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差生发言稿

差生发言稿

时间:2022-06-17 05:43:33

差生发言稿

第1篇

媒体微博常见的法律问题

从微博现状和现行法律框架来看,比较突出的法律风险存在于以下领域:

1.违反真实性原则,发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或对他人造成侵权。谎言传播在主观上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要对其产生的法律后果负责,根据谣言的类型,相关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三类:

(1)引起民众恐慌情绪,扰乱社会秩序。今年初,个别网民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微博中编造、传播政治谣言,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北京市公安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在网上编造谣言的李某、唐某等6人依法予以拘留,对在网上传播相关谣言的其他人员进行了教育训诫。对于这一极富政治敏感性的谣言,媒体微博都保持了审慎的态度,而在一些社会新闻的谣言事件中,如“广西贺州某粉店使用火葬场尸油煮粉”“浙江海宁癌症村”等,个别媒体微博不同程度地介入其中。事实上,如果媒体微博推动这些事件持续发酵,进而诱发不稳定因素、导致群体性事件,公安机关也将予以追究。

(2)传播不健康内容,冲击公序良俗。2011年9月,一名已婚男子编造“失足女若小安接客日记”,并在某网站微博散布,部分媒体微博跟进炒作,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负责人就此予以谴责,并要求有关属地管理部门依法惩处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人员及网站,追究其相关责任。

(3)发表涉及他人的不实信息,侵犯名誉权或隐私权。2010年12月,一个名叫赵楚的网友发布微博,称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12月6日19时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当晚,某知名周刊在官方微博上即时转发了这一谣言,该条微博被视为传统媒体的正规发布,数分钟内被转发近千条。尽管金庸先生未就此事诉诸公堂,但由此造成的侵权是实际存在的。

2.违反公正性原则,发布缺乏依据,具有侮辱、诽谤性质的言论。一些网民乃至媒体微博的声音带有强烈情绪化、民粹化色彩,动辄进行人身攻击,构成了侮辱或诽谤性质的侵权。

前不久,广东顺德一名女子怀疑自己丈夫通奸,调查后发现属实,恼羞成怒后连续发布了多条针对第三者的侮辱性微博。法院一审判处微博博主需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并在纸质媒体上发表公开道歉声明。这条“有图有真相”看似无关紧要的市井微博,很容易被媒体编辑看成不错的社会新闻爆料,但一旦简单转发,则将为其侵权行为负连带责任。

3.违反稿件转载规范,侵犯他人著作权。媒体微博转发其他账户的资讯和评论十分普遍,这种转载也应参照传统媒体的业务规范,注明稿件来源。隐藏非原创的内容的出处,以自己的名义转发微博,实为抄袭和剽窃,在法律上已构成对著作权的侵犯。

并非所有微博都受著作权保护。《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可见,享有著作权的是具有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成果,诸如网民一般生活记录式的“口水帖”显然达不到这一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字数长短并非著作权价值标准的判断依据,具有一定水准的微笑话、微小说、微电影,也不得在微博进行抄袭性转发。

此外,原作者如果明确表示不予他人转发,则注明来源的转发也构成侵权。

走出“新媒体陷阱”,从根本上防范法律风险

传统媒体骤然进入微博后,看到了新媒体的比较优势,为提升自身竞争力、适应用户要求,不同程度地放弃了原有业务流程,进而降低了真实性的保障力度。但在社会舆论看来,传统媒体换上了微博的新装,依然沿袭了其品牌特色和功能定位,其发布的信息就应该是经过校验的。这样,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运营出现了内在的张力,其目标需求和公众认知出现了差异。这正是媒体微博比一般微博用户有着更高法律风险的根源所在。

如何从制度层面根治谣言尚未形成共识。在这种背景,传统媒体恰恰被寄予了维护舆论秩序、澄清各类谣言的厚望。在政府积极推进制度建设、社会着力倡导网民社会责任的同时,传统媒体更应通过自身调查采访、信息审核的优势,准确定位媒体微博的功能,将传统特色和资源与新媒体有机结合起来。

从这一功能定位和新媒体要求出发,媒体微博运营在法律风险的防范中有待加强以下工作:

1.设立新媒体稿件审签制度。微博内容尤其是原创内容的发布,需要经过有资质的签发人把关,经审阅通过后方能对外发布。越来越多的正在走出单纯追求稿件数量和发高效率的“新媒体陷阱”,开始走兼顾数量与质量、效率与安全的传统媒体特色微博之路。长春的《东亚经贸新闻》即提出以报纸的新闻安全标准进行官方微博的审核,专门选派一名编委全面负责对微博稿件的审核;将微博稿件纳入签发流程,一律经后台审签后才能对外发布;针对微博的适时性特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不以降低安全门槛为代价保证时效性。

加强审核是屏蔽虚假、有害信息的根本方法,但增加安全性的同时必然降低了效率,尤其是增加了媒体的成本。一些媒体尝试将传统业务和新媒体融合起来,《上海证券报》通过自主开发的采编系统实现了所有稿件一体审签,再按稿件特点分发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这样既有利于增强传统业务从业人员的新媒体意识,也通过流程再造有效地消化了新增的业务成本。

2.加强发稿的流程控制和组织策划。建立强有力的报道组织指挥机制是实现流程控制的重中之重,牵住了这一“牛鼻子”,有利于媒体特别是大型媒体从整体上对微博信息发布进行架构性掌控。如新华社发布新媒体采编发稿流程的内部规定,对组织策划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将新媒体报道纳入每天的业务例会,及时结合当天报道重点、舆情热点对新媒体报道进行组织策划;在重大战役性报道、重大主题报道中,由总编室牵头对新媒体报道进行专题策划,制定专门方案;依托舆情监测系统,安排专人监控重点网站及社交类媒体,及时获取舆情动态和报道线索。通过这一网络,报道指挥部门在庞大的新媒体报道体系中掌握了主导权,从源头上保障了发稿安全。

3.明确新媒体转发稿件的规范。编辑选稿务必了解转发对象是否同意转发,若同意转发则必须注明来源,尤其是媒体微博综合多家信息源的稿件,不能简单地以“综合”代替明细的稿件出处;编辑转发其他用户内容时应尊重愿意,不得按照自己的观点断章取义、放大或缩小信息、歪曲原作者观点;中国网络电视台等媒体还对网络和微博上的信息源进行了分类分级,并据此确定了编辑的发稿权限。

4.建立岗位责任制度。流程管控在建立微博发稿环节业务规范的同时,还应加强编辑在执行环节的监管与落实。明确编辑、主编的岗位职责是编辑工作制度化的有效方式,半月谈杂志社在网站和微博的稿件编发规程中建立了三级发稿机制:责任编辑是第一把关人,对稿件来源的准确性、权威性、可靠性以及稿件的事实性及文字性差错负责;主编负责稿件的初审,在稿件送审时对需要特别注意的稿件加注“敏感稿件”标记,对发布内容的安全负直接责任,应及时、全面地了解当日的报道重点和注意事项并向编辑传达,对传达不到位导致的稿件差错承担责任;杂志社的终审发稿人担任终审签发人,对网站和微博发布内容的政治性、政策性和事实性问题进行审核,对发布内容的安全负第一责任。职权和责任的对应使各环节的安全得到制度约束,通过提升各岗位的责任意识有效预防了差错的出现。

第2篇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新闻采编系统已经被各家纸质媒体广泛应用,电子原稿取代纸质原稿,这使校对的性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校对已成为过去时,即那种对原稿负责,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疑问的“校异同”模式转化为“校是非”为主的模式。由于校对客体、方式及功能的转换,新闻校对工作也呈现出再定位的趋势――向编辑化方向发展。 实践证明,新闻校对已具有了部分编辑功能,成为编辑工作的延续和补充,因此,可以称作“校对编辑化”,即新闻校对工作从传统意义上的“对字匠”角色向对新闻稿件的内容以及整体版面语言把握的角色转化。这是新闻校对工作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新闻校对编辑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从湖北日报采用新闻采编系统后10多年来校对工作来看,我们以为它主要体现在:新闻校对形式的编辑化和内容的编辑化这两个方面。

形式上的表现。由于纸质原稿这根“拐仗”的消失,现在的校对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已成型稿件,校对客体(原稿和校样)二者合一,过去那种读校、对校、折校等工作方法已无法适用(重要领导活动的稿件和其他重要稿件除外),校对功能也主要是“校是非”,通读已经成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校对方法。校对通读过程是猎错查漏、纠错补漏的过程,是补充和完善编辑工作的过程。通读也是编辑加工稿件的方法之一,只是校对通读侧重于语言文字和知识性、常识性等差错的把握,是一种初级状态的编辑工作,而编辑通读是对稿件全方位把握。但从形式上来说新闻校对已具有了部分编辑的功能。

内容上的表现。校对客体的单一化,使原稿和校样之间已无二致,因此“校异同”的功能也就自行消失,“校是非”的功能成为主角。实践证明,尽管原稿与校样“合一”了,但校对的阅读对象仍然有两个:编辑修改过的打印样(一、二校样)、版式转换后的校样(三校样)。校对通读在面对编辑修改过的打印样时,主要是发现和消灭文字差错,同时对稿件中的一些常识性、知识性和技术性等差错进行纠正以及处理文字编辑加工过程中的差错。例如,稿件中领导人的姓名是否正确,时间、地点差错,人名是否一致,数字是否相符等等内容。在面对版式转换后的校样(三校样)时,校对通读除消灭前两个校次中存在的差错外,同时在整体版面语言的把握上,校对也承担了整个版面字体字号的统一,报头报眉、版次是否相符,领导排序,言论的字体,转文的衔接等版面工作,并在清样环节中重点对日期、标题、报头、报脚、图片说明、一版中的导读等,进行再次校读。从这些工作的内容来看,校对也承担了部分编辑功能。

新闻校对编辑化的发展,使校对工作的责任更重了,难度更大了。如何适应这种发展,是每一个校对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如何破解这一课题 ,从校对工作实践来看,除加强校对人员的基本功外,我们认为,还应从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责任心。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宣传阵地,具有政治性、权威性和严肃性,而校对作为出版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一张报纸的生命。校对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增强把关意识,自觉学习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编辑意识,做好编辑的助手和补充工作,将与宣传纪律不相符或不准确的提法和观点,封堵在见报之前。

二、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扎实的文字基础是校对工作的立足之本,但由于报纸特殊的属性――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国际国内、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法律科技体育等方方面面,所以校对人员必须广泛涉猎,拓宽知识面。优秀的校对人员应该是杂家又是某方面的专家。与此同时,校对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校对人员要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培养敬业乐业情感,训练自我克制的意志力,做到工作时心如止水,安静思考,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

三、熟悉基本版面知识。出版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版面和校对是不可分割、相互配合的工作,因此,校对人员掌握基本的版面知识,更能使自己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有利于提高整体出版工作的质量。

四、掌握新技术。对于那些与工作密切相关的电脑网络知识和技能,应该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不然,是很难胜任高科技条件下校对工作的。

(湖北日报)

第3篇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

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是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通过考试对考生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进行评定,为高校选拔适合专业培养的考生提供基本依据。

二、考查要求

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着重考查考生的语音面貌、构思创意、阅读理解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及艺术修养和自我展现能力。

三、考试科目和分值

文稿朗读、图片述评、才艺展示三门。

文稿朗读100分,图片述评200分,才艺展示100分,三门总分400分。

四、各科目的内容和评分标准

分为A、B、C、D、E、F等级,每个等级具体赋分由专家组评定。各等级的分值要求如下:

(一)文稿朗读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的基础语音面貌。

考查形式:指定稿件当场考查。

考查内容:《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教材》中的朗读作品。

评分标准:

本项考试内容,考官从考生的整体形象气质、基本语音面貌、嗓音条件、表达技巧、对稿件的理解程度、情感表现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判。

A(90分—100分)

嗓音条件好,无语音缺陷,表达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处理)纯熟,稿件理解准确,情感真实自然。

B(80分—89分)

嗓音条件较好,基本无语音缺陷,表达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处理)纯熟,稿件理解准确,情感真实自然。

C(70分—79分)

嗓音条件尚可,无明显语音缺陷,表达基本流畅自然,具有一定的理解力和情感表达力。

D(60分—69分)

嗓音条件一般,有明显语音缺陷,表达技巧和能力较弱。

E(40分—59分)

嗓音条件较差、语音缺陷较多、基本没有技巧和情感可言。

F(1分—39分)

嗓音条件差,发音有缺陷,难以调整。

(二)图片述评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的构思创意、阅读理解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考查形式:指定图片当场考查。

考查内容:根据指定的图片及图片背景介绍,做一个简要的解读。

评分标准:

本项考试内容,考官从考生的即兴陈述、阅读理解、创作构思、语言演绎、归纳总结等方面进行评判。

A(180分—200分)

语言清晰、流畅,陈述清楚,构思新颖,逻辑感强,表达颇有新意,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画面内容能力强。

B(160分—179分)

语言清晰、流畅,陈述清楚,构思新颖,结构合理,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画面内容能力强。

C(140分—159分)

语言基本流畅,陈述基本清楚,构思较好,结构较好,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画面内容能力较强。

D(120分—139分)

语言不够流畅,陈述勉强清楚,构思一般,结构欠合理,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画面内容能力弱。

E(80分—119分)

语言不够流畅,陈述不够清楚,构思陈旧,结构不合理,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画面内容能力较弱。

F(1分—79分)

语言逻辑混乱,陈述不清楚,思维混乱,语意不详,阅读理解、归纳总结画面内容能力差。

(三)才艺展示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自我展现能力。

考查形式:内容自备(考场仅提供钢琴)。

考查内容:考生展示自己准备的才艺。(具有表演性质的其他艺术形式,朗读类除外)。

评分标准:

本项考试考官从考生对所展示艺术门类的掌握程度、创作力、展示力、感染力等方面进行评判。

A(90分—100分)

具备该艺术门类较高等级要求,台风自然、表现力强。

B(80分—89分)

具备该艺术门类的等级要求,台风自然、表现积极。

C(70分—79分)

具备一定艺术修养和自我展现能力。

D(60分—69分)

对该艺术门类基本了解,能够展现一定的片段或元素。

E(40分—59分)

对该艺术门类基本了解,自我展现能力差。

第4篇

演讲稿的语言要求是——语言流畅,深刻风趣

语言运用得好还是差,对写作演讲稿影响极大。写作演讲稿在语言运用上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一)口语化

“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演讲的语言要口语化。如果演讲稿不“上口”,那么演讲的内容再好,也不能使听众“入耳”,完全听懂。如在一次公安部门的演讲会上,一个公安战士讲到他在执行公务中被歹徒打瞎了一只眼睛,歹徒弹冠相庆说这下子他成了“独眼龙”,可是这位战士伤愈之后又重返第一线工作了。讲到这里,他拍了一下讲台,大声说:“我‘独眼龙’又回来了!”会场里的听众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演讲稿的“口语”,不是日常的口头语言的复制,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头语言,要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由于演讲稿的语言是作者写出来的,受书面语言的束缚较大,因此,就要冲破这种束缚,使演讲稿的语言口语化。为了做到这一点,写作演讲稿时,应把长句改成短句,把倒装句必成正装句,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把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成语改换或删去。演讲稿写完后,要念一念,听一听,看看是不是“上口”、“入耳”,如果不那么“上口”、“入耳”,就需要进一步修改。

(二)通俗易懂

演讲要让听众听懂。如果使用的语言讲出来谁也听不懂,那么这篇演讲稿就失去了听众,因而也就失去了演讲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为此,演讲稿的语言要力 求做到通俗易懂。

(三)生动感人。

语言大师老舍说得好:“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怎样好呢?”由此可见,要写好演讲稿,只有语言的明白、通俗还不够,还要力求语言生动感人。

怎样使语言生动感人呢?一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夸张等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色彩,把抽象化为具体,深奥讲得浅显,枯燥变成有趣。二是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演讲稿的表现力。这样,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演讲的 节奏,又可使听众消除疲劳。三是发挥语言音乐性的特点,注意声调的和谐和节奏的变化。

(四)准确朴素

准确,是指演讲稿使用的语言能够确切地表现讲述的对象——事物和道理,揭示它们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作者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表达的对象熟悉了解,认识必须对头;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用词贴切,句子组织结构合理。朴素,是指用普普通通的语言,明晰、通畅地表达演讲的思想内容,而不刻意在形式上追求词 藻的华丽。如果过分地追求文辞的华美,就会弄巧成拙,失去朴素美的感染力。

第5篇

【关键词】 校对工作 语言文字能力 基本功 文学素养

校对处在发排后、印制前的质量把关环节,校对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版物的内在质量。我们常说的编校质量,实质上就是校对质量。编辑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原稿上留错的多少(编辑加工除改错外还有补漏、删繁、润色、升华等内容),校对工作的质量则体现在出版物上留错的多少;编辑工作的疏漏,由校对工作来弥补和完善,校对工作的失检则无可挽回地成为出版物中的差错。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校对的质量呢?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一部《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要达到这样的新标准与新规定,就要求校对工作者认真对待每次的校对作业,勤查阅工具书,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通过几十年从事校对工作的老前辈们从实践中来看,一致认为要想做好校对工作,就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能力,同音字、形近字、用法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句子以及语法等问题都是在校对工作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因此中文语言文字能力的强弱是做好校对工作的关键因素,一定的文字语言分析能力将是做好校对工作的基本功。

段玉裁曾经说过:“定本子是非”。校对工作者在日常的校稿过程中,除了要根据原始稿件勾出有差错的地方,还要指出编辑工作者在工作中出现的疏漏和笔误之处,并加以补充和订正。这样的做法在校对业务中也称为“校是非”。校对工作者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能在校对的行业中拥有不凡的能力,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若想要具备这样的能力,那么校对工作者就必须要有一定水平的语言文字能力,练好文字的基本功。

1 语言文字内在的奥妙列举

汉字作为中国的唯一官方文字,是用于书写汉语普通话及方言的文字。掌握好汉字的音、形、义,那么音同字,形近字,义同字就能熟练的驾驭。

(1)近义字,虽然在意思上非常的相近,但各有各的侧重,不能在适用中进行互换。例如,①“包含”与“包涵”,这两个词在书稿中极易出现混淆,我们知道“包含”是指里面有几个意思,而“包涵”却是客套话,请人原谅的意思。看似相同的词,在意义上却大有不同,因此在原稿或者编辑中极容易出现差错,所以,校对者就更应该不能含糊了。②“整个”与“全部”。一个整体的事物或东西,我们才能称之为整个,如整个学校,整个村庄;若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事物或东西,我们才叫它全部,如全部的零钱,全部的存款等,若是人,我们称之为全体。③“期望”与“希望”。“期望”往往是对别人的,例如,老师对学生的期望,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而希望则可以对自己,也可以对别人。这一系列意义相近又不同的词是非常的多,因此这就需要校对工作者一定要把握好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与意义,注意在意思的侧重点上来区别近义字,选择最佳词,以致在适用中不会张冠李戴。

(2)形近字与音同字,虽然字形相似或读音相同,但意义是不一样的。例如,①“必须”与“必需”。“必须”的词性是副词,用来修饰表示动作的词,表示必要,一定要。如:必须离开,必须跑,学习必须要功夫等;“必需”的意思则是指一定要有的,不可或缺的,后面一般接多指事物的词,既可以单独的使用,也可以作为必需品等名词使用。②“骜”与“q”。“骜”是指乱跑,奔跑的意思,而“鹜”则是指鸭子。因为趋之若鹜与好高骛远是有很大差别的。③秦朝时“入海求仙”的徐“市”(fu)易读为“市”(shi);安徽“亳(bo)州”易读为“豪(hao)州”。诸如以上所列举的范例,这些形近字和音同字,经常会出现在原稿或者编辑的稿件中,也会常常因对其理解而使用偏差或者被混淆,因此校对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的基础上,不断的分析出这些字、词之间的细微差异,掌握其中字词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对文字进行有的放矢,熟练驾驭。

2 词、修辞在文章中恰到好处运用的必要性

(1)词的配合。我们常说用词不当,一个词语要用的恰当,就必须把它放在特定的上下文中去理解,才能判断是否运用恰当。比如“人民空军的雄姿第一次在祖国的天空中飞翔”,这里的“雄姿”显然用的不恰当,因为“雄姿”根本就不会飞翔。像这样的错误主要就是语法上的错误即主语与谓语之间不相适应的错误。同样主语与表语、谓语与宾语之间的错误也是比比皆是的。在稿件中要避免用词的错误,不仅需要校对者对每个词语的意义有所理解,还需要主要它跟哪些词搭配更恰当、更合适,同时,在校对文稿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警惕的查看词语之间是否搭配得当,合不合逻辑,与上下文之间是否意义保持一致。

(2)文言词语的使用。自从用汉字写文章以来,要把词汇完全限于口语范围之内,目前可能还不能办到。因此,文言词语运用到文章上就难已避免了。对文言词语的驾驭与理解,尤其是一些冷僻字的理解,尤其考研叫校对者的语言文字能力。没有一定的文学能力与修养,就没有办法准确、迅速的判断出文稿内是否有用错的词语。在校对文言词语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要注意该词有无必要,有没有推起辞藻的嫌疑;第二:看该词是否运用得当。

(3)修辞表达。古人曾经说过“辞达而已矣”,用现代的话表达就是“文章要能把意思表达出来”。而在实际中要想把文章做到简洁、明确并非易事。校对工作者要想把作者的意思表达的意思顺畅、通达的传递给读者,就要避免文稿中重复、逻辑、歧义的表达错误,当然,这也是对校对工作者理解能力、语言能力、表达能力、逻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对中文水平全方位的实战考验。

第6篇

1中西方新闻传播写作理念比较

新闻写作的过程其实是作者在进行思维活动的一个综合过程,写作是与文化的氛围息息相关的,一个人从小接受怎样的文化就决定了他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这也是导致中西方新闻作品写作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传统的中国文化重人、重道德和艺术、重人伦、重统绪;而西方文化则重物、重科学和宗教、重个人自由、重分殊。在新闻报道写作的方面,中国的记者喜欢深入对方人物的情感世界,擅长于用人物的心理、感情以及思想来表现和刻画一个人物形象,主要向受众传达人物的表现意义,可能是代表着某一特定的人群,这也是中国人民群体精神的一种体现。然而西方记者在撰写新闻稿件的时候最注重的是人物的语言、服饰、动作等等,他们更加倾向于通过对于人物的细节刻画来向观众展示人物的性格,这也是西方人个性张扬的一种体现。可以说中国的人物类的新闻报道都是散发着较为浓郁的时代气息特点的,因为他们总是以一种时代精神的风貌来设计人物报道的起点和终点。并且从人物的内心精神风貌出发,从不同的,将人物的描写更加文学和艺术化。中国著名新闻学者穆青曾经说过:“这种和英雄人物思想感情上的息息相通,水融,有时是掺着血和泪的。它往往产生一种无论如何都抑制不住的冲动和激情,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甚至简直是一种魔力。”在西方的人物报道中,常常是将人物的个性化特点作为报道和体现人物的起点和终点,这样的报道形式会突出人物个性鲜明的特点,通常是以描写动作、冲突等细节性的方面取胜。曾经有一位名记者马列根说过:“要有戏剧性!要有戏剧性!”美联社的名记者雷尔迈•莫林也曾经说过:“你要收集有关细节,如面部表现、音调、姿势等。”正是由于这种观念主导的原因,许多西方记者在采访人物的时候经常会忽视掉被采访者的主观存在,这样的报道给观众就会带来一种无视叙述者存在的感觉。这些问题在西方的一些有名的报道比如说《访基辛格》、《“老报童”罗伊去世了》等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中国拥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写作文体上也是纷繁各异,对于不同的选材,它的结构、方式、语言和风格的运用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和界限。在中国的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曾经一度、流行的“新华体”凭借着简便、精确、完整、朴实的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但是这种也会有它的缺陷,由于各种文体上的限制太过于清晰,就造成了通讯稿就必须有通讯稿的样,消息稿就必须有消息稿的样,特写也就必须是特写,这样就给新闻稿件的写作造成了一个难以逾越的局限性鸿沟。对于文体的分类而言,西方的规定就比较宽泛一些,没有对某一种特定的文体给予太多的限制,而是主张各种新闻写作的体裁能够相互之间交融沟通,取长补短,冲破常规的束缚,追求更具创新形式的新闻报道方式。

2中西方新闻传播的立意和选材的差异上

2.1新闻传播立意的差异

新闻写作不仅仅只是单纯地记录,需要注意的是一份好的新闻稿不仅仅能够全面深刻地概括社会发生的热点新闻话题,同时还能体现作者的态度和思想。这一点体现在新闻稿件的写作上就是一个提炼主题,表情达意的过程,通常每条新闻背后都会隐含着一定的社会热点话题和意义,而报道本身的目的就是要向大众说明其中的问题。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在社会体制、政治制度以及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就决定了新闻立意的不同: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闻事业都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体制所维护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才是新闻报道的重点。而西方则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以及资本主义下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西方社会在经济发达所带来的物质享受的同时,随之而来的也有关于生存的恐慌,以及生命的威胁。所以在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在丰裕的物质环境条件下,生存的自然空间、人类的居住环境以及死亡的威胁都是新闻工作者作为敏感的问题。

2.2新闻传播选材的差异

新闻材料具体来讲就是记者通过走访从而得到的各个形态、各个侧面的信息。新闻选材就是在这些备用的新闻材料之中选择有用的新闻事实材料。对于新闻选材的核心就是新闻工作者要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来判断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将一般事物和有价值的新闻事物做到心中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对于新闻事件的选材上,中国普遍关注的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社会化问题,而西方媒体则将镜头聚焦在那些消极、悲观、血腥、刺激、狂热的事实材料。4结语新闻报道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形态,所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中西方新闻报道的形式和内容方面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新闻报道的发展在今后要努力冲破这种文化上的障碍,使得新闻报道更具活力和生机。

作者:向风单位:南京晓庄学院

第7篇

英文版科技期刊是我国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提高了我国在国际科技学术领域中的地位,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科技期刊英文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指出首先要重视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差异,同时提出一些提高英文编辑业务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综合素质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与世界的接触日益频繁,中国对外学术交流的范围日益扩大。英文版科技期刊作为与国外科技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为我国的科学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目前,在我国出版的英文版科技期刊数量已达200多种,还有4000多种中文科技期刊,所刊登的论文中都附有英文摘要。可以说,英文版科技期刊在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中国在科技学术领域中的国际地位。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想要办好一种英文版科技期刊却非易事。

一、重视语言的差异

(1)中英文思维方式和行文方式的差异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汉语句子多注重于“意合”,讲究形随意走,意隐于形,并不重视结构形式的严密性,句子结构组织较少借助连接词与形态变化,属于隐性连贯;而英语句子,则比较注重于“形合”,以形驭意,意显于形,比较重视结构的严密性,句子结构组织多借助连接词与形态变化,属于显性衔接。例如:

1)老师来了,我们开始上课。We start to have classwhen the teacher comes.

2)热胀冷缩。(objects)expand when heated andcontract when cooled.

两个汉语句子的逻辑关系都是通过语言内在的含义充分体现的。汉语语言结构,逻辑关系通常隐含在字里行间,关联词仅是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如果句子前后意思都很明确,连词也可省略不用。相比之下,在英文中,限定性动词在句子中充当了谓语,其必须在数量、人称方面与主语一致。如上两英语例句,最重要的信息都被置于主句位置,次要的信息均被置于状语和定语之中。然而汉语句子则更多的体现了一种综合性思维,是没有如此严格的主次之分的。

(2)词类系统和构词结构的差异

说到词类系统,中文书面表达中常有大量的量词,而英文书面表达中量词却很少出现;英文书面表达中有冠词,而中文书面表达却没有。这种差异导致科研人员在撰写论文时常常表达出错,通常会出现中国作者错用冠词,而英美作者错用量词的情况。比如,英美的一些作者往往会将句子“给他一支棍”中的量词漏掉,从而闹出笑话;中国的一些作者在撰写英文论文时也时常会漏掉或多用冠词,如句子“in(the)front ofyou”,有和没有冠词其意思完全不同。在构词结构方面,英文中的大量词汇往往由前缀和后缀等复合组成。

例如:表示数字的前缀milli-,saml-mon-,mono-,uni-,di-,bi-/bin-,tri-,tetra-,quadr(i)-pent(a)-,hex(a)-,hept(a)-,sept(i,am)-,dec(a)-,kilo-,;表示方位或大小的geo-,hypo-(=under),hvper-(=above),super-,intra-;sub-,inter-,post-bio-,hydro-,homo-,hetero-,macro-,micro-,photo-,psycho-,thermo-,electro-,;表示肯定或否定的a-,il-,in-,im-,ir-,un-,non-,mis-dis-;表示性质的ate,-mony,-ness,-it,/,-some-ment,表不状态的OUS(-ose,-ious),-able(ible,ble),ic(a1),-oid,-ism等等。

在中文词语中,很少有前缀,仅少量的词语由前后缀组成。例如:舅父、叔父、祖父三词都以后缀“父”结尾,以及积极分子,反动分子都以后缀“分子”结尾等。

(3)语言上的其他差异

在语言形成过程中,由于文化、宗教、习俗、历史地理甚至价值观等差异的存在,导致语言表达方面和书面表达方面的诸多差异,如英语中的宗教传承思维、个人主义思维等,均需要本土英文编辑人员博采其语言的精髓,灵活运用。

(4)文学语言与科技语言的差异

在科技英语中,语言表达一般是陈述客观、准确的(objective and accurate in statement),无人称的(impersonal),语言规范的(standard in language),语气正式的(formal in mode of speech),逻辑性强的(strict illogic),文体质朴的(undecorated in scylistics)和专业性强的(concentrated in technical terms)。而在文学作品中,则经常会出现不规范、不完整的句型,尽管这些句型在语法方面欠规范,但是却表达生动,且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与规范的完整语句共同构建作品。在文学作品中,这种不规范的现象很普遍,且多是作家刻意而为的。然而科技文体崇尚严谨周密,概念准确,逻辑性强,行文简练,重点突出,句式严整,少有变化,常用前置性陈述,即在句中将主要信息尽量前置,通过主语传递主要信息。科技论文在修辞手法上需描述准确、文理清晰、文风质朴,不像文学语言那样富于艺术色彩和美学修辞,其主要表现在于语言的连贯性和统一性强,句子简洁而不单调,匀密而又平衡,有时虽长但不冗繁。其逻辑性主要表现为推理严密、判断合理、概念明确。同时,科技论文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专业性强,其读者大多数是本专业的科研人员,文章,也大多是为本专业的读者而写,因此在编辑和写作时,一定要用具有单一性和严谨性的专业术语,使得论文更加简洁和准确。

当前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大部分都是转行的专业研究人员和专业相关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要从专业研究人员过渡到一名合格的英文编辑,除了要注重以上提到的中英文语言构建方面的诸多差异之外,在英文写作和编辑业务方面,还需经过一个培训、实践和不断自我提高的过程。一般来说,英文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具备相应专业的较高学历,经过编辑和英文写作方面的培训,并在实际编辑工作中得到有效锻炼后,才能更好地胜任科技期刊英文编辑的工作。

(1)大量阅读原版英文科技文献,并对其进行编译

要想熟练掌握英文科技论文的语言使用技巧和行文规范,提高英文编辑水平,经常阅读和编辑原版的英文科技文献是个不错的途径。所谓编译,就是将英文的书面语言转换成中文书面语言,这就迫使译者仔细分析原句中的各个成分,总结并吸纳其中的短语、语态、时态等语法的使用特点,使其为我所用。同时,编译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对译,编译过程中还有许多增删取舍的过程,这对提高编辑人员的写作和归纳能力也是有益的。

(2)对比国外文献数据库中的摘要和本刊英文摘要

目前,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文献数据库,均有许多的专职的文摘员,其主要工作就是审阅所收录的中国文献(文摘),判断该文献(文摘)在语言表达等方面是否得当,然后进行修改与加工。如美国的《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生物学文摘》(BiologicalAbstracts),英国的《国际生物学文献文摘》(CABAbstracts)等。英文编辑应经常访问这些国际文献数据库,下载经他们修改后的本刊物文摘,然后将其与原稿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并加以研究,特别是对于有较大改动的部分,一定要做以标记或者拷贝下来编入自己的编辑档案当中,悉心研究错误原因,加强记忆正确的表达,长此以往,我们便可很快的掌握文摘写作要领,积累常用句型和文摘写作的固定“句子框架”,从而提高自身的英文摘要写作水平。

(3)研究审改稿和终审稿

文章的独创性和科学性,是确保及提高英文版科技期刊质量的前提,没有创新性和科学性的文章,也不会有科研价值,因此可以聘请既有全面的专业知识,又有扎实文字功底的专家学者做审稿人,要求他们在评论文章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同时,也对英语表达予以把关,并尽可能的给予修正或修改指导。英文编辑应对初审稿和终审稿多加斟酌,对有争议的文字表达,一方面要尽可能多的听取专家的意见,力求减少不规范的表达方式出现;另一方面也要听取作者的意见,了解作者的初衷,力求做到专业与语言相统一。研究并推敲审改稿,对自己在工作中没有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向审稿人虚心学习,是自己成长为合格英文编辑的捷径。

“温故而知新”。英文编辑应妥善保存自己编辑和修改过的稿件,并建立编辑档案,作为自己工作的积累和总结,定期重新查阅,并将其与现在加工的稿件进行比较,通过细心揣摩,认真反思,总结经验,能够使自己对科技英语书面语言的规范表达有更深刻的了解。 “滴水穿石”。坚持对以往编辑、修改过的稿件进行反思与总结,必将促进在今后的实战中更加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英文编辑任务。

编辑部应对英文编辑的培训和交流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为编辑人员创造机会参加各种科技期刊英文编辑培训和讲座,通过这些培训他们能够了解科技期刊的前沿信息和最新动态,同时还能广交同行,互相学习。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编辑部还可以考虑增加青年编辑在英语方面的脱产培训,更好地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因为年轻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相关的培训必将使他们快速的成长,减少工作中由于知识和经验欠缺而走的一些弯路。同时青年编辑也需要向老编辑虚心请教和学习,多年的实践经验已使我们认识到,将前辈们的宝贵工作经验为我所用,可很大程度上缩短英文编辑的成长过程,青年编辑不仅要学习前辈们的工作经验,更要学习他们崇高的职业精神和工作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结语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核心环节,是科学性、思想性、政治性、专业性都很强的工作。编辑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刊物的质量。科技期刊具有用词严谨,逻辑性强,专业性强等特点,因此对英文编辑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即一定要重视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持之以恒的对编辑理论与实务进行学习,并在学习、培训以及实践过程中系统地提高自身整体实力,几个关键因素形成“合力”,就一定能出色地完成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并推动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稳步发展。

第8篇

随着大形势日新月异的变化,市场经济的更加深入,竞争也随之日趋激烈,各个出版社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各自出招,图书编辑加工也越来越重要。所谓图书编辑加工,是相对策划组稿编辑而言的,他的工作就是对出版社决定出版的稿件,从整体到细部进行全面检查、修改、删节、补充和润色整理,力求精益求精,全面优化,进一步提高稿件文字、内容的质量,达到“齐、清、定”的出版要求。因此,图书加工编辑在对书稿的加工过程中要分清编辑加工的层次,掌握编辑原则和方法,不断提高图书的质量。

(一)技术性加工

所谓技术性加工,是一种较简单的重复性强的加工,属于低层次的加工,是编辑特有的技术。技术性加工的内容概括起来,即统一、核查、批注。统一可以使书稿论述更加严密,眉目更加清晰,有利于书稿质量的提高,统一主要是指体例的统一。核查用以检查和改正书稿中内容和文字之外的错误,保证书稿在一般技术性间题上不出错。核查的范围包括引文、辅文、错别字以及图中字等。批注是为了防止排版错误,是一项重复性的琐碎而细致的工作。批注用铅笔进行,内容包括易混淆的外文大小写、外文正斜体、上下角标、希腊字母、半字线、一字线、变换字体字号处以及其他有特殊排版要求的地方。其中外文批注占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减少外文批注的工作量,要求有条件的作者外文一律打字,否则也应用印刷体将外文按外文练习簿上四条横线的格式书写清楚。

(二)文字性加工

所谓文字性加工,是一种侧重于语法方面的加工,属于中等层次的加工。文字性加工是使作者意图顺利传播和出书目的得以实现的有力保证,需要比较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还需要有较广博的多学科常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纵横交错,互相渗透,如果仅有语言文字知识,难免会对含有许多陌生词语句子的语法错误不知所措。而广博知识的培养,需要有更长的时间和更加倍的努力。文字性加工的内容,虽不同书上也有不同的规定,但主要是对文字不通、句子歧义和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的加工。文字不通,多是因为句子成分欠缺、结构混乱、词语搭配不当造成。句子歧义,即一个句子同时表现了不止一种意思,主要是因为表达不当造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主要是因为作者未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对句子成分缺乏分析所致,文字性加工的原则是多就少改。

(三)创造性加工

所谓创造性加工属于高层次的加工,这是编辑对书稿所做的创造性劳动的一部分,创造性加工与只涉及书稿形式的技术性加工和文字性加工不同,创造性加工的内容包括书稿结构和科学性。结构是指篇、章、节、段落的内容安排以及各自的标题。结构应该具有逻辑性,各层次结构间应符合形式逻辑的有关规律,如划分规律等。篇、章、节、段落的中心内容都应体现在各自的标题上,也就是说标题与内容应“名实”相符,并且特别精炼,同时符合有关概念的内样与外延的规律(一般一个标题即表述了一种概念)。创造性加工就是要使结构更具逻辑性,并对标题做进一步的提炼工作。科学性同时也应包括先进性,因为陈旧的东西往往失去其科学的光彩。书稿的科学性一般包括概念、定义、原理、论证、图表、数据、计量单位、符号及公式等是否正确,历史事实、人物和时间等是否准确等等。

1.尊重作品的原意。所谓作品原意,即不要任意改变和损伤作者原稿的主题思想,主题思想是作品内容的精髓。尊重作品的原意是称重作者劳动的应有之义。编辑可对书稿进行必要的加工,例如改错、修饰和统一格式体例等,使书稿更加完美,但这种加工一般是不包括大段大段地删改内容,也不包括任意添加个人的东西。即使是作必要的改动,也应以不损伤作品的原意为原则。

2.尊重作品的风格。每个作者的作品都有其自己的风格,即所谓“文如其人”。作品的风格是产生社会效益的内在因素之一。既然风格是每件作品所特有的东西,而且是赖以产生社会效益所不可或缺的因素,就应当特别珍重并维护它们。编辑要有宽宏大量的胸怀,能容纳各种各样的写作风格和用语习惯。这当然离不开平时的修养,但也需要临机的把握。遇到个别文理不通或不连贯的地方,要尽可能让作者去修改,如由编辑修改,则要依照原作的结构形式及用语习惯,改通理顺。

3.不改变作者的观点。书稿中的观点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每个作者都有表明自己观点的自由,有参加学术争鸣的自由。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有必要明确以下几点:(1)编辑尽管对稿件有局部的修改权(指非实质性的修改),但无权擅自改变作者的重要观点;(2)到了编辑加工整理阶段,如果不是出现特殊情况(如发现尚存有重大问题),一般不必进行观点的修改;(3)假如在编辑加工中发现了原先审稿中未发现的较大问题,且又需作修改,要先在编辑部内讨论,认为确有必要商请作者解决时,才同作者联系。

4.可改者改。可改者改,所谓“可改”,说到底就是需要改,应当改。所谓根据,就是确实是错的或不妥的才改,认不准的宁可不改。因此,起码应该做到:(1)熟悉稿件,这是能够发现问题和判明问题的重要条件之一;(2)发现问题后,不要轻易肯定或否定,要养成认真订正、推敲的习惯,最后才认定是否有问题;(3)不知或不熟悉的,或查工具书、或借助外力,直至清楚明白。从这一意义上讲的确是“改章难于造篇。这就是说,编辑改稿,务必千思百虑,反复斟酌,使自己的修改做到正确合理。

5.可改可不改者不改。所谓“可改可不改者不改”,是说原稿不存在非改不可的问题,而是属于改也可不改也可的情况,就不必改了。如:(1)不存在差错之类的问题,最多是在表达方式或用语习惯上有差异,不然就不属于“不改”这一范围了;(2)“可改可不改者”之中,有的还明显地表现为作者的特长,比如作者良好的行文风格、作者探讨所论问题独具特色的论点、论据和例证,以及具有新鲜明快特点的文稿思路等;(3)“可改可不改者”中的所谓“可改”者,实践表明,大量的是属于作者的行文方式、方法和习惯之类,换一个别的说法和用语也可(即所谓“可改”),原文不动也行(即所谓“可不改”)。上述特点说明,不改已能成立,改了也并不比原来的好,就不用去把作者的习惯用语之类,统统改成编辑的习惯用语。坚持“可改可不改者不改”的原则,并非主张“来稿照发”,因为也同时坚持“可改者改”的另一原则,并且这里所说的“不改”,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可不改”既然可不改,又没有错,就应手下留情。

6.较大改动要作者同意。“较大改动要经作者同意”这个问题,因为在进行编辑加工时有时会出现某种特殊情况,这就需要采用一种既坚持原则又较灵活的方式。所谓特殊情况,主要有两种:(1)是编辑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全神贯注,极其细心”,有时还会发现在审稿中未能发现的较大问题。发现较大问题在审稿阶段通常是退给作者去修改,但在加工阶段,或因作者没有时间,或其他原因,而编辑又能胜任,往往会采用较灵活的方式来处理,如由编辑部协助修改;(2)是在有的退修稿中,作者未能把需要修改的地方都修改好,希望编辑部给予帮助(这多是新作者,文稿内容可取,而结构、文字不合要求)。不论属于哪种情况,都应有利于共同完成修改工作、提高稿件质量。由编辑部修改的稿件,一般是采用两种方式去取得作者同意:一是将稿寄给作者过目认可;二是经商定,作者看校样时着意看看编辑加工过的地方有无不当。这样既坚持了原则,解决了书稿问题,又防止了可能产生的偏差。

图书编辑加工的方法,是和编辑加工的内容密切相关的,编辑加工所涉及的方法比较琐细,主要如下:(1)改错即纠正书稿中存在的错误。如纠正思想政治、方针政策提法上的错误和不妥,纠正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及技术方面的差错等,是最主要的一种方法;(2)修饰。所谓修饰,就是“修改润饰”,即依据语言文字的规范要求,把“无用的词、句、段删去,把必需的词语加进去,把不合适的次序改过来;(3)压缩。压缩就是将长变短、将繁变简、将罗唆变精练。也就是常说的去掉文字中的水分;(4)删节。删节有省略意,即删去多余或较繁琐的字、句、段,删是为了更好地留;(5)补充。有弥补、补足意。就是补上段落和句子中所缺少的材料或其他不可少的成分,使其充实、完全,符合表达事物的一般要求;(6)改写。改写是在原内容基础上改变行文的方式、结构和用语,改写过的书稿应当提请作者过目、同意;(7)校订。就是依据可靠的版本(或材料)通过校订改正书稿中的谬误和不当,包括引文有误、使用材料断章取义等;(8)核对。核对是以原稿为基础,与相关的文献、资料、数据等相对照,看是否准确,目的是去伪存真,去瑕存瑜,保证书稿内容的真实性;(9)统一。即统一书稿中应统一而未统一之处,统一包括书写格式、人名、地名、数字、名词、术语等,以使全稿保持协调一致;(10)修描。修描就是在加工中应该做到凡是模糊,有可能出错的地方,都要一一描改清楚,处理妥帖;(11)标注。标注是针对稿中某些应注意事项而写在空白处(或另纸单写)的说明文字等;(12)清理。即清除审稿过程中在稿页边上临时用铅笔写画的字迹和记号,使稿面保持清洁。

综上所述,是说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但具体到一部书稿,就可能只使用其中的几种。自然,也因稿件的性质、特点等不同,编辑加工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此外,在实际工作中,有时还可能用得着别的一些方法,如用摘要法解决材料平列而淹没重点的问题,用调整法处理内容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用综合法解决材料臃肿的问题等。在具体进行编辑加工时,有的可以按专类问题进行,如核对内文标题与目录是否一致、章节格式和标题(概念或关键词)序数是否统一等;有的则需处理完一类再去处理另一类。自然,问题不多又不太复杂的稿件,也可在通读后认清问题所在的情况下,采取一揽子处理方法,即以其书稿中存在问题的自然顺序一一进行。有的较复杂的问题,为防止出现前后不一致的问题,还可采用作记录的方法提示。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在使用“删节”、“压缩”、“改写”等方法时,要持慎重态度,绝不可在作者书稿上大作文章。编辑加工中的这些基本方法,是编辑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惟有了解并掌握这些方法,才能更好地做好加工整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素芹.做好编辑加工工作的思考[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5)

[2]孙玲.专业引进版图书的编辑加工重点[J].中国出版.2008(9)

第9篇

1.本刊系老年学杂志,研究对象应为≥60岁的老年人,基础研究应以老年动物为实验对象,为突出老年人疾病特点,实验设计中应设非老年对照组。

2.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简报等不超过2000字。

3.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4.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并请在首页脚注第一作者(及指导教师)的姓名、性别、出生年、单位、学位、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是否研究生导师、1~2项最主要学术兼职、研究方向,以及作者通讯地址、邮政编码、随时可联系上的电话(包括手机、区号、办电、宅电)、传真号码、电子邮件(Email)等。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需要确定一名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是一人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讯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其他作者工作单位用数字1,2…以角注形式标于首页下方。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收集资料或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不宜列为作者。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志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在每篇文章的作者中需要确定一名能对该论文全面负责的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应在投稿时确定,如在来稿中未特殊标明,则视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不是一人时,在论文首页脚注通讯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5.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国家、省部级等基金项目或攻关项目,应将项目及编号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对已获奖项的论文,请附寄获奖证书复印件。

6.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文摘的书写要求详见国际GB6447-86。考虑到我国读者可参考中文原著资料,为节省篇幅,中文摘要可简略些(200字左右),英文摘要则相对具体些(4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的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英文摘要中应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只列出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标注方式为,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第一作者单位名称前(左上角)加“*”。

7.中国图书分类号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按照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或第5版)标出。

8.关键词论著需标引3~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中、英文各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关键词第1个字母大写。

9.前言前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必须包括两方面内容:①本研究选题依据的由来,给出既往研究的背景资料,指出尚存在的知识空白点、疑问处或争议面,并以角码形式给出最有代表性的最新文献出处。前言中不应只有“……(本课题)国外刚刚报道”,“国内研究报道不多”之类空泛无物的叙述,而要给出实际内容。验证性研究是大量的论文来源,其前言应给出验证的理由、验证什么、或用什么新方法验证;验证性研究不应是简单地原水平重复,也可能有新发现,得出新结论,引发新争论,使知识深化。②针对上述给出的背景资料,或待填补空白,或待解答疑点,或待解决争论,或待作出验证,强调本研究的创新点所在,前言行文要开门见山,精要简练。更不要叙述本专业普通知识,所占篇幅较小,通常为300~500字。

10.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11.图表每幅图表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全文只有1幅图或表时,图或表序写作图1或表1。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以数字1,2…表示,不可漏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以计算机制图,高宽比例以5:7左右为宜。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并附版权所有者同意使用该图表的书面材料。

12.计量单位执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血压及人体压力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首次使用时应注明mmHg与kPa的换算关系(1mmHg=0.133kPa)。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

13.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及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应写成5%~95%、50.2%士0.6%及4cmX3cmX5cm。

14.统计学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和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2.28),并尽可能给出具体的P值(如P=0.023);当涉及到总体参数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对于服从偏态分的定量资料,应采用M(Qn)方式表达,不应采用xˉ±s方式表达。对于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前者不应盲目套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者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使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一律用斜体。

15.缩略语文题中一般不使用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6.参考文献按GB7714-87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右上标),并排列于文末。在表格或插图说明中引用的文献,亦应按照该表格或插图在正文中首次出现的顺序来编码。未发表的内部资料不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etal。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并以实心点"."结束。期刊类文献文题后标注[J],图书类文献文题后标注[M],参考文献必须与原文核对无误。

1.5;">17.投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三、稿件采用与否,均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本刊在收到稿件后即寄出回执(附稿件编号)并于3个月内将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由编辑部退修给作者进行修改补充后,请按修稿要求于所要求的修回时间将修回稿件返回本刊编辑部。有关稿件一切事宜本刊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联系。

四、来稿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底稿,本刊对来稿有文字删改权,凡涉及原意的修改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件逾期6个月后将视为自动撤稿。

第10篇

关键词: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特点;素质

一、引言

高级翻译可分为初级阶段的即席翻译和高级阶段的同声传译。同声传译又可分为有稿、有准备和无稿、无准备情况下的同声传译。[1] 即席翻译也是我们经常说的交替传译(逐次通U、Consecutive Interpreting)。交替传译是同声传译的基础,而同声传译是口译的最高目标,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因此对译员素质要求非常高。同声传译(同r通U),简称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译员在不打断源语言话语者发言的情况下,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以与源语言发话人几乎同步的速度,用口头形式重新表述出来的一种口译形式。[2]目前,世界上 95%的国际高端会议采用同声传译。同声传译根据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以下情况:无发言稿件以及无翻译稿件的“常规同传(通常同r通U)”、有源语言发言书面讲稿的“视阅传译(サイトトランスレ`ション)”、在传译服务对象身边小声传译的“耳语传译(ウィスパ`リング通U)”、将外国电视广播报道翻译成本国语言的“广播传译(放送通U)”,日语称为“r差同r通U”、将声音语言译成手语或将手语译成声音语言的“手语传译(手通U)”。此外,还有译员事先已获得以目标语言翻译好的稿件的“同声传读”。

本论文主要以常规同声传译的特点及译员所需具备的素质作为探讨对象。常规同声传译是指:具备电子通讯设备和同声传译厢的会场,在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通常没有发言稿件,更没有已经翻译的稿件,传译工作仅仅依靠辨听、分析、预测话语者的源语言信息,经过大脑的瞬息加工整理后,以几乎同步的速度完成同声传译工作。[2]

二、常规同声传译的特点

2.1 可推测性及不可推测性

常规同传面对的最大难点是没有发言稿件和已翻译的稿件。但是,一般在接到同传任务的同时可进行推测。例如:2007年4月总理在日本国会《为了友谊与合作》的演讲,通过发言或会议的主题可推测出同传内容的大概范围或部分的内容。然而,在现场发言时,讲话者所说的具体内容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使得同传的内容又具有不可推测性。

2.2共时性和可预测性

同传是受时间严格限制的高度复杂的语言转换活动,同传在讲话者发言后1-2秒开始翻译,同传的平均时间间隔为3-4秒,最多不超过十几秒,而最后与讲话者基本同时结束。其时差间隔非常短,基本是共时的。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译员的优秀预测能力甚至会让这种时差间隔消失。预测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历史经验等对事物未来发展状况或趋势进行事先分析、推断的过程。[3]例如:このC会をお借りいたしまして……/このC会をお借りしまして……(中文译:借此机会。)这是非常常用的句子,根据说话的语境,只要听到“このC会”就可以翻译了。译员可以通过译前的精心准备,可以根据目标语言的词汇、短语的固定搭配、常用词句、语篇结构、利用丰富的百科知识和翻译经验等做出有效的预测。

2.3多任务处理模式

同声传译是一个由话语辨别、储存机制、转换、表达及表达监督机制等组成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4]Gile于1995年创立了独特的口译多任务处理模式(又译脑力分配模型)(Effort Models),Gile认为同声传译包括听解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言语生成(speech production)、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协调(coordination),即:SI=L+P+M+C。[5]接踵而来的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听、译、说、监听基本在同一时间分析处理,因此译员必须很好地协调分配各项任务的处理能力,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

2.4即时性

同声传译时,译员必须在接收源语言信息的只言片语,在无法完全明确完整句子或语篇意义的条件下,需从词汇或短语语义出发,对讲话人意欲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不断做出预测。译员“按照自己听到的原文的顺序,不断地把句子切分成单个的意群或概念单位,再把这些单位比较自然地连接起来,翻译出整体的原意。”[6]译员应该尽量顺译,及时处理每一个意群。如果因为断句或语义不当、预测偏差等,出现卡壳或错译时,必须即时用重译、改译、转译、补译等翻译技巧迅速更正或补救。

2.5高难度、高压力

同声传译主要用于大型的国际会议、大型的研讨会、紧急新闻播放等。对译员的高要求、瞬间的反应时间、翻译内容的专业性、紧张严肃的话题和现场氛围等都会对译员造成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所以,专业化的同声传译工作一般都是2-3人一组,一人做20分钟左右,另一个人继续,交替进行。例如:在联合国中文同传翻译一般是3人一组,一人做20分钟左右,交替休息。[7]在同传的翻译要求上,根据 AIIC(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的规定,同传译员只要翻译出演讲者内容的80%就已经算是合格了(90 %~100 %的“同传”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保证主要意思不丢、能够译出80%左右,就可以过得去,被接受。做到合理简约、语调一致、整体等值。

三、同声传译译员所需具备的素质

无论是交替传译还是同声传译,都是翻译的高级阶段,对译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要成为一个称职的口译人员,应具备以下的素质:(1)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专业知识和语言交流有极大的兴趣并不断努力;(2)拥有扎实的双语能力和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断磨练翻译技巧,总结经验;(3)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品德,拥有极强的记忆力、反应能力、忍耐力和精神集中力;(4)掌握丰富的百科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各个领域的半个专家;(5)拥有客观的判断能力、稳定的适应能力、保持一定的想象力,自信冷静;(6)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成为受他人信赖的译员,对待事情始终保持忠实可信的态度。

但是,根据上述常规同传的特点,同声传译译员的素质还应该有以下侧重点。

3.1 瞬间反应能力

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同传译员需要以“闪电般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技巧,成功克服多重任务间的交织和干扰,因此需要具备迅速敏捷地反应目标语言语义的能力。

3.2 译员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对于同声传译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译员需要不断使用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和提高多任务处理能力。

3.3 语言的加工能力和处理不同语言结构的能力

同传的即时性特点要求译员具备对目标语言的加工能力和处理不同语言结构的能力,需要不断地练习翻译的技巧和积累经验。

3.4 团队合作精神

同传的高强度、高难度、高压力的特点,要求译员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互相协作、合理分工、做好准备、提高效率。

3.5 跨文化素质的要求

语言的翻译不能只停留在词句和结构上,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行为方式、语言使用情况等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进行同传翻译。

3.6 预测能力

预测能力是同传译员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是译员理解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逻辑法、经验法、概率法等进行译前和译中预测。达妮卡・赛莱斯科维奇(1984)在她的《口笔译概论》中不吝笔墨详细论述了预测在理解中的地位。她认为预测能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语义预测;二是意思预测(赛莱斯科维奇,1992)。[8]

3.7视译能力

所谓视译是看着稿子将源语言译为目标语言。译员一面看稿件,一面跟发言人的速度将源语言口头译出。视译练习可以为同声传译打下良好的基础,因它们在翻译速度、节奏方面、翻译策略上具有一致性。

四、结束语

同声传译除了广泛应用于国际会议之外,也在外交外事、会晤谈判、商务活动、新闻传媒、培训授课、电视广播、国际仲裁等诸多领域被广泛使用。同声传译是翻译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同传人士也被外界称之为“语言金领”。同传是一项难度高、技巧高、强度高的工作,因此对译员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能完全达标的人却“凤毛麟角”,所以同传人才是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难培养的人才之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的仲伟合教授认为,培养一个合格的同声翻译者需要大量的培训以及翻译技巧的实践,要有深厚外语和汉语的语言功底,还要具备无障碍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牢固掌握母语和外语,才能在两种语言间游刃有余。这些都需要平时长时间的积累。良好的教育背景亦是基本素质要求,成为同声翻译人才,就要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强化和丰富自己视野,不断地培训让自己见多识广。

参考文献

[1]周殿清.同声传译[M]. 第五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6.

[2]吴枫.日语同声传译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5-6.

[3]扬跃,齐涛云.关联理论与口译推理思维[J].外语教学,2008(5):93.

[4]Moser-Mercer,B.Beyond curiosisy:can interpreting research meet the challenge?[A].

Danks,et al.Congnitive Processe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C].Sage Publications,1997.176

[5]Gile,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Amsterdam/Philade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168-169.

[6]张维为.英汉同声传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41.

[7]仲伟合.英汉同声传译技巧与训练[J].中国翻译,2001(5):42.

[8]赛莱斯科维奇.口笔译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第11篇

一张报纸的档次高低,是看版面设计。还是看稿件水平?笔者以为,后者显然更为重要。从满足读者需要的角度来讲,版面的美观、华丽常常是业内专业人士关注的对象,而报纸打动读者的根本途径在于刊发有冲击力的新闻报道。作为企业报的一名专职新闻记者,笔者认为,目前影响石油石化系统企业报进一步提升档次品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报纸版面、发稿只从栏目设计需要出发,重视版面形式有余。考虑稿件的内容质量和主流读者的实际需要不足,而这缘于广大记者、编辑在工作中囿于陈规,创新思维严重缺乏。具体表现如下:

组版不以组稿为中心,发稿变成了“联合国投票”,一家一席,不偏不倚。掌握平衡的代价是常有质量一般的稿件充斥版面,如白水泡饭,久而久之,不仅倒了读者的“胃口”,也使很多投稿者失了“寸头”。不想再在提高写作水平上下工夫了。如此下去。报纸的档次水平如何提高?报纸的档次和影响力不够,就很难吸引高水平作者为其提供稿件,有的报社设计的专家视点类栏目为什么青黄不接?道理不言自明。记者和报纸的关系,犹如水之于农田,而编辑的工作是开闸放水,引来好水能使农田枝繁叶茂。引来差水则会使良田变成盐碱地。可如何才能提高刊发稿件的档次水平呢?笔者以为,首先,企业报要提高标准,培养出自己高水平的专栏作家队伍。如今,石油石化系统内各企业报都有几十名专职记者队伍。企业内的通讯员数以千计,其中不乏可造之才,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其次,编辑部必须逐步提高重婪稿件的采用标准,应该视刊发那些低劣稿件为报人的耻辱。同时着力提高新闻编辑对好稿差稿的鉴赏能力。避免出现让“千里马拉犁”的悲剧。再次,报社需要适当调整对专职记者的考核政策,不能单纯以发稿篇数论英雄。对善于钻研重要题材的专职记者。要给他们时间思考和学习,培养他们多出有思想深度的精品报道,扩大企业报的影响力。最后,报社要建立来稿分析评价制度,定期对各部、各版收到的新闻稿件集中进行筛选,做到整个报社“一盘棋”,统筹安排,调度有方。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其中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组织二次加工,将其做深做透。

表现之二:编辑处理上囿于常规技巧,缺少磅礴的气势和高雅的文化创意

如今,不少企业报发稿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一是标题绝少用“虚题”。二是鲜发长稿。先说新闻标题。新闻以事实为生命。新闻标题实话实说是基本原则,可过分讲究直白通俗,有时实际效果并不能尽如人意。有些有一定探索意义的新闻报道,很难用一句直白的话道完全部含义,与其搜肠刮肚地遣“白词”、造“白句”,还不如想一个含义更为宽泛的虚题来得更为妥帖。我想我们面对的大多数主流读者应该不会是“只可言传、不能意会”的阅读水平。毕竟我们办的是一张企业报,不同于那些地区性的晚报和市井小报,多点雅的东西,只会增色,不会减彩。再说稿件长短。报纸通过刊发短新闻增加信息量的努力显然是英明之举,但笔者以为,篇幅长短毕竟不能作为判定新闻报道价值的标准,如果一味刻意求短,只会给组稿者本来十分广阔的思维空间套上枷锁。写报道只要做到言之有物,多一些鸿篇巨制不是更有利于提高报纸的影响力吗?这就需要我们在办报思想上再开放一点、再大气一点。

表现之三:部分编辑思想、报道主题的形成与实际脱节,为主流读者服务的力度不够

对此,有人可能会做这样的反驳:难道报社拟订的报道思想不是充分考虑了各类读者的需要才推出的吗?以我多年的记者工作经历来看,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报社各个阶段的报道思想和报道选题,很多情况下只是来自对企业决策层精神的把握,而对于作为执行层的企业所属单位希望组织哪些宣传报道。却询问了解较少。报社往往只按照自己预定的需要组织版面,对企业所属单位在宣传报道方面的个性化要求重视不够,一些企事业单位希望隆重推出的新闻稿件。常常因为与报社的阶段性报道思想贴得不紧而被淡化处理,而另一些在企业内部可报可不报的小消息,却因为篇幅和内容与版面要求相符,时常见诸报端。报社既然确定了为主流读者服务的宗旨,那么主流读者的需要就应该是报社编辑思想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是“削足适履”,还是改“履”适“足”,我想这点不难作出选择。

第12篇

新闻奖评选增加审核环节

1.评选标准更加严格。

2014年1月,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布了《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主要有四项重要修改和完善。其中中国新闻奖评选标准趋于严格,在其总标准中明确规定:存在导向不当、有不良社会影响以及新闻要素不全、事实性错误等情况的作品,不得获奖。并作出了清晰界定:存在词序错乱、成分缺失、指代不明、事实交代不清、归类有误等情况的作品,不得获一、二等奖;意思表达不清或有歧义的作品,不得获奖(被采访对象口述和原文照搬引用的除外)。

存在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多字、落字等情况的作品(含视频作品和新闻论文)和存在主持人、记者表述有误的音视频作品,不得获一等奖。标点符号不准确不影响文意和记者现场采访口误非原则性错误的作品不受影响。

中国新闻奖关于差错方面原来也有类似要求,但像这样具体明确,设立门槛还是首次,而且增设了审核委员会,从机制上确保落实。

2.审核工作更加严谨。

首次设立的审核委员会,负责在定评工作前按《评选办法》规定对参评作品和参评人选的资质进行再审核。

审核委员除了对参评作品的舆论导向、新闻价值、写作逻辑、结构等进行严格审核外,对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多字、漏字等情况也锱铢必较。中国记协评奖办公室明确表示:中国新闻奖制定了严格的评选标准,比如作品存在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多字、漏字等情况,不得获一等奖:以上错误出现两次以上(含两次)的,不得获奖。审核委员会共审核656件参评作品,建议撤销评选资格的87件。此前,经评奖办公室审读,已退回明显不符合评选标准的作品69件,合计撤销156件作品的参评资格。

本届评奖号称史上最严。审核委员会32位委员分成11组,拿着放大镜查找每一件参评作品里的错误。很多新闻作品感人肺腑,却因一些细节硬伤被审核委员会含泪拿下。

新闻作品审核的严谨还表现在申诉环节,审核委员会认为某一件作品不合要求,拟撤销参评资格,要说明相关理由,退回原单位。原申报单位可以提供证据进行申诉,审核委员会进行复核,也有7件作品因此“复活”。因此被取消参评资格的作品总数为149件。

针对部分声音说中国新闻奖评选变成了语言文字评选,审核委员会认为,新闻工作者应带头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新闻作品特别是获奖作品也应该是语言文字规范应用的样板。通过严格审核,“两奖”评选在规范化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获奖作品也经得起历史和社会的检验。

审核汇总十类文字差错

审核委员会对撤销评奖资格的149件作品进行了统计汇总,发现其中广电作品23件,占比15.4%;网络作品19件,占比12.8%;平面媒体作品107件,占比71.8%。撤销原因绝大部分是存在语言文字错误和表述不当的错误。带有共性的错误可归纳为十个大类。

(一)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这一类差错是大量的。审核中发现的常见错误主要有:整个段落一逗到底,该逗不逗,顿号逗号混用,分号句号缺失等。

(二)字、词误用。

这类差错的数量仅次于标点符号。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明显的错字、错词。

这类错误的产生,尽管记者和编辑要负主要责任,但校对也难辞其咎。因为只要稍微认真一点,这些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同音词的误用。

这类错误主要是疏忽大意造成的。尤其是现在记者们写稿基本使用电脑,且多数人使用的是拼音输入法,读音相似或相近的词,很容易就随手而出,比如:“侦察”与“侦查”,“按耐”与“按捺”等。也有一些同音词是因为没有能够理解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而造成了误用,比如:“截止”与“截至”,“期间”与“其间”等。

3.“的、地、得”的误用。

在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地、得”的使用是有明确分工的。定语用“的”,状语用“地”,补足语用“得”。这个问题应该是上初中时就解决了的。但是,在申报作品中这三个字的误用却大量存在。

4.不规范的成语使用。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它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能够帮助我们以最精炼的语句,表达无限丰富的情感与思想。但是,成语往往是有出处、有典故的,其用字和含义已经约定俗成,不能肆意妄为。

5.不当的词语缩略。

为了精炼语言,减少字数,新闻报道中常常会使用缩略语,尤其在标题中。但是,缩略语使用不当,往往会给受众造成阅读理解上的麻烦。

6.生造的词语或表达。

这一类错误尽管数量不多,但其对语言的危害不容小觑。

(三)直接引语使用不当。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是新闻写作中经常用到的两种表达方式,直接引语是作者引用的采访对象所说的话,间接引语是作者复述的采访对象或者其他人所说的话。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直接引语必须以双引号标示,以表明所引的话是采访对象的原话,而不是作者的概括或整理;间接引语则不用双引号标示,是作者对采访对象或者其他人所说的话的复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完整、准确地引用采访对象所说的话,反对作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采访对象所说的话进行加工和整理。

我们知道,说话都是个体性的,很少有多个人同时说出一模一样的话来。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大量出现过诸如“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众人纷纷表示”这样的表达。很显然,这是经作者加工过的引语,不能被当作直接引语使用。这个问题在新闻教育界反复说了多年,实践中虽有一定程度的改观,但类似错误仍然不绝如缕。本次审核时,这样的问题就不在少数。

(四)代词的误用。

所谓“代词”,即指代某人、某事、某物的词。通常又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等。新闻报道是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人或事的反映,代词自然也就少不了。本次审核发现,代词的误用主要表现在人称代词上,常见的有:指代不明,指代错误和指代不统一。

(五)数字单位缺失。

鉴于日常新闻报道中数字的用法比较混乱,本次审核时专门给每一位审核委员复印了一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 -2011),以便参照执行。但是,审核过程中发现,根本不可能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的话,过不了“数字关”的作品会更多。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规定对一些阿拉伯数字与文字数字混用的表述一律不记为错误。比如,“1.7万”写作“1万7千”,“三万多”写作“3万多”等。但数字单位缺失仍然要记为错误。

(六)词语搭配不当。

词语搭配不当,指的是句子成分之间的关联缺乏合理性,即将意义上不能组合在一起的词语硬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比如,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宾语和宾语补足语之间。也有的是一个句子中部分搭配不当。

(七)词语重复。

词语重复是指同一个词语在句子中没有必要地重复出现。这种错误主要是不认真、不仔细造成的。

(八)句子成分缺失。

句子成分缺失,是指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缺少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比如,主语、谓语、宾语等,从而导致意思表达不清。

(九)语句杂糅。

语句杂糅,指的是本来应该分成两句或多句说的话,一股脑儿地被糅进了一个句子里,结果造成了意思表达不清,语义不明。

(十)硬凑句式。

硬凑句式,指的是为了使多个句子在字数上相等、在形式上一致,而不顾及其意义和词性,人为地往一起凑。这个错误常见于报纸的小标题。

评审改革倒推媒体变革

1.平面媒体遭受冲击最明显。

在被退回的作品中,平面媒体方面数量最多。据湖北省记协负责人说,湖北此次送评作品14件,退回6件,其中报纸作品为4件(后经申诉,“复活”1件)。据业内人士透露,报纸作品参评必须同时提交初始样报,如果发现有重新排版印刷的,将严厉处罚。因此即使在送评前发现差错,报纸也无能为力。眼下平面媒体需要做的是苦练内功,以此次评奖为契机,总结经验教训,加强记者、编辑、检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让新闻作品经得起检验。

2.新闻采编要树立好稿意识。

中国新闻奖评审改革给新闻界很大震动。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一字之误是个小事情,现在却成为硬杠杠。有央媒高管直言:新闻无小事,作为行业标杆的中国新闻奖严格评审,将推动媒体规范采编流程,进一步提高稿件质量。福建、河南等地媒体已经行动起来,组织采编人员学习新闻奖评选改革内容,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对内部的采编流程进行优化。

随着中国新闻奖的评审趋于严格,省一级新闻奖,乃至报社内部的新闻奖,包括年度、季度、月度奖都应向中国新闻奖的尺度看齐,这样才能使提交的候选作品合乎评选标准,提高命中率。

以此倒推,记者在采写稿件时要有好稿意识,除新闻性把握之外,还要注意文字表述,避免出错。特别是人名、地名、时间、数据和专业提法要格外严谨。因为有些字词差错,后面的编辑和校对环节还有可能防堵,但若是把一个基层单位的负责人姓名、一个村庄的名称弄错,很可能一错到底。这次中国新闻奖审核中,委员们专门就某作品中“沈阳有35个少数民族”的表述向沈阳市相关部门查询,发现表述有误,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在编辑环节要有精品意识,一方面精心润色,提升稿件品质:另一方面要注意审核,不但要纠正原稿中的失误,还要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新的差错。有时制作标题会顾此失彼,有时删改文字会造成错漏,特别是在电脑上操作,光标移动、复制和粘贴、打字录入都可能失误,造成后生差错。建议编辑改完稿件后查看自己的操作记录.避免失误。

3.校检环节要强化精品保障。

校检环节是防堵差错的关键一环,也是最后一道关口,不论是作者的原生差错,还是编辑加工、排版制作环节造成的后生差错,都要靠校检人员的火眼金睛,排查险情,消除隐患。

校检环节应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的功能前置,查找并改正稿件中的差错,不但要注意字词、语法、逻辑方面的把关,还要防堵标点符号、数字运用、计量单位、字体字号、体例规范、图片表格等方面的失误。中国新闻奖评审改革对校检人员也许是双刃剑,一方面可能会重视校检工作,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压力,毕竟攸关新闻作品能否入围。

校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有精品意识,让合格成品见报。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认真对待,做到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常言道,术业有专攻,校检工作实践性较强,长期训练会培养一定的语感,如果在审读稿件时碰到不顺畅的地方,就要停下来仔细琢磨推敲,不要轻易放过。发现问题是第一步,然后确认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要注意多查多问,查互联网,查工具书,进行综合判断,多与编辑记者直接沟通,把疑问解决。二是要加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现在的校检工作是校是非,原稿和校样一体,完全依靠校检人员通过专业判断查找漏洞,匡正失误。因此校检人员不但要学习语言文字法规,掌握出版方面的国家标准,还要对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特别是国情、省情有所涉猎,拓宽知识面,拥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才能判断失误,不盲目存疑,才能在网络搜索中辨明有价值的参考线索,不至于以讹易正。

加强语言文字能力建设

1.母语运用能力有所滑坡。

我们的编辑记者、校检人员都具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专业人才,但我们发现,真正的语言文字基础还是中小学阶段打下的,因为高考语文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到大学,英语考级拿证书成为当务之急:到了新闻单位,虽然每天码汉字,职称评聘方面英语却是硬杠杠。因此新闻工作者,业余时间手捧英语书的多,学习汉语的少。在实际工作中,包括这次中国新闻奖评选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采编人员在汉语运用方面还有不少缺失,除一些笔误外,经常出现同音字、形近字、近义词差错,也不乏成语误用、褒贬不分、数量混乱、指代不明、句式杂糅、搭配不当等问题,标点符号方面更是随意,能把引号正确运用的人为数不多。

2.业务建设轻忽语言文字。

长期以来,新闻采编人员比较重视新闻业务学习和培训,单位组织的培训活动也围绕新闻业务展开,语言文字方面常被忽视。一方面,大家认为天天说汉语,用汉字,从小学开始学语文,水平还不错,平时在语言文字方面的钻研和积累不多:另一方面,汉语内容博大精深,要想学习,也不知从何下手。

其实新闻工作者要学习的语言文字内容不少,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语言文字不断推陈出新,《现代汉语词典》隔段时间就会修订,不但增收新词,旧词的词形词义也在更新,趋于规范。另一方面,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新近推出的《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就需要掌握。在新闻工作实践中还涉及外来词、异形词、缩略语等规范和应用,也要引起采编人员的重视。

3.加强员工语言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