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抄写员主要内容

小抄写员主要内容

时间:2022-11-02 20:05:32

小抄写员主要内容

第1篇

关键词: 手抄报 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手抄报是一种课外实践的开放的创作形式,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手抄报制作是中小学生的作业,要求写上漂亮的文字,画上好看的图画,其实不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枯燥的,容易造成师生疲惫。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都在不断探索研究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途径,笔者也不例外。近两年,笔者在“概论课”课堂上采用手抄报制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学会学习、懂得学习。

一、“概论课”教学中手抄报的实践意义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后简称“概论课”)课程的教学,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号)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等文件精神为指导,要求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认识、理解和分析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让大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概论课”课程的热情,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大量收集资料和广泛阅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融会贯通的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概论课”手抄报,并不设置固定主题,学生通过对形势与政策的分析,对时代背景的了解,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设置手抄报的标题。同时通过对社会,对国情,对国史党史的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奉献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二、“概论课”手抄报的组织实施过程

1.成立手抄报制作小组

手抄报制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同时,通过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加强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为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其实践水平,成立手抄报制作小组是首要的。手抄报制作小组成员一般为3人,其中设定一名为组长,组长负责安排手抄报制作时间的具体安排,并协调各组员的爱好特长,合理安排好分工,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体配合能力,又可以有效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手抄报制作

“概论课”手抄报,应该要注意从主题、图文、版面设计等方面入手。

“概论课”手抄报的主题是灵魂,是其价值性和时代性的重要表现。通过对主题的选定,可以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关注分析形势与政策的能力。近年来,学生在“概论课”手抄报制作中,选定的主题有:“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青春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高铁―外交新名片”、“一带一路”,等等。

图文并茂,可以让手抄报给人以立体感、时代感、美感。图文内容要紧扣主题,积极健康,传递正能量。字迹清晰流畅。如果是不同组员抄写时,则字体尽量统一,做到工整美观。其中标题应该是用醒目、庄重的字样,并且字体应该比文章内容的字体要大,色彩也加重些。插图应该是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而添加设计。

一份优秀的手抄报,既有一定的知识内容,又应注意版面设计新颖美观。根据手抄报的主题和文章内容确定版面风格是严肃或者活泼,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手抄报的制作过程,从选定主题,到组稿编辑、排版插图,再到书写装饰,是一个全神贯注的,动手又动脑的创造过程,是学生在其文化修养、精神风貌和艺术修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3.手抄报评价

手抄报作品主要可以从内容构思、版面设计及亮点创新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介于其可传阅、可观赏的特点,评价方式可以采用三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点评。

第一步,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创作的作品做出简要说明,给自己做出评分,并写下评语;第二步,学生互评,三人一组的手抄报设计小组再次合作,一起评价他人的手抄报,给每一份手抄报打分并写下评语;第三步,老师点评,主要点评典型的优秀作品和存在普遍性问题的一般作品。优秀的手抄报作品将会在不同班级的课堂上,供同学们传阅,加强学习与交流。

三、手抄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体会与收获

同志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通、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概论课”手抄报的特殊性在于形式与内容需要高度统一,就连创新和亮点也应该围绕时代背景和思想政治理论,因此,对于奇谈怪论、贴心漫画、生活心理等栏目的设置便不作要求。学生就近年来国内外形势与政策分析,对国家大事、重大决策、热点话题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收集信息,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和自身学习兴趣。

如,手抄报“红军长征二万五”中,学生通过重温红军长征的那段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入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原的历史,领会其神勇艰苦的精神,理解了共产主义运动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

如,手抄报“改革开放”中,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们不断总结宝贵经验、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以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如手抄报“中国高铁”中,通过中国高铁发展历史的介绍、中国高铁发展的现状、未来的展望,以及高铁外交,这不仅是国与国的外交活动,而且涉及商业利益的分割与先进科技的争霸。增强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总的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加深对史、时、势的理解,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手抄报是学生自由发挥创作的一种习作形式,“概论课”手抄报则是要求学生以某一主题作为思考和创作的切入点,收集有关信息和材料,图文并茂地表达主题思想,从而考验学生分析史、时、势的能力,促使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华强.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实践水平――谈《手抄报》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与经验[J].引进与咨询,2004(08).

第2篇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新任的班主任张老师宣布了我们班班委会成员的名单,我有幸成为了班级的宣传委员。这对于从未尝过“官”味又“官”瘾十足的我来说,真是一件让我开心的事情。张老师同时要求我全权策划班级黑板报,并尽快出好第一期。我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又感到肩上担子的重大。

我首先召集了一班人马,共同策划黑板报的有关事宜。以“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设计新颖,给人以启迪”作为办报宗旨,将我班的黑板报出成全校最好的。接着,我对人员分工作了安排。学习委员王佳佳负责选材;“小书法迷”亮亮的字写得最棒,就让他负责抄写;画花草树木、虫鱼鸟兽、人物素描栩栩如生的圆圆担任绘图的任务;我则充当黑板报“主编”这个角色。

我将从图书馆借来的《学生手抄报、黑板报版式设计》以及《现代板报常用图案》和米尺、彩色粉笔等作图工具放在讲台上,让他们各取所需。随着我的一声令下,大家立即忙碌了起来,选材的选材,抄写的抄写,画画的画画……忙得不亦乐乎。“‘主编’大人,请过来一下。”忽然,负责绘图的圆圆大声喊道,“我认为刊头画就像是黑板报的眼睛,我初选了几幅,请‘主编’亲自审阅,并最终定稿。”我挠了挠头,说道:“哎,真是的,刊头一定要富有教育意义,而且要能突出本期的中心。嗯,我看这幅《幼苗》还是挺不错的……”话音刚落,站在一旁的抄写员亮亮又嚷了起来:“‘主编’大人,你让我抄写,可没有让我编写啊。这新学期寄语,你给我想一想。”我略加思索,一字一句地说:“你这样写――亲爱的同学们,愉快的假期已经过去,我们又满怀信心地迎来了新的一学期……”

“嘀嗒、嘀嗒……”墙上的时钟不紧不慢地走着,不知不觉中,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就这样过去了,我们的作品也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哎呀!”不知是谁惊慌失措地尖叫起来。“怎么啦?”大家不约而同地问。“咱们忘记给标题留地方了。”我咬着嘴唇,坐在凳子上冥思苦想起来。“咱们干脆把标题穿插在刊头内,怎么样?”我建议道。“太棒了!”大家一起拍手称快。我拿起红色的粉笔,郑重地递给亮亮,对他说:“我们这期黑板报就题名为‘茁壮’吧!”亮亮接过粉笔,三下五除二就大功告成了。

大家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都开心地笑了。我说:“各位辛苦了!”谁知,这些调皮鬼冲我嚷嚷:“哪里话,还是我们的‘主编’功劳大!”我冲他们一努嘴,会意地笑了。

当“主编”真烦人,朋友,你说是吗?

指导老师:包逢祺

第一次当“主编”,就把这“主编”当得像模像样的,真有领导才干哦!

第3篇

1激发兴趣、培养信心

小学作文主要是写人、记事、状物、活动几大部分,作为农村孩子生活面不宽,内容来源不外乎小学课本,所以写作时无从下笔,一谈到作文就无兴趣,所以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达到目的。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1把孩子们收集到的民间流传、民间故事、风土人情,与以故事会的形式。

1.2将当今社会的发展,社会中感人的实例,对人才的要求。

1.3在课堂上逐渐加速抄写、听写、默写,以比赛的方法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认识到作文并非高不可攀,只是下功夫也是可以做到的,学生产生了写作的激情,写作也就好办了。

2多种方法、循序渐进

教无定法但是有一定规律可,加快阅读速度是促进快速作文的一个有力手段。农村学生由于受乡村部分教师的影响,部分学生是唱读、指读,有的甚至一字一字的嘣读,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2.1在规定时间,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使其归纳大意,或口头陈述。

2.2将阅读与作文连接,备课时,将课文以写作角度剖析,列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有限定时间内读完课文,按照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回答,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结合学校式生活中新发生的事,指导学生讲述思想。

3做摘抄笔记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仅靠增大阅读量是不行的,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我要求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做摘抄笔记。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摘抄本,教给学生摘抄的方法,例如:要求本周摘抄有关人物的,给学生将人物的又分成若干类:摘抄描写人物外貌、人物动作、人物语言等等,学生摘抄的词句都是贴近他们的生活,而且又都是自己喜欢的,在此基础上,每日将摘抄的内容反复诵读,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词汇量丰富了,在写作时,这些优美生动的词句就会信手捏来,下笔成文。

4作后辅导――批改讲

第4篇

国内学者关于“手抄新闻”发行方式的有关论述

国内有代表性的著作对“手抄新闻”发行方式作了如下论述:

中国人民大学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等著的《外国新闻传播史》写道:小报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一个铜元(一说张贴在公共场所。凡八内阅读须付一个铜元)。张允若、高宁远著的《外国新闻事业史新编》也持这种观点。

四川大学欧阳明先生在其《外国新闻传播业史稿》中描述了更为详尽的五种发行方式:一是贴在公共场所。用栏杆等围起来,走近阅读付一枚铜币。二是将手抄小报贴在室内墙上,阅者交费。这种报房叫新闻房。三是抄写多份,沿街叫卖。四是接受订货,按照买方要求打探消息。五是将手抄小报定期寄给订阅者。复旦大学李良荣先生在其《新闻学概论》中也持这种观点。

尽管上述两种论述存在不同之处,但都认为“手抄新闻”存在沿街叫卖和固定场合(公共场所)付费阅读这两种发行方式。表面看来这两种发行方式似乎并行不悖。但实际上这两种售卖方式存在自相矛盾之处。沿街叫卖是指“手抄新闻”生产者抄写多份沿街流动售卖。而公共场所的付费阅读则是在固定场所付费阅读或付费宣读。沿街叫卖和固定场所付费阅读有两点不同之处:一是地点固定与否,二是是否需要抄写复制多份。

本文认为“手抄新闻”作为现代报纸的雏形,无论从其内容、读者对象还是就其生产的经济性来看。沿街叫卖的发行方式都是可疑的。也许在“手抄新闻”向现代报刊转变的过程中,在与印刷的新闻书、周报竞争的过程中出现了沿街叫卖的方式。但这并不代表沿街叫卖就是伴随“手抄新闻”始终的发行方式。

“手抄新闻”沿街叫卖的可疑性

相关权威史书、辞书没有记载沿街叫卖这一发行方式。日本著名新闻史学家小野秀雄在他1961年出版的《内外新闻史》中写道:“威尼斯城居地中海贸易中心,与地中海沿岸诸港及德国商业都市联络频仍,成为集中世界各地新闻的都市。因此,威尼斯市除了个别的通讯业者外。又产生了一种以抄写并贩卖新闻为业的人。当时称为Gazette。最初的Gazeue于1536年发行,逐渐流传到罗马、德国及意大利的其他都市。学者称其为手抄新闻。”

法国学者阿尔贝等人所著的《世界新闻简史》在谈到报纸起源时有一段是专讲意大利的:“手抄新闻……‘新闻传播者’(意大利人称menanfi)组织起来,为王公贵族或者商人定期提供手抄新闻稿。当时,人们往往把这类手抄新闻称为‘威尼斯札’。因为当时意大利的威尼斯既是重要的商业中心。也是这些新闻稿的主要集散地,手抄新闻稿曾经流传到整个欧洲。到16世纪,手抄新闻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台湾新闻史学者李瞻在其所著的《世界新闻史》中写道:“威尼斯手抄新闻(Notizie Scritte)发行于1566年。这是一种正式的单张新闻纸。最初这种新闻纸张贴于公共场所。凡阅读者须付一枚小的铜元。叫做‘Gazzetta’。以后这个名词即当作报纸的名称,故威尼斯‘手抄新闻’在有些英文书籍中,亦称威尼斯公报。”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报纸出版”词条中谈及“报纸的先驱者”时写道:“重要的商业中心威尼斯。也是新闻信的重要中心。在1563年同土耳其交战时,威尼斯政府发行定期的通告纸(fogli davvisi),即手写的新闻纸。在公共场所宣读。由于听取宣读的入场费是一个‘格塞塔’(gazeta),于是这个词便成为这类官方新闻纸的常用名称,即使后来新闻纸印刷出版并公开发售了,仍然使用这样的名称。”

《美国百科全书》“报纸”条目谈到报纸的起源时写道:“16世纪初期,手写的新闻纸在威尼斯流行起来。1562年首次出现了印刷新闻纸(Printed news-sheet),即每月出版的《手抄新闻》(Notizie Scrltte)。《手抄新闻》每份售价一个铜币,报纸的称呼之一Gazette,可能就来源于此。”

前四种辞书都没有明确指出“手抄新闻”是沿街叫卖的,而《美国百科全书》关于“手抄新闻通报通常每份一个铜币”的论述也并不能说明“手抄新闻”是沿街叫卖的,只是标明了“手抄新闻”的价格。但是上述部分辞书却明确提到了“手抄新闻”贴在公共场所付费阅读的传播方式。表明“手抄新闻”在公开场合被付费阅读。从上述这些权威史书、辞书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手抄新闻”沿街叫卖的发行方式是可疑的。

“手抄新闻”内容及读者时象的特定性表明沿街叫卖的可能性很小。“手抄新闻”的诞生与商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其在商业港口或商业城市产生,而且内容也是与商业有关的内容,如直接的商业信息以及与商业环境有关的政治情况。“手抄新闻”的读者对象则主要是商人与王公贵族,这与阿尔贝在《新闻简史》中的论述是一致的:“手抄新闻……‘新闻传播者’(意大利人称menanti)组织起来,为王公贵族或者商人定期提供手抄新闻稿。”既然“手抄新闻”面向特定群体传播特定信息。这就决定了当时“手抄新闻”沿街叫卖的可能性很小。

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公域的结构性变化》的相关论述也可以对此提供佐证:

从14世纪开始,传统的商贾邮递因此而被组织为一种基于行会、为其目的服务的通信系统。商人组织了第一批邮路,所谓普通邮政。其发送是有规定日期的。大贸易城市同时也成为新闻交流的中心;随着商品交换和证券交换逐渐成为持续性活动。对这种新闻交流的持续性的组织也就必不可少。几乎在股票市场产生的同时,邮政和报刊使常规的联系和常规的交往成为制度。当然,商人满足于一种将信息局限于圈内人的系统,市镇和宫廷的官府要的是一种只服务于行政需要的系统。两者都无异于具有公共性的信息。

这段话首先指出早期新闻交流的持续性的组织与商业行会有关,其次是信息的传递局限于圈内人(商业行会成,员),第三是为官府(王公贵族)提供的信息传递则服务于行政系统的需要。最后得出无论是为商业圈内人还是为官府提供的信息都具有公共性。根据哈贝马斯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手抄新闻”最初是为商人群体、王公贵族群体服务的。而这些群体的信息消费也与商业行会、官府行政机构这种具有公共性的空间相联系,亦即这类信息的阅读空间多为商业会所、行政机构这类公

共空间,因此“手抄新闻”发送的目的地是明确的。“手抄新闻”没有必要沿街叫卖。

手抄的复制方式表明“手抄新闻”公共空间付费阅读的发行方式更为可取。张允若先生在《威尼斯小报是最早的印刷报纸吗――对(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学大辞典)有关条目的质疑》一文中,经过论证得出了“16世纪的威尼斯小报是一种手抄新闻,不是新闻学意义上的报纸,不是定期连续出版的新闻印刷品”的结论。尽管此时威尼斯已经有印刷的新闻印刷品。但是总体来讲“手抄新闻”仍然是其主导的生产方式。

既然“手抄新闻”的生产、复制方式主要为手抄,并非印刷出版;这就决定了“手抄新闻”的生产数量不可能很高。“手抄新闻”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追求投入产出的最大收益。即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既然只要手写一份张贴在公共场所中便能获取收入,那么生产者为何还要复制多份沿街兜售呢?如果说“手抄新闻”的读者很多。需求量很大,那么生产者可以复制多份沿街兜售。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其时“手抄新闻”的读者数量很多。需求量很大。况且其时西方国家的识字率很低。“手抄新闻”作为报纸的雏形,满足的是一种特殊的需求,是为特定群体生产的。甚至某些手抄新闻就是专门定制的。

“手抄新闻”手抄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手抄新闻”沿街售卖的方式并不可取,因此“手抄新闻”更多地在公开场合被付费阅读,这种付费阅读还包括宣读(即为不识字的人读新闻)。在涉及公共事务时,宣读更为可取,如1563年威尼斯同土耳其交战时。威尼斯政府发行定期的“手抄新闻”,在公共场所宣读。因此“手抄新闻”沿街兜售的可能性较小。

第5篇

论文关键词:供电企业,抄表管理



1 电力企业抄表管理的重要性和抄表现状



1.1 抄表是抄表员对所有计费电能表利用各种抄表方式定期进行电量的抄录。抄表工作是抄核收中的基础工序,抄录的电量不仅是供电企业按时将电费回收并及时上缴的依据,也是考核供电企业经济指标(如线损率、供电成本等I各行业用电量统计分析以及计算客户的单位产品电耗和市场分析预测的依据。抄表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电费能否准确、及时核算与回收上缴,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 在进行抄表工作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使用各种抄表的方式来对用户的电能使用情况进行计量,抄表工作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用户的电费收缴工作,因此,一定要保证其准确性。同时,抄表所记录的数据也是后续审核、收费以及营销等工作的主要依据,其时效性和准确性同等重要。



1.3 随着电力市场发展环境的变化,现在的抄表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环境的变化,同时在进行抄表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工作效率低,比较明显的是在电费计算、审核、线损控制、营销分析以及用电分析方面都是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1.5 抄表工作涉及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要定期对各个地区的用电量进行统计,同时对出现的换表和变更电表情况导致的拆回电量也要进行统计。抄表人员工作量大,时间紧迫,估抄、漏抄和错抄等情况时有发生。



1.6 抄表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抄表业务员素质低,在进行抄表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错误的操作,导致电表损坏。其次,抄表核实工作做得不到位。甚至有的抄表员与用户相互勾结,出现故意损坏电表的情况,这样就会使得用户的电费无法进行回收,使电力企业受到严重的损失。



2 加强企业抄表管理



2.1 明确抄表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现场抄表一定要根据规定日期抄表到位,不可估抄。由于客户原因未能如期抄表时,应通知客户待期补抄。在不能约时补抄的条件下,可与客户协商暂按前月实用电量或本月用电情况预收本月电费,等下次抄表时一并结清。



(2)第一次抄表的新客户,要认真核对户号、户名、电能表的厂名、表号、安培数、指示数、倍率等,在核对相符后,才能抄表。



(3)抄表时要巡视电能表运行情况。检查电能表有无异常,并记录下异常情况,如电能表停转、卡字、跳字、倒转等。若抄表时遇到表计故障,要填写业务工作票进行换表处理,同时在抄表卡上注明“表计故障”。



(4)抄表时如果发现表计故障、计量不准时,要了解表计运转及用电情况,并对本月电费可暂按上月电量预收,在表计故障消除后根据情况重新计算电费。



(5)检查客户计费电能表或互感器配置是否科学,用电设备能否满足申请容量。



(6)检查是否有违约用电和窃电。若发生客户有违约窃电行为,要填写“用电异常报告单”。



(7)如果发现客户用电量有较大幅度变化时,要及时了解原因,并在抄表卡上注明。



2.2 加强抄表审核力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抄表管理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审核机构,随时对抄表人员的工作进行抽查、审核,确保抄表数据的准确性。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形成专门的考核流程。按照“权责明确、绩效挂钩”的原则,根据每月工作完成情况。在工资中予以兑现,做到指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同时加大奖惩力度,做到了重奖不心疼,重罚不手软,工作业绩突出的人员多抄表、抄好表,而工作完成不好的则削减抄表户数,使抄表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全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2.3 流动管理岗位轮换



为有效的改善抄表工作质量,应定期对每名抄表员的抄表区域进行调整。在各个分局范围内每月轮换变化,并形成每月小调整,全年大循环的抄表格局。这样可以打破固定抄表中的弊端,减少抄表人员与用户的相互勾结,有利于抄表员之间相互监督,还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透明度。抄表人员之间可以就在某一区域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更加有效解决抄表中的异常现象。



2.4 利用高科技智能自动化抄表方式替代人工抄表方式



(1)传统人工手抄表方式。抄表人员赴客户处到客户装表处把电能表显示的数据抄写记录在抄表卡上。



随着用电用户的不断增长,农网、城网的不断改造,电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所需的抄表人员越来越多,抄表工作量过于繁重,人工抄表已经难以满足电力事业的发展。随着抄表技术的发展,抄表方式也在不断改进,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2)利用抄表微机进行抄表。抄表微机(抄表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抄录电能表示数的微型计算机数据录人终端。它由抄表员随身携带,到每户把电能表示数抄录下来,并输人与此相关的信息。抄录工作结束后通过数据通信接口把抄录的数据及相关信息传送到计算机,再通过计算程序计算出客户各种电量、电费。使用抄表微机不但能取代原有的抄表上,使抄表速度、准确程度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还能节省原来人工数据整理的工作程序,消除抄录数据输人的瓶颈问题和抄录数据录人出错的可能性,使得电费管理的效率大幅提高。抄表微机要按数据釆集录人的方式进行,一般分为手工键人式抄表微机和远红外线式抄表微机。



(3)远程自动抄表方式。抄表人员在远离客户表计的办公地点处釆集电能表数据,电能表与远处抄表人员办公地点之间的通信,釆用电缆、光纤、电话、无线电、手机或电力线路载波等手段实现。除了釆用专门的远程抄表系统实现远方抄表外,也可利用负荷控制系实现远方抄表。



因此要大力推行智能自动抄表,用户用电量会自动抄取。有利于提高供电公司的服务质量,避免了人工抄表的种种弊端。



2.5 以人为本,加强抄表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培训



用户用电量的抄录是抄表人员的主要工作,抄表人员是电力企业的一线员工,他们的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工作,同时对电力企业的形象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抄表人员的工作能力,也能提高抄表人员的职业道德。



3 结束语



当前的抄表手段决定了当前的管理方式。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供电企业在创新。根据供电市场的不断变化,供电企业不断更新抄表技术,采用现代化的抄表技术和抄表手段,比如实现远程集中自动抄表,将不断改善现有抄表方式的弊端,也是供电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赵勇浅.论电力企业推行风险管理[J]供电企业管理,2009,01.

第6篇

关键词:历史记忆;草纸;皮纸

只要一提起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历史,一定会令人想到那位皈依基督教,为法兰克国家奠定基础的克洛维一世,以及统一了西欧大部分地区并重建“罗马帝国”的查理大帝。的的确确,法兰克王(帝)国的历史是中世纪史学人无法回避的研究对象,因为法兰克人在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历史舞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在西欧社会由古代向中古交替嬗变的过程中,以一种相对落后的文明征服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并君临西欧大陆诸民族之上,实现了西欧社会的封建化。所幸的是,在法兰克人建立的第二个王朝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期,曾经衰落的古典文化有所复苏,史学创作也较为活跃,这为还原那段历史提供了便利。1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今天所能看到的许多前加洛林时代的历史著作,并非最早的原初版本,而是由加洛林时代的抄书员重新誊抄整理后留下的。2毫无夸张地说,古代世界的许多历史记忆都是借加洛林法兰克人之手保存下来的。加洛林法兰克人为何能在保存历史记忆方面有如此突出的贡献?1西方学者做过多方面探索,如:伯恩哈德・沃尔特・肖尔茨和芭芭拉・罗杰斯认为“查理曼时代的教育改革和学术复兴大大改进了当时的拉丁语风格,激发了人们对古典学识和古代基督教加以深入探讨的兴趣,汇集了日耳曼人对以往的记忆,引入了盎格鲁――萨克逊的史学传统。而其所导致的结果就是一种范围宽泛、关注现实、个性化的且超越地方狭隘视野的史学编纂的兴起。”2詹姆斯・韦斯特福尔・汤普森认为“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的根子扎在不列颠的土壤中。这个王朝的史学主要是在盎格鲁―萨克逊史学的启发下复兴的。”3史学事业的“繁荣”必然会对加洛林法兰克人保存历史记忆的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史学“繁荣”意味着更高的史学创造力,许许多多的历史记忆会由于高产的史作数量而被记载下来。另一个不大为人关注的现象是:加洛林时代的法兰克人主要以皮纸作为自己的书写材料,于是,笔者鲁莽地另辟蹊径,试图以书写材料为视角,揭开加洛林法兰克人保存历史记忆贡献卓著之谜。不当之处,还请方家不吝指正。

一、史学的基本任务――保存历史记忆

史学是一种记忆的形式,史家的基本任务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存和传承记忆。古往今来,人类各个民族的历史能跨越时空存留在后人的心目中,主要归因于人类借助了语言、文字等手段对历史记忆加以保存。在古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借助语言的形式,如传说、神话、民谣、口碑等传承延续着人类的历史。然而,靠语言延续下来的历史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在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由于以讹传讹而造成的讹误现象。所以口头记忆在文字出现之后便降为了人类保存历史的一种补充形式。相较于以语言为载体的口头记忆形式,以文字为载体的文本记忆形式能够容纳更多的信息量且更为准确地保存人类的历史。笔记、日记、档案、石刻、碑文、方志、历史著作等均为人类保存历史的文本记忆形式,但它们所容载的历史信息大多属于历史片断似的不完全记忆,无法反映历史的全貌,唯有历史著作能够更为全面、充分地反映历史的前因后果乃至细枝末节。

西方史学自萌生时期起,就与历史记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古代希腊史学脱胎于散文记事。那些古老的散文作家大多有闻必录,将散于民间的系谱、神话、传说记载下来,传承下去。4

希罗多德在《希波战争》(《历史》)开篇之初,即已告知我们,他的写作目的在于保存和传续历史记忆,他写道:“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纳苏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之所以要把这些成果发表出来,就是为了保存人类所达成的那些伟大成就,使之不致因为年代久远而湮没不彰,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其应有的光彩,特别是为了要把他们之间发生战争的原因记载下来,以永垂后世。”5及至中世纪,尽管西方史学在文笔流畅、修辞优雅方面不及辉煌的古典时代,但其保存历史记忆的基本职能却并未丧失。都尔的格雷戈里在《法兰克人史》的序言中写道:“尽管我言辞粗鄙,但也要把往事的记忆流传后世”。1我们从加洛林史家的述说中也能充分地体会到这一点,如普鲁姆修道僧勒斋诺对于修史存志、保存历史记忆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体认,他曾为加洛林史家的失职无为而痛心疾首。他在《普鲁姆勒斋诺编年史》的序言中写道:“希伯来人、希腊人、罗马人以及其它民族的历史学家们通过其著作将他们那个时代的事迹传达给我们,然而有关我们自己时代的事迹却(无人述说),未曾有人打破这一连续的沉默,尽管它们距离我们更近,似乎在我们自己的时代里,人类的活动业已终止,或许人们的所作所为丝毫不值得记忆,倘若那些值得记忆的事情却曾发生过,那么一定是没有能够胜任其职的史作家把这些事迹付梓成书,史作家们由于粗心大意而趋向于无所作为。”2有鉴于此,勒斋诺撰写了一部能够保存传承加洛林王朝全部历史记忆的史著――《勒斋诺编年史》。

加洛林时代的史家为保存历史记忆而创作出许多记史体裁。其中在加洛林时代兴起、繁盛的年代记体裁3(annals)即因记忆备忘之需而产生。通常的观点认为最初的年代记以复活节年表页边注释的形式呈现于世,之后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演化过程,最终形成了详实的大年代记。事实上,在法兰克王国,复活节年表仅仅是原始年代记(简短的页边注释)最主要的载体,而非唯一的载体。殉教者名录、死亡者名单同样也是原始年代记的载体,例如,在埃希特纳赫的殉教者名单上便出现了类似于复活节年表页边注释的简短年度词条。4这些原始年代记完美地体现了用文字形式记载保存历史记忆的功能,因为这些记载在殉教者名录、死亡者名单上的年度词条诠释了殉教者、死亡者的生平事迹,保存了有关逝者的历史信息,生者能够透过它们追忆逝者,由此,对逝者的回忆和对历史的感知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如果说上述原始形态的年代记保存的是有关个人历史记忆的话,那么修纂于修道院中的小年代记则保存了有关修道院的历史记忆。这些小年代记记载的主要是修道院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事件,英国学者罗塞蒙德・麦克特里克特将其定性为一种只关注修史主体(修道院)自身历史的内视性文献并认为公元8、9世纪的小年代记纂修者不遗余力地修纂这种小年代记是为了构筑本修道院的历史记忆,在这些小年代记中,一些早于纂修者时代的历史信息也被囊括其中,以致人们对于修道院的历史记忆能够一直追溯至往昔的墨洛温时代,甚至一直追溯至遥远的古代。一所修道院据此能够寻找到某种历史认同感,其成员的精神情感也能找到某种历史寄托。5

在加洛林时代,许多历史著作都带有某种回忆录的味道,它们是一种以回忆形式保存下来的历史记忆,反映了僚属、随从对昔日恩主的追忆与怀念。爱因哈德的《查理大帝传》就属于此类作品。爱因哈德曾任查理曼的侍从秘书,得以参与各项机密政事。他在《查理大帝传》的序言中明确表示对于先皇查理的恩宠眷顾,铭感五内,无法释怀,唯有把先皇的丰功伟业著录下来,方能报恩于万一。他在序言中写道:“还有另外一个理由,甚至单凭这个理由就足以让我动笔,那就是我所受到的养育之恩以及我与国王本人和他的孩子们的友谊,这种友谊自从我在宫廷里居住的时候起,一直没有间断。由于在这种情况下他使我同他如此投合,使我在他生前和死后感戴不已,如果我把他所赐给我的一切恩惠忘掉,如果我使这样恩遇我的人的丰功伟绩湮没无闻,如果我容许让他的生平不见著录,不受颂扬,就像他没有存在过一样,那么说我忘恩负义,对我来说则是罪有应得的。”1结舌者诺特克的《查理曼事记》也反映了僚属、随从对于主君的回忆,尽管诺特克并非查理曼同时代的人,但他在写作《查理曼事记》的时候,采访了其朋友韦林贝尔特的父亲阿达尔贝尔特。阿达尔贝尔特系查理曼妻舅克罗尔德的部下,曾跟随查理曼参加了针对匈奴人(诺特克记载为匈奴人,实际上是阿瓦尔人)、萨克森人和斯拉夫人的战争。据诺特克所述,他年幼之时曾住在阿达尔贝尔特的家中,阿达尔贝尔特常常向他讲述一些有关查理曼征战的轶事。2

阿达尔贝尔特的回忆成为了诺特克写作的主要材料来源。除了上述两部史著,根据英国学者罗塞蒙特・麦克特里克特的考证,“天文学家”的《虔诚者路易传》、出自美因兹大主教随从之手的那部分《富尔达年代记》、虔诚者路易宫廷图书馆管理员杰沃德撰写的《克桑滕年代记》都带有一点回忆录的味道,反映的都是僚属、随从对于主君的回忆。3

由此可见,自古典时代以降,直至加洛林时代,保存和传承历史记忆一直是西方史学的基本任务。那么,在这一史学基本任务始终如一的前提下,西方不同历史时期历史记忆的保存状况为何会有所差别呢?笔者以为这种差别不仅受社会文化水平、史家个人素养等环境、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书写材料这一客观因素的制约。

二、古代世界的两种书写材料

在加洛林时代以前,环地中海世界主要盛行着两种书写材料――草纸和皮纸。草纸是一种生长在埃及野外沼泽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其底端的根茎宛如人的臂肘般大小,倘若要把这种植物制成卷轴,则须先把其根茎的外皮削去,然后再把它的内茎切成若干长条,之后把这些长条切成一片片薄片并排放在一起,薄片之间的边缘部分要有少许的重叠,之后再在这一层薄片上以同样的方式垂直铺加下一层薄片。然后把这两层薄片平摊在亚麻布中间,使用木槌趁其湿润用力捶打,于是薄片被压成皮片,再挤去水分并用石头等重物压,待其干燥后用浮石磨光就制成了草纸。草纸一般以卷轴的形式使用,即把多张草纸黏在一起并卷成一卷存放,使用时则把其展开。在古典时期,草纸是地中海世界最为普遍的书写材料。4根据玛尔库斯・瓦罗(Marcus Varro)的说法,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对于草纸的使用始于亚历山大东征时期,当时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埃及,发现了草纸这种书写材料,此前,并无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使用草纸的记载。他们使用棕榈树叶、树皮、铅片、亚麻布片、蜡板等多种材料进行书写,但自从亚历山大大帝发现草纸后,这些书写材料便统统被草纸所取代。正如古罗马作家、博物学者老普林尼在他的《博物志》中所记载的那样:“我们的文明或我们所记载的一切事情基本上都依赖于(草纸)这种纸的使用。”5由于草纸仅仅产自埃及等东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墨洛温法兰克王国所需之草纸皆源自海外贸易。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点,格雷戈里在书中提到了南特主教费利克斯写信咒骂他的这一事实,格雷戈里以如下的话作答:“但愿当初马赛接受你为主教!因为船舶决不会给你运来油或其它商品,只会运来草纸。这样你就可以有更多的地方来写诋毁好人的话,现在由于缺少草纸,你的唠叨也为之缩减了。”6可见,在墨洛温王朝的治下,马赛这一海港城市系地中海世界草纸贸易的集散地。不过,作为源自埃及的一种书写材料,草纸在低纬度地区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能够保存完好,但是在西欧这样的高纬度地区,这样寒冷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草纸的保存状况就不能令人满意了。由于冬季天气的寒冷,草纸的质地更为脆弱,在卷拢摊开卷轴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纸张破损的现象,而且它还会经常受到潮湿气候和霉菌的影响而腐烂变质,其记载的文本内容往往因为书写材料的毁损而丢失。罗马教廷的档案保存状况清楚地表明了草纸的这一特点,在西方社会全面使用皮纸以后,恪守传统的罗马教廷仍坚持使用草纸颁布公文,直至公元10世纪后半叶教皇档案处(papal chancery)方才使用皮纸,教皇档案处现存最早的草纸文件是公元788年哈德里安一世书写的一封信函,自此之后直至公元10世纪后半叶,仅有40份教皇训喻的原件保存了下来,数以千计的草纸文件消失得无影无踪。1

皮纸的产生要晚于草纸,它最早产生于公元前190年的小亚。据古罗马作家、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博物志》的记载,当时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打算建立一个能够与埃及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相抗衡的图书馆,面对帕加马的竞争,埃及法老托勒密五世停止了向其出口草纸,于是欧迈尼斯二世被迫开始生产和使用皮纸。2

皮纸是一个宽泛的术语,不仅包含了羊皮纸,也包括那些使用牛犊、猪、兔子等其它小型哺乳动物皮革制成的皮纸。生产皮纸的过程描述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则需要具有高超的技艺和准确性,首先须把带有毛发或皮毛的皮子放在石灰水中浸泡几天以溶解皮毛和脂肪,之后挤压拧干并刮掉多余的毛发和皮脂并摊放在皮架子上晾干。当皮子被完全晾干后,再用一把半月型的刀刮皮子。之后,把皮子裁剪成恰当的尺寸并保存起来以便备用。皮纸一般以抄本(codex)的形式使用,即按照刀数(二十四或二十五张皮纸为一刀)把一张张皮纸折合在一起,再在上下两面各自添加一个或硬或软的封皮,最后缝合起来形成一个抄本――我们有时也把一个抄本称为一卷。皮纸是一种奢侈的书写材料,一本手抄本皮纸《圣经》就要耗费近250张皮子,其价格之昂贵可想而知。倘若使用皮纸来大规模地保存历史记忆,则必须有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力量作为后盾,否则的话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如此劳民伤财的文化活动绝非史家个人的经济实力所能承受。由于皮纸价格的昂贵,人们被迫在蜡板上进行写作,但蜡板上的字迹易受摩擦而模糊,故而蜡板也不是一种好的保存历史记忆的书写材料。

三、加洛林时代皮纸的使用和生产

在加洛林时代,人们主要使用的书写材料是皮纸。传统观点认为,由于阿拉伯人于公元634年征服了草纸的供应地埃及,影响了埃及对西欧的草纸供应,这才迫使法兰克人骤然停用草纸,转而就地取材使用皮纸。3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许多学者都证明了阿拉伯人的崛起并非加洛林法兰克人使用皮纸的唯一原因。4不过,不管是否出于阿拉伯人的原因,法兰克人在由文化蛮荒时代走向文化建设之际,愈益青睐皮纸却是不争的历史事实。公元7世纪墨洛温法兰克君王的敕令直观地反映了他们的这一使用偏好,墨洛温王朝的中书监最早以皮纸颁布的一份敕令是公元677年9月以狄奥德里克三世的名义颁布的,而之前的敕令尽皆使用的是草纸。1从使用的角度来看,皮纸抄本要比草纸卷轴优越,因为皮纸抄本的正反两面都能摊开平放,人们能够利用皮纸的正反两面阅读和书写,而且与草纸相比,皮纸的纸质更硬,加玺盖印后不会导致纸张的破损变形,在法兰克人愈益依靠印章来鉴定和签署证书文献的年代里,皮纸方便了人们对于印章的使用。另外,皮纸抄本也使得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工作更为容易,因为抄本能够被垂直地放置在书架上。单就质量而言,皮纸也是一种较好的保存文本内容的书写材料,因为兽皮不易腐蚀,如果保持干燥和清洁,在良好的保存状态下能够存在3000年不腐,而加洛林时代距今也不过1200余年,所以在加洛林时代使用皮纸重新誊抄和书写的史作大多能够传延至今。下列这两组数据能够清楚地表明皮纸长久保存书写内容的功效。“公元800年之前的西欧大陆只有1800部手抄书籍或残篇流传了下来,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公元8世纪誊抄的。然而同样在西欧大陆,我们却拥有9000多部由抄书员在公元800年至公元900年誊抄的手抄书籍或残篇。”2加洛林时代传世的著作如此之多,甚至远远超过了之前所有历史时期的总和,恐怕并不能简单地归功于当时加洛林法兰克人的创造力,因为即便在“加洛林文艺复兴”的推动下,加洛林法兰克人的文化水平恐怕也难以超越文化昌盛时期的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例如,在他们所谓原创的作品中,有许多是对古典作品亦步亦趋的模仿,如爱因哈德的《查理大帝传》就是模仿《十二凯撒传》写成的。看来,这种数量上的超越只能归功于下列原因:加洛林法兰克人使用的书写材料――皮纸比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常用的书写材料――草纸能够更为长久地保存书写内容。

但从供应量和成本方面来看,皮纸并不是一种理想的书写材料,我们毋需多想,便能体会到一本由250张皮子制成的《圣经》意味着一笔多大数额的财富。正因为受限于高成本,在加洛林时代,主要掌控这一稀缺资源的是:修道院、主教区大教堂以及加洛林宫廷。上述都建有抄写室和图书馆,在中世纪的西欧,举凡建有抄写室和图书馆的机构一定拥有大量的皮纸,否则,抄写、保存图书的活动必然走向无以为继的窘境。另外,皮纸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书写材料,若用小刀刮掉上面的字迹,则可重新书写,图书馆中收藏的皮纸图书皆为潜在的书写材料,故而,抄写室、图书馆的所在地往往拥有较多的皮纸。

在加洛林时代,由于查理曼等帝王的鼓励和期许,许多修道院、主教区大教堂已然成为了帝国文化和学术活动的中心。查理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也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他懂得“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在其当政期间,查理曼颁布了若干督促地方教士和修士发展文化教育的敕令,如由阿尔昆起草的《论学术知识的培养》(On the Cultivation of Learning),旨在督促修士研习《圣经》并对青年予以指导。《798年敕令》(Decree of 798)则督促高级教士(prelate)和乡村教士要为民间孩童开办学校。3无论是钻研神学,还是普及教育都离不开图书这一知识传播工具,故而这一时期的修道院大多设立了誊抄皮纸抄本的抄写室和保存皮纸抄本的图书馆,其中,圣・阿曼德、图尔、科尔比、富尔达、切尔斯、圣高尔等修道院均为当时法兰克帝国读写文化发展的重要基地。为了满足抄写室中的修士对于皮纸的需求,当时的修道院可能自主地生产这种书写材料,而修道院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又恰好能支撑这种生产活动。加洛林时代的修道院均为一个个自给自足的经济组织,修士们自己种植谷物和蔬菜,烤面包、酿啤酒、经营鱼塘、香草园和果园。尽管修士们只有在身患重病的时候,方才被允许吃肉,但奶、奶酪和禽蛋却是修士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修士们也喂养家禽和牲畜。修道院完全可以就地取材,依靠自养的牛犊和羊羔为修道院中的抄写员们提供皮纸。由于缺乏充足的资料,笔者无法得出绝对的结论――加洛林时代的修道院普遍存在生产皮纸的活动。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至少公元9世纪早期的科尔比修道院存在过这种生产活动,在科尔比修道院住持阿代尔哈德于公元822年颁布的一条法令中提到了一位皮纸制造者,他是一位俗人,在本院生产皮纸的活动中,负责对皮革的加工处理工作进行监督。1不仅修道院,某些主教区的大教堂也掌握了不少皮纸,如维尔茨堡主教区的大教堂,抄写室、图书馆、教育年轻教士的学校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维尔茨堡主教亨伯特还是一位热忱的书籍收藏者。他意图收藏富尔达修道院住持哈拉班・莫尔评注的《圣经》,于是向富尔达修道院发去了一份请求誊抄的申请函,并送去了大批空白的皮纸。2

这一事实至少说明了维尔茨堡主教区并不十分缺乏皮纸,否则,亨伯特主教也不可能如此的大方。在中央层面,以王/皇室的富有,估计建有抄写室、图书馆的加洛林宫廷同样不会缺少皮纸,宫廷用“纸”的奢华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加洛林宫廷不仅使用黄色、白色等天然色泽的皮纸,还使用一种用紫色燃料浸染过的皮纸,以彰显王/皇家的尊贵与奢华。如公元783年查理曼就曾授意宫廷抄写员哥德斯卡使用紫色的皮纸抄写《福音书》。3

四、教职人士垄断修史活动的物质基础

修道院、主教区大教堂、宫廷对皮纸实行占有的事实对加洛林法兰克人保存历史记忆的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我们细细地梳理一下加洛林史家的身份,便会发现一个令人惊异的事实――这一时期绝大多数的史家都是教职人士,包括以默思修道为业的修士,以教化俗人为业的教士以及那些身处宫廷,为君王效力的宫廷教士,而真正世俗出身的史家只有查理大帝的外孙,《虔诚者路易诸子的纷争》的作者尼萨德1人。如此不平衡的比例,难道是因为教职人士对于修史活动情有独钟,而俗人对之了无兴趣吗?恐怕并非如此,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西方史学自古典时代以降,直至加洛林时代,保存和传承历史记忆的功能始终如一,如此看来,古往今来之人皆有保存历史记忆的欲望和冲动,这种欲望和冲动自然也不会因为人的世俗身份而有所消减。譬如,在西方的古典时代以及修史活动异常发达的古代中国,都存在着大量世俗身份的史家,而并没有出现修史活动被祭司、僧道等教职人士垄断的局面。唯独中世纪的西欧,教职人士垄断史坛的现象较为严重,笔者以为这种垄断不仅与教职人士垄断文化的状况有关,也与教职人士占有皮纸这一稀缺而昂贵的书写材料密不可分。无论是西方古典时代的草纸,还是古代中国的纸张都比皮纸更为廉价和普及,即便古代中国某些封建王朝施行高压专制的文化政策,但由于纸张的廉价和普及,大量的稗官野史也始终未曾断绝,从而使古代中国形成了官私并存的双轨修史格局。反观加洛林时代的法兰克王(帝)国,皮纸稀缺而昂贵的特点为人们步入史坛设置了较高的门槛,有能力读写的普通人即便存有保存历史记忆的念头,也很有可能由于无法得到高价皮纸而不得不放弃这一想法,保存历史记忆的活动只能由那些掌握和接近皮纸资源的人――修道院中的修士、主教区中的教士以及宫廷教士来执行了。

在加洛林时代,由于拥有充足的皮纸,那些在修道院、主教区大教堂抄写室、图书馆中任职的修士、教士得以把本修道院和本主教区的历史记忆保存下来,于是,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一部部小年代记、历代主教传、历代住持传:

《圣阿曼德年代记》(Annales Sancti Amandi)、《蒂里安年代记》(AnnalesTiliani)、《伦巴森年代记》(AnnalesLaubacenses)、《摩泽尔年代记》(AnnalesMosellani)、《伯塔维安年代记》(AnnalesPetaviani)、《给尔服拜坦年代记》(AnnalesGuelferbytani)、《纳赞里安年代记》(AnnalesNazariani)、《萨尔茨堡年代记》(AnnalesSalisburgenses)、《因沃文森年代记》(AnnalesInvavenses)、《弗洛达尔德年代记》(AnnalesFlodoard)、《拉文纳历代主教传》(Liber pontificalis ecclesiae Ravennatis)、《万德里耶历代住持传》(GestaabbotumFontanellensium)……一些修士甚至并不以单纯保存同时代的历史记忆为满足,他们在誊抄、缮写皮纸抄本的同时,也把一些古代的史作誊抄了下来,如公元8世纪末、9世纪早期的洛斯奇修道院留存了许多载有古代晚期史作的抄本,其中就包括了奥罗修斯、尤西比乌斯、鲁菲努斯、约瑟夫斯、赫格西仆、阿米亚努斯・马塞林、恺撒、李维的作品。1在我们今天已知的大部分古典著作中,有70位古典作家的作品,其最古老的抄本是由公元750年至公元900年加洛林时代的抄书员整理的。2今天我们看到的凯撒、萨鲁斯特、李维、塔西陀、苏埃托尼乌斯的史作都是由加洛林时代的抄书员重新抄录到皮纸上方才幸存至今。在中央层面,那些在加洛林宫廷文秘机构(中书监、王室祈祷堂、王室图书馆)中任职的教士――如“天文学家”、杰沃德等人同样不会因为缺少皮纸而苦恼,他们有充足的物质条件把其昔日恩主――加洛林君王的种种功绩以回忆的形式保存下来,从而为后世留下了一部部帝王传记和宫廷年代记:《查理大帝传》(Vita KaroliMagni)、《虔诚者路易传》(Vita HludoviciImperatoris)、《克桑滕年代记》(AnnalesXantenses)、《王室法兰克年代》(Annales regni Francorum)……无论是加洛林史家原创的史作,还是由他们誊抄的前代史作,都由于著录它们的书写材料――皮纸的不易腐烂、持久耐用而长存于世。尽管“加洛林文艺复兴”充其量不过是把处于普遍文盲状态中的欧洲提高到小学生的水平,加洛林法兰克人的史学创造力也根本无法与古代希腊、罗马人相提并论。但在历史记忆的保存方面,加洛林法兰克人却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由于加洛林法兰克人常用的书写材料――皮纸比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常用的书写材料――草纸能够更为长久地保存书写内容,所以不仅加洛林法兰克人原创的史作能够传承下来,甚至许多古典史作也都是仰赖加洛林法兰克人的重新誊抄,方才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而幸免于湮灭的命运。

五、结论

史学是一种记忆的形式,史家的基本任务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存和传承历史记忆。自古典时代以降,直至加洛林时代,尽管西方史学在史学精神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由古典史学的“人本”转变为中世纪史学的“神本”,但西方史学保存和传承历史记忆的功能却从未改变。自文字产生以后,人类保存历史记忆的能力便开始受制于书写材料。皮纸由于其材质的不易腐烂而成为了古代世界一种有效保存历史记忆的载体。加洛林法兰克人能够传承如此之多的历史著作,在历史记忆的保存方面贡献卓著,似乎并不仅仅是他们史学创造能力提升改善的结果。诚然,由于“加洛林文艺复兴”的推动,加洛林法兰克人的史学创造力在墨洛温时代后进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更多的人有能力从事史学创作和前代史作的誊抄,但这种有限的提升只有和他们常用的书写材料――皮纸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有效保存历史记忆的作用。否则,即便如古希腊人、古罗马人那么出众的史学创造力,也无法把他们史作的原始版本全部保存下来。所以我们在评判某一历史时期的史学状况时,不能仅仅着眼于当时史学创造力的进步与否,对于书写材料保存历史记忆的因素也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和考虑。

第7篇

关键词:抄核收工作;线损定义;现状;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一、引言

如今电力行业已经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成为我国能源的主要支撑,也为我国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做好了前提保障。但是在发展电力能源时不能光为了经济,还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在当市场经济下供电企业不仅要满足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发电量,还要不断提高供电营业厅的服务质量。在目前我国电力能源建设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在电力信息化发展方面还是处于刚起步阶段,没有严格规范的电力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抄核收工作的开展并不理想,线损率过高仍然是一个难点,如何加强抄核收工作,从而降低线损过高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供电企业研究的重点。

二、抄核收工作的重要性

在传统抄表方式中主要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工手写抄表,一种是掌上机抄表。这两种抄表方式都需要电力人员去挨家挨户对用户的电能表数据进行记录,只是一个是手写,一个是采用掌上机对于电能表数据进行录入,这些抄表方式工作效率都比较低,不能满足人民的正常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供电人员在抄表过程中也暴漏出了许多问题,有时抄表人员会将电能表用户与电能表数据抄反,主要是由于现在基本都实行“一户一表”的供电模式,所以需要抄表人员在工作中要高度集中。其次供电人员在抄表过程中不能对线损率做出准确的统计,这样在月末统计时就会给供电企业造成许多死帐,导致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目前针对这些状况必须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实行远程集中抄表系统,早日实现智能电网的项目。

三、配网线路线损较高的主要原因

(一)线路损耗原因

线路损耗的原因主要是线路在输送电过程中,导线出现的热损耗率和电流平方、电阻形成正比。同时,线路的损耗与导线的电阻和电流、线路电压、输送功率等有关。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研究表明,在电网运行中线路损耗在总损耗中占30 %。由此可见,线路损耗是整个降损节能工作的重点。

(二)变压器损耗原因

在配网中电能是由变压器产生的,但是在变压器产生电能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电量损耗,其中主要包括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其中空载损耗的损耗率高低主要依据空载电流大小来决定,而空载电流大小则依据变压器质量和容量来决定。变压器的容量越大,其空载电流则越大。而在同容量的变压器情况下 ,变压器质量越高,其空载电流则越小。负载损耗,其损耗率高低主要依据负荷大小来决定,变压器负荷越大 ,其负载损耗则越大。

(三)功率因数损耗原因

功率因数损耗主要是由于功率因数过低造成的。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 中,由于用电户大量的使用电动机或者其他的感性用电设备,所以除了吸收系统产生的有功功率作用外,还需要大量的无功功率。而这些无功功率在电能输送过程中又会被损耗掉,从而使得电能损耗率不断增加。在有功功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无功功率损耗越多,电能的损耗率越高,所以要降低功率因素损耗率,必须提高功率的因数,以减少无功功率损耗。

四、如何通过加强抄核收管理降低线损异常

(一)供电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抄核收管理制度

面对电力信息化发展的现状,营业厅如果想将抄核收工作做好就要从基层抓起,要对营业厅抄核收工作的业务制度和流程及时改革创新,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抄核收对线损管理的经验,创建严格规范的抄核收管理制度,保障在抄核收工作中的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不仅要节约人力资源,还要对抄核收管理做好监督工作,成立专门的抄核收监督部门。当前都在提倡服务质量,供电企业对于这方面也要提高重视,大力主抓抄核收服务质量,建立抄核收考核制度,客户意见反馈体系、电费统计体系、员工奖惩制度,尽量将这些制度与员工工资挂钩,这样也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二)做好抄核收统计工作,确保线损率数据正常

电力企业要对抄核收统计工作提高重视,建立专业的抄核收部门,要定期开展各个地区的电力设备检查,确保线损率的准确统计。首先将各级电力部门做好分工工作,然后将这些工作分配到每个工作人员,要对每个工作人员采集的线损数据进行计算统计然后做出准确分析,对于能提前准确完成线损率统计工作的单位要进行嘉奖,要引进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提高电力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要组织专门的专业人员对于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争取找到解决措施,重点进行治理。

(三)利用先进计量装置完善抄核收管理,加强线损率的监测

首先供电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抄核收管理规定,要定期对所辖区域内的用户进行抄表工作,对于误抄、漏抄现象要纳入个人考核之中,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其次对于老旧电网要进行电力设施的更换,尽可能地引进先进计量装置,比如电子表等,建立智能电网,实现远程集中抄表系统,这样就可以摆脱人为抄核收工作中的种种限制因素,可以与银行系统合作,实现自动抄表、核算、收费工作。新型计量装置可以对电网线损数据做出准确统计,这样就可以对线损原因做出合理分析,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线损。

第8篇

(此办法适用于技术报告,学生每篇需打印3份,答辩时要有PPT演示文稿。)

注:对于做实践技术报告的同学,不需要本人刻盘,指导教师需要向系里上交电子稿材料(技术报告和PPT)。

一、毕业实践技术报告要求

毕业实践技术报告应独立完成,可以参考文献、资料,但不得抄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毕业实践技术报告成绩为不合格,不予答辩:

1.毕业实践技术报告直接从网上或其他书籍、资料上下载、抄录者;

2.毕业实践技术报告整段从或其他书籍、资料上下载、抄录,摘抄总量大于30%者;

3.毕业实践技术报告抄袭其他同学或他人成果者;

4.毕业实践技术报告请他人代做者。。

二、毕业实践技术报告书写要求

(一)毕业实践技术报告的基本要求:

1.报告字数要求在3400字以上;

2.须写清以下方面内容:

(1)实习时间、地点、主要实习内容简要概述;

(2)实习单位介绍;

(3)各实习岗位的生产(工作)流程;

(4)主要实习工作内容,并针对实习中的具体案例进行论述;

(5)对实习岗位的认识,并针对实习中体会最深的方面进行论述;

(6)实习期间的心得、体会、收获和不足;

(7)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选题所涉及的专业内容进行清晰地分析与论述;

(8)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报告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符合论文书写格式要求。

(二)毕业实践技术报告的格式要求:

1.封面:按统一格式填写。报告题目要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可分两行。

2.摘要:摘要是报告的高度概括,字数在200字左右。要求写明实习期间的内容概要,岗位工作,心得体会及不足等。

3.正文:对在毕业实习中所从事技术工作的全面总结,字数在3000字以上。包括:

(1)实习目的:介绍实习的目的,主要写明实习是高职教学中必要的环节,是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形式,实习可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

(2)实习主要内容:实习单位的简介和实习岗位的简介,并且详细阐述所涉及技术的内容,基本原理,技术方案、工艺,使用的设备、采用的材料,技术的关键点,主要的技术参数、性能、特点。

(3)实习主要表现:详细介绍自己是如何学习、如何掌握、如何克服困难和问题、如何改进,最终顺利完成技术工作。

(4)实习感受和体会:对毕业实习进行归纳总结,深刻阐述工作中的感受和体会、工作学习中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4.对工作单位的建议:通过几个月的实习经历,已经对实习的单位有了全面的了解,给出客观和中肯的一些建议。字数在100字以上。

5.致谢:对毕业实习和毕业实践技术报告的指导教师、师傅,给过你帮助的有关人员书面致谢。字数在100字以上。

6.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阅读过的,与报告内容相关的文献资料。格式为:序号、作者姓名、书或文章或资料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等(例如:[1]王永华.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及PLC应用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85-90.)。

三、毕业实践技术报告打印排版规范

1.毕业设计(论文)用纸、印刷及装订

毕业设计(论文)及封皮必须使用院统一制作的毕业设计(论文)专用纸,一律以标准格式打印输出并装订,版面上空3cm,下空2.5cm,左空3cm,右空2.5cm。

第9篇

关键字:作业改革;多样化;行为鼓励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010-01

学生作业是展示教学效果、发现教学问题的窗口,同时它也是学生巩固知识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做作业可以对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解增强记忆、加以巩固;可以检验听课的效果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可以发现所学知识的缺漏并加以弥补。同时,学生做的作业,给教师提供了教学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批改作业、评讲作业、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因此,作业在勾通教与学双方的过程中起到了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作用,是学生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作为教师,相信每一个人最头痛的事情不是要批改成堆的作业,而是想法设法要学生完成作业。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却发现一个现象:大部分学生做作业总是不能及时上交作业,尤其以语文作业最为严重。大部分学生总是把语文作业放在最后,或者等着早读之前来到学校"赶着做"。在他们看来,语文作业无非就是抄抄写写、背背记记而已,最多多篇作文。对于这种不用思考的作业,在他们看来是小菜一碟。正是因为这种轻视的态度,导致老师办公桌上的作业越来越薄。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进行了很多有效地改革。

1.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设计出适合学生的作业

现在的中小学生的作业布置存在很多问题,作业布置的随意性很大,规范性也很差。很少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设计和编排作业,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内容就直接留作业给学生,或者是做某某练习册。但是很多练习册内容都是相同的,而且有些东西都已经超出了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就拿琼中县为例,这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相对落后,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学生的基础更是差。就那语文来讲,基本的拼音认不全,也不会拼写,汉字的书写更是不规范,错别字连篇;此外,他们的阅读能力更是差,不会基本的划分段落或概括主要内容;作文方面,不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的学生更是连一句完整的句子都写不出来,一布置作文就知道找优秀作文抄写。这些都是琼中县大部分初中生的现状。但是大部分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都喜欢走老路子,布置抄写生字词,外加某某练习册。翻来覆去都是这两种形式,学生早就已经做腻了。尤其是以练习册来说,缺交的现象更甚。每当老师问及原因是答曰"不懂",因此,设计和编排出一套适合学情的作业是学生完成作业、爱上写作业的前提。

2.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趣味化

传统的语文作业,总是以书面作业为主,单调的抄写。对于练习册也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根本没有什么效果。而对于口头的作业,也是机械的背下来,长此以往,学生对语文作业越来越轻视,越来越不放在心上。其实,语文作业也可以变换花样,如增加小小朗诵会、课本剧表演、小组合作出手抄报等。而我的做法更加创新,当授课课结束后,我要求每个小组(阳江学校进行课改,每小组有六到八人组成)出一份作业题。当上完初一上册的课文《秋天》以后,各个小组出的题目那个一个琳琅满目,而且都是不同样的。有个小组出的题目很精彩,仿歌曲《春天在哪里》写一写《秋天在哪里》;也有的小组要求把每一幅图加入自己的想象和人物活动展开故事叙述。由于作业形式过多,我就提前要求学生设计好,并且把合理的、适合教学的点子加入到课程教学里。并且为这些提供优秀点子的小组加分以示鼓励,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一下子就提高了。

3.因"才"施教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完成不了作业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基础太差。班上的学生作业做得最好、最及时的都是那些成绩好的。针对这个现象,我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准备好两种形式的题。一种是必做题,这类题目比较基础,它是对学习目标的巩固和复习;另一种是选做题,这类题目难度大一点,但是学生如果认真听课的话也能完成。这类题目很能体现学生个性,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讲是一个提升。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我也不会要求某某同学做哪种题,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这一阶段的学生很有极高的竞争意识,即使是学习较差的那类学生,有个别的也会在做完必做题之后,选择难度较小的选做题来做。

4.教师的行为鼓励

要让学生喜欢上写作业,除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之外,教师的行为也是影响学生作业的一个因素。有的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及不用心,一个大大的阅字,外加时间就是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这样的作业批改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渐而久之,会对作业越来越不尽心,学习行为也会越来越散漫。我在批改学生作业时,除了圈出学生错误之处外,还会写上几句鼓励的评语。

5.营造竞争平台

不甘落后是大多数人的天性,有句老话说得好"好孩子都是夸奖出来的",给予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一点奖励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在这个环节我采用积分比赛的形式,具体的做法是:以小组为单位,每次上交作业看哪个组完成得好,既要按时上交,也要保证作业质量,从这两个方面来评价。为做得好的小组加分,一个周累计下来,最高分数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分数最低的小组,可以选择惩罚方式,可以选择打扫卫生区,可以请全班师生吃糖果,可以在全班师生面前表演节目等等。除了接受惩罚外,这个小组还要再接下来的一周中好好表现,争取夺得第一名。这样一来,学生们都很积极地为小组争荣誉,对于那些经常拖后腿的,会有本小组的成员进行监督、督促。通过这种竞争的方式,学生们不仅高质量完成了任务,而且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默

契。

学生不交作业或者是不按时完成作业,这是每个老师都头疼的话题。对于这种现象,作为老师,首先不能粗暴的对待学生,比如罚抄,变相体罚等。我们要明白一个事实,学生不交作业或者不爱写作业,这责任应该归于教师。我们应该静心思考,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实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作业习惯,让学生不用在教师和父母的监督下自觉完成作业,爱上写作业。

第10篇

1.研读教材

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全面系统地了解现行的全部高中英语教材,还要基本了解现在的初中教材。只有统揽和研究这些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懂得初中和高中教学内容的衔接,做到心中有数,准确把握教材的难点和重点,做到灵活运用。在备课时,做到对教材的大胆取舍,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即不为教材论。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从而使教材用起来游刃有余,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做到有的放矢,统揽全局。教师研读熟悉教材是构建高效课堂,让低效课堂变成“高效、优质、轻负”课堂的基础。

2.研读课程标准

教师要重温《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高中英语课程任务的描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

3.关于听力教学

3.1利用好教材中每个模块的“Reading and Vocabulary”和“Pronunciation”部分,强化语音素养,抓好词汇和语法教学,稳步提高听力能力。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必须重视语音教学,培养学生纯正的读音和敏锐的语感,这就要求教师做好以下几点:

3.1.1教好音标,打好语音基础。

3.1.2加强学生对重读、弱读、连读、变音、失去爆破、气流、语速等句子朗读技巧的训练,使学生达到切实掌握和熟练应用的程度。(以“Pronunciation”部分为主)

3.1.3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多朗读课文,多背诵,多听录音,多模仿,渐渐地增强语感。(以“Reading and Vocabulary”部分为主)

3.1.4抓好基础教学,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准确使用语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背记习语、俚语,了解词语的习惯搭配及一词多义现象。(以“Reading and Vocabulary”部分为主)

3.2坚持上好视听课,培养学生的视听能力,教授学生自觉听的策略。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应坚持上好视听课,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大片,让他们在真实的语言中体会语言的魅力,可以选择那些配中文字幕影片,以便学生不致因看不懂内容而丧失兴趣,但要鼓励学生尽量不要看中文字幕。在每次看完之后,应及时组织学生就影片的内容用英语开展讨论,可以介绍片子的主要内容,也可以谈谈自己的观后感,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自觉听的习惯。

3.3通过播放英文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听力的环境。我们可以让他们试着一点一点地听出歌词,写出歌词,学生就在轻松娱乐的气氛中提高听力的水平。

4.使用多媒体扩大教学容量,多方式呈现练习题型和题量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意味着“高密度”和“快节奏”。“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而“快节奏”指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

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有利于贮存大量信息,创设更多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轻松、愉快、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将备课资料和收集到的信息,包括课文、练习、问题、演示,以及相关的预备知识、补充材料等教学信息利用多媒体有效地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图像、视频、音乐、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作用。

在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里,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代替传统的板书,既节省时间,又加大单位时间的授课信息。

5.教会学生一些答题技巧

学生在答主观题时尽量不要出现空白卷、不要抄袭,因为即使抄得再好也是零分。一般说来,没有考生在考场上可以抄到别的考生的作文。因此,很多不会写作文的学生选择把不相干的文章中的词句抄到试卷上填满,以求阅卷老师可以给个“辛苦分”,或者写几句符合作文主题的句子,再抄袭几句不相关的,做成“三明治”,混淆视听,有考生就在抄袭的文章中时不时插上English study以求蒙混过关。其实英语作文的批阅是非常严格的,在阅卷老师的三评、四评之下,这样的作文很难不露出马脚。阅卷专家组更是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句子抄袭一旦超过三句,该作文为零分作文。因此,老师一定要告知学生这一点,让他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一定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老师不应该提倡“不会写就抄满”,这是徒劳的。一定要动手写自己的内容,只要是自己的语言,符合题意就会有分,得5到10分也不错,再套上一些句型的话,13、14分就已经到手了。

6.关于合作学习

6.1合作学习应以自学为基础,以保证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好方法。教师应提前布置预习任务,明确预习的目标。只有当小组成员都对课程内容有所了解、有所思考的时候,他们才能在合作学习的平台上互动学习。

6.2合理设置任务。

教师应根据课型特点设计合作学习任务,并提出明确的任务和目的,让学生围绕某一个确定的主题开展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的原则是:学生通过讨论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以阅读课为例,教师可让学生对课文中的段落大意、细节信息获取等方面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或者可以选取某些段落中的长难句,让学生对句子结构或其中的词语进行讨论分析,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理解能力。

第11篇

一、局机关公文的种类包括:决定、条例、规定、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如有必要也可使用其他文种。

二、公文格式包括版头、密级、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成文日期、印章、主题词、抄送单位、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

1、版头分为套有“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文件”、“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办公室文件”字样等形式,用红色套印。

2、发文字号分为晋老字[200*]*号、晋老发字[200*]*号、晋老办字[200*]*号、晋老党字[200*]*号、晋老人字[200*]*号、晋老函字[200*]*号和晋老电字[200*]*号等。

3、公文标题要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除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外,原则上标题不再冠有本局名称。

4、普发性公文的主送机关范围一般为:各市委老干部局,省委各部、委、办、厅、局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如需发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则应加上:各大中型企业、各大专院校党委。需要直接发到省直各单位老干部工作部门的文件,主送机关也可表述为:省直各单位离退休人员管理处。公文的具体发送范围根据情况确定。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上级机关,应使用抄报形式。

5、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用来表达公文的内容。

6、附件标题置于正文之后、发文机关名称之前,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附件置于正文之后、印刷版记之前(成文日期之后另页)。

7、发文机关名称应使用“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全称。

8、成文日期以最后一位领导人签署时间或会议议定时间为准,年、月、日要完整、准确,用阿拉伯数字,标在发文机关名称右下方或标题正下方。

9、正式行文一般都加盖机关印章(本局铅印文件除外)。用印位置在成文日期的上侧,要求上不压正文、下要骑年盖月。

10、公文抄送(含抄报、抄发)范围标注在公文末页下部,制发单位上方位置。除主送机关外,对其他需要了解公文内容的上级机关用“抄报”,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用“抄送”,下级机关用“抄发”。

11、印刷版记包括本局全称“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以及制发日期和印刷份数。制发单位名称和日期置于公文末页下端,印刷份数置于下间隔线右下方。

三、局机关正式公文的适用范围:

1、版头为“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文件”形式的,发文号为“晋老字[200*]*号”,主要用于全局一个时期内所作的重要安排部署、指导性意见、决定等。

2、版头为“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形式的,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用于传达局机关和上级机关对某项工作的指示、决定,通报某方面情况,或要求下级部门按照某项规定去办某项事情,发文号为“晋老发字[200*]*号”。

(2)局机关向省委、省政府等上级机关报告工作情况和请示问题,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发文字号为“晋老字[200*]*号”。

3、版头为“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办公室文件”形式的,发文号为“晋老办字[200*]*号”,主要用于局办公室对局系统内部或全省老干部部门业务指导方面的文件、通知、通报以及其他事宜。

4、遇有紧急事项需报告上级机关或通知下级和同级机关时,使用传真电报形式,发文字号为“晋老电字[200*]*号”。

四、公文中的标题用加粗二号黑体,正文用三号仿宋体,从左至右排版;公文中的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公文用纸幅面规格为16开型,统一左侧装订。

五、机关正式文件的产生程序包括起草、审核、签发、登记、编号、印刷、用印、分发、存档等。

1、文稿的起草,一般按照职责分工或局领导安排,由有关处室组织起草。文稿起草的基本要求是:(1)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符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2)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的意图;(3)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精练,书写工整,标点准确,篇幅力求简短;(4)人名、地名、数字、引文要准确,具体时间应写明年、月、日;(5)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文稿起草完成后,按照发文稿纸上的栏目,填写拟稿单位、拟稿人、文稿名称、主送、抄报、抄发、抄送、附件、印刷份数等项目,拟稿单位负责人审签后,送局办公室核稿,再由承办处室送局领导签发。

2、公文送局领导签发前,应当由办公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确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公文格式是否符合本办法的规定等。

3、文件的签发,要分别情况对待,一般业务性文件,由分管副局长审签后,送主持工作的副局长签发;重要文件先由分管副局长审签,再由主持工作的副局长和局长签发。以本局机关为主的联合行文,需由拟稿处室在本局领导签发之后,约请所有联署机关负责人会签;以有关部门为主的联合行文,应由我局相关处室审阅后,呈请局领导签发。

4、文件的编号。各处室、局属各单位起草的文件签发后,办公室负责编发文号,并根据需要划分密级。

5、文件的印刷,在编号之后进行。文件编号后,经办公室签印,由各拟稿处室送印、校对、装订。印制文件要做到:文字清晰,字体适当,用纸规范,美观大方。

6、文件的分发。需要邮寄和交换的文件,由拟稿处室装写信封后,交办公室收发人员发出。发至本局领导、各处室、局属各单位和呈报组织部的文件,由拟稿处室填写《分发文件登记卡》,将文件交办公室收发人员发出。

7、文件的存档。凡局正式文件,拟稿单位应将发文底稿、文件正本(两份)以及审核、送审过程中的修改稿,连同有关附件归类整理送局办公室编发文号处保存。正式文件办公室要按照编号统一备份软盘保存。

六、局机关编发的《山西老干部工作》、《山西老干部工作信息》,承办处室负责送印、分发并存档。

七、各处室和局属单位上报的请示报告,均应使用统一格式的请示报告卡片。各处室的请示报告,由各处室负责同志呈局领导审批。局属各单位的请示报告,可由单位负责同志直接呈局领导审批,也可交局办公室转呈局领导审批,但均应送局办公室登记。各处室、各单位的请示报告,须填写清楚填报单位、填报人和填报时间。凡拟以局名义发出的请示报告,应加盖局印章,交局办公室统一分送。

八、外来公文的处理,包括公文的签收、登记、拟办、阅批、分送、承办、催办等环节。

1、收发人员收到外来公文后,须将重要公文的标题(文件摘要)、发文字号、来文单位、件数、收文时间等逐项进行登记。

2、公文经登记后及时送办公室主任填写拟办意见。

3、需要办理的公文,办公室主任应根据公文内容提出拟办意见,注请局领导批示;或注请有关处室和单位办理。

4、分送公文严格按照领导批示范围进行。时限性强的要及时分送,以免压误。

5、传阅公文,要严格公文登记手续,随时掌握公文去向,避免漏传、误传、重传和延误。传阅机要文件要注意保密,需要留用的,要办理借阅手续,不要随意抽取。密级较高的公文,要按规定尽量缩小知密范围。

6、各处室、各单位在承办公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凡属本处室、本单位职权范围内可以处理的事项,应及时处理;凡涉及其他业务处室和单位的事项,要主动协商办理;凡需请局领导审批的重要事项,主办处室和单位应提出拟办意见,然后送请局领导审批。

九、重要公文材料办理完毕后,要及时整理立卷。各处室要保证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局机关综合档案室要对各处室的立卷归档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

十、机关公文的销毁,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党内有关保密的规定,履行严格的登记手续。销毁秘密文件,经局保密委员会批准后,由两人以上监销。

本办法从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文件式样一、二、三、四。

式样一

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文件

晋老字〔200*〕*号

标题[HT2XBS]

主送单位:[HT3F]

正文[HT3F]××××××××××××××××××××××××××××××××××××××××××××××××××××××××××××××××××

(正文中若有小标题,可用HT3H)

××××××××××××××××××××××××××××××××××××××××××××××××××

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印章)

签发日期[HT3F]

主题词[HT3H]:[HT3XBS]

抄送:[HT5SS]

抄报:[HT5SS]

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印发日期:[HT4F]

印数:[HT5SS]

式样二

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

晋老发字〔200*〕*号

标题[HT2XBS]

主送单位:[HT3F]

正文[HT3F]××××××××××××××××××××××××××××××××××××××××××××××××××××××××××××××××××

(正文中若有小标题,可用HT3H)

××××××××××××××××××××××××××××××××××××××××××××××××××

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印章)

签发日期[HT3F]

主题词[HT3H]:[HT3XBS]

抄送:[HT5SS]

抄报:[HT5SS]

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印发日期:[HT4F]

印数:[HT5SS]

式样三

内部传真电报

发往:签批

地址:[HT3K]盖章[HT3K]

等级[HT3K]部门号晋老电字〔200*〕*号晋机号

标题[HT3H]

主送单位:[HT3K]

正文[HT3F]××××××××××××××××××××××××××××××××××××××××××××××××××××××××××××××××××××××××××××××××××××××××××××××××××××××××××××××××××××

中共山西省委老干部局(印章)

签发日期[HT3F]

式样四

请示报告卡片

领导批示:

报告内容:

标题[HT3H]

主送单位:[HT3K]

正文[HT3F]××××××××××××××××××××××××××××××××××××××××××××××××××××××××××××××××××××××××××××××××××××××××××××××××××××××××××××××××××××

填报单位

填报人

时间

处理

第12篇

关键词:唐代;书手;墨迹特征

唐代的书手来源于社会的不同阶层,既有任职于官府图书文化机构的“楷书”、“楷书手”、“御书手”、“群书手”,更有佣书于民间的贫寒文人、经生等等。他们的书写大都是以实用为目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按照某种既定的格式或规律进行,其墨迹不乏端雅娟秀的典籍经文的缮写,更有着平实随意的日常实用性书写,展现出不同于时代潮流之上名家书法的特殊一面,他们的书法活动虽然默默无闻,却是唐代书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书手墨迹的书体多样,包括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书在内的几乎所有书体形式,而且还有篆楷、隶楷、隶草相互杂糅的抄本,样式丰富。从书写功用来看,书手以抄写文献典籍、宗教经文以及重要公文为主,因此楷书是书手最常用的字体。

楷书发展到隋唐,成为一种成熟的书体,也在艺术上达到它发展的高峰。即使是今天,学习楷书的人仍以7世纪的欧阳询(557—641)、虞世南(558—638)到8世纪的颜真卿(709—785)的作品为范本。隋唐时期对于楷书的定型,几乎达到完美的程度。在当时,楷书的繁盛是整体状况,众多的从事实用性书写的书手在官方和民间从事抄写活动,共同推动了楷书在唐代的繁荣。

唐代书学教育十分发达,其基本原则,是以“楷书正样”为终极目标,所谓“楷书字体,皆得正样”,[1]如《干禄字书》即是教导书写者如何学习工整的楷书以取功名,这是“干禄”的本意。唐代科举以书取士有三种方式,一是贡举中的书科;二是吏部铨选之身言书判;三是制举之科的书判拔萃。《新唐书·选举志》云:“六品以下,始集而试,观其书判,已试而铨,察其身言。”[2]就是说,五品及五品以上的官员不须参加书判考试,六品及六品以下要参加考试,程序是先观其书判,再察其身言,然后拟官。“书判拔萃”乃吏部铨试选人特殊之法。洪迈《容斋随笔》载:“唐铨选择人之法有四:一曰身,谓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凡试判登科谓之入等,甚拙者谓之蓝缕,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辞,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既以书为艺,故唐人无不工楷法;以判为贵,故无不习熟。”[3]虽然以书取士仅仅是在制度上的规定,在选官过程中并不起什么决定性作用,但毕竟反映出书法在唐代的特殊地位。可以这样说,唐代是以强有力的行政手段最终导致了官楷的形成。这样规范的楷书点画运用多了,必然强调出一种法度,对点画作一种规范的追求。唐代书手抄写活动主要是缮写图书经籍、佛经道藏等等,其书迹必然以“皆得正样”的楷书为主,其中以写经为最。这与佛教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自西晋时,写经卷便已粗具经卷体的规模。写经小楷从魏晋开始,是作为传播教义、培养出家人研读书写的一种形式。而至南朝时,字体益趋端整,楷法渐完备,仍具写经字之特色;北朝之风格则与南朝相去不远。隋代书法居南北融合之枢纽,但在写经上已无此分别了;书体更近于唐楷,仍带有经卷之特色。当时这种美观而且实用性极强的字体,被称为“官楷”,也被称为“端楷”,而写经体又是官楷之一种样式。楷书在唐代达到了巅峰状态,由于楷法的成熟与完善,唐人将楷书推向了极致。敦煌写经中即有诸多书手抄写的端严方整的经卷,如《妙法莲华经》题记:斯84号、斯312号、斯456号、斯2573号、斯3348号、斯3079号、斯4209号、斯4551号、斯5319号、伯2195号、伯2644号、伯4556号、北新637号……共三十五号,皆为高宗时期的官府书手写本。这些经卷校勘精细,书写优美,被当时社会视为上品,深受寺院僧侣和信士的欢迎和信赖。

书手供职于官府或民间的写经坊,皆奉当时名家之书体为楷模,间或有酷似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家楷书,功力较为深厚,其书风既继承了前期经书的质朴,又显示了唐楷特有的典雅、稳健,笔法圆融遒丽,外柔而内刚。总的来说,尽管他们达不到虞世南、欧阳询那样高超的水平,但作为当时的一流书手还是名副其实的。可以看出,有力的制度保证和强大的国家监管造就了唐代书手抄写的独特风格。他们或师承当时一流的书家,或有严格的训练作为保证,在便捷抄写的需求下,形成了以楷书尤其是小楷为主的书写特点。

另外还有一种近似行书形态的楷书,其结体疏朗舒展,一笔一划并无连带,属楷书范畴,多见于宗教以外的儒家典籍写卷,唐代中、后期,这种类型的楷书逐渐增多。如:伯25lo号《论语》、伯2540号《春秋经传集解》、伯3847号《景教三威蒙度赞》、伯2155号《曹元中状》、伯2486号《春秋谷梁传哀公》第十二等。此类典籍的抄写并非一味方饬端正,具有行笔轻快、流水行云、飘逸自如的特点,有明显的行书体势和速度感。这种楷书较端严整饬的官方抄经更加俊秀有活力,不拘束,时有书卷气息。

总之,从字体的角度分析,书手在学习阶段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字体,《唐六典》载:“石经三体书限三年业成,说文两年,字林一年”,[4]这是唐政府对馆学书手的学业规定。其所学字体至少有古文、篆书、隶书、楷书四体,其他书手学书过程基本一致,但是在学有所成之后,成为一名书手从事抄书、抄经一职,因其职业性质所限,主要以楷书、尤其是小楷书为主。

唐代经文典籍的抄写大都严肃而认真,尤其是官府还设立专门机构,并派专人管理,监督此事。抄写有一定的程式和工作规范。整个抄写工作分解为若干环节,由专人分别负责。其抄写主要由书写技艺高超的楷书手、群书手、官经生等承担,用工整、熟练的楷书抄写在1尺×1.5尺或1尺×2尺的上等厚麻纸上。[5]经书正文的前面要写题目、撰者或译者,经卷尾要写题记,题记一般包括抄写年代、抄写者以及校字、详阅者姓名等。经文格式的规制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书手抄写的规整统一的特点。正如《宣和书谱》所言:“自成一律,其间固有超绝者,便为书名”,“作字得楷法之妙,长寿间,一时为流辈推许”;“修整自持”,“数千字终始如一律,不失行次”,“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岂其意与笔正,特见严谨,亦可嘉矣。”[6]书手们在抄写经文时,首先要保持恭虔之心,心平气和;其次,还要做到速度与质量两不误,规矩齐整,便于诵经之人疾读,由此形成了规整纯熟的特点。其书写既传播了宗教义理,又于潜移默化之中扩大了书法艺术对普通民众的陶冶作用。

以《善见律》、《灵飞经》为例。经生国诠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十二月写的《善见律经卷》,是一件传世的唐代著名写经小楷。根据杨仁恺对“皇姊图书”印章的研究,此件作品曾经被元世祖忽必烈的嫡亲曾孙女皇姊“鲁国大长公主”收藏过。清代又曾进入内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卷为乌丝栏纸本,纵22.6厘米,横468.8厘米,共274行,4000余字。

抄写者国诠,是唐代贞观年间的经生,奉敕用硬黄纸本书《善见律》,经卷末后注诸臣,有阎立本署名。其书清晰可见贞观年间楷书之精熟,亦能领略到书手写经的技巧之娴熟、楷法之完备。此经书法运笔精熟劲健,笔画匀净,结体疏朗秀劲,结构严谨、平整、秀美,字形偏方扁、章法排列整齐。非心情平和、气顺意畅不能为之。既有欧阳询之端谨,又具备褚遂良之灵动,一气呵成,自始至终无一懈怠,极为难得。虽然是奉敕之作,但书体庄重自持,皆成一律。

传为钟绍京所书的《灵飞经》是唐人抄经在敦煌遗书之外的传本,又名《六甲灵飞经》,为道教经,没有书写者名字。《灵飞经》墨迹本现存43行,共计625字。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所作。玉真公主敕写。自《灵飞经》问世以来,一直为书家所推重,被视为是小楷的典范。它的用笔与字形代表了唐代书法的最高水平,结字特征具有典型的规范性,是正统帖学精美一路的代表作。此经用笔以中锋为主、偏锋辅之的外拓法。帖中每字的笔画都有重笔和轻笔,起止分明,笔画柔中有刚,刚柔互济。章法上错落有致,妙趣横生。它以点代画之处较多,使间架宽绰,如“清”、“飞”等字的处理,既开阔了字的空白处,也起到密中见疏的艺术效果。在很多字的处理上,都强调主笔的突出,增强笔画间的对比效果,如:“行”、“晏”、“甚”、“五”、“真”等字的处理,使得字的结体开阔、舒展。可以说《灵飞经》秀美中有古趣的风格,舒展中有团聚的结体,平易中有变化的用笔,都已把唐人书法的特色表达无余。

上述两种写经,在总体面貌上存有一些相似性,如字形的方整、竖笔和捺笔的重压等。时代相近的写卷,师承同流的写本,许多字的“写法”也会具有“一致性”。后设立的写经所的书风,尽管时代只隔了几年或十几年,但却可能有与前一个写经大致相同或者完全不同。在现传的写经卷子中即可找到这种风格具有相似性的墨迹。唐上元三年(762)书手程君度写的《金刚般若经》,与国诠的《善见律经卷》,有着更大的相似性。甚至有些作品几乎如同出自一人之手,也就不奇怪了。在敦煌的写经卷子中,写于高宗仪凤元年(676)的官写本《金刚般若经残卷》(伯3278号),用笔精劲,笔画圆活,俯仰抑扬,提按波挑都体现了书手良好的书法素养。在官方写经中,这样的作品相当多,呈现出规整、统一的风貌。如:唐贞观廿二年(648)郗玄爽写《佛地经》、唐龙朔二年(662),经生沈弘写《阿毗昙毗婆沙卷第五十二》、唐龙朔三年(663),皇甫智岌写《春秋谷梁传桓公第二》、唐上元三年(676),书手程君度写《金刚般若经》、唐上元三年(676),书手袁元写《妙法莲花经卷第一》、唐仪凤元年(676),书手刘弘?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7]……

每一件书手墨迹所呈现出的规整精熟的风貌,与当时书手的劳役以及与所接受到的技艺教育、培训密切相关。书手的抄写之役,类似工匠番役,须上番、积劳累考,须遵循官府制定的规范样式。经过行之有效的技艺训练后,达到端正整肃的水平。由于抄写的需要,美观大方、工整不潦草是首要的标准,而且由于大量抄写的需要,熟练又是同样必须做到的。这既需锤炼的工夫,又需练习的技巧。如在写经机构中,师承制是最普通的技艺传递方式。年轻的书手们往往从师于同一位师傅,他们使用的纸、笔等工具也很可能是共同配置的,因此显示出极为明显的相似性。再者从笔迹学的角度来讲,书写者长期从事“重复性”的抄写,书写动作很熟练,手势习惯会变得相当定型。所以,凡一人所抄的卷子,笔画、偏旁部件、结体方式等的“写法”比较统一,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在兼顾书迹端正与书写快捷的情况下,书写者容易流露出自己比较固定的书写习惯。

书手这些具有规整纯熟特点的墨迹互相对比时,亦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同是楷书墨迹,《春秋谷梁传集解》(伯2570号)作横势而饶有拙趣;《古文尚书卷第五残卷》(伯2643号)则挺拔劲爽;《玄言新记明老部》(伯2462号),颇有?遂良刚健婀娜之笔意;《汉书萧望之传残卷》(伯2485号),可与杨凝式《韭花帖》相颉颃;《阅紫录仪》(伯2457号)则开启苏轼楷书的法门。而诸如《老子道德经卷上》(伯3725号)、《道德经序诀》(伯2596号)等等楷法极精、资致遒妍的佳作,甚至当作楷书法帖也毫不逊色。[8]

书手技艺的传承,或者师徒相授,或者风习相染,在他们的笔下总有一脉相承的基调。但是“技”与“道”之间并无严格而僵硬的划分,无论是写自西陲,还是写自中原,抑或是写自江南,都会有相同的形质特征,但与作为“艺术”的书法无论是在功用上还是在风格上,是不相同的。所以,我们看到,书手的写卷墨迹尽管在同一时期,其书法风格,也可能是差别迥异的。尤其是书手会因其师承的延续性而保留前代的一些写法(书写之法与文字结构之法),同时又受到时风的感染而发生一些变通。就风格来说,出现一些与当时所流行的书风不尽一致的面貌是很正常的事,如同样是书写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的《大菩萨藏经卷三》[9]写本上,体现出的竟然还是一种魏碑样式。

此卷抄于贞观二十二年。据载,玄奘法师于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返抵长安,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同年五月创译《大菩萨藏经》20卷,九月完成。这是翻译三年后由官府抄写完成的抄本,题记中说明了是由当时重臣许敬宗(592—672)监阅的,体现了政府支持与参与的严肃性。抄写当然也是由官府训练过的书手完成的,可这宗卷子上呈现出的魏碑风格非常显著,表现在笔力、用笔和结体上,如“八”、“又”捺的重按尤其在“口”、“田”、“日”等部首转折处方硬的折角是其他小楷抄经所见不到的,这既有书手个人的因素,也反映了书法风格变化的不同一性。

除了官方书手之外,大量的非官方的、民间的抄经和日常应用大都由民间书手来完成。纸写书随着造纸技术的提高和书籍装潢的改进,得以高速发展。抄书促使新的职业诞生,被称为书手的文人,下在城坊、学校、寺院以抄书写经谋生,上在朝廷、官府供职,一大批民间抄本图书经卷便应运而生。从写经题记中可以看出,这些写经显然不是以个人使用为目的,而是为了投入市场以换取粮米或银钱,当时的抄书已不是个人的单独行动,而成为一支队伍的集体劳动。

敦煌遗书中存在不少充满奇趣的书手书写墨迹,大都为非官方、非政府的民间写经,它们同样体现了书法史的变迁。斯2424号李奉裕写《阿弥陀经》题记云:“景龙三年(709)十二月十一日李奉裕在家未时写了,十二月十一日清信女邓氏敬造阿弥陀经一部”。这件经书,可以初步断定是民间书手所为。原因有三:一是书手将抄写作为一项赖以谋生的工作,很辛苦。即使是受到大量专门训练后的抄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体力活,而不是优游其间的雅事。在唐朝当时以抄写经书来“自娱”是不合乎实情的,他们受到职业的限制,全力以赴地工作尚可安身,根本没有时间去进行别的抄写。二是“在家未时写”即说明不是为官府进行抄写。这显然不是官府职业书手在为自己家里颂佛抄经,而只是一个处身民间的普通书手的一种劳作形式。从其中相对较多的涂改就能看出,抄写明显带有随意的成分,不似官方抄写的一丝不苟。在当时佞佛诵经相当虔诚的世风下,官方抄经是不允许有这样的成品出现的。另外,此经书也没有诸如上述经书那么多严格的校订程序、众多的审查人员。从其运笔来看,虽然书写时不加雕饰使得笔力有羸弱之感,与前面所叙及的《善见律经卷》与《灵飞经》不无差距,但正是这种不讲究用笔技巧的书写,较之官府书手端严肃穆的抄写别有一番活泼、朴质的特点。另外,有些字甚至抄写到了经卷乌丝界栏之外,并没有对字的大小作通篇的限制。官府书手如果写到这样,恐怕是不可以的。最后,从这卷经书来看,还是能够看出抄写者受到一定的书法训练,而且时间并不会很短。其书写是流利的,字形结体开张、宽绰,显示出唐代特有的一种爽朗、磊落的风神。这显然不是出自一个随意找来的人的手笔,而是一个民间书手的“产品”。景龙三年(709),欧、虞等书家离世已有几十年。此后的几十年,正是颜真卿的时代。初唐宽博、大气的楷书风范已经逐渐形成,并在播及到民间。这卷《阿弥陀经》,就是这一时期民间书法的最好反映。再如索慎言所抄《无量寿宗要经》,也显示出不同的风貌。“觉”字最后一笔鹅浮钩,与唐贞观廿二年(648年)郗玄爽写的《佛地经》(伯3709号)[10]中的钩拐弯直上向内挑的写法完全一致,这是对一种样式的学习造成的,不是一个毫无书写训练的人偶然写出来的。且不管他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这种写法的技巧,但至少说明这是一种样式或是流行的风格。图示部分出现了几次的“定”和“正”字,其结构和用笔都是无可挑剔的,整个经卷笔法娴熟,结体紧凑,笔势连贯,虽不如正规抄经的匀整静气,但多了一些活泼自在和个性化的成分。这也说明了这位抄写者具有一定的功力。

尽管这一类型的书手,在抄写过程中不怎么留意用笔的点画、结体、章法等法则,往往是信手抄来,不加雕饰,却又错落有致,笔意间流露出一种拙朴的美。虽然他们的书写技巧远不能与技艺高超的御书手、楷书手相比,但他们奇趣自然的书写也构成了书法多样性的一面。

四、结论

唐代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以欧阳询、虞世南、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为代表的名家作品,美不胜收,传写不衰。这些流传至今的名家墨迹都是经过历史筛选的优秀的或比较优秀的东西,它们体现了当时书法发展的主要潮流和主要贡献,但是并不能代表当时书法发展的总体面貌。一个时代的书法水平如何,既要关注所谓的精英、大家,也要看社会总体水平。所以,唐代书法的繁荣昌盛,固然首先要重视那些载于史册的书法家,但也不能忽视名不见经传的书手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作为书写者个体,学习书法方式的差异、书写水平的参差不齐使得书手的书法亦具备了率真奇趣、丰富多彩的风貌。不仅如此,书手在长期实用性书写过程中,甚至形成了某种特定的风格流派,影响了一代书风,如“经生体”、如“官楷”。充分肯定书手墨迹其不容忽视的书法价值,对于了解唐代书法的真实状况以及书法时代变迁的基本脉络,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溥.唐会要[m].卷七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1659页。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z].卷四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1171-1172页。

[3]洪迈.容斋随笔.卷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27页。

[4]李林甫.唐六典[m].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562页。

[5]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41页。

[6]宣和书谱[m].卷五.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92页、103页。

[7]法藏敦煌书苑精华[a].第六册.写经(一).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91—195、213—218、219—222、225—234页;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精品选》,是书未公开发行。

[8]参见刘涛.《评〈法藏敦煌书苑精华〉》[j].书法研究.199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