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

时间:2022-11-18 07:46:15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范文1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那些牺牲在寒冷和烈火中的千千万万抗美援朝志愿军将士,我们必须永远报以尊重,他们代表的是自己,我们,和中国的尊严。在2020抗美援朝纪念日,致敬,这群可爱的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抗美援朝纪念日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2020抗美援朝纪念日心得体会

“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10月19日,在参观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时的重要讲话令人备感振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中国党和政府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71万余人。战争以美国侵略者被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而告结束。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而精神往往需要从斗争中汲取。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9年光辉历程,正是在一场场具有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党带领人民凝铸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抗美援朝运动以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教育人民,极大地鼓舞起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劳动热情。

对内,抗美援朝成为鼓舞中国人民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动力。为了支援前线,工人们提出“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枪炮”的口号;广大农民踊跃交售“爱国粮”;全国城乡到处出现父母送儿女、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面。正是由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才形成了同仇敌忾、战胜一切困难和强大敌人的无穷力量,才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对外,抗美援朝也极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义事业,极大推进了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力量源泉及其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的正义性。这场正义之战也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最终正义之师赢得了战争胜利,维护了亚洲以及世界的和平。这颗精神火种一直延续到今日,继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发光发热。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免不了还有许多险滩、暗流,但只要我们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就一定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2020抗美援朝纪念日心得体会2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第一,和朝鲜人民一起,打回到三八线,守住了三八线。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打回三八线,前线仍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沈阳、鞍山、抚顺这些地方的人民就不能安心生产。

第二,取得了军事经验。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陆军、空军,海军,步兵、炮兵、工兵、坦克兵、铁道兵、防空兵、通信兵,还有卫生部队、后勤部队等等,取得了对美国侵略军队实际作战的经验。这一次,我们摸了一下美国军队的底。对美国军队,如果不接触它,就会怕它。我们跟它打了三十三个月,把它的底摸熟了。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

第三,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

由于以上三条,就产生了第四条:推迟了帝国主义新的侵华战争,推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今后,敌人还可能打,就是不打,也一定要用各种办法来捣乱,比如派遣特务进行破坏。他们在台湾、香港和日本这些地方,都设有庞大的特务机构。可是,我们在抗美援朝中得到了经验,只要发动群众,依靠人民,我们是有办法来对付他们的。

我们现在的情况,同一九五O年冬季的情况不同了。那时候,美国侵略者是不是在三八线那边呢?不是,他们是在鸭绿江、图们江那边。我们有没有对美国侵略者作战的经验呢?没有。对于美国军队熟悉不熟悉呢?不熟悉。现在这些情况都变了。如果美帝国主义不推迟新的侵略战争,他说,我要打!我们就用前三条对付他。如果他说,我不打了!那末我们就有了第四条。这也证明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优越性。

我们是不是去侵略别人呢?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

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我们有人民的支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踊跃报名参军。对报名参军的人挑得很严,百里挑一,人们说比挑女婿还严。如果美帝国主义要再打,我们就跟它再打下去。

2020抗美援朝纪念日心得体会3

《伟大的抗美援朝》这是一部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纪录片,它还原了那段同仇敌忾、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瞬间。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范文2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202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

 

展厅里,一边是精良的美式军械和皮靴手套,一边是志愿军简陋的装备和单薄的衣装。

 

“真是奇迹啊!他们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总书记驻足良久,感慨万千,“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弥足珍贵,一定能够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一)

 

“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中国人民无比渴望和平安宁。但是,这个愿望却受到了粗暴挑战,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争强加在了中国人民头上。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0月初,美军无视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

 

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党和政府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

 

以正义之师行正义之举,正义必胜!

 

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这一战,向世界宣告“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这一战,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消除了一部分人的崇美、恐美心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空前提高,更加挺起胸膛、扬眉吐气。

 

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

 

(二)

 

“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

 

战争从来都不只是物质力量的较量,也是精神力量的较量。

 

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极寒中坚守死鹰岭高地,结果穿着单衣的125名官兵全部冻死在阵地上。他们至死保持随时冲锋的姿态。这些永不后退的“冰雕”,在冰天雪地里立起一座座精神的丰碑。

 

在长津湖畔下碣隅里的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杨根思率领全排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接连击退美军8次进攻。当投完手榴弹、射出最后一颗子弹,敌人第9次进攻开始了。危急关头,他抱起仅有的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用鲜血阻断敌人撤退的道路。

 

“在上甘岭上抓起来一把就是三样东西,碎石头、炮弹渣和人的骨头。”上甘岭一战,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上,美军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炮火的密度超过了二战的任何一场战役。

 

“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第15军战史记载:“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

 

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对抗美援朝精神作出深刻阐释:

 

“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三)

 

“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

 

英雄的旗帜永远飘扬,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

 

2018年1月3日,视察中部战区陆军某师,参观了师史馆。在反映该师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激战松骨峰情况的展板前,总书记感慨地说:“这一仗打得很激烈,官兵战斗作风很顽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

 

“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指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扬”。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范文3

心得体会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2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回望70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总结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和巨大贡献,深刻阐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精辟揭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启示,郑重宣示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和统一、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和决心,强调要铭记伟大胜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23日,大会开幕前的一个“画面”让很多人泪目: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入场,现场全体起立并鼓掌,在入场的十多分钟期间,掌声一直在持续。老战士、老同志们虽已是满头白发,腿脚也不那么灵便,但是他们依旧精神饱满,神情一如当年般坚毅。在那段血与火的岁月里,祖国召唤英雄儿女,战火锻造钢铁战士。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条件下进行的一场现代化战争。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5次战役,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

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渡江后回望祖国的那一眼,成为很多志愿军将士和故土亲人的永别。

“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以铿锵坚定的声音盛赞这些钢铁战士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这并非总书记第一次提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10年前,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曾动情表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4天前,前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

在参观展览时,总书记言语中饱含自信:“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

70年前,正是凭借着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为祖国“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才扫除了近代以来任人宰割、仰人鼻息的百年耻辱,打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才打败了侵略者,震动了全世界,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范文4

全景式再现了山西抗美援朝运动的光辉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国内百废待兴、经济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发生的一场正义之战。为了支援这场关乎新中国安危的保家卫国战争,刚从战争硝烟中走过来的山西人民,和以往各个革命战争时期一样,随着祖国的一声召唤,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以高涨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迅速投身到支援抗美援朝的行动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

《为了祖国的安宁——山西抗美援朝运动回顾》一书,收录了大量珍贵档案文献、媒体报道,完整再现了当时山西人民奋起抗美援朝的历史场景:激情洋溢的政治动员宣传大会、盛况空前的五一示威游行、积极踊跃的参军参战热潮、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热情慷慨的捐款捐物运动、同仇敌忾的爱国公约运动、由劳动模范带头的生产竞赛运动、全民参加的爱国卫生运动,一封封催人泪下的家书、一件件意暖情深的慰问品、一次次危险及时的战地救援……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些场景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内心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使我深刻体会到: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交战双方的经济和武器实力对比,战争的性质、人心的向背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主导力量。

集中展现了山西抗美援朝运动研究的最新成果

山西抗美援朝运动研究是山西地方党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山西省委党史办通过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征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照片以及百余篇老同志回忆录,许多资料都具有史料抢救的性质,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将逐步显现。

在《为了祖国的安宁——山西抗美援朝运动回顾》一书中,重要的史料得以系统的整理和编辑,全书分概述、档案文献、岁月传真、媒体记录、战时通讯、烽火传书、各地风云、文艺之剑几部分,使读者可以从各个角度全面清晰地了解山西抗美援朝运动的全貌。在“档案文献”部分,收录了省委、省政府、山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山西省抗美援朝分会等有关抗美援朝运动的文件,以及赖若愚、裴丽生、王世英、邓初民、陶鲁笳等省委、省政府领导人的讲话、文章、广播词,这些文件全面反映了山西抗美援朝运动的决策过程和山西抗美援朝运动的总体情况;在“媒体记录”部分,收录了有关山西抗美援朝运动的新闻报道,全景式纪录了山西抗美援朝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披露了大量生动感人的事例;在“战时通讯”部分,收录了具有一定文学性的反映山西抗美援朝运动的通讯,这些作品通过特写的方式和文学的语言,记述和描写了一段段、一幕幕山西抗美援朝运动的历史片段;在“烽火传书”部分,收录了当时的各类信件,其中不少是志愿军官兵与家属间的通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些家信直至今天看来都弥足珍贵;特别是在“概述”和“各地风云”部分,收录了由省委党史办和各市、县党史部门和专家,部分高校教师撰写的60余篇记述全省和各主要市、县抗美援朝运动的文章,是山西抗美援朝运动研究的最新成果,极大地深化和推进了山西抗美援朝运动史的研究。

热情讴歌了山西老区人民在抗美援朝中的历史贡献

山西是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数以百万计的山西青年参军入伍,奔赴全国各战场;随后,10余万干部北上、西进、南下,参加新解放区的接管和。这使得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征兵工作客观上存在一定困难。另一方面,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当时都很艰苦,物资相对匮乏。然而,为了抗美援朝,英雄的山西人民再次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所有这些,在《为了祖国的安宁——山西抗美援朝运动回顾》一书中,都得到了详尽的记述。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山西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参战。临县报名参军的青年达到28467人,该县二区南塔、甘泉两村,19个民兵在大会上咬破手指写下血书表决心;武乡县有5488名热血青年报名参军。全省报名参军的热血青年达到近100万人。与此同时,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军校,长治中学毕业生报名者达到80%,长治工业技校报名者到达90%,沁县中学全体学生都报了名,全省报名参加军校的学生共有5111人,其中被批准入伍者1658人。山西籍将士作战勇敢,先后有5835人牺牲,其中团以上指挥员29人。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范文5

观后感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协助采访的六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英雄儿女》,10月21日-23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档黄金时段播出,每天两集连播。

此片共六集,分别为《祖国召唤》、《极限战争》、《热血忠诚》、《越战越强》、《万众一心》、《永远铭记》,每集52分钟。按照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进程,重点讲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再现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壮丽图景,凸显抗美援朝的伟大精神和现实意义。

第二集

《极限战争》主要内容: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118师,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仗,这一天也因此被确定为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赴朝参战的英雄儿女以弱战强。松骨峰战斗,被称为“朝鲜战场上一次壮烈的战斗”。经过五次战役,志愿军把战线由鸭绿江推回并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说起抗美援朝,经历过上世纪中叶的人都会想起《上甘岭》,想起“英雄儿女”,想起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等。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是怎样一种精神和气概?

70年过去了,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范例的志愿军将士和为这

场战争胜利作出牺牲、贡献的人们。

“英雄儿女”“最可爱的人”,无疑是抗美援朝时代英模的响亮符号,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染红了朝鲜大地的烈士们永垂史册。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敌我力量悬殊、极端不对称的战争。美国率领的所谓“联合国军”,动用了当时除核武器以外所有新式武器,美国还动用了其陆军的三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和海军的大部分兵力投入战争。面对强敌,志愿军将士以劣势装备进行殊死搏斗、向死而生的英勇决绝,形成了压倒一切敌人的伟大气概。

用身体挡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战斗到只剩一人一枪仍然坚守阵地、最后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长津湖畔,一整连官兵以战斗姿势受冻牺牲,成为一尊尊巍然屹立的冰雕……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第一批入朝参战,英勇牺牲在朝鲜战场。他们不愧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是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不愧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不畏强敌、向死而生的英雄气概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抗美援朝战争给了我们敢战善战方能止战胜战的启示,锻造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强调说:“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没有斗争精神不行。当年抗美援朝,毛主席用诗意的语言总结胜利之道: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来说,考验和挑战十分严峻。1950年,美国钢产量8785万吨,工农业总产值2800亿美元。而中国粗钢产量只有61万吨,工农业总产值只有100亿美元,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但党中央审时度势,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无畏气概,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毅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凯歌,更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认为,抗美援朝精神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范文6

一、抗美援朝战争是反侵略、促和平、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新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

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25日—1953年7月27日)与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概念,后者在时间上包含前者,前者是后者的主体部分,并对后者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朝鲜战争,是新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严峻挑战,是一场由不受中国控制的因素强加给中国的战争;而抗美援朝战争则是一场反侵略、促和平、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1950年,正当新中国集中精力医治战争创伤之际, 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两天后,美国总统杜鲁门迅即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并以此为借口,派遣其第7舰队封锁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严重侵犯中国和领土完整,干涉中国内政。同时,美军向越南派出军事顾问,并马上向法国提供20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支持法国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9月15日,“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后,迅速击溃朝鲜人民军主力。随后,华盛顿当局更是无视中国政府的再三抗议和交涉,授权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地面部队于10月7日越过三八线,妄图占领整个朝鲜。与此同时,美空军飞机多次侦察、骚扰、扫射、轰炸鸭绿江中国一侧目标,造成中国方面平民和民用设施的严重伤亡和损失,这更是对中国的裸的侵略行为。此时,新中国东北、东南部和南部均面临美国的空前军事侵略的压力,国家和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新中国建立初期,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是医治战争创伤的核心任务。1950年,中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仅100多亿美元,主要农产品产量较历史最高水平差距较大;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基本没有加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有数的一些工业分布也极不平衡,绝大多数重工业集中在东北,而东北工业中心南满的电力主要依靠鸭绿江朝鲜一侧的水丰电站(当时亚洲第一大水电站)供应。由于多年的战乱和的反动统治,人民的生活异常艰难。新政府一面要维持军队和公教人员的庞大开支,一面要稳定物价,消除通货膨胀,财政经济状况极端困难。若“联合国军”占领朝鲜,势必对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东北产生严重影响,使本就困难的国家经济雪上加霜,会从根本上动摇人民政权的经济基础。此外,美国侵略朝鲜,退居台湾的集团和国内反动势力会趁机兴风作浪,威胁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完善。

在新中国的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政权巩固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主动防御的姿态捍卫国家利益不受侵犯,帮助朝鲜人民抵御侵略,促进东北亚持久和平,这完全是正义之举,无可辩驳。

(二)抗美援朝战争决策的形成和战争进程概述

中共中央决策出兵朝鲜,“经历了一个从考虑出兵,到暂缓出兵,再到最终决定出兵的过程”。①1950年10月3日,朝鲜劳动党派遣中央常务委员、内务相朴一禹携带金日成、朴宪永署名的亲笔求援信函到达北京,当面呈交,请求中国派兵援助朝鲜。10月4日到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会议,讨论出兵朝鲜的问题。会议充分发扬民主,全面客观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朝鲜局势,经过反复斟酌和讨论,最终在5日的政治局会议上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出兵援助朝鲜,并于10月8日由签发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待命出动的命令。②

在决策出兵的问题上,中共中央的态度是实事求是的,决心是坚定的,考虑是全面客观的。决策出兵原因如下:一是保家卫国,捍卫国家利益不受侵犯,这是出兵朝鲜的根本原因。二是支援邻邦,反对侵略,促进东北亚持久和平,这是出兵朝鲜的重要原因。三是中美双方利弊对比,这是抗美援朝战争决策的客观条件。中共中央认为,虽然中美双方经济和军事实力差距较大,但志愿军进行的是正义战争,道义上有理;我军有兵员优势,而且,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一贯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作战经验丰富,主观上有把握;战场离中国近,后勤支援方便,而敌人战线长,兵力分散,战斗意志不强,这在客观上对我有利。因此,志愿军是有可能获胜的。③四是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这是抗美援朝战争决策的直接原因。五是中共中央对战争的结果和最不利情况的估计,这也是抗美援朝决策的战略目标。对此,后来总结为两种可能:我们是有节制的,假如敌人知难而退,就可以在联合国或联合国外谈判解决问题,因为我们是要和平不要战争的。……还有一种可能,敌人越打越眼红,打入大陆,战争扩大。……我们应力争前一种可能,力争和平。但准备应付后一种可能,应付世界大战。④

此后,中共中央委托和赴苏联同斯大林谈判援朝问题。因苏联不愿提供空中支援,中央军委下达了志愿军暂缓入朝的决定。经过再次的深思熟虑和争取到了苏联的装备援助和空军支援(范围和时间与中方要求的有很大差距)的承诺后,中央军委最终命令志愿军出兵朝鲜。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共中央在1950年7月筹建东北边防军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介入朝鲜战争。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全国解放后,东北地区的战备水平与其重要地位极不相称,驻防部队兵力单薄。中共中央在两次国防会议和《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中都明确表示了保卫国防的决心和在必要时援助朝鲜反侵略的思想。筹建东北边防军是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之举,使中国在战略上保持主动,而且丝毫不影响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和反侵略性。有观点认为,中共中央决定中国军队以“志愿”的形式援助朝鲜,是蓄谋已久的行为,说明中国在1950年7月就决定了出兵。这种观点同样是不客观的。“志愿”这个提法最早出现在1950年7月2日斯大林通过罗申转告的电报中。然而,这在当时是一种假设,如前所述,中共中央是在10月才最终决定出兵朝鲜。长期以来,学术界和社会上就10月2日起草给斯大林的电文中提出决定出兵援朝而认为在出兵问题上独断专行、破坏民主集中制,这是不正确的。这份电报虽然是在政治局会议前起草的,但最终却没有发出,不仅不能说明独断专行,反而证明出兵决策是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的。

抗美援朝战争依据双方(中朝方面和所谓“联合国军”方面,笔者注,若不做解释则下文出现时同此意)作战形式的不同,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年10月-1951年6月)称为运动战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中央军委和以为首的志愿军司令部指挥下,在运动中发动了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在朝鲜北部的云山、清川江地区和长津湖地区重创所谓的“联合国军”,站稳了脚跟,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局。随后,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乘胜发动第三次战役,将战线推进到三七线附近,解放汉城,彻底粉碎了美军占领整个朝鲜的企图,并迫使美国政府撤销麦克阿瑟的职务。1951年上半年,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通过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迫使所谓的“联合国军”要求停战谈判。第二阶段(1951年6月-1953年7月)称为“边打边谈”阶段或阵地防御作战阶段。从1951年6月开始,志愿军先后粉碎了敌人发动的夏季和秋季攻势作战、空中绞杀战和细菌战,在上甘岭战役中给敌人以重创。志愿军先后发动夏季秋季大规模战术反击、金城反击作战,并且粉碎了敌人从侧后方登陆的企图。最终,双方于1953年7月27日签订《停战协定》,中朝两国人民取得了胜利。

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一)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标志着新中国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这是新中国在外交领域的重大胜利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耀眼亮相。正如所说:“它(指抗美援朝战争——笔者注)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⑤某些西方学者认为,抗美援朝战争使中国同所谓的“主流世界”长期隔绝,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损失。⑥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新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长期隔绝,不是新中国造成的,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冷战格局造成的。虽然新中国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长期对峙,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的提高。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国际上承认新中国大国身份和大国地位的开端。1954年4月,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讨论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1955年,新中国受邀参加了在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同年,中美开始进行大使级会谈,开启了两国的官方接触。

抗美援朝战争给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阵营以重大打击,迫使其无法在亚洲乃至国际事务中忽视新中国的存在,不得不考虑新中国的意见。1965年,美国入侵越南后,其地面部队始终没有越过北纬17度线向北进攻,李奇微后来说明了原因:“约翰逊总统曾经说过,他相信红色中国说的话——而我们在朝鲜却未能做到这一点。”⑦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和不畏强敌、团结拼搏的英雄气概,鼓舞了新兴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反抗霸权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勇气,使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空前提升。同时,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信心,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

(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稳定了国内环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斗争原则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策略,在围绕抗美援朝战争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斗争中基本占据主动,最终挫败了敌人全面侵占朝鲜的计划。中国政府用志愿军的名义参战,造成美国政府无法以合法理由将战争扩大到中国大陆,从而限定了战争的范围,使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在朝鲜作战。在停战谈判过程中,中朝方面在积极争取最好的结果的同时坚决不放弃敢打必胜的决心,积极准备,针锋相对,连续挫败了对方的无理要求和要挟性进攻。“零敲牛皮糖”“轮番作战”“边打边谈”等战略战术,更体现出中共中央灵活掌控战略规划和战术规则的高超斗争艺术。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从政治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运动的完成使占农村人口92%的贫农、中农得到了全部耕地的91.4%,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人民代表会议制度的逐步建立,从政治制度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各派联合宣言》的发表(1951年11月),证明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中国的国内政治局面是团结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公布(1952年2月),稳定和团结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心,保证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镇压反革命运动使数千年匪患难除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观,这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集中力量恢复生产提供了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把恢复国民经济和支援前线作战两大任务相结合,相继提出了“国防第一,稳定市场第二,其他(带投资性的支出)第三的方针”;“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和“边打,边稳,边建”的财政工作方针,着力恢复国民经济,支援前线作战。农业上,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它的贯彻实施,巩固和提高了全国农村的互助合作水平;工业上,除继续加强国营经济,保护资本主义工商业外,中共中央分别于1951年底和1952年初发动“三反”和“五反”运动,规范和调整工商业秩序,使市场面貌焕然一新,有效地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前线的物资供应。到1952年底,按1952年当年价格统计,全国工农业总产值810亿元人民币,比1949年增长73.8%⑧,国家财政收入为183.7亿元人民币,比1950年增长181.7%,1951年和1952年财政均无赤字,还略有结余。⑨

此外,新中国还进行了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改造和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中国共产党内部进行了整党运动,提高了党组织的纯洁度和战斗力。

在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执政初期的严峻考验,积累起了在全国执政的最初宝贵经验,表现出应对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展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稳定了国内政治局面,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使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各阶层民众空前团结,反过来有力地支援了战争。

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表明中国军队经受住了现代化战争的考验

(一)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取得的辉煌战果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已经60多年了,但关于双方伤亡的数字仍是争论的焦点之一。近年来,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观点认为志愿军损失惨重,而且打之前是两个朝鲜,战争结束后还是两个朝鲜,抗美援朝战争不是胜利而是失败了。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敌(指所谓的“联合国军”)71万余人;共击毁和缴获敌飞机4268架,坦克1492辆,装甲车92辆,汽车7949辆,缴获(不含击毁)各种炮4037门。志愿军损失飞机231架,坦克9辆,汽车6060辆,各种炮(含被击毁)4371门。美国战后公布的所谓的“联合国军”伤亡数字要高于中朝方面公布的歼敌数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自身作战减员36.6万余人。⑩据最新统计,志愿军牺牲人数为183108人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动用了其陆军的三分之一、海军的二分之一、空军的五分之一的兵力以及除原子弹外的所有先进武器,但战争的天平并没有因此而向所谓的“联合国军”倾斜。志愿军入朝参战时,北朝鲜大部分领土已被所谓的“联合国军”占领,甚至有一支南朝鲜军队已到达鸭绿江边。朝鲜战争停战时,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收复了朝鲜北部,并且在半岛西海岸占据陆上优势,完成了抵御侵略的战略目标。因此,无论是从战争目的的达成,还是从双方的战争数据的对比看,中国人民志愿军都是胜利者。正如总结的:“美国军队并不可怕,就是那么一回事。我们取得了这一条经验,这是一条了不起的经验” 。

(二)军事思想在朝鲜战场上的发展和创新

一是歼灭战思想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历来主张“战争要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并且“每战力求全歼,不使漏网”。朝鲜战场情况却完全不同,由于地形所限和双方装备和技术兵种差距太大,志愿军曾多次穿插、迂回、包围团以上目标敌人(此处专指美军)后都无法全歼,有时反而造成己方较大伤亡。鉴于此,果断改变指导思想,提出对美英军在几个月内只打小歼灭战的作战指导思想,随后,将其概括为“零敲牛皮糖”并在前线执行。按照这一打法,仅在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第二阶段作战中,志愿军和人民军就先后对“联合国军”团以下兵力防守的51个阵地攻击65次,歼敌4.1万人,扩大阵地面积58平方公里。志愿军伤亡仅1.7万余人。

二是阵地防御作战理论的发展。朝鲜战场空间狭小,志愿军不仅缺乏大规模阵地战的经验,而且无法采用以往的大范围迂回作战,调动敌人,争取主动。经过慎重考虑,1951年9月上旬,代表志愿军党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阵地攻坚和阵地防御”的作战样式,并得到的批准。志愿军在大规模构建以坑道工事为主要防御体系的同时,以连、排、班为基本单位,不间断地主动出击,发动小规模战术反击,挤占敌前沿阵地,同时广泛开展“冷枪冷炮”运动,以单兵作战和战斗小组作战的方式大量杀伤敌有生力量。这一创新,弥补了军事思想中阵地防御作战理论的不足,并在实战中取得了巨大战果。

三是人民战争理论的发展。人民战争理论是军事思想的基础和精髓。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又掀起了一场人民战争——抗美援朝运动。这场人民战争不同以往,人民群众不直接参战,而是通过“三视”(即“仇视、鄙视、蔑视”美帝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全国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教育、游行示威、订立爱国公约,开展增产节约和捐赠飞机大炮等运动,组织青年参军,组织民工、司机等支前等方式间接支援前方作战。据统计,自1951年6月1日至1952年5月31日,全国各省人民银行汇解抗美援朝武器捐款共为55650亿元人民币,折合飞机(每架15亿元计)3710架,尚余6230万元。由此可见,“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战争理论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三)中国军队的装备得到充实更新;军队制度和国防体系开始建立健全

志愿军入朝作战初期,其装备水平相比美军来说极端落后。以火炮为例,美军每个步兵师拥有各种炮959门(包括大口径榴弹炮),另有海空军火力支援,志愿军没有海空军,无坦克装甲车。陆军每个军只各种炮520余门,没有榴弹炮和高射炮,大口径火炮极少。中共中央实行“边打、边稳、边建”的总方针,在苏联的援助下,到1952年8月底,志愿军在朝鲜作战的部队除陆军16个军以外,还有4个榴弹炮师、1个战防炮(反坦克炮)师、1个火箭炮师、4个坦克团、4个高射炮师和5个城防高射炮师。另外,还有以中国东北为基地的9个歼击航空兵师(共450架飞机),装备条件明显改善。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按苏联军队编制进行了大规模整编,开始建立了现代化的指挥体系。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开始全面建立以后勤制度、军衔制度、军人薪金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军队制度体系;一大批培养各级指挥员和技术军官的专业军事院校相继成立;军事工业和军事技术研究体系开始建立并逐渐发挥效能;沿海地区和重点防御地区的国防工事得以不断修筑和加固;使新中国的整体国防水平和的整体作战能力得到空前提高。

四、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无论是在前线作战的军人,还是在后方支援的群众,几乎都表现出了空前的爱国热情。第二次战役入朝作战的第九兵团,列阵于长津湖地区,气温零下30多度,部队没有冬装、枪栓因严寒无法拉动、官兵一两天才能保证一顿结冰的高粱米饭,在自身严重冻伤减员的条件下,以舍身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节节抗击美第十军,打开了东线战局,保证了西线作战部队的侧后安全,其中有一个连队冲锋时遭敌火力压制,卧倒后全连冻死在冲击线上。

与志愿军指战员在朝鲜作战相配合,国内掀起了参军支前的高潮,仅浙江一省就有100万农民报名参军。的长子在征得父亲同意后,瞒着妻子第一批报名参加志愿军,最后英勇牺牲在战斗岗位上。湖南湘潭县76岁的老人谭楚云,为给志愿军捐献武器,用竹筒做成一个存钱筒,每天用工余时间卖水,将收入存入竹筒,全部捐献给志愿军。抗美援朝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形成了空前团结的社会气氛,有力地支援了志愿军作战。

(二)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志愿军荣立各种功者302724人,集体立功单位(团以下含团)5989个。其中,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在第二次战役的下碣隅里制高点防御阻击作战中(1950年11月29日),率领1个排连续打退美军8次集团进攻。敌人发起第9次进攻时,在自己负伤,阵地仅剩3人的情况下,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特级战斗英雄,在上甘岭战役反击战(1952年10月19日)中,挺身而出担任爆破手,在身中5弹、战友重伤、弹药耗尽的情况下,毅然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暗堡的射击孔,壮烈牺牲。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在上甘岭战役防御作战(1952年11月5日)中,在全班其他官兵伤亡、仅剩自己一人的情况下,孤身奋战数小时,一人歼敌280多人,守住了阵地且自身完好,创造了奇迹。一级战斗英雄,在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10月12日)的进攻隐蔽中,在衣物起火的情况下,为保潜伏战友的安全并进而保证战斗全局的胜利,强忍痛苦,严格遵守隐蔽纪律,最后光荣牺牲。一级战斗英雄伍先华,在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9月29日)中,在进攻至南朝鲜军坑道口时遭敌火力封锁,为突破敌火力封锁、掩护战友前进,毅然抱起炸药包跳入敌人坑道口,与敌40余人同归于尽。

志愿军中,这样的英雄比比皆是,堵枪眼的英雄不止一人,还有李家发、许家朋;式的英雄在执行潜伏任务的部队里也不只他一人。当前社会上关于这些英雄事迹真实性的怀疑是缺乏事实依据和道德情操的行为,是对英雄的亵渎。

(三)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冬季作战中敌机封锁轰炸、给养接济不上,志愿军指战员只能吃炒面充饥,吃冰雪解渴,“一把炒面一口雪,身垫油布头顶风”。“战士们没有埋怨那些日子的艰苦,倒是认为经过那样的艰苦,很好地锻炼了自己。”上甘岭战役的坑道防御作战中,“联合国军”采用爆破、封堵、燃烧、毒气等一切手段进行重重封锁,坑道内空气极度污浊,人员窒息、无水缺粮、弹药告急。坚守坑道的志愿军指战员信念坚定,士气高昂,靠舔石壁上的水汽,呼吸洞口清晨的空气,甚至喝“光荣茶”(指喝尿——笔者注)顽强生存,坚守不退,最终为反击成功争取了宝贵时间。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首次派兵援助邻国进行反侵略作战的国际战争,取得朝鲜人民的支持是赢得胜利的基本条件。为此,特别强调:“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 ,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严格遵守和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自觉帮助朝鲜群众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一级爱民模范罗盛教,为救落入冰窟的朝鲜少年,光荣牺牲。

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和人民尽全力援助朝鲜。据统计,从 1950年6月至1953年底,中国政府援助朝鲜各种物资总值达72900亿元人民币,并且免于偿还。这种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和实际行动换来了朝鲜政府和人民对志愿军的全力支持,他们为志愿军带路、运送伤员和弹药,涌现出多位罗盛教式的国际主义战士。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也成为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的典范。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已近60年。今天我们纪念抗美援朝战争,研究抗美援朝战争,“不是为了延续对抗,而是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从中获得现实和长远的教益”。 一言以蔽之,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开拓未来。

注释: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71页。

《建国以来军事文稿》(上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235页。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1月版,第72页。

《军事文选》(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版,第75-76页。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378-379页。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谢庆龙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科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254页。

(美)马修·邦克·李奇微著,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译:《朝鲜战争》,军事科学出版社1983年10月版,第256页。

国家统计局:《光辉的三十五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9页。

同上,第131页。

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461页。

陈辉、颜昊:《183108:抗美援朝纪念馆公布朝鲜战争志愿军牺牲人数》,新华网2010年10月26日,news.省略/2010-10/26/c_12704233.htm。

《建国以来军事文稿》(中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175页。

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411页。

同上,第46页。

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8,10页。

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3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263,264页。

《建国以来军事文稿》(上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235页。

沈志华,董洁:《中苏援助与朝鲜战后经济重建》,《炎黄春秋》2011年第6期,第2页。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范文7

讲起抗美援朝的种种心中总是充满着崇敬之情,相信这份崇敬会伴随我走过一生,这是对中国志愿军的崇敬,更是对党和国家的崇敬。以下是收录的一些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观后感心得1

抗美援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自1840年至1945年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不是被八国联军侵略,就是被日本鬼子侵略。多少亿两白银被掳走,多少珍宝被豪夺,多少生灵被涂炭?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才使中国有了今天的地位,抗美援朝一战保证中国的70年和平。新中国成立后,没有一个列强把新中国看在眼里,就连战败的小日本也没有把中国放在眼里,但抗美援朝一仗,让日本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朝鲜战争还起到了威慑作用,在中苏交恶最严重的时期,苏军边境陈兵百万中苏境,都不敢轻举妄动。中国以不公开的两次地下核试验,结束了苏联最后的幻想。直到前苏联解体,都没有任何一个苏联领导人,敢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争一较高下。

1840年以后我们屡战屡败,1949年以后我们战无不胜。抗美援朝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种精神,那种精神是不信邪、不信神不怕鬼的自信精神,是不畏强暴、敢于亮剑的英雄精神。它说明,貌似凶猛的美帝国主义并不可怕,的确是一只纸老虎。中国人从那时开始,就不再害怕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前国际形势下,尤其不能忘记开国领袖的话: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狭路相逢勇者胜,保家卫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神圣义务与光荣使命!

就如今的中美关系而言,这个纪念章颁发的时机恰逢其时!这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蠢蠢欲动的一切反华势力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美国非要把我们当敌人,我们一定要做个合格的敌人。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观后感心得2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历史丰碑——抗美援朝纪念塔。纪念塔,气势恢弘,雄伟壮观,塔高53米——象征着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

我们坐在纪念塔的前面,聆听着大队辅导员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事迹。雨来、罗盛教、黄继光······

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那鸭绿江大桥上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景。

我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着,我被他们的爱国之心感动着,我更被他们的勇气而激励着。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正如作家魏巍所说: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我们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国度而自豪,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观后感心得3

抗美援朝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的感人事迹至今还让我深深感动,其中给最令我感动的两位英雄是邱少云和黄继光。

有一天,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从5点多开始一直埋伏在“391”高地边上的草地里,等待时机发起进攻,拿下“391”高地。这时,敌人已经感觉这里不安全了,有我们的伏兵,就派飞机向周围有草的地方投下燃烧弹。这时,燃烧弹迸出的火溅在了邱少云的身上。刹那间,邱少云的身上燃起了熊熊大火,他疼痛难忍。如果他在后面的泥潭里打个滚,火立马就能被弄灭。但是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为什么呢?原来邱少云知道,他如果一打滚就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暴露目标。他一动不动,一直到牺牲。黄昏时刻,我军冲向了“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从冲锋到结束,才40多分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当他们连续攻下敌人许多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的半山腰被敌人的火力压制点压制,根本就无法前进。危急情况中,黄继光请求去担任这次爆破任务,领导同意了。他勇敢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用手榴弹炸毁了几个重要的火力压制点,可是敌人还有最后一个火力压制点,但是敌人还在顽强地抵抗着,部队前进依然特别困难。此时此刻,黄继光的身上受了七处伤,而且手榴弹也没有了,他已经没有一点战斗力了。但是,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忍着巨痛,英勇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孔。在黄继光壮烈牺牲的精神鼓舞下,部队迅速歼灭敌军。

这两位英雄的感人事迹,令我深深感动。为了战斗的胜利,这两位英雄和他的战友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和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观后感心得4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一年后被迫进行的一场全局性、大规模、反侵略自卫战争。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次战役。这出其不意的当头一棒,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从此,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起进行了为期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从中朝边境鸭绿江开战,连打三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了三七线,攻占汉城,将战线向南最远推进了五百公里,最终在朝鲜中部三八线实现了停战,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目的。

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了完全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及其领导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发展中国家被压迫人民群众为此欢欣鼓舞,他们纷纷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从而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改变了世界的战略格局。

从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有许多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新中国真正迈开了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坚实步伐,这也为1971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华和第三世界广大国家把新中国“抬进联合国”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

总之,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党来说是夺取全国政权之后的立足之战,对我军来说是走向世界战场的立威之战,对我国来说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功德无量,永彪史册。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观后感心得5

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第二年3月,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不久,他随部队开赴平康前线,参加了攻击敌人“三九一”高地的战斗。

“三九一”高地是方圆几十里的制高点,工事坚固,火力严密,12道密麻麻的铁丝网,以及星罗棋布的地堡和地雷。为了出其不意地攻击“三九一”高地,我军派500名志愿军战士利用黑夜作掩护先秘密地运动到“三九一”高地,潜伏在一片开阔的草丛里,待到第二天黄昏突然向敌人阵地发起冲击。邱少云接受了任务,与战士们一起秘密地潜伏在草丛里,他们班埋伏在整个部队的最前头,距离敌人工事只有20米,不能互相说话,不能站起来坐起来,一直伏在草丛中,屏声息气,注视着高地上敌人的动静。 到第二天早晨,他们已埋伏了一个夜晚,觉得十分疲乏,腰腿酸痛得厉害,露水全打湿了衣服,大家坚强地坚持下去,一动也不动。

大约中午时分,狡猾的敌人对阵地的情况有所警觉,几架敌机尖叫着飞到草丛地上空,在不断盘旋,接着扔下一排燃烧弹,落在潜伏区附近,一时间黑烟滚滚,大火熊熊。“不能动!一定要严守潜伏纪律!”战士们暗暗下决心,用目光互相鼓励。500名英勇无畏的战士纹丝不动,阵地依然像没有一个人那样平静。 敌机又一阵疯狂扫射,临走又扔下一排燃烧弹。一颗燃烧弹在邱少云身后爆炸了,燃烧着的汽油溅到邱少云身上,身上的伪装、衣服立刻烧着了。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范文8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看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我感慨万千。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穿越历史,领略了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的光辉事迹。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我们新世纪的少年,一定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保家卫国!这里给大家分享有些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

他们,战无不胜;他们,毫不畏惧。把生命的滴滴鲜血点缀在伟大的祖国母亲身上;他们,永远把祖国放在第一位;他们,战胜了叫做“纸老虎”的困难。

他们就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们。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我们的亿万同胞们,经历了多少困难,才能赢得一点点生存的希望,和生命的曙光。

食物,对于他们来说,吃到一碗米饭。就是他们最大的奢望了。听着曾爷爷在我们讲他过去打土匪、打日军、打美军的故事。曾希贤爷爷作为部队的大当家,想想当时的战友们吃的是什么?玉米粥。玉米粥听起来还不错,但事实上却是少许的玉米和熙熙攘攘的野菜。每一个人也吃不到多少。即使这样艰苦的生活,曾希贤爷爷照样带领部队的几十名战友英勇战斗。来到了土匪的领地,曾希贤爷爷把战友们分成了三排。“一排上!从东北方攻进寨里。二排上!主攻大门。三排上!来掩护所有成员。”他们毫不畏惧,冲锋在前。最后把那些烧杀抢掠的土匪们打的落花流水,为人民立了功。

曾希贤爷爷如今85岁了。他还与我们分享了许多伟大的,感人的故事。生命垂危的战士,在临死的时候,都还想着任务,想着祖国。最后曾希贤爷爷还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争做四有新人。我联想到我的期中考试,对于抗美援朝的战士们所面临的困难。我是微不足道的,我要继续努力。

曾爷爷还说:我们小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现在没有战争了,但是我们要努力学习,要把自己学习中的困难当做敌人。你战胜了困难就等于战胜了敌人。听了曾爷爷的话,我满怀信心,也希望自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明白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曾爷爷他和他的战友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我们始终不会忘记你们:那些用生命来捍卫祖国的战士们!

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2

抗美援朝纪念馆坐落于丹东市的英华山上,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每当我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就会产生对志愿军战士的无比钦佩。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怀着无比崇拜的心情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历史丰碑——抗美援朝纪念塔。纪念塔,气势恢弘,雄伟壮观,塔高53米——象征着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的巨大胜利。

我们坐在纪念塔的前面,聆听着大队辅导员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好汉人物事迹。雨来、罗盛教、黄继光……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那鸭绿江大桥上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景。

我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着,我被他们的爱国之心感动着,我更被他们的勇气而激励着。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正如作家魏巍所说: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巨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我们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好汉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国度而骄傲,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参观过纪念塔后,我们来到了陈列馆,展厅中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展现了抗美援朝时期无数英烈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大字永 远在世人的心中铭刻。毛泽东和彭德怀的塑像伫立在展厅中央,来到展厅的人心中回荡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之歌。

参观了陈列馆后,我们又来到了全景画馆,全景画《清川江畔围歼战》记述了第二次战役,反映了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英雄气概:彭老总叱咤风云;黄继光勇扑枪眼;邱少云身卧火海;罗圣教跃入冰海等无数英雄形象。

无数先烈血战沙场,抛头颅,洒热血,是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拼搏使我们打胜了这场战争。如今,距朝鲜停战已经有50多年了,现在的生活幸福了,社会进步 了,祖国强盛了,在中国人欢悦的时刻,我们一定不会忘记曾经有志愿军战士们的付出。我想,当他们看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时,他们在九泉之下也会开心的。

2020《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3

抗美援朝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的感人事迹至今还让我深深感动,其中给最令我感动的两位英雄是邱少云和黄继光。

有一天,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从5点多开始一直埋伏在“391”高地边上的草地里,等待时机发起进攻,拿下“391”高地。这时,敌人已经感觉这里不安全了,有我们的伏兵,就派飞机向周围有草的地方投下燃烧弹。这时,燃烧弹迸出的火溅在了邱少云的身上。刹那间,邱少云的身上燃起了熊熊大火,他疼痛难忍。如果他在后面的泥潭里打个滚,火立马就能被弄灭。但是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为什么呢?原来邱少云知道,他如果一打滚就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暴露目标。他一动不动,一直到牺牲。黄昏时刻,我军冲向了“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从冲锋到结束,才40多分钟。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范文9

 

关于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个人心得

 

这几天在看抗美援朝记录片,被志愿军的精神和牺牲深深得感动着,他们确实是最可爱的人,他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很多人永远的留在了朝鲜,上甘岭战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着床单死去的伤员,那些一声都不敢发出痛呼的伤员,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鲜活的在我的脑袋中来回浮现,几乎数次泪流满面,最近我经常跟父亲争论,争论人性中的自私,争论天下皆为利,两个人争来争去,现在我真为自己的浅薄和无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觉得欣慰的是,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这个社会,即便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人,很多现象都不值得去爱,但是,我们的父辈用自己的鲜血为我们换来现在的生活,我有什么资格不去爱她,与守护她呢,我的祖国人们勤劳,勇敢,聪明,努力,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嫌弃她们呢?

 

父亲老是说觉得活着真没有意思,又说他活的也够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亲说这样的话至子女于何地,不懂现在的生活这样富裕,这样平稳,为何老是觉得活着没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点懂了,父亲出生在1955年,他的三爷是烈士,他的爸爸从小就被日本人绑在吊绳上要他说出三爷的下落,父亲因为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骄傲,从小接受的都是这种精神,他的父辈的牺牲是为了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平等的活着,所以在父亲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这种大无畏的面前也不值得一提,所以我的争执,我说的人性中的自私和凉薄他不是不懂。他是更加向往那样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亲这一辈子没有当兵,爷爷死的早,家里没有壮劳力,他作为家里最大的孩子,必须和奶奶顶起这个家,他的一生,平淡安宁,但他心中一股火,一股精神,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军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钱,不在乎他现在吃什么东西,住什么房子,在家人轮番劝说和洗脑下,孤独的支撑,倔强的站着,这就是我的父亲,你说他傻么?不,那些为了抗战胜利的人们都是这样的,有这样的信仰支撑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这个多么宝贵,而我一度想要去改变他,再一次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羞愧。

 

现在社会发展太快,快的我们早就不提革命前辈,早就没有了牺牲自我的精神,人性中的自私,趋利避害的本性,以及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在想多挣点钱,多两套房子,无可厚非,人的本性,但如果有一天国家需要我的话,我会二话不说的献上我的生命。

 

关于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个人心得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进,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熟悉的歌曲、优美的旋律,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人激动人心的美好、重要的回忆。

 

中国一向提倡和平,不愿引发战争,但这种表现却被其他国家认为是软弱、无能的行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晚清与民国时期,中国签署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于世界各国列强的侵略中国均选择了退让,但中国一味的忍让却没有换来各国列强侵略的魔爪,导致中国的国土一块块被分隔。幸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渐渐的摆脱了“东亚病夫”、“支那”等污辱中国人的字号,尤其是60多年前的那一场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朝鲜的一项群众性运动。朝鲜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在朝鲜内部爆发,美国立即出兵干涉其内政,中国人民解放志愿军携海、陆、空部队在1950年10月19日越过中朝边境援助朝鲜抗击美军,抗美援朝战争持续了两年九个月零八天,于1953年的7月27日朝鲜时间22时停战协定正式生效。

 

那究竟是一段什么样的抗战历史呢?中国是如何在一个装备极其落后、后勤资源保障薄弱的境况下抵抗一支现代化装备的美军,让美军不得不宣布停战的呢?那个时期,中国军人没有防弹背心,也没有接受过“斯巴达式”训练,更没有火力强大的HK53、M16A2卡宾枪作为火力支援,有时候甚至三天三夜都没有食物供给。但他们依旧凭借着自身顽强的信念与作战意志,加上满怀着对新中国几亿人民负责的精神力量,才使中国军人在世界上赢得了尊严与生存。

 

著名军事战略专家、国防大学教授戴旭就对抗美援朝一战对中国的影响,作出如下评价:

 

“抗美援朝战争是终结中国近代史的一战,不仅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军威,也一扫近代史上中国屡败于西方列强的屈辱纪录。”

 

美国作家莫里斯·艾泽曼在《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书中提到“身穿打着补西的棉制军装的中国士兵在这件事情上胜过地球上任何国家的士兵;他们能够在夜色的掩护下极其秘密地渗透到敌人的阵地中去,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中国军队的装备虽然落后,但他们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加上抓住敌人的弱点,还有不畏牺牲的精神,才能在战役中获得成功。在这一次战役中,有多名英雄壮烈牺牲,

 

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潜伏部队,他放弃自救,壮烈牺牲,时年26岁。

 

一级战斗英雄孙占元,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率突击排对敌人阵地实施反击,在双腿被敌炮弹炸断的情况下,仍旧以坚强的意志来回爬行指挥,用机枪掩护战士并摧毁3个火力点,敌人反扑过来,他打退敌人两次冲击,毙伤敌人80余,拉响最后一枚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进攻部队受到机枪火力压制,他身体多处受伤,突然迎着敌枪口,挺起胸膛扑上去堵住了敌机枪口,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不胜,毋宁死。”为抗美援朝英勇献身的中国军人还有千千万,他们的精神令敌军都为之肃然起敬,同时也令我们这些后辈感到骄傲不已。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范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导学;三分法

问题导学三分法教学模式能够充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问题导学三分法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导学是以问题为线索,以学案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三分法主要是将学习分为三个阶段,一般可以分成自学问题、探讨问题、拓展问题三部分。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真正的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当然不同的课型所采用的方式和方法有所不同,本次主要以新授课为主进行探究。

二、课例分析

下面我以《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最可爱的人》为例,谈谈问题导学三分法教学模式的运用。

1.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以设问的方式切入课题,引发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课导入以“鸭绿江”图片为背景,播放歌曲《我的祖国》,展示新中国建立后到处一片安居乐业、宁静和美的景象。而后跳转: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就被一场战争给打断了。展示网络上“抗美援朝纪念馆”里的一段文字:“今天让我们翻开历史尘封的记忆,回味那些最可爱的年轻人。”这里指的是哪些人?(志愿军战士)由此导入新课。

紧接着展示本课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抗美援朝该不该?值不值?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志愿军为什么被称为“最可爱的人”?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始思考质疑,教师再通过展示本课的主题板书脉络,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探究,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2.通过大量素材的展示铺垫,巧妙设置问题讨论,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介绍完抗美援朝的战争背景之后,设疑:朝鲜内战是朝鲜的家务事吗?美国出兵侵略朝鲜,中国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支援朝鲜,但是中国为什么要派志愿军入朝作战?探讨:中国出兵援助朝鲜该不该?

材料展示:“1950年中美实力对比的表格”中国(百废待兴)美国(头号霸主)。

教师过渡:因此,当时不少人认为中国不该出兵,应该关起门来搞建设。

提问:中国能不能不出兵?引导学生结合书本P7第一、二段内容思考,同时继续展示系列图片:《美军把战火延烧到鸭绿江边》《美军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悍然出动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展示图片《金日成、朴宪永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通过大家的激烈讨论与分析,最终得出出兵朝鲜的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引领学生直面问题,共同探究

由于学生思维方式、知识储备等的差异性,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会对其创新意识进行有效培养,并提升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理解抗美援朝战争意义时,我首先展示图片:《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以及《美国朝鲜战争纪念馆》。

然后设疑:美国说“自由不是无代价的”,但他们这场所谓的“为了自由而战”的战争给各参战国带来的到底是什么呢?

展示数据:美军朝鲜战争纪念馆显示的伤亡、失踪、被俘人数为:美军172847,联合国军2256523,总计:2429370。其中阵亡美军5.4万人,联合国军62.9万人,而中国呢?这场战争除了巨大的经济支出外,还有:志愿军战斗阵亡14万,伤22万;非战斗伤亡41万。

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抗美援朝到底值不值?

展示材料:《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摘录。

提问:抗美援朝的意义?小组合作探究,结合材料思考回答抗美援朝的意义。

4.补充材料,拓展升华,让学生学有所悟

展示萨苏《尊严,不是无代价的》节选:我们尊重为自由而牺牲的勇气,而我们也知道,平等自由这回事,是有尊严的人、有尊严的国家之间的事情。抗日战争用三百八十万中国军人之血,换得了中华民族生存的权利。而朝鲜战争,为我们赢得了尊严,让我们拥有了享受和平的权利。教师点拨:“祖国的尊严,我的责任!”

初中历史问题导学三分法教学模式通过问题的引导和三个阶段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利用问题进行科学的引导,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实现问题导学三分法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范文11

   《长津湖》观后心得体会400字

   《长津湖》是一部讲述抗美援朝中,关于长津湖战役的纪录片。

   电影讲述了这场抗美援朝时期,在长津湖所展开的震惊世界的战役。而这次战役改变了朝鲜战场的发展格局,这一战,还让美国军队经历了一场惨烈的败退。

   即便那时无论是武器还是技术和装备,都不如美国,可先辈们对祖国的热爱,却很坚定。他们们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温度中战斗,他们拿着最为普通的枪支,用生命与坦克、大炮和飞机一决上下,很多人在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有充足的生活来源,有良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必须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历史已留过去了,但我们必须铭记历史,不忘耻辱,好好学习,长大努力工作,为建设现代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长津湖》观后心得体会400字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记忆当中的抗美援朝题材影片,还是上世纪50年代拍的《上甘岭》和60年代初的《英雄儿女》。几十年过去了,这两部黑白电影历久弥新,至今影响力都非常巨大。

   我们这一代人,要有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抗美援朝电影。一直以来,长津湖战役这段历史鲜为人知,这是一场极其惨烈的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天雪地穿着单薄的衣服与美军激战,付出了非常巨大的牺牲和代价。今天再看这段历史,更觉可歌可泣。这场战争的战略意义是巨大的,它直接影响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能够把长津湖战役搬上银幕,是我们这一代电影人的荣幸。我们要用现代电影的制作手法跟创作理念完成一部经典战争片,告诉观众新中国为什么要打这个仗、靠什么战胜了强大的美军。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一部史诗。

   《长津湖》观后心得体会400字

   抗美援朝战争可以说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几十年来的和平起到了关键作用。形象地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就犹如一颗照明弹或者一颗信号弹,升上了时代的夜空,照亮了国家的前途。

   在朝鲜东线有一个巨大的山脉叫狼林山脉,这个山脉基本上是没有人烟的,长津湖战役就是在这个基本上没有人烟的地方,志愿军与美军展开了惨烈的生死战斗。长津湖战役改变了整个朝鲜战争的态势,让我们的部队在东线站稳了脚跟。

   《长津湖》就是要把革命先烈的精神传递出来。一部战争电影,说到底是讲关于“人”的故事。一部好的战争电影,一定要从人物开始,倘若对一个人物没有足够的感情,观众就很难跟着他上战场,去经历这种生死的考验,对他有莫大的关心。在这样的条件下,这个电影才可能成功;否则的话,就变成了只有战斗的场面,如果只能看到战斗场面的话,非常容易让人疲劳。

   《长津湖》观后心得体会400字

   在国庆节假期里,爸爸妈妈、哥哥和我去了看《长津湖》电影。电影说的是在1950年,我国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

抗美援朝心得体会范文12

   《长津湖》观后心得体会600字左右

   通过观看《长津湖》使我对抗美援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了革命先辈的不易。影片中有很多情景让人潸然泪下。他们不仅要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在零下三四十多度的恶劣环境中行军;更要在行军的途中,防御敌军空中袭击。

   影片中人物的精神让我十分感动。在影片中伍仟里连长他们成功破坏了敌人的通信塔,当他们在清理战场上所获的装备时,突然听到飞机的声音。不久,敌军就成功在那个地方投下了标识弹。随着标识弹的不断燃烧,敌军一架又一架的飞机也随之而来。紧接着,敌军投下一颗又一颗的炸弹。雷公为了不让更多的战士牺牲,他毅然决然的用尽力气拔起地上的标识弹放在车上,然后一个人开着车往另一方向驶去。他成功的转移了敌军的战火,但他也在此次行动中不幸牺牲了。

   杨根思所在的那一个排坚守阵地,多次击退敌人。到最后整个排只剩下他一个人时,他在倒下的战友身上拿下炸药包,毅然决然的冲向敌人的方向。虽然他在此次战役中不幸牺牲了,但他的精神在此次战役中得到永生。

   为何志愿军战士在面对敌人的先进武器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勇往直前的向前冲?

   不仅仅是因为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更是因为他们深知战乱所带来的苦,所以他们心中便萌发了一个心愿——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他们为了保家卫国、为了让下一代生长在没有硝烟的年代,他们为之努力奋斗,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我的眼眶湿润。我想说:我们如今能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奋斗而来的。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长津湖》观后心得体会600字左右

   又是一年金秋时节,又是一年国庆。在这举国欢庆的节日里,《长津湖》如期而至,与我们相遇在72周年国庆这天,给我们带来一场无形的教育课堂,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熏陶。

   电影是根据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拍摄而成,最大程度上的还原了当时革命先烈面对种种困难时的艰难。当时,长津湖遇上了50年不遇的严寒,在深夜零下四十多度的情况下,先辈们穿着单薄衣服,拿着落后于美军的武器,在一场武装对比悬殊的环境下,依然勇往直前。我能看见,三十敢死勇士冒烟火炮弹,穿枪林弹雨,倒在敌军坦克之下;我能看见,百名志愿官兵匍匐雪地,坚守阵地,钉在雪地高山之上。这又是谁的儿子,父亲,谁的母亲,妻子又在家中等待亲人归来。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我们有着革命烈士带给我们的安稳生活,有仁人志士创造的光明前景,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如今,我们不必担心战乱动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外强虎视眈眈,着力打压中国的发展,华为遭受的一系列不公等就足以让国人清楚,我们身为中国青年,必当心系祖国,肩扛重任,报效祖国。

   《长津湖》观后心得体会600字左右

   《长津湖》围绕伍千里、伍万里兄弟俩展开,真实还原了七十多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那段激情历史,至今依旧令我们热血沸腾。

   新中国刚刚成立,伍千里一家刚刚吃上团圆饭,一声军令就再次重披军服上战场。当感恩节到来,美军在阵营享受山珍海味时,中国战士们却在山崖下,仅能吃到硬如石头的土豆;雷公为了战友安全将标识弹运送,而自己却因此牺牲;杨根思为守阵营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冰雕连的战士们坚定不移的信念使一位美国军官心生敬意。这些战士们,名字许多不为我们所知,但他们都是英雄。

   什么是英雄?这是年方十九的新兵伍万里曾所疑惑的。当他听到打二十名敌人才算英雄时感到有些遥不可及。毛岸英“上了战场就是英雄”一句触动了我。无数名朝鲜战场上勇当先锋的中国志愿军怀着理想之光和信念之光,以保家卫国的民族气节与敌人战斗,他们心中都存在着这样一种信念:“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抗美援朝的每一位中国志愿军以平凡,显示出了他们的英雄本色。平凡铸就伟大。

   抗美援朝最终胜利,离不开这些平凡英雄。他们用生命换来了现在这个没有硝烟的年代。176分钟之长的《长津湖》,看完仍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