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场馆管理工作计划

体育场馆管理工作计划

时间:2022-11-08 04:46:14

体育场馆管理工作计划

第1篇

【关键词】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

1前言

智能化系统在体育场馆的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日常的锻炼和练习以及体育场馆的经营受到智能化系统的直接影响,体育场馆的智能化系统关系到体育场馆的成败。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各种高科技新技术得到应用,体育场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建设的难度一般会比较大,涉及到的内容也比较多,处理的事务也比较繁杂。所以综合经验教训,结合体育场馆建设的特点,探讨出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保证在体育场馆建设后能够成功使用智能化系统,同时也为国际先进的工程承包和项目管理方式接轨做好了准备。

2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的特点

智能建筑将信息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融合起来,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智能建筑是将建筑作为平台,将建筑设备、网络通信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功能的最优化处理,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的建筑环境。建筑智能化系统实现了现代高新技术的集成,核心为电子技术,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有多个子系统,分别是环境监控、通信广播等系统。体育场馆智能化建设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使用的专业比较广,工程比较复杂,具有现代工程控制和信息化工程的特点。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建设一般要经过系统规划、深化设计、施工、验收、培训和运行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中,前一阶段的输出是后一阶段的输入,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检验,每个阶段的目标都是不同的,每个阶段建设的方法和成果都是独立的。但是这五个阶段都要服从整体体育场馆建设的大目标,需要众多单位和专业的参与,复杂性比较高。智能化系统参与的新技术比较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需要解决传统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又要对电子信息等多个学科的技术和产品进行了解。在工程的实施阶段,不但要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还要安装、调试和集成众多的设备。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由多个独立完整的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和设备还不能够简单的堆叠在一起,要进行整体的优化和调整。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建设中,参与的单位众多,这些单位和工程都有密切的关系,单位之间也需要进行紧密的配合。相对于普通的建筑工程,体育场馆的建设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其系统设计也需要满足训练、比赛和经营的要求,还要符合国际和国内的标准。

3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

3.1单项子系统承包模式

我国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在几十年来经历了从单项子系统承包到智能化工程总承包的发展过程。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管理方式逐渐和国际先进的管理水平相接轨,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管理必然向着工程项目管理的方向发展。在单项子系统承包模式中,建设单位需要落实施工前的有关前期工作,明确计划、进度表、协调各种关系直到竣工验收。设计单位主要负责总体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单项系统承包方主要进行制定施工组织计划,深化设计系统,设备供货等。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等相关方需要和建设单位紧密配合。不同的单项系统承包方需要直接和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建设单位和承包方之间的管理和配合关系复杂,工作量非常大,这种模式适合规模小、系统少、没有集成要求的工程。

3.2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模式

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是根据建设单位和业主之间签订的合同,根据业主的时间要求以及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计划的制定、各种关系的协调等工作,并对工程进行试运行和竣工验收,提供给业主相关资料。建设单位的主要职责是落实前期工作,组织规划设计,协调各种关系。设计单位主要负责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初步设计系统,初步进行相关文件的编制。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公司等单位和建设单位之间的关系为总承包合同关系,工程监理公司代表业主进行工程的监督。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优点是管理简单,总承包公司全面负责工程的实施,减少了大量的工作。能够实行总承包模式的公司一般实力比较强,可以参与到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模式能够为系统集成创造有利条件,适用于大规模、综合通用型,对系统有较高集成要求的项目中。

3.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管理。有项目管理服务和项目管理承包两种模式。项目管理服务是指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企业要编制可行性报告,分析可行性,进行项目策划。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设计管理,在工程实施阶段提供采购管理等服务。项目管理承包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在完成项目管理的全部工作内容之外还可以进行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

4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系统规划阶段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都不够重视智能化系统,对智能化系统的认识只停留在传统的弱电系统上,提出的建设目标和实际不符,或者根本提不出明确的智能化目标,没有系统的整体设计和规划。这种情况下进行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建设招标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

4.2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设计工作比较复杂,而设计单位由于各种原因经常将实质性设计交给系统集成商来完成,而系统集成商由于建设程序的原因介入系统建设比较晚,在时间上就已经落后了,还有由于系统规划欠缺会导致系统集成商无法全面了解需求,实际应用和设计目标相脱节。

4.3施工阶段存在的问题

业主、总包方和监理方很难对日益发展的智能化工程做好管理工作,可能会出现管理不力、管理方法不当、缺乏系统管理经验等情况。

4.4验收阶段存在的问题

目前智能化工程的验收还没有形成自身的一套体系和标准,大部分都是按照传统的电气工程项目标准来执行,但是这是不够的,对于智能化工程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系统性能和功能的验收。

5完善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措施

5.1体育场馆智能化的技术领域划分

体育场馆智能化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多。在进行工程管理时,应该首先明确智能化工程的技术领域,明确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将各个领域都综合起来,建立完整的工程管理体系。

5.2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体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智能化工程的管理。由于我国智能化工程建设的时间不长,可以先引进西方的先进管理模式,然后结合自身的特点,最后探索出适合自身的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

5.3拉动其他技术产业的发展

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的建设能够拉动其他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智能化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新兴技术比较多,相关的高科技技术产业也有很多参与。这些产业和技术和智能化工程相互促进发展,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建设能够拉动这些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同时这些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能反作用于智能化工程,促进智能化工程更好地发展。这些技术和产业都能够提升智能化工程的建设质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6结束语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也不断进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升对智能化系统建设的认识,明确智能化工程的建设目标,使用符合实际的管理方式,这样能够提高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质量。本文对体育场馆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了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智能化工程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价值,更好地促进智能化工程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晓宁.智能化建设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优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9):498~499.

[2]包强,刘健,于璘璘.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183.

[3]陈晓国.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2(14):83~84.

第2篇

关键词:国内;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3.120

1 内部审计的概念

审计是指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国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是在企业内部开展的审计,遵循审计的流程和方法。在体育场馆建设内部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是必不可少的,和体育场馆建设的利益密切相关,做好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工作,对体育场馆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2 国内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2.1 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

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主要着眼于体育场馆建设内部,无论在审计内容的熟悉,还是在问题的发现上,都有很大的优势,对企业的管理、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较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对体育场馆建设能够产生更为积极的作用。进入新时期,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审计任务越来越重、审计要求越来越高、审计范围越来越广、审计系统性越来越强,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挖掘出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的作用,就需要加强对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的研究,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工作。

2.2 维护财经纪律的现实要求

总的来看,维护财经纪律是内部审计过程中必须要时刻牢记的,只有时刻遵守和维护财经纪律,才能确保内部审计的方向,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使体育场馆建设的内部管理、经济活动和财经发展的大趋势一致。为了维护财经纪律,体育场馆建设就要做好内部审计监督。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体育场馆建设基本上能够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相关纪检、监察活动,为惩治腐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国内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3.1 审计观念较为陈旧

和体育场馆建设的其他部门一样,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难免会受到管理者的干预、领导意志左右。而很多管理者、领导的审计观念不强,认为开展内部审计没有任何价值,使体育场馆建设的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证,工作局限性较大,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若是不改变体育场馆建设管理阶层的审计观念,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工作将很难获得快速发展,实现突破。

3.2 审计机构独立性差

对于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部门来说,独立性是其发挥作用最重要的属性,是其工作见效的客观保证。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如下:其一,领导人思想观念的影响。在体育场馆建设当中,内部审计部门是众多部门中的一个,本身在党委的领导之下,受到管理层的诸多影响。为此,在实际的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其工作的深度、广度都受到领导人的影响,如果领导人对内部审计工作不重视,亦或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水平不高,势必会影响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效果。其二,利益牵绊过多。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工作本质上是对体育场馆建设的监督、管理,审计的结果对被审计对象的利益结构、分配等方面有直接影响。但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任命权、管理权等却都掌握在领导手中,在实际的内部审计过程中,其很难无所顾忌,实事求是地审计,难免会影响审计工作的公平性、有效性。

3.3 审计工作不够规范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并未建立系统的内部审计体系,审计工作没有形成计划,在实际的内部审计过程中,领导的干预与直接管理较多,很多审计任务和项目脱离了内部审计部分的掌控。正是因为存在这种情况,才使得这些体育场馆建设的内部审计工作不够规范,短期性较强。此外,我们还需要看到,一些体育场馆建设审计工作没有完善的标准,难以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在实际的内部审计过程中,个人主观判断起到了主要作用,无论是证据的收集,还是意见的生成,实际上都受到个人知识、经验的局限。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体育场馆建设管理层次较多,工作的进程势必会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当被审计对象层次较高的时候,内部审计就无法有效开展,影响内部审计的质量,增大了审计风险。

3.4 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内部审计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容,时常会受到政策影响,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其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若是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面不够广泛,能力不够全面,很难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体育场馆建设的内部审计人员配备较为随意,或是从财务部门抽调人员,或是从管理部门平调,或是临时抽调。采取这样的任用方式,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够完整,审计能力不够强,缺乏必要的审计技巧。此外,由于这些人员没有进行过专门的教育、培训,不具备风险意识和足够的风险防范能力,难免会引发诸多的审计风险和风险问题,降低审计报告质量。审计报告或是无法发现问题,或是披露信息不够,或是难以满足管理、决策的要求,总之,难以确保内部审计的质量。

3.5 审计模式较为后

进入新时期,我国的体育场馆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工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审计工作系统性更强。而在这个系统中,事后财务审计只是一个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适应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的需求,就需要做好一系列预防工作。虽然事后审计在内部审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毕竟只是一个环节,难以实现全面内部审计的现实需求。总的来说,只有不断完善审计模式,健全审计流程,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4 国内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影响因素分析

4.1 审计主体因素

目前,体育场馆建设内审领域有了很多调整,与以往相比更为系统,需要完成的审计事项和任务更多。而与不断增长的内容、任务形成对比的是体育场馆建设内审人员缺乏。很多体育场馆建设的内部审计人员缺乏,在有限的人力资源下,审计任务很难高质量的完成,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重结果、轻风险的情况比价普遍。内审人员的审计风险意识不强,喜欢做表面文章,喜欢拿“问题”当筹码,很多问题得不到反映,或是被无视,处罚、处理也与“应然状态”相去甚远,增大了审计风险。

4.2 审计客体因素

结合既往的审计经验可知,被审计对象经济活动往往较为复杂,诸多审计对象、内容存在隐蔽性,若是不重视被审计对象的这些特征,则很难对被审计对象做出客观、全面地判断,增加审计难度。这不但增加内审人员的工作量,也会使一些问题、真相无法反映出来。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复杂性、人员配备状况、财务状况、单位属性、会计状况、财务管理状况、账目真实性等都会影响内部审计的效果。

4.3 审计机制因素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很难全面发挥效用。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服务,监督的对象是全体被审计对象,服务说的是服务于领导决策。内审人员在开展审计、提出意见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国家政策、利益,还要考虑到体育场馆建设的政策、利益。此外,还要注重内部审计的合理性、针对性。

4.4 审计方法因素

审计方法也是影响内部审计的重要因素,若是内审方法模式滞后,内部审计质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就以往的情况来看,我国采取的是以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的审计方法,这种审计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查错防弊”。部分体育场馆建设内审人员审计观念淡薄,对内审方法的了解比较少,难以利用有效的方法防范、化解风险。此外,内审抽样误差、审计取证也存在诸多的缺陷,虽然当前已经普遍应用了抽样技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建立在主观标准、经验的基础上,难免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

4.5 审计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相关制度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体育场馆建设审计机构的制度机制仍然有很零散,不但缺乏审计计划、复核程序,还缺少健全的审计程序、审计质量控制措施,导致内部审计质量难以保证。

4.6 审计评价因素

内部审计评价实真也是比较典型的影响因素,作为重要的环节,审计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审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者发表综合评价,由于直接关系到被审计者的切身利益,审计人员要避免出现不实或不当的评价,否则必然会对内部审计产生影响。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就需要进入审计复议、申诉程序。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评价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越权行为。在实际的审计评价过程中,若是审计人员对不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进行审计评价,就构成了越权。其二,随意评价。在审计过程中,若是相关事项不应该进行评价,审计人员进行评价的,就构成了随意评价。即便相关内容在审计范围内,但是如果证据不足,也不能随意评价。其三,用词不妥。在实际的审计评价中,有一些评价不能随意做出,要避免用词不妥。

5 国内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对策

5.1 转变思想观念

内部审计不是部门性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全局性,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的效果和审计工作领导层次的高低有直接关系。领导的层次越高,审计独立性越能得到保证,审计的权威性也就越强,相关审计工作进行也就更为顺畅。为了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效果,就需要体育场馆建设领导层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建立主要负责人领导机制,由体育场馆建设的校长直接负责内部审计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体育场馆建设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审计报告做出迅速反应。只有及时发现、反映问题,出具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使内部审计部门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

5.2 完善审计队伍

为了更好地完善审计队伍,发挥“人”的作用,体育场馆建设在实际的内部审计过程中,应该做到如下几点:其一,优化配置内部审计机构。从专业配置上看,内部部门需要的内审人员除了要了解财务状况、进行一般性的管理控制外,还需要熟悉体育场馆建设的实际情况,并有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此外,经济师、律师、计算机人才、综合分析处理人才等,也是完成内部审计不可或缺的。其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对内部审计人员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实际的审计事之时,内审人员要有严格的职业操守,遵守相关审计准则;如果自身与被审计单位、事项存在利益关系,应上报内审领导,进行回避。体育场馆建设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除了要提高内审人员业务水平、为其创造培训机会外,还需要让其多参与实践,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其三,建立资格认定制度。内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要求很高,只有提高审计队伍素质,才能确保内部工作的效果。为了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体育场馆建设应该建立资格认定制度,推广注册审计师任职资格,并未内部审计人员创造条件,鼓励其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提高其专业素质和能力。

5.3 健全激励机制

相较于体育场馆建设的其他部门,内部部门并没有那么显眼,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大多时候在默默无闻的工作,他们对体育场馆建设起到了监督、检查作用,为体育场馆建设的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我们在看到体育场馆建设有序管理、运转自如等表面现象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他们的付出、共享。如果我们认识不到他们的工作,不顾及他们的情绪,势必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审计风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健全激励机制,对这些辛勤劳动、默默奉献的人进行激励。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才能吸引更多高素质的审计人才。只吸纳了足够优秀的人才,创设了良好的激励环境,才能更好地激发审计人员能力的发挥。就目前的激励理论及实践来看,激励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两种,前者主要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突破口,以此增强人对集体的依赖感,激发人的责任心。为单位的员工提供足够的物质保证,能够消除其后顾之忧,安心工作,为单位贡献自身的力量。后者目的是使审计人员是增强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工作崆椋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获得荣誉感、满足感,挖掘内部审计人员的潜能。精神激励还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就是专业激励,专业激励在内部审计过程中也是十分作用的,这种激励手段建立在专业审计的基础上,是对以往行政职位激励的一种调适和提升。为了取得更好地专业激励效果,体育场馆建设需要建立“审计专家制度”。只有建立了审计专家制度,才能建立审计战线的高级人才梯队,提升全体内审队伍的素质。只有提高了内审人员的素质,才能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规范审计程序、提高监督效力。

5.4 规范审计程序

具体来说,要采取如下措施:其一,作好内审前的准备。为了确保内部审计的效果,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部门在内部之前,需要对审计问题进行认真分析、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内部审计工作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拔能够胜任审计的内设人员,并选配主审人员,确保内部审计的质量。内部审计较为复杂,系统,为了让内部审计按部就班地进行,就需要你定好项目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尽量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其二,组建审计小组及审计项目详细计划。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专业性,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为了确保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的质量,体育场馆建设管理层应该选派专门的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审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应当编制审计计划,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安排。内部审计师一个系统的过程,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计划必不可少。对整个内部审计工作来说,审计计划起着规划、指导作用,是审计业务的指南,能够减轻内部审计的随意性。为确保审计计划的科学性,在实际的审计计划实施之前,要进行复核。其三,加大审计质量检查的力度。在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工作中,收集审计证据也是必不可少的。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能够将审计目标、意见联系起来。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审计证据的质量密切相关。为此,在实际的内部审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内部审计证据检查,对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可靠性、充分性进行审计。体育场馆建设重视审计质量检查,能够督促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以便更好地预防审计风险。

5.5 完善计制度

为了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健全审计承诺制度。审计承诺制度是内部审计过程中的重要制度,之所以要建立审计承诺制度,主要是因为被审计对象报送资料有不完整、失真、隐匿的情况,影响审计评价、监督。为了规范被审计单位的行为,就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承诺制度。具体来说,当内部审计部门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通知的时候,需要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填报《审计承诺书》,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类情况的发生。其二,建立内部审计议事制度。审计项目、审计结果,还包括审计建议、审计意见等,这些内容能够直接到达决策层,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在实际的内部审计过程中,会议要听取和研究审计对象的意见和申诉,确保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这么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能够提高审计部门的责任感,畅通审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充分发挥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的作用。其三,建立风险转移制度。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若是不将这些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很可能引发内部审计风险。很多体育场馆建设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实际的实际过程中,漠视审计风险,不注重审计质量的控制,不但影响了审计的权威性,也使得审计陷入被动局限。实际上,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体育场馆建设可以试试审计风险转移政策,选取最适宜的方式,规避审计风险。当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审计事项涉及的技术和能力超出了内部审计人员自身所具备的专业技术和能力,或审计结果本身需要权威机构认证时,可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从而将审计风险全部或部分地转移出去。其四,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为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用,确保审计结果的透明度,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过程中,应该进行信息公开。在实际的内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建立校内公告制度,及时将相关审计结果公开,这样不但让信息需求这了解内部审计信息,也可以让各方人士更好地了解内部审计状况。当各方信息需求者都能掌握内部审计信息,就能更好地对体育场馆建设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内部审计的质量。但公开审计结果,也有一些顾及,内部审计结果公开不但要充分考虑到保守审计秘密、依法管理等问题,还要处理好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使各方都能对审计部门及审计人员履行职责的监督检查。其五,建立后续审计制度。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加强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体育场馆建设应该建立后续审计制度,该制度重在执行、检查和落实。在实际的内部审计中,可以进行审计回访。审计回访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延伸,是巩固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必要手段。只有建立完善的后续审计制度,才能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整体性、有效性。

6 总结

本文阐述了内部审计的概念及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国内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现状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内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的发展对策,希望对当前国内体育场馆建设内部审计有所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周悦.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管理观察,2016,(17).

[2]胡佩.当前高校内部审计面临的问题和解决路径[J].财会学习,2016,(04).

[3]马宏双,王佳越.浅议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建议[J].电子制作,2015,(03).

[4]赵佩春.走出高校内部审计的误区[J].中国集体经济,2015,(21).

[5]荣欣,陈金波.高校内部审计价值提升的瓶颈与对策[J].中国内部审计,2015,(10).

[6]徐静.浅议高校内部审计结果利用[J].当代经济,2015,(25).

[7]胡蕾.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职能定位及作用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

第3篇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探讨了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现有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工作量大且文化素质整体偏低,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程度偏低,高校场馆的管理水平较低等,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体育场馆电子服务系统,加大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实行场馆中心自主经营等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的现代管理模式。

关键词 武汉高校 体育场馆 管理模式 对策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利用网络及图书资料对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

(二)实地观察法:对武汉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进行实地考察。

(三)问卷调查法:针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涉及到的问题设计问卷,经信、效度检验后随机向武汉23所高校场馆管理人员发放问卷(详见表1)。基本能代表武汉地区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现状。

表1武汉高校场馆管理模式现状的问卷回收情况

高校等级 调查学校数量 发放问卷数 回收问卷数 有效问卷 有效率

“211”“985”高校 5 36 30 27 90%

二本类高校 8 28 24 22 91.7%

三本类高校 10 31 27 22 81.5%

总计 23 95 81 71 87.7%

(四)专家访谈法:针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问题,访问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负责人以及管理学专家、学者。

二、研究结果

(一)目前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工作量大且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武汉高校体育场馆在日常管理、维护中,现多采用单一的定编或定酬的管理方法。定编管理,即按人均场馆面积确定管理人数。通常人均管理面积范围在1500―2500 平方米之间。定酬管理,即将场馆总面积平均分配给现有场地管理人员,并给予定额管理费用。定编管理的缺点是高校的场馆面积较大,需求场馆管理人员较多;定酬管理的缺点是场馆管理人员任务多、负担重。为了节约经费以及人力资源,现大部分高校采用定酬管理的方法。

通过调查发现,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管理队伍由正式工和临时工混编形成,正式工通常由学校安排,负责场地的宏观管理。临时工由相关人事部门面向社会招聘,主要负责场馆的卫生、维护等日常事务。由于临时工的特殊工作性质,使得临时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详见表2),从而造成了管理队伍的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很难满足现代管理模式对管理人员的要求。

表2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编制分布与学历状况

编内人员(31%) 编外人员(69%)

初中 2% 21%

高中 19% 69%

本科 63% 10%

研究生 16% 0%

2.体育馆建设的资金投入有所增加

借教育部对高校进行教育评估的契机,各高校都增加了体育场馆建设资金的投入。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建设,各高校的体育场馆总量增大,但相对于扩招后增加的学生总数,仍然相对较少,场馆人均占有量偏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以及教职工的健身需求。在建设新体育场馆的同时,武汉大部分高校,仍存在许多老体育场馆,这些老体育场馆,大多设施功能欠缺,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但由于改造资金的缺乏,仍在超负荷使用。

3.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程度偏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以及全民健身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改革特别是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已提到议事日程上。近几年来,高校体育场馆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向社会开放,为全民健身服务已成为主动行为,但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何处理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目前高校体育场馆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

武汉高校体育场馆具有数量多、功能全、地理环境好的优势,又有各个运动项目的专项教师。但在场馆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现有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存在着体育场馆利用率低,面向社会服务不够,形式单一、渠道窄、层次少等问题,而且场馆对外开放的收费标准缺乏科学的测评,所收场地租金缺少严格管理的约束。整体而言,整个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按体育产业的分类划分,高校目前只是在体育商品、体育健身和培训、场地出租方面有所发展,而在体育竞赛等相关体育产业的很多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积极探索高校体育场馆的现代管理模式,提高场馆的利用率,为全民健身服务,充分挖掘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大势所趋。

4.高校场馆的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同时,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例如场馆设施损耗加快、维修费用难以落实等。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问题。如果资金问题解决不好,就会限制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更严重的,可能会中断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因此,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形成以场馆养场馆的良性循环局面,我们必须提高场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加大场馆开发力度。

(二)高校体育场馆的现代管理模式探究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如何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人才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使之良性互动,进而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综合效益,是现阶段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更新现有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用现代管理模式对高校体育场馆进行管理,对此,笔者提出以下管理模式:

1.建立健全高校体育场馆电子服务系统

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场馆面对的群体复杂化,不单有学生群体,还有社会群体。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也将多样化,不单是场地出租、培训等,还要承担体育竞赛等相关体育产业。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建立健全电子服务系统迫在眉睫。

当今,信息化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重大的变化和经济效益,对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也是如此。因此,在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中,一定要注意信息化的应用。在体育场馆内加强信息化服务功能,将计算机技术、光纤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同时,还要注重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加强宣传,吸引潜在群体,给他们传达场馆信息,提供配套服务,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积极转变观念,加大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经营

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一方面受保守思想观念约束,不够开放;另一方面受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的制约,限制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使学校场馆对外开放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目前还没有成功模式,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面向社会开展有偿服务,服务于全民健身计划是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各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应该抓住这一有利的契机,转变观念,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优势,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开创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新局面。

3.明晰高校体育场馆的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实行场馆中心自主经营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高校的体育场馆产权关系不明确,学校是体育场馆的所有者,场馆中心是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者,但二者往往混淆不清,产权界限模糊,权力界区交叉重叠。在新形势下,场馆中心全权负责高校场馆发展的经营战略,高校管理人员必须减少或改变对场馆中心的行政干预,在满足学校学生、教职工体育活动的前提下,提高场馆的利用率。从而使场馆中心根据市场规律运用自己的战略,制订项目开发计划,多渠道、多层次开发高校体育场馆对外服务,实行目标管理和监督,制订发展规划和合理布局,逐步使学校体育场馆由单一型向多层次型发展,最终实现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化。

4.重视人才引进,加强对外交流

现代管理模式的实行,必然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才能使现代管理模式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高校的体育场馆管理队伍,必须注重人才的引进,广开门路,引进多方面人才。此外,场馆管理队伍要注意信息的收集,为管理的决策者提供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以制订出适合场馆管理的最佳计划。在新形势下,高校体育场馆将不再单单只为学校的学生和教职工服务,还要面向社会。因此,要加强同外界的交流合作,实施多角度、全方位、多种方法介入以促进高校体育场馆的发展。

5.高校体育场馆管理队伍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明确责任

首先明确认识,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缓慢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全社会范围内体育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其次,要明确责任,学习和借鉴成功的体育场馆管理经营经验,并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措施和方案,加大管理经营力度,利用现有场馆所处的优越地理环境和对外影响,以及场馆围墙、围栏等便于广告宣传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企业赞助,充分发挥体育场馆无形资产的作用。也可就某一项目的实行由企业赞助,在实行过程中为企业进行广告宣传,以达到招商引资、互利双赢的目的,力争创造出具有高校特色的体育场馆发展模式。各高校负责人也要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构建效益型经营机制,激励场馆管理者,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结合高校实际,开发多种配套服务项目。并加强对外交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为高校场馆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三、结论与建议

各高校负责人和场馆管理人员,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水平。并充分认识到高校在新形势下采取现代管理模式的必要性,使高校体育场馆向智能化、商业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更新管理模式的目的,就是要适应新的形势,通过建设全民健身大公园,营造体育产业大市场,把高校体育场馆的各项事业做好、做活。现代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并非凭空臆造。理由有三:一是目前武汉高校的体育场馆己经具有相当的基础设施,具备了一定的外延拓展的便利条件,比较切实可行;二是武汉高校现有的体育场馆在营造和构筑全民健身大公园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技术人才优势和社会信誉度;三是部分高校的体育场馆在这方面已有了成功的先例。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佑铭体育馆,在新形势下,积极更新管理模式,走智能化、商业化、综合化发展之路,为武汉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可以想象,如果武汉高校的体育场馆都采用现代管理模式,高校体育场馆将成为一个个具有勃勃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体育公园。届时,业余休闲的人们将以到这里游乐、健身为荣,而高校体育场馆也将成为高校中一大景观。

参考文献:

[1]潘华山.广州大学城2010年亚运会场馆建设和前后期管理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01).

[2]杨汉春.高校体育馆经营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0(08).

[3]谭锋,颉梦宁.探悉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J].体育世界.2006(11).

[4]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5]鲍明晓.体育产业[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刘望先.体育市场指南[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7]张宝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体育学刊.2002(03).

[8]徐晓黎.管理学原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

第4篇

[关键词]大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影响因素

[DOI]10.13939/ki.zgsc.2015.46.078

内部审计室组织内部的免疫机制,是确保组织财务安全、经营安全,提高组织自查、监督水平的基础制度。但是内部审计在很多组织中却并未有太大的作用,大型体育场馆就是其中的典型。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围绕大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进行了相关研究。

1 大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1.1 审计管理机制不健全

大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具体如下:其一,内部审计不受重视。我国正式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主导审计机构建立的是国家审计机关,当时其作为国家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直接对审计机关负责。在内部审计机关最初建立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加强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而是被动建立起来的。所以内部审计经常会陷入“中间人”困境,得不到组织内部领导的重视,而其他的部门对其也十分排斥。其二,审计协会缺乏独立性。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内部审计协会难以发挥独立性,对审计机关依赖过大,这集中体现在人员、经费的获取上。大部分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内部审计机关;其中内部审计协会的经费大部分也是由审计机关承担的。此外,内部审计机关的监督作用,主要局限于组织内部的一般人员,对领导却没有什么制约。在大型体育场馆中,审计的对象往往是一般的员工,而领导却并没有受到内部审计的制约,这主要就是因为内部审计协会缺乏独立性。

1.2 计划阶段审计制度缺陷

大型体育场馆的内部审计计划阶段尚存在诸多弊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年度审计计划不合理。当前大型体育场馆的年度审计目标往往过于笼统,审计的指向性不强,有些部门甚至不制订审计计划。其二,项目审计计划考虑不周。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大型体育场馆的很多项目审计计划制订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一些可能发生的重大审计问题,更缺乏专业化的审计预防计划,对外部专家的利用率比较低,难以全面、有效地评估审计风险,难以控制审计风险,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其三,审计程序选择不当。大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过程中,往往照搬照抄其他行业、组织业已成熟的内部审计程序,并没有考虑到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规模、业务内容,对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问题考虑不到位,难免会出现诸多的疏漏。

为了提高该阶段的审计质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制订科学的审计计划。对已经选择的审计项目,审计人员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查、了解,针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指向性明确、内容全面的审计计划。其二,制定好审计风险预防方案。对内部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审计问题、风险,大型体育场馆应该制定好专业化的审计预防方案,避免出现审计风险。其三,选择合适的审计程序。大型体育场馆应该结合国内外大型场馆的审计经验以及自身的规模、经营业务内容等,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审计程序、审计内容等,避免出现审计漏洞,降低审计的科学性。

1.3 实施阶段审计制度缺陷

大型体育场馆的内部审计实施阶段也存在诸多弊端,具体如下。其一,审计前不下发通知。除突击检查之外,一般内部审计检查之前,需要给相关部门下发通知。通知的目的在于让被审计单位准备好资料,选派人员协助审计。而在当前大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前不下发通知,对被审计单位的工作以及审计质量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二,底稿编制比较混乱。大型体育场馆的工作底稿编制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没有完善的标准。当审计人员取证的时候,难以有效地发现问题;有的审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审计只是简单复制账,不对其进行审查,这无疑加大了审计风险。其三,审计资料缺少签章。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获取证据比较随意,往往缺少提供者签名或盖章,这样难免影响了证据的质量。

针对以上状况,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按规定下发通知书。在对被审计单位审计之前,需要向其发放审计通知书,以确保其做好被审计准备,协助审计人员做好审计工作。其二,制定工作底稿编制规范。工作底稿是审计的重要内容,体育馆应该制定统一的工作底稿,这样对资料、证据的收集有很大的帮助。其三,健全审计证据简章制度。体育馆内部审计过程中,对相关人员提供的审计证据,应该让其签章、签名,确保证据的准确性、有效性,一旦证据审计出现问题,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其进行惩处。

1.4 审计报告阶段制度缺陷

大型体育场馆的内部审计报告阶段也存在诸多弊端,具体如下。其一,审计报告质量偏低。大型体育场馆的审计报告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不但包括结论准确性差、法律引用不恰当,还包括审定事实不清、建议可操作性差等。其二,质量妥协情况较为常见。在实际的内部审计中,审计人员的职业操守存在问题,面对高层压力,在实际审计报告撰写的时候存在避重就轻、质量妥协的行为。

针对以上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做好审计报告复核工作。大型体育场馆审计项目的审计报告,一般都是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出具,报告送报审批,由机构负责人进行最后复核。若体育馆项目较大,在实际的审计过程中,还需要引入中间复核人。此外,在质量控制上,要建立起完善的报告质量监督机制,及时发现、改正审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其二,杜绝质量妥协。要杜绝质量妥协的情况出现,就需要提高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尊重审计机构以及审计人员的审计意见。

1.5 后续审计阶段制度缺陷

当审计报告出具之后,体育馆的审计执行却不到位,审计决定难以得到落实,很多审计结果利用率过低。审计部门也并未对审计报告提出后,各个部门的情况进行追踪,导致很多老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针对这种情况,审计部门做好审计意见可行性分析。为了确保审计意见和决定能够贯彻落实,审计部门在确保后续审计范围的时候,需要对意见和决定的可操作性进行分析。如果发现意见或决定的可行性过低,需要进行必要的修订。

2 大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影响因素

大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的影响因素很多,具体可以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如下图所示。

大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影响因素图

3 内部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内部因素

3.1.1 组织文化

体育场馆组织文化就是体育场馆生产发展过程中员工普遍遵循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企业制度、口号、品牌等的综合。组织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开明程度、现代化程度,组织文化科学、与市场相适应,管理者就能够科学地管理企业,自然也就会客观地进行内部审计,赋予其独立性以及审计处理权,为内部审计提供更多的资源、人力支持,针对审计报告结果也就会更加贯彻执行。为了不让内部审计流于表面,管理者会更注重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对内部审计的尊重。总的来说,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让管理者支持内部审计,激发员工的活力和热情,提高整个体育场馆员工的凝聚力,提高其使命感。在内部审计中,难以逃避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利益冲突。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若是遇到了利益冲突,优秀的组织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组织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科学性、规范性等特征,将会更好地约束利益主体的行为,缓解利益冲突,促进审计人员的自我监管,突出集体利益,以组织目标的实现为最高目标,进而通过改善内部审计的计划、程序、方案、内容等,来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反之,不良组织文化对大型体育场馆的内部审计存在不良影响,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会降低企业的内控水平。

3.1.2 技术方法

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包括审计过程中用到的手段、方法;技术方法的运用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并不单独应用于某个或者某几个环节,对每个环节都有指导、监督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大型体育场馆的内部审计职能也在进行调整,这对内部审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的查账、资料审阅等手段对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作用越来越小,增值型内部审计得到了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审计存在更大的优势,具体见下表。

通过上表可知,增值型内部审计沟通对象更为全面、民主;审计目标以增值企业价值为核心,拓展了传统内部审计的目标;审计技术方法也引入了信息化技术,提高了审计效率以及监督效率;审计领域也拓展到整个企业的治理,而不是局限于单纯的内部控制;审计实现了全过程审计,而不再是“马后炮”型的事后审计。审计技术方法的改善,将进一步影响大型体育馆的内部审计质量,对审计各个环节将产生深刻地影响。

3.1.3 机构设置

机构设置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部门独立性能够实现上。在体育场馆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质量与独立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内部审计能够科学、有效、无阻碍地开展,取决于内审部门是否具有独立性。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针对“独立性”有如下论述:“内部审计活动在确定审计范围、实施审计过程以及报告审计结果时应不受干扰。”总的来说,这种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在实际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的工作要保证公正、公平、客观,避免牵扯到利益关系,避免收受贿赂,避免受第三方影响,贯彻岗位职责,确保审计意见、结论的权威性、客观性,将内部审计的监督、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其二,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在体育场馆当中,审计部门仅仅是众多部门中的一个,但是其职能却是监督、指导,如果受到其他部门的牵扯,不能保持部门的独立性,也就无法公正、公平、客观地审查其他部门。一般来说,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和其独立性成正比。内部审计部门以监督、指导为手段,来实现体育场馆的目标,为体育场馆创造利益。它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不与其他部门存在隶属关系,直接向领导负责。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加强与经理和董事会的配合,通过这样的方式,过滤掉更多审计工作的麻烦、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审计职能。

3.1.4 程序设置

内部审计程序设置指的是企业制定的用于经营管理的流程、办法。如果体育场馆的内部审计规范、科学,在实际的内部审计过程中,就可以避免审计的重复性,提高审计效率、可持续性,提高审计质量。审计程序包括诸多的环节,诸如计划制定、方案实施、结果报告、做结论、复查、归档等,这些环节都关系到审计质量,必须谨慎对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规范性较差,审计质量管理不到位,尚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如下。其一,审计方案系统性差。为了完成审计项目,很多审计人员对审计方案不上心,时间较短,难以保证审计方案的质量,方案缺乏连贯性,存在环节的缺失,系统性较差。其二,小组沟通不顺畅。审计项目存在诸多的小组,而小组之间在审计关键内容、范围、标准等方面很容易出现分歧,使得审计结果较为杂乱。其三,内部审计复核不完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内部审计机构的复合监督制度尚未有效地建立起来,审计中的错误、问题很难及时发现。而一旦出现问题、错误,审计程序就会脱节,审计工作的效用就大大降低,审计结果也不能准确反映问题,进而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3.1.5 人员素质

大型体育场馆本身的经营就和赛事有很大的关联,故而对内部审计的需求不是很强,为此,在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上较为薄弱。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是非专业人员,是从体育场馆其他部门选拔进去的,他们虽然了解一定的会计知识,但是对审计却较为陌生。在体育场馆后续教育缺乏的情况下,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内部审计的成效不甚理想。内部审计工作是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一道“防线”,对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意义深远。而要确保内部审计的高水准、高品质,就需要着力提高内部审人员的素质,一方面要培养其专业审计技能以及相关复合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现代审计不再局限于财务审计,管理审计、风险审计等也逐渐引入;先进的审计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提高企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就需要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场馆内部审计工作的完善和发展,为企业的经营目标、价值服务。

3.2 外部因素

3.2.1 经济环境

所谓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其中社会经济状况涉及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不但包括经济要素的性质、结构,还包括经济要素的发展水平、阶段变化等;国家经济政策是国家旨在履行经济职能而推出的一系列致力于改善、调控经济的政策。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宏观政策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向、质量、路线等,是推动内部审计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管理风险不断加大,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管理压力也不断增加,为了促进企业稳定的发展,着力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内部经济监督和评价的手段,内部审计不但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价值,还对企业管理风险的预防、提高社会各界对内部审计的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实际上与经济环境有着根本的联系,无法避开经济环境单独谈内部审计,脱离经济环境的内部审计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3.2.2 社会环境

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是狭义上的社会环境,指的是社会公众对内部审计的认可度、信任度、关注度、肯定度等。内部审计实际上并非单纯指企业内部的审计活动,还和利益相关者的看法有着密切联系,而社会公众恰恰是第二类利益相关者。他们如何看待社会审计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的发展,对内部审计的有效性、全面性等方面有重要影响。若社会公众足够看重内部审计工作,那么相应地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就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在企业中的地位就会上升。当其具有了审计处理权,并保持足够的独立性,就能更好地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公允性。反之,若是社会公众不看重内部审计,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地位就显得微不足道,这样审计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3.2.3 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律意识形态,包括法律组织机构,法律规范和社会群体的法律意识。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法制化,市场参与者需要依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内部审计也是一样。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干预,体育场馆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和政府法律有着密切联系,内部审计的职能、工作制度、审计人员职责、独立性、社会地位等都需要法律予以明确,只有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内部审计的科学性。

3.2.4 行业环境

行业环境指的是对同一行业内的企业都会构成影响的环境因素。就内部审计行业来说,主要的管理机构是内部审计协会,这个协会是主要的为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提供服务、帮助、指导的机构。而内部审计协会接受政府的领导,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建立和健全行业准则,并维护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当内部审计社会地位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用也就会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准入制度越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也就越高,内部审计的质量也就越有保证。

4 总 结

内部设计是组织内部自查、监督的重要手段,大型体育场馆在内部审计上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型体育场馆的内部审计水平,就需要加强对大型体育场馆审计的研究。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现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大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的影响因素,希望对大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的发展和完善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元欣,王健,张洪武.后奥运时期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现状、问题及其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8).

[2] 陈元欣,王健.我国不同性质体育场(馆)运营状况的财务比较分析[J].体育科学,2014(5).

[3] 徐卫华,王德平,张京.中美体育场馆冠名权出让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1).

[4] 武志彬.略谈审计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科技视界,2014(24).

[5] 范秀娟.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质量控制解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3(8).

[6] 巴埃秀.审计质量控制的管理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2).

[7] 唐华琳.浅析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难点及其突破路径[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8] 孔敏.中美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比较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9] 刘润洁.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及方案[J].才智,2015(1).

第5篇

摘 要 随着时展,人们对于健身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高校体育场馆在开发中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与思考。本文依据高校体育运营现状,探究高校体育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推动新时代体的育馆场馆建设,使之更好地为体育事业服务。

关键词 高校场馆 管理 发展策略

一、前言

现如今,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着包括教育事业在内的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各高校对体育场馆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体现了高校对体育场馆建设的重视。但高校体育场馆的规模增大,功能增多也给场馆的日常管理带来了负担。它不仅需要承担高校学生的日常体育教学任务,满足学生训练任务、师生员工课余锻炼活动的需求,还要负责周边社区、国内体育活动以及国际体育赛事的进行安排。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开展,高校体育场馆也应当对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开发管理情况经行分析掌握,做好高校体育场馆功能的开发与场馆维护工作。

二、高校场馆管理运行中的困难

(一)高校体育场馆建设规划不合理

目前国内许多体育场馆在前期规划中存在“贪大求全”的落后意识。将体育场馆的规划定位在大型体育竞赛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只有每年的少量的大型比赛时期,其余时间均闲置不用,造成了资源浪费[1]。在高校场馆建设中,建设设计不合理,室内活动于室外活动场所规划分工不明确等,都给日后场馆的管理与开发带来难度。在体育用品资源上,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一些稀缺性项目的开展增加难度。例如上海大学的体育馆,其规模宏大,将场馆建设投资多,但是开放为学生上课的训练室很少,难以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

(二)高校体育场馆管理理念落后

体育场馆从设计到管理使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由专业人才经营管理,使场馆的潜力能够被最大限度的开发出来,各项资源也能够获得有效配置。

在高校体育场管开发中,场馆的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他们对场馆的开发与管理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够对场馆资源经行高校的综合利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大多管理者都单纯的认为,只要保障日常体育教学活动的完成,做好设备维护工作,再承担一些体育赛事的开办保证场馆的日常运行就可以了,这种落后的观念使中国高校对体育场馆的开发进度始终落后于国外。

(三)高校体育场馆的服务单一

高校体育场馆的设施、教师优势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发利用。在经营中的形式刻板单一,没有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网络[2]。

据调查,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单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锻炼形式上,除了学生的课堂锻炼,还有就只有一些零散的场馆自行练习,缺少社团组织与俱乐部的灵活参与。

其次,在锻炼内容上,锻炼内容不丰富,大多都是传统的项目如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对新时代的新颖的体育项目,如射击、空手道、瑜伽等,就很少体现出来。设施上也是以竞技训练与体能开发为主,对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如跑步机、机车机等,几乎没有,很难做到令学校师生满意。

三、高校场馆的发展策略

(一)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共享

在场馆的规划建设中,不仅要保证场馆的空间充足,资源丰富,而且要使每一所大学的场馆既能够有场馆建设的共性,即服务于体育竞技事业,又要拥有自己的特色,体现高校场馆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室内场馆可以依据地方市民的喜好不同,建立篮球馆、网球馆等不同主题的场馆,以实现地方特色与高校场馆的有效结合,实现资源共享。

(二)发挥人才优势、科学统筹管理

国外的体育场馆大多以营利为目的,商业化运作良好。其管理具有专业化、系统化的思想特征。高校的体育场场馆管理工作要吸收国外体育场管理的良好经验,强化高校体育场馆的内部管理[3],保证日常管理活动中的小型体育活动、商业活动、清洁维修等基本的良好运行。在大型赛事的举办过程中,成立专门的比赛管理机构,做到保证赛事人员安全、工作分工明确、宣传策划积极。强化内部人员的管理,对场地监管与维修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与相关的体育法规、体育场馆的操作规范。在体育场馆的维护、物品存放、发放等环节中做到合理有序。保障体育场馆各项设施合理有序的运作的同时,要积极的向外延伸,采取俱乐部制、单项运动协会等形式,收取适当的管理费,以保证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后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的统筹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合理运用场馆,互相协调,发挥场馆的最大作用。

(三)个体体育建筑的多功能使用

加强对高校体育场馆主空间的多功能开发利用,拓宽场地以适应各种项目的比赛和训练。同时考虑娱乐演出、展览等活动的使用,增加附属空间的多功能使用,如比赛管理用房等,在平时可改建为健身、娱乐用房。重视个体体育建筑的灵活使用,扩大适用对象。除专业运动员外,也要考虑群众锻炼、老年人、残疾人的使用需求。

四、总结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群众体育休闲活动的需要,是未来体育场馆建设与开发的首要任务,也契合了中国注重休闲娱乐的健身理念。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要依据高校自身的发展特点,从实际出发,在尊重体育规律又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寻求最大限度发挥体育场馆效用的方法,争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蔡继云,刘玉海,张萍萍.从市场经济视角看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有偿开放的状况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2):75.

第6篇

把握中国公共体育场馆的财政政策,必须要了解财政政策的大环境以及财政政策演变历程。60多年来,中国的财政运行模式由原来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财政,逐步演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根据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国家形式与特点,依次采取了“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等多种不同的财政政策[1]。

2发展历程及特点

2.11949-1977年,计划经济时期“平衡预算”:预算、税收方式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参照前苏联的模式构建以高的集中统一管理为基本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宏观上直接通过财政投资支出调节经济波动,微观上财政直接调控到企业,通过“平衡预算”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这个时期的财政政策为巩固国家政权、维持社会安定、稳定金融物价做出了贡献。195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关于开展职工体育运动暂行办法纲要》中,对运动场地、设施的修建、保管和利用做了规定。首先,规定职工单位必须由相应的体育场地和设施,缺乏或不足的单位应予以增添。其次,场地设施要求专人管理,并提出制度化管理要求。同时,提出了提高场地利用率的要求,但并无具体实施建议与要求。1956年财政部和原国家体委下发《关于颁发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所属体育场所有关财务管理的几项原则规定的联合通知》。通知中对体育场所的收费标准、预算管理以及税收支持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对于体育场所的预算管理提出了“全额管理、差额补助”的要求,这样的预算管理方式,有效调动了事业单位增收节支的积极性,结合场馆收费的提倡与普及,同时通知还规定了体育场所“事业收入免缴工商税、文化娱乐税”,体育场馆财政管理模式便不再单一。虽然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体育场馆的财政管理方式灵活性有限,但依旧能从一些政策条目当中看出中国对体育资源利用的重视。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指明了公共体育场馆财政管理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预算方式(差额预算)及税收方式(免收某些税种)。但因对资源的利用经验有限,还无法实现具体的、与时代相适应的政策细节。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的预算管理方式还是依照全额预算管理的方式,实行高度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还无法实现到差额管理的过度。

2.21978-1982年,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提出规划、利用要求

改革开放之后,针对国内的经济过热,财政政策也是注重平衡和调整。这一时期对于公共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开放程度及使用率都提出了要求。2.2.1规划建设提出了城市地区的兴建场馆、体育基建投资要求。并提出了“两场一房一池”列入城市的建设规划当中。鼓励基层单位或发动群众修建简易场地、制作简易器材,生产、使用经济耐用型器材。2.2.2开放使用注重提高场地设施的使用率,并严格禁止非法占用。提出了开放管理要求,提出了场馆设施应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提高使用率的要求。这一时期是中国财政政策的全新时期,也是一个探索的时期。这一时期公共体育场馆的财政政策也趋于理性投资、勤俭办体育,鼓励提高利用率、开放率,最大程度地引导利用有限资源发挥更大功能。但这时期的投资规划、利用要求都止步于大方向的引导,具体的落实政策缺乏,操作缺乏具体的指导意见。

2.31983-1987年,宽松的财政政策:政策指导要求具体化

1983年施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对内搞活经济,放松银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增大。同时,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体育事业开创了新局面:1979年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获得恢复,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国的金奖数第一,此外群众体育活跃,体育参与程度较高。这都在为中国公共体育场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原国家体委“趁热打铁”,财政政策方面有以下几方面的突破:

2.3.1投资兴建

对体育基建设施的投资兴建提出了具体目标及要求。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格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数量、质量要求。

2.3.2使用率

要求更加的具体、细化。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格场馆的使用率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及量化的换算公式。并对非法占用场馆设施的奖惩做了细化要求。

2.3.3开放要求

开放程度要求也不再泛泛之谈,而是细化到收费标准、特殊服务群体等。在场馆开放方面提出了经费的支持方式,同时提出了少年、儿童的体育场馆优惠服务等。

2.3.4财务管理

提出了较为详尽、具体的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财产物资管理等。预算管理方面提出了“全额管理、定收定支、差额补助(或上缴)、包干使用、结余留用”[3]的原则,是对公共体育场馆所在单位增收节支的鼓励。收入管理方面,以“防止不问体育事业效果和社会影响,片面追求收入”为原则,做适当收费管理,并要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制度。支出管理方面,主要注重节约与资源最大化。

2.3.5经营管理

对场馆也提出了管理要求,提出了讲究经济效益的要求以及采用多种经营模式的管理方式,最终要逐步转变为企业、半企业性质单位[4]。这一时期的公共体育场馆开始寻求突破,广开门路,开始了从全额管理到差额管理的有效过度。这一时期的投资规划建设、使用程度都有得到细化,更易于落实与提高。财务管理的细化对财政政策的成型提出了良好的思路。同时中国对公共体育场馆的非营利性与经营性思辨开始驱动着“多种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

2.41988-1992年,紧缩的财政政策:讲经营效益,重科学管理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抑制经济过热,中国采取了又一轮紧缩财政政策。这个时期的财政政策有3个特点:(1)仍以计划指令为主要手段;(2)初步探索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调控经济运行;(3)开始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双紧”的情况下,场馆设施运营管理方面,讲求提高经营能力,鼓励多种经营,讲求效益。同时,在1991对“小型体育场(馆)及运动员训练房”[5]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税率为0。以此表示中国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同时废止了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税暂行条例》(该条例并未对体育场馆、设施给予减免税优惠)。

2.51993-1997年,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财政体制改革影响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全国排除干扰,解放思想,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建设高潮。到1993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指标继续攀升,投资增长过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剧,市场物价水平迅速上升,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党中央果断做出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1993年提出了加强调控的16条措施,其中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做法包括:改革财政体制,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实行税利分流,规范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进行大规模的税制改革。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之后,全民健身热情日益高涨,且又在积极申办奥运会。在适度从紧的国家财政政策指引下,公共体育场馆在这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放在社会效益的提高上,视野回归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本质功能上。

2.5.1法制化

在这一期间颁布了体育领域的基本政策——《体育法》。他的颁布填补了中国体育领域的立法空白,标志着体育工作开始进入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新阶段。在这部法律当中,对于公共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公民使用权利以及被占用破坏的责任都有了严格而详尽的规定。规划建设上,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用地有定额指标,并应纳入相应的城乡建设规划当中。开放使用方面,鼓励向社会开放的同时,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学生等应提供相应的优惠。这一政策也散见与针对不同人群我国提出的保护性法律,如《残疾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教育法》等。对占用、破坏的体育设施的,将追究民事责任。

2.5.2运营管理

这一时期政策条文中反复提及的“以体为主,多种经营”方针,指导着公共体育场馆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保证竞赛训练及群众体育活动的前提下,适当开展多种经营,甚至可以实现事业型向经营性的转变。中国公共体育场馆的从全额预算管理逐渐过渡到差额预算管理。这一时期,部分场馆逐步向自收自支的方向迈进。同时在经营体育场馆的同时需要缴纳相应的营业税。1993年的《营业税暂行条例》为“文化体育业”规定的优惠税率为3%。

2.5.3开发利用

场馆开展多种经营的前提,是能够有限资源的科学管理、最大化开发利用。为提高使用率,鼓励制定出适合不同层次、不同人群消费水平的项目,开发各色具有体育内容的经营项目,提高利用率。

2.5.4经费投入

中央的财政体制改革,鼓励经营方式改革的同时,对经费筹措也是一项创新挑战。主要有以下4种手段:(1)体育行政部门安排经费,并随着体育需求的上升逐年增加;(2)鼓励个人、社会团体捐赠,通过各种例如税收优惠等政策机遇鼓励;(3)设立体育基金;(4)原则上免费对群众开放,但可以开展有偿服务,并配套其它经营性的服务活动,或者收取合理的会员费作经费补充。

2.5.5财务管理

绝大部分的体育场馆还属事业单位性质。所以按照规定,其预算管理以“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原则。这一阶段的差额预算管理比前一阶段的“差额补助(或上缴)”更能发挥单位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对其探索经营模式的鼓励。收入管理方面,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同时兼顾经济效益。支出管理方面,实行较为简单的内部成本核算,并提出加强支出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有效性要求。

2.61998-2007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过渡到稳健的财政政策:功能化场馆要求

这一时期中国的财政政策从“积极”走向“稳健”。对于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财政政策也逐渐走向了成熟稳健。

2.6.1兴建与维修

1994年开始的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财政体制改革,是对中央与地方财政自收自支、自求平衡的要求。改革以来,在体育领域的财政“分权、分税、分管”机制逐渐实施开展。对于申办全运会的地方体育场馆建设所需资金,中央不再予以补助,全部由地方政府负担[6]。但对于场地的维修经费,中央财政给予定额补助[7]。此外,更多的政策条目中注重对场馆的维修补助,而极少鼓励兴建。对于公共体育设施例如健身路径的修建与维护主要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启动资金开展兴建[8]。注重维护、修缮场馆,在资金方面有地方政府独立承担,这不仅是符合市场经济国家宏观调控规律,也符合场馆设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6.2社区体育、农村体育与“雪炭工程”

全民健身的主要阵地是社区。1997年开始的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有了较好的反响。此外,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指导站(中心)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对社区体育中国又陆续发文,鼓励对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新世纪以来中国对农村体育充分重视,认识到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广大农民体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9]。积极稳步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并对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项目、建设要求、实施对象、投资原则和方式都有了详尽的政策规定。“雪炭工程”是国家体育总局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满足“老、少、边、穷”地区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利用彩票公益金在全国范围内援建综合性公共体育设施的活动。从2002年开始的援建工程,在援助对象、原则及资金配额、使用规定及监督措施都有详尽的规定,真正意义上做到“讲求效用、服务群众”。

2.6.3功能性

2003年出台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条例》,他是新时期以来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工作十分重要的指导文件。除了鼓励场馆的修护利用而非兴建,对于场馆设施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也是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得全民健身场馆设施的单一功能性不得不寻求创新与突破。(1)注重整合体育资源。政策鼓励学校、社会、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实现社会共享。特别是学校体育场馆,鼓励在课余时间向社会开放。(2)鼓励建设经济、实用的中小型公益性体育场馆、设施。实践证明,服务全民健身,中小型体育场馆、设施的合理布局,功能性的合理开发,能经济、便捷、更大程度发挥效用。(3)注重提供更多更好的健身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对社会指导员、体育指导站(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时间要配合公众作息安排,并规定了开放的最低时限。考虑不同时间增设健身项目[10]。

2.72008至今,积极的财政政策:多渠道投资兴建,盘活体育资源

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宏观经济调控转向新的积极财政政策阶段。这轮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在“保增长”,推动总需求和总供给规模扩张;“促调整”,优化当前结构,提升经济效率。主要的措施有:加大公共服务支出,着力加强重点建设;推进税费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2008年以来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指引下,对于公共体育场馆的政策指引主要关注以下4点:

2.7.1多渠道投资兴建

北京奥运会之后对于场馆经营管理、赛后利用等问题成为了焦点,尤其是大型场馆具有占地广、投资大、风险高、运营难的特点,单一的投融资模式为国家财政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11]。多元化的投融资兴建模式在北京奥运场馆投资建设当中运用得当,起到很好效果。同时,金融危机之后为扩大内需,国家鼓励投资,开放市场,基建投资成为拉动内需最强有力的引擎。所以,这一时期政策指向鼓励多渠道投资兴建体育设施。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专项补助资金等方式,扩宽场馆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的来源渠道,加大扶持力度。政策大多趋向投资修建中小型场馆,并提出严格控制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新建体育场馆的规模和数量。同时,针对大型体育场馆在建设、运营当中的困难与问题,各级体育、发展改革、公安、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税务、工商、价格等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商解决,充分利用体育资源、努力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有效破解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难题[12]。

2.7.2经营管理

与投资兴建的多元化相应的,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体育场馆设施的经营管理方式也不断完善与创新。这一时期的政策注重扩大、盘活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资源。在不影响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和主题功能的前提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馆的经费管理活动,多业并举,综合开发[13]。鼓励探索“购买服务”“以奖代补”“公建民营”“委托管理”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按“官办分离”的原则,通过招投标选定各类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或企业负责管理运营[14]。体育场馆的建设、经营投入巨大,又由于其功能特殊性,其经营管理的专业性要求极高,这一时期的政策也针对性地提出了这一要求,鼓励培养与引进专业技能从业人员,建设专业运营管理团队。

2.7.3税费政策

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支出,很大一部分是能源支出,同时需缴纳各种高昂税费。据调查各地并未出台专门针对公共体育场馆的税收扶持政策[15]。为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政策鼓励完善公共体育场馆相应的税费优惠政策。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优惠政策;结合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完善税收政策;对用水、用电、用热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优惠。

2.7.4开放服务

政策对场馆设施对公众开放及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这一时期的大型体育场馆面临经营管理困难的情况下,“免费、低收费开放”的政策被再次提出,并对开放范围、条件时间、标准等要求都做出了更为详尽的规定[16]。除了开放政策,创新服务也是大型场馆一大出路。对场馆信息化的建设更大满足了开放性的探索[17],包括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实现场馆专业化、智能化,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健身、消费、娱乐、休闲等的各方面需求。

3总结

第7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体育场馆建设 经营管理

一、循环经济及其特征

现代经济学揭示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几个简单原理,为人们提供了开启现实世界之门的钥匙。然而,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线形经济模式基础上的,就是说,从物质流动方向看,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现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这就要求更新经济发展模式。一种被称为“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全新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近年来正在发达国家形成一股新经济的潮流和趋势,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对此表示认同并纷纷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何谓“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也可称为资源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则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循环经济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以“3R”为准则的操作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再利用”(Reuse),要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环”(Recycle),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等各类社会活动。

二、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的现状

1.体育场馆布局不合理。在用地选择上与布局上,缺乏与城市总体布局的协调,造成使用与联系的不方便,或与城市其它功能冲突。另一种情况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处于市中心位置的体育设施,与商业、贸易、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相距太近,不利于体育活动的开展。

2.体育场馆用地狭小,环境质量较差。在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上,重视设施本身,忽视用地与环境的协调,只顾及眼前,缺乏前瞻性考虑。表现在用地狭小,建筑密度过高,不具备基本的绿化条件,室外活动空间有限,环境质量较差,这主要体现在中、小型体育设施的建设上。

3.体育场馆设施陈旧、设备不配套,使用率低。由于体育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不同,经费差异很大。有些体育场馆缺乏维护资金,造成设施更新不及时,设备不配套等问题,不利于体育活动的顺利展开,也不适应现代体育的需要。

4.国家对大型体育场馆的资金投入不合理。现有的大型体育场馆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强的公益性。经费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由国家统一规划管理。

三、未来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中应当体现循环经济的思维方式

循环经济要求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中,以“3R”为准则的操作原则,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在体育场馆进行完比赛和训练之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多次利用。

1.在前期的建设投入中要考虑到体育场馆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具体来说:在体育场馆的整体布局上要合理,要考虑到今后的可利用性。体育场馆的建设在全国、全省的分布要合理。但是,由于一些大型的体育比赛对体育场馆的建设的地点和个体育场馆之间的距离有所要求,也要优先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在体育场馆的建设当中要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尽量的节约资源。能利用现有场馆进行改扩建的,尽量的改扩建;不必要新建场馆的,建设和改造临时场馆。更为重要的是在体育场馆的建设中,注重环保,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利用先进的采光、蓄水技术以减少日后的电和自来水的供应,设计一些元素作为循环发展的特征,比如:澳大利亚体育馆使得斜坡的高塔作为入口处自然通风的渠道。

在体育场馆的建设中除要尽量的节约资源外,对于那些用于大型比赛必须做大做强的比赛和训练场馆,在设计中具有特色,建成标志。用于比赛和训练之后,要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供日后的文化、体育、会展、商贸、娱乐等活动之用,还要同广大市民的日常健身结合,发挥体育场馆的社会价值。同时还要挖掘其文化价值,就像悉尼的歌舞剧院一样成为悉尼的特征、悉尼的标志,在充分发挥起歌舞剧院的作用的前提下,提供给全国乃至世界人民参观旅游、建筑参考价值。

场馆的空间结构的设计上可以考虑装移动坐席或升降幕布、活动隔断。用移动坐席扩大活动空间,消除单一比赛或训练所带来的结构方面的缺陷。用移动坐席或升降幕布依据参赛人数和各类项目将体育场馆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场地,是建设空间具有可变性,使其使用功能多样化,为赛后利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2.在体育场馆的运营中要注意体育场馆的环境保护,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润。这就要求:体育场馆由事业型向企业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企业化并不仅指场馆建成后的企业化运营模式,还包括改变投资结构,通过市场手段多渠道筹资、融资:以项目法人招标等方式,甚至政府以其投资作为股份,吸引社会(国内、外)资金融资控股,这些都是体育产业市场化方式。如果建设大型体育场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基本确定了产权多元化方向,则建设资金投入的单一化就可能被扭转。因此,鼓励内资,吸引外资,是今后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的发展方向。

加大体育场馆管理人才的培养。体育场馆的运营就像酒店管理一样,整个运营程序涉及到商务管理,行销计划,人才资源计划,项目创新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需要专业的团体运营,以减少运营成本。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以及相关机构抓紧培养相关人才,组成专业的运营队伍对体育场馆运营,避免政府和社会的其他企业不熟悉体育行业而进行体育场馆的管理而带来的问题,到达投入的最小化,运营效果的最佳化。

体育场馆是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其建设和运营得好坏直接影响体育事业的发展。要体育场馆能够循环利用,就必须在体育场馆的设计规划,建设与运营等三个方面减量化,用好体育场馆,确保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体育场馆的循环利用,就要提高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从而为体育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体育场馆运营过程中遇到来自内、外部多重困难的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运营模式尚不完善、管理人员经营管理的知识和经验不足、“左”的思想干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较少等。因此,要使体育场馆更好的再循环、再利用,并且在再循环再利用减少投入,就要完善运营模式,培养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万贵生.循环经济促进良性发展.市场报,2004-3-26.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3-000-05

摘要体育场馆设施为人们进行身体锻炼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借助它可以进行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加强体育场馆建设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我国体育场馆理论研究的深化,更好的为体育场馆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体育场馆建设论文综述

一、相关概念综述

(一)体育场馆

体育场馆:是指用于体育训练、比赛、教学、群众体育的公共和非公共体育用地、设施 。包括所有标准和非标准的各种室内、外体育场、馆 。

标准体育场馆:是指体育场馆设施的长、宽、高,观众席和缓冲区等设施完全符合正规比赛的正式场地要求的体育场地。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室外游泳池、有固定看台灯光球场、综合房(馆)、田径房(馆)、篮球房(馆)、排球房(馆)、手球房(馆)、体操房(馆)、羽毛球房(馆)、乒乓球房(馆)、武术房(馆)、摔跤柔道房(馆)、举重房(馆)、击剑房(馆)、健身房(馆)、棋牌房(馆)、其他训练房(馆)、保龄球房(馆)、台球房(馆)、田径场、小运动场、手球场、足球场、室内网球场(馆)、室外网球场、室内射击场、室外射击场、室内射箭场、室外射箭场、摩托车赛车场、卡丁车场、篮球场、排球场、门球场、壁球馆、地掷球场、攀岩场(馆) 。

非标准体育场馆:指按照国家规定,未达到标准体育场馆要求,但又可供长期开展体育活动健身使用,较为固定的室内外体育场馆(不包括会议室、餐厅、礼堂、楼道内等临时的活动场所) 。

体育场:指有400米跑道(中心含足球场),有固定道牙,跑道6条以上,并有固定看台的室外田径场地③。体育场按看台容纳观众人数分为:甲级25000人以上,乙级15000-25000人,丙级5000-15000人,丁级5000人以下。

体育馆:指有固定看台,可供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等项目训练、比赛活动用的室内运动场馆③。体育馆按看台容纳观众人数分为:甲级6000人以上,乙级4000-6000人,丙级2000-4000人,丁级2000人以下。

综合房(馆):指同一建筑物可同时容纳两个运动项目以上的室内体育运动场馆③。

田径场:指有400米环形跑道、无固定看台的室外体育场地③。

小运动场:指有200米以上不足400米环形跑道的室外体育场地①。

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是指修建在室外,因地制宜,简单易建,投资不大,方便群众,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健身性的大众公共体育设施。一般由数站构成(5-20站不等) 。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指在“十一五”时期,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同时推动农村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点的建设,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 。

(二)体育场馆的性质和分类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体育场馆基本上属于国有性质,用于运动队的训练比赛或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体育活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伴随着体育的社会化和产业化,体育场馆的性质和分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仍以国有性质的体育场馆为主。

当前我国体育场馆大多依据以下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产权性质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外资(含中外合资)、其他。在我国国有体育场馆仍占四分之三以上的比例 。

按经营性质可分为:公益型、事业型、营利型三大类。公益型场馆指由国家投资或筹集社会资金兴建的、属国家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的,用于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满足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或观赏运动竞技以及运动员训练、竞赛需求的体育活动场所,它是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的一项主要的物质保障 。事业型场馆指学校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所属的场馆,此类场馆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用于单位内部师生、职工的体育教学和群体活动,目前正逐步向社会公众开放。营利型体育场馆指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体育场馆,包括单独经营场馆,宾馆、饭店等附设的体育场馆等 。近年来营利型体育场馆发展很快,已占有23.90%的比例,这标志着体育已进入市场,并开始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

按区域可分为:城市市区,市郊区和农村。近年来设在农村(乡镇及乡镇以下行政区域)的体育场馆虽然呈增长趋势,但与我国农村人口相比较,所占比例仍然大大低于城市,仅为20.20%。这种状况,与农村体育人口比例较低形成了互为因果的关系①。

按管理主体的性质划分:主要有体育系统、教育系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系统、武警系统、铁路系统等。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因此,这些体育场馆设施的所属权均为国家 。

1.我国关于体育场馆建设的政策法规

我国进入80年代后,对于体育场馆设施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视,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和行政法规。总的来看,有关体育场馆的政策法规文件可分为体育场馆建设规定、管理规定和使用规定三大类。

①体育场馆建设规定

1984年10月5日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指出“为了保证体育事业的大发展,必须逐步增加体育事业经费和基建投资,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年11月9日国家体委在《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发展体育运动的物质条件,增加体育事业经费和基建投资”。

与场馆建设规定有关的法规基本分三个方面:

城市体育场馆建设方面:1983年10月28日国发[167]号文件《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中提出:“应将体育场馆建设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建设规划”。根据这一精神,1986年11月29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国家体委拟定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首次对不同人口的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的面积做出了较详尽的规定。

农村体育场馆建设方面:国家体委1987年6月14日公布,1988年1月开始实行的《全国体育先进县标准的细则》,提出全国体育先进县的标准之一是要拥有“两场”(田径场、带固定看台的灯光球场)“一池”(游泳池)、“一房”(综合训练房),这一规定推动了县级体育设施的兴建。

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方面:1990年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发布实施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其中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订的各类学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新建、改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场馆、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计划和建设。”

国家对体育场馆建设的重视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使得我国城乡间、学校内兴建了大批体育场馆。

②体育场馆管理规定

在场馆管理方面,主要涉及场馆的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和卫生管理等。1983年4月9日由国家体委和财政部发布了《各级体委所属公共体育场所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此外还有《射击场设置管理规程》、《场馆防火安全管理规定》、《场馆治安秩序管理规定》以及《游泳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这些管理规定对体育场馆的卫生、治安防火等提出了要求。另外,各省市也相继出台有关体育场馆的管理办法,强调场馆的科学管理,对保证各地体育场馆的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体育场馆使用规定

1979年3月20日在《关于加强群体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发挥和提高现有公共体育场、馆、游泳池和设施的使用率,加强管理,合理安排,面向基层,向群众开放。”1980年4月25日,由国家体委、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和文化部四家联合发布了《关于充分发挥体育场馆使用率的通知》,强调体育场馆要发挥使用率,提高经济效益。1984年5月5日国家体委发布了《关于体育部门所属体育场、馆向儿童、少年开放的通知》,同年10月5日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提出“体育场馆要改善管理,提高使用率,成为开展群众活动和培训体育人才的基地”,并强调“要讲究经济效益,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多种经营,逐步转变为企业、半企业性质的单位”。1986年3月27日国家体委公布的《关于公共体育场所应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积极向群众开放的通知》指出:“目前全国大多数体育场馆的使用率还较低,未能将有限的场馆充分地利用起来……影响了体育活动的开展”。90年代中期,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体育场馆有偿开放开始快速启动,该纲要指出:“要加强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提高使用率,除部分训练专用场馆设施外,各体育场馆设施均应向社会开放,合理收费。”场馆的使用规定最终写入了《体育法》,在1995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明确规定:“…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向社会开放,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体育法》的颁布填补了国家在体育领域里的立法空白,结束了我国体育事业长期无部门基本法可依的历史,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开始进入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的新阶段。2003年8月1日起施行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使用、服务、管理、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均作了详细的描述。

总之,我国有关体育场馆的政策法规,对场馆的建设、管理和使用都做了规定,这些体育法律法规保障和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保持了体育场馆的持续增长。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查阅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网络版)等相关文献,发现国外体育场馆设施发展比较完善,在政策法规、经营管理、开放利用率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措施。

①关于体育场馆建设的政策法规

国外关于体育场馆建设的政策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政策的全面支持。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体育场馆设施的兴建,从各国的体育法规中可以找到有关修建场馆设施的内容,如韩国为提高全民体育参与率和扩大体育设施数量,在《国民体育振兴法》中规定:“国家及地方自治团体应根据总统令设置运动场、体育场、游泳池及其他总统令规定的体育设施,并经营和维护”。秘鲁《体育法》指出:“在全国实施的所有居住地区和城市土地规划中,都必须留出用于建设公园的百分之五十的地方作为体育设施建筑用地,…在所有中小学、大学、军队、城市、居民区、娱乐园和其它类似设施建设中,都要考虑建筑体育设施 ”。

强有力的财政拨款。体育的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体育资金投入的多少。多数体育发达国家历年来对体育的投资数额都十分巨大,均达到数亿甚至数十亿之多。在这些体育拨款中,有很大一笔资金是用于建设体育场馆的,如二战以来德国实施的三个《黄金计划》以及《东德黄金计划》,其主要目标就是大众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实施这些计划用在体育场馆设施上的资金已近400亿马克 。而作为世界体育大国和体育强国的美国,大众体育之所以开展得如此广泛,正是因为美国政府对大众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达到了几近“奢侈”的地步。1935-1941年,美国经济处于西方经济大萧条的漩涡之中,但美国政府依然在这一期间投资了15亿美元用于社区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1965年起通过的《土地与水资源保护法》,使得美国联邦政府每年拨款7.8亿美元用于大众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正是由于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使得美国的大众体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参与程度的普遍提高,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体育投资已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以上 。

优惠的税收政策。大多数西方国家以及东欧国家,在税收政策方面,均向体育部门提供一定的优惠,鼓励私人资金参与体育设施的建设。如西班牙政府对那些为体育活动提供赞助的公司在税收上给予政策优惠,一般情况下,西班牙政府要征收公司收入的10%作为所得税,但是,如果赞助商无论是赞助运动员个人还是大众体育均免征公司企业所得税 。

多渠道资金来源。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体育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体育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国家除不断增加国家体育投资和地方体育投资之外,还借助于体育的经济功能,广开财源,大力吸收社会资金,使居民个人体育投资、公司企业体育投资和媒体收入在国家体育经费来源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大。以发行体育彩票、出售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权、吸收各类赞助费、建立体育基金、销售比赛门票、纪念章等为主要方式,广泛地吸引社会游资、发展体育事业、增加政府税收。如美国的体育博彩业(含发行彩票、赛马博彩等)年收入近40亿美元 。

除以上几方面以外,大多数体育发达国家在场馆的开放、维修、经营、管理等方面均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政策、法规。健全的法律法规为这些国家体育场馆的快速建设、良性运营、有效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②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

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场馆主要包括公共、学校与私营体育场馆。公共体育场馆与学校体育场馆一般由地方政府部门管理,免费向居民开放或收取少量费用。如1990年,日本小学、初中、高中分别有86.9%、78.7%、57.1%的室外运动场对居民开放,分别有91.7%、84.4%和42.1%的体育馆对居民开放,体育场馆设施开放程度较高 。日本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建设时就充分考虑对外开放的需求,一般都装配夜间照明设施,并充分考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等群体的特殊需要 。

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俱乐部在开展体育活动时都使用公共和学校体育场馆。俱乐部在使用体育场馆前必须向地方体协上报计划,由体协与政府休闲管理部门协商,统一安排各俱乐部的活动时间。这样既保证了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也保证了活动组织的有序化①。

西方国家除重视常规体育场馆的建设以外,还高度重视户外运动场馆资源的开发。在这方面美国最具有代表性。美国政府十分重视休闲体育的发展,大量土地用于休闲体育活动。在这些土地中有森林、自然保护区、钓鱼区、公园等,人们可进行徒步旅游、钓鱼、登山、游泳以及其他多种多样的休闲和健身活动。这些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主要由联邦、州、地方及社区政府,利用税收、拨款修建,均免费或以极低费用向居民开放,本身并不赢利,或者很少赢利,它们对城市和社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在美国,几乎每个社区都有社区活动中心。这些活动中心大多是多用途的中心,包括各种各样的户内外体育活动场馆 。

③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

体育场馆在国外通常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场馆设施(公共体育设施)两大类。非营利性场馆设施的经营主要靠提高场馆使用效率,组织体育比赛和其他娱乐活动的场租、门票、广告收入等的分成,及停车场收入、餐饮服务等。场馆的使用率体育活动高于其他活动,即主要靠组织体育活动赚钱。这类体育场馆经营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雇用正式人员少,临时工多。而营利性的场馆设施,则多是大型的、有特色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场馆设施。如德国的勒沃库森拜尔04俱乐部,其管理体现出“专业化”、“系统化”思想。从这些场馆设施的经营来看,他们同经营企业一样建立有不同的管理及经营机构,常常拥有各个方面的专门化人才,如既有体育专业人士,又有经济、文化、管理、广告等专业人才。各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发挥出其最大作用,获得最大利润 。

总的来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在税收政策、资金投入、对外开放等方面对体育场馆建设予以全面支持,已达到相当规模。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国内学者对体育场馆的调查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关于城镇体育场馆的研究多于农村,这些研究对我国体育场馆的现实状况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并对发展前景做出一定的预测和展望。文献检索表明,目前有关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研究尚未查到,而国内现有有关体育场馆的研究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于体育场馆建设的政策法规

在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方面,有关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文件和行政法规。譬如《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全国体育先进县标准的细则》、《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及《公共体育文化设施条例》等,这些政策法规对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但有些规定还过于笼统,即使列出了详细指标,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执行不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体育场馆的建设在我国还没有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国外体育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体育水平的高低与体育投资的大小是成正比关系的,体育的发展与经费的保证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对体育的投入总量虽在不断增加,但体育在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仅为千分之四左右,不仅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的投入,而且比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还要少 。国家对体育场馆在投融资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优惠和扶持力度不大,体育场馆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目前我国基本上仍是依靠国家拨款兴建体育场馆,未能充分挖掘社会力量。近年来,国外许多国家对本国的体育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其趋向是国家体育投资和社会体育投资的结合,在不断加大国家体育拨款的同时,广开财路,使体育经费的来源结构多元化。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现今许多体育项目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因此调整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有效的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场馆设施的建设与经营,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通过社会力量建设场馆,从而使国家、个人和企业三方受益,已成为加速我国体育场馆发展的有效途径。

体育场馆在法制化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存在滞后现象。虽然我国在体育场馆方面拟定了不少法规性政策和文件,但实际的执行力度还很不够,不能保证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即使在《体育法》颁布后,仍存在大量侵占、挪用、闲置体育场馆的现象。尤其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主要问题是体育场馆的投资水平、利用率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因此,我国应在体育场馆使用方面加大执法力度,采取一定的监督措施和惩罚手段,大胆开放各类体育场馆,包括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优势的学校体育场馆,确保场馆达到最高的使用率。

建设和保护体育场馆设施要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长远的规划做为保证。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法律更具有权威性、强制性,中国则多以行政部门、群众组织“规定”的形式出现。

②我国体育场馆建设概况

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为6.5个。在我国体育场地结构中室内体育场地偏少,仅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7.19%;室外体育场地居多,其中以篮球场、小运动场和门球场为主,占标准体育场地总数的79.7%。在我国现有的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拥有场地数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2%;教育系统占65.6% 。教育系统体育场馆是“九五”和“十五”期间体育场馆的主要增长点,各高等院校无论从场馆类型、数量、质量、功能来看,都为最优。从场馆的地区分布来看,总数居国内前列的省市主要有:辽宁、山东、江苏、广东、广西,每万人拥有体育场馆数和人均体育场馆面积相对较多的是人口较少的西北内陆及经济较发达的北京、天津及沿海省市。从全国的高质量场馆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场馆已具备了申办高等级比赛的条件。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辐射的发展趋势也很明显,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北、西南地区的场馆群效应及辐射周边的趋势都不明显 。

我国体育场馆在建设规模上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据韩国文体部1994年资料显示,1994年韩国每万人拥有10个体育场馆,而日本文部省1990年调查资料表明,1990年日本每万人拥有26个体育场馆 。

因此,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发展群众体育事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与国家和社会所提供的体育场馆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不足。

③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用以提高现有体育场馆的开放率和使用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状况仍不理想。在我国现有体育场馆中,分布在学校的体育场馆占全国体育场馆总数的65.60%,而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仍比较低,仅为29.2%。根据日本文部省1993年公布的资料显示:“在日本99.2%的公立学校不同程度地实施着对地域居民开放的职责 ”。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是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应是我国解决社会体育场馆不足需要采取的重要措施。此外拥有全国体育场馆总数9.2%的企事业单位系统的体育场馆90%不对外开放;占全国体育场馆总数2.2%的体育系统,又有相当一部分高质量的场馆服务于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也没有实行对外开放 。在全部的体育场馆中,由于各系统对大众开放程度不高,真正用于群众体育健身的场所只占全国体育场馆总量的10% 。

在我国现阶段体育场馆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开发、管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弥补社会体育场馆不足,对于推进学校体育的开展和实现大众体育的目标有着重要意义。王进在《广州市中小学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现状及对策》中指出:“广州市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所面临的困难主要有:经费没有保障、体育设施不具备开放条件、安全保卫问题突出、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 ”。李伟对浙江33所普通高校所做的调查表明,其“体育设施属中下水平,设备配备率低,场馆数量少,人均面积不足 ”。孙竟波提出高校体育场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政策和管理方法两方面,管理方式的落后造成保养不利,配置不合理,闲置严重,宣传不到位 。韦晓春认为高校体育场馆的问题是“投资不够,上级经费不足,同时管理人员水平低下,造成场馆使用单一,空闲多 ”。成守允提出的三个主要问题是投资、宣传和自然环境 。张云龙谈到的问题是配置低下和利用率不高 。杨铁黎认为关键问题是缺乏资金和人才 。

④体育场馆的管理和经营

经营和管理是体育场馆的一项职能,“管理是以促进场馆成员积极而有效地工作为目标。经营则是合理地更有效地使用场馆的有限资源,以取得最大收入为目标。经营和管理互相联系,有机结合,共同组成场馆经营管理的全部活动及过程 ”。

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大多属于政府管理,实行集中统一的行政领导。在经费来源上由国家统一下拨,业务活动由主管部门下达,致使多数体育场馆长期对社会封闭,功能单一,使用率低,国家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公共体育场馆逐步改变了原有的生存方式,经营型管理逐渐成为场馆发展的主题。各场馆的经营内容基本是以体为主,多种经营,通过近几年的改革、探索,有些场馆开始实现经费自给,甚至获得了年盈利百万元以上的收益 。但总体来说,我国对体育场馆实行经营型管理还刚刚起步,经营程度不高,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体育场馆的经营范围过窄。经营项目多以体育比赛、体育训练为主,用于比赛和训练的场馆比例分别为47.5%和27.5%,未充分重视大众对体育场馆的需要;其次,现有体育场馆的使用率不高,大型体育场馆门槛太高,闲置严重,同时还存在随意挪用和侵占的现象;第三,体育场馆的管理方式落后,管理人才缺乏 。

因此,如何搞好体育场馆的经营与管理,解决现存体育场馆使用率不高、发展缺乏后劲、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矛盾突出等问题,是促进我国体育场馆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小结

第9篇

关键词 公共体育场馆;管理状;存在问题;基本设想

公共体育场馆是政府财政拨款或通过其他途径筹资兴建的,以满足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群众健身娱乐需要的社会公有体育场和体育馆及其附属配套设施。它是实现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目标的基础性物质条件。长期以来,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不善,开发利用不充分,直接影响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盘活公共体育场馆的国有资产,提高其经营效益,使之充分发挥多元功能,彻底摆脱困境,既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影响全民健身计划二期工程顺利推行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亟需在认识上有所突破的理论课题。

一、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

1、体制转轨基本完成,经营模式多种并存。长期以来,国家的统收、统支、统管,致使公共体育场馆长期对社会封闭,功能单一,使用率低,国有资产呆滞,而国家财政负担和场馆自身包袱日益沉重。根据1997年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在我国已拥有的61.57万个场馆中,新建场馆达54万多个,其中属于体育局(原体委)系统的公共体育场馆为1.44万个。由于公共体育场馆大多数是较大规模的室内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和室外带有看台的体育场,属高规格、高档次体育场馆。因此,公共体育场馆所含投资量在场馆投资总量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从我国七省体育部门直属场馆统计报表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已经基本完成,计划经济时期行政事业型一统天下的状况,已为事业型、企业型、半企业型等多种经营管理模式并存的局面所取代。

2、“本体经营”形成规模,群众体育成为经营“主业”。根据1997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我国全部体育场馆中,主要用于学校体育、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培训和群众体育的比例,分别为27.5%、21.3%、21.2%、20.1%和10.0%。即使按照部分学者“群众体育涵括学校体育”的看法将二者相加,当时主要用于群众体育的比例也不过37.5%。而此次调查表明,开展群众体育经营活动的场馆数量与1997年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大幅上升,所占比例达到75.7%,非体育的经营活动所占比例显著下降。

另外,问卷调查显示,群众性健身娱乐活动业已成为公共场馆七类经营项目中仅次于场地租赁的第二位最具市场潜力的经营项目。

上述变化既说明近年来我国群众体育消费能力明显提高,又说明群体经营活动已普遍成为当前公共场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营“主业”之一。同时,也说明公共场馆自身对群众开放的认识提高和亲民便民意识的增强,经营服务思想与业务方向更加端正。

3、全面向社会开放,时间利用尚有潜力。从七省统计报表显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除极少数专用训练场馆外,95%以上的公共体育场馆已向社会开放,并且周均开放时间已达70小时左右,有效缓解了群众体育锻炼需求增长同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但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场馆在开放时间的安排使用上差异较大,“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周均开放85小时以上者(即日开放12小时以上)虽占31.7%,但同时周均开放42小时以下(即日开放不足6小时)和周均开放43-56小时(即日开放8小时以下)者仍占26.0%和15.4%的较高比例。照此推算,目前仍有超过1/4的场馆日对外开放时间不足6小时,四成以上的场馆日开放时间在8小时以下。而国外场馆开放时间一般日均超过14小时。以上情况说明,目前我国尚有相当数量的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时间不足,未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其国有资产巨大的使用潜力尚未充分释放。

4、场馆消费日渐兴旺,消费水平总体偏低。统计发现,目前在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山西、江西、辽宁七省公共体育场馆的消费群体中,进行不收费消费的占39.3%,每次人均消费20元以内的占50,6%,两项相加几乎占消费群体的90.0%,而每次人均消费100元以上者所占比例不足5.0%。场馆平均日消费人次数维持在380人左右;一年内到收费的场馆娱乐10次以下,即每月平均不到一次者占70.7%,而20次以上者仅占15.5%。据推算,我国消费者每年平均到收费的馆健身娱乐的次数为10次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上述情况一方面表明在有偿开放、有偿锻炼渐成时尚的商机拉动之下,目前公共体育场馆消费正日趋兴旺。前景看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总体偏低,场馆消费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现阶段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活动,应以满足中低档消费为基础,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设置少量高档消费,不宜盲目发展“贵族消费”市场。

5、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源利用有喜有忧。在对目前公共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满意程度的调查中,认为很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者,分别占调查对象的6.5%、38.7%和54.8%。调查发现,在土地资源、场地资源、人力资源、资金、信息资源、无形资产、技术资源、辅助物资、时间和固定资产等10项公共体育场馆的现有资源中,利用率高的前三位是场地资源、土地资源和固定资产,利用率低的前三位是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6、经营效益明显好转,扭亏形势依然严峻。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盈利、持平和亏损者大致各占1/3,依次为30.4%、32.6%和37.0%近2/3的场馆开始摆脱亏损的状况,说明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开拓,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经营状况已明显好转,经营效益逐步提高。但逾3成的场馆仍处亏损甚至严重亏损的境地,又说明公共场馆国有资产扭亏增盈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二、当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营管理体制问题。我国公共体育场馆体制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其管理体制经过了由计划管理到预算管理,也逐步实现由行政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的过渡。但由于受计划经济的深刻影响,再加上场馆之间客观条件差异较大,致使目前各公共体育场馆所采用的经营管理体制不尽相同,在多种体制并存之中,仍有一定数量场馆沿袭计划经济的“全额管理”、“差额管理”等管理体制。

这些陈旧体制给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所有权与经营权无法分离或分离程度不高。导致场馆缺乏经营自主权,最突出的是缺乏人事权、资金支配权、经营决策权等。二是场馆与上级体育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无法理顺,导致权责不明、职能不清、利益不分。三是市场机制运转不灵,导致资源优化组合难度大,市场竞争乏力,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低下。

2、体育经济政策问题。现阶段,公共体育场馆的经营尚缺乏足够的扶持政策和倾斜政策。由于自身资本量巨大,运营成本极高,加上各种税费,体育场馆经营的利润空间极其有限。使得场馆经营管理者对一般性经营活动,尤其是竞赛和训练活动兴趣不大。在“不求赚钱但求不亏”的思想指导下,“场地租赁热”就不足为奇了。目前,亟待解决的政策问题集中在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两方面。公共场馆经营管理者普遍认为:财政政策应体现国家体育投入的方向,对财政拨款的依据需作科学论证;税收政策应进一步加大对体育经营的扶持力度,注意体现对体育部门与非体育部门,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类别、不同经营绩效的体育场馆之间区别对待的精神。

从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管理状况来看,依法管理已有很大的改进。在对体育市场管理的满意程度的调查中,较满意者占71.0%,不满意者只占29.0%。当然,我国体育市场的立法工作依然滞后。

三、公共体育场馆现存主要问题及原因探析

由于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公共体育场馆的这种资产性质,长期将它当作一种事业单位来加以管理,尽管在改革开放后也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但终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共体育场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公共体育场馆陷入目前的困境。

第10篇

近些年,国内众多高校根据本校学科和专业的特点,建起了各类科普场馆,该类科普场馆一方面满足学校学生实验、实践等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承担起了对社会科学普及等众多教育功能。纵观国内高校各类科普场馆的运行情况,多数场馆由于承担对社会的各类职能对学校自身来说属于新生事物,因此多数高校科普场馆在管理方面逐渐凸显了诸多方面的不足,急需探索出一系列规范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以适应国内众多高校科普场馆达到常态化的管理,以满足该类场馆多功能化的需要。

二、高校科普场馆管理模式现状

高校科普场馆的各种职能充分发挥了其正能量,既满足了高校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利用高校优势的专业资源和设施,为社会公众提供科普知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发挥了显著的社会职能。但是,从管理模式上来说,诸多的管理措施并不是十分完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在满足学校相关专业综合实验室功能上,其实验环节多数并没有建立规范的课程体系,教师根据理论课程的需要灵活地安排现场教学的时间和学时,其实验室管理人也没有完全按照正规周密的管理,造成课前临时通知准备不充分的局面,有时造成社会公众的参观与实验课程出现撞车现象;二是在针对社会公众的科普教育等相关教育职能上,其管理也不是十分规范,如参观接待制度等常规制度,高校科普场馆多数不能满足年内全天对外开放,使得对外教育职能受到限制;三是针对高校科普场馆对外教育的职能,目前多数高校科普场馆没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教育活动的组织策划等工作,造成科普教育活动随机性较大。另外,在众多职能当中,科普教育的形式、内容和安全保障等众多措施还不是十分完善,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场馆多功能化的发展,制约了场馆众多功能的最佳发挥,因此,对场馆进行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

针对高校科普场馆目前的功能现状,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主要应包括:对内课程管理体系的建设、对内研究学习管理体系的建设、对外参观管理体系的建设、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激励管理体系的建设。

1.对内课程管理体系的建设

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场馆现场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将该类现场教学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做到按教学计划进行现场教学,与其它理论课程和实验教学的管理模式同等对待,制定现场教学大纲,建立教学管理部门统一安排、正规管理的现场教学管理体系。

2.对内研究学习管理体系的建设

作为校内专业学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和教师从事科研课题的现场实践场所,要建全周密的管理体系,针对从事科研活动的特殊性,要建立学校多个部门协同管理的体系,教务处、学院教学管理部门、科技处、保密部门和场馆共同审批的进馆制度,以达到毕业设计有组织计划、科研课题不问题等得到规范。

3.对外参观管理体系的建设

针对高校科普场馆对外科普基地和其它教育基地的职能,根据场馆目前的接待能力等现状,需要健全参观管理制度,针对开放日的公众参观,要做到入馆前做好严格登记,确保出问题能够联系到责任人;针对基体预约参观,需要建立完善的参观审批制度,制定参观审批表,需要参观组织单位领导审批并加盖公章,学校相关部门进行资质审批和场馆负责人进行形式审批后方可进行入馆参观。

4.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安全问题是高校科普场馆的重中之重,要细化安全管理制度,一是展品安全问题,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展品安全保障体系,人防要做安全保卫专人24小时巡视看护,保卫人员要进行严格的政审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职责,确保人防万无一失;物防要利用防护手段使馆内与外界隔离,保证人员无法通过隔离墙等防护漏洞处跃入馆内;技防要做到馆内高清监控无死角,并且监控与保卫部门视频监控室联网,监控范围内有紧急情况自动报警等。二是人员安全问题,要建设完善的入馆参观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应急处方案等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在安全隐患处设立提醒标志,确保工作人员和观众的人身安全。

5.激励管理体系的建设场馆能否良性可持续发展,激励机制的建立是比不可少的。

第一,要建立合理的工作人员和科普志愿者激励制度,鼓励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兼职从事科普教育工作的体制,支持和鼓励有丰富经验的离退休干部、教师和专家参与到科普工作中从事科普产品的创作和科普工作的研究,以壮大科普工作队伍,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上兵工领域的相关人才关注场馆的建设,可以设立科普作品创作奖、科普工作建议奖、科普展品征集奖等奖励制度,同时,学校要将科普工作纳入到教职工考核体系中,作为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年终工作考核等重要指标,另外还要酌情考虑从事科普工作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相关待遇,以稳定科普工作队伍,吸引更多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从事科普事业。第二,要健全对外合作激励机制,营造高校与其它高校、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联合从事科普工作的氛围,高校场馆可为合作单位提供实践活动的场所,同时可为合作单位提供宣传服务,合作单位可为学校提供资金和相关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四、结语

第11篇

一、国内现状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运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大众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无疑成为制约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现有体育场地的66.7%在学校,而有关政府部门一方面没有相关政策指导,另一方面顾及学校学生安全、教学秩序等因素,使学校体育场馆一直未能向社会公众开放,导致场馆的利用率偏低。

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确定将逐步在全国推广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政策,并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长春、武汉、成都7个城市定为首批开放试点城市。每个城市将选定两个区为试点区,每个区选10所学校,作为开放试点学校,开放试点学校的体育馆一律免费,相关设施、器材的保养费用则由国家统一给予补贴。目前,试点地区的中小学校和不少大学的体育场馆以不同的方式向社会开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为下一步的全面开放积累了一些经验。

学校体育场地更好地向公众开放,社区与学校实现体育场地资源共享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放眼世界各地,有的国家和地区在体育场地资源的规划、设置上,将社区场地与学校场地截然分开,而有的国家和地区社区与学校体育场地资源共享已经形成社会系统。我国体育场地人均占有量要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众多,运动场地面积极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尽快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就显得尤为迫切。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关于社区与学校体育场馆是共享还是各司其职的不同做法,也在提示我们:解决我国社区群众健身难问题,要多管齐下,因地制宜地开放学校体育场地,不能搞“一刀切”。

学校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是活化闲置体育设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将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闲置封闭的学校体育场馆全面向社区居民开放,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为全民健身提供场地,既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是一个双赢之举,也是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民健身计划》、《体育法》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颁布,为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当前学校体育设施的兴建,也呈现出蓬蓬勃勃的强劲势头,更多的体育场馆在学校中拔地而起,为进一步的全面开放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全面开放带来的问题

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的全面开放,为全民健身提供了场地,实现了体育资源共享,活化了闲置的体育设施,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1.机制问题。

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为全民健身提供场地,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对学校来说,这既有利于加强学校与家长、社会的沟通,又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但学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落实起来非常难。我国学校大多采用封闭式的管理,没有相关的政策依据,是很难形成大规模对外开放的,即所谓的没有政策指导,缺乏明确的导向。

2.规划问题。

我国大众体育运动场所的不足,一是体现在学校体育运动场馆的全面开放问题,二是体现在规划的不合理。在城市规划上,没有处理好城市建设规划与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的关系,存在脱节的局面;在学校的整体规划上,还要充分体现体育场馆与社会共享,考虑这类场馆的选址与布局要符合全民健身和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

3.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面临的现状是即使把学校体育场馆全部开放,也不能完全满足公众的需要。盲目开放体育场馆而管理跟不上会出现公众一哄而入的现象。怎样才能不妨碍学校正常的管理,实现体育场馆的有序管理值得深思,如果管理不当,会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带来一定的冲击。

4.安全问题。

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共享,为居民提供锻炼身体便捷的活动场地和条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对学校管理者来说,理论上应该赞成这一举措。学校资源向社会开放安全问题使学校管理者感到有压力,一方面是开放后学校安全管理,另一方面是参加锻炼的人的安全,还有另外一些负面的问题。体育场馆全面开放会出现一些乱丢垃圾、随意破坏等不文明行为,更重要的是居民在学校锻炼时发生意外责任应该由谁负责。

5.经费问题。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确定将逐步在全国推广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政策,开放的场馆一律免费。虽然相关设施、器材的保养费用由国家统一给予补贴,但如何开放、如何补贴,这也是学校比较关心的问题。

三、建议

1.政策导向,因地制宜。

全民健身、科学健身、善待身心已成为时尚和主流,人们要求政府提供更好的健身条件,改善和提高健身环境的要求日益强烈。为解决这一供需矛盾的突出问题,在现阶段相关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发挥出主导作用,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区共享的机制问题上,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规范和引导学校体育场馆尽快向社区开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使这一事关全民健身的重要举措,积极稳妥地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2.政府搭台,细化管理。

学校体育场馆资源与社区共享的管理上,建议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借鉴各地经验,进一步细化制度,建立完善的开放制度。首先,要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不扰;第二,学校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调度、管理此项工作;第三,更新观念,不断创新,采用灵活多变的开放形式;第四,制定切实可行的开放时间。总之,多利用学校的课余时间向社区居民开放,使全民健身真正走进市民的生活。

3.落实政策,保障安全。

为解决学校体育场馆的安全问题,建议首先落实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制度,保障满足居民的体育活动需求。第二,建议学校成立专业的运动场地、设施、器材管理队伍,除了完成管理任务外,还应担当教育、指导、督促学生及社区居民积极健康安全地参加体育活动。第三,为了保证安全,预防安全事故,开放场馆的器材、设施要定期检查维护。第四,学校健全门卫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入内。第五,可以采用会员制的方法,居民要留下详细的资料。总之,落实政策,保障这一工作安全有效地向前推进。

4.灵活解决,保障使用。

影响学校体育场馆全面开放还存在一个费用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除了依靠国家政策补贴外,还要根据各地情况灵活解决。建议在条件比较好的运动场馆,可以适当收取一些费用。这样既可以保障使用,又可以解决全面开放带来的一些副作用。收取一些费用在现阶段首先可以弥补学校场馆维修、保养及人员支出等费用的不足;第二,可以起到一定的资源约束作用,可以避免由于“免费搭车者”而出现的所谓“公共悲剧”,导致最后没有能够真正享受到公共产品和优质服务的好处;第三,如果有人或单位搞活动要包租学校场馆,只要在时间上和学校的教学活动不冲突,就可以到学校的场馆负责部门登记,签订租赁协议。总之,根据各地、各校情况,灵活解决好居民健身活动的场所问题。

5.规划布局,解决问题。

第12篇

【关键词】科技馆;常设展厅;管理;体系

常设展厅作为科技馆常设展览的主要场所,是常设展览陈列的主要物理空间,被称为科技馆科普教育的主阵地。运行管理即运营管理,指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1]。常设展厅运行管理是对展厅日常业务运行的管理,包括展厅的基础运转、展厅组织管理、展厅质量管理、展厅人事管理等,涉及建筑物业、展览展品、观众、工作人员等多个因素。多种因素在常设展厅各项工作中互相作用,使得常设展厅实现科学化管理面临很大的挑战。常设展厅的科学管理,要求在尊重科技馆观众参观规律和展览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观众和工作人员的科学合理组织,充分利用展览展品或其他教育资源,最大化实现和发挥科技馆的教育功能[2]。

1 常设展厅管理现状与问题

笔者综合全国调研的情况,将目前国内科技馆常设展厅管理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1 基础研究不足,跟不上事业发展的步伐

文献检索与资料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在科技馆展厅运行与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科技馆事业蓬勃发展,各项研究工作广泛展开并逐步深入,据统计近十年来,科技馆建设和运行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馆的基础设施方面,涉及场馆规划、展厅面积,以及科技工作者、科技馆功能定位、科普教育基地等[3]。但其中鲜有涉及展厅运行与教育管理的相关研究。对于困扰行业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展厅岗位设置、人员编制、教育活动管理等,更是无人涉足。国内博物馆系统在这方面已有一些探索,并建立了相关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参考,但因博物馆与科技馆展品在性质上的巨大差异,可学习与借鉴的内容非常有限。

1.2 管理方式粗放,无法满足观众需求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公众科学素质水平不断提高,公对于参观服务质量和场馆科普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科技馆发展30多年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但常设展厅的管理一直没有较大的改观。粗放式的管理不计成本与效率,管理粗疏、不细致,不仅使得很多科技馆的管理效率、活动质量和服务水平无法提高,而且降低了科技馆的社会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的广大公众的参观积极性。而近些年来,市场上如商场里出现的一些企业制科技馆,却非常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与一些地方场馆门可罗雀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粗放管理已经成为制约很多科技馆发展的重要原因。

1.3 管理体系不健全,制度建立不完善

根据调研情况,全国各科技馆虽然针对常设展厅运行在内部制定了一些具体的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普遍比较零散、不成体系。对于已经成文的管理制度,很多场馆在具体执行上也是“两张皮”,制度的编写和制定仅成为科技馆一项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编写完毕就束之高阁,而具体的执行仍然随意性非常大。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的建立未结合常设展厅工作的实际和需求,导致无法落地,而在一些迫切需要制度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地方,如展厅工作岗位设置、展厅人员编制以及教育活动流程等方面,相关管理制度尚缺失,无法满足科技馆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1.4 缺少整体规划,一线人员职业发展受限

科技馆行业在我国属于较新领域,因此在常设展厅管理方面仍缺少整体的规划,尤其在人员的管理、发展、规划方面缺少全局性的深入思考。常设展厅的运行和教育工作通常归属于展教或社教部门,有的科技馆将展览运行维护划分在物业或安保。无论工作归属如何,常设展厅工作均属于科技馆的一线工作。同其他行业类似,一线员工的管理是常设展厅管理的关键点和难点。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科技给科技馆展览展示带来很大冲击,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被用于展览设计中,这些前沿技术虽倍受观众喜爱,但高新技术在展览应用中所导致的维护复杂、程序繁琐等问题却往往难以解决。鉴于目前我国展览设计与制造的整体水平,此类问题越来越突出,展览运维的难度和强度不断增加,给一线工作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同时,随着观众需求的增加及其对自身权益的重视,直接面向观众服务的一线人员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为保障场馆运行,一线工作人员无法按照正常的节假日休假,并直接面向观众服务,不仅接待工作内容琐碎而繁多,丧失很多社会交往的机会;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科技馆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员工投入展厅一线工作,由于缺少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一线员工普遍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造成一线员工流动性大、工作积极性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科技馆事业的发展。

2 常设展厅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根据一线管理的实践经验,常设展厅的管理主要可分为“管人”和“管事”两方面,综合管理学相关基础原理[4],常设展厅在管理过程中可遵循以下原则或方法,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

2.1 系统管理原则

常设展厅无疑是以系统的形式存在,而系统应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及相关性,因此展厅管理必须要明确管理目标,具有方向性。展厅管理必须注重整合分,展厅内各个分组、各要素都需有不同的区别与功用;同时各组、各要素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在职责分配中应强调“分工合作”。同时展厅管理必须明确组织层次,明确各组、人员在整体中的地位、作用及从属关系,在实际工作中逐层汇报、逐层指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有序进行。

2.2 能级管理原理

组织能级要求管理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都要各在其位、各谋其政、各司其职,以保证该能级目标的实现。常设展厅在确定各要素能级时,必须要保证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不同能级的要素应授予不同的权力与责任,给予不同的利益,使其责任、权力、利益与该能级相对应;同时,能级对应原则还要求配备相应才能的人,使其能够处于相应的岗位之上。

2.3 反馈原理

反馈原理要求在展厅管理过程中,不断收集各个组的执行情况、意外情况、存在问题等,通过信息的反馈,及时了解执行中的偏差,从而采取适宜的调度措施,保证计划的顺利完成。即使计划因为原来制定的不合适而无法完成,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来进行修订,从而保证原定目标的实现。

2.4 弹性原理

展厅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以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才能有效实现动态管理。

2.5 人本原理

人本原理,即展厅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作好人的工作为根本。管理者必须从思想上明确,要做好整个管理工作必须紧紧抓住做好人的工作这个根本,使全体人员明确整体目标、自身职责、工作意义及相互关系等,能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3 常设展厅管理的内容与体系

在上述原则的指导下,基于常设展厅一线管理工作的实践,通过对常设展厅各项工作的认真分析,笔者将常设展厅运行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人员管理和事务管理两部分,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运行管理的体系。

图1 常设展厅运行管理的内容体系

常设展厅运行管理可依据图1所示的管理体系,梳理各项内容,完善和编制具体的管理规范,形成系列制度,保障展厅人员、事务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3.1 常设展厅人员管理

常设展厅人员管理可分为工作人员岗位设置、工作人员编制、员工素质要求、培训管理、绩效管理及考核五个方面。

3.1.1 工作岗位设置

对常设展厅的岗位进行明确规定,按照“定岗定则、按岗考核”的原则,明确常设展厅工作人员的上岗条件、岗位职责和考核指标,以规范员工工作行为,激发工作热情,让每位员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提高常设展厅运行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

3.1.2 工作人员编制

按照常设展厅的工作岗位设置,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员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为原则,提出人员编制的具体方法和细则,明确人员配备的具体数量,使人员配备更加符合科技馆事业的发展需要,人员管理更加合理、规范。

3.1.3 员工素质要求

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服务礼仪,增员工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树立科技馆对外的良好形象,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3.1.4 培训管理

坚持业务发展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明确常设展厅员工培训的组织管理、职责分工、内容形式等内容,旨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培养和打造一支满足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3.1.5 绩效管理与考核

以客观公正、奖优罚劣、以人为本、激励引导为原则,详细规定员工的绩效考核内容、考核层级、考核时间与奖惩办法等内容,更好地激发和挖掘员工潜能,强化员工竞争与责任意识,整体提高运行管理和展览教育的效能。

3.2 常设展厅事务管理

常设展厅事务管理可分为展览展品管理、展览运行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教育活动管理、展教资源管理六个方面。

3.2.1 展览展品管理

从工作职责、工作标准和方法等方面,对展品完好率检查、展览展品晨检、展览展品接收等进行规范,提高展品完好率检查、晨检工作的严谨性和准确性,提高展览展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促进科技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3.2.2 展览运行管理

根据每日工作程序,从开馆前、开馆间、闭馆前等不同阶段,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进行细致规定,明确常设展厅工作人员在展厅运行中的职责,统一常设展厅运行管理的工作要求。

3.2.3 展厅安全管理

对展览展品安全等级进行划分,针对运行突发事件和观众参观流量高峰期制定安全工作预案,降低展厅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切实保障观众参观安全和参观秩序。

3.2.4 服务质量管理

从安全卫生检查、纪律检查、考勤管理等方面,对常设展厅质量管理工作的检查办法、检查标准进行规定,以加强展厅工作人员在岗纪律,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确保为观众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营造舒适、整洁、安全的参观环境,树立科技馆的对外良好形象。

3.2.5 教育活动管理

按照教育活动的流程,从教育活动的开发、审核、组织实施、检查评估、宣传推广等方面,对教育活动管理进行规范,以加强教育活动的研发与管理,鼓励展览教育工作的创新,保障教育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3.2.6 展教资源管理

规定展教资源的类别及其归档办法,确定归档材料的格式要求,通过加强对展教资源的管理,逐步实现展教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充分发挥展教资源在展教活动开发、策划、实施中的作用。

4 结语

科技馆进入我国已有近30年的历史,但运营管理模式一直较为粗放,尤其是常设展厅的管理并未受到普遍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常设展厅旧有的粗放管理模式和低管理水平,已经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科普教育和服务需求。如何通过对基础运行管理的积极探索,进一步推动全国科技馆常设展厅管理水平的提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实践总结,探讨了常设展厅运行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构建了常设展厅管理的内容体系,以期推动科技馆展教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促进我国科技馆事业的稳步、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仁杰,荣科,左雪梅.管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王紫色,杨楣奇,韩迪.科技馆展厅运行与管理[J].科技传播,2015,7(2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