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时间:2022-01-27 01:04:28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范文1

关键词: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一、如何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

(一)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的首要环节。它由培训管理人员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组织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鉴别和分析,从而确定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的内容。它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培训评估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分析培训需求,才能设计合理的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培训需求可从企业、工作、个人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进行企业分析。先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方案符合企业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要求。大凡企业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就是要把新员工因知识、技能不足,不了解企业的概况、历史、现状、远景规划而造成的盲目性所产生的机会成本的浪费,控制在最小限度。

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新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

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未来工作岗位对员工技能、态度的要求进行比照,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研究需要进行哪方面的培训来提高能力,达到员工的职务与技能的一致。

(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资源,培训对象、培训日期与时间、培训方法、培训场所与设备、培训纪律的有机结合,具体分析如下:

1.培训目标。培训目标是培训方案实施的导航灯。有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和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培训的组织者和接受培训的新员工才能少走弯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培训内容。一般来说,新员工入职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知识培训,是入职培训的第一层次。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技能培训,是入职培训的第二个层次,录用新员工不可避免地要走这一步。通过技能培训,让他们了解企业的情况,了解本企业他人的工作,促进各类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使他们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共同合作。

素质培训,这是入职培训的最高层次。素质高的员工尽管他可能暂时缺乏知识和技能,但只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目标,经过适当的培训后,就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如果因为招聘把关不严,录用了素质低的员工,经培训不改的,应及时清退,否则,饴害企业。

3.培训资源。培训资源(又称培训指导者)可分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企业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利用内部资源,可使新员工和培训组织者多方都得到提高。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对于新员工入职培训来说,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各有优缺点,但比较之下,还是首推内部培训资源,只有在企业业务确实繁忙,分不开人手或企业内部确实缺乏适当人选时,才选择外部培训资源。当然,如果能把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结合起来使用有,那就更好了。

4.培训日期。培训日期选择的原则是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培训。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时就必须把入职培训安排在企业挑选、测试、录用员工程序履行完毕,新员工正式加盟本企业之时进行。这时候的新员工都需要通过培训熟悉企业的工作程序和行为准则,不失时机的安排培训是最恰当不过的事。

5.培训方法。培训方法的新异,是培训效果的催化剂。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方法都有不同的特色,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要依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合理地选择采用。

6.培训场所及设备。在讲授企业概况等共同知识时,课堂可以在教室、会议室。若介绍各部门的业务技能,则决定了最适宜的场所是工作现场。新员工入职培训的设备包括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投影仪、电视、录相等。在企业财力、物力所允许的情况下,培训设备要与时俱进,尽可能多样化、灵活化。

7.培训纪律。纪律是搞好培训的保证。在设计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时,应该制定相应的培训纪律。

二、培训方案的评估与完善

培训效果如何、培训的投入是否值得,一直是员工培训工作中尚未解决的一个最大问题。科学的培训评估对于企业了解投资的效果、界定培训对组织的贡献、证明员工培训所做出的成绩非常重要。

第一,培训效果的评估

良好的培训评估体系是在工作分析、岗位说明、绩效标准和管理以及培训要素之间的流程管理,这种流程管理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业绩,并在提高业绩的基础上,逐渐提高绩效标准,进而使企业培训进入良性循环,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战略。

第二,培训评估报告

培训评估最后要提出培训评估报告。评估报告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培训项目概况,包括项目投入、时间、参加人员及主要内容等;二是受训员工的培训结果,包括合格人数,不合格人员及不合格原因分析;三是培训项目的评估结果及处置:效果好的项目可保留,没有效果的项目应取消,对于有缺陷的项目要进行改进,对于某些部分不够有效的项目可以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对于某些领域欠缺的项目可以新增。

第三,跟踪反馈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范文2

入职接待:人事负责人或是当值领导,办理好相关的入职手续;

经理必做:

A、新入职员工进入学习前,店经理必须与其面对面地进行一次沟通,并在表单内填写相关内容。(附件表单)

B、新员工入职学习完毕后,在进入相对应的岗位培训前,经理必须与该员工进行第二次面对面的沟通,并在表单内填写相关内容。

二天无薪培训:

(主要由文员负责第一、二天的全部工作流程)

第一天:

由人事负责人或是当值领班,介绍了解餐厅的地理环境、餐厅的管理人员、用餐的注意事项、仪容仪表的要求、班前会的流程、学唱企业之歌、物品领用的方式、领取床上用品,由部门最高领导或是经理安排住宿、铺床;下午学习《员

工手册》相关内容、到对应的部门去了解学习;

第二天:

参加各自部门的准备工作、学习岗位说明书、安全知识培训过关、下午继续学习《员工手册》,领取工衣;正式到岗前,由经理与新员工分享:描述企业的发展史及发展前景,以及提升机会与发展平台;

前十天培训:

注意事项:

A、每位新员工必须安排一个帮教全程负责,部门最高领导或经理负责每日跟进沟通工作,支持小组每日反馈信息,落实跟进直至一个月实习稳定上岗过后;

B、由人事负责人主要负责的支持小组必须对新入职的员工每日向经理提供沟通记录。

C、帮教落实后,尽可能的不可随意变动。每旬由经理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新入职的员工进行工作分享。

D,新入职员工工作未满一个月,尽可能的安排在早班,其它班次在一个月后才变动。

培训内容:

服务员--四大基本操作技能、服务流程、菜品知识(包括菜谱知识相关的常识必知)、环境的熟悉、各部门人员的认识、酒水知识、点菜服务的方法、介绍方式、工作流程;(教教是领班或骨干员工)

厨工--基本刀功、上菜的标准、一般菜品的加工方法、菜品的保存方法和要求、由帮教人员讲解当班次的工作流程;(帮教必须是班长与主管两人共担)

二十天:

(服务员)由领班来进行培训--基本的应变技巧、餐中操作的注意事项、推销的技巧;

(厨工)由主管进行培训:冰箱的管理、菜品的保存、刀功、收捡事项要求、其他班次的工作流程;

三十天:

(服务员)由部长亲自进行--餐中应变技巧、推销注意事项,并对最后的结果进行检测;

(厨工)由主管进行培训:其他菜品的加工方法,可支持到其他相关部门的地方及注意事项。

员工小王刚进入某大型餐饮公司下属分店担任服务员一职,虽是服务员,但还是让他很高兴。报道第一天,简单熟悉环境后就投入了工作。

由于当天生意好,领班安排的工作是到区域内负责添加茶水服务。这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但由于小王是第一天上班,对业务不熟悉与餐厅的相关要求等有很多方面都不清晰,遇到了一大堆问题。

诸如:客人需要加菜,她不知道味型、价格,也不知道如何开单;有传菜生端菜过来了,旁边人都在忙,没办法,小王硬着头皮去上菜,但上菜的要求也不清楚就随便摆上去了,客人明显不高兴……

开始还可以求救,但后来大家都在忙,找谁去呢?小王只好向顾客道歉"对不起,我不知道,因为我是新来的",但这样,顾客并不满意,有顾客甚至还免不了数落一番:"不知道就不知道,还说什么新来的,找你们领导去。"

一天下来,小王很累、很沮丧、很委屈。下班时就给前厅经理提出来要离职,原因是自己不习惯。

案例点评

对于新员工,无论其过去的资历与积累多么深厚,都需要一个学习与适应的过程,只是这个过程有长有短。那么,如何帮助新员工应对新环境、新岗位挑战,并"战胜"环境困难、成功挑战自我,成为企业领导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很

多餐饮企业都像上述案例中的企业一样,在新员工的入职管理过程中走进了误区。

结合案例来看,员工小A进入的是一家大型餐饮公司,报到第一天,简单熟悉环境后就投入到工作了。一个新人刚招进来,都没有进行任何的岗前培训就就到第一线打仗了,在现代社会的现代企业来说是不应该有的现象。俗话说得好,没

有规矩,不成方圆。

新员工的应知应会呢?从案例中来看,别说上菜、服务顾客,可能连最起码的倒茶都不会,也许领导会想,倒茶嘛,多简单啊。不是他是否想过,未经培训的员工在为顾客倒茶时不小时烫到顾客怎么办?

案例中说到的生意非常好,忙不过来,其实这个时间更不应该让新人来做这些事,那很可能只会添乱。

写到这儿,忽然联想起,近期身边有很多餐饮企业管理者在抱怨招人难,就算是招进来的员工不到几天或一个月又离职了,员工虽有这有那的借口与正当理由,从管理者反馈的结果来看并不是这样,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当一个"新人"要在企业的工作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于:在其进入该企业的最初数小时或者数天当中。其实我自己也做过新人,在校时总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做不了的,对于"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总是怀着无比的憧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范文3

探讨档案职业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必然涉及谁来保证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在档案职业培训方面要发挥经费支持、政策要求等多种作用;另一方面,需要专门的培训机构实施培训。此外,受训者所在单位还应该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条件支持v此因素相对较小,可以不重点考虑w。因此,档案职业培训质量的保证者,就既包括政府v管理主体w,也包括培训机构v实施主体w。政府部门主要包括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等,其中档案行政部门是档案职业培训的直接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则主要包括各级档案干部培训教育中心、档案学会、设有档案学专业的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等。由于质量保证有政府部门和培训机构两个主体,而两个主体在作用和功能上是有区别的,因此,就保证主体这一维度,可以把档案职业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分为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和以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两种s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经费、政策、制度、机构等保证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行政管理层面的体系;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包括需求调研、方案设计、效果评估等实施过程及其管理的体系,这个体系是实施机构层面的体系。本文对两种质量保证体系及其相应的质量管理文件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

(一)加强法规建设。目前,我国继续教育的立法还不够健全,没有从法制上确立继续教育的地位。在档案继续教育方面,1997年国家档案局了《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此后,各省也都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制订了本地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方法。从内容上看,这些规定和办法主要是关于档案继续教育的性质、对象、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规定,从效力上来看,它属于行政规章,其效力要低于行政法规。因此,国家档案局和有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档案继续教育的有关法律法规体系, 通过立法对各类档案专业人员在继续教育中的权利、义务、时间、内容、经费、保障措施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使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做到有法可依,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档案职业培训机制。目前,我国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由档案行政部门主导,各级档案干部培训中心承担档案职业教育培训职能,档案行政部门通过行政手段直接参与培训活动。这一培训模式是在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曾发挥过积极作用,其优点是计划性好,便于集中资源办培训,缺点是社会化程度低,缺乏市场竞争机制。随着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和政府职能的加快转变,以及档案管理技术、方法、理念和手段不断更新,传统的主要以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的档案职业培训模式,在管理制度、运行机制、政策保障、教学方式等方面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教学质量表现不尽人意,较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档案工作现实的需要。因此,要加快档案职业培训模式转变,改变传统的以档案行政部门为主导的档案职业培训体制与机制,向政府宏观管理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的档案职业培训模式与机制转变,培育档案职业培训市场,推进档案职业培训模式市场化和社会化。档案培训机构作为独立质量主体进入档案培训市场,平等竞争,以优质服务取胜。

(三)建立培训机构质量评估与资格准入制度。档案职业培训市场化和社会化,还须档案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培训市场进行督导检查,政策引导。档案行政部门要建立培训机构质量评估与资格准入制度,设计一套科学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现有的档案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管理制度、学习效果等进行定期评估、认证,以确认其质量水平。对质量评估合格的培训机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颁发资格证明,准许其从事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档案培训机构退出机制,质量评估认证不合格的培训机构,档案行政部门应及时对其批评、警告,屡次未能合格的,撤销其培训资格。持续规范的培训质量评估和资格准入评审不仅可以从源头上杜绝不合资质的机构进入档案培训市场,还可促使培训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改善质量管理,提升培训质量。

(四)建立非终身制的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于档案行业缺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影响了档案部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还导致档案培训机构和参训人员缺乏提升培训效益和质量的压力和动力。从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推行职业资格认证的条件。国家档案局应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纳入档案立法范畴,制定档案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并依据这些标准设计出具体的考核办法。档案工作者通过资格认证,就可获得档案职业资格证书。以再认证制度代替档案职业资格终身制,明确规定档案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期,过了有效期就要对档案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再认证。认证机构依据申请者的专业工作经历、教育培训水平、专业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服务、学术写作成果、课程考试成绩等几方面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分数合格者就可以通过考核,再次获得资格证书。档案职业资格证书不仅体现了档案继续教育的成果,使参与档案继续教育并取得优秀成绩的档案工作者获得了资格证明,同时也是对档案培训机构教学质量的考核检验,促使培训机构改进服务提升质量。

(五)建立档案培训教师资格认证与持证任教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是档案职业教育培训质量保证的关键。建成一支以兼职教师为主,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是符合职业培训特点的成功做法。我国档案职业培训的兼职教师主要是来自各级档案行政部门的专家型领导、来自高等学校的档案学教授、来自档案杂志社、档案学会的专家,来自档案工作一线的优秀档案工作者。这些兼职教师有较深的档案学术修养,但缺乏高水平教育技术和授课艺术,有的还不了解档案工作现状和实际情况。而档案职业培训的性质特点决定了教学人员应具有成人教育培训方面的经验,通晓培训内容,理解培训目标,具有足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的知识和技巧。因此,档案行政部门要建立档案培训教师资格认证与持证任教制度,加快步伐开展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兼职教师经培训考核后,凡符合任教条件的,由省档案局批准发给兼职教师证书,方可从事兼职教师工作。建立兼职教师进修培养、科学研究、考核管理、资格复审制度。档案行政部门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对档案兼职教师进行跟踪管理,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和复审。

(六)加强档案职业培训教材建设。培训教材建设是档案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工作做得如何,培训内容是关键,培训教材是支撑点。档案职业培训应从上岗培训与继续教育培训两方面,根据不同层次培训对象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档案行政部门应设立教材专项基金,用于教材的编写、出版、发行。由国家档案局组织档案教育中心、档案学会、高等院校的档案学知名专家学者成立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负责教材的规划、编写、审核等工作。省市档案局根据本地区档案工作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编写出版教材参考资料,制作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课件。编写的教材应反映国内外最新档案学理论与工作实践最新成果,突出成人教育的特点,并符合受训者的实际需要。

(七)加强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档案职业培训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档案行政部门应通过课题立项、经费资助等方式组织研究力量开展档案职业培训科学研究,探讨档案职业培训的科学规律。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包括:档案人员在职学习的动机、策略、规律;档案人员专业成长阶段划分,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档案人员的发展需求、所面临的困惑和所关注的问题、期望得到的帮助等;档案职业培训的性质、目标、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条件设施等。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档案职业培训的规律与特点,为我国档案职业教育培训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八)设立专项经费,提供发展保障。发展继续教育的关键问题是大力增加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国家应设立档案职业培训专项经费,地方各级政府必须明确界定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拨款项目和数量,并真正落到实处;参训档案人员所在单位可以分担部分培训费用,尽量减少参训人员个人所需承担的费用。

(九)完善档案职业培训激励机制。档案在职教育培训工作的根本持久力来自于广大档案工作者的认知度和自觉执行力。各级档案行政部门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档案工作者参加职业培训的内部动力。

1.让档案培训与单位和个人利益相关联。将档案职业培训与相关单位和个人利益挂钩,会产生直接的外部激励作用。建立档案人员培训考核、登记制度和学员学习档案,把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资格培训的情况及考核结果计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上岗任职、评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和必备条件。将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作为对单位档案工作年度评估的考核指标,与单位档案工作评级选优挂钩,必将激励档案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做好职业教育培训工作。

2.创设有利于档案专业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为档案专业人才成长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和实践锻炼平台,鼓励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攻读硕博学位,或者进修某一相关专业;逐步实施带薪进修制度和进修加薪制度。设立档案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遴选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为他们提供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实践锻炼的机会,引导他们在档案工作中增长才干,成为优秀的档案专业高层次人才。加大档案科研工作的组织力度,设立档案科研专项经费。对热心档案业务研究的档案工作者要及时给予课题立项、经费申请等方面的扶持,促进档案工作者刻苦学习、努力实践,把自身潜能调动与开发出来。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评审奖励制度,进一步提高奖励金额,扩大奖励覆盖面,对杰出的档案专业技术人才授予荣誉称号,以激励更多的人加入档案科研创新行列。

二、构建以培训机构为主体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一)预防为先,实施档案培训教学全过程管理。继续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培训水平及学习成效不宜制定统一标准,难以进行量化考核,容易使继续教育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因此,仅仅依靠对培训结果的考核评价不足以保证培训教学的质量,必须对培训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控制。档案职业培训教学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目标设计、方案设计、效果评估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就是要使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一方面以预防性的活动控制教学全过程,避免发生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失误时也能及时地作出反应,通过调整和改变教学质量监控措施,有效地纠正失误。

需求分析。为实现高水平的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必须首先调查了解学员的需求,并针对学员的需求进行培训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影响档案职业教育培训需求的因素很多,如我国档案政策调整变化及新标准出台,新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应用,学员的岗位职能、行业背景、知识结构等等,都将影响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当前和潜在的需求。需求分析可以针对不同行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进行分析;需求分析的方法包括确定调查对象、问卷调查、客户访谈、专家咨询等。

目标设计。培训目标应基于档案职业培训的需求分析。确保档案培训项目有明确的目标群体,培训目标依目标群体的需求而设计。档案职业培训目标应涵盖档案理论知识、档案职业道德与价值观、档案操作技能。培训目标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策划的基础,同时也是测评培训效果、提供信息反馈的依据。学员和教师应充分理解培训目标并了解如何达成目标。

方案设计。培训方案包含培训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时间安排等内容。教学内容应与培训目标相匹配。目标确定后,聘请培训项目领域中学术造诣较深、实践经验丰富的档案专家担任教师,由专家设计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时间安排等工作计划。培训内容可以由几门课程组成,应确保课程之间内容编排合理,逻辑层次清晰,每一门课程支持不同的培训目标。同时,培训内容应反映档案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符合国家档案工作规范。教学方法应适用于目标群体,除了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规律,还应考虑档案队伍中非档案专业学历比例大,人员流动频繁等特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学员的不同学习风格。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应使学员有机会积极参与,使教师、教学内容及学员之间充分互动。

效果评估。学习效果评估是档案培训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培训项目研发的内容之一。培训结束后,要认真组织培训考核,形成培训成果,实现以考促学。培训目标决定对受训者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学习效果评价。考核评价形式包括:口头考试、书面报告、培训机构内部组织或外部组织的标准考试、以及撰写考察报告、工作方案、研究论文与学习心得等。

(二)关键在学,强化主体积极参与和积极转化。培训是教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培训的效果取决于双方的共同努力。但教是外部条件,学是内在的根据,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档案职业培训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教育培训对象有着较高的文化程度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他们的学习具有自我导向、以丰富多样的人格化经验参与、以问题为中心、以追求实效为目的等特点。根据大量研究和实践的总结,笔者发现在档案培训中,学员的积极参与与积极转化是关键性因素。档案培训机构在教学与管理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培训过程。积极参与主要反映在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思考,与教师互动,与同伴交流。积极转化体现在学员学以致用,及时地把自己所学所悟转化为档案工作的新理念、新技能,改进自己的工作,提升工作绩效。

(三)按需施教,加强档案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档案职业培训应与档案事业发展需求紧密相联,以档案工作需要来确定培训目标和方向。培训机构要重视培训需求分析,了解档案工作者最关心、最薄弱、最需要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技能水准的档案人员设计相应的培训方案,使相应的学员得到相应的培训,让教与学相契合。一是更多采用专题培训模式。一次短期培训安排两三个专题,一个专题针对一两个实际问题,传授者说得清说得完,受训者也因学习内容“单一”而学得透。二是探索开展培训自学和远程教学。远程教学和分散自学可以由学员自行安排学习进度、学习时间,把握学习重点,让培训更具针对性。档案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适合远程教学和学员分散自学,问题研讨和技能培训适合现场集中授课。三是逐步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当前档案培训对技能操作的实训教学重视不够。档案培训现状是“应知”教学有余,“应会”培训缺失。应提高实训教学在档案培训中的比重,使之在档案培训中的课时比重达到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

(四)以评促建,积极开展培训质量自我评估。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对培训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价,建立有效的回馈圈,是档案培训质量保证的重要方面。除了档案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进行评估监督以外,培训机构自我评估也是改进质量的重要手段。自我评估是以培训机构为主体,自己组织的对机构内部教学活动进行的各种评估。自我评估是培训机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和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培训机构通过自我评估,能及时掌握自身培训工作状况,增强质量保证意识,有效达成培训目标。对培训结果评估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学员的满意度进行评估;二是对学员学习结果进行评估;三是对培训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除了对结果进行评估以外,对输入因素的质量作预先评估审核也很重要。对培训方案、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教材、培训经费等因素,都应该组织档案专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审核评估,合格的才允许运行,不合格的进行修改调整。自我评估要制度化,评审后要有相应的改进措施,评估结果要与奖惩挂钩,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提升质量的目标。

三、加强档案职业培训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建设

质量管理(即质量保证)是通过文件和活动两种形式实现的。文件是承载质量内涵的文字表述和文本,包括制度、流程、标准、表格、记录单等。质量管理活动是依据文件、运用文件进行管理的活动,包括质量的规划、测量评估、控制改进等。因为质量管理活动离不开质量文件的引导,因此质量文件十分重要。当前,档案职业培训在质量文件建设方面比较薄弱、不够完备。因此,加强质量文件建设是完善档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档案培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内容包括:①质量方针,是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比如有的定位于“培训高水平档案创新人才”;②质量目标,是管理层提出的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比如学员满意度超过90%、课件提供率100%;③质量标准,它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度和培训机构内部的质量标准,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度包括: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办法、档案培训机构质量评估与资格准入制度实施办法、档案培训教师资格认证与持证任教制度实施办法等;培训机构内部的质量标准包括:培训方案质量标准、培训课程质量标准、培训师资质量标准、培训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培训效果评估办法等;④质量信息,即培训活动各方面各环节的质量信息,诸如学员学籍卡、学员出勤率、学员成绩登记表、培训满意度、培训活动记录等。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范文4

关键词:培训方案设计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组织的人、财、物、信息四种资源中,人们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曾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①员工是组织的血液,他或者使你的事业轰轰烈烈,或者使你碌碌无为。不同组织间的竞争即成为人才的竞争,人们对此已经达成共识,通用汽车公司的前总经理艾尔弗雷德·斯隆曾经说过,"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是请把我的公司的人才留给我,五年后,我将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②组织间对人才的竞争必然引起对人才的重新定位,以现代社会中人们掌握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特点为主要标志,以字母或符号的造型来象征其主要特点的人才分类方法,提出了"X""T""I"型人才论,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并有明显的主要的交叉点、结合部的"X"型人才更受人们的亲睐,而它显然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所不能满足的,它需要走出学校的员工不断通过培训来求得自身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普及率低的国情决定了从实践中产生的人才需接受新的培训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社会在飞速发展,不断变化的组织环境也客观要求,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时时刻刻都要接受培训才不致落后于时代。组织的竞争归根结蒂于人才的竞争,而适应于社会发展的人才来源于"活到老,学到老"接受终生培训的员工之中。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能做好培训工作,因为培训工作的完成需依赖于培训方案。有好的培训方案,不一定有好的培训效果,但要有好的培训效果,则必须要有好的培训方案,如何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也正是本文目的之所在。

一、培训理论的研究及发展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们开始渐渐重视起培训工作,特别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对培训工作的研究愈来愈多,但何为培训,却是各抒己见,至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摘录一些供研究参考。

培训:指各组织为适应业务及培育人才需要,用补习、进修、考察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其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拥有旺盛的工作能力,更能胜任现职工作,及将来能担任更重要职务,适应新技术革命必将带来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和干部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③

培训:指向员工传授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活动,是与工作有关的任何形式的教育。④

培训:指创造一个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或学习特定的与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⑤

培训:指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改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⑥

总之现代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学习,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

培训作为科研课题首先是在心理学和科学管理领域进行的。随后,培训理论随着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00-1930)、行为科学时期的培训(1930-1960)、系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60-)三个发展阶段。在传统理论时期,培训是以发展个人技术与态度为主,较少考虑个人与他人,或个人与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培训,除了延续传统理论时期重视个人技术与态度的发展以外,更重视员工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培训理论进入系统理论时期,系统理论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系统对于外在环境的开放性,亦即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特别重视系统与系统间的适应与沟通。①

90年代以后,组织培训工作可以说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独立发展阶段,现代组织要真正搞好培训教育工作,则必须了解当今的培训发展趋势,使培训工作与时代同步,当今世界的培训发展趋势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员工培训的全员性。培训的对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的员工,这样通过全员性的职工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效地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不仅有责任要说明学习应符合战略目标,要收获成果,而且也有责任来指导评估和加强被管理人员的学习。另外,培训的内容包括生产培训、管理培训、经营培训等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

其二,员工培训的终身性。单凭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一点知识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必需实行终身教育,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经营理论。

其三,员工培训的多样性。就是培训的范围已从企业扩展到整个社会,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的完整的职工培训网。培训的方式有企业组织的培训、有社会组织的业余培训、有大学为企业开办的各类培训班。

其四,员工培训的计划性。即组织把员工培训已纳入组织的发展计划之内,在组织内设有职工培训部门,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其五,员工培训的国家干预性。西方一些国家不但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参加在职培训是公职人员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

二、国内外的培训现状

在国外,政府和其它组织都十分重视培训,培训成为员工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首先,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并且公款用于培训已成为合法的举措。在1958年以前,在美国用朕邦政府的钱进行培训工作是受到禁止的,但该年"政府职工培训法"和它的修正案通过以后,一些政府机构增设了培训部门,在另一些机构较大地扩充了它们的规模,至1981年,经财政年度的统计数字说明,该年有492,314人上了政府培训计划的课程,总共支出的费用在3.7亿美元以上,且这还不包括军人和邮局工作人员的培训支出②。其次,愿意支出培训经费,培训计划的经费不断增加。既使在1982年,英国经济处于增长缓慢时期,对八十家工商企业进行管理人员培训的调查结论说:"我们很受鼓舞地获悉在过去一、二年里培训计划遭受严重削减的情况很少。很多培训人员说,他们受到的巨大压力是必须对需要的每一笔经费提出正当的理由,但是仅有极少数培训人员在过去一年里要求的经费遭到拒绝。至少有十几个培训计划还增加了经费?quot;③有资料显示,美国100名员工以上的组织在1992年的培训开支为450亿美元,比1988年增长了12%。④第三,培训经费在公司里所占比重很大。在90年代初,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在员工培训上的花费达到1.2亿美元,这一数额占公司工资总额的3.6%,美国联邦快递(FederalExpress)公司每年花费2.25亿美元用于员工培训,这一费用占公司总开支的3%。⑤目前,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技能的飞速更新,人们已经认识到培训不是一种特权或权力,而是一种需要,培训工作更是倍受重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国内,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培训工作做得并不理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训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曾在"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作过明确部署,要把培养企业家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加强现有和未来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争取用3~5年时间,系统地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企业家。⑥目前,培训工作还没有其应有的地位,培训中心成为组织中可有可无的机构,效益好时,这个机构才有立锥之地,效益不好时,遭到裁减的首先为培训机构,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还在,培训的收益对组织的效益相关性不大,使培训不受注重;二是培训方案没有科学设计,使培训并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培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员工不断培训必成为大家的共识,要做好培训工作,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研究已成为迫切需要。

三、如何设计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需求分析

组织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它必须是理性化,以经济人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培训活动的成本无论从费用、时间和精力上来说,都是不低的,培训是要冒一定风险,因此在是否进行培训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来指导培训方案的制定,要有的放矢,不能单纯地为培训而培训。

培训需求分析需从多维度来进行,包括组织、工作、个人三个方面。首先,进行组织分析。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根据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预测本组织未来在技术上及组织结构上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了解现有员工的能力并推测未来将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估计出哪些员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以及这种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以推测出培训提前期的长短,不致监渴掘井。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研究工作者本人的工作行为与期望行为标准之间的差异,当工作大?quot;能力"时,则需要进行培训,通过提高能力,达到员工的"职务"与"职能"相一致。"职务"和"职能"二者都是变量,当职能提高了,需要开发职务,使两者保持一致;当职务超过了能力,就需要进行培训,开发职能,使两者复归一致。由于培训的对象是员工,能否做好工作取决于诸多因素,培训并不是万能的,而且培训要讲求成本收益,因此,看培训能否促进员工的个人行为发生所期望的转变。如果聘用了技能不符合要求的人或者是恶劣的态度问题等,则不是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不需要培训,若存在的问题培训能够解决时,则进行员工培训,设计具体的培训方案。

(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和时间、培训场所与设备以及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南,一份详尽的培训需求分析就大致构画出培训方案的大概轮廓,在前面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下面就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1、培训目标的设置

培训目标的设置有赖于培训需求分析,在培训需求分析中我们讲到了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通过分析,我们明确了员工未来需要从事某个岗位,若要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现有员工的职能和预期职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培训目标。设置培训目标将为培训计划提供明确方向和依循的构架。有了目标,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内容、时间、教师、方法等具体内容,并可在培训之后,对照此目标进行效果评估。培训总目标是宏观上的、较抽象的,它需要不断分层次细化,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要达到培训目标,就要求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即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了解什么?你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能够干什么?你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有哪些改变?这些期望都是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基础的,通过需求分析,明了员工的现状,知道员工具有哪些知识和技能,具有什么样职务的职能,而企业发展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员工,预期中的职务大于现有的职能,则要求培训。明了员工的现有职能与预期中的职务要求二者之间的差距,即确定了培训目标,把培训目标进行细化,明确化,则转化为各层次的具体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培训目标是培训方案实施的导航灯。有了明确的培训总体目标和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对于培训指导者来说,就确定了实施教计划,积极为实现目的而教学;对于受训者来说,明了学习目的之所在,才能少走多路,朝着既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目的不明确,则易造成指导者、受训者偏离培训的期望,造成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提高了培训成本,从而可能导致培训的失败。培训目标与培训方案其它因素是有机结合的,只有明确了目标才有可能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其它的各个部分,使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案成为可能。

2、培训内容的选择

在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和期望达到的学习结果后,接下来就需要确定培训中所应包括的传授信息了。尽管具体的培训内容千差万别,但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究竟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

知识培训,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一层次。员工只要听一次讲座,或者看一本书,就可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大部分的就是知识。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障碍和阻挠。同时,要系统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则必须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如要成为"X"型人才,知识培训是其必要途径。虽然知识培训简单易行,但其容易忘记,组织仅停留在知识培训层次上,效果不好是可以预见的。

技能培训,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这里所谓技能就是指能使某些事情发生的操作能力。技能一旦学会,一般不容易忘记,如骑车、游泳等。招进新员工,采用新设备,引进新技术都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培训,因为抽象的知识培训不可能立即适应具体的操作,无论你的员工是多么优秀,能力有多强,一般来说都不可能不经培训就能立即操作得很好。

素质培训,这是组织培训的最高层次。此处"素质"是指个体能否正确地思维。素质高的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态度,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目标。素质高的员工,可能暂时缺乏知识和技能。但他会为实现目标有效地、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而素质低的员工,既使已经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但他可能不用。

上面介绍了三个层次的培训内容,究竟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是由不同的受训者具体情况决定的。一般来说,管理者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而一般职员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它最终是由受训者的"职能"与预期的"职务"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3、谁来指导培训

培训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在众多的培训资源中,选择何种资源,最终要由培训内容及可利用的资源来决定。

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是组织的重要内部资源,利用内部资源,可使受训者和培训者多方都得到提高。组织内的领导是比较合适的人选。首先,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其次,他们希望员工获得成功,因为这可以表明他们自己的领导才能;最后,他们是在培训自己的员工,所以肯定能保证培训与工作有关。无论采取哪种培训方式,组织的领导都是重要的内部培训资源。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也可以指导培训,当员工培训员工时,由于频繁接触,一种团队精神便在组织中自然形成,而且,这样做也锻炼了培训指导者本人的领导才能,

当组织业务繁忙,组织内部分不出人手来设计和实施员工的培训方案,那么就要求诸于外部培训资源。工作出色的人员并不一定能培训出一个同样工作出色的员工,因为教学有其自身的一些规律,外部培训资源恰好大多数是熟悉成人学习理论的培训人员。外部培训人员可以根据组织来量体裁衣,并且可以比内部资源提供更新的观点,更开阔的视野,但外部培训资源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外部人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用于了解组织的情况和具体的培训需求,这将提高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外部人员培训,组织的领导对具体的培训过程不负责任,对员工的发展逃避责任。

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各有优缺点,但比较之下,还是首推内部培训资源,只有在组织业务确实繁忙,分不开人手时,或确实内部培训资源缺乏适当人选时,才可选择外部培训资源,但尽管如此,也要把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结合使用才为最佳。

4、确定受训者

根据组织的培训需求分析,不同的需求决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从而大体上确定不同的培训对象,即受训者。

岗前培训是向新员工介绍组织的规章制度、文化以及组织的业务和员工,新员工来到公司,面对一个新环境,他们不太了解组织的历史和组织文化,不了解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不了解公司的政策,不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不熟悉自己的上司、同僚及下属,因此新员工进入公司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紧张不安,为了使新员工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迅速适应环境,企业必针对以上各方面进行岗前培训,由岗前培训内容决定了的受训者只能是组织的新员工,对于老员工来说,这些培训毫无意义。

对于即将升迁的员工及转换工作岗位的员工,或者不能适应当前岗位的员工,他们的职能与既有的职务或预期的职务出现了差异,职务大于职能,对他们就需要进行培训。对他们可采用在岗培训或脱产培训,而无论采用哪种培训方式,都是以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为内容,而不同内容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确定了不同的受训者。在具体的培训需求分析后,根据需求会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根据需求分析也确定了哪些员工缺乏哪些知识或技能,培训内容与缺乏的知识及技能相吻合者即为本次受训者。

虽然培训内容决定了大体上的受训者,但并不等于说这些就是受训者,还应从确定的这些大体上的受训者的角度看其是否适合受训。首先看这些人对培训是否感兴趣,若不感兴趣则不易让其受训,因为没有积极性,效果肯定不会很好;另一方面,要看其个性特点,有些个性是天生的,既使通过培训能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但他仍不适合于该工作,则他属于要换岗位,而不是需要培训。从培训内容及受训者两方面考虑,最终确定受训者。

5、培训日期的选择

培训日期的选择。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培训,这道理显而易见,但事实上,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却往往步入一些误区,下面的做法就是步入了误区。许多公司往往是在时间比较方便或培训费用比较便宜的时候提供培训。如许多公司把握计划订在生产淡季以防止影响生产,却不知因为未及时培训却造成了大量次品、废品或其他事故,代价更高,再如有些公司把培训订在培训费用比较便宜的时候,而此时其实并不需要培训,却不知在需要培训时进行再培训却需要会出再培训的成本。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做到何时需要何时培训,通常情况下,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培训。

第一,新员工加盟组织。大多数新员工都要通过培训熟悉组织的工作程序和行为标准,既使新员工进入组织进已拥有了优异的工作技能,他们也必须了解组织运作中的一些差别,很少有员工刚进入组织就掌握了组织需要的一切技能。

第二,员工即将晋升或岗位轮换。虽然员工已经成为组织的老员工,对于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及现任的岗位职责都十分熟悉,但晋开到新岗位或轮换到新岗位,从事新的工作,则会产生新的要求,尽管员工在原有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对于新岗位准备得却不一定充分,为了适应新岗位,则要求对员工进行培训。

第三,由于环境的改变,要求不断地培训老员工。由于多种原因,需要对老员工进行不断培训。如引进新设备,要求对老员工培训新技术;购进新软件,要求员工学会安装与使用。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组织都在不断调制自己的经营策略,每次调整后,都需对员工进行培训。

第四,满足补救的需要。由于员工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从而需要培训进行补救。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必须进行补救培训:一,由于劳动力市场紧缺或行政干预或其它各方面的原因,你不得不招聘了不符合要求的职员;二,招聘时看起来似乎具备条件,但实际使用上其表现却不尽人意。

在作培训需求分析时,确定需要培训哪些知识与技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这些知识与技能培训作出日程安排,看大致需要多少时间,以及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从而推断培训提前期的长短,根据何时需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及提前期,最终确定培训日期。

6、适当培训方法的选择

组织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下面着重分析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三种常用方法,在培训时可根据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目的而择一或择多种配合使用。

(1)讲授法

讲授法就是指讲授者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这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讲授法用于教学时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它是保证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重点突出;③讲授时语言要清晰,生动准确;④必要时应用板书。

讲授法虽是培训中应用最普及的一种方法,但它既有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也有很多缺陷。讲授法的优点:①有利于受训者系统地接受新知识;②容易掌握和控制学习的进度;③有利于加深理解难度大的内容;④可以同时对许多人进行教育培训。其缺点为:①讲授内容具有强制性,受训者无权自主选择学习内容;②学习效果易受教师讲授的水平影响;③只是教师讲授,没有反馈;④受训者之间不能讨论,不利于促进理解;⑤学过的知识不易被巩固。

(2)演示法

演示法是运用一定的实物和教具,通过实地示范,使受训者明白某种事务是如何完成的。演示法要求:①示范前准备好所有的用具,搁置整齐;②让每个受训者都能看清示范物;③示范完毕,让每个受中者试一试;④对每个受训者的试做都给予立即的反馈。

演示法用于教学同样优点与缺点并存。其优点为:①有助于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兴趣;②可利用多种感官,做到看、听、想、问相结合;③有利于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演示法的缺点为:①适用的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演示;②演示装置移动不方便,不利于教学场所的交更;③演示前需要一定的费用和精力做准备。

(3)案例法:

案例是指用一定视听媒介,如文字、录音、录像等,所描述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情景。它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早就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的调研工作中,20年代起,哈佛商学院首先把案例用于管理教学,称为案例教学法。案例用于教学有三个基本要求:①内容应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为了保密有关的人名、单位名、地名可以改用假名,称为掩饰,但其基本情节不得虚假,有关数字可以乘以某掩饰系数加以放大或缩小,但相互间比例不能改变;②教学中应包含一定的管理问题,否则便无学习与研究的价值;③教学案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它的编写与使用都是为某些既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

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作为一个教学方式它也不可避免优缺点并存。案例法的优点:①它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思考模式;②在个案研究的学习过程中,接受培训可得到另一些有关管理方面的知识与原则;③作为一个简便方法,有利于使受培训者参与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案例法的不足之处在于:①每一个案例都是为既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缺乏普遍适用性,不一定能与培训目的很好吻合;②案例数量有限,并不能满足每个问题都有相应案例的需求;③案例无论多么真实,但它毕竟是使受训者以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因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不能象当事人那样承受种种压力,不可避免地存在失真性。

7、培训场所及设备的选择

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决定着培训场所及设备。培训场所有教室、会议室、工作现场等,若以技能培训为内容,则决定了最适易的场所为工作现场,因为培训内容的具体性要求信息传授的具体性,而许多工作设备是无法推进教室或会议室的。培训设备则包括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有的还需幻灯机、录相机等,不同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最终确定了培训场所和设备。

员工培训是则培训目标和期望结果、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培训方法和培训场所及设备的有机结合,达到目标和结果是根本目的之所在,其后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以它为出发点的,经过权衡利弊,作出决策,制定出一个以培训目标和结果为指南的系统方案,而不能是各组成部分作分离处理而任意组合。虽然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不一定为有效的培训方案,但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必须是系统考虑的培训方案。

(三)培训方案的评估及完善

从培训需求分析开始设计培训方案,从制定培训目标到培训方法的选择以最终制定了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这并不意味着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因为任何一个好的培训方案必是一个由制定测评修改再测评再修改……实施的过程,只有不断测评、修改才能使培训方案甄于完善。培训方案的测评从三个维度来考察。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察,将其细化为三个指标来进行:一、内容效度,看培训方案的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是从培训方案的本身来说的,分析其是否符合培训需求分析,各要素前后是否协调一致,是最优选择;二、反应效度,看受训者反应,受训者是否对此培训感兴趣,是否能满足受训者的需要,如果否,找出原因;三、学习效度,以此方案来培训,看传授的信息是否能被受训者吸收,如果否,则要考虑到传授的方法以及受训者学习的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加以改进。从受训者的角度来考察,看受训者培训前后行为的改变是否与期望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应考虑是培训效果不理想还是缺乏应用培训所学内容的机会,还是由于习惯影响,使培训效果还未表现出来,需延长考察时间。最后,从培训实际效果来考察,即培训的成本收益比来分析。培训的成本应包括培训需求分析费用,培训方案的设计费用,培训方案实施费用,受训者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及福利。培训方案的收益则包括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两部分,显性收益是指产量的提高,废品、次品的减少,采用更省原材料的生产方式的节药,生产事故的减少等可测量的收益;隐性收益则是指个企业团队精神的生成,企业形象的提高等不可量化测量收益。成本低于收益才证明此方案具有可行性,成本高于收益则证明此方案破产,应找出失败原因所在,设计更优的方案。

四、结语

虽然国外的培训理论已渐趋完善,但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才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培训工作实务与培训工作理论研究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本文从介绍培训理论的研究入手,系统介绍了培训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趋势,在对比国内外培训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让人们认识到发展我国培训工作的迫切性。一切培训方案的设计都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三个角度阐述了如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来进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的分析与选择,从理论上初步对培训方案的设计作了系统分析,浅要阐述了如何设计一个具体的培训方案。然本文更倾向于实务性与操作性,又由于作者对此问题研究尚浅,故在培训需求分析及培训方案的评估方面阐述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探讨,希望通过阅读本文对实际工作者们的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主要参考文献:

①彭剑锋、包政主编,《人员甄选录用与培训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余凯成、程文文、陈维政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张一驰编著,《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④洛丝特著,《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⑤欧炳进、张育新、林克慧编,《人事管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⑥英:贝纳德.泰勒、美:戈登.利皮特合编,陈今淼译,《管理人员发展和培训手册》,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⑦《中国改革全书·劳动工资体制改革卷》,1978~1991年,大连出版社。

⑧胡振君,"你对培训知多少?",《行政与人事》,2000年第4期,第30~31页。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范文5

关键词:培训方案设计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在组织的人、财、物、信息四种资源中,人们越来越广泛地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曾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①员工是组织的血液,他或者使你的事业轰轰烈烈,或者使你碌碌无为。不同组织间的竞争即成为人才的竞争,人们对此已经达成共识,通用汽车公司的前总经理艾尔弗雷德·斯隆曾经说过,"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是请把我的公司的人才留给我,五年后,我将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②组织间对人才的竞争必然引起对人才的重新定位,以现代社会中人们掌握的科学、技术、专业知识的特点为主要标志,以字母或符号的造型来象征其主要特点的人才分类方法,提出了"X""T""I"型人才论,系统地掌握两门专业知识,并有明显的主要的交叉点、结合部的"X"型人才更受人们的亲睐,而它显然是传统的学校教育所不能满足的,它需要走出学校的员工不断通过培训来求得自身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普及率低的国情决定了从实践中产生的人才需接受新的培训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活到老,学到老",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就能做好培训工作,因为培训工作的完成需依赖于培训方案。有好的培训方案,不一定有好的培训效果,但要有好的培训效果,则必须要有好的培训方案,如何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也正是本文目的之所在。

一、培训理论的研究及发展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人们开始渐渐重视起培训工作,特别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下,对培训工作的研究愈来愈多,但何为培训,却是各抒己见,至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摘录一些供研究参考。

培训:指各组织为适应业务及培育人才需要,用补习、进修、考察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其适应新的要求不断更新知识,拥有旺盛的工作能力,更能胜任现职工作,及将来能担任更重要职务,适应新技术革命必将带来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管理结构和干部结构等方面的深刻变化。③

培训:指向员工传授工作所需知识和技能的任何活动,是与工作有关的任何形式的教育。④

培训:指创造一个环境,使员工能够在这一环境中获得或学习特定的与工作要求密切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⑤

培训:指给新雇员或现有雇员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改需的基本技能的过程。⑥

总之现代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学习,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最大限度地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

培训作为科研课题首先是在心理学和科学管理领域进行的。随后,培训理论随着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传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00-1930)、行为科学时期的培训(1930-1960)、系统理论时期的培训(1960-)三个发展阶段。在传统理论时期,培训是以发展个人技术与态度为主,较少考虑个人与他人,或个人与团体的相互关系;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培训,除了延续传统理论时期重视个人技术与态度的发展以外,更重视员工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培训理论进入系统理论时期,系统理论最重要的基本假设是系统对于外在环境的开放性,亦即将组织视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特别重视系统与系统间的适应与沟通。①

90年代以后,组织培训工作可以说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独立发展阶段,现代组织要真正搞好培训教育工作,则必须了解当今的培训发展趋势,使培训工作与时代同步,当今世界的培训发展趋势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员工培训的全员性。培训的对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的员工,这样通过全员性的职工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有效地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同时,管理者不仅有责任要说明学习应符合战略目标,要收获成果,而且也有责任来指导评估和加强被管理人员的学习。另外,培训的内容包括生产培训、管理培训、经营培训等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

其二,员工培训的终身性。单凭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一点知识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必需实行终身教育,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经营理论。

其三,员工培训的多样性。就是培训的范围已从企业扩展到整个社会,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的完整的职工培训网。培训的方式有企业组织的培训、有社会组织的业余培训、有大学为企业开办的各类培训班。

其四,员工培训的计划性。即组织把员工培训已纳入组织的发展计划之内,在组织内设有职工培训部门,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其五,员工培训的国家干预性。西方一些国家不但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参加在职培训是公职人员的权利与义务,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

二、国内外的培训现状

在国外,政府和其它组织都十分重视培训,培训成为员工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首先,政府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并且公款用于培训已成为合法的举措。在1958年以前,在美国用朕邦政府的钱进行培训工作是受到禁止的,但该年"政府职工培训法"和它的修正案通过以后,一些政府机构增设了培训部门,在另一些机构较大地扩充了它们的规模,至1981年,经财政年度的统计数字说明,该年有492,314人上了政府培训计划的课程,总共支出的费用在3.7亿美元以上,且这还不包括军人和邮局工作人员的培训支出②。其次,愿意支出培训经费,培训计划的经费不断增加。既使在1982年,英国经济处于增长缓慢时期,对八十家工商企业进行管理人员培训的调查结论说:"我们很受鼓舞地获悉在过去一、二年里培训计划遭受严重削减的情况很少。很多培训人员说,他们受到的巨大压力是必须对需要的每一笔经费提出正当的理由,但是仅有极少数培训人员在过去一年里要求的经费遭到拒绝。至少有十几个培训计划还增加了经费?quot;③有资料显示,美国100名员工以上的组织在1992年的培训开支为450亿美元,比1988年增长了12%。④第三,培训经费在公司里所占比重很大。在90年代初,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在员工培训上的花费达到1.2亿美元,这一数额占公司工资总额的3.6%,美国联邦快递(FederalExpress)公司每年花费2.25亿美元用于员工培训,这一费用占公司总开支的3%。⑤目前,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技能的飞速更新,人们已经认识到培训不是一种特权或权力,而是一种需要,培训工作更是倍受重视,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国内,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但培训工作做得并不理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训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曾在"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作过明确部署,要把培养企业家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加强现有和未来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争取用3~

5年时间,系统地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企业家。⑥目前,培训工作还没有其应有的地位,培训中心成为组织中可有可无的机构,效益好时,这个机构才有立锥之地,效益不好时,遭到裁减的首先为培训机构,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还在,培训的收益对组织的效益相关性不大,使培训不受注重;二是培训方案没有科学设计,使培训并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培训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员工不断培训必成为大家的共识,要做好培训工作,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研究已成为迫切需要。

三、如何设计员工培训方案

(一)培训需求分析

组织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它必须是理性化,以经济人的眼光来看待一切,培训活动的成本无论从费用、时间和精力上来说,都是不低的,培训是要冒一定风险,因此在是否进行培训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根据需求来指导培训方案的制定,要有的放矢,不能单纯地为培训而培训。

培训需求分析需从多维度来进行,包括组织、工作、个人三个方面。首先,进行组织分析。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根据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预测本组织未来在技术上及组织结构上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了解现有员工的能力并推测未来将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估计出哪些员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以及这种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以推测出培训提前期的长短,不致监渴掘井。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研究工作者本人的工作行为与期望行为标准之间的差异,当工作大?quot;能力"时,则需要进行培训,通过提高能力,达到员工的"职务"与"职能"相一致。"职务"和"职能"二者都是变量,当职能提高了,需要开发职务,使两者保持一致;当职务超过了能力,就需要进行培训,开发职能,使两者复归一致。由于培训的对象是员工,能否做好工作取决于诸多因素,培训并不是万能的,而且培训要讲求成本收益,因此,看培训能否促进员工的个人行为发生所期望的转变。如果聘用了技能不符合要求的人或者是恶劣的态度问题等,则不是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不需要培训,若存在的问题培训能够解决时,则进行员工培训,设计具体的培训方案。

(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和时间、培训场所与设备以及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南,一份详尽的培训需求分析就大致构画出培训方案的大概轮廓,在前面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下面就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1、培训目标的设置

培训目标的设置有赖于培训需求分析,在培训需求分析中我们讲到了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通过分析,我们明确了员工未来需要从事某个岗位,若要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现有员工的职能和预期职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培训目标。设置培训目标将为培训计划提供明确方向和依循的构架。有了目标,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内容、时间、教师、方法等具体内容,并可在培训之后,对照此目标进行效果评估。培训总目标是宏观上的、较抽象的,它需要不断分层次细化,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要达到培训目标,就要求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即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了解什么?你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能够干什么?你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有哪些改变?这些期望都是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基础的,通过需求分析,明了员工的现状,知道员工具有哪些知识和技能,具有什么样职务的职能,而企业发展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员工,预期中的职务大于现有的职能,则要求培训。明了员工的现有职能与预期中的职务要求二者之间的差距,即确定了培训目标,把培训目标进行细化,明确化,则转化为各层次的具体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培训目标是培训方案实施的导航灯。有了明确的培训总体目标和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对于培训指导者来说,就确定了实施教计划,积极为实现目的而教学;对于受训者来说,明了学习目的之所在,才能少走多路,朝着既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目的不明确,则易造成指导者、受训者偏离培训的期望,造成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提高了培训成本,从而可能导致培训的失败。培训目标与培训方案其它因素是有机结合的,只有明确了目标才有可能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其它的各个部分,使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案成为可能。

2、培训内容的选择

在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和期望达到的学习结果后,接下来就需要确定培训中所应包括的传授信息了。尽管具体的培训内容千差万别,但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究竟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

知识培训,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一层次。员工只要听一次讲座,或者看一本书,就可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在学校教育中,获得大部分的就是知识。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障碍和阻挠。同时,要系统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则必须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如要成为"X"型人才,知识培训是其必要途径。虽然知识培训简单易行,但其容易忘记,组织仅停留在知识培训层次上,效果不好是可以预见的。

技能培训,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这里所谓技能就是指能使某些事情发生的操作能力。技能一旦学会,一般不容易忘记,如骑车、游泳等。招进新员工,采用新设备,引进新技术都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培训,因为抽象的知识培训不可能立即适应具体的操作,无论你的员工是多么优秀,能力有多强,一般来说都不可能不经培训就能立即操作得很好。

素质培训,这是组织培训的最高层次。此处"素质"是指个体能否正确地思维。素质高的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态度,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目标。素质高的员工,可能暂时缺乏知识和技能。但他会为实现目标有效地、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而素质低的员工,既使已经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但他可能不用。

上面介绍了三个层次的培训内容,究竟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是由不同的受训者具体情况决定的。一般来说,管理者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而一般职员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它最终是由受训者的"职能"与预期的"职务"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3、谁来指导培训

培训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包括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在众多的培训资源中,选择何种资源,最终要由培训内容及可利用的资源来决定。

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是组织的重要内部资源,利用内部资源,可使受训者和培训者多方都得到提高。组织内的领导是比较合适的人选。首先,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其次,他们希望员工获得成功,因为这可以表明他们自己的领导才能;最后,他们是在培训自己的员工,所以肯定能保证培训与工作有关。无论采取哪种培训方式,组织的领导都是重要的内部培训资源。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也可以指导培训,当员工培训员工时,由于频繁接触,一种团队精神便在组织中自然形成,而且,这样做也锻炼了培训指导者本人的领导才能,

当组织业务繁忙,组织内部分不出人手来设计和实施员工的培训方案,那么就要求诸于外部培训资源。工作出色的人员并不一定能培训出一个同样工作出色的员工,因为教学有其自身的一些规律,外部培训资源恰好大多数是熟悉成人学习理论的培训人员。外部培训人员可以根据组织来量体裁衣,并且可以比内部资源提供更新的观点,更开阔的视野,但外部培训资源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外部人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用于了解组织的情况和具体的培训需求,这将提高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外部人员培训,组织的领导对具体的培训过程不负责任,对员工的发展逃避责任。

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各有优缺点,但比较之下,还是首推内部培训资源,只有在组织业务确实繁忙,分不开人手时,或确实内部培训资源缺乏适当人选时,才可选择外部培训资源,但尽管如此,也要把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结合使用才为最佳。

4、确定受训者

根据组织的培训需求分析,不同的需求决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从而大体上确定不同的培训对象,即受训者。

岗前培训是向新员工介绍组织的规章制度、文化以及组织的业务和员工,新员工来到公司,面对一个新环境,他们不太了解组织的历史和组织文化,不了解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不了解公司的政策,不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不熟悉自己的上司、同僚及下属,因此新员工进入公司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紧张不安,为了使新员工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迅速适应环境,企业必针对以上各方面进行岗前培训,由岗前培训内容决定了的受训者只能是组织的新员工,对于老员工来说,这些培训毫无意义。

对于即将升迁的员工及转换工作岗位的员工,或者不能适应当前岗位的员工,他们的职能与既有的职务或预期的职务出现了差异,职务大于职能,对他们就需要进行培训。对他们可采用在岗培训或脱产培训,而无论采用哪种培训方式,都是以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为内容,而不同内容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确定了不同的受训者。在具体的培训需求分析后,根据需求会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根据需求分析也确定了哪些员工缺乏哪些知识或技能,培训内容与缺乏的知识及技能相吻合者即为本次受训者。

虽然培训内容决定了大体上的受训者,但并不等于说这些就是受训者,还应从确定的这些大体上的受训者的角度看其是否适合受训。首先看这些人对培训是否感兴趣,若不感兴趣则不易让其受训,因为没有积极性,效果肯定不会很好;另一方面,要看其个性特点,有些个性是天生的,既使通过培训能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但他仍不适合于该工作,则他属于要换岗位,而不是需要培训。从培训内容及受训者两方面考虑,最终确定受训者。

5、培训日期的选择

培训日期的选择。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培训,这道理显而易见,但事实上,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却往往步入一些误区,下面的做法就是步入了误区。许多公司往往是在时间比较方便或培训费用比较便宜的时候提供培训。如许多公司把握计划订在生产淡季以防止影响生产,却不知因为未及时培训却造成了大量次品、废品或其他事故,代价更高,再如有些公司把培训订在培训费用比较便宜的时候,而此时其实并不需要培训,却不知在需要培训时进行再培训却需要会出再培训的成本。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做到何时需要何时培训,通常情况下,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培训。

第一,新员工加盟组织。大多数新员工都要通过培训熟悉组织的工作程序和行为标准,既使新员工进入组织进已拥有了优异的工作技能,他们也必须了解组织运作中的一些差别,很少有员工刚进入组织就掌握了组织需要的一切技能。

第二,员工即将晋升或岗位轮换。虽然员工已经成为组织的老员工,对于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及现任的岗位职责都十分熟悉,但晋开到新岗位或轮换到新岗位,从事新的工作,则会产生新的要求,尽管员工在原有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对于新岗位准备得却不一定充分,为了适应新岗位,则要求对员工进行培训。

第三,由于环境的改变,要求不断地培训老员工。由于多种原因,需要对老员工进行不断培训。如引进新设备,要求对老员工培训新技术;购进新软件,要求员工学会安装与使用。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组织都在不断调制自己的经营策略,每次调整后,都需对员工进行培训。

第四,满足补救的需要。由于员工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从而需要培训进行补救。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必须进行补救培训:一,由于劳动力市场紧缺或行政干预或其它各方面的原因,你不得不招聘了不符合要求的职员;二,招聘时看起来似乎具备条件,但实际使用上其表现却不尽人意。

在作培训需求分析时,确定需要培训哪些知识与技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对这些知识与技能培训作出日程安排,看大致需要多少时间,以及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从而推断培训提前期的长短,根据何时需用这些知识与技能及提前期,最终确定培训日期。

6、适当培训方法的选择

组织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下面着重分析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三种常用方法,在培训时可根据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目的而择一或择多种配合使用。

(1)讲授法

讲授法就是指讲授者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期望这些受训者能记住其中的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讲授法用于教学时要求: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它是保证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②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楚,重点突出;③讲授时语言要清晰,生动准确;④必要时应用板书。

讲授法虽是培训中应用最普及的一种方法,但它既有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也有很多缺陷。讲授法的优点:①有利于受训者系统地接受新知识;②容易掌握和控制学习的进度;③有利于加深理解难度大的内容;④可以同时对许多人进行教育培训。其缺点为:①讲授内容具有强制性,受训者无权自主选择学习内容;②学习效果易受教师讲授的水平影响;③只是教师讲授,没有反馈;④受训者之间不能讨论,不利于促进理解;⑤学过的知识不易被巩固。

(2)演示法

演示法是运用一定的实物和教具,通过实地示范,使受训者明白某种事务是如何完成的。演示法要求:①示范前准备好所有的用具,搁置整齐;②让每个受训者都能看清示范物;③示范完毕,让每个受中者试一试;④对每个受训者的试做都给予立即的反馈。

演示法用于教学同样优点与缺点并存。其优点为:①有助于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兴趣;②可利用多种感官,做到看、听、想、问相结合;③有利于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演示法的缺点为:①适用的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演示;②演示装置移动不方便,不利于教学场所的交更;③演示前需要一定的费用和精力做准备。

(3)案例法:

案例是指用一定视听媒介,如文字、录音、录像等,所描述的客观存在的真实情景。它作为一种研究工具早就广泛用于社会科学的调研工作中,20年代起,哈佛商学院首先把案例用于管理教学,称为案例教学法。案例用于教学有三个基本要求:①内容应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为了保密有关的人名、单位名、地名可以改用假名,称为掩饰,但其基本情节不得虚假,有关数字可以乘以某掩饰系数加以放大或缩小,但相互间比例不能改变;②教学中应包含一定的管理问题,否则便无学习与研究的价值;③教学案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它的编写与使用都是为某些既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

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作为一个教学方式它也不可避免优缺点并存。案例法的优点:①它提供了一个系统的思考模式;②在个案研究的学习过程中,接受培训可得到另一些有关管理方面的知识与原则;③作为一个简便方法,有利于使受培训者参与企业实际问题的解决。案例法的不足之处在于:①每一个案例都是为既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缺乏普遍适用性,不一定能与培训目的很好吻合;②案例数量有限,并不能满足每个问题都有相应案例的需求;③案例无论多么真实,但它毕竟是使受训者以当事人的角度去考虑,因而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不能象当事人那样承受种种压力,不可避免地存在失真性。

7、培训场所及设备的选择

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决定着培训场所及设备。培训场所有教室、会议室、工作现场等,若以技能培训为内容,则决定了最适易的场所为工作现场,因为培训内容的具体性要求信息传授的具体性,而许多工作设备是无法推进教室或会议室的。培训设备则包括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有的还需幻灯机、录相机等,不同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最终确定了培训场所和设备。

员工培训是则培训目标和期望结果、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培训方法和培训场所及设备的有机结合,达到目标和结果是根本目的之所在,其后各个组成部分都是以它为出发点的,经过权衡利弊,作出决策,制定出一个以培训目标和结果为指南的系统方案,而不能是各组成部分作分离处理而任意组合。虽然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不一定为有效的培训方案,但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必须是系统考虑的培训方案。

(三)培训方案的评估及完善

从培训需求分析开始设计培训方案,从制定培训目标到培训方法的选择以最终制定了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这并不意味着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因为任何一个好的培训方案必是一个由制定测评修改再测评再修改……实施的过程,只有不断测评、修改才能使培训方案甄于完善。培训方案的测评从三个维度来考察。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察,将其细化为三个指标来进行:一、内容效度,看培训方案的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是从培训方案的本身来说的,分析其是否符合培训需求分析,各要素前后是否协调一致,是最优选择;二、反应效度,看受训者反应,受训者是否对此培训感兴趣,是否能满足受训者的需要,如果否,找出原因;三、学习效度,以此方案来培训,看传授的信息是否能被受训者吸收,如果否,则要考虑到传授的方法以及受训者学习的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加以改进。从受训者的角度来考察,看受训者培训前后行为的改变是否与期望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应考虑是培训效果不理想还是缺乏应用培训所学内容的机会,还是由于习惯影响,使培训效果还未表现出来,需延长考察时间。最后,从培训实际效果来考察,即培训的成本收益比来分析。培训的成本应包括培训需求分析费用,培训方案的设计费用,培训方案实施费用,受训者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及福利。培训方案的收益则包括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两部分,显性收益是指产量的提高,废品、次品的减少,采用更省原材料的生产方式的节药,生产事故的减少等可测量的收益;隐性收益则是指个企业团队精神的生成,企业形象的提高等不可量化测量收益。成本低于收益才证明此方案具有可行性,成本高于收益则证明此方案破产,应找出失败原因所在,设计更优的方案。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范文6

所以说,有些服装店往往只重视商品、门店环境、营销方案,却忽视了店员的管理和培训,在销售实施过程中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服装店对内部人才的培养也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服装店的培训包括服务技能培训、商品知识和管理培训、店务作业技能培训、综合素质培训等,培训的手段、方式也很多,培训对象也很广泛,包括新员工培训、老员工培训,也包括高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店铺销售人员培训、非店铺销售人员培训等各个层次的人员培训。而作为人力资源信息库的核心、各级干部选用的重要依据、人才再培训之基础,员工培训档案的建立及日常管理也变得非常重要。所谓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没有记录就没有证据,没有证据一切都没有发生。员工有没有受训练、训练的成果如何,要靠并且只能靠培训档案的记录来体现。

培训档案的建立及内容

服装店各级人员培训档案的建立是培训工作中必须要做的基础工作,其作用就是:

牢固树立各级培训观念,通过培训档案的建立,记录员工自入职以来参加的各项培训及考核成绩,使之成为进阶培训、培养、选拔、升职、调薪等有效的依据,保证后续培训能规范、标准的进行,符合各项工作需求,同时能够使服装店人才发展、员工培养也更为科学、合理。

1 员工培训档案的建立

员工进入服装店后由人事部门负责为其建立店内培训档案,将员工的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对员工已参加过的各项培训经历进行了解,除将员工已参加过何种培训的信息详细记录在案,还要进行各类资料的收集、存档,比如当前员工的教育水平、服饰专业知识和零售服务技能掌握的程度等等,以便安排员工系统化的培训。

2 员工培训档案的内容

a 员工信息:用于登记员工个人基本信息。

包含项目:编号、姓名、部门、职级、学历、专业、入职前所受培训、相关证书名称等。

使用部门:由人事部门负责登录、存档。

b 受训记录:用于登记员工自入职以来所参加的各种培训课程、培训结果、岗位异动。

包含项目:课程名称、培训时间、培训签到、考核成绩、实习报告、试卷、受训心得、岗位及职级异动情况、培训请假记录及其它相关信息。

使用部门:由人事部门负责记录、更新、存档。

c 培训手册:记录员工自入职以来参加过何种培训、培训成效、培训奖惩。

包含项目:门店培训制度、晋升流程、员工已参加培训课程、培训成绩及培训过程中有无奖惩记录。

使用部门:以员工自主填写为主并自行保管,参训后由授课讲师给予签写受训成绩,定期交至人事部门进行审核。

3 员工培训档案的形式

为落实“一人一档”,员工培训档案一般以纸档的形式记录,并存放于员工人事档案中,亦可以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保存于电脑中便于查询,并建立相应的档案索引文件(电子档)。以员工受训的职级别、部门别、成绩别、证书别等进行分类筛选,便于各种培训数据的有效查询及汇总,为人事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

培训档案的管理

1 由服装店人事部门负责建立员工培训档案,一人一档。

2 培训档案并人员工人事档案,由人事部门负责统一管理。

3 服装店人事部门负责完成员工培训相应资料的登记,如考核成绩、学员课堂表现等相关信息。

4 人员如进行服装连锁店或分店系统内异动,培训档案亦将随员工人事档案转至相应门店进行存档、维护。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范文7

关键词:档案教育培训;调查;档案人员

一、档案职业教育培训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基层档案工作者职业教育培训情况,笔者于2017年6月至8月间,依托省、市档案局,对广东省参加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班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一线档案馆(室)工作人员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个人信息,包括专业、学历、职称、年龄、性别;二是调查对象参加档案职业教育培训情况及需求。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筛选整理,最终数据基本完整齐全、回答属实的有118份问卷,视为有效问卷。从调查基本情况可以看到,目前基层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较低,72.9%的人所学专业与档案专业及计算机专业无关;一些单位不太重视档案工作,档案干部中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偏多,占调查者的59.3%;档案管理队伍流动性较大,队伍不太稳定,调查中有64.3%的档案管理队伍从事档案工作不足10年。

二、档案职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没有规范的培训机制

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是档案管理人员以兼职为主,一人兼多岗的情况较为普遍。由于没有一定的培训机制作保障,有些单位领导以工作较忙为理由不支持档案管理人员离岗培训,导致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教育的机会偏少,一般一年或几年才参加一次教育培训。

(二)档案培训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的培训方式以大培训班、大型会议培训为主。这种短时间内不分层次的上大课的培训形式,学习效果不明显。

(三)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一般以公共“通识”理论教育为主,与档案工作的具体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缺乏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业务水平等情况进行的培训,特别是缺乏档案现代化管理方面的培训。

(四)没有专职的培训教师

培训教师一般是在培训前临时抽调的,主要是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人员兼任,这些兼职老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和授课艺术与专职老师相比有所欠缺,讲课吸引力不足[2]。此外,师资来源比较单一,缺少优秀的一线档案工作者参与教学。

三、加强档案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措施

“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档案专业人员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基本依靠”[3]。在目前档案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也比较频繁的情况下,档案职业教育培训尤显重要。因此,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机制、改革培训形式、增强培训效果是档案行政机关面临的任务。

(一)建立全员化的档案教育培训的机制[4]

首先是规范化岗前培训,岗前培训能为新聘档案管理人员在正式上岗后开展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也是档案管理人员从零开始并逐步适应本岗位要求而接受档案教育的一个过程。因此,新聘档案管理人员无论学历高低、专业背景如何都应该接受岗前培训。其次是强化业务提高培训,档案行政机关和档案协会、学会组织应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构成状况和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通过不断的知识更新,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除了上述岗位培训外,有关单位还应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在职教育,如专业证书班、学历教育班、继续教育班的学习,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助力。

(二)拓展多元化的培训形式

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很多是兼职人员,工作较多,很难抽出时间脱产参加学习培训。针对这种情况,档案行政机关和档案培训机构应改变单一的课堂讲授培训形式,提供一些人性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例如在线培训课程、面对面培训、案例研讨会、工作实习等培训方式,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解决“工学”矛盾。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范文8

一、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经济是知识及其相关活动在社会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中起主导作用的社会经济形态。 知识经济已在世界范围内初见端倪,它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日益成为社会最关键的资源和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知识优势是烟草企业获得产品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前提,在市场日益饱和、产品趋同、成本降低的竞争环境中,烟草企业所拥有的知识是其脱颖而出、一枝独秀并长盛不衰的关键。企业知识员工具有快速的知识吸收能力,开发能力和创新性利用知识的能力。

在新的形式下,烟草行业的知识员工应该具有比其他行业员工更强的竞争性,这样就要求我们利用科学的发展观把公司建成知识型企业,并建立有利于知识员工彼此进行合作的创造性方式。必须充分了解及掌握知识员工的特征,才能针对知识员工作好行业的培训计划。那何谓烟草行业知识员工呢?

二、烟草行业知识员工概述

(一)烟草行业知识员工的内涵

烟草行业知识员工——根据彼得·德鲁克的定义,知识员工属于那种“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那么烟草行业知识员工就是在本行业内,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当前烟草行业企业公司经理、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以及销售人员都属于烟草行业知识员工的范畴。

(二)烟草行业企业知识员工的特征

1.独立性 。烟草行业知识员工拥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主要源于行业垄断经营的特点,这种知识员工不喜欢上司把要做的每一件事的计划与措施都已安排的非常明确,这样使行业知识员工觉得自己是被上司完全摆布,缺少自主性。一般说来,烟草行业知识员工倾向于独立自主,这种特性表现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方面的灵活性要求以及宽松的企业气氛。

2.创新性。创新是烟草行业知识员工最重要的特征。库珀解释说:“知识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具有不断创新有用知识的能力。”烟草行业知识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市场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使产品和服务得以更新。

3.骄傲性。专业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输渠道的多样化改变了烟草企业的权力结构,职位并不是决定权力有无的惟一因素。烟草行业知识员工由于自己在某一领域的特长和岗位上特有的技能使得企业知识员工并不崇尚于其他职业。

4.流动性。在信息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行业与行业之间竞争的焦点表现在技术的竞争上,技术的竞>!

5.成就性。与其他行业员工相比,烟草行业知识员工更在意实现自身价值,并强烈期望得到行业和社会的认可,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专业的完美性。因此,烟草行业企业知识员工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把攻克难关看作一种乐趣,一种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6.复杂性。复杂性主要指的是生产企业和销售市场的复杂性。烟草行业知识员工独立自主性并不等同于其他行业知识员工之间不需要配合,烟草行业知识员工的工作由于科技的发展一般并不独立,他们的工作一般以工作团队出现,通过跨越企业界限以便获得产品综合优势。因此,品牌成果多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这使得个人的绩效评估难度较大。比如,一个市场营销人员的业绩就难以量化,原因不仅在于营销效果的滞后性,也在于影响营销业绩因素的多样性。

烟草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生产任务的完成,产品品质的提升,物料的采购供应,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等,都离不开各部门主管的具体管理和操作。一位优秀的烟草企业员工不仅要熟悉本部门业务,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素养,了解本部门,本职业的发展趋势,能够在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开拓创新,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

(三)知识型烟草行业员工具备的素质

1.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所有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也是越来越多的行业最看重的素质。由于行业知识员工掌握着公司大量的技术或其他技术资料信息。如果职业道德素质很差,对公司会造成很大的危

害,所以,现在有些公司在招收员工的时候要求他们有原辞职单位的工作表现证明,以证明以往工作中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

2、人际交流素质。烟草行业知识员工大多是合作,需要员工有较强的交流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如果在工作讨论中沉默寡言或固执己见都会影响工作效率。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这要求团队本身是一个开放型的不断学习的组织。如果员工不愿将自己的知识拿出与他人分享,会影响整个团队的进步。

3.专业技术素质。员工需要适合本岗位所需的技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员工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否则会被飞速发展的技术所淘汰。

4.基本管理素质。烟草行业知识员工要掌握一般的管理方法。在工作团队中没有转移的管理者,根据岗位的不同,每个员工都可能成为临时的管理者,来负责团队成员工作的协调。由于自主管理和平等协作的管理模式的引入,就要求行业员工有这方面的基础素质。

5.身心素质。不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对于烟草行业知识员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工作有多繁重,都要善于调节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未来能够更好工作的基石。

6.思维素质。烟草行业知识员工应有较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判断要准确。另外,要有系统思维的观点,并掌握一些良好的思维方法。这些对自己的工作都会大有裨益。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21世纪的烟草企业特征首先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他必须善于学习,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善于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而且善于修正其行为以反映新的知识和观念”(戴维.格文。《哈佛商务评论》)因此,强化学习和知识更新,不仅是现代企业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一个烟草企业员工进行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烟草企业知识员工培训重要性

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展的总体战略和人力资源的总体计划,确保行业组织在需要获得所需合格人员获得最大益处的根本,也是我们要确立培训计划的重要依据。

1.从发展的烟草行业角度来看。企业知识员工虽然处在不同的工作层次、不同的工作岗位,但都是烟草行业企业运行的重要公务系统、参谋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公关系统等等,一支符合信息化企业的有效管理架构需要全面建立。企业形象的宣传,公司内文化的确立,行业企业知识员工人员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烟草行业企业知识员工是公司形象和“窗口”,其工作的直接性与特殊性决定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而且,随着行业的发展,也积累了培训的实力,也有能力开展培训。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加强烟草行业企业知识员工人员的培训。

2.从烟草行业企业知识员工人个人来看。从其构成分析,虽然好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受过比较专业的教育,然而却面临着工作多样性与复杂性的挑战,每个人都想追求一份比较充分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机会,都想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客观上具有培训的动力。也要求了烟草行业企业知识员工培训必须要注重公司内发展的职业技能,这才是培训发挥经济效益的保证。

成功和有效的知识员工培训和培养计划,不仅会提高烟草行业企业知识员工素质,而且会达到和满足知识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增加企业凝聚力。不论是多么优秀的行业知识员工,企业都负有进行培训和培养的任务。培训和培养不仅仅局限在新员工的岗前培训,重点应当是行业企业知识员工的岗位再培训。这不仅能提高行业知识员工完成本职工作的技能、知识,通过对员工其他技能的培训,还是对行业知识员工潜能的进一步开拓。

众所周知,企业培训的目标是提高业绩,因此培训工作要以行业的业务发展和烟草企业赢利为目的。同时良好的行业企业培训还有一些事半功倍的效果: 烟草企业给予行业知识员工的培训机会是企业留住人才的技巧、方法之一。我们进行良好的培训工作可以有选择地培养那些对企业热爱、忠诚度高的、综合素质较好的、土生土长的人才。自己培养的人才跳槽率较低,犯错误的也较少。而对引进、招聘、吸收的人才进行全面的培训,重点是进行企业的历史、传统、企业文化的"洗脑教育",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全面系统的培训,在岗位上了解行业、热爱企业、热爱岗位工作。

三、__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对知识员工培训情况

为适应__烟草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工作日益完善的需要,充分发挥网络从业人员的作用,建设一支在思想、文化、业务素质上过硬的卷烟销售网络团队,本着有的放矢、学以致用,解决岗位能力素质的需要,该公司06年和07年专项对卷烟销售网络知识员工有针对性的集中学习培训。充分体现职业培训“重技能”的特点。 1、通过学习培训,使公司从业人员具备履行其岗位职责所应具备的态度、知识、技能,弥补工作的实际需要与任职者现有状况之间的差距。2、不断更新公司知识员工的营销观念,拓展公司从业人员的知识面,培养业务素质过硬的复合型人才。3、使公司知识员工的素质水平符合本岗位规范的要求和不断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需求。

培训内容主要有:职业道德规范;“管理学”基础理论;“组织行为学”基础理论;“中、高级卷烟商品营销”教材;“地市级烟草公司卷烟销售网络业务规范”相关内容;“卷烟销售网络客户经理工作手册”;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基本维护;全区绩效考核评分标准;行业政策法律、法规;卷烟仓储知识培训;分拣机的操作程序与维护等。

两年来,该公司坚持不解地对知识人员进行培训,各项工作较以前有了新的提高。20__年共销售卷烟1033844万支,比去年同期增加41719万支,同比提高4.21%。实现销售收入195890万元,同比提高16.19%;实现利税40540万元,同比提高42.68%,实现利润32964万元,同比提高54.27%。通过狠抓培训工作,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通过总结培训过程,按照培训目的和培训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漏洞。

四、烟草行业企业知识员工培训总结及分析

(一)培训总结 通过上述__烟草专卖局(公司)对行业知识员工培训情况可知,公司中的销售人员也属于知识员工的一种,公司不光对销售人员培训而且对于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等各类知识员工同样也进行了相应的培训,该公司抓住了这一企业人员在管理中各个岗位上的重要环节,因人因岗对症下药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企业在培训前进行了需求与分析;

2.培训内容广泛丰富;

3.明确了参训人员、时间、地点三固定;

4.培训中做到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5.企业培训规划、

计划是依据企业发展规划而拟订的;

6.培训结合了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发展计划和潜力。

(二)培训分析

1.企业管理者或经理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和认识程度。该公司领导认识到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如对企业文化的传承,企业凝聚力的加强,员工工作热情的激发等等的认识决定了培训开展的好与坏,领导的认知和态度直接关系到培训工作成与败。因此,__烟草公司即能给企业员工在技能上长足的提高,又能正确的树立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敬业精神,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员工离职率和对工作不满的心理,使离职离岗人数减少。

2. 明确的培训目的。培训不同于教青,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企业现在和将来的经营目标,如果不抓住这点,培训最终变成无的之矢,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培训前一定要弄清楚培训目的是什么。

3.培训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培训的计划性表现在企业的培训要考虑到每个培训之间的互相协调和补充,不能东一掷头,西一棒子,员工绩效方面出了问题,也不分清楚是系统的原因还是员工个人的原因,立即开展培训。另外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将培训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如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的报酬系统、企业人力资源的调配等等,不能孤立地看待培训,不然就不能很好的调动员工对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培训也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正确选择参加培训人员。一般来说影响知识员工培训效果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即员工的学习能力、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员工个人技能与工作岗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如果员工的技能不足,培训会增强他对于技能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如果员工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对他的培训只会对企业造成更大的危害,犹如培训一个高智商的破坏者;如果员工的工作态度好,也知道自己的差距,但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也无法达到培训的目的。

5.选择正确的培训方法。企业培训的对象是知识员工,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联系过去的经验、未来的情景和实践活动则可以带来好的培训效果。

6.对培训效果的监督和评估。大部分的企业对于培训的效果评估都处于一个基本的层次上——反应层次,也就是说只是对于当时培训的现场状况,如培训的组织、培训讲师的表现等最为表面的东西进行考评,而该培训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甚至对于公司整体绩效的影响不去跟进。外派培训则更是简单,只是看培训者是否有培训的合格证书,而这个合格证书的含金量大家应该心知肚明。没有对培训效果的监督和评估,企业的培训甚至演化成变相的员工游乐活动。培训效果出不来,那么培训费用的收益也就不得而知。

从以上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烟草企业(公司)在进行行业知识员工培训前必须制定出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案,企业进行良好的培训工作可以在保持企业知识员工自然属性的稳定性的同时,可以优化人力资源的知识、年龄结构、知识和技能更新换代的频率、广度、深度,培训是一项投入少、人才培养准确率高的人力资源开发。烟草行业的发展,对员工不断培训必成为烟草人的共识,要做好行业培训工作,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研究已成为迫切需要。

五、烟草行业知识员工的培训方案设计

设计培训方案应以造就人力资源为目标。使烟草行业的企业知识员工更进一步地掌握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进一步地促进知识更新与提高。以更好地实现烟草企业知识员工的创造性提高岗位技能和工作效率。焕发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增强工作积极性。使个人的知识和技术得到更新;为更加复杂、高层次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烟草行业企业培训方案主要包括:1.知识员工培训需求分析;2.知识员工培训方案设计;3.知识员工培训方案的评估。如图1所示:

(一)烟草行业企业知识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企业培训是要冒一定风险的,因为培训活动的成本无论从费用、时间和精力上来说,都是不低的,因此在是否进行培训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要有的放矢,不能单纯地为培训而培训,而要根据需求来指导培训方案的制定。

培训需求分析包括组织需求分析、工作需求分析、个人需求分析三个方面。

1.进行组织需求分析。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根据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预测本组织未来在烟草技术上及组织结构上可能发生什么变化,了解现有行业岗位知识员工的能力并推测未来卷烟市场将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估计出哪些员工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培训,以及这种培训真正见效所需的时间,以推测出培训提前期的长短,不致监渴掘井。

2.进行工作需求分析。工作需求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这种分析提供每一工作的任务信息,完成任务必需的技能和最低限度的可接受水平。

3.进行个人需求分析。个人需求分析是将烟草行业员工现有的水平与预期未来对行业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研究工作者本人的工作行为与期望行为标准之间的差异,当工作职务大于个人能力"时,则需要进行培训,通过提高能力,达到预训员工的"职务"与"职能"相一致。"职务"和"职能"二者都是变量,当职能提高了,需要开发职务,使两者保持一致;当职务超过了能力,就需要进行培训,开发职能,使两者复归一致。由于培训的对象是本行业知识员工,能否做好工作取决于诸多因素,培训并不是万能的,而且培训要讲求成本收益,因此,看培训能否促进行业知识员工的个人行为发生所期望的转变。

(二)烟草行业企业知识员工的培训方案设计

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和时间、培训场所与设备以及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南,一份详尽的培训需求分析就大致构画出培训方案的大概轮廓,在前面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下面就培训方案进行设计和分析。

设置行业培训目标

行业培训目标是烟草行业培训方案实施的导航灯。有了明确的培训总体目标和各层次的具体目标,对于培训指导者来说,就确定了实施教学计划,积极为实现目的而教学;对于受训者来说,明确了学习目的之所在,才能少走多路,朝着既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目的不明确,则易造成指导者、受训者偏离培训的期望,造成人力、物力、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提高了培训成本,从而可能导致培训的失败。培训目标与培训方案其它因素是有机结合的,只有明确了目标才有可能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其它的各个部分,使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案成为可能。

行业培训目标的设置有赖于培训需求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明确员工未来需要从事某个岗位,若要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现有员工的职能和预期职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培训目标。设置培训目标将为培训计划提供明确方向和依循的构架。有了目标,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内容、时间、教师、方法等具体内容,并可在培训之后,对照此目标进行效果评估。培训总目标是宏观上的、较抽象的,它需要不断分层次细化,使其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要达到培训目标,就要求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即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了解什么?你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能够干什么?你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有哪些改变?这些期望都是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基础的,通过需求分析,明白了员工的现状,知道员工具有哪些行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什么样职务的职能,而烟草企业发展需要具有什么样的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员工,预期中的职务大于现有的职能,则要求培训。明白了员工的现有职能与预期中的职务要求二者之间的差距,即确定了培训目标,把培训目标进行细化,明确化,则转化为各层次的具体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越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2.选择行业企业培训内容

在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和期望达到的学习结果后,接下来就需要确定培训中所应包括的传授信息了。尽管具体的培训内容千差万别,但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究竟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应根据各个

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

培训内容

烟草行业知识员工培训,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一层次。员工只要听一次讲座,或者看一本书,就可能获得所在本岗位上的相应知识。同时,要系统掌握一门烟草行业专业知识,则必须进行系统的知识培训。

烟草行业岗位技能培训,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这里所谓岗位技能就是指能使某些事情发生的操作能力。招进新员工,采用新设备,引进新技术都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培训,因为抽象的专业知识培训不可能立即适应具体的操作。

烟草行业企业员工的素质培训,这是组织培训的最高层次。素质高的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态度,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较高的目标。素质高的员工,可能暂时缺乏岗位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但他会为实现目标有效地、主动地学习;而素质低的员工,既使已经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但他可能不用。

上面介绍了三个层次的培训内容,究竟选择哪个做培训内容,是由不同的受训者具体情况决定的。一般来说,公司管理者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而一般职员则倾向于行业知识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它最终是由受训者的"职能"与预期的"职务"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3、选择培训者

烟草行业企业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知识员工是组织的重要内部资源,利用内部资源,可使受训者和培训者多方都得到提高。组织内的领导是比较合适的人选。首先,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其次,他们希望员工获得成功,因为这可以表明他们自己的领导才能;最后,他们是在培训自己的员工,所以肯定能保证培训与工作有关。无论采取哪种培训方式,组织的领导都是重要的内部培训资源。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也可以指导培训,当员工培训员工时,由于频繁接触,一种团队精神便在组织中自然形成,而且,这样做也锻炼了行业企业培训指导者本人的领导才能。在行业内部资源能够胜任的情况下,我们不提倡寻找企业外部资源,一方面,外部人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用于了解组织的情况和具体的培训需求,这将提高培训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外部人员培训,组织的领导对具体的培训过程不负责任,对员工的发展逃避责任。最佳的办法是把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结合使用。

4、确定行业企业受训者

根据组织的培训需求分析,不同的需求决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从而大体上确定不同的培训对象,即受训者。

岗前培训是向行业新员工介绍组织的规章制度、文化以及组织的业务和员工,新员工来到公司,面对一个新环境,他们不太了解组织的历史和组织文化,不了解组织的运行计划和远景规划,不了解公司的政策,不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不熟悉自己的上司、同僚及下属,因此新员工进入公司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紧张不安,为了使新员工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迅速适应环境,企业必针对以上各方面进行岗前培训,由岗前培训内容决定了的受训者只能是组织的新员工,对于老员工来说,这些培训毫无意义。

对于烟草企业即将升迁的员工及转换工作岗位的员工,或者不能适应当前岗位的员工,他们的职能与既有的职务或预期的职务出现了差异,职务大于职能,对他们就需要进行培训。对他们可采用在岗培训或脱产培训,而无论采用哪种培训方式,都是以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为内容,而不同内容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确定了不同的受训者。

5、选择适合烟草行业企业的培训方法

组织培训的方法有多种,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还有学徒制、讨论会、工作轮换、录象、模拟、内部网、远程教育、自学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灵活使用。

(三)烟草行业企业知识员工培训方案的评价

a. 从行业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开始设计培训方案,从制定培训目标到培训方法的选择以最终制定了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这并不意味着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因为任何一个好的培训方案必是一个由制定测评修改再测评再修改……实施的过程,只有不断测评、修改才能使培训方案趋于完善。行业培训方案的测评从三个维度来考察。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察,将其细化为三个指标来进行:

内容效度,看培训方案的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是从培训方案的本身来说的,分析其是否符合培训需求分析,各要素前后是否协调一致,是最优选择;

反应效度,看受训者反应,受训者是否对此培训感兴趣,是否能满足受训者的需要,如果否,找出原因;

学习效度,以此方案来培训,看传授的信息是否能被受训者吸收,如果否,则要考虑到传授的方法以及受训者学习的特点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来加以改进。

b.从受训者的角度来考察,看受训者培训前后行为的改变是否与期望的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应考虑是培训效果不理想还是缺乏应用培训所学内容的机会,还是由于习惯影响,使培训效果还未表现出来,需延长考察时间。

从培训实际效果来考察,即培训的成本收益比来分析。培训

的成本应包括培训需求分析费用,培训方案的设计费用,培训方案实施费用,受训者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及福利。培训方案的收益则包括显性收益和隐性收益两部分,显性收益是指产量的提高,废品、次品的减少,采用更省原材料的生产方式的节药,生产事故的减少等可测量的收益;隐性收益则是指行业企业团队精神的生成,企业形象的提高等不可量化测量收益。

六、现代企业员工培训的新趋势

由于科学技术和培训理念的不断发展,国际上的一些企业的知识员工培训和教育出现了一些新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借助培训和教育的功能,使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

成功的企业将培训和教育作为企业不断获得效益的源泉。“学习型企业”的最大特点是:崇尚知识和技能,倡导理性思维和合作精神,鼓励劳资双方通过素质的提高来确保企业的不断发展。这种学习型的企业与一般的企业的最大区别就是,永不满足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通过不断学习进取和创新来提高效率,这为企业知识员工的培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企业培训呈现高科技趋势

利用高科技来丰富培训手段和提高培训质量,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企业培训的潮流。特别是电脑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于企业培训工作,如运用光盘进行人机对话、自我辅导培训、利用终端技术互联网进行规模巨大的远距离培训等等,都使培训和教育方式产生质的变化。这种技术创新,使知识员工获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速度大大加快,使企业可以迅速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

企业培训社会化

现代企业的许多要素,如管理、经营、销售,乃至文化理念,都有许多相通之处,这就为培训的社会化创造了基本条件,同时,现代社会的分工和信息交流的畅通,使得培训能以社会化的形式出现,通过培训产品的组合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企业培训的深层次发展

许多企业已将企业员工的培训向各个领域渗透,其内涵已远远超过培训本身。比如,一些企业除了员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还通过一 定的形式,向培训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劳资关系等方向发展,使企业行为进入更深层次的领域。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发展趋势。

讲求企业培训的效益,检验培训质量的高低,可以通过效果评估追踪员工培训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特别是在产品质量或服务水平上最能反映培训效果,为此,要遵循需求调查——培训实施——效果评估的运作程序来保证培训效果。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范文9

摘要目的: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使人事档案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产后病房的管理水平。方法:根据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评审标准,制定护理人员档案并完善其管理制度。结果:通过护理人员档案的建立与应用,产科病房人员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人性化。结论:护理人员档案的建立有效促进了病区全面、科学、有序的管理,护理人员明确职业生涯规划,为我院创建磁性医院打下基础,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

关键词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护理人员档案;产后病房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3.056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是通过评审认证的方式推进全球范围内患者医疗服务的安全与质量。JCI标准不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医疗卫生机构认证的最高标准,更是协助医院进行科学管理的工具,以构建零风险的就医环境为最终目标。我院于2012年12月以高分通过JCI评审,建立全员标准化的员工个人档案是JCI标准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1]。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2010年9月~2012年2月我科为产后爱婴区,共32张床位,配置护士共13名(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7名,护士4名),助理护士8名,守门工人1名。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

2方法

2.1根据JCI标准对护理人员档案做的整理和规范(1)目录。基本信息表(填写详细、具体)。(2)岗位职责(员工编号:工号;岗位编码:办公网查询)。(3)岗前培训(医院、科室)。入职或转科员工。上岗前能力评估表:入职或转科员工。(4)在职培训。年度培训记录表。(5)工作表现评估表。

医院年度工作表现评估表、考核表。(6)资格证书,包括学历、学位、资格、执业、技术职称等证书的复印件。(7)其他培训证书,包括消防培训证书、基础生命支持(BLS)、儿科高级生命支持(PALS)、高级生命支持培训(ACLS)、即时检验(POCT)、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2.1.1员工基本信息表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地址、家庭电话、手机号码、E-mail、最高学历、最高学位、专业、毕业院校、毕业时间及其所获学位、执业证书号码,证书颁发时间及到期时间、有无医技技能培训(心肺复苏培训(CPR),ACLS)、主要工作经历(何时在哪单位从事的工作或担任的职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登记表(证件号、发证单位、资格证书名称、获得日期、有效期、有/无复印件)。主要工作经历也很重要,是判断护士能否胜任科室护理岗位的重要因素。

2.1.2工作岗位职责包括所在部门,岗位名称如责任护士、员工编号、岗位编号、执行日期。描述了该岗位工作概要,指导护理人员请示的上级,每位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专业素质要求,标名了该工作岗位的学历、职称、体能要求,工作经历。我院的岗位分类有助理护士、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护士长、手术室护士、儿科护士等,其岗位职责都各有不同。

2.1.3岗前培训新护士的培训:有全院性的岗前培训和护理部的岗前培训。到部门后由护士长和带教老师负责安排本部门的岗前培训,完成本部门的考核,并将岗前培训记录表记录在案,包括医院概况、文化、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及礼仪、医院质量管理、院感管理、医疗规章及医事法律、安全保卫/消防知识、科研教学、护理职前培训理论及操作及CPR。评估小组负责人通过岗前能力评估对新职工进行岗前能力评估,这表也要放在档案内。每月科室组织业务学习,护理部组织业务学习,外出学习(院内外学习),入院前三年进行通科培训,各个病区轮转,晋升护师前必须有为期6个月的ICU培训轮转经历,进入ICU前进行为期二周的培训(授课),进入后由ICU带教负责由浅入深进行看护病人,结束进行书面考和操作考。

2.1.4年度培训记录表分为继续教育1、2类,培训项目/内容,培训日期,职能部门通过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调查,了解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需要,有计划、有系统、针对性地组织全院性学习,请各方面专家培训员工的沟通技巧,专业技能,心理咨询与辅导,科部每月组织业务学习,个案分析和急救演练,科室定期组织业务护理查房,教学查房,并定期派遣出国或到香港学习。

2.1.5年度卫生技术人员工作表现评估表包括姓名、部门、工号、职位/职称、评价标准和操作说明,分为工作技能,医疗质量参与质量改造,工作效率,工作责任感,客户服务意识,团队合作,由自我评价后再由主管护士长签名,护理个人在工作上的改善建议或努力方向,主管护士长对护士的作期望,以激励护理人员,并由人事部审核评定是否称职,优秀。

2.1.6资格证书学历、学位、资格、执业、技术职称等证书的复印件。我院人事部从原颁发部门验证证件,如护士执业证、资格证、学位证等,确认该证件真实有效,护士执业证每五年注册1次,在注册期内有效。

2.1.7其他培训证书我院每年度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并发证书。我科为产科,要为新生儿进行疫苗接种和新生儿筛查,因此每位护理人员都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合格证和免疫预防接种证。其次,还有院感知识培训证,床边检验(POCT)授权审核表,科研成果,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如获奖或在全国性的报刊上发表)等目录,论文获奖通知书,各类荣誉证书审批表、登记表等。成人CPR和新生儿CPR是我科的专科操作,每年都培训并考核。高级生命支持(ACLS)采取分批次进行培训,但监护室和急诊护士,必须有ACLS培训证书证书。

2.2护理人员档案管理方法(1)护理人员档案是关于护理个人及有关方面历史情况的材料。档案材料由员工学习、工作过的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或护士本人提供,主要由手写档案、电脑自动化存储档案两部分组成。我科由专柜上锁保存,由各科室护士长或委派护士兼职秘书负责计算机输入管理,动态记录护理人员业务工作情况[2]。(2)护理人员自入职之日起,需按照JCI要求建立独立的个人档案,并至少每3年进行1次回顾,必要时更新,以保证其能继续提供医疗服务。内容如有变化,护理人员应以书面方式及时准确地向人事部报告,以便使护理个人档案内有关记录得以相应更正,确保人事部掌握正确无误的资料。(3)部门调动和转科时带着自己的个人档案,由转入科室接收个人档案。

3体会

3.1促进护护之间的沟通护士个人档案的建立和使用是一个动态的信息库,随着每个护士的不断的学习、实践、积累、进步、充实、成熟,个人档案不断刷新、充填,使得档案的信息成为一个护士长与护士不断沟通的基石和桥梁。

3.2规范了管理制度根据JCI标准,我院制定了“员工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有章可循,规范了管理制度。除了医师、护士,我科的护理员及进修、实习的人员也有档案,使每人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按照个人的职责和医院的授权进行工作,以保持JCI医疗服务的安全与质量。

3.3丰富医院文化人员离职后,仍保留着其个人档案,丰富我科的医院文化,为数据库分析,或撰写论文等提供依据。

3.4明确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根据个人档案,管理者通过与护理人员的沟通,提供岗前培训、轮转护士规范化培养、专业组的培训、职称评定、出国或国内学习进修等多方的学习渠道,提高护理人员在职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明确护士职业生涯发展目标。JCI标准的产科护理人员档案的建立,是记录一个护理人员培训的完整过程,为我院创建磁性医院打下基础,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理念。

3.5为人力资源管理奠基础JCI标准的产科护理人员档案的建立为单位管理的决策部门提供各种人事方面的基本数据,并为人事统计分析提供资料。人事决策人员可以通过对有效数据的分析,了解本单位人员结构的变动情况,为制定单位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提供依据。管理者认真做好员工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保管和利用,充分发挥员工档案材料的作用,为单位人力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奠定扎实的基础。科学合理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为医院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提供有力的依据[3]。

参考文献

[1]蒋红,顾妙娟.基于JCI标准的护理人员员工档案的建立与应用[J].上海护理杂志,2011,11(4):72-74.

[2]王方.手术室使用护士个人档案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304-305.

[3]梁丽庆.浅析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2(10):36-37.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范文10

关键词:新员工 培训 胜任模型 知识地图

如果说招聘是对新员工管理的开始,那么新员工培训是企业对新员工管理的继续。这种管理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将企业的发展历史、发展战略、经营特点及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介绍给新员工时,对员工进入工作岗位有很大的激励作用,新员工明确了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后,员工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节约管理成本。同时,通过岗位要求的培训,新员工能够很快胜任岗位,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较好的工作业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新员工培训管理者对新员工更加熟悉,为今后的管理打下了基础。然而遗憾的是,在笔者多年的管理工作中发现,很少有企业能够搭建涵盖新员工在企业发展全过程的、融培训与评价一体化的培养体系。有鉴于此,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企业如何构建一体化的培训与评价体系。

一、构建一体化培养体系的目的

1.达到新员工标准化培养。通过多个维度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形成新员工综合能力提升的行动学习标准流程,为新员工培养新模式提供依据标准。如果是在集团公司层面上,则可以形成、提炼一整套新员工培养的制度、流程、表单,以便指导下属单位开展工作。

2.保持新员工培养的系统性。新员工的培养是一项耗时长、跨部门的系统工程,绝不是仅仅通过简单上岗培训就能完成的工作。将定岗1-2年的员工纳入基于培训管理全过程的新员工培养范畴,通过新员工评价档案,为新员工的稳定快速地提升能力、适应岗位提供改进方向,再经过回炉锻造,使新员工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强化综合素质的循环持续提升,实现新员工短期培训与长期培养的结合。

3.融合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目标的选择和有效实现职业目标途径的确定。从员工个人角度看,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员工自觉地实施自我管理,明确正确的前进方向和有效的行动措施,充分开发自身潜能,并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绩。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保证企业未来人才的需要,而且能使企业人力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4.实现培训评价闭环管理。通过培训评价一体化新员工培养模式的实施,从各类新员工岗位模型建立,到各阶段知识地图的描绘,确立各类新员工学习路径,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培训计划,分阶段实施,定期评估培养效果,在新员工工作1-2年后,执行针对倦怠期的回炉再造,实现培训评价一体化的闭环管理,达到培训效果持续改进优化的目标。

二、实施思路

新员工培养的总体思路,其框架必须符合新员工成长特点,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新员工在蜜月期、震惊期、调整期、平稳期、倦怠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设计相对应的阶段培养方案,细化培训内容,匹配培养方式,制定评价标准,让新员工经过基于培训评价一体化的培养,成为公司人、职业人(如图1所示)。

图1 培训评价一体化新员工培养框架图

三、实施步骤

1.构建胜任模型。通过工作分析,设计、调整、优化现有新员工培养的工作标准、胜任资格,搭建合理的管理类、生产类、营销类、综合类等各类新员工不同阶段的胜任模型,形成具体能力项、知识点并进一步细分为需要掌握的知识深度及广度。如图2所示某类岗位新员工胜任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新员工在不同各阶段需要了解、应知、应会、掌握的知识点及技能点(如表1所示)。

图2 某类岗位新员工胜任模型举例

表1 新员工任职要素一览表

单元 任职要素 具体内容

知识类 法律、标准、规程 某特定领域的、为完成某项工作在职者需掌握、理解的相关法律、政策、规程、标准等

专业知识 某特定领域的、为完成某项工作在职者需掌握、理解的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知识等

设备原理与结构 指岗位工作要求必须掌握的某类设备的原理与结构知识

其他知识 非本岗位必须或明确要求的,但是了解或掌握该知识能促进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

技能类 专业技能 专业培训或学习而获得的,为完成某项工作在职者需掌握的专业技能(如针对“某类设备的故障分析及判断”)

基本技能 指从事本岗位工作必须要具备的基础工作技能(如计算机操作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等)

2.设计知识地图。在清晰界定了具体的知识点之后,需要设计对不同知识点的培养内容及培养方式,形成新员工培养的知识地图(如图3 所示)。

图3 某岗位新员工培养知识地图举例

3.规划成长路径。依据新员工岗位胜任力要求、知识地图,引入“学习路径”理论、方法和工具,对新员工培训课程体系进行体系化的规划,形成新进员工在不同培养阶段的学习路径(如图4所示)。培养路径包含了能力素质、培训方式和培训类别等关键维度,确定新员工培训体系规划的合理性。

图4 基于新员工成长阶段的路径图

4.制定培训计划。在确定各类新员工培养路径的基础之上,结合各阶段新员工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制定各类新员工培训计划(如图5所示)。

图5 新员工各阶段培训计划示例

5.培训评价对接。新员工培训成果的落地和成效需要多方管理保障,从组织保障、培训质量管理、成长过程跟踪、培训效果评估等维度来设计培训效果评价方案,促进和检验新员工培养效果(如图6所示)。

图6 新员工各阶段培养评价方案举例

6.作业指导书提炼。在前五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提炼撰写新员工培训评价一体化操作手册,涵盖流程层、组织层、实施层及保障层,从新员工成长路径设计、细分知识地图、编制培养方案、实施员工培训到开展效果评价,指导开展新员工培训工作,结合评价考核结果进行新员工转正定岗及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张爱卿等.人才测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

[2]刘远我.人才测评――方法与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9

[3]寇家伦.人才测评实战[M].人民出版社,2011,11

[4]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

[5]国家电网公司高级培训中心组.电网企业新员工培训读本[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8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范文11

写工作总结必须勤于思索,善于总结。这样可以提高领导的管理水平,具有工作能力的干部总结中,须对工作的失误等有个正确的认识,勇于承认错误,可以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作风。今天小编整理了201人力资源工作总结优秀模板五篇供大家参考,共同阅读吧!

2021人力资源工作总结120__年,是三利酒店飞速发展的一年,本部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同心协力,完成上级和公司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虽然本部门成立不长,但在本年度工作中,通过考勤管理、入离职管理、人事信息档案备案等,确保各项人事管理工作的规范性、高效性。根据部门工作的安排,20__年从员工招聘到劳动关系等,做了很多基础工作。使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进一步走向成熟。但同时,仍有很多工作没有开展或者不很完善,为此在20__年开始之际,重新审视完成的工作,总结经验和不足,以便于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一、招聘工作

20__年,随着公司的发展,各部门岗位需求较多,及莫丽斯酒店储备人才等原因。人才需求量较大并且相对需求相对紧迫,因此人力资源部在人员招聘工作方面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从10月份开始,通过网络招聘、现场招聘、校园招聘及内部员工介绍等多种渠道进行招聘。从10月1日酒店总人数为120人,直至20__年12月31日酒店总人数增至157人,累计入职人员62人,转岗至集团其他部们人员5人,离职人员20人。

在此期间共收取应聘简历、电话、信息等400余份,来公司面试60多人;出差至章丘、烟台、菏泽、潍坊、合肥等地,共8所院校进行校园招聘活动,电话沟通10余所院校,为20__年招聘工作做前期铺垫。

二、培训工作

20__年10月份我部门参加三利酒店组织的技能培训及评比,并最终良好完成考核;从__年11月10日开始至今,主要协助莫丽斯酒店筹备期人力资源部培训工作,期间实习生协助公司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在圣诞节平安夜的联欢晚会中表现优秀,得到公司领导及同事的一直好评。

三、日常管理

负责公司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酒店人员信息统计、协助办理员工健康证、员工入职离职手续、上报酒店人员动态、培训记录、考勤管理及协调集团公司与酒店的各项工作交接等多项管理工作;制定酒店人力资源部各种管理文件及制度5个,其中公司备案2份;修改制定各种管理表格8种,公司备案2种;部门性处理通报3份;设计制作招聘海报及招聘简章;参与协助酒店大型婚宴服务工作;协助酒店员工办理日常事务性工作;办理公司福利发放及酒店各种申请等。

在工作中参与协助sw设计公司完成莫丽斯酒店多项设计工作,并在酒店筹备期间向公司介绍大量酒店专业人事,为莫丽斯酒店开业做出一定铺垫。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在新的一年,要把人力资源的各环节日常具体工作做细、做好、做到家,不断地提升专业水准和战略高度,从而推动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的实现。

2021人力资源工作总结220__年是收获的一年,是我们飞速发展的一年。今年,本部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公司创业、创新、创造的“三创”主线,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同心协力,努力完成了上级和公司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积极学习,不断开拓

在思想上,我部同志积极参加了委组织“植树”和中心组织的“两思”教育活动,并结合本职本岗的实际进行讨论,不断提高认识,做好工作;组织参加了“市一年一小变”成果展览,参加了市科委举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6周年的文艺演出;出版了公司黑板报期;组织公司全体的干部职工参加了全市的普法考试,全部成绩优良。

二、考核工作方面

认真做好公司干部职工的绩效考核工作。在完成的年度考核后,继而进行了第一季度的工作考核,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参加了每个部室的工作小结,了解掌握部门领导对职工的考核意见和对下一季度的工作要求,促进了各部室的工作开展。

三、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调配方面

1、为了实现中心对服务公司的“减员增效”的目标,先后将摩托车、自行车保管站两幢大楼的清洁卫生工作转向由社会化服务机构承担,使服务公司的临时工大幅减少人;

同时重新调整核定临时岗位的设置,使原来多人的临时工队伍减至__人,并与之签订了劳动合同;为了充实加强公司的综合档案室管理,返聘的一名优秀的退休档案管理员;及时为公司__名同志办理了调入公司一系列的手续;给产业服务公司的__名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保证了公司为进驻科技企业服务的正常工作。

2、草拟公司机构改革和部门调整的方案,制定了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在公司班子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双向选择上岗,一定程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较好地完成了公司职工度工资标准的调整和职工正常晋升工资的工作,完成了增加职工生活补贴的调整工作。

4、制定实施《公司引进奖的管理规定》、《公司安全防火管理规定》、《公司劳保卫生用品管理规定》、《公司具办公用品管理规定》。

5、在实施孵化服务项目逐步社会化中完成了中心摩托车、单车保管部和中心大院清洁卫生工作的对外发包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6、加强了公司的安全防火工作,除由公司总经理与各部室领导签订领导防火安全责任书外,还与进驻的多家企业签订了防火安全责任人书。组织实施了节假日的安全值班和定期的安全检查。两个领导干部和一个专职安全员参加管理培训班的培训学习。

7、及时做好了公司和服务公司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的年度调整审核工作,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比上年度有所提高,做好职工公费医疗的办证、补证、更改医院等手续。

制定实施了《公司公费医疗记账单的管理规定》,协助中心工会组织探访慰问困难、生病、生育的职工(家属)__人次。

8、按照规定完成了公司的党务、廉政、干部、工资、财务、职工教育人员变动等一系列的月度、季度、年度统计报表。

9、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工作年会,并及时将年会的精神和部、副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到公司每个干部、职工,以推进创新工作。

10、严肃认真过细地做好文书工作,一年来,收文、送办、催办的文件__份。

完成公司党务、政务等方面的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共__份。严格执行公司用印批务的规定,为公司把好各种印章使用的关。

2021人力资源工作总结3回顾流逝的时光,不经意间,来已经一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接触了人力资源各方面的工作,最后培训逐渐转移成为了工作的重点,在一边工作一边摸索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培训是公司的长效投入,是发展的后劲,是员工的福利”。在此主要是对过去培训工作做一个总结:

培训工作的开展状况

截至到20__年12月4日,本年度共举行培训300余场次,参与人数达4105人次。其中企业内部培训占比90%以上,外部培训以及集团总公司组织的培训占比10%左右,培训经费达20680元,培训范围包含了专业知识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在岗培训等多个方面。年度培训计划完成率达86%以上。

培训课程概括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新员工入职培训:随着公司新产品的申报,新车间的投建,规模逐渐扩大,每月都有新员工入职,按照培训相关要求,每月定期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培训主要涉及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微生物基础知识;GMP基础知识;薪资福利制度以及社保基础知识20__年度培训工作总结范文5篇工作总结

培训由相关部门带给课件支持,并由相关人员讲授,最后会对培训进行现场考核,以到达及时反馈培训效果。此类培训工作是每月都会进行的常规性培训。

专业知识培训:产品的质量靠公司全体人员的努力,但在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为了保证对产品质量每一步进行把关,同时响应国家药监部门及集团公司相关号召,公司投入超多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制药研究,生产质量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以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保障生产出来的是合格的,精良的产品。培训主要涉及工艺研究分析、新药研究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

在岗培训:此类培训涉及到的层面比较广泛,(例如:岗位SOP培训、GMP相关文件培训、设备操作培训、卫生管理培训、安全生产培训等等)它是整个培训体系中占比的一部分,月均培训次数20场次左右,同时此类培训会根据实际状况以及培训需要进行相关的考核。

2021人力资源工作总结420__年,随着对人力工作的逐渐熟悉和深入,我对人力资源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一年来,本人在部门领导的悉心指导及同事的协同配合下,密切结合部门的年度绩效目标,结合岗位自身职责和年度绩效要求开展工作,重点做好薪酬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员工关系工作和部门基础管理工作。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完善制度,使各项工作程序化、标准化。

今年年初,根据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及国家和地方关于劳动政策的调整,重新审视与修订了人力资源9项制度,完成相关表单调整并,确保制度合法合规,规避劳动风险,同时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不足/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政策法规的理解和应用方面我仍有待加强和提升。唯有自己了解和吃透人力资源的相关政策法规,才能将劳动关系管理、薪酬福利等工作做的更为专业,才能更好地让员工信服和为其服务。

二、修订与完善岗位说明书。

今年3月,根据公司组织架构调整,部门组织各部门岗位人员进行了岗位说明书整理、修订工作。后续也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再零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岗位说明书的修订与完善工作虽然是每年人力资源部都会开展的的工作,但确实岗位说明书的及时整理,将对公司、部门人力资源的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不足/解决方案:

目前每年初周期性的修订工作已形成习惯,组织地及时、有序,但当有新增岗位或既定岗位职能发生重大变更时,相应的修订工作还未形成良好的跟踪和指导机制,还需加强时效性,帮助员工快速了解职责要求,明确其专业能力的提升路径。

三、加强绩效管理。

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强绩效管理过程,提升工作效率,3月协同办公室修订出台了《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同时针对月度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岗位绩效考核体系。3月,组织各部门岗位人员重新修订了月度绩效评价细则。

不足/解决方案:

通过对绩效管理模块的关注和思考,发现一方面员工对月度绩效考核的重视还需提高,计划和总结填写的及时性需加强,同时目前公司部门负责人对员工的月度考核还缺少考核的过程监控及沟通。我想在下一年的工作中需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一方面可计划每季度组织开展员工对绩效考核满意度的调查,通过随机选择员工发放问卷,了解员工对绩效考核过程与结果的看法或意见;二是要提醒各部门负责人加强对员工工作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在月度考核过程中记录关键事件(主要优点和主要缺点)。通过记录,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并及时发现员工的点滴进步,体现干好干坏不一样,从而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四、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福利工作对是人力资源的一项日常性重点工作。年初,我们全面审视原有个性化激励机制,完成对20__年度6项个性化激励政策细则的修订与完善,废除2项个性化激励,优化了个性化激励体系的激励方式和激励力度,更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3月,根据集团及产业工资工效挂钩工资管理办法及薪酬体系要求,完成20__年度工资总额基数核定及再次分配方案。5月底基于管理公司对职能类员工薪酬体系变革,及时完成了职能类员工薪酬体系切换工作,组织员工开展薪酬宣贯会,传达了公司高管对员工薪资福利的关注,向员工传递了管理层的关怀。同时于都积极落实员工薪酬福利事宜,根据业务的时间节点,月度积极做好员工的薪酬发放及社保、公积金及年金的动态管理工作;及时为入职和离职的员工做好福利的转移、变更工作。

五、积极落实其他工作。

人力资源部门的日常工作还涉及到各个层面和许多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这些临时性的工作和日常的基础管理虽多是事务性和流程性的内容,但都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日常工作,达到基础管理各项要求。

2021人力资源工作总结5在已经度过的20__年中,我们公司的业绩取得了长远的进步,我们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也是在公司领导的领导下,取得了业绩和管理上的巨大进步。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有必要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经验及不足,以利于扬长避短,奋发进取,在新一年里努力再创佳绩。

一、20__年人力资源工作总述。

20__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在进一步做好人力资源基础性工作的'同时;加强定岗定员、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开拓人力资源视野,把握人力资源动态,吸收国内外最新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理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与创新。

二、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截至20__年12月31日员工数143人,其中办公室8人,财务部5人,售后部14人,采购部15人,销售中心40人,批发部20人,人力资源部3人,储运部26人,计划运输部12人。在所有人中,正副总经理3人,财务经理1人,办公室主任1人,部门经理8人,部门主管4人。员工126人,主管以上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11.9%,员工占总人数的88.1%。

三、基本确立公司各项制度体系,形成较为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根据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已经完成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员工奖惩制度和日常培训管理管理规定,让日常管理工作更制度化、规范化和更具操作性。员工手册等制度的完善已经纳入20__年工作计划当中。除了完善原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外,根据劳动法和劳动政策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明细了奖惩、考核、异动与选拔、休假、劳动关系等内容,逐步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基本确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形成较为规范的人事管理,从整体上提高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水平。

四、通过岗位分析与设置,做好定岗定员工作。

为配合做好公司经营业绩和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加强人工成本控制,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各部门结合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进行定岗定员,具体情况如下:

(一)分两类进行定岗定员:

1、业务部门按业绩、营业额、毛利等指标进行定岗定员;

2、非业务部门按公司下达的任务、工作量等指标进行定岗定员。

(二)根据公司的业务特点,在现有定编的基础上分块做好岗位任职资格条件说明书和岗位说明书。

五、为适应战略和员工个人发展需要,大力加强培训工作。

为了不断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满足公司及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部制定了相关培训管理规定,并施行了日常培训检查。在培训规划与协调方面做了相应的工作,但公司整体层面上的专题(知识普及性)培训和酒店各班组内部员工的培训需要加强。

1、通过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各类培训工作。

2、各部日常培训工作效果显著。

3、人力资源部按照培训计划,加强了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4、通过新员工培训快速让新员工适应工作,完成从非职业人到职业人的转型很重要,可以为公司节省很多时间和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拟定了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公司概况、规章制度、消防知识及服务礼仪等几大部分,通过培训与学习,使新员工从意识上开始转型,并了解现代工作所需的态度、能力,为新员工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以及尽快掌握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严格“执法”,有效整治了违纪。

管理和奖罚是做好制度维持工作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因此,人力资源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员工守则,做到有功必奖,有过必罚,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维护公司员工的正常利益。人力资源部采取批评教育,督促检查,罚款处分等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员工违规现象。并加大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公司各项制度的实施,严肃处理违反公司规定的行为。进一步营造了遵守公司制度光荣、违反公司制度处罚的良好氛围。

七、努力提高了本人力资源?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弊酆弦滴袼刂剩鼋ぷ骱狭?/p>随着服务行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公司的发展。我们深刻认识到,光凭现有的管理知识和素质是远远跟不上公司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因此,我们虚心地学习专业技能实操,加强与各部的沟通与交流,并且较好地调整了自己的工作心态。除此之外,还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广览群书。

八、积极作好领导的参谋,尽能力履行了岗位职责。

在20__年度,除了上述工作外,人力资源部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地履行了岗位职责,为各领导提供数据及资料,较好地发挥了领导参谋的作用。

1、协助各部门经理了解、掌握公司各项政策精神,并很好地贯彻执行。

2、组织、起草、审核各种文稿,做好文字综合和文字处理工作。

3、协助领导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意见分歧和工作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备选方案。

4、根据公司每月工作指令及领导要求,研究制订人力资源部的各项各时段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

九、做好人力资源部的基础和日常管理工作,完成公司领导和各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1、按规定办理了员工入职、离职手续。

2、为公司新调进及招聘的员工办理劳动用工手续,并负责公司员工的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工作。

3、完成公司人员的人事档案整理工作。

虽然,人力资源部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公司的要求和领导、同事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一)员工招聘方式单一,补给不及时,造成人员短缺,给各部门工作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培训力度不够。

俗语讲“玉不琢不成器”,再有潜质的员工,若不受到良好的培训也发挥不出多大的作用。在20__年度,虽然我办开展了几次培训工作,但因培训内容缺乏,培训执行力度不够,使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员工的考评工作不到位。

没能对每个员工进行历史的、周密细致的全面考评、考察,也未能较广泛地听取员工意见,进行综合分析。

(四)员工事务管理不到位。

员工事务涉及面比较广,包含了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

(五)档案管理不到位。

新员工入职培训方案范文12

1.使新员工在入职前对公司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认识并认同公司的事业及企业文化,坚定自己的职位选择,理解并接受公司的共同语言和行为规范。

2.使新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掌握工作要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尽快进入岗位角色。

3.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群体和规范,鼓励新员工形成积极的态度。

二、培训对象

公司所有新进员工

三、培训时间

每周四下午16:00至18:00,如有特殊情悦,具体时间则另行通知。

四、培训方式

1.岗前培训:由人事部组织实施,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

2.岗位培训:由厂长组织对其与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技能进行培训。

五、培训教材

公司《规章制度》、消防安全知识、设备3Q文件及操作指引

六、入职培训内容

1.公司概况(公司的历史、背景、质量方针、原则)

2.组织机构图

3.各部门职能(员工个人岗位职责)

4.员工日常工作准则、严禁行为

5.人事管理制度(录用、考勤和休假、奖惩、离职、工资)、

6.员工福利

7.员工安全注意事项

8.消防知识培训

9.岗位专业知识、技能

10.设备操作及安全指引规程

七、培训考核