4 bwn1 ro?6 ri6(今晚月当头),

Xam6 ?ip8 ?i5 ?ip8 xa3 ro?6 la:u4(十四十五月儿亮堂堂),

Mw?2 kwn1 xa:u4 leu4 fi6(问妹吃夜饭没有)?

?a:u1 kwn1 ?au2 leu4 fi6(阿妹吃夜饭没有)?

Kwn1 ?ji5 ?i1 ?am4 pa3(吃过饭嘛要漱口),

am4 pa3 ?i1 ra6 dan’(莫留碗筷在后头),

Ta?5 san2 pai1 la:u6 lua?5(收拾干净才好会朋友).

女:xam6 ni4 bwn1 ro?6 bwn1(今晚月儿明),

xam6 ni4 bwn1 ro?6 ri6(今晚月儿亮),

xam6 ?ip8 xa3 ro?6 la:u4(十四十五月儿亮堂堂),

mw?2 kwn1 xa:u4 leu4 fi6(问哥吃夜饭没有)?

ba:u5 kwn1 ?au2 leu4 fi6(问郎吃夜饭没有)?

fi6 kwn1mw?2 ma3 nau2(没有吃嘛就请讲),

rau2?au1so?2 ma1?05(我们拿桌子来摆),

au1 ?jan1 ma’ pan1 pi4(我们给你把烟装),

mi2?un1 mw?2 kwn1 ta?2 pa3(不望吸进嘴),

tu3 mw?2 sua3 ta?2 fu?2(只要接到手),

ta:?5 mw?2 kwn1 leu4 ja?6(就像吸一样).

mi2?un1 mw?2 kwn1 ta?2 pa3(不求吸进嘴),

tu3 mw?2 sua3 ta?2 da?1(只要接过去),

ta:?5 na:?2 kwn1 leu4 ja?6(就像吸一样).

“长篇歌”指篇幅较长的以叙事诗为主的长诗,如《安王与祖王》等。

布依族汉语民歌大多是四句一段或一首,也有六句一段或一首的,还有更多句的长诗。四句一首的,如《江水少来泪水多》:“天上星星隔天河,心想会妹会不着。手拿纱帕江边走,江水少来泪水多。”四句一段的,如《怎不叫我心花怒放》:“哥在高山上唱歌,像春风吹进妹的胸膛,眼前的乌云散开了,怎不叫我心花怒放!哥在河边吹木叶,像山泉流进妹的心房,苦闷的日子变甜了,怎不叫我歌喉发痒!如果我俩得在一起,歌声比米酒醇香,如果我俩得做一家,日子将赛过蜜糖。”多句体,如《心里格外高兴》:“妹织的白布哟,像芭蕉心那样白;妹做的花椒布哟,比蜘蛛网还密。看到姑娘穿的那双花布鞋,我走路脚步格外轻;看到情人那身打扮,我心里格外高兴。”

汉族民歌传入布依族地区后,布依族民歌不只是在形式受到汉族民歌的影响,内容上也有借鉴,有些布依族汉语民歌与汉族民歌十分相近。如同为《生不丢来死不丢》的民歌,汉族地区传唱如下:“生不丢来死不丢,除非蚂蚁生骨头,除非冷饭又发芽,白岩上头生石榴。”布依族民歌则这样唱:“生不丢来死不丢,要等蚂蚁生骨头,要等白岩长菌子,冷饭发芽哥才丢。”这两首民歌意思差不多,描写的都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再如布依族民歌《不怕脖颈架钢刀》:“猴儿为要吃果果,不怕风大树子摇;情哥为要连情妹,不怕脖颈架钢刀。”也是深受汉族民歌《要吃辣子不怕辣》的影响:“要吃辣子不怕辣,要恋情哥不怕杀,刀子架在脖颈上,眉毛不动眼不眨。”这些正是民族大融合背景下布依族人主动积极学习汉族文化的表现。正如费孝通所说,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吸收比自己优秀的文化而不失其原有的个性”。

二、布依族民歌生长的历史文化环境

布依族民歌不仅数量多,涉及范围也很广。根据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习俗歌、情歌、苦歌、劳动歌、反歌、红军歌、新民歌等。情歌和习俗歌是最主要的部分。布依语情歌叫“weanlyux”,布依族汉语情歌叫“weanlhac”。布依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歌:对歌相识,用歌表达爱慕、思念和誓言。根据情歌内容可以分为“试探”“回应”“相会”“赞美”“表白”“思念”“把凭”“盟誓”等,每个过程都是自然而然地发展。情歌本是各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是封建婚姻制度的限制使得汉族青年男女之间自由交往、恋爱的机会早在宋以后消失殆尽,情歌在汉族青年中已失去生存的土壤,汉人多是在排遣抑郁时在山野偶尔唱歌。尽管直到20世纪50年代,布依族仍有包办婚姻现象存在,但较汉族地区的包办程度要低一些,广大布依族青年仍有一定的自由恋爱空间,甚至有些未到男家“坐家”的已婚女青年也可以加入到情歌对唱中来,所以,布依族地区情歌依然很盛行。

明清以后,民族间接触、交流更为频繁。布依族汉语民歌出现的时间从现有的文献来看还无从考察。汉语民歌传入的前提是汉语已经作为布依族地区的交际工具之一。布依人学习了汉语后才有可能学唱和抄写汉语民歌,这比起单靠死记硬背布依语民歌要容易得多。根据文献记载,明代推行“文德以化远人”的教化政策。“洪武二年(1369年),明王朝通令全国各地都要州、府、县学,发展文化教育。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监察御史裴承祖上奏朝廷说:‘贵州都指挥使司、平越、龙里、新添、都匀等卫,平浪等长官司诸种苗蛮,不知王化,宜置儒学使知诗书之教。’贵州各类学校于是逐步建立起来。”加上明初汉族军民的大量移入,使得贵州的汉语教育得到初步发展。汉族民歌的传入应该始于此时。明末清初,由于西南地区交通的开发,汉族和少数民族接触频繁。大量汉族移民从湖广、四川相继进入布依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贵州省府、州、县皆设义学,因而少数民族子弟读书的逐渐增多。到乾隆年间,少数民族已‘多有读书识字者’。”康乾时期应该是汉族民歌传入布依族地区的第一次高峰,因为只有“多有读书识字(汉字)者”才能形成传播效应。抗战时期,大量汉人因躲避日本的轰炸烧杀来到贵州,加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同化政策,这些也促进了汉文化的传入,此期应该是汉族民歌传入贵州的第二次高峰。建国后,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大量汉族干部和知识分子因为建设的需要来到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此期应该是汉族民歌传入贵州的第三次高峰。汉族民歌传入布依族地区后,布依族民歌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汉族民歌的影响,布依族人在接收汉族民歌时,进行了适合自己民族特色的处理加工,如今汉语民歌已经成为布依族地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盛行不衰。

汉语民歌传入到布依族地区,汉语歌词的方便易记使布依族人愿意接受,渐渐地,传唱汉语民歌成为一种风气,不少布依族人传唱、学习、创作汉语民歌,汉语民歌变成了布依族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民歌被广泛地接受,一方面体现着布依族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另一方面说明汉语民歌在布依族地区的适应性,即生存的文化生态。

布依族主要生活在温带,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河流纵横,山川秀丽。人们采取的是典型的稻作农耕方式,汉族的陆续迁入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谋生变得相对容易,加上优越的自然条件,采集和狩猎也可以作为重要的补充,因而闲暇时间相对充裕,不必花太多时间解决温饱问题,休闲、社交成为人们工作之余的一种生活方式,情歌和习俗歌便应运而生,各种社交场合都用歌来联络和交流感情。对歌就是一种社交方式,可以在家,可以不避开家长,内容与情爱无关,但通过对歌,印象好的可以发展到“囊哨”“囊冒”。布依族人长期接收自己民族特有的社交文化的浸润,也受到温和气候的影响,性格柔中带刚、彬彬有礼,民歌具有一种婉约含蓄之美。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9

布依族是我国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艺术绚丽多彩,有魅力独特的八音坐唱、布依山歌、浪哨、古歌、酒歌,有传统舞蹈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布依族的戏剧也久负盛名,而布依戏已于2005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仪式性傩戏“哑面”被誉为“古代戏剧的活化石”。

布依族能歌善舞,民族风情古朴典雅,婚丧习俗特色鲜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布依族民间舞蹈都来自生活,主要以生产劳动和民族习俗为题材。反映生产劳动的有织布舞、舂碓舞、响篙舞、生产舞、丰收舞、粑棒舞、刷把舞等;反映民族习俗的有花包舞、铜鼓刷把舞、伴嫁舞、玩山舞、花棍舞、龙舞、狮子舞、板凳舞、铙钹舞、转场舞、回旋舞、红灯舞、刺锤舞、傩舞等。下面略举几例:

“狮子舞”流传于罗平县九龙河、块泽河、黄泥河沿岸的布依族地区。布依族狮子舞是一种具有故事情节,富于戏剧性,表演程式化,人物个性化的表演性舞蹈。一般在民族节日活动中表演,有时也在丧葬活动中同其他舞蹈穿插表演。 狮子舞共分舞狮子、杀狮子、救狮子、再舞狮子几个舞段。表演者五人:舞狮子二人,“小猴子”A,“笑和尚”一人。笑和尚是狮子舞的主角,性格幽默诙谐,动态潇洒自如,举手投足处处引人发笑。两个小猴子在狮子和笑和尚之间插科打诨,时而卖乖讨好,时而挑拨离间。制造笑料活跃气氛。

布依族狮子舞重在以情节的起伏跌宕和人物的鲜明个性取胜。笑和尚时而乐极生悲,时而痛哭流涕;时而悠哉狂舞,时而手忙脚乱。悬念,对比、误会,巧合几种戏剧化手法应用得体,给人有柳暗花明之感。表演注重情绪的变化。既有紧锣密鼓的热闹喜庆舞段;又有悲伤哀婉的侵节奏。演员的表演适度得体;或悲或喜,过渡自然。整个舞蹈没有一句道白和唱词,全凭细腻的动作和舞姿来推进情节的发展和变化。笑和尚以轻摇慢摆和双足尖交换点地,及臀部的扭摆下压,牵动足关节的动作贯穿始终。猴子和狮子则以模拟动物的形态为基础,临场即兴发挥,表演优劣跟表演者的表演技巧和临场经验不无关系。

织布舞是布依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在黔南惠水、罗甸一带。织布舞以轻巧的舞蹈动作,真实地描绘布依族姑娘从开荒、播种、采棉、抽纱、纺线到织成布匹的生产劳动过程,表现出她们终年辛勤劳动的形象。 花包舞又称糠包舞,主要流行于贵州省黔南和黔西南布依族地区。多在春节、三月三、六月六等节日期间,在宽敞的坝子上进行。是布依族青年男女最喜爱的舞蹈。龙灯舞俗称“耍龙”,是布依族^民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布依族民间有许多有关龙的传说。人们格外喜欢龙,崇拜龙,春节期间,各地都有耍龙的习俗。龙的制作多种多样,有的是用竹篾编扎成龙架,糊上白纸,画上或帖上彩色鳞片。有的是用长幅布匹制作而成。龙分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布依族舞龙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每年正月初八、九出龙,各村寨都作好准备,迎接龙队进村表演,龙队先向各家各户拜年、祝福,然后表演,直到正月十五、六日才收龙、烧龙,形式非常地隆重。

转场舞流行于黔西南盘县特区,来源于祭祀。相传老人去世后,要请道士举行“转场”仪式,后来就演变成为“转场舞”。表演时演员穿上红黄颜色道袍,头戴花冠,分别敲击大郄和铜鼓,人们随着节奏翩翩起舞,气氛十分热烈。 红灯舞俗称跳“红灯”,布依族一种歌、舞、武术合一的艺术形式,流行于贵阳市乌当区一带,是当地布依族群众每年正月的主要娱乐活动。“红灯”据传源于宋代。“红灯”唱腔是将花灯戏曲、民间小调等融为一体的袭用曲调。演员边舞边唱,颇具特色。刷把舞“刷把舞”也称“丰收舞”,刷把舞源于布依族人民在丰收时节,为了不浪费一粒粮食,确保颗粒归仓,他们用刷把把烧箕缝隙间的粮食刷出来倒人盛粮食的簸簸里。刷把、烧箕和簸簸是布依族人民常用的三件生活劳动用品。“刷把舞”通过布依族男女青年们的舞姿,艺术地把丰收时的这种劳动场景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刷把舞”表现了布依族人民勤劳朴实;节约粮食和勤俭持家的优秀品质。同时,舞蹈还展现了布依族人民欢庆丰收以及盼望来年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布依族的舞龙是一项古老淳朴的民族体育项目。贵阳乌当区永乐乡罗吏布依族村的舞龙就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源于明末清初,经历代传递,龙艺甚精。遵循古训,年年代代新春佳节,罗吏布依族乡民都以舞龙来愉悦自己,祈望来年村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罗吏布依族村舞的是一条长50米的青龙,青篾纺织的龙头威武俊美,青色龙衣,缀上金黄色的鳞甲,矫健雄伟,跃跃欲飞。布依族舞龙的乐器有锣鼓、唢呐、长号、铜鼓等,各种乐器的吹奏,都用音乐语言形象地描绘了龙的各种动作姿态。每当舞龙表演时,全寨的布依族乡民都争先恐后地来到表演现场,为自己舞龙队的精湛演技倾心喝彩。

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布依族舞蹈,更是充满了迷人独特的魅力。一切艺术都产生于劳动,来源于生活。布依族民间舞蹈也不例外,她不仅产生于劳动,来源于生活,而且每个舞蹈的内容都有着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因此,布依族舞蹈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给以人们启迪和激励,歌颂着勤劳与善良。她不愧为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同时对民族学研究也有价值。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10

关键词:彝族、贵州、婚礼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彝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全国彝族人口万多人,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内。贵州彝族人口共计万人,主要分布在毕节市、六盘水市、黔西等。

贵州的彝族同胞由于长期与汉、布依、苗等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所以彝族风俗与其他兄弟民族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自己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俗

彝族喜欢喝酒,酒分甜、辣两种,过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酿造。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酿制。有“客人到家无酒不成敬意”的传统。

彝族在过年过节时都要椎牛打羊,宰猪宰鸡,而平时一般很少动牲,除非款待客人。彝族有杀年猪的食俗,一半留给自己吃,另一半送给岳父岳母。年猪多用来腌制,挂起来,阴干后成为腊肉或火腿。过年节时还要吃砣砣肉、糍粑,喝坛坛酒、泡水酒、酒茶。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时,家家户户宰羊杀鸡,煮新荞麦饭。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泼撒,表示祭祀,祈求庄稼好,无灾无病。晚上,点燃火把,载歌载舞以驱散虫蛇和害虫。广西彝族在九月初一过打粑节时有尝新习俗,即吃新稻谷。这些都是节日喜庆的食俗。

彝族有一套社交礼仪食俗。彝家好客,凡家中来客皆先要以酒相待。宴客规格或大或小,以椎牛为大礼,打羊、杀猪、宰鸡渐次之。打牲时,要将牲口牵至客前以示尊敬。以牛、羊待客皆不用刀,用手捏死或捶死,故称打牲,其手法极敏捷,往往牲未死而皮已剥。

宴客时的座次顺序有一定的惯制,一般围锅庄席地而食,客人一般让坐于锅庄之上首,彝称“呷尔果”处;评价陪坐于锅庄之右首,彝称“尼木”处;帮忙者、妇女和亲友则坐于锅庄下首,彝称“呷基果”处。客人多时,顺延至右侧。

行酒的次序依据彝谚“耕地由下而上,端酒以上而下”。先上座而后下座,“酒是老年人的,肉是年轻人的”,端酒给贵宾后,要先老年人或长辈,次给年轻人,人人有份。

在农村无论婚丧嫁娶,都有“早六晚八”的习俗。即早上六碗莱,如水豆腐、红烧猪肉、回锅肉、白菜粉条、猪血和花生米。晚上八碗莱,如黄条、红烧肉、,绉沙(炒肉皮)、千张肉、凉白肉、烩腊肠、花生等,经济宽裕的还要炖上一碗鸡。彝族擅长烤、炸、煮、拌等烹调技法,口味嗜咸、香、辣、麻,尤以制作乳饼而闻名。

彝族日常饮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饮茶之习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以烤茶为主,彝族饮茶每次只斟浅浅的半杯,徐徐而饮。

(二)民族节日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祝愿吉利;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

跳歌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在贵州毕节彝族地区,每年夏历六月满山遍野的杨梅成熟后,附近彝族群众,尤其是青年男女汇集到杨梅街欢度一年一度的“跳歌节”。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穿上自己最新,最好的衣服。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到了晚上,当竹笛划破夜空,三弦响遍村寨,人们一群群,一队队来到歌场,围着篝火,开始打歌。歌场里摆满大酒坛,人们边喝边歌边舞。一直跳到天亮。正如打歌调中唱到的:“跳歌打到太阳出,跳起黄灰作得药。”跳歌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的。有跳菜,有对歌。

(三)婚俗

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贵州威宁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威宁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11

[关键词]教育;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布朗族

中图分类号:C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2-001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实践与文化变迁”(项目编号:11YJCZH194)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分布变迁与教育选择”(项目编号:2011Y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郗春嫒(1972-),女,云南曲靖人,民族社会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学在站博士后,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族地区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云南 昆明 650221

随着全球化影响的加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发展滞后地区加快了追求现代化的步伐。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也在渐渐丧失,并且呈现日益加速的趋势。如何使民族文化有效传承并使之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已逐步成为国际国内有关组织及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教育实践为切入点,探讨当今时代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

一、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理性思考

(一)教育的本质是文化传承

所谓教育即“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教育的首要功能就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以此实现新一代与老一代的接续。这里的“生活经验”主要指有关人类生活的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1976 年编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教育被界定为:“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该文进一步阐述“知识”是指人的行为、见闻、学识、理解力和态度、技能以及人的能力中任何一种可以长久保持( 而并不是先天或遗传产生) 的东西”[2]。显而易见, 以上两个较有代表性的有关教育的定义中所提及的“生活经验”及“知识”实际指的就是文化。因而,从教育内涵的界定中不难推导出: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传承。文化知识是教育得以进行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教育活动过程就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

(二)文化传承通过教育得以实现

一个民族要想繁衍发展,必须依托一定的载体或媒介把本民族业已形成的生活经验代代传承下去,这个“文化在民族共同体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过程”[3]就是文化传承,这一过程所依托的载体就是教育。因而,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渠道,民族文化传承通过一定的教育得以实现。某一社会或民族的文化就是通过这种群体或个体的教育行为而得到代际的传承, 因此文化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传承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一个文化过程, 而且更是一个教育过程。[4]社会通过教育将前人所积累的生产和生活经验、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等,有计划地传递给下一代人。正是由于教育活动,人类的文化才能够一代又一代地承接下去而不致中断。显然,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在今天学校教育成为主体教育的社会里, 人类文化的传承重任主要就落到了学校教育身上。

(三)教育内容的选择决定着文化传承的广度及深度

教育对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选择、整理和传递文化来实现的。“选择文化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教育的每一活动、其过程的每一方面都包含着选择的意义”“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主要受教育的文化价值的影响”[5]。我们可以这样说, 教育选择什么文化,什么文化就可以得到传承与弘扬,而不被选择的文化,则意味着中断甚至是消失。一般来说,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内容中民族文化总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广度;教育内容中是否选择了民族文化的精华与积极的部分进行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内容的选择制约着民族文化传承的质量,决定着民族文化传承的广度及深度。

二、布朗族传统教育模式及其功能变迁

(一)传统教育模式及其功能

在学校教育没有出现之前,一个民族主要是通过广义的传统教育即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寺院教育来传承本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传统教育伴随着民族生存和发展,在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家庭教育

布朗族有语言无文字,因而关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及文化,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全部靠长辈对小辈口耳相传。即便学校教育进入布朗族人们的生活领域后甚至到现今,口耳相传生活技能及传统文化依然在布朗族的现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家长的言传身教是每一位家庭新生命接受到的最初最朴实最持久也最重要的教育方式。火塘教育是布朗族传统教育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不管是在施甸还是双江,“火”是布朗族自然崇拜中普遍崇拜的对象之一,每年都有相应的与火神相关的祭祀活动。传统的施甸布朗族“一步楼” 及双江布朗族“鸡罩笼”民居中必设火塘,通常置于堂屋右侧靠墙处,火塘支有铁架,凡烧水煨茶、煮饭烤肉,都在火塘上进行。火塘是一家人的生活中心,不能轻易跨越而行,尤其是女性更不能从火塘上跨过。在那些没有电的悠悠岁月里,火塘是全家人的光明所在;在冬日寒冷的夜晚,火塘给全家人带来无尽温暖。当夜晚来临,劳累整日的家人围坐火塘,除了闲聊,家中长者一般会给孩子讲述或吟唱本民族的一些古老传说和歌谣。其本意也许只是为了消遣时间,安抚、娱乐孩子,但实际上却使孩子们在这种“耳濡”中接受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慢慢对本民族文化有了一种文化认同感。在我们的调研中,大多数学生在回答“如何知道本民族传统文化”时都选择“听家中长辈讲的”。 长久以来,“悠悠火塘”在传承布朗族民族文化、强化本民族认同感及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及地位。然而,无论是在邦协还是木老元,我们发现,在新建的时尚“汉家屋”里,水泥地面的堂屋里已经没有了火塘的踪影,火塘教育――这一传承本民族文化最便捷有效的重要教育形式不久将因失去火塘这一载体而渐渐退出布朗人们的生活。

除去火塘教育之外,家庭教育的另一重要部分就是围绕生活情境而展开的一系列有关生产生活技能、日常礼仪禁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口授身教。比如在孩子很小时就让他们参与家务劳动,而后到田间地头劳作以学习谋生的基本技能,男孩学着如何饲养牲畜、种植庄稼、上山砍柴打猎、下河摸鱼捞虾;女孩学着操持家务、洗衣做饭、纺线织布、照料小孩。与此同时,在社会生活中教给小孩社会规范及礼仪道德,例如在长辈入室或吃饭时,孩子要给长辈让上座;有客人来访,孩子要热情招待客人入座,给客人倒茶递烟;请客人吃饭,孩子不能和客人一起用饭,要等客人吃好后,才允许入席等等;布朗族在生产生活中也形成了很多禁忌,这些禁忌主要由长辈随情景而实时讲给孩子,如家中的火塘是不能跨越的,火塘的上位是家中长者的;不能动o林内的任何东西等。

家庭教育教授给孩子谋生技能同时也规范了子女日常待人接物的行为,使其不仅能够立身于世,也知晓了生活的基本礼仪,一方面为其今后融人群体、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另一方面也使本民族的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2.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通过社区中人际间互相交往和联系、社区公共空间中举行的各种仪式,布朗族孩童在亲身体验和实践这些活动中不断接受到本民族关于民俗、宗教、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召,使他们逐渐成长为一个能为本社区所认同接纳,同时自己也认同该社区文化传统的成员。社区教育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各种婚丧嫁娶、节庆期间的群体性活动或仪式,在参与这些仪式或活动的过程中,布朗族儿童渐渐完成了其社会化的过程。如在施甸木老元,“打歌”是当地布朗族最喜欢也最常见的欢庆形式,不仅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六有自己的打歌节,而且凡是过节或办喜事,“打歌”是必不可少的重头戏,不分男女老少,没有时间人数及年龄限定,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围场踏跳直至通宵达旦筋疲力尽。很多布朗族孩子第一次社交活动就是在打歌中完成的,许多尚在襁褓中的小孩就被长辈带到打歌场,听着歌声不仅不闹人,有些还会合着节奏手舞足蹈呢。[6]等稍大之后,就让他们参与到舞者队伍中,虽然还不会唱,但听着歌声,合着节拍,一举手一投足,慢慢就能跟上调了,现在木老元的许多打歌高手,民歌皇后就是从小在村寨的打歌中耳濡目染出来的。很多人的恋爱对象也是在打歌中认识的①。在邦协,每年的插花节、开门节、关门节期间,全村老少齐出动,绕着寨子跳蜂桶鼓舞,对歌等,孩子在欢庆的过程中慢慢成长,传统文化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社区教育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宗教教育,通过各种宗教仪式,感召了群体心灵,强化了民族群体意识。邦协的“祭o”仪式至今依然得到较好传承与保留,每年的“祭o”仪式不断强化着邦协布朗族远古传承下来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的这种意识形态,规范着村寨村民的行为举止,这种民族情结在增强社区凝聚力的同时也较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时至今日,邦协村后的“o林”生态依然被保护得极为完好。当你走进邦协,也许会被如此近在眼前的一片郁郁葱葱的原始林地所震惊,宗教教育的力量在“o林”得到了彰显。施甸木老元的“接木龙”是每年最为重要的宗教祭祀活动之一,每年农历正月初二,寨中长老率领全村寨男女老少齐集于村外的“龙井”边焚香烧纸,设案祭祀,祈求木龙吐水,大地滋润,给村民带来好收成。在这种群体性仪式中,村民生活空间得到拓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得到了加强,特殊语境下产生的宗教情感增强了群体认同感与安全感。

各种日常仪式也是社区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布朗族传统婚礼有一套基本程序,各地略有差异。施甸新娘出嫁前的一系列仪式中哭嫁最为有特色,“不哭喜不出”,许多女孩很小就要随母亲或姐姐去观摩村寨出嫁新娘的“哭嫁”,在哭嫁的过程中,传递了一种长辈对如何在新环境中为人处事的教诲,更重要的是新娘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孩子在观摩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唱腔唱法,也受到了关于做人做事的启迪,对尚未成人的孩童也起到很好的现身说教作用。

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内容丰富多姿,在寓教于乐中,既娱乐了孩子的身心,也培养了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互助互爱,各种仪式也对社区成员的举止行为起到引导及规范作用,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

3.寺院教育

施甸布朗族受汉族影响较大,历史上曾信仰过佛教但规模不大,存留时间不长,因而寺院教育在木老元乡布朗族的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太大痕迹,至今更是几乎从村民视野中消失。双江布朗族受傣族影响较深,因而双江县的布朗族除令地村外几乎村村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至今很多村寨依然保留佛寺,有些佛寺为后来重建,如邦协村原来位于寨中的佛寺曾于被毁,后又重建于村口,是附近村寨节庆聚会的重要场所。据双江教育志记载:明成化16年(1480),耿马土司属官罕廷发派人从孟肯(缅甸男掸帮景栋)请来佛爷,传授上座部佛教,双江勐勐以傣族为主开始兴起宗教文化教育。②邦协布朗族一直以来受傣族统领,因而几乎全村信仰佛教,寨中曾有一座缅寺,解放后的学堂就设于寺内,目前邦协村内60岁以上进过学堂的人都有在村中缅寺上学的经历,但该寺在时期被毁,1978年后,上座部佛教逐渐恢复原状,经过多方筹办,又在村口重建缅寺一座,在附近村寨很有影响,佛教节庆日周围的村民都到邦协的缅寺来举行活动。

按佛教教规:教民凡年满七、八岁的男童必须入佛寺当和尚,读经文,接受教义、法规教育,否则无社会地位。因而邦协凡是信教的教民,家里男童年满七八岁时都送入缅寺当和尚,否则被别人看不起,这一习俗至今仍在保留。“男娃娃必须当和尚,否则低人一等”③“如果一个男娃娃没有当和尚的经历,会被认为是父母没有尽职”④。当和尚长则3-5年,短则一个月,现在已经缩短为3-7天③。寺内的长老佛爷是教师,和尚是学生,主要读经文、教义,学有长进达到“五戒”要求的,升为佛爷。佛爷接受长老关于经典、礼仪、神画、冥物制作等的传授,学达识博品优者晋升为长老,长老精通傣文。和尚初识傣文,回俗后能用傣文的很少,但也成为社会中的有地位的人,如果没有当和尚的经历,在社会上将无法立足。

男孩进入佛寺,系统学习傣文、佛教教义、法规,因而从一定角度来看,寺院教育是布朗族社区传统教育中比较正规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一种教育形式,虽然教育内容单一且经年不变,但在某种程度上佛教的宗教文化依然发挥着社会整合及教化的功能,使得全村的信徒能够构成一种“宗教语场”,结成一种特殊且牢固的宗教关系,从而产生一种有力的宗教情感,淳化民风,有利于社区的稳定与团结,这也是这些布朗族社区目前还有夜不闭户习惯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传统教育模式文化传承功能的变迁

布朗族传统教育伴随布朗族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布朗族社会发展而变迁。作为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传统教育在其历史演变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具有传承千百年来本民族积累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的功用,而且也是本民族获得适应其生活环境的生活常识及生存技能的主要途径。无论是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还是寺院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认同感及社区凝聚力的加强,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冲击,传统教育模式文化传承功能日益弱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家庭教育功能弱化。这主要由以下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家庭居住布局及业余消遣方式的改变,“火塘教育”这一主要家庭教育的载体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家庭教育的功能。二是随着对外交流的加剧,村庄里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留守儿童比例逐年上涨,父母的缺席使得孩子的早期家庭教育变得残缺不全。同时随着青少年外出打工的低龄化及普及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阔了眼界,传统的父辈权威受到了挑战,家长的言行不再如过去一样在孩子心中具有绝对权威,这也一定程度削弱了传统家庭教育的功能。三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有力推行,现在的农村小学基本采用寄宿制,一周之内孩子至少有5天半是在学校度过的,在家庭里生活的时间大大减少,共同生活时间的减少使得家庭教育难以发挥其应有功能。

2.社区教育日益淡化。社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它主要是通过社区中人际间互相交往和联系、社区公共空间中举行的各种仪式来完成教育目的。随着现代化的介入,各种媒体对主流文化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休闲方式,人们闲暇之余不再如过去一样聚居在社区的公共空间,更多的是聚在电视机、影碟机前面消遣,传统社区公共空间生活日益减少。此外,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传统的很多节庆及仪式也变得越来越难以举行,社区教育日益淡化。

3.寺院教育逐渐消解。双江的布朗族受傣族影响,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因而历史上寺院教育是布朗族传统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寺院教育是布朗族社会分层与流动的最有效机制。按教规,所有男性教民凡年满七、八岁的男童必须入佛寺当和尚,读经文,接受教义、法规教育,否则在社会上难以立足。这一习俗至今仍有保留,但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寺院教育的功能日益消解。首先,它原有的社会分层及流动功能已基本不复存在,人们只有通过主流的学校教育才能实现世俗社会的分层与流动。其次,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强力推行,适龄儿童必须进入学校学习,否则其父母便是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此种情景下,适龄儿童难以兼顾学校与寺院教育,入寺院当和尚的男童越来越少,时间也越来越短。寺院教育的传统功能越来越弱,影响面日益缩小。

随着传统教育模式文化传承功能的日益弱化,现代学校教育所应肩负的使命更加举足轻重。

三、学校教育:现今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

教育是代际间保留文化的重要力量,学校教育具有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功能。在现今布朗族社区,由于家庭教育及社区教育功能的弱化,在传承文化方面,学校教育应当起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不仅要承担起自身所应承担的使命,还要担负起家庭及社区原来承担的一些使命。学校往往是一个村寨里主流文化的传播阵地,村民们通过这里t望外面的社会(在没有电视等大众传媒欠发达的社区尤其如此),了解主流价值取向,学习主流社会知识,并往往以此来调整自己的步伐。因而,学校教育在当今民族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往往比预设中还要大得多。鉴于学校教育在民族社区发展中如此关键的地位,学校教育的每一项举措都应当充满深思而避免轻率行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现今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大力推行寄宿制的情景下,学校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更为重大。寄宿制意味着学生每周至少五天全天候生活在学校内,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是回到家庭之中,学生与家庭及社区的联系大幅度减弱,家庭及社区的文化传承功能因此不可避免的受到弱化,学校作为学生一周内绝大部分时间的栖息地,不仅要承担起原本所应承担的文化传承使命,还势必责无旁贷的担负起原本由家庭及社区承担的部分使命。在此背景下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任重而道远,不仅要传授现代的主流文化知识,而且也要切实传授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知识,因而现今民族地区的学校是传承本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且重要场所。

四、民族地区学校教育面临的困境:传承与发展的博弈

由于传统教育文化传承功能日益弱化,民族文化传承重任落到了学校教育肩上。然而,现实境况并不尽然,在我们的调查中,1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所授知识与本地文化“没有一点联系”。62%的教师认为“好像有一点联系”, 50%的教师认为,目前二者“有一点冲突”,4%的教师认为“冲突多”。⑤“我们现在学校的课程,只有双语课(并没持续进行)与本地文化有点联系,其他都没关系,即便乡土教材,也是‘美丽的保山’⑥(州府所在地)――离我们远得很呢” ⑦。通过查阅他们的课程表进一步印证了目前这些地区的学校教育传授的主要是主流文化,在地方性知识传承方面,学校教育几乎隐匿于无形,基本处于失语状态。进一步来分析在传授主流文化方面这些学校的成效:纵向而言确实取得不少进步;但横向分析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受教育者(能继续升学的少数人除外)取得的成绩实在难如人意⑧,学业的成效与主流社会的需求差距太大,难以适应主流社会的需要,更别说较好融入主流社会了,这就是“他们即便走向城市,也只能从事最艰苦的苦力劳动” ⑦的最好注脚。显而易见,目前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在传授主流文化方面取得的成效离主流社会的要求太远,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作为。这就意味着:自7岁开始至16岁九年义务教育期间的大部分时间⑨在学校度过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传承人类文化重要场所学校中既学不好现代化知识,也学不到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那些没能通过继续升学改变命运的孩子,当他们走出校门时,是一种游离于两种社会文化之间的边缘人。就本土社会而言,他们在意识上已经疏离了本土文化,在体力及技能上已经不能胜任干农活的要求,已经无法出色地驾驭生于斯长于斯的环境;就主流社会而言,他们缺乏足够的主流文化资本储备,难以与山外的同龄人抗衡,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也就是说,他们所具有的边缘化倾向决定了他们的认同危机:他们既无法较好融入主流文化,也难以顺畅回归乡土文化。

现实情境中,一些地方文化人士已经意识到学校应该担负起传承地方本土知识的职责,以教师为代表的本土文化人大多(62%)对学校应该传授地方性知识持明确的支持态度,23%的教师“非常赞同”在学校开设本地文化知识课程,39%的教师对此持“赞同”态度,另有38%的教师对此“不清楚”。⑩一些有识之士还尽自己所能为传承布朗族传统文化做出诸多努力,如木老元民族中学的王自龙老师,为了让布朗族孩子们能传承本民族文化,根据本地历史传说,曾整理创作出一首名为《得爱》的布朗族叙事长诗。B11很长一段时期,木老元的中小学生大都会吟唱此诗,该诗对布朗族历史文化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传承作用,不过类似的个人行为影响力及波及面毕竟十分有限。

尽管地方精英对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有所觉醒并身体力行。然而,如何发挥学校应有功能,通过学校教育使本土性知识与主流文化协调对接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其中涉及很多因素面临很多困境。正如本地教育界人士在谈及学校教育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是否应有所作为及如何有所作为时指出“我觉得你们的这个想法可以这样来说,就如现在我们这里摆着一盆兰花(民族传统文化),你们是已经解决温饱了,可以来想着如何欣赏它最有美感,我们(本民族)还在饿着肚子呢,要紧的是想着咋个尽快把肚子填饱,那个还有心常B12来慢慢培育它以供观赏?――我觉得有点不现实!目前只有任他自生自灭啦……我们的娃娃总是要与外面接触,到外面闯世界,如果主要只学些本地方的东西,我认为会与大社会脱节,让他们难以适应外面的社会……对于那些考不起大学的人,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教他们一技之长――上职中了嘛,给他们一点谋生的技能,先把肚子填饱再说……”⑦。

这是一个相当形象的比喻,怎么样来培育兰花――本土文化?对此,已经吃饱饭的观赏者(客位)所持有的观点及感受并不一定能得到尚未解决肚子问题的兰花持有者(主位)的认同及理解。如何寻求最佳结合途径,使观赏者与持有者对此达成共识,从而使兰花能够发挥出它本身孕含着的潜力及价值,在人类文化大花园取得一席之地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现阶段教育评价体系单一、教育选拨指标固定、教育价值取向一元,教育目标既定的背景下,谁不想被边缘化,就得积极融入现代性的主宰,就得遵循“高考指挥棒”和标准化考试的指挥。在学生时间和精力一定的前提下,对民族文化的选择必然影响对现代性的追求。既定的培养目标已预设了教育内容的“文化选择”。 在文化变迁的进程中, “发展与传承”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博弈,拒绝现代性,等于与主流社会脱节自甘落后;拒绝民族文化,等于对民族传统的割裂与抛弃,这就是民族地区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面临的两难选择。

五、结语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文化传承,学校自然是文化传承的一个主要场所。正如Bruner 指出的那样,“教育不是一个孤岛,而是文化的一部分;学校也不是一个孤立机构,而是专门向年轻一代传授文化的特殊社会机构。学校的教学目标源自其所在社会的文化观,每个社会有其自身特殊的学校教育目标。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向年轻一代传授社会的文化规范,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承担起未来的社会角色。”[7]学校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场域中,学生不仅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现代学校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应有较大的作为,在当今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民族文化纳入主流文化教育机制,应成为学校教育内容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有利于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利于提升该民族的文化自信及认同,从而推动该地区社会良性发展。正如教育人类学者Spindler所言:“如果学校是想建立社区而不是摧毁社区,那么,它就必须把社区文化纳入教学内容之中,而且这种纳入必须是全貌的。”[8]“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的同时, 不仅要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 而且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9]。惟其如此,民族地区学校才能真正履行其现代职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场。

注释:

① 祁晓琴口述,郗春嫒整理。

② 双江县教育委员会.《双江教育志》.内部刊物,2000.83。

③刀老大口述,郗春嫒整理。

④ 刀向华口述,郗春嫒整理。

⑤数据来源,课题组2012年4月调查,因篇幅所限,图表及数据分析略去。

⑥该地为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所属州府所在地,车程大约3小时。

⑦朱校长语,郗春嫒记录。

⑧调查组有幸获得近年学生成绩登记表,在2010年中考时,木老元民族中学的物理成绩平均分33.89(总分120分),及格率10.64%,优秀率为2.13%。英语中考成绩平均分是47.96(总分120分),及格率6.38%,优秀率为0。数学及化学的中考平均成绩也在40分左右(总分120分),关于这些地区学生学业成败的分析将另文讨论,因篇幅所限,此处略去。

⑨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实行寄宿制,故一周之中学生有五天半是在学校度过的。

⑩数据来源,2012年4月课题组的调查。

B11在木老元调查期间,王自龙老师赠与笔者一份油印的《得爱》,全文内容略去。

B12该地方言,“心思”之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25.

[2]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193-194.

[3]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17.

[4]吴永忠. 略论民族教育本土化与多元文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 2003,(4):5.

[5]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273-274.

[6]蔡红燕.故园一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43.

[7] Paulston, R. G. 1977. Social and Educational Change: Conceptual Frame works.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21 ( 2/ 3) : 380.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范文12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

引 言

民俗文化简而言之就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一个统称,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以其特色性、民族性、区域性等特点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而且作为一种“自然文化”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被广泛的应用与旅游业发展中,成为旅游行业的有一大旅游内容,并切实的带动旅游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应地制宜的发展,既坚持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保留了旅游景区的特点,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赋予旅游景点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从而有效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位

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业两者的结合,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可持续观念的深入,民俗文化开始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应用于旅游业发展中,以保障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尽管目前对民俗生态旅游还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民俗文化已经开始正真的融入于生态旅游中,成为了生态旅游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一般而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二者直接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民俗生态旅游包含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原生态的景观,旅游的对象是不受到损害的自然风貌,是对大自然面貌的一中向往和追求。在环保意识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而民俗旅游则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发展的一个结合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

民俗生态旅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既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使旅游景点更具独特性和更具特色,更能吸引游客游览的兴趣,更具有人文魅力。科学、合理的利用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二、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是一个区域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所遗留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传承的文化产物。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带有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习俗、服饰、居住等各个方面,都有属于本民族和本区域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民俗旅游则是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让他们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感受不同人文情怀,相比于简单的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民俗旅游更具有价值,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中,切身的感受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体验不同人生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旅游中除了观赏到不同风景,同时也能满足旅游者对更多未知的了解,从而实现旅游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成为了外来游客来华旅游的根本目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重,在这种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业开始注重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的结合,将旅游景点与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入,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吸引游客和旅游也持续发展的最终的选择。

我国历史文明悠久,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风俗习惯,如:阿昌族的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侗族的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白族的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布朗族的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等。这些带有明显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节日都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标志。而这些民族特色所产生的服饰差异、饮食差异、民族工艺等,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基础,是民俗文化景观的基本内容。而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观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旅游地区经济发展和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的内在要求。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里人民群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历史性。在当前旅游发展中,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既能传承和弘扬文化,同时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本质上,合理、科学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从资源角度来看。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实质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旅游环境中加入本土文化,使民俗文化资源以旅游环境为依托得以合理保留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同时,保障了民俗文化持久性和完整性,使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冲刷下能够依然保留特色,得以流传。

(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以民俗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发展推动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将其合理的开发应用与旅游发展,赋予其商业性质,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其由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满足该区域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简单来说,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旅游者的消费过程实质也是该地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也就是说民俗文化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旅游者满足了该区域对物质资源的追求。

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了现代化的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整体而言,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保护了民俗传统文化,使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挖掘传统文化,以提高旅游地区的旅游价值。这就使得许多被淡化,甚至消失的传统文化被相继的开发和激活,让这些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引起大众注意,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第二,提高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让游客关注到不同区域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特色,在满足其好奇心和观赏的同时,使其内心对自身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增加其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不同民俗文化的冲击下,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我文化的价值。

第三,催生文化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民俗文化的形成是由各个地域人民群众在经历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以口头或者形式的行为得以传承的,但是对这些地区人民而言,这些民俗文化只是简单的生活习惯,根本不具备其旅游的价值。但通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让这些人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让他们开始重新的面对身边自然而然的习俗、文化,并且自觉地去保护和弘扬,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促进旅游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拓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导致区域化越来越模糊。而且很多人认为民俗文化传承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没有科学根本的,思想是落后的,虽然是对古老文化的一种保护和继承,但同样也象征着其生活方式的落后和生活水平的低下。但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观念而言,民族文化并不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消失,而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持续传承的,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五、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民俗文化是人民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下的产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就需要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合理、有效的开发,不能盲足的推崇民俗文化,也不能只顾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立意上,融入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应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生态旅游是对原貌自然的推崇,在生态旅游中合理的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必须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物资源和民俗文化意识,应地制宜,保留区域特色,避免被同化。其次,根据该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得以弘扬。

(二)打造原生态民俗特色,开创民族旅游新模式。以区域特色为中心,大力的进行宣传和有效合理的开发,打造原生态的民族生活风貌,从而有效的提高生态旅游区域的影响力和价值。保留原有特色和打造原生态民族生活风貌,还原一个真实的民族氛围,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民族的特色和魅力,提高旅游区域的吸引力。

(三)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究。目前,很多旅游景区都打造了自身的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在推动该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起到一个更好的宣传作用。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如:如:布依对歌、赶表、布依古音、古调(如布依铜鼓、八音坐唱、唢呐、嘞尤演奏)表演;布依服饰、饮食、浪哨、礼仪(进寨拦路酒、杀鸡敬客礼仪、敬酒歌礼仪、布依婚礼、演示布依赶尕过程)、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进行主题宣传或举办民族旅游节,让游客亲身体验,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

(四)加强景区(点)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互利共生的环境,正确处理好景区建设管理、旅游开发经营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鼓励包括规划者、决策者、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参与到生态文化旅游区的管理。要依法加强景区治理,科学管理,确保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得有效保护和恢复、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发掘、抢救和传承,以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结束语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发展的民俗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依据。然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加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只追求经济效益,而是用发展的眼光,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旅游业的发展开始逐渐的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方向转化,在生态旅游中,重视民俗文化的融入,保护民俗文化的传承,使旅游更加趋向于自然和人文风情。这对于促进旅游业长远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